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

【答案】: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是什么

一)指导思想。 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而这一战略,并给予优先发展教育和良好的人感到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丰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培训和身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的工作。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 2。育人 3。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

国家中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体制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统筹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审批省级政府管理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已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点。完善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答案】: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_______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其基本要求

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讲哪几个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指导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公诸于众。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几乎都成为亮点,这些方面不仅理念有了突破,手段也有了力度;一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内的体制改革和更大的工作力度才能统筹解决;对于文字工作已基 本到位的《规划纲要》,重点可能更多地要放到促进其落实的手段上。 亮点带来惊喜 《规划纲要》民意尽显,主要体现在其“迎着问题上”。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落实为育人为本,这种理念上的突破使教育的功能与国家的需要和大众的诉求统一起来,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反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公平和质量为目标的改革创新是手段。必须长期、全面来看教育成效,如果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所谓公平和质量。 理念上的突破与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一脉相承。《规划纲要》目前的内容已是面面俱到,仅从现实需要来看,目前的文本既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给出了答案,又为解决这些问题准备了制度建设方案。这其中,“优先”、“公平”这两个关键词都落到了实处:《规划纲要》具体阐释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使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如何凸显、教育发展自身应首先追求什么有了明确答案。 以社会各界关心的对教育的投入为例。《规划纲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表述教育怎么优先,不再像以往的规划一样笼统地提4%目标:“各项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发展。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09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已过万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6.3%,《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准确的时间目标,并将这种支出的重点领域具体化、项目化,在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扶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等方面都有“花钱清单”。 又如,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2020年前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真正有了公平是作为民生的教育发展之本的意思。而且在战略目标中明确“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基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这种与百姓感受一致的目标更利于让社会各界理解和监督《规划纲要》。 总之,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因为这些理念和措施而成为亮点。尽管这些措施难以一蹴而就,但经年累月,教育事业一定会实现大家期待的发展。 难点仍待攻克 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难点所在。因为多年形成的体制障碍,没有全局渐进的改革是难以攻克的,《规划纲要》见效也非一日、一部门之功。 以公平为例。“促进公平”与国家大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辅相成,公平要以均等化为基础,至少在硬件方面。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在大幅上升,但从教育公平角度考虑,不能不看到类似的投入比例却因为各地基数的差异而使实际的投入力度也存在相当差异。尽管《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强省级统筹,但省与省之间的差距并不比县与县之间的差距好多少。从投入量而言,发达地区可能已经基本够用,在欠发达地区却仍有许多基本条件仍无力达到,这就使“促进公平”落实起来必须有一项制度的完善作为保证——转移支付。 再如行政化管理倾向。目前比较多的说法是: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学校自主权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规划纲要》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专门用“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来叙述。但学校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在一部分领域确有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等问题,比如过多的行政性审批、过多的达标评比等等。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突出的“放权过度、约束不足”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在基本建设、资产处置、收费和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事实上已经到了很难约束的地步,在其他相关领域,学校也有着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带来行为目标异化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事实上已经非常突出。因此,调整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模式绝不是简单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而是要立足教育目标和属性,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这又是此类事业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内部管理,目前学校本身的治理结构则有越来越强的照搬政府的倾向。中国高等学校经历过兼并、扩招这种外延拓展的努力,也经历过学科建设评估考核的尝试,还经历过人事改革、工资改革等绩效激励创新,有些大学还在招引人才、更新换代上费尽脑筋。这些机制使大学的资源和权力越来越集中,而集中就使管理部门、岗位和职位急剧升温,使这些部门、岗位和职位“寻租”机会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还有多少大学老师认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出现数十名大学教授竞聘后勤处长的怪事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规划纲要》已经提出鼓励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决策咨询,帮助学校更好地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但这样的操作只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随着适合学校特点的制度和政策的健全来逐步推进。没有统筹的制度改革,没有力度更大的措施,难点可能依然难。 重点在于落实 《规划纲要》既要体现是一个规划纲要,又要体现它是一个规划,它要作出很多对于目标、措施的具体安排,要从文字变为行动。因此,最重要的是让《规划纲要》有“刚”性。工作部署要见实效,需要体现在工作目标、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上,明确的工作目标、倾斜的资源配置和刚性的绩效考核,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落实相关工作的合力。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在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上有了突破——约束性指标及其关联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通过约束性指标,使得“十五”期间若干不力的工作——如环境保护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有了很大的改进(“十一五”成为我国“七五”以来首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五年计划)。所以,尽管《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非常系统了,但需要加强刚性:落实为较大范围内利用现有统计体系可比较、可考核的目标甚至是约束性指标,并通过若干强制性制度来配合。而且,目前的《规划纲要》中,结果指标很清晰,对各类教育的办学规模和人口受教育年限都有明确规定。但是,没有真正推动事业改革、进行过程监控的抓手型指标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这样的指标就难以起到改革发动机的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而这一战略,并给予优先发展教育和良好的人感到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丰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培训和身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的工作。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 2。育人 3。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是什么?

新的教育方针 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哪一年发布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在2010年发布的。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制定工作从2008年8月启动后,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的发展动力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的发展动力是()。 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提高质量D.改革创新正确答案:改革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纲要解读

根据纲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在2012年达到4%。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具体目标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同时,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这是针对我国近年来不断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提出的重要举措。针对许多学校没有安保的情况,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教改纲要专门提及校园安全,很必要也很及时。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几起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安全已上升到国家高度。但学校安全管理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措施。据王大伟了解,目前边远地区学校的保安和警察在减少。王大伟认为,目前校园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安全应由一个相对固定的、权威的部门负责。其次,尽快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校园安全教材,将校园安全纳入教育学研究领域。不过,最重要的是,使学校安全预案真正发挥效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是什么????

现阶段的教育的弊端吧

初二政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改革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要着力提高学生服

·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在全国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和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运用社会主义的本质、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国家的性质和职能等知识,分析国家促进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措施和意义。

下列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B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请问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1.为什么要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2.《教育规划纲要》是怎样产生的? 3.怎样理解“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意义? 4.为什么强国必先强教? 5.怎样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 7.为什么要坚持“育人为本”? 8.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创新”? 9.为什么要坚持“促进公平”? 10.为什么要坚持“提高质量”? 11.怎样理解“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12.怎样理解“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13.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14.如何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15.如何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16.如何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17.如何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18.怎样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19.如何坚持德育为先? 20.如何坚持能力为重? 21.如何坚持全面发展? 22.怎样理解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3.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要履行哪些职责? 24.如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5.如何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26.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27.如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8.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9.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30.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31.如何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32.如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3.如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34.如何办好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 35.如何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36.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7.怎样理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8.如何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39.如何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 40.如何增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41.如何促进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42.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3.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44.如何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 45.如何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46.为什么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47.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48.如何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49.如何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50.如何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51.如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52.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3.如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54.为什么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55.为什么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56.如何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57.如何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58.如何加强考试招生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59.如何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60.如何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61.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62.如何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63.为什么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64.如何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65.如何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66.为什么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67.如何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68.如何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69.如何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70.如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71.如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72.如何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73.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74.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75.如何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76.如何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77.如何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78.如何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79.如何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80.如何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流动机制? 81.为什么要倡导教育家办学? 82.如何加大教育投入? 83.如何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84.如何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85.如何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科学管理? 86.如何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7.如何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 88.如何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89.如何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90.如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91.如何推进教育依法行政? 92.如何推进依法治校? 93.如何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94.如何完善督导问责机制? 95.如何实施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 96.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 97.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在决策科学化中的作用? 98.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99.如何确保校园安全? 100.如何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哪些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如下: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如何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主要包括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改善、推进幼小衔接、促进学前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融合。1、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改善: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提高普及率和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2、推进幼小衔接:加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机衔接,提高小学入学率和适龄儿童入园率。3、促进学前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发挥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鼓励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学前教育,推动学前教育和社区发展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

