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

阅读 / 问答 / 标签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前言 vi有关认证的说明 vii0.3.1 IATF 关于ISO/TS16949:2002的指南 ix0.5 ISO/TS16949的目标 x3.1 汽车术语 24.2.1 总则 34.2.2 质量手册 44.2.3 文件控制 44.2.3.1组织工程规范 44.2.4 记录的控制 44.2.4.1 记录保存 55.1.1 过程效率 55.4.1 质量目标 55.4.1.1 质量目标-补充 6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65.5.1职责和权限 65.5.1.1 质量职责 65.5.2 管理者代表 65.5.2 1 顾客代表 65.5.3 内部沟通 6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65.6.1 总则 65.6.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75.6.2 评审输入 75.6.2.1 评审输入-补充 75.6.3 评审输出 76.2.1 总则 8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86.2.2.1 产品设计技能 86.2.2.2 培训 86.2.2.4 在职培训 86.2.2.5 雇员的激励和授权 86.3.1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 96.3.2 应急计划 96.4.1人员安全 96.4.2 现场清洁 9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 107.1.2 接收准则 107.1.3 保密 107.1.4 变化控制 10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107.2.1.1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10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107.2.2.1 组织的制造可行性 117.2.3 顾客沟通 117.2.3.1 顾客沟通-补充 11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117.3.1.1 多方论证方法 11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127.3.2.1 产品设计输入 12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127.3.2.3 特殊特性 12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127.3.3.1 产品设计输出-补充 13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13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137.3.4.1 监控 13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14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147.3.6.1 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 147.3.6.2 样件计划 147.3.6.3 产品批准过程 14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147.4.1 采购过程 147.4.1.1法规符合性 157.4.1.2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157.4.1.3 顾客-批准的资源 157.4.2 采购信息 15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157.4.3.1 进货产品质量 157.4.5 供方监控 16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67.5.1.2 控制计划 167.5.1.3 作业指导书 167.5.1.4 作业准备的验证 177.5.1.5 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 177.5.1.6 工装管理 177.5.1.7 生产计划 177.5.1.8 服务信息的反馈 177.5.1.9 顾客服务协议 17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187.5.2.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补充 18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18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187.5.4 顾客财产 187.5.4.1 顾客拥有的工装 187.5.5 产品防护 197.5.5.1储存和库存 19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97.6.1 测量系统分析 197.6.2 校准记录 197.6.3 实验室要求 207.6.3.1 内部实验室 207.6.3.2 外部试验室 208.1.1 统计工具的确定 218.1.2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218.2.1 顾客满意 218.2.1.1 顾客满意-补充 218.2.2 内部审核 218.2.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18.2.2.2 生产过程审核 228.2.2.3 产品审核 228.2.2.4 内部审核计划 228.2.2.5 内审员资格 22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28.2.3.1 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2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228.2.4.1 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238.2.4.2 外观项目 238.3.1 不合格品的控制 238.3.2 返工产品的控制 238.3.3 顾客信息 248.3.4 顾客放弃 248.4.1 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248.5.1 持续改进 248.5.1.1 组织持续改进 248.5.1.2 制造过程改进 248.5.2 纠正措施 258.5.2.1 解决问题的方法 258.5.2.2 防错 258.5.2.3 纠正措施影响 258.5.2.4 产品试验/分析 258.5.3 预防措施 25附录 A 27A1 控制计划的阶段 27A2 控制计划的要素 27

请赐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2012年度内部审核报告1、审核目的: 2、审核依据:3、审核范围: 4、审核方法: 5、审核时间: 6、审核组成员:6.1内审组组长:6.2内审员:7、参加首、末次会议人员: 8、审核综述: 9、不符合项情况: 10、报告分发范围: 11、审核组成员签字:11.1组长签字: 11.2组员签字:

iso90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第一方审核的是?

自己公司内审

有谁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怎么写内审报告,ISO9000跟踪审核需要些什么资料啊

我懂,内审报告只需将内审做个总结就可以了。跟踪审核肯定需要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方案审核不符合报告怎么写

核心是:不符合事实描述、不符合标准或文件的对应条款、责任部门等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报告怎么开具?

观点同上

在ISO质量管理体系中,贸易服务是否应被识别为特殊过程?

不是的。。。。。。特殊过程的定义特殊工序是指: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b)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特殊过程是指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工序)。典型的特殊过程有:焊接、热处理、电镀、涂漆、塑料、铸造、锻造、压铸、粘结等。不同的行业都能找到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过程。这种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依靠检验来验证,需要进行连续的参数监控,以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在ISO9000标准3.4.1条款的“注3”中作出了如下定义: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些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由于特殊过程的定义是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给出,应为选用ISO 9000族标准的企业和从事质量认证工作的人员所采用。特殊过程的识别特殊过程的识别,是对特殊过程进行监控和确认的首要工作,关系到特殊过程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安排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以往一些教材和参考书中,对特殊过程进行举例说明时,笼统的将一些过程举例为特殊过程,如机械加工业中的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以及化工企业的化学合成等。也有的专家过去也说过:“流程性材料的生产过程几乎都是特殊过程”。这些论点被一些企业和审核员不分具体情况机械的应用,造成目前在特殊过程识别中的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应结合关于特殊过程的有关术语,结合过程产品质量特性的类型及控制方式,结合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是否会给顾客造成“问题”来识别特殊过程。 "即 :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原则一:该过程是否形成了那些顾客要求的、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与产品真正质量特性无关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例如,气体保护焊焊丝拉制过程中的热处理退火过程,顾客对保护焊丝成品要求的真正质量特性很明确,主要是化学成份和外径尺寸,对硬度和强度基本无要求。拉制过程中退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在拉制过程中的硬度,为下一步的继续拉拨作准备而已,该过程根本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因此他不应该是特殊过程。同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磷化处理过程如果是为如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作准备,那么,此过程对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质量亦即真正质量特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应为特殊过程。如果磷化仅是为拉拔、冲压提高进一步加工时的润滑能力,并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则不属特殊过程原则二:过程虽然形成了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但这些特性能够在“后续”的检验中组批进行连续的放行检验而不是间断的,周期性验证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应该注意,标准中的“后续”应包括该过程完成后到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前。由于如前“2”关于特殊过程识别中所述的原因,铁合金(包括生铁)的冶炼,基础化工产品(如盐酸)的合成,钢坯的正火退火热处理等等,至今仍有被识别为特殊过程的情况,这些产品尽管是冶炼、热处理或化学合成,也是流程性材料,但,他们的真正质量特性,如:有效成份及杂质含量、硬度等,是能比较经济地进行组批出厂放行检验的,即使因为只能抽样造成有偏离真实特性而不合格的情况,也不会给顾客带来“问题”。一般,对那些可能出现的不合格,顾客也可在产品使用前(而不是产品使用后)通过进货检验发现(而不是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并且,对发现的不合格,顾客甚至可以让步接收,然后在进一步加工时予以调整,并不会给顾客造成大“问题”。再者,顾客使用这些产品大多作为原料继续加工,交付时的一些质量特性在顾客随后的加工中,也因被重新整合而变得意义不大再如,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发酵过程被普遍识别为特殊过程。的确,该过程对白酒的真正质量特性如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完成后,我们也无法对过程所形成的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进行放行检验,这些特点似乎满足特殊过程的判定原则。但是,在后续的蒸馏后,以及在再后续的出厂前,我们是可以通过尝评和化学分析对每批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进行放行检验的。所以白酒生产的发酵,同样的理由包括储存、勾兑都不是特殊过程。又如前面提到过的汽车减振弹簧,对形成真正质量特性的热处理过程,我们日常监控的,是能够比较经济快速的进行放行检验的硬度、金相、几何尺寸等二次代用特性,对一次代用质量特性疲劳寿命,刚性等,由于实验费用较高,试验周期较长,一般不可能作为出厂放行检验项目,也只是在型式实验时才作。而对其真正质量特性“使用寿命”和“舒适性”,我们更是很难验证的,若有潜在的问题会在产品使用时显现出来。显然,这类过程属于典型的特殊过程。很明显,上述二个原则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个过程,当、且仅当同时满足上述两个原则时,它才是特殊过程原则三:产品或服务的实现与交付同时发生,导致问题或缺陷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会被发现的过程是特殊过程。有的过程产品的实现与交付同时发生,真正质量特性只会在交付使用时才显现,在交付前我们对真正质量特性甚至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或演练来间接的验证,这些过程是特殊过程。如:事故预想、应急予案、反事故方案、大型爆破方案、服务项目、广告效果等等。水泥、商品混凝土由于强度试验的滞后性,产品若存在问题或缺陷一般无法及时检验,或在交付使用后才会被发现,因此水泥的煅烧、商品混凝土的拌和过程是特殊过程。3、特殊过程的识别应视组织和产品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有的观点认为:凡能够对过程的特性进行检验的过程均不叫特殊过程。如有的文章提出,焊接过程、热处理过程能作探伤及机械性能试验,就不属于特殊过程,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这还是应该视组织和其产品的具体情况,按照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进行识别。 如果该焊接和热处理过程的产品,在顾客使用时,承受的是静态应力,也就是说,探伤,机械性能试验项目,就是该产品真正的质量特性,并且这些特性该组织能够对产品按批进行放行检验,那么,这一过程则不属于特殊过程。反之,如果这些过程的产品,在使用时,承受的是动态的交变应力,那么,探伤,机械性能试验仅是代用质量特性,真正的质量特性是疲劳寿命,这一真正的质量特性形成于焊接和热处理过程,对过程的质量特性疲劳寿命,一般是需要通过验证,而不是按批检验来确认的,因此,这些过程应属于特殊过程。同样一个过程,A组织因资源能力充分,能够对该过程的真正质量特性进行连续组批放行检验,则该过程对A组织而言不是特殊过程。而B组织因资源能力不足,只能够对该过程的代用质量特性进行日常连续组批放行检验,而对其真正质量特性只能定期进行抽样验证,则该过程对B组织而言是特殊过程。这种状况在现实中其实也并不鲜见。+即使对同一个组织而言,特殊过程的存在也是动态的。一些特殊过程,当组织对验证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使一些过去只能定期进行验证的真正质量特性,可以按批进行经济的放行检验,那么这些过去的特殊过程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过程。同一种过程,也会因顾客对产品期望的真正质量特性不同而过程的性质也不同。如,印刷业产品的胶印、烫金过程。当印制的是画册、书籍等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产品时,顾客对油墨、金箔的附着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油墨、金箔的附着力不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显现出问题来。而对附着力这一真正的质量特性,在印、烫制过程中,目前一般是无法经济和及时的实施放行检验的,只能通过型式试验验证。因此此类产品的印烫过程应是特殊过程。反之,如果印烫的是包装盒,顾客对产品印、烫的附着力要求不高,印、烫的附着力在印烫过程中也可用简易的方法随时进行放行检验,换言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显现问题。因此,这类产品的印烫过程不属于特殊过程。需要说明是的:对真正的质量特性,亦即顾客需求的准确完整的识别,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同样,如果对识别到的真正质量特性不能,或无法经济的进行日常放行检验,则需要将真正的质量特性转换为可进行日常监控的代用质量特性,而这种转换是否准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指的是什么?

