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初一科学

2023-09-07 22:08:46
共6条回复
陶小凡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某一个长度的时候,引力恰好等于斥力,当距离缩小,引力斥力同时增加,但是斥力增加的快,所以表现为斥力,当距离变大的时候,引力斥力同时减小,斥力减小的快,所以表现为引力。固体和液体大概就是在这个距离左右。但是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这个距离的10倍。这时候,分子之间的力的作用就基本没有了(非常微小)。所以气体的体积是不固定的,而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是固定的。

蓓蓓

凡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称为“固体”或“液体”,它们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状态之一。组成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无规则振动,所以固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nicehost

固态和液态分子运动速度慢,分子之间的间隔小,所以比较稳定,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coco

固态和液态分子运动速度慢,分子之间的间隔小,而且分子间有斥力与引力,故稳定,能保持吧!!!!!!

再也不做稀饭了

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与引力,因此物体的体积相对稳定。

还有,初一好像没学吧!初二呢!

瑞瑞爱吃桃

因为他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所以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

相关推荐

初一科学是化学吗?

化学,物理,数学,生物,这些都属于科学
2023-08-31 15:43:006

初一下册科学应该怎么学好

  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同学来说,科学是一门比较新的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更好的学习新的学科,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科学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科学学习方法   一、学习科学,力求做到“七能”: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科学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而这些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是探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素养,因此要真正理解、掌握和培养能力,应力求做到“七能”:   能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能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能变形:能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能归纳:能将知识板块式地归纳整理和记忆。   能设计:能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和科学调查。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科学离不开图形,比如物质科学中的机械设计,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或记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科学课里,同学们会学到许多有用的图表。《科学》要求的画图和识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化学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科学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 “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中间有时还需要较多的记忆,这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初中科学学习的注意事项   1.正确理解概念并记忆(包括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的特殊气体、颜色等),并从初一科学开始,学会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确保正确计算;   2.重视初中科学课本上的重要内容,有余力的话,也可以多看选学内容,加深对原有知识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3.到了初二物理电学部分,可以多进行电路连接的实验操作培养对电学的兴趣与感觉。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分析电路图,再结合相关公式进行解题;化学实验部分,要学会仔细观察,留心特殊变化;   4.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揣摩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别,进行题型解法的归类。这样积累到初三,对科学中所涉及到的几大类题型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5.到初三后,对初中科学基本能有一个较全面的框架认识,注意知识点应该成系统化和专题化,物理方面的学习要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定义公式变形公式和推导公式的前后衔接和灵活变通,同时也要注意力学受力分析方法和电学电路状态分析的培养。   初中科学复习方法   一、重视老师课堂上讲解的重点和课本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老师都已经给同学们上起了复习课.而复习课讲的肯定是这学期所学最重要最常考也最易考的知识点.所有,所有同学都应该在复习课上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对照老师所讲,逐条复习,使复习有的放矢.老师课堂上没有讲到过的知识点,应该先放一放,吃透那些讲到过的知识点,考试时候的分数肯定不会难看了.   二、把握核心知识   科学课程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式的复习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在制定中考命题的双向细目表的时候,有一些主干知识是必须列入的,如物理部分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浮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化学部分:化学用语、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酸碱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式计算、溶液质量分数计算等,生物部分:显微镜的使用、传染病、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能量流动特点、生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心脏结构、血液循环、血液的成分、食物的消化、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健康的含义、青春期的特点、反射和反射弧,考试的几率非常大。把握核心知识能使我们的复习突出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三、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科学考试中造成同学们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概念不理解、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现象不熟悉;专用名词、术语掌握不好,错别字较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到位、用词欠准确;审题不仔细,答题不完整。现在的科学考试一般不会考仅停留在记忆水平的知识,但在科学复习中我们仍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老师重点讲过的考点,必须熟记,而且一定要记到位,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用基本原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四、夯实基础,建立知识间的网络结构   科学学习最困难的就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科学概念联系起来,并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科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科学概念较多,要把每个概念背下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知识间的网络结构,复习时一定要将分散在各册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按知识结构的模块进行分类复习,根据不同知识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生物和地理知识注重记忆,物理知识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注重物质间的变化规律。   五、复习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该记住的定理、定律、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元素符号、化合价、实验现象、物质的颜色状态、生命科学中的常用名称等,一定要记住,记不住就无法答题。   2.注意科学学习的规范。如解答计算题时的格式规范、填空题的语言规范、简答题的表述规范、实验题的操作规范等。   3.及时矫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所谓"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不善于矫正错误、不及时巩固造成的。因此,对平时考过的试卷、作过的练习一定要及时整理、巩固,只有这样漏洞才会越来越少,复习越到后面越有信心,指望到考前几周来整理,一则时间也来不及,二则可能越看不懂的知识越多,影响到考前复习的心态,甚至导致有的同学得了考前焦虑症。   4.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考试,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当做中考看待,积累应试技巧,总结考试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的同学平时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指望中考的时候仔细一点、错误少犯一点,可能性不大,因为好习惯是要平时培养的,在中考紧张的气氛下,这样的同学只会忙中出乱。我觉得考试成功必须具备"三心":信心、细心、耐心。平时的考试注重这"三心",我想你离成功也就很近了。
2023-08-31 15:43:161

