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一个地区由农村发展到了城市的过程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或者其他?~

2023-09-26 16:19:52
共5条回复
豆豆staR

城市化

城市化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还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以内向式集聚为主和外向式推延为辅的综合作用的过程。要注意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缺乏城市化,工业化就难以加快步伐,信息革命也难以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虽然很需要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推动,但它更多的是通过人们趋利、求新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看不见的手”自然推动的一个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我们认为,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颁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此过程通过城市地区数量增加和每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而实现和发展。其特点为:(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192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9.4%,到1980年,上升到41.3%。(2)世界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工业化,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节约了空间和时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又带来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包括许多生态问题,如对城市气候、对动植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流行病问题,城市质量问题。城市生态学是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参与城市生态研究有偏重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等不同方面的人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 .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 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 .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小教板

是城市化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由此可知

皮皮

城镇化

小菜G

城市化

LocCloud

一样的概念。

相关推荐

什么是农村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而在中国,这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2023-09-09 14:20:581

农村城市化有哪些利弊?

这里面是:农村统全面富裕之后就是城市一体化。
2023-09-09 14:21:0912

农村城市化陷阱: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摘 要]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村改居”成为我国多数农村推进城市化的前奏,其间的复杂关系如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深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H村的实地调查,试从“村改居“的视角对农村城市化的机制和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村改居;陷阱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1月19日在北京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1]。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来说,城市化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关键是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研究大都基于宏观或中观层面,对于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机制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行政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独特现象,而“村改居”就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集中反映。鉴于农村城市化独特而复杂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村改居“切入,对农村城市化陷阱做一初探。   一、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陷阱   一般来说,农村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农业文明发展为城市现代文明的过程[2]。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说,外力即被动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过程,内力即主动的城市化则表现为农民自体理性发展和选择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农村的城市化是继城市的现代化之后推进的,其具有的后发优势就使农村城市化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农村毕竟是与城市有着很大不同的社会系统,也因此表现出与一般城市化的各种不同。   城市化陷阱主要指城市化推进中因经济社会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而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停滞状态,还包括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或称“城市病”)。   本文的农村城市化陷阱就是相对于城市化陷阱而言的,它与城市化陷阱既有相似点又不同于城市化陷阱。近些年来,“村改居”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村改居“的含义就是变原来的村民委员会为居民委员会,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其背后隐含的各种涵义和利益博弈极易引发农村城市化的重重矛盾或问题。本作者经过对H村的实际田野调查和访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支撑。   二、H村有名无实的“村改居”   H村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小城市的农业村,该村所在县级市于2004年批准为省级的经济单列市,2011年确定为省直管县市。自此之后,该市就迈开步子发展,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规划城市功能区,表现在农村就是“村改居“,大力征用和开发原有的城郊农业用地,扩大城市的影响范围,吸引外来企业。本文所研究的H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从“村委会”改为“居委会”至今,该村最大的变化就是耕地的占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 “村改居“确是有名无实。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土地   “村改居“最具实质性的意义之一就是土地产权的变更,即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虽然这意味着国家对土地的征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往对农用地的征用需要补偿的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安置的农业人口数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3]。对国有土地的征用需要国土部门批准而只需给予相应的补偿即可。改为“居委会”后,H村的土地开始被征用,取而代之的是建设面积巨大的水泥厂、砖厂、热电厂和石油城。然而村里落户的企业对占用农民土地的补偿标准确实参照农用地的补偿标准,同时又不同于农用地的补偿标准,在模糊之间,开发商以比市场价滴的多多价格征用农民土地,使农民利益大受损失,而地方政府和乡村干部个人却从中获利。本村曾经发生了多次的上访事件,都是对补偿款的不理解或不满意所引发,为此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人还为此遭受了牢狱之苦,目前对于此种情况大多数村民都是敢怒不敢言,怕的就是招惹是非官司,蒙受不白之冤。在我们的调查中,每每访谈之此,他们都是含糊其辞,讳莫如深。   2.农民身份   户籍的变更也是“村改居”的应有之义,即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城镇户口(尽管存在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的争论)。而我们了解的情况是非但原有居民的户籍没有改变,新生儿落户时的户口仍为农村户口,可能是基于利益的考虑(征地带来的补偿收益),大部分人一改过去对农村户口的不屑转而纷纷乐于接受农村户口的事实,甚至原来因为超生隐匿的二胎三胎都愿意缴纳计划生育罚金为的就是登记上农村户口。他们相信未来的征地补偿将远远大于所缴纳的罚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儿女的户口问题甚至可以从中获利。   3.社会保障   农民以耕种土地为生,土地是他们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土地征用的补偿一次性且偏低使得其保障水平降低。虽然有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少数的五保户的保障和60岁之后的养老保险,但是其保障范围和保障额度之小,依然与城镇的保障水平差距甚大。在对该村的调研过程中,不乏衣衫褴褛的年迈老者耕种土地,农闲时则游走在公路两旁靠捡拾路边的垃圾和螺丝等可以变卖的东西维持生计。   4.基础设施   在村里的水泥厂建工之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只能说是供电了,由于水泥厂的修建,村里出资给各个下设村修筑了主干的水泥路面,虽然有着不敢恭维的质量,但也基本上结束了雨雪天泥泞不堪的状况。可是其他配套的基础设施如用水、排水、网络线路等却依旧是以自发性的无秩序的自组织行为。在调研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污水沟、交错的线路成为无序的住房建设之外的又一败笔。
2023-09-09 14:21:381

有专家称我国未来城市化应该以乡村本地城市化为主,你是否赞同,理由?

是的,因为我国农村人口远远多余城市人口。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这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协调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1989年中国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分布。”毫无疑问,这方面对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扩展资料:1、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规避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区隔。城市化过程要考虑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现状,要考虑我国亿万农民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我国耕地极为稀缺的现实以及我国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2、城市化过程应把区域性特点和差异、区域性发展水平、时空的跨度大小纳入城市化考虑的范围,同时也应考虑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功能或潜在性的发展前景、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每一个城市的合理发展都应当与自身条件特别是自身的经济基础、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基本一致,不能操之过急,盲目求大,漠视区域性特点而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或片面强调控制或放任大城市的发展都是危险的。3、城市化的过程和道路选择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不断创新,关注实践过程的突生性质,找到一种接近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途径,而不能用非实践的精神和方式对待城市化实践本身,加强城市化的本土和实践研究,预期选择与延滞效应和破坏性后果才能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2023-09-09 14:21:501

农村城市化的好处

城市化:是由农村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逐渐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土地以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有的学者称城市化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科学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既有利也存在弊端:城市化“利”的方面:1: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二三产业转移;2: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4: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23-09-09 14:22:301

乡村城市化会带来哪些弊端?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2023-09-09 14:22:422

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关系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城市的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若干的城市群。在这一进程中,其中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农村已经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迁徙出现了所谓“农村病”,把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压力的希望寄托于新农村建设。   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通盘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从社会和谐发展前提下,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应当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对立,而是相互统一的进程。   有学者认为,解决我国目前“三农”问题有内生性发展和外生性发展战略两种思路,前者是由政策改善、科技创新、政府投入、制度变革等因素作用于农业内部推动的发展,而后者则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推动的。前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城市化进程的体现。而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问题或矛盾是农业发展滞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   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按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在预期收益高、城市劳动力需求充分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可以通过转移给城市得到解决的,但当前我国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我们不能遵循传统二元经济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应该跳出农村农业找出路,城市化也不能仅在城市找出路,必须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农村来看,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是难以提高农民收入的,我国农村始终存在着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推进工业化、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在除城市化之外,努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依托小城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主要途径。因此,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城市化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进程。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城市的现代化,并且也应包括农村的现代化。从国家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新农村建设可以理解为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城镇化良性互动的过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不断积累起城镇化、城市化所需要的经济社会动能,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   如何实现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化发展不同,不是采取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路径,而是采取“双轮驱动”的方式,一直以来由于固有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的城市化存在着两个层面:一是城市工业推动的城市化或城市现代化;二是由乡村工业推动的城镇化或初次城市化。前者是后者的发展目标,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从历史经验来看,单纯发展大城市不足以吸纳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也不能解决城乡对立、城乡差距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过去实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方式,也是违背城市化发展的经济规律的,既不利于配置资源,也不利于城市结构的优化,我国的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选择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途径:   第一,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有步骤,不能盲目。因为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及方式。目前国家应彻底纠正抑制大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路,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特别要着力培育城市群(圈)的形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像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城市圈(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应大力推动以省会城市或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由若干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或城市圈,通过发展大小不同的城市圈(带),优化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增强我国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不同城市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形成有地区特色的支柱产业,以特色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劳动者收入水平,吸引劳动者就近就业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良性循环。   第二,继续加快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目前要努力克服城镇规模发展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城市功能欠缺,以至于无法形成对劳动力有效吸纳能力的缺陷。小城镇要改变过去单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局面,应成为城乡之间各种产品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交汇场所。调整小城镇原有的产业结构,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产业,强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小城镇的服务体系,增加公益性岗位的设置,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自主创业,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农村人口的转化。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逐步使得农村小城镇发展成小城市和中等城市。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应该反哺农业。城市应该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其次,统筹城乡发展应该是具体的、全面的,既包括财政投入和资源分配,也包括城乡环境、文化上的统筹;既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也包括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市场;既包括城乡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应重点考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卫生事业,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大病统筹与保健相结合的医疗服务制度;应逐步建立与推广农民最低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差别;应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培育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农村居民老有所养。最后,统筹城乡发展还要克服几种倾向:一是要继续大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发展重点的转移,而是以更为全面、协调的观点,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建设新农村不能只是建设农村新村,而是要着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起同享改革成果;三是不能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把农村建成城市,使农村居民过上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而是在现有的农村人口基础上,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前提下逐步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教育文化等等与城市文明接近,使城乡差别缩小。但也不意味着要改变农村现有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城乡统筹的目标是使国家全面现代化,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和建设新农村,使城市人口郊区化、农村生活城镇化,城乡逐步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安康,社会全面进步。   通过新农村建设,未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村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降低城乡与农村的落差,最终建设一个平等繁荣、和谐发展的社会。
2023-09-09 14:22:571

