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建议_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城市与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1 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集中精力抓,政府相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配合抓,采取主动出击走出去,团结互助结对子,广泛联系订合同等方法,形成固定的劳动输出渠道   2 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一是建立多类型的劳动力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主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种不同形式的办学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使甘肃省由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变为具备较高素质与技能的人力资本输出,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与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培训力度。四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外出劳动力的定级、评职称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3 积极推进相关制度创新,为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系。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起“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竞争上岗”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取消不合理的行业、工种限制,打破区域性封锁,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其次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政策。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积极鼓励他们以转让、租赁、抵押或作价入股等形式,依法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以解决农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放心流出。实行有利于农民向小城镇集聚的土地政策,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和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通过转让、出租、作价入股、以地换地等方式直接进入小城镇土地市场。再次是加快建立支持灵活就业的劳动保障制度。适应劳动关系多元化、流动性和就业变动频率大的特点,建立起既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又方便操作的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接续制度,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逐步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那些长期在外务工自愿退出土地的农民,政府应通过土地流转所获得的部分收益建立土地基金,或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建立保险基金,专门用于解决退地后失业保障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抓紧整合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利用目前全省已建立的557个职业介绍机构,把职能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延伸,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窗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中介、跟踪管理等各类服务,争取近两年内构建起我省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大力拓展信息渠道,加强与当地计划生育、农牧等部门的联系,借助其基础管理队伍的优势,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流向等方面实行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劳务信息服务。一是培育劳动力中间服务组织,加快向农村延伸,开展就业引导和区域性劳务协作;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多渠道收集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三是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取消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四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市场培育、就业调控、管理服务等方面统一考虑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   4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中心的作用,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是高标准规划,稳步推进。规划的制定要有超前意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特色。要依托自身的优势产业,以培育成农业开发型、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流通型、旅游休闲型等具有产业特色的小城镇。二是坚持以业兴镇,强化经济基础。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小城镇经济基础。三是建设资金筹集机制要活。政府主要进行规划和基础性开发,深度开发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建设小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环卫及教育、医疗、体育、文化设施建设都可以实行产业化开发经营,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也可以采取市场机制筹资建设。四是管理制度改革要到位,在土地、户籍、财政等管理制度上要敢于创新,用足用活各级发展小城镇的特殊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和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5 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升级,这一制约将更为明显。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近期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150001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是农村劳动力过剩,传统农业用不了那么多人,这部分人的就业怎么解决?需要从非农业经济上找出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zf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有什么用

法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口,具有劳动能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或农业劳动时间不充分,需要到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务工、经商,取得合法收入的称为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均可办理求职登记手续,纳入全市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站办理求职登记,也可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进行求职登记,申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由就业转失业的城镇劳动者,凭本人身份证和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填写《XX(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者求职录用登记表》、领取《就业证》,由工作人员在失业情况栏进行记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衍生问题:办理社保一定需要就业证吗?有没有就业证与社保并没有关系。如果参加工作,由单位参保,如果是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办理,可以到居委会的社保中心办理。就业证只是证明是否有就业而已,关系到你失业后领就业金而备用的。参加社保一种是以城镇职工的身份在企业单位缴纳,一种是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缴纳,没有就业证也是可以缴纳的,与就业证没有关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什么意思

转移就业分两类,一类是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这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另一类就是农村劳动力到非农领域进行就业。

如何办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

第一步: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按照规定准备办理转移就业登记的有关材料。第二步: 农村实现转移就业人员将应提交的材料整理汇总后直接或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组织报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第三步: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对农村实现转移就业人员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将转移就业登记内容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子系统,并打印《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表(确认)》,本人确认并签字后加盖转移就业登记专用章。对未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农村劳动力,按照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要求核发证件。第四步:乡镇社保所将相关材料整理留存,将相关原件材料交还农村劳动力本人。扩展资料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需提交:1、本人填写并签字确认的《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表》;2、被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提交劳动合同书或聘用协议书;3、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合伙经营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或其它法人证书副本、合伙经营证明等;4、村级组织或其它聘用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5、其它可证明实现转移就业的书面材料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农村劳动力办理转移就业登记指南

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是什么意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思是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本人所在县域以外地区转移实现就业,也可称为离土离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转移特指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在城镇集中发展所引发的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业劳动力转移是全面的彻底的转移,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抚养的家庭成员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职业身份转变、社会身份转变、财产转移、素质提高等过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条_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第三条_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四条_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什么意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什么意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思是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本人所在县域以外地区转移实现就业,也可称为离土离乡转移就业。国家面临的三农问题:1、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2、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现在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改善了农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3、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扩展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1、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2、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使得流出地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明显下降。3、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什么意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

