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哲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将老庄哲学中的"无为不争"融入中小学教育之中

我要说明一下我的观点:老庄哲学并不是很适合当代的时代诉求,更不适合用于中小学教育,想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国学,还是以儒家为主。前一阵重读《三字经》,觉得非常好,里边也有让人相互谦让,隐忍不争的句子。对孩子来说,学透了老庄都去逍遥了,种地穷游,不争重道,生活问题都难解决。对家长来说,孩子学了老庄是不爱争强好胜了,但是家长肯定担心孩子将来的生活。对学校来说,老庄哲学学起来反馈比较难,比如有的学校教得好成绩就好,老庄这个,怎么知道教的好不好,家长送来学一年,没见学会什么,会怀疑学校的能力。对社会来说,社会建设需要专业性人才,老庄希望混沌归真,不利于社会发展。我估计你是弄混老庄哲学与素质教育了,估计你是看到了现代人的浮乱躁动、勾心斗角,想用老庄哲学矫正。但针对这种情况确实儒家更适合,儒家发展时间长,集众家之所长,也有针对这种情况的教育。简单说,道家思想有点“矫枉过正”,而且,老庄思想更多是给管理者看的,是短时间提高团队凝聚力,生产力的便捷方法。

通过《老庄哲学》章节的学习,你得到哪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通过老庄哲学章节的学习,我得到应该像老子庄子学习人生。

在当今的治国理政中我们从老庄哲学中吸取了哪些治国方略

可以从老庄哲学当中吸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因此在当今的治国理政当中,除了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以外,又添加了创建生态文明。这也就是在践行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一个理念。另外,老庄哲学当中强调无为而治,所以在当今的治国理政当中,任何策略的制定要符合民情,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可过急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老庄哲学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按马的哲学,区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是关于“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意思的”问题的回答,老子也许的确太“老”,可能还没有考虑过这么深奥的问题:世界本源是什么,老聃哲学充满了辨证思维,既有唯物的思想,也有唯心的理论,所以很难说他是属于哪种,简单地断言老子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是很荒谬的,因为无论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其概念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有限的感觉创造出来,并用人们创造出来的有限的语言文字表达的。

[讨论]老庄哲学对人生有哪些裨益?

老子最伟大的思想应该是他的辨证主义观,注重事物的两面性,如:“长短相倾、高下相形、难易相成…”,再就是清静无为的观点,要求凡事顺其自然,不妄为;庄子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讲究自然随性、不作做,追求自由、注重自我,豁达、大气,老婆死了不陷入悲伤之中,反而击盆而歌,认为是解脱。老庄哲学于我后辈以思想启迪,用他们的智慧、豁达给我等凡夫俗子们在迷离尘世点一盏明灯。 (就知道这些,献丑了。)希望采纳

学老庄哲学应从哪本书开始?