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科学合理地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优先发展初、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根据国外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加强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教育经费的分配是与该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应以发展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中心,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现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教育的投入必将十分有限,国家应该将这有限的教育经费重点向义务教育倾斜,提高义务教育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和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从而达到普及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巩固义务教育成果,进而为发展后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前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确定工作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工作方针是五句话,20个字: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内容

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内容如下:1、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关键期,实施规划教育。要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全面实施和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发展经济改革创新、思想文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稳定、全面深化改革、精准脱贫和外交等有关精神,立足于国家发展大局,把握、谋划、统筹、实施十四五规划教育,切实做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使命。2、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明显提高,农村教育面貌发生深刻变化。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增加,在校生达4031万人。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毛入学率达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1、走中小学师资队伍和教育水平均衡发展之路。要紧紧围绕把建设义务教育公平、优质、高效的教育目标,推进职业学校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教育,把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调动起来,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贡献机制。2、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既中央又地方的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有效抓好学生成长和发展。3、走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之路。要以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并对质量负责的现代教育制度为目标,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着力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学校。

大学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心得

对《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学习心得《高等教育法》是继我国教育根本大法《教育法》之后颁行的又一部重要的教育法规,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促进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理工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培养目标:有学校特色因材施教 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关于高校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 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学生、未来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类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主权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像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宽窄平衡。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培养多种能力 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四、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五、实践教学:明确要求 全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 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 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好。 第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第二,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第三,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第四,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广大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扎实落实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而共同奋斗。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做

《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坚定决心,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规划周密。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三、政校分开,高校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四、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人民满意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历程

200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等出席会议。会议指出,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会议强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订这个规划纲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在社会公开讨论,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力争制订出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路甬祥、陈奎元、万钢、徐匡迪及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2009年1月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要求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纲要》。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志意见,《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在前一阶段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近日起向社会各界开展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广泛发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师生员工为《规划纲要》的制定建言献策,努力使《规划纲要》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要动员干部、师生员工通过座谈、书信、电话、网络特别是电子邮件和来函等方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组织干部、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的“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征文活动。要发挥本地本校专家学者优势,采取举办专家座谈会、组织专家在媒体发表引导性文章等多种形式,动员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要围绕《规划纲要》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充分挖掘本地本校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采取的有力措施和积累的有益经验,为《规划纲要》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通知》进一步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按照上级宣传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做好制定《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宣传报道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要主动与地方宣传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通气和会商机制,为《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与当地媒体的联系,强调《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政治性、严肃性、广泛性、建设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通知》认为,制定《规划纲要》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社会关注度高。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充实力量,落实责任,确保《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有效有序。要引导干部、师生员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正常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把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作为对师生开展国情、教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正面引导和释疑解惑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校园网关于《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的引导工作。 2009年1月7日,《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教育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开征求意见公告》。《公告》指出: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强调这是本届政府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为此,在前一阶段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自即日起至2月底,向社会各界开展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公告》希望社会各界围绕下列问题积极建言献策:1、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成就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2、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启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4、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5、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6、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8、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9、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10、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1、学前教育发展;12、特殊教育发展;13、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民工子女教育;14、职业教育发展;15、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与培养模式改革;16、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17、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20、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1、发展继续教育; 22、继续教育的制度政策保障;23、促进教育公平;24、促进教育协调发展;25、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6、教育体制改革; 27、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8、民办教育发展;29、教育法制建设;30、教育对外开放;31、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32、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33、教育家办学与教师教育创新;34、教育投入保障机制;35、教育信息化建设;36、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和来函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等出席会议。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但教育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形势的更高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国民素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深远意义。会议指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纲要》制定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发展的成就和经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坚持突出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在改革创新中促进教育发展。会议指出,《纲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定了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6大发展任务,同时还部署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高考改革、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投入责任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有力可行的措施。《纲要》既系统设计、谋划长远,又突出重点、部署近期任务;既注重在理念和思路上进行阐述,又提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政策举措;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又对全社会提出了要求,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会议充分肯定制定《纲要》采取问计于民、开放式的有益经验。《纲要》制定经过了调查研究、起草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三个阶段,组织各地、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团体等广泛参与,两次在网上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动员人力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在我国制定规划的历史上是少见的,达到了广聚民意民智、凝聚共识的目的。会议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决定了下一步工作。路甬祥、陈奎元、徐匡迪和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hdu...百度首页第一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年2月23日实 施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序 言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第六章 职业教育第七章 高等教育第八章 继续教育第九章 民族教育第十章 特殊教育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内容是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指导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公诸于众。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几乎都成为亮点,这些方面不仅理念有了突破,手段也有了力度;一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内的体制改革和更大的工作力度才能统筹解决;对于文字工作已基 本到位的《规划纲要》,重点可能更多地要放到促进其落实的手段上。 亮点带来惊喜 《规划纲要》民意尽显,主要体现在其“迎着问题上”。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落实为育人为本,这种理念上的突破使教育的功能与国家的需要和大众的诉求统一起来,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反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公平和质量为目标的改革创新是手段。必须长期、全面来看教育成效,如果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所谓公平和质量。 理念上的突破与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一脉相承。《规划纲要》目前的内容已是面面俱到,仅从现实需要来看,目前的文本既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给出了答案,又为解决这些问题准备了制度建设方案。这其中,“优先”、“公平”这两个关键词都落到了实处:《规划纲要》具体阐释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使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如何凸显、教育发展自身应首先追求什么有了明确答案。 以社会各界关心的对教育的投入为例。《规划纲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表述教育怎么优先,不再像以往的规划一样笼统地提4%目标:“各项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发展。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09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已过万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6.3%,《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准确的时间目标,并将这种支出的重点领域具体化、项目化,在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扶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等方面都有“花钱清单”。 又如,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2020年前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真正有了公平是作为民生的教育发展之本的意思。而且在战略目标中明确“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基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这种与百姓感受一致的目标更利于让社会各界理解和监督《规划纲要》。 总之,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因为这些理念和措施而成为亮点。尽管这些措施难以一蹴而就,但经年累月,教育事业一定会实现大家期待的发展。 难点仍待攻克 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难点所在。因为多年形成的体制障碍,没有全局渐进的改革是难以攻克的,《规划纲要》见效也非一日、一部门之功。 以公平为例。“促进公平”与国家大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辅相成,公平要以均等化为基础,至少在硬件方面。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在大幅上升,但从教育公平角度考虑,不能不看到类似的投入比例却因为各地基数的差异而使实际的投入力度也存在相当差异。尽管《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强省级统筹,但省与省之间的差距并不比县与县之间的差距好多少。从投入量而言,发达地区可能已经基本够用,在欠发达地区却仍有许多基本条件仍无力达到,这就使“促进公平”落实起来必须有一项制度的完善作为保证——转移支付。 再如行政化管理倾向。目前比较多的说法是: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学校自主权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规划纲要》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专门用“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来叙述。但学校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在一部分领域确有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等问题,比如过多的行政性审批、过多的达标评比等等。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突出的“放权过度、约束不足”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在基本建设、资产处置、收费和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事实上已经到了很难约束的地步,在其他相关领域,学校也有着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带来行为目标异化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事实上已经非常突出。因此,调整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模式绝不是简单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而是要立足教育目标和属性,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这又是此类事业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内部管理,目前学校本身的治理结构则有越来越强的照搬政府的倾向。中国高等学校经历过兼并、扩招这种外延拓展的努力,也经历过学科建设评估考核的尝试,还经历过人事改革、工资改革等绩效激励创新,有些大学还在招引人才、更新换代上费尽脑筋。这些机制使大学的资源和权力越来越集中,而集中就使管理部门、岗位和职位急剧升温,使这些部门、岗位和职位“寻租”机会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还有多少大学老师认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出现数十名大学教授竞聘后勤处长的怪事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规划纲要》已经提出鼓励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决策咨询,帮助学校更好地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但这样的操作只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随着适合学校特点的制度和政策的健全来逐步推进。没有统筹的制度改革,没有力度更大的措施,难点可能依然难。 重点在于落实 《规划纲要》既要体现是一个规划纲要,又要体现它是一个规划,它要作出很多对于目标、措施的具体安排,要从文字变为行动。因此,最重要的是让《规划纲要》有“刚”性。工作部署要见实效,需要体现在工作目标、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上,明确的工作目标、倾斜的资源配置和刚性的绩效考核,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落实相关工作的合力。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在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上有了突破——约束性指标及其关联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通过约束性指标,使得“十五”期间若干不力的工作——如环境保护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有了很大的改进(“十一五”成为我国“七五”以来首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五年计划)。所以,尽管《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非常系统了,但需要加强刚性:落实为较大范围内利用现有统计体系可比较、可考核的目标甚至是约束性指标,并通过若干强制性制度来配合。而且,目前的《规划纲要》中,结果指标很清晰,对各类教育的办学规模和人口受教育年限都有明确规定。但是,没有真正推动事业改革、进行过程监控的抓手型指标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这样的指标就难以起到改革发动机的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目标及政策有哪些

