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怎么 批量 将水稻NCBI基因号转变为MSU编号,比如Os08g0127100对应MSU的LOC编号为LOC_Os08g03350

您找到方法了吗,我一直不知道怎么转换,您找到能告知我一下吗

同一铝离子浓度50um/L对两个水稻种胁迫能给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给论趋势,要横的比较纵的比较都有

一耐铝水稻菲优培养液中又分别额外加0.8mol/L亚铁离子-0.8mol/L锰离子-0.8mol/L亚铁离子&0.8mol/L锰离子-溶液中无铁锰离子的对照-溶液中无铁锰离子不加50um/L铝离子的对照。二不耐铝水稻红良优166号培养液中又分别额外加0.8mol/L亚铁离子-0.8mol/L锰离子-0.8mol/L亚铁离子&0.8mol/L锰离子-溶液中无铁锰离子的对照-溶液中无铁锰离子不加50um/L铝离子的对照,共10种培养溶液观察分析植株不同部位的AL,Fe,Mn,Zn等含量,能给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给论趋势,要横的比较纵的比较都有了。

杂交水稻原理 杂交水稻原理是什么

1、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2、杂交稻的特点: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3、概念: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4、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

专家们培育出太空水稻,为什么这些优点从太空来?

太空水稻是利用太空较高的宇宙辐射、变化较为剧烈的温度、微重力等处理水稻种子,虽然在太空中形成,但是产生变异的是 生物本身 ,并不是水稻的“优点”来自太空。 太空育种运用的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原理,即生物会随环境变化而演化。生物演化的基础是种群,太空育种需要送一批种子或者胚胎进入太空,因为太空的高辐射等因素会使植物核酸等复制时出错,而出错的部分就可能成为对水稻在地球生存更有利的因素,比如使水稻产量更高或者使植株变得更高大根系更发达,这一过程是随机的,并不能确定水稻到底会变成啥样,而且不是每一粒种子遭受太空环境影响都一样,所以这些种子拿回地球后并不能直接使用, 需要先种植下去观察植物的性状到底有没有变化,这也使得在育种得过程中需要开垦一些试验田,然后初步选择性状发生了对人类有利的变化,然后还需要经过数代的杂交、回交等手段将植物的性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优良农作物,在种子基地广泛地种植,然后收获种子不作为口粮,只为推广太空水稻之类得农作物。这种变化是由于生物自身的改变,只不过外界条件是太空环境罢了。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时不时地就会送一些植物上太空,让它们经受太空环境的洗礼,然后培育出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的种子。但是这种培育方式效率业不是很高,所以现在还有杂交、基因编辑、嵌合体制造等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就应用在为人类找吃的以及为人类治病两方面,虽然有时候会直接改造生物的基因,但是也是利用天然存在的生物基因,只不过加快了生物演化的自然进程,能使植物突然就有了某种性状,比如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就是利用生物载体植入的外来基因。 这些育种技术都是利用了生物的基本规律,基因是核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加大植物环境选择压力,使植物能更快地演化出一种新的性状,基本不必担心新产生的农作物品种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技术也证实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性,只不过仍是宏观层面的,对某种生物性状形成的具体原因,现代人类还是难以确定机理,就像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依然是一个谜。 提要:太空辣椒、太空水稻,这些农产品有何特殊之处? 对于育种家来说,能否选育出优良品种的关键就是是否具备优良的材料,为了创制优异的育种材料,育种家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利用自然变异,然而这种变异的幅度实在是太小,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中可能还无法选育得到一株符合育种理念的材料出来,大大制约了育种的进程,为了解决变异过小的问题,育种家会想尽一切办法创制新的种质资源变异,比如说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等手段,此外还有一种诱变技术是结合航天技术发展而兴起的航天诱变育种。 航天诱变育种则是通过利用太空微重力以及高辐射的特点,对种子形成诱变,产生新的变异,所以大家在谈到太空育种选育出来的一些农产品时候,并不是说作物进了太空就能够出现优良性状,性状是相对性的,我们人类所认为的很多优良变异,其实对于作物来说都是违背自身的进化方向的。 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小学自然课本上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物种的繁衍生息,蒲公英种子风媒介传播繁衍,而大豆、油菜在成熟之后角果炸裂而繁衍,其实无论是大豆还是油菜角果炸裂都是不利于我们种植收获的,比如说如今人们的作物成熟时候要采用机械收获,角果容易开裂反而意味着在机械轻微碰到的情况下籽粒就会被弹出,造成了产量损失,这是不利于产量提升的。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育种家会选育一些抗裂的品种,然而从自然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抗裂的品种,成熟之后由于籽粒无法炸裂弹出籽粒,反而非常不利于其繁衍生息。 太空诱变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变异具备很大的不定向性,这个突变出来的方向对人来说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于育种家来说,可以利用起来的是那些优良的性状,甚至可以说突变的性状中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真正能够中意的真的凤毛麟角。由于在媒体的报道中,一提到什么航天育种、辐射育种等一些所谓新奇、高 科技 的词汇就忍不住的满篇溢美之词,其实成功了都会有无数的光环围绕,而失败的只是被 历史 的车轮无情的碾压过去罢了。 太空诱变这种没有定向性的技术其实绝对不会成今后的发展方向,因为注定会被定向的技术所取代,比如如今兴起的基因编辑技术,其能够实现对目标性状的定点性改良,这是物理、化学诱变所不具备的特点。 最后科学兴农要说的是,大家不要一听到航天、太空育种就觉得多么的高大上,同物理、化学诱变一般,都是诱变的一种,只不过市场上的一些产品一旦披上高 科技 宣传的外衣,似乎就有点让人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其实很多专家在培育新品种的时候,都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是方法来使种子产生一定的变异,在根据变异的结果进行研究培育,形成新的品种。太空水稻其实就是利用空间诱变育种的方式,将水稻的种子或者是诱变材料送到太空中,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来进行诱变,使得种子产生某种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 那么为什么要培育太空水稻,这些优良品种特性为什么是从太空路而来? 之所以要进行太空育种,其实就是因为地面上根本无法模拟这种太空环境。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有很多离子辐射线和空间磁场,这都是地球没有办法进行模拟的,而且高真空高洁净的宇宙环境也能够让种子产生一些变异。所以太空水稻培育出来的新型品种具有变异大,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这种水稻品种回到地面进行培育之后,能够有效地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比如说,经过太空诱变培育出来的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其植株就比正常的要低14厘米左右,生长周期也缩短13天,而产量却可以增长5%~10%。更矮的植株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而更短的生长周期可以减少温差,提前收获,并且还能够增加产量。 之所以这些优点从太空中经过诱变而来,是因为太空中的辐射强度要比地球高得多,而且在微重力和高真空的环境下,种子的基因会产生很大的变异,毕竟亿万年来在地球上生长的植物,不管是形态生理还是进化都受到了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到失重的状态,再加上受到其他的辐射作用,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本来在地面上环境中难以产生的基因变异行为。而这种变异通过专家的研究和培育,提取其中有效有用的部分,在经过深入的分析之后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 虽然很多专家对为何水稻能够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产生生理和遗传性状的改变?甚至对未来有何影响,都没有办法做出,特别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不断的 探索 ,未来肯定会有更进一步的说明。毕竟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世界的 探索 史,现在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人类的梦想要向星辰大海出发,要去 探索 更远的星空,更远的未来。所以说太空水稻育种是一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为一体的新途径新方法,也是当今农业领域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这不是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代人就能研究的透彻明白的事情,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获得更加明确的方向。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您的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还好

氯呲嘧磺隆在水稻上使用要多少天死草?

氯呲咪磺隆(clomazone)是一种水稻除草剂,主要用于对水稻早期雀稗等草害进行控制。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氯呲咪磺隆的作用时间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它会在种植后3~7天左右杀死水稻上的杂草。需要注意的是,药剂使用后,因为氯呲咪磺隆的磺酰胺基团存在亲水性,需要经过水的陆续降解作用,才能够发挥出完整的杀草效果。同时,因为氯呲咪磺隆会对水稻造成一定程度的毒害,因此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进行操作,防止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茶叶可数吗?

水稻,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应该是可数名词,棉花,茶叶不可数。

杂交水稻之父英文介绍

Yuan Longping, China"s "Father of Hybrid Rice," dies at 91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他一生的精力都献身给研究水稻种植 英文

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researches in rice cultivation.

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的英文翻译

你好!培育出了杂交水稻Hybrid rice was bred

种水稻英语怎么说啊?

plant rice/paddy

《尤其是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是世界闻名的》用英文怎么说

句子:尤其是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是世界闻名的翻译:In particular, the invention is the hybrid rice Yuan Longping is the world-famous

杂交水稻专家的英文

"杂交水稻专家"的英文是"hybrid rice expert"。杂交水稻是一种改良过的水稻品种,其通过平衡亲本之间不同的性状来提高了产量和耐逆性。以下是一些例句:Professor Yuan Longping i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and is a world-renowned hybrid rice expert.(袁隆平教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Hybrid rice experts study the genetics, physiology, and agronomy of hybrid rice to develop new and improved varieties.(杂交水稻专家研究杂交水稻的遗传学、生理学和农艺学,以开发新的、更好的品种。)Scientists are continuing to make advances in hybrid rice technology, and many hybrid rice experts are involved in research efforts.(科学家们继续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许多杂交水稻专家都参与了研究工作。)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hybrid rice research, with the support of hybrid rice experts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中国政府投资巨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得到杂交水稻专家和农业大学的支持。)Hybrid rice cultiva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and many farmers rely on advice from hybrid rice experts.(杂交水稻种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许多农民依赖于来自杂交水稻专家的建议。)Hybrid rice has helped to alleviate food shortage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hybrid rice experts continue to work towards improving yields and farming practices.(杂交水稻已经在世界许多地方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杂交水稻专家继续致力于提高产量和种植方式。)The success of hybrid rice is a testament to the dedication and expertise of hybrid rice experts around the globe.(杂交水稻的成功证明了全球范围内杂交水稻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

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用英文咋说

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Yuan Longping began research on Hybrid Rice in 1964.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Yuan Longping began research on Hybrid Rice in 1964.

