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实验设计是什么???

2023-09-01 15:14:28
共2条回复
牛云

广义

  广义的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

狭义

  狭义的实验设计特指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

  狭义的实验设计着重解决的是从如何建立统计假说到作出结论这一段。

cloudcone

一种有计划的研究,包括一系列有意图性的对过程要素进行改变与其效果观测,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确定过程变异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这过程。

 实验设计是实验中确定,排列变量所用的结构。

相关推荐

实验设计名词解释

实验设计是指一种有计划的研究,包括一系列有意图性的对过程要素进行改变与其效果观测,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确定过程变异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这过程。广义广义的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狭义狭义的实验设计特指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狭义的实验设计着重解决的是从如何建立统计假说到作出结论这一段。
2023-08-28 15:08:091

实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组和控制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三对因素。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可归纳为: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拟定验证假设的方法、程序;选择适当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试验设计,也称为实验设计。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关于如何按照预定目标制订适当的实验方案,以利于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实施方法。一个实验的设计,即对实验的一种安排,需要考虑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对结论赋予何种程度的普遍性、希望以多大功效作检验、试验单元的齐性、每次试验的耗资耗时等方面,选取适当的因子和相应的水平,从而给出实验实施的具体程序和数据分析的框架。作用试验设计在工业生产和工程设计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提高产量;减少质量的波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准;大大缩短新产品试验周期;降低成本;试验设计延长产品寿命。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做试验,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工农业生产中希望通过试验达到高质、优产、低消耗,特别是新产品试验,未知的东西很多,要通过试验来摸索工艺条件或配方。如何做试验,其中大有学问。试验设计得好,会事半功倍,反之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2023-08-28 15:08:181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也是实验时很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并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为:1、明确目的,广泛联系。2、选择方案,简便精确:依据不同的实验原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主要遵循四条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直观性。3、依据方案,选定器材。4、拟定步骤,合理有序。5、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2023-08-28 15:08:591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分为因素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1、因素设计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简明易行,但由于实际生活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通常为多个,所以当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2、准实验设计研究者事先认识到某些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却又难以在实际妥善控制时,可采用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即被试的选择和编组、处理分配等都不是随机安排的。3、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确定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非实验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自然观察法、相关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和传记法等。扩展资料实验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对变量的控制,是在控制条件下有效地操纵或改变自变量,使因变量(即反应变量)的变化得到观察。例如,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时,实验设计者应安排使其他条件尽量相同,如选择家庭和学校环境相似、学业基础相似,年龄相同的两组儿童,只控制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考查二者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的优点1、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次数、缩短实验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2、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输出的主要因素。3、分析影响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影响的大小。4、分析实验误差的影响大小,提高实验精度。5、找出较优的参数组合,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找出达到最优化方案进一步实验的方向。6、对最佳方案的输出值进行预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设计
2023-08-28 15:09:071

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一)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属于此类设计。   (二)配对设计   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凶素。   (三)配伍组设计   亦称随机区组设计。它是配对设计的扩大,是将几个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划分考,试大网站收集成配伍组或区组,再将每一配伍组的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去。每个配伍组的例数等于处理组个数。配伍的条件同配对设计。
2023-08-28 15:09:221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1、对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使实验结果有科学性。设计实验可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就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叫控制组,相对于实验假设而言,就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2、随机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重复和随机化的原则。贯彻随机化原则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资料统计分析时,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在实验设计中贯彻随机化原则的重点在于如何保证每个受试考试大,网站收集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随机的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3、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各处理组及对照组的例数(或实验次数)要有一定的数量,即应当有足够的样本含量。
2023-08-28 15:09:321

实验设计怎么写

实验设计怎么写如下:实验设计重点是实验设计本身,而不是实验设计的写作。实验设计首先要弄清实验目的,就是打算观察什么现象,或者要验证什么假设。确定实验目的的过程中,要多查阅文献,充分了解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前人研究所用的实验方法。实验目的明确后之后,再确定实验方案。这时就要考虑使用什么实验方法,实验对象是什么,需用什么实验材料,分析好实验步奏,制定好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案。实验设计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这样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全面可考。写实验设计就是把上面的东西都详细真实的写下来。
2023-08-28 15:09:491

实验设计有哪几种

实验设计有哪几种:1、实验研究以动物或标本(如细胞、组织等)为研究对象,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主动施加干预措施。2、临床试验以人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能象动物一样任意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而且人是有思想的,存在着心理、社会活动,研究者必须周密考虑,认真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误差和偏倚,以保证研究结果不受干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社区干预试验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一人群的亚群,如一个学校的班级、某工厂的车间、某城市的街道、农村的乡镇、自然村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干扰某些危险因素或施加某些保护性措施,观察其对人群产生的预防效果例如,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作用。由于社区干预试验难以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配,因此又称为半试验性研究。试验设计,也称为实验设计。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关于如何按照预定目标制订适当的实验方案,以利于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实施方法。
2023-08-28 15:09:571

绪论1.试验为什么要进行设计?请举例说明2.什么叫试验设计,它包括哪三个阶段?

1. 试验为什么要进行设计?试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可靠、准确的实验结果,并使研究者能够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或效应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推断。试验设计的设计过程可以控制实验中的变量,并允许研究者推断原因和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研究者可以得出科学结论,支持或推翻假设,并提供实践或政策制定的依据。举例说明:假设有一个研究想要探究某种新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果没有进行试验设计,研究者可能会随意地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新药物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无效的药物)治疗。然而,这样的设计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因为患者分组的随意性可能会引入偏倚。而采用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例如随机对照试验,可以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新药物或安慰剂治疗的组别,从而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倚,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2. 什么叫试验设计,它包括哪三个阶段?试验设计是系统地规划和组织实验过程的过程,旨在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试验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a. 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并制定出详细的研究计划。这包括确定研究的目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例如随机对照试验、配对设计等)、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实验流程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样本量等。b. 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事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实施试验。这包括招募参与者、随机分组、执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等。研究者需要确保试验过程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遵循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首先,数据需要经过清洗和整理,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例如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效应的大小,并进行推断和解释。此阶段的目标是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并得出科学结论。总结起来,试验设计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分析阶段。在计划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在实施阶段,按照计划执行实验;在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这样的系统性设计和执行试验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声明:该答案来源于“知否AI问答”,一款全方位“智能问答”、“知识获取”和“内容生成”系统。TA可以帮您构思论文思路,论文大纲撰写,论文润色,论文降重,辅助你快速高效的完成论文。
2023-08-28 15:10:101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及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及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求一些人员管理吧,数字还有一些安全的问题,原则的话就会遵守相关的规定,因为每一个操作他都肯定有个规定的。
2023-08-28 15:10:211

