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时代背景

2023-08-29 23:43:15
共5条回复
LuckySXyd

一、整体把握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二、问题研究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练习说明

一、熟读并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像。

设题目的是:①使学生当堂成诵,要求背得顺畅,并能大体上叙述作者原意;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能根据上下文意补充若干细节,作创造性的复述。答题方式要灵活,可以先熟读成诵再作复述,也可以经过熟读粗知课文大意后,先复述故事,最后练习背诵。为了激活学生的想像,在熟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故事情节提出某些问题,或要求简答,或引而不发,让学生放开去想,也可以加几句点评。

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提示〕讨论前要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一点社会发展史常识。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培养辩证思维。

此题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或全班集中讨论,或分组讨论。前面“问题研究”已对此题所涉及的内容作了初步说明,但仅供教师参考。此题是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要搞统一答案。

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陶渊明的语言明净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杂质,真正做到了将可有可无的字句一概删去,这种语言风格很值得探究。三个小题要学生注意的是作者行文时的省略笔法各不同,只让学生作答是不够的,还要作一点分析,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这是省略句子成分。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在分析过程中,最好不使用“主语”“宾语”或“施事者”“受事者”之类的概念。

答案依次是: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渔人、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

2.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题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读文言文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细究词义,切勿望文生义。答案如下:

1.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4.不足,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一个半课时教读。

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有特色的教法来。下面提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关于诵读教学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2.5分钟。假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读过两三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诵。再加上教师及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和检查背诵,课上用于诵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5分钟。这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基本保证,从长远的眼光看,尤其应该如此,决不容忽视。

读和讲可以穿插起来进行。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2)对情节作一点分析,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并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语句,能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3)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学班而言,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无妨先背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关于想像力的培养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三、《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四、明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关于桃花源的描写

①江上望渌罗山如削成,颓岚峭绿,疑将压焉。从此一带山皆飞舞生动,映江而出,水缥绿见底。至白马江,山益夹,水益束,云奔石怒,一江皆飞沫,是为浪光之天。山南即避秦处。上桃花溪百步,从间道出后岭,玄武宫其巅。……趋而出,见道傍古松,偃蹇有异态,为了却行。又数折,得桃花观,从左腋道入,竹路幽绝。……观周遭,皆层峰,淡冶入绘。观前为驰道,车尘马足,略无歇时。截驰道而南,入桃花洞,无所有,惟石磴百级,苍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

(摘自袁宏道《游桃花源记》)

②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tt白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真可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苏萦

东晋时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当时外面时局动乱,他渴望和平安宁,因此写下桃花源记

wio

东晋时期 当时政治腐败 官场黑暗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的生活是很多人梦想的生活,与世无争,社会和谐。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桃花源记注释   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   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   芳:指花。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对···感到奇怪。   欲:想要。   便:于是,就。   穷: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刚刚。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通:通过。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意思;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现在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总意)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对某一问题从长期思索不解而后忽然领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舍:房屋。   平:平坦。   旷:宽阔。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得见。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其:那。   种作:耕田劳作。   着:穿着。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   并:表承接(顺接),而且。   怡然:愉快的样子。   乃(乃大惊的乃):副词,竟,竟然。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详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消息。   语:(yù)向.........人说,告诉   云:说。   先世:祖先。   妻子:指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的人。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复:再,又。   焉:兼语词,从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   间隔:断绝来往。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   无论:更不用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为:无义。   具言:详细地说。(所+动词 构成名词性结构)   具:详细。   停:待。   辞去:辞别离开。   语:对……说。   不足:不必,不值得。   为:向、对。   道:说。   既:已经;······之后。   得:找到。   便扶向路: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记号。志:动词,作标记。   及:到了。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诣:到,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如此,判断句,像这样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名词性) 所单独可不翻译。   遂:竟然。   复:又,再。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阳:郡名,治所在现在河南南阳。   刘子骥:即刘驎之,字子骥,东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高尚:品德高尚。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打算。   寻:随即,不久。   未果: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果:实现。   问津:本指打听渡口,这里是访求寻找的意思。 津,渡口。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 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   (2)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 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 都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   欲穷其林(尽,穷尽)   穷冬烈风(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7.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5) 具:具答之   沿着------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
2023-08-27 10:54:391

《桃花源记》的作者

《桃花源记》的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曾做过几年小官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桃花源记》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諡“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望采纳,谢谢 陶渊明作品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 《桃花源记》的作者的号是? 号五柳先生 请采纳。。。。 桃花源记的作者叫什么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諡“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请问《桃花源诗》的作者是谁?不是《桃花源记》哦…… 也是陶渊明 《诗》是主体,《记》是序 桃花源记 作者是?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諡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桃花源记得作者 你说的桃花源记是古文呢还是耽美小说?古文的是陶渊明 耽美的是:苏谜 言情小说:dj米娜
2023-08-27 10:55:2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2023-08-27 10:55:371

陶渊明的 桃花源诗及注解?