目标: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2、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政策:1、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3、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4、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5、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6、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拓展资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纲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参考资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度百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部官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目标及政策有哪些

我们广东省鹤山市托儿所,托管中心违规办学,招生严重,请问教育部门的不作为和渎职行为应该有谁问责呢?

2006年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

A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B不选。C、D说法错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部分

目标: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2、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政策:1、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3、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4、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5、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6、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拓展资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纲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保护耕地事我活的基本国策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

小题1:第一位是生态退耕,第二位是建设用地。(2分)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3分) 小题2:在生态脆弱地区,过度开垦荒地会造成土地退化,甚至灾毁。(2分) 小题3:改造中低产田;改进灌溉技术;增加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3分,任答三点即可) 略

人代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

人代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 全国人大有最高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表明它的的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B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其中“减排”是指降低废气的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引

(1)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①②③都是产生二氧化碳,⑤是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H2CO3;(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煤、石油,它们含有的一种相同的元素是碳元素.故答案为:煤;石油;碳元素;(4)汽油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①通过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汽缸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通过汽缸的进风口吸入足量的空气,以增大氧气的浓度.故答案为:一氧化碳;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5)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从加快吸收和减少排放两方面考虑.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什么时候提出的

  2006年9月;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常识政治篇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领域和方向

适应21世纪初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转变,从教育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的角度,在国际、国家、区域和学校层面,加强与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基本国情、目标选择、体系构建、区域规划、制度创新、法规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从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协调的角度,侧重研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为各级政府和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竞争力研究,学习借鉴它国的先进教育发展经验,明确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选择适宜的教育发展战略。 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加强教育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条件与结果的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节约型高效能教育发展道路。根据转型期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加强现代教育制度及其法律体系研究,重视教育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研究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机制和经验,以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发展教育中的责权利;加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加强教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推进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研究。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为核心,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重视学校组织转型和效能研究,关注多种办学模式研究、办学效益研究、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和学校工作激励机制研究。为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切实推进教师发展研究,着重研究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发展条件、薪酬福利、社会保障、评价机制、资格标准等问题,加强教师职业生涯与规划研究,注重开展教师研修体制创新研究。着眼于构建政事明晰、学校自主用人、教师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教师专业组织参与、配套措施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对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聘任、评价、收入分配等制度体系的研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研究,重视基础教育多样化目标的研究,深化新课程改革研究,注重开展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加强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研究和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指导的研究,重视课堂教学体系及模式的创新研究,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策略研究,注重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的学校文化研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持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核心,注重开展为每个儿童提供必要而充分的保教条件的研究,加强幼儿发展理论研究,开发儿童发展指标体系,重视幼儿园体制改革研究,注重开发儿童潜能和早期教育研究。加强因材施教研究,重视处境不利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对象的需要分析及其适时施教研究,着重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重视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研究,加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特色及发展战略研究。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研究,关注重点学科建设,重视学生学习质量研究。加强高等学校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重视高等学校组织特性和文化建设研究。加强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创新研究,关注学校自主招生、学分转换和学历境内外互认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着眼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现实需要,服务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研究要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更加重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形成合作机制的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多种办学模式的研究,明确职业学校的办学基准,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注意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研究,推进职业咨询测试方法与指导模式研究。更加注重职校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建设研究,加强职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为职校生的就业和创业创造条件。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深化和完善德育基本理论研究,继续探索德育的本质、规律和机制,实现学科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整合,加强人类共同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研究,增强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逐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注重当代德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建设、信息社会影响、当代生活方式变革等关系的研究。加强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德育研究,关注弱势群体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重视社会志愿者教育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开展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追踪调查,关注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注意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学生价值观与行为特征变化,重视公民教育研究,加强学生价值观、情感、意志的研究,深化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研究,重视德育的有效方法与实践途径研究,强化德育在学校活动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研究不同理论观点的整合与应用;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视信息化时代新的学习方式及特点,把握新的学习心理及其认知规律,提高学与教的效率;研究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心理特征,强化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社会环境对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的智力特点、人格发展、情感培养、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加强脑与认知科学规律、道德发展特点、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入学准备和学业发展研究,关注学习困难和离异家庭学生特点的研究,重视学科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关注全体师生的体质健康研究,以研究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理论为主攻方向,加强对体育课程设计原理、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理与实施方案、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等问题的研究,研究新的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体系的构建,探索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机制与干预方案。以有效发挥体育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创新为研究重点,加强对学校体育实践与实验的技术攻关和经验总结,探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的有效组织管理方式及推广方案。重视奥林匹克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研究,扩大综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研究。在卫生和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创新学生体质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技术手段,重点研究学校卫生管理、疾病与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的技术方案和设备创新,研究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和评价等问题。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审美素养为研究重点,重视美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独特功能的研究;研究美育与本土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研究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前景;深化美育理论研究,开展美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的研究;加强美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展提高学校美育师资素质的策略研究;开展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研究。关注开发与优化美育资源的研究,重视提高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育质量的研究。 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研究和区域整体推进的策略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深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推动网络课程开发研究。加强教育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丰富教育技术资源,完善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育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培训模式研究,远程教育发展与质量保证研究、农村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习者能力发展研究。重视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和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评价研究。 成人教育研究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强人的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组织为核心,注重成人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施教条件的研究。关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研究,深化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发展与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加强农村扫盲教育研究以及社区成人教育研究,重视弱势群体的补偿教育研究。开展适合成人学习的教学手段与媒体多样化的研究,注重提高成人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的研究,关注成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促进满足成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及其学习服务与支持系统的研究。 着眼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深化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建构及其实践发展的价值定位问题研究。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民族教育保持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拓展教育人类学、民族心理学等分支学科领域研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民族教育重大实践问题研究,注重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立法、“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新课程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结合新课程改革,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效果及规律的研究;重视民族地区师资质量的提高研究。研究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协调发展的特殊政策与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 立足中国教育实际,注重从国际视野研究我国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对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法律、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若干专题的比较研究,促进旨在服务于建设国家教育创新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重视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梳理与提升,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生成和发展的历程与差异。重视研究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和引进世界先进教育经验的策略,推动教育的跨文化研究,促进教育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流,鼓励国际间和国家间教育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 以信息化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国防军事教育转型的现实需求为牵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全局性、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深化中国特色国防军事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以军官教育为龙头,注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研究,深化新时期军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士兵教育培训为重点,加强素质教育研究,加强军地两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国防教育为基础,深化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体系研究,重点研究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研究,注重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各类国防建设人才的研究。