什么是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来进行实验研究是检验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类实验设计时,实验者可以有效地操纵实验变量,能有效的控制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能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从而更能客观的反映实验处理的作用。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也称简单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O1 X O2 R O3 O4 (2)设计的评价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优点:①采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 ②安排实验组和控制组。 缺点:使用前测的反作用。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对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两类方法可以使用。 A、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 B、协方差分析法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 O1 R O2 (2)设计的评价①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 ②采用随机化原则 ③无前测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参数:t-检验 非参数: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1 O1 R X2 O2 R X3 O3 (2)实验结果的检验 ①单因素方差分析 ②纽曼-丘尔斯(N-K)检验或其他成对比较方法。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1、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类型 因素:对应大写字母 A B 因素水平:对应小写字母 a b (*):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 A*B a1a2 b1b2b3 2*3 A*B*C 2*3*4 2、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是指研究者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若干组(分组的个数等于实验处理的个数),同时用随机的方法分配每一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模式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R a3b1 O5 R a3b2 O6 3、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主效应:指由每个单独因素(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交互效应:指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1)2x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2)2x2完全随机化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解释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 随机化区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区组内被试差异尽量缩小,而对区组之间的差异依据设计要求而定。 首先把被试按某些特质分到不同的区组内,使区组内的被试比区组间的被试更接近同质,将被试分好区组后,再将各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到各不同的实验处理或实验组、控制组内,因此称作随机化区组设计。 原则: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尽量“同质” 人数分配有三种情况:①一名被试作为一个区组。 ②每个区组内的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目的整数倍。 ③区组的单位是一个团体。 总之,每一个区组应该接受全部实验处理,每一种实验处理在不同的区组中重复的次数应该完全相同。 优点:考虑到个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把实验单元(被试)划分为几个区组,并在统计计算上将这种影响从组内误差中分离出来,从而进一步反应出实验处理的作用。 1、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2、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2023-08-28 15:10:411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一样吗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不一样。实验设计指的是做实验的思路,就是记录大概要准备什么材料,仪器,试剂,要怎么做实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等。实验步骤指的是具体在执行的时候,做实验的步骤。科学研究实验的七个探究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
2023-08-28 15:10:531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法有着三对基本要素。分别是:·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量。任何一项实验研究,一般都会涉及到这些基本要素。可以说,实验研究的这三种基本要素,构成了实验研究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1)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故也称作原因变量。而因变量则称作结果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又称作实验刺激(experimental stimulus),而因变量则往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基本内容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即考察实验剌激对因变量的影响。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变量有所不同的是,实验中的自变量通常都是二分变量,即它通常只有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实验剌激。(2)前测与后测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前,称为前测(pretest)。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后,称为后测(posttest)。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测验。(3)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剌激的那一组对象。即使是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也至少会有一个实验组。控制组(control group)也称为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控制组的作用是向人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那样的处理,那么将会怎样,与实验组形成比较。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剌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1)设置重复:同一处理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重复。重复的作用有二,一是降低试验误差,扩大试验的代表性;二是估计试验误差的大小,判断试验可靠程度。 (2)随机化:试验单元的分配和各个试验进行的次序都是随机确定的,这个原理称为随机化。随机化是试验分析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石。随机排列是指处理安排到哪一个试验单元是随机的,不应受人的主观意识所影响。 (3)局部控制:是将整个试验空间分成若干个各自相对均匀的局部,每个局部叫做一个区组。将要比较的全部或部分处理安排在同一区组中,从而增加区组内处理间的可比性,这种用区组来控制和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叫做局部控制。
2023-08-28 15:11:021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

  实验方案设计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所进行的化学实验的设计,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实验方案设计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一   药品:   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   仪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实验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实验步骤:   一、药品、仪器的准备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   三、样液的制备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   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   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   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   生物碱沉淀反应   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3、硅钨酸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硅钨酸试剂数滴,生成淡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二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u03c3180 = F /B   式中: u03c3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 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8.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4 (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 T2790- 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三   一、实训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善调查、懂研究、能说会写的合格的毕业生。   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组长:徐先海、鲁伦文   组员:唐娟、李向萍、温晓琼、邓君瑞、卜剑莉   三、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技能工具与方法等,研究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 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2、 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有独创性;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准确、通顺流畅。   4、 毕业论文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参见系部统一格式),正文字数要求10000-15000字。   四、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1、组织动员   时间:10年4月27日   地点:二教(501)   对象:国贸08级全体同学   方式:集体动员会   班主任(辅导员)要协助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2、学生报名分组   毕业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11届毕业生要在5月1日前提交报名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8人。   3、指导教师聘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对口专业,具有本科学历,且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职老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有:   (1)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按要求签署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性是否合理等。   (3)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和正稿。   (4)指导教师须将指导意见记录在工作纪录本上;   (5)指导教师对每学生的论文指导时间不低于5学时/周。   4、学生设计(撰写)论文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要求:   (1)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应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在设计(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须写出符合整个论文设计过程情况的初评成绩与评语。   5、时间安排(共5周)   布置动员、确定选题阶段:4月27-5月10日;   拟定论文大纲阶段:5月10-24日;   设计(撰写)论文初稿阶段:5月25-6月24日;   修改阶段:20XX年6月25日-20XX年6月   提交论文及论文成绩初评、答辩阶段:20XX年6月底-7月。   五、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百分制体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90分以上)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   (3)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   2、良(80-8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证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通顺。   3、及格(60-7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   (2)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经济工作;   (3)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   4、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或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缺乏写作技能;   (2)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2023-08-28 15:11:121

研究生实验方案设计怎么写

研究生实验方案设计一般有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可以按照以下模板写:1、引言包括研究问题及假设,涉及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前人都做了哪些贡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你提出什么问题?具体假设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假设?如果题目要求重点论述这一部分,按照如下顺序:研究背景、前人研究贡献、前人研究不足、本研究问题、本研究假设。如果没有要求,则写出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即可。2、方法如何选择和分配被试,对被试人数、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作简要描述。实验设计:采用什么实验类型。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或者采用的是问卷法。同时需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简要说明。如本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3、结果这里的结果肯定只能是预期的结果,但还是需要简单说明下,通过上述的实验设计或问卷调查能得出哪些研究结果。先说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无外乎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4、讨论主要说明下研究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相比于以往研究有何创新之处?本研究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改进。实验法的话尽量不要说自己实验设计有问题,可以说说本研究还有哪些变量没有涉及到?有待进一步研究;或者变量之间的认知神经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3-08-28 15:11:211

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知识方面知识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与知识的关系。二、讲课方法方法主要是哪种?活动课,老师主讲课,学生互动课?学生活动有哪些,什么方式重点,难点如何处理?实验操作具体要求
2023-08-28 15:11:542

生物实验设计有哪些原则?

1、平行重复原则2、控制单一变量原则3、等量性原则4、对照性原则
2023-08-28 15:12:054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随机化原则,可控制原则,可重复原则。1、随机化原则,随机化是实验设计中控制无关变量的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随机化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试应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二是被试的配组(分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应随机分配。2、可控制原则,控制是实验的基本特征,没有控制就没有实验。一个实验能否有效地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最重要的是看实验设计能否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3、可重复原则,可重复是对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是检验实验结果有效性的标准。广义的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狭义:狭义的实验设计特指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狭义的实验设计着重解决的是从如何建立统计假说到作出结论这一段。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它的自变量只有一个,其他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均作为无关变量而加以控制。这种设计简明易行,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常不止一个,所以当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设计。自变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常用的多因素设计有完全随机化、随机区组和拉丁方等。完全随机化多因素设计根据自变量及每个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处理)的多少进行随机分组。
2023-08-28 15:12:281

设计科学实验的步骤

  科学实验的步骤有以下七步:   1、提出问题,其实质就是探究什么。   2、猜想与假设,其实质是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5、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的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从而将实验结论升华为物理概念和规律。   6、评估,就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方面内容。   7、交流与合作。
2023-08-28 15:13:191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表怎么做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表怎么做答:给我邮箱地址。发给你资料。
2023-08-28 15:13:585

实验设计需考虑哪些问题

喜格实验室设计常注意的问题如下1、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2、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3、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4、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5、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6、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7、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8、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9、主入口的门和动物饲养间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能自动关闭,实验室门设置观察窗,并设置门锁。缓冲间的门能单向锁定。ABSI-3中b2类主实验室及其缓冲间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及其缓冲间采用气密门。入口,明确标示出生物防护级别、操作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实验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等,并标示出国际通用生物危险符号。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12、实验室的各种实验台、实验柜应符合国际标准与环保的要求,面材应具备理化性能好、耐腐蚀、易清洗的特点,结构符合人体功效学及操作安全.能有效地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13、设带纱窗的外窗;没有机械通风系统时,ABSI-2中的a类、b1类和ABSI-2生物安全实验室可由外窗进行自然通风,且外窗设置防虫纱窗;ABSI-2中b2类、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区在内墙上设密闭观察窗,观察窗应采用安全的材料制作。
2023-08-28 15:14:362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本)?

