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5篇

2023-10-08 01:10:26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 #教案# 导语】《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一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快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这学期也即将结束。今天上午数学组没有课的老师都听了我讲的一节数学课,也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现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自由探究,发现规律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忙学习,让部分优生能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

  2、简单验证,总结规律。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

  3、例题学习,例题拓展,让学生明确两端和两边的概念区别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里我一共借用了课本练习的一道题:一个求车站的个数,目的是让他们利用所学植树问题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棵数”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求路长时一个个都感动困难重重。到后来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很难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与我的设计有关,如果再上这种课,我一定要再认真设计教案,已达到教学目标。

  当然,再好的设计在实践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自我。

2.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二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新内容。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不仅仅使学生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还要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我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3.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三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它原先是奥数知识,是少部分学有余的孩子学习的。而新课程改革后,该内容被选入课本,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学习。这时,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呢?

  1、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创设情境,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加强训练。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4、这部分虽学得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4.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四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植树问题》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本节课我主要研究的是三种情况都种的植树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问题:

  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五指的手指个数与手指缝之间关系的探究,在直观形象的手指演示中学生直接感知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了间距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突破本课难点部分我通过一棵一棵的种树的课件演示使学生产生了对植树问题中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棵一棵的种太麻烦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思想,确定了“转化的需要”,接下来,实施策略的产生与方法可行性验证;学生给出了例题不同的答案,此处留空白,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摆、数、画等方法探究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棵数=间隔数+1,反过来验证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操作完成了数学思想的建模。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植树问题屡教不会?”我进行以下反思:

  首先,我只是在奥数课上系统讲解了植树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没有作为一个知识点出现,只是出现在练习题目中,所以我们没有在课堂上拿出时间进行系统的讲解。

  其次,无法将脑海中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虽然记住了“五根手指四个空”但是却无法与实际的安装路灯、插彩旗以及种树等问题联系起来。他们不知道手指的间隔与种树、安灯和插彩旗有什么关系。

  再次,当我们在讲解植树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是这样讲解的:“同学们,600米的小路,每隔5米一棵树,咱们现在求间隔?”学生很容易列式:600÷5.然后我们问这样结束了吗?学生说:“没有,还要加1”。只是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教学,从来没有让学生自己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来种小树。如果在讲解的时候。结合手指,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画一画,数一数到底间隔数和数学的棵树之间的关系,自己动手发现的规律远远比我们告诉的记得牢的多。

5.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五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手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手指数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 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然后做快速问答的游戏,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间隔和点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处理教材时我把例题改为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将路的长度变成20米。如此修改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突现学生的知识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 在这里数据小了,便于学生利用线段图操作,建立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利用学生资源,加强生生合作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植树方案这一环节上,学生将间距定为1米、2米、4米、5米、10米,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

  四、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本课练习有以下两个层次:

  (1) 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教室里的座位的事件,公共汽车站台的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最后还把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精彩夺冠的场景再次重现,并出示110米栏的图,从中找到间隔,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所以课堂容量较大,但是也造成个别学生吃不透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适当进行取舍,照顾好中差生。

