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立体结构高产高效的生态学基础是什么?

2023-10-06 08:09:06
共1条回复
okok云

立体农业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及其在河南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论述了立体农业的生态学基础,并重要论述了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消费者(饲养动物),分解者和农业生态环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指出通过人类合理地调控生态系统结构来完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机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得以高效,和协的顺利进行,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分支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越来越快的脚步干预着自然生态系统的进程,致使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矛盾加剧,外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胁迫和压力逐渐增大,而农业生态系统对外部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综合问题表现在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化,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能耗过高、农业效率和效益降低,高投入带来的面源污染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等。

这些问题正在影响也将持续影响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农业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和摸索。学习农业生态学课程和了解近年来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我们选择今后的研究领域:

①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研究,我国食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农业生态系统本身处于极不健康的状态,是农业生态学首要的研究方向;

②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探索农业的相应变化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农业的地域性决定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不同的,这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探索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④作物土壤系统的养分、水分及有机质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作物育种、耕作制度建立、作物间套轮作体系的建立、通过生物方法改善营养状况都有好处;

⑤病虫草鼠害等综合控制生态学研究,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综合方式特别是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⑥农业分子生态学研究,基因工程发展并运用在农业上,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方向;

⑦农业生态信息总和分析与评价。

相关推荐

生态学和生态学基础一样吗?

生态学和生态学基础一样吗?生态学和生态学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的分布、数量、结构、功能、进化和适应等方面。生态学基础是指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例如,环境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环境生态学既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多个层次的对象,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到地球系统。生态学基础是一门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理论和应用的课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因子与适应性:介绍了影响生物分布和活动的环境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物种间关系:介绍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的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以及它们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介绍了在不同层次上能量如何从一个组分转移到另一个组分,以及碳、氮、磷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如何循环。-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的特征、分类和演变,以及它们对气候变化、污染等人为干扰的响应。- 生态恢复与保护:介绍了如何评估和恢复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如何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看出,生态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生态学核心内容和方法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对生态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但是,由于生态学是一门广泛而复杂的科学,它还包括了许多其他方面,如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态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刻的科学,它探索了自然界中最复杂和最有趣的现象。而生态学基础则是这门科学的核心部分,它为我们认识和改善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023-09-12 10:28:541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是什么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如下:1、环境因素: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工作条件、社交支持等。社会因素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例如社会不平等可能导致健康差距的存在。3、生物因素:人类的遗传、生物学特征以及个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等也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4、人类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也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例如,森林砍伐、水源污染等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可能导致疾病爆发或传染病的传播。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宏观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人类基于生态学研究成果来认识、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宏观生命系统及其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2023-09-12 10:29:041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学必考知识点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是全书的开端,主要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能够做相关内容简单的选择、填空题。 1.生态学的定义是重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扩展资料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最低层次是有机体(个体),其他高层次内容包括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3.生态学分支学科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如按照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层次划分,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等。要了解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方法。
2023-09-12 10:29:301

为什么说分类学是生态学的基础?

分类学是生态学的基础解释如下:分类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分类学就是系统学,指分门别类的科学。 狭义分类学特指生物分类学,研究活着的和已灭绝的动植物分类的科学,即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等级系统以此反映对其系统发育的了解情况。分类学是综合性学科。生物学的各个分支,从古老的形态学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都可吸取为分类依据。分类学亦有其自己的分支学科,如以染色体为依据的细胞分类学(或染色体分类学),以血清反应为依据的血清分类学,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化学分类学等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三门分类学,各有其特点;病毒分类则尚未正式采用双名制和阶元系统。此外,有以文献为依据的文献分类学。生态学解释: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态学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2023-09-12 10:29:381

保护利用天敌的生态学基础

保护利用天敌的生态学基础 天敌是指靠捕食、寄生或寄生杀虫菌等方式控制害虫种群的生物。保护利用天敌是一种环保型的害虫防治方法。下文将重点介绍保护利用天敌的生态学基础。天敌的生态功能 天敌可以在其生态系统中起到许多作用。其中,天敌通过捕食害虫来调节害虫种群,防止繁殖过度,避免害虫的大规模进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都是彼此依存的。天敌的捕食行为有助于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侵害,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持。此外,天敌还可以促进土壤形成,影响植物生长和减少食物链中底层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食物链的平衡。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 保护利用天敌,需要了解天敌的生态功能,保护天敌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并采取措施增加天敌的数量和增强其捕食能力。以下为保护利用天敌的具体方法:1. 利用生物防治剂 一些对害虫有杀伤力、具备生态安全性的生物制品可以被作为生物防治剂,这些生物制品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促进其捕食能力,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2. 增加天敌数量 增加天敌数量的方法有:增加天敌的繁殖数量,增加天敌的移植数量,建立生物边缘,人工增加天敌数量,就地选死种及瞪种保育、生殖技术传承等。3.建立生物边缘 生物边缘是指人工创造一些环境,为天敌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并与害虫的栖息环境分隔开来。这样就可以把天敌的繁殖地区与害虫的栖息区域分开来,以便于天敌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未来天敌利用的展望 天敌利用是未来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需要大力发展天敌资源,加强天敌利用技术的研究,为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同时,也需要发挥天敌在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对其充分利用,建立科学的天敌利用模式,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结语 保护利用天敌是生态环保型害虫防治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实现天敌资源的科学利用,需要立足于生态学基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3-09-12 10:30:231

生态学基础理论可以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生态学基础,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学博士Eugene P.Odum (E P.奥德姆),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Odum E.P.是20世纪生态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生态学基础》(Fundamentls of Ecology)在出版后的50年内,始终是首选的教学参考书,它影响了全世界几代生态学家。Odum E.P.是20世纪生态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生态学基础》(Fundamentls of Ecology)在出版后的50年内,始终是首选的教学参考书,它影响了全世界几代生态学家。本版(第五版)坚持了经典的整体论方法,强调基于等级理论的多层次方法,注重将生态学原理用于解释人类面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生态系统概念与系统能量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调节因素与过程,种群、群落、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发育,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2023-09-12 10:30:331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1)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答:宏观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生态学: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就是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一、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19世纪生态学的两本标志性的书籍。   3.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生态学按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5、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   6、20世纪,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学派,包括(北欧)(法瑞)、(英美)、(苏联)。   7、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等)等。   8、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   9、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其中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是法瑞)学派的代表人物。   10、目前,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2、简述Tansley、Lindman、Odum和Carson的生态学贡献。   (1)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基础。(2)Lindman对美国塞达波格湖生物群落能量流动的研究中,提出了群落营养动态理论,发表了的“能量转化1/10定律,创立了食物链学说和创立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了现代生态理论体系。(3)E.P.Odum是近代生态学的始祖,1953年出版了他的作品《生态学基础》;与H.T.Odum从生态能量流动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了溪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研究中首次用独创的能流框图来描述群落的能流过程和模式。1983年,E.P.Odum提出了较完整的能流基本模型,对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警告有关部门注意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023-09-12 10:30:411

安徽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 】安徽成人高考网整理安徽省成人高考各考试科目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等。《生态学基础》科目总要求、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见下文:总 要 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选择题:10 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填空题:10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判断题:10 题,每题2分,共 20 分名词解释: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简答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分论述题:1题,20分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上述为新大纲内容节选,仅供参考。关注安徽成考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可免费领取往年考纲完整版文件。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30:491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1.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2.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3.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4.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5.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6. 演替系列: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 7. 顶极群落: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 8.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9.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10. 建群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种称为建群种,一般优势层的优势种为建群种。 11. 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 12. 次生裸地: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
2023-09-12 10:31:091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相关学科?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rinciple):在景观尺度上,每一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生态元素)可看作是一宽广的斑块,狭窄的廊道或基质。生态学对象在景观生态元素间是异质分布的。景观生态元素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是反覆变化的,其空间分布由景观结构所决定。(二)生物多样性原理(biodiversity principle):景观异质性程度高,造成斑块及其内部环境的物种减少,同时也增加了边缘物种的丰度。(三)物种流动原理(species flow principle):景观结构和物种流动是反馈环中的链环。在自然或人类干扰形成的景观生态元素中,当干扰区有利于外来种传播时,会造成敏感物种分布的的减少。(四)养分再分配原理(nutrient redistribution principle):矿质养分可以在一个景观中流入和流出,或被风,水及动物从景观的一个生态系统到另一个生态系统重新分配。(五)能量流动原理(energy flow principle):空间异质性增加,会使各种景观生态元素的边界有更多能量的流动。(六)景观变化原理(landscape change principle):在景观中,适度的干扰常常可建立更多的嵌块或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当无干扰时,景观内部趋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可增加亦可减少异质性。(七)景观稳定性原理(landscape stability principle):景观稳定性起因于景观干扰的抗性和干扰后复原的能力。
2023-09-12 10:31:191

