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关于 学校教育方式的商业化的作文 800字

2023-08-28 15:52:12
共1条回复
康康map

似乎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教育产业化”的大潮滚滚而来。尽管许多人一时还不明白“教育产业化”的内涵、目的及其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它却在许多地方和学校风风火火地实施了。

从一些学校出台的有关规定和举措看,“教育产业化”似乎就是大幅度提高学费。如今,一个大学生一年交费七八千乃至上万元,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违规招生、收费,悄悄接受“高费择校生 ”。高额学费成了不少贫困学生跨入校门的拦路虎,甚至由此引发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

于是,围绕“教育产业化”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争论。主张教育产业化的人士认为,随着市场化大潮的与日俱进,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可以摆脱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窘境,而且能够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对人士则认为,尽管高校收费是弥补经费短缺、有利于高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但高校收费绝不意味着有钱就能上大学,它要考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问题。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向大众普及的国际潮流面前,把教育当成赚钱的一种产业,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无益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争论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能不能实行教育产业化,而在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产业化、如何实现教育产业化、怎样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产业化之路。

“教育产业化”的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早在几十年前,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就进行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终于把昔日只产水果的园区变成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硅谷科学工业园;麻省理工学院为了在教学方面获得有意义的突破,在80年代后期开始把工程教育和制造工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科技协作和成果转让的横向联系,最终形成了全美科技实力雄厚、经济潜力巨大的波士顿中心。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著名大学在推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学校作为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公共机构”这一根本,决不允许动摇学校传播知识、追求学问的“神圣地位”。

正是吸取和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开始致力于改变教育和科研、经济相脱节的状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育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建立了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其中清华大学科技园和北京大学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入园的高新技术企业多达数十家,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此看来,“教育产业化”绝不是“教育商业化”。具有积极意义和代表发展方向的“教育产业化”,应该是教育、科研、企业一体化,是利用学校的科技优势和实力,通过创办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实现经济和教育同步增长的同时,使教育发展经费得到圆满解决。那种把“教育产业化”曲解为“教育商业化”,或者仅仅实施为大幅度提高学费的观念和做法,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性质格格不入,而且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产业化”相去甚远。

因为小学的奖状上面有了广告,所以大家对于学校的商业化问题又开始了讨论。其实商业化,未必真的是啥毒瘤,甚至可能是一针催化剂。

多年以来,在中国学校商业化一直都是一件禁忌的事情。甚至于,稍微有点商业化的东西,就让很多人开始担心了。很多人都担心,商业化会让孩子们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

但是事实上很多事情都像治水一样,鲧治水,采用堵的策略没有成功,大禹采用疏的手段却真正的解决了治水的问题,商业化事实上也是如此的。如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学校能够接收到商业化的教育,或许是件更好的事情。

过去我们说起商业化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孩子们被金钱污染的太早,而最终成为重利的人。而重利多少都会让人担心孩子们的品德。于是,校园的商业确实让人担心的不少。因为我们希望有健康的下一代。但是现在看来,早点接触商业未必不是件好事。现在的社会是个商业化的社会,商业和经济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大了。早点接触商业,学会商业规则或许能够更好。

现在的商业中有很多的商业规则,这些商业规则都是在多年的商界的摸爬滚打中积累起来的。很多的商业巨子也都是早年就开始接触和了解商业才最终深谙商业规则的。而我们,对于这样的事情确实排斥的厉害。排斥带来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对于商业化的规则不了解。惧怕竞争、不懂诚信。这些因为不了解商业规则的影响,让很多人在尝试走商业化道路的时候都碰的头破血流。而这些东西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学校里的商业化是个可以有但是需要把握度的东西,学会合理的控制,能够起到的推动作用应该会更广。如果是洪水猛兽,找个合适的对付的方式比无视其存在应该更好的。

相关推荐

大连家长都在问:教育集团产业化这么火,究竟好在哪

不好,这是一条错误路线,是打击国家根本的扭曲的政策。1、教育不能产业化。2、教育产业化,就是为富人服务,是百姓家孩子丧失公平教育的机会。3、一但普通百姓的精英孩子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国家精英就会缺失。伤害国家的未来发展。4、在社会不稳定的情况吧,这些精英就成为不稳定的带头者。所以教育产业化是一个错误的路线。可以教育集团化,不能产业化。
2023-08-26 22:00:111

高校产业化是什么

简单的说是高校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实际上就是压榨同学和家长的血汗钱...我直接给你个辩论赛摘要:高校产业化的利与弊 ——公共管理学院vs基础教育中心 作者:杨彬 范… 文章来源:海之子网站 点击数:98 更新时间:2006-4-5 辩论赛上正反双方犀利的言语,敏捷的思维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妙语连珠,让我们欣赏一下本场辩论赛的精彩辩辞吧。节录一:反方一辩:我们的论题是高校产业化的利与弊的问题。那好,先让我们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性质是什么?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可见大学是人类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传承人类文化、文明的圣地。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产业,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定义,产业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如果高校大搞产业化,那么大学就应改名称为人才加工厂,中国海洋大学干脆改名为中国海洋加工厂好了,这与大学的宗旨符合吗? 节录二:正方二辩:(反驳反方高校产业化就是将学生推向市场,就是买学生)何为买学生,高校产业化只是利用知识,高校产业化可以使大学的知识资源转换为生产力,同时大学生在企业中可以有创新方面的发展。反方四辩:当今高校产业化的只能是一些高科技部门。那么看看专业,大学生都去学那些热门专业,那些冷门的如哲学、历史等传统学科能否传承,令人担忧。节录三:反方二辩:大家应该注意的到在高校产业化中出现了如:资金管理混乱,产权不分等许多腐败的问题,对方辩友又作何解释呢?正方三辩:腐败,照对方辩友的说法。我国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也很普遍,难道说我国的政治体制弊大于利呢? 正方一辩:高校产业化与产业化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改变了产业化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这一最终目标。节录四:反方四辩:产业化是以营利为目的,不营利不能称之为产业化。正方二辩:营利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办学,这是其特殊性。正方三辩:高校产业化是为高校服务的,现在处于初级阶段,难免有一些弊端。然而与此相同,我国在加入WTO的初期也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从长远的方向上看。我国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反方三辩:要营利,又何必选择产业化这个有风险的项目呢?试想如遇金融风暴,高校的企业纷纷倒闭,一个百年高校也就因此而消失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综观我国当代的发展情况,高校产业化不具备发展的条件。正方:现在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就说明高校产业化弊大于利了呢?共产主义现在也不具发展的条件,难道就说共产主义弊大于利了呢?
2023-08-26 22:00:224

教育为什么不能产业化,要坚持公益性?

教育是一国之本,它是国家行为,就如医疗和社会保险,带有强制性的社会福利事业。
2023-08-26 22:00:463

文化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谈谈你的看法.

文化产业的概念纷繁复杂,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文化产业这一名词是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学者Adorno(阿德罗)与Hockheimer(奥克米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辨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的。国际经济学派对文化产业的代表性观点,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的向外延伸、扩大,是以“创造”为核心与其他各种投入相结合而组成的各类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观赏艺术、工艺品。低于核心部分的文化产业有书籍与杂志出版,电视与无线电、报纸与电影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包括影视、音像、摄影、广告、信息咨询、大众传播媒介、流行音乐、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国家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行业的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一般认为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一个层次化的体系:狭义概念即“文化创作业”,指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销售、展示。文化产业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以及其他各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领域;扩展概念即“文化制作与传播业”,文化产品经过纸介质、磁介质、电子介质、光介质四种媒体的发展,逐步实现是“文化产业”性质,将文化产品的生产、变换和消费过程用记录和传播的技术扩大开来,转化为工业过程,变成工业化生产活动,这个概念下,文化产业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业、影视业、音像业、网络业等;一般概念即“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的产业”,这个概念包含的产业,包括所有具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从服装业到具有现代商标的一切产品。综合上述,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价值为基本经济价值来源,从事文化产品创造、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的总称。主要行业是: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产品的印刷与记录媒介复制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用品批发零售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此外还有文化艺术业、体育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会展业、广告咨询业、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业等。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1、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思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创意产业。许多学者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并指出创新性、创意性是最主要动态特征。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运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去创造财富。2、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兼容性与渗透性。任何产业形态都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饮食文化、汽车文化、家居文化、企业文化等。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加快,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与拓展空间显现前所未有的放射型状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开放性空间。3、文化产业通过创作文化和开采文化资源和生产文化产品、围绕文化为开展服务,它的核心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023-08-26 22:01:011

教育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未来教育网络化、教育社会化、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是未来中国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教育必须适应发展形势,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培养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新型人才。未来社会里,各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教育唯有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前进,不断推陈出新,按需培养人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能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对我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我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钱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2023-08-26 22:01:112

中国教育是否能产业化

高校扩招推动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之路,促使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协调,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扩招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精英化走向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转变的需要。所以说高校扩招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完善。 再次,高校扩...
2023-08-26 22:02:022

教育的“去三化”

教育的“去三化”一是去产业化。“双减落地”,新教育部长上任,教育改革又紧锣密鼓。教育乱象源于产业化,产业化不仅乱了教育,而且乱了社会,乱了家庭,产业化不除,国无宁日。二是去资本化。产业化以来,资本就盯上了教育这块肥肉,旨在牟利,让教育失去了育人的功能。书商进了校园,作业帮、猿辅导等直接或间接参与学校活动,老板们与校长与旦勾肩搭背,生下的只能是怪胎。三是去行政化。这是老话重提,因为呼吁了这多年,不见起色。教育有自身规律,校长一旦把自己当成官员,还怎么办校!校长的产生是任命的,考核是主管部门组织的,他只需要对提拔他的人负责。要让老师、学生、家长对校长的产生有发言权,校长才会认真办校。去产业化,是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的的大问题。切实让教育步入育人树德的轨道。去资本化需要国家保证对教育的投入,现在虽在增加,但还是不够。不能让资本有机可乘。去行政化,校长的产生机制,考核机制,去留机制应交给校务委员会,校长应有法律框架下的办学自主权。行政对学校的干预,注定学校行政化。
2023-08-26 22:02:101

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对未来的教育发展会有帮助吗?

