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2023-09-27 02:34:58
共2条回复
康康map

集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大部分企业对集团风险管理的错误认识有:

☆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一:1、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就是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全面管控,不分主次、不分核心与非核心、不分重大与非重大;

☆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二:认为风险管理是消极的“无奈之举”,只会消耗资源,不会创造风险价值;

☆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三:没有认识到集团企业多层级协同风险,或者将多层级协同风险仅作为上下沟通问题;

☆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四:没有将集团企业多层级协同风险作为集团企业的重大与核心问题来对待,认为信息系统能够解决多层级协同风险。

于是,产生了两种错误的风险管理状态:第一,干脆规避风险。第二,干脆冒风险,事后再进行危机管理。而华彩管理咨询认为:企业既不要害怕风险,也不要盲目冒风险,而是应有了一套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地去冒险,在冒险当中,把损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华彩风险管理体系设计通过以下步骤为集团企业提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风险管理诊断。系统辨识集团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集团目标的影响,明确集团核心风险。评价集团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核心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

2、多层级风险战略与建设规划。根据集团战略,结合集团治理体系、管控体系与管控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种类的核心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集团战略整体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帮助集团制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并协助客户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明晰每步的工作内容和里程碑。

3、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在集团内部职能管控的基础上,融合风险管理对岗位职责的要求,设计集团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组织职能方案和相应的职责要求、人员能力框架,补充和完善关键的考核内容和激励机制,构成风险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架构。

4、风险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基于集团现有的集团管控机制,将全面风险指标按照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分解到各层级各职能部门,纳入集团管控机制,形成风险管控贯彻与日益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并基于集团现有的内控流程,结合已评估出的风险,找出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梳理并细化具体控制内容,修改制度,强化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内部风险控制。

5、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文化建设。帮助企业设计、实施风险具有风险数据集中、风险影响统计分析、风险及时报告、风险控制跟踪等功能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集团各层面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集团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管控文化。

snjk

全面风险管理

1

2016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在八大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付功能。

2

2017年12月1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作出指导与要求。

3

2019年8月27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对安全生产责任险的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引导,并以安全生产行业强制性标准发布实施。

三份重要的中央政策文件,为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规范指导作用。

但在具体市场发展方面,目前国内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存在着险种投保覆盖率低、保费规模小、赔付率高、事故预防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所涉的各大市场主体密切相关,因此,这里主要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市场主体分析角度,探索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的有效推进办法。

全面风险管理

1、投保单位

投保单位,即是指与保险机构订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用,享有获得赔偿和接受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权利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据目前国家政策,主要集中于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这八大高危安全生产领域领域。

对于目前安责险市场普遍存在的投保覆盖率低、保费规模小等问题,上述投保单位方面主要存在缺乏企业安全生产保险保障意识,同时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认知不充分的问题。

缺乏企业安全生产保险保障意识

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政策文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但对于部分企业,其自身始终缺乏足够的安全生产保险保障意识,尤其在已投保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认为购买其他商业安全生产保险会增加企业经济负担,缺乏主动投保动力。

对安全生产责任险认知不充分

我国安全生产保险保障制度的正式确立,始自于1998年《建筑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企业必须投保建工意外险。此后,企业普遍以投保建工意外险的方式提高安全生产保险保障作用,即便2011年《建筑法》重新修订,取消建工意外险的强制投保,受各地方政策惯性影响,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类保险的认识依旧主要集中于建工意外险。

同时,随着工伤保险的出现,商业属性的雇主责任险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企业经营者虽然有了更多的险种投保选择,但对于不同险种的保障作用与自身的保障需求匹配,却出现一定的认知难度。即不清楚各个险种的具体保障功能作用与特点、如何投保才能有效防范应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生产责任险的诞生发展始于近几年,相较建工意外险与雇主责任险,无论在发展时间还是市场认知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这进一步导致企业缺乏对安全生产责任险的市场认知,缺乏主动投保动力。

全面风险管理

因此,对于安责险的投保单位,应进一步提高其自身企业安全生产保险保障意识,同时加大安责险的市场普及与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充分认识安责险的各项功能作用,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能够形成的有效保险保障,促进企业的主动投保。

全面风险管理

2、保险机构

保险公司,作为安全生产责任险的承保机构,主要负责险种产品的设计工作,为市场提供投保、理赔与风险管理等保险服务,对于安全生产责任险的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

但目前,在国内安全生产责任险的市场发展中,安责险由于诞生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于各大保险公司而言,其依旧是一个全新的险种产品,无论在配套服务机制,还是专业人才、技术、管理力量方面,都仍存在缺陷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积累与完善。

配套服务机制

首先,在配套服务机制方面,安责险的主要特点即是有效的事前风险防控,然后才是有效的事后赔偿保障,通过“安”“保”结合的方式理念,提供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意识,建立双重安全生产保障。

但客观上,国内安全生产保险领域普遍缺乏较为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服务机制,各险种产品的主要作用依旧主要体现在事故后的保险赔偿方面,涉及到的风险管控内容也多停留在保前风险审核,缺乏必要、有效的事前与事中风险管理服务机制。

当然,2019年《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的发布,对各大保险公司在安责险的事故风险管理服务方面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指导,但具体的风险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建立与完善,仍需各大保险公司不断投入与探索。尤其在各项科技应用赋能保险行业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保险技术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风控管理服务,也应成为保险机构未来的发展重点。

其次,在管理方面,保险公司还应加强自身的服务管理,部分开展安责险市场业务的保险公司,即便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发布后,仍未建立相应配套服务机制,将安责险当成一般意义的保险,依旧围绕投保审核、保险理赔等基础险种功能开展保险服务,这显然是保险公司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与问题。

全面风险管理

此外,建立安责险的风险管理服务机制,客观上还需要专业的人才、技术与管理力量支持,在这一点上,国内保险公司一方面缺乏时间上的积累,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自建技术团队投入较大,效果作用时间周期较长,因此,在这一方面主要还应借助专业的第三方专业技术组织力量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

全面风险管理

3、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

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即是指受保险机构委托,为投保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技术服务的各类机构,包括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咨询机构、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安全培训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

对于各大保险公司而言,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普遍具有专业化、复杂化、动态化的风险特点,这客观上对其风控服务管理提出着较高的要求。而正如上文所述,国内保险公司目前对于相应的专业人才、技术与管理力量是较为缺乏的,依据《规范》指导,相应的风险管理服务可以借助第三方专业技术组织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力量完成。

但从定义上来看能够发现,目前这类第三方专业技术组织的市场主体类型众多,这一方面造成不同市场主体间存在技术服务规范、标准与服务质量的差异,也不利于后期市场监管工作的展开。

