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萃取"是利用各种物质的什么特性来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这里介绍常用的液-液萃取。 基本原理: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用公式表示。 CA/CB=K CA.CB分别表示一种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地溶剂中的摩尔浓度。K是一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 要把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利用分配定律的关系,可以算出经过萃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设:V为原溶液的体积 w0为萃取前化合物的总量 w1为萃取一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2为萃取二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3为萃取n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S为萃取溶液的体积 经一次萃取,原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1/V;而萃取溶剂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0-w1)/S;两者之比等于K,即: w1/V =K w1=w0 KV (w0-w1)/S KV+S 同理,经二次萃取后,则有 w2/V =K 即 (w1-w2)/S w2=w1 KV =w0 KV KV+S KV+S 因此,经n次提取后: wn=w0 ( KV ) KV+S 当用一定量溶剂时,希望在水中的剩余量越少越好。而上式KV/(KV+S)总是小于1,所以n越大,wn就越小。也就是说把溶剂分成数次作多次萃取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作一次萃取为好。但应该注意,上面的公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相溶地溶剂,例如苯,四氯化碳等。而与水有少量互溶地溶剂乙醚等,上面公式只是近似的。但还是可以定性地指出预期的结果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呼吸商(

(1)在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试剂便会扩散到滤纸上,可增加其与空气接触面积.(2)对照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死酵母菌,对瓶中的气体变化几乎没有影响,故为设置的对照实验,如果对照组着色液发生移动,则说明是由实验装置本身的误差引起的.(3)若要读取消耗O2的体积,试剂X最好选用NaOH,这样酵母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其中CO2被NaOH溶液所吸收.使得锥形瓶中气压下降,导致墨滴向右移动,可见减少的气体为氧气的量.测定CO2气体变化的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烧杯中的液体应用同体积的蒸馏水,既不吸收氧气,也不吸收二氧化碳.则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小代表消耗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体积的差值,从而可以计算出酵母菌消耗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体积的差值,从而可以计算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4)由题意可知,若读取的O2吸收量为D,吸收O2与释放CO2量之差为E;则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D-E;那么据题干所提供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O2,可得计算公式为)(D-E)/D.故答案为:(1)试剂X扩散到滤纸上,增加其与空气接触面积(2)培养液中不含酵母菌(培养液中含死亡的酵母菌)    外界大气压等物理因素发生了变化(3)NaOH   蒸馏水      (4)(D-E)/D

(1)写出下列物质电子式:S______ Al______ ...

(1)S的电子式为:;  Al电子式为:;O2-电子式为:;Mg2+的电子式为Mg2+;      CaCl2电子式为:;NH3;故答案为:;;;Mg2+;;;(2)Na2S形成的过程:;二氧化碳形成的过程:;故答案为:;.

化学 有色物质

卤族:固体:I2紫黑;ICl暗红;ICl3橙;I2O5白;IBr暗灰;IF3黄色.液体:Br2红棕;BrF3浅黄绿;IBr3棕;Cl2O6暗红;Cl2O7无色油状;HClO4无色粘稠状;(SCN)2黄色油状;(SCN)n砖红色固体.气体:F2浅黄;Cl2黄绿;I2(g)紫;BrF红棕;BrCl红;Cl2O黄红;ClO2黄色.氧族:固体:S淡黄;Se灰,褐;Te无色金属光泽;Na2S,(NH4)2S,K2S,BaS白,可溶;ZnS白;MnS肉红;FeS黑;PbS黑;CdS黄;Sb2S3橘红;SnS褐色;HgS黑(沉淀),红(朱砂);Ag2S黑;CuS黑;Na2S2O3白;Na2S2O4白;SeO2白,易挥发;TeO2白,加热变黄;H2TeO3白;PoO2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O3无色;SeO3无色易潮解;TeO3橙色;H6TeO6无色.液体:H2O无色;纯H2O2淡蓝色粘稠;CrO(O2)2(aq)蓝;纯H2SO4无色油状;SO4^2-(aq)无色;SeO2(l)橙;TeO2(l)深红.气体:O2无色;O3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S2(g)黄,上浅下深;H2S无色;SO2无色;H2Se无色;H2Te无色.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Liquid:SF6;S2F10;SCl4淡黄;SCl2红;S2Cl2;S2Br2红.Gas:SF4;SF2;S2F2.卤砜、卤化亚砜、卤磺酸:Liquid:SOCl2白色透明;SO2Cl2无色发烟.氮族:Solid:铵盐无色晶体;氮化金属白;N2O3蓝色(低温);N2O5白;P白,红,黑;P4O6白;P4O10白;PBr3黄;PI3红;PCl5无色;P4Sx黄;H4P2O7无色玻璃状;H3PO2白;As灰;As4O6白;AsI3红;As4S4红(雄黄);As4S6黄(雌黄);As4S10淡黄;Sb银白;Sb4S6橙;Sb4S10橙;Sb4O6白(锑白,颜料)SbX3(X<>I)白;SbI3红;Sb4S6黑;Sb4S10橙黄;Bi银白略显红;Bi2O5红棕;BiF3灰白;BiCl3白;BiBr3黄;Bi4S6棕黑.Liquid:N2H4无色;HN3无色;NH2OH无色;发烟硝酸红棕;NO3^-(l)无色;王水浅黄,氯气味;硝基苯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蓝;PX3无色;纯H3PO4无色粘稠状;AsX3(X<>I)无色;.Gas:N2无色;NH3无色;N2O无色甜味;NO无色;NO2红棕;PH3无色;P2H6无色;AsH3无色;SbH3无色;BiH3无色.卤化氮(未注明者均为无色):Solid:NBr3•(NH3)6紫,爆炸性;NI3•(NH3)6黑,爆炸性;Liquid:NCl3;Gas:NF3;碳族:Solid:C(金刚石)无色透明;C(石墨)黑色金属光泽;Si灰黑色金属光泽;Ge灰白;Sn银白;Pb暗灰;SiO2无色透明;Na2SiF6白晶;GeO黑;GeO2白;SnO黑;SnO2白;PbO黄或黄红;Pb2O3橙;Pb3O4红;PbO2棕;CBr4淡黄;CI4淡红;GeF4白;GeBr4灰白;GeI4橙;SnF2白;SnCl2白;SnBr2淡黄;SnI2橙;SnF4白;SnBr4无色;SnI4红;PbF2无色;PbCl2白;PbBr2白;PbI2金黄;PbF4无色;GeS红;GeS2白;SnS棕;SnS2黄;PbS黑;Pb(NO3)2无色;Pb(Ac)2•3H2O无色晶体;PbSO4白;PbCO3白;Pb3(CO3)2(OH)2铅白;PbCrO4亮黄.Liquid:CCl4无色;CS2无色;GeCl4无色;SnCl4无色;PbCl4无色.Gas:COCO2CH4CF4SiF4SiH4均为无色.硼族:Solid:B(无定型)棕色粉末;B(晶体)黑灰;Al银白;Ga银白(易液化);In银灰;Tl银灰;B2O3玻璃状;H3BO3无色片状;BN白;Na2B4O7•10H2O白色晶体;Cu(BO2)2蓝;Ni(BO2)2绿;NaBO2•Co(BO2)2蓝;NaBO2•4H2O无色晶体;无水NaBO2黄晶;Al2O3白晶;AlF3无色;AlCl3白;AlBr3白;AlI3棕;Al(OH)3白;Ga(OH)3白;In2O3黄;TlOH黄;Tl2O黑;Tl2O3棕黑;TlCl白沉淀;TlBr浅黄沉淀;TlI黄沉淀.Liquid:BCl3无色发烟.Gas:硼烷无色;BF3无色(有窒息气味).碱土:单质:银白焰色:Ca砖红;Sr洋红;Ba绿.氧化物:均为白色固体.氢氧化物:白色固体Be(OH)2,Mg(OH)2难溶.盐:多为无色晶体;BaCrO4黄沉淀.碱金属:单质:银白焰色:Li红;Na黄;K紫;Rb紫红;Cs紫红.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Li2O白;Na2O白;K2O淡黄;Rb2O亮黄;Cs2O橙红;Na2O2黄;KO2,RbO2,CsO2红;KO3橘红.氢氧化物:白色.盐:无色晶体.不溶盐:Na[Sb(OH)6]NaZn(UO2)3(Ac)9•6H2O;M=K,Rb,CsM3[Co(NO2)6]MBPh4(四苯硼酸盐)MClO4M2PtCl6CsAuCl4金色

