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2023-09-03 05:31:48
共3条回复
里论外几

近年来,有关解决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却一直是一个研究相对薄弱和不充分的领域,随着国内外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和研究不断深入,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高要求,认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本质,了解适合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类型,有助于教师开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工作。本人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和自我监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的理论的一些认识,望能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原因

1、“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实际情景的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克服困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显得是不尽人意的。

解题主要是培养思维能力,而不是套用现成的结论。所以知识并不需要非常之多,重要在于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化的解题经验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仅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即基于解题的经历,形成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进而通过反思和提炼,形成解题能力。可以说,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2、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二)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的原因

我国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材,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图示、列举、列表、找规律、从简单情况入手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而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 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独立单元,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不多见。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将应用题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甚至是唯一途径。实际上,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苏教版教材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呈现的顺序主要是:“例题呈现——问题引导——方法呈现——策略总结——试一试——练一练——单元练习”。

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

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本研究力求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在国内,大量的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对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有关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数学应用题上,他们通过或自身或观察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并结合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关概念的定义、策略的分类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我国的张奠宙、刘鸿坤教授在他们的《数学教育学》里的“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中指出:

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并不包括常规数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问题是相对的。我国学者沃建中(2001)研究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情况。该研究认为在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结构上,数学优秀生和学困生解应用题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认知步骤:阅读、分析、假设、计算和检查等。分析阶段用时多少与解题成绩密切相关,分析是解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征,即从猜测策略到试误策略再到抓数学本质策略。我国学者李明振等人认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为:整体策略、模式识别策略、转化策略、媒介过渡策略、辨证思维策略、记忆策略。邹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于2007年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思考》一文中强调:①走进情境,获取信息。②处理信息,

形成策略。③应用拓展, 加深理解。④及时反思, 提升策略。⑤学以致用, 感受价值。刘勤于2008年在《策略不是教出来的》一文中提出:

①学生的经验是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②适时的放与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策略;③回顾与反思提升学生策略的筛选与优化意识。

综合以上现状,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的高度对解决问题的相关概念、策略及步骤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也从自身实践的角度对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研究。而我希望立足教材,通过分析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与分析教学案例的结合,重点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与学进行研究,从而促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教学的形成。

(二)概念的界定

1、 解决问题的策略通常指为了便于填补问题的空隙,选择、组织、改变或者操作背景命题的一系列规则。策略的功能就在于减少尝试与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答的概率。

2、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其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指向学生的内部活动,即学生的自我。它分为一般认知策略和具体认知策略。

①一般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指的是对学习材料进行重复记忆,反映了对学习材料的一种“表层”的或肤浅的加工;精加工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补充细节、解释意义、举出例子、作小结、作出推论或使之与有关的观念形成联想等;组织策略使之找出学习材料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及帮助记忆和理解,如列提纲、画结构图等。

②具体的认知策略是适合用来指导针对特定学习内容(如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的,如画图、列表分析、分类、一般化、转化、类比、联想、建模、简化以及寻找规律、估计和猜测、检验等方法都是属于具体的认知策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列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属于具体的学科方向的认知策略。

3、 解决问题策略是指导学生分析、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思想理论,它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容易理解指导探寻方向的理论。

4、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中,借以思考假设、选择和采取解决方法与步骤的方针与原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概括性认识。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是区别于数学解题方法与具体技巧的、具有普适性的、最高层次的信息处理方法。

5、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人们面临问题情景时通常采用的一类学习策略, 具有较高程度的程序性和相应的步骤, 是广义知识的一种运算性程序知识, 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区分新手和专家的标准之一。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并自觉运用学习策略;同样,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掌握并自觉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传统的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教学,是就一类问题提出某种有效的解题方法。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可看做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无法通过解答具体的某一道应用题得以掌握。同时,具体某一策略的形成,能提高其解决相关实际练习的能力。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心理学的依据

教育心理学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学生要学习的认知策略主要是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原有知识背景、学生的动机水平和反省认知水平。从现有认知策略的教学研究来看,认知策略学习的外部条件涉及教师处理好如下问题:若干例子同时呈现、指导规则的发现及其运用条件和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儿童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认知策略的学习。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编写,充分考虑了认知策略学习的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动机和反省认知水平,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二)《新课标》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在2001年出台的《标准》中,已经将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列为课程三维一体目标中过程性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数学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苏教版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安排

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教学内容做以下安排:

第一学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至三年级,没有独立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分别介绍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在教材中有渗透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思想方法,例如:二年级(下册)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中安排列表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在低年级“统计”这部分内容中,用到表格统计数字,这些都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学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分别介绍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介绍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来安排这部分内容:第一段,重点教学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第二段,重点教学用画线段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或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介绍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介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介绍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题过程中应用了画图和列表的策略。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介绍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转化策略是指当主体接触问题难以入手时,通过转化将其归结为另一个比较熟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教材内容的呈现,不仅注意到不同年级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在同一册内容的安排上,也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衔接,知识介绍符合螺旋上升趋势。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之后,介绍用列表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以及乘法分配律之后,介绍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选用合适的实际问题引出例题,接着通过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一练等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研究

(一)导入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不同于简单的练习,它不是简单的经过精加工的、封闭的、条件充分的、答案唯一的数学题目。它往往为学生提供一种情境,这种情境或表现为内容的现实性,与学生的经验相连;或表现为问题的现实性,属于开放型、结构不良的、经过了简单的数学化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当学生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掉情境中的非数学的要素,发现并提炼出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即分析问题存在的范畴、情境中提供的可用的材料、联想以往的问题解决经验、初步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选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例如:在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设计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先出示一个灯泡图,提问:“你能测它的体积吗?”再引出故事,爱迪生和阿普顿是怎样测灯泡体积的,最后,小结并板书课题。教师的第一问题促使大多数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继而紧张地思考,期待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再通过一则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楼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策略的认识,在以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经初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但学生往往关注具体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缺乏应有的思考。这样设计,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其积极思考。

(二)新授阶段

第一、关注策略形成的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从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能否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需要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过程,需要实施计划、调整计划、再施计划、问题解决等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应用某种策略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将策略变为己有。

例如: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有一道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怎样围面积最大?

张艳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操作,明确长方形周长是18米,推导出长和宽的和是9米。接着,通过小组操作找出不同围法;再引导学生在填表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一列举”的具体思考方法,并能在小组里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最后让学生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的数值越接近,它的面积就越大。在此教学过程,学生运用操作、列表或画图的方法,不仅初步感知了“一一列举”策略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同时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体现了策略与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掌握策略习得的方法

受传统教学观念、方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的更多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口袋,装进学生的脑袋。他们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由于对问题解决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上,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都没有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中的体验与反思作为关注点。显然,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间接知识的获得,而非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活动的经历。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获取某一具体策略,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索策略的形成过程,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学习不仅是一个不断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后,静下来回顾一下:我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怎样解决的?教师或同学的什么思路对我有启发?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会怎样做?而不会怎样做?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关注了反思,经常地引导学生反思上述问题,学生自然会形成反思的习惯,这也将大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策略,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切实地加强。

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的教学片断:当学生总结出三种转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在这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转化法”这种策略的形成的过程。在共同得出三种转化的方法后,出现如下对话: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3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1:都是把乙杯的果汁倒还给甲杯的。

生2:都是先求出两杯现在的果汁,再把乙杯里的倒还给甲杯的。

生3:不同的是方法,相同的都是知道现在的求原来的,而且三种方法都是把乙杯的40毫升倒还给甲杯,再求出两杯果汁有多少毫升。

师:不管刚才同学们是用图、表格还是用算式来表示,其实都是根据现在两杯果汁都是200毫升,把倒给乙杯的40毫升还给甲杯,从而找到原来两杯果汁的毫升数。

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生:玩牌与倒果汁,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已知事情发展的结果,根据事情的变化回过头去找到事情的起始状态。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回顾与反思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筛选从而优化形成策略的一个过程。当学生呈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有一个集体交流、比较、发现本质联系的过程,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所组织的两次回顾与反思:“请同学们观察这3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这一交流回顾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对策略进行筛选及优化的过程。“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个问题把刚才所解决的玩牌游戏和果汁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类问题的特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

(三)巩固阶段:设计层次性练习,巩固学生形成的策略

数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作为策略性知识,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必须实现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转化的较有效办法是“变式练习”,即通过改变策略适用的无关条件,让学生辨明不变的要素——思维策略的必要条件,从而提高策略掌握水平的一种练习安排。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要求有层次,并且呈现方式要多样。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应用策略解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练习的设计可分三个层次:

一是模仿性练习,即呈现归一问题情境,目的是巩固新知识;二是变化性练习,呈现归总问题情境,目的是通过问题变化,进一步体验解题策略的具体优势,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避免学生照搬例题的解题模式;三是综合性练习, 提供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增加训练量,

注意变化问题情境, 时常提醒学生应用解题策略, 使学生在应用策略的过程中形成策略。

例如:在陈英红老师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时安排这样的练习:

师:学校打算购买一些教学和生活用品,商店里的视频上正播放着相关的信息(大屏幕滚动播放价格信息)。

足球:每个56元 椅子:3把100元

排球:每个42元 黑板擦:10个20元

粉笔:20盒46元办公桌:2张150元

拖把:一把39元 篮球每个48元

计算机:一个24元 扫帚:3把10元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请大家来解决问题。( 电脑出示)

1、体育组买6个足球的钱,正好可以买几个篮球?

2、学校买7张办公桌共用去多少元?

3、学校用124元可以买多少个黑板檫?

4、每班发3把扫帚,可以发给24个班。如果每班发4把,可以发给几个班?

师: 每个学习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先认真读题,想想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怎样整理?

陈英红老师在课的末尾出示这道综合性练习,使训练形式多样、新颖,层次分明,目的明确,始终

围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在探究、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如何根据问题收集整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比较充分地感知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对列表法这一策略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策略的认识更深刻,逐步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使学生深切体会列表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神奇作用,并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能适时应用。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离不开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的教学研究,旨在反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供可操作性的促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逐步提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查看全部2个回答

数学思维公司,你拍一,专注3,12岁

数学思维来你拍一数学思维,32年教龄名师带队研发课程,从源头激发孩子兴趣。解决孩子不喜欢思考,上课效率低等问题。

北京天赋通教育科技..广告

「已解决」怎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怎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用了很多方法,打的,骂的都用过了,就是不好使。自从知道这个方法,再也不用担心他厌学了,学习很自觉了,省心省事。

