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医学统计学试题答案,正确率需达90%,高分回报,各位帮帮忙,急死了,简答题要详细哦,谢谢

天天统计室提供SAS生物医学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服务

统计学试题?急求,谢谢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平均亩产量;②粮食总产量;③人均粮食消费量;④人均粮食生产量。2.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①权数所在组的标志值的大小;②权数的绝对值大小;③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④总体单位数的多少。3.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一项( )。①基础活动;②最初活动;③最末活动;④最先活动4.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指( )①可变的,可以度量的量;②可变的,不可以度量的量;③不变的,常数量;④不变的,可以度量的量。5.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目的③确定调查项目;④确定调查时间6.某企业计划产值比去年提高8%,而实际则提高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50%;②4%;③103.7%;④3.7%.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①划分各组的界限;②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分组界限;③确定组数;④确定组距。8.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设备利用系数;②商品库存量;③人均收入;④工资总额。9.问卷的问句从外部形式上看有( )①特征问题;②行为问题;③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④态度问题。10.一个统计总体( )①可以有多个指标;②只能有一个标志;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只能有一个指标。11.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1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①综合指数;②加权算数平均指数;③加权调和平均指数;④平均指标指数。13.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14.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则数据( )①55在第一组;②65在第二组;③65在第三组;④75在第三组。15.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①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一;②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减一;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6.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①削弱短期的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③削弱短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④削除季节变动。17.某公司2004年比2003年销售量下降了2%, 但销售额却增加了5%,该公司所经营的所有商品的物价变动情况为( )①上涨了107.1%;②下降了2.5%;③上涨了7.1%;④下降了7.1%。18.若时间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或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指数曲线方程;③二次曲线趋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19.抽样误差是指( )①登记性误差;②代表性误差③随机误差;④系统性偏差20.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 )①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②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③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④线性相关关系越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统计一词可以在以下意义上理解( )①统计工作;②政府统计部门;③统计资料;④统计学;⑤统计调查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点为( )①同质性;②大量性;③具体性;④社会性;⑤差异性。3.客观上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①准确性;②及时性;③全面性;④大量性;⑤差异性4.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①总标题;②横行标题;③纵栏标题;④指标数值;⑤调查单位5.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在于( )①可以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②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③可以看出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④可看出标志值分布的离散程度;⑤可以计算标准差系数。6.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①农产品产量总指数;②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③工业产品产量指数;④销售额总指数;⑤商品批发价格总指数7.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 )①时间长短要统一;②总体范围要一致;②指标经济内容应统一;④指标的计算方法要一致⑤指标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要统一8.抽样推断的特点是( )①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②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②比重点调查更节省人、财、物力;④抽样误差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⑤按随机原则抽样9.下列各组变量之间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①家庭收入与支出;②人口数与消费品的需求量;③身高与体重;④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与粮食产量;⑤机床使用年限与维修费10.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②允许误差的大小;②抽样方法;④抽样组织形式;⑤估计的可靠程度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ⅹ”)1.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3.与实物指标相比,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 )4.一般地,总体单位数越多,标准差越大。( )5.回归系数b越大,相关系数r也越大。( )6.是非标志的方差最大值为0.5。( )7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皆不受季节波动的影响。( )8.广义的指数泛指反映事物变动的各种相对数。( )9.抽样估计时,估计的精确程度与把握程度方向一致。( )10.次数出现最多的变量值就是中位数。(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最基本的有哪几种?2.总指数的两种基本综合形式而形成的两个主要指数是什么?区别在哪里?3.什么是统计分组?有何作用?4.测定长期趋势的作用有哪些?五、计算题:(共40分)1.某企业职工人数和管理人员数资料如下:工人数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职工人数 36200 35800 34100 34700管理人员数 2000 2040 2045 2049求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管理人员在全部职工人数中占的比重。2.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资料如下:类别 基期 报告期 人数(人) 月平均工资(元) 人数(人) 月平均工资(元)老工人 600 1000 700 1200新工人 400 600 800 800试分析总平均工资的变动中新老工人月工资水平和工人人数构成变动的影响。3.为检查某企业生产一批电子元件的质量,随机抽取1%的产品,将测得数据整理如下:耐用时间(小时) 元件数(只)1200以下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以上 101255185合计 100试以9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批电子元件平均耐用时间的区间范围。4.为探讨收入(x)与受教育程度(y)之间的相关关系,随机抽选了20个人的随机样本,经计算得到:∑x=241 ∑y=488127 ∑xy=6585756 ∑x2=3285 ∑y2=13634204535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还有很多,你有邮箱我发给你吧?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二、 计算题(1题12分,2-4题每题15分,合计57分)1. 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甲班组: 20、 40、 60、 70、 80、 100、 120、 70;乙班组: 67、 68、 69、 70、 71、 72、 73、 70;要求:(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2)分别计算两组的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3)试说明甲、乙两组的平均日产量哪个代表性大?2. 新潮百货公司三种主要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品名计量单位平均销售单价(元)销售量1999年2000年1999年2000年西服皮鞋衬衫套双件980260859602808850020010005501801200 要求:(1)2000年同1999年相比,三种商品总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和绝对额各是多少?(2)采用拉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综合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3)采用帕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4)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有什么不同?我国统计实践中一般采用哪种指数?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3. 某电动自行车厂2001~2005年间各年电动自行车产量如下: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产量(万辆)2023283540要求:(1)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说明二者的关系;(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3)如该厂下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至达到l20万辆,那么,每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完成任务?(4)如该厂每年产量平均比上年增加28%,则2010年产量能达到多少万辆?其五年内总产量将为多少?(5)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电动自行车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0年的电动自行车产量。4.某地区5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12006322314605330852444098155415913根据表中资料:(1)绘制散点图,并观察相关关系的趋势;(2)计算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指出参数的经济意义;(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5)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的工业增加值。三、 案例分析题(25分)某品牌电脑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A.企业产品的知名度;B.产品的市场占有率;C.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要求:1. 请你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2. 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3. 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自己做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二、 计算题(1题12分,2-4题每题15分,合计57分)1. 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甲班组: 20、 40、 60、 70、 80、 100、 120、 70;乙班组: 67、 68、 69、 70、 71、 72、 73、 70;要求:(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2)分别计算两组的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3)试说明甲、乙两组的平均日产量哪个代表性大?2. 新潮百货公司三种主要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品名计量单位平均销售单价(元)销售量1999年2000年1999年2000年西服皮鞋衬衫套双件980260859602808850020010005501801200 要求:(1)2000年同1999年相比,三种商品总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和绝对额各是多少?(2)采用拉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综合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3)采用帕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4)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有什么不同?我国统计实践中一般采用哪种指数?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3. 某电动自行车厂2001~2005年间各年电动自行车产量如下: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产量(万辆)2023283540要求:(1)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说明二者的关系;(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3)如该厂下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至达到l20万辆,那么,每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完成任务?(4)如该厂每年产量平均比上年增加28%,则2010年产量能达到多少万辆?其五年内总产量将为多少?(5)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电动自行车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0年的电动自行车产量。4.某地区5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12006322314605330852444098155415913根据表中资料:(1)绘制散点图,并观察相关关系的趋势;(2)计算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指出参数的经济意义;(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5)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的工业增加值。三、 案例分析题(25分)某品牌电脑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A.企业产品的知名度;B.产品的市场占有率;C.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要求:1. 请你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2. 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3. 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自己做

