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王新哲的研究成果

2023-10-05 03:52:36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1、主持国家课题2项,软科学课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边境省区区位优势再造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保定军校史研究”;

2、论文:《从区位优势悖论到区位优势再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03《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城市问题》2008.5】《On the Intangible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武汉理工大学出版外文版》2006.11(被ISIP、 SSHP收录)】

3、获奖论文(独著),《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略研究》(广西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第二),《促进跨国公司参与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广西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成果详细

(一)主持、主研科研项目:

1、河北省1999年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保定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探析》【第二主研人,已结项】

2、国家2000年社科基金项目《保定军校史研究》【50000元,主持人,已结项】

3、河北省2001年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河北省观光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主研人,已结项】

4、保定市2004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企业家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人,结项】

5、河北省2004年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河北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三主研人,完成】

6、河北省2005年软科学项目《以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主持人,批准号:064572123完成】

7、广西2006年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加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战略研究》【批准号06FGJ001,在研。经费7200元,主持人】

8、广西2006年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加快城市化进程理论及实证检验》【批号:2006067,经费16000元,主持人】

9、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0709),经费6000元,主持人】

10、国家软科学课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边境省区区位优势再造研究——以广西为例”【2007GXQ4D180,经费3.6万,主持人】

11、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项目“,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越边贸研究”【批准号,07BGJ013,总经费90000元,排名第二】

12、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重点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总经费5000元,排名第二】

13、国家民委基金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地区城市化制度演化研究――以广西为例”,【总经费18000元,项目编号08GX06, 排名第二】

14、主持(1)广西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建设课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2)校级cai课程立项“国际贸易实务”;(3)校级重点教改课题立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15.、广西哲社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民间商会及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08BJY018,1.8万,排名第三】

16、广西哲社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区域文化产业圈构建研究【08BJL007,1.8万,排名第二】

(二)论文

1、王新哲,《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和中国的影响》【《日本问题研究》1999.4 】

2、王新哲,《论从人治走向法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

3、王新哲,《美国西部成功开发的启示》【《领导之友》2002.3 】

4、王新哲,《河北省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及主要途径》【《河北日报》2002.8.12 】

5、王新哲、何永贵,《美国西部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23-27)】

6、王新哲,《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刍议》【《河北农大学报(农林教育)》2003.3 】

7、王新哲,《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分析,》【《河北大学学报》2003.4 】

8、王新哲、潘德芳,《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河北农大学报(农林教育)》2004.1:(51-54)】

9、王新哲、张建民,《日本银行业处理不良债权的对策及启示》【《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2 】

10、王新哲,《浅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2004.2 】

11、王新哲,《邓小平东西部均衡发展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武警学院学报》2004.4】

12、王新哲,《高技术发展中的政府行为选择》【《统计与决策》2004.5(46-47)】

13、石兰华、王新哲,《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现行分配制度》【《中国当代经济》2004.7:(12-13)】

14、王新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选择》【《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8(4923-4924)】

15、王新哲、石兰华,《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当代经济论坛》2004.10:(8-9)】

16、张建民、王新哲,《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经济论坛》2004.11:(113-114)】

17、种坤霞、王新哲,《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管理创新》【《经济论坛》2004.18 :(49-50)】

18、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商业研究》2005.6:(41-43)】

19、王新哲,《以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河北为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4:(73-77)】

20、王新哲、曹继芝,《征收燃油税的经济效应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8:(304-305)】

21、王新哲,《On the Intangible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入选2006第三届创新与管理国际会议【《武汉理工大学出版外文版》2006.11(被ISIP、 SSHP收录)】

22、王新哲,《高度重视无形资源的管理:中国企业的一项紧迫任务》【《特区经济》2006.12:(191-192)】

23、王新哲,《河北城乡收入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2:(91-94)

24、王新哲,《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略研究——以广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121-125)】

25、王新哲,《技术差距模型与日本创新模式》【《商场现代化》2007.3:(190-191)(总497)】

26、胡超、王新哲,《结构升级下的日本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8(103-105)】

27、王新哲,《产业集群与广西城市群协同效应分析》【《东南亚纵横》2007.11(55-60)】

28、王新哲、唐耀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路径选择》【《生产力研究》2007.24(48-49)】

29、王新哲《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效应分析》【《商业时代》2007.27(94-96)】

30、王新哲(教改文章),《论互动式案例教学相关的几个问题---以国际经济合作教学为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320~327),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王新哲,《养老保险领域研究中的新视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04】

32、王新哲,《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城市问题》2008.5 (40)】

33、廖万红、王新哲,《中国与东盟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05】

34、张雷、王新哲、房青川,《基于降低违约风险的供应链创新策略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09】

35、王新哲,从区位优势悖论到区位优势再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03

(三)编著:

1.以主编的身份参与编著:

(1)《企业文化建设新论》【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年】

(2)《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3年】

(3)《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答辩》【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

(4)《2002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出版2005年】

2.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著:

(1)《保定市情简论》【副主编,改革出版社,2001年】

(2)《促进跨国公司参与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副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

(3)《跨国公司研究》【副主编,北大出版社,2007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相关推荐

广西有哪些期刊?

  广西的核心期刊有:  广西经济、广西教育、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当代广西、南方文坛、广西金融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  核心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期刊级别主要可分为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等。
2023-09-11 15:29:08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是什么核心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有2个,一个社科版一个理工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普通期刊,啥核心也不是。
2023-09-11 15:29:16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是什么核心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有 2个,一个社科版 一个理工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 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 普通期刊,啥核心也不是。
2023-09-11 15:29:24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自然科学版

刊 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期季刊创刊时间1995年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主编吴尽昭执行主编黄祖宾编辑出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50/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462国内总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内邮发代号48-96国外代号4765Q国内定价10.00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5年,季刊,以反映和传播自然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构想和新技术成果为宗旨,设置有科技史研究、计算机技术、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化工研究等栏目,尤其以科技史研究为特色栏目,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在海内外进行组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文末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3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3.(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2023-09-11 15:29:32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编谢尚果执行主编秦红增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出版日期单月15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倡导严谨学风,规范学术研究,注重学术创新。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全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东南亚研究等学科建设;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吸引、汇集了海内外一流人类学学者,使“人类学”研究栏目成为中国以及国际人类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一期围绕某一学科焦点或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主打栏目”,力邀学术名家担任主持人(封面学者),刊发论文注重国际视野、关注社会焦点、突出地域文化,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给予评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所覆盖的地区为《今日民族》的9倍多。这一方面说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民族学研究中受全国的民族学学者关注度高,对该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张泽青先生曾在《中国期刊协会通讯》上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了评价:“我国期刊另外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是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得期刊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主动向刊物提供一流水平的稿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把人类学研究作为期刊的特色,刊登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引起不少国家学者的关注。”著名人类学家乔健教授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这个杂志编得越来越好……是中国人类学能够联系两岸三地的一份学术期刊。”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学报界的独秀峰”。据“中国知网”统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机构用户总计四千多个,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挪威、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所订阅,作为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必读刊物。在中山大学,被认可为社会科学类重要期刊一类B级;在南开大学,被认可为二级学科(人类学)的一类期刊。 1.本刊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2.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主要限于作者直接阅读并引用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的文献)。3.论文必须包括:题名(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参考文献(3条以上),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此外必须附上前五项内容的英文。4.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5.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城市、邮编、电子信箱。6.本刊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依据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在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稿件恕不退还。坚决反对一稿多投、一稿多发以及剽窃虚构等学术造假行为。
2023-09-11 15:29:46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是cssci刊吗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73-8179] 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版)提示: 排序:民族学 - 第5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年版)提示: 排序:民族学 - 第3位主题分类:Social Sciences: Sociology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3-8462]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民族学类 - 第3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主题分类:C95:民族学: C95:民族学Life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民族学与文化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为目前最新版
2023-09-11 15:30:04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收录经济类论文吗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可以收录经济类论文。
2023-09-11 15:30:121

张勃人物简介

张勃张勃,女,1972年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文化保护中心节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学术顾问等职。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和北京学研究,尤其注重节日与礼俗研究。中文名:张勃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定陶县出生日期:1972年7月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主要成就:撰写、主编多部学术著作和丛书,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品:《唐代节日研究》《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个人简介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别于1994、2002、2007年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并于2008年7月-2010年10月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民俗学、社会文化学和北京学研究,尤其注重岁时节日与礼俗研究,著有《唐代节日研究》《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等著作多部,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著作《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荣誉2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个人生平1990年—1994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9年就职于山东省博物馆。1999年—2002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开始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从事教研工作,并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11月,入京就职,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副教授、研究员等职。2004年—2007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文化保护中心节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学术顾问等职。出版著述专著主编1.《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2.《中国端午节丛书·史料卷》(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发表论文期刊论文1.《弼马温与避马瘟》,《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2.《介子推传说及其文化意义》,《管子学刊》2002年第3期。3.《丰收的祈愿——“拜麦芒奶奶”习俗见闻及几点思考》,《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4.《试说儿童游戏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枣庄师范学报》2002年第6期。5.《明清文学中的打瓜子》,《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6.《论传统节日对市民社区认同感的培养》,《社会工作》2003年第8期。7.《花供会及其渊源初探》(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8.《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9.《寒食节起源新探》,《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10.《红盖头功能试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1.《祈子≠祈孕说》,《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12.《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13.《历史人物的传说化与传说人物的历史化》,《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14.《一样民俗两样情》,《金桥》2005年第2期。15.《从传统到当下: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16.《唐代的改火——一项被发明的传统》,《文史哲》2005年增刊。17.《干预:当下官方对传统节日的应有态度》,《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18.《唐代的改火》,《文史知识》2006年第8期。19.《白居易的节日生活兼及俗民个体实践与节俗传承——变迁的关系》,《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20.《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民俗研究》2007第1期。21.《山曼老师,我会想您的》,《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22.《红盖头》,《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第5期。23.《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24.《民俗文化中的鼠》,《百科知识》2008年第1期。25.《从官方建构到民间传统:中和节的故事》,《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26.《山曼先生:作为有思想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实践者》,《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7.置之脑后的艺术_枕顶绣,《百科知识》2008年第8期。28.《唐代节日特征述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29.《民俗文化中的牛》,《百科知识》2009年第1期。30.《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用柳习俗》,《文史知识》2009年第4期。31.《剑心一动碎花冠——清明话斗鸡》,《百科知识》2009年第7期。32.《中国民俗学研究应该眼光适度向上”——从李隆基与节日的关系谈起》,《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33.《清明时节》,《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第4期。34.《〈宛署杂记〉中的岁时民俗记述研究》,《节日研究》2010年第二辑。35.《李一楫和他的〈月令采奇〉》,《闽南》2010年第5期。36.《民俗学视野下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意义》,《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37.《〈北京岁华记〉手抄本及其岁时民俗文献价值》,《文献》2010年第3期。38.《〈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9.《〈帝京景物略〉中的岁时民俗记述研究——兼及关于民俗志的一点思考》,《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40.《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41.《当前语境下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兼及建构新兴节庆活动的一点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42.《端午节是流动的传统》,《文化月刊》2011年第5期。43.《“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44.《谁在复兴七夕节?》,《文化月刊》2011年第8期。45.《中国岁时民俗文献的书写传统及其成因分析——兼及这一传统对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的影响》,《民族艺术》2011年第3期。46.《对乡土民俗的关怀与书写:杨嗣昌和他的〈武陵竞渡略〉》,《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47.《存异:民俗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功能与意义》,《绿叶》2011年第7期。48.《春秋二社:唐代乡村民众的盛大节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9.《七夕节,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儿节》,《文化月刊》2011年第8期。50.《驱云驾雾祥龙来》,《百科知识》2012年第1期。51.《郭立诚眼中的东岳庙》,《文史知识》2012年第1期。52.《地方志与北京历史民俗研究》,《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53.《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4.《先有“二月二”,后有“龙抬头”——二月二的起源、流变及其文化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55.《城市文化日历构建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56.《蛇年漫谈》,《百科知识》2013年第1期。57.《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活动空间——关于活化北京七个祭坛公园的思考与建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8.《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59.《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者》,《文化月刊》2013年第10期。60.《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61.《民俗、节日与城市文化设计——关于民俗文化的意义与重建的对话》(第二作者),《北京规划建设》2014年第3期。62.《蜕变中的都市——从〈北京风俗问答〉看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的现代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63.《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文史知识》2014年第3期。64.《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月刊》2014年第7期。65.《建构时代的中国节日建设》,《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66.《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以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为例》(第二作者),《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67.《传统村落与乡愁的缓释——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68.《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笼统谈创新》,《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69.《再次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基于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70.《风俗与善治:中国古代的移风易俗思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1.《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文化遗产》2016年第1期。72.《民俗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日常生活体验说开去》,《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论文集文章1.《〈醒世姻缘传〉中的民间信仰描写》,《金瓶梅文化研究》,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2.《压力下的憧憬》,载袁学骏主编:《七夕文化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版。3.《问题与对策——对山东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查与研究》,高鉴国主编:《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版。4.《从我国传统社会官方与节日的关系看当下语境中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载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1月版。5.《唐人的年节》,《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载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1月版。6.《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研讨会专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版;本书编委会:《安作璋先生史学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07年11月版。7.《存异:民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功能——从其作为地方文化向度的思考》,《北京学文集2008(下)》,同心出版社2008年12月。8.《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冯骥才主编:《文化血脉与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月版。9.《晚明北京居民的节日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2009北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版。10.《双赢:当传统节日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平台》,董芍素主编:《我们的节日—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嘉兴)论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11.《晚明北京居民的节日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天津出版社,2010年8月。12.《寒食节起源新探》,冯骥才主编:《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13.《“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中国民俗学会等编:《寻觅端午文化魂脉:中国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论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14.《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学的发展》,张妙弟主编:《人文北京与世界城市建设2010年北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心出版社2011年5月版。15.《北京文化日历构建论纲》,《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同心出版社2012年10月版。16.《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性质和任务的新思考》,《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17.《天坛小历史和中国大历史》,《北京史学论丛2013》,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版。18.《北京文化论坛文集》编委会:《节日与市民生活——2013北京文化论坛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报纸文章1.《民俗文化中的鼠》,《齐鲁晚报》2008年2月14日。2.《千年流传的生命礼赞——清明文化扫描》,《中国文化报》2010年4月6日。3.《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文化报》2011年5月24日。4.《年的文化内涵》,《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5.《祈生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6日。6.《二月二:春天的节日》,《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27日。7.《怀旧与反思——观民俗抒情片〈梦回台儿庄〉》,《中国艺术报》2012年3月30号第6版“文艺评论”。8.《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报》2012年4月2日。9.《北京应构建自己的文化日历》,《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22日。10.《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中国文化报》2013年8月12日。11.《民众选择了七夕节》,《光明日报》2013年8月17日。12.《夕月礼与夕月坛》,《中国文化报》2013年9月16日。13.《元宵:多元文化汇就的“大河”》,《光明日报》2014年2月14日。14.《灯月两交辉》,《经济日报》2014年2月14日第13版。15.《火燧知从新节变》,《中国文化报》2014年4月7日第8版。16.《春秋代序,情以辞发》,《中国文化报》2015年2月4日第4版。17.《年俗流变折射时代变迁》(第二作者),《光明日报》2015年2月14日第9版。18.《融古汇今,书写春节情怀》,《中国文化报》2015年2月18日第8版。19.《品味羊年回味春节》,《经济日报》2015年3月1日第8版。20.《让春节在生活中落地生根》,《经济日报》2015年3月1日第8版。21.《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天津日报》2015年3月23日第10版。22.《荡秋千:清明节的半仙之戏》,《齐鲁晚报》2015年4月2日第版。23.《古人的乡愁寻寄》,《北京日报》2015年6月15日第20版(理论周刊·读书)。24.《修复与提升: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词》,《中国文化报》2015年7月20日第8版。25.《传统村落保护必须重视村民参与》,《光明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0版。26.《传统节日的全媒体传播》,《光明日报》2016年2月19日第5版。27.《一年明月打头圆》,《经济日报》2016年2月21日“周末副刊”。28.《清明节的传说:小故事传递大道理》,《中国文化报》2016年4月1日第7版。29.《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孩子们对孟姜女等知之甚少》,《人民日报》2016年4月15日第24版。30.《景仰女娲,凝聚精神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5月24日第10版。书评与综述1.《一部研究节日文化的力作——简涛〈立春风俗考〉评介》,《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2.《〈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首发式在济南召开》,《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3.《为着保护的记录——〈中国民艺采风录〉读后》,《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4.《〈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民间信仰世界的忠实记录》,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1月6日。5.《乡民艺术研究视角转向中的一部佳作-读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齐鲁艺苑》2006年第4期。6.《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六卷本〈中国民俗史〉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7.《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评萧放教授〈中国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8.《北京历史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3)》,北京出版社2013年版。9.《北京历史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4)》,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10.《2014年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综述》(第一作者),《北京学研究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翻译作品1.《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美术中的祥瑞图像》,载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版。2.《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载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版。主持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5BZW18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清明节(项目编号:JRZ2011011)。3.山东省社会科学2004年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实施与社会稳定关系之研究(项目编号:03BFZ13)。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唐代社会与节日变迁研究(项目编号:07CLSZ04)。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文化日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ZHB013)。6.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清明预研究。7.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北京传统礼仪空间的当代应用研究——以七坛为例。获奖记录2004年,《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一书获第18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毕业论文《寒食节起源研究》获2003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唐代的改火》获中国民间文化研究论文新秀奖优秀奖。2007年,《行动者选择与实践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获山东省首届民俗与旅游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7年,《白居易的节日生活》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白居易的节日生活》获第22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获“2008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2013年,《北京节日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建设》获“2013年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征文一等奖。2013年,《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3年年会优秀论文奖。2014年,《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获“2014年北京文化论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二等奖。2014年,《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评萧放教授〈中国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二等奖。2015年,《明代岁时民俗文献》获北京联合大学科技突出贡献奖。2015年,经北京市文联推荐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艺界别)。
2023-09-11 15:30:211

