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简述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生产要素禀赋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23-10-05 20:37:46
共2条回复
真可
可以看看托马斯普格尔编著的《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这些理论都有详细说明。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一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成本绝对低。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一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谓比较优势其衡量指标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低,比较优势越强。机会成本即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A产品生产,必须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举个例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你去玩的话,就不能去学习,玩的机会成本就是学习知识给你带来的知识增加和效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共三句话。即,不同国家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一国应出口的是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密集生产的产品。
不完全竞争主要探讨在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下,为什么进行国际贸易。(在该理论之前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以完全竞争为分析前提的。)
规模经济理论强调,规模经济是贸易产生的动因。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具体可以参考普格尔的教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产品从投入市场到最后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段,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贸易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是雷蒙德弗农提出来的。(普格尔的教材里也有论述)
具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给我留言。见到了我就会回复,如有不妥之处,请多指教。
FinCloud

不符合把红色代表vhbsdvbsdbvbsdvbsvbsdvuivbsd

jhfjhdsvhdsfvudsfnudshfgfdgfusgff合法dsvbgfuhfudhvdshvhhhvduvdvgu

就回家好好好孤独好好弧度还是双手iidhihdhiid号ihhi

相关推荐

什么是规模经济贸易学说?拜托各位大神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Economies of Scale and Trade Theory) 规模收益不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 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 成 本总是不变的,即 边际成本 不变。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 产出也增加一倍。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 规模经济 特点, 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 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举例来说, 生产10辆汽车用150万元的资本投入, 生产25辆汽车用300万的资本投入,投入增加一倍, 产出增加了1.5倍,这就是规模经济。 很多工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它们多为资本、 技术集约的大垄断公司经营。
2023-09-12 01:23:322

规模经济理论的实现途径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可以找到企业实现生产中的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购并活动使其资产、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是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作为特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宜的生产规模受到购并后企业资产存量、管理能力、人员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产规模一旦超出了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所以大型企业之间的购并要考虑购并后是否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实现生产中的规模经济,通过购并扩大生产能力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购并需要成本。中小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瓶颈,然而在存在聚集经济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这时大可不必从事购并活动。然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购并行为也不例外。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未必能带来利润的最大化,它受到市场容量以及企业的其他能力的制约。即使实现了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如果市场容量有限,产品难以卖出,则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变换产品的品种、花色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实现范围经济,企业可以加强研发而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或者购并其产品与本企业产品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到底是自主研发还是购并则取决于交易费用,如果企业内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那么就购并;如果企业内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则自主研发。同样,前面所谈到的聚集经济问题,聚集经济是由外部经济所引起的,外部经济的本质就是节约了市场交易费用。如果企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费用,这时进行购并又有了必要,企业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购并实现产业一体化,从而节约交易费用并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资金短缺,正如人会贫血一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企业在购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2023-09-12 01:23:411

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保罗·A·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他认为:“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从传统成本理论观点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大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直到实现适度生产规模.如再继续扩大规模,则会因管理上的不经济而导致成本增加。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维·莱宾斯坦(HarveyLeibenstein)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效率理论。哈维在《效率配置和效率》一文中指出:大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大企业,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关系复杂,企业制度安排往往出现内在的弊端,使企业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这就是“X非效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企业病”.“X非效率”所带来的“大企业病”,正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内在制约。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lfredDChandler)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也指出:“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大小公司.”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阐明了企业代替市场机制组织交易条件下,管理对规模经济的贡献.企业管理水平越高,则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管理成本越低,从而企业规模扩张程度就可以提高.可见,交易成本理论不仅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规模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
2023-09-12 01:23:541

规模经济理论中,说长期的稳定的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为什么投入越多,成本会降低

是收益滚动的概念,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断投入,不断增长,这只能是在一个相对长期的固定收益类的投资产品中实现,如银行存款、债券。但不适用于股票、基金、期权、期货,因为这些都是波动的,投资周期掌握不好,不但不能提供收益,连本金都亏掉。
2023-09-12 01:24:102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概述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Economies of Scale and Trade Theory)规模收益不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总是不变的,即边际成本不变。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点,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2023-09-12 01:24:201

规模经济理论的企业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而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支。真正系统、完整地将竞争作为专门领域进行研究并卓有成效的学者当推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著名“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或者说,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最终取决于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产品的成本和歧异性有所作为.据此,波特提出了企业成功的三种基本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经济竞争中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获取资源和市场的能力,是企业素质在市场上的综合体现.规模经济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表现为: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成本优势,同时也为建立歧异优势奠定了基础.因为只有一定的资产规模才能保证企业研发、服务、广告等的费用投入,并且只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才能分摊、消化这些费用,从而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使顾客价值上升.尤其是面对越来越昂贵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费,迅速缩短的产品寿命周期,要求更高的产品特色与服务等,都使得企业在建立成本优势和岐异优势的各种价值活动中必须通过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获得支持.换言之,规模经济使企业竞争优势获得多种驱动因素的支撑,从而使竞争优势更强、更持久,为迅速提升并维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必要条件。此外,根据波特对产业内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潜在进入者、替代进入者、供方、买方及产业内竞争者)的分析,对一个特定产业而言,规模经济还直接决定了产业进入威胁的大小.规模经济越明显的产业,进入壁垒也越高.因为它迫使进入者或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遭受原有企业强烈抵御的风险,或者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而且,规模经济还直接决定了买、卖双方的侃价能力。总之,尽管影响或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但能否确保规模经济始终是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基础。追求规模经济也成为现代企业提升与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23-09-12 01:24:361

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企业的内在和外在经济性,请结合具体企业谈谈

内在的话 举一个例子吧 玩过游戏没有 10个精锐骑兵固然厉害 但是对方有1000个初级民兵你照样顶不住 内在主要看边际效应 只要某个元素对企业没有害处 就可以要了 例如游戏里你招的人很多 没问题 但是超过一定限度 资源跟不上 这些人可能成为盗贼 那么就不应该要这个人 要控制自己的规模了......外在的话 店大欺客 例如中石化的石油焦 由于规模控制了市场 谁买他的都要求他还有许多企业靠给它供货生存 那么自己零库存 库存压在供应商那里随时取用 压货款....原因呢 就是他用量大 规模大......
2023-09-12 01:24:522

生产成本增高但销售价格下降属于什么经济现象

生产成本增高但销售价格下降属于规模不经济现象。规模不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对称。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规模不经济一词来源于西方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开始为规模经济阶段,继而为规模经济不变阶段,如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在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便会产生种种不利,使同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原来生产规模较小时提高,从而形成规模不经济。它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即生产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地减少,使边际收益为负数。规模不经济可分为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两种。
2023-09-12 01:25:021

请问什么是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即规模经济,指公司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使生产、管理成本下降,从而利润增加的现象。新宏观讨论它的目的在于:尽管价格下降,但某些优势公司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增加供给量,扩大市场份额。规模不经济则是过大或过小引起的成本上升,比如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减产提高价格,导致经济步入滞涨;而家庭作坊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研发能力等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新产品上市,由于研发成本高,市场小,同样可以产生规模不经济。生产者总是努力追求规模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2023-09-12 01:25:14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现象是否矛盾?为什么?

前者讨论一定生产规模下,要素的利用效率。后者考量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后的总体效果,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亦会发生边际报酬递减,只不过由于管理上的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抵补了边际报酬的缩水。
2023-09-12 01:27:363

网络到底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存在,只不过是鱼龙混珠,真假莫辨
2023-09-12 01:27:486