2018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六篇】

【 #成考# 导语】努力的苦读,把你的实力全部发挥,所有关爱着你的人,都会为你祝福、祈祷,努力备考,相信你会考出满意的成绩,榜上有名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六篇】》 供您查阅。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三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2.湿地√   二、问答题   1.地球上有哪几个主要的生态系统?   2.什么是热带雨林,其主要植被特征有哪些?世界有哪三大主要热带雨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植物地理预测法则   二、问答题   1.简述均衡大陆植被模式。   2.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有何规律?   1、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   2、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3、生产力和生物量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   4、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5、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第二篇】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第三篇】 能量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   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体型和颜色变化   (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   (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改变毛皮、羽毛等的隔热性,减少脂肪等。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4)生物从生理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降低细胞含水量b增加糖或盐的浓度c旺盛的蒸腾作用d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动物:a.适当放松恒温性b.增加血流量c.蒸发散热d.忍耐高温   (5)动物从行为上对高温的适应:主动躲避不良的环境和温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夏眠、穴居和昼伏夜出。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答:(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植物产品品质(4)促进干物质的积累(5)加快昆虫发育速度(6)增加产卵数   5.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温的问题) 【第四篇】 物质环境   本章重点   问答题   1.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   3.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问题:a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b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解决办法:a饮水b离子泵泵出离子c排尿排出离子)   (2)淡水鱼类(高渗):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问题:a环境水分渗入体内b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解决办法:a不饮水b盐腺吸收盐分c排清尿)   (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腐质殖非腐质殖2.土壤质地   问答题   1.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2.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   3.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1、水生植物有三类:(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3、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5、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主要是鱼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6、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B)。   A.要适应温度的变化   B.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   C.要使渗透压由高向低调节   D.渗透压的调节机制因环境而异   7、在淡水生活的鱼类,其渗透压一般属于(高渗)型。(填高渗、低渗或等渗) 【第五篇】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第六篇】 生态系统   「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定义   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   4.生态系统的组成   5.生态系统的功能   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流的概念   (1)能源   (2)能流的途径   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   (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耗散结构理论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   (2)食物链与食物网   (3)有毒物质的富集   (4)生态金字塔   (5)生态效率   4.能源与人类社会   (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   (3)能源策略   (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l、生产力概念   (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   (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   (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2.生物量   (1)生物量的定义   (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1)环境条件   (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   (1)补加能源的作用
2023-09-12 10:31:271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什么?

看学校出的考试大纲,每个学校不一样
2023-09-12 10:31:352

土地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生态系统过程、功能相互作用机理,是开展空间明晰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学基础。(2)市场资源配置下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是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制订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3)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和价值核算理论与方法,是土地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4)土地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机理,是土地生态重建及整治关键措施实施的重要依据。(5)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干扰机制,可以科学限制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6)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下土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是明确未来土地利用走向,统筹布局的重要基础。(7)土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的理论与方法,是实现土地生态管护的重要技术基础。(8)土地问题的尺度选择和尺度分析理论与方法。
2023-09-12 10:31:441

2018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14-17】

【 #成考#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14-17】》供您查阅。 【篇一】 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①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   (2)垂直结构:①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   (3)年龄结构。 【篇二】 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   (1)单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Clements   ②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终都停止在一个*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Tansley   ②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   ①代表人物:Whittaker   ②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   ①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时间相适应的。   ②区别: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篇三】 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   (1)发育初期特点:①建群种明显;②种类组成不稳定;③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④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⑤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   (2)发育盛期特点:①种类组成稳定;②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③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④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   (3)发育末期特点:①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②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③种类组成开始混杂;④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 【篇四】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概念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个体生态学   (2)种群生态学   (3)群落生态学   (4)生态系统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全球生态学   3.生态学分支学科   (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   (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   (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2023-09-12 10:31:571

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023-09-12 10:32:082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8)

第八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竞争排斥原理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协同进化他感作用生态位: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包括有机体维持其种群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其所利用的资源及其在环境中出现的时间。有机体的生态位可能会随着其生长发育而发生改变。   二、问答题   1、简述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及其表示方法、原因。   2、简述-3/2自疏法则并解释原因。   3、画图说明两物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4、简述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领域性竞争释放性状替换   二、问答题   1、动物的婚配制度有哪些类型。   2、简述高斯假说实验。   3、简述种间竞争的可能四种结果。   4、互利共生有哪些类型,试列举至少四种。   5、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有哪些?   6、谈谈生物间的协同进化。   1、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蜜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3、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4、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5、(B)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重要原因。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个体竞争   D.竞争   6、雄鹿的叉角及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C)。   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   7、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的巢中,让这种鸟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A)。   A.社会性寄生   B.偏害共生   C.偏利共生   D.拟寄生
2023-09-12 10:32:391

2013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种群及其特征

第五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 ( 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2023-09-12 10:32:57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是什么?

计划生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2023-09-12 10:33:073

生态学基础的作者简介

Eugene P.Odum (E P.奥德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学博士(1939),曾任纽约州Rensselaerville的Edmundc Nilesc Huyck禁猎区常驻博物学家,于1940年到佐治亚大学任教直至去逝,曾兼任美国生态学会主席(1964-1965)。建立了萨瓦纳河生态实验室,创建了Sapelo海洋生物实验室和生态研究所。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197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美国生态学会卓越生态学家奖(1974)、生态学界的最高荣誉——泰勒奖(为环境学成就设立的世界级奖项,1975)、 I"Institut de la Vie奖(法国政府颁发,1975)和Crafoord奖(生态学界内相当于诺贝尔奖的奖项,1987)。Garv W.Barrett,美国佐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教授。佐治亚大学动物学/生态学博士(1967)。曾任迈阿密大学生态学特聘教授(一1994),佐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主任(1994-1996)。兼任美国科学基金会生态学项目主任(1981-1983),美国科学促进会资深会员(1990),国际景观学会(IALE)美国分会主席(1988-1990),美国生态系统研究组织主席(1995-1996)及美国生物科学研究所主席(1998)。创建了迈阿密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生态研究中心。 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获AIBS杰出领导奖(2000)、IALE美国分会杰出景观生态学家奖(2001)。
2023-09-12 10:33:151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4)

第四章 物质环境   本章重点   问答题   1.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   3.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问题:a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b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解决办法:a饮水b离子泵泵出离子c排尿排出离子)   (2)淡水鱼类(高渗):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问题:a环境水分渗入体内b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解决办法:a不饮水b盐腺吸收盐分c排清尿)   (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腐质殖非腐质殖2.土壤质地   问答题   1.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2.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   3.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1、水生植物有三类:(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3、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5、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主要是鱼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6、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B)。   A.要适应温度的变化   B.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   C.要使渗透压由高向低调节   D.渗透压的调节机制因环境而异   7、在淡水生活的鱼类,其渗透压一般属于(高渗)型。(填高渗、低渗或等渗)
2023-09-12 10:33:29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生态学基础是什么?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它主要依赖自然致死因子,如天敌等,并寻找尽可能不对这些因子产生破坏的防治方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也使用农药,但只是在对有害生物种群和自然控制因子进行的系统监测表明确有需要之后才使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要考虑到所有可行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包括综合评价各种防治技术、栽培技术、气象、其他有害生物和要保护的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要点是在对人类健康、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长期预防与控制有害生物危害。
2023-09-12 10:33:391

2014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3)

