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5单元——第9单元)

【 #三年级# 导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以后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以下是 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5单元——第9单元)》,希望帮助到您。 【第5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   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②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第9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无论是物体搭配,还是数字搭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依次进行搭配。   【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图解、连线、列表、计算等   【掷一掷】:统计方法:①画“正”字统计②画条形统计图统计   可能性: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经常、偶尔、差不多)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加减法的验算方式是什么

计算并验算:是先列竖式计算,然后在列相反的竖式验算。比如说加法就要减法验算,除法需要乘法验算。计算A+B=C,验算C-B=A。要点:1、末位对齐。2、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3、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是,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4、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加减法的验算知识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暑假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速速收藏这份1-6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认识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加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加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2】一年级下册口算加减法: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及口算和列式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乘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钱币和时间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的概念。【3】二年级上册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口算和列式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及口算和列式计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图表的初步认识。【4】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口算和列式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及口算和列式计算。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初步计算和分数的简化。【5】三年级上册乘法口诀和乘法:乘法口诀、乘数、被乘数、积的概念及口算和列式计算。除法:除法的概念、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及口算和列式计算。长度、质量、容积的认识:认识长度、质量、容积的概念和测量。【6】三年级下册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分数的加减:分数的加减法、通分、化简。时钟和日历:认识时钟和日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7】四年级上册数的一般计算:数的加减乘除法的综合计算。小数的认识和计算: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口算和列式计算。长度、质量、容积的计算:长度、质量、容积的换算。【8】四年级下册分数的乘除:分数的乘除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百分数的认识和计算:百分数的概念、口算和列式计算。算式的变形:算式的加减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借位和进位。【9】五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认识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和计算。三角形的认识和计算: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计算。小数和分数的比较:小数和分数的比较、大小的判断。【10】五年级下册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比例: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比例尺的认识和使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和性质。【11】六年级上册代数式的认识和计算: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整数:整数的概念、正整数和负整数、整数的运算。周长和面积: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12】六年级下册线段和角度:线段的概念、长度的测量、角度的概念和计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显示和解读。几何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的概念和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021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数的认识 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常见的量 1、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练习题】 1+3=()  1+1=()  3-3=()  2+3=() 4-4=()  3-3=()  3-1=()  2-2=() 1+1=()  3+1=()  2+3=()  1+4=() 1+2=()  3-2=()  4-3=()  2-2=() 1+1=()  2-1=()  3-1=()  4+1=() 2-2=()  4-2=()  3-3=()  2+3=() 4-3=()  2+2=()  3-2=()  2+2=() 4-4=()  3-1=()  2+2=()  3-2=() 4-4=()  2+3=()  3+1=()  3+1=()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 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2021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021 ★ 2021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2021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202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复习方法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年终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 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 折纸 、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图形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分类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数学乐园 1、《数学迷宫》一是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对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3、《送信游戏》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4、《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差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了简。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 学习方法 分享 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竭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 儿童 喜欢、了解的,可亲可近。在 教育 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育“比多少”,应充沛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 童话 故事 。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较,感悟“多”“少”“相同多”。再如教育“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喜欢。再经过查询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领会“从有到无”的改变,感知0的意义。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够把日子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变得生动诙谐。 让学生自动获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发明。新课标偏重:“数学教育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打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之上……向学生供给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办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教育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给充沛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教育“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历,查询、沟通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历和对实践情境的感触进行根究,将理性经历进一步笼统化,打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获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办法。例如教育“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主意,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行核算,详细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办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详细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办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历用自己的思想办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办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办法,由此领会到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办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现、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现的多种办法,不断领会成功的高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欢,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优秀归纳 ★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数学一年级的重点难点整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总结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辅导一年级数学学习方式 一年级数学教案资料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辅导一年级数学学习方式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刚上一年级,有许多事情得慢慢学会自己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笔、尺、练习本、橡皮)孩子忘带数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有时还真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送一下,但作为一个好家长,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反复出现的。他们会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亲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一年级书面作业较少,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算一算的口头作业还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特别在开学的最初两个月,我们家长每天抽些时间听孩子说一说,看孩子做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钻过山洞吗?你能跳过每个树桩吗?……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其中几加几得十几和相应的减法,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 想象力 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如书中的“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内的数。下学期可发展猜到100以内数。 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 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 说说 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 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防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 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 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预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 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入学前就已能认一些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上学后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进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着。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渐弱之,至形成了习惯。踏步着,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 教育 ,另一主面也不可忽视,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我想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定有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介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 儿童 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5=?) 二、 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5。 (1)小组内讨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互相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回答。 8+5=13 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 2 3 (3)小结: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 2、小比赛:转转盘(教学例2——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1、教学7加几和6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 (1)你们看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鸟儿在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 天空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草地上一边有6朵花,另一边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书列式:7+5 6+5 (2)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7+5和6+5。 (3)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 7+5=12 为什么把5分成3和2? 10 3 2 6+5=11 为什么把5分成4和1? 10 4 1 (4)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9加几,还能算8、7、6加几。 (二)、教学8、7、6加几 1、小组合作玩转转盘。(8分钟) (2)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行汇报得数(只要求说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计算方法), (3)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3、动动脑(教学例3) (1)计算8+9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自由回答。 ① 8+2=10 10+7=17 ② 9+1=10 10+7=17 ③ 9+8=17 8+9=17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7+9、6+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2题 3、坐火车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根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15、14、13和12四列火车)。教师在8、7、6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伸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学生游戏,设 “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加几、7加几和6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办法? (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学习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一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进行知识梳理!1. 数字认知:认识0到10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2.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3. 乘法概念:了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表,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4. 分数概念: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表示形式,如1/2、1/4等。5. 时钟和日历:学习读取和表示时间,使用时钟和日历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6. 几何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辨认和分类。7. 数据分析:学习收集和处理简单的数据,能够制作简单的图表和图形。8. 问题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小学一年级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

掌握乘法口诀表,熟背运用;知道简单的加减运算及应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必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2021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小朋友 数学 学习方法 方法一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方法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 其它 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方法三 手脑速算是以人的不同器官模拟电脑的相应构件、原理运作,模拟电脑开发人体的运算、记数潜力。它是通过模拟电脑0、1理论分解计算为一位数的运算和记数,模拟电脑归纳法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来实现快速计算的。它既是一种计算方法,又是一种训练人的手脑模拟电脑快速运算、记数的方式。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必备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内容 10的合成与分解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1+9=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二,我拍二,互助友 爱好 伙伴。2+8=10,10可以分成8和2。 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3+7=10,10可以分成7和3。 你拍四,我拍四,放学认真做值日。4+6=10,10可以分成6和4。 你拍五,我拍五,质疑答问要举手。5+5=10,10可以分成5和5。 你拍六,我拍六,勤奋努力争上游。6+4=10,10可以分成4和6。 你拍七,我拍七,创建先进班集体。7+3=10,10可以分成3和7。 你拍八,我拍八,全面发展人人夸。2+8=10,10可以分成2和8。 你拍九,我拍九,反复验算不马虎。9+1=10,10可以分成9和1。 你拍十,我拍十,为人做事要诚实。10+0=10,10可以分成0和10。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4、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5、解决问题类型: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1)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2)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3)香皂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便宜3元7角。 (4)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够。 (5)用10元钱买一块香皂,应找回多少钱? 10元-4元8角=5元2角 答:应找回5元2角。 (6)用10元钱买毛巾和香皂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13元3角 13元3角-10元=3元3角 答:不够,还差3元3角。 (7)2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5元=18元3角 20元-18元3角=1元2角 答:20元可以买毛巾、香皂和牙膏,应找回1元2角。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优秀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 总结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知识点 ★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学习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理性思维 ,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以后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 一年级数学 知识点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 。 第二单元 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 故事 、诗歌、 谜语 为载体来开展教学的,对孩子来说是在娱乐中学?习,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下面具体谈谈一年级孩子学数学的方法建议: 1、接触数学,兴趣第一。 我们接触过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华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2、找一位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既然刚刚接触数学,兴趣是第一位的,那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3、用一套最的教材。 通过长期的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思维能力、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已被众多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所青睐。数学?课程可以使您的孩子“开思维之窍,入解题之门”,帮助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攀登数学的颠峰!《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就有很多好教程。 4、从最合适的起点开始。 刚刚接触数学,学不懂不是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是起点不合适。举个例子:《小学数学练习机》里有很多非常好的教程,但是里面的《秘笈》中的很多知识超前于学校的课本,如果利用的不好,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是目前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厌恶数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在数学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 思维方式 ,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4、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一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 总结 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6.当我听老师的评论时,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问题,然后看看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否一样,也就是想想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阅读并思考老师在黑板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想他们是否能这样写,想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们要注意三点:第一,学会用笔;第二,注意课后练习;第三,分层预习。 28.不要担心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糟糕成绩。利用你的优势。他们可以帮助你重建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关键。 29。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用心观察,紧跟教学思路;第二,善于做笔记;第三,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和展示自己。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与复习技巧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编部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考点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5篇