企业规模经济的经济形态

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仔细阅读《经济学原理》一书便能发现,其实马歇尔已经隐然触及到企业聚集规模现象了。他曾说,一些专业化生产的工业总是集中在某一局部空间上 (他称之为“地方性工业”)。但问题在于,马歇尔只是将这种现象与行业生产特点联系在一起,而没有从空间意义上去认识这种现象;他试图用外在经济这个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他的外在经济概念上。如前所述,马歇尔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概念,但他却始终未能前后一贯地阐明外在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这是由于马歇尔把外在经济概念与报酬递增联系起来,而他所推崇的长期竞争均衡模型,又无法解决存在报酬递增情形下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问题。因此,其外在经济概念非但未能得到前后一贯的阐明,反而给后人留下很大的争论余地。在马歇尔之后,有些经济家甚至坦率地否定外在经济概念本身,如奈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些学者则说,马歇尔之所以要引进外部经济这个概念,目的只是为了挽救在存在着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分析模型;言下之意,马歇尔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理论在逻辑上或纯粹形式上勉强能够“自圆其说”,才使用了外在经济这个概念。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试图保留外部经济这个概念,并继续在一种静态分析框架内对它进行分类、再分类,但他们也未能真正阐明这个概念的本质内涵。事实上,对外在经济概念本质内涵的认识,并不发生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而是发生在区域经济学这一边缘交叉应用学科中。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the spa tial dimension),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提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涵义。与此相比,马歇尔以及在他之后的主流经济学则长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向度。在主流经济学那里,经济活动似乎只发生在时间里,却不发生在空间上。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实际了已超出了均衡分析的框架,从而使得揭示外在经济的本质内涵成为可能。聚集经济概念的提出,乃基于人们对下列经济现象的观察,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区域经济学管这叫“结点” [nodal points])如:在同一区位点上同类销售企业聚集在一起(建材、服装、家具等专业市场);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如电机城、鞋城、汽车城之类);存在着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中、下洲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人口聚集以及与第三产业分布之间的高度正相关,如此等等。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亦即导致了由企业聚集而造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换言之,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聚集表现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额外好处,人们称为聚集经济(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聚集经济在本质上乃是一种空间上的外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概念最早是由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来的,他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了“聚集因素” (agglomerative factors)这一术语。在韦伯之后,区域经济学者佛罗伦斯(P.Sargant Florence)、罗煦 (August Losch)等人,对聚集经济概念作了进一步阐发。区域经济学尚未能意识到,聚集经济作为一种外在规模经济在本质上乃是动态现象,但迄今为止,区域经济学尚未能从动态上量化分析聚集经济形成的动态机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动态意义上的聚集经济涉及到动态区位理论,而这种动态区位理论要求异常复杂的数学分析工具,故而难度极大。尽管如此,聚集经济的存在本身却是从所周知的事实,虽然人们尚难以对它进行量化分析。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处,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需要,而是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反之,另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负的外在经济(亦称为外在不经济)时,由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此时,聚集可能会诱使企业之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联合,亦即产生组织整合的倾向,即企业规模将趋于扩大。那么,就一个特定空间的聚集经济而言,上述这两种倾向中究竟是哪一种倾向占上风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很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本身还很难加以量化分析。但人们可以肯定的是,聚集经济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了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正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所以人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甚至也不需要进行规模扩张,但由于它们处于成规模聚集的区位上,所以也能享受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额外效益。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概念相关联的,除了上述的聚集经济这一形态之外,还包含着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这就是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人们称之为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按照古典分工理论,分工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并伴随着技术进步,因而往往意味着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可是,当某些产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并且不存在自然或人为垄断时,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便往往会导致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此时,企业生产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市场容量不足,生产极易出现过剩。当年亚当·斯密显然已觉察到这一点了,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即“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马歇尔也有类似的思想,他指出,分工和和专业化生产的最大难题就是市场容量限制问题。用他的的话来说,“在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具有头等重要性的那些行业中,大多数行业的销路[都]是困难的”。然而,人们认为,斯密和马歇尔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在于,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新产品、新的花色品种、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艺,总之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上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旦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成功,至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之前,往往意味着企业实际上处于市场寡占地位,因而可获取可观的超额利润,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的这种追求竞争优势的行为是通过开展R&D(研究与开发)活动实现的,其最终结果则是形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规模的扩张。这是因为在企业内部,R&D活动一旦出现,它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就形成一种正反馈(良性循环)。虽然说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原本动机只是为了追求竞争优势,而不是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为了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但是,作为这种正反馈的最终结果,却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其中的机理是这样的:R&D部门一旦在新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取得成功,便往往意味着企业内部一个新的生产领域的产生,而这种新生产领域的产生又往往会带动一系列新的外溢效应(一种外在经济效应),如新设备的生产、新的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对新材料的需求、广告活动,如此等等。企业为了将这种外在经济效益加以内部化,于是就设立了多部门和跨领域的生产或经营单位。这样,最终结果就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总体规模的扩大。由这种经营多元化和企业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而这种规模报酬递增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就是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这个概念,一方面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而也属于一种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又与企业经营多元化有关,它得自于多元化经营下外在经济的内部化,所以它是一种在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下由外在经济的内部化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形态。可见,范围经济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技术意义上的厂商规模经济,也不同于空间意义上的聚集规模经济,它是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形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元化经营以及由此而来的范围经济,构成了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能给予企业带来诸多额外好处,包括:⑴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外在经济的内部化,形成了源于多种业务活动之间的一系列的外在规模经济效益,如生产本身的外在规模效应、广告宣传的外在规模效应,知识之间的互补所带来的外在规模效应、营销网络建设的外在规模效应,如此等等;⑵多元化经营还会带来的经营风险的分散(所谓“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增强了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性;⑶成规模的多元化经营,可以使得专门化的R&D费用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摊,而R&D活动的专门化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规模扩张,因而形成某种正反馈;⑷专业技术的多元化本身也为成功的技术开发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一种多学科的协同效应在起作用。这些好处都可以归结为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形态,它可以解释当代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西方学者对多元化经营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已呈显著上升之势。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态势仍在继续;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唱主角的那些巨型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多元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获得广泛的发展,其经济学解释就是范围经济的存在。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方式,而范围经济这一规模经济形态则为这种方式的企业规模扩张提供了理论解释。技术经济意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企业何以扩张规模,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大型化?首先来考察传统经济学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谈到传统经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就不能不提到 A.马歇尔。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仅就这一点而论,已是一个理论创见,因为企业组织之间的分工(所谓行业内分工)确实是研究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视角,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重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人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人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显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马歇尔虽然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一对概念,但他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内在经济。他把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至于外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并没有对这一概念作出系统而明确的界定和阐释,故而为以后的经济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争论余地。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那里被高度简略化了。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企业、工厂或车间)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的规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即一种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正是由于高度简略化,所以才方便用数学形式来表述。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被理解为在一个正则拟凹的齐次生产函数中,若各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 1,则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之特性,即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用数学形式来表达:设x1和x2为产出q的要素投入自变量, t为常数,k为大于0的任意实数,若有生产函数q=f(x1,x2)满足f(tx1,tx2)=tkf(x1,x2),那么,人们可以得出如下三个判断: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亦即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亦即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若 0<k<1,则上述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亦即也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这个k实际上就是x1和x2的产出弹性之和,也就是齐次生产函数的阶。在现实生活中,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按一般解释,这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关键设备投入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显著份额,而这种关键设备投入作为固定成本,会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大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少,由此产生了一种额外的效益即规模经济效益。显然,这里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关键设备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indivisibility)。又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一般认为常态的平均成本曲线是呈“U”型分布的,所以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优点,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的产量水平。当产量超过个最优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时,平均成本就会转降为升,从而生产函数就随之由规模经济而转变为规模不经济 (scale diseconomies)。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至少存在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新古典经济学者所说的“厂商”(firm)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它可以指一个生产单位(工厂或甚至工厂内部的一个车间),也可以指一家包含着多个生产单位的公司(企业),因此他并没有区分工厂内部的(intra —plant)规模经济与企业内部的(intra—firm)规模经济;第二,新古典经济所说的规模经济乃是一个静态概念,而诚如马歇尔所言,实际上的规模经济起源于厂商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包括工人的专业化和机器设备的专业化,那么,这种生产专业化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率应是一种动态现象,表现为报酬递增。用静态概念及其分析模型去描述和解释本质上属于动态现象的规模经济,至少在叙述逻辑上总显得很不和谐;第三,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企业内部规模,实质上仅仅涉及纯粹技术经济意义的生产规模。这种意义的规模经济具有两个技术前提:其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装置在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其二是对生产函数及生产成本曲线作出外在的技术性假设,如正则拟凹的齐次生产函数、“U”型成本线等。这些技术性假设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的存在都有是必要的,但这些假设却大大的降低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必须说明的是,人们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概念所存在的理论问题,这一点丝毫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抹杀其理论的积极意义的一面。从理论角度讲,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规模经济概念,虽然是狭窄的,但毕竟也称得上对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理论解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技术性因素确实也构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实存在着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经济,它是由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换言之,新古典经济学者所看到的乃是一种特定意义的规模经济形态,但却把它当作一般意义的规模经济来认识。与资产专用性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除了上述形态的规模经济之外,还有一种规模经济形态是与产权配置效率相关联的。由于专用性资产之间的互补关系或关系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因产权配置效率上的考虑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由此而产生了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本文称之为一体化规模经济 (scale e conomies of inter-firm integration)。此种形态的规模经济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所以,要理解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就必须从资产专用性说起。关于资产专用性的初步思想,最早是由马尔沙克等人提出的,后来威廉姆森对资产专用性概念进行较全面的阐发。威廉姆森把资产专用性定义为“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在威廉姆森看来,使用专用性资产的厂商,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同时却提高了交易费用,表现为强化了对交易伙伴之间的依赖性。由于这种依赖性的存在,以企业制度代替市场组织就成为必要。在威廉姆森那里,这种替代的具体表现就是纵向一体化,其结果则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可见,威廉姆森已经部分地揭示了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纵向一体化扩张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他还未能透彻地揭示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成的内在机理。真正透彻地揭示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成内在机理的经济学者,当数O·哈特。哈特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资产专用性与产权配置效率内在地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一体化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哈特从资产专用性出发,提出了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概念。他认为,就资产关系来说,可分为资产的互补性与资产的独立性两种。在此基础上,哈特以合同的不完备性为理论出发点,指出合同不完备性的经济含义在于导致了重新协商过程中会产生事后成本和事前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事前关系专用性投资问题的重新协商成本。正是由于合同不完备性而导致的重新协商成本,才使得产权配置变得十分重要。在哈特那里,所谓产权实即所有权,其本质内涵在于剩余控制权;所谓产权配置,实质上也就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哈特提出了关于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产权配置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哈特定理”,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命题:其一,当两家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彼此不存在相互关系,而两家企业的当事人分别对各自的资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那么,这两家企业的资产应归各自的当事人分别拥有(或所有);其二,当两家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彼此存在高度互补关系时,则这些资产应被单独拥有或者共同拥有 (或所有)。对于哈特定理可作如下阐释:⑴如果两家企业的各自专用性资产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关系,那么这两家企业之间也就没有什么业务合作关系。这种情形下,企业之间采取单纯的市场交易方式也就足够了,因而企业各自资产可以采取分别所有;⑵当不同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而各自的所有者进行合作的事后的制度运作成本又是十分高昂(如存在着因专用性资产的可替代性低而导致的“敲竹杠”现象)的时候,采取单纯的市场交易方式的合作(包括长期契约)就不够了,因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会使得这种交易方式的合作在事前难以形成真实的共同信息,从而会导致高昂的事后的制度运作成本。这时,合作应当采取企业制度的形式,而高度互补的专用性资产则应当采取共同所有,换言之,两家企业应当合并成一家。哈特定理的启示是:当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所涉及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关系时,企业的兼并(一体化)就成为产权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而企业间兼并则导致单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扩张,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形态,即一体化规模经济。一体化规模经济既实现了产权配置效率,也体现于交易费用的节省,因而是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形态,也可视为对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2023-09-12 01:28:151

简述规模经济效应及其应用

规模经济效应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生产规模的增大导致单位成本的降低。当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大时,它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降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因素,它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应用领域生产制造领域: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产制造领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服务行业:规模经济效应在服务行业也得到了应用。服务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农业领域:规模经济效应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农业领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二、应用方式生产扩大: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包括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线、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等。联合经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享生产要素和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包括联合生产、联合采购、联合销售等。分工协作:企业可以通过分工协作,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包括内部分工协作、行业分工协作、国际分工协作等。总之,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联合经营和分工协作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应用领域包括生产制造领域、服务行业和农业领域等。企业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高,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2023-09-12 01:28:291

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规模收益不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总是不变的,即边际成本不变。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点,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2023-09-12 01:28:532