【原文】赢氏乱天纪[1],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2],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3],日入从所憩[4]。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工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6],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7],焉测尘嚣外[8]。顾言蹑轻风[9],高举寻吾契[10]。【注释】 [1]赢氏:秦始皇赢姓。天纪:原指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这里指天下的秩序。乱天纪:即悖天时。 [2]黄绮:夏黄公和绮里季。他们和东园公、角里先生,为避秦乱,共隐于商山。汉惠帝为之立碑,称为“四皓”。 [3]相命:相互呼唤。肆:致力。 [4]从所憩:任便休息。 [5]菽:豆类。稷:高梁。这里用菽、稷代五谷。艺:种植。随时艺:按季节种植。 [6]淳:淳厚,指桃花源中的风俗。薄:浇薄,指当时的世俗。异源:本源不同。 [7]游方士:游于主内之士,即世俗中人。 [8]尘嚣:尘世。http://www.5ixuexi.net/gaozhong/yuwen/shici/6789.html [9]顾言:愿意。言:虚词。蹑:踏、蹈。蹑轻风:乘轻风 [10]高举:向高处追攀。契:合。寻吾契:寻找和我志趣相投的人。即指桃花源中的人和“商山四皓”那样的隐士。【翻译】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进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来往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 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2023-08-27 10:56:11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什么后人说这是一个鬼故事?

因为这只是后人的猜测而已
2023-08-27 10:56:2114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反对压迫追求自由
2023-08-27 10:57:555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

陶潜所说的桃花源应该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并且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司空图《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尧臣《武陵行》、张斛《武陵春晓》、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词》(六首)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标题却写的“武陵”,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常德市内现有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风景区,景区内风景秀丽,历史遗迹众多,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以湖南常德内的桃花源是最接近陶潜文中所描绘的仙境。中国其它叫做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但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学术界尚有争议。扩展资料:桃花源出处桃花源,出自陶渊明诗《桃花源诗》。诗的序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本文幻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时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大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潜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希望追求一个平静和谐的社会而写的。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
2023-08-27 10:58:121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怎么翻译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和劳作,男女的穿着像剪了,外面的人老人和孩子都安全快乐。
2023-08-27 10:58:299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什么描写了美丽的乡村景象?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什么,描写了美丽的乡村景象,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也就是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多用白描手法,描写了美丽的乡村景象,希望能帮到你。
2023-08-27 10:59:541

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的。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的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的,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的。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 (14)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驎(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7)俨然:整齐的样子。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2023-08-27 11:00:20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的晚年作品,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更趋成熟。下面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合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 篇1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着。[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 篇2 伟大的中国文豪留给湖南两篇名文,一篇是《桃花源记》,另一篇是《岳阳楼记》。桃花源植根于武陵的桃源,岳阳楼定位于巴陵的洞庭,游客前来问津、赏花、访古、探幽,在不知不觉中,灵魂得到洗涤,境界得到升华。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桃花源记》倾注了陶渊明一生的深情和心血,并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纷扰。他发愤读书,在《拟古》诗中说:“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颇具“大济苍生”的抱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先后出任祭酒、参军等职,意欲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正直耿介的性格与黑暗腐朽的官场如水火冰炭,几次都抛印而去,最后一次挂冠彭泽令,结束仕途。“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对于混迹官场,他追悔莫及。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 篇3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_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2023-08-27 11:00:291

找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从“赢氏乱天记,贤者避其世”开始的

《桃花源记》没有后面!你求的那个是《桃花源诗并记》里面的《诗》!并不是《记》!
2023-08-27 11:01:183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欢迎参考。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着。[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2023-08-27 11:01:321

桃花源记原文

如此美文,人人爱之,我亦然!遥想古人会于兰亭,抒怀畅饮;又有会于滕王之阁,作诗咏赋,此为高尚士也。我辈同道者,若亦能会于一处,共抒心怀,实是幸事。然今人皆以利字当先,悲哉!
2023-08-27 11:01:494

桃花源记中的判断句有哪些?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特殊句式如下:一、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释义: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也”表判断。意为: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二、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释义: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三、省主语:(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释义: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2)、便舍船,从口入。释义: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四、省宾语:问所从来。释义:问渔人从哪里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五、省介词:林尽水源。释义: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扩展资料:原文:《桃花源记》(节选)魏晋: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释义: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一词多义:1、出:(1)出去。不复出焉: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2)拿出。皆出酒食: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2、寻:(1)动词,寻找。寻向所志: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2)副词,不久。寻病终:不久后就病死了。3、舍:(1)离开。便舍(shě)船:渔人便舍弃了船。(2)名词,房屋,客舍。屋舍(shè)俨然: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4、中:(1)中间。中无杂树:中间没有其它树木。(2)年间。晋太元中: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3)里面。其中往来种作: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5、志:(1)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记号。(2)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寻向所志: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陶渊明作品)
2023-08-27 11:02:301

《桃花源记》原文、作者、作者简介、代表作

原文 作者等信息都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非常详细完善!你只要进入百度百科就可以搜索到《桃花源记》的词条了 下面是从那里拉的一些,亲 ,赶紧去百度百科看吧!桃花源记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目录作品原文 作品译文 作品注释 写作背景 文章赏析 作者简介 文言知识 作品断句 重要实词 一词多义 多词一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汉语句式 传奇色彩 练习 原文回答 探究思考 文体 桃花源诗 扩展知识 关于本文的对联 理解性默写 内容评析 过程 主题思想 沿用的成语 关于刘子骥 传说 历史事实 中心思想 桃花源之地 展开 作品原文 作品译文 作品注释 写作背景 文章赏析 作者简介 文言知识 作品断句 重要实词 一词多义 多词一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汉语句式 传奇色彩 练习 原文回答 探究思考 文体 桃花源诗 扩展知识 关于本文的对联 理解性默写 内容评析 过程 主题思想 沿用的成语 关于刘子骥 传说 历史事实 中心思想 桃花源之地 展开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怀禅微刻《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借山归旧隐 携琴入桃园(佟春凤作品)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走了多远。忽然见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而纷乱。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花林消失在溪水的源头,(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便离开船,从洞口进入。开始(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在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的回答了他们。(那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拜访询问。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桃源里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渔人一一都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惊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他出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之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标记。到了郡城下(武陵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通往桃花源)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划行。   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   芳:泛指花朵。   鲜美:鲜艳美丽。(古今异义)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惊异、诧异。(词类活用)   复:再次   前:前行(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原指处境困难。同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看见。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舍弃。   初:起初,刚开始。   才:仅仅。   通:使......通过。(使动用法)   复:又。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平:平坦。   旷:宽阔。   舍:房屋。   俨然:整齐的样子。(古今异义)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互相通达。(“交通”一说 互相交错。)(古今异义)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于是,就。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详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打探(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指妻子、儿女。(古今异义)   邑人:同乡的人,乡邻。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给。   具言:详细地说。(具:通“俱”详细、具体。)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对……说,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晋谒,拜见。   如此: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便。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标记。   遂:最终。   复:再。   得:找到。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隐士。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按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果: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桃花源记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陶渊明雕像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散文家。因为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几度辗转,在各地做过几年小官,后厌烦俗世,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源诗的序言)等,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编辑本段文言知识作品断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023-08-27 11:02:493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属于唐宋八大家吗?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名潜,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陶征士诔)。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 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苏轼、苏洵、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
2023-08-27 11:03:132

