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课外传记体文言文训练

2023-09-11 20:20:11
共1条回复
ardim

1. 求一些课外的人物传记文言文

《灵丘丈人》灵丘之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读音hú,量器,腊称之称:通“趁”。

于是,其富比封君焉。丈人卒,其子继之。

未期月期月:整月,蜂有举族去者,弗恤也。岁余,去且半。

又岁余,尽去。其家遂贫。

陶朱公之齐,过而问焉,曰:“是何昔者之熇熇而今日凉凉也熇:读音hè,火旺盛,形容兴旺?”其邻之叟对曰:“以蜂。”请问其故,对曰:“昔者丈人之养蜂也,园有庐,庐有守:看守。

刳木以为蜂之宫刳:读音kū,剖开掏空,不罅不庮罅:读音xià,空隙、裂缝。庮:读音yóu,腐朽。

其置也置:布置,疏密有行:行列,新旧有次:次序。坐有方坐:坐落。

方:方位,牖有乡牖:读音yǒu,窗户。乡:同‘向",方向。

五五为伍,一人司之。视其生息,调其暄寒暄:温暖,巩其架构,时其墐发墐:读音jīn,用泥土塞门窗。

发:打开,蕃则从之析之蕃:读音fán,蕃衍,寡则与之裒之裒:读音póu,聚集,不使有二王也。去其蛛蟊蚍蜉蟊:读音máo,也是一种蜘蛛。

蚍蜉:读音pí,fu二声,大蚂蚁,弥其土蜂蝇豹弥:止息,消除。蝇豹:食蝇蜘蛛,夏不烈日烈:做动词解,烈日下暴晒,冬不凝澌凝:用法和前面的‘烈"同。

凝固。澌读音sī,冰解冻时的声音。

此指冰冻,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灵丘丈人》灵丘之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读音hú,量器,腊称之称:通“趁”。

于是,其富比封君焉。丈人卒,其子继之。

未期月期月:整月,蜂有举族去者,弗恤也。岁余,去且半。

又岁余,尽去。其家遂贫。

陶朱公之齐,过而问焉,曰:“是何昔者之熇熇而今日凉凉也熇:读音hè,火旺盛,形容兴旺?”其邻之叟对曰:“以蜂。”请问其故,对曰:“昔者丈人之养蜂也,园有庐,庐有守:看守。

刳木以为蜂之宫刳:读音kū,剖开掏空,不罅不庮罅:读音xià,空隙、裂缝。庮:读音yóu,腐朽。

其置也置:布置,疏密有行:行列,新旧有次:次序。坐有方坐:坐落。

方:方位,牖有乡牖:读音yǒu,窗户。乡:同‘向",方向。

五五为伍,一人司之。视其生息,调其暄寒暄:温暖,巩其架构,时其墐发墐:读音jīn,用泥土塞门窗。

发:打开,蕃则从之析之蕃:读音fán,蕃衍,寡则与之裒之裒:读音póu,聚集,不使有二王也。去其蛛蟊蚍蜉蟊:读音máo,也是一种蜘蛛。

蚍蜉:读音pí,fu二声,大蚂蚁,弥其土蜂蝇豹弥:止息,消除。蝇豹:食蝇蜘蛛,夏不烈日烈:做动词解,烈日下暴晒,冬不凝澌凝:用法和前面的‘烈"同。

凝固。澌读音sī,冰解冻时的声音。

此指冰冻,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而不渍沃:浇、灌渍:浸泡。其取蜜也,分其赢而已矣赢:赢余,不竭其力也。

于是,故者安,新者息,丈人不出户而收其利。今其子则不然矣。

园庐不葺:读音qì,修葺,污秽不治,燥湿不调,启闭无节,居处臲卼臲卼:读音niè,kuì。摇摇欲坠,出入障碍,而蜂不乐其居矣。

及其久也,蛅蟖同其房而不知蛅蟖:读音zhàn,sī。一种毛虫,蝼蚁钻其室而不禁,鹩鸒掠之于白日鹩鸒:读音liáo,yǔ;‘鸒"字的‘与"和‘鸟"改上下结构为‘与"左‘鸟"右。

一种食蜂鸟,狐狸窃之于昏夜,莫之察也。取蜜而已。

又焉得不凉凉也哉?”陶朱公曰:“噫!二三子识之二三子:你们几位。识:记住,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翻译:灵丘有个老人善于养蜂,年收蜂蜜几百斛,趁岁末出售蜜蜂赚钱。

在这个时期,他富有得比得上有封地的君侯。老人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产业。

没到一个月,蜜蜂就有整窝离开的,他也不担心。一年多,蜜蜂走了大概一般半,又过了一年多,蜜蜂全走了。

他家就穷了。陶朱公到齐国去,经过时就问,说道:“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这里是欣欣向荣而如今是冷冷清清呢?”他的邻居老者回答道:“是因为蜜蜂。”

陶朱公请问其中缘故,回答道:“原来的老人养蜂,园子里有蓬屋,蓬屋有看守。掏空树木做成蜂房,没有裂缝不会腐烂。

它们的布置,疏密有间,新旧有序。坐落有方位,窗户朝向有讲究。

五个为一组五组为一伍,一人管一伍。照顾它们的生息,调节它们的冷暖,加固它们构架,按时打开和封上蜂房的门窗,蕃衍了后代就按照蜜蜂的习性分窝,少了就给它们合并,不致有两只蜂王同窝。