输出要满足输入的要求

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有哪些??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支持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如何规定的?

说具体点,你想了解什么?是如何构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还是如何审核企业?还是想了解相关标准?

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有哪些?

你这问题太大了。一个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认真的咨询师(不是甩个模板改名的那种文件贩子)帮助下,尚需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初步完成。如果一篇帖子能够指导出一个体系的制度来,那制度必然是虚假不适用的。总体说来,今天在境内再做ISO9001,必须同时做GB/T50430-2007。前者明文要求了6个形成文件的程序(即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控制、预防措施控制)。后者并未象官方所说的全面涵盖了前者,但的确在把上述程序称为制度的一共要求了16个管理制度:1目标管理制度2文件管理制度3记录管理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员工绩效考核制度6施工机具管理制度7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8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9分包管理制度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1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3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4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5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6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这16个制度,仅在“管理制度”术语称“一般应形成文件”,实际中,一般审核员都会要求形成文件。这些制度一般也没有完整的内容要求。只是在涉及到的章节要求了内容(这个标准编制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在这些制度之外,50430还有8 处要求形成文件文件、2处要求计划与审批:9001要求了21处记录(其中有两处实际上只是要求对记录作出安排。其余19处是保持记录的要求)。50430有28处要求了记录。这些内容太繁多,不可能在这里说清楚了。市政工程还有自己适用的法规要求、标准规范,对这些要求的管理可能涉及到从招投标到施工到检查验收等等,你可能只有自己好好看看这些标准和法规了。不行的话,还是找个懂市政又懂质量管理体系的人来给你们咨询一下吧。你一个人可能搞不好的。

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

前者范围广,包含后者。后者针对性强,专业性更好。

如何有效建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全员高度树立了服从质量管理的思想,饭店的各项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检查考评制度才能落实到位,才能保证饭店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决不能有,质检部发现本部门存在的各种服务质量问题,认为是给本部门挑毛病或过意不去的思想。而应该看成,质检部是在帮我们部门经理发现了自己已没发现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问题,是在帮助本部门完善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饭店是半军事化管理的企业,质检部和饭店领导发现的卫生、服务、信息沟通、部门协调、硬件维修等方面影响饭店服务质量的问题,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必须无条件的对部门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加以改进、完善和提高。只有在层层管理、逐级负责、垂直领导的过程中,树立全员高度服从质量管理的思想观念,饭店管理水准,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反之,若有令不止、政令不畅、落实不力,都会影响到饭店服务质量的优质和对客服务工作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五、有日检、周检、月检的质量检查管理体系 饭店在制定了严密而严肃的服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之后,还应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质量检查督导系统,建立和完善日检、周检、月检的质量检查管理体系。以保证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执行,以实施饭店全面服务质量管理。饭店每日的检查工作由质检部工作人员进行例检。周检工作由质检部经理牵头,带领各部门主管、领班(各一名)进行检查。月检工作在每月底的最后一天,由质检部、总经办牵头由总经理(或常务副总)带领各部门经理,对饭店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全方位的服务质量、卫生保洁、设备养护、节能降耗、安全防火、服务人员仪容仪表、礼节礼貌、外语水准等工作,实施全面督导检查。 另外,在进行日常三级质检督导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聘请业内同行,旅游局星评员、饭店常住客对饭店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等进行明查,抽查、探访和暗访。广泛收集各方面意见,以改进和提高饭店的整体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成都西藏饭店在实施全面服务质量管理时,就采取了以上措施。同时每月总公司还派酒店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下到饭店、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星评标准,对饭店各部、各岗进行服务质量、卫生质量、设备维护等工作,进行严格检查评分,并广泛收集宾客意见。对服务过程中,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整改,保障了饭店服务质量工作的不断提高和进步。使饭店在服务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六、有奖罚严明的质检纪律条例 饭店服务质量控制,一靠预防,防患于未然,杜绝发生质量事故。二靠检查督导控制,实行日检、周检、月检。三靠与经济利益挂钩,奖罚严明。 大家知道在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控制中,最难做的工作就是第三道程序,“处罚”问题,因为一旦触及经济利益,不要说服务人员,许多部门经理都会表现出不接受,不情愿,不执行的情况。所以饭店在制定《服务质量奖罚条例》时,一定要总经理亲自挂帅,统一布署,全员参加,各部门建立质检奖罚条例起草小组,让饭店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起草制定的过程,也是对全体员工进行《服务质量奖罚条例》培训学习和教育的过程,变传统的事后劣质服务质量处罚管理,为预防服务质量管理。 “质检奖罚纪律规章条例”一旦制定实施,从饭店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在质检纪律情面做到人人平等、不留情面、不流形式、不打折扣,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并使之成为饭店质量管理,保障服务质量优良的一张电网,谁触犯了它,它就要“电”(处罚)谁。外资饭店之所以管理的好,就在于他们有严肃认真的质检管理体系,在奖罚上是严谨而公平的,不留半点情面,没有丝毫的马虎。国内许多饭店,之所以质检工作力度不大,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情大于法治,批评教育替代经济处罚,制度执行只触及表皮,而不能触及灵魂深处”。 七、有创造服务精品,进行精细化服务与管理的全员意识 服务质量是饭店生存发展的前提,优质化是保障服务工作标准化、快捷化、个性化、超值化的基本条件,服务质量管理已成为当今饭店管理的一门艺术。在现代饭店经营过程中,有许多饭店往往偏重于公关营销,市场客源拓展。但往往忽略了饭店内部服务质量管理的精细与创新。营销部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宣传费用,好不容易把客人吸引到饭店,但由于饭店在服务管理中,没做到共性优质服务与个性优质服务的双管齐下,使部分客人感到不满意。形成了100-1=0的服务结果,在外拉回的客人,却被饭店中的个别低劣服务赶走了,这种不合格的服务产品一旦成为事实,对饭店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十分大的,在外拉的客户越多,对饭店产生的不良影响面就越大。 所以,在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每一位服务员,管理人员给客人提供的服务是优质而满意的,服务是精细而个性化。使客人真正感到饭店服务产品的优良与标准,一切是令人满意的、舒适的、高效的。只有树立创造服务精品,进行精细化服务,创新服务的全员行为意识,在整个饭店中才能真正营造出一种,人人以宾客满意为中心,以宾客需要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工作根本出发点的意识行为。饭店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并把创造服务精品,精心为宾客服务变成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总之,以上为建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是?

ISO9000标准规定规定了对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审核,包括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2、管理评审。3、自我评定。其中审核、管理评审是ISO9001,ISO9004共同要求的评价方法,自我评定是ISO9004要求的。所以,答案是:C

质量管理体系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指哪些方面?

(1)凡在我校任教的教师都应当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努力使文化程度达到国家的规定标准,业务上能胜任高中教学的需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令。(2)教师必须仪表端正稳重,衣着整洁朴素,说话和气,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形象。(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擅离职守。保证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明的工作纪律。(4)教师管理:行政管理以年级为单位,业务管理以教研组为主,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接受领导,服从分配。(5)教师工作安排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和教师工作量规定,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编制标准。(6)凡大专院校新毕业拟来我校,试讲及考核合格后才接收,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钻研业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在教学及班级管理考核合格后方能转正。(7)教师必须注意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具备讲、写、视、画、演等方面基本素质,努力提高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8)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运用正确的方式,通过正确途径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每学期都要征集教师意见,凡被采纳运用产生效益的则给予奖励。(9)教师调出本单位必须严格履行手续,借用桌椅、录音机、图书、体育器材等物品如数归还,若有损失或遗失,应按价赔偿。(10)凡上级有关部门需要借用教师需经校长批准,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决定。(11)凡被学校选聘的教职工,均享受国家、石油管理局、和学校规定的工资、各种福利、奖金等待遇,奖金发放按学校规定的奖金发放办法执行。(12)对教职工每半年搞一次初评,一年搞一次总评。按照上级规定条件标准,评选各级各类先进个人和集体,各种荣誉称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于违反国家政策法令和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犯错误的教职工视其错误性质、程度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处理决定。(13)教职工应响应国家和学校各项号召在计划生育、晚婚、增收节支、安全工作等方面应起到表率作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先进性,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14)按学校分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班者和不满规定工作量者,按照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给适当奖金或不发奖金,实行多劳多得,所得报酬与贡献大小成正比。

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1)凡在我校任教的教师都应当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努力使文化程度达到国家的规定标准业务上能胜任高中教学的需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令。(2)教师必须仪表端正稳重衣着整洁朴素说话和气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形象。(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擅离职守。保证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明的工作纪律。(4)教师管理行政管理以年级为单位业务管理以教研组为主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接受领导服从分配。(5)教师工作安排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和教师工作量规定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编制标准。(6)凡大专院校新毕业拟来我校试讲及考核合格后才接收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钻研业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在教学及班级管理考核合格后方能转正。(7)教师必须注意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具备讲、写、视、画、演等方面基本素质努力提高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8)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运用正确的方式通过正确途径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每学期都要征集教师意见凡被采纳运用产生效益的则给予奖励。(9)教师调出本单位必须严格履行手续借用桌椅、录音机、图书、体育器材等物品如数归还若有损失或遗失应按价赔偿。(10)凡上级有关部门需要借用教师需经校长批准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决定。(11)凡被学校选聘的教职工均享受国家、石油管理局、和学校规定的工资、各种福利、奖金等待遇奖金发放按学校规定的奖金发放办法执行。(12)对教职工每半年搞一次初评一年搞一次总评。按照上级规定条件标准评选各级各类先进个人和集体各种荣誉称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于违反国家政策法令和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犯错误的教职工视其错误性质、程度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处理决定。(13)教职工应响应国家和学校各项号召在计划生育、晚婚、增收节支、安全工作等方面应起到表率作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先进性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14)按学校分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班者和不满规定工作量者按照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给适当奖金或不发奖金实行多劳多得所得报酬与贡献大小成正比。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1、战略管理2、组织结构管理3、生产运营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5、财务管理6、市场营销管理7、行政管理每个项里又包括多项细节内容,需要详细的可以在网上找。

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制度

不明白想问什么?可能需要具体一些!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八个质量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