相关推荐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如下,快随我一起来了解下。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三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总复习。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实践活动安排   第十四周 营养午餐    七、教学进度   1、 四则运算.......... ............(6课时)   1.加法的意义   2.减法的意义   3.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乘法的意义   5.除法的意义   6.解决问题   2、观察物体.....................(4课时)   1.观察1个几何组合体   2.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3、运算定律.................(6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9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和复习   5、三角形.................................(4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1小数加减法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7、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8、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6课时)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营养午餐.. ....... ... .. ...........1课时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八、提质设想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九、业务提升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3-09-12 20:37:35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8.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9.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六.课时安排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平均数 3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3 二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6 1. 十进制计数法 3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2 3. 减法的意义 3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5. 除法的意义 3 整理和复习 3 机动时间 3 三 量的计量 3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2. 名数的改写 1 机动时间 1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2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 小数和复名数 3 5.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2 五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机动时间 1 六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角的度量 4 2. 垂直和平行 2 3. 三角形 3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整理和复习 1 机动时间 2 七 总复习 5
2023-09-12 20:38:371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 #教案# 导语】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学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理解,在实际计算中也有应用,如: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卫星运行时间》乘数是两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论是第一种“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还是第四种用竖式计算,其实质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这一理论依据,即将21个114,分成20个114和1个114的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罢了。因此,基于这些基础,我教学时特别注重与旧知的联系和在意义上的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增强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们谕小娃娃表演的《阳光羌娃》在比赛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们马上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资料: 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训练着,有时会练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昨天晚上,王老师就给参加训练的18个男生和23个女生每人准备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中的大事作为问题背景,可以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也利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①整理条件、问题   从这段资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师遇到了哪些问题?   ②学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③交流算式的意义   第一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个算式呢?   ④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⑤观察、分析算式特点   咦,我发现这两个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这是两个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细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对吧!   现在,就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A.涉及到得运算及顺序:都包含了+、×这两种运算,左边是先算加法,合起来以后再乘;右边是分别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数:都用到了18、23和8这三个数,其中8在左边出现了一次,在右边出现了两次。   C.计算结果:结果相等。   (设计意图:对算式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相等的道理,而从外在特点的分析则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同时,细致的特点分析也为学生后面的举例验证打下基础)   2.提出猜想   真有趣,运算顺序不同,数据也有不一样的,结果却一样,那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算式才是这样呢?还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怎样才能知道像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想到用举例的方法进行验证。   师小结:要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那我们就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再看看它们的结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对一个人而言,记忆一个知识、规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从哪里去寻找知识和规律,要知道他的发现如何去获得证明。本节课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而在教学。)   二、举例验证,证明合理性   1.全班举例:抽生举例,全班进行判断,看所举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组举例   两个孩子为一组,一起举一个例子,再一起计算验证,看结果是否相等。   3.交流:谁愿意把你举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这个式子符合要求吗?   B.这些式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左边都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再与第三个数相乘,右边是分开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右边算式中这个相同的乘数,在左边算式中放在了括号的外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过程,经历归纳概括的过程。)   三、概括归纳,建立模型   1.个性概括   这样的式子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完吗?   强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是写不完的。   你能用一个式子将所有的像这样的式子都概括出来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规律。(学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图形符号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统一认识   教师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个数,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给出规律的名称: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动脑发现了这个非常有趣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四则运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进一步认识   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数合起来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用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结果相等。反之,两个数都与同一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所得到的结果与先把这两个数合起来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结果相等。   齐读式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方法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哪些算式与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问:为什么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   2.你会填吗?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问:订正时强调第一小题为什么这样填?第三个式子中括号外面为什么要写7。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这两个式子你想选择哪个进行计算?为什么?   如果只给你第一个式子,你会想办法让你的计算变得简便吗?   小结: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时候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意义。)   4.先想一想,下列各题怎样计算更简便,把你的简便方法写出来。   ①34×72+34×28(订正时问: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订正时问:把(80+4)×25写成80×25+4×25依据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问:这道题与(80+4)×25的样子一样,都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为什么你们又不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了呢?   教师小结:在计算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②21×25 75×99+75   小结:在计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点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数等方法,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前提下将式子变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点的式子,然后再进行简算。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生搬硬套题型。)   五、全课小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收获了什么?   当你们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中发现某些规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确时,你可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 学生举例 …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 个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篇二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索思考题   99×99+199○100×100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   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具 体 内 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2、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3、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二)观察比较、猜测验证   1、观察比较   2、提出猜想。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你们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三)总结规律,概括模型   1、总结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个规律,很了不起。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规律吗?(生猜测)   师: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齐读)你能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   2、用字母表示   师:用字母如何表示乘法分配律?   三、测评总结(约12分钟)   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请你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12+40)×3=()×3+()×3   15×(40+8)=15×()+15×()   78×20+22×20=( + )×20   66×28+66×32+66×40=( + + ) ×40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前两道为乘法分配律的正向应用,后三道属于乘法分配律的反向应用。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19+28)=56×19+56×28   (18+15)×26=18×15+26×15   (11×25) ×4= 11×4+25×4   (45-5)×14 =45 ×14 -5 ×14   强调: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0+4)×25 39×8+39×6-4×39   4、拓展提高   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这道题吗?   86×101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2023-09-12 20:38:491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优化》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优化》中的第一课时“沏茶”问题。教科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时需要做的各项事情,以便于学生对最优方案的探索,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经历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让学生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视频的内容,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内容,这样导入新课,方法新颖,衔接自然。   二、分层逐步呈现教材情境图。   教学时,沏茶问题情境图我是分层分批呈现,先出示沏茶时需要做的`几件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顺序的说说需要做哪些事,再出示做各件事所要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确沏茶需做的几道工序,为后面怎样沏茶做好学生的认知基础。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了解到沏茶需做的工序后,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先小组讨论,说说怎样沏茶,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将课前备好的沏茶工序图片摆一摆,或者在作业单上画一画,同时找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报交流时,结合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从学生设计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正确的,再从正确的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并多次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堂上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解决优化问题。学生通过上台展示、自我解说,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这样的教学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积极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能巧妙地处理好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现象。   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出最合理的方案,在烧水的同时可以完成洗茶杯、找茶叶两件事。这时,有一男生大声说道:“老师,我还有一种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我说:“那好,请你说一说!”学生立刻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在接水一分钟的同时可以找茶叶!”这时又有一男生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那请你说说理由。”   男孩嗖地站立而起,响亮地说:“如果接水的同时找茶叶,水会溢出水壶,这样会浪费水的!”“看,这位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多强!”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女生抢着说到:“老师,我也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现在的电水壶下面有插电接口,如果接水时找茶叶,水会溢到那接口上,这样烧起来会爆炸的!”“哇!她的思维多敏捷,她做事时的安全意识多强啦!”全体师生都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惊讶。这时,那个男生还不甘心地轻声说:“老师,我平时真的这样做过。”我说:“那你认为刚才的两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他点点头说:“有道理。”我接着说道:“这里烧水需要八分钟,同时完成洗茶杯、找茶叶这两件事,不紧不慢,时间绰绰有余,不匆忙,既安全又节约水资源,何乐而不为呢?”男孩终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课堂上的这一生成现象在以前的多次研课磨课中从未出现,也是备课中从未预设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答疑解惑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生成现象。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一、课堂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灵活巧妙的予以激励性评价,虽然有时也有适当的表扬鼓励,但评价的语言比较单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完善,不断改进。   二、小组活动时,没有过多的强调活动要求,而且没有很好的给予指导,导致活动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以致我在搜集学生的作品时花费时间较多。学生活动收放不够及时,耽误了课堂教学时间。   总之,本节课经过多次地打磨过后,教学设计完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023-09-12 20:38:561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 方法 :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 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 故事 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中秋节 ,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 四年级数学学习重点知识 ★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2023-09-12 20:39:081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得出教训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四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状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就应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忙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就应具有自我调控的潜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二】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x班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快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务必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推荐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潜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潜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持续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但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习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善,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三】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转眼间就到了期末,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特作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刚接手这个班,我首先通过分析摸底,访问相关的老师,大致掌握一些情况。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 了以下几点: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 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二、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课堂上,对于那些脑子灵反应快,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懂一点就听不进去,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听。总的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改善,分析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考虑问题也比以前全面、周到了。    三、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四、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障碍,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促进他们自我奋进、同时,安排优秀学生当小老师,与基础差的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得到提高。一学期下来他们成绩进步不仅很明显,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有了明显好转。    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组组织活动   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我还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努力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四】   一学期来,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用心探索,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了解班级学生实际状况   我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状况,优生不是很多,中等生却比比皆是。大家都明白: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等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就应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忙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时常注意自我调控。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二、认真做好备课、用心参与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   我能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业务上,用心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向右经验的老师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领导还为我们在学校的随笔网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偶尔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忙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应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大班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应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应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作好复习工作   在复习时,我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持续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2023-09-12 20:39:30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吧。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这半年,我担任的是4年级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数学教师学习,在其他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我决心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   一、在教学工作中   1、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4年级后学生的的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也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纳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与上一册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所以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死角。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得高兴。   就可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获取新知。如:四年二班有个学生叫李小杰,他平时无论做什么都慢,就象对数学不开窍是的。书本上的知识怎么讲他都不懂。如果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描述,效果就不一样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因此备课时多备他们,视为重点内容之一。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教研教改方面。   能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学习他们的方法,与此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含金量: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他们对学习萌发兴趣。   五、传授自己的全部知识   教书育人是我的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我一定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总之本学年来,我经过努力工作从中得到了许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更有许多不足,这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反思,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我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4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4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况下积最小。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弄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常常当面批改,个别重点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答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的时候,要给给予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予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争做小老师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3   一转眼,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这个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一、教学常规工作。   这一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科教学工作。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请假,没课时也尽量早到学校写教案、批改作业。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们也应该了解了我的性格及上课方法,这一学期下来,上课纪律比较良好,只有黄磊磊同学不能完成作业与练习。   教学中,学生虽然是分层次的学生,但是有10多人是另外进来的,因此在教学简单的内容时,也得照顾他们,教学进度也不能太快,这样就使得已经明白了的学生觉得浪费时间,这部分学生感觉是重复教学,就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上课就会开小差,因此教学过程中有时感到教学课时不够用,可能是自己教学水平差的缘故吧!也有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到位。   第一、二次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我自己研究了每一个学生的试卷,找出错误严重的题目,特别是大分题目,进行了深思,并在瓦校长组织的年级组会议上进行了小结,虚心接受年级组老师的建议,瓦校长给我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查看了试卷,并对我做出了建议,感谢瓦校的关心与指导。经过年级组会议及几个同科老师们平时在一起的交流;我们几位老师积极上公开课,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期末冲刺阶段,我们找了前几年的期末试卷并设计了答题卡,并从网上找了一些试卷,对学生们进行复习巩固,四年级几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后面的月考及期末统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教学中课多的那一天,不注意会把字看错、讲错。缺乏克制脾气的耐心,看见学生不认真听课、打瞌睡时会高声批评学生。   三、今后的打算。   今后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新课教学,锤炼自己的脾气,借助“班班通”设备,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时刻提醒自己做得还不到位,努力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原来两个班的数学,四(二)班46人,四(四)班43人。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高。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是回答问题不够踊跃。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但是有部分学生做题时读题不认真,不能正确抓住题意,需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也有个别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控制不好自己,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后记。现在网络上的备课资料很多,但每一节课对于不同的班级来都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为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要选择与自己班级学情相符合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功夫的,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参考教案,设计或是修改一下教案,让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相符合。   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3、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老师的关注度没有平均分配。我习惯是抓两头,放中间。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搞好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3、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4、作为我个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创造,不断完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5   勤学、善思、实干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慨……因为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进修、研讨,老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勤学专业,以干克难   我们教研组成员在扎扎实实地学习了学校20xx年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教研组文化建设,制订了本教研组的工作安排。同时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及其它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教研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了本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外练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教研组成员积极寻找学习机会,组内一位老师参加了市青年教师研修班,一位老师参加区“双名工程”研修班进行学习。在20xx年四月份“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课堂观摩活动”活动和五月份的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中,教研组有4人次参与了活动,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这么多的外出学习机会。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研究课题。一学期中有两篇论文发表,一个课题参加区级优秀评比。   二、组内合作,实干为先   我们在组内加强了同伴互助,开展合作教学,使组内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了巨大合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一学期以来,我们累计听课200余节次,平均每人听课达到近30余节,每次听课后都写好听课随笔或反思,以待课后交流。本学年我们共开出10节开放课,其中2节校区间异构课,1节区级公开课。每次课后都进行扎实有效地说课、评课活动,并在BBS上进行讨论研究。组内成员还经常帮助新教师备好详案,指导新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在通讯发布方面,平均每月都有至少两次教研活动及时公布到网络与大家分享。   三、教后善思,改进实干   我们提倡教研组成员每课上完后教后反思,每月向同组老师抛一个反思话题。提倡大家在教研博客上记录这些反思,进行网络上的二次教研,并在这些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撰写教学论文。此外,金莹老师还坚持写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与教学反思、寄语,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数学课的表现并进行交流。不仅如此,我们还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反思。如俞建栋、金莹老师的“数学知识整理”活动,在班级博客上分专题进行填空、选择、应用等知识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行错题总结,数学知识整理活动,让孩子们一起享受网络知识大餐。陶伟钢老师、范莹莹老师和金莹老师要求学生编写错题集及独立作业分析,使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本学年,我们教研组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l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俞建栋老师: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误区与改进策略》发表于20xx年第4期的《小学教学设计数学》杂志;   《专业合作缘起教研和网络的交汇》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xx年第4期;赵国民老师:   《实践+反思=成长》发表于20xx年第8期《数学学习与研究》、娄方和、燕、王林红老师:   辅导学生参加“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一、二、三等奖;本学期正在参加优秀科研成果评比的区级课题:   金莹老师主持,俞建栋、范莹莹老师参与的《小学数学课外练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本学期正在研究的区级课题:   范莹莹老师主持的《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野性”的策略研究》;凌燕老师主持的《小学各年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本学期正在参加评比的各级论文:   市级:金莹老师《从“容”就“意”从《三角形》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赵国民老师《错例诊断,教学改进》区级:范莹莹:《浅析分数应用问题中的简约教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
2023-09-12 20:39:471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四年级数学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快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这学期也即将结束。今天上午数学组没有课的老师都听了我讲的一节数学课,也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现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自由探究,发现规律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忙学习,让部分优生能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 2、简单验证,总结规律。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 3、例题学习,例题拓展,让学生明确两端和两边的概念区别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里我一共借用了课本练习的一道题:一个求车站的个数,目的是让他们利用所学植树问题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棵数”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求路长时一个个都感动困难重重。到后来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很难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与我的设计有关,如果再上这种课,我一定要再认真设计教案,已达到教学目标。 当然,再好的设计在实践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自我。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2)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新内容。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不仅仅使学生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还要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我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由于植树问题的情况复杂,还要学生多加练习,巩固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非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我也试着利用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整个教学时我采用层层类推和深入方法。 求近似数是大数认识里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告诉同学们,非整万的数来求近似数,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省略后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用四舍还是五入,取决于数字的范围。“入的”要向前一位进1,“舍的”要保留省略数位前的数不变,要多练习,不要讲的太复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2)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但是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情况,什么错误都有。总结一下有两个,一是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掌握不到位,特别是像209546的四舍五入到万位,学生搞不清楚了。 因此,在下一节数学课中,我没有上新课,做了一节有关大数的改写的练习课,从课堂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在这一节课里,我先课学生做了讲解,尤其是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首先找到万位上的数,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再看玩后面的数字,是比五大还是比五下,或是等于五。再进行四舍五入来完成。学生先看老师的示范在来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应,作业效果比较好,看来我们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对于数学来说要简单方便,学生易懂是我们的宗旨。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有生气,更有参与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学生能够明白就是好方法。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4)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我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且依据教学评估细则的要求对本学期地教学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四年级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是提高和帮助。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特别是除法,甚至个别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会。因此,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学生的渐变计算能力更是差,特别是乘法分配律。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这个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总体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5)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它原先是奥数知识,是少部分学有余的孩子学习的。而新课程改革后,该内容被选入课本,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学习。这时,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呢? 1、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创设情境,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加强训练。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4、这部分虽学得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2023-09-12 20:40:031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的数学相对于之前,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是由我带来的范文“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需强化,少数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2023-09-12 20:40:49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下面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请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 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 数学 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 学习 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023-09-12 20:41:551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进取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作为四年级数学教师你知道四年级数学教案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四年级数学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1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 30050082( ) 3960400000( ) 7000700070( ) 700300009( ) 26740020000( ) 315400000( ) 50708000000( )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 9000000( ) 47000000( ) 200320000( )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 48000000000( )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习:“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习.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游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2)。 2、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1)小题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画出线段图。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画? (5)理解第(2)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练习画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能自我检讨,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2) (1)探索与实践 (2)评价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9页例4,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再次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总结,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学生:能。多媒体出示修改后的例4情境图,把图中“每天用86 kg”改成“每天用35 kg”。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88÷35,然后独立计算。 抽学生把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说说计算方法。 多媒体再出示未作修改的情境图。 教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发现:运来的饲料总数没有变,每天要用的饲料增多了,要86 kg。 教师:看来养鸡场的鸡长得越大,吃的饲料也越多,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怎么列式? 学生:688÷86。 教师:这个算式的计算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相同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 [点评:通过变换情境图的方式,不但体现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请同学们先试着算一算,看你在计算中又能发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学生:我们发现用被除数前两位“68”去除以86,不够除,这时应该怎么算呢? 教师: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谁能解决? 引导学生结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思考后得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不够除时,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除以除数。 教师:也就是当被除数的十位上不够商1时,就从被除数的个位上开始除,现在大家能计算了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让学生把列的竖式展示出来,结合竖式介绍算法。 学生:从个位商起,把86看成90,可以想到8×90=720,所以觉得商7比较合适,但再算就发现86×7=602,余数是88,商7小了,再改商8刚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来这些饲料只够用8天。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280÷35怎样试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35这样的除数,个位? 既可以用“四舍”的方法看作30去试商,也可以用“五入”的方法看作40去试商,但无论哪种方法,发现商过大或过小时,都要通过及时调商的方式来找准确的商。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来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进一步完成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认识,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总结算法。 教师: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中都遇到过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1:在计算中首先要考虑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学生2:每次除得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学生3:怎样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4: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 学生5: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就写在十位上,如果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 学生6:无论在哪一位除时,只要除得的余数比除数小,这个商就合适了。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同学们又是怎样说的。 指导学生看书,并理解教科书上小朋友对话框中的话。 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方法。 [点评:该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以及结合教科书提示,总结归纳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运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0÷3840÷6672÷3480÷32840÷24672÷21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你觉得哪种算要难一些? 学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教师:难在哪儿? 学生: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眼就能看出商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却不容易一次就找到准确的商,很多情况下都要调商。 教师:能把你调商的一些好办法告诉你的小伙伴吗? 学生相互交流后,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中的后面3个算式的计算。 2、活动: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 (2)小组讨论组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使商是两位数的算式又有哪些? 3、完成练习二十一的1~5题。 学生独立选择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汇报,汇报中重点让学生说解决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学生汇报略。 [点评:这个巩固教学环节,一是通过两种整除法的对比,引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的难点,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试商的方法,突破本节学习内容的难点;二是用开放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试商的准确性;三是回到单元主题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其中的问题,不但使单元主题图得到了充分地运用,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略)
