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术研究

2023-09-17 08:46:19
共1条回复
慧慧

截止到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类省部级、厅局级项目460项,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226篇,获得各类奖励41项,出版专著14部,申请专利6项。学院长期致力于地理与环境科学教育、国土开发整治、区域发展与管理、生态经济与环境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荒漠化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脆弱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领域的研究。

学院是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理学会挂靠单位,亦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以及甘肃省测绘学会、遥感学会、气象学会、土地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的理事单位。主办有甘肃省科技厅核准科技期刊《资源环境与发展》和《生态经济学报》两个学术刊物及学生刊物《北极星》。

挂靠在学院的专业学会:

甘肃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下属的省级地方学会,学会宗旨是团结全省广大地理工作者开展地理科学研究,促进地理教育事业发展,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为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学会下设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地图与GIS专业委员会、中学地理教学与科普宣传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李吉均院士;理事长:石培基教授。

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下属的专业学会,学会宗旨是定位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西部地区,组织广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学科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围绕生态经济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开展西部寒区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生态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理事长:程国栋院士。

学院办有《生态经济学报》、《资源环境与发展》连续性内部学术期刊(季刊),反映、报道生态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热点与前缘、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和进展情况。

《生态经济学报》 2003年1月创刊的综合性学报。是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连续性内部刊物(季刊)。全面反映、报道生态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热点与前缘、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和进展情况。主编:程国栋院士。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0年创刊的学术期刊,是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连续性内部刊物(季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探讨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学术与政策问题。主编:赵军教授。

《北极星》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主办、面向省内高校交流的综合性刊物。集思想性、学术性和文学性为一体,是大学生们抒发感情、发表学术见解的阵地。创办于1991年4月,原名《青年之友》,后更名为《青年之声》,从第十三期改为现名。现开设有“文苑诗角”、“科海泛舟”、“时文精选”、“成长足迹”、“爱心流动”等栏目。 在历史上,先后有著名地理教育家邹豹君、万方祥、傅角今、卢村禾、焦北辰、魏文泽、刘仲瑜、董文朗、李宗芳、王琪生、郑宝喜、孙永清、黄大燊、陈仲全、董宏儒、詹启仁、向传璧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执教于此。

截止到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有以程国栋院士领衔的教职员工7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3人、博士后7人、博士33人(含在读博士)、硕士32人,外聘12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截止到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39人,硕士研究生286人,博士研究生28人,留学生12人。拥有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图书信息资料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相关推荐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此次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共有五本,分别是《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和《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中国湿地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骨干体系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著;山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地表水体面积扩大,水质向好发展,水环境容量显著增加。《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生态用地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建成区绿地建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据介绍,这些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充分发挥建制化队伍优势与学科积累优势,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某表示,中国科学院将聚焦主责主业,在资源环境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在更多科技领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09-06 07:01:271

问题与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广西水资源已开始出现紧缺状况。广西地处亚热带,降雨充沛,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资源总量都是较丰富的,事实上不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但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失调和取水工程不足,水源生态环境恶化、地表调蓄性能较差,而地下水埋藏条件复杂,开采利用率低,因此,存在较严重的农业干旱缺水问题。通过本次研究与示范,主要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岩溶干旱区面积大,水土资源的自然配置明显失调,同时土地资源开垦利用率远大于水资源利用率,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一般不到10%,缺乏以水资源系统为统一考虑的优化水土资源配置的开发利用规划。建议进行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服务村屯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与农业信息系统相结合建立大尺度的农村水资源开发技术信息平台,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形成更全面的技术支撑。2)本次研究示范选择3 种典型示范区,实际上,因岩溶地质基础、岩溶地理背景、岩溶水文与岩溶发育特征上的不同,岩溶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差异性又十分复杂,要提高全区的岩溶干旱区的防旱抗旱技术水平,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必须在现有综合技术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综合治旱技术,全面总结岩溶旱片治旱经验,编制岩溶区综合治旱技术导则,建立有广泛适用性、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原则是开源与节流并举,管理与保护同步。就开源而言,主要问题在于开发工程的资金投入、开发方式的技术经济适宜性、水土资源配置的协调性、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协同性,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服务农业意识,大力策划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利用,加大岩溶地下水开发力度,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和兴建必要的集雨、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与蓄水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和水源林建设,以增加枯季径流,提高地表、地下水蓄水空间的调蓄能力。节流比开源更为重要、难度更大,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实现与提高,需要农民群众建立节水生产的意识,掌握节水农业技术,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现实情况分析,水是制约岩溶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节约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方向,是解决岩溶干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开展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为基层政府制定推广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普及旱地节水农业技术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规划,是实施科技兴桂的重要课题。4)本课题研究,对于农业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业产品安全的问题未进行专项研究,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岩溶区农业产地土壤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某些地区作物产品的重金属元素残留量也超过无公害食品质量要求,表明岩溶区农业产品的食品安全必须重视,为了满足各级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和我区扩大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规划的要求,开展岩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活化机制及其对旱地作物产品质量影响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观测与试验研究,探索岩溶地区农业产地环境土壤质量控制与农产品质量保障的理论方法,是十分迫切的农业基础应用科学课题。5)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生态系统发生与发展始终是在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进行的,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复杂多变,极端脆弱,致使岩溶生态系统受灾易损,难以修复。岩溶干旱区的水源生态建设需要更长的周期,在水源补给区,峰林、峰丛山地的森林植被恢复取决于农村能源利用和生物能源技术开发与普及,沼气推广受到现有民居占地格局的限制,许多农户没有开挖建造的条件,而节柴灶、秸秆气化炉的使用可以节省薪柴用量,但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生物资源也未能循环利用。根据现有技术和国家发展规划,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该进行农村有机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规模化沼气能源建设,在改善农村生态和卫生环境的同时,建设集中的沼气能源供应和有机肥料供应系统。在水源径流汇水区,岩溶平原的土地垦殖率极高,开展田园化改造、改良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但是,现有的土地使用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阻碍着生态环境整体改造的规划与实施,就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来看,需要相当一个时期,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组织规模化农业产业,通过优化利用土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引进高效良种,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增加植被覆盖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协调统一。本项目在此方面仅仅作了初步的研究与示范,积累一定的经验,但对于岩溶平原区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重建技术体系,需要持续的试验研究与技术示范。6)岩溶石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岩溶石山区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保持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确定岩溶区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岩溶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合理利用岩溶区农业自然资源。通过加强岩溶区农业基础研究,加大农民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持续保持岩溶区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7)相关研究表明,广西岩溶区部分江河和地下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局部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如果水源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水质型缺水将会逐渐突显,加剧岩溶干旱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应尽快开展重点地区,如柳州、来宾、黎塘、贵港等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水质安全调查研究和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示范,提高工业、乡镇企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杜绝生活用水浪费,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8)综合治旱与地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互相依赖,一方面防旱抗旱能力的提升将促进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和农民生产投入的增加,又是加强落实或实施防旱抗旱措施的基础条件。按照岩溶干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存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在建立和完善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整理和提高耕地质量和数量,保障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等领域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宏观管理体系和法规政策体系的前提下,开展稳定持续的科学示范工作,有效提高岩溶干旱区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环境效益,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技必须持之以恒的攻关方向。
2023-09-06 07:02:151

伍光和的人物概况

1956.9—1961.7 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习。1961— 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和西北开发研究所工作。1975.10— 1976.1 在北京大学进修。1980— 1985 兼任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研究实验站站长曾任国家教委首届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冰川冻土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建设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学会秘书长。现为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协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副主编、《生态经济学报》编辑部主任。先后讲授过中国自然地理、普通冰川学、地理环境总论、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干旱区自然地理等课程。参加过青藏铁路沿线科学考察,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及利用研究,中日合作天山博格达峰冰川考察,甘宁青自然环境及农业经济系统研究,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兰州经济圈城镇发展研究,陇海—兰新地带环境、生态平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以及井冈山、四川广安、云南石林、福建古田、甘肃天水等地旅游规划。
2023-09-06 07:02:241

干旱产生的原因,地区?

气候因素,人为因素、植被因素,和地理因素 都是干旱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 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就是由地理和气候因素造成的!
2023-09-06 07:02:392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

食物链少,即生态系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故A错B对
2023-09-06 07:02:484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5]

7.5.1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存在问题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作为水资源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成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但在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仍不很清楚。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体系的深化、评价和指标体系、定量分析问题,以及如何客观评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统一考虑等问题,都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二是方法论上的研究明显不足。目前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中,多以社会为承载目标(人口、经济),而对水资源维持自身更新和维护生态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研究较少。特别是用于维持生态环境稳定以及进行生态恢复的生态用水量研究较少。三是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缺乏能够同时描述承载力模型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综合模型,对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研究不够充分,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定性指标化的方法,这限制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规范性与系统性,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开展。当前急需提出一套科学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四是理论的应用不足。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为数不少,但在实际工作中,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略显不足。7.5.2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向2002年5月22~23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组织的“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表明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科技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以及发展的要求,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更加强调水资源系统的综合研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研究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各因素以及相互关系,在深入研究水资源的资源因素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并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等问题。二是特别重视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在传统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引入水生态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内容,不仅要考虑人类活动下的水资源演变和相关的生态环境演变,生态用水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还要考虑在时常经济的条件下,由产品交换导致的水资源调出调入量。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协调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三是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与水资源安全研究结合起来。水资源安全既包括水量安全(水资源数量的保证),也包括质量安全(水污染的控制与安全饮用水的保证)。四是分析方法,继续向模式化和模式的动态化方向发展。随着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各种数理方法进入水承载力研究领域,模式趋向日益普遍。另外,水资源承载力本身具有动态特性,必须加强动态模拟研究,建立一套能反映水资源承载力本质的模拟体系,实现水资源承载力的估算与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五是新方法、新技术将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在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化分析方法中,除了上述研究方法外,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等。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的定量研究结果。六是特定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例如,绿洲水资源承载力将在干旱地区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随着干旱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使得干旱地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承载力理念逐渐引入绿洲,产生了“绿洲承载力”的概念,绿洲承载力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其中绿洲水资源承载力是其研究的核心。参考文献[1]龙腾锐,姜文超,何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J].水利学报,2004,(1):38~45[2]杨培岭主编.水资源经济[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7~71[3]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14~122,116,118,119[4]张丽,董增川,张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J].水利学报,2003,(10):108~112,118[5]余卫东,闵庆文,李湘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3,(3):60~66[6]冯宝平,张展羽,贾仁甫.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状[J].人民黄河,2003,(11):32~34[7]方红远,王浩,甘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增强措施浅议[J].人民长江,2003,(12):31~32[8]惠泱河,蒋晓辉,黄强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1:30~34[9]刘强,陈进,黄微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中国水利,2003,(5):15~18
2023-09-06 07:02:561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1、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直接关联;2.与各大水系距离远近有直接关联;3.与地球地壳板块滑移漂移有直接关联;4.与天文潮汛有直接关联;5.与地方植被覆盖水平有直接关联;6.与温室效应有关
2023-09-06 07:03:182

干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关于干旱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 2.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 4.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 5.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 6.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7.我国旱灾形成的主要原因。 8.降水方面: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 9.在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10. 水资源方面: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 11.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12. 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
2023-09-06 07:03:331

森林资源对全球、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城市各有什么作用?

你是一班的还是二班的。。??
2023-09-06 07:03:592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主要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

干湿区是根据气候条件和水分状况划分的。一般来说,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值,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值称为干湿系数。干湿系数小于1的地区为干旱区,干湿系数大于1的地区为湿润区,干湿系数等于1的地区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荒漠、草原和灌丛。荒漠是指植被稀疏或没有植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是指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灌丛是指植被以灌木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干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半干旱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草原和灌丛。草原是指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灌丛是指植被以灌木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半湿润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和草原。森林是指植被以乔木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草原是指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半湿润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农业和林业。湿润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和草原。森林是指植被以乔木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草原是指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湿润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农业和林业。总的来说,干湿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值,将全国划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四个区域。不同的干湿区有着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所导致的。
2023-09-06 07:04:071

如果将新疆干旱地区全部绿色植被覆盖,会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

不请自来了哈。 新疆的干旱不是人为原因而是 历史 存在,如果全部绿化,势必产生极大影响。 然而新疆地区又因天山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疆地区因为能够受到来自北冰洋自己西伯利亚的季风影响,降雨量相对较多。南疆则因为四面环山,所以其降水量非常少。在天山夹缝中还有个伊犁河谷,这里可以说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景优美,到处可见绿色的植被。新疆自古以来便存在着沙漠 一般而言,我们所称呼的西域三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南疆盆地以及伊犁河谷地区。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也好,班超也罢,要前往新疆地区(那时候玉门关以西统称西域),必须经过曾经被大月氏统治后来归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然后穿过吐鲁番的沙漠地区,到达南疆诸国。而整个南疆地区,除了环盆地的山脚下以及塔里木河流域的河流沿线是有绿色的之外,其他依然还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只不过随着这里纳入中原王朝的保护,人口迅速繁殖增多,环境也逐渐开始恶化起来了。绿洲的消失更是给南疆生态带来极大的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被步步压缩。 我们所熟知的“地球之耳”——罗布泊,其实最终在1961年才正式干涸。原因在于上游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水库的修建。南疆的水源主要依赖于周围山川的冰雪融水南疆盆地,因为其四面环山的地质构造,最终难以受到季风影响,导致降水量的及其稀少。但是周围的高山形成了大量的冰雪融水,汇聚成河,有名的有开都河、叶尔羌河、孔雀河、阿克苏河、玉龙喀什河、且末河等等。这些河流汇聚到塔里木盆地,成为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自古就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存在枯水期和丰水期,这就在一方面造成了沙漠地区难以消失。如果南疆地区全部覆盖绿色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消耗的水量会有多少。比如沙漠土壤对于水的存续能力。比如长期存在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问题。那么假设整个南疆盆地能够全部绿化好了。 这些终究不够现实 如果新疆干旱地区全部被绿色植被覆盖,会给新疆带来无限生机。新疆是远离海洋,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型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两盆内年降水量更少,只有5o亳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4ooo亳米,这就造成了新疆戈壁沙漠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 新疆从5一6o年代随着开发加快,人口增涨,从解放初人口433万人到现在2300万人,人口增涨了好几倍,人口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人们 为了生存,对大自然植被毁灭性的砍伐,给自然生态遭成巨大破坏。 在70年代以前,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由于新疆工业,交通落后,农村生活,冬季取暖都靠戈壁沙漠植被,大面积的梭梭,红柳林被砍伐,大面积无节制开荒,破坏了荒漠植被,使本来脆弱的环境变的雪上加霜,随之而来的是灾害性天气增多,春天大风,沙尘暴肆虐,大面积农田被毁,沙进人退,给工农业,交通…,带来巨大损失。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大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家出台了各项法律和政策,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兴修水利,开源截流,引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缓解了农业与林业用水矛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戈壁沙漠植被有了很好的恢复,野生动物增多。政府加大对林业投资,开展植树造林,道路条田林网化,降低了风速,使大风沙尘暴减少,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使工农业生产减少了损失。 新疆面积大,由于缺水,限制了工农业发展,大量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如果藏水入疆,能给新疆发展提供巨大动力,使戈壁沙漠变良田,可建设大型现代化农牧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和 社会 效益。 被绿色植物复盖的前提是得有水,所以得解决水的问题。新疆虽然有几条外河,但都没经过大沙漠地带,以事无补。 所以动了红旗河的心思,但确是一个好的想法。红旗河的主要构想是沿途受益,但终点是新疆。河流进入沙漠区后,并不可能让全疆都有水可用。 但有利于植物的快速生长与复盖,同时蒸发量大,自然是水的搬运工了。当然全疆很多地区也就有了降雨,也就自然复盖了很多地区。16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利用率不足5万平方公里。 新疆都是好地方。如有了水,利用率只要增加到50万平方公里,那新疆完全可以全面发展而富起来,强起来。因为并不是这50万平公里都必须取到水源,而是因为自然蒸发引起降雨,自然扩大复盖,自然改善了生态。 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聪明能干的新疆兄弟,不知能创造出多少人间奇迹。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 社会 人力,物力资源进入新疆。直接推动了整个国家和新疆的发展! 我听过一些引水入疆的负面说法。说引水入疆,中国现在的打洞设备盾构机太小。说白了是打的洞小引的水小,这根本不是问题。可以生产更大的盾构设备,或是并联盾构麻。也就是打一个遂道不够,那多打一个两个麻。 这些都不用我们外行人操心,号称基狂魔的中国工程界,专家们有的是办法!还有说引进疆的水成本太高,这也是只看到了水的成本,没看到水转化后的生态效益和发展的间接推动效益! 说进疆的一升水相当于一升市售矿泉水的价格。不知怎么算的。难道源源不断的流入后,不会源源不断的使成本下降吗?总之如有水(自然是尽量多),不是让大量的水白白流掉而是流入新疆。那新疆乃至全国,都会全面发展,出现我们无法预期的良好格局! 我真不知道题主用什么方法,引藏水入疆?让新疆干旱沙漠环境全部被绿色植被覆盖,倘若如此,新疆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绿化解决了新疆因蒸发量大而引发的干旱、缺水难题。 假设全部被绿色植被所覆盖,整个新疆自然环境那个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是渐进的,第一步应从气候变化开始,从荒漠转为半干旱,再进一步变成半湿润环境,降水量达到400左右,那时新疆可能是我们国家最富饶的地方,我们可以大量地移民,开展工农业大生产,新疆就成了我们国家一座美丽的后花园。新疆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没有多少绿地,绿洲面积仅占百分之三,也就是说2000万新疆人生活在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戈壁沙漠面前,这些绿地很渺小,人类大多居住在山前河流两岸。其它地区特别是南疆,四周封闭,西风环流带来的水汽很难进入本区,冬季偶尔也有降雪,夏季也有降雨,但蒸发量太大,最高达到3000mm,相当于地表3米深的水,一年蒸发掉了,因此是蒸发量太大,引发地表裸露的河流很少,很少。 北疆地区有北冰洋水汽能进入本区,气候比南疆要湿润些。伊犁河谷是北疆里最好的地方,降水量适中,气候宜人,高山草原质量高。其它地区绿洲仍维持在山前地带。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荒漠化整治工作,主要体现在绿化上,沙漠变绿州过程非常艰难,如果能实现像毛乌素沙漠、库什齐沙漠、塞汗坝等地的绿化,新疆环境改变指日可待。 事实上新疆全部被绿化所覆盖,也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新疆只要有水了,什么就好解决了,也不尽然。非洲刚果河穿过撒哈拉沙漠,绿带也只是狭窄的丛林带穿过沙漠,沙漠也没有大面积变绿洲,有了水仍然没有解决荒漠问题。如果我们在山前的绿化不断向沙漠推进,面积在一点点扩大,新疆绿化由3%扩大到5%,我们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的绿化工作就有了新的突破。假如新疆绿地面积达到50%,就接近澳大利亚今天的状况了,澳大利亚接近44%都是半荒漠土地。新疆的工业、农业、交通、经济发展都能与沿海地区媲美,实现区域完美的治理。 首先说一下大家印象里的新疆和实际的新疆是不同的,新疆并非完全是沙漠,新疆的城市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山麓下,有天山多条河流的灌溉,并不缺水。其次,新疆的沙漠主要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准格尔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很大,但沙漠中除了石油勘探外没有城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新疆有多条国际河流,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的河水都是白白外流的。说新疆缺水是可以,但说新疆缺水有多严重,可能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 再说说红旗河的事情,个人认为,红旗河的意义更大的可能在于黄土高原,而不是新疆,因为即便能把水引到新疆,水量能有多少?而有了水以后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又需要多少钱?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有多少人愿意到新疆?没有那么多人,对新疆的开发到底又有多大意义? 如果能实现的话,全部沙漠变绿洲,所有戈壁变良田。 那时,新疆富庶胜过江南 那新疆就富得流油了 新疆如果被绿色植物全部覆盖,我国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覆盖将雨水增多,新疆雨水增多,内蒙古,甘肃河西,黄土高原,将不再荒化,沙漠退化减少,沙尘暴不在出现,西藏,青海都|将受益非浅,西北五省农业,工业和 科技 不可估量,我国西部农业,石油化工, 旅游 业,矿业等行业赶超东部,国家富裕,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新疆如有水种什么都可以?日照充足!
2023-09-06 07:04:151