南昌市家源校外托管..广告

评论两句4

下一条回答

精彩推荐

慧慧
近年来,有关解决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却一直是一个研究相对薄弱和不充分的领域,随着国内外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和研究不断深入,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高要求,认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本质,了解适合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类型,有助于教师开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工作。本人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和自我监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的理论的一些认识,望能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原因
1、“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实际情景的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克服困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显得是不尽人意的。
解题主要是培养思维能力,而不是套用现成的结论。所以知识并不需要非常之多,重要在于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化的解题经验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仅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即基于解题的经历,形成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进而通过反思和提炼,形成解题能力。可以说,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2、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二)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的原因
我国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材,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图示、列举、列表、找规律、从简单情况入手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而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 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独立单元,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不多见。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将应用题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甚至是唯一途径。实际上,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苏教版教材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呈现的顺序主要是:“例题呈现——问题引导——方法呈现——策略总结——试一试——练一练——单元练习”。
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
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本研究力求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在国内,大量的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对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有关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数学应用题上,他们通过或自身或观察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并结合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关概念的定义、策略的分类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我国的张奠宙、刘鸿坤教授在他们的《数学教育学》里的“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中指出:
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并不包括常规数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问题是相对的。我国学者沃建中(2001)研究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情况。该研究认为在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结构上,数学优秀生和学困生解应用题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认知步骤:阅读、分析、假设、计算和检查等。分析阶段用时多少与解题成绩密切相关,分析是解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征,即从猜测策略到试误策略再到抓数学本质策略。我国学者李明振等人认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为:整体策略、模式识别策略、转化策略、媒介过渡策略、辨证思维策略、记忆策略。邹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于2007年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思考》一文中强调:①走进情境,获取信息。②处理信息,
形成策略。③应用拓展, 加深理解。④及时反思, 提升策略。⑤学以致用, 感受价值。刘勤于2008年在《策略不是教出来的》一文中提出:
①学生的经验是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②适时的放与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策略;③回顾与反思提升学生策略的筛选与优化意识。
综合以上现状,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的高度对解决问题的相关概念、策略及步骤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也从自身实践的角度对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研究。而我希望立足教材,通过分析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与分析教学案例的结合,重点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与学进行研究,从而促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教学的形成。
(二)概念的界定
1、 解决问题的策略通常指为了便于填补问题的空隙,选择、组织、改变或者操作背景命题的一系列规则。策略的功能就在于减少尝试与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答的概率。
2、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其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指向学生的内部活动,即学生的自我。它分为一般认知策略和具体认知策略。
①一般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指的是对学习材料进行重复记忆,反映了对学习材料的一种“表层”的或肤浅的加工;精加工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补充细节、解释意义、举出例子、作小结、作出推论或使之与有关的观念形成联想等;组织策略使之找出学习材料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及帮助记忆和理解,如列提纲、画结构图等。
②具体的认知策略是适合用来指导针对特定学习内容(如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的,如画图、列表分析、分类、一般化、转化、类比、联想、建模、简化以及寻找规律、估计和猜测、检验等方法都是属于具体的认知策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列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属于具体的学科方向的认知策略。
3、 解决问题策略是指导学生分析、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思想理论,它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容易理解指导探寻方向的理论。
4、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中,借以思考假设、选择和采取解决方法与步骤的方针与原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概括性认识。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是区别于数学解题方法与具体技巧的、具有普适性的、最高层次的信息处理方法。
5、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人们面临问题情景时通常采用的一类学习策略, 具有较高程度的程序性和相应的步骤, 是广义知识的一种运算性程序知识, 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区分新手和专家的标准之一。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并自觉运用学习策略;同样,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掌握并自觉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传统的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教学,是就一类问题提出某种有效的解题方法。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可看做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无法通过解答具体的某一道应用题得以掌握。同时,具体某一策略的形成,能提高其解决相关实际练习的能力。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心理学的依据
教育心理学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学生要学习的认知策略主要是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原有知识背景、学生的动机水平和反省认知水平。从现有认知策略的教学研究来看,认知策略学习的外部条件涉及教师处理好如下问题:若干例子同时呈现、指导规则的发现及其运用条件和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儿童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认知策略的学习。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编写,充分考虑了认知策略学习的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动机和反省认知水平,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二)《新课标》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在2001年出台的《标准》中,已经将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列为课程三维一体目标中过程性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数学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苏教版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安排
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教学内容做以下安排:
第一学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至三年级,没有独立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分别介绍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在教材中有渗透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思想方法,例如:二年级(下册)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中安排列表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在低年级“统计”这部分内容中,用到表格统计数字,这些都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学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分别介绍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介绍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来安排这部分内容:第一段,重点教学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第二段,重点教学用画线段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或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介绍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介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介绍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题过程中应用了画图和列表的策略。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介绍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转化策略是指当主体接触问题难以入手时,通过转化将其归结为另一个比较熟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教材内容的呈现,不仅注意到不同年级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在同一册内容的安排上,也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衔接,知识介绍符合螺旋上升趋势。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之后,介绍用列表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以及乘法分配律之后,介绍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选用合适的实际问题引出例题,接着通过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一练等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研究
(一)导入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不同于简单的练习,它不是简单的经过精加工的、封闭的、条件充分的、答案唯一的数学题目。它往往为学生提供一种情境,这种情境或表现为内容的现实性,与学生的经验相连;或表现为问题的现实性,属于开放型、结构不良的、经过了简单的数学化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当学生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掉情境中的非数学的要素,发现并提炼出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即分析问题存在的范畴、情境中提供的可用的材料、联想以往的问题解决经验、初步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选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例如:在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设计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先出示一个灯泡图,提问:“你能测它的体积吗?”再引出故事,爱迪生和阿普顿是怎样测灯泡体积的,最后,小结并板书课题。教师的第一问题促使大多数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继而紧张地思考,期待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再通过一则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楼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策略的认识,在以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经初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但学生往往关注具体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缺乏应有的思考。这样设计,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其积极思考。
(二)新授阶段
第一、关注策略形成的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从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能否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需要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过程,需要实施计划、调整计划、再施计划、问题解决等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应用某种策略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将策略变为己有。
例如: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有一道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怎样围面积最大?
张艳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操作,明确长方形周长是18米,推导出长和宽的和是9米。接着,通过小组操作找出不同围法;再引导学生在填表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一列举”的具体思考方法,并能在小组里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最后让学生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的数值越接近,它的面积就越大。在此教学过程,学生运用操作、列表或画图的方法,不仅初步感知了“一一列举”策略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同时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体现了策略与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掌握策略习得的方法
受传统教学观念、方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的更多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口袋,装进学生的脑袋。他们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由于对问题解决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上,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都没有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中的体验与反思作为关注点。显然,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间接知识的获得,而非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活动的经历。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获取某一具体策略,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索策略的形成过程,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学习不仅是一个不断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后,静下来回顾一下:我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怎样解决的?教师或同学的什么思路对我有启发?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会怎样做?而不会怎样做?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关注了反思,经常地引导学生反思上述问题,学生自然会形成反思的习惯,这也将大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策略,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切实地加强。
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的教学片断:当学生总结出三种转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在这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转化法”这种策略的形成的过程。在共同得出三种转化的方法后,出现如下对话: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3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1:都是把乙杯的果汁倒还给甲杯的。
生2:都是先求出两杯现在的果汁,再把乙杯里的倒还给甲杯的。
生3:不同的是方法,相同的都是知道现在的求原来的,而且三种方法都是把乙杯的40毫升倒还给甲杯,再求出两杯果汁有多少毫升。
师:不管刚才同学们是用图、表格还是用算式来表示,其实都是根据现在两杯果汁都是200毫升,把倒给乙杯的40毫升还给甲杯,从而找到原来两杯果汁的毫升数。
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生:玩牌与倒果汁,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已知事情发展的结果,根据事情的变化回过头去找到事情的起始状态。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回顾与反思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筛选从而优化形成策略的一个过程。当学生呈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有一个集体交流、比较、发现本质联系的过程,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所组织的两次回顾与反思:“请同学们观察这3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这一交流回顾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对策略进行筛选及优化的过程。“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个问题把刚才所解决的玩牌游戏和果汁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类问题的特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
(三)巩固阶段:设计层次性练习,巩固学生形成的策略
数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作为策略性知识,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必须实现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转化的较有效办法是“变式练习”,即通过改变策略适用的无关条件,让学生辨明不变的要素——思维策略的必要条件,从而提高策略掌握水平的一种练习安排。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要求有层次,并且呈现方式要多样。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应用策略解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练习的设计可分三个层次:

一是模仿性练习,即呈现归一问题情境,目的是巩固新知识;二是变化性练习,呈现归总问题情境,目的是通过问题变化,进一步体验解题策略的具体优势,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避免学生照搬例题的解题模式;三是综合性练习, 提供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增加训练量,
注意变化问题情境, 时常提醒学生应用解题策略, 使学生在应用策略的过程中形成策略。
例如:在陈英红老师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时安排这样的练习:
师:学校打算购买一些教学和生活用品,商店里的视频上正播放着相关的信息(大屏幕滚动播放价格信息)。
足球:每个56元 椅子:3把100元
排球:每个42元 黑板擦:10个20元
粉笔:20盒46元办公桌:2张150元
拖把:一把39元 篮球每个48元
计算机:一个24元 扫帚:3把10元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请大家来解决问题。( 电脑出示)
1、体育组买6个足球的钱,正好可以买几个篮球?
2、学校买7张办公桌共用去多少元?
3、学校用124元可以买多少个黑板檫?
4、每班发3把扫帚,可以发给24个班。如果每班发4把,可以发给几个班?
师: 每个学习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先认真读题,想想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怎样整理?
陈英红老师在课的末尾出示这道综合性练习,使训练形式多样、新颖,层次分明,目的明确,始终
围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在探究、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如何根据问题收集整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比较充分地感知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对列表法这一策略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策略的认识更深刻,逐步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使学生深切体会列表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神奇作用,并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能适时应用。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离不开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的教学研究,旨在反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供可操作性的促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逐步提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牛云