在测定某一个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时,如何确定dpph等的浓度梯度?

在测定某一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dpph等浓度梯度:准备不同浓度的dpph溶液。初始时可以选择较高的初始浓度(如100μM)和较低的最终浓度(如1μM),然后通过逐步稀释的方法得到一系列浓度的dpph溶液。在每个浓度下测量dpph的吸光度,以确定其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第二步中的数据绘制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可以使用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拟合,以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式。在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时,将待测物质加入到一定浓度的dpph溶液中,混匀后,在特定时间点处测量dpph的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比较,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在确定dpph等的浓度梯度时,需要考虑到被测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和反应速率等因素,以选择适当的浓度梯度。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dpph的初始浓度为50-100μM,最终浓度为1-10μM,以得到较为合适的浓度梯度。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2R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该化合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元素化合价为+1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R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3=0,解得x=+4.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1×2-16×3=M-50.故答案为:+4;M-50.

九上化学题:1.某氧化物中,R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3,R的质量分数为40%,求该物质的化学式

R可能是S,RO3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O2,相对分子质量为64,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64B.32C.48D.1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x+16×2=64,解答 x=32,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故选B.

对甲酚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为C7H8O。

  化学方程式:1个对甲基苯酚+2个溴分子=1个甲基(任意一个甲基)的两边邻位被取代的××【即2,6-溴-对甲基苯酚(羟基在3或5位)】+2个溴化氢中文名称:对甲苯酚  英文名称:p-Cresol  中文别名:对甲酚;对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  英文别名:4-Hydroxytoluene; 4-Methylphenol; p-Cresol 98+ %; PARA-CRESOL; 4-cresol; para cresol; m-cresol  CAS号:106-44-5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8.1378  1.性状: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1]  2.熔点(℃):35.5[2]  3.沸点(℃):201.8[3]  4.相对密度(水=1):1.039[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2[5]  6.饱和蒸气压(kPa):0.13(53℃)[6]  7.燃烧热(kJ/mol):-3695.1[7]  8.临界温度(℃):431.6[8]  9.临界压力(MPa):5.51[9]  10.辛醇/水分配系数:1.94[10]  11.闪点(℃):86(CC)[11]  12.引燃温度(℃):559[12]  13.爆炸上限(%):1.1(150℃)[13]  14.爆炸下限(%):7.6[14]  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碱液等。[15]  16.黏度(mPa·s,20ºC):18.95  17.蒸发热(KJ/kg,b.p.):438.9  18.熔化热(KJ/mol):12.27  19.比热容(KJ/(kg·K),9~28ºC,定压):2.04  20.电导率(S/m,25ºC):1.378×10-8  21.溶解度(%,25ºC,水):2.1  22.常温折射率(n25):1.531640  23.相对密度(25℃,4℃):1.017941  24.偏心因子:0.513  25.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772.55  26.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25.35  27.气相标准熵(J·mol-1·K-1) :350.86  28.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31.5  29.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24.97  30.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698.61  31.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99.28  32.晶相标准熵(J·mol-1·K-1) :167.2  33.晶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0.96  34.晶相标准热熔(J·mol-1·K-1):150.25       对甲基苯酚有关内容http://baike.so.com/doc/6153370-7117688.html溴,是一个化学元素及一种卤素;元素符号 Br,原子序 35。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棕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滴定法测定苯甲酸水杨酸氢离子物质的量怎么算

滴定法测定苯甲酸或水杨酸氢离子物质的量,是通过调配一定浓度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将其与待测物质中的氢离子反应,从而实现对物质物质的量的测定。由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已知,通过计算溶液的容量与滴定所需的体积,可以推算出待测物质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很高,同时也非常精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以及生化检验等领域。

百分之五的氢氧化钠5毫升是多少物质的量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求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量。根据题意,我们知道了氢氧化钠的体积和摩尔质量(40.0 g/mol),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化学公式n = m/M来求出所需物质量。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根据题意,氢氧化钠的体积为5毫升,即0.005升,因此可以得出其质量为0.02克。接下来,根据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40.0 g/mol,可以求出其物质量为5.00E-4摩尔。因此,百分之五的氢氧化钠5毫升的物质量为5.00E-4摩尔。

1mol物质最多消耗多少氧气

1mol氧气。经查询环境网可知,1mol物质最多消耗1mol氧气。1mol表示物质的量是1摩尔。摩尔,物质的量单位,旧称克分子、克原子,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表示物质的量。

甲醇的物质的量

甲醇的物质的量通常用摩尔来表示。摩尔是化学中量的单位,表示的是一个物质中分子或原子的数量,其大小为该物质的分子量或原子量与质量单位之比。摩尔的符号是mol。例如,当甲醇的物质质量为16 g时,它的摩尔数为16 g 甲醇的质量 / 32 g/mol 甲醇的摩尔质量 = 0.5 mol 甲醇的物质的量。

OPP+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对人身体有伤害吗

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英文缩写OP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产品邻苯基苯酚,为白色片状结晶,是重要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杀菌、防腐、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合成新型塑料、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的稳定剂和阻燃剂等领域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害的,只是计量问题,计量足够小时是没事的

NO物质是什么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815.html?wtp=tt百科上有,太多了,不拷了

生物质热解

有关研究人员用不同的催化剂掺入生物质热解试验中,不同的催化剂起到不同的效果。如:碱金属碳酸盐能提高气体、碳的产量,降低生物油的产量,而且能促进原料中氢释放,使空气产物中的H2/CO增大;K+能促进CO、CO2的生成,但几乎不影响H2O的生成;NaCl能促进纤维素反应中H2O、CO、CO2的生成;加氢裂化能增加生物油的产量,并使油的分子量变小。 另外,原料反应得到的产物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反应产出气体的冷却速度、原料颗粒尺寸等,对产出的炭、可燃性气体、生物油(降温由气体析出)的产量比例也有一定影响

哪种生物质被催化解聚的反应路径至少有4条?