《十一五规划纲要》确立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尽快推出燃烧的远征资料片"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录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十一五规划纲要( 全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目录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八篇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十五”时期在快速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较多。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哪些重大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3、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扩展资料: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参考资料:人民网-心怀“国之大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这些“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了解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让我们对十三五的整体要求做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发展理念   第五章 发展主线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第七章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八章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九章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第十章 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十三章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十七章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二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十三章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二十五章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第二十六章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二十七章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第二十八章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十章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十一章 强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章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四十三章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十四章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第四十六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十七章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十八章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十一篇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第五十章 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   第五十一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五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五十三章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篇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第五十五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第十三篇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第五十六章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五十七章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五十八章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六十章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六十一章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第六十二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六十三章 缩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 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六十六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十六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十七章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第六十八章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六十九章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十七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七十章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第七十一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七十二章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七十三章 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第十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七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第七十六章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十九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第七十七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七十八章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八十章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2019年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全方位解读

 11月3日,《******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明年3月全国人大将通过该文件并在1-2天内公布最终版本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以下为大家全方位解读十三五规划全文。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坚守耕地红线   《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   《建议》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建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渐进式延迟退休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建议》提出: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建议》提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建议》提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加快开放电力、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建议”指出: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   《建议》提出: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 人才 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建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   《建议》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   设立空间治理体系   《建议》提出: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建议》提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建议》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积极参与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建议》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建议》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建立全国统一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   《建议》提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

2018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2018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2015年是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关键之年。今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狠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点企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改革攻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目标任务,推动珠三角地区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进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3.5%,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在全面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家以上。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出台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在珠三角率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新型研发机构达11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103家。2015-2017年全省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提高科研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广东省科学院。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港澳办等负责,列为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规划,制定2015-2017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1+7”方式整体申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佛山、东莞、珠海三市加快形成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第二梯队,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四市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各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责任书目标任务。(省科技厅,珠三角九市政府等负责)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制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出台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前孵化器达50个,在孵企业数量突破1?5万家。加快珠三角9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高新区产值达2?8万亿元。加快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组建专业镇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示范专业镇”行动,认定一批专业镇升级转型示范区。(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等负责) (四)实施创新重点突破。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3D打印技术等9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推进50-100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设。加强高端成套工艺装备、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智能车间、环保装备等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跟踪研究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基因组、核电子等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散裂中子源等在粤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开放应用,依托“天河二号”建设国家大数据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负责) (五)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全面落实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十二条”政策措施。出台《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配套政策,推动出台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条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建立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优化科技专项资金配套结构和方式;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落实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和引导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重大科技专项专利导航工程。发挥好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省科技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金融办,省国税局等负责) 二、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六)全面推开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落实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支持“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办好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对接活动,新引进10个投资额超1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龙头项目,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1200亿元,实现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700亿元左右、增长18%。支持珠海市申报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区和海洋工业园。做大做强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芯片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展芯片设计、装备、模组制造及下游终端和应用开发产业链,打造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引进1-2个新型显示项目,新增2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集成电路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00亿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 (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意见,加快推进7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总部经济基地,建设一批新兴服务业培育示范工程。培育20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促进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促进健康、养老、体育、文化创意与设计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开展养老服务信息化试点工作。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体育局等负责) (八)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珠三角地区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74项,总投资271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118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4亿元;现代产业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111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九年大跨越”61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920亿元。深圳长安标志雪铁龙合资项目、珠海中海油精细化工园、中山明阳风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深圳华星光电8?5代面板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新一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推出新一批面向民间投资招标的重大项目。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珠三角亿元以上项目台账管理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规划纲要办,珠三角九市政府等负责) (九)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出台实施省科学推进重大区域发展平台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广州南沙加紧实施金融创新15条政策,落实部际联席会议15条支持事项。深圳前海重点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研究扩大跨境人民币贷款放款主体。珠海横琴推动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编制粤澳合作产业园产业规划,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横琴特色分平台”。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知识产权枢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高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加快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建设。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全面推进三大起步区建设,加快跨界道路对接。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区启动水乡新城建设,推进疏港大道延长线等路网工程。中山翠亨新区加快招商引资,推进中瑞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江门大广海湾新区加快银洲湖先行区产业整合提升。肇庆新区加快推动路网、水网及重点配套项目建设。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完成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知识产权局、法制办、港澳办、金融办,珠三角九市政府负责) (十)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强对工业技改的分类指导,督促各市制定新一轮工业技改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形成一揽子政策支持体系。出台实施省机器人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支持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1800家。力争新增1-2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5个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技术改造信息平台和项目库,加强技术改造情况监测分析。工业投资实现5280亿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1468亿元,同比增长28.7%。(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等负责) (十一)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制定落实2015年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和大型骨干企业诉求办理办法。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遴选确定首批重点培育民营骨干企业。指导各市制定培育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后备企业目标和措施。落实国家“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珠三角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11家,其中超千亿企业20家。出台促进小微型企业上规模的指导意见,创新扶持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重点帮扶500家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完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研发推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国资委、地税局,省国税局、人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等负责)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二)加快推进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广州、深圳(光明新区)、惠州、东莞市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深圳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珠海、江门市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佛山市(南海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建设。中山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东莞市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佛山、肇庆市加快推进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建设。(珠三角九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十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推进珠三角法治政府示范区建设,协调推动解决东莞、中山两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问题。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市县级分别在3月底前和6月底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公布第二批40个省政府部门和各市县政府权责清单。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开展“一照一号”试点。继续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法制办等负责) (十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国家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出台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PPP模式的操作办法。推广项目收益债券、可续期债券等债券创新品种。引进保险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建设,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项目库,争取保险资金运用新增规模超过500亿元。推进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股权众筹、互联网信用担保融资等融资模式创新,支持设立和发展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金融办,人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广东证监局、广东保监局等负责) (十五)加快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定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配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出台自贸区基本管理架构方案。推动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快落地,对港澳投资者争取实施比上海自贸区更短的负面清单。发展国际仲裁、商事调解机制,完善国际法律服务体系;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省商务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法制办、金融办等负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

推动事业发展,规划是龙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编制的一个重要规划,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实施《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抓好这些目标和任务的落实,《规划纲要》进一步细化、充实了“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明确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行动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施这部《规划纲要》,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实施《规划纲要》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中央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负有重要使命。无论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可以说,《规划纲要》是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规划。实施这部《规划纲要》,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三)实施《规划纲要》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如何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主动地调整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如何适应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结合“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提出了配套的政策措施。实施这部《规划纲要》,对于指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顺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实施《规划纲要》是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执行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规划纲要》着眼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注重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注重加快建立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既注重政策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又注重加快推进基础服务能力的提升,作出了统筹规划和安排。实施这部《规划纲要》,对于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立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制与体制,充分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服务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这一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并优化各级档案馆馆藏,强化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加快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加快档案整理鉴定开放的进度,提高档案工作为国家科学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着眼于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建设、机关团体档案工作、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档案科技工作、档案人才工作八大主要任务,坚持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出了“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其中包括(  )。

