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完善新公司的制度

2023-09-08 13:20:11
TAG: 制度
共5条回复
可可

如何建设完善的企业制度

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法规性保障,没有制度的企业很难想象会乱成个什么样子。可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制度要么是过于完美了,要么是过于呆板了。

一部完善的制度应该反应在两方面:适合企业实际,最大激发集体的创造潜能。做到第一方面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做到第二件更难!首先要求人们改变对制度的狭义思考:它不仅仅是约束性的东西,也必须是有激励作用的。有时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制度里几乎全是如何罚,如何奖的很少,这就是狭义思考的结果了。中国人都不喜欢被人管者,即便你管他也得表现出来是在帮他、拉他,这样才能让他对你心服口服,管理上的策略是这样,制度制定上是一样的。这是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不一样的地方。

企业制度的制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综合研究,就能搞出适合企业实际的且能激发集体创造力的本子了。

一、结合企业文化

制度是灌输和贯彻企业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例如强调“奉献”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私利,打击因私损公,而倡导公的内容;强调“沟通”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自我封闭,打击地盘主义,而倡导团队凝聚的内容;强调“创新”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固步自封,打击过份经验主义,而包容某些失败,倡导学习的内容……反过来讲离开了企业文化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了。企业在强调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制度差异化,因为既然你想搞差异,你在运作上就必然和别人不一样,你也就需要不一样的保障了。

二、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任务,相应地就不可避免的要应对不同的问题。制度这时的作用是就保障企业在这个阶段的运营,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例如在成长阶段的企业中大多强调销售,这时的制度应该偏重销售方面,“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而其他的某方面是应该包容;而在发展已经成熟的企业中,更加注重整体协调,所以制度就必须考虑全局,注重综合治理。

三、与企业资源的适应性

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断促进企业资源的完善,而不是无谓消耗资源。就拿人才来说,当企业处于人才缺乏时期的时候,在制度的某些方面就必须考虑到包容性,不要人都让制度罚走了、吓走了,谁还为企业做事?而在人才充沛的时间,就要考虑到对人的综合要求——现在是要质的时期了。

四、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

据我观察,这是很多企业制度中所缺乏的,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常常会有所抱怨:领取某物料要签N个字……

每个企业因自身业务组合、主力业务及赢利模式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作业流程。制度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充分保障作业流程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手里拿着笔,眼睛却要盯到市场上去,盯到一线去,这样出来的制度才不会成为效率的绊脚石,而且将促进效益提升。

五、服务于员工的理念

前面讲过了,中国人是最不服管的,所以你不能讲你是管他的人,你只能讲你是帮他、拉他的人,他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你。制定制度是一样的,要确立服务员工的理念。首先就是制度本身要易于理解,要简化,让员工很快能看明白,这样也容易记得住了。至于简化这点在西方企业就不适合,因为那边就是法(制度)来管人,法(制度)是最高的,没有能超越它的东西,所以西方企业的制度很厚;但中国人是讲理(合理)、讲情(感情)的,不仅仅讲法,只跟员工讲法他就不愿意、不接受了,因为他在想这件事不是我愿意的,而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中国人,所以制度要简化,不仅仅是易记,更重要的是留下合理权变的空间。没有这个空间,你权变了,员工会认为制度根本没用,有了这个空间,员工会认为你讲理讲情,即便罚了,也服了。再有就是考虑到执行层面,能签两个字绝不签三个,多的那个字是制造员工的麻烦,是浪费管理者的时间,是消耗企业的资源。

六、共同制定

就是要发动所有员工对制度的建设献计献策。也许您已经尝试过了,直接跟员工讲让他们提意见他们是不理会的,这种心态很普遍:你搞吧,你搞出来了我们再否定。所以不能直接跟他们讲提意见,而是采取一些策略探测他们的内心。例如我们就这样做过:在为某企业制定制度前,我们让每个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者写一篇东西,就是如果给他机会做一个企业,他会怎样去创建。当时采取的匿名打印投箱的征稿形式,加上之前又做了一些动员工作(当然没告诉他们真实目的),所以参与的热情都很高,而从汇总的结果里面确实找到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七、有罚必有奖

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某企业罚太多而基本找不到什么奖的制度。这是不对的,中国人最善于思考了,这么明显的“不公平条约”摆在他们面前还能看不出来吗?很可能一些人在看着这样的制度同时就想着如何找个新工作离开了。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错的反面就是对,罚的反面就是奖。当然实际制定的时候真的完全这么做就太呆板了,不同的事情上奖和罚的比例肯定是不一样的。注意到整体比例就好了,45:55或者55:45都可以,不要失调。

八、治病救人的心态

西方企业制度是“杀人”的,你干的好留下,出差子了走人;中国企业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更人本。

九、奖罚手段创新

其实上面的例子已经谈到了创新手段。这里要指出的是,很多企业的制度里面到处都是钱:罚XX元,奖XX元。这并不好,会让员工觉得就是种金钱交易。变种方式,首先会让人感到新奇、有兴趣,其次只要变到点子上,比单纯金钱手段有用。怎么就到点子上了?员工不想做、不愿做的是什么,不想失去的是什么,这些就是罚的点,当然一定要合理的;员工想做、愿做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些就是奖的点,当然也必须是合理的。

十、实时更新

制度不能是死东西,一成不变最终肯定变为形式主义了。就象杀毒软件几乎天天都要更新,因为天天都有新病毒;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员工队伍、企业组织相应的也是变化状态中,企业制度要注意实时更新,当然我不是讲天天变、月月变,这就不是制度了。我是说,当外界发生的变化导致企业自身在组织、管理、运营层面发生改变的时候,制度就必须变了,而且最好是变在前面,这样主动权就在企业手里了。所以制定制度肯定要考虑要制定制度的更新机制,由谁来做,怎样去做,这也是整体制度的一部分内容。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马老四

如何建设完善的企业制度

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法规性保障,没有制度的企业很难想象会乱成个什么样子。可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制度要么是过于完美了,要么是过于呆板了。

一部完善的制度应该反应在两方面:适合企业实际,最大激发集体的创造潜能。做到第一方面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做到第二件更难,首先要求人们改变对制度的狭义思考:它不仅仅是约束性的东西,也必须是有激励作用的。有时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制度里几乎全是如何罚,如何奖的很少,这就是狭义思考的结果了。中国人都不喜欢被人管者,即便你管他也得表现出来是在帮他、拉他,这样才能让他对你心服口服,管理上的策略是这样,制度制定上是一样的。这是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不一样的地方。

企业制度的制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综合研究,就能搞出适合企业实际的且能激发集体创造力的本子了。

一、结合企业文化

制度是灌输和贯彻企业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例如强调“奉献”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私利,打击因私损公,而倡导公的内容;强调“沟通”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自我封闭,打击地盘主义,而倡导团队凝聚的内容;强调“创新”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固步自封,打击过份经验主义,而包容某些失败,倡导学习的内容 反过来讲离开了企业文化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了。企业在强调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制度差异化,因为既然你想搞差异,你在运作上就必然和别人不一样,你也就需要不一样的保障了。

二、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任务,相应地就不可避免的要应对不同的问题。制度这时的作用是就保障企业在这个阶段的运营,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例如在成长阶段的企业中大多强调销售,这时的制度应该偏重销售方面,“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而其他的某方面是应该包容;而在发展已经成熟的企业中,更加注重整体协调,所以制度就必须考虑全局,注重综合治理。

三、与企业资源的适应性

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断促进企业资源的完善,而不是无谓消耗资源。就拿人才来说,当企业处于人才缺乏时期的时候,在制度的某些方面就必须考虑到包容性,不要人都让制度罚走了、吓走了,谁还为企业做事?而在人才充沛的时间,就要考虑到对人的综合要求——现在是要质的时期了。

四、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

据我观察,这是很多企业制度中所缺乏的,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常常会有所抱怨:领取某物料要签N个字

每个企业因自身业务组合、主力业务及赢利模式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作业流程。制度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充分保障作业流程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手里拿着笔,眼睛却要盯到市场上去,盯到一线去,这样出来的制度才不会成为效率的绊脚石,而且将促进效益提升。

五、服务于员工的理念

前面讲过了,中国人是最不服管的,所以你不能讲你是管他的人,你只能讲你是帮他、拉他的人,他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你。制定制度是一样的,要确立服务员工的理念。首先就是制度本身要易于理解,要简化,让员工很快能看明白,这样也容易记得住了。至于简化这点在西方企业就不适合,因为那边就是法(制度)来管人,法(制度)是最高的,没有能超越它的东西,所以西方企业的制度很厚;但中国人是讲理(合理)、讲情(感情)的,不仅仅讲法,只跟员工讲法他就不愿意、不接受了,因为他在想这件事不是我愿意的,而是有原因的 这就是中国人,所以制度要简化,不仅仅是易记,更重要的是留下合理权变的空间。没有这个空间,你权变了,员工会认为制度根本没用,有了这个空间,员工会认为你讲理讲情,即便罚了,也服了。再有就是考虑到执行层面,能签两个字绝不签三个,多的那个字是制造员工的麻烦,是浪费管理者的时间,是消耗企业的资源。

六、共同制定

就是要发动所有员工对制度的建设献计献策。也许您已经尝试过了,直接跟员工讲让他们提意见他们是不理会的,这种心态很普遍:你搞吧,你搞出来了我们再否定。所以不能直接跟他们讲提意见,而是采取一些策略探测他们的内心。例如我们就这样做过:在为某企业制定制度前,我们让每个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者写一篇东西,就是如果给他机会做一个企业,他会怎样去创建。当时采取的匿名打印投箱的征稿形式,加上之前又做了一些动员工作(当然没告诉他们真实目的),所以参与的热情都很高,而从汇总的结果里面确实找到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七、有罚必有奖

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某企业罚太多而基本找不到什么奖的制度。这是不对的,中国人最善于思考了,这么明显的“不公平条约”摆在他们面前还能看不出来吗?很可能一些人在看着这样的制度同时就想着如何找个新工作离开了。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错的反面就是对,罚的反面就是奖。当然实际制定的时候真的完全这么做就太呆板了,不同的事情上奖和罚的比例肯定是不一样的。注意到整体比例就好了,45:55或者55:45都可以,不要失调。

八、治病救人的心态

西方企业制度是“杀人”的,你干的好留下,出差子了走人;中国企业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更人本。

九、奖罚手段创新

其实上面的例子已经谈到了创新手段。这里要指出的是,很多企业的制度里面到处都是钱:罚XX元,奖XX元。这并不好,会让员工觉得就是种金钱交易。变种方式,首先会让人感到新奇、有兴趣,其次只要变到点子上,比单纯金钱手段有用。怎么就到点子上了?员工不想做、不愿做的是什么,不想失去的是什么,这些就是罚的点,当然一定要合理的;员工想做、愿做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些就是奖的点,当然也必须是合理的。

十、实时更新

制度不能是死东西,一成不变最终肯定变为形式主义了。就象杀毒软件几乎天天都要更新,因为天天都有新病毒;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员工队伍、企业组织相应的也是变化状态中,企业制度要注意实时更新,当然我不是讲天天变、月月变,这就不是制度了。我是说,当外界发生的变化导致企业自身在组织、管理、运营层面发生改变的时候,制度就必须变了,而且最好是变在前面,这样主动权就在企业手里了。所以制定制度肯定要考虑要制定制度的更新机制,由谁来做,怎样去做,这也是整体制度的一部分内容。

慧慧

一部完善的制度应该反应在两方面:适合企业实际,最大激发集体的创造潜能。做到第一方面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做到第二件更难!首先要求人们改变对制度的狭义思考:它不仅仅是约束性的东西,也必须是有激励作用的。有时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制度里几乎全是如何罚,如何奖的很少,这就是狭义思考的结果了。

企业制度的制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综合研究,就能搞出适合企业实际的且能激发集体创造力的本子了。

