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2023-09-06 05:27:42
共1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 #三年级#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直观的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本课内容是小熊与大熊吃西瓜有趣情境为主线,创设亲切,活泼的氛围,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并把情景贯穿始终。激发同学们的求知兴趣。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重视情景并把情景贯穿始终,激发同学们的求知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就想到分数的意义,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交流反馈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抢着回答问题,有的讲得头头是道,有的从来不发言的孩子,今天也开口了,有的孩子还能画图作说明整堂课让我觉得教得很轻松、开心、激动,孩子们也一样的开心、自信从练习反馈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掌握扎实;从教学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观察的成分多,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语言表达上要注意严谨。对学生倾听方面要加强。

2.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计算经过时间》

  学习经过时间的计算这节课时,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别提出2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一个是时相同,容易计算的和时不同、分不够减教难算的两种,让学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有目地的解决时间计算,可有利用减法计算,也可以推算,只要正确对学生的方法都给予肯定。

  但在这节课上,我也感到有点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让学生感悟经过时间的推算,不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估计作业中的错误率会很高,特别是差生,缺失了方法会无从下手,特别是碰到分段计算经过时间会更棘手,如果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后,所有的经过时间都套用这一公式去算的话又显得太呆板。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既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学具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感悟出经过时间就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走过的一段时间,然后得出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些题目,如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小时借1小时再减,再用这方法比较麻烦,最后还是决定让学生改过来,列成几时几分-几时几分的算式,列竖式来计算的方法,特别要强调60进制。要让每个孩子掌握这种方法,习惯用这种方法,一定能大大提高正确率。

4.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意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教学为以后深入学习分数系统知识和小数系统知识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在讲授本节课时,我在数学选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方面下了功夫。本节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自己创造二分之一的写法等。

  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自己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倾听学生发言,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快乐。 

5.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性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面积有大小,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在整堂课中,我的课件做的比较多,因为我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好,老师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还是挺不错的,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课件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面积,学生虽然说的不是太准确,但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简便而又准确。

6.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游戏本身的不公平,有意识地渗透面积是有大小之分的。如,在教学开始我拿出一大一小两张白纸,提出疑问“如果要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一张?”开始引入。学生们都选择了小的那张,在说说自己的理由时,很多学生都说出了“小的那张面积小”的答案。然后让他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面积也有大小之分。这样做到了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出重点,促进迁移。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认识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记一记,找一找等活动去理解1平方厘米。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通过迁移和推导来认识。

  3、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积”含义的理解和认识,都是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活动,交流活动中实现的。

  4、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本课还精心设计符合儿童情趣的精美图片和画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解决统一面积单位的问题,设计趣味练习等。

  二、我的不足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本结课是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主线的,怎样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限度发挥它的作用,还有待我去改进。在教学为什么要统一面积单位时,我想这不是教学重点,也为了节省时间,事先为学生准备了方格纸,小方格纸片,让学生按照我的指引去操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实践操作活动的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7.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年月日》这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之后,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也有生活经验。在杭州参加“千人万课”第xx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时,全国刘德武上了这样一堂课。听了这课,我感触很多,于是我想尝试着学习刘老师这样,上了这一节《年月日》。

  教学这课时,我采用了课前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例题,课堂上提出问题,这样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因此,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堂上,我先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把已懂的知识提出问题。如:1年=12月,可以提问“1年=()个月?”,也可以提问“12个月=()年?”接着,同桌相互提问考对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每个同学觉得考别人,很有成功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后,四人小组学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的环节很有必要,孩子们也提出了很多好问题。如:为什么要分大月和小月?为什么每4年有一个闰年,3个平年呢?直到下课,老师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只是告诉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8.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

  乐于学是数学学习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

  下午放学前,针对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种情况又进行了讲解:

  1、第一个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没有0。举例:250×43、400×25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喜欢把400放在25上面,没有真正搞清楚简便算法。

  2、第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有0。举例:41×200

  3、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举例:900×70、90×170

9.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解决问题》

  一、以游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是小学生的天职。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标准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已成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而游戏是学生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些教学知识用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识。本人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一开始就运用猜谜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他们兴奋起来。在游戏里渗透解决应用题的两要素“两条件,一问题”,为例题教学做了铺垫。

  二、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三、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走生活化道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10.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反思大全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从线到面”的一个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先前知识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学本课后,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有了粗浅的认识。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组织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在教学面积单位定义为何种形状、尺寸的图形时,我依据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但是在提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任务后,没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个部位又是1平方分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但是学生的反馈热情并没有我预计的那么高涨,这也许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在教学中我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同时也可让学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但是我在我在教学中没有体现这一环节,没有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不够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的一门学科,将会伴随我们一直到大学。所以在小学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来看看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心得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一】   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学情分析   两班共xx人, 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少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尤其x班住校生较多,存在问题也挺多。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采取措施   (一)备、批精细   1、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坚持在每一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方法,争取每一节课学生都听得懂,效果达到最佳。每节课后,我认真总结这一节课上得如何,好的方法以后继续采用,不好的方法尽快改进。2.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这一学期以来,我能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我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处理好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教学,力求使每一节课上得最好。 3.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后,我能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找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并给予更正,对于作业中较多错误的采取面批,使学生及时掌握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对于做得较好的或进步较大的,我能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你写的字很有进步!”等等。   (二).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   1.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我在开学初就制定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几位同学,利用每星期三下午对他们进行辅导。 2.我还根据每次考试测验的成绩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使他们将一个单元里掌握不够好的知识及时掌握好。   (三)取得的成绩   在学校组织的能力抽测中,喜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两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明显提升。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五、下学期应加强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考虑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解决用水问题。这必然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学会掌握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理念;如何面对新标准、新教材的承接与变化;如何面对个性化的学生,如何有效的鼓励学生等等,都是我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愿与学生同行,与时代同行。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二】   一学期的工作又要结束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教学交流   一方面加强集体备课,一方面开拓校外交流。抓好集体备课,实现学科备课组脑力资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备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组内,我们一是做到课前讨论交流,二是做到课后反思小结。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成为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们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碰头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进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   二、 团结互助、高效合作   我们备课组的几名成员虽然性格相投,但也各有特点。针对各人强项、办事风格,合理地分配工作方可产生最大的合力。比如每次出测试卷时都会经过这样一个程序:先讨论测试目的、出题范围、测试时间,再分工负责:编题的、上网查询资料的、画图的、誊写的、打印的各司其责,很快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试卷便出炉了。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借助教具的地方,大家也是共同精心准备,然后再资源共享。在教学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尽管我们在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但时下的学生厌学情绪很浓,而且由于他们在小学没有接触过新课标的教材,现在风格大变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理解不了,甚至有的学生连求利息税、收入所得税或比较几种不同上网费用等这类计算题的题目都读不懂。而且学生间的层次拉得很大,一群后进生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怎样缩小差距,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我们工作的瓶颈。不过我们相信事在人为,没有跨不过的坎,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一定可以携手走过数学的沼泽,到达了一片数学的绿洲。   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三、注重课堂反馈   坚持学校制定的周周清、 堂堂清制度,精心设计每一份试题,当天的问题当天消化。对多数同学出现的问题,做到当面辅导,及时解决。每次周考后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改进措施,真正做到每一次周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全组教师的大力配合下,本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方面还不够理想,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用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精心为他们设计、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三】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四】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可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我基本没有怎么看书,也正应了另一句俗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这段心灵和知识匮乏期,我在教学上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有困惑却不知如何解,有疑问却不知如何答,教学对于我来说就如同闭门造车,到最后发现造出来的车千疮百孔,教学水平原地踏步。   之后,我结识了《小学数学教师》,也是我初次订阅这本杂志,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如同看到了一本武林秘籍,问了自己很多遍:为什么不早早地订阅呢?在经过认真研读之后,对于数学教学,我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就是力量”,她马上给了我回报。一节校级教研课,我从《小学数学教师》“百分数的认知”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启发,上出了我从教以来最成功的一堂课。虽然不算优秀,但是对我来说进步非常大,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进度掌控合理,学生比较投入,这都是我以前的课堂中没有做到过的,那一次,我很满足,是《小学数学教师》给了我这种满足感。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这几年来一直订阅她。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得到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数学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2023-08-30 09:45:42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篇二】   教书以来,教数学的时间不少,有体会的时间不多。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58   125÷596÷863÷3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里程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里程表》通过实物让学生会计算用电量、计时表路程有多远,经过观察和理解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2023-08-30 09:46:18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总结怎么写

本节课的内容,是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在学生了解了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和逻辑推理,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银行卡,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有多厚,然后实际测量一下,学生一下犯难了,因为银行卡的厚度不足1厘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 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 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 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在生活中学习了数学,这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收获。 人们经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材容易,备学生却难,因为人是活的,他的思维一直是变化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教学,而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你对学生的情况只能是把握一条主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通过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当我在课堂小结时,有个学生自主提出了一问题,“还有比毫米小的单位吗”,他的话还没落音,有个同学马上回答说:“有,是微米。”还有一个学生竟然说:“还有比微米小的是纳米”,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意外,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2023-08-30 09:47:101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范文欣赏

1、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4、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7、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8、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课改工作搞得更好。
2023-08-30 09:47:401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材第66—68页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提示: 本课教材在“一年有12个月、在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帮助学生建立平年与闰年的概念,了解平年和闰年的主要区别,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并正确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从而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比较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课前收集的年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月,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小月还是二月?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师:观察课前收集的年历的二月份天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是29天,有的是28天。 师:我们把二月只有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年份叫闰年。(认识平年、闰年)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作了孕伏。 二、探究新知: 我们把二月只有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年份叫闰年。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观察平年、闰年出现有什么规律。 师:(出示:2000---2013年的年历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到这些年份中2月的天数将他们填入66页例2的表内。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小组讨论。) 生:我发现28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多,29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少。 师:说的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平年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多,闰年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少。 生:我还发现平年和闰年是有规律出现的。 师:什么规律? 生:每隔3年就有一年是闰年。 生: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 生:闰年是4的倍数。 师:很好,我们发现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如果给你一个年份,你怎么才能知道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对多个二月月历的观察发现,初步感知闰年的出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任务二: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师:谁知道199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生:是平年。因为刚才的表格中2000年是闰年,根据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它前面的第2年就是平年。 师:有道理。如果不知道2000年闰年呢? 生:根据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那闰年肯定是4的倍数。 师:好,咱们验证一下。(组内验证) 生:2000÷4=500……2000是4的500倍。 2004÷4=501……2004是4的501倍 2008÷4=502……2008是4的502倍 师:很好,闰年都是4的倍数,但是不一定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需要注意的是: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师总结:一般的年份用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就说明这一年是闰年。如果有余数,这一年就是平年。整百整千的年份,用年份除以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结果发现闰年的判定的一般方法及整百年的特殊性。 三、巩固新知 1、第67页课堂活动1题。(通过计算使学生知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拿出练习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看看哪一年是闰年? 1999 2000 2010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答案:1、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2、1999年平年,2000年是闰年,2010年是平年 3、2月29日出生。 四、达标反馈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2、闰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3、张华今天5月份满10岁,他是哪一年的哪个月份出生的? 4、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这一年是( )年,二月份有( )天,全年是( )天。 答案:1、365天、52个、1天 2、366天、 52个、2天 3、略 4、闰年、29天、366天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平年和闰年一年有多少天。 生:我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师:大家的收获可不小。课下多加练习。 六、布置作业 1、第68页练习十六3题。 2、第68页思考题。 3、小明的生日是八月的倒数第三天,他的生日是( )月( )日。 4、1760年、1988年、1994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200年中,( )年不是闰年。 5、今年是5月30日,明天是( )。 答案:1、略2、星期日、 3、8月29日、 4、1994年、2200年 5、5月31日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闰年 1、 二月 全年 平年 28天 365天 闰年 29天 366天 2、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一般的年份用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就说明这一年是闰年。如果有余数,这一年就是平年。整百整千的年份,用年份除以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教学反思 : 《认识平年、闰年》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课上我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排列的一般规律,学生很快就发现每4年会有一次闰年,知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一新授过程学生学得很轻松、很自主。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2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3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以来,每天都会有幼儿做值日生,在日历上写天气预报,这时就会发现有的幼儿不会看日历,不会在日历上查找日期,所以我希望设计一次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年月日,会察看日历。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课件和实物结合,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表达,自己总结、整理相应的规律。 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 活动目标: (1)能够了解年月日,感知年月日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多少天。 (2)会在生活中辨认日期,会在日历上查看日期。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日历,操作材料(作业、铅笔) (2)媒体: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3)经验:知道星期的概念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年月日的关系,认识月、日、星期 难点:在日历上查找日期 活动过程: 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故事引入:年妈妈和她的一家 听故事,进入活动情景 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 比较大小 提出观察要求,通过观察知道大月份有31天、小月份有30天,二月有28天 个别提问,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总结每月有多少天 教师提问: 他们住在几座房子里啊? 出示房子的图片:你们看看那个房子大,那个房子小,自己动手排一排。 提问:为什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 那咱们先来看看一月份有多少天? 那咱们再看看这几个月有多少天? 数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12座 观察房子的`大小,动手操作按照大、中、小的顺序将房子归类排列,将相应的房子号码写在白板上。 里面住的宝宝多, 里面住的宝宝少 幼儿观察后:31天 幼儿继续观察3、5、7、8、10、12月得出以上几个月都有31天。 幼儿观察后知道4、6、9、11月是30天。 出示白板课件 出示白板课件:标有号码的房间和写有大房子、中房子、小房子的空白页。 出示一月份的日历表。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表。 引导幼儿观察日历(知道日历上有月份,星期、日子) 学习如何查看日历 教师提问: 这是一张6月的日历,咱们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啊? 那咱们怎么看日历啊? 幼儿观察白板,回答教师提问 有数字、还有星期 出示幻灯P5 练习查看日历 找一找6月份的节日,在上面画上小标记 自己练习在日历上查找相应日期并做上标记;在日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做上自己喜欢的标记 出示6月日历 活动反思: 认识年月日对我们班的幼儿来说并不是新的知识,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渗透了时间、日期等概念,所以这次活动是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上展开的。但是在日历上查找日期,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只是一个引导的角色,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自己操作、合作练习、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在表达,操作练习中掌握知识技能。 本次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4 故事背景: 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今天幼儿园有一场照片展。彬彬指着其中的一张照片说:“这是20xx年1月1日开元旦联欢会的照片。”圆圆指着另外一张照片说:“这是20xx年2月1日滑雪的照片。”那么其他的照片分别是什么时候的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让幼儿知道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学习看日历。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毕业照片展。》数字卡片。月份字卡。年妈妈的房子。各类挂历。台历。月历。 学具准备: 月份卡片。日期卡片。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毕业照片展。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今天幼儿园有什么活动呢?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哪一天吗? 2.教师给幼儿讲故事年妈妈的孩子。 故事:有一个年妈妈。他有300多个日宝宝。年妈妈可发愁了。这么多的宝宝怎 么住呢?年妈妈想啊想。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盖了12间房子。每个房子都有一个名字。1月,2月,3月……12月。每个月房子里都住了很多的日宝宝。小朋友们请你们看一看每个月房子里面有多少日宝宝?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12座房子的图片并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年妈妈的房子,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座呢? 2.教师出示1到12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将数字和月粘贴在房顶上。教师: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年妈妈为日宝宝盖了多少座房子? 3.教师打开房间,引导幼儿感知每个月份的天数。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每个房间里面住了多少个日宝宝? 4.教师出示日历引导幼儿学看日历。 (1)教师引导幼儿看日历。 教师:封面上的数字是多少?请你读一读。这个台历年妈妈的名字叫2010。 (2)教师引导幼儿看月份。 (3)教师引导幼儿看每个月的天数及星期。 5.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看特殊日子,巩固对日期的认识。 (1)教师引导幼儿看六一这一天的日期及星期几。 (2)教师引导幼儿看元旦的日期。 (3)教师引导幼儿看其他节日的日期。 6.教师引导幼儿在仔细看挂图,并说一说挂图上的日期。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制作一年中的每个月的月份时间线。第二组,教师引导幼儿制作1月中的每一天天数时间线。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挂历、日历、台历。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51/5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日期印章的游戏,并观察日历,圈出特别的日子。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51/5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6~P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会判断大、小月。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年、月、日的关系,以及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奇妙,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日历) 2、你知道昨天是几月几日吗?今天呢?你是在几月几日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是你们的节日了?你们的节日是几月几日?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2、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31×7+30×4+28=365天31×7+30×4+29=366天 3、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4、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我们把他留到下节课? 三、巩固练习 1、24个月=()年 5年=()个月 1个大月=()天 2、抢答 (1)一年里有()月,其中大月有()个,小 月有()个。 (2)大月每月()天,小月每月()天。 (3)5月份最后一天是在()日。 (4)7月和8月这两个月共有()天。 (5)11月份过了10天后还剩()天。 3、聪明小判官 1、每年有365天。() 2、一年中有4个小月() 3、二月28天。() 4、小华说,我爸爸要4月31日才从上海回来。() 4、小明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小明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天 366天31×7+30×4+29=366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28天 29天
2023-08-30 09:47:51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3篇

