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多少万字以上

2023-09-06 07:11:36
共3条回复
tt白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145万字以上。
详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是这样要求的:
第一学段(1—2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扩展资料:
语文学习的阶段目标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4万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课程标准
余辉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145万字以上.

详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是这样要求的:

第一学段(1—2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再也不做稀饭了

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相关推荐

小学课程标准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2023-08-30 10:59:23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什么

是 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完善个人的 性格素质培养
2023-08-30 10:59:49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在哪里

同志,直接在百度里输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再“百度一下”就能找到。
2023-08-30 11:01:3015

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023-08-30 11:02:0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模块是什么意思

教学指导性文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模块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目标是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能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023-08-30 11:02:43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是哪一年

现在用的是2011年新修订的,简称新课标!在总结、反思十年经验教学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见面。2011年版稿在坚持实验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落实两个“转变”:走多读、多写、多积累之路,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怎么教”的问题上,由教师唱主角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由“人文性”唱主角转变为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中心,在课堂上、课堂外都大胆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坚持“三多三少”:“三多三少”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现象未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变“三多三少”为“三少三多”。“三少”为教师少问、少讲、少演。“三多”即为学生多读、多写、多练。这个“三少三多”,包括多重涵义:一是体现在时间上,学生读、写、练习的时间要相对较多,教师活动的时间要相对较少;二是体现在主体性上,学生的主体性要强,有较大的自由度,教师只是指导者,不是牵羊的人;三是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每课力求少而精,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贪多求全。“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每位学生九年的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是对“破万卷”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将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把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破一卷”必须是以“破万卷”为前提,也就是精读是以精选为前提的;而精选出来的名篇佳作却要必须熟读精思,吸收精华。
2023-08-30 11:02:52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摘抄

2019.11.3打卡第四天!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课程目标按9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第7条学习阅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关于第1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注重朗读和默读。 学生作文修改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实质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第1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次次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位今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一个基础,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这是在大纲中没有的,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限价结构,能让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英协议三方面的学习作出了具体布置,而新课标中做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在这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是在大纲中没有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2023-08-30 11:03:061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使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前教学设计。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谈几点浅见。一、教学设计应具备新的教学观念1.要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5倍。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设计。2.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具体的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语文教学的设计要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下工夫。3.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4.要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观念。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最终将什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教师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师的讲,是讲学生读不懂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是指点路径,是引导。5.要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出问题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十分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互相依靠;是否面对面的学习交往;是否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1.教材的研读。新课程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材研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包括朗读课文)才能和学生交流。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可见,教师只有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才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2.学情的分析。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纪律、思维、参与程度情况是不同的,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也不相同,我们要找出大部分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课程目标的差异,来制定我们的预期的教学策略。就几个班里的学情而言,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有的班级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的班级学习纪律差一些。我们都要制定出各班的预期教学策略。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给一些学生个性创造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掘自己的知识与教材与学生的最佳结合,找到“授人以渔”的最佳方式。3.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在以前我们一些教师为了省事或许不太写,习惯于抄教学参考书上的,在新课程里就不行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新课程标准》才是依据。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定要贯彻好,而且是教学设计的要点、重点。对《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外的,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增补或删节,重组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五点:一是目标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需求;二是符合学与教的原理,并体现一定层次性;三是以学生的兴趣要求为指导,而非教师的要求;四是应涉及各个学习领域,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技能;五是要反映学生学习结果。4、情境的设置。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如我在设计《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制作小艇模型,使学生形象、切近地掌握小艇外形的特点,贴近了课文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板画、动手操作、口语交际等手段,使情境得到延续,逐渐丰满,学生由学习者变成了旅游者,课文由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环境,威尼斯由千里之外变成了萦绕身旁,小艇由书中画面变成了一会儿握在手中,一会儿游弋在眼前,一会儿置身其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了语言文字,体验到了情趣。由此可见,只有带学生走入情境,课堂才会紧紧吸引学生,富有人性的光彩。5.活动的设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活动设计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要,却尤其宜致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自求得之。”教师何时指导,何时参与,如何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学习汇报采用什么形式等,都应该作出具体设计,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原则。6.作业的设计。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惟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三、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该是主体的“首席”,那么“首席”的作用在于“主导”。主导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学生的主体表现在对问题的探究、对方法的讨论、对知识的积累、对情感的表达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也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那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放任自流的课堂要不得。因此教学设计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2.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系。所谓“课内”指的是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读教材时,仅凭教材的内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需要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弥补。另外教材中有价值的问题,也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但是拓展不能远离教学目标,拓展内容应该是有利对课内问题的解决和语文素养的形成。那种偏离了语文学习,而把拓展放在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其他方面都是不合适的。
2023-08-30 11:03:15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fzdjizfjighhbuszoijoidjunhoinj
2023-08-30 11:03:283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

