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中物理题 为了测量太阳的辐射功率,曾做以下实验

2023-10-02 00:40:12
共1条回复
蓓蓓

简单啊

很简单

水吸收的热量可以计算

水的表面积可以计算

地球的表面积可以计算(用万有引力定律)

水升温的功率可以计算

最后就有了

相关推荐

高中阶段都有什么物理实验

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2、验证胡克定律。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研究平抛运动。6、验证牛顿第二定律。7、验证动量守恒。8、测定金属电阻率。9、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10、电流表改装1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2、用光的干涉法测波长。
2023-09-10 14:29:061

高中物理实验有哪些?简单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实验

匀变速运动的实验(就是纸带打点的),牛顿第二定律(跟前一个操作步骤极其地相似),平抛,机械能的,电阻率,伏安特定曲线,多用电表,选修光的衍射,动量大概是这些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谨慎对待实验题,注意细节吧
2023-09-10 14:29:162

高中阶段都有什么物理实验

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2、验证胡克定律。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研究平抛运动。6、验证牛顿第二定律。7、验证动量守恒。8、测定金属电阻率。9、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10、电流表改装1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2、用光的干涉法测波长。
2023-09-10 14:29:272

高中物理中有哪些实验可以平衡摩擦力?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a=F合/M在满足M>>m的前提下,认为F合=mg当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因此,合外力的功不等于弹力所做的功,所以必须想办法将摩擦力平衡掉。方法是抬高木板的一端,在不加橡皮筋时,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重新调整高度,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让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扩展资料:1、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3、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③使物体与接触面分离;④变滑动为滚动等。参考资料:牛顿第二定律_百度百科摩擦力_百度百科
2023-09-10 14:29:411

高中物理实验方法

高中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有:1.控制变量法这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高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
2023-09-10 14:29:501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七种主要方法

  物理实验用“学过的实验方法”、“用过的仪器”进行新的实验,以考查其基本实验能力和理解、推理、迁移的能力。我整理了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物理实验七种主要方法   1、控制变量法   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思想。   3、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   4、留迹法   有些物理过程是瞬息即逝的,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研究,如同摄像机一样拍摄下来分析。   如用沙摆描绘单摆的振动曲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位置;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平抛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等。   5、外推法   有些物理量可以局部观察或测量,作为它的极端情况,不易直观观测,如果把这局部观察测量得到的规律外推到极端,可以达到目的。   例如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I=0(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电动势)和短路(U=0)时的电流强度,通过一系列U、I对应值点画出直线并向两方延伸,交U轴点为电动势,交I轴点为短路电流。   6、近似法   在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体运动中,影响物理量的因素较多,有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识的设计实验条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用近似量当成真实量进行测量。   7、放大法   对于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高考物理实验题提分技巧   提分技巧一 明确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   在新课程高考形式下,不能认为一个实验只不过是读数或实验原理的理解或实验的操作,更不能认为就是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而应该认识到一个实验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三个有机体的合成.这三大部分便构成了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主干知识向来是高考大舞台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对于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要有明确的认识:   1.基本仪器的使用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查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的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断出现,长度和各电学参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基本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秒表、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以及传感器等.   2.实验的设计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实验的考查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基本的形式向综合的、高层的方向发展,表现之一是加强了对同学们动手能力的考查.试题往往从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步骤和现象的观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表现在设计型实验题频频出现,设计型实验题一般是以规定的实验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制出来的.这些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   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一个主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试题往往要求同学们通过研究题给电路、图表和数据,运用物理知识和数据推出正确结果,并能就实验装置、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慢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提分技巧二 把握好处理实验数据的两把利剑   1.列表法:把被测物理量分类列表表示出来.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习惯上是先记录原始数据,后计算结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2.图像法: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用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若是反比关系一般改画成正比图线,同时注意图像斜率、图像在坐标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值得提醒的是,创新实验的落脚点几乎都是图像,故备考时一定要将图像法处理数据作为重中之重   .提分技巧三 要善于提取一个实验的精髓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同样对于一个实验,复习时必须抓住其精髓部分,然后以该实验的精髓部分为核心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学学习实验一直很努力,也在不断地做练习题,可是同一个实验,换一种考查方式就不会了,更不要说触类旁通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创新实验发现:实验题一年比一年“新”,年年都在“变”,但是这种“变”只不过是实验命题的形式在变,所谓的“新”,只不过是实验的环境新了,知识点是不会新的,更不会变的,所以复习一个实验我们要抓住其精髓部分.   提分技巧四 如何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   高考物理实验是“年年有花开,年年花不同”,这说明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命题专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次命题该如何出题呢?”因此我们在备考的同时也应该跟着命题人一块儿想,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呢?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案去做,那就是:   1.稳端“碗里”的——弄透教材中的基础实验   其含义是:熟悉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器材、实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熟悉每一个实验的“源”与“理”.   近年来高考实验题已由侧重于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等最基础的实验能力,向着侧重于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更高层次的能力转变,要求考生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去解决新的实验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几乎都是教材中内容的改编、重组,教材实验的延伸,或者是教材实验的重新设计,通过这样做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可见教材中的实验永远是高考创新实验的命题根源,如果将高考创新实验比作“天空中的风筝”,那么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就是“风筝的线”.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实验备考中要紧扣教材中的实验,弄清楚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处理,不要将理解实验变成“背”实验,更不要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只是“纸上谈兵”,否则高考实验稍作一些变形,我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只有将课本上的实验复习好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盯住“盘里” 的——分析透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记录   其含义是:在复习完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查阅该实验在近几年高考中命题的情况,根据命题中“稳中求变”的特点,命题人在下一次对该实验进行考查时是不可能有很大变动的.很多考生在实验复习中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却很少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查阅《考试大纲》中的实验在历年高考中曾经考查过的方式.在查阅的时候我们要做好以下规律的总结:   (1)归纳出近几年实验试题的命题规律①题型特点   规律一:“一小题”.该小题命题立足教材,侧重考查完成实验的能力.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含读数)、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步骤的编排、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   规律二:“一大题”.该大题命题立足迁移,侧重考查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突出实验原理的迁移、测量方法的迁移、数据处理方法的迁移(图像法和平均值法)等.   规律三:“大题新”. “新”可以更加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区分度也很明显.其实这类题依然是以实验基础为依据,只不过在新的背景、新的命题方式下进行考查,说到底物理实验的考查是对思维的一种检验,因此在复习时要努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做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题.   ②难点设置   实验的难点设置主要有:a.器材的选取和电路的选择;b.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c.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查看某一实验的历年高考记录   在查看近几年的高考实验时还要注意总结同一实验在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找出同一实验在不同时间命题的共同规律、不同规律,然后作出一些新的动态分析.如对于纸带问题,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我们发现关于纸带问题中的“黄金命题热点”有:①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②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③加速度的计算;④纸带上两计数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其中涉及的方法主要有“逐差法”和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法.   以上规律的总结,能使我们对实验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3.想到“锅里” 的——猜想命题专家下一次可能的考查方式   其含义是:新课程高考的命题要求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度,当然实验的命题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命题专家会不断地思考对于某一个实验在下一届的高考中该如何去命题,因此作为一个高考备考的考生,最重要的一步是当你看到某一个实验的时候,要想想本实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下一次可能会怎样出题?一个优秀的考生不在于他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他悟出了多少题以及对于一个实验可以采用多少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悟才能与命题专家想到一起呢?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的分析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1)当见到一个实验图像或处理方法后,要试着想想还有哪些可用于处理本实验的图像或方法.   (2)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实验方案、物理量的测量.
2023-09-10 14:30:121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汇总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实验问题和物理实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累积法 爱高中物理实验中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放大法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2023-09-10 14:30:221