水稻在中国的南方被种植】英语翻译

Rice is planted in south of China

急问 水稻 分蘖 及 假茎的 英文

水稻paddy,rice

水稻用英语怎么说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那么你知道吗?下面跟我一起来学习关于水稻的英语知识吧。    水稻英语说法   rice   paddy    水稻的相关短语   水稻土 paddy soil ; padi soil ; rice soil ; rice soils   转基因水稻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   水稻育种 rice breeding ; Rice breeding   水稻秧田 rice seedling bed ; rice nursery   水稻恶苗病 Fusarium moniliforme ; bakanae disease ; rice bakanae disease   水稻良种 Improved varieties of rice ; rice seed ; Paddy rice improved variety ; Rice varieties   水稻病害 Rice Diseases ; diseased rice ; rice disease ; rice diseases   水稻种子 Rice Seed ; paddy rice seeds ; seed paddy ; hybrid rice seed    水稻的英语例句   1. Rice farmers here still plant and harvest their crops by hand.   这里种植水稻的农场主仍是人工种植和收割庄稼。   2. The staple crop is rice.   主要农作物为水稻。   3. The agronomist suggested growing rice on the dried river bed.   那位农学家建议在干涸的河床上种水稻.   4. The land is cultivated with rice, cotton and vegetable.   地里种著水稻 、 棉花和蔬菜.   5. Wheat and rice are cereals.   小麦和水稻是谷类植物.   6. The people here grow rice on terraces.   此地的人们在梯田里种植水稻.   7. The peasants reaped their rice.   农民们收割了水稻.   8. The rice has been acclimated in this area.   水稻已能适应这一地区的环境.   9. Both the rice seeds are good strains and will give about the same yield.   这两种水稻都是良种,产量不相上下.   10. He insisted that rice wouldn"t grow here, but you see we"ve grown it.   他愣说这里不能种水稻, 现在不是种成了吗?   11. R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ereal in many tropical and sub - tropical areas.   在很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稻是最主要的谷类作物.   12. The grasslands are the most suitable areas for wet rice cultivation.   这些草地是栽种水稻最适宜的地区.   13. The teacher challenged my statement that rice grows in Oregon.   教师对我所说的水稻生长在俄勒冈州提出质疑.   14. The climate here is just right for plantingr ice.   这里的气候恰好宜于种植水稻.   15. He read a passage on rice farming from the geography book.   他从地理书中读到一段关于水稻栽培的文章. 1.农作物用英语怎么说 2.农民用英语怎么说 3.坐落用英语怎么说 4.物品用英语怎么说 5.船的英文怎么读

水稻的英文

水稻:英文翻译为“rice”,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称之为普通栽培稻。

沃得倒伏王水稻收割机多少钱一台广西?

沃得收割机有2000~12000公斤。根据型号略有不同:1、经典版沃得倒伏王联合收割机稻油菜联合收割机小麦收割机3000公斤;2、精品尊享版沃得3480公斤;3、沃得DR85履带式联合收割机2800公斤;4、沃得DC60联合收割机9340公斤。扩展资料:收割机分类:1、侧挂式(1)采用硬轴传动, 主要由发动机、 传动系统、离合器、工作部件、操纵装置和侧挂皮带等组成。(2)工作部件的类型很多,常用得为圆锯片、刀片或尼龙丝。(3)作业时,将传动轴的铝合金套管上的钩环挂在操作者肩下的背带上,握住手把,横向摆动硬轴,即可完成切割杂草、灌木等作业。2、背负式(1)用软轴传动,一般构造与侧挂式割灌机相似,不同的是其发动机背在操作者背上,切割部件由软轴传动,发动机功率一般为0.75~1.2千瓦。 (2)发动机与背架之间以两点联接并装有特制橡胶件以隔振。软轴为套装在软管内的钢丝挠性轴,用以传递扭矩。(3)软管为敷有橡胶保护套的金属编织网包住的钢带缠卷的螺纹管,以防尘土侵入轴内并保持轴表面的润滑油。3、手扶式(1)由行走轮支承机具重量,由人推动机器前进,由发动机驱动工作部件进行切割灌作业。(2)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同便携式割灌机相似。 悬挂式收割机悬挂在拖拉机后面,由动力输出轴驱动工作部件旋转,适用于大面积割灌作业。(3)主要由机架、锯片、传动装置、悬挂装置和推板等组成。割灌作业时,拖拉机后退行驶,工作速度为5公里/小时,可锯直径为10厘米的灌木。4、卧式(1)由拨禾轮、一条或前、后两条帆布输送带、分禾器、切割器和传动装置等组成。(2)作业时,往复式切割器在拨禾轮压板的配合下,将作物割断并向后拨倒在帆布输送带上,输送带将作物送向机器的左侧。(3)卧式割台收割机对稻、麦不同的生长密度、株高、倒伏程度、产量等的适应性较好,结构简单(4)但纵向尺寸较大,作业时机组灵活性较差,多同15千瓦以下的轮式或手扶拖拉机配套,割幅小于2.0米,每米割幅每小时可收小麦4~5亩。5、立式(1)被割断的作物直立在切割器平面上,紧贴输送器被输出机外铺放成条。(2)在两分禾器间每30厘米增设一组带拨齿的拨禾三角带、星轮和压禾弹条,使禾秆在横向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3)到达机器右侧后由一对纵向输送带向后输送,禾秆在压禾板的配合下在机器后方铺放成条。(4)多同7~9千瓦的手扶拖拉机或15千瓦左右的轮式拖拉机配套,割幅1.1~1.2米;还有同2~3千瓦手扶专用底盘配套的小型自走式收割机,割幅1米左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收割机

怎样检查水稻田收割机的故障

摘要:水稻联合收割机能迅速、及时、高质量地完成水稻收获作业,但是在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作业时,如果机械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效率,能否对其常见故障进行正确分析、及时排除,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介绍水稻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与排除。一、水稻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与排除1、穗头脱不净原因:谷穗青头多;脱粒部件的纹秆与凹板之间的脱粒间隙过大,转速低。排除方法:控制田块的割幅宽度,控制在2/3以内;调整脱粒机脱粒间隙,降低滚筒转速,增大凹板间隙,磨损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张紧动力机连动脱粒部件的轮带。2、自动喂入困难原因:喂入链与伸缩齿尖距离不符;作物倒伏或潮湿。排除方法:在弹齿不碰割刀的前提下,拨禾轮应尽量后移;修复割台喂入搅龙叶片,使叶片离底板高度不大于10毫米;喂入链与伸缩齿尖的距离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割台喂入搅龙安全离合器的弹簧长度应合适,当喂入阻力过大时能及时分离。3、拨禾轮打落谷粒多原因:拨禾转速太高,禾位置太高打击穗头,或拨禾轮位置太靠前,增加了谷穗的打击次数。排除方法:适当降低拨禾轮转速或高度,适当后移拨禾轮。4、割刀口堵塞原因:田间杂草过多,割茬太低。排除方法:适当提高割茬即可排除;嵌入石块、钢丝等硬物引起的,应停车并熄灭发动机,清除夹入物;将动刀片与定刀片的前端间隙调到1~1.5毫米,发现螺栓及刀杆变形及时校直或更换。5、输送槽堵塞原因:输送带张紧度不够或有偏跑现象;输送槽杂物较多;谷物茎秆潮湿。排除方法:清理堵塞物,张紧传送带;当确认皮带磨损而造成传递动力不够时,应及时更换。6、脱粒滚筒堵塞原因:传动带过松或喂入不均匀;作物茎秆湿。排除方法:张紧传送带,控制割台喂入量;选择成熟干燥作物收割或提高割茬;作业开始时,严禁猛轰油门大小来控制行驶速度。二、怎样检查水稻田收割机的故障水稻收割机在使用作业出现故障,应尽快查明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否则,会耽误农事,造成损失。水稻收割机故障检查方法一般应采用“5个字”即看、闻、听、感、查。1、看收割机在作业中,农机操作手要注意收割机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如割台割禾剪切是否顺畅,稻谷浪费是否超过规定标准,发动机排气管冒白、黑、蓝烟的情况;各种仪表读数是否正常;有无漏油,漏水等。如有应停机检查,分析排除。2、闻如果农机操作人员闻到有胶臭味、焦糊味以及其他怪味时,说明收割机上某部位或机件出现故障,应停机检查。3、听在收割机作业中,有时会听到异常声音,如发动机运转不平稳或有敲缸声,或有机件碰刮声音等。要随时停机检查排除。4、感在作业中出现发动机功率不足,方向操纵杆操纵不灵,收割机跑偏;离合器离合不良,挂档困难,收割机堵塞等。农机操作手都有感觉,这时应停机检查,调整、维修。5、查农机操作手在使用作业中,要正确操作水稻收割机。出机下田前,作业途中,停机后都要对收割机进行检查。如燃油、机油、液压油、冷却水是否充足。各连接件螺栓有无松动;各部位是否润滑;收割机有无损坏现象等。如有应随时排除解决。总之,收割机技术状况应良好,即三灵活,四不漏,五净,六良好。三灵活,操纵,转动,液压升降应灵活。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净,油净,冷却水净,空气净,机车净,工具净。六良好,调整,紧固,润滑,冷却,电路,仪表良好。

玉米联合收割机能否收麦子和水稻

不可以。看你还是没有看见过机器或是不明白,因为机型和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玉米收割机只能收割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回田.现在就是收小麦的联合收割机因为是全喂入式的都已经不适合收割水稻了。收割水稻现在大都采用日本在华生产的久保田488/588式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平均一天收割60--100亩水田。效率极高,米粒干净,留茬短。但新机器价格在21万以上(不含农业补贴)国产机品牌已经陆续下线但也在15万左右。