统计学试题

解:本题用Z检验进行假设检验。 H0:u=u0=350,即该批罐头的总体均数为350g。 H1:u≠u0=350,即该批罐头的总体均数不为350g。 a=0.05 Z=(351-350)/(3/√50)=2.357; Z=2.357>1.96,所以p<0.05,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批罐头不合乎规格净重,鉴于该批罐头均数为351g,认为该批罐头净重大于标准规格。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备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 )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2.判定现象相关关系的方法有许多,其中能证明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紧密程度及其方向的方法是( )   A.计算相关系数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进行定性分析   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   D.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4.报告期商品销售额增长4.5%,商品价格降低了5%,则商品销售量( )   A.增长0.5%   B.增长10%   C.增长10.5%   D.增长11%来源:考试大网   5.下列属于相对数时间数列的是( )   A.某企业第一季度产值   B.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产值   C.某企业第一季度人均产值   D.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人均产值   6.对200件产品进行检验,发现8件废品,则其合格率的方差为( )   A.0.04   B.0.96   C.0.0384   D.0.196   7.在研究总体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标志值是(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8.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指标属于(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强对指标   9.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必须为100%或1,这种相对指标为(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统计分组是指对( )   A.总体单位的分组   B.总体的分组   C.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分组   D.一个分组标志的分组   11.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就可以了解我国电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2.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是( )   A.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类抽样   D.整群抽样 来源:考试大   13.样本指标的数值( )   A.是确定的   B.不是确定的   C.与全及指标的数值差距很大   D.与全及指标的数值完全相同   14.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汽车台数   B.工人人数   C.工厂数   D.工业总产值   15.要了解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班学生   B.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个学生   D.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直线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一个随机变量一个是给定数值   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两个都是给定数值   E.两个都不是随机变量   17.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可以事先计算   C.可以通过不同的抽样方式消除   D.范围可以事先控制   E.只能事后进行计算   18.按照指数所采用的基期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 )   A.数量指数   B.质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定基指数 来源:考试大   E.环比指数   19.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某工厂“九五”计划期间各年产值   B.某农场“九五”计划期间各年生猪存栏数   C.某商店“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末利税额   D.某学校“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毕业生人数   E.某兵营“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末战士人数   20.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地区在校教职工人数   D.某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额   E.某地区每年生产汽车辆数   2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A.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   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C.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   D.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E.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   22.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   A.变量值的大小   B.变量性质不同   C.选择的分组标志   D.组距与组数   E.组限与中值   2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A.准确性   B.具体性   C.及时性   D.全面性   E.系统性   24.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功能不同可分为( )   A.评价指标   B.数量指标   C.预警指标   D.监测指标   E.描述指标   25.全国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是总体   B.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C.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D.男性人口数是数量标志   E.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相关系数r=±1,说明现象之间存在____________。www.Examda.CoM   27.大数法则是关于大量的随机现象具有____________。   28.个体指数是反映____________事物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29.对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求平均数,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也称____________。   30.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____________趋势。   31.按照统一折算的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计量单位称为____________。   32.统计分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____________,即将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按照它们的差异性分为若干部分。   33.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_____表。   34.编制时间数列必须准遵守指标值的____________原则。   3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置信度   37.同度量因素   38.平行分组体系   39.几何平均数   40.循环变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   4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3.设计问卷调查的原则。   44.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45题7分,46题10分,47题8分,48题10分,共35分)   45.7月初某企业月末工人数月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工人数(人) 550 540 548 550 555 560 550   产量(千件) 220 200 300 351 360 360 340   试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人均月产量。(7分)   46.根据8起火灾损失额(y,万元)及其火灾地点与消防队距离(x,公里)的资料,经计算得知:   Σx=36.4 Σy=880 Σx2=207.54 Σxy=4544.6 Σy2=104214   要求:计算相关系数及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指出当火灾发生地点与消防队之间的距离每增   加1公里,损失额作如何变化?(10分)   47.某市场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和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报告期销售额(元) 价格上涨(+)或下降(-)%   甲 600 20   乙 8100 -10   丙 1875 25   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及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8分)   48.某企业对4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抽样调查,测得灯泡平均使用寿命为1200小时,使用寿命的标准差为240小时。试以95%的可靠性来推断该厂全部灯炮使用寿命的区间范围。(t=1.96)。(10分)

统计学专业学什么 毕业后能干什么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统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很感兴趣。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学专业学什么毕业后能干什么”。   统计学专业学习课程   专业基础课:概率统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论、普通物理、线性规划等。   专业课程: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应用随机过程、统计计算、非参数统计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统计基础、利息理论、应用统计软件、计算金融、风险理论、金融数学、模糊数学、试验设计、线性模型引论、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理论、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保险精算学、可靠性统计与生存分析、非线性规划、寿险精算实务、测度论、随机分析初步等。   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认识实习、数学实践、保险精算实践、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   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教育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   2、新能源;   3、贸易/进出口;   4、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金融/投资/证券;   6、计算机软件;   7、教育/培训/院校;   8、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销售助理;   2、会计;   3、人事专员;   4、行政专员;   5、仓库管理员;   6、行政前台;   7、出纳;   8、行政助理。   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设计开展一项科学研究,应从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1925年费希尔完成的《研究人员用统计方法》,......这搜索些都是早、中期运用统计学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典范。到了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螺旋结构的发现,整个试验过程处处使用了现代统

论文使用AMOS计算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很差,用SPSS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统计学可以接受,如何说明?

不知道您使用的Amos模型是潜变量模型还是路径模型,据我所知,路径模型的原理和SPSS一样,结果非常接近,但潜变量模型则不一定了。如果论文已经说明用Amos了,那么Amos没能通过,就不能说退而求其次,使用SPSS,因为Amos作为更为全面严谨的方法已经否决了研究假设,如果还用不严谨的方法去检验假设,显然说不通。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统计学的英文statistics最早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 collegium(国会)以及意大利文statista(国民或政治家)。德文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 Achenwall于1749年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在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 Sin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1] 与“城邦政情”阶段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本质的差别也不大。“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威廉·配第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的来源,威廉·配第本人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配第在书中使用的数字有三类:第一类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和经验观察得到的数字.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通过严格的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少,根据经验得出的数字多;第二类是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数字。其推算方法可分为三种: 平均数为基础进行推算的方法”; 第三类是为了进行理论性推理而采用的例示性的数字。配第把这种运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的推理称之为“代数的算法”。从配第使用数据的方法看,“政治算数”阶段的统计学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特点,统计实证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浑然一体,这种方法即使是现代统计学也依然继承。[2] 在“政治算术”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数”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当时的“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的内容仍然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 1908年,“学生”氏(William Sleey Gosset的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t分布的论文,这是一篇在统计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文章。它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的方法,开创了统计学的新纪元。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计学家奎特莱(Adolphe Qu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现代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概率论始于研究赌博的机遇问题,大约开始于1477年。数学家为了解释支配机遇的一般法则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概率论理论框架。在概率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到十九世纪初,数学家们逐渐建立了观察误差理论,正态分布理论和最小平方法则。于是,现代统计方法便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1] 统计学(statistics):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变量(variable):每次观察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顺序变量(rank variable):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数值型变量(metric variable):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均值(mean):均值也就是平均数,有时特指算术平均数,这是相对其他方式计算的均值,求法是先将所有数字加起来,然后除以数字的个数,这是测量集中趋势,或者说平均数的一种方法。中位数(median):也就是选取中间的数,要找中位数,首先需要从小到大排序,排序后,再看中间的数字是什么。众数(mode):众数也就是数据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字 为了将统计学应用到科学,工业以及社会问题上,我们由研究母体开始。这可能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石头中的水晶,或者是某家特定工厂所生产的商品。一个母体甚至可能由许多次同样的观察程序所组成;由这种资料收集所组成的母体我们称它叫时间序列。为了实际的理由,我们选择研究母体的子集代替研究母体的每一笔资料,这个子集称做样本。以某种经验设计实验所搜集的样本叫做资料。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对象,并且被用做两种相关的用途:描述和推论。描述统计学处理有关叙述的问题:资料是否可以被有效的摘要,不论是以数学或是图片表现,以用来代表母体的性质?基础的数学描述包括了平均数和标准差。图像的摘要则包含了许多种的表和图。推论统计学被用来将资料中的数据模型化,计算它的机率并且做出对于母体的推论。这个推论可能以对/错问题的答案所呈现(假设检定),对于数字特征量的估计(估计),对于未来观察的预测,关联性的预测(相关性),或是将关系模型化(回归)。其他的模型化技术包括变异数分析(ANOVA),时间序列,以及数据挖掘。相关的观念特别值得被拿出来讨论。对于资料集合的统计分析可能显示两个变量(母体中的两种性质)倾向于一起变动,好像它们是相连的一样。举例来说,对于人收入和死亡年龄的研究期刊可能会发现穷人比起富人平均来说倾向拥有较短的生命。这两个变量被称做相关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不能直接推论这两个变量中有因果关系;参见相关性推论因果关系(逻辑谬误)。如果样本足以代表母体的,那么由样本所做的推论和结论可以被引申到整个母体之上。最大的问题在于决定样本是否足以代表 整个母体。统计学提供了许多方法来估计和修正样本和收集资料过程中的随机性(误差),如同上面所提到的透过经验所设计的实验。参见实验设计。要了解随机性或是机率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观念。数理统计(通常又叫做统计理论)是应用数学的分支,它使用机率论来分析并且验证统计的理论基础。任何统计方法是有效的只有当这个系统或是所讨论的母体满足方法论的基本假设。误用统计学可能会导致描述面或是推论面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社会政策,医疗实践以及桥梁或是核能发电计划结构的可靠性。即使统计学被正确的应用,结果对于不是专家的人来说可能会难以陈述。举例来说,统计资料中显著的改变可能是由样本的随机变量所导致,但是这个显著性可能与大众的直觉相悖。人们需要一些统计的技巧(或怀疑)以面对每天日常生活中透过引用统计数据所获得的资讯。 测量的尺度统计学一共有四种测量的尺度或是四种测量的方式。这四种测量(名目、顺序、等距、等比)在统计过程中具有不等的实用性 。等比尺度(Ratio measurements)拥有零值及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等距尺度(Interval measurements)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但是它的零值并非绝对的无而是自行定义的(如智力或温度的测量);顺序尺度( Ordinal measurements)的意义并非表现在其值而是在其顺序之上;名目尺度(Nominal measurements)的测量值则不具量的意义。 以下列出一些有名的统计检定方法以及可供验证实验数据的程序Fisher最小显著差异法(Fisher"s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 )学生t检验(Student"s t-test)曼-惠特尼 U 检定(Mann-Whitney U)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相关性(correlation)皮尔森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史匹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卡方分布(chi-square )创立时期德国的斯勒兹曾说过:“统计是动态的历史,历史是静态的统计”。可见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的。统计学的萌芽产生在欧洲,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是统计学的创立时期。在这一时期,统计学理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派别,主要有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论文投稿时需要生物统计学家的审查报告,怎么弄

投稿时需要生物统计学家的审查报告论文先写提纲吧,。给你.

