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说出课文围绕闻一多哪两个方面写作,把握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阐释课文紧凑的结构。   2.抓住课文内容,说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怎么做、做了什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怎么做、做了什么,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合理裁剪材料的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课文对闻一多的记叙、描写、议论,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3.根据文章内容,在研读文章过程中,抓住文章的的关键词句,说出闻一多治学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剪裁材料。   难点:品味关键词句,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涉这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只说不做,叫夸夸其谈,这样的人是行动的矮子,天长日久,终将一事无成。为此,我们要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谈谈课题的意思,揭示文章的文学样式。   3.简介闻一多和臧克家。   二、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抽学生分段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语,读后交流说出内容。   2.文章写了闻一多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闻一多是如何“说”和“做”的?   3.引导学生概述文章的内容。   4.弄清文章的结构。   三、研读文章,学习言语形式   (一)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1.文章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说了什么?这些材料对中心有什么作用?   2.文章写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说了什么?这些材料对中心有什么作用?   3.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   (二)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研读作者在文章中对闻一多先生做出的评价,学习议论的写法。   2.抓住作者为了证明自己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所选取的部分事例,说出事例写了什么,学习记叙的写法。   3.明确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4.总结:作者为了证明自己对闻一多先生的看法,选取了典型事例进行证明。   (三)学习有详有略安排材料。   1.材料的详略解读。   2.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好处(避免平铺直叙)。   四、抓住关键词句,学习诗化的语言,感受人物品质   1.示例研读课文第3、4自然段,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人物的品质。   2.学生根据示例研读,从课文中其他地方抓关键词句,感受并说出人物形象。   3.人物品质概括,明确课文结尾的总结作用、概括总用。   诗化语言:语言凝练、句式整齐、读音铿锵,感情浓郁,震撼心灵。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根据板书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文章言语形式的进一步感受。   2.阅读闻一多现代诗《一句话》,进一步理解闻一多精神。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六、作业   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感触,认识到言行一致对一个人来说极其重要。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部分人价值观、道德观沦陷,让人忧心忡忡。   请以《我的说和做》为题,选取你生活中的说和做的具体事例,说说你是怎样说和做的?对自己的"说和做做出较恰当的评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关键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用说:说者容易做者难。在生活中,说活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多,能潜心贯注,持之以恒做事者少。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近、现代史上杰出的人物——闻一多先生。感受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的敢说敢为,言行一致。(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交流,资源共享:   1.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óng)慷慨淋漓(kǎi)   2 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生词。着重检查黑体词语。   (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4)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7)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8)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9)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10)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差得远。   (11)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12)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13)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小黑板出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学生听读后,默读思考后发言。   教师引导明确板书: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3)“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研讨课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5.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精神和态度?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2)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3)“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4)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6.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1)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明确:(略)   7、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探讨研究法。2、朗读法。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 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反思   一、导入   提问:闻一多是谁?   可以做适当补充。(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闻一多画像。   二、初读感知   播放示范录音。   三、检查预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四、研读探究   1、问:那么,你们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板书)   2、课件出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时板书)   3、问:那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   (部分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   5、闻一多先生后期作为民主战士,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讲:注意这里有过渡,找出来。(课件出示)(训练学生对过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   6、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结合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和大无畏精神。   (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   五、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师代答。课后练习二的问题如果课堂讨论没有涉及到,或者学生未能质疑,可以提问学生,予以解决。   