2023-09-12 20:42:051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 练习本 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 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 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 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 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 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教具准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媒体演示复习题 15×8÷6 29+34-21 72÷8×6 64-56+58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3)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三、达标测评: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一第6、7题。 板书设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 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混合运算P10-12例4、例5。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难 重 点:四则运算顺序 教 具:挂图 教学教程: 一、 复习24点游戏,引入新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二、 学习新课 1. 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2. 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 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 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练习P11做一做。 3. 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 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 书 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9(名)180÷30=6(名)9 — 6=3(名)270÷30—180÷30= 9 – 6=3(名)270 – 180=90(位)90÷30 =3(名)(270 – 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洁员。 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6×(12 – 4)= 2. 42+6×12 – 4= 总结四则运算 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4、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5、教学过程 i. 导入 1、 出示口算卡片 150+90= 43-0= 52-25= 0 +50 = 0×135= 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0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但如果是0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2、 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570÷3×2 112-47×2 ii. 教学实施 1、 回忆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 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 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0÷5=0 2、 质疑 (1)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 0÷0=□ (2) 引发思考 (3) 小组交流 (4) 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3、 拓展练习 (1) 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2) 分组探究 (3) 交流反馈 iii 课堂作业设计 计算 0+8= 22+17×0= 0+7+7= 0×8= 56×27×0= 74-74+19= iv. 思维训练 巧算 3300÷25= 1320×500÷250 v.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3-09-12 20:42:18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解决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建议 1.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要注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根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 (3)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外化形式。 ●示意图 ● 线段图 ● 枝形图 (4)在训练课中要注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因为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达到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 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算式中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但老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列综合算式解答。 3.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知识点要保留)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 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的训练。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一审运算符号。 二审数据特点。 三定计算方法。 (3)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 (5)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 (6)关于作业的批改问题。 (7)练习要经常化。 (8)坚持弃九验算法。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例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4)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三、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一 1题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圃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一2、3、4、5 B层:练习一2、4、5 C层:练习一2、4 第二课时(例2、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理解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理解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练习:做一做 三、0的运算 1.计算:6+0、6-0、6×0、6÷0 2.引发学生讨论:6÷0=?为什么? 讨论:0不能作除数。6÷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讨论: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练习二7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0不能作除数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二2、4、9、11、12 B层:练习二2、4、9、11 C层:练习二2、4、9 第三课时(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四则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先。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1、2、3、6、7 B层:练习三1、2、3、6 C层:练习三1、2、3 第四课时(例5)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租般问题(无浪费,则)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B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C层:练习三5 第五课时(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对本单元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体系。 谁来说说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出来。 加减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乘除混合运算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两级运算 四则运算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先算小括号 有关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 二、本单元知识重难点 你认为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掌握起来比较难的知识是什么? 在知识运用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那些容易错? 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三、四则运算 什么是四则运算? 有哪几种四则运算? 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含小括号 每种运算都要注意什么? 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组合作,查漏补缺。
2023-09-12 20:42:261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一)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如图:略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课的导入用“儿童身高免票线”如何确定的问题串,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四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我设计了评比“环保小队”,出示表格里的总数,故意让学生出错,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数更合理。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学生梳理思路,明白了相关部门从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求平均身高,最后呈现6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因此确定“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0厘米。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但交流者的作用体现不足,如能更好的与学生达到互动,能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这节课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 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做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做一做第2题   4、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023-09-12 20:42:36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里学到了什么?怎样解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里学到了什么?怎样解决 :1、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原极限 =lim(x->0) (1-sinx/x)(1+sinx/x) 显然x 趋于0时,sinx /x趋于1, 故分子1-sinx/x趋于0, 所以原极限值为0 2、 使用对数不等式, 原极限 =lim(x->0) (1+2x)^(1/x) =lim(x->0) [e^ln(1+2x)]^(1/x) =lim(x->0) e^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复习表怎样做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怎样考好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 我正好教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检查,很多会的题特别容易写错,只要检查(重做)个两三遍,基本考试分数就不会低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多做一些题目!数学书没带无法给出详细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的三线交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25×79 125×21解题过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25×79 125×21解题过程 125×79+125×21 =125x(79+21) =125x100 =1250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题7.4-(6.2-3.4)怎样简算 7.4-(6.2-3.4)怎样简算 7.4-(6.2-3.4) =7.4-6.2+3.4 =1.2+3.4 =4.6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充套件到千亿位,总结十进位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位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资料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络,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8.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9.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资料处理和求平均数 3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3 二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6 1. 十进位制计数法 3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2 3. 减法的意义 3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5. 除法的意义 3 整理和复习 3 机动时间 3 三 量的计量 3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2. 名数的改写 1 机动时间 1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2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 小数和复名数 3 5.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2 五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机动时间 1 六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角的度量 4 2. 垂直和平行 2 3. 三角形 3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整理和复习 1 机动时间 2 七 总复习 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试卷 买一本【开心考吧】帮你的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怎么教 把题目补充全。 现在看不到图形。 希望是你已经会了
2023-09-12 20:43:25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 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学习纸 “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 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 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 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 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3 =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0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   2、为什么2.8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性质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米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   关于0.10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   (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   (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验证性质   (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运用性质   1、教学例2   (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   (2)学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学生讨论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2、教学例3:   (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2)学生自己完成。   (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   A、0.70,去掉0, 小数的大小变不变?   B、4.08去掉0,会怎么样?   C 、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   (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   五、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   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
2023-09-12 20:43:381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 41人,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看,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作业能够认真、按时独立的完成。不论是听课时看学生的课堂常规,还是课下看学生的课间活动,以及学生早、午到校的情况,都不难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这些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横看学生的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后进的学生需要及时的辅导。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是学生的苦恼,也是老师的心事,后进的学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家庭的影响、孩子自身的素质所致等等。因此本学期要进一步认真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采用跟踪调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及时辅导等方法,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 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通过“5+35”模式启迪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和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细分层设计练习及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5课时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陈丽娜、张桦键等人,本学期还要重点抓。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另外本学期将举行一次班级十分钟口算竞赛和一次班级笔算验算比赛。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周布置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的形式,去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子活动。   6、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六、教学实验课题计划: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一直贯穿于课程的始末,在整个教材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计算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学生的计算能力却随之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课题。   (二)制定培养目标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   3、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另外,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将计算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与其他相关学科想渗透,使学生深刻体会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2、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比如:4Χ25=100,   125Χ8=1000等,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3、创设形式多样的计算练习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例如:开火车、转转盘、找朋友等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小树治病、你来做我来改等改错题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错误;小擂台、小组比赛等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2023-09-12 20:43:541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3篇 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写四年级数学教案是每个四年级数学教师必备的技能,作为四年级数学教师的你会写四年级数学教案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 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 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认识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许多多的数呢?比如: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 2.师:对,因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发明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 3.师:如果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达到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 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单。 【设计意图:以“999”为例,认识位值制,感受它给计数带来的便利。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即“满十进一”。】 (三)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顺序表 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师:你还能继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 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迁移规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及数级,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1题。 2.教材第22页第2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2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97,98页中的主题图和例题1,例2,以及第97~99页中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以及图形的特征;通过操作活动(折纸)认识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具准备: 一个长方形方框,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人一块直尺、一副三角板、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白纸和一个剪好的平行四边形、一个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平行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请同学到台上用鼠标边指边说,然后课件再呈现学生所指出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教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 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老师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想玩玩这个魔术吗? (2) 学生自己用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师: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平行四边形,同桌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同学们真聪明,真能干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么多! 同学们,这些发现对吗?现在我们来验证我们的发现,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首先我们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对边是否平行。 汇报结果:对边平行 现在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对边真的相等吗?应该怎样办呢? 生: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师:请拿出你们的直尺测量手中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汇报结果: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呢? (4)师:我们现在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出: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另外一个特征。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跟老师做(折高)。 师:打开平行四边形,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垂直于边)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折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对!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第99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全班交流,教师强调底与高的对应性。 师:引导认识底 3、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完成表格 (2)归纳总结第98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它们都有哪些地方一样呢?(它们都是对边相等,对边互相平行……) 教师: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征,长方形、正方形都具备。 我们通常说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能给大家讲讲吗?
2023-09-12 20:44:38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臵。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3/4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臵。   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 ),读作( )。(8分)   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三、作业布臵: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11   100= 100   1000 = 0.8= 0.021=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臵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 =( )米 52厘米 =( )米450克 =( )千克 69克 =( )千克5元6角7分 = ( )元1米5分米 =(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0.4米里有( )个0.1米。
2023-09-12 20:45:11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 3.00 =( ) 0.200 =(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完成P72做一做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3页《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4.83+2.97= 7.86-6.57= 7.23+2.76= 4.95-3.81= 2、上节课我们探究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大家能说一说怎样计算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吗?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1)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1)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2)小结: 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 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七的第1、6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7、8题。 板书设计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8.3=14.75 8.3-6.45=1.85 6.45 8.30 + 8.3 - 6.45 14.75 1.85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页《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6+1.4= 3.2-0.5= 0.24+0.12= 2、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68+4.74= 5.62-1.27= 3、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62+345-123 91-58+362 137-(84-29)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3(1)。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小丽和小林在书店购书的情境吗?他们的好朋友小刚也在书店购买了书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刚买了下面3本书:少儿绘画ABC(7. 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 提出问题:一共要花多少钱? (2)列出算式:7.45+5.8+4.69。 师:该如何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 (3)汇报展示:7.45+5.8+4.69 =17.94。 2、教学例3(2)。 (1)课件继续出示小林购书情境。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林购买了哪两本书吗?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自主探索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资料信息,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学生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组织学生说一说上面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 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列出算式以后,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师生交流后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发散 完成第76页的“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生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五)作业设计 1、先说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6.8-1.45+3.72 8.95- (3.75+2.6) 10-2.84+62.4 2、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的学生采集了28.4千克,五年级采集的比四年级多6.8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3、东东家有一张长方形桌子,长1. 35米,宽比长短0.5米,现在要给这张桌子的周围贴上花边,花边的长度至少要多少米?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1):一共要花多少钱? 7.45+5.8+4.69=17.94(元) 例3(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0-6.45-8.3 20-(6.45+8.3) =13.55-8.3 =20-14.75 =5.25 =5.25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7、78页《练习十八》。 教学 目标 1、熟练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复习旧知。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十八。 (二)指导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页第1题。 题目出示后,让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完成,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77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要求填表。之后集体订正,采用开火车的方式,一位同学只说一个得数。 3、完成教材第77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计算。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7页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5、完成教材第77页第5题。 (1)让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 (2)解决第一个问题: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3)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78页第6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独立尝试解决。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获得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计算。 2、完成教材第78页第7、8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苏果超市运来哈密瓜0.31吨,运来的西瓜比哈密瓜多2.75吨,两种瓜一共运来多少吨? 2、仓库中原有375.08吨粮食,第一天运走93.6吨,第二天又运走121.54吨。现在仓库剩下粮食多少吨? 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9页《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 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征,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能根据题目数据特点正确使用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 师生交流后,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下列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980+650=650+980 (36+45)+55=36+(45+55)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那么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探索发现 1、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1)观察、比较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师生共同计算,发现左右两边相等。 (4)从这两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师生交流后总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计算0.6+7.91+3.4+0.09。 (1)自主计算,探究合理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明理由。 ①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②0.6+0.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2)对比算法,选择。 师:上述两种算法中,谁的方法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比较中得出第2种算法比较简便,因为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再次感知,应用规律。 出示:0.65+3.7+0.35 3.7+(0.65+0.35)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发散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如何简算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的加减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作业设计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6+4.2+5.8 17.2-3.18-6.82 1.9+2.35+8.1+5.65 2、四年级的4位同学参加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她们所用的时间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吗? 姓 名 张 晓 李 红 刘彩霞 周 丹 所用时间/秒 16.8 17.5 17.2 16.5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例4:①0.6+7.91+3.4+0.09 ②0.6+0.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减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6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九》。 教学 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复习旧知: (1)口算。 0.7+1.3= 0.25-0.05= (2)用竖式计算。 2.94+12.68= 20-10.08= (3)简便计算。 2.74+3.9+0.26 5-1.34-3.66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十九。 (二)指导训练 1、完成教材第80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反馈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改写的,小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80页第1题、教材第81页第5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完成教材第80页第2、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6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 2、完成教材第81页第7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完成教材第81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w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56+14.5+5.5 14.15+2.9+1.85 4.3+2.05+6.7+0.95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2、小明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本日记本,文具盒的单价是3.7元,日记本的单价是4.5元。小明付给营业员10元,应找回多少元? 板书设计 练习十九 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1)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得数末尾有“O”的,一般要去掉“0”。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023-09-12 20:45:461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相信大家在这段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不妨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   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勤奋敬业,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在教学中能自始到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之目的。   二、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低年级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四、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四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还是老教材,要想在老教材中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更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我组研究的课题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全组人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经常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案,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老师们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在教学面积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亲自实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本组共有3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每周写好一篇理论摘记,每学期写一篇的教学论文,完成六个一,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3   1、认真钻研教材   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学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做到“有备而来”,并制作了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课后记,并认真收集各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上课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同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它教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上积极征求其它教师的建议,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们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收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析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6、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从期末看来,平均分88.6分,取得全镇第一名,在县抽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还很多,如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些有待以后改进。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4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鲜活、灵动课堂”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226有效教学》的课题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景,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探究、从而有所发现,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一、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的课堂教学,我都是通过口头表述来进行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更别说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行课改后,经过不断地摸索,我改变了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可以引导学生用网络搜集、查找学习资料,再到课堂集中交流讨论。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变活跃了,课堂活起来了。   二、生动有效,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我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生动地展示知识脉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三、善用交互,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强大的交互功能,它不仅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能力。   利用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例如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如果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教师再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当获取正确答案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真是一举两得。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拓宽的,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转输,逐步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5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本班的学生整体较好,有个别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上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在期末考试中,平均分为92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3.33%。   四、存在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琐碎,缺乏耐心。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
2023-09-12 20:45:561