202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都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他们积极接受新课程,感悟新课标,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新课堂及新课标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给一线广大教师带来了喜悦,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下面我把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困惑与大家交流如下:一、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1、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认识。1、教师是主导。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课堂的策划者,调控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导演的角色。2、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张扬个性,展示生机。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展示与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学习目标。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以学定教,促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3、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打造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导演。2、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当前,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考试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考试制度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通过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并不是评价的全部。1、对评价方式的重新认识。考试和分数不是评价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是不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兴趣和特长爱好的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2、对考试的重新认识。我们应关注的是考试结果处理的问题。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本身,而是对于考试分数的诠释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杜绝过分强调分数,把分数当做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鼓励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2、对语文教学实践的认识与解读1、从课堂新用语看我校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校的语文教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用语就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按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尊重了学生这个主体,还和谐了师生关系。2、“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整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学生在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说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并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3、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及对策困惑:我们倡导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可是在合作、探究环节上不好操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成了好学生的“天下”,回答问题,合作与交流只有好学生参与了进去,而学困生则呆在一边,无所事事对策:(1)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差异,分层次设置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学生没事干的情况,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2)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灵活合理地进行引导,调控课堂节奏,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总之,随着在新课堂上的实践,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会逐步加深,对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对授课技巧的灵活运用更加游刃有余,对新课堂的调控能力一定会得以提升,新课程标准带来的课堂变革,一定能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堂。
2023-08-30 11:03:381

小学语文素养指什么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知道语文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告诉我们: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学语文,远远不只是学“工具”,而且还应广泛地吸收人类的文化,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精神底子,也就是说学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学语文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还必须明白“语文素养”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由上可知,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进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使自己逐步形成具有良好个性和文化品位的人。基于以上分析,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学习语文的建议: 一 、要认真上好语文课。 怎样才算认真上好语文课呢?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就算是认真上好语文课了。其实不然,要认真上好语文课,首先就要把上语文课当作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既然如此,在上课之前,首先必须要先预习,弄清这节课中哪些问题自己已经懂得或自己虽不懂但自己能想办法解决,哪些问题自己不懂而又无法解决的,就要把它记下来或做上记号,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课上要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积极思考,合作解决。不是把老师讲的统统记下来,而是有选择地记,记那些自己不懂的或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老师讲课时,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必然会讲一些自己已经懂得而其它同学不一定懂的东西)。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课时一定要积极大胆地质疑,把你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及上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不要害羞或怕同学们笑话。可以这样说,在一节课中,你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这节课学得越认真。 二、要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单靠上好语文课,学好教科书上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多去书店或图书馆逛逛。因为语文素养中所说的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都依赖于广泛的阅读。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使自己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而培育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小学、初中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你达到了吗?如果还没有,那就赶快去读吧! 谈到读书,同学们就会问:书这么多,我们到底首先应该读哪些书?的确,古今中外的书这么多,一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书看完,也不可能看懂所有的书。我个人认为,一般中小学生能看懂常见的习用的书籍、报刊、杂志即可,如各科的参考书,关于当前国际、国内人们普遍关心的种种问题的书报,关于个人修养的书,关于文学的书以及老师推荐的书。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书,待到今后考上大学,搞专业研究时再读不迟。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人一辈子需用的事,要养成一种长期阅读的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用的,只有经常阅读,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三、要养成勤写作的习惯。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地广泛地阅读,通过阅读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而且有时需要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这就需要写作。写作其实是人的一种生命需要,就像你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不知同学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使自己特别高兴或非常伤心的事,这时非拿笔把它写下来,心里才觉得舒服些,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平时要经常地写,不断地练。记日记就是一种练笔的好形式。把你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一篇篇文章,拿去发表,这确实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学校创办《长青藤》文学期刊也就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发表自己作品,享受创作成果的喜悦的地方。总之,不要把写作当作是老师强迫自己要做的事,而要把写作当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一种享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进而形成习惯。一旦这种好习惯养成了,你将受益终生。 四、不专为考试而学习。 这是一个学习目的的问题,前面已经讲到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有个性、有品位的人。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学习语文当作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将来生存之必须,不管老师考与不考都要认真地去学,只有抱着这样的思想,你阅读时才不会只读教科书上要考的文章,不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你才不会明天要考试了就拼命地猛读,考完之后,就束之高阁。 五、在生活中学语文。 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如大街上的一幅广告,你平常打电话,发信息等无处不用到语文。你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生活中无处不是学习语文的地方,无时不是学习语文的时候,所以我们学习语文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以上几点是我根据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向同学们提的几点意见,也许不一定全对,仅供同学们参考。总之,我认为要学好语文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两种习惯:一种是阅读的习惯,另一种是写作的习惯。那种废书不观,搁笔不写,尽在那里问什么阅读方法、写作技巧之类的,以为一朝听到了方法、技巧,事情就解决了,语文就能够学好,那是不可能的。
2023-08-30 11:03:48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一样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是一样。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的是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只有小学的课程标准,双方的课程标准不同,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是一样。
2023-08-30 11:03:57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更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2023-08-30 11:04:191