桃花源记中有哪些成语?

怡然自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黄发垂髫。
2023-08-27 11:03:266

陶渊明写桃花的文言文

1. 求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划了多远的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看到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线。(渔人)就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敞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都悠闲自在自得其乐。 村中的人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他从哪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临别时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刻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结果,不久就因病而终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古文 桃花源记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3. 陶渊明记 文言文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_陶渊明文言文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出:(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舍:(1)便舍(shě)船:离开。(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中:(1)中无杂树:“中间”。(2)晋太元中:“年间”。(3)其中往来种作:。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 相关赏析 相关练习 原文回答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 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 赏析二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 望采纳 4.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的翻译是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长达几百步。 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 *** 杂。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 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 村里人嘱咐他道:“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样,高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 5. 问一个关于桃花的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023-08-27 11:03:431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创作背景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023-08-27 11:04:051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解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解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注解:1、缘:顺着,沿着。2、行:行走这里指划船。3、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4、忽逢:忽然遇到。5、夹岸:两岸。《桃花源记》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2023-08-27 11:04:282

关于长城的故事10个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2023-08-27 10:57:3515

盆栽果树如何种植 盆栽果树的种植管理和养护

  盆栽果树因容器的容积有限,根系受制约的程度较大,因此必须使有限的盆土具有比自然土肥力高得多,才能维持盆栽植的正常生命活动。  对盆土的要求,以果树种类品种而异。一般要求理化性质好,pH 值要适宜,保肥保水透气渗水。目前常用的盆土,一是天然的营养土,如取自森林中阔叶树下的腐叶土;二是人工配制的营养土。可以就地取材,如煤渣,腐熟的木屑、腐叶土、蛭石、泥碳土及当地肥沃的园土等。具体配制的比例和方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致配方如下:  ①煤渣 5 份,腐叶土 3 份,厩肥 2 份。  ②木屑 5 份,园土 2 份,厩肥 3 份。  ③园土 1 份,糠灰 0.5 份,厩肥 0.5 份。  ④园土 1 份,泥炭 1 份,糠灰 1 分。  ⑤腐熟马粪 3 分,肥沃田土 3 份,矿土 3 份。  ⑥烂树叶 3 份,厩肥 2 份,黑土 5 份。  ⑦草灰 5 份,田土 2 份,砂土 3 份。  培养土的各种成分混拌均匀后,进行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如苹果的根腐病菌、蛴螬)和杂草种子等。常用的方法是日光曝晒和福尔马林消毒。日光曝晒就是在太阳光下曝晒,并经常翻动研碎,充分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消毒灭菌。福尔马林消毒,就是用福尔马林 1 公斤加水 40~50 公斤(加水量根据土的干湿程度而定),均匀洒在 1 立方米的培养土中,再用薄膜密封熏蒸消毒,密闭 2 天,揭开待福尔马林完全挥发后才能上盆栽植果树。另外如有条件用高压蒸气灭菌,高效无毒又理想。此外也可将土放在铁锅中加热,不断翻炒以达到消毒目的。  盆栽果树,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换盆。  ①植株大,原有的盆土已不适合植株生长的要求,必须扩大盆土容积,提高根系吸水面积,需要换上较大的盆。  ②多年生植物在盆中生长,年龄较老,根系在盆内交叉生长,互相拥挤,盘根错节,影响新根生长,吸收养分的能力显著减弱,这时需进行换盆,加上适当的肥培管理,根系作适当修剪,起到根系复壮更新,增强树体生长结果。  ③原有盆土经植株长期选择,吸收矿质养分后,使植株呈现缺素症状,或盆土物理性质变劣,通气性变坏,植株生长不良,则可利用原盆更换培养土。  ④发现根系部分有病虫害时,进行根系修整,结合防治病虫进行换盆。  换盆时间,春季、秋季均可进行。秋季应在盆栽果树秋梢停长以后,根系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之前进行。春季,落叶果树在根系第一次开始生长前进行,常绿果树一般在梅雨期进行。  换盆方法:应以不伤根或少伤根为原则。具体操作方法以盆大小而定,盆径小于 40 厘米的,换土时可用左手握住植株基部,右手轻拍盆壁,然后将盆脱开,双手将植株连盆土拔起。如果容器较大,或木桶栽植,最好在 2 天前浇透水,然后用绳束缚树冠,小心横倒缸桶,轻拍缸壁,使盆土与盆壁分离。然后一人用双手紧握缸口,另一人用力拔出植株。  修根:盆栽果树生长几年后,根系老化,密集拥挤,为了保持旺盛生长,每隔 1~2 年结合换盆进行修根。先清理土球,可用竹片轻轻剔除周围旧盆土,然后剪除沿盆壁生长的卷曲根,换上培养土,以复壮根系。大型种植箱一般不换盆,结合秋施基肥,切断部分根系,以利来年新根大量发生。
2023-08-27 10:57:381

学校乱收费怎么办

现在的老师还能提吗?现在的人是坏人多,好人难做。
2023-08-27 10:57:397

如何理解时光老人的话?

