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国学经典朗诵稿子

2023-08-29 11:50:16
共1条回复
瑞瑞爱吃桃

国学经典朗诵稿(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从诵读教材的选择到诵读目标的制定,从实施方案的酝酿到课程的落实检查都有专人负责。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上,我们主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诵读好必读书目的同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目,没有教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自行抄写并积累成册。主要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课时安排和班级课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诵读事件和诵读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最后预祝今天的汇演圆满成功!

谢谢!

国学经典朗诵稿(二)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朗诵稿(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这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什么是国学经典诵读

什么是国学经典诵读   所谓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我来告诉各位家长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是什么吧!   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影响。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他认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
2023-08-27 07:16:261

国学经典诵读都有哪些

国学经典诵读【精选篇】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3.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10.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1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1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18.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2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7.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28.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29.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3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3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3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3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34.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023-08-27 07:16:401

国学十大经典诵读

国学十大经典诵读有《长歌行》、《短歌行》、《观沧海》、《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咏怀》、《爱莲说》、《蜀道难》、《木兰诗》和《满江红》。1、《长歌行》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此诗主要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2、《短歌行》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全诗悲叹人生太短,写法上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3、《观沧海》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4、《迢迢牵牛星》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5、《行行重行行》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6、《咏怀》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7、《爱莲说》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8、《蜀道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9、《木兰诗》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10、《满江红》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国学经典名著推荐1、《论语》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3、《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2023-08-27 07:16:471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1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2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3   《梁惠王上》出自《孟子·梁惠王》。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注:梁惠王即魏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说利呢?”   孟子的观点:仁义比利益重要。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4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以上是三十六计!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5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6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7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8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i),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u),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讠宣),《诗经》原文作“(讠爰)”,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凡事抓住根本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9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获得知识的途径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10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2)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   (3)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4)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2023-08-27 07:17:041

国学经典诵读都有哪些

、《静夜思》唐代: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3、《望庐山瀑布》唐代: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4、《赠汪伦》唐代: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5、《送友人》唐代: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2023-08-27 07:17:143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2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4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5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6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7   爱莲说 ( 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8   1、周南关睢(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秦风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9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0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   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1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2   与宋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流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4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5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6   黔之驴(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7   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18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2023-08-27 07:17:231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教育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常态化,国学经典的巨大文化张力和价值导向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崇。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精选篇】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3.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0.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7.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28.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29.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3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4.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5.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36.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3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38.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39.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40.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4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4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43.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4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5.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4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4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9.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5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5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5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55.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6.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5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58.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5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60.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6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3.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64.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6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66.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6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68.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6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7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7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73.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76.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7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7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8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82.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8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8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5.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86.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8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8.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8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9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91.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9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9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9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9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96.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97.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10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热门篇】   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2.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5.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7.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8.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12.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13.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唐.高适.封丘县)   14. 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15.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1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19.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2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2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2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23.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见)   2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2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26.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唐.杜甫.恨别)   27.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9.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0.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3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32.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3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34.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5.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3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7.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8.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39.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40.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4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4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4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4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45.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4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4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48.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4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5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5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5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53.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5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   55.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56.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5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58.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5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60.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61.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62.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3.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64.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65.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6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6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68.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69.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0.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72.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7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7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76.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7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白居易.长恨歌)   78.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79.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8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8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82.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83.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国)   84.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5.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7.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8.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8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0.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91.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93.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9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9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9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7.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9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99.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100.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23-08-27 07:17:321

国学经典诵读名句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精选篇】   1.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2. 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9.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3.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热门篇】   1. 见侮而不斗,辱也。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   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12.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3.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4.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15.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17.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20.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经典篇】   1.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5.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7.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8. 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5.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6.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7.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过分劳苦劳。   20.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023-08-27 07:17:401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都有哪些?

你开通一个139邮箱,里面有图书订阅,就有国学经典杂志,每周一期,内容还可以,很丰富
2023-08-27 07:18:075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篇一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著作、诗词曲赋、文学名著、名言佳句,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观看了中国传统文化诵读节目,感受颇深,经典诵读大赛是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复赛和决赛都采取国学知识和应用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的选手为代表来参赛,已检测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传承。经典诵读大赛在启动仪式上,六十名学童集体诵读《弟子规》,并举行了开笔礼。经典诵读大赛是以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名师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   我爱记诗词是在大屏幕上出现1个或2个字,由5名选手分别说出有这些字的诗词,坚持到最后者获胜。那么多的古诗词流利的从他们的口中说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他们要下多少功夫!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而且这个比赛清晰的体现了我囯学生对诗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体现了我囯学生的博学多才!名师对对碰主要是回答“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的问题,从而得到三十分、二十分、十分。   最后是美德大考验,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障碍,观察选手们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三百四十名选手有许多选手没有通过比赛,很遗憾。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通过观看《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让我觉得经典诵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诵读、熟背诗文,让我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提高修养。提升我们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每个人诚挚有爱、充满活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富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篇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国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慢慢品味,其乐无穷。学生们诵读,可以从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更加懂礼貌,更加爱学习……国学经典在诵的过程中深入了学生们的心灵,为学生们储存了文化的养料,等他长大的时候慢慢吸收。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的底蕴厚重。走近国学经典,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宁静、潜心。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当我们被现代社会许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自己的手脚以至心灵的时候,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消除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更不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国学经典的精髓。   我校积极倡导读诵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思想。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汲取千年文化中的营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朋友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学生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学生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经典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收获与成长。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2023-08-27 07:18:371

国学经典诵读

1、《国学经典诵读》是2011年2月1日三角洲教育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成。2、《国学经典诵读·孟子》内容简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走向衰落,“尊王”旧制逐渐淡出,各诸侯国遂蜂起争霸。面对群雄鏖兵、纷纭复杂的状况,众多思想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政治学说。试图借以解决国家的权力与统治等重大问题。3、与庄子生活年代(约前369至前286)相当的孟子,作为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仆仆奔驰于道途,往来诸侯国间,希图得诸侯国君主的任用,推行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4、春秋战国时期的权力与统治问题,主要表现在诸侯国与诸侯国(包括周王室)之间的关系、诸侯国君主的地位、统治者与“民”的关系等方面。《孟子》以其语录体、对话式文字就上述几方面构筑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2023-08-27 07:18:461

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简介

1、《国学经典诵读》是2011年2月1日三角洲教育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成。 2、《国学经典诵读·孟子》内容简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走向衰落,“尊王”旧制逐渐淡出,各诸侯国遂蜂起争霸。面对群雄鏖兵、纷纭复杂的状况,众多思想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政治学说。试图借以解决国家的权力与统治等重大问题。 3、与庄子生活年代(约前369至前286)相当的孟子,作为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仆仆奔驰于道途,往来诸侯国间,希图得诸侯国君主的任用,推行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 4、春秋战国时期的权力与统治问题,主要表现在诸侯国与诸侯国(包括周王室)之间的关系、诸侯国君主的地位、统治者与“民”的关系等方面。《孟子》以其语录体、对话式文字就上述几方面构筑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2023-08-27 07:19:171

九年义务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学习国学,必须要从经典篇目开始。在诵读经典篇目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 小 学 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七年级(上) 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 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 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 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七年级(下) 成长的烦恼 《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 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 戏曲大舞台京剧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 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 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 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八年级(上) 让世界充满爱《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 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 (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桃花溪》(唐·张旭) 八年级(下) 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 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 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九年级(上) 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 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 (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 九年级(下) 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我所了解的孔孟 孔子名言;孟子名言 (庄子寓言)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 (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2023-08-27 07:19:251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那个啥 民族的民写错了
2023-08-27 07:19:364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历史和文化背景】: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一○一七———○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厉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连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十七有传。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爱莲说》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好像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兰、菊这些,通常说“岁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这一类的。 王勃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叁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常自称“祖籍昌黎(属今河北省)”,世称韩昌黎。三岁无父母,由其嫂抚养,自幼学习刻苦。德宗贞元时中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山阳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入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称韩文公。他性耿直自负,喜奖励后进。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并加以创新发展,论证周密,气势雄健,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文风为之一变。因此,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之衰”。可见影响之大。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较大。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 【解题】 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023-08-27 07:20:181

国学经典诵读句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句子1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国学经典诵读句子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国学经典诵读句子3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国学经典诵读句子4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9.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20.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2023-08-27 07:20:261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历史和文化背景】: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一○一七———○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厉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连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十七有传。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爱莲说》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好像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兰、菊这些,通常说“岁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这一类的。 王勃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叁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常自称“祖籍昌黎(属今河北省)”,世称韩昌黎。三岁无父母,由其嫂抚养,自幼学习刻苦。德宗贞元时中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山阳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入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称韩文公。他性耿直自负,喜奖励后进。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并加以创新发展,论证周密,气势雄健,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文风为之一变。因此,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之衰”。可见影响之大。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较大。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 【解题】 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023-08-27 07:20:351

国学经典朗诵稿怎么写?

男:你有结绳记事的传说,仓颉造字使你的记忆不再失落;女: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你使野蛮的原始走出荒漠。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男:经典启迪智慧。 女:国学浸润人生。男:诸子百家,争鸣绽放。 女:诗经楚辞,典章风雅。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男:一代圣人,万世师表 。 女:高山仰止,千古流芳。 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男: 蒙学基石,短小精悍。 女:家喻户晓,广为吟诵。合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男:百家姓中惊叹世界大,千字文里方知天地宽;女:弟子规中聆听祖宗的教诲,三字经里体味人性的本原。合: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男: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女: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男:以诗言志。 女:以诗寄情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男:精美绝伦的辞章,积淀了东方思想的灿烂先河。女:扣人心弦的语言,涤荡着我们仰慕圣贤的情怀。合: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 翕张;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023-08-27 07:20:562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学习国学能为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启发生命、觉悟心灵。
2023-08-27 07:21:165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现在有好多家长都不注重孩子的国学教育,其实多诵读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有下边几点:  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名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  第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当然,在进行国学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自觉诵读的原则,要让孩子锻炼自主诵读的好习惯,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的话,家长朋友可以进行讲解。千万不能够敷衍孩子哦,这会影响到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 
2023-08-27 07:21:341

请问国学经典诵读有哪些景点篇目?