【答案】:A,B,D,E本题涉及的考点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包括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技计划、科学研究设施、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有效应对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复杂局面,通过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行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市场监测、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保供稳价措施有效实施,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粮食仓储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粮油仓储管理规范化持续推进,粮油加工业不断壮大;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粮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高;粮食法规标准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依法管粮有力推进。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专栏1 “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略)“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加强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构建完善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攻坚时期。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从而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四是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推动传统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的技术升级,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国家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为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六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难度加大。受资源环境约束、种粮成本增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以及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等影响,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二是粮食供求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矛盾加剧。粮食主销区产消缺口逐年扩大,玉米消费增长较快,大豆及食用植物油对国际市场依赖性不断增加,对粮食供求平衡形成较大压力。三是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日益加剧。受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和投机行为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和高价位波动趋势更加明显。四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仓储、物流体系不完善、分布不平衡,仓房维修改造资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流通基础设施和科技发展缺乏持续、稳定投入。五是粮食流通监管有待加强。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手段和能力不足。六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机制还不适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部分地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队伍、职能有待完善,地方各级政府的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需要加强,粮食省长负责制也有待全面落实。 “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形势新变化,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需求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加强宏观调控。继续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实现粮食收购、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促进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协调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应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成果,改造传统粮食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储粮和粮油加工,减少粮食损失,完善创新体系,支撑粮食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动粮食产业结构升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粮食标准与检验监测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粮食质量安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根据以上总体目标的要求,粮食行业发展实现以下具体目标:——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央专项储备不低于既定规模数量,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核定规模以上。适当提高稻谷库存比例,小麦和稻谷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应急网络。——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基层粮库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使粮食主产区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并建立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主要跨省流出通道能力显著增强,推进东北地区散粮火车“入关”,散粮流通比例明显提高。主产区农户储粮条件得到改善,全国种粮农户实现科学储粮的比例5%左右,项目实施地区的农户储粮损失率降低到2%以下。——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粮食收购服务体系更加规范高效,满足居民日常粮食消费需求的零售供应网络更加健全,全国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系统更加完善。——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粮油加工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60%以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更加明晰,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更加健全。粮食质量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制定粮油新标准120项,修订粮油标准300项。——粮食流通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粮食法》尽快出台,完成《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修订。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办法,粮食法制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围绕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的主要任务是: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六大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即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六大体系,即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油加工体系,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粮食监管和标准质量检验监测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即粮食仓储设施工程、粮库仓房维修改造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粮油加工业升级工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工程等。

如何看待《“十二五”规划纲要》?它有哪些重点和亮点?

你是不是江大的 我们现在也在写 刚好百度这个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写一篇2000字左右论文

  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这些答案随着十一五计划的结束也渐渐浮出水面。  首先,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 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快速增长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这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壮阔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二、 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作为一个大国,就它的发展成就来说,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究竟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其实通过我国近几年关于民生问题相关政策地陆续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党和国家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还有医疗卫生支出等,我国是连年加大预算安排。据数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从2010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教育支出从536亿元增长到215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38亿元增长到1389亿元。大家知道,在这及年里,我们既要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又要大力的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特别是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我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了31.7%。从这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拳拳爱民之心。  三、经受住各种严峻复杂的挑战和考验。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次,我国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式正发生着着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在经济危机过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率都将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而这种态势可能将在整个十二五过程中持续。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也面临着人口、就业、以及经济方式转变等严峻的问题。这些国内外的严峻形势都将是整个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但放眼世界,整个国际大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成长,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正迈向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爆发战争是违背各国利益的。所以在各国利益多重化的特殊时期,大国间的战争是不可能的。这就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  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证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国内环境的。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与市场资源优化的提高,面临国内如此巨大的市场和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国的经济增长神话将会继续谱写下去。  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取得社会经济建设的明显进步。为此我们需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我国十二五规划较十一五及以往具有其独特的亮点和新意。  首先,规划建议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是目标任务更加明了化,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本次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为本次五年计划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发展更加明朗化理论化。将十二五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更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宗旨。  三,更加突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方式的调整在本次十二五规划中式一个重点,加快经济体制变革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不但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消除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而且要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推进更为丰富的体制创新活动,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消费”、“投资”、“出口”顺序变化,扩大内需首次独立成章。面临国内巨大的市场,增进国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与以往不同,随着国内消费内力的增大,消费、投资、出口的顺序变化是迟早的事。而本次规划则是把把扩大内需排在重要位置,并首次独立成章进行论述。可见十二五对国内巨大消费群体的重视。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具可操作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而其的可操作性的增强说明十二五规划较以往更注重了成果共享的可实施性。  综上可知,我国十二五规划更具有方向性、合理性、可实施性,将需求与发展紧密联系,注重对国内市场发展,同时明确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大众网-大众日报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万亿元,年均增长2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3万亿元,年均增长18.9%。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连续8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4335.7万吨。制造业强省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万亿元以上。服务业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54.3:36.6。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保有量超过1亿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64万亩,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分别下降22.1%、20%和18%,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以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拥有中科院3个研究所、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9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学工程落户山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国务院批复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省会经济加快发展,突破菏泽成效明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镇化率达到49%,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通自来水率达到90%。  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直接融资额五年累计达到2900亿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财政对“三农”累计投入4718亿元,年均增长36.1%。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已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168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65对,进出口总额累计7036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累计463.9亿美元。  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7004.5亿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加快、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达到1∶1。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6%。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5.9万人,实现城镇家庭就业动态消零。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和6990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8.7%。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基础有条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转变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加大、内在要求迫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十二五”期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指导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筹经济与社会、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与长远,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美好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推动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取得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就。  发展目标: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  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布局。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力量,要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二是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三是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建成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四是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边界区域科学发展高地,把鲁南经济带建成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城乡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个,济南、青岛分别达到400万人和450万人。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全覆盖,完成8000个村庄整体改造。三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向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空间布局。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全省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区域,主体功能上分别作为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生产和农村居住、保障生态安全的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三、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农业提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五个提升”。第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五年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000万亩,新增粮食仓储库容500万吨。第二,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支持生产要素向种养殖大户集中、优质品种向生产基地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对农民增收贡献1500元以上。第三,提升农业装备规模和质量。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4亿千瓦,农机化水平达到85%以上。第四,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扩大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第五,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生产工厂化、管理企业化、组织规模化。  (二)工业优化。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按照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加快实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力争2015年,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到3%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100个、230件。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优势领域,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强化科技人才资金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及生物、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围绕形成规模优势、增强配套能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推动生产力集中布局、基础设施集中配套、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集中管理。加快园区转型提升,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到201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0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0个。  (三)服务业跨越。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批零住宿餐饮、房地产、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四)海洋经济。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构筑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  突破薄弱环节,着力优化结构,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一)能源建设。以调整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为主线,以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为重点,构建完善综合能源体系。推进“上大压小”电源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机组;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接纳省外来电;稳定省内煤炭生产和老区石油产量,鼓励建立稳定的省外煤炭供应基地和油气供应基地。到2015年,煤炭产量继续控制在1.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在2700万吨,电力可用装机容量由目前的6317万千瓦增加到1.12亿千瓦,其中接纳省外来电160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所占比重由目前的92%下降到71%,新能源装机占省内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14%。  (二)交通建设。加快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善“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和“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加快港口和内河航道建设,推进我省东北亚物流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济南机场建设,迁建青岛机场,提升干线机场功能,推进支线机场新建和改造。加快构建铁路网络、公路干线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航空运输、水运网络等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立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由目前的3840公里增加到6100公里,复线率达到60%,电气化率达到9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5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3万公里增加到24.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4285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完成一般国省道升级改造4000公里,新增农村公路12000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全省开通航空航线达到280条。  (三)水利建设。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加强工程设施建设,统筹利用客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建完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和胶东调水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引黄济青改扩建步伐,新建、改建一批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水灾害防御体系,加快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善防洪防潮体系,提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质量和水平。城乡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建设水资源监测与控制骨干网络,全面实施取水许可证与水资源论证制度,统筹管理和科学调度全社会用水规模。到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1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需要。  (四)市政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综合市政服务体系。加快高架、立交、环线、轻轨、地铁等快速通道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提高水、电、热、气等管网覆盖率和集中供应率。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抗震和人防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高紧急事件处置能力。  五、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一)科技创新。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黄河三角洲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更多的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  (二)教育优先。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基础教育,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重点,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学龄前和高中阶段逐步实施免费制度;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鼓励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突出特色、提升内涵为重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重点建设若干所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坚持教育公益性方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9万人、89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提高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  (三)人才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打造“人才山东”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资源富集地带为目标,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支持重点发展区域、欠发达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推进人才引进和交流。创新人才机制,健全人才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力争到 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目前的975万人增加到138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0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9%,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  六、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建设。以建设文化强省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加强文化载体和设施建设,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实力,集中力量突破高科技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形成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文化内容形式、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投融资体制和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二)文明山东。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弘扬和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建设“诚信山东”,完善政府信用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  七、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  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民生保障。逐步完善符合国情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先目标,拓宽就业创业择业渠道,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加快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到2015年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满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  (二)卫生体育。以全民健康为目标,深入推进卫生、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创新,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营运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体系,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  (三)社会管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全方位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健全覆盖城乡、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平安山东”。  八、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略,文字太长)  http://news.sina.com.cn/o/2011-02-26/033922017169.shtml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急啊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考虑: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二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总之,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把这些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到位。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还要看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将根据《建议》确定的目标,提出包括少数约束性指标在内的具体指标,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方针包括()。