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第一阶段可认为是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释放的准备阶段,只是生成两分子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甘油醛-3-磷酸。第二阶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合成ATP并形成两分子的丙酮酸。2.HMP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单磷酸己糖途径).分为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3.ED途径.一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最后生成两分了丙酮酸、一分子ATP、—分子NADH和NADH.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4.TCA循环.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质中。TCA在代谢中占有重要枢纽地位。TCA循环的特点:①氧虽不直接参与其中反应,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因NAD正离子和FAD再生时需氧);②每个丙酮酸分子可产生4个NADH正离子和一个氢离子、1个FADH2和1个GTP,总共相当于15个ATP,因此产能效率较高;③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枢纽地位,不仅可为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而且还与人类的发酵生产密切相关。

HO是什么物质?其相关性质

元素名称:钬 Ho  元素原子量:164.9  元素类型:金属  体积弹性模量:GPa  40.2  原子化焓:kJ /mol @25℃  301  热容:J /(mol· K)  27.15  导电性:10^6/(cm ·Ω )  0.0124  导热系数:W/(m·K)  16.2  熔化热:(千焦/摩尔)   12.20  汽化热:(千焦/摩尔)   241.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8.7 三价的稀土族金属元素,与钇共生(如在硅铍钇矿中),形成乳白色或黄色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之磁性在已知化合物中属最高之列 [holmium]――元素符号Ho  元素符号: Ho 英文名: Holmium 中文名: 钬   相对原子质量: 164.93 常见化合价: +3 电负性: 1.23   外围电子排布: 4f11 6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29,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Ho-163[4570y] Ho-165 Ho-166[1.1d]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81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139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8.54 g/cm3 单质熔点: 1470.0 ℃ 单质沸点: 2720.0 ℃   原子半径: 2.47 埃 离子半径: 埃 共价半径: 1.58 埃   常见化合物:   发现人: 克利夫 时间: 1878 地点: 瑞士   名称由来:   得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拉丁文名称“Holmia”。   元素描述:   十分柔软而富于光泽的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   元素来源:存在于硅铍钇矿里。大部分取自含50%稀土元素的独居石砂,其中钬一般占0.05%。   元素用途:   目前没有什么实际用途(钬可用于玻璃调色)。尽管如此,钬的某些罕见的磁性特征使人们对其未来应用前景寄予厚望。  另外,HO还指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它是血红素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人体内的CO主要是由血红素氧化酶(HO)代谢产生的。HO有三种类型:氧应激诱导型(HO-1)、组成型 (HO-2)及尚未明确的HO-3。研究表明,HO-1不仅在机体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更主要是在机体其他非正常状态或应激状态发挥作用。 HO-2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HO-2产生的CO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与CO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对HO及其产生CO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表明通过这-途径产生CO的速度和数量为0.4ml/h(16.4/μmol/h)。现已知HO几乎分布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并涉及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这提示CO的产生部位可能十分广泛。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CO是体内重要的细胞间信使,在心、脑和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参与调节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肾上腺素激活Gs 是什么物质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GS是G蛋白的一种,被称为“激活型”G蛋白。肾上腺素激活Gs,意思是说,肾上腺素要发挥其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催化生成第二信使cAMP,再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AMP)而传递信息。

AgNO3,MgS分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

AgNO3是硝酸银硝酸银,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有苦味。用于照相乳剂、镀银、制镜、印刷、医药、染毛发检验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等,也用于电子工业。MgS是硫化镁 外观:室温下为无色晶体,不纯时为棕色粉末。  摩尔质量56.5g·mol-1结构  密度:2.68g·cm-1  熔点:>2000°C  溶解度:分解Mg+S→MgS硫化镁为氯化钠型结构,化学性质类似于其他离子性的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钡和硫化钙。它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镁,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并放出硫化氢气体。

AgNO3,MgS分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

是硝酸银和硫化镁

glp-1类似物的物质结构

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又称肠促胰高素样肽1类似物,与天然GLP-1分子结构相比有一个氨基酸差异,并增加了一个16碳棕榈酰脂肪酸侧链,与天然人GLP-1有95%同源性。并且由于脂肪酸侧链的存在,其分子不易被DPP-IV降解,并能与白蛋白结合因而有较高的代谢稳定性,t1/2长达12-14小时。分子式C151H228N40O47分子量3355.7

生物化学中PEP代表什么物质

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的缩写.   PEP是糖酵解中重要中间产物,在光反应阶段产生(主要化学式为:NADP*+2e+2H*→NADPH),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与相应的酶(PEP缩合酶),也是C4植物中将CO2固定的化合物   只在C4植物中存在,是一种特殊的C3,C3(PEP)+CO2=C4.

PPO(聚苯醚)和PPE是同一种物质吗

PPO与PPE是不是一种材料? 其实这俩种就是一个材料,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一种材料不同的名称。美国称(PPO),日本称(PPE)。而我们中国就称(聚苯醚)。至于MPPO跟MPPE呢!也就是PPO跟PPE的改性体,PPO跟PPE本是一种粉料,不能直接注塑成型。只有通过改性之后呢,才能展示出它独有的性能跟用途。在市场上通用的主要为改性聚苯醚。用于习惯上,对聚苯醚和其改性共混聚合物都称为PPO或PPE。

对于有毒物质,什么情况下需配备ppe

对于有毒物质,什么情况下需配备ppe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即个人防护设备。主要用于保护雇员免受由于接触化学 辐射、电动设备、人力设备、机械设备或在一些危险工作场所而引起的严重的工伤或疾病。 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面罩、安全眼镜/护目镜、安全帽、安全手套、安全鞋、听觉保护器、呼 吸器和安全带;以及大量的呼吸防护设备、防护服等。PPE 管理的目的是为保障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合理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对于接触粉尘,噪声,毒物,高温,射线,电磁辐射等职业病危害,或者可能发生触电,起重伤 害,高空坠落,刺割伤,酸碱灼伤等危险的作业场所,各车间必须重点加强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 品的使用监督和管理,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各车间应在现场醒目 部位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应急使用. 负责制定月采购计划, 修订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质量标准,负责监督劳保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MeI是什么化学物质的缩写

Me=Methyl 就是甲基MeI就是碘甲烷

焓是什么呢焓是物质总能量吗还是物质内能?

焓的公式H=U+PV,仅在气态下成立,在其它物态下H=U。原因自己慢慢琢磨。

ODS物质究竟有哪些?SGS出的报告中有CFC,Halon,HFC,PFC,CHC,HBFC,HCFC及其他几大类,能否列个清单?

ODS物质中,在我国生产和消费的ODS包括六类94种,这六类物质是:CFCs、哈龙、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和甲基溴。 在94种ODS中,我国目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有10种,它们是:CFC-11、CFC-12、CFC-113、哈龙-1211、哈龙-1301、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22、HCFC-141b和甲基溴。其余的ODS在我国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很小。

水质中检测 drp 是什么化学物质

一楼你说的都对,就是这些物质,其实就是看看水质的好坏,能不能用一种专用的东东把这些都测量出来呢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FWD是一种什么物质?

