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表达思乡愁苦的诗句?

2023-09-05 20:43:51
共9条回复
gitcloud

《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词君: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滞雨》

【唐代】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诗词君: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君: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思江南》

【唐代】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诗词君: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羁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

CarieVinne

表达思乡愁苦的诗句: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2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0.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3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33.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3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3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36.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3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wio

历来文人墨客就喜欢用诗句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表达对自己家乡的思念,漂泊他乡,见不到亲人,见不到故乡,而诗句就成了他们倾诉自己感情的最好方法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诗人留下了很多思乡愁苦的诗句,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借助空中的明月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还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将别离思聚的情绪,表现得委婉动人。再比如“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散上诸峰以望故乡,作者的悲愁与望岳的悲哀,将人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然而,这样的诗句仅仅是冰山一角,在无限的长河之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表现着诗人的人生感慨。

对这些思乡愁苦失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探讨或者去网上查询相关的资料,会看到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登柳州城楼

LocCloud

1.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

2.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6.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秦韬玉《贫女》

7.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陆龟蒙《别离》

8.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白居易《梦微之》

9.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李贺《致酒行》

10.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祁《落花》

11.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对雪》

12.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13.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14.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秦韬玉《贫女》

15.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陆龟蒙《别离》

16.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白居易《梦微之》

17.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李贺《致酒行》

18.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祁《落花》

19.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对雪》

20.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苏州马小云

1、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2、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3、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4、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5、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7、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8、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约《咏湖中雁》

9、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10、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齐己《送人游塞》

11、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12、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3、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1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5、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16、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薛逢《宫词》

17、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18、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19、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20、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皮皮

1、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2、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3、自唱新词送岁华。——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4、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5、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6、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8、各自个、供憔悴。——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9、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10、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11、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秦观《画堂春春情》   

1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3、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4、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著《湘江秋晓》   

15、一重山,两重山。——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17、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9、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20、春到也、须频寄。——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Chen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FinCloud

相思苦。与君相约三尺里 辗转反侧难入眠。滂沱大雨天了缘 日夜窗台对空望。异境离乡才忆乡 童稚笑语不复有。万间明羹也不及 唯知相思思乡苦。

小菜G

梦里渡魂无归路,此心安处是吾乡 河汉 《惊鸿》

离别苦,相思苦,至死不能归乡苦。 李维七 《浮云半书2》

相关推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翻译及注释 翻译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注释 1柳州:今属广西。2漳州、汀洲:今属福建。3封州、连州:今属广东。4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5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6大荒:旷远的广野。7惊风:急风;狂风。8乱飐(zhǎn):吹动。9芙蓉:指荷花。十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⑾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⑿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1]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像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著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著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诗词作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诗词作者:【 唐代 】 柳宗元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抒情】、【怀人】
2023-08-30 03:12:261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原谅是什么

1、原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唐代〕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2、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3、注释柳州:今属广西。漳州、汀州:今属福建。封州、连州:今属广东。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4、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2023-08-30 03:12:34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原文及翻译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系列:唐诗三百首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ue2b7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ue2b7: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像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ue771ue771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ue771ue771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像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2023-08-30 03:13:05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结合诗歌的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者:柳宗元原文: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诗人愁思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 二、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 三、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
2023-08-30 03:13:1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作品原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⑴城上高楼接大荒⑵,海天愁思正茫茫⑶。惊风乱飐芙蓉水⑷,密雨斜侵薜荔墙⑸。岭树重遮千里目⑹,江流曲似九回肠⑺。共来百越文身地⑻,犹自音书滞一乡⑼。
2023-08-30 03:13:262

《登柳州城楼》古诗加拼音是什么?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拼音:chéng shàng gāo lóu jiē dà huāng ,hǎi tiān chóu sī zhèng máng máng 。jīng fēng luàn zhǎn fú róng shuǐ ,mì yǔ xié qīn bì lì qiáng 。lǐng shù zhòng zhē qiān lǐ mù ,jiāng liú qǔ sì jiǔ huí cháng 。gòng lái bǎi yuè wén shēn dì ,yóu zì yīn shū zhì yī xiāng 。释义: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创作背景: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023-08-30 03:14:09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2023-08-30 03:14:26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翻译

登柳州①城楼寄漳汀②封连③四州刺史④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⑤大荒⑥,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⑦乱飐⑧芙蓉⑨水,密雨斜侵薜荔⑩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⑾文身⑿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2023-08-30 03:15:01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愁思”如同“海天”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三四句“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_木根以结_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__。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_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_;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全诗用“赋中之比”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惊风”、“密雨”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以“岭树”重重,“江流”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2023-08-30 03:15:211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汀封连四州》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2023-08-30 03:15:291

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

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如下: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拼音:chéng shàng gāo lóu jiē dà huāng ,hǎi tiān chóu sī zhèng máng máng 。jīng fēng luàn zhǎn fú róng shuǐ ,mì yǔ xié qīn bì lì qiáng 。lǐng shù zhòng zhē qiān lǐ mù ,jiāng liú qǔ sì jiǔ huí cháng 。gòng lái bǎi yuè wén shēn dì ,yóu zì yīn shū zhì yī xiāng 。释义: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2023-08-30 03:15:371

形容嘉峪关城楼的诗句

1. 关于城楼的诗句 关于城楼的诗句 1. 描写城楼的诗句有哪些 1.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代:李商隐 《安定城楼》 2.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代: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4.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唐代:骆宾王 《在军登城楼》 5.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1. 2.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3.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4. 在军登城楼 唐代: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5.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2. 描写城楼的诗句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 3. 关于“城墙”的诗句有哪些 1.春草 唐代: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2.古筑城曲五解 唐代: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3.题青龙寺 唐代: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4.春至 唐代:白居易 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白片落梅浮涧水, 黄梢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 5.宿李主簿(一作刘员外) 唐代:周贺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 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4. 关于中国四大名楼的诗句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相关诗句有: 1、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同崔邠登鹳雀楼》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释义: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南浦的云在画栋边上环绕飘飞,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3、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释义: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释义: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释义: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四大名楼 5. 关于城 的诗句 带“城”字的诗词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杜甫 前苦寒行二首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李白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 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 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 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白居易 山路偶兴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张籍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6. 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7. 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8. 急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 林升《题临安邸》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马荣成《风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苏轼《望海楼晚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杜牧《长安秋望》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温庭筠《赠少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鹧鸪天》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张先《江南柳》 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王琪《望江南/忆江南》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杨万里《宿新市》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粻迹纲克蕺久告勋梗魔庭筠《忆江南》 参考资料:LS的回答;zhidao.baidu.com/question/25026886.html?si=1。 9. 关于楼阁的诗词 览亭台楼阁阅千古诗文 ———楼阁诗赋遥想 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亮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为历史遗迩,文化名胜,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逸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远望,追右探胜,有所惑,遂凝化为诗文u201eu201e 爱晚亭 青砖青瓦,石基飞檐,古色古香。四角微微翘起,似大鹏展翅,即将凌空凹曲的屋面,避免了造型的冷峻,优美的镶嵌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仿佛自己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于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停车漫步,枫叶红满天,二月花开,寄情与爱晚,一语中的,品味这飞不起的“翼然”。 八镜台 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登台远眺可“南望五岭,东关七闽”蓝群山之参差,俯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暮雨,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桃源世外!如此赣州城明文遐迩的楼阁文化,红色圆柱,翠绿碧瓦,飞檐层层,四面如一,台形长分,安置“双龙之护栏,又似浪花翻卷。大气复然”!【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黄鹤楼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诸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落红城五月梅花!心远地宽,把酒凭楼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曰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文量书香谁堪比拟?的一句崔颢的一句“苟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让其声名始盛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数文个量客在此登览圣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是黄鹤楼成为久写不衰的主题。滕王阁 帝子长洲,仙人归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株连,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于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王勃,落一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月无边,坐落在自然之中的滕王阁,好似永远表示着“我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的荡气回肠。 亭台楼阁,集数千年来诗词文化,聚了世中文人墨客,共赏其建筑之伟岸,意境之深幽。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二):亭台诗词赏析 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孤亭幽思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拨响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弦,引起了长久的共鸣。 【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游子怀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岳阳楼》,作者在迟暮之年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既看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又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落寞,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面对“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后人南宋词人柳永由于游宦他乡,事业难成,而思乡、惜生,在登临之际对生命意义和反思比谁都多。“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2023-08-30 03:16:06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全诗用什么贯穿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用景物贯穿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2023-08-30 03:16:1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拼音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拼音:chéng shàng gāo lóu jiē dà huāng ,hǎi tiān chóu sī zhèng máng máng 。jīng fēng luàn zhǎn fú róng shuǐ ,mì yǔ xié qīn bì lì qiáng 。lǐng shù zhòng zhē qiān lǐ mù ,jiāng liú qǔ sì jiǔ huí cháng 。gòng lái bǎi yuè wén shēn dì ,yóu zì yīn shū zhì yī xiāng 。释义: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创作背景:
2023-08-30 03:16:201

