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

2023-09-03 05:32:16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

   教学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知道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略写方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3、 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初步了解抽象概括的思考方法,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感受符号化思想。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代入求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扑克牌

   教学设计流程设计:

   一、由仆克牌引入新课

  1、学生观察按顺序排列的扑克牌,A、1、2、3、4、5、6、7、8、9、10、、Q、,这里的A,,Q,,代表什么?

  学生发言,A表示1,表示11,Q表示12,,表示13。

  2、教师小结:看来,字母还能表示具体的数。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1(用出示)

  让生观察:3、12、9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8、6、14这三个数在这行图中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提问:想一想前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该等于多少?

  师:把□和△换成英文字母,你会吗?试一试。

  (出示:

  学生二人一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2、出示例1第(2)小题(出示)

  ○+○+○=12 ○=?

  n×5=15 n=?

  3、出示

  2、4、6、、10、12

  师: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规律。)

  师小结: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特定的数,想一想,我们以前还用字母表示什么?(运算定律)

  4、教学P45例题2

  ① 师:在数学知道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绛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那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回答师板书:a×b=b×a

  师:有什么优越性?

  (生: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② 师:大家想记的`更简便吗?自学x45小精灵下面一自然段。

  师:学到了什乘?

  师小结:在含朋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师板书:ab=ba或ab=ba

  ③ 师:用a、b、c刦别表笺三个数,写出其他述算定律〢

  学生交流<师板书:

  a+b+c=a+(b+c)

  a+b=b+a

  abc=a(bc)

  a(b+c)=ab+ac

  师:a、b、c可以表示哪些数?(生:我们已学的任何数)

  师小结: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其它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④ 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师:为了书写方便,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P45,你知道吗?

  5、教学P46例3(1)

  出示例3(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a

  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

  S=aa

  师:aa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C=a4=4a

  师:a4是字母与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练习:出示

  bb= 7×7= tt= b7= 9a= s5=

   三、练习巩固

  1、练习P46第1题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a

  b

  S=_____ c=______

  2、判断题

  ①a×b写作ab ( )

  ②a×1.2写作a1.2( )

  ③a×a写作2a ( )

  ④2×3=23 ( )

  ⑤s÷12=12s ( )

  3、省略乘号写出下列各式

  X×3= a×a= 2×a= a×4×b=

  4、P49第2小题,

  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a2 2.5×2.5 xx 62

  x2 6×2 2.52 a×2

   四、小结

相关推荐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5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生计算,师巡视)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 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 师: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呢?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块) (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计算的结果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这两个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它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讨论,师巡视) (7)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8)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 相同点: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 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 意义相同(都算了长方形的2条长与2条宽之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左边先算和,再算积;右边先算积,再算和 2、再次感知。 你们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 (图略) 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5+3)×4=5×4+3×4 3、概括定律。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两个等式: (61+39)×2=61×2+39×2 (5+3)×4=5×4+3×4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师: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 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出示幻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小黑板出示:(25+36)×4 ,谁是它的好朋友? 6×(20+30) (a+50)×6 45×8+55×8 7×16+7×18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①(12+50)×3= □×3+□×3 ②15×(40 + 23) = 15×□+15×□ ③78×20+22×20=(□+□)×20 ④▲×+●×=(□+□)×□ ⑤66×28 + 66×32 + 66×40=(□+□+□)×66 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①,三位选②,其余都选③。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电脑逐个显示订正后的答案。 4、选择其中一组题目来计算 甲组乙组 ①100×13+2×13 ① 102 ×13 ②(63+37)×39 ②63×39+37×39 ③ 9×(46+54) ③ 9×46+ 9× 54 师:先观察,确定一下你做哪一组。(先选好要做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交流答案。) 5、实际应用。 足球比赛的时候,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饮料。准备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吗?(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师: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学生完成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哪里最好? 3、老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 4、作业(略)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断对错。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书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大纲》要求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 × 8 25 × 4 25 × 6 × 4 7 × 8 × 5 2 × 3 × 50 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创设情境,师生比赛。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 40+4 )× 25 37 × 45+55 × 37 68 × 32+68 × 68 ( 80+8 )× 125 比赛的结果:老师算得快学生算得慢。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这 时 老师导入: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老师告诉学生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进入新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 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1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 2 、应用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 3 、什么地方用乘法分配律? 4 、例 7 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 , 自学课本 64 — 65 页的内容。要求学生用 6 、 7 分钟的时间掌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学生欲望值高,所以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尽办法去记忆新知识。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新知识。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也会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互相交流,加强记忆。 老师相信,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学们就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认识的乘法分配律为大家介绍一番。 由于上一环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这时他一定会特别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诉大家。这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加强记忆。 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附: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 × c = a × c+b × c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试题: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 32×(200+3) 8.32×200+32×3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新课 1.教学例7 (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板书: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 “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第7题,7.先让学生独立做,8.然后集体核对,9.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4、 第9题和第10题,18.先让学生独立做,19.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5.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l9*题。当学生想出一种算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这道题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80—30—30)×110; (80—30×2)×110。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5、6、8题。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人教版5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 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2023-08-29 17:10:58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2、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3、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4、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5、教学过程:设疑引入:口算AB,(2+8)525+85,(2+10)323+103,(9+11)696+116,(12+18)5125+125(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学生猜后再公布答案。)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6、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7、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8、指导探索:(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教师板书算式:(64+26)2642+262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9、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10、教师板书算式: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11、尝试讨论: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12、验证发现: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13、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14、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15、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16、反馈调节: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42+35)2=42+35、2712+4312=(27+)、1526+1514=()、72(30+6)=()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17、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64+36)8648+368、(28+32)7287+32、1539+4539(15+45)39、4050+509040(50+90)、74(20+1)7420+74、25(17+3)2517+253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学生选题计算。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18、解决实际问题: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19、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2023-08-29 17:11:131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页例3.   【教材与学情定位】   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   1、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络,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   2、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汇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提炼,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25×14=   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个25是多少。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   过程:25   ×14   100 25×4   25 25×10   350   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最后写‘+"号。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10 和25×4?实际上是把14分成了10+4的和   师随生动:14分成10+4的和乘25   指25×14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可以画等号吗?可以   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 23×16=   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   15×12=10+2×25=10×15+2×15   23×16=10+6×23=10×23+6×23   16×25=10+6×25=10×25+6×25   现在还想等吗?   15×12=10+2×25=10×15+2×15   23×14=10+4×23=10×23+4×23   16×25=10+6×25=10×25+6×25   生:相等。   师:为什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   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个23是多少;右边10个23+4个23是多少。两边都是14个23是多少,所以相等。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汇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37=   10+9×23=   32+25×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萤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萤幕红色字型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生一:10+5×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生二:10+7×52=10×52+7×52   生三:10+9×24=10×24+9×24   生四:30+2×52=52×30+52×2   【设计意图】   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51=   △+■×○=   引汇出字母形式:   a+b×c=   师:观察和班上和萤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   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   也可以写成a×b+c=a×b+a×c   【设计意图】   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6×27 ○ 4×27+6×27   14+86×39 ○14×39+86×39   100+1×37○100×37+1×37   3×62+5×62+2×62=   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4判断:   136+27×5=36×5+27×5   213+79×12=13+79×12   334+61×43=34×61+43   42+4+3+1×5=2×5+4×5+3×5+1×5   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情景剧:生活中的握手问题:   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   师:透露个小秘密,这是我们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距离我们还很远,而我们却掌握了这个规律,最后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在全校领导和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支援下,乘法分配律得到了比较好的呈现和展示,课堂中展示了如下几个亮点:   一、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渡到乘法分配律是可行的。   自我感觉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碰到乘法分配律问题完全可以退一步,来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譬如学生碰到101×37 99×26等等类似的题目计算起来将更加游刃有余,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的自然过渡。   这样的设计与执行,教师的导引学生的观察,而后的给左写右,然后的仿写,说一说。整整操作过程以庞大的资料说明问题,很大程度上自然有序的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这个阶段奠定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基础的理解和其字母形式的最初也是最真实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知识连续性的发展和练习中的应用。   三、情景剧的适时引入,促使学生认知更上层楼   生活中的握手问题与乘法分配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在判断部分加上情景剧,其主要目的是提前的预见性,在学生没有形成问题的时候,我们预感到这里会出现问题而提前预设,从而生成学生的纠错能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四、评价给力,激发学生思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评价,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给力的动作都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教师的鼓励,给自己的鼓舞。正是这样的兴奋才能促使孩子又不断地想法不断迸发出来,去发展,去实现教师所希翼的内容甚至还能出现更高的突破性发展,这正是良性评价的优点,也正是我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这只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的适度的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良性的评价,而不是哗众取宠,为了评价而评价。   存在不足:   一、细节之处仍存有瑕疵。   个别之处感觉总是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感觉放不开,不敢放开,这样的感觉制约了课堂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做好积淀的同时,给学生一个个升华的机会和时间以及空间,让他们真正的能够当家作主,用他们的语言进行阐述,进行思考。   二、落实上面书写部分尚显弱化。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不听课现象,我大力落实学生听课制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关注黑板,关注教师,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确实提高了学生听得质量,课下反馈,学生听得不错,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长此以往对学生反而会造成另一个极端的不良现象,这更不是我想要的。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提高自己课堂组织能力,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机会和机遇,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能够玩的开心,听得进去,说得出来,写的正确。保证人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研修将全面结束,磨课已经接近尾声。而我们的教学却在新的平台上全面铺开,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我们以研修的精神为引领,以磨课的态度对待平时的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每节课尽量精品化,教师和学生能力增长化。让进步成为一种习惯,让成功一次次倍增叠加。   认知不当之处万望批评指正,不胜感激。谢谢!
2023-08-29 17:11:211

什么叫整数乘法的交换律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axb=bxa结合律:(axb)xc=ax(bxc)分配律:ax(b+c)=axb+axc
2023-08-29 17:11:304