干旱区地下水对植被的影响

地下水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干旱地区,地下水在生态环境维系和重建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自然界中植被的长势取决于其生长环境。当一个地区的植被长势好,则此处的环境适合植被生长;反之,当一个地区植被长势差,则此处的环境不适合植被生长。一个地区植被的生长状况往往是该地区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养分)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通常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植被的生长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均一性。植被的季节性变化是阳光(气温)综合作用的表现,而空间上的差异则受土壤性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特别是土壤的含水量,往往是控制植被生长的直接因素。在干旱地区,由于降雨量稀少,与植被根系密切相关的表层土壤中的水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的供给。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毛细作用明显,土壤含水量较大,供给植被的水分较充分;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时,则相反。但当地下水位埋深过浅时,又会造成浅层土壤的盐碱化,抑制植被的生长。浅层地下水是植物地下生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直接决定植物生境的质量,影响着地表植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即使在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段,地下水对维系植物生长中水分、盐分和热量的均衡也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的水汽平衡作用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通过毛细上升作用和蒸发释放把水分传递给包气带、土壤、地表及近地表大气层,可直接调节包气带、土壤层的含水量(湿度),又可以通过土壤层的水汽流通和感热适应过程影响近地表大气的湿度、CO2含量和温度,从而起到水汽平衡作用。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土壤层易于干燥脱水、植被生态恶化。(2)地下水的热平衡作用干旱内陆盆地中的地下水不仅在白天和夏季吸收地表土层的热量,同时在地表温度下降时向土壤散热,保持一定的地温梯度,使地表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与浅层地下水的温度十分接近,从而起到热平衡作用。浅层地下水位下降,会促使地表温差增大,导致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植被的生存条件恶化。(3)地下水的盐分调节作用地下水可以通过溶滤、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作用与岩土中的固态盐分进行交换,将土壤中的盐分带走或向土壤中补充盐分,从而起到盐分调节作用。由于土壤水积盐作用与地表水、地下水中盐分分布格局相叠加,不同地域的植被出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源区和汇区,正是由于地下水中盐分的差异导致了植物的分异。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地下水位埋深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
2023-09-06 07:04:251

问大家几个关于地理的问题: 1.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半湿润···怎样划分??

一二阶梯分界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023-09-06 07:04:366

干旱的原因及危害

问题一:土地干旱的危害和原因和措施 干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定义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通常所说的旱灾,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而形成的。 其干旱程度的确定均与前期降水量、干旱持续日数、地下水位以及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干旱的具体指标因地因时因农作物而异。 干旱可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农业。据统计,近40年来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平均每年达3亿亩以上,约占全国受灾总面积60%;减产粮食数百亿斤:其次是造成水资源不足,例如华北地区,近30年来由于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加上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超采,水位逐年下降,沿海一些城市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现象。这 一切不仅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严重 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危及整个城市的安定。长期干旱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诸如沙漠化、风蚀加剧等。 问题二:形成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干旱形成的原因: 水资源不平衡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降水少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社会经济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以上方面都会导致干旱的形成。 问题三:妖精怎么转水妖 找洛阳城的灵兽大仙,他会告诉你。 问题四: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带来的雨带在我国南北方停留的时间长短,影响着我国南北方旱涝情况。具体而言,若当年由海上吹来的季风较弱,则雨带移动缓慢,会使得雨带滞留南方时间偏长,从而南方洪涝风险提高,与此同时北方又未有及时的降水,因此北方干旱风险也会提高,这就是南涝北旱。若当年季风偏强,使得雨带移动较快,则可能会出现南旱北涝,具体原因如上述。
2023-09-06 07:05:011

地下水地质环境区域划分

一、地质环境区域特征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大致可划分为6大区:东部大平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区;东南及华南滨海地区;青藏高原。以上6大区既有各自的特殊性问题,又有相同的共同性问题。例如东部大平原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内蒙古高原主要问题是能源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西北干旱区主要是防止沙漠化,实际上也是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问题。华中及华南滨海三角洲平原,主要存在淤泥、流沙等软土层问题、海水入侵问题、风暴潮及洪涝灾害加剧等各类环境问题。青藏高原主要是冻土层广泛分布、高原峡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及地震问题。上述各类地区也存在不少共同性问题,例如城市环境地质灾害是普遍性问题,但尤以东部大平原与滨海三角洲平原最为突出;地面沉降灾害分布很广,水污染问题十分普遍;由于劣质水引发的各类地方病分布很广,尤以东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干旱缺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不仅在北方,在南方的岩溶地区、红层地区也十分严重;凡是丘陵山区都普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以西南地区最为突出。综上所述,地质环境问题十分复杂,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因素往往成为破坏地质环境的主导因素。二、地下水地质环境区域划分从水文地质观点,结合自然条件与构造特点,可考虑把中国区域划分为3大单元:中国北部地台(中朝地台)、中国南部地台(扬子准地台)和青藏高原(由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祁连山系及其中间地块组成)。中国北部及南部地台,以东西向展布的秦岭褶皱山系为界。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并自东向西,逐渐由半湿润气候带过渡到半干旱气候带和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带。河流分别属于黄河水系、松辽水系和内流水系。秦岭以南降水突然增加,并逐渐由湿润气候带过渡至十分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分别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由此可见,中国南北纬向分带现象非常显著,虽然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但潜水的分布仍处处受到纬向分带的控制。面积广阔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气候干燥寒冷,破坏了纬向分带规律,形成苔原及冰漠,并且在高原四周显示自然景观上垂向分带的特征。因此它与中国东部完全不同,构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区域。根据我国气候分带结合大地构造与地质、地貌条件,全国共可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大区,分别是:东部大平原水文地质区;内蒙古高原、陕甘黄土高原水文地质区;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区;华东、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地水文地质区;东南、华南水文地质区;青藏高原水文地质区。每个大区又可划分出一些亚区(图2-1-1)。图2-1-1 中国水文地质分区略图(据陈梦熊等,2002)Ⅰ—东部大平原水文地质区:Ⅰ1—松辽平原亚区,Ⅰ2—黄淮海平原亚区;Ⅱ—内蒙古高原、陕甘黄土高原水文地质区:Ⅱ1—内蒙古高原亚区,Ⅱ2—陕、甘黄土高原亚区;Ⅲ—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区:Ⅲ1—河西走廊亚区,Ⅲ2—准噶尔盆地亚区,Ⅲ3—塔里木盆地亚区,Ⅲ4—柴达木盆地亚区;Ⅳ—华东、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地水文地质区:Ⅳ1—华东、华中丘陵山地亚区,Ⅳ2—西南岩溶丘陵山地亚区;Ⅴ—东南、华南水文地质区:Ⅴ1—闽、浙丘陵山地亚区(包括台湾),Ⅴ2—粤、琼丘陵山地亚区(包括部分广西);Ⅵ—青藏高原水文地质区:Ⅵ1—冻土高原亚区,Ⅵ2—藏东及藏东南高山峡谷亚区
2023-09-06 07:05:101

沙漠化环境地质指标体系

沙漠化在空间上既可发生在原非沙漠地区,又可以发生在原系沙漠的地域;在时间上,既可以发生在人类历史时期,也可以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无论是从地质还是人类时间尺度看,导致沙漠化发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气候背景,即干旱气候条件;二是物质基础,即丰富的沙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沙漠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者也认识到“沙漠化过程的起因主要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两者在土地沙漠化中的贡献率及其耦合效应是国际科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复原特征时期沙漠与沙漠化土地空间格局,通过对比、个例分析和系统分析建立和提取沙漠化过程响应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判据指标与量化方法,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目前一些国内外研究趋势来看,地学方法正在成为探讨自然沙漠化对气候环境响应过程的最重要研究途径之一。土地沙漠化地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国内、外沙漠化过程与地质环境研究中十分关注的首要议题,为此,我们拟在大量的土地沙漠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学方法,针对土地沙漠化及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地质环境,基于实地调查,研究土地沙漠化环境地质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我国北方地质环境演化与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过程,监测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与土地沙漠化程度,分析地质环境变化与土地沙漠化趋势,结合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自然环境地学角度提供技术支撑。一、沙漠化地质环境调查指标体系从地学角度来看,土地沙漠化的风蚀、风积过程,是地球表面由气圈、水圈、生物圈、岩土圈相互作用,而正在进行的以风营力为主的地质过程。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地质、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变迁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而这种自然过程及变化(发生在土壤、基岩、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决定地表景观和物化环境的基本特征,进而影响着地表生物的演替与生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则是基于此种动态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在一定区域内加剧了当地沙漠化强度和土地沙漠化正向进程。为此,本项目将以沙漠化发生、演化的环境地质过程研究为基础,以地球各圈相互作用为驱动,以地表(或近地表)的表征景观和物化地质环境特征为标志,以自然生态功能平衡为基准,进行环境地质指标体系研究、定义与设计。依据土地沙漠化过程的定义、成因、发展过程及其危害(图3-2),调查指标内容应包括影响指标、状态指标和后果指标三个方面(具体指标见表3-6。)。图3-2 沙漠化的形成及危害示意图表3-6 沙漠化环境地质调查指标框架沙漠化影响指标调查:沙漠化定义表明,沙漠化是在干旱、多风和疏松地表条件下,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干旱、多风与疏松地表构成的脆弱生态环境是沙漠化发生与发展的物质与动力基础,强化的人为因素则是沙漠化的触发因子。调查内容应包括上述两个方面的有关指标的调查,通过对脆弱生态环境与各种人为活动的监测与分析,揭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脆弱性及其程度,区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问题的复杂关系等。沙漠化状态指标调查: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发生沙漠化变化的状态的监测。这是沙漠化过程最直接的反映,旨在通过对沙漠化发展的速度、程度等指标的调查和分析,揭示沙漠化的运行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沙漠化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沙漠化后果指标调查:后果指标调查主要指沙漠化的危害调查。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造成自然环境中地表形态、土壤、植被等方面的急剧变化,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危及到调查区内农牧业生产。对沙漠化危害的调查可以全面反映土地沙漠化的本质特征以及沙漠化土地整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中沙漠化状态监测是其核心,是沙漠化过程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危险性调查和危害调查对沙漠化的状态调查起着辅助与补充说明作用。上述整个沙漠化的调查内容,实质上是对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强度、发展趋势全方位的调查,三个方面相互结合,能够全面、准确地揭示土地沙漠化之本质,显示其过程,反映其特点。(一)影响指标影响指标相关的类别有气候、社会经济和水文。其中气候类别包括降水、蒸发和风三项环境地质指标;社会经济类别包括人口和牧畜环境地质指标;水文类别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环境地质指标。气候: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作用主要是干旱的影响,是指1~2年或更多年份内降雨量低于平均值的情况,或者是一个干旱时期持续达10年之久的干旱化,干旱程度的变化可以加速或延缓荒漠化(朱震达,1994)。因此,以风速、降水量和蒸发量来表征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社会经济:人为压力是沙漠化的主要触发因子,因此社会经济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中考虑人口和牲畜两个因素。人口的增加是沙漠化发展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不合理的垦荒、滥牧和滥樵等方式造成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在干旱气候作用下,可以使土地沙漠化尤其是风蚀沙漠化急剧增加(表3-7)这种沙漠化速度高出了自然状态下数倍、数十倍甚至是百倍的速度。它们之间的相关是很密切的(表3-8)。因此,人口快速增长是诱发沙漠化的重要因素,土地沙漠化地区也是我国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表3-7 人为因素对土壤风蚀的加剧效应(风洞试验)表3-8 荒漠化单因子相关分析牧畜数量的增加使草场负荷量过大,超负荷的草原植被变的低矮,覆盖率降低,裸露的地表面积不断增大,在牲畜的践踏下,土地表层结皮碾碎,形成裸露沙地,成为风力作用的突破口,为土地沙漠化提供了条件。水文:在干旱区水资源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水资源利用不当,会导致植被衰退和死亡,进而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水文对沙漠化的影响中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项因素。自古以来,我国干旱地区绿洲的兴衰大多与水资源的变化有关。“无水是荒漠,有水是绿洲。”所以稳定和充足的水源是绿洲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尤其在内陆河的下游地段,表现最为明显。如新疆塔里木河沿岸,随着中上游地段农业开发用水量不断增大,使下游水资源显著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也随之下降,矿化度上升。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天然植被生长衰退,灌木丛大量死亡,胡杨林也失去了更新能力,加之人为活动,致使地表裸露,沙漠化面积逐渐扩大。因此水资源利用不当,是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二)状态指标状态指标相关的类别仅土壤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它由生物、气候、母岩、地貌、时间等五大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它是人类赖于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生物和物理化学质量均对植被的类型和生长状态具有决定性作用,土壤一旦丧失,将使生物失去存在的基础,生态系统将极难以恢复到稳定的高等级状态,因此,对植物来说,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水分养分供给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植被的生存和繁衍。而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由于土壤蚀积,常导致土壤质地和水肥条件的恶化,进而对植被产生危害,最终导致风沙环境的形成。因此本文选择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指标作为调查的指标。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粘粒率、土壤粒径、含水率;土壤化学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磷、钾、氮含量、盐分等。(三)后果指标后果指标相关的类别有生态、环境和地表形态。其中生态类别以植被作为代表;环境类别选择尘暴指标为代表;地表形态类别包括沙丘、风蚀和风积三个环境地质指标。植被:土地沙漠化的生态过程,最明显的直观特征是植被的迅速退化。地表植被也是保护表土层免受风蚀的重要条件。沙漠化特征在生态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植被组成的变化,二是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从景观生态学的意义上来说,生物群落的均质化,说明沙漠化将会从轻度向重度发展。当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时,地表直接处于裸露和半裸露状态,特别是冬春季节,由于天然植被的枯萎以及农田作物的收割,地表土地直接与风接触,从而使得地表物质非常容易被风吹扬移动,形成风沙危害,使沙漠化加剧。尘暴: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搬运粉尘和其他微细沉积物结果,与土地沙漠化紧密相关。一方面沙尘暴是土地沙漠化的恶果,因为土地发生沙漠化,地面失去植被保护,水分条件变差,遇风起沙为沙尘暴的发生建立了地面的条件;另一方面,沙尘暴又是土地沙漠化的爆发过程。沙尘暴发生时,破坏地面植被,对地面产生强烈的侵蚀,地面物质、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又一次在沙尘暴的作用下损失,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因此沙尘暴是沙漠化环境变化的重要体现。地表形态:这是沙漠化最明显的标志,往往是衡量沙漠化发展各阶段的主要指征,以沙丘、风蚀和风积来表征。由于不同沙漠化类型地区沙漠化过程的差异,所引起的地表形态也不相同。在原来没有类似沙漠景观的沙质草原,在各种人为因素破坏植被以后,一般经历了地表风蚀,灌丛沙堆,斑点状或片状流沙发育,并进一步发展成以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为主的密集沙丘。在干旱荒漠地带绿洲边缘以沙丘活化为主的沙漠化地区,沙漠化发展结果,其地表形态由固定的灌丛沙堆演变为具有流沙分布的吹扬灌丛沙堆和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二、沙漠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根据沙漠化地质环境调查指标体系,针对沙漠化演化趋势和防治对策,结合易测、广泛使用性;对沙漠化状况变化的敏感性;经得起定量检查的原则确定土地沙漠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具体内容详见表3-9。表3-9 沙漠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一)响应指标水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环境对沙漠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水文是沙漠化进程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水文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潜水面对风蚀作用的制约。Nash(1997)在研究地下水与风沙作用过程时指出,由于孔隙水的表面张力作用,靠近潜水面附近的湿润沙粒粘合力增大,不易被风力吹移。贺大良等(1988)所作的风洞试验也表明,只有在沙的含水率小于1%时,沙粒才能起动。而在这种情况下,风总是先吹干地面,再将沙粒吹离地面产生迁移。另外,较高的潜水面在强蒸发作用下,有助于胶结物聚集形成胶结硬化层,抵御风蚀作用。因此,潜水面也是沙漠区的风蚀基准面。潜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会进而影响沙漠化进程。植物需要有适宜其自身生长的地下水位,其最低水位称为凋萎水位。一般沙生植物的适生水位深度为1~5 m(崔亚莉等,2001)。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到低于凋萎水位,植物即发生枯死,这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作用主要是干旱的影响,气候因素的表征指标包括风速、降水量和蒸发量。降雨的时空分布以及降雨量大小,不仅影响了整个水循环系统,而且直接影响了植被的成活率和农作物的收成。监测1~2年或更多年份内降雨量的变化情况,可以表征某地区的干旱程度变化。社会经济:沙漠化形成的人为方面原因主要为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人口、牲畜的超载,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人口承载力可作为评价沙漠化发展趋势的监测指标。在土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随着人口的增长,对土地掠夺式经营活动频繁出现,势必造成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人口承载力的高低可作为沙漠化监测的指示性压力指标。(二)状态指标土壤环境:选择土壤环境作为监测指标,源于土壤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土壤的物理指标(土壤粒径、含水率)和化学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磷、钾、氮含量)制约着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土壤有机质反映了地面植被生长的情况。因此,土壤含水量、地表物质颗粒组成及其营养物质是土壤沙漠化的基础,也是沙漠化监测的主要状态指标。土壤的粒径决定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土地沙漠化首先起源于土壤风蚀。Bagnold(1941)指出,风吹砂粒的粒径一般在0.15~0.30 mm,土壤中粒径0.05~0.5mm的颗粒比重越高,土壤越容易发生风蚀且风蚀程度越大。吴正(1987)和胡梦春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启动风速不同,相同风速下不同粒级的吹蚀也有很大差异。在12.47m/s风速下,中细砂的吹蚀量是粉砂的1000 倍。伴随着土壤风蚀,形成了土壤粗化过程。土壤粗化过程是土地沙漠化过程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土地开始发生沙漠化,首先表现为土壤粒级中细粒物质的减少,粗大物质占绝对优势。如表3-10所示。表3-10 沙漠化土地粒级组成的变化大量风洞实验结果表明,沙土含水量<2%时,抗风蚀能力变化大,当>2%时抗风蚀能力变化趋于稳定。当沙土含水量达到饱和持水量4.73%时,抗风蚀极限风速稳定在14m/s左右,即可抗御6~7级大风。而当风速一定时,沙土风蚀模数随含水量减少而增加。胡梦春、刘玉璋等人的风洞实验还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颗粒的风蚀启动风速也有很大影响。流沙在干燥的情况下启动风速较低,约为4.5~5.0m。随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启动风速也迅速提高。当达到最大持水量时,起沙风速需要提高近2倍。另外,不同植物种群对土壤含水率的要求各异,草本植物一般要求土壤含水率在8%以上,而沙生植物对土壤含水率只要求在3%以上。在我国西北地区,当土壤含水率<7%时,天然植被开始退化,土地开始沙化;当土壤含水率<5%时,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明显;当土壤含水率<3%时,基本无植被生长,土地严重沙化。科尔沁地区,对于大部分0~2cm的表层土壤,其含水量在春季不足1%,甚至低于0.3%(赵哈林等,2003)。如此低的含水量,植被大量死亡,地面裸露,大约4~5m/s的风速即可引起风蚀,这为多风的科尔沁沙地土壤风蚀、沙化奠定了基础。土壤中的养分随着沙漠化的发展发生了由多到少的变化(表3-11)。由于土壤中养分的减少,导致了土壤的贫瘠化,从而使沙漠化土地的生产潜力下降,促使土地进入恶性循环。表3-11 沙漠化土地养分地表形态:是沙漠化最明显的标志,不同沙漠化类型地区沙漠化过程的差异,所引起的地表形态也不相同。风蚀和风积可以作为表征沙漠化发展各阶段的主要指征,作为沙漠化的状态监测指标。(三)压力指标生态环境:植被是表述沙漠化土地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风沙地貌的形成、发育和演化,特别是在风沙地貌形成之初和衰亡之时,这种影响成为沙漠化土地等级划分工作中的难点与关键。也是易于判断沙漠化程度的指标,可以作为直接信息衡量土地沙漠化程度。在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盖度和种群基本反映了沙漠化程度(表3-12)。表3-12 不同沙漠化土地类型植被盖度和类型
2023-09-06 07:05:201