论文中需要用(*)标注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值,是P值么,求解,谢谢!!

*表示的检验的显著性程度。通常,一个星号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两个星号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又称作极显著。是否显著,是通过P值来确定的。

sci论文要求出示统计学证书怎么办?

审核人员出具证明。首先要找到专业的统计人员,最好是统计系老师或者至少已经发表过多篇生物统计类文章的老师或者科研服务公司,科研服务公司一般都储备了丰富的各学科编辑。其次把文章发给他们,由他们来审核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有关生物统计的方法和结论。最后由审核人员出具证明,这个证明作者可以提前准备好,让审核人员来修改和签字就行了。

论文里表格会出现 Interaction SED,Interaction SED在统计学里有什么含义吗?

是标准误啊,Standard Error,简写SED,衡量对应样本统计量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样本对总体越有代表性,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因此,标准误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之前的回答居然没一个靠谱的,大家都怎么了,汗~

会计专业的写毕业论文写什么题目好?我的指导老师是统计学教授,要求用上市公司数据做分析

我老是也是统计学的,惨哦

写论文多少例不需统计学分析

这个你去看下(统_计学与_应用)里面别人是怎么写的吧~~

医学论文可以不用统计学方法吗

不可以。医学论文是科研工作的结晶和表述,是相关医学专业、统计学与写作诸方面完善的结合。医晋通编译归纳发现,如今很少看到不用统计学的医学科研,很少看到不用统计学的医学论文。

为什么很多论文要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

能更加准确的统计社会的发展变化。探讨人口统计学,他能更加准确的统计社会的发展变化,人口统计学是指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求统计学的一些 外文 参考文献,急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From 1940-1980Statistic BibliographyRetrieved at May 27, 2009. From http://library.thinkquest.org/26026/Statistics/statistics_bibliography.html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Aluminum Can Recycling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Automobile Mileage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Causes of Fish Kill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Causes of Global Warming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CFC Production"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Celebrating Too Soon."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ozone1.htm> (June, 1999)Commonest Toxic Chemical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Consumer Views on Recyclable Packaging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Cre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Area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Endangered Species in the U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Energy Usage Throughout the World"Power Surge: Energy Use and Emissions Continue to Ris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emission.htm> (June, 1999)Environmental Health Threat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Potential Exposure to Health Risks from Environmental Threats: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001-fg01.htm> (June, 1999)Forest Destruction v. Reforestation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Increases in Greenhouse Gase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Largest Oil Spill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Lumber Production in the U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Sources of Energy Production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Species Threatened by Air Pollution in the U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The Earth"s Temperature"Climate Brief: Searching for a Greenhouse Fingerprint."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climate1.htm> (June, 1999)The Ten Warmest Years From 1880 to 1990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Top Oil Producers in 1990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US Oil Spills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Water Scarcity"Water: Critical Shortages Ahea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water.htm> (June, 1999)World SO2 Emissions"Acid Rain: Downpour in Asia?"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acidrain.htm> (June, 1999)

医学论文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一般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有:t 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统计检验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数据的类型(计量、计数) 、组数的多少(两组、多组) 、样本量的大小以及对比的方式(相互比较、配对比较) ,此外计量数据还要考虑分布形态和方差齐性等问题。

统计学分布形态有哪几种 论文引用

统计学分布形态有几种: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记为N(μ,σ^2)。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任意一个服从N(μ,σ^2)分布的随机变量X都可转换为μ = 0和σ = 1的标准正态分布(z=(X-μ)/σ)。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t分布(t-distribution)用于根据小样本来估计呈正态分布且方差未知的总体的均值,即[公式] 服从自由度v=n-1的t分布。如果总体方差已知,则[公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t分布t检验(t-test)单个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的t"检验(大样本时,可采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z服从标准正态分布)。F检验方差齐性检验(homogeneity test of variance):由两样本方差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比较多个(k>2)样本的均数。包括: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其他设计(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设计)。q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卡方检验多组数据的方差齐性检验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配对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R*C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用于数据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signed rank test):样本少时用检验统计量T,样本大时用检验统计量z。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检验统计量T或z。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检验统计量H。数据分布特征可以从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及分布形态三个方面进行描述。1、平均指标是在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测定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有两类: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位置来确定的代表值,常用的有:众数、中位数。数值平均数就是均值,它是对总体中的所有数据计算的平均值,用以反映所有数据的一般水平,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幂平均数。2、变异指标是用来刻画总体分布的变异状况或离散程度的指标。测定离中趋势的指标有极差、平均差、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离散系数等。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即总体中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离散系数是根据各离散程度指标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的比值。3、矩、偏度和峰度是反映总体分布形态的指标。矩是用来反映数据分布的形态特征,也称为动差。偏度反映指数据分布不对称的方向和程度。峰度反映是指数据分布图形的尖峭程度或峰凸程度。

论文中没有统计学意义怎么表示

具体如下表示。不同的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根据其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基础指标是反映总体基本状况的指标,由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特征指标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特征的指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二是反映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变异指标;三是反映数据分布形状的偏态和峰度系数。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毕业论文和统计学报告的区别

统计学报告是描述一项统计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毕业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毕业论文,也称作学位论文,是指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是对自己在几年大学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的总结与运用。统计学报告就是指运用,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统计学报告的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统计公报,进度统计分析报告,综合统计分析报告,专题统计分析报告,典型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请简述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一下统计学知识在你的工作中的使用情况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 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 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毕业论文和统计学报告的区别

从概念上说:报告是理论应用是实践的过程;论文是从实践中提炼规律或者修正规律 形成理论的过程。 从研究面上讲:专题报告可以算是面。论文可以是点。专题报告所讲的内容是研究的面上的东西,而论文可以就专题研究中的某一个点开掘展开论述。报告要将研究对象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 从内容上来说:报告是陈述、反映事实,论文是经过科学研究,论述研究成果 。 论文一定有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报告可以无。报告应该客观性多些,陈述事实和全部;论文主观性多些, 可以选择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论据。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高级表达形式,突出的是它的学术性;报告是科研成果的一般表达形式,其更加侧重于资料性。论文是要论证某个命题、假说或理论,报告重在能清楚地说明一件事情或现象。论文要包括论点,然后围绕论点提出论据以证明论点,通常步骤是: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而社会调查报告从概述,理论发展,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与引申,结论。 作用不同:报告的应用性更强,论文学术性体现的更多一些。报告是通过对相关各因素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为决策者和使用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论文是为了表述在某个学术领域中对现象、问题的理论研究或创新见解的文章成果。 对象不同:报告一般有特定的读者对象,所以在行文中往往要针对读者的阅读目的与知识水平,为其决策和预测提供直接的信息与方向指导,考虑问题更讲究全面分析与问题覆盖。而论文的读者范围没有报告那么狭窄,注重已有理论的梳理、规范严谨的推导验证方法与创新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推理中一般是严格控制一些因素的片面推导,一般还点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深度不同:报告更多是对经验和事实的陈述,缺理论支撑。论文则需要把普遍现象上升为理论或规律,是学术成果。论文强调要有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思想。而报告可以是已经成熟的理论的应用。

体育统计学的概念和意义.论文

身体指标...

医学论文统计学分析怎么做?如何做统计学分析?

我也没做过,关注一下,希望可以找到答案!

论文统计学方法用错会盲审不过嘛

一般都会过。一般盲审不过的论文多半都是违背学术道德规范,有造假和抄袭行为,不管是否盲审,这种论文铁定不通过。所以如果只是少量的方法用错,一般都会过。但是,针对论文中的问题评委会提出反馈意见供整改,也不能完全排除不通过的可能性,所以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付这种情况。

涉及医学方面的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有哪些?