3 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1: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技能基础。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定律?请你用语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好吗?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掌握较好。我相信你们对于乘法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你们一定觉得很轻松。 2:旧知回顾 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学生口答板书如下) 7×8﹦56 6×7﹦42 3×7﹦21 8×7﹦56 7×6﹦42 7×3﹦21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诀)为学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一) 探索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 2:引领验证 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组题你会明白的。 25×4﹦ 17×23﹦ 4×25﹦ 23×17﹦ 3:概括乘法交换律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括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 你认为怎样称呼这一规律?(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称呼?(有加法交换律想到的) 师:正如你们说的,这就叫“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想。请你们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板书a ×b ﹦b ×a )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使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获取乘法交换律。 4:巩固知识 (1)口答: 15×23﹦ 8×125﹦ (2)口答:17×( )﹦36×( ) ( )×126﹦( )×37 (3)下面每组算式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换过来试一试,你对乘法交换律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25×126×4﹦ (4)组织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和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共苦乘法交换律。通过比一比使学生感受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简便计算的理念。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简单的计算却蕴含着如此奥妙,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更加深奥的数学奥秘。 (二) 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吗?你了解植树的重大意义吗?有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正在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干得很起劲,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四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2人负责浇水。)小组内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师: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课本的主题情境图,培养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感念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相信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很强。 (1) 请回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指名口 答,板书:25×4﹦或者4×25﹦体现了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 (2) 请同学们笔答: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独立解答,同桌可以交流 意见) (3) 组织反馈交流(请学生上台来展示,要求不同列式的学生。) 25×2×5 5×2×25 25×5×2 (25×2)×5 (25×5)×2 25×(2×5) (4) 引导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师:从上面算式和结果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三个数相乘,无论哪两个先乘,积不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这里既有乘法交换律的理解与应用,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乘法结合律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引导概括,形成乘法结合律 (1) 激发引导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实际,很有发展性,这些算式中又蕴含着乘法一运算定律,请你们会想一下加法结合律,然后对上面的算式做出选择,写成两组等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 (25×2)×5 ﹦(25×5)×2 (25×5)×2 ﹦ 25×(2×5) (3) 观察概括 师:通过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名说一说)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规律吗?(乘法结合律)我想你们一定是由加法结合律想到的,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迁移类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用到,下面我们共同的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a ×b )×c ﹦a ×(b×c)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继续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使学生在探索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方法基础。 (4) 巩固运用,提升乘法结合律 (1) 填□ 5×(14×9)=(5×□)×14 125×(8×13)=(□×□)×13 a ×25×4=□×(□×□) 6×13×5=13×(□×□) (2) 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u201eu201eu201e15×2×6 36×25u201eu201eu201e9×(4×25) 【设计意图】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并有开放性的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新知推广,内化提高 29×4×5 4×(35×25) 125×23×8 40×52×25 4×8×25×125 16×17×5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1) 知识回答:请你说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 方法回顾: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能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比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 2:拓展延伸 师:前面有同学提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你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想到几种列式方法?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祝你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情感、方法的问题、梳理,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2023-08-29 17:11:551

分数连乘简便运算方法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 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教具准备:自作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 用简便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251348(9+12.5) 125242、 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1/21/3○1/31/2 (1/42/3)3/5○1/4(2/33/5)(1/21/3)1/5○1/21/5+1/31/5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二、 探究新知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1) 各组观察复习第2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2) 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2、 应用(1) 教学例5.计算3/51/65.① 请试着做一做.② 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③ 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④ 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51/65=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1/2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例6 .计算(1/10+1/4)4① 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② 学生计算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1/10+1/4)4=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2/5+1=1.23、 小结在学生交流后,强调以下两点:(1)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 在计算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合理的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 巩固练习1、 学生在书上直接.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题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 完成第10页做一做。其中的第2小题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可以把87看作86+1来计算)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7、8、9题。五、总结通过这节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例5 计算3/51/65例6 计算(1/10+1/4)43/51/65 (1/10+1/4)4=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1/2=2/5+1=1.4
2023-08-29 17:12:14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 #教案# 导语】《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 3、集体讨论法 。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 0.65×201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板书)   0.7×1.2=1.2×0.7   (0. 8×0.5)×0.4=0.8×(0.5×0.4)   (1. 4+3.6)×0.5=2.4×0.5+3.6×0.5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   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师:(板书)0.25×4.78×4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1   =130+0.65   =130.65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1,因为201可以写成200+1,再把200和1分别与0.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电脑投影出示)32×1.25 (4+2)×0.9   三、拓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1、必做题:   (1) 102×0.45 (2)0.34×0.5×0.6 (3)1.25×0.7×0.8   (4)1.2×2.5×+0.8×2.5 (5)(0.8+0.2)×6.7   2、选做题   (1) 99×1.45 (2)99×1.45+1.45   (3)99×1.45+3×1.45-1.45×2 (4)99×1.45+2×1.45-1.45篇三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2023-08-29 17:12:44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三篇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但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2023-08-29 17:12:59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在课堂上,创设了植树活动的情境,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4+2)×25=428×25+2×25。   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后,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反着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通过学习,一些学生已掌握,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灵活应用。还有一些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淆。   所以在复习巩固时,要加强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对比,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构更清晰。还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试题的演练,灵活掌握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植树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通过这次植树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点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我们在引导中进行总结(4+2)个25的和也可以写为25分别乘以4和2,再把他们的积相加的形式,接着让同学们再次深化理解自己尝试写出几个类似的算式,由于是网上教学,没办法直接展示学生的算式,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写出几个算式,让同学们来说一说他们的观察到的算式,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进而通过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的不足:   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会错误的把中间的+抄写成×,导致错误。这说明学生没有完全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区分,还需要再次进行强调。   这节课上对学生的主题地位有所忽视。虽然是网课教学,没办法与学生共同在一间教室,没办法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但是顾虑到时间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减少授课容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首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接着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3-08-29 17:13:09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 #教案# 导语】《连乘、乘加、乘减》是混合运算中的一部分,学习这个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关键是现在学习了小数的乘法,能否把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这里来,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 (2)295 (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 (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板书: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图: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  (2)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 25.2      =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2.(1)272.182 (2)7.67 (3)20.582 (4)0.5707 (5)36.936 (6)0.88532   3.(1)运算顺序错误。改正:(2)计算错误。改正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  =0.94+25.8   =96.38    =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分别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与小数连乘、乘加、乘减这两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其中第二题的六道计算题,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篇二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篇三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1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习二5-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0.9×0.9×110 第二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利用课件出示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足之处: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而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2023-08-29 17:13:17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对教师而言教案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你是否也无从下笔?不会写的话可以参考一下范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一)   《田忌赛马》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活动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重点是“能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学习难点是“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懂得策略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索的主体,在播放“田忌赛马”这一故事后提出了质疑问题:田忌赢齐王还有别的办法吗?是不是只有孙膑的这种策略才能赢齐王呢?想不想验证一下?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知识,并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探索验证过程中,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切实体会到对策在这场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整罗列所有的对策,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成交给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填不完整所有的策略,只要有方法有思考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人人都填完整。学生在罗列策略的过程中,既巩固和应用了“搭配”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尝到学习的乐趣。个别孩子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引导取胜所需要的条件时,孩子反应不积极,没有出现预设中激烈争论的场面,可能是我引导的不够,环节中有些着急。    今 后采取的措施:   1、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练习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3、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还原学生得出答案的探究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探究性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二)   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有少数学生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书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平时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田忌赛马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意见和看法,使各自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本节课同学们最轻松、最兴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习。    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学生配合的不是很好,时间把握的不够。例如在师生出牌比大小时,学生第二次比时总不肯出牌,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使得后来整个设计没有如期完成。如取棋子游戏没有讲完。   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也省略了。这点也是我有疑惑的地方。田忌的策略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像齐王那样不改变出马顺序的对手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体育比赛都在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经营方面的例子是有,但我觉得离学生太远。另外在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我觉得也做得不够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三)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我还进行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不足之处:   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虽然本节课同学们一反课改以前的静而是勇敢的动起来。然而因为动使得本节未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完成复习统计表这一块。另外,由于教师说的其他水果有很多种,教师例举的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以至最后学生统计结果中选择其他的学生最多,最后还是没有决定好买什么水果合适。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四)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正确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师生竞赛,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教师先出示:   (1)8×(125+11)   (2)(100+1)×23   (3)648×5+352×5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比赛,王老师口算,你们用计算器算,看看谁能获。结果教师又快又对,学生都很奇怪,教师顺势导入: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计算器都没有老师口算得快的原因吗?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例题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等号连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课件出示问题)   生A:我发现左边括号外的那个数,写到右边都要乘两次。   生B: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三、练习有坡度,前后有呼应   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练习的形式多样,课本上的填空题解决以后,设计了判断题和练习题,把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提前预设好,而且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我特意把开始和老师比赛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是一节本色的数学课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自主探究环节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简洁,还可以再做斟酌。实际分配律的揭示过程与教案设计顺序有些出入,感觉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上课时对于教案的熟悉程度还有待加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五)   7月3号,我给市级骨干上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单第一节课的内容《温度》。下面,我就这节课,我想说一说自已的感想。这节课我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温度   让学生感受到温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上,我创设了“两瓶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冷和热——感知温度,从而导入本题。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找温度   这个环节,我也是从生活中的温度出发,以“冰箱窗口上的温度数据”引入,让学生会读温度,知道零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写法。进而介绍温度计、0度的教学。在这环节上,我第一次上课时,并不是这样设计的。经过教研员们的指导,让我体会到,温度来自于生活,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去寻找温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温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处处存在。    三、比较温度,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头疼的。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是特别的好。由于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要过高。必竞还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两组温度,一组零上,一组零下,通过标温度,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比较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们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会了怎样比较温度。能够掌握了比较温度的一些规律。其实,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出示:两个零上的温度,两个零下的温度,0度,大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大胆的去尝试。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有机会真想尝试一下。   四、观察地图,总结南北、东西的温度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国的天气情况,渗透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六)   乘法分配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练习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校买书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套故事书45元,一套科技书35元,各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45+35)×3=80×3=240(元)、45×3+35×3=135+105=24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可通过练习发现孩子们掌握得并不如意,在下节课我将继续加强练习。
2023-08-29 17:13:561

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理解与表达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扎实备课,设计出“个性化”教案。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一节好的备课,首先还是应该备好教材。一篇好的教案要求教师要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惟教参是论,不惟教辅是从。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转抄(下载.复制),照搬教学参考书,没有将教参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仅仅是起一个搬运工的作用。因此备教材教师也要运用新思维,转化新视角,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做到备出“个性化”教案。2、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备好课除备好教材外,还应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科学地教,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切实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安排教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第二,课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接受能力,使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交融,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第三,课后了解学生的困惑及困难,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便在组织新教学时能及时补救。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成就高效的教学。3、情境生活化,增强体验感。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渗透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就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感,从而取得教学的高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让新课导入生活化,可以让演示材料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挂图,代替课件,还可以让课外作业生活化,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产生学了有用,学以致用的对课本知识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产生“经验”与“顿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景。设境可以激情,设境可以激思,设境可以激趣,设境可以生情。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无从发现与探索,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景。这里所说的“问题情景”又分为新课开始的“引入情景”和课堂问题解决环节中的“设计情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越新颖,对比度越强烈,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他们探索的愿望就越强烈。如: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2023-08-29 17:14:152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对解决问题有帮助。
2023-08-29 17:14:313

谁会写小学四年级第七册数学(人教版)自主学习说课稿?最好适合学生学习!