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点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一般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促成全新数学学科的发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1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 1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 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观察实物,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连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1、 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u201eu201e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 u201e 或者2,4,6,8,10,12,14,16,18,20 u201e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u201eu201e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u201eu201e   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左边的数),个位(右边的数)   2、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   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3、比大小   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七巧板由7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2,4,6,7号),1个正方形(5号),1个平行四边形(3号)。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1、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4)两位数加两位数   (5)两位数减两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1、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抄录:   一、进位加法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如:9+5=,“凑十法”是分小数凑大数,5分成1和4,9加1是10,10加4是14,9+5=14。我的方法是:看到“9”想到“1”,即5去1余4,再用4加10,9+5=14。如果是8+3=,看到“8”想到“2”,即3去2余1,再用1加10,8+3=11。从而知道7、6加某个数,7与3,6与4。我上面所说的方法就是把凑十法当成了口诀想,使孩子看到就能想到,方法掌握好了很快就能写出得数,并且正确率高。   2、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如:46+8=,这个也必须看大数,即看46,因为6加8大于10,所以可把十位上的4加1是5直接写到等号后面46+8=5?,然后看到“6”想到“4”,把8去4余4,余数4直接写到等号后5的后面46+8=54。再如:83+9=9?,看到“3”想到“7”,9去7余2,83+9=92。   二、退位减法   1、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如13-8=,减法用的是“破十法”,把13分成3和10,10减8是2,3加2是5,13-8=5。我的方法是:减法看减号后面的数,看到“8”想到“2”,2再与前面的数上的个位数3相加得5,即:   13-8=5。再如:16-7=,看到“7”想到“3”,3加6是9,即16-7=9。   2、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如:84-9=,因为个位上的数4减9不够减,所以必须借位,把十位上的8直接去1,即84-9=7?看到“9”想到“1”,1加4是5,84-9=75。又如:56-7=4?,看到“7”想到“3”,3加6是9,56-7=49。   (四)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u2026u2026   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u2026u2026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重点汇总(详细)