高中物理学实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物理学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比法,即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   2、控制变量法,即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方法,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3、等效替代法,即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   4、理想化实验法,即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在合理的情况下推断出其在理想情况下的状态;   5、模型法,即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
2023-09-10 14:30:441

高中物理的几大科学实验方法含义

高中物理的四个科学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物理模型法  1、理想实验是指有些实验条件不可能达到,但是按照已有实验的变化规律或者趋势可以推想出结果的实验。如小球从高处滚下,滚到水平面上,平面阻力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已有实验)。由此推想,水平面光滑时,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理想实验)。  2、等效替代法是指效果相同的东西可以相互替代。如求合力(几个力与一个力等效)求等效电阻(接若干个电阻的效果与直接接等效电阻效果相同)求交流点的有效值(热效率与直流电相同)  3、控制变量法是探索影响物理量的多个因素时,先保证其它物理量不变,逐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看二者是什么关系。比如已经知道加速度与受力以及物体质量有关,就先保持质量不变,只改变力,结果发现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再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测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4、建立物理模型是忽略对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把它当成理想模型。如研究带电体间相互作用时,把它们看成点电荷(只考虑带电,忽略大小和形状)。
2023-09-10 14:30:541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总结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 高中数学,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总结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   (1)测铁块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主要是巧妙运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又由于物体全部浸没入液体中(即V物=V排),从而可以求出V物;至于m物,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运用G=mg求出m。   结论:此类实验主要可以测出铁块、铜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液体的物质的密度。   (2)测盐水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巧妙主要运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又由于F浮=G-F,根据等量代换可以求出ρ液,至于V排可以采用排液法求出。   结论:此类实验主要是巧妙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借助固体测液体的密度。(实际上对固体的密度大小没有特殊要求)
2023-09-10 14:31:021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有哪些?

  第一册:绪言:P1瓦碎蛋全声音将酒杯震碎带电鸟笼里的鸟安然无恙P4超导磁悬浮第一章力P5用悬挂法求薄板的重心P6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P12共点力的合成P17习题(7)两人共提一筒水第二章直线运动P20模拟打点计时器P36牛顿管(毛钱管)实验P38测定反应时间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P46伽利略理想实验P50-51加速度和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P55牛顿第三定律P62观察失重现象第四章物体的平衡P71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平衡第五章曲线运动P82曲线运动的方向P8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P86平抛物体的运动P89用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速度P93向心力演示器P95感受向心力P99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P106卡文迪许扭秤第七章机械能P123动能动能定理P129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第二册第八章动量P5鸡蛋会不会破P7缓冲装置的模拟P8动量守恒P13反冲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P21弹簧振子的振动P30单摆的振动图象P31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P37受迫振动P38共振P38声音的共鸣第十章机械波P47波的形成P54波的衍射P55波的叠加P56波的干涉P62多普勒效应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P72扩散现象P73布朗运动P76图11-8做一做P78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P78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P110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P112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第十三章电场P117静电感应P118库仑定律P120库仑扭秤P124电场线P126静电屏蔽P133尖端放电与避雷针P135电容器的电容P136常用电容器P137电容式传感器P141静电除尘原理第十四章恒定电流P153电阻定律P160路端电压随电流而改变第十五章磁场P169电流和磁极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P172验证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P174安培力P177电流表的工作原理P177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P17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P181质谱仪P183回旋加速器
2023-09-10 14:31:101

高中物理有哪些探究性实验

。。。。。
2023-09-10 14:31:214

高中物理的实验方法 具体到一些著名实验

1控制变量法 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2、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思想。3、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4、留迹法 有些物理过程是瞬息即逝的,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研究,如同摄像机一样拍摄下来分析。如用沙摆描绘单摆的振动曲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位置;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平抛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等。5、外推法 有些物理量可以局部观察或测量,作为它的极端情况,不易直观观测,如果把这局部观察测量得到的规律外推到极端,可以达到目的。例如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I=0(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电动势)和短路(U=0)时的电流强度,通过一系列U、I对应值点画出直线并向两方延伸,交U轴点为电动势,交I轴点为短路电流。6、近似法 在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体运动中,影响物理量的因素较多,有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识的设计实验条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用近似量当成真实量进行测量。7、放大法 对于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收起 回忆爹の49098 2014-11-031.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的周长 古埃及有一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在这里,夏日正午的太阳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射入深水井中。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测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了大约7度角。 剩下的就是几何学的问题了。假设地球是球状
2023-09-10 14:31:323

高中物理实验技能考哪些项目?