聚集经济的新马歇尔理论与聚集经济

新马歇尔理论主要是在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了全球化对聚集经济形成要素的影响。(一)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聚集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厂商的地理集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1.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工业部门对所需设备的专门化水平要求就越高,各个环节的生产设备都要由专门的厂商来生产和供应。而大量的厂商集中在一起,可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维持专业化供应商的生存;同时,专业化供应商的聚集,也分散了专业化设备的开发和供应成本,单个厂商可以集中精力干他们最擅长的专业分工。因此,密集的专业化供应商网络的存在,使行业聚集地区的厂商比其他地区的厂商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地理集中的趋势。2.行业地理集中可促进劳动力市场共享。行业的地理集中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人才市场,从而对劳动力的供需双方都有好处。克鲁格曼在1991年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证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认为:在行业集中地区工人的预期工资率为: ,当工人总数量L一定时,预期工资率ω与厂商数量n成正比。而厂商预期利润率为:,当厂商数量n一定时,厂商预期利润π与工人总数量L成正比。可见,当其他条件一定时,行业地理集中可增加工人的预期工资率,而劳动力的地理集中可增加厂商的预期利润率。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共享对工人和厂商都是有益的。3.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知识外溢。如果许多厂商都在同一个地区,厂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新设计或新想法就会与别人交流,这种想法就会得到普及,同时该设计者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也会获得改进的建议来完善自己的设计。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人才集中有助于技术外溢和普及,节约成本的技术会迅速推广,当地厂商在与其他国家同类厂商的竞争中就会居于有利地位。(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马歇尔理论与聚集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聚集经济进行了新的诠释,形成了新马歇尔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了聚集经济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的特质性,扩大了产品的消费市场,增加了获取全球信息和新知识的途径,促进了当地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增强了聚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聚集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聚集的引力,特别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聚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活动的地理聚集之间的关系类似“鸡与蛋”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新马歇尔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聚集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地聚集的厂商被引入到一个空间更加广泛的国际分工之中,它超越了当地厂商集聚地区的地理界限而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跨国公司及其相关的跨国生产网络也可参与当地劳动力的生产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当地聚集厂商参与国际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增强了当地聚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中间投入品供给方向变化与聚集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迅速成功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和掌握本地尚未运用的新的专业化技术,那些对当地集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中间投入品,会更多地从全球市场上采购,中间投入品的全球采购,虽然降低了聚集经济对当地产业的粘性和依赖程度,但却进一步增强了当地聚集经济在全球生产网络(或生产链)中专业化的特殊性和专属性,使当地聚集经济置根于更广阔的全球背景之中,从而扩展了当地聚集经济的成长空间。3.消费群体的变化与聚集经济。在外部规模经济中,中间产品主要卖给聚集区内的厂商,最终产品主要卖给聚集区外的消费者。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聚集经济内部生产加工的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消费者广泛存在所带来生产风险减少的情况下,中间产品生产商发现把其产品卖给聚集区之外的消费者更为有利,他们可以从更大的消费规模中获得递增的报酬。因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消费市场重叠的存在,使聚集经济获得了更为持久的动力。4.厂商之间网络联系的变化与聚集经济。厂商之间的网络联系和信息互动是聚集经济分享创新思想和信息的主要机制,也是创新的基础(Keeble,1999)。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网络联系为当地厂商获取全球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新的网络渠道,对当地厂商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竞争是十分重要的,它为厂商提供当地不能提供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使当地厂商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的创新,并避免“自生自灭”。因此,当地厂商组织与外界联系网络的国际化,已被证明是决定厂商创新能力大小和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5.网络集体学习与聚集经济。有管理、有组织地参与区域集体学习并推动知识创新,对维持厂商和经济聚集地区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厂商为了获取全球信息和新技术知识,避免创新能力的枯竭,当地厂商的学习日益步入了全球化的学习网络,全球化的网络集体学习对当地聚集经济竞争力的维持和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2023-09-12 01:29:021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 新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

现代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异同探析 1、现代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点: (1)理论假设的不同:①规模报酬不变与规模报酬递增.在李嘉图那里,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是保持不变的,也即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内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正是规模经济使得各国谋求通过扩大特定产品的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而获得成本优势并进而导致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理论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②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传统理论假定市场完全竞争,但现实中情况却并不如此,同时企业倾向于追求规模经济的追求。差异产品的存在时这种追求的结果也是其原因。同时,差异产品的消费也带来消费者福利的增加。这些假定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而开展国际贸易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2)分析角度的不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多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现代贸易理论认为,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需求不同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域分工。需求不同的原因可以是偏好不同,也可以是收入不同。前者认为各国偏好受其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后者的典型代表是重叠需求理论。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固定的,分析是静态的,现代贸易理论则对现实中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在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做出了解释。 2、现代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1)理论的发展都是现实的反应。前溯至斯密甚至重商主义,贸易理论的发展都是为了回应实践的需要、解释现实和为实践服务。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带来财富和福利的增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持。二战以后的现代贸易理论一个重要的使命是解释现实中大量出现的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 (2)现代贸易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带来相对成本的差异,并带来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不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带来不同国家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也即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无论是内部规模经济还是外部规模经济,都是因为规模经济导致了成本差异进而带来了比较利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是解释了比较优势在产品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动态转移;重叠需求导致贸易的原因也在于各国规模生产其代表性需求产品而产生的成本优势导致的比较优势。 (3)在理论的政策意义上来看,目前所有的贸易理论都倾向于支持贸易自由化。依赖于不同的假设,特别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理论对于现实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之间一定的专业化分工和交换能够带来福利的增加,这种福利可能表现为消费数量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消费品种的增加。
2023-09-12 01:29:161

自然垄断行业的理论发展

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穆勒的自然条件占决定作用的自然垄断理论到后来的规模经济理论,再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决定的自然垄断理论以及最近关于成本劣加性定义的自然垄断,每一步都显示了人们对这一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一)规模经济随着现实的发展,早期将自然垄断的原因归结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理论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挑战。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的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克拉克森和米勒认为,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函数成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即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由一家企业来提供产品会比多家生产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假定一个产业只能容纳一家企业的生存,那么就会有一个幸存者为了降低成本而不断扩大产量,进行低价竞争,最终把对手挤出市场,形成自然垄断。(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规模经济的概念是基于单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上,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事实上,不仅增加产量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品种同样可以降低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的含义。对于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来说,可能同时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詹姆斯·邦布莱特认为对于某些公共设施的服务来说,即使在单位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由一家企业提供服务也是最经济的。卡恩进一步指出,对将自然垄断理解为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或规模经济的观点应持谨慎态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当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如此强劲,以至于只有一个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就会产生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最明显的经济特征,是平均成本在产出规模扩大到整个产业的产量时仍然下降。因此,由一个厂商垄断经营就会比多厂商提供全部产品更有效率。(三)成本劣加性自然垄断理论最新发展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潘札、威利格、夏基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垄断的特征不是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而是成本劣加性,即由一个企业提供整个产业的产量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任意产量水平上存在严格的劣加性是定义自然垄断的关键特征。在单产品情况下,如果只在一定产量区间内存在规模经济,并不一定是自然垄断,必须在任意产量区间都是规模经济才能保证是自然垄断。某种产品是自然垄断生产,并不是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是规模经济的,在规模不经济阶段,只要一个企业生产该行业全部产出的成本低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生产同样产出水平的成本,其就是自然垄断。在多产品情况下,规模经济与成本函数的严格劣加性没有必然联系,而范围经济是成本函数严格劣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自然垄断理论评述虽然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深化,但是通过理论回顾,笔者发现现有的自然垄断理论中,不管是哪种解释都没有跳出单纯的成本分析框架,对自然垄断形成条件都仅仅归结于为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而没有涉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任何分析。这种单纯的成本分析是和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出清的思想相一致的,或者说是“供给自己创造需求”思想的反映,即默认无论企业生产的产量多少,最后市场总是以某个价格出清,产量恒等于消费量。因此,企业只需扩大产量,由于产品总是能够按照市场均衡价格销售,因此和竞争者比较,本企业就具有因为产量上升导致的成本下降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凭借这种优势将对手逐出市场。但是这种分析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竞争企业之间扩大产量寻求竞争优势的行为本身没有相对的优劣势。如果企业之间在任何方面完全相同,则行业生产成本上的成本劣加性特征不一定能够带来自然垄断的结果。鲍莫尔和威利格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中,就考虑了当行业中不存在沉没成本时的情况。单纯的成本分析的另一个问题来自于“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市场出清假设。厂商实现利润的过程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还包括将产品销售出去的过程。现实经济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商品短缺时代,企业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生产方面,更多的是需求不足的问题。现实企业面临的“需求短边约束”已经使得“产量恒等于消费量”的经济假设严重脱离实际。尤其是在诸如电信等服务性企业中,由于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即时性和不可保存性,如果没有有力的需求做支撑,盲目的规模扩张只能导致产能闲置率上升。“生产能力大于消费需求”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必须考虑消费方面的影响。基于需求短边约束模型的自然垄断行业的可竞争性本文假设一个生产同质产品的行业,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技术,可以用同一个成本函数来表示。行业生产的成本函数具有严格的成本劣加性,根据目前的自然垄断理论,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然后,本文引入一个需求方面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果某个时期该行业是一个垄断经营行业:潜在竞争者有没有激励进入?新进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一)基本模型假设假设行业中的企业是利润最大化者,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并且长期生产成本函数采取如下形式:C(q)=F+cq 且有C(0)=04行业中有N个消费者。影响消费者效用的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消费数量、产品价格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i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ai-biqi,为简便起见,假设消费者都是完全同质的,因此对所有i和j都成立。市场总需求就是简单加总:P=a-b(b/N)q假设销售者在不同的厂商选择之间没有偏好,即由于两个厂商生产的是同质产品,如果销售的价格相同,消费者将以1/2的概率随机选择一家厂商购买;否则就选择价格低的厂商购买。厂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当两个厂商的价格相同时,每个厂商得到一半的市场需求;否则低价厂商得到全部的市场需求。消费者的这种厂商选择行为是本模型的关键假设。(二)模型分析行业中厂商的竞争行为可以看成是一个无限期的动态博弈。初始时刻,行业中只有一个垄断厂商在经营。潜在竞争者根据现行市场价格和进入后的销量预期决定要不要进入。如果潜在竞争者选择进入行业,则两个企业存在竞争,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竞争的方式只能是价格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选择是否发动降价攻势。博弈进行到任何一个厂商都不再发动降价活动或者某个厂商退出行业为止。我们假设在博弈中,价格变化可以立即被对方观察到。 (三)相关模型的补充说明虽然现实经济要比模型表述存在更多的进入壁垒,但新进入企业总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破除壁垒,参与到竞争中去。转换成本和老客户的争夺:在某些行业中,消费者从一个企业转到另外一个企业时面临一些转换成本。转换成本可能源于一些产品交接的成本,比如消费者需要重新购买一个电话号码,也可能来自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带来的心理损失,如消费者必须通知亲友已更改的电话号码所带来的不便等。在具有转换成本的情况下,新企业要获得原来属于在位企业的部分市场需求,就必须向这些消费者支付至少相等于其转换成本的补偿。转换成本的存在给新进入企业争夺原有垄断企业的客户造成了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新企业的进入激励。但是,由于转换成本是一次性的成本,考虑到消费者一次性转换之后的若干期内将继续选择新企业,由现期支付给这些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补偿折算到每一期的数额并不是很大。针对新进入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如果考虑到行业总需求的扩张情况,即假设市场中的消费者每年以某个速度增加,企业对新用户的竞争也会有所不同。假设两个企业都采取降价来吸引新的消费者。在降价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对新的消费者的吸引力相同,因此潜在的收益是相同的;但是降价的总成本将会因为原有的客户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原来企业客户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总成本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通过降价来吸引新进入的消费者的激励反而更大。
2023-09-12 01:29:261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什么?