【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篇三】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教材P105、106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下面图里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图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   提问: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教师指一指。   (2)出示:长方形纸片。提问:这张纸片的面是什么形状?   提问:长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板书: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提问:平时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状?(板书:正方形)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纸片。   提问:正方形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引导学生对折。先说明“对边”,并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哪些边是对边?   学生对折,得出: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   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片上4个角都是什么角?   提问后板书:都是直角。   (3)你能总结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4)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指一指。   3、认识正方形   (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跟着了老师折一折。   (2)观察一下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4)你能总结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四条边,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4、总结特征。   (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来告诉大家,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4题。
2023-08-30 09:47:591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1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党的的教育教学方针。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期数学教学进行工作总结。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 八、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九、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十、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我是班主任,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而另一个班虽然没有做他们的班主任,但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 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十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本学期,期末考试,两班的优良率都达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2 初中数学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在当前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拼搏,求实创新,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扎实工作,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校为家,勇于奉献,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教学常规工作管理: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开学初,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制,抓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各备课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在发挥教师各自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做到“三定、四统一、一结合”,各教师的教案都较为规范,质好量足。全体教师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批改工作,力求做到及时反馈矫正,讲求实效。 二、教研组建设:根据学校的 工作计划 ,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有定期的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教研组活动记录。具体安排了新能挂钩对象,老教师无私传授,新教师虚心好学,认真完成了五个一工程。组内教研气氛浓厚,各新教师听课都在12节以上,其余教师听课都在10节以上。组内年轻教师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凝聚力强,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科研活动:本学期有计划的举行了各年级数学专题讲座或兴趣小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本学期九年级参加曾都区数学竟赛,在促优拔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忙,但老师们仍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实践有效性课堂课题。 四、工作实绩: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数学学科已成为我校的拳头学科。 我们初中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决心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更加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为把我校建成一所示范型中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3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今天回顾本学期工作,可给本学期工作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作为下学期工作的新起点,期待下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主要是继续抓好本班的日常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这班学生实际情况,我精心编写好教案,制作教具,设计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随时加以修改,课后做好简单笔记,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初三年段的数学内容多,是初中数学的综合运用阶段,又面临中考压力,学生两极分化大。 因此,我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次教学,设计一些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和与练习,采用多样化教法,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练习。本学期我主要以提高中等生成绩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培优扶差工作,分层次教学只是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对选中的目标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与作业面批,每次课前先温习旧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通过自学争取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书刊,扩大其知识面;同时对后进生,降低习题的难度和作业量,促使其学有所得。 服从年级工作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补缺补漏,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有待于继续努力。争取在中考中及格率达90%以上。 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习各种新知识,虚心向他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了解不够深入,造成学生成绩还欠理想,这一点需要以后教学中加强。 二、推进课改,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于课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等问题,都是新学年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三、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泉港区的美好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2、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于课改。 3、对学困生多加照顾。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4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因进入初三毕业冲刺阶段,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需要完成整个初中三年级一年的课程,所以整个学习及复习都是比较紧张的。 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做好理论学习笔记,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参加了全国优质课展评的听评课活动,收获颇深。本学期辅导一位年轻教师参加临沂市优质课评选,获得二等奖。我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的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的钻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所以我注重了教材的钻研。每一节课都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学案,在备课过程中,一是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二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每堂课都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在作业批改上,尽力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根据学生数目众多的特点,采取每周3-4次课堂作业,对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当面指出问题所在,辅导做到及时有针对性。 当然在工作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还没有达到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对于同步的应用还没有达到提前作完,然后有目的的让学生去选择着有针对性的做题。对于学情的了解有时候延后,没能达到时时刻刻一对一的补教补学。导致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目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正: 1、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思想,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 2、多向老教师学习,特别向在学校里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与观念新颖的年轻教师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教学行为与方式,做到教学上一丝不苟。 3、加强中考题的研究,尤其是近3年的临沂市的中考题的研究,提高个人对中考题命题方向的掌握。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与进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将努力进取,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付出更有实效。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5 一学期来,理科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理科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数学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每位教师每学年都在学校汇编论文一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县片际,校等各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参加县数学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多次到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为了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组老师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技能. 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理科教学质量. 2022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6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一(x)(x)两班数学课教学。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目标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2023-08-30 09:48:071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设计是任课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1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 2、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今天有许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2、揭示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办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饮料:牛奶豆浆 早点:面包油条 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办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 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 3、去动物园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汇报,再次强调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规律。 6、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2、猜电话号码。 四、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2 《面积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5)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2)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两个平面图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谈话: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 2、想想做做3 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问: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 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 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 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提供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0×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导入 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三、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1)学生看图 (2)问: ①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②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 ③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 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3)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 (4)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 ①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开分。 (5)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 (7)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8)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 2、教学笔算 (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2)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 (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 (4)谁来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 (5)检验:这道题 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 (6)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 3、练一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 ①评讲: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 ②同桌互相校对。 (2)其他题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2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8的教学内容《归一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情境图,画出数量关系,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因为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或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模型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答疑引导法;数形结合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面包4元,我要买8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先出示: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 谁能算出来?为什么不能算出来? 预设:缺少一个条件。 再出示(一个水杯8元)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超市图片,引入情境 A: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个盘子18元,要买8个盘子) B: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C:抽学生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2.课件出示题目:3个盘子18元,我要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3.质疑:要买8个盘子,能直接算出来吗? (三)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1.独立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这道题能一步解决吗?如果不能,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写出算式。 3.完成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你是怎么画图的,怎么列算式的。 【学情预设】 预设1:画的实物碗的示意图。 预设2:画圆圈图。 预设3:画线段图。 1.展示圆圈图。 师:你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意思吗?他的这幅图有没有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表达完整呢?那你对他的图有没有建议。 师:那你能说一说他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2.展示线段图 师:为什么每一段都画的同样长?你能在题中找到对应的话吗? 教师相机提问:18÷3=6(元)求的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呢? 学生:问题要求8个盘子的价格,所以必须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 3.教师相机将学生的意图总结成板书。优化解题思路。 师:结合图示,怎样能表示清楚题目所要求的问题呢? 生:(板书) 18÷3=6(元)一个碗的价钱?着重提问! 6×8=48(元)求多个碗的价钱。 师:我们把一个碗的价钱也叫作“单价”,8个碗叫数量,最后算出的是“总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方法? 预设: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18÷3×8 =6×8 =48(元) 师: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这件事很重要! 师: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4.(反归一)想一想: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学生自主解答。 (2)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分步列式)。 18÷3=6(元) 30÷6=5(个) 预设2:先算出一个碗多少钱,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师:为什么18除以3要加小括号?(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也就是先算18÷3,而18÷3在右边,所以要加小括号。) 对比一下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学情预设: 生1:相同点,第一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个碗的价钱。 生2:不同点,求总价要用乘法,求单位数量就要用除法 (四)拓展延伸 对比 1.课件展示对比两个问题的解法。 讨论提示:4人小组讨论。 A:仔细观察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 B: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 2.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课件出示。(2-3人说清楚即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种问题所用的解决方法的区别) 3.总结: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第一步,先算出1份是多少) 课件出示: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 预设:知道了3个碗是18元,但不知道一个碗的价格,都是要先算出一个碗的价格,才能计算后面的问题,这就是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问题。 预设: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6是多少?是求“总价”。而第二道题是在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是求“数量”。但不管我们要解决 什么问题,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4.买6个碗需要多少钱? 生1:一个碗6元,6个碗36元。 生2:3个碗可以看成“一份”,6个碗就是有这样的2份!所以18+18=36元。 预设:着重点出“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些。 (1)一个碗6元,买9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一个碗6元,买1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3)一个碗6元,买2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4)一个碗6元,买10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预设:无论条件如何改变,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碗多少钱”,我们就可以求出9个、10个、20个、100个……甚至更多个碗需要多少钱?(知道了“1”,就能知道更“多”) (买到的碗越多,总价越多,但不变的是什么?单价、一个碗的价钱) (五)检测达标 1.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分别抽4名学生上台投影汇报自己的做法。其它同学做裁判。 (1)和(2)哪个题最好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接着,如果让我们算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让我们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用除法计算。 2.把一个、一条,一天看做一份,就是先求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数学上常说的归一问题。(板书:归一问题)
2023-08-30 09:48:17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那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设计呢?请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2题。【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米、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毫米的认识”,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学生卡一张、光盘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3.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1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生:大约1厘米)   6.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7.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长度观念。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2.请量一量下面各图的长度 (内容见练习纸)   学生量出橡皮、回形针、铁钉的长度并填空。   3.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学生完成P5第1题。   4.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学生完成P5第二题。   5.动动手:   拿出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或者物品,量一量它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说一说你有什收获?   (开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知道因数概念及检查乘法的计算是不是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314×2314×5314×30314×200314×400   2.算出下面的乘法题,并在右面的方框填上数   (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填在52页书上)   3.说说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4.导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分别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笔算乘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学生试做例3   (2)小组讨论   (3)订正引导学生明确:   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数去乘被乘数的计算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相同.   ②用乘数百位上的2乘被乘数,表示200个314是628个百,所以第三部分积628的末位数8应与百位对齐.   ③最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   (4)扩展:若乘数百位上的2改为3去乘,表示什么?积的末位数应该写在哪里?为什么?若改为4、5、6……呢?   2.概括法则   (1)比较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使学生明确:   ①从低位到高位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   ②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③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   (3)练习:235×314   3.教学因数概念及乘法验算方法   (1)学生自学53页下半部分内容,同时完成书上填空.   (2)通过自学使学生明确:   ①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②检查乘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   (3)练习:在这三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221×123=271837×9=63a×b=c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在乘法里,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   (2)用乘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对齐.   2.判断改错.   3.55页3题   4.55页4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下面这些题你会填吗?(多媒体呈现)   ( )×4=12 2×( )=6   ( )×5=10 ( )×2=12   3×( )=18 ( )×4=20   ( )×6=24 5×( )=15   ( )×4=8 ( )×7=14   4×( )=16 ( )×6=12   师:(多媒体呈现)下面这个更厉害啦,谁能说出图中表示几个几,并求出图中有多少个水果?   师: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 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小兔子最爱出萝卜。(出示图片)   图中有几个圆萝卜?   胡萝卜有几个,是怎么摆的?3个2   我们说胡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3倍。   圈一圈:白萝卜有( )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倍。(用图片表示)   (板书: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2 )倍)   (2)自主探索——理解“倍”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扫地的有7人,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桌子的有多少人?   练习:1.看图说一说。   2.摆一摆   3.画一画   (3)实际应用——巩固“倍”: 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完成书上练习十一部分题目。   四、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用今天学的“倍”说句话,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三年级上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边形(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观察和直观感知,能够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围一围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渗透分类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四边形(特殊)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钉子板,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 你喜欢什么运动 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正在进行各种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看到图形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图形)师:大家真能干!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图形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真美!其中像长方形,正方形,自动门上的形状(平行四边形),橘黄色(菱形)地砖的形状,足球场上拦网架上的形状(直角梯形)都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面)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35页,看,这页上有许多的图形(如下图)   (2)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 并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老师指定一,两个学生在老师给的纸上涂色)   (3)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师展示一学生的作品)   (4)集体反馈,:为什么这些是四边形,而那些却不是 (板书 四边形 其他图形)   2,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为什么这几个图形是四边形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讨论,汇报)   (2)师:对,像这样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的,有四个角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板书:   (3)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特征,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学生举例)   (4)我也请你们欣赏生活中的四边形!(多媒体显示实物,实景)   3,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请你把桌上的四边形进行分类.(两人合作完成)然后互相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理由.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并说说分类标准.   (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对学生的不同分法,教师要加以肯定)   4,围四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长方形,观察其特点并汇报.)   板书: 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2)你能把长方形的边变得相等吗 同上汇报正方形的特点.   板书: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3)师: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叫特殊的四边形.)   (4)你能围出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吗 .   教师下位巡视,及时进行指导.   3.判断四边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他们是四边形吗 (集体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变成四边形吗 (课件演示)   四,(机动)拓展应用   1.谁来帮帮我.   是一个( )形,也是一个( )边形.   是( )边形,有( )角,其中有( )个直角.   图中有( )个四边形.   2. 自己拿出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请你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学得开心吗
2023-08-30 09:48:571

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其中《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是教学的重点,《年、月、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让学生自己到商场买牛奶(批发或零售),让学生到校后向本组同学介绍牛奶(批发和零售)两种方法哪种合算,并介绍解决的方法,这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就放手让学生通过量、算、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然后归纳出求其周长的公式,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了数学知识。   三、重视估算数学,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估算生活中运用广泛,在教学中重视估算,通达实例强化估算的优越性,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四、重视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学《年、月、日》时,引导学生自制月历、年历,学生都能做出精美的月历、年历。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做题时不细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以提高教学成绩。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整个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无论是从摆小棒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因此孩子们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篇三】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千米的认识》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所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让学生课后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 【篇四】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篇五】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范文200字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本课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数学问题。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在计算0.8+0.6有的是口算时,而有的列竖式。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此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板书的目的性不强,使重点不够突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023-08-30 09:49:061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例子

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例子 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一:《淘气的猴子》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   603÷3=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导入 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 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0、0÷4=0) 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 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后,同教师板书对照,比较两个竖式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咱们看看结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 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   802÷2=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开心的走了,听说大王在分桃子,又来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个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的绝招是七十二变,几个小猴子想学一学,咱们看看他们变得对吗? 680÷2=34   309÷3=1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不过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样的错误。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二:《分桃子》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课本内容 2、提出问题 3、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4、该怎样列式呢? 5、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6、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1、由情境提出问题 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2、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3、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4、学生汇报: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5、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6、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强化 1、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2、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先估计,再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三:《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2.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2=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
2023-08-30 09:49:131