六、评议总结   本课文字不多,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体现在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上。而当今,言行一致、爱国守法正是我们中学生明理诚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闻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够指引我们今后做人的方向。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可以举办“闻一多先生作品展”。   2、完成《三导》。   根据资料简单介绍闻一多。   (考察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听读,初步感知文章,注意正音。   一组同学开火车领读后全班齐读两遍。   齐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思考后自由作答。(说自己的感受即可,也可以参照原文。)   思考后自由抢答问题。(考查学生快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快速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重点词、关键句。合作伙伴之间交流、探讨。   学习小组汇报结果。(汇报形式可以是板书、美读、也可以就课文提出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找到过渡段,并分析、理解其作用。   思考问题,找出重点词、关键句。合作伙伴之间交流、探讨。   学习小组汇报结果。(汇报形式可以是板书、美读、也可以就课文提出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学习内容,自己小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的主动程度。   七、教学板书设计: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优秀的学者。   ↘口的巨人   ↘   革命家→{说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行的高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课前准备 :   阅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邓稼先》这篇文章,我们无不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默默奉献的感人品质所感染。甘愿为国为民而献身,是我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写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文章,让我们在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检查生字、生词预习效果。   二、整体感悟:   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学生思考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品味探究   1、闻一多一心救国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讨论交流。估计不止提到老师预期的两件事。   b.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一   阶段中最突出的表现:苦读写作《唐诗杂论》,在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三、四小节。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齐读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b.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抓住关键语句,说一说他们表达中心内容的作用。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由老师回答。课后练习二提出的问题,如果课堂讨论未涉及,学生又未质疑,可提问学生,予以解决。   五、巩固拓展   请你列举一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六、拓展延伸   1、回顾学习内容,自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   2、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结束教学过程。   课后记:   本文主要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做两个方面展开,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他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不同,概括他在这两个方面说和做的不同点,思考其深刻思想根源,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思想内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生字词,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领会本文生动、精练的语言;理解个别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感受闻一多的光辉形象,并从中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1、研究探讨法2、朗读法。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引出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介绍作者与闻一多。   臧克家,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他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有“农民诗人”之称。   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都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地壳弥高兀兀穷年   校补迭起沥尽心血   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   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   漂白锲而不舍气冲斗牛   2、通读课文,你觉得闻一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闻一多,勤奋努力的学者,大无畏的革命家。一位爱国人士。(自由回答)   四、整体感知,思考探究。   1、同学们,文中为我们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两种身份?   明确:学者,革命家。   2、作为“学者”方面他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作为“革命家”方面,他又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明确: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物。   (一)学者的闻一多。   1、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他做了哪些事?请大家浏览《1-7》自然段,相邻的同学互相讨论找出来。   明确:他从唐诗下手写出《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了一部《楚辞校补》   再到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品析句子,通过重点语句感受人物性格)   2、那么闻一多先生这么辛苦的治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又做了不说,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明确:他是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国的文化药方。   (二)革命家的闻一多。   1、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方面与作为学者的他有什么区别?下面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的《17-20》自然段。   2、想一想,怎么样来读能让闻一多先生那大义凛然的革命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练读课文16-18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朗读,我们来看看闻一多在两个方面的“说”和“做”矛盾不矛盾?不矛盾,无论是作为学者的做,还是革命家的说,他是始终如一,那就是言行一致。   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切切实实的印证着一个中国知识份子的高贵和悲壮,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臧克家先生就是饱含着对闻一多先生高度的敬仰和赞赏之情,写下了最后两段。那么我们就用这种感情来读一下最后两段。   七、拓展探究。   说说你们眼中的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您是。   (要求:可以用到文中的词语为闻一多先生写一段嘉奖词,也可以用到一种或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限)   八、作业布置。   1、完成一段描写闻一多的嘉奖词   2.查阅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感受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怀。   九、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选取哪3个事例来表现闻一多是一个革命家??