会的,因为很多的科技产品还是非常方便的,让教育也变得更加的方便自由了。
2023-08-26 22:02:567

中国式教育有哪几大特点?

第一是分数教育,分数至上。所谓“分分小命根”只看分数,不看能力,高分低能盛行第二是应试教育,孩子们得为考试活着,一考定终身。第三是收费教育,这大概是中国特色之一第四是教育产业化。把教育专门打造成一个产业,一部能够赚钱生财的机器。使教育成了全社会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第五是教育的等级化、差别化第六是党文化教育,马列课、政治课,学生集体入队(少先队)入团(共青团)及入党。第七是学习的负担太重,使中国孩子成为世界上负担大概最沉重的一族。
2023-08-26 22:03:461

教育产业化是谁提出来的

  1、教育产业化是朱总理提出来的。   2、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
2023-08-26 22:04:301

教育产业化是谁提出来的

1、教育产业化是朱总理提出来的。 2、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
2023-08-26 22:04:371

教育产业化是谁提出的

究竟是哪个人提出的,已无从查起。但是教育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产业化”自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在高校全面推行,于今已经六年。虽说鼓吹者推行者从未对 “教育产业化”给出过明确解释,但透过各校自估身价、雷厉风行采取的高收费举措,透过该举措实施后每年考得起大学上不起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所谓教育产业化的真实内涵很明确:涨价!每个家庭得花大钱为子女购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这种把受教育机会商品化的做法并不限于大学,也不限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一如我国其他很多方面的情况,凡有利可图的事,就会一窝蜂跟进、效仿。连法定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也想方设法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变相商品化。六年来,每个家庭从自己痛切感知的事实,明白了所谓“教育产业化”,其实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赚钱,是国家在财政收入逐年升高、国库充盈的情况下把教育费用最大限度转嫁给国民。公共教育资源变赚钱机器也好,在应当由政府提供的最重要公共服务上转嫁负担也罢,都是很具中国特色的做法。
2023-08-26 22:04:461

教育产业化政策是谁提出的

对不起~~是我提出的!
2023-08-26 22:04:586

教育产业化政策是谁提出的

究竟是哪个人提出的,已无从查起。但是教育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产业化”自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在高校全面推行,于今已经六年。虽说鼓吹者推行者从未对“教育产业化”给出过明确解释,但透过各校自估身价、雷厉风行采取的高收费举措,透过该举措实施后每年考得起大学上不起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所谓教育产业化的真实内涵很明确:涨价!每个家庭得花大钱为子女购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这种把受教育机会商品化的做法并不限于大学,也不限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一如我国其他很多方面的情况,凡有利可图的事,就会一窝蜂跟进、效仿。连法定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也想方设法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变相商品化。六年来,每个家庭从自己痛切感知的事实,明白了所谓“教育产业化”,其实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赚钱,是国家在财政收入逐年升高、国库充盈的情况下把教育费用最大限度转嫁给国民。公共教育资源变赚钱机器也好,在应当由政府提供的最重要公共服务上转嫁负担也罢,都是很具中国特色的做法。
2023-08-26 22:05:241

为什么中国废止教育产业化政策?

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2023-08-26 22:05:352

中国式教育有哪几大特点

累死孩纸不偿命打死孩纸不偿命作业多死不偿命补课费用高死不偿命还有就是楼上说的了
2023-08-26 22:06:075

以教育公平为题的作文

教育公平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组最近初了一份报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的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村学生在著名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为什么比例会减少?原因很简单——农村学生上不起学。我国高校高企的学费成了横在农村学生面前一道高高的铁门槛,迈不过去的农村学子,只能无奈地叠起录取通知书流浪于门槛之外做个“土馒头”。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国的高等教育竟逐渐变成了“贵族教育”的呢?据我所知,这股潮流大抵是从我国开始实行教育改革,推行教育产业化时掀起的吧,“教育产业化”,原本清心寡欲的学府一夜间被推进了市场的滚滚潮流之中,不伦不类地挂上了“教育产业”的牌子,教育成了商品,大学成了产业,于是不得不跟着潮流跑,逐利性带来了高消费,一夜间害苦了农村里的穷学生。学校不是慈善机构,挂上了“产业”的名号,就负上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学校被迫要高效地把成果供给大市场竞争,要出科研成果自然少不了科研经费,产业化大潮下国家科研补贴这根弱苗哪能抵得住大规模竞争的重负?要得到更多的经费,更充裕的学校运作成本,最终还是不得不向学生要,高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每一个提倡教育产业化的人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那么说罪魁祸首仍是教育的产业化,教育到底应不应实行产业化?我们都应该想想教育本身的目的。教育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个很简单的概念。孔夫子带着他的门徒弟子,游历山川,指流逝的河水,发时光与生命之慨叹,他以自身的言行,凭一股“诲人不倦”的热诚,影响了无数追随他的学生,在华夏大地播下了千秋万代国学的种子,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物资匮乏,就是朱自清,冯友兰这样的教授,还和学生一起建宿舍垦菜地,在他们影响之下那一代学生,不但学术功底扎实,而且德馨如兰,这才是教育,才称的大写的“为人师表”,教育除了让人识字学知识,更重要是还须培育人的品格,而这就要求育人者自身的博大和厚德,可是“产业”和“逐利”是并生的,试问在利润的驱使之下,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如何保持育人者的纯粹?教育产业化用一纸薄薄的学费通知单挡住了农村学子奔往大学的脚步,这是育人么?我们的所谓“教育”除了让他们学会了“不公平”三个大字以外还给了他们什么?是的,我们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不公平。然后呢?范围是不是要扩展到社会的不公,生活的不公?那么试问在这种环境下将会为我们的社会“育”出什么样的人?
2023-08-26 22:06:311

教育机构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教育机构是什么意思 以学历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于认证并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资格方可营业,其培训课程价格需要核算并报教育部门批准,增加课程或改变收费需要向教育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可改变。 问题二:培训机构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培训机构 目 的:学历教育 性 质:商业培训 区 别:教育形式 培训机构,以学历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认证并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资格方可营业,其培训课程价格需要核算并报教育部门批准,增加课程或改变收费需要向教育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可改变。 技能培训 教育培训是劳工部门培养和考取上岗资格证为目的,所以登记机关是劳动部门,而且需要以不盈利或者少盈利为目的,主要是提供劳动部门的认证考试培训,师资需要认证,收费需要认证。 商业培训区别于以上的教育形式是因为,商业培训的登记机关是工商局,在设置课题和订立价格等方面比以上两种形式简单,但不可提供教育部门相关的学历教育也不可以提供劳动部门的上岗认证教育培训。 课外辅导培训 课外辅导是以中小学文化课辅导为主的培训。长沙三汇教育就是这样一家以中小学培训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 问题三:xx教育 和xx教育机构的意思是什么 这两个表示的是一个东西,前一个强调品牌,后一个强调的是自身单位。 问题四:教育机构具体指的是什么? 各类以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为目的和培训机构统称为职业培训机构。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就业训练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同时包括境外组织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机构)独立或同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联合举办的培训实体。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承担各类职业培训任务,为社会培训具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它的培训对象包括:(1)初次求职人员、失业人员、在职人员、转岗转业人员、出国劳务人员、境外就业人员、个体劳动者;(2)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员、农村向城镇流动就业的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3)需要提供专门职业技能培训的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和现役军人及退出现役人员;(4)其他需要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问题五:教育机构是做什么的 社会教育机构种类如下: 一 图书馆或图书室。 二 博物馆或文物陈列室。 三 科学馆。 四 艺术馆。 五 音乐厅。 六 戏剧院。 七 纪念馆。 八 体育场所。 九 儿童及青少年育乐设施。 一○ 动物园。 一一 其它社会教育机构。 一二 学校。 这些都是教育机构 培养、学习、训练就是与教育相关的事物,恰当的教育定义就面临把教育这个事物与培养、学习、训练等事物区分开来的课题。 人们对教育进行相互交流必须有共同的基本认识才能进行。为此,就要对教育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的定义。 教育这一事物在人们为它下定义以前就早已存在了,不论人们给它下什么样的定义都不会改变教育的本质和特性。恰当的教育定义能帮助人们理性客观地认识教育,方便人们分析、探讨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打下基础。 科学的教育定义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教育,客观认识教育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有助于人们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规划、制度,从而促使人们进行合情、合理、合规、合适的教育活动。 问题六:教育机构收例子什么意思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2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 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问题七:教育机构是什么 一般是唬做培训的。也有专门针对某些科目或技能的,也有补课性质的,也有针对学生的,也有针对在职人员的。 问题八:民办教育机构与民办教育学校有什么区别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 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学校(技校)他们生源通常为初中或高中生。 民间职业培训机构 则是一些职业培训机构生源没有限制而且是非 *** 机关或下属机关开设的培训组织(例如各地总共会组织的培训机构则是 *** 组织的) 民办学校 则是相对公立学校而言的就不多解释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是一个泛称即对除民办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也即民办学校)以外的其它民办教育机构的统提称。 问题九:教育机构包括什么 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是: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四、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 *** 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优点:中国教育有很大的优势,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有过硬的基本功.无可厚非.比如就是通过中国的教育,学生的基础会很扎实,这样对以后学习其他更高级的东西也是有利的. 基础能力扎实 ,小学就学到了美国初中的知识,初中就学到了美国高中的知识 ,一个中国学生到美国上大学 ,做一道题的时候用了一个公式 ,美国大学生就说不要用没学过的公式 ,中国学生就有点诧异:这个是中学就学过的公式啊 ,结果翻教材,赫然是在美国大学的教材里幼儿时期。 他会将很多同年龄的小孩聚集在一起,这是他的第一个优势,会体会这个时期一帮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当然,他们还会一起读小学。在这一时期的开始,也就是一致三年级,他们被迫强制学习,有利于养成他们自己学习的兴趣。之后,当他们长大,童年的有趣,会伴随他们快乐的学习。 高中开始,他们会有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在这一时期,在升学压力之下,才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经受挫折的时候。 中国的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很模仿能力很强,中国的盗版在世界上出了名的。不是应该这么说,应该是模仿能力在世界上是最强。从假烟,假酒,假钱,到假证,甚至到了人造美女,在中国没有什么东西是假不出来的。虽说是假,但是仿真程度比真的还要真,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盗版的CD要比正版的还要好,不单单说价钱,甚至连质量都好。人造美女,还要拿个亚洲小姐冠军回来,也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这只第一点。那么第二点,就是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考试特别厉害。中国的留学生到美国等等其他发达的国家去留学,那一次大考,不是中国人拿第一的,......>>
2023-08-26 22:06:541