中国乡村城市化有哪些模式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途径、模式z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 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适当发展大、中 城市主要指在提高现有大中城市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增强其辐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其规 模,使一些基础好、位置适中的中、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或中等城市,现有大城市的发展主要在 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辐射功能上下功夫。(2)中部地区的途径、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 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群体打好基础。(3)西部地区的途径、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 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2023-09-09 14:23:061

未来中国农村建设会慢慢向城市化发展么?

这要根据农村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村民的态度,党中央是会大力推广农村城市化的,农村居住集约化,城乡一体化都会得到大力发展。
2023-09-09 14:23:155

农村城镇化有哪些好处

●可将更多建设资金投到农村 ●能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拉动农村内需转变增长模式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董玉华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经济学博士)
2023-09-09 14:24:051

农村与什么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2023-09-09 14:24:161

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对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利弊

对农村有利,对城市没利现在的政策就是消灭城市人口,让农村人口补充进来
2023-09-09 14:24:394

如何促进农村与城市经济和谐发展

1、农业发展与城市化农村体制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动力基础。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了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了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与收人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向非农产业与城市转型的推动力,产生大量的刹余劳动力与一定的剩余资金,可以向非农产业与城市地区流动、集聚与发展。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农业生产在满足农民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与剩余资金;另一方面,可以解放出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二者结合,就促使了非农产业的产生,即乡村工业化的发展。2、乡村城市化道路的形成乡村工业化为乡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农民首先要实现非农产业转化,然后再实现空间转移与生活方式的转化,而乡村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有形成了乡村城市化模式的多样性。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基础和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中国乡村工业化有多种模式。而乡村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必然造成乡村城市化动力和城市建设机制的差异。乡村工业化对乡村城市化的影响是复杂的;首先应该肯定,乡村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化急速发展的一种强大推动力量,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它既大大减轻了政府推进城市化的负担,为城市化推进提供了非农产业活动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和资金支持,有创立了城市化的新模式,使其形成了多元推动、多模式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结构。3、教育、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教育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立国之根本,对于农业、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农村教育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基础性的推进作用。这里主要分析教育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一是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许多国家宏观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地区人学登记率或者平均教育水平越高,从这一地向其他地区的移民率也越高。由于教育设施的缺乏,加强了农民乡城转移的愿望。如果单纯考虑自身就业与收入一部分农民家庭在当地还是能够获得比较丰厚的收人或者能够够过上比较满足的生活,但是往往是由于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小城镇,甚至小城市教育设施缺乏的因素,促使他们选择进行乡—城转移。他们可以不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考虑,也许对他们来说将来在当地会发展更好,但是必须考虑孩子的前途。孩子的前途首先表现在接受初等与中等教育上。在农村地区,有些村没有小学,有此小城镇没有中学,有些县城的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每年高考入学率不高,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农民进人教学质量相对较高的县城或者大中城市,有一些农民企业家还会在省会城市或在沿海大城市买房子,以专门送孩子去读书。对于大多数没有条件的农民来说,县城可能是更为现实的选择。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适,不仅是扩大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数量,而且是提高所有居民生活的质量。一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本身就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指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的就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如对于汽车、摩托车、冰箱、彩电、电视机、电脑等方面的消费以及通信费用,会大大促进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四是农村墓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加强农村居民与城市的联系,让农村居民不仅在农村享受到现代文明,同时也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通信设施,享受到城市的各项服务;五是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乡生活条件差异的缩小,居民向城市迁移的动力减小,也可以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带来的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投资往往偏重于向城市分布。农村向城市移民至少能使某些农村低收人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由偏重城市的公共投资带来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之中。5、城市发展的吸引刀、拉动才和扩散力城市地区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优越、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对乡村地区产生了磁力与示范效应,极大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化地区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乡村、小城镇、小城市的集聚,带动了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拉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产业的吸引力,城市生活方式的拉动力,城市本身的发展从产业上与地域上向农村地区的扩散力。吸引力力,是指非农产业与城市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产生的较为稳定的高收益,高利润对乡村地区资金、劳动力的吸引力量。一般而言,非农产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因而其收益也相对较高,就能够吸引农村的闲散资金与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与集聚,乡村工业化即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成为乡村诚实话的重要一步,首先实现了产业的转型,为其他方式转型提供了提供了产业基础。这个乡村工业化推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动力,是指城市的生活方式与较高的收入水平,对乡村人口产生的示范效应以及对人口产生的强烈吸引力量。他会引起大量的乡村人口直接向城市流动与聚集。城乡收入差别是引起乡村劳动理想城市转移的主要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户口制约有所松动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希望在城市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最起码是获得高于在乡村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别,是引起乡村人口迁移的又一个动力。人们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城市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有机会接受更多文明社会的熏陶。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其生活方式受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几有封闭性、落后性、生活节奏缓慢等特点;而城镇居民对于农民在就业、收人、文化生活、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抗拒的拉力。扩散力,指随着城市的成长、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原来的城市从空间上不断向周边的郊区或者乡村地区蔓延与扩张的力量。这主要是,城市产业的规模扩张与升级换代,使得一些产业与投资向城市边缘区、周边的小城市或者小城镇扩展。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地价上升,需要将一部分原有的初加工产业,或者占地面积较大的产业,或者市场竞争力下降的产业,向周边乡村地区转移,代之而起的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能够创造出较高收益的产业,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的收益。这就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上所述,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补充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也发展离不开农村。只有注重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调整,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协调,才能同时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同时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2023-09-09 14:25:171

如果农村都城市化,是不是再也没有祠堂了?

如果农村都向着城市化发展,并不会没有祠堂的存在,因为祠堂属于我们国家古人的一种著名建筑,现在城市里的很多祠堂都是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建筑,为了保护这样的一种古代的建筑,即使农村都逐渐的趋向于城市化,也不会拆掉这样的一些象征性的建筑。农村城市化主要是想要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以拆掉的只是农村的那一些破旧的房子,对于在农村当中有着历史文化发展,并且有着中国特色的建筑,都不会被拆除。一、祠堂文化祠堂是主要去祭祀自己家族里的祖先的一个场所,同样自己家族的子孙筹办婚、丧、寿、喜一般也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当然有的时候祠堂也可以去作为一个会议的场所,这样的一个会议场所,可以去商量家族内部的一些事情。在现在的人面前,家族可能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系,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家族是非常重要的,而祠堂是每一个家族不可缺少的建筑。现在留下的各种祠堂也都是拥有着很久远的历史的,其中里面承载着各大家族的历史文化,所以说在城市改造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不会去动这样的地方。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想要去真正的让人类进步,提升的是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单单依靠着将农村的房子改变为城市的高楼是不够的。更何况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建筑都在农村里,如果人们想要去建高楼,而将这一些历史文化建筑给拆除,可以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历史文化是相当重要的,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建筑更加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历史建筑已经被侵蚀的不成样子了,如果我们人类不再去好好的保护它,那么将来的某一天它们都会破败,而中国的历史建筑在未来可能全部消失,
2023-09-09 14:25:251

关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就大量农民工进城 可见一般 就实现情况来看 由此所延伸的问题 就现状来看 城市化成为乱占耕地 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涌入 引起就业压力巨大 这都是过快发展造成的 虽然在各行各业 经济发展中 一再强调又好又快 但并没有两手抓两手硬 我并不是农民 无法告诉你农民朋友的想法 但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 对农业的理解 应该很深刻 古语云 民以食为天 土地又是食的天 历史的大潮必然不会后退 在意识观念上也许会有相对的独立性 也许如饮水冷暖自知 在我的家乡 有的会出卖耕地 一夜暴富 也有为争三分薄田 头破血流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过渡的过程 土地的兼并是必然趋势 所以这事 任重而道远 我想完全实现 可能要全民真的奔小康之时 城市化是必然 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就开始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他们的成熟也是经历了一番苦痛与挣扎 国家现行的一系列 扶农利农 政策 无疑是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的 仅是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9-09 14:26:052

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因为美化完环境不但要城市美化,而且乡村也是需整治美化。城市大部分都已经美化好了。
2023-09-09 14:26:156

大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这句话不对吗

是对的大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这句话是对的,这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品,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2023-09-09 14:27:441

现在的农村是不是在往城市化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吗?