第三章 能量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   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体型和颜色变化   (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   (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改变毛皮、羽毛等的隔热性,减少脂肪等。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4)生物从生理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降低细胞含水量b增加糖或盐的浓度c旺盛的蒸腾作用d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动物:a.适当放松恒温性b.增加血流量c.蒸发散热d.忍耐高温   (5)动物从行为上对高温的适应:主动躲避不良的环境和温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夏眠、穴居和昼伏夜出。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答:(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植物产品品质(4)促进干物质的积累(5)加快昆虫发育速度(6)增加产卵数   5.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温的问题)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黄化现象2.昼夜节律3.生物学零度4.休眠   二、问答题   1.植物和动物对光强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2.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3.动物有哪些光周期现象?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B)。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4、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为(B)   A.光饱和点   B.光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10、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1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V为(C)。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发育速率   D.天数   12、范霍夫定律是指就变温动物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界温度上升,体温上升,生理过程加快,温度系数Q10是温度每升高(C),化学过程的速率即加快2~3倍。   A.20℃   B.5℃   C.10℃   D.15℃   1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N为(B)   A.平均温度   B.发育所需天数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14、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C)   A.李比希定律   B.阿伦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谢尔福德定律   15、许多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这种现象称之为(乔丹)规律。   16、(B)陈述了来自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端(耳朵和四肢)。   A.比尔定律   B.阿伦规律   C.Hamilton定律   D.贝格曼规律   17、分布在我国新疆和东北的雪兔、分布在华北的草兔和分布在华南的华南兔颅骨长分别为95~97、85~89和67~86mm,这种颅骨的变异可以用(A)解释。   A.Bergman规律   B.Allen规律   C.Jordan规律   D.Gause假说   18、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19、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是(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20、鸟和哺乳动物属于(AD)   A.恒温动物   B.外温动物   C.变温动物   D.内温动物   21、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称(冷害)害,又称寒害;生物在零度以下条件下受到的伤害称(冻害);而生物在零度时受到的伤害称(霜害),机理与冻害相同。   2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C或(T0)为(B)。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23、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24、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A)   A.适应逆境   B.提高生产力   C.促进代谢   D.推迟生育   2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26、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植物、(阴性植物)植物和(中性植物)植物(耐阴植物)。   27、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中间型植物))。   28、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   29、大多数生物活动表现出(昼夜节律),即24小时循环一次的现象。   30、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不成功的原因是(BD)   A.冬季温度过高   B.秋、冬季日照太长   C.降水太多   D.夏季温度过高   31、太阳辐射分为光的强度、光的性质和光周期,三者对生物都有相同的作用。(×)   32、判断:一般情况下,适当的温度波动能加快动物的发育速度。(√)   33、光因子的基本要素包括(ABC)。   A.光质   B.光强   C.光照时间   D.光能   34、在夏至这一天,对于同一种植物,其在哪一个地区积累的干物质最少。(D)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新加坡
2023-09-12 10:33:55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学基础主要包括?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2. 1 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 2. 2 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 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 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酢浆草、金鱼草、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2]。  2. 2. 3 师法自然。  植物景观设计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从科学性上获得成功。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主要包括寄生关系、共生关系、附生关系、生理关系、生物化学关系和机械关系。在实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考虑这些种间关系,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例如,温带地区的苔藓、地衣常附生在树干上,不但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植物景观,而且改善了环境的生态效应;而白桦与松、松与云杉之间具有对抗性,核桃叶分泌的核桃醌对苹果有毒害作用[3]。  2. 3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3. 1 形式美法则。  植物景观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景观设计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4 大原则。植物的形式美是植物及其“景”的形式,一定条件下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感反应。它是由环境、物理特性、生理感应三要素构成。即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间色彩明暗的对比、不同色相的搭配及植物间高低大小的组合,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布局,形成富于统一变化的景观构图,以吸引游人,供人们欣赏。  2. 3. 2 时空观。  园林艺术讲究动态序列景观和静态空间景观的组织。植物的生长变化造就了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2. 3. 3 意境美。  园林中的植物花开草长、流红滴翠,漫步其间,使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芬芳的花草气息和悠然的天籁,而且可以领略到清新隽永的诗情画意,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贯穿于园林艺术表现之中,即借植物特有的形、色、香、声、韵之美,表现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创造出寄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意境,赋予植物人格化。这一从形态美到意境美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4  景观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具有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及防灾等生态效应[4] ,如何使这些生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对设计地区的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例如,北京耗巨资沿四环和五环修建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蔓延带来的环境压力,但在规划中由于缺乏对北京区域环境、自然系统和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的分析,采用均匀环绕北京城市周围的布局方式,不但不能真正防止北京城市无序扩张,而且可能拉动和强化这种扩张模式[5]。  2. 5  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这样的植物景观已成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其功能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荡然无存,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连续性原则更应该成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  2. 6  经济性原则   植物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例如,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6]。  3  展望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植物保护及树木养护技术的发展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园林绿化也从二维绿量(绿化覆盖) 转向三维绿量(绿色量) 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将发展成为涉及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植物保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  4  结语  当今,植物景观设计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没有遵循其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生态系统,尤其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遵循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少一点主观臆断,多一些客观分析,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推动植物景观设计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2023-09-12 10:34:051

统招专升本需要考哪些科目

统招专升本考试科目一般有语文、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等,不同省份不同学校都可能有不同的考试科目规定,但大体上都是统考加专业课的考试科目。专升本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重庆专升本文科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科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小语种类考生不参加《大学英语》考试。各统考科目满分均为120分。贵州专升本文化考试科目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和英语。文化课考试之后还有专业课考试,各院校专业课考试科目不同。浙江专升本文史、法学、教育、艺术大学语文、英语理工、经管、农学、医学高等数学、英语各科满分均为150分。云南专升本专升本考试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考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公共课各科分值为150分,专业课分值为150分,总分450分。江苏专转本一、语文和数学实行统考(总分150分)二、英语和日语成绩不组织统考转本英语成绩=英语四级成绩*17%(总分120分)转本日语成绩=日语四级成绩*120%(总分120分)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全国大学生英语或日语四级考试成绩单。三、专业综合考试(含专业基础理论:150分和操作技能80分),新方案实施初期以笔试形式进行,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分,2022年起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类作为试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行笔试,操作技能进行现场测试。总分为500分。陕西专升本文史、医学、艺术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各科目满分均为150分,实行分卷考试。辽宁专升本数学(不开数学课程的相关专业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值:数学(或思政)、外语满分各为120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课(一般由3门专业核心课组成,下同)满分为300分,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总分为740分。内蒙古专升本内蒙古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除外语课程外,公共课考试科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命题;除本科招生专业为蒙古语授课专业或外国语言类专业外,专业课考试科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命题。公共课考试科目包含语文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日语、俄语)、计算机基础四部分内容。专业课考试科目与考试形式(笔试、技能测试等)由各招生院校确定。公共课考试科目满分为200分(每部分内容50分)、专业课考试科目满分为100分,总分300分。吉林专升本考试科目:外语+专业综合。外语试卷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试卷满分为200分(二门专业课各占100分)。河北专接本专接本考试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1.公共课考试分为文史、医学、理工、经管、农学、艺术、体育、外语八类。文史、医学类专业考政治、英语;理工类专业考高等数学1、英语;经管、农学类专业考高等数学2、英语;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英语;外语类专业考政治。英语、高等数学、政治各科满分100分。2.专业课考试内容为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文史、医学、理工、经管、农学类专业课满分300分,外语、艺术、体育类专业课满分240分。山东专升本考试科目为4门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为非英语的考政治)、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Ⅲ)。满分100分,总分满分400分。山西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科目一)、公共基础课(科目二)。专业基础课满分为150分,公共基础课满分为150分(其中英语50分,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100分),总分为300分安徽专升本招生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考试科目分文理科,文科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英语”,理科2门公共课为“高等数学+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湖北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科目为英语,实行全省统考。专业课各院校不同,你考哪所院校,就去该院校本科招生官网查看。江西专升本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科目(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综合卷)+专业基础科目。公共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300分;专业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150分。天津专升本考试科目:文科类考试科目为语文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理科类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时长:语文基础和高等数学为120分钟、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90分钟。各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甘肃专升本考试科目统一为《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英语》。专业基础主要测试高职(专科)学生专业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北京专升本北京专升本考试分公共课考试和专业课考试。公共课考试试题命制与考试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设英语、日语、法语三个科目,考生任选其一。专业课考试由专业课考点校负责组织实施。专业课考试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与专业课考试各科满分均为100分。湖南专升本湖南专升本是由院校组织招生、考试、录取,各院校的考试科目都不同,先确定你专科院校对口的本科学校和专业,再去本科院校教务处或者招生官网查看考试科目。海南专升本考试科目:专升本每个招生专业考试科目设有3门,即2门公共课(单科满分100分)和1门专业课(满分150分)。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培养的需要,设定1门专业课考试科目以及从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4门科目中选定2门为公共课考试科目。上海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新疆专升本新疆专升本考试科目为2门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语文》,每门科目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总分满分300分。宁夏专升本统考科目:文史、外语、医学、艺术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工(不含医学)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考试时间150分钟。福建专升本1.普通考生(含获奖)和建档立卡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分满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其中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考试取消听力测试);专业基础课考1门,满分300分(其中美术类的色彩和素描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2.退役士兵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为2门单独命题的公共基础课,每门满分150分,总分满分300分。其中,报考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类、护理学类和药学类的考生还须加考与普通专升本考试内容相同的1门专业基础黑龙江专升本黑龙江专升本考试科目共设两科,外语(英、日、俄)分值为100分;专业基础课分值为200分,总分为300分。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以报考专业确定。免费领取专接本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zhuanjieben/xxzl/n1227.html?fcode=h1000026
2023-09-12 10:34:281

