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教育心理学的几种理论

2023-08-20 14:07:54
共6条回复
左迁

1.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刺激——反应联结

基本规律:效果律 练习律 准备律

2.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俄国

没有食物,只有铃声产生的唾液是条件刺激

看到食物就产生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与分化(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3.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强化(+-) 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 消退 惩罚

4.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模式——信息流 控制结构 (期望 执行控制)

5. 1-4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6. 7-10属于认知学习理论

7. 苛勒——完形、顿悟说

德国 基本内容: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

8.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观——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过程包括 获得 转化 评价

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原则——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9. 奥苏泊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美国

学习方式分类: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分类: 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2. 奥苏泊尔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掌握事物 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个人学业的成就“三好学生”) 附属内驱力(获得教师、家长的赞扬)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

3. 学习动机的种类:

社会意义:低级动机(个人、利己主义)

高尚动机(利他主义)

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兴趣、爱好、求知欲)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个人前途,父母期望)

动力来源: 内部动机(个体需要引起)

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

4.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外部强化 自我强化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 马斯洛 五需要 (从低级到高级排列)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 认知 审美 创造 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阿特金森

力求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美国 维纳 三维度六因素

6因素: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3维度:稳定性 可控性 内在性

自我效能感理论: 美国 班杜拉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构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A. 直接强化:外部因素(惩罚 奖励)

B. 替代性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

C. 自我强化: 自我评价 自我监督

5. 学习动机的激发:

a.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惩罚

d.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美国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交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7.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学习,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8. 迁移的种类:

性质分类:正迁移(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相互干扰、阻碍作用)

内容分类: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不同概念层次之间的影响)

自下而上的迁移(归纳) 自上而下的迁移(演绎)

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 重组行迁移

迁移的内容不同:一般迁移(原理 方法 策略 态度)

具体迁移(石——磊)

9. 学习迁移的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经验类化说 关系转换说 学习定势说

10. 学习定势说:哈洛 定势是指先于一种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 心理准备状态

11. 现代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外界环境迁移理论

12.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1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最初遗忘的快,忘得多,以后逐渐缓慢,到了后来,几乎就不遗忘了。 负加速型

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 动机说 同化说

14.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15.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16. 技能的分类: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17.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 操作模仿 操作整合 操作熟练

18.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19.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20. 练习曲线: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候出现暂时的退步。

21. 知识的分类:安德森 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 程序性知识 (做什么,怎么做)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

知识学习的分类:

(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

(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下位学习 (类属)上位学习(归纳) 并列结合学习(没有类属和总括关系)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获得 知识保持 知识提取

2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23.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提纲 图形 表格)

24.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25.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6. 问题的三要素:给定的条件 要达到的目标 存在的阻碍或限制

27. 问题分类:有结构问题(目标明确,1*1=1)

无结构问题(目标含糊, 怎样创造天才儿童)

28. 问题解决:特点:目的性 认知性 系列性

29. 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30.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的特征 已有知识经验 定势和功能固着 动机和情绪 人格特征

31.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抛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画图表 路线图)

32. 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33. 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 灵活性(变通性) 独创性

34.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 智力 个性

35.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头脑风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问题解决的类型:常规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假设方式:算法式 启发式(依据经验和直觉)

36. 态度的过程:依从(从众 服从) 认同 内化

37. 格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

38.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9.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40. 布鲁姆: 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

41. 艾里斯: 情绪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我们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自己有信心 对学校生活有兴趣

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42. 皮亚杰 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

10岁之前:他律道德 10岁之后:自律道德

43. 格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力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45. 戴尔的经验锥形图: 直接经验逐渐减少,抽象程度逐渐增加

46. 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物理环境 (光线 温度 空气色彩 空间资源)

课堂社会环境(教师 学生 课堂情境)

47. 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发现学习

48.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指导教学

49. 转换 解释 推断 可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50.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 班级规模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51.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52. 课堂气氛 是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成员的人际关系

53. 课堂的三大要素: 学生 学习过程 学习情境 构成课堂结构

54. 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

55. 课堂纪律是 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 准则和控制

56. 信度是指 测验的可靠性,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57. 效度是指测验的准确性

58. 区分度是指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59. 难度是指 项目的难易程度 百分比

60. 有效测验的基本特征: 信度 效度 区分度 难度

61. 非测验行评价技术的种类:案卷分析 观察 情感评价

62. 教师的成长划分阶段: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

63. 提出“经验+发思=成长”的教师公式的心理学家是 波斯纳

64. 教师的反思经验: 反思日记 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 行动研究

65. 微格教学: 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成录像,课后在进行分析。

豆豆staR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包括: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3、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

  1.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

  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

  4.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1.是本能行为;

  2.是习得行为。与本能行为相比,习得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拓展资料: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
可可

教育心理学的几种理论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所以趋向成功的人更加倾向选择难度为50%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提高;避免失败的人更加倾向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降低。

4.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的考查方式是维度和因素的匹配,这里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的识记每一个因素所对应的维度,以便在考试的时候能够顺利地实现再认。

此外,在这六个因素中,如果学生长期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强,那么他容易产生骄傲、自负的心理。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差,那么他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育心理学上将后者称为习得性无助,其通常表现为: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等。考生需要着重注意一下,习得性无助经常以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既然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归因于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应该引导学生将其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大鱼炖火锅

四大学习理论历年来都是教师资格考试与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四大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在每一个理论流派中都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与主义观点,不仅是对有基础学员而言是学习的难点,同样对于没有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的学员而言,基本上是盲点。

  因此,如何区分四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学习学习理论的第一步,下面这幅图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四大学习理论

  以上呈现的是四大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备考的学员而言,要充分识记每一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尤其是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人物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参照上述的框架图更好理清楚;在区分了代表人物的基础上要识记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与所作出的贡献,这是历年考试中的高频方面,因此在学习的时候要抓住重点,针对考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夯实关于学习理论的知识的学习。

南yi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心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中文名

教育心理学

外文名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应用范围

教育心理学

快速

导航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研究任务

研究意义

产生渊源

历史发展

研究趋势

研究方法

本质特征

作用

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对于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① 以教育学的体系为依据,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法。②认为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结构,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确定它的理论体系,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③认为没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完全可以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于教育工作,探讨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原理,说明加速人的培养的途径。④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应当着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至于儿童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心理卫生、个性等,除非与教育和教学直接有关者外,不应归入教育心理学,而应当归入普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去。⑤认为教育心理学应着重研究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促进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提高质量,以最好的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综合上述意见,教育心理学虽与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主要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培养人的工作,要切实有效而又迅速地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还需要借助于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以深入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为明确某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所以,教育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或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现象,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交换过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机能系统的变化与控制的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及其个性形成等心理规律。

慧慧

教育心理学六大理论 布鲁纳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发现原理,这是构成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他的学习理论通常被称为发现学习论。除此之外,还有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相关推荐

在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普通心理学原理有哪些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下面,我想和各位老师一起讨论几种心理学原理:潘多拉效应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侍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为什么不能打开?而且还要‘绝对"?”潘多拉越想越感到奇怪。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被潘多拉打开后一下子全跑到了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 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与其他类型的逆反心理不同,它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机制。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这种禁止常常会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这就是禁果逆反。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案例:学生奇装异服。登门槛效应所谓“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又称为“层递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做了一个实验,用以验证“登门槛效应”。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户向家庭主妇被试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请她们支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研究的第二步,两周以后,由原来的两个大学生主试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竖一块不太美观的大告示牌,上写“谨慎驾驶”。结果表明,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55%以上)都同意竖告示牌,而没有签过名的同样情况的主妇,只有不足17% 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可能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要想实施得恰到好处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必须考虑这个小要求的合理性,使它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其次,每一要求间隔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给学生有“得寸进尺”的感觉;最后,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要求得以实行。罗森塔尔效应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这虽然是一则神话,但心理学家却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鉴定。然后,研究者给了这些学生的教师们一份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或增强学好的愿望、向上的志向、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教师要热爱每个与之打交道的学生,特别是差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巴奴姆效应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呢?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没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巴奴姆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怎么差,但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觉自己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2023-08-11 20:28:481

几种基本心理学理论

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英国的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有效的把进化的精神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该学派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显然,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基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Skinner)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于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作用(或正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一刺激加入增进了某一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所谓消极强化作用(或负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作用。可见,二者尽管方向不同,但作用的效果都是增进了反应的概率。强化作用影响并控制着操作性行为的反应强度,它对操作力量的作用是在动态变化中完成的。斯金纳最早发明了训练老鼠按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箱,被称为斯金纳箱。斯金纳这种育婴箱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斯金纳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由此可见,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概念,尽管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同时承认内部心理现象的存在,并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他仍以同样的维度去衡量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和错误的。3、论述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教育因素。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第三,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提出“两种心理机能”的观点并创立了“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有意记忆、逻辑记忆等)。他指出,人类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在整个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的,因此,人的心理和动物比较,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是结构的改变和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他还认为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社会—历史发展观点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强调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制约性,这对于摒弃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该理论提出的两种心理机能理论也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因如此,由于他过分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就使得他的理论中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和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023-08-11 20:28:58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2023-08-11 20:29:081

心理学的起源是什么?

