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2023-10-08 01:06:33
共1条回复
苏萦

  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如下,快随我一起来了解下。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三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总复习。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实践活动安排

  第十四周 营养午餐

   七、教学进度

  1、 四则运算.......... ............(6课时)

  1.加法的意义

  2.减法的意义

  3.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乘法的意义

  5.除法的意义

  6.解决问题

  2、观察物体.....................(4课时)

  1.观察1个几何组合体

  2.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3、运算定律.................(6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9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和复习

  5、三角形.................................(4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1小数加减法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7、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8、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6课时)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营养午餐.. ....... ... .. ...........1课时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八、提质设想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九、业务提升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8.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9.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六.课时安排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平均数 3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3 二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6 1. 十进制计数法 3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2 3. 减法的意义 3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5. 除法的意义 3 整理和复习 3 机动时间 3 三 量的计量 3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2. 名数的改写 1 机动时间 1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2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 小数和复名数 3 5.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2 五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机动时间 1 六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角的度量 4 2. 垂直和平行 2 3. 三角形 3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整理和复习 1 机动时间 2 七 总复习 5
2023-09-12 20:38:371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 #教案# 导语】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学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理解,在实际计算中也有应用,如: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卫星运行时间》乘数是两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论是第一种“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还是第四种用竖式计算,其实质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这一理论依据,即将21个114,分成20个114和1个114的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罢了。因此,基于这些基础,我教学时特别注重与旧知的联系和在意义上的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增强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们谕小娃娃表演的《阳光羌娃》在比赛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们马上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资料: 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训练着,有时会练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昨天晚上,王老师就给参加训练的18个男生和23个女生每人准备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中的大事作为问题背景,可以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也利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①整理条件、问题   从这段资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师遇到了哪些问题?   ②学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③交流算式的意义   第一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个算式呢?   ④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⑤观察、分析算式特点   咦,我发现这两个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这是两个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细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对吧!   现在,就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A.涉及到得运算及顺序:都包含了+、×这两种运算,左边是先算加法,合起来以后再乘;右边是分别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数:都用到了18、23和8这三个数,其中8在左边出现了一次,在右边出现了两次。   C.计算结果:结果相等。   (设计意图:对算式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相等的道理,而从外在特点的分析则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同时,细致的特点分析也为学生后面的举例验证打下基础)   2.提出猜想   真有趣,运算顺序不同,数据也有不一样的,结果却一样,那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算式才是这样呢?还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怎样才能知道像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想到用举例的方法进行验证。   师小结:要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那我们就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再看看它们的结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对一个人而言,记忆一个知识、规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从哪里去寻找知识和规律,要知道他的发现如何去获得证明。本节课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而在教学。)   二、举例验证,证明合理性   1.全班举例:抽生举例,全班进行判断,看所举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组举例   两个孩子为一组,一起举一个例子,再一起计算验证,看结果是否相等。   3.交流:谁愿意把你举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这个式子符合要求吗?   B.这些式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左边都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再与第三个数相乘,右边是分开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右边算式中这个相同的乘数,在左边算式中放在了括号的外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过程,经历归纳概括的过程。)   三、概括归纳,建立模型   1.个性概括   这样的式子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完吗?   强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是写不完的。   你能用一个式子将所有的像这样的式子都概括出来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规律。(学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图形符号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统一认识   教师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个数,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给出规律的名称: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动脑发现了这个非常有趣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四则运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进一步认识   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数合起来与第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用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结果相等。反之,两个数都与同一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所得到的结果与先把这两个数合起来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结果相等。   齐读式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方法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哪些算式与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问:为什么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   2.你会填吗?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问:订正时强调第一小题为什么这样填?第三个式子中括号外面为什么要写7。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这两个式子你想选择哪个进行计算?为什么?   如果只给你第一个式子,你会想办法让你的计算变得简便吗?   小结: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时候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意义。)   4.先想一想,下列各题怎样计算更简便,把你的简便方法写出来。   ①34×72+34×28(订正时问: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订正时问:把(80+4)×25写成80×25+4×25依据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问:这道题与(80+4)×25的样子一样,都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为什么你们又不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了呢?   教师小结:在计算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②21×25 75×99+75   小结:在计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点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数等方法,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前提下将式子变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点的式子,然后再进行简算。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生搬硬套题型。)   五、全课小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收获了什么?   当你们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中发现某些规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确时,你可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 学生举例 …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 个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篇二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索思考题   99×99+199○100×100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   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具 体 内 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2、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3、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二)观察比较、猜测验证   1、观察比较   2、提出猜想。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你们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三)总结规律,概括模型   1、总结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个规律,很了不起。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规律吗?(生猜测)   师: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齐读)你能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   2、用字母表示   师:用字母如何表示乘法分配律?   三、测评总结(约12分钟)   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请你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12+40)×3=()×3+()×3   15×(40+8)=15×()+15×()   78×20+22×20=( + )×20   66×28+66×32+66×40=( + + ) ×40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前两道为乘法分配律的正向应用,后三道属于乘法分配律的反向应用。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19+28)=56×19+56×28   (18+15)×26=18×15+26×15   (11×25) ×4= 11×4+25×4   (45-5)×14 =45 ×14 -5 ×14   强调: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0+4)×25 39×8+39×6-4×39   4、拓展提高   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这道题吗?   86×101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2023-09-12 20:38:491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优化》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优化》中的第一课时“沏茶”问题。教科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时需要做的各项事情,以便于学生对最优方案的探索,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经历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让学生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视频的内容,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内容,这样导入新课,方法新颖,衔接自然。   二、分层逐步呈现教材情境图。   教学时,沏茶问题情境图我是分层分批呈现,先出示沏茶时需要做的`几件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顺序的说说需要做哪些事,再出示做各件事所要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确沏茶需做的几道工序,为后面怎样沏茶做好学生的认知基础。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了解到沏茶需做的工序后,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先小组讨论,说说怎样沏茶,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将课前备好的沏茶工序图片摆一摆,或者在作业单上画一画,同时找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报交流时,结合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从学生设计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正确的,再从正确的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并多次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堂上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解决优化问题。学生通过上台展示、自我解说,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这样的教学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积极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能巧妙地处理好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现象。   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出最合理的方案,在烧水的同时可以完成洗茶杯、找茶叶两件事。这时,有一男生大声说道:“老师,我还有一种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我说:“那好,请你说一说!”学生立刻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在接水一分钟的同时可以找茶叶!”这时又有一男生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那请你说说理由。”   男孩嗖地站立而起,响亮地说:“如果接水的同时找茶叶,水会溢出水壶,这样会浪费水的!”“看,这位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多强!”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女生抢着说到:“老师,我也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现在的电水壶下面有插电接口,如果接水时找茶叶,水会溢到那接口上,这样烧起来会爆炸的!”“哇!她的思维多敏捷,她做事时的安全意识多强啦!”全体师生都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惊讶。这时,那个男生还不甘心地轻声说:“老师,我平时真的这样做过。”我说:“那你认为刚才的两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他点点头说:“有道理。”我接着说道:“这里烧水需要八分钟,同时完成洗茶杯、找茶叶这两件事,不紧不慢,时间绰绰有余,不匆忙,既安全又节约水资源,何乐而不为呢?”男孩终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课堂上的这一生成现象在以前的多次研课磨课中从未出现,也是备课中从未预设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答疑解惑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生成现象。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一、课堂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灵活巧妙的予以激励性评价,虽然有时也有适当的表扬鼓励,但评价的语言比较单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完善,不断改进。   二、小组活动时,没有过多的强调活动要求,而且没有很好的给予指导,导致活动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以致我在搜集学生的作品时花费时间较多。学生活动收放不够及时,耽误了课堂教学时间。   总之,本节课经过多次地打磨过后,教学设计完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023-09-12 20:38:561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 方法 :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 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 故事 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中秋节 ,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 四年级数学学习重点知识 ★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2023-09-12 20:39:081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得出教训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四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状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就应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忙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就应具有自我调控的潜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二】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x班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快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务必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推荐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潜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潜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持续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但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习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善,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三】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转眼间就到了期末,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特作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刚接手这个班,我首先通过分析摸底,访问相关的老师,大致掌握一些情况。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 了以下几点: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 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二、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课堂上,对于那些脑子灵反应快,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懂一点就听不进去,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听。总的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改善,分析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考虑问题也比以前全面、周到了。    三、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四、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障碍,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促进他们自我奋进、同时,安排优秀学生当小老师,与基础差的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得到提高。一学期下来他们成绩进步不仅很明显,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有了明显好转。    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组组织活动   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我还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努力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四年级精选【四】   一学期来,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用心探索,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了解班级学生实际状况   我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状况,优生不是很多,中等生却比比皆是。大家都明白: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等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就应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忙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时常注意自我调控。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二、认真做好备课、用心参与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   我能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业务上,用心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向右经验的老师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领导还为我们在学校的随笔网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偶尔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忙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应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大班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应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应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作好复习工作   在复习时,我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持续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2023-09-12 20:39:30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吧。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这半年,我担任的是4年级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数学教师学习,在其他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我决心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   一、在教学工作中   1、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4年级后学生的的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也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纳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与上一册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所以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死角。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得高兴。   就可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获取新知。如:四年二班有个学生叫李小杰,他平时无论做什么都慢,就象对数学不开窍是的。书本上的知识怎么讲他都不懂。如果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描述,效果就不一样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因此备课时多备他们,视为重点内容之一。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教研教改方面。   能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学习他们的方法,与此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含金量: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他们对学习萌发兴趣。   五、传授自己的全部知识   教书育人是我的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我一定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总之本学年来,我经过努力工作从中得到了许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更有许多不足,这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反思,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我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4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4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况下积最小。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弄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常常当面批改,个别重点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答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的时候,要给给予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予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争做小老师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3   一转眼,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这个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一、教学常规工作。   这一学期担任四年级(3)班数学等科教学工作。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请假,没课时也尽量早到学校写教案、批改作业。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们也应该了解了我的性格及上课方法,这一学期下来,上课纪律比较良好,只有黄磊磊同学不能完成作业与练习。   教学中,学生虽然是分层次的学生,但是有10多人是另外进来的,因此在教学简单的内容时,也得照顾他们,教学进度也不能太快,这样就使得已经明白了的学生觉得浪费时间,这部分学生感觉是重复教学,就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上课就会开小差,因此教学过程中有时感到教学课时不够用,可能是自己教学水平差的缘故吧!也有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到位。   第一、二次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我自己研究了每一个学生的试卷,找出错误严重的题目,特别是大分题目,进行了深思,并在瓦校长组织的年级组会议上进行了小结,虚心接受年级组老师的建议,瓦校长给我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查看了试卷,并对我做出了建议,感谢瓦校的关心与指导。经过年级组会议及几个同科老师们平时在一起的交流;我们几位老师积极上公开课,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期末冲刺阶段,我们找了前几年的期末试卷并设计了答题卡,并从网上找了一些试卷,对学生们进行复习巩固,四年级几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后面的月考及期末统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教学中课多的那一天,不注意会把字看错、讲错。缺乏克制脾气的耐心,看见学生不认真听课、打瞌睡时会高声批评学生。   三、今后的打算。   今后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新课教学,锤炼自己的脾气,借助“班班通”设备,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时刻提醒自己做得还不到位,努力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原来两个班的数学,四(二)班46人,四(四)班43人。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高。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是回答问题不够踊跃。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但是有部分学生做题时读题不认真,不能正确抓住题意,需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也有个别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控制不好自己,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后记。现在网络上的备课资料很多,但每一节课对于不同的班级来都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为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要选择与自己班级学情相符合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功夫的,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参考教案,设计或是修改一下教案,让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相符合。   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3、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老师的关注度没有平均分配。我习惯是抓两头,放中间。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搞好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3、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4、作为我个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创造,不断完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5   勤学、善思、实干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慨……因为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进修、研讨,老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勤学专业,以干克难   我们教研组成员在扎扎实实地学习了学校20xx年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教研组文化建设,制订了本教研组的工作安排。同时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及其它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教研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了本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外练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教研组成员积极寻找学习机会,组内一位老师参加了市青年教师研修班,一位老师参加区“双名工程”研修班进行学习。在20xx年四月份“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课堂观摩活动”活动和五月份的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中,教研组有4人次参与了活动,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这么多的外出学习机会。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研究课题。一学期中有两篇论文发表,一个课题参加区级优秀评比。   二、组内合作,实干为先   我们在组内加强了同伴互助,开展合作教学,使组内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了巨大合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一学期以来,我们累计听课200余节次,平均每人听课达到近30余节,每次听课后都写好听课随笔或反思,以待课后交流。本学年我们共开出10节开放课,其中2节校区间异构课,1节区级公开课。每次课后都进行扎实有效地说课、评课活动,并在BBS上进行讨论研究。组内成员还经常帮助新教师备好详案,指导新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在通讯发布方面,平均每月都有至少两次教研活动及时公布到网络与大家分享。   三、教后善思,改进实干   我们提倡教研组成员每课上完后教后反思,每月向同组老师抛一个反思话题。提倡大家在教研博客上记录这些反思,进行网络上的二次教研,并在这些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撰写教学论文。此外,金莹老师还坚持写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与教学反思、寄语,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数学课的表现并进行交流。不仅如此,我们还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反思。如俞建栋、金莹老师的“数学知识整理”活动,在班级博客上分专题进行填空、选择、应用等知识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行错题总结,数学知识整理活动,让孩子们一起享受网络知识大餐。陶伟钢老师、范莹莹老师和金莹老师要求学生编写错题集及独立作业分析,使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本学年,我们教研组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l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俞建栋老师: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误区与改进策略》发表于20xx年第4期的《小学教学设计数学》杂志;   《专业合作缘起教研和网络的交汇》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xx年第4期;赵国民老师:   《实践+反思=成长》发表于20xx年第8期《数学学习与研究》、娄方和、燕、王林红老师:   辅导学生参加“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一、二、三等奖;本学期正在参加优秀科研成果评比的区级课题:   金莹老师主持,俞建栋、范莹莹老师参与的《小学数学课外练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本学期正在研究的区级课题:   范莹莹老师主持的《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野性”的策略研究》;凌燕老师主持的《小学各年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本学期正在参加评比的各级论文:   市级:金莹老师《从“容”就“意”从《三角形》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赵国民老师《错例诊断,教学改进》区级:范莹莹:《浅析分数应用问题中的简约教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
2023-09-12 20:39:471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四年级数学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快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这学期也即将结束。今天上午数学组没有课的老师都听了我讲的一节数学课,也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现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自由探究,发现规律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忙学习,让部分优生能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 2、简单验证,总结规律。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 3、例题学习,例题拓展,让学生明确两端和两边的概念区别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里我一共借用了课本练习的一道题:一个求车站的个数,目的是让他们利用所学植树问题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棵数”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求路长时一个个都感动困难重重。到后来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很难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与我的设计有关,如果再上这种课,我一定要再认真设计教案,已达到教学目标。 当然,再好的设计在实践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自我。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2)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新内容。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不仅仅使学生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还要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我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由于植树问题的情况复杂,还要学生多加练习,巩固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非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我也试着利用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整个教学时我采用层层类推和深入方法。 求近似数是大数认识里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告诉同学们,非整万的数来求近似数,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省略后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用四舍还是五入,取决于数字的范围。“入的”要向前一位进1,“舍的”要保留省略数位前的数不变,要多练习,不要讲的太复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2)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但是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情况,什么错误都有。总结一下有两个,一是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掌握不到位,特别是像209546的四舍五入到万位,学生搞不清楚了。 因此,在下一节数学课中,我没有上新课,做了一节有关大数的改写的练习课,从课堂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在这一节课里,我先课学生做了讲解,尤其是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首先找到万位上的数,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再看玩后面的数字,是比五大还是比五下,或是等于五。再进行四舍五入来完成。学生先看老师的示范在来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应,作业效果比较好,看来我们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对于数学来说要简单方便,学生易懂是我们的宗旨。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有生气,更有参与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学生能够明白就是好方法。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4)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我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且依据教学评估细则的要求对本学期地教学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四年级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是提高和帮助。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特别是除法,甚至个别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会。因此,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学生的渐变计算能力更是差,特别是乘法分配律。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这个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总体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5)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它原先是奥数知识,是少部分学有余的孩子学习的。而新课程改革后,该内容被选入课本,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学习。这时,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呢? 1、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创设情境,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加强训练。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4、这部分虽学得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2023-09-12 20:40:031