我们都渴望烟火气的回归,渴望一种正常的生活,渴望生活的质量,生命的状态,渴望一切回归平静。一年的憧憬在不断地轮回,无论是什么样的收获,我们的生命年轮又增添了一圈。2023年,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躲藏在寒冬凛冽、被寒冷的时光封冻住的纠结、彷徨,蒸发成丝丝缕缕的烟雾,在轻风中消散的无影无踪,一干二净。满心的惬意、满怀的希望,随着第一缕阳光渐渐融入心中。阴霾过去,人们按部就班生活,城市依旧忙碌喧嚣,烟火气渐渐回归,蕴藏着新气象的2023年正在迈步走来,怀着满心的憧憬步入新年,对新年的期待早已充盈在胸。迈着前进的脚步,和时光老人一道齐心协力,将内心激励、向往与美妙的春天精巧地融合。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希望就在眼前,理想就在手边。生命如歌,生活如诗。让普通的日子鲜活,使平静的情感萌动。新年伊始,努力拼搏,一点点将彩页汇成斑斓的人生画卷。2022年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这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2023年是一切事物的新起点,是时光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23年将更加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所有的挑战,为机遇的到来时刻准备着,顾不得自己的疲惫和伤痛,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将是胜利的开拓者。时间总是公平的,我们失去了三年,在生命的轮回中,或许只是一时,不是一世。但是,有的人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明天的太阳,朝霞无限美好,遗憾总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有的是命运的无奈,有的是人生的无常,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能期待一步步走好。无论是在公园野餐中看到星星闪闪;无论是在海滩上看到海浪冲击海岸;无论是在KTV重新诠释歌曲中感受高潮.最吸引人的就是看到天上飘舞的五彩斑斓的烟花——它代表了一个开始、一个带来希望和勇气的时刻。
2023-08-27 10:57:401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哪些

有由职工选举产生的本单位职工代表、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本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代表、本单位的政府监督部门派出的代表、本单位的其他有关单位及社会团体派出的代表。这样的组成可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使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更加客观、公正。职工代表大会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一种基层民主组织形式,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2023-08-27 10:57:401

“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与“调节变量”概念辨析

从数理关系上看,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通常所说的被解释变量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应变量、预测子、回归子、响应变量、内生变量;同样,相对应的解释变量对应的称呼有:自变量、 预测元、回归元、 控制变量、外生变量。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都是作为自变量放在方程的右边,二者为了突出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区分。解释变量是指着重研究的自变量,是研究者重点考查对因变量有何影响的变量。而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重点研究的解释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需要加以考虑的变量。 在研究事故大股东持股与市场累积超额收益率关系的例子中,大股东持股等相关变量为解释变量;公司规模,行业类别等虽不在研究重点,但他们也是影响因变量的重要因素,必须进入回归方程,是为控制变量。在运用计量软件做回归的过程中,它们都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也就是说: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的操作一样,而且控制变量应该和解释变量一起进入方程,否则会有遗漏误差。但在对回归结果的进行解释时,我们关心的是解释变量的参数大小和方向,而不是控制变量的参数。 在数学上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可以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控制变量是调节变量,回归方程在理论上的解释就不一样了,解释变量是解释与被解释变量的因果关系,调节变量则是确定因果关系的边界条件。 对于调节变量而言,其目的是强调它的出现对一个或几个解释变量在某一问题中影响,因而,需要将调节变量与所要调节的解释变量相乘,将其乘积作为一个回归变量。例如,路况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研究。假设路况好坏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下雨天促使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大。那么下雨天就成为了调节变量。回归方程就写为:y=a+路况Z1+路况×下雨天Z2+u。 ——从人大经济论坛上总结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577-426759.html
2023-08-27 10:57:401

