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对吗

2023-09-16 14:47:43
共1条回复
真可

1、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

2、一字千金,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3、一字千金的来历: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相关推荐

一字千金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一字千金”典故与吕不韦有关。一字千金,拼音:yī zì qiān j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的原义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宾语,含褒义。出处: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南朝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一字千金”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卫国濮阳有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非常富有。他经常到赵国邯郸经商,就在那里遇见了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吕不韦见了异人,觉得如果帮他登上王位,将来自己肯定会获利万倍。于是,吕不韦就和他结交,并且给他出谋划策。异人在吕不韦的资助下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后嬴政继承了王位,称吕不韦为“仲父”,由他摄政。吕不韦请人依自己的专长,编写许多篇文章,然后将这些作品集合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定名为《吕氏春秋》。吕不韦对这部书非常得意,就把它刻在巨简上,挂在秦都咸阳的城门上,并贴出告示说:“各方人士如果有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赐千金。”并把千两黄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字千金
2023-09-06 00:28:161

一字千金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吕不韦。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因为曾是商人,被文武百官轻视,于是在思考后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并将书公布在秦国首都的城门旁,表示改动一个字的人能得赏金千两。“一字千金”的原义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宾语;含褒义。一字千金成语出处: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一字千金”。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2023-09-06 00:28:312

一字千金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一字千金典故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吕不韦为了更好的完善《吕氏春秋》,贴出公布:谁要能改动《吕氏春秋》一个字就奖励千金。吕不韦作为商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帮助当时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登上王位,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   吕不韦,是卫国人,早年在阳翟经商,将在赵国当质子的异人带回秦国,帮助其登上王位,官拜相国,为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后来辅佐秦王嬴政,官拜相邦,尊称“仲父”,后来被流放。途中饮鸠自杀。   一字千金出自于吕不韦,当时各个国家都有文人,礼贤下士,名扬四海,而秦国却没有,为了帮助秦国,他也开始招揽文人学士。后来他组织文人编著《吕氏春秋》,其内容涉及到了各种所见所闻,还有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道理.他把书的内容贴在城门上,悬赏一千金请求各国文人发现问题进行改动,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一字千金现在主要是指文字很精美,一个字可以价值一千金。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一字千钧,这个词是形容一个字有千钧重,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文章文辞精美的意思。
2023-09-06 00:29:141

9月23日蚂蚁庄园答案与解析:成语一字千金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今日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的问题是关于成语的, “成语一字千金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这个一字千金很多人经常用但是不知道背后的典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问题:成语“一字千金”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吕不韦B、季布答案:吕不韦解析: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典故: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2023-09-06 00:29:231

成语“一字千金”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023-09-06 00:29:322

与成语一字千金有关的历史人物介绍

1、成语一字千金与吕不韦有关。2、在吕不韦的权力鼎盛时期,招纳三千门客著成《吕氏春秋》一书,告示说增改一字赐千金,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内容追求尽善尽美,也促成了其集先秦杂家之大成,成为秦杂家的代表作。“一字千金”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用来形容文章不可修改、价值很高的成语。当人们夸赞某人诗文精妙时,可用“一字千金”进行赞美。
2023-09-06 00:29:511

一字千金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一字千金典故与吕不韦有关。战国末期,卫国濮阳有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非常富有。他经常到赵国邯郸经商,就在那里遇见了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共有兄弟二十多人,他排行在中间,而且又在赵国当人质,所以并不受秦王的宠爱。吕不韦见了异人,觉得如果帮他登上王位,将来自己肯定会获利万倍。于是,吕不韦就和他结交,并且给他出谋划策。不但如此,吕不韦还拿出大量金钱帮助异人筹划回国竞争太子之位的事情。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宠妾赵姬送给异人为妻。异人在吕不韦的资助下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庄襄王为了报恩,便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将河南洛阳十万户封作他的食邑。但是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于是赵姬十三岁的儿子嬴政继承了王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嬴政尊吕不韦为“仲父”,由他摄政,这样国家的大权就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了。当时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四大公子天下闻名,而且这几人门下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觉得像秦国这样的大国,却没有那四个国家名气大,心里很是不快,于是也广纳贤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很快也招揽了三千门客。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把这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这些门客中,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吕不韦请他们依自己的专长,编写许多篇文章,然后将这些作品集合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定名为《吕氏春秋》。这是一部杂书,内含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多篇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了天地万物,囊括上下古今,堪称一本奇书。吕不韦对这部书非常得意,就把它刻在巨简上,挂在秦都咸阳的城门上,并贴出告示说:“各方人士如果有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赐千金。”并把千两黄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可是围观的学者百姓没有一个人出来,谁不知道吕不韦当时是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的秦国宰相,哪有人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吕不韦个人信息: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姜子牙23世孙。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吕不韦编写的《吕氏春秋》内容包涵哲学、史学、政治、道德、天文、地理、农业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尤其对后稷以来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是战国秦汉之际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著作。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在思想上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有严谨体系的学术著作。
2023-09-06 00:29:581

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吕不韦
2023-09-06 00:30:3011

一字千金的成语来自哪个历史人物

吕不韦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 (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 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 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 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 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2023-09-06 00:31:023

精锐老师留的国学作业:成语”一字千金“说的是谁的典故

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他到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人),并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异人为妻,待异人继位后,便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把它们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一部杂书,内有天文地理、见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辈六卷,共二老一辈多万字,在当时稳得上是一问巨著.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了有权势的人,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2023-09-06 00:31:101

请问一字千金的典故是什么?