《山海经》徐霞客
2023-08-27 07:21:522

小学《国学经典》读本中的经典诵读篇目

弟子规。
2023-08-27 07:22:373

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

【 #主持词# 导语】主持词的写作特点就是自由随性。不同主持词内容适应不同的节目,一个好的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是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 无 为大家整理了《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到您! 【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   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王: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彭:悠悠岁月,鲜红的历史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站在这里、我们聆听着祖国激情跳动的心脏。   王:深深情怀,质朴的理化人民迎来绚丽的色彩,仰望夜空、我们抚摸着祖国那沧桑而又慈祥的面容。   彭:是亲爱的祖国哺育着我们长大、是慈祥的祖国带领我们出发。祖国啊!您的伟大天地动容!   王:亲爱的祖国、美丽的家乡,在这美好的时光,我们将为您尽情歌颂。   彭: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王: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彭: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王: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彭: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王: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彭: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把祝福奉上!   王:今天,让我们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把激情燃烧!   彭:今天,让我们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梦想放飞!   王:xx中心小学“祖国好、家乡美”诗文朗诵   合:现在开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   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   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篇三】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甲:今天的阳光格外温暖,照耀着我们灿烂的笑脸。   乙:今天的校园格外绚丽,飞扬着我们心头的喜悦。   甲:在我们热爱的校园,始终跳动着最活跃的文艺强音,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涂抹上浓艳的时代色彩。   乙:为了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丰富活跃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今天我们在这里特举办文化艺术周·红色经典诗词诵读决赛活动。   甲:今天,我们相约在这舞台,回望激情燃烧的岁月,用赤诚的心曲缅怀革命先驱不朽的足迹。   乙:今天,我们相约在这舞台,聆听国学经典的温馨,用仰慕的情怀感受历史蕴含的诗风词韵。   甲: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真情讴歌理想,畅想美好未来吧!   乙:朋友们,请挥舞激情的双手,共同来奏响我们绚丽的青春乐章吧!   合:20xx年校园文化文化艺术周,红色经典诗词诵读决赛现在开始! 【篇四】国学经典诵读开场主持词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甲: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乙: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让我们在吟诵中斗志昂扬!   甲:经典浸润童年。   乙:智慧点亮人生。   甲:今天在这里,我们诵读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乙:今天在这里,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经典,聆听书韵!   合:现在xx第六小学“国学经典,周周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甲:秦时明月汉时关,边战不断,国无良将,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只能希冀“龙城飞将”出现。请欣赏一年级二班带来的诗歌《出塞》。   乙:天真稚子,临水垂钓,露着几分纯真、一些专注、无限童趣。请欣赏二年级二班带来的诗歌《小儿垂钓》。   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角度不同,收获不同。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请欣赏三年级二班带来的诗歌《题西林壁》。
2023-08-27 07:23:061

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但是,如今,人们为什么学国学呢,我猜,可能是为了传承国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学国学,但是真正这样想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少年,就只能担任起传承国学的事,让国学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让他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   以上是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08-27 07:23:191

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全文

【总 序】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弟 子 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 谨 信。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入则孝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 母 呼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un chéng父 母 教,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须 顺 承。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冬 则 温, 夏 则 凊, 晨 则 省, 昏 则 定。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业 无 变。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事 虽 小,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子 道 亏。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物 虽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亲 心 伤。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亲 所 好,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谨 为 去。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身 有 伤, 贻 亲 忧 ,德 有 伤 ,贻 亲 羞。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亲 爱 我 ,孝 何 难 ,亲 憎 我, 孝 方 贤。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亲 有 过 ,谏 使 更 ,怡 吾 色,柔 吾 声。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áo qì suí tà wú yuàn谏 不 入 ,悦 复 谏 ,号 泣 随, 挞 无 怨。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亲 有 疾, 药 先 尝 ,昼 夜 侍 ,不 离 床。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丧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处 变 ,酒 肉 绝。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丧 尽 礼, 祭 尽 诚, 事 死 者, 如 事 生。出则悌chū zé tì【出 则 悌】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兄 道 友,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财 物 轻, 怨 何 生, 言 语 忍,忿 自 泯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或 饮 食,或 坐 走, 长 者 先 ,幼 者 后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长 呼 人,即 代 叫, 人 不 在,己 即 到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称 尊 长,勿 呼 名, 对 尊 长, 勿 见 能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路 遇 长,疾 趋 揖 ,长 无 言, 退 恭 立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jū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骑 下 马,乘 下 车 ,过 犹 待 ,百 步 余zhǎng zhě lì yòu wù zuò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长 者 立,幼 勿 坐 ,长 者 坐 ,命 乃 坐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dī dī bù wén què fēi yí尊 长 前,声 要 低 ,低 不 闻, 却 非 宜jìn bì qū tuì bì chí wèn qǐ duì shì wù yí进 必 趋,退 必 迟, 问 起 对, 视 勿 移shì zhū fù rú shì fù 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事 诸 父,如 事 父 ,事 诸 兄 ,如 事 兄谨jǐn【谨】zhāo qǐ zǎo yè mián chí lǎo yì zhì xī cǐ shí朝 起 早 ,夜 眠 迟, 老 易 至 ,惜 此 时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辄 净 手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冠 必 正 ,纽 必 结, 袜 与 履, 俱 紧 切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乱 顿, 致 污 秽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g jiā衣 贵 洁, 不 贵 华 ,上 循 分, 下 称 家duì yǐn shí wù jiǎn zé shí shì kě wù guò zé对 饮 食 ,勿 拣 择, 食 适 可, 勿 过 则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年 方 少, 勿 饮 酒 ,饮 酒 醉, 最 为 丑bù cōng róng lì duān zhè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步 从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圆, 拜 恭 敬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勿 践 阈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huǎn jiē lián wù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wù chù léng缓 揭 帘 ,勿 有 声, 宽 转 弯 ,勿 触 棱zhí xū qì rú zhí yíng rù xū shì rú yǒu rén执 虚 器 ,如 执 盈 ,入 虚 室 ,如 有 人shì wù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事 勿 忙, 忙 多 错, 勿 畏 难, 勿 轻 略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xié pì shì jué wù wèn斗 闹 场, 绝 勿 近,邪 僻 事, 绝 勿 问jiāng rù mén wèn shú cún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bì yáng将 入 门 ,问 孰 存 ,将 上 堂 ,声 必 扬rén wèn shuí duì yǐ míng wú yǔ wǒ bù fēn míng人 问 谁 ,对 以 名 ,吾 与 我 ,不 分 明yòng rén wù xū míng qiú tǎng bù wèn jí wéi tōu用 人 物, 须 明 求 ,倘 不 问, 即 为 偷jiè rén wù jí shí huán hòu yǒu jí jiè bù nán借 人 物, 及 时 还 ,后 有 急 ,借 不 难信xìn【信】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yǔ wàng xī kě yān凡 出 言 ,信 为 先, 诈 与 妄 ,奚 可 焉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话 说 多,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jiā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è jiè zhī奸 巧 语, 秽 污 词 ,市 井 气 ,切 戒 之jiàn wèi zhēn wù qīng yán zhī wèi dì wù qīng chuán见 未 真, 勿 轻 言 ,知 未 的 ,勿 轻 传shì fēi yí wù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 cuò事 非 宜, 勿 轻 诺, 苟 轻 诺 ,进 退 错fán dào zì zhòng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ó hū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bǐ shuō cháng cǐ shuō duǎn bù guān jǐ mò xián guǎn彼 说 长 ,此 说 短 ,不 关 己 ,莫 闲 管jiàn rén shàn jí sī qí zòng qù yuǎn yǐ jiàn jī见 人 善, 即 思 齐 ,纵 去 远 ,以 渐 跻jiàn rén è jí nèi xǐng yǒu zé gǎi wú jiā jǐng见 人 恶 ,即 内 省, 有 则 改, 无 加 警wéi dé xué wéi cái yì bù rú rén dāng zì lì唯 德 学 ,唯 才 艺, 不 如 人 ,当 自 砺ruò yī fú ruò yǐn shí bù rú rén wù shēng qī若 衣 服, 若 饮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wén guò nù wén yù lè sǔn yǒu lái yì yǒu què闻 过 怒 ,闻 誉 乐 ,损 友 来 ,益 友 却wén yù kǒng wén guò xīn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āng qīn闻 誉 恐 ,闻 过 欣 ,直 谅 士 ,渐 相 亲wú xīn fēi míng wéi cuò yǒu xīn fēi míng wéi è无 心 非, 名 为 错, 有 心 非, 名 为 恶guò néng gǎi guī yú wú tǎng yǎn shì zēng yì gū过 能 改 ,归 于 无 ,倘 掩 饰, 增 一 辜泛爱众fàn ài zhòng【泛 爱 众】fán shì rén jiē xū ài tiān tong fù dì tong zài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xìng gāo zhě míng zì 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cái dà zhě wàng zì dà rén suǒ fú fēi yán dà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jǐ yǒu néng wù zì sī rén suǒ néng wù qīng zī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wù chǎn fù wù jiāo pín wù yàn gù wù xǐ xīn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rén bù xián wù shì jiǎo rén bù ān wù huà rǎo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rén yǒu duǎn qiè mò jiē rén yǒu sī qiè mò shuō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dào rén shàn jí shì shàn rén zhī zhī yù sī miǎn道 人 善 ,即 是 善,人 知 之 ,愈 思 勉yang rén è jì shì è jí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shàn xiāng quàn dé jiē jiàn guò bù guī dào liǎng kuī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fán qǔ yǔ guì fēn xiǎo yǔ yí duō qǔ yí shǎo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jǐ jǐ bú yù jí sù yǐ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ēn yù bào yuàn yù wàng bào yuàn duǎn bào ēn cháng恩 欲 报 ,怨 欲 忘,报 怨 短, 报 恩 长dài bì pú shēn guì duān suī guì duān cí ér kuān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shì fú rén xīn bù rán lǐ fú rén fāng wú yán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亲仁qīn rén【亲 仁】tong shì rén lèi bù qí liú sú zhòng rén zhě xī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guǒ rén zhě rén duō wèi yán bú huì sè bú mèi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néng qīn rén wú xiàn hǎo dé rì jìn guò rì shǎo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bù qīn rén wú xiàn hài xiǎo rén jìn bǎi shì huài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余力学文yú lì xué wén【 余 力 学 文】bú lì xíng dàn xué wén zhǎng fú huá chéng hé rén不 力 行, 但 学 文 ,长 浮 华 ,成 何 人dàn lì xíng bù xué wén rèn jǐ jiàn mèi lǐ zhēn但 力 行, 不 学 文, 任 己 见, 昧 理 真dú shū fǎ yǒu sān dào xīn yǎn kǒu xìn jiē yào读 书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fāng dú cǐ wù mù bǐ cǐ wèi zhōng bǐ wù qǐ方 读 此,勿 慕 彼 ,此 未 终 ,彼 勿 起kuān wéi xiàn jǐn yòng gōng gōng fū dào zhì sè tōng宽 为 限, 紧 用 功, 工 夫 到, 滞 塞 通xīn yǒu yí suí zhá jì jiù rén wèn qiú què yì心 有 疑 ,随 札 记, 就 人 问 ,求 确 义fang shì qīng qiáng bì jìng jī àn jié bǐ yàn zhèng房 室 清 ,墙 壁 净 ,几 案 洁 ,笔 砚 正mò mó piān xīn bù duān zì bú jìng xīn xiān bìng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liè diǎn jí yǒu ding chù dú kàn bì huán yuán chù列 典 籍, 有 定 处 ,读 看 毕 ,还 原 处suī yǒu jí juàn shù qí yǒu quē huài jiù bǔ zhī虽 有 急 ,卷 束 齐, 有 缺 坏 ,就 补 之fēi shèng shū bǐng wù shì bì cōng míng huài xīn zhì非 圣 书, 屏 勿 视, 敝 聪 明, 坏 心 志wù zì bào wù zì qì shèng yǔ xián kě xùn zhì勿 自 暴, 勿 自 弃, 圣 与 贤 ,可 驯 致
2023-08-27 07:23:291

写一篇国学经典诵读事迹800字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希望你根据此文做些改动,
2023-08-27 07:23:391