是不是气候干旱地区人口密度都低?

不一定。虽然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人口增长,但是在一些具有丰富自然资源或者创造了新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可能会相对较高。例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由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一些其他因素,如政治和经济稳定,也可能对干旱地区的人口密度产生影响。
2023-09-06 07:05:392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战略研究

一、内容概述制约西北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水资源总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和生态环境脆弱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者。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决定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战略研究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与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等于2004~2005年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形成的主要认识如下:1.西北内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上游过度引用地表径流,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景观破坏;②中游灌区水资源低效利用,水资源浪费惊人,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③下游水量减少,植被衰退,土地沙化,过度开发深层承压水。2.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主要由于理念、政策、技术和经济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游地区地表水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开发利用不足;中游农业区大量水资源的低效利用、下游水资源严重短缺;下游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枯、植被衰退与土地退化产生了互为关联共存的负效应局面。内流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3.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对策(1)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气候干旱,水资源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是西北内流盆地的基本特征。从盆地边缘到中心,高山、戈壁、绿洲、沙漠(盐漠)的规律性分布,每一片绿洲、每一个湖泊(湿地)、每一座城镇,都对应着一条或几条河流,是中国西北内流盆地独有的雄伟壮观的自然地理地质和生态环境格局。流域是内流盆地的基本水文单元,河流主要靠山区降水补给,出山口径流量决定了平原区的水资源丰富程度;进入盆地平原区后,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支撑着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这是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的显著特点。树立与戈壁、沙漠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正视干旱区的水资源条件,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改变中游农灌区过分依赖地表水的传统习惯。图1 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原因关系示意图(2)完善农业水利工程投资政策,促进和引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在西北内流盆地,农业灌溉用水占80%以上,因此,完善水利工程投资政策的重点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优势、促进合理开发利用为目的,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政策方面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改变重地表水水利工程、轻地下水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政策:改变重干支渠建设、轻斗毛渠建设的农业水利建设投资政策。(3)充分利用山前地下水库,合理开发中游地区地下水,严格限制开发下游地区深层承压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控与优化利用西北内流盆地河流的上游地区是指山区部分,中游一般包括浅山带的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和冲洪积扇及其前缘的绿洲区,下游包括河流末端的冲积平原和荒(沙)漠。水资源合理调控与优化利用的对象主要是指中下游平原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针对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出发,提出水资源合理调控和优化利用的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山前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合理开发中游地下水浅埋区的地下水资源;严格限制开发下游地区深层承压水;下游有限的地表径流应重点保证河流两岸的天然绿洲生态环境用水。(4)加强土地整理是有效降低农业灌溉定额的重要举措农业灌溉定额高是内流盆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我们在野外调查过程中看到,许多地区(特别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耕地平整度非常差,且灌溉方式以大水漫灌、串灌方式为主,田间灌溉渠系的跑漏水问题也十分突出,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灌溉定额居高不下。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全面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有很大难度,是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严格控制甚至压缩中游地区农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土地(耕地)整理,平整土地(耕地),化零为整,完善田间灌溉渠系,改漫灌、串灌为畦灌、沟灌等,是西北地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降低农业灌溉定额,大量节省水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能最快见效的重要手段。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项目成果可以为广大西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政府决策技术支持。三、推广转化方式该成果为公益性研究成果,主要以会议交流、成果展示、发表文章等方式进行推广。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系人:褚洪斌 李亚民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邮政编码:100081联系电话:010-62179611电子邮箱:chuhb@mail.cigem.gov.cn,liym@mail.cigem.gov.cn
2023-09-06 07:05:491

论述 地质学在资源环境的应用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71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023-09-06 07:05:591

我国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其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风蚀和水蚀两大类。西北地区因干旱而植被稀疏,风力较强,风蚀作用显著;植被稀疏,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减弱,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而水蚀也较明显。
2023-09-06 07:06:104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1、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质、减产,农业歉收。如:早稻高温逼熟造成空壳率增加,部分稻田出现了开裂、倒伏现象。旱地作物旱象更为明显,花生枯死,脐橙出现叶片发黄、卷曲等干旱症状。2、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3、干旱将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4、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5、旱灾还常常带来蝗灾的发生。
2023-09-06 07:06:2114

典型地区环境地质指标研究

我国历来十分关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土地退化、沙化动态。国家为实现宏观管理,制定防治沙化战略,统筹规划,需要掌握沙漠化现状,土地沙化程度等;也需要在研究国内沙漠化过程、危害等基础上,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而缺少实地研究是以往制定沙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大弊端,导致评价指标体系实用性差。因此,我们以干旱地区额济纳旗为研究个案,对沙漠化环境地质指标进行研究和验证。一、额济纳盆地自然地理背景(一)地形地貌额济纳盆地位于黑河流域的下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系指阿拉善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丹吉林沙漠与走廊北山之间的额济纳荒漠平原。地势低平,海拔900~1130m,自南西向北东缓慢倾斜,地面坡度1‰~3‰。其北部和西部为马鬃山和阿尔泰山低山丘陵,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50~200m;东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海拔1100~1200m;南与甘肃省鼎新盆地相邻。在行政上隶属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总面积约3.4万km2,地理坐标为E99°30′~102°00′、N40°20′~42°30′(图3-3)(王根绪、程国栋,1999)。图3-3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额济纳盆地为阿拉善台隆凹陷,其间发育的北东、北西及北北东向构造,将其分割成规模不等的棋盘格式地块,构成凹陷与隆起相间的特征。狼心山—木吉湖隆起把盆地分割成东西两部分,形成两个天然的第四系沉积洼地,控制了第四系地层的沉积厚度及岩相分布。中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阿拉善高原的掀斜抬升和额济纳平原的相对沉降,使研究区的地势整体上呈南高北低,引起水系侵蚀切割作用的加强,大幅度的沉降过程与充足的物质填充使研究区第四纪地层甚为发育,形成大量的沙物质,为沙漠的扩展和沙尘暴的频发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厚度可达100~300m,总体上呈现出盆地内部较厚、向四周渐薄的特征,北部额济纳旗-老西庙和南部青山头东山以东至古日乃湖一带,第四纪松散层大于200m,北山山前及居延海以北地带小于50m。从岩性上看,南部地区以砂砾石、砾卵石地层为主,夹杂少量的亚砂土、亚粘土;北部为亚砂土、亚粘土与砂砾石互层地层。中生代的地质构造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地貌的基本格架,近期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剥蚀,流水和风的搬运堆积作用塑造了现代地貌的形态景观。研究区地貌类型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堆积地貌和风成地貌三大类型。每一类型中受外营力的方式与强度不同,显示出形态差异。地貌类型以构造剥蚀地貌、堆积地貌和风成地貌三大类型为主:构造剥蚀地貌又可分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和构造剥蚀准平原两个单元,前者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和西部山地,后者分布于盆地东北;堆积地貌构成盆地内部地貌的基本格架,可分为冲洪积、冲湖积和湖积平原及山前倾斜平原四个地貌单元,冲洪积平原分布在盆地南半部的广大戈壁平原,冲湖积平原分布于建国营、额济纳旗以北,湖积平原分布于盆地东、北边缘地带,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盆地北、西山前地带;风成地貌则包括风积和风蚀两种地貌单元类型,前者主要分布于零星分布于盆地东部和东南部,后者分布在盆地内黑城周围。(二)气候额济纳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为荒漠戈壁。额济纳盆地属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一般小于50mm,最小年份仅17mm,气候异常干燥,风沙灾害频发,是严重的缺水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我国北方沙漠化日益严重和沙尘暴的主要物质源区之一(陈刚等,2001)。(三)水文1.地表水黑河是进入该区的唯一的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区,经高山草原和森林区出山,穿越干旱区山前绿洲带和广袤的荒漠带,流入下游地区的额济纳盆地,称弱水,至狼心山西麓的巴彦博古都分为东、西两河。东河向北分8个支流呈扇形汇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向北分四个支流汇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东居延海(索果淖尔)和西居延海(嘎顺淖尔)是现代黑河的尾闾湖,境内流长297 km。黑河流入额济纳盆地的水资源量,取决于中游向下游的泄水量。由于黑河流域需水量逐年增长,到达居延海的河水逐年减少。黑河上游正义峡水文观测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1.24亿m3,额济纳境内有8亿~9亿m3水可供利用,然而,因中游需水量的加大,致使河水下泄量锐减,自1949~2001年,正义峡流入下游地区的年径流从13.19亿m3/年降至6.91亿m3/年,减少了48%。而实际进入额济纳盆地的水量更少,从狼心山水文站的监测资料来看,由20世纪50~60年代的5.46亿m3/年,降到2001年的3.46亿 m3/年。河流流量的锐减,使河道大部分时段都处于干涸状态。2001年后,因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中游下泄水量呈增长趋势,正义峡径流量基本稳定在11.48亿 m3/年左右,狼心山径流量则保持在7.16亿 m3/年左右。2.地下水额济纳盆地的含水层组包括: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及相对隔水的第四系弱含水层。碎屑岩类潜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呈条带状分布于盆地周边,总面积约1512 km2,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差,一般不具供水意义;第四系含水层具有单一结构、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是盆地主要的开采层。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黑河水的垂向渗漏,其次是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系统的排泄主要有潜水的蒸发蒸腾排泄及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地下水的开采,其中潜水的蒸发蒸腾占地下水排泄总量的96.75%,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四)土壤额济纳盆地地处中国西北极端干旱区,属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段,由于第三纪末以来青藏高原隆起对西南季风的阻隔作用,使该区为高温干燥气团所控制,长期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由于风力强劲且地表植被稀疏,研究区风蚀作用剧烈。另外,额济纳盆地是黑河下游的一个封闭式内陆盆地,黑河水及四周山地水源不断的注入,将山地岩石及流域上游成土母质中的盐分携入盆地,由于缺乏径流出路,水中盐分不断向盆地低处和地表聚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地下水和包气带深层的盐分随土壤毛细管水不断向地表聚集,而干旱少雨的气候又使土壤淋溶作用微弱,造成土壤积盐。上述作用的综合影响使研究区土壤呈现出以粗砾质物质为主、成壤程度低、有效土层薄、土体干燥、土壤可溶性盐类表聚、有机质缺乏、有效养分不足、土壤生产能力低的基本特征(和文祥等,2000)。从土壤类型来看:以灰棕漠土为主要地带性土壤,受水盐运移条件和气候及植被影响,非地带性分布硫酸盐盐化潮土、林灌草甸土及盐化林灌草甸土、碱土、草甸盐土、风沙土及龟裂土等。①灰棕漠土广泛分布于全区高平原和冲积平原上,东西戈壁和中戈壁是其典型代表地段;②林灌草甸土和潮土主要分布于弱水河(黑河)河谷阶地和封闭洼地上;③盐土和碱土主要分布于拐子湖、古日乃湖及东西居延海等湖盆地周围;漠盐土主要分布于北部高原封闭洼地内;④石质土、粗骨土、新积土主要分布于盆地东、西及南部的剥蚀残丘和残山上;⑤风沙土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在东河西岸尚有带状分布;⑥龟裂土面积很小,主要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上的局部碟形洼地。(五)植被额济纳盆地属干旱区半荒漠、荒漠地带,主要由温带落叶小叶疏林、温带荒漠草原和温带草本沼泽三种植被类型组成。以藜科、疾藜科、麻黄科、菊科、禾本科、豆科为多见植物。受河流水源和人类活动影响,在河流两岸、三角洲上与冲积扇缘的湖盆洼地—带,呈现荒漠天然绿洲景观,代表性植物以戈壁成份占优势,如琐琐、泡泡刺、霸王柴、膜果麻黄、松叶猪毛菜、合头藜、短叶假木贼、蒙古沙拐枣等,其中瓣鳞花只分布于额济纳旗;河滩林和灌丛有胡杨、沙枣、柽柳及盐湿草甸种芨芨草、野大麦、盐生草等;在沼泽和树旁生长有芦苇、狭叶香蒲、狗尾草、灰菜、田施花等。总体来看,研究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群依赖关系不强,植物的密度和覆盖度较低。二、额济纳盆地土地沙漠化现状分布与演化过程(一)额济纳盆地土地沙漠化现状分布特征同其他内陆河流域下游土地沙漠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相类似,额济纳旗境内沙漠化土地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两种途径:一是绿洲周边与巴丹吉林大沙漠相邻接,沙漠中流动沙丘前移入侵,在交界线上植被生态大范围衰退的条件下,这种推移速度和规模已十分可观;二是沙漠化的产生与发展听命于水资源的盛衰,弱水(黑河)水系变迁及来水量的急剧减少,造成植被生态赖以生存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严重不足,形成绿洲土地大量沙漠化。沙漠化土地已遍布全旗,包括现代河水三角洲地区。据统计,额济纳旗现有风沙化土地面积155.54万hm2其中流动沙丘(地)面积约95.31万hm2,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地)60.23万hm2;覆沙或砾石的戈壁滩地面积约483.05万hm2,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638.59万hm2。沙漠化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62.32%,是绿洲面积(耕地、林地、草地与水域面积之和)的1.7倍;流动沙丘(地)面积占总沙漠化面积的14.92%,约占单纯风沙化土地面积的61.28%;戈壁滩地占总沙漠化土地面积的75.6%。从上述沙漠化分布指数可以看出,额济纳旗境内沙漠化土地已成为主要的土壤环境构成要素,沙漠化土地中尚以戈壁滩地为主,但单纯风沙化土地中以流动沙丘(地)占据绝对优势,反映出沙漠化演进程度和潜在危害性都十分严重。昔日以黑城为代表的古居延绿洲现大多成为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深居绿洲内部的古河床或废弃干涸的河床遍布三角洲地区,这些都是沙漠化的源地,绿洲生态十分脆弱。(二)额济纳盆地土地沙漠化演化过程额济纳盆地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历史时期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使生态失衡、环境退化,昔日草原逐渐退化为风沙活动频繁、流动沙丘与半固定沙丘交错分布的景象。在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人口迅速增长,进一步引发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樵采等现象,尤其是黑河中游下泄水量大幅度减少,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虽然2001年中游下泄水量增加,但沙漠化的进程没有减缓:耕地、草场的风蚀和沙丘的活化越来越严重,沙尘暴愈来愈频繁,从20世纪50年代的5次→60年代的8次→70年代的13次→80年代的14次→90年代的23次,且发生强度加大,影响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重。根据兰州沙漠所在1975~1986年进行的有关监测结果,在所控制的1.6万km2范围内,沙漠化土地从1975年的3400 km2扩大到1986年的5875万km2,平均每年增加225 km2,年增长率达到6.7%。另据曾群柱等人利用TM影像判读得: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戈壁、沙漠面积增加了约4.62万hm2,年递增2333.3 hm2,而从1987 年至1991年间,戈壁、沙漠化面积(植被覆盖率<10%)增加了约5.6%,年递增近1.63万hm2。土壤物质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悬浮、跃移、和蠕动三种方式迁移(美国水土保持局农业信息公告555 号,1994),细粒物质以漂尘形式俗称“沙尘暴”被带到远处,中细粒(在风力强大的地方包括粗沙)大部分以跃移方式沉积到背风坡或洼地,局部地段有的连成沙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蚀区的细粒物质被风不断吹走,地表颗粒粗化,呈现近似砾石戈壁的形态,而风积区逐渐形成面积越来越大的沙丘。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土地沙漠化的形成过程。综上所述,额济纳盆地,尤其是弱水三角洲地区,包括部分东西戈壁平原但不包括中低山剥蚀残丘区和沙漠区,主要是近代洪积—冲积沼积物,土壤组成多为粗粒的砂砾石为主,有效土层薄,土体干燥,土壤可溶盐类表聚,除少数沿河湖盆洼地分布的潮土、林灌草甸土外(仅是总土地面积的1.8%),其余非沙漠化土地均具有沙漠化倾向,随着植被生态体系的极度衰退和水源枯竭,绿洲主体区外围的零星植被小斑块进一步消亡,裸地的连通性进一步增大,绿洲—荒漠对立分异的格局加强。绿洲继续收缩,黑河沿岸绿洲逐步分解和消亡。随着沿河绿洲的消亡,东、中、西戈壁将连为一体。沙漠化扩展速度及扩展强度(年扩大面积)将继续增强。三、额济纳盆地沙漠化地质成因分析(一)物质来源额济纳盆地内的干湖盆和干河床为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来源:①位于额济纳盆地的古居延泽曾是阿拉善高原上的巨大湖泊,最大时达到2600km2,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日趋干旱,古居延泽湖盆萎缩,分解为嘎顺淖尔、索果淖尔及天鹅湖等湖泊,近几十年来,这些湖泊也相继干涸,干涸湖盆地表湖相沉积物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占64%以上,可以在一般风暴条件下就被刮起和搬运。②额济纳盆地地形平缓,坡降在1/1000~1/1200之间,使得河道四散漫溢,很容易淤积改道,古河床和现代干河床中留下了大量松散、干燥的细颗粒沉积物,为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尘源。土壤是沙漠化的基础。额济纳盆地从山麓到河流尾闾区依次分布着灰钙土(粟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其中受人工灌耕及水盐条件等因素影响,非地带性分布有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及灌耕土等类型。灰漠土、灰棕漠土是研究区分布最为广泛的荒漠土壤类型,以黄土状物质为母质,分布在额济纳河以西地区及北山山地以北、以东和以南。在干旱气候和灌木半灌木荒漠植被条件下的粗骨性母质上,质地较粗,土层较薄,砾石含量多,颗粒大小不一。棕漠土是极端干旱条件下的产物,其上植被稀少,土壤环境质量最差,多分布在荒滩戈壁上。地表光秃裸露。天然绿洲内多是草甸土,封闭洼地为沼泽土,农作物种植地多为灌耕土,巴丹吉林沙漠是风沙土的典型代表,盐土主要分布在下游的古日乃湖、东西居延海等湖盆地周围。总之,在额济纳地区,地表多为第四纪冲、洪积的松散堆积物,戈壁地带土壤质地为沙土含砾,在河流两岸以及湖区,则是细粒的沙及壤土沉积。地表松散的沙含砾及细粒的河湖沉积,为风沙作用提供了沙源。(二)水文特征就水资源系统而言,河流上的水利工程和工业排污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干扰了水文循环质和量的过程,农业灌溉使河道外用水大量增加,改变了地表汇流规律,地表径流量分配(流域不同区段)、年内径流丰枯的自然变化和地下水补给规律。1.黑河输水量的变化根据狼心山水文站(黑河干流进入额济纳旗处)监测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入额济纳的水量为11.6亿m3,而至1988~1995 年平均水量只有4.47亿m3,1995年狼心山径流量为2.45亿m3,在生态输水工程实施的第二年(2003年),狼心山的径流量恢复到7.16亿m3。黑河水量的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的劣变,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强。2.黑河输水量变化对生态系统形态特征的影响输水量的变化改变了该区地下水系统。地下水位的埋藏条件控制着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演化。当地下水位较深,大于某种植被的适生水位时,植被开始枯萎,直至大面积死亡;当水位埋深较浅时,虽然能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但干旱气候条件下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土壤带内的盐分含量增高,仍会限制多数植被正常生长。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依靠地表水补给,黑河输水量的变化改变了地下水的水位,使区域性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带来包气带土壤水分的变化。包气带土壤水分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源泉,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大气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饱和土壤带内水分的数量和盐分含量对植被体系的分布与结构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黑河输水量变化间接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变化。(1)绿洲的收缩。1977~2001年间绿洲的退缩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区域,即两河沿岸、黑河下游三角洲和古日乃湿地,这三个区域子是研究区地势最低,水分最为丰富的地段。东、西河沿岸和下游三角洲为地表水的径流和泛滥区,同时也是地下水的主要入渗补给区,古日乃湿地是盆地内地下水的汇集区,这些地带潜水埋藏普遍较浅,一般为1~3m(武选民,2002),由于黑河输水量减少,绿洲收缩。在实施了生态工程以后,绿洲又有所扩张。(2)使绿洲-荒漠过渡带成为植被退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前人监测资料证明(曹宇等,2005),绿洲-荒漠过渡带是受上游输水量影响显著、潜水埋深变化幅度较大的地段,1980~2002年间的水位变幅为2~3 m。过渡带的潜水埋深本身处于临界生态潜水埋深附近,地下水位的降低极易造成地表植被的退化,并且因过渡带邻近荒漠区,植被一旦退化,易形成风蚀的突破口,地表细颗粒土短期内就被侵蚀搬运掉,即使黑河放水量恢复,地下水位上升,植被也极难回复到原有水平。图3-4 1988-2001年间正义峡径流量与狼心山径流量变化图(三)土壤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采用多种措施对土壤施加影响,使人工耕作土壤代替自然土壤,并逐渐改变了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以至形成新的人工土壤类型,如长期用泥沙含量高的河水灌溉,在原土壤表层可以淤积50~100cm厚的灌淤层,形成干旱区特有的灌溉淤积土。人类改变土壤的措施主要有:(1)通过灌溉引水改变水分的自然状况;(2)通过土壤脱盐等改变土壤盐渍化的方向;(3)向土壤投入肥料等物质,增加土壤肥力和营养元素;(4)耕作方式的改变等。人类干扰后的土壤表现出两重性,即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主要表现在:(1)土地生产力提高:使土壤较快地向着有利于作用生长的方向发展;(2)土壤类型良性转变,新土壤类型如绿洲土的形成。而负效应主要表现在:(1)土壤退化,区域内由于水资源条件的再分配,一些地区水源条件劣变,土壤风蚀和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2)灌溉不当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或次生盐渍化;(3)沼泽土、泥炭土、草甸土、吐尕依土等土壤类型由于水分条件的人为干扰,向风沙土和盐土退化演替。总之,额济纳盆地的土地沙漠化的地质因素内在表现主要是水和土壤系统的变化,受沙漠化形成的地域性和地表动力过程复杂性的外在影响,形成沙漠化的区域机制。四、额济纳盆地沙漠化监测的环境地质指标研究通过对额济纳地区土地沙漠化机制和成因的分析,说明在气候条件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影响土地沙漠化的地质因子主要是水和土壤系统,确定此地主要的沙漠化调查、监测指标为:(1)地下水位埋深(2)水质(主要指矿化度);(3)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粘利率);(4)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养分);(5)植被(植被盖度和植被类型)。据额济纳地区土地沙漠化特征,可建立环境地质指标与沙漠化发展程度对应监测表(表3-13)。表3-13 额济纳盆地土地沙漠化分级环境地质指标体系
2023-09-06 07:07:291