扫除蜘蛛蚂蚁,驱散土蜂和食蝇蜘蛛,夏天不让它们在太阳下暴晒,冬天不让它们在冰雪中受冻,大风吹不会摇摆,雨淋时不会遭浸泡。他取蜂蜜,只是分出蜜蜂剩余的就够了,不用完它们的能力。

这样的话,原有的蜜蜂安心待着,新生的蜜蜂生养得好,老人不出家门就收获利益。如今他的儿子就不是这样了。

园子蓬屋不修理,污秽不清理,燥热潮湿不调节,蜂房的门窗开启关闭没有规律,住的地方摇摇欲坠,出入有障碍,蜜蜂们不喜欢它们的蜂房啊。等这样久了,毛虫和蜜蜂同住一个蜂房也不知道,蝼蚁蛀它们的蜂房也不制止,食蜂鸟在白天掠杀蜜蜂,狐狸在晚上偷窃蜂蜜,没有注意到的。

只管取蜂蜜就完了。如此又怎么会不冷冷清清啊?”陶朱公对弟子说:“啊!你们几个记住,治理国家对待民众可以借鉴此事的啊!”感:比喻得的确很贴切!就是居高临下地将统治者当做取利于民的老爷观念不可取的。

当然,并不是强求那个年代的人们非得明白。

2.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答案 1、且:几乎,重达。

募:招募。 徐:慢慢的。

实:装满,充实。 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

3、怀丙和尚先用两艘大船装满了土,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一根大木头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保持两船对铁牛的拉力平衡,然后慢慢的去掉两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铁牛拉出来。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

②安敢戏君乎: 。 ③如日出之阳: 。

④臣闻之: 。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

(二)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1回:颜回,又称颜渊。2恸(tòng):哀痛之至。

3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4迁:转移。

5贰:重复。 1、本文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发尽白,蚤死 (2) 今也则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门人益亲( ) (2)弟子孰为好学( ) (3)不贰过(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6、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实例。 (三)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

3殊:极、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 A、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

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

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可办粗饭几日 (2) 何必图好吃好着 (3) 莫待无时思有时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

3、由俭入奢。

3. 求5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阅读训练】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

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 )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 )

(二)师旷论学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②臣『安』敢『戏』其君 ( )

③孰与『昧行』乎( ) ④何不『炳烛』乎 ( )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 )

(三)程门立雪《宋史》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 颐既『觉』 ( )

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 )

(四)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 )②衡乃与其『佣作』 (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 )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 )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用四字短语作答)

(五)七录《明史·张溥传》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 )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 )

③日『沃』汤数次( )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 )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 )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 )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六)学弈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②非『然』也 (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 )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②盬(gū):吸饮。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⑴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⑸蜘蛛乃盬 ②其脑果腹而去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

⑴之 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

⑵以 ①以刺刀攫其首 ②以首俯地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⑴然审视殊无所见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

2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21. ⑴听到 ⑵从上往下看 ⑶ 终于 ⑷ 曾经 ⑸离开

22.⑴之 ① 的 ②它,指蜘蛛 ⑵以 ① 用 ②把

23.⑴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2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5. 求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完成题目。

(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二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二也。

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1、(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3)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2、对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三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①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青萝被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②,悟衷散赏③。

(选自《吴朝请集》,作者吴均)【注释】①企:同“岐”,行走的样子。②荡:荡涤,去除秽恶。

累:累赘。颐:养。

③衷:思想。散:闲散随意。

1、本文写青山之美。(1)本文直接描写青山之美的句子有: (2)用侧面烘托手法描写青山之美的句子有: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两句,其意是表达 ( )A、青山很美,然而风雨交加,心绪烦恼。

B、青山很美,山中鸡叫令人心烦。C、青山很美,然而天气不佳,只有鸡鸣之声,没有高雅的音乐,这里的景色也就不吸引人。

D、风雨交加,鸡叫不停,但是见到这样美好的青山,哪里还会不高兴3、假如你能身临其境,面对这样美的青山,你将有怎样的体验? 五、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童仆。)

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

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3、《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六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百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2、由这个故事衍化出的成语是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成语:这个故事说明了:七、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本文表现了屠户的什么性格特点?2、作者对屠户的态度是怎样的?3、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八、揠苗助长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然③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④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

6. 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尝。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之所怪笑。(选自〈百喻经〉)

3.商人位半钱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诚信

(二)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孟,堕于水中。尔时众人无不大笑。(选自〈百喻经〉)

3.不言而喻,故事中的人物是十分愚蠢的.他和你学过的哪则寓言中的任务相似?他们都犯了什么错误?

4.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则故事会给你什么启示呢?

3。刻舟求剑

4.要与时俱进

7. 课外文言文怎么做呢

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首先弄清传记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什么事(了解文言文内容时可参考第三题,考的是文章理解)。

然后开始读文章,通过语感用笔标出重点实词,特殊句式,碰到不会的词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测,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跳过去。读完文章后做题,第一道题一般是考查实词,可以带入句子进行检验,如果该词解释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意思,那么这个选项就是错的。

第二题考查虚词或者是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哪些句子,可用排除法做。第三题考的是文章内容理解,错误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认真比对原文,便可找出答案。

