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2023-09-24 00:37:03
共1条回复
瑞瑞爱吃桃

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的记载中,屈原是楚国的大臣,遭遇陷害,被贬黜。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米团,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粽子的种类,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粽子馅上分,咸粽有肉粽、咸肉蛋黄粽、香菇粽、鲍鱼粽、莲子粽等,甜粽有水果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芋粽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地区的人爱吃碱水粽、白粽。北方粽子多是简单白米、赤豆、枣,蘸着白糖。而在南方,粽子口味丰富,鲜肉、鲜肉、火腿、蛤蒌、蛋黄、豆沙、排骨、蜜枣、莲蓉等。

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相关推荐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食物。相传屈原在投江的之后,周围百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侵蚀屈原的遗体,纷纷往水中投去糯米,后发展成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其实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人们用粽子来祭祀三闾大夫,实是因当时风俗所致。粽子简介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2023-09-09 00:41:36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由来

古代的时候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人跳入汨罗河百姓很伤心为了他不被吃,都往里面投包着的饭团等,演变成了人们现在叫的粽子,在现在吃粽子也有一种祈福的说法。
2023-09-09 00:41:452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因遭遇陷害投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自发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也就是我国最早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习俗,无论是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吃粽子来祭奠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至今已流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除了传统习俗吃粽子以外,还有扒龙舟、挂艾草、菖蒲、放纸鸢、拴五色丝线等风俗活动。
2023-09-09 00:42:00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吃粽子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一种端午习俗,相传在五月初五那天爱国诗人屈原怀抱大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所以吃粽子就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023-09-09 00:42:241

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2023-09-09 00:42:598

端午节吃粽子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来历100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怎么来的吗?如下为端午节吃粽子来历1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端午节吃粽子来历1   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粽子已发展成为终年可见的民间风味美食。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之别,但其中著名龙舟粽的生产地却在中原郑州,亦南亦北,口味丰富,有如有菠萝粽、黑糯花生粽、绿豆蓉粽、板栗粽、桂花红豆粽、紫糯八宝粽、蜜枣山药粽、薏米果仁粽、叉烧粽、板栗猪肉粽、香菇肉粽、台湾经典肉粽、港式鲍鱼粽、粤式瑶柱粽、嘉兴蛋黄肉粽、苏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圆莲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顾到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审美”,且口味之多,足可以可申请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又岂是一个整天叫嚣着掠夺中国文化的.棒子国能比拟的?   现在包粽子还是按照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的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来包裹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来历2   端午节,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100字1   盼望着,快点到端午节吧,每年我们都在家里过着端午节,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   这天,妈妈在厨房里包粽子,做鲜美可口的饭菜。我和爸爸在客厅里下棋。终于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围着桌子吃着粘软的粽子和美味的饭菜。把我撑得肚皮像球一样。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的。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100字2   今天早上,妈妈给我蒸粽子吃。粽子一般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三角形,一种圆形,都是我们常见的粽子形状。粽子用荷叶包着,再用几条线把荷叶捆住,不让荷叶分开。粽子蒸好了,妈妈用剪刀把线剪开,再把荷叶一层层剥开,荷叶里面是白白的,黏黏的粽子,我连忙拿了一把勺子,吃了一口,发现里面还有小小的黄豆,金黄的蛋黄,油油的猪肉。我一口接着一口吃,因为太好吃了,粽子一下子就被我吃光了。   粽子真好吃呀! ;
2023-09-09 00:43:331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23-09-09 00:43:512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导读:吃了多么多年粽子,讨论过那么多年粽子的口味,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吗?想必大家不是很清楚吧,据历史记载,吃粽子一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那时候叫做“角黍”、“筒粽”。后来经过流传发展,成了现今的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还伴随着纪念屈原的故事,以下是我带来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传说一:纪念屈原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传说二:“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吃粽子的历史发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023-09-09 00:44:141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是什么?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
2023-09-09 00:44:243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爱国是诗人
2023-09-09 00:44:4813

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是: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也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等。至今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2023-09-09 00:45:18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纪念屈原
2023-09-09 00:45:3213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