是的,因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好就只能出门了。
2023-09-09 14:28:244

农村能变城市化嘛

有些地方能,有些地方不能
2023-09-09 14:29:153

现在的农村是不是在往城市化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吗?

个人感觉当下的惠农政策与乡村振兴最多只能说是让农村往城镇化发展,统一居住,统一规划,离城市化还有十万八千里。相比之下农村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等方面!城市的定义是: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可能当下有发展的好的村落乡镇已经到达或者接近城市化,但是你感觉还有农村的气息存在吗?这些村落基本都在城郊,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而拆迁征地,或者是建设工业园区。毕竟这些屈指可数代表不了广大农村。
2023-09-09 14:29:261

从三农问题如何看待中国城市化

  [内容提要] “三农”问题,应该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它的解决涉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等重大问题。从长远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市化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是农民太多,农民太苦,太穷。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农业的状况,是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差,农业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地区还是传统农业,农业科技队伍比较薄弱,农业基本建设近年来受到很大削弱。农村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就更是这样。农村的文化生活、教育状况、医疗卫生建设、交通状况、邮电通讯状况等离现代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农民、农业、农村的这种状况必然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重要生产部门,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协调发展,强大的工业是不可能建立在贫弱的农业基础之上的。二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的发展速度上不去,农村穷,农民苦,就不可能形成旺盛的社会需求。如果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够达到城市的消费水平或只及城市消费水平的一半,那么我们的市场容量就要扩大很多,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三是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全社会的安定。“三农”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我们的失误带来的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1.历史原因  中国历史上就是个农业大国,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并存。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这种小规模的经济,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也很难抵御封建地主经济的压迫,因此,大多数的农民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富足过。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冲击着小农经济。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农业经济逐渐解体。但是直到解放前夕,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从而形成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传统农村与少数较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城乡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城乡之间是不等价交换。剪刀差的不断扩大,使农民创造的大量财富转移到了城市的资本家及国外的大资本家手中,不断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耕地形成尖锐矛盾,战乱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使农村经济凋蔽,大量的农民破产,出外谋生。农村的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于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国革命若不解决农民问题,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任何问题;而中国农民若不通过革命,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  2.政策的失误  新政权建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发展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尽短的时间内,摆脱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摆脱近百年导致中国屈辱的经济落后状况。走工业化道路,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总结近百年落后挨打的历史和苏联迅速强大的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走这样一条道路,首先遇到资金积累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除去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能够援助一部分外,主要只能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只能是由农业提供。这种积累的提供,又是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这条工业化道路注定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要不断地向农业、农村、农民索取。应该说,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使我们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我们后面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但也无可否认,这条道路又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它挤占了用于农业的资金,压缩了人民的消费特别是农民的消费,阻止了农民向工业领域的转移,造成了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使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特征日益明显。即先进的城市,落后的农村;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  这种二元结构因我们的一些政策失误而更突出和固定化。这里最明显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制度,城乡分割的升学和就业制度,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把人群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农业人口除去通过城市招工、升学、参军转业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渠道能够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民成了世袭的,城里人也成了世袭的。城里城外俨然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度。这种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造成了不少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影响了工作的效率,浪费了国家的资金。这种户籍制度尽管在保持城乡秩序的稳定上,在社会治安的维持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人为地把城乡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把城乡、工农这种二元结构固定化,从根本上阻碍了市场化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乡分割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制度。人们努力把农业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主要在于我们的户口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的证明,而是很多利益获得的证书,是通往农民享受不到的很多利益的通行证。有了城市户口,就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这在物资丰富的今天已经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在物资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这却是维持人们生活所必需的。而农民则必须自己解决这种生活必需的供应。  再次,城乡分割的升学和就业制度。有了城市户口,就可以在城市升学、就业。城市的学校多,教学质量高,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甚至出国留学的机会就比较多。城市里的就业机会比较多,而且工作岗位条件较好,待遇比较优越。而为了保持这种差别,就连升学录取的标准城乡也不一样,城市的录取标准要低,而农村的录取标准高,把不少优秀的农村青年挡在了学校的门外。这样必将埋没不少优秀人才。  最后,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城乡社会保障的标准和范围要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确定,但是这个标准再低,范围再小,也总不能一部分人有,一部分人几乎一点都没有。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只是对城里人讲的。一旦成了城里人,特别是成了城里的公家人,那么基本上一辈子就不用担心什么了,生老病死几乎全由国家包了。但是农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切几乎都是靠自己。所以农民不敢生病,小病抗着,大病抗不过,就有可能是这个家庭陷入贫穷的开始。  总之,历史的原因以及我们后来发展道路和政策上的失误,使这种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没有得到改变,在某些方面还发展了。因此,“三农”问题也就积累得越来越严重了。  二、“三农”问题与我国城市化道路  1.“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及农村人口太多。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减少农民的人数,把众多的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亦即走农村都市化道路。与此同时,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解决城乡差别的根本出路。如果有几亿农民转到第二、三产业,进入城镇,成为城镇的新居民,并交出原来承包的土地,不但可以比较普遍地推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整体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是每个国家发展历史上都曾经遇到的问题,当然,有的严重些,有的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使城市和乡村逐渐融合起来,农村人口逐步变为城市人口,农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却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共同道路。  美国在1840年以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0%,1860年达到16.1%,1865年以后,大量移民及工业中的劳动力集聚在几个中心大城市,1880年达到22.7%,到193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9.1%。1998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2.36%。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1949年,由于当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不高,因此比较接近:工业化率为12.57%,城市化率为10.64%(工业化率指工业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城市化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后逐年拉大。到1992年,我们的工业化率已达50.60%,但城市化率仅为27.68%,只比刚建国时提高近18个百分点。1992年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8%,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也达到27%。199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18%,加上建制镇中非农业人口数,城市化率才接近30%,2000年城市化率为36.09%。可以看出,我们所说的城市化率,还是包括建制镇非农业人口在内的,而如果只计算城市中的人口,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要低得多,而一般国家是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人为地控制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率长期低于工业化率,造成农村人口长期不能向城市转移,大量的人口积压在农村内部,农业的隐蔽性失业严重。农民只能在农村办乡镇企业,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收了近1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形成了农村工业体系,但是与城市工业的结构基本相同的体系。这种农村工业体系,人为地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造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局限性。随着城市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力不断加强,由于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同构性,在竞争中开始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为了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的乡镇企业过早地走上了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乡镇企业吸收富余劳动力的规模逐渐缩小。因此,只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即既有离土不离乡的,也有离土又离乡的;既有进厂不进城的,也有进厂又进城的。而且从我们现阶段来看,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应该是主要的道路。我们离那种所谓发达过度,所谓城市化过度的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一些发达国家中所出现的所谓“逆城市化”,那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城乡一体化,那种情况下所出现的农村工业是更高水平的农村工业,是与城市工业相互补充而非同构的工业。我们是应该注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所谓过度的问题,出现人口过于集中,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即所谓大城市病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的,如果由于害怕这些所谓问题,就人为地延缓城市化的进程,那么,大量的问题就会积压在农村,这迟早也会影响到城市的。  城市化是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是工业的主要载体。城市化如果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就会严重制约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化滞后,阻碍了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城市不发展,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服务设施落后,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发展不起来,人口素质不可能得到提高,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到就业的容量,农村人口就不可能转移出来,“三农”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以前我们往往想通过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说这不是一条道路,但历史发展证明,这不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道路。就“三农”来解决“三农”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的道路来解决“三农”问题。  2.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出路。乡镇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21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9%,上交国家税金达158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4%。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年年增加,已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1998年我国仅建制镇就发展到1.9万个,是1978年的5.7倍。目前全国建制镇容纳了约1.5亿农村居民定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已经解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有1/3是通过乡镇企业职212212资收入增加而实现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存在高投入低产出、行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无序、企业负担沉重等一些困难和问题,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应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企业融资、贷款应给予支持,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做到合理公平、一视同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提高自我积累和扩大生产。要逐步调整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同构的问题,使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应积极促使乡镇企业的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特别是要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推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稳妥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济增长逐步完成从粗放到集约型的转变。应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连片发展,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到小城镇集中发展。另外就是要抓好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企业要建立科技和资金双向投入机制,引进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创高精尖产品,创名牌优质产品;要注重人才开发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整体及人员素质。这样不仅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而且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更多地转向非农产业。  (2)改造传统农业。当然,解决“三农”问题,绝对不是放弃传统农业。应该改造传统农业,要调整好广义农业(农林牧副渔)和狭义农业(种植业)内部的关系。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放弃那些落后的过时的耕作方法或作业方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注意发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发达国家的农业,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之所以比较少,就是因为有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样,不仅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率很高,而且也可以安排很多人就业。社会越发展,人们的需要就越多样化,也就有越多的工作去满足这种需要,分工也就会越细。分工细,就会提供更多的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需要有市场观念,通过市场的发展,发展流通企业,把经济搞活,也同样可以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城乡的交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要脱离农业和农村,转入城市,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能够适应城市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农民的知识水平及素质却在相当的程度上适应不了这种需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农村的城市化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现在一些地方由于建设的需要,将部分农民的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农民在失去了土地以后却面临着一个无法就业的问题。因此,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进行各种培训,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3.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  鉴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所谓“大城市病”以及我们要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目标,我们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这个方针当然是避免了一些国家出现的大城市过度膨胀的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得到了加强。但是这个方针也有其明显的问题,即我们把所谓“大城市病”看得太重,另外就是我们企图以削高就低的办法消灭城乡差别,而不是把农村提高到城市的水平。  (1)适当发展大城市。发达国家尽管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这些国家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却预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城乡结合并不是使城市去适应落后的农村,而使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或现代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脑力劳动者要定期参加体力劳动,而是使体力劳动者提高到脑力劳动者的水平。城乡结合的过程必然是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是城乡分离的,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有一定的集聚度,以方便联系,方便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大量工厂聚集在一起(或是在原城市内,或另外寻找新的更合适的地址,比如靠近原料产地或能源产地,或靠近交通要道等等),于是出现新城市或扩大原有城市的规模。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而且工业化的发展也改变着农村的生产条件,造成了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城市的文明生活又吸引着农村的居民。大量的农民转入城市寻找工作,成为城市新的居民,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各种设施齐全,文化生活丰富,教育发达,生活水平高,交通方便,信息畅通。由于一个城市聚集着很多家工厂,寻找协作关系容易形成,同时大城市又聚集着很多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产学研的一条龙形成容易,特别是大城市又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于是商业也更加发达,生活更加方便。……所有这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来寻找工作。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但是从长期看,又会使农业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使大量的土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也才可以更好地保持生态平衡。上海城区每平方公里10000人,如果按这个人口密度,10亿人口只需要占用10万平方公里;即使达不到这个标准,按5000人/平方公里计算,10亿人只需要20万平方公里就可以了。即使密度再减一半,也需要40万平方公里就够了。我们一直强调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类的活动逐渐退出那些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让自然自己恢复。这样,农村的经济水平逐渐与城市接近,到这个时候,农村就有可能吸引一些城市居民回流农村,从事现代高科技农业。这时,城乡才真正逐渐融合在一起,才会真正实现一体化。但这种一体化绝对不是削高就低的一体化,而是高水平的一体化。这种所谓“逆城市化”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倒退。  大城市的发展,又会带动周围形成一批中小城市及城镇,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城市带或城市群。没有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就没有依托。这种大城市有着很高的效率,它占用的土地面积不大,却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这样的大城市多一些,并没有什么可怕,相反,倒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必需。我们国家的大城市不是发展太多了,而是发展还很不够。  (2)合理发展小城镇。把全国所有人口都集中在大城市,或把全国人口都集中在小城镇,这都是不现实的。从中国发展的现实看,可能相当数量的农民首先是向小城镇集中,将来有可能再向大中城市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  发展小城镇(包括发展大中城市),要切忌盲目性,切忌长官意志,切忌违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了某些非经济的目的人为地去搞什么发展指标,我们吃这种苦头太多了。应该首先向已有一定基础的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不要再铺更多的新摊子。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县级市、地级市,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落户,将来有可能再向大中城市转移。这样,大中小相结合,当城市化率达到75%-80%左右的时候,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一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  [2]H·N.沙伊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3(5)  [4]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pv.m)提供的各种数据
2023-09-09 14:29:361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利于弊