关于柳州的诗歌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023-08-30 03:16:34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思想感情用了什么手法

  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双关”“借景抒情”等)。  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  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唐】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 ①这首七律是柳宗元被贬初到柳州之时写的。尾联中的“共来”: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革新失败,与之相关的柳宗元等人即“二王八司马”分别被贬斥而死或谪降为远州司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召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将她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②大荒:旷远的广野。  ③惊风:狂风。飐(zhǎn):吹动。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2023-08-30 03:16:421

安定城楼尾联如何表达诗人的愤激之情

安定城楼作者: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赏析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作者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作者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作者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1]《全唐诗》赏析《安定城楼》安定城楼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安定城,故址在现今甘肃省泾川县以北,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任务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因此,这一年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时,便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正是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源古城头——安定城楼,纵目远眺,看到朝政的混乱,腐败势力的横行,有理想和才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题为《安定城楼》的七律。登高远眺的题材,在古代诗篇中是常见的。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百感。描写这类题材的诗作,由于诗人事业辽阔,气势苍莽,往往形成一种雄浑的境界;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杜甫的《登楼》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表现出诗人为唐王朝内乱外患层出不穷而忧心忡忡,感情深沉是它的特点。柳宗元再次被贬调任柳州刺史的时候,想念起由于提出政治改革主张遭到失败而一再受到打击,被贬到偏僻荒凉的地方的朋友们,写下了《登柳州城楼》一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篇就是突出了一个“愁”字,包含了无穷愤懑的情绪。比柳宗元晚出的许浑,却又不同。有一次他登临咸阳城楼,写了一首《咸阳城西楼万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当时越来越腐败的唐王朝大乱不远的预感。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形象地写出了暴雨来临前的征兆。这首诗在沉郁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的不安和隐忧。虽说许浑的感受也是以“愁”字为主,然而他和柳宗元的“愁”又有所区别。柳宗元的“愁”包含着对自己和朋友们一再收到打击的愤懑之情;而许浑的“愁”则,却包含着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深切焦虑。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又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作。一上高楼,百感丛生。忧虑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这首诗的感情和它的表达方式,比起一般以登临为题材的诗来,似乎更为多样。既有上面说的杜甫的深沉,又有柳宗元的愤懑和许浑的忧郁。从风格来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兴的特长,也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和坦荡胸襟,从而塑造了惊世绝俗、胸怀大志的诗人自我形象。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同他的另一些以“无题”为题、情韵优美的爱情诗的风格比,是很不相同的。李商隐曾主张诗人不应“偏巧”,而应该是“兼才”,具备多种艺术特长。这首诗的风格特点说明,诗人对自己的主张是有所实践的。《安定城楼》这首诗,第一联就从登上城楼写起,突兀雄伟地展开诗人凌空远眺所得的景象:城堞、杨柳、汀洲。“迢递“,表现安定城的绵长;”百尺“,极言安定城的高军。诗人站在城楼俯眺,视野开阔。近处是绿杨披拂,而杨柳尽头,则是水中的沙洲。柳树荫浓,烟波浩渺,迷蒙一片,就更把诗人视线引向远天,使读者想象到这位落地不久的诗人,登临纵目时的忧愤情怀和巍然独立的形象。这位巍然独立的诗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忧愤情怀呢?对此,第二联作了具体描写。原来诗人不用开门见山的直说方式,而是通过历史上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贾生指前汉的贾谊。他年青时曾给汉文帝上过《陈政事疏》,指出当时朝政的失策“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提出了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但终因朝臣反对,不被采纳,落得个“虚垂涕”,也就是空垂泪的结果。王粲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登楼赋》的作者。青年时代就因避乱而奔走四方,并曾依附过刘表,也是个怀才未展的人物。李商隐在自己落地时远游之际,同这两位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是很自然的。当诗人的忧愤情怀通过即景抒情和借历史人物以托喻自己的抒写以后,第三联的章法突然改变了。诗人用了直截、明朗的诗句抒发怀抱,从而深化了那种忧愤之情。“永忆”,是说常常想念,一贯向往。“江湖”是指离开朝廷归隐的地方。“扁舟”就是小舟。这里暗用了春秋时代越国大夫范蠡功成后“乘扁舟游五湖”的典故。这一联说明,功成身退不仅是李商隐当时的思想,而且是他生平一贯的愿望。不过李商隐所向往的隐退,必须是在等到自己旋转了乾坤,澄清了当前国家的混乱局面以后,也就是等到唐王朝中兴之时,这才是白发苍苍的诗人功成身退之日。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在封建社会诗人的作品中是常见的,反映了“隐居”和“永世”矛盾,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和佛、道思想的矛盾。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像李商隐这样既富有高度概括力,又善于铸造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诗句却不多。这一联的特点是:不空谈伟大的政治抱负,而是渲染出旋转乾坤的雄伟气魄;不泛写功成身退,而是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江上一叶扁舟,舟中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诗人。尤其难得的是,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真正把理想与诗意融成一体了。“永忆”与“欲回”,一前一后,表现了上下衔接、互为对仗和前后转折的关系。作者先点名的固然是归隐江湖,但紧接着却附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归隐之时,必须是回转天地之后。这样就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诗人这样的一种崇高的理想:既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据说王安石素来喜爱李商隐的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正是他最喜欢吟诵的佳句之一。因为这两句诗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地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的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边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组织成为一联。这样,就不仅使王安石爱读,而今天的我们,也会被这种艺术魅力所吸引。结尾一联,诗人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也是对当时排斥他的一些鬼蜮小人的当头棒喝。这一联既是他等临时的自负和抑郁的情怀的深化,也是他通过登临纵目而书写的崇高理想的小结。不过,这一联所包含的感情又和前面三联不同。不像第一联的壮阔、第二联的感伤和第三联的坚定,前三联都从自己的感慨和抱负方面作正面抒写。,而这一联却陡然转为对反面现象的尖锐讽刺,在讽刺中又隐藏着嬉笑怒骂的情调。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秋水》篇的一个典故。故事是这样的:惠施在楚国做宰相。当庄子去看他时,他听信谣传,说庄子要抢夺他的相位;三天三夜,在国中大事搜索。结果倒是庄子自动找上门来了。对他讲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寓言,表明他绝不留恋这去去宰相的禄位,而有他自己的忧时爱国的高情远志。寓言说,有一只鹓雏,也就是凤凰万里翱翔,一路歇宿,非得挑选清高的梧桐树不可,品格崇高。当它飞过猫头鹰所在的上空时,猫头鹰正好弄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怀疑鹓雏要来抢食,就冲着它发出“吓”的怒叫声。这里,庄子显然是在说:猫头鹰先生们!我不屑于个人利禄的襟怀,难道你们竟一点也不知道吗?却硬把腐鼠当成好滋味,并且还一直以为我同你们一样对它贪恋,想要同你们分享呢。这真是多么可笑啊!李商隐的诗以这个寓言故事结尾,真是太妙了。这是全篇愤慨的彻底爆发。诗人用自己的崇高怀抱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卑鄙心理所作的泾渭分明的对比,狠狠地鞭挞了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又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升华,手法可谓高妙!李商隐的著名研究者清人朱鹤龄引用前人的话,概括出李诗的特点为:“沉博绝丽”。“绝丽”,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并不突出,但是“沉博”却很显著。“沉”,是深沉的沉,说明用意的深微细致;“博”,是“博大”的博,说明文辞的丰富多彩。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确具备了“沉博”的特色。表面看来,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个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思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这里,有青年诗人的胸襟的自白,也有对那些猜忌自己的朋党势力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思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总的来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抒发这些思想感情和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把历史人物和诗人当前处境联系起来了,把自己的用世决心和隐居归宿结合起来了,同时又把自己视禄位如“腐鼠”与小人们视禄位如珍宝的良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加以对比。吟诵这首诗,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一上高楼、百感丛生的自我形象和古永定郡的百尺城楼、柳外汀洲的莽苍春景,它们溶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显得高而且远,既深沉,又飘逸。 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2023-08-30 03:17:00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2023-08-30 03:17:09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颔联颈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颈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2023-08-30 03:17:171

简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使”的第二联的表现手法并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2023-08-30 03:17:251

描写柳州的诗句有哪些?