说到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和意义【简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问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另外,还有人想问为什么吃粽子,赛龙舟。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相传公元前340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医生屈原面临亡国之痛。5月5日,他悲愤交加地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古洛河。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用竹筒往河里灌米。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每天人们都用竹筒盛米,扔到河里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关晖粽子”的由来。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后来用艾叶或者芦苇叶和荷叶包粽子?据记载,公元755-79000年,汉朝建武年间,长沙人夜里梦见一个自称三闾博士的人,对他说:“你祭祀的东西都被河里的龙偷走了,可以用艾叶包起来,系上五色丝线。龙最怕这两样东西。答”于是,人们用“用野树叶包裹”制作“玉米小米”,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端午食品。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重和怀念。你为什么在端午节挂香包?相传公元前340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医生屈原面临亡国之痛。5月5日,他悲愤交加地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古洛河。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用竹筒往河里灌米。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每天人们都用竹筒盛米,扔到河里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通宗粽子”的由来。一般来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事实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是一种常见的民间食品,最早并不固定在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祀屈原,是后人联想形成的,只是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事实上,吃粽子,一个流行的“寒食节”,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起源早于端午节吃粽子。直到现在,清明前一天吃粽子的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流行。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还有中药益智仁。煮熟的饺子被称为“益智饺子”。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大唐粽子”在祭日有记载,“蜜饯粽子”在宋代就有了,就是把水果放进粽子里。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由茭白叶变为茭白叶,于是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添加材料有豆酱、猪肉、松子、枣、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河后,人们特意将粽子包裹起来,使河中的鱼不吃屈原的尸体,再放入河中喂鱼,就演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起源于打捞屈原。还有吃粽子,做香囊,源于把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粽子,而不是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发臭,人们把香囊扔进了河里。端午节吃粽子作文。这些是我年轻时老人传下来的。现在我老了,我有责任把它们传递下去,让后来人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戴香包。龙舟河事实上,“赛龙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鼓声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并玩划舟游戏,以娱神娱人,是仪式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后来,除了纪念屈原,在不同的地方,赛龙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端午节吃粽子的建议。江浙一带划龙舟,有纪念本土出生的现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晚的龙舟上,灯火装饰,它来回穿梭,水上水下。场面感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插秧胜利,祝愿丰收。云南的傣族同胞在泼水节比赛划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红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是不同的。直到今天,在南方许多江、湖、海接壤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乾隆二十九年,台湾省开始举行龙舟比赛。当时的台湾省知事江在台南市鹤溪半月池主持了一场友谊赛。现在每年五月五日在台湾省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有种族。此外,龙舟赛艇首次传入日本、越南和英国等周边国家。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全国性体育比赛项目,每年都举办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第一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举行。轮渡比赛前举行“龙头祭”,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给龙头“涂色”后,祭司念颂词,为龙头“开灯”。然后,所有参加龙舟节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龙头抬到古洛河边,赶去赛龙舟。6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竞赛、博览会和联欢会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从那以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比赛将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以上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相关的内容,都是精心整理的,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和意义【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09 00:46:52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故事一年级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有很多种,最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相传屈原跳河以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所以纷纷往河里扔粽子。慢慢延续下来就变成了在端午节要吃粽子。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吃粽子之外还有赛龙舟、吃咸蛋等。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023-09-09 00:47:131

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 要短一点 100字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毅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的节日。
2023-09-09 00:47:473

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如下:1. 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贬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都,屈原在流放过程中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2. 驱赶蛟龙:传说,在每年五月初五这天,蛟龙会活跃起来,为了驱赶蛟龙,人们将粽子扔到水中。3. 求子:在民间,包粽子时也会在某些粽子中裹上花生、红豆等,象征着“儿子丰富”。4. 丰收:粽子也象征着丰收,预示着农民在夏天会有大丰收。以上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3-09-09 00:47:584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划龙舟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并被正式定为端午的节庆食物。后来,伴随着纪念人物说的出现,端午食粽也被赋予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意义。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等。其中,扒龙舟和端午食粽是流传最久、最广的两大礼俗。划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划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划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等说法。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死后,人们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往江中投粽子等食物,防止鱼虾啃食他的尸体,此后端午节划龙舟的活动就流传下来了。
2023-09-09 00:48:341

端午过节为啥要吃粽子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2、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3、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4、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5、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6、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7、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2023-09-09 00:48:421

关于端午节要吃粽子的故事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自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2、粽最初是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并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物。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2023-09-09 00:48:50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1、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2、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023-09-09 00:49:17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就要到了,我们知道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那么你对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了解多少?接下来我和大家介绍下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故事,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一:纪念屈原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二:“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2023-09-09 00:49:271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简介

端午节吃粽子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一种端午习俗。在《史记》的记载中,屈原是楚国的大臣,遭遇陷害,被贬黜。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米团,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粽子的传统形式: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粽子的种类,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粽子馅上分,咸粽有肉粽、咸肉蛋黄粽、香菇粽、鲍鱼粽、莲子粽等,甜粽有水果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芋粽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地区的人爱吃碱水粽、白粽。
2023-09-09 00:49:341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食物。相传屈原在投江的之后,周围百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侵蚀屈原的遗体,纷纷往水中投去糯米,后发展成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其实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人们用粽子来祭祀三闾大夫,实是因当时风俗所致。粽子简介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2023-09-09 00:50:061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

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23-09-09 00:50:473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以下是懂视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希望对你有帮助。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如今,粽子已发展成为终年可见的民间风味美食。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之别,但其中著名龙舟粽的生产地却在中原郑州,亦南亦北,口味丰富,有如有菠萝粽、黑糯花生粽、绿豆蓉粽、板栗粽、桂花红豆粽、紫糯八宝粽、蜜枣山药粽、薏米果仁粽、叉烧粽、板栗猪肉粽、香菇肉粽、台湾经典肉粽、港式鲍鱼粽、粤式瑶柱粽、嘉兴蛋黄肉粽、苏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圆莲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顾到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审美”,且口味之多,足可以可申请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又岂是一个整天叫嚣着掠夺中国文化的棒子国能比拟的?现在包粽子还是按照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的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来包裹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1:驱赶蛟龙《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2:纪念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3:求子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4: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5:光宗耀祖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1、粽子好吃,但不宜多食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端午节应该吃什么粽子3大健康吃法2、空腹不宜吃粽子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3、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时间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4、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5、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四类人群要慎食粽子●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胃肠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端午节的由来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猜你喜欢:1.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3.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4.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故事
2023-09-09 00:51:19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传说一:纪念屈原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传说二:“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吃粽子的历史发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023-09-09 00:51:27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
2023-09-09 00:51:4010

端午吃粽子来自中国哪个朝代

  端午吃粽子习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  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023-09-09 00:53:58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你能简短的说一说吗?

