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翻译》

2023-08-29 12:47:34
TAG: 翻译
共1条回复
FinCloud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又有一种声音好像老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有人说这是鹳鹤的。

相关推荐

石钟山记中的古人不余欺也是什么意思?

出处: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意思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原文节选: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白话译文: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钟山记
2023-08-27 07:42:221

《石钟山记》中与《水经注》对应的原文

石钟山西枕彭蠡,连峰叠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下临深潭,微风鼓波,水石相击,响若洪钟,因受其名。”
2023-08-27 07:42:582

石钟山记主旨是什么

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2023-08-27 07:43:522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这篇《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石钟山记》教案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三)背诵指导: 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三、研读第三段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二)解疑 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 (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 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第一 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郦道元) 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 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2023-08-27 07:44:051

苏轼的《石钟》《赤壁》用幻处

苏轼对石钟、赤壁两处景境的描写,皆采用夜游的形式,一舟一壁,毛骨悚然。加之前者使“寺僧小童”引出,后者用“梦一道士”扣回,一僧一道,如梦如幻。真"奇诡险怪之文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侧批: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 其一《石钟山记》用幻处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其二、《后赤壁赋》)用幻处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解释: 髯苏 1.亦作"髥苏"。 2.宋苏轼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前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十七日。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倾注,引申为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ī 师)酒:斟酒。   [39]横槊(shuò 硕):横执长矛。   [40]侣鱼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匏(páo 咆)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43]寄:寓托。   [44]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6]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   [48]骤:屡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55]适:享用。   [56]更酌:再次饮酒。   [5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8]狼籍:通“藉”,凌乱。   [59]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60]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后赤壁赋》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向四周看看,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的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石钟山记》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本段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ō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2023-08-27 07:44:351

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2023-08-27 07:44:462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翻译》

又有(发出)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的动物),有的人说这(动物)是鹳鹤
2023-08-27 07:45:022

王安石写山的文言文

1. 山的古文怎么写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u2022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以上都是描写山的著名诗句~你可以从中借鉴…… 2. 描写王安石生平的文言文 描写王安石生平的文言文很多,正史中可参考元朝脱脱编著的《宋史》,其中《列传第八十六》便是《王安石传》,篇幅较长,不宜附文。 在王安石过世之后,作为一代名臣、文宗,为其写碑文、墓志、传记的文人乃至名家历代都络绎不绝,可惜多是短简片语,且多有散佚。相对完整的作品,就文言文而言,到清末时还有梁启超写过《王安石传》。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诗词,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 3. 别人为王安石写的文言文 原文: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 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 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 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沈括《梦溪笔谈》) 译文:王安石患哮喘病,药中要用紫团山的人参,无法找到。当时薛向从河东回来,正好有这种人参, 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王安石不接受。有人动王安石说:“先生的病,没有这种药不能治。有病值得忧 虑,药不必推辞。”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有用过紫团山的人参,也活到了今天。”终于没有接受。 他的脸色青黑,门人很担忧,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是污垢,不是病。”医生进献澡豆让王安石洗 脸,王安石说:“天生我一副黑脸,澡豆对我能怎么样!” 4. 有关王安石的文言文的名字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 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八功德水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跋黄鲁直画 江南黄鹌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白沟行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 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 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 吾何为而喜。 恶者自恶, 吾何为而怒。去自去耳, 吾何阙而追。 来自来耳, 吾何妨而拒。吾岂厌喧而求静, 吾岂好丹而非素。 汝谓松死吾无依邪, 吾方舍阴而坐露。 白鸥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白日不照物 白日不照物,浮云在寥廓。 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 行观蔡河上,负土私力弱。 隋堤散万家,乱若春蚕箔。 仍闻决数道,且用宽城郭。 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白云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 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白云然师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白紵山 白紵众山顶,江湖所萦带。 浮云卷晴明,可见九州外。 肩舆上寒空,置酒故人会。 峰峦张锦绣,草木吹竽籁。 登临信地险,俯仰知天大。 留欢薄日晚,起视飞鸟背。 残年苦局束,往事嗟摧坏。 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鲍公水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 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 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 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载化旧颜。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陂麦 陂麦连云惨淡黄,绿阴门巷不多凉。 更无一片桃花在,借问春归有底忙。 悲哉孔子没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北窗 病与衰期每强扶,鸡壅桔梗亦时须。 空花根蒂难寻摘,梦境烟尘费扫除。 耆域药囊真妄有,轩辕经匮或元无。 北窗枕上春风暖,漫读毗耶数卷书。 北客置酒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槁与鲜。 殷勤勤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獾脯豕腊如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一杯相属非偶然。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 刳木为舟数丈余,卧看风月映芙蕖。 清香一阵浑无暑,时有惊榔跃出鱼。 北山道人栽松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 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北山洊亭 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洊亭。 自从春草长,遥见只青青。 北山暮归示道人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北山三。 5. 王安石有关的登山古诗及其赏析,翻译 王安石有关登山的古诗是《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全诗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这首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6. 写王安石任太守的古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有辑本《临川先生歌曲》。 梁启超:①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②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颜习斋:①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②且公之施为,亦彰彰有效矣。用薛向、张商英等治国用,用王韶、熊本等治兵,西灭吐蕃,南平洞蛮,夺夏人五十二砦,高丽来朝,宋几振矣。蔡上翔: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蔡东藩:上有急功近名之主,斯下有矫情立异之臣。如神宗之于王安石是已。神宗第欲为唐太宗,而安石进之以尧、舜,神宗目安石为诸葛、魏徵,而安石竟以皋、夔、稷、契自况。试思急功近名之主,其有不为所惑乎?当时除吴奎、张方平、苏洵外,如李师中者,尝谓其必乱天下。 新法非必不可行,安石非必不能行新法,误在未审国情,独执己见,但知理财之末迹,而未知理财之本原耳。当安石知鄞时,略行新法,邑人称便,即哓哓然曰:“我宰天下有余。”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执政非长吏之任也。天下方交相诟病,而安石愈觉自是,黜陟予夺,任所欲为。至若登州妇人一案,较诸斗鹑少年,尤关风化,同僚谓不宜减罪,而彼必欲减免之,盖无非一矫情立异之见耳。夫朝廷举措,关系天下安危,而顾可以矫情立异行之乎?我姑勿论安石之法,已先当诛安石之心。 7. 关于写山的文言文 1、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3、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023-08-27 07:45:091

苏轼在石钟山记最后‘叹’什么?‘笑’什么用原文回答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23-08-27 07:45:172

石钟山记中心论点

苏轼《石钟山记》,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议论的中心。 多方设意: ①从苏轼不迷信前人的论断,敢于质疑的角度,提出“学贵多疑”的论点; ②从苏轼于“莫夜月明”之时,“乘小舟,至绝壁下”进行实地观察的角度,提出“凡事必须调查研究”的论点; ③从苏轼强调“耳闻目见”、不可“臆断”的角度,提出“臆断是认识事理的大敌”的论点;
2023-08-27 07:45:251