为什么这么多人说一年制硕士水

目前,美国几乎有90%的硕士课程都是一年制,包括商科、法律、计算机、工程和教育类专业,尽管对于商科里的MBA项目来说,2年制MBA一直是美国的传统,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和多元化的冲击下,MBA的教学也从传统的两年制向一年制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都纷纷设置了一年制的MBA项目,照此趋势,一年制MBA将是未来不可逆转的结果。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来说一下美国教育的本质: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而美国本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文理教育。即在美国,本科先学习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先搞清楚世界是什么样子,自己的位置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本科教育本身是不强调职业发展的。很多美国商学院最早的时候基本只有MBA,而不太强调专业商科硕士的教育。而随着国际学生对专业商科硕士的需求增长迅速,北美的商学院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和其他专业结合的商科硕士。当然,一年制的硕士课程也是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慢慢涌现的,可是说是国际市场催生了一年制硕士的产生。而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国际生源国,所以说中国学生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美国一年制硕士的产生也说得通。其实自从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界也不例外。政府不得不减少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一些学校收入减少,就要另外寻找收入的来源。美国大学因为面临经济危机,也步入了英联邦国家的后尘:教育产业化。而大多数应用型的硕士项目都成为学校的新收入来源。因此,与其说英国澳洲的教育产业化,倒不如说全世界都在教育产业化,这就是未来的趋势。当然,教育产业化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大家一听到“教育产业化”,仿佛就是野鸡大学、含金量低这种为了挣钱发文凭的行为。我们说“教育产业化”是市场和教育的相互结合的有益尝试,当然这个结合的度很重要,比如说如果过分的倚重市场化的一面,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这样的产业化当然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而不断改革的教育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不希望未来走上社会的学生是被市场所淘汰的。而且从硕士本身来说,一年制对于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过渡,经过这一年的熟悉和学习,来决定未来是否转入博士学习。
2023-08-26 22:07:051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1、做到教育平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不再对立;   2、家庭与学校的理想主义教育与社会的现实主义教育相融合;   3、私有制下的教育可以解决人的信仰问题;   4、解决家庭教育的家长专政性质以及与此关联的家庭暴力等问题,使教育科学直接在家庭中推进实施;   5、学校教育不会对学生进行个性的扼杀和自由权利的剥夺,遵循人性,使学习能与劳动相结合;   6、社会教育可以与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无缝连接;   7、避免教育产业化对教师本身的剥夺和对教育平等的严重损害;   8、教师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和因材施教;   9、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相互关联,如老龄化问题等。
2023-08-26 22:07:151

教育机构兴起的背景

在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国际化与大 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来自世界与国内的教育观念与竞争现实的双重冲击与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服务性的应用研究型"的目标定位,采取主体 性合作的多元办学方式,拓展具有一种可持续性的课程体系,突出独自的、主体性的价值观念,才能寻求到自身发展的新的途径。
2023-08-26 22:07:352

职业教育定义怎么样?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 B. 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版和职业道德的权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C. 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原则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化指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与之相适应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则是现代工艺以及科技革命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使工业化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行为的深刻变革。 (二)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育现代化实质是指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用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教育的各个方面,使教育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一般地讲,教育现代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二是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三是人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行为现代化。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 所谓职业教育现代化,指的是要以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根本,以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建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包括职业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二、职业教育社会化理念 (一)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社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称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社会化理论 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系统地对个体进行有关生产与生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授以行为规范,确立人生目标,培养人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化就是要构件学习化社会。 (三)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社会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主要包括,(1)保证女童和妇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均等;(2)为失业者和各种处境不利人群提供各种正规与非正规TVET(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3)对社会所有成员进行职业指导和咨询;(4)促进弹性入学,以实现终身学习与培训。 三、职业教育产业化理念 (一)产业与教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产业是指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我们认为,教育产业的界定主要依据教育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 职业教育是教育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产业化包括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同统一、教育的宏观统一性和微观多样性相结合、合理分担教育成本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相结合三个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教育产业化有五种思路:(1)多主体办学;(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3)实行产业化经营;(4)办好校办产业;(5)法人应具有良好的管理、经营才能。 四、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 (一)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 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可以将终身教育的特点概括为:终身教育具有整体性特点,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并且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组织)联系起来。终身教育是持续的,它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全过程。正规教育及非正规教育要呈现一体化。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生中都要接受职业教育。它包括四个原则:即职业教育“终身”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原则、正规教育组织和非正规教育组织相结合原则、人人受教育与人人办教育相结合原则。 当今,终身教育有回归教育和生计教育两种思潮。前者主张教育可以分几次学成,使人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后者主张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了进入职业领域并不断进步而实施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社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D. 职业教育有什么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缺失的,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职业教育为学生教授职业知识,对于学生的以后工作很重要,学习专业知识对以后工作很有帮助,那么职业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可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职业教育量大面广,专业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社会实际需要而设立,目标明确,专业对口,量体裁衣,学以致用,大量发展短年制的职业教育对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用显著,职业教育对发展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和文化至关重要。 二、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因为在新的国际环境形势下,我国只有坚持科教兴国,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这个大环境,只有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才能跟好地与国际接轨,尽快适应这个大环境,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解决就业困难,帮助就业结构的矛盾,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E. 职业教育包括哪些 高等职业教育 简称 高职高专 说白了就是高考的高职院校 中等职业教育 简称 中专 以下内容免费赠送: 中等初级教育 初中 中等高级教育 高中 高等教育 俗称读大学 F. 现代职业教育概念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 包括经常讲到的中职和高职学校教育 还包括各种社会上的职业培训 G.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义 张家祥等学者从教育方式和对象角度对职业教育从广义与狭义界定,指出“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广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这亦是大多数国内学者之定义,辞海中定义职业教育为“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顾明远说职业教育乃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H. 职业教育是什么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回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答德的教育。 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 职业教育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I. 什么是职业教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应该说,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了前景,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职业教育中一种“蓝金领”概念的出现,高度契合了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前不久,东海之滨的一所普通中职学校——浙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张赛芬在《人民日报》上发声:“我希望自己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蓝金领"。”凝练的表达,道出了“调结构、转方向”关键时期对产业人才的全新定位。 既能发挥专业技术所长,为自己赢得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更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职业教育向“蓝金领”方向转变,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及现实原因的。 一是时代发展需要。国家出台了“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2025》等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建设规划,推进“调结构、转方向”发展模式转变,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这些都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蓝领”升级为“蓝金领”提供了宏大的时代背景。 二是新的人才需求。2017年年初,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 三是人力资本的升级。当前社会生产力主力人群的年龄结构已经从“80后”向“90后”“00后”变化,他们越来越多地从关注物质的满足转变到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重要性凸显。因此,重点关注人力资本的挖掘、开发、利用、提升,要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实现从初级向高级、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型,使其把自身岗位作为实现梦想的地方、把从事的产业作为实现自我理想的依托,实现成功就业和创业。 怎么样,才能使“蓝领”升级为“蓝金领”呢? 首先,需要从人自身全面发展和国家产业振兴、民族伟大复兴两个方面来综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既要通过长期系统的培养,使其熟练掌握“绝活绝技”,把自身历练成为“大国工匠”;又要注意通识教育与社会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就业创业的综合能力。 其次,要营造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提供相应的人事制度,用人标准,教育培训、就业辅导、创业支持的支撑体系。构建 *** 、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关怀服务系统,特别是要重视社会工作事务所等社会公益组织,通过提供深层次人性关怀活动来提升产业劳动者的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 再次,地方 *** 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市场机制、投资机制、信息机制等,提升区域集群的组织能力。建立区域公共教育培训服务机构、评价机构等,组织专家对教育培训进行调研,摸清情况,分析劳动力与人才需求结构,实现“精准施策”。 最后,“蓝领”还要发挥自身内在成长的力量。将外部的教育力量和内部核心骨干人员的带动性、示范性相结合,通过外部教育力量的引导和规范,以及内部核心骨干人员的亲身示范和积极协调,使教育培训过程产生正面效应,增加实效性与吸引力。 通过以上的综合发力,实现“蓝领”的“华丽转身”,升级为“蓝金领”,在新时代下实现黄炎培先生所说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理想,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J. 高职高专的定义 什么是高职 -------------------------------------------------------------------------------- 目前,对高职的认识很不一致。要把高职发展好,统一认识至关重要。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什么是高职? 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样的概括是有充分根据的: 1、1985年颁布的《 ***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起126所职业大学。 2、1991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决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方向、任务、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再一次重申建立初、中、高职教体系问题,也再一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 3、1994年,全国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会后由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会议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今后发展的二个重点,一是基础教育(重中之重),二是职业技术教育。“纲要”更加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有计划的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4、1996年,全国召开了职教工作会议,同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职教法》。职教会议提出,通过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职教法》的颁布使职业教育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职教法》的第13条指出:“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5、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高教法》。《高教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里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 6、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七个等级:学前教育为0级、小学教育为1级、初中教育为2级、高中阶段教育为3级、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有一段补习期教育为4级、大学阶段教育为5级、研究生阶段教育为6级。“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标准分类”对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描述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标准分类”对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从“标准分类”可以看出,5B就是我国所追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它的发展是世界教育的总趋势,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标准分类的颁布,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 7、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召开, *** 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至此可以看到,高职是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的概括,是确定无疑的。 根据联合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标准分类,它把职业技术教育分为初等(2B)、中等(3B)和高等(5B)三个层次,并且把初等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义为技能为主的教育,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义为技术为主的教育。 为什么说高职是技术教育呢?因为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离不开四种类型的人才: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参谋的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一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 这四类人才对社会活动、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第一类人才和第二类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也比较重视。但对后二类人才的作用缺乏应有认识和重视。这与我国长期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是分不开的。虽然从5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就开始了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根本上说,没有改变这种状况。 一项具体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第一类、第二类人才 需要是少量的,对第三、第四类的人才需要是大量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人才的结构模型是金字塔型。 在西欧国家,技术型人才是作为一个独立人才类型而存在的。它的职称序列是技术员、技术师、高级技术师。 在我国技术型人才还没有从工程型人才中分化出来。技术岗位由二类人才担任,一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二类人才担任技术岗位的工作都有缺陷。前者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不够,后者技术能力不够。 很显然,四类人才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普渡大学W.K.Lebold教授指出:“工程师是产品、生产过程、工程系统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技术师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实践者,他们关心工程原理如何应用于实践,如何组织生产人员从事生产准备工作和现场操作。”因此,应该有四类不同类型的教育分别培养这四类人才。英国教育发展的轨迹说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前,主要是学术型的教育,比如剑桥、牛津大学,主要开设文、史、哲课程。工业革命后,产品日益复杂,产品需要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和研究生产过程的工程师,于是1926年开始了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一批新大学,如:伦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都是工科性大学,它与本地区的工业密切相关,是工程类的学校。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进入生产的势头很猛,工艺复杂,技术提升。工程型人才既要搞规划设计,又要管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已经应付不了,需要有专门人才来处理技术性的问题,于是出现了技术类学校,如伦敦多科性技术大学就属此类。所以6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涌现了许多技术型教育的学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及大学中的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的职业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大学;马来西亚的综合技术学院;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技术大学等,都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校。 所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因此,也可以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称之谓技术类教育。
2023-08-26 22:07:431