纪念诗人屈原。
2023-09-09 00:54:087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粽子的发展历史

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粽子的发展历史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同时期出现少量裹馅粽子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火腿粽子”。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一直到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023-09-09 00:54:391

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端午节的来历,又叫“龙舟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期,距今约2500多年历史。传说,远古时候,有傅爷受封治蔚州,有一天,傅爷因为文字过敏,被拘禁在船上,上船很多巡逻队,为了躲避把查,傅爷竟磨砺出了一根竹筏,在竹筏上划起水,暗暗游到岳阳楼畔。得晚上,傅爷把竹筏放湖中,它就被太和仙女变成了一条蟠桃,然后又把它变成了一条龙,和太和仙女一起上天庭。傅爷从此被尊称为“屈原”。从此,为了纪念屈原,以及纪念太和仙女和龙的故事,每年都有一天叫做“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挂竹筏,吃粽子,喝雄黄酒,以示纪念。
2023-09-09 00:55:021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故事是什么?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
2023-09-09 00:57:292

端午节来历是什么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2023-09-09 00:58:046

剖析粽子的发展历程

1、纪念屈原2、“寒食节”3、魏晋南北时期4、唐宋时期5、元明时期1.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2.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3.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4.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5.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2023-09-09 00:58:341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23-09-09 00:58:461

端午吃粽子有什么寓意

1、纪念屈原。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2、“粽”驱蛟龙。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3、求子。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且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2023-09-09 00:58:551

端午粽子的来历

祭奠祖先和神灵的。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用来祭奠祖先和神灵的。相传公元前340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悲愤地怀抱大石投了汩罗江为了防止鱼虾损害他的身体,人们把大米放在竹筒里放进河里。这是粽子最原始的形态。后来,人们慢慢用树叶代替竹筒来盛米饭,就成了现代社会的粽子。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到东亚诸国。粽,即粽_,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
2023-09-09 00:59:532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

1、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的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2、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1)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023-09-09 01:00:141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o
2023-09-09 01:00:278

不归人傲寒同学歌词意义

不归人傲寒同学歌词意义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不归人》是傲寒同学演唱的歌曲,新乐尘符原创音乐社团出品,是由孟君酱作词,由江潮、孟君酱作曲,收录于专辑《不归人》中。《不归人》是一首非常伤感的曲子,歌词很古风古韵的,旋律也是扣人心弦的,非常值得一听,特别感染人的一首曲子。歌词那一天 风缠绵 你误入门前一青衫 一竹簪 却一尘不染瞳孔里 清澈如星河璀璨谁在命运的交错间 等对的人出现自此一场缘 便一眼万年又一年 雨垂帘 我独守窗前一青伞 一银冠 长发被吹散那张我依然思念的脸曾经的沧海桑田 也化为一抹云烟是非对错 有谁能够分辨你说任由它弱水三千只许一人永远在身边怎料无情换悲欢徒留一声长叹而今深夜早已入秋寒竹林深处却灯火阑珊你执手红了双眼拥我入心间又一年 雨垂帘 我独守窗前一青伞 一银冠 长发被吹散那张我依然思念的脸曾经的沧海桑田 也化为一抹云烟是非对错 有谁能够分辨你说任由它弱水三千只许一人永远在身边怎料无情换悲欢徒留一声长叹而今深夜早已入秋寒竹林深处却灯火阑珊你执手红了双眼拥我入心间你说任由它弱水三千只许一人永远在身边怎料无情换悲欢徒留一声长叹而今深夜早已入秋寒竹林深处却灯火阑珊你执手红了双眼拥我入心间
2023-09-09 00:49:571

什么是水电站设计保证率

U0001f49aU0001f49bU0001f49c亲,水电站设计保证率是指:在多年运行期间正常工作的时段数与总运行时段之比的百分率。它反映了水电站正常发电的保证程度。设计水电站时,合理选择设计保证率十分重要,一般是参照有关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经过分析后选定。水电站设计保证率的选择范围通常为75%~98%。对大型水电站和装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者,应取较高的设计保证率;对中小型水电站和装机容量在系统中占比重较小者,可以选择较低的设计保证率。
2023-09-09 00:49:581