尤其在各具体地方实施文件中,一些主管部门还将保险中介组织如保险经纪人,指定为安责险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这在客观上是并不合理的。国内保险经纪人的主要角色功能,目前主要还是围绕保险产品营销而来,兼有提供保险咨询服务功能,但也仍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其自身功能属性定位,决定其无法扮演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主体角色。

全面风险管理

4、政府监管机构

安全生产责任险由于适用各大安全生产领域,其所涉政府监管机构也较多。除统筹安责险市场业务监管的中国银保监会,还包括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行业领域对应的应急管理部;民用爆炸物品行业领域对应的工信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对应的交通部门;建筑施工行业领域对应的住建部门等等。

这些政府监管部门在安责险的政策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具体实施方案制定、规范监督等监督与指导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安责险在政策推进落实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监管落实问题。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提出的“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信息共享机制”,许多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信息管理平台,无法与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对接,从而对保险机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服务及服务费用支出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估。

同时,地方监管部门还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细致、明确的安责险落实监管与处罚机制,确保企业如实投保,防止企业拒保、漏保或获取相应证件后即不续保等情形出现。

全面风险管理

此外,目前国内安责险的应用范围领域众多,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发展,相应的险种功能与保险服务也必然面临进一步的探索发展。但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保险行业组织协会,相应的行业规范指导与行业研究,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负责,这对我国安责险未来市场发展的是不利的,因此,建议成立独立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行业协会,促进国内安责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目前国家在各大安全生产领域重点推进的全新安全生产险种,受到来自政策方面的有效力量推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市场发展,在各大市场主体方面仍存在相应的发展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快速健康推进安责险的市场发展。

相关推荐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匹配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一、全面风险管理1、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所以以下都围绕企业管理进行阐述。这里的定义是参照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二、内部控制1、说到风险管理,有个概念是必须要提到的,即企业内部控制。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理解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和联系,要么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要么只是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起来。那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差异呢。2、国际上基本上是接受了美国COSO(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国内也有译作《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对两者的阐释。三、联系1、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COSO框架中明确地指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括内控,将之作为一个子系统。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运营风险。2、或者说对于在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的风险,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维持充分的内控系统也是国内外许多法律法规的合规要求。因此,满足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
2023-09-09 22:02:021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含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1、风险识别原则风险识别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识别潜在的风险来源和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2、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系统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其优先级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3、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4、风险监测原则风险监测是持续跟踪和评估风险的过程,以确保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调整。这个原则要求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识别风险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5、风险应对原则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损失或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处理事态。6、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原则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将风险管理纳入到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总结: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这些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具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将风险管理纳入整体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组织或个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损失并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
2023-09-09 22:02:311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匹为配性原则、全覆盖原则、独立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1)匹配性原则;(2)全覆盖原则;(3)独立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
2023-09-09 22:02:591

现阶段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是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只有将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管理,才会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实现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1)战略性。风险管理更重要的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2)全员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3)专业性。要求企业内部必须实施专业化的风险管理。(4)二重性。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当风险损失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时,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当风险损失不能避免时,见谅减少损失至最小化;当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5)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划的方法,来确保所有的风险都得到识别,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于紧迫风险的管理。
2023-09-09 22:03:10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

【答案】:A、B、C、D、E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银行承担的所有实质性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涉及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等各个层面,包括风险偏好设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内容。 考点 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2023-09-09 22:03:291

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是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一、内部环境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二、目标设定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三、事项识别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四、风险评估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五、风险应对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六、控制活动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七、信息与沟通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八、监控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面风险管理
2023-09-09 22:03:391

全面风险管理什么意思?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
2023-09-09 22:03:471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哪些要素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内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采取定性8f1F8n7。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为了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7月6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由中国银监会起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将根据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引》,适时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指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缺乏统领性规制。近年来,银监会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系统,但仍然缺乏一个针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统领性、综合性规则。因此,有必要制定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慎规制,为银行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实践有待完善。我国银行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完善。
2023-09-09 22:03:551

本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由谁承担

本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由董事会承担。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就是要覆盖银行业所有的风险,采取审慎理念和冲破原则,将所有的风险不仅覆盖,而且要提出拨备,防止有偿风险,把各项事情工作做在前面、做好。主要包括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管理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最终责任,职责包括建立风险文化;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和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审批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等等。
2023-09-09 22:04:38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 )

【答案】:A、B、C、D、E正确答案是:A,B,C,D,E,除以上之外,还包括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 考点 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2023-09-09 22:05:061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 ( )

【答案】:A,B,C,D,E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2023-09-09 22:05:151