你具体什么要求,论文要求多少字什么时间需要资料有一些可以给你参考下。

如何学好统计学300字论文

统计学的历史与今天——《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据权威统计学史记载,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了“政治算术”、“国势学”,即初级的社会统计学,起源于英国、德国。几乎同时在意大利出现了“赌博数学”,即初级的概率论。直到19世纪,由于概率论出现了大数定理和误差理论,才形成了初级的数理统计学。 也就是说,社会统计学的形成早于数理统计学两个世纪。 由于社会统计学广泛地用于经济和政治,所以得到各国历届政府的极大重视,并得到系统的发展。而数理统计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概率论的发展,而得到飞速发展。经过近400年的变迁,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大体系。两体系争论不休,难分伯仲。 王见定教授经过30年的学习与研究,发现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它们的关系与著名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力学关系非常相似。 相对论力学在接近光速时使用,而大多数情况下是远离光速的,此时使用牛顿力学既准确又方便。如果硬套相对论力学,则是杀鸡用了宰牛刀,费力不讨好。社会统计学在描写变量时使用,数理统计学在描写随机变量时使用。 我们知道变量与随机变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当变量取值的概率不是1时,变量就变成了随机变量;当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为1时,随机变量就变成了变量。 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联系与区别搞清楚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就搞清楚了。以后,在描述变量时,大胆地使用社会统计学;在描述随机变量时,就用数理统计学。如果在描述变量时非用数理统计学,那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 近70年,由于数理统计学的飞速发展,大有“吃掉”社会统计学的势头,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王见定教授的研究已经说明了数理统计学永远“吃不掉”社会统计学,今后的日子,将是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共存与互补。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争论可以结束了。 结束语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对近四百年历史的统计学进行了科学的梳理,规范了整个统计学的发展,结束了一百年来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争论。由于经济是通过统计学进行计量和分析的,所以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必将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学的分析水平。

统计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好找数据的

你看下(统计学与应用 )呗~看下别人的论题呗

硕士论文一定要用统计学方法吗

一定要。用统计学方法写论文,可以获得有关问题的客观描述,让人在看论文时可以抓到重点,条例清晰,有数据做依据,更具有真实性,没有经过统计学验证的结果是没有说服力的。

求理学硕士论文统计学毕业论文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前言: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用科学的办法搜集、整理、汇总、描绘和剖析数据材料,并在此根底上停止推断和决策的科学。狭义的统计用来统指数据或者从数据中得到的一些数字。从统计的定义能够看出,统计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剖析与加工,而Excel强大的数据剖析功用则恰恰与统计所要处置的问题相顺应,因而从Excel产生之初便被普遍地应用于统计中,而专为统计剖析所开发的各种宏更是使得Excel成为统计剖析中一种适用而高效的工具。固然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在某些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统计剖析功用,但其或者需求专业的编程,或者需求昂扬的价钱,因而提高性远远不如Excel。下面以Excel 2003为例,引见一下其在统计学方面的典型应用。    1.数据库统计函数与数据透视表  Excel作为电子表格软件,其数据构造的中心是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因而Excel同数据库软件相同都是管理处置一批有规律的数据。基于Excel的行列构造,在工作表中依照规范的数据库标准对数据停止处置,这也被称为Excel的内部数据库技术,经过创立Excel的内部数据库,能够经过数据库函数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剖析。  1.1 数据库统计函数  在树立内部数据库的根底上,Excel中特地包含了一组对存储在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的数据停止统计运算的工作表函数,这些函数统称为数据库函数即Dfunctions。其中每个函数普通对应三个参数database、field和criteria,这些参数对应函数所运用的工作表区域,应用这些函数能够在日常统计工作中停止一些根本的统计运算。  Dfunctions具有相同的语法格式:Dfunctions(database,field,criteria)。其中:  ①Dfunctions为数据库函数的称号,在Excel中总共有12个数据库函数;  ②database为构成数据清单和数据库的单元格区域,数据库是包含一组相关数据的列表,其中包含相关信息的行为记载,而包含数据的列为字段。列表的第一行包含着每一列的标志项,为函数所运用的数据列或称作字段,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列应位于第一行且具有标志项;  ③field能够为文本,即两端带引号的标志项,如“类别”、“消费商”,也能够为数据清单中数据列的位置,如“1”表示第一列,“2”表示第二列。field也可省略,省略后函数将返回数据清单中一切满足条件的值;  ④criteria为一组包含给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能够为参数 criteria 指定恣意区域,只需它至少包含一个列标志和列标志下方用于设定条件的单元格。完毕语:  Execl在统计学方面 百分百论文网 http://www.bfblw.com/article.asp?ID=32772论文网的应用还有很多,如概率散布图、抽样散布、参数估量、假定检验、回归剖析与预测以及时间序列剖析等,其强大的统计功用能够满足经济学、医学、气候、农业等各个范畴的数据剖析,为人们的剖析决策提供牢靠的参考,且随着Excel版本的不时晋级,其功用也日趋完善,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

紧急!!!求助一份2000字左右的论文,要与统计学有关或接近的。

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http://wenku.baidu.com/view/cfeb0e225901020207409c2d.html

应用统计学论文在知网的哪里

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论文在知网的数据库,在知网搜索框内输入想要查找的文献内容,中国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是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

求 已经发表的具有统计学方面错误的论文!要求:注明错误原因和原文的出处

不论是什么错,还是谁提出的,一经核实,原刊物会在以后的期刊中,给出勘误表或更正。如果是作者本人,发现的最好尽快与杂志社联系,予以更正,并附一封对读者的致歉信。

应用统计学毕业论文方向怎么定

发表论文的话,如果是纯理论的统计学,我想还是很难的,除非你有着很好的数学功底。建议题主考虑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例如生物统计、系统可靠性、经济统计等。当然,这需要和题主周围的资源进行结合,例如自己的导师,虽然他是做运筹优化的,但你完全可以考虑用统计学的知识解决该领域的问题。据我所知,运筹优化需要数据建模,需要对系统进行假设、估计数据的分布等等,题主可以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参数估计”的工作,然后和具体的研究领域相结合,然后把论文发表到该领域的期刊,而不是纯统计的期刊。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如何找一个好的想法,如何写论文,不仅对统计学有用,也适合于其他专业。首先,多了解一些该领域的期刊,好和坏都要了解,看看这些期刊都倾向于接收什么类型的文章;然后,多读论文,把握研究热点,多总结,找到自己的想法;最后,确定一个可行度和创新性较高、并且难度适中的想法进行论文的撰写。看题主的要求并不算太高,只要是SCI就可以,那就可以多了解了解SCI四区的期刊,发表论文相对容易。在进行学术论文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了和你的导师交流,虽然他是运筹领域的,但你完全可以借鉴他在写、发论文时的宝贵经验,少走弯路!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发展趋势研究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与大数据有的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过时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学说,就是一个大呼悠。所为的大数据就是数据流大一点而已,从数据扩展到信息,并没有超出统计学描述的范围;也就是互联网、计算机、苹果手机,小朋友手机摇啊摇,小姑娘们聊啊聊,帅哥键盘敲啊敲,这些数据、信息、资料、图片向白云一样飘啊飘,飘到空间瞬间形成庞大的几十万亿的数据云。最后这些数据流我们用计算机通过统计学专家学者加已整理、分析;这就对统计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统帅一切科学。“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作为统计学的最新理论,必将全面提升统计学的分析水平,当然完全达到了挑战大数据的水准。统计学在一切学科中(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为单位)是地位最高的学科。它的地位的崇高在扵:它是现今世界几乎所有前沿科学进行研究的唯一手段(所谓瞎子摸大象方法),也是西方文明几百年的台柱子。而统计学现存的两大体系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争论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学者认为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数理统计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中期学者认为社会统计学适合作定性分析,数理统计学则适合作定量分析;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学者,由于夸大了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误认为数理统计学可以代替社会统计学。但是这些观点自始至终未能对两者作出科学的解释,一切处在矛盾中,斗争中、、、、王见定教授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发现了能准确界定社会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并发现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长期存在於统计学界的最大问题。“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将对其它科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