实验设计方案具体的编写方式就要以实验名称,实验目标,实验方法及步骤,还有最后的实验结论这样子的一个方面去进行编写。还有就是最后的预期结果都是要把它写下来的,比如在某些生物实验或者化学实验里面的话就可以这样子去进行编写。在进行相关的一些实验的时候先定下来实验名称就是相关物体的一些制作。然后在实验目标里面就是要让学生或者是相关的一些工作人员经过独立自主的一个实验过程来感知某某知识点的一个内容的,从而可以让相关的一些人员对相关的一些东西达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在相关的实验方法以及步骤里面就会按照整一个实验过实验过程,把它记载下来,然后这就可以作为实验设计方案的一个内容以及格式。
2023-08-28 15:14:461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也是临床中很容易忽视或不大重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并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如果你的研究因素只有一个,比如,想比较两种药对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不同,那最简单的可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也就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将人群分为两组或多组,每组给一种药,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或多组的疗效。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根据疗效指标是定量资料还是分类资料而定。 如果你想做的更加精确一些,减少误差,那可以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比如,如果不同年龄的疗效不一样,那就每一组都选择年龄相同的或年龄分布一致的人,这样就控制了年龄在疗效中的混杂作用。那就是随机区组设计方法。 如果你想观察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比如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是否疗效不一样。那就可以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它可以观察是否时间和浓度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疗效最好的时间与浓度的组合。 以上是临床上常用的统计设计方法,还有一些略为复杂的但是可以节省样本的方法,如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在例数不够的情况下是很有用的。它可以保证你在例数很少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统计分析效果,不会因为例数太少而降低统计效率。这些方法实际上是很有用处的,可惜大多临床医生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这些方法,更不用说如果运用了。这不能不说是统计学的一大悲哀。 好多找我分析的人,我都发现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例数很少,达不到很好的统计分析效率。如果当初采用更好的设计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提高统计效率,可惜多数都认识不到这一点。 呜呼,何时统计设计能在临床推广,让大家都能真正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自觉的采用最合理的设计开展实验,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我在此写这些东西不可能就把大家教会如果运用这些设计方法。但我可以让临床医生明白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希望在进行实验时能够考虑一下,稍微想一下设计方案,那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具体的方法即使不会,也可以咨询统计老师,相互协助,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2023-08-28 15:15:011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本)?

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和指导。二、实验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三、实验方法及步骤:(一)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二)实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准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改进: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改进: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理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改进: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可。这一改进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己流入玻片。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学可能将盖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装片会有很多的大气泡,且气泡将细胞掩盖了,或者有人将气泡误认为细胞。改进:染色时不用吸水纸吸水,而是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这个角度一定不能太大,太大水就会流出盖玻片下的小空间,然后从较高一侧的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缝隙往里滴碘液,让碘液自己流进盖玻片下,如果有液体流到盖玻片外,用吸水纸擦拭,但一定要强调不能从盖玻片边缘吸水,盖玻片周围一定要有充盈的液体,这样才不会出现大气泡。⑷镜检。用显微镜观察。2、临时切片的制作。⑴选材。选择软硬适度的材料,先截成适当长度,一般以20-30mm为宜(便于手持即可),材料太软,可用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或肥皂将欲切取的材料夹住一起进行切片,本实验用空心莲子草,可直接用于切片。⑵切片。用三只手指夹住空心莲子草,(使其高于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润湿),将空心莲子草削去一层,形成平面,刀口向内,与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⑶镜检。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后用毛笔将最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3、临时涂片的制作。⑴把成熟的番茄果肉放在培养皿内,让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均匀的离散细胞。)。⑵吸取汁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将涂抹的液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约1/4处,左手持载玻片或放在平台上,右手持另一载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动,让短边接触溶液,两载玻片的夹角约为30-45度,再向左迅速推载玻片,即可涂成一均匀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针、牙签、火柴杆等涂成薄片,盖上盖玻片即可。)四、预期结果:1、成功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西红柿果肉细胞及空心莲子草茎的结构。2、通过使用显微镜对细胞的观察,同学们对显微镜的使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3、通过学生们对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独立自主的制作,使得大家基本掌握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4、通过对细胞结构的观察,使同学们对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023-08-28 15:15:111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也是临床中很容易忽视或不大重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并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如果你的研究因素只有一个,比如,想比较两种药对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不同,那最简单的可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也就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将人群分为两组或多组,每组给一种药,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或多组的疗效。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根据疗效指标是定量资料还是分类资料而定。 如果你想做的更加精确一些,减少误差,那可以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比如,如果不同年龄的疗效不一样,那就每一组都选择年龄相同的或年龄分布一致的人,这样就控制了年龄在疗效中的混杂作用。那就是随机区组设计方法。 如果你想观察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比如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是否疗效不一样。那就可以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它可以观察是否时间和浓度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疗效最好的时间与浓度的组合。 以上是临床上常用的统计设计方法,还有一些略为复杂的但是可以节省样本的方法,如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在例数不够的情况下是很有用的。它可以保证你在例数很少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统计分析效果,不会因为例数太少而降低统计效率。这些方法实际上是很有用处的,可惜大多临床医生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这些方法,更不用说如果运用了。这不能不说是统计学的一大悲哀。 好多找我分析的人,我都发现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例数很少,达不到很好的统计分析效率。如果当初采用更好的设计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提高统计效率,可惜多数都认识不到这一点。 呜呼,何时统计设计能在临床推广,让大家都能真正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自觉的采用最合理的设计开展实验,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我在此写这些东西不可能就把大家教会如果运用这些设计方法。但我可以让临床医生明白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希望在进行实验时能够考虑一下,稍微想一下设计方案,那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具体的方法即使不会,也可以咨询统计老师,相互协助,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2023-08-28 15:15:281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相关如下: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2、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3、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4、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注意:1、要明确实验目的,设计的方案要与猜想紧密相连,并且能够验证猜想是否正确。2、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现象或数据归纳法等。3、要根据需要列出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等。相关介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很多现象和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纵横交错在一起。数据分析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事物或现象背后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这些客观规律性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数据分析结果的误差,同时提高准确性和精确性,合理的实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实验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增加实验次数,延长实验周期,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而且会导致预期的结果难以达到,甚至导致整个研究工作失败。实验设计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应用在生物学以及医学领域,也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微生物试验、市场调查、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各种不同领域。经常使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拉丁方设计、正交设计、嵌套设计、重复测量设计、裂区设计以及均匀设计等。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
2023-08-28 15:16:081