狭义的企业规模经济是指处于某一特定区位的经济主体,如生产型企业或经营型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广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包括单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通过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以及由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呈一定规模的聚集而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关于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目前广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另一种是交易费用理论所讲的企业规模边界概念。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欠缺之处:前者太过狭窄了,因为它仅局限于技术经济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后者却又太笼统了,因为以交易费用这样一个外延如此宽广的概念去界定所谓的企业规模边界,无论如何都是太过宽泛了。理论经济学对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规模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2023-09-12 01:29:431

比较斯密、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及成本学说,这四个领域观点的异同!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二元性价值论,即认为价值由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共同决定;李嘉图批判斯密的价值论,明确了价值仅由无差别人类劳动决定,但未能揭示剩余价值,已经达到资产阶级所能企及的最彻底劳动价值论。 斯密提出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由此,提出了他的“劳动工资论”分配理论。基于斯密分配理论的基本框架,李嘉图对其进行了完善,提出相对工资论,从量的方面揭示资本主义三大阶级的对立。 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均主张自由主义经济,应该没什么原则上的区别。 斯密主张“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但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该理论具有局限性;李嘉图主张“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各国需“有利取重”、“不利取轻”,以此增加国民财富。它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但也有局限性,比较成本不利于后发国家经济增长,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问得还真够多的,下次分开问好些,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09-12 01:30:09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要由什么理论构成

战略性贸易政策有两大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政策效应及其局限性,将有助于人们科学、合理地制定贸易政策,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近十余年来,国际贸易的政策研究争端四起,讨论的焦点就是名噪一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显然,这有悖于自由贸易学说的经典结论,也给当前风行一时的新保护主义提供了某种遁词。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 )、斯潘塞(B.J.Spencer )、克鲁格曼(P.R.Krugman )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2023-09-12 01:30:181

上海的自考市政学的重点是哪些

  我有,给你看看  第一章 绪论  一 市政的含义与特征  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权机关对市辖区域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市政的主要特征  1、 政治性(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 历史性(市政也是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3、 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五一节组成的有机整体)4、 综合性(现代声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5、 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二、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对象:1、 市政学研究市政主体2、 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  3、 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  内容:1、 专门分析城市 2、 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 3、 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三、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具体有:(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意义:(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特征:(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千至六千年间,城市的产生有其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发展:  城市的发展有五千余年历史。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分四个阶段  (1) 古代城市阶段:(2)中世纪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段: (4)现代城市阶段:  三、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城市化是一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所推进,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  1、 城市化水平指标2、 城市化速度指标3、 城市化质量指标  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城市化的特点:  (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开始趋于下降。  城市化的类型: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  a积极型的城市化, b消极型的城市化, 1)过度城市化(2)低度城市化  (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  a向心型城市化, b离心型城市化,  3)逆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动力  1、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 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 农业发展为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 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 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 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 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 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 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 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1) 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 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 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五、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 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 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 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 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  1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  (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六、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数量),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是不同等级城市和谐发展的结果,而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发展中应有所区别与侧重。  (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50万以上大城市,100万以上特大城市)  (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第四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一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城市性质是由该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所决定的,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城市职能包括城市主要职能、城市辅助职能)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原则、依据和方法:  意义:(1)能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能为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3)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4)能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原则:(1)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2)区域内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3)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4)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2)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国防及历史条件(3)城市发展现状(4)城市发展远景  8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1)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3)比较分析法(4)综合分析法  三、 城市规模效益、分布和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广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指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分布有二重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指不同规模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布局形式  意义:(1)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2)有利于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优势(3)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4)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各自的优势  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和能源(2)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3)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4)城市的性质结构(5)此外,一国的体制、国土面积以及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构成等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  四、城市规模效益、成本和适度城市规模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经营规模于经济效益之间有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下降,从而企业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是城市规模演变与城市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  城市规模效益的特点:  规模性、空间性、外在性  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  (1)外部成本(2)“门槛”成本(3)疏散成本  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是: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  (3)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五 城市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城市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意义:  (1)有利于分析和研究城市的共性与个性(2)的助于我们掌握各类城市的发展规律、正确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  城市分类的原则: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4)功能、规模、隶属和地域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国外城市分类方法  1奥罗索分类法:2哈里斯分类法:3纳尔逊分类法:4莫塞和斯科特分类法:5马克斯韦尔分类法:  六、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  (1)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类别分类:  a综合性城市  b工业城市:钢铁-鞍山;轻纺-南通;机械制造-十堰  c矿业城市:大庆、玉门、茂名、淮南、大同  d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徐州、郑州、鹰潭、襄樊;海港城市-大连、塘沽、湛江;内河港阜城市-裕溪口  e商业金融城市:武汉  f风景旅游城市:桂林、黄山、曲阜、敦煌  g科学文化城  (2)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a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b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c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3)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a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b副省级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c地级市:苏州、无锡、常州  e县级市:锡山市、武进市  (4)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a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城市。  b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城市。  c中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的城市。  d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的城市。  e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00以上、10万以下。  (5)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  a沿海城市:烟台、连云港  b内地城市:宜昌、九江  c边境城市:凭祥、满洲里、二连浩特  此外,按照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的强度,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按照城市发展历史的长短分:新兴城市、古老城市;按照城市外观形态分:团状、带状、环状、放射状、组团状、星座状城市等。  第五章 市政体制  一 市政体制概述  1市政体制的含义: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是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2知识点(识记)  (1)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  (2)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3)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在城市的商会  (4)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中共市委,尤其在市常委会  3、市政体制的基本关系:  在市政体制的内容中,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它们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是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它主导和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  4、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1)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内容,市政体制的形式必然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一(2)市政体制一方面与国家政体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与国家政体相比较,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5、市政体制的作用:(1)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市政权的组织形式(3)通过改革和完善市政权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4)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结构,适应城市政权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5)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行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生产力的发展。  二 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1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1)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形式多样化:  (2)政党在城市的组织通过竞选,在市议会拥有多数议席,主导城市的议决权;当选市长,主导城市的行政权-政党组织通过竞选掌权  (3)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一般分别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并且相互制衡-分权制衡  (4)城市一般不设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领导-市不辖区  (5)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即直接向城市的国家机构表达利益,又通过动员选民投票,制约着政党组织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影响力-利益集团活跃  2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  (1)市议会制:(2)议会市长制:(3)市长议会制:(4)市委员会制:(5)市经理制:  3西方国家从以下三个途经,改革大都市地区的管理体制:  (1)极少数大城市市辖区、市、区的政府分工协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  (2)大城市兼并周围的中小城镇,即大城市在行政区域上包含县乡镇,导致大城市政府与县乡镇政府有不同程度的上下级关系。  (3)大都市地区多数县乡镇的居民不愿意所在地区被并入大城市的行政区域,而是支持县乡镇政府在适宜由大城市政府统一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领域,与大城市政府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大城市与县乡镇的合作  三 中国的市政体制  1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  (1)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  (2)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3)市政府、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市人大监督一府两院  (4)中共市委和市级国家机构全面领导中共区、县委和区县级国家机构的工作。-市辖区县  (5)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工青妇的作用  2、市街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市与市辖区、街道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  3、市领导县: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直辖市、地级市面上与周围的县、县级市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市政管理机关  中国共产党市级组织机构的具体构成  1、 市党代表大会2、 市委员会3、 市委常委4、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的三方面  1、 政治领导2、 思想领导3、 组织领导  新时期城市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方针  1、 有计划地稳定地发展组织2、 大力吸收德才兼备的青壮年人才进入领导班子,逐步实现新老合作与交替3、 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骨干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领导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4、 在配备领导班子和吸收新成员时,把好政治关,防止反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和严重违法犯罪的人进入民主党派组织和掌握领导权力  城市民主党派组织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2、 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出力3、 协助城市有关部门开展统战工作  市政协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  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要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  1、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 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3、 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4、 按照权现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5、 按照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城市行政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1、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2、 既要考虑城市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3、 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调控,做到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搞活4、 加强服务,提高效率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考试直通车www.ksbus.com
2023-09-12 01:30:371

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由经济学家()提出。

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由经济学家()提出。 A.阿道夫·瓦格纳B.马斯格雷夫C.皮科克和威斯曼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正确答案:C
2023-09-12 01:30:451

皮科克和怀曼斯的 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是如何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

内在因素:在正常时期,居民的税收容忍水平是稳定的,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是比较稳定的,从长期来看是一种渐进的增长趋势。外在因素:当社会出现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危机的出现,财政支出需要大幅提升。纳税人的税收容忍水平将会提高,整个政府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一个台阶式的增长形态。(替代效应)当社会激变过去之后,政府不会轻易允许已经上升的税率降到原有水平,私人也会因为遭受战乱之苦的缘故接受较高的税率,因此,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虽然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下降后的水平会比激变前高,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继续以稳定的方式向前发展。(检查效应)
2023-09-12 01:31:042

瓦格纳法则与皮科克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有什么区别

瓦格纳法则与皮科克及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有多方面的区别。 一、理论分析方法不同。瓦格纳法则是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是皮克特和威斯曼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说,瓦格纳法则建立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是借鉴和引用瓦格纳分析延伸形成的。 二、理论假设不同。瓦格纳法则属于实证理论,而皮科克及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建立在一种假定上,即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缴税。 三、理论内容不同。瓦格纳法则认为,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公众此时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但是危机过后,公共支出并不会回复到先前的水平,如战争过后总会积累大量的债务,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的水平。因此,每一次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上升,这是一种规律。 瓦格纳法则是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则是假定条件下,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的法则。 四、分析因素不同。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需要政府不断介入物质生产领域,因而形成了很多公共企业。而皮克特和威斯曼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建立在政府喜欢多支出而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假定上;外在因素则是假定发生了外部冲突,导致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
2023-09-12 01:31:161

规模效应是什么意思?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适度扩大,使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引起产品平均成本降低,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反,如果因生产规模过大或过小,生产要素不能得到合理配置,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则成为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扩展资料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1),张伯伦(EHChamberin),罗宾逊(JoanRobinson)和贝恩(JSBain)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
2023-09-12 01:31:491

