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推动集团企业的制度建设,采取什么方法?

2023-09-08 13:13:32
共4条回复
max笔记

1、成立一个专业的组织和部门,最好由集团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兼任,然后发布该部门的工作方案。

2、在各个部门设立制度建设关键用户或者联络员,梳理公司现有制度,找出(需要完善的、需要更改的、废弃的、重新制定的)制度,分内归纳汇总。

3、根据第二部编织成新的制度管理蓝皮书。

4、在全公司范围内作制度培训工作。

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CarieVinne

应该由企业规划、综合管理部门统一扎口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不可以令出多门。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意见,形成统一认识并加以培训。

cloudcone

建立健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企业管理制度,并逐步逐条予以落实,最主要的还是顺应时事,迎合市场。

南yi

集团企业的制度建设比单体企业制度建设要复杂一些。首先集团制度分为集团管控制度体系和集团管理体系两个层面。

无论是哪个体系层面,鹰腾咨询认为,制度化建设应该从实际着手(所谓制度建设六脉神剑):

1、通过会议和工作持续宣导理念,统一价值观;

2、高层领导身先士卒和高度关注;

3、要有专门的组织部门,不能搞挂名组织;

4、通过流程约束行为;

5、合理考核制度推行情况;

6、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

相关推荐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http://hyrb.rednet.com.cn2004-12-1922:03:19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过去发展起来的国有、集体企业多,由于其机制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这就形成了我市跨越发展的历史上的制度包袱。国有企业改制由于观念落后而困难重重,集体企业改制则缺乏制度推动,与党政机关脱钩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由于制度缺陷而举步艰难,而有的国企改革则换汤不换药,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市企业的改制就会流于形式,发展就会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就将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我认为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彻底摒屏传统产权理念,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以往不少企业改制之所以不成功,都是因产权制度不明晰而造成的。二是要摒弃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企业组织形式一旦确定,又反过来对企业产权产生影响,。0即影响产权的增值、贬值和转让。同时,企业组织形式还决定着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同形式的企业,其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而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组织形式,现代企业按照财产构成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目前我国也基本沿袭了这种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三是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制企业一定要按照公司法确定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互相依托、互相制衡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董事会为决策系统,以监事会为监督系统、以总经理为首、以行政管理人员为执行系统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受股东大会信用委托,向股东大会负责,总经理受董事会信用委托,向董事会负责。同时,监事会对董事会和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进行监督,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了以董事会所聘任的总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权力结构平衡,责任约束与制衡体系有效的特点,从而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作者系市工商局局长?
2023-09-01 02:56:592

如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企业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才发展成21世纪初的样子,即使是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刚刚开始进入市场经济,因此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当前必须防止一哄而上,把本来很好的事搞糟了。(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搞好。(二)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转机条例》和即将颁布的《监管条例》,把企业各项权利和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1世纪初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观念,克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建立起约束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包括质量、劳动、技术、销售、信息、财务、成本等管理。(三)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但并不是把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改组为公司。要防止把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硬性改为公司,或简单更换名称,搞翻牌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分类推进的主要思路可考虑:1一部分企业仍要保持国有国营的形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尖端技术、某些特定行业、特定产品的企业。其中有适合公司制经营的,按国家独资公司改组。2条件具备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按一般的公司制改组。其中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实行国家控股。3积极稳妥地发展一批以公有制经济成份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其内部形成多层次的大公司体制。4国有小型企业也按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有的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搞股份合作制企业,有的还可采取其他形式,如承包、租赁、拍卖等。5城乡集体企业在产权界定清楚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更加灵活的形式。(四)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通过试点,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落到实处,使试点企业按规范进入公司制的运行轨道,起到示范作用,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走向市场。(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公司法》已经出台,但是面对全国现已存在的众多不规范的公司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相当一部分要改组为公司制的实际,必须抓紧制订与《公司法》相配套的法规。如《现有公司清理、变更和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与部门行为规则》、《国有独资公司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控股公司条例》、《国家购买与转让股份管理办法》等。还包括有关市场主体法律法规的制订,如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等。有关涉及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商事行为法、反垄断法,还有《破产法》实施细则等,都急需制订或修订。(六)加快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步伐。如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建立等。当前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解除国有企业不合理负担等问题,需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可考虑:第一,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对企业因外部原因造成的不合理负担和债务,区别情况,经核实批准,分别采取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转增国有资本金或挂帐停息等措施解决。第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办法。第三,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等后勤部门,创造条件,分别采取由社会承接、独立经营、出售等办法,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去。第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企业产权经评估、竞价后,可依法转让,所得收入用于再投入。第五,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挥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产业导向、信息交流、监督协调等作用。第六,其他配套措施。建立国家订货制度,减少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审批内容,实行公开化、规范化管理,按统一税制纳税,对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在融资、进出口等方面采取放宽措施。支持和扶持重点产业、幼稚产业的振兴等。
2023-09-01 02:57:391

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2:57:511

民营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做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划,其次,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工作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企业制度,比如人事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  其次应强化外部监督,明确财政在民营企业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提高财政监督的效果。  会计报表必须接受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社会审计应指导民营企业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税务机关要依据相关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纳税行为,严格税收管理。使民营企业认识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  同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023-09-01 02:58:122

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步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初步建立。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进入的机制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一些垄断行业还存在普遍服务缺乏、产品价格高、收入水平过高等问题。五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由政府审批的仍然过多,国资分类监管和考核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更大期待。  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动力,是我们可以用好的最大红利。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奠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二、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和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规范经营决策。始终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出资人、决策人和经营管理人的关系,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考核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成效指标,并确立相应的综合资产经营评价办法;既要考核年度指标,也要关注中长期发展目标;既要考核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实绩,更要关注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长效机制。  ——公平参与竞争。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分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对已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垄断行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防止国有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地位妨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提高企业效率。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等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推进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增强企业活力。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行为,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幅度减少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  ——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保障安全生产,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积极提供支持援助。  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方针,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国有企业身处不同行业,其功能目标、产权结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都有明显区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施分类改革和监管。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要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支持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符合企业功能定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质量、价格等监管。对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鼓励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国有资产资本化,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是继续深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家独资经营的也要加快公司制改革。二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三是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三)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方式,逐步实现薪酬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三是加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要坚持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企业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职能,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各项法定职责。四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围绕进一步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国家出资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分类考核制度,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五)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  这是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一是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企业员工持股。三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收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六)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引导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优势和广泛的社会问题之间找到结合点,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和管理中。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3-09-01 02:58:231

浅论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广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话题, 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才能解决国内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外部环境的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加强两方面入手,对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阐述。 一、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一部关于内部控制的专门性法律规范,现有的一些内部控制规范散见于若干规范之中,既不明确,也不系统。同时内部控制的规范还多为指导性的,强制力差。所以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从其体系建设、目标定位和内容的确定上来讲,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应加快内部控制的相关立法,规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准则和实施细则,并对违法行为规定罚则,从而为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 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对企业的监管行为由原来的政府负责越来越多的变为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特别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审计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行的“经济警察”职责。正是这种来自企业外部的独立的审计力量促使着我国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核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核业务进行了规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日益重视,它必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加强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应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 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董事会弱、经理班子强、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与监事兼职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经理层为履行其职责,避免被解雇,客观上需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而不是主观臆断,需要依赖会计采取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监督,这样就能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需求,自发行动,从而制止内部人利用职权干涉会计工作,指使、强令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组织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性负责。因为对于董事会来说,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为了保证公司有效的运行,完成公司目标;保证法律、公司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得以实施;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必要手段,所以董事会责无旁贷。因此,要想防止舞弊的发生,必须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适当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要素,尤其是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管理者素质低下的状况,笔者认为,当前的突破口是完善经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规范的经理人才市场。我国培育经理人才市场首先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干部任免制度。只有形成企业家市场竞选制度,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才能受到应有的牵制而不能为所欲为。为此,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第一,建立资格与级别制度,具体包括资格奖励制度、考试制度、类级制度、晋升降级制度、注册吊销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如此方能解决“外行领导内行”,任人唯亲等弊端,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后备队伍以满足企业对广泛而多样的人才需求,真正做到择优上岗,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这是完善经理人才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立聘任解聘制度代替终身制,是完善经理人才市场的核心。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当务之急就是成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会计执业协会,具体负责:①会计人员资格考试;②定期组织业务培训;③制定颁布职业道德准则;④维护会计人员的正当权益;⑤采取会员风险基金制,基金来源由会员个人缴纳,用于支付舞弊被罚会员的罚金和模范会员的奖励。这样,一则能促使执业协会,基于基金保持的利益考虑,而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二则利于会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因为基金涉及会员的整体利益;三则便于执业协会对违纪会员的登记管理,对屡教不改或造成恶劣影响者,吊销其执业证书,逐出“师门”。 (3)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需为监督付出高昂代价的价格性激励系统的替代物。本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经营目标需要以管理补偿的方式促使管理者努力工作,而企业文化则尝试以改变管理者的偏好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者激励内部化,使企业目标成为管理者个人的目标。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学者等。企业文化的控制功能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激励内部化,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者激励内部化,使企业目标成为管理者个人的目标;第二,目标一致性,企业文化通过一套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通过一套信念和价值观增加人们对组织的认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程度;第三,减低不确定性,企业组织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但是企业并不希望周围环境全部同时改变,它们需要一些因素是稳定的。企业文化使群体成员形成共识,促使大家一致朝共同方向努力,从而增加了防御风险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在竞争性的经济中,强有力的文化对于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以研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税收、产业政策、竞争对手、市场供求趋势等,以识别潜在的风险,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经营风险,应当做好重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论证、销售预测、盈利预测、市场调查和分析、制定经营计划并在执行中及时进行比较和校正、调整等。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由各个不同层次和子系统构成的财务指标体系及相应风险值范围,预测并计算有关指标,将其与预先设定的范围值比较,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完善控制活动 (1)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 ①科学地制定职责分派体系,并遵循责、权、利统一和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尤其要严格规定赊销业务、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等环节的审批程序,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贪污腐败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统一企业的销售政策,有利于企业的整体销售战略的实现。 ②完善员工规章制度,并进行经常的检验和审查。制定企业员工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业务流程、操作流程等,这是实施检验和审查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检验和审查对企业已执行业务的相关数据、金额、执行的方式和程序的真实和合规性进行复核,以发现是否有错误、舞弊或违反程序的行为。 ③制订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严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管理办法,使接触到的人数降到最低;将不相容职责(例如出纳岗位和会计岗位)一定要分离,制订相互监督和牵制的科学管理办法。 对实物资产要设有专职的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规定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产清查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目进行核对,及时发现财产的盈亏情况,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我国企业对资产的盘点非常不重视,事实上很多贪污腐败和偷盗行为都可以通过经常的盘点和清查发现。 ④确立财产保险制度。我国企业对公司的财产保险意识较差,或投保的范围、险种不适当,一旦发生意外,企业后悔不已。因此,我们要树立财产保险意识,对容易发生毁坏的重要物资要进行合理、恰当的保险。 (2)建立严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①实行问责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依靠相应的惩罚机制而被有效执行的。问责制作为一种惩罚机制,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必将大大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内控制度中建立严格科学的问责制,并严格执行,可以增加内部经营活动各方逃避义务的风险,增强各方互利合作的可能和绩效,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②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实行单位、负责人和员工表彰机制,建立货币与地位的激励机制。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构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平台,是规范财务会计行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预防错误和舞弊,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地点的分散,控制权力层次的增多,企业的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和复杂,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财务主管委派制,加强财务控制;②科学设置岗位,加强组织结构控制;③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授权批准控制;④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⑤更新知识,提高财务控制人员的素质;⑥建立内部会计稽核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⑦控制与创新要相依相伴;⑧加强基建项目投资的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⑨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只有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才能促使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4.实现内部控制的现代化,使信息沟通畅通。 企业首先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购买或自产开发的方式建立具有ERP功能的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通过该系统,企业管理者要向全体员工发布有关认真执行各自的控制职责的明确信息,使其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该系统使企业有一条自下而上报告重大信息的有效途径,即建立开放、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便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和改进措施。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设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应当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正常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企业高效运作和发展,以顺利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战略。 (3)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相关热词:《交通财会》2007年第4期企业内部控制
2023-09-01 02:58:351

