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2023-10-08 17:20:34
共1条回复
蓓蓓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15÷3×5

  =5×5

  =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同学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和复名数改写说的方法,巩固已学过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思路,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提高计算能力。

  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更加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方法;及其解题的关键和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1、名数的改写

  3.2吨=()千克

  5厘米=()米

  3吨50千克=()吨

  3.5吨=()吨()千克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2、做期初复习第7题。

  三、复习解方程和混合运算

  1、做期初复习第8题。

  2、做期初复习第9题。

  提问:按照运算顺序,这里的4道题要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四、复习应用题

  1、做期初复习第10题。

  提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比较恰当?为什么?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你能列方程解答吗?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做期初复习第11、12题。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做,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五、作业

  期初复习第9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78÷26×1425×(68÷17)

  1、先说一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它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C、讲授新课: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例10:1.75×(24.42÷3.7)

  1、有括号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教师小结:通过小数乘除混合训练,你觉得与整数混合运算比较感觉怎样?

  D、巩固练习:

  4.8÷0.4×64.8÷(0.4×6)

  1、先让学生先试算,教师巡视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让学生根据算式,编成两道文字题。

  E、课堂小结:

  1、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F、强化练习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业:

  P-38第二题和第三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5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17÷0.7

  0.4÷0.015.3+6.75.4-3.6-1.4

  30×0.0115÷1.5

  12.9-8.57.2×0.4+2.8×1.4

  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投影出示: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6.2加上4.2除以2的商,再减去1.5,差是多少?

  (2)6.2加上4.2的和除以2,再减去1.5,差是多少?

  (3)6.2与4.2的和除以2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4)6.2减去4.2与2的和,再乘以1.5,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口答:练习十一第6题中每小题的运算顺序。

  [69-(4.74+5.16)×6]÷1.2

  [3.5+15-9.8÷0.8]×1.6

  2.分析练习十一第8题的数量关系。

  3.练习十一第9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6.1)]×1.5=14.7

  [-13.6]=14.7÷1.5

  -13.6=9.8

  =23.4

  生试做第二小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一第6、9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一7、8、10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得运算顺序。

  2、学会四则混合运算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

  二、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得运算顺序。

  难点: 学会四则混合运算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卡片)

  0.8×0.5

  1.2×0.7

  0.8÷0.02

  1.5÷0.3

  1、以开火车形式报得数。

  B、直接写出得数。

  P-74第一题。

  1、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

  2、学生以报得数形式校对。

  C、四则混合运算:

  P-74第二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3、校对。错的订正。

  D、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运算:

  P-75第三题。

  1、前后四个同学讨论,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运算?

  2、学生独立思考解题。

  3、抽四名学生板演,校对。

  E、文字题:

  1、学生理解“除”“除以”被……除”和“去除”的含义?

  2、学生相互讨论上面这些词的含义?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校对,错的说明原因。

  F、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又有什么地方得到了补充?

  G、布置作业:

  《作业本》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相关推荐

什么叫四则混合运算?四则又指的是什么?

加减乘除
2023-09-13 10:22:505

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哪四则?

答: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加法、乘法、除法、减法,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023-09-13 10:23:212

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哪四则?

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加、减丶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2023-09-13 10:23:383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怎么列式?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表示方法1、脱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2、横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
2023-09-13 10:23:461

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口诀是什么?

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
2023-09-13 10:24:052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

四则混合运算口诀:混合运算讲顺序,一级运算是加减,二级运算是乘除,同级见面按顺序,从左到右脱式算,次序千万不能乱,加减乘除都来见,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具有优先权,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包括有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算式运算。四则指的是:加、减、乘、除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表示方法:1、脱式计算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2、横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
2023-09-13 10:24:24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
2023-09-13 10:24:488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运算的顺序如下:1、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有-,先算×。2、算出乘法后,再算减法。3、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里的+,最后再算-。5、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扩展资料减法运算性质介绍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例如:134-(34+63)=134-34-63=37。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例如:100一(32—15)=100—32+15=68+15=83。3、几个数的和减去一个数,可以选其中任一个加数减去这个数,再同其余的加数相加。例如:(35+17+29)-25=35-25+17+29=56。4、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减数相加的和。例如:276-115-85=276-(115+85)=76。
2023-09-13 10:26:282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口溜(好记得) 紧急

呵呵,挺好啊
2023-09-13 10:26:462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快!

哪种??四则运算??
2023-09-13 10:27:082

四则运算怎么算?