干旱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有
2023-09-06 07:07:416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可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生物防治.第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第三,净化环境第四,使已被破坏的环境恢复第五,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种植人工林
2023-09-06 07:08:214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半干旱地区?

那么大一条河,能受气候影响?
2023-09-06 07:08:4213

新疆农业大学是几本呢?

在陕西省是二本,如果在你们本省是一本也算是一本。
2023-09-06 07:09:101

浅谈土地荒漠化环境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邢永强 张宏伟 郭文秀 章煜(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53)《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文章编号:7-80097-870-2-0507-03摘要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安全问题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上来。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数亿人口的居住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危害、成因展开了论述,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安全 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安全问题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上来。而对国家来说,单一性的军事威胁实际上已经被多元化的威胁所代替。其中,不受疆界限制的环境威胁是一种危及各国、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威胁。因此,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安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将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将取决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两者的根本还在于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被重视与被解决的程度。生态环境是水、土、森林、动植物、空气等组成的“综合体”,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安全是维系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稳定环境”,一旦该“稳定环境”受损,国家安全就会遭到威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行为长期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唯一选择。这一发展观对世界各国的未来和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指出了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世代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从单一角度可以概括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综合性概念。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相互制约、互相作用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整体。今年北方入春以来接连遭遇的沙尘天气,创下近年来之最——甘肃遭遇了近年来时间最长、程度最强的沙尘天气;北京先后8次出现沙尘天气,为近4年罕见;宁夏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河北、天津、河南等多次出现能见度小于1 000m的沙尘暴天气,为历年来次数最多、程度最重。有关专家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数亿人口的居住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剧增长的世界人口和日益减少的粮食储备,促使人类有意无意地扩大和加强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使世界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对地区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 600万km2,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万~7万km2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公布),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94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77%;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93万km2,占9.84%;盐渍化土地面积17.38万km2,占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7万km2,占13.80%。我国荒漠化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北京、天津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8个县(市、旗),区域自然和经济条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8省(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98.45%,其他10省(自治区、直辖市)占1.55%。仅我国北方地区就有荒漠化土地175.81万km2,相当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辽宁省国土面积的总和。与1999年相比,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 924km2,年均减少7 585km2。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减少33 673km2,水蚀荒漠化土地减少5 525km2,盐渍化土地增加930km2。在荒漠化程度上,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同比增加9.07万km2,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1.73万km2,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3.17万km2,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1.42万km2。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土地荒漠化扩展速度大于治理速度,土地荒漠化面积持续增加。仅从土地沙化面积看,在50年代平均扩展1 500多km2,80年代末2 100km2。进入90年代,每年土地沙化扩展高达2 460km2,大量的粮田、草地、林地被沙漠侵占,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市)的土地面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特大沙尘暴23次,比60年代的8次、70年代的13次、80年代的14次明显增多。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因荒漠化导致772多万hm2耕地退化,67万hm2粮田和235万hm2草地变成流沙或沙漠,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kg。中国荒漠化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4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2~10倍。近年来经过治理,土地荒漠化得到遏止,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形势依然严峻。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反过来人类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都与人口增长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农产品和畜产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导致了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过度耕种促进了荒漠化的形成条件:土地的肥力下降和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流失,土壤侵蚀等。与荒漠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过剩、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造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结提出,荒漠化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干旱区及与之毗邻的湿润地区生态系统本身比较脆弱;人口压力常常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出于经济的考虑,未能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政治动乱妨碍了行动计划中长期行动的执行等。土地是一种几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再生25mm的土表就需要300年。这种再生速度对于迅速耗蚀的土地的补偿作用很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大自然的严峻挑战?防治荒漠化的人工技术措施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措施、机械措施和化学措施,其中生物措施应用最为广泛。生物措施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其主要优点有:植被覆盖度增加可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面风速,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吹蚀;栽种的植被可以改善植被覆盖地段地上、地下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活动和繁衍,从而促进土壤的形成,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地表物质的胶结性,增强地表抗风蚀能力;植被具有自行繁殖和再生能力,通过演替,能够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因而能够长久固定流沙,防止风沙危害,大大减少养护和管理费用;通过人工措施形成的人工或半人工植被,一般可以适度放牧,并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薪柴和建筑用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滥伐柴现象。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生物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性措施,机械措施和化学措施通常被作为生物措施的辅助措施。土地荒漠化防治是一项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结合资源开发和产业建设的系统工程。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需要投资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创新,以达到有效遏止荒漠化,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在荒漠化的防治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处理好六大关系:切实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切实处理好防沙与治沙的关系,预防为主,积极防治;切实处理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关系,生物为主,综合治理;切实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草场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促发展;切实处理好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注意节约用水;切实处理好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的关系,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强调了防治沙漠化土地的重要性,明确防沙治沙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要求认真搞好防沙治沙布局和规划。在法律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加强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实施科学的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我国的土地荒漠化一定能够控制,实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陈广庭.2004.沙害防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36~138.范志平,曾德慧,余新晓.2006.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72~174.付保荣,惠秀娟.2005.生态环境安全与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李洪远,鞠美庭.2005.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48.梁从诫,杨东平.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9~101.王淑莹,高春娣.2004.环境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77.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ulting from Land DesertificationXing Yong-qiang Zhang Hong-wei Guo Wen-xiu Zhang Yu(Scientific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Henan,Zhengzhou 450053)Abstract:Nowadays the safety focus of human society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a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land desertification has threatened the habitation environment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and has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harmfulness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and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land desertification;eco-environment saf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3-09-06 07:10:011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 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 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 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
2023-09-06 07:10:128

地下水相关生态环境演化

1.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人工绿洲面积增加,天然绿洲与湖泊面积缩小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生态系统发生变化,表现为人工绿洲面积增大、天然绿洲与湖泊面积缩小,植被生态系统逐渐衰退。(1)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使内陆盆地人工绿洲面积增加根据新疆统计年鉴,1949年天山北麓绿洲面积6254.02km2,到1998年绿洲面积达30635.13km2,耕地占绿洲面积的71.67%,绿洲面积增加4.9倍。耕地面积也随人工绿洲面积同步增长,比1949年增加近4.88倍。河西走廊西段的疏勒河流域1980年地下水灌溉面积20.22万亩,1999年地下水灌溉面积24.72万亩;2004年地下水灌溉面积36.65万亩,从1980年至2004年,区内地下水灌溉面积增加了16.43万亩。(2)湖面与湿地面积的减少,天然植被出现退化由于地表水拦蓄和地下水大量的开采,浅层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内陆干旱区湖面和湿地的萎缩,使内陆湖面面积、湿地面积减少,天然植被出现退化。艾比湖第四纪鼎盛时期水面在 2380~3000km2之间,到了近代,水面缩小到1070km2。1950~1987年期间,由于人类大量的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使得湖水面积缩小到500km2,周边的湿地面积萎缩。1988年流域内各河流进入丰水期,水面发生一次短暂扩大过程,进入90年代水面逐步增大,湖面面积增加到近800km2(图6-1)。根据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期陆地卫星资料分析对比,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北疆盆地湿地面积明显减少(图6-2),面积从1160km2减少到370km2。根据调查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奎屯河流域年引水量增加,大部分河水通过调水工程经柳沟水库调至奎屯河灌区,河道中游水库拦蓄剩余河水,使得奎屯河流域在正常年份无水进入艾比湖,四棵树河中游全部拦蓄;另外,进入三河下游的甘家湖水量也大量减少,其中古尔图河由于长期无地表径流,地下水位下降,原来以胡杨为主的河谷林全部衰败,梭梭林保护区树林密度下降等。三工河流域由于毁林垦地及断流,原有天然林面积逐渐减少,现在几乎见不到乔木林,灌木也很稀疏,梭梭林面积不断减少;靠沙漠南缘的胡杨林,由于河流上游截流,地表水难以到达沙漠边缘,再加上平原区大量采用井水灌溉,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天然植死亡;昌吉州原有天然胡杨林24600hm2,现仅存500hm2;阜康—乌苏市一带,草场退化面积达3756.58万亩。图6-1 艾比湖湖面变化(据谌天德等,2009)图6-2 20世纪70年代—2000年湿地面积(据谌天德等,2009)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三道沟—布隆一带泉水溢出带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移了1000~2000m,沿泉沟分布的湿地面积减少;随着大面积垦荒,大量开采地下水,10年间地下水位累积下降了0.6~4m,导致部分泉眼干枯,湖泽消失,湿地萎缩。20世纪90年代调查,玉门关—湾窑一带共有泉眼320多个,植被生长较好,2005年调查泉眼大幅度减少。敦煌湿地面积从1950年的375万亩减少到不足30万亩,而且地下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湿地萎缩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TM 片解译显示,20世纪 80年代,全区湿地面积443.72km2,90年代末萎缩至358.1km2,减少了85.62km2,减少率为20%(表6-1)。表6-1 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天然湿地面积统计表(程旭学等,2009)河西走廊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和泉水资源的大幅度衰减直接导致了区内植被生态系统的衰退。近几十年来,由于河流的干涸和河道迁移,使原来沿疏勒河、党河河岸发育的林带及灌丛迅速退化乃至消失,沿泉水溢出带广为分布的沼泽及喜水植被随着泉水减少而衰亡,代之而起的是旱生、沙生和盐生草甸。20世纪50年代生长于安西西湖的49.5万亩灌木林,到80年代初只剩下不足10万亩;原来生长于双塔堡—望杆子疏勒河两岸的约1.95万亩天然胡杨林已所剩无几;雁脖子湖一带的胡杨林已全部死亡而沦为风蚀地。安西西沙窝近60万亩的草地现已沙化,甘草草甸破坏殆尽;桥子乡草湖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减少了90%,芦草沟的芦苇50年代高达2m,而现已全部枯死。近30年来,仅疏勒河中游草原退化面积就达130.5万亩,占草地面积的80%以上;全流域草原退化面积达199.5万亩以上。截至1998年底,TM片解译全区共有林地面积199.2km2(表6-2),草地面积1569.5km2,田地面积1491.96km2,与80年代相比分别减少了 4.1%、17.8%和10.4%。表6-2 疏勒河流域绿洲景观不同时期面积统计表(遥感解译)(据程旭学等,2009)柴达木盆地托素诺尔面积不断减小,西台吉乃尔湖泊面积1976年时为334.20km2,1990年为168.17km2,2000年变为43.37km2,占原湖水面积的13%,经过25年,湖水面积减小了290.83km2。在苏干湖流域,2000年全流域湖泊水域11.73km2,其中苏干湖水域面积为10.28km2;流域内有绿洲及沼泽湿地79.36km2,主要分布于苏干湖东的大哈勒腾河下游冲积扇前缘;流域内现代冰川面积36.50km2,沙漠面积210.15km2。较1990年相比,水域面积减少了 4.24%,现代冰川减少了 27.71%,绿洲、沼泽湿地减少了6.36%,沙漠扩大了14.32%。银川平原随着人类经济及工程活动的影响,排灌系统逐渐完善,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湖泊和湿地面积逐年缩小,通过1987年、1997年和2004年三个时相遥感调查解译,结果(表6-3)表明:从1987年、1997年到2004年,湿地总面积逐渐减少,从1987年至1997年十年间面积减少了106.46km2,1997年至2004年7年间面积减少了71.60km2,但五类湿地的增减变化各不相同。其中湖泊湿地从1987年至1997年面积减少27.91km2,但1997年至2004年面积增加14.01km2。滩涂湿地面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从1987年至2004年17年间共减少214.02.km2。鱼塘湿地面积增加,17年间共增加13.52km2。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17年间共减少1.28km2。表6-3 各时段不同类型湿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km2)(吴学华等,2009)2.华北平原、松嫩平原湿地分布面积缩小,生态功能降低、植被退化据历史资料记载:1923年天津湿地面积5247km2,占当时全市总面积的45.9%,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境内河道纵横,河网密度大,十二个10万亩以上的湖泊、洼淀与河渠贯通,水面辽阔,中小洼淀、湖泊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天然湿地锐减,到 2000年湿地面积 13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22%,77年间湿地面积减少74.5%。松嫩平原是我国湿地重要分布区之一,著名的扎龙湿地、向海湿地、莫莫格湿地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扎龙湿地、向海湿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1950年以前,人类活动对松嫩平原湿地的影响还很微弱,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完好状态。近几十年来,降雨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湿地严重萎缩,面积急剧缩小(图6-3)。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对比,1986~2001年的15年间,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减少了65.80×104hm2,减少率为38.81%,平均每年减少4.37×104hm2,年均减少速率2.59%/a。图6-3 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变化(据赵海卿等,2009)20世纪90年代以来,扎龙湿地水位连续下降,1996年到2001年,湿地水位比平水年下降约1m,造成河道断流、湖泡干涸,湿地面积严重萎缩。自1986年至2002年扎龙湿地水体面积减少了约50%,明水沼泽面积减少了32031 hm2,草地减少了8194 hm2,盐碱地增加了5094 hm2(图6-4)。扎龙湿地退化导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植被、鸟类、鱼类数量、种类的大量减少。20世纪60~70年代,扎龙湿地内的芦苇沼泽约16万hm2,近湿地总面积的80%。进入90年代,芦苇植被退化,苇塘面积仅剩约10×104hm2,与60~70年代相比,面积减少了30%以上。图6-4 扎龙湿地面积动态变化(据赵海卿等,2009)向海湿地1988年以来,面积急剧减少,到2002年14年中湿地面积减少了7800hm2,平均每年减少520hm2。其中1988~1998年,平均每年减少120hm2;1998~2002年,湿地面积减少速率明显增大,平均每年减少960 hm2(图6-5)。图6-5 向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据赵海卿等,2009)
2023-09-06 07:10:521