《文化寻真:人类学学者访谈录(2005~2015)(全2册)》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文化寻真:人类学学者访谈录》(谢尚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3d-3_TtiaLRCa6Oape1bQ 提取码:proq书名:文化寻真: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作者:谢尚果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10页数:616内容简介:本书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15年所发表的47篇人类学学者访谈文章汇编而成,以一问一答的访谈形式,集中展示了人类学领域知名学者的研究经历和人生感言,勾勒了人类学专业的学科图谱与发展脉络。作者简介:谢尚果,男,出生于1963年12月,壮族,广西贵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广西民族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0年7月就读南开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1988年8月在广西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90年7月~2000年9月在广西民族学院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2000年9月~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学术访问。2001年7月~2003年9月任广西民族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2003年9月~2006年7月任广西民族学院政法学院院长。2005年11月~2012年6月历任玉林师范学院副院长、院长。2012年6月至今任广西民族大学(原广西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社科联副主席,广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学、法学教学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厅局级科研课题10多项。出版《市场经济法新论》、《行政执法责任基本制度研究》、《法学概论》等多部著作,发表《论行政执法公示制的完善》、《论行政执法公示制的完善》、《论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完善》等论文30余篇。荣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秦红增,男,出生于1967年2月,陕西合阳人。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广西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990年8月~2001年9月任广西民族大学社会科学部教师;2009年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广西期刊协会副会长、学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民族系统联络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科技人类学、社会评估与咨询、族群与区域文化等。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多项。出版《文化人类学概论》、《毛泽东早期调查的田野价值》、《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等著作多部,发表《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SARS流行与中国都市化问题》、《人类学视野中的技术观》等学术论文多篇。荣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2023-09-11 15:30:29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是什么时间

查了下,是双月刊
2023-09-11 15:30:592

广西民族大学含金量高吗

毕业后(小语种专业除外),在广西省内,民大的毕业证还算有点含金量,能在前三左右。广西民族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7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9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2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等荣誉称号, 系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2023-09-11 15:31:091

马成俊是做什么的

马成俊马成俊,撒拉族,1964年7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寺古村,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现任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兼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名前为民族研究所所长)院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青海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中文名:马成俊民族:撒拉族出生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出生日期:1964年7月职业:教师学者毕业院校:青海民族大学代表作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物简介马成俊,撒拉族,1964年7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寺古村,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1997年1月任中文系副主任,1998年6月调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任民族研究所直属支部书记,主持全盘工作,2002年任民族研究所所长,2009年在中山大学获得法学(人类学)博士学位。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名前为民族研究所所长)院长、教授;现任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兼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名前为民族研究所所长)院长。自2000年起,一直担任青海唯一的国家级双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主编,同时兼任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主办内部刊物《中国撒拉族》主编;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首席导师,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学、中国民族史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青海省人才办社会科学领域“民族学人才小高地”领军人才;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13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国家民委“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主任。在任期间,先后申请获得了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人才小高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以及民族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人类学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青海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马成俊教授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年4月),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十大师德标兵”(1998年2月)、“青海省劳动模范”(2004年4月)、“青海省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8月)、“青海省优秀专家”(2006年3月)“青海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05年6月);2006年10月,被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七部委联合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3月获得2010年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其论著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人类学。2017年12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成俊教授曾多次被邀请到美国、日本、土库曼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铭传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讲学或访问。主要论文1、《撒拉族谚语》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2、《浅谈瓜女婿故事》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3、《对撒拉族民间文学的美学思考》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4、《黄河筏子客——撒拉族民俗之一》载《青海日报》1988年7月14日。5、《花样繁多的饮食——撒拉族民俗之二》载《青海日报》1988年9月8日。6、《花园式的宅院——撒拉族民俗之三》载《青海日报》1988年10月20日。7、《愚公移山悖论》载《青海日报》1988年11月17日。8、《再论愚公移山精神——答张海龙同志》载《青海日报》1988年12月15日。9、《别具一格的乐器——撒拉族民俗之四》载《青海日报》1988年12月15日。10、《青海撒拉族地名考》载《青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11、《应大力开发河湟民俗学的研究》载《河湟民间文学集》1989年第12期。12、《蛇文化杂谈》载《青海日报》1989年1月26日。13、《青海文化圈小识》载《青海青年报》1989年1月29日。14、《图腾崇拜与现代迷信》载《青海日报》1989年3月23日。15、《循环的“遗留问题”》载《青海青年报》1989年6月7日。16、《撒拉尔歌谣初探》载《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17、《沉重的翅膀——关于循化撒拉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上)载《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18、《沉重的翅膀——关于循化撒拉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下)载《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19、《试谈撒拉族舞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20、《试谈撒拉语谐音词》载《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2期。21、《撒拉族艺术概观》载《创作与研究》1990年第2集,宁夏《民族艺林》1991年第4期全文转发。22、《试谈撒拉族舞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23、《撒拉族宗教与神话》载《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撒拉族部分,1990年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24、《媒人琐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25、《青海撒拉族婚姻习俗初探》载《西部学坛》1992年第1期。26、《撒拉族文学刍议》载《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27、《关于菊豆的对话》载《青海日报》1992年9月26日。28、《数字迷信与原始巫术》载《青海日报》1992年11月6日。29、《对寻根文学的文化思考》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30、《闻采散文印象》载《瀚海潮》1993年第4期。31、《撒拉族文学浅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32、《试论青海伊斯兰教文化圈》载《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33、《数字迷信与原始巫术》载《青海日报》1992年11月。34、《撒拉族文学简介》载《民族文学》1993年第2期。35、《对寻根文学的文化思考》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36、《撒拉族民俗概述》载《青海风俗简志》1994年3月,青海人民出版社。37、《撒拉族传统文化概述》载《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撒拉族卷》1994年6月。38、《撒拉族文化对突厥及萨满文化的传承》载《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39、《撒拉族作家文学二题》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40、《民间文学中民俗学和心理学价值抉微》载《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41、《大力开发青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载《江河源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42、《论撒拉族服饰文化》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43、《论民俗文化圈及其本位偏见》在《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44、《树立大西部意识》在《学习与探索》(上海)2000年6月。45、《撒拉族社会历史与文化》2000年9月,在土库曼斯坦国际文化遗产会议上宣读。46、《<格萨尔王传>摭谈》载《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2001年第1期。47、《土库曼斯坦访问纪实》载《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48、《循化撒拉族村落名称考释》载《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49、《撒拉族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刍议》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50、《视野与方法:关于青海民族史重点学科的几点理论思考》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51、《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十六大”报告专家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52、《西宁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二期。53、《关于撒拉族研究的几个问题》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4、《热贡唐卡艺术》载《中国文化报》2005年8月25日55、《撒拉族与骆驼泉》载《文史知识》2006年第二期。56、《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论撒拉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57、《文化多样美美与共》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二期。58、《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对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载《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三期。59、《撒拉族文化遗产》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碎》,2005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60、《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载《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一期。61、《循化汉族社会的文化建构:从河源神庙到积石宫》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62、《嘎地林耶、文泉堂与撒拉族——一个西北伊斯兰神秘主义教团的田野调查》,2009年5月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演讲。63、《百年诉讼:村落水利资源的竞争与权力》载《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底2期;64、《1781年教争: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力》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65、《甘青边界的互惠共同体:循化县各民族的生机模式与交流》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6、《瓜香果甜黄河边:撒拉族》,载《光明日报》2009年9月7日。67、《撒拉尔:一个青藏高原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族裔》,2010年5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演讲。68、《甘青边界的文明互动: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文化个案》,载台湾《中国边政》2010年6月第182期。69、《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思考与构想》,载《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70、《宗教冲突、贸易冲突抑或族群冲突?——十九世纪末黄河上游一个藏族村落驱逐洋教士的过程分析》,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71、《撒拉族研究百年历程》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日第五版。还有两版为该报记者曾江对本人的采访文章。72、《许乎与达尼希:撒拉族与藏族关系研究》载《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二期。主要著作1、《撒拉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院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二作者。2、《中国婚俗文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二作者,此书获西南民族学院建院40周年优秀著作奖。3、《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撒拉族部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合著。4、《青海风俗简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合著,本人撰写其中撒拉族部分。5、《撒拉族文化大观》,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年5月版,合著。6、《循化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主编。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7、《青海民族学院院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副主编。8、《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撒拉族部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9、《循化撒拉族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参编。10、《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荟萃撒拉族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北京),2001年3月版,参编。11、《神秘的热贡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4月版。主编。12、《中华民俗大系·青海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之一。13、《热贡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4、《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之一。15、《青海人口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之一。16、《青海民间文化新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17、《民族小岛:新世纪撒拉族研究2001——2009》,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之一。18、《热贡奇葩》,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9、《撒维汉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二作者。20、《韩应选纪念文集》,西宁,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印行,2011年12月。主持编撰工作。21、《热贡艺术(修订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6月版。22、《守望远逝的家园——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8月版。第一作者。23、《多重边界中的撒拉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论文),正在修改中,拟于2012年底前出版。获奖项目1、2002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次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有图文新闻报道。2、2003年《论民俗文化圈及其本位偏见》一文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200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开发研究》一书获得第六届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2003年被评为“青海省十大杰出青年”。5、2003年主编的《循化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获得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6、2004年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7、2005年被评为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8、2005年主编的《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获得北方十五省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9、2006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家。10、2006年主编的《神秘的热贡文化》获青海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此书系统研究了热贡艺术的起源、种类等问题,为热贡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良好基础。11、2006年11月被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七部委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201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1、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有关课题(2002年—2007年);2、与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合作项目《改革中的青海省》(2002年—2004年);3、文化部重点课题《青海海东地区无形文化遗产研究》(2003年—2005年);4、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研究》青海民俗、文物、人口子课题(2003年—2004年);5、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撒拉族文学史》(2001年—2005年);6、参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开发中的流动人口与族际交往研究》,青海子项目负责人(2005—2006)。7、主持国家语委、教育部课题《撒拉语的抢救与保护》,2005年下达。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研究》,2006年下达。9、主持青海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撒拉族精神研究》,2009年下达。9、主持国家民委项目《青海双语教育研究》,2011年下达。10、主持福特基金项目《青海少数民族儿童计算机辅助教学》,2011年下达。11、主持省交通厅下达《道路建设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2012年下达。研究报告1、《热贡艺术的保护与开发》,2004年,提交文化部,后来在热贡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中英文文本的撰写等,等到了文化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2、《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提交国家民委,后上报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以及国家民委主任杨晶都做了重要批示。3、《撒拉族精神研究》,主要撰稿人,提交省委省政府,并被纳入宋秀岩省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现场会议的报告;4、《撒拉语的抢救与保护》,2011年,提交国家语委、国家民委;5、《青海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问题研究》,国家民委课题,正在撰写,拟报教育部、国家民委、青海省委省政府。
2023-09-11 15:31:171

李惠玲的教育科研

主要论文 1. 京师觅句堂词学活动考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 “临桂词派”考辨 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蓼园词选》的批评特色及意义 梧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 临桂龙氏父子与晚清词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 潜气内转,哀感顽艳——况周颐与《莺啼序》 名作欣赏,2007年第12期 6. 宋人旷达的处世态度及其对词风的影响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 苏轼与宋词题序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 高素质师资生的培养和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9. 从接受主体的视角“观”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0. 弘扬国学精粹 提高人文素质——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 东坡词心即诗心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科研项目 1.广西清代作家王维新研究 参与,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已完成 2. 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参与,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已完成 3. 晚清粤西词研究 参与,玉林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已完成 4. 苏轼词与宋学精神 独立,玉林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已完成 5. 孔子“兴观群怨”说“观”的文学特质 主持,玉林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已完成 讲授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本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诗词欣赏》(本科) 《唐宋诗词文》(研究生)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本科)
2023-09-11 15:31:391

刘雪芹的发表论文

  (不含增刊、特刊、专辑等非正刊,不含非学术性文章)   作者(前三名)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卷 期 页码 检索收录号   刘雪芹 《红楼梦》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红楼梦学刊 2002年1月 1 76-85   刘雪芹、徐颖 认知性辞格的梯度及翻译中的再现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 2003年3月 4 162-174   刘雪芹 可易度与可译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9月 5 122-125   刘雪芹 许渊冲风波之我见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 2003年11月 3   刘雪芹 英汉词汇隐喻比较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 2004年4月 5 34-49   刘雪芹 影响《红楼梦》对联理解的诸种静态因素 南开大学出版社《红楼译评》 2004年10月 273-287   刘雪芹 翻译批评要有多维意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5年8月 4 130-133   李茹、刘雪芹 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10月 5 156-159   江玉娇、刘雪芹 “爱情”命题失败的原因——试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情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12月 338-345   刘雪芹 句法不确定性与诗词翻译——以红楼梦柳絮词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7月 4 146-150   刘雪芹 典籍复译的危机——《论语》英译二百年(1809-2009)之启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5月 3 163-170出版本学科学术专著专著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署名次序   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口译实务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3
2023-09-11 15:31:521