如何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简述题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抓住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结合这个关键,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使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高度统一、有机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认识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内容,是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基本经济制度微观层面的具体实现形式。构建、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要求及其一般规律的指引,进而构建一套适应外部市场需求并能高效开展自我组织的制度体系。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与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又在传导、回应和体现着市场经济规律的各项要求。  
2023-09-01 02:58:484

谈如何推进企业制度建设,促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摘 要:企业制度建设应用在现代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由于政府的任命,一些合格的经营人才很难被选拔成为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政企不分是影响企业的经营的主要因素;政府任命的经理人重领导轻经营,很难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第二,富余人员过剩也是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发展,首先要有有效的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词:制度建设 , 稳定发展  搞好国有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中企业制度的建设及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制度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公司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上。长久以来,党和政府在国有企业发展方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逐步从原来的状况中走了出来,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颁布了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经过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以及在分配上实行利润留成,利润包干和亏损包干,发展到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一些改制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是成功的,基本探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可行途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任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存在着弊端   在我国国有资产占主导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和监事会等企业组织机构的组成,是由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的上级主管机关任命或委派的。按理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应该具有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并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机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因而不可避免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它很难将合格的经营者选拔到经理岗位上来。在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是各级政府的代表和各级国有资产的实际代理人,所以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政府官员任命经理人员。各级政府官员手中所握着“廉价的投票权”,很难将最有能力的人选拔到国有企业领导者岗位上来;政府部门官员为了获得“控制权收益”,一定会任命对政府言听计从的人担任领导。对于不买政府帐的,政府会将其调离该岗位。我们认为不能将高能力人才选拔到国有企业经营者岗位上来,可能是国有企业最大的代理成本。因为有才能的经营者的正确决策,比低能者的不当决策所创造价值不知要高多少倍。   由于企业经营好坏,并不直接影响政府官员的货币收益,而通过控制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命来控制国有企业则可以获得大量的“控制权收益”,可是并不承担任命不当带来的风险,其风险是由企业和政府来共同承担的。所以政府官员总是不愿意放弃对国企经理人员任命的权力。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革的企业领导大多由政府部门任命,已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公司制企业,因国有股份占三分之二,实际上由政府部门通过控制股份公司的控股单位来控制企业的。   其次,它是政企不分的最后堡垒。第一,政府部门通过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事任命权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于政府部门掌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事任命权,从而使企业经理人员考虑更多的是满足政府的偏好,而不是代表和维护股东的权益。第二,企业改革方案首先必须获得地方政府的通过,甚至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制定的。这种改革方案往往使企业失去机遇而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第三,由于政府官员不是真正的股东,他们对企业经营的理性干预与一个真正股东的理性干预不同,不可能有真正的政企分开。   其三,它使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由政府部门任命,股东大会通过,造成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事实上是对政府部门负责而不是对股东负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无法建立。政府官员不是股东,不可能像真正的股东那样建立激励机制,也不能真正有效建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这就是我们虽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却不能够通过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原因。   其四,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将造成经理人员刻意去“经营领导”,而不是去刻苦经营企业。因为国企经理人员只要在经理岗位上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控制权收益”,而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具有对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并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的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得政府官员手中的“廉价投票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既不利于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增加了国企的代理成本,尤其是使我们不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建立起互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难度很大。国有企业要参
2023-09-01 02:59:201

企业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转载:企业制度建设与管理企业是企业家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供产品与服务,并以此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管理制度之于企业如同法律法规之于政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于对管理制度的不同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大企业的制度构架十足,但缺乏实际操作性,某些制度空洞无物;中小企业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缺乏有效的规划。虽然这些企业的制度建设都是从实际出发,但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使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显得过于随意、频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不足,难以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虽然各个企业的现实各有不同,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各类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的一些误区:1.制度建设不成体系,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较少,有时甚至相互对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过制度将不平等“合法化”,这类制度使相关人员责权不对等,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越级管理等现象时有发生,制度缺乏明确的责任人,其执行结果是法不责众。3.制度文字流于形式,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制度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把制度文本的发放做为制度建设的终点,使得许多制度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本本”。4.制度流程不清晰,流程间交叉部分的内容不明晰或者相互矛盾?5.制度只是总结没有提高,这类制度往往是对现有各项管理工作的经验或现状的总结,缺乏规范工作流程适应未来发展的前瞻性。6.制度中规定的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相关人员的权责未能与其考核绩效、人事异动等相挂钩。7.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回避上述误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企业制度:一、掌握制度建设的一般性原则:1.服从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制度设计应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模来确定设计制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调研,明确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需求。2.系统化原则。销售、采购、财务、人事等各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制度应可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全面的相互支撑的管理制度体系。3.简明化原则。制度中的文字及流程应是简洁明了的,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来抓管理工作。4.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原则。制度设计中既要遵循管理的共性原理,也要结合企业特殊的个性。就我们九州通医药集团来说,我们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各具特色,即在集团制度体系分为通用制度与本地制度两大部分,前者指集团公司制定的财务类、人事类等通用性制度,后者指各公司因地制宜制定的业务类制度。5.刚柔相济的原则。制度的刚性是维持其严肃性有效性的基础,设计制度应力求严格,保证足够的刚性,这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但是,为了保证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因素中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设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保持适当的灵话,是制度生命力的体现。6.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企业制度应对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有效的控制,提升管理效益,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二、明确企业制度的层次与内容:1.我们把企业管理制度类的文件按层次高低分为以下几类:(1)管理制度;(2)管理办法;(3)实施细则。目前我们企业正在运用的一整套制度文本都称为管理办法,它是对企业某一具体的项目、事物的管理所作出的要求。2.通过制度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分清轻重缓急,明确责任主体,改变大多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乱、散、偏的状况。企业制度的具体内容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分为以下几种:1.工作制度,指企业对各项工作运行程序的管理规定,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的必要保证。如:生产经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等。2.责任制度,指企业各级人员的权力及责任制度。如管理人员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3.特殊制度,指主要是企业非程序化的制度。如员工评议管理人员制度、总结表彰会制度等。此外,企业制度还应有一些必备的附件做补充,如组织结构图(包含管理层次和幅度等)、职务说明书、表格流程图(包含表格的填写、审批、存档单位等)、标准作业书(以事为核心,描述事情如何做)、操作规程(以机器为核心,描述机器如何操作)、部门和员工考核办法或细则等。三、提高企业制度的规范性要求:第一,编制的制度本身要求规范,符合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里的规范具体是指管理思想统一、工作流程规范、逻辑规范、格式规范等,在集团各公司内部形成一个编制制度的标准版本。第二,实施制度过程要求规范。制度实施的过程必须是上到经理下到普通员工全员参与,以制度做指导的工作流程应该是规范的,经实践检验对企业有利的制度就应该固化、优化、创新,并最终形成企业的制度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制度体系的良性运作,否则管理制度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制度的规范要求贯彻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虽然企业因发展阶段、规模致使企业制度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是永远伴随企业存在的。任何企业制度的规范性都是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应保持企业制度的稳定,反对朝令夕改,但决不能僵化思维,我们要根据企业内部、外部变化的新情况及时更新制度,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提供保证。我们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制度建设,才能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制度诊断,根据企业需求制订制度,加大制度执行与推广的力度,及时的跟踪反馈,适时的调整与修订,建立有机的制度体系,这样既体现集团化统一管理的优势,又能够发挥各子公司的特长,整合集团公司内部优势资源,大家共同努力使九州通医药集团制度建设在上新台阶。
2023-09-01 02:59:30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意义如下: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扩展资料: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2. 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3. 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4. 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5. 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现代企业制度功能:1. 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2.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3. 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4. 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现代企业制度
2023-09-01 02:59:411