1. 五年级数学知识小笑 五年级数学知识小笑 1.五年级数学小笑话 有很多哦,摘录几个给你,看看行不行1、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 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 4、“爸爸,4路车来了!”“傻瓜,那不是4路,是31路!”“老师说,3+1=4!”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 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学习进步,在数学的天地里,快乐的遨游成长。 2.5年级的数学小知识 一 数学笑话1.有一次,妈妈很耐心地启发丫丫做算术题:“丫丫,你已经学会做减法了,对吗?来,我们来看看,4减2等于几?” “等于2,妈妈。” “太对了,乖孩子。那么,5减5呢?” “5减5,减5。 .”丫丫嘟哝着,“我不会,妈妈。” “孩子,你不可能不会!想想,比如说你口袋里装着5枚硬币,可是,突然,5枚硬币都掉了。你说,口袋里还有什么?” 丫丫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道:“掉了?那,那我的口袋里还有一个洞呀!” 2.“考算术,我总得100。” “那是你学得好。” “可我上课从来不听讲。” “那是你聪明,而且放学回家知道用功。” “聪明吗?倒有点,可放学后,我是一个与足球打交道的人。” “那么你考试时,一定是靠作弊。” “不能这么说,我既没打小条抄书,又没偷看人家的,怎么算是作弊。” “那你怎么搞的?” “我用脚踢前面的书呆子吉姆的椅子。” “不会就不会,怎么能这么淘气。” “我踢第一脚,他用手朝后伸出五个指头。” “这是什么意思?” “第一题2+3的答案。” “噢……要是问第十题5*8的答案呢?” “那是在我踢完第十脚以后,他先伸出四个指头,然后马上握紧拳头,于是我就知道40这个答案了。” 3.老师发表成绩:"小华三十分、小明二十分……” 小猪: 我考0 分耶! 小狗: 怎么办, 我也是耶…… 小猪: 我们两个考同分, 老师会不会以为我们作弊啊? 二 数学故事 相传有一天,诸葛亮把将士们召集在一起,说:“你们中间不论谁,从1~1024中任意选出一个整数,记在心里,我提十个问题,只要求回答‘是"或‘不是"。 十个问题全答完以后,我就会‘算"出你心里记的那个数。”诸葛亮刚说完,一个谋士站起来说,他已经选好了一个数。 诸葛亮问道:“你选的数大于512?”谋士答:“不是。”诸葛亮又接连向这谋士提了九个问题,谋士都一一作了回答。 诸葛亮最后说:“你记的那个数是1。”谋士听了极为惊奇,因为这个数果真是他选的数。 你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妙算的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把1024一半一半的取,取到第十次时,就是“1”。根据这个道理,连续提十个问题,就能找到所需的数。 三.数学名言1.、王菊珍的百分数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2、托尔斯泰的分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 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1、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Cantor) 2、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扥尔(Cantor) 3、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 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 希尔伯特(Hilbert) 4、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赫尔曼外尔 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P.R.Halmos 6、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 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二、用符号写格言 4、华罗庚的减号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5、爱迪生的加号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谈天才时用一个加号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6、季米特洛夫的正负号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三、用公式写的格言 7、爱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y+z。 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 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芝诺 柯西(A. L. Cauchy, 1789 – 1857) Men pass away, but their deeds abide. 人总是要死,但是,他们的业绩永存。 拉普拉斯(Laplace, 1749 – 1827) What we know is not much. What we do not know is immense. 我们知道的是很少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无限的。 埃尔米特(C. Hermice 1822 – 1901) Abel has left mathematicians enough to keep them busy for 500 years. 他评价阿贝尔(Abel)时,曾经说:「阿贝尔留下的可以使数学家忙碌五百年。 」 普尔森(Poisson, Siméon 1781-1840) "Life is good for only two things, discovering mathematics and teaching 。 3.5年级数学笑话 1、无理算术 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大写 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 4、不算错 敏敏:“7+3=10,你怎么写成7+3=1呢?”宝宝:“只是末尾的0没有写而已嘛!”敏敏:“那就错了!”宝宝说:“0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5、武则天 历史课上,老师问道:“谁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学生:“武则天是数学家,过五则添,就是发明四舍五入的那位大数学家。” 6、等车 “爸爸,4路车来了!”“傻瓜,那不是4路,是31路!”“老师说,3+1=4!”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 7、差别在此 方老师在数学课上问阿细:“一半和十六分之八有何分别?”阿细没有回答。方老师说:“想一想,如果要你选择半个橙和八块十六分之一的橙子,你要哪一样?”阿细:“我一定要一半。”“为什么?”“橙子在分成十六分之一时已流去很多橙汁了,老师你说是不是?” 8、验算 考试中某学生拿出骰子,摇出十道选择题答案。 快结束时他突然又拿出来摇。 监考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你在干什么?” 学生答:“我在验算。” 9、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 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四舍五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10、乘法分配律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木林森!"老师:"那你怎么把名字写成这样呢?"学生:"我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4.对于五年级学生适合的数学笑话 1.妈妈回家问小明:”数学考得怎么样了?”小明说:”不错,就是有道计算题不会,它问3*7=?,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个15.” 2.1对4说:立正! 9对6说:你整天大头想下的累不累? 9对0说:别以为剪了尾巴就是个人物了! 1对7说:兄弟,你什么时候被人把腰给打断了? 一名统计学家遇到一位数学家,统计学家调侃数学家说道:“你们不是说若X=Y且Y=Z,则X=Z吗!那么想必你若是喜欢一个女孩,那么那个女孩喜欢的男生你也会喜欢罗?” 数学家想了一下反问道:“那么你把左手放到一锅一百度的开水中,右手放到一锅零度的冰水里想来也没事吧!因为它们平均不过是五十度而已!” 我要变形了 数学老师上课时常习惯于对走神的学生说:“注意!我要……了。” 一天正在讲解方程式,他发现又有同学精神不集中,于是拍案道:“注意,我要变形了!” 众生精神为之一振,数十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 数学教授 一位数学教授在马路上被一辆高速飞驶的汽车撞倒,肇事的司机没停车就溜走了。当交通警察赶来询问那辆汽车的车牌号码时,教授回想了片刻后说:“我被撞倒的那一刹间,只看到车子上一个方程式: XY减去517,最后的差是24……” 武则天是大数学家 历史教师:“你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吗?” 学生:“武则天是数学家。五过则添,就是发明四舍五入的那位大数学家。” 5.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u2022”,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u2022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 6.五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卷 成绩: 一 、填空:20% 1. 2. 5小时=( )小时( )分 50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 ),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9. 4/9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 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 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 ) 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 ) ① 2/a> 2/b ②2/a 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 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①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小需要这种长方形纸( )。 ① 4张 ② 6张 ③ 8张 10、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再截下1/2米,这时还剩( ) ① 5米 ② 5/2米 ③ 0米 三、计算题:28% 1.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4% a=8 b=5 c=4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3. 求最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24 和36 18、24和40(只求最小公倍数) 4. 文字题 6% 5/9与7/18的和,再减去1/2,结果是多少? 一个数减去7/15与7/30的差,结果是2/3,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作图题 4% 请你用画阴影的方法表示1/2(至少5种) 五、应用题:30% 1. 一块地,其中1/5种玉米,1/6种青菜,其余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 某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 学生参加环保行动。 五年级清运垃圾3/5 吨,比六年级少清运1/8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4. 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把它的四个角分别切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5. 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192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7.五年级数学小故事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小学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这个基础一定要坚实。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年级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 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四)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四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积的变化。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_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5)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6)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注: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_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_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六年级数学   (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_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_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   拓展阅读: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1、听课不仅要听,还要思考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候都能认真听讲,对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有很深的记忆,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还要进行思考,了解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记忆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而不懂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问题,那么他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非常差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非常低下。   2、扩宽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学生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扩宽解题思路,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利用好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做错题目,这时候要将错题进行整合归纳,建立错题集。借助错题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翻看错题集,不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抬升知识短板、弥补知识漏洞的目的。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 导语】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以下是 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篇二】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篇三】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位上数大的就大,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数学二年级学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方法一 一、重视计算: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了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差了一大截。 三、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只能做完20道口算题,但之后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如果低年级不打好计算的基础,到了四五年级以后,小数、分数、方程都来了。这时候更加觉得数学难学了! 四、适当地学习奥数:很多所谓的奥数题并不难,而是方法巧妙,它更多的要求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跳出思维的墙,帮助孩子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指导方法二 一、时间的掌握。这一学期,他们会接触到秒针,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时间精确的学习。非常短暂的时间用秒来表示。这时候孩子换算单位的时候就是重点了,很多孩子不注意看看单位,容易出错。 二、时间段的计算。时间单位的换算搞清楚之后,要注意时间段的计算,这也是常出的一种题型,同样很重要。这时候孩子掌握24小时计时法既可以轻松解决这一种问题了。 三、倍数问题。倍数问题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就会不知所措,所以这时候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一清二楚了。所以,教会孩子画图很重要,理清各数之间的关系。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在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孩子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不太难,只是再列竖式时要注意孩子的书写,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并且一定要打上进位和退位符号,很多孩子很容易忘记自己有进位和退位。 指导方法三 1.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必须要有简短的导入部分。有导入部分才是一堂完整的好课。注意:一般导入部分有好几个,设疑导入,激发兴趣;直观导入,直接进入主题;情景导入,引人联想。几分钟的导入不是很长,但是能够让学生能赶快进入这堂课的主题,一下子从内心吵闹进入认真听课。 2.当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应该及时留意。下课后应该积极备课,开展一节复习课进行教学。或者在平时的时候穿插一个角色游戏便于学生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3.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应注意详细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以丰富的图片为主。注意:老师的教学应该进行直观性教学,老师尽量把一些复杂的概念讲的通俗易懂,多用一些图片和视频(教具)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4.高年级的学生往往在解题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的多次讲解,往往高年级学生解题时要用到设未知数,圆柱,圆锥等体积和面积公式,或者流速问题。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沪教版 ★ 最好的学习方法推荐 ★ 复习方法 ★ 小学生的学习技巧 ★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 八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 中小学各学科学习方法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小报怎么画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小报怎么画如下:1、首先,要先用事先准备好的马克笔写上数学世界四个字作为手抄报的的一个大的标题。2、然后,在数学世界这个标题的两个旁边画上数学相关的字符,再用蓝色、绿色、粉色的马克笔给字母涂上颜色。3、接下来,再用马克笔在空白处画上几个几何边框做文本框(用格尺子为基准画矩形)。4、最后,这样一个简单又漂亮的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即可画好。拓展资料:“手抄报”的意思就是用手亲笔抄写的报刊,但是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制作的,它集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等知识于一体,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手抄报能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有谁能在不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和造就?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兴趣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下只是抄课文,写字词,为了巩固所学的字、词、句,不知要抄写隐或多少遍。这样地机械重复,枯燥呆板,学生越学越没兴趣,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今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走向课外。因为自己心爱的“手抄报”等着他们去设计、刊登,促使着他们去读,去想,去观察思考。

