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全国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全国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有:1、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2、妇女儿童心理咨询热线:123383、心理卫生热线:12320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如何对心理危机进行分析?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有哪些?

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一定要摆正心态,根据自己近阶段的一些表现进行分析,还需要根据亲朋好友对你的评价来进行分析。意义就是能够促进身心的放松,然后也能够降低出现抑郁症的几率,还能够降低出现心理疾病的问题。

面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你准备好了么|心理危机干预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 一、事件、背景及处理前奏 事件:某日凌晨,某中心小学校园里一名男教师自缢身亡。引发目击者,包括部分学生、教师的恐慌。 背景:当天下午4:26分,第一时间接到教育局通知时,我突然感觉到全身发冷、心跳加快(这是内心高度紧张、焦虑甚至害怕、恐惧的表现,这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的生理现象)。在做了短暂的深呼吸和放松练习后,我稍稍平复了自己的心绪,接下来思考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心理教师也是鲜活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需要成长与磨砺,所以出现这一心理现象纯属正常,不要由此而怀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处理前奏:为了第二天上午8:00能够准时进驻校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我及时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当天16:40-17:20,与该校的负责人座谈,了解该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牵涉到的人员情况、学校的大致情况以及学校采取的措施。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干预有针对性。实际效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道理用于心理危机干预十分有效。 2.当天17:20-18:30,与相关人员商讨干预的具体手段,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计划,并取得领导的认可,得到校方的支持。目的:让干预有序进行,发挥其有效性。实际效果:取得了领导与校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事半功倍。 3.当天18:00-19:30,由于当地没有专家,所以与外地的专家朋友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并获得外界的专业支持。目的:有利于维护干预者自身的心理健康,避免干预者在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时,由于准备不足,受到受干预者的一些负面情绪的感染,承担求助者传递的“心理垃圾”,从而出现心理障碍。这也是心理辅导教师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途径。实际效果:与心理专家的通话,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有力量。 4.当天19:30-第二天凌晨00:26,查找相关资料,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因为事发突然,而且我从来没有负责过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突击充实自己。根据所制定的心理危机干预计划,做好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案。目的:提高干预的科学性,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与自如。实际效果:在首次负责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我胸有成竹,行动自如。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干预前的准备】 1.了解该突发事件的情况;2.确定干预地点、对象及人数;3.制订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及具体步骤。 【干预目的】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该事件对该校师生产生的负面心理影响; 促进师生心理健康重建; 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干预方法】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促进形成“助人自助”心理互助网络系统。 【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教师座谈 对象:全体教师 时间:40分钟 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危机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维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干预技术。 第二阶段〓小型告别会 对象:目击者 时间:30分钟 内容:让目击者情绪宣泄,与哀伤作一个告别。 第三阶段〓团体辅导 对象:该教师任教的班级 时间:40分钟 内容:处理情绪,设定正向未来 第四阶段〓心理晤谈 对象:目击者 时间:40分钟 内容: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消化创伤体验 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的几个阶段 (一)教师座谈 这次干预过程,我特别注重与教师的座谈。我作为上级部门派去的心理教师,只能做紧急的心理危机干预,而该校教师,不仅在未来的每一天必须坚守岗位,还有可能要面对之后学生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这种心态对保持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帮助前来求助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1.给教师一碗心灵鸡汤。通过教师座谈,我把什么是心理危机、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心理危机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反应、教师产生焦虑的原因等一一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告诉教师一些对策。 2.给教师一些与学生交流的方法。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他们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既有利于将来帮助求助的学生,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自信心的提高,为教师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学生求助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3.给教师一面正向的旗帜。面对惶恐不安的教师,一定要给他们一面正向的旗帜,这个旗帜不是源于 口号 ,而是来自内心的力量。所以在教师座谈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采用了下面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它发自我的内心,获得了所有教师的认同与共鸣。“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选自冰心的《小橘灯》)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如果我们愿意做小橘灯,至少可以照亮自己、自己身边的人和走近自己的人。 (二)小型告别会 由于一些同学与教师不敢靠近逝者曾经办公的位置和上课的教室,我设计了一个在逝者生前的办公桌前的一个小型告别会,让内心哀痛与恐惧的师生宣泄悲伤的情绪,与哀伤作一个告别,以帮助他们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重建开始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 1.导语。 各位老师、同学: x月x日晚,我校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一位教师因为某种原因,选择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逝者已去,我们无权评判他的对错。但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难过,现在让我们一起默哀三分钟,以纪念这位老师。 2.告别。默哀结束后,请他们自愿地面对死者办公桌,把对他的思念、自己内心的哀伤、对未来的祝愿说出来,与逝者作一个坚定的告别。 3.结束。告别会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看到希望,体会到温暖。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  亲爱的孩子,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很难过,但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还有深爱着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现在,请我们的老师走到孩子的身边,紧紧地抱住我们的孩子,对孩子说:“孩子,老师就你们身边。老师爱你们。当你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你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在你们身边。” 实际效果很好,每一个参与者都在泪水与拥抱中,释放了哀伤,看到了希望。 (三)团体辅导 逝者任教的班级是五年级,大部分孩子知道了此事,处于惊恐与害怕之中。 我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采取了团体辅导的方式,通过暖身、体验、交流、分享、升华等五个环节,以小组形式,让学生用彩笔画,画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最后,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了希望。团体辅导结束时,每一个学生与教师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快乐洋溢在心头。 (四)心理晤谈 心理晤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面目击者,要帮助当事人消化心理上的创伤体验,让他们讨论内心的感受,接纳干预者的安慰和支持,调整认知,掌握减轻应激的策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于初次尝试的我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力量。在本次心理危机干预现场,我做了两场次心理晤谈。第一场次是对三名目击者的小学生,第二场次是对一名对逝者深深负疚的校领导。 1.介绍: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心理晤谈的规则,解释保密原则。目的在于建立信任关系。 2.过程:我在实际操作时,把心理晤谈的事实期、感受期、症状期合并进行,让他们叙述事件、表达情绪、描述症状。 3.辅导:让他们彼此讨论,接纳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接收一些有效的信息,并对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减轻应激的策略。 4.重生:重生也是恢复期,我在收尾的同时,总结晤谈的收获,并重申他们自己获得的内在支持,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最后他们以紧紧拥抱来表达迎接未来的信心。 5.其他辅助技术:由于目击者的反应强烈,在这期间我成功地使用了放松技术和空椅子技术。放松技术帮助了目击者释放自己紧张的情绪; 空椅子技术则让悲伤者与逝者进行对话,宣泄自己悲伤的情绪,谈论与逝者的往事和一些过去曾拥有的美好回忆,再与逝者作个告别,告诉逝者自己将扬起生活的风帆,勇往直前。 四、本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从早晨8:00走进一个阴沉沉、充满忧伤与动荡不安的校园,到中午12:00校园里阴霾尽扫,笑脸与希望重新洋溢在师生的脸上,我心里非常激动与满足。 五、关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 1.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积极、广泛地开展起来。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毕竟属于亡羊补牢。所以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一定要走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子,对广大师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广大师生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哪怕“落水”也会“游泳”,或者学会“高声呼救”。 2.学校迫切需要专业心理教师。目前,我区中小学校并没有设置专业专职的心理老师,当学生有烦恼时更多地是直接找班主任,或者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不专业的心理辅导会使学生产生误解,不易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兼任的心理辅导老师往往束手无策。 3.给兼任的心理辅导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学习,对于教师特别是兼任的心理辅导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这次我能够独自承担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得益于之前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当时省里的专家来到该校做了一系列工作,给我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从中学到不少经验。