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5篇

【 #教案# 导语】《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一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快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这学期也即将结束。今天上午数学组没有课的老师都听了我讲的一节数学课,也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现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自由探究,发现规律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忙学习,让部分优生能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   2、简单验证,总结规律。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   3、例题学习,例题拓展,让学生明确两端和两边的概念区别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里我一共借用了课本练习的一道题:一个求车站的个数,目的是让他们利用所学植树问题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棵数”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求路长时一个个都感动困难重重。到后来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很难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与我的设计有关,如果再上这种课,我一定要再认真设计教案,已达到教学目标。   当然,再好的设计在实践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自我。 2.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二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新内容。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不仅仅使学生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还要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我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3.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三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它原先是奥数知识,是少部分学有余的孩子学习的。而新课程改革后,该内容被选入课本,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学习。这时,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呢?   1、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创设情境,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加强训练。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4、这部分虽学得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4.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四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植树问题》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本节课我主要研究的是三种情况都种的植树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问题:   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五指的手指个数与手指缝之间关系的探究,在直观形象的手指演示中学生直接感知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了间距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突破本课难点部分我通过一棵一棵的种树的课件演示使学生产生了对植树问题中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棵一棵的种太麻烦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思想,确定了“转化的需要”,接下来,实施策略的产生与方法可行性验证;学生给出了例题不同的答案,此处留空白,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摆、数、画等方法探究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棵数=间隔数+1,反过来验证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操作完成了数学思想的建模。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植树问题屡教不会?”我进行以下反思:   首先,我只是在奥数课上系统讲解了植树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没有作为一个知识点出现,只是出现在练习题目中,所以我们没有在课堂上拿出时间进行系统的讲解。   其次,无法将脑海中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虽然记住了“五根手指四个空”但是却无法与实际的安装路灯、插彩旗以及种树等问题联系起来。他们不知道手指的间隔与种树、安灯和插彩旗有什么关系。   再次,当我们在讲解植树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是这样讲解的:“同学们,600米的小路,每隔5米一棵树,咱们现在求间隔?”学生很容易列式:600÷5.然后我们问这样结束了吗?学生说:“没有,还要加1”。只是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教学,从来没有让学生自己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来种小树。如果在讲解的时候。结合手指,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画一画,数一数到底间隔数和数学的棵树之间的关系,自己动手发现的规律远远比我们告诉的记得牢的多。 5.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五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手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手指数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 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然后做快速问答的游戏,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间隔和点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处理教材时我把例题改为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将路的长度变成20米。如此修改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突现学生的知识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 在这里数据小了,便于学生利用线段图操作,建立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利用学生资源,加强生生合作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植树方案这一环节上,学生将间距定为1米、2米、4米、5米、10米,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   四、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本课练习有以下两个层次:   (1) 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教室里的座位的事件,公共汽车站台的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最后还把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精彩夺冠的场景再次重现,并出示110米栏的图,从中找到间隔,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所以课堂容量较大,但是也造成个别学生吃不透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适当进行取舍,照顾好中差生。
2023-09-12 20:40:241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的数学相对于之前,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是由我带来的范文“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需强化,少数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2023-09-12 20:40:49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下面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请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 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 数学 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 学习 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023-09-12 20:41:551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进取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作为四年级数学教师你知道四年级数学教案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四年级数学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1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 30050082( ) 3960400000( ) 7000700070( ) 700300009( ) 26740020000( ) 315400000( ) 50708000000( )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 9000000( ) 47000000( ) 200320000( )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 48000000000( )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习:“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习.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游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2)。 2、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1)小题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画出线段图。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画? (5)理解第(2)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练习画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能自我检讨,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2) (1)探索与实践 (2)评价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9页例4,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再次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总结,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学生:能。多媒体出示修改后的例4情境图,把图中“每天用86 kg”改成“每天用35 kg”。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88÷35,然后独立计算。 抽学生把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说说计算方法。 多媒体再出示未作修改的情境图。 教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发现:运来的饲料总数没有变,每天要用的饲料增多了,要86 kg。 教师:看来养鸡场的鸡长得越大,吃的饲料也越多,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怎么列式? 学生:688÷86。 教师:这个算式的计算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相同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 [点评:通过变换情境图的方式,不但体现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请同学们先试着算一算,看你在计算中又能发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学生:我们发现用被除数前两位“68”去除以86,不够除,这时应该怎么算呢? 教师: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谁能解决? 引导学生结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思考后得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不够除时,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除以除数。 教师:也就是当被除数的十位上不够商1时,就从被除数的个位上开始除,现在大家能计算了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让学生把列的竖式展示出来,结合竖式介绍算法。 学生:从个位商起,把86看成90,可以想到8×90=720,所以觉得商7比较合适,但再算就发现86×7=602,余数是88,商7小了,再改商8刚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来这些饲料只够用8天。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280÷35怎样试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35这样的除数,个位? 既可以用“四舍”的方法看作30去试商,也可以用“五入”的方法看作40去试商,但无论哪种方法,发现商过大或过小时,都要通过及时调商的方式来找准确的商。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来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进一步完成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认识,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总结算法。 教师: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中都遇到过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1:在计算中首先要考虑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学生2:每次除得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学生3:怎样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4: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 学生5: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就写在十位上,如果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 学生6:无论在哪一位除时,只要除得的余数比除数小,这个商就合适了。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同学们又是怎样说的。 指导学生看书,并理解教科书上小朋友对话框中的话。 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方法。 [点评:该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以及结合教科书提示,总结归纳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运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0÷3840÷6672÷3480÷32840÷24672÷21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你觉得哪种算要难一些? 学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教师:难在哪儿? 学生: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眼就能看出商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却不容易一次就找到准确的商,很多情况下都要调商。 教师:能把你调商的一些好办法告诉你的小伙伴吗? 学生相互交流后,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中的后面3个算式的计算。 2、活动: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 (2)小组讨论组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使商是两位数的算式又有哪些? 3、完成练习二十一的1~5题。 学生独立选择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汇报,汇报中重点让学生说解决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学生汇报略。 [点评:这个巩固教学环节,一是通过两种整除法的对比,引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的难点,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试商的方法,突破本节学习内容的难点;二是用开放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试商的准确性;三是回到单元主题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其中的问题,不但使单元主题图得到了充分地运用,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略)
2023-09-12 20:42:051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 练习本 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 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 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 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 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 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教具准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媒体演示复习题 15×8÷6 29+34-21 72÷8×6 64-56+58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3)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三、达标测评: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一第6、7题。 板书设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 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混合运算P10-12例4、例5。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难 重 点:四则运算顺序 教 具:挂图 教学教程: 一、 复习24点游戏,引入新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二、 学习新课 1. 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2. 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 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 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练习P11做一做。 3. 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 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 书 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9(名)180÷30=6(名)9 — 6=3(名)270÷30—180÷30= 9 – 6=3(名)270 – 180=90(位)90÷30 =3(名)(270 – 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洁员。 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6×(12 – 4)= 2. 42+6×12 – 4= 总结四则运算 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4、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5、教学过程 i. 导入 1、 出示口算卡片 150+90= 43-0= 52-25= 0 +50 = 0×135= 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0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但如果是0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2、 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570÷3×2 112-47×2 ii. 教学实施 1、 回忆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 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 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0÷5=0 2、 质疑 (1)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 0÷0=□ (2) 引发思考 (3) 小组交流 (4) 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3、 拓展练习 (1) 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2) 分组探究 (3) 交流反馈 iii 课堂作业设计 计算 0+8= 22+17×0= 0+7+7= 0×8= 56×27×0= 74-74+19= iv. 思维训练 巧算 3300÷25= 1320×500÷250 v.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3-09-12 20:42:18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解决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建议 1.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要注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根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 (3)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外化形式。 ●示意图 ● 线段图 ● 枝形图 (4)在训练课中要注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因为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达到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 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算式中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但老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列综合算式解答。 3.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知识点要保留)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 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的训练。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一审运算符号。 二审数据特点。 三定计算方法。 (3)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 (5)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 (6)关于作业的批改问题。 (7)练习要经常化。 (8)坚持弃九验算法。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例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4)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三、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一 1题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圃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一2、3、4、5 B层:练习一2、4、5 C层:练习一2、4 第二课时(例2、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理解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理解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练习:做一做 三、0的运算 1.计算:6+0、6-0、6×0、6÷0 2.引发学生讨论:6÷0=?为什么? 讨论:0不能作除数。6÷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讨论: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练习二7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0不能作除数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二2、4、9、11、12 B层:练习二2、4、9、11 C层:练习二2、4、9 第三课时(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四则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先。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1、2、3、6、7 B层:练习三1、2、3、6 C层:练习三1、2、3 第四课时(例5)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租般问题(无浪费,则)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B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C层:练习三5 第五课时(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对本单元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体系。 谁来说说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出来。 加减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乘除混合运算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两级运算 四则运算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先算小括号 有关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 二、本单元知识重难点 你认为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掌握起来比较难的知识是什么? 在知识运用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那些容易错? 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三、四则运算 什么是四则运算? 有哪几种四则运算? 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含小括号 每种运算都要注意什么? 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组合作,查漏补缺。
2023-09-12 20:42:261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一)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如图:略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课的导入用“儿童身高免票线”如何确定的问题串,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四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我设计了评比“环保小队”,出示表格里的总数,故意让学生出错,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数更合理。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学生梳理思路,明白了相关部门从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求平均身高,最后呈现6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因此确定“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0厘米。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但交流者的作用体现不足,如能更好的与学生达到互动,能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这节课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 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做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做一做第2题   4、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023-09-12 20:42:36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里学到了什么?怎样解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里学到了什么?怎样解决 :1、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原极限 =lim(x->0) (1-sinx/x)(1+sinx/x) 显然x 趋于0时,sinx /x趋于1, 故分子1-sinx/x趋于0, 所以原极限值为0 2、 使用对数不等式, 原极限 =lim(x->0) (1+2x)^(1/x) =lim(x->0) [e^ln(1+2x)]^(1/x) =lim(x->0) e^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复习表怎样做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怎样考好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 我正好教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检查,很多会的题特别容易写错,只要检查(重做)个两三遍,基本考试分数就不会低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多做一些题目!数学书没带无法给出详细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的三线交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25×79 125×21解题过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125×79 125×21解题过程 125×79+125×21 =125x(79+21) =125x100 =1250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题7.4-(6.2-3.4)怎样简算 7.4-(6.2-3.4)怎样简算 7.4-(6.2-3.4) =7.4-6.2+3.4 =1.2+3.4 =4.6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充套件到千亿位,总结十进位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位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资料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络,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8.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9.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资料处理和求平均数 3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3 二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6 1. 十进位制计数法 3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2 3. 减法的意义 3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5. 除法的意义 3 整理和复习 3 机动时间 3 三 量的计量 3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2. 名数的改写 1 机动时间 1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2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 小数和复名数 3 5.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2 五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机动时间 1 六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角的度量 4 2. 垂直和平行 2 3. 三角形 3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整理和复习 1 机动时间 2 七 总复习 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试卷 买一本【开心考吧】帮你的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怎么教 把题目补充全。 现在看不到图形。 希望是你已经会了