第四题是文言句子翻译,给几分找几个得分点。

相关推荐

李贺作诗文言文答案在线

1. 李贺作诗的阅读答案 《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当时著名文人)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及⑧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⑨儿要呕心乃已耳!”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下》)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就:完成 3.提名;命名. 4.《高轩过》: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5.旦;早上 6.自是:从此 7.奚奴:童仆,奴仆. 8.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9.是:这. 10.闻:听闻. 11.信:相信. 12.牵合∶牵强符合 13.已:停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皇甫铈始闻未信 信: ②援笔辄就如素构 就: ③每旦日出 旦: ④及暮归,足成之 及: 11.下列句中的“之”与“及暮归,足成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鞭数十,驱之别院 B.至之市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3.李贺在孩提时代的作诗轶事,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2分) 答: 答案: 10.(4分)①相信 ②完成 ③早晨 ④等到 11.(2分)A 12.(2分)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13.(2分)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创作。 以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得分。 翻译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 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死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 “李贺作诗”的练习题及答案 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思考与练习]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 *** 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答案】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3.呕心沥血.。 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李贺作诗 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贺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 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4. 请帮我把这篇现代文翻译成文言文可以吗跪求李贺(790年—816年)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生于福昌县昌谷(今宜阳三乡)。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薨于昌谷循故居,年仅二十七岁。 贺出一落魄世家,祖为高祖之父亮(大郑王)。 以非嫡之,又武后时大诛高祖子孙,至贺父李晋肃时,已家道中落,隐沦到了昌谷。 贺少则形细瘦,通眉长爪,形状极富有也。 其天资绝人,七岁即能诗。以为十余岁左右之日,他早已名播,又先为时名公韩愈、皇甫湜所纠觉。 本藉贺之资,可早作功名,为族争光,然此时贺父死矣。当时,服丧以三年一期限,故至元和五年(810年),韩愈始劝贺举进士。 然以有妒贺才之人出言,至于李贺不得试。此谓李贺击巨,是以著许多致其忿心意之。 盖以贺为唐宗室之裔,又有韩愈不绝之引,元和六年(811年月),贺还长安,为九品小官奉礼郎。自此,“牢落长安”三年,虽此心意“视卒如刍狗”,而长矣生活阅,广知道矣,以诗之作上大稔。 以迁调无愿,功名无成,哀愤之情日深。加以妻疾已深,李贺极忧,元和八年(813年)春因病告休期矣回昌谷。 然其不沉,又击南游,欲于南楚、吴越展才。元和九年(814年),其毅然之辞奉礼郎其位,归昌谷“归卧”。 元和十一年(816年),以北方藩镇跋扈,分势猖獗,郗士美讨贼无功,告病至雒阳,友人张彻亦引还。李贺无路,只得强撑病躯,归昌谷居,理所存之词作,寻以病死矣。
2023-09-03 10:50:331

李贺写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李贺写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翻译:敌军如黑云压城,城墙像要塌陷;盔甲映着日光,像金鳞一般闪亮。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半卷红旗,轻骑驰向易水边;天寒霜气凝重,战鼓声低沉不起。为报答国君招纳重用贤才的诚意,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君王血战到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第二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原常务理事朱世英则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认为此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平叛。元和九年(814),李光颜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2023-09-03 10:50:411

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他的代表作都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李白被后人成为诗仙,而杜甫被人称为诗圣,李贺被人成为诗鬼。对于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诗人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是对于李贺这位诗人,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对于他为什么会被人称为诗鬼,大家就更加疑惑了。其实,李贺之所以被人称为诗鬼主要是因为李贺的诗歌作品中多数都是写一些神仙以及一些鬼神之类的,因此大家将他称为诗鬼。一、李贺的简介李贺是我国唐代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为收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大家可能会认为李贺也是和李白和杜甫一样厉害的人物。其实虽然李贺比不上李白和杜甫,但是李贺还诗歌方面也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人物。他是我国古代长吉体类诗歌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我国唐朝时代浪漫主义诗人中的一员。除了被人称为诗鬼以外,他还和唐朝时期著名的李商隐以及李白合称为唐代三李。由此可见,李贺在唐朝诗人中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二、李贺被称为诗鬼的原因李贺之所以会被大家称为诗鬼,并不是因为他的样貌丑陋,长得像鬼一样吓人,而是因为他大多数的诗写的内容都是一些与鬼神有关的。因此,大家将李贺称为诗鬼。三、李贺的作品李贺在唐朝时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既然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自然会给后人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就有我们十分熟悉的《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等。李贺的这些作品能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了李贺作诗的风格,从他诗词中,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大家会称他为诗鬼,同时了解到了李贺其实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诗人。
2023-09-03 10:51:041

李贺作诗的翻译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翻译: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
2023-09-03 10:51:311

李贺作诗的阅读答案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 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 [译文]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答案】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2023-09-03 10:51:381

李贺作诗 使你受到什么启示

要想下笔如有神,就应多积累,好的东西在头脑中随时可以拿出;经常思考,勤于写作,把它当做快乐的事;要注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不可能有好的创作。
2023-09-03 10:51:582

《呕心沥血》中李贺刻苦作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贺作诗非常认真严肃,他每天早上骑一头驴出门,带上一位书童,背着锦囊,遇到心有所得的诗句就扔进锦囊。
2023-09-03 10:52:074

李贺作诗有什么独特之处

李贺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2]《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2023-09-03 10:52:241

李贺写诗的方法对我们写作有何启发?