所以,如果能够给兼任的心理辅导老师提供更多向专家或者在高校学习的机会,将大大有益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4.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心理危机教育机制。在目前各校缺乏专业专职心理教师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有责任建立一支机动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整合教育部门与社会的有效资源,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心理危机教育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为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稳定教学环境,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面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你准备好了么?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小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职责、措施和方法 (一)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干部及校医。 (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职责 1.协调各部门做好心理危机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2.建立心理危机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相关渠道;3.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相关设备建设和人员建设;4.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科学研究;5.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组织技术合作和交流;6.对外公布有关心理危机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7.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及时更新预案,保持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三)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模式,确定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1.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为核心。 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发现处于危机状态或需要立即干预的学生,应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专业人员应给予评估和会诊,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转介等措施。 2.以班主任为重要力量。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应了解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并及时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联系。 3.以少先队干部为基础力量。 少先队干部加强同学之间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尽快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联系。 (四)确定干预技术 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 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 C、认知调整,晤谈技术 1.首先要取得干预对象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五)干预技术要点 (1)接触和参与 (2)安全确认 (3)稳定情绪目标: (4)释疑解惑 (5)实际协助 (6)联系支持 (7)提供信息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保障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保持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二)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3、存在诸如失恋、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明显或突遭重挫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10、其他经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者。 (三)对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其行为明显改变者;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原则 (一)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三)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四)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后,学生辅导员及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学生辅导员及相关人员要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保证资料详细完整。责任追究。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工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成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组员:学工处处长及副处长、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各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各系心理健康辅导员 五、心理危机干预分类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的干预措施 1、各系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信息,必须迅速报告主管领导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初步的诊断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有必要,可转介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 2、根据诊断情况,可进行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如果诊断学生确有心理疾病但尚可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应立即告知学生家长,请家长到校协商解决。如家长希学生休学专心治疗,则学院配合办理休学手续; 如家长希学生在校继续学习,学院应告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请家长出具相关书面说明。学生在校边学习边治疗期间,学院应密切注意学生心态,关注学生动向,指派学生骨干给予关心,并及时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沟通情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同时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2)如诊断学生需配合药物治疗,且不适宜在学校继续学习,应派专人监护,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将学生带回家休养治疗,同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 (3)如诊断学生需要住院治疗,学院应派专人负责,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家长到校后,学院要与家长协商并签署有关文字性材料,将学生送至相关医院治疗,并办理请假、休学或退学等手续。如学生家长不同意送学校对口医院要求回家治疗,应同意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未经学生家长同意,将学生送到医院要慎重,以免发生纠纷。 (二)对有自杀意念学生的干预措施 各级学生心理异常检测网络一旦发现或知晓学生有自杀倾向(学生近期有实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应立即向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负责,成立监护小组,在“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指导下,将有自杀意念的学生转移到安全地点,组织学生辅导员和监护小组对其实行24小时监护。 2、立即通知有自杀倾向学生的家长尽快赶到学校,双方共同协商解决。注意不要告知学生校方已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也不要告知学生,以免激发或加重所干预学生的自杀意念。 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向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经中心评估,如诊断有自杀意念的学生需立即住院治疗,学院与家长协商并要求家长出具书面同意意见,由学生辅导员或监护小组负责将学生送到对口医院治疗,同时办理请假、休学或退学等相关手续。如学生家长不同意到学校对口医院治疗、要求回家治疗,学院在督促学生家长办理有关手续以后,方可同意将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带回家治疗。 4、如诊断有自杀意念学生需回家休养治疗,其所在系应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办理相关手续。相关手续一旦办理完毕,学院不得让有自杀意念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心理康复或发生意外。 (三)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或校医院,由急诊室或校医院负责实施紧急救治或转到其它医院救治,情况紧急也可直接拨打120。同时,立即向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情况。 2、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部门报告,由保卫处或公安部门负责及时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 3、立即通知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家长到校。 4、对于自杀未遂学生,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影响其心理的康复或发生意外。 5、应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学生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班级同学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如有必要可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出现。 (四)对有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有伤害他人意念的学生,各系发现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请保卫处配合首先予以控制,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安全,同时通知学生家长。对已实施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主要由学校保卫处处理,同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 2、各系向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报告,由中心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评估,确定学生伤害他人的意念或行为是否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 3、如诊断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住院治疗,应及时通知家长到校,请家长出具书面意见,由学生辅导员负责将学生送至学校对口的医院治疗,如学生家长不同意到学校对口医院治疗、要求回家治疗,则由家长将其带回家治疗,并及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 4、如诊断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回家休养的,学院应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及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发生意外。 六、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愈后鉴定及跟踪制度 (一)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的学生在申请复学时,要提供精神专科医院鉴定确已康复、可正常继续大学学习的书面证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二)学生复学后,辅导员要进行密切关注,定期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请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合学院进行跟踪和辅导。