如何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这个看你教那个方面了
2023-08-30 09:49:263

小学数学思维总结

我觉得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就是要把小学数学的抽象性给孩子具象化,孩子现在理解能力有限,老师要注重教学方式,不要进行灌水式教学。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和和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老师要记住在教学时候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可以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来进行,这样的课程孩子都会比较喜欢的,或者参加相关的课程来进行,有朋友孩子参加过火花思维的课程,说挺不错,孩子挺喜欢的,我打算让孩子也试一下。
2023-08-30 09:49:543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4篇 在数学教学中三年级数学教师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所有的三年级数学教师都必须知道如何写三年级数学教案,你也来写一篇和我们分享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 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 (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 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用手势来判一判: 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 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 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 学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 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 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 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分组讨论: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的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4倍,有4个2只 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习: 1、图片展示: 教师: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摆 教师: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习本上印。 (请一个同学上台摆,教师来回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2、拍手游戏: 教师:第一次拍几下?(3下)第二次拍几个3下?(2个3下) 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师生对拍: 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4倍 教师:拍1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5倍 同桌对拍练习: 3、组织分小组找倍数关系比赛: 教师:用课件展示动物园图,要求学生看一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一种动物各有几只? 分小组说一说: 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把谁看成一份,谁是谁的几倍。(对一题加10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5个2只,2只) 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4个1只,1只)……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将板书完整: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 (5个2只,2只) (1份)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 (4个1只,1只)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3 一、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2023-08-30 09:50:081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怎么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加强学生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4)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教具:校园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师:新学期,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位置好吗?(出示课题:位置与方向)师:今天我们用东、南、西、北这些新的方位知识帮助我们辨别方向。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一)学会辨认东、南、西、北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师:生活中,你观察过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师:现在坐在教室里观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个方向画出太阳?(指名一个学生画,同时老师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面)师:从黑板上太阳的位置,你能知道我们教室里哪一面是东面吗?请大家面向东面。2.分组讨论,合作探索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样确定呢?3.游戏激趣,巩固运用(1)用手势表示方位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快速应变能力)(2)快速转向辨认方位师: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面向东(生:前东,后西,左北,右南)面向西(生:前西,后东,左南,右北)(二)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1.用东、南、西、北描述教室各个方向有什么物体?2.模拟情景:说出物体所在的方位。师: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公园里的游乐馆,它们分别是海洋动物馆、马戏表演馆、海豚游泳馆、儿童影视馆。请四名学生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游客:请问我要去海洋动物馆该怎么走?导游:向东走。………3.介绍自己的房间师:谁能用我们学习的方位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是如何布置的?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简单画出某某同学的房间布置图。(三)、学以致用  学生先在操场上仔细观察,然后两人一组,互相介绍1.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2.学生介绍校园的物体分别在什么方向。3.学生之间开展一人提问,一人解答,并尝试根据所给方向寻找目的地的活动。三、总结: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2023-08-30 09:50:181

如何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成绩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现实。要想真正成功的进行数学教学,就必须重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与发现的精神,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如何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成绩,希望对你有帮助!1如何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成绩帮助学生复杂逻辑思维的形成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读死书,死读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早被淘汰。所以,现代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是创意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在同一个问题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分析,提出多种假设、寻找多种解决方法,从而为锻炼学生的复杂逻辑思维的形成,打下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在创意法教育理念中,注重对学生左右脑的开发,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对学生复杂逻辑思维的锻炼。在课堂上更需要的是教师鼓励让学生多动脑,积极发散思维,从而针对同一个问题抛出不同解决方法,然后再让教师为其解答每一种方法是否可行,不可行的原因又出现在哪里,这种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单一转向复杂化,也能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阶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探索和比较,当然,这种思维方法也能使学生对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进行结合,让创新思维网在脑海中初具模型,使其在未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地思维更加精细与缜密。夯实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创意法教育的顺利实施还应注重搭建新旧知识的系统。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之一是知识的系统性,即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新知识和旧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既有相互贯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点往往正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出新。所以,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获取掌握新知识,体验独立发现的愉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发展规律,重点强调的是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程度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牢固的掌握新旧知识,探索运用新旧知识地联系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量”积累的过程,只有打下良好的地基,才能促进“质”更好的飞跃。2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激发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小学生由于在生理上尚未发育成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所能理解的情境,借助于实物、教具、图表、模型、语言等直观手段提出一些寓意探刻,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想象力和思维力,逐步把他们从具体想象思维引度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第一语言精练易懂,丰富学生的表象。例如学习图形时,举出不同的例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像这个图形的东西说给老师听”。最后教师提出:“这类形状我们能不能用这个图形代替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发明创造。这样从语言上的直观的问题由找人深,由杂到精,生动括泼地层层引向深入,把思维与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学得开心,记得舒心,知识也记在大脑中。第二是事物直观,鼓励学生想象。爱困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我说“同学们,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同样多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到生活的实例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同样多”“比谁多”等概念。通过这样的实例观察,学生就会很快理解要掌握的概念,鼓励学生从多想象、多联想中来利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思维训练。创设情景再现新元素(1)一题多解,激活创新欲望。在每一知识内容的开始我都设计一道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做一做,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可能有几种方法.只要你们动脑,一定能找出一种算法。例如9+()=11的准备题,既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揭示“想加法算减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因而,一上课就利用这一道题.不但唤起学生对旧的知识的回忆,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还能告诉学生这道题可有两种解法。学生会从老师的提示中思考其他的解法,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欲望。(2)运用电教,激情引趣。声情渲染,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丰富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时,我设计这样的课前准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瞧,这个神秘的地方是哪里,演示太空的美丽画面,不过想要登上太空必须自己拼组一艘宇宙飞船,你们每答对一道题、宇宙飞船就会拼组一部分,拼组成功了,我们就可以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开始拼组吧,这样的开始,有谁不兴趣昂然呢!3数学兴趣教学巧妙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的场景引入课题,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觉进入故事情境,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可这样设计:(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物旅游团一行36人来到了森林饭店。森林饭店的主人猫咪笑呵呵地告诉导游:“我们饭店里还有5张空桌子,请随便坐。”导游大猴一听急了:“才5张桌子,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猫咪一听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它转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聪明的小朋友,我这里每张桌子坐8人,他们36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解题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6人要坐几张桌子。算式是:36÷9。这节课,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很好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巧妙的课堂引入能带领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帮助他们将思维的源泉打开,使他们豁然开朗,轻松解疑答难。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现实。如教《钟表的认识》一节,可以课件创设情境:画面1:电影院门口《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海报场景。画外音:星期六的晚上6时整,电影院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小明可高兴了,因为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画面2:小明在家的情景。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7分。师:小明看了看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1:妈妈,快到7点了,电影就要开始了。生2:妈妈快点吧,来不及了!生3:妈妈,快到7点了。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小明抬头看了看钟楼(钟面显示7时零3分)。师:小明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4: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生5:都过6点了,都怪您!做事慢慢吞吞的。生6:妈妈,我们迟到了,不能进场了。教师解释说:“还能进场,只是开头精彩的部分已经看不到了。”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做事情要遵守时间的教育。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得出:“快到6时”和“刚过6时”可以说成“大约6时”。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里教师既没有“告诉”也没有引导,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观察,认识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中生成。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积极心理状态之下。4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加强沟通要想真正成功的进行数学教学,就必须重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与发现的精神,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使其主动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使学生不单单“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现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这说明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知识的建立过程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自身要重视整个概念的形成,不断总结各种法则与定理,推导公式公式,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在讲课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大体相同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知识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实物教具或实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自学成为习惯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把自学当成是一种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并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完全养成好的自学习惯。要想做到这些,教师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就得培养学生计划学习的习惯。比如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课程学习计划,这一小结要怎么学,怎么预习,需要预习多长时间,重点学习什么,等等。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习的控制性,而且可以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到一定的时间表内,这是学习上的一个重要策略。制定计划,一是要做到切实可行,二是要努力按时完成计划。每天、每周的计划都能及时完成,那么成功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样把每一次的自学过程都做好,慢慢地就会养成一个好的自学习惯,也就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学能力。
2023-08-30 09:50:271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5篇 忽视教学设计,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欢迎大家来阅读。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篇1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侧教材对于数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2、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测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会笔算三位数的进位加、退位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进位乘法,并会进行估算。 5、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分数的初步认识解决实际问题。 6、初步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7、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8、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进行备课,上课以及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认真整顿课堂纪律,狠抓学生的常规教育,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适时恰当的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时分秒 第二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不进位加以及不退位减 第三周:笔算三位数进位加 第四周:笔算三位数退位减 第五周:国庆节假 第六周:万以内数加减、估算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七周: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八周: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第九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第十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十一周:口算乘法、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不进位乘法 第十二周: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进位乘法 第十三周:0的认识、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第十四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五周: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第十六周: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八周: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十九周:数字编码、集合 第二十周:期末总复习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篇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 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图片、树叶若干;直尺、绳子、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嘉宾,要跟我们共同上这节课,你们看,它是谁?多么可爱的机灵狗呀,听一听它想对你们说什么?(课件:机灵狗:同学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树叶的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 师:你们说的很对,小蚂蚁是这运动的,拿出你们的小手跟小蚂蚁一起爬一爬吧。(边放课件边说)(小蚂蚁从一点出发沿着树叶外边缘爬一周再回到起点。闪 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描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得到这样一片美丽的树叶吗?它已经轻轻的飘落到你的身边了。(各种形状真,假)快,找一找。快告诉老师你找到的是什么树叶?你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用你灵巧的小手来描一描它的周长吧。谁描的又快又好,这片树叶就属于谁。老师有一片漂亮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你是怎么描的?(生边说,师边指导:从一点开始,沿树叶外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这就是树叶的周长)你描的很好!这片漂亮的大树叶送给你了。 师:谁跟他描的方法一样。不一样的,你是怎么描的?看来呀,不管你怎么描都是沿着树叶的外边缘描一周,是吗? 2、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树叶周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那怎样来量出树叶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交流。(用线,学生回答,老师演示) 说到用尺时,可以这样问:其他小朋友觉得怎么样? 请小朋友也来用老师的方法来量一量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同桌相互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量的快,做的好。 学生活动。 交流:把学生的树叶贴到白纸上,下面标出树叶的周长。让学生比较一下。 3、摸生活中的周长 (课件:你们真是好样的,量出了树叶的周长,那能不能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呢?) 找、量身上的周长 :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你们想知道谁的腰围,谁的头围。选择其中一个来量。看谁量的又快又准,量好的同学汇报你量的是谁,怎么量的。(学生说,到前面量,教师更正) 4、测量一组图形的周长 分组进行,可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5、分组汇报 6、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尺量?什么图形不能直接用尺测量? 三、实践运用,鼓励创新 课件:第一关,考眼力。老师邀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看漂亮吗?请你说一说你看到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周长? 课件:第二关,玩拼图,打出字:请你们在粘板上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算一算它的周长,看谁摆得快,算得准。) 摆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每个小组送一份作品,到前面来。 第三关。(课件:第三关争冠军,(打出:小白兔和小灰兔在不同的图形边上赛跑,它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吗?) 你们猜一猜,到底谁说的对。(课件:平移)边演示课件教师边说,两边平移,长度不变,周长一样。 四、联系实际,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篇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u201e2课时 2、减法………………u201e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评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3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5人。其中1人为本学期插班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交好的接受新知识,也有不少同学在应用题竞赛中获奖,但是个别同学基础差,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023-08-30 09:50:351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检验一切知识成果的必要条件。小学三年级解决问题是整数解决问题的总结,在这一阶段把整数解决问题中的一般解决问题和典型解决问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总:从一般解决问题到典型解决问题,再从一步解决问题到几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从而能自主解决问题。在一个学年的教学摸索中,对于如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总结了些方法。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包含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如教 孩子们学会辨认东南西北,有了空间方位知觉,就有必要让他们亲身体验方位知识,体会到知识本身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本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辨认八个方位的活动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描述、和交流来体验方位知识。二、总结方法,细致教学。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根本就没有看清问题所求的是什么,就盲目用所学知识进行加减乘除。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首先读懂题,并牢牢的记在心中。或从信息入手,综合思考解决问题,或从问题入手,分析需要哪些条件,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解决问题。我把这两种方法归纳为两句话:一种是根据信息想问题,另一种是根据问题找信息。例如在教学课本105页的第14题:儿童剧场昨天和今天共售出954张票,它们每天演出3场,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如果用第一种方法“根据信息想问题”就可以这样想:根据“昨天和今天共售出954张票”我们可以求出一天售出多少张票?954÷2=477(张),再联系“每天演出3场”,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到477÷3=159(张),求出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从而解决了问题。如果用第二种方法“根据问题找信息”可以这样想:问题求“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那就得知道两天共演出了多少场,售出了多少张票,从信息中我们能找到“昨天和今天共售出954张票”,暂时还不知道“两天共演出了多少场”那就得找信息计算,这就需要利用条件“每天演出3场”,先算出两天共演出了多少场,2×3=6(场),最后954÷6=159(张),从而解决问题。像这样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在做应用题时自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小学三年级解决问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之所以把它们叫做典型应用题,是因为这类解决问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如:速度×时间=路程,总价÷数量=单价。例如: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提速后每小时比提速前多行27千米.这列火车提速后18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这道题是求路程,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路程。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这也要求学生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书本上的题目,列举生活中有关概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自主解决典型应用题。三、借线段图,帮助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固然是目的,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例如:数学书第二单元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只东北虎重360千克,东北虎的重量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鸵鸟重多少千克?就此题而言,孩子们凭着鸵鸟与东北虎重量轻,能很快算出鸵鸟是360÷4=90千克,可究竟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孩子们未必知道,而作为教师我知道这个知识点对于今后的解决问题有多重要。于是我开始尝试着用线段图帮助孩子们理解,结合图边分析边讲解,从而明晰数量之间的关系,突破了有关倍这个难点。通过画线段图把这种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了。当然,我知道学生通过线段图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却并非易事。我们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线段图的作用,体会到它的优势,同时感受到它是解题的需要。所以,线段图可以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阵地,通过线段图,既使学生能从具体情况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又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推理手段,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选择合适的解答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算法多样性提供了平台。借助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长期训练后定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利用逆推,提高能力。在小学数学解题中,有些问题顺向思考很难理出头绪,而利用逆推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使问题很容易获得解决。逆推的思想方法就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信息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解决问题。例如小学三年级思维训练中常会出现此类题目:小红和小明一共有60本书,小红给小明5本后两人就一样多了,问原来他们两人各有多少本? 许多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就会出错,如果用逆推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就很容易解决:先想最后两人一样多了,说明最后两人都是60÷2=30(本),而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小红给了小明5本两人才一样多,那说明小明的30本中有5本是小红给的,即小明原来是30-5=25(本),而小红后来的30本是给了小明5本后剩下的,即小红是30+5=35(本)。学生如果学会运用逆推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就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深入,那么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对我们的数学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08-30 09:50:531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评析