补充楼上的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产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采纳哦
2023-09-06 00:31:192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典故

我只知道徙木为信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是,为了取信于民,让自己的变法顺利推行而采取的措施.
2023-09-06 00:31:493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对吗

1、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 2、一字千金,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3、一字千金的来历: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2023-09-06 00:31:561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丞相吕不韦写的吕氏春秋,说是谁能改一字就赏千金
2023-09-06 00:32:052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入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思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023-09-06 00:32:151

一字千金的典故 一字千金典故介绍

1、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2、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值得投资的稀有“货物”,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 3、于是,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的华阳夫人。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儿子的她(生过一个,死掉了)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 4、异人当了秦庄襄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继承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的手中。 5、在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通常都被人们瞧不起。吕不韦虽然做了宰相,但文武百官都清楚他的过去,既看不起他,也不服他。吕不韦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必须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6、当时养士之风甚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这四君子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并以此互相夸耀、竞争而闻名于各诸侯国。当时,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最为雄厚,吕不韦心想:自己身为强大秦国的相国,但门下的宾客反而不如四君子多,委实令人羞愧。于是他派人四处招纳士人,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后来他门下的宾客多达三千人。 7、有一天,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他接着问其它:“还有其它的好办法吗?” 8、过了一会儿,有一位门客说:“我们大家都清楚,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著有《春秋》;孙子很会打仗,他写了《孙子兵法》。我想,如果我们也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 9、吕不韦听了很高兴,就立即组织他的门客开始这项工作。他再分门别类,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计20多万字。吕不韦自以为这部书包罗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为《吕氏春秋》。 10、后来,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 11、“一字千金”后来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2023-09-06 00:32:241

一字千金历史人物是谁

一字千金的历史人物是吕不韦,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宰相,身居高位,手握要权,却因为出身商贾而备受轻视,于是他广招门人,想改变现状。后来他的门人们开始编撰书籍,他对书进行分门别类,并悬挂在秦国城墙,表示谁能改动一字就赏金千两。 一字千金历史人物是吕不韦 一字千金历史人物是吕不韦,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宰相,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却因为出身商贾而备受轻视,于是他广招门人,想要改变现状。 后来,他的门人开始编撰书籍,吕不韦对这本书进行分门别类,并将其命名为《吕氏春秋》,悬挂在秦国都城的城墙上,表示谁能对这本书删减一个字,赏金千金。 各国文人由此而来,吕不韦的声望也因此得到提升。后来,一字千金常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用于赞誉作品。
2023-09-06 00:32:311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一字千金(拼音:yī zì qiān j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字千金”的原义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宾语;含褒义。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一字千金”。成语寓意:在吕不韦的权力鼎盛时期,招纳三千门客著成《吕氏春秋》一书,告示说增改一字赐千金,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内容追求尽善尽美,也促成了其集先秦杂家之大成,成为秦杂家的代表作。“一字千金”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用来形容文章不可修改、价值很高的成语。当人们夸赞某人诗文精妙时,可用“一字千金”进行赞美。“一字千金”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宾语;含褒义;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作者简介: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2023-09-06 00:32:591

一字千金的人物是谁

词 目 一字千金 发 音 yī zì qiān jīn 释 义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 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示 例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2023-09-06 00:33:472

“一字千金”典故是由谁而来?

“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2023-09-06 00:33:571

“一字千金”典故是由吕不韦而来?

“一字千金”典故是由吕不韦而来? 1.错误 2.正确 正确答案:正确 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一字千金”后来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同题库A6类似)
2023-09-06 00:34:051

请问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成语「一字千金」,意为一个字值一千金 1、最早和吕不韦有关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西汉.刘安写的《淮南子》及公孙宏写的《公孙子》也一字值百金.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载:「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字值百金.公孙宏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亦谓字值百金.」 3、晋朝王献之一字千金则货真价实.据其《自论书》云:「扬州市一老母,姓沈名光姜,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遂於匙面作一『夜』字,令便市价,近观者三,远观者二.经数日,遂获千金.」这一字千金还真兑现了. 4、明.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载,宋高宗赵构获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悬赏以千金易一字. 5、明朝杨维桢则有「一诗千贯」的恩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二国事类》载:「太祖初如会稽,杨廉夫见,令赋《钟山诗》,廉夫援笔立就曰:『钟山千仞楚天西,玉柱曾经御笔题;云护金陵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气吞江海三山小,势压乾坤五岳低;愿效华封陈敬祝,万年圣寿与天齐.』太祖曰:『此诗值一千贯.今日庶事方殷,姑赐五百.』」
2023-09-06 00:35:082