(1)可以先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2)试写一些数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含有两级的数,教师集中讨论意见,归纳出:先写个级,再写万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教学时,也可从整万的数引入,让学生体会、理解写数的规则。4.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5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题。第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第2题安排了四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这也为后面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作了铺垫。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的数,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的能力。第6~9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题。第7题的写数,没有数位表来支撑,让学生直接写出。第8题呈现一组有关生物、地理、交通等方面知识的图片,由学生写出其中的数,素材具有知识性和时代感。第9题是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第10~16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练习。第10题呈现了一个读、写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数。既可使学生感到有趣,也为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提供了素材。第11题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读、写其中的数。图片的内容可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第13题是调查并收集大数信息的题目,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素养。第15题是判断题,通过呈现的4个数据让学生说出是否合理,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大数的感觉,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6题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比较大,但写数的要求以玩游戏的形式呈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
2023-08-29 17:14:45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

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 2、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3、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4、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设疑引入:口算A B,(2+8)5 25+85,(2+10)3 23+103,(9+11)6 96+116,(12+18)5 125+125(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学生猜后再公布答案。)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6、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7、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8、指导探索:(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教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9、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10、教师板书算式: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11、尝试讨论: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12、验证发现: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 然后汇报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 13、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14、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15、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16、反馈调节: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 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42+35)2=42 +35、2712+4312=(27+ )、1526+1514= ( )、72(30+6)=()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17、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64+36)8 648+368、(28+32)7 287+32、1539+4539 (15+45)39、4050+5090 40(50+90)、74(20+1) 7420+74、25(17+3) 2517+253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学生选题计算。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18、解决实际问题: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19、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2023-08-29 17:15:08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1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但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2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3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5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开始导入我是利用小学教学热身赛展开的教学。9×37+9×63和9×(37+63)。左右两排学生做不同的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两道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用括号的必要性和简便性,通过学生总结说特点引导他们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上周去滨州听课,学到了“猜测-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并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也在本课中用所应用。但是在引入时应该让学生们把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和联系理解透彻了,学生们会很快的猜想出这条规律,整节课讲速度有些慢,导致了几个经典的练习题没有处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导入新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题的处理,我感到比较欣慰。当发现学生们(80+4)×25=80×25+4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算式,让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举手,大约有5、6个同学高兴地举起手,还有一个同学得意地说“刚才我还以为做错了呢?”看到这种情景我接着说:“不举手的同学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此句话给了这些没有举手的同学的信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解法。这道题学生们非常容易做错,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6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 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 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 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 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 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2023-08-29 17:15:16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开始导入我是利用小学教学热身赛展开的教学。9×37+9×63和9×(37+63)。左右两排学生做不同的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两道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用括号的必要性和简便性,通过学生总结说特点引导他们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上周去滨州听课,学到了“猜测-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并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也在本课中用所应用。但是在引入时应该让学生们把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和联系理解透彻了,学生们会很快的猜想出这条规律,整节课讲速度有些慢,导致了几个经典的练习题没有处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导入新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题的处理,我感到比较欣慰。当发现学生们(80+4)×25=80×25+4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算式,让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举手,大约有5、6个同学高兴地举起手,还有一个同学得意地说“刚才我还以为做错了呢?”看到这种情景我接着说:“不举手的同学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此句话给了这些没有举手的同学的信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解法。这道题学生们非常容易做错,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6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做到让学生进行“探究、推理、自己总结规律”很难,因为上的是直播棵,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我从例题入手,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策略很多,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1)(4+2)×25;(2)4×25+2×25,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为什么:(4+2)×25=4×25+2×25,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讲完例题后,又让学生通过发语音、课堂连麦的形式让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例子不仅可放在具体情境中,也可借助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得出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及它的应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3-08-29 17:15:251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设置生物课程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三本必修,三本选修,每一本都对三维目标有着具体的要求,六本从培养学生层面上来说要求层层递进,从各方面的发展来说全面而无重叠。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学生于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重视过程评价即指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后,教师要及时评价,重视师生情感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的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  (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谓面向全体是指,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社会当今时代的人;面向全体还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而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面向全体也指我们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以学业成绩的优劣将学生机械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力推行所谓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取而代之,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但教学工作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利用多媒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备课件的过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些教学工具是为呈现知识服务的,只有它利于展增示教学内容时,才利用多媒体。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偏废的,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2023-08-29 17:15:492

中国关于电力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电力方面的法律就一部,即《电力法》,其余的都是法规。
2023-08-29 17:14:593

荀子名言·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

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天论》) 【鉴赏】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和人一样,是有意识的,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荀子这里,天不再是人格神,只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的存在。而人类不能坐等天地的恩赐,被动地顺应自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加强农业生产,生活上勤俭节约,即使是上天也不能使他贫穷;丰衣足食又能顺时而动,那么上天也不能使他生病;专心不二地遵行礼义大道,上天也不能使他遭祸。 《天论》开篇,荀子就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的运行遵循着固定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为尧的仁义就风调雨顺,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就降下灾祸。帝舜时代曾经发生了历时十四年的大洪水,舜派大禹治水,利用水之就下的自然规律,疏导河流,终于制服洪水,可见只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天降灾害也无损于治世的称誉;秦朝大部分时候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储备丰富,全国建立了很多大粮仓,甚至到汉高祖时还在使用这些粮仓储存的粮食,可是秦却二世而亡。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治乱吉凶与天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荀子反对把一些自然现象诸如流星、日食、地震等和人类社会的兴亡进行一一对应,认为这种附会就是迷信,是不可取的。天有天职,人有人事。“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论》),这是天职;“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这是人事。荀子在《天论》中宣称:“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宇宙自然有其运行规律,而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也遵循着自己的客观规律,人们应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君主用仁义治理国家,抚恤百姓,而百姓各尽其职:农民顺应天时,勤于耕耘;工匠钻研技艺,精益求精;士人辅助君主,励精图治;商人恪守正道,重义轻利。那么即使是旱灾水患,也不能使这个国家贫穷;即使寒暑交替有疾病瘟疫发生,也不会蔓延成灾,使百姓蒙受病痛之苦;即使有怪异的灾难产生,也不会使这个国家和百姓陷入险境。可见,荀子的话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2023-08-29 17:14:591

如何做紙玫瑰花

1.首先需要准备制作花瓣的纸张。然后将其进行染色,将圆形的纸染色之后(使用其他任何纸张都行),将其展平,尽量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的纸张,这样纸艺花的效果更好。2.将圆形纸片对折3次,形成一个小的扇形。3.使用剪刀将扇形的地步减掉。4.然后沿着上一步制作好的扇形纸片的边缘进行剪裁,剪出一个花瓣的形状。(这个时候花瓣应该是散开彼此不相连的)5.另一个圆形纸片也按照2到4步进行相同操作,这样两个颜色的花瓣都完成。6.用剪刀轻轻的卷起花瓣的边缘,形成花瓣的自然皱折。7.取出一个胸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作为代替的东东),现在其上缠绕几圈铁丝。8.然后开始缠绕花瓣,可以交替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将铁丝缠绕到每一层的花瓣上。9.保持继续添加花瓣,当完成1/3之后,也就是第8、9片叶片开始时,将花瓣的卷缩面向外开始向花朵上包裹。10.一直这样操作下去,直到所有花瓣都被使用玩。11.这样花朵部分就制作完成了,实际这样已经属于成品了,您可以讲她别在任何您想要装饰的地方。12.接着可以给花瓣底部添加一个牙签,并且再用一些铁丝缠绕好。13.然后再缠上一些绿色的丝带。完成了!!
2023-08-29 17:15:001