初一科学差怎么提高 有什么方法

科学高效的学习,要懂得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 初一科学怎么学习能提高成绩 1.课前的预习一定要做好,做到带着问题去上课。 2.上课注意听讲,老师说的,你理解的可以跳过,不理解的,自己准备一本笔记本,把这个点记下来,尤其是老师板书和投影的,考前及时复习。 3.课后要复习,每天宁可不做笔头作业,雷打不动的是看一下笔记本,今天上课的内容放一遍。 4.课内习题认真做,讲评课听仔细,考前复习习题。 5.最后一步,题海战术,切记题海战术只是为了加快做题速度,并不一定能学太多,所以,放在最后一步! 学好初一科学的方法 第一步:课堂认真听讲。优秀的人,反而学习起来很轻松,他们课后玩的时间更多;而有一些人课后每一分钟都在学习做练习的感觉,但成绩老是上不去;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课堂上的时间,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基本都是老师经过自己思考确定的课程安排,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都是经过积累和反复实践的,所以把握好课堂的人,掌握知识更快,做练习更快,思维也能得到锻炼,时间也就省出了。课堂需要专注,学习事半功倍。 第二步:勤做笔记。课堂及时每一分钟都专注的在听在思考,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过目不忘,所以及时把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以防课后应用的时候忘记了重要内容。在学校学习每天多门课,这也导致了学习知识点很杂乱,而笔记本能够帮助我们,在一天结束后,梳理今天的上课内容,回顾今天儿重要的知识。在以后的复习中,笔记本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你记忆能记一小时,但半天呢?一天呢?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学期呢?三年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不一定需要笔记本,课本的空白处也是我们能够做笔记的好地方) 初中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 科学课中涉及到很多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组成小组互相配合,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解答问题,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
2023-08-31 15:43:311

初一科学简易小发明

自制铅笔,要有灯,可以放声高歌
2023-08-31 15:43:433

初一科学

6、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1)在跑道上跑步的运动员具有 。 (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 (3)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 。 (4)雷雨天听到雷声具有 。 (5)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 (6)喷气式飞机发出的使人耳朵发痛的噪声具有 。 (7)被射箭者拉开的弓具有 。 (8)烟火表演时在空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光具有 。 7、在你喜欢吃的巧克力里贮存有 ,你吃的食物里也贮存有 ,甚至在你身体的细胞里都贮存有 ,人在工作时需要消耗体内贮存的 。 8、运动和能量密切相关。汽车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提供的;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提供的。 9、流动的水能够推动水轮机转动起来,说明流动的水具有 能;风(由空气流动形成)能使树枝弯曲,说明风具有 能,弯曲了的树枝具有 能 10、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冰块熔化 B.电灯发光 C.火箭升空 D.种子发芽 11、对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是机械所做的运动,空气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人不属于机械,所以人走路不是机械运动 C.物体的一切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 D.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023-08-31 15:43:532