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企业文化
2023-09-01 02:59:592

求问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或许你正为制定某款制度而犯愁,却找到了这里,看到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只是无意间走到了这里;又或许你已经关注落地堂很长时间,是我们的老朋友,习惯性的回到这里,品味一些有关制度落地的实战话题;总之,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点我们是统一的——现在我们都在关注有关制度的话题。首先,制度不落地,执行力上不去。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制定制度并推行制度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本身的层面上,而是要跳到组织级执行体系的层面上看问题。不论你在组织中是高层管理者、中层主管,还是普通员工,当你承担起有关制度的任务时,有一点是要认识到的——之所以要有制度,一定是组织管理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制度是实实在在给自己人看的,是要在内部运营管理中真正产生实效的,而不是像产品宣传彩页一样,讲究漂亮精致,去“忽悠”人的。所以,我们强烈的建议你,重视眼前跟制度有关的这份任务或工作,把眼光放到组织级执行力上,放到整个组织的运营体系上,放到企业的管理现状上,而不是简单的在网上搜到几份类似的制度条款,美化一下完成任务。因为如此得来的制度80%以上对你们企业没有实质性帮助。在我们众多的咨询过程中,哪怕是同一类制度,也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设计。不过,一旦制度落地平台搭建完成,大多数真正适合企业自己情况的制度会自然的沉淀下来,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的去“搜索”。其次,制度落地才是关键。 对于这一点其实你比我更有体会——在选择搜索制度的同时,你心里可能早觉得公司管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搜索一条制度,而是管理者们如何才能将制度真正推行下去。你可能还有感触,公司的制度已经制定了一堆又一堆了,公布了就公布了,有许多时候,制度是制度,人是人,制度约束不了人,而人却总是很轻易的“征服”了制度。甚至,你可能还会看到,公司的制度成为一本本厚厚的书,看着很光鲜,却被锁在某个铁皮柜子里,而员工们大多数都不晓得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如此,制定再多的制度对管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你可能已经比我还要急迫了——公司高层应该重视制度的推行了,而不是一味的去定制度。这里,落地堂还想提醒你关注一点:制度的制定和推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话题,一定要分清楚。制度的制定是侧重于理性的,基于科学的;而制度的推行却更侧重于感性,基于人性。你可以很清楚的感知到,一款科学的制度,在推行中所遇到的阻力往往都是些非理性的,甚至是“无理取闹”的。也就是说,制度的推行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更需要我们了解人性,讲究策略。在现实中你可能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同样一条制度,不同的人去推行,效果很可能会继而相反,这其中的差异便是对人性的把握程度。最后,单凭期盼员工自觉是不可能让制度真正落地的。这一点或许是你早就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不论是哪种情况,现实是绝大多数企业制度推行都还是简单的停留在期盼员工自觉上。稍微回忆一下,你就会发现,公司每次推行制度的时候,管理者们强调的,说的最多的是不是就是“自觉”二字?如果是这样,落地堂建议你最好跳出这种思维定势,和我们一起来突破“自觉”的限制。因为你不可能让所有员工都自觉,也不可能让员工永远都自觉,更不可能让所有制度都被员工自觉遵守。落地堂制度落地咨询的核心策略便是突破“自觉”,去引导员工自发的遵守制度,让员工无意识间就能够自热而然的按照制度去执行。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希望员工在厕所里乱扔烟头,乱抖烟灰,你贴多少制度牌子都可能是无效的,而在窗台上放上几个精致的烟灰缸,问题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正是落地堂众多咨询中很普通的一个小例子。当然,企业制度成百上千,烟灰缸这样的道具只能解决最简单的少量制度落地问题,要想让整体制度被员工自然而然的遵守,我们还需要借助软件工具。落地堂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是协同oa软件,可以用你们自己已有的,也可以推荐更适合的。总之,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制度落地是组织级执行力的基础。
2023-09-01 03:00:101

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首当其冲。从制度的制定到操作再到考核都有待于细化、量化。管理中要杜绝模糊性概念及各自为政的作风。实干家都是从内部培养出来的。管理者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定岗定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水平和集团作战能力。 管理学上有句话:只有失败的管理者,没有失败的员工。很多企业的内部都存在着推诿、推脱、官僚等不好的作风。一个部门负责人的作风会牵涉到这个部门的所有员工,而部门的不作为又关系到企业的大局。管理中,事事不可能都由总经理去监督落实,但却能够做到制度上事事有人负责的监督机制。监督体系和管理职责的有效划分很重要。 日常管理中有这样几个现象:一、存在“三不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关键还是强化责任意识,这不仅仅是再添几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事。要倡导“人人事事都有最终责任人”的管理理念,把员工塑造成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主动进取的人。二、企业员工违纪、串岗现象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从人员的考核、末位淘汰、经济利益抓起。紧抓企业日常管理,强化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一点,企业管理者都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不能怕得罪人,一切按制度“说事”。三、管理上出了问题存在不总结、不分析、找借口推诿的现象。管理者一定要明辨是非,善于总结,该表彰的表彰,该批评的批评,不给员工推诿的理由,事事先从自身分析。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管理者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引入举荐奖励,针对不断发生的问题,逐一克服。
2023-09-01 03:00:211

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步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初步建立。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进入的机制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一些垄断行业还存在普遍服务缺乏、产品价格高、收入水平过高等问题。五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由政府审批的仍然过多,国资分类监管和考核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更大期待。  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动力,是我们可以用好的最大红利。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奠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二、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和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规范经营决策。始终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出资人、决策人和经营管理人的关系,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考核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成效指标,并确立相应的综合资产经营评价办法;既要考核年度指标,也要关注中长期发展目标;既要考核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实绩,更要关注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长效机制。  ——公平参与竞争。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分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对已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垄断行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防止国有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地位妨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提高企业效率。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等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推进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增强企业活力。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行为,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幅度减少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  ——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保障安全生产,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积极提供支持援助。  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方针,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国有企业身处不同行业,其功能目标、产权结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都有明显区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施分类改革和监管。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要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支持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符合企业功能定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质量、价格等监管。对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鼓励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国有资产资本化,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是继续深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家独资经营的也要加快公司制改革。二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三是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三)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方式,逐步实现薪酬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三是加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要坚持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企业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职能,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各项法定职责。四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围绕进一步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国家出资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分类考核制度,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五)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  这是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一是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企业员工持股。三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收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六)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引导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优势和广泛的社会问题之间找到结合点,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和管理中。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3-09-01 03:01:531

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2:021

企业制度建设的简介

名称:企业制度建设 主讲专家:刘田教材组成:4盘DVD 8小时+1本讲义出 版 社:易中创业上市日期:2007年07月18日定价:¥698.00规范化和制度由来--从人治和法治,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九大瓶颈:人才瓶颈/盲目扩张/浮躁冒进/做作造势/人治文化/管理混乱//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得意忘形·科学管理阶段的特征:运作职能规范/岗位职责明确//行为准则具体/运作程序标准/信息传递程序/资源利用科学什么是规范化管理?--“金九化”,“银七条”,“铜五项”·“金九化”:决策程序化/控制过程化/目标计划化/组织系统化/措施具体化/工作流程化/考核定量化/评估定时化/信息反馈及时化·“银七条”:战略规划/管理体制/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人才调配·“铜五项”:组织目标/组织执行/组织控制/组织考核/组织奖惩为何要规范化管理?--经营的好让企业赚到钱,管理的好让企业更健康·规范化管理八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决定成功·市场导向:更多地强调服务·人性化:做一个“傻气”的管理者·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能量化、能测评的才是能管理的·细节导向:只有细节不能模仿·沟通导向: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宝洁/迪斯尼/招商银行/宜家制度的策划和设计--是全面健全?还是精简准确?·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周密细致规划/建立完善培训/制度重在执行/不断改进提升·制度不是裁判员和运动员·两个案例:万科和远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执行比制度本身更重要,比执行更为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制度的执行?·为什么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制度不合理或无制度/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执行力的三大精髓: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人员为什么缺乏执行力?不坚持到底/无细节观念...制度的检查和考评--不检查=不重视,考评=找凶手?员工出了错,应该惩罚谁?·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必须表格化,表格必须数据化,数据体现落实处·业绩辅导和帮助:业绩辅导中的沟通是提升执行的关键·制度的考核和评价:员工自我评价/上级的评价全面公正/工作目标评定与人事管理结合/及时反馈信息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制度建设能够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吗?制度需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吗?·制度建设的不足·从科学管理走向现代管理(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塑造小议企业制度建设当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创始人留下一笔遗产——250本书,学校将它们一直珍藏在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764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图书馆。在火灾发生前,一个学生恰巧将其中一本《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到馆外阅读,而幸免于难。第二天,他得知火灾的消息,意识到自己这本书已是那250本珍品中唯一存世的孤本。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找到校长,把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感谢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理由是他违反了校规。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是他使哈佛留下了“这唯一的遗产”。校长则不这么认为:他感谢那个学生,是因为他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法理第一,坚持制度化管理,这便是哈佛大学的行事态度。哈佛的成功源自其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同样对于一个企业也一样,如果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许多企业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那么影响企业制度化建设的因素是什么呢?一、制度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产生源于企业管理的需要,然而企业管理层在出台制度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只是凭借主观需要进行编写。这样出台的制度只是表面上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根本无法有效推行。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制度执行不畅通而产生矛盾,重则影响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没有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由各职能部门起草,这样起草出台的制度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协调发展。三、企业领导对制度建设不够重视。企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出台的及时性、可操作性。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壮大,规模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再依赖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而只有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四、企业培训、导向力度不够。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企业如果只组织管理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那么导向面就会比较狭窄,不利于制度的深入贯彻和执行。为切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量化员工工作业绩,企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过程,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制度编写人在编写制度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本着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相信员工的原则制定制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制度运行上下畅通。二、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由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间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汇编和梳理,提高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指导性。三、企业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组织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为企业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四、加大宣传和导向力度。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组织全员学习,加强企业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023-09-01 03:02:231

如何完善新公司的制度

怎么说呢,先要确定基础制度,一些生产之类的,然后招聘到适合的人员来做这些工作。
2023-09-01 03:02:415

企业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简单来说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描述
2023-09-01 03:03:0415