麻国庆的主要成果

1.执行主编 Clan and Lineage in China,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4,no.3,spring 2002,USA。2.《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3.《未开的脸和文明的脸》(麻国庆、张辉黎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4.《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月。5.中国社会研究丛书(5册)(麻国庆策划),文物出版社,1999年。6.主编《社会常识简明读本》(8册),长征出版社,1998年。 1.类别中的关系:家族化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从人类学看儒学与家族社会的互动,《文史哲》,2008年第3期。2.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家族理论与延续的纵式社会,《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5-14页。3.永恒的家与多变的家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第2期,77-86页。4.开发、国家政策与狩猎采集民社会的生态与生计:以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为例,《学海》,2007年1期,25-35页。5.宗族的重构与祭祀空间,《族群与社会》,台湾东华大学族群研究所,2006年6.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时空的转换,《思想战线》(《新华文摘》转载),2006年2期,1-9页。7.从江村到全球: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评述,《费孝通传》(附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和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地域社会,《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83-94页。9.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30-39页。10.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10-24页。11.从非洲到东亚:亲属研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111-121页。12.祖荫下的社会认同:宗族、同族与社会认同,《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年。13.儒学与社会结构,《人类学的世纪坦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4.祖先的张力:流动的同姓集团与社会记忆,《新社会史:事件、叙述与记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15.全球化与文明对话中的周边民族,《全球化下的中国与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6.文化的技术与文化共同体——兼论技术的进步与困惑;法鼓人文社会科学论丛第5辑,《科技与人文精神》2002年,台北。17.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让社会更美好》,群言出版社,2002年。18.祖先祭祀及其空间场:以闽北樟湖镇及其周围村落的调查为中心;《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9.汉族的家观念与少数民族,《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0.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1期,52-57页。21.鄂伦春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发展研究组,2001年2月。22.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文化人类学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23.人类学:理解与应用,《文化人类学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24.宗族的复兴与人群结合,《社会学研究》2000年6期。25.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6.比较社会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互动,《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27.借女生子,《读书》2000年第2期。28.汉族的家观念与实际,《应用心理研究》第5期,2000年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9.汉族的家观念与少数民族,《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2期。30.秘密社会与传统汉族社会结构,《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31.社会结合的纽带——日本的神社与中国的庙,《全球化与中国、日本》,新华出版社,2000年。32.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日报》理论版,1999年12月29日。33.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34.拟制的家与社会结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35.宗族的重构与祭祀空间——以闽北剧头村祖先祭祀为例,《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1999年1期。36.文化的复制与生产:宗族的复兴与祭祀空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论文,1999年7月10日。37.日本的家与社会结构,《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38.民间概念,《读书》1997年第8期。39.社会的结合和文化传统,《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40.文化∶理解与应用,《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41.人文因素与草原生态,《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42.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43.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44.汉族社会家族研究的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45.都市、都市化与土默特蒙古族的文化变迁,《都市人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1月。46.汉文化影响下阳春排瑶的宗族家庭与宗教,《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五辑,1991年1月。47.论影响土默特蒙古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1 期。48.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都市化与蒙古族的文化变迁,《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4 期。 1.The Drawing Power of Ancestors: Mobile Clan-Based Groups and Social Memory Examples from the Southeastern Han Chinese,EMSAnthro5;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8 USA.20042.The Re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radition,The Revival of Lineage and Folk Beliefs in a Field Survey of Zhanhu Town in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4,no.3,spring 2002,pp.69-91;USA.3.Clan and lineage in China-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4,no.3,spring 2002,pp.3-5;USA.4.Han Clans and villages,An Anthropological Dialogue and Reflection.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ummer2001/vol.33, No.4 USA.5.The Loc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ies in China,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view: China, Edited by : Sun Hongli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China,20016.House Division: Divided Continued and United---A Study of House Divis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3 Autumn 20007.Urban Culture and urban ecology in China 1998, Tradi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Macau and Its Neighbors toward the 21st Century,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Foundation ,December 19988.Public Water and Private Water: Water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in Nomadic Mongolian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Mongolian in Inner Mongolia, the Japan Center for Area Studies/NME, UNESCO, and the French Water Academy Water and Cultural Diversity. 1.从江村到全球(江村から全球,《文明21》日本爱知大学),2006年3月。2.“家”的再构筑:日本同族与中国宗族的比较研究(家」の再构筑、庆応大学地域研究センター编、庆応大学日吉纪要,)《庆应大学日吉纪要》No.32,2004。3.龙的传人:祖先与子孙(「龙の後継:祖先と子孙」渡边欣雄编『路地裏の宗教-中国民俗宗教の営み-』(アジア游学58号)、勉诚出版、72-82页)《亚洲游学》(58号),2003年。4.定居的现代狩猎民族的自立与苦恼—鄂伦春族的“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定住の现代狩猟民族の自立と悩みーオロチョン族の「进歩」と「文明」の表现」,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报』329号(社会学37)、)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社会学37号)2003年。5.理学与汉族村落的宗族与祖先祭祀(理学と汉族村落における宗族と祖先祭祀 『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106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106集,2003年。6.传统的复兴与创造(与渡边欣雄合作,日中共同研究?伝统の复兴と创造(上、中、下)冲縄タイムス、2002年11月18-20日。)冲绳时报。7.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农耕モンゴル族の家観念と宗教祭祀,横山广子主编『中国における诸民族文化の动态と国家をめぐる人类学的研究』、『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别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报告别册 2001年。8.汉族社会大家庭的观念和实际(「汉民族社会における大家庭の観念と実际」 『中国21』第4期 爱知大学 )《中国21》,1998年。9.神社和庙:社会结合的纽带,(「神社と庙:社会结合の纽帯」 『比较民俗学』第9期 筑波大学)《比较民俗学》 1996年。 1.中根千枝:田野调查的方法;《思想战线》2001年2期。(《新华文摘》2001年6期转载)。2.末成道男:日本の台湾原住民の研究(1895-1998)(上、下) 『世界民族』2001年3期と6期。3.横山広子(英文):离开土范畴、『东亜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023-09-11 15:32:061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是国家核心期刊吗

答案其实在提问的说明中已经写得很明确了,但是还是有人犯糊涂。我愿意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所谓的核心期刊是一种民间行为,不存在国家的认可之类。就像当年全国牙防组搞的那些评比一样。你愿意承认那就是,你不承认那就不是。以下引述提问中的解释——1)目前的各种“核心期刊”都是民间行为,全国有数家机构各自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核心期刊,但迄今作为期刊国家主管部门的新闻出版署并没有认同任何一种核心期刊,而国家教育部也没有认同核心期刊。2)各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机构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核心期刊,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出发点、参照系,因此,会得出各自不同的结果。有些是以学术标准,但有些并非学术标准。比如美术界非常著名的某刊被北大图书馆认证为核心期刊,它发的文章很多是新闻消息,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其妄加评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认证标准。这就涉及到下面一点:3)各地各学校认同或不认同某种核心期刊,完全是一种地方政策或单位政策行为,比如有些高校就不认同北大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而认可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4)教育部近年启动了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工程,名为“全国高校学报名刊”“全国高校学报名栏”,目前获得这两个称号的学报全国只有几十家。而广西地区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家。5)我们认为,核心期刊只是刊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作为所发文章的学术评价标准。6)还有读者提到所谓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这种说法也没有新闻出版署方面的认可。严格说来,公开发行并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都是国家期刊。所以不存在什么级别问题。
2023-09-11 15:32:211

广西民族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10608“广西民族大学代码是10608,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望采纳
2023-09-11 15:32:351

广西民族大学怎么样?

一切都看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其情况如下:截至2015年5月,学校拥有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6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11个,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创办于1952 年,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相思湖畔,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截至2017年1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1亩,校园建筑面积68520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372万元,图书馆藏书165.58万册,中文、外文电子期刊53622种,中文、外文现刊926种,电子图书519.68万册。设有26个学院,开办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7个,有教职工2104人,其中专任教师976人,正高职称197人,副高职称314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9707人,其中研究生1570人,本科生15864人,专科生733人,预科生306人,留学生123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涵盖壮、汉、苗、瑶、侗等53个民族。
2023-09-11 15:33:372

陈华文的主要论著

1.《 武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月( 特约编辑)2.《世界儿童文学大辞典》,希望出版社,1992.6月(参编)3.《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6月(参编)4.《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8月(合作)5.《文身:裸体的雕刻》,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9月6.《民俗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1月7.《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月(第一副主编)8.《丧葬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9.《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10.《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编)11.《婚姻习俗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汉族民俗史·秦汉魏南北朝》卷(合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13.《民间丧葬习俗》(合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2008年再版14.《丧葬史》(插图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15.《浙江民俗史》(合著),杭州出版社2008年16.《吴越丧葬文化》,华文出版社2008年四、主要论文:1.《试论民俗学的分类法》,《浙江民俗》1983.3期2.《略论民俗与民俗心理》,《华东师大学生优秀论文集》1984.4月3.《民俗生活论》,《民族文化》1984.5期4.《试论民俗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浙师大学报》1985.3期5.《从“义妇”故事到爱情悲剧》,《浙师大学报》1987.3期6.《论民俗、民间文学对儿童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研究专辑》1987年7.《民俗心理初探》,见《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0月8.《吴越民族“断发”习俗之我见》,《民间文艺季刊》1989.3期9.《古代冠礼的一种变异──庆号习俗》,《东南文化》1990.1~2期10.《一组古老的文化符号》,《浙师大学报》1990.3期11.《古老的文化因缘──畲族“赤 郎”习俗与洞房经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0.4期12.《“洞房经”:文化的神话──温 黄平原洞房经习俗的思考》,《东南文化》1990.4期13.《“洞房经”研究》,《民间文艺季刊》1990.3期14.《传统童话的文化贡献》,《浙师大学报》1990.4期15.《司马迁的民俗观》,《民俗研究》1991.1期16.《变异:在于适应文化》,《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专辑》1991年17.《论陈亮的文风与词风──兼论陈 亮词风形成的原因》,《浙师大学报》1992.1期18.《女性的骄傲──简论畲族机智人物故事》,《民族文学研究》1992.1期19.《论民俗本质──再论民俗是一种 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研究》1992.2期( 笔名陈力)20.《吴越“断发文身”研究》,见《吴越民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月21.《吴越“文身”习俗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中国民间文化》1992.3期22.《“洞房经”的仪式及其象征研究》,见《 浙江民俗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月23.《“长毛杀妖多多杀”》,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9月24.《吴越文身习俗研究》,《东南文化》1992.6期25.《生育禁忌研究》,《浙师大学报》1993.3期26.《论高校校园文化》,《浙师大学报》1993.3期(合作)27.《“断发文身”──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俗及其标志的遗存》,《民族研究》1994.1期28.《黄大仙传说研究》,见《民间文学集成研究》新华出版社1993.12月29.《拓展一个新领域》,《中国民间文化》1994.1期30.《黄大仙信仰历程及对文学的影响》,《上海道教》1994.2期31.《黄大仙考》,《上海道教》1994.3期32.《黄大仙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3期33.《走向祭坛──文身的神秘性与严肃性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4期34.《试论两兄弟型故事产生、传承的动因》,《浙师大学报》1995.4期35.《试论文身的源起文化功能》,《广西民院学报》1996.2期36.《简论文身的审美动因》,《浙师大学报》1996.3期37.《七夕的形成与变异探》,《广东民俗》1996.1.2期38.《威颜千古今犹在》,《广西民院学报增刊》1996.6月39.《试论文身图式》,《东南文化》1996.4期40.《将谓偷闭学拜年──中国惧内笑话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41.《建设一种新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42.《论丧葬习俗的等级制》,《北师大学报增刊》1996.12月43.《论魏晋南北朝的风俗趋向及特征》,《浙江师大学报》1997.6期44.《浅论中国丧俗中的墓地及其选择》,《广西民院学报》1998.1期45.《在生存与再生之间》,《浙江师大学报》1998.4期46.《上海人形成略论》,《广西民院学报》1999.1期47.《叙述与文化:在表层和隐义之间》,《民族文学研究》1999.1期48.(韩文)《叙述与文化:在表层与隐义之间--畲族螺女故事概述》,《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 亚细亚说话学会(韩)崔仁鹤编著1999.249.《迷失的孝道:中国厚葬之风透视》,《民间文化》(原《民间文学论坛》)1999.2期50.《传统是一种血液--论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浙师大学报》1999.4期51.《政府办节的民俗学思考》,《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人民日报》99/11/22、《广西民院学报》00/1等转摘观点)52.《论宋代城市民俗及对后世的影响》,《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5期收入《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53.《重构传统:〈清明上河图〉与宋代娱乐习俗的开发》,《八婺文化探微》湖南文心出版社,2000年6月54.《论民俗文化传播涵化的动因》,见《比较民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8月55.《论民俗文化圈》,见《广西民院学报》2001.6期56.《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见《广西民院学报》2002.1期。57.《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国民俗学会年刊》2002年7月。58.《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民俗学刊》2002年4月。59.《失落的光荣:后三套集成时代的民间文学》,《守望民间》2002年7月。60.《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性与个性化的有效方式》,《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5期。61.《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广西民院学报》2003年3期。62.《茶文化: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旅游资源》,《茶·茶文化·旅游》2003年10月。63.《关注人类的最终归处》,《民俗研究》2004年1期。64.《论典籍、诗文与传说的交错互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5期。65.《论吴越丧葬文化的改革与对策》,《民俗研究》2005年4期。66.《形式变化与观念守恒》,《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67.《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68.论肢体语言的民俗性》,《浙江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69.《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民大学报》2007年第1期。70.《民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民俗文化的改造》,《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71.《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年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创刊号)72.《论浙江民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2023-09-11 15:34:021

彭兆荣的主要著作:

《遗产:反思与阐释》,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29万字)ISBN7-105-06712-8。《边际族群:远离帝国庇佑的客人》,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ISBN7-80707-169-9。《人类学关键词》(合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万字,本人独立完成8万字)ISBN7-5633-3768-5/G.2394.《摆贝:一个西南边地的苗族村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ISBN7-108-01933-7/K。《文学与仪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6万字)ISBN7-301-07102-7/I.0667。《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32万字)。ISBN7-105-06712-8。《生存于飘泊之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10万字)ISBN 7-5321-0907-0 。《从苦力到巨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6月版(23万字)ISBN 7-80109-188-4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第一作者),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ISBN 7-219-02926。《西南舅权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25万字)ISBN 7-5415-1411。《文化特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一作者)完成字数25万 ISBN 7-221-04094 。《英语成语典故》(第二作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书号:7173.685 。《东西方文化解析》(第一作者),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ISBN 7-80583-152-1。《神灵文化与高原民俗》(第一作者),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ISBN 7-221-0252-4。《渔村叙事──中国东南沿海三个渔村变迁实例》(第一作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版 ISBN 7-213-01659-8 。《寂静与躁动:一个深山里的族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2000年1月版ISBN7-213-01827-2/K467 。《停泊法兰西》“学者走天下丛书”之一,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10万字、60幅图片)ISBN 7-80671-053-1。主编“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1999年月10月分两批,共九本出版)主编“旅游人类学译丛”(与Nelson H. Graburn教授合作主编,四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出版)主编“厦门大学人类学文丛”(出版四部著作,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主编“人类与遗产丛书”,出版三部著作,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2008年出版)。 “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CN 45-1349/C。(核心)(CSSCI)“无形文化遗产遭遇的三种‘政治"”,载《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CN45-1052/J。(二类核心)(CSSCI)“人类学与遗产研究”载《西北第二民族学报》,CN64-1033/G4。(二类核心)(CSSCI)“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载《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CN11-3673/C。(一类核心)(CSSCI)“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北离”,载《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三期,CN45-1041/C。(二类核心)(CSSCI)“马尾:中国近代遗产群的一个范式表述”,载《文化遗产》2008年第三期。CN44-1645/G0。“从‘他者保护"到‘家园遗产"”载《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CN52-1001/C。(二类核心)“灾难与人类”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CN 45-1349/C。(核心)(CSSCI)“旅游与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 年第4期。CN53-1002/C。(CSSCI)(核心)“旅游消费:家园遗产中‘看不见的手"”,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CN22-1002/C。(二类核心)(CSSCI)“戏剧的人类学研究”,载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下册,第1179-1207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ISBN978-7-5615-2971-3。“灾难与旅游”,载《贵州社会科学》 2008年第六期。CN52-1005/C。(二类核心)(CSSCI)《人类学》之“旅游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ISBN978-7-300-08948-5/C?404“多维视野中人类学的西南研究”(专题访谈),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CN51-1671/C。(二类核心)(CSSCI)
2023-09-11 15:34:161