国学经典诵读

1、诵读是人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快乐诵读,快乐学习。2、诵读经典是右脑潜能的保持和开发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先锋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之一。3、中华经典文化历来讲究“以学养心,以心养性”,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的修养,以次促进自身个性和人格的形成。。4、高考改革后,国学文化将在小、初、高中教材中比重不断加大,诵读经典让孩子平常日积月累,与考试衔接,轻松应对语文考试。
2023-08-27 07:23:491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5篇 演讲稿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生活中,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精选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欢迎您参观我们学校“诵读中华经典,浸润华彩人生”的主题展板。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进校门,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读书声那么清脆,那么洪亮,回荡在整个校园里…… 这,便是我们每天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天的二十分钟,让我们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流淌,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学生人格的脊梁。学校领导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影响学生进而营造“书香家庭”,在不久的将来创建一个“书香国家”!为此校领导非常注意经典诵读氛围的创设。上学期,我们学校还举办了千人诵读活动。在学校中您处处见华夏经典文化——楼梯台阶上,门窗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经典语句;教学区、的走廊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图画。 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诵读时间,同学们十分喜欢。有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感到经典文章难懂,但是老师会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还会加入生动的事例。学校还组织了读背小组、帮扶小组,形式多种多样,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快乐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快乐。这样同学们就越来越喜欢诵读了。 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我们品唐诗宋词,我们诵优美的诗歌,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知识要靠积累,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记忆力训练是智能开发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同学们通过读、诵、背,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我们学校根据大家的年龄特点,给每个年级提出了诵读篇目建议,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成长! 在我们学校,在每一节课前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增添了孩子们的书墨之香。经典的诵读,还推动了我们才艺的全面发展。经典诵读,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将沿着“亲近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的道路继续品味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感受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让中华诗文艺术之花在学生的生命中永远芬芳,让五千年文化的血脉在九百六十万的神州永久传承!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精选篇2) 尊敬的家长、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山口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庆六一文艺汇演,在各位家长,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下,现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班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力支持、精心指导和积极参与节目演出的教师、家长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这次活动中,留下了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活泼身影,留下了孩子们充满憧憬的梦想,留下了孩子们雏鹰展翅的艺术风采,更体现了孩子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通过这次演出,看出我校的素质教育呈现出好的形势,同样我校经典经典诵读课题实验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次活动它不仅繁荣了校园文化,更把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本次演出中,全校老师付出了很多,有的老师牺牲了休息时间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排练,工作热情非常高涨。这次活动体现出全体教师度高的思想境界和一流的工作水准。在老师们的辛勤努力、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下,对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作了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确保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出色完成了节目的演出。全体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大家称赞。 老师们、同学们,本次汇演即将落下帷幕,但是经典诵读的课题试验没有结束。我真诚地希望全体老师、同学戒骄戒躁,不断努力,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再创佳绩,为学校的素质教育、经典诵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我校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也真诚地希望广大家长能积极参与我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家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最后,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祝同学们节日欢乐、学习欢乐,天天进步!祝家长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精选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13)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经典,学礼仪,修内涵,塑操行》。 《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华夏民族的文脉;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在我们成长的黄金阶段,应该多读经典,勤修内涵。时刻不忘亲近《弟子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记住中华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唯其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不会失去雄厚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渊远流长地蓬勃发展下去。 《弟子规》的作者原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他当时是将其作为儿童启蒙教材,原名为《训蒙文》。后经清代大儒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的整篇精神皆依据《论语》的基本精髓而编写的。《论语学而篇》第六条曰:“弟子入则学,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依其要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其内容主要是教育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做人的基本礼仪与规范。 去年,我刚刚步入__这个美丽如画的校园,耳儒目染地是《弟子规》的谆谆教导,那字字句句语重心长的教导,似一股清泉,轻巧巧地滋润了我的心田。我跟着学校广播,跟着老师、同学,读那流传百年的经典话语,心里涌荡着一波又一波的涟漪。那琅琅上口的三字一句,那耳提面命的礼仪规范,那通俗易懂的行为准则,让我的一言一行有了努力的方向,是我前进的标杆,让我三省吾身之时,有了一个最美好的参照物。 记得以前,心情不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生闷气,父亲母亲喊我,我任性地以沉默抗议,任凭他们喊破喉咙,我也坚决不吭一声;甚至,在父亲母亲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让我倒一杯茶,我也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做事,爱搭理就搭理,不高兴就充耳不闻。父亲母亲要是看不过眼了批评我两句,我就顶嘴对抗,甚至大哭大闹地耍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导致的做人的失败以及为人儿女的不孝顺。父亲母亲总是摇头叹气,拿我的大小姐脾气没办法。 但,读了《弟子规》之后,一切都变了!你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读一次,我就脸红一次;每背一回,我就低头一回。真为自己以前的任性淘气感到羞愧呀!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我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世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渐渐的,渐渐的,我的举手投足有了温文平和的诗意优雅。爷爷夸我懂事了,父亲赞我长大了,母亲说我乖巧了。老师更欣赏我的通情达理了,同学更喜欢我的温和礼让了。一部《弟子规》让我蓦然发觉,天更蓝了,花更香了,世界更和谐了,而我的生活也日益美好了!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此刻起,让我们时刻牢记《弟子规》的教导,时常诵读《弟子规》的教诲吧!早读的时候读一读,课间休息的时候读一读,同学相处的时候想一想,待人处世的时候想一想,扎扎实实地饯行《弟子规》,做一个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吧!读经典,学礼仪,修内涵,塑操行。让我们带着《弟子规》踏上我们美好的人生之路,奔向光明温暖的未来,做一个纯粹的人,优雅的人,一个真正知书达理的中国人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精选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曹雨茜,是北社中心校五年级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粹》。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认识,因为上级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全民读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提供了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拓宽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大好机会—国学经典读书活动。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走进国学经典,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增广贤文》等有机会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命,从而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提升生命品质,特别是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少时读千年经典,长大做国家栋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如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此刻,我们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我们走向更加丰盈有涯的人生。因此我们要读书就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们能读到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能读到人生智慧。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多读经典会涵养你的气质,谈吐举止高雅文明,多读经典可以打造你的精神底色,丰富你的人生内涵。国家兴亡,你我有责,振兴中华,任重道远。期望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帮助自己明确人生的志向。人生不可没有志向,犹如天地不可没有阳光。期望我们立大志,做大事,成大业!从而更好地报效祖国,创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吸取营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将来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矗习劳知感恩,实践出真知,期望大家勤学苦练,为成为一个“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而持续努力、发奋读书!悠悠中华,浩浩文化,灿烂文明,光照华夏千秋千古华章,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滋养北小学子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经典诵读优秀演讲稿(精选篇5) 老师和学生: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阅读成为习惯》。 我们不能决定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读书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广阔更丰富的最好方式。著名学者余虞丘老师曾经说过:阅读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让我们在人类文明中自由行走。是的,我们的成长需要实践和磨练,但需要广泛而持久的阅读。 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人的地方,应该是书香溢出的殿堂。多亏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的各种阅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读诗背古诗处处洋溢着浓厚的阅读氛围。 这一学期,学校还充分利用了上午到校后和课前中午的时间,旨在通过早读让每个学生积累和理解祖国的经典文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都能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如果把我们每个人都当成毛毛虫,我相信,通过不断的阅读,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快点行动,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我们的学校充满书籍!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促进学习,为周三的期中考试打好基础。 最后祝同学们考试成绩好。
2023-08-27 07:23:571

四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读书笔记200字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2023-08-27 07:24:111

诵读国学经典有什么好处和意义?

什么是国学经典?在古典文献《尔雅·释言》里释为:“典,经也”;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界定为:“经,织也”;“典,五帝之书也”,这里表明经典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积淀和传承,才受到后人的推崇。国学经典涵盖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可以举例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1、经部以儒学经典为代表,分为:诗、书、礼、易、春秋、孝经、四书、乐等。2、史部历史著作主要书目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战国策》等。3、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主要书目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4、集部是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主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等。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规范的道德体系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调和者人与人、人与社会、家与国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积淀文化底蕴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启迪,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解决道德困惑也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引导。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第一, 因为国学是我们一切文化学术思想的根是我们最本源的东西,抛开国学,所有的一切其他的建树都将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第二, 我们把国学当为“国家之本”是毫不为过的,而我们的国学经典,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哲学思想的承载。第三,为了我们的后代更有礼貌,让我们现在的人更孝敬父母,这也是现今社会比较现实的道德意义,国学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的文化,学习不是表面的去学而是实际的去学习里面潜在的思想,潜在的意义。
2023-08-27 07:24:181