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我们都知道,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与计划等都是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将来情况(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预测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而在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将可能使原定的目标受到干扰甚至不能实现,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之为风险,风险即是项目中的不可靠因素。任何的工程项目中都存在着风险,风险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这些都会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甚至项目的失败。正是由于风险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良好的风险管理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果,同时它有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十几年来,人们在项目管理系统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全面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三是全方位的管理;四是全面的组织措施。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全面风险管理强调风险的事先分析与评价,风险因素分析是确定一个项目的风险范围,即有哪些风险存在,将这些风险因素逐一列出以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对象。罗列风险因素通常要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形成对项目系统的全方位的透视,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按项目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系统要素风险:(1)项目环境要素风险,最常见的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条件、社会风险等;(2)项目系统结构风险,如以项目单元为分析对象,在实施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消耗的增加等各种障碍和异常情况等;(3)项目的行为主体产生的风险,如业主和投资者支付能力差,改变投资方向,违约不能完成合同责任等产生的风险;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技术及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安全质量,无法按时交工等产生的风险;项目管理者(监理工程师)的能力、职业道德、公正性差等产生的风险;(4)其他方面的风险,如外围主体(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等产生的风险。其次,按风险对目标的影响分析。这是按照项目的目标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它体现的是风险作用的结果,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工期风险,如造成局部的(工程活动、分项工程)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投产;(2)费用风险,这包括财务风险、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报价风险、收入减少等;(3)质量风险,这包括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工程试生产不合格、经过评价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或要求;(4)生产能力风险,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5)市场风险,工程建成后产品达不到预期的市场份额,销售不足,没有销路,没有竞争力;(6)信誉风险,可能造成对企业的形象、信誉的损害;(7)人身伤亡以及工程或设备的损坏;(8)法律责任风险,可能因此被起诉或承担相关法律的或合同的责任。再次,按管理的过程和要素分析。这个分析包括极其复杂的内容,但也常常是分析风险责任的主要依据,它主要包括:(1)高层战略风险,如指导方针战略思想可能有错误而造成项目目标设计的错误等;(2)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3)决策风险,如错误的选择,错误的投标决策、报价等;(4)项目策划风险;(5)技术设计风险;(6)计划风险,如目标的错误理解,方案错误等;(7)实施控制中的风险,如合同、供应、新技术新工艺、分包层、工程管理失误等方面的风险;(8)运营管理的风险,如准备不足,无法正常运营,销售不畅等的影响。风险的控制(一)风险的分配项目风险是时刻存在的,这些风险必须在项目参加者(包括投资者、业主、项目管理者、承包商、供应商等)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每个参加者都有一定的风险责任,他才有对项目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合理的分配风险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项目的高效益。合理分配风险要依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1)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都不承担任何风险,则他也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如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商则没有任何风险责任,承包商也会千方百计地提高成本以争取工程利润,最终将损害工程的整体效益;如果承包商承担全部的风险也是不可行的,为防备风险,承包商必须提高要价,加大预算,而业主也因不承担风险将决策随便,盲目干预,最终同样会损害整体效益。因此只有让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配以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2)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一是风险的责任和权力应是平衡的。有承担风险的责任,也要给承担者以控制和处理的权力,但如果已有某些权力,则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二是风险与机会尽可能对等,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该同时享受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勇于去承担风险;三是承担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承担者应该拥有预测、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性,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条件,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3)符合工程项目的惯例,符合通常的处理方法。如采用国际惯例FIDIC合同条款,就明确地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风险分配,比较公平合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9 22:05:231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论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概要: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上存在重视不够,执行力不强,考核评价不严,风险管控不力等问题。正确认识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体系建设和运行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按照国资委2006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笔者所在单位深入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内控控制管理手册》。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就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导致对提升内控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和全面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内控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认识误区   1.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互独立的。认为二者虽有共同点,但是从方式方法手段上看仍有本质的区别;有的认为从管控的目的上看,不完全一致;还有的认为,从企业的业务上看,二者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据此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被夸大。认为有了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希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成功,确保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被忽略。认为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可以解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无须另立理论与方法,他们主张应该看到与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差异,应该看到新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风险和巨大成本。   4.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整章建制。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就是建章立制,理解为简单的制度建设。   5.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难于适应企业现状。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与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观点之间存在较在的差距,认为在COSO理念下建立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模式不适合于企业现状。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1.二者的驱动因素是一致的。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从其在中西方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驱动因素在于满足监管要求。随着认识上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驱动因素变为首先在于规避风险管理失效会导致难以预计的损失,其次才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2.二者的主体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念,指出各方在内控控制或风险管理中应有的角色与职责。   3.二者都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二者的有效性都是在某一时点的一个状态,不能当做某种静态的东西,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修正、循环往复的过程,并渗透于企业各项经管理活动中。   4.二者的目标有共同点。都是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控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外发布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   5.二者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防范风险。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防范风险,没有风险防范这一既重要又明确的目的,内部控制的存在就大打折扣,至少发挥作用的空间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6.二者的组成要素上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增加了战略目标,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拓展,把内部控制带到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管理视角。   7.从二者的方法上看,企业的风险普遍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风险信息的取得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收集不到风险信息,风险管理就无从谈起。而内部控制是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这恰好为风险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见内部控制是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存在的。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   1.在定义上不一致。在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而在C O S 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2.在理念上不一致。内部控制解决的是流程问题,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中的风险控制,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而风险管理解决的不仅是流程问题,更要解决战略决策、应急处理;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更要预测和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不仅要解决“正确地做事”,关键要解决“做正确的事”。风险管理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则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实施的遵循性控制活动,它无法防范管理层非理性风险和凌驾于管理制度以上的决策风险。   3.在目标上不一致。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目标)的制定过程。显然,风险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要远远高于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标。   4.在程序上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风险影响程度的制定、风险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负责的是对风险的评估、风险的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等工作。内控控制不负责战略目标的制定,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风险的评估。   5.在环境要求上不一致。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综合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把风险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而内部控制则是在内部环境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   6.在对策上不一样。风险管理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这些内容在内部控制中不包含,也是不要求的。   四、如何实施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古人云:“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古人和伟人都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如何把握“瓶劲”来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防范风险、管控风险的关键。   1.要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无论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还是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强调了内部环境的重要。仔细审视国内外发生的各个风险案例,不管是安然、世通事件,还是中航油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其根本原因,则是董事会对公司运营风险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风险放在第一位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企业家基本职能:预测当前及未来面临的风险”。董事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偏好、公司结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因此建立以董事会高度重视的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   2.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没有意识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没有意料之外,为意料之中做好了准备”,这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最终目的就是要控制风险,避免企业遭受损失。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首先,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必须熟悉企业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员工知晓他们个人职责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其次,要关注重大风险。2005年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要求董事会与管理层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环节上,而不是所有细节的控制上。企业的管理资源是有限的,控制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所有细小的或微不足道的控制上,就会舍本求末。再次,要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风险意识是任何风险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在有良好的风险意识的团队中,风险在形成或变为重要风险之前,都会被及时识别,及时规避。培训风险意识就需要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3.建立责任保障机制。在实践中,一提及内部控制,大家认为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企业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组织体系涵盖企业决策和管理者、风险管理部门、经营系统、内部审计等。企业应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理清体系各要素的部门管理责任,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建立“谁执行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建立以“业务主导、部门牵头、审计监督”的职责体系。“业务主导”是指产品研发、市场开发、生产运营、财务管理等业务部门负有内控与风险有效运行的管理责任;“部门牵头”是指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统筹管理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对业务部门负有组织、检查、评价的职能;“审计监督”是指内部审计负责见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一是着重落实业务部门的运行监督责任,负责体系运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特别强调业务主管部门对本专业从上到下管理和监督职责。二是周密安排测试工作,以测试促执行、促有效性。三是编制内部控制有效性报告与风险管理报告,通过编制报告披露问题,分析差距,查找原因,制定应对措施。   5.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结合体系运行情况,探索建立体系运行评价机制。在建立考核评价办法时,重点要关注基础工作部分的考核,包括内控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履责情况、机构及岗位人员的配置情况、宣贯培训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测试检查开展情况、考核兑现情况等,同时要关注实质性的内容,如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的制定、实质性漏洞及重大缺陷的发现等。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奖罚兑现,形成正向激励的考核方法,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实践中仅有内部控制体系,而无风险管理的意识,则内控管理就是空架子,缺乏灵魂。有了风险管理意识,而无内部控制框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易形成风险管理目标的缺失。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树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理念。
2023-09-09 22:05:411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哪些风险?具体内容是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诊断、风险战略设计、风险文化建设、风险防范管理规划、风险流程设计、组织职能设计、风险理财设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1、内部环境。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2、目标设定。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3、事项识别。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4、风险评估。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5、风险应对。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6、控制活动。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7、信息与沟通。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8、监控。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
2023-09-09 22:05:521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探究