李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多情、热烈的特点,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李贺写诗的方法对我们写作的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古典文化:李贺是一位古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他广泛涉猎古代诗词、典籍和传说故事,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对于我们写作来说,也可以从古代文化中寻找灵感,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李贺的诗歌富有想象力,常常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写作时,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保持自由奔放的风格:李贺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自由不羁,没有拘束和束缚。写作时,我们也应该避免受到过多的限制和约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风格。关注社会问题:李贺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现象,如贫富悬殊、官场腐败等。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总之,李贺的诗歌创作方法给我们写作带来了很多启发,如借鉴古典文化、发挥想象力、保持自由奔放的风格、关注社会问题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质量。请笑纳。
2023-09-03 10:52:512

“苦吟"诗人李贺的故事阅读答案 李贺作诗有什么特点

没了解。。。。
2023-09-03 10:53:072

李贺作诗中的成语是什么

石破天惊 石破天惊
2023-09-03 10:53:173

能苦吟疾书的翻译

能苦吟疾书翻译: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李贺,字长吉。工诗,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bai诸公游……”出自《李贺作诗》
2023-09-03 10:53:261

李贺作诗翻译

Li He"s poems were separate from other poems in Tang poetic circles.The poems have distincfive aesthetic features in the respects of the forge of poetic language and their concerm for individual life.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  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  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  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  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  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  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  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  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忽  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  “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焱欠)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  女)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  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  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彗)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  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  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  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  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  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书李贺小传后      陆龟蒙     玉溪生传李贺云: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距驴,  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暮归,足成其文。余为  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  受溧阳尉。溧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东  有故平陵,城周千余步,基址陂陀,裁高三四尺。而草木势甚盛,  率多大栎,合数十抱,(艹聚)条蒙翳,如坞如洞。地洼下,积水  沮洳,深处可活鱼鳖辈。大抵幽邃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  樵罩外无入者。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间日,乘驴领小吏经  (暮下土换马)投金渚一往。至,得荫大栎,隐岩(艹条),坐于积  水之旁,吟到日西还,尔后衮衮去,曹务多弛废。今秃躁卞急,
2023-09-03 10:53:351

文言翻译 李贺作诗

李长吉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焱欠)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彗)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噱、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译文: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译文: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
2023-09-03 10:53:442

李贺作诗,打一个生肖

鸡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23-09-03 10:53:592

李贺作诗翻译

译文:李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又古又破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给点补充:“呕心沥血”的来历 “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这个四字成语很有趣,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另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成的。此类组合的成语,在中文成语中并不很多。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所以,李贺每日早晨起床后,就拉出小毛驴骑上去,让书童带好书囊布袋,出外四处周游。随时看到什么便写成诗句,放入书囊中。 知儿者,非母莫属。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更了解孩子身体很差,当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贺一回家,妈妈就检查他的书囊。当发现儿子书囊中存放着太多诗句纸片时,便关切地嗔怪:“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原文是“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原诗写道:“刳(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
2023-09-03 10:54:071

李贺写诗的方法对我们写作有何启发?

“鬼才”给我们的启发有以下几点(我个人的归纳)①他想象丰富奇特。写作要有想象能力。②他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用语要奇特,有自己的感觉。遣词造句要有新意。③他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不要跟风。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与方向。④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别开境界,独树一帜。特别擅长短篇。开创先列。创作出自己的东西。文学与时事相联系。寻找出擅长的方面。⑤,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因此不要一味追求与众不同。不要堆砌无用的花俏东西。⑥需要广阔的社会观察和创作实践,使思想更成熟;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将会更宽广、深刻。
2023-09-03 10:54:281

李贺作诗骑弱马从小奚奴从什么意思

《李贺作诗》中“骑弱马,从小奚奴”的意思是:(李贺)骑着一匹瘦小的马,后面跟着一个小男仆。“从”指跟随。小奚奴:小僮仆。
2023-09-03 10:54:371

李贺作诗中的“是儿要呕心乃已耳”是什么意思

母亲心疼他为了作诗不顾一切的“呕心沥血”般的热情会伤身,于是又爱又恨地说:“这孩子非要把心都吐出来才算完!”
2023-09-03 10:54:461

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2023-09-03 10:55:024

从李贺作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贺什么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特点

他写的诗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有创新
2023-09-03 10:55:123

李贺写诗可以怎么划分段落?

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2023-09-03 10:55:201

出自《李贺作诗》的成语及解释

不知道
2023-09-03 10:55:283

【李贺作诗】中,“能苦吟疾书”如何翻译?“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如何翻译?

,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 祝福你取得好成绩
2023-09-03 10:55:501

“李贺作诗” 习题的答案

C2、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3、共同点:天赋很好,都是少年天才甚至可以说是神童。结局:一个最后平庸了,一个最后成为著名诗人。启示:人的才干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即便是天赋极高的人,假如不注重后天的学习,也会变成平凡的人。
2023-09-03 10:56:114

李贺作诗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wqqqqqqqqq
2023-09-03 10:56:203

本期说道李贺作诗本期的话去找有学问的动物博学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鼠。有学问的人,都进(书)房咬文嚼字。子鼠(mouse),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一位。老鼠小巧玲珑、行动敏捷、灵活多变,子时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
2023-09-03 10:56:281