FWDfront-wheel drive (汽车)前轮驱动:今天占轿车产品的70%的经济型及中级轿车都采用了前轮驱动。就像名字所暗示的,只有前轮传递动力。

有关物质测定时重复性的rsd怎么规定

相对标准偏差。 含义: 一般平行测定几个样品的时候,测定这个rsd,然后判断这几个数值的准确性。rsd越小,准确度越高。 比如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等试验都需要计算rsd,一般要求rsd不超过2.0%。代表你的这个实验的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

有关物质测定时重复性的rsd怎么规定

相对标准偏差。含义:一般平行测定几个样品的时候,测定这个rsd,然后判断这几个数值的准确性。rsd越小,准确度越高。比如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等试验都需要计算rsd,一般要求rsd不超过2.0%。代表你的这个实验的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

请问贵人:化学物质DMF的中文名是什么?谢谢!

楼上的说得很对呀谁要呀,和我联系

dmf是什么化学物质?

DMF结构式如下图所示:DMF就是N,N-二甲基甲酰胺结构简式HCON(CH3)2;酰胺就是羰基+氨基;甲酰胺就是HCONH2;N,N-二甲基表示两个甲基取代在氨基的N上;所以就是HCON(CH3)2。扩展资料:二甲基甲酰胺对多种高聚物如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腈、 聚酰胺等均为良好的溶剂,可用于 聚丙烯腈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湿纺丝、 聚氨酯的合成;用于塑料制膜;也可作去除油漆的脱漆剂;它还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有染料的特点。二甲基甲酰胺用于芳烃抽提以及用于从碳四馏分中分离回收丁二烯和从碳五馏分中分离回收异戊二烯,还可用作从石蜡中分离非烃成分的有效试剂。它对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溶解性有良好的选择性:间苯二甲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度大于对苯二甲酸,在二甲酸甲酰胺中进行溶剂萃取或部分结晶,可将两者分离。在 石油化学工业中,二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气体吸收剂,用来分离和精制气体。

怎么通过方程式看出某物质是否起催化作用

不能,就像二氧化锰只能通过算式看出!但是,它本身的质量不变!

简述氟利昂类物质组成,性质及应用

  氟利昂,又名氟里昂,名称源于英文Freon,它是一个由美国杜邦公司注册的制冷剂商标。在中国,氟利昂定义存在分歧,一般将其定义为饱和烃(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卤代物的总称,按照此定义,氟利昂可分为CFC、HCFC、HFC等4类;有些学者将氟利昂定义为CFC制冷剂;在部分资料中氟利昂仅指二氯二氟甲烷(CCl₂F₂,即R12,CFC类的一种)。  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  由于二氯二氟甲烷等CFC类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空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CFC类氟利昂的化学性质。氟利昂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  物理性质  氟利昂常温下一般为气体或液体,透明、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  溶解性: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沸点:分子中氯原子数增加,沸点提高;氟原子数增加,沸点将降低。  化学性质  不同的氟利昂制冷剂有不同的性质,其可燃性、毒性等与分子中的氯、氟、氢原子个数有关。  毒性:低毒,或无毒。如R12为低毒,可以认为是基本无毒的化合物。氯原子数增加,毒性增加;氟原子数增加,毒性降低。  可燃性:分子中氢原子的减少可燃性降低,化学稳定性增加。  稳定性:氢、氯、氟原子个数增加,工质化学稳定性增强。氯原子数增加,工质在大气中的寿命增加,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加强。  主要用途  氟利昂被广泛用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  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氟利昂制冷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油路系统和融霜系统。氟利昂制冷系统设备选择计算与氨制冷系统在方法上基本一致。制冷压缩机的选择应以用冷单元的制冷机负荷为依据,根据所确定的氟利昂制冷剂种类、制冷工况及压缩机型式进行选择计算。

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关于臭氧层变化及破坏的原因,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大气运动引起的大气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以及与臭氧生成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移动、输送都将对臭氧的光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臭氧的浓度和分布.而化学反应物的引人,则将直接地参与反应而对臭氧浓度产生更大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大气中的臭氧可以与许多物质起反应而被消耗和破坏.在所有与臭氧起反应的物质中,最简单而又最活泼的是含碳、氢、氯和氮几种元素的化学物质,如氧化亚氮(N2O)、水蒸汽(H2O)、四氯化碳(CH4)、甲烷(CH4)和现在最受重视的氯氟烃(CFC)等.这些物质在低层大气层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在平流层受紫外线照射活化后,就变成了臭氧消耗物质.这种反应消耗掉平流层中的臭氧,打破了臭氧的平衡,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的增加.   臭氧的平衡 在自然状态下,大气层中的臭氧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当大气层中没有其它化学物质存在时,臭氧的形成和破坏速度几乎是相同的.即: 然而大气中有一些气体,例如亚硝酸、甲基氧、甲烷、四氯化碳,以及同时含有氯与氟(或溴)的化学物质,如CFC和哈龙等,它们能长期滞留在大气层中,并最终 从对流层进人平流层,在紫外线辐射下,形成含氟、氯.氮、氢、溴的活性基因,剧烈地与臭氧起反应而破坏臭氧.这类物质进人平流层的量虽然很少,但因起催化剂作用,自身消耗甚少,而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十分严重,导致臭氧平衡的打破,浓度下降.   氯氟烷烃与臭氧层氯氟烷烃是一类化学性质稳定的人工源物质 ,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寿命可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它进人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就会分解产生氯游离基CI·,氯游离基 与臭氧分子O3作用生成氧化氯游离基.ClO·和氧分子O2消耗掉臭氧进而氧化氮游离基再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氯游离基,如此,氯游离基不断产生,又不断与臭氧分子作用,使一个CFC分子可以消耗掉成千上万个臭氧分子.其主要反应式如下(以CFC-11为例): CFCl3→·CFCl2+CI· CI·+O3→CIO·+O2 ClO·+O3→Cl·+2O3 作为臭氧层破坏元凶而被人们高度重视的CFC,有5种物质为“特定氟里昂”,它们主要用作致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其产品一直在增加,直到知道利用CFC作气溶胶的潜在危险后才开始下降,通过实施控制措施,特定氟里昂的生产量由1986年的113万吨减少为1991年的68万吨,削弱了40%.   漠化物与臭氧层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溴比氯 对整个平流层中臭氧的催化破坏作用可能更大.南极地区臭氧的减少至少有2%是溴的作用所致.有人指出,在对极地臭氧的破坏中,BrO与ClO反应可能起重要作用: BrO+ClO→Cl·+O2 Br·+O3→BrO+O2 Cl·+O3→ClO+O2 整个反应使 2Q→3O2. 对极地平流层的BrO和ClO的观察支持这种观点,并由此认为南极地区臭氧破坏的20%~30%是由溴引起的,而且认为,溴对北半球臭氧的破坏可能更加严重.所以溴化物的量虽少,作用却不可低估.   氮氧化物与臭氧层 氮氧化物系列中的N2O(氧化亚氮),化学性质稳定,至今还不清楚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因而还未列为大气污染物.但是,N2O同氯氟烃一样能破坏平流层臭氧,同二氧化碳一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并且其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能力是CO2分子的100倍. 5.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 关于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发展,人们曾认为主要是由于CFC单个因素的破坏,但是,用CFC的光化学反应不可能解释臭氧洞;的准两年周期波动和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在南极地区的大规模大气 物理和化学综合观测以及相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主 要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排放的CFC对南极地区臭氧的破坏最大这一问题.在南极地区,每年4月~10月盛行很强的南极环极涡旋,它经常把冷气团阻塞在南极达几个星期,使南极平流层极冷(一84℃以下),因而形成了平流层冰晶云.实验证明,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破坏臭氧的两个过程(即Cl+O3→ClO+O2和ClO+O→Cl+O2)将因原子氯的活性大大增加而变得更为有效,这就使南极春天平流层臭氧浓度大幅度下降.在北极地区,虽然也存在环极涡旋,但其强度较弱,且持续时间较短,不能有效地阻止极地气团与中纬度气团的交换,再加上气体交换造成的臭氧向极区输送便使北极臭氧洞不像南极明显. 保护的方法: 1、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购买冷气、冰箱、汽车、喷雾剂等,应选购不含氟氯碳化物的产品; 2、通过国际立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3、提高各国公民素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985 年,也就是 Monlina 和 Rowland 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 11 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 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 2000 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 1990 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 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