一个高新企业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具备哪些基本的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一、制度导向: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价值  当前国内企业主要关注员工手册、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员工培训、奖惩、薪酬分配、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执行。但也有近70%的企业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干部竞聘上岗、后备干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合理化建议和员工申诉等制度方面不太重视。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执行也不力。  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有自己的经济社会目标追求;员工,特别是当前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独立的差异性个体,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己价值的诉求。如何确保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价值、理想,就是企业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必须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还是以客观存在的“事情”的管理为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控制员工的导向,关心员工诉求及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强化。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找到能确保企业目标和员工价值同时实现的“结合点”。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和员工的“结合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员工所任职的“职位”或“岗位”,在这一“职位”上,可以通过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让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由此联结企业和员工的各自诉求;二是确保企业的文化导向与员工的价值观一致,这需要通过“文化性招聘”员工和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来达成。  二、路径选择: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设计是制度建设的理想做法  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的共识。当前国内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以下几种做法:  (1)照搬成功(或绩优)企业做法;  (2)摸着石头过河,自行探索;  (3)聘请外脑,意在寻求科学之道;  (4)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外聘专家共同研究,旨在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案。  据调查,国内约95%以上的不同背景企业皆选择“自己建立”的途径来建立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管采用何重方法,“拿来主义”、“经验主义”皆盛行。另据调查,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在各种不同背景企业之间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简单借鉴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难以达到“激活人力资源”的预期效果。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外聘专家的帮助下,借鉴绩优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共同研究设计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该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路径选择。  借鉴参考绩优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历来就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但由于学习借鉴方式不同却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活了人力资源;二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提高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反而给本企业带来了许多不适,士气低落,员工职业满意度不高。出现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主要是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是否考虑:(1)企业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人员现状与管理水平等因素,绩优公司亦不例外。(2)绩优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并不适合某一特定企业的现实。因此,“拿来主义”救不了企业,学什么、如何学才是关键,只有应用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经验,结合本企业现实,“个性化”定制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是简单“拿来”,而是“方法论”的借鉴才是正道。  首先,应该认真分析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制度发生良好作用的环境、背景条件,学习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种制度效果一定是与特定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相关联的。由于甲乙企业各方面的差异性,甲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一定在乙企业能发挥良好的预期效果。因此,借鉴甲企业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应该认真分析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的关联性,据此判断甲企业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其次,应该认真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  在明确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基础上,应该采用员工职业满意度调查、组织士气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认真诊断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判断:本公司与绩优公司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是否具有类同性?如果类同,本公司完全可以借鉴绩优公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如果有差异,本公司仅可以借鉴绩优公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当前大部分公司的最优选择。  最后,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在借鉴绩优公司成功思路及明确本公司现状(发展阶段、业务性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战略目标、政策环境等)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定位及切入点;认真进行岗位分析与人员分析,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础平台;按照“吸引人、甄选人、任用人、考评人、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保障人、留住人”等职能模块,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贯彻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内在本质联系,个性化定制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三、制度关注:战略观念和技术事务应并重  对不同背景企业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建设状况调查发现:所有不同背景企业在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好;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后备干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申诉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等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尤其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十分缺乏。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还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时期,依然难以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呈现出许多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  (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3)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人力资源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公司高层领导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战略观念和技术事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技术事务离不开战略观念的引导,战略观念需要技术事务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者应该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将其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各制度模块之中。  四、制度维度:应从单一制度模块转向制度体系创建  国内大部分企业因为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尝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努力在不断强化,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这样会带来几方面不良影响:  (1)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体效能。  (2)面对相互矛盾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会无所适从,其结果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对员工的行为发挥规范、引导、发展等作用。  (3)由于某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的缺失,难以系统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国内企业强调单一制度模块建设,忽视或难以进行体系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因为:  (1)国内学术界或企业界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理念的介绍,缺乏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理解和制度体系的构建。  (2)目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几年以前靠关系或因为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配置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比,尽管其从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还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训练。  (3)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相比,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置实际上是不足以承担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的。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人员规模越小,每100人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越多,企业人员规模达到500人以后,基本上可以维持在每100名员工配置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4)大部分企业不太明确贯穿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导向,致使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难以协调一致。
2023-09-01 03:03:541

公司制度怎么完善?

公司制度是保证公司规范运作的重要工具,完善公司制度是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完善公司制度的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体系公司制度应该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如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在制度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各个制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具体、明确的制度公司制度应该具有明确的条款和规定,对员工的行为、责任和义务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员工能够清晰了解制度内容,明确职责,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制定制度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制度形同虚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制度的执行是保证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制度不执行和执行不到位会导致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公司应当通过制度的考核和监督等手段,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能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制度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公司应该建立制度修订机制,及时地进行制度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对于制度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将制度宣传到位,加强员工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并加强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意识。综上所述,公司制度的完善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各个方面,包括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修订、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只有在各方面协调配合下,才能确保公司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2023-09-01 03:04:141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4:261

企业制度如何建立(物流公司)

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根据贵公司的各方面情况和人员的配置来考虑,以及各个方面管理体系完善的如何来做参考,然后建立起适应贵公司的一套制度!
2023-09-01 03:04:533

企业如何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一、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建立规章制度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在制度、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要向劳动者进行公示或告知。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要做到,一制度健全,二建立程序合法,三执行严格。 二、建立劳动规章制度要合法和规范 企业依法有权制订劳动规章制度,要满足三条条件: (一)要程序合法,企业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进行协商,或由职工代表参与讨论,并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经过上述民主程序的企业规章制度,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成为无效制度,因无效制度给劳动者带来利益损害由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二)内容合法,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各项条款不得与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内容相抵触,否则为无效条款; (三)履行告知义务,对已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要在公开场合进行公示,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做好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签名。也可以将各项规章制度,制成员工手册,发给员工,本人进行签领。 三、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建立哪些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章建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资分配制度、保险福利制度、考核或劳动定额管理制度、质量考核考绩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职工培训、保密制度、劳动纪律、奖罚制度、工时制度等。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律管理文书,企业在执行规章制度中主要抓好日常的检查、考核记录,要实行证据式管理。发现违规要记录在案,并经劳动者签名确认,或备案有该劳动者违规违纪的旁证材料;计件质量考核,要经劳动者签字确认等。总体讲,规章制度执行要抓好以下环节:完善相关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及时纠正违规现象,保存好管理资料,依法保护好企业的权利。
2023-09-01 03:05:051

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团队文化?

领导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员工的榜样;设立奖励机制和公平机制
2023-09-01 03:05:133

健全的公司制度包括哪些,应该怎么样制定呢?

一个坚决的公司,他的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有行政制度,人事制度。在总公司的一个大制度下,他还会有着自己的小制度,只有这样的真正落实,才会让员工踏实的干活。
2023-09-01 03:06:444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善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做法   (一)以“三个加强”为基础,营造内控良好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内控工作体系   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关系内控制度推行成败的关键因素。各企业需将内控制度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需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内控办公室,有利于协调布置内控工作,组织内控制度编订,以及开展内控检查、跟踪整改等。   2、加强内控培训,提升全员内控素质   全体员工内控素质的持续提高,决定了内控工作的执行力。作为内控制度的建设者和执行者,广大干部职工是内控管理的基础,只有提高他们的内控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才能激励其自觉实现内控管理目标。根据内控制度实施的不同阶段特点,需充分利用会议、网络、报刊、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内控知识的宣贯,把内控理念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培育内控环境,营造内控氛围。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内控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讲座,对内部控制的目的、意义、背景、业务流程和权责指引进行讲解,澄清模糊认识,有效提高了全体员工对内控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五个规范”为主线,健全内控工作体系   1、规范流程再造,贴近工作实际   为进一步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风险的可控性和结果的实效性,做到内控制度与生产经营管理,与创收增效,与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需根据执行单元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采购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等流程的控制点进行删减、优化和增补,对控制作用不大的部分控制点进行调整优化;对一些风险较大、管理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舞弊的环节加强控制和监管;对制度中存在死角或缺陷的关键环节进行补充,细化优化《权责指引》。   2、规范审批权限,严格授权管理   根据企业组织规程和工作规程,需将风险较小、审批意义不大的权限适当下放,将风险较大的权限适当收紧,将行权范围、审批项目、额度、执行和会审部门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不允许向下授权的控制点,统一由企业层面审批,允许向下授权的控制点,如合同签署、资金支付、费用审批等采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按照“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报批”的程序,对各单位权限以上、需要上级审签的项目,一律由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有关领导审批,确保权限设置有序、授权有度。   3、规范责任分工,明确管理职责   按照“谁主管、谁控制,谁把关、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内控责任落实表》,逐一落实牵头责任部门、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将所有控制点明确具体岗位,确保内控工作“权有所属、责有所归”,确保内控工作“不流于形式、不留下死角”,能够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覆盖党政工团全方位,并使内部控制真正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   4、规范制度管理,确保符合内控   只有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思想,将内部控制与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有机融合,才有可能达到寓控制于管理,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础。为加强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需组织力量对现行各项与内控相关的专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补充和完善,供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学习借鉴。对那些不适应新情况的规定和办法,及时废止、补充、修订,保证专业管理制度与内控制度的一致性,逐步建立一套以内控制度为核心、专业管理制度和标准为支撑的制度体系。   5、规范资料格式,统一资料标准   针对执行单元规模大小不等、管理模式不一、控制点资料不同的实际情况,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完善,将控制点的内控要件资料进行规范化和格式化,制订统一的表样和文本,下发执行单元统一执行,通过内控要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夯实内控工作基础。   (三)以“三个强化”为重点,提高内控执行力   1、强化检查机制,优化检查方案   检评工作对于推动内控制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而内控检查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确保检查的广度、深度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需拟定方案反复进行讨论,确定检查依据及检查范围,制订检查评价方法、检查标准和检查内容,设计检查工作底稿,规定检查评价具体组织程序,并组成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业检评组。   2、强化整改落实,提高检查效果   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在内控检查中,需坚持做好检查结束后的现场讲评工作,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表。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问题整改督导小组,对整改落实情况逐一进行了现场核实督导,出具意见反馈表,责令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再次组织整改,提高了内控检查质量。   3、强化奖罚兑现,促进深入开展   为确保内部控制各项活动的落实,需建立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度,将检查评价结果与考评对象的经济利益挂钩,如在“中层管理人员业绩奖金考核”和“经营目标考核”体系中,设立“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指标权重。同时需加强精神奖励,对做得好的执行单元戴大红花,较好地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三、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体会   1、领导高度重视是首要前提   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环节,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须单位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2、组织机构健全是重要保证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强力的组织保证,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健全内控组织机构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完善的内控制度是根本依据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实施内控管理最关键的依据,是执行和评判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必须完善、健全和科学。   4、严格的检查评价是必要手段   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是强化内控执行力,保证内控效果的必要手段,必须“严考核,硬兑现”。在检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严格”:一是严格检查,二是严格考核。   5、经营风险管理是关注重点   资金管理、计划投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财务预算等环节都可能存在隐患,甚至形成潜在的风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从基础规范、流程执行、权限管理、严格检评入手强化监管。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管理和规避风险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持之以恒地完善内控制度,扎实提高内控执行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09-01 03:07:221