不知道你这个是考试题目还是就自己问问的 如果是考试题目 上面这位的字数够了我个人建议:在城市中优点: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金钱资本、自身价值资本)的话 去城市里发展会是很好的,这样有利益为社会发展做点贡献,也可以巩固你自己的资本 在城市的缺点:(1)如果自己不是那样有太多的资本,在城市中生存压力就比较大,无论是一个房子还是有个小孩 都给你的生活加上了重重的背负, (2) 城市中环境 空气 等各个生活指数都很差,不利于长寿。而且社会也很复杂。就跟电影里演的差不多(很多我自己遇到过)(3)压抑的环境会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开。这也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环境 甚至被他们所感染。在农村优点:(1)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在农村里实现一个小我 既轻松 又安稳 还能合家团聚(2)生活压力不会太大,环境空气也很好,(3)以后自己的孩子也会有生存在一个纯洁 干净的环境中成长。在农村的缺点:(1)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见识或者是所闻所遇 没有你的那些朋友多。 (2)我不会觉得孩子的教育比城市中孩子差,因为我们看看现在城市中小孩的压力多大,多痛苦,一点大的小孩子就早熟或者是有的受不了 自杀的 太多了!以上纯属于个人看法,只是建议
2023-09-09 14:29:465

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城市化,每家每户建造成几层楼有必要吗?

没有必要,自己住的舒服就可以,不用管别人怎么建。
2023-09-09 14:30:124

乡村流失型城镇化是什么意思

乡村流失型城镇化主要指的是由于农民较低的收入、生活条件和教育医疗条件的落后,以及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减少、对自然资源和土地需求增加等原因,导致乡村人口外流,农业劳动力和资源流失,以及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城市用地,使农民被迫放弃自然村庄生活的现象。
2023-09-09 14:31:072

农村城镇化有哪些好处

  ●可将更多建设资金投到农村   ●能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拉动农村内需转变增长模式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经济学博士)
2023-09-09 14:31:301

农村城镇化有哪些好处 可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可将更多建设资金投到农村  能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拉动农村内需转变增长模式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董玉华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经济学博士)
2023-09-09 14:31:401

城市化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农村里的农民有未来吗?

这个当然有自己的未来啦,可能会越来越城市化的农民。
2023-09-09 14:31:5410

家乡城市化报告(由农村变成小城市)

这种报告,如果是详细的,那就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如果是泛泛的,你可以搜到很多啊,百度文库里就有好多。我给你复制来一篇啊。 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树立“以农为本”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农为本”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城镇化建设,一切都要以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要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调研论证、科学规划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区位、文化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才能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要有前瞻性,要具有对未来农村发展的可融性,同时又要考虑区域内的协调性。可融性就是要对未来发展的空间留有余地,区域协调性,就是要考虑一定半径之内区域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可融性和协调性将决定今后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决定未来农村城镇化道路能走多远的问题。 三、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夯实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工业化前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贡献工业和城市,导致几十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严重不足。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已经势在必行。近几年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西南地区的大旱,再一次暴露了我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欠账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2004年至2010年,中共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并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既需要投入切实到位,也需要我们在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改造和完善,使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四、要有效解决农业人口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是民生之本。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造成现有劳动力素质不能很好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现了“需求人才短缺与现有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要在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贯彻落实好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外,还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平台;还要充分发挥本地的教育和科研优势,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五、要着力破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提高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资金短缺是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又一因素。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已经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但也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六、要协调做好三产之间的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但产业的发展要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为前提,发展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点,要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合并重组,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申请规划工业产业集中区,形成产业集聚群,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发展优质的服务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做到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七、要积极做好农村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家庭现在已经到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空巢老人现象将在城乡普遍存在,农村老龄化现象使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要解决和落实好城乡政策的衔接工作,保障城乡人员能够有保障的流动,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借鉴国内外解决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城镇进行试点,尽早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一定能够破解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23-09-09 14:32:441

城市化不断发展,为什么农村建房的现象越来越多?