IQC发现有害物质异常处理流程?

检验异常后由IQC出进货异常报告,由公司各相关部门开会研究是否可接受如果是小公司的话开会研究就可以免了,直接由品质部负责人判定是否可以接受,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1:判定为可特采接受,IQC贴特采标识入库。2:判定由生产部加工或挑选,IQC贴特采标识入库,后期IQC统计不良数量,加工或挑选所用的工时,上报采购部和财务部。3:判定为供应商来厂加工挑选,IQC贴退货标识,等待供应商过来加工挑选后:(1):合格的话贴良品标识入库。如有一部分不良品由仓库点数后不良品退回供应商。(2):不良的话继续返工。4:判定为合格,IQC贴良品标。

iqc物质的选择原则

iqc物质检验有以下三点点。1、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上必须有采购板样。22、来料合格样必须是产品合格剪样,不可以用次品代样。3、必须有一个精准的标准来衡量产品是否合格。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羧甲基纤维素,无毒。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来源十分丰富。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扩展资料:化学性质:由羧甲基取代基的纤维素衍生物,用氢氧化钠处理纤维素形成碱纤维素,再与一氯醋酸反应制得。构成纤维素的葡萄糖单位有3个可被置换的羟基,因此可获得不同置换度的产品。平均每1g干重导入1mmol羧甲基者,在水及稀酸中不溶解,但能膨润,用于离子交换层析。羧甲基pKa在纯水中约为4,在0.5mol/L NaCl中约为3.5,是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通常于pH4以上用于中性和碱性蛋白质的分离。40%以上羟基为羧甲基置换者可溶于水形成稳定的高黏度胶体溶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羧甲基纤维素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CMC (中文名:羧甲基纤维素钠,英文名: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  产品名称: CMC  产品类别: 原材料及辅料系列--辅料系列  详细说明:  CMC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经过化学改性后所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好的聚阴离子纤维素化合物,易溶于冷热水。它具有乳化分散剂、固体分散性、不易腐蚀、生理上无害等不同寻常的和极有价值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衍生物。CMC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粒状或纤维状固体,无臭、无味、无毒。CMC具有增稠、分散、悬浮、粘合、成膜、保护胶体和保护水分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牙膏等行业。CMC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能够吸水膨胀,在水中溶胀时,可以形成透明的粘稠胶液,在酸碱度方面表现为中性。固体CMC对光及室温均较稳定,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CMC的优越性能如:增稠性、保水性、代谢惰性、成膜成形性、分散稳定性等,可用作增稠剂、保水剂、粘合剂、润滑剂、乳化剂、助悬浮剂、药片基质、生物基质和生物制品载体等。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CMC是,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无毒。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扩展资料:CMC的用途有:1、 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钻探、掘井等工程。2、 用于纺织、印染工业 纺织行业将CMC作为上浆剂,用于棉、丝毛、化学纤维、混纺等强物的轻纱上浆;3、 用于造纸工业 CMC在造纸工业中可作纸面平滑剂、施胶剂。在纸浆中加入0.1%~0.3%的CMC能使纸张增强抗张力40%~50%,抗压破裂度增加50%,揉性增大4~5倍。4、 CMC加入合成洗涤剂中可作为污垢吸附剂;日用化学如牙膏工业CMC的甘油水溶液用作牙膏的胶基;医药工业用作增稠剂和乳化剂;CMC水溶液增粘后用作浮游选矿等。5、 用于陶瓷工业中可做毛坯的胶粘剂、可塑剂、釉药的悬浮剂、固色剂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MC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CMC(中文名:羧甲基纤维素钠,英文名:CarboxylmethylCellulose,简称CMC)  产品名称: CMC  产品类别: 原材料及辅料系列--辅料系列  详细说明:  CMC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经过化学改性后所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好的聚阴离子纤维素化合物,易溶于冷热水。它具有乳化分散剂、固体分散性、不易腐蚀、生理上无害等不同寻常的和极有价值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衍生物。CMC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粒状或纤维状固体,无臭、无味、无毒。CMC具有增稠、分散、悬浮、粘合、成膜、保护胶体和保护水分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牙膏等行业。CMC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能够吸水膨胀,在水中溶胀时,可以形成透明的粘稠胶液,在酸碱度方面表现为中性。固体CMC对光及室温均较稳定,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CMC的优越性能如:增稠性、保水性、代谢惰性、成膜成形性、分散稳定性等,可用作增稠剂、保水剂、粘合剂、润滑剂、乳化剂、助悬浮剂、药片基质、生物基质和生物制品载体等。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CMC是,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无毒。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扩展资料:CMC的用途有:1、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钻探、掘井等工程。2、用于纺织、印染工业纺织行业将CMC作为上浆剂,用于棉、丝毛、化学纤维、混纺等强物的轻纱上浆;3、用于造纸工业CMC在造纸工业中可作纸面平滑剂、施胶剂。在纸浆中加入0.1%~0.3%的CMC能使纸张增强抗张力40%~50%,抗压破裂度增加50%,揉性增大4~5倍。4、CMC加入合成洗涤剂中可作为污垢吸附剂;日用化学如牙膏工业CMC的甘油水溶液用作牙膏的胶基;医药工业用作增稠剂和乳化剂;CMC水溶液增粘后用作浮游选矿等。5、用于陶瓷工业中可做毛坯的胶粘剂、可塑剂、釉药的悬浮剂、固色剂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MC

CMC是什么化学物质?是否有毒?