【答案】:A、B、C、D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的重要方针有:(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3)坚持以人为本;(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5)坚持改革开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具体的是”富民”。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中央起草和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过程是党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关注公众社会心态,表明党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史地发展着的。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是哪个啊?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哪些重大战略举措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3.坚持吧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

(一)构建便捷的客运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1、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构建班线客运快捷服务网络。加快班线客运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完善客运线路招投标管理制度,推进道路运输许可审批的规范化,促进运营管理公司化、客运车辆舒适化、服务标准规范化、运输组织科学化。探索形成新型的客运组织模式和客运站点体系,大力优化长途客运资源配置,拓展中短途客运市场,发展机场班车网络等特色客运服务,促进与其他客运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班线客运的规模效益、网络效益和机动化优势,全面提升道路客运的服务品质和整体竞争能力。完善农村客运普遍服务网络。建立与农村公路等级、通行车型、载客限载、运行限速、通行时间等指标协同的农村客运线路审批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班线,可采取与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灵活的运输组织方式,探索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的片区经营模式,将企业经营范围由线路划定改为区域划定,鼓励实行公司化经营。建立农村客运财政奖励制度,加大政府对农村客运的投入和补贴力度,对客流不稳定、实载率低的线路进行扶持,经济发达地区要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按照城市公交的政策、标准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建立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整合旅游客运资源,实现旅游客运与旅游市场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加强旅游客运市场监管,转变旅游客运运行机制,优化整体发展环境。鼓励旅游客运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不断完善旅游包车经营网点,打造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满足游客高品质、个性化的运输需求。2、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服务功能,加强城乡公共客运的服务衔接。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城乡结合部要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的统筹配置,鼓励多种模式统一线路经营主体。组织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工程,统筹协调城乡公交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发展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稳步推进区域间道路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支持条件适宜的地区打破区域行政分割,鼓励开通区域公交化班线,有效覆盖沿途乡镇,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区域融合。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城际公交协调机制,统筹建设城际、区间专用候车亭和招呼站,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统一的客服标准和运行监管机制。支持并规范引导城乡客运经营者在节假日、春运等高峰时段跨市、跨区域的互助合作或运力调剂。3、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推行与其他客运方式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综合运输体系中其他客运方式加快发展的挑战,不断优化线网布局,合理控制新增一类客运班线。对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不得新增运力。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稳步拓展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优化中长途客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进一步丰富道路客运服务品种,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服务衔接。强化道路客运衔接铁路、机场等枢纽、港站的集疏运功能,加快完善道路旅客集疏运服务网络,科学安排班次密度。促进道路班线客运与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客运方式的有效对接,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充分利用道路班线客运资源,运输邮政包裹快件,加强与邮政网络的协调与融合。(二)提升货运组织化水平,服务现代物流发展。1、创新道路货运发展模式,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货运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定班定线的货物运输、汽车列车运输、冷链运输。支持零担、快运、货运代理、城市配送以及利用班线客运为依托的小件快运等经营业务的网络延展。鼓励有条件的道路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建立全程、无缝、连续性运输经营组织和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甩挂运输企业,探索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促进甩挂运输全面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快优化货运车型结构。推进车型标准化改造,完善营运车辆技术标准和综合性能检测标准,加快发展标准化程度高、自重轻、承载量大、安全性能好和能耗低的货运车辆,推进货运车辆大型化、厢式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2、着力培育重点货运物流企业,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大力培育龙头和骨干货运企业。从市场进入、车辆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运作的现代道路货运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十二五”末,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业户中,道路货运一级企业达到50家,加快引导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网络、品牌、货源组织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加盟连锁等方式拓展经营规模和网络,对中小货运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起到引导、示范、整合、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对分散的道路货运资源实行整合。促进重点道路货运企业向物流服务商转型。在全国开展重点道路货运企业物流转型培育工程,引导道路货运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促进货运企业加强与生产、商贸企业的合作与联盟,拓展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引导和规范货运代理、无车承运人等运输组织的发展,鼓励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服务发展。 专栏4:促进货运与物流发展重点专项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各省(市、区)交通运输部门要选择一批具备良好条件的道路货运企业,通过对其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设施装备更新的引导和扶持,鼓励其延伸物流服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在全国组织开展部、省两级甩挂运输试点工程。择优推荐具有较大资产规模、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好、有稳定的甩挂运输业务需求,有一定的甩挂设施装备条件的企业作为试点对象,重点对试点企业(项目)的甩挂作业站场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改造、甩挂运输车辆购置更新给予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大力促进甩挂运输发展。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引导干线公路营运货车向重型化、轻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三)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管理,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1、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出租汽车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和运力规模,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优化城市客运结构。完善出租汽车运营管理机制。引导出租汽车经营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公司,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对等、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要求,完善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机制。完善运价与油(气)价联动机制,保持出租汽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比价关系,引导社会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2、健全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出租汽车行业法规制度。建立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促进出租汽车企业诚信经营,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导出租汽车驾驶员优质服务,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明确出租汽车驾驶员准入条件、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整体素质。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采取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出租汽车市场动态,细化管理内容,提高资源合理配置与决策分析能力,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监管。探索建立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出租汽车经营者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合法权益。3、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促进汽车租赁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汽车租赁法规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汽车租赁法规、规章,并纳入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建立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快制定汽车租赁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评比,促进汽车租赁企业诚信规范经营。完善汽车租赁服务网络。引导汽车租赁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经营主体多元、网络覆盖全国的汽车租赁服务体系。鼓励规模大、管理好、信誉高的汽车租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汽车租赁网络。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实行合作经营,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汽车租赁服务模式。鼓励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多种服务模式,开展异地还车、电话预约、电子商务、企业相互间代办业务、电子货币结算等业务,鼓励与交通运输企业、宾馆、旅行社、商务门户网站等开展合作,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培育汽车租赁发展环境。支持汽车租赁企业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行业及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完善消费者诚信体系,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强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诈骗租赁汽车等犯罪行为。(四)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强化规范诚信经营。1、推进维修连锁经营,强化维修质量管理。鼓励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大力倡导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加盟连锁经营,树立维修品牌,统一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服务质量达标活动,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企业依托品牌优势积极拓展电话咨询、维修、检测、救援等全方位服务。“十二五”期末,在全国培育形成5~10个全国性的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和若干个区域性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强化机动车维修质量管理。建立机动车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体系,对配件经销企业经销配件、维修企业使用配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机动车维修质量动态监管体系,确保机动车维修质量。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完善区域性救援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救援响应速度,50公里以内1小时内实现救援。2、开展素质教育工程,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大力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继续推进驾驶员计时制培训,强化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和绿色驾驶技能培训,全方位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和驾驶道德操守。加强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全面推行营运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大力推进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工作,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生产、遵守法规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着力强化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驾驶员培训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推进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以及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建设,教练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100%,建立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制度。鼓励培训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培训和远程教学,丰富培训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五)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提高运输服务能力。1、强化对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及相关协议。根据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经贸合作的总体战略,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运输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汽车运输协定的签订、修订工作,积极推动加入有关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公约。逐步消除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非物理性障碍。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道路运输事务级会谈,积极协调各国与国际道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消除各种非物理性障碍,延伸和拓展运输线路,大力推进便利化运输,促进公平竞争。