南宁民族大学和柳刚哪个好

南宁民族大学好。广西民族大学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曾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创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2月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6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广西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称赞学校环境优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校考察,勉励我校各族学子要“志存高远、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校视察调研。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出席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亲切接见我校学生代表。广西民族大学办学基础稳步夯实,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739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现建制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广西一流学科;8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工总数249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2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6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广西民族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5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33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0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等荣誉称号,系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充分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在泰国、老挝、印尼分别设立了孔子学院。先后授予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名誉博士学位,全力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首相洪森,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泰国诗琳通公主,老挝前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余名留学生,派出近1.8万名学生赴外留学。广西民族大学桃李满园、芬芳天下。建校以来培养出了众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还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毕业生,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3万余名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09-11 15:34:311

沈奕斐的学术成果

2005年 “和谐社会与妇联组织”课题的第二负责人,该课题是上海市2005年机构改革13个重点课题之一2005年 负责“全球化与女性发展”项目,该项目有雅芳公司赞助,将持续三年。2005年 参与“2005年上海市妇女就业情况调查”,该课题由张乐天教授主持。2005年 参与“生育的故事”课题,该课题由张乐天教授主持,目前正在做资料分析。2006年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体系研究”课题第二负责人,该课题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资助。2006年 负责“中国特定政治领域的性别主流化:政治参与、法律状况与社会保障”,该课题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资助。2007年 进入主流的性别社会学研究网络——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子网络,负责人2009年 上海市女教师情况调研,上海市教育工会项目2010年 上海家校互动情况研究,复旦大学青年学者项目2011年 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共有财产制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005年3月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下半身的文化自觉——从社会性别角度谈性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于《中国“性”研究的起点与使命》(Discus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xing”: The Elements and Mission of Sexuality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China)潘绥铭 主编 ,性学万有文库 ,高雄u2027万有出版社u2027台湾,2005年12月。2007年,撰写“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一章于《女性学导论》,该导论由祝平燕等主编,武汉大学2007年出版。2007年,撰写“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章于《性别社会学》,该导论由祝平燕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出版。2008年,“在科学与传统之间——‘生育的故事"课题报告之一”,发表于《复旦大学第三届社会性别与发展论坛论文集》,该书由张乐天、邱晓露、沈奕斐主编,上海社会学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009年,“赛博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2009年 “个体的崛起:社会变革的新视角”(书评),发表于《复旦人文社科学刊》(英文版),2009年9月。2009年 “‘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变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Vol.31,No.9,2009年第六期(12月)2009年 “谁的平等?谁要平等——推介《婚姻平等的意义》”,《中国家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第四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12月。2010年,社会政策中的“家庭”概念——以上海市世博大礼包政策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12月,总第364期。2010年, 个案金字塔阵 ——质性研究的“科学主义”尝试,《质性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四期)。2010年 撰写第八章“社会性别与参政”,发表在《社会性别概论》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 “后父权制时代”——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谭琳、周颜玲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2011年,China in the “Post-Patriarchal Era”:Changes in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in Urban Household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Society,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SCI), vol. 43, no. 4, Summer 2011, pp. 5–23.2011年,“个体化与年轻女性的崛起——以上海中产阶级家庭为例”,《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王爱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023-09-11 15:34:451

谁有广西民族大学的基本信息?急!!

请参考我校网站www.gxun.edu.cn
2023-09-11 15:35:022

广西民族大学怎么样?

总体来说广西民大综合实力是的的的确确不错。广西民大的综合实力和广西大学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可惜广西民大没有985或者211的帽子…首先,这里的师资力量是广西数一数二的,老师能力强+下课会留下来回答学生的问题和同学聊天(很亲切啊有木有)与别的学校的大学老师上完课就看不见人不太一样。其次,学习氛围还不错,自习室经常坐满同学而且很安静。考试周图书馆座无虚席。其实学习这一点关键靠自己,每年民大考上985、211的同学大有人在,请记住宿舍是堕落的根源。最后,学校会非常积极地采纳学生的建议也非常尊重学生。这一点真的让人很感动。既然你搜到这个提问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真的非常的可贵。(ps:1、西校区树少树小。。。。。。。。树少树小!(妹子准备好防晒霜)但是每年都有移植小小树。周围的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也发展起来了,地铁就在校门口出行及其方便。2、在西校区宿舍本科是上床下桌六人间,研究生是四人间。东校区既有四人间又有六人间。宿舍相处可以不多说,因为答主遇到的同学的确很好。如果真的需要什么建议的话,请记住:以诚待人,人必以诚相应。3、西校区食堂分为三层,一楼是学校的那种普通食堂,二楼是入驻的企业食堂(各种总体来说应该还是不错的。)4、南宁虽然很热,但是所有教室和宿舍都装有空调。5、深厚浓郁的人文风情。6、东区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很认真负责,很有仪式感。西校区食堂阿姨还行……7、节假日时东校区很有节日气氛,西校区还行。)
2023-09-11 15:35:244

陈玉屏的主要成果

1. 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融合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2期独撰1996 年获国家民委哲社1 等奖2. 民族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2期,本人排名第二1994 年获国家民委1 等奖( 文章评奖在前, 删改公开发表在后)3. 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素质与民族精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 年6 期独撰4.“夷狄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本义考中华文化论坛1998 年4 期独撰5. 秦汉以来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6 期独撰6.民族形成理论中的两个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2期独撰7.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1期独撰8. 略论中国古代的“天下”、“国家”和“中国”观民族研究2005 年1 期2006 年获国家民委哲社3 等奖9. 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烟台大学学报2005 年4 期10. 河洛文化与华夏民族的形成及汉文化的传播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年出版独撰11. 关于阶级、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年5 期独撰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与20 世纪的民族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年2 期独撰13. 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关系历史记忆建构的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圾2007年6 期独撰( 新华文摘转载)14. 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说法的深层次反思内部研究报告独撰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办公室《重要成果专报》2007 年4 期独撰15. 全球化形势下的民族主义与阶级斗争世界民族2007 年5 期排名第一16. 匈奴与汉朝关系的民族学解读烟台大学学报2008 年1 期17. 文化与民族思想战线2008. 年2 期 1、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独特趋势及形成原因研究国家民委1999年晢社重点项目主持2、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迁徙问题研究国家民委2004年晢社项目主持3、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系列四川省十五规划重大委托科研项目主持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二十世纪民族问题四川省晢社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主持5、建国后民族历史记忆建构中的几个问题国家民委2007年晢社课题主持
2023-09-11 15:35:411

广西民族大学在哪

广西民族大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百校工程”。广西民族大学学术资源:1、学术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2、馆藏资源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87.8739万余册,电子图书723.7631万册,中外电子期刊3063138种余种,学位论文16582668余篇,音视频219009小时。以东盟文献信息中心、八桂文献信息中心、相思湖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等为标志,形成了自身馆藏特色。广西民族大学办学条件:1、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49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2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6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2、学科建设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广西一流学科。3、院系专业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开设8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2023-09-11 15:35:571

闽南语哪里来?

有人说,台语有音没有字,怎麼是中古汉语?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若您用心的去阅读古文章,您就可以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台语是有对应的汉字可以书写的,至於找不到对应的汉字的部分呢?或许可以从吴语、越语及平埔族语方向去探索。因为早期的闽南人与越族通婚,因此闽南语可能拥有越语的元素,而明清时期来台湾开垦的闽南先民,则是在与平埔族通婚之後,在固有的闽南语之外又加入平埔族语,而日本统治台湾的五十年间,又加入了日本语的元素,遂形成现今我们使用的台语。唯现在的台语,受外来语及时代演进的影响,仍不断有新的名词、新的用法产生。 台语来自於闽南语是无庸置疑的,但闽南语来自於哪里呢?有人说闽南语只是大陆众多方言的一支,也有人说闽南语来自中原的河洛地区,并曾经是商朝、唐朝、五代的官方语言,也有人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所用的语言即是类似台语的「河洛话」,但实际的情形呢?年代已经那麼久远,谁知道呢?不过从其他方面来推探,例如:姓氏、用语比较、风俗习惯及DNA检测,还是可以得出一个端倪。 根据《陈氏族谱》,舜帝的第三十四孙胡公妫满娶周武王的女儿太姬为妻,封於陈国,建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子孙有以国为姓者,陈姓之开端也。陈氏堂号颍川,即今之河南省淮阳县。而魏晋南北朝间,陈霸先在南朝梁任虏将军,受封陈王,於西元五五七年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之南京)。陈国历时五帝三十三年,於西元五八九年为隋所灭亡。期间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使陈氏子孙遍布长江与粤江之间。其中,宜都王陈叔明的十世孙陈环,在唐朝任临海令,为避难迁至福建泉州仙游县,这也是陈氏入闽的历史记载之一。 另外,在语言方面,河南光州固始县的方言,人客即是客人、太阳叫作日头、起床叫作起来、丸子叫作圆子、天亮叫作天光、水开了叫作水滚了、赶快叫作趁早、清晨叫作早起、晴天叫作好天、地方叫作所在、厨房叫作灶脚、下雪叫作落雪,在在都与台语用法相同。另外,客家话的「天光日」就是天亮的那一天,代表「明日」,用法明显也与固始方言相同。还有,比较固始与泉州的习俗,也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中秋节的时候,固始县的有钱人一般都是买月饼吃,没钱的,则是自己做圆子吃。炒些芝麻制成圆子,用红糖煮成汤(芝麻汤圆)。这种过法是固始的传统特色,象徵团圆红火。泉州至今还保存著「冬至立冬煮汤圆」的民间习俗。这是否与固始有一定的关联?读者可以自行判断,仅提供作参考。 从姓氏、用语比较及风俗习惯的诸多巧合来看,闽南人的祖先来自於中原河洛地区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闽南语来自河洛地区,仍相当具有说服力。唯实际上,仍须科学的佐证才能让人信服。根据二○○七年三月,学者李辉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研究指出,现代闽语支人群并不是闽越人的後代,而主要是北方汉人後代,更加确立闽南人的祖先来自於中原,而移居台湾的闽南先民,无疑的更将中原的中古汉语传至台湾。
2023-09-11 15:36:411

吴宗杰的著述

Wu, Z. J. (2013)Chinese Mode of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Pedagogical Discourse. In T. Popkewitz (ed.) What Historians Of Education Can Learn From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PalgraveWu, Z. J. & Hou, S. (2012)批评话语研究的超学科与跨文化转向——以文化遗产的中国话语重构为例(Trans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Turn of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 Case of Remaking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Discourse)《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Vol23(6)Hou, S. & Wu, Z. J. (2012) 话语分析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解读——以衢州方志中的“文昌殿”为例(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genous Meanings of Cultural Heritage.《东南文化》(Southeast Culture) Vol.228, (4).Wu, Z. J. & et al. (2012). 《水亭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Shuitingmen Street Heritage and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 Report submitted to Qu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Hangzhou: Institute of Cross-Cultural Studies & Centre for Intangible Heritage Studi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12, 重建坊巷文化肌理: 衢州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Reweaving Cultural Fabrics of Neighborhood Heritage: The Case of Shuitingmen Street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 《文化艺术研究》Studies in Culture and Art Vol.5(3). 《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专题2012年12期转载2012, 话语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建构(Recovering Indigenous Discourse of Cultural Heritage: A Chinese Challenge to Western Value of Heritage), 《浙江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Vol.42(6).Hou, S. & Z. Wu (2012) “古迹”与遗产政治的跨文化解读 (Ancient Traces and the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olitics of Heritage) , 《文化艺术研究》Studies in Culture and Art, Vol.5(1).Wu,Z. (2011), Interpretation, Autonomy and Transformation: Chinese Pedagogical Discourse i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Vol.43(5).吴宗杰、余华(2011)《史记》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Vol.33(1).Wu, Z. & C. Han (2011)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 in China: Perspectives of Multiculturalism/Interculturalism. In Grant, Carl A & Agostino Portera (eds.) 《Inter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nhancing Global Interconnectedness》. New York: Routledge.吴宗杰、胡美馨(2010) 超越表征:中国话语的诠释传统及其当下观照.《文史哲》2010(4).Wu, Z. & M. Hu (2010) Ritual Hermeneutics as the Source of Meaning: Interpreting the Fabric of Chinese Culture, 《China Media Research》,Vol.6(2).吴宗杰等(2009). 《东坞山村文化遗产研究报告》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吴宗杰(2009) 封建话语的叙述想象, 叶文宪,聂长顺(编)《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宗杰、姜克银(2009)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话语转向,《浙江大学学报》Vol.39(5).《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9(6)转载.吴宗杰(2009) 外语学科知识谱系学考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Vol.20(4) 64-68.吴宗杰(2008) 历史学的解构与重构:泛化“封建”的话语分析《武汉大学学报》Vol.61(5) 522-527.吴宗杰(2008) 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范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原国外外语教学) Vol.2008(3) 55-60.吴宗杰(2008) 外语教学研究新视野:从教学走向教师《中国外语教育》Vol.1(1).吴宗杰、黄爱凤(2008) 探索型外语课程:RICH课程实践与教师发展, 吴一安,周燕(编)《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熊金菊、吴宗杰(2007)师徒教师教育中的身份转变,《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ol.29(3) 33-37.卢慧霞、吴宗杰(2007) 自主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当代教育科学》2007(.Shao, H. & Z. Wu (2007) Nurturing Language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Caring Pedagogic Practice. In Barfield, Andy & Steve Brown (eds) 《Reconstruct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Education:Inquiry and Innovation》, Palgrave Macmillan.Wu, Z. & Q. Lv (2007) Discours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ization. In Shi-xu (ed.) 《Discourse as Cultural Struggl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吴宗杰、殷企平(2006)探索超学科外语教育课程体系,殷企平、庞继贤(编)《华东外语教学论坛》第一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吴宗杰、吕庆夏(2006) 中医语言西化的话语秩序分析,《医学与哲学》Vol 27(4).2006 Understand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as a form of life: An Eastern interpretation of Exploratory Practice.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Vol. 10.2006 中西话语权势关系的语言哲学探源:话语学的文化研究视角《浙江大学学报》, Vol.36(2).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2005 《Teachers" Knowing in Curriculum Change: A Critical Discourse Study of Language Teaching (教师知识与课程话语)》.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黄爱凤等)《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co-editors with Fang, & Zhao)《Cultural Diversity of Discourses: Facilitate Coexistence and Harmony (话语与和谐文化构建)》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吴宗杰、吕庆夏(2005) 中医话语的语言哲学分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Vol.29(6)Wu, Z. (2005) Being, Understanding and Naming: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Harmon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41 307-323吴宗杰(2004)论证中的话语混杂:外语测试的社会分析《外国语》2004(5).吴宗杰(2004)抑制课程自主性的控制符号:教师发展的话语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引自网站
2023-09-11 15:36:511