《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登柳州峨山》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2023-08-30 03:17:321

柳宗元最著名十首诗

1、唐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2、唐代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3、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4、唐代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译文: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假如能将此身化作万万千千身,定要散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5、唐代柳宗元《溪居》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译文: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撑船游玩回来。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眼望楚天一片碧绿,高歌自娱。6、唐代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译文: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广阔的碧蓝天空。夜晚北风吹来阵阵花香,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7、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译文: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8、唐代柳宗元《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译文: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9、唐代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译文:破额山前,美玉一般碧绿的江水向东而流;诗人啊,你竟像在遥远的地方站立船头。你的赠诗有如春风拂面,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情思念;我多想采束苹花相送于你,却因官事缠身不得自由。10、唐代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译文:如今这残缺的心灵,又遭遇兄弟离别,更加黯然神伤;兄弟俩越江相别,双双落泪,依依不舍。独自一人离开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岭南,十多年以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岭南山多林茂,瘴气弥漫,天空常年乌云密布,遥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时应该是春尽夏来,水天一色。相隔太远,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我会经常在梦中见到郢地(湖北)的烟树,但愿梦中见到弟弟。
2023-08-30 03:18:121

柳宗元的古诗

《岭南行》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2023-08-30 03:18:326

柳宗元写柳州的诗有什么?

南中荣橘柚 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种柳戏题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登柳州城楼寄汀、漳、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轻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浸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是音书滞一乡。柳州城西北隅种黄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 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 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 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 滋味还堪养老夫。
2023-08-30 03:18:55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详解

1、原文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2、注释柳州:今属广西。漳州、汀州:今属福建。封州、连州:今属广东。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惊风:急风;狂风。乱_(zhǎn):吹动。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共来:指和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3、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4、赏析全诗用“赋中之比”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惊风”、“密雨”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以“岭树”重重,“江流”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2023-08-30 03:19:021

关于德胜门城楼的诗句

1.描写城楼的诗句有哪些 1.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代:李商隐 《安定城楼》 2.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代: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4.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唐代:骆宾王 《在军登城楼》 5.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1. 2.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3.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4. 在军登城楼 唐代: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5.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2.描写城楼的诗句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 3.形容北京城正阳门的好词好句或诗句 因为这些门原本都是修好的城门啊,现在城门拆了,地名却保留下来了。不过有些留着呢,像德胜门就还有个门楼子。德胜门是以前往北出城打仗之后庆功的地方,还有几个们是运蔬菜、运煤等等,各有作用。 看看这个: 北京的城区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城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皇城有七门: 北安门:皇城北面城墙的正中,清代改称地安门。 大明门:皇城的第一道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门; 承天门:皇城的正门,清代改为天安门; 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的中部偏南,与紫禁城的东华门相对;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是皇城大明门的左右门,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街由此得名。 外城有七门: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 内城有九门: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俗称前门,因只有皇帝龙车出入此门,又称国门;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是当时京城收税的总机关; 宣武门:元代称顺治门,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出入,又称死门;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城内所需粮食都从此门运进;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京西的煤炭车,大多出入此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九门中最贫之门,为木材进京之门;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所有御水车都走此门; 德胜门:元代称健德门,为出兵征战必走之门,又称为军门; 安定门:元代称安贞门,此门为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 九门中有八门启闭有时,那时有句俗语“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如果你走慢了,城门准时关闭,无论进城还是出城都毫无办法,除非官方有事命令开城门。惟独崇文门通宵达旦地开着,因为此门为收税关口,通宵有差役守卫。(摘自《走遍北京》) 4.德胜门的古诗 《德胜门》 文/张三醉 从德胜门冷冷地走过去,石头的冷 在积水潭与鼓楼大街之间,知我的面孔 在地铁出口被冷刮走了!刮走了 一张小小的公共汽车票,一张 在德胜门石头墙的冷中,冷成旗帜 冷成石头的旗帜,冷成云的冷漠 一位身着黑长衣的妇人,冷的面孔 冷的目光,冷在公共汽车站牌下 冷在行色匆匆的行人的左或右 冷在冷冷行人的脚步的冷冷之中 在铅灰的冷中,呜呜!公共汽车来了道 来不及多看她一眼,人们都纷挤着 逃避冷而一拥上车。无面孔的我 稍稍撤下腿,回顾她一个没有面孔的 面孔——您是上车吗?您先上车吧! 这位身着黑长衣的妇人,连同冷的桥 冷的栏杆,在行人行人行人不断的 前或后,就这专么冷着风,在风中冻着冷 可她连冷都没冷我一眼,只转向她怀里 抱着的一只很小很小的灰白色的小狗 我一诧异,呜!公交车从冷的水泥路上 呜地冷远了。黑长衣妇人依然在站牌下 连同那只灰白色小狗,在冷的人群中 就那么冷着,冷成因冷而轻轻翻卷着的 一张冷冷丢弃的冷的小小属公共汽车票 黑长衣的妇人,终于抬起怀里的俯视 那一刻,丰满的胸脯不停地起伏着 站牌下,她的眼角终于有了一丝微笑 一丝极富风韵的微笑,是的,很冷 是一个冻人的微笑,微妙怀春的微笑 5.形容北京城正阳门的好词好句或诗句 因为这些门原本都是修好的城门啊,现在城门拆了,地名却保留下来了。 不过有些留着呢,像德胜门就还有个门楼子。德胜门是以前往北出城打仗之后庆功的地方,还有几个们是运蔬菜、运煤等等,各有作用。 看看这个: 北京的城区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城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皇城有七门: 北安门:皇城北面城墙的正中,清代改称地安门。 大明门:皇城的第一道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门; 承天门:皇城的正门,清代改为天安门; 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的中部偏南,与紫禁城的东华门相对;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是皇城大明门的左右门,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街由此得名。 外城有七门: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 内城有九门: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俗称前门,因只有皇帝龙车出入此门,又称国门;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 是当时京城收税的总机关; 宣武门:元代称顺治门,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出入,又称死门;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城内所需粮食都从此门运进;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京西的煤炭车,大多出入此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九门中最贫之门,为木材进京之门;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所有御水车都走此门; 德胜门:元代称健德门,为出兵征战必走之门,又称为军门; 安定门:元代称安贞门,此门为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 九门中有八门启闭有时,那时有句俗语“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 如果你走慢了,城门准时关闭,无论进城还是出城都毫无办法,除非官方有事命令开城门。惟独崇文门通宵达旦地开着,因为此门为收税关口,通宵有差役守卫。 (摘自《走遍北京》)。
2023-08-30 03:19:311

柳宗元的诗句有哪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2023-08-30 03:19:475