  导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是应对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需要、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内控水平的需要、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需要、是满足投资人和监管者的要求。本文就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内容及目标以及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简要介绍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探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防范和化解风险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如果企业风险控制不当,就有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企业必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增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   一、企业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提到的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影响”。它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风险具有未来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是未来失误发生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控制,但是却是可预测的,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又与概率相关,并且有时也可能形成有利结果;企业风险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相关性。企业经营目标与企业风险成正比例。风险对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好处,也可能有坏处,具有双面性;企业风险又具有机会和威胁的统一性。企业风险是中性的,既包含威胁,也包含机会。也可以讲它具有“损益性”,既可带来损失,也可获得利益。   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全面风险管理是将企业生产经济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控制在自身可以接受范围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涵: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持续地作用于企业,渗透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全面风险管理由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完成,需要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从企业经营目标的角度认识风险,在企业总体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部署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来开展风险管理行动;全面风险管理应用企业战略决策,在制定时管理层应考虑与不同战略方案相关的风险;全面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企业,应用于企业总部、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子)企业等各级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识别企业的潜在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范围内。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   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及事项都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具体措施并实施有效的防范举措,规避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内容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积极培育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管控能力。具体包括:协调风险容量与战略、增进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识别与管控企业的各级风险、提升企业的整体应对能力、改善企业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本。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也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目标面临的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企业系统地辨识、衡量、排序并管控各级风险。确保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与企业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风险防范及危机处理机制,保护企业免遭重大损失;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五、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关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程序性风险,通过对控制点的设置,实现经营管理的管控,确保企业重大风险准确评估和有效防范。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延伸,通过实施风险防控,监控预警,实现对企业重大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全面风险管理开展的好坏决定于企业董事会,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配合。全面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形成准确的战略决策。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各环节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合规的要求,主要在于创效。   六、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为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企业首先完善了覆盖所有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组织体系,确定并完善了基层单位的风险信息员网络,设置了专(兼)职风险管理工作的岗位人员,明确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能和责任、业务范围、工作流程、管理策略和应对的制定、监督和改进措施。   其次是企业于每年年初组织各部门参照往年风险事件,通过交流研讨完成了对本年度风险事件的采集,企业对风险事件进行辨识评估,最终确定企业本年度风险事件库。   第三企业对前期辨识出的风险事件库,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企业年度重大风险事件,并制定企业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预警管控,建立健全风险指标监控体系,分析各项风险预警指标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改进风险管控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防范和化解各项风险。   第四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干部职工对风险识别和抗拒能力,确保风险辨识得了、控制得住、化解得好。企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并实施风险培训计划,分批次开展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大力宣传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目标和措施,形成人人讲风险,人人识风险,人人防风险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搜集风险管理案例进行交流学习,使广大职工群众对风险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五将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企业已将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2023-09-09 22:06:021

企业怎么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这是在某个咨询公司网页上面摘抄来的。集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大部分企业对集团风险管理的错误认识有:☆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一:1、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就是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全面管控,不分主次、不分核心与非核心、不分重大与非重大;☆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二:认为风险管理是消极的“无奈之举”,只会消耗资源,不会创造风险价值;☆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三:没有认识到集团企业多层级协同风险,或者将多层级协同风险仅作为上下沟通问题;☆集团风险管理常见错误认识四:没有将集团企业多层级协同风险作为集团企业的重大与核心问题来对待,认为信息系统能够解决多层级协同风险。于是,产生了两种错误的风险管理状态:第一,干脆规避风险。第二,干脆冒风险,事后再进行危机管理。而华彩管理咨询认为:企业既不要害怕风险,也不要盲目冒风险,而是应有了一套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地去冒险,在冒险当中,把损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华彩风险管理体系设计通过以下步骤为集团企业提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风险管理诊断。系统辨识集团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集团目标的影响,明确集团核心风险。评价集团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核心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2、多层级风险战略与建设规划。根据集团战略,结合集团治理体系、管控体系与管控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种类的核心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集团战略整体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帮助集团制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并协助客户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明晰每步的工作内容和里程碑。3、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在集团内部职能管控的基础上,融合风险管理对岗位职责的要求,设计集团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组织职能方案和相应的职责要求、人员能力框架,补充和完善关键的考核内容和激励机制,构成风险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架构。4、风险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基于集团现有的集团管控机制,将全面风险指标按照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分解到各层级各职能部门,纳入集团管控机制,形成风险管控贯彻与日益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并基于集团现有的内控流程,结合已评估出的风险,找出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梳理并细化具体控制内容,修改制度,强化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内部风险控制。5、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文化建设。帮助企业设计、实施风险具有风险数据集中、风险影响统计分析、风险及时报告、风险控制跟踪等功能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集团各层面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集团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管控文化。
2023-09-09 22:06:292

什么是风险管控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已经普遍把风险管理贯穿到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之中,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受该实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个人的影响,并应用在整个机构战略设定中的过程。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零风险”是不存在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培育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及时识别、管理和有效化解风险。更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   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要建立和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站在全行的高度,以全局视点审视体系建设,不能仅就风险管理而单一论之,重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要得到贯彻落实。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流程、内部控制程序和风险审计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一)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包括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是银行经营所处的宏观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监管要求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风险文化、风险战略、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人员培养等。一位美国的银行家说:“一个金融机构的管理常常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缺乏信用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而是因为它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发挥出作用。”可见,风险管理环境对风险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二)风险管理流程。所谓风险管理流程,是指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防范,以及贯穿其中的风险信息报告路径的管理全过程。虽然风险管理要保持与业务部门的独立性,但风险管理流程则必须建立在业务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和业务操作流程的有机结合。(三)内部控制体系。内控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全面性、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应渗透到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覆盖。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控管理的核心部门,要保持相互独立,将内控评价结果直接向最高决策层负责。(四)风险审计体系。风险审计的作用在于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运行进行后评价和持续改进,保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是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国际知名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通过对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启示一是重视风险文化和组织架构建设。风险管理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是与该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密切相关的,而组织架构相似的银行却可能因为风险文化、部门职责划分等因素而使风险管理效果差异甚巨。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风险文化和组织架构建设,二者相互协调,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效果。二是强调对员工的培训、培养。要建立员工业务培训和风险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业务水平,强调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开发的客户是银行所需要的。三是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即在业务流程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数据的分析整理,进行风险的量化、分析和评价,发挥信息技术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使风险决策更具客观性。
2023-09-09 22:06:391