实验方案设计

一、 实验内容考虑不同库水升降条件下,“浸泡—风干”循环作用对岩石试样实验, 对每一期试样进行单轴或三轴实验, 得出在不同水位升降条件下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及在不同“浸泡—风干”循环期次作用下力学参数劣化规律。二、 试验岩样试验所用砂岩取自三峡库区秭归沙镇溪镇白水河滑坡, 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岩。在同一个岩层开出较大片的岩块, 并在现场切割成小块运回试验室钻心取样。 根据《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以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标准, 同时满足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三轴试验岩样规格要求, 经过细心切磨制成尺寸为Φ50mm×100mm圆柱形试件。 试样的精度严格满足规范要求: 高度、 直径偏差≤±0.3mm, 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0.05mm(图5-1)。岩石矿物鉴定结果为绢云母中粒石英砂岩(图5-2), 孔隙式钙质胶结结构, 基质具微细鳞片变晶结构的中粒砂状结构。 岩石由石英、 长石、 岩屑、 云母等组成。 碎屑组分有燧石岩屑, 次角-次圆状, 粒径0.3mm, 占10%; 石英碎屑, 次角-次圆状, 均匀分布,粒径0.3~0.5mm, 占80%; 基质组分为绢云母, 占10%。图5-1 岩石试样图5-2 岩石显微结构三、 实验方案考虑不同水位与浸泡条件, 以及“风干—饱和”循环过程岩石强度劣化规律。浸泡一个周期后, 对试样进行声波、 回弹测试, 通过三轴试验得出不同期次、不同水压条件、不同围压下岩样的强度, 分析砂岩试样浸泡后强度劣化规律。 具体试验流程如图5-3所示。图5-3 库水条件下水-岩作用实验流程考虑六次“饱和—风干”循环过程方案, 浸泡周期为30天, 自然风干为五天, 然后把风干的试样重新放入仪器中继续浸泡, 为一个循环周期, 如图5-4所示。图5-4“风干—浸泡”循环试验考虑三种水位升降及浸泡方案, 设计三种水位条件, 0. 8MPa水压(80m升降)、0.4MPa水压(40m升降)、0.0MPa水压(未升降)。 每期试样30天, 前10天上升到设计水位, 中间10天水位稳定期, 后10天为水位下降期, 如5-5所示。图5-5 不同水位升降及浸泡试验方案四、 试验所需仪器1.岩石取心机、岩心切割机取心机用于钻取Φ50mm圆柱岩石岩心, 最大取样深度630mm, 摇臂手动升降, 配有台虎式夹持装置; 岩心切割机与取心机配套使用, 如图5-6所示。本文制作试样为Φ50mm×100mm圆柱形标准试件。图5-6 岩石取心机和切割机2. HT225 WB型岩石回弹仪回弹仪是一种测定强度性质和弹性性质的测量仪器, 基本原理是使用回弹仪拉簧驱动仪器内的重锤弹击岩石表面,在试验面上一次锤击得到重锤的回击力,剩余的能量就是回击距离, 即为回弹值(N)。根据回弹值与岩石强度, 可以直接建立两者的经验关系, 当N值越大, 表明岩石强度越大;N值越小, 表明岩石强度底。本文用回弹仪测试岩石试样的回弹值, 检验岩石强度。3. NM-4A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NM-4A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裂缝深度、混凝土匀质性、损伤层厚度、 混凝土厚度、桩身完整性、结构内部缺陷、 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 NM-4A测定方法为: 将被测岩样放在具有压电晶体的两个探头之间, 一个探头作为重复式脉冲声波源, 另一个探头作为脉冲接收器。 均匀适当加压使探头与岩样紧密接触, 通过探头发射和接受的脉冲, 并经过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屏幕上即可显示两个探头之间的传播时间(T)。 根据岩样长度, 即可计算出声波通过该岩样的传播速度; 每块岩样重复测量多次,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岩样声波传播速度。图5-7 RMT-150C试验机4. 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图5-7)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为伺服控制, 有位移控制、行程控制与载荷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主要用于岩石和混凝土一类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可完成单轴压缩、 单轴间接拉伸、 三轴压缩和剪切等多种岩石力学试验。 本文主要用于对岩石试样的压缩试验。 单轴试验——由轴向位移进行控制, 加载速率为0.002mm/s; 三轴试验——先用力控制轴向力与围压一起加载, 轴向力速率为0.1kN/s, 围压加载速率为0.05MPa/s, 然后再用位移进行控制, 加载速率为0.002mm/s。5. XP-203E偏光显微镜(图5-8)偏光显微镜系统是将精密的光学显微镜技术、 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尖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 在地质、矿产、冶金等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仪器。XP-203E偏光显微镜可作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以及显微摄影。 电脑型偏光显微镜系统(XP-203E)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 偏光显微镜、适配镜、摄像器(CCD)、A/D(图像采集)、计算机。图5-8 XP-203E偏光显微镜系统6. YRK-1岩石溶解试验仪(图5-9, 图5-10, 图5-11)目前, 有关水-岩作用实验研究大多都在常压条件下进行, 很少有人考虑和研究库水压及水位升降条件下的水-岩作用试验, 也没有一种仪器可模拟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水-岩作用机理的实验平台。图5-9 有压岩石溶解仪的结构图图5-10 水压力室俯视图图5-11 控制箱YRK-1岩石溶解试验仪为本试验开发的一种模拟库水压及库水升降条件下岩石溶解试验仪, 下面将对该仪器进行详细的介绍。(1)一种模拟库水压力条件的仪器的研制本实验仪器为一种模拟库水压力状态下水-岩作用的实验装置, 模拟蓄水后库岸岩(土)体所受水压力环境, 通过考虑不同水压力及水位升降条件下的岩石-水作用的浸泡实验, 研究库水条件下的水-岩作用及力学损伤特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仪器制作由岩石溶解室(压力室), 动、 静水模拟控制系统, 压力控制系统, 压力传感带等组成。水压力室: 主要由底座、 圆柱形水压力室和盖板组成, 底板与盖板之间分布有八根加固螺栓, 通过密封垫圈将圆柱形水压力室固定在底座和盖板之间。水压力室采用不锈钢和有机玻璃制作, 以便承受较大压力。压力控制系统: 由内部压力传导系统和外部压力控制系统组成。在水压力室底部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带与外部压力控制系统相接, 该压力传感带与外部压力控制系统相连; 外部压力控制系统由供压装置和高精度压力表以及压力传导管道组成, 通过高精度压力表将15MP压力转变为0~1.4MP(量程范围)的压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带(稳压状态), 通过压力传感带将压力传递给水, 进而控制水压力室中的水压, 满足实验要求达到的压力状态。动、 静水模拟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稳压电源、 直流电机、 叶轮组成。 直流电机安装在水压力室的底板下部, 通过转轴与水压力室内部的叶轮相连。 可以模拟在动水状态下岩石的溶解特征, 也可以模拟在静水状态下岩石的溶解特征; 同时, 通过控制直流电机转速进一步模拟在不同动水状态下岩石的溶解特征。 与压力控制系统组合可以进一步模拟在水库库水压力状态下(具有一定的流速情况下)的水-岩作用。 同时在水压力室下部设置水样采集口, 通过水样分析研究岩石溶解特征。(2)岩石溶解仪操作步骤a. 压力室放置试样。 首先将制备好的岩样放入水压力室内, 分层直立或横卧摆放;盖上盖板并将加固螺栓拧紧, 固定好。b. 压力室充水。 通过进水管向水压力室内注水, 注水期间将放气螺丝打开, 将水压力室内空气排除, 直至水漫出注水管后, 封闭进水管, 拧紧放气螺丝。c. 控制压力室水压力。 连接外部压力控制系统与内部压力控制系统, 确认连接完成后, 将总控箱中的气源压力调节阀全部放开(拧至最松位置), 放气阀放到“开”的位置。 缓慢旋转气源压力调节阀, 按照实验要求调节压力, 并通过外部压力系统通过压力传到装置将压力传递给水, 保证水-岩作用是在一定库水条件下进行。d. 取出试样。 完成一个实验周期之后(实验流程要求), 获取试样之前, 首先关闭总气源(氮气瓶), 按照试验流程调节阀慢慢将气源压力减小, 打开放气阀以及放气螺丝,使残余气体放出。 开放水样采集口, 获取足够水样供分析。 取出岩样做相应分析。(3)岩石溶解试验仪的特点该仪器制作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 易操作、安全可靠, 可以模拟库区岩体所处不同水压力环境, 根据需要保持或调节水压力状态模拟库水位升降; 设置动、 静水模拟控制系统, 以模拟库水扰动; 设置取水管道, 以便分析离子浓度的变化。该仪器可以模拟在库水升降条件及水压力状态下岩石所处的水环境, 为研究库水条件下水-岩作用机理及力学特性而提供一套室内实验平台。
2023-08-28 15:16:241