殷鸿福的成长历程

1952年,年方17岁的殷鸿福毕业于著名的上海育才中学。作为班上成绩最好的毕业生,他没有去报考众人向往的清华和上海交大的电机和机械专业,而是响应号召,第一志愿填报了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的被人视为“冷门”的地质学专业。1953年5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他的一篇文章深情地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感到幸福和自豪。”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又师从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遵义教授攻读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生,开始从事三叠系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双壳类和腹足类的研究,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1961)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系生物地层框架,向当时由权威定下的雷口坡(巴东)组属于拉丁期的标准挑战,修改其时代为安尼期,并把嘉陵江组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这一成果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显示出一位青年学者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才能。文革后期,殷鸿福顶住当时知识无用论的歪风和没有项目与经费的困难,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从事科研,先后完成十余篇论著,在文革结束后得以先期出版。1980-1982年,殷鸿福赴美进修,在那里完成了6篇SCI学术论文。1982年从美国归来后,殷鸿福率先向国内介绍了新的古生物演化理论“间断平衡”论,也是国内很早就评价新灾变论、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的学者。1986年,殷鸿福在坚持耳菊石标准的界线委员会主席Tozer主持的会议上,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以微小舟形牙形石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系开始的标准的建议。1986年——2000年期间,他与学校及国内地质学家携手努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对煤山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地质年代等多学科、高分辨率的研究工作。经过四轮国际投票,2001年3月13日,一条喜讯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到学校:中国煤山剖面被正式确定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这个标准的确立代表该领域地层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科技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科技部),“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组织评选),并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美国进修期间,殷鸿福与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纽威尔和美国古生物学会前主席纽克尔森共同从事研究工作,并被耶鲁大学、纽约科学院等25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邀请讲学。美国同行被他的学识和刻苦研究精神所折服,纽威尔教授赞誉他是“中国学者的一位优秀代表”。两年进修转眼就要结束了,殷鸿福决定按期回国。美国一家很有名气的大石油公司希望他留在该公司的研究部工作,和殷鸿福一起合作搞研究的学者也极力挽留他:“中国是一个惯性很大的巨轮,想推动这巨轮的,要当心被它碾扁。”殷鸿福笑着回答说:“总是要有人去推动这个巨轮吧!” 成功只垂青于不辞劳苦、有着坚定信念、专心致志献身科学的人们。“十年动乱”期间,殷鸿福始终坚持在逆境中奋斗。20世纪70年代初,殷鸿福可以选择长期离校回南昌与家人团圆。但是,他割舍不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于是他带着年幼的女儿住在北京,每天仍坚持勤奋攻读。在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硬是从自己每月40元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搞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他每周数次到离学校很远的地质部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去查资料,风雨无阻。在这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德语、俄语和法语,做了几千张学术卡片,记下了几十本学习笔记,拍摄了几十卷胶卷的资料,撰写了十多篇当时无法发表的研究论文。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殷鸿福就在贵州开始从事三叠系地层学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的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刊物上刊登,迄今仍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他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紧密结合的生物地质学研究体系,在门类古生物学(双壳类和腹足类)、生物古地理学、生态地层学、历史构造学等研究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殷鸿福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生态地质学专著《中国古生物地理学》获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高度评价:“无疑它将被证明是对一个具有全球意义主题的无可估量的指南。”殷鸿福卓有成效的研究,推动了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全面的结合。四十多年来,殷鸿福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130篇、化石描述300余种、图版80幅。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殷鸿福教授就在贵州开始从事三叠系地层学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的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系生物地层框架,修改了原定为中三叠统拉丁期雷口坡(巴东)组时代为安尼期,并把嘉陵江组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刊物上连续刊登(殷鸿福,1962.1963),迄今仍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他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紧密结合的生物地质学研究体系,在门类古生物学(双壳类、腹足类)、理论古生物学、生物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物成矿学及历史构造学等研究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殷鸿福创导生物地质学方向,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最早或较早系统介绍间断平衡论、新灾变论、事件地层学;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对古、中生代之间绝灭事件的研究产生广泛影响。最早合作出版古生态学教程。完成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及中国古生物地理学,后者已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1994)。在生物成矿方面提出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成矿系统。在地球表层系统方面着重对长江环境演变进行研究。倡导非威尔逊旋回,非斯密斯地层学及其填图方法。发表化石描述近300种,图版80多幅。在建立黔、青、甘、三叠纪地层系统等方面起主要作用。系统总结了中国及东亚的三叠系。首次提出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新定义,界线事件的火山成因说等,在他主持下使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确立在中国浙江长兴。已出版了21部专著,180篇论文。化石描述300余种、图版80幅,其中外文论著21篇(册)。由他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奖励,其中地矿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此外,获“武汉科技新秀”称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尹赞勋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 全球确定唯一的点位,作为国际对比的标准。很自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代表高水平的研究,被视为一个国家地层科研水平的反映,世界上许多学者都以争取在其本国国土上建立界线层型为一种荣誉。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P/T界线划分一直采用的是19世纪提出,被前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Tozer所坚持以伍氏耳菊石出现作为三叠系的开始的观点。我国华南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广布和齐全的二叠—三叠系海相连续地层和最完整的化石带;殷鸿福自70年代开始,就在华南广大地区开展了P/T界线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耳菊石的地理分布具有局限性,不宜作为全球的对比标准,并在1986年于意大利召开的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会议提出以牙形石微小欣德刺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系开始的标志(殷鸿福等,1988)。获得国际普遍承认。1993年殷鸿福以全票当选界线工作组主席,在加拿大Calgary召开的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会议上,确定了4个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其中3个候选层型在中国,尤其浙江长兴煤山位居榜首。他和国内外科学家联合攻关,采用了十种以上的地层学、地质学方法研究,使煤山剖面成为同类研究中纪录最完整的剖面。1996年,他联合中、美、俄、德九名投票委员在国际刊物联名推荐以煤山D剖面27c之底作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正当此时,中、美、德学者合作的考察队在新疆大隆口研究中发生不愉快事件。美方片面将事件扩大为抵制煤山剖面,并在Science,二叠系分会、三叠系分会、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散发他们的声明,其后美国州参议员Domicile向我使馆提出询问。这些对煤山剖面造成不利影响。1997年初,国际地层委员会颁布规定,所有GSSP候选剖面必须有政府权力部门正式保证对外开放,才能投票。从1996年起,中国科学家为消减不利影响和争取煤山剖面所在地(浙江长兴县)正式开放,进行了大量工作,挽回了多数科学家的支持。199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开放长兴县。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1月,先后对煤山剖面进行了界线工作组、三叠系分会、国际地层委员会三轮投票,均以很高赞成率获得通过。并在2001年2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正式树为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是一项科学荣誉。这一金钉子设在中国,必将引起国际地质学界的重视,并产生附带的社会经济效应。对于P/T之交生物大规模绝灭事件,他于1983年就提出二叠—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火山成因学说,并主张P/T之交的生物大绝灭主要是海水进退、火山事件、地球化学异常所造成的灾变环境与生物内在演替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殷鸿福,1983;殷鸿福等,1989),并勇敢地对当时盛行的球外星体撞击说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已为国内外专家广泛接受。过去二十多年来,殷鸿福教授在P/T古生物及界线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10篇论文被SCI引用收录,获得原地矿部和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他作为主编或主编之一组织出版此方面专著7部(如:杨遵仪、殷鸿福等,1987;Yinetal.,1996),其中两部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部在荷兰著名的Elsevier出版社出版。他曾多次应邀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并于1999年3月和2001年8月作为会议主席和主要组织者成功地在中国组织了“泛大陆及古、中生代转折期”和“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及古生代—中生代事件”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到会外宾各有30人。鉴于他多年来在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国际、国内同行的信赖和尊重,他于1993年当选为由16个国家32名学者组成的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2000年当选为国际三叠系分会副主席,他还曾担任了国际地质对比规划359项——“环太平洋、特提斯及冈瓦纳边缘二叠、三叠系”项目主席,先后有25个国家的180名学者参加了这一国际合作项目。 1952年,年方17岁的殷鸿福毕业于著名的上海育才中学。作为毕业班成绩最好的毕业生,他没有去报考人心向往的清华和交大的电机和机械专业,而是响应号召,在第一志愿填上了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被人视为“冷门”的地质学专业。1953年5月26日《中国青年报》于登载了他的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给祖国服务,感到幸福和自豪”。光阴荏苒,当年立志报效祖国的青年,现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但是,殷鸿福从未忘记当年的诺言,半个多世纪中,他在地质科学上奋力拼搏,艰苦跋涉,执著追求,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塑造了壮丽人生,成就了辉煌事业。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又师从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遵义教授攻读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生,开始从事三叠系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双壳类和腹足类的研究,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1961)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系生物地层框架,向当时由权威定下的雷口坡(巴东)组属于拉丁期的标准挑战,修改其时代为安尼期,并把嘉陵江组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这一成果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显示出一位青年学者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才能。文革后期,殷鸿福顶住当时知识无用论的歪风和没有项目与经费的困难,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从事科研,先后完成十余篇论著,在文革结束后得以先期出版。1980-1982年,殷鸿福赴美进修,在那里完成了6篇SCI学术论文。1982年从美国归来后,殷鸿福率先向国内介绍了新的古生物演化理论“间断平衡”论,也是国内很早就评价新灾变论、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的学者。1986年,殷鸿福在坚持耳菊石标准的界线委员会主席Tozer主持的会议上,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以微小舟形牙形石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系开始的标准的建议。1986年——2000年期间,他与学校及国内地质学家携手努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对煤山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地质年代等多学科、高分辨率的研究工作。经过四轮国际投票,2001年3月13日,一条喜讯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到学校:中国煤山剖面被正式确定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这个标准的确立代表该领域地层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科技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科技部),“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组织评选),并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殷鸿福是中国最早研究古生物地理学的学者之一。1988年他主持编著并出版了专著《中国古生物地理学》,详细划分出中国各时代的生物地理区系,为我国板块活动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从达尔文、莱伊尔时代开始,地质学界和生物学界一直以“渐变”论占主导地位。殷鸿福和两位同事于1988年出版了《地质演化突变观》这部专著。该书不仅对居维叶、莱伊尔、达尔文三位科学巨匠的理论重新评价,并从地质事件和古生物演化角度论证了地质历史中的突变性,当时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院士称赞说:“地质演化突变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近年来,殷院士又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以地球层圈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地质学等研究领域,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在国内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殷鸿福在地球科学上登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他的勤奋和努力,为同行们树立了榜样。 殷鸿福教授和祖国千千万万的科学家一样,是一位爱国敬业的科学家。他几十年所走过的科学研究之路,是一条爱国敬业、报效祖国的人生之路,事业上的艰辛跋涉之路。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国门打开,殷鸿福有幸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进修学者奔赴大洋彼岸。殷鸿福非常珍惜国家给他的学习机会。在美期间,他与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纽威尔和美国古生物学会前主席纽克尔森共同从事研究工作,并被耶鲁大学、纽约科学院等25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邀请讲学。美国同行被他的学识和刻苦研究精神所折服,纽威尔教授赞誉他是“中国学者的一位优秀代表”两年进修转眼就要结束了。殷鸿福决定按期回国。美国一家很有名气的大石油公司希望他留在该公司的研究部工作,和殷鸿福一起合作搞研究的学者也极力挽留他,说:“中国是一个惯性很大的巨轮,想推动这巨轮的,要当心被它碾扁。”殷鸿福笑着回答说:“总是要有人去推动这个巨轮吧。”殷鸿福对他的回国动机是这样叙述的:“我如果留在美国工作,那是为外国人打工,为美国研究地质,而我是中国人,研究的是中国地质,我的事业在中国。在自己的国家里,我是主人,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我要把我的知识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殷鸿福常常教诲学生:“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我不亲自去野外考察,怎能拿出充分的证据让别人相信我的论证呢?”从踏上地质之路起,他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功成名就,也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他都要亲自到野外考察。他攀登过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也跋涉过茫茫戈壁;秦岭曾留下他的足迹,祁连山也曾洒播他的汗水。1985年,殷鸿福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愿以偿。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祖国的繁荣与昌盛贡献力量。这一年,50岁的殷鸿福教授,仍坚持带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岷山,为的是追索二叠—三叠系的界线。上山爬了4个多小时,在山顶又未进午餐,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下山时,终因体力不支,摔倒在乱石丛中,摔破了膝盖骨。师生们想他再也不能跋山涉水了,但经过一年多的医治和锻炼,从1987年起,他科学研究的身影又穿行在崇山峻岭中。 殷鸿福十分重视科研群体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他从美国按期回国,作为教研室当时唯一的副教授,他便多次向教研室捐款作发展基金,积极组织大家在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开拓古生物学研究新领域,帮助教研室同事联系出国深造。目前他已指导了5名博士后、35名博士生和一批硕士生。每年都有许多优秀青年,包括国外年青专家,经他推荐、联系而获得奖金、资助和职称提升。殷鸿福院士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干,努力多贡献,少索取。近十年来,他担任校长七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创新工程”建设,推行“数字地大工程”,重视学科建设,注重培养年青一代学科带头人,使我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退下来后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梯队和团队建设和繁多的社会工作上,他每年仍坚持出版高水平的论著。他主持的项目,一般都把经费划给各子课题,自己只留少量必需经费由秘书掌握,做到公开。他每年主持多个项目,但只拿一个项目的劳务费,有时还把自己应得的那份劳务费给了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教员。在多次专著稿费分配时,从来没有拿满他应得的数额。最近两年,他把多年积累的近七万页二叠系三叠系研究资料制成电子文档,上网共享。他还将一批古生物学图书赠送给学校资料室或传给年青教员。殷鸿福院士对他的学科集体,多年倡导培植一种公正、透明、团结、战斗的学风,一种搞学问的志气,一种严格求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精神、一种学术讨论中较真证伪,学术评价中去浮存实的风气。他常说:“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现在很多人在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则要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殷鸿福院士治学严谨。1992年,他主编的中国古生物地理学在牛津大学出版,虽然巳请人翻译了大部章节,但他看后认为达不到出版要求,便决定推倒重来,全部由自己翻译,自己打字,并回答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的上百个问题,使之最终出版。2005年他的一名博士生论文获学院推荐为省优论文,但他认为不够,主动要求撤下了这篇论文。近年来,他主持的项目、参与讨论修改的论文,均不要求署名,有时署了他的名,他却要求划去,或放在后面。鉴于殷鸿福的学识和为人,他的周围凝聚着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带领的学科群体被全校公认是一个团结的、富有朝气的、有凝聚力的集体。童金南,谢树成(已通过,待批准)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学术梯队的中坚力量;张克信、龚一鸣、冯庆来、赖旭龙、杜远生等都能独当一面,硕果累累,该群体的教师5年来发表Nature等SCI论文近百篇,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4次。目前,一个30来人的教研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2名、45岁以下的年青教授8名,具有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已成为全国地层古生物学的中心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有一批已过不惑之年的老者,以满腔热情活跃在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甘于寂寞,潜心研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是优秀教师风范的写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严师出高徒,殷鸿福教授带领的学科群体被全校公认是一个团结、富有朝气、有凝聚力的集体。目前,一个30来人的教研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2名、45岁以下的年轻教授8名,具有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已成为全国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心之一。殷鸿福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贡献,少索取。他主持的项目,一般都把经费划给各子课题,自己只留少量必需经费由秘书掌握,做到公开。他每年主持多个项目,但只拿一个项目的劳务费,有时还把自己应得的那份劳务费给了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教员。在多次专著稿费分配时,他都没有拿满应得的数额。最近几年,他把多年积累的近七万页二叠系三叠系研究资料制成电子文档,上网共享。他还将一批古生物学图书赠送给学校资料室或传给青年教员。大地留痕,珠峰作证。尽管殷鸿福院士担任着繁重的行政和社会兼职,身体和精力不比从前,已功成名就的他仍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整天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立下的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的诺言,他正继续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这个诺言和信念作证! 2002年,殷鸿福领导的二叠三叠系科研组捐助20万元建立金钉子助学基金;同年,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万港元捐给大学作为学生的奖学金。殷鸿福认为:“搞科学研究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如果科研中“钱”的味道太浓,那么科学本身就会变味,科学就不“科学”了。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看得太重。自己的子女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他们都很自强自立,自己获得的20万奖金主动捐出,没有和子女说,子女也不过问。”2001年,学校大学生俱乐部改建,殷鸿福院士把“光谷提议奖”两万元的奖金也全部捐出,近年来,他还多次把所得梁亮胜奖奖金等捐给有关单位。殷鸿福院士不只是一位科学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一位社会活动家、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殷鸿福以严谨的科学精神,无私的奉献品质,忘我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意识,铸就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和一代地质大师的学术典范,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23-08-29 17:15:021