初一的科学!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回答或解决关于自然和人类遇到各种问题,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实验)和(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进行科学实验时,要正确选用和使用实验仪器。例如,可以用(滴管)来取用少量溶液。
2023-08-31 15:44:011

初一科学

他没答全,我补充下: 3.潮汐
2023-08-31 15:44:112

初一科学课本知识

we
2023-08-31 15:44:203

初一科学

10分就想知道那么多啊?!
2023-08-31 15:44:304

几个初一科学问题

银杏,属仁杏科、银杏属,是裸子植物银杏纲中唯一存活下来的树种,为中国所特有,有活化石之称。 银杏,又名公孙树,是果树中寿命最长的树种。据西北农业大学孙云蔚教授考证,山东宫县定林寺的一株雌性银杏树,系商代所植,树龄已达3000年以上,树高24.7米,干周17.5米,树冠面积占地667平方米以上;现在,此树仍"枝叶扶苏,繁荫数亩,(1公顷=15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年年结果,已作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 银杏树生长缓慢,结果晚,但结果寿命极长。由种子播种繁殖的苗木,一般20年才开始结果,所以有公孙树之称;若用树干基部萌蘖分株繁殖,再经嫁接后,3~4年便可结果,结果年限最多可达 3000年以上。 采用种子繁殖和自然生长情况下,干性很强,树冠高大,主枝分枝少;人工栽植的银杏树,为提早结果和管理方便,一般都控制树干不使过高,而使分枝向四周扩展。过去栽植银杏,干高多为2.5~3.0米;现在一般为1.0~1.5米,树干较矮,利于加速树冠生长,利于早果丰产,也利于管理和采收。 采用嫁接繁殖时,所用接穗不同,对树冠的发育和产量,也有不同影响。嫁接时,一般在1个砧木上接2~3个接穗,接穗成活后,先从接穗上抽生骨干枝,着生于顶端的骨干枝长势较强,可形成1~2个主枝,以后,这些主枝上再抽生枝条,形成多个向外扩张的分枝群,以后再继续抽枝,扩大成为树冠。 高干嫁接,基部抽枝少,先端枝条多,结果较晚;低干嫁接,基部抽生枝条多,树冠扩展快,结果早,产量也高。初嫁接的银杏树,年生长量较大,可达1.0米以上,以后便逐步减弱。 银杏的枝条,可粗分为长枝和短枝两种;根据枝条抽生的性质,又可分为:延伸枝、顶侧枝、细枝和短果枝等。 长枝,主要是延长生长和分权。 短枝,每年的生长量很微弱,叶片丛生,结果成束,落叶或采果后,短枝上留有鱼鳞状痕迹。 延伸枝,属于长枝类型,是从上年生枝条顶端的芽抽生的长枝,形成骨干枝的延伸长枝。 顶侧枝,是由顶端附近几个侧芽抽生的枝条,数量为2~4个不等,也是长枝类型,主要是增加主枝及分枝和形成侧枝。 细枝,常发生在去年的延伸枝中部,枝条细长而弱,往往下垂,每年也可由顶芽向前延伸,但少有增粗;细枝上也可发生弱小的短结果枝。 短果枝,是由延伸枝、顶侧枝或细枝中、下部的侧芽萌发而成。枝条较短,每年由顶端抽生的枝也很短,叶片成束着生,落叶后叶痕成鳞状,所以俗称鳞枝。 