老庄哲学的真谛,要从《庄子》这本书学起,加上各类资料和个人的感受与体会。 如果说老子是一位理想主义大师,穷毕生之力探究天人之道,创立一种并非宗教的宗教,在返朴归真的自然中找寻人类心灵平等的天堂;那么庄子就是用他奔放不羁的智慧为这个目标找到了实现的方法,破除一切有形无形的枷锁,在万物中寻找归于一的道,让无限自由的精神超越一切阻滞与宇宙平等,与万物平等,在人类的心灵深处建立一个平等与超越统一的天国。站在相对的立场上,超越一切高不可攀、贵不可及的台阶和卑不可见、微不可视的桎梏,实现心灵的绝对宁静和自由,这既是其超越的表现形式,也是其追求的必然结局。他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以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秋水》)庄子通过万物之道,找到它们的同一。个体追求最大限度的平等是超越一切,万物超越的终极是平等。而这种绝对的平等和超越在一定的时空域度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那只有通过绝对自由的精神去追寻吧。于是,他在《大宗师》里写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从而由此达到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从思想中泯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差别界限,于是乎不知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实现了彻底的平等与超越。为了推行他的绝对平等观念,反对其他各家的言论,他说:“至仁,无亲”(《庄子·天运》)而“有亲,非仁也”(《庄子·大宗师》)以反对儒家承袭周礼的“亲亲”之说。因为“举贤,则民相轧”(《庄子·庚桑楚》),为确保社会的完全平等,避免人性中超越欲望引发的倾轧,所以要“不尚贤,不使能”(《庄子·天地》)。“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举贤而民自乱,任知则民相盗”;“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乎好知”;“爱民,则害民之始也”。为避免“见利而忘其真”(《庄子·田子方》),他还提出“不利货财”(《庄子·天地》)。由于天人皆归于“道”,他说“天人不相胜也”,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性保真”的境界、获得精神自由,抛弃超越的执着追求。首先,他认为对待生死寿夭,要齐生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寿则多辱”。有了这样的认识,人就可以摆脱对于生命本体欲超越有限时空的专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痛苦。所以,生死寿夭不必多虑。其次,对待富贵贫贱,要齐贫富,“富则多事”,何必去追求呢?“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们何必要费尽心机甚至扭曲人性去占有整个森林、整个河流呢?对待得失毁誉是非,也要齐是非。如果把得失看作是“藏天下于天下”,就不会患得患失了;毁誉也要“两忘而化其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因此,庄子说:“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这样人就可以摆脱生命过程中各种超越的追求,不为外物所役,从而心与天地通。综上所述,老子与庄子洞幽发微的思辩,切中人性中最本质的核心,通过相对主义的方法,实现心灵的完全自由,并由此达到完全的超越和平等,虽然只是脱离现实的玄想,可它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永恒幸福绝不亚于任何宗教。当人们遭遇挫折、失败、痛苦、忧伤疾病、灾难、死亡……谁来安抚人们痛苦的灵魂。对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来说,老庄哲学的作用超过任何一种宗教。正像冯友兰先生所说得那样,我们可以不是宗教的,但我们必然是哲学的。大至国家的“无为而治”,小到个人行为处事的“越礼法而任自然”,从汉高祖到唐太宗,再到陶潜、阮籍、稽康、苏轼之辈,无论是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还是旷达超逸的洒脱之士,无不深受其影响。甚至于鄙俗如阿Q之辈也有精神胜利法。当其沉陷于“我们祖上比你阔多了”的暇思之时,找到了生命本体精神上平等存在的支点,不也就找到无情世界的慰籍了吗?这诚如列宁所说的:“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毕竟,革命与暴力反抗不是每个时代和时期都可以存在的,在无边的苦难中挣扎的芸芸众生也只好从自身寻求精神解放的寄托,老庄哲学是人性的,所以是永恒的。对阿Q之辈,虽然鲁迅先生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渺小而卑弱的人们总需要活下去的勇气,仅仅是要活着,正像一位美国诗人所写的那样:I am grass ,let me grow…(我是草,我要生长)。——简捷即是自然,历史由此延续。

通过《老庄哲学》章节的学习,你得到哪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我们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老庄哲学对于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天人合一

老庄哲学主要讲的是什么?

无为而治

你认同老庄哲学的“无”吗,为什么?

认同。老子政治思想的主旨即无为政治。老子认为“有为”是产生祸乱之源,“为无为”首先就是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老子的无为绝对不是纯粹的按照自然来什么也不做,也不是消极观望。相反,老子企图用无为这种更加迂回的手段,来实现治世的目的,更巧妙的运用自己的权力,因此,无为是一种政治策略和治国策略,用作实际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为无为”。庄子的无为政治思想承传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所讲的“无为”主要是个政治概念,引申为一种治国之术,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到了庄子,无为思想则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无为”思想渐渐脱去它的治世之义,演绎为一种无为适性的隐逸思想。

老庄哲学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大老总:您怎么看待老子的成功?  谭大师:老子认为啊,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那么他的成功秘诀,总结起来是八个字,忍辱负重,顺其自然。  大老总:非常的精辟!那么您怎么看待庄子的成功呢?  谭大师:庄子也认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那么他的成功秘诀,也是八个字,忍辱负重,顺其自然。  大老总:是是是!那么您又怎么看待孙子的成功呢?  谭大师:很有意思。他的成功秘诀也是八个字……  大老总:忍辱负重,顺其自然!  谭大师:大老总通透!  大老总:说来说去,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孙子,说的都是一回事。  谭大师:这恰恰是国学的魅力所在啊!上下几千年,成功之路,离不开老庄孙子!