2、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理顺国际道路运输口岸管理体制。加强与海关、边检及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查验和监管职责,确保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国家道路运输企业准入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运输车辆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六)加快枢纽站场建设,提升集约化组织与服务能力。1、加快城乡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提高便捷化服务水平。加快公路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场建设,推动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和建设,初步形成与城镇布局相协调、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系统。重点建设集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转换乘功能于一体、具有示范效果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城市出租汽车停靠站和服务区建设。改革和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投融资方式。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镇等级客运站建设,切实加快行政村招呼站、候车亭建设步伐。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强化农村客运站点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探索建立农村客运站管养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客运站特别是简易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问题。促进农村客运与其他客运系统在站点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2、健全公路货运枢纽节点体系,提升物流组织能力。优化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促进其与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商贸市场、国际口岸的有效对接。“十二五”期间,在全国所有百亿元专业市场,国家、省级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国家一类口岸,规划建设1-2个与之相配套的公路货运站场。积极推进农村地区货运站场建设,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服务功能。加大对甩挂运输等专业化作业场站的投资补助力度,鼓励公路货运站场经营主体积极拓展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保税等服务,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输组织及仓储管理技术,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转型。加快推进全国二级及以上公路货运站场的升级改造。 专栏5: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公路客运站场和综合客运枢纽:地级市至少拥有1个一级客运站,县及县级市基本拥有1个二级客运站。建设与铁路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约100个,其中,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约40个集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和公路货运枢纽:在全国196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共建设200个左右的具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或公路货运枢纽。 (七)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提升整体保障能力。1、加强安全源头治理,严格各种防范措施。加强汽车客运站源头管理。进一步推进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的贯彻落实,规范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推进汽车客运站安装监控设备、电子显示设备和危险品检测仪。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深化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客运超载、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顽疾。强化道路货运源头治超。认真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全面实施货物装载源头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将基层运管力量向货物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纳入诚信考核体系。切实把好车辆准入关,加大对营运车辆非法改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和支持公路货运站场推行货运车辆入站诚信验证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对营运车辆生产、改装、运行等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管理。不断完善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装备技术要求。加强维护检测和等级评定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综合性能检测许可证制度,加强资格管理。构建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和综合性能检测信息平台,实现全国范围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共享。2、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切实加强春运及“黄金周”等重点时段、重点营运车辆、重点区域和环节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村客运站源头管理和违法经营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推进车辆运行的全程动态安全监管,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必须依法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加快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营运驾驶员安全管理。严格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试,严把营运驾驶员准入关,对不符合相应资格的驾驶员,一律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配合安监、公安部门,对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发证进行责任倒查。切实加强对违章违法驾驶员的管理。全面推行运输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安全生产评估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内控机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安全管理员资格制度,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和管理技术。督促运输企业安装并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监督。全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体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并将评估考核结果与客运线路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档案、资质等级评定等相结合。3、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道路应急运输指挥调度中心。根据公路水路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要求,依托重点营运车辆卫星定位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国家、省、市三级道路应急运输指挥中心,并与国家、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相互对接,实现各级指挥调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指挥调度能力。健全各层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及运输企业应急预案,建立“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协调有力”的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和“分级响应、反应迅速、运行高效”应急运行机制。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按照“平战结合、分级储备、统一指挥”的原则,依托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国家、省、市三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以省为基本单元,与交通战备运输保障相结合,构建国家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各省(区、市)不少于300辆。以地市为基本单元,分别组建地方道路客、货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地方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客车不少于50辆、货车不少于100辆。强化应急运输队伍、应急运输装备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应急演练,应急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建立应急运输征用补偿机制。按照“谁征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为保障的运力征用补偿赔偿机制,切实保护被征用车辆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应急保障的积极性,形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应急运输车辆和应急装备购置、组织应急运输培训演练、客货运输站场等基础设施应急功能建设补助制度。(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道路运输发展质量。1、加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基础信息平台。加快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深化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建立长效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制度。探索建立部省两级道路运输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及维护模式,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机制。在统一组织建设的行业通信网络总体框架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覆盖部、省、市、县四级运政管理机构的广域通信信息网络。积极推广应用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实现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与治超信息系统联网与信息共享,加强对超限货运车辆的联防联治。加快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建设和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站和服务热线,及时发布各类服务信息,实现道路运输业务网上办理,并提供咨询、投诉、预约等服务。建设部省两级道路运输行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为经济运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依托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和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应用,推进道路运输跨区域执法信息共享。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重大工程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建设。2、推动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导货运企业建立车辆指挥调度、货物跟踪查询、订单处理及甩挂作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智能标签、智能化分拣、条形码技术等,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维修、租赁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规范引导企业接入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交通通信专网和社会公网资源,稳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向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运输企业、汽车检测站、驾驶员培训机构、汽车维修企业等的延伸。3、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建成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班线客运和旅游包车的入网率达到100%,构建联网联控系统运营的长效机制,提高数据质量和车辆上线率,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有效运行。制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终端产品及数据交换的技术标准,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建立维持系统平稳有序运行的机构及资金保障制度。逐步开发涵盖应急运输指挥调度、安全动态监管、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在内的卫星定位联网联控信息服务系统。加快全国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构建以道路客运站场信息平台为基础的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推进跨区域的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为旅客提供网上售票、电话订票、邮政网点售票、信息咨询等便利的售票服务。加快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分别建设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建立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部、省、口岸三级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及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进与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促进国际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监控和快速通关。(九)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突出行业节能减排。1、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建设,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加强车辆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检测、车型动态管理、车辆配置及相关参数核查等配套监管制度,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加快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统计及分析制度,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统计体系。研究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制订监督考核和奖励办法。建立重点耗能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大能源消耗监控力度。研究建立针对运输企业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2、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降耗宣传活动,增强节能减排意识。鼓励运输企业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车辆。鼓励道路旅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混合动力出租汽车。鼓励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在强化节能减排基础上,积极探索道路运输行业从能源结构、发展模式上走清洁化、绿色化的道路,系统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整合节能减排的各项技术、政策、制度,加快开展道路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3、优化运输生产组织管理,推广节能管理经验。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全面推动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的发展,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程,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推广绿色驾驶和绿色维修经验。在驾驶员培训中增加节能操作技术内容,在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加强节能相关知识的考核。广泛组织运营车辆节能操作竞赛,推广节能减排经验。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驾驶和节能操作管理。推广应用驾驶员培训模拟器和多媒体教学,有效降低驾培能耗。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废气、废水、废油的循环利用。