银杏每年只抽梢一次,无夏、秋梢之别;主枝、侧枝、副侧枝,都可抽生短枝,细枝上抽生的短枝,结果后容易枯死。 延伸枝和顶侧枝,生长3年以后,便成为结果基枝,第1年在叶腋中生有腋芽,第2年由腋芽抽生很短的枝条,有叶片5~6枚,冬季落叶后,便成为短枝台,上面的顶芽变为混合芽,第3年短枝台继续生长,腋芽开花,抽枝结果后,变为短果枝台。顶芽有苞保护,发芽后苞脱落,留有线状苞痕;叶痕为肾状,有2个突起,为维管束痕;花和幼果脱落后的痕迹略呈圆形;成熟果实采收后,果痕较大,也呈圆形。1个短果枝台的寿命,可长达10余年,根据苞痕可以看出短枝的年龄和每年结果多少以及着果的情况,因而也可以推测出历史上的大小年结果及隔年结果等情况。 不论延伸枝或顶侧枝,除了顶端数芽抽生长枝外,每节上的腋芽,都可抽生短枝,成为结果枝台,但枝条基部的芽,常因营养条件较差不能成枝而枯死,即是有的能成为短枝,结果数年之后也易枯死,所以,银杏树的层性明显,骨干枝也较为稀疏。 细枝的顶芽极易枯死,所以短枝也相当细弱,结果数年之后,粗度虽可增加,也可再生细枝,但仍不能延伸而增加结果枝台。 老龄银杏树的短枝,常有分歧现象,通常为单分枝和双分枝,少数也有三分枝,而且常在有大枝的主枝基部发生奶状枝,这种奶枝常呈筒状而向下垂挂。 银杏树很易发生萌蘖,萌蘖上的腋芽可以抽生枝条并一再分枝,形似树冠。银杏在结果期前发生萌蘖较多,尤其是在新嫁接的砧木上,下部更易发生萌蘖,成龄结果树发生萌蘖较少,可用于分株繁殖。 银杏为雌雄异株,雌雄花都着生在短枝上,这种短枝多由长枝中、下部的芽萌发长成,这种短枝需经2~3年的生长,叶片达5~6枚以上时,才能形成花芽。短枝的顶端是一个较大的混合芽,短果的连续结果能力很强,一般可达25年左右,30年生以上的短枝,仍有结果能力,但以3年生以上15年生以下的短枝结果最好,15年生以后开始衰弱。 短果枝的延伸能力很弱,年生长量仅0.2~0.3厘米,但中心生长点遭受刺激后,也可抽生长枝;短枝的顶芽遭受损伤或枯死后,短枝上的休眠芽还可萌发形成新的短枝。 在一个长枝上,可在同一年内形成若干个短枝,这些短枝除同龄外,其长势、结果能力和衰弱的时间也很一致。所以,在短枝衰老之前,可不必进行修剪,即是短枝的结果能力衰退需要更新时,也不必对每个短枝逐一更新修剪,只对同龄枝段进行更新即可。这是银杏不同于其他果树的独特之处。由此可见,银杏树的结果枝组稳定,生长量很小,连续结果能力强,易于培养,也易干更新。 银杏的发育枝少,对修剪的反应也不像苹果、梨那样敏感,长枝也能自然抽生短枝,所以,修剪较为简单。修剪主要是培养骨干枝,配置和调整结果枝组,理顺从属关系,调节枝条的平衡长势。 银杏的结果短枝是由长枝上的芽萌发而成,所以,长枝长势越壮,萌发的短枝也就越多,结果也越好,因此,修剪时应注意选留长枝;银杏树的隐芽寿命很长,而且较易荫发,萌发后也易成花结果,因此,银杏树更新也很方便;树冠内部和主枝下部,也不易光秃。这也是银杏树的特异之处。
2023-08-31 15:44:536

初一科学。

2023-08-31 15:45:314

初一科学问题

是因为水汽是圆的啊,光在小水珠里经折射和反射,发生色散才有彩虹.
2023-08-31 15:45:4215

初一科学问题

(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分生(4)器官
2023-08-31 15:46:134