教育公平包括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现实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区或者弱势群体由于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影响其成长,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第一,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与教育公平性的缺失。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录取标准,使学生和家庭承担了过多的经济和情感负担。第二,教育发展的多维不平衡。当前,中国教育在教育设施、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最终表现为教育不公平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问题。第三,教育产业化与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伴随中国教育市场化,教育资源获得的另一个系统是通过购买校外教育服务来增加学生的教育资源。第四,教育方式偏差与人才培养的困境。在现代化力量的驱动下,教育的理念、方式和内容都不断发生变化。在教育方式上,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疫情时期,教育更多的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真实的空间、实践、互动逐渐从教学之中抽离;在教育方法上,为了实现知识灌输的高效率,单一的、重复的教学方式成为多数学校的首选,而对于学生而言,更加有价值的、复杂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现实的体验与生活的经验被从教学体系之中驱逐和剥夺。
2023-08-26 22:07:501

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 攻辩提问 急急急

你是厦门的?
2023-08-26 22:08:202

名词解释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一、职业教育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化指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与之相适应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则是现代工艺以及科技革命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使工业化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行为的深刻变革。 (二)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育现代化实质是指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用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教育的各个方面,使教育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一般地讲,教育现代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二是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三是人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行为现代化。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 所谓职业教育现代化,指的是要以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根本,以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建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包括职业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二、职业教育社会化理念 (一)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社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称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社会化理论 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系统地对个体进行有关生产与生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授以行为规范,确立人生目标,培养人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化就是要构件学习化社会。 (三)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社会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主要包括,(1)保证女童和妇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均等;(2)为失业者和各种处境不利人群提供各种正规与非正规TVET(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3)对社会所有成员进行职业指导和咨询;(4)促进弹性入学,以实现终身学习与培训。 三、职业教育产业化理念 (一)产业与教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产业是指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我们认为,教育产业的界定主要依据教育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 职业教育是教育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产业化包括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同统一、教育的宏观统一性和微观多样性相结合、合理分担教育成本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相结合三个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教育产业化有五种思路:(1)多主体办学;(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3)实行产业化经营;(4)办好校办产业;(5)法人应具有良好的管理、经营才能。 四、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 (一)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 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可以将终身教育的特点概括为:终身教育具有整体性特点,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并且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组织)联系起来。终身教育是持续的,它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全过程。正规教育及非正规教育要呈现一体化。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生中都要接受职业教育。它包括四个原则:即职业教育“终身”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原则、正规教育组织和非正规教育组织相结合原则、人人受教育与人人办教育相结合原则。
2023-08-26 22:08:301

教育市场化是谁提出来的

作者:南风窗记者 陈初越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 17.8%,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9.3%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 今春“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 “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最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事件,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扩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写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无数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继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制度性缺陷,造就了高教领域的不公平,使农家的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大学,使外省青年越来越难以入读大都会的名校,使富家子弟总能变着花样混到文凭?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 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背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 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条如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现得较晚,而规模颇大。可以说,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把积累下来教育的不公正性推到令人难堪的新高度——它几乎扯掉了人们曾尊敬的那件斯文长衫。 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事件、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仅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来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资源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色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然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级大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动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 《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陕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是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人人都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假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成”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的“师生之伦”:教师的“束修”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则分文不应苟取! 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我们不应淡忘4年前那桩“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这一事件开启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权和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诉讼虽以栾倩等人撤诉告终,却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随后,山东省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异——这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端。 4年之后,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划拨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式进行具体干预和谋利; ——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在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要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的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激情地如是呼吁。 “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让平等受教育权重返时代议题的重心。
2023-08-26 22:08:543

高职院校未来是否会大量关闭?

未来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大幅关停应该是必然的结果,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口下降和教育产业化带来的结果。 首先,在青年人口转型过程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招生生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响差异很大。好的大学招生没问题,未来招生生源受影响最大的高校是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未来有不少高校将会倒闭,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在出生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有部分大学倒闭将会成为一个趋势也是必然。 其次,有些大学未来将会倒闭已是必然,当学校招收不到人经营不下去的时候,那必然会走到关门的地步,现在我国的大学实在太多了,本科和专科以及其他类型的在一起总共有3013所,问题是,有许多大学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已经是教育产生的畸形,也是时候该整改了。让未来大学倒闭的趋势必不可挡,那不如提前整改,还教育一片净土。 再者,虽然面临挑战,但并不是所有高职民办高校都会倒闭。高等教育市场仍然存在需求,未来仍将有很多高职民办高校能够生存下来,并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一些高职民办高校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方式来增加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保持生存和发展。 总之,人口下滑确实会对高职民办高校产生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学校都会倒闭。只有那些提供高质量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发展的高职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支持政策来帮助这些学校度过难关。
2023-08-26 22:09:071