风险管理的主要价值有

风险管理的主要价值有三个方面:一、为决策提供支持。管理即决策。按照条件的确定性程度,决策可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在不确定性成为市场环境基本特征的当下,多数决策属于风险性决策,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将确定性决策视为决策的特殊类型,而将决策问题一般化处理,使风险评估成为决策无法绕开的一个必要环节。二、为管理提升提供支持。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六西格玛,其本质上是应用风险管理技术(方差度量)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业绩卓越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由于其对测量、数据要求较高,六西格玛仅适用于多次反复运行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项目实施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内控规范逐渐成为人们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但内控规范虽然具有一般性。但具体应用过程中,是否适合本企业,如何判断其效果,仍需要借助风险评估活动。全面风险管理借助新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继承六西格玛、内控评价的思想、方法,以风险作为管理水平的尺度和管理提升的启动阀,通过风险评估,对企业现有管理的所有要素做出评价,通过风险分析,对管理问题作出诊断,从而为企业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方法。三、管理风险更加具体化。迄今为止,风险管理行业如保险、金融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的市场已经较为成熟,为转移风险、对冲风险提供了有力工具。但许多风险管理技术是一枚双刃剑,一方面具有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带来新的风险。如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很好的市场风险对冲手段,但在这个市场上摔跟头的企业比比皆是,如中航油(新加坡)、中信泰富等。要使用好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必须对管理对象——风险有更深入、准确的认识,对这些技术方法本身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时,强调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强调采用风险管理措施之前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从而在发挥传统风险管理作用的同时,避免带来新的风险。
2023-09-09 22:06:511

建筑工程中,项目风险管理的综合性措施主要有哪些?

1、加强管理(责任到个人等),安全的宣传(安全负责人等),减少不要的麻烦(比如事故)2、技术性储备(必须有实力较强的技术人员,能看懂图,分析图,可以指导施工并且知道设计可行性等)3、经济方面管理(设计费用与施工费用的比对,工期的掌控)4、其它方面
2023-09-09 22:07:292

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哪些意义

  导语:“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中国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风险管理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那么,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哪些意义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哪些意义   (1)从企业战略出发,统一风险度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   (2)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3)形成风险管理信息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有效监控风险和应对风险提供依据。   (4)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5)使外部投资人、监管者了解企业风险。   (6)行成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   (1)战略性。风险管理更重要的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2)全员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专业性。要求企业内部必须实施专业化的风险管理。   (4)二重性。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当风险损失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时,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当风险损失不能避免时,见谅减少损失至最小化;当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   (5)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划的方法,来确保所有的风险都得到识别,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于紧迫风险的管理。   相关内容推荐: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本身的风险的意志淡薄,忽视对企业未来风险的预测   在对风险管理的认志过程中,既存在过去计划体制下的完全漠视风险,又有目前强化风险管理和问责制度下过度规避风险,两种倾向并存,使得管理层不能正确地对待风险,疏忽了风险管理预测,其中包括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风险预警机制和人员的培训等。企业预警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发生后的处理,由此可见,缺少风险预警机制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中只会举步维艰。实际上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企业是灾难还是机会,不在于风险本身,而在于企业对其的了解和掌控能力,在成本与报酬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就企业内部原因来说,由于管理者素质低下,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内部管理效率不高,加大了风险管理的预算成本,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实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而风险管理制度则是风险管理的基石,管理层应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目前关于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以财务风险管理为主,缺乏对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制度的完善;在操作过程中某些制度过于原则化,使得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同时员工的素质及其风险意志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企业本身的风险管理制度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以及相关惯例等外部规则的结合出现问题,使得内部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能确保各项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符合规则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现行管理制度的清理、修改、补充和废止,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   (三)企业缺少必要的问责制、考核制及其相应的奖惩制度匮乏,缺少风险责任追究   企业在经历了风险冲击之后,由于缺少内部责任追究制度,不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内部人员的行为,弱化和模糊责任,恶化企业管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全员风险管理意志,缺乏考核制度,使得企业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滞后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没有相应的奖罚标准,会使员工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完善必要的问责制、考核制及其相应的奖惩制,以至于事态严重,企业无法良性运转。
2023-09-09 22:08:301

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是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2023-09-09 22:08:573