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水稻成熟农户们就会用水稻收获机械收割。水稻收割机是一种高效收割稻谷的机器,能在田间依次完成水稻切割、脱粒、分离和初步清选。下面就来了解下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及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一、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水稻收获机械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的收割、脱粒、清选等生产作业中使用的机械。水稻收获机械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割晒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三大类。收割机可分为条放式收割机、堆放式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脱粒机可分为半喂入式脱粒机和全喂入式脱粒机;联合收获机可分为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和割前脱粒式联合收获机。目前,我们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推广的机具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联合收割机由于联合收割机把切割、脱粒、清粮等项作业在田间一次完成,机械化程度高,作业质量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时紧迫的季节可以及时收获,确保增产增收。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用夹持链夹持着茎秆基部,仅使穗部进入脱粒装置脱粒。因此,脱粒时消耗的功率少,并可保持茎秆的完整。但是这种机型生产率不够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穗部连同茎秆全部喂入脱粒装置中,这类机型生产率较高,对作物的适应性强。先进行试割,试割目的在于检查试运转中未发现的问题,并将机具检查和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行走方法一般采用反时针向心回转法。要熟练掌握机组入田、开割、过障碍(田埂、沟等)、转弯收割、行走卸粮、出田、转移等操作要领。收割倒伏作物时应将割台降到最低位置,并要正确选择收割方向,最好是逆倒伏方向,其次是垂直倒伏方向。在作业中要定期检查机车运转情况和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作业质量检查包括割茬高度、收获损失、脱粒质量、清选损失、清洁度、破碎率等内容。技术规范:为保证水稻果穗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的效果,减少果穗及子粒破损率,根茬的合格率要求,水稻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1、收获尽量在果桔子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业,这样水稻的子粒更加饱满,果穗的含水率低,有利于脱粒作业,水份降低更利于稻粒晾晒收储,可以相对减少功率损耗。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行距及作业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作业前制定好具体的收获作业路线,同时根据机具的特点,做好人工开割道等准备工作。在收割前要对收割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先转动收割机各工作机构,然后小油门平稳起步,当收割时加大油门,达到额定转速。2、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高、矮、稀、密)和田块情况正确选用收割机速度(一般为2一3千米/小时),地头转弯或过沟、田埂时要减速。收割机应沿插秧或播种方向尽量走直,满幅工作。不能满幅时,要使作物靠输出口一边。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及时清理缠草和泥土等。收割倒伏角度大于45°的水稻时,要采取单向顺倒伏或垂直倒伏方向收割方法。二、水稻收割后如何还田水稻收获后的秸秆可科学还田,做无害化处理。水稻秸秆深翻还田是在水稻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的前提下,利用铧式翻地犁将秸秆翻埋于土壤耕层之下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该技术具有农时可控,可与秋收无缝衔接,作业环节少,技术操作简便,秸秆还田深度可达15厘米以上等特点。1、田块要求与机械选择选择田块土壤绝对含水量在40%以下,适宜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应选择有利于扣垡和秸秆覆盖的铧式犁。2、作业前准备联合收割机必须带有秸秆切碎装置和抛撒装置。收割留茬≤15厘米,秸秆切碎≤10厘米,均匀抛撒于田里,做到秸秆不成堆,不成趟。3、还田最好收获后立即进行深翻还田,全量还田,刚收获的秸秆含水量较高,及时深翻更有利于腐解。翻埋效果秋季好于春季,对水稻生长影响春季大于秋季。4、促腐秸秆腐熟剂可有效加速秸秆腐解进程、加速养分转化、促进土壤养分施放,部分腐熟剂还有固氮或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提高根系活力、增产、灭杀秸秆中病菌等作用。使用秸秆腐熟剂的同时可每公顷施入尿素75~150公斤尿素,促进秸秆腐解。5、整地在次年春季进行旋耕旱整平,减少水整地次数。控制泡田用水,泡田时上水到土块高度的2/3即可,等到完全泡透水渗到土块下1/3左右,呈花达水时再整地。把秸秆搅拌到泥中,把稻茬均匀混拌在泥里。打浆后田面呈胶泥状,可以有零星的花达水,但不能全田有。用刮板整平后田块内高低差6、水分管理秸秆全量还田后,分解最快是在生长季的6~7月份,而此时正值水稻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秸秆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应采取“浅--湿--干”的方式灌溉,充氧壮根,除施肥和除草需要保持水层以外,不宜长时间淹灌,防止有害气体损伤根系。非盐碱地稻区,在水稻移栽后分蘖初期可晒田1~2次,及时充氧,分蘖末期可重晒至田面微裂、不粘脚,养根控蘖;拔节期保持脚窝有水为宜,无水再上新水;结实期“浅--湿--干”灌溉直到黄熟初期将水排干。7、养分管理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因此秸秆还田第一年在当地历年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施氮肥量5%-10%左右;第二年因地制宜在当地历年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施氮肥量10%~20%。8、其它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水稻生产一致。

水稻收割机械种类及其特点有哪些?

水稻收割机械可分为收割机(割晒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机(割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水稻割倒,成条铺放在田间。这种机具结构简单,机身轻巧,转移方便,使用和维修简便,但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损失也较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用夹持链夹持着茎秆基部,仅使穗部进入脱粒装置脱粒。因此,脱粒时消耗的功率少,并可保持茎秆的完整。但是这种机型生产率不够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穗部连同茎秆全部喂入脱粒装置中,这类机型生产率较高,对作物的适应性强。无论半喂入还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均或多或少采用了自动调节装置、监视仪表以及液压装置,从而提高了机器作业性能,改善了驾驶员劳动条件。由于联合收割机把切割、脱粒、清粮等项作业在田间一次完成,机械化程度高,作业质量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时紧迫的季节可以及时收获,确保增产增收。但是,联合收割机的构造比较复杂,造价亦高,使用和维修需要较高的技术,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和技术水平来选择使用。

请问有水稻和油菜一起收割的联合收割机吗?

· 有,见过,价格不太清楚, 有,江苏产的一款,可好的。水稻、小麦、油菜,都能收。9.8万/台。

水稻收割机械种类及其特点有哪些?

水稻收割机械可分为收割机(割晒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机(割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水稻割倒,成条铺放在田间。这种机具结构简单,机身轻巧,转移方便,使用和维修简便,但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损失也较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用夹持链夹持着茎秆基部,仅使穗部进入脱粒装置脱粒。因此,脱粒时消耗的功率少,并可保持茎秆的完整。但是这种机型生产率不够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下的水稻穗部连同茎秆全部喂入脱粒装置中,这类机型生产率较高,对作物的适应性强。无论半喂入还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均或多或少采用了自动调节装置、监视仪表以及液压装置,从而提高了机器作业性能,改善了驾驶员劳动条件。由于联合收割机把切割、脱粒、清粮等项作业在田间一次完成,机械化程度高,作业质量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时紧迫的季节可以及时收获,确保增产增收。但是,联合收割机的构造比较复杂,造价亦高,使用和维修需要较高的技术,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和技术水平来选择使用。

如何维护保养水稻联合收割机

摘要:到了水稻收割的季节,稻田里就能看见许许多多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收割稻谷。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个笨重的大型机械,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维护保养,就会影响它的使用性能。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寿命短的原因有无证驾驶,技术水平差;不进行磨合;修理质量差;重使用、轻保养等方面。下面来了解下水稻联合收割机相关知识。一、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寿命短的原因近几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各种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尤其是水稻联合收割机更是成倍增长。由于收割机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大,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作业环境差,维护保养要求严,有些机手缺乏操作技术,不及时维护保养,致使有的收割机使用寿命短。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无证驾驶,技术水平差据了解,有些收割机操作手是昨天刚刚丢下“三把”(犁把、锄头把、镰刀把)的农民,今天购买收割机后,就变成驾驶员。他们错误认为,收割机在田间作业,不在道路上跑,不需要参加培训,有无驾驶证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们不参加农机部门举办的收割机驾驶员培训,不参加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考试、考核。这些人只能简单的驾驶,不懂收割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不懂操作技术和安全作业知识,不会维护保养,更不会排除故障。在田间驾驶操作时,有的碰田埂,撞坏收割机;有的在转移中,翻机掉沟,导致收割机过早损坏,使用寿命短,甚至报废。2、不进行磨合(试运转)不少新的和大修后的收割机,不经过磨合就直接投入负荷作业,导致收割机早期磨损和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机手不知道磨合的重要性,急于使用,早日收回投资。有的机手还认为,磨合浪费时间和油料。二是有的修理人员在修理收割机后忽视磨合。由于收割机没有进行磨合,使收割机早期磨损和损坏,使用寿命短。3、修理质量差目前,有些县和乡镇村没有收割机维修网点,有的修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收割机修理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及专用工具,修理质量较差。在一个农机维修点,修理人员连动刀片,定刀片更换的程序及工艺技术要求都搞错,动刀片与定刀片的间隙都不知道调整,结果导致配件发生故障,使用寿命缩短。4、忽视空气滤清器的保养收割机田间作业环境差,灰尘杂物较多,有的机手对空气滤清器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楚,很少保养空气滤清器。有的机手认为,时间紧,作业忙,没有时间来保养空气滤清器。有个别的机手干脆把空气滤清器拆下来不用。结果导致收割机发动机缸套活塞等机件过早的磨损和损坏,使用寿命缩短。5、使用的燃油不清洁目前,机手都是用油桶到加油站灌油,然后把燃油抽出加入收割机发动机油箱内。但有的油桶不清洁,加油工具不干净;燃油没有经过沉淀;有的机手对柴油滤清器长时间不保养。因此,加剧了发动机燃油系精密偶件的磨损。致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功率下降、油耗增加,严重时发动机一带负荷就熄灭。6、重使用、轻保养有些机手受经济利益驱动,一心只为多挣钱,收回购机的投资,对收割机重使用、轻保养。有的机手不参加技术培训,根本不知道收割机的技术保养内容和周期。一般都是一直用到收割机出现故障时,才请人修理或自己换件修理。因此,有的收割机技术状态很差、耗油多、故障多、事故多、使用寿命短,有的甚至报废。二、如何维护保养水稻联合收割机1、收割前的维护保养收割前的维护保养是指早、晚造收割前,对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维护保养工作。具体做法:(1)对所有零部件、易损件进行细致检查保养。如链条、割刀、输送爪销、轴承、皮带和履带等都要逐一检查。检查其磨损状况、松紧度、轴承移位状态等。对已烧损、外皮脱落、龟裂的皮带应及时更换。还需适当备有适量的易损件,以防机器使用中突然损坏。(2)对非易损件、零部件亦进行时限性的检查,即零部件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必须对其技术性能检查或更换。如起动力传动作用的液压传动系统、输送及清选系统和发动机组件以及隐藏在机体内部的其它传动部件,通常每二年都要进行相应维护保养工作。(3)检查各运动加油部件的加油状况。如对发动机燃油、冷却水、机油、行走部传动箱等要检查,必要时还需更换机油,单向轴承要加黄油等。(4)起动机器,检查机器各部分运转状态。如驾驶操作杆的灵活性,电气线路的可靠性以及刹车左右控制的稳定性都要进行细致检查。2、收割中的维护保养收割中的维护保养工作分为班前、班中和班后三个阶段。班前维护工作是指每天开割前要检查各加油部件,如链条、割刀、输送爪进行加油,对所有的皮带、弹簧进行调整等。班中维护保养工作是指在机割过程中听到异响声音或发现稻草、稻谷输送不畅和动力不足等现象,应及时停机检查维修,待检查完毕确认后方可继续使用。班后维护工作是指每天作业完毕后对收割机进行全面的技术检修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1)清除机器各部件上的杂草、稻杆、稻谷和泥土等杂物,特别是要及时清除粘附在行走部分如履带、驱动轮、支重轮及轴承上的泥土和杂草等,以避免泥土浸蚀轴承、油封和泥土干硬板结时行走会损坏履带、支重轴等零件。(2)检查各工作部件的坚固情况对所有皮带、链条、轴承、割刀片、脱粒齿应及时修补、更换。(3)发动机冷却液、机油、液压箱的液压油要进行检查和及时补充。(4)各润滑部位要及时加注润滑油,如对链条、轴承、割刀等加油润滑。3、收割后的维护保养收割后的维护保养是指收割季节结束后,对机器进行全面的清洗、维护、保养和入库保存等工作。(1)清扫机器打开机器各部位的检视孔盖,拆下所有的防护罩,彻底清除滚筒室、过桥输送室内的残存杂物,清除小抖动板、清选室底壳、风扇蜗壳内外、变速箱外部、驾驶台、割台、发动外表等部位残存的稻草、泥土等杂物。清扫完毕后,启动机器,让各工作部件高速动转3—5分钟,排尽所有残存物。然后用水冲洗机器外部,再开动机器高速运转3—5分钟,以除去残存的水。(2)加润滑油对所有润滑部件应重新加注润滑油,然后以中小油门空转柴油机5—10分钟。(3)保养割刀先把动、定刀分开,清除附于刀间的泥土和杂草等残存物,检查刀片的铆合有无松动,磨损有无超标,刀杆有无变形,若松动要铆紧,若磨损超标要更换,若刀杆变形要校正。然后按要求进行装复,装复后动定刀片之间空隙在0.2毫米之内,动力杆应滑移平顺,无卡滞现象,再涂油防锈。(4)检修脱粒滚筒和紧固件把磨损超标的脱粒弓齿换掉,校正修复侧变的弓齿。检查紧固件,若发现紧固件脱、松应及时补上并紧固。(5)检查传动链条、皮带卸下各传动链条并清洗干净,检查各链套有无裂纹等现象,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取下全部传动皮带,检查有否因使用时间长而发生打滑、烧伤、老化或破损等情况,如有应予以更换。可继续使用的传动皮带应清理干净,抹上滑石粉。把传动链条和皮带按位置装好后,再启动机器高速运转2—3分钟。(6)涂刷油漆清理干净机器各表面的金属脱漆处,并补刷油漆,以防生锈。最后,给各调节处的调整螺纹涂上润滑脂,把拔禾轮、割台降到最底位置,升降柱塞杆缩入油缸。停放好水稻联合收割机后,要及时放松所有皮带、链条、弹簧和履带等张紧部件。收割机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和地面平坦的室内,加盖蓬布防尘。每月两次启动发动机,以中速空转柴油机10—15分钟。