推荐几本好看的文学书籍??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2023-08-29 17:15:0411

计算机ics课是什么意思

计算机ics课是介绍计算机科学(课程)计算机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数学、英语、德育、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数学,英语,德育,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等,计算机科学与另外的一些学科紧密相关。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企业网综合管理、局域网组建、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设备与工具安全操作与维护、电子商务流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数据安全实务、条码编制实务等。
2023-08-29 17:15:04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如下: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基本技能和汉、英(外)双语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在国内外相关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文秘工作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1、国内或国外对外汉语教师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读期间会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毕业后到海外进行汉语教学,国内外都有很多学校开设了对外汉语课程,需要大量的汉语教师。2、中小学语文或英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和专业素养都很不错,可以去中小学担任语文或英语教师,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的越来越多。3、媒体出版类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主持人、编辑记者等媒体出版工作,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4、政府企事业单位政府企事业单位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向,比如外交部、商务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国家都已经将汉语列入了重要的外语行列,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3-08-29 17:15:041

食品检验方法有哪些?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制脂、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和鉴定化合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也相对方便。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有机成分的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分子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定化合物、测定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
2023-08-29 17:15:051

放射科年终总结

  20XX年放射科工作总结  一年来,放射科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以医、教、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思想政治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XX分子分裂国家的活动。做好国庆50天安全稳定工作,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以贯彻落实院党委会议精神为主线,针对过去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全年未发生一起医疗和行政管理安全事故。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内先进放射科室成功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反复论证,制定“放射科医疗质量规范”和“放射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控制标准”,严格科室规章制度和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工作职能、效益创收 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和院党委号召,把医疗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放射科室辅诊职能,用丰富的诊断经验和深厚扎实的医学功底以及完善的会诊制度,为临床科室疑难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和保障。带领全科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全科同志在医生相对不足、工作繁重的条件下,超额完成年初制定增长多少的经济指标,全年统计放射科就诊人次总体比去年明显增长,全年经济收入达到多少万余元。与08年相比增长33.4%,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快速经济效益增长。注:(07年:623万元,08年:831万元 09年 万元)  科室改建 在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科同志上下一心、加班加点,终于在今年5月耗资1300万元成功引进了美国GE公司HDx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这台机器是目前XX地区功能最完善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磁共振的引进,为我院的影像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法和思路。解决了其它成像系统所不能解决的临床和科研问题,极大提高了神经系统、体部及其软组织的成像效果,把临床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使我院磁共振水平迈上了分子影像学高度。也为我院后勤保障体系添加了又一道坚固防线。  目前,按我院计划,CR数字化X光机的引进工作正在实施准备中,PACS系统也将上马。  4、 科研带教 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已开展“肺肿瘤的间质与影像学征象”系列研究、“16层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全年全科发表论文多少篇。  制订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发展计划,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快人才培养进度,采取“一对一”、“老带新”,外派短期学习等方式,继续坚持每日评片制度及不定期业务考试,尽快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为后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一年来,科室整体诊断水准和医疗技术已有明显提高,人才梯队的建设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同时也圆满完成了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5、 存在不足 我科东芝16排螺旋CT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故障频发,经过专业工程师的修理与改进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工作,随着CT病员增多工作量日益加大,请领导酌情予以解决相关问题。  放射科在院常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保持踏实、刻苦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严肃、严谨的思想作风。 我们将继续以往的优良传统戒骄戒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军地患者服务、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XX医院放射科
2023-08-29 17:15:051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关的合同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乙方: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291号虹桥都市工业大厦701室   邮政编码:20xx年51 电话: 传真:   甲方因业务发展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有关规定,聘请乙方的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   甲乙双方按照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一致,立此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乙方的服务范围   (一)乙方律师的服务内容为协助甲方处理日常法律事务,包括:   1、解答法律咨询、依法提供建议或者出具律师意见书;   2、协助草拟、制订、审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书;   3、应甲方要求,参与磋商、谈判,进行法律分析、论证;   4、受甲方委托,签署、送达或者接受法律文件;   5、应甲方要求,就甲方已经、面临或者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法律论证,提出解决方案,出具律师函,发表律师意见,或者参与非诉讼谈判协商、调解;   6、 应甲方要求,讲授法律知识;   7、办理双方商定的其他法律事务。   (二)未经双方协商同意,乙方的服务范围不包括甲方控股、参股的子公司,异地分支机构和其它关联企业的法律事务。   (三)未经双方协商同意,乙方的服务范围不包括甲方涉及经济、民事、知识产权、劳动、行政、刑事等必须进入诉讼或者仲裁法律程序的专案代理事务,也不包括甲方涉及长期投资、融资、企业改制、重组、购并、破产、股票发行、上市等专项法律顾问事务。   第二条 乙方的义务   1、乙方委派 与 律师作为甲方常年法律顾问,   甲方同意上述律师指派其他律师配合完成前述法律事务工作,但乙方更换律师担任甲方常年法律顾问应取得甲方认可;   2、乙方律师应当勤勉、尽责地完成第一条第一款所列法律事务工作;   3、乙方律师应当以其依据法律作出的判断,尽最大努力维护甲方利益;   4、乙方律师应当在取得甲方提供的文件资料后,及时完成委托事项,并应甲方要求通报工作进程;   5、乙方律师在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期间,不得为甲方员工个人提供任何不利于甲方的咨询意见;   6、乙方律师在涉及甲方的对抗性案件或者交易活动中,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担任与甲方具有法律上利益冲突的另一方的法律顾问或者代理人;   7、乙方律师对其获知的甲方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非由法律规定或者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8、乙方对甲方业务应当单独建档,应当保存完整的工作记录,对涉及甲方的原始证据、法律文件和财物应当妥善保管。   第三条 甲方的义务   甲方应当全面、客观和及时地向乙方提供与法律事务有关的各   种情况、文件、资料;   1、甲方应当为乙方律师办理法律事务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   2、甲方应当按时、足额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和工作费用;   3、甲方指定 为常年法律顾问的联系人,负责转达甲方的指示和要求,提供文件和资料等,甲方更换联系人应当通知常年法律顾问;   4、甲方有责任对委托事项作出独立的判断、决策。甲方根据乙方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建议、方案所作出的决定而导致的损失,非因乙方律师错误运用法律等失职行为造成的,由甲方自行承担。   第四条 法律顾问费及支付方式   甲方应向乙方每年度支付常年法律顾问费用 元,于协议生效之日交付。   甲方就第一条第三款所列的专案代理事务或者专项顾问事务如果委托乙方办理,应向乙方另行支付代理费,由双方另订委托代理合同,乙方应优惠收费。   本合同到期终止后或者提前解除的,应当由双方书面确认并结清有关费用。   第五条 工作费用   乙方律师办理甲方委托事项所发生的下列工作费用,应由甲方承担:   1、相关行政、司法、鉴定、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费用、公共交通费;   2、上海市外发生的差旅费、食宿费、翻译费、复印费、长途通x费等;   3、征得甲方同意后支出的其它费用。   第六条 合同的解除   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1、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更换作为甲方常年法律顾问的律师;   2、因乙方律师工作延误、失误导致甲方蒙受损失的;   3、违反第二条第5-8项规定的义务之一的"。   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1、甲方的委托事项违反法律或者违反律师执业规范的;   2、甲方有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或者隐瞒重要情节等情形,致使乙方律师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的;   3、甲方逾期 日仍不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或者工作费用的。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乙方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第一条规定的法律服务或者违反第二条规定的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还部分或者全部已付的法律顾问费。   乙方律师因工作延误、失职、失误导致甲方蒙受损失,或者违反第二条第5-8项规定的义务之一的,乙方应当通过所其投保的执业保险向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甲方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法律顾问费或者工作费用,或者无故终止合同,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未付的法律顾问费、未报销的工作费用以及延期支付的利息。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律师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法律。 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提交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甲乙双方均有约束力。   或者   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北京市 人民法院起诉。   第九条 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由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自 年 月 日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 合同的期限   本合同的期限为 年。   合同期满前 日内,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是否续签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合同期满后,甲方交办的法律顾问工作延续进行的,甲方应当按每小时 元人民币标准结合实际延续时间向乙方支付法律顾问费。   第十一条 通知和送达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相互发出或者提供的所有通知、文件、资料,均以扉页所列明的地址、传真送达。一方如果迁址或者变更电话,应当书面通知对方。   通过传真方式的,在发出传真时视为送达;以邮寄方式的,挂号寄出或者投邮当日视为送达。   甲方: 乙方:上海市宽达律师事x所   代表: 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023-08-29 17:15:06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表述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023-08-29 17:15:061