卡纸粘贴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材料:各色毛线,硬纸板,胶水或双面胶,铅笔,镊子或雪糕棍  方法:  一:取一张厚点的纸,硬纸板、素描纸或卡纸;  二: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图稿,选的图要简单,像孩子的油画棒画那类,这样只是为了方便粘贴,不用总换线;  三:画好后,在纸上涂胶水,或用双面胶,那样更方便,而且胶水不太适合小孩做,弄不好涂的乱七八糟。  四:粘贴,选好一种颜色的毛线,开始按一定的规律粘,比如走直线,圆形图块可绕圈粘,粘贴时可以镊子或雪糕棍等工具辅助,用手按压也行。  五:完稿,装裱下就行了,可以用透明塑料带装,贴在墙上也方便,也可以配镜框或找专业的装裱字画处给装,如此包装下,作品就上档次了。
2023-09-09 00:49:583

安徽申论a类和b类c类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区别为:一、对于省级公务员考试来说,常将招考职位具体划分为A、B、C三个类别,分别命制相对应的申论试题。各级机关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A类试卷;各级机关中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B类试卷;各级机关中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乡镇机关的招考职位,申论考试使用C类试卷。二、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简介申论,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2023-09-09 00:50:001

[急求]以前小神龙俱乐部有个节目叫《艺术创想》,外国主持人尼尔教人制作艺术作品的。开始前有一段视

暴风影音可以看,你可以找找,或者去贴吧里问更快些
2023-09-09 00:50:002

瘦腿喝什么茶最快?

现在一瘦为美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双纤纤玉腿,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瘦腿了,除了运动锻炼之外,还可以通过喝茶来减肥,那么瘦腿喝什么茶最快?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吧。1、柠檬马鞭草茶材料:柠檬草3克,马鞭草5克,蜂蜜适量。做法:将柠檬草和马鞭草用沸水冲一遍,一起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沸水,浸泡约10分钟后,加入蜂蜜饮用。功效:净化肠道,清除体内毒素,改善便秘症状,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适合消除下半身水肿,有很好的瘦腿功效。2、玫瑰果百里香茶材料:玫瑰果5克,百里香3克。做法:将百里香用沸水冲一遍,玫瑰果用沸水浸泡30秒后洗净,和百里香一起放入杯中,冲入500毫升沸水,浸泡约30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帮助清除体内毒素,改善便秘问题,达到纤体瘦身的目的。3、桂花菩提子花茶材料:桂花5克,菩提子花3克。做法:将桂花和菩提子花用沸水冲一遍,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沸水冲泡,浸泡十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回冲两次,回冲时浸泡5分钟。功效:净化肠道,清除体内毒素,改善便秘等情况,减肥瘦身。4、玫瑰乌龙茶材料:玫瑰花5克,乌龙茶1包。做法:将乌龙茶茶包,玫瑰花放入茶碗中,加入适量沸水,闷泡约两分钟后,趁热饮用,不要加糖。功效:乌龙茶可以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去除油腻,玫瑰花可以养颜,促进血液循环,长期饮用此茶,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体内脂肪消耗,达到瘦腿的目的。5、马鞭草菊花茶材料:马鞭草10克,菊花5克,冰糖15克。做法:将马鞭草放入茶碗中,注入开水冲泡4分钟,加入适量菊花和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即可饮用,如果是使用新鲜的马鞭草,最好稍加揉搓之后再冲泡,这样才能完全释放马鞭草中的营养成分。