什么是国学经典诵读

  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影响。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他认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2023-08-27 07:24:381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2   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被经典诵读所陶冶,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后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的拓展,能对经典词句做到耳熟能详,这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髓的盛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述了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人,而每个人又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值得我们彼此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就像我们班里的张宇涵她的语文学习成绩特别好连续五年来每次都考全班第一;王梓桐学习努力,做题仔细认真,从不马虎,这正是我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改掉我粗心的坏毛病……真的是让我不由得产生赞叹羡慕之情。同时也激励我以他们为目标发奋图强、扬长避短,做一位敢于争先得自己。   读了古诗文,使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使我们好似又穿越了历史时空,回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经典诵读是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张扬中国文化的魅力法宝,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起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我们要加强学习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3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4   今天虽然是礼拜天,但我还是早早就起床了,因为昨晚老师发短信要我们今早8;04观看河南电视台政法频道播出的我省优秀经典诵读节目集中展现,我吃过早饭后,就静静地坐在电视前等待着节目的上演,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   原以为经典诵读就是手拿一本书站在台上朗读,没成想它可以通过这么多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小朋友们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穿上各种各样的古装,用舞蹈、歌唱、朗诵等给观众呈现着一场丰盛的经典诵读盛宴。听着他们充满激情的诵读,让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看到了学堂里端坐的学子们在抑扬顿挫地诵读着经典词句的模样,他们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和天真烂漫的精彩表演,让我身临其境。   我专注于每一个节目的表演,我深深地被这一段段国学经典所吸引。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百家姓······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让我们领略了诗人、作者的一腔热情,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不知不觉我也跟着诵读起来。   通过观看,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诵读中悠然再现。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文化知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5   回忆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想到有多少英雄为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烈魂保佑着这个曾经受尽磨难和侮辱的国家。曾经,也有不知道哪里来的文人墨客为这个富有文化历史,文明而热血的国家谱下一首又一首的文化诗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中国的今天,才有中华民族的崛起,才有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故事,那是惨烈,那是付出,那是感动,那是意犹未尽的渴望。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那些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牺牲来描绘这一个个感人的经典。   所谓经典,就是对后世造成影响较深的,传统的具有权威性著作。我们中国则有不少。就像那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都是用作者的呕心沥血、真情实感,还有当时社会的险恶等等条件来结合而成的。或许,当你读着他们的作品时只有自己的感受或是能领悟一点作者的感受,但当你深入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了解作者的那种想要完成作品的心情。   他们写作不是为了功名薄利,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更不是为了谋财害命,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给中国的文化历史添砖加瓦。   那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华人对社会、对人民、对世界的深切希望与呐喊,它不是索取,也不是掠夺,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期望,更应该说是一个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期望,对我们来说那一步是经典,是热忱,是人民的呼唤,是永远的团结,是他们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更是他们把中国的文化色彩涂抹的五颜六色散发着淡淡的兴旺的气息!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6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7   我在寒假里读了一本名叫《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的一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祖国诗歌的无穷魅力,又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比如说,开心的,喜爱的,孤独的,难忘的……书中有一首诗,是这样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还有:鱼对鸟,鸽对鸠,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这是笠翁对韵,又让我感受到了对对子的无穷乐趣。还有《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道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长大了什么事都干不成,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啊,我读了这样一本好书真开心呀!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8   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9   实习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发现学生那闪光的另一面。或许有些学生们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在舞台上他们却是最闪耀的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年轻的实习老师,我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沉醉着、欣赏着,这一段段的国学经典,把我带回了昔日学习过的经典中,深深地陶醉在文化荟萃之中。   任何的参与,我们总会收获不同的感受。通过帮助宣教处举办国经诵读活动,作为会场背景音乐的控制人,我时刻的注意着每一名选手的动作和音调变化,时刻注视着每一个节目的衔接。   就是这样的专注于每一个节目,我被这一段段国学经典所深深地吸引。《出师表》、《岳阳楼记》、《满江红》,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诗人、作者那一腔热情。我回到了初中、高中时代那初学这些文章时的震撼。如今,看着这些学生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之中,伴随着起伏变化的背景音乐,更加生动的将一段段精彩奉献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   这,就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精粹;这,就是我们泱泱大国的灵魂;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看着学生们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为这些充满朝气的学生在一旁暗暗地加油、鼓劲。国学经典诵读,我的记忆停留在文化的无限魅力之中!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0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1   读诗词能净化人的心灵,记古文能教人怎样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因此我们也要求我们读记《国学经典诵读》,不但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增长我们的阅读量,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读了这么长时间的《国学经典诵读》,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礼貌,那么,不论谁都是自己的兄弟。你为什么要烦恼自己没有兄弟呢?”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表现的十分谦卑恭敬有礼貌,大家一定都会接纳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摆出一副骄傲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样子,肯定没有人会理睬自己,更别说是接纳,甚至会讨厌自己。   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热讽。这样的人谁会接纳你?谁会欣赏你?反而对人宽厚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我从中学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还敬你十分,只要你宽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实意就会得到别人的重用,勤劳机敏就会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国学诵读经典》,看更深奥的古文词,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盈。   既然看《国学经典诵读》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2   最近,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中华诵·国学经典》。老师说,这本书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我们炎黄子孙都应当精读的。书中主要收集编排了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灿烂篇章。它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老师的"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于是我读了起来。   这本书上面都有注音我们没有阅读障碍,书中有一小部分古诗我们曾经学习过,读起来很亲切也更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虽然很多没有读过的古今贤文和古诗我们也能结合注释和赏析较好的理解内容,更能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什么是“经典”。那真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和感召力的字眼,这经典是我们民族的印记。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古今,马牛而禁裙,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诗的意思是:积蓄很多黄金不如多买些书留给后代使之明白事理。有田不去耕种,仓库就会空虚,有书不去读,子孙就会愚笨。仓库空虚生活就没有了保障。与博学之人畅谈一次,受益胜过读书。一个人如果不博古通今,就想马牛穿上衣。茫茫人海之中,有谁能称得上真正的男子汉呢?酿成美酒只花掉全部钱财是为了购买书笔。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经典诗句多么深刻啊,读了这首诗我们谁都明白,留给子孙的最好财富是书,告诉我们最简单深刻的道理是人要学习。这一句句经典话语让我们感受着我们中华民族昨天的文明,想象着这我们的未来。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让我们鉴往知来,传承我们的中华文明!创造文明的新中华!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3   最近在班级内掀起了阅读《国学经典》的高潮,学生们读得津津乐道,我也是乐此不疲。,每每端起这本书,就会开启我一天的好心情。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醒目的大字。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历史上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样,我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这里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里有《国语》、《左传》、《资治通鉴》;这里有“庄子”、“老子”、“韩非子”;更有《楚辞》、《李太白集》;还有《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本国学诵读完美的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继承、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中给我感触最大的是《论语》。但是我认为《论语》中的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一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子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努力摒弃的糟粕。   随后,我又读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她的讲解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4   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积累名言名句,还能教我们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学校也要求我们诵读经典,增长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了这么久的经典,我最喜欢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及子夏之间的一段对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乎?”意思是说,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在于天意。君子只要认真谨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   如果你表现很谦虚,恭敬,非常有礼貌,大家肯定都会喜欢你,但是如果你表现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的样子的话,那就没人会理睬你,更没人会喜欢你。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级里不停地炫耀,还对他们说:“看,我厉害吧!”结果所有的同学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讨没趣,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后不能骄傲自大了,要谦虚待人。   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难之时坐视不管,甚至嘲笑别人。记得有一次,我在楼梯边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还流出了血。我的同学看见了,立刻走过来,把我扶了起来,又扶我进教室,再拿出干净的纸巾,小心地帮我擦拭伤口。我的内心不由地涌起一股暖流,伤痛仿佛也减轻了许多。   自从读了经典后,我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只要我们诚心对待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只要我们经常帮助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学们,让我们读更多的经典吧,让我们变得更充实,更聪明,更有用。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篇15   今天,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书,书名为《国学经典诵读》。   书一发下来,我便迫不及等地读起来,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跟黄金一样宝贵,但黄金却买不到时间。读着读着,不禁让我想到了许多中外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先说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吧。有一天,牛顿请了几个朋友到家里吃饭。他等了许久,还不见朋友到来,于是他就先回实验室工作了。他这一工作起来就是四、五个小时,等他记起约朋友吃饭之事走出实验室时,餐桌上的菜已经吃完了。原来他的朋友们等了许久不见牛顿,肚子饿了就先吃了,牛顿看着杯盘狼藉的景象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怪不得我觉得肚子还饱饱的呢!”于是又回到了实验室。他是如此珍惜时间,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再看我国的大文学家鲁迅。他一生著作等身。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时,他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和看电影的时间用在写作上罢了。他对时间的珍惜可以说是吝啬,因为少去了生活中的休闲和娱乐。   读着这些名人的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早晨,闹钟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妈妈一声声地催促我起床,而我却死赖着床不起来,一直挨到七点,才慢吞吞地穿好衣服,扒了几口饭,睡眼朦胧地去上学。时间在我赖床的时候溜走了。到了学校,老师开始上课,我望着窗外蓝蓝的天空,欢飞的小鸟,心早已飞到操场上去了,时间又在我望向窗外的时候溜走了。中午,我吃完饭,妈妈叫我午睡一会,我想,中午那么长时间,可以和同学们打乒乓球。于是,我向学校奔去,时间又在我的笑声中溜走了。晚上,我玩到了九点,才急忙打开书包,把作业拿出来写,写了几下又去睡觉,时间又在我的枕头边溜走了。   时间,在医生心中就是生命;时间,在企业家心中是金钱;时间,在科学家心中是发明。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因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023-08-27 07:24:481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人的内涵改变和精神境界的升华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感性的东西要达到理性需要量的积聚,即所谓量变到质变,国学经典的不断诵读就是对古圣先贤的思想学说感性累积,日久才能成为学者的理性思维,从而学有所成。
2023-08-27 07:24:581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三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1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制定《三迁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 长:孙永臻 副组长:杨军泽 成 员:赵彩虹 孙玉玲 曹晓娟 冯徐红等语文教师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国学诵读》、现行教材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校本课程课时为主,每周一课时,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由各语文教师教师具体负责。 2、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4、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5、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 7、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8、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开展“经典诵读会”、“诵读擂台赛”、“情景剧表演”等。将经典诵读活动科学的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 五、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研究 1、开展听评课活动和专题教研,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 六、检查评比 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让小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努力实践武当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实施途径 (1)每班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该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2)把路队与经典诵读结合起来,让每个班诵着经典回家。 (3)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吟诵经典诗文。 (4)每日早读时间7:50——8:00,中午2:20——2:30各进行十分钟的诵读活动。 (5)把经典诵读与写字课结合起来。 (6)把经典诵读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音乐课上唱经典,美术课上画经典。 (7)把经典诵读与德育结合起来,利用班队会让学生诵读经典,并对照经典评价自己的言行。 (8)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说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内容、要求等,取得家长的配合,把经典诵读从学校引向家庭,要求学生在家读经典,家长与学生一起读经典。 (9)组织经典诵读公开课、示范课,提高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效果。 (10)黑板报、宣传栏要开辟“经典诵读”专栏,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师生们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11)小雏鹰广播站在下午2:10分开始轮流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古诗等内容,营造诵读氛围。 (12)组织3——6年级学生编写经典诗文手抄报。 三、活动形式: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魅力。 (3)讲故事:了解经典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经典的理解进行仿写、改写、扩写等活动。 (5)绘画:根据经典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6)书法:结合正在进行的书法教育活动,以硬笔书法为主,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以毛笔书法的形式书写经典。 (7)各班排练各种形式与国学有关的节目,学校将在五月份组织大型展演活动。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标: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诵读内容 1、《经典诵读读本》每生一本,共有三十多篇。 2、课内拓展。各班级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适当增添相关经典诗文。 3、课外阅读。每班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内图书,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1).幼儿园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两篇) (2).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范文(两篇) (3).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文(两篇) (4).小学班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模板(三篇) (5).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总结(五篇) (6).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7).中学生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观后感(三篇) (8).经典诵读名人名言 (9).国学经典诵读的句子 (10).学校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三篇) 四、活动时间 1、各实验班利用每日晨读,每节课前两分钟,每周二、四下午课前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另:一、二年级每周各开设一节诵读课)。2、每日放学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5分钟。 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五、活动措施: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倡导家长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2023-08-27 07:25:051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1   读诗词能净化人的心灵,记古文能教人怎样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因此我们学校也要求我们读记《国学经典诵读》,不但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增长我们的阅读量,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读了这么长时间的《国学经典诵读》,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礼貌,那么,不论谁都是自己的兄弟。你为什么要烦恼自己没有兄弟呢?"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表现的十分谦卑恭敬有礼貌,大家一定都会接纳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摆出一副骄傲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样子,肯定没有人会理睬自己,更别说是接纳,甚至会讨厌自己。   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热讽。这样的人谁会接纳你?谁会欣赏你?反而对人宽厚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我从中学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还敬你十分,只要你宽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实意就会得到别人的重用,勤劳机敏就会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国学诵读经典》,看更深奥的古文诗词,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盈。   既然看《国学经典诵读》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2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3   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积累名言名句,还能教我们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学校也要求我们诵读经典,增长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了这么久的经典,我最喜欢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及子夏之间的一段对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乎?”意思是说,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在于天意。君子只要认真谨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   如果你表现很谦虚,恭敬,非常有礼貌,大家肯定都会喜欢你,但是如果你表现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的样子的话,那就没人会理睬你,更没人会喜欢你。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级里不停地炫耀,还对他们说:“看,我厉害吧!”结果所有的同学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讨没趣,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后不能骄傲自大了,要谦虚待人。   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难之时坐视不管,甚至嘲笑别人。记得有一次,我在楼梯边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还流出了血。我的同学看见了,立刻走过来,把我扶了起来,又扶我进教室,再拿出干净的纸巾,小心地帮我擦拭伤口。我的内心不由地涌起一股暖流,伤痛仿佛也减轻了许多。   自从读了经典后,我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只要我们诚心对待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只要我们经常帮助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学们,让我们读更多的经典吧,让我们变得更充实,更聪明,更有用。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4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诵读的读后感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2023-08-27 07:25:131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1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2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材必有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3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4   实习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发现学生那闪光的另一面。或许有些学生们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在舞台上他们却是最闪耀的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年轻的实习老师,我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沉醉着、欣赏着,这一段段的国学经典,把我带回了昔日学习过的经典中,深深地陶醉在文化荟萃之中。   任何的参与,我们总会收获不同的感受。通过帮助宣教处举办国经诵读活动,作为会场背景音乐的控制人,我时刻的注意着每一名选手的动作和音调变化,时刻注视着每一个节目的衔接。   就是这样的专注于每一个节目,我被这一段段国学经典所深深地吸引。《出师表》、《岳阳楼记》、《满江红》,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诗人、作者那一腔热情。我回到了初中、高中时代那初学这些文章时的震撼。如今,看着这些学生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之中,伴随着起伏变化的背景音乐,更加生动的将一段段精彩奉献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   这,就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精粹;这,就是我们泱泱大国的灵魂;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看着学生们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为这些充满朝气的学生在一旁暗暗地加油、鼓劲。国学经典诵读,我的记忆停留在文化的无限魅力之中!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5   “读书不觉已早春,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中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间也就成了我们学习的强有力的保障。我们青春正茂、朝气蓬勃,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造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会读书迟”的遗憾。   节 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应从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总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法宝。经过历史的积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征。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6   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被经典诵读所陶冶,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后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的拓展,能对经典词句做到耳熟能详,这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髓的盛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述了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人,而每个人又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值得我们彼此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就像我们班里的张宇涵她的语文学习成绩特别好连续五年来每次都考全班第一;王梓桐学习努力,做题仔细认真,从不马虎,这正是我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改掉我粗心的坏毛病……真的是让我不由得产生赞叹羡慕之情。同时也激励我以他们为目标发奋图强、扬长避短,做一位敢于争先得自己。   读了古诗文,使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使我们好似又穿越了历史时空,回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经典诵读是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张扬中国文化的魅力法宝,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起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我们要加强学习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7   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2023-08-27 07:25:231