3, 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什么具体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7:461

怎么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急知道,谢谢

wq 你的回答真的很好呀。我服了U
2023-09-01 03:07:584

论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及如何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具有两个支柱:一是现代的技术;二是现代化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的最主要的特征。广义地说,任何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的企业都可能成为现代企业,然而,绝大多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公司,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形式,这是因为公司能比其它企业组织形式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建立集中统一有权的管理体制,从而占据了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所说的现代企业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即拥有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的公司。  其一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部分,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宏观调控,最终都要看企业所作出的反应,只有当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利润目标的驱动下,及时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赋予企业应有的企业权利。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企业。  其二是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适合企业集中巨额资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能保证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企业形式,是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它的企业是一种联合许多分散的个人资本成为一个集中的股份资本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全部法人资产对公司经营行为负债,是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监督机制,它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同时又赋予董事会和经理的充分经营决策权,使它在现代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做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划,其次,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工作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企业制度,比如人事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  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优势的经济成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民营经济整体素质。  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规模逐渐分化,少数成长为大型企业,而为数众多的仍然是中小企业。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的、传统的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有力的保障。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其治理结构的规范往往是形式上的规范,需要落实到操作层面,真正实现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突破瓶颈,不仅要建立合理的治理制度,而且还要有下一个层面的具体实施的措施,限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不仅需要设计出恰当的治理制度,还要设计出匹配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应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真正将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由理论走入实务。  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一直是理论的热点问题,我们注意到,我国学者分别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也注意到了两个领域的对接,然而,理论与实务的视角基本定位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中小企业在该领域被忽略了。中小企业人员少,经营链条短,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应同步着手进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疲于应付企业的内外事务,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方案,既可以优化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又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不重视企业治理和管理的局面。  因此,进行不同阶段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促进其持续发展,提高其经营绩效,对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持久的意义。迄今为止,内部控制理论最权威的阐述是著名的COSO报告,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此种解释得到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各界和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狭义的公司内部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它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及其相关机制来实现。  目前,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主对企业治理的完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主要问题包括:股权不明晰,所有权过于集中或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忽视制度化管理,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等等。 中小型企业应建立一套符合本身实际情况的企业治理体系,将国际通用的企业治理惯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良好的企业治理有助于企业发展,使董事会更好地进行决策,高层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对公司实施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贯彻落实提供良好环境,为此,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治理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的组织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形成以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行为,它在企业的作用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构建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企业主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民营企业主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加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主的经营意识、理财意识,是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  其次应强化外部监督,明确财政在民营企业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提高财政监督的效果。会计报表必须接受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社会审计应指导民营企业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税务机关要依据相关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纳税行为,严格税收管理。使民营企业认识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  同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023-09-01 03:08:07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的形式是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产权关系及其治理结构所体现的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能够克服代理问题的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国有股和大多最终属于国有产权的法人股。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加强一般性的基本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2)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3)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4)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另外,要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制度创新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
2023-09-01 03:08:19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企业管理?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下手 第一: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 第二:企业的当前问题在哪 第三: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是企业的灵魂) 第四:企业的管理(是不是员工都有归属感,是不是知人善任,是不是企业创新不断,是不是企业内部竞争激烈员工们都玩命干) 第五:是不是企业奖惩严明 第六:企业当前发展的主导产业市场怎么样,创新怎么样,品牌建设怎么样 第七:找自己企业的员工代表来共同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出主意,想办法,这样制定出得企业管理制度才是适合自己企业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第八:企业管理应当往系统化,简单化,民主化,和谐化,高效化发展 企业成功靠战略,战略的保证是员工,愿你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现代化制度
2023-09-01 03:08:302

企业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要重视制度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这样说,企业制度是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是制度的灵魂 ,两者谁也不可少。
2023-09-01 03:08:53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在当前如何更好实施

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实施与制定需要权威的专家希望大家能够来我的网站咨询。http://hi.baidu.com/jinleitufei/blog/item/0bed57f0722ac8fc7609d78a.html
2023-09-01 03:09:274

谈如何构建企业的制度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例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同时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2023-09-01 03:09:382

市政工程中二灰碎石施工方案

安全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2、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由主管工程师针对当时施工项目,结合有关规范、规程,上好安全技术课。3、对各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必须经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5、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要结合防汛考虑,并在汛期到来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6、施工现场设临时围墙和门卫,做好防盗、防火、防破坏工作。施工现场入口及危险作业部位设安全生产标志、宣传画、标语,随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生产。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动场内各种安全设备、设施、标志等。7、定期对施工便道进行维护,加强养护整修,杜绝交通事故。质量保证措施1、原材料——加强对二灰原材料的检测,不合格材料决不用于本工程,严格划定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禁用通过检测及监理检测确认的范围以外的材料)并对二灰混合料配合比和灰剂量、强度试验加大检测频率,二灰必须过筛,为防止石灰的打炮现象,石灰必须提前7-10天消解,二灰进入料仓前进行过筛,或在料仓上加一孔径2 cm的振动筛。2、拌和——为防止由于人为的因素对已调试好的生产配比调整,拌和楼操作台控制室设一专人监控,并记录,同时对试验和生产人员进行协调。每天出料后及时检测配合比、含水量,若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参数。3、现场摊铺——提前检测所铺面的横断面,会同业主、监理组确定铺设厚度,根据测量数据、松铺系数对控制点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在大面积加铺前做200米试验段,对松铺系数和压实方式进行确定。4、碾压——根据试验段确认的碾压方式控制压路机碾压,并对边部加压。压路机的碾压按由边到中,并每轮重叠1/2轮以上,弯道处由内侧向外侧碾压,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方式碾压。5、拼缝——拼缝的处理是二灰碎石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在拼接前扒除松散部份,并让扒接面形成垂直面,铺前洒水湿润,在碾压过程中加强对该处的碾压(比正常段多压四遍以上。搭接处用沥青砼搭接的方式进行碾压,确保该处的平整度。6、养生——养生由专人负责,保证二灰碎石表面的湿润。
2023-09-01 02:57:261

一首女声粤语歌曲,记得高潮时好像是 怎么你**怎么我**这么**,听的不太清楚,貌似系这样的…

请您看看下面这几首有没有您要找的?刘美君唱的---《这么那么怎么》作词:周礼茂 作曲:G.Moroder/T.Whitlock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偷偷的爱我你算怎么爱得多么这么 每次约我怎么手要袋中收不这么我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不这不分那问你要我怎么那么这么想怎么谁要说教太多 你这么多么这么我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怎么怎么这么那个多么多么多么那个怎么怎么这么爱我这么这么怎么爱我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打开窗说你要我怎么要怎么怎么怎么 你却怕那么多如闪电地偷偷的吻我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真差劲只好教你要这么要这么这么这么你说怕过火 却怎么喜欢给火折磨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重唱 *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多么的爱我你却怎么那么多么这么 我说了这么多怎会不知怎么怎么我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真差劲只好教你要这么要这么这么这么 还要再要那么再这么这么这么我你要爱我么 怎么这么怎么OH 再要你这么YEAH 再要你那么你要爱我么 这么多么这么OH 再要你这么OH 再要你那么何韵诗唱的--《懒》曲:Eric Kwok词:黄伟文编:Eric Kwok不知几次 话过要走 但卒之都押后千钧一发 又有得救 共你越玩越有* 怎么我 努力凑你 怎么你 却在斗气怎么你 好似申请了专利 怎么我 这样怨你一边却 继续爱你 始终也不够狠心 离开你(直到目前还忍你) *# 唉 因为我懒四围逛 唉 因为我怕费时间唉 因为我信会习惯 我会习惯 会习惯 要是再撑唉 因为性格这样懒 唉 开住暖气这样叹唉 出面世界这样冷 再四围逛 #找不到更烦加一把劲 没有结果 或者应该懒惰不敢保证 换过一个 就注定适合我Repeat * #青春都有限@ 出去找个他 给我一个家 又重头地需要摸索他 需要适应他 若然共你不算得太差 可以不变吗 换来换去当个恋爱家 只怕不到家 又晕又眼花 @没有伴侣又烦 换错伴侣又烦若已习惯 不如算了 不愿到处拣若厌倦了直行 但我又懒转弯就抱实你 开住只眼 遮住只眼Repeat # @ 梁雁翎唱的---《你歌我歌》作词:周礼茂 作曲:陈容森 编曲:Donald Ashley孤独陷阱 身边你跟我都太多深夜独坐 怎么也得不到好结果放开心里的痛楚 唱一晚歌天太寂寞 干杯送走了它要今夜同贺洗尽烦闷 打开你心 千个千个锁你歌跟我歌跟你歌 今夜同贺要怎么你只管怎么 我亦同和要怎么你只管怎么 你歌我歌你歌 忘尽是内心堆积痛楚忘尽是日子怎么伤过 痛痛快快继续高歌烦闷亦被你歌声禁锁 烦闷亦被你歌声打破高歌我歌 忘尽是内心堆积痛楚忘尽是日子怎么伤过 痛痛快快继续高歌烦闷亦被你歌声禁锁 烦闷亦被你歌声打破高歌
2023-09-01 02:57:281