功效:马鞭草有活血祛瘀,痛经的作用,长期在睡前饮用马鞭草菊花茶,可以促进消化,强化神经系统,还能起到瘦腿减脂功效。6、柠檬红茶材料:柠檬1个,红茶包1包,蜂蜜适量。做法:将茶包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柠檬洗净切片,切成3厘米的片,放入茶杯中,冲泡五分钟后,加蜂蜜调味即可。功效:柠檬茶具有助消化,美白肌肤,滋润肺腑的功效,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快速消除疲劳,每天坚持饮用,能有效清洗肠胃,排毒减脂,达到瘦腿功效。7、菊花乌龙茶材料:甘菊花2.5克,乌龙茶叶3克。做法:将甘菊花,乌龙茶一起放入杯中,注入沸水,盖紧杯盖,闷泡约2分钟即可饮用。功效:菊花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乌龙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纤体功效,常喝此茶可以消脂去油腻,清肠胃,从而达到瘦腿目的。8、山楂麦芽茶材料:干山楂10克,麦芽6克,绿茶6克。做法:山楂,麦芽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开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煎煮20分钟,过滤去渣,用来冲泡绿茶,加入白糖调味,五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山楂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散瘀化痰,帮助消化,麦芽消除积食,化解吃淀粉类食物所造成的肥胖,二者和绿茶配成茶饮,有消食健胃,减脂瘦腿之功效。9、其他瘦腿方法(1)洗澡用热水和冷水按摩每次沐浴的同时一定要是站着洗,这样还可帮助你消耗更多的热量。用热水冲洗两分钟,用手按摩大腿部;然后换冷水冲洗两分钟,再用手帮大腿按摩。这样反复几次,可以很好地促进大腿的血液循环,帮助燃烧大腿上面多余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瘦腿的目的。(2)做高抬腿运动清晨起床后,我们可以在客厅或房间做五组高抬腿运动,每组一分钟,每做完一组可以休息一会。高抬腿是一种很好的瘦大腿运动,它很好地运动到大腿上的肌肉,促进腿部脂肪的燃烧。(3)练瑜伽瑜伽动作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看到效果,因此瑜伽除了能够消除身体的脂肪外,还能通过拉伸的动作塑造修长的线条和完美的体态。单腿站立延长扩展式最适合用来瘦腿。它不但对腿部有拉伸的作用还能增强腿部的力量,还能锻炼身体的平衡感。(4)自行车姿势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抬起双脚,做蹬自行车的姿势,每天做200到300下。做完后再练习剪刀腿。将双腿分开大约80度,然后合上,再分开。一共分开80下。蹬自行车动作对于瘦大腿前侧的赘肉很有效,剪刀腿可以瘦大腿内侧赘肉。(5)跳绳有研究表明,不间断地跳绳10分钟相当于慢跑30分钟。同时跳绳对心肺系统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跳绳是一种低成本,高耗能的运动。但是刚开始练习跳绳时可以中途休息一会,但是休息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长时间坚持锻炼,双腿会变得紧致哦。(6)下蹲下蹲对于瘦腿也有不错的效果,下蹲可以重点瘦腿部的外侧和内侧肌肉,对于梨形身材的MM更加需要多练习下蹲。练习下蹲时还可以看看电视或者看看书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不但让练习更加轻松,也能充分节约时间。下蹲要坚持练习20到30分钟,这样才见效。下蹲对膝盖关节有比较高的要求,有关节损伤的MM要慎重练习。(7)干洗腿用两只手抱着一侧大腿,然后在用力从大腿根部逐渐向下按摩,直到按摩到脚腕部,然后再从下往上按摩,按照原路返回,这样来回按摩十几遍,每次的时间持续上二十分钟左右就好,这样不仅能达到瘦腿的效果好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肌肉萎缩。(8)揉腿肚首先将两只腿平放在床上,然后把腿肚放在两手掌之间夹住,螺旋揉动,每侧大约揉动二十五次左右,然后一共做上这样的五个二十五次左右的时间。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肌肉中血液的回流,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2023-09-09 00:50:011