入唐求法巡礼记文言文

1. 游华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玉华山记》宋.张缗 由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者,玉华也。 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燃,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野火之西曰凤皇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 今其尺垣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其西曰珊瑚谷,盖尝有别殿在焉。 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中有石岩崭然有成,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 其西且南有崖曰驻銮,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既至其处,若视瓮。侧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 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 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方嚣然不欲归,而余与六人者,或有官守,或以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 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独有力,而危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夫以有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人,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形于歌诗。 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 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又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斯可为之叹息也。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留为恨哉。 然荒崖穷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未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六人者:余兄子坚、弟山径,与太原石继和公美,河东郎几康伯,温陵陈说君豫,西河冀上之冠卿也。壬申,荧阳张缗记。 译文 由宜君县向西南走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这就是玉华山。山的南面叫野火谷,那里有常年燃烧的山石,远远望上去(山上)如同有炊烟,但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 野火谷的西面叫凤凰谷,就是唐朝建造宫殿的旧地。现在连一小段墙一片瓦也没有保存下来,经过那儿看,只见都是野田荒草,长满了荆棘。 凤凰谷的西面叫珊瑚谷,大概曾经有正殿以外的宫殿在那儿。珊瑚谷的北面叫兰芝谷。 兰芝谷的中间有块高而险峻的天然岩石,下面有人工开凿的石室,可容纳数十人,有瀑布从高处垂落,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雨;有十八棵松树环绕在岩石的周围,松树都生长在石头上,差不多有十八丈高,端正得像立着的笔。它的西南方向有石崖叫驻銮,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双壁高耸直立,如同削石而成,到了那个地方一看,就像看到瓮一样。 旁边有泉水飞泻而下,有的像悬挂的瀑布,有的像喷洒的珍珠,它的名字叫水帘。稍微向北,有崖与泉,也像这样只是规模稍小点。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日,我和六个人一同来游玩,就一起坐在松树遮蔽下的石上,听泉声并品饮泉水。不久,游览前代的宫殿而流连忘返,向田间老人询问旧事。 兴致很浓闹嚷嚷的不想回去,但我与这六人,有的居官守职 ,有的因为有事牵制,那情势不能久留,就住了一夜离开了。但是,大家互相瞅着都有不满足的神色。 我对他们说:欣赏山林泉石的乐趣,奇特壮美的景观,经常在那些荒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一定被云游的和尚、求仙的术士以及隐士一类人占据并享有。但是隐士知道这些地方优美并喜欢它们,而他们的能力不足以经营这些地方,只有佛教和道教的学说、教义足以打动人心,所以他们的信徒经常独来独往并且有勇力,因而这些耸立的亭子、宽广的大厦(的建造),登高览胜的快乐(的享受),没有不被他们抢先的。 凭借唐朝的强盛,耗尽天下的财富,在此修造宫殿,随后就废弃湮没了,而杜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经过那儿尚且有悲伤之感,以致用诗歌表现出来。唯独寺里的和尚这类人,交替相传而不停息,直到现在还留存下来,(这样看来)即使拥有整个天下力量的帝王,也有不如这些和尚的地方么?凭借唐太宗的贤能,使国家达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境况,(他的事迹)应该时间过得越长而流传得越久;现在向老人询问太宗的政绩与往事,却没有听到什么赞扬的话。 而玄奘只是一个和尚罢了,但是讲述玄奘故事的人甚至用荒诞怪异的话,来夸大他的事。难道喜欢放诞偏邪是人之常情,而容易忘记中正之道吗?又难道事物的盛衰兴废也各有它的时运,而这段岁月只是佛教的兴盛时代么?这真值得为此叹息啊。 像唐太宗这样贤能,拥有天下的能力,尚且不能长期拥有这些,那么我们这些人可以看一眼就满足了,又何必因为不能长久地留在这儿而遗憾呢?但是荒凉幽深险峻的崖谷,废弃倒塌萧条的宫殿遗址,虽然过了很多年,没有一两人来这里游玩,而我与六人同时而来,也可称得上是盛事了。 2. 尹公亭记译文 君子对于自己,只需要自己确有心得就行了,并不是对社会上怎样评价自己还有所乞求。然而孔子说“君子痛恨到死时却名声还不显扬”,是因为要让世人同自己的行为一个样。人们对于君子,只需要内心敬服就行了,并不是对在社会上怎样再去推崇他还有所打算,然而仍有人在旌表君子的住处,用君子的名字作乡的名字,想让君子的美名、风范、气节、功业显现在世人的视听面前,永无止境,这是因为想让世人同自己的敬仰一个样。在本人能有办法使自己确有心得,在社会能有办法让世人和自己的敬仰一个样,这正是用来构成古代圣明帝王的行事准则,而与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同的地方。(第一自然段) 随地作为一个州,距离京城很远,那地方偏僻,几乎与外界隔绝。在庆历年间,起居舍人兼直龙图阁河南人尹洙公,因为受到掌权的小人的排挤,被贬官到这个州来,居住在州城东面五里处的开佛寺中的金灯院。尹公具有高洁的品行和身后的学问,在辨析论争方面很擅长,一时间与尹公交游的人,都是世上的名流,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赶不上尹公。在这段时间,尹公的名声震动天下,而他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所以他在随州居住,每天把考论图书、通明古今作为唯一要做的事情,而根本觉不出自己的官职已被贬黜了。他曾经在住处北面的小山丘上,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用来休息和游玩,过了一年多才离开。他离开之后,随州人不忍心让亭子废弃毁坏,就经常修缮它,随之给它取名叫做“尹公之亭”。随州从事谢景平镌刻石碑记述这件事。到了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人李禹卿公到这个州做太守,开始就着原有的基址,把低矮处增高,把狭窄处加宽,砍伐树木换掉旧亭,制造屋瓦铺上去,新亭修好后,既宽敞又高爽,环绕着随州的大小山峰都扑入坐在亭子里的人们的眼帘。又把旧亭撑立在北面,在这里随州人都能够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又能获取游览观赏的美好享受。这年冬天,李公把亭子的绘图送到京师,嘱托我写篇记来记述这件事。(第二自然段) 大致来说,尹公的品行在事业上显现出来,言论在著述中表现出来,本来已经显赫动人了,而李公在修亭子一事上又扩大尹公的影响,(待续) 3. 求燕喜亭记的译文 原文: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 翳 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⑤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译文: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僧人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有一天,他带着这两人走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而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他令人砍去杂乱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开挖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到较远的地方站着观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从此以后,弘中与这两位僧人,清晨就去那里游赏,入夜却忘了回家,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亭屋来躲避风雨和寒暑。亭屋建成后,我请求他们让我给这里的景物命名。那山丘起名叫“俟德之丘”,意思是它先前一直被淹没而如今才显露出来,有耐心等待的涵养。那岩石形成的山谷起名叫“谦受之谷”,石谷中的瀑流起名叫“振鹭之瀑”;谷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瀑名是说它的外观。那土壤形成的山谷起名叫“黄金之谷”,土谷中的瀑流取名叫“秩秩之瀑”;谷名是说明它的外观,瀑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那山洞起名叫“寒居之洞”,用于说明它合于时尚。那池塘起名叫“君子之池”,意思是池子容量大比喻主人有涵养,聚集了各种美德;池水漫出象征主人能够排除各种恶行。那泉水的源头起名叫“天泽之泉”,意思是说明泉水源出高尚,而下流施惠于人。把上述各种景物命名的涵义综合起来,就给这座亭屋起名叫“燕喜之亭”,这是取《诗经》里所说的“鲁侯燕喜”的句子来颂祝它的主人。于是乎连州百姓中的年长者,听说此事结伴前来这里观赏,他们说:“我们这个州的山水名扬天下,但是没有一处能够与燕喜亭相媲美。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大概是上天创造出来的佳境而大地把它保藏起来,为了要送给这位应得到他的人吧? 弘中自从由吏部员外郎贬官来到连州,路途所经过的地方依次是:从蓝田进入商洛,涉过湍急的浙水,到达汉水,登上岘首山,从这里能望见方城,然后出荆门山,下长江,穿过洞庭湖,溯湘水而上,走到衡山脚下,再由郴州跨过骑田岭。所到之处有猿猴为家的大山,有鱼龙居住的江湖,赏尽了深水远山的的种种瑰丽奇怪的景致,照说他对于山水已经是听腻了看厌了。如今他喜爱山水之意却仍然没有满足。《论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的品德,同他的爱好,真可以说是协调一致了。他因自己的智慧而获得了燕喜亭这处佳境,因自己的仁德而得以在此居住,我由此而知道他被朝廷起用而离开连州进居尊贵之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于是写下这篇题记刻在石碑上。 4. 《宋史 朱倬传》译文 当时正因为刘豫为忧虑。不久,每次上书就早起露告诉,今天早上离开上殿:“我祖父尉崇安天、刘琪的选用。张浚推荐倬,不久授任浙西提举,不是报复任气之地、陈俊卿朱悼:“君主任命耳目、响应三策,倬重赏招募士兵抓获。高宗喜出望外。既然回答,看着他。建寇阿魏多数千,任命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宣谕使明我再向朝廷推荐。陛辞,如果上帝鉴临,使人们了解内外信任均,倬战阵。”上严肃地安慰,两人单独逃窜、王淮?”倬说,问,下面是随意渡江。朝廷下诏:在上位的人是在建筑设计,降为资政殿学士、准备,属倬审讯,从教授越州,获得敌人二百、虞允文。又策敌人三件事,免除米价,死亡。为了解惠州。史浩,上深这样的,我们何不姑且慢慢的,因死亡70多人,考核军粮。”除右正言,并且命令自己现在在国内除提举官,表代理参谋,减少私盐:“别人不了解你,众人得到帮助。“又问,谧号文靖,金必出此下策。孝宗即位。梁汝嘉制置浙东,任国子监丞,乌可以全部绳之以法。他曾经说、广东西部财政所属官,下诏改合入官,请回答?全部免除他们的罪,又违背的,迁参知政事。金将侵犯边境,登进士第:“你长时间拖延什么,有内禅思想,因此说曾策刘豫一定失败。高宗从建康回銮,除福建,都宽广的推荐啊,进入大学,并对军队应的胜利。有盗贼被抓,倬便赐他回答?“通判南剑,屡经升迁任中丞,追赠特进。十天的时间:“被困在桧,军队J更不可用,剑站在建。奏疏共几十,除诸王府教授。恢复原官职,上说。金军侵犯江,不 能改变。知贡举,于是免除田租十分之九,郡发布檄文倬拷问,我只知道你,任命尚书右仆射。“心不安,不以求得奖赏。说,率焚烧稻草不传,民众告诉涝在郡,七世祖避开地福建,唐朝宰相敬则的后。那我们可以感到祖父吗,居民寻求避难,中等的防守,建议 我认为说,恤典像宰相。宣和五年,字汉章,防守愤怒。 绍兴三十一年。用张守推荐:“你把我亲自提拔出任户部使者,为闽县人。与丞相秦桧抵触,如果打开粮仓,调常州宜兴簿。社会学《易》,境内到平,我释放不追究,大概是倬设立的,倬做准备船供应。祖父认为这饥民抢吃你们,估计他们一定会失败,高宗记下他的话。秦桧恶言兵,肯定上合天意,悼论掩埋工作:“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匆忙。果然如他所料。倬秘密上奏说,多次请求离去。第二年即退休。 5. 范忠贞传文言文翻译 范承谟是大学士范文程次子,十七岁时被选为侍卫。1652年(顺治九年),范承谟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编修。后累迁至秘书院学士。 巡抚浙江 1668年(康熙七年),范承谟担任浙江巡抚。当时,清朝建国不久,百姓尚未完全恢复生产,浙东的宁波、金华等地荒地非常多。浙闽总督赵廷臣上疏朝廷,请求免除赋税,康熙帝便命范承谟实地勘察。 经过考察后,范承谟上疏,请求免除荒田及水冲田地的赋税,共计三十一万五千五百多亩。 1669年(康熙八年),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绍兴府都因水灾导致饥荒。范承谟便拿出布政使库银八万两,到湖广购买米粮,以平抑浙江粮价,救活灾民无数。后来,范承谟又上疏道:“漕米改折,每石折银一两。明年麦熟后,再补征白粮,以三年为限。重灾区依例加以免除。”康熙帝批准。 1671年(康熙十年),范承谟因病请求解职,被召回京师。浙闽总督刘兆麒、浙江提督塞白理上疏,表示浙江百姓纷纷请求让范承谟留任。给事中姜希辙、柯耸、御史何元英也上表道:“范承谟担任巡抚三年,爱民如子,查办贪墨,革除弊政,深受百姓爱戴。”康熙帝便命范承谟留任浙江巡抚。 1672年(康熙十一年),范承谟上疏,提到湖州、嘉兴二府的白粮加耗有多有少,请求每石以四斗五升为限,又请求免除温州、台州二卫在康熙九年以前未交的赋税以及石门、平阳没有交足的轻赍月粮。康熙帝将这些奏疏都交付户部,命户部讨论施行。 遭到囚禁 同年十月,范承谟被擢升为福建总督,并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他上表推辞,没有获得同意,便请求入觐。1673年(康熙十二年)七月,范承谟到达京师,并入宫奏对。当时,他患病尚未痊愈,康熙帝命御医诊视,又赐药物。病势稍好,范承谟便赶赴福建,并将总督驻地由漳州迁到福州。 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三藩之乱爆发。范承谟察觉到靖南王耿精忠有反心,便上表朝廷,请求暂缓裁兵,又打算巡视边海,征调兵马防御。不料,范承谟的行动尚未实施,耿精忠便已叛变。耿精忠声称有海盗犯境,请范承谟前去商议。 当时,福建巡抚刘秉政依附耿精忠,也催促范承谟前去。范承谟知道事情有变,拒绝侍从护卫,孤身前往。耿精忠的党羽拔刀威胁,范承谟挺身向前,骂不绝口。耿精忠素来忌惮范承谟的威望,害怕杀了他会激怒百姓,便把他囚禁在土室中,并给他戴上刑具。他绝食八日(一说十日),却不能死。 后来,耿精忠派刘秉政前去劝降。刘秉政见到范承谟,一边前进一边作揖。范承谟命人将他扶下床,奋力将刘秉政踢倒在地,大骂道:“众反贼当受朝廷诛杀,我先夺你魂魄。” 遇害 1676年(康熙十五年)九月,清军攻克仙霞关,耿精忠打算投降。他找寻托词以求免死,又怕范承谟暴露他的罪行。十六日,耿精忠命人逼范承谟自缢。范承谟的幕客嵇永仁、王龙光、沈天成、从弟范承谱等五十三人同时遇害。 范承谟临死之时,戴上御赐冠帽,整理衣袍,向着皇宫的方向九叩首,然后从容自尽。叛党将范承谟的尸身焚烧,弃于野外。后来,泰宁人许鼎深夜收敛他的遗骸,加以隐藏。 1677年(康熙十六年),许鼎将范承谟的遗骸送往京师。康熙帝命内大臣侍卫出迎,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赐谥忠贞,并亲自书写碑文赏赐给他的家眷。1680年(康熙十九年),耿精忠伏诛,范承谟的儿子范时崇割其肉祭奠父亲。后来,福建百姓请求为范承谟建造祠堂,康熙帝便亲自书写“忠贞炳日”的匾额。 6. 钟石山记原文及其翻译 石钟山记 【原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2023-08-27 07:45:321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__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_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_坎镗_之声,与向之噌_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_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坎镗_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翻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__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_坎镗_的声音,同先前噌_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_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_坎镗_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2023-08-27 07:46:531

石钟山记中的不余欺出自哪里?

出处: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意思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原文节选: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白话译文: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钟山记
2023-08-27 07:47:201

石钟山记读音

石钟山记读音:shí zhōng shān jì。石钟山记:散文篇名,北宋苏轼作。石钟山,在江西湖口。作者对北魏郦道元、唐代李渤所作的山名解释表示怀疑,并通过亲身游历得出新的解释。文章记述作者月夜行舟,描摹山水间的声响,均生动感人。篇末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凡事须实际考察的重要性。石钟山记部分原文及翻译:《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石钟山记》赏析: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2023-08-27 07:47:521

辨石钟山记李渤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__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_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_坎镗_之声,与向之噌_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_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坎镗_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翻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__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_坎镗_的声音,同先前噌_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_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_坎镗_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2023-08-27 07:48:381

三峡游记文言文

1. 同三峡的游记古文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 (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2. 文言文《三峡》 “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素湍”“回清”是动 “绿潭”“倒影”是静 ,动静结合,将水写的更加生动. 三峡的山:连绵(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峡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夏水:水大(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体现奔放美 春冬之景:春,秀丽(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冬,清幽(清荣峻茂)。动静结合手法 秋景:寂静凄凉萧瑟的凄婉美(林寒涧肃),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夏秋结合比照, 有张有弛 。 景物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和风物描写。风景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对人物:1.烘托人物性格;2.衬托人物心情。(二)对情节:1.交待天气、环境……;2.揭示社会背景;3.为后文情节做铺垫;4.推动情节发展;5.抒 *** 感(三)对主题:1.揭示中心;2.(结尾处)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三峡》这篇文章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描写中又紧紧抓住山水的变化特点,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作者先总写三峡的奇伟,接着分季节表现三峡的风光。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既能闪现三峡的轮廓,又能感受三峡四季美景。 文章虽少用“良多趣味”这样的直接抒情语句,但全文仍寓浓情于写景的笔端,尤其是第三四两段。“素”“绿”是明亮又让喜爱的色彩,“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的赞叹;“肃”“凄”“哀”等字无不带着一份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种融情于景的写法,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文言文三峡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地理位置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4. 文言文三峡的翻译. 翻译: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可以看到白色的急流在波浪中旋转,绿色的池塘反射出各种景色的影子。在最高的山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玄泉瀑布奔腾在山峰之间。水是清澈的,树是辉煌的,山是险峻的,草是盛开的,真是情趣无穷。 秋天,当早晨天气晴朗或是有霜冻的时候,树木和山间溪流是凉爽而寂静的。高处常有猿猴细长的声音。声音继续凄凉。猿的声音从空谷中回响。声音凄婉,久久不见。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出处:南北朝时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于官宦世家,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它名义上是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 作者简介: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执法严峻,拜关右慰劳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2023-08-27 07:48:46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是什么意思?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2023-08-27 07:48:563

中华文化博大进深,其中“古人诚不欺我”出自哪里?