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什么

初春 ,清明节 么
2023-08-27 10:57:4013

《庖丁解牛》四字成语

1. 出自《庖丁解牛》的成语有哪些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解释 庖丁解牛 ( páo dīng jiě niú ) 庖丁:厨师;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名词出处 据《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 文惠君 解牛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文惠君 赞叹其技艺之妙。 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 后常用“庖丁解牛”作为神妙的技艺的典型。相关文献 《说郛》卷八十引无名氏《竹林诗评》:“ 何逊 之作,不费气力,如庖丁解牛,风成於騞然。” 清·龚自珍 《明良论四》:“庖丁之解牛, 伯牙 之操琴, 羿 之发羽, 僚 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 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庖丁解牛》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字词解释:(1) 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 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x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或嘻:通“啊?”)。 (8)盖:同“盍”;亦即“何”。 (9)进:超过。 (10)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1)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2)批:击,劈开。 却:同隙。 (13)道:同“导”,顺着。 窾(kǔan款):骨节空穴处。 (14)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15)技经: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庆):筋肉聚结处。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6)軱(gū孤):股部的大骨。 (17)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18)族:众,指一般的。 (19)折:用刀折骨。(20)发:出。 硎(xǐng刑):磨刀石。 (21)节:骨节。 间:间隙。(22)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23)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4)怵(chù处)然:警惕的样子。 (25)謋(zhè哲):同“磔”。謋然:形容牛体骨肉分离。 (26)委地:散落在地上 (27)善刀:拭刀。(28)养生:指养生之道。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u2022内篇u2022养生主》,立意在阐明“养生"。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庖丁解牛》译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 2. 出自 庖丁解牛的 成语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庖丁解牛[páo dīng jiě niú] 庖丁解剖了全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 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 【庖丁解牛 庄周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选自王先谦《庄子集解》本 【庖丁解牛 庄周译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 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 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冯海荣) 【庖丁解牛 庄周注释】 (1) 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 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hùa画)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 (8)盖:同“盍”;亦即“何”。 (9)进:超过。 (10)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1)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2)批:击,劈开。 却:同隙。 (13)道:同“导”,顺着。 窾(kǔan款):骨节空穴处。 (14)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5)技经: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庆):筋肉聚结处。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6)軱(gū孤):股部的大骨。 (17)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18)族:众,指一般的。 (19)折:用刀折骨。 (20)发:出。 硎(xǐng刑):磨刀石。 (21)节:骨节。 间:间隙。 (22)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23)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4)怵(chù处)然:警惧的样子。 (25)謋(zhè哲):同“磔”。謋然:形容牛体骨。 3. 出自《庖丁解牛的成语有哪些 一、游刃有余: 意思是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 出处: 《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 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 二、目无全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出处: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译: 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了。 三、踌躇满志: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 《庖丁解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译: 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四、切中肯綮: 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出处: 《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译: 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 五、批郤导窾: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出处: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译: 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
2023-08-27 10:57:401

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接地网必须与所有引下线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连接,将所有的引下线串联在一起。接地网中如果钢筋采用绑扎,需将两搭接的钢筋进行焊接连接;交叉的钢筋连接采用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引下线安装→避雷带支架制作安装→避雷网安装→接地电阻测试。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通俗的讲,即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指防感应雷。主要类型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防雷接地
2023-08-27 10:57:411

道德绑架算不算犯法

不算犯法。德绑架并不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只是对他人进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希望他人做出与施压人希望的行为的一种行为。1.道德绑架既不违法也不违法犯罪。2.道德绑架如果只是精神层面施压,没有贬低人格或者肉体上行为也不构成违法犯罪。3.如果严重贬低人格或者肉体行为才可能构成违法。4.如果非常恶劣的侮辱或者肉体攻击行为才能构成犯罪。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绑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舆论具有足以杀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不自愿的捐款和满含委屈的道歉。中国是一个道德社会,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应该说具有西方现代文化理念的人,与传统的道德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确会经常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然而,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如果你适应了,还会去依靠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3-08-27 10:57:411

企业税务自查后还会稽查吗

法律分析:企业税务,自查后还会稽查。企业最后需要办理注销清算,结清发票、结清税款后注销税务登记,需要凭借稽查报告来进行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此外税务异常一直是税务稽查的重点,所以企业在纳税申报完以后一定要做好自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检查次数。税务机关应当制定合理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负责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规范选案程序和检查行为。税务检查工作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2023-08-27 10:57:421

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述职报告(20)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经历今年1月和3月的社区换届,肩负了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的重担,群众的期盼、组织的信任,使我决心干一番成就回报社会。一年以来,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严于律已,规范管理,圆满完成了一年的目标责任内容和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社区的党建和社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柳背桥社区荣获2010年社区先进党组织称号;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迎检工作中,受到北部新区领导好评(结果未定)。我本人也荣幸的被评为2010年度优秀员。现将我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作如下述职: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我一直将理论与实践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我虚心向其他社区和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学习如何为人、如何正确的处理各类矛盾?如何与辖区的居民融洽相处。为了更好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我认真参加了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认真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业余时间学习了《社区管理》、《如何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何做好社区调解工作》《如何开展社区老年活动》等书籍,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并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2023-08-27 10:57:441

小微啊你可知道我有多爱你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歌曲名是《小薇》。
2023-08-27 10:57:4614

职工代表大会所行使的权力是什么

(一)审议和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审议和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修改中国工会章程。(四)选举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法律依据:《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七条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听取和审议总经理关于企业发展的工作报告、公司经营计划、公司重大投资、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因资本运作与公司发生关联的事项的"报告;对公司重要的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年度职工培训、职工薪酬、职工生活福利等,行使审议、建议、决定的职权。二、审议通过公司内部分配方案、劳动保护费用、措施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方案,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三、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及其它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四、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职工代表的评议监督。五、推选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监事会,并听取其汇报。职工代表大会有权撤换参加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六、签订公司年度《集体合同》。
2023-08-27 10:57:471

果树种植的方法 果树怎么种植

1、栽培果树时,一般要选高燥或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穴时尽量挖大挖深,并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回填土镇压后,再种植果树,种植果树时一定要浇透水,防止干旱。 2、根据自己的种植目标选定适销对路的品种,每一种果树都可能有许多品种,如葡萄,有黑提、红提、巨峰、美人指等,有几十上百个品种,有的适合鲜食,有的适合酿酒,有的适合做葡萄干。所以要找对自己所要种的品种,是种植果树的关键。 3、选择健壮无病的果树苗,根系尽量要完好粗壮,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 4、果树移栽时要尽量带土,以保护根系少受损伤。 5、果树种植要选适宜的时期,大部分果树都宜在春季休眠结束前进行种植。 6、种植果树时,如果是株型较大的果树移栽的,要多带土,还要对树进行整枝修剪,去掉树头过多的枝叶,以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还可注射一些营养液进行维护。 7、种植果树要根据所在的地区的气候选择适种的种类及品种。比如,种荔枝、种香蕉在北方就行不通。 8、对株型较大的果树要搭支架固定,以防倒伏。
2023-08-27 10:57:481