4÷[﹙3-2﹚÷6],﹙6×3﹚+﹙4+2﹚,[﹙4÷2﹚+6]×3,2+[﹙3×6﹚+4],4×[﹙6÷2﹚+3]4÷[﹙3-2﹚÷6],先算括号内的最终结果是4乘6=24,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则运算,涉及到分数。﹙6×3﹚+﹙4+2﹚,先算括号内的,得到18+6=24,这是简单的四则运算,涉及到乘法加法。[﹙4÷2﹚+6]×3,先算括号内的,这里有没有小括号意义不大,最后结果为8乘3=24,四则运算。2+[﹙3×6﹚+4],先算乘法,得到18,然后再算中括号内的加法得到22,最后结果24,四则运算。4×[﹙6÷2﹚+3],先算除法,得到3,再算中括号内的加法,得到6,最后算乘法,最后结果24,四则运算。扩展资料:综合算式(四则运算)应当注意的地方: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数,2+1的得数再减1。2.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有,先算二级运算3.如果一级,二级,三级运算(即乘方、开方和对数运算)同时有,先算三级运算再算其他两级。4.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不管它是什么级的,都要先算)。5.在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三级,然后到二级、一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则运算
2023-09-13 10:27:262

小学四年级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扩展资料:四则运算基础: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个Jm数的运算。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1)一个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一个数乘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3)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则混合运算
2023-09-13 10:27:582

50道四则混合运算

你是仙林的吧
2023-09-13 10:28:093

急求100道四则混合运算题(有答案)

1)3643-74+6357-76=9850(2)39×24+39×46+39×30=3900(3)108×35=3780(4)345×98=33810(5)25×64×125×5=1000000(6)8500÷25=340(7)94×73+27×94=9400(8)125×79=9875(9)1.2×99=118.8(10)9÷0.25=36(11)4.7×5.9+5.2×4.7-4.7×0.1=51.7(12)3.6×2.4+36×0.76=36(13)(3.25×7+3.25)×0.125=3.25(14)37.5÷8÷1.25=3.75(15)1.11-8.5×(7.1-0.11)×0=1.11(16)17/18-11/27-5/18-7/27=0(17)9/10+5/6+9/10-5/6=1.8(18)1.3+1/4-1/2+1/4-0.2÷4=1.25(19)12.5×88=1100(20)4.8÷(1.6×0.2)=15(21)3.2×0.25×1.25=(22)1/3+1/6+1/9+1/18=(23)(3/11+0.87+0.23-3/11)÷0.03=(24)0.5×[3/4-(7/16-0.25)]=9/32(25)1999+999×999=1000000(26)12.75-(3/8+3/4)=93/8(27)(1.2+0.25)×3×4=17.4(28)0.375×101-37.5=3/8(29)7.2×1000÷125=57.6(30)53/6+37/4-23/6=14.25(31)10-(1/2+1/10)=9.4(32)24700-5278÷26×108=2776(33)3-5/13-8/13=2(34)532.7-2.47=530.23(35)0.084×7.5=0.63(36)913.5÷0.29=3150(37)6.55×3.45=9039/400(38)124÷3.1=40(39)0.1435÷1.5=287/3000(40)275+2254÷5-100=625.8(41)4÷(1÷0.4)=1.6(42)1÷0.2+(2-0.7)×5=11.5(43)9×3-1.7+13.4=38.7(44)22-0.8÷2=21.6(45)4×(12.6-9)+8=22.4(46)22.2-4.8+3.2-12=8.6(47)0.3×5+3-4.5=0(48)2x1.5x0.8=2.4(49)0.8x6+16=20.8(50)1+0.2x1.6=4.2(51)1.5+0.9×3.6=4.74(52)3/4÷0.75+3=4(53)2.8×4.5+72×0.5=48.6(54)0.6x0.1x2=0.12(55)280+720=1000(56)1076-86=990(57)32×0.25=8(58)1/3+1/5=8/15(59)3005=900(60)0.1÷1%=10(61)3.14×7=21.98(62)2/5-1/4=0.15(63)6300÷70=90(64)45×3/15=9(65)1/7-1/9=2/63(66)36-4/9=320/9(67)45-0.5=44.5(68)5/6-1/6=2/3(69)2/5+1/2=0.9(70)3/4+1/6=11/12(71)2x2/5+27/5=6.2(72)24x1.2-4=24.8(73)6.5+2x16.5=39.5(74)8.1÷27×3=0.9(75)1-2/5-17/50=13/50(76)4/7-2/5=6/35(77)264+318-8280÷69 =462(78)5/6-1/4+2/3=5/4(79)11/28+(5/14+3/7)=33/28(80)7-(3/4-2/5)=133/20(81)285+(3000-372)÷36 =358(82)796-5040÷(630÷7)=740(83)3168-7828÷38+504 =-100656(84)1406+735×9÷45 =1553(85)14.6-(4.6+7.2)=14/5(86)1-1/2-1/3-1/6=0(87)3/10-7/30+4/10=7/15(88)999×85+854×(6.5÷1.3)=89185(89)1.5-0.05×(1.5-1.5)=3/2(90)9/10-(1/6+3/5)=2/15(91)4/3-(2/5+3/10)=19/30(92)2/5+1/3+3/5=4/3(93)20-(5.35+0.15)+6.3=104/5(94)1/2-(3/4-3/8)=1/8(95)7/8-5/12+1/6=5/8(96)(174+209)×26- 9000 =958(97)814-(278+322)÷15=774(98)2/5+3/5+3/7-3/9=23/21(99)5/6+5/12=5/4(100)1-(8/13+5/13)=0
2023-09-13 10:28:201