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8)表达与交流等.故答案为:(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试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8)表达与交流
2023-08-28 15:17:201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一、受试对象。受试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按受试对象不同,可以把实验分为三类: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现场试验。受试对象选择是否合适,是实验能够成功的关键。医学研究受试对象有人和动物,通常先做动物实验,再做人体观察,比如新药疗效的观察通常是先做动物实验,初步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后,再进一步在患者身上做临床试验,来确定其疗效和副作用。而有的实验就能够直接在人体进行观察,比如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等。二、处理因素处理因素也叫受试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的特定的实验措施。处理因素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掌握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实验效应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2、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3、必须标准化处理因素,确保处理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如一。三、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在处理因素作用下,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局。通常通过某些观察指标,定量或定性地反映实验效应。在实验设计中不能遗漏某些重要的观察指标,避免实验结果不可靠。选择观察指标的的基本原则如下:1、客观性:尽可能选择客观指标,避免出现笼统的、不确切的指标。有的客观指标还具有判断的主观性问题,比如X线胸片是客观的,但是判断时有主观性问题,对于此种情况,要制定明确的判断标准。2、精确性:选用的指标要尽量精确。指标的精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准确性是指所观察结果的真实程度,即观测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属系统误差。精确性是指所观察结果的深度,即重复观测时,观测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属随机误差。实验效应指标要准确精密,但前提是准确可靠。3、灵敏性:要尽量选择高灵敏性的指标,即选择能够显著提高灵敏性的仪器对观察指标进行测量。但也要考虑实验经费问题,对灵敏度高的仪器,费用都比较昂贵,要根据实验经费,选择相对廉价且灵敏度高的测量方法。4、特异性:为更好地揭示研究问题的本质,观察指标还要具备一定的特异性。比如进行糖尿病诊断时,测定血糖的特异性就比测定尿糖的特异性要高。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进行实验设计时,为了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需要设立对照实验,使得出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通过干预或者控制研究对象,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2、平行重复原则:当做某个实验的时候,有时出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多做几个对照实验,让这几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若是都出现一样的结果,会更有说服力和科学性。3、单因子变量原则: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比如说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只改变反应的温度,其它因素比如pH、酶浓度等完全相同并且适宜。
2023-08-28 15:17:301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实验设计简介:实验设计,是任何任务的目的是描述和被假定来反映变化的条件下解释的信息的变化的设计。该术语通常与实验相关联,在实验中,设计引入了直接影响变化的条件,但也可能涉及准实验的设计,其中选择了影响变化的自然条件进行观察。实验设计步骤:研究者在实验前根据研究目的拟定的实验计划及方法策略。其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实验程序,并提出将如何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分析、心理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可归纳为: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拟定验证假设的方法、程序;选择适当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评价标准:评价一个实验设计可以有许多标准,但主要是看其能否充分发挥以下功能:恰当地解决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验设计必须与研究问题匹配;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即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实验设计的分类:1、单组设计。在所选被试编组时不设置控制组,其基本模式是前测—处理—后测,通过前后两次测量的差异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统计结果一般采用t检验法。单独使用这种类型的实验设计已不多见。2、对比设计。这是心理实验最基本的设计之一。它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施以实验处理(也称处理);另一组为控制组,不加实验处理。为使两组被试尽量同质,便于比较,一般采用随机分派法分组,通过测量两组的差异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3、完全随机化设计。又称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它起源于抽样理论,即依据概率统计的原则,把被试随机分派到各组,接受各组应进行的处理。由于是随机分派,所以在理论上各组接受处理前各方面是相等的。
2023-08-28 15:17:441

血糖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的主要过程:一、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的纲要,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我们才能设计合理的变量。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样的实验将来预期的结果是确定的,胰高血糖素一定升高血糖;另一种是探究性实验:“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预期的结果实不确定,有多种情况,可能光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抑制萌发或者无影响。 二、做出问题假设 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 三、制定方案 1.明确实验原理 有些实验设计是考查已有知识,题干中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实验原理,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材料和用具来判断。如上述例题中如果提供的是第一组实验用具,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如果提供的是第二组实验用具,其原理就复杂得多,包括: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颜色反应。根据这些原理,先用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加淀粉,10min后滴加碘液,如果试管呈现蓝色,说明蛋白酶把唾液淀粉酶水解了,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但有些实验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知识,题干中往往会告诉实验原理,我们主要按照其提供的原理应用即可。 2. 选择材料用具: 一般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和用具都要利用 3. 确定方法步骤(实验程序) 通常实验步骤如下: (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步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分组最好要有标号(也可采用表格方式) ②大样本量(可重复多次) ③控制单一变量(可变因素):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他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如材料的一致性等 ④通常要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具体实验,设置对照类型 A 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因素处理。如过氧化氢的自然分解 B 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对同一人的不同条件下的营养状况的研究 C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对照。如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如实验组注射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实验步骤最好分步表述 4.设计实验记录方案 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下列实验记录的设计,以保证实验记录科学、准确、客观全面。不丢掉有用的信息为结果分析提供丰富的资料。 ⑴ 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 ⑵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如观察菌落的形态、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在相同的时间内(10min)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等 5. 预期可能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类型和所学的知识) 有时需要标明注意事项:如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安全等
2023-08-28 15:18:421

谁能帮我设计一个大学物理创新实验啊!~

2 研究型实验及其开设要求 2.1 研究型实验的基本内涵 通常“研究型”物理实验是在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研究型”实验通常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测取数据,摸索实验规律,然后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探寻答案,并试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解释。这类实验的开设目的是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实验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研究型实验的选题 研究型实验要精心选题、科学设计。实验内容要新颖、有趣味性,物理现象比较明显和具有可研究性。同时还要考虑实验室条件和学生的水平与能力,能让学生在比较熟悉的理论基础上作初步的分析与发展。既要与已知的现象、理论和方法有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基础物理实验,研究型实验内容不能过于复杂,要求不宜过高,要能通过分析、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 2.3 如何开展研究型实验的教学 与传统物理实验不同,研究型实验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因此,开设此类实验项目的最好方式是利用实验室开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和掌握实验时间。研究型实验项目可以有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拟等形式,但无论那种形式,对实验指导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选的研究型实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能够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完成实验,并掌握能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研究型实验更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因此,学生完成研究型实验后要求写出的实验报告可以不同于普通实验的报告,可以写成研究总结报告形式或研究论文形式,甚至可以采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口头报告研究结果。 3 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进行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设计 迈克耳逊干涉仪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分振幅方法实现干涉的光学仪器,作为近代精密测量光学仪器之一,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检测技术等领域[4]。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能以极高的精度测量长度的微小变化及其与此相关的物理量。如果与CCD摄像、图象处理等现代监测技术结合,可以实时观测和分析各种干涉现象的变化,达到干涉检测和自动控制的目的[5,6]。因此,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进行研究型实验设计具有变化多、内容丰富、研究性突出等特点。这里我们以“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量气体折射率” 为题,作为一个研究型实验的案例,简述其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3.1 设计原理与实验装置 实验时,可以向学生提供:迈克耳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带气压表的“气室”、CCD图象采集系统等实验器材,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测定空气等气体的折射率。这里简述实验基本原理: 在传统的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个测量光路上放置一个可充气的“气室”,干涉图的观测采用CCD和计算机进行图象采集与处理。如图 1为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实验光路图。 图 1 实验光路图 图中P为“气室”,它是由腔体、压力表和皮囊等组成。通过皮囊可以给气室中的气体增加压力,也可以通过皮囊的减压阀放气给气室减压,腔内气压可以通过压力表读出。图中接收屏W处放置一CCD摄像头,干涉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显示和处理。 当激光束通过图1中M1前面的气室时,干涉图样随气室里气体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当气压增加时,干涉圆环从中心涌出;反之,干涉圆环向中心陷入。通过研究气体压强变化与条纹移动的关系可以得到气体折射率。在恒定温度下,气体折射率n与气压成正比: (1) 式中p为气体压强,k为比例系数。在绝对真空下 ,则 。对于常压 条件下,则 ,当气室内压强改变 时,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引起光程差改变( ),可以观测到条纹的移动个数N。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2) 式中L为气室的有效长度,由上述各式可以推得常压( )下空气折射率为 (3)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利用图1的光路经仔细调节可以获得等倾干涉图象,图2是经CCD和计算机系统采集到的干涉图象。当改变气室内的压强时可以看到干涉圆环从中心涌出或向中心陷入。实验中先向气室充气加压,然后缓慢放气并观测干涉圆环向中心陷入的条纹数。 实验中用He-Ne激光作为光源( =632.8 nm),所用气室的有效长度L=75 mm,如果常压 取标准大气压强760 mmHg,则(3)式可以写成: (4) 表1给出了气室内压强增加值 与条纹移动数N和计算得到的折射率 之间的关系。 图2 CCD和计算机系统采集到的干涉图象 表1:气室内压强增加值 、条纹移动数N和计算得到的折射率 值 /mmHg 230 210 190 170 150 130 110 N/个 20.8 19.0 16.6 15.0 13.5 11.8 9.8 1.0002903 1.002904 1.0002805 1.0002832 1.0002889 1.0002914 1.0002860 对测量数据求平均值并计算不确定度,得到 数据处理的方法还可以用作图软件,作出 ~N的关系曲线,通过求斜率计算得到折射率 。空气折射率的标准值是1.0002926(对 nm)[7],测量误差主要来自条纹移动非整数部分的估读和气压表读数误差。另外,对气室的有效长度L和实验室的常压 的测量也对实验结果引入误差。 3.3 实验内容和难度的拓展 作为研究型实验,迈克耳逊干涉仪可以提供丰富的设计思想。例如,采用上述方法将气室与一充满不同气体的气囊(如氧气袋)相连,可以用于测量各种气体的折射率;如果对CCD采集图象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编程可以实现条纹移动的自动记数;利用这一实验系统可以仔细观测、分析定域和非定域干涉现象[8];如果采用面光源或扩束的平行光作为光源,在图1光路中气室P换成一个平板玻璃(或有机玻璃片、透明塑料片等),则可以检测玻璃表面平整度或介质内部的不均匀性;如果对有机玻璃片或透明塑料片等施加一定的应力,用上述方法可以分析透明介质的应力分布。等等这些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均可作为研究型实验开设。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不同要求,将上述研究型实验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开设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2023-08-28 15:18:521