高二地理必修三的教案

  导语: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高二地理必修三的教案。欢迎阅读!    篇一: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3 《区域发展阶段》教案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重点)(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的协调人际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衡量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预习本节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的指标)课件展示板书内容   预习课本内容,填写表格(课件展示表格)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看课件:青岛2004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读图思考:(课件)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   钢铁基地(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   课件展示: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分布情况探究活动:   1、在图上找出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2、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美国东北部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5、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这个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读图思考: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   思考:请你设计一下中国区域发展的模式?   读课本图1—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图。验证了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经历了初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段。   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实际来分析如何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写出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与意见。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2、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请就此展开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拓展思考:   区域开发规划是区域科学发展的基础。假如你现在负责青岛某郊区开发规划的初稿,你将如何开展工作?(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然后课件展示)课堂小结(课件展示)课堂练习:    篇二: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湘教版必修Ⅲ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 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    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在地理必修三中我们主要学习区域的发展,区域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区域发展首先要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第二章中我们主要学习荒漠化防治和森林的保护。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现象。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实质:土地退化   4.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活动   活动: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沙漠化   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思考:   (1)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提示:荒漠与一种地表景观类型,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提示: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过渡: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为什么呢?我们下面来学习。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一)干旱的自然环境------荒漠化的潜在因素   思考: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1.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思考:西北地区什么位置特征使这里形成干旱环境,以致荒漠化严重?   提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四周高原山地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看图,学生总结地形特征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思考:西北地区什么地形特征使这里形成干旱环境,以致荒漠化严重?   提示:四周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3.气候   利用以前所学内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年较差大。风大,且大风日数多。   思考:导致西北地区形成干旱环境的主要气候因素是什么?   提示:降水少。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北地区从东向西随着离海洋距离增大,水汽越来越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   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二)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归纳总结: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活动: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点拨: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因素   (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   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阅读P21、22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2)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1.11),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概况   1.概念2.形成   3.主要表现4.影响   二、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干旱的自然环境--------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1)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大风日数多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2、气候异常------荒漠化加速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2023-09-06 07:11:031

高中地理区域题(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比较)

1.东部季风区位于沿海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大陆内部 2东部季风区多平原丘陵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为高原 山地 3东部季风区湿润多雨 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干旱半干旱地区相反4东部季风区土壤肥沃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贫瘠 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如黄土高原)5东部季风区降水充足 河流纵横多湖泊 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河流稀疏 多为内流河6东部季风区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吸引诸多外来人口 人口稠密 干旱半干旱地区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少7东部季风区城市化程度高于干旱半干旱地区8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渔业为主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林牧业为主9东部季风区地形平坦 交通发达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势崎岖不平 多山 交通不便10东部季风区居民文化水平高 消费水平高 西部相反11东部交通便利 气候宜人 劳动力充足吸引大量外资 经济发达 西部虽然自然资源充足 但是交通不便 人口稀疏 劳动力外流 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大致是这样了 可能有点小错误 包涵~~~
2023-09-06 07:11:452

黄土高原是属于干旱区吗?还是半干旱?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黄土高原是属于干旱区吗?还是半干旱? 解析: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Loess Plateau] 在中国北方,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北风送土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地貌类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水土流失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地貌差异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米。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②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③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
2023-09-06 07:12:551

中国地形地貌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一、黄土地貌(一)概念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二)成因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黄土区的侵蚀有古代和现代之分。现代侵蚀是指人类历史近期发生的地貌侵蚀过程,它和古代侵蚀的主要区别是有人为因素的参与,表现为侵蚀速度的加快。古代侵蚀纯为自然侵蚀,其速率通常是缓慢的。现代侵蚀和古代侵蚀在多数地区以大规模农耕兴起时期为界。现代侵蚀都以沟道流域为基本单元。沟道流域内,谷缘线以上的谷间地和以下的沟谷地侵蚀特点是不相同的。(三)地貌特征1、沟谷众多、地面破碎。2、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3、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四)分布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二、雅丹地貌(一)概念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二)形成条件1、岩性条件: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2、环境条件: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mm,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3、动力条件:雅丹分布于极端干旱区,风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动力。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一风向的强风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外力,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部分雅丹的形成是由两组风向相反的风况所致。(三)分布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如西亚(特别是阿拉伯半岛)和中亚,非洲撒哈拉沙漠和纳米布沙漠,北美西部荒漠地区、南美洲西部海岸荒漠区,欧洲西班牙的埃布罗低地。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乌蒙等地。三、丹霞地貌(一)概念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 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二)形成原因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经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岩(含砂砾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红色是沉积岩形成丹崖的前提之一。所谓红色,一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不只是其风化壳的颜色。二是指含有红色色调的颜色都称为红色,包括红、褐、紫、橙、褐黄、灰紫等。三是指宏观颜色,不管红层盆地中的岩石是否含有白、灰、绿、黄、黑等其他颜色,只要仍以红色为主,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就可以了。(三)地貌特征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四、喀斯特地貌(一)概念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二)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貌。(三)分布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万~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贵州、重庆,2007.6.29;广西,重庆、贵州, 2012. 6.22)。(四)社会意义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五、冰川地貌(一)概念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二)分类分为现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两种。前者仅限于约占陆地面积10%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后者主要指第四纪古冰川(最大覆盖范围占陆地面积的32%)塑造的地貌。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1、大陆冰盖。面积大于5万平方千米公里的陆地冰体,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2、冰帽。数千平方千米至5万平方千米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可发育为冰帽。3、山地冰川。又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谷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冰川消融可形成冰面河流、冰塔林和表碛丘陵等冰川融蚀地貌。(三)分布在中国东经120°以西,北起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南至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巨大的高原高山上,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都很发育,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广泛分布。粗略估计, 现代冰川中约五分之一分布在天山冰川区。现代雪线大体自北而南、自边缘山地向青藏高原内部升高,阿尔泰山现代雪线为海拔3000—3400m,天山3600(北坡)—4200m(南坡),祁连山4300—5200m(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昆仑山西端5500—5700m,喀喇昆仑山5000m,珠穆朗玛峰地区5000(南坡)—6000m(北坡)。第四纪冰期古雪线比现代雪线低数百至千余米,当时的冰川规模比现代冰川大许多倍,但由于内陆干旱气候限制,其分布地域仍很有限,所以古冰川和现代冰川刨蚀或堆积地貌范围都不大,冰川刨蚀力弱,故冰川和槽谷均较宽浅,只是冰水堆积作用影响所致,可达河西走廊及一些内陆盆地。
2023-09-06 07:13:071

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前景是怎么样的?

气候资源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它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在各种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最容易发生变化,且变化最为剧烈。如果利用恰当,气候资源可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所以对一地的气候资源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类型(1)光能资源光能资源主要指来自太阳的辐射能。一个地区的光能资源的多少首先决定于其所处的地理纬度。一年中光能资源的多少及可利用程度通常用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来表示。我国的光能资源十分丰富。不可替代的气候资源据估计,我国陆地表面每年可以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1019千焦耳。但由于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天气状况的影响,我国的光能资源分布差异较大。青藏高原的光能资源最丰富,其次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而四川盆地光能资源最少。光能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如太阳能发电、供暖等;②太阳能中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换为有机物,如森林、草场、粮食作物等,从而为人们所利用。光合有效辐射一般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50%。(2)热量资源热量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多少,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热量状况的最直观描述就是温度。一个地区热量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其作物种植类型、生长状况和产量。为了描述热量资源,一般采用积温,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对热量需求的不同,人们还定义了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等。我国由于地形差异较大和季风气候的影响,热量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性均较大,其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而逐渐增加。我国热量资源丰富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热量条件最好的是南岭以南地区,一年四季作物均可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热量条件最差的是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一年可种一季作物。(3)水分资源水分资源,也是气候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水分资源的分布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以我国为例,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明显,因而夏季也是雨量最多的时候。全国因地形、纬度差异及距海洋的距离不同,降水的分布差异较大,年际变化也大,旱涝发生频率高。因此,我国的水分资源虽然较丰富,但其变异性较大,不易于把握。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季节与高温生长期一致即水热同步,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另一方面因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而使得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很难得到所需的水分。全国的降水分布呈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风能资源的利用(4)风能资源风能就是大气运动产生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换而来。根据计算,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转化成的风能功率约为7瓦/平方米。风能的利用早已被人类所认识,用风能驱动帆船、排水等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910年,丹麦最先开始用风力发电,随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工作。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目前也在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工作。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风能利用的多风区面积居世界第三。东南沿海是我国最佳风能资源利用区,其次是渤海沿岸及内蒙、甘肃北部及新疆阿拉山口地区。此外,风能的分布对于城市、工业布局和设计也有重要意义。(5)大气成分资源大气成分资源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变化除对气候有影响外,对作物的光合作用至为重要,二氧化碳是陆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当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时,会影响到群体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光合速率、生长和产量。有效地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于农业生态和作物生长有重要的意义。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气候资源是一种很特殊的资源。它和其他资源不同,气候资源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气候是光照、温度、湿度、降水、风等要素有机组成的。其资源的多少,不但取决于各要素值的大小及其相互配合情况,而且还取决于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及和其他自然条件的配合情况。不像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那样多多益善。例如,对农作物而言,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是资源,过高可能成热害,过低可能成冷害或冻害;降水在一定范围内是资源,过多可能成涝灾,过少可能成旱灾。干旱区光、热资源虽很丰富,但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其价值大为降低。又例如,阴雨天气对某些农作物的生长也许是有益的,但对旅游、晒盐业则可能带来不但不利,甚至是有害的;积雪覆盖保护某些作物的安全越冬是有益的,而使牛羊吃草困难,又可能有害了。(2)气候有时间变化。这种变化,有的具有周期性;有的周期性不明显,变化规律难于捉摸。例如气温的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大都是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但某一天或某一季的天气,却不是年年如此的。至于某段时间的或多年的气候变化,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变化比较复杂,难于准确预测。因此,气候资源的利用,必须因时制宜。我国最古老的农书《汜胜之书》一开头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这都说明,栽种作物要掌握时机,如果错过时机,资源稍纵即逝,就白白地浪费了。(3)气候有地区差异。①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其他地方的气候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气候资源的利用,还必须因地制宜。《汜胜之书》说:“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意思是种谷子没有固定的日期,随地方不同而定时间;②世界上有些地方,尽管彼此相距很远,气候虽不完全相同,但却相似。因此,作物可以引种,牲畜可以引养,利用气候资源的经验,可以相互交流。(4)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像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终将有开采完的时候。而气候资源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它将与太阳同寿,可以反复、永久地利用。(5)气候是人力可以影响的。这种影响,有有意识与无意识之分。由于气候条件与其他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了气候条件。例如,种草种树、蓄水灌溉等可以使气候变好;而毁林毁草、排干湖沼等则可以使气候变坏。都市化和工业化污染大气,使降水酸度增大,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气候产生长远的、大规模的、对人类生存有巨大影响的变化。人类有意识改善气候,目前多限于在小范围内进行。例如营造防护林,设置风障;建造排灌设施、玻璃温室、塑料棚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的方面也将日益增多,甚至能把某些不利的气候条件改造成为有利的气候条件,把某些气候灾害改造成为气候资源。世界气候资源情况在热带雨林地区(如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等)终年高温多雨,水热资源充沛,许多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可可等分布在这里。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为热带荒漠气候,以撒哈拉、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干旱威胁着这里的一切活动。温带位于中纬度地带,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范围内,这里的温度和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对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也最适宜人类生活,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而寒带位于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限制了人类的活动。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中国的气候资源也相当丰富。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由于领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距海远近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如黑龙江省北部全年无夏,海南岛长夏无冬,淮河流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南部四季如春,青藏高原西部终年积雪,西北以及内陆地区夏热冬冷,日温差大。气候资源的利用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正确地发掘气候资源,是当前气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1)首先是利用,其次才是改善。气候资源的利用,首先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齐民要术》说:“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气候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作某种程度的改善的。但改善气候要耗费人力物力,需要衡量经济上的得失。此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造成长远的、整体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想方设法,不断对气候条件进行某些改善,不如此社会就没有进步。(2)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利用。我国人多耕地少,气候资源超负荷利用,是很常见的现象。例如,在不具备条件、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把热带多年生木本作物北移到亚热带地区,把亚热带多年生木本作物北移到温带地区,遇到特大寒害,几年甚至十几年努力培育的林果,往往毁于一旦。又例如在两年三熟区强行推广一年两熟制,在一年两熟区强行推广一年三熟制,不是热量不够,就是水分不足,往往使作物的旱灾、霜冻与冷害增多、加重,以致得不偿失。但是,前面已经说过,气候是可以改善的,气候资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不应坐享天赐,而应运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不断扩大和发掘气候资源。例如,选择避风的小气候环境,采取某些防寒措施,作物北移上山是可能的;培育出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采取育苗移栽等措施,以及间作、套种和混种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也是可能的。(3)减灾即是增利。气候灾害消耗和浪费气候资源,使气候资源的价值大为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因此,利用气候资源而忽视气候灾害,这种资源是不可靠的。所谓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该包括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气候灾害在内。对气候灾害,抗不如防,防不如避。以作物防霜为例,霜冻来临之后,扶苗剪枝、松土施肥等善后措施,虽然也可以减少一些损失,但不如在霜冻来临之前重烟、覆盖、灌水,或者预先设置风障,营造防护林,比较经济有效。然而,如能根据农业气候区划,把作物栽种在霜冻不易出现的地区和季节,就最为经济和有效。(4)扬长避短,发挥气候资源的优势。气候资源有地区差异和时间变化。因此,在气候资源的利用上,如能扬长避短,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干旱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是其所长,而水分不足是其所短,如栽种耐旱的、蒸腾效率高的作物,诸如小麦、谷子、棉花、瓜、果等,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高原区,阳光充足而温度太低;华北地区的冬季也是阳光充足温度低,使光照资源不能利用。这些地区如发展温室栽培,就能把光照资源利用起来。又例如,在华中、华南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区,前后作物换茬的时候,往往是一年中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最丰富的时候。而此时前茬作物已成熟,后茬作物又在苗期,光、热、水资源需要不多,大量的气候资源都浪费了。如果改种多年生木本作物,采取育苗移栽、改变种植制度和方式等措施,尽可能多地利用气候资源,农业产量必将有大幅度提高。(5)要善于利用气候资源的地区差和季节差。人们都喜欢冬天到华南、夏天到东北去开会、疗养和旅游。在农业生产中,也可以利用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气候资源的不同以及南方比北方季节早,平原比山区季节早的气候分布规律,为某些大城市提供特有的、新鲜的农产品。例如北京近年新鲜瓜果和蔬菜终年不断,就是较好地利用了近郊平原和远郊山区以及南、北方的气候差,让这些地方调剂北京的淡季,补充北京不能产的农产品。
2023-09-06 07:13:531