小学简单四则混合运算题

个反反复复
2023-09-13 10:28:412

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答: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和除法,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所以如果乘法在前面,除法在后面。那么应该先做乘法,再做除法;如果是除法在前面,乘法在后面。那么就应该先做除法,后做乘法。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就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由此直接判断即可。扩展资料:综合运算法则: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数,2+1的得数再减1。2.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有,先算二级运算3.如果一级,二级,三级运算(即乘方、开方和对数运算)同时有,先算三级运算再算其他两级。4.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不管它是什么级的,都要先算)。5.在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三级,然后到二级、一级。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四则运算
2023-09-13 10:28:561

四则运算除法是怎么算的

【计算方法】主要掌握的是记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乘除法连继计算时中,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遇到括号,要首先计算括号内部。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小数点是否点对地方,有无遗漏。四则运算顺序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一至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3)含括号运算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 ;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两边拉,中间加。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或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或减法,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2023-09-13 10:29:04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顺序是怎样的

你们先开始吧。
2023-09-13 10:29:2210

四则混合运算题有哪些?

这就是,慢慢做吧
2023-09-13 10:30:01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是什么?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如下: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运算性质加法运算性质: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得到: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例如:34+72+66+28=(34+66)+(72+28)=200。减法运算性质: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例如:134-(34+63)=134-34-63=37。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例如:100一(32—15)=100—32+15=68+15=83。乘法运算性质:①几个数的积乘一个数,可以让积里的任意一个因数乘这个数,再和其他数相乘。例如:(25×3 × 9)×4=25×4×3×9=2700。②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让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例如: (137-125)×8=137×8-125×8=96。除法运算性质:①若某数除以(或乘)一个数,又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则这个数不变。例如:68÷17×17=68(或68×17÷17=68)。②一个数除以几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例如:320÷(2×5×8)=320÷2÷5÷8=4。
2023-09-13 10:30:17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是什么?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如下: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分数乘法运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2、分数乘分数时,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3、分数乘小数时,可以把分数化为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023-09-13 10:30:481

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56 + 144 ÷12 × 27 =380 486 - 408 ÷ 24 + 70×16=1589 19 ×(935-875÷ 25)=17100 80+(146-46×3)=88 52×15-5×52=520  8 -0.8 ÷5 + 0.24 ×9=10 89×99+89=890 44×12-88=440 89×32+89×68=8900 75+360÷(20-5)=99 1880-(59+21)×12=920 87×52+87×48=8700 6.81-4.4+5.19=7.6 65+320÷(20-15)=129860-(48+12)×12=14025×(40+4)=1100
2023-09-13 10:31:083

四则混合运算

k
2023-09-13 10:31:372

乘除法混合运算是什么?

乘除法混合运算规则包括先算前面的;加法和乘法在一起先算乘法。加减法为一级,乘除法为二级。同级时按顺序,如果混合先算二级。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乘法与除法属于同一级运算,在乘除混合运算时,顺序是从左到右来进行计算的,比如乘法在前先算乘法,除法在前先算除法,如果有括号,还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5、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2023-09-13 10:31:471

小学四则混合运算

12*2+12*7+12=
2023-09-13 10:32:154

2023-09-13 10:32:351

什么叫四则混合运算?四则又指的是什么?