一、结合企业文化

制度是灌输和贯彻企业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例如强调“奉献”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私利,打击因私损公,而倡导公的内容;强调“沟通”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自我封闭,打击地盘主义,而倡导团队凝聚的内容;强调“创新”的企业里,制度就应该多一些反对固步自封,打击过份经验主义,而包容某些失败,倡导学习的内容……反过来讲离开了企业文化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了。有时会听到员工在底下这样议论:唉,都这样。我工作过好几个企业了,他们都这样……这就是离开了企业文化的反应。企业在强调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制度差异化,因为既然你想搞差异,你在运作上就必然和别人不一样,你也就需要不一样的保障了。

二、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任务,相应地就不可避免的要应对不同的问题。制度这时的作用是就保障企业在这个阶段的运营,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例如在成长阶段的企业中大多强调销售,这时的制度应该偏重销售方面,“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而其他的某方面是应该包容;而在发展已经成熟的企业中,更加注重整体协调,所以制度就必须考虑全局,注重综合治理。

三、与企业资源的适应性

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断促进企业资源的完善,而不是无谓消耗资源。就拿人才来说,当企业处于人才缺乏时期的时候,在制度的某些方面就必须考虑到包容性,不要人都让制度罚走了、吓走了,谁还为企业做事?而在人才充沛的时间,就要考虑到对人的综合要求——现在是要质的时期了。

四、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

这是很多企业制度中所缺乏的,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常常会有所抱怨:领取某物料要签N个字……每个企业因自身业务组合、主力业务及赢利模式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作业流程。制度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充分保障作业流程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手里拿着笔,眼睛却要盯到市场上去,盯到一线去,这样出来的制度才不会成为效率的绊脚石,而且将促进效益提升。

五、服务于员工的理念

前面讲过了,中国人是最不服管的,所以你不能讲你是管他的人,你只能讲你是帮他、拉他的人,他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你。制定制度是一样的,要确立服务员工的理念。首先就是制度本身要易于理解,要简化,让员工很快能看明白,这样也容易记得住了。至于简化这点在西方企业就不适合,因为那边就是法(制度)来管人,法(制度)是最高的,没有能超越它的东西,所以西方企业的制度很厚;但中国人是讲理(合理)、讲情(感情)的,不仅仅讲法,只跟员工讲法他就不愿意、不接受了,因为他在想这件事不是我愿意的,而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中国人,所以制度要简化,不仅仅是易记,更重要的是留下合理权变的空间。没有这个空间,你权变了,员工会认为制度根本没用,有了这个空间,员工会认为你讲理讲情,即便罚了,也服了。再有就是考虑到执行层面,能签两个字绝不签三个,多的那个字是制造员工的麻烦,是浪费管理者的时间,是消耗企业的资源。

六、共同制定

就是要发动所有员工对制度的建设献计献策。也许您已经尝试过了,直接跟员工讲让他们提意见他们是不理会的,这种心态很普遍:你搞吧,你搞出来了我们再否定。所以不能直接跟他们讲提意见,而是采取一些策略探测他们的内心。例如我们就这样做过:在为某企业制定制度前,我们让每个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者写一篇东西,就是如果给他机会做一个企业,他会怎样去创建。当时采取的匿名打印投箱的征稿形式,加上之前又做了一些动员工作(当然没告诉他们真实目的),所以参与的热情都很高,而从汇总的结果里面确实找到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七、有罚必有奖

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某企业罚太多而基本找不到什么奖的制度。这是不对的,中国人最善于思考了,这么明显的“不公平条约”摆在他们面前还能看不出来吗?很可能一些人在看着这样的制度同时就想着如何找个新工作离开了。

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错的反面就是对,罚的反面就是奖。当然实际制定的时候真的完全这么做就太呆板了,不同的事情上奖和罚的比例肯定是不一样的。注意到整体比例就好了,45:55或者55:45都可以,不要失调。

八、治病救人的心态

西方企业制度是“杀人”的,你干的好留下,出差子了走人;中国企业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更人本。有一个企业曾经用过这样的办法:三个业务员没有完成月销售任务,按规定是要扣工资的,后来工资也确实扣了,但又给他们加了一条罚:让他们去看《羊皮卷》,连续一周的时间内每天早会上讲他们的感悟。后一个月,除一个人量很接近任务未完成外,另外两个都完成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治病救人,多救一个企业多一个可用之人。当然,也有那种“扶不起的阿斗”,那就请他回家了。

九、奖罚手段创新

其实上面的例子已经谈到了创新手段。这里要指出的是,很多企业的制度里面到处都是钱:罚XX元,奖XX元。这并不好,会让员工觉得就是种金钱交易。变种方式,首先会让人感到新奇、有兴趣,其次只要变到点子上,比单纯金钱手段有用。怎么就到点子上了?员工不想做、不愿做的是什么,不想失去的是什么,这些就是罚的点,当然一定要合理的;员工想做、愿做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些就是奖的点,当然也必须是合理的。

十、实时更新

制度不能是死东西,一成不变最终肯定变为形式主义了。就象杀毒软件几乎天天都要更新,因为天天都有新病毒;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员工队伍、企业组织相应的也是变化状态中,企业制度要注意实时更新,当然并不是要天天变、月月变,这就不是制度了。当外界发生的变化导致企业自身在组织、管理、运营层面发生改变的时候,制度就必须变了,而且最好是变在前面,这样主动权就在企业手里了。所以制定制度肯定要考虑要制定制度的更新机制,由谁来做,怎样去做,这也是整体制度的一部分内容。

S笔记

很简单,在百度上查:劳杰士劳动合同书介绍 她能为用人单位合法高效地免除90%的劳动用工风险与责任,增添100%的省心与放心。里面的配套规章制度把你想到和没想到的管理问题都给你解决了。

北有云溪

怎么说呢,先要确定基础制度,一些生产之类的,然后招聘到适合的人员来做这些工作。

相关推荐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http://hyrb.rednet.com.cn2004-12-1922:03:19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过去发展起来的国有、集体企业多,由于其机制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这就形成了我市跨越发展的历史上的制度包袱。国有企业改制由于观念落后而困难重重,集体企业改制则缺乏制度推动,与党政机关脱钩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由于制度缺陷而举步艰难,而有的国企改革则换汤不换药,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市企业的改制就会流于形式,发展就会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就将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我认为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彻底摒屏传统产权理念,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以往不少企业改制之所以不成功,都是因产权制度不明晰而造成的。二是要摒弃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企业组织形式一旦确定,又反过来对企业产权产生影响,。0即影响产权的增值、贬值和转让。同时,企业组织形式还决定着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同形式的企业,其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而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组织形式,现代企业按照财产构成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目前我国也基本沿袭了这种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三是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制企业一定要按照公司法确定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互相依托、互相制衡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董事会为决策系统,以监事会为监督系统、以总经理为首、以行政管理人员为执行系统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受股东大会信用委托,向股东大会负责,总经理受董事会信用委托,向董事会负责。同时,监事会对董事会和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进行监督,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了以董事会所聘任的总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权力结构平衡,责任约束与制衡体系有效的特点,从而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作者系市工商局局长?
2023-09-01 02:56:592

如何推动集团企业的制度建设,采取什么方法?

集团企业的制度建设比单体企业制度建设要复杂一些。首先集团制度分为集团管控制度体系和集团管理体系两个层面。无论是哪个体系层面,鹰腾咨询认为,制度化建设应该从实际着手(所谓制度建设六脉神剑):1、通过会议和工作持续宣导理念,统一价值观;2、高层领导身先士卒和高度关注;3、要有专门的组织部门,不能搞挂名组织;4、通过流程约束行为;5、合理考核制度推行情况;6、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
2023-09-01 02:57:254

如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企业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才发展成21世纪初的样子,即使是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刚刚开始进入市场经济,因此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当前必须防止一哄而上,把本来很好的事搞糟了。(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搞好。(二)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转机条例》和即将颁布的《监管条例》,把企业各项权利和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1世纪初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观念,克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建立起约束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包括质量、劳动、技术、销售、信息、财务、成本等管理。(三)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但并不是把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改组为公司。要防止把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硬性改为公司,或简单更换名称,搞翻牌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分类推进的主要思路可考虑:1一部分企业仍要保持国有国营的形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尖端技术、某些特定行业、特定产品的企业。其中有适合公司制经营的,按国家独资公司改组。2条件具备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按一般的公司制改组。其中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实行国家控股。3积极稳妥地发展一批以公有制经济成份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其内部形成多层次的大公司体制。4国有小型企业也按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有的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搞股份合作制企业,有的还可采取其他形式,如承包、租赁、拍卖等。5城乡集体企业在产权界定清楚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更加灵活的形式。(四)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通过试点,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落到实处,使试点企业按规范进入公司制的运行轨道,起到示范作用,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走向市场。(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公司法》已经出台,但是面对全国现已存在的众多不规范的公司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相当一部分要改组为公司制的实际,必须抓紧制订与《公司法》相配套的法规。如《现有公司清理、变更和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与部门行为规则》、《国有独资公司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控股公司条例》、《国家购买与转让股份管理办法》等。还包括有关市场主体法律法规的制订,如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等。有关涉及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商事行为法、反垄断法,还有《破产法》实施细则等,都急需制订或修订。(六)加快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步伐。如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建立等。当前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解除国有企业不合理负担等问题,需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可考虑:第一,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对企业因外部原因造成的不合理负担和债务,区别情况,经核实批准,分别采取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转增国有资本金或挂帐停息等措施解决。第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办法。第三,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等后勤部门,创造条件,分别采取由社会承接、独立经营、出售等办法,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去。第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企业产权经评估、竞价后,可依法转让,所得收入用于再投入。第五,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挥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产业导向、信息交流、监督协调等作用。第六,其他配套措施。建立国家订货制度,减少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审批内容,实行公开化、规范化管理,按统一税制纳税,对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在融资、进出口等方面采取放宽措施。支持和扶持重点产业、幼稚产业的振兴等。
2023-09-01 02:57:391

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2:57:511

民营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做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划,其次,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工作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企业制度,比如人事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  其次应强化外部监督,明确财政在民营企业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提高财政监督的效果。  会计报表必须接受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社会审计应指导民营企业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税务机关要依据相关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纳税行为,严格税收管理。使民营企业认识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  同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023-09-01 02:58:122

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步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初步建立。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进入的机制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一些垄断行业还存在普遍服务缺乏、产品价格高、收入水平过高等问题。五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由政府审批的仍然过多,国资分类监管和考核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更大期待。  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动力,是我们可以用好的最大红利。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奠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二、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和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规范经营决策。始终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出资人、决策人和经营管理人的关系,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考核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成效指标,并确立相应的综合资产经营评价办法;既要考核年度指标,也要关注中长期发展目标;既要考核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实绩,更要关注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长效机制。  ——公平参与竞争。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分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对已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垄断行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防止国有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地位妨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提高企业效率。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等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推进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增强企业活力。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行为,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幅度减少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  ——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保障安全生产,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积极提供支持援助。  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方针,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国有企业身处不同行业,其功能目标、产权结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都有明显区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施分类改革和监管。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要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支持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符合企业功能定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质量、价格等监管。对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鼓励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国有资产资本化,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是继续深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家独资经营的也要加快公司制改革。二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三是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三)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方式,逐步实现薪酬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三是加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要坚持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企业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职能,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各项法定职责。四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围绕进一步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国家出资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分类考核制度,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五)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  这是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一是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企业员工持股。三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收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六)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引导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优势和广泛的社会问题之间找到结合点,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和管理中。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3-09-01 02:58:231