二维动画软件都包括哪些?

引用我以前对类似问题的回答:首先2d和flash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至于你刚说的那些软件,ani是用来扫描上色的,toonz没用过,但是印象里是制作动画分镜头用的,retas是一系列软件,最新版本为retasstudios,是日本动画公司用来制作传统二维动画的,分4个部分,coreretas,paintman,stylos和traceman,分别的作用是合成输出,上色,作画修正还有扫描,事实上真正常用的二维制作软件你一件也没提到,那就是ps,painter,用于绘制背景,combustion,AE用于合成,PR用于剪辑输出。flash就是flash,不属于二维范畴。虽然你完全问错了,但是我还是回答你,按二维动画制作流程。第一,分镜头没有必要用软件制作,如果一定需要,word足够了。第二,原画,动画是没有软件可以代替的,必须由手工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二维动画工期长的原因。第三,扫描上色的软件很多,animation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使用起来比较繁琐,而且已经是很多年前的软件了,没有矢量处理功能,去套色线还有上色等能力都属于中下等。日本的retas系列中的traceman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动画扫描软件,功能强大,而且操作简单,但是似乎很难搞到中文版本,更别说盗版的了,至于正版软件的价格,retasHD系列的全套价格是52万日元左右。第四,合成,国内公司大多使用的都是ae和combustion,功能不可谓不强,但是由于太过全面,不是动画专业的,所以使用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可发挥余地很大。reats系列中的coreretas虽然性能没有那么强,但是专业对应动画合成,当然了,价格。。。至于流氓兔什么的,都是flash做的。那不属于二维动画。
2023-09-12 20:40:241

个人网站怎么做?

网站早已不再神秘,再也不是什么高技术活。普通用户也可以轻松的建立出相对专业的网站。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个人建站的一些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域名要想让人家访问自己的网站,域名是必不可少的。域名要尽可能的短、尽可能的方便记忆,比如top域名,当然现在好记的、有特征的域名已经不多了,这需要你自己进行考虑,只要觉得有一定的规律或便于用户记忆即可。二、空间要建网站,其次必须要有一个空间,即存放网站的地方。对于个人用户,建议购买虚拟主机。在购买虚拟主机时要看其服务、速度、响应时间等。一般选择有一定名气的服务商即可。注:域名、空间目前国内比较好的服务商像阿里云、西部数码、中国数据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三、网站程序网站程序当然是选择现成的,因为个人没有必要去从头开始编制一个网站程序,也没有那个实力。现在网上有现成的网站管理系统,这类系统还有很多,可以在自己综合试用的基本上进行选择。在选择网站程序时,还必须考虑到其通用性和二次开发。对于通用性不好、不利于二期开发的,虽然功能强大但不建议选用,因为网站有了一定规模后需要进行个性化功能设计时会很麻烦。另外程序尽量选择asp(asp.net),PHP、JSP等在国内不是特别流行;在asp和asp.net之间也尽量选用asp.net,毕竟其基于.net架构是发展的潮流。四、网站设计选择好了网站程序后,则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网站设计。一般来说,如果有专业的美工和程序员进行修改自然最好。不过个人站长可能不一定具备这种条件,可以选择服务商的智能建站。
2023-09-12 20:40:262

项目贷款的产品类型

项目贷款一般是中长期贷款,也有用于项目临时周转用途的短期贷款。目前,工商银行项目贷款按项目性质、用途、企业性质和产品开发生产不同阶段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贷款。1. 基本建设贷款:指用于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服务设施和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新建或扩建生产性工程等基本建设而发放的贷款。2. 技术改造贷款:指用于现有企业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而发放的贷款。3. 科技开发贷款:指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或应用而发放的贷款。4. 商业网点贷款:指商业、餐饮、服务企业,为扩大网点、改善服务设施,增加仓储面积等所需资金,在自筹建设资金不足时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为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行还开发了临时周转贷款及并购贷款等项目贷款业务品种。项目贷款按项目性质、用途、企业性质和产品开发生产不同阶段划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贷款:5 并购贷款:是针对境内优势客户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中产生的融资需求而发放的贷款。并购贷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项目贷款。6.房地产贷款:包括法人房地产业务和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业务。这里只介绍法人房地产业务,其中包括商品房开发贷款、法人商业用房贷款、学生公寓建设贷款、建筑安装企业的设备投资贷款。7.项目融资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者有限追索权的债务融资。产品用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其他投资规模大、具有长期稳定预期收入建设项目的融资。
2023-09-12 20:40:271

读书活动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读书活动总结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活动总结 篇1   一年级的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求,为了引导他们从小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月,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1、创设浓厚的书香班级文化:   鼓励学生积极为班级捐赠书籍,做到资源共享,目前班级藏书已接近一百本,为开展课外阅读提供有利条件。每一本书都编上号码,并发给学生一个读书卡片。   用心布置好班级的文化,为班级图书角起名为“百味书园”,并在墙壁、黑板报、图书角等各地方都配置读书的名言名句、读书儿歌等,让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味道。   2、开展多种的读书活动:   建议家长每天督促孩子阅读20分钟以上,并且能完整地把故事表述出来,家长及时表扬和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都开设“我是故事大王”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讲故事来分享读书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读书和表达的能力。   提倡学生每周进行专题阅读,如“童话故事”、“科技世界”、“儿童生活”等等,让学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从各方面汲取知识的营养,拓展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视野。   阅读与诵读经典诗词相结合。除了阅读课外书籍之外,我还和学生进行诵读经典诗词,每周一首,积累丰富的、琅琅上口的经典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   倡导亲子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并且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心得 。   3、汇报丰富成果,多种方式评价:   学生每阅读一篇故事,都会填写《课外阅读评价表》。这个评价表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摘抄4个优美的词语,可以为故事配上图画,还可以为故事写上几句感想,最后还给作个自我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另外,还附有家长和老师的寄语,及时对孩子的阅读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还可以根据故事画一幅画,或者设计制作书签,内容非常丰富,优秀的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每周评出“故事大王”5名,“读书之星”3名,让坚持阅读的学生感觉到阅读是充实的,是快乐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的读书征程只是跨出了一小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引领着一株株幼苗在春雨中破土而出,迎着朝阳茁壮成长! 读书活动总结 篇2   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多年来,在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运行机制。以“中华魂”读书活动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本学年期,我校继续贯彻落实“中华魂”读书活动,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发挥“三个”作用,坚持“四个结合”,在活动中寻找差距,调动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搞好读书活动的根本保证。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发挥“三个作用”,使读书活动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一是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分管校长、主管中层领导、团委书记及班、科任教师等组成的读书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密切合作的工作局面。学期初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措施,中间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在学习活动中倡导“阅读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并建立了读书、考核、奖励等三项制度,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读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积极性是学生读好书的关键。我校积极安排有关教师为学生导读。一些青年教师还利用网络与学生一起上网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有的还开通了个人电子信箱,与学生网上交流。为引导学生爱读书,学做人,我校十分重视在读书活动中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道德风范。在教师中开展了“两爱、三心、四个一”活动,即:爱事业、爱学生;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在与学生沟通时给学生一个微笑,在学生犯错误时给学生一点宽容,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学生一些理解,对后进生和特困生多给一份关爱。我们提出“铸就中华魂,塑造世纪人”的工作目标并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们讲理想,讲道德,严守纪律,刻苦学习的良好校风正在形成。   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组织读书活动时提出了“三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放手让学生参与总结。学生们解放思想,自主创新,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和诚信这个主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活动意见,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二、坚持“四个结合”,把读书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是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我校不仅把“中华魂”读书纳入思想政治课之中,其他学科也灵活地把读本有关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政治老师将“中华魂”中的内容有机地穿插到平时课堂中,突出并深化了诚信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学生写读后感,编演有关课本剧;音乐教师在课堂讲《国歌》知识,教唱爱国主义和诚信歌曲;美术教师在绘画课上以“神舟六号”飞天成功、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为内容,指导学生绘画创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含义。课堂教学融入读书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动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师生互动,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了学生素质。   二是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我校围绕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目标,把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成为全校师生遵守的行为规范。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是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校确定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融读书活动、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于一体的工作目标。我校投资将教学楼临街墙壁进行了主题鲜明的设计,突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理建设的内容,使学生在富于教育的人文环境中,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吸引了学生读书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形成了“以读辅德,以读辅智”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   四是读书活动与体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是我校师生的共识。我们在组织读书活动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体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到本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我校“中华魂”读书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任务还在后头。我们有决心在关工委、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总结经验,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我校读书活动的新局面。 读书活动总结 篇3   人们都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本周,我们二年级组,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营造“书香班级”的计划, 在班级里开展了“我读书 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各班级投身读书活动中   我们就结合本年级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   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读书 我快乐”的读书活动中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带动下,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名家作品,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 让孩子读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文章,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实践,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生活的丰富,家庭与校园的和谐,人生的美好。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 实施步骤:   1 为了筹集到更多的好书,满足学生的课余阅读,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学生向班级自觉捐书,建立本班的图书角,书香屋等,并且发动孩子把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书籍能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另外教师本人向同学们捐书,也放进了图书角。并且,在班级里选出班级内图书角的管理人员,每天做好班内图书的借阅登记以及整理。   2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坚持每天晨诵《弟子规》与《三字经》,还利用早晨早读的时间给每位同学一个交流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在每个周五的班会上专门就本周精读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展一个主题班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交流完后整理出来,誊写清楚后贴于班内黑板报处。中午坚持做完课堂作业后午读,利用每星期二的活动课时间右语文老师作阅读指导。同时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背诵名人名言比赛等,并且能适当奖励优胜者。其次还能响应校少先队的工作,参加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   3 另外,本班同学人人都有一本美词佳句本,勤摘录,勤做读书笔记,而且人人都能写出1--3篇简短的读书心得,人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 活动评比:   朗读之星 杜凡 杨憬瑞 张诚 等人(每班评选出优秀的朗读之星,并给与奖励)    四 活动小结:   读书活动虽短,可是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香班级! 读书活动总结 篇4   书籍是人类知识、思想、文明的结晶,是走向进步的阶梯。以读书为契机,行育人之举措,打造书香校园,这是我们宣堡初中学校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主题的读书活动中,每一位师生都积极参与,通过参与读书活动,师生们不断感受书香墨趣,培养了自己的读书习惯、提升了个人文化素养。   20xx年暑期,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落实市局《关于组织师生开展20xx年暑假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读书活动。这次活动以“走进经典,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主题,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下面,就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一、明确“三项要求”,让读书活动不流于形式。   一读书时间:暑期读书活动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0日结束,期间主要以自读为主,扩大读书范围,选择个人喜爱的健康读物,以文摘、笔记、撰写心得等形式,做好读书记录。   二阅读范围:在阅读范围上,除教育部要求初中必读的读物外,学校针对在校生独生子女较多、责任意识相对不足、感恩观念比较淡薄的实际情况,提倡学生阅读感恩、责任等方面的书籍,并鼓励学生积极选择其他健康有益的各类书籍作为补充。   三活动形式:倡导多渠道、多样式、多类型的读书方式。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做好书摘、笔记、心得体会。假期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有质量的读后感,由团委进行评定,并对获奖者进行表奖。   二、发挥“四个作用”,使读书活动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团委主管、教务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齐抓共管读书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密切合作的工作局面。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三进”工作的深入。根据学校每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及时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校的读书活动便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随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并在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设了读书活动宣传栏,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活动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读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积极性是学生读好书的关键。我校积极安排有关教师为学生导读,将班级作为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班主任与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的言传身教,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教师读书活动,以阅读丰富教师的内涵、修养,以阅读增加教师的凝聚力、亲和力。 读书活动总结 篇5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改善学生气质,提高学生修养,真正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通过课外书籍,开拓广阔视野,增长知识。根据《八角小学20xx年春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安排,学校三-六年级班级于20xx年3月26日举行了读书征文比赛。此次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教师平时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一次检查。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尤其是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促进。现将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提前通知安排到位,师生参与度高。   在比赛的前一周,学校教导处就确定了全校以“好书推荐”、“我读书,我快乐”、“好书分享”为主题的比赛方案,本周全校语文教师及时并按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了比赛。其中低段班级以口头推荐为主,中高段班级以口头推荐与书面作文两种方式进行。本次活动,各班都能按要求上交作品,最后评出中、高段一、二、三等奖与优秀作品共30份(获奖名单附后),并在课余时间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展出。作品一展出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全校师生认真地阅读了本次征文活动的佳作。    二、凸显主题、文字优美。   参赛学生的征文,都能紧扣题意进行写作,学生基本做到了文从句顺,语言优美,有的还使用了一些恰当的表达方法,主题鲜明,有较深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三、注重指导、加强阅读   本次读书作文比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反映了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习作方法,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的践行其中。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把作文教学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一是要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欲望。教师可结合讲读课进行指导,把讲读课文作为写作的范文,引导学生体会其写作特点和优点,让学生借鉴其写法,进行写作。也可提供作文材料进行指导,开阔学生的思路。二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让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广泛地涉猎,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这次作文比赛中有好多的同学就写到了平时看课外书籍所得到的收获,这就是一个较好地例子;三是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进行细致、认真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说作文写好后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修改,并不是老师一味地在其作文本上写上评语就完事了。同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同学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也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这样的修改,不仅文章的质量会明显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以及参与度也会明显增强。总之,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当遵循“阅读—积累—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这样,作文教学才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次征文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作品中谈“读书”的所感所悟,情文并茂,诚挚地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读书活动总结 篇6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典的教育专著引领。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根据太仓市读书活动与优秀读书小组建设的工作安排,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希望教师在且读且思,且思且行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加强领导与组织,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我校建立经贸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工作小组,以加强对教师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从读书计划的制定、每一次活动的方案、活动通知到活动结果的梳理,注重读书氛围的营造和读书过程的管理,力求让每一次活动能从真正意义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能真正意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有所思,且读且思有收获。 我校上半年围绕《诗意语文》《56号教室的奇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的数学》等,下半年主要围绕《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走向学的课堂”相关教学理论开展学习。两本书后写下了3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其中一篇不少于1500字。学校通过校园网和教师博客这样的网络平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自身的阅读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学校也进行了优秀读书心得推荐,在阅读中融入了竞争和激励,进一步促进教师的阅读积极性。   (二)读有所讲,演讲比赛来宣传。为进一步分享寒暑假读书心得,锤炼青年教师的语言,学校在5月16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读书心得的演讲活动。每一位青年教师演讲时围绕“走向学的课堂”的教学心得,围绕书中的一些鲜明的主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和学习生活等内容选择演讲的角度,校园专家组成了评委团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表情仪态、演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结合读书心得,我校开展了系列课堂教学活动。经贸小学举行了各学科教师的课堂大比武活动,执教老师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年段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们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创设了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这些青年教师能结合读后的心得,在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磨课、上课、评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给其他教师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为了便于对教师及时总结自身读书中的心得和读书方式,并加以推广,形成浓浓的校园读书氛围,学校在校报的制作中加入了优秀读书心得的展示。通过校报的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并通过这一平台向学生、家长进行了宣传,激发学生和家长的阅读兴趣。    二、依托网络媒体,让读书深入教师心灵。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教科研形式,它依托现代信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资源,建立一定区域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在学校工作中正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读书活动,我校就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让读书活动深入教师心灵。充分发挥教师博客平台的互动优势。在日益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每一位老师能参与到读书交流的互动中,我校充分运用了教师博客这一网络平台,做好教师交流的链接点。通过教师读帖和回帖,青年教师的网络主体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教师的网络这一互动平台中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 读书活动总结 篇7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读书活动总结 篇8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可是,在这个充满喧嚣与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许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师也和其他人一样,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把职业当成了谋生的手段,迷失了自我,让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远。所以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读书可以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 一直以来学校都注重培养我们教师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提高我们教师的个人修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让书香飘满校园。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4~6篇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每月的主题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每个月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好书我推荐、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征文活动、 好书我交流、好书我导读、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网络硬盘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假、暑假和平时观看读书光碟等各项培训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培训结束后,都能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23-09-12 20:40:27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023-09-12 20:40:272