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统计学是应用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与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并列。以下是“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伴随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无论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应具备利用统计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要切实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核心课程,也是统计的主干课程。因而,高等院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要通过调查搜集获得数据资料,设定适当的模型,经过分析求解,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成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类研究机构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实际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常用工具,提高了经济预测和决策的水平。显然,就教学来说,统计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不容忽视。本文剖析周口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改进对策。    1 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   周口师范学院学院在第四学期为统计学专业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每周4个(3节理论课+1节实践课)学时,共68学时。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统计、数学交叉结合的学科。其内容体系分为: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违背基本假设的`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该课程开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与研究理论及方法,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线性回归分析、违背基本假定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及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   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西方经济学等紧密相联,我校目前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实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支撑,利用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依据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分析伴有随机因素效应的现象的定量关系和发展变化的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新的一个分支,西方经济学为其发展奠定了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对经济变量之间质的分析是计量经济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前提。数学与概率统计是计量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计量经济学在的建立与选择时,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实际教学中,仅注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求解及检验方法,而忽略模型建立的经济学基础;仅仅强调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检验模型是否正确;同时,也未将经济学基础考虑进来。   第二,目前的教学过于强调“重思想、重方法”,把必要的数学过程与技巧只是作为解决计量经济学基本思想的工具,不过分强调,而是着重于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   第三,在教学时,并没有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实践。在上机课上,让学生自己操作Eviews软件对课本习题进行操作练习,并写实验报告,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并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济问题中,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实践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处理经济问题时,感到迷茫,也不知运用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即使能够运用软件,却不知该怎样解释与分析模型的结果。    3 计量经济学教学措施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学生达到掌握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对实现经济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继续学习高级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打下基础。   3.1 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加强理论教学,同时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协调发展。   3.2 以"任务"驱动教学   课程理论知识、使用专用软件、提出研究问题、解决研究问题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四大任务。带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及动手能力,适时的给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划分和挑选教学内容   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形成分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3.4 教学和考核形式的改革   不应把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在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课题、课程小论文等考核形式都非常值得借鉴。 ;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论文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就业基础和条件,但在求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与工作失之交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怎样有效地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怎样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怎样联通和挖掘各种渠道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动实践创新能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2015年这个人数更是达到74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以及准备换工作的大学生,想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难以想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方面的就业压力都非常巨大。因此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值得探讨的问题。   统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渠道是统计系统和金融系统的相关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就业领域广泛,就业质量良好。但是统计学院与西财、川大等四川高校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所以深入研究我院人才培养方式的特色和不足,搞清楚学生就业方方面面的情况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通过对106名学生和150名用人单位人员的问卷调查,以及就业登记第一手资料,整理归纳了统计学专业就业方面的各种情况。   1、大部分在校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或者工作经验是最大的就业优势,有62名被调查学生将社会实践或者工作经验排在第一位,占58.5%。   2、150名用人单位人员调查中,社会实践或者工作经验得分最高,为1270;其次为学习成绩好,得分1155。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统计学专业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社会实践或者工作经验。   3、用人单位对应届统计专业毕业生能力重要程度排序为:“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能力”最重要,占比39%;其次为“统计调查的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占比36%;统计调查的设计能力排名第三,占比25%。   4、用人单位对工作10年的统计人员素质排序则发生了明显变化,统计调查设计能力上升到第一位,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能力则下降到第三位。   5、从统计学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来看,用人单位认为最需要开设的是《多元统计分析及SPSS实现》,得分高达814;其次是《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原理》,得分分别为538、504;得分最低的是《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为459。   由于大学生读书时基本集中在各大城市,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蚁族”或“漂族”,也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或者县城乡镇等基层单位就业。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虽然需要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但是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而言较低、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加上部分企业单位用工不符合国家政策,因此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有限;基层医疗、教育、农林技等部门虽然急需人才,但因为编制限制等诸多原因,吸引应届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具体说来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数量规模较小,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人才的培训缺乏专业化,造成专业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部分岗位缺乏专业人士;   (3)部分企业的招聘信息公布范围不够广,使得招聘信息传播存在局限性,最终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造成职位长期空闲;   (4)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因为我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政府多次宣传提出支援西部,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等政策,但是大学生很少愿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尤其西部地区为主,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学生就业区间不平衡的状况仍旧很难改变。   由此提出两方面的建议:   第一、学生方面:1、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以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不应该把未来职业的目光定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而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拓宽求职的视野,尽量做到乐在其中,以求能以更好的心态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将“短期求职”改变为“较长期求职”,在求职过程中,应届毕业生不应该太过理想化,一个人或许要经过2至3次甚至更多次的选择,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我们对第一份工作不必要过于挑剔,而应该注意求职中的真实感受。2、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培养和发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质;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具有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强烈的责任心;规范的行为意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3、大学生应该在毕业前应该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在学习之余,同时也应该注意社会实践活动的调高。同时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心态,能在就业过程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学校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落到实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我院在职业规划当中,应该较早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职业规划,告诉学生未来就业的趋势以及就业状况,但是又不能像定了一个框框,从而对学生造成束缚,形成一种误导,避免毕业生一心只想到银行、当公务员,而相对忽视其他公司单位。事实上,就业情况复杂多变,专业的就业方向也复杂多变,应该帮助学生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能力,甚至自己的价值取向来择业,而不应该仅仅根据以前的就业经验与就业形势来决定自己的就业,而应该根据外部环境以及自己的取向来不断调整就业方向。   2、学校所开的专业课程应能满足学生目标职业的需求。通过调查得知,用人单位虽然对我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认同度虽然较高,但是就学生而言,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却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就我们学院而言,我觉得在原有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可以适度减少专业必修课而适量增加部分专业选修课,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目标职业规划选择相对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也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上课,能增加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应该与部分企业联系,实现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另外,我院应让老师去企业观摩,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技能,以此为根据来设置我院的专业课程。同时应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实习基地、毕业生推荐实习等途径进行就业指导,为在校学生拓宽实习实训渠道,练得一手过硬的动手能力。   3、学校应该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学院除了开设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外,我觉得还可以组织模拟应聘,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招聘比赛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面试综合应对能力。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面试经验与反应能力,也可以磨练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视野,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具有双向交流特点的就业指导方式,诸如往届就业好的毕业生传授交流就业心德、求职案例分析、企业的领导专题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模拟招聘、短期就业实习、面对面咨询等新型就业指导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我们学院应普及和提高我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择业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实质性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4、学校应对重点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能及时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辅导。配置就业指导老师和心里理指导老师,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院系-班级的心理指导体系,并选配有良好沟通能力与专业技能,具有责任心的老师来担任各学院的就业心理指导老师,以保证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偏差时能有专人及时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走出阴霾。 ;

统计学在论文研究中的作用

统计一词起源于国情调查,最早意为国情学。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作用:统计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提供重要决策信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践发展的需要对统计学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开掘。   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由于社会实践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及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随着科学融合趋势的兴起,统计学的研究触角已经向新的领域延伸,新兴起了探索性数据的统计方法的研究。研究的领域向复杂客观现象扩展。21世纪统计学研究的重点将由确定性现象和随机现象转移到对复杂现象的研究。如模糊现象、突变现象及混沌现象等新的领域。可以这样说,复杂现象的研究给统计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统计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

  毕业论文选题是实现毕业论文教学目的、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统计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统计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一)   1. 小企业/工业企业等审计重点关注问题解析   2. 浅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3.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 成本管理   4. 财务报表列报问题与分析。   5.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分析   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分析   7.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分析   9.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   10. 外商直接投资变动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1. 消费、投资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   12. 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研究   13. CPI波动与传导研究   14. 我国股票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15. 我国股票价格波动与消费关系分析   16. 我国股票价格波动与投资的实证分析   17. 我国房价波动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18. 货币供给与资产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1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   20. 影响农民工务工收入的因素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   统计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二)   1. 统计体制视角下的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   2. 统计软件在统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3.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4. 论统计台帐对于房地产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5. 浅谈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与统计中的作用   6. 独立学院面向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7. 提高统计队伍素质服务水利统计工作   8. 基于统计学发展趋势的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9. 基层政府统计部门统计环境现状分析   10. 统计理论对财税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分析   11. 坚持依法统计,确保统计事业健康发展   12. 统计管理体制与企业统计创新保证研究   13. 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14. 加强基层统计教育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15. 试谈高职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   16. 统计学中的统计思想刍议   17. 经历统计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18. 浅析统计安全与统计法治   19. 统计信息化建设对统计管理模式的影响与促进研究   20. 案例教学法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统计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三)   1. 论基层统计人员对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2. 探索高职院校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新思路   3. 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4. 加强统计工作 促进医院统计管理   5. 加快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   6. 加强县域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7. 关于统计信用与统计数据质量研究   8.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9. 统计工作中统计思想的重要作用分析   10.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做好企业统计工作   11. 统计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12. 统计意识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3. 经济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探索   14. 加强基层统计管理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5. 注重统计方法,认真搞好统计   16. 基层水利统计单位如何做好水利统计工作

统计学在应用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分析论文

统计学的历史与今天——《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据权威统计学史记载,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了“政治算术”、“国势学”,即初级的社会统计学,起源于英国、德国。几乎同时在意大利出现了“赌博数学”,即初级的概率论。直到19世纪,由于概率论出现了大数定理和误差理论,才形成了初级的数理统计学。 也就是说,社会统计学的形成早于数理统计学两个世纪。 由于社会统计学广泛地用于经济和政治,所以得到各国历届政府的极大重视,并得到系统的发展。而数理统计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概率论的发展,而得到飞速发展。经过近400年的变迁,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大体系。两体系争论不休,难分伯仲。 王见定教授经过30年的学习与研究,发现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它们的关系与著名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力学关系非常相似。 相对论力学在接近光速时使用,而大多数情况下是远离光速的,此时使用牛顿力学既准确又方便。如果硬套相对论力学,则是杀鸡用了宰牛刀,费力不讨好。社会统计学在描写变量时使用,数理统计学在描写随机变量时使用。 我们知道变量与随机变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当变量取值的概率不是1时,变量就变成了随机变量;当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为1时,随机变量就变成了变量。 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联系与区别搞清楚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就搞清楚了。以后,在描述变量时,大胆地使用社会统计学;在描述随机变量时,就用数理统计学。如果在描述变量时非用数理统计学,那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 近70年,由于数理统计学的飞速发展,大有“吃掉”社会统计学的势头,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王见定教授的研究已经说明了数理统计学永远“吃不掉”社会统计学,今后的日子,将是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共存与互补。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争论可以结束了。 结束语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对近四百年历史的统计学进行了科学的梳理,规范了整个统计学的发展,结束了一百年来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争论。由于经济是通过统计学进行计量和分析的,所以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必将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学的分析水平。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什么题目比较容易

这个不难,我擅长.