关于古柳州的诗句

1.关于柳州的诗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描写柳州的诗句有哪些 1、《柳州峒氓》唐代:柳宗元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2、《登柳州峨山》唐代:柳宗元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译文: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4、《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唐代: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译文: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5、《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译文: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3.柳州古时称为什么 一、柳州古时候称为潭中县、桂林县、马平县、南昆州、龙城郡、柳州; 二、柳州历史名称由来 汉朝时期: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 隋朝时期: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唐朝时期: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据《元和郡县志》记录:“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柳江为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三、柳州别称及来历 柳州又称龙城、壶城、柳柳州 龙城:一说是梁大同年间,史书有载“八龙见于江中”,而将柳州称为龙城;二说是因柳州曾为龙城郡; 壶城:柳州有条柳江,在城市中间穿梭而过,俯视柳江河水划的图案让人感觉柳州地形很像一把大茶壶。 柳柳州:因唐朝柳宗元而得名。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相当于市长),柳宗元姓柳,并为"柳河东"之称。 4.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5.求《柳州榕叶落尽偶题》诗词大意及赏析 作者:柳宗元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①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②羁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赏析 这首写于柳州刺史任上。 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三、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这首诗写景肃杀肃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6.关于杨、柳的诗句 堤上柳 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独柳 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江边柳雍裕之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詹敦仁 柳堤诗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柳宗元 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韩偓 柳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施肩吾 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王勃 长柳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刘宪 折杨柳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杜牧 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雍裕之 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张泌 柳枝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 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 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卢仝 寄崔柳州使者立取书,叠纸生百忧。 使君若不信,他时看白头。三百六十州,克情惟柳州。 柳州蛮天末,鄙夫嵩之幽。花落陇水头,各自东西流。 凛凛长相逐,为谢池上鸥。白居易 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唐彦谦 垂柳垂柳碧髯茸,楼昏带雨容。 思量成昼梦,来去发春慵。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碧虚从转笠,红烛近高舂。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小园花尽蝶,静院酒醒蛩。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刘禹锡 杂曲歌辞·杨柳枝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李商隐 杂曲歌辞·杨柳枝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唐彦谦 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王维 辋川集·柳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贺知章 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 横吹曲辞·折杨柳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恨,想对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沈佺期 横吹曲辞·折杨柳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柳宗元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白居易 杂曲歌辞·杨柳枝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温庭筠 杂曲歌辞·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南内墙东御路傍,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情人最断肠。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伴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孟郊 横吹曲辞·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 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 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 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 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 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李商隐 柳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乐府诗题作杨柳枝)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戴叔伦 柳花歌送客往桂阳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 摇烟拂水积翠间,缀雪含霜谁忍攀。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 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 7.柳州有哪些俗语 柳 州 棺 材 在我国流传着“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的民彦,其中“死在柳州”,意为柳州棺材质优工巧、饮誉全国,逝候得一付足矣。 清末民初至解放前,柳州经营棺材寿板业者多在柳江河北岸的长寿街。 全街铺店都摆满了棺材,尺寸大小及各种式样齐全,一般分大、中、小号三个等级,也有按顾客要求特制的,以木质好坏和技术之优劣而定价高低不同,生意非常火红。当时未有火葬,不论是官是民,死后均装棺土葬,因此,棺材经营行业倒也方便了民需。 柳州棺材量多质好,有赖于柳江河上游融水、三江两地盛产的木材,寿板所需材料源源不断从这些地方运往柳州。柳州棺材式样多昂头雄壮,且头尾两面刻有龙风,雕有福鼠,雕刻不用图样而信手刻来,栩栩如生,异常精致。 造棺之木最佳者为春芽木,质坚色黑发亮,敲之略有声,其次为柚木,质坚色红,不渗水,可防潮。以此两种木质作棺材,均能避免鼠咬蚁蛀,埋地百年不朽。 柳州棺材以其质地上乘,做工精致而名闻全国后,有人为死后得到一副好棺材,竟以“死在柳州”为幸事。1935年,曾任广州卫戍司令的陆军少将高景纯在柳州逝世,其家人为他定制一具特大号棺材,用一截重约一千余公斤的大棺木雕制,棺高为一点三三米,长二点三三米,头尾刻有双龙戏珠和五囚捧寿等浮雕。 据说,这是柳州棺材史上最名贵的一具棺材。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进行土葬,柳州棺材也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但是,柳州棺材作为工艺品仍广受人们的欢迎,其尺寸变小了,一些人购之作为家居摆设,亦喜其谐音“升官发财”之意。 寿棺,古而有之。如今的棺材,已不是旧时的土葬棺木,而是制成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取其读音“官财”,为“升官发财”之意,代表了劳动人民的进取精神,变成一种吉祥物了。 发展至今,其内在的质量和外观的设计都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柳州的寿棺工艺考究、设计精美,在材料上都采用上好的香樟木、香杉木和香柏木。 规格多种多样,主要外观设计有百寿图和百福图、九龙图三种(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而制做)。产品出口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并以其优良的质量和精美的外观设计赢得良好的信誉。
2023-08-30 03:20:351

关于传统文化的古诗句

1.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送走了旧年。人们正喝着屠苏酒,春风扑面而来。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桃符取下了旧桃符。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 2. 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ue0f2馨研绿一痪煞ue34e?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一、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四、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六、出塞清代: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七、少年行唐代: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八、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九、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十、金错刀行宋代: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拓展知识: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格律特征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古诗百度百科。 4. 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一、《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二、《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三、《悯农 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四、《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五、《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六、《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5. 中国传统文化古诗都有哪些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6. 【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诗句】 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7`中庭地白树栖鸭,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社日,六畜祭祀2.元宵,看花灯3.除日,贴春联4.重阳,扫墓5.重阳,登高6.端午,赛龙舟7.中秋,赏月中秋: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七夕: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7. 描写中华文化的诗句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x0d★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x0d★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x0d★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8.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2、至节即事 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译文 到了冬至节,京城中的天色才刚刚拂晓,浓浓喜气已经弥漫京城了。 人们互传名片道贺节日。大户人家的绣幕完全敞开着,都在冬至节的时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家家趁着冬至,从容地玩耍着。 3、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5、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9.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诗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jiangling332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陈丽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林语堂目录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走进诗词鉴赏诗词诗意栖居诗情生命第一讲走进诗词一、诗词的基本常识1、诗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按音律分(1)古体诗:包括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渊明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①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②绝句每首四句对仗比律诗自由按“言”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比较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2、词一种韵文形式,由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 中华传统文化的诗 我写不出来,自己选几个写吧!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琵琶行 白居易 太长了,不粘,你看这个地址就行。 ?wtp=tt 琴歌 作者:李颀 类别:七言古诗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绘画方面的 墨梅u2022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 已惊颜索莫,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愿君浑忘却,时展图画看 ----薛媛,《写真寄外》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林良画两角鹰歌 李梦阳(明) 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 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眦分毫毛。 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黑。 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 空山古林江怒涛,两鹰突出霜崖高。 整骨刷羽意势动,四壁六月生秋。 一鹰下视睛不转,已知两眼无秋毫。 一鹰掉头复欲下,渐觉振翮风萧萧。 匹绡虽惨淡,杀气不可灭。 戴角森森爪拳铁,迥如愁胡眦欲裂。 朔风吹沙秋草黄,安得臂尔骑驷驖! 草间妖鸟尽击死,万里晴空洒毛血。 我闻宋徽宗,亦善貌此鹰, 后来失天子,饿死五国城。 乃知写画小人艺,工意工似皆虚名。 校猎驰骋亦末事,外作禽荒古有经。 今王恭默罢游宴,讲经日御文华殿。 南海西湖驰道荒,猎师虞长皆贫贱。 吕纪白首金炉边,日暮还家无酒钱。 从来上智不贵物,淫巧岂敢陈王前。 良乎,良乎,宁使尔画不直钱, 无令后世好画兼好畋。 其它的方面,茶艺,棋艺等。 棋声 作者:【黄庚】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 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 缓着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 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认亭石几寒。 汲江煎茶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2]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3]。
2023-08-30 03:20:421