CMC是,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无毒。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扩展资料:CMC的用途有:1、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钻探、掘井等工程。2、用于纺织、印染工业纺织行业将CMC作为上浆剂,用于棉、丝毛、化学纤维、混纺等强物的轻纱上浆;3、用于造纸工业CMC在造纸工业中可作纸面平滑剂、施胶剂。在纸浆中加入0.1%~0.3%的CMC能使纸张增强抗张力40%~50%,抗压破裂度增加50%,揉性增大4~5倍。4、CMC加入合成洗涤剂中可作为污垢吸附剂;日用化学如牙膏工业CMC的甘油水溶液用作牙膏的胶基;医药工业用作增稠剂和乳化剂;CMC水溶液增粘后用作浮游选矿等。5、用于陶瓷工业中可做毛坯的胶粘剂、可塑剂、釉药的悬浮剂、固色剂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MC

HCl是什么物质

  氯化氢,密度比水大,记忆溶于水,其水溶液叫盐酸,是一种强酸,浓盐酸极易挥发。氯化氢常温下很稳定,不会分解。   氯化氢(HCl),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学名氢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6、46。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氯化氢主要用于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HCL是什么化学物质

H3PO4:磷酸;H4SiO4:原硅酸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CL是什么物质

CL元素符号: Cl 英文名: Chlorine 中文名: 氯 相对原子质量: 35.453 常见化合价: -1,+1,+3,+5,+7 电负性: 2.8 外围电子排布: 3s2 3p5 核外电子排布: 2,8,7 同位素及放射线: *Cl-35 Cl-36[301000y] Cl-37 Cl-38[37.2m] 电子亲合和能: 348.7 KJ·mol-1 第一电离能: 1251 KJ·mol-1 第二电离能: 2296 KJ·mol-1 第三电离能: 3850 KJ·mol-1 单质密度: 0.003214 g/cm3 单质熔点: -100.98 ℃ 单质沸点: -34.6 ℃ 原子半径: 0.97 埃 离子半径: 1.81(-1) 埃 共价半径: 0.99 埃 常见化合物: HCl NaCl CuCl2 FeCl2 FeCl3 PCl5 HClO HClO3 HClO4 CHCl3 C6H6Cl6 发现人: 舍勒、戴维 时间: 1774 地点: 瑞典 名称由来: 希腊文: khltros (黄绿色)。 元素描述: 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自然界无单质存在。 元素来源: 最常见的化合物是食盐(氯化钠,NaCl)。工业上通过电解盐水(海水或盐矿中的咸水)生产。 元素用途: 用于净水、漂白、制酸,还能制造许许多多其他的化合物如氯氟烃(CFC)。 计算机领域中CL指CAS latency,即CAS的延迟时间.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

什么东西含有BPA, PC, PVC物质

pvc原料中,大部分含有bpa双酚a,也有不含的,要看你做什么产品,什么的环保要求。双酚a是欧美针对于0-3岁婴幼儿的一个标准。可以百度:东莞市超华新材料,他们是专业pvc原料高档厂家

bpa是什么化学物质?

BPA即双酚A。双酚A,也称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6O2,在工业上双酚A被用来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60年代以来就被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BP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双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添加双酚A可以使其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突出的防冲击性等特性,尤其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从内部侵蚀金属容器,因此广泛用于罐头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胶、眼镜片以及其他数百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中。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双酚A

HAO表示什么物质

hao是化学名称硝化作用基因。由微生物推动的反硝化作用是地球氮素循环的重要分支,尽管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古生菌中,其功能基因的研究仍仅限于很少几个物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环境微生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反硝化功能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CAB和CAPB是同一种物质么

下午好,确定是同一种物质,CAB是缩略掉中间的丙基【propyl】的牌号写法。一开始看标题时还想了半天啥时候乙酸丁酸纤维素(缩写也是CAB)多了丙基或者丙酸化,原来是甜菜碱……CAPB是一种很常用的日化洗涤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显阴阳两性,微毒,请参考。

化学知识点pan是什么化学物质

PAN是过氧乙酰硝酸酯,我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大家快来看看吧! 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没有天然源,只有人为源,在光的参与下,乙醛与OH自由基通过O 2 生成过氧乙酰基,再与NO 2 反应而得,因此,大气中测得PAN即可作为发生光化学烟雾的依据。PAN不仅是造成光化学烟雾中刺激眼的主要有害物,还是植物的毒剂,造成皮肤癌的可能致变剂。由于它在雨水中解离成硝酸根和有机物,而参与降水的酸化。 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是在常态、常压下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气体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的气态形式。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CO、SO 2 、NO 2 、NH 3 、H 2 S等。蒸汽是某些固态或液态物质受热后,引起固体升华或液体挥发而形成的气态物质。 固态污染物 水中固体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悬浮状态、胶体状态和溶解状态三种。呈悬浮状态的物质通常称为悬浮物,是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这种杂质造成水质显著混浊。其中颗粒较重的多数是泥沙类的无机物,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水中,在静置时会自行沉降。颗粒较轻的多动植物腐败而产生的有机物质,浮在水面上。悬浮物还包括浮游生物微生物。 以上是我整理的PAN和污染物的相关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pan是什么化学物质

PAN是过氧乙酰硝酸酯,是洛杉矶型烟雾(光化学烟雾)中的主要二次污染成分之一。我已经为大家带来了相关知识点。 PAN是什么 PAN是过氧乙酰硝酸酯,是洛杉矶型烟雾(光化学烟雾)中的主要二次污染成分之一。它不是由人类活动或是自然活动所产生的直接排放物,而是在光的参与下,乙(某)醛与氢氧自由基通过氧气生成过氧乙(某)酰基,再与二氧化氮反应制得。它不仅是光化学烟雾中刺激眼睛的主要有害物,而且是造成皮肤癌的可能致变剂,还是植物的毒剂。 PAN人体危害 研究表明光化学烟雾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是一种极强的催泪剂,其催泪作用相当于甲醛的200倍。另一种眼睛强刺激剂是过氧苯酰硝酸酯(PBN),它对眼的刺激作用比PAN大约强100倍。空气中的飘尘在眼刺激剂作用方面能起到把浓缩眼刺激剂送入眼中的作用。据报导PAN和PBN还有致癌危险。美国环保机构统计,美国每年癌症患者中有58%是由汽车废气引起空气污染所致。 过氧乙酰硝酸酯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过氧苯酰酸酯、醛类、硝酸和硫酸等,都有强烈刺激眼睛的作用,使人眼睛红肿、流泪,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喉疼、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还能引起头痛、胸闷、疲劳感、皮肤潮红、心功能障碍和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化学物质简介 化学物质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包括:(1)整体或部分地由化学反应的结果产生的物质或者天然存在物质的任何化合物;(2)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团。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添加剂,杂质),副产物,反应中间体和聚合物。但不包括混合物、制品(剂),物品。 以上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PAN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硼化三钠(Na3B)这种物质吗

没有硼化三钠,有硼氢化钠NaBH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葡萄糖___,甲烷___,酒精___.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 H 12 O 6 ;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 ;酒精的化学式为:C 2 H 5 OH. 故答案为:C 6 H 12 O 6 ;CH 4 ;C 2 H 5 OH.