小学数学知识与能力毕业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毕业班知识与能力升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l、一个数的亿位上是5、万级和个级的位上也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2、0.375的小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6.596596……是( )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把它保留两位小数是( )。   4、 < < ,( )里可以填写的整数是( )。   5、在l——20的自然数中,(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6、甲数=2×3×5,乙数=2×3×3,甲数和乙数的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1,差是减数的3倍,这个减法算式是( )。   8、已知4x+8=10,那么2x+8=( )。   9、在括号里填入>、或=。   1小时30分( )1.3小时 1千米的 ( )7千米。   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 )。   11、一根长2米的直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在含盐率30%的盐水中,加入3克盐和7克水,这时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分数单位大的分数一定大于分数单位小的分数。( )   2、36和48的公约数是12,公约数是1、2、3、4、6、12。( )   3、一个乒乓球的重量约是3千克。( )   4、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 )   5、比的前项乘以 ,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缩小4倍。(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数相除,商50余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所得的商和余数是( )。   (l)商5余3 (2)商50余3 (3)商5余30 (4)商50余30   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   (1)多4 (2)少4 (3)多24 (4)少24   3、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 (2) (3) (4)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最小面的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 )。   (l)l:3 (2)1:6 (3)l:12 (4)l:24   5、甲数是84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840÷(l+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1)甲数比乙数多 (2)甲数比乙数少   (3)乙数比甲数多 (4)乙数比甲数少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529+198= 992= 305-199= 2.05×4=   8×12.5%= 0.28÷= + ×0= =   0.68+ +0.32= ÷ +0.75×8=   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25×1.25×32 (3.75+4.1+2.35)×9.8   3、计算。(l2分)   5400-2940÷28×27 (20.2×0.4+7.88)÷4.2   ( )÷ + 10÷[ -( ÷ +)]   4、列式计算。(6分)   (l)0.6与2.25的积去除3.2与l.85的差,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 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5、计算体积。(单位:米)(3分)   6、下图中每格都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尽量利用方格纸中的点和线,分别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并分别作出一条高。(3分)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7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   2、三新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5人3天共植树90棵,照这样计算,30人3天共植树多少棵?   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王老师领取一笔1500元稿费,按规定扣除800元后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应领取多少元?   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4页,占全书的 ,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7.5%,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6、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8个,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乙二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生产零件的数量之比是3:5,甲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550005000,55001万;2、0.001,375;3、纯,6. 9 ,6.60;4、3;5、2,9和15;6、6,90;7、略;8、9;9、>,=;10、55°;11、3.14,62.8;12、3:7;   二、判断题:1、×;2、√;3、×;4、√;5、×;   三、选择题:1、②;2、③;3、④;4、③;5、①;   四、计算题:   1、727,9801,106,8.2,1,0.04, , ;   2、1000,99.96;   3、2565,3.8,1 ,37.5;   4、(1)1;(2)12;   5、11.14立方米;   6、略;   五、应用题   1、78.5平方厘米;   2、540棵;   3、55千米;   4、1360元   5、51页;   6、135个

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

1、下面的年份中,闰年的年份有( ① )个。 1994年 1996年 2000年 2003年 2008年 2010年 ①3 ②2 ③4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 毕业 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 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 方法 : 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 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 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 总结 : 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 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 “×”(乘号) “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复习计划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掌握关键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会解答求分率、单位“1”的量、对应的数量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复习时,可以先分开练习这三种类型题目的题组,如:求分率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已知(用乘法)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未知(用方程或除法)的题组。之后再把几种题型混合,仍采用题组的练习方式,做好对比。如: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相关 文章 :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教学目标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复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 经验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与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2021 ★ 初一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知识点 ★ 2021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知识点归纳

如何复习小学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复习是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由于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紧,内容多,为使复习更贴近实际,从而用较少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智康教育:领先的N对一个 性化辅导、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奥数、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全科家教辅导,满足小 学、小升初、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类人群课外补习需求。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哪些数学知识?

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bai动作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后,这已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 ① 我们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例如“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活动,随着幼儿动作的逐渐内化,他们才能够在头脑中进行这样的对应。 ② 幼儿表现出的这些外部动作,实际上是协调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这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儿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这种外部的动作。对于那些表现出抽象思维有困难的幼儿,也需要给予他们充分摆弄的机会,这既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①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作,但是要把它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即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象的作用即在于帮助幼儿完成这一内化的过程。 ②但把表象的作用无限夸大也是不适当的做法。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而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却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所以幼儿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具体经验越丰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①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幼儿学习数学,最终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摆脱出来,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幼儿头脑中往往只是保存着一些具体的经验,要使之变成概念化的知识,则需要符号体系的参与。 ② 语言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很重要。数学是一种精练的语言,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幼儿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内化外部世界,同时也建构着新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

1. 数学知识小中大班学什么 数学知识小中大班学什么 1.在幼儿园里的小,中,大班各有哪些区别,每升一级要求孩子学的知识 各年龄班的数学教学内容 以上各项内容和范围,应按各年龄层幼儿基本数学概念发展的层次,妥善安排到各年龄班,以便实施: 一、感知 *** 小班: 1.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和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名称等)分类。 3.区分并说出「1」和「许多」,并理解其关系。 4.学会对应并在此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多、少、一样多的比较 中班: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如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分类。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大班: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和自由分类。 2.在分类过程中基本理解类与子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10以内的数 小班: 1.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 2.按数(4以内)取物 中班: 1.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2.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多「1」和少「1」的关系。 3. 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 4.认识10以内序数。 5.认读10以内 *** 数字。 大班: 1.学习倒数、接数和按群数数。 2. 认识三个相邻数的关系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 正确书写10以内的 *** 数字。 4. 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三.10以内的加减 小班:无 中班:无 大班: 1.学习解答和自编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2.学习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 四、量的知识 小班: 1.比较大小、按大小分类 2.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物体并感知数的形成 3.点数4以内物体和感 中班: 1. 比较粗细、厚薄、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 2. 从几个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5以内正、逆排序。 大班: 1.比较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两个物体。 2.从5个以内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物体。 3.按物体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或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3个特体的正排序。 五.几何形体 小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中班: 1. 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2. 能按平面图形角和边的数量正确辨认不同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图形(形的守恒)。 3. 基本理解平面图形间的简单关系。 大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六.空间方位 小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中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3.会按指定的方向(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 大班: 1. .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七、时间 小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 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 大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2.幼儿园大班数学先学什么为基础 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 ①幼儿的数、计数与运算 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守恒;相邻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够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关系,说出物体排第几;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和互补关系等;学会10以内的计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 *** 数字;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包括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并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②量与计量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物体量的差异,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恒;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感知量的相对性;帮助儿童建立序的概念,并体验其中的传递关系;学习计量,会进行初步的自然测量。 ③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和梯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够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能够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④空间方位初步知识 能区分上、下、左、右和远、近等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时间、方位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并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用途以及正点与半点。 3.大班都学些什么知识 1、健康教育 健康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在大班上学期会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两大类。安全教育活动包括指导幼儿注意用眼、用牙的卫生,学习认识身体、保护身体,时刻提醒幼儿注意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用电用水安全以及户外活动安全问题。 2、语言教育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会形式更多样,培养更全面。在大班上学期不会教孩子拼音,识字方面也不会开展专门的识字活动,但会在常规的语言教学活动之外开设早期阅读活动,重点在大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阅读识字内容,但阅读是主,识字只是阅读的自然产物。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其实是涉及到一个人的素质和尊严的核心教育内容,但是这个内容不作为以后的考试科目,所以往往被诸位家长忽视。 社会这个大考场最终还是会考察每个人的社会能力,最后可能付出的代价更大。大班幼儿在社会领域会重点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学会与周围的一切和平相处,并且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4、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于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感受欣赏生活中、艺术中的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敏感发现美的眼睛。表现在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开展一些创意画的欣赏和创作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学唱、律动、打击乐、合唱等等。 5、科学教育 在游戏化的数学活动中真正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灵活变通的数学思维。会在区域活动中安排斗兽棋游戏和简单的数独游戏,培养幼儿的兴趣及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成功。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需要不断的练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3.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4.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小学六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 数学贯穿与日常生活,家长可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触中观察孩子的喜好,融入数学思维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进行思考、猜想、讨论与动手动脑等,利用孩子感兴趣喜欢的元素作为数学思维的承担载体,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孩子感受到相互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2、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研究证明, 儿童 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比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错过了这个“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 而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3、讨论合作,共同发散数学思维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在学校学习中,就可以借助这种思维的差异性,让孩子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共同堆一座积木或进行 折纸 游戏,共同探讨知识交流合作,利用空间思维与多彩丰富的具象结合,在互助交流中动手动脑、 发散思维 的同时建构自己的 经验 和知识,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增强,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孩子在小时候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但这不利于 抽象思维 的培养,那么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很重要,具体到数学思维,就是要培养孩子及时 总结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按步思维,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加强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人教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将小学的六年数学知识整理与七年级的知识进行对比、联系?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1. 数的认识和运算: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的运算。2.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的认识和性质,简单的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翻折)。3. 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平均数的计算。而七年级的数学知识则进一步深入和扩展了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1. 代数: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几何: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3. 数据统计: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概率的认识和计算。可以看出,七年级的数学知识在小学六年级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扩展,涉及到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和方法。但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也为七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小学六年级的数的认识和运算为代数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为几何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数据统计的基础为概率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因此,在学习七年级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回顾和联系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各单元】