浅论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广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话题, 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才能解决国内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外部环境的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加强两方面入手,对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阐述。 一、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一部关于内部控制的专门性法律规范,现有的一些内部控制规范散见于若干规范之中,既不明确,也不系统。同时内部控制的规范还多为指导性的,强制力差。所以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从其体系建设、目标定位和内容的确定上来讲,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应加快内部控制的相关立法,规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准则和实施细则,并对违法行为规定罚则,从而为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 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对企业的监管行为由原来的政府负责越来越多的变为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特别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审计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行的“经济警察”职责。正是这种来自企业外部的独立的审计力量促使着我国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核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核业务进行了规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日益重视,它必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加强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应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 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董事会弱、经理班子强、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与监事兼职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经理层为履行其职责,避免被解雇,客观上需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而不是主观臆断,需要依赖会计采取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监督,这样就能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需求,自发行动,从而制止内部人利用职权干涉会计工作,指使、强令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组织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性负责。因为对于董事会来说,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为了保证公司有效的运行,完成公司目标;保证法律、公司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得以实施;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必要手段,所以董事会责无旁贷。因此,要想防止舞弊的发生,必须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适当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要素,尤其是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管理者素质低下的状况,笔者认为,当前的突破口是完善经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规范的经理人才市场。我国培育经理人才市场首先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干部任免制度。只有形成企业家市场竞选制度,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才能受到应有的牵制而不能为所欲为。为此,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第一,建立资格与级别制度,具体包括资格奖励制度、考试制度、类级制度、晋升降级制度、注册吊销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如此方能解决“外行领导内行”,任人唯亲等弊端,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后备队伍以满足企业对广泛而多样的人才需求,真正做到择优上岗,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这是完善经理人才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立聘任解聘制度代替终身制,是完善经理人才市场的核心。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当务之急就是成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会计执业协会,具体负责:①会计人员资格考试;②定期组织业务培训;③制定颁布职业道德准则;④维护会计人员的正当权益;⑤采取会员风险基金制,基金来源由会员个人缴纳,用于支付舞弊被罚会员的罚金和模范会员的奖励。这样,一则能促使执业协会,基于基金保持的利益考虑,而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二则利于会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因为基金涉及会员的整体利益;三则便于执业协会对违纪会员的登记管理,对屡教不改或造成恶劣影响者,吊销其执业证书,逐出“师门”。 (3)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需为监督付出高昂代价的价格性激励系统的替代物。本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经营目标需要以管理补偿的方式促使管理者努力工作,而企业文化则尝试以改变管理者的偏好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者激励内部化,使企业目标成为管理者个人的目标。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学者等。企业文化的控制功能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激励内部化,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者激励内部化,使企业目标成为管理者个人的目标;第二,目标一致性,企业文化通过一套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通过一套信念和价值观增加人们对组织的认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程度;第三,减低不确定性,企业组织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但是企业并不希望周围环境全部同时改变,它们需要一些因素是稳定的。企业文化使群体成员形成共识,促使大家一致朝共同方向努力,从而增加了防御风险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在竞争性的经济中,强有力的文化对于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以研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税收、产业政策、竞争对手、市场供求趋势等,以识别潜在的风险,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经营风险,应当做好重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论证、销售预测、盈利预测、市场调查和分析、制定经营计划并在执行中及时进行比较和校正、调整等。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由各个不同层次和子系统构成的财务指标体系及相应风险值范围,预测并计算有关指标,将其与预先设定的范围值比较,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完善控制活动 (1)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 ①科学地制定职责分派体系,并遵循责、权、利统一和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尤其要严格规定赊销业务、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等环节的审批程序,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贪污腐败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统一企业的销售政策,有利于企业的整体销售战略的实现。 ②完善员工规章制度,并进行经常的检验和审查。制定企业员工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业务流程、操作流程等,这是实施检验和审查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检验和审查对企业已执行业务的相关数据、金额、执行的方式和程序的真实和合规性进行复核,以发现是否有错误、舞弊或违反程序的行为。 ③制订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严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管理办法,使接触到的人数降到最低;将不相容职责(例如出纳岗位和会计岗位)一定要分离,制订相互监督和牵制的科学管理办法。 对实物资产要设有专职的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规定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产清查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目进行核对,及时发现财产的盈亏情况,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我国企业对资产的盘点非常不重视,事实上很多贪污腐败和偷盗行为都可以通过经常的盘点和清查发现。 ④确立财产保险制度。我国企业对公司的财产保险意识较差,或投保的范围、险种不适当,一旦发生意外,企业后悔不已。因此,我们要树立财产保险意识,对容易发生毁坏的重要物资要进行合理、恰当的保险。 (2)建立严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①实行问责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依靠相应的惩罚机制而被有效执行的。问责制作为一种惩罚机制,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必将大大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内控制度中建立严格科学的问责制,并严格执行,可以增加内部经营活动各方逃避义务的风险,增强各方互利合作的可能和绩效,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②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实行单位、负责人和员工表彰机制,建立货币与地位的激励机制。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构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平台,是规范财务会计行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预防错误和舞弊,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地点的分散,控制权力层次的增多,企业的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和复杂,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财务主管委派制,加强财务控制;②科学设置岗位,加强组织结构控制;③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授权批准控制;④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⑤更新知识,提高财务控制人员的素质;⑥建立内部会计稽核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⑦控制与创新要相依相伴;⑧加强基建项目投资的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⑨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只有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才能促使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4.实现内部控制的现代化,使信息沟通畅通。 企业首先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购买或自产开发的方式建立具有ERP功能的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通过该系统,企业管理者要向全体员工发布有关认真执行各自的控制职责的明确信息,使其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该系统使企业有一条自下而上报告重大信息的有效途径,即建立开放、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便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和改进措施。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设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应当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正常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企业高效运作和发展,以顺利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战略。 (3)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相关热词:《交通财会》2007年第4期企业内部控制
2023-09-01 02:58:351

如何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简述题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抓住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结合这个关键,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使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高度统一、有机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认识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内容,是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基本经济制度微观层面的具体实现形式。构建、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要求及其一般规律的指引,进而构建一套适应外部市场需求并能高效开展自我组织的制度体系。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与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又在传导、回应和体现着市场经济规律的各项要求。  
2023-09-01 02:58:484

谈如何推进企业制度建设,促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摘 要:企业制度建设应用在现代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由于政府的任命,一些合格的经营人才很难被选拔成为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政企不分是影响企业的经营的主要因素;政府任命的经理人重领导轻经营,很难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第二,富余人员过剩也是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发展,首先要有有效的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词:制度建设 , 稳定发展  搞好国有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中企业制度的建设及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制度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公司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上。长久以来,党和政府在国有企业发展方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逐步从原来的状况中走了出来,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颁布了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经过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以及在分配上实行利润留成,利润包干和亏损包干,发展到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一些改制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是成功的,基本探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可行途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任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存在着弊端   在我国国有资产占主导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和监事会等企业组织机构的组成,是由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的上级主管机关任命或委派的。按理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应该具有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并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机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因而不可避免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它很难将合格的经营者选拔到经理岗位上来。在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是各级政府的代表和各级国有资产的实际代理人,所以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政府官员任命经理人员。各级政府官员手中所握着“廉价的投票权”,很难将最有能力的人选拔到国有企业领导者岗位上来;政府部门官员为了获得“控制权收益”,一定会任命对政府言听计从的人担任领导。对于不买政府帐的,政府会将其调离该岗位。我们认为不能将高能力人才选拔到国有企业经营者岗位上来,可能是国有企业最大的代理成本。因为有才能的经营者的正确决策,比低能者的不当决策所创造价值不知要高多少倍。   由于企业经营好坏,并不直接影响政府官员的货币收益,而通过控制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命来控制国有企业则可以获得大量的“控制权收益”,可是并不承担任命不当带来的风险,其风险是由企业和政府来共同承担的。所以政府官员总是不愿意放弃对国企经理人员任命的权力。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革的企业领导大多由政府部门任命,已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公司制企业,因国有股份占三分之二,实际上由政府部门通过控制股份公司的控股单位来控制企业的。   其次,它是政企不分的最后堡垒。第一,政府部门通过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事任命权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于政府部门掌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事任命权,从而使企业经理人员考虑更多的是满足政府的偏好,而不是代表和维护股东的权益。第二,企业改革方案首先必须获得地方政府的通过,甚至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制定的。这种改革方案往往使企业失去机遇而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第三,由于政府官员不是真正的股东,他们对企业经营的理性干预与一个真正股东的理性干预不同,不可能有真正的政企分开。   其三,它使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由政府部门任命,股东大会通过,造成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事实上是对政府部门负责而不是对股东负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无法建立。政府官员不是股东,不可能像真正的股东那样建立激励机制,也不能真正有效建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这就是我们虽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却不能够通过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原因。   其四,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将造成经理人员刻意去“经营领导”,而不是去刻苦经营企业。因为国企经理人员只要在经理岗位上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控制权收益”,而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具有对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免权。但问题在于这种权力的行使并没有纳入到企业组织的内部,不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这种内部治理机制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得政府官员手中的“廉价投票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既不利于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增加了国企的代理成本,尤其是使我们不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建立起互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难度很大。国有企业要参
2023-09-01 02:59:201

企业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转载:企业制度建设与管理企业是企业家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供产品与服务,并以此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管理制度之于企业如同法律法规之于政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于对管理制度的不同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大企业的制度构架十足,但缺乏实际操作性,某些制度空洞无物;中小企业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缺乏有效的规划。虽然这些企业的制度建设都是从实际出发,但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使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显得过于随意、频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不足,难以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虽然各个企业的现实各有不同,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各类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的一些误区:1.制度建设不成体系,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较少,有时甚至相互对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过制度将不平等“合法化”,这类制度使相关人员责权不对等,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越级管理等现象时有发生,制度缺乏明确的责任人,其执行结果是法不责众。3.制度文字流于形式,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制度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把制度文本的发放做为制度建设的终点,使得许多制度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本本”。4.制度流程不清晰,流程间交叉部分的内容不明晰或者相互矛盾?5.制度只是总结没有提高,这类制度往往是对现有各项管理工作的经验或现状的总结,缺乏规范工作流程适应未来发展的前瞻性。6.制度中规定的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相关人员的权责未能与其考核绩效、人事异动等相挂钩。7.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回避上述误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企业制度:一、掌握制度建设的一般性原则:1.服从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制度设计应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模来确定设计制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调研,明确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需求。2.系统化原则。销售、采购、财务、人事等各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制度应可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全面的相互支撑的管理制度体系。3.简明化原则。制度中的文字及流程应是简洁明了的,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来抓管理工作。4.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原则。制度设计中既要遵循管理的共性原理,也要结合企业特殊的个性。就我们九州通医药集团来说,我们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各具特色,即在集团制度体系分为通用制度与本地制度两大部分,前者指集团公司制定的财务类、人事类等通用性制度,后者指各公司因地制宜制定的业务类制度。5.刚柔相济的原则。制度的刚性是维持其严肃性有效性的基础,设计制度应力求严格,保证足够的刚性,这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但是,为了保证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因素中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设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保持适当的灵话,是制度生命力的体现。6.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企业制度应对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有效的控制,提升管理效益,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二、明确企业制度的层次与内容:1.我们把企业管理制度类的文件按层次高低分为以下几类:(1)管理制度;(2)管理办法;(3)实施细则。目前我们企业正在运用的一整套制度文本都称为管理办法,它是对企业某一具体的项目、事物的管理所作出的要求。2.通过制度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分清轻重缓急,明确责任主体,改变大多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乱、散、偏的状况。企业制度的具体内容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分为以下几种:1.工作制度,指企业对各项工作运行程序的管理规定,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的必要保证。如:生产经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等。2.责任制度,指企业各级人员的权力及责任制度。如管理人员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3.特殊制度,指主要是企业非程序化的制度。如员工评议管理人员制度、总结表彰会制度等。此外,企业制度还应有一些必备的附件做补充,如组织结构图(包含管理层次和幅度等)、职务说明书、表格流程图(包含表格的填写、审批、存档单位等)、标准作业书(以事为核心,描述事情如何做)、操作规程(以机器为核心,描述机器如何操作)、部门和员工考核办法或细则等。三、提高企业制度的规范性要求:第一,编制的制度本身要求规范,符合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里的规范具体是指管理思想统一、工作流程规范、逻辑规范、格式规范等,在集团各公司内部形成一个编制制度的标准版本。第二,实施制度过程要求规范。制度实施的过程必须是上到经理下到普通员工全员参与,以制度做指导的工作流程应该是规范的,经实践检验对企业有利的制度就应该固化、优化、创新,并最终形成企业的制度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制度体系的良性运作,否则管理制度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制度的规范要求贯彻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虽然企业因发展阶段、规模致使企业制度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是永远伴随企业存在的。任何企业制度的规范性都是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应保持企业制度的稳定,反对朝令夕改,但决不能僵化思维,我们要根据企业内部、外部变化的新情况及时更新制度,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提供保证。我们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制度建设,才能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制度诊断,根据企业需求制订制度,加大制度执行与推广的力度,及时的跟踪反馈,适时的调整与修订,建立有机的制度体系,这样既体现集团化统一管理的优势,又能够发挥各子公司的特长,整合集团公司内部优势资源,大家共同努力使九州通医药集团制度建设在上新台阶。
2023-09-01 02:59:30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意义如下: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扩展资料: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2. 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3. 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4. 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5. 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现代企业制度功能:1. 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2.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3. 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4. 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现代企业制度
2023-09-01 02:59:411