化学的能源物质的化学式(葡萄糖、单糖、多糖...)怎么区别

葡萄糖、果糖等属于单糖,它们化学式都是 C6H12O6 ,两个单糖脱一个水分子结合为一个二糖,不能水解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于二糖,它们化学式是 C12H22O11,水解为两个单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它们化学式是(C6H12O6)n,水解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强势团队,

水泥原料是由那几种物质构成的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①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中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②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化学方程式总结。要求各种物质 分类 列出相应方程式

百度

求高中化学常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下划线的建议记下来(计算题经常要用到).Na 2 O 62 Na 2 O 2 78 NaOH 40 NaCl 58.5 Na 2 CO 3 106 NaHCO 3 84 Na 2 S 78 Na 2 SO 4 142 NaNO 3 85 NaClO 74.5 KOH 56 KCl 74.5 K 2 CO 3 138 KHCO 3 100 K 2 SO 4 174 KNO 3 101 MgO 40 Mg(OH) 2 58 MgCl 2 95 MgCO 3 84 MgSO 4 120 CaO 56 Ca(OH) 2 74 CaCl 2 111 CaCO 3 100 Ca(HCO 3 ) 2 162 CaSO 4 136 Ca(ClO) 2 143 Ba(OH) 2 171 BaCl 2 208 BaCO 3 197 BaSO 4 233 Ba(NO 3 ) 2 164 Al 2 O 3 102 Al(OH) 3 78 AlCl 3 133.5 Al 2 (SO 4 ) 3 342 KAl(SO 4 ) 2 ·12H 2 O 474 NaAlO 2 82 SiO 2 60 H 2 SiO 3 78 Na 2 SiO 3 122 SiCl 4 170 NH 3 17 N 2 H 4 32 NO 30 NO 2 46 HNO 3 63 NH 4 Cl 53.5 (NH 4 ) 2 CO 3 94 NH 4 HCO 3 79 (NH 4 ) 2 SO 4 132 NH 4 NO 3 80 CO(NH 2 ) 2 (尿素)60 P 2 O 5 142 H 3 PO 4 98 Na 3 PO 4 164 Ca 3 (PO 4 ) 2 310 H 2 O 18 H 2 O 2 34 H 2 S 34 SO 2 64 SO 3 80 H 2 SO 4 98 HF 20 CaF 2 78 HCl 36.5 HClO 52.5 HBr 81 HI 128 MnO 2 87 KMnO 4 158 K 2 Cr 2 O 7 294 FeO 72 Fe 2 O 3 160 Fe 3 O 4 232 Fe(OH) 3 107 FeCl 2 127 FeCl 3 162.5 FeS 88 FeS 2 120 FeSO 4 152 Fe 2 (SO 4 ) 3 400 CuO 80 Cu 2 O 144 Cu(OH) 2 98 CuCl 2 135 CuS 96 Cu 2 S 160 CuSO 4 160 CuSO 4 ·5H 2 O 250 Cu(NO 3 ) 2 188 AgCl 143.5 AgBr 188 AgI 235 Ag 2 SO 4 312 Ag 2 CO 3 276 CO 28 CO 2 44 CH 4 16 C 2 H 6 30 C 2 H 4 28 C 2 H 2 26 C n H 2n+2 14n+2 C n H 2n 14n C 6 H 6 78 C 7 H 8 (甲苯)92 CH 3 OH 32 C 2 H 5 OH 46 C 2 H 6 O 2 (乙二醇)62 C 3 H 8 O 3 (甘油)92 C 6 H 5 OH 94 HCHO 30 CH 3 CHO 44 HCOOH 46 CH 3 COOH 60 H 2 C 2 O 4 (草酸)90 C 4 H 8 O 2 (乙酸乙酯等)88 C 6 H 12 O 6 (葡萄糖)180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 CO、N 2 、C 2 H 4 :28 C 2 H 6 、HCHO、NO:30 O 2 、S、N 2 H 4 、CH 3 OH:32 H 2 O 2 、H 2 S:34 CO 2 、CH 3 CHO:44 NO 2 、C 2 H 6 OH、HCOOH:46 Fe、CaO、KOH:56 SiO 2 、CO(NH 2 ) 2 :60 Cu、SO 2 :64 Na 2 O 2 、Na 2 S、Al(OH) 3 、H 2 SiO 3 、CaF 2 、C 6 H 6 :78(78是高中化学里的一个很邪门的数字……) H 2 SO 4 、H 3 PO 4 、Cu(OH) 2 :98 CaCO 3 、KHCO 3 :100 MgSO 4 、FeS 2 :120 Br 2 、Fe 2 O 3 、CuSO 4 :160,9,

5克某物质放入95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百分之五吗、

对于不和水反应的物质而言是不可能的。因为 溶解的话 溶液体积变化微乎其微 几乎没有变化 不会出现什么溢出的情况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 所以一定是小于或等于 百分之五小于当然是 物质没完全溶解等于就是 完全溶解 但对于和水反应的物质就是可能的溶质的质量增加 如LS所说的氧化钠

为什么5g某物质放到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呢?求详答!~!!~!~

因为某物质的分子大小跟水分子大小不一样,就像两种大小不同的球放在杯子里,球与球之间有空隙,所以体积会变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5%

求初三化学各种物质元素符号个化学方程式

1楼的回答太多了,他只要初中的!

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叫经济危机,而固定资本更新是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释放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过剩。这样,危机就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所以说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通常发生在再生产周期的萧条阶段的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之所以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由于: ①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B.固定资本的更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既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出萧条,步入复苏,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所以,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1)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2)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不过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仅仅是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条件,而并非根本原因。扩展资料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1、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基本阶段。当危机持续一段时间以后,生产下降达到“谷底”,商品生产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矛盾缓和下来,危机阶段便转入萧条阶段。2、萧条: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停滞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而当社会生产开始回升时,萧条阶段便转入复苏阶段。3、复苏: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经济恢复阶段。生产逐渐回升,就业人数逐渐增多,社会购买力开始提高,市场容量开始扩大,当社会生产达到危机前的最高点时,复苏阶段便转入高涨阶段。4、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新的危机的准备阶段。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只要某些重要部门的商品流通发生梗塞,就会成为新经济危机突然爆发的导火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每个阶段都从前一个阶段中孕育而来,又都为后一个阶段准备了条件。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不经过危机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基础。萧条阶段实质上是危机的延长,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不过是新的危机的准备阶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铁、铝、铜、锌的熔点个是多少?这些物质哪个熔点最低,哪个最高?

铜:熔点1083℃ 铝:熔点660.37℃ 锌::熔点419.5℃铁:熔点1535℃ 很明显 锌熔点最低 铁熔点最高

五氧化二钠是种什么样物质

有可能是低氧化物钠为碱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氧化物一般为五类,正常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和低氧化物,氧元素分别为-2价,-1价,-1/2价,-1/3以及绝对值更不规则的价态。

五氧化二钠是种什么样物质

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超氧化钠NaO2、臭氧化钠NaO3 不会有五氧化二钠这种物质.

过氧化钠(NaO2)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将它投入水中,可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A,同时生成一种

4NaO2+2H2O→4NaOH+3O2↑2NaOH+CuSO4→Cu(OH)2↓+Na2SO4

醋酸的化学式和物质类别

(1)醋酸、酒精、蔗糖都属于有机物,干冰属于无机物,化学式是CO 2 ; (2)熟石灰、烧碱、氨水都属于碱,纯碱属于盐,化学式是Na 2 CO 3 ; (3)生石灰、氧化铁、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学式是:KMnO 4 . 故答案为:(1)CO 2 ;(2)Na 2 CO 3 ;(3)KMnO 4 .

有机物质的酸碱性怎么判断?