一堂小学优秀语文课的评价标准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莫被传统禁锢思想 不为时尚放弃永恒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展其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九、讲求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好的语文科是一件艺术品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简单就是美
2023-08-30 11:04:3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总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有,是如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如下:2022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2023-08-30 11:04:39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同学段的相同点

相同点是目标是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的是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目标是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023-08-30 11:04:49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023-08-30 11:04:581

人教六年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概念入手,揭示课题。 明确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二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三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复习,梳理方法。 (一)复习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1、复习课文 复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如:连接各部分意思,提问题想答案……)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思考: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 内容 思想 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荔枝》 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一夜的工作》 讲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即:边读边问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2、分发提纲,出示短文《借镜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师生共同评议、交流。 4、师小结,鼓励:瞧!大家已经能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了,真聪明!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回去请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第 二 课 时 (三)复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1、复习课文(仍以上述课文为例),想想这些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小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阅读课外短文,要求运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 突出复习特点 发挥主体作用 ——“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复习课设计说明 安溪实小 林毅斌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以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现说明如下: 一、营造和谐环境 激发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 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复习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内容丰富,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体各异,有记叙、说明、议论……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到复习中去,我们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通过推荐典型性的课文,如11册的《开国大典》《荔枝》《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鸟的天堂》,12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草船借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让学生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文复习。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 语文学习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显性的自主参与活动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亲身体验,弘扬个性。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努力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统一起来。独立性的学习,我们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确确实实地读书思考,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表达的思想。合作性的学习,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的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的见解。在学习方法上,我们积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复习课文,既可以按照自己平时养成的习惯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自己平时最常用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复习课文时,可以是默读、轻声读、诵读等等,也可以是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议等等。 二、把握复习重点 启发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方法,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活动之中,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引导: 1、从自主复习中 引导感知方法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2、从自主交流中 引导领会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概括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获取有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信息量,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采用连接各部分的意思,也可以采用提问题想答案等基本方法;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常用方法就是边读边问为什么,也就是抓住课文的主要词句段来体会的方法。 3、从自主练习中 引导运用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规律,方可形成能力。因此,仅仅指导学生从学习的实践中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指导学生把领会到的方法运用于练习实践之中。如,我们在引导学生领会方法后又不失时机地结合复习资料和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运用所学的方法。 三、优化复习过程 促进自主学习 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把优化复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加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综合的重要手段,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悟方法,运用方法。 1、明确概念 把握要求 上课伊始,我们依据小学阶段的训练重点,从概念入手,明确提出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做到:(一)抓住主要内容(第七册读写例话);(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第八册读写例话);(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十一册读写例话),旨在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由点串成线,为促进学生的系统化学习和在自主化学习中提高复习的效率打好基础。 2、联系课文 自读自悟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读自悟,是复习课促进学生温故而知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增强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课文,促进学生在边读边想,边读边画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之中,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自我发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思想、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3、交流反馈 归纳方法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交流活动,一是可以拓宽复习课文的面,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到尽可能多的课文;二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除此之外,在交流中通过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学生从自读自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归纳出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并为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灵活运用提供可能。 