请问有水稻和油菜一起收割的联合收割机吗?

有水稻和油菜一起收割的联合收割机,叫做谷物联合收割机。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用于麦类作物的联合收获,在田间可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清选等项作业。当用于分段收获时,在收割台上装拾禾器,可捡拾晾晒后的谷物条铺。并完成脱粒、分离和清选等项作业。当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增加附属装置,如油菜低割装置等,或经过适当的改装和调整后,可以收获油菜、水稻、玉米、大豆、谷子和高架等谷类作物。扩展资料:使用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注意事项:1、机器操作者上岗前一定要经过生产厂家、经销商或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如果对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不清楚,就很难使用好联合收割机,因此在机器使用前一定要参加有关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培训,并取得驾驶执照。2、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因为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尽管机器质量很好,但如果没有弄懂内部结构及使用方法之前,就凭经验随便使用,不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机器就很容易出现不该有的故障。3、因为被收获的作物条件差别很大,所以在使用联合收割机过程中,应针对作物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机器的各个相关机构,以保证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谷物联合收割机

小型水稻收割机机械原理图

这个要去期刊上面找了啊,或者那些进了馆藏是室的很老很老的书,福州路上海书城馆藏室可能会有相关书籍,不过要付押金才能进去,而且看一次很贵很贵。建议去期刊上面找,

谁知道大型水稻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啊

要看是半喂机型还是全喂机型了, 半喂的机子水稻只有稻头进入脱粒机, 茎杆从后面就出去了,整个过程 茎杆不进机器内部的。 全喂的机子茎杆稻头全部进入脱粒机, 经过脱粒机粉碎,稻粒通过震动筛或者 滚动筛分离。茎杆排除机器。 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水稻联合收割机液压无级变速箱结构原理 (HST)?

马达加一个斜盘变量泵!

水稻收割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出现故障后应该如何排查?

在常见故障发生时,最先分辨常见故障所发生的具体地址,是汽车发动机一部分或是走动一部分或工作部分,假如是工作中一部分,那样是割台一部分,或是运输、脱粒机、精选机或其他一部分。分析判断后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渐查验清除。

为什么没人种袁隆平水稻?

袁老种的特种高产水稻的都知道,口感较差,因为难吃所以没有大范围种,但是手里有这种难吃但产量大的米,大家才能买到好吃的米,高产水稻的意义在于特殊时期,比如战争时期不让大家挨饿死。再说口感差未必不是好米,磨成粉之后也可以做成其他样式的食品。袁隆平的高产水稻,就好比华为的备胎,可以不好,可以不上,但是必须得有。高产水稻的意义不在好吃,而在高产。当然,高产杂交水稻的确口感差了点,毕竟量和质同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量是上来了,以后就会解决口感的问题。扩展资料没有大面积种植,也有人误解袁隆平研究的是转基因水稻,是有害的。首先:杂交是不同个体(同一物种)实现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的基因,原理是孟德尔遗传定律。转基因技术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也就是说有新基因产生。转基因是否有危害尚未有定论,只是大家普遍认为其不好。而说袁隆平的水稻是转基因,就纯属扯淡了。事实上,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我国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全国90%以上的水稻都是籼型杂交水稻及其变种,剩余的水稻也或多或少和该品种沾亲带故。1978年中美建交后,杂交水稻被美国引进,随后全球有70%以上种植水稻的地区,都采用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及其变种。所以广义上只要吃米,就能吃到袁隆平培育出的米。袁隆平的高产水稻,意义不在于有没有大面积种植,而在于技术是否握在自己的手里。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农业落后国家,不甘人后,奋起直追,靠什么,就靠团结全国人民,并依靠可以团结具体技术人才的行业领袖,袁老先生当然是其中一人。

袁隆平为什么在盐碱地上研究海水稻?

因为盐碱地是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而我国又有很多盐碱地,如果这项技术研究成功了,那么我国又会多出非常多的耕地。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目录

第一章 概述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进展(一)雄性不育质源的发掘与利用(二)优质、高异交率不育系的开发利用(三)两系法育种技术的突破(四)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成功实践(五)展望二、杂交水稻制种概况(一)高产制、繁种技术的建立(二)国内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第二章 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一、隔离去杂保纯度(一)种子纯度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二)种子混杂的原因(三) 防杂保纯的措施二、建立高产制种群体(一)培育分蘖壮秧(二)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三、安排父母本花期相遇(一)花期相遇的概念(二)花期相遇的标准(三)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技术措施四、花期预测与调节(一)花期预测(二)花期调节(三)花期相遇情况的田间调查五、不育系和恢复系花时的协调及父母本异交态势的改良(一)不育系和恢复系花时的协调(二)恢复系的开花散粉特性与供粉能力(三)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构成及潜力(四)制种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提高六、三系亲本的提纯复壮(一)亲本退化变劣的表现(二)亲本提纯复壮的效果(三)亲本提纯复壮的措施(四)亲本提纯标准第三章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一、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概念及要求(一)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概念(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要求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生态条件要求与两个安全期(一)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性表达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二)不育系育性敏感的安全期(三)亲本的生育期特性与光温反应特性三、光温敏核不育系高产保纯繁殖原理与技术(一)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途径与技术(二)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繁殖(三)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繁殖(四)光温敏核不育系防杂保纯与原种生产(五)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与技术(六)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纯度鉴定四、两系法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一)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制种季节(二)建立高产优质制种群体(三)预测与调节花期(四)调节父母本花时及人工辅助授粉(五)防治稻粒黑粉病及稻曲病五、影响制种纯度的因素及提高纯度的措施(一)影响制种纯度的因素(二)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措施第四章 主要不育系、恢复系及其组合一、优良三系不育系(一)珍汕97A(二)V20A(三)协青早A(四)中9A(五)金23A(六)博白A(七)II-32A(八)优I A(九)D702A(十)K18A(十一)冈46A(十二)粤丰A(十三)甬粳2号A(十四)盐粳5号A二、优良两系不育系(一)培矮64S(二)香125S(三)安湘S(四)安农810S(五)GD-1S(六)SE21(七)蜀光612S(八)株1S(九)7001s(十)N5088S三、主要三系恢复系(一)IR24(二)IR26(三)测64-7(四)明恢63(五)桂99(六)密阳46(七)明恢77(八)晚3(九)R 402(十)绵恢501(十一)R 207(十二)中恢8006……主要参考文献

杂交水稻制种的“二区三系”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系二区制种法 三系是指 :(1)雄性不育系(2)保持系 (3)恢复系 二区是指 :(1)不育系-保持系繁殖区 (2)制种区 三系二区制种法是指利用不育系S(sterility 不育)作母本,恢复系Rf(Restore Fertile)作父本,按:不育系 | 恢复系 | 不育系 | 恢复系 相间隔离种植,使双亲花期相遇,使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受精结实,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

麦子能象杂交水稻那样杂交吗?

你真会问,不过估计没人会答了

下列关于育种方法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水稻和白菜一甘蓝两者的育种原理相同B.单倍体育

A、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白菜一甘蓝的育种原理是细胞融合,二者原理不同.A错误.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错误.C、基因工程育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C错误.D、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应选D.

在创造出水稻产量的突破过后,袁隆平院士又开始着手于什么事业?