出处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释义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作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2023-08-27 07:49:387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出自哪篇文言文

出自: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9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2023-08-27 07:50:072

山涵其英

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2023-08-27 07:50:311

苏教初一文言文

1. 寻找苏教版初一到初三所有古文,古诗 古文:初一上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三峡,《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初一下 赵普,两小儿辨日,黄鹤楼,于园,黔之驴;初二上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初二下 马说,陋室铭,活板,核舟记,山市,送东阳马生序;初三上 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初三下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初一上 《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苏轼》《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苏轼》《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辛弃疾》《秋词—刘禹锡》《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初一下 《木兰诗》《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陶渊明》;初二上 《春望——杜甫》《泊秦淮——杜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初二下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渔家傲——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刘禹锡》《无题——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闻雁——韦应物》《池鹤——白居易》《迎燕——葛天民》《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题红叶——宣宗宫人》《山中——王勃》《城东早春——杨巨源》;初三上 《关雎》《蒹葭》《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龟虽寿——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凉州词——王之涣》《塞下曲——卢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初三下 《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观沧海——曹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山坡羊-通关怀古——张养浩》。 2. 苏教版的初一的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 ==========有3种用法.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回答完毕 !选我啊。 3. 苏教初中所有文言文 1 《郑人买履》 2 《刻舟求剑》 3 《水调歌头》 4 《三峡》 5 《梦溪笔谈》二则1.以虫治虫2.梵天寺木塔 6 《论语》八则 7 《赵普》 8 《两小儿辩日》 9 《黄鹤楼》 10 《于园》 11 《黔之驴》 12 《七子之歌》 13 《木兰诗》 14 《晏子使楚》 15 《人琴俱亡》 16 《小石谭记》 17 《记承天寺夜游》 18 《爱莲说》 19 《治水必躬亲》 20 《马说》 21 《陋室铭》 22 《活板》 23 《核舟记》 24 《口技》 25 《送东阳马生序》 26 《山市》 27 《关雎》 28 《蒹葭》 29 《陈涉世家》 30 《桃花源记》 31 《与朱元思书》 32 《捕蛇者说》 33 《岳阳楼记》 34 《醉翁亭记》 35 《浣溪沙》 36 《饮酒》 37 《田忌赛马》 38 《曹刿论战》 39 《邹忌讽齐王纳谏》 40 《孟子》1.鱼我所欲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1 《愚公移山》 42 《出师表》 4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能有点多但都是必须背诵的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 这些行吗?。 4. 谁能帮我翻译这篇古文(初一苏教版)上册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又读作shang)”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它行得快啊! 到了春冬的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和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声调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划分朗读节奏】 名字:“三峡” 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 阙(quē) 处 。 重(chóng) 岩 / 叠 嶂(zhàng) , 隐 天 / 蔽 日 。 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 曦(xī )月 。 至 于 夏 / 水 襄 陵 , 沿 / 溯(sù) / 阻 绝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 朝(zhāo )发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 间(jiān )/ 千 二 百 里 , 虽 / 乘 奔(bēn )御 风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时 , 则 / 素 湍(tuān) / 绿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绝 谳(yǎn) / 多 生 怪 柏(bǎi) , 悬 泉 / 瀑 布 , 飞 漱(shù) / 其 间 。 清 / 荣 / 峻 / 茂 , 良 / 多 / 趣 /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涧 肃 ,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 属(zhǔ )/ 引 凄 异 , 空 谷 / 传 响 , 哀 转 / 久 绝 。 故 / 渔 者 歌 曰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áng),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注解: 【三峡】: 选自《水经注疏》。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自】:这里有“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阙,通“缺”。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jí)】: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飞泻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 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5. 初一上册的的文言文原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山市 蒲松龄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高,则明愈小;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寓言》四则中的后两则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u246c其子,而疑邻人之父u246b。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 我要苏教版初一文言文总结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等等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宦新义》残卷、《老子》若干条。 4.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5.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B. 词义: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备注:文章属于一篇随笔,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二、《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 7. 苏教版语文初一至初三古诗词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7~9年级(50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小石潭记 柳宗元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5.爱莲说 周敦颐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2023-08-27 07:50:391

语文经典背诵文言文

1. 谁能列举一下 值得背诵的古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 《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 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前赤壁赋》 苏 轼 我个人认为还很经典的有: 《过秦论》(贾谊)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诸葛亮《出师表》 陶渊明《桃花源记》 韩愈《马说》《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吴均《给朱元思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姚鼐《登泰山记》 苏轼《石钟山记 汉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朱熹《朱子家训》 《左转》: 《曹刿论战》 2.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并序、长亭送别(节选)、逍遥游(节选)、劝学(节选)、屈原列传(节选)、陈情表、滕王阁序(节选)、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氓、离骚(节选)、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序、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锦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鹊桥仙(纤云弄巧)。 扩展资料: 我国的古典诗文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德与情操,是融汇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的结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 同时,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大量阅读古诗文,必将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将帮助我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高中生必背文言文40篇 3.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全部) 背诵篇目建议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 3.赤壁赋 ——苏轼 P22 1.氓 ——《诗经》 P21 2.离骚 ——屈原 P24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 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 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 必修(三) 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 8.劝学 ——《荀子》 P57 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 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 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 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 3.陈情表 ——李密 P36 4. 推荐十篇或更多值得背诵的古文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释〕 这是《史记。 孔子世家》的赞语部分,首先引用《诗经。小雅》,表达对孔子的崇敬;接着提出遗书、遗物和遗教,表示对孔子的向往;最后通过反衬来说明孔子演说对后世的影响。 赞语含蓄而有余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 他在鲁国做过司冠,后周游列国,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一种记载地方政权始末,相当于国别史;一种是人物传记,相当于列传。 本文属于后者。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为孔子六传,列入“世家”。 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 〔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 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想见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当时是光荣的,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5. 汉语言文学需要背诵的古文 先秦部分(共31篇)一、上古神话(4篇) : 《女娲造人 》《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二、《诗经》(12篇): 《周南· 关睢》《王风·黍离》《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秦风·无衣》《小雅·采薇》《秦风·蒹葭》《卫风·氓》《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秦风·蒹葭》《邶风·静女》三、历史散文(6篇):《左传》:《曹刿论战 》 《秦晋崤之战》(节选)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庄辛说楚襄王》(节选)四、诸子散文(6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孟子》:《鱼我所欲也》《民为贵章》《齐桓晋文之事章 》(节选) 《庄子》:《逍遥游》(节选)《荀子》:《劝学》五、《楚辞》(3篇):《离骚》(节选) 《湘夫人 》 《九辨》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共61篇) 一、文(10篇)贾谊《过秦论上》 诸葛亮《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诸葛亮《出师表》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丘迟 《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二、赋:(7篇)贾谊《吊屈原文》张衡《归田赋》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江淹《别赋》鲍照《芜城赋》三、文人诗:(35首)古诗十九首(6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曹操(4首)《蒿里行》(关东有义士)、《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王粲(1首)《七哀诗》(西京乱无象)曹丕(1首)《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4首)《杂诗》(南国有佳人)、《白马篇》、《美女篇》、《七哀诗》(明月照高楼)阮籍(2首)《咏怀诗》(夜中不能)、(独坐空堂上)嵇康(1首)《赠秀才从军》(息徒兰圃)陆机(2首)《赴洛道中作二首》左思(1首)《咏史》(郁郁涧底松)陶渊明(6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杂诗》(白日沦山阿)、《咏荆轲》、《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谢灵运(2首)《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山》鲍照(3首)《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朓(1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沈约(1首)《别范安成》四、乐府诗(9首)《陌上桑》《十五从军行》《上山采糜芜》《妇病行》《上邪》《战城南》《西洲曲》《木兰辞》《陇头歌辞》唐宋部分(共69篇)一、唐诗(37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孟浩然《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使至塞上》、《江汉临眺》、《鸟鸣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崔颢《黄鹤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春望》、《石壕吏》、《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琵琶行》、《观刈麦》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秋词》 杜牧《泊秦淮》 李贺《雁门太守行》、《南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锦瑟》《马嵬其二》 杜牧《赤壁》二、宋诗(8篇):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登飞来峰》 朱熹《观书有感》 陆游《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文天祥《过零丁洋》三、宋词(22篇):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虞美人》(春花秋月)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山下兰芽)、《定风波》(莫听穿林)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水龙吟》(楚天千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四、散文(2篇):王勃《滕王阁序》 韩愈《原道》元明清部分:(共26篇)一、元代(8篇)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宫u2022端正好)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u2022端正好 滚绣球)关汉卿《南吕u2022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天净沙u2022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刘因《白沟》杨维员《题苏武牧羊图》王冕《墨梅》二、明代(7篇)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念奴娇u2022策勋万里》于谦《石灰吟》《咏煤炭》夏完淳《即事》杨慎《临江仙u2022滚滚长江》汤显祖《牡丹亭u2022惊梦——皂罗袍好姐姐》三、清代(8篇)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长亭送别]顾炎武《秋山》王士祯《真州绝句》郑燮《渔家》《竹石》袁枚《马嵬。 6. 高中文言文要背诵的篇目有哪些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近体诗八首、词七首、《 陈情表》、《赤壁赋》要背。 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高中语文第三册 以下的这些都是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希望可以帮到你!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荀子*劝学》 《师说》 《阿房宫赋》 《诗经*氓》 《离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居秋明》 《登高》 《蜀相》 《石头城》 《客至》 《锦瑟》 《书愤》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陈情表》 《赤壁赋》 《滕王阁序》 《蜀道难》 《将进酒》 《兵车行》 《登岳阳楼》 《屈原列传》
2023-08-27 07:51:081

山文言文

1. 关于写山的文言文 1、石钟山记 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3、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 山的古文怎么写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u2022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以上都是描写山的著名诗句~你可以从中借鉴……。 3. 山的古文怎么写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u2022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以上都是描写山的著名诗句~你可以从中借鉴…… 4. 关于写山的文言文 1、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3、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5. “山”字在古文中的含义 “山”字为象形字,从创造出来到现在,其根本的意义还就是山,就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但是,随着词义的发展,“山”的意义出现了一些引申,主要就是比喻象山一样的东西或者指高大,详细如下: 〈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 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6. 描写山水的文言文 石钟山游记 苏轼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由于是在两处地方找的,网页就不写了.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7. 小古文《山》翻译 原文: 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译文: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 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2023-08-27 07:51:161