四则指的是加减乘除,就是在一个运算式子中,同时有加减乘除这四个符合出现的的运算。比如100+2-31×12÷4这个式子就出现了四个运算符号.
2023-09-13 10:33:031

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一、中括号简介1、“[ ]”叫做中括号,又称方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使用小括号后还需再次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加上中括号。2、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注意:中括号一定要和小括号共同存在于一个算式里,而且中括号里面必须有小括号。二、书写格式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小括号里面的算完以后,中括号依然要保留。中括号里面算完之后,才能去掉中括号。三、常见考题1、脱式计算(一定要注意书写的格式)。2、讲清运算的顺序。3、根据分步的算式或者图片写出综合算式。4、利用倒推法找出算式中未知的数。5、列式计算。四、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023-09-13 10:33:131

四则混合运算怎么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表示方法1、脱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2、横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
2023-09-13 10:33:511

四则混合运算是什么,混合运算是什么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有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要是有次方,先算次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2023-09-13 10:34:102

混合运算法则口诀是什么?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如下: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2023-09-13 10:34:55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快!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7、连除定律: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扩展资料: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则混合运算
2023-09-13 10:35:111

四则混合运算

已经有人写了,我懒得写
2023-09-13 10:35:235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先乘除,后加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具体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2023-09-13 10:35:57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

四则混合运算口诀:混合运算讲顺序,一级运算是加减,二级运算是乘除,同级见面按顺序,从左到右脱式算,次序千万不能乱,加减乘除都来见,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具有优先权,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包括有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算式运算。四则指的是:加、减、乘、除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表示方法:1、脱式计算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2、横式计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
2023-09-13 10:36:321

四则混合运算怎么算?

一步就是2个数做四则运算,二步就是3个数做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四则运算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2023-09-13 10:36:531

四则混合运算怎样进行验算?

分别如下:1、加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2、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3、减法用加减混合验算,例如54-18=36,验算36+20-2=56-2=54。4、加法用加减混合验算,例如79+89=168,验算168-90+1=78+1=79。混合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2023-09-13 10:37:061

整数混合运算法则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的法则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虽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整数乘法的法则:①先把乘数和被乘数的数位对齐。②从乘数的个位起分别依次乘被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用哪一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乘数位对齐。③最后把几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小数乘法法则:前面的步骤与整数乘法的完全相同,最后看被乘数、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开始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整数除法法则: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一位。②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④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小数除法法则: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相同。分数乘法法则:两个或多个分数相乘,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用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023-09-13 10:37:247

四则混合运算定律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①(a+b)×c=a×c+b×c;a×c+b×c=(a+b)×c; ②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2023-09-13 10:38:201

给我出20道四则混合运算,六年级上的

2023-09-13 10:38:312

四则运算有几步?