初一科学

晶体凝固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相同的。如0摄氏度即是冰的熔点又是(水)的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向外(放)热才能完成凝固,而非晶体在凝固时,除要(放热)外,其温度还会(不断降低)。1.用铜块浇注铜像的过程,发生物态变化是(C)。 C先熔化后凝固2.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C海波 冰 水银3.常温下能看到冰化为水,而看不到铝块化为铝水,是因为(C)。 C冰的熔点比铝的熔点更接近常温9.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D)。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2023-08-31 15:46:322

初一科学

降水,总量,
2023-08-31 15:46:422

初一科学

c b c
2023-08-31 15:46:546

初一科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2852.htm有图解和说明,最后还有一句口诀..
2023-08-31 15:47:116

初一上册科学重点

第一章 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 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 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 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 调节.(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 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 将砝码逐个放回 砝码盒内.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 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就是根据摆的 原理来工作的.(免做)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
2023-08-31 15:47:391

初一下科学知识

看书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 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 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 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 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 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 调节. (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 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 (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 将砝码逐个放回 砝码盒内. 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 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就是根据摆的 原理来工作的.(免做) 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 第二章 观察生物 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 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 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 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 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类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表格无法显示,见邮箱) 7.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 胸 ,腹 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长有二对翅, 三对足, 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 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9. 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其中种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 10. 放大镜的主要构造是透镜, 使用时应正对被观察物体. 放大镜能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使用时操作步骤: A. 取放: 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左. B. 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镜筒上. C.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光圈, 左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 当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 D. 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物镜, 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 眼看目镜,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E. 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 (2)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 12. 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 13.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 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内有无细胞核. 15.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膜 ,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具保护作用的是细胞膜; 具有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1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间的不同结构有细胞壁 ,液泡和叶绿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动,植物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17. 组织: (1) 定义: 形态 相似, 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2) 动物体内的四大组织是: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1) 植物体内的组织有: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 等. (2) 生物体生长的原因: 是细胞不断分裂. 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 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8. 细菌和真菌: 统称微生物 . 细菌: 属_单细胞生物, 有球菌 ,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真菌:酵母菌的结构. 食用菌由地下的 和地上 组成. 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 .(免做)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km左右,仅差0.33%。 2.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经纬网将地球分为若干个部分,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 两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对分成东西两半球。 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地图三要素是 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阳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球体,他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为便于认识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星座。较著名的区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一年四季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 ,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而构成。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7.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多个,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8.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样不能 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则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B. 是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运动造成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态也有规律地变化. (3) 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 (4)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 (5)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11.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全部 时,就发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一侧时,就发生了日偏食. 日环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中间部分 就发生了日环食. (3)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4) 月球发生月食时并非全黑,而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当海洋对月球时,月球呈 , 当陆地对月球时,月球呈 .(免做) (5) 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就发生了月食现象.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叫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像硫代硫酸钠、明矾、金属、石膏、水晶等。另一类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像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 2。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之一,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冰熔点是0℃。硫代硫酸钠的的熔点是48℃。金属钨的熔点在金属中是最高的。非晶体没有熔点。 3。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一切液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界放热。 4.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吸收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体的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应用是可以作致冷剂用于降低温度. 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并且沸点保持不变. 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5. 气体液化是液体汽化的逆过程,也叫凝结. 会放出热.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际中我们看到的”白气” 等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6. 升华和凝华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状态转变. 升华会吸热. 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8. 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强弱不同, 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本身性质决定的, 还会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9.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_强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试液以测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用PH试纸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PH值的范围是0—14, PH值越低,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值越高, 物质的碱性强. 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10.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别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023-08-31 15:47:492