【 #六年级#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各单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1②求少几分之几:1-小数÷大数   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②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针对练习:   1、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1/2,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1/2,一件上衣多少钱?   3、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1/2,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4、幼儿园买来2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1/2,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5、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1/2,今年去年共植树多棵?   6、一桶水,用去它的1/2,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7、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1/2,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7、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1/2,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1)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15÷10==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圆柱与圆锥   一、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2、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h   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r2   6、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h   7、将一张长方形围成圆柱有两种方法,将一张长方形进行旋转一般也有两种。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二、圆锥的特征:   1、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3、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4、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Sh或V锥=πr2×h   5、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6、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圆锥   底面两个底面完全相同,都是圆形。一个底面,是圆形。   侧面曲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是长方形。曲面,沿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条线段剪开,展开后是扇形。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无数条。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   针对练习:   1、圆柱形队鼓的侧面由铝皮围成,上、下底面蒙的是羊皮。队鼓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2.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队鼓,至少需要铝皮多少平方分米?羊皮呢?   2、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直径是0.6米,高是1米。做一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做一根长2米、管口直径0.15米的白铁皮通风管,至少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   4.一个圆柱形的灯笼,底面直径是24厘米,高是30厘米。在灯笼的下底和侧面糊上彩纸,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 圆   一、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或C=2πrr=C÷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πr+2r 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   3、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本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0.5=50% =0.2=20% =0.625=62.5%   =0.25=25% =0.4=40% =0.125=12.5%   =0.75=75% =0.6=60% =1.375=37.5%   =0.0625=6.25% =0.8=80% =0.875=87.5%   =0.04=4﹪ =0.08=8﹪= 0.12=12﹪ =0.16=16﹪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①合格率=②发芽率=   ③出勤率=④达标率=   ⑤成活率=⑥出粉率=   ⑦烘干率=⑧含水率=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3、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建议: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100%或:   ①求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   ②求少百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二)、折扣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0﹪,六折五=0.65=65﹪   2、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三)、纳税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四)利息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扇形统计图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针对练习:   一、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下面是我国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我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2、各类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积?什么最小?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4、请算出各类地形的实际面积,填入下表。   地形种类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二、小军家2012年11月支出情况统计如下图。聪聪家2012年11月的总支出是3600元。请你回答问题。   1、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3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6年级 毕业 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 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方法: 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 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 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 总结 : 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 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知识点 一、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3/8读作负八分之三。16,2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16℃读作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上16℃;-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下16℃ 6、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7、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如:-8<-6。 二、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盘点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 六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 s=(a+b)h/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 ,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小学六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用来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补充难题、听课心得等内容,方便日后复习与记忆。而小学数学笔记的记录,很多孩子无法准确掌握,需要下点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记笔记? 笔记可以方便日后有重点、不失真地复习。 奥数课堂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涵盖定义、公式、解题技巧等各个方面。大多数同学难以一堂课完全掌握全部内容。尤其我们的课堂还经常包含一些经典的难题、补充题,单凭一次性的记忆无法提供充分的反刍的素材。 二、记笔记要避免的误区 然而,很多同学出于不自信或者对家长的敷衍,为了笔记而笔记——笔记完成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阁。殊不知:记在自己脑袋里面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有笔记而无复习正是做笔记的错误。 三、记笔记的形式 你们的 笔记本 内容多吗?平时书包装满的时候,你能够方便的找到笔记本吗?单独阅读笔记的时候,你觉得丰富吗?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回答“否”,那么请考虑一下将全部的笔记搬到讲义上去。 笔记一定要方便日后查阅。书写过程中,字迹不要求美观,但是至少直观。 关于某一题的延伸记录在题目旁边,关于一讲的梳理可以放到章节前,补充的题目可以放到章节后,个人心得可以放在页眉页脚。如果有补充随材还可以粘贴或者插入到讲义当中。 简而言之,笔记在形式上的要求就是:用最小的篇幅记录最多的内容,同时分出清晰地层次。 四、记笔记的基本方法 记入笔记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筛选。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笔记需求,相应的它也会有自己的筛选方法。抛开具体的科目、知识点,这里有一些参考标准。 1、内容本身不存在疑问。 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同学在记录解题方法时抄写错误、或者照搬板书布局,最终他自己都无法清晰地读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样的错误不仅会形成无用的笔记,还可能引导思维走入歧途。 2、重点记录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为了照顾大多数、防止遗漏,老师在 总结 的时候通常会往多了讲,以至于同样的几何模型,五年级上学期提到一次、下学期再复习一次、到了六年级还会梳理两次。如果学生不加甄别、反复记录,费时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滋生厌恶。——如果你实在很熟悉,留下一个记号。 3、珍惜自己的心得。 黑板上或讲义上的内容都是老师的知识,不论多么优秀的老师,他无法直接将自己的思路完整的拷贝进入学生的大脑。所以知识的传承需要学生的记录、复习、练习等等。而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产生自己的认识与归纳。 4、记录经典题目。 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很多时候学习终究脱离不了题目。如果在某一个角落、一本书当中真的有那么一道题、一段话让你受益匪浅,那么勇敢的记录下来。不要将笔记内容局限在老师所供、讲义所言——它应当帮助记录所有对你重要的内容。 除了这些内容上的筛选,熟练的同学还应该考虑下笔记当中布局与记号。比如,过去老师常使用“△”“.”或者“Ⅱ”来标记相对重要的内容,☆表示最重要的知识点,“→”标记自己的心得,“?”表示自己的疑问等等。这些符号,与红色、黑色墨迹搭配能够形成层次鲜明的内容体系,方便自己的不同的场合下复习想复习的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2)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

负数:像-1,-2,-3。。。。叫负数,1,2,3。。。。。是正数,也可写成+1,+2,+3。。。。。。0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 数轴上,负数在0的左边,正数在0的右边。 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公式:圆柱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三分之一 比例:表示两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数值比例尺是1:10000或一万分之一,线段比例尺是一个线段,图上几厘米表示实际多少。 统计没什么,记住三个统计图,折线,扇形,条形的就行了。 数学广角很简单,只用记住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本来考试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是用来检查我们对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懂了,懂了多少 多深 分数只是反映了我们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六年级数学 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总结 1 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 = 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 c=2πr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 =πr×r=πr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4、环形面积 =大圆–小圆=πR2-πr2 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厘米。 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7、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2 比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 方法 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被除数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前项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3)找等量关系。(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3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b≠0)。< p="">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4 百分数(一)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注意: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 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可以是整数。 注意: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 (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 (5)小数化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 (6)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 1、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5、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成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小数 八折=八成=十分之八=百分之八十=0.8 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0.85 五折=五成=十分之五=百分之五十=0.5=半价 6、利率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注:国债和 教育 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7、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 (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百分之几 (2)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100% (3)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5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数学广角--数与形 2+4+6+8+10+12+14+16+18+20=(110) 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 10×(10+1)=10×11=110 位置与方向(二)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人教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急求!!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整数概念)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小数概念)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分数概念)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百分数概念)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数的读法和写法)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数的改写)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数的互化)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数的整除)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约分和通分)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数的性质和规律)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整数四则运算)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小数四则运算)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分数四则运算)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运算定律)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运算法则)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运算顺序)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解答简单应用题)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解答复合应用题)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复合应用题)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典型应用题) 六年级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六年级第二章度量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六年级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 六年级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简易方程) 六年级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列方程解应用题) 六年级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 六年级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线和角) 六年级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平面图形) 六年级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立体图形) 六年级第五章简单的统计(统计表) 六年级第五章简单的统计(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三篇】