自今年几月几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

9月1号
2023-08-29 17:15:103

工作总结结尾

工作总结结尾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工作总结结尾,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作总结结尾 1 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1年这上半年以来,本人爱岗敬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表现在:第一,银行按揭贷款这方面有些不协调,也许是刚刚接触这方面的业务;第二,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展知识面,努力学习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对于同行业的发展以及统筹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好领导的好助手!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扬长避短,做一名称职的销售内勤,与企业共成长。 在2021上半年工作中: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现金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及时收回公司各项收入,开出收据,及时收回现金存入银行,从无坐支现金。 3、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及时发放教工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 4、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发票上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审批人签字方可报帐),对不符手续的发票不付款。 以上我主要谈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总之,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学到了许多,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但是我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做得还很不够,由于本人经验不足,身体不好,心有余而力不足,离那些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还很远,有些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还做得很不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尽快提高自己。希望有了这宝贵的几个月的经验,在下一学年我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工作总结结尾 2 近半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实践学到了许多房地产的相关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作为新人,我深深知道,自己经验还是相对欠缺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通过到销售第一线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在现场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争取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为公司多做贡献。 工作总结结尾 3 1、我相信在公司全体领导职工的集体努力下,我们公司的业绩一定会较去年去的长远的进步,公司的明天也会更加的美好、强大!我也会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帮助公司实现梦想,也不辜负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期望! 2、时光匆匆,昨日,落下的枫叶,转眼,已成为了地下孕育的泥土。在事件与学习的怀抱下,我们捉住了风中的花香,捕到了叶上的朝露。我学习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思考了许多从未想过的事物。我,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被关爱与知识,在心里渲染了一片缤纷。 3、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现代办公技能还不强。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缺点,发扬成绩,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4、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队将一如继往地对安全工作狠抓落实,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5、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们将在总结过去得失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创教导工作的新局面,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6、20xx年的工作中,我会尽我的全力来参加工作的,毕竟现在还年轻,需要更好的奋斗,在年轻的时候多拼一拼,这才是一生中最好的奋斗时刻,过了这个年龄就是想拼也没有精力和能力了,我会趁着我年轻的时候努力拼搏的,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的天空! 工作总结结尾 4 1、总之,一年来,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修养有了一定提高。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具体事务性工作多的时候,对自己在理论提高方面要求的标准不够高; 二是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工作方式方法有时不太细,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是如何在岗位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做的有欠缺,意识还不够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骄不躁,虚心学习,随时听从组织召唤与调遣。 2、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向广大员工宣传公司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广大公司员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的工作要团结才有力量,要合作才会成功,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我相信:在城投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发展的会更美好! 3、以上拙见是本人工作的一点感想,由于每个人所站的位置、角度不一样,自我的认识难免会有些出入,请领导给批示和指导。我坚信:所有的成绩都属于昨日,也许昨日的我并不是最优秀的。可是,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一刻也不放松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目标的追求,我就会敢于应对挑战,并有决心在自我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尽职尽责的完成好本职工作。 4、回顾这这一年来的工作,我非常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这是公司的培养,领导的关心、教育,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包容了我的缺点和错误,教会了我做人做事,才有了自己的今天。今后,我将倍加珍惜,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忠实履行好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宗旨,在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舞台上,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工作总结结尾 5 1、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用心做的,网络销售也是这样。不停的学习才会不停的进步。现在年底了,赶紧好好的努力吧,回家好多赚点钱给父母。现在的学习也是为了明年更好的工作,加油。 2、以上只是粗略的工作总结,由于时间仓促会有很多不是之处,希望贵公司能给于指正,我们会予以极大的重视,并会及时解决,最后祝双方合作愉快、项目圆满成功。 3、我认为公司明年的发展是与整个公司的员工综合素质,公司的指导方针,团队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提高执行力的标准,建立一个良好的销售团队和有一个好的工作模式与工作环境是工作的关键。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工作总结结尾 6 1.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成绩和喜悦,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我确信公司财务部是一个团结、高效的工作团体,每位成员都能够独挡一面,我有信心协同财务部全体人员与公司共同走向辉煌! 2.新的一年马上开始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总结着过去的展望着未来的,吸取过去这一年里的经验把新一年的工作做的更好。要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俗话说“点点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工作是枯燥的还是多彩多姿的,,要与各位同时一起共同努力,为了单位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3.今年我们财务部的工作在各位项目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年度全体财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都表现出非常的努力和敬业。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来年的任务会更重,压力会更大,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我们将继续挑战下年度的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作总结结尾 7 1、我们客服部是后勤部门中人员最多的,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领导的关爱和同事们的团结。在这个大学校里,我们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借鉴。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公司的窗口,我们必须不断的提升,跟上公司前进的步伐,相信我们客服部会越来越出色。 2、一年以来,各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待业主细节方面,拖欠费用的催缴等。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是: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平时多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在严谨、细致上多下功夫,多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客服人员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提高,使公司的窗口更加规范高效。 3、20xx年公司是紧张忙碌的,行政人事总务部工作责任大,但我们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行政、人事、总务等各项工作职责、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责。当然,行政人事总务部在今年的工作中还存在粗糙等不足,将在来年工作中改进和纠正。 工作总结结尾 8 总之,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要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工作总结结尾 9 1、20xx年来,我在领导xx局的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有时困惑,有时尴尬,有时理直气壮,有时灰心丧气。在艰难时我们使出全身解数,历经错综复杂走出低谷,总想把县级电视台办得有模有样,下功夫打造节目品牌;在顺利时我们时刻不忘艰苦创业,坚决禁止奢侈浪费,总想把紫阳广电做大做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事业建设上。 2、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3、我来公司工作已x年多时间,在任职期间,我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特别是x总、x总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我也很快融入了我们这个集体当中,成为这大家庭的一员。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xx公司,来到一个很温暖的部门,有领导的关爱,有同事的爱护,感受到这种集体的氛围,来公司我体会很多,也学到很多,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更感谢领导的器重和关照,我在工作上也有了突破和改进,在以后工作总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以上是我个人20xx年度工作总结,俗话说:“点点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工作室枯燥的还是多彩多姿的,我都要不断积累经验,与各位同事一起共同努力,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了单位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2023-08-29 17:15:131

放射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2004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2005总收入为532万,其中x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2004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放射科目前的问题   一、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二、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三、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院长的指导下,放射科党小组和科主任共同研究制定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1.采取复签报告形式。主班医师书写报告,()报告形式分描写和印象,描写部分要详细规范,印象部分要准确;由副班医师复签后才发报告,当两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可由主班先发急诊报告,第二天读片讨论后发正式报告。   2.当发出报告有误,需要修正报告时,必须经过两签报告医师。   3.中午及晚上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单独发报告,第二天早上读片医师审核,有误诊或漏诊时重发正确报告,并由值班医师追回错误报告。   4.复诊拍片对比必须拿到旧片对比,写出对比意见;旧片未归还,报告一律不发出。   二、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1.由科主任主任组织和投照组长负责;   2.每位技术人员摄片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名;   3.当天写片医师在写片时严格按照标准评出甲乙丙丁片及废片,甲乙丙丁片者应在登记在申请单上,废片则登记在专门的废片登记本上。x片质量评片标准按科内细则执行。   三、强化执行早晨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综合会诊制度及课室内部小课业务学习制度。   1.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诊断组长负责;   2.读片时间:每天早评片之后。   3.读片内容:1.前日值班的x片,查看有无漏诊。误诊,以及评定x片质量;2.前日写片医师准备的x片。3.疑难片。   4.读片形式:由科主任和诊断组长组织,前日值班医师做主要发言,其他医师补充发言;疑难片做好登记,并由诊断组长负责追踪病理,择日病例讨论。   5.小课业务学习每半月一次,由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内容可以是自己心得总结。当前前沿学科知识或是按系统复习等,可由全体医师轮流,目的是提高各医师复习看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学习。   四、建立新的借还片制度。   五、日常排班   1.由科主任负责合理排班,每天上班人次按目前排班不变。   2.在A班医师回来前,D班或P班医师负责签报告,忙时可由CT室医师出来复签报告,A班医师出车回来后参与写报告,和B班医师互签报告。   六、科室内责任落实。监督及惩罚制度   1.成立放射科科室管理会。   2.设定诊断组长和投照组长,指定工作职责。   3.设定张继民为教学秘书。   4.设定张安生为质控与安全生产组长,全面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5.奖惩制度: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为废片登记,由写片医师登记废片号,在早评片分析废片后由主任或投照组长登记废片责任人。另一本为纪律登记本,登记每天迟到。离岗等情况,由主任登记,主任不在时由指定人登记。以上奖惩制度是是1-2月份本科室内的实行改革时期实行的奖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加以完善,奖惩由科主任落实,科管会监督。   七、第二阶段设想   1.时间:3月份电脑及打印机落实到放射科开始,到新设备(DR)安装。   2.根据第一阶段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   3.CT室与放射科合并,放射科部分医师轮入CT室操作,报告形式由复签该为由高级医师审核,CT报告及X光报告一起书写,统一由高级医师审核后发;   4.由高级医师指导读片,负责全科室人员的提高。
2023-08-29 17:15:151

计算机专业学什么课程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数学、英语、德育、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企业网综合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局域网组建、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
2023-08-29 17:15:154