matlab对图像去噪后怎么求信噪比

信噪比=信/噪
2023-09-09 00:49:563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应该具备九项自我管理的能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去锻炼提升自己:(1)角色定位能力——认清自我价值,清晰职业定位;(2)目标管理能力——把握处世原则,明确奋斗目标;(3)时间管理能力——学会管理时间,做到关键掌控;(4)高效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实现左右逢源;(5)情商管理能力——提升情绪智商,和谐人际关系;(6)生涯管理能力——理清职业路径,强化生涯管理;(7)人脉经营能力——经营人脉资源,达到贵人多助;(8)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和谐,保持旺盛精力;(9)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持续发展进步。一般而言,好的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提升和训练:(1)领导能力——掌握领导技巧,提升领导魅力;(2)决策能力——学会科学决策,避免重大失误;(3)绩效管理能力——重视目标执行,提高团队绩效;(4)激励下属能力——运用激励技巧,点燃下属激情;(5)教练下属能力——教练培训下属,提升下属能力;(6)授权能力——善于授权放权,修炼无为而治;(7)团队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保持团队活力;(8)员工管理能力——体认员工需求,体验快乐管理;(9)团队组织能力——学会团队协调,促进团结凝聚。
2023-09-09 00:49:545

建筑设备基础知识与识图有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编写组本着“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强化概念、实用与创新并重”的指导思想精编写,因而本书的内容量较大。但编者个人认为:作为教材,不一定讲多少编多少,教材容量大一些,各校各专业可能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从中选取作为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剩下的内容供学生课外自学,或完成作业的参考。本书特色本书教材内容体系完整:包括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系统、建筑采暖、通风、防火排烟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建筑智能等内容,通过学习,使读者对现代建筑中所涉及的各种主要设备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比较完整的了解。本书反映了建筑设备技术的发展:根据来建筑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编写建筑给水系统、建筑采暖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建筑智能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政策性强:书中内容将国家新发布的一些规范恰当地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中。本书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在编写中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以基础知识、系统组成及原理、安装与验收、施工图的思路分系统介绍,同时附有大量工程实图,便于读者直观地、循序渐进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学习内容。出版信息书名:建筑设备基础知识与识图(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定价:34.00元作者:靳慧征李斌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03月ISBN:978-7-301-16716-8页:322页装帧:平装开本:16图书目录第1章建筑设备基础知识第2章建筑给水系统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第5章热水及燃气供应系统第6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第7章建筑采暖第8章建筑通风、防火排烟与空气调节第9章建筑电气第10章建筑智能化文摘2.5.3小区给水工程施工室外给水管道的敷设形式分为埋地和架空两种,其中多采用埋地敷设。常用的管材有钢管和给水铸铁管两种,其中多采用承插式(高压)给水铸铁管。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的接口填料通常为两层:(1)第一层,对于生产给水可采用白麻、油麻、石棉绳、胶圈等,对于生活给水一般采用白麻或胶圈。(2)第二层,采用石棉水泥、自应力水泥砂浆、青铅等。其中多采用石棉水泥,青铅较贵且有毒,除管道穿越铁路时的前、后1~2个接口和抢修时个别的接口外,一般均不用青铅。1.室外给水管道埋地敷设施工程序1)管沟的放线与开挖(1)设置中心桩:根据施工图纸测出管道的中心线,在其起点、终点、分支点、变坡点、转弯点的中心钉上木桩。(2)设置龙门板:在各中心桩处测出其标高并设置龙门板,龙门板以水平尺找平,且标出开挖深度以备开挖中检查。板顶面钉三颗钉,中间一颗为管沟中心线;其余两颗为边线,在两边线钉上各拉一细绳,沿绳撒上石灰即为管沟开挖的边线。(3)沟槽的形式:通常分为直槽、梯形槽、混合槽三种。(4)沟槽的开挖: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挖出的土放于沟边一侧.,距沟边0.5m以上。(5)沟底的处理:沟底要平,坡度、坡向符合设计要求,坚实;松土应夯实,砾石沟底应挖出200ram,用好土回填且夯实。2)铺管铺管之前要根据施工图检查管沟的坐标、沟底标高等,无误后方可铺管。(1)检查管材: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裂纹、砂眼等缺陷。检查地点宜在管材堆放场。(2)清理承插口:给水承插铸铁管出厂之前内外表面涂刷的沥青漆,影响接口的质量,应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的沥青除掉。其方法一般是采用喷灯或氧乘炔割烧掉,再用钢丝刷、棉纱将灰尘除净。(3)运管及排放:将检查合格并清理承插口的管材,以汽车(大口径给水铸铁管尚需3t汽车吊)运至施工现场,一根接一根排放于沟边,使承口向着来水方向。(4)铺管与对口:以吊车(或人工)的方法将放在沟边的管子逐根放人沟底;使插口插入承口内,通常不插到底,留3~5mm的间隙;然后用三块楔铁调整承插口的环形间隙,使之均匀。管道铺完后应找平、正。为防止捻口时管道位移,在其始端、分支、拐弯处以道木顶住,每节管的中部400mm左右厚的土,如图2-54所示。创作背景本书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和物业管理等专业的课程教学用书,也是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施工员、造价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因此,本书编写组本着“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强化概念、实用与创新并重”的指导思想精心编写。本书的内容量较大,各校各专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从中选取部分内容作为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其余的内容可供学生课外自学,或作为完成作业的参考。本书内容可按照70~120学时安排,分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学习。推荐学时分配:第1章2~4学时,第2章10~16学时,第3章6~10学时,第4章6~12学时,第5章6~8学时,第6章4~6学时,第7章8~14学时,第8章6~10学时,第9章18~32学时,第10章4~8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灵活安排学时。作者简介本书由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靳慧征、李斌担任主编,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秦建明、河南省医药设计院刘怡担任副主编,由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靳慧征负责统稿,由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东萍老师、河南城建学院张奎老师主审,两位主审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本书具体章节编写分工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靳慧征编写第1章、第2章,魏思源编写第5章,武芳芳编写第7章的前6节,王海霞编写第8章,李斌编写第9章,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秦建明编写第3章,焦作大学薛素玲编写第4章,河南省医药设计院刘怡编写第6章和第7章的第7节,平顶山教育学院陈眉风编写第10章。此外,郑州华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黄会彬、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荣东宏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23-09-09 00:49:541