补充一句,A和F在八项原则中比较重要、希望可以帮到你。

质量管理体系档案修改第一版用什么表示

质量管理体系档案修改第一版用什么表示 质量管理体系档案修改办法,可以由《档案控制程式》规定; 规定的标识是什么,就用什么去表示。 可以是ABCD 也可以是0,1,2,3,4 也可以上述组合,如A0,A1 .... B0 B1,B2,,,,, 还可以用年份表示,或年月组合表示。‘ 地方 *** 机构如何根据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修改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 按教科书式的说法,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bank of bank。 求监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档案 进入《中华文字库》网站,在“文件搜寻”处填入“监理制度”几个字,再点“go”,搜寻结果中就有相关的资料。(在百度上搜“中华文字库”,即可找到该站)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档案的作用? ISO9000族2000版则更为简化、重点更为突出、更加科学、普适。它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14000(环保)、ISO18000(职业卫生和安全,尚未颁布))的相容性更强,并将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更适合于市场的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档案与质量管理体系档案一样吗 ISO9001-94版为质量保证体系,从2000版开始已改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档案清单、表格。 质量管理体系中受控档案包括质量手册、程式档案等,只要是你们公司认为比较重要的档案,都可受控。比如法律法规、引用的国家标准、公司的企业标准、质量计划、控制计划等等。 受控档案清单建议你用excel来编写,页首和页尾设定题目和档案编号 主要包括档名称、所属部门、档案编号、档案类别、版本等等。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新版GMP质量管理体系样本, SF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出版的《药品GMP指南》中有“质量管理体系”有专门论述,里面有很多例证及表格,比较详细应该够你应用的了。 品质经理需要写质量管理体系档案吗 应该写,理论上体系档案应该由主管部门负责编写,谁负责谁编写,但最后还是要统一,这个工作应该是推进部门的事。 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简单的形容就是一种通用型的质量管理办法。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一个标准,主要是指整个质量检验过程的一些通用仪器 标准和作业方式!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际上推行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那就是目前在许多组织机构中广泛流行的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管理问题,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科学,是需要领导者采用一种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下达指令。开始是在制造业中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的质量管理也在不断地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在企业中普遍实施这种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在一些事业单位和 *** 机关等型别的组织机构中,也在推广实行质量管理。从广义上讲,各行各业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具有各自特点的产品。要确保产品的特性符合顾客的需求,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它不仅仅是使组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而更重要的是使组织具有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都承认并遵守的一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正式释出的。作者根据几年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001年,当时中国气象局有关领导和局标准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为加强气象事业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气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的程序,提出要建立气象行业标准体系。同时,希望局直属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能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标准体系。当然对于一个企业的标准体系,不仅要包括企业的产品标准,而且还要包括建立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四点要求,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对于管理科学来讲,其中在企业中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中国华云公司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根据国家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开发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开展,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建立标准化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华云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在气象部门内外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和相当社会影响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的机构框架以及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化,但公司以及所属的各部门实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式和管理方式。这种自发形成的公司管理体系不仅残留着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思维,而且也存在一些不符合企业运作的规范做法。在企业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与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和长远发展规划是极不适应的。从中国华云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考虑,也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公司从高阶管理层到每位职工各层次人员的质量管理素质,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所以建立公司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公司领导层和广大职工上下一致的自身需要。 (三)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 在中国加入WTO后,要求我们不仅是在贸易的运作行为上要与国际接轨,而且要在各方面都要遵循国际上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其中也包括在科学管理方面,要符合国际上规范化的标准。入世后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要迎接国际方面的挑战。这些年来,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和国外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并积极参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要熟悉WTO的各项规则和国际的惯例,同时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也要符合国际上的法规。按照国际的市场准入自由贸易的规则,各国的企业既都获得了参与共同发展的机遇,又要迎接公平竞争的挑战。也就是说入世后,我们即可以学习到外国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要面对国外著名品牌激烈的竞争。对中国华云公司来讲,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不能依靠部门保护和价格大战,我们是要靠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功、开发出高质量的先进科技产品和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二、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基本概念 国际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是当代质量管理成果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并立即开始准备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1987年释出了五项标准的ISO 9000标准系列,称为1987版;1994年ISO 9000标准进行了换版,将标准扩充套件为16个标准 ,提出了ISO 9000族标准的概念,称为1994版;2000年12月15日又正式释出了新版ISO 9000族标准,即2000版。目前国际上执行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标准、标准和技术报告。 1.核心标准共包括四个标准: (1)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ISO 9011:2000《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稽核指南》 2.标准:ISO 10012《测量控制系统》 3.技术报告:包括一些支援性和工具性标准,以及部分技术报告和档案指南 我国在应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方面,是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的。1987年3月ISO 9000标准系列正式释出后,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原国家标准局就做出部署,组成了“全国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及时跟踪,积极转换,等效采用。1993年起国家就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9000标准也开始在我国逐步普及和广泛应用。1994版ISO 9000族标准释出后,有关部门就及时等同转换为我国的国家标准。2000年新版ISO 9000族标准正式释出后,我国又及时等同采用为GB/T19000—2000标准。目前我国等同采用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国家标准代号有: (1)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GB/T19004—2000 idt 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GB/T19011—2000 idt ISO 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稽核指南》 国家标准代号中的idt 是英文identic的缩写,就是完全相同、相等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由国际标准全文翻译过来,等同采用。 目前,对于一个机构组织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要规范地遵循上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建立体系过程中主要是要按照国际标准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对应的国家标准为:GB/T 19001—2000 adt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组织要根据这一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建立起符合本组织特点的、切实能贯彻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我们一般称为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三、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过程 对于一个组织要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通过一套完整的程式。根据以往实施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四各步骤,即:前期准备,组织培训;编写档案,开始试执行;申请认证,迎接稽核;接受监督,持续改进。现用中国华云公司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前期准备,组织培训 2001年,中国华云公司把建立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首先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了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专案组,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之后又选定了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机构,签定了“认证咨询合同书”,并安排其对公司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双方进行广泛深入地沟通。在此基础上,7月份专案组向公司提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专案的《立项报告》。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实施,计划安排在年底前完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8月份按照“咨询工作计划”。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派老师分别给公司领导和骨干以及全体员工讲课,进行质量管理意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另外,老师还为公司骨干讲授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式档案》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档案》。 (二)编写档案,开始试执行 在消化和理解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出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确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开拓创新、行业领先、使用者至上、精益求精”,同时订出了与“质量方针”4个方面相对应的8条“质量目标”。其次,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档案。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以及反映企业管理各个环节控制过程的《程式档案》和一些用于日常实际操作的《表格档案》。然后,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档案,初步建立起较健全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2001年8月31日公司正式颁布《质量手册》,由总经理签发了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版的“释出令”。同时任命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签发公司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明确其职责,具体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与实施。 2001年9月1日公司开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三个月的试执行。首先公司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强调公司上下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公司领导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了质管部,并确定了各有关部门的质检员,培训了内审员,加强公司内部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审查。10月17日试执行期进行一半时,公司召开部门经理和内审员会议,检查一个半月以来公司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试执行情况,并进一步补充修改《质量手册》等档案。11月份按照标准的要求,公司对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内部稽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提交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稽核报告”。11月底公司召开2001年度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会议总结了公司2001年质量管理的工作;分析了贯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情况;有关部门报告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情况、市场分析情况、质量控制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等;还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会后,提交了“2001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三)申请认证,迎接稽核 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三个月体系的试执行,其中包括经过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反映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时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比较顺畅,能够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获得纠正。12月中旬公司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并送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档案”。确定了公司认证受稽核的产品范围是:“大气探测装置、软体的设计、开发、整合和服务”。认证中心进行书面初审后,提交了“质量管理体系档案初审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稽核计划”、“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策划”和“稽核通知书”。 12月26~27日由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稽核组,对中国华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稽核。公司事先做了迎接外审的计划安排。认证中心稽核组除对公司领导层进行审查外,还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依据GB/T 19001-2000—ISO 9001:2000标准,对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证,并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稽核报告”。稽核组认为: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档案对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责权规定清楚;内审和管理评审作用明显;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前后呼应;对产品的质检工作实施了改进。同意推荐注册。2002年1月15日,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经稽核正式颁发了中英文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四)接受监督,持续改进 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在组织取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的6个月左右时间,应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外部监督稽核。以后的每次监督稽核,距上次外审的时间都不应超过12个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每年不断的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外部的“监督稽核”,更加确立了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不断改进的意识,其目的就是使体系得到持续改进。中国华云公司分别在2002年8月、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请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稽核组,对公司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外部监督稽核。稽核组按照PDCA过程回圈的思路,通过抽样稽核,充分肯定了公司在贯彻ISO 9001质量标准,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取得的成绩。认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正在实现中,未发现重大投诉和质量安全事故。稽核组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推荐,保持中国华云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资格。”另外,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规定,公司在取得认证资格后三年还要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复审。经与认证机构协商,将公司第三次监督稽核与复审工作一并进行。在复审通过后,于2004年9月28日认证机构重新为公司颁发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四、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往公司在经营理念上,往往只是从更多地拿到专案、推销产品上下功夫,其中又主要是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技术的能力。在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公司上下都切实体会到,企业要发展必须在质量管理上下工夫,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占领市场份额,取得有保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是要建立在一切为顾客着想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按照顾客的需要开发技术产品;从顾客的意见中得到发展方向;与顾客交流中寻找新的机遇。通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树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自公司建立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为顾客服务的意识不断加强,从每年顾客满意度调查上看,都能保持在80%以上。更重要的是对顾客反映的意见和要求,都非常重视,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职工,也都积极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二)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整体素质 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持续性、经常性的活动,不仅要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坚决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档案,而且要在坚持贯彻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日常开发经营活动中,坚持按质量手册规定的过程管理程式,过程控制程式档案及其相应表格档案的要求,认真操作、填写、记录、追朔。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也将成为公司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树立企业表面的形象,使企业有一个好名声,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所以这几年年公司拿出了相当的精力,坚持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职工的自身素质,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公司的整体面貌上的改观,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公司的总资产从2001年底的5500多万元,增长到2004年底的15600多万元,增加了1.8倍,营业利润也增加了1.7倍。 (三)积极推广质量管理体系,坚决做到持续改进 中国华云公司是我们气象部门最早取得ISO 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华云公司本身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方向,它对推动全国气象部门科技产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开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年来,公司投入了很大力量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的确是使大家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在执行中有时感到有些烦琐,但是也的确觉得是很有必要,从中也受益匪浅。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也在积极组织推广,并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控制过程的程式操作,每次的内审、管理评审和外部监审,查找出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予以关闭,这也就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体系贯彻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的管理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持续改进作为长久任务来抓,特别是注意把住质量检验关,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完善。 可以说: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职工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提高了整体效益。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的二阶段现场稽核包括哪些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的二阶段现场稽核包括哪些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一、稽核的启动 (1)指定稽核组长 (2)确定稽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稽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所适用的方针、程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稽核目的应由稽核委托方确定,稽核范围和准则应由稽核委托方和稽核组长确定。稽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更都应征得原各方的同意。 (3)确定稽核的可行性应确定稽核的可行性。当稽核不可行时,应在与受稽核方协商后向稽核委托方提出替代建 (4)选择稽核组当已明确可行时,应选择稽核组,在选择稽核组时考虑实现稽核目的所需的能力。选择稽核组若稽核组中的稽核员没有完全具备稽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予以满足。技术专家应在稽核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稽核组内的实习稽核员不应在没有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稽核。 (5)与受稽核方建立初步联络 二、档案评审的实施 三、现场稽核的准备 (1)编制稽核计划审校组长应编制一份稽核计划。 (2)稽核组工作分配 (3)准备工作档案 四、现场稽核的实施 (1)举行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由稽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的目的是确认稽核计划、简要介绍稽核活动如何实施、确认沟通渠道、向受审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2)稽核中的沟通 (3)资讯的收集和证实只有可证实的资讯方可作为稽核证据。稽核证据应予以记录。稽核证据具有不确定性。收集资讯的方法包括:面谈、对活动的观察、档案评审。 (4)形成稽核发现稽核组应对照稽核准则评价稽核证据以形成稽核发现,并根据需要在稽核的适当阶段与受稽核方共同评审稽核发现。 (5)准备稽核结论稽核组应针对稽核目的,评审稽核发现以及在稽核过程中所收集的其他适当资讯,对稽核结论达成一致。 (6)举行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由稽核组长主持,并以受稽核方能够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出稽核发现和结论,未能解决,应记录所有的意见。 非现场稽核,还要稽核记录吗?在质量管理体系初次稽核的一阶段稽核中,非现场稽核需要有稽核记录吗? 非现场稽核,包括档案稽核,记录稽核,网路稽核等; 也应该有稽核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的稽核包括哪些内容 稽核报告要包括:稽核时间,稽核部门,稽核接触人员,稽核发现问题点,不符合什么条款,稽核结论等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的型别有哪些?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它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进行检查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理体系的稽核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⑴第一方稽核,即内部稽核,是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名义进行的稽核。其目的是:①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持续改进的需要;②为第二方稽核、第三方稽核做准备,以减少外部稽核的风险。 ⑵第二方稽核,由组织的顾客或顾客委托他人以顾客名义进行的稽核。其目的是:①合同前的评定;②合同签订后的检查;③促进组织或供方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⑶第三方稽核,由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外部组织进行的稽核,这类组织是经过权威机构认可的。申请第三方稽核的目的是:①获得认证证书,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②减少第二方稽核,节省费用;③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④查证是否满足法规或其他规定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产品质量稽核、过程质量稽核的区别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稽核的目的: 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组织计划的安排,确认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被正确、有效实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的各项要求是否有助于达成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适时发掘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为组织被稽核部门/人员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以确保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 ISO/TS16949:2002标准主要是用来鉴别代表以下活动的发现或观察的要素。 1、质量管理体系档案未在所有工作现场都配备妥当以供参阅; 2、无法识别产品或产品元件; 3、组织内出现更改,但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沟通; 4、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再评估/考核; 5、没有确定顾客需求(特别是顾客的特殊要求); 6、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责和许可权没有进行沟通; 7、没有评估培训的有效性; 8、没有确定用于顾客不满意的合适的方法; 9、零件、工具/工程图样出现采用的工程更改编号不一致; 10、没有持续改进的证据。 2、质量管理体系外部稽核的目的: 1、判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2、判定组织所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达到质量目标的规定效益; 3、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资讯与机会; 4、判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家/国际标准、 *** /区域法律法规的要求; 5、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注册登入及其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稽核的目标 1、保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与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相符合; 2、保证组织遵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档案; 3、决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结果是否有效达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监督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 5、提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资讯和机会; 6、决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是一系列过程,而不仅仅是独立的要素的集合。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稽核的依据 1、组织选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式档案、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及表单/记录; 3、合同/订单; 4、顾客特殊要求; 5、与组织产品有关的国际/国家、 *** /区域之法律法规、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稽核的方式 稽核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档案稽核:评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式档案、作业指导书、表单/记录和其它要求的支援性档案是否涵盖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规范)标准。 2、现场稽核:稽核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程度及有效性。 1)、每次现场稽核,包括初次稽核(第一次正式稽核)和每年的监督稽核,必须包括以下方面和内容的稽核: a)、从上一次稽核后的新顾客。 b)、顾客抱怨和组织反应的情况。 c)、组织内部稽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和措施。 d)、朝持续改进目标的进展情况。 e)、从上一次稽核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验证。 2)、包含第四章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五章的管理职责、第七章7.1至7.3的产品实现过程,都必须在每个为期连续12个月的现场稽核时,至少进行稽核一次。 产品质量稽核 是指为了获得出厂产品质量资讯所进行的质量稽核活动。也即是对已检验入库或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实物质量进行抽查、试验,稽核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使用者需要。它按使用者使用质量来检查和评价产品质量。它包括产品所使用的外协、外购件、自拷贝零部件及成品的质量稽核,其中以成品的质量稽核为重点。通过调查产品质量,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缺陷,特别防止把有重要缺陷的产品交给使用者,同时可及时察觉质量下降的潜在危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稽核,发现企业产品质量与质量职能活动上的问题,为制订质量改进目标与措施提供依据;通过稽核也可以对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提供依据;通过连续稽核,可以对比企业现在与过去生产中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估计目前产品质量水平的发展趋势。 过程质量稽核 通过定期稽核使过程质量不断改进,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顾客期望。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哪些? 企业的物流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要素包括:物流服务需要的调研和评定、物流服务务设计、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服务绩效的分析与改进。 1)物流服务需要的调研和评定 即运用设定顾客意见本、召开顾客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顾客的服务需要,特别是要针对市场供需,经常地研究分析现在的、潜在的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以及物流服务需要层次。如征询顾客还需要哪些额外服务,希望得到哪些目前还没有提供的服务,订单传送的方法是否需要改进,确定哪方面的物流服务对顾客最为重要,目前的订货速度可否接受,为了得到较高水平的服务,是否愿意支付较多的费用,要求顾客的条件是否明确并为顾客所知道。 2)物流服务设计 物流服务设计的任务是将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服务专案的时间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援到位,并对服务专案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服务规范规定了所提供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标准。例如,各岗位服务规范规定了服务职责、上岗条件、服务程式、服务内容与要求。 服务提供规范涉及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领域,如仓库管理规范。 3)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服务业绩的分析与改进 物流服务的提供过程一般为:集货进货-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档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运输配送…… 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企业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各类规范的实施,不断地对服务过程质量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服务,把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置于受控状态。例如,检查所有订单资讯是否完整、准确,顾客的信誉程度如何,各部门对每笔交易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有延误导致订单未及时处理的情况,订单的分拣和集合情况如何,备货和运货的方式是否合理,企业是否建立一定的程式对退货的处理、检查和准许等事项制定出规定,是否定期走访顾客,有无明文规定以检查服务人员同顾客之间的联络。 此外,还应十分重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投诉和评价,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率,力争实现无缺陷跟务。为此要建立一个服务质量资讯的反馈和管理系统,对服务业绩进行定量的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质量改进的机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员考试 内审员:参加管理体系培训机构的内审员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内审员证书,可以作为内审员参加稽核。 外审员:参加管理体系培训机构组织的国家注册稽核员培训,评价合格获得培训证书,然后参加CCAA组织的国家考试,每季度一次,考2门:稽核知识与基础知识,通过后按CCAA注册准则要求,提交相关资料,注册成为实习稽核员,稽核经历攒够后,再注册稽核员