走近李贺作文800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意想天外,为唐代诗坛中的一个异类。他可算得上是一个诗歌的开拓者。他身材瘦削,双肩微耸,骑着一头瘦驴,行迹瑟缩,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字一句吞吐出如烟似雾般的文字,在烟雾之中,他清瘦的脸庞释放出异彩。他就是李贺。李贺者,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诗歌中喜欢与神仙鬼魅为伴,因后人称其为诗鬼。李贺长得丑。李商隐在《李贺小传》里描绘说:“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又有距眉、虬爪、巨鼻之说,但李贺却有才。《全唐诗》说他“七岁能辞章”,五代时冯贽在《云仙杂记》中也说:“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成三篇。”看来,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文学神童,或是文学天才。提到文学天才,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还有南朝的江淹。方仲永没有读过书,五岁便可“指物作诗立就”,可结果是“泯然众人”;江淹年轻的时候,便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到最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结果被人们所记下来的只有“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可李贺不同。在诗的大道上,他不断地超越自己,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虽然英年早逝,但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八十多首诗歌。人们没有记住他丑陋的外貌和不幸的身世,只会在他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诗歌中细细咀嚼、品味。现今,在文学上出现的神童举不胜举,他们六岁写文章,八岁出专集,十岁发长篇,十二岁入作协,十五便冠以“少年作家”或是“青年作家”称号,当然这些称号都是自封的。现在流行出书热,家长见自己孩子偶尔在一家小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便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文学天才,想方设法为孩子炒作,给孩子出书,出了两本书后,一时声名大作,人人赞之,于是便就成“家”了。可结果呢,到三十岁后,写出的作品和六岁时写出的是一个档次。然而这些洋洋得意的“作家”却不以为耻,将自己的作品说成是儿童文学。论年龄,李贺可算得上是个青年作家吧,可他的诗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呢?纵观李贺一生,也许多不幸。但我认为他是幸运的。可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永远都保持着年轻。只要李贺的诗在,他就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李贺幼年时,就受到大文豪韩愈的赏识。当他听说长安有这么一位少年神童,便亲自登门看望。当他遭到了“争名者”的攻击,说进士的“进”字与贺父李晋肃的“晋”字同音,根据当时的避讳法,李贺不应参加礼部考试。韩愈为此专门写了《讳辩》一文进行驳斥。之后还多次拜访并上奏皇上将其任用。韩愈作为文坛领袖,能如此关爱一位具有文学才能的晚辈,实在是李贺的大幸。现在的文学大“家”们都忙着出书立着,演讲授课,根本没时间顾及晚辈,就更谈不上像韩愈那样亲自登门看望了。如果有哪个文痴登门拜访,这些大家的门槛高的了得。还得好好“意思意思”,才可能见到“贵人”。要想这些文学上的“贵人”推荐一下,就要狠狠地放点血。现在的事情,没有“研究”,是很难解决的。李贺作诗,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拼西凑去模仿别人。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整理成完整的诗文。写诗,是李贺一生最重要的事了,他为之惮精竭虑,呕心沥血。诗,应该是李贺最后的、一切的归宿,他用自己的一生作诗,在诗中寻找自我。诗是他一生全部的寄托和慰藉,全部的光采与美丽。没有诗的李贺,只有悲哀。有了诗,李贺就有了梦,有了梦他就不再孤独,就可以忘掉忧郁,忘记所遭受伤痛。诗中的李贺,经常飘到天上去,在天庭漫步,与仙人交游。美丽的仙女与他相逢,谈笑风声,过着似人又非人的逍遥日子,这样的境界能有几人可及。有了这些诗,李贺就能在唐代华美的王国里傲然独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论,但李贺至少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形象:俊美,飘逸,超凡出尘,有着无限的活力,像一个年轻无暇的梦。
2023-09-03 10:56:381

文言文“伤仲永”和“李贺作诗”中可以看出仲永和李贺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小时候很聪明
2023-09-03 10:56:463

历史上李贺与李商隐有何交集?

李商隐为李贺立过传
2023-09-03 10:56:5611

勤奋,刻苦读书的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2023-09-03 10:57:234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什么

1、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是唐代诗人李贺作诗。2、《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3、译文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似深秋落叶倏然离去,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画栏内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散发着阵阵幽香,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已是苔藓满布。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眼中凝结的泪水如铅水般沉重冰凉。只有枯衰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送别,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上天若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独出长安的承露盘,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2023-09-03 10:57:381