心理危机干预的干预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的表现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即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恐慌,否认或不相信; ①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②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夫妻的感情破裂,结局多是离婚,如果双方都能接受,不会引起危机,否则可能引起危机。①夫妻间暂时纠纷,如受当时情绪的影响使矛盾激化时,可能引发冲动行为,甚至凶杀。干预原则为暂时分居,等待双方冷静思考并接受适当的心理辅导后,帮助解决问题,防止以后类似问题的重演。②夫妻间长期纠纷,其原因包括彼此不信任、一方有外遇、受虐待、财产或经济纠纷等。这可以使双方(尤其是女方)产生头痛、失眠、食欲和体重下降、疲乏、心烦、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尽量调解双方矛盾,否则离婚是必然结局。对有自杀企图者应预防自杀,可给予适当药物改善睡眠、焦虑和抑郁情绪。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①急性反应: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②悲伤反应: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③病理性居丧反应: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干预原则为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 偶有自杀或攻击行为,主要是对将来感到悲观或觉得无脸见人,有时因愤懑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如认为自己的晋升失败是由于某人作梗所致,因而对其施行攻击或凶杀。干预原则为防止自杀和攻击行为,与当事者进行充分交谈,让其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劝告。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引导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欢迎阅读!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 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 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 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 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 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对象   (一)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由学校的校级领导负总责,学生处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心理辅导站、班主任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联动配合。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   3.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4.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 干预的对象。   三、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   校级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医、校保安 人员、司机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心理辅导站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一)问题的发现   各班要建立起通畅的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周围同学应予以理解、关心和帮助,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对有行为异常或近期情绪、行为变化较大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并做好咨询记录,对问题严重的学生实行转介。   (二)讯息报告   学生发现危机情况,周围同学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立即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主管领导视危机严重程度酌情向学校领导及时汇报。   (三)即时监护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立即派专人对危机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四)通知家长   在实施监护的同时,学校应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长来校,如果家长确实无法尽快赶到学校,在家长以传真、电话等方式的授权下,对学生采取治疗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直接送至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等相应处理措施。对没有监护能力或不配合学校的家长,学校应对学生强制采取治疗措施或派人将学生遣送回家,并视情况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   (五)进行阻控   对于有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物,有关部门应及时阻断。   (六)实施治疗   需住院治疗的,必须将学生送至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对可以在校坚持学习但需辅以药物治疗的学生,政教处应与其家长商定监护措施;   对不能坚持在校学习的,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家长监护并离校治疗。   (七)应急救助   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紧急情况下应先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求助。   (八)事故处理   当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故发生后,政教处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保卫科负责保护现场,配合有关单位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校医室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治,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情绪。   (九)成因分析   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负责事件的成因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等情况认真梳理,尤其对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手段和措施认真总结,以备今后参考。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4   (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工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责任。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 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八、建德市新安江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洪文忠   副组长:夏喜成、黄益红、胡晓华   小组成员:吕宣良、黄辉、唐德山、邓建芬、柯胜军、杜婷、周璇、彭娴、金丽萍、张娟、徐畅娟、颜、李玉明、徐霞、李纯英、徐晔、张玉珍、尹学军、庄翔、陈海燕、罗文容、姚建和、阮莹琦、刘锦芬、陈燕、方晓春、郑桂明、郑明强 ;

常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哪些

常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如下: 1、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控制。 2、自我调节能力训练。 3、危机处理方式教育和训练。 4、学生危机预警机制。 5、大学生危机同伴支持系统的建立。 大学生心理危机,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遭受心理危机时,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当知己或者是身边的人遭受心理危机时,可以让咨询师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快速的走出这种心理,健康的幸福的生活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哪些?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是帮助学生尽早缓解危机状态,避免加重情况,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几个干预原则:1. 及时干预,尽早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时间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症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2. 尊重学生并保护其隐私。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必须确保学生的隐私受到尊重,尤其是在学生感到害羞或不舒服时,要给予足够的保护和隐私空间。3. 采取正确的行动,让学生获得支持。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采取合理的行动,例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等。4. 与学生沟通,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是干预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5. 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需要提供全方位支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应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支持与帮助。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