徐字的文言文

1. 文言文中带徐字的句子 徐,安行也。 ——《说文》乃徐有说。——《易·困》。 虞注:“坤为徐。”徐其攻而留其日。 ——《战国策·宋策》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文选·张衡·东京赋》执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庄子·天道》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此事当徐议之。 ——《宋史》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徐而察之。 ——宋· 苏轼《石钟山记》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前赤壁赋》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2. 句中带“徐”的古文古诗词有哪些 《徐丈大雅有诗赠子畅尉曹用韵呈子畅兼柬徐丈》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 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 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安溪黄明府得子次徐常丞韵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宰公心印佛慈,吉兆前知抱送期。 喜溢亲闱占鸑鷟,来从帝所下骑麒。芝兰庭户芽初茁,荼堇原田味变饴。 加我数年渠稍长,要看丱角出吟诗。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载酒幽寻地,乘闲得再临。 丽黄啼晓霁,魏紫笑春深。抚事挥犀管,他时梦鹤林。 心期更閴寂,物理付升沈。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郑庄好客。 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 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 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3. 句中带“徐”的古文古诗词有哪些 《徐丈大雅有诗赠子畅尉曹用韵呈子畅兼柬徐丈》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 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 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 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安溪黄明府得子次徐常丞韵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宰公心印佛慈,吉兆前知抱送期。 喜溢亲闱占鸑鷟,来从帝所下骑麒。 芝兰庭户芽初茁,荼堇原田味变饴。 加我数年渠稍长,要看丱角出吟诗。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载酒幽寻地,乘闲得再临。 丽黄啼晓霁,魏紫笑春深。 抚事挥犀管,他时梦鹤林。 心期更閴寂,物理付升沈。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4. 《《徐的,字公准》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文言文阅读(19分)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 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 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 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 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 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 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 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 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 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 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 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 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州濒水可无患 濒:靠近 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属:恰逢 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 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 团:集合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 (3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 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 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 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兵担心被杀而叛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在晚上放火,一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蒙赶侵犯衡湘,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 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 参考答案: 4.C (窜:流放) 5.C (①讲与民同甘共苦,不能表明在文治方面的才能。⑥是三司官员的看法) 6.D (“并迫使蛮人投降”,与原文不符,见原文“会蛮首相继出降”) 7.(1)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的罪。 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2)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说:“你们互相监督,不这样,都是你们的罪过!【参考译文】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 考中进士,补任钦州军事推官。 钦州林木浓密,许多人死于瘴气瘟疫。 徐的去求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求说:“把州府搬迁到水边就没有病患了,请转告皇上使他听到。”郑天监听从建议,郑天监就请求把徐的留下让他办理相关事情。 徐的穿着短衣,拿着木棒,跟役夫一起辛苦劳动,修城墙,建望楼,用来准备攻守。规划土地让军民居住,修建府舍、仓库、沟渠、店铺之类,民众都感到便利。 徐的升任大理寺丞,任吴县的知县。后来又调到梁山军,任常州通判。 适逢饥荒,他就拿出米做成粥来给饥民吃。多次升职至尚书屯田员外郎、临江知军,升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 安化州蛮人攻击杀害官府的军将和官吏,他们所属士兵怕死,谋划着要反叛。徐的骑马赶到宜州,安慰劝告他们说:“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的罪。 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大家都束手听命。 奏请恢复澄海、忠敢军,后来都得到任用,改任舒州知州,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人彭士义叛乱,徐的用恩德威信感化他们,蛮人悔过后自来归附。 徐的代管江陵府的政事,城里很多行为恶劣的年轻人,想盗窃时,就在晚上放火,一夜十多处起火。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你说:们互相监督,不这样,都是你们的罪过!”于是夜间就不再起火了。 太子冼马欧阳景狡猾蛮横,不守法,是邻里间的祸害,徐的揭发他的罪恶,把他流放到岭外。徐的以兵部。 5. 《徐儒子妙答》文言文翻译 不见你的问题,唯有奉上翻译结果,请你参考,有疑问再追问!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译文】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C 2.C 3.D 4.(1)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的罪。 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2)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刘仁恭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告诉先王。 1.1】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C项,窜:流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讲与民同甘共苦,不能表明在文治方面的才能。⑥是三司官员的看法。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3】试题分析:此题分析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选项,需要逐一排查,C项,“并迫使蛮人投降”,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会蛮首相继出降”。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尔曹”“亡”“自赎” “非计”各 1 分,句意 1 分;(2)“方”“系”“组”“函”各1分,倒装句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考中进士,补任钦州军事推官。 钦州林木浓密,许多人死于瘴气瘟疫。徐的去求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求说:“把州府搬迁到水边就没有病患了,请转告皇上使他听到。” 郑天监听从建议,郑天监就请求把徐的留下让他办理相关事情。徐的穿着短衣,拿着木棒,跟役夫一起辛苦劳动,修城墙,建望楼,用来准备攻守。 规划土地让军民居住,修建府舍、仓库、沟渠、店铺之类,民众都感到便利。徐的升任大理寺丞,任吴县的知县。 后来又调到梁山军,任常州通判。适逢饥荒,他就拿出米做成粥来给饥民吃。 多次升职至尚书屯田员外郎、临江知军,升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人攻击杀害官府的军将和官吏,他们所属士兵怕死,谋划着要反叛。 徐的骑马赶到宜州,安慰劝告他们说:“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的罪。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 大家都束手听命。奏请恢复澄海、忠敢军,后来都得到任用,改任舒州知州,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 辰州蛮人彭士义叛乱,徐的用恩德威信感化他们,蛮人悔过后自来归附。徐的代管江陵府的政事,城里很多行为恶劣的年轻人,想盗窃时,就在晚上放火,一夜十多处起火。 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你说:们互相监督,不这样,都是你们的罪过!”于是夜间就不再起火了。太子冼马欧阳景狡猾蛮横,不守法,是邻里间的祸害,徐的揭发他的罪恶,把他流放到岭外。 徐的以兵部员外郎身份担任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请朝廷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的运河,诏令还没下来,他就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调动士兵民夫疏通治理它,运出积压的盐三百万斤。 军贼王伦在山东叛乱,转而攻打淮南,徐的集合军队等待他。正赶上青州改派的裨将傅永吉追赶贼人进入历阳,徐的和他一起受赏赐,升做工部郎中。 又治理泰州西溪河,运出积存的盐。区希范、蒙赶在衡湘为寇,朝廷命令徐的去招抚他们。 徐的到了之后,住了两夜,恰好赶上蛮人首领一个个出来投降。三司官员认为郊祠典礼临近, *** 回徐的议事,徐的回朝后,蛮人又反叛。 廷授予他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到了桂阳,投降的又有许多。那些钦景、石硋、华阴、水头各洞不投降的,徐的都讨伐平定了他们,斩杀了他们的首领熊可清等一千多人。 后来,徐的在桂阳去世。
2023-08-27 07:51:241

石钟山记里唐朝李渤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2023-08-27 07:51:322

练字120字文言文

1. 适合练字的古文112字 《诫子书》[三国蜀]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曰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 需要练字的古文 1.陋室铭 2.马说 3.师说 4.爱莲说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鱼我所欲也 8.劝学 《荀子》 9. 赤壁赋 10.卖炭翁 11.木兰诗 《乐府诗集》 12.石钟山记 13.五人墓碑记 14.六国论 15.过秦论 大多都是些高中要求背诵的古文, 既可巩固记忆有可达到练字效果。 3. 书法练习的内容,120字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如果你要写的话,这是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从行书入手 怎样实现写字与书法分离呢?从一种简单的行书字体入手,能使它成为可能、成为现实。 写字因为是给人阅读而不仅仅是欣赏的,为方便自己,需要流利;为方便别人,需要清楚。楷书乃至隶书清楚而不流利,显然不能成为常用字体;草书流利而难辨认,便利自己,有碍他人;篆书则不易写不易识,如果用于交流则是害人害己。历来五种字体,只有行书,清楚流利,切乎实用。吕叔湘先生说:“我们写字总是带点行书味道的”。 自古有从楷书练起,先站稳再行走之说,时至今日,即使在书法课堂上,这也不再是不二法门了。书法家多半把练楷书作为一种手段、一个过程,但事实证明,楷书写得好的行书并不必然好。比方悦,楷书尤其是唐楷着力强调起笔、收笔、折笔,如果用这种动作写行书笔划,就多半出现许多装饰性的笔触,我们把楷书起笔时顿笔出现的“钉头”之类称为“多余小动作”。养成了顿笔习惯,就一定会影响书写速度、影响流畅;所以,如果考虑到自由和抒情,那么,楷书就不能充当基础训练的理想字体了。应该说,先学楷书有好处,但对学写钢笔字也有不良后果。 作为实用性的写字,我们认为,只要练好一种行书就够用了,没有自己的风格(但书写个性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是无法避免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练成之后,可以省略些边笔写成行楷,也可以增加些连笔写成行草,足以适应日常各种用途。即使是单纯的书法创作,钢笔写楷、隶、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钢笔就是钢笔,钢笔就是用来书写流利美观些的手写体的,能写出些艺术味儿当然更好。 行书是实用字体,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恰恰又便于学以致用。从楷书人手,就会造成练字时写楷书,日常书写时写行书,学的用不上,学非所用,学、用脱节,除了对书写有爱好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意味着多花时间、多吃苦头。只有练习行书,才能学以致用,这是3S速成的重要依据。 4. 找一篇适合书法创作的200字文言文 《戒子孙》[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 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理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 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滛乐祸,疾良善如雠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 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 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予学》东汉 许劭 得失卷一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予非失,乃存也。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顺逆卷二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尊卑卷三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休戚卷四 物有异也,理自通焉。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荣辱卷五 人强不辱,气傲无荣。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予人辱者,自辱也。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成败卷六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亲者,予之可安也。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兴亡卷七 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薄敛 *** 富,兴焉。政苛 *** 怨,亡焉。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诫子书二篇》[三国蜀]诸葛亮 【题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官至蜀国丞相。他在信中,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 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颇为后人传诵。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③,非澹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⑤。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⑥,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⑦,险躁则不能治性⑧。 年与时驰⑨,意与曰去⑩,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行:做。 ②修身:修养身心。 ③养德:陶冶德行。 ④澹(dan)泊:恬淡寡欲。 ⑤宁静:安定清静。远:高远,远大。 ⑥广:扩大。这里是增加的意思。 ⑦淫:放纵,无节制。慢:懈怠。 励:激励。 ⑧险:疾。 治:修养。 ⑨驰:跑得很快。 此指时间过得快。 ⑩去:去掉,消失。 ?遂:终于。枯落:干枯衰落。 此指年老体衰,精力枯竭,学识无成。 ?多:表示大约。 又诫子书 【题解】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儿子如何运用酒宴交际,并掌握饮酒分寸。 【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①,适体归性②,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③。 主意未殚④,宾有余豪⑤,可以至醉,无致迷乱⑥。 【注释】①致:表达。 ②归:符合。 ③至:达到顶点。 ④意:情趣。殚:尽。 ⑤豪:酒量大的意思。 ⑥致:达到。 迷乱:分辨不清,丧失理智。 诫外生书① 【题解】 这封信是诸葛亮写给外甥庞涣的家训。 庞涣,字世文,诸葛亮二姐的儿子,曾官至郡太守。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外甥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②,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③,使庶几之志④,揭然有所存⑤,恻然有所感⑥;忍屈伸⑦,去细碎⑧,广咨问,除嫌吝⑨,虽有淹留⑩,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①外生:外甥。 生,同“甥”。 ②存:有。 ③滞:拘泥。 ④庶几:指圣贤。 ⑤揭:显露。存:保存。 ⑥恻:恳切。 ⑦忍:容忍。 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顺利。 ⑧细碎:细小烦杂。 ⑨嫌:埋怨,不满。 吝:悔恨,遗憾。 ⑩淹:停留。 淹留:停留。 5. 有哪些适合练字的古文 千字文,历代书家练书法都绕不过去的经典作品,一千个单字无一重复,而且文从字顺,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极有意蕴。 心经,这篇内容也是很多书法家都写过,并且有多篇佳作传世。 其他的比如,陋室铭,马说,师说,爱莲说,鱼我所欲也 ,劝学 《荀子》,赤壁赋,过秦论 。 大多都是些高中要求背诵的古文, 既可巩固记忆有可达到练字效果。 练字是很枯燥的事情,用古诗一方面可以练字,一方面可以在枯燥之余欣赏一下古诗之美,冲淡一下枯燥乏味的气氛。一方面古诗短,且有韵律,写起来感觉好些,另一方面古代的书法家大多都是诗人,练他们的字不仅可以学书法还可以学到诗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6. 120字古诗词 120字古诗词 谁给我一首120字的古诗词啊,最好繁体字多一点,给我练书法,谢谢展开 我来答 陵婴 LV.2 2017-10-12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2023-08-27 07:51:401

观文言文解释

1. 观古文中的意思 1、动词,仔细看,如: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苏轼《石钟山记》 2、动词,观察,如: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动词,示范,如: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4、动词,观赏,如: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动词,阅读,如: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名词,景象,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名词,如旧观,外观,比较少见。 2. 文言文“观”的意思和例句,出处 “观”: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两句都出自《岳阳楼记》 一般的宫殿:大王见臣列观《廉蔺列传》 极:到极点: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乃:你,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反而,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居:过了,居十日《扁鹊见蔡桓公》 或:有的,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有时,有激梗馆妓弋幻龟潍骇璃时候: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备: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 观字在文言文中句子里的解释 guān ①观看;看。《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②观察;考察。《信陵君窃符救赵》:“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以观公子。” ③观赏。《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景物;景象。《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游览;游赏。《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⑥阅览;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guàn ①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礼记·礼运》:“游子观之上。” ②宫廷中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台榭。《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③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4. 《观弈》的翻译 原文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编辑本段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棋,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 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 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5. 陆卢峰市观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大为惋惜。 6. 文言文解释 用我仅存的一点语文知识和记忆力,帮你把他们解决掉。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出自《爱莲说》周敦颐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出自《劝学》荀子 利用船只外出的人,(也许)并不会游泳,但可以横渡江河。 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前辈道德、声望高 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出自《过秦论》贾谊 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和一个箭头的费用,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困敝不堪了。 ⑤追亡逐匕,伏尸百万——《过秦论》贾谊 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上百万。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过秦论》贾谊 倘使让山东六国与陈涉比量一下长短,比比大小。 ⑦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王羲之 引来清流做成漂流酒杯的曲折水道,(大家)依次坐在曲水之旁 ⑧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我)端起酒壶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木露出笑颜。 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姑且顺应自然的造化,走到生命的尽头,(就这样)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犹豫彷徨的呢? ⑩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使我听到的人 ⑾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 7. 观奕 古文 翻译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错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错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过失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错,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启示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2023-08-27 07:51:521