初一科学。跪求。

p=F/s p=4000*10/(0.25*4)=40000帕斯卡
2023-08-31 15:48:101

初一上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 能给我些复习资料 我还有点不懂 详细点 先30分好的再加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一、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需要吸热,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需要放热。 1、熔化和凝固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一凝固图象的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实验经过的时间。下图甲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其中AB段表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BC段表示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要吸 三态的相互转化热,但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熔点;CD段表示液态升温阶段。下图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中没有相对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部分),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全部变为液态。用图形记录物理变化的过程是科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作出图象,找出图象的变化规律,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观察能力的深化。凝固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在熔化图象的基础上推理,画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汽化和液化 熔化一凝固的图象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蒸发和沸腾。两者有以下四点区别:(1)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当温度达到沸点才进行;(3)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沸腾与液面气压高低相关;(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 在水沸腾实验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人水中。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水沸腾时,一方面注意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水中气泡的生成情况。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刚加热时烧杯底与侧壁会产生大量细小的附壁气泡;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当温度达到沸点时,上升的气泡越变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蒸汽,水内及表面受大量气泡的冲撞而剧烈振荡起来。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的烫伤要厉害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液化成的小水珠。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大面积“白气”形成的。3、升华和凝华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升华需要吸热,凝华会放热。冬天衣服冻于是升华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凝华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升华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凝华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如何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了首先应明确它们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演变成的;其次应知道它们是由小水珠还是小冰晶构成的,再寻找其相关的物态变化过程。例如:露是小水珠,它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试试看:1、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情况。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2、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2023-08-31 15:48:211

如何学好初中科学

人没笨的!记住!科学课比就是物理化学,这些只要抓住本质,多做题,及模型图理解他!听不见,下课去问老师,或许这一问你就成了老是焦点,或者你上课时喊出来,这样你也知道你错在哪里了,这是我想法
2023-08-31 15:48:3215

求:初一科学知识竞赛题

很好的网站!!!
2023-08-31 15:49:045

初一科学

在果园里种点除虫菊除虫菊是考气味来趋虫的这种植物不会伤害蜜蜂
2023-08-31 15:49:2710

科学七上科学课时特训期末测试卷答案(急)

自己做吧
2023-08-31 15:50:003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夹住试管,一般用于加热时(2)试管:配制少量溶液(3)停表:测量时间间隔(4)酒精灯:加热试管、烧杯、烧瓶等(5)显微镜:观察细胞(6)天平:测量物质质量(7)量筒:测量液体体积(8)刻度尺:测量物体数据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8、体积的测量:(1)液体的体积:直接倒入量筒称量。(2)规则的固体:使用刻度尺,记下数据,然后计算。(3)不规则的固体:排液法〔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这么多你要写什么?看不懂意思.)9、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仰视导致:读数比实值大俯视导致:读数比实值小。5、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2)构造特点:玻璃泡上方有一毛细管、(3)优点: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甩一甩(5)测量范围(量程):35℃到42℃。(量程跟测量范围不一样,谢谢)1、测量时间的标准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日晷铜壶滴等,现在在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器:秒表停表钟表等。4、时间间隔和时刻的两种不同的时间表示,日常生活中的表、钟是测:时间的工具,而停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它分为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两种。5、注意表和停表的读数。注意:仔细检查一下,对初一的知识忘的差不多了.-.-
2023-08-31 15:50:381