nishismbangbende >?
2023-08-30 09:51:044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三篇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这会让我们的工作进行的更加有条不紊,工作效率也会提到提高,你知道怎么制定吗?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u2003u2003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1 u2003u2003一、指导思想 u2003u2003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u2003u2003二 、主要工作思路: u2003u2003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u2003u2003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u2003u2003(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u2003u20031、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做好二次备课,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u2003u2003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农远教学资源”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u2003u2003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评语具有奖励性。 u2003u2003(1)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应按规定布置回家作业。强调分层要求,提高正确率。即:有些题目有些学生可以不做;凡要求做的题目必须书写认真、解题正确,还要保护好作业本。这是习惯培养,是提高学生认真做好作业的责任性的有效举措,很重要。家庭作业的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家庭作业的量一定要和其他老师协商布置) u2003u2003(2)数学周记:每学期12次,低年级教师要分类别布置并指导到位,高年级可以适当开放些。教师的祥批不能少于三分之一。评语必须由老师完成。 u2003u2003(3)、实践作业: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布置统一的比如测量、购买、调查等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实践作业的内容。切忌用单纯的计算练习代替实践作业。 u2003u2003(4)、数学手抄报:继续探索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建议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出2张以上的手抄报。 u2003u2003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u2003u2003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u2003u2003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2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u2003u20037、教学反思: u2003u2003本学期每位教师建出自己的博客,把学期初的反思和教学计划都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反思每人不低于15篇。 u2003u20038、教学案例 u2003u2003每月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点滴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形成案例,上传到博客,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传1篇。 u2003u20039、理论学习 u2003u2003本学期将结合教师培训进行理论学习:①微课程培训:观看学习短小视频,写出自己的感受、收获或启发。②微课程制作:通过学习,进行实践,利用自己身边的素材或者现有资料制作微课程,与以往制作的教育数字故事相似,提高老师们电脑操作水平。③利用好飞信快餐学习方式:利用校讯通平台,每周向老师们发送教育教学策略、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3-4条教育短信,这些短信都是成系列的,有助于老师们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④共读一本书活动:本学期继续推荐一本优秀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深度思考和开发的策划和指导工作。⑤利用好QQ群,组织老师们参与研讨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成果或心得,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u2003u2003(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u2003u2003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u2003u2003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u2003u2003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u2003u2003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u2003u2003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20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u2003u2003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u2003u2003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u2003u20038、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u2003u20039、继续加强平行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u2003u2003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2 u2003u2003本班学生57人,从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佳,书写较潦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还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u2003u2003一、培优辅差对象 u2003u2003二、制定目标 u2003u2003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9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这一基本的能力。 u2003u2003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其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层次,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u2003u2003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逐步提高后进生的写作水平,可先布置他们摘抄。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每个后进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后进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创造情境,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让后进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u2003u2003三、主要措施 u2003u2003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u2003u2003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u2003u2003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u2003u2003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u2003u2003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u2003u2003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u2003u20037、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u2003u2003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3 u2003u2003一、指导思想 u2003u2003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为本期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吃透教材,探索教法,规范数学主题系列教研活动,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u2003u2003二、教研理念 u2003u2003《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体现一个“实”字,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u2003u2003三、工作目标 u2003u2003针对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我们制定以下目标: u2003u20031、规范常规,快乐课堂。 u2003u20032、深化课改,优化教学。 u2003u20033、重在培训,贵在交流。 u2003u20034、科学评价,保证质量。 u2003u2003四、具体措施 u2003u2003(一)强化教学常规,优化备课活动。 u2003u20031、备课要突出“三备”。 u2003u2003⑴备教学目标的确定。 u2003u2003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数学目标。在目标的表述上,能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诸方面有重点地提出明确适当的要求。 u2003u2003⑵备教学内容的拓展。 u2003u2003充分挖掘数学教学资源,收集、整理有关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深入、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要进行分层备课,还要注重二次备课。不要抄备课教案,备精华,备教案书上没有的。 u2003u2003⑶备学习方式的改变。 u2003u2003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备课中要体现教师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不断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教学中要充分安排学生操作、实践及自主学习的方法。 u2003u20032、上课: u2003u2003教师课前不仅要做好教具、学具及电教设备的准备,还要有知识的准备(要了解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中要做到“三多”、“三好”。即:学生间探索多、交流多、练习多,合作好、氛围好、效果好。突出特色班级教学研究,创办特色班级教育模式、评估模式。教研组配合教导处不定时听推门检查课。 u2003u20033、作业: u2003u2003作业的设计要精细,不在乎多,不仅要体现知识点的训练,还要有课后的延伸或实践活动。批改要及时、要细致,书写以及批改格式要规范。要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好辅导工作。 u2003u20034、明确集体备课职责,加强年级备课的考核。 u2003u2003年级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对所教单元认真阅读,并翻看有关资料对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个全面了解,以训练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每课确定一位主备课人,此人谈个人教学构思,其余人员提出意见,再形成书面内容。 u2003u2003(二)倡导高效率学习,完成学校工作目标中的“确保地位”。 u2003u20031、各年级组定期组织诊断性测试,检测学生知识学习的达成度;配合教导处认真组织期中学习质量和期终学习质量检和月质量抽测。 u2003u20032、教学质量注重抓两头。优等生重拓展、重提高,组织参加陪优训练。学困生重基础、重稳定,多鼓励、多赏识。通过学习、陪优、游戏活动等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树立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落实基础知识训练。 u2003u2003五、公开课活动安排 u2003u2003三月 u2003u20031、通过教研组计划; u2003u20032、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u2003u20033、开展中考一轮复习研讨会。 u2003u2003四月 u2003u20031、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u2003u20032、专题研讨《如何进行中考前复习》; u2003u20033、作业、教案检查。 u2003u2003五月 u2003u20031、组织部分老师外出学习; u2003u20032、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u2003u20033、召开教法研讨会。 u2003u20034、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u2003u2003六月 u2003u20031、中考研讨会; u2003u20032、中考; u2003u20033、召开学法指导会。 u2003u20034、观议课。 u2003u2003七月 u2003u20031、配合学校教研室、教导处做好学期期末工作; u2003u20032、数学组 工作总结 。 u2003u2003八月 u2003u20031、组织参加数学暑假培训活动; u2003u20032、培训后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理论,探索高效学习方略。 u2003u2003九月 u2003u20031、新学年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u2003u20032、制定新学期课堂 教学计划 ; u2003u20033、集体备课; u2003u20034、培养青年教师,多次组织公开课。 u2003u2003十月 u2003u20031、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讨论; u2003u20032、研讨如何强化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u2003u20033、召开教法研讨会。 u2003u20034、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u2003u2003十一月 u2003u20031、教师集中研讨教学改革,交流课堂改革经验; u2003u20032、召开学法指导会。 u2003u20033、观议课。 u2003u2003十二月 u2003u20031、九年级期末考试及试卷评改与教学质量分析; u2003u20032、配合学校教研室、教导处做好学期期末工作; u2003u20033、上交教研组及个人工作总结。
2023-08-30 09:51:261

小学三年级关于面积的教案

【 #三年级# 导语】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就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单位指测量物体表面大小的单位。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关于面积的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关于面积的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真是太神奇了,你们看这些物品都是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找来的,你们知道吗它们身上还有数学知识呢!(展示教师带来的各种实物)   [从生活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神秘而简洁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二、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你们想亲自动手摸一摸吗?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到前面来的同学要比上双眼只能用手摸,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选3个同学)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产生摸的兴趣,从直观图形入手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初步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   2、其他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你们也想摸摸吗?那请你摸摸文具盒和橡皮的表面,并帮同桌检验一下他做的对不对?   3、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教师板书部分概念)   [教师揭示部分概念,让学生体会从感知到总结的成就感]   4、观察你身边的物体选择一个和小组的同伴们说说哪里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通过多次摸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形状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巩固刚刚认知的概念]   三、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把手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的轮廓描到纸上,你能试着说说它们的面积吗?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悄悄找你的同桌来帮忙。(建议边做动作边说)   [通过摸实物的表面抽象到平面图形的表面,有这个过程学生就不难理解了;做动作可以看出学生找的是不是整个的面,而不是外框的周长,虽然这节课没有提到周长这个概念,但是要给学生这个意识,区别开它们;小声求助这是给一些潜能的学生一个辅助,照顾他们也能有所得]   2、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指名学生说说它们的面积是什么?[教师有目的的指名,对于班级比较潜能的学生听了别人的交流和汇报后,也是给自己学习和巩固的过程,更是教师对全班同学摸底的过程]   3、你们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了!那么你能仿照刚才也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老师也同样把你们的这个发现板书在黑板上。   生: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同时板书另一部分概念并解释把表面去掉的原因)   [有了上一个环节的基础,学生仿照总结出这个概念不会有那么大的困难,本来总结抽象图形让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不过有了这个铺垫,给了学生一种经历后的成就感]   四、揭示整个概念   通过你们这些有价值的发现,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那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面积?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通过板书学生总结起来很简单,这是为了培养他们研究后学会总结的能力和意识]   五、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   1、师:拿出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先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并根据需要用你身边的工具证实你自己的想法。比比谁想出的方法多。   [这是实行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抛给学生问题之后必须给他们足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也体现了一点后面涉及到的估测意识]   2、你们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给小组的伙伴们吗?请你们在小组内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剪拼法、数方格、摆正方形、摆硬币等)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经历多种方法的操作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教师深入其中观察出现哪些没有预设到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适用呢?那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了。   六、趣味游戏   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和我面积一样大的图形(教师出示一个面积为7个小方格的图形,让学生画出一个或者几个)   2、根据同桌的提示猜一猜他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只能提示自己的图形面积是几个小方格,要求不能超过10个格子)   [这两个游戏一个比一个难度大一些,其中第二个游戏的目的不是比谁猜得更准,而是通过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展示出各种图形,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相同面积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七、总结 【篇二】小学三年级关于面积的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面积的含义,比较两个面积相差不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面积的大小,画出规定面积方格数的图形,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编写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个面积相差不大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比较,然后合作、交流得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这一问题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画规定面积的图形,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什么是面积"这一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创新思维。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要准确地比较不同图形面积的大小,应用统一的单位去比较。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面积"这个词,有自己对"面积"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但对究竟"什么是面积"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该内容时,"什么是面积"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学生会把已往学过的"周长"与"面积"不自觉地联系起来,含混不清或是错误的认为一个物体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等。   学生学习的兴趣:各种操作活动,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习方式:合作、讨论、交流   学法: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大胆质疑、发现新知、获得新知、运用新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比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发现"什么是面积",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合作、讨论、交流、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找出更优的比较方法,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各种事物的认识,并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获取新知(15分钟)   1、"面积"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听到过吗?你能谈谈你心目中的"面积"吗?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做任何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到哪种程度,有哪些错误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能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后面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面积")   2、活动:   ①摸老师准备的两本书的封面(语文、数学)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观察老师的手掌面和你的手掌面,或者摸摸老师的手掌面和你的手掌面,你有什么发现?   ③观察黑板上老师画的三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认识"什么是面积"做好铺垫)   3、教师引导小结:刚才同学们感受并观察到了书的封面有大、有小,手掌面有大、有小,一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这些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什么是面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面积",加深学生对"什么是面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5、请觉得自己原来认识的"面积"是错误的同学站起来,谈谈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加深学生对"什么是面积"的正确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5分钟)   1、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提问: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   当学生回答发生争论时,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准确地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匀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   2、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比一比。   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4、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用课件展示学生的方法)   参考比较方法:①用学具盒中的圆片摆,正方形只能摆9个,而长方形可以摆10个。②用折一折、剪一剪,再拼一拼的方法。③用学具盒中的方格纸来比。④自己动手画方格。⑤算一算(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公式计算)。   5、提问:①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②如果用大小不同的格子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体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6、画一画,说一说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是7个方格的图形。   ②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学生评价。   ③说说通过这次动手画,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学生自己评价,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的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教材练一练第二题,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结果的?   2、教材练一练第3题,自己数一数,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教师随机用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此题有半格的情况出现,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数出整格和半格,从而掌握在方   格纸上比不规则图形大小的方法。)   3、教材练一练第4题   比一比,看谁比的快。(教师用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练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5分钟)   1、说一说:什么是物体面积?怎样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   2、应用:(课件展示)   比一比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周长,再比一比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面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篇三】小学三年级关于面积的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9——P50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面、摸面、摆面、想面、比面等多样化数学活动中,由浅入深地从“面在哪、面有多大”两个层次开展体验活动,认识“面积”的概念;   2、在经历“面在哪”、“面有多大”、“比面的大小”的认知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积累操作、交流、归纳、概括等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二维空间知觉水平;   3、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面在哪?面有多大?);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面积”含义的建构。   教学准备:PPT、各种实物,学具(方格纸、方片、剪刀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老师奖了一部手机,你们能帮它找一个合适的保护膜吗?   课件演示:手机的保护膜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面在哪”   师:“面在哪呢?,你能在这些物体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并说一说你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依次“找面”、“摸面”的过程中,辩析来自学生背后有价值(错误、不完全的、片面的、正确)的行为与信息。】   2、交流与反思   (1)“这些面从哪找到的?   (2)“这些面有什么不同点吗?”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师:我们就说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3、体验“面有多大”   体验面的大小——“通过摆一摆,说说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几组面积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唤发学生的多种经验参与问题的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通过图形面积大小数量关系的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表象能力水平。】   4、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   (1)直接观察比较   比较两个大小悬殊的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2)借助工具比较   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6)谁的面积大?   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②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办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   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三种方法:折叠、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在汇报多样比较方法时,按由繁到简的顺序,如:先是剪后重叠比的;然后是数格子的;……这个在学生活动时由教师巡视发现确定汇报顺序。)   (3)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观察法”“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统一标准”),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实践应用   1、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创意大比拼   练习49页画一画。   让学生先说一说要求中要注意什么,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学生自己尝试画,先完成的同学的可以相互看一看,分享不同的画法。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中,体会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让学生自由想象,画出各种图形,然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四)总结收获   教师:“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新的知识?”、“这节课,你觉得哪个活动最有意思?为什么?”、“这节课,你觉得哪些同学表现得好?”   【设计意图:围绕上述三个问题,从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活动体验层面进行反思与回顾。】
2023-08-30 09:51:371