国学经典诵读讲话稿

  传世经典,在千年的岁月中长歌浩叹,既有欢歌,也有呐喊。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诵读讲话稿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讲话稿篇一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莲 山 ~ 课 件 >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诵读讲话稿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主持词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秋风萧瑟、金菊绽放。枫林尽染、硕果飘香。   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由中共隆尧县委宣传部、隆尧县教育局、隆尧县电视台主办,中国农业银行隆尧县支行协办的,“农行杯”隆尧县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合:现在开始。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迪 , 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带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   乙: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甲: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诵读千古美文,营造书香隆尧,传承千古文明   享受诗意人生。   甲:今日事今日毕,莫等明日再努力,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抓住今天的宝贵时间,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在这里,首先请来自尧山中学的同学们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为大家诵读经典诗文:《明日歌》。   乙:我们的祖国,钟灵毓秀、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大河奔流、高山巍峨。   甲:作为一名中国人,生活在这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乙:接下来请欣赏牛桥中心小学表演的诗朗诵:《中国话》。   甲:大家知道,《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它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感恩,教会我们宽容、教会我们诚信。它教给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中国人。   乙:欲做事,先做人。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甲:请欣赏华开小学表演的情景剧:《弟子规》。   乙:我们拥有着美丽的梦想,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甲:让我们展翅高翔,奔向美好的未来,把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乙:请欣赏实验中学带来的集体诵读:《相信未来》。   甲: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少年时代便有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宏伟大志。   乙: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用不朽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他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甲: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还是一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如天地之苍茫,江河之奔涌,山岳之岿然,星光之灿烂。他的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奇珍异宝,是中华民族一座精神永恒的丰碑。   乙:这个人就是就是毛泽东。下面请欣赏滏阳中学的两位同学朗诵二首毛泽东诗词:《 》   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   乙:天灾无情人有情。来自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们,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难献,用不屈的精神和力量战胜了灾难。   甲:因为我们有13亿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慈祥而强大的祖国。请欣赏大张庄中心小学表演的诗朗诵:《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乙: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视为花中君子。人们爱莲,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爱她的“濯清涟而不妖”。它那高尚纯洁的形象打动了无数人,人们也将它看成了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化身。   甲:说到荷花,我们自然的就会想到朱自清,想到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荷塘月色》绮丽而纤浓,精确而细腻。灵动美妙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请欣赏尹村中学的同学们,为我们朗诵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荷塘月色》。   乙: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   甲: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   乙: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   甲:这就是我们我们美丽的家园,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中国。请欣赏东尹小学的集体朗诵:《可爱的中国》   乙:童年,是一杯绿茶, 充满飘逸,充满清香。   甲:童年,是一只风筝,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乙:下面让我们在《童趣》中寻找那份童年的稚趣,童年的足迹。请欣赏表方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伴舞诵读:《童趣》   甲:一位领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缔造了我们的共和国。   乙:一位伟人,把他博大的胸怀化成了诗歌。他,就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   甲:请欣赏隆尧电视台段志尧为大家朗诵毛泽东诗词:《 》、《 》   乙:1925年,著名诗人闻一多写下组诗《七子之歌》,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比作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请欣赏莲子中心小学朗诵的:《七子之歌》。   甲:祖国,我爱你长江的流水,我爱你黄河的浪涛。   乙:拳拳赤子心,深深中华情。13亿中华儿女衷心祝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甲:请欣赏大霍中心小学的集体诵读:《爱国心 赤子情》。   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甲: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运筹帷幄,长缨在手缚苍龙。   乙:他独领风骚,一唱雄鸡天下白。请欣赏滏阳中学带来的伴舞诵读: 《毛泽东诗词五首》。   甲: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芒。   乙:诵读经典,让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诵读经典,让心灵穿越时空,在诗韵美文里做一次飞跃,做一次升华。   甲:请欣赏杨河中心小学带来的集体诵读:《国学新唱》。   乙:在辽阔的冀南平原上,有一座749平方公里的文化古城,它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被称为唐尧故地的隆尧县。   甲: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不仅是帝尧始封之地,李唐祖籍,而且是后周皇帝郭威、柴荣的故里,也是蜚声华夏的“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乙:我们的家乡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社会和谐。让我们深情的说一声:家乡你好,隆尧你早。   甲:请欣赏诗朗诵:《隆尧您早》朗诵者:陈剑昊、辛成方、孟颖、李博   乙:“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教会了我们成长;感恩帮助我的人,让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乙:学会感恩,就是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生活才会幸福,心灵才会清澈,你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请欣赏木花中心小学表演的伴舞诵读:《感恩的心》。   甲: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坚持科学发展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飞向未来!   乙: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彰显盛世中国的风采。   甲:请欣赏双碑中学带来的诗朗诵:《盛世中国》。   乙:滔滔黄河,淹不尽浩浩中华魂;绵绵秦岭,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甲:让我们把最美的诗句献给伟大的祖国,愿祖国母亲永远年青,永远蓬勃。愿中华大地永远美满,永远平安。   乙:请欣赏诗朗诵:《祖国颂》 ,朗诵者:张昭、段志尧   甲: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贤哲智慧的结晶,他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点燃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素养,启迪我们的人生。   乙:诵读经典将使我们的情怀优雅起来,气质美丽起来,灵魂高贵起来,生命丰满起来。   甲:请欣赏东良中学集体诵读:《世界请听中国朗诵》。   甲:有一位古人曾经把我们的祖国比喻成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少年中国说》,这位古人就是倡导“戊戌变法”的改革者梁启超。下面就请欣赏表方外国语小学为我们朗诵的《少年中国说》。   乙:在《全唐诗》浩瀚的星空中,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孤篇压全唐"的作品,正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甲: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花木流霜,如梦似幻的小夜曲潺潺流动,这哀而不伤的盛唐之音伴随着江潮明月缭绕千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春江花月夜》的美好境界吧。   乙:请欣赏莲子中学表演的伴舞诵读:《春江花月夜》   甲:中华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乙:从《诗经》到《楚辞》,从唐风到宋韵,那一篇篇经典佳作像橘树,像兰花,为我们带来国学经典那遥远的芬芳。   甲:请欣赏魏庄中学带来的集体朗诵:《国学经典串读》   乙: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是亚洲文明的摇篮。那平平仄仄的诗篇启迪我们的智慧,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甲:历代先贤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华美的篇章,更是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诵读中,见贤思齐,养浩然正气,育清新之风。传承经典,振兴中华。把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乙:请欣赏职教中心的伴舞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结束语   甲:诵读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乙:吟咏经典,让传统文化的智慧支撑我们民族的脊梁。   甲:愿五千年文化瑰宝,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丰富我们的人生,美化我们的心灵,让经典与我们相伴,让圣贤与我们同行。   乙: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而修德、思而知耻、行而取慎、成而戒骄。让中华美德在尧乡大地传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甲:温家宝曾经说过一句话:“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从我做起,践行道德,弘扬真善美,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乙: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甲: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   乙:让我们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甲:亲爱的朋友们,隆尧县“农行杯”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到此结束。祝大家心情愉快,工作顺利,身心和谐,家庭幸福。   合:再见   国学经典诵读讲话稿篇三   辅延的国学经典,坚持走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怎样创新,怎样有所突破。去年圣诞节我们请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专家领导来给我们指点迷津,他们给我们出了很多金点子,让我们豁然开朗。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学校成立了”时尚经典“开发小组,把国学经典和现代时尚生活结合起来,开辟了国学启蒙的新天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一、经典时尚短信研究。二、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三、经典主题阅读研究,四、经典与学生文言写作研究等。   (一)经典时尚短信研究,旨在让学生学习经典,品味经典,运用经典,创编并传播文明高雅的短信,以传播文化,丰富生活。我们已做了以下工作:   做调查,了解短信;   听讲座,感知方法;   选时机,练习创编;   后援团,修改发送;   家长团,相互转发。   学校大队部成立了经典时尚短信研究院,定期开展活动。   (二)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创编成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在舞台上表演,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如去年我们把描写儿童的九首古诗以孩子一天的活动为线索,排成了一个融朗诵、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的节目,在无锡市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表演,获得了特等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再次演出。再如,我们把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故事也编成了剧本,以说书的方式开头,融话剧、歌舞、音乐为一体,表现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高尚而又平实的美好形象,让观看节目和表演节目的学生都受到了思想品德的陶冶。   三、经典主题阅读研究:这是我们准备开辟的综合实践可复制课程研究,主要研究方式是每个学期围绕一个国学经典主题,搜集各方面相关的阅读资料,展开阅读活动。有植物专题研究,如”柳“文化主题阅读,”荷“文化主题阅读等;动物专题研究:如”蝶“文化主题阅读;自然风物专题研究:如”水“主题阅读,”山“主题阅读,”月“主题阅读等;节日文化专题研究,如”清明节“主题阅读、”端午节“主题阅读等;历史人物专题研究:如辛弃疾主题阅读,陶渊明主题阅读等等,让学生在主题阅读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人物民族精神。   四、经典与学生文言文写作研究。这个主题主要在高年级进行,学生诵读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经典,形成了初步的文言文语感。我们在合适的文言文教学后经常设计相关联系,让学生运用文中文言文说一段话;或者学习一个文言文故事后,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续编故事或模仿创作故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学生兴趣都很高,因为文言文简短,再也不要像平时现代文写作要求的那样要四五百字以上了。再如我校贡振亚老师,她本人喜欢古典诗词,对古诗词创作也很有研究。她便在班里教学生创作古诗词。她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小蘑菇论坛,邀请社会上古典诗词的专家给学生的作品评点修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是的,当国学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与学生当代生活结合,它会有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生命力。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传世经典,在千年的岁月中长歌浩叹,既有欢歌,也有呐喊。昨天是历史的今天,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历史的文化中漫步采撷,相信,传统会在这里升华,文化会由此更生。祝愿辅延,也祝愿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所有实验学校,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让我们的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奠定文化的底蕴,生命的底蕴。读圣贤书,做有德人!
2023-08-27 07:25:301