2023-09-12 20:43:25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 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学习纸 “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 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 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 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 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3 =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0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   2、为什么2.8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性质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米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   关于0.10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   (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   (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验证性质   (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运用性质   1、教学例2   (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   (2)学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学生讨论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2、教学例3:   (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2)学生自己完成。   (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   A、0.70,去掉0, 小数的大小变不变?   B、4.08去掉0,会怎么样?   C 、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   (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   五、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   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
2023-09-12 20:43:381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 41人,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看,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作业能够认真、按时独立的完成。不论是听课时看学生的课堂常规,还是课下看学生的课间活动,以及学生早、午到校的情况,都不难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这些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横看学生的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后进的学生需要及时的辅导。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是学生的苦恼,也是老师的心事,后进的学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家庭的影响、孩子自身的素质所致等等。因此本学期要进一步认真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采用跟踪调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及时辅导等方法,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 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通过“5+35”模式启迪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和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细分层设计练习及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5课时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陈丽娜、张桦键等人,本学期还要重点抓。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另外本学期将举行一次班级十分钟口算竞赛和一次班级笔算验算比赛。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周布置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的形式,去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子活动。   6、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六、教学实验课题计划: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一直贯穿于课程的始末,在整个教材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计算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学生的计算能力却随之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课题。   (二)制定培养目标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   3、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另外,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将计算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与其他相关学科想渗透,使学生深刻体会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2、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比如:4Χ25=100,   125Χ8=1000等,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3、创设形式多样的计算练习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例如:开火车、转转盘、找朋友等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小树治病、你来做我来改等改错题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错误;小擂台、小组比赛等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2023-09-12 20:43:541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3篇 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写四年级数学教案是每个四年级数学教师必备的技能,作为四年级数学教师的你会写四年级数学教案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 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 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认识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许多多的数呢?比如: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 2.师:对,因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发明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 3.师:如果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达到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 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单。 【设计意图:以“999”为例,认识位值制,感受它给计数带来的便利。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即“满十进一”。】 (三)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顺序表 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师:你还能继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 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迁移规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及数级,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1题。 2.教材第22页第2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2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97,98页中的主题图和例题1,例2,以及第97~99页中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以及图形的特征;通过操作活动(折纸)认识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具准备: 一个长方形方框,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人一块直尺、一副三角板、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白纸和一个剪好的平行四边形、一个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平行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请同学到台上用鼠标边指边说,然后课件再呈现学生所指出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教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 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老师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想玩玩这个魔术吗? (2) 学生自己用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师: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平行四边形,同桌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同学们真聪明,真能干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么多! 同学们,这些发现对吗?现在我们来验证我们的发现,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首先我们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对边是否平行。 汇报结果:对边平行 现在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对边真的相等吗?应该怎样办呢? 生: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师:请拿出你们的直尺测量手中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汇报结果: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呢? (4)师:我们现在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出: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另外一个特征。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跟老师做(折高)。 师:打开平行四边形,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垂直于边)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折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对!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第99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全班交流,教师强调底与高的对应性。 师:引导认识底 3、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完成表格 (2)归纳总结第98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它们都有哪些地方一样呢?(它们都是对边相等,对边互相平行……) 教师: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征,长方形、正方形都具备。 我们通常说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能给大家讲讲吗?
2023-09-12 20:44:38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臵。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3/4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臵。   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 ),读作( )。(8分)   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三、作业布臵: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11   100= 100   1000 = 0.8= 0.021=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臵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 =( )米 52厘米 =( )米450克 =( )千克 69克 =( )千克5元6角7分 = ( )元1米5分米 =(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0.4米里有( )个0.1米。
2023-09-12 20:45:11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 3.00 =( ) 0.200 =(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完成P72做一做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3页《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4.83+2.97= 7.86-6.57= 7.23+2.76= 4.95-3.81= 2、上节课我们探究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大家能说一说怎样计算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吗?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1)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1)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2)小结: 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 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七的第1、6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7、8题。 板书设计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8.3=14.75 8.3-6.45=1.85 6.45 8.30 + 8.3 - 6.45 14.75 1.85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页《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6+1.4= 3.2-0.5= 0.24+0.12= 2、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68+4.74= 5.62-1.27= 3、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62+345-123 91-58+362 137-(84-29)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3(1)。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小丽和小林在书店购书的情境吗?他们的好朋友小刚也在书店购买了书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刚买了下面3本书:少儿绘画ABC(7. 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 提出问题:一共要花多少钱? (2)列出算式:7.45+5.8+4.69。 师:该如何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 (3)汇报展示:7.45+5.8+4.69 =17.94。 2、教学例3(2)。 (1)课件继续出示小林购书情境。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林购买了哪两本书吗?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自主探索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资料信息,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学生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组织学生说一说上面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 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列出算式以后,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师生交流后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发散 完成第76页的“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生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五)作业设计 1、先说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6.8-1.45+3.72 8.95- (3.75+2.6) 10-2.84+62.4 2、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的学生采集了28.4千克,五年级采集的比四年级多6.8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3、东东家有一张长方形桌子,长1. 35米,宽比长短0.5米,现在要给这张桌子的周围贴上花边,花边的长度至少要多少米?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1):一共要花多少钱? 7.45+5.8+4.69=17.94(元) 例3(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0-6.45-8.3 20-(6.45+8.3) =13.55-8.3 =20-14.75 =5.25 =5.25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7、78页《练习十八》。 教学 目标 1、熟练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复习旧知。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十八。 (二)指导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页第1题。 题目出示后,让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完成,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77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要求填表。之后集体订正,采用开火车的方式,一位同学只说一个得数。 3、完成教材第77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计算。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7页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5、完成教材第77页第5题。 (1)让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 (2)解决第一个问题: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3)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78页第6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独立尝试解决。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获得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计算。 2、完成教材第78页第7、8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苏果超市运来哈密瓜0.31吨,运来的西瓜比哈密瓜多2.75吨,两种瓜一共运来多少吨? 2、仓库中原有375.08吨粮食,第一天运走93.6吨,第二天又运走121.54吨。现在仓库剩下粮食多少吨? 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算式的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9页《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 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征,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能根据题目数据特点正确使用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 师生交流后,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下列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980+650=650+980 (36+45)+55=36+(45+55)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那么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探索发现 1、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1)观察、比较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师生共同计算,发现左右两边相等。 (4)从这两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师生交流后总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计算0.6+7.91+3.4+0.09。 (1)自主计算,探究合理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明理由。 ①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②0.6+0.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2)对比算法,选择。 师:上述两种算法中,谁的方法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比较中得出第2种算法比较简便,因为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再次感知,应用规律。 出示:0.65+3.7+0.35 3.7+(0.65+0.35)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发散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如何简算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的加减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作业设计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6+4.2+5.8 17.2-3.18-6.82 1.9+2.35+8.1+5.65 2、四年级的4位同学参加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她们所用的时间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吗? 姓 名 张 晓 李 红 刘彩霞 周 丹 所用时间/秒 16.8 17.5 17.2 16.5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例4:①0.6+7.91+3.4+0.09 ②0.6+0.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减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6课时 (共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九》。 教学 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复习旧知: (1)口算。 0.7+1.3= 0.25-0.05= (2)用竖式计算。 2.94+12.68= 20-10.08= (3)简便计算。 2.74+3.9+0.26 5-1.34-3.66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十九。 (二)指导训练 1、完成教材第80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反馈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改写的,小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80页第1题、教材第81页第5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完成教材第80页第2、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6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 2、完成教材第81页第7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完成教材第81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w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56+14.5+5.5 14.15+2.9+1.85 4.3+2.05+6.7+0.95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2、小明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本日记本,文具盒的单价是3.7元,日记本的单价是4.5元。小明付给营业员10元,应找回多少元? 板书设计 练习十九 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1)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得数末尾有“O”的,一般要去掉“0”。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023-09-12 20:45:461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相信大家在这段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不妨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   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勤奋敬业,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在教学中能自始到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之目的。   二、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低年级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四、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四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还是老教材,要想在老教材中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更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我组研究的课题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全组人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经常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案,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老师们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在教学面积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亲自实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本组共有3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每周写好一篇理论摘记,每学期写一篇的教学论文,完成六个一,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3   1、认真钻研教材   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学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做到“有备而来”,并制作了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课后记,并认真收集各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上课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同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它教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上积极征求其它教师的建议,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们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收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析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6、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从期末看来,平均分88.6分,取得全镇第一名,在县抽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还很多,如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些有待以后改进。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4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鲜活、灵动课堂”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226有效教学》的课题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景,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探究、从而有所发现,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一、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的课堂教学,我都是通过口头表述来进行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更别说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行课改后,经过不断地摸索,我改变了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可以引导学生用网络搜集、查找学习资料,再到课堂集中交流讨论。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变活跃了,课堂活起来了。   二、生动有效,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我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生动地展示知识脉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三、善用交互,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强大的交互功能,它不仅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能力。   利用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例如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如果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教师再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当获取正确答案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真是一举两得。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拓宽的,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转输,逐步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5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本班的学生整体较好,有个别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上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在期末考试中,平均分为92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3.33%。   四、存在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琐碎,缺乏耐心。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
2023-09-12 20:45:561