如何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风险分析技术和风险应对的研究也还不成熟,有许许多多的方面需要我们去系统化、科学化的借鉴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优秀分析理念和处理方式。1、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提出  全面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专案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专案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  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分为项目风险的预测和识别、评估和分析、应对和控制以及监控四个阶段,且应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应在一系列战略目标下进行管理。这些战略目标也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环境下,需要一种整体的、基于战略目标的风险管理思想,即风险管理应被看作是和其它项目管理活动融为一体的,它应渗透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渗透于项目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它有助于实现项目的战略目标。这就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2、工程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  2.1工程风险的分类  工程风险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并且一些风险通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工程风险通常有以下几种:政治法律风险、社会人文风险、经济风险、自然与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管理组织协调风险、合同风险、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2.2风险识别的方法  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等。关于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还需人们进一步研究。  3、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3.1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分析的步骤  先确定项目风险评价基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基准就是工程项目主体针对不同的项目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单个风险和整个风险都要确定评价基准,分别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项目的目标多种多样:时间短、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和风险损失最小等等,这些目标可以进行量化,成为评价基准。再确定项目风险水平。其中包括单个风险水平和整体风险水平。工程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风险事件之后确定的。要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有必要弄清单个风险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转化因素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另外,风险水平的确定方法要和评价基准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相适应,则两者就缺乏可比性。  最后将工程项目单个风险水平与单个评价基准、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它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确定该项目是应该就此止步还是继续进行。  3.2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MonteCarlo模拟法、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gre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s)、主观概率法、效用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Tree***ysis)、外推法、模糊分析方法、影响图分析法等。  4、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  4.1风险回避策略  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如果通过风险分析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经理班子又没有好的办法来控制风险,甚至保险公司也认为风险太大,拒接承保,这时就应当考虑采取风险回避策略。  风险回避策略是一种最为彻底的风险管理措施,因为这种策略将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降低为零,但这也是一种最消极的措施,因为其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可能的获利机会。  4.2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置技术。风险控制是实施任何项目都应采用的风险处置方法,应认真研究。  4.2.1充分理解合同,利用合同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4.2.2编制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不断优化  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4.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不仅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直接费的控制,还包括管理费、工程质量费用成本、施工进度费用成本、安全施工费用成本等间接费用的控制。  4.3风险自留策略  风险自留是由项目组自行准备基金以承担风险损失的风险处置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主动自留是指在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的性质及其后果,风险管理者认为主动承担某些风险比其它处置方式更好,于是筹措资金将这些风险自留。被动自留则是指未能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及损失后果的情况下,被迫采取自身承担后果的风险处置方式。被动自留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的处置方式,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使项目组遭受重大损失。有选择地对部分风险采取自留方式,有利于项目组获利更多,但自留哪些风险,是风险管理者应认真研究的问题,如自留风险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4.4风险转移策略风险转移是指项目组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处置方式。保险是最重要的风险转嫁方式,非保险型转嫁方式是指项目组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通过合同的形式转嫁给另一方,其主要形式有租赁合同、保证合同、委托合同、分包合同等。通过转嫁方式处置风险,风险本身并没有减少,只是风险承担者发生了变化。  5、项目风险的监控和防范  5.1项目风险的监督项目管理论坛  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费用的监督主要采用的方法:  (1)项目费用考核。施工过程中定期考核成本,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费用成本分析活动是费用成本控制的关键。费用成本考核,我们从最基层开始,考核工、料、机和其它现场管理费,考核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认真进行工程进度、产值、库存、资金等盘点工作;考核项目开支情况,找出成本节超原因,制定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2)在质量方面控制与监督。质量是费用的最大风险之一,它不仅会带来很大的保修费用,返工的损失也很大。在项目开始之初,首先编制质量计划,确定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并确定该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通过各种记录将整个工作的流程记录下来,环环相扣,任何一部分的工作都可以追查到前道的后果;而从中也很容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实行三级质检制,即工人自检、班组自检、项目部自检,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检查,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消灭。  (4)进度方面控制与监督。在项目实施中,一般采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结合的办法来描绘工程的进度。在最合理总工期的控制之下,每月制订月、周进度计划,同时对照总工期画出形象进度,找出每个工序间时间安排上的差距,及时调整,使实际工期尽量与预定工期相符或提前,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5)在安全方面可能发生的费用风险损失主要是伤亡事故。为了预防这些损失的发生,工程项目组建立一系列的安全规程和制度。每个项目部都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员,专门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防范,保证工程的安全实施,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消灭各种安全隐患。  5.2施工项目风险防范  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应注意的几点:  5.2.1加强可行性研究  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投标报价中加上风险系数。  5.2.2减少风险范围,降低风险系数  在项目的投标、施工管理、竣工决算等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正确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风险出现的次数及风险种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减少风险开支,降低风险系数,提高项目管理的力度,加大项目效益。  5.2.3切勿顾此失彼,亡羊补牢  科学地运用经济预测手段,分析各种风险回报,对在前期出现并承担的风险在中期、后期的管理中进行弥补,确保项目效益的产生。比如,政治风险损失用社会效益来弥补,风险损失用经济效益来弥补,经营风险损失用管理效益来弥补等等。  5.2.4明确风险目标,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损失  项目中标后,在经营风险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进一步确保其他风险目标,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控制风险的产生和扩大,运用约束激励机制,制定避免产生风险的措施,提高项目效益,确保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望对你有帮助
2023-09-09 22:09:281

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一步是什么

风险管理的程序;;: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根据管理级次,分总行和分行(支行)两个或三个级次设置。与常规设置不同的是,总行层面的风险管理岗位设置,除了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之外,为了将全面风险管理思想贯彻于全部业务活动中,必须在所有业务职能部门设置风险管理科室或岗位,明确负责对部门所负责业务的风险的监测、记录、报告、考核等工作。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主张仅设立风险管理部统一实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只有业务规模较大支行在各业务职能部门内设立风险管理岗位。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包括风险识别、度量、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包括:专家评定制度、信用评分方法、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度测算。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上述方法一种或多种组合。这些方法尽管具有简便明了,易于理解,对实践操作环境要求不高的优点,但缺点也十分显著:一是主要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基础,但会计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和前景,因而难以发现借款人经营状况中更细微、更快速的变化;二是主要借助定性分析,主观随意性较大,在防范道德风险上有缺陷;三是效率较低,耗费人力时间过多。因此国际银行业开始采取开发数学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内部评级法。目前国际金融界较流行的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有:KMV公司的信用监控模型、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麦肯锡公司的信贷组合观点模型等。 (2)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可能导致的资产的回报率变得更低或负债变得更为巨大。这种风险针对利率敏感型资产和敏感型负债而言,它直接影响利差,从而影响盈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当商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时,汇率变化可能导致银行相关资产变低或负债变大,从而对银行形成亏损。市场风险的综合度量技术主要有风险状况图、VaR方法、压力测试法、情景分析法等。 (3)操作风险。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国际上一些银行开始对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研究,但多数银行的跟踪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银行采用程度不同的统计技术来评估风险,方法主要有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等。但关注操作风险的度量及管理无疑对城市商业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前瞻意义。 2、风险预警。管控风险的前提是必须识别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事前揭示、报告风险,防患于未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一叶落知天下秋,事物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变坏之前必然有征兆。收集、整理、归纳这些导致变化的因素,形成系统化的预警信号,进行风险预报,可以为控制化解风险争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如在信用风险预警上,一般包括财务风险预警和非财务因素预警两个方面。财务因素预警,通过对借款人财务会计数据关注,计算其财务指标值,并与标准值对比分析指标变化,揭示指标值变化隐含的实质。非财务因素预警,通过对借款人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贷款归还的早期预警信号,并建立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提示报告制度。 3、考核与评价。对风险内部控制的考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考评,一切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毫无意义。对风险内控的考评,首先要设计全面的考评规则,采取定性定量方法,从道德环境、风险识别和管理、内控组织效力、内部审计效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取问卷式、评分式等辅助考评。其次对风险内控的考评要与经营管理目标的完成实现结合起来。将全面风险管理思想贯彻与经营目标责任制中,进行严格考评。换言之,绩效考核评价是个指挥棒,经营目标考核项目内容设计就是风
2023-09-09 22:09:41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

【答案】:A, B, C, D全面风险管理,指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 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2023-09-09 22:10:041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023-09-09 22:10:141

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 )的方面的内容。

【答案】:A、B、C、D、E具体到银行而言,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银行承担的所有实质性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涉及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等多个层面,包括风险偏好制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政策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内容。
2023-09-09 22:10:22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

【答案】:A,B,C,D,E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2023-09-09 22:10:31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

【答案】:A、B、C、D、E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银行承担的所有实质性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涉及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等各个层面,包括风险偏好设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内容。 考点 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2023-09-09 22:10:391

全面风险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全面风险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预测先导原则,成功地回避风险,必须建立在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权衡轻重原则,对风险的性质、风险程度做出合理评估,结合企业管理、财务等综合能力,制定风险管理方针和策略;避免超载原则,对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监控,避免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经营风险;成本效益原则,对因风险管理而产生的成本及其绩效进行比较,择优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项: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2023-09-09 22:10:481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什么