4、合理强化 迁移运用 强化练习是复习课中促进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增强练习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方法,我们采用以下两点强化策略:一是结合县编的复习资料强化。让学生通过阅读《借镜子》这篇短文和独立完成短文后面的两道习题: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从短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来检查学生是否能活用方法,准确把握短文的思想内容。二是结合课外作业强化。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准确把握短文的思想内容。合理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知识内化,而且有助于灵活运用,发展能力。 回顾整合 综合提高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习作整合课教案与说明 安溪三小 陈敏云 王小霞 李明伟 【教学目标】 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学生平时习作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回顾整合 (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 1、快速浏览小作文,评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讨厌”的爸爸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件他的事给你听听。 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 要是他外出学习几天回来,可不得了啦!就像几年没见我一样,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其实我也挺想爸爸的,就是他的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 你们会说:“你一定不爱你爸爸。”我要说:“我最爱的人就是我那‘讨厌"的爸爸。” 评点与赏析 小作者敢说起他爸爸的“坏话”,看,“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外出几天回来,“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他的这种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小小年纪就敢说真话,确实不一般。俗话说得好,“童言无忌”嘛。写文章就是要像小作者那样,敢于实话实说,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不但有真实具体的内容,而且有真情实感。要想写出这种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注:选自《名师点评中国小学生示范作文精品廊》〕 2、默读“评点与赏析”,说说如此平实的小作文为什么会被作为示范作文选入作文选。 3、导入,揭题:本节课就来复习“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讨厌”的爸爸》非常平实,却被作为“示范作文”编入作文选,原因是小作者敢于实话实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先抑后扬的方法引入,既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复习、整合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回顾写法。 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内心的感受? 2、 你从学过的课文中体会到哪些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卡。 课 题 内 心 感 受 表 达 方 法 (2)班级汇报、交流。 (3)梳理、概括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是复习课,对于什么是内心感受,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在已往的阅读教学(包括习作练习)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比较理性的概括。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学习,从比较理性的层面,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概括出一些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利于整合习作和阅读经验,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这是知识的抽象过程。心理学迁移规律(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指出,“一个人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根据这一理论,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基本的读写方法,有利于读写方法的迁移。 二、巩固运用,综合提高 (一)重温课文,深入体会 1、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制第十一册)有关课文片段,用“——”画出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读读想想:作者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二)尝试修改,深入体会 1、出示一篇学生习作,想想:是否表达内心的感受,应如何修改?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三)交流经验,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自由拿出自己的习作,对照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是可以说说自己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自己是怎样做的;二是可以说说哪里做得不好,要怎么改;三是可以互相评评做得好的地方,或提出修改的意见。要求边对照方法,边交流评议,边自主修改。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参与交流与指导。 2、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或其它文章,以及自己的习作来印证已概括出来的读写方法,使概括化的读写方法返回到具体中去,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所以,这个环节安排三个层面的“例证”,力求使知识具体化,为迁移创造条件。第一个层面是重温阅读课文有关片段,进一步体会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这是正面例证;第二个层面是尝试修改一篇习作,这是反面例证;第三个层面是对照方法,重新审视平时习作,交流经验,互相评议,自我修改,以求尝试运用、综合提高。知识的例证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之路,也是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 三、简要总结,拓展延伸 1、简要总结。对照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体会后,提出在今后的写作中,应注意表达内心的感受,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2、拓展延伸。 ①修改练习:课后,继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②习作练习:课后,请回忆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诗歌、日记、书信等),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是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遵循认识规律,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认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深化整合,综合提高(略)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等地方强调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表述,就是要求学生“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作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本节课着眼于对平时阅读感悟、习作经验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会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已经注重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且,在平时习作指导和评改过程中也已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和积累一定的习作经验,对于“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积淀。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回顾整合。为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回顾、梳理、归纳,让学生从比较理性的层面概括出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使知识抽象化;然后,紧接着引导学生联系有关课文和平时的习作,从正面、反面以及自己的习作进行例证,使知识具体化;最后再进行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这样设计习作整合课的课型结构,体现了认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回顾整合习作经验,综合提高习作水平。
2023-08-30 11:05:1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是什么?