旅游统计学论文选题怎么写?

旅游统计学是一个涉及到旅游行业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学科,如果要写一篇旅游统计学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题:1. 旅游市场分析:可以选取某个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结构、趋势等问题。2. 旅游消费行为研究:可以选取某个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或者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游客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消费动机等问题。3.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可以选取某个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性,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建议。4. 旅游服务质量研究:可以选取某个旅游企业或者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或者投诉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5. 旅游产业链分析:可以选取某个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旅游产业链的组成、运行机制和优化策略。在选题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可行性和难度,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开始写作的关键,先选好题,再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大家喜欢。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具有预测能力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PVAR模型在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中的应用   3、基于有限元的深基坑组合型围护结构可靠度分析   4、一些带有偏序结构的完全码   5、Stein方法在复合泊松分布近似中的应用   6、各类分布产生的背景   7、保险金融中的计数过程的若干渐近性   8、高中概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9、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定理   10、Cayley树上非对称马氏链及任意相依随机变量序列强极限定理的若干研究   11、一类混合随机序列的概率极限定理   12、保证齿轮质量的结构和工艺措施研究   13、道路施工机群资源配置和计划调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状态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14、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规模与布局研究   15、基于图像区域统计特征的隐写分析技术研究   16、统计收敛的测度理论   17、关于φ-混合随机变量序列的矩完全收敛性的研究   18、混合相依随机变量序列极限理论的若干结果   19、两两NQD列的一些收敛性质   20、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能质量评估研究   21、本科概率论试验课程设计初探   22、基于随机模拟试验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3、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乘积的几乎处处中心极限定理   24、AQSI序列的强极限定理   25、几类相依混合随机变量列的大数律和L~r收敛性   26、现代经济计量学建立简史   27、任意随机变量序列的相关定理   28、新建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影响预测研究   29、鞅差与相依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精确渐近性   30、ND序列若干收敛性质的研究   31、证券组合投资决策的均匀试验设计优化研究   32、相依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收敛速度   33、行为两两NQD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收敛性   34、数值计算的统计确认研究与初步应用   35、基于证据理论的足球比赛结果预测方法   36、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   37、节理化岩体边坡稳定性研究   38、随机变分不等式及其应用   39、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靶场实时光测数据质量评估   40、基于路径的加权地域通信网可靠性研究   41、LNQD样本近邻估计的大样本性质   42、20CrMoH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研究   43、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协整分析   44、一类Copula函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45、乐透型彩票N选M中奖号码的概率分析   46、协整理论在汽车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47、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展中断风险分析和保险建议   48、贝儿康有限公司激励设计研究   49、云模型在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研究   50、离散更新模型破产概率及赤字的上下界估计   51、输电线微风振动与疲劳寿命   52、电器产品模糊可靠性分析中模糊可靠度的研究   53、变分不等式及变分包含解的存在性与算法   54、隧道测量误差控制方案的"研究   55、塔式起重机臂架可靠性分析软件开发   56、分布式认证跳表及其在P2P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57、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实证研究   58、天然气管道断裂事故分析   59、粗集理论及其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60、集装箱码头后方堆场荷载统计分析和概率模型   61、多工序制造过程计算机辅助误差诊断控制系统   62、实(复)值统计型测度的表示理论及其它在统计收敛上的应用   63、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程序库建设   64、基于个体的捕食系统模型   65、相依样本下移动平均过程的矩完全收敛   66、基坑变形监测分析及单撑—排桩墙支护结构抗倾覆可靠度研究   67、基于综合的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68、暗挖地铁车站下穿对既有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   69、随机变量阵列的强收敛性   70、基于随机有限元的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   71、高中数学教学概率统计部分浅析   72、敏感问题二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   73、三大重要分布及其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74、随机变量的统计收敛性及统计收敛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75、多变量密度函数小波估计的一致中心极限定理   76、混合Copula构造及相关性应用   77、数学职前教师对正态分布的理解水平的研究   78、煤矿事故系统脆性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79、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及系统设计   80、河北北方学院学生成绩关联分析及预测   81、房地产项目现金流管理研究   82、高压电磁感应信号的采集及处理算法的研究   83、基于神经网络的逆变电源可靠性研究   84、跳频序列的局部随机性与线性复杂度分析   85、金川二矿区中段平面运输系统数据分析与模拟模型研究   86、房地产投资风险定量评价与规避策略研究   87、审计统计抽样技术方法研究与设计运行   88、几种概率统计滤波法在重磁数据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89、模糊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定理   90、数据挖掘的若干新方法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应用   91、城市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研究   92、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可能最大风暴潮的估算   93、潜油电泵轴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94、起重机金属结构极限状态法设计研究   95、相依随机变量极限理论的若干结果   96、局部次高斯随机序列的强极限定理   97、基于自然风险度量的农业保险定价及其财政补贴研究   98、NA和(ρ|~)混合序列的某些收敛性质   99、可交换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理论   100、一类相依重尾随机序列的强极限定理及其应用 ;

统计学论文该怎么写?

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谈统计教育的改革 摘要:要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统计教育必须高瞻远瞩。本文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谈了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统计学; 发展趋势; 统计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代发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采纳哦

统计学毕业论文写什么题目好啊???