国学经典诵读宣传标语口号

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9、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12、最是书香能致远。 13、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 14、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15、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9、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0、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1、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2023-08-27 07:25:371

读《国学诵读》有感600字怎么写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2023-08-27 07:25:451

诵读经典的好处

多诵读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有下边几点: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第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第三,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当然,在进行国学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自觉诵读的原则,要让孩子锻炼自主诵读的好习惯,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的话,家长朋友可以进行讲解。千万不能够敷衍孩子哦,这会影响到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
2023-08-27 07:26:071

国学经典诵读有什么好处

古人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也有人说书读不熟乃语文学习之大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叫诵读呢?总的来说,学生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就叫诵读;分开来说读出声音来是读,而诵读则不仅要读出声音而且还要有高低、有长短、有顿挫、有节奏。  为什么强调学生要坚持诵读呢?  首先,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贯做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过去老先生教学古典诗文一般都是先教学生读,再给以粗略的讲解,然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让学生诵读,他从学生的诵读中就会知道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于诵读的重视程度。  第二,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养成了诵读的习惯就相当于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获得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反复诵读课文,对于一些好文章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会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所在,才会在文章的布局谋篇和遣词用句方面达到一种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于无形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第三,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反复诵读大量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以后,文章里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行文特色都会不断的被吸收、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不断的积累,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才会自然而然的得以提高。读写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第四,反复诵读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美育教育。好的文章无不具有语言美音乐美等诸多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优美动听。学生诵读后既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更会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此外,由于诵读是口、耳、脑同时并用的综合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诵读的好处还有很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使其养成习惯,不仅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会提高其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使其一生受用不尽。   
2023-08-27 07:26:187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五月,最是繁花烂漫时,我们把文字化作声响。为激发全体同学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今天下午在这里举办了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题的香铺初中第三届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首先,我向获奖的同学和班级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赛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比赛学校高度重视,由校党支部和教导处组织举办,各班精心挑选诵读内容,积极组织学生排练,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诵读比赛。诵读中,同学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有利于使我们青少年树立远大目标,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朴素又生动的比喻,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深刻揭示了价值观教育要抓早、抓实的重要性。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期,是迈好漫漫人生路的起步时。西方的谚语说:人生有怎样的开始,就有怎样的结束。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正赶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机遇,个人的梦想和家国之梦、民族之梦融合在了一起,可谓生逢其时。诵读经典,品味经典,可以提高品性和修养,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去书写自己别样而精彩的人生!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比赛中,所有参赛同学能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读得正确、流利,并且感情表达真挚、充沛,用稚嫩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诗文的美感,展现了同学们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通过诗文诵读,我们又一次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青春活力之美。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常练笔,我们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文,才能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思想情感。坚信开展这些活动,必然对大家有所启迪、有所促进,有所提高!   “人间仲春五月天,又逢草木葱茏时”!同学们,我校今后会更好的开展有益于同学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在素质教育这个大平台上发挥自己聪明的智慧,施展自己的才华;各位老师要多费心思、悉心教导,让我校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为我校的素质教育踏上更高的台阶增光添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我们共同的期待。   最后,对本次活动辛勤的组织者、对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积极组织参与的班级和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xxxx路小学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来传经送宝,感悟经典、诵读经典国学,首先,请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一本好书,可以带人遨游书的海洋,在书的城堡中自由飞翔。今天,我们在此郑重举行“经典诵读国学书香”主题研讨会,旨在通过诵读经典,拓展师生的经典阅读范围,培养师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   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经典诵读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读后心情会更宽广,眼界会更深远。弘扬国学,可以改良社会不良风气;弘扬国学,可以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弘扬国学,可以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质;弘扬国学,可以提升精神生活品质。   相信本次“经典诵读国学书香”研讨会,有了xxxx路小学专家的启发引领,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我县师生对经典国学的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   最后,让我们在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xxxx路小学的专家给予我们师生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这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照进心灵的一缕阳光》。   走进我们惠厂小学,你抬头看一看,就会看到十七根柱子上镌刻着鎏金的大字,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我们惠小的校园变得熠熠生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道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如一缕缕阳光把我们稚嫩的童心照亮。   侧耳听一听,你会听到每班琅琅的诵读国学经典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三字经》,让我们学会了用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够;“圣人训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读《弟子规》,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孝”文化对人性深处的撞击与激发;“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增广贤文》,让我们学会了取舍得当,人格光亮。正如我们可敬的朱校长在国学经典这套校本课程里所写的那样:“国学经典让我们热爱春花秋月,热爱人间喜悦,能唤醒我们生活中的优美与飞扬,享受人生中的快乐与柔软!”这一席话,如一缕阳光让我们孩童的心变得温暖无比。   升入五年级后我们每周都要诵读《增广贤文》,它就像我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又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心田,让我沐浴在经典芬芳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千经万典,孝弟为先”让我牢记要孝顺自己父母亲。爸爸妈妈对我关心是无微不至,为了让我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也要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事,如洗衣、做饭;要懂得感恩,记住他们生日;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养育之恩。这些不都是《增广贤文》带给我启示吗?它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心灵。   记得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们照例举行升旗仪式。我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云,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我听到了校领导说:“今天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颁奖仪式,请获奖的同学上来领奖……”“我会获奖吗?那次诵读,我背得应该是100分吧,为了能够诵读好,我一回家就拿出《增广贤文》这本书,开始给妈妈读,给弟弟读。听妈妈说,我晚上睡觉做梦时,还背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简直是走火入魔了。我好想听到我的名字,心嘣嘣直跳,忐忑不安,终于念到我们五年级的名单了,当我听到”刘新萌“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了,我真是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我高兴地跑到升旗台前,从陈丽芳老师的手里接过奖品,此时我的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脑海里想到了那句”朗诵国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名言,朗诵国学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而读国学经典更是如一缕阳光一样,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琅琅,翰墨飘香;愿我们的同学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愿我们都以经典为伴,将国学精粹继承和发扬光大,让国学这一经典成为照亮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一缕阳光!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曹雨茜,是北社中心校五年级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粹》。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认识,因为上级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全民读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提供了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拓宽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大好机会―国学经典读书活动。   中国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走进国学经典,让中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增广贤文》等有机会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命,从而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提升生命品质,特别是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少时读千年经典,长大做国家栋梁!   中国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如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此刻,我们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我们走向更加丰盈有涯的人生。因此我们要读书就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们能读到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能读到人生智慧。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多读经典会涵养你的气质,谈吐举止高雅文明,多读经典可以打造你的精神底色,丰富你的人生内涵。国家兴亡,你我有责,振兴中国中华,任重道远。期望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帮助自己明确人生的志向。人生不可没有志向,犹如天地不可没有阳光。期望我们立大志,做大事,成大业!从而更好地报效祖国,创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吸取营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将来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矗习劳知感恩,实践出真知,期望大家勤学苦练,为成为一个“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而持续努力、发奋读书!悠悠中国中华,浩浩文化,灿烂文明,光照华夏千秋千古华章,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滋养北小学子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6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一起谈谈,我的心中的国学。   所谓国学,从字面上理解,指我的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对于我的来说,国学一直是以文学的形式扎根在心底,从为萌发的种子,到后来的发芽,抽枝,长叶,终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跹起舞的文学奇葩。   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请留心看看,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文学的美丽容颜。   国学之根——《诗经》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中,一句烂熟于耳的“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爱情,算是到了某种极致,至今,甚少言语能出其右。想想在几千年前,便有如此绝妙的语句,单从这一点看,就可看出,国学一词背后,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形成的。但诗经并不会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远而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只不过,在我的们渡河的时候,被无声地遗忘在另一个时代,当我的们想起,返身去寻找时,它已经没入历史的河流之中。于是现在大家渐渐习惯于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但忘了“硕鼠硕鼠,无食我的黍。”   对于诗经,我的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我的们前世的前世,我的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的们曾一起吟诵的歌谣。   诗经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国学之茎——唐诗   汉唐, 中华 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的们的血液里,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的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的古代文学体裁中,兴许是我的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的们的父母或老师就一字一句教予我的们“床前明月、春眠不觉晓。”但当时也只是学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它的美丽与哀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爱,可两者都蕴含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前一句“独”,后一句“孤”,李白在尘世中活得无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单薄且虚妄。   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情感也会迥然不同。而唐诗,也正因此变的瑰丽多彩。   国学之枝——宋词   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秋风萧瑟时,柳永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表达得如此凄婉动人。而晏殊用“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慨问道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反之,苏轼、辛弃疾的气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   宋词无疑是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枚巨钻,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园,有傲骨伫立的梅,有娇艳依人的杜鹃,更不缺大气丰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儿赶趟儿开,怎可能不多彩绚烂呢?   国学之叶——元曲   元曲给我的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独特的,所以它才有资格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   马致远是我的最爱的戏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优秀的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或许许多同学都熟知。一个人,仅用二十八个字,就能把秋意那样清晰地描摹出来,下笔又是那样浅淡。且“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马致远意境。当夕阳西下,马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肠人......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 精神 。于是,千百年 中国 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的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 整理 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 精神 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 中国 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 精神 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 精神 脊梁!让我的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 中国 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然后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 出自 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诗词歌赋的对仗工整,词采艳丽;知道了古风古韵的情思格律、平仄平收;知道了论语的和谐自然、淡泊、清静。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   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时候,当其他小朋友丢失橡皮时,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橡皮递过去;当有的小伙伴摔倒时,我会鼓励他坚强的爬起来;当我的绘画作品得奖时,我会说出来和好友分享。因为我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因为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然后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 精神 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唐宋诗词三百首》为例,读李太白诗,   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便让我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让我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然后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国学经典,这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如云飘逸,如柳柔细,如水清澈、如友相伴。我相信,他一定会随着优雅的韵律缓步铺展, 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篇9 各位 领导 、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 领导 、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 精神 ,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 精神 ,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 第一届 “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 领导 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 第二届 “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 领导 、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2023-08-27 07:26:361