项目贷款的介绍

项目贷款是指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而融通资金的方法,它是国际中、长期贷款的一种形式,工程项目贷款的简称。由于通货膨胀和新建大型工程项目所需费用急剧增长,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另外有些政府或企业的资金被占用在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中,也使得它无力再举办新的大型工程。为了促进大型工程的建设及开拓资金运用的新途径,一些银行兴办了这种工程项目贷款业务。这种业务与各种传统的融资业务有所不同,除了向银行贷款要求的需有项目主办人之外,还需有一个为工程项目而新建立的项目单位来进行筹资、建造和经营管理这一项目。这也是其特色之一。
2023-09-12 20:37:372

一般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2、论文是指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的格式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3、论文的标准格式如下:页码:封面不编页。从目录开始编页,目录使用阿拉伯数字编码,页码编号要求居中。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各为5cm,左右边距为2cm;装订线为1cm。对页眉没有固定要求。4、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023-09-12 20:37:371

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怎样的?

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格式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3.1 题目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3.2 署名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3.3 文摘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3.4 关键词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3.5 引言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3.6 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3.7 结论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3.8 参考文献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2023-09-12 20:37:381

世界上有哪些发现是偶然的

  1、万有引力。牛顿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头偶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心脏起搏器。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威尔森·格雷特巴奇把1兆欧姆的电阻器用在心脏记录。偶然发明了心脏起搏器;   3、伦琴射线。1895年,威廉伦琴在更换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时偶然发现自己手骨在墙壁上留下了投影。最终,他确信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穿透性的射线;   4、青霉素。弗莱明由于疏忽而忘记为一个盛有葡萄球菌的培植盘子盖上盖子,结果他发现盘子中生长出的青色霉菌将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5、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在梦中排定元素周期表;   6、环磺酸盐和阿斯巴特糖是科学家们在研究煤炭焦油的衍生物时偶然发现的;   7、蒸汽机。瓦特在看到水开的时候蒸气会顶开壶盖,由此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8、微波炉。皮尔斯朋塞尔因口袋中的巧克力被磁控管熔化而引发了微波炉生产热潮;   9、阿基米德定理。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浴缸的水溢出,从而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2023-09-12 20:37:381

如何介绍产品?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效仿1688网站上的卖家那样,从产品的名字入手开始介绍,记得易懂好记;其次介绍产品的外观,可以从成分、形状上来介绍;第三是介绍产品的功能、作用,能解决消费哪些困扰;第四是介绍产品的由来,最好给产品一个slogn,给用户一个遐想
2023-09-12 20:37:403

自创诗歌!!急!!急用!!!!

楼主要什么类型的诗歌?这是我自己写的诗歌,不知道符不符合楼主的要求,具体可到我空间来看。1、沧浪亭水围墙 月漏窗折复廊 曲水流觞花雕梁 石刻像明道堂 墨润水乡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翠色浓重无处扛 渗透窗 苍莽老树霜 绿枫杨观鱼塘 树色天光诗画舫 莫回望泪千行 碧波荡漾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日光穿林竹杆黄 在水一方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人生苦短似又长 伊人发苍水围墙 月漏窗折复廊 曲水流觞诗画舫 莫回望泪千行 碧波荡漾竹杆黄 在水一方似又长 伊人发苍2、流逝人总是回忆,又总是遗忘。既然会遗忘,就该珍惜回忆。人总是活着,却总会流逝。既然会流逝,就该好好活着。3、稻香黄昏的缝隙我和你走在乡间的稻田里小心翼翼地跨过田埂间的小沟你蹲下来细细地抚摸着一束稻秆你说稻香村的名字好有诗意我说那是西饼店的名字你却说你不喜欢西饼你喜欢这剥离浮华后的稻米风轻轻地拨乱你的秀发也拨弄着稻弦你的发飘逸稻弦闪烁这一刻好想牵着你躺在这片稻海中静静的看天边最后一丝金黄洗去与这飘渺的气息融成一色稻香弥漫在空气中
2023-09-12 20:37:402