心理学的起源是哲学,1876年才和哲学分的家,教科书上是把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目前主流是把心理学往自然科学方面推。
2023-08-11 20:29:198

心理学原理及方法怎么填

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怎么填,心理学里面有好多种的原理和方法,原理具体一点可以吗?
2023-08-11 20:29:5914

心理学相似原理举例

心理学是通过肢体语言来看出心里的想法吗
2023-08-11 20:30:284

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与其实践意义

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与其实践意义如下: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通过学习心理学,教师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学简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2023-08-11 20:30:471

行为心理学是什么?

关于行为心理学的定义 简单分析行为心理学 就是:是什么出卖了我们的性格?是什么暴露了我们的隐私?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言语是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的行为被什么东西左右著?被什么东西决定着?是个性.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从外在看来是指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从内在看来是独特而稳定态度、思想、认知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留心观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身体的反应往往出卖了我们的个性。同理,我们对一个人个性的了解,不仅可以掌握其当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遇见其未来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的基本范式是什么?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的是 *** 与反应的联结。基本范式:S-R,S-O-R 行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行为心理学是不规范说法,因为行为皆为心理表现。行为心理学,一种指以管理心理学为核心的行为科学,如马斯洛理论;另一种指身体姿势和动作隐含的心理信息研究,如摸鼻子涉及说谎可能。 应用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相对。故两者抚法用同一标准比较。 从行为看心理的心理学叫什么心理学? 你感兴趣的是行为分析和微反应吗? 如果是,看着不累轻松点的是美剧《lie to me》,教你通过面部及身体动作,识别他人是否说谎。不过你知道,为了收视率,电视剧总是有些夸张成分,在应用到生活中时要谨慎。 李孟潮的《精神分析小说集:抹杀的解析》也是通过行为推测性格等基本信息,挺好看的。这是专业人士写的,比较有说服力。 其他的还有《辩读凶手——一位犯罪心理学大师现场推理实录》,《顶级悬案——犯罪史上八宗惊世疑案新探》,《变态杀手——恶性犯罪深层心理探究》,《动机剖析——美国联邦调查局侦破大案秘诀》,《犯罪心理画像].(美)布伦特·E·特维.影印版>>,< >等。。 中国目前研究这个的我知道的是人民大学的姜振宇,你可以搜下他的书。 行为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什么不同 首先解释一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在1913年发表了一篇《在行为主义者见之的心理学》的文章,树立了行为主义的大旗。行为主义学派都遵循 *** ---反应模式,这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或称为研究范式。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这种看不见摸不著的东西(例如冯特),意识很难象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客观的观察和测量,所以华生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心理学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客观”的东西,那就是行为。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阀为主义学派摈弃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研究范式的缺陷,例如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最开始的就在行为主义的实验室做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但这个研究却揭示了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缺陷。(这些你可以看看心理学史) 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行为心理学这个名词,不过我望文生义加上我对心理学史的理解,它应该也是一种研究范式,侧重研究人的行为但却并不摒弃对主观意识的研究,它虽然算不上一个学派但至少算当今心理科学的一个研究取向。 请问基础心理学讲些什么的,行为心理学呢?求大神帮助 基础心理学又叫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丁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著,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高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名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在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方面,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彼此紧密结合的,特别是与实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成果,带有综合的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普通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以及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它们同样带有综合的性质,体现出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在心理学许多分支中,普通心理学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从更广阔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倾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也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涉及心理的自然方面,主要为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但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侧重,有些问题可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有些问题可侧重社会科学方面,无论对认识过程或对情感、人格等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如此。 当前,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认知心理学对普......>> 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经典的条件作用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 *** 通过与无条件 *** 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 *** 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 *** 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 *** 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1、强化:伴随条件 *** 的呈现给予无条件 *** 。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2、泛化:对一个条件 *** 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 *** 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 *** 的 *** 上。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 *** 予以强化,对类似 *** 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 *** 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 *** 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行为应该已经自行消退了。其二是,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行为的条件,促使行为消退。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表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训练的话,所需训练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训练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它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而是一种对已形成的条件反应的积极的抑制过程。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应来说,原来的条件 *** (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应的抑制。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 *** 建立联系,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抗条件作用就是沃尔普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作用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应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获得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 行为心理学的四个基本心理是什么? 5分 行为心理学的鼻祖是华生,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具体四个基本心理我还真不知道!具体是行为—— *** 相联系后来发展到S-O-R的模式。老兄你是不是看错了! 心理学上的行为是指什么 心理学上的行为指的是一切可以观察到的身体的状态的变化。甚至包括血管的舒张,心脏的跳动等。当然这是行为主义的定义,而在普通心理学中行为就和我们生活中形成的关于行为的概念一致。行为可以改善心理问题,但是需要系统的指导。回答比较简单。丁是希望你能继续关注一些心理学的著作。推荐你看《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如何进行分类?行为心理学是什么定位? 5分 你说的分类。。。我猜应该是分支吧。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行为和心理是一体的,不可割裂。行为心理学这个倒是木有,动物心理学可以有呀,另外,行为主义学派后来的发展,也可以说明不能略过心理来研究行为,所以才渐渐发展出了认知心理学。
2023-08-11 20:31:141

“洗脑”用了什么心理学的原理?

u200du200d通常洗脑者要实现目的,有如下几种主要的手段:1.只提供单一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把其他的信息源和通道屏蔽。当人们长期处于单种信息的环境下,就逐渐失去了批评性思考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信息。因为人天生就渴求信息,和需要食物和水一样,当面临要么接受单一信息要么不接受任何信息两种选择时,人只能选择前者。同伴等施加影响。2.洗脑者善于制造一种舆论环境,让环制造群体压力,尤其是让周边人、环境中所有的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由于人天生是群体性动物,所以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抗拒这种压力,只能选择融入这个集体,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3.让人处于高亢的情绪状态,让生理左右心理,让情感战胜理智。当人们处于一种过激的情绪状态时,是无法用理性思考的。洗脑者深知这一点,所以会制造一些活动让受洗人处于一种持续高亢的情绪中,比如唱歌、朗诵、喊口号等等。4.让人做出承诺。洗脑者还有一高招,利用人的自律的力量,就是通过诱骗和施压等各种手段让受洗人做出一些承诺,即承诺一定遵守某些思想和行为法则,那么受洗人就会陷入这一自我帮助搭建的牢笼中,如果今后质疑了这些思想和法则,就相当于违背了自己。5.仪式化。洗脑者会制造一些仪式,仪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思想具象化、有形化,让人们形成图腾崇拜,并且仪式的庄严感也给受洗者造成必须遵从的压力。6.通过身体力行来强化信仰。洗脑者会让受洗者对思想进行实践,这些实践对于内心的认同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即便有些人原本思想上不接受,但是如果长时间按照规定做某些事情,最后也会发生态度的转变。心理决定行为,同时行为决定心理。u200du200d
2023-08-11 20:31:222