通感与移就在教学中的应用

移就与通感是难度较大的修辞格。 所谓“移就”(也叫“移用”),就是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所谓“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用到另一种感官上,使二者沟通起来。这两种修辞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单独运用,则各得其妙;综合运用,则更为生辉。 例析。 一、“移就”的运用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验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阴险”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不良,这里用来形容反动文人诬篾爱国青年的无耻谰言,深刻揭示出其手段之卑劣。 2、“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鲁迅《祝福》)。 “无聊”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绪,这里用来写“书房”,就把“我”当时在四叔家书房里窒息的极为无聊的情绪描写得十分突出。 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浓黑”是形容“非人间社会”的极端黑暗,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悲哀心情,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懑和对革命烈士深切怀念的感情。 4、“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朱自清《威尼斯》)。 “流动”本指液体或气体的移动,这里用来形容这幅画静中见动的艺术美感,简直把一幅画写活了。 5、“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 “简截”、“不罗嗦”、“痛快”本指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没有多余的装饰,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建筑艺术的赞誉之情。 二、“通感”的运用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光与影”诉诸视觉,“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巧妙地沟通起来,用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错落有致配合适当的“和谐”的音乐旋律,描绘出月光透过云缝穿过树丛而泻在荷塘中浓淡不一分布不匀,看起来匀称自如恰到好处的朦胧月色,真是妙笔生花,别有情趣。 2、“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宗璞《废墟的召唤》)。 “建筑”诉诸视觉,“音乐”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自然沟通起来,用感染力极强的富有动感的音乐艺术美来形容处于静态的建筑艺术美,可谓匠心独运,发人深思。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缕缕清香”诉诸嗅觉,“渺茫歌声”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沟通起来,用若有若无断断续续轻而飘的歌声来形容随风飘散缕缕不绝淡而雅的荷香,勾画出一个令人陶醉的优美意境,表达了作者倾心品味荷香,暂时排遣郁闷的淡淡愉悦之情。 4、“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我用手拍着你, 抚摩着你, 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掬你入口, 便是吻着她了”(朱自清《绿》)。 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水, 感受非同一般, 表现也与众不同, 通过“滑滑的”、“软”、“嫩”以及“拍着”、“抚摩”、“吻”等词语的妙用, 将视觉移至触觉, 更加形象细腻地描绘出了水的朦胧美, 表达了作者为梅雨潭的水所陶醉的情怀, 描摩如诗如画, 意境十分优美。 三、“移就”与“通感”的综合运用 1、“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 “酽”本指液汁浓厚,这里移用来形容歌声浑厚甜润,富有韵味。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 二者沟通起来, 就描绘出威尼斯人爱唱夜曲,并唱得优美动听的浓烈的音乐氛围。 2、“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节奏”本形容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移用来形容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的高低错落的情形。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二者沟通起来,描绘出了圣马克方场上建筑物特有的外形美。 一些文学大师之所以在作品中爱用移就与通感的修辞格,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利于表现作者精深博大的思想感情, 展示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勾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语言也含蓄而活泼,耐人寻味,富有文学色彩。

通感与移就的关系

移就与通感是难度较大的修辞格。 所谓“移就”(也叫“移用”),就是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所谓“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用到另一种感官上,使二者沟通起来。这两种修辞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单独运用,则各得其妙;综合运用,则更为生辉。 例析。 一、“移就”的运用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验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阴险”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不良,这里用来形容反动文人诬篾爱国青年的无耻谰言,深刻揭示出其手段之卑劣。 2、“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鲁迅《祝福》)。 “无聊”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绪,这里用来写“书房”,就把“我”当时在四叔家书房里窒息的极为无聊的情绪描写得十分突出。 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浓黑”是形容“非人间社会”的极端黑暗,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悲哀心情,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懑和对革命烈士深切怀念的感情。 4、“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朱自清《威尼斯》)。 “流动”本指液体或气体的移动,这里用来形容这幅画静中见动的艺术美感,简直把一幅画写活了。 5、“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 “简截”、“不罗嗦”、“痛快”本指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没有多余的装饰,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建筑艺术的赞誉之情。 二、“通感”的运用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光与影”诉诸视觉,“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巧妙地沟通起来,用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错落有致配合适当的“和谐”的音乐旋律,描绘出月光透过云缝穿过树丛而泻在荷塘中浓淡不一分布不匀,看起来匀称自如恰到好处的朦胧月色,真是妙笔生花,别有情趣。 2、“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宗璞《废墟的召唤》)。 “建筑”诉诸视觉,“音乐”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自然沟通起来,用感染力极强的富有动感的音乐艺术美来形容处于静态的建筑艺术美,可谓匠心独运,发人深思。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缕缕清香”诉诸嗅觉,“渺茫歌声”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沟通起来,用若有若无断断续续轻而飘的歌声来形容随风飘散缕缕不绝淡而雅的荷香,勾画出一个令人陶醉的优美意境,表达了作者倾心品味荷香,暂时排遣郁闷的淡淡愉悦之情。 4、“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我用手拍着你, 抚摩着你, 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掬你入口, 便是吻着她了”(朱自清《绿》)。 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水, 感受非同一般, 表现也与众不同, 通过“滑滑的”、“软”、“嫩”以及“拍着”、“抚摩”、“吻”等词语的妙用, 将视觉移至触觉, 更加形象细腻地描绘出了水的朦胧美, 表达了作者为梅雨潭的水所陶醉的情怀, 描摩如诗如画, 意境十分优美。 三、“移就”与“通感”的综合运用 1、“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 “酽”本指液汁浓厚,这里移用来形容歌声浑厚甜润,富有韵味。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 二者沟通起来, 就描绘出威尼斯人爱唱夜曲,并唱得优美动听的浓烈的音乐氛围。 2、“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节奏”本形容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移用来形容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的高低错落的情形。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二者沟通起来,描绘出了圣马克方场上建筑物特有的外形美。 一些文学大师之所以在作品中爱用移就与通感的修辞格,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利于表现作者精深博大的思想感情, 展示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勾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语言也含蓄而活泼,耐人寻味,富有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