心理危机干预的六步骤模型:1.确定问题 实现与处于危机的个体接触,建立信任关系,必须非常迅速地确定引发危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分析必须完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患者的角度来确定和理解其所认识的危机问题。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人的反应会受个性、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危机干预人员所认识的危机境遇并非患者所认同的,即使危机干预人员的认识并不错误,其干预都是很难得到预期效果的。因此特别需要干预者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及尊重,既注意患者的言语信息,也注意其非言语信息。2.保证患者安全 在整个危机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安全问题都应该得到自始至终的重视,保证患者的安全为首要目标。所以首先应帮助患者尽快脱离灾难现场或创伤情景,尽快脱离危险。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确定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保证患者对自身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可能性。3.提供支持 强调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给患者以尽可能全面的、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无条件地接纳患者。不管患者遭遇的经历是天灾人祸还是自己的过失所致,也不管患者当前的感受可以理解还是不合常情,一律不予评价。应该提供机会,通过沟通与交流,让患者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给患者以同情、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到干预者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也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的人。4.检验可替代的应对方式 此时患者的思维往往处于被抑制状态,很难判断什么是最佳选择,要让患者认识到有许多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可建议患者从不同的途径思考变通方式,思考变通方式的途径:①对外开发环境资源,引导患者从身边的亲朋好友中去寻找支持和帮助。如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患者?能在行为或心理上的予以支持和陪伴,比如妈妈关心、陪伴,朋友给的帮助;②对内开启心理资源,试探新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干预人员要帮助患者认识到,有许多可供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帮助患者探索他自己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促使患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以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如果患者能够从这三个方面客观地评价各种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危机干预工作者就能够给感到绝望和走投无路的患者以极大的支持。5.制定计划措施 与患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来矫正其情绪的失衡状态。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确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可操作性的行动步骤,将变通的应对方式以可行性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的形式列出来。制定计划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行动计划的制定应该让患者充分地参与,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权利、自尊没有被剥夺。6.获得承诺 回顾和改善有关计划和行动方案,要用理解、同情和支持的方式来进行询问。要明确在实施计划时达成同意合作的协议,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计划和行动步骤必须是患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或可以接受的,以便患者会坚持按照预定计划和方案行事。获得承诺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仪式意义。前三步是确定问题、保证来访者安全和给予支持,这主要应该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后三步是提出可利用的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和得到承诺,这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采取行动为工作重点。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将检查评估贯穿于整个六步法的干预过程中。危机评估主要内容包括:①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②评估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状态;③评估替代解决方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④自杀危险性评估。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怎么做啊

做小组比较合适

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三种( )

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病理模式三种。心理危机和心理干预:心理危机是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相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人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反应会维持一周。研究表明,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约有70%的灾难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30%的当事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灾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精依赖和药物依赖等。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体感音波减压、心理危机干预等。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3、经常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包括哪些?

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包括人性化原则、预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的危机干预

对灾区情况的了解,包括道路、天气和受灾情况的了解。1.确定干预地点2.确定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3.制定危机干预实施方案4.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5.联络、了解所要干预社区、各家医院、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6.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7.可能的话到达之后对当地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1.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2.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3.综合应用干预技术。4. 保护接受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5..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ABC 法: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C、认知调整,情绪减压和哀伤辅导。1.首先要取得受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5.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1.心理急救(1)接触和参与目标: 倾听与理解。应答幸存者,或者以非强迫性的、富于同情心的、助人的方式开始与幸存者接触。(2)安全确认目标: 增进当前的和今后的安全感,提供实际的和情绪的放松。(3)稳定情绪目标: 使在情绪上被压垮或定向力失调的幸存者得到心理平静、恢复定向。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4)释疑解惑目标:识别出立即需要给予关切和解释的问题,立即给予可能的解释和确认。(5)实际协助目标: 提供实际的帮助给幸存者,以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解决问题技术。(6)联系支持目标: 帮助幸存者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等建立短暂的或长期的联系。(7)提供信息目标: 提供关于应激反应的信息、关于正确应付来减少苦恼和促进适应性功能的信息。2.心理晤谈通过系统的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对于病房的轻症地震病人,或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集体晤谈。心理晤谈的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集体晤谈时限: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帮助时间,6周后效果甚微。正规集体晤谈,通常由合格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实施,指导者必需对小组帮助有广泛了解,指导者必需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解,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集体晤谈。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集体晤谈。晤谈过程:正规分6期,非常场合操作时可以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合并进行。第一期 介绍期: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集体晤谈,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问题。第二期 事实期:请参加者描述地震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严重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一参加者都必需发言,然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第三期 感受期:询问有关感受的问题:事件发生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过类似感受吗?第四期 症状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询问地震事件过程中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请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第五期 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反应;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的并存问题(如饮酒);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自我识别症状。第六期 恢复期:拾遗收尾;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供保证;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主持人总结。整个过程需2小时左右完成全部过程。严重事件后数周或数月内进行随访。晤谈注意事项:(1)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2)鉴于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因为时机不好,如果参与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为同一会谈中的其它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4) 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5)受害者晤谈结束后,干预团队要组织队员进行团队晤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6)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3.松弛技术除了那些分离反应明显者,对所有被干预者教会一种放松技术: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一)专家组应该迅速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1.如果有些医院伤员及家属过于集中,会给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带来一些隐患,建议尽量将其分散救治;2.对于死者家属的安置要尽可能分散,持续有人陪伴,提供支持帮助;防止他们在一起出现情绪爆发,以免善后处理被动。3.对死伤者及其家属的信息通报要公开、透明、真实、及时,以免引起激动情绪,给救援工作带来继发性困难。4.在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救援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对参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加以重视,组织他们参加由工作组提供的集体心理辅导。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媒体的资源,向受灾民众宣传心理危机和精神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动员当地政府人员、援救人员、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接受工作组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心理援助活动。6.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将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已做的工作,让公众了解,注意发布前把必须传达的信息做好整理,回答记者的问题要尽可能精确和完整,,尽可能保证属实,如果没有信息或信息不可靠,要如实回答;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导向。7.建议指挥部能够进一步协调各部门关系,以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提出后,应该尽量和当地政府沟通,以取得重视并采纳,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落实。(二)工作流程1.联系救援指挥部、各家医院,确定地震灾难伤员住院分布情况,以及进入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情况。2.拟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内容、宣传手册、心理危机评估工具,并紧急印刷。3.召集人员夜间举行技术培训以便统一思想和技术路线,内容包括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流程、评估方法等。4.紧急调用当地精神卫生中心的人员和设备等。5.分组到各家医院,社区,访谈地震灾难伤员、相关医护人员,发放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知识宣传资料。6.应用评估工具,对访谈人员逐个进行心理筛查,重点人群评估、危机动力分析。7.根据评估结果,对出现有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当场进行初步的心理干预。8.在每一家医院均向医院领导提出有关病人的指导性诊疗和处理意见、工作人员与病人沟通处理技巧、工作人员自身心理保健技术。9.对每一个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随访,强化心理干预和必要的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10.对社区干部、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晤谈等干预处理。发现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普遍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主要的表现为,创伤地震灾难场景的闪回,情绪不稳定、焦虑,食欲差、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11.每天晚上工作组人员召开会议,总结当天工作,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对干预人员开展督导。 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心理服务。2.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小时到72小时。24小时内一般不进行危机干预。若是72小时后才进行危机干预,效果有所下降。若在4周后才进行危机干预,作用明显降低。3.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是最简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净化倾诉、危机处理(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心理教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4.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工作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包括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是缓解焦虑,防止负面情绪的扩散;治疗急性应激症状;重新使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们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来。心理干预的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法有:1、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心理干预,如电视专题、平面媒体专刊等;集体晤谈,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晤谈。2、治疗性的心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或群体心理治疗。3、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工作者必须根据环境来调整治疗技术,在进行干预时根据“现场”,而不是根据“需要”来执行。心理干预的意义:1、帮助人们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很多人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问题。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这些人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2、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3、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心理干预可以教授人们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具备更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4、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从而提高人际关系水平和工作效率。5、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生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稳定。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是什么?