 气候因子及其有关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一、气候因子概述气候支配着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水热条件,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物质的淋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着营养物质的生物系小循环的速度和范围。因此,气候与生态地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二、三江平原气候因子特征三江平原处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于温带湿润气候区的特点,同时又受大陆性季风及海洋气候影响,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候多变,四季分明。由于三江平原地域辽阔,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影响,使各地气候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物和微生物类型及生长发育过程,使土壤类型,从西至东呈规律性变化。(一)温凉湿润区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地带,包括萝北、同江、抚远、饶河4个县。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1.6~2.8℃,最热月平均气温21~21.5℃,≥0℃积温不足2 900℃,≥10℃积温在2 400℃以下,80%保证率≥10℃积温为2 238~2 300℃。日平均气温稳定≥1℃的始终日数在140d以下;0℃的始终日数150~160d。生长季为130~140d。日照时数2 230~2 450h。降水量500~660mm,蒸发量较少,在1 100mm左右,干燥指数小于0.6。平均风速在4m/s以上,≥8m/s大风日数100d左右。5~9月耕层地温平均为18.2℃。全年土壤结冻期250d左右,冻土深度1.5~2.5m,沼泽地因受积水影响,冻土深度小于1m,结冻早,解冻晚。该区由于气候温凉湿润,无霜期短,结冻期长而且地势低洼,排水困难,植物残体大量积累,为土壤腐殖化、草甸化、沼泽化、泥炭化等过程提供了物质来源。形成的土壤主要是草甸土、沼泽土、潜育白浆土、泥炭土。(二)温和半湿润区位于汤原、宝清、佳木斯郊区及富锦的东部。气温低于中部平原区、高于东北部沿江一带。年平均气温在2~3℃,80%的保证率积温在2 250~2 480℃。生长季大于140d,生长季日照时数1 100~1 200h。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终日数140~145d,≥0℃的初终日数150d。年降水量500~550mm,平均年蒸发量1 200mm。干燥指数在0.6~1.0。由于坡麓影响该区是重点大风区,年平均风速在4m/s以上,≥8m/s大风日数年平均在150d以上。5~9月耕层地温平均在18.5℃,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冻结,冻结深度1.5~2.0m,4月上旬逐渐融解。直至6~7月间冻层才能融解,结冻期210~240d。该区是由山前台地向低平原过渡地带,气象灾害较重,往往出现障碍型低温冷害、大风、春旱、冰雹、秋霜等综合自然灾害。但该区雨量不多,比较集中,约有70%集中在7、8、9的3个月,也正是气温最高时期。是森林、草甸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水分和热量的配合对有机质的大量形成十分有利。而且集中降水为土壤中钙、镁和铁、铝还原淋溶提供了条件,形成了暗棕壤、黑土和白浆土的B层(淀积层)。同时该区无霜期较短,结冻期长达6~7个月,冻层的周期变化、冻融交替、干湿交替使冻层上滞水,促进腐殖质大量积累,有利于土壤腐殖化、暗棕壤化、白浆化、黑土化过程的发展。形成的主要是暗棕壤类型土壤及粘底白浆土,也有黑土零星分布。(三)温和半干旱区位于佳木斯以东,松花江两岸,以集贤为中心半圆形。包括集贤、桦川、绥滨及宝清、富锦两县的西部。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3℃以上,80%的保证率积温2 350~2 560℃、无霜期140d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终日数在145d以上,≥0℃的初终日数在150d以上。年降水量少于500mm,是佳木斯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干旱的中心,干燥指数≥1.0。年平均蒸发量最大1 200~1 300mm。生长季日照时数1 200h左右。年平均风速4m/s,大风日数较多,≥8m/s的大风日数107~154d,风蚀现象很严重。5~9月耕层地温平均为19.8℃。冻土深度1.5~2.0m,结冻期250d左右。该区由于气温较高,降雨少蒸发大,风天多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干旱区,土壤钙积化过程比较强。而且由于土壤周期性冻结,解冻水受冻层顶托,形成滞水在潜育淋洗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多是黑土类型的土壤和碳酸盐草甸土。三、气候因子有关的主要环境生态问题(一)大气污染测区内有1个地级市和2个县级市及9个县城,还有3个农管局及所属农场的热电厂、酒厂、制油厂、纺织化工、有色金属、工业锅炉、窑炉生活用煤等产生的废气、汽车排入的尾气等污染物,成为大气污染的直接污染物,其污染物除污染大气外,经降水携带而汇入地表水体,其中一部分通过孔隙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测区大气污染主要在佳木斯市,在其他县城及国有农场也一定程度的存在,为本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的因素之一。据资料分析:测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总悬浮微粒、降尘、二氧化硫、氮氢化物(表6-4),佳木斯降水pH多为6.0~6.5,并溶解有害气体、酚氰等。随着工农业发展,大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表6-4 三江平原废气污染源及废气排放状况统计表(二)洪涝灾害三江平原有关洪水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200年前,其中1794年、1872年、1897年洪水等都曾造成一定的灾害。进入20世纪,洪涝灾害尤为突出,主要在1932年、1957~1960年、1964年、1981年以及1998年。其大型洪水灾害如表6-5。1960年8月21日特大洪水使松花江水位达80.63m,佳木斯永安江段决口,洪水冲垮江堤淹没农田及房屋。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洪峰流量18 800m3/s,佳木斯城区平地行船;绥滨全境除古城几条大岗外全部被淹,粮食绝产,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惊人。据史料记载,1794~1945年的151年间,松花江的洪水年有12个;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洪水年就有7个,其中4次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近些年来,水患问题尤为突出,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1998年的大洪水,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受灾乡镇93个,村屯296个,受灾人口85.8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104hm2,倒塌房屋16万间,损坏堤防163处239.5km,损坏桥涵754座,受灾学校229所,工矿企业停产307个,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1957年,挠力河与七星河洪水泛滥面积5 400km2,地面积水高度0.7m,滞蓄水量37×108 m3,洪水宣泄由9月份持续到来年春季,造成2年涝灾。平原区多数地段属于洪泛范围,其中洪泛面积最大的是萝北地区,同江地区相对较好,但洪泛耕地面积仍占总耕地面积的21.86%。本区不仅洪涝相伴,且涝害大于洪害,通常以秋涝为主,往往是“一年秋雨两年涝,秋涝春涝紧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共出现涝灾33次,其中春涝9次,夏涝15次,秋涝9次,重涝年8个。在1949~1969年的21年间,三江平原涝灾发生频率为33.3%;而在1970~1990年的涝灾发生频率为47.9%。1960年和1981年同为大涝年,1960年的洪水甚至比1981年还大,但1981年受灾面积比1960年的多106×104hm2,绝产100×104hm2,损失粮食22.5×108 kg。三江平原涝区面积1970年为50×104hm2,1985年为90×104hm2,2000年为190×104hm2。可见洪水灾害是三江平原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其影响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巨大,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伴随洪水而来的涝灾问题更为尖锐,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平原区多数地段属于洪泛范围,出现内涝频率较多,见表6-5、表6-6 。表6-5 三江平原洪水灾害一览表表6-6 洪涝灾害表(三)气候干旱1.干旱状况随着三江平原开发,湿地减少,三江平原气候干旱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降水比20年前减少了180mm,比其他地区减少100mm,年递减率是松嫩平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2倍。比如汤旺河下游50年代降水量平均为701.1mm/a,60年代为601.6mm/a,70年代为494.6mm/a,80年代为458.3mm/a。与此同时,三江平原其他地区降水量也有逐年递减趋势,造成地表水位逐年下降。干旱的耕地也逐年增多。夏季平均气候比20年前高2℃左右,而同期其他地区则降温。1949~1990年中构成春旱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有20多年,累计旱灾减产粮食100×108kg。旱和偏旱年出现频率以春季为最高,夏季为最少。此外,旱灾还减少工业、城镇、农村人畜等供水量。1990年以来,黑龙江春夏持续高温,燥热无雨,干旱更加恶化。三江平原连续7年干旱,1993年、1998年、2000年春季发生大旱,松花江佳木斯水位分别为111.97m、111.62m和111.41m。2000年春夏遇到百年未遇大旱,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减少70%~80%。禾苗枯死,农业损失惨重,松花江主江道断流。2.降水趋势自然降水虽然是一种再生性、永续性天然资源,但其再生性在时空(时间和范围)分布以及数量上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正是由于这种增减的不均匀性,给农业生产也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三江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农业气候,200×104hm2耕地,半数以上以降水养农业。自然降水的增减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掌握自然降水增减规律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三江平原自然降水周期性增减趋势分析如表6-7。表6-7 三江平原自然降水资源周期性增减趋势 单位:mm从表中可以看出:1)三江平原以10年为一代的前5年与后5年中,自然降水的增减呈明显的周期性(阶段性)。20世纪50年代呈“前少后多”增减方式。前5年降水少,全区为551mm,其中发生2个多雨年。后5年降水增多,全区为643mm,其中发生4个多雨年。20世纪60年代之后转换为“前多后少”增减方式后,前5年全区平均降水增至598mm,平均发生3.5个多雨年。后5年全区平均降水减至502mm,其中平均发生1.3个多雨年。由此看出以10年为一代5年为一阶段的自然降水周期性增减明显,可以此为基点宏观展望三江平原未来5~10年左右的自然降水增减趋势。2)在以10年为阶段的区间,自然降水呈周期性增减的基础上,还可反映出年序列中多(少)雨年持续、转换的大致时段。0年序列为由少雨向多雨转换年,年降水为560mm。1年序列为降水正常年,年降水为650mm。2年序列为降水正常年,年降水为554mm。3~4年序列为多雨年,年降水为602mm。其中3年序列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为正常降水年。5~6年序列为少雨年,年降水为497mm。7年序列降水分布不均,大部为多雨年,全区平均降水为541mm。8~9年序列为少雨年,年降水为488mm。由上看出,降水增减、转换趋势的时段明显,“多、少”集中期突出,为10年一代年际间自然降水分布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可预测性框架。3.气温变化趋势据IPCC专家预测,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增加2℃,21世纪末将增加4℃,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为20世纪前期增暖,40年代中期以后变冷,而7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明显回升,温度平均变幅在0.4~0.8℃。分析三江平原每1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50年代至今每10年以0.4℃的平均速度增长,42年增长1.6℃,特别是70年代后期变为正距平增温,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一致,见表6-8。表6-8 三江平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另外从季节冻土冻结深度来看,萝北县20世纪50年代季节冻土冻结深度为2.80m;60年代为2.46m;70年代为2.14m;80年代为1.99m;90年代为1.45m。季节冻土上限越来越浅,厚度越来越薄,冻结期越来越短,可见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气候的不断变暖对生态和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使极地的增温比低纬更显著,从而减弱了南北经圈环流,使干旱季节延长,四季温差减弱。异常的高温气候下,冷型温带森林或温带森林将代替目前的东方森林,而亚热带森林将变为热带森林,温度平均每升高1℃,农业气候带将北移100km,并使主要作物生产区的空间分布也发生变化。在农业化肥增温会促使速效氮损失量增大,释放速度加快,释放周期缩短。因此,根据气候变暖这一事实,三江平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应加大重视“气象经济”效益的力度,在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热量资源基础上,围绕种植结构、作物布局、品种选育等重要农业环节,利用当前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的条件下,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业产量。4.气候干燥状况的变化我们利用反映气候湿润程度的干燥指数(k)来表示三江平原气候的湿润变化趋势,见表6-9。表6-9 三江平原垦区干燥指数(k)变化趋势由表反映出:1)垦区气候干燥度5年周期的变化趋势明显。2)正距平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不断增强,负距平趋势70年代后有不断减弱趋势,即垦区气候在趋于变干,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湿地退化造成的。与全球、全国气候变化趋势一致,三江平原腹地今后气候将继续变暖,气候湿润度减小。(四)冻胀和融陷三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3℃,冬季漫长寒冷,冻结期长达4~5个月。一般11月中旬冻结,翌年3月中旬解冻。沼泽湿地地区的冻土在6月份方可化透。最大冻深2.2~2.5m,受自然地理及气象等因素影响,区内广泛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局部揭露有岛状多年冻土。区内的冻胀和融陷现象比较发育,也是本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区内地下水位浅,土体天然含水量很高,一般达27%~30%。冻结后土体膨胀,地面隆起,形成1~20m2的鼓丘。解冻后,土体因冰层融化及含水饱和而湿陷,使地表翻浆。在工程建筑方面主要表现有:①公路的凹凸不平,②桥梁歪斜,③渠道渗漏,④房屋基础的冻裂和融陷等现象。原生产建设兵团27团老团部一石子沟,1969年秋建成的房屋在当年冬季即因冻胀使墙壁产生大型裂缝,最宽达5cm,一般在1~2cm间。1970年春,融陷又加剧其破坏,终被废弃。又如前哨农场中学教室因采暖不均而使地基土产生不均匀隔陷,墙壁产生1~2cm裂缝,房体结构受到破坏。总之,区内冻胀、冻裂及融陷作用产生的危害很大,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三江地区年降水500~700mm,分配不均且多雨,9~10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的20%左右,个别年份占36%~40%,据七星农场历年资料统计,有25%的年份,9月雨量大于8月。26年中秋涝14年,其中重涝7年。1972年秋各地降水180~250mm,雨后地表积水未经排除,即行封冻(当地称雨封冻),大量水分冻结在地表和土壤中,既影响秋收,又造成翌年春涝。秋涝过湿的土壤,较厚的积雪,使得土壤冻结速度缓慢,有助于水分向冻结面迁移。形成聚冰带,翌年春融期间,融化冰、雪和富冰冻土,消耗了很多热量,减缓了融化速度,有的6月中下旬土壤尚未化通,冻层隔水防渗,使得冰雪融水、降水、聚冰带中富冰冻土融水隔滞在冻层之上,土壤过饱和,甚至形成冻结层上水,使涝害加剧,造成严重春涝,小麦播期推迟50多天。据建三江管局胜利农场播期试验,小麦5月末播种产量降低37%,6月5日播种降低53%,6月10日以后播种,抽穗后不结实。1973年建三江管局播种面积10×104hm2,因春涝撩荒面积6.5×104hm2。占40.42%,粮豆单产24kg/亩。其中仅前进农场因秋水春涝就撩荒1×104hm2,占当年播种面积的80%以上。建三江农场1/3以上的地没播上种,已播种的耕地,由于播期延迟,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30%。建三江农场管理局1957年、1960年、1963年、1973年的几次严重春涝,都和头一年的秋涝雨封冻,冰冻期水分迁移再分配,冻层滞水隔渗密切相关,所以当地有“一年秋涝,两年成灾”的沉痛教训。(五)雪害本区降雪量较大,一般为40~70mm,和大兴安岭相近。积雪期较长,全年积雪日达120~140d,最大积雪深40cm左右,饶河最大积雪深68cm。有时风雪交加,形成“烟炮”,造成雪阻,影响冬运。如别拉因山脚下、锦山镇一段、二龙山附近大永善一带,常常造成雪阻。有的林侧路旁雪岭如山,有的林间道路积雪1m多厚,影响交通。同江-抚远地区融雪水占径流补给量的15%~20%。积雪融水加剧春涝,个别地方积水过湿,影响春播,1972年10月11日降40mm大雪,许多割倒后的大豆,被埋在雪里,影响收获。针对冻融作用对农业生产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该地区现在已采用春播期在低洼聚水地段,爆破或打穿隔水冻层,春融桃花水便自流回灌排入地下含水层,解除春涝,保障及时春播。在积雪区,采用耙积雪,使雪土混合,雪盖压实,促其吸热,加速融化,争得时间,适时春播,保障丰收。
2023-09-06 07:14:051

气候资源的利用_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

  近日,黑龙江省宣布,将于8月1日正式施实《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这虽然只是个地方性的法规,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只因条例规定,“气候资源国有”。且不论国有不国有,仅什么是气候资源,开发气候资源有什么好处,恐怕也会让人因这个条例开始关心一下了。   什么是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它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可为人类的物质财富生产过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气候资源的形成不等同于气候的形成,气候只是气候资源的来源与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气象组织就开始将气候看作是气候系统的产物。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大陆、冰雪圈与生物圈等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同样的气候可能有着很大的利用效益,也可能转变成为灾害。   我国气候资源区划   我国气候资源丰富,南北气候差异大,是当前发展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结构的理想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我国的气候资源区划是气候资源分布的地理表现,参照我国各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可以划分成五个大区和十一个小区。   第一大区是华北,其东区是平原,西区为黄土高原,水分不足的问题在全国最为突出;第二大区是东北,其北区水分较丰富,而南区水分不足;第三区为长江中下游与华南,这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第四区为西南区,其西区即青藏高原东部,地广人稀,东区有充足的热量资源;第五区,即干旱、半干旱地区,辐射资源丰富,热量资源也很好,降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缺点。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使用合理的气候指标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才能获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防御气候灾害。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气候中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决定着区域种植制度及作物结构。由于我国气候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在进行农业生产及规划时,必须尊重气候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以获得稳定产量和优良品质。在合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加大区域光照、热量、水分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结合气候资源的开发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及旅游农业,建立有气候特色的地方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光照与街道方位,联系当地实际,比较街道方位不同的日照条件。城市建筑则应考虑其建筑间距,以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海陆空交通运输方面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应尽量避开气候灾害,如暴雨、泥石流、大风等和冻土、积雪等问题。航空港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且距离城市较远、地势较高。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气候本身的特点和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是旅游的重要目标。因此充分评价和开发气候资源,是开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资源变化更加剧烈。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把其应用于农业、交通、建筑、旅游等对气候较为敏感的领域。增强全社会的气候资源意识,拓宽气候资源利用领域,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的破坏,努力实现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刊综合)
2023-09-06 07:15:311

衢州山村泉水干涸,消防供水解民忧,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今年来造成很多地方干旱主要的原因是天气太热,很多地方连续出现不降雨的情况,再这样持续高温,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导致河水干涸,另外供水又成了比较大的问题。对这种情况应该要提前做好水源储藏,同时可以加强人工河流的保护。实际上今年的天气确实很炎热,很多地方连续10多20多天都持续高温,没有降过雨,在这种极端高温的天气下就容易出现河流断层停水的现象,所以导致部分河流出现干涸的情况。一、干旱原因其实从这些河流干涸以后可以看出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天气太过炎热而且连续多日不降,这种所导致的现象比较多,同时当地政府在预防河流保护的情况下,做得并不是很到位,所以导致高温天气持续过后就没有很好的预防这类现象,大家对这种现象都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及时的做处理。二、如何预防实际上预防河流干涸或者是高温天气是有很多办法,首先可以由当地政府组织牵头每一家每户提前做好引水的储存,对于居民用水,商业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分配并进行储存,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预防作用,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措施和方法来预防河流干枯的情况。三、解决措施面对这种河流干涸,需要及时解决的就是想办法动用储存的资源,将这些储存的水源及时的作为一种供给,一旦出现干涸停水的情况,就必须要动用这些水资源,另外对于人工储存的水源一定要做遮挡和保护措施,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是可以有效的保护水源不被流失,也能够很好的储存水资源。
2023-09-06 07:15:533

论述干旱地区造林树种选择途径与方法。

树种抗旱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俗话说:“栽树有巧,树种选好。”干旱地区树种的选择要以耐干旱、需水量小、水分利用率高、寿命长、适宜当地生长为主,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考虑长效性和可持续性。1、首先要进行地区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的调查,了解掌握干旱地区的生物、生态的抗逆性能,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树种并开展人工繁育造林试验,确定抗旱树种、树种的优良抗旱种质,应用于该干旱地区的造林。2、尽量避免造林树种结构单一,提高造林成活率,开展抗旱树种的繁育试验,总结抗旱树的种繁育技术,通过快速繁育扩大树种资源。3、辅以配套造林技术的实施,确定干旱地区的树种配置模式与造林密度,开展抗旱树种造林配置试验,制定系统的造林技术,促进生态建设。4、对已被确定为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要广布树种开展种源试验,培育树种优良抗旱种质,根据不同的造林环境选择最适种源。此外利用基因原理开展杂交育种,将优良亲本整合到杂交后代中,应用于造林。
2023-09-06 07:16:501