广西民族大学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位于广西省份的一所高校。是的,广西民族大学就是坐落在少数民族最多人的壮族自治区----广西南宁市。由于南宁市是广西省的首府,所以广西民族大学的交通环境十分的方便。广西民族大学创办的时间也算比较久了,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52年创办的。不过广西民族大学的名字,比你更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而是慢慢的演变过来的,直到2016年才正式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这所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特别突出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我国是有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因为求同存异、因为包容多样性,所以中国文化的丰富度是十分高的。广西民族大学因为名称就是和少数民族相挂钩的,所以会有很多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考生,仰望而报考。广西民族大学因为位于南宁市,那么在广西民族大学上学,一定是少不了去品尝广西的特色美食。比如说螺蛳粉、酸辣粉或者是桂林米粉,不管是哪方面,都是需要入乡随俗的,毕竟大学有四年的时间需要在广西度过。
2023-09-11 15:37:1915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是国家核心期刊吗

答案其实在提问的说明中已经写得很明确了,但是还是有人犯糊涂。我愿意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所谓的核心期刊是一种民间行为,不存在国家的认可之类。就像当年全国牙防组搞的那些评比一样。你愿意承认那就是,你不承认那就不是。以下引述提问中的解释——1)目前的各种“核心期刊”都是民间行为,全国有数家机构各自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核心期刊,但迄今作为期刊国家主管部门的新闻出版署并没有认同任何一种核心期刊,而国家教育部也没有认同核心期刊。2)各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机构评选或认证或收录核心期刊,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出发点、参照系,因此,会得出各自不同的结果。有些是以学术标准,但有些并非学术标准。比如美术界非常著名的某刊被北大图书馆认证为核心期刊,它发的文章很多是新闻消息,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其妄加评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认证标准。这就涉及到下面一点:3)各地各学校认同或不认同某种核心期刊,完全是一种地方政策或单位政策行为,比如有些高校就不认同北大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而认可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4)教育部近年启动了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工程,名为“全国高校学报名刊”“全国高校学报名栏”,目前获得这两个称号的学报全国只有几十家。而广西地区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家。5)我们认为,核心期刊只是刊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作为所发文章的学术评价标准。6)还有读者提到所谓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这种说法也没有新闻出版署方面的认可。严格说来,公开发行并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都是国家期刊。所以不存在什么级别问题。
2023-09-11 15:42:381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学校?

  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创办于1952 年,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南宁市著名的“花园式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性重点大学,即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建设高校。  截止2015年3月,该校设有24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广西民族大学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2亿137万元,中外文电子期刊8万多种,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75万册,电子图书572万册。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8279人,其中研究生1417人,本科生15082人,专科生772人,预科生2247人,留学生830人。  1952年3月,创立,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  1953年,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  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2023-09-11 15:43:002

会计学研究生有什么课程?

会计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120201 研究方向 01会计理论与方法02财务会计03管理会计04财务决策系统分析05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61管理学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会计学《会计学》,葛家澍、余绪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23-09-11 15:31:264

如何系统的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1.概念需求的定义包括从用户角度(系统的外部行为),以及从开发者角度(一些内部特性)来阐述需求.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编写需求文档.我曾经目睹过一个项目中途更换了所有的开发者,客户被迫与新的需求分析者坐到一起.系统的分析人员说:"我们想与你谈谈你的需求."客户的第一反应便是:"我已经将我的要求都告诉你们前任了,现在我要的就是给我编一个系统".百事通而实际上,UGGs,需求并未编写成文档,因此新的分析人员不得不从头做起.所以如果只有一堆邮件、会谈记录或一些零碎的未整理的对话,你就确信你已明白用户的需求,那完全是自欺欺人.需求的另外一种定义认为需求是"用户所需要的并能触发一个程序或系统开发工作的说明".有些需求分析专家拓展了这个概念:"从系统外部能发现系统所具有的满足于用户的特点、功能及属性等".这些定义强调的是产品是什么样的,而并非产品是怎样设计、构造的.而下面的定义则从用户需要进一步转移到了系统特性:需求是指明必须实现什么的规格说明.它描述了系统的行为、特性或属性,是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的约束.从上面这些不同形式的定义不难发现:并没有一个清晰、毫无二义性的"需求"术语存在,真正的"需求"实际上在人们的脑海中,这个人们主要是指客户,但一般情况下,用户并不能描述自己的需要,只就需要系统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自己语言的描述整理出相关的需要再进一步和客户核对.系统分析员和客户需要确保所有项目风险承担者在描述需求的那些名词的理解上务必达成共识.任何文档形式的需求(例如如下将要描述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仅是一个模型,一种描述.2.需求分析的任务开发软件系统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准确说明开发什么.最为困难的概念性工作便是编写出详细技术需求,这包括所有面向用户、面向机器和其它软件系统的接口.同时这也是一旦做错,将最终会给系统带来极大损害的部分,并且以后再对它进行修改也极为困难.目前,国内产品的庞杂,一家企业可能有几个系统并立运行,它们之间接口是系统开发人员最头痛的问题.对于商业最终用户应用程序,企业信息系统和软件作为一个大系统的一部分的产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我们开发人员来说,并没有编写出客户认可的需求文档,我们如何知道项目于何时结束?而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对客户来说是重要的,那我们又如何能使客户感到满意呢?然而,即便并非出于商业目的的软件需求也是必须的.例如库、组件和工具这些供开发小组内部使用的软件.当然你可能偶尔勿需文档说明就能与其他人意见较为一致,但更常见的是出现重复返工这种不可避免的后果,而重新编制代码的代价远远超过重写一份需求文档的代价,这些血的教训正在国内的软件开发者身上发生.近来,我遇到一个开发小组开发包括代码编辑器在内的一套内部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不幸的是,当他们开发完这个工具后,发现这个工具不能打印出源代码文件,使用者当然希望有这个功能.结果这个小组只好手工抄写源代码文档以供代码检查.这说明那怕需求明确无误并构思准确,如果我们没有编写文档,软件达不到期望目标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了.相反的情况,我曾见一个要集成到"错误跟踪系统"中的简单界面写了一页需求说明.而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员在为处理脚本时发现简单的一张需求清单竟是如此有用.他们依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测试时,此系统不仅非常清晰地实现了所有必需功能,而且未发现任何错误.事实上,需求文档在开发过程中一直起指导作用.3.需求分析过程可把整个软件需求工程研究领域划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部分更合适,如图4-1所示:图4-1 需求工程域的层次分解示意图需求开发可进一步分为:问题获取、分析、编写规格说明和验证四个阶段.这些子项包括软件类产品中需求收集、评价、编写文档等所有活动.需求开发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产品所期望的用户类别.获取每个用户类的需求.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分析源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份分配给软件组件.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商讨实施优先级的划分.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文档和模型.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对用户需求达到共同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整个开发小组接受说明之前将问题都弄清楚.需求管理需要"建立并维护在软件工程中同客户达成的合同" .这种合同都包含在编写的需求文档与模型中.客户的接受仅是需求成功的一半,开发人员也必须能够接受他们,并真正把需求应用到产品中.通常的需求管理活动包括:定义需求基线(迅速制定需求文档的主体).评审提出的需求变更、评估每项变更的可能影响从而决定是否实施它.以一种可控制的方式将需求变更融入到项目中.使当前的项目计划与需求一致.估计变更需求所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协商新的承诺,这种承诺具体体现在项目解决方案上.让每项需求都能与其对应的设计、源代码和测试用例联系起来以实现跟踪.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跟踪需求状态及其变更情况.以上几点说明是我总结了成功实施项目后系统分析人员的经验,同时也根据国内外的其他系统实施的相关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4.需求的类型下面这些定义是需求工程领域中常见术语的定义.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也包括非功能需求).1.业务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2.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use case)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3.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SRS)中说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软件系统所应具有的外部行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在开发、测试、质量保证、项目管理以及相关项目功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大型系统来说,软件功能需求也许只是系统需求的一个子集,因为另外一些可能属于子系统(或软件部件).作为功能需求的补充,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还应包括非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它包括产品必须遵从的标准、规范和合约;外部界面的具体细节;性能要求;设计或实现的约束条件及质量属性.所谓约束是指对开发人员在软件产品设计和构造上的限制.质量属性是通过多种角度对产品的特点进行描述,从而反映产品功能.多角度描述产品对用户和开发人员都极为重要.下面以一个字处理程序为例来说明需求的不同种类.业务需求可能是:"用户能有效地纠正文档中的拼写错误",该产品的包装盒封面上可能会标明这是个满足业务需求的拼写检查器.而对应的用户需求可能是"找出文档中的拼写错误并通过一个提供的替换项列表来供选择替换拼错的词".同时,该拼写检查器还有许多功能需求,如找到并高亮度提示错词的操作;显示提供替换词的对话框以及实现整个文档范围的替换.从以上定义可以发现,需求并未包括设计细节、实现细节、项目计划信息或测试信息.需求与这些没有关系,它关注的是充分说明你究竟想开发什么.项目也有其它方面的需求,如开发环境需求或发布产品及移植到支撑环境的需求.尽管这些需求对项目成功也至关重要,但它们并非本书所要讨论的.5.需求分析的原则不重视需求过程的项目队伍将自食其果.需求工程中的缺陷将给项目成功带来极大风险,这里的"成功"是指推出的产品能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地在功能、质量上完全满足用户的期望.下面将讨论一些需求风险.不适当的需求过程所引起的一些风险:1. 无足够用户参与客户经常不明白为什么收集需求和确保需求质量需花费那么多功夫,开发人员可能也不重视用户的参与.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开发人员感觉与用户合作不如编写代码有意思;二是因为开发人员觉得已经明白用户的需求了.在某些情况下,与实际使用产品的用户直接接触很困难,而客户也不太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但还是应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在项目早期直接参与到开发队伍中,并一同经历整个开发过程.系统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些感觉,在实施一家公司的项目时,若无足够的用户参与,系统人员获得的需求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样系统在需求之初就埋下风险.2. 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在开发中若不断地补充需求,项目就越变越庞大以致超过其计划及预算范围.计划并不总是与项目需求规模与复杂性、风险、开发生产率及需求变更实际情况相一致,这使得问题更难解决.实际上,问题根源在于用户需求的改变和开发者对新需求所作的修改.要想把需求变更范围控制到最小,必须一开始就对项目视图、范围、目标、约束限制和成功标准给予明确说明,并将此说明作为评价需求变更和新特性的参照框架.说明中包括了对每种变更进行变更影响因素分析的变更控制过程,有助于所有风险承担者明白业务决策的合理性,即为何进行某些变更,相应消耗的时间、资源或特性上的折中.产品开发中不断延续的变更会使其整体结构日渐紊乱,补丁代码也使得整个程序难以理解和维护.插入补丁代码使模块违背强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特别是如果项目配置管理工作不完善的话,收回变更和删除特性会带来问题.如果你尽早地区别这些可能带来变更的特性,你就能开发一个更为健壮的结构,并能更好地适应它.这样设计阶段需求变更不会直接导致补丁代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因变更导致质量的下降.3. 模棱两可的需求模棱两可是需求规格说明中最为可怕的问题.它的一层含义是指诸多读者对需求说明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另一层含义是指单个读者能用不止一个方式来解释某个需求说明.模棱两可的需求会使不同的风险承担者产生不同的期望,它会使开发人员为错误问题而浪费时间,并且使测试者与开发者所期望的不一致.一位系统测试人员曾告诉我,她所在的测试组经常对需求理解有误,以致不得不重写许多测试用例并重做许多测试.处理模棱两可需求的一种方法是组织好负责从不同角度审查需求的队伍.仅仅简单浏览一下需求文档是不能解决模棱两可问题的.如果不同的评审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说明给予解释,但每个评审人员都真正了解需求文档,这样二义性就不会直到项目后期才被发现,那时再发现的话会使得更正代价很大.4. 不必要的特性"画蛇添足"是指开发人员力图增加一些"用户欣赏"但需求规格说明中并未涉及的新功能.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用户并不认为这些功能性很有用,以致在其上耗费的努力"白搭"了.开发人员应当为客户构思方案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思路,具体提供哪些功能要在客户所需与开发人员在允许时限内的技术可行性之间求得平衡,开发人员应努力使功能简单易用,而不要未经客户同意,擅自脱离客户要求,自作主张.同样,客户有时也可能要求一些看上去很"酷",但缺乏实用价值的功能,而实现这些功能只能徒耗时间和成本.为了将"画蛇添足"的危害尽量减小,应确信:你明白为什么要包括这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的"来龙去脉",这样使得需求分析过程始终是注重那些能使用户完成他们业务任务的核心功能.5. 过于精简的规格说明有时,客户并不明白需求分析有如此重要,于是只作一份简略之至的规格说明,仅涉及了产品概念上的内容,然后让开发人员在项目进展中去完善,结果很可能出现的是开发人员先建立产品的结构之后再完成需求说明.这种方法可能适合于尖端研究性的产品或需求本身就十分灵活的情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给开发人员带来挫折(使他们在不正确的假设前提和极其有限的指导下工作),也会给客户带来烦恼(他们无法得到他们所设想的产品).6. 忽略了用户分类大多数产品是由不同的人使用其不同的特性,使用频繁程度也有所差异,使用者受教育程度和经验水平也不尽相同.如果你不能在项目早期就针对所有这些主要用户进行分类的话,必然导致有的用户对产品感到失望.例如,菜单驱动操作对高级用户太低效了,但含义不清的命令和快捷键又会使不熟练的用户感到困难.7. 不准确的计划据统计,导致需求过程中软件成本估计极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频繁的需求变更、遗漏的需求、与用户交流不够、质量低下的需求规格说明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对不准确的要求所提问题的正确响应是"等我真正明白你的需求时,我就会来告诉你".基于不充分信息和未经深思的对需求不成熟的估计很容易为一些因素左右.要作出估计时,最好还是给出一个范围.未经准备的估计通常是作为一种猜测给出的,听者却认为是一种承诺.因此我们要尽力给出可达到的目标并坚持完成它.6.需求分析人员和用户的合作关系优秀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优秀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通常,开发人员与客户或客户代理人,如市场人员间的关系反而会成为一种对立关系.双方的管理者都只想自己的利益而搁置用户提供的需求从而产生摩擦,在这种情况下,不会给双方带来一点益处.只有当双方参与者都明白要成功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应知道要成功合作方需要什么时,才能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由于项目压力与日渐增,所有风险承担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点容易被遗忘.其实大家都想开发出一个既能实现商业价值,又能满足用户需要,还能使开发者感到满足的优秀软件产品.软件客户需求权利书列出了十条关于客户在项目需求工程实施中与分析人员、开发人员交流时的合法要求.每一项权利都对应着软件开发人员、分析人员的义务.而软件客户需求义务书也列出了十条关于客户在需求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如果愿意,可以将其作为开发人员的权利书.客户有如下权利:1:要求分析人员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需求讨论应集中于业务需要和任务,故要使用业务术语,你应将其教给分析人员,而你 不一定要懂得计算机的行业术语.2:要求分析人员了解客户的业务及目标通过与用户交流来获取用户需求、分析人员才能更好地了解你的业务任务和怎样才能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你的需要.这将有助于开发人员设计出真正满足你的需要并达到你期望的优秀软件.为帮助开发人员和分析人员,可以考虑邀请他们观察你或你的同事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新开发系统是用来替代已有的系统,那么开发人员应使用一下目前的系统,这将有利于他们明白目前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其工作流程的情况,以及可供改进之处.3:要求分析人员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分析人员要把从你和其他客户那里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以区分开业务需求及规范、功能需求、质量目标、解决方法和其它信息.通过这些分析就能得到一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而这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便在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针对要开发的产品内容达成了协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可以用一种你认为易于翻阅和理解的方式组织编写.要评审编写出的规格说明以确保它们准确而完整地表达了你的需求.一份高质量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能有助于开发人员开发出真正需要的产品.4:要求得到需求工作结果的解释说明分析人员可能采用了多种图表作为文字性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补充.因为如工作流程图那样的图表能很清楚地描述出系统行为的某些方面.所以需求说明中的各种图表有着极高的价值.虽然它们不太难于理解,但是你很可能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可以要求分析人员解释说明每张图表的作用或其它的需求开发工作结果和符号的意义,及怎样检查图表有无错误及不一致等.5:要求开发人员尊重你的意见如果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不能相互理解,那关于需求的讨论将会有障碍,共同合作能使大家"兼听则明".参与需求开发过程的客户有权要求开发人员尊重他们并珍惜他们为项目成功所付出的时间.同样,客户也应对开发人员为项目成功这一共同目标所作出的努力表示尊重与感激.6:要求开发人员对需求及产品实施提供建议,拿出主意通常,客户所说的"需求"已是一种实际可能的实施解决方案,分析人员将尽力从这些解决方法中了解真正的业务及其需求,同时还应找出已有系统不适合当前业务之处,以确保产品不会无效或低效.在彻底弄清业务领域内的事情后,分析人员有时就能提出相当好的改进方法.有经验且富有创造力的分析人员还能提出增加一些用户并未发现的很有价值的系统特性.7:描述产品易使用的特性你可以要求分析人员在实现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软件的易用性.因为这些易用特性或质量属性能使你更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例如,客户有时要求产品要"用户友好"或"健壮"或"高效率",但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太主观了并无实用价值.正确的应是:分析人员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客户所要的友好、健壮、高效所包含的具体特性.8:调整需求,允许重用已有的软件组件需求通常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分析人员可能发现已有的某个软件组件与你描述的需求很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人员应提供一些修改需求的选择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在新系统开发中重用一些已有的软件.如果有可重用的机会出现,同时你又能调整你的需求说明,那就能降低成本和节省时间,而不必严格按原有的需求说明开发.所以说,如果想在产品中使用一些已有的商业常用组件,而它们并不完全适合你所需的特性,这时一定程度上的需求灵活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9:获得满足客户功能和质量要求的系统每个人都希望项目获得成功.但这不仅要求你要清晰地告知开发人员关于系统"做什么"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还要求开发人员能通过交流了解清楚取舍与限制.一定要明确说明你的假设和潜在的期望.否则,开发人员开发出的产品很可能无法让你满意.客户有下列义务:1:给分析人员讲解你的业务分析人员要依靠你给他们讲解的业务概念及术语.但你不能指望分析人员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只能让他们真正明白你的问题和目标.不要期望分析人员能把握你们业务的细微与潜在之处,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那些对于你和你的同事来说理所当然的"常识".2:抽出时间清楚地说明并完善需求客户很忙,经常在最忙的时候还得参与需求开发.但无论如何,你有义务抽出时间参与"头脑风暴"会议的讨论,接受采访或其它获取需求的活动.有时分析人员可能先以为明白了你的观点,而过后发现还需要你的讲解.这时,请耐心一些对待需求和需求的精化工作过程中的反复,因为它是人们交流中的很自然的现象,何况这对软件产品的成功极为重要.3:准确而详细地说明需求编写一份清晰、准确的需求文档是很困难的.由于处理细节问题不但烦人而且又耗时,故很容易留下模糊不清的需求.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得解决这种模糊性和不准确性.而你恰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决定的最佳人选.不然的话,你就只好靠开发人员去正确猜测了.在需求规格说明中暂时加上待定(to be determined, TBD也可采用汉语拼音略写"DQD:待确定")的标志是个不错的办法.用该标志可指明了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或增加信息的地方.不过,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个特殊需求难以解决或没有人愿意处理它而注上TBD标志.尽量将每项需求的内容都阐述清楚,以便分析人员能准确的将其写进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如果你一时不能准确表述,那就得允许获取必要的准确信息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使用所谓的原型技术.通过开发的原型,你可以同开发人员一起反复修改,不断完善需求定义.4:及时地作出决定正如一位建筑师为你修建房屋,分析人员将要求你做出一些选择和决定.这些决定包括来自多个用户提出的处理方法或在质量特性冲突和信息准确度中选择折衷方案等.有权做出决定的客户必须积极地对待这一切,尽快做处理、做决定.因为开发人员通常只有等你做出了决定才能行动,而这种等待会延误项目的进展.5:尊重开发人员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评估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有其成本价格,开发人员最适合预算这些成本(尽管许多开发人员并不擅长评估预测).你所希望的某些产品特性可能在技术上行不通,或者实现它要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而某些需求试图在操作环境中要求不可能达到的性能或试图得到一些根本得不到的数据,开发人员会对此作出负面的评价意见,你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有时,你可以重新给出一个在技术上可行、实现上便宜的需求,例如,要求某个行为在"瞬间"发生是不可行的,但换种更具体的时间需求说法("在50ms以内",但若没有准确的技术分析不能轻易下结论),这就可以实现了.6: 划分需求优先级别大多数项目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来实现功能性的每个细节.决定哪些特性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好的,是需求开发的主要部分.只能由你来负责设定需求优先级,因为开发者并不可能按你的观点决定需求优先级.开发者将为你确定优先级提供有关每个需求的花费和风险的信息.当你设定优先级时,你帮助开发者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用最小的开支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时间和资源限制下,关于所需特性能否完成或完成多少应该尊重开发人员的意见.尽管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需求在项目中未被实现,但毕竟是要面对这种现实的.业务决策有时不得不依据优先级来缩小项目范围或延长工期,或增加资源,或在质量上寻找折衷.7: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正如我们将在第1 4章讨论的,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方式,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都会对软件质量提高有所帮助.让客户参与评审才能真正鉴别需求文档是否的确完整、正确说明了期望的必要特性.评审也给客户代表提供一个机会,给需求分析人员带来反馈信息以改进他们的工作.如果你认为编写的需求文档不够准确,就有义务尽早告诉分析人员并为改进提供建议.通过阅读需求规格说明,很难想象实际的软件是什么样子的.更好的方法是先为产品开发一个原型.这样你就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给开发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必须认识到:原型并非是一个实际产品,但开发人员能将其转变、扩充成功能齐全的系统.8:需求出现变更要马上联系不断的需求变更会给在预定计划内完成高质量产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开发周期中变更越在晚期出现,其影响越大.变更不仅会导致代价极高的返工,而且工期也会被迫延误,特别是在大体结构已完成后又需要增加新特性时.所以一旦你发现需要变更需求时,请一定立即通知分析人员.9:应遵照开发组织处理需求变更的过程为了将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所有的参与者必须遵照项目的变更控制过程.这要求不放弃所有提出的变更,对每项要求的变更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最后作出合适的决策以确定将某些变更引入项目中.10:尊重开发人员采用的需求工程过程软件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收集需求并确定其正确性.分析人员采用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也许你认为需求过程不太划算,但请相信花在需求开发上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理解并支持分析人员为收集、编写需求文档和确保其质量所采用的技术,那么整个过程将会更为顺利.尽管去询问分析人员为什么他们要收集某些信息,或参与与需求有关的活动.系统分析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一些很忙的客户可能不愿意积极参与需求过程,而缺少客户参与将很可能导致不理想的产品.故一定要确保需求开发中的主要参与者都了解并接受他们的义务.如果遇到分歧,通过协商以达成对各自义务的相互理解,这样能减少今后的摩擦.7.需求文档需求开发的最终成果是:客户和开发小组对将要开发的产品达成一致协议.协议综合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就像我们早先所看到的,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包含了业务需求,而使用实例文档则包含了用户需求.你必须编写从使用实例派生出的功能需求文档,还要编写产品的非功能需求文档,包括质量属性和外部接口需求.只有以结构化和可读性方式编写这些文档,并由项目的风险承担者评审通过后,各方面人员才能确信他们所赞同的需求是可靠的.你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用好的结构化和自然语言编写文本型文档.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数据关系、逻辑流或对象类和它们的关系.编写形式化规格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上精确的形式化逻辑语言来定义需求.由于形式化规格说明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精确度,因此,所使用的形式化语言只有极少数软件开发人员才熟悉,更不用说客户了.虽然结构化的自然语言具有许多缺点,但在大多数软件工程中,它仍是编写需求文档最现实的方法.包含了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基于文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已经为大多数项目所接受.图形化分析模型通过提供另一种需求视图,增强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请采纳!如果未解决请继续追问
2023-09-11 15:31:291