初一科学会考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6.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 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为了使1800经线通过得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因此它是曲折得。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5.五带的划分: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 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2.历法的种类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阴阳历: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和月相变化周期公历属于阳历,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中的月,属于阴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3. 闰年(闰日):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4.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日)叫做一个节气,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的作用。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2.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火山和地震。4.火山和地震 (1)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2)原因:地壳变动(3)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板快构造学说: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建。 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1.常见的地形。地形类型 特 征山地 海拔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明显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小平原 海拔高(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高原 海拔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小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平坦区域峭壁 等高线相交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低凸出(2) 等高线分布特点3.地形的变化(1)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2)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3)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主要是指风力、流水、波浪、冰川作用、生物等,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在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溶洞,三角洲和平原。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2023-08-31 15:50:503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 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 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 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 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 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 调节. (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 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 (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 将砝码逐个放回 砝码盒内. 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 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就是根据摆的 原理来工作的.(免做) 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 第二章 观察生物 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 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 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 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 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类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表格无法显示,见邮箱) 7.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 胸 ,腹 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长有二对翅, 三对足, 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 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9. 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其中种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 10. 放大镜的主要构造是透镜, 使用时应正对被观察物体. 放大镜能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使用时操作步骤: A. 取放: 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左. B. 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镜筒上. C.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光圈, 左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 当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 D. 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物镜, 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 眼看目镜,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E. 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 (2)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 12. 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 13.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 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内有无细胞核. 15.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膜 ,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具保护作用的是细胞膜; 具有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1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间的不同结构有细胞壁 ,液泡和叶绿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动,植物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17. 组织: (1) 定义: 形态 相似, 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2) 动物体内的四大组织是: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1) 植物体内的组织有: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 等. (2) 生物体生长的原因: 是细胞不断分裂. 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 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8. 细菌和真菌: 统称微生物 . 细菌: 属_单细胞生物, 有球菌 ,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真菌:酵母菌的结构. 食用菌由地下的 和地上 组成. 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 .(免做)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km左右,仅差0.33%。 2.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经纬网将地球分为若干个部分,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 两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对分成东西两半球。 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地图三要素是 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阳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球体,他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为便于认识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星座。较著名的区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一年四季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 ,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而构成。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7.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多个,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8.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样不能 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则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B. 是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运动造成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态也有规律地变化. (3) 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 (4)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 (5)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11.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全部 时,就发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一侧时,就发生了日偏食. 日环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中间部分 就发生了日环食. (3)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4) 月球发生月食时并非全黑,而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当海洋对月球时,月球呈 , 当陆地对月球时,月球呈 .(免做) (5) 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就发生了月食现象.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叫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像硫代硫酸钠、明矾、金属、石膏、水晶等。另一类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像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 2。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之一,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冰熔点是0℃。硫代硫酸钠的的熔点是48℃。金属钨的熔点在金属中是最高的。非晶体没有熔点。 3。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一切液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界放热。 4.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吸收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体的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应用是可以作致冷剂用于降低温度. 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并且沸点保持不变. 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5. 气体液化是液体汽化的逆过程,也叫凝结. 会放出热.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际中我们看到的”白气” 等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6. 升华和凝华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状态转变. 升华会吸热. 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8. 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强弱不同, 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本身性质决定的, 还会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9.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_强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试液以测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用PH试纸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PH值的范围是0—14, PH值越低,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值越高, 物质的碱性强. 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10.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别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023-08-31 15:51:022

科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生物 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 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 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 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 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类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2023-08-31 15:51:143

初中科学包括哪些学科

2023-08-31 15:51:268

初一科学`

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不可能被完全抽掉,完全抽掉是不现实的。
2023-08-31 15:51:542

初一科学

B
2023-08-31 15:52:052

初一科学

B
2023-08-31 15:52:153

初一科学

ddb
2023-08-31 15:52:265

有关初一科学的问题

A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情况有:静止,匀速。故选A。A 彩云为参照物时,其他的物体就在动,所以就像楼要倒塌一样。A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作用,方向, 这个是考作用点 推门的把手 作用点效果比较好。 推门的中间和最里面效果比较不好。B ,A错。2个静止并相互接触的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错。2个磁铁不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磁力。D错 用力推一个物体保持匀速 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改变。D 植物开花结果是生命运动。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起飞向下喷气。而火箭喷出的气体把火箭顶上去。15摄氏度时,要能区分自己的说话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至少要离墙_17______米。(提示: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 设人离墙s米,则声音从口中发出到人耳听到要经过2s米,需要时间最少要0.1秒:2s=vt 2s=340m/s* 0.1ss=17m
2023-08-31 15:52:541

初一科学

温度感应装置
2023-08-31 15:53:042

浙教版科学初一上册各章知识框架

可以去书店
2023-08-31 15:54:003

初一上册的科学重点

第一章 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 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 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2023-08-31 15:54:111

初一科学

B
2023-08-31 15:54:225

初一科学详细的提纲

自己去买吧
2023-08-31 15:54:392

初一科学:

29天12小时………… 708小时4320秒B
2023-08-31 15:54:473

七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提纲(浙教版)