闻一多即是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又是伟大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语句赏析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臧克家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什么成名

以一篇《老马》成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说”的含义

1呼吁人们反独裁2告诉人们自己做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写作背景

应该…………没有吧!

说和做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正气凛然、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kèjiā)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复原题目。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的含义。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3、他“说”了,跟着是做。答案:①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②吹嘘、自诩,这里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③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说和做》的作者是谁

《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说和做》全称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山东诸城“农民诗人”臧克家于1980年创作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这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人物身世: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事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几个段及它们的大意是什么?

我不知道怎么标段落

怎样理解革命家闻一多的说和做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书上有的哦~请仔细查看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生字词解释

【弥高】更高。弥,更加。【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目不窥园】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中的园圃,即专心致志。【高标】超群、出众。【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校补】校对补充,课文中指闻一多著的《楚辞校补》。【独裁】专制统治。【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一反既往】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哪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者:1.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2.革命者: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 言行一致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3到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评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间的关系

闻一多先生怎样对待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解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说”与“做”的含义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静夜》《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匡斋说诗》《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离骚解诂》《敦煌旧钞 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及《释朱》等,并有《闻一多全集》出版。 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李先生〕指李公朴(1902—1946),江苏武进人,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声音激动)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因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引起的事件。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后,企图在人民面前掩饰他们的罪行,造谣说李公朴被暗杀是由于“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某集团〕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1945年11月25日晚,昆明市大中学生六千余人在西南联合大学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军队包围会场,开枪放炮,进行威胁,并在学校附近戒严,禁阻师生通行。于是各校学生联合罢课。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派大批军警和特务在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两处投掷手榴弹,死四人,伤十余人。”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地鼓掌)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地鼓掌) 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轻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地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①(指护国战争)。1915年10月,北洋军阀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以蔡锷等人为领导,组织护国军讨袁。,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4月,西南联大宣布解散。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里面的成语解释

以下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成语及相关解释: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的排列一反既往:完全以应经过去的不同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谈话等激动昂扬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心会神凝:心思和精神完全集中起来以上,供参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简介

fuck厚度女戒好吃想太多公交车康复科iv看v看v看v警察局吃鸡吃复分解发发汗工序夫人们估计粗徐飞机场加热互动韭菜鸡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文章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着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哪六件事

1,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2,写了一本“楚辞校补3,写了”古典新义“这本书4,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起稿政治传单5,大无畏的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6,在生死关头,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面

七下语文说和做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从闻一多先生的所作所为中学到了哪些启发和?

感悟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体现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特别是他那锲而不舍的“钻探”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感悟二:一个人是否受人爱戴和尊敬,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关键是看他为社会,为人们是否做了有意义的事。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用是: 这个题目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二自然段作用

以上两段运用了应用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主要内容是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对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则,引出下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说”“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言行是怎样的

靠,楼上这位仁兄写的真多- -||| 闻一多先生为正义而战,不为牺牲,言行都是为了批斗那些可恶腐朽的人,他是先说再做,敢于正面反抗,来是麻木的人民觉醒,共同斗争,共同努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怎样的特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2、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3、语言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4、夹叙夹议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7~20段阅读解析

一、(1-7)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二、(8-18)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三、(19-20)写对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的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只找到这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背景100字

噜噜噜苦逼的号是你们那1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他的形象

1位粉丝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具有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的人格,刻苦的治学精神。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

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他是口的巨人

闻一多先生恪守着怎样的说和做的原则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说做统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执著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他的确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会下面语句中“说”的含义。

1、指宣布自己的学术。2、指公开自己的学术成果。3、指对革命的宣传、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实际上也是“行”。求采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什么体裁?

应该是传记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帮忙提几个问题!!!

路过... 做人要看完帖,一定要回帖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是谁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kèjiā)的作品。2、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是闻一多的学生、著名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3、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安葬于北京万佛园华侨陵园。4、主要成就: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5、代表作品:《难民》《老马》《烙印》《宝贝儿》《有的人》〔为纪念鲁迅先生〕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原创哈,希望有所帮助!1,宣传民主,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痛斥敌人,反对独裁。2,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3, 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值得学习民主战士,一名令人尊敬的卓越学者,一名值得歌颂的优秀诗人!4,(1)都是一些形容困难大的词,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的毅力;(2)都是一些形容意志坚定的词,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5,刻苦学习的精神,强大的意志力,还要为了真理而付出生命的壮举,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文先生那股学习的劲头,那种坚强的意志,还要为了梦想而付出一切的决心!

说和做中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哪六件事?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闻一多的说和做其他特点事例

学者方面的特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用杜甫的晚年来与闻一多先生作类比,衬托闻一多先生忧国忧民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急需!!..................