食品检验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主要工作有:1.原辅包料进厂检验;2.生产过程巡检测;3.成品出厂的检验。具体的工做要求还是要看所在公司或工厂的求! 食品检验人员的基本条件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规定:“检验人员必须掌握与食品生产加工有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和食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般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承担食品质量检验工作:(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从事过食品检验或者相关专业的检验工作。
2023-08-29 17:15:162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600字(精选8篇)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600字(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1   贯穿起高二的每一个片断,学习是主旋律。我怀揣梦想,步入高中,投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中去。经过前两年的摸打滚爬,成绩渐渐有所起色。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仍要竭尽全力。有时会觉得很累,有时也因某次成绩的下滑而沮丧,但我从不没有气馁过,因为我在高中生活中懂得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得住痛苦的磨炼。   高中生活带给我的除了知识储备丰富,还让我的心智更加健全。我清楚地感觉到我比以前成熟了许多。年少的轻狂和不羁变成了现在的稳重。遇事我不再盲目冲动,而是用成熟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去解决。我发现高中就像是连接自我和社会和纽带,在高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走向社会。高中,是我们用青春绘成的宏图,是我人生最美的一页,我要将其永远铭记在心。   高二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高二这一年,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是我真诚度过了每一天。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一句:我用生命充实了高中每一天!   从知识方面来讲,无论从知识的宽度还是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我和同学们一起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勤奋学习,提升了成绩。   从思想行为方面,我逐渐变得成熟,我会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辛辛苦苦培养我的父母,勤勤恳恳教育我的老师,真真切切对待我的同学。我用智慧丰富内涵,我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有道德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短暂的痛苦与未来相比算得了什么!我宁愿忍受寂寞·我不后悔我的高中!回味高中,我更加充满信心,我将继续努力,为成为社会栋梁而努力奋斗!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2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高二下学期生活,历历在目:   高二下学期,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高二下学期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但是,通过二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3   一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先后担任过班级的宣传委员,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我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老人院图书馆贫困学校等义工活动。   我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我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我自己。   我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组织了班级的广播操比赛和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各项活动。   我爱好艺术,书法具有一定的基础,曾经参加学校环保标语的编写。作为学校的混声合唱团的一员获得过市级比赛的一等奖。   当然,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精神还较欠缺,花在学习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对我自己的要求没能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我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若能够进一步努力,我相信我自己的综合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层次。作为高二的学生,面对过去,展望未来,我一定要用我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使我自己的高中生活变得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4   光阴似箭,高二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一年来的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这一学期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并在同学中树立较高威信。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学习小组,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高中一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并于高二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   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文科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荣获省第六届中学生生物竞赛XX赛区三等奖,在一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福建省三等奖,全国优胜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在一年后的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5   在高二这个学年里,我没有因为选择文科,在总体的学习上压力减小就减轻了自己在这年里面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在这个学年里,因为选择了自己比较有优势的学科,学习的重点也是在这些科目上,所以在学习上反而变得比高一时的学习更加轻松。虽然这些学科在学习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自己在高二这个学年里还是能够轻松的应付过来。同时在高二这年里,自己的学习成绩也理所当让的提升了很多,虽然这年里还是要学习理科科目,但是这些科目相对于高一时的学习难度却降低了很多很多,所以没有给自己带来很压力和给自己的总体成绩带来影响。在高二这个学期结束前的高二学考中,我的理科成绩和文科成绩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成为了自己的最高纪录,但是因为总体的题目难度和考察内容都是十分简单,这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这次考试却正式的结束了我们理科上面的学习,也宣布这个我们高二这个学年的结束。   在高二的这个学年里,我在帮助校园建设和自己的全面发展上,也让自己有了自己都一意想不到的成绩。在这个学年里,我们学校的田径场要进行重新修改和命名,这次命名学校向我们学生发起了“命名活动”,广泛的采纳我们学生的意见,其中我就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取得这次活动比赛的桂冠。因为我的命名既符合新田径场的特色,同时又符合学校的教学精神,这是我在高二这个学年为学校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想到操场的名字是由自己命名的,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和表达不出来的情感。同时在这年里,我因为自己优秀和自律的表现,被学校推选为“市三好学生”,这是我在高二这个学年最让自己感到荣誉,同时也这的炫耀和继续学习的一件事。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6   我是一名品质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   在人际交往上,因为我活泼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我们既是同学,也是朋友,既是对手,同样也是“战友”。不仅与同学是这样,与老师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但是课后我们则是有说有笑的朋友。在课堂上我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配合,学习老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不浪费一分一秒。课后,我会自主预习和复习,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和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抓住任何时间来学习。   我有一颗积极进取、天天向上的心,并且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学习上毫不松懈,并且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要奋斗的目标,同时也制定了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面对困难,不放弃。我正一步步地走向我的人生目标。当我遇到困难时,首先自己会尝试着去挑战或者去请同学帮忙,亦或者去请教老师,总之我不会让任何一道难题从我手中溜走,因为遗漏了它们我的人生将不完美。   在品质上,我诚实守信。从来不对老师、家长、同学说谎,因为诚实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从不对他人夸下海口,不去玷污我的名誉。“言必行,行必果”是我的人生格言之一。我不但获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且在期中考试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我会对的起着这个称号的。作为共青团团员,我坚信党的方针,服从党的意愿,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与国家共患难。在家里,我帮家人干家务,不让父母为我的学习担心。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在父母的眼中我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进入高二,我更加努力学习,我了一年半后的高考而奋斗着,让自己不会遗憾,因为我努力,我无悔!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7   在高中的两年来,我发生了许多改变,岁月的逝去将我带入成年,我成熟了许多,也获得了许多。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在学习上踏实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   在学习上,我顽强拼搏,刻苦学习珍惜点滴时间,课上积极发言,课后向老师提出质疑,使自己向知识的殿堂一步步迈进;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我与同学关系融洽,不断改进自己,帮助同学在学习上积极指导和鼓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体育、运动方面,我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奋起拼搏,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夺了荣誉,在对待师长方面,我尊敬师长,树立好学生的形象,努力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我还积极服从班主任和班委的安排。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高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 篇8   我在高二这一学期中,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天,深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学习上一丝不苟,细致严谨,认真学好每一知识点,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在德育方面。一学期以来,我严格、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和黄赌毒活动的影响;认真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团支部靠拢,并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智育方面。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刻苦、自强进取,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惜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全面地学习了本学年各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各学科所举办的各项科研活动。因此,各学科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去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我获得了整体综合分第二名;本学期中段考整体成绩一等奖。   在体、美、劳方面。我十分重视体育课和劳动课,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和劳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懂得了劳动能创造一切的道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我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有时向我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时,我觉得还不够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态度也不够热情。有时看到某些同学做坏事、结群斗殴也不敢大胆揭发等。这些都是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不够的地方。以后我决心把这些不足的缺点纠正过来,把自己优秀的地方发扬光大,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
2023-08-29 17:14:581

放射科护士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2004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2005总收入为532万,其中x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2004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放射科目前的问题   一、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二、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三、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院长的指导下,放射科党小组和科主任共同研究制定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1.采取复签报告形式。主班医师书写报告,()报告形式分描写和印象,描写部分要详细规范,印象部分要准确;由副班医师复签后才发报告,当两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可由主班先发急诊报告,第二天读片讨论后发正式报告。   2.当发出报告有误,需要修正报告时,必须经过两签报告医师。   3.中午及晚上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单独发报告,第二天早上读片医师审核,有误诊或漏诊时重发正确报告,并由值班医师追回错误报告。   4.复诊拍片对比必须拿到旧片对比,写出对比意见;旧片未归还,报告一律不发出。   二、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1.由科主任主任组织和投照组长负责;   2.每位技术人员摄片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名;   3.当天写片医师在写片时严格按照标准评出甲乙丙丁片及废片,甲乙丙丁片者应在登记在申请单上,废片则登记在专门的废片登记本上。x片质量评片标准按科内细则执行。   三、强化执行早晨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综合会诊制度及课室内部小课业务学习制度。   1.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诊断组长负责;   2.读片时间:每天早评片之后。   3.读片内容:1.前日值班的x片,查看有无漏诊。误诊,以及评定x片质量;2.前日写片医师准备的x片。3.疑难片。   4.读片形式:由科主任和诊断组长组织,前日值班医师做主要发言,其他医师补充发言;疑难片做好登记,并由诊断组长负责追踪病理,择日病例讨论。   5.小课业务学习每半月一次,由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内容可以是自己心得总结。当前前沿学科知识或是按系统复习等,可由全体医师轮流,目的是提高各医师复习看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学习。   四、建立新的借还片制度。   五、日常排班   1.由科主任负责合理排班,每天上班人次按目前排班不变。   2.在A班医师回来前,D班或P班医师负责签报告,忙时可由CT室医师出来复签报告,A班医师出车回来后参与写报告,和B班医师互签报告。   六、科室内责任落实。监督及惩罚制度   1.成立放射科科室管理会。   2.设定诊断组长和投照组长,指定工作职责。   3.设定张继民为教学秘书。   4.设定张安生为质控与安全生产组长,全面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5.奖惩制度: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为废片登记,由写片医师登记废片号,在早评片分析废片后由主任或投照组长登记废片责任人。另一本为纪律登记本,登记每天迟到。离岗等情况,由主任登记,主任不在时由指定人登记。以上奖惩制度是是1-2月份本科室内的实行改革时期实行的奖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加以完善,奖惩由科主任落实,科管会监督。   七、第二阶段设想   1.时间:3月份电脑及打印机落实到放射科开始,到新设备(DR)安装。   2.根据第一阶段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   3.CT室与放射科合并,放射科部分医师轮入CT室操作,报告形式由复签该为由高级医师审核,CT报告及X光报告一起书写,统一由高级医师审核后发;   4.由高级医师指导读片,负责全科室人员的提高。
2023-08-29 17:14:551

请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同学,选鲍志东老师做导师如何?人好不?谢谢

还行吧鲍志东 男,中共党员,安徽巢湖人,1964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组织部部长。1986年和1989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分别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和矿床地质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获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00年上半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ami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及部级等科研课题12项,主持其中6项。在《Energ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Sedimentary Ge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59篇,其中4篇论文被SCI收录,2篇分别被EI和ISTP收录。合著专著8部,主编文集2部,参编教材2部。获省部级学术著作优秀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辽河西部古近系岩相古地理与沉积体系及其控制油气预测”(2005.7-2007.12)、“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与隐蔽圈闭研究”(2005.7-2007.12)、“吉林扶余油田东南过度区精细油藏描述”(2006.5-2006.12)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分布预测”(2006.8-2009.8)等项目多项。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和二等奖2项,局级奖励4项。 研究方向介绍:1. 储层地质学:研究内容涵盖储层发育的沉积学基础、储集体形成及其主控因素、储层建模与“甜点”(优质储集体)的地球物理预测;2. 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含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内容涵盖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岩石形成的沉积学机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古地理单元控制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原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机理。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博士生及硕士生)毕业去向:外资企业20%,中石化和中海油等研究院所60%,高校任教10%,出国深造10% 办公电话:010-89733103近期代表性著作1. 塔里木地区早古生代海平面波动特征:来自地球化学及岩溶的证据 2006 地质学报,80(3):366-3732.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为例 2006 西北大学学报,36(6):211-2143.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二叠系动力储层地质学研究 2006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2):199-2034. 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 2005 地质科学,40(3):429-438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 2005 沉积学报,23(2):194-2026. 基岩油气藏裂缝储层特征及发育规律研究——以辽河大民屯基岩油藏为例 2005 现代地质,19(石油地质专集):273-2777.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trols of the Hydrocarbon Source Beds: the Middle and Upper Proterozoic in Northern North China 2004 Science in China, 47(Supplement Ⅱ):133-1408. 前前陆盆地层系成岩环境特征及其孔隙演化 2004 岩石矿物学杂志,23(1):37-42。9. 鄂尔多斯天环坳陷北部山西-下石盒子组砂岩储集特征 2004 天然气工业,24(6):36-391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调研报告 200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 1.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973课题,沉积相研究负责人,1999.11-2004.10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盆地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3.5-2003.123.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中国石化攻关项目,沉积储层课题负责人,2001.6-2004.84. 辽河西部凹陷高升北地区沉积构造演化及有利目标区选择,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4.7-2005.115. 吉林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精细油藏描述,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攻关项目,负责人,2005.5-2006.16.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重点教改项目,负责人。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 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 《滇黔桂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1995: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学术著作优秀奖(证书排名第2)2. 地质工程专业的创建与改革实践,199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证书排名第4)
2023-08-29 17:14:531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欧美文学作品?