未来十年教师会大下岗吗

一、生源:“流量”对冲“数量”先围观人口结构,分析一下生源是否真的锐减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虽然中国出生率降低了,但不意味着中国孩子(0-14岁)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而只是相对于老人而言,中国孩子的人口比例严重下滑。从人口总数而言,0-14岁的孩子即使下滑到现在的16.4%,依然保有2250万上下的数量,撇开各种方兴未艾的学前教,其中7-14岁的孩子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按半数计就有1千1百多万之众。其次,我们还要认识一个现实: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中国孩子都涌向了城市,导致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农村处于净流出状态,而是城市正处于净流入状态。总量变动不大,但是流量变动吓得死人。比如笔者所在的老家,是沿海比较富裕地区,农村基本已腾空,只剩下少数几个老人留守。家庭条件不好的,搬到镇上去住;条件一般的,搬到县城去住;条件较好的,搬到省城或上海去定居。这种农村人口的净流出,并不是意味着这些人口消失,而是已融入到城市中去。事实上正是如此,城市教育资源非常紧缺,出现为了一个上学的名额,家长们抢破脑袋,已到白热化程度,就像笔者在杭州工作,在家附近有两所公办小学,一个年级都有十多个班,达五六百人之众,而且这还只能满足“一表生”的需求。所以呢,这两个小学还在扩建分校,以解决附近小孩就读的问题。农村与城市,冰火两重天,其实,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现象。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空心化程度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农村的生源如同散兵游勇。近段时间就有新闻报道,重庆有87年历史的重庆云阳县全心小学,今年开学后没有迎来一名学生。但与此同时,上学难,一校难求更是火爆,只要输入“小学报名,连夜排队”,就会发现这是个普遍现象:西南的昆明、东南的广州、沿海的上海、中部的郑州、首善之区北京……家长们为了孩子读书的名额,他们不惜换工作、买学区房、找关系走后门、搬无数次家……也就是说:并不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少引发农村生源断档,而城市化之后,孩子们都蜂拥到城市了,这是一个流量的问题,而并非数量的问题。那么,未来十年内,中国新生人口会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呢?出生率下降确实是个趋势,给我们国家敲响人口问题的警钟,但中央不可能坐视不理,任由恶化的。就像全面二孩的人口政策,不是在今年就在明年就会放开,这已经是临门一脚的事,已放在政策盒子里了,就等待解禁的一天,拿出来就是了。既然0-14岁孩子的绝对数量并未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也就是生源依然支撑老师的数量,那么有什么好谈教师会大面积下岗?二、教师:是“缺口”还是“过剩”再分析学校师生比,分析一下教师是否过剩了。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年的小学生总数量和小学教师总数量的比较:根据2013和2014的统计公报:2013年,在校小学生数量为9360万,小学老师为558万;到了2014年,在校学生为9451万,而小学老师是565万,而这的增长速度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教师数量并没有大规模增加。通过公报数据分析,小学师生比例基本维持在1:17左右,这个比例并不是说教师有过剩了,反而说明教师还存在很大的缺口,至少比国家规定高校师生比1:14还要低。众所周知,孩子年龄越小,对老师的数量需求就越多,因为越是初级阶段的教育,越注重精耕细作式教育。其次,我们再看看中国学校特别是小学与其它国家班级规模的比较:中国的小学一般都有4、50人,而美国则是15人到20人的规模,也就是中国班级是美国班级的2到3倍。与此同时,中国的父母又比其他国家更为注重教育的,在教育方向投入从来都是不计成本的,不仅让自己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还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才艺培训班,比如舞蹈、绘画、音乐等等。但是,国家一则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则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因此呢,小班化、个性化教育之路,路漫漫兮其修远矣。但是,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恰恰将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教师并不是过剩而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有人说,只分析小学生数量并不能说明问题,这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就是未来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另外,一个支持教师大规模失业的论据是互联网教学的兴起,这种担忧显然有些过虑。诚然,近几年来,网上课程非常丰富,比如你如果比较喜欢历史课,想学得比较前卫一点,完全可以下载袁腾飞的历史课程,保证让你改变原有的历史观。笔者也曾受益于这种教育模式,通过各种网络课程,不仅学习了广告专业的平面设计和活动策划,而且学会了互联网的网页制作和服务器维护,现在我所从事的工作并非靠文学专业,而恰恰这两门技术活。如今我在又对TED课程比较感兴趣,学无止境,涉猎文史哲去了,当然是兴趣爱好,作为专业的补充罢了。许多人和我一样,也喜欢网上的课程,毕竟学得比较自由,目前确实像可汗学院、COURSERA之类的在线课程大规模兴起,对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更多的,只是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更何况,中小学生自学能力和自觉性都相对不足,还离不开学校教育。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学校,而且往往会选择优质的学校的教育。也就是说:将来的教育只会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而并非会荒废学校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有过硬的教育能力,不要说是到学校里开课,还可以互联网讲公开课,不仅不会失业,而且更吃香。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他们更希望孩子给孩子更多的知识,教育消费只会升不会降,实际上,一些才艺类的教师需求将会更大。三、失业:“铁饭碗”变“砸饭碗”在网络间掀起讨论老师在未来十年将面临失业,其实相当白痴。教育职业充其量只不过是半个“铁饭碗”罢了,再铁也铁不过国家公务员。试问在当今之中国,除了体制内的几只令人垂涎、又令人诟病的真正的“铁饭碗”,哪个职业不会有失业的风险?难道老师失业了,我们就大惊小怪了?农民工打工难,怎么我们就置若罔闻了?这种思维就是在搞身份特殊化!笔者认为,老师是会失业的,已经在面临这个问题,将来还会有更大一批,但绝对不是数量的过剩,而是质量的优胜劣汰。处于学龄阶段人数是一个既定的量,但这个量并不是固定在某地方,而是会流动的。这个量往哪里流入,哪里就会出现“蜂拥”现象;从哪里流出,哪里就会出现“空心”现象,怎么流动呢?一方面是学生选择学校,生源必然会向优质学校集中;另一方面学校也会抢生源,优质学校更有优势,去争抢生源。双向选择的结果,必然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结果非常明显,不少学校会办不下去的,老师就会面临失业的问题:从区域来讲,失业的是广大农村学校的老师。因为城市化程度越高,农村生源就越集中向城市流动,长年累月地流失,最终农村会彻底的空心化,这也就意味着农村已无生源可招了。既然没有生源,那么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学校已经没了,如果政府不安排出路,那么老师就会面临失业。从学校来讲,失业的是三四流学校的老师。因为教育产业化,强调办学质量同时,又强调教育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这些教育集团掌握着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那些三四流学校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失去核心竞争力,就会面临生源难求,举步维艰的局面。更何况,现在名牌学校都在扩招,抢生源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就极度地压缩了三四流学校的生存空间,最终将它们淘汰出局。既然学校已经倒敝了,那么学校里的老师也只有卷铺盖走人了。学校虽然会倒敝,但是老师这个职业依然是热门。如果你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完全可以自办培训班,何愁没有生源呢?笔者的爱人就是一名民办大专的英语教师,因为在今年暑期想教女儿学英语,但考虑到母亲教女儿可能效果不好,需要制造一点学习氛围,于是我爱人专门聘请了一名老外,由她来充当助教,开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庭英语培训班。因为比较有特色和创意:一是小众型,五六个孩子;二是双师型,一中一外;三是家教型:融生活与教学于一体,所以效果很好,不少孩子的家长主动要求继续办下去。更有听到这方面消息的家长,表示由他们自组五六个孩子,请求我爱人再新设一个班。所以,即使我爱人就业的学校倒敝了,也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失业。失业的老师主要是自己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教学能力跟不上目前社会的需要了,是被时代所淘汰了。优胜劣汰才是社会的正常现象,更何况,在过去确实有一大批低素质的人员因图教师工作稳定,纷纷涌向教师行业,捧捧铁饭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极度地拉低了教育水平,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竞争的方式把他们挤出来,从而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的提质升级。就像上个月《楚天金报》报道的,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湖北省沙洋县172名富余教师转岗担任专职保安,对于这个新闻,我觉得也没有过度解读:一则农村生源减少,农村教师富余是正常现象,二则如此人事安排,你情我愿,优胜劣汰,属于合理调整,根本不必大惊小怪,关键还是在于当事人能不能接受。学校完全是可以向社会开放的。比如笔者何尝不可以到学校里讲讲国学或1919年的历史?教师是一份工作职业,而我呢,是一种兴趣爱好,谁说社会上的人比老师对一些知识研究不够透,不够深?结语关于老师在未来十年将面临失业,确实是个无稽之谈,徒徒地浪费口水罢了。未来十年,教师只会更被需要,只不过可能和房子一样,一线和中心区拥挤,农村乡镇萧条,但总需求量绝对上是个增势。
2023-08-26 22:09:172

九年义务教育,可为什么还是很多人读完初中就不读了呢?

这只是一个规定,至于落实到什么程度就看当地人的认识水平了。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之处,不能一概而论。
2023-08-26 22:09:286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

您好,我个人以为应当如此,毕竟,教育的结果应是使受教育者为社会所用。
2023-08-26 22:10:292

我要参加辩论会我是反方 主题是大学教育应不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文明应不应该用法律来规范,我们是反方,是文明不应该用法律来规范,帮想想思路,如果正方以新加坡为例,我们怎么办?我是一辩,如何能不让对方找到破绽,谢谢大家了。11月29日就辩论了,时间不多了。
2023-08-26 22:10:403

民办公助学校与公办民助学校,二者有什么区别?

当然是有区别的。其中,民办公助学校来说,学校法人,也就是学校校长,就私人开办的。公办民助则相反,学校归属于国家,比如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都是公办民助学校了。
2023-08-26 22:10:591

怎样评价如今很多能力很强的人不去读博士

有朋友提出支持,也有朋友提出质疑。其中一个朋友指出,“读博士就是在玩奢侈品,青春和金钱的挥霍。”本人也觉得比较赞成。读博,的确是人生最“奢侈”的一次消费。多年的宝贵青春。特别是那些单身女孩子,从妙龄少女,转眼变成白发魔女。为了不误导大家,下面先讲讲,我觉得那些人不适合读博士:(1)对本专业毫无兴趣的人这样的人,趁早转行,免得误人误己。我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不支持同学学“数学专业”,原因是他自己也对数学没有兴趣,觉得除了教高中生数学课,一无是处。其实,后来读研后,感觉数学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当成专业来学习,并不一定好,但一点都不懂数学,科研那是很难进行的。(2)家庭近期有负担的人前些天,有一个本科生休学照顾他生病的家人,原想写一篇博客表示支持。的确,作为过来人,个人觉得读书远没有孝顺父母重要,虽然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也因此,我个人觉得,如果家庭近三四年内条件艰难的话,除非得到较高的奖学金和教师生活补贴,个人不是特别支持带着生活压力去读博士的。(3)个人有较大负债的人现在,很多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都让学生在本科期间贷款上学。对于这样的政策,我是无条件支持的。我大学期间,也贷款了学费。不过,通过努力,本科毕业那天,把贷款全部还清。再说说国家贫困大学生贷款计划,说良心话,这个政策虽好,但,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贷款的毕业生,如果连工作都没有找到,就强迫人从进入社会的第一天,开始还贷,有点不人性。我听说澳洲ZF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大学生在学期间贷款了,大学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收入太低,就不要求还贷。直到有一天,他们找到了工作,并且收入超过某一数值,才要求还贷。必须说明的,他们的贷款好像是无息的。个人有较大负债读博士的人,博士期间,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挣钱。这必将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业,并造成多重负担。当然,如果和上面一样,导师、学校给出优待条件,让你安心学习,则另当别论。(4)静不下来的人,不要轻易读博士博士,其实也是一项清贫工作。就像某些院所一样,坐落在山沟沟里,可以修生养性,静思科研。如果一个人,非常眷恋花花世界,还是不要走入“空门”的好。免得伤了自己,伤了导师。(5)没有承受挫折能力的人读博士期间,我估摸着,没有几个人没有受过挫折。如果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不想再呆着学术界等等。这样的人,还是早日放弃读博士为好。免得有些导师管教过严,发生不和谐现象。(6)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如果一个人身体不是很好,我也不建议读博士。的确,读博士期间,有时候不只是身体上的“锻炼”,也是内心的“煎熬”。如果为了读一个博士,把自己身体给弄坏了,大大的不值。如果一个学生不在上述几个行列,那我觉得他可以考虑读博了。下面,说说我认为那些人适合博士?(1)上进心强的人读博士过程中,也是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凶险旅程。对于上进心强的人,遇强则更强。如果能有一颗“不把难题解决,誓不罢休”的心,加入博士行列吧。我想,导师一定会欢迎你(2)语言组织能力强的人记得苏步青老师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没有一定语言组织能力的人,很难做好科研”。高中期间,我认为这是“谬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自己读博士之后,发现,语言组织能力还真是很重要。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写不好一篇小论文,也就无法谈博士大论文了。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强,至少有成为优秀博士的潜质。这样的人,导师也是会很欢迎的。(3)发现新事物能力强的人博士期间,强调最多的莫过于创新。而创新,无非就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新事物。有时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抓住“问题”的能力不强。有些新的重要的线索摆在面前,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如果一个人发现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导师一定会给你多一些补助的。最后,博士生活不是像我一样,在科学网上夸夸其谈就能毕业的。他需要一个人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钻研。如果一个博士能够做到:坐在办公室想问题,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在梦见这些问题,那他迟早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
2023-08-26 22:11:182

为什么特教老师就业每年还是有缺口?