质量管理体系中COPMOPSP如何理解?

a、顾客导向过程(Cop):输入来源于顾客要求,输出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b、管理过程(MOP):支持、管理、服务于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过程。c、支持过程(SOP):支持顾客导向过程实现的过程。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8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框架。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有影响力的标准之一,自发布以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质量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9 科技? 生产工具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x0dx0a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x0dx0a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x0dx0a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x0dx0a  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x0dx0a  2、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x0dx0a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改善企业文化。x0dx0a  4、第三方认证,提供最广泛的认可,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x0dx0a  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x0dx0a  6、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x0dx0a  7、法律责任减免:如更容易的许可,更少的检查以及简化的报告要求等。x0dx0a  8、公众形象及社会关系,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信心。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2008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修改,现行有效的标准为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二、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 1、采用ISO9001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要求、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2、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ISO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有效性。3、ISO9001不仅为质量管理体系,也为总体管理体系设立了标准。它帮助各类组织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 4、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适合希望改进运营和管理方式的任何组织,不论其规模或所属部门如何。然而,要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公司应准备在整个组织中实施该体系,而不是只在特定场所、部门或分部内实施。 5、ISO9001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标准和规范(如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兼容。它们可以通过“整合管理”进行无缝整合。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原则,因此选择整合的管理体系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条件能够办理。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简称"ISO9001" ISO9001:2008标准是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 目前,2008 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国际标准计划于 2008 年底发布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ISO9001:2008标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认证证书;为贯彻实施ISO9001:2008标准的需要,帮助企业进行国际标准转换工作特举办此次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按照ISO9001:2008新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标准的组织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 一般说来,好处分内外部: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负责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二、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只能设置技术壁垒,所以,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我国“入世”以后,失去了区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严格界限,所有贸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术壁垒,应该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及早防范。 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组织通常要为许多顾客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组织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顾客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花了费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弊端。因为作为第一方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第一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对第一方还是对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费用。还有,如果企业在获得了ISO9000认证之后,再申请UL、CE等产品品质认证,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 四、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贸易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由于低价销售的方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贸易制裁,所以,价格竞争的手段越来越不可取。20世纪70年代以来,品质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不少国家把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要求作为限入奖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实行ISO9000国际标准化的品质管理,可以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使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按照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惯例,合作双方必须在产品(包括服务)品质方面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守的规范,方能进行合作与交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任,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 七、提高企业形象。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最好详细点

百度企知认证,可进行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知识产权贯标等项目的认证审核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点:1.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不是该企业的某一产品或服务,而是质量体系本身。当然,质量体系认证必然会涉及到该体系覆盖的产品或服务,有的企业申请包括企业各类产品或服务在内的总的质量体系的认证,有的申请只包括某个或部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体系认证。尽管涉及产品的范围有大有小,而认证的对象都是供方的质量体系。2.认证的依据是质量保证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往往是供方为了对外提供质量保证的需要,故认证依据是有关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为了使质量体系认证能与国际作法达到互认接轨,供方最好选用ISO9001:2008标准。3.认证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要使供方质量体系认证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认证必须由与被认证单位(供方)在经济上没有利害关系,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而这个机构除必须拥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员、符合要求的资源和程序外,还必须以其优良的认证实践来赢得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信任,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4.认证获准的标识是注册和发给证书。按规定程序申请认证的质量体系,当评定结果判为合格后,由认证机构对认证企业给予注册和发给证书,列入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名录,并公开发布。获准认证的企业,可在宣传品、展销会和其它促销活动中使用注册标志,但不得将该标志直接用于产品或其包装上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哪些内容啊