2020年云南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考试大纲?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醒】云南成人高考网整理全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包括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其中,2023年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考试大纲,简介如下:生态学基础总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显示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复习考试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即可下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完整版文件,包括高起点(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史地综合)、专升本(政治、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教育理论)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注意: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考科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命题。制卷工作由省招办负责。u200b《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分值分布、试卷难易比例等内容,准备参加2023年成考的考生,仍然可以参照2011年版《考试大纲 》进行复习备考。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34:361

基础生态学的教材内容

《基础生态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图表丰富。《基础生态学(第2版)》内容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各章由正文、小结、思考题及推荐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构成,在每一部分的开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绍。书的最后附有重要名词的中英文索引及介绍相关知识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网址。全书的各个部分既方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复习,也方便任课教师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2023-09-12 10:34:461

生态学为什么是环境学的基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的科学,这是生态学最原始的定义,由博物学家Hacheal提出,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实把生态和环境相提并论是国内的做法,因为二者的结合点太多,关系紧密,许多环境的问题就是生态的问题,但二者并不能等同。而环境科学的历史相对生态要悠久一些,所以说生态是环境的基础,这种说法尚待考究,不具准确性。只能这样说,生态学时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太广,因而环境科学工作者一般都要对生态学有一定的了解。其实现在很多人在讲生态,生态,但真正懂得的又有几个?(个人观念)
2023-09-12 10:35:001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与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有关的是 ( )   A.矿物质离子的浓度   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   C.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个都正确   2.在竞争中的种群增长方程中,竞争系数α、β卢与K1、K2决定物种1、2的竞争结果。物种1取胜,物种2被排斥α、β与K1、K2的关系是 ( )  3.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冷杉、云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4.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 ( )   A.植物、动物   B.生产者、分解者   C.动物、微生物   D.微生物、植物   5.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是 ( )   A.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减少多种经营   B.保证稳定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C.保持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有益于城市人民身体健康   D.合理利用、保护资源,特别是要保证土壤肥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6.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宏观层次为主   D.以个体层次为主   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光照长度   D.光照速度.   8.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___ 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 )。   A.日照强度   B.日照长度   C.常年温度   D.有效积温   9.种群的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繁殖力,两性花植物种群的繁殖 ( )   A.应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B.不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C.应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D.不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的是 ( )   A.遗传诃节   B.食物调节   C.内分泌调节   D.动物的领域性   11.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 )   A.种群调节   B.竞争作用   C.抗毒作用、   D.他感作用   1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中Pi的意义是 ( )   A.群落中的物种数   B.物种i个在群落中的盖度   C.物种i的个体数   D.物种i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   13.从*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 )   A.快速演替   B.次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 )   A.群丛   B.群丛组   C.植被型   D.群系组   15.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 )   A.1%   B.5%   C.10%   D.20%   16.时间长、范围广、闭合式的循环是 ( )   A.气相型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地球化学循环   17.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水体富营养化   18.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   A.保持平静   B.强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低度干扰   19.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对温室效应的作用 ( )   A.100%以上   B.80%以上   C.50%以上   D.20%以上   20.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食物、光、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___ 。   22.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___ 三大类。   23.当水分不足时,往往会引起动物___ 。   24.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___ 。   25.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__ 。   26.碳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是 ___ 。   27.而容积较小,临时性,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的库称为___ 。   28.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 。29.在未被生物占领过的区域,从没有种子或孢子体的状态的原生*地或水体开始的演替,叫___。   30.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___ 。   31.种群的数量随时问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 。   32.在生物机体内部自发性和自运性的时间节律,这种内源节律不是精确的24h,因此称为9___ 。   33.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 。   34.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表现为 。   35.次生演替过程中若群落被进一步破坏叫群落退化或___ 。   36.全球生态学又叫 ___ 。   37.水生植物区别于陆生植物之处,一是通气组织发达;二是机械组织___ 。   38.群落演替最后达到和环境紧密协调的稳定群落叫 ___ 。   39.根据物质循环的路径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 和沉积型循环两种类型。40.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___ 的集合。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 )   42.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态型。 ( )   43.特有种属于群落成员。 ( )   44.阳光被大气层的气体所吸收。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辐射的能量也有差异。( )   45.生物群落是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 )   46.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 接的关系。 ( )   47.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作用。 ( )   48.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生产出的有机物的数量、重量或能量。( )   49.原生演替的是森林。 ( )   50.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章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农业可以根本解决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量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52.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问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C 3.D 4.B 5.B 6.B 7.B 8.D 9.B l0.B   11.D l2.D l3.C l4.C l5.A 16.D l7.C l8.C l9.C 20.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硫   22.壤土   23.滞育(休眠)   24.交错群落   25.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26.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27.交换库   28.新特性   29.原生演替   30.最小种群原则   31.种群波动   32.似昼夜节律   33.生理有效辐射   34.减少水分丢失   35.逆行演替   36.生物圈生态系统   37.不发达   38.顶极群落   39.气相型循环   40.多种生物种群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   (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52.(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外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53.(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   (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   (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   (4)有动态特征;   (5)有一定的分内范围。   五、论述题:20分。   54.(1)过程:①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   ②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生物小循环;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残体所携带的磷离开生物小循环,进入环境。   ③同时,环境中的磷也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江河、海洋、进行地质大循环。   (2)磷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圈;循环速度慢、时间长;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3)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①当磷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时,贮存于岩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释放出来,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磷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过多积累。   ②同时,同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而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利用率低,停留在土壤中的磷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磷的富集。   ③水体中过量的磷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导致赤潮发生和蓝藻大暴发等。
2023-09-12 10:35:091

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生态学基础吗?