心理学理论有哪些内容

心理学理论有:1、鸟笼逻辑;2、破窗效应;3、责任分散效应;4、帕金森定律;5、晕轮效应;6、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7、习得性无助实验;8、证人的记忆;9、罗森塔尔效应;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consensusbias);11、150定律(RuleOf150)等。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也称体系心理学。它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不但可以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它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和过程,追求普遍的"解释、科学的理论和预期的指导力量。它象理论物理学那样在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理论地位。
2023-08-11 20:32:031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原理

教育心理学名词的解释原理如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学科,涉及到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原理。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们思维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认知”,即人脑接受、处理、存储和使用信息的过程。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识、思考、语言、记忆、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二、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是研究人脑与心理活动之间联系的学科,它将生理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主要研究脑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如记忆、学习、认识等过程。其中,脑的结构和功能、脑的发育和障碍都是神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三、影响因素理论影响因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还包括个体内部的智力、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因素理论尤其强调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四、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在特定情境下产生期望结果的信念。它认为,个体在进行某项任务或行动时,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从而表现出更好的行为和表现。自我效能的高低,对个体的行为和内心状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和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和提高其自我效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育心理学重要性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供对人类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其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023-08-11 20:32:131

恐怖片的心理学原理?用精神分析解释

自己吓自己
2023-08-11 20:32:406

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一个例子,加上心理学原理才说明~

当遇到使自己感到无法接受的悲伤事件时,我们往往会说“不可能,这不是真的”.这是应对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否定”,佛洛依德提出的.还有好多,几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自己可以买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看一下,如果真的想了解的话
2023-08-11 20:33:072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原理

他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1951)一书被视为“一部富有开拓价值的重要著作”,“经济心理学的开山经典”。乔治·卡托纳提出在贫困时代,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富裕时代,人们对土地、别墅等不动产的投资,对股票、信托等方面的投资增加,这种自由酌量处理的储蓄和投资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占主体位置,原先作为收入函数的消费减少,把握经济行为的主要变量群发生了变化,取决于第一可能的条件,第二态度,第三促进条件。乔治·卡托纳认为,将这些经济学方面的变量、心理学方面的变量和市场条件综合起来,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是最可行的。这是卡托纳的研究特征。因此,国民收入和自由酌量处理的支出额这一经济变量,理所当然要占主要地位。所谓可能条件,指的就是这种变量群。如果在经济方面完全不可能,就不会成为问题。但是,经济行为并不是仅靠经济条件来决定的。卡托纳强烈主张,态度的心理变量变得更为重要了,这是乔治·卡托纳的经济心理学的要旨。比如真正想购买车的人,即使向人家借钱也会买车。只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即使手头拮据也会购买。需要指出的,若是欲望与其本人的经济能力相差甚远,那么不管其购买欲望多么强烈,这样的消费行为还是难以实现的。正是在经济变量和心理变量的相互作用中,才有可能使经济行为得以实现。
2023-08-11 20:33:171

被称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著有《心理学原理》的是谁

展开全部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威廉·詹姆斯。他在1890年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条
2023-08-11 20:33:316

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理论有哪些

1、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数学地思维。”反思自己,有时还自认为是一个走在教学改革前列的教师,讨厌那些整天让学生机械做题的行为。但自己的课堂教学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无非是多渗透一些解题的小技巧而已。若干年之后,当学生已忘记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学生会用数学地眼光来看待周围世界,能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周围事物吗?我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一些什么?学生思维方面会深深地烙上我的课堂印记吗?2、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人们遇到一个数学问题,首先要产生解决它的数学思想。但只有数学思想还不行,还需将数学思想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数学方法,在思想和方法的运作下产生出数学概念。数学概念与方法是外显的,数学思想是内隐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反思、修正等活动,领悟并内化为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教就会的,而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怎样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虽然是内隐的,不是教会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其一:有序性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不能与知识、技能同步掌握,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如化归思想方法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渗透:小数乘法是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小数除法是转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的,分数除法是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的。它需要在不同的年级,采用多次孕育,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逐步体会、理解和掌握的。其二:过程性策略。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与知识教学中,重在悟,悟就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逼近思想本质的过程。如极限思想。在学习推导圆面积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这个面积推导的过程,他才能亲自悟出极限的思想。其三:变式策略。就是通过具有适当变化性的问题情境,把那些在解题思想上具有相关或相似的内容,用变式的形式串起来,在变中求不变。从变式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体会它对于解题活动的指导意义。
2023-08-11 20:33:511

心理学理论有哪些内容

心理学的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动力学、认知、人本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行为、潜意识、思维、个体发展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过程的影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2023-08-11 20:34:001

原理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原理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如下1.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3.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为个体知识,储存与个体外为人类知识,其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4.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可直接陈述的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对定义、事实、原理的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按一定的程序理解操作从而获得结果的知识。5.强化:是指行为反应概率得以加强的过程:6.有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7.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8.问题解决--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导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选择算子、运用算子,改变问题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思维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成就动机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9.概括化迁移说:贾德(C.H.Judd)提倡概括化说,他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类化。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
2023-08-11 20:34:301

简述心理学各重要理论及意义

问一下是什么意义啊什么区别咱们一起做操作了自己看一下具体不方面研究
2023-08-11 20:35:104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对家庭教育方法有何借鉴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家庭教育方法有这样的借鉴作用首先教育孩子 不可以打骂孩子要采用说教的正确的教育方法这就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其次是家庭中孩子对某件事物或者某个人的恐惧心理以及对喜爱有些事情和或人心理也遵循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原理
2023-08-11 20:35:422

心理测验的原理

去学心理学吧
2023-08-11 20:35:525

学习指因为经验而使有机体的反应方式产生改变

学习指因为经验而使有机体的反应方式产生改变,这句话是心理学考研第五章的内容。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 ,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在近代心理学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通心理学的领域: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2023-08-11 20:36:091

心理学分类包括哪些?

心理学包括了,人际交往,事业提升等等一些。
2023-08-11 20:36:385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主要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2023-08-11 20:37:283

心理学的分类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9231569.html 呵呵 这个问题 你该百度 这个连接有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8-11 20:37:4011

心理测量的原理

百度搜心理测验
2023-08-11 20:38:303

谈谈如何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教学

您可以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正确积极的归因。
2023-08-11 20:39:003

我想了解一下心理学

买本心理学书看看。
2023-08-11 20:39:112

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机能主义心理学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代表:杜威。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他的心理学被称为~.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4.格式塔心理学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魏太默,考夫卡,苛勒。形容内容: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对人格、动机等研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6.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理论上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7.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所谓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采取口语报告法,大声想。
2023-08-11 20:39:201

什么叫做心理理论??

什么叫做心理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 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简单来说的话,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 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 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的; 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心理学主要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2023-08-11 20:39:314

催眠大师的电影里所用到的心理学常识和原理

有哇,我有你想要的电影,就在看我简戒,,,,里,都是免费的催眠大师
2023-08-11 20:39:412

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学心里学用处很大,现在社会人都很累,心里压力特别大,需要心里开导。做生意与客服打交道,就可以看透对方心里所想的,与人交往大部分也都需要心里学等等!
2023-08-11 20:40:014

什么是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学什么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基础心理学目前大致分为两个小方向,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8-11 20:40:172