关税的贸易保护成本是什么

二者是同一个意思,即国家在征收了关税后,对经济的保护成本
2023-08-27 10:57:337

税法里有说明评估后不稽查吗

应该没有这个说法,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不是一回事.
2023-08-27 10:57:332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的产权转让,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明确规定,职代会共有五项职权:——审议建议权: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机会。几倍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权: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评议监督权: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选举(厂长)权: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你可以联系一家叫君茂律师事务所的企业。他们是主要做这个方面的。
2023-08-27 10:57:321

庖丁解牛中的成语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批郤导窾 新硎初试 官止神行 庖丁解牛 善刀而藏
2023-08-27 10:57:323

会计,容易学吗?

会计不难学,会计的基础知识主要重在理解与记忆,如果想要考取会计初级证书可以看的书有《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本教材。
2023-08-27 10:57:318

什么叫做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可从光的反射定律去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你可以看出谁是“因”,谁是“果”了!而在物理学中,“因”是自变量,“果”是因变量(因为什么而改变的量)所以,入射角是自变量;反射角是因变量;控制的变量是入射角的度数!understand!
2023-08-27 10:57:302

渭城曲古诗的意思

1、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咸阳市。2、_:湿润、客舍:旅馆、柳色:柳象征离别。3、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4、意思: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2023-08-27 10:57:291

如何治理教育乱收费

什么是中小学乱收费?乱收费表现形式有哪些?  所谓中小学乱收费,是指违反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擅自出台的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  中小学乱收费的形式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受“利益驱动”影响,通过招收择校生,办特长班、补课班,乱发复习资料,收取借各种名目与学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等,为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也有的为小集体谋取利益。  二、一些基层政府违反规定,擅自立项、超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如通过中小学校向学生征收教育费附加或教育集资,收取建校费、危改费、代课教师工资、工友费、集资修路(桥)、超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治安费、社会抚养费等。  三、一些社会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学校为市场,以学生为盈利对象,向学校乱摊派、乱罚款和搭车收费,如强行订阅报刊杂志、推销保险、校服、食品和学具等。  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计,中小学校自身的乱收费和基层政府以及部门的乱收费和搭车收费金额,约各占乱收费金额的50%左右。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府乱收费行为有所下降,但一些地方的基层政府和部门乱收费和搭车收费行为依然比较突出。  ●群众举报教育乱收费有哪些渠道?哪些部门会受理群众的举报或投诉?  首先,要对教育乱收费进行具体分析,搞清楚什么是乱收费,其属于哪种形式的乱收费。一般意义上讲,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乱收费,主要是指中小学乱收费,当然也包括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乱收费行为。  教育乱收费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指学校自身的乱收费。这类问题,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进行制止和纠正。另一类是指政府行为乱收费或社会上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乱收费、各种摊派或搭车收费。这类问题,应向当地政府机关、纪检监察或纠风部门反映,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制止和纠正。  对教育乱收费行为也可向当地物价等有关部门反映。对群众举报和投诉教育乱收费的问题,有关部门会及时严肃处理。  ●什么是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其主要原则、规定有哪些?  2002年5月,原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2]792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通知》规定,学校要在校内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向学生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政策与规定以及调整情况,并督促学校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等。禁止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通过公示“合法化”。  ●什么是“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校务公开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校务公开包括校内事务和校外事务的公开。校内事务,如学校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教学管理、财务、后勤、职称评定、评模选优、住房分配等向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公开,可以促进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学校决策的正确性与办事的公正性。校外事务,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支出等,招生政策与规定、入学条件、录取结果等通过设立公开栏、收费卡、召开家长会或校园网络、《招生章程》等方式,向社会和学生及其家长公开,可以进一步规范学校的管理,促进依法办学、依法收费。  实行校务公开,是当前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一项重要监督措施,也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校务公开确实密切了党群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教育部门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完善了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了学校领导依法治校、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自觉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增进了沟通与理解,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把招生行为、收费行为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校务公开被群众誉为“阳光工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教职工的称赞。  ●教育系统开展行风评议有何意义、作用?  开展行风评议是教育系统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行风评议一般由政府牵头组织,各级教育、纠风、人大、政协、新闻等部门和单位参加。重点是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招生考试、收费、师德师风等。评议活动一般分为自检自评、群众评议、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开展行风评议,能进一步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从政行为,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能大力提高各级干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广大教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约束机制;能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的教育系统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已开展此项工作。从实际效果看,开展评议活动对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活动有何意义、作用?  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活动”,是近年来江苏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主要由省级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对全省中小学收费行为进行验收评估,要求所有省、市重点中学、实验小学、示范初中、模范中学必须为治理教育乱收费作出示范。并且不搞“终身制”,已达标的学校如出现乱收费问题,则予以降级、摘牌。  开展此项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于,教育部门在整治教育乱收费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并将之运用到每一所学校,推动学校进一步加强收费规范管理。  从实践看,自2002年开始,迄今已取得了初步效果。在专项治理上,它有助于把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在规范收费上,有助于调动学校的积极因素,促进其增强自律意识;在监督上,引入教育系统以外的监督,有助于保证活动的质量;在制度建设上,有助于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如江苏省常州市已命名10所学校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对其他学校起到了示范作用。  ●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哪些内容、意义和作用?  为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要求,由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牵头,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计署和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委参加,于2003年5月19日建立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下设联络组和办公室,在教育部办公。联络组由各成员单位派出的司局级干部组成;办公室由各成员单位派出工作人员组成,实行集中办公。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使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和统一指导。它的建立,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对教育乱收费进行综合治理,有利于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标志着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已经形成齐抓共管态势。  从实践看,自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以来,全国各地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6月26日,国务院七部委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行部署,随后在长春、贵阳、南昌召开了3个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汇报会,进行督促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迅速行动,也相应组成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加大了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力度。
2023-08-27 10:57:281