岑参写给王昌龄的诗

岑参写给王昌龄的诗是《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朝代:唐代|作者:岑参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2023-09-11 15:31:331

[哲学家的故事] 哲学家的小故事及感悟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u2022培根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处死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是:“荷克”(hog,意为“猪”)和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关系!   培根笑着回答说:“朋友,你若不被吊死,我们是没法成为亲戚的,因为猪要死后才能变成熏肉。”      独身的解释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u2022斯宾塞终身未娶。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   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一个人打赌      德国哲学家Au2022叔本华某年住在法兰克福的旅馆出租套房里。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他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   每次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饭后又把金币收回自己的口袋里。一天,有位侍从忍不住问这位哲学家在干什么。叔本华解释说:他每天在心里与那些军官们打赌,只要他们哪天有一会儿的时间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金币放进教堂的施舍箱中。      并非都来听布道      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施莱艾尔马赫的神职工作做得尤其出色,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听众,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对此,施莱艾尔马赫解释说:“我的听众确实由学生、妇女和官员组成,学生们来是为了听我讲道,女人们来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来则是为了看女人。”      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罗素的一位年轻朋友来看他。走进门后,只见罗素正凝视房屋外边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   “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话,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经没有希望。但每当我和我的花园谈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满了阳光。”
2023-09-11 15:31:331

生活中的小镜头开头结尾要点题主要要有语言 动作 神情 要有特写 开头结尾一定要写好 急!!!好的加分

希望可以帮到你1.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样,生活电影也呈现了人的正反两面。 这一天,我刚下楼,就看见一个清洁工手推着垃圾车,来到我们小区扫地。我拿出自行车,在小区里练车。过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了那个清洁工,他在费力的扫着地,看到他头上流着汗,时不时地拿毛巾擦擦,我看了都想上去帮他,可是一幕情景让我对清洁工打抱不平。 我把车停在一块石头前,自己坐在石头上。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身穿貂皮大衣的女士,手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当女士款款的走到清洁工旁时,皱着眉头用眼角余光斜了清洁工一眼,又往旁边走了一点,好象怕那一些垃圾味都会把她的价格不非的貂皮大衣给熏臭。她又走了一段路,从包包里那出了一包餐巾纸,吸了吸鼻涕,就丢在地上,又抽出一张来擦了擦鼻子。在她擦鼻子时,她那懂事的女儿准备把丢在地上的纸张捡起来,那位女士却阻止她女儿捡纸张,还说:“宝贝,不要去捡纸,那东西很脏,不要去动。”她女儿嘟着小嘴说:“老师教过我们。不要随地扔纸张,看见地上有纸就要捡起来。”那女士又说:“那么脏,再捡的话我就不带你回家了。”“可是……”女儿还想说,就被她妈妈打断了:“别可是可是了,走!”那女孩回头望了纸张一眼就走了。清洁工累的满头大汗,又去捡纸张,我真为他打抱不平。 那女士那么不爱护环境,还不如小孩子呢,难道她就不会感到羞耻吗? 我们人人都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2.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绚丽多姿的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它使我受到教育,受到启发。 那一次,我独自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到半路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靠着扶手,慢慢地在通道上行走。她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发现没有空位。她叹了口气,站在了我旁边。 我被吓了一跳,又开始犹豫不决:让还是不让?心底好象有两个小人在争辩:“一定要让,助人为乐啊!”“可是离外婆家还远着呢!如果让位,脚受得了吗?”“不让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吗?”“有些人让座了,受益人连一句谢谢都没有,不让!”“难道让位只是为了一声‘谢谢"吗?让!”“不让!”“让!”“不让!”…… 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从后面传来一声充满诚意的声音:“老奶奶,坐这儿吧!”循声望去,一位大约17岁的男孩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边,又搀扶老奶奶坐到座位上,自己却站着。老奶奶夸奖道:“这孩子真懂事啊!”这时,我恨不得立马找个缝钻进去。在车上的几位年轻人也羞愧得低下头。 这个镜头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也使我受到很大教育。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品质。倘若每个人都能像让座的人一样助人为乐,社会又何愁不和谐呢? 3.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是由无数个小镜头组成的,而这些小镜头或多或少都讲了一些道理。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谭老师来上课,只见谭老师左手拿着一个大塑料瓶,右手拿着一个充满空气的塑料袋,说:“同学们,谁能把这个塑料袋放进大塑料瓶里。”谭老师首先让最近表现不错的代珊珊上来试一下。代珊珊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的走上了讲台,明显信心不足,她拿起塑料袋就往大塑料瓶里塞,可那个塑料袋就像是一个胖娃娃,怎么也塞不进去,“唉!”代珊珊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满脸沮丧的走下了讲台。她失败了,这个实验太难了,怎样才能塞进去呢?我正想着,这时万云天跃跃欲试了,他似乎胸有成竹,充满了自信心,他三步并两步地走了上去,拿起塑料袋就把它打破了,然后轻而易举的塞进了大塑料瓶,他微笑着,带着胜利的欣喜走下了讲台。“太棒了,他成功了。”我不禁自言自语。 接着谭老师又向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小塑料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心想:谭老师这是要干什么呢?谭老师说:“现在谁能把这个小瓶子塞进这个大塑料瓶里。”我心想:把这个瓶子塞进大塑料瓶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怎么可能塞得进去呢?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大家似乎都在想办法。正当大家冥思苦想的时候,兰宇珩来到讲台上了,他看了看来两个塑料瓶,撒谎稍微停顿了一下,一下子压扁了塑料瓶,便使出吃奶的力气装,可怎么也塞不进去,他只好摆了摆手,无奈的下了台,接下来,姜星竹、舒俊杰等同学上去试,可惜结果都一样——信心十足的上台,失望无奈的下台。我心想:唉,怎么又失败了,这实在是太困难了,可是,这的确塞不进去嘛!真是不知道谭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正想着的一瞬间,吴承鹏上了,只见他拿起一把大剪刀,使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小塑料瓶剪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他依依把碎片一点一点地塞进大塑料瓶里去了,吴承鹏成功了,我眼睛一亮,心想: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做,他真不愧为我们班级的小科学家呢!一出手就成功,实在是太聪明了。最后,谭老师告诉我们:“破坏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有意的破坏,一面是无意的破坏,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就是从破坏中产生的。 看,生活中的小镜头能教我们一些知识吧!这个小镜头不就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破坏也是可行的吗! 4.公交车随处可见,而乘坐公交车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公交车上却时时发生着感动人心的事。有一次,我坐着公交车准备去医院看望妈妈。当我刚坐上车不久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了公交车。因为车上没有空位了,所以老奶奶只好扶着一根支柱,艰难地平稳站在车上,公交车不时的颠簸,使老奶奶的身子有些不听使唤了。这是,我想起了大人常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尊老爱幼。于是,我想到了给老奶奶让座。当我刚想站起来给老奶奶让座时,却有些害羞了,觉得自己的身体有千斤重,怎么也站不起来。当我回过头,再看看那位双腿微微颤抖的老奶奶时,心不禁有些凉了。我再一次萌生了给老奶奶让座的想法,可是,这时我却有一些不敢了,其实是怕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身上,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万一我一站起来就有人抢了位置;或老奶奶执意不坐,让我坐······种种顾虑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的心中好像有两个人在打架一样。我有望了望面容憔悴的老奶奶,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如何是好。让吧,怕大家看着我;不让吧,又觉得······唉,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大姐姐站了起来,走到老奶奶身边,扶着老奶奶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面带微笑地对那位大姐姐说:“谢谢你!”大姐姐也满面笑容地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老奶奶笑了,大姐姐也笑了,笑得那样甜,让人觉得好温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说的就是像那位大姐姐一样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人!我突然觉得,我应该为我的犹豫而感到后悔! 总有你要的
2023-09-11 15:31:351

在线教育的弊端有哪些?