新编文言文助读初中

1.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37、老妇智斗辽敌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译文: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独自留在(唐河)店里。 不一会,有一个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 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用辽语称呼辽兵为“大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 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大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住弓 的一头,俯下身子打水。 老妇人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一路上老百姓观看并称赞她勇敢。 38、苏武牧羊北海上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百般胁诱,武终不屈。 卫律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乃徒武北海上无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 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十九年乃归。 译文:苏武替汉朝出使匈奴,被单于留下,让卫律处置他。卫律百般威胁诱惑,苏武始终不屈服。 卫律告诉单于,单于更加想要让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幽禁在大窑之中,没有饮水和食物。天上下雪,苏武咬着雪,和毛毡一起咽下,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以为他是神人。 于是把苏武迁徙到北海没有人的地方,让他牧养公羊。说:“公羊生下小羊羔才能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挖掘野鼠收藏起来吃,拄着天子授予的符节牧羊,睡卧起身都带着。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汉朝。 2.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37、老妇智斗辽敌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译文: 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独自留在(唐河)店里。不一会,有一个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 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用辽语称呼辽兵为“大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大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住弓 的一头,俯下身子打水。老妇人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一路上老百姓观看并称赞她勇敢。 38、苏武牧羊北海上 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百般胁诱,武终不屈。卫律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十九年乃归。 译文: 苏武替汉朝出使匈奴,被单于留下,让卫律处置他。卫律百般威胁诱惑,苏武始终不屈服。卫律告诉单于,单于更加想要让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幽禁在大窑之中,没有饮水和食物。天上下雪,苏武咬着雪,和毛毡一起咽下,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以为他是神人。于是把苏武迁徙到北海没有人的地方,让他牧养公羊。说:“公羊生下小羊羔才能回来。”苏武到了北海,挖掘野鼠收藏起来吃,拄着天子授予的符节牧羊,睡卧起身都带着。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汉朝。 3.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增订版)105篇,跪求~ 105 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 他担任益昌县令。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者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 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105.娘子军译文翻译原文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惧后害,未知计若何?”妻曰:“公宜速去。 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 妻乃归户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唐高祖的第三个女儿,低微的时候嫁给了柴绍。唐高祖率兵起义,柴绍和妻子商量说:“你父亲想平定混乱的天下,柴绍我想迎接起义军的旗帜,一起离开不可以,单独去又担心后方出事,如何打算呢?”妻子说:“你最好赶快离开。 我一个妇女,到那时自己另会有办法。”柴绍立刻走小路赶往太原。 妻子于是回到酃县,拿出家里的积蓄,组建一支军队来呼应唐高祖,士兵有七万人之多,和唐太宗一齐包围了京城,自称是“娘子军”。京城平定后,被封为平阳公主。 你给出原文 来 我马上翻译 0k?不知道这是不是涅~~。 4. 急 文: 葛洪,丹阳人,家种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也不修理,他常常披着破衣出门,穿着草衣回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他就背起书篓步行到别人家抄书,他买柴火买纸抄书,点燃柴草读书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译。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译文: 葛洪,丹阳人,家种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也不修理,他常常披着破衣出门,穿着草衣回家。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他就背起书篓步行到别人家抄书,他买柴火买纸抄书,点燃柴草读书。 我来评论>> 我来评论>> 5.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第38篇,原文,注释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10 10 10 《《《《论语论语论语论语》》》》十则十则十则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202020山市山市山市山市 蒲松龄蒲松龄蒲松龄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塞翁失马塞翁失马塞翁失马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25252525《《《《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两则两则两则两则 刘义庆刘义庆刘义庆刘义庆 咏雪咏雪咏雪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0 30 30 30 寓言四则寓言四则寓言四则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智子疑邻智子疑邻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 6. 在线阅读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杨振中 第63篇古文的原文及加点子字 原文: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选自《杏林集》 注释: 维:只有以:给偶:妻子隅:角落适:嫁赤子:儿子链:用链子锁暴:突然卒:死亡颔:点头俱:都,一同徒:只有故:原来掣:牵引,拉,牵勒:雕刻逸:逃如是:像这样引:带撷:采摘无以:没什么用来 7.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120以后的原文发一下 一、学 习 1.邴原泣学 2.王冕僧寺夜读 3.匡衡凿壁借光 4.葛洪卖薪买纸 5.任末削荆为笔 6.欧阳修发愤苦学 7.贾逵旁听 8.“囊萤”与“映雪" 9.王欢安贫乐道 10.牛弘笃学 11.高凤专心致志 12.程门立雪 13.宋濂苦学 14.司马光著书 15纪昌学射 16刘羽冲死读书 二、人 品 17.裴度拾金不昧 18.李勉埋金 19.何岳两次还金 20.孙泰克己为人 21.狄仁杰急人之危 22.甄彬还金 23.韩琦大度 24.彭雪琴崇尚俭朴 25.鲁宗道正直 26.钱大昕观弈 27.程氏爱鸟 28.钟弱翁好为人师 29.萧颖士傲物自侮 30 势利鬼吴生 三、抗 敌 31.陈化成抗英 32.钱金玉以身殉国 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34.王长年智斗倭寇 35.关天培力战英舰 36.赵广誓死不屈 37 老妇智斗辽敌 38.苏武牧羊北海上 39.岳飞抗金 40 寇准解国难 四、教 育 41.孟母三迁 42.曾子杀猪 43.陈谏议教子 44.陶母责子 45.车夫妻子的规劝 46.于令仪诲人 47.子路受教 48.仲永的不幸 49.芒山盗临刑 50.艾子杖责孙儿 51愚蠢的父子 五、情 义 52.陆绩怀桔 53.缇萦救父 54.李绩煮粥侍姊 55.宋弘不弃糟糠妻 56.荀巨伯探病友 57.黄仙裳助人 58.季札赠剑 59 刘君良兄弟情深 60.苏琼晓喻普明兄弟 61.缪彤自责感亲人 62.江上处女 63.义猴 64.义犬 65 背诺之人 六、智 慧 66.牧童智取狼子 67.曹冲称象 68.黄怀信巧修龙船 69.刘颇当机立断 70.杨修颖悟 71.白圭经商有道 72.田忌赛马 73.诸葛恪捷辩 74.纪昀妙对乾隆 75.阿柴折箭喻理 76.晏子谏齐景公 77.孙亮识破诡计 78.王粲记忆力惊人 79 优旃反语谏秦皇 七、战 争 80.曹玮诱敌 81贾诩论战 82.孙静疑兵袭王朗 83.廉范以少击众 84.田单大摆火牛阵 85.裴行俭粮车伏兵 86.诸葛亮七擒孟获 87 岳飞大败“拐子马” 八、治 国 88.子奇治县 89.廉范便民 90.季文子以德为荣 91.固桑论人才 92.郑龙谏勿伤百姓 93.裴光德大公无私 94.戴胄执法 95.唐太宗斥邪佞 96.苛政猛于虎 97.宋王出逃 九、断 案 98.县官智断撞车案 99.钱若赓断鹅 100.盲人窃钱案 101.陈述古辨盗 102.张举焚猪识真情 103.赛跑定案 104.张齐贤易产息讼 105.崔仁师平反得人心 106 京师指挥察微决疑 十、文 艺 107.蒲松龄博采 108.曹植七步成诗 109.咏絮才女谢道韫 110.王安石改诗 111.逼真的鼠画 112.金农出口成章 113.岳柱八岁指瑕 114.老农识画 115李贺作诗 下 编 十一、寓 言 116.鹦鹉扑火 117.瞎子摸象 118.饿死狙公 119.枭与鸠对话 120.割肉自食 121.猎人与猎狗 122.巫马其买酖 123 鸩与蛇之争 124.八哥起哄 125.恶鼠的下场 126.不识菱角的人 127.千金买马骨 128 拔苗助长的人 十二、成 语 129.狐假虎威 130.画蛇添足 131.两败俱伤 132.朝三暮四 133.塞翁失马 134自相矛盾 135.一箭双雕 136.三令五申 137.鹬蚌相争 138.刻舟求剑 139.叶公好龙 140.纸上谈兵 141.杞人忧天 142.专心致志 143.空中楼阁 144.曲突徙薪 十三、志 怪 145.董永遇仙记 146.田螺姑娘 147.佽非斩蛟 148.宋定伯捉鬼 149.姜三莽吓退鬼魅 150.安阳亭书生斩妖 151.田不满怒斥骷髅 152.鬼怕恶人 153.鲍君庙兴衰 154.干将莫邪 十四、文言文自测题 155.掩耳盗钟 156.铁杵磨成针 157.齐人攫金 158.迂公修屋 159.狂泉 160.越人溺鼠 161.愚人食盐 162.鲁人锯竿入城 163.外科医生 164.黠狼 165.杀驼破瓮 166.守株待兔 167.画龙点睛 168.商鞅立木重赏 169.黠猱 170.欧阳询观古碑 171.郑人买履 172.叶廷珪抄书 173.红毛毡 174.喻皓造塔 175.文章要多做 176.钩刺狼腭 177.鸽 178.越人养狗 179.拷打羊皮定案 180.小人 181.眉眼口鼻争能 182.猴子井中捞月 183.狼施威 184.假人 185.道士救虎。
2023-09-03 10:57:451