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 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8. 细菌和真菌: 统称微生物 . 细菌: 属_单细胞生物, 有球菌 ,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真菌:酵母菌的结构. 食用菌由地下的 和地上 组成. 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 .(免做)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km左右,仅差0.33%。 2.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经纬网将地球分为若干个部分,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 两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对分成东西两半球。 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地图三要素是 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阳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球体,他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为便于认识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星座。较著名的区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一年四季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 ,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而构成。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7.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多个,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8.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样不能 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则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B. 是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运动造成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态也有规律地变化. (3) 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 (4)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 (5)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11.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全部 时,就发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一侧时,就发生了日偏食. 日环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中间部分 就发生了日环食. (3)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4) 月球发生月食时并非全黑,而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当海洋对月球时,月球呈 , 当陆地对月球时,月球呈 .(免做) (5) 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就发生了月食现象.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叫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像硫代硫酸钠、明矾、金属、石膏、水晶等。另一类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像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 2。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之一,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冰熔点是0℃。硫代硫酸钠的的熔点是48℃。金属钨的熔点在金属中是最高的。非晶体没有熔点。 3。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一切液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界放热。 4.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吸收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体的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应用是可以作致冷剂用于降低温度. 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并且沸点保持不变. 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5. 气体液化是液体汽化的逆过程,也叫凝结. 会放出热.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际中我们看到的”白气” 等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6. 升华和凝华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状态转变. 升华会吸热. 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8. 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强弱不同, 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本身性质决定的, 还会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9.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_强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试液以测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用PH试纸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PH值的范围是0—14, PH值越低,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值越高, 物质的碱性强. 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10.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别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我第2个发的,分给我吧
2023-08-31 15:55:003

有关初一科学的问题

比热容是针对纯净物说的,混合物是没有比热这个概念的,石头和木头都是混合物,也就是他们都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比热这个概念。如果你研究水、酒精或者某种金属的比热当然可以。具体方法很简单,就是分别对物质加热相同时间,看看升高的温度关系就行,温度升高的越多说明比热越小。
2023-08-31 15:55:202

初一科学

你还在读小学吗
2023-08-31 15:55:302

初一科学

D.摩擦力与重力二力平衡,所以没有掉下来。
2023-08-31 15:55:402

初一下科学知识点

第二章运动和力27.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28.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29.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0.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1.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32.V=S/tS=Vtt=S/V33.1m/s=3.6km/h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34.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3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36.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3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38.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m=G/gg=G/m)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39.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40.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4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43.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知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如果还需要课件的话,加我好友。我有第2章的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进步。
2023-08-31 15:55:522

初一科学提问

i
2023-08-31 15:56:047

初一科学

t(反映)=S(反映)÷V=3.5÷(20÷3.6)=0.63s 2. 由题知 V增加1KM/H时,反映距离平均增加 (15-3.5)÷(80-20)=23÷120≈0.192m ∴当V=100km/h时 S(反映)"≈15m+0.192m×20=18.84m≈19m 3.(以下单位省略) (20/40)^2=2/8=1/4 (30/60)^2=4.5/18=1/4 (40/80)^2=8/32=1/4 ∴车速为原来的2倍时,制动距离为原来的4倍 当速度为100km/h时,制动距离应为 (100/50)^2×13=52m 4. 图中车速约为120km/h,车距为50m ∴S(反映)≈23m S(制动)=18m×4=72m ∵23m+72m>50m ∴该车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
2023-08-31 15:56:222

初一科学问题

1因为你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在烧完线后,食盐被析出连成线。2铜丝在靠近时由于蜡烛加热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本来氧气就不多。这样一来铜丝即使有一小孔也不够!
2023-08-31 15:56:323

初一科学问题

再将A鞋放在B鞋上面,重复上面动作,读出示数。结论FA>FBA底粗糙 FB>FAB底粗糙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减去重力等于5.78它受到5.78摩擦力。又有5N的重力故用0.78N就可以抽出
2023-08-31 15:5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