1)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与碳相连的某原子或基团被作为亲核试剂的某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取代基团提供形成新键的一对电子,而被取代的基团则带着旧键的一对电子离去。活性顺序取决于反应底物的结构。2)亲电取代反应:甲苯>苯>氯苯>硝基苯活性大小:活化作用:强烈活化:-NH2 -NHR -NR2 -OH中等活化:-NHCOR -OR -OCOR弱活化:-R -Ar钝化作用:弱钝化:-F -Cl -Br -I钝化:-NR3 -NO2 -CF3 -CN -SO3H -CHO -COR -COOH -COOR -CONR2。3)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判断依据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般是烯丙基、苄基类 > 叔碳> 仲碳 > 伯碳有共同作用时候,可以加强其稳定性!吸电子基团使得电子云偏离正碳离子,不利于分散正电荷。4)有机物质的酸碱性:范围太大,需要整本书来解释。

什么干燥的物质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初中必记)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氯气 Cl2、 氨气 NH3 是碱性气体;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 水 H2O 、一氧化碳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 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 三氧化硫 SO3、 二氧化氮 NO2、 甲烷 CH4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 、 氧化钙 CaO 俗称 生石灰 白色固体、 氧化镁 MgO 白色固体、 氧化锌 ZnO、 氧化铜 CuO 黑色固体、 氧化汞 HgO 红色固体、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三氧化二铝 Al2O3、 三氧化二铁 Fe2O3 俗称:赤铁矿石;红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 Fe3O4 俗称:磁铁矿石;黑色固体、 五氧化二磷 P2O5 白色固体、 三氧化钨 WO3、 铁锈 主要成分:Fe2O3 过氧化氢 H2O2 无色液体、 盐酸 HCl 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 硝酸 HNO3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硫酸 H2SO4、 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容易挥发。 磷酸 H3PO4、 碳酸 H2CO3不稳定,常温下易分解、 氢硫酸 H2S、 氢氧化钠 NaOH 也叫:苛性钠、火碱、烧碱;白色固体、 氢氧化钾 KOH、也叫苛性钾,白色固体、 氢氧化钙 Ca (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 氢氧化镁 Mg(OH) 2、 氢氧化铝 Al(OH)3、 氢氧化铁 Fe(OH)3 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铜 Cu (OH)2 蓝色固体、 氢氧化亚铁 Fe(OH)2、碳酸钾 K2CO3、碳酸钙 CaCO3、碳酸钡 BaCO3、碳酸铜 CuCO3、碳酸亚铁 Fe2(CO3)3、碳酸银 Ag2CO3、硫酸钠 NaSO4、硫酸钾 K2SO4、硫酸钡 BaSO4、硫酸银 AgSO4、硫酸钙 CaSO4硫酸铝 AI2(SO4)3、硫酸锌 ZeSO4、硫酸钠 Na2SO4、 硝酸银 AgNO3、硝酸钡 Ba(NO3)2、硝酸铜 Cu(NO3)2、硝酸亚铁 Fe(NO3)2、硝酸铁 Fe(NO3)3、氯化银 AgCI、氯化铜 CuCI2、氯化钡 BaCI2、氯化钙 CaCI2、氯化铝 AICI3、氯化钾 KCI、氯化钠 NaCI、氯化铵 NH4CI、碳酸氢铵 NH4HCO3、硫酸铵 (NH4)SO4、硝酸铵 NH4NO3、氨水 NH3 .H2O 、酒精 C2H5OH.、甲醇 CH3OH、醋酸 CH3COOH、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硫酸铜晶体 俗称:胆矾、蓝矾CuSO4·5H2O 、硫酸亚铁晶体 俗称:绿矾,皂矾,青矾 FeSO4·7H2O、氯化钙晶体 CaCl2·6H2O、硫酸钙晶体 俗称:生石膏 CaSO4·2H2O、说明:初中结晶水不做要求。 化合反应: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₂ 点燃 CO₂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₂ 点燃 2CO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O₂ 点燃 SO₂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₂ 点燃 2P2O55、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6、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₂点燃 2MgO7、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8、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9、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 O2 △ 2CuO10、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点燃 2CO1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4、生石灰溶于水:(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aO + H2O === Ca(OH)215、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CaCO3 + CO2 + H2O == Ca(HCO3)216、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CuSO4•5H2O17、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点燃2NaCl18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点燃 2HCl分解反应: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H2O2 MnO2 2H2O+ O2↑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3、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2H2↑+ O2 ↑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 + CO2↑6、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 加热2CuO+H2O+CO2↑8、碳酸氢钙分解:Ca(HCO3)2 == CaCO3 + H2O + CO2↑置换反应活泼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2、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3、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4、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5、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7、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活泼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10、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Fe + 2AgNO3 == Fe(NO3)2 + 2Ag1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12、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Zn + 2AgNO3 == Zn(NO3)2 + 2Ag13、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Fe + CuCl2 == FeCl2 + Cu14、铁和硝酸铜溶液反应:Fe + Cu(NO3)2 == Fe(NO3)2 + Cu15、锌和氯化铜溶液反应:Zn + CuCl2 == ZnCl2 + Cu16、锌和硝酸铜溶液反应:Zn + Cu(NO3)2 == Zn(NO3)2 + Cu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17、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18、氢气还原氧化铁: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19、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4H2 + Fe3O4 高温 3Fe + 4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1、木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木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1、氧化钾和盐酸反应:K2O + HCl == KCl + H2O2、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2O + HCl == NaCl + H2O3、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 + HCl == CaCl2 + H2O4、氧化钡和盐酸反应:BaO + HCl == BaCl2 + H2O5、氧化镁和盐酸反应:MgO + HCl == MgCl2 + H2O6、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盐酸除铁锈):Fe2O3 + HCl ==FeCl3 + H2O7、氧化铜和盐酸反应:CuO + HCl == CuCl2 + H2O8、氧化钾和硫酸反应:K2O + H2SO4 == K2SO4 + H2O9、氧化钠和硫酸反应:Na2O + H2SO4 == Na2SO4 + H2O10、氧化钡和硫酸反应:BaO + H2SO4 == BaSO4 + H2O11、氧化镁和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12、氧化铁和硫酸反应: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1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盐 + 酸 == 新盐 + 新酸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水垢):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 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4、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 BaCO3 + 2HCl == BaCl2+ H2O + CO2↑5、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6、碳酸氢铵和稀盐酸反应: NH4HCO3 + HCl == NH4Cl + H2O + CO2↑7、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Na2CO3+ H2SO4 == Na2SO4 + H2O + CO2↑8、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K2CO3 + H2SO4 == K2SO4 + H2O + CO2↑9、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 BaCO3 + H2SO4 == BaSO4↓+ H2O + CO2↑10、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NaH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11、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反应: NH4HCO3 + H2SO4 == (NH4)2SO4+ H2O + CO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吸收二氧化硫的最佳物质。

熟石灰

什么物质可吸收二氧化硫

鼻子

实验室常用什么物质吸收二氧化硫

最普遍的 碱石灰水 2Ca(OH)2+SO2+O2===2CaSO4+2H2O 石灰浆Ca(OH)2)在空气中可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与其他物质也可以在实验室种一些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

什么物质可吸收二氧化硫????

石灰浆(ca(oh)2)在空气中可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与其他物质2ca(oh)2+so2+o2===2caso4+2h2o

什么物质可吸收二氧化硫????

碱性溶液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