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企业文化
2023-09-01 02:59:592

求问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或许你正为制定某款制度而犯愁,却找到了这里,看到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只是无意间走到了这里;又或许你已经关注落地堂很长时间,是我们的老朋友,习惯性的回到这里,品味一些有关制度落地的实战话题;总之,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点我们是统一的——现在我们都在关注有关制度的话题。首先,制度不落地,执行力上不去。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制定制度并推行制度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本身的层面上,而是要跳到组织级执行体系的层面上看问题。不论你在组织中是高层管理者、中层主管,还是普通员工,当你承担起有关制度的任务时,有一点是要认识到的——之所以要有制度,一定是组织管理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制度是实实在在给自己人看的,是要在内部运营管理中真正产生实效的,而不是像产品宣传彩页一样,讲究漂亮精致,去“忽悠”人的。所以,我们强烈的建议你,重视眼前跟制度有关的这份任务或工作,把眼光放到组织级执行力上,放到整个组织的运营体系上,放到企业的管理现状上,而不是简单的在网上搜到几份类似的制度条款,美化一下完成任务。因为如此得来的制度80%以上对你们企业没有实质性帮助。在我们众多的咨询过程中,哪怕是同一类制度,也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设计。不过,一旦制度落地平台搭建完成,大多数真正适合企业自己情况的制度会自然的沉淀下来,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的去“搜索”。其次,制度落地才是关键。 对于这一点其实你比我更有体会——在选择搜索制度的同时,你心里可能早觉得公司管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搜索一条制度,而是管理者们如何才能将制度真正推行下去。你可能还有感触,公司的制度已经制定了一堆又一堆了,公布了就公布了,有许多时候,制度是制度,人是人,制度约束不了人,而人却总是很轻易的“征服”了制度。甚至,你可能还会看到,公司的制度成为一本本厚厚的书,看着很光鲜,却被锁在某个铁皮柜子里,而员工们大多数都不晓得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如此,制定再多的制度对管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你可能已经比我还要急迫了——公司高层应该重视制度的推行了,而不是一味的去定制度。这里,落地堂还想提醒你关注一点:制度的制定和推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话题,一定要分清楚。制度的制定是侧重于理性的,基于科学的;而制度的推行却更侧重于感性,基于人性。你可以很清楚的感知到,一款科学的制度,在推行中所遇到的阻力往往都是些非理性的,甚至是“无理取闹”的。也就是说,制度的推行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更需要我们了解人性,讲究策略。在现实中你可能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同样一条制度,不同的人去推行,效果很可能会继而相反,这其中的差异便是对人性的把握程度。最后,单凭期盼员工自觉是不可能让制度真正落地的。这一点或许是你早就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不论是哪种情况,现实是绝大多数企业制度推行都还是简单的停留在期盼员工自觉上。稍微回忆一下,你就会发现,公司每次推行制度的时候,管理者们强调的,说的最多的是不是就是“自觉”二字?如果是这样,落地堂建议你最好跳出这种思维定势,和我们一起来突破“自觉”的限制。因为你不可能让所有员工都自觉,也不可能让员工永远都自觉,更不可能让所有制度都被员工自觉遵守。落地堂制度落地咨询的核心策略便是突破“自觉”,去引导员工自发的遵守制度,让员工无意识间就能够自热而然的按照制度去执行。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希望员工在厕所里乱扔烟头,乱抖烟灰,你贴多少制度牌子都可能是无效的,而在窗台上放上几个精致的烟灰缸,问题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正是落地堂众多咨询中很普通的一个小例子。当然,企业制度成百上千,烟灰缸这样的道具只能解决最简单的少量制度落地问题,要想让整体制度被员工自然而然的遵守,我们还需要借助软件工具。落地堂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是协同oa软件,可以用你们自己已有的,也可以推荐更适合的。总之,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制度落地是组织级执行力的基础。
2023-09-01 03:00:101

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首当其冲。从制度的制定到操作再到考核都有待于细化、量化。管理中要杜绝模糊性概念及各自为政的作风。实干家都是从内部培养出来的。管理者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定岗定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水平和集团作战能力。 管理学上有句话:只有失败的管理者,没有失败的员工。很多企业的内部都存在着推诿、推脱、官僚等不好的作风。一个部门负责人的作风会牵涉到这个部门的所有员工,而部门的不作为又关系到企业的大局。管理中,事事不可能都由总经理去监督落实,但却能够做到制度上事事有人负责的监督机制。监督体系和管理职责的有效划分很重要。 日常管理中有这样几个现象:一、存在“三不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关键还是强化责任意识,这不仅仅是再添几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事。要倡导“人人事事都有最终责任人”的管理理念,把员工塑造成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主动进取的人。二、企业员工违纪、串岗现象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从人员的考核、末位淘汰、经济利益抓起。紧抓企业日常管理,强化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一点,企业管理者都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不能怕得罪人,一切按制度“说事”。三、管理上出了问题存在不总结、不分析、找借口推诿的现象。管理者一定要明辨是非,善于总结,该表彰的表彰,该批评的批评,不给员工推诿的理由,事事先从自身分析。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管理者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引入举荐奖励,针对不断发生的问题,逐一克服。
2023-09-01 03:00:211

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步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初步建立。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进入的机制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一些垄断行业还存在普遍服务缺乏、产品价格高、收入水平过高等问题。五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由政府审批的仍然过多,国资分类监管和考核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更大期待。  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动力,是我们可以用好的最大红利。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奠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二、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和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规范经营决策。始终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出资人、决策人和经营管理人的关系,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考核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成效指标,并确立相应的综合资产经营评价办法;既要考核年度指标,也要关注中长期发展目标;既要考核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实绩,更要关注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长效机制。  ——公平参与竞争。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分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对已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垄断行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防止国有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地位妨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提高企业效率。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等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推进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增强企业活力。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行为,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幅度减少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  ——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保障安全生产,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积极提供支持援助。  三、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方针,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国有企业身处不同行业,其功能目标、产权结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都有明显区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施分类改革和监管。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要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支持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符合企业功能定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质量、价格等监管。对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鼓励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国有资产资本化,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是继续深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家独资经营的也要加快公司制改革。二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三是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三)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方式,逐步实现薪酬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三是加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要坚持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企业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职能,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各项法定职责。四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围绕进一步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国家出资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分类考核制度,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五)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  这是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一是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企业员工持股。三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调整,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收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六)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引导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优势和广泛的社会问题之间找到结合点,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和管理中。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3-09-01 03:01:531

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2:021

企业制度建设的简介

名称:企业制度建设 主讲专家:刘田教材组成:4盘DVD 8小时+1本讲义出 版 社:易中创业上市日期:2007年07月18日定价:¥698.00规范化和制度由来--从人治和法治,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九大瓶颈:人才瓶颈/盲目扩张/浮躁冒进/做作造势/人治文化/管理混乱//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得意忘形·科学管理阶段的特征:运作职能规范/岗位职责明确//行为准则具体/运作程序标准/信息传递程序/资源利用科学什么是规范化管理?--“金九化”,“银七条”,“铜五项”·“金九化”:决策程序化/控制过程化/目标计划化/组织系统化/措施具体化/工作流程化/考核定量化/评估定时化/信息反馈及时化·“银七条”:战略规划/管理体制/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人才调配·“铜五项”:组织目标/组织执行/组织控制/组织考核/组织奖惩为何要规范化管理?--经营的好让企业赚到钱,管理的好让企业更健康·规范化管理八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决定成功·市场导向:更多地强调服务·人性化:做一个“傻气”的管理者·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能量化、能测评的才是能管理的·细节导向:只有细节不能模仿·沟通导向: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宝洁/迪斯尼/招商银行/宜家制度的策划和设计--是全面健全?还是精简准确?·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周密细致规划/建立完善培训/制度重在执行/不断改进提升·制度不是裁判员和运动员·两个案例:万科和远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执行比制度本身更重要,比执行更为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制度的执行?·为什么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制度不合理或无制度/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执行力的三大精髓: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人员为什么缺乏执行力?不坚持到底/无细节观念...制度的检查和考评--不检查=不重视,考评=找凶手?员工出了错,应该惩罚谁?·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必须表格化,表格必须数据化,数据体现落实处·业绩辅导和帮助:业绩辅导中的沟通是提升执行的关键·制度的考核和评价:员工自我评价/上级的评价全面公正/工作目标评定与人事管理结合/及时反馈信息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制度建设能够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吗?制度需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吗?·制度建设的不足·从科学管理走向现代管理(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塑造小议企业制度建设当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创始人留下一笔遗产——250本书,学校将它们一直珍藏在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764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图书馆。在火灾发生前,一个学生恰巧将其中一本《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到馆外阅读,而幸免于难。第二天,他得知火灾的消息,意识到自己这本书已是那250本珍品中唯一存世的孤本。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找到校长,把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感谢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理由是他违反了校规。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是他使哈佛留下了“这唯一的遗产”。校长则不这么认为:他感谢那个学生,是因为他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法理第一,坚持制度化管理,这便是哈佛大学的行事态度。哈佛的成功源自其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同样对于一个企业也一样,如果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许多企业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那么影响企业制度化建设的因素是什么呢?一、制度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产生源于企业管理的需要,然而企业管理层在出台制度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只是凭借主观需要进行编写。这样出台的制度只是表面上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根本无法有效推行。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制度执行不畅通而产生矛盾,重则影响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没有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由各职能部门起草,这样起草出台的制度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协调发展。三、企业领导对制度建设不够重视。企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出台的及时性、可操作性。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壮大,规模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再依赖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而只有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四、企业培训、导向力度不够。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企业如果只组织管理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那么导向面就会比较狭窄,不利于制度的深入贯彻和执行。为切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量化员工工作业绩,企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过程,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制度编写人在编写制度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本着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相信员工的原则制定制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制度运行上下畅通。二、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由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间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汇编和梳理,提高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指导性。三、企业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组织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为企业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四、加大宣传和导向力度。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组织全员学习,加强企业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023-09-01 03:02:231

企业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简单来说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描述
2023-09-01 03:03:0415