柳宗元诗词最佳十首

柳宗元诗词最佳十首为:《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溪居》、《重别梦得》、《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读书》、《别舍弟宗一》、《渔翁》、《早梅》。1、《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五绝最佳”之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柳宗元的处境,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的坚持。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站在高楼上,只见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同行的四位友人同被贬谪,隔着岭书青苍,音书都无法送达,想到此,仿佛天地间都充盈着柳宗元的愁思。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在柳州,柳宗元不仅想朋友,还想家。为了排遣忧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柳宗元和好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观景,只见四野群峰如剑锋,一刀一刀地割着柳宗元的愁肠。柳宗元: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他首创“寓言”体,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著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被后人收入《柳河东集》中。81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7岁,后被宋高宗加封为文惠昭灵侯。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2023-08-30 03:20:591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是绝对无法彻底跳出人文世界而超然索居的。于是当站在山河大地,面对一已存在的苍茫的有限时空时,人的心灵常不免翻涌出追求无限冲撞未来的意愿,兴起自我形单、生命企求圆满密合的心态。李商隐这首《安定城楼》 就是登高而眺,对着长空宇宙所抒唱出的一种磅礴之情和郁勃之调。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登楼纵目,眼前展现的是一片阔大而旖旎的境界。泾州城绵长高峻,近处杨柳泛绿,春物芳菲,景色撩人;而柳荫之外,于迷濛之中可见水中沙洲,烟波浩淼,将诗人的视线引向了远天。诗一开篇,虽是写景,但却隐现出了登临纵目时的忧愤情怀和傲然独立的诗人形象。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一年,李商隐试博学宏词而落选,客游泾州 (今甘肃省泾川县),寄居在他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正是春风吹绿,柳烟缭绕的时节,诗人为了排遣郁闷的心情,走出幕府,登上泾州的安定城楼,纵目远眺,由六盘山迤逦而来的泾水,穿过一片荒凉的沙滩,在春日的阳光下柔静地泛着天光。他想起了自己家乡玉溪那山光水色,想起了玉阳山里的道观仙影。许多年了,为了理想到处奔波,历尽艰难的路程,无人理解自己的追求,得到的只是误解,甚至诽谤。如今,国势江河日下,朝政混乱不堪,自己的心中更是充塞着难以诉说的苦闷。“迢递”,本是形容泾洲城绵长高远的样子,但它却包容了诗人的许多幽怨。站在泾州城头,只见峰回路转,野旷天低,长安不见,大有天边沦落之感,面对无边春色也难兴起儿多愉悦之情,诗人是怀有许多隐忧的。起首二句,看来是平平写景,其实寄托深微。忧愤的情怀,迷离烦乱,掩抑低回。 时非我时,春非我春,忧愤之中,诗人想到了历史上的两位人物。一位是 “贾生”,一位是王粲。“贾生”,即西汉的贾谊。清人王应奎曾说:“先生之称,自 《论语》、《曲礼》 始;老先生之称,自 《史记·贾谊传》 始。其有止称曰先而犹言先生者,见于《史记·晁错传》学申韩刑名于轵张恢先所是也;有止称曰生而亦犹言先生者,如 《汉书》 贾生、伏生、董生之类是也。”可见,“生”并非象《中国人名大辞典》 说的那样:“以其年少,又称贾生。”而是一种尊称。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年青时所上的 《陈政事疏》 中针对诸侯王割据势力膨胀和匈奴贵族侵扰的现实,指出:“臣窃惟今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提出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建议,但终因朝臣的反对,而不被采纳,落得个 “虚垂涕”,也就是空垂泪的结果。王粲是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在当时北方大乱的局势中,王粲十七岁时从长安流浪到荆州,投靠荆州刺史刘表。他曾在春日登湖北当阳城楼,作了有名的 《登楼赋》。贾谊、王粲向来是李商隐所同情和敬仰的人物:“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贾生》)“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城上》)“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李商隐此时也是落第远游之际,当他登上安定城楼的时候,自然会同这两个历史人物产生共鸣。贾生垂泪的忠愤,王粲登楼的叹息,不觉映现心头。贾生满怀报国热情而上书天廷,然而却空空一场,只有空自流泪,一个“虚”字,可见无补于实际。王粲于乱世中四处周游,依刘表而登楼赋慨,希望王道一平,假高衢而骋力。但最终也只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两位千古知己都是年少才高,沉沦抑郁,正和此时伫立于安定城楼的诗人一样。“更远游”著一“更”字,微妙地透露出了不得已之情。辛酸之状,历历若现。这种情形正如清末明初的金圣叹在《选批唐诗》 中所说: 言今日我适在此安定,彼旁之人不知,则必疑我有何所慕而特远来,至何所得方乃舍去?此殊未明我胸前区区之心者也!夫我上高城、倚危墙、窥绿杨、见汀洲,方欲呼风乱流,乘帆竟去。何则?满怀时事;事事可以垂泪;时正春日,日日可以远游。大丈夫眼观百世,志在四方,胡为而曾以安定为意哉! 这是一种磊落之情,表现在诗中则是一种蓄势。低回婉转、幽怨哀叹中满蕴着一种沉郁之气。 当诗人的忧愤情怀通过即景抒情和借历史人物以托喻自己的抒写之后,便笔峰顿起,章法突变,用直接、明朗的诗句进一步抒发怀抱:“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是说常常想念,终生向往。“江湖”,是指离开官场归隐的地方,“扁舟” 即小船。这里是暗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见 《史记·货殖列传》)。这两句是说,我时常忆念着江湖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想等到白发年老后再归隐。我希望能干一番回天转地的大事业,然后便飘然地乘一叶扁舟泛沧浪而去。在这里,“永忆江湖”是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是抱建功立业之志。李商隐所表现的这一愿望也是封建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志。远在晋代的左思就说过:“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咏史八首》 之一)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隐居与用世说起来是如此轻松,实际上在他们的理想中从来都是纠缠不清,充满矛盾的。这就是中国士人典型的儒家心态:“超然”与“介入”。一方面,与社会保持一定的隔离状态,经营着自己那一块清高的领地,进行着文化价值的创造与操作性运用;一方面又对整个社会表示极大的关注和充满使命感,站在超个人功利的宏观立场上领导舆论、批评时政,发挥社会良心的功用。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封建土人的双重性格,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之路设下了层层障碍。它不象西方士人的完全超然,古希腊的知识分子以超然现实社会,穷究自然之道自命,将为学问而学问视作人生的最高使命;宁肯找到一个因果性的解释,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表现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翩然风度。相形之下,中国知识分子说是“超然”,实则超而不然,从理性上谁也离不开“终南捷径”,不是象古希腊人那样穷究自然秩序的科学原理,而是将一切知识兴趣落实到现实层面,不离日用伦常之道的现实生活。这就决定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的参政意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如此传统而沉重的社会使命感长期地、紧紧地挟迫着、压抑着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为此而忧伤,而亢奋,而奔波,而呼号,到头来,一个个只能是丧失了自我,这或许说就是中国士人的悲剧之因。李商隐也并未挣脱这个束缚,相反,表现的还更为典型。只不过是将这种心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而高度概括出来。巧妙之处就是他不在于空谈伟大的政治抱负,而是渲染出旋转乾坤的雄伟气魄;不泛写功成身退,而是以扁舟远去的形象说明问题。两句诗既表达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又塑造了一个超然而去的飘逸的形象,感情深沉,意境浑融,前一句“永忆”和后一句“欲回”互为衔接,互为对仗,形成了一个控纵转折的关系: 要归隐江湖,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归隐之时必须是在回转天地之后。一个“永” 字,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毕生的追求与崇高的理想: 既要扭转乾坤,又不贪恋禄位。这是多么想得开,严谨而不失洒脱,遒劲且充满磊落。相传宋代的王安石特别激赏这联诗,“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之。”(《蔡宽夫诗话》)清代的查慎行亦说:“王半山最赏此联,细味之,大有杜意。”(《查初白十二种诗评》)这两句诗所表现的封建社会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社会的使命感,以及凝炼坚实,沉博迭宕的构思手法确实与杜诗相似。它通过错综复杂、自然凝重的句式,巧妙地将回转天地的宏大豪迈的伟愿与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统一在一起,将博大浩渺的天地同飘零如叶的小舟放在一个对比极其悬殊的画面上,无形中增强了诗的美学效果。风格确实与杜甫诗相似。王安石之所以击节称赞,恐怕是因为此诗也道出了他的心声。 在抒写尽了自己的抱负之后,结尾一联笔锋陡转,表示了 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正告鬼蜮小人不要妄自猜测。诗人在这里用了 《庄子 ·秋水》 的典故: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耶? 庄子在这里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将梁国的相位比作腐鼠,说明自己并不屑于个人的利禄,而你们却硬将腐鼠当成美味,并且还自以为我象你们一样对它感兴趣,来同你们分享而吓得要命,说起来这也真是可笑。李商隐运用这个寓言来结束全诗,可谓至巧至妙。他将自己的崇高抱负和伟大愿望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的卑鄙苟且心理作了鲜明的比照,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区区计较个人功名利禄的平庸之辈,有力地抨击了排斥诬蔑自己的朋党势力。在对比中升华了自己的理想。 古来登楼赋好诗,这似乎己成定论。王粲的 《登楼赋》,王勃的《滕王阁序》,王之涣的 《登鹤雀楼》,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岳阳楼》,柳宗元的 《登柳州城楼》,许浑的 《咸阳城西楼晚眺》等等,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这大概就是“凭高独揽苍溟远” (陈去病《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的缘故吧。登楼远眺,视野扩大,心胸开阔,“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司空图 《诗品·豪放》),大自然的浩浩无垠同人的精神境界相契合,自然会产生一种雄浑而宏伟的风格,或苍茫,或深沉,或豪放,或忧愤,自然会唱出慷慨郁勃之调,作出最大的审美发挥。李商隐这首登楼之作,在一般登楼者视野开阔、浮想联翩的共同感觉上,又别具深度。它不同于崔颢、许浑的万里乡思;也不同于王粲、柳宗元的愤懑和愁绝,更不同于王之涣的哲理和杜甫的气势,而是将历史、现实、将来三个时间层次集中到安定城楼的空间之上,塑造了一个怀有百感苍茫之情和慷超起然之气的富有悲剧意义的高士形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境界阔大,风骨健举。首联的即景感怀,颔联的旷古忧愤,腹联的磊落抱负,尾联的愤世嫉俗,形成了一个完美而严谨的结构。一般来说,李商隐的七律诗多用非现实中的事物组成一个个意象,表现一种极难以现实理念解说的窈眇幽微的情意和瑰奇神秘的色彩,使作品完全以感性之感受为主,而不注重理性的说明。而这首《安定城楼》却恰恰相反,它完全以冷静的理性去表达自己深厚而博大的情感和襟怀。如果说李商隐诗是一位以感性为主的诗人,那么这首诗则别出他众作以外,而成为一首风格独异、理性突出的力作。这种独异性,正是得杜甫之藩篱的结果。它在平而流畅的诗风里,有着幽深的寄托和沉郁的风致。情感波澜既层层回旋,又曲曲深入,前半部还是低回哀叹,后半部却忽开异境,萃然振起,苍莽春景与高士形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高远深沉,飘逸挺拔,这绝妙的艺术创作,使其成为义山七律诗中一首难得的佳作。
2023-08-30 03:21:2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原文_翻译及赏析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唐诗三百首 , 抒情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著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著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宗元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诗三百首 , 国小古诗 , 送别 , 咏物 , 写草早教古诗100首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 *** 湖边。——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贼退示官吏 唐代 : 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唐诗三百首同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唐诗三百首吊古伤今
2023-08-30 03:23:5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译文及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译文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滚涌而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注释   柳州:今属广西。   漳州、汀洲:今属福建。   封州、连州:今属广东。   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   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   大荒:旷远的广野。   惊风:急风;狂风。   乱飐(zhǎn):吹动。   芙蓉:指荷花。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023-08-30 03:24:001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释: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芙蓉:指荷花。 4、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5、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6、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 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 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 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 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 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 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 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 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苏台张使君及浪泊戍主 孟浩然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苏台张使君及浪泊戍主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参 登嘉州凌云寺作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作者:杜甫 原文: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翻译: 蜀州东亭,盛放官梅,尔乃勃发诗兴, 就像当年咏梅扬州的何逊。 此时,面对雪景,自然遥遥相思, 何况赶上送别客人, 恰逢腊梅迎春,不由想起故人。 幸亏没有寄来折梅,勾起我岁末伤情, 赏阅折梅,怎勘那乡愁缭乱,思绪纷纷。 这里的江边,也有一棵梅花,渐趋吐蕊, 朝朝暮暮,催的我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赏析: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有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诗句,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吧,诗人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这一树梅花啊,目前也在渐渐地开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安得不白?与梅花梅树又有什么相干!可怜这江边一树,也实在晦气,自家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得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也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原来,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切越好,王世贞立论的出发点,应该也是一个情字。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2023-08-30 03:24:08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原文及翻译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系列:唐诗三百首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ue2b7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ue2b7: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像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ue771ue771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ue771ue771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像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2023-08-30 03:24:15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ue2b7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注解1、大荒:旷远的广野。2、惊风:狂风。3、ue2b7:吹动。4、芙蓉:指荷花。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译文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赏析ue771ue771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ue771ue771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2023-08-30 03:24:221