外语教学心理学教学原理教学原理都有哪些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部分。宏观研究包括外语学习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微观研究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掌握外语语音、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外语学习理论国外的外语学习理论主要有三种:听说习惯形成论、认知符号学习论和自觉实践学习论。听说习惯形成论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语言习惯的获得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主张学习外语要通过持久的模仿、大量的口头机械训练,让学生学会不自觉地运用所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学好外语的关键学外语结构,把所学外语变成新的语言习惯。认知符号学习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J.B.卡鲁尔。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知识整体,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对该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结构有正确的理解,那么他运用该语言的技巧就会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得到自动化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心理学根据是J.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P.奥萨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见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和N.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乔姆斯基曾对听说习惯形成论提出全面挑战。他认为语言习得决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机械训练。人类之所以能够学会语言是因为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因而学习外语决不是刺激-反应的动物型的学习,而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在有限的规则中生成和理解无限的句子,是通过大脑的逻辑推理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人类型的学习。以上两种外语学习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见表)。 外语教学心理学自觉实践学习论为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家Β.Β.别利亚耶夫首创。他认为外语学习有多种途径:从直觉到直觉、从直觉到自觉、从自觉到直觉,而比较合理的途径应该是在理解语言材料(自觉)基础上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达到自动化(直觉)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思想。讲解语言规则对实际掌握外语只能起促进和加速作用,只有言语实践活动才能保证言语熟练和交际能力的形成。学习外语要学会用外语进行思维。为了培养外语思维能力,要限制翻译的运用。教学顺序要从听说到读写。70年代苏联出现由Α.Н.列昂节夫倡导的言语活动理论,使自觉实践学习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言语活动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与人的其他活动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动机、有意识的活动。言语活动的动机在于解决一定的交际课题。也就是说,外语学习的目的在于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从而具有在各种真实的交际情景中交流思想的能力,最终掌握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本领。因此交际性原则是自觉实践学习论的一条基本原则。自觉实践学习论不同于听说习惯形成论,它不是把外语学习看成为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的行为,而是看成为能动的、有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主张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即自觉实践),反对盲目实践;它也不同于认知符号学习论,因为它不仅重视智力和语言规则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更重视言语实践活动对掌握外语交际本领、养成外语思维能力的决定性作用。
2023-08-11 20:40:391

心理学主要学什么

分析心里吧,还有观察人的说话,还有一些细节吧,主要学分享心里
2023-08-11 20:41:292

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机能主义心理学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代表:杜威。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他的心理学被称为~.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4.格式塔心理学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魏太默,考夫卡,苛勒。形容内容: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对人格、动机等研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6.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理论上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7.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所谓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采取口语报告法,大声想。
2023-08-11 20:41:442

什么是心理学?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十万火急!!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在近代心理学史上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心理学的历史表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充分占有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成果,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①感觉与知觉;②学习与记忆;③思维与言语;④情感与意志,⑤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常成人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在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方面,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彼此紧密结合的,特别是与实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成果,带有综合的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普通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以及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它们同样带有综合的性质,体现出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在心理学许多分支中,普通心理学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从更广阔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井能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倾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也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涉及心理的自然方面,主要为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但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侧重,有些问题可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有些问题可侧重社会科学方面,无论对认识过程或对情感、人格等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如此。当前,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认知心理学对普通心理学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具体研究成果已被普通心理学吸收,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理论观点已逐渐渗透到心理学基本原理中来。认知心理学倡导信息加工观点,将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强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及其机制。它重视策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富有智慧的特点。它还力图将各种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并进而将认识过程与情感、人格等统一起来,这些都推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研究。其次,关于人的社会行为和意识状态等领域的研究在普通心理学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长期以来,普通心理学以各种认识过程的研究为主,关于情感、动机、人格以及意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这种以认识过程为主体的趋势在当前普通心理学中仍然存在。但是,关于人格和意识问题的具体研究,包括情感、动机、需要、性格以及觉“醒、睡眠和自我调节等,都有较大的进展,扩大了研究领域。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各国的社会状况有关,也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对普通心理学的渗透有关。参考资料:http://www.wenhuabbs.com/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3&ID=64627
2023-08-11 20:41:552

心理学的分类有几种

心理学分19类: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历史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性心理、感觉与知觉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性别心理学。 扩展资料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之间的生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板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方面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历史心理学: 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背景。   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精神分析: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性心理:性心理涉及性有关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性的认识、性的情绪体验、对性行为的控制等。
2023-08-11 20:42:052

心理学的分类

一、心理学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现在的大学开设的心理学专业,几乎都是应用心理学。)二、应用心理学又包括很多种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2、心理统计学,SPSS是从事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心理统计的必修课3、普通心理学又可以向外拓展成: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希望能够帮到你,如仍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2023-08-11 20:42:212

如何用心理学控制一个人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传销组织中最常用的洗脑术。提到传销,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有组织性、网罗性,内部非常严密的一个组织。从现实中的例子,以及新闻中了解到的讯息,我们可以知道,一旦被骗入这个组织中,你的自由将被完全禁锢,不能随便行动,并且要严格服从组织者和头目的安排。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这仅仅是表象而已,真正可怕的不是身体被禁锢,而是思想被禁锢,进而你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将完全被他们同化和控制。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的话,你的一切的反抗都没有了意义,最终成为他们的傀儡和盈利工具。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一个原本极度排斥和抗争的人突然间变得顺从,甚至成为组织中的骨干。答案只有两个字:洗脑。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洗脑广义的洗脑指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把一些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虚假、错误的知识和思维灌输给别人,慢慢让别人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和认知,转而去认同和随从现有的世界观和价值。所以,洗脑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被洗脑者对新的、错误的认知方式变得坚定不移。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的发育,不同的认知区域和脑神经元的链接都是依靠外部环境刺激而发生的。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而洗脑术正好利用了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质,不断的通过外部坏境和人群的刺激,让你无形中放弃了固有的思维和判断,进而接受他们的错误思想。心理学家总结出传销组织最常用的四种洗脑术,看看洗脑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并把人带向万丈深渊的。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洗脑术一:创造情境,使人神经兴奋,失去原有的判断能力众所周知,人体的动机系统是由情绪和情感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动机系统,是因为它能够促使人们去做一些事情,这个是呈因果关系的,也可以视作内因。而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会把大脑产生的这种讯息变得精确化。具体来说,如果当时的情绪是兴奋的,这种兴奋会传输给身体,进而带动大脑和心理也进入兴奋乃至亢奋状态。如果人的身体和心理一直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话,自控力相对会减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传销组织中的小头目会有大喊大叫、喊口号的行为,这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无形中改变人的思维。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洗脑术二:把人的信息接收渠道单一化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在接收到一定信息后,往往会发生自身态度的变化。在组织中,因为接触的人和事物是有限的,所以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用特定的方法提供给个人某一种信息,让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当然在被禁锢的环境中,再加上被灌输的单一的、有目的性的讯息,这些人的态度变化慢慢就被控制。久而久之,信息接收渠道单一就成为一种习惯,再次被别人操控就很简单了。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洗脑术三:将错误认知信仰化所谓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等的尊重和深深的相信。传统意义上认为,信仰是有个人体验的,也是有一定的感情在里面的。但是当信仰建立的不正确,或者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可想而知。传销头目就是利用这种建立信仰的方式,让人们一窝蜂的去追求他们所提倡的,从而更进一步的把人的思想紧紧的握在手中。心理学家:通过这四大洗脑术,控制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洗脑术四:制造社交群体的一致化氛围,孤立异己人除了生理性,还有社会性。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性会越来越强,所以如果失去了社交群体,人就会有一种孤独感。同理而言,在一个组织中,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相同,只要有一个人不同,就会受到其他人孤立。而为了改变这种劣势的现状,这个被孤立的人只能选择妥协,进而顺从和认可,以求得合群。以上这就是传销组织常用的四大洗脑术,巧妙利用了人类心理特征,不得不说真是“高明”。
2023-08-11 20:42:352