三大自然区受地理环境存在那些问题

1.从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来理解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和人类活动(工农业、交通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或综合性)特征.如青藏高寒区因地势高,人口、聚落、农业仅集中于河谷,又由于气候高寒,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较小.(2)三大自然区自然特征的差异形成了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所以种植业、渔业发达,人口、城市、种植业、交通线等多集中于平原和沿海区.但南北方自然环境有别,北方降水少、冬季光热少、河湖少,但矿产丰富,南方相反,所以南北方五个方面的人类活动差异大:①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②民居特色;③交通方式;④文化习俗;⑤矿产与工业等.前四个方面主要受气候(最主要为热量,其次为水分)的强烈影响,矿产受地质规律的制约.距海远,水资源极缺,沙漠和草原广布,制约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人类活动,所以该区域以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东部牧业比重大,往西可发展灌溉农业;由于地形复杂,所以交通不便,开发晚,人口和城市稀少.地势高、气温低和降水少,制约着青藏高寒区的人类活动,使得农业呈现垂直地带性的变化:东南部降水多,为林业;高原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高,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是人口、聚落、种植业的主要集中区,而高原顶部因高寒,只能发展畜牧业.2.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季风区:人类该区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人类对该区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远不如东部季风区.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不少肥沃的绿洲;草原自古就是牧场,但利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该区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限制较大,因而人口密度较小.
2023-09-06 07:17:111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特点及利用措施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通过开发、复垦措施改变成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大量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据统计,1949~1996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2.2万公顷。1997~2000年期间占用耕地344万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73.7万公顷。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方面是要尽量减少耕地的占用,保护好现有的耕地;另一方面,适度、适量地开发一部分耕地后备资源,以弥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所引起的耕地面积的减少。今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耕地减少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大。从国家粮食安全大计出发,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与分布我国共有集中成片、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源734.4万公顷,其中可开垦土地701.7万公顷,可复垦土地32.7万公顷(表1)。在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中,可开垦荒草地为361.6万公顷,可开垦盐碱地为80.0万公顷,可开垦沼泽地为19.7万公顷,可开垦苇地为14.6万公顷,可开垦滩涂为54.7万公顷,其他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为171.1万公顷;在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中,可复垦废弃压占破坏地为16.6万公顷,可复垦塌陷地为4.7万公顷,可复垦自然灾害毁损地为11.5万公顷。全国31个省(市、区)都有耕地后备资源,但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其中,蒙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的52.24%,黄土高原区占全国的12.07%。新疆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其面积达331.9万公顷,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45.36%,其次为甘肃省,面积为75.1万公顷,占10.26%,二者合计为55.62%。南方和东部的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少,只有拥有比较多沿海滩涂的山东省达到了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5%。表1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构成 单位:万公顷2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特点2.1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后备资源比重低根据土地资源调查2002年变更数据,我国水域中的苇地、滩涂以及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7224.82万公顷,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后备土地资源面积约为8873.99万公顷,后备土地资源相当丰富。但是,由于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以及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可以直接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并不多。集中成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只有734.4万公顷,仅占后备土地资源面积的8.24%。2.2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不协调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45.62%的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在新疆和甘肃,其他省(区、市)比较少。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和青海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我国成片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于此,其面积为482.9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66%。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2.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4.42%。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几个区域,如华北区、华东区和华南区,耕地后备资源都比较少。耕地后备资源的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人口空间分布明显不协调,给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说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于全国的耕地资源与人口的重新布局与配置具有重要意义。2.3 耕地后备资源以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为主全国734.4万公顷耕地后备资源中,有701.7万公顷为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95.55%,因此,耕地后备资源以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为主。同时,虽然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少,面积较大而连片的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更少,但是由于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大多分布在区位比较好,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人口密集区,且主要以自然灾毁地为主,复垦为耕地的工程成本低,搞好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对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4 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背景不良,土地质量较差到目前为止,许多生态条件较好,土地质量较高的成片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基本得到开发,而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多生态背景不良、土地质量较差。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存在着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一种或多种限制因素,且一般限制强度较大,土地质量较差。另外,东部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中,滩涂、苇地等湿地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这些湿地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多属于极度生态敏感区,应注意重点保护。鉴于上述状况,如果要开发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一般要防止开发中对土地本身生态质量和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必须进行以引水、灌溉等为主的工程建设,总体上,现有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工程耗资多,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和资助。3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的主要措施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尤其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目标下,依据生态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发一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对于稳定耕地面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3.1 制定合理的分区开发复垦战略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开发复垦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分区开发,分区治理。要在进一步做好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战略,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经济效益方面,集中开发条件较好、投资少、见效快的后备资源;种植业开发同加工业开发相结合,按产业化的方向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使农副产品多次增值;适应市场的需要,适时调整生产结构,生产区域优势产品。在生态效益方面,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农业开发同区域的环境保护相协调。开发利用一定要充分论证,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严防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2 集中财力,搞好重点工程建设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大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对于这些耕地后备资源,政府部门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地管好、用好,发挥最好的效益。为了实现政府的统一管理、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经济的规模效益,要创造条件,使田块连片,开发一片,见效一片。要通过增加劳动、资金(特别是政府投资)和科技投入,集中力量搞好一些重点区域的重大开发复垦工程。3.3 搞好生态建设等配套工程建设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工程中,要针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好生态建设等配套工程。比如,在干旱区开发荒草地,一定要做好荒漠化防治工程,防止造成新的土地荒漠化;在黄土高原区,一定要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在沿海的滩涂开发中,要注意做好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3.4 构建开发复垦的产业化机制,实现集约开发根据实际条件,资金短缺劳力比较充裕的地区,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积累代替资金投入,搞好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劳力较少资金比较充足的地区,应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投入高产出。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以利于劳动分工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增产的科技含量,使耕地单产迈上新台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地制宜扩大耕地的开发规模,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完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政策体系,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经济机制。3.5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监测、预警系统利用遥感和信息系统技术,对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包括盐渍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改良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确立科学的评估系统,制定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评估指标,及时把握其变化特点、原因和规律。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动态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充分分析,综合评估各地区的土地开发与保护方案,确保资源合理利用。4 开发利用政策建议从国家宏观政策上看,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严重,但恰恰是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富集区。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如开发得当,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如不尊重客观规律,极有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土地资源开发中,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开发,不重视生态保护,最终导致开发的失败和区域生态环境的退化;另一种是唯生态保护而生态保护,排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事实上,土地资源开发,如果开发方式和手段得当,不是强行向自然索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治理、利用、改造与保护,建立新的生态体系,其系统的生产力就会大大提高。实践证明,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先进的管理和组织方式以及符合实际的融资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土地资源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4.1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战略目标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土地资源的保障和供给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一贯方针。由于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正承受来自三方面的巨大压力,即人口持续增长对食物和生存空间的需求给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带来的压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总量需求的压力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所形成的压力。从总体趋势上,我国人口将逐步接近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度,各业用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耕地、林地、湿地等一些重要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土地利用环境退化趋势在近期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今后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加强水利、交通和能源基础性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等国家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渐展开,非农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形成了较大压力。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因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毁等所造成的耕地减少将分别达到200万公顷和600万公顷,耕地“占补平衡”的任务相当艰巨。在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基础上,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选择耕地后备资源开垦条件好,并具有建立国家级开发复垦基地条件的地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实现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的战略目标。4.2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科学制定国家级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划我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东部的沿海滩涂地区,这些地区多地处生态脆弱带,在开发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形成灾难性的后果。要开发这些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必须有水,而水资源利用还不能仅从局部利益出发,必须把上下游作为一个总体来考虑,否则,会引起局域乃至全局性的生态退化,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实际上是水土资源综合开发。所以,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前提是从全局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制定针对建立国家级土地开发基地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以达到有计划地规模化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目的。4.3 建立土地开发项目管理制度,实行土地开发的科学管理针对具体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在进行开发前,必须组织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调查、研究与土地开发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资料,分析、比较可能的投资建设和施工设计方案,预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或后果,在此基础上,形成土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力量和资金实际实施,定期进行技术、质量和财务监督,实行土地开发项目的全程跟踪管理。有效保证土地开发项目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同时也是对土地开发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可以防治土地开发的短期行为,确保土地开发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工程质量。4.4 建立和完善土地开发多元化融资机制,提供土地开发资金保障土地开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资金保障。在组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时,政府投资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针对具体的土地开发项目,为了减轻政府投资压力,有必要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和完善土地开发多元化融资机制,包括通过合作、股份、独资等形式,引进国外和内地资金,成立土地开发企业进行土地资源开发。从目前新疆土地开发的经验看,只要本着谁投资、谁开发、谁收益、谁负责原则,即有责有偿、风险与利益共存的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开发市场机制,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建立土地开发多元化融资机制,有效地推进土地开发进程和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可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4.5 明晰和稳定产权,建立土地开发收益的公平分配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推行的划分责任山、自留地、鼓励农民植树造林政策,由于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担心土地承包不稳定,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80年代后期实行“四荒”拍卖或租赁承包,农民或其他投资者出一笔钱就可以得到几十年长期的土地使用收益权,而且还规定在出让期间允许转让、出租或抵押,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投资开发的积极性,推动了“四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借鉴上述的经验和教训,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必须从法律角度确立待开发土地的使用权,建立稳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才能极大地刺激投资主体进行长期的开发复垦投入,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开发的积极性。
2023-09-06 07:17:221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新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
2023-09-06 07:17:417

干旱的地区瓜果为什么会比较甜?

水份少的情况下,瓜果糖分没有稀释
2023-09-06 07:18:1111

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多样性和变化性。1.多样性我国气候的多样性是指我国广大地域面积和复杂地形地貌导致了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我国横跨亚洲大陆,北部与东北亚相连,南部与东南亚相接,西部与中亚相邻,东部与太平洋沿岸相临。这使得我国同时具备高山、平原、沙漠、盆地、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从而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特征。北方地区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寒冷。南方地区的气候则以温暖湿润为主,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此外,我国还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地区气候特殊,气温低,气压低,气候寒冷干燥。2.变化性我国气候的变化性是指我国气候变化剧烈,季节差异明显。我国位于北半球东亚季风区域,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受到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寒潮频繁,气温下降;夏季则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季风湿气从海洋上升,带来了丰富的降水。此外,我国还受到地形、地貌、气候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候的变化非常复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常年多雨,气温适宜,四季分明;西部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对人们的影响:1.食物供应气候直接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干旱、洪涝、极端温度等极端气候事件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短缺和食物价格上涨,影响人们的饮食供应。2.水资源气候变化会影响水资源的分配和可用性。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在干旱地区。这将影响人们的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3.健康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极端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人们易受热波和中暑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如蚊虫传播的疟疾和登革热。4.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飓风、洪水、干旱和森林火灾等。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威胁,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经济损失以及社会不稳定。5.经济气候变化可能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农业、渔业和林业等与气候密切相关的行业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和经济增长放缓。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能源成本上涨,如需求增加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6.环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栖息地,扰乱生态平衡。
2023-09-06 07:19:351

沙漠化简单介绍

1、“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2、沙漠化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某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同影响的结果。土地沙漠化的严重后果众所周知,它对风沙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当然沙漠化有环境与文化两方面的问题,人类对此负有重大责任,特别是人对可以使用的技术不加以有效使用的时候,如水力资源利用不当、有缺陷的排水系统、植被覆盖减少、不妥当的耕作习惯和盐碱化就是这样的实例。
2023-09-06 07:21:151

沙漠化简单介绍

1、“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2、沙漠化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某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同影响的结果。土地沙漠化的严重后果众所周知,它对风沙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当然沙漠化有环境与文化两方面的问题,人类对此负有重大责任,特别是人对可以使用的技术不加以有效使用的时候,如水力资源利用不当、有缺陷的排水系统、植被覆盖减少、不妥当的耕作习惯和盐碱化就是这样的实例。
2023-09-06 07:21:221

中国一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你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你可以给我发站内信!!!
2023-09-06 07:21:568

人与绿洲的发展或消亡的关系是怎样的?