又开始着手于在沙漠里种植水稻。沙漠里的生存环境恶劣,是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袁隆平院士就在挑战自己。

书本里种不出水稻的哲学原理

A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因此应该是实践在先,认识在后; B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知识也来源于实践; C符合题意,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表述错误,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应该是掌握的正确理论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效. 故本题选C

三系杂交水稻的意义

问题一:三系杂交水稻的介绍 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2)保持系。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3)恢复系。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又恢复了可育性。 问题二:能简单明了 的告诉我三系杂交水稻到底是什么回事吗? 三系是指不育系A保持系B恢复系R恭A和B杂交生A,A和R杂交生F1作为农用的种子 B自交生B,R自交生R 这样产生的ABR可以用来做一年的制种和繁殖 问题三:杂交稻中两系三系是啥意思 【三系法杂交稻】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抽穗吐颈不完全之外,其余性状与保持系基本无异。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种子供来年制种和繁殖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供下季大田生产用;保持系与恢复系的自交种子则可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 【两系法杂交水稻】 这是1种不用保持系的雄性不育系利用法,一般认为这是核不育类型的运用方法.科学工作者在水稻中培育出光周期敏感核不育品系.其主要特点在于雄性不育性是单纯由核基因引起的,并且这种育性会因光照长度或温度高低(或两者兼者)而在可育与不育之间相互转换,即它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下则表现为可育.因此,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杂交育种中建立一套新的制种程序―两系法.即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照条件下栽培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种子;而在短日照条件下,光敏核不育系自交繁殖生产下一年制种所需母本种子.这样利用杂种优势时就可以不再需要保持系. 问题四:两系杂交水稻与三系杂交水稻的区别! 冈尤 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母本不育系的品种不同而区分的 ,如冈尤的供本为冈46A,Ⅱ优母本为Ⅱ-32A。 因为一般三系杂交水稻是由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而得,所以其命名就根据亲本材料的名字而命名。 三系杂交水稻包括: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一般杂交种子是由自交繁殖的恢复系和利用保持系繁殖的不育系,杂交而得。所以,要保证杂交水稻的成功,父本材料恢复系,母本材料不育系,以及保证不育系能够稳定遗传的保持系都要具备。 而两系杂交水稻,是把恢复系和保持系结合使用,利用光敏,温敏等材料繁育,使恢复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保持系的特性。 这样就把三系杂交水稻简化成了两系。但实际操作要更加精准小心 问题五:求杂交水稻三系育种原理! (用基因型解释) 关于杂交水稻三系育种涉及到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争论也较多。 但是可以简单的解释一下:所谓三系,也就是恢复系(含恢复基因R),保持系(含保持基因B),以及不育系(含不育基因A)。 各基因作用: R:与含有不育基因的水稻杂交,可以使A的后代恢复育性,也就是说A是遗传性的生不出儿子,结果R跟A生了个儿子,还让A的儿子能生儿子(太强力了,妙手回春?大力金钢丸?) B:保持基因,与含有不育基因的水稻杂交,可以使A受精结实,但后代任然是A(不育)。也就是说B和A生个儿子,结果两人的儿子还是遗传性的生不出儿子(悲剧延续到了下一代。。。) A:悲剧的根源,有他生不出儿子(疑似隐性基因) 原理大致如下: 1.R×A=F1(杂交种子,农民地里种的) 2.水稻是自交作物,所以R×R=R(恢复系繁衍后代),保持系同理B×B=B 3.不育系后代不能自交结实,所以不能自己生育(悲剧啊),所以我们要找人帮忙(太邪恶了),找谁呢,找到了B,为什么找B呢,因为我们想要的后代还是A,则B×A=A(不育系也繁衍了下来)。 这样,我们就有了三系配套,三系都能繁衍下来。 问题六:什么是杂交水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袁隆平1971 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 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

三系杂交水稻种法

adadad

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  )A.高产青霉素菌株B.白菜-甘蓝C.无子西

A、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B、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融合,B错误;C、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错误;D、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

发明杂交水稻的背景是什么?

杂交水稻“三系”基本概念及原理 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我国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刻苦攻关,长年累月的“南繁北育”,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培育出具有旺盛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从此,我国的杂交水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普及全国,走向世界。 (一)、“三系”的概念 1、雄性不育系(代号A)是指稻株外部形态与普通水稻没有多大差别,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雌性器官却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粉而受精结实。这种雄性不育能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系叫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 2、雄性不育保持系(代号B)由于不育系本身的花粉是不育的,自交不结实,不能通过自花传粉繁衍具有不育特性的后代。必须要有一个正常可育的特定品种给不育系授粉并能结实,使不育系的后代仍保持其雄性的不育特性,这种能使不育系性能—代一代保持下去的特定父本品种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 3、雄性不育恢复系(代号R)一些正常可育的品种花粉授给不育系后,结实正常,而且新产生的杂种一代育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并具有较强的优势。这种能够恢复不育系雄性繁育能力的品种叫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 (二)、三系法 三系法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及雄性不育恢复系之间的配套应用叫三系。 (三)、杂种优势 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优于其双亲的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四)、配合力 配合力有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被测品种或品系与许多其它品种或品系杂交后,F1代的产量平均值。特殊配合力是指一个被测品种或品系与另一个特定的品种或品系杂交后F1代的产量表现。在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特殊配合力高的亲本杂交,有可能获得产量高的杂交组合。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袁隆平坚信,一定能让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 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前言】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导读】 文革时冒险将残存秧苗藏进臭水沟 袁隆平:推广超级稻可保中国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将多养活数亿人 热议:网友称仇富不仇袁隆平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失败中诞生的灵感火花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不断下降。 袁隆平静下心来阅读国外有关高梁杂交试验的论著:杂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远缘杂交成功的。灵感再一次显现: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在袁隆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失败并没有就此离开。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试验的结果只表现在禾苗长势上,除了稻草比常规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 当时,杂交水稻怀疑论者嘲讽地说:“可惜人吃的是饭,不吃草。”袁隆平顶住巨大压力,认真分析试验后判断:这次失败,恰好证明了杂交水稻具有优势,关键是将这种优势向稻谷发展。在他的指导下,研究人员改进品种组合,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 袁隆平拉得一手好提琴,他说:“艺术创作要有灵感,灵感来了,一首曲子哗哗哗就流出来了。我们科研也有灵感,一定不能害怕失败,恰恰在失败中会产生灵感的火花。” 77岁的科研跳高运动员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挂在袁隆平家中的一首自作诗。 “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这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演变过程的形象比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对杂交水稻的一片赞扬声中,袁隆平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孽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他决心开展新的研究攻关,在1986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了5%~10%。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超级杂交稻分阶段实施的战略目标: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袁隆平说。 世界的袁隆平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人多人死于饥饿,其中近一半是儿童。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尝到甜头的菲律宾政府,计划到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 印度尼西亚粮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而原来的常规水稻每公顷只有4.5吨。 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缓慢,造成大米短缺,自给率只有60%左右,每年需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为马来西亚实现稻米自给带来了希望。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 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2010年超级杂交水稻能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二是将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到1500万公顷,多养活1亿世界人口。”自称拥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的袁隆平对此信心十足。到那时,他正好80岁。(记者 甘丽华)来源:中国青年报 共和国纪事系列文章: 1972年尼克松访华: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曾因三年经济困难延期 1969年激战珍宝岛:中国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 1968年知青下乡:1700万人的大迁徙 1967年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大胆采用轰炸机空投 1965年中国不惜代价援越抗美 32万人陆续参战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央指示打得要狠 1956年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新生 1955年首次将帅授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辞帅 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16国阵营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民族资本家的命运转折

杂交水稻属于什么工程?

杂交水稻技术是不是细胞工程 杂交水稻是基因工程,不是细胞工程。 给你看一段历史资料,你就会明白的。 历史发展 袁隆平1971 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 什么是杂交水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袁隆平1971 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 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 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 是否指超级杂交水稻 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杂交水稻产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称,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进度,由他主持的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已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锭交水稻计划目标,将在2010年之前实现每公顷13.5吨的产量目标。 杂交水稻是基因工程吗? 不是,只是通过有性繁殖利用杂种优势来培育出来高产,遗传稳定的水稻,是常规育种的一种方式,涉及到基因工程的一般是人为地在分子水平有意识的改变基因特性,杂交育种盯是种间进行的,基因工程可以不受任何的约束! 杂交水稻是谁发明的? 【饥饿的启迪】 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 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原理】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可是,如果我们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汁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话,工作量极大,实际并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水稻做母本,这种母本有特殊的个性,它的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 为了不使母本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本:另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长得比父、母亲都要健壮。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杂交水稻,一个母本和它的两个对象,人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母本叫做不育系,两个对象,一个叫做保持系,另一个叫做恢复系,简称为“三系”。有了“三系”配套,我们就知道在生产上是怎样配制杂交水稻的了:生产上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我们可以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 【同名刊物】 《杂交水稻》是迄今杂交水稻领域内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开拓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杂交水稻科研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于提高”的办刊方针。刊载内容涉及到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全部环节,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体,先后辟有专题与综述、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基础理论、新组合、译文、简报、简讯、国外动态、米质、学术争鸣、特别报道等栏目。国内已发行到全国有水稻种植的各省(市、区),国外已发行到美国、印度、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者对象为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和知识农民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杂交水稻,掀开了水稻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 杂交水稻是人工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广义上讲是,杂交水稻是将野生稻和养植稻多次杂交获得的,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自然界中是不会出现杂交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是人为杂交的产物,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范畴。从狭义的生物工程技术上讲,又不是,因为狭义的工程技术主要是转基因等操作,主要是将某一物种的有用基因转移到另外一个物种中,可以获得原物种不具备的性状,比如将芽孢杆菌中的毒性Bt基因转入棉花制成抗虫棉。杂交稻和转基因最本质的区别,前者还是属于自然产物,而后者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是人为的操作,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正如某个广告一样,杂交稻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将一个性状和另外一个性状结合,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而转基因则是人工合成,非自然产物,就像人工合成鸡蛋、猪肉一样。 什么是杂交水稻?解释一下是怎么杂交的? 所谓杂交水稻,是由两个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或类型, 一个作母本,一个作父本,经有性杂交以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杂合体。 这种杂种的第一代,在生产优势、适应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胜过母本和 父本,这种现象称为杂交优势。 具有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做母本的去雄,等开花以后授以父本的花粉,母本上结得就是杂交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否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和杂交育种,没有进入到细胞水平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唯物论道理

人有主观能动性

杂交水稻的产量是上来了,那么它的营养成分是否优于普通水稻呢?

杂交水稻就是雄性不育系水稻,口感比常规水稻要差,安全性肯定也不如吃了几千年的可以留种的常规水稻。

转基因水稻和杂交水稻有什么区别?