怎样学好心理学和教育学

怎样学好心理学和教育学 我的方法是: 1、先看一遍书,泛读。 2、看第二遍的时候就把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出来。然后理解著去记忆。(精读) 3、第三遍看书的时候就在找有没有漏掉的知识点, 4、做每章的习题 5、做模拟试卷 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方法来学习。 怎样学好中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见中学教育学的提纲 绪论 教育学的研究物件: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术界较为一直的看法是: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反应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具有典型代表的首推《论语》和《学记》。 继《大教学论》之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推动着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以及课堂中心。 第一章 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社会政治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人员的权利和机会、教育途径有着制约作用。) 教育与经济(社会经济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人员、教育方法、手段和形式有着制约作用。)功能: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人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互补性、阶段性。 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调空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念、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主素质奠定基础。 第五章 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相应的各项规定。 壬演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第六章 中学教师和学生 中学教师界定为: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著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中学生的概述: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属性;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师生关系的本质: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 师生关系的特点: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 第七章 中学课程(—) 课程作为文字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未实现教学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程序的总和,它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第八章 中学课程(二) 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德育、体育、美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九章 中学教学(一) 教学的含义: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的价值: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文化成果必须传递给新生一代才能得以继承发展创新);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教学能加快学生的认识,发展雪糁个的能力和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中学教学的任务:使学生系统的掌握适合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络。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效果测评。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教育目的、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实践依据。 第十章 中学教学(二) 教学设计的含义: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用系统方法对蚕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分析和整体规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和程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中学教育设计的程式:目标分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十一章 中学教学(三) 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技术包括:汇入技术、语言技术、板书技术、演示技术、讲解技术、提问技术、强化技术、结束技术、教学组织技术、教态变化技术。(看懂每一种教学技术,知道其含义和内容) 二、如何学好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形成了基本的、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体系。在应用上与社会各实践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络,从而形成许多分支学科,体现了独立的在科学体系上的分类。但是现代的心理学是不完善和带有主观的成分,真正客观科学的人类心理学将在东方诞生,因为心理学主要应用于社会而只有东方人口稠密的国家才更具有代表性。中国在学习应用西方心理学结合本土社会学更有发展人类心理学的可能性。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方法。普通心理学既包括过去研究中已经定论的、为科学实践所证实并为科学家所公认的理论和规律,也包括虽不一定为大家所公认,但却有重大影响的学派的理论和学说,还包括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因此,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它已形成的理论体系上,不断地充实著新的内容。特别由于心理学尚属一门年轻的科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内,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视觉、听觉、触控觉、运动觉、嗅味觉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慧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从人体生理和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关于心理的生理基础和机制研究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心理学在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揭示各种心理现象在脑的解剖部位及脑功能上发生的规律。生理心理学还包括神经心理学、心理生物学、动物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发展中的个体,无论处于发展的哪一阶段之中,他们的心理发展既包括心理的各个过程及各个特征,又分别有着主要的发展方面和主要的矛盾。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每一阶段主要矛盾得到解决,即将向下一阶段过渡。发展心理学就要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各个阶段各方面的矛盾与变化。发展心理学可分为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发展中的人进行教育、教养的理论根据。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涉及掌握各科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研究智慧的发展与智力测查方法,影响教学过程的心理因素、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以及家庭、学校、团体、社会意识形态等对学生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可包括德育心理、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智力缺陷与补偿、智力测量与教师心理等分支。 劳动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需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研究操作程式、操作条件与操作者的心理特点适应等问题。劳动心理学可包括工程心理学与工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主要研究在生产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条件下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问题。工业心理学研究生产者选拔和操作合理化等问题。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在各种艺术领域有不同的研究物件。对于绘画艺术,着重研究光感觉、视色学、视知觉的规律,如光觉与色觉的感受性,视知觉的参照、透视规律。对于音乐艺术,着重研究发音和听觉特性,如发声机制及发声规律,听觉的音高、音强、音色、节奏感和旋律感。对于舞台艺术体现的是完整的人物角色,需研究个性的全面特征、情绪体验和表现、人格结构和行为;探讨各类角色的典型特征并在舞台上再现的规律。艺术心理学还要研究艺术家独特的心理素质,如形象思维能力、情绪情感体验特征等。人的艺术特长属于特殊才能,不是人人所具备的。因此,对艺术工作者的心理特长、个性差异的鉴别及测量方法的制订,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如何学好心理学和教育学? 心理学关键是分析其主要的理论和原理,争取理解,然后背下来;教育学多看些例项,多读读书 怎样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呢? 你好,我是心理学的学生,只能解答你心理学的问题。不知道你只是爱好者还是想深入学习,不过初学时最好是多看看入门书籍,好好了解下心理学,因为现在很多人对心理学误解挺大的 入门书籍推荐:《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如果你已经读过心理学书籍,想要学好,除了读书做笔记之外,也要做习题,自己学习设计实验,因为实验对于心理学很重要。教育心理学的话,主要分清楚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知识的分类,各个动机、迁移理论等等,自己要多归纳。 推荐给你psybook心理学网,这是我最近发现的很不错的心理学网站,我也从上面学习到很多。书籍、视讯、学习资料网站上都有,而且更新还挺快。希望我提供的答案能帮到你~~~ 怎样学好心理学,怎样学? 去买一本心理学导论看,很厚的红色封面的一本书。 就是这本书::hiphotos.baidu./zhangruiqi/pic/item/01d40af3f84ed8c70b46e00f.jpg 怎样学好心理学 多思考,多看心理学类的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提高自己心智成熟度。再看那些讲理论的。 大脑,本身就是思维的物质基础,现在要用脑的功能——思维,来探究脑的结构和意义,这一过程显然是极其艰钜的,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中会出现极其复杂的景象和感受,不是心地善良纯正的人,绝难做到不发生精神疾病,。 如果自己心智都不成熟。生活。人生。理解的不够深刻。连自己都看不清楚。怎么去看穿别人。看再多的心理理论。技法的书。也等于没看。不过是个孩子拿把很重的大刀。挥舞不动。只能把自己压死。 《奥修中文全集TXT版》奥修 你还信 *** 吗?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害得这莫惨,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变成了废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谓正统的教育了,奥修哲学上的修为,足以使他与同一时代,甚至他以前的任何时代的哲人平等对话。