据世卫组织统计,仅在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了25%以上,与此同时,精神卫生服务受到严重干扰,精神疾病的治疗缺口扩大。相比对身体的伤害,新冠对人们的精神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也更长。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已经造成伤害的,要采取措施去缓解;对还未直接造成影响的,需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疫情政策如何,还得依据后续疫情的发展态势。但对个人而言,在疫情持续阶段,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冷静应对,积极提升免疫力,避免因恐惧和担忧等情绪,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二次伤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家庭、运动、静心等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第一,转移注意力,享受家庭美好既然需要减少外出,那就正好借助这样的机会,与家人一起看家庭电影、享受美食等,提升家庭凝聚力和情感氛围。这段经历,将大概率成为你人生中的快乐的时光。第二:积极运动,提升身体管理因居家时间较多,我们可以选择多进行一些家庭运动或适当的户外运动。通过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更快乐。同时,运动也能有效促进身体机能的改善,为拥有更强的免疫力提供了保障。第三:静坐静心,放松自己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大脑时常充满了各类信息或任务,难得有放空的时间。紧绷的日子,也一定让你有了改变的决心。如果你正是如此,就可以选择静心冥想,每天静坐15分钟以上,让身心全部放空,不为过去纠结,不为未来担忧,只是立足当下,感受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幸福。通过持续的静坐静心练习,人的身心状态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焦虑、压力、失眠等症状将得到有效缓解。很多人虽然知道静心的好处,但却很难进入静心状态。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智能静心方法。心链智能静心舱,通过打造眼、耳、口、鼻、意5D沉浸的静心场景,提供脑波数据分析反馈,能够帮助我们清除静心障碍,享受静心的美好。疫情仍在继续,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疫情带来的安静氛围,也让我们能够以新的视角来感悟生活,重新探寻幸福的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是怎样的?

心理危机干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具体方案,一般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问题 要从心理诊断的角度,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2、保证求助者安全;3、给予支持 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这里确实有一个人在真心的关心他;4、提出适当方法或途径让被援助者选择 在危机状态下,被援助者处于思维不灵活阶段,不能恰当地判断什么是最佳选择;5、帮助被援助者制定计划 和被援助者共同制定步骤来矫正其情绪的失衡状态;6、要从被援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恰当的承诺,并采取积极的步骤 这些步骤是被援助者自己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制定的,是可以完成的。

心理干预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干预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区别与联系如下。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2、在危险区,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和干预。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危机干预六步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用于帮助那些处于危机中的人。以下是危机干预六步法的具体步骤:1. 建立联系:与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建立互信关系,倾听他们的不安和需求。2. 评估状况:通过询问问题和观察表情、体态等方式,了解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3. 阐明问题:通过与当事人交流,全面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弄清事实真相,并帮助当事人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4. 发掘资源:了解当事人能够依靠的社会支持网、家庭资源等,让当事人知道有哪些可供支持或帮助的资源可以利用。5. 明确目标:根据对当事人所面临问题和需求的了解,制定可行且实际可实施的目标和计划。6. 行动计划:协调相关资源并提供必要支持,在指导下,让当事人采取具体行动去应对当前危机事件。以上六步法可以帮助处理危机事件,但需要重申的是危机干预需要由专业心理医师或临床医生来进行。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遇到了心理危机,请及时寻求专业意见与帮助。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两大类技术分别是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两大类技术分别是自我支持技术和专业协助技术。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失去爱物;破产或重大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败;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是什么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如下:1.坚持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规律。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时效性。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升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2.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的理念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理好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好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建构发展、预防和危机相结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个别差异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尊重个别差异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4.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主导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强调教师主导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坚持学生主体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主体性集中体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学生主体性规范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与行为。

心理危机干预的标准是什么?