果树种植果树怎么种植

首先,你得选好树苗,一定要选刚出土的树苗,(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那种)新鲜容易活。然后,为了防止将来树子长得过高或者不发枝,在种树前就把树苗剪枝了。不要心痛,因为剪了后还会发更多的新树叶出来。再然后,挖坑时要挖深一点,挖宽一点,方便种树。其次,往坑里倒水。吸水的坑如果倒水进去没有积水就多倒点,待有点积水后在坑里不停的用锄头在坑里使劲搅拌,让坑里的水补粘稠,成稀泥状态。注意,这一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种树能不能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树根需要的水分这几天都通用从这团泥团中吸取。最后,把树根插进泥团中里,再把泥巴把坑填好就可以啦!
2023-08-27 10:57:281

德育总结精选范文

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 总结 ,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 经验 教训。 下面是我给大家精心挑选的 工作总结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德育总结篇一 开学半个多月以来,在各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德育线上的工作井然有序,学生学习风气好、就寝纪律佳,现就半个 月工作总结 如下: 一、班主任到位和值周评分情景。 开学以来每一天早晨都有13个左右的班主任到教室,全年级学生无一人迟到,很多班级5:55分已经全部到位。9月1日——11日晚就寝下宿舍8次以上的班主任有张颖、许高波、张春华、朱强、周耀斌、陆萍、包建芳、王平、陈刚等,其中周耀斌和包建芳两位教师到位10次,所有班主任都在5次以上。目前就寝纪律良好,宿舍管处同志反映如此好的就寝纪律是近几届高三所没有的。可是就值周评分来看,班级之间也很不平衡,较好的班级有11、13、15班,扣分较多的班级是4、5、8、10班,期望班主任及时了解扣分情景,迅速解决问题。 二、教室布置和卫生情景 我们高三教室布置整体较好,很多班级有自我的创意,比如2班教室外的大玻璃框张贴的优秀学生的照片,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下头我通报一下 黑板报 评比情景:一等奖1、11、13、15班;二等奖3、6、9、12、16班;其余都是三等奖。另外班级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格言今晚前发到我的邮箱里,我们统一做展板。目前我们高三的环境卫生应当说是全校最好,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存在的问题。一走廊天顶的蜘蛛网仍然没有清理;二是班级交接的地带不干净。比如四楼西楼梯对面的窗台,应有_、15两班平均分配,但经常是灰尘很多。三是导护教师加强室内卫生检查力度,对室内卫生较差的班级及时通报和整改。 三、导护情景 尽管有个别教师不情愿做导护工作,但安排到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在此强调两点:一是不仅仅要做好导护记载,及时交导护组信箱,还要当即处理问题。比如卫生不到位的班级立即请值日生出来打扫。二是工作时间要饱满,能主动发现问题。 四、班会和跑操情景 班会课基本上都能正常开展,但期望班主任把45分钟用足、用好,绝不能上自习。我们每周都进行通报,但通报基本上以鼓励为主,以后存在的问题肯定也会如实通报。近几天的跑操班主任到操场的明显没有前一段时间多,请班主任强调呼号要响亮,队伍要整齐,班级之间坚持必须的距离。请体育教师在退场时,安排专人在前排教学楼前指挥,学生必须要跑到中心大道,否则严重阻碍后面班级。 德育总结篇二 伴随着 教育 改革的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20_至20_第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市教育局、市团委和德育教研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加之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把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注重全面实践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宏伟方略,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扬我乡德育工作优势,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构筑我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1、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 我们要求各校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初中加强了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活动,通过座谈写 观后感 为载体, 活化教育内容, 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以其中。 3、通过多种形式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学生严格恪守“ 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了使这一教育得到深入发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公德杯主题班会活动,在9节参赛课中,有1节获市级奖,有3节获乡级奖,有7篇课案设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案。 4、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校每月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 的教育思想。通过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乐民贾玉萃、富志韩建丽等教师的教案,无论从组织教学内容,还是版画的设计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5、抓好各校的班、团、队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各种活动。九月份全乡开展了以《我亲爱的老师》为主题的演讲会。十月份开展了《我爱中华》的演唱会,全乡师生共同登台演出,来歌颂党中央三代领导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更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师生的关系更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 6、本学期重点抓好校园 文化 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要以美化、香化后期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7、在课堂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教育办要求全乡教师共同参与“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只有教师先行,学生才能行的意识”在体验教育中做好“小主人”的指导者,并结合在各项教学中,同学们从实践体验中明白了平日厌烦了的说教的道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今后设想 (1)统一认识。统一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行的认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每一位教师必须先教学生做人,为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2)强化实践。德育工作只有通过师生主动参与, 德育总结篇三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高中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1. 本学期共组织了6次升起活动,分别从热爱祖国、交通安全、 生命教育、食品卫生、期末备考等方面展开了学生教育。6次活动中高一一班、三班、四班表现突出。 2. 3月初上报了 毕业 生验印名册,组织了高三学生照毕业证相片, 共照相262人,补照6人,共毕业268人。全体高三师生积极配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3. 4月下旬,配合区保健所组织了全校学生体检,学生纪律良好, 受到了检查人员的好评。 4. 4月末、6月初、6月末分别安排了地铁招工、高考、中考考场, 各班级卫生彻底,值周工作完成较好。 5. 组织高三年组师生为高三一班吴浩捐款四千余元,受到了家长 及社会的好评,家长送来了锦旗。组织了全体高中师生为玉树地震捐款一万一千三百余元,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其中仅高一五班就捐款870元。 6. 期中考试后,召开了家长会,其中高三三班、高三四班、高二 五班、高二二班、高二三班班会题目新颖,富有创造力、感染力,张大飞、陈红霞、杨丽、周玉娇等老师班会开了近3小时,为班级工作不辞辛苦。 7. 20_年5月下旬组织了高二年组 篮球 赛,高二五班、高二四班 分别获得第一、二名。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8. 陈红霞、刘艳红、佟晶、胡杨、周凤兰、孟庆亮、郑亚东、周 玉娇、李冬克服了孩子小、老人身体不好等各方面困难,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节;李威、李冬、周玉娇克服了各种病痛,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为高三成绩的进一步取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高中德育工作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仍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改进,望领导批评指正。 