其实,在丁丁的朋友中,这对夫妻在农村建房只是很普通的一对,许多朋友包括许多邻居或老板都在农村建了房子,有的退休之后已经回到农村的房子定居养老。在中国城市化正在迅速兴起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农村人以成为城市人为骄傲,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反其道而为之,去农村建房并且居住?丁丁带着这个疑问,向这些回农村建房的朋寻问原因,虽然每个人的说法略有不同,但似乎大同小异,主要有这样六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拥堵且雾霾严重,农村空气清新且快捷。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庞大,虽然交通看起来是四通八达,但实际上出行极不方便,到处都拥堵,上下班虽然距离不远,但要顺利到达还真不容易,特别是城市雾霾严重,经常见不到蓝天白云。而农村虽然在城市周围,但开车出行很方便,几乎没有红绿灯,出行速度比较快,丁丁这对刚结婚的夫妻朋友,工作单位就是郊区,建房在农村,实际上并不是很远,每天能够很快,很方便的出行。而且农村空气清新,每次回到家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回农村养老。二是农村建房相对便宜,比在城市购房划算。在城市不但不可能建一套别墅,而且普通人也买不起别墅,即使购买一套商品房,那也十分昂贵,在一般的省城,一般都要几百万,但如果在农村建房,那可以花费百万左右建一套豪华的别墅,既拥有一个美丽的院子,还可以种上花草,十分舒适。三是落叶归根,农村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其实,回农村建房的城市人多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父母在农村,或者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农村找到一块建房的地皮,现在快退休了,落叶归根,农村才是自己的家,和昔日的亲戚和儿时的伙伴一起共度晚年,那何偿不是一种美丽的回归,所以,许多人回农村建房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四是能够自己种菜,吃上放心蔬菜。现在,所有的人都更注重健康,锻炼身体,吃上放心食品,那是城市人最渴望的生活,回到农村,这都能够满足,在自己的院子里,开辟一块菜地,既能通过劳动锻炼身体,又能吃上放心的绿色蔬菜,有的还开辟一块小鱼池,建一个猪圈,养一些鱼,喂一头猪,什么放心食品都有了,而且这也是一种生活的快乐,在城市里这种快乐是没有的。现在农村交通同样发达,而且建房便宜。五是农村人实在,能与许多人交流。在城市,平常除了有同事、同学、战友等交流之外,邻居之间几乎没有往来,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城市人并不知道对门住的谁,而且也很难说上一句话,有什么需要,也无人帮助你,尤其是年老之后,住在城市等于就是孤单寂寞。但在农村却又是另一种景象,邻里之间经常在一起交流,聊聊天,打打小牌,邻里之间有什么需要,那是马上就有人来帮助你,你有什么特长,也可以帮助邻居,那也是一种快乐。所以,住在农村,心情会更愉快,不会孤单寂寞。六是现在交通发达,城市和农村已无多少差别。现在,中国的交通很发达,各种高等级公路早已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有什么大型采购和走亲戚朋友,开上车一下子就能够到达城市,到达车站,与城市相比没有多少差别。所以,许多农村人看不明白,在农村人能够吃上肉的时候,城市里的人又开始吃野菜了;在农村人刚为发点胖高兴的时候,城市人又在拼命减肥了;在农村人以购买汽车为荣的时候,城市里的人又骑上单车了;在农村人正在挤破脑袋想进城市的时候,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回农村了;当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会种田种地的时候,现在却有许多城市人来到农村承包大片的田地……其实,这一切都很正常,原因就是时代在发展,回归自然永远的追求,所以,现在的人不会羡慕你住在哪个大城市,住在农村同样怡然自得,因为城市不接地气,农村才与自然更亲近。
2023-09-09 14:32:511

城镇化是不是农村就会被取代了?以后没农村了?

农村不会消失的,现在城市问题很严重,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很多城里人很向往农村的。况且没了农村,哪来的大米吃呢?
2023-09-09 14:33:443

求一篇 关于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的论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1)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即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区域和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与食品消费结构多元化、高级化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必须由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化,通过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可以形成“龙头”在城镇、“龙身”在农村的“龙形”经济,这无疑又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要使农民收入继续有较快的增长,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及农业经营规模,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应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机会平等。 (2)繁荣农村经济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要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带来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和大市场连接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因而是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有效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民面对的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我国果品、蔬菜等园艺产品和畜产品在价格上是有竞争优势的,但在出口上也遇到了卫生检疫等绿色壁垒。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必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是一个体系,必须协调发展,并要促进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结合,加快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镇)化这“三化”来完成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三化”中农民市民化是根本;上在宏观层面,要通过国家逐步改变对城乡的二元宏观政策,实现城乡平等的一体化宏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要件”走向城乡一体化,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立和完善。 (3)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要消除城乡差别,纠正城乡失衡,不仅要清除不合理的制度,解决制度不公和失当的问题,也要进行制度创新,解决制度无力和失效问题。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从目前来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制度,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取消一切不应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在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取消农牧业税;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只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再负担其他任何税费;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城乡公共财政投入的公平分配。通过改革,消除造成城乡隔离、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之间资金、技术、物资、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必须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当前尤其应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振兴农村,对农民“少取、多予”。 制度建设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要求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公民权的基础之上的政策和制度才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也只有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 3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何重要经济意义?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关系提高农民收入、协调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2)只有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今后,只有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筹,才能明确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方向,使较多的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使城乡居民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更为平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为牢固。(3)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城乡分割消除后,生产要素的流动顺畅了,这同样有利于城乡企业的资产重组,从而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关闭、合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之一。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一)首先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改革和完善那些导致其产生并存在的有关制度措施;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供给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1)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在清除了这些人为地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障碍,就为城乡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从制度上改变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倾向,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扩大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农村的诸如水利、道路、信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强化农村有形市场的建设,并将之纳人国家统一大市场之中,支持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农村发展所紧缺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都纳人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 (3)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剩余的转移载体作用。在西方二元理论中,它没有考虑农业剩余转移到现代部门的机制。这对于同时包含着制度变迁的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变来说,显然是不能充分地成立的。市场机制本身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因此,农业剩余在中国不仅要靠市场,还要依靠其他的一些手段分配和再分配,转移到现代部门。其中,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业剩余的转移起到重要的影响。 (4)创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从制度上为农村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约束之一,也是农地抛荒、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其改革势在必行。 (5)农村税费改革必须标本兼治,坚决贯彻执行并从制度上保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相关配套改革。一是要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经费需求”。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二是要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否则,我们推广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最终也难以走出“黄宗羲定律”下。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弥补城乡市场差异;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农产品产量、质量,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农民增收均构成了制约,因此,要着手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农业结构调整,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一要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实现农产品由低质多量到高质适量的转化;二要调整农产品区域种植结构,实现农产品区域种植从无分工到有分工的转化;三要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中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四要调整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比例结构,改变农业初级产品占多数、占主导的局面,实现农业初级产品到加工产品的的飞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五要调整农产品市场结构,实现农民不参与流通、农商分离、由政府主导农产品流通到向由农民自己主导并参与市场流通的转化;并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创建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减少市场风险,构建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保护农民的利益。六要调整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以及第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改变农产品加工、运销等落后的局面,通过内涵和外延性的结构扩张,使农业形成结构层次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特点的现代农业结构。进而,通过产业扩张,也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从单纯的生产环节中分离出去。 (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教育是一个人获得现代性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⑾通过教育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要消除意识形态的二元结构,教育重点应放在下面几方面: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求知意识。学校教育是形成现代性的主要力量。教育与人的意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较能够接受新的东西,包括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模式。愚昧从来都是与保守、惰性联系在一起的,而知识常与进取、求变的心理相互促动。 (2)加强WTO知识教育,培育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作为一个国际经贸组织,WTO本身就是一个规则体系,它的权威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体现出来的,它的宗旨、原则、规则无不贯穿着开放竞争的观念,但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大多数人对WTO都比较陌生,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的农民更是如此。因此,在农民中进行WTO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就成了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帮助中国农民了解WTO对中国的要求,帮助农民正确分析形势,正视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沉着应对,树立开放、竞争、规则意识,消除城乡意识二元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育市场意识。农民的市场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程度和参与能力,特别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封闭性与大市场开放性的矛盾,常使没有市场意识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对农民的要求,从而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 (四)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而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必须重新审定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我国城市化模式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 所谓“城乡结合”,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可能是全部依赖城市来吸收的异地转移,而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在条件成熟时,将“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化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投资和发展动力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外资和个人投资等结合起来。“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不能把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作用机制是市场化机制,既通过市场的引导,通过产业的积聚和扩散功能来实现。在上述各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把城市化的立足点在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管理面临着挑战,转变管理模式成为城市化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的管理模式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农民迁徙而来的“城市人”行为的二元性,也是现阶段城市本身的二元性,它使城市事务具有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混合特征。社会出现分化,新的矛盾和冲突随之产生。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事务的新内容和新特点,既不能简单沿用农业社会的传统管理手段,也不能搬用以现代城市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管理模式。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的新格局,有序推进城市化建设,政府需要探索一种适合转型期特点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适合城市化时期的“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行政职能,调整行政决策、管理方式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形成非科学的“伦理管理”模式,即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用伦理的价值管理手段协调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事务,进而形成“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的“伦理管理”的二元模式。 一方面,城市化是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用科学管理模式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冲突。另一方面,城市化是逐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城市事务中大量的问题是与农业社会共生的问题,对此,政府管理存在着“控制盲区”。因此,有必要用非科学的伦理管理模式协调和处理“非正式组织”中的矛盾,理顺转型期城市内部的利益结构和关系。
2023-09-09 14:33:541

当代中国城市化有什么特征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 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 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 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 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 1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六、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数量),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是不同等级城市和谐发展的结果,而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发展中应有所区别与侧重.(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50万以上大城市,100万以上特大城市) (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2023-09-09 14:34:031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未来农村真的会消失吗?