苏轼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石钟山记

(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2023-08-27 07:51:591

文言文罗洪先

1. 文言文 罗洪先,字达夫 翻译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 其父罗循,历任兵部武选郎中,镇江、淮安知府,徐州兵备副使。 洪先年幼时慕罗伦的为人。 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非常喜爱,欲去从王守仁受业,父亲制止了他。于是,改拜同乡李中为师。 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立即告假归乡。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吾婿成大名了。” 洪先说“:儒者的事还有比这大的。进士第一,三年就有一人,何足为喜。” 洪先孝敬父母,父亲每次请客,他都站在一旁依次斟酒、拂席。不久父丧,在墓边,以草为席,土块为枕,蔬菜为食,守孝三年。 继母死,也是如此服丧。 嘉靖十八年(1539),选任宫中官员,召拜春坊左赞善。 第二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书奏请明年岁首祭太庙之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当时,世宗称病不临朝,讳言太子临朝事,见洪先等人的奏疏,大怒道“:是料定朕一病不起!”亲手下诏谴责他们,并剥夺三人官职。 洪先归家后,更加钻研守仁的学说,而安于淡泊生活。他考图观史,凡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略战术、阴阳、算术等等,无不精通。 至于人才、吏事、国计、民情都加访察。认为“:如果有一日为官,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 本县田赋一向有不均之弊,他呈请官府,要使百姓合理负担。官府将此委托于他,他便细心调查,清除了弊病。 饥荒年月,他写信给郡守,得粟数十石,亲自与友人同去赈济饥民。流寇侵入吉安,知府张惶失措,洪先为他策划战略,使寇撤走。 洪先素与唐顺之友好,顺之 *** 出仕,想约他同去做官,严嵩与他同乡,也准备起用他,都被他拒绝。 洪先虽崇信“良知”学,但未曾向守仁登门求教,总是以《易大传》所云“寂然不动”、周敦颐的“无欲故静”的主题思想来教导学人。 他说“:读书人要学经邦济世,须以无欲为本,只有无欲才能出来治国,才能见识深远,精力充沛。”王畿认为良知本于自然,不借丝毫人力。 洪先则不以为然,认为“世上岂有现成的良知者?”他虽与畿友好,但二人观点始终不同。山中有一石洞,过去是个虎穴,洪先移住在里面,命名“石莲”。 在那里谢客静坐,三年不出户。 隆庆初逝世,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2. 文言文 罗洪先,字达夫 翻译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其父罗循,历任兵部武选郎中,镇江、淮安知府,徐州兵备副使。 洪先年幼时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非常喜爱,欲去从王守仁受业,父亲制止了他。于是,改拜同乡李中为师。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立即告假归乡。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吾婿成大名了。”洪先说“:儒者的事还有比这大的。进士第一,三年就有一人,何足为喜。”洪先孝敬父母,父亲每次请客,他都站在一旁依次斟酒、拂席。不久父丧,在墓边,以草为席,土块为枕,蔬菜为食,守孝三年。继母死,也是如此服丧。 嘉靖十八年(1539),选任宫中官员,召拜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书奏请明年岁首祭太庙之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当时,世宗称病不临朝,讳言太子临朝事,见洪先等人的奏疏,大怒道“:是料定朕一病不起!”亲手下诏谴责他们,并剥夺三人官职。 洪先归家后,更加钻研守仁的学说,而安于淡泊生活。他考图观史,凡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略战术、阴阳、算术等等,无不精通。至于人才、吏事、国计、民情都加访察。认为“:如果有一日为官,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本县田赋一向有不均之弊,他呈请官府,要使百姓合理负担。官府将此委托于他,他便细心调查,清除了弊病。饥荒年月,他写信给郡守,得粟数十石,亲自与友人同去赈济饥民。流寇侵入吉安,知府张惶失措,洪先为他策划战略,使寇撤走。洪先素与唐顺之友好,顺之 *** 出仕,想约他同去做官,严嵩与他同乡,也准备起用他,都被他拒绝。 洪先虽崇信“良知”学,但未曾向守仁登门求教,总是以《易大传》所云“寂然不动”、周敦颐的“无欲故静”的主题思想来教导学人。他说“:读书人要学经邦济世,须以无欲为本,只有无欲才能出来治国,才能见识深远,精力充沛。”王畿认为良知本于自然,不借丝毫人力。洪先则不以为然,认为“世上岂有现成的良知者?”他虽与畿友好,但二人观点始终不同。山中有一石洞,过去是个虎穴,洪先移住在里面,命名“石莲”。在那里谢客静坐,三年不出户。 隆庆初逝世,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3.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D 5.C 6.C. 7 ( 1 ) 这样的话,重振纪纲,改变风俗,引进贤能,斥退小人等事,便可依次施行了。 (2) 于是金灿巡按四川时,曾推荐李中,李中没有感谢他,金灿因此心生怨恨,这时便以别的事弹劾李中。 译文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考取进士。 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屡次召李中参加选拔谏译官的考试,李中不去参加。 到了李中任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庙,并用西番僧人任寺庙住持,朝中大臣无人敢反对。 李中到任三个月即上书直言说“以前逆贼刘瑾窃取权柄,气焰嚣张。陛下觉察以后,将他处死而不予赦免,皇上的圣明英武堪称卓绝。 现在大权尚未收回,太子尚未确立,义子尚未革去,朝纲日益松弛,风俗日益败坏,小人随时得以进身,正人君子随时遭贬退,志士之气日渐消磨,臣子进谏的言路日渐闭塞,重要职位更加容易获取,贿赂日益盛行,礼乐教化日益荒废,严刑重罚日益滥施,人民财产日益耗尽,军政防务日渐疲敝。刘瑾虽已处死,但至今仍未出现善政,这是陛下受异端邪说迷惑的缘故。 皇宫是森严邃密的所在,怎能允许异教杂居其内?现在皇上却在西华门内修建寺庙,请来西蕃僧人住在里面,每日与他们相处。异端邪说日益滋长,忠正之言日益疏远,取舍颠倒,措施失当。 朝政废弛,正是由于这些的缘故。臣下祈望陛下幡然悔改,毁去佛寺,驱逐蕃僧,精选儒臣,朝夕对陛下劝讲儒学旨义,总揽大权来杜绝天下邪恶,确定太子以建国家根本,革去义子以正天下名分,这样的话,重振纪纲,改变风俗,引进贤能,斥退小人等事,便可依次施行了。” 皇上见疏大怒,李中将遭重责后果不堪设想,因大臣们救助方才豁免。过了一天,皇上降旨将李中贬任广东通衢驿丞。 后来王守仁巡抚赣州,下文传令李中参赞军务。李中后来还参与了平定宸濠叛乱。 世宗继承皇位,李中得以恢复原来官职。尚未回京上任,升任广东按察佥事。 又提升为广西提学副使,在任以身作则示教。挑选优等生员汇集于五经书院,每隔五天到书院与学生讲论经义。 第三次提升任广东右布政使。因触犯了总督和巡抚御使,被指控为不称职,应当罢免。 这时霍韬以吏部侍郎代理主持吏部尚书事务,认为李中为官一向廉洁有才干,应当留任。适逢朝中有人不喜欢李中,将他降为四川右参政。 嘉靖十八年提升为右佥都御使,巡抚山东。这年山东遇灾歉收,李中下令给捕捉蝗虫的百姓以加倍的粮食,这样既消灭了蝗虫,饥民也得到救济。 又捕获大盗关继光,邻境的官员窃夺他的功劳,李中也不与他争辩。后来,李中晋升为副都御使,总督南京储粮事务。 于是金灿巡按四川时,曾推荐李中,李中没有感谢他,金灿因此心生怨恨,这时便以别的事弹劾李中。朝廷正商议将他调任而李中去世。 光宗朝,给李中追加谥号庄介。 李中为官廉正。 从广西归来后,一次想留客人吃饭,家中无米只好到邻居家去借。米借来了,却又没有柴薪,准备劈开澡盆来烧火。 这时天已黄昏,客人来不及吃饭便告辞离去。李中少年时跟从同乡杨珠读书,后来扩充自己的学识,治学深邃精密,学生称他为谷平先生 。 他门下的学生罗洪先、王龟年、周子恭等都能继承他的学问。 4. 古代淮阴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呀有像韩信的淮阴侯 淮阴侯的淮阴指今江苏清江西南淮阴、清河分别是今淮安市的辖区名称,历史上也均是淮安境内的重要地名.1914年,民国 *** 改定重名县,江苏清河县因与直隶清河县同名,改名为淮阴县.其后清河淮阴两地名就渐混为一谈,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淮阴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揆诸史实,其实不然.淮阴即淮河以南之意,古淮河下游河道在今淮安市内大致为今废黄河(杨庄以下)+张福河(杨庄以上,民国时的导淮入海河道).白居易有诗“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水宽浪险的淮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常是行政区划的界线,比如唐时今淮安地区的淮河南北就分属淮南道楚州和河南道泗州.淮阴是指淮河以南,现在的淮阴区包括王营镇在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怎么却在淮河以北呢? 我们来看《宋史》、《元史》对淮阴县及清河县的记载:《宋史》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淮阴县:“楚州,紧,山阳郡,团练.……县四:……淮阴,中.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清河县:“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 《元史》志第十一 地理二淮阴县:“淮安路,上.……(至元)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清河县:“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从以上史实可见,淮阴县与清河县本即两地.淮阴县唐宋时均属楚州,其间数度并入山阳县,最后一次并入山阳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其后再未分置.而清河县在唐时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军附郭清河县,且均不属淮阴县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时,为统治需要,混一南北,淮阴、清河才同属淮安路管辖.淮阴县在淮南,而清河县则在淮北,本来就不是一家.清河本为河名,明中期以前,泗水在今泗阳县三岔分为两支,一名大清河,一名小清河:小清河大致为今淮阴区境内杨庄以上的废黄河,大清河在小清河东北(渔沟原即为大清河边一大镇),至大小清河口(相距约十里,均在今杨庄附近)入淮.南宋末咸淳九年(1273)在清河口设清河军,附郭清河县,即以河名为政区名称.五年后的元至元十五年(1278),元 *** 撤销了清河军,仅存清河县.在设立清河县之前,清河县的主体在唐宋金时属宿迁县(762年前名宿预县),宿迁县唐时属河南道泗州,宋时属京东东路淮阳军,金时属山东西路邳州.而清河县西南的吴城一带在唐宋时则属泗州临淮县,1077年划属楚州淮阴县,1127年分设吴城县,1133年废吴城县,1141年,金复以吴城地属泗州临淮县.唐宋时清河地属宿迁县的记载见唐《元和郡县志》及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元和郡县志》记泗州宿迁县“淮水入县境南与楚州山阳县分中流为界”;《太平寰宇记》亦称淮阳军宿迁县“淮水入县境南与楚州山阳分中流为界”;《元丰九域志》则记淮阳军宿迁县下有“崔野、桃园、鱼沟三镇”;《舆地广记》称淮阳军宿迁县下有泗口.这也与《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627),省淮阳县入宿预”的记载一致.淮阳县城即在清河口西不远,《水经注》记“淮水又东径广陵淮阳城南,城北临泗水,阻于二水之间”.《元史》称清河县本泗州清河口,是指唐代,《元史?地理志》中各地沿革基本上从唐代写起.光绪《清河县志》以及《王家营志》等称唐宋时清河县曾属涟水分出的金城县,应误.金城镇在涟水东北,清河县地当不属金城县.说清河县在唐宋时属金城县殆因明时渔沟北有金城驿,其实明时设渔沟北的叫小金城驿,与金城镇并非一地.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之前的县境范围大致包括今淮安市清浦区、洪泽县全部、清河区西部、淮阴区码头附近以及楚州区运西部分.可参见明罗洪先《广舆图》中标注的淮阴,《广舆图》转绘自元朱思本《舆地图》,其时距淮阴县存在的时间不远.1283年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后,再未分设,明清时原淮阴县地即为山阳县的西乡.所以在明清时淮阴一直是山阳县的别称,山阳县的驿站叫淮阴驿(清河县为清口驿),山阳城内有淮阴书院,很多文人也用淮阴来指代山阳县.在元、清两代,清河县曾两次得故淮阴县地:一次是在元泰定元年(1324),位于大清口的清河县城因被黄河冲毁,迁于淮河以南的甘罗城,“始得淮阴故地,而县境及淮水南”,从甘罗城到老子山一线洪泽湖堤以西的故淮阴县地从山阳县划入清河县.但清河的县域主体还是在淮北,四年后,县城又从甘罗城迁到了淮北的小清口今旧县.另一次是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还是水患原因,割山阳县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码头镇也在同时割入. 光绪《清河县志》称清江浦划入清河县后,“自其南界棠梨泾、青州涧仍属山阳外,余尽得古淮阴地云.”原注:“棠梨泾今周桥、青州涧今汊河,皆故淮阴境,今属山阳.”殆因《新唐书?地理志》淮阴县下有棠梨泾,《宋史?河渠志》有淮阴县青州涧,此两地属淮阴县无疑.但要说除此两地外,“余尽得古淮阴地”,则不够严谨.清江、周桥(在今洪泽东双沟)、汊河(即今洪泽岔河)都是古淮阴县地,它们之间当时尚属山阳县的今武墩、和平、盐河、高良涧等地不属?其实乾隆时划入清河县的清江浦附近地方并不大,仅京田291顷,而清河全县共有。 5. 求游石钟山记译文 罗洪先 在线等 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 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 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原由了。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 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而山上栖息着的隼鹰,听见人声也惊然而起,在云中磔磔地叫着;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生这样的声响。 船转回到两山之间,刚准备进港,发现水流中间有块巨石拦住,上面可坐百人,里面空着又有很多洞穴,与风、水互相吞吐,发出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奏乐一般。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轰隆的声音,象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撞击声和钟鼓声,又象是魏庄子的歌钟所发出的。 古人不骗我们呀!” 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详尽;一般士大夫们终究不愿亲驾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传布开来的原因呀。而识见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方法来探求,自以为求得了结果。 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6. 明史u2022罗洪先生传的答案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传:学习。 B.父每肃客 肃:庄重。C.十八年,简宫僚 简:选拔。 D.率友人躬振给 振:通“赈”,救济。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 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洪先志向远大。 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罢休;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B.罗洪先犯言敢谏。 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罗洪先心忧国民。 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罗洪先正直淡泊。 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敞惧,归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谨败,敞乃谢循。 (5分) (2)顺之 *** ,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5分)【参考答案】雨露教育网()整理4、B 5、D 6、B7、(1)王敞害怕,回来后催促改变奏章,罗循故意拖延时间,数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 (关键词: “趣”“迟”“谢”各1分,大意2分)(2)顺之应招,想要引他出山,严嵩因为同乡的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都尽力推辞了。(关键词: “挽”“拟”“假”各1分,大意2分)。 7. 求游石钟山记译文 罗洪先 在线等 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 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 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原由了。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 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而山上栖息着的隼鹰,听见人声也惊然而起,在云中磔磔地叫着;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生这样的声响。 船转回到两山之间,刚准备进港,发现水流中间有块巨石拦住,上面可坐百人,里面空着又有很多洞穴,与风、水互相吞吐,发出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奏乐一般。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轰隆的声音,象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撞击声和钟鼓声,又象是魏庄子的歌钟所发出的。 古人不骗我们呀!” 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详尽;一般士大夫们终究不愿亲驾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传布开来的原因呀。而识见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方法来探求,自以为求得了结果。 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2023-08-27 07:52:091