对解决问题有帮助。

相关推荐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5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生计算,师巡视)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 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 师: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呢?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块) (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计算的结果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这两个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它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讨论,师巡视) (7)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8)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 相同点: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 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 意义相同(都算了长方形的2条长与2条宽之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左边先算和,再算积;右边先算积,再算和 2、再次感知。 你们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 (图略) 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5+3)×4=5×4+3×4 3、概括定律。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两个等式: (61+39)×2=61×2+39×2 (5+3)×4=5×4+3×4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师: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 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出示幻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小黑板出示:(25+36)×4 ,谁是它的好朋友? 6×(20+30) (a+50)×6 45×8+55×8 7×16+7×18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①(12+50)×3= □×3+□×3 ②15×(40 + 23) = 15×□+15×□ ③78×20+22×20=(□+□)×20 ④▲×+●×=(□+□)×□ ⑤66×28 + 66×32 + 66×40=(□+□+□)×66 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①,三位选②,其余都选③。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电脑逐个显示订正后的答案。 4、选择其中一组题目来计算 甲组乙组 ①100×13+2×13 ① 102 ×13 ②(63+37)×39 ②63×39+37×39 ③ 9×(46+54) ③ 9×46+ 9× 54 师:先观察,确定一下你做哪一组。(先选好要做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交流答案。) 5、实际应用。 足球比赛的时候,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饮料。准备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吗?(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师: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学生完成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哪里最好? 3、老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 4、作业(略)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断对错。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书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大纲》要求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 × 8 25 × 4 25 × 6 × 4 7 × 8 × 5 2 × 3 × 50 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创设情境,师生比赛。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 40+4 )× 25 37 × 45+55 × 37 68 × 32+68 × 68 ( 80+8 )× 125 比赛的结果:老师算得快学生算得慢。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这 时 老师导入: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老师告诉学生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进入新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 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1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 2 、应用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 3 、什么地方用乘法分配律? 4 、例 7 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 , 自学课本 64 — 65 页的内容。要求学生用 6 、 7 分钟的时间掌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学生欲望值高,所以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尽办法去记忆新知识。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新知识。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也会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互相交流,加强记忆。 老师相信,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学们就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认识的乘法分配律为大家介绍一番。 由于上一环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这时他一定会特别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诉大家。这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加强记忆。 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附: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 × c = a × c+b × c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试题: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 32×(200+3) 8.32×200+32×3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新课 1.教学例7 (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板书: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 “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第7题,7.先让学生独立做,8.然后集体核对,9.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4、 第9题和第10题,18.先让学生独立做,19.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5.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l9*题。当学生想出一种算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这道题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80—30—30)×110; (80—30×2)×110。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5、6、8题。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5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 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2023-08-29 17:10:58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2、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3、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4、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5、教学过程:设疑引入:口算AB,(2+8)525+85,(2+10)323+103,(9+11)696+116,(12+18)5125+125(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学生猜后再公布答案。)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6、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7、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8、指导探索:(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教师板书算式:(64+26)2642+262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9、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10、教师板书算式: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11、尝试讨论: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12、验证发现: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13、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14、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15、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16、反馈调节: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42+35)2=42+35、2712+4312=(27+)、1526+1514=()、72(30+6)=()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17、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64+36)8648+368、(28+32)7287+32、1539+4539(15+45)39、4050+509040(50+90)、74(20+1)7420+74、25(17+3)2517+253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学生选题计算。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18、解决实际问题: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19、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2023-08-29 17:11:131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页例3.   【教材与学情定位】   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   1、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络,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   2、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汇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提炼,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25×14=   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个25是多少。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   过程:25   ×14   100 25×4   25 25×10   350   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最后写‘+"号。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10 和25×4?实际上是把14分成了10+4的和   师随生动:14分成10+4的和乘25   指25×14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可以画等号吗?可以   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 23×16=   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   15×12=10+2×25=10×15+2×15   23×16=10+6×23=10×23+6×23   16×25=10+6×25=10×25+6×25   现在还想等吗?   15×12=10+2×25=10×15+2×15   23×14=10+4×23=10×23+4×23   16×25=10+6×25=10×25+6×25   生:相等。   师:为什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   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个23是多少;右边10个23+4个23是多少。两边都是14个23是多少,所以相等。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汇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37=   10+9×23=   32+25×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萤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萤幕红色字型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生一:10+5×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生二:10+7×52=10×52+7×52   生三:10+9×24=10×24+9×24   生四:30+2×52=52×30+52×2   【设计意图】   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51=   △+■×○=   引汇出字母形式:   a+b×c=   师:观察和班上和萤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   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   也可以写成a×b+c=a×b+a×c   【设计意图】   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6×27 ○ 4×27+6×27   14+86×39 ○14×39+86×39   100+1×37○100×37+1×37   3×62+5×62+2×62=   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4判断:   136+27×5=36×5+27×5   213+79×12=13+79×12   334+61×43=34×61+43   42+4+3+1×5=2×5+4×5+3×5+1×5   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情景剧:生活中的握手问题:   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   师:透露个小秘密,这是我们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距离我们还很远,而我们却掌握了这个规律,最后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在全校领导和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支援下,乘法分配律得到了比较好的呈现和展示,课堂中展示了如下几个亮点:   一、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渡到乘法分配律是可行的。   自我感觉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碰到乘法分配律问题完全可以退一步,来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譬如学生碰到101×37 99×26等等类似的题目计算起来将更加游刃有余,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的自然过渡。   这样的设计与执行,教师的导引学生的观察,而后的给左写右,然后的仿写,说一说。整整操作过程以庞大的资料说明问题,很大程度上自然有序的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这个阶段奠定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基础的理解和其字母形式的最初也是最真实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知识连续性的发展和练习中的应用。   三、情景剧的适时引入,促使学生认知更上层楼   生活中的握手问题与乘法分配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在判断部分加上情景剧,其主要目的是提前的预见性,在学生没有形成问题的时候,我们预感到这里会出现问题而提前预设,从而生成学生的纠错能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四、评价给力,激发学生思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评价,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给力的动作都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教师的鼓励,给自己的鼓舞。正是这样的兴奋才能促使孩子又不断地想法不断迸发出来,去发展,去实现教师所希翼的内容甚至还能出现更高的突破性发展,这正是良性评价的优点,也正是我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这只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的适度的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良性的评价,而不是哗众取宠,为了评价而评价。   存在不足:   一、细节之处仍存有瑕疵。   个别之处感觉总是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感觉放不开,不敢放开,这样的感觉制约了课堂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做好积淀的同时,给学生一个个升华的机会和时间以及空间,让他们真正的能够当家作主,用他们的语言进行阐述,进行思考。   二、落实上面书写部分尚显弱化。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不听课现象,我大力落实学生听课制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关注黑板,关注教师,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确实提高了学生听得质量,课下反馈,学生听得不错,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长此以往对学生反而会造成另一个极端的不良现象,这更不是我想要的。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提高自己课堂组织能力,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机会和机遇,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能够玩的开心,听得进去,说得出来,写的正确。保证人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研修将全面结束,磨课已经接近尾声。而我们的教学却在新的平台上全面铺开,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我们以研修的精神为引领,以磨课的态度对待平时的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每节课尽量精品化,教师和学生能力增长化。让进步成为一种习惯,让成功一次次倍增叠加。   认知不当之处万望批评指正,不胜感激。谢谢!
2023-08-29 17:11:211

什么叫整数乘法的交换律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axb=bxa结合律:(axb)xc=ax(bxc)分配律:ax(b+c)=axb+axc
2023-08-29 17:11:304

3 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1: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技能基础。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定律?请你用语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好吗?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掌握较好。我相信你们对于乘法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你们一定觉得很轻松。 2:旧知回顾 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学生口答板书如下) 7×8﹦56 6×7﹦42 3×7﹦21 8×7﹦56 7×6﹦42 7×3﹦21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诀)为学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一) 探索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 2:引领验证 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组题你会明白的。 25×4﹦ 17×23﹦ 4×25﹦ 23×17﹦ 3:概括乘法交换律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括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 你认为怎样称呼这一规律?(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称呼?(有加法交换律想到的) 师:正如你们说的,这就叫“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想。请你们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板书a ×b ﹦b ×a )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使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获取乘法交换律。 4:巩固知识 (1)口答: 15×23﹦ 8×125﹦ (2)口答:17×( )﹦36×( ) ( )×126﹦( )×37 (3)下面每组算式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换过来试一试,你对乘法交换律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25×126×4﹦ (4)组织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和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共苦乘法交换律。通过比一比使学生感受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简便计算的理念。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简单的计算却蕴含着如此奥妙,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更加深奥的数学奥秘。 (二) 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吗?你了解植树的重大意义吗?有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正在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干得很起劲,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四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2人负责浇水。)小组内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师: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课本的主题情境图,培养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感念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相信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很强。 (1) 请回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指名口 答,板书:25×4﹦或者4×25﹦体现了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 (2) 请同学们笔答: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独立解答,同桌可以交流 意见) (3) 组织反馈交流(请学生上台来展示,要求不同列式的学生。) 25×2×5 5×2×25 25×5×2 (25×2)×5 (25×5)×2 25×(2×5) (4) 引导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师:从上面算式和结果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三个数相乘,无论哪两个先乘,积不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这里既有乘法交换律的理解与应用,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乘法结合律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引导概括,形成乘法结合律 (1) 激发引导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实际,很有发展性,这些算式中又蕴含着乘法一运算定律,请你们会想一下加法结合律,然后对上面的算式做出选择,写成两组等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 (25×2)×5 ﹦(25×5)×2 (25×5)×2 ﹦ 25×(2×5) (3) 观察概括 师:通过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名说一说)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规律吗?(乘法结合律)我想你们一定是由加法结合律想到的,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迁移类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用到,下面我们共同的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a ×b )×c ﹦a ×(b×c)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继续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使学生在探索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方法基础。 (4) 巩固运用,提升乘法结合律 (1) 填□ 5×(14×9)=(5×□)×14 125×(8×13)=(□×□)×13 a ×25×4=□×(□×□) 6×13×5=13×(□×□) (2) 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u201eu201eu201e15×2×6 36×25u201eu201eu201e9×(4×25) 【设计意图】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并有开放性的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新知推广,内化提高 29×4×5 4×(35×25) 125×23×8 40×52×25 4×8×25×125 16×17×5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1) 知识回答:请你说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 方法回顾: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能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比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 2:拓展延伸 师:前面有同学提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你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想到几种列式方法?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祝你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情感、方法的问题、梳理,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2023-08-29 17:11:551

分数连乘简便运算方法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 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教具准备:自作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 用简便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251348(9+12.5) 125242、 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1/21/3○1/31/2 (1/42/3)3/5○1/4(2/33/5)(1/21/3)1/5○1/21/5+1/31/5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二、 探究新知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1) 各组观察复习第2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2) 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2、 应用(1) 教学例5.计算3/51/65.① 请试着做一做.② 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③ 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④ 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51/65=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1/2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例6 .计算(1/10+1/4)4① 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② 学生计算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1/10+1/4)4=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2/5+1=1.23、 小结在学生交流后,强调以下两点:(1)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 在计算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合理的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 巩固练习1、 学生在书上直接.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题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 完成第10页做一做。其中的第2小题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可以把87看作86+1来计算)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7、8、9题。五、总结通过这节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例5 计算3/51/65例6 计算(1/10+1/4)43/51/65 (1/10+1/4)4=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1/2=2/5+1=1.4
2023-08-29 17:12:14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 #教案# 导语】《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 3、集体讨论法 。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 0.65×201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板书)   0.7×1.2=1.2×0.7   (0. 8×0.5)×0.4=0.8×(0.5×0.4)   (1. 4+3.6)×0.5=2.4×0.5+3.6×0.5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   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师:(板书)0.25×4.78×4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1   =130+0.65   =130.65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1,因为201可以写成200+1,再把200和1分别与0.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电脑投影出示)32×1.25 (4+2)×0.9   三、拓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1、必做题:   (1) 102×0.45 (2)0.34×0.5×0.6 (3)1.25×0.7×0.8   (4)1.2×2.5×+0.8×2.5 (5)(0.8+0.2)×6.7   2、选做题   (1) 99×1.45 (2)99×1.45+1.45   (3)99×1.45+3×1.45-1.45×2 (4)99×1.45+2×1.45-1.45篇三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2023-08-29 17:12:44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三篇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但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2023-08-29 17:12:59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在课堂上,创设了植树活动的情境,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4+2)×25=428×25+2×25。   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后,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反着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通过学习,一些学生已掌握,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灵活应用。还有一些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淆。   所以在复习巩固时,要加强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对比,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构更清晰。还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试题的演练,灵活掌握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植树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通过这次植树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点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我们在引导中进行总结(4+2)个25的和也可以写为25分别乘以4和2,再把他们的积相加的形式,接着让同学们再次深化理解自己尝试写出几个类似的算式,由于是网上教学,没办法直接展示学生的算式,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写出几个算式,让同学们来说一说他们的观察到的算式,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进而通过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的不足:   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会错误的把中间的+抄写成×,导致错误。这说明学生没有完全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区分,还需要再次进行强调。   这节课上对学生的主题地位有所忽视。虽然是网课教学,没办法与学生共同在一间教室,没办法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但是顾虑到时间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减少授课容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首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接着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3-08-29 17:13:09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 #教案# 导语】《连乘、乘加、乘减》是混合运算中的一部分,学习这个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关键是现在学习了小数的乘法,能否把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这里来,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 (2)295 (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 (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板书: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图: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  (2)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 25.2      =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2.(1)272.182 (2)7.67 (3)20.582 (4)0.5707 (5)36.936 (6)0.88532   3.(1)运算顺序错误。改正:(2)计算错误。改正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  =0.94+25.8   =96.38    =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分别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与小数连乘、乘加、乘减这两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其中第二题的六道计算题,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篇二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篇三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1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习二5-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0.9×0.9×110 第二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利用课件出示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足之处: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而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2023-08-29 17:13:17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对教师而言教案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你是否也无从下笔?不会写的话可以参考一下范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一)   《田忌赛马》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活动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重点是“能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学习难点是“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懂得策略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索的主体,在播放“田忌赛马”这一故事后提出了质疑问题:田忌赢齐王还有别的办法吗?是不是只有孙膑的这种策略才能赢齐王呢?想不想验证一下?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知识,并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探索验证过程中,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切实体会到对策在这场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整罗列所有的对策,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成交给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填不完整所有的策略,只要有方法有思考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人人都填完整。学生在罗列策略的过程中,既巩固和应用了“搭配”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尝到学习的乐趣。个别孩子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引导取胜所需要的条件时,孩子反应不积极,没有出现预设中激烈争论的场面,可能是我引导的不够,环节中有些着急。    今 后采取的措施:   1、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练习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3、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还原学生得出答案的探究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探究性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二)   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有少数学生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书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平时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田忌赛马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意见和看法,使各自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本节课同学们最轻松、最兴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习。    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学生配合的不是很好,时间把握的不够。例如在师生出牌比大小时,学生第二次比时总不肯出牌,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使得后来整个设计没有如期完成。如取棋子游戏没有讲完。   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也省略了。这点也是我有疑惑的地方。田忌的策略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像齐王那样不改变出马顺序的对手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体育比赛都在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经营方面的例子是有,但我觉得离学生太远。另外在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我觉得也做得不够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三)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我还进行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不足之处:   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虽然本节课同学们一反课改以前的静而是勇敢的动起来。然而因为动使得本节未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完成复习统计表这一块。另外,由于教师说的其他水果有很多种,教师例举的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以至最后学生统计结果中选择其他的学生最多,最后还是没有决定好买什么水果合适。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四)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正确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师生竞赛,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教师先出示:   (1)8×(125+11)   (2)(100+1)×23   (3)648×5+352×5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比赛,王老师口算,你们用计算器算,看看谁能获。结果教师又快又对,学生都很奇怪,教师顺势导入: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计算器都没有老师口算得快的原因吗?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例题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等号连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课件出示问题)   生A:我发现左边括号外的那个数,写到右边都要乘两次。   生B: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三、练习有坡度,前后有呼应   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练习的形式多样,课本上的填空题解决以后,设计了判断题和练习题,把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提前预设好,而且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我特意把开始和老师比赛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是一节本色的数学课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自主探究环节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简洁,还可以再做斟酌。实际分配律的揭示过程与教案设计顺序有些出入,感觉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上课时对于教案的熟悉程度还有待加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五)   7月3号,我给市级骨干上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单第一节课的内容《温度》。下面,我就这节课,我想说一说自已的感想。这节课我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温度   让学生感受到温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上,我创设了“两瓶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冷和热——感知温度,从而导入本题。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找温度   这个环节,我也是从生活中的温度出发,以“冰箱窗口上的温度数据”引入,让学生会读温度,知道零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写法。进而介绍温度计、0度的教学。在这环节上,我第一次上课时,并不是这样设计的。经过教研员们的指导,让我体会到,温度来自于生活,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去寻找温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温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处处存在。    三、比较温度,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头疼的。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是特别的好。由于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要过高。必竞还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两组温度,一组零上,一组零下,通过标温度,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比较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们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会了怎样比较温度。能够掌握了比较温度的一些规律。其实,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出示:两个零上的温度,两个零下的温度,0度,大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大胆的去尝试。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有机会真想尝试一下。   四、观察地图,总结南北、东西的温度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国的天气情况,渗透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六)   乘法分配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练习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校买书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套故事书45元,一套科技书35元,各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45+35)×3=80×3=240(元)、45×3+35×3=135+105=24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可通过练习发现孩子们掌握得并不如意,在下节课我将继续加强练习。
2023-08-29 17:13:561