高中物理实验技能考试通常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具体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前的准备: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准备实验器材、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等。2. 实验器材的使用: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洁和保养等。3. 实验数据的记录: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4. 实验步骤的操作: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步骤的顺序和时间等。5. 实验安全的掌握: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实验安全知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等。6. 实验结果的分析: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比较和归纳实验结果等。7.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口头报告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察。此外,高中物理实验技能考试还可能涉及到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考察。
2023-09-10 14:31:422

高中生应该会做的物理实验

我来看下:)
2023-09-10 14:32:065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实验目录(共16个) 序 号实验内容 必 修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选 修3-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4实验一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3-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3-09-10 14:32:241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有哪些?

  第一册:绪言:P1瓦碎蛋全声音将酒杯震碎带电鸟笼里的鸟安然无恙P4超导磁悬浮第一章力P5用悬挂法求薄板的重心P6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P12共点力的合成P17习题(7)两人共提一筒水第二章直线运动P20模拟打点计时器P36牛顿管(毛钱管)实验P38测定反应时间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P46伽利略理想实验P50-51加速度和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P55牛顿第三定律P62观察失重现象第四章物体的平衡P71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平衡第五章曲线运动P82曲线运动的方向P8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P86平抛物体的运动P89用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速度P93向心力演示器P95感受向心力P99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P106卡文迪许扭秤第七章机械能P123动能动能定理P129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第二册第八章动量P5鸡蛋会不会破P7缓冲装置的模拟P8动量守恒P13反冲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P21弹簧振子的振动P30单摆的振动图象P31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P37受迫振动P38共振P38声音的共鸣第十章机械波P47波的形成P54波的衍射P55波的叠加P56波的干涉P62多普勒效应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P72扩散现象P73布朗运动P76图11-8做一做P78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P78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P110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P112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第十三章电场P117静电感应P118库仑定律P120库仑扭秤P124电场线P126静电屏蔽P133尖端放电与避雷针P135电容器的电容P136常用电容器P137电容式传感器P141静电除尘原理第十四章恒定电流P153电阻定律P160路端电压随电流而改变第十五章磁场P169电流和磁极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P172验证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P174安培力P177电流表的工作原理P177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P17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P181质谱仪P183回旋加速器
2023-09-10 14:32:341

高中物理重要的实验有哪些?

重要的实验考试大概15个,但程度不同,有些要求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都很详细,还有误差分析很重要,但大致重点都是相同的,力学和电学是灵魂,主抓这两块。老师一般都会总结,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这个网站很正规,上面资料也蛮多http://learning.sohu.com/s3fuxiphysdagang.shtml
2023-09-10 14:32:561

高中物理有哪些探究性实验

模仿当年科学家发现这些定律,重走长征路。
2023-09-10 14:33:072

高中物理的几大科学实验方法含义

  高中物理的四个科学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物理模型法  1、理想实验是指有些实验条件不可能达到,但是按照已有实验的变化规律或者趋势可以推想出结果的实验。如小球从高处滚下,滚到水平面上,平面阻力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已有实验)。由此推想,水平面光滑时,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理想实验)。  2、等效替代法是指效果相同的东西可以相互替代。如求合力(几个力与一个力等效)求等效电阻(接若干个电阻的效果与直接接等效电阻效果相同)求交流点的有效值(热效率与直流电相同)  3、控制变量法是探索影响物理量的多个因素时,先保证其它物理量不变,逐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看二者是什么关系。比如已经知道加速度与受力以及物体质量有关,就先保持质量不变,只改变力,结果发现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再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测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4、建立物理模型是忽略对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把它当成理想模型。如研究带电体间相互作用时,把它们看成点电荷(只考虑带电,忽略大小和形状)。
2023-09-10 14:33:171

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用到平衡摩擦力

高中物理中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的两个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在满足M远大于m的前提下,认为F合等于mg,带滑轮的木板是粗糙的,必须在木板的一端垫一小物块,使木板有一合适的倾角,平衡掉摩擦力,满足F合等于mg。2、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在满足M远大于m的前提下,只有摩擦力不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方法,在木板的一端垫一小物块,使木板有一合适的倾角,平衡掉摩擦力。
2023-09-10 14:33:251

高中物理实验常见方法有哪些

(1)等效法等效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画电场中等势线的分布时,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等等。(2)累积法累积法是把某些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以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如测单摆振动的周期时,常采用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除以全振动次数的办法,以减小个人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过大影响,减小测量误差。(3)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的实验中,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4)留迹法它是一种把转瞬即逝的现象(位置、轨迹等)记录下来的方法。如通过纸带上打出的小点记录小车的位置;用描迹法画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协;用沙摆品
2023-09-10 14:33:422

高中物理所有实验,,谢谢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等
2023-09-10 14:34:522

高中物理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哪些?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a=F合/M在满足M>>m的前提下,认为F合=mg当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因此,合外力的功不等于弹力所做的功,所以必须想办法将摩擦力平衡掉。方法是抬高木板的一端,在不加橡皮筋时,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重新调整高度,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让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扩展资料:1、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3、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③使物体与接触面分离;④变滑动为滚动等。参考资料:牛顿第二定律_百度百科摩擦力_百度百科
2023-09-10 14:35:091

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有哪些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探究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关系;3、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力的关系;4、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5、探究求合力的方法;6、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8、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9、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0、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1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是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2023-09-10 14:35:201