  (1)内部环境  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  (2)目标设定  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  (3)事项识别  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  (4)风险评估  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5)风险应对  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  (6)控制活动  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  (7)信息与沟通  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  (8)监控  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   第三个维度(侧面维度)是主体单元,包括集团、部门、业务单元、分支机构四个层面。   在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相关书籍中,将全面风险管理要素表述为   1、内部环境和目标设定   2、事件识别和风险评估   3、风险反映和控制活动   4、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
2023-09-09 22:11:072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 )

【答案】:A、B、C、D、E正确答案是:A,B,C,D,E,除以上之外,还包括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升。 考点 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2023-09-09 22:11:241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什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不同于企业个别风险管理。它需要对企业各种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和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什么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1、风险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2、风险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1、合规政策;   2、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   3、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4、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   5、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哪些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2.1.1◆生产流程分析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财务表格分析法   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   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   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   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风险的处理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2.3.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   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   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   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2023-09-09 22:11:472

全面风险管理特征包括(  )。

【答案】:A,C,D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战略性、全员化、专业性、二重性、系统性。
2023-09-09 22:12:041

如何理解“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质

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023-09-09 22:12:142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全面性原则指的是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全面风险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预测先导原则,成功地回避风险,必须建立在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权衡轻重原则,对风险的性质、风险程度做出合理评估,结合企业管理、财务等综合能力,制定风险管理方针和策略;避免超载原则,对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监控,避免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经营风险;成本效益原则,对因风险管理而产生的成本及其绩效进行比较,择优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项: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2023-09-09 22:13:201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哪些风险

1、风险辨识;2、风险评价;3、风险诊断;4、风险战略设计;5、风险文化建设;6、风险防范管理规划;7、风险流程设计;8、组织职能设计;9、风险理财设计;10、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扩展资料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包括节约经营成本、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忧虑心理;维持企业继续生存、生产服务持续、稳定收入、生产持续增长、与承担社会责任。风险种类1、市场风险: 市价波动对于企业营运或投资可能产生亏损之风险,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变动对相关部位损益的影响。2、信用风险:交易对手无力偿付货款、或恶意倒闭致求偿无门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影响企业资金调度能力之风险,如负债管理、资产变现性、紧急流动应变能力。4、作业风险:作业制度不良与操作疏失对企业造成之风险,如流程设计不良或矛盾、作业执行发生疏漏、内部控制未落实。5、法律风险:契约之完备与有效与否对企业可能产生之风险,如承作业务之适法性、外文契约及外国法令之认知。6、会计风险:会计处理与税务对企业盈亏可能产生之风险,如帐务处理之妥适性、合法性、税务咨询及处理是否完备。7、资讯风险:资讯系统之安控、运作、备援失当导致企业之风险,如系统障碍、当机、资料消灭,安全防护或电脑病毒预防与处理等。8、策略风险:于竞争环境中,企业选择市场利基或核心产品失当的风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险管理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面风险管理
2023-09-09 22:13:311

风险管控的基础是什么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1、风险识别原则风险识别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识别潜在的风险来源和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2、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系统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其优先级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3、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4、风险监测原则风险监测是持续跟踪和评估风险的过程,以确保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调整。这个原则要求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识别风险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5、风险应对原则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损失或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处理事态。6、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原则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将风险管理纳入到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总结: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这些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具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将风险管理纳入整体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组织或个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损失并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
2023-09-09 22:14:501

下列关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C,D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三个维度:(1)企业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2)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3)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范围、职能部门范围、业务线范围、子公司范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三个维度的关系是:(1)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2)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3)每个层次都必须从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2023-09-09 22:15:221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应答时间:2021-05-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9-09 22:15:332

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框架

COSO的ERM框架是个三维立体的框架。这种多维立体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控制和管理对象,分析解决控制中存在的复杂问题。第一个维度(上面维度)是目标体系,包括四类目标:(1) 战略(Strategic)目标,即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使命;(2) 经营(operations)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3) 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4) 合规(complianc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第二个维度(正面维度)是管理要素,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当局的经营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具体为: 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第三个维度(侧面维度)是主体单元,包括集团、部门、业务单元、分支机构四个层面。在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相关书籍中,将全面风险管理要素表述为1、内部环境和目标设定2、事件识别和风险评估3、风险反映和控制活动4、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 1、风险辨识 2、风险评价3、风险诊断4、风险战略设计5、风险文化建设6、风险防范管理规划7、风险流程设计8、组织职能设计9、风险理财设计10、信息系统建设
2023-09-09 22:15:572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所涵盖的主要风险

这个问题,应属于银行董事及CRO回答的问题,我虽然未从事过这两个职位,但试试回答一下。供参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应涵盖的主要风险如下: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人违约风险、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保险公司违约风险、代理行违约风险,行业风险、主权风险、周期风险、集中度风险、结算风险等;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股票风险等;操作风险,主要包括道德风险、科技风险、模型风险、培训风险、备份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期限错配风险、结构错配风险、市场错配风险,提前赎回风险,信用紧缩等;声誉风险,主要包括负面消息风险、披露报告风险、公司及员工形象风险等;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合同风险、抵质押押品风险、监管风险、合规风险等;策略风险,主要包括竞争战略风险、产品战略风险、政策风险等;
2023-09-09 22:16:121

风险管理时面临的关键约束包括哪些

风险管理时面临的关键约束包括:最小成本;最大安全保障。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的特征一、战略性:1.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2.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二、全员化1.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对企业所有风险进行管理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全员参与、风险可控、增加价值)。2.企业风险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三、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四、二重性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1)损失最小化管理(当风险损失不能避免时,尽量减少损失至最小化)。(2)不确定性管理(风险损失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时,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3)绩效最优化管理(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2.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五、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2023-09-09 22:16:201

(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1、风险识别原则风险识别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识别潜在的风险来源和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2、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系统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其优先级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3、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的过程。这个原则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4、风险监测原则风险监测是持续跟踪和评估风险的过程,以确保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调整。这个原则要求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识别风险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5、风险应对原则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损失或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处理事态。6、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原则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将风险管理纳入到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总结: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这些原则要求组织或个人具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全面风险管理还需要综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将风险管理纳入整体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组织或个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损失并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
2023-09-09 22:16:431

全面风险管理的三全原则是什么?