李廷彦作诗文言文

1. 文言文《陈师召作诗怨马》的意思 原文: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上止二诗,非良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 [注]李东阳:明大臣,字宾之,号西涯,天顺进士,孝宗时为文渊阁大学士,武宗时为首辅,善文章书画。陈师召即当时学者陈音。 译文:李东阳曾得到一匹好马,送给陈师召骑着上朝。回来后,做成两首,心中奇怪,还马给李东阳,说:“我以前骑的马上朝回来必成六首诗;这匹马上只能成二首诗,不是好马。”李东阳笑着说:“马是以走的快为好马。”陈师召想了良久,又骑着马走了。 陈师召有些迂腐,他忽略了马行走的速度,既然两点间的距离已经固定了,马跑得快了所用的时间当然就短了,愧斋先生也就作不出六首诗了,他却把这怨到了马的身上,所以李东阳才说“好马跑得快”。这则短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认识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囿于成见。 2. 李治彦作诗古文翻译 (⊙v⊙)嗯,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我觉得是以下的,,吧《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当时著名文人)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 及⑧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⑨儿要呕心乃已耳!”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下》)翻译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 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 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 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死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注释1.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就:完成 3.提名;命名。 4.《高轩过》: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5.旦;早上 6.自是:从此 7.奚奴:童仆,奴仆。 8.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9.是:这。 10.闻:听闻。 11.信:相信。 12.牵合∶牵强符合 13.已:停止。 3. 文言文《陈师召作诗怨马》的意思 原恋驼节徽惬和界偷兢辣文: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上止二诗,非良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 [注]李东阳:明大臣,字宾之,号西涯,天顺进士,孝宗时为文渊阁大学士,武宗时为首辅,善文章书画。陈师召即当时学者陈音。 译文:李东阳曾得到一匹好马,送给陈师召骑着上朝。回来后,做成两首,心中奇怪,还马给李东阳,说:“我以前骑的马上朝回来必成六首诗;这匹马上只能成二首诗,不是好马。”李东阳笑着说:“马是以走的快为好马。”陈师召想了良久,又骑着马走了。 陈师召有些迂腐,他忽略了马行走的速度,既然两点间的距离已经固定了,马跑得快了所用的时间当然就短了,愧斋先生也就作不出六首诗了,他却把这怨到了马的身上,所以李东阳才说“好马跑得快”。这则短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认识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囿于成见。
2023-09-03 10:57:551

《李贺作诗》全文是什么

《李贺作诗》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译文: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做文章,,韩愈、皇甫铈刚听说的时候不相信,到他家里去,让他(李贺)做诗,他挥笔就写好了,如同事先就构思好了一样, 他将诗命名为高选过, 两人非常惊讶,他也出名了,每天日出时候,骑小马,带着小随从,背着锦囊,见到喜欢的东西,就写下来放在斤囊里,从来没有先出题后做诗,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戒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名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 “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2023-09-03 10:58:592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②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③。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④,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⑤程课⑥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⑦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新唐书》译文 :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023-09-03 10:59:117

李贺作诗怎么翻译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

1、李贺作诗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⑦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2、译文: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_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023-09-03 10:59:421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翻译: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2023-09-03 10:59:533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

根据公开资料,《作诗》的作者不是李贺,是唐朝诗人刘叉。
2023-09-03 11:00:082

李贺作诗 使你受到什么启示

要想下笔如有神,就应多积累,好的东西在头脑中随时可以拿出;经常思考,勤于写作,把它当做快乐的事;要注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不可能有好的创作。
2023-09-03 11:00:442

《李贺作诗》这篇古文的意思是什么?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2023-09-03 11:00:542