个人觉得未来农村可能会真的消失。城市化步伐加快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村性建筑逐渐消失,而农村性建筑又代表着农村的存在,因而会导致农村消失。
2023-09-09 14:34:334

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答:(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2023-09-09 14:35:042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拆迁让以良田为本的农民何去何从?

城镇化建设农村拆迁,大家都住上了楼房,不愿意种地的农民都出去打工了
2023-09-09 14:35:276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城市化人口其实并不是指的农村人口逐渐变化成城市人口。而指的是农村人口逐渐的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向着这种城市的生活去靠近。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2023-09-09 14:36:044

中国划分为城市和农村对人口城市化有哪些不良影响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乡二元户口制度制约着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物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调配和组合,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用行政手段把城乡人口划分成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社会地位很不平等的两大社会群体,使其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出生地,很难自由流动,严重地阻碍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把人口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来管理,农村人口从事农业,城镇人口从事非农业,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些户口上的特权性质,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不仅助长城乡差别而且与市场经济要求处处相悖。
2023-09-09 14:36:451

城市化在加快发展,再过几十年,农村会不会不复存在?

再过10年,农村还是农村!再过20年,农村还是农村!再过50年,农村还是农村!再过100年,农村还是农村!也就是说,农村永远变不了城市,即使农村将来发展的多么好,即使农村将来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农村还是农村!农村永远是农村,农村的土地永远还是会种粮食的,这一点,永远也是不会改变的,先说农村的土地,不管到什么时候,农村的土地都是要种粮食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得吃粮食的,我们现在有14亿人口,将来我们的人口可能会增加到15亿,或者增加更多,不管我们的人口增加多少,都需要我们土地上的粮食养活的!再说人口,虽然我们放开了农村人口到城市落后的限制,但是中国14亿人口不能都全部进入城市的,城市也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将中国所有的人口全部容纳进去,全部在城市里落户的,城市里也没有那么大的工作量,让所有的人口全部在城市参加工作的,所以,以后的10年,20年,50年,还是100年,不管城市怎么发展,怎样扩张,还会有几亿的农民留在农村,也还会有几亿的农民在农村种地的!再说农村的住房,不管将来农村怎么样的发展,农村就是农村,可能一个村里建立一个农民住宅小区,但是也绝不会农民都都集中起来,在一个乡镇盖几栋高楼大厦,让一个乡镇的农民都住在高楼大厦的,这样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也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的,也是不符合民意的,因为农民还要每天在农村的土地上去耕耘耕种,在土地上种粮食的,农民还要过他们的农村的田园生活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我们更要相信,无论将来农村变得多么好,不管农村以后粮食生产全部的实行了机械化,或者农村以后全部的实现了现代化,不管农村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还是共产主义的新农村,农村永远就是农村,农村还会是农村的!
2023-09-09 14:37:0015

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

环境污染
2023-09-09 14:38:364

如何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不能离开城镇化发展,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关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应当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成为现代化战略布局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既包括城乡人口的变动,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即“城镇的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它的内涵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途径,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党的指引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2023-09-09 14:39:032

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今天,未来的农村会消失吗?

现在的农村人口少了,并校来了,有点孩子都要到很远的街镇上学,给农民带来了太多负担,有点条件的去镇上城里买房带孩子,外面务工的干脆就在务工地当地上学,这样形势下,孩子上学都成问题,农村留不住人。什么拆县变区对农民一点好处没有,本来以前政府在本乡镇上,农民办事方便多了,现在撤很远的地方,山高皇帝远,当官的倒清静了,只认领工资,谁来解决老百姓的难,谁想过群众需要什么,说什么并大了好搞建设,我们这里并了两年了,什么都没来,什么都没建,老百姓要想过好点日子自己想办法,反而现在本来有的都快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人更走了,没有人气,村里什么都别想发展,发展也没用,唉,越来越穷了,只有老婆婆看老头儿,老头儿看老婆婆,再过些年荒草一片。绝望哟!
2023-09-09 14:39:2415

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的生产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现在的农民工都在沿海城市打工。乡村老家回不去,城市待不下去。
2023-09-09 14:41:226

城市发展与农村有什么密切关系

  1、农业发展与城市化  农村体制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动力基础。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了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了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与收人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向非农产业与城市转型的推动力,产生大量的刹余劳动力与一定的剩余资金,可以向非农产业与城市地区流动、集聚与发展。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农业生产在满足农民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与剩余资金;另一方面,可以解放出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二者结合,就促使了非农产业的产生,即乡村工业化的发展。  2、乡村城市化道路的形成  乡村工业化为乡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农民首先要实现非农产业转化,然后再实现空间转移与生活方式的转化,而乡村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有形成了乡村城市化模式的多样性。  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基础和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中国乡村工业化有多种模式。而乡村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必然造成乡村城市化动力和城市建设机制的差异。  乡村工业化对乡村城市化的影响是复杂的;首先应该肯定,乡村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化急速发展的一种强大推动力量,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它既大大减轻了政府推进城市化的负担,为城市化推进提供了非农产业活动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和资金支持,有创立了城市化的新模式,使其形成了多元推动、多模式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结构。  3、教育、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教育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立国之根本,对于农业、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农村教育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基础性的推进作用。这里主要分析教育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一是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许多国家宏观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地区人学登记率或者平均教育水平越高,从这一地向其他地区的移民率也越高。  由于教育设施的缺乏,加强了农民乡城转移的愿望。如果单纯考虑自身就业与收入一部分农民家庭在当地还是能够获得比较丰厚的收人或者能够够过上比较满足的生活,但是往往是由于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小城镇,甚至小城市教育设施缺乏的因素,促使他们选择进行乡—城转移。他们可以不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考虑,也许对他们来说将来在当地会发展更好,但是必须考虑孩子的前途。孩子的前途首先表现在接受初等与中等教育上。在农村地区,有些村没有小学,有此小城镇没有中学,有些县城的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每年高考入学率不高,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农民进人教学质量相对较高的县城或者大中城市,有一些农民企业家还会在省会城市或在沿海大城市买房子,以专门送孩子去读书。对于大多数没有条件的农民来说,县城可能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适,不仅是扩大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数量,而且是提高所有居民生活的质量。一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本身就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指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的就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如对于汽车、摩托车、冰箱、彩电、电视机、电脑等方面的消费以及通信费用,会大大促进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四是农村墓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加强农村居民与城市的联系,让农村居民不仅在农村享受到现代文明,同时也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通信设施,享受到城市的各项服务;五是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乡生活条件差异的缩小,居民向城市迁移的动力减小,也可以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带来的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压力。  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投资往往偏重于向城市分布。农村向城市移民至少能使某些农村低收人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由偏重城市的公共投资带来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之中  。  5、城市发展的吸引刀、拉动才和扩散力  城市地区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优越、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对乡村地区产生了磁力与示范效应,极大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化地区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乡村、小城镇、小城市的集聚,带动了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拉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产业的吸引力,城市生活方式的拉动力,城市本身的发展从产业上与地域上向农村地区的扩散力。  吸引力力,是指非农产业与城市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产生的较为稳定的高收益,高利润对乡村地区资金、劳动力的吸引力量。一般而言,非农产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因而其收益也相对较高,就能够吸引农村的闲散资金与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与集聚,乡村工业化即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成为乡村诚实话的重要一步,首先实现了产业的转型,为其他方式转型提供了提供了产业基础。这个乡村工业化推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动力,是指城市的生活方式与较高的收入水平,对乡村人口产生的示范效应以及对人口产生的强烈吸引力量。他会引起大量的乡村人口直接向城市流动与聚集。城乡收入差别是引起乡村劳动理想城市转移的主要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户口制约有所松动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希望在城市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最起码是获得高于在乡村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别,是引起乡村人口迁移的又一个动力。人们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城市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有机会接受更多文明社会的熏陶。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其生活方式受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几有封闭性、落后性、生活节奏缓慢等特点;而城镇居民对于农民在就业、收人、文化生活、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抗拒的拉力。  扩散力,指随着城市的成长、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原来的城市从空间上不断向周边的郊区或者乡村地区蔓延与扩张的力量。这主要是,城市产业的规模扩张与升级换代,使得一些产业与投资向城市边缘区、周边的小城市或者小城镇扩展。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地价上升,需要将一部分原有的初加工产业,或者占地面积较大的产业,或者市场竞争力下降的产业,向周边乡村地区转移,代之而起的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能够创造出较高收益的产业,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的收益。这就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中上所述,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补充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也发展离不开农村。只有注重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调整,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协调,才能同时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同时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2023-09-09 14:42:193