高中物理那些实验比较重要

重要的实验考试大概15个,但程度不同,有些要求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都很详细,还有误差分析很重要,但大致重点都是相同的,力学和电学是灵魂,主抓这两块.老师一般都会总结,我在网上找了一下, 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2023-09-10 14:35:301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哪些?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a=F合/M在满足M>>m的前提下,认为F合=mg当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因此,合外力的功不等于弹力所做的功,所以必须想办法将摩擦力平衡掉。方法是抬高木板的一端,在不加橡皮筋时,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重新调整高度,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让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扩展资料:1、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3、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③使物体与接触面分离;④变滑动为滚动等。参考资料:牛顿第二定律_百度百科摩擦力_百度百科
2023-09-10 14:35:541

急---请帮我归纳高中物理实验 ^_^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理综卷对物理实验的考察,已成为高考的热门题目。所考察的内容也并非教材中已成型实验,而是以所掌握的实验原理、技能自行设计为主。它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设计性实验是近几年高考热点也是得分难点。鉴于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提出以下看法: 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 一、 基本仪器的使用 游标卡尺 设计原理:游标尺上n个刻度的总长度与主尺上(n-1)个刻度的总长度相等,如果游标尺的最小刻度的长为x,相应主尺上的每个最小刻度的长为y,则有nx=(n-1)y,由此式可得游标尺与主尺两者最小刻度长度的差为k=y-x=y/n,我们把k叫做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其值由游标尺的刻度数和主尺上的归小刻度长度y决定。 读数原理:①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由主尺上读得,即游标尺零刻度线在主尺的多少毫米刻度线的右边,该毫米刻度值就是应读得的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L ②再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由游尺上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后读出,即游标卡尺的准确度k×n=读出的小数部分(可记为通式k×n) ③测量值为上述两部分读数之和,并按有效数字规则记录,通用公式可写为s=L+k×n 习题 例1:用一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长度为6.8mm的物体,则游标的哪个刻度与主尺的哪个刻度对齐?14mm处 1、游标有20个刻度的游标卡尺游标总长等于19毫米,它的测量精度是多少?测量时如游标的零刻度在尺身的2.4厘米和2.5厘米之间,游标的第16条刻度线与尺身对齐,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弹簧秤 使用弹簧秤的注意事项: ① 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弹簧秤的量程,不能超量程测量,否则会损坏弹簧秤 ② 使用前要检查弹簧秤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不指零,就需要调节器零 ③ 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 读数时应正对平视。一次测量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⑤ 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能与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摩擦 ⑥ 读数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还要估读一位。 秒表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秒表前应检查秒表指针是否与零点对齐,如果不能对齐,应记下此时秒针所指示的数值,并对读数作修正; 测量完毕,应让秒表继续走动,使发条完全放松,释放弹性势能,使发条恢复到松弛状态。 二、测定性实验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a.逐差法:s4-s1=s5-s2=s6-s3=…=3aT2,分别求出a1=(s4-s1)/3T2,a2=(s5-s2)/3T2,a3=(s6-s3)/3T2,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v—t图像法:先根据vn=(sn+sn+1)/2T求出打第n个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像,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习题: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CD ) A 选取记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 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得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 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各计数点的瞬时的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1)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C )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用a=Δv/Δt算加速度. 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gα求加速度.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上相距较远的两点,由a=Δv/Δt求a.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其平均值作小车的加速度. (2)由上表中给出的数据,用作图法求其加速度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2一22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_ΔS=恒量_可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根据_ 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且VA= 0.53m/s ,VB=0.88m/s ,VC =1.23m/s,VD=1.53m/s,VE=1.93m/s 。 (3)在图2一23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一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3.5m/s2____。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0.53m/s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VA_____。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 ①摆线要用细而轻且不可伸长的1m左右的线制成. ②摆球要用密度大的实心球. ③测摆长时应使摆自然下垂,测悬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④单摆摆动时应使摆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摆角小于10°. ⑤测周期时,应从摆球经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要测30或50次全振动时间,取平均值计算 习题 4、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不计半径),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2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g值应为( B ) A. 4π2(L1+L2)/(T12+T22) B. 4π2(L1-L2)/(T12-T22) C. 4π2 /T1T2 D.无法计算 5、两名同学在分析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由于摆球受空气阻力而对单摆周期产生影响问题时,甲同学说:空气对摆球的浮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浮力对摆球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乙同学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单摆振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试分析这两种说法的正误. 解析:如图甲所示,无空气浮力时,摆球做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是重力的切向分量G1,F回=mgu2022sinθ,θ是摆角. 