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生态学基础吗?成人高考考试科目分专升本、高起本和高起专三个学历层次,学历层次下又分专业科类,不同科类考试科目不同。对报考要求和院校专业有任何疑问,招生老师在线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生态学基础吗?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只有农学类专业会考生态学基础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农学类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一共考三门,包括两门公共课政治、外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1)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35:301

我国计划生育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由于各种生物的平均世代时间并不相等,所以特别是在做种间比较时,生命年表里的世代净增殖率Ro的可比性并不强,此时种群增长率 r 就显得更有应用价值:  r = lnRo/T  T是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生子代的平均时间。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使r变小的途径有两条:降低Ro的值或者使T值增大,这就分别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里强调的”少生.晚生”。  再者,一个种群中个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可大致分为三种,即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拒我国当时人口普查所得的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状态正处于增长型,其特点是种群中幼年的个体急剧增多,老年个体较少,使得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迅速增长,种群的密度也逐渐增大.一个种群由于起生存空间和营养的局限性,往往有一个密度极限,超过了这个密度极限,虽然种群的增长将受到限制,可是等到那时候社会的危机可是弹指间即发的事情,所以在出现如此的社会危机之前我国就制定了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是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它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使得人口与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具有创时代的意义!
2023-09-12 10:35:391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五)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B.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还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C.土壤水分过少,使其中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过于削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2.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的条件是 ( )   A.土壤和繁殖能力   B.气候和种子来源   C.土壤和种子来源   D.气候和土壤来源   3.木耳属于 (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初级消费者   D.生产者   4.酸雨是 ( )   A.指雨水中含有硝酸、碳酸等酸性物质 。( )   B.指雨水中含有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性物质   C.泛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D.泛指pH<4.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5.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 )   A.《人口论》   B.《物种起源》   C.《植物生态学》   D.《生态学》   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 )   A.红外光区   B.紫外光区   C.可见光区   D.绿色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   A.夏眠   B.昼伏夜出   C.体重加重   D.放松恒温性   8.我国东部山地北坡植被的特点多是 ( )   A.喜光、耐旱   B.喜热、耐旱   C.喜湿、耐阴   D.喜干,耐湿   9.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则该种群属于 ( )   A.增长型种群   B.衰退型种群   C.稳定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10.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发生的条件是 ( )   A.资源有限   B.资源无限   C.没有环境阻力   D.没有种内种问的竞争   11.高斯(Gause)将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在一起饲养,最后的结果是 ( )   A.只剩后者   B.只剩前者   C.两者都灭亡   D.两者可以长期共存   12.甲群落中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予种B;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 ( )   A.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低   B.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高   C.甲群落的多样性与乙群落一样   D.甲群落与乙群落的多样性没有可比性   13.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 ( )   A.信息少   B.稳定性高   C.食物网(链)简单   D.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1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   A.群丛   B.群系   C.植被型   D.群系组   15.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的是 ( )   A.植食动物   B.一级肉食动物   C.二级肉食动物   D.三级肉食动物   16.“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项引起的 ( )   A.S02   B.CO2   C.CO   D.O2   17.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年降雨量为 ( )   A.2000~2500mm   B.1500~2000mm   C.1000~1500mm   D.500~1000mm   18.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   A.藻类   B.水稻   C.化能自养细菌   D.棉铃虫   19.能量在两营养级间传递时,通常损失为 ( )   A.30%   B.40%   C.60%   D.90%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碱化、___,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22.半自然生态系统又叫___。   23.在种群中有一些动物个体身体强壮、体重大、性成熟程度高、攻击性强、富有打斗经验,成为优势者,这些个体属于种群中___高的个体。   24.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___。   25.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和___。   26.库存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为___。   27.两个物种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关系叫___。   28.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___法则决定的。   29. ___ 层像保护伞,保护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0.氮进人生态系统的3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___。   31.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___。   32.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___。   33.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___ 。   34.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   35.人类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隶属于___中的一员。   36.从河湾、湖底开始的原生演替叫___。   37.草原生态系统从垂直分布来说可分为苹本层、___和根三层。   38.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谷风;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___。   39.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___。   40.物种隔离包括形态隔离、行为隔离、生态隔离和___ 。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捌“√”,错误的划“×”。   41.蝗虫种群的增长是属于指数式增长。 ( )   42.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 ( )   43.寄生生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 )   44.水对动物有有利的影响。因此,长期大量的雨水对许多种陆生动物都有利。 ( )   45.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   46.形成物种的关键是独立进化。 ( )   47.影响动物出生率的因素是动物每次产子数量、每年生殖次数和种群性成熟个体的比例。   48.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 )   49.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 )   50.各类生态系统固定C02的速率差别很大。北极冻原和干燥沙漠只能固定热带雨林1%的CO2。因此,要改变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分布,以提高固定CO2的量。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52.简述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   53.怎样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A 5.C 6.A 7.C 8.C 9.C 10.A   11.A 12.B 13.A 14.B 15.A 16.A 17.B 18.B 19.D 20.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土壤污染   22.驯化生态系统(人工_驯化生态系统)   23.社会等级地位   24.生态入侵   25.干旱荒漠区   26.周转期   27.共生关系   28.有效积温   29.臭氧   30.工业固氮   31.生产者   32.生态因子   33.群丛   34.土地退化   35.生物类群分类   36.水生原生演替   37.地面层   38.山风   39.人工生态系统   40.遗传的不兼容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42.× 43.×44.× 45.√ 46.×47.√48.×49.√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的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的有规律变化,植被的分布也出现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湿润地区虽纬度的升高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   经度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到内陆,由于水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热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荒漠。   垂直地带性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增加,依次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垂直 带植被为随海拔增加,出现基带以东、以北的植被类型。   52.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稳定机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稳定性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来实现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这个过程便称为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其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对生态系统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但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总是起着主要作用。   53.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人类在面临资源缺乏挑战下提出来的新观念。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运用生态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优化模式,主要手段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使物质在系统内部得到多次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以高效和无废料等特点来组织和发展农业。   五、论述题:20分。   54.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牛态问题。
2023-09-12 10:35:481

浙江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 】浙江成考网整理浙江省成人高考各考试科目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等。《生态学基础》科目总要求、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见下文:总 要 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选择题:10 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填空题:10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判断题:10 题,每题2分,共 20 分名词解释: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简答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分论述题:1题,20分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上述为新大纲内容节选,仅供参考。关注浙江成考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可免费领取往年考纲完整版文件;回复“直播”可免费试听最新复习大纲及考情解析视频课程。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36:071

2013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 ( 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41、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4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43、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4、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45、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内分泌调节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6、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生态入侵______。   47、主张外源性调节的学派有(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   48、利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阐述我国实行晚婚晚育的科学性。   内禀增长率rm: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的增长率。   公式:r=lnR0/T其中T是指种群中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0是种群个体在一个世代内生殖子体的个数。
2023-09-12 10:36:151

2014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8)

第八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竞争排斥原理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协同进化他感作用生态位: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包括有机体维持其种群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其所利用的资源及其在环境中出现的时间。有机体的生态位可能会随着其生长发育而发生改变。    二、问答题   1、简述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及其表示方法、原因。   2、简述-3/2自疏法则并解释原因。   3、画图说明两物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4、简述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领域性竞争释放性状替换    二、问答题   1、动物的婚配制度有哪些类型。   2、简述高斯假说实验。   3、简述种间竞争的可能四种结果。   4、互利共生有哪些类型,试列举至少四种。   5、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有哪些?   6、谈谈生物间的协同进化。   1、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蜜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3、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4、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5、(B)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重要原因。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个体竞争   D.竞争   6、雄鹿的叉角及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C)。   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   7、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的巢中,让这种鸟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A)。   A.社会性寄生   B.偏害共生   C.偏利共生   D.拟寄生   8、下面选项中属于种间相互作用的有(ABC)。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自相残杀   9、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物种对双方有利的关系称(互利)共生,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物种,对一种有利而对另一种无害称为(偏利)共生。   10、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B)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   A.流动   B.扩散   C.死亡   D.隐藏   11、在(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   B.利用性   C.种间   D.种内   12、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C)。   A.地衣   B.菌根   C.蜜蜂与月季   D.珊瑚   13、利用密度效应法则阐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不科学性。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3/2自疏法则:   从以上两个法则可以看出,种群内部存在着一个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在解决粮食生产上,不要在播种密度上做文章,而应改良品质。   14、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B)。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两个问题:   1、总结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作用(捕食、食草、寄生)   2、总结形形色色的种内与种间关系(正、负两个方面)
2023-09-12 10:36:231

2014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5)

第五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 ( 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41、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4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43、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4、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45、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内分泌调节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6、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生态入侵______。   47、主张外源性调节的学派有(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   48、利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阐述我国实行晚婚晚育的科学性。   内禀增长率rm: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的增长率。   公式:r=lnR0/T其中T是指种群中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0是种群个体在一个世代内生殖子体的个数。
2023-09-12 10:36:311