教育实验设计的方法

教育实验设计的方法有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实施实验中的操作和步骤等。1、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制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为实验设计提供指导和方向。2、设计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制定清晰、可操作的实验设计,包括选择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流程、选择被试者和样本、测量方法等,确保实验设定符合研究目的,并且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3、实施实验中的操作和步骤:实验的实施需要注意实验时所涉及到的不同变量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设计好被试冠量化及质性数据的收集方法,并对每一项操作进行细致的注明,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4、提取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实验设计完成后,需要提取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来获取统计数据和结果,从而验证实验假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5、结果解释和推导结论:基于实验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结论推导,以回答研究问题,为相关领域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指导。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研究的背景、目的、可能的误差来源和操作难度,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计算方法和工具等方面,并适当增加实验的重复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研究者也要注重实验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变量和其他因素进行操作和调整,以达到实验的最终效果和目标。教育实验设计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并注重实验方案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正是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总结出更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法,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教育实验设计介绍教育实验设计是指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教育教学中有关教育对象、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旨在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可靠的研究结果,帮助教育教学改进和效果提升。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的确定。在教育实验研究中,一般需要先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例如探讨一种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评估某种教育策略的影响等。实验设计的制定。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后,需要根据具体需要,制定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明确实验的机构、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对象的数量、实验过程、实验所涉及的变量等。实验的实施。实验设定完成后,需要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开始实验的实施。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并适时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保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等方法的运用。
2023-08-28 15:19:001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一方面是验证已有的理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以及其实施,来证实自己的合理推测并得出相应结论。前者为验证性实验,后者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利用已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著名的实验1、相传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曾经做过比萨斜塔实验,但后来美国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凯斯·达维林指出这是一个误传,伽利略并没有做过这项实验。2、伽利略的斜面滚球实验。3、拉瓦锡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4、青蛙实验,在缓慢升高温度的水中的青蛙不会跳出水面而被烫死,这证明了心理学中人若对于环境的不适应程度不明显,危机感将下降的说法。5、密立根的油滴实验。6、牛顿的色散实验。
2023-08-28 15:19:291

怎么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是人们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利用实验用品来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使某种事件或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现,从而说明科学事实、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实验设计明确实验目标和内容(做什么)确定实验原理(理论上怎样做,可有多种途径供选择)收集相关实验资料(为什么这样做,选择最佳途径)选择实验方法(准备怎样做)落实实验用品(仪器、设备、药品等)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等)安排实验时间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评价(做得怎样)第二步: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严格控制变量)及时、准确收集实验资料(保存好原始记录).
2023-08-28 15:20:022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也是实验时很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并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目的,广泛联系。   2、选择方案,简便精确:   依据不同的实验原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主要遵循四条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直观性。   3、依据方案,选定器材。   4、拟定步骤,合理有序。   5、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2023-08-28 15:20:211

实验设计是什么

  广义的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   狭义的实验设计特指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
2023-08-28 15:20:291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也是实验时很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并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目的,广泛联系。 2、选择方案,简便精确: 依据不同的实验原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主要遵循四条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直观性。 3、依据方案,选定器材。 4、拟定步骤,合理有序。 5、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2023-08-28 15:20:481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常用的心理实验设计有几种基本类型,而这些类型常常是被综合使用的。单组设计与对比设计根据是否设置控制组(对照组)划分的两种基本设计类型。①单组设计。在所选被试编组时不设置控制组,其基本模式是前测-处理-后测,通过前后两次测量的差异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统计结果一般采用t检验法。单独使用这种类型的实验设计已不多见。因为在前测与后测中间有许多因素,如成熟、前测对后测的影响、测量工具的变形、情境的改变等,与实验处理的效果相混淆,从而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②对比设计。这是心理实验最基本的设计之一。它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施以实验处理(也称处理);另一组为控制组,不加实验处理。为使两组被试尽量同质,便于比较,一般采用随机分派法分组,通过测量两组的差异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其基本模式如Ⅰ。即使随机分派被试,但样本不很大时也很难保证两组在处理前同质,因而两组测量的差异不一定全是处理的结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常在处理前先对两组进行测量,即模式Ⅱ。如果前测的结果相近,可直接比较两组的后测,并用t检验法检验其差异,这时的差异即可认为完全是由处理造成的。如果两个前测不同,就要把前测作为共变量,进行独立样本单因素的共变量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克服了大部分影响内在效度的无关变量。但由于有前测,又增加了前测的反作用效果,使外在效果有所降低。所谓测验的反作用效果是指处理前进行的前测可能增加或减少被试对处理的敏感性。两种基本设计类型根据分组与处理方式划分的两种基本设计类型。①完全随机化设计。又称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它起源于抽样理论,即依据概率统计的原则,把被试随机分派到各组,接受各组应进行的处理。由于是随机分派,所以在理论上各组接受处理前各方面是相等的。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施以相同处理,则各组效果的平均数在统计上应没有显著差异;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处理,所得效果平均数的差异可被断定是由于处理的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设计的实验结果一般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方差分析。在对比设计中所列的模式Ⅲ和Ⅳ,都可以说是完全随机化设计,也可以算作对比设计。模式Ⅲ的特点是实验组不进行前测,控制组不进行后测。由于被试是随机分派的,实验组与控制组被看作同质,所以比较控制组的前测与实验组的后测,即可推断处理的效果。这种交叉前后测法虽在理论上能克服前测的不良影响,但较为理想的随机对比设计则是模式Ⅳ。它是把被试随机分为4组,即两个实验组和两个控制组,每两个之中都是一个有前测另一个无前测。模式表中的Y1、Y2、Y3、Y4均为后测的结果。用独立样本2×2方差分析法检验“前测与无前测的差异”、“实验处理与无处理的差异”以及“前测与处理交互作用是否显著”,就能既克服前测存在的反作用,又防止实验组与控制组可能出现不同质的状况。这种设计虽然比较理想,但它的被试有4组,人数多、实验次数也多,因而不够经济。②随机区组设计。又称被试内设计。它先把被试按某些特质分到不同区组,使各区组内的被试更接近同质,而区组间的被试更加不同。然后将各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派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按不同顺序接受所有的处理。这样,对于一个区组来说是接受所有处理的。这一点与完全随机化设计不同。完全随机化设计中各组只分别接受各自所应该接受的处理。Ⅴ是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模式。它与完全随机化设计的不同还表现在把“区组”这一变量也纳入了实验设计。这样,总变异就可以分成“处理间”、“区组间”及“误差”。与完全随机化设计相比,它能把由个别差异造成的变异估计出来。划分区组的依据与要考察的反应变量密切相关,即当同一区组的被试在第1个实验处理中得分高于其他区组时,在第2个处理中的得分也同样高。因此,随机区组设计的统计方法一般用相关样本的t检验或方差分析。另外,如果随机区组设计中的每一区组都进行所有的处理,便称为完全区组设计;如果每区组所进行的处理数小于总的处理数,则称为不完全区组设计。后者虽然每一区组不进行所有的处理,但每一处理所在的区组数须相同。大部分心理学家在实验中的处理数都不太多,基本上是用完全区组设计。若处理数很多(农业实验中常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实验的总实施次数很大,限于人力、财力及时间,则须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 这两种设计是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多少来划分的。①单因素设计。它的自变量只有一个,其他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均作为无关变量而加以控制。这种设计简明易行,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常不止一个,所以当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②多因素设计。自变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常用的多因素设计有完全随机化、随机区组和拉丁方等。完全随机化多因素设计根据自变量及每个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处理)的多少进行随机分组。在2×2因素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因素A、B,每个因素又有两种水平,共有 4种可能的处理,即A1B1、A1B2、A2B1、A2B2。这就必须随机地把被试分为4组,每组接受一种处理,即模式Ⅵ。通过独立样本的2×2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分析出因素A或B的单独作用及A与B的交互作用。随机区组多因素设计则需在2×2因素设计中选一组被试,让每一个被试都接受4种处理,在次序上哪个人先接受哪种处理用随机法决定,这样,每一个人的4种处理结果就是一个区组。该设计所采用的统计方法用相关样本的方差分析。拉丁方实验设计能以较少的实验次数完成实验目的。例如,A、B、C3种因素各有3个水平,需做33=27次实验。若采用拉丁方设计就不必做那么多次。在这种设计中,A、B两个因素的安排如Ⅶ。根据这样的安排,共9次实验。同时还要考虑C,要使它的每一水平与其他两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各组合1次,总实验次数仍为9次如Ⅷ。由于此设计常用拉丁字母,故称这种排列方式为拉丁方。其统计方法是拉丁方变异数分析。这种设计除了可减少总实验次数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即能平衡实验顺序的影响。但利用它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假设各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且因素的个数必须与实验处理水平数相同。 当研究者事先已认识到某些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但实际上却又难以妥善控制时,可采用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即被试的选择和编组、处理分配等都不是随机安排的。准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①间歇时间序列设计:指在实施处理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个被试组进行多次重复观测,通过比较整个时间序列的观测结果来确定处理的效果。所得结果的分析,需要对处理前后的一系列观测值作出检验和比较,通常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法。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指在两段相等的时间里测量一个被试组,其中的一段时间给予处理,另一段时间不给予处理,然后对在两段相等时间里得到的观测值进行检验和比较③非同质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其基本模式如下:从表面上看,该模式与对比设计中的模式Ⅱ相同,但由于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实验组和控制组是非同质的,对结果的统计处理所常用的方法是基础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④平衡对抗设计:指在实验处理的顺序上提供控制,以抵消处理先后顺序的影响所产生的顺序误差。在单组仅有后测的实验中,如果有两种处理A和B,采用平衡对抗设计就是按ABBA的顺序进行处理。 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确定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非实验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自然观察法、相关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和传记法等。在非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既不采用随机化程序,也不能主动操纵自变量和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非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①单组后测设计:对一个被试组给予一次处理和一次后测。②单组前测后测设计:对一个被试组进行前测、处理和后测。这两个研究设计都没有控制组。③静态组比较设计:对在处理前已经组织起来的两个原组(非随机选择的)中的一个原组给予处理和后测,而对另一原组不给予处理仅作后测,然后比较两组的结果。④事后回溯设计:在一事件发生之后才着手收集有关此一事件的各种资料,分析此一事件的效果和原由。由于非实验设计是真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所以也称为前实验设计。
2023-08-28 15:20:582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随机化、对照和重复的原则。1、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原则,也称为“随机化设计”,是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控制多种变量,并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研究的准确性更高。它可以用于对选择的参与者进行分组,以及研究组内变量的影响力,当其他变量的影响被控制后,随机化原则可以更好地了解所研究的变量是如何影响实验结果的。实验中最常用的随机化原则之一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通过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可以确保每个处理组的参与者具有类似的特征和背景,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涉及时间序列的实验中,随机顺序的应用十分重要。2、对照原则。对照实验包括空白对照、条件对照和自身对照相互对照。这种设计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只有设置对照实验,才能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包括空白对照、条件对照和自身对照。在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要保证彼此的对照条件完全相等,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3、重复原则。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实验需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实验。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实验设计中必须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以便观察其在实验结果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重复实验,可以消除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因此,平行重复原则是实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2023-08-28 15:23:011