这么理解不太准确。杂交是一个重新排列筛选的过程,转基因是引入新的表达因子,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如果利用杂交技术,就是说我们选取高的进行配伍,得到的后代可能是高的,也可能是矮的,我们只留下高的后代继续配伍,通过这种人工筛选,在经历几代之后得到绝大部分都是表达高的种群。该物种还是该物种,基因组成没有变化。如果是转基因技术,就是说本来一个物种没有翅膀,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有翅膀的基因在该物种上表达,实际上此物种已经成为一个新物种,和之前的母体有明显区别。举一个关系形式做说明:一个物种的基因有AB两个表达形式,那么该物种的后代基因只能是AA AB BB 三种基因的组合形式。如果是转基因,该物种可能会由于转基因技术,根据引入的新基因,表达出AC AE AF,BC BE BF……等等新的组合形式。

杂交水稻和转基因的区别是什么 杂交水稻和转基因的不同点

1、两者的区别在于转基因水稻是人类对水稻物种基因进行了干预或导入不同物种的基因,导致物种基因实质改变,而杂交水稻是人类将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水稻。 2、转基因水稻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品种水稻或近缘物种的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某种水稻基因组内培育出的水稻品种。(ps:转基因是基因工程的一种手段,是通过人类的技术手段将外源DNA整合到载体上(一般是细菌质粒),然后由载体将这些外源DNA转入目标细胞的DNA上,让这些外源DNA和宿主细胞的DNA一起表达产生蛋白质,故转基因作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的育种,同时为了让作物产量更高,还能简化农业耕种的程序。以上也是转基因水稻的原理。) 3、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它的育种思路是选一种各方面性状都好就某些方面差的品种A,再选一个有一个或几个性状好的品种B,让这两个品种的性状正好互补。然后通过杂交,将品种B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传到品种A上,从而获得优良性状的后代。

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的异同

1、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2、常规水稻是指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水稻品种。常规稻不像杂交稻通过杂交或变异而来,而是通过选育、提纯、保持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变。3、常规稻比起杂交稻在产量、抗性上稍有劣势,但米质却比杂交稻有优势!资料:一、杂交水稻1、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2、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3、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二、常规水稻1、水稻分籼稻、粳稻、糯稻。 育种科学家和种业资本家为了获得种子垄断收益,推广不能留种的杂交稻(杂种一代),摒弃能留种的常规稻种子。现在种子公司几乎买不到常规种子。如果有一天碰到天灾的话,农民补种将非常困难。2、在南北水稻种植区域,几乎没有种子公司销售常规稻种,即便是新培育出的常规稻品种,也不会主动推广。目前常规稻品种推广基本靠农民自发留种、相互兑换,由于农民不具备提纯的技术,3-4年后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会逐年严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运用了遗传还是变异?

基因重组

杂交水稻是怎么育种的

杂交水稻主要是通过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其主要原理是三系杂交水稻。简单来讲,就是培育出一个品种的水稻,使其雄性不育,该系品种作为母本,然后用另一系的水稻作为父本,给不育系授粉,这样不育系水稻长出的籽实就全部是杂交后代。不过为了保证不育的繁殖,还需要一个雄性不育保持系,该系的特点是遗传背景与不育系的几乎相同,仅仅只是雄性可育,当该系水稻给不育授粉后,不育系结的籽实仍是不育系。可参考我给出的链接。

三系法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具体过程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 (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水稻三系之间关系密切,其中不育系除了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抽穗吐颈不完全之外,其余性状与保持系基本无异。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种子供来年制种和繁殖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供下季大田生产用;保持系与恢复系的自交种子则可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 (2)三系法杂交稻育种的历史: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发现中国的红芒野生稻能导致藤板5号产生雄性不育。1966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以钦苏拉包罗Ⅱ为母本与台中65杂交,育成BT型不育胞质台中65A,并将该杂交组合后代的部分可育株经自交稳定选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于1968年实现粳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袁隆平从洞庭早籼、胜利籼和矮脚南特等籼稻品种中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并根据花粉败育情况分为无花粉型、败育型和退化型3种。随后进行的遗传和数以千计的测交试验表明:这些材料属于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找不到能完全保持其不育特性的品种,利用价值不大。1970年11月,李必湖等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发现了1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为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次年春季的试验就表明广场矮3784、6044、二九南等品种(系)对野败不育株具有很好的保持能力。经过随后2年全国各育种单位的通力合作,到1972年冬在海南冬繁时就获得了农艺性状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不育系群体,如珍汕97A和B、二九南1号A和B等。至此,我国第一批野败细胞质不育系宣告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后,1973年原广西农学院等单位陆续筛选出IR24、IR26、泰引1号、古154等一批强优恢复系,并选配出汕优2号、南优2号等系列强优势杂交稻组合。从此,以我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实现配套为标志,宣告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3)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选育: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首先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株,其次是有能把雄性不育株的不育特性传递下去的保持材料,然后通过测交和连续成对回交,完成全部核置换之后就可育成三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同型保持系。 ①雄性不育株的获得:获得原始的雄性不育株,可从大田自然群体中寻找或通过远缘杂交产生。前者如袁隆平早期从胜利籼、洞庭早籼、矮脚南特等籼稻品种中发现的C系统不育材料;后者如李必湖等发现并被试验证实由野生稻与栽培稻天然杂交产生的野败雄性不育株;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地理生态远缘杂交获得的用于培育冈46A等不育系的不育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于培育印水型系列不育系的不育株及四川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通过籼粳交获得的用于培育K系列不育系的不育株。这些不育株均为核质互作型不育,比较容易找到保持系,是选育三系雄性不育系不育单株的主要来源。 ②保持材料(B)的选育:保持系的选育可采取测交筛选和人工制保法进行。 测交筛选法:获得雄性不育株后,选用掌握的国内外育成的大量优良品种(系)与之杂交,从中挑选具有良好保持能力的材料用作保持系。杂交稻育种初期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从常规品种中获得了不少对野败不育株具有很好保持力的品种,如珍汕97、V20、二九南l号等。这些品种对我国快速育成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籼型三系雄性不育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部分品种培育的不育系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人工制保法:随着常规育种亲本使用范围的拓宽,育成的常规品种或多或少地都带有若干个恢复基因或微效恢复基因,直接利用这些品种作保持系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不可能。另一方面,杂交稻育种水平的提高对不育系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不育系具备的优良性状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仅仅通过对育成的现有常规品种的测交筛选已难以完全达到新不育系选育的预期目标,而必须依靠人工杂交选育的方法对不育系进行改良,把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与不育系必备的性状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培育出高质量的不育系。 人工杂交选育可采用一次杂交或复式杂交的方法。 一次杂交主要有如下两种: 保持系×保持系。选择2个各具有特点的保持材料杂交,然后从后代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进行测交和回交转育即可。该种配组方式比较简单,育种速度也较快,对改良某个不育系的个别或少数几个性状较为有效。 保持系×恢复系或恢复系×保持系。少数情况下,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的亲本或恢复系带有微效恢复基因,虽不能直接用其作回交转育亲本,但却可以用它作杂交亲本与保持系配组,从中选择具有该优良性状的单株进行测交筛选。这种配组方式选育过程比较长,难度也较大,但有可能育成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新不育系。 一般做法是杂交配组后的F2或F3代就开始择株进行测交,依据测交后代的育性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回交转育,直至后代入选株系群体隆状整齐一致和不育特性完全稳定下来为止。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测交的单株应该尽可能多一些,种植的测交或回交群体也应尽可能大些,测交世代应尽可能早些。式杂交法即把多个品种(系)的有利基因综合到一个新的保持品种中去。此法对育成优质、高异交率与抗病的不育系非常有利。 ③雄性不育系的转育:雄性不育系转育的基本原理就是细胞核置换,也就是染色体代换过程,常用做法是测交筛选与连续成对回交,不育系的完全核置换与同型保持系的稳定同步完成。步骤如下: 测交筛选:选用性状符合育种目标的常规品种(系)或人工制保材料为父本,与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株或不育系杂交,根据测交F1花粉败育情况决定回交与否。 成对回交:在测交F1出现的不育株中,选择不育度高、花粉典败和圆败为主的单株作母本,再与父本连续回交数代,即可转育成新的不育系。轮回亲本就是其相应的保持系。回交选育不育系的群体大小依据使用的轮回亲本不同而有所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回交一代一般要求50~lOO株;回交二代建立5~10个株系,每个株系种植20~30株;在回交三代群体中选择综合性状最好的株系扩大回交四代群体至上1000株左右,并对各性状的整齐度和育性进行鉴定。如各项指标均符合不育系要求,即可投入生产试验。 (4)恢复系的选育: ①恢复基因的组成及其来源:虽然不同研究者的试验结果有差异,但大多数人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类型的籼型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保关系是相同的,也即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可恢复性由2对育性基因控制,恢复系的基因型为R1RlR2R2,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基因型为rlrlr2r2,杂种F1基因型为RlrlR2r2。 根据恢复品种的分布和亲缘关系得知,对籼型三系雄性不育系具有恢复力的品种大多数是进化程度较低的籼稻或者籼粳交后代,主要来源于低纬度的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华南的广大地区,韩国的部分籼粳交品种具有恢复能力则归功于使用了低纬度地区的籼稻作杂交亲本。长江流域的早籼品种则几乎没有强恢复力的品种,我国的常规粳稻及日本、朝鲜的粳稻品种均无育性恢复能力。 ②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恢复系选育分为测交筛选和杂交选育法。测交筛选法曾为配制强优势组合,发展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仅靠对现有的品种进行简单的测交筛选已难以满足杂交稻育种新的要求,还必须依靠杂交配组,通过基因重组把多个优良性状聚合在一起,以筛选出新的恢复系。杂交选育法也就是育种者通常所说的人工制恢。 第一,测交筛选法:如果说恢复系的选育是与不育系的选育同时进行的,则应归功于当初使用了大量国内外品种资源对野败不育株进行的广泛测交。通过测交除了获得了对野败不育株具有保持能力的品种外,还发现了不少能够使野败不育株的育性得以恢复的品种,为三系迅速配套提供了又一物质基础。这种用现有种质对不育系进行测交,从中筛选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系)的方法就叫做测交筛选法。测交筛选法简单快速,用测交筛选法陆续育成的古154、IR24、IR26、泰引1号、密阳46等强优恢复系,对我国不同时期杂交水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步骤如下:①初测。用获得的优良品种(系)对不育系授粉,依杂种F1的结实率、经济性状、抗性等进行初评,每组合种20株左右。②复测。经初测鉴定有恢复力且其他性状无明显分离的品种再做一次杂交,验证初测的结果。种植群体一般为50~100株。③鉴定。根据复测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淘汰,入选少量株系重新配制一定数量的杂交种,供大田生产鉴定或新品种联合比较试验。 第二,杂交选育法:杂交选育可采用一次杂交或多次杂交的方式,因育种目标不同可选用不同的组配方式。 一次杂交法:通过一次杂交把恢复因子导入新的品种(系),再在后代的分离群体中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常用的杂交方式是恢复系×恢复系,但也有的使用保持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 恢复系×恢复系。选用2个均具有恢复因子且性状间能互补的品种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恢复系,由于2个亲本均具有恢复基因,杂种各世代出现恢复株的几率很高,低世代一般可不进行测恢,而等入选单株性状较为稳定时才开始测恢。此种配组方式比较简单快速,但应注意扩大杂交亲本的遗传差距。如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恢63(1R30/圭630)、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恢465(选10—9/轮回422)就是采用此法育成的。 保持系×恢复系或恢复系×保持系。当某个品种具有诸如抗逆、广亲和等优良性状但不带恢复基因而不能直接利用时,就可选用1个恢复系与其杂交。由于杂种各世代单株的基因型有可恢与不可恢之分,但又难以用肉眼从表型来判断,只能通过选株大量测交的方式从中筛选出基因型可恢的单株。采用这种配组方式测交的世代宜早不宜迟,单株也应尽可能多一些。如中国水稻研究所从台雄2号/IR28后代中选出的台8—5恢复系,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汕优85一度成为浙江省的主栽组合。 不育系×恢复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从杂种F2代开始选择结实率较高的单株进行连续加代,就能选出性状稳定一致的新恢复系。由于是同质恢复系,方法虽简单,但如选择不当,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往往难如人意。 多次杂交法:采用这种配组方法可把多个品种的有利基因综合到1个新品系中去,从而达到选育新恢复系的目的。如湖南省农科院选育的早熟恢复系二六窄早(IR26/窄叶青8号//早恢l号)、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粳型恢复系C57(IR8/科情3号//京引35)等即是用此法育成的。 (5)强优组合选配的原则:选育优良杂交组合的关键是选配亲本,亲本的好坏是能否育成强优势杂交稻的基础。实践证明,选配强优势组合应充分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①选择双亲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配组:遗传差异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双亲的遗传差异越大,优势也越强。这种差异可以是血缘上的差异,也可以是地理或生态类型上的差异。如汕优63、威优64等就是利用了生态类型和地理来源不同的双亲配组,而汕优10号、协优46则除了双亲的生态类型和地理来源不同的差异外,还存在着籼粳稻血缘上的差异。 ②选择性状能明显互补的双亲配组:用优良性状能互补的双亲配组,较容易选配出综合性状优于双亲的杂交稻新组合。如著名的杂交中稻汕优63,虽然父母本(珍汕97A、明恢63)在生育期、株型、抗性和穗粒结构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因能互补,故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③选择农艺眭状优良的亲本配组:杂交稻的产量由双亲的平均值加上互作产生的杂种优势构成。只有两个亲本都具备了较为优良的农艺性状,才有可能选配出农艺性状较好的优势组合,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④选择配合力好的亲本配组:配合力是指1个亲本与其他若干品种(系)杂交,遗传给子一代的性状的平均表现。它由亲本基因型所决定,与杂种优势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只有配合力好的亲本才有可能选配出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这也是为什么珍汕97A、V20A能够长期为育种者乐意使用的主要原因。 (6)三系杂交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杂交早稻组合还不够配套:为满足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全年粮食平衡增产的需要,要求早稻的米质要好,生育期要适中。而现实的状况是当前的杂交早稻主栽组合的生育期仍然偏长,米质较差,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致使杂交早稻的种植面积还较为有限。 ②稻米品质欠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大部分杂交稻组合的米质达不到优质米的水平,价格竞争力不强。 ③产量水平徘徊不前,接班组合不多:自汕优63、汕优10号、V优64等组合育成之后,杂交稻的产量已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长期徘徊不前,综合性状更加优良、产量能明显上一个新台阶的新组合很少。如何在优质的基础上寻求产量的进一步突破是育种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7)三系杂交稻育种今后的热点: ①三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今后应通过选育新的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构建新的超高产株叶形态与亚种间杂种强大的有利优势相结合,也即株形改良与优势利用相结合,来培育产量能有明显突破的超级杂交水稻。 ②优质杂交稻育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为提高我国杂交稻米的竞争力,势必要求米质有较大的提高,否则就不利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杂交稻的进一步发展。优质杂交稻育种的关键是选育配合力好的优质米不育系与米质好的强优恢复系,以期通过双亲米质的改良来达到选育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目的。重点和难点是优质米不育系的选育。