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危机也随处可见,如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又或出其不意的人为灾难。在面对突发灾难时,人们大多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导致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今天,就让考试鸭告诉你什么是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导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行为障碍。(百科资料)心理危机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1)自然性突发事件比如天灾人祸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抑郁和绝望就是心理危机。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受害者们造成心理上的冲击。有些人也就产生了所谓“灾难后心理症候群”(PTSD)的心理危机。例如,有人会一直处在惊吓的状态中,发抖、晕旋,一闭起眼睛就担心灾难又会来袭。或是一闭起眼睛就出现一幕一幕的惨状,会失眠、做恶梦。(2)人为性突发事件比如遭遇家庭或感情的重大变故(亲人的突然离世、恋人突然提出分手等);事业的重大挫折(工作失误受到处分,与客户或同事发生较大矛盾等);身体遭受的重大疾病或外力伤害。都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消极情绪反应,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那我们该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也有三个判断标准:(1)个体存在一些影响心理的重大事件;(2)个体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3)个体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如果以上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那我们可以从言语、情绪、行为的表现来判断:一是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比如通过语言表达自己非常倒霉、活着真是没有意思等。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流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被激怒或者过分依赖。比如不愿或逃避与人交往、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过度依赖酒精或药物等。三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失眠、入睡困难、没有胃口、出现自伤行为等。为了避免重大的外界刺激和压力对心理造成伤害,我们就要积极应对心理危机。在突发事件冲击下,在当事人的心理上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消极后果时,当事人可凭借自己或者外部力量,对可能出现的消极状况进行预防,这就是心理危机的干预。一般情况下,心理危机的干预有应对三部曲:卸下情绪、重建认知、触发行动。卸下情绪,简单地来说,就是让他说“是的”,通过描述事实来观察他的情绪。比如,在工作中因为对方的错误而导致工作失误,对方反倒对你究责,这时你可以这样说:你是不是因为工作出错了很生气?你是不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是不是想让我道歉?等她回答了这些问题后,你再接着说,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对方稳定情绪,从而反思自身。重建认知,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比如,当事人产生“我知道我不够努力不够优秀”这种想法时,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认知重建,对他进行提问“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别人说的”,使当事人明白他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只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不是别人对他真正的看法,从而使当事人摆脱这种消极想法,克服这种消极心理。触发行动,就是去促发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的行动。比如,小A说自己工作总是很拖延,常常等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任务,不拖延就很难受。那我们就要去寻找例外,也就是了解他有没有什么时候是不拖延且不难受的,引导他多去寻找这样例外的情况,使他自己慢慢养成珍惜时间,及时并有质量地完成工作的习惯,从而促发他戒掉拖延症的行为。

心理危机干预的技能包括

心理危机干预的技能包括如下:1、沟通技术危机干预首先要借助沟通技术迅速建立良好关系,建立和保持医患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才有机会让干预技术得以执行和贯彻,以取得干预的最佳效果。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合作关系,有利于当事者改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稳定、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感。2、心理支持技术这类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的给予求助者以心理支持,使当事者的情绪得以稳定,而不是急于纠正认知错误或行为。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药物、短期住院等方法予以串者心理支持。3、干预技术又称解决问题的技术,以帮助和患者学习问题和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为目标。帮助患者采取以下步疆进行思考和行动,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罗列并澄清各种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选择最可取的方案;确定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帮助患者正视危机可能应对的方法,帮助获得新的信息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帮助,帮助患者回避一些应激性境遇,敦促患者接受帮助。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小知识