小学三年级数学评课稿3篇

【 #三年级# 导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评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下面我就上午听的《面积单位》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的想法,这节课的特点,我用三个字概括:新、活、实。   一、新   理念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也展示了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三公开”教学的成果。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从而建立起新型教与学的"关系。这节课,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充分动了起来。“瞧一睢”、“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等环节设计适时巧妙,通过小组的互帮互学,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1cm2、1dm2、1m2究竟有多大,并能准确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便于学生树立空间观念,增强几何直观,达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目的。   二、活   1、教法灵活,用启发式教学,学生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各器官参与学习。   2、用活教材。教师不拘限于教材,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教师能利用周围环境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形成资源,教室中的钟表、开关盒、粉笔盒、墙上的卡片、窗台上的机器人等能为我所用。数学变得不再空洞,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符号和抽象图形,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喜欢上数学,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3、教活学生。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司老师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只有思维动起来,才是真正的生动课堂。   三、实   1、教学过程 真实。体现在环节安排科学,逻辑性强。先讲dm2。后讲cm2和m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概念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安排上,先制造冲突,让学生明白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然后熟悉实物,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接下来,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体现“面积单位”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所以这节课上得很实在,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认识小数》   一、读懂教材,让教材用得恰到好处。   1、理解教材内容。一般地读教材,往往是理解教材所教的内容然后教教材,这属于浅层次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初始理解:由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导入,然后对长度单位的小数展开教学。看似也合情理。   2、思考教材内容:但是再深一步思考:为什么不顺势元、角、分开展小数的新授,而要突然跳跃性地更换材料?既然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用米、元做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那长度单位的小数倒是可以在新授后当做练习来设计。如果仅仅这样调整材料,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2角等于2/10元后,学生往往从2角=0.2元直接得到,弱化了2/10和0.2之间的联系。   3、挖掘教材深意:细细比较人民币和长度这两个领域,对本课教学所具备的特点:对于人民币的小数,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较多,理解起来的简单,作为导入确实合适。对于长度单位的小数,学生的经验很不足,理解相对较难。但是本课要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对于在米尺上找分数,那么长度显得比人民币直观多了。因此教材会选择直观的米尺展开小数的教学,尽量凸显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读懂了教材,就能把教材真正用到实处。赵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取长补短。将1元=10角、1元=100分直观地在课件上实物图演示,又很好地达到了米尺上看分数所具备的直观效果。他利用1角和1分突破教学难点,体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然后在长度单位中完善教学。尊重和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简洁而有兴趣。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数学学习过程更加自然和系统,   二、让学生大胆尝试,给予充分思考的空间。   例如:胡老师很大胆地让学生去回忆和想象1角还可以怎样来表示?然后在思考交流后再课件演示1元=10角,1角就是1/10元的过程。其实,在自己教学的时候也曾试想过让学生独立思考1角=1/10元,只是在教学尝试后发现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于是放弃了:直接由教师引导1元=10角(同时呈现课件),其中的1角也就是1/10元,也就是0.1元。   对比之后,我突然领悟到了一句话:一节好课并不是在于教师教学看似多顺利或者学生回答多正确。数学课,在于让学生思考,学会去思考。胡老师让学生自己先去独立思考,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至于有没有马上想出正确结果都不是特别重要,会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其他不会的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最后呈现课件演示让大家更直观。这一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番自己的思考,思考后的"知识才能深刻。显然,我一步步引领的设计,阻碍了学生的思考,少了体验,对于优生更是少了成功的喜悦。   再例如,胡老师突破1/10元=0.1元后,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3角=()/()元=()元,6角=()/()元=()元,1分=()/()元=()元。即使学生不能很高效地完成练习,但是每个学生都在安静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不正是课堂所需要的吗?然后赵老师通过练习情况,灵活调整后续教学,让教师角色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这一次彻底改变了我以往的想法,课堂应该让学生大胆尝试,不怕暴露问题。对于学生,即使得不到正确答案,但是他们也是收获很大,因为他们有了思考,也许离成功就差一点点。   三、抓好认知起点,突破学生学生难点。   本课最关键的认知起点是学生对于分数的掌握程度。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能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像带单位名称的分数,还有百分之几的分数学生也几乎是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赵老师特意把1角和1分放入方格来呈现,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而且注重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一次次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例如:1角怎么想到1/10元?为什么3角=3/10元?为什么1分=1/100元?   四、重视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胡老师先通过交流1角=1/10元=0.1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3角=()/()元=()元,6角=()/()元=()元,1分=()/()元=()元后进行集体交流。然后集体练习23/100元=0.23元、5/100元=0.05元后让学生第一次进行观察,学生各抒己见,没有明确地表述出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胡老师也不急于归纳总结,而是让学生带着朦朦胧胧的感觉继续往下学习,直到在长度单位里研究小数这一环节之后,再次让学生观察,然后引导总结:十分之几都写成零点几,百分之几都写成零点几几。 【篇三】小学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计算经过时间》   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后,要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今天听了两位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大家又进行了评议,有几点感触:   时间与时刻:   “时间”是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如“一节课上40分”,这里的40分就是时间。“时刻”是指钟面上所指的刻度数,它是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如“上午7时40分上课”,这里的“7时40分”就是时刻。所以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而这也是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最基础的知识。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方法:数一数、拨钟面、计算,而计算方法中也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相减(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而对于计算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易之分的,在第一节王老师的课上,先出示了在两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分别用数数、拨钟面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师也很好地进行了指导,但在之后出现一天内的经过时间时,学生反而不用直接相减的方法;在第二节王老师的课上,与第一课不同,她先出示了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明白了直接计算的方法,也尝试运用了分段计算的方法,但出现了情况是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分析两个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可让学生先数数、拨钟面,再向直接相减和分段计算的方法上进行引导,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对于分段计算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弄清楚如何找清楚时间的界点,如“正午12点”“晚上12点”等。   数学类知识的渗透:   学生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长,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往高年级去的孩子来说,适当的数学术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本节课中,学生用到了两种计算方法,为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教师可明确两种计算方法的名称,如“直接计算法”“分段计算法”,这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其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提高有帮助。   数学知识系统化,但在“点”上也要注意突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促进和提升。
2023-08-30 09:51:451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

  马上就将迎来新的一个学期,在新的学期中,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一】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一、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二】   一、学生及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x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 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三】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原因多种多样。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出现明显两极分化了,转差工作需要加大力度。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4、开展分层教学,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6、重视教研活动,同学科教师要多交流讨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三年级数学【四】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综合和实践   周长是多少。   多彩的“分数条”。    二、教学目标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一样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本事。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进取思考,进取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善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本事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本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进取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我,开拓思路。   8、加强团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
2023-08-30 09:51:531

小学数学三年级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课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简解]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设计理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使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3)尝试应用,理解深化。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4)灵活运用,拓展内化。通过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游戏形式组织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5)回顾总结,体验价值。[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云思考、解决。 2.创设情境。 多媒体呈现小红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的片段:小红买了6袋乒乓球,每袋5个,然后将画面定格在“一个乒乓球标价2元”上。 3.收集信息。 从刚才的影片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4.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相互议议) 例如: (1)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1袋要多少元? (3)这些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等等。 谁能解答。(指名口答) 5.出示例题。 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表述题意。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选择出示: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小红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解法一:5×2=10(元) 10×6=60(元) 问: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解: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的价钱,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再算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解法二:5×6=30(个) 30×2=60(元) 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问:6表示什么?5呢?根据“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知道了6袋一共有多少个个乒乓球以后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买30个一共要用多少钱?)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算法,比如: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他的计算依据。 可以是:假设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那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要的钱数。 如果学生表述不了这样做的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也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计算的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自己去相互说一说。如果说不通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3.小结反思。 (1)问:解法一先算什么?解法二呢? 小结: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2)继续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刚才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 (要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进一步解答。) 三、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收集信息:多媒体演示小松鼠、小兔、小猫各运了2筐苹果,每筐苹果重20千克。 从画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每筐苹果重20千克。 学生2:每辆小车装2筐苹果。 学生3:这里一共有4辆小车。 学生4:要求的问题是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 提问: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是哪些?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重点说一说不同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正确算式:2×4×20 或 20×2×4 =8×20 =40×4 =160(千克) =160(千克)同学之间再进行相互交流、检查。2、“想想做做”第2题。(1)引导学生看图,进行仔细观察,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有几排兔笼,每排有几个兔笼?每个兔笼中有几只小兔?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评议。 正确算式:6×4×3 或 3×4×6 =24×3 =12×6 =72(只) =72(只) 如果有学生直接列出算式:6×12=72(只),也可以。3、“想想做做”第3题。 (1)可以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后反馈。 (3)问:如果我们的教学楼上也这样摆放花盆,那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四、灵活运用,拓展内化 “超市购物”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周末到超市去买东西,多媒体呈现超市里的购物片段与画面:一些物品的单价及数量 牛奶:一箱18袋,每袋2元; 饮料:每箱24听,每听3元; 方便面:每箱30包,每包2元; 铅笔:每袋10支,每支5角; …… 活动要求:按6名学生一个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推选售货员和顾客,其余同学按照顾客的购物需求进行计算,再由售货员来判别对错。 五、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什么样的解题方法你感觉比较熟练? 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特别说明:本文引用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姓名:芮秀荣 邮编:211300
2023-08-30 09:52:021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困难是造成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二)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渡过学习数学“困难期”的对策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践后,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和问题的归类方法的选用要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引导。   2.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   3.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去学习过分困难的东西,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2023-08-30 09:52:11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教材简析】“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硬币、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评估、验证的能力,具有摸一摸、比一比等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目标】1. 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 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设想】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习好本节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1.课上我采取与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完成导入,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对于封闭图形的理解,我通过在课件演示封闭图形并让孩子指出面积,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并利用种草种不完来解释不封闭图形没有面积等活动,让学生亲历了面积形成的过程。2.在探索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时,是先让学生体会观察法和重叠法之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方法,优化画格子法。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本节课练习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最后的创意大比拼,诣在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基础上了解面积相同,形状可以不同。【教具】多媒体课件、两片树叶。【学具】硬币(一角和一元)、一平方厘米的塑料片、10×10透明胶片、直径为2厘米的塑料圆片、彩笔、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附页2中6)。【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数学书和信息书)同学们熟悉这两本书吗?它们什么是一样的?学生会说到是大小一样,追问: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学生会尝试说出是面一样大,或是会用手摸书的封面来解释。然后,师对全体生:我们大家都来摸一摸,再来说一说,数学书和信息书的封面一样大。生:主动去摸一摸,然后其他学生也来摸。【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面”上来】师:那这两枚硬币呢?有什么不一样吗?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师:这是老师的手掌面,你们的手掌面在哪?谁想和老师比比手掌面的大小?哈哈,我的手掌面大。这两片树叶有面吗?(在展台展示一名学生摸的过程)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二)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师: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表面) 比的又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设计意图:虽然本课没有要求对物体表面的概念进行探究,但仍然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中,从物体的一个面开始,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表面有时是由多个面组成的。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师:我们就说物体表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师慢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师: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面的面积?并用学生举出的例子比面的大小(3)看一看、说一说。屏幕展示书上四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师: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形也有面积,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呢?有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生:指出面积,课件演示(用单一颜色涂色)师:为什么是封闭图形呢?(课件演示将一幅图擦拭一些。)若这里种草,能种完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封闭”一词】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出几名学生描述)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齐读,师板书课题)(4)联系生活拓展。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封闭的平面图形面积吗?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整表述)小结: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老师——自己尝试——创新举例”一系列实践,认识面积的概念,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1)直接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三角形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再出示41页练一练第一题。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2)借助工具比较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6)谁的面积大? 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②找验证策略: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办法来验证?B.个人尝试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 。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在汇报多样比较方法时,按由繁到简的顺序,如:先是剪后重叠比的;然后是用圆片摆的;最后是数格子的;……这个在学生活动时由教师巡视发现确定汇报顺序。)(3)师小结: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观察法”“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 “统一标准”),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实践应用1.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41页的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2.创意大比拼练习40页画一画。 让学生先说一说要求中要注意什么,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学生自己尝试画,先完成的同学的可以相互看一看,分享不同的画法。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中,体会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让学生自由想象,画出各种图形,然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四)总结收获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充分吸收掌握的目的。】
2023-08-30 09:52:22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

  教育学生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教案可以帮助老师确定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水平,那么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一)   教学内容:   第x页例x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x页第x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二)   教学内容:   例x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x第x、x、x题。   5、练习x第x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合集(四)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导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列竖式计算:   386+241= 684-189= 48.2+10.4= 19.8-16.2=   二、 自主学习新知   1. 妈妈想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要花多少钱?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图的条件提出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课本p8的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   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先要把( )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 )。    四、 自我检测   1.基础达标   直接写得数   2.4+1.7= 3.8+2.9= 5.6-4.2=   11.6+5.5= 9-5.1= 10.9-8.2=   7.7+3.4= 7.4+1.6= 7.4-2.1=   2.巩固提高题   数学门诊   7.8 14.5   +5.4 - 1.3   ________ ________   12.2 1.5   一副乒乓球拍25.5元,一个羽毛球拍18.4元,一个篮球62.3元,一个排球54.6元。   a) x老师想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要用多少元?   b) x老师用10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钱够吗?   五、 拓展训练   作文书: 12.5元 计算机: 24.3元 台灯: 43.7元   x叔叔想买其中的任意两种物品,他至少要带多少元?台灯比计算机贵多少元?
2023-08-30 09:52:301