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理解与表达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扎实备课,设计出“个性化”教案。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一节好的备课,首先还是应该备好教材。一篇好的教案要求教师要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惟教参是论,不惟教辅是从。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转抄(下载.复制),照搬教学参考书,没有将教参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仅仅是起一个搬运工的作用。因此备教材教师也要运用新思维,转化新视角,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做到备出“个性化”教案。2、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备好课除备好教材外,还应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科学地教,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切实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安排教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第二,课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接受能力,使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交融,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第三,课后了解学生的困惑及困难,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便在组织新教学时能及时补救。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成就高效的教学。3、情境生活化,增强体验感。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渗透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就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感,从而取得教学的高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让新课导入生活化,可以让演示材料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挂图,代替课件,还可以让课外作业生活化,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产生学了有用,学以致用的对课本知识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产生“经验”与“顿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景。设境可以激情,设境可以激思,设境可以激趣,设境可以生情。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无从发现与探索,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景。这里所说的“问题情景”又分为新课开始的“引入情景”和课堂问题解决环节中的“设计情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越新颖,对比度越强烈,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他们探索的愿望就越强烈。如: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2023-08-29 17:14:152

谁会写小学四年级第七册数学(人教版)自主学习说课稿?最好适合学生学习!

(1)可以先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2)试写一些数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含有两级的数,教师集中讨论意见,归纳出:先写个级,再写万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教学时,也可从整万的数引入,让学生体会、理解写数的规则。4.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5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题。第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第2题安排了四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这也为后面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作了铺垫。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的数,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的能力。第6~9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题。第7题的写数,没有数位表来支撑,让学生直接写出。第8题呈现一组有关生物、地理、交通等方面知识的图片,由学生写出其中的数,素材具有知识性和时代感。第9题是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第10~16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练习。第10题呈现了一个读、写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数。既可使学生感到有趣,也为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提供了素材。第11题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读、写其中的数。图片的内容可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第13题是调查并收集大数信息的题目,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素养。第15题是判断题,通过呈现的4个数据让学生说出是否合理,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大数的感觉,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6题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比较大,但写数的要求以玩游戏的形式呈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
2023-08-29 17:14:453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    教学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知道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略写方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3、 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初步了解抽象概括的思考方法,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感受符号化思想。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代入求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扑克牌    教学设计流程设计:    一、由仆克牌引入新课   1、学生观察按顺序排列的扑克牌,A、1、2、3、4、5、6、7、8、9、10、、Q、,这里的A,,Q,,代表什么?   学生发言,A表示1,表示11,Q表示12,,表示13。   2、教师小结:看来,字母还能表示具体的数。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1(用出示)   让生观察:3、12、9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8、6、14这三个数在这行图中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提问:想一想前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该等于多少?   师:把□和△换成英文字母,你会吗?试一试。   (出示:   学生二人一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2、出示例1第(2)小题(出示)   ○+○+○=12 ○=?   n×5=15 n=?   3、出示   2、4、6、、10、12   师: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规律。)   师小结: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特定的数,想一想,我们以前还用字母表示什么?(运算定律)   4、教学P45例题2   ① 师:在数学知道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绛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那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回答师板书:a×b=b×a   师:有什么优越性?   (生: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② 师:大家想记的`更简便吗?自学x45小精灵下面一自然段。   师:学到了什乘?   师小结:在含朋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师板书:ab=ba或ab=ba   ③ 师:用a、b、c刦别表笺三个数,写出其他述算定律〢   学生交流<师板书:   a+b+c=a+(b+c)   a+b=b+a   abc=a(bc)   a(b+c)=ab+ac   师:a、b、c可以表示哪些数?(生:我们已学的任何数)   师小结: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其它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④ 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师:为了书写方便,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P45,你知道吗?   5、教学P46例3(1)   出示例3(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a   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   S=aa   师:aa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C=a4=4a   师:a4是字母与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练习:出示   bb= 7×7= tt= b7= 9a= s5=    三、练习巩固   1、练习P46第1题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a   b   S=_____ c=______   2、判断题   ①a×b写作ab ( )   ②a×1.2写作a1.2( )   ③a×a写作2a ( )   ④2×3=23 ( )   ⑤s÷12=12s ( )   3、省略乘号写出下列各式   X×3= a×a= 2×a= a×4×b=   4、P49第2小题,   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a2 2.5×2.5 xx 62   x2 6×2 2.52 a×2    四、小结
2023-08-29 17:14:58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

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 2、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3、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4、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设疑引入:口算A B,(2+8)5 25+85,(2+10)3 23+103,(9+11)6 96+116,(12+18)5 125+125(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学生猜后再公布答案。)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6、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7、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8、指导探索:(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教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9、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10、教师板书算式: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11、尝试讨论: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12、验证发现: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 然后汇报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 13、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14、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15、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16、反馈调节: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 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42+35)2=42 +35、2712+4312=(27+ )、1526+1514= ( )、72(30+6)=()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17、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64+36)8 648+368、(28+32)7 287+32、1539+4539 (15+45)39、4050+5090 40(50+90)、74(20+1) 7420+74、25(17+3) 2517+253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学生选题计算。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18、解决实际问题: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19、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2023-08-29 17:15:08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1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但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2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3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5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开始导入我是利用小学教学热身赛展开的教学。9×37+9×63和9×(37+63)。左右两排学生做不同的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两道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用括号的必要性和简便性,通过学生总结说特点引导他们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上周去滨州听课,学到了“猜测-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并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也在本课中用所应用。但是在引入时应该让学生们把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和联系理解透彻了,学生们会很快的猜想出这条规律,整节课讲速度有些慢,导致了几个经典的练习题没有处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导入新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题的处理,我感到比较欣慰。当发现学生们(80+4)×25=80×25+4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算式,让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举手,大约有5、6个同学高兴地举起手,还有一个同学得意地说“刚才我还以为做错了呢?”看到这种情景我接着说:“不举手的同学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此句话给了这些没有举手的同学的信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解法。这道题学生们非常容易做错,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6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 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 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 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 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 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2023-08-29 17:15:16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开始导入我是利用小学教学热身赛展开的教学。9×37+9×63和9×(37+63)。左右两排学生做不同的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两道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用括号的必要性和简便性,通过学生总结说特点引导他们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上周去滨州听课,学到了“猜测-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并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也在本课中用所应用。但是在引入时应该让学生们把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和联系理解透彻了,学生们会很快的猜想出这条规律,整节课讲速度有些慢,导致了几个经典的练习题没有处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导入新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题的处理,我感到比较欣慰。当发现学生们(80+4)×25=80×25+4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算式,让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举手,大约有5、6个同学高兴地举起手,还有一个同学得意地说“刚才我还以为做错了呢?”看到这种情景我接着说:“不举手的同学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此句话给了这些没有举手的同学的信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解法。这道题学生们非常容易做错,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6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做到让学生进行“探究、推理、自己总结规律”很难,因为上的是直播棵,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我从例题入手,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策略很多,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1)(4+2)×25;(2)4×25+2×25,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为什么:(4+2)×25=4×25+2×25,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讲完例题后,又让学生通过发语音、课堂连麦的形式让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例子不仅可放在具体情境中,也可借助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得出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及它的应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3-08-29 17:15:251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设置生物课程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三本必修,三本选修,每一本都对三维目标有着具体的要求,六本从培养学生层面上来说要求层层递进,从各方面的发展来说全面而无重叠。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学生于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重视过程评价即指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后,教师要及时评价,重视师生情感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的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  (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谓面向全体是指,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社会当今时代的人;面向全体还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而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面向全体也指我们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以学业成绩的优劣将学生机械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力推行所谓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取而代之,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但教学工作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利用多媒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备课件的过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些教学工具是为呈现知识服务的,只有它利于展增示教学内容时,才利用多媒体。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偏废的,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2023-08-29 17:15:492