一、氛围不足,效果不如线下教学。现场教学面对面,能直接对学生进行互动,而线上教学,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无法直观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无法开展现场问答或者小组讨论。二、缺少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新课改教学模式不易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三、课堂反馈会打折扣。线上教学,没有了教师的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学习动态无法把控,特别是那些缺乏自律,而基础又相对差的学生,效果不会好,更有,课后作业敷衍,抄袭等现象难免,课后反馈会失去有效性,自然也无法保障教学效果。四、对健康不利。从学生健康方面论,线上教学对学生视力影响大。线上教学的设备是电脑或手机,学生一天盯着屏幕,会对视力构成威胁,那些中、高年级学生,每天要在电脑或手机前至少6个小时,这对视力甚至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今互联网时代来临,线上教学成为教育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充分的利用一切有利的有点,减小弊端带来的影响,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2023-09-11 15:31:381

什么是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发展突出智能,增强一般智能,对于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单一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23-09-11 15:31:381

如何做好代表议案和代表建议的提出工作

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执行职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等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渠道。如何提高代表议案、建议质量,需要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共同思考。下面,就什么是议案、建议,为什么要提出议案、建议,如何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这三方面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一、什么是代表议案和建议(一)关于议案的概念和内容所谓议案,“议”是商量、讨论的意思,“案”是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意见、办法、措施。代表议案,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法定代表和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进行审议的,属于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需要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1、代表议案的主要特征一是政治性。各级人大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为人民信赖的人。代表提出的议案,具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二是民主性。议案又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充分体现了集中的人民意愿,参与提议案的代表,要经过调研讨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出议案。代表联名提出议案,领衔代表应当向参加联名附议的代表提供议案文本,经附议人认真审阅同意后,再签名附议。经议案审查委员会过半委员审查同意,在全体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决,并以半数以上的赞成票方能成立。三是权威性。提议案,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种权利,是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集中体现。议案经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后,就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因而,具有法律规定的权威性。2、代表议案的基本要素和程序第一,要达到法定人数才能提出议案。根据《宪法》、《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达到法定人数,人大代表才能提出议案。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会议期间,10人以上代表联名,有权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乡级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乡级代表5名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第二,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出议案。由于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时间都比较短,为了对议案进行及时的处理,会议主席团都对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作出规定。代表议案必须在主席团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第三,议案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需由人大处理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范围和内容主要是:(1)关于在本行政区域内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事项。(2)关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事项。(3)关于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重大事项。(4)关于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的建议。(5)关于加强和改进本级国家机关建设的重要建议。(6)关于罢免由本级人代会选举产生的人员和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的事项。议案一经过大会审议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根据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规定,县级人大代表议案的范围不包括以下方面:(1)全国、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2)应当由乡镇(街道)人民代表大会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处理的地方性事务;(3)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判权、检察权范围内的事项;(4)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事务;(5)其他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第四,对代表议案的形式要求。代表法规定,代表提出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案由,提出一件议案的理由,内容要简要、具体、明确,包括所提议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案据,所提议案的基本依据,案据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对事实的阐述,也可以是对主客观条件的概括,要有具体内容。方案,对所提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第五,代表议案的处理程序。①立案提出。代表团或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主席团可有以下处理方法:一是决定列入大会议程;二是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三是不列入大会议程,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四是对不属于议案范围的,作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②代表审议。指代表对大会主席团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进行大会表决前的审议工作,代表们可就议案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修改,使议案内容更加完整。③代表表决。指代表审议后的议案提交大会表决。为了保持议案的严肃性,使其具有约束力,必须提出议案决议草案,提请代表大会通过,全体代表过半数赞成,通过决议,议案成立。若全体代表过半数反对或弃权,此项议案就不能成立。第六,代表议案的撤回。根据代表法规定,代表提出议案后,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可以随时撤回。但是,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须经主席团同意。撤回议案的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议案交付表决后,提案人便无权撤回。第七,代表议案办结的程序。议案一经大会审议通过即转入办理程序,有关专门委员会或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同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协商交办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办理。有关部门办理后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有关专门委员会将审议结果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经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在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将该议案办理结果书面向全体代表报告。(二)关于代表建议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属于本级人大以及“一府两院”研究解决的对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的总称。通常被称为“代表建议”。1、代表建议的特征代表建议权不受时间、人数限制。内容广泛,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可以行使,在闭会期间也可以行使。范围广泛,它包括国家机关各个方面的工作,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各个方面,以及党、政、军、民、工、农、商、学等各行各业。建议既可以是重大问题,也可以是具体事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建议,是向代表大会提出的;闭会期间的建议,是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代表提出建议,是执行代表职务,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处理代表建议,并负责答复,是有关机关和组织的法定职责。2、代表建议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①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②内容应该是属于本级人大以及“一府两院”研究解决的问题;③应该以书面形式提出;④一事一议,即一条建议只讲一个问题或一个内容,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意见;⑤有标题和具体内容,即把反映的问题及要求写得具体明确,简明扼要;⑥使用统一印制的代表建议专用纸,包括首页、附页、签名附页;⑦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特别是姓名、代表证号、邮政编码和详细通讯地址,并亲笔签名;⑧代表提出的建议可以随时要求撤回。(2)下列情况不应当作为建议提出:①涉及解决代表本人及其亲属个人问题;②代转人民群众来信;③属于学术探讨、产品推介的;④没有实际内容的;⑤其他不宜作为代表建议提出的;⑥代表对涉及个人和亲属的具体案件应当回避,更不能作为代表建议提出。(3)人大代表建议的处理程序:①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由大会秘书处受理,人大常委会人事委根据代表建议进行整理交议案审查委员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决定是否列入议程,县人民政府和有关机构及时建立承办计划,经研究并召开交办会议,并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具体落实;②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由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受理,并进行及时交办;③代表向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及其党群系统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由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交由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④代表向人民政府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建议,由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交由人民政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⑤负责办理代表建议的机关和组织,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代表,经交办机关同意,可以延长至6个月内答复,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意见,由原办理机关和组织在交办之日起2个月内重新办理并答复代表;⑥人大常委会人事委主动与承办单位和相关代表联系,了解督促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有关承办单位应当加强办理工作的落实检查,不断提高办理质量。(三)议案与建议的区别1、共同点代表议案和代表建议都是受人民委托实现诉求的直接有效的方式,都是代表执行职务的具体行为方式;议案权和建议权都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基本权利;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都是执行代表职务,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都是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具体表现形式。2、不同点(1)法定主体不同。代表议案与代表建议虽然都是由代表提出,但法律规定的主体有所不同,代表议案有法定人数限制,而代表建议没有人数的要求;代表议案的法定人数是:全国人大代表30名以上、地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10名以上、乡镇人大代表5名以上联名方可提议案,代表建议没有法定人数要求,各级人大代表可以单独提出建议,也可以联名提出建议。(2)时间要求不同。代表议案必须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且每次会议都有明确的截止时间要求;而代表建议没有时间要求限制,无论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还是闭会期间,都可以提出代表建议。(3)受理机关和处理方式不同。代表议案的法定受理机关只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不是法定受理机关;而代表建议的法定受理机关是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在闭会期间也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处理方式上,议案有一整套法定处理程序,而建议则是由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直接交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办理就可以了。(4)内容范围不同。代表议案的内容应当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否则不能成案;代表建议的内容广泛,没有范围限制。(5)处理要求不同。代表议案一旦成立,有关机关、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处理,限期办理结束,一般要求当年必办并要在来年人代会上向全体代表报告办理情况的,通常是在下次人代会例会召开之前办理完结,并在下次人代会例会上报告办理结果;代表建议涉及内容广泛,有些建议有关机关、组织经过努力能够解决,有些建议一时难以解决,甚至有些建议非权限范围内的事项,因此法律只原则规定了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一般条件成熟的当年必办,暂时条件不成熟的,根据成熟的条件逐年办理,但是必须给代表一个明确的答复,让代表理解。(6)发挥作用不同。代表议案成案后,标志着国家权力机关作出重大决策的开始,审议和表决议案是各级人大行使职权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代表建议是个体行为,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是代表与有关机关、组织相互沟通的过程。(7)撰写要求不同。前面已经讲到,法律规定代表议案应由案由、案据和方案构成,代表建议的写法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写法可以灵活一些,但必须要写清楚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解决,以及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处等。二、为什么要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是法律赋予代表的神圣权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善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机制是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个迫切要求,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代表提交议案建议的机制,把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蕴藏的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让他们内在的意愿充分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全面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它的具体体现程度、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作用的程度、人民意志的代表程度、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有效监督程度等方面,与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人大代表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提交议案、建议。人大常委会通过督促“一府两院”对议案、建议办理和落实,把人民群众的心声转化为现实。由此可见,影响代表作用大小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代表所提交议案、建议的质量高低。所以,提高议案、建议质量,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人大代表将群众的愿望以议案、建议的形式提交给人大,这既是代表的权利,又是代表的义务。代表行使权利是否充分,履行义务是否到位,关键的一点就是看能否提交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如果议案、建议数量少,质量差,那么,人大代表要真正地发挥当家作主、为民说话、替民办事的作用,将是很难实现的。换句话说,没有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为基础,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一句空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也将受到削弱。因此,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必须从提高代表的素质和能力入手,切实做好提高议案、建议质量这项基础性工作。三、如何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的质量议案和建议的质量标准,从代表角度说,根本目的是反映民意诉求,推进“一府两院”工作。因此,议案和建议只有与党委中心工作同向,与人大监督重点合拍,与政府工作同力,与群众愿望吻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是一份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一)认真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县制定的相关政策,这是人大代表应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是提出议案、建议的有力依据。代表只有深刻认识我国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深刻认识《宪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作用,才能保证其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代表只有准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熟悉、掌握人大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深刻理解人大代表执行的职务不是一般职务,而是政治职务、国家职务,不断提高代表责任意识,增强依法履行职责,才能自觉发挥代表作用。好的议案、建议不仅需要提出问题,还要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代表仅有提出建议的热情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这就要求,代表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尽量全面的涉猎科技、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二)了解情况。要提出好的议案和建议,就要重视调研,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好的议案、建议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研,甚至可以说,调研的质量决定提出议案、建议的质量。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工作予以实施,是不是切实可行至关重要,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议案、建议,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所以,议案、建议议题确定之后,首先要围绕该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争取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实际情况。调研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更要到群众中去,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结合代表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题座谈等活动,细心倾听民众呼声,敏锐地体察到民众意愿,围绕涉及全局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掌握真实情况,科学分析、判断、综合,然后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议案和建议。 (三)选好议题。近年来,我县代表提议案、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代表对重大事项把握不准,所提议案偏离工作大局。有相当多的代表平时很少参与重大活动,对我县的政治、经济等全局性工作知之甚少,不少人对每年的“重大事项”胸中无数,没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需迫切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大多数代表的议案、建议往往只站在本部门、本单位、本乡镇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我们统计的结果看,近几年主要是哪里的代表给哪里提,并且大都是修路、建集贸市场、农田建设等方面的议案、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缺乏全局性,偏离了全县工作大局,很难得到议案审查委员会的认同,同样也得不到大会主席团的支持。二是代表对议案要素把握不准,所提议案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有些代表平时对法律学习较少、对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研究较少,深入基层调研少,虽然提了不少议案,但大多数属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共性问题,县级人大无法解决;有的议案只有案由、案据,没有方案,有的代表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一府两院”的职权混淆,导致有些议案超越了人大的职权范围;有的代表误认为只要是10人联名提的就是议案,少于10人就是建议,致使领衔代表盲目找代表签名,不知情代表碍于情面盲从签名,人为造成议案、建议混淆,近两年,大会期间收到的议案中有90%左右属建议范畴。三是代表对提出的议题缺乏全局性。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方面,由于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代表在提出议案或建议选题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民意基础各不相同。所以,代表选择议案和建议的议题时,一定要结合我县实际,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和事项,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真正把群众的呼声通过议案和建议的形式反映出来。选好议案、建议的主题要把好五点要求:①群众性,代表议案、建议的产生首要前提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进行分析归纳,把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列为议案、建议的议题;②准确性,代表必须了解所提出问题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保证所提出的议案、建议,既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又符合本地区实际;③全局性,善于围绕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议案、建议,善于从维护大多数人利益方面提议案、建议;④可行性,议案、建议提出时,要做到有问题、有分析、有措施,承办单位能够办得到、行得通;⑤前瞻性,代表应从局部的问题出发,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发现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提出符合最广大群众利益的议案、建议。
2023-09-11 15:31:401

企业品牌怎么做网络营销推广

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的经营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品牌营销同样也离不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四个核心观点: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再优秀的品牌,不经过互联网思维包装、运作,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代很快就会丧失自己的优势。小马识途营销顾问认为看一个企业走多远,就要看他是否会利用互联网,有没有互联网思维,能够真正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品牌,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网络品牌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品牌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小马识途营销顾问概括一下说网络品牌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有时候也被业内人士成为网上营销、互联网营销、在线营销、网路行销、口碑营销、网络事件营销等,这些营销方式背后的本质上都是网络品牌营销。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网络品牌营销一、明确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就是用一句话简洁、清晰、准确地告诉你的目标客户你是谁、有什么产品或服务、能具体解决客户什么样的问题等。产品定位:寻找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卖点,自身的优势,对手的不足和客户的需求。二、建设营销型网站网络品牌营销的长期目的是为推广和成交,多维度网络营销:打通企业互联网传播渠道,助力企业深度扎根互联网!针对目标客户而设计、根据企业定位精心提炼精准关键词、针对搜索引擎优化网站代码等方式。建立一个属于企业自己的官方网站,用这个网站和客户形成一种对接桥梁,并且在网络上进行优化,将排名靠前。三、制定营销策略营销策略:需要找到目标客户,将你的产品或服务相关信息完整地传递给他们,只要信息完整传递出去就算成功一半。至于客户买或者不买,是用户体验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执行计划需要一些详细的技巧,不能将问题看的太简单,要考虑周全。四、全网整合营销全网整合营销,将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全网营销的渠道有以腾讯新浪为代表的媒体网站、以双微一抖为代表的自媒体,以百度360为首的搜索引擎等,及视频网站、论坛博客等,但不同的品牌或产品面临的网络基础、市场环境、团队配备不同,所以最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身定制网络营销解决方案,找准网络营销的短板,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营销力和品牌力,才能迅速利用互联网做好品牌营销。
2023-09-11 15:31:401