是指名著还是电影呀应该是名著吭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不读哦像是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先说这些吧希望帮到你
2023-08-29 17:14:522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哪几类

一、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哪几类1、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分类如下:(1)国家标准。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标准是食品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2)地方标准。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3)企业标准。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二、食品检验工作标准是什么食品检验工作标准包括:1、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应当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准确;2、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2023-08-29 17:14:521

法律服务公司合法吗

一、法律服务公司合法吗1、法律服务公司是否合法需视情况而定:(1)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是合法的;(2)经营是否合法要看具体的行为。可以到公司所在地工商局查询工商档案,看是否是在工商局注册。只有符合公司成立标准并且得到登记机关许可,公司才能成立。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条【公司登记】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二、法律服务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法律服务合同注意事项如下:1、企业应当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而不是与律师个人签订合同。聘请时应当查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许可证和律师个人的执业证书;2、企业在签订聘请合同时应当充分了解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充当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方面的能力;3、正确确定聘任期限。
2023-08-29 17:14:511

《荀子》中的10句哲理名言,非常精辟有道理,值得收藏

《荀子》十句人生哲理,精辟犀利,让人忍不住收藏! 一、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天论》 技艺高超的人不会去做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不许可的事情;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脱离主客观条件去胡思乱想、盲目行动。 二、欲观千岁,则数今日。——《荀子·非相》 想要知道千年前的事情,就要先去了解今日的事情,从中探求历史的足迹。 三、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懂得其中的至理,善于践行的人,能够探究其中的困难和疑惑。 四、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对于那些庸俗且散漫的人,就需要用好的老师和朋友来引导他。对于那些轻浮怠慢,自暴自弃的人,就用即将发生的灾祸来提醒他。 五、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不会被名誉所诱惑,也不因诽谤而恐惧。遵从道义来做事情,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颠倒,这边是真正的君子。 六、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荀子·劝学》 射箭射出去一百支,有一只没有命中,这样就不可以说是善射。行走千里的道理,虽然还差半步没有到达终点,也不能说是善于驾驶马车。 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指蓝色。蓝:蓼蓝,可从其叶子中提取蓝色染料。蓝色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由水凝结形成的,但它比水还要冷。后来有“青出于蓝”的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八、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荀子·法行》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努力的学习,等到年岁大的时候,便没有了才能。在年老的时候,如果不去教诲别人,等人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自己了。 九、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荀子·劝学》 去学习那些战乱的传说,去死记硬背《诗经》和《书经》中的内容,这样对实际并没有什么用处,即便学习了一生,最终也只会成为一个腐朽的儒生而已。 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尝:曾经。须臾:指极短的时间。跂:抬起脚后跟站着。我曾经整天思考,但效果还不如学习一会儿好;我曾经踮起脚来观望,真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啊。这句话指出学习新知和登高望远的重要性。
2023-08-29 17:14:511

长条泡沫纸怎么折玫瑰花

1.首先需要准备制作花瓣的纸张。然后将其进行染色,将圆形的纸染色之后(使用其他任何纸张都行),将其展平,尽量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的纸张,这样纸艺花的效果更好。2.将圆形纸片对折3次,形成一个小的扇形。3.使用剪刀将扇形的地步减掉。4.然后沿着上一步制作好的扇形纸片的边缘进行剪裁,剪出一个花瓣的形状。(这个时候花瓣应该是散开彼此不相连的)5.另一个圆形纸片也按照2到4步进行相同操作,这样两个颜色的花瓣都完成。6.用剪刀轻轻的卷起花瓣的边缘,形成花瓣的自然皱折。7.取出一个胸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作为代替的东东),现在其上缠绕几圈铁丝。8.然后开始缠绕花瓣,可以交替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将铁丝缠绕到每一层的花瓣上。6.用剪刀轻轻的卷起花瓣的边缘,形成花瓣的自然皱折。7.取出一个胸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作为代替的东东),现在其上缠绕几圈铁丝。8.然后开始缠绕花瓣,可以交替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将铁丝缠绕到每一层的花瓣上。9.保持继续添加花瓣,当完成1/3之后,也就是第8、9片叶片开始时,将花瓣的卷缩面向外开始向花朵上包裹。10.一直这样操作下去,直到所有花瓣都被使用玩。11.这样花朵部分就制作完成了,实际这样已经属于成品了,您可以讲她别在任何您想要装饰的地方。12.接着可以给花瓣底部添加一个牙签,并且再用一些铁丝缠绕好。13.然后再缠上一些绿色的丝带。
2023-08-29 17:14:511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本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一)   斗争的生活使我干练,苦闷的煎熬使我醇化,这是对我高中三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实高的一名学子,三年来,我一直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奋斗,并相信我的梦想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我一直相信,每天,我都在不断地进步。我热爱生活,珍惜时光,充满自信地迎接每一次挑战。尽管看起来是在吃苦,但我认为能从学习中获取许多知识、经验就是最大的乐趣。除了学习外,我还积极能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我认为一个人应当全面发展。担任了两年班长,我一直能尊敬师长,团结集体,为集体争光,为此也受到同不穴的欢迎。在文明守纪方面,我也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我知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我还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争取能够在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学超:转眼间,我即将结束在实高的三年生活,高中三年使我认识了很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了更却被的起点。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二)   在思想方面:我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社会工作方面:我曾任班长管等职务,长期为同学们服务,参与组织了各项有益活动,培养了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方面:我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佑铭。现实生活中我也以此来鞭策自己,学习态度严肃认真,学习目的明确。每个学期,我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因此,我在上初中以来的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骄人成绩。   自我评价:为人诚恳,乐观开朗,富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求知欲望强烈;进取心强,乐于助人,爱交际,人际关系好。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三)   回顾高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掌握很多基础知识,也养成啦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四)   本人在三年的学习中刻苦努力,知进取,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是一件追求完美的事情,因此我及时弥补不懂不会的漏洞,在学习上做一个“完人”,不会让问题周而复始的叠加,从而造成人生的败笔和遗憾,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我深知学习的基础是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同时我作为班长,是班中的凝聚点,所以更加以身作则,积极地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有序的组织同学加入其中,替老师分担班中的事务,做老师的得力助手。   青春光阴匆匆,我已由刚升入初中的懵懂的男孩儿成长为了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共青团员。我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同时也会带走一切,所以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光阴,然后以百分之百的精神迎接美好的明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五)   在高中这三年来,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我平时认真学习,发扬了勤学好问的精神,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经常向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我知道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我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六)   高二一年以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社区服务活动和“走进工厂”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为我的人生阅历增添了不少光彩,还使我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校期间,我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做好分内之事,我所在宿舍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宿舍。另外,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协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   在学习上踏实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   在个人情商方面,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有时与同学相处不是很好。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这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2023-08-29 17:14:491

2022新课标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有哪些?

2022新课标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新版课标中增加了量感、抽象能力。其中量感隶属于小学内容,抽象能力隶属于初中内容。对原来的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与模型思想进行了细化与拆分,推理能力调整成为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数据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数据观念,模型思想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量感能形成抽象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抽象能力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释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是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描述的。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 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 与关键能力,反映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具有高度整体性、一致性与发展性,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023-08-29 17:14:481

工作总结结尾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2023-08-29 17:14:471

计算机专业有哪些课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计算机软件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软件项目管理、Oracle数据库系统。3、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网站建设。
2023-08-29 17:14:421

英汉互译

1, in their living room2, in the red and black and white box3, said that poem4, in the camp5, tired and thirsty6, next year"s Mid-Autumn Festival7, in different festivals8, eat chocolate eggs9, do pumpkin lantern10, it appears very bright11, a very fine hair dryer12, on the bus13, in the bus behind the
2023-08-29 17:14:423

纸艺花手抄报内容有什么

莫非是小学生,还有手抄报?有图有制作时大家的感受就好
2023-08-29 17:14:412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第一部分 前 言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023-08-29 17:14:40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教工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2人。1995年以来,学院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16项;1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省、部级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研究专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各级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0余部,其中《自然地理学》、《中国区域地理》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论文800余篇,多篇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Palaeo-geography,Climatology,Ecology》、《The Holocen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被SCI、EI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 近年来,朱竑、李保生、周尚哲、徐颂军、钟巍、陈忠暖、肖玲、王为、孙武、刘洪杰、张正栋等教授在文化地理、旅游规划、环境演变、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土地利用与覆被、海岸地貌、植物生态、城市社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地理科学学院目前有七位博导,分别是: 姓名 职称 备注 李保生 教授 现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副主任,华南师大地貌研究室主任,自然地理学科博士点组长。 周尚哲 教授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地貌第四纪方向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徐颂军 教授 长期从事环境生态、植物地理、林业生态、园林生态、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钟巍 教授 主要从事于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 周厚云  教授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近期主要从事与岩溶洞穴沉积有关的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特别关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在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王为教授现主要从事华南海岸环境教学与研究,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地貌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广东地质学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朱竑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地理学会第十一届历史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旅游学刊》等杂志编委。地理科学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分别是: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王为 教授 罗寿梅 副教授 张争胜 副教授 刘洪杰 教授 张加恭 副教授 夏丽丽副教授  孙武 教授 甄坚伟 副教授 张正栋教授肖玲 教授 胡伟平 副教授     陈忠暖 教授 舒娱琴 副教授      1、A Multi-cycle Climatic Fluctuation Record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SCI),地质学报 英文版— Acta Geologica Sinica, 79(3) , 2005;第一作者;2、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Ordos Desert , China since 1.1 Ma B.P. as Indicated by Yulin, 地理科学英文版-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5 (1) , 2005, 第一作者;3、2500a BP以来额济纳绿洲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过程, 地质学报中文版, 79( 5), 2005,通讯作者;4、额济纳绿洲沙尘暴沉积物质特征, 中国环境科学, 25( 5), 2005, EI收录刊物,通讯作者;5、Human settlement of the last glac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SCI), Current Science, 2003,第一作者。 1、实践教学基地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的研究,黄山,李保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传统优势学科的深化发展途径研究,李保生,王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2 .8(省级)(参编);
2023-08-29 17: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