关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建议

关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建议 (1)选出一些主题(如:宽容、友情),根据主题选录一些经典中的名篇名句,可作为作文的素材积累 (2) 全校或年段进行“国学诵读比赛”,仿照“红五月歌咏比赛”,通过集体荣誉感激发活动热情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是文化之母,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重视起来,成为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最可借鉴的智慧资源。 近年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在各所学校蓬勃开展,无论是自编国学教材让国学走进课堂,还是诵读演绎经典把国学外化成行动,无论是采用“晨诵”“午读”“暮省”的诵读方式,还是在“学校、班级、家庭”的广泛开展,都在校园内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濡养了一批谦谦君子、阳光少年,形成了极有价值和极具可操作、可推广的诵读经验。然而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学校在组织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行科学的指导,必须结合实际得体把握、有效引导。笔者在参与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诵读经典,发展学生特长 将经典文化学习与书法、绘画、表演融为一体。我们认为单调呆板的诵读是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的。长此以往,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努力将诵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互嫁接。其宗旨是:在坚持诵读的基础上,配以各班独特的文艺和竞赛活动,如吟唱、表演、相声、合唱,使学生把诵读同各项多彩的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笔者学校开展了许多展示活动,旨在展示学生在诵读方面自身素质提高的成果。 二、诵读经典,建设校园文化 为了使师生们一进入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之中,我们在学校走廊上悬挂著经典名言,每天早晨、中午学生进校之际,播放经典文化的诵读磁带,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要求每个班级利用早读课全班集体诵读,坚持不懈,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国学经典名言。班级文化建设突出“国学经典文化”主题,班级布置要充分考虑营造到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无限魅力,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三、诵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每学期,学校围绕“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在诵读过程中,笔者学校还十分重视积累活动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学生诵读比赛资料,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的实验研究。 四、诵读经典,塑造健康人格 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因此,我们设计了内容、形式与诵读相结合的手抄报,这样充分给了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并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德与行为习惯。 五、诵读经典,构建和谐家庭 我们学校在实施经典诵读过程中,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充分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共同传承中华传统经典。读书一家亲的开展,让经典走进了家庭。家长与孩子的同读同诵,成为每个家庭茶余饭后的必修课,家长与孩子一起读背国学经典,一起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六、诵读经典,落实多元评价 首先是在诵读课中进行评价。既然诵读活动纳入课程,教师就应该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以使诵读活动更有效地落实,并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成绩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在诵读课中不断得到肯定。 其次是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展示并进行评选。学校在每学年分别举办班级、年级、校级不同层次的诵读展示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编排有关国学经典的文艺节目、布置国学文化环境氛围,进一步感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最后进行优秀节目评选,对学生激励肯定。 再者是及时激励肯定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的点滴变化。如:生活智慧的展现运用、言行举止的逐渐规范、口语交际与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肯定,以激励他们坚持国学经典诵读。 “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中 *** 学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 *** 的美好情怀,健全了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在笔者学校开出绚烂的科学之花,笔者认为只要将这项活动进行到底,最终必将结出累累的和谐之果~ 为什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特色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浅议语文课堂上怎样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一定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起重视。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校重视是前提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的期末或学年末检测成绩仍然是评判教师优劣甚至决定教师名与利的简单工具和尚方宝剑,所以,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在学校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与教学任务有冲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影响,因此,多数农村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中只是一种形式体现,应付上级的工作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经典诵读要推进,学校重视是前提。 1.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学校在课程设定上,充分利用每周晨会、大课间、课前歌声、综合课程、回家等零碎时间,各年级灵活安排,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保证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保证每周不少于60分钟。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 2.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学校将教师的诵读活动纳入每月的教学常规工作,将教师每学期诵读内容(读书笔记)纳入学校的继续教育管理,并将成绩列入学期教学工作考评。二是学校每个阶段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同伴互测的方法;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三是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对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师生给予奖励,鼓励师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每学期评比出“师生诵读之星”、“书香班级”,并给予表彰;大力奖励在区级以上比赛获奖的师生及指导教师。 二、坚持队伍打造是关键 经典诵读的开展难在开端,贵在坚持,而坚持下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打造一支潜心诵读的队伍,经典文化的河流才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上奔腾不息。作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建立相应制度,除采用平常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之外,还要重视导读员自身的学习,要出台一些鼓励的政策,加强考核,建立健全机制。 1.全员参与活动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年级组长和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共同商量,制定各班级诵读计划,划分每天的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年级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2.开展专题活动 采取上课、评课、介绍交流经验、问题探讨等校本教研活动,逐步规范导读活动,提高导读质量,提升导读员的整体水平。如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实现“量”的积累;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师中开展优质国学课展示活动,提高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水平。 3.开展社群活动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志愿者、退休教师、学者到学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讲座。在2011年4月,笔者原所在万春学校邀请成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岳到校举办“经典诵读与智慧人生”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讲座,陈岳以“勤读弟子规·做人有智慧”为话题,围绕《弟子规》、《三字经》等,就如何读书、如何做人同广大师生展开精彩的互动交流,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学生到社群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德育处组织学生代表到“国色天香”乐园开展“迎世博·文明行”国学经典诵读宣传活动;还有语文教研组长邓忠源、艺术教研组长毛羽生组织学生到花乡民居社群表演、宣传国学经典,并指导社群老年社团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这些活动深受社群群众的好评,扩大了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三、浸润校园氛围是要件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形的文化,暗藏着无声的教育语言,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置身其中,能使人内心宁静,产生读书的冲动。 温江区万春学校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古蜀文明重要发源地鱼凫故都,学校传承鱼凫故国文明,充满现代田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以“鱼凫田园文化”为特色,贯穿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出沉稳大气、自然纯朴的校园风貌。现在校园已形成“两点一线”的文化格局——“两点”即“鱼凫之光”、“清风绿廊”,“一线”即“环形文化绿道”。 “鱼凫之光”。在前操场教学楼外墙上左边一幅浮雕叫“鱼凫开疆图”,右边一幅浮雕叫“文明之光图”,浮雕整合了一脉相承的川西平原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和鱼凫文化,将4000年鱼凫文明厚重的区域文化重现在我们的校园。操场正中六块地浮雕分别叫“鱼凫迁徙图”、“鱼凫称王图”、“渔农并举图”、“鱼凫躬耕图”、“封树定界图”、“鱼凫禅让图”。这一组浮雕,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文明为线索,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开拓、勇敢、勤劳、朴实、创新、开明的巨集大气魄。“鱼凫之光”这些浮雕中被意化的形象,静静地诉说著古蜀先辈们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建设家园和开创古蜀文明时的艰辛与壮美,时刻提示著师生肩负著传承文明、开拓奋进的历史使命。 所以,我们从万春鱼凫人文的精神内涵中提炼出了学校的校训:“勤勉、博学、传承、开拓”。“千年鱼凫尽显古蜀神韵,万柳迎春更看桃李芬芳”这幅对联表达了万春师生将发扬先辈精神,再创家乡辉煌的豪气壮志。 在前操场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交相呼应的石雕,左边的叫“润物无声”,右边的叫“春风化雨”。都是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生活时写下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改写而来。而《润物无声》以一只大手握小手教写字的形象,无声地表达着全校教职工满怀爱心、细心呵护、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决心。 “清风绿廊”。景点名出自(明·于谦)《入京》:“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廊道两端设定两幅对联:“勤奋作学问,清白做正人”;“勤奋求学莫怕千般劳苦,春风化雨润育万树花香”。还设定了条凳、可更换内容的精致橱窗,展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图片、文字资料、成果等。这里安放了石质读书桌,读书桌旁的两个石头上,刻上了《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激励著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可以说这里是师生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在“环形文化绿道”上学校根据路道绿化带种植的香樟、白杨、杨柳、银杏,分别以“蝉鸣白杨”、“杨柳醉春”、“银杏得诚”、“绿樟留香”设立道路牌。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求答案 农村学校有着她所特有的特点,更有自己的发展方式。经典诵读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在学生层面,诵读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在教师层面,通过实践研究,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在学校管理层面,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办特色教育,创学校品牌。R弧⒀V厥邮乔疤岬鼻,一些农村学校的期末或学年末检测成绩仍然是评判教师优劣甚至决定教师名与利的简单工具和尚方宝剑,所以,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本文共计3页) [继续阅读本文] 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的几点做法 幼儿园怎么上国学课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都开展了国学课,办起了国学班。但是作为园长,我们应该去交给孩子哪些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教国学?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国学?而国学经典教育到底是什么? 所谓国学经典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展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还孩子去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达到开发孩子的高度智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孩子们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其指的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人类文化精髓。在音乐中有音乐的经典、美术中有美术的经典......在我们国学经典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等。 我们幼儿园的国学课程应该如何设定呢?我们如何开展分科分领域的去教学呢?至德国学全国首创多样化国学课程系统,帮助幼儿园引进中国首部专业的幼儿园国学系统课程,最系统、最科学、最适合在幼儿园普及的国学课程。 国学课程体系为国学教师一站式打造平台,让教师爱上国学。让教师轻松快乐教国学。国学幼儿园建设八大体系如下: 1.幼儿园自动运营管理体系(园长运营智慧体系) 2.团队脱手管理打造系统(教师团队打造体系) 3.家长主动转介绍系统(家长工作体系) 4.多样化国学课程系统(国学课程体系) 5.环境创设系统(招生环境创设系统) 6.轻松免备课教学教研系统(教学教研体系)
2023-08-27 07:26:451

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全文是什么?

弟子规全文 〈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2023-08-27 07:27:413

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绝大多数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的知识,欢迎阅读。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绝大多数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经典诵读的持续实践证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少老师和家长反映,在进行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前,校园和家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而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教育效果非常的明显。   2.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3.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于是,在学生中读上三四遍甚至一两遍即可背诵者已非个别现象。而其他学生也对背诵不再视为畏途,而是当作追求快乐的精神享受。不管在什么地方谈起孩子的经典诵读,他们都会显得无比地自豪与骄傲,因为孩子记忆的潜能被开发出来了。   4.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著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渐渐参与到对名著的讨论中来,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习作方面,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就害怕,现在,学生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是盼着写作文,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当然,这里面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老子》等不但倒背如流,而且能够活用于各种习作之中,用得恰当处,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5.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6.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指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
2023-08-27 07:27:491

国学经典诵读的介绍

《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共12本,包括《蒙学经典》、《周易》、《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选》、《诗经楚辞选》、《古文选(上)》、《古文选(下)》、《古诗选》、《词曲选》、《历代家训选》、《中医经典》。这套丛书共120万字,国学经典的内容全部配注汉语拼音和标点而且用二号字体印刷。深圳前景经典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副主编祁念曾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少年儿童阅读经典,既能增加识字量,培养其记忆力、理解力,又能与古人智慧结缘,及早接受圣贤思想的熏陶,规范自己的行为,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还能极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多方面的学识。
2023-08-27 07:28:054

国学经典活动有哪些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比赛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 : 2013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  四、比赛地点 : 各班教室  五、比赛对象 : 3—5年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  三年级:一等奖:3个 二等奖:3个  四年级:一等奖:2个 二等奖:3个  五年级:一等奖:2个 二等奖:2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2023-08-27 07:28:421