1、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2、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3、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闻一多生平(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

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是什么?

《说和做》中写闻一多作为学者,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民主战士即革命者他起稿政治传单,参加群众大会,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例。如果你想网页或者手机都是可以下到的,现在已经是没有什么限制了。

说和做从哪两个方面写?

说和做文章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先生的说和做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简介。闻一多认为,生命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生与死都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要认识人生,不仅要面对生,而且要面对死。死是必然的,生是有限的,故需要每一个人对人生、生命进行积极筹划。他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生死”进行解读:死与生都是生命的本质,两者交融在一起,死是生的动力,生是死的结束,生与死互为始终。所以死亡是生命的一种特殊状态,也可以说它是新生命诞生时必然要经历的“奠基礼”。在他这里,死亡不再是一个悲剧,而更像一个新的开始。他把死看作生命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并且生命会因此而达到一种完满的状态。他的这种观点异于中国传统的生死观,超越了一直以来人们叹息生命,忧思生死的范畴,更多的是一种自在、自为的色彩。这种生命观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的诗作、研究和人生经历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一、(1-7)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二、(8-18)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三、(19-20)写对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的高度评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题目

文章课题高度地概括和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总结全文,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揭示文章主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者的说和做有何不同?你如何评价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闻一多先生 是我很喜欢的学者之一。。。我是这样理解的。“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这是革命者的方面。总的来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写。事件:编写《唐诗杂论》楚辞校对 又向古典新义进军 宣传反对独裁 起草传单 做最后一次演讲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六件事?这六件事集中反映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忧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精神,更能反映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3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说了,大声的说,反对独裁坚持革命,他做了,在走在队伍前头。他慷慨淋漓地大声演讲,他没枪杀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4从文中看闻一多是怎样一个人?是一个言行一致,英勇无畏,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革命意识。指出下面“说”字的不同含义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第一个说是人家要做什么事,先说出来。后面一个说,是做好了,再让大家知道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指的是,他要研究古典书籍的事。他没有说。

说和做课文概括是什么?

《说和做》课文概括:本文采用夹叙夹论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第二部分(8-20自然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时说了就做的特点。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赏析五个句子,快

1.“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2.“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3.说明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他对饮食起居的留意程度,认为他严谨治学、废寝忘食的学者之风可与古代文学名人比美。 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把小楷的密密麻麻的状态比喻成群蚁排衙,用大的四方竹纸本子,来反衬小楷的小而多,使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者:1.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2.革命者: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 言行一致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对的闻一多是怎样说和做的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就做。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锲而不舍,沥尽心血,为探索救国救命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无私无畏,视死如归,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3、因为他做到了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是我们的榜样。4、用“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过渡。它承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启下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严谨的治学态度)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上演说、参胤加游胤行示胤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人格)(精神品质在括号里)详略得当.(意思是一件事用很长的篇幅去写,其他几件事几句话就概括了.)(“胤”是因为这个百度不允许,用此字隔离,与原文无关系.)今天老师刚讲了,印象比较深刻,

闻一多的说和做里划分层次和段落大意

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课文的第1到第7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 第8到第20个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写了闻先生作为一个革命人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10.08~2004.02.05),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主要代表作有《难民》、《有的人》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鸟》。长诗:《自己的写照》等。1932年以一篇《老马》成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欢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五四”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出版书籍《闻一多全集》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6月18日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该宣言表示:“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激动地说:闻一多先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激起全国人民的同情。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残害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刚到昆明的闻一多一心研究《诗经》、古代神话,不问时事,被人戏称为“何妨一下楼先生”。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闻一多对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十分不满,开始参加学生组织的讲演会,十分善于演讲的闻一多颇受学生拥戴,并且极大鼓励了昆明的抗日热潮,闻一多也加入了改造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民主运动,极受国民党忌恨,但因云南省主席龙云支持民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也奈何不得闻一多等人。1945年日本投降,北大、清华、南开复员北上,已经参加民主同盟的闻一多被选为昆明支部宣传部长,并主持《民主周刊》。国民党政府趁日本军队受降之机,调龙云的部队到越南河内,龙云不知有诈,国民党第五军和杜聿明的部队开进昆明,包围了省政府,逼迫龙云北上重庆调任闲职。国民党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原题为

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有改动。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 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

说了就做,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学者方面,说了就做是革命战士方面。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人家是说了再做,他是做了再说.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他孜孜不倦,兀兀穷年;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他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为了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大骂特务,慷慨淋漓;他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昂首挺胸,不畏不惧.