奥修向来喜欢说佛陀、说基督,在所有宗教派系中,这两个人所代表的思想无疑是最为宽巨集而又仁慈。 ----------------------- 《追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 维克多·弗兰克 我们犯过错,还要继续犯错,这也是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的不是告别错误的昨天,而是坦然的接受昨天的错误,这样我们才不会害怕将要产生的错误,我们才不会被困在错误假想的恐惧中,我们才能动用我们的能力去作出当下的选择,去真面惨淡的人生。 ----------------------- 《克里希那穆提全集TXT版》克里希那穆提 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他一直指陈" 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这个广大的空间,或许是他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对这么多人产生了如许冲击的关键所在。 佛学家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禅"师。 ----------------------- 邓晓芒:《人论三题》(即出)序言+.doc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邓晓芒 邓晓芒教授切入的角度比较特别,从心理学入手。对中国人的人格和造成这种人格的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基本上没啥正面评价,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 ------------------------------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 《裸猿》(The Naked Ape) 这本书豪不留情的扯下了人类神圣的面具,它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人类就是没毛的猿——是动物,这种论断,对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简直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这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成名作。? 本书认为:人类的大多数独特行为都是因为生活所需而演化出来的,为要应付狩猎收集者 (参看先天与后天)生活的挑战。本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讨论,在全世界销售超过一千万本。 ----------------------------------- 《西藏生死书》 《死亡日记---人类生命的震感》 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活着,也许应该花点时间,去学会正视死亡。 那些相信他们有充分时间的人,临终的那一刻才准备死亡。 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准备,有什么事比这个现象更令人寒心呢? ------------------------------------------------ 《普通心理学》 教材出版于1988年,是国内近10年内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在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重印11次,发行总量为6.7万册。国家教委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学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电大、函大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员的参考读物。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电大、函大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员的参考读物。由于这本教材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因而也能作为心理学各个专业和相关专业招收研究生之用。 ----------------------------------------------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习题详解 配套辅导书。全书基本遵循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5篇14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 《感觉的分析》 在一八九五/一八九六年冬天,马赫开设了一门“探究的心理学和逻辑”的课程,力图把探究的心理学尽可能地还原为对科学而言朴素的概念。 后来,马赫自由地处理了所选的那些材料,使认识论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形成全书的主干。可以说,该书是作为一位摆脱了任何体系的朴素观察者的马赫四十年教学和实验研究的智力结晶。 《认识与谬误》 一九零五年初版于莱比锡,在不到一年内即售罄。次年,接着出了第二版,它与第一版没有实质性的不同,马赫没有机会作根本的修订。在马赫一九一六年去世后,该书还出版了三个版本 ---------------------------------------- 《心理学与生活》 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Discovering psychology》(探索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电视教程,由WGBH Boston制作的,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播出的介绍心理学的电视节目。这是一个为大学、高中课堂及成年学习者介绍心理学的视讯教学系列,共26个半小时。 --------------------------------- 《普通心理学》实验指导(共17个) .doc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__叶浩.doc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完整笔记(董蘶整理).doc 北大西方心理学史笔记.doc 人格心理学.黄希庭.(2002).pdf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doc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pdf 《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成长的漫漫.pdf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pdf 《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pdf 《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作者[日.exe 临床直觉诊断学.pdf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心理咨询的操作过程与技能.pdf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_理论、实务与案例.pdf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郭念峰2002.pdf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上下册合一).pdf 存在心理治疗第二部-自由.pdf 普通心理学背诵指南.pdf [伦理学导论][1].(美)弗兰克·梯利.扫描版.pdf [美]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pdf [伦理学导论][1].(美)弗兰克·梯利.扫描版.pdf 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图心理测验].张同延&张函诗.影印版.pdf 我说一下自己的经验。 首先,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课上老师们讲到的很多知识和例项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对你理解心理学帮助很大的。(不知道你是自学还是科班学。。。) 其次,要系统了解心理学,就要了解各个流派的主要成果;了解他们主要领军人物的生平,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感触和体会,这也有助于了解这个学派的心理学理论。 再次,心理学是一个实践学科,要自己在生活中应用了,才能发现她的价值和深度,用你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寻找事件原因,解开别人的心结和烦闷,等等。 最后要说的是,心理学是中间学科,也是需要人生的阅历作为辅助的。所以多了解其他行业专业的知识,对心理学是有助益的;多经历一些事情,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我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好心理学主要还是上课好好听,因为老师说的很多东西都是课本上没有的,而且要理解这个理论为什么这么说,个人认为,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还得实践到平时生活中,当遇到一个状况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我认为,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一、对人的心理-行为机制有浓厚的兴趣; 二、有很强的内省能力与正确而深刻地捕捉与分析人们心理-行为机制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且能灵活应用各种心理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科学的研究过程。 其它的条件都能由这几个条件得到。
2023-08-11 20:42:451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工智能,IQ,性格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心理学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心理学之父是谁心理学之父是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1879年12月,冯特在大学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起初学校并不太支持这个实验室的运行,但是冯特的课越来越受欢迎,1882年实验室从开始一个单间搬到了有11个房间的新地址,1897年实验室甚至有了一座独立的楼。1881年,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这是第一个专业的实验心理学的杂志。内省法那个时候内省法还没有从心理学脱离出来,以“自省法”为主。他认为内省法不能真实的表达人们的内心,或者说不能完全表达内心的感受,有意隐藏或者大脑的筛选。为了弥补内省法的不足,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他做的都是简单的肌肉和神经反应的实验,在冯特的理论里,心理学是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冯特的理论观点他认为语言、概念和一些认知只有通过观察和自省才能进行研究。187年经过3年,他终于写出了第一本真正心理学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从此名声大震,这是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879年,他建立了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无数致力于心理学的青年来投奔他,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铁钦纳,心理测量学创始人詹姆斯.卡特尔以及发展心理学早期代表人物霍尔等34名学生后来都成了心理学上大师级人物。虽然人名很难记,你只要知道,从他这里衍生了许多心理学支派,“桃李满天下”的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他把实验内省法限制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心理学现象,对于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情感等都有很大局限,弟子铁钦纳也和他分道扬镳了,有点像弗洛伊德和弟子们了。他还认为心理学是纯粹的科学,只能用来研究,反对把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显然是荒谬的。冯特一直高产,20岁到88岁,68年未停止写作,每天都要写或者修改2000余字。
2023-08-11 20:42:541