西北绿洲的发展阶段自然地理因素(冰川、地表水、地下水、地质地貌、气候等)的综合决定了绿洲的存在与分布,这些因素可统称为绿洲的发生因素。但绿洲进一步的发展与兴衰则受“人”这一因素所制约,人类的活动决定着绿洲的发展方向。天然绿洲是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以水为主导因素塑造成的自然生态景观,随气候变异导致的河流水量剧变是绿洲兴衰的关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活动的日趋频繁,使干旱区的绿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古代的天然绿洲逐渐得到改造,新的绿洲在人为作用下日益扩大。这种由人工经营和建设的生态系统,使之进入人工绿洲阶段。从此,绿洲的演变除受控于自然条件外,已越来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常占据主导或决定的地位。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绿洲阶段。最初发育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荒漠地区的绿洲都是天然绿洲。人类在这些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开始聚居,遂形成一些原始部落。他们或渔猎,或耕种,有选择地适应绿洲、利用绿洲,成为影响绿洲的因素。根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绿洲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并进行生产活动。这一时期的农业文化遗存,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和宁夏等地发现的越来越多。新疆绿洲地处中西交通要冲,东和中原,西和中亚、欧洲都有交往联系,民族迁徙与融合又比较频繁,因此受东、西两方面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绿洲文明。在南、北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遗址分布很广。如哈密的七角井、三道岭;吐鲁番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南郊的柴窝堡以及南山矿区的鱼儿沟、阿拉沟;塔里木盆地周边的且末、民丰、于田、皮山、疏附、巴楚、柯坪、阿克苏、库车;天山北麓的木垒、吉木萨尔、奇台以及伊犁河谷等均有发现。特别是在乌鲁木齐阿拉沟墓地、和静察乌乎沟口墓地、轮台群巴克墓地以及帕米香宝宝墓地,都发现了早期铁器。经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末,比内地发现的铁器还早,且与彩陶、铜器同出一地,看来铁器已经在这里流行一段时间。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发展甚早。经对孔雀河下游公共墓地出土的木质农具和小麦进行年代测定,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上述文化遗存,基本代表着新疆原始社会以来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在甘肃河西内陆流域,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近20处,未经清理的零星新石器遗物分布点数以百计。它们分属于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文化。测定较早的时代为距今约5100~4000年,遗址分布在河流出山口附近的祁连山山前高扇面细土平原之内。这里近河靠水,汲取方便,且地势较高,无洪水之虞。同时土壤疏松易播,性状良好,运用石锄、石铲等农具进行播种,并就近渔猎或采集。在甘肃永昌县和民乐县发现的粟、小麦距今已有5000年。宁夏的暖泉遗址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总体上看,在西汉以前,绿洲虽已有人类居住,但由于人口数量很少,产品直接从大自然取得,对绿洲景观影响不大,绿洲面貌仍处于自然状态,并依自然规律演化。这个时期的绿洲灌溉是一种不加人工控制的自流灌溉。对绿洲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造作用很有限。(2)古绿洲阶段。从狩猎为主的原始农业到以灌溉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绿洲的影响逐步增强。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和新疆南北,尤其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饮食、客店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以进行商品交换为功能的城市或驿镇。这时绿洲农业除了给定居的人提供衣食之外,也提供了供交换的商品粮,绿洲经济已显示出一定的分化性,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分离。西汉开始移民屯垦,使原有农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等地大规模驻军屯戍、移民支边,“寓兵于农”。当时,西域36国(最多时有50多国)实际就是比较大的36个绿洲。其中龟兹国(包括现今的库车、沙雅、新和)是最大绿洲之一,有居民6970户,人口81300人,戍兵125000人。公元前2世纪,吐鲁番盆地已经利用冲积扇边缘溢出的泉水从事农耕。公元前60年,我国内地人民已开始移居吐鲁番开垦屯耕。公元前48年,西汉开始在这里筑“高昌壁”,并设置官吏,管理屯戍事宜。据《汉书&9642;西域传》记载:“高昌谷麦一岁两熟”,还生产葡萄、甜瓜、桃、杏、核桃、枣等,说明当时农业及园艺生产已相当发展,对绿洲的影响已经很大。从两汉到唐宋,吐鲁番盆地一直为我国西域重要屯田中心之一。2000多年前有1万人口的楼兰是一个不小的“城廓”国家,汉代将军率兵屯田,拦水修渠灌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生产系统。轮台、渠犁,“有灌田五千顷”。沙雅县东南考古发现汉代所修大型灌溉渠道长达百里。如此规模的灌溉农业对绿洲影响之巨大,是不言而喻的。公元前111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先后建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中心城市,号称“河西四郡”,并在主要交通线上开辟了灌溉农业区,建立了35个县。据《汉书&9642;地理志》所载:“河西四郡有户六万一千余,(人)口二十八万余。”如果再加上屯田的士卒,估计整个河西有40万人左右。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加上他们带来中原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灌溉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河西绿洲的开发。西汉末年,中原大乱,河西却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地区。大量农民逃亡这里,兴修水利,从事农桑,百姓安居乐业。隋唐之际,河西绿洲经济文化进入更加发展的时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河西走廊成了一个农桑繁盛、士民殷富的区域。《资治通鉴》提到当时“天下称富庶者奠如陇右”。武则天时,“甘州土地肥沃,四十余屯”,“每年收获常不减二十余万(担)”。数年丰收粮食、布匹可供驻军数十年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王朝从河西收购了37.1万余石粮食,占当年全国总数的32%以上。由此可见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的一斑。汉唐以前,绿洲用水局限在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两个方面,规模不大,水资源呈现过剩状态,绿洲处在繁荣和发展阶段。尽管有的绿洲其古今位置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古代绿洲被开发而成为现代大绿洲的一部分。因此,在汉唐以前,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分布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为后来绿洲打下基础,并可作为绿洲兴衰演替的尺度和比较标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古绿洲定义为汉唐时期形成或存在过的绿洲。(3)老绿洲阶段。随着人口与耕地的增长,绿洲面积日益扩大,水资源由过剩逐步转入饱和,绿洲的发展也随着进入鼎盛阶段。唐末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沦为吐蕃、党项族争夺之地。由于这些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不重视农业加之战争的破坏,绿洲经济已失去了隋唐之盛况。元代“河西之地,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元朝起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在统一全国之后,才逐渐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成吉思汗西征造成民族大迁徙,使许多西亚人、中亚人甚至欧洲人进入西北干旱区绿洲戍边和屯垦。绿洲则成为远征军军粮、军马、军饷的筹集基地,农田用水和人畜用水大量增加。由于蒙元贵族随意侵夺农田,掠夺粮食,致使河西走廊一带的绿洲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明朝平定全国后,划嘉峪关而治。为抵御退回草原的蒙古势力,洪武初年,即大规模的移民戍边,曾将北平、山西、山东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西北甘、宁及河西一带屯田生产。永乐、万历年间,也曾移民到甘(今张掖)、凉(今武威)一带屯垦。据统计,公元1488~1505年,凉州等十二卫有正式屯田军队7万余人,屯田面积最高时达2.6余顷。清统一全国后,采取措施恢复河西的经济。清王朝初年曾大量召民到河西屯种,如雍正年间,一次就召民2400余户去敦煌屯垦。同时,还实行了诸如改凉州戍军为屯丁,把明藩王的土地归民户经营,以及免除钱粮,兴修水利等措施,使河西更加繁荣起来了。据旧县志载,清雍正三年武威已有耕地12225多顷。这一数量比现有数量152万亩,只差30万亩。可见在200多年前武威绿洲土地开垦的规模已是相当可观。因而有“兵食恒足,战守多利,斗粟尺布,人不病饥”之誉。所谓“金张掖,银武威”的传说,也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到今天。但是,绿洲的盲目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大,预示着绿洲退缩,荒漠化发展时期的来到。到1949年,武威绿洲所在的石羊河流域,已经形成了4个相对稳定的灌溉体系。当时,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万亩,保灌面积有58万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加上长期以来对上游祁连山区植被的破坏,减低了涵养水源的能力,使绿洲南北用水矛盾日益加剧。北部民勤绿洲因地面水源不足,昔日“水族孳生,泽梁沮而多鱼”的湖泊和水足土沃的景象已成为历史。清代初年,民勤县与武威县为解决石羊河中、下游用水的矛盾,就发生多次争讼案件,因而在《镇番(即民勤)县志》中,特编“水案”一章,至今仍可查到官方文献规定民勤与武威用水比例的旧制。(4)新绿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国防建设、交通建设、文教卫生百业俱兴。随着东部支援边疆建设人口的移入,尤其是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田水利化措施,用水类型和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绿洲水土资源的开发强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1988年与1949年相比,新疆人口增长3倍以上,绿洲耕地规模增加了2倍多;同期河西走廊人口增加1.5倍,耕地增加1倍以上;柴达木盆地增长幅度更大。绿洲环境的恶化绿洲的扩大一般是与人口的增长成正比关系。生活和灌溉用水的增长,兴修水利是建设新绿洲的前提。人工绿洲的建立,使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这里获得了有机的统一,带来了绿洲短时间的繁荣与发展,但是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绿洲的发展到了极限阶段,改善的环境还可能再度恶化,成为寸草不生的荒野。在发展绿洲经济的时候,由于人们对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认识不足,忽视利用规模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道理,任意改变水系,过度利用水源,尤其是上游无节制的开采地表水源,使下游水源枯竭,出现了一系列相当严重的区域环境恶化。(1)人为地改变水系布局,水资源向上中游集中,下游水源断绝,湖泊萎缩干涸。例如,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在出山口大多修建了调蓄水库,河水被中上游控制,下游河床断流,形成新的人工水系格局。黑河流域已建成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0座,拦截了大量河水,致使河流尾闾湖东西居延海干涸;疏勒河支流的党河,因敦煌城附近水库的修建,使下游早已断流,终端湖泊哈拉诺尔完全干涸;石羊河流域建成中小型水库21座,截断了下游水源,尾闾的青土湖、月亭湖不仅消失,而且为流沙埋没。再以南疆塔里木河为例,最早注入罗布泊,上游筑库拦截、任意扒口利用,20世纪50年代退缩到只能注入台特马湖,80年代就只能以人工水库大西海子为终端了。(2)天然绿洲衰退,出现了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过程。地表水不能满足灌溉需要,甚至断绝时,人们不得不转而挖掘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使绿洲水资源的消耗远大于收入,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水分条件的改变动摇了绿洲存在的基础,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衰退。植被退化以致消失,土地沙漠化过程开始。所以土地沙漠化是从河流下游绿洲开始的,逐渐向中上游发展。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盆地地形为主,低洼闭塞,径流不畅,蒸发强烈,上游各种灌溉工程的修建,便利了用水,大水漫灌和过量灌溉(个别地方灌水量高达每亩每一次灌600~1000立方米水),排水系统不完善,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引起地下水位抬高到强烈蒸发的深度,土壤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向表层集中,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的积累还因为引用盐化水灌溉和水源经过人工水库的强烈蒸发,盐分浓缩,以及上游灌溉洗盐的高盐分水掺入下游灌溉水中,使灌溉水本身的盐分含量增高。(3) 人工绿洲逆变,大面积弃耕撂荒。在干旱、多风,具有土地沙漠化的因素下,耕地一旦弃耕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过程的开始。根据资料,贺兰山、乌稍岭以西的干旱内陆区,每年沙漠化面积421平方千米,其中10%是外围沙丘移动掩埋造成的,90%是新绿洲建设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退化造成严重社会经济问题。由于地表淡水减少,地下水质恶化,民勤湖区的人畜饮水严重短缺,一度出现了人口流动。长期饮用咸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牲畜普遍个小体瘦,脱毛无膘,影响使役。大量打井和井渠改造,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高产穷乡”(农业增产的同时,成本增加更高,使之入不敷出)。但是,也不能说干旱区绿洲发展已经进入不能再继续发展的“顶极”阶段。拿水资源的利用来说,目前,河西走廊水资源的总量净利用率为55%还多,高于世界干旱地区平均利用率。但是,如果与全面采取现代灌溉技术,水利用率高的国家(例如以色列国)相比,还有很大地差别。根据研究结果,即便就现在技术条件下,包括重复利用在内的远景总水资源利用率可望达到67%,远景利用净水量为46.2亿立方米,远景灌溉面积可达到1042万~1126万亩。沙漠历来被看做是生命的禁区,黄尘滚滚,飞沙走石,满目凄凉,一片死寂,还常常起风带沙,肆虐人类的田野和村落。这样的不毛之地难道于人有利吗?沙漠其实并非生命绝迹之处,也有片片绿洲点缀其中。由于气候干旱,日照丰沛,只要有水,农作物和瓜果生长极为茂盛。世界上最甜最好的瓜大多产在沙漠。美国加利福尼亚沙漠和以色列内格夫产的甜瓜是世界上最甜的。沙漠又是蕴藏着丰富矿产的宝地。世界上主要油井几乎都在沙漠之中,中东的石油闻名于世,撒哈拉也有不少油田,我国的塔克拉玛干也是一个大油田。沙漠是培育藻类的理想之地。在人口剧增的今天,粮食紧缺、耕地匮乏的态势日趋严峻,藻类已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食品进行研究开发。日本科学家在科威特沙漠成功地做了实验,仅用了2个普通游泳池大小的培育池,在半年中竟生产了37吨蓝藻,并用这些蓝藻提炼液制成调味剂,生产富有营养的饮料、面包和饼干,将残渣以一定的比例掺入饲料,喂养瘦肉型猪和产蛋鸡,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日本科学家作了一个估算,从目前沙漠中对蓝藻的培育来看,按世界人口50亿计,需要占用20万平方千米的沙漠。而全球沙漠面积为314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强。这些沙漠至今大多还是不毛之地,原因在于缺乏淡水灌溉。若能发现足够沙漠之用的淡水,或是研究出海水能灌溉生长的作物,那么沙漠就会变成绿洲。在人满为患的今天,正确认识沙漠、利用开发沙漠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钱学森早就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性。20年来,我国在固沙造林、改造沙漠的沙产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这一产业在21世纪会有更大地进展。
2023-09-06 07:22:191

华北平原在春季播种季节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荒漠化问题是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施雅风,1995;2001),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施雅风等,2002)。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实现,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宋华龙,2005)。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刘春蓁,2000;任国玉等,2000;周陈超等,2005)。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任国玉,2005)。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目前,回答这一问题最大的障碍之一是没有满足研究(模型模拟)所需要的山区不同地带的综合观测。今后,在加强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观测的基础上,应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西北地区气候暖干与暖湿转型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2)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蒸发将如何变化?(3)气候变化对山区冰雪带和森林带径流变化的总体效应。  二、生态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的协调问题  流域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流域正常的生态和环境功能所必需蓄存和消耗的水资源量(刘昌明,2004)。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需水的重视不够,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态需水被大量挤占,生态和环境质量恶化问题非常严重。如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其河流下游水资源量锐减、河道断流、湖泊沼泽萎缩(台特玛湖、居延海、青土湖等已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胡杨、红柳等)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等生态和环境退化现象。  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使水成为维系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只有在降雨较多的山区和平原的河流两岸才有较好的植被分布。西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合理配置两者的用水量,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生态需水的定量估算。  生态需水估算的常用方法包括:(1)传统的水文流量计算方法(标准流量法);(2)基于水力学基础的水力学方法;(3)基于生物学基础的生物栖息地方法。然而,对于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估算,传统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如何确定下游适宜的生态水位?它与沿岸植被生长的关系如何?与河水水位和流量的关系如何?尾闾湖泊要保护到什么程度?需水量如何确定?天然绿洲的变化与河流水量是什么关系?与洪水流量和淹没范围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现有方法都很难确定。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今后重点科研工作包括:(1)加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水与生态系统变化关系的规律性研究;(2)将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的配置与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结合起来,开展研究;(3)综合研究不同水资源配置下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应。  三、草地退化问题  据北方地区实测的样方资料,目前西北五省区草地总面积11975万ha,因各种因素造成的退化草地总面积为6960万ha,占草地总面积的58%。其中轻度退化面积3020.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43.4%;中度退化2650.7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38%;重度退化面积128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18.5%。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草地退化有加剧的趋势(洪绂增,待出版)。  关于如何控制西北干旱区草地的退化、走可持续草原畜牧业经营之路,争论的焦点是:在我国西北生态这样脆弱的地区,应该粗放还是集约?是较大尺度的自然轮牧还是定居(李向林,2002)?支持集约的观点认为:(1)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是现代草业发展的方向;(2)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饲养家畜饲草料稳定来源的有效途径;(3)人工草地的建设有利于草场的管理;(4)可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5)有利于社区建设和草原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支持粗放的观点认为:(1)游牧和季节性迁移生产方式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牧业地区(包括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牧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符合北方地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性差异大的特点。而定居高强度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在北方和西北的干旱地区更容易造成草地的退化;(2)在澳大利亚等国家类似我国西北的内陆干旱地区也实行粗放的经营方式,并不提倡集约化的生产;(3)大规模的人工草地建设,由于耗费土壤水分,造成土壤干化(魏永胜等,2004)。  实际上,因地制宜,在空间上合理配置集约化和粗放化经营,才是正确的选择。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尚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探讨:(1)在气候的季节和年际波动都很大的我国西北地区,如何合理确定放牧“压力”,合理计算草地承载力?特别是如何根据草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选择合理的经营方式?(2)如何综合考虑草地退化的状况与牧民生计,合理确定经营性草地和保护性草地面积的比例?  四、沙尘暴灾害与荒漠化问题  2000年及随后几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灾害的加剧,引起各界对我国生态状况的广泛关注,也是政府增加生态建设工程投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然而,近几年沙尘暴的加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说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与荒漠化有关?又在多大程度上说与气候波动有关?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与模式  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1.植物固沙  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饲料,同时,又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2.工程治沙  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粘土、卵石、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沙;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  3.化学固沙  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4.旱地节水  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5.退化地开发  我国在防止荒漠化的同时,适度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技术;农牧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国内四种模式值得推广  1.赤峰模式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历史上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荒漠化土地达7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7%,251万公顷草场退化,全市70%的人口、12个旗(县)的148个乡镇受沙漠化危害。后采用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5%,提高到21.2%,区域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赤峰模式适合在半湿润区荒漠地区推广。  2.榆林模式  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面积达2.44万平方千米,有6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412个村庄受风沙的侵袭压埋;100年间,已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人们针对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建立了以“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沙体系,使年沙尘日由20世纪50年代的7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20多天,呈现出人进沙退、林茂粮丰的“塞上江南”景象。榆林模式适合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  3.临泽模式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两岸,由于过度樵采、放牧,植被破坏,沙化严重,原来的绿洲向南退缩了近500米。后来,采用以绿洲为中心、自边缘到外围的“阻、固、封”相结合的防护体系,使流沙面积从54.6%减少到9.4%。临泽模式适合在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危害的绿洲地区推广。  4.和田模式  和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以绿洲为中心建立防护体系,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并采取固定流动沙丘的办法,治沙效果明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和田模式适合极端干旱区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2023-09-06 07:22:281

什么导致了干旱?

问题一:形成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干旱形成的原因: 水资源不平衡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降水少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社会经济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以上方面都会导致干旱的形成。 问题二:俗话说,"干旱起什么" 干旱起蝗灾。 水、旱、蝗是我国旧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给历代人民 带来相当严重的苦难。而且祸不单行,干旱、洪涝之后蝗灾相继而来。那么,干旱、洪涝与蝗灾有何联系呢?为什么干旱能引起蝗灾呢?原来,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从蝗虫的生物学特性说起。飞蝗的食性虽然很杂,但它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等杂草。 蝗虫吃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比食其他植物生长快,成活率高,体大健壮,繁殖力强。蝗虫产卵对环境有明显的选择性,喜欢在土质比较坚实、微有碱性、地势向阳、植被稀疏 (覆盖度在25一50%之间)和土壤含水量为10一20%的环境产卵。土质坚实对卵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势向阳土温变化幅度大,卵发育较快;蝗虫怕阴暗潮湿环境,喜晒太阳,植被稀疏有利于蝗蛹及成虫的栖居。 我国蝗区有沿海、河泛、滨湖、内涝等四种类型,飞蝗发生消长与水文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干旱可造成湖泊水位低落或干涸,海潮不能到达的海滩地带的积水干枯、地面暴露,河岸滩地大面积暴瞅从而出现大面积的荒滩草地,严 苇、茅草、莎草等杂草丛生,成为适合蝗虫生活与繁殖的环境。同时,干旱还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繁殖。飞蝗在这样有利 的环境可以大量繁殖,种群数量迅速增长而大量发生危害。 在内涝蝗区又有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农谚,据李光博等分析,先涝是指前一年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因降雨量大出 现洪涝,内涝土区地势相对低洼,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所谓后旱则指8月下旬到9月间雨季长时间干旱无雨;至待积水干涸,但土壤水份含量仍大,大片被淹农田不能进行大耕 作,往往只能种值泥沟麦。各处散居型飞蝗多集中到这类 环境的农田、地梗、路边或草地中产卵,导致第二年夏蝗密 度明显增加,以至大发生;蚂蚌成片系指其发生严重,一片 片成群活动。 所以,干旱能引起蝗灾。 问题三:今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干旱 降雨少呗,大部分原因都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问题四:干旱是有什么造成的 地磁对天气的影响,我看过利用极低频影响天气的文章,这方面目前需要研究,这是俄罗斯和美国人的发现,证明了天气与极低频的联系,如果你在做这方面,可以做做研究,利用极低频原理进行人工降雨等,当然如果你有能力的话。 如果你要抗旱可以参考以下 木炭也许能吸收来庄稼所需要唬水分,可以先搞一个实验田,利用木炭具有吸水,易潮的特性,与土壤结合,因为木炭的存水率大于土壤的存水率,所以能够为庄稼储存水分,木炭材料为降低成本可以用玉米杆等材料加工,可以先搞一个实验,福邻。 问题五:干涸与干旱有什么区别? 干涸[形](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干旱[形]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问题六:什么天气系统引起高温干旱 经常是副热带高压或者大陆暖高压(脊);但是要注意如果某地位于高亚的底部或后部不但不会干旱还会有降水出现. 问题七:请问干旱会造成什么? 干旱造成的危害和作物的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作物孕穗阶段出现的“卡脖子旱”危害较大。作物在孕穗期,对水分最敏感,如果出现干旱,常使作物*官发育不良,空粒显著增加,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至于数月、数季乃至数年的连旱,江河水位下降,河湖库塘干涸,农业灌溉无水源可用,农田干裂,庄稼枯死,粮食油料等大量减产。更严重者,农村人畜饮水都发生因难,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用水受限,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危害不亚于洪涝。 问题八:为什么会引起干旱 干旱的成因和对策 表现。从自然因素讲,主要是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但是近年来人类的一些自身活动也加剧了水的供需的失衡。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2. 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3. 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4. 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所幸的是人类已经行动起来了。在我国,控制人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基本国策,作为农业大国,我们落后的灌溉方式也正在向高效节能的灌溉方式转变。 问题九:干旱是怎样形成的? 缺水。 问题十:形成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干旱形成的原因: 水资源不平衡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降水少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社会经济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以上方面都会导致干旱的形成。
2023-09-06 07:22:381

什么是指气候异变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地荒漠化又称土地沙化。是指在沙漠边缘的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地区,由于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多风,土地失去植被后,土壤受风蚀而逐渐演变为沙漠地带的现象。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生物生产能力,沙土侵占农田、草地和林地,威胁交通与村镇。它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地荒漠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地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滥伐森林,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过度利用水资源,开发矿产不注意复垦和恢复植被等。防治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或禁止人们对易荒漠化地区的不合理开发,保护植被,种树种草,合理地调度和使用水资源等。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按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石漠和岩漠(也称石质荒漠)、砾漠或戈壁(也称砾质荒漠)、沙漠(也称沙质荒漠)、泥漠或粘漠(也称泥质或粘质荒漠)、盐漠(也称盐质荒漠);按生物气候带或生态系统划分,为草原化荒漠(干燥度4~8)、典型荒漠(干燥度8~16)、干旱荒漠(干燥度16~32)、极端干旱荒漠(干燥度≥32),也有的把此类归入干旱荒漠。荒漠还可以按气候、植被、土壤、地理位置和成因等划分成不同类型。 此外,把高海拔(高山雪线以上)和高纬度(极地)地区终年以冰雪覆盖地面的寒漠(也称冷漠、冻漠、冰漠)归属于荒漠的特殊类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个定义是世界各国领导人在1992年地球问题首脑会议(全球环发大会)上所商定的。干旱是荒漠化的一部分成因,但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个人为的问题,就是人为地对土地利用压力太大;不合理的利用土地;人为的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过度采用水资源。? 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就认识到荒漠化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大会通过了项《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遣憾的是,尽管国际组织和各国曾经做过多种努力,但全球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仍在加剧。 因此,如何解决世界荒漠化防治问题就成为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大会赞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综合方式解决荒漠化的扩展问题,强调在全社会开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为了提高全世界各国公众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感,1994年12月,第49届联大还通过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漠化和旱日”。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2.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占0.7%,在地区上以北方农牧交错及旱农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
2023-09-06 07:2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