“心理危机干预”小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四)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1.成绩连续下降;   2.学习、生活、行为反常且延续时间过长(2至6周);   3.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或长期的压力情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4.亲人、恋爱、成绩、奖励等重要需要面临危机或丧失;   5.家庭经济条件差造成的较大心理压力;   6.不能及时疏导心理压力而造成的极度压抑;   7.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产生的"巨大落差;   8.对教学、管理的极度不满。    (五)什么时候需要专家的帮助?   1.心情非常压抑、没有起伏达两周以上,个体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致。   2.反复出现自杀念头或是已经打算自杀。   3.伴随下列状况的抑郁:对从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社会退缩、对未来绝望、注意力涣散、筋疲力尽;缺乏食欲、内疚、异常迟缓、早醒。   4.在一个月内有四次或四次以上惊恐发作。   5.由于焦虑而回避购物、上班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日常活动。    (六)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   1.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1)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①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②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③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2)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①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②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   2.恋爱关系破裂   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干预原则为与当事者充分交谈,指出恋爱和感情不能勉强,也不值得殉情,而且肯定还有机会找到自己心爱的人。一个人不仅仅爱一个人,也不仅仅被一个人所爱。同样,对拟采取攻击行为的当事者,应防止其攻击行为。指出这种行为的犯罪性质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既要防止当事者自杀,也要阻止其鲁莽攻击行为。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劝告可使当事者顺利渡过危机期,危机期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事者可能认为对世界上的女人(或男人)都不可信,产生很坏的信念,但这不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迁延会逐渐淡化。   3.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1)急性反应: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2)悲伤反应: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3)病理性居丧反应: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干预原则为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   4.重要考试失败   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可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干预原则为对自杀企图者采取措施予以防止。发生这类情况的大多是年青人,可塑性大,危机过后大多能重新振作起来。   5.晋升失败   偶有自杀或攻击行为,主要是对将来感到悲观或觉得无脸见人,有时因愤懑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如认为自己的晋升失败是由于某人作梗所致,因而对其施行攻击或凶杀。干预原则为防止自杀和攻击行为,与当事者进行充分交谈,让其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劝告。 ;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大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是: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宣泄,鼓励当事人去体验丧失,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整合。现在都蛮重视心理问题,有时会过分严重的危机会导致一个人一蹶不振,似乎经不起严重的心理打击,我们做专业工作的人员,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经历过创伤、丧失,不一定会走向不好的一面,人是有应对修复能力的。心理危机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心理危机,几乎都是从危机当中成长起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面对不同的分离、失落和突变,比如小时候心爱的玩具的丢失、因搬迁与好友分离、失恋等。然而不要低估当事人的应对能力。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宣泄,鼓励当事人去体验丧失,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整合。这和生活中我们一般的做法不太一样,常规做法是,如果当事人在哭,大家会去劝解,说不要哭。其实说到底,当我们想要去劝慰一个人不要哭,也许不是当事人受不了,而是我们作为旁观者受不了,是否是这样呢?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感受一下。说说容易,在危机干预的实践工作中,只要是作为普通人,都会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必须要去一起承受的。当事人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痛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师是否能够承受。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的步骤:  1、确定问题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评估当前的情绪、认知、行为控制等危险发生情况)  3、给予支持  4、提出可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5、制定计划考试大论坛  6、得到承诺危机干预技术之一  1、确定问题——从求助者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  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尊重  2、保证安全——危机干预的首要目标,贯彻整个危机干预的过程中  对自我和他人的伤害  3、给予支持——与求助者沟通交流  让求助者相信“确实有人关心我”  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接纳所有求助者  4、应对方式——让求助者认识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  多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变通的方式(环境支持、应付机制、积极的建设性思维方式)  可变通方式在不多而在精,需要的是能现实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考试大论坛  5、制定计划——让求助者确定有另外个人,团体,机构能够提供支持  提供求助者现在能够采用的积极的应付机制,确定求助者能理解和把握的行动步骤  6、得到承诺——得到恰当保证危机干预技术之二  1、沟通和建议良好关系的技术(共情、进入其内,又能出来以旁观者角度看求助者)  2、支持技术(积极地听——复述原意;澄清内容;及时反馈;认同的听;开放的听;观察的听)  3、干预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采集者退散危机干预技术之三  1、无条件的接纳  2、积极关注——感受求助者当前的需要  3、及时和恰当的反应危机干预技术之四  1、眼神的相互接触  2、身体略微前倾  3、必要的身体语言——身体接触  4、语调表情  5、人际距离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是什么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随着社会发展、气候变化,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广,像海啸、地震、火灾、空难、矿难、泥石流、战争等,这些变化给个体带来明显影响,比如反复受创伤的经历。心里面一直想这个事情,没有安全感,反复做和创伤有关的噩梦。人们的心理创伤像身体创伤一样,也需要消毒、整理、缝合、修复,这种使受灾人群心理得到援助的工作,就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一定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做,它与平时心理医生坐门诊,等待来访者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许多心理干预的场所在灾难现场,或和灾难现场相隔不远。受灾者个体一旦出现焦虑、抑郁、伤心、食欲不振、恐惧、想死、无法工作和干家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缓解倾向,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危机干预。因为对暴露于灾难现场的人,这种创伤性回忆的损害很大。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危机干预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一、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当个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创伤,如丧亲、离婚、交通事故、目击暴力事件、失业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天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台风。传染病流行:如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重大意外伤害事件:如空难、车祸、火灾、 性侵害等。重大失落事件:失去亲人、失恋、父母失业、 离婚或家庭暴力等。二、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冲击期: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防御期:否认、物质滥用、攻击、退行等。解决期: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成长期:自我心理建设的完善三、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1.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式。2.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3.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残。4.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四、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不需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走出。悲伤常被标示成病态、不健康、打击士气,这是错误的观念。有些创伤也许终生都不会完全过去,当事人更需要帮助去与创伤事实相处。五、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1.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应。2.感觉到该创伤事件是可以接受的。3.可以控制自己的头脑。4.自尊的恢复(感觉自己有价值)。5.人际关系的修复。6.发现了该事件对生活的意义。7.能够完整地叙述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绪。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1.即刻2.1或2天以后3.1或2周以后4.1或2月以后阶段一:即刻1.象一个关爱的母亲给予简单的心贴心的关怀,用简单的语言提供实际的帮助,提供食物和饮料。善意的、安全的“我在这儿帮你”,最好有明显的制服、牌子等 。2.讲述经历,但不要强迫(如果他/她愿意说,你就听)。3.情感支持(拥抱、发短信、说“我在这里陪伴你”)。4.评估状态,对即将出现的睡眠障碍和心理状况有所准备。阶段二: 1或2天以后扮演一个老师。1.组织小组会谈。保持房间的安静,不被打扰,足够的时间。2. 一起进行叙事性的工作。帮助把碎片式的记忆连成一体,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团结与支持,帮助解决内疚和怀疑。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发生事件的一部分,鼓励相互帮助。在听完每个人的回忆后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受害者对来自环境的反应有所准备(埋怨受害者、是最愚蠢的玩笑)。阶段三:1或2周之后扮演一个治疗师 。1.检查创伤后的症状(休息、饮食、日常生活情况)2.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 ,讨论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应。阶段四: 1或2个月以后。象一个牧师。1.创伤后症状的检查。2.检查个体的“痛点”。3.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4.讨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5.找到该事件对生命的意义。6.准备周年反应(一年以后同一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七、危机后不要做什么1.大事化小,比如“这没什么在不了的”。2.埋怨受害者,“你当时就不应该穿那样的裙子”是非常愚蠢的玩笑。3.寻求刺激者,比如特别好奇,想知道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4.不公正的猜疑。5.忘记,不再关注。八、危机后要做什么1.保护和提供吃住。2.给予认同和肯定(告诉他做得非常好)。3.激活支持系统(所有能利用的资源:父母、 朋友、同学等)。4.有关创伤和创伤反应的心理教育。5.给予持续的关注(头两天每天给他打电话,然后是隔几天后打,然后是1-2个月以后打)。九、危机后的脱敏治疗1. 开展叙事(叙事本身就是一个脱敏的过程)。2. 提供宣泄机会释放心理压力(拍手操;保险箱)。3. 与他人进行比较(与更糟的情况相比较)。4. 建立恐惧的边界(找到不会产生恐惧的地方)。5. 聚集于自己的控制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6. 充分认识其自身的资源。7. 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8. 发现该事件对自己生命的意义。9. 分散注意力的技术(找到一些喜欢做的事情)。10. 躯体锻炼(有氧运动)。11. 体验大自然(旅行)。12. 有用的放松技术(肌肉放松、深呼吸、想象放松)。我是墨信,诸位吃好喝好。