时代金融摘 要:关键词:一、 引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很多因素构成, 省区经济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研究文献都认为中国的省区经济是宏观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 因此, 选取省区经济数据进行区域经济的研究, 无疑将是未来几年的研究趋势。而省区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已从背后走到了台前, 发展较快的省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发展相对较慢的省区, 其原因与解决方法也值得我们研究。本文选取华中大省湖北省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湖北省 2006 年 GDP 为 7497 亿元, 人均 GDP13130 元,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省域经济来说, 湖北省是一个较发达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 湖北省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人口使之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湖北省 GDP的研究和预测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走势和未来。尽管湖北省以其重要位置和经济实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仍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建国以来一再的经济波动,从最初的强大势力到如今的挣扎期, 湖北省的经济面临着发展困境。近年来, 湖北省的经济状况一再呈现再次快速发展的趋势, 但是这个趋势能够保持多久却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选择了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是通过对预测目标自身时间序列的处理来研究其变化趋势的。即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 从而对该现象的未来作出预测。二、 基本模型、 数据选择以及实证方法( 一) 基本模型ARMA 模型是一种常用的随机时序模型, 由博克斯, 詹金斯创立, 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 某些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 t 的一组随机变量, 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 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分析,能够更本质的认识时间序列的结构与特征, 达到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现实社会中, 我们常常运用 ARMA模型对经济体进行预测和研究, 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但 ARMA模型只适用于平稳的时间序列, 对于如 GDP 等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言, ARMA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引入一般情况下的 ARMA模型 ( ARIMA模型) 进行实证研究。事实上, ARIMA模型的实质就是差分运算与 ARMA模型的组合。 本文讨论的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简记为 ARIMA ( p, d, q) 模型,是美国统计学家 G.E.P.Box 和 G.M.J enkins 于 1970 年首次提出, 广泛应用于各类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是一种预测精度相当高的短期预测方法。建立 ARIMA ( p, d, q) 模型计算复杂, 须借助计算机完成。本文介绍 ARIMA ( p, d, q) 模型的建立方法, 并利用Eviews 软件建立湖北省 GDP 变化的 ARIMA ( p, d, q) 预测模型。( 二) 数据选择1.本文所有 GDP 数据来自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数据汇编》 。2.本文的所有数据处理均使用 EViews5.0 软件进行。( 三) 实证方法ARMA模型及 ARIMA模型都是在平稳时间序列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建模的重要前提。任何非平稳时间序列只要通过适当阶数的差分运算或者是对数差分运算就可以实现平稳, 因此可以对差分后或对数差分后的序列进行 ARMA( p, q) 拟合。ARIMA ( p, d, q) 模型的具体建模步骤如下:1.平稳性检验。一般通过时间序列的散点图或折线图对序列进行初步的平稳性判断, 并采用 ADF 单位根检验来精确判断该序列的平稳性。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如果存在一定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等,则需要对数据取对数或进行差分处理, 然后判断经处理后序列的平稳性。重复以上过程, 直至成为平稳序列。此时差分的次数即为ARIMA ( p, d, q) 模型中的阶数 d。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 应注意避免过度差分。对平稳序列还需要进行纯随机性检验 ( 白噪声检验) 。白噪声序列没有分析的必要, 对于平稳的非白噪声序列则可以进行ARMA ( p, q) 模型的拟合。白噪声检验通常使用 Q 统计量对序列进行卡方检验, 可以以直观的方法直接观测得到结论。2.ARMA拟合。首先计算时间序列样本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的值, 根据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估计自相关阶数 p 和移动平均阶数 q 的值。一般而言,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 样本的相关系数不会呈现出理论截尾的完美情况, 本应截尾的相关系数仍会呈现出小值振荡的情况。又由于平稳时间序列通常都具有短期相性, 随着延迟阶数的增大, 相关系数都会衰减至零值附近作小值波动。根据 Barlett 和 Quenouille 的证明, 样本相关系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一个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在任意方向上超出 2σ 的概率约为 0.05。因此可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关估计值序列的直方图来大致判断在 5%的显著水平下模型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不为零的个数, 进而大致判断序列应选择的具体模型形式。同时对模型中的 p 和 q 两个参数进行多种组合选择, 从 ARMA ( p,q) 模型中选择一个拟和最好的曲线作为最后的方程结果。一般利用 AIC 准则和 SC 准则评判拟合模型的相对优劣。3.模型检验。模型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型对原时间序列的拟和效果, 检验整个模型对信息的提取是否充分, 即检验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序列。如果拟合模型通不过检验, 即残差序列不是为白噪声序列, 那么要重新选择模型进行拟合。如残差序列是白噪声序列, 就认为拟合模型是有效的。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仍然是使谭诗璟ARIMA 模型在湖北省GDP 预测中的应用—— —时间序列分析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实证分析本文介绍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IMA ( p, d, q) 的建模方法及 Eviews 实现。广泛求证和搜集从 1952 年到 2006 年以来湖北省 GDP 的相关数据, 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从时间序列的定义出发, 结合统计软件 EVIEWS 运用 ARMA建模方法, 将 ARIMA模型应用于湖北省历年 GDP 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湖北省 区域经济学 ARIMA 时间序列 GDP 预测理论探讨262008/01 总第 360 期图四 取对数后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图图三 二阶差分后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图用上述 Q 统计量对残差序列进行卡方检验。4.模型预测。根据检验和比较的结果, 使用 Eviews 软件中的forecas t 功能对模型进行预测, 得到原时间序列的将来走势。 对比预测值与实际值, 同样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得到模型的准确性。三、 实证结果分析GDP 受经济基础、 人口增长、 资源、 科技、 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之间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运用结构性的因果模型分析和预测 GDP 往往比较困难。我们将历年的 GDP 作为时间序列, 得出其变化规律, 建立预测模型。本文对 1952 至 2006 年的 55 个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 为了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 现用前 50 个数据参与建模, 并用后五年的数据检验拟合效果。最后进行 2007年与 2008 年的预测。( 一) 数据的平稳化分析与处理1.差分。利用 EViews 软件对原 GDP 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得到图二:对该序列采用包含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由于该序列依然非平稳性, 因此需要再次进行差分, 得到如图三所式的折线图。根据一阶差分时所得 AIC 最小值, 确定滞后阶数为 1。然后对二阶差分进行 ADF 检验:结果表明二阶差分后的序列具有平稳性, 因此 ARIMA ( p, d,q) 的差分阶数 d=2。二阶差分后的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图如下:2.对数。利用 EViews 软件, 对原数据取对数:对已经形成的对数序列进行一阶差分, 然后进行 ADF 检验:由上表可见, 现在的对数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由 AIC 和SC 的最小值可以确定此时的滞后阶数为 2。 因为是进行了一阶差分, 因此认为 ARIMA ( p, d, q) 中 d=1。( 二) ARMA ( p, q) 模型的建立ARMA ( p, q) 模型的识别与定阶可以通过样本的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函数的观察获得。图一 1952- 2001 湖北省 GDP 序列图表 1 一阶差分的 ADF 检验ADF t- Statistic 1% level 5% level 10% level AIC 备注0 - 2.136479 - 4.161144 - 3.506374 - 3.183002 11.20582非平稳1 - 2.764521 - 4.165756 - 3.508508 - 3.184230 11.171892 - 2.101495 - 4.170583 - 3.510740 - 3.185512 11.180023 - 2.418890 - 4.175640 - 3.513075 - 3.186854 11.205434 - 2.230514 - 4.180911 - 3.515523 - 3.188259 11.27059表 2 二阶差分的 ADF 检验Lag Length t- Statistic 1% level 5% level 10% level1 (Fixed) - 5.714836 - 4.170583 - 3.510740 - 3.185512表 3 对数一阶差分的 ADF 检验ADF t- Statistic 1% level 5% level 10% level AIC SC 备注0 - 5.448501 - 3.574446 - 2.923780 - 2.599925 - 1.536478 - 1.458512平稳 1 - 3.832346 - 3.577723 - 2.925169 - 2.600658 - 1.662966 - 1.5448712 - 3.398029 - 3.581152 - 2.926622 - 2.601424 - 1.770517 - 1.6115043 - 3.324520 - 3.584743 - 2.928142 - 2.602225 - 1.747432 - 1.546692图五 对数后一阶差分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图理论探讨27时代金融摘 要:关键词:使用 EViews 软件对 AR, MA的取值进行实现, 比较三种情况下方程的 AIC 值和 SC 值:表 4ARMA模型的比较由表 4 可知, 最优情况本应该在 AR ( 1) , MA ( 1) 时取得, 但AR, MA都取 1 时无法实现平稳, 舍去。对于后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 而 P=1 时 AIC 与 SC 值都比较小, 在该种情况下方程如下:综上所述选用 ARIMA ( 1, 1, 0) 模型。( 三) 模型的检验对模型的 Q 统计量进行白噪声检验, 得出残差序列相互独立的概率很大, 故不能拒绝序列相互独立的原假设, 检验通过。模型均值及自相关系数的估计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模型通过残差自相关检验, 可以用来预测。( 四) 模型的预测我们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地方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序列建立自回归预测模型, 并利用模型对 2002 到 2006 年的数值进行预测和对照:表 5 ARIMA ( 1, 1, 0)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由上表可见, 该模型在短期内预测比较准确, 平均绝对误差为 6.876% , 但随着预测期的延长, 预测误差可能会出现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面, 我们对湖北省 2007 年与 2008 年的地方总产值进行预测:在 ARIMA模型的预测中, 湖北省的地方生产将保持增长的势头, 但 2008 年的增长率不如 2007 年, 这一点值得注意。GDP毕竟与很多因素有关, 虽然我们一致认为, 作为我国首次主办奥运的一年, 2008 将是中国经济的高涨期, 但是是否所有的地方产值都将受到奥运的好的影响呢? 也许在 2008 年全国的 GDP 也许确实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奥运赛场所在地带来的经济效应, 而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享有的。正如 GDP 数据显示, 1998 年尽管全国经济依然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态势, 但湖北省的经济却因洪水遭受不小的损失。作为一个大省, 湖北省理应对自身的发展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总的来说, ARIMA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 尽管不能完全代表现实, 我们仍能以ARIMA模型为基础, 对将来的发展作出预先解决方案,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四、结语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一种重要的预测方法, 其模型比较简单,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单一, 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在应用中,应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的特点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并选择相对最优的模型。在实际运用中, 由于 GDP 的特殊性, ARIMA模型以自身的特点成为了 GDP 预测上佳选择, 但是预测只是估计量, 真正精确的还是真实值, 当然, ARIMA 模型作为一般情况下的 ARMA 模型, 运用了差分、取对数等等计算方法, 最终得到进行预测的时间序列, 无论是在预测上, 还是在数量经济上, 都是不小的进步, 也为将来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通过对湖北省地方总产值的实证分析, 拟合 ARIMA( 1, 1, 0) 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湖北省的经济进行了小规模的预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拟和结果, 但湖北省 2007 年与 2008 年经济预测中出现的增长率下降的问题值得思考,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到 2008 年再次进行比较, 以此来再次确定 ARIMA ( 1, 1, 0) 模型在湖北省地方总产值预测中所起到的作用。参考文献:【1】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 EViews应用 中国统计出版社【2】 Philip Hans Frances 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4】赵蕾 陈美英 ARIMA 模型在福建省 GDP 预测中的应用 科技和产业( 2007) 01- 0045- 04【5】 张卫国 以 ARIMA 模型估计 2003 年山东 GDP 增长速度 东岳论丛( 2004) 01- 0079- 03【6】刘盛佳 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2003) 03-0405- 06【7】王丽娜 肖冬荣 基于 ARMA 模型的经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年 2 月【8】陈昀 贺远琼 外商直接投资对武汉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6) 03- 0092- 02(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AR(1)MA(1) AR(1) MA(1) 备注AIC - 1.536412 - 1.321820 - 1.135728最优为 AR(1)MA(1)SC - 1.458445 - 1.282837 - 1.09711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 Statistic Prob.AR(1) 0.586643 0.115236 5.090781 0.0000R- squared - 0.226023 Mean dependent var 0.104967Adjusted R- squared - 0.226023 S.D. dependent var 0.111688S.E. of regression 0.123668 Akaike info criterion - 1.321820Sumsquared resid 0.718807 Schwarz criterion - 1.282837Log likelihood 32.72369 Durbin-Watson stat 2.132697Inverted AR Roots .59年份 实际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平均误差(%)2002 4975.63 4904.72 - 1.436.8762003 5401.71 5125.82 - 5.122004 6309.92 5496.78 - 12.892005 6687.78 6374.83 - 4.682006 7497.00 6728.05 - 10.26年度 2006 2007 2008GDP 值 7497.00 8026.08 8359.59增长率(%) — 7.06 4.16表 6 ARIMA ( 1, 1, 0) 对湖北省经济的预测一、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 ( 偿债) 能力评价的适用性影响企业经营 ( 偿债) 和盈利能力的因素或指标很多; 在分析判断时, 对事物的评价 ( 或评估) 常常会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这时就要求根据多丛因素对事物作出综合评价, 而不能只从朱晓琳 曹 娜用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评价企业经营(偿债)能力问题影响企业经营能力的许多因素都具有模糊性, 难以对其确定一个精确量值; 为了使企业经营 ( 偿债) 能力评价能够得到客观合理的结果, 有必要根据一些模糊因素来改进其评价方法,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方法尝试对企业经营 ( 偿债) 能力做出一种有效的评价。隶属度及函数 选取指标构建模型 经营能力评价应用理论探讨28