德育总结篇四 九月份在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总体情况是平稳的,现将九月份德育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重品德教育 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前提,本月紧紧围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教师已做好德育 工作计划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讲究饮食卫生,通过老师们的教育和平时的督查,基本上杜绝了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的情况,但我们还要常抓不懈。 二、重活动教育 以活动、节日为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 1._月17号全区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比赛,我校派出160名七年级的优秀学生参加。师生怀揣着一股为校争光的热情,牺牲平时的休息时间,加强训练,终于在最后的比赛中赛出了我校的风貌,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在上月启动的“三独”比赛,本月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落下帷幕,同时也涌现出多名才艺精湛的“校园歌手”、“校园舞蹈家”及“校园贝多芬”,为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输送了不少人才。 3.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第十九届沙石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筹备工作在本月也有序的展开,特别是对校园音乐会的节目验收,我们力求做到为全校师生展现一台高品位的晚会。 我们实中的所有德育工作者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做好 个人工作计划 ,生活会像这春光一样明媚。 德育总结篇五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汇报自己的工作,心里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老师们交流,这是老师们对我的信任,但由于自己的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为了取得老师们的帮助,下面把自己的工作汇报如下: 任教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法执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学校各项 规章制度 ,与老师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工作中,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工作认真扎实,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刻骨铭心的座右铭,我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孩子。 这几年一直任初三的物理课,老师们都知道,初三的学生不好管理,逆反心理很强,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我努力探索适合初三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吸收其他教师在教学上的优点,而且广泛阅读和研究有关的经验介绍和理论性 文章 ,观摩其他学校和老师的优质课、公开课,借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在对待学生方面,我认为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学习才能有劲。所以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从点滴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今年开学初,我就和语文老师合计,要让学生守规矩懂礼貌就得从尊重父母开始。结合语文课,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加强与父母的思想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把信发给了家长,家长的反响很大,他们第一次了解了孩子的心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同时我们又把教育孩子的案例印发给家长,希望他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同时能对自己的教育 方法 做进一步的 反思 。有些家长看了案例后对我说:真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们以后也要注意教育方法,经常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在教育学生方面,我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师生之间不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要改变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的意识,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和学习。因此,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有问题就要和老师、同学大胆讨论,有不同的见解,要敢于大胆表达和交流。上课的时候,尽量面带微笑,走进学生之中,拉近了和学生们的距离。 在对待后进生方面,我采取了不歧视、不放弃、平等对待,甚至倾注更多关爱。我比较注意这些学生的表现,有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有不足,及时加以指出并促其改正。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很差的学生,我坚持不懈,毫不放弃,一方面真诚相劝,一方面结合他们的实际,给他们布置较易完成的学习任务,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也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总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感受、思考和探讨蕴藏在生活中的哲理,明白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学会做人。 学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照顾,感谢您对我物理的重视和辅导,老师是照耀人生道路的明灯,老师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老师是树立为人处世的典范”。这些话既是对我工作的评价,更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它激励着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明天的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认为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献身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标。 德育总结精选 范文 相关文章: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2020最新5篇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 2020德育个人总结范文精选5篇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报告精选范文 ★ 2020-2020学年德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学校德育个人工作总结精选 ★ 2020学校德育个人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2023-08-27 10:57:261

什么是普法强基

普法强基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普法强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云南省普法强基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旨在加强全民法律意识,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战略。
2023-08-27 10:57:262

请问Father Time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是指事物的起源时期,如建业开始等。
2023-08-27 10:57:255

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引下线暗敷→避雷带支架制作安装→支架→避雷网安装→避雷针安装→接地电阻测试。一、基本知识:1、防雷接地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三个部分组成。2、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3、引下线敷设方式分为明设和暗设。4、接地装置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二、要求:1、材质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可靠,防腐措施到位,接地系统畅通、完整。2、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和引下线连接规范,资料齐全;避雷带、接地线安装顺直、美观,固定牢固;屋面及外露金属构件接地完整;设备金属外壳及设备基础接地无遗漏。3、接地点标识清楚,防雷接地测试点齐全。4、接地线搭接符合要求。
2023-08-27 10:57:241

道德绑架是什么?

这个从字面意义上就很好理解啊,就是用你的道德观念去束缚你的思想,把你加到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如果你不按照人文常理去做的话,你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人。
2023-08-27 10:5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