选文中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

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中写了关于闻一多的那些事.?

1:编写《唐诗杂论》2:编写《古典新义》3:编写《楚词校布》4:起稿政治传单5:群众大会上演讲6:参加群众示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作者写了几件事?作为革命者闻一多先生作者又写了几件事?

作为学着,闻一多编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战士,闻一多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示威游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8~20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了就做 做就要痛快地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一.编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二.1.起稿了一张政治传单 2.在李公朴死后,他骂了这些特务并学着李公朴的那句话 3.参加游行示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样“做”到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窥视( ) 酗酒( )  无暇( ) 疏懒( ) 弥坚( ) 校补( ) 诗兴( )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①兀兀穷年:  ②迥乎不同:  ③潜心贯注: ④一反既往:  3.填空·简答。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作者 ,被誉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 、 、 。  ② 闻一多,原名 ,著名 、 、 。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 中。  ③ 课文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4.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答:(1) (2)  (3)  5.参考例句特点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例句: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间的巨松,也不是曲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山河添上一笔绿意。(2001山东泰安市中考题)  仿句:  强化提高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 作为学者的方面。  6.文章①②自然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7.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8.③段中和⑦自然段中“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  “精神食粮”:  “这”:  9.⑥自然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课外延伸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⑹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⑺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⑻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⑼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⑽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⒁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 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11.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12.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13.第⒁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                                 14.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⒂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  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5.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16.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17.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18.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闻一多先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  子分别是什么?  19.这段文字体现了闻一多先生 (填“说”或“做”)的方面,即作为 的  方面。从中可以表现闻一多 的精神和 的感情。  20.“现在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有何含义?  写作与表达题  21.培根说:“美德好比宝石,他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发光而更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联系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你悟出了什么,又有哪些联想呢?和你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22.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是“说了再做,说了不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编一则寓言或童话来表达你的观点。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 shu ā i h è di é ku ī x ù xi á sh ū m í ji à o x ì ng 2.①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 ②很不一样。迥:差的很远。③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④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3.①《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断》 臧克家 农民诗人 《老马》 《春风集》 《欢呼集》 《臧克家诗选》 《李大钊》②家骅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闻一多全集》 ③用两个议论的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对前一部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领起后一部分的作用。④.总结全文,揭示主旨。表明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4.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5.我不是万人景仰的太阳,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火烛,而是沉沉黑夜里的一点萤火——为大地添一点亮色。 6.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7.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8.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9.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11.(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12.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意思对即可)13.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14.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5.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6.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17、“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18.正面例子:“看今天来的人……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例子:“希特勒,……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呢?”  19.说 革命者 大无畏 愤怒 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 21.略22.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学精神?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闻一多先生刻苦钻研的目的是"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概括的说就是"救国"。2.1宣扬,炫耀。2号召,宣传。3.“它”指代:(……没有找到“它”)“这”指代:(……也没有找到)4.(……没有画线的)5.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6.1“贪”好在反衬闻一多先生的废寝忘食,工作认真负责的研究奉献精神!2自己想!3自己想!很多题你自己可以看懂的哦~要加油了,你!

闻一多的说和做含义

详细内容请见语文书第89-9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结构,段意概括

这是我们老师课件上的资料: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第二部分(8—20自然段)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觉得好请赞一下!希望得到采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什么文体的文章

胼体文

说和做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说和做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如下:优点: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4、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5、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6、最后环节的设计很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7、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缺点: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4、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5、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