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三种( )。

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病理模式三种。心理危机和心理干预:心理危机是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相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人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反应会维持一周。研究表明,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约有70%的灾难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30%的当事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灾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精依赖和药物依赖等。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体感音波减压、心理危机干预等。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3、经常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目前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3种: 1.平衡模式:在处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2.认知模式: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基本稳定下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受害者。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要分析受害者的危机状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除了考虑受害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受害者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的影响。 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受害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问题解决方式的机会。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在工作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予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受害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与受害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以便受害者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评估贯穿于6步法的全过程中,是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一项必不可少和持续性的工作,具体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评价危机的严重程度危机严重程度的评估包括两方面:求助者的主观认识和工作人员的客观判断。客观评估是基于对救助者三个功能方面的评价: 评估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状态评估求助者情绪稳定性有两个主要因素: 1.危机持续时间 2.目前求助者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 时间因素是指危机发生的规律。一次性或相对短暂的危机,称之为急性或境遇性危机。复发性、持续时间较长的危机称之为慢性、长期或转换性危机。 程度因素是指求助者目前的情绪应付能力。评估替代解决方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料工作人员需考虑的问题有:求助者现在采取何种行动或选择能恢复到危机前的自主状态?求助者真正采纳的行动有哪些?有哪些机构、社会团体、职业或者个人能给予其支持?谁愿意关心和帮助求助者?在求助者康复中有哪些经济、社交、职业和个人的障碍或问题?自杀危险性的评估评估小结富有成效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关键特点是能够收集到相关的资料和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迅速评估求助者的失衡程度和能动性,以及能根据情况变化相应改变评估策略的随机应变能力应该是危机干预工作者需培养的首要技能。从问题的发生到危机的解决,评估是中心,贯穿于整个过程。只有在求助者已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水平、能动性和自主性,才能结束。四. 基本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沟通技术危机干预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建立沟通技术和建立良好关系。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来说,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应注意:(1).消除内部干扰。(2).避免双重和矛盾的信息交流。(3).避免给予过多的保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4).避免应用专业性或技术性难懂的语言,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交谈。(5).具备必要的自信,利用可能的机会改善危机当事人的自我内省和感知。心理支持技术可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的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在干预过程中须注意,不应带有教育的目的。心理教育虽说是心理医生的任务,但应是危机解除以后和康复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干预技术危机干预技术是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为前提,可采取以下方法: (1).会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 (2).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与诱因的关系; (3).学习问题的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 (4).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是人际交往关系。同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和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危机干预适用于人格稳定和面临暂时困境或挫折的人,以及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儿童问题、蓄意自伤、自杀或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危机干预是无绝对的禁忌证。五. 危机干预中的倾听技术危机干预是咨询、支持和助人的一类办法,它浓缩了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技术和策略,准确和良好的倾听技术是危机干预所必需的。提问有讲究 (1).开放式提问 要求叙述。 围绕机会。 避免问为什么。 2.封闭式提问 要求回答特殊的问题。 得到担保。 否定式提问。 2.应对讲分寸 避免不懂装懂式的陈述。 要表达自己的理解。 价值判断。 使用正强化。 个人的完善。 决定性说明。 投情、真诚与接纳。 3.反映式倾听 有效倾听需具备的几个关键因素: (1).要在开始时就用自己的言语向对方真实地说明自己将要做什么。 (2).要让求助者知道,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够准确地领会其所描述的事实和情绪体验。 (3).要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明确了解自己的情感、内心动机和选择。 (4).要帮助求助者了解危机境遇的影响因素。中小学生危机干预运行机制以危机干预中心为枢纽,联系着校德育处、心理中心、卫生处、综合治理处、团队处和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在校外,又与医疗服务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公安部门建立工作网。危机情况下,要确保各个网络节点之间联系通畅,使危机中的个体得到及时的预警、帮助和干预。要合理设计危机干预方案,在需要时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危机干预,如个别干预、团体干预、网络干预、电话干预等。各种干预形式各有利弊,应探寻各种形式的有效结合,以其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1)确定问题:首先要站在求助者的角度,理解对方的心境及所面临的困难,找到问题的症结。可以用“发生了什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来探索问题所在。(2)保证安全: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在确定问题之后要对求助者的自杀、自残或伤害他人的冲动加以评估,必要时可采取措施保护求助者安全。评估方法可以用打分的形式,1-10分之间。(3)给予支持:这个步骤主要强调要通过与求助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是完全可以信任,并且能够提供关心和帮助的人。(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对应方式:处在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思维狭窄,看不到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有许多种应对的方式。咨询师应让求助者知道还有许多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比目前自己已知的更合适。要知道,任何一个问题都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转变思维,拓展方向,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5)制定计划:在这个环节,咨询师要和求助者共同制定行动步骤,来矫正求助者情绪失衡的状态。计划中可以包含家长、教师、学校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以此增强计划的可行性。(6)得到承诺:即让求助者复述所制定的计划,并从求助者那里得到会明确按计划行事的承诺。

心理危机干预的总体思路

心理危机干预的总体思路如下:1、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应该将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这里的安全是指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在干预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给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3、给予支持和帮助,危机干预强调与当事人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语调和躯体语言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让求助者相信。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八个步骤?

1. 评估风险和安全 2. 进行危机干预 3. 提供安全和安置 4. 沟通和交流 5. 提供支持和关注 6. 实现目标和处理方案 7. 进行后续关注和评估 8. 进行预防措施和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那么心理危机这些呢,主要就是说自己内心不太稳定的一个因素了,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好才是最主要的,然后呢,在理智的程度上去做一些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可以。

危机干预网络系统包括

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基本架构,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和维护系统,具体为:1、预警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预警系统,主要是积极的预防某些重大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该系统能够比较早的对于可能要发生的时间进行预警,然后及时的进行疏导,这样就可以预防发生危机性的事件了。2、应急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应急系统,就是能够及时和有效的对一些危机性的系统进行干预,比如可以对医疗卫生系统,社会安全系统以及社会工作系统等,然后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的干预。同时还可以协助其他的部门进行相关人员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3、维护系统。它指的是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能够对已经发生的重大恶性时间进行维护性的和补救性的心理干预。这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有多种的,比如在发生了危机之后,要采取事后补救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还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跟踪,以维护性的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基本架构了,可见,它是包括三个方面的,不仅能够进行预警,还可以进行应急和维护,这个对于心理干预来说,已经是非常全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