读书主题活动总结10篇

1.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真正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沐浴书香,灵慧成长”的读书活动。我班也积极投身于这次读书活动中。“营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学生。”让书香飘逸班级的新阅读理念的指引下,并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好有序的计划   为保证班级读书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在活动一开始我班就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有目的,有步骤,有实效。   二、积极动员,激发读书兴趣   在实施读书计划伊始,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读书动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读过的好书,讲述了读书带给自己的很多好处。同学们还踊跃上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了自己在阅读中摘录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片段。“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书”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营造阅读氛围   1、利用好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大量丰富优质的藏书。每周二中午我班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生捐赠为主,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购置的图书,本学期我班的图书量已经达到100多本,涉及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童话动漫等。为了提高班级图书的流通率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   2.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美文美读、经典诵读、大量阅读”的读书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校师生迅速行动起来,校园内掀起了读书背书的热潮。学校制定了读书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学校的方案实施落实,两个月下来,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读书的氛围日渐浓厚,经典诗文、名著走进了师生的生活,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智慧,提升了内涵。   1、活动宗旨与措施   创建“书香文明校园”,使广大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是中心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宗旨,为真正让读书成为习惯,使广大师生从海量的阅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认知水平,我校制定了详细的读书活动方案,从美文美读,古诗文诵读,师生同读一本书和自由课外阅读几方面全面开展此项活动,并从时间和分工上进行了详细安排,规定周一、周三、周五的早读时间为美文诵读时间,由语文老师具体负责。   周二、周四的早读时间为古诗文诵读时间,由数学老师具体负责;周二、周四的习字时间为师生同读一本书时间,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庭缺少学习氛围,家长也不会为子挑选和购买课外书籍的现状,我校在开学初为每个班选购了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优秀课外读物,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书读,语文老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工作;另外,学校还给每班安排了一节读书课,让学生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或写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也由语文老师负责督促与检查。   2、活动成果检测   读书成果的检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在时间上有所保证,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要养成习惯。为了让读书的时间专时专用,每天都有一位校领导巡视检查,现在,师生都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各班早早地就打开多媒体,同学们会自觉地诵读起来;每周二、四早读时间,从每个教室里都会传出诵读古诗文的声音;每周的二、四习字时间,会看到每个教室里师生在认真地阅读,读书活动在我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技能,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办学软实力,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一小学从月中到月末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师阅读活动,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成立了教师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和指导全校教师的阅读活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务处共同制定了学校教师阅读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并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周密安排。做好阅读活动的宣传。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动员和宣传“阅读活动”的价值,让每位教师明确阅读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形成目标导向的阅读风格。   2.看清楚参考书目   我们学校已经为所有老师订购了必读书籍,也推荐老师参考《加强义务教育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试行稿)》中提到的学生必读书籍,让老师阅读,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3.明确阅读方式   (1)老师单独阅读。老师从两本必读书籍和推荐书籍中选择一本阅读。还鼓励教师进行自主选择阅读,选择教育教学杂志、报刊杂志以及图书报刊,开阔视野,扩大阅读范围。   (2)分组阅读。对于必修的书,鼓励老师交流阅读。可以在办公室,不同学科之间交流,也可以老师推荐。通过这种交流阅读的方式,可以增加阅读量,交流阅读感受,提高阅读效果。   (3)活动期间再读一遍。学校根据校级阅读计划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引导教师重新阅读书籍,复习反刍,取长补短。    4.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社团创建的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为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明灯。通过绘本的教学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教育。一学期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回顾总结如下:   一、组织好每位成员,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孩子们就会按时来到教室,充满期待地等待着今天要分享的绘本故事,不无故缺席。学生喜爱阅读,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二、与书为友,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书中的语言生动且简单,内涵丰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主动阅读、交流阅读等形式,激励学生开口说、认真听、乐于读、用心写。学生在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故事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构建的精神殿堂。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对社团活动有着巨大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气息,去触摸生活的脉搏。通过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才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    5.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琅琅读书声,悠悠伴我心,在美好的读书活动中,我班全体师生增强了读书兴趣,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思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觉得自己有了很多很多的收获。现将我班学生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1、让学生显风采   在读书活动中,我班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相应的活动。如:利用班队会,让学生读美文、颂经典。三年级读《三字经》、《弟子规》,继续读《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为此我班开展了师生同台诵读比赛,更是点燃了全班师生诵读的热情。为了增强班级的读书氛围我们还开展了书香个人的评比。这些活动不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而且还为学生创造展示风采的特殊环境,把我班的读书活动推上新的台阶。   2、让家长显风采   在读书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更好开展家庭读书活动,而且在读书活动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班组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大力宣传读书活动并告以家庭读书方法,还让家长也来谈谈自己家庭在读书活动中的做法及收获,家长对我班这个做法赞口不绝,一致认为召开这样的家长会好有实效,让他们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今,以读书活动为例,召开家长会,这样大大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们毫不保留的交流自己家庭的读书活动方法以及教子经验,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家长会开得好,不但能让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沟通,而且还能让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样的家长会成了家长展示风采的大舞台。    6.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本次阅读活动包括学校层面、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共同组成。学校统一部署、周密安排,制定校级读书活动方案。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计划或方案,认真做好读书活动的组织工作。同时还要开展针对学校各级课题研究内容的科研主题读书活动以及校内教师共同体主题读书活动。   1、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青年读书会的成员,每人根据学校整体读书活动方案,制定详细的个人读书计划,在青年读书会活动中交流、学习,并按照计划落实阅读。   2、撰写读书心得   每位老师在阅读之后,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老师们用批注的形式直接记录在书本上,老师们的批注都很认真,蓝笔、黑笔、红笔,圈划钩点,自己的心得体会都写得很清晰。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目结合所教学科撰写了3篇读后感并及时上传到了校园网“教师读书”栏目的“读书心得”专栏内。   3、开展论坛沙龙   各个教研组,由组长负责召集本组教师进行了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活动中,每个老师发言,组内老师也进行了互动点评,有的话题一下就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各抒己见,气氛非常热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充分交流读书有感。活动之后,组长还将活动记录与照片上传读书平台,做好了活动与资料的整理工作。   教科室组织了四次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一次是“学习与分享”交流外出学习的收获与体会,第二次是“我来评课”,对听到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并学习了评课的基本规范。第三次是读书计划交流活动,第四次主题为“从细处着眼,学写教育叙事”。从不同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   校级、教研组、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共同组成的读书活动,真正促进了教师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也提高了教师阅读的实效性。   4、进行好书推荐   除了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老师们还有自己推崇的好书。于是进行了好书推荐活动。青年教师们把自己喜欢的好书进行网络推荐,向大家介绍好书的情况主要内容,增加教师阅读内容。    7.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得以充分的发掘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们结合教研室的精神,立足于本校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一个计划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确保学生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地进行,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我班在计划方案的引领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也形成了班级阅读活动计划,有效地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丰富阅读提高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得到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   1、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许多作家、名人都说:“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有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大胆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拓宽学习的范围。   2、“放任自流”任其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翰的书海,但是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同于摘抄,在书中看画练习,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份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还要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无兴致可言,往往与本意背道而弛。因此,给学生阅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自由充分阅读以后,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就是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渐渐地我发现了孩子们的阅读面广了,知识丰富了。    8.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村中心校启动读书节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多举措建设书香校园。   1、健全读书阵地,让学生“有书读”。各中小学图书室定期购进图书,组织学生规范借阅;各班级建设“爱心书屋”,通过学生家中藏书、教师推荐书籍等途径,精心建设班级图书角;每月开展一次图书漂流活动,保证图书及时更新。   2、规划读书时间,让学生“有空读”。抓好每天晨诵、午读、暮省工作,晨诵以经典诵读为主,午读以自由阅读为主,暮省以写作反思为主;认真落实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组织落实好学生节假日读书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让“闲暇”时间产生的读书效益。   3、强化读书指导,让学生“会读书”。通过教师引领、典型带动、活动推进等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指导,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读书;实施师生共读、每周读书之星带动计划,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读书沙龙、读书演讲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   4、完善读书机制,让学生“爱读书”。学校健全读书评价机制,强化阅读管理,实行“五”评价方式,采取通过阅读测试,不断升级的举措,解决“读书一阵风,过几天就放松”的现象,以“评”促“读”,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乐读书”。开展“读好书,快乐成长”演讲比赛、“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重温红色记忆,追寻先烈足迹”演讲会、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藏书大王评选、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以活动促阅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内涵发展。   9.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适时安排教师利用课余读一本书活动。这样可以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校召开学年、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会议,商讨制定行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召开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也进行充分的研讨。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10.读书主题活动总结   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我班举行了读书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规定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我班要求每位学生首先把家里的好书带到学校来,让他们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并交流书中的精髓,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书中清新的空气,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必须保证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启动“每日读书不少于一小时”工程,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首先在早自习听故事不少于十分钟;   2、其次教师与学生同读10分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己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向师性和可塑性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兴趣;   3、减少写的作业量,为学生节约时间进行阅读;   4、父母监督孩子读书半小时以上。   二、推荐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籍   目前学生家中有书的不多,父母为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买的多半是作文方面的书。首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书消费,号召学生节约零钱买书看。建议家长为孩子添置图书,要把买习题册的钱花在课外读物上(提倡一学期最少给孩子买两本书)。推荐书目:《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字经》、《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爱的教育》、《打动学生情感的168个故事》等。
2023-09-12 20:37:401

国画花鸟技法

国画花鸟画技法有:观察入微、勾线、留白、没骨、勾枝点叶。1、观察入微在对各种意象描绘时,首先便需要观察各种景象的自然形态,师古人、师造化并进,增长自我对意象的认知,通过观察入微为笔下灵动造势。2、勾线勾线为花鸟画的骨骼,不论是哪种风格的花鸟画,勾线都极为重要,如工笔花鸟画必须要使用线条来勾勒和塑造物体。勾线指使用软毛的毛笔或勾线笔去表现出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方圆以及线条的虚实变化等,绘画中切记不可使用染色来弥补勾线不足,勾线极为考验绘画者对造型的把握能力,形散则物散。3、留白在国画中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对于留白的运用极为关键,所以画面不可太满。留出适当的空白,给人留下一种联想,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仅仅一个小舟和渔翁,大量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仿若全幅皆是水雾缭绕。4、没骨没骨主要指不使用线条去勾勒物体的形状,直接使用颜色来绘画出物体的形状,此类技法要求绘画者对于形以及意的把握较为精妙,多应用于写意花鸟画。5、勾画点叶勾花点叶区别于没骨,主要是以勾勒绘画出花朵,然后使用水墨或颜料点染其叶子,大多应用于兼工带写的绘画风格。
2023-09-12 20:37:411