发布令x0dx0a 方针及目标x0dx0a 企业概况x0dx0a 组织结构x0dx0a 手册编写说明x0dx0a4 管理体系x0dx0a4.1 总要求x0dx0a4.2 文件要求x0dx0a4.2.2 文件控制程序x0dx0a4.2.3 记录控制程序x0dx0a5 管理职责x0dx0a5.1 管理承诺x0dx0a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x0dx0a5.3 质量方针x0dx0a5.4.1 目标指标方案x0dx0a5.4.2 体系策划x0dx0a5.5.1 职责和权限x0dx0a5.5.2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x0dx0a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x0dx0a6.1 资源提供x0dx0a6.2 培训控制程序x0dx0a6.3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x0dx0a7.1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x0dx0a7.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x0dx0a7.3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x0dx0a7.4 采购控制程序x0dx0a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x0dx0a7.5.1.7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x0dx0a7.5.2 生产过程确认x0dx0a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x0dx0a7.5.4 顾客财产x0dx0a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x0dx0a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x0dx0a8.1 总则x0dx0a8.2.1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2.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x0dx0a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3 不合格控制程序x0dx0a8.4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x0dx0a8.5.1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x0dx0a8.5.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x0dx0a附录1 程序文件目录x0dx0a附录2-1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x0dx0a附录3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记录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ISO9001是全球公认的品质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实施ISO9001标准,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实现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售后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的全面管控和优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还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我司是用的支付宝,微信上的“跑政通”小程序,自助办理的!很方便!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我简单点,ISO是个国际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指质量管理方面的组织的一个文件化的系统,通过iso9001认证是指组织建立的一个质量管理方面的文件系统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得到相关方面的认可(拥有认证资格的相关方),通过iso9001不是指产品多么好,合格率多少,而是指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建立的文件化系统符合iso9001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

ISO9001认证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1认证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凡是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供方质量体系的审核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需求。世界各国先后发布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但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障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使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9000族标准的基础上。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统一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和概念,并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迄今为止,它已被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并广泛用于工业、经济和政府的管理领域,有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互认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互认制度也 在广泛范围内得以建立和实施。 为了使1987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更加协调和完善,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于1990年决定对标准进行修订,提出了《90年代国际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国际通称《2000年展望》),其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了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售到世界各地。”按此目标,标准分两阶段修改。.第一阶段修改称之为“有限修改”,即1994版的ISO9000标准。第二阶段修改是在总统结构和技术内容上作较大的全新修改,即2000版ISO9000族标准。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包括以下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范围

ⅰ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范围是不超营业执照的范围,以企业实在在经营的来确定!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是什么?

最明显的莫过于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我们就有找汇桔网做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先是做了这个认证后这个影响还是蛮好的,给客户的观感就很直观。其次也有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的作用。还有就是获得此认证说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的意义是什么?

  一、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2、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改善企业文化。  4、第三方认证,提供最广泛的认可,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  6、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7、法律责任减免:如更容易的许可,更少的检查以及简化的报告要求等。  8、公众形象及社会关系,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信心。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啥?

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 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b) 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性质导致本标准的任何要求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如果进行删减,应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并且这样的删减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9000:2005 ,IDT)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4.1总要求组织应: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控制有效;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e) 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组织如果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应确保对这些过程的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4.2文件要求4.2.1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d)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可包括对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 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4.2.2质量手册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见1.2);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4.2.3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2.4记录控制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质量方针;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 进行管理评审;e) 确保资源的获得。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4 策划5.4.1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 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 b)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2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在本组织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5.5.3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5.6.2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 审核结果;b) 顾客反馈;c) 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d)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 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 资源需求。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6.2.1总则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6.2.2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应: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能力;b) 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c)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确保组织的人员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e)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6.3 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c)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6.4 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注:术语“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见4.2.4)。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于组织的运行方式。 注 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做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 注 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组织应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 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d) 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注:交付后活动包括诸如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例如,维护服务)、附加服务(例如,回收或最终处置)等。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进行,并应确保:a) 产品要求已得到规定;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得到解决;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注:在某些情况中,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作为替代方法,可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7.2.3顾客沟通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 产品信息;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7.3 设计和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a) 设计和开发阶段;b)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根据产品和组织的具体情况,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入应包括:a) 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 适用时,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应对这些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7.3.3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方式应适合于对照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 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应: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c)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信息可能包括产品防护的细节。7.3.4设计和开发评审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在适宜的阶段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3.5设计和开发验证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3.6设计和开发确认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4 采购7.4.1采购过程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4.2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a)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b) 人员资格的要求;c)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采用的验证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c) 使用适宜的设备;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e) 实施监视和测量;f) 实施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d) 记录的要求(见4.2.4);e) 再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并保持记录(见4.2.4)。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7.5.4顾客财产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如果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组织应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见4.2.4)。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7.5.5产品防护组织应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产品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适用时,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7. 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验证)的依据;(见4.2.4)b) 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c) 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检定(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注: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8.2 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赞扬、索赔和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8.2.2内部审核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 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 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和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见4.2.4)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 19011。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注: 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见4.2.4)。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8.3 不合格品控制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适用时,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a) 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b) 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d)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的记录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4.2.4)。8.4 数据分析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数据分析应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a) 顾客满意(见8.2.1);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见8.2.4);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见8.2.3和8.2.4);d) 供方(见7.4)。8.5 改进8.5.1持续改进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5.2纠正措施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 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b) 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 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8.5.3预防措施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 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 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c)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d)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需要什么资料

有需要 我帮您 NQA 英国国家质量认证

管理者代表告诉审核员:“我公司今年四月份召开了一次管理评审会议,会议上我报告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你是否想知道是不是没有书面资料就是不合格项吗?库存量优化应该能从你的库存记录上可以看出来的.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括哪些文件

1、质量手册;2、程序文件;3、各种纪录;4、各种规章制度。记录为什么被认为重要文件之一?1、证明(过程控制)情况;2、分清情况;3、问题查原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3C认证是什么意思? 我们贸易公司有必要办吗

3C认证就是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是针对内销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简称"ISO9001"  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代表公司产品质量水平,不一定需要的你说的对,贸易公司没有必要,一般是生产厂家才会需要

制造企业中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应该有哪个部门组织?

通常由质量体系管理部门来组织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谁写,谁审批?

管审的总结报告一般由体系专员负责汇总整理,然后由管代审核,总经理核准

请问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英文怎么说

Process and duty alocation form for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请问SFDA GMP(2010)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吗?为什么?

SFDA GMP(2010)是国家对药品企业的管理规定,属于国家行业标准,是药品企业强制执行的。ISO9001:2008是国际通用的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按照执行,也可以不用,没有强制规定。

什么是ISO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简单的形容就是一种通用型的质量管理办法。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一个标准,主要是指整个质量检验过程的一些通用仪器标准和作业方式!

基于HACCP原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容主要有哪些

ISO 22000uff1a2005

如何判定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的培训需求

凡是申请ISO22000的企业对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维护人员的都有培训需求,根据SO22000申请认证的企业能推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需求。一、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ISO 22000 是一个国际标准,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从“农场到餐桌”这个食品链中的所有组织。2、ISO22000: 2005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4、ISO22000国际标准规定的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元素:互动交流、系统管理、前提方案、HACCP原则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维护人员的培训需求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 适用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一)、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能力(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三)、人力资源部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根据新员工、在岗员工、 转岗员工、特殊工种等岗位职责组织制定实施培训需求。(四)、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知识1、理解 GB/T22000 标准每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2、理解 GB/T22000 标准中的术语;3、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4、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5、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及引用文件在不同审核情况下的应用;6、了解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7、了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如风险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2)、食品安全专业知识:a)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1、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2、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3、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4、相关行业类别(见附录A)的前提方案(PRPs);5、特定种类(见附录A)的产品、过程和操作;6、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7、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b) 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1、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2、食品分类知识;3、食品工艺及其特性;4、食品卫生控制程序;5、食品工厂设计、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6、食品安全危害(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过程中的存在);7、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8、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c)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d) 普通微生物学和普通化学相关知识。(3)、法律法规:1、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应用,以及其他与管理体系和审核活动有关的要求的应用;2、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要求;3、了解国际条约和公约、合同和协议等;4、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5、了解 CCAA 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4)、组织状况:1、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等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基础知识;2、了解组织的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3、关注组织的文化和当地的社会习俗。(5)、审核知识:1、管理体系审核理解GB/T19011 标准3、4、6 章的内容;2、理解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应用;3、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关系;4、理解如何在受审核方组织环境中实施有效的审核;5、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对结果的影响;6、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7、为有效和高效地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的具体表现。(五)、培训形式与方式 (1)形式:外出培训、内部培训、集中培训、个人自学;(2)方式:脱产、半脱产、业余(在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有用吗

有用。具体会不会发挥作用,能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你想怎么发挥他的作用,这跟你想让体系在你的企业内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关;二是找个合适的审核员,当然不是那种证书一大堆、对企业根本不了解的那种。如果你想找个体系文员,根本没必要问。

刚办下来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上认可标志是SCC,还看到很多是CANS,什么区别?

应该是CNAS的 SCC都不知道是什么?

什么是SSOP质量管理体系

  SSOP是卫生操作标准程序的简称,是四大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之一。全名是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是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SSOP文件制定需要切合企业实际,易于使用和遵守。其文件需根据8个卫生方面的内容来制定,内容具体但不要过于详细,包括水和冰的安全性;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交叉污染的防止;手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有毒化合物的处理、贮存和使用;雇员的健康状况;害虫的灭除和控制。  建立SSOP文件之后,企业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检查、记录和纠正。检查是指专人进行监控和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记录文件,记录文件需要归档保存。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通过这些记录文件来证明企业不仅制订并实行了SSOP,而且行之有效。

办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需要多少钱?有哪些专业的机构么?