一字千金是哪个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的吕不韦,相传当时他让自己门下的食客作了一部《吕氏春秋》,把内容发布在城门上广邀天下士,有谁可以在原著内容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删掉一个字就悬赏一千黄金。
2023-09-06 00:35:183

一字千金是哪个历史人物

一字千金是哪个历史人物?吕不韦一字千金,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zì qiān jīn,意思是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 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 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 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 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 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 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 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 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 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 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2023-09-06 00:35:281

一字千金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2023-09-06 00:35:384

一字千金典故

1、一字千金,意思是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2、这个成语的典故与战国末期的吕不韦有关系。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2023-09-06 00:35:461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2023-09-06 00:35:553

一字千金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吕不韦
2023-09-06 00:36:043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吕不韦秦国相国吕不韦门下拥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这些文人在他组织下共同编写了一部二十六卷二十多万字的巨著,内容包罗万象,通贯古今,题名为《吕氏春秋》. 书成之后,他下令把全书张挂在京城咸阳的市门上,一旁放着千金重赏,公开宣布说:“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去一字者,赏给千金.”著作公布一个多月,前来观看的人成千上万,却始终没有一个人出来改动一字、领取千金之赏.于是,吕不韦下令集中人力抄录全文传送各地,他的名声因此远扬天下. 出  处《史记·卷八十五》:“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023-09-06 00:36:242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自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课文翻译: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典故三: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典故4 :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2023-09-06 00:36:331

一字千金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成语典故1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一字千金成语典故2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思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声望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023-09-06 00:36:401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

应该是 么尼
2023-09-06 00:36:535

一字千金是哪个历史人物

吕不韦
2023-09-06 00:37:132

一字千金主人公是谁三国人物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商人!
2023-09-06 00:37:212

吕不韦一字千金故事,一字千金的典故寓意

一字千金的典故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派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60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8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63子篇。六论每论有6篇,共计36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2023-09-06 00:37:421

一字千金的典故出自哪里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入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思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023-09-06 00:37:511

谁知道一字千金的由来?

吕不韦及其门客写成《吕氏春秋》,为证明该书的精确性,放出话来谁能改动书里一个字就商千两黄金,着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2023-09-06 00:38:016

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37701.html?wtp=tt
2023-09-06 00:38:162

一字千金的典故是由谁而来的

1、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2、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3、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2023-09-06 00:38:251

精锐老师留的国学作业:成语”一字千金“说的是谁的典故?

出自《史记 吕不韦传》,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
2023-09-06 00:38:334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是如何得来的。

的确同吕不韦有关,他让人挑他写的《吕氏春秋》中的毛病,一字奖励千金。
2023-09-06 00:38:502

成语“一字千金”原是指哪部作品无法增删一字的典故?

成语“一字千金”原是指哪部作品无法增删一字的典故? 正确答案: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023-09-06 00:38:581

一字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

一字千金金主要讲了了什么么内容,你获得得了什么启发
2023-09-06 00:39:312

一字千金的典故

  1、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2、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值得投资的稀有“货物”,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   3、于是,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的华阳夫人。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儿子的她(生过一个,死掉了)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   4、异人当了秦庄襄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继承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的手中。   5、在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通常都被人们瞧不起。吕不韦虽然做了宰相,但文武百官都清楚他的过去,既看不起他,也不服他。吕不韦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必须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6、当时养士之风甚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这四君子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并以此互相夸耀、竞争而闻名于各诸侯国。当时,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最为雄厚,吕不韦心想:自己身为强大秦国的相国,但门下的宾客反而不如四君子多,委实令人羞愧。于是他派人四处招纳士人,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后来他门下的宾客多达三千人。   7、有一天,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他接着问其它:“还有其它的好办法吗?”   8、过了一会儿,有一位门客说:“我们大家都清楚,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著有《春秋》;孙子很会打仗,他写了《孙子兵法》。我想,如果我们也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   9、吕不韦听了很高兴,就立即组织他的门客开始这项工作。他再分门别类,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计20多万字。吕不韦自以为这部书包罗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为《吕氏春秋》。   10、后来,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   11、“一字千金”后来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2023-09-06 00:39:461

‘一字千金’的历史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 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 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成语“一字千 金”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2023-09-06 00:40:013

一字千金、一诺千金、一饭千金、一掷千金分别是谁的典故

一字:吕不韦或钟峻一诺:季布一饭:韩信一掷: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2023-09-06 00:40:171

一字千金的典故?

一字千金的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做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变成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当时吕氏把这本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此时的记录,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使用形容发表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发表文章在修辞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而且还增加了教师本身的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变成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形形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2023-09-06 00:40:271

孺子可教十面埋伏一字千金负荆请罪背水一战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是谁都是谁?

孺子可教:出自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的人物张良。十面埋伏: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程昱。一字干金: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的人物吕不韦。负荆请罪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人物廉颇入木三分出自唐.韦续《墨薮.王逸少笔势传》人物王羲之|
2023-09-06 00:40:392

一字千金的人物是谁?

你好,据我所知,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3-09-06 00:41:252

一字千金的典故

一字千金的典故如下: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023-09-06 00:4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