结婚怎么送请帖

1. 发结婚请柬必看注意事项 结婚送请柬怎么送 1、选择结婚请柬款式 结婚邀请函的选择主要还是根据新人自己的喜好和风格,在考虑自己的喜好的同时,还应该与将要举办的婚礼风格相映衬。可以自己去亲自挑选款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定制款式,拿到了样本之后再开始大批量制作哦,以免出现差错! 喜帖的款式丰富多样,有烫金的、立体的、古典的、卡片式的,不管什么类型,只要适合即可。 2、结婚请柬要注意称谓在赠送结婚请柬之前一定要再三检查称谓名称是否写对,如果请的是一家人,就要注明xxx一家;如果请的是个人,就写全称;如果请的是夫妇,就写xxx夫妇。这样也避免出现该请的人没来,不该请的人来了这样的尴尬场面。称谓的正确与否显示了你对宾客的尊重。 3、结婚请柬信息要明确 除了称谓,就是请柬上的所有信息都要注意明确,不应模棱两可。结婚请柬上的信息主要包括结婚婚宴的具体时间、地点、举办婚宴的主人公、邀请对象,尽量避免宾客二次询问的情况。不管是纸质请柬还是电子请柬,都有各自的格式规范哦~ 4、发结婚请柬 发请柬的目的一是为了与宾客们分享喜讯,邀请他们共同来参与你们的人生大事,二是确定参与婚宴的人数,以便安排当日席位。发完请柬之后还需要确认宾客是否前来参加以及婚前再次提醒一下哦。对于发请柬这件事,可以自己亲自发,显得尤为重视,对于一些长辈,也可以由父母代发。 5、结婚请柬不分等级 结婚请柬就不要分成三六九等了,在这样一件小事上还分等级未免显得不够大方。如果让宾客知道也会引起反感,反而会觉得你势力,所以建议一视同仁哦。再者,请柬还分档次的话,不仅购买时麻烦,写请柬时也麻烦,统一才是更加轻松便捷的方式。 6、送结婚请柬的时间 赠送结婚请柬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可太早也不可太晚。提前太长时间很容易让人遗忘要参加婚礼这件事,但太晚通知到也会让人措手不及,不好安排时间。因此考虑到快递时间,最为合理的安排是提前一个月左右赠送,在婚前几天再次通过电话提醒一下。 2. 结婚要送请柬的话,用什么样的好 为 *** ***(新郎、新娘的名字) 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酌 恭候 ***(客人的名字) 光临 *** ***(新郎、新娘的名字)敬约 席设:***大酒店*楼 时间:200*年*月*日*时*分 一般请柬都是这样写,关于时间嘛,如果请柬上没有印农历的话就写公历。 大致就这样吧。也有不同的,在网上有一家【天天喜庆】淘宝店,专门就卖结婚要的小物件,里面的请柬比较多样,具体的写法,买的时候问他们去吧。 3. 婚礼请柬怎么送比较合适,有些人比较难送请柬过去,又怕觉得不重 一场婚礼的见证者,都是我们的至亲好友,或是我们的同事。虽然关系都是比较紧密的,但是在邀请的形式上,却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 虽然现在邀请的方式有很多,不论发给哪一类人群,都绝对不会错!但是不管是哪种邀请方式,都不要忘记在婚礼前几天再进行一下电话提醒确认,一来可以再次确认人数,二来也更加体现出新人的诚意! 最普遍的邀请方式是请柬邀请,不仅传统而且正式。请柬上印有一场婚礼的主要信息,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而这样的邀请方式,也简单、直接。市场上请柬分为中式和欧式两种。请柬其实还是蛮大众化的。毕竟模式是固定的,所不同的只是新人所需要填写的婚礼信息。 而结合婚礼主题量身定做的个性请柬就不一样了,标新立异,送出去绝对不会和别人撞车!我想定制个性请柬的意义也就在此吧,彰显独特,自婚礼的第一步,就给宾客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让他们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彩信的形式,上面是新人的结婚照,下面是编辑的婚礼信息,非常的环保,也很有新意!建议这样的邀请方式,只适用于好友之间,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比较能够相互理解,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在短信邀请发出之后,最好能够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收到,能否出席。 自己有两个朋友结婚,都是发出的电话邀请。虽然感觉有那么一点儿不正式,但是因为家离得比较远,发请柬的确是不太方便。只好用电话邀请,对于婚礼信息的传递似乎还是缺少了一点什么。如果能够在电话邀请之后,再加上一个短信邀请就更好了。特别是在婚礼前两三天发出,这样也可以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毕竟电话邀请的印象不是那么深刻! 用心就好!放轻松!相信朋友会感觉得到并理解的! 4. 结婚送请帖如何算出席的人数 下面是我们给新人的几点建议: 1. 要统计来宾人数,从哪里开始着手呢? 先由双方父母各自列出邀请名单,包括想邀想和必须邀请的,再加上你们各自的邀请的名单,得出一个大概的人数,并给予这个数字一个上下浮动的空间,以备修改。 2. 来宾数量和婚宴的预算相差了很多,而我们又已经决定了婚宴场所,这可怎么办呢?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人数上进行调整,或者适当的放宽婚宴预算而从其他项目中节省开支。 婚礼前2个月和双方父母确定最终的邀请名单,以避免额外的人数。一般酒店能够接受提前2个月更改通知,以防来宾过多或过少这样的情况发生。 3. 有些宾客我只邀请了夫妇2人,可是却来了全家,很让我们为难! 如果能事先得到他们的回复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人数,你可大方的在请柬发出后与他们确认当日出席情况。这样,你就不用再为难了并对应做出安排而控制现场的秩序比较有帮助。 4. 有些普通朋友我们并不想邀请,可又不想因此而破坏了彼此的关系,怎么办呢? 比如一些朋友的朋友,平时也有些来往。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朋友去间接的让他(她)得知喜讯,事后及时的送上喜糖。这样既不影响你们的关系,也不会让彼此感到尴尬。 5. 虽然是以前的恋人,但是仍然保持着朋友的关系,是否要邀请他(她)参加婚礼呢? 征求一下未婚夫(妻)的意见吧!毕竟这是你们的婚礼,如果双方都很释然的同意,其乐融融也是不失大雅的。
2023-09-12 20:37:441

如何创建自己的网站???急。

请不要发违法的消息,是违法行为
2023-09-12 20:37:447

二维动画制作阶段有哪些

动画制作的制作通常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等。前期制作又包括了企划、作品设定、资金募集等。中期制作包括了分镜、原画、中间画、动画、上色、背景作画、摄影、配音、录音等。后期制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试映等。也可以分为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四个阶段。一、二维动画的总体规划:第一个是剧本,动画的剧本决定着动漫作品是否吸引人。根据剧本,导演要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故事草图,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一般30分钟的动画剧本,若设置400个左右的分镜头,将要绘制约800幅图画的图画剧本。制定整个影片制作的进度规划表,以指导动画创作集体各方人员统一协调地工作。二、讲究动画中声音的创作:一部二维动画即是一种视听语言,声音和画面是语言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部分。二维动画制作公司在制作时,处理好配音、音乐、音效与画面的搭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三、讲究分镜的设计:专业的二维动画制作公司对分镜头脚本的把握,可以让动画师能够通过分镜头脚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实际需求的动画,进而提高整个制作环节的效率。四、二维动画的素材的绘制:二维动画是由简单的几何绘制组成复杂的场景绘制,好的绘画功底和配色技巧可以极大提升整体的视觉体验,制作出顾客满意的二维动画。五、二维动画的后期的剪辑:后期剪辑则是把握节奏的关键性步骤。在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中,后期剪辑能够检验动画是否能与配音同步,将画面承载的信息量控制在适当的节奏,以获得更多受众的喜爱。
2023-09-12 20:37:441

人大受什么监督

人大受选民监督,同时,政协也可以监督人大
2023-09-12 20:37:456

如何用ping 命令简单测试网速

ctrl+r运行输入cmdping 后面输入网址 或者 ip回车即可
2023-09-12 20:37:453

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分析 要结合原著

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性格特点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2023-09-12 20:37:481

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格式

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格式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   1、题名   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应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2、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字数在200-400字之间,主要内容包括: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5、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   5.1 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5.2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   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文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应用宋体四号字,字数在3000-5000字之间,编号以正式论文编号为准:1 1.1 1.1.1,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7、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   8 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
2023-09-12 20:37:4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党的六大建设指的是什么?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
2023-09-12 20:37:353

手机怎样测试网速

  手机测试网速,方法如下:   1、启动手机端的浏览器;   2、在浏览器中进入百度首页搜索网络测速器在线测网速手机;   3、进入搜索结果,点击速度测试这个网页;   4、进入网站,直接点击开始测试按钮,测速会消耗1M流量;   5、开始测速,整个过程大概15秒;   6、测试成功可以看到上行和下行速度,点击下面的信息选项卡;   7、在信息选项卡中可以看到测速信息,还可以查看测试点的信息。
2023-09-12 20:37:351

详谈二维动画(特点,应用及各方面

二维动画的制作原理是:二维动画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原理。医学已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设计目标:培养具有二维动画设计的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在影视动画的创作、绘制、教育、科研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和创作、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学生要在动画学院学习动画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动画思维能力的培养,动画设计方法、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方向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2023-09-12 20:37:341

营销策略包括哪些?

分别为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宣传策略。价格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定价,主要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其主要研究产品的定价、调价等市场营销工具。产品策略主要是指产品的包装、设计、颜色、款式、商标等,其主要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的基础。渠道策略是指企业选用何种渠道使产品流通到顾客手中,它代表企业(机构)在将自身产品送抵最终消费者之前,所制定的与各类分销商之间的贸易关系、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方式的综合体系。促销策略主要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促销手段来达到销售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其手段主要有折扣、返现、抽奖以及免费体验等方式。有了促销,消费者才可得知产品提供何种利益、价格多少、可以到什么地方购买及如何购买等,而这些消费者反应会进一步协助推动其他行销组合(产品、价格、通路)做修正调整。
2023-09-12 20:37:331