2014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精解(2)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16、用图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简要说明各区域生物的特点。   17、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C)   A.高温、高湿   B.高温、中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8、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实验驯化   D.适应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0、判断:生物对环境只是被动地适应。(×)   21、判断: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生态因子是不变的。(×)   22、判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23、判断: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24、判断: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广。(√)   25、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A)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   27、“橘生淮北变成枳”阐述的是生态适应中的(趋异适应)适应。   28、比较分析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2023-09-12 10:36:391

201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   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   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 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   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学习网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   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C.前苏联 D.中国   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  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   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A.莲藕 B.芦苇 C.马铃薯 D.玉米   20、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群落类型 高位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 一年生植物   A.9552121 B.152120 C.3382062 D. 14515 01422   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   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链)简单   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 B.群落外貌和结构 C.群落种类组成 D.群落动态   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   A.优势种 B.特征种 C.建群种 D.偶见种   27、属于地带性的群落是(D)。   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   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   29、从*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 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   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32、森林砍伐形成的*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33、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单位   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   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   38、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9、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40、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有机个体   4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4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43、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   44、臭氧层破坏属于(B)。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4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46、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   4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4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   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 B.紫光 C.绿光 D.兰紫光   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黄土   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   A.酸性岩母质 B.冲积物母质 C.风积母质 D.黄土母质  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   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   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85、d N/d t = r 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   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   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100、下列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2023-09-12 10:37:061

 地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地质生态”和“生态地质”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情况,一般认为最早是从1939年由K.Troll(特洛尔)提出的景观生态学演变来的,1968年他把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进行扩展,提出地学生态学(或称为地生态学)的概念(Geoecology)。也有人认为近年由Y.A.Koziovsky提出的概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质生态学”概念,并主要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应用。这可能反映学者对它们所提出概念的内涵有不同认识造成的。“地质生态学”概念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较多采用,近年,日本、德国、美国等地学研究和教育机构也开始采用,并把地质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甚至认为地(质)生态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福音(据Chris findlay,1997)。二、层圈相互作用与地质-生态学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系统是地球表面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通常把地球环境系统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图10-1 层圈相互作用关系与地质-生态学科交叉的定位地质环境是岩石圈的上部人类活动所能涉及的部位,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地带,并处于人为技术活动的影响之下。它主要包括土壤层、包气带,在天然条件下包括地下水的自由交替带,在干扰条件下还包括人为技术工程目标和建筑影响并与其相互作用的下伏岩石圈部分。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天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是一种功能系统,包括生命有机体群落及其栖息的环境。生命有机体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方面有着相互作用和影响。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分别属于环境地质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质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特别是注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地质工作者提出了地质生态环境(或地质-生态系统)等交叉研究的概念。地质环境一般是非生物的地面景观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地区生态的状态和演化,在这一系统中,水既是生命有机体结构中的必要成分,又积极参与地质环境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决定了水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意义(图10-1)。一般认为,地质-生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发生在天然和破坏条件下的地球化学、地质动力和其他现代作用过程,同时也要调查影响地质环境状态的地质-人为技术工程系统。俄罗斯学者认为,地质环境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相互作用(联系)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需要在三个层次上解决最重要的生态问题:①区域地质-生态调查和制图,其中包括现代地质环境及其单元的状态、性质,人类活动作用的评价,确定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向;②岩石检测,即地质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动态的跟踪调查,研制各种自然-人类活动成因系统地质环境的地质-生态模型和预测可能的副作用过程;③论证和调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人类健康的措施,这要求吸收有关生物圈、大气圈和环境介质其他单元状态的资料,但以地质-生态调查为基础(M.C.加利卿等,1990)。三、地质-生态学的学科特征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与研究,是地质学的延伸,是把地质学的传统工作方法(如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评价、外动力地质作用研究、地球化学勘查等)与地质环境状态变化及其生态后果的评价、预测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其目的是通过反映地质环境状态和发展趋势,阐明地质生态规律特征,提供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强调地质环境要素的生态意义是地质生态研究与传统环境地质研究的本质区别,如对地下水位的认识,过去主要是为了进行水资源量的评价和利用,现在要引入保持生态水位的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长期保持水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是复杂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多要素集合体,涉及的调查内容很多,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除了自然地质作用过程需要研究外,地下水的作用、气候影响、生物作用等都需要研究(图10-2),因此是多学科协作研究的问题。利用传统研究手段很难及时反映这一复合系统的变化状况。地质-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地质-生态系统状况是活跃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直接与人类活动的强度相联系,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变化相比要活跃的多,由此产生的次生地质环境变化也是十分活跃的,对这样一种活跃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的分析研究方法由于所需周期长、更新慢而显得时效性差,有必要利用GIS技术实现地质生态环境研究分析的实时性、动态性、机动灵活性。图10-2 层圈要素作用对地质-生态复合系统的影响(2)地质-生态系统是空间分布的开放的复杂系统,涉及十分复杂的要素体系,需要利用一系列空间信息生成、管理、处理和多源、多层次信息的综合(复合)分析技术。(3)对地质-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其直接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既要为政府宏观发展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又要面向多样的社会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各个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很难利用传统的编图技术,靠提供复杂难读的专业综合图或经过简单概化的图系来满足全面需求,这就需要在成果表现形式上有所革新。同时,有的专家总结地质-生态系统是人工-自然复合系统,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超距性、社会共享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难控性以及决策风险性。因此,需要利用包括GIS、GPS、原位测试等在内的现代技术手段对有关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实时、动态、形象的地质生态状况信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质-生态调查研究的原则应该是,在新的地学理论指导下,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在了解区域基础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区域的地质生态系统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门要素的调查和分析评价,掌握区域内地质生态基本状况,提供系统完备的基础地学资料。四、地质-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地质-生态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水、土、生态三大要素(三个子系统)的存在形式、利用现状、形成演化规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地质灾害实际上也是在人为或自然作用下水、土、生态要素关系失调产生的对人类生存不利的过程。水、土、生态三大要素构成的地质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存在的环境系统,不能相互分割,为单一目的(如过去为农田供水开展的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进行的调查很难把握系统的总体规律,反映不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也不能很好地回答现状、演化过程、未来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利用这一主题,以地质生态环境研究方法和内容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岩、土、水、气、生物各因素的物质、能量循环中的相互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体现出国土资源利用保护的整体性、复杂性、系统性原则。地质-生态调查研究的多目标原则: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下列服务领域都是地质-生态调查研究的工作目标:大气/气象、农业、生物多样化、海岸带、沙漠化、森林退化、洁净水源、人类健康、土地资源、山区发展、自然灾害、城市化与废弃物。地质-生态调查涉及的范围很广,但目前在重点地区着重分析研究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其调查研究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①基础地质背景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第四纪地层与结构。②土地资源环境调查: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自然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不同类型土地的演化趋势,土地资源破坏性灾害(地质环境问题)。③水资源环境调查: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水水质状况与动态变化;地下水参数及其分布;地下水开采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地下水承载力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效应。④生态环境调查:植被类型及发育情况;维持生态的水土资源条件。⑤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发生条件、分布、发展趋势、触发因素等。⑥水土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程度和布局综合评价水土资源利用效果,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分析其最大利用潜力,开展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控制与治理对策,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五、地质-生态学与环境地质学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地质生态学”和“环境地质学”是同义词,但也有学者认为,“地质-生态学”这一术语所表达的意义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其研究内容既有景观、土层和地表水等的调查,又有大气圈下层物质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后者传统上不是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2023-09-12 10:37:171

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某个地域内,环境对任何一个种群的资源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当超过这个承受能力时,种群就不再增长,达到稳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斯蒂曲线(高中生物所学的S型曲线)。当前,我国的人口已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种群应该不再增长或是增长减慢,如果继续增长下去,将导致环境承载能力的彻底消失,所以我国用计划生育政策来自我调节增长。
2023-09-12 10:37:271

请教下读生态学的前辈: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和尚玉昌的《普通生态学》哪一本更好一些?