一个高新企业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具备哪些基本的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一、制度导向: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价值  当前国内企业主要关注员工手册、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员工培训、奖惩、薪酬分配、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执行。但也有近70%的企业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干部竞聘上岗、后备干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合理化建议和员工申诉等制度方面不太重视。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执行也不力。  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有自己的经济社会目标追求;员工,特别是当前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独立的差异性个体,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己价值的诉求。如何确保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价值、理想,就是企业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必须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还是以客观存在的“事情”的管理为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控制员工的导向,关心员工诉求及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强化。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找到能确保企业目标和员工价值同时实现的“结合点”。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和员工的“结合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员工所任职的“职位”或“岗位”,在这一“职位”上,可以通过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让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由此联结企业和员工的各自诉求;二是确保企业的文化导向与员工的价值观一致,这需要通过“文化性招聘”员工和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来达成。  二、路径选择: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设计是制度建设的理想做法  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的共识。当前国内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以下几种做法:  (1)照搬成功(或绩优)企业做法;  (2)摸着石头过河,自行探索;  (3)聘请外脑,意在寻求科学之道;  (4)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外聘专家共同研究,旨在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案。  据调查,国内约95%以上的不同背景企业皆选择“自己建立”的途径来建立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管采用何重方法,“拿来主义”、“经验主义”皆盛行。另据调查,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在各种不同背景企业之间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简单借鉴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难以达到“激活人力资源”的预期效果。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外聘专家的帮助下,借鉴绩优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共同研究设计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该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路径选择。  借鉴参考绩优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历来就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但由于学习借鉴方式不同却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活了人力资源;二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提高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反而给本企业带来了许多不适,士气低落,员工职业满意度不高。出现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主要是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是否考虑:(1)企业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人员现状与管理水平等因素,绩优公司亦不例外。(2)绩优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并不适合某一特定企业的现实。因此,“拿来主义”救不了企业,学什么、如何学才是关键,只有应用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经验,结合本企业现实,“个性化”定制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是简单“拿来”,而是“方法论”的借鉴才是正道。  首先,应该认真分析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制度发生良好作用的环境、背景条件,学习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种制度效果一定是与特定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相关联的。由于甲乙企业各方面的差异性,甲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一定在乙企业能发挥良好的预期效果。因此,借鉴甲企业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应该认真分析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的关联性,据此判断甲企业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其次,应该认真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  在明确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基础上,应该采用员工职业满意度调查、组织士气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认真诊断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判断:本公司与绩优公司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是否具有类同性?如果类同,本公司完全可以借鉴绩优公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如果有差异,本公司仅可以借鉴绩优公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当前大部分公司的最优选择。  最后,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在借鉴绩优公司成功思路及明确本公司现状(发展阶段、业务性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战略目标、政策环境等)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定位及切入点;认真进行岗位分析与人员分析,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础平台;按照“吸引人、甄选人、任用人、考评人、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保障人、留住人”等职能模块,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贯彻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内在本质联系,个性化定制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三、制度关注:战略观念和技术事务应并重  对不同背景企业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建设状况调查发现:所有不同背景企业在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好;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后备干部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申诉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等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尤其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十分缺乏。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还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时期,依然难以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呈现出许多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  (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3)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人力资源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公司高层领导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战略观念和技术事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技术事务离不开战略观念的引导,战略观念需要技术事务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者应该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将其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各制度模块之中。  四、制度维度:应从单一制度模块转向制度体系创建  国内大部分企业因为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尝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努力在不断强化,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这样会带来几方面不良影响:  (1)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体效能。  (2)面对相互矛盾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会无所适从,其结果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对员工的行为发挥规范、引导、发展等作用。  (3)由于某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的缺失,难以系统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国内企业强调单一制度模块建设,忽视或难以进行体系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因为:  (1)国内学术界或企业界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理念的介绍,缺乏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理解和制度体系的构建。  (2)目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几年以前靠关系或因为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配置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比,尽管其从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还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训练。  (3)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相比,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置实际上是不足以承担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的。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人员规模越小,每100人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越多,企业人员规模达到500人以后,基本上可以维持在每100名员工配置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4)大部分企业不太明确贯穿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导向,致使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难以协调一致。
2023-09-01 03:03:541

公司制度怎么完善?

公司制度是保证公司规范运作的重要工具,完善公司制度是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完善公司制度的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体系公司制度应该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如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在制度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各个制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具体、明确的制度公司制度应该具有明确的条款和规定,对员工的行为、责任和义务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员工能够清晰了解制度内容,明确职责,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制定制度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制度形同虚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制度的执行是保证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制度不执行和执行不到位会导致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公司应当通过制度的考核和监督等手段,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能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制度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公司应该建立制度修订机制,及时地进行制度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对于制度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将制度宣传到位,加强员工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并加强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意识。综上所述,公司制度的完善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各个方面,包括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修订、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只有在各方面协调配合下,才能确保公司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2023-09-01 03:04:141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4:261

企业制度如何建立(物流公司)

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根据贵公司的各方面情况和人员的配置来考虑,以及各个方面管理体系完善的如何来做参考,然后建立起适应贵公司的一套制度!
2023-09-01 03:04:533

企业如何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一、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建立规章制度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在制度、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要向劳动者进行公示或告知。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要做到,一制度健全,二建立程序合法,三执行严格。 二、建立劳动规章制度要合法和规范 企业依法有权制订劳动规章制度,要满足三条条件: (一)要程序合法,企业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进行协商,或由职工代表参与讨论,并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经过上述民主程序的企业规章制度,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成为无效制度,因无效制度给劳动者带来利益损害由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二)内容合法,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各项条款不得与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内容相抵触,否则为无效条款; (三)履行告知义务,对已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要在公开场合进行公示,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做好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签名。也可以将各项规章制度,制成员工手册,发给员工,本人进行签领。 三、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建立哪些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章建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资分配制度、保险福利制度、考核或劳动定额管理制度、质量考核考绩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职工培训、保密制度、劳动纪律、奖罚制度、工时制度等。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律管理文书,企业在执行规章制度中主要抓好日常的检查、考核记录,要实行证据式管理。发现违规要记录在案,并经劳动者签名确认,或备案有该劳动者违规违纪的旁证材料;计件质量考核,要经劳动者签字确认等。总体讲,规章制度执行要抓好以下环节:完善相关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及时纠正违规现象,保存好管理资料,依法保护好企业的权利。
2023-09-01 03:05:051

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团队文化?

领导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员工的榜样;设立奖励机制和公平机制
2023-09-01 03:05:133

健全的公司制度包括哪些,应该怎么样制定呢?

一个坚决的公司,他的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有行政制度,人事制度。在总公司的一个大制度下,他还会有着自己的小制度,只有这样的真正落实,才会让员工踏实的干活。
2023-09-01 03:06:444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善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做法   (一)以“三个加强”为基础,营造内控良好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内控工作体系   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关系内控制度推行成败的关键因素。各企业需将内控制度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需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内控办公室,有利于协调布置内控工作,组织内控制度编订,以及开展内控检查、跟踪整改等。   2、加强内控培训,提升全员内控素质   全体员工内控素质的持续提高,决定了内控工作的执行力。作为内控制度的建设者和执行者,广大干部职工是内控管理的基础,只有提高他们的内控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才能激励其自觉实现内控管理目标。根据内控制度实施的不同阶段特点,需充分利用会议、网络、报刊、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内控知识的宣贯,把内控理念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培育内控环境,营造内控氛围。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内控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讲座,对内部控制的目的、意义、背景、业务流程和权责指引进行讲解,澄清模糊认识,有效提高了全体员工对内控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五个规范”为主线,健全内控工作体系   1、规范流程再造,贴近工作实际   为进一步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风险的可控性和结果的实效性,做到内控制度与生产经营管理,与创收增效,与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需根据执行单元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采购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等流程的控制点进行删减、优化和增补,对控制作用不大的部分控制点进行调整优化;对一些风险较大、管理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舞弊的环节加强控制和监管;对制度中存在死角或缺陷的关键环节进行补充,细化优化《权责指引》。   2、规范审批权限,严格授权管理   根据企业组织规程和工作规程,需将风险较小、审批意义不大的权限适当下放,将风险较大的权限适当收紧,将行权范围、审批项目、额度、执行和会审部门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不允许向下授权的控制点,统一由企业层面审批,允许向下授权的控制点,如合同签署、资金支付、费用审批等采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按照“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报批”的程序,对各单位权限以上、需要上级审签的项目,一律由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有关领导审批,确保权限设置有序、授权有度。   3、规范责任分工,明确管理职责   按照“谁主管、谁控制,谁把关、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内控责任落实表》,逐一落实牵头责任部门、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将所有控制点明确具体岗位,确保内控工作“权有所属、责有所归”,确保内控工作“不流于形式、不留下死角”,能够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覆盖党政工团全方位,并使内部控制真正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   4、规范制度管理,确保符合内控   只有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思想,将内部控制与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有机融合,才有可能达到寓控制于管理,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础。为加强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需组织力量对现行各项与内控相关的专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补充和完善,供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学习借鉴。对那些不适应新情况的规定和办法,及时废止、补充、修订,保证专业管理制度与内控制度的一致性,逐步建立一套以内控制度为核心、专业管理制度和标准为支撑的制度体系。   5、规范资料格式,统一资料标准   针对执行单元规模大小不等、管理模式不一、控制点资料不同的实际情况,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完善,将控制点的内控要件资料进行规范化和格式化,制订统一的表样和文本,下发执行单元统一执行,通过内控要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夯实内控工作基础。   (三)以“三个强化”为重点,提高内控执行力   1、强化检查机制,优化检查方案   检评工作对于推动内控制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而内控检查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确保检查的广度、深度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需拟定方案反复进行讨论,确定检查依据及检查范围,制订检查评价方法、检查标准和检查内容,设计检查工作底稿,规定检查评价具体组织程序,并组成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业检评组。   2、强化整改落实,提高检查效果   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在内控检查中,需坚持做好检查结束后的现场讲评工作,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表。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问题整改督导小组,对整改落实情况逐一进行了现场核实督导,出具意见反馈表,责令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再次组织整改,提高了内控检查质量。   3、强化奖罚兑现,促进深入开展   为确保内部控制各项活动的落实,需建立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度,将检查评价结果与考评对象的经济利益挂钩,如在“中层管理人员业绩奖金考核”和“经营目标考核”体系中,设立“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指标权重。同时需加强精神奖励,对做得好的执行单元戴大红花,较好地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三、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体会   1、领导高度重视是首要前提   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环节,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须单位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2、组织机构健全是重要保证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强力的组织保证,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健全内控组织机构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完善的内控制度是根本依据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实施内控管理最关键的依据,是执行和评判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必须完善、健全和科学。   4、严格的检查评价是必要手段   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是强化内控执行力,保证内控效果的必要手段,必须“严考核,硬兑现”。在检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严格”:一是严格检查,二是严格考核。   5、经营风险管理是关注重点   资金管理、计划投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财务预算等环节都可能存在隐患,甚至形成潜在的风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从基础规范、流程执行、权限管理、严格检评入手强化监管。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管理和规避风险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持之以恒地完善内控制度,扎实提高内控执行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09-01 03:07:221

3, 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什么具体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1]由于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 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 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 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 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 、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 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 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 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 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 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 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 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 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 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 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 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 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 《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 的分析。[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 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 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 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 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 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 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 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 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 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 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 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 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 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 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 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 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 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 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 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 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 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 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 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 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 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 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 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 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 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 (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 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 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 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 ,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 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 。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 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 (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 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 、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 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 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 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 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 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 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 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 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 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 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 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 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 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5]80 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 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 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 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7]企业职工通 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 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 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 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 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 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 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 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 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 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 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 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 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 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 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 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 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 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 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 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 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 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 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 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 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 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 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 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 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 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 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 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 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9]总认为企业 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 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 。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 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 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 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 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 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 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 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 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 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 (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 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 Buy-outs )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 。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 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 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 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 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 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 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 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 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2023-09-01 03:07:461