关于读书主题活动的总结范文

   【篇一】关于读书主题活动的总结范文   一年多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越来越深入每一位同学的心,也渐渐地成为我们四(2)班的一种氛围。为了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播下爱读书的种子,我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下快乐地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现将书香班级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期初向学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里,每天中午让学生借阅。为了充实图书的数量和内容,学生还从家里带来上百本自己的藏书放供同学自由借阅。为了更好的保管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我们还成立了“班级图书管委会”,确保图书借阅的正常运转。   二、做好摘抄笔记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每个学生的“采蜜本”“诵读本”已初具规模,能做到及时摘录,并运用到作文当中,还能做到图文并茂,从孩子们的日记本中发现运用了好多书上及课外书上的优美词句,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使文章大增其色,*重要的一点是有许多孩子原来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现在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是那么讨厌写作文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正是由于平时的积累,内化,才一步步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安排读书时间   为了让读书活动有序开展,我认真制订了“书香班级”的读书时间。每天每节课课前三分钟为班级集体诵诵的时间,让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歌及《弟子规》。每周的阅读课上请一至两名同学上台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摘读其中的优美字段或读书的心得。中午两点半到三点这一段时间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为了让孩子在家也有个看书、读书的环境和氛围,在家长会上我与家长共商创建书香家庭的相关事宜。部分家长能积极为孩子购买图书,周末带孩子去书店看书,经常读书读报以做好孩子的榜样,有个别家长还能和孩子共看一本书,共同谈读后的感想和体会,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班每月举行一次围绕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生踊跃参加。如:举行“我爱读书”手抄报比赛,开展成语接龙,“小故事大道理”—讲寓言故事比赛、阅读红色书籍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六、取得的成绩   我班开展读书活动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知识面也扩大了。并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写出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读书心得与读后感。如周雨馨、袁媛等同学在学校开展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并在学校的网站上发表他们的读书作品。   让阅读课外书籍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让每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     【篇二】关于读书主题活动的总结范文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展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读书伴我成长”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个性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在校园内再一次掀起“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热潮。现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演讲比赛于10月9日下午在高中楼四楼大会议室举行,本次比赛分为两组举行,一组是初一年级组,一组是初二年级组。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每位选手都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尽自己的努力去参加本次的比赛,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初一年级的比赛中238班的杨静萱、237班的秦雪儿、233班的史东浩同学以突出的表现分别夺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初二年级223班的庞博同学更是以平凡而生动的文章和富有感情的演讲夺得了在场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一等奖,220班刘锦璐、222班连智博两为同学分别获得二等奖。   在演讲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的演讲稿主题鲜明,思想积极上进,演讲过程中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气、语调适当,表达流畅,衣着得体,精神面貌较好,能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胆子较小,站到讲台前就忘了演讲的内容,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仍需加强。   总之,通过此次演讲演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使得一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校园读书氛围更加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读书的好习惯会一直持续下去,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篇三】关于读书主题活动的总结范文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应当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读书活动,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本学期在年级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现将本学习我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努力创造适应学生阅读的条件,营造读书氛围   首先三年级组各班结合书香校园的布置,在教室内张贴了“书海拾贝”等标识语,以“读书”为主题办了手抄报展示。同学们畅游书海,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每个班级设置了图书角,让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   2、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自己的做人标准,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实践,更能让学生学有楷模,目标明确。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作为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我组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而且在认真阅读的同时,还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3、充分利用阅读课   每周设有1课时的阅读课,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指导学生有效、合理的完成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制作读书笔记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开展多种读书比赛   结合开学初的读书活动计划,我组分别在开展手抄报活动和讲故事比赛,各班利用每天课间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学生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评比的是一名同学,但通过长时间的读书,学生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本学期,我年级组与优学派电子书包合作,组织开展了“浸润书海,品味书香电子书包高效阅读大赛”,各个班级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最后进入决赛。决赛中,选手们各个认真阅读,从选手的阅读速度以及正确率来看,充分证明合理有效地阅读适时的提高了孩子的阅读效果。   我组以后还将尽可能多的学生尽情得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逐步学会自学,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2023-09-12 20:37:321

生物能源有哪些

摘要:生物能源既不同于常规的矿物能源,又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生物能源有哪些?生物质能源的种类您了解多少呢?生物质具体的种类很多,植物类中最主要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秆、豆秆、棉花秆、谷壳等)、杂草、藻类等。非植物类中主要有动物粪便、动物尸体、废水中的有机成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生物能源有哪些生物质能源的种类一、森林能源生物能源有哪些生物质能源的种类森林能源是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薪材,也包括森林工业的一些残留物等。森林能源在我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前后全国农村消费森林能源约1亿吨标煤,占农村能源总消费量的30%以上,而在丘陵、山区、林区,农村生活用能的50%以上靠森林能源。薪材来源于树木生长过程中修剪的枝杈,木材加工的边角余料,以及专门提供薪材的薪炭林。1979年全国合理提供薪材量8885万吨,实际消耗量18100万吨,薪材过樵1倍以上;1995年合理可提供森林能源14322.9万吨,其中薪炭林可供薪材2000万吨以上,全国农村消耗21339万吨,供需缺口约7000万吨。二、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我国农村的传统燃料。秸秆资源与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根据199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为6.04亿吨,其中造肥还田及其收集损失约占15%,剩余5.134亿吨。可获得的农作物秸秆5.134亿吨除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之外,其余大部分还可作为农户炊事、取暖燃料,目前全国农村作为能源的秸秆消费量约2.862亿吨,但大多处于低效利用方式即直接在柴灶上燃烧,其转换效率仅为10%一20%左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地区差异正在逐步扩大,农村生活用能中商品能源的比例正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事实上,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商品能源获得的难易程度都能成为他们转向使用商品能源的契机与动力。在较为接近商品能源产区的农村地区或富裕的农村地区,商品能源(如煤、液化石油气等)已成为其主要的炊事用能。以传统方式利用的秸秆首先成为被替代的对象,致使被弃于地头田间直接燃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大,许多地区废弃秸秆量已占总秸秆量的60%以上,既危害环境,又浪费资源。因此,加快秸秆的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虹达机械专业生产颗粒机,木屑颗粒等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设备,同时我们还大量销售杨木木屑和玉米秸秆颗粒燃料。三、禽畜粪便禽畜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除在牧区有少量的直接燃烧外,禽畜粪便主要是作为沼气的发酵原料。中国主要的禽畜是鸡、猪和牛,根据这些禽畜品种、体重、粪便排泄量等因素,可以估算出粪便资源量。根据计算,目前我国禽畜粪便资源总量约8.5亿吨,折合7840多万吨标煤,其中牛粪5.78亿吨,4890万吨标煤,猪粪2.59亿吨,2230万吨标煤,鸡粪0.14亿吨,717万吨标煤。在粪便资源中,大中型养殖场的粪便是更便于集中开发、规模化利用的。我国目前大中型牛、猪、鸡场约6000多家,每天排出粪尿及冲洗污水80多万吨,全国每年粪便污水资源量1.6亿吨,折合1157.5万吨标煤。四、生活垃圾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1991和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为5.88亿吨和6.45亿吨,同期城镇生活垃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5年中国城市总数达640座,垃圾清运量10750万吨。城镇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所构成的混合物,成分比较复杂,其构成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城市建设、绿化面积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中国大城市的垃圾构成已呈现向现代化城市过渡的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接近1/3甚至更高;二是食品类废弃物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易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目前中国城镇垃圾热值在4.18兆焦/千克(1000千卡/千克)左右。
2023-09-12 20:37:321

如何设计网站啊,步骤有什么?

做网站的六个步骤一、注册域名我们都知道,网站都是由对应的站点域名来访问的,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网站,那么就需要注册一个,独一无二的域名,这样的话,也符合自己企业的特别,而且更容易能让自己的客户记住并浏览。域名的注册可以去“万网”、“新网”、“爱名网”、“西部数码”等域名注册商的官方网站去注册。域名注册须知:域名可以包含英文字母(a-z,不区分大小写)、数字(0-9)。1、首先准备申请域名的材料:身份证正反两面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这些材料是用于域名注册成功后需要进行的身份认证,国内现在实行域名认证,全部需要提供身份认证的。2、查询域名是否被注册:域名注册商的官方网站注册一个自己喜欢的用户名,在域名查询处进行域名的查询,如果页面显示“未注册”,那就是证明,这个域名可以被使用人注册,如果显示“已注册”,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换一个其他域名了。因为域名都是独一无二的。3、开始正式申请注册确认域名为可申请的情况下,点击提交注册,并进行缴纳域名的年费(一般为55元/年)。申请成功后解析域名:域名注册成功后,就可以通过域名管理后台进行DNS、设置解析记录等操作了。二、购买服务器/主机空间网站是存放在服务器/域名空间里面的,就像是一个水杯,网站的HTML页面文件相当于是水,好比如一个容器里面放入了东西,服务器/主机空间也可以在服务器商处进行购买。1、网站服务器空间大小选择:常见的服务器网站空间大小为200M左右,这种大小的网站空间足够应对普通企业网站,小编建议初期建站时选择这类。2、确认服务器费用以及购买:确认好服务器之后进行购买,随即就可以在后台管理该主机空间了,后台会显示该网站空间的“FTP连接地址”、“数据库地址”、“服务器的IP地址”等信息。三、网站域名的备案在国内所有的域名都是需要备案的,备案的类型有“企业备案”、“个人备案”两种,企业备案的申请材料有“营业执照照片”、“法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单”三份,个人备案则只需要“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网站备案申请表”。四、网站程序的上传通过FTP上传软件,连接我们刚才购买的服务器,将我们网站的HTML页面文件全部上传到该服务器,然后进行安装我们的网站程序,如果是全部是“静态页面”请跳过安装这个步骤。五、网站域名的解析通过第一个步骤,我们注册好了网站域名,通过第二个步骤,我们购买了网站所需要的主机空间服务器,通过第三个步骤,我们上传了网站HTML页面文件,接下来我们则需要进行域名的一个解析记录,域名解析到哪里呢?答:“域名解析到服务器”。1、域名解析:通过域名后台管理,找到域名解析,然后找到解析记录的对应编辑栏。2、开始解析:域名解析的常见主机记录分别为“@(顶级域名)”、“*(泛解析)”、“www(国际标准)”、只需要将服务器IP对应输入在记录值里面,然后进行解析“@(顶级域名)”与“www(国际标准)”即可,“*(泛解析)”我们并不经常使用到,所有的解析记录类型为“A(将域名指向一个IPV4地址)”。六、查看网站是否可以正常访问解析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网站是否能访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不能正常访问,那么我们需要进行检查解析,检查解析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错误,很多人都是在解析上面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如果网站可以正常访问,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掌握了做一个网站该有的流程。
2023-09-12 20:37:311

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范围

法律分析:对行政机关的委任立法行为进行监督;对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行政机关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2023-09-12 20:37:271