城市化后农村土地怎么办

 城镇化建设是不会让农民失去土地。这个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点,咱农民不管你是户籍改革也好,还是农民进入城镇也好,不能让我们失去土地,这是咱农民的底线。  而且农村城镇化如果变革的好,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实咱农民也不用那么怕,你的土地还在,补贴还在,农村的房子还是你的,各种保障待遇还有可能和城市接轨。  小编的家乡这些年也在慢慢推行城镇化,大家从散乱的住宅区搬到了统一规划的居住区,小区里建起了学校和医院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但是我们的土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统一规划,更加方便种植管理了。农村城镇化不仅会让咱农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也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咱们农民好处多多。
2023-09-09 14:42:421

生态城乡化建设研讨?

近年来,为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土地使用集约程度,学术界和决策者纷纷加大了对城乡统筹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为实践理念从过去的侧重新农村建设向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推进双轮驱动转变。而无论是在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区域城镇化推进进程中,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都是其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国家对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各地因自身条件不同,在建设方式、建设主体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规划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也因缺乏调研、保障机制、不同利益群体诉求机制以及地方财力吃紧等问题,难以实施。本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通过对其历次中心村建设回顾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追踪发现,虽然地方政府曾先后两次力图通过规划的手段加快市域内村镇整治和现代化建设,但收效甚微因此,本文在对以往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梳理分析,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和相关部门实地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更好地指导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1理论综述:城镇化与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和村、镇两级政府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域,并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发展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1-3]。农村城市化也因此在我国整个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与此同时,原有的城市化理论模型已经无法清楚的解释新时期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模式也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转向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自发式并举的双轨城市化模式[4,5]。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已有研究中出现了农村城市化/城镇化两个概念,但均关注的是发生在农村地域上的变化,只是侧重点不同,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归入乡村城市化的范畴[1]。近年来,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周国华等在农村聚居模式的研究中指出,国家新的战略思想的提出,农村聚居模式的形成、演变及调控要求从人地共生、城乡统筹、地域协调、社会和谐等多角度研究[6]。虽然农村居民点属于乡村地理学研究范畴,但在城镇化战略及城乡一体化宏观背景下,农村居民点/聚落问题愈加趋于综合性和开放性,并越来越受到政策/规划和经济因素的影响。陈美球等从乡村城镇化落后于非农化原因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对乡村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7]。王建等结合北京郊区村庄地理位置和具体类型,从城镇体系的视角提出迁建安置、城镇化整理、保留发展等发展模式[8]。另外,也有学者就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在居住方式变迁中存在问题进行相应的案例研究[9]。从已有研究情况来看,虽然研究者切入的视角不同,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正确指导农村加快结构调整和健康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本研究以城镇化为理论基础,以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案例地在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建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建议。2研究案例概况东台市位于江苏中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和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在经济区位上处于上海经济圈和沿江黄金走廊的东部(图1)。市域总面积3220.68km2,2010年市域总人口11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28万人,人均耕地0.11hm2。图1东台市区位图改革开放以来,东台经济社会发展迅猛,GDP从1978年的3.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3.00亿元,年均增长16.65%,总量居苏北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5∶17∶18优化为现在的16.6∶47∶36.4,财政收入也从改革初期的0.35亿元增加到67.45亿元。工业总产值2010年达到175.10亿元。东台已经连续十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2010年排名第67位,综合实力跃入江苏省20强。3村落布局和发展的总体特征2010年,东台市域共有行政村348个。虽然经过多次村庄合并和整治,但并未改变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的状况。通过对东台的调研,发现东台村落布局和发展有以下总体特征。3.1空间分布离散且不均质东台市地势开阔低平,市域经范公堤(204国道)自然分成堤东、堤西两大区域,市域内河流和道路相互交织。村庄作为独立的社会单元大多在河网和道路间星罗棋布,密度约为0.18个/km2。除自然环境因素外,村落布局和发展多处于自发状态,致使自然村落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如头灶镇共有193个自然村,自然村密度约276个/100km2,平均每个自然村75户;唐洋镇自然村密度约230个/100km2,平均每个自然村64户。此外,东台市域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在堤西和堤东也呈现出不同特征:西部里下河地区的村庄形态以团状布局为主,东部滨海平原的村庄沿河沿路以条状布局为主。且堤西地区的村庄规模和村庄密度均高于堤东地区(表1)。表1堤西、堤东地区村庄空间比较堤西里下河地区堤东滨海平原地区3.2公共设施结构性不足目前,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公用设施过多集中于镇区,以及近年来为合理引导农民集聚而对公共设施布点进行的调整,都使得公共设施的相对集中与村落的离散状况不协调。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村庄人口没有有效实施集聚的情况下,很多自然村内的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资源开始不断萎缩,而新设施布点又没有相应的居住人口。另外,有些镇域内设施资源过剩,但规模难以扩大,如富安镇按照人口和服务半径要求只需6所小学,但实际却有12所。此外,体育、文化等设施也远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3.3产业结构与功能单一东台市农村工业化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加之为了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工业规模,现行政策要求工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在现有城乡发展政策引导下,缺乏资金、技术的广大村庄仍主要从事着第一产业,乡村经济缺乏有力的第二产业支撑。4东台历次中心村建设的调研与检讨1990年代后,东台市曾先后两次组织编制村庄布点规划,试图通过规划推进中心村建设。本研究通过对历次规划进行追踪发现,虽然中心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理想的地方。4.1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中心村建设的意见为了总结历次中心村建设和规划的经验与问题,笔者对东台市中心村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对象涉及镇村建设管理人员、村干部、中心村居民以及非中心村农民等不同群体。调查紧紧围绕中心村建设这条主线,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各个群体对现行中心村建设的看法、问题,以及各自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主要意见汇总如表2。总体来看,农村集中居住是大势所趋,但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4.2中心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和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的研究,中心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编制任务指向,操作性有待提高。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均由各个乡镇主导,整个规划编制过程更多的是“复制式”落实上级政府下达的有关中心村建设任务。例如从2006年东台市各镇镇村布点规划的编制情况来看,规划对编制的任务和目标认识清晰(依据上层级规划),但对村庄状况的分析和农民需求的摸底调查并不充分,很难对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例如,没有考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规划建设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集中居民点未考虑农民发展副业养殖的需求;一些不富裕的农户承担不起中心村别墅式房屋的建设费用。(2)建设资金难筹,推进缓慢。在调研中了解到,中心村建设财力不足是导致规划难以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针对现行中心村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的筹措渠道很多,如建房户分摊、集体出资、政府奖励等,但在实际操作中,集体出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以许河镇为例,村组负债最高时达1500万元。不负债的村集体很少①。加之政府奖励资金总量少兑付迟,使得中心村建设上资金成为主要瓶颈。(3)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村规模偏小。通过对各镇重点打造的集中居住点走访发现,只有个别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规模上百户,大部分规模偏小,仅有十余户。在空间布局上,房屋沿道路“一张皮”布局的现象非常普遍。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更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大多镇村考虑到经费问题,出现了“量体裁衣”的配套模式。只有中心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才会考虑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因此各中心村给排水、供电、电讯等设施配套较差。(4)政策保障乏力。虽然东台市政府和乡镇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但土地、户籍等政策面临诸多瓶颈。以中心村建设用地和农田调整为例,具体调整方式可结合村庄实际,既可以是组与组推转、也可户与户置换,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诸多困难。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更加惜地,都不愿腾出土地进行中心村建设。因此,在没有强制性政策情况下,镇村干部只好与农民协商有偿转让承包地,增加了中心村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据许河、新街等地农民反映,一户宅基地补偿资金都在1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中心村的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农民进中心村的积极性。此外,农民跨村居住、入住新村农民的身份转变、养老保险等政策问题也制约了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从我们对东台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调研来看,农村的集聚集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中心村/农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破解。本研究在对城镇化和农村集中居住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东台市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对村落现状特征、集中居住点建设实施效果等做了系统的评价和检讨。研究发现,东台市村庄在分布上呈现出离散不均质的特征,村庄规模、密度和形态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村庄公共设施资源存在结构性不足。在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中,问题较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任务指向、操作性有待提高;建设资金难筹,推进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村规模偏小;政策保障乏力等。为了促进健康城镇化,在对东台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实施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农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和建设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大行政村合并力度,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针对中心村规划和建设中跨村实施土地调整、农民迁入集中居住点后“农对农”户籍转移和耕地转移等困难,建议对行政村进行撤并,整合土地资源,减小行政界线对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阻力。在行政村撤并中,也要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核算,减少社会矛盾。其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东台中心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公共和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与否,对农民集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将直接影响集中居民点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因此,要想高效稳妥地抓好集中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必须先行建设。建议由市县统筹安排,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建立专项建设资金,使集中居民点在硬件上对农民具有吸引力。第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有有力的资金和技术保障外,还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创新。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先进经验的借鉴,建议东台研究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民宅基地及住房置换城镇住房或三产用房;以农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的“三置换”政策。以此整合资源,盘活资产,促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健康和谐发展。△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9 14:42:561

国外农民进城,城市化历史,城乡流动人口资料,紧急!