登柳州城楼古诗加拼音

很多,其在柳州的诗歌有百余篇.如著名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2023-08-30 03:24:30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愁思”如同“海天”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三四句“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_木根以结_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__。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_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_;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全诗用“赋中之比”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惊风”、“密雨”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以“岭树”重重,“江流”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2023-08-30 03:24:4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主要运用了比喻。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_、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唐】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释】①这首七律是柳宗元被贬初到柳州之时写的。尾联中的“共来”: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革新失败,与之相关的柳宗元等人即“二王八司马”分别被贬斥而死或谪降为远州司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召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将她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②大荒:旷远的广野。③惊风:狂风。_:吹动。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拼音:chéngshànggāolóujiēdàhuāng,hǎitiānchóusīzhèngmángmáng。jīngfēngluànzhǎnfúróngshuǐ,mìyǔxiéqīnbìlìqiáng。lǐngshùzhòngzhēqiānlǐmù,jiāngliúqǔsìjiǔhuícháng。gòngláibǎiyuèwénshēndì,yóuzìyīnshūzhìyīxiāng。释义: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创作背景: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登柳州城楼寄漳汀翻译作者: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注解1、大荒:旷远的广野。2、惊风:狂风。3、_:吹动。4、芙蓉:指荷花。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译文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赏析__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__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登柳州城楼寄漳情感《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情感基调:“愁”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了题意,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扩展资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端,海天慈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2023-08-30 03:24:51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2023-08-30 03:24:58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翻译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诗文解释】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词语解释】大荒:旷远的广野。飐:吹动。芙蓉:荷花。百粤:指南方少数民族,即百越。
2023-08-30 03:25:2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近体诗的平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句第一字拗,未救。第二句第一字拗,第三字救)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七句第一字拗,第八句第一字拗) 如果满意,请采用,谢谢!
2023-08-30 03:26:1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拼音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拼音:chéng shàng gāo lóu jiē dà huāng ,hǎi tiān chóu sī zhèng máng máng 。jīng fēng luàn zhǎn fú róng shuǐ ,mì yǔ xié qīn bì lì qiáng 。lǐng shù zhòng zhē qiān lǐ mù ,jiāng liú qǔ sì jiǔ huí cháng 。gòng lái bǎi yuè wén shēn dì ,yóu zì yīn shū zhì yī xiāng 。释义: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创作背景:
2023-08-30 03:26:20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① 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

1.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意对即可)2.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言之有理即可)
2023-08-30 03:26:33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思想感情不包括()。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思想感情不包括()。 A.离京去国、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B.贬来荒域的抑郁情怀 C.对于挚友的真挚思念 D.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 正确答案:D
2023-08-30 03:26:401