什么是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物质能源的特点是:   1、可再生性;   2、低污染性;   3、广泛分布性;   4、总量十分丰富;   5、广泛应用性。
2023-09-12 20:40:281

自创的诗歌 ,要好的。

根扎大地三千年,藤入蓝天万丈远。粒粒葡萄如珍珠,玛瑙满枝星满天。晴空为何突降雨,滴滴雨滴比蜜甜?群仙涌入葡萄园,偷吃葡萄不做仙!ok?
2023-09-12 20:40:286

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的作用和职责

明确责任。人民监督员来自社会基层,代表社会各界群众对检察工作,特别是"三类案件"、"五种情形"进行监督。这对于每一名监督员来说,既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个人认为,在工作中人民监督员的角色应定位于"监督不插手、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即明确我们的监督范围、熟悉监督内容、遵守监督程序和规则。一、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活动的方式1、参与公开听证2、巡回检察3、检察建议研究提出和监督落实4、法律文书宣告送达5、案件质量评查6、司法规范化审查等二、人民检察院下列工作可以安排人民监督员依法进行监督:(一)案件公开审查、公开听证;(二)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三)巡回检察;(四)检察建议的研究提出、督促落实等相关工作;(五)法律文书宣告送达;(六)案件质量评查;(七)司法规范化检查;(八)检察工作情况通报;(九)其他相关司法办案工作。三、人民监督员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组织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活动;(二)通报检察工作情况;(三)受理、审查、办理人民监督员提出的监督要求和相关材料;(四)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办理监督事项;(五)反馈监督案件处理结果;(六)有关人民监督员履职的其他工作。法律依据:《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第八条 人民监督员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经民主推荐、征得本人同意、考察后确认。
2023-09-12 20:40:291

论文格式怎么写?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点击下载论文格式)  论文结构  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的结构  拟定结构提纲  会计论文的结构  论文选题  选题的具体方法  选题的原则  选题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  毕业论文的答辩
2023-09-12 20:40:301

红楼中的薛宝钗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请回答着详细论述简短不过

任是无情也动人 《红楼梦》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抓象牙花名签子,薛宝钗伸手一掣,掣出牡丹花的签子:“艳压群芳”,并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在曹雪芹对薛宝钗所有描写中,我对此印象最深。因为我认为这一句诗是对薛宝钗最好的注脚。在金陵十二钗中,被塑造的最立体、最有争议性、最让我们猜不透摸不明的怕就是薛宝钗了。显而易见,她的感情极其冷漠,直到“冷中透出一丝阴森”,可这并不妨碍她性格另一面的温柔敦厚,也不妨碍贾府上上下下对她的称赞和喜爱;她学识广博,吟诗弄赋也算是十二钗中的佼佼者,甚至对于禅理也颇有心得,按说这样的人应该像黛玉或者妙玉一样有一份清高和超凡脱俗才是,然而恰恰相反,她竟对权钱利益颇为看重。与其她姐妹比起来,她的城府极深,却又不像王熙凤,王熙凤聪明毕露, 她是绵里藏针,一出“薛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看得令人心惊胆寒。她令人爱不得也恨不得,我们感慨她的才气,又恼恨她的俗心;我们佩服她的圆滑,又痛恨她的圆滑;我们欣赏她的冷,又惧怕她的冷。对于她,我想任何人也说不清楚对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感叹居多还是痛恨居多?可我们要承认,曹雪芹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是动人的,虽然无情,依然动人。 不知道读者对她的恼恨中又没有这样一种成分:她是替代黛玉与贾宝玉成婚的,她苦心设计的与贾宝玉的婚姻不仅使宝玉抱恨终生,也让黛玉无比凄惨地含恨冤死(有争议,暂从高额续本)。也许如果宝钗最终没有扯入宝玉的婚姻,我们对她的恼恨或许会少一些。说她无情不假,尤三姐因情自刎,连薛姨妈都扼腕叹息,她却可以“并不在意”,还说“这是他们前生命定”“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并立刻转换话题,叫薛姨妈让薛蟠打发人情,将贾府上下的人都打点到了,连赵姨娘都替她说好话。这就是薛宝钗,“不干己事不开口”,还是王熙凤说的对,尤三姐的死与她的事业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她认为自己连伤心的必要都没有,倒是打点人情,搞好关系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她的“无情”中不免还有一丝“有情”,就是她对贾宝玉的感情。她本来是作为待选入宫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如果她是彻底的好利益之人,她不会眷恋贾府的一丝一毫而是赶快想办法入宫去(依她的才貌和心计,得宠应该不难),可是“待选入宫”之事从此再也没提起过,她倒是开始一心一意设计起她与贾宝玉的婚姻来(比如说那来历可疑的金锁和冷香丸,还有她的一味讨好王夫人和贾母,构陷林黛玉等)这就表明她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追名逐利之人,她对贾宝玉的感情一定程度上胜过了自己强烈的好名利之心,她身上这罕见的一丝柔情也让她整个形象变得有一丝可爱起来(比如曹雪芹在宝钗探伤中对其“眼圈微红,双腮带赤”的描写)。还有她对林黛玉姐妹加情敌的复杂感情。她构陷林黛玉的地方很多,而且每次用计都很毒,毒到让人拍案的地步。比如金钏儿投井自杀,王夫人想好好安葬她,用“姐妹们的新衣裳给她两件装裹”,可又怕林黛玉忌讳,偏宝钗愿用自己的衣服给她,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她不会无知到不知道这句话的后果是什么,她显然知道。这一招极狠,不仅博得了王夫人的欢心,也疏远了王夫人与林黛玉本来就淡泊的感情。可是若说她对林黛玉完全是嫉恨并欲置之死地,那也不对。她的内心里其实和林黛玉还是有一丝惺惺相惜的姐妹之情的。林黛玉多次伤感自己的命途多舛,是她不厌其烦的每每劝说,还有林黛玉在酒席上不小心说出了不该说的《牡丹亭》的唱词,也是她背地里给林黛玉说明。虽然说这里面当然还是虚假的成分居多,可是也不能说她没有一丝温柔之情。她当然虚伪,但也不是彻头彻尾的虚伪,她还是有一份真性情,只是很少能被触发而已。她在大观园的权场上自然赢了,赢得彻头彻尾,可是她在情场上显然输了,输的也彻头彻尾。她有可以和林黛玉相抗衡的才气,她的苦心设计最后也修成了正果,促成了她与宝玉的婚姻,可是从书里我们看到,贾宝玉自始至终也没有对她产生一丝眷爱之情,她的苦心换来的是一生孤寡(暂从高鹗续本),她和王熙凤一样,费了一生心机,换来了一场空。这也是薛宝钗,一个薄命的聪慧女子,什么也没得到的聪慧女子。或许这也是命中注定,如果当时她入宫了的话,起码不会得到这样一个尴尬的结局,当然也没有了那些悲悲喜喜的故事。 如果说十二钗中做人最成功的,那肯定是薛宝钗。想想看,在整本《红楼梦》中,曹雪芹一共描写了大约五百多个人物(一项统计,把光有名字出现而没有事迹的也算上了),庞大的四大家族,上上下下又何止五百多个人!可是在这样一个尔虞我诈、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薛宝钗却博得了所有人的喜爱,一个最高明的政治家也不过如此了,你说她做人圆滑,难道只有圆滑就足够了吗?王熙凤圆不圆滑?王夫人圆不圆滑?探春圆不圆滑?甚至不屑于圆滑的林黛玉都有圆滑的时候,可是她们做人显然没有薛宝钗那样成功。都说管理这一大家子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活,探春和薛宝钗一起管过一段时间,结果是探春把自己的母亲赵姨娘得罪的彻彻底底,而薛宝钗竟然凭此又笼络了一次人心,这不是才能是什么?读到这里我想我们只有瞠目结舌的份。“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仅仅是“小惠”,就能“全大体”,这就是才能,这也是她的动人之处。这方面她的聪慧无人能比。其实想想我们自己, 对薛宝钗刻薄的评价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公呢?如果我们身边有一位薛宝钗,还有一位林黛玉,你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有多少人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清高?林黛玉的清高不俗我当然深深喜爱并且非常佩服,可放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理解她接受她?倒是薛宝钗颇有渔父“能与世推移”的味道,也能博得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喜爱。我这里并不是薛宝钗讲情,我也痛恨她的媚俗——可,注意, 这是她存在的现实意义。曹雪芹说贾宝玉是天上的“神瑛侍者”, 而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这不是随意安排的。像贾宝玉、林黛玉这样的人,现实中很难存在,即使存在着也会在险恶的社会中被排挤到边缘。曹雪芹之所以把他们安排成天上的神,是不是也含有者这样的一层意思:他们终归是天上的人物,他们的高洁不俗是天神与生俱来的禀赋,我们只能仰头去看,只能幻想。曹雪芹没有把薛宝钗安排成什么花神,因为薛宝钗是“地上”的,她的才气她的容貌都是凡人的,在怎样不凡也是凡人的不凡,她是俗世中最成功的人,是我们这些整天在红尘中忙碌的人的缩影。 而林黛玉是神中最不凡的,“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然而这最不凡的神一旦降落在人间,也会这样的被人排挤,也会这样的命途多舛,不象是善男信女整天顶礼膜拜的木头偶像那样有我们想象中的“完美”,这里是不是也包含着曹雪芹另一层的对现实无奈而悲酸的讽刺呢? 在《红楼梦》的判词中,曹雪芹评价薛宝钗时说“可叹停机德”, 这个“叹”字颇有意味,这似乎也代表了曹雪芹对薛宝钗的态度。“叹”, 叹她的才貌, 叹她的能力, 叹她的智慧, 叹她的追名逐利, 叹她的一生,喜爱痛恨感慨, 这些复杂的感情凝聚起来,就凝聚成这复杂的薛宝钗, 这“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
2023-09-12 20:40:321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整式的加减: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 (i)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ii)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023-09-12 20:40:341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区别是什么?