怎么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急知道,谢谢

wq 你的回答真的很好呀。我服了U
2023-09-01 03:07:584

论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及如何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具有两个支柱:一是现代的技术;二是现代化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的最主要的特征。广义地说,任何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的企业都可能成为现代企业,然而,绝大多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公司,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形式,这是因为公司能比其它企业组织形式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建立集中统一有权的管理体制,从而占据了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所说的现代企业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即拥有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的公司。  其一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部分,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宏观调控,最终都要看企业所作出的反应,只有当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利润目标的驱动下,及时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赋予企业应有的企业权利。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企业。  其二是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适合企业集中巨额资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能保证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企业形式,是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它的企业是一种联合许多分散的个人资本成为一个集中的股份资本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全部法人资产对公司经营行为负债,是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监督机制,它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同时又赋予董事会和经理的充分经营决策权,使它在现代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做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划,其次,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工作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企业制度,比如人事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  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优势的经济成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民营经济整体素质。  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规模逐渐分化,少数成长为大型企业,而为数众多的仍然是中小企业。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的、传统的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有力的保障。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其治理结构的规范往往是形式上的规范,需要落实到操作层面,真正实现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突破瓶颈,不仅要建立合理的治理制度,而且还要有下一个层面的具体实施的措施,限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不仅需要设计出恰当的治理制度,还要设计出匹配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应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真正将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由理论走入实务。  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一直是理论的热点问题,我们注意到,我国学者分别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也注意到了两个领域的对接,然而,理论与实务的视角基本定位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中小企业在该领域被忽略了。中小企业人员少,经营链条短,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应同步着手进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疲于应付企业的内外事务,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方案,既可以优化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又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不重视企业治理和管理的局面。  因此,进行不同阶段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促进其持续发展,提高其经营绩效,对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持久的意义。迄今为止,内部控制理论最权威的阐述是著名的COSO报告,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此种解释得到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各界和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狭义的公司内部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它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及其相关机制来实现。  目前,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主对企业治理的完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主要问题包括:股权不明晰,所有权过于集中或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忽视制度化管理,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等等。 中小型企业应建立一套符合本身实际情况的企业治理体系,将国际通用的企业治理惯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良好的企业治理有助于企业发展,使董事会更好地进行决策,高层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对公司实施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贯彻落实提供良好环境,为此,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治理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的组织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形成以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行为,它在企业的作用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构建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企业主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民营企业主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加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主的经营意识、理财意识,是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  其次应强化外部监督,明确财政在民营企业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提高财政监督的效果。会计报表必须接受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社会审计应指导民营企业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税务机关要依据相关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纳税行为,严格税收管理。使民营企业认识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  同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023-09-01 03:08:07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的形式是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产权关系及其治理结构所体现的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能够克服代理问题的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国有股和大多最终属于国有产权的法人股。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加强一般性的基本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2)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3)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4)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另外,要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制度创新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
2023-09-01 03:08:19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企业管理?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下手 第一: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 第二:企业的当前问题在哪 第三: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是企业的灵魂) 第四:企业的管理(是不是员工都有归属感,是不是知人善任,是不是企业创新不断,是不是企业内部竞争激烈员工们都玩命干) 第五:是不是企业奖惩严明 第六:企业当前发展的主导产业市场怎么样,创新怎么样,品牌建设怎么样 第七:找自己企业的员工代表来共同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出主意,想办法,这样制定出得企业管理制度才是适合自己企业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第八:企业管理应当往系统化,简单化,民主化,和谐化,高效化发展 企业成功靠战略,战略的保证是员工,愿你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现代化制度
2023-09-01 03:08:302

企业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要重视制度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这样说,企业制度是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是制度的灵魂 ,两者谁也不可少。
2023-09-01 03:08:53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在当前如何更好实施

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实施与制定需要权威的专家希望大家能够来我的网站咨询。http://hi.baidu.com/jinleitufei/blog/item/0bed57f0722ac8fc7609d78a.html
2023-09-01 03:09:274

谈如何构建企业的制度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例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同时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2023-09-01 03:09:382

《背影》的赏析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 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 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这种笔墨,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读到后面就会明白。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因为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故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实际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比登天还难!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只一笔带过。 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微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致“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表现一种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内疚之 父亲已经送我上车,什么都关照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还要去买几个橘子,父亲就是这样疼爱儿子。 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因为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从看中担心父亲的艰难,是预示着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我”边看边想: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爬上,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费事。这样,既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以便烘托其困难辛苦。 父亲买桔子为什么费劲?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 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 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这里,对前面具体观察作了简要概括,是储积力量带有深厚感情的落笔点题。这里,用视觉中的背影和触动中的泪下,表现我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父亲买桔行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亲见了伤心;怕别人见了呢?难为情吧。 在写父亲返回时,对于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详述,代之以父亲“散放”、“抱起”橘子的动作,来表现上下月台的过程,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这样写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重复。用“抱起”和“散放”,还表明所买橘子之多。 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这“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同时,作者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描写,写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咛的话语,虽朴朴实实,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以“我的眼泪又来了”结束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处可见一斑。少年,即现在说的“青年”。 父亲外出谋生,东奔西走,结果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却如此颓唐!”据作者在《笑的历史》一文中说:当时家里负债累累,“连利钱也不能够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来讨利钱、讨本钱了”。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在中外反动派压榨下的小有产者虽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 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儿子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之泪。 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写得凄切动人。 收束全文,余音如缕,情长绵绵。 很平淡,甚至过于拙朴,但细细品味,却感到质朴中含着真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说朱自清的散文,“于平淡中见神奇”,我们从《背影》的描写中可以得见。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现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这是不错的。但对《背影》却不能如此分析。在一九四七年,当《文艺知识》的编者向朱自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 作者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2023-09-01 03:02:421

公司员工手册必须要员工签字吗

法律分析:员工手册是单位的各种规定制度,员工的责任与义务综合汇编起的文件,员工在领取时需要签字确认。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2023-09-01 03:02:431

给个电影“疯狂的石头”用迅雷下载的下载地址!不要“长篇括论”!

ftp://download2.sycatv.net/movie1/fengkuangdeshitou_7928_q.rmvb
2023-09-01 03:02:474

校园趣事的五年级作文45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校园趣事的五年级作文45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趣事的五年级作文450字篇1 一盆盆植物搬到了五三班外的走廊上,窗台上。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我们捐的植物被班长搬到了走廊上晒太阳,以免出现植物枯死的情况。不过我们为什么要捐植物呢?这就要听我慢慢道来了······ 大概是上周的时候,老师说要带植物来为班级搞点气氛,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带来了。我带来的是具有富贵意义的“铜钱草”。“铜钱草”的叶子密密麻麻,就像一把伞似的,轻轻拨动着那一片一片的“钱”,似乎还有笑声从中传来······“嘿”一个声音响起,原来是同桌小李,她带来的是······这是树吧?这么大?“嗨”小胡来了,它带来的是······这是什么?这么小?我欲哭无泪的看着同桌那奇形怪状的植物,总感觉“前途无望”啊!“该交植物了。”小李的声音响起,随即将我和同桌两人的植物交给了班长,班长把所有人的植物都放在了走廊中,老师才姗姗来迟,开始上课。“叮铃铃!”下课了,我们你推我挤的去看植物。哇!各式各样的植物摆放在走廊上,争先向我们绽开笑脸。“咦?这是什么?”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奇形怪状的花朵说,大家也纷纷挤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我知道。这是马蹄莲,因形状像倒置的马蹄而闻名。”哦,原来这是马蹄莲啊!大家都恍然大悟。“还有这叫铜钱草;还有这叫······” 通过这次的植物展览,我学会了许多关于植物的知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啊! 校园趣事的五年级作文450字篇2 校园是知识的海洋,是学习的乐园,是孩子们欢乐的大家庭,在校园里,我们经历了多少有趣的事。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啦!这节课是体育课,在体育委员胡瑞熙带领下,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欢天喜地的来到了操场。 “立正,稍息!”在体育老师坚定有力的口号下,我们排好了,队伍。老师说:“我们这节课主要练习长绳接龙。”李金益和杨祖悦同学甩着飞舞的长绳,其他同学排好队伍准备上场,只见陈锦涵同学,像机灵的燕子一样纵身一跃,穿过绳子,回到队伍,紧接着,杨左明同学像一道疾驰的闪电立马穿过长绳。一眨眼的功夫,戴子豪同学像只快活的青蛙一蹦老高,跳过去了!这下轮到了胆小如鼠的张艺涵同学,她拽着同学的衣服,不敢上场,怕绳子甩疼了她,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终于跳了过去。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的要命,我暗自在想,我们班高手如云,我一定要跳好,争取参加这次比赛为班级争得荣誉。我抱着头弯着腰缩成一团,像圆乎乎的球一样跳了过去。 校园的生活多么有趣啊!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喜欢校园的生活! 校园趣事的五年级作文450字篇3 校园里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数不胜数,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每一件趣事都十分难忘。校园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趣事正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发现呢!每当想起这些趣事,还是会令我们开怀大笑呢! ——题记 校园里有许多的趣事,每天都不重样,尽管不是发生在我身上。趣事可以让人开怀大笑,也可以是一些寻常的开心事。就在前不久,我们班与(1)班进行篮球比赛。我们班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几个卡哇伊的班牌,显得十分可爱,但班牌上的字又显得十分的霸气呢!由于足球服不能写别的字,只能写自己的名字,但我们班男生的足球服写了字,所以不能穿去比赛,裤子倒是可以穿去就是有点不搭。我拿了个班牌,随时准备举牌。开始了,我与几位同学一同高高的举着,专注的看着比赛。 这场比赛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啊!球有投了,我们非常期待,但很遗憾,球没有投中,唉,不能灰心,或许还有反击的机会呢!终,终于,投中了!我们心里都暗中开心开心,因为这还没结束。经过了紧张焦灼与激动的比赛总算是结束了。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也为自己而呐喊。 有趣的事不是先知的,就算是一场比赛也可能会输,但起码你参与过。趣事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成长哟!
2023-09-01 03:02:471

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随着国家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这个改变未来的活动中来了,随着活动的深入,对家用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用环保无污染的产品,所以未来是属于环保智能产品的。
2023-09-01 03:02:4713

再见…露丝玛莉(清晰版) 歌词

歌曲名:再见…露丝玛莉(清晰版)歌手:何韵诗专辑:最爱 何韵诗何韵诗 - 再见...露丝玛莉和你再亲也似未存在过这世上从没这二人无人夜深即使有过热吻 可惜永远没法开灯尘世眼中你我未能合衬似我坏名誉你仍然吸引但面对身旁途人逼得那样近彷徨像你还未够信心再见露丝玛莉再见情人的声音渐变小甜蜜外号得你可唤召谁可像你一叫我就心跳再见如果玛莉走了谁人是露丝不再紧要埋名换姓 随便换个身份找个归宿平平淡淡完了准我今生平平淡淡完了而你去讲我确实曾被爱以秘密名字记下来旁人目光怎干涉你共我于虚构角度里相爱何以结果最爱亦无论爱那美丽情话教人潮淹盖就像角色和台词专心去盛载言尤在耳还是要放开http://music.baidu.com/song/21037722
2023-09-01 03:02:481

《背影》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背影总是很含蓄 ,含蓄是一种魅力;背影总是很孤零 ,孤零更让人记得清.我觉得其实这诗写的背影是个很抽象隐暧的概念,蕴涵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背影的理解。对诗人来说背影是含蓄而又孤零的。但这样的背影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使人感觉十分凄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023-09-01 03:02:521