关于城楼的诗句

1. 描写城楼的诗句有哪些 1.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代:李商隐 《安定城楼》 2.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代: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4.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唐代:骆宾王 《在军登城楼》 5.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1. 2.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3.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4. 在军登城楼 唐代: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5.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2. 描写城楼的诗句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 3. 关于“城墙”的诗句有哪些 1.春草 唐代: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2.古筑城曲五解 唐代: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3.题青龙寺 唐代: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4.春至 唐代:白居易 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白片落梅浮涧水, 黄梢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 5.宿李主簿(一作刘员外) 唐代:周贺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 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4. 关于中国四大名楼的诗句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相关诗句有: 1、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同崔邠登鹳雀楼》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释义: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南浦的云在画栋边上环绕飘飞,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3、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释义: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释义: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释义: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四大名楼 5. 关于城 的诗句 带“城”字的诗词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杜甫 前苦寒行二首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李白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 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 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 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白居易 山路偶兴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张籍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6. 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7. 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8. 急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 林升《题临安邸》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马荣成《风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苏轼《望海楼晚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杜牧《长安秋望》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温庭筠《赠少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鹧鸪天》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张先《江南柳》 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王琪《望江南/忆江南》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杨万里《宿新市》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粻迹纲克蕺久告勋梗魔庭筠《忆江南》 参考资料:LS的回答;zhidao.baidu.com/question/25026886.html?si=1。 9. 关于楼阁的诗词 览亭台楼阁阅千古诗文 ———楼阁诗赋遥想 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亮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为历史遗迩,文化名胜,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逸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远望,追右探胜,有所惑,遂凝化为诗文u201eu201e 爱晚亭 青砖青瓦,石基飞檐,古色古香。四角微微翘起,似大鹏展翅,即将凌空凹曲的屋面,避免了造型的冷峻,优美的镶嵌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仿佛自己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于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停车漫步,枫叶红满天,二月花开,寄情与爱晚,一语中的,品味这飞不起的“翼然”。 八镜台 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登台远眺可“南望五岭,东关七闽”蓝群山之参差,俯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暮雨,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桃源世外!如此赣州城明文遐迩的楼阁文化,红色圆柱,翠绿碧瓦,飞檐层层,四面如一,台形长分,安置“双龙之护栏,又似浪花翻卷。大气复然”!【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黄鹤楼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诸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落红城五月梅花!心远地宽,把酒凭楼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曰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文量书香谁堪比拟?的一句崔颢的一句“苟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让其声名始盛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数文个量客在此登览圣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是黄鹤楼成为久写不衰的主题。滕王阁 帝子长洲,仙人归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株连,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于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王勃,落一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月无边,坐落在自然之中的滕王阁,好似永远表示着“我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的荡气回肠。 亭台楼阁,集数千年来诗词文化,聚了世中文人墨客,共赏其建筑之伟岸,意境之深幽。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二):亭台诗词赏析 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孤亭幽思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拨响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弦,引起了长久的共鸣。 【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游子怀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岳阳楼》,作者在迟暮之年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既看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又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落寞,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面对“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后人南宋词人柳永由于游宦他乡,事业难成,而思乡、惜生,在登临之际对生命意义和反思比谁都多。“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2023-08-30 03:26:471

《安定城楼》(李商隐)全诗翻译赏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系列:人生必背古诗词大全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释    1此诗冯《谱》、张《笺》俱编入文宗开成三年(838)。商隐于开成三年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参《旧唐书·地理志》)。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节度泾原,至开成四年犹在泾原。因唐之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2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3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4贾生:指西汉人贾谊。《史记·贾生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33岁。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5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6永忆两句:《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7不知二句: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赏析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著」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    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鹓雏抢夺而鹓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作者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作者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作者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1]    《全唐诗》赏析《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安定城,故址在现今甘肃省泾川县以北,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任务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因此,这一年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时,便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正是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源古城头——安定城楼,纵目远眺,看到朝政的混乱,腐败势力的横行,有理想和才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题为《安定城楼》的七律。    登高远眺的题材,在古代诗篇中是常见的。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百感。描写这类题材的诗作,由于诗人事业辽阔,气势苍莽,往往形成一种雄浑的境界;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杜甫的《登楼》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表现出诗人为唐王朝内乱外患层出不穷而忧心忡忡,感情深沉是它的特点。柳宗元再次被贬调任柳州刺史的时候,想念起由于提出政治改革主张遭到失败而一再受到打击,被贬到偏僻荒凉的地方的朋友们,写下了《登柳州城楼》一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篇就是突出了一个「愁」字,包含了无穷愤懑的情绪。比柳宗元晚出的许浑,却又不同。有一次他登临咸阳城楼,写了一首《咸阳城西楼万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当时越来越腐败的唐王朝大乱不远的预感。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形象地写出了暴雨来临前的征兆。这首诗在沉郁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的不安和隐忧。虽说许浑的感受也是以「愁」字为主,然而他和柳宗元的「愁」又有所区别。柳宗元的「愁」包含着对自己和朋友们一再收到打击的愤懑之情;而许浑的「愁」则,却包含着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深切焦虑。    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又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作。一上高楼,百感丛生。忧虑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这首诗的感情和它的表达方式,比起一般以登临为题材的诗来,似乎更为多样。既有上面说的杜甫的深沉,又有柳宗元的愤懑和许浑的忧郁。从风格来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兴的特长,也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和坦荡胸襟,从而塑造了惊世绝俗、胸怀大志的诗人自我形象。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同他的另一些以「无题」为题、情韵优美的爱情诗的风格比,是很不相同的。李商隐曾主张诗人不应「偏巧」,而应该是「兼才」,具备多种艺术特长。这首诗的风格特点说明,诗人对自己的主张是有所实践的。    《安定城楼》这首诗,第一联就从登上城楼写起,突兀雄伟地展开诗人凌空远眺所得的景象:城堞、杨柳、汀洲。「迢递「,表现安定城的绵长;」百尺「,极言安定城的高军。诗人站在城楼俯眺,视野开阔。近处是绿杨披拂,而杨柳尽头,则是水中的沙洲。柳树荫浓,烟波浩渺,迷濛一片,就更把诗人视线引向远天,使读者想像到这位落地不久的诗人,登临纵目时的忧愤情怀和巍然独立的形象。这位巍然独立的诗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忧愤情怀呢?对此,第二联作了具体描写。原来诗人不用开门见山的直说方式,而是通过历史上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贾生指前汉的贾谊。他年青时曾给汉文帝上过《陈政事疏》,指出当时朝政的失策「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提出了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但终因朝臣反对,不被采纳,落得个「虚垂涕」,也就是空垂泪的结果。王粲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登楼赋》的作者。青年时代就因避乱而奔走四方,并曾依附过刘表,也是个怀才未展的人物。李商隐在自己落地时远游之际,同这两位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是很自然的。当诗人的忧愤情怀通过即景抒情和借历史人物以托喻自己的抒写以后,第三联的章法突然改变了。诗人用了直截、明朗的诗句抒发怀抱,从而深化了那种忧愤之情。「永忆」,是说常常想念,一贯向往。「江湖」是指离开朝廷归隐的地方。「扁舟」就是小舟。这里暗用了春秋时代越国大夫范蠡功成后「乘扁舟游五湖」的典故。这一联说明,功成身退不仅是李商隐当时的思想,而且是他生平一贯的愿望。不过李商隐所向往的隐退,必须是在等到自己旋转了乾坤,澄清了当前国家的混乱局面以后,也就是等到唐王朝中兴之时,这才是白发苍苍的诗人功成身退之日。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在封建社会诗人的作品中是常见的,反映了「隐居」和「永世」矛盾,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和佛、道思想的矛盾。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像李商隐这样既富有高度概括力,又善于铸造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诗句却不多。这一联的特点是:不空谈伟大的政治抱负,而是渲染出旋转乾坤的雄伟气魄;不泛写功成身退,而是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江上一叶扁舟,舟中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诗人。尤其难得的是,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真正把理想与诗意融成一体了。「永忆」与「欲回」,一前一后,表现了上下衔接、互为对仗和前后转折的关系。作者先点名的固然是归隐江湖,但紧接着却附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归隐之时,必须是回转天地之后。这样就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诗人这样的一种崇高的理想:既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据说王安石素来喜爱李商隐的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正是他最喜欢吟诵的佳句之一。因为这两句诗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地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的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边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组织成为一联。这样,就不仅使王安石爱读,而今天的我们,也会被这种艺术魅力所吸引。    结尾一联,诗人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也是对当时排斥他的一些鬼蜮小人的当头棒喝。这一联既是他等临时的自负和抑郁的情怀的深化,也是他通过登临纵目而书写的崇高理想的小结。不过,这一联所包含的感情又和前面三联不同。不像第一联的壮阔、第二联的感伤和第三联的坚定,前三联都从自己的感慨和抱负方面作正面抒写。,而这一联却陡然转为对反面现象的尖锐讽刺,在讽刺中又隐藏着嬉笑怒骂的情调。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秋水》篇的一个典故。故事是这样的:惠施在楚国做宰相。当庄子去看他时,他听信谣传,说庄子要抢夺他的相位;三天三夜,在国中大事搜索。结果倒是庄子自动找上门来了。对他讲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寓言,表明他绝不留恋这去去宰相的禄位,而有他自己的忧时爱国的高情远志。寓言说,有一只鹓雏,也就是凤凰万里翱翔,一路歇宿,非得挑选清高的梧桐树不可,品格崇高。当它飞过猫头鹰所在的上空时,猫头鹰正好弄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怀疑鹓雏要来抢食,就冲着它发出「吓」的怒叫声。这里,庄子显然是在说:猫头鹰先生们!我不屑于个人利禄的襟怀,难道你们竟一点也不知道吗?却硬把腐鼠当成好滋味,并且还一直以为我同你们一样对它贪恋,想要同你们分享呢。这真是多么可笑啊!李商隐的诗以这个寓言故事结尾,真是太妙了。这是全篇愤慨的彻底爆发。诗人用自己的崇高怀抱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卑鄙心理所作的泾渭分明的对比,狠狠地鞭挞了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又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升华,手法可谓高妙!    李商隐的著名研究者清人朱鹤龄引用前人的话,概括出李诗的特点为:「沉博绝丽」。「绝丽」,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并不突出,但是「沉博」却很显著。「沉」,是深沉的沉,说明用意的深微细致;「博」,是「博大」的博,说明文辞的丰富多彩。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确具备了「沉博」的特色。表面看来,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个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思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 *** 之辈的丑恶。这里,有青年诗人的胸襟的自白,也有对那些猜忌自己的朋党势力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思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总的来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抒发这些思想感情和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把历史人物和诗人当前处境联系起来了,把自己的用世决心和隐居归宿结合起来了,同时又把自己视禄位如「腐鼠」与小人们视禄位如珍宝的良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加以对比。吟诵这首诗,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一上高楼、百感丛生的自我形象和古永定郡的百尺城楼、柳外汀洲的莽苍春景,它们溶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显得高而且远,既深沉,又飘逸。
2023-08-30 03:26:551