高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转眼间又是一个学年。送走了老学生,迎来了新*。回忆过去的这一学年,我不得不感叹时间的飞逝和生活的繁忙。正因为这繁忙,才使我感叹教师工作的辛苦,可是,我们的辛苦终将换来硕果累累。那远在海角天涯的问候便是对我们的安慰。回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下来就是这样几个字“愁过,累过,忧过,喜过。”是的,在这一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的付出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回顾这一年,我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严于律己,踏实工作。面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学生,不打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水平,做到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还要保持良好的教态。因为我知道,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老师的教态好,学生就喜欢,他们听课的兴趣就高,接受知识也快。反之,学生就不喜欢,甚至讨厌。所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经常的和学生谈心、谈人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他们在背后都叫我“安哥”。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为了更好的完成高三年级的复课工作,在学期初,我不但制订了严密的工作计划,同时也为自己制定了一学期的奋斗目标。首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课,为了备好每节课,我大量的阅读各种复习资料,希望能更加完整并精简的给学生呈现每节课的知识和做题方法。   每天晚上,我都会在网上查阅下节课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把一节课的内容整理成学生好学易懂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起来很顺手。学生自然也喜欢听课,做起笔记来津津有味。同时,我知道,数学的枯燥乏味是学生听课的的障碍。所以,我在业余时间经常看一些课外书籍,并不断思索着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讲,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很少走神,因为他们喜欢听这样的数学课。他们喜欢这样知识渊博的数学老师。课外,我给学生布置了适合他们的作业,因为我带了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所以,不知作业也有所区别。学生能做但不好做。批作业时,我认真看完每本作业,给学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经常是在教室看作业,随时可以给学生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当场改正。有利于学生的纠错意识。上自习时,我让我的学生大胆提问,有些学生,一开始还不喜欢问老师题,后来,在我的鼓励下,问问题很活跃。成绩也就慢慢上去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使我每天疲惫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高兴。   三、教研方面   因为我是高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的复课工作,我认真研究陕西的高考大纲,并不断的研究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并将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及时的反馈到我的课堂,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今年的高考中,我为我的学生争取到了6分的成绩。虽然这分数很少,但是,我已知足。同时,我坚持听课,在听课中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新教师的新的思路的方法,我也鼓励同组的老师互相学习听课,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尊敬的两位老师,王北平老师和高天发老师,正是他们的指导使我不断成长。   四、学校工作方面   这一学年,我除了担任高三的数学教学外,还兼任了高三年级的教导副主任,主管学校的分类推进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一学年的分类推进计划,把几乎所有的渴望生都安排在列,同时,自己也按照分类推进的要求对所带班的学生进行了辅导。高考中不但学校的成绩优异,我所带的班级的成绩也很是让我欣慰,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都在110分左右,这个分数,是我的教育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在这一学年里,我努力了,奋斗了,愁了,苦了,但现在也高兴了,因为我和我们全体老师的努力,使我们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跨入了理想的大学校门。他们终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是,放眼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的脚步不能停留,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级学生的教学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我们就能将越来越多的学生送进理想的大学。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人生将充实而快乐。    篇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了一学期。这是忙碌的一学期,也是充实的一学期,收获的一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这一学期由我负责高二(203)、(205)两个班的教学工作。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考试中203班数学成绩在普通班中取得了第二名,205班数学成绩超过重点班200班,达到全年级第二名,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的课前备课   上好新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拟定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我把备课当作关键的关键。本学期,我加强了理论学习,特别是报名参加了省级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受益匪浅,学习了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而课堂教学常用方法包括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这也为我增加了不少自信。我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学期初上新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教参、教案,试题,吃透知识,力求每一课都备的完美。课后,我认真反思,对每节课进行了再备课。   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上好课就要抓好每一次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理清知识的条理和逻辑,坚持每个知识点讲清楚,分析透,通过多种方式将课本知识化难为易,不给学生吃夹生饭,增加情景教学,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学习了课堂教学常用方法包括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后,在课堂上我有意识选择去实践些教学方法。   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实施较多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比如概念性课题,一般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我在上选修2-3《排列与组合》这一课时,就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新课引入通过提出问题1:我们班级50名同学中选出5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有多少种选法?这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学生作答,得出能描述的是只需要选出来,不需要研究顺序,故而是一个组合问题。问题2:如果竞赛选手获奖后要求拍照纪念,共有多少种排座方式,这个是什么问题?你能举出其他例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3:那么需要研究顺序的问题就是排列问题,又该如何去求呢?从而较自然的引导学生了解排列数公式与组合数公式。在知识点讲授完后对先天作业进行讲评,同时增加了一问:探究什么问题与顺序有关,什么问题又与顺序无关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关键。最后课堂上布置相关习题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完成得很好。   三、完善的课后反思   看过一句这样的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学期初我虚心地向数学组长张建辉老师取经学习,学习他的教法和课堂处理艺术,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同行的指导,比如卓志波老师的课堂提问效果很好,比如彭一秋老师的黑板板书真的狠棒,杨立群老师的阶梯式作业布置很有特色,都值得我好好的学习借鉴。我上完每节课后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学期来,我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的教学也有了一点提高,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达到更高的高度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篇三: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1)的数学,我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意义,感到了生命的美好,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与失败、有欢笑与泪水。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年,是几年教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工作还有缺憾、还有不足,但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经验积累最多的一年。现就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收获   1、备课:这学期的备课在去年的基础上去繁就简,简化了知识上的抄写,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过渡;依据中考要求、学校招生考试试题难度要求,简化了去年过繁、过深的知识传授,尽量将教学难度降到合适的要求,并充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记忆;根据学生实际,简化了过多、过细的教学内容,重点强化重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2、教学方法   今年,我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另外在与教学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多听课,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评课,多总结别人的优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借用。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管理学生的方法、学习课堂教学的语言、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学习各种课型的的授课方法、学习课件制作的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逐渐成熟。   3、课堂管理   通过一年的带班,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学生管理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怎样使自己管理学生严而有度、活而不乱,怎样使课堂教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都是自己今后还应努力的地方。   二、工作反思和改进   1、狠抓学生管理: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实际和观察,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休戚相关。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氛围、教学成绩。在今后应逐渐总结、不断学习,努力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常规教学:常规教学识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克服教学中的不规范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针对今年的教学实际,在今后教学重要注意对学生的了解,注意学生的实际,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急于求成,应避免求全求细。   3、变换教学模式:在今年的教学中,我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厢情愿的认为讲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懂了,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切实不断变换教学方式:讲解、讨论、探究、记忆、练习等方式的灵活运用,避免教师的直接灌输。   4、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仅仅只满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达到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走得出去、拿得出手,不仅要征服学生,还要能征服听课的教师、评委。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形成符合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早日登上一个新台阶。   5、工作细节有待改善   反思一年多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作业本的保管、潜能生作业的书写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2023-08-30 09:52:381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 #三年级# 导语】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好几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2.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人数: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2、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小撮学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较差,但是他们天真、活泼、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望、可塑性较强,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和渴望。   3、学生知识、能力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部分有: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分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有: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周长;实践与综合应用有:总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在数与代数板块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的除法是重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表内乘、除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简单数学知识结构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综合而成的知识结构。这部分知识又分别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为在多位数的乘除法中,也是由多个简单知识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综合而的复合;用多位数除时,每求一步商的过程与用一位数除的过程基本相同。因此,这些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意义,要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克、千克、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教科书重点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年、月、日是在掌握了1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但年、月、日更为抽象,它综合了数学知识和天文知识,因此它的学习更为困难。为突破这个难点,教科书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历入手,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学习方式。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都是新课程中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科书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把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推理的活动过程。东、南、西、北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用前面掌握的方位词学习新的方向。教科书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教材把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扩展到八个方向。旋转和平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有关图形与变换的学习内容,教科书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而获得的,通过这种特例的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能通过对周长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让学生经历探究周长概念的全过程,能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7、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和辅导,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习活动。   8、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预期目标   成绩目标:平均分达86分,及格率达100%;优生率达90%,后进生率按制在0%。   学生学习行为目标: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克服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人人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更好地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   A、主要学习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B、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C、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A、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B、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4.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以学校数学教学的要点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为媒介,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强教研组在战斗和教学研究中的合作能力,认真上好教研课,通过教研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在教学中取得实效,真正做到40分钟内要求质量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其他学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标准》在寻找策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理解和把握。   2、加强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备考组的功能,以教研组为依托,脚踏实地开展互动教研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积极形成“积极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索”的备考组文化和工作特色。应加强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将学生听力习惯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践行“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促进”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努力实现教学进度的统一、数据的统一使用、单位调查的统一。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精神,在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2、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鼓励老师把每天的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提高课堂上课质量,课后及时分析反思每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新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师组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   (2)关于“学教”的理论文章。   (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期间,组织谈论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自学“有效教学”理论,做笔记,集体讨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和阅读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2、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以学定教”的论文。本学期要求年轻教师每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数学组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评比活动;争取在本学期中有多篇数学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3)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论坛,开展网上教研。   4、学生方面。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随堂课质量,课堂教学,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提倡教师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   (3)要求学生每周或隔周搜集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等),或者提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班内交流,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5.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   (四)乘法……9课时   (五)周长……5课时   (六)除法……8课时   (七)年、月、日…8课时   (八)可能性……2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2023-08-30 09:53:09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面积的含义

这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面积的含义》,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课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学习活动中,要体会数学和生活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面积的含义》 2、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教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5教学环节: 1、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数学书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新课开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课桌面和凳子面的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在“说”的环节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2、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⑴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①教师把刚才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画在黑板上,出现一个正方形,也就是一个平面图形。 ②提问:这个正方形有面积吗? ③指名一位同学用粉笔画出它的面积,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个平面图形,用水彩笔涂上它的面积,然后继续画一个面积比刚才更小的图形。 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由具体的面过渡到平面图形,知道了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⑵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①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 ②如果学生说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直接观察大小,有时不太可靠,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 ③动手操作之前,提出几点说明:这些小纸就代表题目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不会的话,就看看周围同学是怎么比的,相信你会受到启发的。 ④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三种方法:看、叠、量。 ⑤举反例。用两根毛线分别围着它们的边围了一圈,然后比一比这两根毛线的长度。学生判断这是比的面积吗?比的是什么? 使学生经历从直接观察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同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比较方法。 3、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①分辨面积和周长。用动作表示面积和周长,老师口述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判断和什么有关。 ②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主要通过观察来比较。 ③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④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这是一道开放题,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比较,对于其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的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全课总结,反思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5、课外拓展,升华认识 游戏名:猜一猜。游戏规则:全班分两组,这边的同学看图形时,那边的同学要闭上眼睛,不能偷看。第一组看的是4格的,第二组看的是6格的,让学生在不知道格子大小的情况下根据格子数判断两个图形的大小。 通过讨论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在用数个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格子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2023-08-30 09:53:291

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教学计划

【 #三年级# 导语】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教学计划》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糊口、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光耀的中汉文化、壮丽的祖国江山、科学的思惟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切近儿童糊口,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因为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功课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领会,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矫捷,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糊口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糊口的热爱;领会祖国壮丽的江山、富饶的物产,培育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惟豪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利用字典,学习利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起头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领会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条理,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讲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勾当时间,训练应严酷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究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激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日常普通知识的积累。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机缘,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 过多地讲事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激励同窗之间的互帮合作,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共有38名,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2000个左右,能借助拼音熟练地拼读,还学会了使用工具书,已经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懂得文章蕴涵的浅显道理,且表达流畅。也有一部分积极上进的学生养成读书时自觉积累优美词句的良好习惯,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   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强,基础较扎实,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静心倾听,积极思考,热烈发言,作业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各班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家庭作业还需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完成质量不高,因此成了班级中的语文学习后进生。从总的情况看,本学期要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采用多鼓励,勤检查的方式,以非智力因素培养特别是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培养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教材编写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共安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分别是:好河山、人间真情、名人风范、童年趣事、科技的力量、和谐自然、自然的奥秘、智慧规则。选文力求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训练。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视野开阔,尽可能吸纳多种文化,并注重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课后作业题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8个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巩固学生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生字安排仍采用“识写分流”的方式,为学生广泛阅读扫除障碍。课本还承接前5册,继续在开头安排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如既往地把习惯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材难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背诵有关课文段落、诗文、成语,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意,明白文本中蕴含的道理,能立发表自己的看法,能文从字顺地描述自己的见闻。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巩固已知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预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准确认读374个生字,正确默写248个,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课文所写的故事。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6.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意。   7.能按要求预习的课文,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8.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懂得报答,学会感恩,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四、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认真钻研教材、学生,不断学习教育杂志及教育专著上介绍的先进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上课力争做到生动、活泼、有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课后认真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训练写一手端正、整洁、漂亮的汉字。   4.习作训练长短线相结合的方式,把习作教学的两节课变成“两周课”,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正圈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5.加强作业布置研究,减少盲目低效地抄写,使学生轻负高效。   6.加强书香班级建设,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利用好“午间悦读”的时间,以四本共读书为突破口,教给学生方法,共享阅读快乐。 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原有学生38名,今年新转进一名外地生。语文成绩在年级组中属于下等水平,在一个学期的努力耕耘下,学生语文各方面较以前有了一些进步,能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能基本完成作业。除了四五个家庭特殊孩子不能坚持完成作业外。成绩有明显进步的有杨天佑、张琦、张译文等;稍有进步的有陆天豪、袁豪、施彪等,其中一个随班就读生徐东艳学习认真,成绩能超过一般学生。总体感觉三(1)班学生对语文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识写分流”的基础上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原则,坚持“自主识字,开放识字和阅读中识字”的编写理念,提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完成从“识写分流”向“识写合流”的过渡。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28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继续培养独立认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7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习在方格力量书写各种结构大字。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肆意,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6、继续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学习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课时安排:共18周108课时。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六个单元:万以内的减法的教学,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角和直角的教学。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习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近学生生活,编排的例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进行分析。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方法。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 5.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1、两位数乘两位数   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混合运算   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8、小数的初步认识   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2023-08-30 09:53:561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

  在即将到来的工作当中,做好相关的规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一)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读书学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二)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在认真学习了校长开学初的工作计划后,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读书学习   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育教研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三)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主要以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为参考,认真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一学期来我校的一些做法作如下回顾: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 加强师徳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继续打造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组织教师们集中学习,培养教师具有奉献的意识,创新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建设读书文化,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的主题读书活动。让学校以真正养成师生多读书的好习惯为出发点,积极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博览群书,做到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促进教师知识和专业发展走向社会化、生活化与现实化。    三、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学校领导组要认真研究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每节课要求教师提前一分钟进教室。学校要确保开齐课,上好课,防止重语数,轻技能现象的发生。要求教师在进课堂时必须认真备课,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一学期要对教师备课集中检查三次,要求写教师写教学反思。要对作业批改进行不定期检查,要求各班作业都按照我乡作业规范化要求来写,做到整洁、工整、错题有订正。在班级管理方面,要求各班每周召开一次班会,召开一次队会,两周办一次板报,并且做好各项记录(班会记录、队会记录、好人好事记录、作业批改记录、家访记录、自习辅导记录、政治学习记录、培优补差记录等)定期检查,并纳入学校责任管理制度。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作业设计活动。许亮老师代表我乡参加了小学西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活动。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作业的设计能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让学生去体验做作业的快乐,让喜欢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数学游戏、数学调查、数学作业“自助餐”等多种形式的特色作业使得数学作业不再单调,并且也能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推理、归纳、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四)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在认真学习了校长开学初的工作计划后,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读书学习   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育教研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线上教学计划(五)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做教学计划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做好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记错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在新学期的工作中,我会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多看有关数学教学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3-08-30 09:54:201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 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2、 写分数1/2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习: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四分之一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习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请打×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子 平均分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是谁的 2 ……分母 篇二: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师板书“分数。 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 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平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 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 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 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平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习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 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 ②、 交流汇报 ③、 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 ④ 、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5 、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 、生拿出刚才折的正方形,比一比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谁大,谁小。生用手中折好的图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生汇报) ② 、师小结:分子是 1 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习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课件出示五角星、风车,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生答 2 、课件出示书中 93 页 1 、 2 题和 96 页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 、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生答) 4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有少。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 4 块月饼分给 2 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很快的答到“平均分”每人分 2 块,很公平。接着我又提出了“把 2 块月饼分给 2 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也很快答出了“平均分”每人分 1 块。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问“把 1 块月饼分给 2 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感受 当所分物品的个数是非整数时,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 从而引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得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从而引出新课“分数” 。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让学生感受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把原本复杂、抽象的东西变得到简单、直观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是主动的,感悟是深刻的。当我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时,学生的发言是那么积极、那么准确、那么精彩 , 令我都不禁为他们鼓掌叫绝。再让学生学具上表示分数时,学生兴趣盎然,水到渠成,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出了 1/7 、 1/12 、 1/24 ……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有所提升, 我设计的练习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在分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如何用分数表示, 用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认识。练习的设计顾及了面向全体学生,也考虑到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安排了拓展练习,以促其思维发展,采用旋转、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教学用的时间过长,各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等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 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篇三:《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认识分数”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课一开始我们就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分食物的时候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活化、情景化的同时,感知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的打好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中我们重视了展现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按照先认识分数,然后归纳分数的意义,再利用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选择的教法、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实例,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设计中,我们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1、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喜欢)其实在郊游活动中也存在着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分物品(课件示: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师:能帮他们分分吗?怎么分才能每人得到的同样多?四个苹果,谁先来?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两瓶水生2: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一瓶 师:数学上把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平均分有什么好处啊!(公平) 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能)板:(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一半 师:如果让你来分,怎么分? 生:切成两半 师:老师来试一试,是这样吗?生: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来!用手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里?是这一半吗?是这一半吗?看来啊,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听说过吗?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中,从分苹果、分矿泉水、蛋糕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整数”的经验,自然体验由“整数”到“分数”的飞跃,引出“认识分数”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为下面学习分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二、操作比较,探究新知 1、分数的读写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个“2”和“1”分别表示什么? 生:2表示平均分两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他说得怎么样? 生:评价同学 师:会写了吗?我们一起写一个。师教学书写及读分数,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它指的是谁? 师小结:看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同桌互相交流,反馈;学生说。 2、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这是蛋糕的二分之一,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它的二分之一又该怎么表示呢? 请看要求: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并用斜线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作品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纸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 )里画“勾”。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4、教学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师板书)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1/4 (3)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展示其他分数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又使“数形”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作品在黑板上展示(有的……有的……)让学生这四分之一,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正方形,有的用圆形,问: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不管是什么样的图形,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四分之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比较分数大小 (1)展示作品:长方形表示的1/2、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用学生作品验证。 (3) 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三、应用巩固,拓展延伸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 汇报:1/3 1/6 1/9 1/8 2、看图估一估(书上题目) 长方形 1 1/3 先估,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估,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小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3、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 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1/3 巧克力(1/6),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1/2 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1/3 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师: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4、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请三个小朋友来吃蛋糕,当他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时, 一看又来了四个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一个人,他又该怎么办呢?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师: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4?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师: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师:东东在分蛋糕的过程中收获到了什么? 生:收获了友谊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我们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在看图写、联想说中进一步巩固分数意义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数学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3-08-30 09:54:321