因为需求量大,还有就是流失率高。首先,从数据层面分析:中国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200多万的自闭症儿童,并且每年将近20万的速度增长。但是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所大专院校,可以给我们输送马上就能上岗的老师,我们只能靠自己培养。自闭症人群中能够明确诊断的孩子已经成为中度和重度,还有大部分轻度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这一部分的孩子家长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实际上社会也不知道。全国教育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30万,自闭症发生率和机构服务能力之间矛盾比较突出。机构只要围绕0到7岁儿童开展教育康复,7岁以后以及大龄人群的干预服务的需求更强烈。二十年前学计算机是热门行业,这么多年过去了,行业里最好最优秀的专业人员依然缺!一名特教老师必须要极快地成长起来,才能为孩子们的康复争取到更多的宝贵时间。面对特殊需求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任何职业都有进有出,对面人的教育的职业尤其需要懂得适当休息的心灵。长期和有障碍的孩子在一起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的。如果这个特教老师有一天想离开——是去充电再学习了,想要帮助他人先要强壮自己。是去帮助更多的同行老师成长了,因为这个团队需要更强大。是爱没了吧!做特教老师需要源源不断的爱,孩子需要是爱的浇灌,爱会激发学习的意愿,爱会转化成永不枯竭的智慧,爱会驱使你有耐心的面对孩子。是奔小康去了,是的,这个职业目前收入并不高。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水平的发展,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特殊孩子有条件、有机会接受康复训练。跟上面数据结合起来,特教老师的待遇问题是有待改善的。为什么每年要招那么多特岗教师?一、教育资源部平衡。贵州省分布着很多教育条件非常落后的山区,这些地方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又因为其生活条件恶劣,很多年轻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再次加剧教育资源部平衡。因此,特岗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红利,吸引年轻与才华的大学生到落后地区任教。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今天大学生越来越多,2017年就有800万左右的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又因为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为了缓解大批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岗教师成了很多大学生就业的不错选择。
2023-08-26 22:11:271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机器人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

当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教育就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途径。在机器人课程教育中,孩子不但能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孩子还将接触高级编程,从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机器人搭建与不断尝试中,孩子将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发挥自我个性。随着机器人教育的日益普及,更多的家长选择了机器人教育投资,让孩子接受机器人教育,1号全脑机器人教育凭借其领先的教育理论和科技、独特的学习理念、培养模式深受广大家长、学生的热爱。全脑思维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培养孩子8大未来关键能力机器人课程创新使用研学式上课方式,利用全脑训练开发孩子左右脑潜能,运用思维导图等先进脑科技去解决问题,并结合动手搭建建立知识体系。渐渐地,孩子全面提升深度记忆。1号机器人教研团队刻苦钻研、通力合作,在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大背景下,他们将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各年龄段孩子的心智发展相结合,打造出最适合当下中国孩子的机器人课程。课程秉承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宗旨,让孩子枯燥知识轻松学,塑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迈进人工智能新时代,机器人教育迎来大爆发。孩子的成绩高低不再是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1号机器人教育主张把机器人知识将学科应用相结合,利用全脑思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拓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实现兴趣成绩双丰收
2023-08-26 22:11:495

社会真的很现实吗?

社会真的很现实的,玛丽苏偶像剧里面的都是假的,处理人际关系真的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只能说要通过阅历增加积累经验才行。
2023-08-26 22:13:0014

加拿大留学有何优势?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许多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留学的优惠政策,这对于想要留学的小伙伴是一个好消息。而小伙伴迈出留学的第一步,肯定是对留学国家的选择,可是世界上的国家那么多,哪个才适合自己呢?今天大贵贵就给你介绍一下,加拿大这个国家的留学优势,以备小伙伴参考1.教育水平媲美英美,性价比高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教育体系完整,教育水准最高,投入教育经费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受教育率为99%,根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统计,加拿大对教育的投入比率占国民总产值的7.1%,远远超过其他“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会员的平均比率6.1%而且此国家的商科和工科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凭在国内成率也高,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欧美国家30-40万人民币的留学费用,加拿大只需要一半!2.加拿大社会包容性强,利于留学生融入加拿大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其居民的社会阶层、肤色、国别、种族、信仰等方面的歧视和对立远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在加拿大,留学生更容易融入环境!3.英语发音标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国内有很多留学生也非常希望通过留学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加拿大这个国家英语发音极为标准,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在那种纯英语环境中的练习,留学生会加速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让自己的英语发音更为标准。4. 加拿大社会安定,可以安心学习加拿大的社会相较于其他国家,社会比较稳定,不光对枪械武器管控严格,警察也在想尽办法降低犯罪率。有的留学生说,若在加拿大遇到问题报警,基本上很快就能得到满意的解决!5. 留学移民政策好加拿大人口相对较少,但是国土面积和资源数量庞大,所以加拿大近几年一直在政策上鼓励移留学和移民!虽然境外申请技术移民还需要4-5年时间审核,但是对于境内留学生,6-12个月就可以获得身份 。6. 气候温和,适宜居住和生活加拿大相较于其他传统工业国家,污染相对较小,而且加拿大的许多大城市,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居住!7. 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健体系大部分社区都有设备良好的医院、私人诊所或医师办公室。所有加拿大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注册加拿大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后,都可以得到免费服务。这个计划是由政府投资的(利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所以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详情请戳大连学为贵订阅号(dlguixue)
2023-08-26 22:13:396

产业与市场的区别

产业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由此可见,“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其内含与外延的复杂性。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 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发展到现在,市场具备了两种意义,一个意义是交易场所,如传统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另一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即市场一词不仅仅指交易场所,还包括了所有的交易行为。故当谈论到市场大小时,并不仅仅指场所的大小,还包括了消费行为是否活跃。广义上,所有产权发生转移和交换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市场。产业是整个产业链包括生产、设计、包装、销售等。而市场是抽象的指消费者和销售者的交易空间和平台。消费代替品是同类的相似的产品。
2023-08-26 22:14:572

为什么留学不建议去澳大利亚

原因仅供参考:首先,澳大利亚是个非常安逸懒散的国家,去了以后人会变得很懒,西方国家很多都是这样(美国除外),适应了安逸的生活回国就很难有竞争力了。第二,澳大利亚本科基本花钱就能上,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硕士只有一年,国内很多单位都是不承认澳大利亚硕士的。而且澳大利亚是教育产业化的国家,学费很昂贵,很多家庭也负担不起。能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基本都是富二代,很多人也被这些纨绔子弟影响变得不学无术,好孩子也带坏了。第三,澳大利亚华人太多了,学校里留学生基本都是华人,英语没啥提高。去了跟没去一样,回来啥也没学到英语也没学好。第四,澳大利亚是个极度反华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而且在当地会受到歧视,学校里也容易受到霸凌。第五,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动物很多,家里经常有蛇虫鼠蚁出没。几个澳大利亚的朋友家里都进过蛇,对于国内城里的小孩,尤其是北方的,去了以后要吓死的。如果单纯的追求含金量 首选美国、英国。澳洲八大还是很不错,但单独追求学历好看,不如常青藤。根据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申请澳洲八大还是比较容易,然后看你的专业。打个比方、会计、工商管理、酒店管理,这专业在国际上还是很突出。但要是做生物科研、电子工程之类就要考虑考虑吧。
2023-08-26 22:15:081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基本概况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是苏州市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建设项目,是苏州经济强市和科技强市重大举措。独墅湖高教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南部,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3平方公里辟为研究生教育基地,将吸引8到1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在城内设立研究生院或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3平方公里建设创业园地,吸引研发机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2平方公里为苏州大学的新校区,建设苏大理工学院;其余建设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建设背景  中新两国领导人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七周年之际,提出“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新要求。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将园区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区现代化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人居环境;构筑科技人才新优势,加大对人才的招聘、培养力度。  苏州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办学经验,提高苏州高等教育水平,实现经济强市、科技兴市的重要举措。为苏州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机构设置  苏州市政府成立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领导小组,下设"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建设指挥部",设"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管理办公室"(设在园区管委会),为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  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创立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在政府领导下,依托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强势发展动力,以教育产业为基础,科技发展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承担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的规划、建设、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招商引资和功能开发;为入驻的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提供服务和公共管理;配合、支撑、带动苏州经济的长远发展,实现最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发建设  开发模式:  统一规划 分期开发  政府搭台 高校办学  运作市场化 后勤城市化  办学形式:  政府投入为主的办学形式  联合投入的合作办学形式  地方与学校合作办学形式  社会力量办学形式  学校独立自主办学形式  发展战略  科研发展战略  与苏州市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紧密结合,优先引进与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精密机械、生物工程、医学制药等相关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  产业发展战略  重视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发挥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业等联合发展的带动效应,实现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空间发展策略  对硬件资源进行分级配置,在空间上将整个独墅湖高教区分配为城市综合开发区和教育区,利用交通干道滚动发展,推进城市空间的形成。  发展目标  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地。  具备储备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两大功能。  成为苏州的高科技人才、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科技研发等三个中心。  成为融学、研、产、住四位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  成为探索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多种办学体制、多种办学形式、多种运行机制、多种资金投入以及多种培养模式的实验基地。  规划布局  地理位置  独墅湖高教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南部,基地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具有江南水乡地貌特色,东部和南部为规划的城市干道,西临独墅湖,北部的新机场路为规划的城市快速路,其东北角,新机场路北侧为规划城市交通枢纽,有城市轻轨通过,可直达上海。  功能定位  以高等教育为主体,形成科研生产、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布局特点  网络组织功能、生态与弹性景观设计的数字化虚拟城市。  合作项目  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苏州大学与爱尔兰列姆里克合作已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苏州大学新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等项目也已开始启动。  英国华威大学、美国戴顿大学、香港大学等境外高校也以不同形式与独墅湖高教区开展合作。
2023-08-26 22:15:341

作业帮猿辅导被罚款250万,罚款的原因是什么?

作业帮”在其官方网站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猿辅导”在其网站谎称“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u2026u2026点我抢报”,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不实内容。上述行为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5月10日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2023-08-26 22:15:5210

大学公办民助啥意思啊

一样的
2023-08-26 22:18:593

俞敏洪什么时候参加的高考啊?为什么他只需要英语强就可以了?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镇葫桥村  1978年,作为省英模参加江苏省群英会  1979年,作为省英模参加江苏省群英会  1980年,三次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  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从北大辞职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2000年,携手联想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 因为他主攻英语了啊。他的目标就是英语中的精英。 姓名:俞敏洪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15日生   生肖:虎   星座:天秤座  身高:1.77米  籍贯:江苏省江阴市人 汉族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西语系毕业  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兼总裁  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  国外考试培训部  国内考试培训部  基础英语一部(听说)  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  实用英语部  高自考培训部  少儿英语部  小语种培训部  电脑培训部等;  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  学生阅览室、  学生信箱服务、  出国咨询处、  公证处、  订票处等等。  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  《GRE词汇精选》(学生称为“红宝书”)  《GRE词汇逆序小辞典》  《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  《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  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很早就起床。最近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这几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俞敏洪将车停在北四环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层小楼旁。这是“新东方”的总部,也是被媒体称为京城最“热”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2023-08-26 22:19:071

关于大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利弊的辩论 我们正方是利大于弊!需要准备点什么材料?