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如下:(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的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重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023-08-30 11:05:38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是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是如下: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023-08-30 11:05:58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如下:1、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2、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3、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4、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5、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023-08-30 11:06:321

小学三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三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如下所示: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并能书面表达; 3、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023-08-30 11:07:09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023-08-30 11:07:19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对阅读有哪些具体要求?

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扩展资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规定:1、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2、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3、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课程标准
2023-08-30 11:07:571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经过了几次修订?各有什么大的变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凡是加粗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第一部分 前 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第四学段(7~9年级) 略
2023-08-30 11:09:021

小学课程标准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内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茉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023-08-30 11:09:13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1—6年级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什么?

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023-08-30 11:09:45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内容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条)
2023-08-30 11:10:437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3~4年级小学生的课内习作每学年(  )次左右。

【答案】:D《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3~4年级小学生的课内习作每学年1 6次左右。
2023-08-30 11:11:02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如下:2022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2023-08-30 11:11:141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好处

课程标准,顾名思义就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课程标准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它本身的价值。 首先,它制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这就使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目的性更明确。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在预设教学的过程中,使预设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 其次,它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学习课标,里面的概念、理论、条目谁都会复制粘贴来引用,可课标不仅仅是拿来看的,也不光是埋头想的,更是用来对照做的!要想让青年语文教师真正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做文字的搬运工。我设计的围绕课标进行的专栏交流,是以“践行”为核心。我想,这才是大家迫切需要的。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践行,基本上离不开“教材”和“课堂”。所以我将尽量依托这两个载体,和大家从实践的角度来比对《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能拉近教师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距离,也有更多的机会去用《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这本书很薄,但分量很沉,为了让大家听起来更舒服,感受更清晰,我将借“起承转合”之名,让这四个字带上《语文课程标准》的味道:“起”是“缘起”,主要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进行解读;“承”是“相承”,主要针对该书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转”是“翻转”,“合”是“契合”,这两者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2023-08-30 11:11:28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是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1.识字与写字①学会汉语拼音。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③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④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2.阅读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②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③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⑤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⑥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3.写作①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②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4.口语交际①能说普通话。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5.综合性学习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为了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我在这里把前三个学段的内容,从五个维度进行汇总。
2023-08-30 11:11:39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到底起什么作用?

学生使用的课本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制的。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023-08-30 11:12:12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版本

我了解的有2011版,新出来的有2013版,以前的不叫课程标准,叫教学大纲。
2023-08-30 11:12:211

小学语文三年级目标的确定标准?

dsfafefsddfsafewfsdfwe
2023-08-30 11:12:3313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导向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2.有效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3.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4.可行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1)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4)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2.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避免传统教教材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2)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3)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3.教学过程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1)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2)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3)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以及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5)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4.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1)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2)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个性的形成。(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是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更重要的是种评价思想。它从宏观层面,从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外,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应该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等。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附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序号评价内容评价指标A级标准1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体现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课程的理念,比较有效地使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与教材编制的基本思路有机融合。能够全面、具体、科学地体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比较准确地制定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形成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目标。2教学准备和环境创设(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3)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4)教学反馈和评价内容的选择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和创造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注重直观、趣味、形象生动,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料,利于学生的体验、探究、反思、表达和创造等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选择适当的教学反馈、评价内容及形式,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对学生客观地评价。3学生活动(5)多种方式的学生参与(6)自主合作学习的体现学生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如游戏、模拟、角色扮演等。学生能够自主和合作学习结合,学习过程探讨交流充分,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4教学策略和方法(7)体现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8)体现师生相互学习、合作学习(9)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教师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注意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计划。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围绕这些内容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5教学效果(10)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11)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发展性和生成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获得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附表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序号评价项目评价要点权值等级或得分1教学目标⑴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能力的提高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获得。⑵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色。2教学设计⑶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教材内容的取舍、与整合。⑷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⑸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⑹教学设计有序、恰当,重点准确、难点突出。3教学策略与方法⑺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⑻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⑼采取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学能力⑽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强的课堂教学机智。⑾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语言应规范、精炼、生动,教态自然大方。5教学效果⑿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⒀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性的形成,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2023-08-30 11:13:041