【 #小学奥数# 导语】如果说,生命的历程是一条航线,它向何处延伸取决于罗盘,那么,最紧要的,便是认清罗盘上的指针。以下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三篇】》供您查阅。    圆   一、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或C=2πrr=C÷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πr+2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圆=πr×r   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   4、环形的面积: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S环=πR2-πr2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S环=π(R2-r2)。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6、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9、确定起跑线:   (1)、每条跑道的长度=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因此起跑线不同)   (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2×π×跑道的宽度   (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11、常用各π值结果:   π=3.14   2π=6.28   3π=9.42   5π=15.7   6π=18.84   7π=21.98   9π=28.26   10π=31.4   16π=50.24   36π=113.04   64π=200.96   96π=301.44   4π=12.568π=25.1225π=78.5   12、常用平方数结果   =121=144=169=196=225   =256=289=324=361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对于任意数,它的倒数为;非零整数的倒数为;分数的倒数是;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1②求少几分之几:1-小数÷大数   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②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三、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1)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15÷10==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整理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那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 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能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3、欣赏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通过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神奇。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能力:能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   第五单元 统计   1、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拓展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要明确复习的目的、任务, 从实际出发   复习绝不能搞成简单的机械重复。应通过复习系统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复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 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教的四则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一常用的计量单位,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并能进行简单你土地丈量和土石方计算,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复习前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 选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复习目的、要求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质量。   确定复习的重点及范围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所学的知识, 教师必须重视授课的内容,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复习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他们自学, 自己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或启发学生质疑间难, 由教师引导学生释疑,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下面是十个复习重点:   1.整数和小数的意义、读写法, 计量单位和名数的互化。   2.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平面图形的概念、周长和面积。   4.简易方程。   5.数的整除和珠算。   6.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繁分数的化简。   7.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8.比和比例。   9.各类应用题的解法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0.统计表和统计图。   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复习不应只是让学生把已学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再现。 这样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 应当注意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1.对比分析法。对于学生容易棍淆的一些概念、定义、公式和法则, 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并通过对比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记忆。   2.独立阅读法。复习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教师可选择若干段有联系的教材, 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就关键性的伺题组织讨论, 抓住重点或学生不懂之处扼要地进行讲解, 扩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间题的能力。   3.分类整理法。纵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材中的编排也较为分散, 特别是几何知识, 内容抽象, 概念多, 公式多, 计算繁。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分类进行整理。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出各种知识的本质特征,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归纳综合法。小学数学内容繁多, 知识面广。每部分的内容大多涉及其他部分的知识,横向联系面大, 知识的迁移性较强。复习时应由易到难, 由一般到特殊, 由基本到灵活,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5.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中的知识缺陷,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补救。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完善学生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知识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3.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4.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 教育 。 7.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小知识总结 ★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   (西-+-东);   2、小学生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位置与方向: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六年级的数学知识有哪些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负数,比例,圆柱和圆锥。上册:1、第一单元《位置》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3、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和复习4、第四单元《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整理和复习确定起跑线5、第五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6、第六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合理存款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8、第八单元《总复习》下册:一、负数   二、圆柱与圆锥   1.圆柱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2.圆锥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三、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   四、统计   五、数学广角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   六、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比和比例   数学思考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位置:看图 对称轴 (横轴,竖轴) 看例子  分数乘法: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倒数的认识:乘积是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比和比的应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的后项不可以是0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整数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圆:  圆心用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尖的距离作为半径。  圆的周长: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pai 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 公式:  圆的面积:  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拼成一个接近长方形、近似平行四边形  圆的面积公式: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来暖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一个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乘pai  百分数:  百分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  百分数可以化成最简分数。  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成百分数就是35%(注意大写和小写)  分数应用题:  1、一、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二、画出线段图,三、列出等量关系,四、根据等量关系列式解答。  2、 比谁,谁就做分母。  3、 不好理解的数量关系就用方程。  4、 答要写完整,注意写单位名称。  注意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五、百分数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但是要乘100%,%号的写法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小数化成分数,移动小数点位置变为整数做分子,分母变成10、100、1000……,再化简。分数化成小数,用除法,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1、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2、利用分数除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情况结果保留三位小数三位小数,因此分子除以分母的商要算到小数第四位,四舍五入后,近似商取三位数。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百分数化成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分数表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六、统计条形统计图可以知道每个数量的多少。折现统计图可以知数量的增减,扇形统计图可以知道部分和总量的关系。七、数学广角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1、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头数 鸡(只)兔(只)腿数35 1 3435 2 3335 3 32……(逐一列表法、腿数少小幅度跳跃、腿数多大幅度跳跃、跳跃逐一相结合、取中列表)2、用假设法解决(1) 假如都是兔(2) 假如都是鸡(3) 假如它们各抬起一条腿(4) 假如兔子抬起两条前腿(5)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3、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法:甲数除以乙数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180×=150(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 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120÷=200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上册1、 数一数(1~10)2、 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4、 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5、 分类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7、 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8、 认识钟表(整时、半时)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10、 总复习一年级下册1、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2、 20以内的退位加法3、 图形的拼组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5、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 认识时间8、 找规律9、 统计(条形统计图)10、 总复习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3、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5、 观察物体6、 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7、 统计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二年级下册1、 解决问题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 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4、 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5、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6、 克和千克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 统计9、 找规律10、 总复习三年级上册1、 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3、 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4、 有余数的除法5、 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6、 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7、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分数的简单计算)8、 可能性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三年级下册1、 位置和方向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3、 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4、 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5、 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6、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7、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8、 解决问题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四年级上册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2、 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3、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6、 统计7、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8、 总复习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2、 位置和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2、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5、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五年级下册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2、 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最大公因数、约分>,5、通分<最小公倍数、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 统计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六年级上册1、 位置2、 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3、 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4、 圆(1、认识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5、 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折扣、纳税、合理存款)6、 统计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六年级下册1、 负数2、 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2、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3、 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3、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4、 统计5、 数学广角6、 整理和复习(1、数和代数、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比和比例,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4、综合应用)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开发大学生思维,更好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要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提供空间,数学与统计学院决定举办一系列与数学相关的校园活动,以更好展现我院的特色文化,同时让大家了解以及喜欢上“数学”——这门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的学科。   二、活动口号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目标   使我系大一新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更好的融入校园活动中。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面向数学系大一新生举行,各班同学应积极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2、采取智力测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5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题目,要求条理清晰。   3、在参赛选手中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数名。   五、所需设备及工具   1、多媒体教室及设备   2、复印资料、奖状、笔、A4答题纸   六、工作安排(人员另定)   1、大量数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竞赛题库的建立:   2、参赛活动的宣传,活动地点的设定   3、评委、主持人   4、活动过程的记录(包括照片、新闻稿等)   七、奖项设置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数名。(具体按参赛选手人数而定)。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2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增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举行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一、活动领导小组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全体数学组教师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   竞赛时间:20xx年12月16日(周一)晚上6:30———8:30。   竞赛地点:四楼会议室   三、参赛学生:   高一年级每班5—10人,高二年级每班10—15人。(自愿报名,该班数学教师筛选。)   四、命题安排:   高一年级:xx高二年级:xx   五、监考安排:   xx   六、阅卷安排   高一年级教师阅高二试卷负责人:xx   高二年级教师阅高一试卷负责人:xx   七、评比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给予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八、竞赛试卷具体内容安排:   1、高一课本知识应用约20%,趣味数学约80%。高二课本知识约30%,趣味数学约70%。   2、全卷选择题50个共100分。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13年12月上旬举行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 小学数学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内容、时间及要求   1、第一学段:三年级数学日记   第二学段: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六年级解题竞赛   2、具体要求   (1)参赛年级以班为单位,自行组织初赛;日记、小论文按班级人数的20%上报电子文档,解题竞赛按15%的比例上报参赛名单。   (2)数学日记与数学小论文竞赛   数学日记、小论文可以写学习体会、数学发现,规律探究、知识应用等等。要特别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能反映积极的主题,比如说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解决难题的欢喜,发现规律的愉悦等等。   所有送评日记、小论文必须是没有公开发表的,只需要提交电子文稿一份(word文档),标题用黑体四号,,正文用仿宋小四号。电子文稿发至13912195060@xx、com,标题为“类别+班级+姓名”如:“日记三12班王小丫”(以班为单位打包发送)。截止日期为12月6日。   (3)数学解题竞赛   内容为以五六年级学科知识为主,适当提高要求。竞赛时间为12月6日下午1:30,地点为综合楼310。   四、奖项设置   设学生组等级奖若干、班级组织奖和指导老师奖,获奖论文择优推荐给有关学生数学报刊。   五、组委会人员分工   1、顾问组   2、评委组   三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六年级解题竞赛:   注:参赛报名表、数学日记和论文稿纸及范文见校园平台,请相关数学老师及时上报至指定邮箱。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为了秉承学校的“扬长与成功教育”办学理念,为了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举行“特色成功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扬教师之长,开展“成功杯学生系列比赛”活动,扬学生之长。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特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训练与“成功节”相结合,扎扎实实的开展好每一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书写:   学生:结合学校提出的“抓好学生书写质量”这一目标,进行一次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本展,(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本每班各选出15名书写认真的学生,5名书写进步的学生),周一下午班会时间在班级中进行,班级之间交换展评,对于书写认真的同学颁发金卡,激发学生书写积极性。(11周)   教师:在每次单元检测卷上设书写分,检测时,级部统一批阅,按学生书写的认真程度打分,三次检测后成绩累加,按照40%评出优胜班级,教师按3:3:4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   2、口算小竞赛   进行口算小竞赛,(主要选取后十名的学生),第十二周分三次进行,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分别穿插,利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在大阶梯举行,时间5分钟,教研组交换批阅,评出“口算小能手”。达标的同学颁发喜报,同时,按照达标人数的多少按3:3:4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任课老师加一定的量化积分。   3、操作与表达   期中后进行操作与表达闯关比赛。先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筛选出优秀的学生,每班15名,教研组老师交换考察,模拟视导。考查成绩按3:3:4评出一二三等奖计入老师个人积分。   三、成功节优胜班级评选   对各班级以上几项的成绩进行合计,作为班级积分,按照40%评选优胜班级,计入班级量化积分;教师个人按照单项成绩积分。   四、活动要求:   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平日训练与积累,请老师们做好平日的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的进行,让“养成与成功教育“的理念深入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心中。   学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5   一、活动背景:   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我们此次在比赛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力求在比赛的各个环节有所创新。全校各系部班级参与,共同打造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为全校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深化科学认识,浓郁的校园科学氛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增加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全校的学风建设以及知识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活动目的:   1、让广大数学爱好者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开拓知识面,丰富校园生活   3、提升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主题:   趣味数学奥妙数学   四、承办单位:   怀化学院数学建模协会   五、活动时间:   时间20xx年11月16日   六、活动对象:   怀化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   七、比赛形式:   考试(自带考试工具)   八、报名方式:   采取双重模式   (1)由本班学习委员报名,各班学习委员在规定时间内把名单交到各系社团部,在由每个系社团部统一交到数学系社团部   (2)也可以现场报名,在指定地点,现场向宣传人员报名   九、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   2、活动报名   3、试卷命题:   命题人:数学建模协会指导老师   命题内容:简单趣味数学题目。   4、考尝考生座位、监考人员、试卷批改安排。   6、获奖人员名单公布及证书奖金分发。   十、注意事项:   (1)考场教室的租借。   (2)考试考场纪律。   (3)活动前期做好各协干的工作安排。   (4)活动后协会协干搞好教室卫生。   十一、奖项设置:   一等奖院级证书奖金一名   二等奖院级证书奖金二名   三等奖院级证书奖金五名   优胜奖院级证书五名   优秀工作者院级证书二名   十二、活动经费:   宣传单200份200x0.1=20元   报名表150份150x0.1=15元   复印试卷150份150x0.4=60元   试卷命题一套1x100元=100元   获奖奖金一等奖40x1=40元   二等奖30x2=60元   三等奖10x5=50元   总计:330元