爱克痰化痰素说明书

【产品名称】 爱克痰化痰素【产品作用】 增强免疫力,肺弱儿童,多痰长者;鼻敏感,肺病支气管炎,哮喘,伤风,感冒,痰咳患者.【规格包装】 20Sachets/包of 3g/克所属类别 中药产品 > 其他中药产品产品说明书 爱克痰化痰素---呼吸粘液溶解剂(鲜橙味)由於Acetylcysteine 具有SH基簇, 能与黏液蛋白之disulfide联链产生化学交替作用, 而促使黏液或脓性黏液溶化成为稀薄液体使之易於咳出而间接地具有镇咳作用, 同时尚具有促进黏膜之再生作用。另方面, 经许多临床实验证实, Acetylcysteine 仍具有抗炎作用, 是由於减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及对於发炎过程直接产生抑制作用主治:降低痰涎的黏度,利用痰涎的液化,使其容易吐出.舒缓各种以浓稠的粘液分泌物过多的上呼吸系统毛病。包括伤风 流行感冒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和支气管扩张。适用人士:希望增强免疫力;在空气污浊环境生活;增强肺部健康;经常患伤风感冒;吸烟;气管,肺弱儿童,多痰长者;鼻敏感,肺病支气管炎,哮喘,伤风,感冒或痰咳患者.使用方法:将一包爱克痰化痰素溶于一杯清水(250毫升)中搅拌至药粉完全溶解即可服用。成人,7岁以上: 每日3次,每次一包;2岁以上 6岁或以下: 每次一包 每日2次。 注意事项:1. 一般的注意 : 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时应小心观察,若有自然喀出困难之场合,应行机械的吸引与体位变换等适当之处置。 2. 慎重投与 :  A: 支气管气喘、呼吸机能不全之患者( 支气管痉挛所引起,若 认为有异常时,应中止使用,并作支气管扩张剂投与等适切 之处置。)  B: 高龄者。 3. 本品极易吸湿,请置於乾燥处所,於 15 ~ 30℃ 下存放。香港药物注册号HKP-56201 制造厂:健乔信元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Sachets/包of 3g/克
2023-09-12 20:37:271

什么是二维动画

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区别:定义不同、特点不同、就业方向不同1、定义不同二维动画:二维画面是平面上的画面。纸张、照片或计算机屏幕显示,无论画面的立体感有多强,终究只是在二维空间上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效果。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新兴技术。是利用电脑软件或是视频等工具将三维物体运动的原理、过程等清晰简洁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常用工具有3DMAX、AUTOCAD、MAYA等。2、特点不同二维动画:传统的二维动画是由水彩颜料画到赛璐璐片上,再由摄影机逐张拍摄记录而连贯起来的画面,计算机时代的来临,让二维动画得以升华,可将事先手工制作的原动画逐帧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帮助完成绘线上色的工作,并且由计算机控制完成纪录工作。三维动画:可以从全方面地展示产品功能特性。动态画面可吸引人们的眼球。修改时,不用全部换点,可修改某一个部分。可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存在的画面。使用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成本。3、就业方向不同二维动画:各类Flash动画公司、工作室、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电台等。学好二维动画的技法和相关软件,在动画公司里能担任原画动画设计师、场景设计、人物设计、插画绘制、动画修型、人物上色、后期制作等工作。三维动画: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影视后期公司、各类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业从事影视特效工作。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各类事业单位从事影片特效、影片剪辑等工作。影视公司,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从事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制作等工作。电视台栏目制作人员。建筑咨询类公司从事建筑效果图,建筑动画的制作。
2023-09-12 20:37:271

教一下我,代数式,整式和整式的加减如何运算

额,这是?????
2023-09-12 20:37:263

党建包括哪些内容

人流动向、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互动、党员活动室衔接。
2023-09-12 20:37:263

学校暑假读书活动总结

  学校2017暑假读书活动总结【1】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我们前进小学一直扎扎实实地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特别是在暑假期间。下面把暑期学生的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因为校舍加固,学校提前放暑假,当我们接到通知的时候学生已经离校了。为了保证读书的面,大队部给三到五年级的班主任短信通知,并通过校讯通这个平台对同学们进行了动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我们不规定读书的范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主选择。阅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就在书店里阅读,有的同学在网上阅读,有的同学把书买回家阅读。   暑期归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交上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写下了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通过读书,在书海中汲取知识,在书海中收获快乐,在书海中茁壮成长。   学校2017暑假读书活动总结【2】   对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校抓住契机,在暑假放假放松的时间,布置老师读书,根据李校长的教育理念,以“打造书香校园,造就有思想的教师”为目标的暑假教师读书活动在我校教师队伍中迅速如火如荼地展开,老师们以炎炎酷暑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   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在上学期期末将近放假时,成立校长图书室,学校拨出三万多元购买教育教学和其它各类书籍,如《坚守讲台》、《做幸福的教师》、《青少年咨询和指导策略》等,教师人手至少两本教育专著,交流阅读,并要求写好两篇、共不少于两千字的读书感悟。在暑假中,学校借书、读书活动蔚然成风。老师们师尽情享受阅读,放假不放书,人人努力求知成为学习型教师。8月29日,学校将教师的读书感悟收集上来统一检查并集中反馈,从教师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来看,教师学得定神,学得扎实,能从书籍中汲取能量,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学术著作和专业书籍成为教师的教科书,书香校园的.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检查读书感悟,发现有以下优点:   1、阅读范围广。大多数老师读了要求必读的教育专著,另外还有很多老师涉猎其它书籍,如文学、历史、自然科学、哲学等有益健康的书籍。   2、书写认真,大多数老师用正楷或行楷字书写,条理工整清晰,有的老师书写美观,文情并茂,如崔涛老师、郑爱华老师、马秀婷老师、陈夫华老师、庄永红老师、韩永老师等。   3、字数充足。大多数老师的读后感超过两篇,一些老师写了10篇以上,如崔涛老师、马秀婷老师。   但也有不足:   1、一些老师写的只是摘要,没有读书感悟。   2、有少数老师书写潦草,无从辨认。   3、有的老师假期没写,是临时补写的。   经领导审核,获本次读书活动一等奖的老师有:崔涛 马秀婷。   获本次读书活动二等奖的老师有:郑爱华 庄永红 韩永 陈夫华 靳西栋 赵新 李玉亮 马艳 王为真   获本次读书活动三等奖的老师有:阚周玉 宋维维 商玉 张萍 邵翠 马士娥 黄汝军 马灿芳 黄颖   读书思考,丰厚人生,我校的教师读书活动,将对每位老师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此项活动,新学期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我校将继续为让教师读好书、多读书创造最佳环境,以图书室为阵地,为老师们的精神成长提供加油站。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个师生继续投入极大地热情。在全校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我校校风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书香溢满校园。   学校2017暑假读书活动总结【3】   读书,大而言之是一件利国利民之好事,小而言之是让自己终身受益之利事,也因此我们一贯倡导“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我们语文老师也一直坚持把读书活动进行到底。假期是读书的最佳时期,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情况是这样——   我们做到了四统一:统一本的大小,规格(16开,不少于40页),统一读书的篇目(分年级),统一书写的内容,格式(说文解字,精彩集锦,品味赏析,感悟提升),统一检查的时间、学生完成的数量(每次返校检查,不少于15篇,开学后老师统一筛选)。   我们及时做好了前期的指导工作:老师通过读例文,引导学生去辨析何谓精彩,引领学生一起去品读欣赏,为学生的集锦找准了方向。感悟提升是积累的难点,如何引领学生去感悟?我们教给学生针对原文结合自己的经验体验对文章中心、主题去把握、认识、评价,进而提升自己,学会做人做事。这样的引领训练,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欣赏一篇美文,怎样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扫除了自己回家读书积累的障碍。   我们坚持做好了过程的监督指导工作:开学后,我们及时把学生的读书笔记本收上来,检查批阅,对不够理想的给出修改建议,让其不断完善;对不好的,让其学习优秀的。新学期的读书笔记本,老师全程跟踪,对于不符合要求,单独指导,教给方法,让其读书更有实效,更具意义。好的及时表扬,传阅,让榜样的力量促动学生读书的良好愿望。我们还举行读书漂流活动,有好书,同学间交流分享,让读书氛围更加浓郁。   展评活动:我们实行师生共同欣赏,一起推荐的方法,初选出班级上比较优秀的读书笔记,然后全体语文老师一起筛选出优秀的,摆出展评,最后组织全校学生参观学习。学校还大力支持,对优胜者大会通报表扬,还颁发奖品,以资鼓励,让读书之风盛行。   学生的实际表现与老师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遗憾,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此次展评每班的入围人数只有四分之一,优秀者仅为十分之一,人数不及我们所愿,尤其是学生的书写,离我们参观的优秀学校的学生书写水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这是我们要关注的训练重点。此外学生在“感悟提升”的版块表现欠佳,或是抄书中的点评,或是一句或是两三行的言不由衷的评论,这样就失去了读书的真正用意,我们要想法用兴趣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慢慢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沉入到文字中去,用心去读,用情去品,不要错过这些美文佳作的文字熏陶,精神润泽。用坚持去训练学生的书写,利用好中午的练字时间,发挥好老师教会学生,学生指导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023-09-12 20:37:241

国画笔墨技法

国画笔墨技法有:1、蘸墨也称撮墨,或蘸笔。就是在下笔之前,先用清水将笔毛浸透,背去一部水分,然后蘸浓墨少许,调配成淡墨,再用笔锋蘸少许浓墨,在色碟中略事轻转,迅即在纸上落笔。如用偏锋拓涂,则块面先浓后淡;如用中锋勾线,则线形两边浓、中间淡。反之,笔身含浓墨,笔锋蘸清水轻转,迅即落笔,则块面先淡后浓,线形两边淡,中间浓。有时在浓墨的笔腹点入清水,迅即落笔,也可取得同样效果。这种蘸墨、蘸水或点水法,在水墨写意花鸟画中应用广泛。2、破墨所谓“破”,就是淡上加浓,浓上加淡,以破开单纯的墨色,有效地突出物象的特征。“浓破淡”, 就是先涂淡墨,候半干时,在淡墨上加涂浓墨,使其半渗半化,溶为一体。如淡墨拓叶,浓墨勾勒;淡墨皴干,浓墨点苔等。3、积墨也称“斡染”或“积染”。就是用淡墨一层一层地积叠,逐步加深墨色强度的方法。由于水墨在表现物象上的不同需要,有的一次就可染成,有的却须要多次积墨才能见厚。有的干后再加,有的却须要乘湿或半干时加上。如点簇荷叶,斡染松针、石纹、草丛等,都常采用这种积墨法。国画笔墨特点:中国画之奥妙在于以笔墨来表现作品思想情感,体现以线为主的基本特点。因为中国画的线具有丰富的变化和高度的形式美。笔和墨的关系十分密切,墨以笔出,笔以墨显,笔取其气、墨取其韵。而用墨的关键又在于用水。国画所讲的苍润其实讲的就是笔墨,苍指的是笔,润指的是墨(即是用水),只苍不润而失韵,只润不苍而失笔,因此浓、淡、枯、湿、变化由墨而出;轻、重、缓、急、刚、柔、实,由笔而生。
2023-09-12 20:3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