二维动画的制作大多都是在平面的空间中进行,所以仿真度比较差。 二维动画大多数是只通过画就能完成各个镜头、所以手绘是他的核心。 三维是一个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概念,所以三维能做到拟真度非常高的动画。与二维不同的是,因为三维能反映真实世界的场景,所以设计的东西就会非常繁多和复杂,包括模型,材质,灯光,摄像机等等。 三维动画起初也是需要一个故事原稿、原画师大致画出可供参考的二维角色和场景,然后通过三维软件创建模型,建立好摄像机,为每个需要做动画的物体做动画,动画做好了、接着就可以赋予材质,打上灯光,最后渲染输出,以后还要到后期软件中组接渲染出来的分散镜头,做特效等,使之成为连贯的完整的片子。
2023-09-12 20:40:341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想必你会开拓了视野,不如来好好的做个总结。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书教育活动总结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1   我校首届读书节在同学们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悄然落下了帷幕。儒雅人生,从阅读开始。同学们在年级主任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校园里书香弥漫,同学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本届读书节呈现以下特点:   一、创新——这是一次智慧和谐的交融   根据学校要求,政教处提供活动初步方案,设计各种活动形式,各年级筛选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年级活动方案,七年级的课本剧汇演,夸张的动作,惟妙惟肖的的表演,引得会场掌声如潮,同学们的智慧才情得到充分展示。八年级的图书超市,热闹非凡,同学们淘到爱书也培养了能力,超市上独到的广告创意,热情洋溢的叫卖,让我们置身书的海洋。   二、展示——记录书香飘溢的难忘时刻   “儒雅人生,从阅读开始”,我们意图通过读书节成果的展示,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展现同学们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掀起读书高潮,营造洋溢着人文底蕴的“书香校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校园里因为有同学们的精心布置而书香弥漫。7年级2班的图书角成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8年级1班、7年级4班的图书登记造册,粘贴标签,管理规范,建立了较完善的流动机制。   主题班会上,八年级一班的模拟法庭,八年级二班的书签制作评比,七年级三班的好书推介,八年级六班的远离垃圾食品等等,记录了同学们因读书而收获的快乐。   各个班级出好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布置着同学们在读书节活动中的作品,有手抄报、优秀习作等。而教室外的走廊里更是满溢着浓浓的书香。   一条条长廊、一面面墙壁成了同学们发挥了聪明才智的舞台,我们的墙壁文化也成为本届读书节的一大亮点。大家在活动中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   又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在日照市“历史的选择”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中,征文有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演讲一人获一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世界读书日征文比赛中,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展示了同学们的实力和读书节活动的巨大成果。   各年级根据制定的读书节方案,深入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系列活动,评选出14个书香班级。   三、展望——将读书进行到底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无论是各项活动还是评比,都是同学们成长的一个过程。通过本次读书节活动,同学们提高了阅读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书香氛围,让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同学受益非浅。虽然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和我们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同学们仍是手不释卷。我们有理由相信,同学们与书交友的行动不会就此中断。   四、改进之处   1、班主任对“读书节”各项活动的落实力度差异较大。   2、年级、班级系列活动还需进一步探讨如何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3、浓厚的读书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   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今后,我们要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在全校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2   为了落实定教通字29号文件精神,切实搞好第xx届中小学生“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在学校党总支和德育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校团委和教导处联合发出通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读书教育征文、演讲会、网上答题等系列活动。   鼓励大家认真读书,自主学习,结合自己生活和成长的实际,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围绕主题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真情实感。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心系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坚定为理想而奋斗信心和决心。   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高一、高二年级和语文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各支部积极准备,认真选拔,语文任课教师切实重视,严格把关,广大同学踊跃报名,并积极投身其中,出谋划策,将具有一定写作和演讲能力的同学推选了出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参赛同学通过个人认真读书,结合自己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围绕主题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观点正确,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立意新颖,使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此次“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中,经各支部精心遴选、准备,由各年级任课教师直接遴选和辅导,推出水平较高的作品进入决赛,由全体语文教师组成评审团对征文进行统一评定,其中《中国的脊梁》、《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四篇作品荣获征文一等奖;《生命的宽度无极限》、《心梦飞扬》等五篇作品荣获征文二等奖;《一缕阳光中华芬芳》、《华夏魂》等六篇作品荣获征文三等奖。   演讲会有六十余名选手,历经报名、初选、复赛等环节的层层选拔,有十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决赛在我校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选手发挥出色,评委打分公平,观众掌声雷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和谐。通过现场打分,激烈角逐,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八名。其中赵小星、王欢同学荣获一等奖,杨烁等三名同学荣获二等奖,张春、安莎莎等五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吕伟浩、凌寒等八名同学荣获优胜奖。   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舞台。使同学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和登台演讲能力得以锻炼,并激励广大同学以此为契机,多方面锻炼自己,勇于开拓,立志成才,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3   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xxx中心小学“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此期间,我校全体学生能够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意义,掀起了读书热潮,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读书教育活动进行总结。   一、正确领导不失时机   我校读书教育活动成绩的取得,主要在于以校长为首的组委会的正确领导,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指引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也正是学校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的决策与部署,才使全校广大师生能够领会活动宗旨、明确活动目的、懂得活动要求、掌握活动方法。   我校在读书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适逢本学期开学初,而这一时期正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规范学生言行使其遵循《小学生守则》而把读书学习引向深入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最佳时期,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所以说,这次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们掌握了良好的时机,因而,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围绕主题抓住契机   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开展之初,我校就紧紧围绕这次读书教育活动的主题,充分利用有利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增长了知识,内心又受到了熏陶感染,而使此次读书教育活动真正地成为了一次学生心灵的荡涤。   1.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学生读书学习,耐心指导学生深刻感悟,这样,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使学生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   2.在此次读书活动中,我校的全体学生能够把读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因而使读书教育活动大放异彩。我们在读书教育活动中,并不只走“单行路”,而是在加强读书教育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注重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内涵,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和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从而把读书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如,我校组织六年级学生走访镇卫生院,进行“小记者”采访活动,同时了解到一些卫生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走访之后,学生的收获甚广。   三、总结经验改革创新   这次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学生在读书时做到了一个“活”,并把读书融入了“创新”的情愫。   1.无论读书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都坚持不断地总结经验,深刻反思,扬长避短,并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活动的宗旨,“读”出新意、“做”出新招。如,四年一班的学生董思语在走访镇卫生院的时候,自己能够认真思考,并善于观察,顺便采访了一位患者,根据了解到的素材,她写了一篇题为《笑脸》的文章,这篇文章题材新颖,中心突出,感染力强,在全校“建设幸福中国”征文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另外,五年二班的赵金萍同学、三年四班的王艺睿同学的征文也赢得了评委的好评。   2.读书就要善于思考,这正是我校学生在此次读书教育活动中恪守的信条。在这次读书教育活动中,同学们能够在认真读书的同时,深刻地进行思考,与文本对话,与现实对话,这样,使我校的读书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在四年一班的罗钦予同学的获奖征文《我的读书格言》一文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3.我校在20xx年4月13日对此次读书教育活动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总结,会上肯定了同学们读书的成绩,尤其是读书方法的创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在总结会上,表彰了一部分读书先进个人,要求大家向先进学习,刻苦读书,“读”出情感、“读”出创意、“读”出心声。   总之,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与文件精神,在第xx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经过辛勤的努力与不懈的奋斗,我们胜利地完成了此项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今天成绩的取得,不过是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开始,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将加倍努力,切实提高全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继续把读书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4   本学期,我们按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系列读书教育活动。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形成。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书教育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们在教职工会议及国旗下的讲话上进行了宣传动员,要求各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或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让校园的墙壁、黑板、书橱、画廊等充满浓郁的书香。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活动有序开展   (一)启动仪式   在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徐文俊校长围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一主题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要求全体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良好的品德意识。接着少先队辅导员刘晓颖老师向全校发出倡议,要求孩子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并力争从各方面做一个五好少年。   (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性   1、学生征文比赛扎实开展。德育处以方案为准,在2016年9月中旬组织了征文比赛。由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负责,在班级内进行初赛,选出3—5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比赛,学校共评选出7份优秀征文,并按时上报区教育科。   2、学生演讲比赛。各班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讲故事比赛,每班选拔一位同学参加学校的决赛,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推选四年级一班普发毅同学参加区级比赛的选拔。   3、主题教育活动见成效。在10月份,德育处利用每周星期三的主题班会课开展了队会,手抄报,黑板报的主题活动。同时,学校少先队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进行宣传。   4、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每班的学生代表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如清扫xx乡农贸市场、家乡河,到xx乡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从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了一种责任,也体会到了爱家乡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之道理。   本次“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系列主题活动形式多样,此次活动通过德育处、少先队、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共同协作,圆满完成任务。不管是在校内的主题比赛,征文及讲故事比赛,还是校外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师生们都能做到全员参与,各班班主任还向学生广泛宣传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理想信念,动员和激励从小遵守各项规范,生活和学习中都学会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5   共建和谐家园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呼声和追求。为了大力宏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一宝贵资源,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根据宣传部和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我校开展了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并宣传发动。   在上学期末就制定了读书教育活动计划,成立了专门的读书领导小组,排出了读书活动的行事历。在教师会和学生集会上做了宣传,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中来。   二、组织学习交流,并开展各项活动。   1、学习交流。   在寒假,每班布置了读书任务,还要求孩子和父母进行第二次阅读,并和父母交流感受。开学初,各班组织了交流读书心得的活动。老师和学生同步阅读,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同学们阅读《我们的节日》,跨越历史的长河了解了古代的故事,了解了传统的美德,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了启迪,意志得到了鼓励。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为建设祖国而奋发读书的责任感。   2、实践体验。   我们还把传统节日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在三八妇女节就要求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与妈妈说说心里话;植树节动动手,为自己的家园添一份绿;清明节学校统一组织扫墓活动……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由认知走向实践,又通过班队课(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语文课、黑板报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3、手抄报比赛。   3月初,根据读书心得和实践体验,学校组织了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各班积极投入,每位学生一幅作品,先班级作好初评,学校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60幅作品。这些作品都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美观,有创意,充分体现了节日带给学生的思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与环境的和谐这些主题。   4、撰写征文。   在3月下旬,各班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充分阅读了《我们的节日》这一读本的基础上,围绕“共建和谐家园”的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并在班里进行了评选,对优秀的文章又进一步指导修改。各班都推荐了3——5篇征文参加校级评选。本次读书征文,学校共收到50篇征文。征文都紧紧围绕“共建和谐家园”这个主题,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叙述自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的认识与感受。所推选的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文字流畅,感情真挚,富有特色。通过读书领导组成员的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8篇、优秀奖14篇。   5、诗歌朗诵比赛。   在4月中旬,我校举行了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各班选出了一名优秀的选手参加年段选拔赛。这次选拔赛非常精彩:诗歌内容有的很有诗意,有的很有号召力,参赛选手朗诵声情并茂。这次比赛决出了6名精英,将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才艺展示。   三、总结评选,教师撰写体会   在读书活动接近尾声时,我们把优秀征文选送到了县里。我校读书领导小组针对本次读书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成绩,评选了校级读书先进个人和读书先进班级。每位老师都撰写了读书活动总结,根据组织指导情况,我们还评选了在活动中工作积极、有创意有特色的优秀指导老师,他们分别是王菊英、方卫英和胡子亮老师。   本次活动有利于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起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读书教育活动总结6   根据教育部关工委教关委函《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工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将主题教育活动纳入教育工作计划,精心安排和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使活动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领会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和要求,制订工作方案   20XX年7月,我委先后接到教育部关工委《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和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后,组织认真学习,在领会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下发了《转发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潭教关委文件中结合我市中小学校学生具体情况,对整个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力争全员参加   20XX年9月,我委召开了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主任、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市直属中小学关协负责人会议,对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专题布置和安排,要求各学校制订工作方案,安排读书活动进程,将读书活动落实到每个学生。通过各级关工委的层层发动和精心组织,全市的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7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参加主题教育的面达到100%,同时也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群众鼎力支持,订阅主题教育读本达到7500册。   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分类指导,确保实效   在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期间,我委在认真做好上下协调联络等服务工作的同时,老同志克服了年老体衰等困难,深入县(市)区的有关学校,了解读书征文活动工作情况,在肯定学校主题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推介和交流好的经验和作法,既达到了全面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又推动整个主题教育的平衡发展的目的。   四、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   通过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激发了90后将激情溶化成感恩,报效祖国而学本领、练本领的巨大动力。促进了他们的快乐成长,促进了我市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读书活动向思考和讨论阶段推进,很多青少年将自己激发出来的思维写出了很好的文章。这些文章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根据我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由学校、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对所有参与活动学生的文章进行评比,经过筛选和严格把关,按要求上报我委优秀征文110篇。我委聘请了6位专家,经过三个来回的反复、细致的评选,评选出获全国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19篇,纪念奖66篇,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并将获一、二、三等奖的44篇文章编印《征文集》分发给基层学校和获奖者。此项活动我委共投入活动经费近万元。在我委选送的10篇报省厅关工委优秀征文中有5篇被厅关工委采用收入《征文集》。
2023-09-12 20:40:351