请问市政工程哪些情况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

一般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有哪些?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方案。(一) 土石方开挖工程1、 开挖深度3m及以上的基坑(沟、槽)的土方开挖工程;2、 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沟、槽)的土方开挖工程;3、 凿岩、爆破工程。(二) 基坑支护工程1、 开挖深度3m及以上的基坑(沟、槽)支护工程;2、 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沟、槽)支护工程。(三) 基坑降水工程1、 需要采取人工降低水位,且开挖深度3m及以上的基坑工程;2、 需要采取人工降低水位,且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四)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 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大模板等;2、 混凝土模板支架工程(1) 搭设高度5m及以上的;(2) 搭设跨度10m及以上的;(3) 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的;(4) 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的;(5) 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结构可连接的。3、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承重支撑系统工程。(五) 脚手架工程1、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2、 附着升降脚手架;3、 悬挑式脚手架;4、 高处作业吊篮;5、 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6、 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六) 起重吊装工程1、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 采用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安装的工程。(七) 起重机械设备拆装工程1、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顶升;2、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3、 物料提升机的安装、拆卸。(八) 拆除、爆破工程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2、 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九)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1、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 预应力结构张拉工程;3、 钢结构及网架工程;4、 索膜结构安装工程;5、 地下暗挖、隧道、顶管施工及水下作业工程;6、 水上桩基工程;7、 人工挖扩孔桩工程;8、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尚无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编制专项方案的工程。编制内容:除工程建设标准有明确规定外,专项方案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一) 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二) 编制依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的目录或条文,以及施工组织(总)设计、勘察设计、图纸等技术文件名称。(三) 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四) 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六) 劳动力组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七)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图示。《建筑旌工安全检查标准》规定对哪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旌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文词条名:《建筑旌工安全检查标准》规定对哪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旌工组织设计(方案)英文词条名:(一)脚手架与卸料平台1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2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含设计计算书)(落地式、悬挑式)。3悬挑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含设计计算书)。4门型脚手架施工方案(含高度超规范设计计算书)。5挂脚手施工方案(含设计计算书)。6吊篮脚手旌工方案(含设计计算书)。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含设计计算书)。(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基坑深超过5M,含支护结构没计书)。(三)模板工程施丁方案(含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和混凝土输送安全措施)。(四)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五)物料投升机1架体制作设计计算书。2架体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六)外用电梯施工升降机安装与拆卸方案。(七)塔吊安装与拆卸方案。(八)起莺吊装施工作业方案。除JGJ 59 99标准规定以外,还要根据工地环境情况制定地下障碍物清除和道路及管线保护方案,有条件的工地应编制文明施工保征措施计划。
2023-09-01 03:02:523

影视杂刊:《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切的人与事也都因为时代的熏染而带有一份独特的“烧荒草”般的气味,很多的纠葛、忙碌和动乱都是像是夏日阳光下随处可见的绰绰约约的影子,虚虚晃晃地随着风在地面上飘荡移动,那样轻浮那样不真实,可它们带来的眼泪和苦痛却又是那样沉重和真切。 电影在此背景下讲述一群懵懂幼稚又血气方刚的少年们的青春故事,他们在课堂上胆大妄为作弄老师,在课堂外游街走巷约打群架,在闲暇时逗弄女生漫聊度日,岁月与时日在蓬勃青春的躁动面前变得悠长又舒适,似乎是没有尽头的长廊,铺满了金色的如细沙般的灿烂阳光,他们在此间追逐嬉戏,永远不必考虑长廊外的世界。青春也许就是这样的一段年岁,有一起挥洒热血的朋友,有吹不完的牛逼大话,有看不完的漂亮女生,还有消耗不尽的金色阳光。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这是影片的开场对白,电影的叙事是以主角马小军的回忆为线,影片过程里时时穿插着成年马小军的叙述声音,使得整部影片陷在一种回忆的温情与怀旧氛围里。 马小军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受父亲的感染,马小军也怀揣一个稚嫩的军人梦,渴望上阵冲敌的热血生活。平日里他除了和几个铁哥们溜街胡侃之外,还有一个不同常规的爱好:喜欢撬开陌生人的门锁。不为偷盗,只是一种奇怪的癖好。知道一天,他无意之中撬开了一个陌生女孩的门锁,进入了一个铺满阳光的住宅小屋,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浪漫又感伤的情动世界。马小军在房间里发现女孩的一张照片,被她的美丽与灵气吸引,为了见到真实的女孩,他每天游荡在她的住所附近,却一直没有任何收获。有一次差点见到她,却还是可惜地错过了。后来马小军终于与女孩米兰见面,并且渐渐发展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影片在马小军发现照片和照片主人公米兰出现之间的叙事段对于初次观影的观众来说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会产生像马小军对米兰一样的很朦胧的好奇与向往,会像马小军一样渴望见到真实的照片里的姑娘,会猜测马小军与女孩究竟能不能见到面。马小军青春的萌动这样稚气而纯粹,这样简单而干净,像一团雅淡的香气随风潜入夜,于是怀惴着愿望开始等待一个如花的梦,于是白昼都变成花一样的灿丽。马小军极尽所有的想象去塑造这个女孩,极尽所有的情绪去寻找这个梦境。 马小军与米兰认识之后,马小军总是去米兰的住处找她,他们一起在暖黄色的房间里聊天说话。电影有一个场景是马小军帮正在洗头的米兰冲水。这场戏的镜头拍得很美,在空阔的洗水房里,夏天的暖黄色的阳光透过宽阔的窗户成片地倾洒进来,照在稚气的马小军温柔的侧脸上,照在美丽的女孩米兰濡湿的头发上。加之导演所用的柔光滤镜,使米兰和马小军在暖黄的光影里显得那样柔情与动人。这也是这场马小军一厢情愿的青春爱情里最甜美的回忆。 之后马小军提出让米兰与他一起玩,便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哥们团。米兰的性格开朗大方,很快与大家融为一体。在一起度过一段开心的时间之后,马小军发现米兰与哥们刘忆苦之间的暧昧,而对他,更多是姐姐对弟弟的感情。意识到这一点的马小军,感到一种被横刀夺爱的气愤和被心爱女孩背叛的痛苦。冲动的马小军在这种嫉妒和愤懑的情感支配下做出了一些冒失的举动,如不顾危险地爬上高耸的塔顶,如在生日酒席上失控发火。此时的马小军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对米兰怀有纯粹干净的爱慕的马小军,潜伏在他身体里的冲动与暴躁的脾性渐渐因为失控的情绪而显露出来,他对米兰深切的爱慕因为得不到相等的回应而变成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与失落,这种落寞让正处青春期难以掌控情绪的马小军手足无措,只能靠平时发发脾气斗斗气来宣泄一下。 但事态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马小军按耐不住体内爆发的荷尔蒙,冲入米兰房间意图侵犯米兰。虽并未铸成错误,但他与米兰这一段短暂又美妙的时光彻底地走向了终结。马小军与米兰再没有交流,且马小军也被同伴们孤立,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地攀上游泳池高高的跳台,纵身一跃摔入蓝色的水波里,尽管悔恨,但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只剩自己沉浮在清亮光凉的蓝色水池里,没有人听见他悲哀寂寞的哭泣。《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青春为底色,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成长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着青春年少的野性和狂妄,有着消磨度日的迷茫和张望,有着摆脱桎梏的期待和渴望,有着向往爱情的懵懂和欲望。看完整部影片,观众难以忘怀那群肆意恩仇不打不快的男孩子们,难以忘怀那些游手好闲无处安放的闲适日子。因为时代的变替,每一个群体都拥有不同的青春风味,但成长的快感与痛感却不存在时代的隔阂。在灿若骄阳的日子里,有与铁友们一起厮混的快乐与满足,有对漂亮异性产生的向往与渴望,有难以把控的情绪冲动,有惘然度日的不知,有自私行事的悔恨,这是马小军的青春故事,在夏天的阳光里流转盘旋,曾经以为不会结束的夏天和青春,却终于如一阵迅疾的旋风般消弭于无声,连道别和道歉都来不及。 在影片中,导演把青春期男孩对于性的模糊意识也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表现了出来。在青春电影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的影片,都不乏对性的描写,尤其近几年青春电影里堕胎情节的泛滥更引起群嘲。但像《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一种更显暗示和含蓄的方式又明目张胆地表现马小军对米兰存在的若有若无的性的幻想,是比较少见的。影片有些镜头是明显地带有性的意味,比如对身穿红色泳衣的米兰在泳池的特写,对洗头时米兰脖颈肌肤的特写,都有这种暗示性。有些纯爱青春电影不谈性只谈那种纯纯的萌芽之爱,这当然也是一种类型,但在真实的男女交往中,如马小军这种带着野性的少年,他对自己喜欢的异性的关注,恐怕是会有着尚不明朗但确实存在的性的渴望,导演用细腻的镜头将其表现出来,使得青春的悸动更为躁动鲜活起来。影片进程外的成年马小军以感伤和怀念的声音一点点挖掘自己脑海里的那段阳光覆盖下的黄金岁月,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亮点之处,并非是这种画外音的叙述方式,而是成年马小军对自己回忆的不时推倒与重塑。米兰究竟有没有对马小军投以锥子般的目光,她有没有与马小军拥抱,她有没有在马小军面前睡着,马小军与刘忆苦究竟有没有闹掰,米兰是不是喜欢刘忆苦,这些在影片里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只能靠观众自己的推断和理解,但正是这些不准确因素准确地表现了回忆的不可信与美化特性。尤其对于自己心底所珍藏的美好回忆,更能在时间与光华的流转里渐渐沉酿成一坛醇香甘辣的老酒,很多事情都经过时光的毛玻璃都呈现出模棱两可的朦胧状态,但那份曾经悸动和快乐的情感却是不可变也不可忘的定数。马小军也许已经忘记甚至篡改了记忆里的一些画面与言语,但他对米兰的萌动情怀是深刻于心一生都不能释怀的眷念与执守。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没有过夜的愁闷和解不开的心结,只是无所事事地游荡在成人世界的边缘,像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般窥探着世界的边边落落,带着初涉人世的好奇与坦荡,自由自在地追逐与爱憎,那些日子里有我们最纯真的模样,有我们最快乐的回忆,有我们最珍惜的宝藏,我们似乎把人生最美的风光都封存在了那些夏日的阳光里,让它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天空上,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那里,夏天是永恒的,我们,是年轻的。
2023-09-01 03:02:401

衡水汇龙中学一年学费多少

2023衡水汇龙中学学费2512元/学期,住宿费800元/学期。2023年衡水汇龙中学计划招生450人,每学期学费为2512元,住宿费为800元每学期。衡水市汇龙中学,衡水汇龙中学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一批民办中、小学中发展较快且享有盛誉的一所寄宿学校。汇龙中学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是一所由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与河北汇龙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以下是衡水汇龙中学的优势条件:1、卓越的教学质量:衡水汇龙中学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2、先进的设施设备: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如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中心等,能够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学习需求。此外,学校还配备了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3、全寄宿制的管理模式:衡水汇龙中学采用全寄宿制的管理模式,学生全天候在校学习和生活。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也方便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照顾。4、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术课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5、良好的升学率:衡水汇龙中学的升学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许多学生都成功进入了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这证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广泛认可。
2023-09-01 03:02:391

想要在院子里做景观设计,该如何设计呢?