费用情况由内外两部分决定。内部由企业具体情况,行业,规模,认证范围等来决定;外部就是选择的认证机构不同,价格也就不同。如果找第三方咨询公司全权帮你办理,还需要咨询费用可以颁发体系认证的机构有很多,请谨慎选择。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选择国内一线的认证机构,如CQC、华夏、方圆等,当然相对来说价格也会很贵。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前言 ……………………………………………………………………………………………………… Ⅲ引言 ……………………………………………………………………………………………………… Ⅳ 1 范围 ………………………………………………………………………………………………… 1 2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 1 2.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 1 2.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 1 2.3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 1 2.4 过程方法 ………………………………………………………………………………………… 2 2.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2 2.6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 22.7 文件 ……………………………………………………………………………………………… 3 2.8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 3 2.9 持续改进 ………………………………………………………………………………………… 4 2.10 统计技术的作用 ………………………………………………………………………………… 4 2.11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 4 2.12 质量管理体系与卓越模式之间的关系 ………………………………………………………… 43 术语和定义 ………………………………………………………………………………………… 5 3.1 有关质量的术语 ………………………………………………………………………………… 5 3.2 有关管理的术语 ………………………………………………………………………………… 6 3.3 有关组织的术语 ………………………………………………………………………………… 73.4 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 ………………………………………………………………………… 83.5 有关特性的术语 ………………………………………………………………………………… 93.6 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 ………………………………………………………………………… 103.7 有关文件的术语 ………………………………………………………………………………… 123.8 有关检查的术语 ………………………………………………………………………………… 123.9 有关审核的术语 ………………………………………………………………………………… 133.10 有关测量过程质量管理的术语 …………………………………………………………………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定义标准中的术语所使用的方法 …………………………………………… 17参考文献 ………………………………………………………………………………………………… 26中文索引 ………………………………………………………………………………………………… 27英文索引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内容是什么?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本的标准是ISO9001:2008,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必须明确并符合质量总目标的要求。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主要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展开。项目施工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来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可以按内容分为施工质量工作计划和施工质量成本计划。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工作保证体系。通过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如何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的组织机构要推行持续改进,应当有一个负责改进的管理机构。改进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在于:a、提出持续改进的方针、策略、主要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b、进行跨职能部门的或规模较大的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并组织项目的实施;c、为持续改进提供必需的资源,包括进行培训;d、制定组织持续改进的计划,并组织实施;e、对各部门的质量改进进行监督、协调,并提供保障;f、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g、负责QC小组活动的管理;h、接受员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督促落实;i、定期对质量改进活动进行评审,以寻求改进的机会。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确定这样的管理机构:a、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来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工作;b、若组织庞大,亦可成立专门的持续改进管理机构;c、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在组织内建立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委员会,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定期开展工作,但具体的管理工作依然需要指定一个常设机构来负责。一般而言,组织的质量改进的途径可以分为纵向分层次惊醒的质量改进和横向跨部门的质量改进。组织的质量改进大多是由纵向分层次进行的。组织有组织的项目,部门有部门的项目,班组有班组的项目,个人有个人的项目。不能因为个人项目小就忽视个人小木,也不能因为有了上一层次的项目就不进行下一层次的项目的改进了。只有广泛开展各个层次项目的改进,才能说这个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也才能说真正达到了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对于跨部门过程的质量改进,则应主要注意及时识别改进的机会,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并保持联系,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应参与到该类项目质量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中来,并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于车间、班组等基层单位的持续改进,要使其把握以下要点:(1)、应有专人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工作;(2)、定期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头脑风暴法”会议,寻求改进机会;(3)协调改进过程;(4)、负责向组织申报质量改进成果;(5)、负责接受员工关于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负责改进的管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持续改进抱有热情,并自觉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为全体员工树立一个榜样。那种对员工冷漠或者固步自封的人,不应做这种工作。2、持续改进环境的建立a、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标准中多处要求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工作予以支持和领导。事实上,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的认识是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的关键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归纳起来,最高管理者在持续改进中有如下几大职责:制定并向被管理者传达持续改进的目标;以身作则,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采取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为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对持续改进进行鼓励并将改进的成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范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b、确立持续改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持续改进环境往往需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的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其中包括:将注意力集中与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产品质量生产、形成、实现的全过程,即整个质量环中需要进行持续改进,而不仅仅是在生产现场;展示管理者应尽的义务、领导作用和参与情况;不论是在协同工作中还是个人活动中,始终强调持续改进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改进过程找到问题的所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所有的过程;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促进协同工作和尊重个人;依据对数据的分析进行决策。c、具体制定企业持续改进的目标。具体的目标要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并突出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这些目标应明确易懂、积极可行、恰如其分,并且能够用于测量持续改进的进展情况。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策略与措施应该被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必须一道工作的全体人员所理解和赞同。持续改进目标还应定期进行评审并反映出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d、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各级领导者(当然也包括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为创造持续改进环境履行必要的领导职责并承担义务。由于认识上或体制上的原因,个别管理者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改进要求(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推诿、抵制、压抑和反对的态度。这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是一种破坏持续改进环境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纠正。e、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以消除企业和员工之间影响过程效果、效率和持续改进的障碍,包括与供应商及顾客的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f、全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上至企业最高管理者,下至现场员工,都应在质量管理原理和实践、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方面得到教育和培训,树立起质量意识与持续改进的思想。3、持续改进活动开展a、持续改进的项目。质量改进的项目分为对产品本身的改进、对产品过程的改进和对管理过程的改进。此外,质量目标的调整和提高、可好提出的需优化的服务、内外审出现的严重不合格项都应确定为改进项目。现实中常常遇到的质量缺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另一类则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管理者可控的缺陷。对前者的改进,主要是研究员工的操作方法,其改进措施通常包括改变操作方法和加工顺序,但有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对后者则主要是研究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由于在质量管理中后者占的比重高达80%,这就要求在持续改进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待质量问题,不能将质量问题推到员工头上。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时,应当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从领导的责任方面去寻找。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巩固质量改进成果时,都要在管理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管理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就决定了质量改进的主体主要是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而不是生产工人。因此,“三结合”模式的QC小组往往能比纯工人组成的QC小组更容易取得成效、巩固成果。b、机遇的把握。把握持续改进机遇的要点:首先,要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其次,从监视和测量中去寻找改进机会;再次,从广泛的信息来源中去寻求改进机会;最后,从质量改进的过程或结果中寻求改进机会。另外,当企业发生变革、以质量获得效益、重塑企业形象、生存发生危机或可赢得市场机遇时更应注重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的重大作用。c、持续改进的策划。通过策划,制定出适合组织的中长期、年度以及具体持续改进项目的计划,以指导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计划的内容包括:改进项目、改进目标、过程步骤(完成期限)、责任分工、资源保障(人、财、物)等。 d、持续改进的控制。可制定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充分发挥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的作用,对持续改进活动加以引导和控制。尤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手段,克服持续改进中来自包括来自领导层、专业人员和员工各方面的压力,以减小阻力。e、持续改进的测量。为了识别和诊断以确定改进机会,也为了测量质量改进活动的结果,组织应建立一个客观的测量系统,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规定相应的测量部门。GB/T 19001-2008和GB/T 19004-2008也都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应开发并建立一个与其运作性质相适应的测量系统,并将“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板块”之一。组织的测量系统首先要满足日常测量的需要,其次也要满足质量改进的需要。对质量改进的测量是对比改进前后的情况,以确定质量改进的效果,它至少包括两次测量,一次是改进之前,一次是改进之后。这两次测量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质量改进的测量应当注意:所有的测量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必要时应进行多次测量已进行统计分析;要克服夸大质量改进效果的倾向,测量和分析都必须实事求是;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对持续改进测量的结果应当进行评审或认定。f、持续改进的评审、确认和验证。与改进一样,改进的评审也应分层次进行。对组织持续改进的评审主要是针对组织范围是否坚持了持续改进以及针对组织质量改进计划和重大项目来进行,这种评审一般应当纳入组织的管理评审中进行,作为管理评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评审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可能是在组织一级,也可能只在部门一级,还可能只在承担该项目的组织或QC小组内进行。而对基层单位持续改进的评审一般带有检查、审核的性质,目的是促进基层单位持续改进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这种评审可以由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组织进行。在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验证和确认时,应出具验证报告。 持续改进结果经确认后,需保持下来,把变革的成果纳入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中。包括对规范/操作/管理程序及方法进行更改;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这些改进成果称为有关人员工作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g、持续改进的评价。可以选用如下方法对持续改进进行评价:顾客评价法、企业评价法、专家评价法、产品性能评价法、过程效率评价法、质量成本及价值增值评价法。总的说来,可以用以下图表来表示持续改进的流程:四、持续改进的常用方法1、PDCA循环方法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P阶段: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找出的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四个步骤。D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实施计划。C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即检查效果。A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和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两个步骤。(2)PDCA循环的特点:a、循环不停地转动,没转动一周提高一步;b、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c、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2、质量改进方法a、QCC方法。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s),即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善及管理自己的工作现场的活动,就是“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注重尊重人性,建立愉快的现场;发挥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精神。组织可按以下方式引入QCC:有进行机构调查;与高层管理讨调查结果;向决策者执行特殊计划;从各个部门挑选主管人员进行特别深度的培训计划;向对此问题拥有最好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在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培训后,在高级管理层中形成质量改进小组,解决主要的组织机构问题;通过协调部门,由培训者对所有工人进行质量概念的意识培训;协调部门保持自愿组成品质圈的工人的记录;组成部门级别、班组级别品质圈,并进行培训。QCC应坚持按员工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采用适宜项目与组织特点的方法来组建,主要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品管圈的运行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定期实施;追踪/回顾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脑力激荡法、流程图表、搜集数据、曲线图、柏拉多分析等)。b、TQM方法。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TQM以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用户至上;强调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为基本指导思想,秉持预防原则、经济原则、协作原则、按照PDCA循环组织活动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对践行它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发生作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和质量教育工作等,基本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c、6σ质量管理方法。“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6σ管理具有对顾客需求高度关注、高度依赖统计数据、重视改善业务流程、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和倡导无界限合作等特征,一般按照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定义顾客需求;评估企业当前绩效;改进6σ管理法流程;流程设计、重构与系统整合的基本流程加以推行。推行的关键在于项目选择的改进、改进模式的选择以及6σ管理的领导原则。d、ZD计划。ZD计划(zero defect program),也成无缺点或零缺陷运动,指组织中的下on工业人员以无缺点为最终目标而拟定当前的目标,以期努力达成,而后再进一步提高目标要求的活动。一般而言,无缺陷运动以每一从业人员均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树立“无缺点”理念为前提,在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以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的基本原则下,按建立组织、制定目标、建立建议制度和评价表扬的程序加以实施。五、持续改进的审核要点随着ISO 9000族标准的改版,持续改进的地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最早的87版本系列标准中,由于认识的局限,几乎没有质量改进有关术语出现,为此ISO 9000族标准收到广泛的批评。94年发布的有限修改版将质量改进写进了ISO 9004中,但由于依然未能将其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体脱节,致使很大一部分组织没有将质量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待。从2000版标准开始,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已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体系之中,持续改进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对组织持续改进工作的审核也已随之日益凸现其重要性。标准要求:GB/T 19000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定义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里的循环活动”,条款8.5.1对持续改进做出了如下要求: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就决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评审和调整,确立持续改进的方向;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产品、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满意的信息,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内、外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想高层领导提出体系改进的建议;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使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不发生;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作出改进措施的决定。