这不存在两选一的问题,各人看法不同,建议你都看一下,做出自己的判断。
2023-09-12 10:37:522

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 】2021年成人高考考试在即,距离考试越来越近,希望各位考生们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湖南成考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1年成人高考考前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如有疑问,可咨询【在线老师】或加入【考生交流群】,关注【湖南省成考网】微信公众号,回复“领取”即可领取更多历年真题、考点、知识点等相关复习资料。 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一) 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二) 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三) 2021年湖南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四)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38:021

真心的请教您

循环经济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的知识,进一步划分还涉及哲学、植物和动物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循环经济系统时,经常使用物质流分析(分析资源利用效率)、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体系等工具。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是一门系统科学。 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当作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现形式,是线性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物质代谢或/和共生的关系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近年来不仅进入了我国中央决策层的视野,也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循环经济这一名词在中国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除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之外,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案例:典型的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丹麦的一个滨海小镇,是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成功的典范。所谓工业生态系统,是指将生态学中动植物在一系统内共存共生的原理应用于工业活动中,形成一个企业“链”。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不同的企业通过“废弃物变原料”的贸易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的主体工业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贸易形式供其他企业作原料使用,或替代部分原材料;在这企业链中还有大棚养殖场、养鱼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厂、农场等。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中的循环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循环,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生态学上的循环,主要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代谢,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循环经济讨论中均涉及物质流的原因。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从时间上看,体现在周期变化上;从空间上看,具有地区互动的要求。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第一次产业革命前,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较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性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其影响也是有限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废弃物排放明显增加,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的不努力,致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构成较大威胁。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要求保护地球环境的大规模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关注地球环境问题。1972年,由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次系统考察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尽管报告中的观点有些片面和悲观,但其中提出的自然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增长的观点,依然警示了人们。从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 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使人们感觉到了资源供应的危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了人们的追求。同时,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这正是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初衷。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历长时间的工业化发展后积存有大量的废弃物,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这样,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以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实际上,也正是有了这些废物基础,才使回收利用成为可能,才有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倡导推进了世界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发展。一方面,国外出版了大量的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专著或文章,但几乎没有循环经济专著;国外高等教育中也未见循环经济的学科设置。另一方面,到2004年底,我国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循环经济文章,专著或汇编也已出版了近十本;循环经济也是2005年出版界的热点选题。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概念,是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国情,对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的一个创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情况下,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中国因素”,循环经济的研究也不例外;参加中国环境和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的外方专家,通过与中国专家的合作深化了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外方专家也将中国的循环经济概念推向了世界。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活动;一个办公大楼的节能、正反面使用复印纸、硒鼓的重复利用、中水利用等,一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太阳能等,这些活动都能产生系统物质流量降低的效果,因而均属于循环经济范畴。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不可能实现经济活动中物质减量化,除非不再发展,这有悖于我们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应放在狭义上。所谓狭义的循环经济,指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的范畴。日本提出的建设循环型社会,强调的是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与之相对应的是“静脉产业”。所谓“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是相对于“动脉产业”而言的,“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 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 讨论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不能离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 1、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门科学。正如仿生学一样,循环经济学也是研究人类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并用以安排经济活动。英国学者坦斯利(A.G. Tansley)1936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在一定自然地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功能上的统一。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有机体及其周围一切空间和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地理分布等有影响的环境条件,即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规律可以总结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这些生态规律已经被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中。 2、经济学基础 从经济学诞生之日起,资源配置、特别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逐渐稀缺的条件下,经济学将研究的对象拓展到生态环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本质是人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生存资料。资源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别。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信息、科学、技术,以及累积起来的资本及社会财富等,其最大特征是累积性和可变性。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降水、河流湖泊、能源、矿产等,其本质特征是有限性;且其中的一些类型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与循环经济研究有关的资源经济学内容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和税收对供求关系的影响等。能否形成产业之间的“废物变原料”的联系,最终由资源经济学决定。 环境经济学。之所以要各国政府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其中涉及外部性问题。福利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一种无法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成本,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过度使用,由于消费中的非排他性往往导致“搭便车”心理——供给不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是模仿自然生态学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997年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出版了全球第一本《产业生态学杂志》。该主编Reid Lifset在发刊词中提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能流和物质流,其重点是研究产业界在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压力的作用。”产业生态学试图仿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系统耦合,使产业链显示生态链的性质,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高效产出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生产量、消费者的消费量和再生者是相对简单而稳定的,但生态工业系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相互之间的联系,还远没有达到自然界的水平。 4、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社会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态学)的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环境已经从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第二,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已经或接近饱和,局部地区甚至已经超载,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就必须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因而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劳动的“产品”。换句话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了二重特征,即从生活的角度看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 5、从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到皮尔斯模型 1965年5月10日,美国学者肯尼斯u2022鲍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在“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EARTH AS A SPASH SHIP)”一文中提出,人不应将地球看作为垃圾场,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并用了“循环其废物(recycle its wastes)”及循环流(circular-flow)等词语,人的生存能力依赖于具有闭路循环特征的世界生态系统上所有元素和人的共生关系。但没有用到循环经济一词,却用了中央计划经济(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1966年鲍尔丁发表“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一文。其中提出,“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类似于“宇航员”经济。地球是一艘孤独的宇宙飞船,没有无限物质的贮备库,既没有开采也不能被污染。人类必须找到自己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进行物质再生产。鲍尔丁因而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我国学者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u2022皮尔斯和图奈(Pearce,D.W. & Turner,R.K)1990年第一次使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这两位作者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第二章的标题是“循环经济(the Circular Economy)”。他们试图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管理规则,并建立物质流动模型。废物既可以是循环的——对资源的可获得性有正的影响,或直接对自然同化能力产生压力。在后一情形中,超过自然同化能力的废物排放量对直接的效用或资源的可获得性均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广义的包括同化能力在内的资源概念,皮尔斯等提出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规则: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率不大于其可再生速率;二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流要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同化能力。针对资源存量的特点,他们还提出:可耗竭资源减少应当由可再生资源的增加来补偿(可持续性);达到一定的生活标准就要减少可耗竭资源或可再生资源存量(提高效率)。 类似于工业代谢,循环经济模型由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组成。这两种循环都为再生产提供原料,也就是为再生产和消费提供物质基础;产生超过消费的直接效用(如欣赏美景)。自然循环就是环境吸收消化废物,吸收的废物假定作为经济之源进入经济系统;工业循环则有助于减少自然同化能力的压力,同时产生额外的资源。此外,循环也有利于降低对环境同化能力的压力。然而,工业循环也需要资金投入,并对同化能力产生额外的压力。也就是说,产生了二次污染,并导致同化能力的降低。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思路逐步清晰、内涵不断扩大、重点有所调整的过程,并表现为国家不仅出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约束和激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业“三废”的“吃干榨尽”。可以推断,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 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节约一切资源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大了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每万元GDP取水量比1980年下降了84.7%;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总值为1985年的12.4倍,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是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下,我国一些企业通过矿渣的再冶炼、粉尘制砖或烧制水泥、下脚料的回收、冷却水的回用等措施,开展了企业内资源的再生利用或循环利用。2003年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400亿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3%。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约为6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约为56%。 二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我国城市的一些包装材料,如烟酒的包装大纸盒等的回收已形成于供货相反的废物流,即由零售商返回批发商,批发商再集中返回给生产企业以再利用;一些废旧物质被零散地回收后集中分类,废金属进入冶炼厂,旧家具、废纸张、塑料、废木材、废家电等回收利用产业,已经形成网络化和规模化的格局。2003年,全国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企业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多万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约500亿元,在发展调整中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废旧物资社会回收网络。 三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再利用。无论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我国都有从事机械、电器等产品的维修队伍,一些企业开展了包装物如玻璃容器、纸箱、周转箱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近年来开始探索和实践报废汽车发动机、废旧机电产品等的再制造,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产品更新后旧型号配件停止生产后的供应,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国家也鼓励发展旧货市场,充分利用旧货资源满足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末端治理”不属于循环经济范畴,但也有循环经济的内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最终处理,垃圾堆肥和填埋气的热利用、垃圾发电等,形成产业链,这是均属于循环经济的内容。2003年全国有40多家利用垃圾发电或热利用的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的进程在加快。沿海地区形成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废水集中处理的模式,不仅减少了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一些企业还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 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思想的宣传,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绿色服务业(第三产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政府绿色采购等,成为一些地方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方向。 二是组织试点示范。我国在三个层面上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开展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1993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项目在酿造、造纸、化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了污染物的产生。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支持了一批重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先后在20多个省(区、市),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污染预防能力。 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这些园区,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批准了14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江苏的园区建设各具特色,上海的废饭盒回收利用形成了产业链,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无废物排放园区。这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90年代起,农业部在全国批准了两批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积极探索,已经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总结出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从物质联系角度看,生态农业的模式主要有物质代谢型、产业共生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出台约束和激励措施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 一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条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均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要求。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提出:“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还出台了节能中长期规划。《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国节水技术大纲》等法规相继出台。各地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到2003年,陕西、辽宁、江苏等省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先后制订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贵阳市颁布并实施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些均为各地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环保产业等,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工作。为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例如,199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将资源综合利用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根据国务院36号文,原国家经贸委制定了两批《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并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有关的优惠政策,对利废企业和产品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04年重大课题研究中,设立了“循环经济在我国资源战略中的地位与举措”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循环经济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十一五”规划思路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专项研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被列为专题。科技部立项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软科学研究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成为国际合作项目的优先领域。例如,世界银行支持全国人大开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框架研究、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德国支持贵阳循环经济的实践等。所有这些,将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3-09-12 10:38:111