有空气浮力时,如图乙所示,设摆球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F=mg-F浮,方向竖直向下,这时摆球做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是F的切向分量F1, F′回=F1=Fu2022sinθ=(mg-F浮)u2022sinθ F′回=m(g- )u2022sinθ=mg′u2022sinθ,g′=g- 这时摆球的质量不变,回复力减小,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减小,周期增大,甲同学说得对. 乙同学说法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的特点,单摆周期与质量无关的原因是:回复力F回=mgu2022sinθ,F回与质量m成正比.回复力F回产生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加速度. a= =gu2022sinθ与质量无关,所以周期与m无关.有浮力时F回′=(mg-F浮)u2022sinθ a′=(g- )u2022sinθ,显见a′<a 所以T增大.单摆振动周期与质量无关也可以从F回=-ku2022x,k是回复系数,而简谐振动周期T=2π ,代入k讨论得出. 二、 验证性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 1、在本实验中,以橡皮条的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来衡量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在同一次实验中应使两种情况下结点达到同一位置。 2、实验前,首先检查弹簧秤的零点是否正确,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等,使用时不能超过弹性限度,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对刻度,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画力的图示时,标度的称取应恰当,严格按几何作图法求合力 习题 6、 如图所示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下: (1) ; (2) ; (3) ; 然后,只用一个测力计再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 .再记下 (4) ; (5) ; (6)实验中,应使各拉力方向位于 同一平面 ,且与木板平面 平行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穿纸带的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接通电源前,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应平展不卷曲,提纸带的手必须拿稳纸带,并使纸带保持竖直,从而不致人为地增大摩擦阻力,导致机械能损耗. (3)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才能松开纸带让垂锤下落,从而使纸带下落的初速度为零,并且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是清晰的一个小点. (4)选用纸带应尽量挑选第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以保让打第一个点时纸带的速度为零. (5)测量下落高度时,都必须从起点算起,不能搞错,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一些,以减小测量高度h值的相对误差. (6)因验证的是ghn,是否等于Vn2/2,不需要知道动能的具体数值,故无需测量重锤的质量m. 实验误差 由于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主要是打点纸带所受的阻力)做功,所以势能的减小量△Ep稍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k. 习题 7、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子的质量;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起始点O,在距离O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或计时点),并计算出各点的速度值; E.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即得到重锤下落高度; F.计算出mghn和 mυ2n/2,看两者是否相等. 在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A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 BCDF (填写代表字母);更正情况是① B中“让手尽量靠近”应改为“让重锤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② C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 ,③ D中应将“距离O点较近处”改为“距离O点较远处” ,④ F中应改为“ghn和υ2n/2” 8、在利用重锤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打出纸带并测量出第n点到第1点的距离后,用公式υn=ngT(T为打点时间间隔)来计算打第n点时重锤的速度,然后计算重锤动能的增量△Ek和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计算时经常出现△Ek>△Ep的结果,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解析:本题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由于重锤和纸带受到阻力,它们下落的实际加速度a将小于重力加速度,而利用重力加速度g来计算速度υ=nu2022gu2022T,将使得υ值偏大. (2)在先接通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再让纸带从静止释放的步骤中,常常容易造成纸带上记录下来的最初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0.02s,计算中仍按0.02s计算,也将使得速度值υ=nu2022gu2022T偏大. 9、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条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他测出并标在纸带上,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是0.02s,重力加速度为9.8m/s2. (1) 利用纸带说明重锤(质量为mkg)通过对应于2、5两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重锤在对应2、5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υ1= m/s=1.495m/s υ2= m/s=2.06m/s 则重锤在2、5两点对应过程的动能增加量为 △Ek=Ek2-Ek1= mυ22- mυ21=1.004mJ, 而重锤在该过程中下落的距离为 △h=(3.18+3.56+3.94)×10-2m=10.68×10-2m 则重锤在该过程减小的重力势能为 △Ep=mgu2022△h=1.047mJ 在允许的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Ek=△Ep,即机械能守恒. (2) 说明为什么得到的结果是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稍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量△Ek? 因重锤拖着纸带下落时,空气阻力和打点计时器的阻力做功而使重锤的机械能有损失,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稍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需注意事项 (1)为保证两球在水平方向作同一直线上的对心正碰,必须将斜槽末端切线调节成水平然后固定; (2)为使入射球A在碰后能沿原方向运动,必须使A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B的质量. (3)为保证多次重复实验的条件相同,一是必须使入射球每次都是从斜槽上同一位置从静止开始滚下;二是注意不能移动实验桌、斜槽和白纸. (4)必须明确标明重锤线尖端所指的位置O.以便能较精确地确定两球作平抛运动的抛出点,从而获得较精确的水平位移大小. 练习 1、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甲)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64.7 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ABD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BC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DE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DC”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 0.42 kg.m/s. 碰后总动量= 0.417 kg.m/s. 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B两车作用前后的总动量相等,系统的动量守恒。 三、研究性实验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坐标原点0及竖直向下的轴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O点在斜槽末端点处 B O点在斜槽末端点正前方r处(r为小球半径) C 过0点画一条平行木板边缘向下的线作为轴 D 过0点利用重锤线画一条竖直线作为轴 2.如图所示为做平抛运动实验的专用卡片,长方形孔的宽度为a,长度为b,c为描轨迹点的缺口,若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 A 缺口c应在折线处且紧贴木板上的白纸 B a应略大小2r(r为球半径) C b应等于2r D a应等于2r 3、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 B ) A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 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
2023-09-10 14:36:031