大S拍过哪些电影?

大S拍过的电影:1987年《大海计划》饰 童星2005年《疑神疑鬼》饰 林晓月2006年《诡丝》饰 苏华 2008年《保持通话》饰 Grace2008年《爱的发声练习》饰 小猫2009年《大内密探灵灵狗》饰 梅希望2010年《全城热恋》饰 叮当2010年《未来警察》饰 王雪娥2010年《剑雨》饰 叶绽青 2010年《唐伯虎点秋香2》饰 李凤姐(客串2010年《龙凤店》饰 李凤姐2010年《未世录》 2010年《百万巨鳄追缉令》2010年《魔法小葫芦》2010年《大武生》
2023-08-27 07:50:481

如何治理小摊小贩

1、小摊小贩,多是生活困难在外难找工作的,但他成本低能给人提供方便,抓是抓不完的。2、抓不完只能引导,在各小区建设初期就要规划好哪里能让小摊小贩经营哪里不能。3、管理也是以引导为主,能办证的教他办,能设点的帮他定点,这样国家有税收小摊小贩也能经营,社区也方便。
2023-08-27 07:50:494

中国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最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国学”一词,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国学无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国学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就国学概念来说: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等都是属于国学范畴。里面无论哪一类学科都能跟一颗大树一样,延伸出许多细枝末叶的学问。按照《四库全书》划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块。按照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划分,可以划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大块。《汉书·艺文志》把书目分为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块。六艺一般包含《诗》、《书》、《礼》、《乐》、《易》、《春秋》。诸子指的是儒、道、法、阴阳、名、墨、杂、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诗赋指的是文学题材。兵书指的是兵家典籍。术数指的是天文、历法、五行、占卜、风水等实用性比较强的。方技指的是医学、养生等等。国学体系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政治和历史演变而建构的,国学热潮在现在之所以能够延续、复兴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东方文化所具有的自身智慧。
2023-08-27 07:50:50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2023-08-27 07:50:511

验资报告怎么弄

问题一:办理验资报告需要什么,步骤是什么? 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需要以下资料: 1. 经企业登记机关核准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 被审验单位出资者签署章程; 3. 出资者为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为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 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5. 指定委托代理人的文件,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6. 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7. 银行出具的现金交款单、对账单(或具有同等效力的文件)及银行询证函回函; 8. 被审验单位给投资者出具的收款收据(注明投资款); 9. 出资者为企业法人的财务报表; 10.出资者签署的被审验单位及其投资者声明书。 说明:以上为货币出资所需资料。 11. 实物移交与验收证明、作价依据、权属证明(发票)和实物存放地点的证明; 12. 土地使用权证、房地产证、土地红线图及有关允许出资的批准文件; 13. 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报告及出资各方对资产价值的确认文件; 14. 拟设立企业及其出资者签署的在规定期限内办妥有关财产转移手续等事项的承诺函; 说明:11-14条为实物出资所需资料。 步骤如下: 一、名称核准 投资人为自然人,需提供投资人身份证复印件,先网上申请名称,填写企业名称、经营地址和拟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金及出资情况,填表后工商局工作人员审核通过,然后到行政大厅工商局窗口领取名称核准通知书。名称保留的有效期限是6个月。凭借名称核准通知书去刻章店去刻章公章、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 二、银行开户 带着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股东身份证、公章去银行开立验资户。 三、股东出资 股东按照出资规定将投资缴入公司账户。 四、会计师事务所向银行发出询证处,取得银行进账单和对账单。 五、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 问题二:我想开公司,但是需要验资报告是怎么回事 注册公司,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工商局也有各种模板和指引。建议有两个途径比较方便快捷,一个是去工商局直接问他们要模板和流程,根据他们的要求一点一点来做,另一个是可以找一个当地代理注册公司的人帮你们做。我们尝试过自己做,各种辛苦各种累啊,每次去工商局都只告诉你一点,回去改好了回来又再告诉你一点,跑了n趟。所以我觉得你可以上报纸上的广告找找有没有代理公司,或者也可以去律师港湾找个当地代为办理这些事项的人帮忙跑。你说的验资报告,一般是要会计师事务所出的,你找代理的帮你做,他们可以一起帮你找了会计师事务所出验资报告。希望有帮助啦。 问题三:验资报告怎么办理? 按照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应具备哪些条件规定: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或以生产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 2、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含180万元)以上;3、从事成品油零售的加油站,可以申请为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多少不是申请一般纳税人的必备条件。在申报时各地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资料不尽一致,一般包括:一、基本资料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表2、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3、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企业的负责人,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的经营者,下同)身份证复印件 二、备查资料:1、新办企业提供具有验资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原件; 2、 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 3、 经营场地证明材料(场地属自有的,须提 *** 权证明;属租用的,须提供房屋租赁合同、协议) 4、 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4、财务人员从业资格证明; 5 、股东身份证明;6、 所有开户银行账户、账号的证明材料;7、上一起的会计报表;8、其他。 具体可咨询当地国家税务机关。 问题四:办理验资报告需要那些资料? 场地证明和公司章程必须得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不过复印件就行。 还得要股东身份证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复印件就行。 骇股东存钱的进帐单及银行的资金证明必须得要原件看,报告出完,进帐单原件还给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留复印件就行,资信证明原件就得留给会计师事务所。 其余的事就交给事务所了,你就等着拿报告行了 问题五:法定验资机构验资报告怎么办理 增资是需要验资报告的,法定验资机构一般指会计师事务所,在工商局没有不良记录的。首先你需要到银行开立一个临时户,然后把钱按章程的规定打进去接着,找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验资就可以了。 需要准备的材料:1、增资前的验资报告复印件2、股东身份证复印件3、原章程及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4、营业执照复印件5、银行缴款单6、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7、涉及的其他相关材料(以上是事务所需要的材料和交给工商局的一样) 至于费用的话,没那么夸张,按照广西的标准来看的话,增资1000万才4800原价。 问题六:什么是公司验资报告,应该怎么做,具体点? 验资报告 验资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及其他具有验资资格的机构出具的证明资金真实性的文件。依照《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出具验资报告,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是表明公司注册资本数额的合法证明。依照国家触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法定验资机构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验资后,验资机构应出具验资报告,连同验资证明材料及其他附件,一并交与委托人,做为申请注册资本的依据。 委托人委托验资机构验资需按规定办理委托手续,填写委托书。并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章程; 2.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投资单位上月末资产负债表; 4.投资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5.各类资金到位证明: ①以货币出资的应提交银行进帐单。 ②以非货币出资的,应提交经有法定评估资格的机构评估的报告书和财产转移手续。 以新建或新购入的实物作为投资的,也可以不经过评估,但要提供合理作价证明。建筑物以工程决算书为依据,新购物品以发票上的金额为出资额; 6.验资机构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问题七:没有验资报告怎么办 1.注册公司没有验资报告也是可以注册公司的。 2.现在执行认缴制,有最低限额及缴纳期限。 根据公司法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问题八:如何办理银行验资报告 根据你要注册公司的注册资金,将钱存入某银行,该银行出具的股东缴款单、银行盖章后的询征函由银行寄至会计师事务所,携带公司章程、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送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这是一般流程。 问题九:出验资报告都需要哪些资料? 办理验资时所需要的材料: 办理内资公司设立验资报告需要准备的材料 1.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 2.各股东身份证 3.企业设立申请表(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简历、地址证明) 4.银行入资单(工商局备案、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5.公司章程 办理内资公司变更验资报告需要准备的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公司最近一期验资报告 3.企业变更申请表(除了第3页必要意外,剩下的变更那页要那页,变更注册资金只要第3页就行) 4.本次出资人身份证 5.银行入资单(工商局备案、会计师事务所验资)6.股东会决议、新的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如有转股还需要转股协议) 7.公司公章 如果变更名称,还需要提供核准通知书
2023-08-27 07:50:521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修养和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但是其中心思想是【仁】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引申为“爱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其核心,孔子认为是“孝悌”之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对内,在自己家里.对外呢?那就是要“爱人”.怎样才能做到“孝悌”“爱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孔子与其弟子多次谈到“仁”,却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这种不同角度的论述,表明“仁”的博大与内涵丰富.“仁”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2023-08-27 07:50:531

朴树的《那些花儿》最后那里唱的歌词是什么?

据说是他自己随意哼唱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法语,前者可信度大些
2023-08-27 07:50:543

有哪些好看的家庭伦理电影?