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际上推行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那就是目前在许多组织机构中广泛流行的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管理问题,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科学,是需要领导者采用一种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下达指令。开始是在制造业中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的质量管理也在不断地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在企业中普遍实施这种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在一些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类型的组织机构中,也在推广实行质量管理。从广义上讲,各行各业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具有各自特点的产品。要确保产品的特性符合顾客的需求,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它不仅仅是使组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而更重要的是使组织具有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都承认并遵守的一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正式发布的。作者根据几年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一、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001年,当时中国气象局有关领导和局标准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为加强气象事业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气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提出要建立气象行业标准体系。同时,希望局直属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能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标准体系。当然对于一个企业的标准体系,不仅要包括企业的产品标准,而且还要包括建立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四点要求,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对于管理科学来讲,其中在企业中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中国华云公司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根据国家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开发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开展,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建立标准化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华云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在气象部门内外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和相当社会影响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的机构框架以及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化,但公司以及所属的各部门实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这种自发形成的公司管理体系不仅残留着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思维,而且也存在一些不符合企业运作的规范做法。在企业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与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和长远发展规划是极不适应的。从中国华云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考虑,也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公司从高级管理层到每位职工各层次人员的质量管理素质,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所以建立公司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公司领导层和广大职工上下一致的自身需要。  (三)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  在中国加入WTO后,要求我们不仅是在贸易的运作行为上要与国际接轨,而且要在各方面都要遵循国际上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其中也包括在科学管理方面,要符合国际上规范化的标准。入世后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要迎接国际方面的挑战。这些年来,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和国外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并积极参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要熟悉WTO的各项规则和国际的惯例,同时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也要符合国际上的法规。按照国际的市场准入自由贸易的规则,各国的企业既都获得了参与共同发展的机遇,又要迎接公平竞争的挑战。也就是说入世后,我们即可以学习到外国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要面对国外著名品牌激烈的竞争。对中国华云公司来讲,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不能依靠部门保护和价格大战,我们是要靠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功、开发出高质量的先进科技产品和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二、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基本概念  国际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是当代质量管理成果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并立即开始准备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1987年发布了五项标准的ISO 9000标准系列,称为1987版;1994年ISO 9000标准进行了换版,将标准扩展为16个标准 ,提出了ISO 9000族标准的概念,称为1994版;2000年12月15日又正式发布了新版ISO 9000族标准,即2000版。目前国际上执行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标准、标准和技术报告。  1.核心标准共包括四个标准:  (1)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ISO 9011:2000《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标准:ISO 10012《测量控制系统》  3.技术报告:包括一些支持性和工具性标准,以及部分技术报告和文件指南  我国在应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方面,是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的。1987年3月ISO 9000标准系列正式发布后,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原国家标准局就做出部署,组成了“全国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及时跟踪,积极转换,等效采用。1993年起国家就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9000标准也开始在我国逐步普及和广泛应用。1994版ISO 9000族标准发布后,有关部门就及时等同转换为我国的国家标准。2000年新版ISO 9000族标准正式发布后,我国又及时等同采用为GB/T19000—2000标准。目前我国等同采用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国家标准代号有:  (1)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GB/T19004—2000 idt 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GB/T19011—2000 idt ISO 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国家标准代号中的idt 是英文identic的缩写,就是完全相同、相等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由国际标准全文翻译过来,等同采用。  目前,对于一个机构组织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要规范地遵循上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建立体系过程中主要是要按照国际标准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对应的国家标准为:GB/T 19001—2000 adt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组织要根据这一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建立起符合本组织特点的、切实能贯彻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我们一般称为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三、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过程  对于一个组织要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通过一套完整的程序。根据以往实施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四各步骤,即:前期准备,组织培训;编写文件,开始试运行;申请认证,迎接审核;接受监督,持续改进。现用中国华云公司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前期准备,组织培训  2001年,中国华云公司把建立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首先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了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项目组,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之后又选定了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机构,签定了“认证咨询合同书”,并安排其对公司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双方进行广泛深入地沟通。在此基础上,7月份项目组向公司提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项目的《立项报告》。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实施,计划安排在年底前完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8月份按照“咨询工作计划”。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派老师分别给公司领导和骨干以及全体员工讲课,进行质量管理意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另外,老师还为公司骨干讲授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文件》。  (二)编写文件,开始试运行  在消化和理解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出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确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开拓创新、行业领先、用户至上、精益求精”,同时订出了与“质量方针”4个方面相对应的8条“质量目标”。其次,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以及反映企业管理各个环节控制过程的《程序文件》和一些用于日常实际操作的《表格文件》。然后,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初步建立起较健全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2001年8月31日公司正式颁布《质量手册》,由总经理签发了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版的“发布令”。同时任命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签发公司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明确其职责,具体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与实施。  2001年9月1日公司开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三个月的试运行。首先公司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强调公司上下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公司领导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了质管部,并确定了各有关部门的质检员,培训了内审员,加强公司内部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审查。10月17日试运行期进行一半时,公司召开部门经理和内审员会议,检查一个半月以来公司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情况,并进一步补充修改《质量手册》等文件。11月份按照标准的要求,公司对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提交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11月底公司召开2001年度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会议总结了公司2001年质量管理的工作;分析了贯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情况;有关部门报告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情况、市场分析情况、质量控制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等;还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会后,提交了“2001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三)申请认证,迎接审核  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三个月体系的试运行,其中包括经过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反映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时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比较顺畅,能够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获得纠正。12月中旬公司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并送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定了公司认证受审核的产品范围是:“大气探测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集成和服务”。认证中心进行书面初审后,提交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初审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策划”和“审核通知书”。  12月26~27日由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审核组,对中国华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审核。公司事先做了迎接外审的计划安排。认证中心审核组除对公司领导层进行审查外,还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依据GB/T 19001-2000—ISO 9001:2000标准,对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证,并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审核组认为: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文件对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责权规定清楚;内审和管理评审作用明显;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前后呼应;对产品的质检工作实施了改进。同意推荐注册。2002年1月15日,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经审核正式颁发了中英文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四)接受监督,持续改进  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在组织取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的6个月左右时间,应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外部监督审核。以后的每次监督审核,距上次外审的时间都不应超过12个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每年不断的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外部的“监督审核”,更加确立了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不断改进的意识,其目的就是使体系得到持续改进。中国华云公司分别在2002年8月、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请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审核组,对公司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外部监督审核。审核组按照PDCA过程循环的思路,通过抽样审核,充分肯定了公司在贯彻ISO 9001质量标准,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取得的成绩。认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正在实现中,未发现重大投诉和质量安全事故。审核组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推荐,保持中国华云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资格。”另外,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规定,公司在取得认证资格后三年还要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复审。经与认证机构协商,将公司第三次监督审核与复审工作一并进行。在复审通过后,于2004年9月28日认证机构重新为公司颁发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四、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往公司在经营理念上,往往只是从更多地拿到项目、推销产品上下功夫,其中又主要是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技术的能力。在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公司上下都切实体会到,企业要发展必须在质量管理上下工夫,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占领市场份额,取得有保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是要建立在一切为顾客着想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按照顾客的需要开发技术产品;从顾客的意见中得到发展方向;与顾客交流中寻找新的机遇。通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树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自公司建立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为顾客服务的意识不断加强,从每年顾客满意度调查上看,都能保持在80%以上。更重要的是对顾客反映的意见和要求,都非常重视,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职工,也都积极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二)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整体素质 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持续性、经常性的活动,不仅要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坚决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而且要在坚持贯彻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日常开发经营活动中,坚持按质量手册规定的过程管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及其相应表格文件的要求,认真操作、填写、记录、追朔。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也将成为公司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树立企业表面的形象,使企业有一个好名声,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所以这几年年公司拿出了相当的精力,坚持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职工的自身素质,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公司的整体面貌上的改观,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公司的总资产从2001年底的5500多万元,增长到2004年底的15600多万元,增加了1.8倍,营业利润也增加了1.7倍。  (三)积极推广质量管理体系,坚决做到持续改进 中国华云公司是我们气象部门最早取得ISO 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华云公司本身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方向,它对推动全国气象部门科技产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开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年来,公司投入了很大力量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的确是使大家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在执行中有时感到有些烦琐,但是也的确觉得是很有必要,从中也受益匪浅。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也在积极组织推广,并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控制过程的程序操作,每次的内审、管理评审和外部监审,查找出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予以关闭,这也就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体系贯彻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的管理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持续改进作为长久任务来抓,特别是注意把住质量检验关,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完善。  可以说: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职工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提高了整体效益。

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 英文版

1, customer focus: organizations depend on their customers. Therefore,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understand current and future customer needs, meet customer and strive to exceed customer expectations.2, leadership: leaders establish unity of purpose and dire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y should create and maintain the staff can fully involved in achieving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of internal environment.3, full participation: personnel at all levels is to organize this, only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to make their abilities to be used for the organization"s benefit.Methods: 4, activities and related resources are managed as a process, can be more efficient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s.Method 5, management: identifying,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interrelated processes as system,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will help the organization achieve its goals.6: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s overall performance should be a permanent objective of the organization.7, 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effective decisions are based on data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based on.8,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suppliers are interdependent,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to create value for both parties.The eight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m the basis for the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看看GB/T19001标准吧

什么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认证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1认证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凡是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QMS质量管理体系软件

公司名是北京环太中科,产品叫做“QMSBuilder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系统”,具体内容有网址可以看:

质量管理体系通常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质量管理体系通常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QMS)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一般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相关的过程组成,可以理解为涵盖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一般以文件化的方式,成为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是什么意思

策划 实施 控制 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图,P指的是什么,D指的是什么 ,C指的是什么,A指的是什么?

P策划: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5程D实施:实施过程C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一处置: 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

请问ISO9000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哪些条款?

引言0.1总则0.2过程方法0.3与GB/T19004的关系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1范围1.1总则1.2应用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2.1总则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顾客沟通7.3设计和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5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有哪些

可以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场。招投标加分、政府补贴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怎么做

ISO9000质量体系,现在做的很烂,基本上交了钱,认证老师就会告诉你准备哪些材料,只要材料准备够了就肯定能拿证书,所以现在9000证书实际认可度不高。如果所在行业有专业认证,建议做认可度高专业认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有哪些?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内容有:IS0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术语IS0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19011:2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9000系列标准是第一套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它是各国质量管理与标准化专家在先进的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对科学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它既系统、全面、完善,又简洁、扼要。1994年7月1日正式公布。拓展资料ISO9000质量认证步骤根据许多公司的贯标经验,企业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推行ISO9000标 准需要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每一个员工都必须有责任感,企业应围绕ISO9(0)0标准展开教育培训活动。(2)编制公司的质量文件。质量文件包括公司的质量政策、质量责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以及标准工作程序等。(3)按标准程序的要求进行反复的检查审核。在推行ISO90~质量保证制度的过程中,为检查和促进公司整个质量体系工作真正按ISO9000的要求运作,要求进行不断的检查审核,包括内部质量审核、请顾问公司咨询审核。(4)取得正式认证。通过多次预审和最后的评审后企业才能领取到ISO9000质量认证书。(5)获证后的工作。获取ISO9000认证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企业应将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到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将之文件化。获证后,有关部门还会进行抽查,因此应将贯标活动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怎么做?