高中物理重要的实验有哪些

重要的实验考试大概15个,但程度不同,有些要求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都很详细,还有误差分析很重要,但大致重点都是相同的,力学和电学是灵魂,主抓这两块.老师一般都会总结,我在网上找了一下,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2023-09-10 14:36:13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必做实验有哪些

1 长度的测量 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 探究弹力和弹簧深长的关系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 验证动量守恒 6 研究平抛运动 7 验证机械能守恒 8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9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10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1 测定金属电阻率 12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3 电流表改装电压表 14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池内阻和电动势 15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6 练习使用示波器 17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9 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大纲要求的19个
2023-09-10 14:36:381

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

高中物理中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的两个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在满足M远大于m的前提下,认为F合等于mg,带滑轮的木板是粗糙的,必须在木板的一端垫一小物块,使木板有一合适的倾角,平衡掉摩擦力,满足F合等于mg。2、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在满足M远大于m的前提下,只有摩擦力不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方法,在木板的一端垫一小物块,使木板有一合适的倾角,平衡掉摩擦力。
2023-09-10 14:36:471

高中物理新课标规定的实验有多少个

各省市不一样.北京:共18个
2023-09-10 14:37:022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哪些?

高中物理中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a=F合/M在满足M>>m的前提下,认为F合=mg当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因此,合外力的功不等于弹力所做的功,所以必须想办法将摩擦力平衡掉。方法是抬高木板的一端,在不加橡皮筋时,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重新调整高度,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让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扩展资料:1、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3、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③使物体与接触面分离;④变滑动为滚动等。参考资料:牛顿第二定律_百度百科摩擦力_百度百科
2023-09-10 14:37:11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实验目录(共16个)序 号 实验内容必 修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选 修 3-3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4 实验一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3-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3-09-10 14:37:211

高考物理选考实验有哪些

高考物理的实验题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那么高考物理选考实验有哪些呢?我根据《蝶变笔记》中的内容为大家做了详细的整理,欢迎订阅。 高考物理选考实验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长度 高考物理选考实验考情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考题来看,本专题虽然出题率比较低,但是选考实验的题型比较固定,一般为填空题,考察的内容为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命题内容比较固定。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①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时间表,明确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划分出“大块的整段时间”和“零碎的时间”。一定要尽量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形成习惯,效率会高许多。对于物理是理科的难点,更要好好复习。 ②“大块的整段时间”用来刷题,可以是一个专题也可以是一套完整的试卷。像是物理电学实验,可以先看书上的知识点,再找相关的电学实验例题和练习题做一做。 ③善用“零碎的时间”可以用零碎时间看一看物理公式和物理的错题,巩固知识点。 ④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延。 《蝶变笔记》物理将高中三年的物理知识系统的总结归纳到了一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总结类的书籍,它里面还有相关的练习题和类型题,是一本讲练结合的教辅书,将考情与知识点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2023-09-10 14:37:331

高中物理实验哪些需要平衡摩擦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
2023-09-10 14:37:432

高中物理电流实验

根据(E-U) / r = I ;当I1=8mA的时候,U=8mA * (990+10)= 8v, I= I1+ I2=108mA 当I1=4mA的时候,U=4mA * (990+10)= 4v, I= I1+ I2=504mA两者都代入(E-U) / r = I ;可以解得结果为E=9V,r=10欧,(楼主可以自己算一下,我是根据你的答案直接带进去验证的,是符合的) 第二:这个图像很简单,使用滑动变阻器分压,使得灯泡在不同电压的时候得到不同的U-I曲线,你可以自己理解的,我就不多说了。具体做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先画出原理图,再对照实物连线即可。1)电阻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具体可以选取一点,以次点做水平线和垂直线及连接远点,电阻值就等于U/I , 也就是tan a, tan a 在90度区间内是递增的,所以电阻会增大,这个也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所以不多讲了,有问题可以追问。3)没找到C点在什么地方,
2023-09-10 14:38:012

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要测质量

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要测质量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验证 △EP=△EK由△EP=mg(h1-h2) △EK=0.5m(v2^2-v1^2)mg(h1-h2) =0.5m(v2^2-v1^2)只要证明(v2^2-v1^2)和2g(h1-h2)是否近似相等就可以了,不必测质量但是题中要求填△EP= △EK= 就必须测质量了
2023-09-10 14:38:251

高中物理中哪些实验要平衡摩擦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能定理——现在变成了探究做功和速度变化关系
2023-09-10 14:38:375

做初中高中物理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安全
2023-09-10 14:39:122

高中哪些物理实验用直流电哪些交流电

  高中物理实验中  用直流电的实验:  1、伏安法测电阻,2、测定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3、测电源电动势、内阻4、测量电流表内阻、改装电流表  用交流电的实验  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2、验证动能定理,3、验证机械能守恒、4、验证动量守恒。
2023-09-10 14:39:531

高中物理 实验题 测电阻 器材选择

1.任何显示表,为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都应该把测量值选择在接近最大量程处;2.电流表选择A2时,最大压降可能达到450mV(15mA×30Ω),对电源为4V的测量回路造成的误差较大;而选择A1时,最大压降只能达到200mV(4mA×50Ω),测量误差较小;3.电压表的选择与1同理,内阻相差不多,影响不大。
2023-09-10 14:40:261

高中物理和生物中的著名实验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科赫结核杆菌的研究…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米尔斯坦和柯勒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达尔文生长素的发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艾弗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崔徵等人,发现细胞分裂素含量和生长素含量的比例可调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芽和根的形成…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河水中的微生物…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贝哲林克发现,这种滤过性因子具有生物的许多特征,并推测它能进入细胞内进行繁殖…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并发明“巴氏消毒法”。如今这种方法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消毒…名称国籍主要观点及贡献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一切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只有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伽利略意大利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牛顿英国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将光视作一弹性小球卡文迪许英国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值G开普勒德国认为行星都是在以太阳为圆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盖.吕萨克法国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Vt-V0=(V0t)/273V1/V2=T1/T2玻意耳英国玻意耳定律:当温度T不变时:P1V1=P2V2查理法国查理定律:当体积不变时:Pt-P0=(P0t)/273T1/P1=T2/P2开尔文英国热力学温标K焦耳英国焦耳定律(电热公式)Q=I2Rt昂尼斯荷兰发现超导现象库仑法国库仑定律:F=(kQ1Q2)/r2法拉第英国提出场的概念;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变化率楞次俄国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对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起阻碍作用麦克斯韦英国指出电磁场、电磁波(V=光速C);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德国发现电磁波,并证实其速度等于光速;证实光是电磁波,并计算出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奥斯特丹麦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托马斯.杨英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够全了吧
2023-09-10 14:40:371