如何解释规模经济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

规模经济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活动的1)规模经济因素导入国际贸易 1)规模经济因素导入国际贸易,标志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向新贸易理论的转变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取决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甚至需求偏好这类基本的经济特征,各国为了充分发挥以这些基本特征的国际差异为基础所形成的比较利益而进行贸易。但实践表明,发
2023-09-12 01:32:104

如何用交易费用理论确定企业规模

1、规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通过购并活动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必然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约成本。但是随着规模的继续扩大,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用图形表示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规模经济理论实质上是规模经济的工厂模型,反应的是投入与产出关系,这一模型反映的是工厂的技术经济条件,体现技术规律的要求,而企业在购并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产出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即使是实现了最优的投入产出比也不是企业理想中的规模经济,因为作为一个理性的厂商,他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无论如何,生产中的规模经济也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步骤之一。   2.理论界认为规模经济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即工厂模型和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集中而产生的聚集经济,还有就是下文将要谈到的范围经济。聚集经济是由外部性所引起的,表现为LAC曲线的平移,外在经济使LAC曲线向下平移,成本节约。外在经济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何谓聚集经济,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局部集中特征,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产生了企业聚集而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我们把这种因众多企业的空间聚集而产生的额外好处,称为聚集经济。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的众多企业之所以会在某一局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聚集规模.通常也正是由于该空间点上存在着一家或若干家核心企业,这些企业所利用的正是该核心企业给它们带来的外部经济好处。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处,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需要.而是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反之,另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负的外在经济(亦称为外在不经济)时,由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此时,聚集可能会诱使企业之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联合,亦即产生组织整合的倾向,即企业规模将趋于扩大。   3.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我们称之为范围经济。企业生产所面I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市场容量不足,生产极易出现过剩。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新的花色品种、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艺。企业的这种追求竞争优势的行为是通过开展R&D(研究与开发)活动来实现的,其最终结果则是形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规模的扩张。但因此而导致的规模扩张必须注意购并企业与被购并企业产品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产生范围经济,而且许多表面上无关的产品实际上具有关联性。例如,夏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使其可以在笔记本电脑、袖珍计算器、大屏幕电视显像技术等许多领域都比较容易获得一席之地;摩托罗拉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不仅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中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而且在BP机、双向无线移动装置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   以上三个理论都以购并后的生产能力为核心展开探讨,忽视了有效规模是在工厂规模经济条件下,由经营和管理等能力所决定的一个区间规模,并且受到市场的制约,利润率的最大化不仅需要成本最小化的支持,也需要企业控制好财务结构和财务费用,还要发挥对市场的影响力,争取价格自由等等。规模经济最终必须以资本利润率的形式表现出来,检验企业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最后标准是资本利润率。以下两个理论则涉及这方面的因素。
2023-09-12 01:32:341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理论有哪些

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由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规模经济效应使资源禀赋即使无差异的国家之间也能凭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形成竞争力,取得贸易利益。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n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的学说,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其主要观点为:规模收益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
2023-09-12 01:32:441

什么是规模效应

举个例子吧,一辆汽车,如果单独造成本10万,如果大量生产,产1万量。那么成本会大幅度下降,降到8万。这就是规模效应的一个体现,当生产资料大规模时,生产成本也会下降
2023-09-12 01:32:564

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是谁提出的

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是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的。替代规模效应: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
2023-09-12 01:33:141

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与瓦格纳法则的区别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瓦格纳法则是是通过分析直接资料而得出的;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则是通过分析瓦格纳法则而得出的,属于研究间接资料得出的理论。  二、两者的原因侧重不同。  瓦格纳法则侧重于分析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政治包括经济政策等,而经济包括工业化与城市化;而皮科克和威斯曼则是按照内外来区分,内在因素为公民压力,外在因素为国际压力。  三、两者的理论内容不同。  瓦格纳法则认为,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公众此时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但是危机过后,公共支出并不会回复到先前的水平,如战争过后总会积累大量的债务,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的水平。因此,每一次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上升,这是一种规律。 瓦格纳法则是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则是假定条件下,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的法则。  四、两者的理论假设不同。  瓦格纳法则属于实证理论,而皮科克及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则是一种假设理论。
2023-09-12 01:33:253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习题及答案四

  我精心为您整理了“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习题及答案”预祝您考试顺利!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站经济师栏目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习题及答案四    单项选择题   1.【2008年】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正确答案:C,   2.【2009年】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正确答案:A,   3.【2010年】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正确答案:D,   4.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   A.要素储备比例   B.生产资源配置比例   C.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D.两个国家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C,   5.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A.亚当·斯密   B.克鲁格曼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大卫·李嘉图   正确答案:B,   6.绝对优势理论是()在18世纪提出的。   A.克鲁格曼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D,   7.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A.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B.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C.同类产品的生产更具有相同的要素密集性   D.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正确答案:A,   8.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财政资金支付,这种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是()。   A.财政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   D.财政分配   正确答案:C,   9.()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D.财政支出的经济构成   正确答案:B,
2023-09-12 01:33:36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什么异同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1.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 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中特别强调指出,由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各国在生产同种商品时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形成各自绝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各自绝对优势的不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该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存在绝对优势。 基于绝对成本论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李嘉图以相对成本论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回答了绝对成本一理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李嘉图指出:当一国同另一国相比,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处在绝对劣势(优势)时,只要它在两种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同另一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则仍有资格(必要)参与自由贸易。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每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或者说是相对优势,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这里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之理。关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运用相互需求原理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首先,他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实际贸易条件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上下限之问,超出上限或下限,国际贸易不会发生。其次他得出结论,实际的贸易条件取决于贸易国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本国就有利。反之,如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外国就有利。 2.现代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一俄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产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论;第二群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新理论。新要素贸易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人力技能、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发展与补充,所不同的是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介绍国际贸易原因理论。它们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首先
2023-09-12 01:33:451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在国际经济学中,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种经典理论,旨在解释全球贸易模式与产业特化模式的形成和演变。它主要关注各国拥有的生产因素分配不均导致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例如某些国家因为资源丰富或技术先进而发展了某个产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流通的商品中占比较高。然而,该理论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即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情况。比如说,在中国的制造业中,有些工厂专门生产零部件,而另外一些工厂则负责将这些零部件组装到完成品当中。这些工厂之间会进行大量的贸易,以便更好地协作、专业化和提高效率。而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这种产业内贸易现象,因为它只关注于国与国之间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布,缺乏对产业细节层面的分析。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1、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是什么推动成员企业进行交换,即在同类商品中,不同国家之间会出现特定品牌或者型号的商品贸易。因为生产这些特殊商品需要更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如研发费用),所以只能为少数大型生产商提供巨大的适度规模优势;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特殊品牌或型号的需求也足够高,可以吸引到超过本地销售价格的定价。2、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则研究了公司内部如何分配权利以使得它们的总体成本最小以及市场特征对厂商行为的影响等问题。在某一国家内,不同的工厂可能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技术所需的专业化率、规模和流程,自然形成低端零部件、中端组装和高端设计多家企业共处产业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互相协作、竞争、流通贸易,形成所谓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2023-09-12 01:34:091

资本集中的动因

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成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无止境的追逐。剩余价值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方式。在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大生产阶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而追逐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为追逐更大利润就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即所谓规模经济。马克思特别强调有分工引起的规模经济在资本集中过程中的作用。“内部分工的工人大军越庞大,应用机器的规模越广大,生产费用就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总是在不断变更,不断革命化;分工必然会引起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会引起及其更广泛地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会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可见,现代经济理论中的规模经济问题,马克思已经作了相当深刻地论述了。工人集中协作,可以节省不变资本,从而降低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人的集中和他们的大规模协作,从一方面来看会节省不变资本:同样的一些建筑物、取暖设备、照明设备等用于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少雨,比小规模生产相对少一些,动力机和工作及也是一样,他们的价值虽然绝对的说是增加了,但同不断扩大的生产相比,同可变资本的两或者说同推动劳动力的量相比,相对的说却是减少了。一个资本在本生产部门内实现的节约,首先并且直接是劳动的节约,即本部门内工人有酬劳动的减少;而上面那种节约,却是用最经济的办法,也就是在一定生产规模上,用最少的费用来实现对别人无酬劳动的这种最大限度的占有。”不仅工人的集中能降低费用,生产资料的集中也能降低费用。“---生产资本的集中,可以节省各种建筑物,这不仅指真正的工厂,也指仓库等。燃料、照明等的支出也是一样。其他生产条件,无论多少人用,仍是不变的。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的集中及其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全部节约,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显然是:资本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在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主要采取相对剩余价值形式,这就要求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引起资本集中。所以,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是资本集中最原始的动因。资本集中更进一步的原因在于分工协作引起的规模经济。 马克思认为:资本既是占有和支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前提,又是一种参与分配剩余价值的权利。每一个别资本都有要求按其资本份额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取得相应利润的倾向,一方面引起了资本的竞争和流动,不断地改变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和不同企业间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又促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扩大资本绝对量的积累,导致单个资本之间为了在总资本中占有一个更大的相对份额而进行相互排斥和竞争。马克思指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这种外在的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扩大资本最有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正常条件下经营某种行业所需要的单个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了。因此,较小的资本被挤到那些大工业还只是零散地或不完全地占领的生产领域中去。在这种资本的竞争中垮台的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而信用制度的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为资本集中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单个资本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出局,要么采取联合的方式与大资本抗衡,要么通过提高单个资本的经营效率以使自身在大资本的夹缝中取得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当然马克思在这里论述的资本主义“大鱼吃小鱼”式的购并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2023-09-12 01:34:421

以当前的经济现象或某一市场现象或某一产品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写一篇经济学原理的文章!

1.从出生缺陷来反应经济现象,例:出生有缺陷的婴儿对国家的资源配置的占有以及享受方面都要有他们一份,但是反个角度来想,回报率却是少之极少,所以婚检的重要性就可以突出来了!2.群众未来的消费倾向,是一个很严重的他国对我国进行的一种经济侵略。
2023-09-12 01:35:041

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传统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6-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9-12 01:35:151

传统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 是同一个概念么?