道家思想体现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俗称老庄哲学对么

庄子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并在宋国与老乡惠子结识.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庄子》是庄子和其弟子所著)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读书、漫游、观察、遐想,追求“至人无己”的自由境界.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老庄哲学对我国传统文学艺术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老庄哲学,众所周知,曾对我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武术养生、医学医药、科学科技等等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还是文学的、艺术的,其哲学指导思想,在中华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一直起着引领和影响着社会文风的发展,对仕子文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乃至价值取向,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和对艺术审美及风格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可以说“大道文化,入世可以修养治平;出世可以超凡入圣。得大道之滋润,用大道而生辉”。庄子作为中国浪漫文学创作的鼻祖,不仅在创作、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寓言情节等诸多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对后世浪漫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出现,揭开了散文创作上崭新而奇丽的一页。它对后世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学史上令人津津乐道的两汉鸿文、魏晋玄风、盛唐之音等,无不披拂着《庄子》的流风余影。单就散文而论,从问世至今,历代作家或弘其义,或袭其文,或效其笔法,或被其风神。文至庄周,可谓倾荡磊落,豪放超旷,如诗如画,实天地之奇观。意气风发,出神入化,令天下人耳目一新,登高远望,举首高歌,超然乎尘垢之外。  总之,道家哲学教导人们忘却世俗的功名利禄,利害得失,超越现实的庸俗计较,更多地注意陶冶、培育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道教文学歌颂了真、善、美,暴露和批评了假、恶、丑,从而形成了道教文学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道教文学价值和终极追求,即要达到一种不受世俗束缚、飘逸洒脱的人生境界和生命意趣。

道家(老庄哲学)与道教有何关系?两者有何分别?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4]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 《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老子的学说,除了强调自然的一面以外,还有讲权术的一面。老子说「柔弱胜刚强」[5],《老子》中也处处强调这一点。所以后来法家的韩非也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参考: zh. *** /wiki/%E5%BA%84%E5%AD%90#.E6.80.9D.E6.83.B3.E6.B8.8A.E6.BA.90 道家(老庄哲学)与道教有何关系? Ans: 道教的教义即以道家(老庄哲学)学说为基础 两者皆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包含神仙)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简单说 没有道家(老庄哲学) 便无道教产生 两者有何分别? Ans: 如两者之名 道家(老庄哲学)是哲学及学说 道教是宗教 详细可查taoi *** /general-taoi *** /origin-formation-of-taoi *** /default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1608062808438&q=1007080704395&p=%E9%81%93%E6%95%99 taoi *** /general-taoi *** /origin-formation-of-taoi *** /default

通过《老庄哲学》章节的学习,你得到哪些人 生哲理的启示?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凡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就好.对于爱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对于婚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对于人生: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以老庄哲学来解释下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

自然而然地活着。

老庄哲学讲什么?什么是无为而治?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于该 书,故只注明章节〉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 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 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 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 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 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驾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①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 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 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无为而治"本言自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 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 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 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 化。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 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 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 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于该 书,故只注明章节〉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 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 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 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 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 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驾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老庄哲学的现实意义

  老庄道论哲学所关注的人类存在的真正本性是作为“存在的同一性起源”。   老子道论表达了人生价值论上对于人伦道德与社会实践生活的本体性关注,从而表现出天道与人道相关联的运思特征。而庄子则以其体道的心灵境界观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命内在德性的深刻关注。   老子道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纯粹的自然化运思,表现出与具体之物的分立倾向,而其“德”则更表现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亲和关系。庄子的体道境界思想则表现出一种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游世态度。尊道而贵德,同时也成为老庄道论哲学的生命价值论内容。老子认为,道与德的生存境界或最终成就乃是无为。由无为而无不为,由道而德,即是人类生命自由创造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这也就是人类实现自由创造的生命伦理。庄子更进一步提出自发、自为、自化、自成的思想。

什么叫老庄哲学

  老庄哲学是:老就是老子,庄就是庄子,他们的思想著作体系并成老庄思想、老庄哲学。它和儒家哲学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中流砥柱。   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于自然二字。因此,老学是一种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   庄学则十分注重个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他探讨的是人如何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独立的人格,他孜孜以求的是人在去常知、忘情欲,内心虚静明觉的状态下的一种逍遥自得,是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后的忘我境界。庄子强调无名、无功、无己,在他看来,只有摆脱名利外物的困扰,超越自我的存在,才能做到无累,也才能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

老庄哲学思想的渊源

老庄哲学思想,那么我觉得庄子的思想就是比较佛系的如家

什么叫老庄哲学 请问什么是老庄哲学?

老就是老子,庄就是庄子,他们的思想著作体系并成老庄思想、老庄哲学.它和儒家哲学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中流砥柱. 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于“自然”二字.因此,老学是一种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 庄学则十分注重个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他探讨的是人如何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独立的人格,他孜孜以求的是人在去常知、忘情欲,内心虚静明觉的状态下的一种逍遥自得,是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后的忘我境界.庄子强调“无名”、“无功”、“无己”,在他看来,只有摆脱名利外物的困扰,超越自我的存在,才能做到“无累”,也才能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