如何利用实验手段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很好的感知,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呢?1.培养兴趣,让学生树立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信心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等。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高中物理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验证假设一理论总结一实践验证理论。如果要使学生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教学中要分析每章每节的科学方法因素,在确定知识、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科学方法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科学方法、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将是一句空话。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1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来唱主角。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既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自我解决头脑中的"为什么",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寻找知识真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或经过努力能够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例如: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所需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奇的愿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在实验中学会了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技巧,并掌握了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看弹簧秤的示数是否稳定)。 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物体未滑动前弹簧秤已经具有示数,预示着静摩擦力的存在,为进一步学习"静摩擦力"埋下了伏笔。2.2 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对于一些实验器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如"弹力的产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的许多学习用品往往可以用来模拟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情景。书、文具盒等可用来模拟物体的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铅笔、钢笔等可用来模拟通电直导线;笔尖指向表示为电流方向,用于分析磁场及安培力。橡皮、鞋带等可用来分析单摆,圆锥摆,及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等等。2.3 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去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用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用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将两个铝质易拉罐剪成的铝圈分别用胶带纸粘在吸管的两端,并将其中一铝圈剪断,将吸管搁在一个废灯泡上,用强磁铁做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3.为学生多创造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学生们会否动手设计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都关乎物理教学的成败,个别学生由于不拘泥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总是希望能有个动手的窗口把个人的物理思想付诸于实践,来探明是否可行。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因自身对物理公式或规律理解欠透彻,而表现出害怕做实验或者只想着单纯提高物理成绩而不愿意亲自去实验,担心出错会打击个人学物理的自信力。基于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商好,完全开放实验室,给不同物理层次的学生都营造出一个良性互动的实验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从实验中不单单能学到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严谨的、踏实的物理学习态度,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和初衷。4.结束语教师要高度注重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革除过去轻视实验的错误教学观念,激发大家实验的兴趣,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水准。
2023-09-10 14:40:481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高考物理是很多考生都认为相对较难的一科,掌握各题型额答题技巧,能够让你提分不少。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 作为作图题: 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切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历来都是考察的重点。 切记:选择题有8-10分是送你的,但你可能拿不到(单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后保留几位、坐标原点等)。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所谓的安全不是对人来说,而是对仪器来说的】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误差从偶然和系统两个方面考虑,系统免不了,偶然可减小】,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在审题中,要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 最大速度、一定、可能、刚好等。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要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 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 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情景要由第一阶段的结果来判定,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成为打通障碍的重要武器。 (4)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 ①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②尽量用常规 方法 ,使用通用符号 ③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④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网上阅卷需要进行扫描,要求考生字迹大小适中清晰。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版面,不要因超出方框而不能得分。 切记:所有物理量要用题目中给的。没有的要设出,并详细说明。 切记:物理要写原始公式,而不是导出公式。 切记:既然是计算题就不要期待一步成功。分步写,慢慢写,别着急带数据。 切记:要建立模型,高中物理计算无非就是:运动学、牛顿定律、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而已。 切记:将几个过程拆分。各个击破。 切记:实在不会做,那么将题中可能用到得公式都写出来吧,不会倒扣分的。 切记:注意单位换算,都是国际单位吧。不过,用字母表示的答案千万不要写单位。 切记:要特别留意题中(括号里)的文字。 高考物理常见易错易混问题 考试中正确的态度是:遇到难题要沉着,遇到容易题不大意,往往沉着能降低“难”的程度,轻视会忙中出错。解答时要反复审题,回归教材。一般的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再就是换个角度对题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理解、分析。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 (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尤其是电学中重力的分析; (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l); (6)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7)求功时不注意回答正负功; (8)不注意区分整体动量守恒和某方向动量守恒; (9)碰撞时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损失,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能(机械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在碰撞瞬间转变成内能; (10)运用能量守恒解题时能量找不齐; (11)求电路中电流时找不齐电阻,区分不清谁是电源谁是外电阻,求通过谁的电流; (12)求热量时区分不清是某一电阻的还是整个回路的; (13)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14)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论; (15)分析题意时,不注意是水平平面还是竖直平面,是记重力还是不计重力,计算数值错误等引起分析题意出现差错,无法求解。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中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 高考物理高效做题的六种方法 ★ 高考物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方法技巧 ★ 高考物理解答题解题技巧 ★ 高考物理解答题解题技巧有哪些 ★ 高考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 ★ 高考物理考试做题的技巧有哪些 ★ 高考物理考试做题技巧
2023-09-10 14:41:071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该怎么学?有哪些重点?

物理电学实验主要学会电表误差分析,会分析图像。内外接这种算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弄清楚,还有关于这些差别的图像处理。
2023-09-10 14:41:183

新课程高中物理有哪些实验器材

高考要求13种器材的使用:刻度尺、弹簧秤、天平、秒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
2023-09-10 14:41:272

高二物理实验题

实验题就要知道试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即钩码损失的重力势能与整个系统获得的动能相等。 1)用气垫导轨的目的,就是减少摩擦力做功,在这里就可以忽略摩擦力了。只要钩码有质量,重力就一定会做功,重力势能就会损失,整个系统就会增加一定的动能。所以m与M的比值并没有特殊要求。第一题添 否 2)滑块质量M及钩码总质量m都是给出的量,这个空是问要达到实验目的,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即要想计算出重力势能的损失和动能的增加,除了已知量外,还有什么的没给的。其实有两个量没给。重力势能的损失:重力势能的公式是mgh,m已知,g为常数,唯独h是我们不知道的,而这个h就是A点到B点的距离,即遮光板中线到光电计时器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L。;动能的增加:动能公式是mv^2/2.这里m不是钩码总质量,而是整个系统的总质量。总质量=滑块质量M+钩码总质量m?这个说法不严谨,整个系统除了钩码和滑块,还有一根细绳。所以我们还需要知道细绳的质量m1。滑块通过光电计时器的速度可以通过d/t算得,虽然不太严谨,但按照实验设计,只能这么算了,用遮光板中线来算这个距离,可以使误差减小一些。所以,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就是;释放前遮光板中线到光电计时器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L,细绳的质量m1.3)通过前两步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表达式为:mgL=1/2(M+m+m1)(d/t)^24)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系统获得了额外的动能,第二种是重力势能的实际的减少量比我们测得的要多,就是说有其他的重力势能被转化但我们没检测到。 第一种情况最可能发生的就是释放滑块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给了滑块一个初速度。 第二种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是细绳不够细。这个实验中,不光钩码的重力势能被转化成动能,细绳的一部分也参与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只是我们忽略了这部分势能转化,但如果这部分势能大到我们不能忽略的时候,就产生错误的结果了。 还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导轨B点比A点低,滑块也参加了势能转换,但我们没检测到,这个实验能检测到的只是钩码减少的重力势能,还是间接测得。最后一种可能就是细绳发生弹性形变,变长了,滑块实际降低的距离比A点到B点的距离L长。做这类题,你要把整个是要过程想象一边,首先要了解他要做什么,然后看看他怎么做的。从黑笔的答案看,你是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只是你对这个实验本身不了解,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他要怎么做,所以才没有答对。关于高中物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虽然过去不少年了,但还有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2023-09-10 14:41:501