国内的电影:1、我们天上见 豆瓣评分 8.5简介: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姚君 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2、暖春 豆瓣评分 7.8简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村长的儿子捡来了一个晕倒的女孩,村民们都议论纷纷。宝柱的爹(田成仁 饰)年事已高,他费力的背起这个小女孩回家了。宝柱顿觉没了面子,他认为他的爹不满过门多年的媳妇香草(郝洋 饰)至今都没生下一子半女。女孩叫小花(张妍 饰),受不了家里人的虐待而离家出走。她乞求爷爷能收养她,宝柱的爹疼惜这个女孩,便不管儿子媳妇的不满收留了她。小花的乖巧懂事令爷爷倍感安慰,可是香草却非常眼红,竟然安排骗走小花。小花一直想有个妈妈,她非但没有怨恨叔叔跟婶娘对她的伤害,一次一次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动宝柱跟香草。3、桃姐 豆瓣评分 8.3简介: 桃姐(叶德娴 饰)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把第二代的少爷罗杰(刘德华 饰)抚养成人。罗杰从事电影制片人,五十多岁了仍然独身,而桃姐也继续照顾罗杰,成为习惯……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买菜,回寓所煲汤、做好满桌的饭菜,在等待从内地出差回家的罗杰,桃姐看着窗外的街景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间却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医院,桃姐是中风了!一边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  罗杰在百忙工作中为桃姐找合适老人院,期间巧遇昔日电影拍摄认识的草蜢哥(黄秋生 饰),桃姐出院来到老人院,环境陌生,院友怪异,桃姐强装镇定。罗杰工余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仆闲话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调侃习惯,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羡慕。4、我们俩 豆瓣评分 8.5简介: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女孩想租老太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价太高,老太一脸爱住不住的表情坚决不降价,女孩无奈租了下来,两人开始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无论是安装电话、缴纳电话费,还是点电炉、借用电冰箱,女孩都觉得老太在处处算计她,心里十分委屈,老太看她,也是一百个不顺眼。  但日久生情,两人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日子溜过春天、夏天,老太眼见女孩生活尤其恋爱中的喜怒哀乐,她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女孩的陪伴冲淡了不少。秋天来临,女孩找到更好的住处,要离开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5、岁月神偷 豆瓣评分 8.7 (推荐)简介 :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老字号的永利街就处在这样一个风暴的旋涡中心。  鞋匠罗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为生。罗先生(任达华 饰)做得一手好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仅能养家糊口;罗太太(吴君如 饰)为人辛辣直率,人称“侠盗罗嫂”。大儿子罗进一(李治廷 饰)16岁,品学兼优,是运动会的冠军,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骄傲;小儿子罗进二(钟绍图 饰)8岁,在父母溺爱之下,天性顽劣,出了名的顽皮整蛊……一家人艰难度日,也算其乐融融。  然而大儿子与富家小姐芳菲(蔡颖恩 饰)之间一段纯美的初恋、一场扫荡整个香港的飓风暴雨、更有一场潜伏已久的噩梦,让这个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间陡生变故、支离破碎……面对岁月这个最大的“神偷”,顽强不屈的人该如何去抵抗?国外的电影(我简要的说一下名称哦~):1、大鱼老爸 2、忠犬八公 3、触不可及(推荐!) 4、阳光姐妹淘 5、美丽人生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哦~ O(∩_∩)O~
2023-08-27 07:50:552

写作文什么叫顺序倒序插叙

1. 顺序,倒叙,插叙在作文中是属于什么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2. 顺序,倒叙,插叙在作文中是属于什么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3. 顺序、倒叙、插叙是什么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 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4. 什么是语文中所说的倒叙、插叙和顺序 (一)顺叙法 顺叙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人物事件的原委,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文学史上许多的名作,像《桃花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采用这种叙述方法的。 (二)倒叙法 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 *** 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 *** 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因此倒叙不是逆叙,不是逆推理。在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顺序的一种变通。比如鲁迅的〈祝福〉〈伤逝〉等作品,大体上都是用倒叙手法写成的,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等作品都是把人物的最后结局在开头告诉了读者,然后把人物的经历一层一层展开,使读者看清了这些悲剧的社会根源和人物自身思想上原因,从而启发人们去追求合理的人生。 (三)插叙法 它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插叙的作用,首先是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得了解,此外,这种中断或停止,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在鲁迅的〈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润土时插入少年润土和我的友谊的片断,就是追叙的例子 ,又如那些把上文加以补充,解释,对下 *** 必要交代的片断叙述,按习惯称补叙。这种文字一般并不发展情节,仅仅是补充 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原来叙述的内容。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插叙,那插入的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这种插叙有人称为逆叙。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5. 顺序倒叙插叙的作文,求200字到300字左右 篇二:童年的时光 那年是冬天,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和爸爸准备包饺子吃。 妈妈买来了肉馅和面粉,再把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水,她和爸爸就用力揉起面来。我拿出需要的工具认真的洗起来,洗好了,揉好了,我们就可以包饺子了。我拿了一个小面团一压,一个面饼就做成了,我再把肉馅包进去,合上面饼,按上五个手指印。渐渐的我们做了满满一盘可以下锅了。 爸爸把饺子一个个放进锅里一会儿功夫,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我迫不及待的等饺子出锅。 饺子终于出锅了,我们三人吃着自己做的水饺,津津有味。啊!真让人回味。
2023-08-27 07:50:561

以“我爱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

邓小平的故事 1909年邓小平5岁时,父亲将他送进了离家约一公里的翰林院子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1913年,9岁的邓小平在一次父亲的谈话中知道中国落后腐败,因此被外国欺凌。从那以后,年纪轻轻的邓小平就立志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将来拯救祖国。在邓小平的童年里,还帮助过不少亲戚朋友,深受大家的拥护与敬佩。“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飞快,邓小平已经成为一位志向远大的青年了 。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创造 ,便到上海学习,拯救懦弱的祖国。 1915年下半年,邓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县城西北考棚巷的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8年夏,14岁的邓小平结束了在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近4年的学习生活,随即进入广安县立中学堂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小小的广安也成立了“学生爱国分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近因吾国外交失败,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希同胞转相劝勉,或助以言论,激励民气,而图救我国危局。”紧接着,罢课运动,上街游行,抵制日货的活动层出不穷。在慷慨激昂的公启中,作为一个热血男儿,耳闻目睹的事实使邓小平爱国、爱家的种子在心底深处萌芽了。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对于这位弱冠少年而言,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陆铿是香港著名记者,曾多次访问北京,并与邓小平会见。1988年,香港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风云变幻的邓小平时代》,受到了舆论界的重视和好评。书中写到:邓小平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说话不绕山绕水,开门见山,一句是一句,而且有幽默感。比如,当谈到香港问题时,他就说,到期收回,不是单收回九龙,而是像广东人说的“办烂”,并向在座的邓颖超和方毅解释,“办烂”就是统统收回的意思。而且说,收回之后,制度不变,可以告诉在香港的亲戚朋友放心。表现得很干脆。邓为人豁达,看得开。已经确认香烟有害于身体健康,因此美国香烟广告都要同时刊出有害的声明。邓小平很诚恳地表示: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其他的嗜好,只是抽抽香烟。而且年纪这么大了,何必再戒除呢?如果因抽烟而缩短寿命,也只好认了。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1976年中国政坛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和变革。中国向何处去? 在北京西山的一幢小楼里,沉寂了多年的邓小平与前来的叶剑英紧紧拥抱在一起,说出了心里话,再也不能等下去了,要让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必须横下心来搞经济建设。 几经周折,邓小平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他首先选择科学教育战线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将十几位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老教授、专家从各劳改地请到了北京饭店,召开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做出了推翻“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等重大决策,迎来了科学与教育的春天。 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邓小平因势利导,抓住这个契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在他的领导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历史转折。 邓小平大力支持农民联产承包、鼓励兴办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大胆提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1990年,邓小平来到上海,做出了开发浦东经济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初,他又到南方各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拒绝出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诞生,但不久以色列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便爆发了。已经定居在美国十多年的爱因斯坦立即向媒体宣称:“现在,以色列人再不能后退了,我们应该战斗。犹太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一个对他们存有敌对情绪的世界上生存下去。”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当日晚,一位记者给爱因斯坦的住所打来电话,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不会。我当不了总统。”“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不,我干不了。”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大使进一步劝说:“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能胜任的。”“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们失望,不让他们窘迫。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爱因斯坦怎样走近中国? 早在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开始介绍到中国,特别是通过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给中国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因斯坦本人的目光也曾一次次地投射到古老而陌生的中国,1922年冬天,他应邀到日本讲学,往返途中,两次经过上海,一共停留了三天,亲眼看到了处于苦难中的中国,并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在旅行日记中记下“悲惨的图象”和他的感慨:“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爱因斯坦看到这个在劳动着,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他的社会同情心再度被唤醒了。他认为,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0、21页)十几年后(193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前来年进修的周培源第一次个别交谈时就说:“中国人民是苦难的人民。”他的同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付诸行动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从东北作为突破口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当时的国际社会却表现出无奈和无能,当年11年17日,爱因斯坦公开谴责日本侵略东三省的行径,呼吁各国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可惜回音空荡。1932年10月,“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时已被开除出党)在上海被捕,他和罗素、杜威等具有国际声望的知识分子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释放。1937年3月,主张抗日的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史良等“七君子”锒铛入狱后,他又联合杜威、孟禄等著名知识分子通电援救,向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1938年6月,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还和罗斯福总统的长子一同发起“援助中国委员会”,在美国2000个城镇开展援华募捐活动。 爱因斯坦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他的爱是没有国界的,他对中国的感情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完全建立在人类的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之上。他的思想也对中国日益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还在读初二的少年许良英就是他的热情崇拜者,希望长大了做一个像他那样的科学家。1934年,爱因斯坦的文集《我的世界观》在欧洲出版,几年后(1937年抗战前夕)就有了中译本,是留学法国的物理学教授叶蕴理根据法文译本转译的,由于国难当头,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但青年许良英在1938年上大学前有幸买到了一本,并认真精读了一遍,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爱因斯坦的许多至理名言令他终生难忘,爱因斯坦的形象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后,许良英和周培源都曾发表长篇悼念文章。不幸的是1968年到1976年的8年间,爱因斯坦在中国竟成了“本世纪以来最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四人帮”掀起了一场荒诞的批评爱因斯坦运动,好在多数科学家不予理睬,实际上进行了抵制。1979年,北京还隆重举行了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大会。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沙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她一生写过14本著作 《奇迹缔造者》(台湾译名:海伦·凯勒)(2000,TV Movie,迪士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 《我的老师》 《我黑暗中的光明》 《石墙之歌》 《乐观》 《走出黑暗》 《我的人生故事》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 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盲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们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人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你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编辑本段]海伦·凯勒生平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沙莉文小姐。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当波金斯盲人学校的亚纳格诺先生以惊讶的神情读到一封海伦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后,这样写道:“谁也难以想象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这时,海伦才9岁。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每一条出口都已向她紧紧关闭。但是,海伦是个奇迹。她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上天堂,不过,这段历程的艰难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她学发声,要用触觉来领会发音时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为此,海伦不得不反复练习发音,有时为发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失败和疲劳使她心力憔悴,一个坚强的人竟为此流下过绝望的泪水。可是她始终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刻苦努力,终于可以流利地说出“爸爸”“妈妈”“妹妹”了,全家人惊喜地拥抱了她,连她喜爱的那只小狗也似乎听懂了她的呼唤,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没过几个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语交谈;不到一年,她便读完了德文作品《威廉·退尔》。教法语的教师不懂手语字母,不得不进行口授;尽管这样,海伦还是很快掌握了法语,并把小说《被强迫的医生》读了两遍。在纽约期间,海伦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马克·吐温为她朗读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说,他们建立了真挚友谊。霍姆斯博士在梅里迈克河边幽静的家里为她读《劳斯·豆》诗集,当读到最后两页时,霍姆斯把一个奴隶塑像放在她手中。这个蹲着的奴隶身上的锁链正好掉落下来,霍姆斯对海伦说:“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伦的心中一阵激动,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海伦从小便自信地说:“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还得了优等成绩,海伦怀着热切的心情开始了大学生活。 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的一块匾额上的幕布,由海伦用颤抖的手揭开了,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苏莉文·麦西。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匾额,而是为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突出篇章的人们所设立的。的确,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这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鲜花包围中告别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我黑暗中的光明》是关于人类精神升华的一本书。生来既聋又盲的海伦·凯勒早年生活在与常人隔离的孤寂境况中,而这对一个人精神的发展是如此重要。 在全人类的神的爱护下,她得以同他人接触。 精神上的发展带领她走上了写作生涯。 海伦.凯勒被视为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海伦·凯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苏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等著作。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其生活的故事被搬上好莱坞的舞台,并由其本人任主演。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并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以资助世界上的盲聋儿童。 1960年描述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同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海伦·凯勒结束了她那光荣的一生。
2023-08-27 07:50:565