基础生态学 层次和层片有何异同

2023-09-12 10:38:224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需要学习什么

专业介绍:环境生态工程主要研究环境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工程学的手段来进行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等。例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污染的防治,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等。学习内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专业课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环境学、生态学导论、湿地生态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景观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环境工程学、保护生物学、产业生态学、环境生态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
2023-09-12 10:41:041

专升本考试内容有哪些?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https://www.jxjyw.com/tg/?bdlk 】专升本考试内容一般有语文、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等,不同省份不同学校都可能有不同的考试内容规定,但大体上都是统考加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专升本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 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政治、英语、 高等 数学。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浙江专升本考试科目1.考试科目:招考类别考试科目文史、法学、教育、艺术:大学语文、英语理工、经管、农学、医学:高等数学、英语2.各科满分均为150分。陕西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文史、医学、艺术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各科目满分均为150分,实行分卷考试。广东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综合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卷面满分值100分;专业综合课卷面满分值200分。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公共课为1门,增加1门专业课,卷面满分值100分。公共课为政治理论和英语2门,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公共课为政治理论1门。山东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为4门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为非英语的考政治)、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Ⅲ)。满分100分,总分满分400分。安徽专升本考试科目招生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考试科目分文理科,文科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英语”,理科2门公共课为“高等数学+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江西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科目(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综合卷)+专业基础科目。公共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300分;专业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150分。专业基础科目需要查看各院校招生简章。天津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文科类考试科目为语文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理科类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时长:语文基础和高等数学为120分钟、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90分钟。各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上海专升本考试科目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福建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1.普通考生(含获奖)和建档立卡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分满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其中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考试取消听力测试);专业基础课考1门,满分300分(其中美术类的色彩和素描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2.退役士兵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为2门单独命题的公共基础课,每门满分150分,总分满分300分。其中,报考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类、护理学类和药学类的考生还须加考与普通专升本考试内容相同的1门专业基础。专升本考试内容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统招专升本《大学语文》备考资料一 格式:PDF大小:908.75KB 广东省专接本《教育理论》真题(2021年) 格式:PDF大小:398.31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jxjyw.com/tg/?bdlk
2023-09-12 10:41:501

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1、电子商务的话在成考专升本里属于经济管理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2、成考专升本,除了临床医学等个别相关医学专业外,可以跨专业报考 3、成考专升本很简单,好好复习基本都没问题 4、成考有不考数学的专业。所有专业类别的统考科目为: 1)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2023-09-12 10:42:002

在校园里能做什么生态学实验

为保障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学基础实验课程组千方百计、师生配合,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生态学基础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共有2018级43名同学上课。疫情期间,曾文炉、马维琦两位老师利用网络在线指导实验教学、组织线上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批改。他们还通过虚拟仿真、实用软件、PPT及学生线下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同学们就地取材,DIY实验模型,远程完成实操。马维琦介绍,我们会提前1周把新编的授课实验讲义发给同学们做好预习,需要安装软件的实验会让学生提前安装。比如,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Logistic增长实验,种群捕食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人工湿地修复农业面源污染虚拟仿真实验等。而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验,如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及其稳定性分析实验,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实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实验等,也会让同学们提前自行准备材料。“有的学生用玻璃瓶或塑料瓶代替烧杯,有的同学用铁丝或柳条和家里的纱布等制作鱼网,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实验,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们认真的态度还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的,而且很多同学说,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感觉更有趣味性,交作业的时候甚至有一种互比互看的感觉。”马维琦说。
2023-09-12 10:42:191

大学,专科升本科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和高中的知识有关系吗?

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所学专业方向不同具体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因为基础考试科目均为政治和英语,所以有些知识和高中所学内容多少会有一些联系,但是如果在大学期间复习到位也是同样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不同专业方向的专升本考试科目不同,常见的有文史、艺术、理工、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学、农学、医学、体育、中医药十大类。1、文史类科目: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科目: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科目: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科目: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科目: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科目: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科目: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科目: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科目: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科目: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统招专升本考试的招生对象仅限于应届优秀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各省市和学校规定不同。某些省市和学校要求英语三级以上(上海为四级)、无不及格记录且所报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某些省市和学校无此要求,具体情况请参照当年各省的政策。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
2023-09-12 10:42:491

专升本考试考哪些科目

专升本考试科目一般有语文、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等,不同省份不同学校都可能有不同的考试科目规定,但大体上都是统考加专业课的考试科目。专升本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浙江专升本考试科目1.考试科目:招考类别考试科目文史、法学、教育、艺术:大学语文、英语理工、经管、农学、医学:高等数学、英语2.各科满分均为150分。陕西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文史、医学、艺术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各科目满分均为150分,实行分卷考试。广东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综合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卷面满分值100分;专业综合课卷面满分值200分。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公共课为1门,增加1门专业课,卷面满分值100分。公共课为政治理论和英语2门,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公共课为政治理论1门。山东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为4门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为非英语的考政治)、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Ⅲ)。满分100分,总分满分400分。安徽专升本考试科目招生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考试科目分文理科,文科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英语”,理科2门公共课为“高等数学+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江西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科目(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综合卷)+专业基础科目。公共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300分;专业基础科目卷面满分值150分。专业基础科目需要查看各院校招生简章。天津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文科类考试科目为语文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理科类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时长:语文基础和高等数学为120分钟、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90分钟。各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上海专升本考试科目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福建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1.普通考生(含获奖)和建档立卡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分满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其中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考试取消听力测试);专业基础课考1门,满分300分(其中美术类的色彩和素描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2.退役士兵考生(含获奖)。考试科目为2门单独命题的公共基础课,每门满分150分,总分满分300分。其中,报考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类、护理学类和药学类的考生还须加考与普通专升本考试内容相同的1门专业基础。免费领取专接本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zhuanjieben/xxzl/n1227.html?fcode=h1000026
2023-09-12 10:43:331

成人高考买什么书复习?

成考每年全国统一考试,就一次。一般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教学大纲稍有变动,所以你可以先去书店看看,如果变化不大,可以跟往届同学借书的,省钱也方便,要是变化大就只能买新的了。 参见成人高考的话,一般指需要看语文,数学,外语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考特殊专业的话需要考综合。具体科目如下: (一)考试科目 层次 报考类别 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高起专 理科: 语文、数学(理)、外语 文科: 语文、数学(文)、外语 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各专业: 语文、数学(理)、外语、医学综合 中医学类及中药学各专业: 语文、数学(理)、外语、中医综合 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开设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 语文、数学(文)、外语、监狱劳教基础 公安类院校各专业: 语文、数学(文)、外语、公安专业基础 高起本 理科: 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综 文科: 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综 成教专升本 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 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 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 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法学 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 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 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 : 政治、外语、医学综合热门推荐 各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成人高考本科报名时间及入口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9-12 10:4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