森林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

①森林生态采伐理论和技术体系以“3S” (GIS、GPS和RS)技术和方法为支撑,研究森林作业调查系统、林区道路网规划系统、生产方式控制系统、方案优化与决策系统;研究天然林生态采伐、人工林定向收获技术,使之达到森林采伐作业方案的科学性、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作业技术的先进性、生产工艺的合理性。森林生态采伐系统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对森林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生产实践意义重大。②森林工业特种机器人森林工业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完成的项目有国家“863”项目“防风固沙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弯曲木成型加工机器人生产线”。将要进行的研究有:抚育伐修剪机器人、速生丰产林收获机器人等。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以及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同领域中,该研究处领先地位。③环境友善型森林作业设备与安全工程研究与环境相协调的森林抚育机械、森林间伐联合作业机械、人工林收割机械、营林机械、林地卫生清理机械等设备,以及森林作业安全技术体系。不断提高生产和营林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扩大森林覆盖率、保护和美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实现机械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支撑。④林区交通与物流工程研究森工物流需求预测技术、林产品装卸与运输技术、林区道路冻害的防治与桥梁的检测、林产品仓储与保管技术、森工物流一体化技术、林产品流通加工技术、森工企业物流管理技术等。这一研究对提高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摆脱森工企业的困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学科在该方面的研究已有比较显著的成绩,如森工企业物流系统化等方面的研究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⑤森工产品检测检验与新产品开发研究优化造材与量材技术系统、立木缺陷及物理特性无损检测、林产品结构优化、森林能源产品开发、森工产品检验检疫、森工产品市场分析等。本学科在该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如立木缺陷的分布规律及原条造材优化系统的研究等。
2023-09-01 02:57:281

老龄化社会带来七大商机

老龄化社会带来七大商机:医疗保健用品、老年旅游市场、老年人网购、老年人手机游戏、短视频、养老院、智能化。1、医疗保健用品根据市场调查,在全国1928个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近六成老人买过保健品,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医疗保健用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2、老年旅游市场很多人都以为旅游是年轻人的专属,其实不是,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超过20%,并且每年在持续增长之中。3、老年人网购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加入到了网购大军中,很多电商平台都开设有老年人购物专区。4、老年人手机游戏在以往,中国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主要是跳舞、棋牌、种花种草等等,但在如今,接触手机游戏的老年人越来越多。5、短视频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使用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app的时间越来越长。6、养老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养老院行业会逐渐兴起,很多老龄化国家,例如在日本,养老院的整体收入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社会收入。7、智能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需要人来照顾,网上购物送货上门,以及智能机器人清理等日常杂事,都需要智能程序来解决,这也对科技产业的变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23-09-01 02:57:291

寄宿制学校可以聘宿管吗

可以。根据查询中公教育网显示,督促住宿学生执行所在学校的《内宿生管理制度》按时开关宿舍楼大门,值班时间严守岗位,认真值班,督促住宿学生整理内务,清洁宿舍、楼梯、走廊,督促住宿学生下楼上课,晚上考勤查房清点登记住宿人数。必要时对请假的内宿学生要与班主任核实,对无故夜不归宿的要登记,并即时打电话告知家长监督不让住宿学生使用任何大功率用电器,严禁学生违规用电。
2023-09-01 02:57:311

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五篇】

1.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   一年四季,只有那春天最美;五湖四海,只有那大海最美,而我们的校园中,只有那大约十米长的葡萄长廊最美。   一进校园,你便可看到一条长长的葡萄长廊。浓密的藤叶顺着那栏杆架子,匆匆的,偷偷的往上爬,可有谁知道,它是如何那样枝繁叶茂的?它是如何享受阳光的沐浴,接受雨水的滋润的?它是那样的微小,那样默默无闻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扩散,延伸,终于,它长大了,它为学生们遮风挡雨;夏天,挡住了太阳的强烈光芒,最终,长大成熟,结出了果子。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了枝头,绿的像翡翠,红的像玛瑙,一串一串,一株一株,成为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长长的葡萄藤底下,有一张不大不小的石凳。一张方形石桌的周围,有一圈矮石凳,是专门为同学们提供读书,下棋时而专门修建的.。在长长的葡萄长廊下读书、下棋,闻着沁人心脾的果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石桌凳旁,最多的,是那花坛。那一簇簇,一朵朵的花儿怒放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甘示弱[注: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有的则早以盛开,露出了笑脸。   这红花,这绿叶,这石凳,这葡萄长廊也吸引来了不少的同学。   每到夏日中午,同学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有的拿起书,迫不及待的朝石桌跑去;有的蹲在坛旁,欣赏着怒放的花朵,闻着清香,有的不停地在葡萄长廊下跳上跳下,只为摘到那诱人的葡萄,有的在树荫下玩着躲猫猫的游戏。   葡萄长廊因学生们而变得更美! 2.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   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有人喜欢巍峨耸立的高山,还有人喜欢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我最爱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既美丽又充满生机活力,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然而我情有独钟的却是学校的东南角。   学校的东南角有观测天气的气象小站,令人遐想的嶙石听瀑,富有中华博大精深的节气廊亭。   来到学校的东南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象小站,它是山西省一座全国校园示范气象站,这是我们每一个实小人的骄傲。气象站有几个大铁箱子,上面一片一片的铁片像叶子一样,叫做“百叶箱”。百叶箱的肚子挂着温度计和一个量杯,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量杯是计量雨量的。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学习观测仪器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数据记录的意义,同学们个个觉得自己是气象专家!   如果说小小气象站是我们探索科学奥秘的乐园,那么嶙石听瀑便是我们欢乐的天堂。再往里走就可以听见“哗啦哗啦”的音乐,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走,原来是一座假山上的流水倾斜而下演奏着动听的音乐,不需人指挥,但有蝴蝶和蜜蜂伴舞,这奇妙动听的歌声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听着音乐,看着池塘里的小鱼在水池里游来游去,我们往往陶醉其中,忘记了学习的疲惫。   沿着石子小路,绿绿的小草向你频频招手,五颜六色的花儿向你频频颔首,我们来到了节气廊亭。同学们在这里不仅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更重要的感受到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   我的校园风景如画,犹如仙境,美景数不胜数,最令我着迷的,是校园西北角那可爱的小池塘。   池塘是扇形的,里面一年四季都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池水,池塘边架着一辆木头水车,它似乎不知劳累,永远轻轻转动着,吱呀呀地唱着歌。水车旁边,还坐落着一座假山,这假山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看上去十分险峻,而山上的一座青蓝色宝塔则给这假山增添了几分庄严。在半山腰,坐落了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这亭子是八角形的,碧绿的柱子,鲜红的栏杆,再加上那金光夺目的屋顶,真是可爱极了,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摸摸它。山下,一位白发苍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渔翁手持鱼竿,神情严肃地望着水面,大概他正在焦急地等待鱼儿上钩吧?再看看水池中,水轻轻流动,游来一群可爱的鱼儿,看,有的穿着红白条纹的衣裙,有的穿着红黑条纹的衣裙,有的却穿了一条白纱裙,周身上下没有一点杂色它们在水底自由自在地舞蹈着。   这时,我的目光又落在了一旁的月季花身上,它的茎是墨绿色的,上面生了许多暗红色的尖刺,好像在向人警告:不许碰我!它们的叶子也是墨绿的,每片叶子上面都有软软的小刺,像个小齿轮。月季花每年五月都会向人们绽开笑脸,开花时,有的`花朵完全开放,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花苞,饱胀的像要裂开似的。同学们下课时常来这里玩,赏鲜花、看鱼儿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   我爱这小小的水塘,我爱这活泼的鱼儿,我爱这美丽的鲜花,我更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4.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   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教学楼旁边的那片小树林。   这片树林在校园的正北方,树林里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风起时,一大片迷人的绿左右摆动着,像一面猎猎作响的大旗。下雨时,朦胧的雨雾中一点无瑕的翠绿闪动着,虚无缥缈却好像又触手可及,多么妙不可言的景象啊!但最迷人的莫过于雨后的树林了。经过一番雨水的洗礼,那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树叶是那么绿,那么酽,会将你带到一个美好的幻想中去。   春天,树林沐浴着和风,长出了新芽,那些星星点点、满带着生机与活力的绿啊,似乎长进了我的心里,叫人永远也忘不掉。听着布谷鸟的春之奏鸣曲,漫步在这绿色的光网之中,细细品味着这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这是何等的享受!   夏天,当日轮高升于青空之上时,银杏叶便像抹了油似的发起光来,仿佛画出这幅大作的画师手抓一把金粉,将其尽情撒向整片绿色的背景。这时,轻风吹过,树叶簌簌抖动着,那夺人眼球的闪光,晃动着织成一条线,编成一张光网。   秋天,在纺织娘的歌声里,银杏叶优雅地落在了地上,像一只只小小的鸭掌,又如一把把小巧的扇子,叶片上刻有精美图案,素雅动人的美在它们身上展露无疑。此时的树林仿佛一片黄金海洋,那炫目的金黄,饱满得仿佛要溢出来。在落叶疯狂的舞蹈中,我看到了一个别样美丽的秋天。 5.四年级校园的一角作文600字   送走寒风刺骨的冬天,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是我最期待兴的事了。今天,我在英语公园里外走了一转,发现英语公园今年的新衣特别美丽。   走进英语公园,一阵微风扑面而来,那凉爽,让我感觉别样的舒服。走在铺着各色的砖的小路上;闻着或浓或淡的花香;看着明艳的美景,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沿着小路走,不一会儿,就走到几棵长红继木前,只见几棵继木颜色不同,各有各的特色:绿的像玉,红的像火,粉的如桃,还开了几朵可爱的梅红的小花。我还发现几棵蘑菇形的继木上长满了芽虫,一动一动的,像在操场上做运动似的。在继木的旁边,长满了小草,大约来到我的膝盖这么高,颜色各异:有的是黄绿色,像一块翡翠,有的是嫩绿色,像刚长出来的竹笋……形态各异:有的弯下腰,似乎在向我鞠躬;有的挺直腰板,似乎在看些什么;有的靠在另外一棵小草上,像孩子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睡觉;有的围成一团,似乎在说什么悄悄话。再往里走,两位老战士——苏铁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们鞠了一个躬,表达我对他们的敬佩。我不经意地向左望了一下,那个醒目的牌子立在草地上,里面写了一些世界之最,许多学生围在那里,认认真真地读。我还时不时听见小鸟欢快的歌声,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小鸟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英语公园上还有许多学生在玩耍:捉迷藏,红绿灯……无数的景物和可爱的学生把英语公园装饰得生机勃勃,比过年还要热闹。   我们的英语公园是多么的美丽,我们的英语公园是多么的可爱你!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永远这样“万年牢”,永远这么生气勃勃!   我爱我们的英语公园,更爱我们的校园!
2023-09-01 02:57:311