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开发大学生思维,更好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要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提供空间,数学与统计学院决定举办一系列与数学相关的校园活动,以更好展现我院的特色文化,同时让大家了解以及喜欢上“数学”——这门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的学科。   二、活动口号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目标   使我系大一新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更好的融入校园活动中。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面向数学系大一新生举行,各班同学应积极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2.采取智力测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5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题目,要求条理清晰。   3.在参赛选手中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数名。   五、所需设备及工具   1、 多媒体教室及设备   2、复印资料、奖状、笔、A4答题纸   六、工作安排(人员另定)   1、 大量数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竞赛题库的建立:   2、 参赛活动的宣传,活动地点的设定   3、评委、主持人   4、活动过程的记录(包括照片、新闻稿等)   七、奖项设置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数名。(具体按参赛选手人数而定)。   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12月上旬举行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内容、时间及要求   1.第一学段:三年级 数学日记   第二学段:五年级 数学小论文 六年级 解题竞赛   2.具体要求   (1)参赛年级以班为单位,自行组织初赛;日记、小论文按班级人数的20%上报电子文档,解题竞赛按15%的比例上报参赛名单。   (2)数学日记与数学小论文竞赛   数学日记、小论文可以写学习体会、数学发现,规律探究、知识应用等等。要特别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能反映积极的主题,比如说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解决难题的欢喜,发现规律的"愉悦等等。   所有送评日记、小论文必须是没有公开发表的,只需要提交电子文稿一份(word文档),标题用黑体四号,,正文用仿宋小四号。电子文稿发至13912195060@163.Com,标题为“类别+班级+姓名”如:“日记三12班王小丫”(以班为单位打包发送)。截止日期为12月6日。   (3)数学解题竞赛   内容为以五六年级学科知识为主,适当提高要求。竞赛时间为12月6日下午1:30,地点为综合楼310。   四、奖项设置   设学生组等级奖若干、班级组织奖和指导老师奖,获奖论文择优推荐给有关学生数学报刊。   五、组委会人员分工   1.顾问组   丁宜林 陈德华 卞红喜   2.评委组   三年级数学日记: 张 生 王晓静 陈 平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唐 成 于 明   六年级解题竞赛: 卞红喜 刘 燕 黄 晶   注:参赛报名表、数学日记和论文稿纸及范文见校园平台,请相关数学老师及时上报至指定邮箱。   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3   一、 活动背景:   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我们此次在比赛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力求在比赛的各个环节有所创新。全校各系部班级参与,共同打造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为全校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深化科学认识,浓郁的校园科学氛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增加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全校的学风建设以及知识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 活动目的:   1、 让广大数学爱好者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开拓知识面,丰富校园生活   3、 提升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 活动主题: 趣味数学 奥妙数学    四、 承办单位: 怀化学院数学建模协会    五、 活动时间: 时间20XX年11月16日    六、 活动对象: 怀化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    七、 比赛形式: 考试(自带考试工具)   八、 报名方式:采取双重模式   (1)由本班学习委员报名,各班学习委员在规定时间内把名单交到各系社团部,在由每个系社团部统一交到数学系社团部   (2)也可以现场报名,在指定地点,现场向宣传人员报名   八 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   2、活动报名   3、试卷命题:命题人:数学建模协会指导老师   命题内容:简单趣味数学题目。   4、考尝考生座位、监考人员、试卷批改安排。   6、获奖人员名单公布及证书奖金分发。   九、注意事项:   (1)考场教室的租借。   (2)考试考场纪律。   (3)活动前期做好各协干的工作安排。   (4)活动后协会协干搞好教室卫生。   十、奖项设置:   一等奖 院级证书 奖金 一名   二等奖 院级证书 奖金 二名   三等奖 院级证书 奖金 五名   优胜奖 院级证书 五名   优秀工作者 院级证书 二名   十一、活动经费:   宣传单 200份 200*0.1=20元   报名表 150份 150*0.1=15元   复印试卷 150份 150*0.4=60元   试卷命题 一套 1*100元=100元   获奖奖金 一等奖 40*1=40元   二等奖 30*2=60元   三等奖 10*5=50元   总计:330元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