三系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

杂交水稻“三系”基本概念及原理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我国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刻苦攻关,长年累月的“南繁北育”,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培育出具有旺盛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从此,我国的杂交水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普及全国,走向世界。

求杂交水稻三系育种原理! (用基因型解释)

我也是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的异同

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的异同:1、谷类颜色:杂交稻种子的谷尖多呈紫色,而常规稻种子谷尖无色。2、柱头痕迹:一般杂交稻种子柱头外露,而常规稻种子柱头不外露。3、外稃痕迹:杂交稻种子的外稃和内稃交界处有一个小黑圆点,而常规稻种子则无黑点。4、稻稃颜色:杂交稻种子稃壳略带黄褐不均匀的生物性杂色,而常规稻种子较为单一。5、种子形状:一般籼稻杂交种子细长,粳稻种子较圆。杂交稻种子的腹部呈凹形,而非杂交稻种子腹部呈直线。6、种子内外稃吻合度:一般杂交稻种子的内外稃吻合度差,还有部分种尖开裂,而常规稻种子内外稃合度好,种尖无开裂现象。7、谷壳厚度:剥开谷壳观察,一般杂交稻种子的谷壳轻薄,常规稻种子的谷壳较厚。8、稃内颜色:将稻种用手剥开外稃,稻壳内有1-4枚瘦小干秕的黄色花药残迹的是杂交稻种子,没有的则是常规稻的种子。扩展资料:杂交水稻的高产原理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把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可是,如果技术人员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计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话,工作量极大,实际并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水稻做母本,这种母本有特殊的个性,它的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为了不使母本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本。另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长得比父、母亲都要健壮。这就是技术人员需要的杂交水稻,一个母本和它的两个对象。人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母本叫做不育系,两个对象,一个叫做保持系,另一个叫做恢复系,简称为“三系”。有了“三系”配套,技术人员就知道在生产上是怎样配制杂交水稻的了。生产上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技术人员可以把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杂交水稻百度百科-常规水稻

杂交水稻是什么

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常规稻是通过若干代自交达到基因纯合的品种,个体遗传型相同,从外观上看,群体整齐一致,上下代的长相也一样,在保证品种纯度情况下产量也不会下降。杂交水稻简介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原理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我国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刻苦攻关,长年累月的"南繁北育",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培育出具有旺盛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从此,我国的杂交水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普及全国,走向世界。迄今为止,国家农业部已认定了125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000万公顷。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潜力以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多抗性和适应性仍然是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要挑战。

杂交水稻的高产原理

详情如下: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水稻三系法,两系法制种和繁殖的原理?

 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培育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叫做雄性不育系。  1.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生活力,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2.保持系  这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如果没有保持系,不育系就会绝种。  3.恢复系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由此可见,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必须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为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的生产程序,可图示如下:  三系法杂交稻的生产程序  我国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杂交稻,由于增产效果明显,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达2.6亿多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9%,占总产量的67%。近几年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约420公斤,其中杂交水稻为470公斤,常规稻为380公斤,2004年日本水稻平均亩产为445公斤,世界水稻平均亩产为253公斤。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北一位农业技术员石明松在水稻品种农垦58中发现一株特别的水稻,它在夏季抽穗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秋季抽穗则表现雄性正常,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终于弄明了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并将这种水稻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  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有两大优越性。第一是免除了保持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两系法在种子生产程序上减少了一个环节,从而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第二是配组自由,选配到优良组合的机率大大高于三系法,大量的试验表明,95%以上的现有水稻品种,都能使两系不育系的育性恢复,而只有不到5%的品种能恢复三系不育系的育性。由此可知,在选择优良组合方面,两系法要比三系法优越得多。  两系法杂交稻为我国独创,于1995年研究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近年的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左右,一般比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什么是杂交水稻?解释一下是怎么杂交的?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遗传学中经典的也是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

谁能解释一下杂交水稻的原理?

详情如下: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三系法杂交水稻原理,三系法杂交水稻是谁发明的

1、水稻三系育种是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核基因R为可育,r为不育,细胞质基因N为可育,S为不育。2、制种时,保持系和恢复系可进行自交繁殖,不育系通过保持系的授粉来繁殖。3、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就一定要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为大量生产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 一、三系法杂交水稻原理 1、水稻三系育种主要是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核基因R是可育,r为不育;细胞质基因N为可育,S为不育;当核基因和胞质基因同时为隐性时,就会导致雄性不育。因此不育系(A)基因型为S(rr);恢复系(R)的基因型为N(RR)或S(RR);保持系(B)是不育系的同核异质体,基因型为N(rr)。 2、制种时,保持系和恢复系可以自交繁殖,不育系主要是通过保持系授粉进行繁殖,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后就可以得到F1代水稻,也就是杂交水稻。 3、如果想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就一定要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能为大量生产杂交种子提供可能性,可以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让恢复系为不育系授粉生产雄性恢复系且具有优势的杂交种。 二、三系法杂交水稻是谁发明的 三系法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先生发明的。 1、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本身的花粉没有活力,没有办法进行自花授粉和结实,只能依靠外来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所以借助这种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可生产大量杂交种子。 2、保持系 保持系是正常的水稻品种,但它具有一种特殊能力。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之后所产生的后代依然是雄性不育系,所以借助保持系就可以让不育系继续进行繁殖,如果失去保持系,不育系就会绝种。 3、恢复系 恢复系和保持系一样,它也是正常的水稻品种,而且也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将其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就可以恢复正常,进行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具有优势,还可以用来进行生产。

杂交水稻三系法,附培育原理

1、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花粉没有活力,无法自花授粉和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并人工辅助授粉便可大量生产杂交种子。2、保持系:将其花粉授给不育系后产生的后代仍为不育系。3、恢复系:将其花粉授给不育系后,产生的雄性杂交种可自交结实。 一、杂交水稻三系法 1、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没有活力,无法自花授粉和结实,只能依靠外来的花粉才可以受精结实,所以借助这种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可生产出大量的杂交种子。 2、保持系 保持系是正常的水稻品种,但它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之后所产生的后代依然为雄性不育系,所以借助保持系就能让不育系持续繁殖,若失去保持系,不育系便会绝种。 3、恢复系 恢复系也是正常的水稻品种,但它也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将其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能恢复正常,可进行自交结实。若该杂交种具有优势,还可以用来生产。 二、杂交水稻三系法的培育原理 1、水稻三系育种是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核基因R为可育,r为不育;细胞质基因N为可育,S为不育;当核基因和胞质基因同为隐性时,才会导致雄性不育。因此不育系(A)基因型为S(rr);恢复系(R)的基因型为N(RR)或S(RR);保持系(B)是不育系的同核异质体,基因型为N(rr)。 2、制种时,保持系和恢复系可进行自交繁殖,不育系通过保持系的授粉来繁殖,而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后可得到F1代水稻,即为杂交水稻。 3、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就一定要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为大量生产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让恢复系为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系且具有优势的杂交种。

杂交水稻的原理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杂交水稻是什么,杂交水稻是什么原理

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常规稻是通过若干代自交达到基因纯合的品种,个体遗传型相同,从外观上看,群体整齐一致,上下代的长相也一样,在保证品种纯度情况下产量也不会下降。杂交水稻简介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原理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我国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刻苦攻关,长年累月的"南繁北育",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培育出具有旺盛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从此,我国的杂交水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普及全国,走向世界。迄今为止,国家农业部已认定了125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000万公顷。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潜力以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多抗性和适应性仍然是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要挑战。

谁知道杂交水稻的制种原理

三系法和两系法

杂交水稻怎么搞的,什么原理,要说的简单明白一点的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稻的概念: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两系法杂交稻为我国独创,于1995年研究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近年的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左右,一般比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杂交水稻怎么搞的,什么原理,要说的简单明白一点的?