工作总结结尾怎么写?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工作总结结尾的基本内容  1.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2.认识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在工作总结结尾中,应当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不足有哪些,出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3.表明决心 、展望前景。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工作总结结尾的注意事项  实事求是。2.条理清晰。   3.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例:1.公司职员工作总结结尾  2017年转瞬即逝,在领导的带领以及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2018年是质量超越年,是节能降耗年,我将迎接挑战!2.幼儿园教师工作总结结尾  过去一年里,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稚嫩的心灵、活跃的思维以及调皮的表情,带给我无数次的感动、惊喜与微笑。我竭尽全力爱孩子们,孩子们同样用最大的进步来回报我。我为孩子们开心、为孩子们骄傲、为孩子们喝彩,为我们美好的幼儿园生活加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做好明年的工作计划,争取将工作做到更好。
2023-08-29 17:14:361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500字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500字,自我陈述报告是自己对于自己最客观的评价,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完善自己,下面分享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500字相关内容。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1 走过了人生的每道坎,自身真的成熟了不少。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我不仅收获了诸多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做人的一些必备的素质。在和同学朝夕相处中渐渐把自身融入了这样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友谊就像战友情一样使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 不仅如此,三年前天真的男孩也明白 如何用一颗实实在在的心竺人处事。从前的我总会有那么点小私心,总感觉对自身应该好一些,但是在平常学习或生活中才渐渐体会到最重要的不是那颗私心,而是集体利益的无尚光荣,知道了像军人那样以服从为天职的真谛。真的很珍惜每一秒的来之不易。三年的路途中有过泪水、汗水,但更多的收获的喜悦,同学坳师爽朗的笑声。发出自身真的长大了,有了那一份责任感,我也有种献身祖国的冲动,今后这种冲动会一直激励我,为了心中那个最神圣的目标而奋斗。 曾经在课堂上昏昏沉沉的我,现在却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的在课堂上踊跃发言。遇到难题时,不再一个人闭门造车,而是积极与同学们讨论向老师们请教。也许自身面对知识这片汪洋,是何其的荧光一点。在课堂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在宿舍中也惜时如金。有时,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自认自身比高二时有较大的改观。倔强好胜,坚强的我渴望能“乘风破浪济沧海”。 每天坚持运动,只因在高三这争分夺秒时间里,我输不起时间,我得不起病。我不敢说自身是最勤奋的,因为我知道剑指江山的不只是我一个,拥有一份雄心壮志的也不只一个。未名湖畔柳,清华园中有,在我心中正如那圣洁的象牙塔,我希望能一睹其芳容。 高三,一段挥洒泪与笑,痛与苦,甜并涩的岁月,十年磨一剑,只为一朝出鞘,我,高三众多学子中的一抹流光,不求能熠熠生辉,但求能无悔我心,相信自身。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殷切希望,平庸但不意味着我自甘平庸,若无凌云志,怎可登九天。渺小并不意味着我自甘渺小,蚍蜉撼大树人们笑其自不量力,而高考是实力的碰撞,是深邃智慧的延伸,相信自身,我能行。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2 高中三年接近尾声,收获自是不少。 学习:形成一种自学的意识,养成一种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习惯,在这基础上寻求交流、帮助,利用集思广益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疏通思路、开拓思维。 集体生活: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分享。究其原因是心胸的不断开阔,心智的逐步成熟。集体生活使一个人成长,没有它的大学生涯甚至是不完整的。 精神:困惑是陪伴的,自省是不断的,遐想是时常的,结果是往往在一番挣扎矛盾之后找到出口但又马上陷入新的僵局,以此往复来回,是幸事亦或不是,至少我将它看成一种自我提高的必定方式。 遗憾、缺陷与收获是旗鼓相当的。 纵然有了学习的意识,但行动不力还不是空欢喜一场,纸上谈兵是不会让人有实质性提高的。 “距离产生美”反之,相处的越近,时间越久也许越会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心结,有障碍,更多的可能是由于自己心态不好,心理健康不时的会出现状况。 所以,需要这样来解决: 思维转化为成果才是硬道理,不要思前顾后犹豫不决,过多的困难估计只会导致停滞不前,去做就是了,争取尽力!
2023-08-29 17:14:38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教工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2人。1995年以来,学院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16项;1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省、部级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研究专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各级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0余部,其中《自然地理学》、《中国区域地理》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论文800余篇,多篇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Palaeo-geography,Climatology,Ecology》、《The Holocen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被SCI、EI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 近年来,朱竑、李保生、周尚哲、徐颂军、钟巍、陈忠暖、肖玲、王为、孙武、刘洪杰、张正栋等教授在文化地理、旅游规划、环境演变、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土地利用与覆被、海岸地貌、植物生态、城市社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地理科学学院目前有七位博导,分别是: 姓名 职称 备注 李保生 教授 现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副主任,华南师大地貌研究室主任,自然地理学科博士点组长。 周尚哲 教授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地貌第四纪方向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徐颂军 教授 长期从事环境生态、植物地理、林业生态、园林生态、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钟巍 教授 主要从事于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 周厚云  教授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近期主要从事与岩溶洞穴沉积有关的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特别关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在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王为教授现主要从事华南海岸环境教学与研究,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地貌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广东地质学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朱竑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地理学会第十一届历史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旅游学刊》等杂志编委。地理科学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分别是: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王为 教授 罗寿梅 副教授 张争胜 副教授 刘洪杰 教授 张加恭 副教授 夏丽丽副教授  孙武 教授 甄坚伟 副教授 张正栋教授肖玲 教授 胡伟平 副教授     陈忠暖 教授 舒娱琴 副教授      1、A Multi-cycle Climatic Fluctuation Record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SCI),地质学报 英文版— Acta Geologica Sinica, 79(3) , 2005;第一作者;2、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Ordos Desert , China since 1.1 Ma B.P. as Indicated by Yulin, 地理科学英文版-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5 (1) , 2005, 第一作者;3、2500a BP以来额济纳绿洲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过程, 地质学报中文版, 79( 5), 2005,通讯作者;4、额济纳绿洲沙尘暴沉积物质特征, 中国环境科学, 25( 5), 2005, EI收录刊物,通讯作者;5、Human settlement of the last glac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SCI), Current Science, 2003,第一作者。 1、实践教学基地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的研究,黄山,李保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传统优势学科的深化发展途径研究,李保生,王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2 .8(省级)(参编);
2023-08-29 17:14:401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第一部分 前 言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023-08-29 17:14:401

纸艺花手抄报内容有什么

莫非是小学生,还有手抄报?有图有制作时大家的感受就好
2023-08-29 17:14:412

英汉互译

1, in their living room2, in the red and black and white box3, said that poem4, in the camp5, tired and thirsty6, next year"s Mid-Autumn Festival7, in different festivals8, eat chocolate eggs9, do pumpkin lantern10, it appears very bright11, a very fine hair dryer12, on the bus13, in the bus behind the
2023-08-29 17:14:423

计算机专业有哪些课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计算机软件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软件项目管理、Oracle数据库系统。3、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网站建设。
2023-08-29 17:14:421

工作总结结尾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2023-08-29 17:14:471

2022新课标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有哪些?

2022新课标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新版课标中增加了量感、抽象能力。其中量感隶属于小学内容,抽象能力隶属于初中内容。对原来的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与模型思想进行了细化与拆分,推理能力调整成为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数据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数据观念,模型思想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量感能形成抽象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抽象能力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释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是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描述的。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 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 与关键能力,反映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具有高度整体性、一致性与发展性,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023-08-29 17:14:481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本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一)   斗争的生活使我干练,苦闷的煎熬使我醇化,这是对我高中三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实高的一名学子,三年来,我一直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奋斗,并相信我的梦想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我一直相信,每天,我都在不断地进步。我热爱生活,珍惜时光,充满自信地迎接每一次挑战。尽管看起来是在吃苦,但我认为能从学习中获取许多知识、经验就是最大的乐趣。除了学习外,我还积极能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我认为一个人应当全面发展。担任了两年班长,我一直能尊敬师长,团结集体,为集体争光,为此也受到同不穴的欢迎。在文明守纪方面,我也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我知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我还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争取能够在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学超:转眼间,我即将结束在实高的三年生活,高中三年使我认识了很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了更却被的起点。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二)   在思想方面:我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社会工作方面:我曾任班长管等职务,长期为同学们服务,参与组织了各项有益活动,培养了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方面:我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佑铭。现实生活中我也以此来鞭策自己,学习态度严肃认真,学习目的明确。每个学期,我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因此,我在上初中以来的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骄人成绩。   自我评价:为人诚恳,乐观开朗,富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求知欲望强烈;进取心强,乐于助人,爱交际,人际关系好。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三)   回顾高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掌握很多基础知识,也养成啦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四)   本人在三年的学习中刻苦努力,知进取,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是一件追求完美的事情,因此我及时弥补不懂不会的漏洞,在学习上做一个“完人”,不会让问题周而复始的叠加,从而造成人生的败笔和遗憾,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我深知学习的基础是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同时我作为班长,是班中的凝聚点,所以更加以身作则,积极地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有序的组织同学加入其中,替老师分担班中的事务,做老师的得力助手。   青春光阴匆匆,我已由刚升入初中的懵懂的男孩儿成长为了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共青团员。我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同时也会带走一切,所以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光阴,然后以百分之百的精神迎接美好的明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五)   在高中这三年来,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我平时认真学习,发扬了勤学好问的精神,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经常向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我知道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我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六)   高二一年以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社区服务活动和“走进工厂”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为我的人生阅历增添了不少光彩,还使我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校期间,我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做好分内之事,我所在宿舍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宿舍。另外,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协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   在学习上踏实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   在个人情商方面,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有时与同学相处不是很好。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这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2023-08-29 17:14:491

长条泡沫纸怎么折玫瑰花

1.首先需要准备制作花瓣的纸张。然后将其进行染色,将圆形的纸染色之后(使用其他任何纸张都行),将其展平,尽量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的纸张,这样纸艺花的效果更好。2.将圆形纸片对折3次,形成一个小的扇形。3.使用剪刀将扇形的地步减掉。4.然后沿着上一步制作好的扇形纸片的边缘进行剪裁,剪出一个花瓣的形状。(这个时候花瓣应该是散开彼此不相连的)5.另一个圆形纸片也按照2到4步进行相同操作,这样两个颜色的花瓣都完成。6.用剪刀轻轻的卷起花瓣的边缘,形成花瓣的自然皱折。7.取出一个胸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作为代替的东东),现在其上缠绕几圈铁丝。8.然后开始缠绕花瓣,可以交替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将铁丝缠绕到每一层的花瓣上。6.用剪刀轻轻的卷起花瓣的边缘,形成花瓣的自然皱折。7.取出一个胸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作为代替的东东),现在其上缠绕几圈铁丝。8.然后开始缠绕花瓣,可以交替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将铁丝缠绕到每一层的花瓣上。9.保持继续添加花瓣,当完成1/3之后,也就是第8、9片叶片开始时,将花瓣的卷缩面向外开始向花朵上包裹。10.一直这样操作下去,直到所有花瓣都被使用玩。11.这样花朵部分就制作完成了,实际这样已经属于成品了,您可以讲她别在任何您想要装饰的地方。12.接着可以给花瓣底部添加一个牙签,并且再用一些铁丝缠绕好。13.然后再缠上一些绿色的丝带。
2023-08-29 17:14:511

《荀子》中的10句哲理名言,非常精辟有道理,值得收藏

《荀子》十句人生哲理,精辟犀利,让人忍不住收藏! 一、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天论》 技艺高超的人不会去做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不许可的事情;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脱离主客观条件去胡思乱想、盲目行动。 二、欲观千岁,则数今日。——《荀子·非相》 想要知道千年前的事情,就要先去了解今日的事情,从中探求历史的足迹。 三、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懂得其中的至理,善于践行的人,能够探究其中的困难和疑惑。 四、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对于那些庸俗且散漫的人,就需要用好的老师和朋友来引导他。对于那些轻浮怠慢,自暴自弃的人,就用即将发生的灾祸来提醒他。 五、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不会被名誉所诱惑,也不因诽谤而恐惧。遵从道义来做事情,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颠倒,这边是真正的君子。 六、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荀子·劝学》 射箭射出去一百支,有一只没有命中,这样就不可以说是善射。行走千里的道理,虽然还差半步没有到达终点,也不能说是善于驾驶马车。 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指蓝色。蓝:蓼蓝,可从其叶子中提取蓝色染料。蓝色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由水凝结形成的,但它比水还要冷。后来有“青出于蓝”的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八、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荀子·法行》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努力的学习,等到年岁大的时候,便没有了才能。在年老的时候,如果不去教诲别人,等人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自己了。 九、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荀子·劝学》 去学习那些战乱的传说,去死记硬背《诗经》和《书经》中的内容,这样对实际并没有什么用处,即便学习了一生,最终也只会成为一个腐朽的儒生而已。 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尝:曾经。须臾:指极短的时间。跂:抬起脚后跟站着。我曾经整天思考,但效果还不如学习一会儿好;我曾经踮起脚来观望,真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啊。这句话指出学习新知和登高望远的重要性。
2023-08-29 17:14:511

法律服务公司合法吗

一、法律服务公司合法吗1、法律服务公司是否合法需视情况而定:(1)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是合法的;(2)经营是否合法要看具体的行为。可以到公司所在地工商局查询工商档案,看是否是在工商局注册。只有符合公司成立标准并且得到登记机关许可,公司才能成立。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条【公司登记】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二、法律服务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法律服务合同注意事项如下:1、企业应当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而不是与律师个人签订合同。聘请时应当查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许可证和律师个人的执业证书;2、企业在签订聘请合同时应当充分了解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充当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方面的能力;3、正确确定聘任期限。
2023-08-29 17:14:511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哪几类

一、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哪几类1、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类如下:(1)国家标准。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标准是食品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2)地方标准。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3)企业标准。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二、食品检验工作标准是什么食品检验工作标准包括:1、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应当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准确;2、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2023-08-29 17:14:521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欧美文学作品?