康熙版的“夏雨荷”,入宫30年只封贵人,唯一女儿最后却死在西北

在康熙的众多嫔妃和女儿中,有这么一对母女非常特殊, 母亲是个来历不明、身份成谜的汉女,女儿则是康熙唯一有汉族血统又最后嫁给汉人的公主, 她们就是贵人袁氏与她所生女儿和硕悫靖公主。 《清史稿》等相关史料记载,和硕悫靖公主于 康熙二十八年(1690)十二月初七出生, 康熙第十四女,序齿为九公主,生母为贵人袁氏,而对于这位袁氏的出身和来历却没有任何相关记载,但我们只能从康熙朝的一些相关资料中去探寻她的蛛丝马迹。 根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康熙帝从北京出发,开始第二次南巡。他 经过山东德州、泰安等地进入江苏境内,过镇江、丹阳、常州、无锡,二月初三日抵达苏州,驻跸苏州织造公署,几天后离开并于二月初九到达杭州,十四日到绍兴,二十四日到达江宁, 三月初一回銮,于三月十九日返回北京。 按时间来推算袁氏 应该是康熙南巡途到达江浙一带所纳的汉女,很可能是当地官员所献,没想到 春风一度,袁氏竟有了身孕,大概康熙大概也有点出乎意料,但毕竟是皇家血脉,怎能让其流落在外, 最后只好将其带回了京城,后来于十二月初七生下九公主。 而袁氏的经历真有点像《还珠格格》里的夏雨荷,只是她比夏雨荷幸运,没有苦等十八年,也没有让女儿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去找爹,最后还因出生日期被人质疑陷害。 要知道皇家的子女一定要有明确的出生记载,最后才能进入皇室玉蝶,也才会列入官方史料,所以袁氏一定是在宫中生下的九公主。 只是毕竟康熙皇帝南巡对外宣称是为了检阅河工、体察民情,如今纳了个汉女还生下一个公主传出去会影响到皇帝的声誉,为了消除舆论影响,才对袁氏的出身来历讳莫如深,没有任何记载和说明。 康熙南巡回京的同年七月,佟佳皇贵妃病重,在封后仅仅一天就去世了,谥号孝懿皇后。 康熙非常伤心,下令辍朝五日,还坚持亲自将佟佳皇后的梓宫送至朝阳门外的殡宫中,并在那里守了七天七夜才致祭回宫。 十月十一日,康熙又亲自将佟佳氏的梓宫送入自己的帝陵,将其安葬在前面去世的两位皇后旁边,并亲自撒酒祭奠,陷于哀伤中的他回宫后更是大病一场。 甚至到了十二月十三日,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两周年的忌日,每年都亲往拜祭的他这次却因病不能前往,只好由皇太子胤礽带领诸皇子代为致祭行礼。 而袁氏恰在这段时间生下了九公主,处于伤悲和病痛中的康熙哪里顾得上这个南巡时偶然带回来的江南汉女,眼里只怕也是无足轻重了,而且此时宫里已有更多年轻漂亮的花,不起眼的袁氏只怕早已淹没在宫内的万紫千红中了,从此更是默默无闻。 除了袁氏,当时宫里还有另外一位特别受宠的 汉女,即康熙密妃王氏,有史料明确记载康熙在二十八年南巡到达苏州时曾下旨要求当地官员寻找王氏的父母,未果。而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时又下令让人找,结果很快就找到了王氏的父母和兄弟,后来王氏的父亲还被封为知县,母亲黄氏封为诰命夫人。 王氏为康熙连生三个皇子,可以说恩宠颇深,但是仅为康熙生下九公主的袁氏就有点像个透明人了,既没有任何关于其父母家人的记载,此后的 宫中活动中也没了她的身影, 她出身来历也就成了一个谜,但是幸运的是她所生的九公主 健康 地长大,转眼到了17岁。 康熙四十五年,22岁的六公主封和硕纯悫公主, 赐婚元朝嫡孙博尔济吉特氏策棱,20岁的八公主封和硕温恪公主,赐婚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 而九公主的指婚康熙确实另有一番打算,顾虑到她的汉人血统,经过权衡比较,康熙最终将她赐婚给了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孙承运。 生母是汉人的她,最后也成了汉人的儿媳妇。 在九公主之前,只有三位公主嫁给了汉人,分别是: 皇太极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下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养女和硕和顺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 ; 顺治养女和硕柔嘉公主,下嫁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 。 这三位公主下嫁三藩,一藩一个,不偏不倚,很明显是满清入关初期对三藩的笼络和安抚,可以说是形势所迫。但和硕悫靖公主出嫁时,三藩之乱已平定多年,清朝入主中原已趋于稳定,康熙此举可以说是对汉臣极大的恩典,是他恩抚汉人、促进民族融合的高明手段,更是他一向倡导“满汉一体、天下一家”的有力说明。 而且在康熙之后,再也没有公主下嫁汉臣的例子,悫靖公主成了最后一位下嫁汉人的公主,孙承运也成了最后一位汉人额驸。那么在众多的汉臣中,康熙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孙承运呢,这还要从他的家世背景说起。 孙承运的祖父孙得功原是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麾下中军游击,后金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进攻广宁时,早已暗地投降的孙得功临阵倒戈,致使明军大败,后又与守备石廷柱兄弟三人及及一众将领率领军民出城投降。 孙得功被努尔哈赤授为正六品游击,隶属镶白旗,皇太极时又追叙其功,授三等男爵,不久病世,年32岁,其长子孙有光袭爵。孙有光在顺治年间因讨伐叛乱的姜瓖有功,进封三等子爵。 孙思克是孙得功次子,是有名的河西四汉将之一,原任王府侍卫,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升任凉州提督、三等男爵,后又出任甘肃提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加太子少保、振武将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孙思克随同康熙征战噶尔丹,在昭莫多之战中,孙思克率领绿旗兵与各路清军并力奋战,大败噶尔丹,追奔三十余里。 当时已回到京师的康熙闻之大喜,特意下诏褒赞,将孙思克召到京城,入觐畅春园。康熙特为其作诗“ 鹰扬资远略,宿望在西陲” ,并写在扇上赐之,还御书 “雄镇秦关” 匾额,赐堂号 “绥怀堂”, 命他“ 领去悬挂家中,以表老将军镇守河西三十余年之功” 。另外还赏赐了端罩四团龙补服朝服、孔雀翎朝帽、朝衣、朝珠、朝靴等,康熙甚至还将自己的坐骑也赏赐了孙思克。 如此恩赏在当时的汉将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两年后,康熙评议功勋,又加封孙思克为一等云骑尉。