传统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 是同一个概念么? 国际贸易是商务活动的一种。 传统商务,传统国际贸易,一定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个附属关系。 国际贸易和外贸是同一个概念吗? 是的,国贸和外贸基本就是一个概念。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就是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PS:不过,要纠正的一点是国际贸易公司并非完全做外贸,有的也做国内贸易。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分析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变革 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应用改变了跨国贸易的历史,跨国贸易由原来的实物、保守、单一买卖双方交易变为开放式、立体化、多元化、网路资讯化的实体与非实体组成的贸易模式,激发了对跨国贸易理历史变革,虚拟经济理论的诞生引起了众多贸易者深层次的思考,面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和电子商务贸易相结合的概念,有了新挑战,国际贸易方式在资讯化的平台推动下不断创新。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不适应资讯化发展下的新型贸易的步伐,基于各国的贸易差异,如何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把资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资讯成为国与国之间首要考虑的问题?对地域、文化、物质产地上的差异资讯,如何通过电子商务“虚拟经营”的方式组织及运作?,打破传统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建立一个开放系统。使得本国贸易资源在“虚拟”化的形式下,面向全世界进行展示。使得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资讯网路,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收到了极大的挑战,急需进行变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贸易方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诞生与发展必然会给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同时也为相关贸易国的对外贸易管理方式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在对外贸易巨集观管理中,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如何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间贸易,如何推行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管理等问题,一一呈现在眼前。我国商务部、资讯化产业在资讯化处理及监管方面的问题上反复研究、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在:1.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2.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3.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预报关管理和电子报关;4.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等。初步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的电子管理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监管变得更加效率化、规范化、资讯化、公开化和透明化,进一步推拓展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道路。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资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执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执行机制,促进以资讯网路为纽带的世界市场资讯一体化程序。在这种网路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络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资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执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讯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资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资讯或资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资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资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资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资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钜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资讯网路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网际网路,可以进行生产、资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资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互动资讯可以交换资料档案、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互动, 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互动。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互动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 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路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互动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在 EDI普及的情况下,国际贸易运输不仅仅是单一方式的运输,而是必须将仓储、运输、交通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综合物流。运用资讯网路对整个国际贸易运输过程进行综合管理,提高综合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链的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库存、联运等综合物流的各环节的成本。网路的时空“零距离”要求加快国际贸易运输速度,现代消费者奉行个性化消费的理念又加大了国际贸易运输任务,这表明传统的国际运输将逐渐不能适应网路经济的要求,E时代要求国际贸易运输发生变革。 在瞬息万变的电子商务时代,国际贸易呈现出的变化是对新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方式适应性的表现,应该说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其创新和变革总是能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我国对国际贸易在新时期发展和创新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有必要紧紧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新机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跨境电商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有几大巨头,向海外仓模式发展,O2O,B2C,C2C。传统贸易就是B2B,一般是工厂直接出口 国际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方式如何结合 在开实体店,在传统贸易的时候。同时也进行电商推广! 现在好多的公司是这样的! 传统贸易的概念 没确定的,可以参见西方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络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0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此后,雷布津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实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对它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预测提出了疑问。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达国家间(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等。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因其理论的新颖、分析方法的独到和解释现实的能力逐步为大家所赞同,其地位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格罗斯曼、克鲁格曼为此先后获得了克拉克奖。该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theory”。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决定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由此汇出了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决定了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决定了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则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了两国需求偏好与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得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相对要素报酬的差异,又直接汇出了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相对要素报酬差异和相对商品价格三者在解释贸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根本的原因。反过来,如果两国间不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间的贸易不存在。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就不能由要素价格差异直接得出,必须加入生产技术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轨迹为,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要素价格的差异和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差异(具体地说是产出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国家大小决定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面临的发达国家间存在大量贸易这一难题。 2.贸易的商品模式。传统的贸易理论根据2×2×2 模型得出:一个国家将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饶和便宜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对稀缺和昂贵要素的产品。简言之,这里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相对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相对密集型商品,另一国则相反。新贸易理论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当贸易商品数量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一国在一个生产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种商品,在另一个生产模式下则可能进口该商品。而生产模式却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如 *** 计划等。下面我们假定存在两个国家(甲、乙),两种要素(K和L),3种商品(X、Y、Z),解释这种可能情况。 设全世界总资源为K=7,L=9。X、Y、Z的生产函式分别为:X =1K+3L;Y=2K+2L;Z=3K+1L。考虑:(1)资源集中于一国,则可生产X=2,Y=1,Z=1,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2 )资源分布于两国甲国为K=3,L=5,乙国为K=4,L=4,则以下两种生产模式:①甲国(X,Y,Z)=(1,0,1),乙国(X,Y,Z)=(1,0,1);②甲国(X,Y,Z)=(1.5,0,0.5),乙国(X,Y,Z)=(0.5,1,0.5)都能使两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即生产模式是不确定的。并且在第一种情况下,甲国出口Y商品到乙国,第二种生产模式下,甲国从乙国进口Y商品。对一国而言,Y商品既可能是出口商品也可能是进口商品。即贸易的商品模式也是不确定的。 3.贸易的要素模式。传统贸易理论的贸易要素模式很简单,贸易中要素的净流动方向为:一国出口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即使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一国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净流入国。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同时,如果由于规模、 *** 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进入受到限制,则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为中存在着垄断利润(经济租),当这些产业的商品出口到国外时,垄断利润将从国外获得。而两国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幅度(即垄断利润率)由于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时,一国就可以利用获得的垄断利润购买另一国商品,甚至可能达到进口所有要素的状况。这部分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现象。发达国家的产业一般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程度,以美国为例,在原铝、电话电报器材、机动车、合成纤维等行业中,前四大公司的工业产量均占全行业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销售额竟超过了挪威、希腊、芬兰等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凭借这些强大的垄断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以高价出售,获得了钜额的垄断利润,而从初级产品生产国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间接地占有了这些国家的资源。随着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强,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4.贸易构成和贸易量。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必然出口相对丰富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两国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当两国要素禀赋无相对差异时,不存在相互贸易。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而且战后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所谓相异产品是:我们确定了商品部门结构后,属于这一商品部门的不同种类的产品。譬如说,我们确定“石英表”为一商品部门,则精工牌、北极星牌、海达牌等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各种品牌的石英表均为“石英表”这一商品的相异产品(也称“变体”),不仅如此,有更多的变体可以潜在地生产出来,例如,一年后可能会出现“梦想牌”、“虚构牌”石英表,这些都属于新贸易理论相异产品的范畴。尤其重要的是,各种相异产品都能因其自身有价值(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喜好这种变体)而存在,并且,相异产品各类越多,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大,社会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由于规模的限制。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变体的数目越多,则生产规模越小,规模越小,规模经济效益受到限制。变体种类将保持在与规模经济权衡的水平上。开展贸易后,两国市场合一,两国分别生产几种变体,互不重合,但总数目大于贸易前任一国的数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费变体数目的增加将提高福利,两国互相进口对方的变体。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并且,就贸易量而言,存在相异产品的世界经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此时,国家相对规模对贸易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大小越相似,产业内贸易量越大。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5.贸易利益。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执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这不仅得自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利益,而且由于存在以下的潜在得益:(1)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生产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生产,使商品价格下降。(3)生产的合理化。贸易的开展的增加了不完全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利润,缓和了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优化。(4)产品多样性。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 可选择的变体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贸易理论也指出,对一国而言,也存在着贸易受损的可能性。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这是因为本国生产效率低于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败),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垄断利润由外国获得)时,贸易使本国受损,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视的是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 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拥有哪些优势 第一、成本低:传统的跨境贸易大部分主要由一国的进/出口商通过另一国的出/进口商集中进/出口大批量货物,然后通过境内流通企业经过多级分销,最后到达 有需求的企业或消费者。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而跨境电商的出现,直面最终消费者,大大降低了企业走出国门的成本。 第二、速度快:只要海外采购商在平台上下订单,强大的物流体系可以使货品在1-2周内就可以到达买家手中。 第三、易上手:只要商家客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就可以方便的购物交易。 国际贸易单证员和国际商务单证员是一个概念吗 从实务工作中是一样的,但要是证书的话,那是两个机构组织的考试,建议你考国际商务单证员,这个只要多做题就可以,推荐下面这套题,很全: :union.dangdang./transfer/transfer.aspx?from=P-265913&backurl=:search.dangdang./search_pub.php?key=%B5%A5%D6%A4%D4%B1%20%CA%A5%B2%C5
2023-09-12 01:35:231

微观经济学英文

微观经济学英文: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译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双语例句如下:1、A Microeconomics-based Fuzzy Unicast QoS Routing Scheme in NGI.NGI中一种微观经济学模糊QoS单播路由机制。2、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theoretic evidence of JY Company to form scale profits. 第四部分是对JY公司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的分析,从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分析说明JY公司发展规模经济是可行的。3、The Properties of Questions and the Designing of Exercises in Microeconomic.问题的性质与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的设计。
2023-09-12 01:35:331

我国运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培育规模经济  与一般的发展中小国不同,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目前的经济增长较快,国内市场容量广阔,发展潜力也相当大,加上国内的资源条件,这些都为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有可能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经济。但要看到,我国已建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现代产业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建立起来的,有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布局不合理的特点,行政区划导致的地方主义和国内交通运输通讯的不完善从主客观方面造成了市场分割。因此,需要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促进企业联合兼并,成立大型企业集团,规范市场行为,真正为发展规模经济创造条件。在利用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在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2)大打“规模经济”牌,扶植起一大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  当前,我国单个企业的出口规模偏小,且主要利用低工资和低土地成本优势弥补规模经济之不足,属“力战型”出口生产。许多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规模较小,“小而全”,导致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由于传统贸易产品的技术进步缓慢,国际市场萎缩,这些贸易部门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目的,有的甚至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强调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只有在那些与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密切相关的行业才会出现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这些行业比传统贸易部门技术等级和资金密集程度的要求高,大规模开展这种贸易的意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创汇,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改进技术和提高工艺,在享受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这些产业面向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技术等级和管理水平领先,可以有效地带动国内其他产业的成长。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大打“规模经济”牌,扶植一大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样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考虑采用“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何使某些产业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现代企业规模经济以及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如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果政府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帮助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话,对本国利益和发展都会有利。这种贸易保护着眼于一国长期的战略发展,称为“战略性贸易保护”。  实施“战略性贸易保护”的主要方式是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说,传统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看作小麦之类典型商品的贸易,而规模经济下的新贸易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将国际贸易视为飞机之类的典型商品贸易。因此,我国必须抓紧提升出口产业层次,迎合规模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当前,在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轻纺工业的同时,应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包括钢铁、机电、能源、交通工具(如汽车、铁路、飞机)和各类化学工业,明确其出口导向的战略目标。对于高科技产业,我国在某些领域已有一定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距离。目前阶段以吸收消化改进为主,国家在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应多方面资助其发展。以期将来走高科技出口强国之路,从而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根本转变。    4)注意开掘和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静态和动态的规模经济形式  厂商一旦成为出口型企业,将面对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国际市场,因而能够进一步拓展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对那些尚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水平而又面临国内市场限制或国外贸易壁垒的厂商来说,实行跨国经营不失为进一步寻求规模经济发展之上策。跨国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些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集中在某一东道国的子公司,并将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到母国总部或其他合适地点,令其为全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市场服务,从而赋予其适度的规模经济,有效地突破东道国和所在国一地一隅的市场规模限制。跨国公司集下属子、分公司各点的规模经济于一身,必能综合成一种更大的规模经济。同时,如果我们能加入经过选择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还可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开掘和形成规模经济。
2023-09-12 01:36:041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理论主要有哪些