【 #小升初# 导语】对于每一场考试,学生掌握了考点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考点结构,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控就游刃有余了。下面是 整理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希望对即将备考小学生初中的同学有所帮助。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   s=ah÷2   (3) 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2) 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4平行四边形   (1) 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 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5 梯形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 公式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   s=mh    6 圆   (1) 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4) 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πd=2πr   s=πr2   d=2r   r=    7扇形   (1) 扇形的认识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2) 计算公式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πnr2÷360    8环形   (1) 特征   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   (2) 计算公式   s=π(R2-r2)    9轴对称图形   (1) 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菱形有4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60°。

小学数学知识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

建议你去百度文库搜索一下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5.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三、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 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 与互为邻补角。+=180°;+=180°;+=180°;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b时,====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图3中,共有对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 则=;=;=;=。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4所示,如果a∥b,则+=180°;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8、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或=或=或=,则a∥b。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或=,则a∥b。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180°; +=180°,则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a+b=0. 2.绝对值|a|≥0. 3.倒数(1)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2017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初二数学冀教版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 ★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目录 ★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冀教版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2)

神十制造,发射以及太空授课等一系列活动中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你好!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其实都是物理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初中数学知识总结

一楼的回答很好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有哪些?初中数学学习是对学生逻辑计算能力的培养,学好初三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 总结 归类,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数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 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 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 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 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四章直线形 ★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判定、性质。 ☆内容提要☆ 一、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__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代数部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几何部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圆。 1、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 无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限小数;二是不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注意:判断一个实数的属性(如有理数、无理数),应遵循:一化简,二辨析,三判断.要注意:"神似"或"形似"都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3、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三要素")。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5、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即:(1)实数的相反数是。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备战中考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必修3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备战中考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高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三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5、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过点P作轴、轴的垂线,垂足为A,则△OPA的面积,矩形OAPB的面积。这就是系数的几何意义。并且无论P怎样移动,△OPA的面积和矩形OAPB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5、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过点P作轴、轴的垂线,垂足为A,则△OPA的面积,矩形OAPB的面积。这就是系数的几何意义。并且无论P怎样移动,△OPA的面积和矩形OAPB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1. 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是先将各分式分母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结果化简;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结果化简。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式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 ;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 a≠0); (5)商的乘方: ();(b≠0)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 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因为方程两边要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而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可 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验根,否则将会被扣分。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 (1) 方程能化简的要先化为最简方程; (2)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分后化为整式方程; (3) 解整式方程; (4) 验根. (5)写出答案 特别提示: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根。 解分式方程的检验方法:将正确解出的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1)审;(2)设;(3)列;(4)解;(5)验;(6)答. 应用题的几种基本类型及基本公式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顺水=v静水+v水. v逆水=v静水-v水.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y= x/k(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 2. 图像形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推论: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Rt三角形;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它所对的锐角是30°;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s=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推论: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数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推论:梯形两对角线中点的连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差的一半。 解梯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 平移腰--构造平行四边形 作高--构造矩形与Rt三角形 平移对角线--- 构造等腰三角形 延长两腰---构造等腰三角形 过一腰的中点连接上下底---转化为与梯形等积的三角形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重心的应用:过平行四边形重心的任意一条直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等分;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 宽和长的比是 (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中点四边形及应用: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x1w1+x2w2+…+xnwn)/(w1+w2+…wn),其中w1、w2、…wn叫做权。 举例:如求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全校的数学平均分要用全校的数学总分数除以全校总人数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特别关注:权没有直接给出具体数量,而是以比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及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往往会受极端值的影响; 2、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的意义是:在中位数以上(或以下)的数据个数各占一半。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的,且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举例:有7个人参加演讲比赛,要表彰前三名,在知道了某人的得分后,还要知道中位数后才能确定是否获奖。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多个数且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举例:某商场的卖鞋(或衬衣)专柜,在进货时就必须要关注众数。 4.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极差能够最简单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求方差的公式:S2=1/n[(x1-x)2+(x2-x)2+…+(xn-x)2] 5.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举例:在选拔射击运动员时往往要考虑其稳定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6)交流

数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用法整理

  高一数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用法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如图,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我想学习计算机密码学,需要学好哪些数学知识。

十进制 二进制 十六进制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的。计算机图形学用到几何。线形代数 笛卡儿积,包含等数值分析运筹概率离散数学, 高等数学, 概率统计, 等等; 内存分配, 进程调度都有数学理论; 整个庞大的计算机系统是建立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写10个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说明用到数学知识或原理)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现在是大学,好多初中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不太准确啦,求推荐一本书,包括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要用数学知识解释乌鸦喝水的故事?数学知识!!!!(体积与容积)

大笨蛋,这么简单都不会做。牛牛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架图

自己看课本总结最好

高二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篇一】高二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极值的定义:   (1)极大值:一般地,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   (2)极小值:一般地,设函数f(x)在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f(x0),就说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记作y极小值=f(x0),x0是极小值点。   极值的性质:   (1)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由定义知道,极值只是某个点的函数值与它附近点的函数值比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着它在函数的整个的定义域内或最小;   (2)函数的极值不是的,即一个函数在某区间上或定义域内极大值或极小值可以不止一个;   (3)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无确定的大小关系,即一个函数的极大值未必大于极小值;   (4)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出现在区间的内部,区间的端点不能成为极值点,而使函数取得值、最小值的点可能在区间的内部,也可能在区间的端点。   求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求导数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即都为正或都为负,则f(x)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篇二】高二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事件   1.在条件SS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在条件SS的随机事件.   二、概率和频率   1.用概率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为我们决策提供关键性依据.   2.在相同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   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3.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P(A),P(A).   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四、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   2.必然事件的概率P(E)=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   4.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   5.对立事件的概率:   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 【篇三】高二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3.数列的极限;4.函数的极限;5.极限的四则运算;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5.复合函数的导数;6.基本导数公式;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8.函数的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4.复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方程的解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