是指名著还是电影呀应该是名著吭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不读哦像是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先说这些吧希望帮到你
2023-08-29 17:14:522

请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同学,选鲍志东老师做导师如何?人好不?谢谢

还行吧鲍志东 男,中共党员,安徽巢湖人,1964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组织部部长。1986年和1989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分别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和矿床地质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获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00年上半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ami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及部级等科研课题12项,主持其中6项。在《Energ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Sedimentary Ge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59篇,其中4篇论文被SCI收录,2篇分别被EI和ISTP收录。合著专著8部,主编文集2部,参编教材2部。获省部级学术著作优秀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辽河西部古近系岩相古地理与沉积体系及其控制油气预测”(2005.7-2007.12)、“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与隐蔽圈闭研究”(2005.7-2007.12)、“吉林扶余油田东南过度区精细油藏描述”(2006.5-2006.12)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分布预测”(2006.8-2009.8)等项目多项。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和二等奖2项,局级奖励4项。 研究方向介绍:1. 储层地质学:研究内容涵盖储层发育的沉积学基础、储集体形成及其主控因素、储层建模与“甜点”(优质储集体)的地球物理预测;2. 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含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内容涵盖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岩石形成的沉积学机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古地理单元控制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原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机理。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博士生及硕士生)毕业去向:外资企业20%,中石化和中海油等研究院所60%,高校任教10%,出国深造10% 办公电话:010-89733103近期代表性著作1. 塔里木地区早古生代海平面波动特征:来自地球化学及岩溶的证据 2006 地质学报,80(3):366-3732.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为例 2006 西北大学学报,36(6):211-2143.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二叠系动力储层地质学研究 2006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2):199-2034. 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 2005 地质科学,40(3):429-438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 2005 沉积学报,23(2):194-2026. 基岩油气藏裂缝储层特征及发育规律研究——以辽河大民屯基岩油藏为例 2005 现代地质,19(石油地质专集):273-2777.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trols of the Hydrocarbon Source Beds: the Middle and Upper Proterozoic in Northern North China 2004 Science in China, 47(Supplement Ⅱ):133-1408. 前前陆盆地层系成岩环境特征及其孔隙演化 2004 岩石矿物学杂志,23(1):37-42。9. 鄂尔多斯天环坳陷北部山西-下石盒子组砂岩储集特征 2004 天然气工业,24(6):36-391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调研报告 200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 1.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973课题,沉积相研究负责人,1999.11-2004.10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盆地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3.5-2003.123.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中国石化攻关项目,沉积储层课题负责人,2001.6-2004.84. 辽河西部凹陷高升北地区沉积构造演化及有利目标区选择,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4.7-2005.115. 吉林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精细油藏描述,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5.5-2006.16.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重点教改项目,负责人。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 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 《滇黔桂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1995: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学术著作优秀奖(证书排名第2)2. 地质工程专业的创建与改革实践,199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证书排名第4)
2023-08-29 17:14:531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如下:1.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2.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为其特征。3.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体育教学相关介绍:1.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2.体育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学生认识活动的一般特征。由于体育这门学科技术性强,体育教学又有它自身的特点,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严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体育教学内外合一的健身系统性,体现了身体发育的有序性和全面性。有序性表现在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的“序”和身体主要器官发展的“序”。4.全面性指的是,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的过程,不仅具有使学生精力充沛、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且具有奠定终身体质基础、延年益寿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长期效益。5.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每一项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等,这些是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因素。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或参加比赛,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6.同时,体育环境还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校传统和班级风气等,这些都会有力地吸引,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和教育与之有关的人。7.提供了许多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更多情况下是不知不觉接受、有利于个性品质形成的机会和情景,并可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去,以收体育之效。
2023-08-29 17:14:311

参考文献

[1]Coulomb C A.Essai sur une application des régles des maximis et minimise à quelue problemés de statique.Memoire 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Paris.1776.[2]Rankine W J M.On the stability of loose earth[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47(1):9~27.1857.[3]Terzaghi K,Peck R B.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econd Edition)[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67.[4]顾慰慈.挡土墙土压力计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5]Rowe P W,Peaker K.Passive earth pressure measurements[J].Geotechnique,15(1):57~78.1965.[6]Cho G C.Unsaturated soil stiffness and post-liquefaction shear strength[Ph.D.Thesis][D].Atlanta: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SA.2001.[7]王成华,李广信.土体应力—应变关系转型问题分析[J].岩土力学,2004,25(8):1185~1190.[8]Thom R.Stabilité structurelle et morphogénèse[M].New York:Benjamin.1972.[9]Qin S Q,Jiao J J,Wang S J.A cusp catastrophe model of instability of slip-buckling slope[J].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34(2):119~134.2001.[10]Qin S Q,Jiao J J,Wang S J.A nonlinear catastrophe model of instability of planar-slip slope and chaotic dynamical mechanisms of its evolutionary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38(4):8093~8109.2001.[11]高鹏,艾南山.土质滑坡体破坏的突变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4,2(4):67~75.[12]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3]姚辉,王浩芬.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1991,10(9):18~21.
2023-08-29 17:14:311

英汉互译 1、用手机 2、在网上查找资料 3、write in the books

What can you do on the grass?Don"t dife a bike on a wooden bridge.Do they often do their homework at home ?You can"t take the newspapers home.where do you swim?
2023-08-29 17:14:313

高中生个人综合素质自我评价材料(三篇)