勤工俭学的由来是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 它的初衷并非功利性的,它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大学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好方式。 1.社会实践,兼职不等于勤工俭学。 .第一,从物质角度看,今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收费作出了进一步调整,打工无疑成为家境窘迫的 同学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家庭宽裕的同学,打工所得可以让自己逐步走向 独立,并用自己挣来的钱孝敬父母,这种亲情反哺现象值得全社会大力提倡。 第二,从精神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大多在密罐中长大,经不得风雨,吃不得苦头,受不了打击。 打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坚强面对困难,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第三,从动手能力看,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培养实践型和创造型的人才 -----------------------------------------------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不同于兼职。 我方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首先,勤工俭学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可以学到课本以外丰富的知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条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相信对方辩友不会认为国家在执行一个错误的决策吧。 其次,勤工俭学的由来是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 它的初衷并非功利性的,它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大学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好方式。 再之,兼职不等于勤工俭学。 从物质角度看,今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收费作出了进一步调整,打工无疑成为家境窘迫的 同学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家庭宽裕的同学,打工所得可以让自己逐步走向 独立,并用自己挣来的钱孝敬父母,这种亲情反哺现象值得全社会大力提倡。 从精神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大多在密罐中长大,经不得风雨,吃不得苦头,受不了打击。 打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坚强面对困难,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从动手能力看,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培养实践型和创造型的人才。 最后,徐特立先生说过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大学生缺少什么?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对社会的认识与适应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而勤工俭学的意义刚好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所缺少的能力。 ----------------------------------------------------------------- 1.参加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对象 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 《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从参与面看,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多达64%。 《江南时报》,2003年2月6日,林红《贫困大学生 寒假打工忙》文章说:当大多数大学生随着奔驰的火车踏上归途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仍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在为下学期学费、生活费而打工 据统计,今年寒假仅南京师范大学就有400余名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南京师范大学实用英语专业学生齐敦峰同学,老家在徐州农村,母亲体弱多病,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支撑,经济非常拮据。今年寒假,小齐每天上下午为两个家庭做家教,帮助两位初中生补习英语,每天收入近百元,连大年初一也不休息,预计一个寒假下来能挣到2000元左右。三年来,他们先后干过家教、电脑销售、社会调研、餐厅服务等,不仅没有影响学业,而且还利用自己挣来的钱解决了学费、生活费及购买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磨练了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为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 《人民日报》,2005年3月1日,邬焕庆《各地采取措施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文章说:一笔笔及时到位的助学贷款、一条条畅行的“绿色通道”、一个个专设的勤工俭学岗位 这一切,驱散了曾经锁在许多贫困大学生眉头的忧郁,让他们在全社会浓郁的关怀中安心求知、健康成长。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有240万左右是贫困家庭学生,他们面临着学费和生活费的巨大压力。贫困大学生的困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正式下发,各地、各部门和各高校积极落实政策、采取措施,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条件,可以从长效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仅在春节期间,广州市多家企业响应“广州一家亲”扶助困难大学生勤工俭学计划,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了500个勤工俭学岗位。这个计划开展以来,用人单位或个人共向困难大学生提供了数千个助学岗位。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和原因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约占5%)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8月第18卷增刊,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认为:第一,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为大学生兼职带来了机会。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而沿海开放的市场和观念为大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机会,通过兼职增强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的同时,积累经验,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为未来的竞争作好准备。第二,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大学生活跃于兼职活动中。面对知识领域广博而飞速增长的知识,相对于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的深入研究和一般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技之长,大学生所面对的专业知识面实际上更广、更多,但又难以通过学习跟上知识增长的步伐,学习上的彷徨和兼职工作立竿见影的效益相比较,容易促使学生忽视了长远的打算而选择眼前的利益,放松学习而专注于兼职活动中。第三,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同程度上为大学生兼职作导向。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产业化的改革又没有得到完善,使教育的导向易于趋向经济效益。调查表明,目前本科生缴学费的全国平均水平已达2000-2500元/ 年,大约占到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不含基建费)的 25%。大大超过了统一交费前的比重,使学生的经济负担加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年第2 期,王大建等《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探讨》认为: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大学生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早地了解社会,走向社会,获得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加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存在着参加勤工俭学,尤其在校园内劳动怕同学瞧不起,怕难为情,“低人一等”的想法。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些贡献,并获得一定收入,以增强他们的自立能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3.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和方式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表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经过学校社团组织与商家洽谈参加勤工俭学,这种情况大约占勤工俭学总人数的26%。在学生宿舍以及学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时常张贴着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加勤工俭学的海报。(2)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获得“家教”资格,这种情况约占勤工俭学人数的21%。(3)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安排而挣得一份工作。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是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组织机构,每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限于条件,一般其安排的额度有限,不少大学提供的勤工俭学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4)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的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 “打工一族”。随着勤工俭学在大学生中的升温,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大学生的中介所,很多个体业主或小企业愿意雇佣心灵手巧的大学生,招聘广告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职业准备。(3)零工。零工也不过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做服务员等等,对女生来说也可以做模特。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勤工俭学内容庞杂,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涉及家教、卖报、散发宣传资料、送货营销、广告企划、设计、学校流动教室清扫、食堂清洁工、图书馆管理员、厕所保洁员等,最多的为家教,占申请人数的66%。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有43%。 人民网,2004年1月11日,李绍庆《不做家教干家政 大学生勤工俭学悄然转向》文章说:1月10日上午,20岁的小王擦了擦满头的汗,双手接过雇主付给他的120元钱。这是他和同学两个人一上午的酬劳。寒假来临,许多像小王这样的大学生,干起了家政服务。小王说:“家教越来越难找,而做家政服务挣钱容易,我的许多同学都打算靠家政服务来挣下学期学费呢,”每年春节期间,家政服务市场都是人手紧缺,而这个时候,恰逢学生寒假。往年这时候,大学生们一放假,大部分都是归心似箭,结伴返乡,也有部分同学利用此时干起了家教。 4.大学生勤工俭学收入的消费 《现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2 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有收入就必定会有消费。消费是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相一致的,消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大学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所以他们把所得报酬的大部分用于交纳学费和生活费,购买书籍资料;部分大学生是为了购买自己想要的手机、电脑、CD机等;部分大学生将其用作旅游费用,等待假期出游当然也不乏那些为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而奋斗者;也有不少学生将挣的钱用于交纳GRE、TOEFL等的培训费;个别学生是为了把打工所得捐给贫困同学或患病者。大学生中的人情应酬消费是比较普遍的,打工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便用于此类消费。 《高等农业教育》,1997年第1期,张建平等《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文章说:我们将大学生的消费心态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节俭型、满足型、攀比型。节俭型是指根据自己家庭收入情况,在消费上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满足型指保持中等水平,不比一般同学差,但不和别的同学攀比,能应付各种自认为必须参加的活动,攀比型指追求消费满足,不考虑家庭是否能给予支持,没钱向家里伸手,不愿自己比别的同学过得差。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18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节俭型消费心态,占42.19%,155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满足型消费心态,占56.14%;只有2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攀比型消费心态,仅占0.17%。 5.勤工俭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发现,社会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学历、高文凭不再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的唯一通行证,唯有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才是制胜的法宝。调查表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家庭负担,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这种影响可大体概括为:(1)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劳动后才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同时也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学会花钱了。(2)为大学生真正独立积累了自信心和经验,强化了自立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3)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他们开始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开始了解公司等用人单位的管理,为以后走进社会奠定了基础,其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4)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试着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图今后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5)勤工俭学还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劳动纪律,改变了一些大学生以往散漫拖拉的毛病,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充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18卷增刊,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认为: 第一,正面影响——(1)大学生兼职,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想。在兼职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参与兼职的学生中任何一个人也不敢要求“60分万岁”,任何人也不敢有“混”的念头和做法。通过参加社会工作,接受社会规范,学习角色职责,在对社会的无意识适应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有意识的适应中调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兼职,是青年学生接触社会,努力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坐标的第一次,不管是否确定了自我的价值方向,寻找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外现。参加兼职的学生中大多数并非仅仅为了赚取外快,调查说明,广州大学生的兼职中有44.9%的人认为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3)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兼职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能力。对于学生专业而言,在实践中遇到书本上没有涉及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在学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专业知识得到深化。 第二,负面影响——诚然 ,兼职对大学生是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盲从、竞争不当、发展失衡等现象,缺乏适当的引导,易于走向极端。(1)青年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 ,往往会追潮流,盲目地从事兼职活动。在对广州大学生进行兼职目的调查时发现,将兼职作为提高专业水平的学生只占了6%,很多兼职活动本身与专业学习并无联系,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容易碰壁。有接近8%的学生参与股票及债券投资。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参与经济风险性很大的投资,从资金短缺到经验匮乏都不适于进行此类活动。(2)对兼职活动的热衷,往往也反映了学生功利意识过强。兼职工作毕竟是短期的行为,学生本身缺乏长远的计划,如社会调查、产品促销等活动,都只是数天的工作,学生为了兼职而不得不经常性轮换工作。对于更能锻炼自己社会综合能力的社会工作,如担任学生会、团委会、学生社团、班级干部的工作,往往不屑一顾,而独自寻求直接见效的赚钱渠道,追求短期功利。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兼有多份工作,为了繁重的业务而不得不连续逃课,精力也无法集中在学业中,造成了“兼职过关,学业受累”的现象,显然也是得不偿失的。(3)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而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带来成功与失败。如果自我调适不当,或沉迷于成功之中而沾沾自喜,或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都将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大学生一跨入社会大“市场”,很容易屈服于社会上的小市民意识。缺乏了一定引导和导向的兼职活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容易引发冲突,甚至形成不正当竞争,使学生过早地被社会消极因素所侵蚀,不利于高校的正常教育、管理,也不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 6.勤工俭学的意义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期,郑玮等《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科学管理的思考》认为:第一,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贫困生在校内勤工俭学,风险小,工作稳定,时间灵活,学生自己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力,因而可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立能力,同时,有利于建立安定、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保持安定的校园秩序。第二,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比较少。在一些管理部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许多同学克服了自身的不足,改变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三,通过信息反馈提高部门服务质量。学生通过在学校各个部门,特别是在服务性较强的部门工作和实践,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便于进一步提高部门的服务质量。第四,缓解缺编部门的工作压力,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临时加盟完成一些工作。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9期,门宏洁等《勤工俭学之我见》认为:第一,勤工俭学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勤工俭学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纽带之一,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场所。第二,勤工俭学使大学生锻炼了自己的交往能力。第三,勤工俭学使大学生向经济半自立型发展。 《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黄正海《勤工俭学与素质教育》说:勤工俭学构成了良好的教育和生产环境,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窗口;是学技能,培养劳动观念的大课堂;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由“应试教育”转移为“素质教育”,虽然只是教育手段、方法的改变,但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内容、形式以及培养对象的规格的重大改革。21世纪的教育将需要提供给学生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场所和试验基地。21世纪勤工俭学将得到高速发展,这是教育改革的形势所迫,是教育手段变换的需要。由“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育”,将促进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开拓勤工俭学工作的新局面。历史将翻开勤工俭学工作崭新的一页。 7.影响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 《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文章说: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利用大学的4年时间去勤工俭学,以便减轻家庭的负担,熟悉社会,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少数大学生(约占20%)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勤工俭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怕顾此失彼影响学业。调查表明,没有参加勤工俭学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学习任务重,担心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参加了勤工俭学的学生则有的能处理好这种关系,有的处理不好。我们走访了一些正在进行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在参加勤工俭学后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 勤工俭学固然好,但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更应该权衡利弊,把握好自己。避免对自己 和亲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 二辩的攻辩问题对方辩友是否有过打工经历? 如果有,你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你想不想通过打工来获取社会经验实现经济独立呢? 在同等条件下,公司通常会优先选择有打工经历的学生,对方辩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毕业后当我们为谋生而打工时,对方辩友凭什么认为,此时没有学校老师的监督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的“大孩子”外出打工会比在校大学生打工更安全呢?? 三辩的攻辩问题:一个有虫牙的人吃苹果导致牙疼,谁之过??有虫牙的人还是苹果? 个别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打工遭受损失,谁之过??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还是打工? 请对方辩友举出一个由打工本身的弊端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例======================================================================= 很老的辩题了,这是我当初找的一些资料 基本你说什么对方都知道,对方说什么你也大概不会猜错,还是要多自己思考点新颖的 辩论的精彩就在于你在攻辩时思想的碰撞,材料准备充分就行,到时自信就行。
2023-08-26 22:19:301