“三全”管理:1、全面质量,不限于产品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2、全过程,不限于生产过程,还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质量环节;3、全员参与,不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现代品质管理体系(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MQM) 用优良的品质,塑造企业品牌;用优良的品质,奠定企业的明天,这一点在现代企业里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国际ISO9000品质体系诞生后,在中国推行时得到了异乎寻常地追捧。现在获得ISO9000认证的企业数以万计,但这些企业的品质达到了一流吗?再看看世界一流的企业,例如日本、德国、美国的一流企业,从来不说自己通过ISO9000认证,使企业产品品质上了一个台阶,更不会说因为建立ISO9000的品质体系,使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一流企业往往对自己的主要供应商进行品质体系的评价(既便这些供应商通过了ISO9000认证),这样的评价体系要求要远高于ISO9000体系要求。在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者眼里,建立ISO9000的品质体系,仅仅是有了最低要求的品质管理体系,有了对话与交流的基础,并不代表有了一流的品质管理。以世界著名跨国集团日本理光、日本爱普生几十年品质管理制度与具体操作手法而形成的现代品质管理体系MQM(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对已获得ISO9000认证想进一步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的企业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MQM体系是以PDCA戴明管理循环方式,由3大系统(全体系统、工序保证系统、检查系统)的28个项目组成。   MQM品质体系专注于生产型企业,体现戴明管理体系中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强调的就是细节管理,让产品的生产管理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甚至每一个工位都能得到品质保证;同时,要求品质方针与目标必须建立一套落实的制度,要求建立品质成本的统计、管理与改善制度,通过改善制度,会使得各部门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实现以极低的品质成本,实现高品质的目标。   MQM品质体系来源于曾获世界最高盛誉的品质奖(戴明奖)、“日本经营品质”大奖的世界500强企业--理光公司,以及世界著名企业爱普生公司。理光公司对通过ISO9000认证的供应商的产品采用正常检查,而对通过MQM品质体系认证的供应商的产品,实施免检或放宽检查。
2023-09-09 22:17:121

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您好,所谓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即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点进行系统性归纳和层次性分析,并根据企业各方面法律风险的不同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测评企业法律风险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设计出一整套适合企业特征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流程。(一)主要内容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而建立的,由一系列制度、流程、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二)操作流程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是: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识别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统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根据措施要求建立或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在控制措施落实完成后,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体系进行滚动更新。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测评和分析并制定重大法律风险控制计划,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重大法律风险控制计划,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体系进行滚动更新。 其中,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法律部门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开展,即由企业内部法律人员或由内部法律人员及外聘中介机构共同组成一个项目组,集中3到4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相关工作。具体工作包括:首先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收集风险基础信息,同时对企业以往发生的法律纠纷案例以及企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梳理;然后利用法律风险识别方法对风险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法律风险清单;接下来利用法律风险测评方法,对法律风险清单中的风险进行量化测评,并进行排序、分级,确定重大法律风险;之后,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从多维度对企业的法律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是针对重大法律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现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各业务部门来分别完成。即业务部门将重大风险控制计划中分配给本部门的控制措施列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然后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如制定或完善某项管理制度,改进某项业务流程等等。该阶段的工作周期较长,通常为一年左右。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三阶段的工作由法律部门完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各业务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改进建议,并对风险清单内容及风险测评结果进行滚动调整,进入体系建设的下一周期运作。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93651.htm
2023-09-09 22:17:231

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

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但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我国系统的内控制度建设是在有了《会计法》之后。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从更宽泛的管理意义上来说,真正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成法规,是受到美国2002年安然事件、世通公司财务欺诈案及随后美国的萨班斯法案的影响。2006年经当时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的批准,这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正式开始这项工作。当年6月6日,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意味着中国走上了风险管理的中心舞台。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有业内人士和媒体甚至称之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刚刚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三类企业:一类是上市公司,这是必须要进行的。其次是国有企业。按国资委出台的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下属的企业都要全面贯彻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相通的。风险管理是战略层面,最后要落脚到内部控制。对这部分企业来讲,内控建设也是必须开展的。第三类就是民营企业。这一类公司没有相关主管部门,在《基本规范》的实施上,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有商业头脑、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要做这个工作,毕竟从长远来看,这个花费是值得的。
2023-09-09 22:17:521

如何有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或者企业风险可细分为8类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资讯风险、策略风险。(二)企业风险处理的四类方法风险的处理方法包括: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三)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五步:1、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2、进行风险评估;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4、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5、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四)企业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方法可参照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相关要求执行。
2023-09-09 22:18:241

如何理解“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质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2023-09-09 22:18:351

全面风险管理的产生发展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可见,当时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第一次对内部控制做了权威性的定义。195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美国“水门事件”调查结果,立法者和监管团体开始对内部控制问题给以高度重视。为了制止美国公司向外国政府官员行贿,美国国会于1977年通过了“国外腐败实务法案(1977)”。该法案除了反腐败条款外,还包含了要求公司管理层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条款。该法案成为美国在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第一个法案。1978年,美国执业会计协会下面的柯恩委员会(Cohen Commission)提出报告,一是建议公司管理层在披露财务报表时,提交一份关于内控系统的报告;二是建议外部独立审计师对管理者内控报告提出审计报告。1980年后,内部控制审计的职业标准逐渐成形。而且,这些标准逐渐得到了监管者和立法者的认可。19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费用的增加,法国从美国引进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与法国同时,日本也开始了风险管理研究。 此后2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这是风险管理走向实践化的一个重要文件。1992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这份框架此后被纳入政策和法规之中,并被各国数千家企业用来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加以更好的控制。1995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的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澳新ERM标准,这标志着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的诞生。多年来,人们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然而,尽管很多企业意识到全面风险管理,但是对全面风险管理有清晰理解的却不多,已经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则更少。但2001年11月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案和2002年6月的世通公司财务欺诈案,加之其它一系列的会计舞弊事件,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萨班斯法案被称为是美国自1934年以来最重要的公司法案,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接着在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所有资本发达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都发表了对企业的监管条例和公司治理准则。在各国的法律框架下,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不再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而成为企业经营的合规要求。
2023-09-09 22:18:461

银行如何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履行风险管理职能

银行落实全面管理要求以及履行风险管理职责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合理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的内部控制活动,它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因银行业经营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银行案件的教训后,银行业合规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合规管理作为专门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银行的合规与合规管理部门》指导性文件,对银行的合规管理提供了框架性指导,以敦促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起有效的合规政策和程序,推进银行机构的稳健经营。合规建设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是指银行主动识别合规风险,持续修订合规管理制度,采取惩戒措施,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持续管理合规风险的动态过程。加强合规建设,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首先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合规是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二、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银行一直未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更没有将合规风险管理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合规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一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金融企业各级机构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有些营业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银行合规经营风险。 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邮储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关注较少。三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约束。这是我国银行业在合规风险管理上存在着共同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忽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似乎只有基层人员才有引发可能
2023-09-09 22:1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