四则运算是在梯等式中需要掌握的方法,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一至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3)含括号运算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 ;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两边拉,中间加。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或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或减法,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2023-09-13 10:39:10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1 计算 3.17+2.74+4.7+5.29+0.26+6.3+5.83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小数连加计算题,如果从左往右依次相加比较麻烦,观察发现:算式中3.17+5.83、2.74+0.26、6.3+4.7的和都可以凑成整数。因此我们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原式=(3.17+5.83)+(2.74+0.26)+(6.3+4.7)+5.29 =9+3+11+5.29 =28.29 【边学边练】 计算 6.11+9.22+8.33+7.44+5.55+4.56+3.67+2.78+1.89 例2 计算下面各题: (1)9.26-4.38-2.62 (2)9.26-(4.38+2.26) (3)9.26-(4.38-2.74) 分析与解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根据数据的特征,通过添括号和去括号,满足“凑整”的要求,使计算简便。 (1)原式=9.26-(4.38+2.62)=9.26-7=2.26 (2)原式= 9.26-2.26-4.38=7-4.38=2.62 (3)原式= (9.26+2.74)-4.38=12-4.38=7.62 【边学边练】计算 (1)4.75-9.64+8.25-1.36 (2)14.529+(2.471-3) (3)38.68-(4.7-2.32) (4)7.93+(2.8-1.93) 例3 计算下面各题 (1)8×25×1.25×0.04 (2)36÷12.5 (3)0.25×1.25×32 分析与解这三道题都是整小数乘除混合计算题,可以利用乘法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进行计算。 (1)原式=(8×1.25)×(0.04×25)=10×1=10 (2)原式=(3600×8)÷(12.5×8)=28800÷100=288 或原式=36×100÷12.5=36×(100÷12.5)=36×8=288 (3)原式=0.25×1.25×(4×8)= (4×0.25)×(1.25×8)=10 【边学边练】计算 (1)64×12.5×0.25×0.05 (2)27÷0.25 (3)12.5×0.76×0.4×8×2.5 例4 计算 0.1+0.2+0.3+……+0.9+0.10+0.11+0.12+……+0.98+0.99 【分析与解】:观察发现,这一串数不是一个等差数列,而是由0.1至0.9和0.10至0.99这两部分组成的,且这两部分各成等差数列。因此可以用分组求和的方法先分别求出这两部分的和,再求出总和。 原式=(0.1+0.9)×9÷2+(0.10+0.99)×90÷2 =4.5+49.05 =53.55 【边学边练】计算 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例5 计算下面各题 (1) 7.24×0.1+5×7.24+4.9×7.24 (2)1.25×67.875+125×6.7875+1.25×53.375 (3)7.5×45+17×2.5 分析与解整数的乘法分配律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题中共有三个积,每个乘积中都有7.24这个因数,因此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原式=7.24×(0.1+5+4.9)=7.24×10=72.4 (2)乍一看,简便特点不明显,,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如果将125×6.7875转化成1.25×678.75(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三个乘积里都有1.25这个因数,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简便了。 原式=1.25×67.875+1.25×678.75+1.25×53.375 =1.25×(67.875+678.75+53.375) =1.25×800 =1000 (3)由于45=17+28,所以可将7.5×45转化为7.5×(17+28),再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原式=7.5×(17+28)+17×2.5=7.5×17+7.5×28+17×2.5 =17×(7.5+2.5)+7.5×4×7=170+210=380 想一想:还可以拆哪一个因数可以使计算简便? 【边学边练】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3.75×7.9+79×61.625 (2)9.99×0.7+1.11×2.7 (3)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 【相关链接】 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待差数列求和公式等等,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简算特点不明显的小数计算要经过合理变形后,才能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而灵活,比如例5中的后两例,变形时提醒两点:(1)变形后要使隐蔽的简算特点暴露出来;(2)形变大小不能变。 【课外拓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4.5 8.23-34.5+2.77 34.5 (2)6.25 0.16+264 0.0625+5.2 6.25+0.625 20 (3)0.035 935+0.035+3 0.035+0.07 61 0.5 (4)19.98 37-199.8 1.9+1998 0.82 (5)1-0.1-0.01-0.001-0.0001-……-0.000000001 【走进赛题】 1、12.5×69+53×3.1+72×3.1(2003年江西省婺源县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2、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003年天津市数学学科竞赛题) 3、0.79×0.46+7.9×0.24+11.4×0.079(2003年首届创新杯初赛试题) 4、7.5×23+31×2.5
2023-09-13 10:39:301

四则混合运算都有哪些?(要有简便算法的)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56 + 144 ÷12 × 27 =380 486 - 408 ÷ 24 + 70×16=1589 19 ×(935-875÷ 25)=17100 80+(146-46×3)=88 52×15-5×52=520  8 -0.8 ÷5 + 0.24 ×9=10 89×99+89=890 44×12-88=440 89×32+89×68=8900 75+360÷(20-5)=99 1880-(59+21)×12=920 87×52+87×48=8700 6.81-4.4+5.19=7.6 65+320÷(20-15)=129860-(48+12)×12=14025×(40+4)=1100
2023-09-13 10:39:521

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角度内容是什么?

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包括有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算式运算。四则指的是:加、减、乘、除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2023-09-13 10:40:021

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2023-09-13 10:40:192

四则混合运算题及答案

牛逼五一人
2023-09-13 10:40:301

混合运算怎样做?

解答: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和除法,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所以如果乘法在前面,除法在后面。那么应该先做乘法,再做除法;如果是除法在前面,乘法在后面。那么就应该先做除法,后做乘法。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就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由此直接判断即可。扩展资料:综合运算法则: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数,2+1的得数再减1。2.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有,先算二级运算3.如果一级,二级,三级运算(即乘方、开方和对数运算)同时有,先算三级运算再算其他两级。4.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不管它是什么级的,都要先算)。5.在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三级,然后到二级、一级。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四则运算
2023-09-13 10:40:39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顺序是怎样的?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
2023-09-13 10:40:513

乘除混合先算乘还是先算除

只有乘除运算,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23-09-13 10:41:167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则运算的意义是把多个数合并计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扩展资料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小 括号 )里面的,再算( 中括号 )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2023-09-13 10:4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