要提前做好规划,要合理的布置草坪的范围,也要设置合理的景点,要种植一些树。
2023-09-01 03:02:396

疯狂的石头迅雷下载

尊敬的迅雷用户,您好: 建议您可以到迅雷方舟里面搜索下是否有该影片,迅雷方舟:yun.xunlei.com ;如果迅雷方舟没有也可以在迅雷看看上面搜索,迅雷看看:www.kankan.com更多疑问,欢迎您向迅雷网络平台提问。
2023-09-01 03:02:39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什么

摘要: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生活更加安全,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让我们轻松享受生活。出门在外,您可以通过电话、电脑来远程遥控您的家居各智能系统。例如在回家的路上提前打开家中的空调和热水器;回到家里,使用遥控器您可以方便地控制房间内各种电器设备等等。那智能家居系统到底是什么?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读。智能家居是什么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生活更加安全,节能,智能,便利和舒适。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系统特性随意照明控制随意照明控制,按几下按钮就能调节所有房间的照明,各种梦幻灯光,可以随心创造!智能照明系统具有软启功能,能使灯光渐亮渐暗;灯光调光可实现调亮调暗功能,让你和家人分享温馨与浪漫,同时具有节能和环保的效果;全开全关功能可轻松实现灯和电器的一键全关和一键全开功能,并具有亮度记忆功能。简单安装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简单地进行安装,而不必破坏隔墙,不必购买新的电气设备,系统完全可与你家中现有的电气设备,如灯具、电话和智能家电等进行连接。各种电器及其它智能子系统既可在家操控,也能完全满足远程控制。可扩展性智能家居系统是可以扩展的系统,最初,你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只与照明设备或常用的电器设备连接,将来也可以与其他设备连接,以适应新的智能生活需要。既便您的家居已装修也可轻松升级为智能家居。无线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不破坏原有装修,只要在一些插座等处安装相应的模块即可实现智能控制,更不会对原来房屋墙面造成破坏。设计原则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化系统的多少、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并且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或产品的技术是否成熟适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最简便的实现途径来换取最大的功效,实现便捷高质量的生活。智能家居系统功能遥控控制您可以使用遥控器来控制家中灯光,热水器,电动窗帘,饮水机,空调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这支遥控器的显示屏可以在一楼(或客厅)来查询并显示出二楼(或卧室)灯光电器的开启关闭状态;同时这支遥控器还可以控制家中的红外电器诸如:电视,DVD,音响等红外电器设备—万能遥控器。电话控制电话远程控制,高加密(电话识别)多功能语音电话远程控制功能,当您出差或着在家外边办事,您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电话来控制家中的空调和窗帘,灯光电器,使之提前为客户制冷或制热或进行开启和关闭状态,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知道家中电路是否正常,各种家用电器(例如冰箱里的食物等),还可以得知室内的空气质量(屋内外可以安装类似烟雾报警器的电器)从而控制窗户和紫外线杀菌装置进行换气或杀菌,此外根据外部天气的优劣适当的加湿屋内空气和利用空调等设施对屋内进行升温。主人不在家时,也可以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来自动给花草浇水、宠物喂食等。控制卧室的柜橱对衣物、鞋子、被褥等杀菌、晾晒等。定时控制您可以提前设定某些产品的自动开启关闭时间,如:电热水器每天晚上20:30分自动开启加热,23:30分自动断电关闭,保证您在享受热水洗浴的同时,也带来省电,舒适和时尚。当然电动窗帘的自动开启关闭时间更不在话下。集中控制您可以在进门的玄关处就同时打开客厅,餐厅和厨房的灯光,厨宝等电器,尤其是在夜晚您可以在卧室控制客厅和卫生间的灯光电器,既方便又安全,还可以查询他们的工作状态。场景控制您轻轻触动一个按键,数种灯光,电器在您的“意念”中自动执行,使您感受和领略科技时尚生活的完美和简捷,高效。网络控制在办公室,在出差的外地,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您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登陆到您的家中,在网络世界中通过一个固定的智能家居控制界面来控制您家中的电器,提供一个免费动态域名。主要用于远程网络控制和电器工作状态信息查询,例如您出差在外地,利用外地网络计算机,登陆相关的IP地址,您就可以控制远在千里之外您自家的灯光,电器,在返回住宅上飞机之前,将您家中的空调或是热水器打开?监控功能视频监控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直接透过局域网络或宽带网络,使用浏览器(如IE),进行远程影像监控,语音通话。另外还支持远程PC机、本地SD卡存储,移动侦测邮件传输、FTP传输,对于家庭用远程影音拍摄与拍照更可达成专业的安全防护与乐趣。报警功能当有警情发生时,能自动拨打点电话,并联动相关电器做报警处理。共享功能家庭影音控制系统包括家庭影视交换中心(视频共享)和背景音乐系统(音频共享)。是家庭娱乐的多媒体平台,它运用先进的微电脑技术、无线遥控技术和红外遥控技术,在程序指令的精确控制下,把机顶盒、卫星接收机、DVD、电脑、影音服务器、高清播放器等多路信号源,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发送到每一个房间的电视机、音响等终端设备上,实现一机共享客厅的多种视听设备。您的家庭就是一个独特设计的AV影视交换中心。影音系统技术,对收藏海量高清电影自动分类、整理本地播放的影片海报UI体验。APP技术,影柜平板端/手机端应用程序,通过局域网可随时将媒体中心的内容同步进行无线自由操控。客厅的DVD影碟机、数字电视机顶盒、卫星电视接收机等任意4种视听设备共享到5个房间观看并可以遥控;(卧室房、卫生间、书房等房间任选其二加上客厅)为您家中的CD/TV/FM/MP3音源(或数字电视机顶盒、卫星电视机顶盒、IPTV、网络在线电影、DVD等)音视频设备解决共享问题,为您解决音视频设备的异地遥控、换台、音量操作目的,如同您在卧室安装一个数字电视机顶盒(VCD、DVD)卫星电视机顶盒一样的效果,及其方便。音乐系统简单地说,就在任何一间房子里,包括客厅、卧室、厨房或卫生间,均可布上背景音乐线,通过1个或多个音源,(CD/TV/FM/MP3音源)可以让每个房间都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配合AV影视交换产品,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不仅实现了每个房间音频和视频信号的共享,而且可以各房间独立的遥控选择背景音乐信号源,可以远程开机、关机、换台、快进、快退等,是音视频、背景音乐共享和远程控制的最佳的性价比设计方案!娱乐系统“数字娱乐”则是利用书房电脑作为家庭娱乐的播放中心,客厅或主卧大屏幕电视机上播放和显示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上海量的音乐资源、影视资源、电视资源、游戏资源、信息资源等等。布线系统是通过一个总管理箱将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宽带网络线、音响线等被称为弱电的各种线统一规划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下,以统一管理居室内的电话、传真、电脑、电视、影碟机、安防监控设备和其他的网络信息家电,使之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维护更容易、更易扩展新用途.实现电话分机,局域网组建,有线电视共享等。指纹锁您一定有过这样的尴尬:由于某种原因忘记带了家中的房门钥匙,或是家中亲人或客人造访,您恰恰不能立即赶回等等!如果这个时候能在单位或遥远的外地用手机或是电话将房门打开,该是多么方便呀!并且在单位或遥远的外地用手机或是电话“查询”一下家中指数码指纹锁的“开,关”状态,是不是让您更会感到安全!世界顶尖生物识别,指纹技术与密码技术的完美结合,三项独立开门方式:指纹、密码和机械钥匙,安全方便。空气调节有一种设备既不用整日去开窗(有的卫生间是密闭的),可定时为您更换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外面的空气经过过滤进来,同时将屋内的浊气排除)宠物保姆拨通家里的电话,就能给自己心爱的宠物喂食,还能听到它的声音,这该是一件多么富有情趣和时尚的生活!研制开发了具有高科技水平、操作简易的电话远程控制,自动定时控制,遥控控制的宠物喂食机??手机控制最近几年数字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人们越来越渴望享受更方便、更快捷、更智能、更舒适的数字智能家居生活,传统家居生活中,很多家电如空调、彩电、家庭影院等都是用遥控器控制开关、选节目,您有没有想过使用您手中的手机控制这些家用电器呢?手机控制家电已不是梦,智能家居的发展让我们实现对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新生活。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则实用性便利性智能家居最基本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对智能家居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以实用为核心,摒弃掉那些华而不实,只能充作摆设的功能,产品以实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为主。我们认为在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时,应根据用户对智能家居功能的需求,整合以下最实用最基本的家居控制功能:包括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灯光控制、电动窗帘控制、防盗报警、门禁对讲、煤气泄露等,同时还可以拓展诸如三表抄送、视频点播等服务增值功能。对很多个性化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很丰富多样,比如:本地控制、遥控控制、集中控制、手机远程控制、感应控制、网络控制、定时控制等等,其本意是让人们摆脱繁琐的事务,提高效率,如果操作过程和程序设置过于繁琐,容易让用户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在对智能家居的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用户体验,注重操作的便利化和直观性,最好能采用图形图像化的控制界面,让操作所见即所得。可靠性整个建筑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应能二十四小时运转,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各个子系统,以电源、系统备份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保证系统正常安全使用、质量、性能良好,具备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标准性智能家居系统方案的设计应依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进行,确保系统的扩充性和扩展性,在系统传输上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网络技术,保证不同产商之间系统可以兼容与互联。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多功能的、开放的、可以扩展的设备。如系统主机、终端与模块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为家居智能系统外部厂商提供集成的平台,而且其功能可以扩展,当需要增加功能时,不必再开挖管网,简单可靠、方便节约。设计选用的系统和产品能够使本系统与未来不断发展的第三方受控设备进行互通互连。方便性布线安装是否简单直接关系到成本,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问题,一定要选择布线简单的系统,施工时可与小区宽带一起布线,简单、容易;设备方面容易学习掌握、操作和维护简便。系统在工程安装调试中的方便设计也非常重要。家庭智能化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个问题,系统在设计时,就应考虑安装与维护的方便性,比如智能化家居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调试与维护。通过网络,不仅使住户能够实现家庭智能化系统的控制功能,还允许工程人员在远程检查系统的工作状况,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这样,系统设置与版本更新可以在异地进行,从而大大方便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提高了响应速度,降低了维护成本。数据安全性在智能家居的逐步扩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连入系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更多的运行数据,如空调的温度和时钟数据,室内窗户的开关状态数据,煤气电表数据等。这些数据与个人家庭的隐私形成前所未有的关联程度,如果导致数据保护不慎,不但会导致个人习惯等极其隐私的数据泄漏,在关系家庭安全的数据,如窗户状态等数据泄漏会直接危害家庭安全。同时,智能家居系统并不是孤立于世界的,还要对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审查,防止恶意破坏家庭系统,甚至破坏联网的家电和设备。尤其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一定要防止家庭大数据的安全性。
2023-09-01 03:02:361

什么是语言能力简答题

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但是,想做到以上这几点,是非常不易的,下面问渠心理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1.巧用图画,形象表达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些图画都具有一定的编排目的,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些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丰富表达的内容。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时,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深刻思想内涵的认识比较模糊。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交流课外资料,结合插图了解张思德的平凡事迹,并从这些平凡的事迹中体会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比较深刻的道理与形象具体的图画联系在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愿望自然会被唤起,他们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加丰富具体了。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这种看图说话训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感悟重点,个性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与文本对话,感悟语言,就是要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和关键语句反复涵咏、体会、揣摩、品味。如抓“题眼”,能感悟文章的主旨;抓中心句段、过渡句段、重点难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布局谋篇的技巧;抓文中比喻、拟人、反问等特殊表达形式的语句,能体会特色表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差别;抓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准确精妙;抓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能感悟句意,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刻画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及情感变化的线索,能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同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先找出重点的字、词、句,细细感悟,通过诵读悟出作者对大鲈鱼的喜爱,悟到爸爸在道德抉择面前坚决、不容争辩的严肃态度;然后我鼓励学生围绕“放”和“留”的“是”与“非”展开辩论,明白父亲对作者道德实践提出严格要求的重要意义……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对话和思辨,能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体现出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与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交流,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悟与感受,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3.形式模仿,迁移表达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从文中悟出说写规律,从而使不拘一格、精彩纷呈的语言表达变得有章可循。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借助课文中特殊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说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可让学生练习用“起初……后来……接着……”“到处……到处……有的……有的……”句式练习说话,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地表达,并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教学《长城》一文时,可让学生按“站在……看着……扶着……很自然地想起……”的句式练习说话,指导学生按“所见—所闻—所感”顺序连贯有序地表达。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我们的训练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从最简单的训练内容,如仿词、造句、换词、仿说句子,到稍难一些的常用句式、构段方式、仿写片段的练习,再到模仿整篇文章的结构、叙述说明的方法练习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兴趣提高了,想象丰富了,表达能力实现了由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模拟迁移和创造,提高了语言表现力,实现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飞跃。4.想象情境,拓展表达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故事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隐含着作者的灵性思维,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读说写结合点。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文本,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思维的创新。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想象拓展训练:“如果你是小彼得,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角色互换,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自己想对凡卡说些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凡卡》的故事。通过这些拓展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绪能够自由飞翔,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精彩纷呈。
2023-09-01 03:02:351

女同性恋的歌曲有哪些

是内容关于LES的歌曲??不好意思不了解啊~~推荐个电影你看吧《游园惊梦》les向的~~~
2023-09-01 03:02:347

突然来袭的电话面试,该怎么应对?

保持冷静,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可以慢点回答,不要着急,人家问什么答什么,双向选择也没必要太紧张。
2023-09-01 03:0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