李长吉作诗文言文

1. “李贺作诗”的练习题及答案 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思考与练习]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 *** 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答案】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3.呕心沥血.。 2. 李长吉小传的翻译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噱、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哗触糕吠蕹杜革森宫缉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3. 呕心之作 文言文 李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又古又破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给点补充:“呕心沥血”的来历 “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这个四字成语很有趣,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另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成的。此类组合的成语,在中文成语中并不很多。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所以,李贺每日早晨起床后,就拉出小毛驴骑上去,让书童带好书囊布袋,出外四处周游。 随时看到什么便写成诗句,放入书囊中。 知儿者,非母莫属。 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更了解孩子身体很差,当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贺一回家,妈妈就检查他的书囊。 当发现儿子书囊中存放着太多诗句纸片时,便关切地嗔怪:“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原文是“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 原诗写道:“刳(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 人们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了。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焱欠)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彗)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 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噱、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 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 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 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 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 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 4. 《李贺作诗》这篇古文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翻译: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 *** 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5. 推敲文言文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诗人用敲而不用推,一 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据说年轻时天资不佳,却酷爱诗歌,与表妹怄气后出家当了和尚,并声称写不出好诗,绝不愿还俗.一天,偶有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其中该用“推”或“敲”,贾岛犹豫不定.后来,京兆伊韩愈问清情况,认为用“敲”字好,因为“敲”字以动衬静,更能突出夜之深、境之静.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此句“推”或“敲”的运用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辩.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认为用“推”字好,有利于突出夜深,寺里和尚都已歇息.一个和尚步月归寺,推开虚掩的寺门进去.“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写他拜访友人未遇这样一桩生活琐事,它之所以流传人口,主要在颔联.颔联描写自己步入幽居所见所闻的景色.句中的“僧”,是作者自称,作者早年曾皈依空门.诗人写景,难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景致,此即北宋诗人苏轼所谓“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是也.此诗巧妙地抓住了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瞬间.请看,月色皎洁,池水潋滟,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寂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在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鸟宿 ”在高处,是静景,“僧敲”在低处,有动态,有音响,一高一低,一静一动,相互配合得多么和谐.而且,我们还可以想象,这敲门的“笃笃”之声,定会惊动宿鸟 ,或引起它们零乱不安的啼鸣 ,惊而飞出,察看动静后复又返巢栖宿.十个字,意象密集,境界幽绝.[录自《唐诗鉴赏大典》]关于这一联中的“推敲”二字,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 .据《唐诗纪事》卷四十记载,贾岛在长安等待应举,某日,骑驴上街,忽得此二句诗,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恍惚间冲犯了当时任京兆尹的诗人韩愈的仪仗队,当即被捉问.贾岛具实回答.韩愈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二人遂结为诗友.由此可见贾岛作诗锻字炼句的刻苦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故事,后来成为文学创作中讲究斟酌字句的佳话.但是,在这联诗中,究竟是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佳?有唐诗专家云:“推门无声,敲门有声;‘推"字音节哑,‘敲"字音节亮;四野静谥,皓月舒波,此时一缁衣僧,举手笃笃敲门,声响回荡空间,境界倍见幽迥.”(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这是说“敲”字胜于“推”字.多数人或许都赞成这意见 .画家吴冠中云:“敲则有声,与静对照.但这情境中突出了静与闹之对照是否破坏了整体调子,夹进了音响反而在画面落下了败笔 .推门,无声,不写声,只着笔于推之动作,画出了运动中的线 ,与‘ 宿 "相对照,显得比‘敲"更和谐,不失画面的统一 .”他从绘画的角度提出异议,指出“推”胜于“敲”,亦是妙解.[录自《唐诗鉴赏大典》]。 6.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 《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当时著名文人)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及⑧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⑨儿要呕心乃已耳!”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下》) 翻译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 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死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注释 1.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就:完成 3.提名;命名。 4.《高轩过》: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5.旦;早上 6.自是:从此 7.奚奴:童仆,奴仆。 8.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9.是:这。 10.闻:听闻。 11.信:相信。 12.牵合∶牵强符合 13.已:停止
2023-09-03 11:01:201

李贺作诗翻译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死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023-09-03 11:01:471

李贺作诗的翻译与解词鉴赏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李贺拜访他们时,(他们)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驴,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他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他人牵强附和旧章法一样。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中。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023-09-03 11:01:571

李贺作诗中“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中的“是”是什么意思

这时
2023-09-03 11:02:052

“李贺,字长吉。工诗,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是什么意思

李贺,字长吉。工诗,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出自《李贺作诗》,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注释】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2、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3、素构:早就构思好的。4、目:动词,拟题目。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6、自是:从此。7、旦:早上。8、奚奴:童仆,奴仆。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9、牵合:牵强符合。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11、是:这,这样。12、率:特殊13、省:反省14、呕:竭尽【翻译】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www.SlkJ.orG。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2023-09-03 11:02:131

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如此看来,他作诗的态度应该是随心、随性,大胆、思维跳跃性高。
2023-09-03 11:02:512

李贺作诗最后一句翻译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⑧儿要呕心乃已耳!” 翻译: 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 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编辑本段注释 ①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②就:完成 ③提名;命名。 ④《高轩过》: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⑤自是:从此 ⑥奚奴:童仆,奴仆。 ⑦程课:定额;定限。 ⑧是:这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 诗人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2023-09-03 11:02:591

李贺作诗中的闻字是什么意思?

听的意思
2023-09-03 11:03:083

“李贺作诗”的练习题及答案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答案】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2023-09-03 11:0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