小鼠动物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小鼠动物实验设计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研究目的清楚地阐明实验的科学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并说明预期的研究结果和应用价值。2、研究背景简要说明相关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说明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3、材料与方法详细介绍小鼠的选取、饲养、处理方法、实验组设计、样本收集、数据分析等,包括实验流程、实验方法、仪器设备和试剂等。4、实验方案(1) 实验对象:说明实验选取的小鼠品系、年龄、性别,以及样本数目等。(2) 实验组设计:详细说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设置,如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处理组等。(3) 实验方法:具体说明实验过程,如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处理时间、观察指标以及样本收集方法等。(4) 数据处理:描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和图表的绘制等。5、预期结果预测实验结果,包括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差,如何避免和纠正。6、预算和时间计划列出实验所需费用和预算,以及每个环节的时间计划。7、实验安全说明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应急措施。8、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标明资料来源。小鼠动物实验设计方案应该包括上述内容,并在合适的情况下根据你的具体研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2023-08-28 15:23:581

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

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观察/记录/测定心理现象 1、实验范式 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2、实验逻辑 将其他可能存在的环境变化因子控制在不变的水平,而是否引起人的心理现象是因为是否接受了实验处理,由此可以证实因果关系。 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理论研究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实验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材料。一切实验研究都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而心理学理论假设的构建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 1、自变量及其操纵 种类(刺激、环境、被试、被试暂时差别)、控制(操作性定义、检查点、仪器、刺激呈现方式) 2、因变量及其观测 种类(正确性、速度、概率、强度)、控制(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实验设计(对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说明)、评价标准(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单组后测、单组前后测、固定组比较(无前测/非随机)、事后设计(相关研究、准测组设计) 3、准实验设计 时间序列、相等时间样本、非等组前后测(非随机)、非等组前后测时间序列 4、真实验设计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多因素实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统计方法、相关样本) 1、内部效度 自变量/因变量/关系的明确程度、影响因素(历史/成熟/被试选择及分配/测验/统计回归) 2、外部效度 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影响因素(实验情景人工化/样本缺乏代表性/测量工具的效度) 3、构思效度 对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思的准确性、操作性定义、影响因素(理论构思代表性过窄或过宽) 4、统计结论效度 统计方法引起/统计结论有效性程度、影响因素(统计检验力/统计前提条件/测量工具信度) 考点: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实验研究的效度、变量及其控制、实验设计 易错知识点: 1、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单组前后测设计 单组前后测设计是在实验处理前施加一次前测,获得所抽取样本的最初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的效应。实验的结果可能受到练习效应以及历史成熟等因素的影响。 2、拉丁方实验设计采用循环法平衡实验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顺序、被试差异都作为自变量因素来处理。 3、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有: 1)消除法: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 2)恒定法: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3)平衡法: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 4)统计控制法: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所使用的一种方法,不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4、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心理效应的区分: 1)霍桑效应:实验气氛对被试反应的影响,通常发生在个体体验到新事物以后的状态。 2)安慰剂效应: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预期心理,被试在接受实验处理后,按照对实验目的的猜测来调整自己的心理或行为反应方式的现象。 3)约翰亨利效应: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 4)罗森塔尔效应:汉斯马通过观察主人的表现进行计算,与实验者效应相似。 5、实验研究效度的定义: 1)内部效度: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 2)外部效度:实验的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的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 3)构思效度:关于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思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定义与推论时的定义的一致程度。即对研究的特质在理论上构思的全面性; 4)统计结论效度:由于统计方法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 6、配对法的步骤不包括?随机分组 配对法是配对组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共同作业和配对分组。共同作业又称为事先检验或前测。 7、自变量与因变量 “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自变量是:超常与常态儿童。 “动机过程对青少年网路游戏行为意向的影响”自变量是动机过程,因变量是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意向。 8、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类型:组间设计、组内设计。组内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与组间设计相反的是组内设计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9、天花板效应:测验中由于题目的数量少或难度不够,使被试的得分受到限制,通过测验不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也叫高限效应。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 例如,同是100%的正确或100分,各个被试的反应不尽相同,有的吃力有的轻松。与之相对应的是地板效应。 *不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题目太难。(排除:被试不具有代表性、让4年纪学生做10以下加减、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 10、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总体或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环境的人为性、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被试样本的代表性。 *被试的选择偏向性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 11、实验的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一项实验的内部效度越高,意味着因变量的变化是由特定的自变量引起的。 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生长和成熟、前测的影响、被试者的选择偏向性、被试者的缺失、实验程序的不一致、统计回归。 *后测不影响实验内部效度。 12、额外变量。 实验者效应:主试有意无意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期望。 安慰剂效应: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语气影响被试的反应,导致理论上无效的实验处理也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霍桑效应:实验处理所带来的气氛影响被试的反应。 约翰亨利效应:对照组与实验组竞争过程中,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 13、恰当的因变量指标:1)有效性: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2)客观性: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观察到;3)数量化:可用数字、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程度来表示。 *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不包括?确定性(排除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14、操作性定义:根据某个心理现象的测定程序对这种心理现象下定义。 15、各类实验类型的理解与应用 1)实验前后设计:在实验条件处理前对被试者进行观测的结果与实验条件处理后所做的同样观测的结果加以对比的设计。比如实验前后都有问卷。
2023-08-28 15:24:061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各自的定义及三者的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主要是针对无关变量而言的,前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是完全没有控制,准实验是对无关变量不完全控制,真实验是对无关变量完全控制,教育实验一般都是准实验。
2023-08-28 15:24:161