帮忙找一下好一点的

第一个: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前进。它的推广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这场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和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经动摇。而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才是教师诸多角色中最明显、最具时代性的核心特征。 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解放出来,进行角色转换,成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一、加强学习,转变理念。 新课程确立之后,如何才能达到“理念转变成实践”,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素养的提高,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有个系统的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使之对课改有个明确的目标。新课程中,课堂开放程度更大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广了,孩子们在平等、自主的氛围中爱思考,爱提问了。教师如果想做一个合格的教学引导者,组织者,那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自我提高。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当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等人文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不断领略到全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心拉近了,老师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中,经常看到学生竞相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会大胆地站起来“考”老师,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范读”、“范写”,或对教学中的各种内容提出反对或补充的意见;甚至会勇敢地来质疑、挑战老师。有时,他们还会为自己战胜老师而激动得欢呼蹦跳。这样的课堂组织有别于以前的“规矩课堂”。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则由接受者转化为主体者。角色的转变使课堂双边活动活跃起来,教学也定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目的能够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要面向每个学生,顾及个体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应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比如教学语文课《画杨桃》,我通过创设情景,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说出杨桃在不同角度的形状以及它的大小,然后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不能总是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杨桃是从什么角度看是什么样的就应该画成什么样的,并且教育学生,凡事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畅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从教学课文转变成学生自我学习课文,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 四、注意正确的评价,给学生积极的心理以支持。 正确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好的课堂,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它新颖的设计,而是教师的个性化价值引导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给课堂带来了积极的热烈的气氛。德国的教育家第斯高芬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存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因此,课堂评价时,可直接肯定学生:你读得很有感情。你真会思考。你回答得真有创意……以赞赏的语气评价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主体上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呵护童真童趣,做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必须做到:一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二是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促进者。第二个: 提及“新课程”早已耳熟,轰轰烈烈地搞了十年了。现在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是第一届享受新课程的学生,其实就是实验的一批学生。效果如何?说句直白的,就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正因为新课程的特点,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通过这次专门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机会,我就谈谈对新课程的一点拙见。 1、必须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2、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么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 几年下来,我们承认素质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的现实。问题不是出在这样的提法不对,关键是如何去实施,要去营造一种氛围。正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阐述的:没有与之适应的生活是无法进行教育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次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课标吸取来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得要再接受考验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以为一学就会,一看便能实施的任何想法都是错误的!透视种种现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调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第三个:《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从理念到目标、从实施到评价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6.合作。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在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上提出了具体要求。7.探究。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9.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10.开放。新课标举起“开放”的大旗,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学习了新课标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发挥主动性,培养创造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深处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之间敢于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进步。二、寻求开放性,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除此,还要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室,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接触中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三、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精神 新型课堂应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方法发展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领悟、体验,在过程中学会质疑、反思,在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再发展的潜能。 因此,在新型课堂中,我们要在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新课堂,也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改和教师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第四个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023-08-30 11:13:15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023-08-30 11:13:27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及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2023-08-30 11:13:393