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x0dx0a(1)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唯理论的著名代表笛卡儿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而另方面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因而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经验论则主要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派别的斗争之上.x0dx0a(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x0dx0a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1879年,冯特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能做到.冯特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主要是受当时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和物理学影响.冯特及其弟子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并由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但该学派不久就遭到反对.由于反对者的主张不同,这种反对逐渐演进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先后形成了一些心理学的经典流派.
2023-08-11 20:44:001

心理理论的概念起源

心理理论的概念介绍有哪些呢?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 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概念起源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和Woodruff(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理论”的来源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什么叫做心理理论?? 【含义】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 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编辑本段【起源】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 和 Woodruff (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编辑本段【为什么称之为“理论”】 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2、理论具有逻辑特征(因果联系) 3、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解释他人的行为 4、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过程 5、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研究的具体模式】 1、“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2、“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或者叫“虚无信念” 编辑本段【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1、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 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 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 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愿望心理学到信念心理学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 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 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 信念心理学:表征有所不同 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错误信念。 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 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 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 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心理的起源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ψυχ)和“研究”(λγο)所组成。柏拉图提出过二元并存的理念,有人认为亚里斯多德《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经由长久的演变,慢慢的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科。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在探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知识来源等四大议题。其早期的理论有一元论、二元论、环境决定论、精神决定论等。近代的哲学心理学则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在中世纪的 *** 医学与心理学中,已经开始进行临床的精神科治疗和实验研究。 心理的起源? 心理是生物神经活动的产物,心理起源的研究主要从比较心理学(研究各生物物种神经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两方面进行.动物神经系统的产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在前科学阶段属于哲学范畴,科学心理学的涎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所为标志,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 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怔的产生,是神经基础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来研究此命题. 心理学的起源是什么?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 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 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 什么叫做心理理论?? 【含义】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编辑本段【起源】 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Premark 和 Woodruff (1978)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 编辑本段【为什么称之为“理论”】 1、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2、理论具有逻辑特征(因果联系) 3、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解释他人的行为 4、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过程 5、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研究的具体模式】 1、“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2、“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或者叫“虚无信念” 编辑本段【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1、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 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 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 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愿望心理学到信念心理学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 信念心理学:表征有所不同 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错误信念。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 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 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 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 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 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 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确研究方向。 3,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扩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 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 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 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追问。
2023-08-11 20:44:151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在看书阅读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的产生会让人们继续去探索。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们心理的学科。下面分享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学习形成某种行为上的变化。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教学强调行为塑造和矫正。代表人物   (1)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①频因律:行为练习得越多,行为习惯形成越快。   ②近因律:越近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2)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   ①准备律:学习者对某刺激与准备状态有关。   ②联系律:联结的牢固程度与联练习数有关。   ③效果律:联结的增强或者削弱与反应后得到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奖赏会增强联结,惩罚则削弱。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①正强化: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   ②负强化: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   ③程序教学法:小步调、强化学习、及时反馈教学观教师是教学控制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局限性忽视了人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把所有的思维活动都看作“刺激-反应”的联结。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学习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指导思想: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主动思考,探索新知。   特征:   ①强调学习过程   ②强调直觉思维   ③强调内在动机   ④强调信息获取   (2)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学习者主动将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实质联系条件:   ①主观: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而非死记硬背   ②客观:学习的内容具有潜在意义,能够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产生实质联系。教学观教师是教学组织者,学生是主动获取知识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对周遭事物认知结构的过程。   思想渊源   (1)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注重通过直接经验培养学生。   (2)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向下一个发展区进步。(3)皮亚杰同化顺应理论知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化:新知识融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是同化。   顺应:新知识改变了原有的认知结构是顺应。教学观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主动建构者,探索者,学习者。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学习的实质是促进学习者个人发展与成长,学习是人为了自我实现自主发起的活动。   代表人物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罗杰斯的自幼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师是学习的服务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1)观察法   ①含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②优点:适用范围较广;简便易行;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生态效度高。   ③缺点:不能揭示因果关系;结果难以重复和验证;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容易出现观察者效应和观察者偏差。   观察者效应是指因为观察者的存在,观察对象的行为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观察结果的真实性。观察者偏差是指观察结果受到观察者个人特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实验法   ①含义: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些因素以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考察这些因素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如考察照明情况对按键反应的影响。   ②优点:可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结果可以重复和验证;实验结果数量化指标明确;自然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   ③缺点:容易产生实验者效应和被试的要求特征;实验室实验带有人为性质,外部效度不高;自然实验对条件控制不够严格,无法保证内部效度。   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中,主试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被试的反应迎合主试的期望,如罗森塔尔效应。要求特征是指在实验中,被试根据自己对实验目的的假想,做出符合实验目的的行为,如霍桑效应。    (3)测验法   ①含义: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如测量智力。   ②优点:简便易行;测验编制严谨,可靠性高;数量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分析;有常模可以参照。   ③缺点:不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施测者要求较高;不适合文化水平较低者;是对心理活动的间接测量,只反映结果,无法反映心理活动过程。    (4)调查法   ①含义:以提问的方式,让调查者就某一问题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如调查中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感。   ②优点:不受时空条件限制,运用较为容易;可以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③缺点:不能揭示因果关系;耗时耗力;受研究者的主观影响较大。    (5)个案法   ①含义: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心理与行为现象的原因,如对超常儿童的研究。   ②优点:能够解释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原因;有助于研究者提出某种理论或假设。   ③缺点:实验结果仅适用于个别情况,缺少普遍性。    (6)相关法   相关法并非研究方法,而是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不记。   ①含义: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联系程度的方法。   ②优点:可以发现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现象进行预测;可以为实验法提供基础。   ③缺点:无法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研究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动产品分析法。   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    2、问卷法。   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3、测验法。   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2023-08-11 20:44:251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学会心理学能够更好的认识人的内心,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下,任何个人和集体想要取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控人生的大局,以下分享控制人心的心理学。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1 洗脑 广义的洗脑指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把一些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虚假、错误的知识和思维灌输给别人,慢慢让别人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和认知,转而去认同和随从现有的世界观和价值。 所以,洗脑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被洗脑者对新的、错误的认知方式变得坚定不移。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的发育,不同的认知区域和脑神经元的链接都是依靠外部环境刺激而发生的。 而洗脑术正好利用了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质,不断的通过外部坏境和人群的刺激,让你无形中放弃了固有的思维和判断,进而接受他们的错误思想。心理学家总结出传销组织最常用的四种洗脑术,看看洗脑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并把人带向万丈深渊的。 洗脑术一:创造情境,使人神经兴奋,失去原有的判断能力 众所周知,人体的动机系统是由情绪和情感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动机系统,是因为它能够促使人们去做一些事情,这个是呈因果关系的,也可以视作内因。而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会把大脑产生的这种讯息变得精确化。 具体来说,如果当时的情绪是兴奋的,这种兴奋会传输给身体,进而带动大脑和心理也进入兴奋乃至亢奋状态。如果人的身体和心理一直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话,自控力相对会减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传销组织中的小头目会有大喊大叫、喊口号的行为,这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无形中改变人的思维。 洗脑术二:把人的信息接收渠道单一化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在接收到一定信息后,往往会发生自身态度的变化。在组织中,因为接触的人和事物是有限的,所以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用特定的方法提供给个人某一种信息,让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 当然在被禁锢的环境中,再加上被灌输的单一的、有目的性的讯息,这些人的态度变化慢慢就被控制。久而久之,信息接收渠道单一就成为一种习惯,再次被别人操控就很简单了。 洗脑术三:将错误认知信仰化 所谓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等的尊重和深深的相信。传统意义上认为,信仰是有个人体验的,也是有一定的感情在里面的。但是当信仰建立的不正确,或者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可想而知。 传销头目就是利用这种建立信仰的方式,让人们一窝蜂的去追求他们所提倡的,从而更进一步的把人的思想紧紧的握在手中。 洗脑术四:制造社交群体的一致化氛围,孤立异己 人除了生理性,还有社会性。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性会越来越强,所以如果失去了社交群体,人就会有一种孤独感。同理而言,在一个组织中,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相同,只要有一个人不同,就会受到其他人孤立。 而为了改变这种劣势的现状,这个被孤立的人只能选择妥协,进而顺从和认可,以求得合群。以上这就是传销组织常用的四大洗脑术,巧妙利用了人类心理特征,不得不说真是“高明”。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2 自我鼓励法: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劳动的行为是人成为人的`形式不可缺少的其中条件,人进行的任何行为都影响着人似的动物向人的形式进步。任何没有经过教化的人都只是人似的动物,这种动物具有和人在身体上一样的两足直立行走的类似独立性,这种动物似的独立性形成于成长的教育环境。 高级动物是对具备了一定的形式行为能力表现的形容,人是存在物的形式上的称谓。生命世界生命意识的存在就为一切自然存在注定了意义,故生命世界并不会由于有人才有意义,人与所有生命世界中的成员一样,具有同等的存在地位,并不比其它一切存在的生命体高级。 人心的定义: 存在物的形式称谓是为人。人是文化的动物。 自然演化了人的身体,自然却产生不了人成其为人的形式,人失去了人本身的作用外只能是人似的动物自然存在。高级动物不一定是人,人也不是高级的动物,人的本身只是对存在形式的一种表达定义,这种定义表达是从存在的物的形式出发的。一切生命的动物。 自然演化而成的体格都不能成为高低级的判断的标准,意识的思想的具备也不能成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生命的环境中,一切自然留存演化而来的都是美的传递不是高低的选择。人也不能依据直立行走的身体而显得比低级的更高级,比生命世界其它的生命物来得更特殊。 控制人心的心理学3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掌握了一种心理操控术,善于洞察人性 首先,灌迷魂汤要讲究个理直气壮。即脸皮一定要厚,灌的时候不能心虚。某公司里有个女秘书,给别人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她说:“每次等车,看到那些男女搂搂抱抱,羞死人了。”这就是典型的脸皮薄,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呀! 现在社会上有着极为丰富的人口数量,各种层次的都有,灌迷魂汤的难度也不一样,但总体说来,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受过什么充分的教育,没有经历过什么场合,所以一灌迷魂汤,马上“晕倒”,难度并不大。 记得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长得奇丑,学习奇差,一个大眼睛下挂着两个小眼儿,扁扁的鼻子,乌七八糟的头发。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周旋于与那些看起来精明能干的俊男靓女中间,从没吃过亏。 现在想起来,他真是有一大法宝,他有本事看到——个大丑女,只要有必要,开口就说:“你长得好漂亮啁!”说得人家赶紧低下头,手捂着嘴吃吃笑,生怕别人看到满脸的麻子和嘴里的豁牙! 年纪轻轻就这么有作为,真让人钦佩!两句迷魂汤一灌,立刻生效,工作干起来顺顺利利,人际关系越来越好,拿起钱来自然又容易又心安理得。 这些厚黑道理作为闯荡社会的你可能都熟谙于胸,但你也可能要问了,你说的这些人都不管事,全没抵抗力,这种迷魂汤不费劲就能灌下去,碰上了那种有一定地位、有一定身份的人,那么,灌迷魂汤不就不灵了吗?其实并不是。 的确,有的人对迷魂汤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那是因为他们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迷魂汤的攻击力不强就很难打动他。这种时候你要牢记两点:一是绝不可对迷魂汤之效用产生怀疑。 我们说,迷魂汤是古往今来的、永不过时的操控人心的利器,因为它不像电脑,五六年前的AT机、286都没人用了,迷魂汤的效用永远不变。其二,要记住,对付不同的人要择其痒处而搔之。 你是做生意的,我就是说您真是个大老板样,雄壮威武、气度不凡,不要去管他是否满脸痣疮。对一个做学问的,则就夸他的学术方面的成就比某某人高多了。 比如,一个研究生请老师吃饭,谈起了该老师最拿手的研究项目,大夸一番不见起色,遂迅速转向,改夸其为人如何受人尊敬,在学生中的评价如何之高。一下说到了该老师心坎儿上,该老师马上转过脸来,俨然有知己之感,对其更加的器重和赏识。 需要指出的是,迷魂汤是不能乱灌的,如果对方平时就对此道造谐颇深,各种技巧、手段莫不了如指掌,那么,你对着他(她)大灌迷汤,则很有可能惹其厌恶,起到反效果。
2023-08-11 20:44:341

教育心理学中的符号、概念、命题这三种学习的区别与联系?