中国最不受欢迎的职业

没有最不受欢迎,只有更不受欢迎,每行每业存在都有他的理由
2023-08-26 22:19:4110

中国现阶段的阶级固化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啊?哪位大神可以详细的分析下,本人不胜感激……

阶级固化从2000年起恶化,标志性政策就是双向选择实施。
2023-08-26 22:20:102

中韩两国学前教育方法比较

韩国教育制度 韩国政府于1951年3月20日修改教育法后,正式开始"6.3.3.4"基本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 1.高等教育:韩国的高等学校包括专科大学、教育大学、师范大学、综合大学和研究生院等,以实施全日制教育为主。其中专科大学为二年制,教育大学、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为四年制,而医科大学的学制则为六年,研究生院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各为三年制。此外,韩国还设有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广播函授大学和开放大学,主要设专科大学和学士学位的课程,学制为二至四年。韩国的高等学校分为国立、公立及私立等三种管理体制。 2.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韩国的初级中学作为中等教育机构,学制为三年,招收小学毕业生,为升入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其他学校做准备。韩国的高级中学分为人文高中、实业高中,学制均为三年,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者。 3.初等教育:韩国的初等教育,学制六年,招收六岁儿童入学,为升入初级中学做准备。韩国的初等教育机构均为义务教育学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增设实业科,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教育和简单的职业训练。 中国的教育相比就有很多缺点: 今天中国的教育制度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许多的利益群体牵扯到里面去,若牵一发那可真是动全身啊。 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是: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四、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政府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但也有一些中国教育制度的改善方式: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在现实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与学校的正确关系;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确立政府与市场在发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与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和关系,促进教育的地方化;改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促进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以保障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和创造性;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前不久,在由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教育制度改革:探索与反思”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诸宏启教授及来自福特基金会的何进和民办信孚教育集团的柴纯清等专家就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上述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教育制度改革的理念和价值 杨东平、储朝晖、王烽等专家认为,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先进的、真正能够兴国的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价值和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民主政治的社会现代化方向相一致,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教育的普及性。现代教育的历史,就是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历史,通过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增进和扩大社会民主。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旺盛的教育需求,特别需要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的精神和民间办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开放教育,解放教育生产力。这也是“穷国办大教育"的一个必由之路。同时,需要发展信息时代以通讯技术和网络为主的各种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中,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制度。 教宵的公平性。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发展的“加速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现实的发展目标。当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制度性原因。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而非人为扩大客观存在的各种教育差距和社会差距。 教育的民主性。在我国的现实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重建教育的公共性。它意味着要通过制度创新,分散和下放管理权力,促进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使教育重新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机盎然的事业。在教育多元化、社会化、地方化的格局中,重建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与此同时,需要确立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师生平等、社会参与等价值;确立知识分子的学术权力和在教育、科研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教育决策体制和机制;建立学校与家长、与社区紧密联系的参与机制。 教育的人文性。现代教育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发展这样相辅相成的两翼,必须在教育的功利和非功利的两种价值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重视教育树人育人、文化传递、社会整合等非功利价值,防止经济主义、科学主义、能力主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教育的戕害,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 确立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是指与学科中心、考试中心的价值相反,围绕青少年生长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有用的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同时,使各级学校成为社会和社区的文化中心,使教育成为社会文明和道德的灯塔,成为文化传承和繁荣的源泉。 教育的实用性。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现实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特别严重。因而,造就一种实用性、适用性的教育仍然是必要和重要的追求。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能够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因地制宜的、灵活的和多样化的,它有赖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地方化,以及使学校真正拥有办学的自主权。 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动力机制 杨东平、储朝晖、王烽等专家认为,具体的教育制度改革,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建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考试、评价和用人制度改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参与制度的建立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教育行政制度改革需要汲取有限政府、依法行政等行政体制改革的原则,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改革高度集中、大一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从管理型、计划型向指导型、服务型转变。通过政府教育管理权的下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恢复教育的活力、创造力和多元化,实现学校的自主性、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在论及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时,杨东平等专家认为,当前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存在三种不同的动力和价值。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主义的目标和价值具有很强的惯性,仍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中央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强调效率和发展。为此,习惯性地主张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国家掌控资源,实行集中计划,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城市中心、效率优先、重点扶持、轻视和歧视民办教育等价值特点,形成教育系统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二元结构”。 二来自市场的动力和价值。市场经济的发育改变了教育的外部环境,使市场机制、市场价值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发展。教育消费、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投资、教育服务之类的观念深入人心,个人的教育权利和教育利益开始受到重视。它主张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倾向用企业管理改善教育管理。它推动了入学机会和标准的多元化,同时具有将利益交换原则引入教育的倾向,试图用“金钱面前的平等”改变“分数面前的平等”。它推动了教育地方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所谓的“地主效应”,如各地名牌大学招生本地化的趋势。 三是教育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转型期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被称为是“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握重要资源的权力部门自己进行的改革。因而,在这一模式下的改革,其实际关注的往往不是如何开放市场,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通过管理改革提高效率;而是通过创收、收费等营利性的环节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公开地设租寻租。它造成了基于垄断而产生的部门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团,造成扭曲的市场和不公平竞争,极大地败坏了改革的形象,引致人们对市场化方向的怀疑。 基于上述认知,专家们强调,当前最突出的教育问题,表现为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确定和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功能、教育责任,奠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
2023-08-26 22:20:191

澳洲研究生容易吗

LZ可以参考一下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搜索公众号“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输入专业等情况,就能查询出与你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看他们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也可以按照留学目标来筛选,看看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都哪些背景(语言成绩多少分、学校背景如何、什么专业、GPA多少等)的学生申请了,也从而对比自身情况,制定大致的目标和方向。
2023-08-26 22:20:314

高校盗窃案件有何特点()。

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校生“安居乐业”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校园的安全问题,是广大师生员工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在高等院校这个小社会里,校园面积大,人口集中,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服务机构与教学科研场所混在一起。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化、规模化和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与社会逐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一、盗窃案件的特点据统计,目前在高校校园内所发生的盗窃案件占高校各类案件总数的 60% ~70% 左右,并呈上升趋势。其中,入室盗窃最为常见,它发案率高、数量大、危害面广。一般而言。高校校区发生的盗窃案件有以下特点:1.人员的特定性。在高校盗窃案件中,一般来说在家属宿舍区发生的盗窃案件,作案人主要是周边无业人员、来校务工人员和校外中小学生。而学生宿舍区发生的盗窃案件,作案人主要是校内学生,因为他们熟悉宿舍环境,在宿舍盗窃很容易得手。2.作案时间的规律性。高校有自...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校生“安居乐业”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校园的安全问题,是广大师生员工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在高等院校这个小社会里,校园面积大,人口集中,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服务机构与教学科研场所混在一起。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化、规模化和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与社会逐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2023-08-26 22:20:461

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属哪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会划为企业吗?

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性质是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的性质属于受委托执法的全民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是先将现有的事业单位性质确定下来共分三类:行政执法类、公益服务类、经营类事业单位。二是根据分类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去向:一是成立行政单位,二是划归到某行政单位成为其内设科室;公益类还是成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成立公司。三是查看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没有修路业务的前提下),多数职能为公益服务类,少数职能为行政执法类,所以有可能将行政执法类职能划转出去,成立一个真正的公益性单位。
2023-08-26 22:2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