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言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从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这个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这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六十年代以后,我们语文课程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素养,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核心概念,转变到我们现在将语文素养作为核心概念,它是有的演变的内在的原因的,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素养的提高,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解释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这些方面,语文课程都有它的独特的价值的功能.2、知识与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样的一些内容,在这个维度来看,和我们原来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这样的一个年代是比较稳合的,所以大家更多的熟知这样的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来看,我们更多的是从学生对语文基础、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技能的培养来看的.3、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这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也就是让孩子能够学会学习,自己能够形成合作探究的这样一种学习,同时我们还语言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因为语文学习在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好,很多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对于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理解、感受和把握,因此,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对孩子的一种培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强调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 这是从第二个方面对于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了一个理解,第三方面也就是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该强调,也就是说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途径,或者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不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自身序列)也就是说,在语言素养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而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过分的强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认为应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在这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应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第二方面,整体推进、全面发展还强调的是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我们在这方面,有的时候过分的强调了听的训练的体系、说的训练的体系、读的训练体系、写的训练的体系,而忽视了听、说、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的作用,由于我们过分的强调了每个体系的自身的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当中,或者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就走了很多的弯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语文课不应该上得那么复杂,也不应该上得那么繁琐,语文课应该让孩子通过这种直接的和文本的,直接阅读文本,通过这样的最直接的一些活动,我们能够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写作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现在有的时候,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我们的语文课搞的特别繁琐,特别的"复杂,因此学生淹没在繁琐的、复杂的、重复的、头绪特别繁多的题海之中,而没有时间真正去读一点书,真正去写一点东西,因此我们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不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自身的完整的序列,我们更多的是从学生语文实践的角度,引导孩子能够多读好书,多读书. 2、学生语文实践活动.(面非灌输、讲解) 我们知道,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通过自身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够形成与发展,而我们原来语文课堂上 ,却恰恰出现的问题就在这方面,就是老师过多的占据了课堂的时间,剥夺了孩子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所以,整个语文课堂,老师战胜了大量的时间去讲解,但是这个讲解的内容和讲解的过程本身,没能给孩子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权利,因此,学生缺乏这种机会,他就不可能在各种各样的实践过程当中能够形成素养,因此,我们在这次的课程改革当中强调语文实践活动,主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学服务,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根据这种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不同的对策.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激情.倡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首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为,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老师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真正体验学习的愉悦情感.“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能用你的身姿表现出来吗?”“能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吗?”从根本上讲,小学语言阅读教学是学生主体生命的投入,是他的生命的全部展开.学生不应该是课文的旁观者,而应该与课文融为一体.
2023-08-30 11:13:48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再问: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这个包括后面的是不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啊?
2023-08-30 11:14:1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旧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旧课标的区别:第一学段(1~2年级) (1)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认字量及会写的字都有所减少。 第二学段(3~4年级) (1)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左右会写。会写的字数量减少400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删掉旧版"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新增“识字的评价"。在写作方面: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口语交际方面:新增,(1)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2)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2023-08-30 11:14:221

小学语文课标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1. 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学科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等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其重点应该是学习表达,即将理解升华为运用.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2.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二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三是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3. 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和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使用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即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掌握程度.4. 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
2023-08-30 11:14:33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哪些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 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 4.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 2.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避免传统教教材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2)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 (3)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3.教学过程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 (1)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2)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 (3)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以及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 (5)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4.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1)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2)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是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更重要的是种评价思想。它从宏观层面,从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另外,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应该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等。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 附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A级标准 1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体现 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课程的理念,比较有效地使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与教材编制的基本思路有机融合。能够全面、具体、科学地体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比较准确地制定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形成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目标。 2 教学准备和环境创设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3)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4)教学反馈和评价内容的选择 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和创造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注重直观、趣味、形象生动,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料,利于学生的体验、探究、反思、表达和创造等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选择适当的教学反馈、评价内容及形式,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对学生客观地评价。 3 学生活动 (5)多种方式的学生参与(6)自主合作学习的体现 学生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如游戏、模拟、角色扮演等。学生能够自主和合作学习结合,学习过程探讨交流充分,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4 教学策略和方法 (7)体现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8)体现师生相互学习、合作学习(9)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 教师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注意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计划。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围绕这些内容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 5 教学效果 (10)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11)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发展性和生成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获得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 附表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值 等级或得分 1 教学目标 ⑴ 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能力的提高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获得。⑵ 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色。 2 教学设计 ⑶ 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教材内容的取舍、与整合。⑷ 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⑸ 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⑹ 教学设计有序、恰当,重点准确、难点突出。 3 教学策略与方法 ⑺ 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⑻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⑼ 采取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教学能力 ⑽ 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强的课堂教学机智。⑾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语言应规范、精炼、生动,教态自然大方。 5 教学效果 ⑿ 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⒀ 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性的形成,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⒁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2023-08-30 11:14:43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什么时候实行的

05年
2023-08-30 11:14:525

小学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提出了那几条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包括: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具体建议。在语文常规教学中,课程标准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它本身的价值。首先,它制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这就使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目的性更明确。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在预设教学的过程中,使预设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其次,它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2023-08-30 11:15:08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旧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

减少生字量
2023-08-30 11:15:195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就业前景怎样?