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七月十六日,孙思克病逝,年73岁,灵柩运抵京师,康熙特命皇长子胤褆亲临祭奠,并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武,授一等男爵。 其实单论战功,孙思克与另外三位河西汉将张勇、赵良栋、王进宝三人比起来有所不及,但是他的为官政绩和品行也颇受世人称赞。 《清史稿》说他 :“思克战功微不逮,而惓惓爱民,可谓知本矣”, 也就是说孙思克除了是一个久历疆场的将军,更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甚至在他去世之后灵柩运往京师的途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 斋思克镇边久,威惠孚洽。丧还自甘州,至潼关,凡道所经,军民号泣相送。上闻状,叹曰:“使思克平昔居官不善,何以得此?” 死后能得当地军民哭泣相送,在康熙看来,一定是个深受民众爱戴的好官,这是康熙赏识孙思克的关键,也是康熙将九公主嫁给孙思克之子孙承运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孙思克还娶了皇太极长女固伦敖汉公主的女儿,敖汉公主下嫁的是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这样一来孙承运的身上就有满、蒙、汉三族血统,而且还和九公主同岁,所以康熙便选中了孙承运做女婿。 值得一提的是,孙承运是孙思克次子,他的大哥孙承恩娶的是康熙皇长子胤褆第四女,封县君。只可惜县君在出嫁第二年就去世了,康熙又将弟弟恭亲王常宁的孙女赐婚给了孙承恩。因此孙承运和公主的结合也是亲上加亲。 孙承运和九公主成婚后,被封为散秩大臣(相当于今天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夫妻二人常常陪同康熙皇帝和皇太后出巡或是木兰秋狝。 史载,在承德的一次围猎中,康熙赏赐给九额驸的牛羊马匹比别人多加十倍的,而且考虑到汉人不善于游牧牲畜,还十分体贴地安排上驷院代为饲养。从这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出,已近年迈的康熙皇帝对于这对当时唯一留在自己身边的女儿、女婿的特殊眷顾。 悫靖公主和孙承运一起幸福生活了13年,孙承运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病逝,年31岁。三个月后九公主的生母袁氏也去世了。 袁氏,在宫中默默无闻多年,《清史稿》等史料中未有任何记载,直到 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的一份《内务府奏为办理袁常在移葬折》中才出现了她的踪迹, 奏折的内容是 景山有位袁常在于八月十二日薨逝了 ,内务府请示应该按照什么规格出殡安葬,奏折中还提到三公主之母布贵人去世时是按照嫔的规格办理的后事,此前有位去世的辛贵人是什么规格,袁常在这个应该怎么办理。 康熙特批 : 依辛贵人之例办理。 要知道,康熙可是严守规矩的典范,封个后宫一向抠抠索索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说坏了规矩,如今特意指示袁常在破例按照贵人之礼办理后事, 只有可能这位袁常在就是九公主悫靖公主之母 ,不然内务府奏折中也不会特意提到三公主之母布贵人是按嫔之礼入葬的。 可怜袁氏此时已入宫30年,且生有公主成年,还只是个常在,临死才被封了个贵人,连个嫔位都没混上。 同一年里连续失去丈夫和母亲,悫靖公主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只是为着她的孙承运的儿女们,她也得坚强地活下去,独自承受未来的风风雨雨。 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康熙将八皇子胤禩独女赐婚给了悫靖公主之子孙五福, 也算是亲上加亲了,只是这对小夫妻成婚没多久,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突然病逝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位,成了雍正皇帝。 雍正上台后对自己的兄弟和朝臣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和清洗,与雍正作对多年的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首当其冲,处罚也最残酷,先后被革爵圈禁,折磨而死,子孙也被革除宗室。胤禩还被改名为阿其那,他的独子弘旺改名菩萨保,发配热河充军。 父兄连遭厄运,胤禩唯一的女儿大概也受到牵连,连带她的婆婆也是姑姑的悫靖公主有可能也受到了波及,一家人很可能被赶到了偏远的西北,也就是悫靖的公公孙思克当年的经营之地。但所谓天高皇帝远,远离了京城的是是非非,悫靖公主和儿子与儿媳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在丈夫和母亲去世后,独自熬过17年的凄苦岁月的悫靖公主在甘肃病逝,年48岁。她也是清朝唯一死在西北的公主。 她的儿子孙五福乾隆时封汉军镶红旗都统,儿媳即胤禩的独女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十月去世,大概70岁左右,先后为孙五福生下两子一女,长子孙惟精后封佐领,次子孙唯一官至总兵,只是这些早已去世多年的悫靖已无从知晓了。 参考资料:《清史编年u2022康熙朝》、《孙思克行述》、《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康熙起居注》
2023-09-09 00:49:531

唐玄宗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革新吏治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兵制改革 为了重新统一北方,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为收复北方领土做准备。这主要是对 兵制进行了改革。 检田括户繁荣经济 为经济抑制佛教概括如下:政治上:革新吏治:1、精简机构,裁撤冗员;2、建立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3、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4、亲自考核并任命县令。经济上:检田扩户;军事上:进行兵制改革,开始由府兵制向雇佣兵制转变。宗教上:抑制佛教
2023-09-09 00:4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