高中生个人综合素质自我评价1 随着三年高中生活的结束,我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但是很热爱学习,无论何时你看到的我总是一个学习努力,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人。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我有很好的精神面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新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高中生个人综合素质自我评价2 我专业知识扎实,已通过XX。责任心强,富有爱心和耐心,工作细心,高中学习能力强,与人沟通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 性格开朗,乐观,自信,自尊;能很好与人沟通,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有责任心,乐于助人;敢于挑战困难;对工作充满热情;接受能力较强;喜欢音乐,看书,运动,美术,会弹吉他;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实践经验与操作技能。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高中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精力,刻苦钻研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工作能力,与公司同步发展。 高中生个人综合素质自我评价3 我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好帮手,同学好朋友。我高中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好孩子,邻居好榜样。 高中以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人,为建设******中国做出自己努力。 一.高中个人综合素质自我评价范文(四篇) 二.公务员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三.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怎么写(五篇) 五.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个人总结怎么写(五篇) 六.初中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评价怎么写(五篇) 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入口官网:https://edu.huihaiedu.cn/ 八.初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怎么写(十篇) 九.高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三篇) 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怎么写(六篇) ;
2023-08-29 17:14:301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6篇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1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20xx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20xx总收入为532万,其中x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20xx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一.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二.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三.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儿科护理年度工作总结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xx年的经济收入比xx年稳步提高,全年本科基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在“5.12”国际护干节中,有两名护士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整个儿科被市团委评为市“青年文明号”组织,护士长获得市团委“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 一年来,在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下,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管理,具体落实。通过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管理,使儿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日渐上升,经济收入也有了相应的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如业务学习缺乏自觉性,穿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 今后我们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创儿科特色护理,攀护理质量高峰,换儿科护理新面貌。 20xx年,就是我工作的第*年了,这些年,我由一个蒙蒙憧憧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 病人在一轮轮的换着,科里也在这几年中离开了不少老同事,来了好多新同事!不过相处的岁月中,工作的协调与配合中依然那么依然有序。又快过年了,感触不由得从心底像投幕电影一样,放映着这一年之中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事情! 最有意义的事:今年我们分组了,这也许算得上是头等大事吧?我们科整个分了两组,我被分在了前组,虽然和从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多的差异,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勇敢的尝试着新的工作重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啊,也许换一下方法,会使我们的科室变得更加有力、更加强大! 在组长孙英的带领下,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紧紧地团结着!也许团结就是力量吧;以前有的事情拖拖拉拉,有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可是,自从分了组,大家都乐意去抢着去做,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病人和家属的反映都非常好,使我们巡视病房和病人沟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于是,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病人的满意、和领导的肯定。所以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全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光荣地获得了院第三季度护理质量考评的第一名! 最不安的事:“康复部要搬了,护士要合并了”。这件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牵扯着我们的心,随着一病区消化科合并到新大楼,相继是血液科、脑外科的搬迁,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多多少少会有想法。“我们科会怎样?我会不会被踢出局?”我想这个事情是多是少都影响着每一个人!我在一病区支援这20天里深刻感触到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好护士,没有人舍得放弃你!站好自己的岗位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要更努力和认真地去工作! 新的一年快来到了,我真诚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愿我们的科室工作更上新台阶,业务开拓新局面!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2 20xx年一季度,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科人员彼此协调,共同努力,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完成了科内各项工作。 20xx一季度,我科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一、工作指标: 1、常规透视:100人次;2、常规摄片:906人次;3、特殊检查:29人次;4、ct检查:551人次;5、全费收入:234099元;6、甲级片率:46.6%;7、诊断正确率:97%;8、x检查阳性率:65%;9、ct检查阳性率:85%。常规透视常规摄片特殊检查ct检查全费收入20xx一季度82人次970人次40人次432人次142464元20xx一季度100人次906人次29人次551人次234099元同比增、减↑18人次↓64人次↓11人次↑119人次↑91635元 二、积极配合医院完成了一季度体检工作。 三、业务方面及业务管理方面: 主要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完善和加强科内各项工作,如严格执行集体度片制度、会诊读片制度、《医院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学习、医疗安全教育及医疗风险学习、业务学习、基训练及考核、加强报告的审核及质量管理、医疗设备的保养及劳动纪律考核等。 1、继续实行集体读片制度及专家会诊读片制度。 2、加强了科内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按照20xx年四川省卫生厅颁发的《医院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3、在业务学习方面,加强了以“三基”为主业务学习。 4、加强了报告的审核及科内质量管理力度,做到了无重大医疗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四、在行政管理方面: 1、加强了科内综合考核办法,做到能者多得,多劳多得。 2、加强了劳动纪律的管理。 3、按常规做了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 五、科内目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放射科设备老化十分严重,严重制约着科内诊断技术水平和业务的开展,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更新设备,刻不容缓。ct机:现有ct机使用已有9年,明显陈旧老化,平时故障较多,严重影响临床工作,病员得不到及时诊断的现象时有发生,遇有急诊病例,只有转到外院治疗。 其次,扫描速度过慢,主要带来两方面负面影响: (1)对于部分增强病例扫描速度太慢,达不到诊断要求。 (2)由于现在要求ct检查的病员较多,经常出现病员等候时间较长,特别对门诊病员不利。 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球管已坏,为了节约,现只能租球管使用,2.4元/曝光次,平均每一部位支付球管费约50元,且现已过保修期,维修昂贵。若出现问题停机,势必造成病员大量流失。2x线摄片机系统:我们现在用的传统的x线摄片方式,现在已被淘汰,在各医院已基本不用,由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所取代,主要是传统的x线摄片方式的摄片质量差,影响诊断,收费低廉,致使成本较高,而数字化x线摄片可得到良好的图片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按现行的收费标准,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六、放射科20xx年二季度主要工作安排: (1)重点抓好医疗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一季度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彻底整改; (2)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开展科内工作, (4)进一步加强医院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学习及医疗安全教育; (5)科室配合医院尽快落实设备购置问题。 放射科: 二oo八年四月十日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3 放射科20xx年度全年在院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两委的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20xx年的中心工作,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不断简化检查流程,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全面提高了全科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院部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工作总结: 一、业务发展方面: 一年来,放射科着重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诊断质量。制定了科室的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一次的读片评讲制度,疑难病例讨论会及影像质量讲评分析讨论会,每个人完成了两次业务串讲。 20xx年5月飞利浦dr安装到位,使全科的影像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影像质量提高,患者辐射损害小,成像迅速快捷,网上传送功能更是实现了全院各科室之间的图像资料共享。借助pass系统的全面应用,不断的简化检查流程,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图像资料数字化储存率也达到了100%。 按照五年发展规划要求,本年度我科引进人才两名,不断的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今后的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于20xx年5月选派科室一同志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要求其学习结束后,把省人民医院先进的检查技术设备以及检查流程全面反馈到科室每一个人。 本年度我科也开展了新的诊断技术,如:全脊柱、四肢自动拼接成像及多部位的造影检查,增加了检查项目,扩宽了检查范畴。 20xx年我科共接诊患者:dr检查3万余人次,cr检查1万余人次,fr检查共5000余人次,普通透视检查3000人次。全科总收入较20xx年增长约20%。在此基础上,全科的卫生材料消耗与20xx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提高,在院部提出的增收节支方面也作出我科室的突出贡献。 全科40岁以下人员全部接受了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及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方面 20xx年全科人员先后重点学习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执业医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了良好的医德风尚,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我科室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操作检查中耐心细心,通过每一位患者到我科的一次检查,使其深刻体会到我院是“一家负责任的医院”,是一个有温暖有爱心的医院,让患者体会到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责任心。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帮助患者,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加强患者多部位的防护,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谢绝任何患者的吃请要求,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劳动纪律方面,科室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患者投诉纳入到了全科质量考核指标中,逐步与每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在全科逐步形成了自觉早上班,晚下班,常加班的工作秩序。 三、设备保养及安全管理工作 20xx年我科制定了一系列设备保养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养维护,并认真填写保养维护记录。如发生故障和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及院部,确保了全科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行。 20xx年全科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主持开展的每年一次的安全管理及防护知识培训,加强了对科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20xx年全科人员在院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业务总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基本文化理念也有明显提升。机器设备运行正常,全员尽职尽责,团结上进,人才培养及新技术开展工作也稳步推进。全科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展望未来,各项工作距院部要求和“三级医院”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如下: (一)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引进人才的层次有待提高 (四)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 (五)合理开发pass系统功能有待加强 (六)科室内会诊制度应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七)业务学习制度应认真落实。 总之,回顾过去,差距和不足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将逐步克服不足,缩短差距,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大局。和院部保持高度一致,为医院的全面建设做出放射科的努力和贡献。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4 本人于**年毕业进入临床,xx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本身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论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本身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本身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取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建树。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5 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的关怀教育下、在科主任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很快适应并进入了医生这个新的角色,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年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提高。 一、政治思想方面: 来到医院的一年多来,医院组织了许多集体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我坚持每次大会到位并做学习笔记,在科里,以毛主任为代表的党员们个个以身作则,不仅在工作中给我指导,还在生活中给我帮助,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我向党组织靠拢,在放射科党支部的鼓励下,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 申请书 。 二、工作勤务方面: 一年前,我只是一个有理论知识的医学生,来到放射科,科室同事们非常关心我的成长,给予我很大帮助,使我很快适应了放射科的工作,走上了工作岗位。毛主任坚持每天早~带领我读片并要求我对疑难杂症及典型病例做好统计工作,让我积累了经验;辛主任亲手指导我做透视、各种造影检查并带我做了两例介入治疗手术,让我掌握了基本影像检查以及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基本达到影像诊断医师的要求。医院作为空降兵十五军的保障单位成立了空降医疗队,我作为医院的生力军,参加了去年2个月的空降兵伞降技术训练和今年4个月的空降兵后装“两成一力”演练,安全~的完成了任务,为医院争了光。 三、专业学习方面: 我在毛主任、辛主任的指导下,对放射诊断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巩固和加深理论的学习,辛主任还督促我学习《中华放射学杂志》,积累影像资料,并要求我学习钻研影像诊断技术。今年我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进行了复习与梳理,报名并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以上几点是我这一年来的主要收获,当然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医疗上,我的放射诊断水平还有待提高,出现过漏诊与误诊的情况,我通过认真分析,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多看、多问、多记”,尽量避免医疗差错,尽职尽责,做好一名放射诊断医生。 2023年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篇6 本年度,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业务工作能力右一定的提高。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对于我科室去年新进的飞利浦dr机,我不但做到了熟练使用,而且也学习并掌握了该机器一些小问题的处理以及日常保养维护。并且研究掌握了该机器的一些附加功能如全脊柱成像等。 二、本年度工作中,本人加强了与临床一线科室的沟通协调。对于疑难患者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患者投照结束后与其主管医生深入讨论,解决了一些投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好评。特别是与骨科医生的的几次协同中,解决掉了个别骨科患者位置无法投照、投照视野显示不清等问题,并避免了几起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与口腔科主任及医生的探讨中解决了部分患者齿科片不清,无法投照的难题。 三、积极参加科室业务学习。本年度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我科实行了每日读片制度。我积极参加,不断加深自己的业务知识,虚心接受领导及同志们对于一些投照工作提出的建议,并努力改进,为影像诊断工作提供更好的、更清晰的图像。 四、积极参加院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平时休息期间,多次到医院作为“青年志愿者”为到我院就医的患者提供帮助,为我院提出的“一家负责任的医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在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对于领导交代的任务,一丝不苟的坚决执行。对于科室同志,做到了不但认真向老同志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年轻同志提出的一些问题也虚心接受,深刻反思。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能认真遵守院部的各项 规章制度 ,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政治思想学习有待加强,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有些工作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圆满完成自己承担的各项工作。 自从事办公室工作三个月的时间以来,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继承办公厅室优良传统,本着“服务领导、服务临床一线、服务患者”的原则,认真做好自己的职责。 一、及时上传群众意见,下达领导意图,妥善处理电话通知、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并认真记录。 二、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等有关规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化、制度化。 三、认真做好医院的接待工作,并按工作程序协调与相关工作部门的工作联系,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信息。 四、做好公文处理、签收来文并传阅,以及发送各种函件,各种文件保管得当,无泄密及丢失事件发生。 五、认真记录办公室日常工作日志。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一、由于工作的`性质,涉及工作多样复杂,知识需求面比较广泛,自己对此深感不足。 二、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组织、沟通能力上还略有欠缺,和有经验的同事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三、工作中不够大胆,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完善。 四、由于自己还年轻,工作中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开展工作时缺乏魄力。 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以后的工作做种要做到: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医院组织开展的各类学习,认真记录学习笔记,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办事、处理、协调问题的能力配合领导完成各阶段的工作。 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好好领导的好助手。 三、不断改进个人的服务水平,以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成绩。
2023-08-29 17:14:291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怎么开头和结尾,急需要范文!!!

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将成为历史,2010年已经成为过去,2011年已经来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在2011年,更好地完成工作,扬长避短,现对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由于自身工作经验有限,在看待事情方面还不太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的向各位前辈学习技术、管理办法,争取早日掌握更多本领,撑起一片天地。
2023-08-29 17:14:272

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获得食品测试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因此,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认证。那么,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CMA资质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注册公司,不同地区对于注册资金也是有要求的,至少50万以上的注册资金;第二步:工商注册完成后,需要购买仪器设备及招聘化学分析工程师。仪器必须为国家标准的化学分析仪器,要有CMC认证的仪器。基本的仪器配备为: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皂膜流量计、分析天平、大气采样仪、测氡仪、干燥箱等;第三步:人员需要至少一名化学分析高级工程师,数名化学分析工程师职称;第四步:进行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建立了完备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后,再向省级质监局申请计量认证;第五步:省质监局认证处会通知您何时来进行现场评审;第六步:现场评审(这是最关键的),如果申请认证的项目少,一般就来两个人,一个组长负责质量体系的检查,一个专家负责技术方面的检查。第七步:现场评审一般会开出一些不合格项,只要不是太多,一般没问题的。一是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的,二是要体现出专家的水平。所以肯定会有一些不合格项的;第八步: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至少要一个月。一个月后整改完成,将相关书面证明提交给组长。第九步:等候颁布CMA计量证书!
2023-08-29 17:14:263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什么内容

如果是只论电脑技术领域的专业和就业形势的话,那么肯定是技术含量越高越前沿的,技术方向越容易找工作,比如说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与运维工程师、云计算网络工程师、VR空间创意设计师。
2023-08-29 17:14:235

温柔值得摘抄记录的美文

温柔值得摘抄记录的美文文字真美好。1.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小池塘边跌坐看鱼,眉挑烟火过一生。—–沈离淮2.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村上春树3.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那只白鸽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如此,足够我爱这破碎泥泞的人间。——余秀华 《人间》4.玫瑰在离开小王子的时候说我当然爱你,没有让你感受到,是我的不对。—《小王子》5.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世界多么好。—海子6.站在时间的长轴上,以一个变量堆积的现在的自己,回首望去,真想对过去残缺、自卑的自己说一句:谢谢你,那时没有选择放弃。《暗黑童话》7.时间或许像灯光,日照褪尽了才能看见,彼此靠近但是没有关联,一盏熄灭了,另一盏刚好亮了。—林达阳8.这个世界是唯一的,人都要回家,都要用布把星星盖好,然后把灯碰亮。—顾城9.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泰戈尔10.我拿本书,在长椅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像个多愁善感的老头。—北岛11.当我们停下来认真观察生活的时候,生活就会涌现出无尽美好。嘈杂的传统市场,公交车上三三两两的学生,绚丽的酒.精,无力的植物,明亮的白日梦。还有风,睡眠,交谈,像种子一样裂开的傍晚。滤镜是有的,长镜头是有的,晶莹剔透的背景乐也是有的,当我们停下来认真观察生活的时候。—阿胖的万事屋12.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13.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围城》14.他的脸红不是因为亚热带的气候而是因为那天太阳不忠出卖一九九四夏末心动。—温特梅《太平山顶》15.明明将你锁在梦土上,经书日月、粉黛春秋,还允许你闲来写诗,你却飞越关岭,趁着行岁未晚,到我面前说:“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简媜《四月裂帛》16.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汪曾祺17.只会在雪地上写信,写下你想知道的一切。来吧,要不晚了,信会化的。—顾城18.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胡适
2023-08-29 17:14:221