就是将所有的优秀基因集中起来

杂交水稻的原理?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即将来自不同植株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的方式,整合在同一个子代中,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

杂交水稻原理基因重组

培育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其利用的遗传学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选:B.

杂交水稻原理 杂交水稻原理是什么

1、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2、杂交稻的特点: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3、概念: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4、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可遗传的的吗

可遗传,这是和转基因作物的最根本区别。

在古代能培养杂交水稻吗?有什么关键性的技术因素呢?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可是,如果我们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汁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话,工作量极大,实际并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水稻做母本,这种母本有特殊的个性,它的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  为了不使母本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本:另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长得比父、母亲都要健壮。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杂交水稻,一个母本和它的两个对象,人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母本叫做不育系,两个对象,一个叫做保持系,另一个叫做恢复系,简称为“三系”。有了“三系”配套,我们就知道在生产上是怎样配制杂交水稻的了:生产上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我们可以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

水稻育种的基本常识

1.水稻杂交育种的基础 水稻杂交育种的基础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水稻杂交。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2.杂交水稻所需要的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学科知识(图1-8)。多年来,他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20世纪60年代,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经过10年的努力,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但是,三系配套与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必须经过亲本繁殖、杂交育种,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水滔种子,供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由于过去从来没有种杂交水稻,它的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量,施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期,以及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病虫害,田间水分怎样管理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多种知识进行试验和研究。于是,他们又一鼓作气攻下了育种和栽培关,实现了整个杂交水稻技术的配套。杂交水稻技术研制成功后,不仅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这说明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F2,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2*12=14,所以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4.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种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从图上看,⑤是杂交,⑦是花药离体培养,⑧是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因此⑤⑦⑧表示单倍体育种.(3)⑨⑩为多倍体育种,其中⑨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试剂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在水稻中能产生人体蛋白,只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即③④途径,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人体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4)图中①②是人工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随机性等特点,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故答案是:(1)34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⑤⑦⑧(3)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③④(4)①②基因突变。 4.【(2014u2022重庆模拟)如图1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⑤是杂交,⑦是花药离体培养,⑧是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因此⑤⑦⑧表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且获得的都是纯种;⑦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产生F2,F2矮杆抗病水稻ddRR:ddRr=1:2,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指ddRr占23,稳定遗传的都是纯合子.若让F2中的全部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自由授粉,自由授粉即随机交配或自由交配,矮杆抗病水稻ddRR:ddRr=1:2,碳它们产生的配子dR:dr=2:1 所得子代中的中ddRR的比例为(23)2=49,ddRr所占比例2*23*13=49,因此ddRR和ddRr的比为1:1.(3)①铁结合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化学合成,PCR技术扩增等,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利用菜豆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将这些c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体内,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菜豆的cDNA文库. 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依据受体细胞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微生物主要是CaCl2溶液处理,将细胞处理成感受态细胞,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重组Ti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潮霉素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用于鉴定和选择,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潮霉素实现的.③判断所得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与野生水稻属于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方法是看是否产生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故答案为:(1)⑤⑦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23 1:1(3)①cDNA文库 ②CaCl2 潮霉素 ③生殖隔离。 5.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几种 水稻种植按是否移栽分成直播稻和移栽稻两种方式。 直播稻就是不经育秧和移栽而将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 种种植方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以及播种前后的灌溉方法,通 常将直播稻分为水直和旱直播。 水稻的育秧移秧田占地面积少,便于集中施肥、灌 溉、防除病虫草害,易于管理;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充 分利用温光资源,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对于多熟种植茬口,能 解决前后茬矛盾;过壮秧移栽,能保证大田基本苗,有利于 提高群体质量。 ;移栽稻的育秧方式,主要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等。 ①水育秧。水育秧是我国传统的育秧方式,是指整个育秧期 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即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出 苗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 它利用水层防除秧田杂草和调节水、肥、气、热、盐分的 变化,来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但由于长时间灌水,土壤氧气 不足,这种育秧方式常有坏种粒芽、出苗和成苗率都低、秧苗 细长不壮、分蘖弱等弊端,现在生产上已不提倡使用。 ②湿润 育秧。湿润育秧也叫半旱秧田育秧,是20世纪50年代中在水 育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的一种露地育秧方法。 主要特点深沟 高畦面、沟内有水、畦面湿润,水整地、水作床,湿润播种, 扎根立苗前秧田保持湿润通气以利根系下扎,扎根立苗后间歇 灌溉、以湿润为主。湿润育秧方式容易调节土壤中水气矛盾, 播后出苗快、出苗整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于促进 出苗扎根,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理来促进和 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较为常见的育秧方法。 ③旱育秧。旱育秧是在旱地条件下育苗,苗期不建立水层,主 要依靠土壤底墒和浇水来培育健壮秧苗的一种育秧方式。 旱育 秧需高肥力水平的秧床,故称之肥床旱育秧。秧床通过有机肥 料培肥后,苗期很少追施肥料,床面土壤上下通透性好,有利 于培育根深、根毛多、白根比例高的壮秧,移栽后缓苗期短、发根快、分蘖早。 旱育秧操作方便、节地节水、省工省时。旱 育秧时,通过覆盖薄膜保湿、药剂防病等措施,能有效地解决 因水分短缺导致的出苗不齐的问题,并较好地控制了立枯病的 发生以及鼠雀危害。 旱育秧现已成为优质高产水稻生产中应用 面积较大的育秧方法。④塑料软盘育秧。 塑料软盘育秧是随着 抛秧技术发展来形成的育秧方式,其特点是利用塑料软盘培育 秧苗,培育的秧苗根体带土、穴体之间分离。塑料软盘育秧能 提高秧本田的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 苗期不易发病,育出的秧苗可以栽插,更便于抛栽。 根据育秧时水分管理的不同,又将塑料软盘育秧分为塑盘旱育秧和塑盘 湿润育秧两种类型。 ⑤双膜育秧。 育秧时采用两层地膜,即在 秧板上平铺地膜(需要事先财地膜按一定规格打孔),然后在 有孔地膜上铺放底土(铺土厚度2。0cm),完成灌水、播种、盖土、铺草等程序后,再莓盖一层地膜。 一般在秧苗出土 2cm 左右时揭膜炼苗。起秧前荽将整板秧苗用切刀成长一定规格的 秧块,切块深度以切破底层有孔地膜为宜,以便机插。 ⑥塑料 薄膜保温育秧。塑料薄聘保温育秧是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 的,是在湿润育秧基础上,畦面上加盖1层塑料薄膜,以提高 和保持畦面温度和湿度一种育秧方法。 覆盖方法种类很多, 有拱形和平铺。这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适 时早播,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秧率,早春播种预防低温冷 害是十分必要的。 ⑦两段育秧。是将水稻的育秧过程分成两段 进行的一种育方法。 4一阶段,采用密播方法培育小苗(通 常为3u301c4叶);第二I段,将小秧苗移植到寄秧田,继续培育 壮秧。水稻两段育秧方式的主要优势是能解决早播与迟栽的矛 盾,可以培育出大龄壮秧,缓解水稻生长的季节矛盾。 不足之 处是水稻育秧过程工较多,从寄秧田向本田移栽的过程中, 拔秧、运秧、移栽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均较大。⑧其他育秧方 式。 此外还有塑盘硬盘育秧、工厂化育秧、场地小苗育秧等。水稻移栽方式生要有:①手插。 手插是最传统的一种移栽 方式。插秧规格右同,势必造成株行间光照、营养、通风、湿 度等田间生态环境的不同,进而影响产量。 生产实践中,往往 通过移栽基本苗和插秧规格来调整水稻群体与稻株个体之间的 矛盾。②机插。 机插秧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要方式,它是以 机器代替人工插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③抛栽。 抛秧是指将带土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 落人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移植方式。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再生稻”的种植方式。 再 生稻是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或潜伏芽, 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萌发成再生分 蘖,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俗称“抱孙谷”或“秧孙 谷”。 6.杂交水稻的知识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论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 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主要是用于配套不育系育种。主要原理是: 首先把杂交母本转育成不育系,例如,希望杂交组合(甲×乙)利用已有的雄性不育性进行制种,则必须先把母本转育成甲不育系,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已有的雄性不育材料与甲杂交,然后连续回交若干次,就得到甲不育系。原来雄性正常的甲称为即成为甲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它除了具有雄性可育的形状以外,其它形状均与甲不育系相同,故又称同型系,它能为不育系提供花粉,保证不育系的繁殖留种。父本乙必须是恢复系。如果乙原来就带有恢复基因,经过测定,就可以直接利用配置杂交种,共大田生产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的原理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杂交水稻培育过程中涉及到水稻的变异。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杂交育种的原理不是基因重组吗?

原理是基因重组

杂交水稻和白菜-甘蓝两者育种原理是一样的吗

杂交水稻的制种原理:利用杂合子不断杂交产生并选择可稳定遗传的纯合子白菜—甘蓝育种的原理: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祝学习进步!

超级杂交水稻利用了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

A、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利用了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A正确; B、利用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可以培育新品种,B正确; C、有性生殖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因此后代具有父母的遗传性状,C正确; D、有性生殖不如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D错误. 故选:D.

杂交水稻如何体现整合思维?

整合思维是指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模式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选择,而是能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既包含已有模式的某些成分但又优于已有模式的新模式.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即将来自不同植株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的方式,整合在同一个子代中,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