举例说明混合实验设计

心理学中真实验设计可分为组间设计、组内设计和混合设计三大类!混合设计就是既有组内,又有组间!比如说研究小学儿童的记忆,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3(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其中记忆类型为组内变量,年龄为组间变量,这个就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设计!
2023-08-28 15:24:242

试验设计的方法

看目的和情况,不同的目的情况有不同的设计方法1. Complete Randomized Design:完全随机实验用于多组数据比较响应变量有没有不同以及改进,也叫比较实验设计,区组因素影响小2. Randomized Block Design:随机区组试验用于多组数据比较响应变量有没有不同以及改进,也叫比较实验设计,区组因素影响大3. Latin Square Design:拉丁方设计特殊形式的随机区组实验,自变量因子水平数与区组数相同4. Full Factorial Design:全因子设计用于分析那些因子对差产生显著影响,也叫析因设计5.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部分因子实验用于分析那些因子对差产生显著影响,也是析因设计,但要节省实验经费,减半或更多6. Plackett Burman:PB筛选因子试验用于筛选掉对差异影响小的因子,也是部分因子实验,但经费更少,只考虑主效应7. Response Surface Design:响应曲面设计,有CCC/CCF/CCI/Box-Behnken调优实验,通过实验得到二次方程,找到响应变量的最优点(小或大)8. Mixture Design: 混料设计调优实验,目的是得到某个参数最优点,分析什么样的原料配方最合适9. Robust Parameter Design: 稳健参数设计调优实验,目的是得到最优解,在此范围噪声因子的影响最小从而使流程差异小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设计,略。
2023-08-28 15:24:342

试验设计的内容

产品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设计决定的,一个好的试验设计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明确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6σ管理强调用数据说话,所以这个质量指标必须是能够量化的指标,在试验设计中称为试验指标,也称为响应变量 (response variable)或输出变量。第二是寻找影响试验指标的可能因素(factor) ,也称为影响因子和输入变量。因素变化的各种状态称为水平,要求根据专业知识初步确定因素水平的范围。第三是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用的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设计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选择了适用的方法就可以事半而功倍,选择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试验设计就会事倍而功半。第四是科学地分析试验结果,包括对数据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这些工作可以借助Minititab软件完成。
2023-08-28 15:24:491

单因素实验的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用随机化方法经将被试分为两组,使两组被试完全相等。在两组未进行实验前都进行测定看看两组在因变量方向上是否真的相等。实验开始前,实验组给以处理,控制组不给实验处理,最后两组再进行一次测定。优点:能够较明显的检查出实验效果如何;对被试者的需要量较少。缺点:每个被试需花费较多时间,容易产生疲劳;前后测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若事件间隔较长,易带来较大外来影响,造成顺序误差,使前面的观测影响后面观测的结果。 实验组、控制组,仅为后测控制组设计(posttest-only control group design):当每组的受试者至少达十五名,为了执行真正的实验设计,实施前测并不是重要的。除了无需施予前测外,与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相当。使用仅为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条件:a、实施前测成本增加,或因前测而对处理产生影响,致使不便于实施前测或前测不可行之时;b、受试者的身份需要保密之时。使用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时机:a、在处理条件之间有些微差异;b、可能有些许被试亡失;c、没有必要匿名;d、前测为受试者的例行工作的一部分。 四组设计,又称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Solomon four-group design):是指将被试随机取样,并随机分成四组,两组为实验组,两组为控制组,两组中有一组有前测,一组无前测。这实际上是将以上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和在一起。优点:可视研究者检查前测的可能效果,将事前测定的反作用效果分离出来,对实验处理的效果更加清楚,对无关变变量的控制比较完善。缺点:所选被试较多,实验经费较大。完全随机化设计的缺点:在完全随机化设计(单因素)中,我们是将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由处理不同造成的组间变异和由误差因素造成的组内差异。在此,我们实际上是把组内差异理解为实验误差。而忽视了实验组内被试内的个别差异。因此,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把可以控制的个别差异作为随机误差而不加以控制,增大了实验误差。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单因素)就是要从实验误差中将被试的个别差异区分出来,增加实验数据的有效信息,降低实验误差。 (Randomized block design):在实验中将实验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数个区组,使得区组内的实验对象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小,既保证区组内的同质性,并使每个区组均接受所有实验处理,且各个区组内每个处理仅有一次观测,其顺序是随机决定的。随机区组设计遵循原则:a、重复:设置的区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b、局部控制:确保同一区组被试的同质性;c、随机化:每一区组必须接受所有处理,并且在每一区组中接受处理的顺序必须是随机决定的。
2023-08-28 15:25:041

单因素实验的实验设计

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水平相互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包括Xa和Xb两个自变量的设计,叫做双向析因设计,简写为A*B因素设计。(A*B*C因素设计)例子:有三种小学语文教材,为检验其在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四种教学方法,即课堂系统讲授、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课堂系统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利用交叉分组的方法得到十二个处理(3*4),经过一段教学后,在每个处理中抽取被试进行测试。 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Complete randomalized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根据自变量及每个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处理)的多少进行随机分组。在2×2因素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因素A、B,每个因素又有两种水平,共有4种可能的处理,即A1B1、A1B2、A2B1、A2B2 。这就必须随机地把被试分为4组,每组接受一种处理, 随机化完全区组多因素实验设计(Random-groups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需在2×2因素设计中选一组被试,让每一个被试都接受4种处理,在次序上哪个人先接受哪种处理用随机法决定,这样,每一个人的4种处理结果就是一个区组。 (Latin-square experimental design):实验中采用循环法平衡实验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是实验顺序、被试差异,都作为自变量因素来处理。只要实验中自变量的个数(因素)与实验处理水平相同,而这些自变量间没有交互作用存在时,都可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表中a1、a2、a3为实验处理的三个水平,c1、c2、c3为被试的三种不同类型,存在个体差异。特点:a、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b、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c、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能够抵消实验中的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2023-08-28 15:25:191

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择(流行病学)

实验设计之初,应考虑在哪些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所谓研究人群是指符合研究要求条件的人群,既包括实验组,也包括对照组。   通常实验研究的目的总是期望将在受试人群中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更大规模的人群中去,而非只限于实际人群。为了便于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需先弄清下列三个名词的概念。   1、目标人群,亦称靶人群或参考人群,是指打算将流行病学实验结果推论(外推)的总体人群。   2、实际人群,是指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人群。   3、研究人群,亦称实验人群,是指上述符合研究对象标准人群中的一个样本。   上述三者的关系是:研究人群来自实际人群,而实际人群又来自目标人群。这三类人群的人数含量随实验研究目的而异。例如,对某些病的研究对象,它的目标人群可设想大到全人类,也可小到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有时也可限于某阶层、某性别或某年龄组。从人数含量看,归根结底目标人群大于实际人群,实际人群又大于研究人群。
2023-08-28 15:25:331

单一实验组设计名词解释是什么

http://01000011.cn/01NGUOXUEsichang/news单一实验组设计也叫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而不设对照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查看更多ue73401公益网提供内容ue642分享ue660点赞ue686踩ue70e举报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单一实验组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激发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 具体步骤: 1.选择实验对象 ...dec3.jlu.edu.cnue63c单组实验设计 - 百度百科单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类型。只选择一组被试,让其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然后进行测量或观察。其设计逻辑: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后期对心理或行为的测量与观察的效果...百度百科ue63c什么是单一组实验和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什么设置对照组?答案: 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
2023-08-28 15: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