三年级数学日记总结怎么写

数学日记总结:一学期来的学习,到了检验我学习成果的时候——期末考试。面对考试成绩,我心里难受极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我无法向爸爸妈妈交代,而爸爸、妈妈却没有过多的批评和指责我,而是给了我更多的鼓励。我静下心来,针对一学期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加以反思,并提出了下学期的学习打算。在学习态度方面:一学期来,我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较以前提高,但是依赖爸爸的时候较多,老让爸爸陪着我。学习的动机自己还不是很明确,特别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方面,每次做作业时我都不想老爸多给一道题,有时一道题一知半解,爸爸耐心给我讲解,我就板着脸不高兴,给人一种不耐烦的感觉。学习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相信自己在来年会端正学习态度、以更加积极向上学习态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方面:在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我缺得很多,不懂得学习数学的方法。望老师多多指教!
2023-08-30 09:54:441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公开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 课堂流程: 一、 创设情景、丰富感知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听说咱们三(?)班的同学个个都很聪明,而且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1. 投影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2. 观察讨论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1份涂了颜色。 师: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只有一份涂了颜色,所以涂色部分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你说的真好! 3. 出示课题 师:你们认识四分之一吗? 生: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画有正方形的纸,而且... 小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 课堂流程: 一、 创设情景、丰富感知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听说咱们三(?)班的同学个个都很聪明,而且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1. 投影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2. 观察讨论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1份涂了颜色。 师: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只有一份涂了颜色,所以涂色部分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你说的真好! 3. 出示课题 师:你们认识四分之一吗? 生: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画有正方形的纸,而且已经将它平均分成了4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涂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实际操作。 师:好,我们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指名3位同学) 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老师有小礼物送给你。 师问:①你涂了几份 ②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师随机板书: ③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或者说一说你的理由) ④没有涂颜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说出理由) 师: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四分之二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三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四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 师: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认识十分之几 投影出示1分米的彩色纸条 师:请同学们看大萤幕,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了10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是1份呢? 那么5份用哪个份数来表示呢?7份呢?(师随机板书) 3.几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折一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学生实际操作。 师: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小组内说一说) 4. 认识各部分名称 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大家先猜一猜。 学生大胆猜测,汇报。 请大家从课本94页寻找答案吧! 师板书 师:分数中间的小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分数就是这个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三:实践应用 1.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2. 完成课本97页的第4题 3. 完成课本97页的第5题 4. 完成课本97页的第7题 四: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公开课ppt课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用题: 比如一个数是30,它的5倍是多少? 30x5=150 答:它的5倍是150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以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写3/9还是写1/3好? 都可以,一般写1/3更好一些 三年级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学会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构成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思维模式。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各20个。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1. 口算 2×5= 5×4= 3×8= 6×7= 5×6= 8×4= 7×6= 5×8= 8×9= 5×9= 6×4= 3×9= 2. 摆一摆 第一行摆: 第一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摆:□□□ 第一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3. 画一画 2×4=8 2×5=10 2×6=12 二、新课学习 1. 学习例4 二(一)班的老师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小刚发现扫地的有7人,小丽发现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擦桌椅的有多少人? (1)分析数量关系 扫地的: ▲▲▲▲▲▲▲ 擦桌椅的:▲▲▲▲▲▲▲ ▲▲▲▲▲▲▲ 从图中可以看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也就是说,擦桌椅的有2个7人那么多,用乘法计算。 (2)列式计算。 7×2=14(人)或2×7=14(人) 2. 做一做 小猴子在游乐场游玩,跳蹦蹦床的是跳蹦蹦床玩转椅的5倍,跳蹦蹦床的小兔是多少只? (1)分析数量关系 玩转椅的: ▲▲▲ 跳蹦蹦床的:▲▲▲ ▲▲▲ ▲▲▲ ▲▲▲ ▲▲▲ 从图中可以看出,跳蹦蹦床的是玩转椅的2倍,也就是说,跳蹦蹦床的有5个3人那么多,用乘法计算。 (2)列式计算。 3×5=15(只)或5×3=15(只) 三、 课堂作业 1.7的4倍是多少? 2.2的5倍是多少? 3.一支铅笔3角钱,一个本子的价钱是它的2倍,一个本子多少钱?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课教案 教科书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境为依托,相继呈现了两个问题,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但第一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第二个问题则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因此突出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一 *** 引入.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二.探究—合作—交流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资讯?2、分析数学资讯,并根据这些资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钱?”)4、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这个你应该是上百度文库,而不是百度知道。 :wenku.baidu./link?url=ovKlqHU1LSNqPsYIhW9y4oZSLQd-DasFZlpV7yeidUGaVJpvr1WYigevDFyRBt3kVxxRyvR3UW5BkgLNR9wDqWJ5ICmdrK2d9JCKd03Bz2G 其他的还有。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案 发不了连结自己百度 儿讯网 每日更新上千个资料。资料包含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课件、试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料还可以在服务中心释出需求,网站将通过其它渠道帮助你寻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课件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比如:一个数是20,它的5倍是(100) 20x5=100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用一个数乘以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第二课时课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两种型别,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严谨审题等能力,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尽管孩子对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1份量”(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但这些数学语言远没有“几个几”容易理解。教学中要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只有需要把研究“物件”抽象成为“图形”,再把“物件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学习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在学生初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选用的数量尽可能小些,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五、教学过程 (一)疏通概念,启用原知 1.复习旧知 (1)看图列算式 ① 算式: ②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变式运用 (2)说一说 填一填 ①6个5是( ),2个7是( )。 ②5×8=( ),其中,( )是8的( )倍,( )又是5的( )倍. ③ 的价钱是的( )倍。 【设计意图】将倍的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后续性进行连线,为新课的学习找到着眼点,通过直观图示对乘法意义和倍的关系进行回顾,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探究的“起始点”。 (二)迁移理解,建构新知 1.情景引入,分析资讯,理解题意 师:每位同学都有购物的经历,在购物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下面这位同学在购物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 (1)阅读与理解 师:你发现了哪些资讯? 板书资讯: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 问题:象棋的价钱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事物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析与解答。 ①尝试解答 可能会有学生答出:象棋的价钱是32元,也能说出算式:8×4=32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 ②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种价钱的数量的关系,如果能像刚才的复习题中的图示表示,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学生讨论:怎样简洁、清晰地表示这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可以用线段图的长度表示军旗和象棋的数量关系。 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的长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画法。 ③语言表述, 汇报交流。(平台展示。) ④分析研究,讨论画线段图的方法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旗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是军旗的4倍”,连续画出4段大约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来表示象棋的价钱。 师要追问:为什么把军旗的数量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么看出哪条线段表示是军旗?怎样清晰看出象棋是军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线上段图表示出来? 师生小结: 图的前端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⑤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
2023-08-30 09:55:001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能通过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能通过吗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人民币的单位及温度的单位。2.能对长度单位等作初步估计。3.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对长度单位等作估计达成目标教 学 过 程集体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2)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2、让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3、老师拿出一把米尺,学生量,学生发现认识到量黑板等长的物体的长度时,用长的尺子比较方便。直接说出:我们把这把尺子的长度叫做米尺。 4、让学生小组观察认识认识米尺。观察米尺上有什么?总结:米尺上也有刻度线、米尺上也有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还是和学生尺子一样把零刻度线作为起点。揭示:我们把这统一把尺子的长度叫做一米,长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5、教学生认识温度计。二、一米到底有多长呢?达成目标教 学 过 程集体备课说说两手间相距的长度大约是多少。(2)说说1米大约有几枝铅笔长、有几本数学书的长。(3)用米尺比身高,1米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4)用米尺量量课桌长的一边,看比1米长还是比1米短。说明:课桌长的一边接近1米。你还能说出大约长1米的物体吗?学生讨论生活中大约是一米的长度的物体。三、出示教册图示,提问卡车能不能通过呢?1、说说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2、指名字举例,让学生感受长度。3、教师指导完成讨论。3、拓展、活动在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我们除了可以用米尺量,还可用软尺和卷尺等。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利用课余时间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实践一下。
2023-08-30 09:55:361

最新2014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4年秋数学, 教学计划, 上册, 小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文章摘要:对这方面的知识教师们应有所偏重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困生掌握小学数学必备的知识,让优等生在数学上有进一步发展。老师们优补差的培优补差的时间和措施。培优补常的教学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生要有所偏爱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消除他们的心理障惯;加强方法指导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我们不能忽略了培优工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优等生吸纳思维方式……正文: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心,以教导处和教科室计划为指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二、工作目标:1、继续认真系统学习《数学课程规范》,树立符合新课程规范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牢固确立以学科教研为主线的行动战略,努力构建数学学科教学特色和多元化、多形态的教学课型。3、每个年级都要认真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推荐经验体会。4、抓好备课组活动。5、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了解和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情况。三、主要工作与措施:1、加强业务水平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程的有关新理念。利用新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校本培训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学习,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全组教师在充沛抓住学生在校的有效时间外,要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2、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习惯,益终生。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锲而不舍的监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考虑,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3、注重基础,培优补差并举。小学数学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质,是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教师们应有所偏重。与此同时配合培优补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困生掌握小学数学必备的知识,让优等生在数学 上有进一步发展。老师们不只要有培优补差的意识,而且要有培优补差的时间和措施。培优补差的重点是补差。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需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局部学生要有所偏爱,和时给予补缺补漏。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因此,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动身,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协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别,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补差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培优工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优等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时地提高他们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使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在教导处的布置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四、月份具体工作布置:九月份:1、学科组会议,布置本学期学科组的活动内容。2、制订学科组工作计划。3、教师制订个案研究计划。4、专题沙龙:如何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十月份:2、案例剖析。3、教学常规检查。十一月份:1、课例研讨(1)。2、教学常规检查。十二月份:2、教学常规检查。3、一、二、六年级数学学科竞赛周。一月份:1、学科组工作总结。2、备课组工作总结。3、教学常规检查。4、资料收缴和归
2023-08-30 09:55:541

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教案,共7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测第 一 课 时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第 二 课 时分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生:……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3、填空: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 三 课 时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第 四 课 时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 ( )米 1米=( )厘米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3、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4、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第 五 课 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第 六 课 时吨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2023-08-30 09:56:051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老是记不住面积单位,该怎么办呢?

数形结合去记忆,此外多做一些练习题
2023-08-30 09:56:213

四年级下课文天窗资料

1、资料:《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2023-08-30 09:47:181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1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 古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古诗词必先朗诵。教学《长相思》时,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初读诗,咬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三读诗,读出印象;四读诗,读出大意;五读诗,读出情;六读诗,读出境。 朗诵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多样的示范读、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浅层次上,而是要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发自内心的美美的朗诵,让人陶醉的朗诵。 如“山一程,水一程”寥寥数字,山高水远,长途跋涉的孤寂无聊的军旅生活如在眼前。又如,在读出词的大意时,我抓住作者“身在何处”与“心在何处”作为突破点,体会到作者身与心分离的那种思乡之情,而后,又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时想象作者故园的美好景象。一方面“身”在风雪交加的军旅,另一方面“心”在温馨的家园,鲜明的对比更加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读,就可谓“意到情成”了。 古人写诗词“贵在含蓄”“意在言外”。学《长相思》这首词,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我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埙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教学古诗词,必定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 体会意境时,我运用了语言描述、配图配乐吟诵等多种方法,诱发想像,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生动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受到相应的情感及审美陶冶。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2 教师追求的美丽是什么呢? 首先,要有美丽的外表。教师是社会中特殊的群体,其责任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之所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教师学会打扮自己的“美丽”。那“美丽”影_着中华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不是么?假如,你的打扮不伦不类,一定会遭到社会人士的谴责。因此,教师都很注重自己的外表。近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教师也在悄悄地学会了打扮自己。富于个_化的外表,不仅孩子们喜欢,家长也喜欢,那是特有的人格魅力。教师外表需要美丽,但是必须是_的美。 其次,要有美丽的语言。由于教师职业的关系,社会需要教师具备规范的语言。并且要讲究语言的美。在公众的场合教师的语言总是表现得很温雅。而且自觉的克制自己语言的粗俗。教师的语言美,可以影响周边群体。比如,无论什么样的家长,在他要拜访教师的时候,都会表现的很恭敬,并且也很讲究语言的艺术。这样才能在教师面前树立好的形象,也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又如,和朋友相聚,如果在座的有教师,他们的语言就很谨慎,也变得很中听了。教师的语言美确实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群体。假如,你要赢得他人的尊重,教师就必须修饰好自己的语言。否则,人家会耻笑你,愧对一名_教师。 第三,要有美丽的人情。善待自己,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如果你具备了这样的境界,那么你就具备的美丽的人情。我认为所有的行业,最具有爱心的是教师。教师面对那些天真的孩子,如果没有母亲般的温暖,是不称职的。况且教师在付出爱心的同时,很少要回报的。这就是教师的最高的境界。正是教师没有过多的私心,也就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教师的诚信度相对是很高的,所以社会上人人士也愿意和教师交往,教师与教师之间,总能在内部化解矛盾,这些,都说明教师具有美丽的人情。那么就请教师们守护好自己的.美丽。 第四,要有美丽的课堂。作为职业的需要,课堂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没有美丽的课堂等于给自己的事业生涯判了死刑。美丽的课堂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教师拥有一颗爱岗敬业之心,都能做到。美丽不是作秀之美,而是踏踏实实的教风,得到同行的认可了,那么你的课堂也就美丽了。有了美丽的课堂,也就活出教师的潇洒,点燃了美丽的人生。 崇尚美丽吧!,做一个美丽教师,乐哉!乐哉!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3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割裂的语文教学活动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可是往往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二者单独作为两个部分来进行教学,甚至有一些教师会对二者会厚此薄彼,其实阅读和写作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语文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其实如果想要使学生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只依靠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先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的阅读量上有一个具体的要求。首先是泛读,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阅读的书籍不少于20本,这在阅读量上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内容上来说阅读内容包括了诗歌散文,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等。其次,要求学生精读,指导学生一学期需要精读的作品控制到3—4本,精读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再次,每学期向学生指定一本研读的书目,这个数目就是我们课本上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当然阅读的量是一个必须要求,阅读的时间上也必须有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一周要保证有六节阅读课的时间,学生周末回家的时间也要达到4个课时的阅读时间,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时间一周当中至少有十个课时。 在对学生的阅读有了具体的要求之后,教师会专门制作阅读成果检测,并相应的跟进名著读后感的写作指导,比如初一上学期读《西游记》时,教师会安排学生先读部分章回,然后从人物设定、情节安排等方面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后的写作,《我和有个约会》《西游之路之我见》等相关的写作安排,不仅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用笔记录了自己阅读名著的心路历程,然后从每个班的习作中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年级里学校中的评选,把这些优秀习作编订成书,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发给家长,这样的读书成果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许和支持,也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素养的双向生成。 阅读是学生对于生活、社会及客观现象的认识,写作是学生们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过程,只有将二者巧妙的结合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挥洒自如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将会更快乐,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才会更活跃,真正的体现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滋养学生心灵的学科!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4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己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 学期语文教师教学随笔反思5 面对课改热潮的冲击,刚开始只是“任尔东南西北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态,但如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入,改革课堂教学,尤其迅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是笔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审视 1、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教学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之间无条件的平等,而是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人格、情感等,同时又要高于学生,教师始终是首席地位,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3、教学目标的改变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关注不同的目标,“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互动状态的改变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活动的外表下内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二、教学载体的审视 1、文本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因此“探究”教材,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更重要,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深刻洞悉教材,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领学生剖析文本,也才能真正使师生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 2、教具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手段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手段冲淡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质内涵的特质,难免有“做秀之嫌”,流于形式。 3、教师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或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或对文本作适当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为教师,“路漫漫其修遥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雪莱有一句名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吗?”,其实现在,沐浴第二轮继续教育的东风,享受国家重视义务教育的雨露,正是大力推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美丽春天。每一位语文教师,真的应该在这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春天,顺应时代的东风,高举课改的大旗,小而言之,为自己的事业,开创火暖的夏季;大而言之,为祖国的未来,播种火红的秋天。多一份反思,就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2023-08-30 09:47:191