关于国学的建议

读国学的建议读国学经典的建议:坚守一个基本点——潜心静气之所以如此重要地强调“潜心静气”,是由于国学经典都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沉积下来的“典中之典”,因而它自身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厚重、气息宁静。如果我们借用相关学科的原理来理解、把握国学经典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国学经典的重要机理特质,这就是:宁静、潜心。从近现代国学大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的生活中,唯有具有宁静、潜心这类特征的人们,才能真正走近国学经典;只有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在内心中真正容下国学经典。放眼望去,在我们的身边,不少的人们都被现代社会许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了自己的心灵、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我们内心深处遗传下来的小农意识时不时地还会冒出来,世纪末、世纪初那种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还没有完全消除,因而我们很难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也就更难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国学经典的精髓。品尝着国学经典“潜心静气”的机理特质,我不由得想起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于我们全国教师的殷殷期望:“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看看吧,这绝对不是一种巧合,它实质上代表着承继了国学经典精髓的老一辈对我们后辈的期盼。面对此,我的建议是:朋友们,让我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浮躁的心态道声再见,与快餐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走近、更要走进国学殿堂,与大师为友,和经典同行!读国学经典的建议:把握一个切入点——熟读成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诵读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因为,还在人们比较年轻的时候,是人们机械记忆发展比较好的时候,也是外界刺激相对较少的时候,抓住这一时机,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他们接触一些人类最为优异的典籍,给学生们从小建构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是现代教育所承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在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醒,当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以后,我们成人最为需要的是一份等待——这是一份美丽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战略眼光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心血的等待。当我们联系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来认识与把握这种等待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动物生长中的反刍原理可以引进我们国学经典诵读的理论基础,因为反刍原理告诉我们,预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里慢慢蠕动、消化,最后将会逐渐地转化为它所需要的养料;白酒酿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国学经典诵读,因为白酒酿造原理告诉我们,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读国学经典的建议:找准一个关键点——经亦求精国学经典都是被世人所公认的最为重要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典籍、技艺,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精华之“菁华”。由于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瀚无涯,选择哪些内容进入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仔细剖析的命题。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经亦求精”。所谓“精亦求精”就是说,我们要在“度、量、正、懂”四字上,下足、下够相应的功夫:所谓“度”就是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不能让这一活动影响到学校、社区、家庭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不能过度超越学生们、家长们、村民们、居民们以及我们自己的接受程度。所谓“量”就是在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精选经典之中的有代表性的、精华的内容来精读、精讲,不要叫学生、家长、村民、居民读得太多。根据国内不少地区不少学校成功的做法与经验来看,我们建议在成都教育界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读本上做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以《论语》为经,以《弟子规》为纬,辅之以《道德经》、《大学》、《中庸》以及唐诗宋词,构建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国学经典精髓的教材体系。所谓“正”就是指在诵读内容上,要特别注意把那些已经明显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内容去掉,只选取正确的内容给予学生、家长、村民、居民;同时还可以考虑如何结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技术特点来正确地传播、学习国学经典。所谓“懂”就是在组织学生、家长、村民、居民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可以择其关键点、择其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浅显的、简洁的讲解。同时,我们特别指出,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几乎完全可以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问题,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只需要引领他们诵读成诵就行了。在小学中高段以后,学生们在诵读前,可以适当地给他们讲清所学内容的道理。这样既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他们在基本上懂了的基础上,更好地也更容易地记忆、背诵。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给学生们、尤其是给小学生们讲解国学经典方面的内容,请老师们特别注意语言表达,我们的建议是:降低坡度、语言通俗简洁、语义适合学生接受水平;可以考虑采用讲故事、诵童谣、绘画、情景剧等方式来呈现;还应当注意现代语境的特点。读国学经典的建议:重视一个提升点——关注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走到现在这一步,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尽快引进研究的手段、技术,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总结、研究、探索;一方面是尽快总结试点学校的经验,使之成为进一步推进以及进一步扩展的重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是开始研究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使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健康顺利地进行。第一,研究诵读的特点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所谓诵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诵,是指说话声音的清澈、响亮,是指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来念;“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就是读书、念文章。通俗地说,诵读就是通过朗朗上口的反复诵读,通过眼、口、耳、脑共同活动,来感受、领悟语言独特的语音美、语言美和意境美。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好方法、好习惯,也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这是千百年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经验,也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从“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都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对诵读法就是高度重视的。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诵读者的诵读——不仅要读准确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还要注意指导诵读者敢于放胆地诵读,敢于大声地诵读。诵读法是一种倍受古人重视的传统的阅读方法。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曰:‘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法也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优秀教法之一。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诵读法推崇备至,他认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第二,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常规化问题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在试点学校、试点社区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要想尽快地固化这些效果,一个重要的命题是如何把现有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社区的日常工作系列,使之常规化。第三,研究中小幼教师、社区国学经典诵读推进者国学经典素养提升的问题不容置疑地说,在当今中青年当中,有着一定国学经典基础的人,是数量十分有限的。就我本人来讲,至今在国学经典面前,只能算是一个门外汉;我期盼着在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国学经典爱好者。因而,我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最终开展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取决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进者自身的国学经典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尽快地提升中小幼教师、社区国学经典诵读推进者的国学经典素养,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2023-08-27 07:29:041

简单经典诵读手抄报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给大家分享了经典诵读手抄报,一起来借鉴吧!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1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2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3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4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5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6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7   经典诵读手抄报图片8    经典诵读作文   每个星期四的中午12点,我总要和几个同学去少年宫参加经典诵读。   那时,因为阅览室在四楼,所以我每次都跑得气喘吁吁,同学们等老师打开阅览室门的时候,都一窝蜂地挤进去,我非常幸运每次都抢到了第一的位置。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十分紧张,手一直在发抖,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慢慢地不再紧张了,甚至还喜欢上了这里。   胡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前几天老师教我们《夜泊秦淮》这首诗,老师示范读了三遍,然后合上书背了一遍,老师的嘴巴像有魔力似的,一会就背好了,我和同学们都惊呆了,老师温和地说:“现在你们也来读读背背吧!”我们好像都沉浸在老师的读书声中,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捧起书认真地读起来,我读了几遍再背一遍,可总是结结巴巴的,我就这样读了背,背了读,舌头好像被什么东西卷了起来,脑袋一到“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断电了。我开始灰心了,放下书,偷偷看同伴的情况。老师看见了,似乎懂得我的心思,连忙对我说:“可不能放弃,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老师说得对,我决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于是,我通过反复诵读,终于背得滚瓜烂熟了。老师说了一声好,阅览室立刻安静起来,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老师又说:“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同学都自信地举起了手,只有少数同学没有举。老师应该是觉得刚刚我灰心了,现在举起了小手很不容易,所以,他第一个就让我来背。我也像老师那样流利地将《夜泊秦淮》这首诗背出了,老师连声夸道:“好!好!背得好!”我心里想:我终于成功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会成功!    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品质,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班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又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的各种习惯都很差,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并按其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比如,我班有个杨超文的孩子,年龄不大,特别聪明,就是不爱护书本,一本新书在手里几天就变得又脏又乱,究其原因是他经常、乱拿乱放,于是我让他背“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不光要能背,还要能讲出这句话告诉他的意思,从此他就“照章”行事,每当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我就让全班孩子将上面那一句背给他们听,这方面的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当我们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两年的诵读实践,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与同年级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得到学校一些老师的认可,还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同。不同的读物里面有不同的知识,能懂得许多课本上或家长老师讲到的之外的道理。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起蒙》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班的孩子一年级下学期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学期下来即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在我班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一两万汉字,如果仅和学课本相比,相当于超过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自然为孩子阅读其他书籍时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    (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我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上学期,孩子们用了一半的时间学习课本,一半的时间在诵读经典,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记诵了接近一百首古诗词,还背下了《笠翁对韵》,因为孩子们背得多了,逐渐从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记诵的一些好的方法。因为记忆速度的提高,对孩子们学习语文课本带来了许多方便,比如以前教学一首古诗,有时二十来个字的诗花一节课居然还有一半孩子背不下来。现在就不一样,每天早上花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孩子们就能记下三首古诗或一百多字左右的古诗文。比如在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我校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和我们孩子比赛,老师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勉强记下来,但我们孩子只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且完成的那么轻松。因为有了一定的记忆方法和速度,孩子们在诵读现代文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孩子们刚刚进入三年级,那天新书一发下来,我随便说说:“看谁能在十分钟之内把课本上的第一课背下来?”那就说明他暑假的背诵任务一定是完成了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放声朗读起来,即使是新的内容,都不需要我范读,他们知道该怎么停顿,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去读,十分钟后,全班五十多个孩子,仅有十个孩子没能完成,而且不能背的内容也就那么一两小段。这充分说明,多诵读国学经典,一定会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 四)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我班过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文化知识素养,我觉得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以前我们在教学一首古诗时,通过读、想、画等许多方法,都难以让学生学懂,现在一接触到古诗词,孩子们只需在反复诵读、吟诵中的过程中,就大体能把握诗的大意,能区分诗的.题材,还能轻松的找出韵脚字、划出诗词的格律等,有时还能了仿着写一些小诗。比如说在学了《静夜思》一诗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作了首打油诗:“床前明月光,小弟喝鸡汤。喝了一大碗,尿了一裤裆。”,孩子们写完后交给我一看,当时有些生气,我觉得他们的语言有些不文明,但作诗的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这首打油诗虽然读起来不很文雅,但它不但押韵,而且还是讲究格律的。”细想也是,只要孩子们敢说敢写,只要我们给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的佳作总有一天会出来的。陈琴老师的学生,惠州纯如堂的孩子不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吗?在习作方面也是有帮助了,上学期县里的期末考试卷中,最后一道题要求孩子根据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写一段话。由于我们的孩子有古诗词积淀的基础,他们根据平时课外读物中了解的格式和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象,轻松地完成了一段话,结果令同年级的老师感到惊奇,因为我们班学语文的时间比她们班少得多。还有,我班的孩子学习了《笠翁对韵》以后,他们明白了对联的特点,掌握了贴对联的方法,随便一幅对联,他们一眼就能分出上联和下联。我想孩子们这些能力的获得,应该归功于孩子们长期诵读经典的结果吧。
2023-08-27 07:29:111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中华文化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篇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篇二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对你们有知遇之恩,你们将怎么做来报答他们。   子路性急,他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何等宏大的目标!现今的老师如果知道自己的学生如此知恩图报,理想远大,一定会对其赞赏有加。孔子则不然,“夫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达了他对子路的不满。在后文孔子对曾皙讲明了他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嫌子路在回答问题时不够谦让,不符合“礼”的要求。可是,在心中有了答案之后,为什么就不能慷慨陈词说出一番豪言壮语呢?   以我——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这种对“礼”的要求可以说太僵化了。由于孔子的“笑”,接下来,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言辞都变得异常谦逊。公西华明明很有才华,却只谈自己要当一个穿着礼服的小相。孔子也知道公西华很有才华,为什么非要引导公西华说出使自己大材小用的话呢?如果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符合“礼”的要求,那么“礼”此时便不是一样好东西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拥有豪情壮志总是值得鼓励的,但孔子没有,他只看到子路没有遵守“礼”。孔子对“礼”僵化固执的追求,大大削弱了谈话的主题。   就我而言,我还是喜爱一节大家争论得很激烈的课,这样思想才能产生激烈碰撞,涌现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孔子如此强调谦虚,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他学生的思想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重点在“争”字,许多学说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要想使自己的学说被君主采纳,成为“显学”,怎能不与其他学派的学者据理力争?而这似乎又不够谦让,不合乎“礼”。但是孔子不也一直在坚定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不能一味谦让。比如在应聘过程中,我们若有好的想法或策划,一定要敢于展示出来。倘若像孔子和其学生那样刻板地“依礼而行”,你就会把机会白白地让给别人。   不知道我对《论语》的理解是否到位,但这只是我的观点。观点无所谓对错。我不否认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圣人”,但至少在我这个“今人”看来,这次“侍坐”中,孔子的言辞与表现着实有不妥之处。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篇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u2026u2026”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u2026u2026”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u2026u2026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u2026u2026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2023-08-27 07:2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