哎 我 也没怎么搞清楚 答不清楚
2023-08-11 20:44:456

2012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教育学部分1、 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2、 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3、 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心理学部分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2、 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3、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你可以找一下《教育学与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看一下。。再决定(如果能帮到你,就请选为最佳答案吧。)
2023-08-11 20:45:312

心理学是什么

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包括四部分内容,从对大众认识的勘误到心理学大师的解读,试图向读者阐释作为一个整体的;第二篇把个体的人作为阐述对象,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学家们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也包括了四部分内容;第三篇则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学家们对作为社会的人的心理的理解与解释,也包括四部分内容;第四篇是对现代心理学的展望,从心理学研究的新内容、新取向两方面阐释了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本书是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4年全国优秀输出版图书奖。该书试图从人人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引出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并将心理学原理与自己的内心经验互相印证,把握心理学的精髓。并以简洁的粗线条,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流派,以及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使读者建立起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4年全国优秀输出版图书奖。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善莫大焉、功莫大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严重缺乏人文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一人生缺憾的机会。……我知道把专业知识和精神用浅显有趣的方式和文字表达出来是极其困难,也是最能考察作者真实的知识与能力的:从各种细节来看,本套丛书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编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永续的过程。做成一个像法国《这是什么》丛书的品牌。   ——河北:王紫薇 高二学生   ——昆明:陈太微 本科       以本套丛书的思路、文风,得益者众、何愁书无销路。文无知音!   ——江苏:胡之云 大学毕业 银行职员   我是个罪犯,我唯一的建议就是,你们能把“人文社会科学”带进小学吗?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明白“人文社会科学”最好是“伦理学”、“社会学”、 “法学”。如果我从小读到这些书该多好!   ——湖南:曹泽崎 服刑人员   作为人文科学殿堂的北大,值此新世纪之初出版此丛书,乃我之大幸,希望北大以其博大的胸怀让更多追求你的人们从你那里获得更多知识吧!   ——山西:申永军 大专 学生   这套丛书很有价值,能让我粗略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比较全面,而且作者都是国内有名的学者,希望继续出版更多的这类丛书。   ——浙江:邱芳烈 硕士 学生
2023-08-11 20:45:41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以下是我整理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欢迎阅读。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行为应该已经自行消退了。其二是,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行为的条件,促使行为消退。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表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训练的话,所需训练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训练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它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而是一种对已形成的条件反应的积极的抑制过程。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应来说,原来的条件刺激(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应的抑制。   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抗条件作用就是沃尔普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基础。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应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获得的。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这自然是一种学习,   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   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消极强化物,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当一只不断受到电击(消极强化物)的老鼠偶然碰到一个杠杆时,电击停止,老鼠以后在遇到类似情景时会增加压杠杆的反应。这两种强化的原理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强化物的性质,如何判断强化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时候,强化物是积极还是消极很容易分辨,例如那些与有机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事物如食物、电击,但我们很难说被人爱总是一种积极强化物,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爱可能是一件令人相当痛苦的事。所以在治疗中,针对一个对象选定一件合适的强化物是一项需要非常小心、仔细,有时要有点想象力的工作。   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和强化一样,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当一个攻击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性惩罚则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就是利用了负性惩罚原理。   3、消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换言之,如果通过积极强化使一种反应的出现率增加了,那么完全停止强化将导致这种反应的频率下降。要使反应完全消退,需要进行多次消退训练。如果反应在消退期间不时受到偶然强化,则不仅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使该反应更加牢固。因为这种情况已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程序了。   4、强化程序:由于消退现象的存在,要使一个行为保持下去,就必须不断进行强化。但如果每次反应后均须予以强化,不仅实际上难以做到,而且这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强化办法。强化程序揭示了不同的强化安排的后效,它为强化方式提供了依据。   斯金纳研究了四种强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程序、变动比率程序、固定时距程序和变动时距程序。   ①固定比率程序:预先确定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当足额次数的行为出现后即给予一次强化,这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程序。例如每当鸽子啄十次后给一个食物球。计件工资制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   ②变动比率程序:依照一个概率(譬如0.1)给予强化,但强化的次数间隔呈随机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平均每10次反应受到一次强化,但强化并不是在10次反应后一定出现。这种强化的典型例子是赌博。赌徒们即使一直在输钱,却被“下一次没准会赢”的念头驱使着不愿离开赌桌。研究表明,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   ③固定时距强化:不管被试做出多少次反应,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例如不管动物作了多少次按压杠杆的反应,均在一分钟后出现一次食物。按月发工资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这种强化的一个后果是被试在一次强化后反应频率急剧下降,直到下一次强化快出现时反应又迅速上升。   ④变时距强化:与变动比率强化类似,是按照一个有平均时距,但每次时距随机变化的程序进行强化。   一般说来,按反应比率强化的`行为出现频率高于按时距强化的行为;而变动比率变时距的强化效果又优于定时距定比率的强化效果。但如果是训练一个新的反应的形成,则连续的强化效率最高。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在条件反应形成期采用连续强化,在维持期采用断续强化,尤其是变比率变时距强化。 在利用操作原理制定行为矫正方案时,常会结合使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强化程序。例如,在消除一个不适应行为(采用消退或惩罚)的同时强化一个新的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化)。在塑造一个新行为时采用连续强化,随后改用断续强化以维持这一行为。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矫正方案。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家争论说,人类更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示范、观察、模仿的途径进行的。的确,没有哪位成年人去为一位少年设计一套学骑自行车的强化训练程序,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先观察别人如何骑车,由别人告知一些要领,然后自己进行模仿练习而学会骑车的。按社会学习理论的说法,构成人的模仿对象的范围极其多样,不仅有别人的行为,而且像书籍、电影、电视、图画、情境总之,一切信息载体都可能成为呈示被观察、被模仿行为的来源。这就难怪他们要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了。   班杜拉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过程,指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首先是注意过程,其实应该叫知觉过程或者观察过程,即集中注意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这是后面过程的基础。其次是保持过程,是指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第三是运动再现过程,即通过自己的动作组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第四是动机确立过程,这是使一项模仿实际实行与否的制约因素,这一过程会影响前面三种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当然也有无意模仿的情况,但这种模仿往往是零散的、随机的,且往往对个体不具有明显的意义)。   观察学习不一定非要达到动作再现程度,虽然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只有模仿者实际再现出被模仿的行为,才能确认发生了模仿。但观察学习也可仅有注意过程和记忆过程就已经习得了一个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并不排斥条件作用理论,它在解释观察学习的条件时,仍然承认强化的作用。但观察学习理论不把强化看作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有强化会促进模仿学习,没有强化,学习也能发生。如果把一项模仿活动与直接的奖励或惩罚联系起来,无疑会促进或抑制该模仿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模仿行为并不伴随直接的奖励或惩罚,模仿或去模仿照样发生。对于这种情况,还可以用“替代强化”概念来解释。例如,看了电视上的攻击行为的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同样的攻击行为,虽然没有奖励这个儿童的模仿。这是因为电视上的攻击行为受到了某种奖励,这使儿童受到了“替代强化”。如果电视上的攻击行为受到惩罚,孩子可能不表现出模仿行为。这可以说是儿童受到了“替代惩罚”,从而抑制了模仿行为。但这种情况并不说明儿童没有习得该攻击行为,实际上儿童已经把这种攻击行为样式储存在记忆中了。   在行为疗法的技术体系中,有一些治疗技术是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出来的,例如示范疗法、行为排演等。榜样学习原理还更普遍地应用于咨询过程中,或者被其他专门技术所结合和吸收。咨询者在适当的实际及时给与正确反应的指导或示范,都可以看作榜样学习原理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理论上的先行者:   迪卡儿:动物仅是占有空间的机械,它的动作只是机械作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在身体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识的灵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时代精神:   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 ;
2023-08-11 20:4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