腊八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腊八节的风俗有:腊八豆、腊八粥、腊八蒜、饺子、腊八面。1、腊八豆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2、腊八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3、腊八蒜泡腊八蒜也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家家户户用醋泡制蒜。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4、饺子腊八蒜的味道酸,有些辣。通常配着刚出锅的饺子一起吃。春节期间,腊八蒜不仅是一道佐餐小菜,对于过年的吃货们是一大福音。5、腊八面北方很多地区有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和臊子面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和上海的辣肉面是差不多的做法,腊八面也是选用肉糜和其他的蔬菜作为面条上面的浇头,也是很美味的。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
2023-08-29 17:14:211

放射科护士工作总结3篇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不妨先写提纲,再固定框架,后填充内容,这样思路会清晰许多,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放射科护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护士工作总结栏目!    放射科护士工作总结(一)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2004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2005总收入为532万,其中x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2004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放射科目前的问题   一、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二、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三、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院长的指导下,放射科党小组和科主任共同研究制定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1.采取复签报告形式。主班医师书写报告,报告形式分描写和印象,描写部分要详细规范,印象部分要准确;由副班医师复签后才发报告,当两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可由主班先发急诊报告,第二天读片讨论后发正式报告。   2.当发出报告有误,需要修正报告时,必须经过两签报告医师。   3.中午及晚上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单独发报告,第二天早上读片医师审核,有误诊或漏诊时重发正确报告,并由值班医师追回错误报告。   4.复诊拍片对比必须拿到旧片对比,写出对比意见;旧片未归还,报告一律不发出。   二、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1.由科主任主任组织和投照组长负责;   2.每位技术人员摄片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名;   3.当天写片医师在写片时严格按照标准评出甲乙丙丁片及废片,甲乙丙丁片者应在登记在申请单上,废片则登记在专门的废片登记本上。x片质量评片标准按科内细则执行。   三、强化执行早晨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综合会诊制度及课室内部小课业务学习制度。   1.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诊断组长负责;   2.读片时间:每天早评片之后。   3.读片内容:1.前日值班的x片,查看有无漏诊。误诊,以及评定x片质量;2.前日写片医师准备的x片。3.疑难片。   4.读片形式:由科主任和诊断组长组织,前日值班医师做主要发言,其他医师补充发言;疑难片做好登记,并由诊断组长负责追踪病理,择日病例讨论。   5.小课业务学习每半月一次,由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内容可以是自己心得总结。当前前沿学科知识或是按系统复习等,可由全体医师轮流,目的是提高各医师复习看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学习。   四、建立新的借还片制度。   五、日常排班   1.由科主任负责合理排班,每天上班人次按目前排班不变。   2.在A班医师回来前,D班或P班医师负责签报告,忙时可由CT室医师出来复签报告,A班医师出车回来后参与写报告,和B班医师互签报告。   六、科室内责任落实。监督及惩罚制度   1.成立放射科科室管理会。   2.设定诊断组长和投照组长,指定工作职责。   3.设定张继民为教学秘书。   4.设定张安生为质控与安全生产组长,全面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5.奖惩制度: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为废片登记,由写片医师登记废片号,在早评片分析废片后由主任或投照组长登记废片责任人。另一本为纪律登记本,登记每天迟到。离岗等情况,由主任登记,主任不在时由指定人登记。以上奖惩制度是是1-2月份本科室内的实行改革时期实行的奖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加以完善,奖惩由科主任落实,科管会监督。   七、第二阶段设想   1.时间:3月份电脑及打印机落实到放射科开始,到新设备(DR)安装。   2.根据第一阶段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   3.CT室与放射科合并,放射科部分医师轮入CT室操作,报告形式由复签该为由高级医师审核,CT报告及X光报告一起书写,统一由高级医师审核后发;   4.由高级医师指导读片,负责全科室人员的提高。    放射科护士工作总结(二)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做好护士工作计划,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即将迎来的 2015年,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我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绝对负责,这才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好护士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作为一名护士,我时刻的意识到我担子上的重任,我不会为医院抹黑,我只会来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会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会做到!    放射科护士工作总结(三)   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的关怀教育下、在科主任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很快适应并进入了医生这个新的角色,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年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提高。   一、政治思想方面:来到医院的一年多来,医院组织了许多集体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我坚持每次大会到位并做学习笔记,在科里,以毛主任为代表的党员们个个以身作则,不仅在工作中给我指导,还在生活中给我帮助,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我向党组织靠拢,在放射科党支部的鼓励下,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工作勤务方面:一年前,我只是一个有理论知识的医学生,来到放射科,科室同事们非常关心我的成长,给予我很大帮助,使我很快适应了放射科的工作,走上了工作岗位。毛主任坚持每天早交班带领我读片并要求我对疑难杂症及典型病例做好统计工作,让我积累了经验;辛主任亲手指导我做透视、各种造影检查并带我做了两例介入治疗手术,让我掌握了基本影像检查以及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基本达到影像诊断医师的要求。医院作为空降兵十五军的保障单位成立了空降医疗队,我作为医院的生力军,参加了去年2个月的空降兵伞降技术训练和今年4个月的空降兵后装“两成一力”演练,安全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医院争了光。   三、专业学习方面:我在毛主任、辛主任的指导下,对放射诊断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巩固和加深理论的学习,辛主任还督促我学习《中华放射学杂志》,积累影像资料,并要求我学习钻研影像诊断技术。今年我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进行了复习与梳理,报名并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以上几点是我这一年来的主要收获,当然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医疗上,我的放射诊断水平还有待提高,出现过漏诊与误诊的情况,我通过认真分析,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多看、多问、多记”,尽量避免医疗差错,尽职尽责,做好一名放射科的一份子。
2023-08-29 17:14:191

公司法务主要做什么?

法务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内部专门负责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2023-08-29 17:14:178

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开头及结尾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篇一】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开头及结尾 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为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有着良好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用心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党有了可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入党用心分子;的培训。在学校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乐于关心和帮忙他人,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本人一贯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优良传统,思想上用心要求上进,认真学习,以一名新世纪团员的要求时刻鞭策自我。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持续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二、学习方面   严格要求自我,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潜力、应用潜力和创造潜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我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用心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我的阅历。在心理方面,我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篇二】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开头及结尾 经过这一学年在学生会中的学习和锻炼,特别是在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活动时,发现了自身很多缺点和不足,在日常工作和与同学们的相处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新学期自有新气象,不论在新的一学期中不论我还能不能留在学生会工作,我都不再是刚进大学的新同学了,少了学长学姐的指引,但是,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新学期,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信心,迎接挑战!通过对之前工作的自省,我做出了对未来的一些规划。   其次,因为是在科创部工作,一定要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平时多关注相关方面的动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深入了解校园与社会上的情况。同时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好部门与广大同学之间的友好团结关系,及时地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第三,虚心地向老师、向各位师兄师姐和同学们学习、求教,向他们学习为人处世的成功经验和关于工作学习的方法,尽快地熟悉工作,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第四,严于律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也调动了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积极面貌。   第五,在工作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剖析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正视不足,勇于接受上级的监督和同学们的批评及意见,做到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不足。   第六,树立全局观念,着眼大局,工作中要服从上级的安排和指导。我们无论是在哪一个岗位,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服从大局的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帮助。最后,衷心希望第七届学生会能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做好学生会大学学生会工作计划,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工作方法,以广大同学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将佳木斯大学第七届学生会工作推上新台阶。各位同学,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让我们用聪明和智慧勾画出祖国美好的未来! 【篇三】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开头及结尾   电气技术院学生会是在院党委的下,在院某某的悉心指导和全院的的热情支持参与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最朴实的工作宗旨,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意识,健全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工作,使院学生会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得到了广大的认可。   在此期间,院学生会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院学生会的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推动文化的发展,在创新中求进步的原则自2020年9月到2020年5月份,我们开展了一下活动:   一、2020年11月份,由院学生会主办开展了全院第二届校园风采辩论赛,普遍激发了同学的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其次,通过本次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吸取长处,摒弃不足。再次,在活动过程中了同学们语言组织能力,使各个辩手都展示了自己的和风采。一个团队的协作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一个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滋味儿是不同的,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观念。   整个辩论赛就是在不断的提圆满结束,参加的同学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我院以后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积累了。虽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的,尤其是比赛过程中辩手们所散发出的活力,体现了当代生的风貌。凡事预则立,要搞好一个活动,组织者的很重要,同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地做,才能让我们组织的活动有声有色。最后,取得成绩并不会让我们骄傲自满,而是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为同学们献上更加精彩的,让同学的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二、同时也开展了我们学生会内部举办的文艺,其中包括已经、离职的07届主席团老干部也积极参与,且指导赵君和心理健康中心史红娇老师出席了,和众多的学生干部一起娱乐,体现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情谊。我们学生干部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在有限的舞台中,表演了一场非常精彩令人的晚会,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展现了我们学生会的,我们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是一家人。   三、在2020年3月为在校内刮起精神的浪潮,呼吁全校师生为人民做,院学生会与各系学生分会学生干部于3月13日下午四点半在楼门口举办学雷锋活动义务大扫除活动期间,院学生会干部深入到校园各个角落清除草坪上的纸屑,清理非法小海报等。虽然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能带动的人,强化了校园美化,人人有责的意识,还是值得的。   四、2020年4月17日,在院团委学生会的精心组织下,我院开展了以科技进,服务千万家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禾村中州街口,我院设置了家电维修、义务电工维修、旅游咨询、义务教学、医疗咨询服务、手机贴膜等服务站点。同学们利用所学技能与知识为居民维修电器,指导老师还运用通俗易懂的医疗知识向居民们讲诉卫生救护常识,英语的学生细心地为现场的小讲解了学习英语的相关技巧。在活动中,我院师生热心诚恳的态度与良好的专业技术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此次科技进社区,服务千万家活动主要是向社区人们宣传科技健康、友的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培养了我院学生奉献、友爱的良好品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023-08-29 17:14:161

推荐国内优秀文学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沈石溪的狼王梦
2023-08-29 17:14:1515

10篇美文推荐下,最好带推荐词

《半封情书》文/烈火有一条河,我试图逾越,反而越陷越深;有一张网,我试图通过,但怎么也摆脱不了千丝万缕的暗恋情结.深深的喜欢你,却不知如何对你说......《雪》文/烈火肌肤洁白,羞涩,悄悄飘落.我想抚摸你,虽然你冷漠;我想拥抱你,却擦肩而过.我曾暗恋你的体香,好想试触你的温度,不知你爱不爱我?《你是冰,我是火》文/烈火是谁冷漠了你的心情,让你不再温柔;是谁耗尽了你的热情,使你如此冷酷.是那寒冷的天,是那孤独的夜,伤透了你的心.迎着一缕暖意的朝阳,冰流出了感动的泪.喜欢冰,就要化作一团烈火.冰才会柔情似水.《爱之初体验》烈火忍不住青春的冲动,我想你.想你,忍不住心跳.你的眼睛,你的眉毛,你柔发的芳香,你羞涩的一笑.牵手,只为读懂你的体温;同行,或许是暗恋你身上的味道.《向日葵花》文/烈火太阳渐渐升起,千丝万缕暖意.葵花扭动柔美躯体,迎着太阳羞涩地开了.阳光照在葵花身上,温暖的感觉好美.太阳行空,葵花目视相随.夜深了,等待也是好美.《燕尾蝶》文/烈火我是一只蝴蝶,追求另类的爱情.燕子在飞,我拼命去追,不管她是否伤害我.《石灰吟》文/烈火千锤万凿出深山我真的不忍心见你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我不想看你伤心的样子我化作烈火只想温暖你这颗冰冷的心可是都是我不好爱越深伤就越痛是我伤害了你《霜》文/烈火深秋,天渐渐地让我变得心寒,直到与你相遇.在那个寂寞孤单的日子,只有你跟我在一起,真情向我表白.青春,我会想你!因为那曾经是一段刺骨的爱情.
2023-08-29 17:14:151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2023-08-29 17: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