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集中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特征。对此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来自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收益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来自企业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与要素禀赋差异一样提供了国家贸易的基础。为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就要选择专业化的方式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果A国的生产企业少于B国,那么,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A国的这种商品价格就会高于B国,如果发生贸易,A国就会从B国进口该产品,并同时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会采取倾销的手段过模仿性出口,占领别国市场,从而引起国际贸易。可见不完全竞争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和多样化,一次,需要企业生产满足其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为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在生产差异化产品时,总是选择性的生产少数几种满足国内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以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那么,国内少数人偏好的差异化产品就只有通过进口别国的产品来获得满足。这样,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就产生了。   由此可以看到,导致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形成分工的原因既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作用,也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了产业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了产业内分工。
2023-09-12 01:36:26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我们作业阿,帮忙 。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有形的出口商品和无形的出口商品(服务)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就有形的商品而言,则是指物质形态上和功能形态上不同类别、档次、花色品种的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整个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科技、服务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短短的20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与国际市场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也是跟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将我国抓紧时间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紧迫性提到了面前.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优化和改善我们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确保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地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学说已逐渐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编入教科书,另外部分仍在继续讨论之中,仍是贸易的前沿论题,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并阐述其对我国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为贸易原因提出新解释的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1)a〕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具体讲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二、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在经济学文献中,虽然已有许多理论阐述了技术在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讨论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也分析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把技术变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结合起来研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课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新发展的背景也与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有关。在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说明了当前“北北贸易”和同类产品之间贸易的原因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会有规模经济?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国际分工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说技术的差异与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术又是怎样产生、发展、传递的?技术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学者们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中,关于国际贸易、技术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文章很多。从其理论渊源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研究技术怎样影响贸易和增长,同时把技术发展作为科研、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 1.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1)技术差异所形成的贸易模式 除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贸易学说外,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上的差异亦被用来说明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在他们的研究中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产品生产需用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规模经济。但如果两国在生产技术上有某种细微的差别,劳动生产率就会略有不同。在两国的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 戴维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设两个国家两种产业。其中第一种产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而第二种产业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假设其中一国在第二种产业的生产中与国外略有技术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略胜一筹。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素价格的相等会使该国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而别国则会生产出口另一种产品。 马库森、斯文森和戴维斯的研究说明,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上的差异亦可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intra—industry)的贸易。 (2)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福利的影响 克鲁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类国家: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发达国家)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亦分为两类:技术密集型产品与非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些假设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发展在于:假如技术变动了(而不管为什么会变动),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福利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这种技术进步发生在发达国家,则结果是没有坏处。第一,对发达国家来讲,它技术更高了,产品更先进了,由于本来就在技术上领先,更新的技术的产生并不面临什么竞争,也不威胁别国,别国也威胁不了它,所以技术进步对它有好处。第二,对落后国家也没坏处,因为技术差距拉大了,给后进国家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和赶超。所以技术进步发生在先进国家对这两类国家均有利。对先进国家唯一的不利之处是对一些本来就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技术进步和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这些产品的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有可能变得不利。 假如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呢?克鲁格曼认为结果是缩小了两类国家之间的差距,对原来先进国家是一种竞争,对他们不利。后进国家会因为自己有能力生产这类产品而减少进口,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使该类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先进国不利,二是如果这种产品需要密集使用后进国本来就稀缺的资源,那么对后进国来说也不利。 2.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贸易理论的另外一方面发展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研究技术变动的原因,也研究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叫“干中学”(learningby 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另外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innovation)。技术革新一般是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结果。 (1)“技术外溢”(Spillovers)与“干中学”(Learing—by—Doing) 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被称为技术“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技术外溢,又可分国际、国内、行业间和行业内几种不同情况。 a)国际技术外溢 国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如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到了别的国家,从而使别国的生产者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 为了说明技术在国际间的外溢,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在两国没有贸易时,各国的生产是由本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决定的,A国有生产X的比较优势,B国则有生产Y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会专门从事X的生产和出口,B国则专门生产和出口产品Y。这是贸易发生后的最初均衡。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技术是无法垄断的,可以通过商品贸易“外溢”到别国。贸易的结果,AB两国的生产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产技术并有可能对本国的生产进行调整。这种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外溢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情况是,A国本来有生产商品X的比较优势,但B国生产X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A国引进了B国生产商品X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结果发挥了本国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A国的长期增长。另外,商品X本来就是B国相对短项,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A国多生产X可以使B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也有利于B国。这种技术的外溢使原来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绝对优势”决定。技术外溢的结果,两国都从中受益。 但是如果B国生产商品Y的技术比A国先进,A国从B国中学到这种技术并用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Y。对A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B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如果A国生产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资源,对A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参见Yanagawa,1993)。 b)国内的技术外溢 国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在本国范围内的传播。由于地理、语言、文化等原因,国内技术外溢比学习外国技术更快。 八十年代后期,克鲁格曼和卢卡斯(Lucas)分别讨论了国内技术外溢的问题。在克鲁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一系列产品。其中任何一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中有最初的领先地位。尽管技术可以在国际间传播,但本国内的技术外溢会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较快的国内技术外溢过程,该国原先的领先的行业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国内技术外溢”也会使别国在他们原来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有领先地位,技术的国内传播使各国的差异扩大。 卢卡斯(1988)的模型与克鲁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设一系列国家,生产两种产品:X和Y。各国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相同,但对两种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国家生产X,另一些国家生产Y,形成最初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在国内的外溢,生产X和生产Y的国家都会在各自的专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各国对两种产品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很难改变,除非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改变原先国际分工的地位,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向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也只能是那些原来就在边缘上的国家(marginal country)。 克鲁格曼和卢卡斯的分析说明: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国内生产技术的外溢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这与国内的技术外溢是有关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种生产格局,改变是不容易的,因为产业规模与国内的技术外溢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成本增长的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就会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历史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行业之间(inter—industry)和同行业之内,许多行业虽然产品不同,但所用的资源有许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产率对各行业都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这里的“技术”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生产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因此,一个行业拥有的技术优势也可能外溢到别的行业,使别的行业的生产率也有所提高,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1)c〕 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有不同的产业集团(industry clusters),各集团生产类似产品但生产技术不会完全相同。与国外类似的产业集团相比,生产上也会有不同的优势。国际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和技术外溢会缩短各产业集团的技术差距。 (2)发展研究(R&D)与技术创新(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创新,它是一种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新技术的开发主要表现在:a)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资源;b)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最终产品可以由一个企业变成许多个企业来生产。同一企业中也可分为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产品的一个零部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个部门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而在这个具体的零部件生产中,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换句话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润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中获得,每个生产环节都独立出来,都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对利润的追逐使生产的每个环节上都有改进技术的动力。 开发型技术进步也常常是在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产生出新技术。 与“干中学”不同,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证这些投资能够获利的条件下,企业才会去研制新技术。因此,一国能否获得大幅度的开发型技术进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没有保护的话,企业开发新产品所冒的风险与其收益不对称,也就没动力去投资、研究。(2)要鼓励对科研的投资。干中学虽然也能提高技术,但毕竟有局限性,毕竟只能缩短与先进技术的差距,一个国家要想技术上领先,就必须有开发型的技术进步,但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资来保证的。 国际贸易与开发型技术变动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给各国互相启发的机会。新技术的开发不再只是个别国家的行为,而成为各国的共同努力。这里边也有一个技术开发的规模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贸易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使开发研究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的科研开发成本。一项新技术从一国开始后,另一国可以马上引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不应重复同样一个过程。当然,这样做需要许多政治条件和技术条件,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也会影响贸易模式。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和“干中学”的模型中,最初的贸易模式都是给定的,都假定各国在生产技术上有差距但没有讨论为什么有差距。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模型则揭示了产生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综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技术的国际国内外溢和干中学的过程有可能缩短各国技术上的差距,本国原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对于一国的长期发展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发展研究的投资和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是改善一国的贸易地位和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措施。 三、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启示 过去十五年来,我们虽然在开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贸易政策上仍受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出口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开放国内市场方面顾虑重重。在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把扩大进口和开放市场看作是一种进关贸的代价,是为了获得某种权利而不得不承担的“义务”,其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怎样选择保护对象?采用什么方式来保护?保护的前景与代价是什么?我们必须充分估计为保护所付出的代价,并努力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我们发展先进或幼稚工业的目标。 古典和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已经分析了保护给消费者和整个国家福利所带来的损失。关于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学说又为我们揭示了保护所失去的“外部效应”,尤其是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进口的限制,损失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拖延了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过程。电脑等科技知识产品与一般消费品不一样,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包含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电脑迅速普及所能带来的外部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况且电脑行业发展的关键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来促进软件的开发。通过贸易壁垒的办法来保护幼稚产业,其代价和结果都是必须考虑的。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还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的贸易理论揭示了当代国际市场的垄断竞争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进口又出口。现代的国际竞争并不局限于个别产品的得失,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限制外国优质产品的进口,不一定非要通过保护来生产国外已占优势的产品。对外开放某些市场,并不等于国内的同类产业就不能发展了。别人生产了一些种类型号,我们可以集中资源生产别的或新的种类型号,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向国外出口。 怎样使某些产业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和现代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如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府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有发展前途并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帮助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话,对本国利益和发展都会有利的。这种贸易保护着眼于一国长期的战略发展,被称为“战略性贸易保护”。 不少国家曾采用过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如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对许多产业有过保护。它将一个产业保护一段时期,然后就转移。保护的目的只是希望在保护期内,让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和自行不断壮大的能力,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保护的时间是短暂的,保护的行业是不断变动的。克鲁格曼借用了吉文斯(Givens,1982)的说法,将其称做“狭窄的、移动的保护带”(the Narrow Moving Band)。 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也要从动态上考虑。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尽可能精确的利弊分析。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并不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简单地利用贸易壁垒来保护幼稚工业是一种被动和陈旧的方式,代价是不小的。而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某些产品(不一定是整个行业)实行保护也许会带来长期的优势和利益,但是这些产品不一定是幼稚产业,保护的手段也不一定是贸易壁垒,可以是代价较小的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保护的时期应是短暂的,这种保护是一种积极的,有前途的保护。
2023-09-12 01:36:351