物理实验的方法有哪些

我网上找的,看看吧,非常详细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方法。作者就中学物理中基本的实验方法予以归纳,以供大家参考。一、比较法将待测物理量与选做标准单位的物理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叫比较法。如测量物体长度,用天平称量质量,用电桥测电阻等。有时光有标准量具还不够,还需要配置比较系统,使被测量量与标准量实现比较。如:测量金属在某温度下的比热容。因为金属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可以找一个在该温度下比热容的金属材料,用比较法测,把两者做成形状相同的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其自然冷却,作降温曲线(T-t曲线)由牛顿冷却定律即可得解。比较法是物理实验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也是实验设计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基础。二、替代法用已知的标准量去代替未知的待测量,以保持状态和效果相同,从而推出待测量的方法叫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三、累积法又称叠加法。将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相对误差。实验中也经常涉及这一方法。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周期,用秒表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于是采用测定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四、控制法在中学许多物理实验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五、留迹法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如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轨迹或图像等,用留迹法记录下来,以便从容地测量、比较和研究。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不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下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对应的时刻,从而可从容计算小车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并求出速度;对于简谐运动,则是通过摆动的漏斗漏出的细沙落在匀速拉动的硬纸板上而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的位置,从而很方便地研究简谐运动的图像;利用闪光照相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等实验都采用了留迹法。六、放大法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异。例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所使用的螺旋测微器:主尺上前进(或后退)0.5毫米,对应副尺上有5n个等分,实际上是对长度的机械放大;许多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是利用一根较长的指针把通电后线圈的偏转角显示出来。七、补偿法补偿法是找一种效应与之相抵消,从而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由于被测量的作用在测量中被抵消,故表示标准量与被测量作用之差的仪表示数为0,所以又称零示法。八、转换法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可以采取把所要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它变量(力、热、声、光、电等物理量的相互转换)进行间接观察和测量,这就是转换法。如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万有引力恒量实验》:其基本的思维方法便是等效转换。卡文迪许扭秤发生扭转后,引力对T形架的扭转力矩与石英丝由于弹性形变产主的扭转力矩这就是等效转换,间接地达到了无法达到的目的。又如转换法还应用于石英丝扭转角度的测量、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上。转换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是对事物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产生的一种飞跃。九、理想化法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实验中常可采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设一些理想条件的办法,以突出现象的本质因素,便于深入研究,从而取得实际情况下合理的近似结果。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假设悬线不可伸长)悬点的摩擦和小球在摆动过程的空气阻力不计,在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实验都采用了理想化法。十、模型法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直接实验和测量,于是就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模型,在模型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但要求模型和原型必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因为对静电场直接测量很“困难”,故采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来模拟。又如在确定磁场中磁感线的分布,因为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我们就用铁屑的分布来模拟磁感线的存在。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以上仅是中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时在一个实验中同时会用到多种方法。同时,具体用运中还会遇到实验设计的方法、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等,在此不再赘述。参考资料:中学物理实验基本方法浅谈
2023-09-10 14:42:0312

物理实验咋做

物理实验咋做 按实验步骤做 物理制作参考方案: 1.做个电磁铁!用个小铁棍,周围绕上电缆线,电池通电OK ; 2.在一个模板上绑几根橡皮筋,做个类似古琴的东东也可以,在铁盒子上蒙一块韧性较好的东东,做个鼓也可以嘛 3.两块小镜子,两个牙膏盒做水底潜望镜; 还有这个网址去看看或许对你有帮助: 物理小制作 ::pep../czwl/xszx/wlxszx8/wlsx8zz/ …… 物理实验题咋做呀?郁闷 一定要好好做实验题目,因为最后考试拟会发现这是送分的题目。然而如果平时没有注意积累好好学,这就是一个噩梦。 1 分门别类,列出所有要做的实验,总复习书应该有。 2 注重原实验,经典实验,因为所有的实验都是经典原实验的变式,吃透原理走遍天下。 3 注重积累做过的实验题目,举一反三。 物理实验中 都叫做定值了怎么会是变数? 定值就是不变的值 自变数就是产生变化的量,因变数就是因为自变数变化而变化的量,比如y=ax+c x是自变数,y是因变数,c是常数 物理实验题 两个一样的装满水的桶放在天平两端,一个桶中放有一块漂浮的木头,一个没有,天平应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有木头漂浮的水桶失去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木头的重量,所以两边的重量仍一样。 物理实验验证 用木棍做一个长方形的架子,在长度方向拉上一块有弹性的胶皮之类的东西。 先把架子水平放置,在中间放上一个重物,观察胶皮被重物压下的距离;再慢慢抬起架子的一端,使架子倾斜,观察胶皮被重物压下的距离是怎么样变化的。 观察的结果应该是,水平时,胶皮被压下的距离最大,倾斜的角度越大,胶皮被压下的距离越小。 结论: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怎么做物理实验题? 简单,做题先知道题目要考什么,并且平常练习练习,不要怕错,之后就是总结思考,最后自然就会了 高中物理实验?高中的物理实验题很难哦` 高中物理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型别: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型别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可以用VCM模拟实验,用VCM模拟实验安装在电脑上可随时做实验,这样子来学习高中物理实验还怕不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 物理实验(杠杆) 左端 导轨 物理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
2023-09-10 14:4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