计算机专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前景非常不错的专业,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未来几年,企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还将继续加大,那么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就业前景怎样?软件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初步测算,北大青鸟发现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就业前景怎样?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前景非常好,对人才需求量也很大,现在学习计算机技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正好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
2023-08-30 11:15:421

关于等身书诗句

1.有关读书的诗句或格言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诗:“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宋应星《怜愚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清〕潘际云《厂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裴说《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唐〕许浑《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杜荀鹤《书斋即事》:“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清〕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唐〕姚合《别贾岛》:“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宋〕王安石《寄吴冲卿》:“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 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清〕袁枚《遣怀杂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彭兆荪《读书》:“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 何以节宣之?。 2.读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胡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3.关于读书的诗词 关于读书的诗句(一)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 钱泳《明日歌》) 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 潘际云《厂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 裴说《句》) 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 许浑《寄殷尧藩》)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 杜荀鹤《书斋即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 苏轼《和董传留别》) 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 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明 杨循吉《题书橱》) 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 刘岩《杂诗》)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 汪莹《示儿》)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 法式善《读书》)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 朱熹《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宋 刘过《书院》)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 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 宋应星《怜愚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诗》)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唐 杜荀鹤《闲居书事》)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 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明 于谦《观书》)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 袁枚《寒夜》)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 薛令之《草堂吟》) 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 姚合《别贾岛》)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 王安石《寄吴冲卿》)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 4.关于看书的诗句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 汪莹《示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 于谦《观书》) 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关于“等待”的诗句 1 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418 3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671 5 佚名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82 6 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330 8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280 10 纳兰性德虞美人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59 12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 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143 13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087 16 司马光西江月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65 17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3 18 张先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25 19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52 22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5 24 张仲素燕子楼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90 25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86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84 27 张可久塞鸿秋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60 28 徐再思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蝶恋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05 30 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794 31 佚名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35 33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722 34 文廷式蝶恋花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689 35 曹雪芹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671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670 37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647 38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613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594 41 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89 42 李之仪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82 43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72 44 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563 45 辛弃疾摸鱼儿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63 46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549 47 苏武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541 48 聂胜琼鹧鸪天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35 49 柳永昼夜乐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1533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车遥遥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529 53 戴叔伦相思曲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479 55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顾敻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457 57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446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乐婉卜算子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412 60 白居易浪淘沙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95 61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蝶恋花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玉楼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60 64 曹雪芹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彦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1358 66 曹雪芹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 6.关于书籍的诗句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皇帝赵恒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7.描写等候的诗句 《诉衷情·得抽头处好抽头》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得抽头处好抽头。等待几时休。 贤且广张四至,我早已优游。 黄道服,布钱绉。煞风流。 往来熟后,也没惊怕,也没忧愁。 《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琵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拨弄么弦。未解将心指下传。主人瞋小。欲向东风先醉倒。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8.关于读书的诗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 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作者:陆游 原文: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读书作者:皮日休 原文: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读书有所见作作者:萧抡谓 原文: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昌谷读书示巴童作者:李贺 原文: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望采纳,谢谢。
2023-08-30 11:15:431

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怎样解决呢?

液力耦合器的运作原理动力机带动偶合器转动时,首先由泵轮将偶合器腔内液体搅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腔内液体从半径较小的流道进口处被加速,并抛向半径较大的流道口处,从而液体的动量加大,在泵轮出口处液流以较高的速度和压强冲向涡轮叶片,释放液体动能推动涡轮旋转做功,实现涡轮将液体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当液体的动能减小后,在其后的液体推动下由涡轮流出而进入泵轮,再开始新的能量转化。如此周而复始,输入与输出在没有直接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液体动能完成了柔性的成功连接。现今液力偶合器广泛用于矿山、化工、冶金、轻工、制革、建筑、邮电、交通、电力、纺织等行业。
2023-08-30 11:1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