疯狂成语猜图两个人头,一北,一西是什么

载图
2023-09-01 02:57:334

新年贺词,大家帮忙提供

祝鼠年:青春鼠你不老,身材鼠你苗条,生活鼠你周到,工作鼠你最俏,财运鼠你火爆,官帽鼠你最高。快跑,猫来了!遇险还有人放哨。新年好! 宝宝鼠的爱可:你喜恭不得不。鼠的化文有、的育教过受、的字识头一是你明说,信短则这懂看能你。的念着倒是文鼠,里界世的鼠在说据 母老鼠怀疑公老鼠有外遇,一天就跟踪他,公老鼠钻进草丛中,一会出来一只刺猥,母老鼠一把揪住刺猥:还说没外遇,说!打那么多摩丝去勾引谁? 听说有个家伙将跟踪你一年,他尖嘴猴腮,机灵睿智,长尾巴,圆眼睛…老鼠,对了,就是那只拉着幸福、健康、快乐、如意的小精灵! 如果有来世,我们做一对小老鼠吧。笨笨相爱,呆呆过日子,拙拙依偎,傻傻在一起。即便大雪封山,还可以窝在草堆紧紧地抱着咬你耳朵…… 老鼠生存的四大理由:为猫提供就业机会,为狗提供兼职机会,为电脑鼠标充当免费代言,为人类研究某些疾病以身试法。
2023-09-01 02:57:345

疯狂成语猜图答案大全朝把夕扔跑了

朝不保夕望采纳,谢谢
2023-09-01 02:57:253

元旦新年贺词

让元旦的欢乐驱走你生活的疲惫,让你的心灵跟随节日气氛一起陶醉;愿假期的休息带给你精力充沛,愿你节后上班信心百倍!祝你生活美丽、工作顺利!地球是圆的,我的祝福也是圆的。我把原原本本的心愿,变成原滋原味的新年祝福!祝你:爱圆情圆,花好月圆,人缘财源,源源不断!元旦快乐!元旦假期即将结束,温馨提示送给你:生活起居要规律,切莫熬夜早早睡,亲友聚餐多注意,饮食合理别喝醉,祝你节日过得有滋有味,节后上班不疲惫!日照元旦生紫烟,遥看幸福挂前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快乐落九天。横看健康竖平安,远近高低各好运,不识元旦真面目,只缘未收我短信。元旦快乐!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个笑容你就放电,给你件棉袄你就出汗,给你筐饲料你就下蛋。下了个蛋蛋滚滚圆,我就祝你“圆蛋”快乐!天气慢慢转坏,凉风渐渐袭来;因为你的可爱,特意给你关怀;晚上被子要盖,免得手脚冷坏;没事刁根骨头,这样可以补钙;不要说我太坏,祝你元旦愉快!你思维像唐僧,能力像悟空,勤奋像沙僧,就是脾气像悟能,肯睡贪吃爱哼哼。现在穿上棉衣把前襟扣上吧,元旦啦,天气冷!元旦到了,看你穿着大红的衣裳,喜气洋洋;人们争着把你请进家门,拿着笔往你脸上描。你给大家带来了喜庆,春联啊,过节时你真是不能少。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身体再好,一砖撂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穿别人的鞋,让他们光脚去吧。现在就送给你元旦的祝福,让别人羡慕去吧。元旦快乐!元旦了,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渡过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
2023-09-01 02:57:241

做庭院景观设计需要用到哪些软件

做庭院景观设计需要用到软件有:AutoCAD、SketchUp、Lumion、Illustrator、三维彩绘大师Piranesi等软件。1、AutoCADAutoCAD是一款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是景观设计师最重要的一个工具,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必备软件。对于我们来说,CAD主要用于画2D的平面,再借助其它软件形成3D,但事实上CAD的功能很强大,自然也是可以做3D模型的。2、SketchUp(建模)在园林景观的效果表现过程中,Sketch Up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青睐。它操作灵巧简单,在构建地形高差等方面可以生成直观的效果,运用Sketch Up的建模、材质、组件等命令,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方案的直观化显示,在设计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Lumion(渲染)Lumion是一个实时的3D可视化工具,用来制作电影和静帧作品,涉及到的领域包括建筑、景观和设计。它也可以传递现场演示。主页菌并没有用过这款软件,印象中觉得对电脑配置要求比较高。4、IllustratorAdobe公司推出的专业矢量绘图工具,是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软件。功能同样很强大!它和PS的区别就在于PS并不是一个矢量画图软件。用AI来画分析图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分析图里面有很多的线型,而AI本身就是以线为基本画图单位的。5、三维彩绘大师Piranesi(后期)Piranesi是由Informatix英国公司与英国剑桥大学都市建筑研究所针对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研发的三维立体专业彩绘软件。Piranesi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款普通的图形处理软件,实际上它将二维的图像当作是三维的立体空间来绘制。
2023-09-01 02:57:231

背影的作者是谁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1948)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背影的文章赏析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简洁明丽、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背影》的语言还有文白夹杂的特点。例如不说“失业”,而说“赋闲”,最后一节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表达了家庭、父亲的困境和苍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同时,文白夹杂的语句,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2023-09-01 02:57:231

ufeff智能化家居的主要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和系统被应用到家居生活中。智能化家居是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下面我就为您介绍一下智能化家居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家居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家居的主要功能 一、智能灯光控制 实现对全宅灯光的智能管理,可以用遥控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全宅灯光的遥控开关,调光,全开全关及「会客、影院」等多种一键式灯光场景效果的实现;并可用定时控制、电话远程控制、电脑本地及互联网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功能,从而达到智能照明的节能、环保、舒适、方便的功能。 二、智能电器控制 电器控制采用弱电控制强电方式,即安全又智能,可以用遥控、定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在家里饮水机、插座、空调、地暖、投影机、新风系统等进行智能控制,避免饮水机在夜晚反复加热影响水质,在外出时断开插排通电,避免电器发热引发安全隐患;以及对空调地暖进行定时或者远程控制,让您到家后马上享受舒适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 三、安防监控系统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升级,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人、家庭以及住宅的小区的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社会治安增加了新的难题,要保障小区的安全,防止偷抢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有自己的安全防范系统,人防的保安方式难以适应我们的要求,智能安防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己经广泛地存在于银行、商场、车站和交通路口等公共场所,但实际的监控任务仍需要较多的人工完成,而且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只是录制视频图像,提供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解释的视频图像,只能用作事后取证,没有充分发挥监控的实时性和主动性。为了能实时分析、跟踪、判别监控对象,并在异常事件发生时提示、上报,为 *** 部门、安全领域及时决策、正确行动提供支持,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智能背景音乐 家庭背景音乐是在公共背景音乐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家庭生活的特点发展而来的新型背景音乐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在家庭任何一间房子里,比如花园、客厅、卧室、酒吧、厨房或卫生间,可以将MP3、FM、DVD、电脑等多种音源进行系统组合让每个房间都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音乐系统即可以美化空间,又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五、智能视频共享 视频共享系统是将数字电视机顶盒、DVD机、录像机、卫星接收机等视频设备集中安装于隐蔽的地方,系统可以做到让客厅、餐厅、卧室等多个房间的电视机共享家庭影音库,并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自己喜欢的音源进行观看,采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电视机共享音视频设备,又不需要重复购买设备和布线,既节省了资金又节约了空间。 六、可视对讲系统 可视对讲产品已比较成熟,成熟案例随处可见,这其中有大型联网对讲系统,也有单独的对讲系统,比如别墅用的,其中有分一拖一、二、三等;一般实现的功能是可以呼叫、可视、对讲等功能,但是通过「品奇居」的整合部已经将很多不同平台的产品实现了统一,增强了整套系统控制部分的优势,让室内主机也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光和电器了。 七、家庭影院系统 对于高档别墅或者公寓的户型,客厅或者影视厅一般为20平米左右,是目前最主要的建筑面积之一,客厅或者视听室自然是家里最气派的地方,除了要宽敞舒服,也得热闹娱乐才行,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家庭云平台」是家庭影院必不可少的「镇宅之宝」。 八、系统整合控制 总结:靠著多年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以及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本着有效提高产品的实用率、尽量减少成本让功能最大化,从实用的角度让很多功能实现尽量简洁有效的控制,实现让用户仅需要在系统整合智能家居产品里面就可以做到灯光控制、电器控制、安防报警、背景音乐、视频共享以及弱电信息六大功能。 智能化家居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家居现在虽然还没有普及,技术也有所缺陷,但是人们正在不断的改进,一旦可以普遍使用后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作用。以上就是关于智能化家居主要功能的介绍,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关注我们,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2023-09-01 02:57:221