关于柳宗元的古诗

柳宗元的诗有哪些1、《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2、《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3、《溪居》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4、《早梅》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5、《读书》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7、《饮酒》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9、《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10、《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1、《别舍弟宗一》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12、《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13、《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14、《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15、《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6、《咏荆轲》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17、《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18、《咏史》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19、《咏三良》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20、《笼鹰词》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砉然劲翮翦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21、《韦道安》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22、《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23、《闻黄鹂》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2023-08-30 03:27:041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赏析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衷痛,掀起感情的波澜。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但无情的现实却是离别在即,归途迢递,兄弟将天各一方。野猿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点点清泪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中。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作者被贬当日与兄长黄元明同过巫峡时,回忆起楚王梦见神女的故事。同时也隐寓诗人往日的抱负,好似登天之梦,已经破灭。邪佞当道,仕途阻力重重,如《代书》:“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这一比喻又是来自屈原的“楚辞”,如《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闾阖而望予。”《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夜雨”句则是用韦应物与苏轼的诗意,感叹什么时候兄弟能长聚相伴,对榻话旧。韦应物《示全真元长》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经白居易沿用,“风雪”又化为“风雨”,其《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说:“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苏轼兄弟极喜此句,他们早年同读韦应物此诗,“侧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所以他们的诗中常常咏及“对床夜语”,用以指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后,兄弟之间亲切温馨、自由自在的生活,如苏轼“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此句即为黄庭坚诗句的出处。“凉”又是暗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意思(《与子俨等疏》),形容归隐后的逍遥自得。黄庭坚在这里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颈联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进一步申足兄弟之情。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__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谢_《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黄庭坚化用此诗,而在写法上则吸取前人的艺术经验,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来得更深婉蕴藉,更富有情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句从对方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写“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都是同一手法。结句作临别时的珍重叮咛之语:从今后可要多多来信,以慰我这天涯断肠人。诗人的满腔深情都倾注在这声声嘱咐中了。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成语上的深厚功力。他用典繁富,但经过锻炼熔铸,却显得浑成无迹;正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由于善用典故、点化成语,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联想,所以这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黄庭坚的诗以瘦劲挺拔著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由于他宅心忠厚,感情诚挚,所以他的诗作,拗峭中仍不失深婉之致,尤其是为师友、兄弟赠答之作,更是情真意切,颇为感人,此诗即是一例。参考资料: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1-543
2023-08-30 03:27:231

柳宗元的全文翻译,急求,谢谢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于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生平家世 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早年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20年。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唐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正在形成。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受。他九岁那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爆发了继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诱发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成德镇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谋继袭,得到河北其它两镇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支持,企图确立藩镇世袭传子制度。新继位的唐德宗不同意,四镇就联合起兵反抗朝廷。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今湖北武昌)。但由于夏口是一个军事要冲,这时又成为李希烈叛军与官军激烈争夺的目标。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贞元元年(785),柳镇到江西做官。在这以后一段时间,柳宗元随父亲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这段经历使柳宗元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从这以后,他已经开始参与社交,结纳友朋,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受到人们的重视[注: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见《柳宗元集》附录]。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信佛,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柳镇深明经术,“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可知他信奉的是传统的儒学,但他并不是一个迂腐刻板、不达世务的儒生。他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他还能诗善文,曾与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益唱和,李益对他很推崇。父亲和母亲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这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出仕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同时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永州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柳州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衣冠墓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后一年,灵柩运回京兆万年县栖风原(今陕西临潼县内)。《柳州县志》说:“宗元原厝于古州治,其榇虽扶归,而封土尚存。”这封土就是现在的柳宗元衣冠墓。原毛石砌墓是清代重建的,墓碑题“唐刺史文惠侯柳公宗元之墓”,有对联“文能寿世,惠以养民”。文革时墓被毁平。1974年修复,郭沫若题碑:“唐代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生平事迹,参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载五百家注柳集卷首,别有《粤雅堂丛书》本)。今人著作,施子瑜《柳宗元年谱》(载《武汉大学学报》1957年第一期,有湖北人民出版社本),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柳宗元年谱初稿》(载《山西师院》1974年第3期),可供参考。关于柳宗元的研究论著,章士钊《柳文指要》,取材详博,为论柳著作的巨帙,但其中多扬柳抑韩之论。文学成就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为刘禹锡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 2卷、新编外集 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别集 2卷、外集2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为现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宋魏怀忠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龙城录》2卷、附录8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宋廖莹中编注《河东先生集》45卷、外集 2卷、补遗、附录等,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种,有□隐庐影印宋刻世□堂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45卷、外集 5卷、遗文、附录等,虽采辑旧注,中多蒋氏自注的部分;有明三径藏书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诗歌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古文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家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论说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 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 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 山水游记 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永州八记》作于元和四年以后。那时,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咏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骚赋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政治、哲学思想 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个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这样的大人物斥为“淫巫瞽史”,指责他“诳乱后代”。他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这在一千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极力支持郡县制。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甚至认为天子在用人问题上有了错误,也应改正。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论,往往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2023-08-30 03:2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