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 摘要:不同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各具特色。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早在1851年,就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初步实现了早期城市化。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一直为世界各国研究、学习和借鉴。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巴顿,英国)。由于新兴产业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由于聚集了大量人口,它必须比其他地区有更高的经济水平,包括生产和流通能力,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城市化的出现和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而近代的工业化正好为其创造了一个前提。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马丽敏,2007)。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 ,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英国城市化的历程表明:城市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它不仅仅是经济变革、也不单纯是一个人口转移的过程,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 一、资源、市场与产业结构:英国城市化的前提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孪生姐妹,与工业革命相伴而来。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就是城市化的历程,而城市化的进程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完成。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大都是在工业革命中孕育成熟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体系的健全是城市化的首要条件。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农业地位逐渐变化,农业日益退居次要地位。工业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这种结构性变化,有赖于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它对于搞活流通、扩大外贸、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至关重要。其次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可以说,近代工业革命的展开、城镇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占有能源、资源方面的优势,所以资源的丰富与否制约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说,城市化需要种种外界的和内部的因素互为作用,城市化的产生和形成需要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等为其创造条件,其中工业革命起着主导作用,当这些城市的发展条件达到成熟时,就会开始城市化。一旦城市化进程开始,市场力量势必把更多的人口与工业吸引到城市里来。工业之所以被吸引过来,是因为城市能够以大规模占有本地市场,提供熟练和非熟练的劳动力,便于利用辅助工业的各种形式显示出聚集经济的优越性。很显然,工业中心的形成及工业化的传播导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以城市为中心,人口在城市迅速增长,经济重心也明显偏向城市。文化教育事业、行政基地等各种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农村成了城市的附庸(马丽敏,2007)。因此,英国在15~16世纪产生的一些中小城镇,如果没有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的因素刺激,不可能会逐渐成长的。 英国的经验说明,农业的商业化对城市化的实现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农业生产力日益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打破了自给自足的模式,与市场密切联系,那么城市的发展壮大才成为可能。农业不断为市场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而工业的发展则为农业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开始后,城市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发生也与英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对外贸易扩张存在紧密联系,英国城市化的发生还受制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的发展状况。这是因为,一方面城市从产业结构上决定了自身不能生产农产品,因为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出现和集聚地,从而使空间场所上产业分化所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生产要与广阔的土地耕作面积相联系,基本生产周期取决于气候条件。这个特点决定了第一产业无法集聚于城市内部,只能位于城市外部的广域空间。第一产业——农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给城市化以推力,是城市化的前提基础。历史经验证明,英国城市化的前提正是体现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两个方面(赵煦,2007)。所以,健全市场体系下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英国城市化的重要前提。 二、“大跃进”与“自由放任”:英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英国早期城市化的“激进式推进”过程本质上是类似于休克疗法式的“大跃进”方式 这种“激进式推进”与“自由放任”的管理模式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在英国早期城市化“激进式推进”过程中,大城镇人口增速比小城镇要快。例如,在英国的北部地区,特别是西兰开郡和约克郡。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速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在1821~1831年间达到顶峰。在这10年里,“布赖顿人口增长了69.7% ,布拉德福65.5% ,索尔福德55.9%, 利兹47.3% , 利物浦45.8%”,这些城市中,大部分是北方工业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正是这些城市的制造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还有一些大城市的发展与冶金、铁路建设和对外贸易的高涨有关。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城市数量激增,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镇,正是这种人口流动迁移和新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化的突出表象特征,如果没有这种城市空间和地域的急剧变化,就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英国早期城市化以“自由放任”为基本特征,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英国城市化一方面为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为工人也带来了巨大的贫困和灾难。英国的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模式导致的恶果不仅仅限于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它还直接威胁到富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马丽敏,2007)。一个城市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则是任何人也躲不了的,会使全城人同时受到伤害。然而,与许多后来工业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的城市化没有什么需要追赶的对象,有充分的时间。是在一个在没有任何压力、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的。 三、英国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1.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战略思维与制度选择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 从宏观来看,英国城镇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和盲目性。结果城市规模发展过大过快,出现严重的“城市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只有到20世纪初,英国才出现了将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合并解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田园城市构想。到二战前,英国全国上下达成了在全国范围进行城乡规划的共识,从而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了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的解决。英国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政府没有意识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负面作用。因此,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国家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不能重蹈英国历史上的覆辙。 2.农业生产力水平与结构的发展与优化是推进城市化的前提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进程必然导致乡村的衰落。但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也不会消失。这是因为一方面农业保证了一个国家人口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农业还有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行业。 3.形成“推一拉”机制,促进人口合理、良性流动是当前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大力发展工业化,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建立完整的人口流动的“推一拉”机制,对于中国完成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决定意义。大多城市化较为成功的西方国家也都是工业化先行的国家,农民离农主要是受到城市(镇)强大的吸引力所致。这些国家,工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城市的崛起等重大因素之间都是相互依赖、互为推动,最终迈向现代化。而中国农民非农化比较典型的是农村对劳动力的挤压式转移。农民仅仅是被农业“推出”土地,但他们“离土不离乡”不会成为城市人口。至少大部分不会成为稳定的城市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仅完成一半。所以必须有较完善的工业化、城市化体系吸引他们,形成完整的“推一拉”机制,走出农村的农民才有可能从地理空间的变化,转向生存方式和社会身份的变化,成为真正的市民。 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缓解城市化与工业化压力的根本出路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步性,决定了在城市现代化大工业没有建立时,应当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以缓解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超快造成的就业压力,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准备条件。工业化时常落后于城市化,这样,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寻求不到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导致失业率上升,甚至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城市化,劳动力资源不足也会限制经济高速、良性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城市化发展进程。当前,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关键阶段,大江南北涌动的“民工潮”表明工业发展已经落后于城市化,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扶持农民发展乡村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借鉴。而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地涌现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胶东模式”等遍地开花,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同数百年前英国的“原工业”有异曲同工之美。所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会改写农村“以农为本,以粮为纲”的历史,还预示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的崭新前景。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城市化社会成本的重要途径 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城市化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及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政府对待人口流动的态度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后没有自然的退出历史舞台,从而限制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此外,在只有简单救济与安抚政策基础上的暴力剥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所以,政府的强制干预应当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基础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经济难以吸纳众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建立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移民过多对城市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2023-09-09 14:43:311

城乡建设是什么意思,是农村城市化嘛?期末论文主题,在线等大虾解答

所谓农村城市化,在一部分地区可以实行,例如平原地区,可以盖楼修路,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一些山区是无法实行的,
2023-09-09 14:43:551

农村变街道有没有好处

有,只有不断地发展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
2023-09-09 14:44:064

“青山远黛,红砖绿瓦”的景象,在农村也非常少见了,是因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城乡结合,农村城市化回想几十年前的农村,那种“空气清新、青山远黛,红砖绿瓦”的景象,着实让人看了十分惬意。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环境,让人向往,但如今导致这种现象和景象越来越少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结合以及农村城市化。为了谋求发展,为了顺应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逐渐变得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村标志性建筑物也变得城市化,这是导致这种景象越来越少见的主要原因。二,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其次,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环境自然也在不断的改善我国的经济,在不断提高的前提自然也会带动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或城镇发展。“红砖绿瓦,青山远黛”的景象虽然惬意,但也逃不过统一化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有不少落后的建筑或建设在不断的革新,不断的更新换代。而农村作为城乡结合发展的首要目标,自然也会褪去这种“青山远黛、红砖绿瓦”的景象。
2023-09-09 14:44:344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利与弊是什么?

巴巴爸爸吧巴巴爸爸吧2222222把221518154315181816131315282815432561551811855515
2023-09-09 14:4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