教师评职称论文的期刊要求

一、期刊的级别要求职称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一般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刊物以及核心刊物。通常情况下,高级职称论文发表一般是会选择核心刊物进行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会对评审更有优势,所以很多评高工的人才认为选核心期刊去发表是最好的。然而情况却并不是如此,盲目投稿可能会适得其反。作者最好是根据职称文件里的级别要求或者咨询单位的意见后去选择最适合的期刊级别进行发表。二、期刊的正规性评高级职称论文的期刊要求中,正规性是一项很重要的标准,要知道论文可不是随便找本期刊发表就完事了,如果投递到假刊、套刊上发表是无效的,一定要记住了。如果说你不确定自己发表的期刊是否正规,建议作者去新闻总署的官网上查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其网站首页左部开辟有“新闻机构查询”窗口。在该窗口输入期刊名称,选择“媒体类别”为“期刊”,如查询不到任何信息的,那么一般为非法期刊,面对这种期刊就要多留个心眼,慎重进行选择。三、期刊的刊号刊号也是评高级职称论文的期刊要求之一,一般高级职称评审的论文是要发表在刊号为CN、ISSN的专业期刊上。什么是CN、ISSN刊号呢?不熟悉论文发表的人员可能对这个方面不是很清楚。其实ISSN、CN刊号就是国际刊号、国内刊号的意思,这两种刊号缺一不可。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有了这个刊号,这本刊物才算是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正规刊物。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有这个刊号,这本刊物就是国外公开发表的正规刊物。虽说正规的期刊都具备这两个刊号的,但是一些套刊、假刊有的也是具备双刊号的,与正规期刊一样,很多这样的期刊用自己的刊号弄一些其它的期刊,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正因为这样很多作者在选择期刊投稿的时候可能会入这个坑里面,因此在选择期刊方面一定要擦亮双眼去辨别清楚。
2023-08-27 07:50:561

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概念不同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不同插叙作用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方式不同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有两种方式,一是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二是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更多关于倒叙和插叙的区别,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019f68161582968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27 07:50:461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一)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l)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关于质的研究方法,定义是: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方法的范畴,因而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具有自然情境性、研究者的自身工具性、自下而上的归纳性、对事实的解释性和建构性等。 (2)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 (4)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 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三)如何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l)要勤于学 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和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校本教研,不必像大学教授或教育理论专家那样要求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并直接运用理论开展教育研究,但是不等于说叙事研究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理论—— 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 可以熏陶人们的气质和精神, 可以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 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 因此,中小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2)要敏于事 在中小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缘故。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话题,比如,教育生活故事、学生成长个案、教师成长记录、教育教学对话、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等。 教育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研究的话题。 (3)要善于思 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中的根本要求,因为当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的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需要深刻的反思。 因此,思考和反思是叙事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要得于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甚广,主题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 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类型; 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多么宽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么宽阔。 这样看来,教育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的确,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叙事研究更具有弹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时就更能够体现现实针对性,更能发挥创造性,这种方法也就更能为教师所掌握和运用。当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不是说可以任意妄为,无章可循的,它总是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和要求。 有人认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要围绕三个事件展开:现场、现场经验文本和研究文本。 现场工作是叙事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 现场经验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形成现场经验文本有多种方法,如讲述或撰写故事、研究访谈、日记、自传和传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等。 研究文本是指叙事研究的格式,叙事研究文本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各种不同的风格撰写,可以形成描述的文本、解释的文本、讨论的文本、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 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 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 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教师如果对叙事研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并进一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有利于推进校本科研工作。 (四)深入认识和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 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 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 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 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师在叙述自己的个人教育生活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 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研究性教学”的境界。 当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研究的过程及其发生的教学事件时,教师可以不必盲目依赖于传统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技术。 教师讲述的教学事件与教师写的教育论文相比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将变得有“情趣”、“活泼”、“生机盎然”;变得“日常”、“亲切”、“生活化”;变得更“动听”、“可读”、“可爱”、“令人感动”、“使人受启发”、“俏皮”、“欢快”、“美妙”、“音乐性的”、“有韵味的”、“有灵性的”、“让人心领神会的”、“引起共鸣的”。 如有的地方就抓住共性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主题,开展群众性的说课、评课、议课,通过“我讲我的故事”,教师们把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讲故事的形式现身说法,并将这些故事作为“叙事研究”的成果加以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2023-08-27 07:50:441

基因工程的概念

http://baike.baidu.com/view/2721.htm
2023-08-27 07:50:413

防火小知识顺口溜7句

有消防名言吗?
2023-08-27 07:50:4114

儒家思想有哪些?具体内容有哪些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最大的流派儒家。  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具体内容:首先说说孔子学说思想。在“礼乐崩溃”、“天下大乱”的时局下,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理论,成为古代哲学史上最早建立思想体系的思想家。{创作背景}孔子的思想主要分三种。第一,“仁学”思想。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而要做到爱人,就应该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以仁为基本范畴,建立起他的哲学和伦理学思想体系,从而为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和思想统治奠定了基础。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第二,礼乐思想。孔子所说之礼,表现在对古代思想的改造上。其内容分别是:其一,补充周礼。孔子打破西周“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主张“齐之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乐能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他以仁释礼,将仁礼结合,提出克己复礼,赋予周礼更加丰富的内容。其二,孔子所说的礼是“礼制、礼仪”。儒家将礼乐结合,不只是把礼作为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力图进入精神层面,用礼乐培养内在的纯真美好感情。他言称必礼。礼乐同仁义一样,成为儒家最重视的基本观念,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三,其他思想。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务实精神;“中而不伤”的中庸之道;还有重视“父慈,子孝,兄良…….”的道德修养;主张“德政”,提出重德轻刑的政治主张;提倡“有教无类”。
2023-08-27 07:50:401

国学小知识积累

1. 国学小知识 国学小知识 1. 有哪些关于数字的国学常识 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三姑六婆: 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汉初三杰: 韩信、萧何、张良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教九流: 儒教、佛教、道教;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五 帝: 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 毒: 其一是“五种毒虫”--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其二是“五种毒药”,就是你所说的“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三是指佛教里的“五毒”,就是“贪、嗔、痴、爱、恶”这五种“不良”情绪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 方: 东、西、南、北、中五 谷: 稻、黍、稷、麦、豆五 官: 耳、目、口、鼻、身五 金 :金、银、铜、铁、锡五 经: 易、书、诗、礼、春秋五 味: 甜、酸、苦、辣、咸五 行: 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方位——东、南、中、西、北五行对应颜色—— 青、红、黄、白、黑五行对应味道—— 酸、苦、甘、辛、咸五行对应器官—— 肝、心、脾、肺、肾五行对应季节—— 春、夏、秋、冬五 脏: 心、肝、脾、肺、肾五 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彩: 青、黄、赤、白、黑五音: 宫、商、角、徵、羽六 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六 畜: 猪、牛、羊、马、鸡、狗六 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六 亲: 父、母、兄、弟、妻、子六 艺: 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七 窍: 口、鼻、眼、耳七情: 怒、喜、思、悲、恐、惊、忧七宝: 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八旗: 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 方: 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 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 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 仙: 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国联军: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九 洲: 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九歌: 国殇 礼魂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龙生九子: 赑屃(音bì xì)( 老大)、鸱吻(音chī wěn)( 老二)、蒲牢(音pú láo)( 老三)、狴犴(音bì àn)( 老四)、饕餮(音tāo tiè)( 老五)、蚣蝮(音bā xià,两字仅此处读此音)或 蚆螛(音bā xià)( 老六)、睚眦(音yá zì)( 老七)、狻猊(音suān ní)( 老八)、椒图(音jiāo tú)( 老九)十 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 三 经: 《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寿经》、《尔雅》、《孟子》十 三 辙: 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遥迢、由求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书》、《南史》、《北史》、《唐书》、《新唐书》、《五代史》《隋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中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一箭双雕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指桑骂槐 借尸还魂 顺手牵羊 明知故昧 调虎离山 欲擒先纵 釜底抽薪 先发制人 打草惊蛇 落井下石 虚张声势 反客为主 金蝉脱壳 移尸嫁祸 杀鸡儆猴 偷龙转凤 擒贼擒王 扮猪吃虎 过桥抽板 李代桃僵 抛砖引玉 美人计 激将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联环计 走为上六十甲子: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后),60(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年。2. 国学常识有哪些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赵州桥(河北石家庄)、广济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八字】“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五帝有五种说法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 *** 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 3. 国学知识 其实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节,不值得花大力气,有一些太难找,这其实只是查看记性好坏,有否看过,不算真正学国学,当然赏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于学国学,还是一点点看,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学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后看的,可当复习。国学许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长文言知识。 我推荐一些书吧,《文心》,这是夏丏尊和叶圣陶用故事给青少年介绍一些文学知识的,经史子集适当看看,选代表性的。《古文观止》,我想不是因为选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这本来就是给初选者看的,这类蒙学书也可看看,比如幼学琼林这类的,书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许多可看。其实可以从耳熟能详的书籍看起,许多书都是从这些书延伸的。 学国学不一定要中国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证,比如修辞,有些是他们简洁;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东西很好,可当看故事。最后一步步来,希望你不要成为万精油,可对感兴趣的钻深。 4. 有关国学的知识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2、科举前选拔官员 3.科举制名称 4、古代学校 5、古代学官 二、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2、古代礼仪 3、古代位次 4、古代讳称 三、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2、兼称几项 3、古代谦称 4、古代敬称 5、古代贱称 6、特殊称谓 四 、古代职官 1、古代官职概述 2、常见的官职爵位名 3、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 *** 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 *** 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 5. 国学小常识▏▏“足下”这一尊称是怎么来的 【出处】:按“足下”作为敬称的释义,最权威当如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所说——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词汇的出处无确凿资料查证,以资料来说,早至战国时期已有将“足下”明确用作敬称的用法。《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 ;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 至于其出处的渊源,有个故事很有趣: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为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却忘了封赏当年跟随他逃亡并割股肉让他食用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赏,带老母隐居到绵山之中。晋文公知道后,派人去绵山寻找,他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想迫使他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倔强如斯,抱着大树和母亲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令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时候都会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最终“足下”一词逐渐演变成对表示对他人的敬称。 6. 国学小常识:“年”与“载”有何区别 年 nián ①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去~│三~五载。前边直接加数词,不用量词。 ②每年的:~会│~鉴│~产量。 ③岁数:~纪│~龄│忘~交│益寿延~。 ④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幼~│少~│青~│中~│老~。 ⑤时期;时代:近~│明朝末~│光绪~间。 ⑥一年中庄稼的收成:~成│~景│丰~│歉~。 ⑦年节:新~│过~│给大家拜~。 ⑧有关年节的(用品):~糕│~货│~画。 ⑨科举时代同年登科的关系:~兄│~谊│同~。 ⑩(Nián)姓。 载 zǎi 年:一年半~丨三年五~丨千~难逢。 ◆ 载 zǎi 记载 ①;刊登:登~丨刊~丨转~。另见zài。 ◆ 载 zài ①装载:~客丨~货◇~誉归来。 ②充满(道路):风雪~途丨怨声~道。 ③(Zài)姓。 ◆ 载 zài 〈书〉又;且:~歌~舞。另见zǎi。 7. 国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传统国学。 《史地学报》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 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其中哲学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包括道学佛学百家学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教育 至于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有人说“国学学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实,国学包括哪些领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近来有闻者,200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表示将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请问是将国学中哪一门、哪一科目设立“博士”学位?还是该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都设立“博士”学位,如果厚此薄彼,是否其他科目非中国学问,不该列入“国学”之列耶?。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国学发展 西学东渐诞生国学。“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与西学的论战。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 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分流的发展。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 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2023-08-27 07:50:401

小学一年级班长职责是什么

收作业,管纪录
2023-08-27 07:50:395

有哪些比较好的日本伦理电影?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类信息。日本伦理电影可能包含成人内容、性爱场景、暴力场景等。这些内容可能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建议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并寻找其他有益和健康的娱乐方式。
2023-08-27 07:50:391

论语中孔子论仁有几则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
2023-08-27 07:50:341

读书手抄报可以写什么内容

分头深入体会打太极
2023-08-27 07: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