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后年教育投入占GDP4% ■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身” ■义务教育缓解“择校热”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 ■教师行业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 ■大学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13.5年 ■20%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 〔关键词〕 基础线 “软肋” 〔举 措〕 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基础线未能实现。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同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简介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首都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综合衔接、分级发布的组织方式,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独领风骚,并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重新谱写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09年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2010年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2007年开始的。2009年,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0年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2004年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2007年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2009年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2010年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2008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2009年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2008-2010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 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2009年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信访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反党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侧重单项推动向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发展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工作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转变。 四、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县、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皋兰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县和3个乡镇连续达到双拥模范县(乡镇)标准,力争得到国家或省市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建成复员退伍士兵管理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到2010年,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2015年前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6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3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区、7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500元/年。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 3、积极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力度。进一步理顺彩票发行体制,不断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展发行空间,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方式,推动福利彩票销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电脑彩票销售每年保持增长15%。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城市民间组织数量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村委会合并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建设占地面积300亩左右的公墓区2家。加强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机制,实现收养登记要件、材料出证、信息资料收集储存微机化管理,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六)重大项目 1、城乡低保及特困救助项目。(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综合十一五末全县低保工作情况,十二五末全县低保人数5000人左右,年需保障金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预计在8000—12000人之间(含移民),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平均补差计,年需资金约900万元左右,合计4500万元。(3)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城市基本医疗救助按年救助5000人左右计,人均150元,大病医疗救助按年救助300人左右计,人均8000元,年需总资金约240万元,五年合计1200万元。(4)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甘肃省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按当年农业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支,十二五末全县农业人口预计在16万人左右,年需资金16万元,合计80万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万元。五年合计4000万元。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年争取省市资金30万元以上,逐年扩建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0平方米以上。 3、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1)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50万元;(2)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30万元;(3)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婚姻登记、民间组织、殡葬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投资规模30万元;(4)民政局办公系统投资规模15万元。以上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争取省市专项资金、财政列支和自筹等方式解决,十二五期内分步建成。 4、民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市救助站皋兰县救助分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县投资500万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彩票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政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现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业工作全面走向市场;通过转换社区服务、老年福利服务、殡葬服务等单位经营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福利院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民政企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促进民政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统,基本涵盖民政大部分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县民政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五)建立一体化强势民政队伍和民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各乡(镇)加强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力量,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级党委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县乡(镇)一体化强势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急求一篇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的论文,格式要正确哦,非常感谢,急啊~

一篇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的论文,这个不难吧 很多的,联系我了 解决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哪有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啊

http://wenku.baidu.com/view/fcdf391755270722192ef7de.html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啊?

你可以看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在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0b710e0100q098.html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体制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1、请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2010 — 2011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形 势 与 政 策 课 考 查 安 排一 、 考查题目为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总字数不少于 1800 字):1 、请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教育规划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 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 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 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 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 势潜能。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 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 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 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 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 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 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 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 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制定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 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 “ 双 师型 ” 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 教 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 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有四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第二个亮点,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第三个亮点,各级各类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类教育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第四个亮点,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 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这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 高。2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 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 发生改变和逆转。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 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 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 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 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力量。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 长模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 “ 库兹尼茨增长 ” 模式,逐步转向以经济结构 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为特征的 “ 熊彼特增长 ” 模式,这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 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 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 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社会财富这块 “ 蛋糕 ” 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 “ 蛋糕 ” 就变得越来越关 键 —— 不仅是做大 “ 蛋糕 ” 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 “ 蛋糕 ” 的必要条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 1980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 就提出来了,到 1995 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 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 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978 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 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 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 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 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 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我国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 ,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 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 。我国对外 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 50% ,美国、日本只有 5% 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 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国 600 个城市有 400 个缺水, 110 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 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 40% 。从 1996 年至 2003 年底的 7 年间,我国减少耕地 达 1 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 8.3% ,天然气只有 4.1% , 铜是 25.5% ,铝是 9.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 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 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 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 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 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 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 战。 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 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 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 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 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 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 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大学生应该怎样为营造和谐共进的周边环境而努力? 近年来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 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 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 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 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 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 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 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 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 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 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 、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 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 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 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 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 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 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 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 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 国采取 “ 遏制 ” 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 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 “ 领导 ” 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 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 ;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 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 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 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 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 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 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质。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 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 而读书.作为一个当代 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 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军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军事理论,先进 武器和精锐部队。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在军事进攻,还是在战略防御上,都是极为关键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 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 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3日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三大战略”“五大工程”引领创新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建议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其中“三大战略”和“五大工程”引人注目。   培育发展新动力方面,为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作出定位,提出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拓展发展新空间方面,区域发展在“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基础上,提出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同时提出两大战略和两大工程,即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也明确将实施一大工程,即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科技创新上,提出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等。   农业现代化方面,为确保农业安全、提高粮食产能,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还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产业新体系方面,提出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两大工程,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专家点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十三五”是全面部署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创新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大战略,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   “四大领域”重点发力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   建议从发展整体性出发,强调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特别是在“四大领域”打造平衡发展的新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   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强调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用中国梦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方面,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体系建设,提出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   【专家点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从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五招“大棋”布局“绿色中国”   建议浓墨重彩描绘绿色发展,展现出一幅美丽图景。为此,布下五招“大棋”,亮出“绿色”举措。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推进能源革命,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主动控制碳排放,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   ——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提高环境质量,未来将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专家点评】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经济越发展,百姓对环境质量要求就越高,“十三五”建设“绿色中国”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   “三大布局”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建议可以看出,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十三五”对外开放的着力点,“三大布局”将带来“开放中国”的全新格局。   布局决定全局。建议特别强调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包括对外开放区域、对外贸易和投资“三大布局”。   布局之下,提出建设一批经济走廊和经济区:区域布局上,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投资布局上,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推进“一建一路”中,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   对外开放上强调形成新机制,包括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专家点评】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加快涉外经济法制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促使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平+保障”中实现共享发展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理念,共享发展更加着眼于“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扶贫,衡量着共享发展的水平。建议用相当篇幅部署“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明确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给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   教育方面,“十三五”时期着眼于“提高质量”,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外,还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建立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   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十三五”时期,养老、医疗制度将在制度整合、水平提高上“深耕细作”,将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等。   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中,将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在缩小收入差距上,提出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等一系列举措。   【专家点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建议中的民生部署十分细化,这意味着改革举措的实施将更加精准,民生改善也会更加明显。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