如何设计个人网站首页

看天一互联吧
2023-09-12 20:40:384

生物质能源是哪个?1.沼气 2.可燃冰 3.页岩气

生物质能源是哪个?1.沼气 2.可燃冰 3.页岩气 生物质能源的解释: 所谓生物能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内涵。也就是说一切有机物质都含有能量,这个能量是从太阳能转化过来的,表现为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等。这些化学物质中多含有能量,已经是从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我们把它用各种方法转化出来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生物能。可以简单的分几类:一类是固体的,一类是液体的,一类是气体的。大概可以分成这三类。 生物质能源的特点: 生物质能源具有①可再生性; ②清洁、低碳。生物质能源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很低,属于清洁能源; ③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所以只有沼气是生物质能源,因为沼气有机物质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一种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页岩气属于非常规能源;其成因主要是有机质的热演化,当然也会有生物演化气,只是占有的比例很少。 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外观像冰。它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一般用作化石燃料 生物质能源当中的沼气发电如何? 还可以,挺环保 生物质能源是什么?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源 使用生物质能源主要是节钱,比其他的燃油、燃气、燃煤锅炉都要省钱; 它也不需要专用的燃烧器燃烧; 用煤50公斤,原煤热值按5000大卡每公斤,生物质燃料一般4200-4600大卡每公斤,忽略燃烧热效率的影响,大概需要54.3-59.5公斤,理论上要少点,它的热效率比原煤的高约5% 很好啊,这种再生能源不管是不是生物都是很好的,前提是要有成果,这就靠楼主的能力了 我的系主任就是干这个的,是小球藻来做生物柴油,每年经费很多的,研究生很多都是进公司了,不过现在还没有产业化,但是潜力巨大啊。 关键还是兴趣吧,楼主喜欢的就没问题啊 什么是生物质能源?秸秆属于生物质能源吗? 关于生物质的定义有关各种说法,其一,从广义来说,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最广泛的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所有有机物质;其二,《美国国家能源安全条例》中则认为,生物质是指可再生物质,包括农产品及农业废料、木材及其废料、动物废料、城镇垃圾及水生植物等;其三,在我国则通常认为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有机物,既有植物类,如树木及其加工的剩余物、农作物及其剩余物(秸秆类物质),也有非植物类,如畜牧场的污物(牲畜粪便及污水)、废水中的有机成分以及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所谓“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的过程。 据估计,作为植物生物质的主要成份——木质素和纤维素每年以约1640亿吨的速度再生,如以能量换算相当于石油产量的15-20倍。如果这部份资源得到好的利用,人类相当于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且,由生物质来源于空气中的CO2,燃烧后再生成CO2,所以不会增加空气中的CO2的含量,因此生物质与矿物质能源相比更为清洁。 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如原煤、石油等一旦被利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则不然,是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它是可以再生的。 由以上所知,秸秆属于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绿色能源。 秸秆,稻壳,果壳,树枝等等都属于 什么是生物质能源?广州哪家生物质能源公司好?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广州环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uanfeng580./ 求采纳 生物能源和生物质能源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哈~ 打字打快乐 生物质能源包括生物能源 也就是说生物质能源定义的范畴比生物能源广 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它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所以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 而生物能源一般是二次能源,比如生物体产生的类石化燃料等
2023-09-12 20:40:391

怎样写结婚请柬模板

送呈下写你要送的人名最好写极全家日期就照你结婚的日期填写,然后就是酒店名,最后就是你准备结婚夫妻两的名字在最下或是把你们新人的名字写最前,后面写被请人名及全家
2023-09-12 20:40:223

大学生科技论文一般要写多少字?`````都写些什么呢??

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0.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 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46.67ms.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靠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念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罗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 "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2023-09-12 20:40:221

人民监督员参与社区矫正巡回检查的指导意义

通过此次人民监督员参与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不仅增加了检察机关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让人民监督员更深入了解检察院的监督职责,体现了检察工作的公正与温度,切实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2023-09-12 20:40:201

简述说明书的含义,作用,特点与写作要求

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文,是生产者向消费者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名称、用途、性质、性能、原理、构造、规格、使用方法、保养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而写的准确、简明的文字材料。作用(一)宣传产品,指导消费(二)扩大消息,促进消费(三)传播知识,创造品牌特点(一)真实性(二)科学性(三)条理性(四)通俗性(五)实用性产品说明书的结构通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构成。
2023-09-12 20:40:191

办理项目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那方面项目贷款
2023-09-12 20:40:194

标准的论文格式是什么?

  标准的论文格式: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本回答来源于学术堂)
2023-09-12 20:40:183

请问怎样做个人网站?