交通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1、在道路划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在没有划分上述车道的道路上,行人要靠道路的右侧通行。  2、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设施的路口时,要按信号指示走人行横道线。  3、在通过没有交通设施路口时,要注意过往车辆,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4、不许在公路上、马路上和机动车道坐卧、停留、打闹、来回奔跑、相互追逐,随意突然横穿马路。  5、不许追车、扒车、拦车、向车上抛物。  6、不许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任何滑行工具。  7、不许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或在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上逆向行驶。  8、上放学时,三人以上,要结队通行。  9、学龄儿童应当由其监护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方可在道路上通行。  10、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时,要按信号指示,下车推车而行,禁止闯红灯。  11、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横过马路时,要下车左右辽望,在确认安全下,推车而过。  12、骑车转弯前要减速慢行,向后辽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13、骑车时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行车或者行车时手中持物。  14、不得扶身并行,拉横排骑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15、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二人以上骑的自行车,不准载人。
2023-09-11 15:31:421

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答案

1、丰富多彩,争先恐后,小心翼翼,伏案疾书,悄无声息2、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
2023-09-11 15:31:253

发展观的幽默哲学小故事

狐 狸 孵 蛋   狐狸肚子饿了,便到处找东西吃。他在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看到一个大鸭蛋!   狐狸一个健步跳上去,把蛋抱住,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到嘴里。这时脑袋里却有个声音,说:“你想吃鸭蛋,还是肥嘟嘟的小鸭子呢?”   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在大吃一顿。他一 *** 坐在蛋上,但是立即就跳起来:“这样不是会把蛋给压破了么?”   他想到一个好主意,便在地上掘起洞来。狐狸把蛋放在塞满干草的洞口,用前爪和后爪紧趴在洞的前后方,只有软软的肚子轻轻地覆在鸭蛋上。这个主意想起来不错――蛋能饱暖,又不会被压破,可是这个姿势太像苦刑了,不到五分钟,狐狸的四肢便痛的受不了。   狐狸又想到一个好主意。他捡到一条长长的树皮。他正得意自己的杰作呢,没想到在追兔子的时候,树皮松落,差点把宝贝蛋给砸破了。   狐狸气的把蛋放在嘴里,想一口吃掉算了。哪知道这时候刚好蛋被孵出来了,生出一只健康活泼的小鸭子。更没想到的是,小鸭子忽然朝着狐狸的鼻子尖冲过来:“妈妈!妈妈!”   狐狸被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妈妈,我,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鼻子。   小鸭子吃的肚皮圆滚滚的,把头钻到狐狸的爪子底下,睡眼朦胧的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   狐狸又叹口气:“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这就是我的命吧?”   2.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一、鸡的狗屎运   有一只鸡和一只狗聊天,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上去,但我没有勇气?狗说:你可以吃一点我的狗屎啊,狗屎很有养分的。鸡吃了一点狗屎,的确可飞到第一个树。第二天,鸡又吃了更多的狗屎,飞得更高了。一个月后,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是不久后,一个农夫看到了它,一下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生存的道理:狗屎运可以让你达到顶端,但不会让你一直留在那儿!   二、乌鸦和兔子   乌鸦在树上每天都没事闲着,兔子见了乌鸦说:我可以跟你一样每天都不用做事吗?可以啊!乌鸦说。听了乌鸦的话兔子就在地上休息了,这时一只狐狸出现了,一把抓住了兔子吞了下去。   生存的道理:如果你想什么都不想做,必须要站得很高!   三、温暖的粪堆   有只鸟飞去南方过冬,途中小鸟都冻僵了。它掉落在一块空地上,一只牛走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它身上,小鸟躺在粪堆中觉得很暖和,慢慢的他清醒过来,在温热感觉很舒服,不久唱起歌来。一个经过的狐狸听见了声音走过去,发现了在粪堆中的鸟,把它拽起来吃掉!   生存的道理:并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泼粪的都是敌人,同样不是每个从粪堆中拉你的人都是朋友!当你正在粪里的时候最好闭上你的嘴巴!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1.一个永远用你对他负责而他却不对你负责的是谁? 银行 2.一头母猪过河,河能承受500公斤的重量,母猪重300公斤,可是她到桥中间,桥却塌了,为什么? 因为她是开车过的桥 3.胡一菲从6000米的高空跌倒1000米的高空她为什么没有死? 因为她是中国股民 4.西游记中沙和尚说的最多的四句台词是什么?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5.医学上把痛苦分为十二种,第一种是蚊虫叮咬的痛苦,第十二种是孕妇分娩的痛苦,那么第十三重痛苦是什么? 孕妇在分娩时碰巧被蚊子叮咬的痛苦 6.什么动物可以贴在墙上? 海豹 7.乌龟在它的龟壳里盖了个房子然后又钻了进去,回答一保健品名字? 盖中盖 8乌龟把房子拆了又盖了个房子然后又钻了进去,回答一保健品名字? 新盖中盖 9还是那个乌龟他又把房子拆了又盖了个房子然后又钻了进去,回答一保健品名字? 巨能钙 10一菲高中时打破了一样东西但是她却非常高兴这是为什么? 她800米的长跑记录 11完成如下动作,一只眼睛向上看一只眼睛向下看? 躺着做斗鸡眼 12说起来与你时刻相关,但是需要时却看不见也找不到的是什么? 相关部门 13有四个人在屋里打麻将警察来了却带走了五个人为什么? 因为他们打的人叫麻将 14。26个字母,ET走了还剩几个字母? 21个,ET开走了UFO 15关谷神奇又一样东西比在场所有人都长是什么? 名字
2023-09-11 15:31:251

岑参描写雪花的诗句

1. 关于雪花的诗句岑参心 关于雪花的诗句岑参心 1. 岑参写的有关雪花的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关于描写雪花的诗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15、《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16、《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 17、《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19、《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 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 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 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 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 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 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 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3. 关于雪花的诗句 “我不知道离开球场霞目前,犯罪嫌疑人林花开放昨晚。”金运谢韬“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盛开的树。”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阳春白雪是为时已晚了穿庭树飞。”唐·韩愈“春雪”;? “雪像梅花,梅花似雪,像不像是美妙的。”?宋陆游书“踩在草地上。” “严格宫城团回冷光源,白天碎片坠落琼。”唐·李贺“十二月乐辞·月”; “飞天街辔踏琼英,四顾在余靖整个犯罪嫌疑人。” Tang二陂直“和周侍洛杉矶雪”;? “棚琼花天犹豫,他梅蕊冯宇没有。香”?宋·杨万里“观雪”;。 “的琼瑶蒙特利尔和娱乐的雪和轮廓之王”?“。宋·辛弃疾” 玉“千峰笋数千株翡翠原石,树木和松萝万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枝鸟散,一絮克雷格·登普西有雪花飘落贤阁。”宋司马光“?”; “大泰山玉龙寒冷的夜晚,枫林梨树画这个古老的剑“唐吕岩?”襄阳雪诗“; 「喜飞雨蝶离开了,不嫌幽谷阻黄莺阳春白雪”元华优侮?“”;。 > “玉花,晚上飞,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天国博喜雪”。 “六飞回家,坐看竹签变琼。”糖糕篇“雪”;? “六花飞之外黄昏,困我不知道谢林景思维倾向胡床醉韵。”宋F键“?”; “前面飞六出花,樽前把一切都关掉净沙天。“元白朴?”·冬天。“ 手,掌,席”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寒风,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Wang李阳拒绝喝”;? “雪花似掌难遮住眼睛,像刀子一样的风经常担心雪夜时间刘敬仲韵。”清钱谦益“?”; “燕山雪花为大如席,片片吹了轩辕台,“唐·李白。? “北风行”。 盐,尘土,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因为风若柳絮,没有。”金运谢韬“咏雪联句”;? “只看到岭头云似盖,雪已经被吓坏了的岩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脆,树叶,藻“云惨惨如怒,冰冷的雨水龙镇鬃毛干苍蝇。”唐李咸用“白雪歌”; “放眼绿色树枝,几朵寒栈不愿消费。”明徐渭“梨”;? “芮妻嗯叶飞小麦一直是比较烦人的染发膏欣荣雨。”?宋代范成大“雨后雪” 4. 描写雪花的诗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ue5e4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ue5e4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ue5e4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ue5e4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ue5e4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ue5e4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ue5e4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ue5e4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ue5e4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ue5e4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ue5e4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ue5e4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ue5e4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ue5e4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ue5e4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ue5e4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ue5e4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ue5e4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ue5e4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ue5e4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ue5e4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ue5e4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ue5e4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ue5e4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5. 有什么描写雪花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唐)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春雪》刘方平(唐)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村雪夜坐》白居易(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二首》卢梅坡(宋)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朝愈(唐) 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栏杆。 《寒词十六首》王次回(明)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冬夜即事》吕温(唐)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初冬夜饮》杜牧(唐)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钟陵夜阑作》韦庄(唐)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 《浣溪沙》毛滂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李清照(宋)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沈佩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忆江南》纳兰性德(清)。 6. 形容雪花的诗句 形容雪花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写雪的千古名句,字面意思是:雪花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两句形象写出了胡地的雪既白又大的特点。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杜甫的《绝句》。字面意思是: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只。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诗人为此喜上心头。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出自卢梅坡的《雪梅》。字面意思是梅花须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2023-09-11 15:31:251

简述农业推广培训方法之一的角色扮演的应用范围

简述农业推广培训方法之一的角色扮演的应用范围:培训需求调查、能力研究、任务分析、工作表现分析。1、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法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来进行广泛的推广。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好的时效性及单向性。传播媒介利用报纸杂志、墙报、黑板报、书籍、广播、电视、录像、电影、网络等特点来进行广泛传播。大众传播灵活性强,能提高推广效果,能让农民提高认识,采纳新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农作物病虫防治,通常采用大众传播法。2、集体指导法集体指导法是一项群体活动,涉及的成员较多,能在短时间内把信息传递给预定目标;它可以使推广者和推广对象双向沟通,及时反馈信息,使农民真正学习和掌握所推广的农业新技术。它的形式可通过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参观来进行推广。90年代推广旱地育秧技术,2000年推广秋洋芋稻草覆盖技术,采用的就是短期培训、示范方法,推广效果极佳。3、个别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通过与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它具有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这几个特点。它的形式有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
2023-09-11 15:31:231

人大代表建议怎么写

人大代表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集全国和省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案、建议案,向国家机关部门反映人民呼声,提出意见和建议。代表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案由应当明确清楚,案据应当充分合理,方案应当具体可行。议案要求:(1)一件议案中只能就一个问题提出案由、案据和方案(2)议案的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3)参加联名提出议案的每位代表,都要亲自签名(4)案由:提出议案的背景原因、意义案据:提出议案的资料依据(数字化、具体化、科学性)方案:提出解决议案的措施(可操作性、针对性)附: 关于加大力度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议案(或建议)(案由)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的外贸企业遇到困难,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农民工就业工作直接关系着农民增收,关系着社会安定,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案据)目前我国约有1.3亿农民工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根据农业部不久前对我国农民工输出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进行的抽样调查,到今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约占38.5%。其中有60.4%的农民工仍保留自己的工作,节后将正常回去上班,剩下39.6%的人则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预计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将面临就业压力,占1.3亿外出就业农民工总量的15.3%。(方案)因此,我提议:一、要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农村是劳动力的源泉,有相应技能就有相应保障,建议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动员全社会力量增加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建议从地方教育附加费中也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实施,千方百计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创业能力。等
2023-09-11 15:31:202

需求分析应包括哪些内容?

需求分析包括这些内容1 、写出系统的任务和特点2 、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和作用3、 系统结构图4 、采用的数据库5 、开发运行环境"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在软件工程当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确定要计算机"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023-09-11 15:31:191

求一个哲学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圆寻找碎片的故事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它和虫子们聊天,充分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寻找--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这个哲理故事告诉你:正视放弃,拒绝完美,才令我们完整。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闷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这样可能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其实,人生太多的遗憾是由于人们过分的追求造成的。 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意,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意。 秦王嬴政统一七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再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更深一层想,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与失意,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须交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又还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你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永远无法做到完美。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没有人会从不犯错。所以我绝对不会要求你做一个完人,况且这样的人也根本不存在。 有一个富翁因为实在太富有了,所以凡事都要求最好的。 有一天他喉咙发炎,这不过是一个小毛病,任何一位大夫都可以看得好,但是由于他求好心切,他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医生来为他诊治。 他花费了无数的金钱,走遍各地寻找医病高手,他一地一区地走,每个地方都告诉他当地有名医,但是他认为别的地方一定还有更好的医生,所以他又继续再找。 直到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扁桃腺早已恶化成脓,病情变得非常的严重,必须马上开刀,否则性命难保。但是当地却没有一个医生,这个富有的人,居然因为一个小小的扁桃腺发炎而一命呜呼!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很多人期望别人完美无瑕,常常念叨别人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别人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别人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他们的心。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当然你会感到负疚。但在承担过错之前,你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的是你应该背负的包袱。 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永远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感受;他永远无法体会别人带给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的喜悦。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地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地抵御了这种打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 人们往往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但他们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他们还在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处搜寻。想追求完美无缺的事物,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也是经常发生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相比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的成熟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刻。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人生箴言: 当你接受的现实不完美时,当你为生命的继续心存感激时,你就能成就完整;而别的人却渴求完整--当你们为完美而困惑的时候。
2023-09-11 15:31:174

岑参的送别诗的代表作有哪些?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715--770)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最后一篇尤为突出,他竟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北国八月飞雪之美,使荒蛮雪封之地顿时春意盎然。天气的寒冷,依依的离情别意,悠悠的思乡愁绪,在诗人的笔下都着染了奇丽豪迈、浪漫乐观的奇情异彩。除此之外,岑参还有不少描写边塞奇景风俗的诗作,如《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这些作品更增添了岑参边塞诗浪漫多姿的艺术丰采。
2023-09-11 15:31:171

自己生活中的哪个镜头作文20字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我就来向你们 介绍我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吧!在生活中,有一个人曾经令我感动过,她便是我的妈妈。妈妈中等个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红润 的嘴唇,浓眉毛。记得有一次上午,是下雨天,放学了,同学们跟着家长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教室门口站着,心 想:妈妈会不会来接我呢?正在这时,妈妈打着雨伞来接我了,我招手喊妈妈过来,只见,妈妈只拿来一 把雨伞,她把雨伞往我这边打,自己的衣服却淋湿了,啊,妈妈多伟大呀,她怕我的衣服淋湿了,会产生 感冒,就把雨伞往我这边打,当时,我多么感动呀,心里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在寒冷的冬天里,妈妈五点钟就起床了,她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忙活起来了。等我起床后,妈妈已 经把牛奶和早餐给我准备好了。等我吃完早餐后,妈妈又送我去上学,放学后又去接我,这样来回。看着 妈妈那双红通通、馒头似的双手,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从脸颊流了下来。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是一怎样的小镜头呢?
2023-09-11 15:3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