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前提是规模经济存在和()。

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前提是规模经济存在和()。 A.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规模报酬递增 D.市场的不完全性 正确答案:C
2023-09-12 01:36:551

为什么规模经济是新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为什么规模经济是新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从供给角度分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什么是儒学被得以独尊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儒学可以独尊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忠孝观 ? B、仁义观 ? C、以道入礼 ? D、以法入礼 答案:D 我国运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培育规模经济 与一般的发展中小国不同,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目前的经济增长较快,国内市场容量广阔,发展潜力也相当大,加上国内的资源条件,这些都为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有可能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经济。但要看到,我国已建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现代产业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建立起来的,有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布局不合理的特点,行政区划导致的地方主义和国内交通运输通讯的不完善从主客观方面造成了市场分割。因此,需要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促进企业联合兼并,成立大型企业集团,规范市场行为,真正为发展规模经济创造条件。在利用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在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2)大打“规模经济”牌,扶植起一大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 当前,我国单个企业的出口规模偏小,且主要利用低工资和低土地成本优势弥补规模经济之不足,属“力战型”出口生产。许多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规模较小,“小而全”,导致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由于传统贸易产品的技术进步缓慢,国际市场萎缩,这些贸易部门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目的,有的甚至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强调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只有在那些与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密切相关的行业才会出现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这些行业比传统贸易部门技术等级和资金密集程度的要求高,大规模开展这种贸易的意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创汇,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改进技术和提高工艺,在享受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这些产业面向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技术等级和管理水平领先,可以有效地带动国内其他产业的成长。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大打“规模经济”牌,扶植一大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样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考虑采用“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何使某些产业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现代企业规模经济以及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如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果 *** 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通过政策支援,帮助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话,对本国利益和发展都会有利。这种贸易保护着眼于一国长期的战略发展,称为“战略性贸易保护”。 实施“战略性贸易保护”的主要方式是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说,传统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看作小麦之类典型商品的贸易,而规模经济下的新贸易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将国际贸易视为飞机之类的典型商品贸易。因此,我国必须抓紧提升出口产业层次,迎合规模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当前,在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轻纺工业的同时,应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包括钢铁、机电、能源、交通工具(如汽车、铁路、飞机)和各类化学工业,明确其出口导向的战略目标。对于高科技产业,我国在某些领域已有一定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距离。目前阶段以吸收消化改进为主,国家在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应多方面资助其发展。以期将来走高科技出口强国之路,从而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根本转变。 4)注意开掘和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静态和动态的规模经济形式 厂商一旦成为出口型企业,将面对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国际市场,因而能够进一步拓展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对那些尚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水平而又面临国内市场限制或国外贸易壁垒的厂商来说,实行跨国经营不失为进一步寻求规模经济发展之上策。跨国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些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集中在某一东道国的子公司,并将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到母国总部或其他合适地点,令其为全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市场服务,从而赋予其适度的规模经济,有效地突破东道国和所在国一地一隅的市场规模限制。跨国公司集下属子、分公司各点的规模经济于一身,必能综合成一种更大的规模经济。同时,如果我们能加入经过选择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还可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开掘和形成规模经济。 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条件为什么说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研究的物件不是经济市场而是政治市场;它分析的物件是政治市场,但是分析的方法却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正因为如此,公共选择理论又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人假设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政治学的传统是假设是代表公民利益的,官员和政治家的目标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政治学的基本内容是关于如何建立一个美好社会的规范性论述。公共选择理论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保持了个人模型在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下的对称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得到了一系列“失灵”的分析结论。 什么是新新贸易理论 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提出新贸易理论的静态模型,90年代Gros *** an和Helpman提出的与“内生增长理论”密切联络的动态贸易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21世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目前,国际学界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流量的解释,已经日渐进入到企业层次的微观研究,这些研究将原来的CES偏好假设放松为异质企业的假设,并且运用企业层面资料展开实证分析。Baldwin、LarryQiu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重叠需求理论对贸易理论的贡献 重叠需求理论即需求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品质的情形,我们称存在重叠需求。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 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的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先进的资本装置需要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相异,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 若两国中一国具有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另一国没有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尔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 林德还认为,一国将出口那些国内需求规模大,或如他所声称的“具有代表性的需求”的产品。按其所述,这种结果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厂商往往对国内生意的机会更敏感;发明、创新也往往由国内市场没能解决的问题所激发;对新产品的不断改进也只有在为国内消费者的接受的情况下,才能带来显著的成本降低。 代表性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代表性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 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因此,重叠需求理论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需求相似理论的意义:1.需求相似理论表明,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2.需求相似理论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 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什么?急求,必给分 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论,其假设为: 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 产品的边际成本固定。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不存在规模经济。 不考虑需求。 课本上写的应该更全面,容易理解。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关系是什么 传统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分工,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TT)),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 通俗的讲 产业内贸易理论就是国际间同种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传统国际分工贸易是国际间不同产品的分工贸易 之所以会出现同种产品间的贸易是因为不同国家的产品具有差异性,消费的相似性等。比如说汽车行业,A过有进有出,就是因为本国消费的汽车不仅需要本国提供,也要外国的不同种类。。。 不知道我讲清楚了吗???希望你能明白。。 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布朗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的论点。布朗德—斯潘塞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的,因而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佳选择。但现实中,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普遍存在,市场结构是以寡头垄断为特征的。在此情况下,厂商产品初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 通过对本国厂商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进行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减税,可以使本国厂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使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未来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利益。 布朗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的论点,建立了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框架。 (2)克鲁格曼的“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论点。克鲁格曼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和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因为保护措施可以为本国企业提供超过其竞争对手的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可以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其结果增强了本国厂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最终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一个受到保护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本国国内封闭的市场扩大生产,获取静态规模效益,不断降低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通过销售经验的积累使销售成本沿着学习曲线不断下降,从而降低产品的总成本。同时,通过差异价格的采用,在国外市场借助于倾销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动态规模经济条件下,进口保护也能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这里规模经济表现为生产的边际成本随着研究开发支出的增加而趋于下降,而本国厂商一旦在边际生产成本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便可以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 (3)“战略支援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论点。所谓外部经济效应在这里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有利影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往往具有这种积极的外部经济效应。 “战略支援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论点认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由于知识的无偿占有而导致的潜在市场失灵。也就是说一些产业的企业所生产的知识被其他企业无偿占用,但实际上这种知识生产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并不对该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偏离。在此情况下,只有依靠 *** 的补贴与财政扶持, 才能保证这些有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不丧失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原动力,这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这一论点还认为,对合适产业提供的战略支援不仅能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成功,而且该国还能获取该行业作为战略支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 总之,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是干预对外贸易,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次优配置的最佳选择
2023-09-12 01:37:041

自然垄断理论的规模经济与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经济学文献中著名的例子就是古诺矿泉水垄断的例子。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格林沃尔德在其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中指出,自然垄断是一种自然条件,它恰好使市场只能容纳一个有最适度规模的公司。自然垄断能否存在的决定性判断标准是,市场需求必须小得只要有一家成本不断降低的公司就能满足。克拉克森和米勒(Clarkson & Miller,1982)认为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递增(成本递减)状态。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小。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家较小规模企业同时生产更有效率。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导致成本最低。如果任由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由于产量较低,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会居高不下。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的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规模经济之所以导致自然垄断,还因为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原先进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下降,因而必然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垄断企业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政府不干预,任何新企业试图进入该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无法与垄断者展开竞争,即规模经济成为其他企业进入该产业的壁垒。乔治·施蒂格勒(1989)对“规模经济成为新企业进入的壁垒”不以为然。他认为,自然垄断的产生是因为在既定的产业需求条件下,只能存在一家厂商。如果按照“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能解释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厂商进入”的逻辑,同样可以说需求不足是进入障碍。同时由于企业处于自然垄断的地位,如果政府对价格放手不管,垄断企业必然会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交点上,获得垄断利润。根据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社会总福利才最大。而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企业必然亏损。因为平均成本的不断下降,说明边际成本必然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定价必然使总成本大于总收入,这就是自然垄断理论中的定价矛盾。这一矛盾使社会陷入社会福利与企业利益之间进行取舍的两难状态,使得对自然垄断的治理成为必要。传统的这种自然垄断认识和看法建立在单一产品基础之上,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认为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会导致低效率,政府必须对进入与价格等事务进行干预。
2023-09-12 01:37:151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答案】: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对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补充。有很多产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对这类产业而言,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旦规模扩大后它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下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就使企业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单个企业的投资往往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投资量,这时就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对本国有发展前途的这类企业进行补贴,从而使外国竞争对手推迟甚至停止投资与生产,使本国公司得以扩大它的生产规模,占领国内市场甚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获得超额利润。当这部分超额利润大大超过本国政府的补贴时,贸易保护政策就取得了它应有的效果。
2023-09-12 01:37:331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之内容  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集中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特征。对此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来自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收益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来自企业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与要素禀赋差异一样提供了国家贸易的基础。为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就要选择专业化的方式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果A国的生产企业少于B国,那么,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A国的这种商品价格就会高于B国,如果发生贸易,A国就会从B国进口该产品,并同时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会采取倾销的手段过模仿性出口,占领别国市场,从而引起国际贸易。可见不完全竞争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和多样化,一次,需要企业生产满足其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为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在生产差异化产品时,总是选择性的生产少数几种满足国内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以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那么,国内少数人偏好的差异化产品就只有通过进口别国的产品来获得满足。这样,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就产生了。  由此可以看到,导致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形成分工的原因既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作用,也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了产业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了产业内分工。
2023-09-12 01:37:451

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怎样达到规模经济?

比如多开厂
2023-09-12 01:37:593

3.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优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一.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即使两国在各方面完全相同,互利贸易也会发生,这是赫-俄模型不能解释的。假设两国情况完全一样,即共享一个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两国的无贸易均衡相对价格相等,即为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公切线斜率。在贸易中,两国完全分工生产两种商品,然后按照均衡相对价格进行交换二.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现代经济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别而非同质的,导致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赫-俄模型中的贸易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差别的,而产业内贸易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额也较大,产业内贸易则在具有相同经济规模和要素比例的国家之间较大。可以说,产业间贸易反映了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反映的是获得性的比较优势。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别产品的生产,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就不能再准确预测贸易模式。而且,赫-俄模型预测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的收入,但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获得收入。
2023-09-12 01:38:104

规模经济和先行者优势是哪个理论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不同点: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2023-09-12 01:3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