青春励志类歌曲

  励志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音乐是寄托感情的最好载体,当我们步入音乐的天堂,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会不会同歌手一样心情澎湃,气氛高昂,这些歌曲激励着我们不畏眼前的挫折,互相鼓励,共同奋斗,坚信着前方注定光明。以下是我整理的`青春励志类歌曲推荐,欢迎阅读!   1、《梦的怒放》 魏晨   2、《我相信》 杨培安   3、《咸鱼》 五月天   4、《不顾一切要成功》 蓝狐   5、《超越极限》 Tank   6、《相信自己》 零点乐队   7、《由你选择》 林俊杰   8、《快乐的世界成功的世界》 胡彦斌   9、《光辉岁月》 Beyond   10、《稻香》 周杰伦   11、《大地》 Beyond   12、《男儿志》 刘德华   13、《最初的梦想》 范玮琪   14、《不再犹豫》 beyond   15、《过去的明天》 群星   16、《满地可》 何韵诗   17、《征服自己》 黄义达   18、《天天》 金海心   19、《生命过客》 童安格   20、《只要年轻就有梦》 黄安   21、《大声唱》 强辩   22、《超越梦想》 群星   23、《抢不走的梦想》 戴爱玲   24、《青春梦想》 韩庚   25、《快乐英雄》 潘玮柏   26、《梦想的舞台》 南合文斗   27、《梦想实现家》 林志颖   28、《在路上》 刘欢   29、《英雄》 游鸿明   30、《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五月天   31、《心的方向》 周华健   32、《梦想之城》 羽泉   33、《蜗牛》 周杰伦   34、《打工行》 郑源   35、《少年梦》 张卫健   36、《花》 五月天   37、《有种》 郑中基   38、《水手》 郑智化   39、《如果还有明天》 信乐团   40、《怒放的生命》 汪峰   41、《我相信》 杨培安   42、《远走高飞》 张杰   43、《舞台》 弦子   44、《不败的天才》 谢霆锋   45、《年轻的战场》 张杰   46、《阳光总在风雨后》 许美静   57、《梦开始的原点》 薛之谦   48、《法克这个人》 萧闳仁   49、《从头再来》 刘欢   50、《相信》 苏打绿
2023-09-01 02:57:191

老年人市场有哪些商机?这三个行业将起飞

在中国,现在最有消费能力的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尤其是信用卡和各种借贷软件。只要碰到喜欢的东西,他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在buy buy买。大不了他们就分期过“月光族”的生活。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一发不可收拾,能够撬动市场的群体将不再是年轻人,而是经历过风霜的老年人!从1990年到2021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几乎在增加。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老年人口的比例很可能超过30%,这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个是老年人。如果社会上有这么多老年人,商家的目光一定会瞄准老年人,各种商机就会衍生出来。为了更好地验证刚才的说法,我们来稍微代入一下。进入老年,基本不用承担房贷车贷,也不会在酒吧这种消费高的地方闲逛。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比如买一些保健品和运动器材。但这些都是传统行业。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我有以下新的行业猜想。1.骨骼营养补充部老年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补钙,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越来越脆弱,老年人稍微摔倒或者撞到硬物,后果将不堪设想。骨骼是否健康,钙摄入量是否达标,普通人不得而知。这时候“骨骼营养补充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在骨骼营养补充师这个岗位上,工作就是每天使用相关的仪器,观察老人的骨骼状态,然后给出相关的营养补充意见,比如当天应该吃多少补钙食物,应该做多少运动,让老人的骨骼每天保持最佳的健康指数。2.假发定制师年轻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保护自己的发际线,到老了,不出意外,我们的发际线都会变得稀疏。所以很多老年人平时见人都会选择买个假发戴上,一点也不影响形象。但是市面上的假发都是一个造型,也不可能说大街上有几款发型都是一样的。太尴尬了,“假发定制师”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定制假发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做出客户心目中的假发。相比流水线的假发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造型,佩戴体验肯定会更高。3.旅行规划师老年时,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是旅行。现在虽然有专业人士帮忙定制旅游,但几乎都是关于哪里好玩,哪里美食多的旅游规划。对于老年人来说,出行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利性更为重要。针对老年人出游的规划师,需要认真考究目的地当天天气情况,假如有恶劣天气,需要在出游必备的物品清单上进行雨伞、雨衣等物品明列。要是出国游,要告知关于某些地方的禁忌词与动作,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2023-09-01 02:57:181

简单的公司员工手册范本

  一个公司的成立,就应该具备齐全的规章制度,对员工的一些制度更加需要清晰。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简单的公司员工手册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单的公司员工手册范本    一、员工仪表仪容   1.商务活动以及重要会议,男士穿西服套装系领带,夏季应穿衬衫系领带;女士宜根据不同场合,着职业套装、套裙、时装,但不宜太袒太露。   2.日常上班一律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左胸前)。   3.进入生产车间须戴工作帽,同时进行必要的清洁。   4.言行举止大方,着装整齐干净,仪容洁净。   5.男士不得留长发、怪发,女士不得留怪异发型,不画浓妆。工作时间不得戴重首饰。   6.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须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或涂染指甲。   7.员工食堂餐饮、炊事员一律着白色工作服,保持洁净,不留长指甲或涂指甲。    二、员工行为规范   1.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不做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尊严的事。   2.忠于职守,不做有损公司的事,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3.工作时应保持服装、发式整洁,大方得体。   4.工作场所讲普通话,不得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办公。工作场所称呼领导为姓+职务,不得直呼其名。   5.早晨上班,与同事第一次相见应主动招呼“您早”或“您好”,下班互道“您辛苦了”、“再见”等用语。   6.注意握手礼节,两人以上场合中,应由年长者或上级先伸手,等对方伸手后再握,并应稍欠身表示尊敬。男士应先等女士伸手后方可与女士握手。握手时应微笑注视对方,不可左顾右盼。   7.商务活动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势。在公共场所不应双臂交叉、翘腿抖脚等不雅之举与人交谈,应做到语调温和,用词准确礼貌,不可粗声大噪、手舞足蹈。   8.外出乘车,下级应坐在司机右侧,上下车时应先为领导开车门,后上先下。行走时应落后领导半步至一步,遇领导迎面而来时应主动让路。   9.在允许吸烟场合而有女士时,应先征求女士意见,同意后方可吸烟;   10.不酗酒,特殊情况应先征得领导同意后方可喝酒。   11.生产车间员工上班前应列方阵接受班长培训式动员,然后按顺序进入车间。   12.随时保持本岗位所辖范围的清洁卫生。   18.生产过程中不准吃零食。   19.生产结束后不得带生产物料或成品出车间。   20.交接班须清扫岗位所辖范围,填完交接班表,办好交接,与接班员工礼貌道别,依次离开车间现场。   21.妥善保管办公用品,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下班前必须将所有文稿放置妥当防止遗失、泄密。   22、注意防火、防盗,发现事故隐患或异常情况立即报有关部门处理,消除隐患。   23、不得随便动用消防器材,学习使用消防器材,了解一般灭火知识。   24、不得将亲友或无关人员带入工作场所或生产车间,不得在值班时间留宿外来人员。   25、发现形迹可疑或不明身份的人及时报保安部。   26.保持办公室内整洁。每天打扫一次办公桌面、地面。每周六上午11:30至12:00彻底清扫一次卫生。   三、员工基本职责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遵守本岗位所属部门的各项管理细则。   3、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则,自觉维护公司利益。   4、严格按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确保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的顺畅高效。   5、服从上级指挥,服从分配,服从调动,下级服从上级,不推诿,不扯皮,不顶撞上级。   6、发现上级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立即投诉。   7、按岗位描述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并接受监督检查。   8、按时完成自身岗位所分解的工作指标,按规定时限完成任务。   9、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要严格执行“四小时复命制”。   10、操作前应先察看交接班记录表格,了解设备运转情况以及物料剩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1.操作中严禁串岗或相互闲聊,工作时间不喧哗,不闲谈,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12.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对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进行追查和处理。   13、爱护公司公物,办公用具和生产设施、设备。   14、未经允许不得打印、复印个人资料,严禁拷贝公司资料,不得使用公司设备、工具干私活、办私事。   15、客户投诉时要及时上报或处理。   16、按公司作息时间有关规定按班次上下班并打卡。   17、确保外出活动登记表记载真实,并接受监督检查。   18、监督检查同事的行为活动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改进,拒不接收者应及时上报。   19、严格按岗位安全规程操作,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0、对操作规程中不合理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并报直接上级,尽快解决。   21、对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及工艺流程中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并报直接上级,确保工作与生产的高效。   2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参加培训、考核。   23、根据自己岗位变化提出自身培训计划报直接上级,提高自身岗位工作能力。   24、生产工人按技术等级标准做到“应知”和“应会”。   1).了解与自身岗位级别有关的专业技术理论和有关设备、工具使用及安全知识;   2).熟练掌握自身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25、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生产工作中安全事故发生。根据生产需要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29、下班前认真检查水、电、汽等闸门,各种设施、设备安全装置,消除隐患,确保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0、按机器设备、电器设备、动力锅炉、油箱、蒸箱、运输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测指标、检查操作者操作行为,做到防火、防爆。   31、参加环境卫生治理。防止粉尘、有害液体、气体和噪音危害,做好生产现场和岗位管辖区清洁卫生。   32、根据自身岗位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义务。   四、员工基本权利   1. 公司录用员工视岗位需要按招聘工作流程进行,同等条件下本公司员工优先,即先考虑内部招聘。   2. 内部招聘须公开招聘,考核结果公开,实现公平竞争。   3. 员工有权按劳动时间取得报酬,不得低于国家规定本地区本行业最低工资标准。   4. 按考勤制度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如需加班则公司付给加班工资。   5. 员工有休息的权利。公司不得让员工一天连续工作18小时以上,不得连续安排夜班达一个星期。   6. 员工有按公司休假制度及法律有关规定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7. 员工正式录用后须签定合同,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   8. 公司员工有实现自我发展雄心计划的权利。   9. 公司员工有参加培训的权利,员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岗位要求有权提出培训要求并参加培训。   10. 员工有根据工作岗位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11. 员工对直接上级的不公平待遇或人身伤害有权越级上诉或向公司工会投诉;如投诉不予受理解决,员工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但情况必须属实。 十二、员工有参加本公司工会活动的权利。   12. 在特殊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员工,依有关规定享有劳动保护待遇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   13. 员工有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   14. 对公司高层领导的违法乱纪行为有投诉的权利。
2023-09-01 02:5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