农低保村级民主评议的参会人数要多少

你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不知道的,就问哪里的工作人员1.申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拥有当地农村户口簿(公安部门颁发),并在当地农村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或无房户。(2)属于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农村贫困户中的任一种类型。(3)全部家庭成员为一户(已分户的,分户后父母身边必须有一个子女),且户主现居住的房屋经评定为一级(D级)或二级(C级)危房。农村危房的等级评定须经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或县级农村危房改造办认定。2.申请受理:符合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情况。同时,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1)农户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户主应签字/按手印);(2)民政和残联部门核发或出具的家庭贫困程度相关证明(五保户、低保户、残疾证、贫困户等);(3)户口簿、户主居民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3.民主评议:农村危改对象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确定。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进行评议,根据危房等级评定结果和村民的贫困程度,对所有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评议,按贫困程度初步议定参与农村危房改造的顺序,并将议定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公示上要标明自治区、市、县三级举报电话。公示10天后,将群众意见及所有申请者的排序结果和申请有关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对群众的意见,乡镇应组织核实,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并说明理由。在民主评议前,村民委员会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认真填写调查记录。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1)村级农村危房改造民主评议小组(已有村级农村低保评议小组的可将其作为村级农村危房改造民主评议小组)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等共同组成。其中,村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评议小组人数的二分之一,并保证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代表参加。村级农村危房改造民主评议小组召开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小组成员参加(评议小组成员与申请人家庭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应当回避),评议结果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参会人员同意方为有效。(2)民主评议会议由评议小组组长主持,驻村干部或乡镇政府农危改办工作人员必须参与并进行监督。乡镇农村危改工作人员在民主评议前,应按要求对农村危房改造民主评议小组的人员情况及构成比例进行审核,并对农村危房改造民主评议小组成员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培训。(3)民主评议过程应充分发扬民主、结果客观公证,其评议程序为:①介绍本年度农危房改造任务的对象及数量;介绍农村危房改造申请对象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危房等级和是否接受过其它补助建房等情况;②根据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在实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的方式投票,现场唱票,现场宣布当年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户的排序结果;③参加评议的驻村干部或评议监督人员就评议的真实有效性发表意见;④明确专人负责如实记录民主评议情况,由评议小组组长签章并进入农村危房改造档案。民主评议情况包括:评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评议小组组长、会议主持人,农村危房改造先后次序名单排列结果。(4)张榜公示。在村级民主评议结束后,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的先后次序名单排列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及各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公示期满后及时填写《广西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应免费提供给危房户),连同个人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以及民主评议记录、张榜公示单(包括村委和村民小组公示,含照片)等材料整理上报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办(或乡镇人民政府)。4.乡镇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的年度任务,按排序结果从高到低初步拟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并组织人员上门核查,提出初步核查意见,将初步拟补助对象名单、拟改造方式、拟补助标准等的审核结果以及村级评议结果等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或本次危改未能列入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乡镇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村级上报资料是否齐全;(2)村级上报的年度农危改对象是否符合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的条件;(3)村级评定的程序和结果是否合理合法。乡镇审核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农村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核。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复查、核实。5.县级审核及公示:县级危改办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或乡级危改办上报的材料后,应对乡镇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人员上门核查,提出初步核查意见,并分批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进行审议。审定结果(包括补助对象名单、改造方式和补助标准等)在县公共媒体以及乡镇、村两级政务公开栏和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并拍照。公示期不少于7天。县级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乡镇上报的资料是否齐全;(2)上报危改对象数是否与下达任务数相符;(3)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6.审批:县级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行文批准,并将县级实施方案和任务计划落实情况及年度改造对象台账上报自治区及设区市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备案。县危改办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材料后,分批次召开部门联审会议进行审批。审批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8-30 09:47:191

史铁生散文集经典语句

太多了,觉得他的书让人心醉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如果能够原谅我的残忍,他的不幸也是一种“幸运”。二十一岁,他便被命运之手弃于轮椅中。那可是个到处疯跑的年纪呀,他却只能在思绪中奔跑了,奔跑的,是他的痛苦。他蜷缩在屋内的黑暗里,隐藏在地坛的角落里,他躲避着别人的目光,放弃了熊熊的激情。他痛苦甚而愤恨,他质问着生与死,他探寻着意义。而多少个明明灭灭的时光,他终于拾回了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过程。 卓别林说,死亡迟早会来的,着什么急?好吧,那么做什么呢?他说,为了不致于死,写作吧。 于是他的文章,尽力去精彩;他的文章,也总有着淡淡的忧伤。史铁生 说: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史铁生 说: 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世界其实又很小,一个个小世界大约只在务实之际有所相关,一旦务虚,便很可能老死难相理解。史铁生 说: 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面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史铁生 说: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史铁生 说: 大脑做不到心灵所能做到的一切。心灵比大脑广阔得多,深远得多,复杂得多。史铁生 说: 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史铁生 说: 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史铁生说: 这下好了,您不再恐谎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史铁生 说: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史铁生 说: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 说: 果上帝并不允许一个人把他的梦统统忘掉得干净,那么最好让梦停留在最美丽的位置,在那儿画一个句号,或是一行删节号。所谓最美丽的位置,f医生以为,并不一定是指...史铁生 说: 无论是以“好汉”的光荣或惶惑,还是以“混蛋” 的勇敢或恐惧,都在振臂高呼,随波逐流。
2023-08-30 09:47:191

社会对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有何要求?(写一份社会实践1000字左右)

实践报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观点明确,论据详实,条理清楚,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二)内容提纲  前言  一、 实习目的  二、 实习时间  三、 实习地点  四、 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管理情况及对员工的要求  五、 实习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方法、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六、 实习总结: 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  (三)格式  标题(三号黑体)应准确、简洁,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不要超过15个字,不用标点符号,文内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一、(一)1.(1)”编序。(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以下层次的所有标题用小四宋体)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大小—小四;1.5倍行间距。  左右页边距:自动  (四)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  (五)插图(含照片)应采用计算机制作,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照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2023-08-30 09:47:201

经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区别?

区别:1、所处的领域不同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运营管理是指为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2、管理的对象不同经营管理注重于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筹划、决策方面的管理,秉承的是,经营的思想,方式,策略,观念等。运营管理则倾注于企业内部运作、执行方面的管理。奉行的是,某种管理模式和方法,有效控制,效率和效益等。3、经营是对外的,追求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和建立影响;运营是对内的,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秩序。4、经营追求的是效益,要开源,要赚钱;运营追求的是效率,要节流,要控制成本。5、经营是扩张性的,要积极进取,抓住机会,胆子要大;运营是收敛性的,要谨慎稳妥,要评估和控制风险。扩展资料: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使企业面向用户和市场,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也是新思想、新理论大量涌现的一个分支。企业运营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它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营管理百度百科-运营管理
2023-08-30 09:47:211

余秋雨有哪些散文集?

给我一生 千年一叹 霜冷长河 行者无疆 山居笔记
2023-08-30 09:47:175

唐代诗人孟浩然个人简介

唐代诗人孟浩然个人简介相信大家都读过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不少诗作吧!那么你对这位 诗人有怎样的了解?又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 错过了这篇文章哟! 孟浩然(689&mdash;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 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 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 岁时,游长 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 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 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 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诗歌成就清淡自然的诗风 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 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 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 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1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 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 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 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 *** 融般的密合 ; 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 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 说: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 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如《耶溪泛舟》) 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 “纵观孟诗, 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 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 ;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 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丰富的山水诗歌意境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 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 。清人潘德 舆以此诗和 《早发渔浦潭》 为例, 说孟诗 “精力浑健,俯视一切” ( 《养 一斋诗话》)孟浩然简介,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 盛唐著名诗评家殷 璠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兴 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 ,是指诗人的情 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2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 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 《望洞庭湖赠 张丞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建德江》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 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 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 曾写下 “感激遂弹冠, 安能守固穷” 《书 ( 怀贻京邑同好》)、 “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 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二、三首均作于落第 后南游吴越之日, 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 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孟浩然简介,它们的神采气韵 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 ,出之以“象” ,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 把两者统一起来, 构筑起完整的意境, 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创造性的诗歌表现 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 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 一。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 “语淡而味终不 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 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 名篇《过故人庄》 。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和陶渊明的《饮酒》 等诗风格相近,但陶写的是古体,这首诗却是近体。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 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 ,也是以天 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3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 有滋味。例如《舟中晓望》诗,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两联不 作骈偶,似古似律。胡应麟《诗薮》认为此类诗“自是六朝短古,加 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 ”又如《夜归鹿门山歌》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 诗,但通篇只是把夜归的行程一路写下来,不事铺张。其篇制规模类 似近体, 并吸收了近体诗语言简约的特点, 而突出歌行体的蝉联句法, 读来颇有行云流水之妙。 历史评价李白《赠孟浩然》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 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解闷十二首》 :清诗句句尽堪传。 殷璠《河岳英灵集》 :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 全削凡体。 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 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萧悫&#39;芙蓉露 下落,杨柳月中疏&#39;;先生则有&#39;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 &#39;。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39;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39;。何逊之诗句精者有&#39;露湿寒塘草,月映 清淮流&#39;;先生则有&#3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39;。此与 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 《早 寒江上有怀》 、 《与诸子登岘山》 、 《晚泊浔阳望庐山》 、 《万山潭作》 等篇, 往往点染空灵, 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 而蕴藉深微, 挹之不尽。4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一味妙悟而已。 苏轼: 子瞻谓浩然之诗, 韵高而才短, 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 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樊泽: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 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 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 之,负公夙志矣。5
2023-08-30 09:47:151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时间原则

法律分析:战略先行危机管理原则。制度保障危机管理原则。预防第一危机管理原则。全局利益危机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危机管理原则。勇于担责危机管理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2023-08-30 09:47:131

狼来了地故事

Ⅰ 故事狼来了!(简写) 一个放羊娃,上山去放羊。他觉得无聊,朝着山下喊:“狼来了!”村民上来一看,根本专没狼。村民很生气属的下山去了。第二天他又朝山下喊:“狼来了!”村民又跑了上来,一看,没有狼。村民很生气的下山去了,说以后一定不会相信他了。一天,狼真的来了。他朝山下大喊:“狼来了!”但没有一个人上来。最后他被狼咬死了 Ⅱ 狼来了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个非常淘气的小男孩,他喜欢撒谎,他每天都会去山上放羊。有一内天他觉得很没有容意思,就想着捉弄村民找点乐子,于是他就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善良的村民们此时正在地里干活,听到小男孩的喊声,就扛着锄头跑着去救他了。可是他们到了小男孩放羊的那里,小男孩却说:"没有狼,我跟你们开玩笑的。" 这时候村民都很生气,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不一会,小男孩又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又回来了,却再次被小男孩欺骗没有狼。男孩开心地大笑,村民们说:"你撒谎骗我们,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后来狼真的来了。男孩十分害怕。 "狼来了!狼来了!"他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但是村民没人来,后来这个淘气的男孩被狼吃了。 拓展资料:《狼来了》是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故事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动画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Ⅲ 狼来了 故事出处 1、出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2、内容: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3、寓意: 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 说谎只会对自己没有好处,不会对别人有任何一点好处。 Ⅳ "狼来了"的故事 从前,一个放羊的孩子在一个离森林不太远的地方放羊。村民们告诉他,如果有危险情况发生,他只要大声呼喊救命,他们就会来帮他。 有一天,这个男孩想和村民们开个玩笑,给他们制造一点麻烦,以便从中找乐。于是他就一边向村边跑,一边拼命地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 善良的村民们听到喊声,放下手中的农活,便拿着棍棒和斧头赶过来打狼。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狼,于是就回去了,只剩下放羊的孩子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捧腹大笑。 他觉得这样挺有趣。第二天男孩又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人们又来了,不过没有第一次来的人多。他们还是没有看到狼的影子,只得摇了一下头又回去了。 第三天,狼真的来了,闯进了羊群,开始吃羊。男孩惊恐万分,大叫:“救命!救命!狼来了!狼来了!” 村民们听到了他的喊声,但他们想放羊娃可能又在耍什么花招。没有人理睬他,也没有人走近他。 Ⅳ 狼来了的故事 乐子,于是他就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善良的村民们此时正在地里干活,听到版小男孩权的喊声,就扛着锄头跑着去救他了。可是他们到了小男孩放羊的那里,小男孩却说:"没有狼,我跟你们开玩笑的。" 向左转|向右转 这时候村民都很生气,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不一会,小男孩又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又回来了,却再次被小男孩欺骗没有狼。男孩开心地大笑,村民们说:"你撒谎骗我们,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后来狼真的来了。男孩十分害怕。 "狼来了!狼来了!"他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但是村民没人来,后来这个淘气的男孩被狼吃了。 拓展资料:《狼来了》是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故事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动画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2023-08-30 09:47:131

大学会计专业寒假社会实践

  会计寒假实习报告总结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初,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实习。  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实习时间:2011年12月14日——2012年2月14日  实习地点:******模具有限公司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朱镕基同志曾经讲过“不做假账”。这四个字代表了他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四,作为一个即将工作或刚迈入社会的新人,也要注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其四认真做好成本分类:制造业涉及原材料,外加工、利润、税收、工人工资、固定资产滩销、水电费、交通费分滩等,这些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影响产品成本和税收政策。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个月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寒假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步的掌握。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实践暴露了我许多知识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一个部分出差错,那么就会牵连到其他的部分,所以会计真的不是简单的算算记记,这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管理活动,工作前先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老师,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08-30 09:4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