如果是第一次认证首先要看自己公司的人员能力,如果觉得不行,就老实去请咨询公司帮助。假设人员能力可以。那么1,确定组织和人员(贯标小组,一般2~3人)2,选派人员(不限于贯标小组)学习iso9000标准知识,内审知识等(包括内审员),到同类型(同行业)已经通过认证的公司参观取经。3,(贯标小组)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要求,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任命管理者代表,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联系认证公司,签订认证合同。5,宣传培训质量手册、程序文件,6,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运行3个月。7,按标准要求内审,(管代、内审员),并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8,约一个月后,按标准要求组织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主持)。评价体系、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9,联系认证公司落实现场审核时间。10,认证公司文件审查,到现场进行第一次审核,并确定第二次审核时间。11,按文件审查的意见修改文件,按现场指出的改进项进行改进(纠正)12,进行第二次现场审核,并开出不符合项。13,如没有严重不符项,按要求进行整改(纠正,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验证措施有效性)14,待审核组长验证改进材料。15,经过推荐取得认证证书。其中上述2~5,可以由咨询公司帮助,但是为了今后的运作,还是自己做比较好。

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容是:  (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ISO9000将全面满足顾客需要作为宗旨,并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只有牢牢把握这一宗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2)重视过程控制。ISO9000标准十分强调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它把对全过程控制的思想作为其基本思想,这一点从ISO9001里规定的18个组成质量体系的过程要素中可以看出。  (3)强调以预防为主。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所强调的"从事后检验到事先预防,以预防为主"在ISO9000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ISO9000际准的许多条款都是从预防角度来做的规定。例如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包括制定质量计划、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检测手段、确定和准备质量记录等。ISO9004中指出"质量体系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依靠事后检查。"还指出不仅应保证在良好的状态下各要素处于受控状态,还应有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恢复控制的应急措施。  (4)持续的质量改进。ISO9000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作为完善质量体系的动力。  ISO9000认证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延伸自旧有BS5750质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组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B /T 15980的区别?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目前实行的是2008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是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各环节规定的标准,所以通过ISO9001:2008,基本上已经是国际通用了。其中ISO9001属于ISO9000系列标准。所谓系列标准或标准族,是指这个标准里包含了很多条文,每个条文可以取个名字,比如ISO9002,ISO9003,ISO9004等等。具体来说:ISO9000系列包括了第一,ISO9000是一个总的概括、说明以及使用向导。第二,ISO9001指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检验等标准,老版的ISO9002、ISO9003、ISO9004等都归入到了新版的ISO9001里面了。第三,其它ISO标准。ISO14000 和ISO14001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个系列标准是针对于企业产品的环境保护上的规定,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质量要好,每个环节要符合ISO9000系列标准,而且产品要环保,要绿色,要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容是什么?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容是: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ISO9000将全面满足顾客需要作为宗旨,并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只有牢牢把握这一宗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2、重视过程控制。ISO9000标准十分强调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它把对全过程控制的思想作为其基本思想,这一点从ISO9001里规定的18个组成质量体系的过程要素中可以看出。3、持续的质量改进。ISO9000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作为完善质量体系的动力。/iknow-pic.cdn.bcebos.com/63d9f2d3572c11df003ef8256e2762d0f603c2c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3d9f2d3572c11df003ef8256e2762d0f603c2c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3d9f2d3572c11df003ef8256e2762d0f603c2cd"/>扩展资料:申请认证条件组织申请认证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2)按照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3)已经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在进行认证审核前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iso9000:2008体系里有22个标准和3个指导性文件,从87年到目前为止ISO9000体系一直都在增加标准,最新的标准是2008年版本,整体条文并未改变,细节有所加强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iso9000%E8%B4%A8%E9%87%8F%E7%AE%A1%E7%90%86%E4%BD%93%E7%B3%BB/1622247?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_百度百科">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_百度百科

什么是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属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工作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族标准中有用于指导各国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取外部认证的标准(ISO9001:2000),有用于指导企业自身强化质量管理的标准(ISO9004),有用于统一各国质量术语的标准(ISO8402),也有用于规范质量审核的标准(ISO10011)等等,所有这些标准构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标准系列,对质量管理界带来深远的意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发展与成长之根本,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类标准的统称。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是ISO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质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不同的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工业协会所做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不断进步都要依靠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被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日益提高。事实证明,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手段之一。  今天ISO9000系列管理标准已经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各行各业所接纳和认可,拥有一个由世界各国及社会广泛承认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巨大的市场优越性。未来几年内,当国内外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贸易壁垒被排除以后,它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建立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可使企业和组织体会到以下的一些益处:  1) 一个结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组织的运行产生更大的效益及更高的效率。  2)更好的培训和更高的生产力。  3)减少顾客拒收和申诉,导致节省大量的开支,最终享有一个更大的市场份额:  4)顾客对企业和企业的产品/ 服务有了更大的信任。  5)能够在要求在ISO9000认证的市场中畅通无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怎么做?

1、编写的人要受过相关培训;2、参照其他公司质量体系,知道要写哪些内容;3、把体系分类、分配相关人员编写对应的文件;4、评审、修改;5、发布。虽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但运行不够好,各部门找理由不执行文件的要求,以及当采取行动改善流程困难重重。这些情况在推动企业ISO体系建立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有效推动ISO9000质量体系建立的问题,就我的观点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先决要素。ISO9000要求贯穿于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任何过程,企业大多数的部门、活动层面都会涉及到,要建立系统、协调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推动过程与各部门的日常业务有暂时的冲突,引起各部门的抵触,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这时,最高管理层的表态就非常重要,最高管理层倾向与你的意愿使各部门必须配合ISO9000的工作,这样一来,工作的顺利程度会大大提高。因此,在ISO9000推动过程中,首先要善于与最高管理层的沟通,这些沟通包括使其彻底了解ISO9000,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使其了解建立ISO9000体系的工作内容、要求、工作量以及可能碰到的困难等。最高管理层如果决意要推行ISO9000,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会根据经营发展的策略及目前企业的境况,提出一些有利于ISO9000推动的决议并督促各部门配合,有时还可能给你一些授权。对你来说,好比有了尚方宝剑,事实上,在ISO9000标准中,已体现了最高管理层承诺及推动质量体系的思想,而且有更广泛的要求,如确定质量方针、组织、及确定资源等,这些都是建立和推动ISO质量体系建立的重要基础。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发动各部门参与,通常都说ISO9000是一项团队活动,即是这个意思,只有企业各部门参与,由过程的拥有者自己来制定控制程序、控制点、和控制参数,在这样基础上建立的体系才有可能是顺畅的、可操作的,才可以避免"不按流程,参数不适应"等的情况。经常的情况是:负责ISO9000的各部门或人员把ISO9000建立工作当作是本部门的工作,他们没有与各部门或过程进行良好的沟通,甚至不沟通,更谈不上大量细致的协调工作来确定部门之间的接触等,只是根据一些所谓的"范本"或咨询公司提供的一些条条框框,炮制出一套质量体系文件,便匆匆在企业里推行,这样的文件执行起来理所当然地会遭到冷遇。因此,对于专职负责体系建立的人员要端正这样一个观点:你的重要工作不是如何写出实用的质量体系文件,而是积极的宣传和组织协调工作,宣传是让企业各级人员真正了解ISO9000,它不是一僵化和固定的模式来限制和阻碍工作流程的进行,而是一个系统的灵活的结合企业特点的机制来保证质量要求和规范的履行,而这些要求和规范都是过程拥有者根据企业的特性决定的可实现的和可改进的要求和规范,更有助于工作流程顺畅进行,协调是组织各部门的人员来清晰界定部门、过程的接口,确定质量控制的接收准则,使各部门达成共识,确保流程的运转,也包括一些改善措施的实施,其各部门应履行的职责。最后一点: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包括一些奖惩措施的采用,建立ISO9000体系必然会触及一些陈规陋习,如果不坚持改进的要求,建立的体系必然逐渐变成空架子,要努力使部门员工的行为逐渐适应和习惯体系的运行,并非一躇而就,更不可半途而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效果,这是实践中的经验。

刚办下来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上认可标志是SCC,还看到很多是CANS,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就是SCC是指的加拿大标准委员会,而CNAS则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在哪国用就办哪国认可的。两者都是IAF(国际认可组织)的成员,所以不论带CNAS标志的证书还是SCC标志的证书理论上讲都是国际通行的。CNAS由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L)合并而成。CNAS通过评价、监督合格评定机构(如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的管理和活动,确认其是否有能力开展相应的合格评定活动(如认证、检测和校准、检查等)、确认其合格评定活动的权威性,发挥认可约束作用。扩展资料: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ANS)主要任务为1、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等,建立并运行合格评定机构国家认可体系,制定并发布认可工作的规则、准则、指南等规范性文件;2、对境内外提出申请的合格评定机构开展能力评价,作出认可决定,并对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进行认可监督管理;3、负责对认可委员会徽标和认可标识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4、组织开展与认可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对评审人员进行资格评定和聘用管理;5、为合格评定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的公开信息;6、参加与合格评定及认可相关的国际活动,与有关认可及相关机构和国际合作组织签署双边或多边认可合作协议;7、处理与认可有关的申诉和投诉工作;8、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9、开展与认可相关的其他活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质量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中卡帕是什么意思?

衡量指标Kappa:表示在评估相同样本时多名评估员所做名义或顺序评估的一致程度。 接收标准:Kappa < 0 – 一致性比偶然预期的还要弱Kappa < 0.7 –测量系统需要关注0.7 < Kappa < 0.9 –可接收,但是有一定风险Kappa > 0.9 – 好的测量系统计算方法:Kappa=(Pobserved –Pchance)/(1- Pchance) Pchance = (P Insp1 Good) (P Insp2 Good) + (P Insp1 Bad)(PInsp2 Bad) Pobserved指两个操作者判断合格和不合格一致的情况的概率P Insp1 Good指第一个操作者判断出的合格的概率P Insp1 Bad指第一个操作者判断出的不合格的概率

Q;、 QJ、E/S分别是什么意思?哪一个是质量管理体系。那一个是环境管理体系,那一个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Q代表QMS 全称: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体系 E代表EMS 全称: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rm,环境管理体系S代表OHSAS 全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