我这边设计网站可以来参考下
2023-09-12 20:40:184

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十篇

【 #活动总结# 导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多读书还可以积累语言、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以下是 整理的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欢迎阅读! 1.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依据上级开展读书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中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设读书条件   1、阅读上课表。三个年级每周按班级各安排一课时的阅读辅导课,分别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读书,指导学生阅读,或者进行阅读交流和阅读训练等。   2、分年级进行阅读指导。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指导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从读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中获得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   3、努力创设阅读条件。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积极购置图书,充实学生读物,规范学校图书借阅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在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通过学校借书,学生个人图书组成班级“图书馆”,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借书、读书,并向学生推荐名著、报、刊物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   4、学校利用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等,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积极开展“读书竞赛”等活动,并将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语文考试增加了能够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题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调动学生和教师读书积极性。   二、营造读书氛围   为了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与书为友,“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板报、墙报,介绍读书方法,介绍经典,并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营造读书气氛。   1、开放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图书,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校借书为主,学生提供为辅,实行班级统一管理,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便利,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提高了图书流通率,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阅历。   3、布置美化书香校园。我校本着“建有文化的校园,树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的理念,强化校园读书氛围,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在校园内开辟阅读专栏,专门张贴经典美文,以及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学生浸润在书香中。在校园内搞大型文化墙,以书画方式介绍经典,如韩愈《师说》、诸葛亮《诫子书》等,即展现书法,又美化书香校园。   4、鼓励教师参加读书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学校阅览室为教师开放,方便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帮助教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我校认真落实局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教师读书制度,伴随着教师读书热潮的兴起,我们的读书活动已进入了自主研修和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教师们的读书热情高涨,读书研讨活动热烈,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现将这一阶段的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读书已成为生活习惯、生活需要。   伴随着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已养成了每天阅读的生活习惯,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乐趣,当作一种生活需要。每天不论多忙,每位教师总要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徜徉书中,汲取营养。各个教研组,每周至少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览室看书,学校的图书室里总有教师们潜心阅读的身影,办公室里总是能听到教师们在交流读书心得,在探讨各自的不同见解。   二、广泛阅读,多方涉猎。   在与书为伴的日子里,教师们收获了知识,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教师们的视野开阔了,兴趣广泛了。读书的范围也在从最初的单纯阅读《新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给教师的建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做的老师》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到现在的多方涉猎,每位教师在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基础上开始走进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汲取各种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为把自己打造成智慧型教师不断努力,积极进取。   三、认真读书,反思深刻。   活动之初,为了鼓励教师们积极阅读,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我们把读书活动与教师的考核成绩相结合,对教师读书提出严格的要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伴随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们读书兴趣逐渐浓厚,并且对读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是单纯摘抄一些教育理论观点、教育名言、教学实例等,而是每次阅读后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书中的理论观点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阐述,也标志着教师们的读书质量在不断提升。    3.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学期初,我结合本班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中来。还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图书,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营造书香班级   (1)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组织发动学生自行带书,成立班级图书角,现共有书几百册   (2)开展“换一本书,交一个友”活动,鼓励孩子们好书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   (3)记住班级读书口号“今天你读书了吗?”,让这句话成为同学见面的问候语,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课间还是中午,养成走进教室就看书的好习惯。   二、交流评论   可以以交流为主,也可以以评论为主;采取故事、朗诵、表演、实验等方法交流。利用晨读、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交流。   三、进行读书活动   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使学生“乐读”、“好读”。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在活动过程中,颁发各类奖章,定期评选读书积极分子,同时奖励。红、黄、蓝、绿各色大苹果,还有一颗颗金灿灿的五星,是孩子们的收获,也是我的欣慰。    4.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我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旨在让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提升自身修养,便于指导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师生的文化底蕴,让学校内充满读书的风气。特自此总结一下我校教师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以“创建读书校园”为主题,逐步增强学生文字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要求教师利用午休时间与同学一起读书,共同学习,阅读学校给老师规定的参考书目,并要求教师写下大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开会时相互交流参考,完成了两百多篇阅读心得。   在学生群体中,学校利用广播站和宣传栏,评选出每周一个“读书之星“、举行朗读比赛,组织班级读书会,充分利用语文课,由语文老师组织,开展读故事,演话剧和演讲等文化活动。同学们谈到了阅读的收获,向大家推荐好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读书的情况。在学校的号召下,不少同学参加了征文比赛。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有60余篇习作被刊登在校园刊物《星星雨》上。   各个班级还根据各班情况制定读书计划,落实三个“一”,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引领学生一同做,边读边记;树好一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    5.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本学期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校利用晨会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随后我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名人名言,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认识,为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落实责任。结合本班特色,制定了任务明确,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的读书活动,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捐赠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部落”读书吧。   全班40个同学将一摞摞自己最喜爱的书用红丝带扎上鲜艳美丽的蝴蝶结捐献给了班级图书馆,让更多的同学们能分享这些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知识。成立了班级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二)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   按照活动方案分别召开了动员会、读书经验交流会、古诗词诵读等系列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大家谈到了自己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通过交流,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6.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本学期将读书作为班级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我们的口号是“读好书,好读书,与好书为友”,这也是我们特色创建的目标。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学习的氛围,我在创建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过程,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幸喜和快乐。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一边强化入学教育,如在行为上,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放学后的路队要整齐,有精神,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1、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是特色创建的主人。晨会课,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创建特色班级的事,一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二则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意在让学生能全程参与,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自主地将其执行完成。学生各说己见,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读书。   2、用心布置教室   特色内容敲定后,我马上写计划。另一头忙着搜集资料,布置教室。我想,既然是创建读书特色班级,就该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特色内容:在教室前门正上方贴上明显的特色标志;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一边帖着“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的对联,另一边则是用英文注释的特色标语。   同一时期,我还出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在不停手的忙碌中,教室终于布置一新。看着学生如此充满浓浓书香的教室里学习,心里真高兴。晨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要求他们能在课间仔细去阅读,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特色班级正式成立,我们要按照计划努力做好制定的工作。    7.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学期即将接近尾声,学生们最爱的周四社团课也即将结束。回顾每周四的快乐读书时光,觉得如此美好而充实。现将本学期社团活动的开展做以下总结:   五年级阅读社团本着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宗旨,在社团课开始前就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读书计划。第一周为学生搜集了许多关于读书的格言、名人读书的小故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自第二周开始,就让学生带《伊索寓言》前来阅读。   同时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学会做批注,做读书笔记。从书中积累大量的优美词语和精美句子,学习作家的表达方法,以用于自己的习作中。我们还将《伊索寓言》与《中华成语故事》的精选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在东西方文学的对比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陶冶情操,提高到道德修养。期中考试过后,安排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品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在学生自读,老师讲解,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社团还安排了《水浒传》的视频,将文字与影响对照阅读,学生能够跨越时代,更加形象深刻地感悟理解古典文学的美妙。   最后两周,学生集中撰写读书笔记,总结一学期来社团活动的收获。看着他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书中的美味佳肴,尽情翱翔在知识海洋中,体验着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我们认为阅读社团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8.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为了贯彻我校第xx届读书节活动方案,在学生中倡导“与书交朋友”,形成一种喜欢读书的氛围,引领广大学生从书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沂南二小举行了《快乐暑假》、读书简报评比活动。   此次评比活动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实施,2-6年级各班先在班级内初次评选,然后各选20份优秀作品进行校级评比。各年级备课组长任评委,对作品进行了仔细、公平的评比。此次评比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书写认真、充满真情实感的读书体会,设计精美的读书简报,充分的展现了二小学子的风采。通过这次评比活动,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兴趣。最后,分级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展出获奖作品。   此次活动,给了广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学生将读与写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了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建设,彰显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9.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读书月从筹划、开展活动到成果展示历经两个多月,活动项目多,参与人数多,影响也较大。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   在教研室提出“读书月”构想时,王朝兴校长就充分给予肯定,并要求教研室立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且在最短时间制定出方案。有了王校长的指示,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就有了信心。   二、组织有条不紊   教研室作为方案的制定者和具体落实者,首先确定了组织机构,决定由语文科组和书香学校建设研究课题小组共同来承办活动。   三、资料丰富,师生重视。   本次读书月活动本来拟定涉及十多项资料:国旗下诗歌朗诵,“五个一”读书专题班会,读书手抄报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示,好书推荐,阅读分享会,读书辩论会,阅读竞赛,名家讲坛,读书征文竞赛等。之后因场地和时间限制,阅读分享会只在个别班举行,读书辩论会也推迟到适合的机会再举办,而其他的项目都已完成。   国旗下诗歌朗诵是一个很好的营造学校书香氛围的活动方式,这几周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学生都能好好背诵。异常是初中和高一年级,我看到有几个班都把诗歌抄在黑板上,班主任特意强调,甚至在周一的早上集中升旗之前,还要求学生大声背诵。这都体现了我们教师的重视。    10.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报告   为期一个月的学校读书节在全校师生如火如荼的读书活动中圆满落下了帷幕。在此,我首先向为读书节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教师们表示深深的感激,向在读书节期间进取参与各项读书活动的教师们、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激,向在读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同学以及班团体表示诚挚的祝贺!   本届读书节以“我读书,我健康,我欢乐!”为主题。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教务处拟定了详细的读书节活动方案,并对读书节各个阶段的活动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并组织全校教师对方案进行了学习。少先队在三月初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参与读书节活动的倡议书。学校利用学校广播对读书节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制作了读书节横幅,营造了浓郁的活动氛围。各班班主任根据本次读书节的要求,在班上进行了再发动,再动员,鼓励同学们乐读书、勤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全校900余生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进取参与了读书节各项主题活动。   举行读书节活动以来,我们每个星期开展一个主题读书活动:第五周:在三至六年级举行了作文竞赛;第六周:在17个班举行了全体学生参与的朗诵比赛;第七周:开展了读书主题黑板报展评活动;第八周:举行了“书香浸润人生”教师演讲朗诵比赛。从读书节活动启动至今,我们还每一天对各班的晨读情景进行了评比,对进取参与晨读的班级进行了表彰和宣传。   经过本届读书节活动,大家与文学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笔墨蓝天,说古道今。全校师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在背诵中积累底蕴,在写作中体验成功。   在本届读书节活动中,涌现了一批进取参与读书活动的学生。经各班主任推荐,学校审核,熊中卉、吴苗宏等17名同学被授予读书之星称号。   本届读书节,不仅仅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们也十分踊跃。22名青年教师参与了“书香浸润人生”主题演讲朗诵比赛。教师参与读书节活动不仅仅为全校学生做出了表率,将本届学校读书节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 潮,更将有力推动我校文化建设和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3-09-12 20:40:171

列举薛宝钗的性格和事例,每个不少于3个

王熙凤1、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从大笑进门到见见黛玉夸黛玉到落泪再到大笑到安排黛玉的住处等都是在看贾母的脸色行事,她深知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所以又是夸又是心疼又是安慰的,从这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也很会在贾母面前卖弄,讨好贾母。2、水月庵之事即弄权铁槛寺一回,为了钱财为了卖弄权术不顾事情真相,害死张金哥与守备之子并不以为意,可见其视人命如草芥,见利忘义。3、害死尤二姐一事更可以看出其攻于心计,表里不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背地里捅刀子。薛宝钗1、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一事中宝玉探望宝钗,莺儿站在宝钗后方,宝钗却能看见莺儿为去倒茶,这一段很耐人寻味,按理说莺儿是个奴才,本不应插嘴主子说话,但莺儿却说出了宝玉的玉与宝钗的金是一对儿大胆的话,其原因应该就是她的这些话是得到宝钗的许可的,更有可能是宝钗授意的,由此可见薛宝钗的心思,她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让这样敏感的话好似无意间又奴才嘴里说出。佩服之至!2、林黛玉经常拐弯抹角的讽刺宝钗,但薛宝钗都假装没听见,不与其计较,也确实是心胸宽广,很有涵养,从宝钗与哥哥吵架的一回中可以看出,还有清虚观看戏一是也可看出。3、宝钗在滴翠亭外听见小红与坠儿谈话一事,怕被小红看见却又躲闪不及时,宝钗急中生智借着林黛玉撒了谎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但瞒过了小红而且给黛玉留了个坏名,此事不仅可以看出宝钗的灵巧机智,也可看出其心计城府!希望可以帮助你
2023-09-12 20:40:152

二维动画制作常用的软件有哪些

二维动画:Flash、PhotoshopFlash是现在国内主流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很好用也很简单;photoshop主要作为辅助的作图软件处理动画中需要的图片。
2023-09-12 20:40:121

人民监督员进法院过安检么?

人民监督员进法院不过安检。根据查询公开资料显示,法院工作人员介绍,受聘后,特邀监督员享受如下权利:持证件出入法院无需登记并免受安检。
2023-09-12 20:40:121

科技小论文该写什么内容?

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科研的最后一步才是论文的写作,用文字表达科研的成果。有了以前科研的内涵,论文的写作就方便了。不过在写作中还需要注意文字通顺易读,图表清晰,论据确实并有创新意识等。 论文题目随研究内容的不同各种各样,但论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分如下几个部分。 1、论文的刊首: (1)题目:论文题目要反映科研的内容,要新颖和吸引人。在题目底下写上作者的姓名、单位及单位所在的邮编号码,以便文章发表后其他科研者与你联系。 (2)摘要:写 200—300字的文章摘要,概括论文中最重要的问题。以使阅读者很快查到所要了解的问题,根据需要进一步再读全文。 (3)关键词(Key words):例如“白鳍豚的舌”一文的关键词可为:白鳍豚、舌、舌乳头和味蕾。一般关键词可有三至四个,设关键词的目的是当文章正式发表后,便于其他科研人员的查阅。 2、论文的正文: (1)前言:论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写出与论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经过文献的查阅,在引用别人的研究内容时,在引用的句子后面右角上,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与最后列出文献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阅读者进一步查阅。 (2)材料与方法:使用了什么材料,有多少。用什么方法研究,是别人的现存方法,还是经过自己改良的。这段内容必不可少,目的是使其他研究者可重复你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你的研究确实无误。 (3)实验:在实验中必须设立对照实验,才能证明所要研究的实验与正常条件下有什么不同,起了那些变化等,实验中的数据应制成各种图、表,以致一目了然。新的发现必须附有照片要清晰,有全景及局部放大,指出放大倍数,标上图注等。 3、结果与讨论:实验的结果将它综合起来有时会与前面的内容重复,因此要安排好那些内容在前面写,那些内容在后面写,或做到重申不重复。讨论中述写的内容一般是通过研究发现了那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什么问题与前人的研究不同,作者对此有何看法,并作出必要的科学解释,有什么建议。研究的结果有何经济、社会效益或学术价值。那些属于本研究的创新等。 4、参考文献: 文献的列出、首先为序号,然后为作者姓名。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名字以姓氏笔划为序,外文名字以A、B、C、为序。随后是论文发表的年份、题目、发表刊物和第几期第几页。文献列出的目的是当有些问题不需要在论文中详谈的,可使读者自己去参阅文献。另一方面使论文字数减少,更加精炼。 5、外文摘要(一般为英文) 将刊头的题目、作者、摘要和关键词等写成英文。这样可使研究的内容具有世界性参考价值。
2023-09-12 20:40:112

国画山水画的设色技法

国画山水画的设色技法如下:准备A4纸、画笔、橡皮擦,首先画出山的轮廓,然后画一个直线作为陆地,画出山的纹理,最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即可。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等种类,是为东方绘画中极为富有特色的艺术。代表画家有展子虔、王维、范宽、张宏。山水画是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早期风景主要是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隋唐时期形成中国画中一个单独的分类,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人都善于画山水画。唐朝以来,山水画的画家被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善用色彩,主要画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风景,李成、范宽、张择端、李唐、马远等人属于北派。南派创始人王维,善用墨,少用颜色,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人属于南派。米芾父子开创了以表现江南烟雨檬泷状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擅画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文人商户,都愿意以山水画装点厅堂。元代山水画着重于写意,著名的画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被称为元四家。明清时山水画继续有所发展。
2023-09-12 20:40:111

新建项目向银行贷款要什么资料

公司(企业)若想申请银行贷款,则需要准备好以下贷款资料:申请书;公司简介;公司营业执照副本;企业代码证;纳税登记证(国税、地税);特殊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资质证明;公司章程;验资报告;法定代表人简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由公司出具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董事会同意贷款的决议;近三年会计(审计)事务所验证的财务报表;近三个月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说明(如:负债说明、投资说明、 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来源说明等)贷款卡及其密码;为其它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情况说明;还款计划;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业务合同复印件;资金使用计划或项目可行性报告;抵押物所需提供的材料(如:抵押物权属证明、抵押物评估报告等)。
2023-09-12 2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