数学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是对各种统计物件的资料资料进行蒐集、整理、研究和分析,以表现其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初中数学统计知识的拓展应用   一、熟悉统计学的含义   正常情况来看,统计学是对各种统计物件的资料资料进行蒐集、整理、研究和分析,以表现其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学科。 统计学的分析物件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资料资料,它主要培养学生蒐集、整理、研究和分析等统计本领。学生要通过对所分析物件的总体数量关系和资料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找出分析物件的特征、变化趋势和规律等。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统计学实际上便是统计学课程,它是根据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现象,联络学生实际,并让学生收集、整理和研究统计资料的科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资料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二、统计学与初中数学的关系   1. 数学是统计学的基础   数学是统计学的形成基础,统计学中诸多的基本理论都是以数学的演绎推理为支撑,而统计学又是数学书本知识在生活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延伸。   2.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数学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大家族,统计学就是其中一个分支。这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统计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越来越密切,统计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统计知识教学中,要经过分析大量的案例,使学生体会统计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领域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统计意识。因此,在授教课程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经历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研究的整个过程,掌握统计的一般方法,建立统计的思想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研究难题、解决难题的本领。   三、初中统计教学应突出的重点   1. 带领学生摆脱经验的束缚,树立统计观念   在统计的入门教学中,通过简单的例项体会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经历方差、研究资料、描述资讯、进行判断的整个过程,树立统计观念,使学生获得一种新的解决难题的本领和方法,即把基本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解决实际难题的本领。   2. 强化学生统计意识   统计主要是分析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研究某些规律和特征,并以此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难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统计中常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出样本,经过研究样本资料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情况。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统计这种归纳的数学思想,并针对不一样的抽样大概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即对结论的“不确定性”有所感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知识是联络实际的枢纽。   3. 重视实际难题随机抽样   统计学主要有关两大类难题:首先是怎么样抽取样本,其次是怎么样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对总体情况作出判断。 而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度。   4. 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的整个过程   教师要经过分析熟悉的例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动手画图,看图,研究推断,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观察、研究、推断的本领和解决难题的本领。当然还要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提出统计学难题,并加以解决。实践证明,经过对例项的研究,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统计学与实际生活的具体难题的紧密联络, 从而为学生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篇2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统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又实用的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 联络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络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络,学习有价值的教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统计对于年小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授课时就要从“趣”上下手,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教好这一内容,我是这样设定汇入的:一上课,拿出一盒学生最喜欢玩的卡通卡,这些卡通图案不一,我先让学生认一认上面各是什么图案,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喜欢哪一种。这样,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我趁机汇入新课:“纸卡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大家有各自的喜爱,要想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同一种,这就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你们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中,统计知识的教学就展开了。   二、 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资料统计过程。教材所安排的统计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如统计不同形状的学具的个数,统计小组同学文具盒里的铅笔、直尺、橡皮等文具用品的个数,统计本班一星期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上课节数,统计本地某个月份里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统计本小组同学家里家用电器的件数,统计本班同学喜欢各种 体育活动的人数等等。   这些内容,学生熟悉也乐于统计。但统计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教学学生统计学具个数时,我没有采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记录方法,采用一人报图形名称,组员分别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记录,然后汇总交流,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又体现了共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学生亲自参加这一统计活动,感受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在实践中认识新知识和发现新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在这一统计活动中,学生统计的方法有好几种,此时,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这一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浓了。有的说分行画图形的方法太浪费时间,有的说先分类再用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清楚、速度快。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体会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   三、 强化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统计的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掌握好统计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在教学统计一课过程中,我给表现好的学生在光荣榜上贴一颗红五星,以资鼓励。教学结束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统计知识来统计各小组得红五星的情况,选出红星组,再结合上课时要求学生统计出喜欢各种纸卡的人数,让全班同学参与,用打“√”的方法,分别在喜欢的纸卡图片下面打“√”,最后列成统计表,进行资料分析。如提出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统计学习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统计学硕士参考论文?

  随着人类的发展,统计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了。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几乎都已经无法离开统计。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数理统计在痕迹检验的运用   摘要: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本文以足长推断身高为例,表明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在痕迹检验中的运用。痕迹检验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某些可测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现场发现的证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数理统计是对痕迹检验方法的补充。   关键词:数理统计;痕迹检验;足长;身高   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根据试验或观察得到的资料,来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数理统计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应用。痕迹检验是一门综合运用痕迹检验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犯罪痕迹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发现、显现、提取、分析、鉴定犯罪痕迹的方法,进而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学科。痕迹检验不仅可以运用形态学比较地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留在现场的痕迹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推断,从而分析出造痕体的某些特征,如通过足长推断身高、步幅特征的定量化检验等等。我们以足长推断身高为例,阐明数理统计方法在痕迹检验的具体应用。   1资料采集与处理   采集志愿者的赤足长与身高的资料如表所示。所有样本资料中,赤足长的测量[1],均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即分别确定赤足足迹跟后缘向后最突出点和第二趾头中心点,将两点的连线作为赤足足迹的测量基线;垂直于测量基线且与赤足足迹最长趾的前缘和跟后缘相切的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定为赤足长。每个样本的赤足长和身高资料,需测量3次取均值做统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可疑资料如个高脚短或个矮脚长样本资料的取舍要慎重,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取舍的原则:   1测量中发现明显的系统误差和过失错误,由此产生的测量资料应随时剔除;   2采用离群资料的统计检验法,取舍可疑资料。在足长推断身高的试验中,可疑资料的取舍一般采用三倍标准差法。   2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利用足长推断留痕人身高时,我们需要对足长和身高两个变数之间依存性进行分析。如果足长和身高这两个变数依存性高相关系数接近+1或-1,就可对资料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得到变数之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相关分析可以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体进行如SAS、SPSS等,也可使用Excel统计分析工具进行[2]。经过相关分析,足长和身高相关系数为0.93,存在显著相关性,呈线性正相关。因此,可以利用足长和身高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   3建立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变数的多少,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线上性回归中,按照自变数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回归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按照自变数和因变数之间的关系型别,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因为足长与身高两者呈线性正相关,所以我们对足长和身高两组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回归模型中,y表示因变数,x表示自变数,R2为方程的确定性系数;R2值越接近1,表明方程中x对y的解释能力越强。如图所示,足长与身高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式:y=838x+12.7,其中R2=0.86968,数值接近1,说明利用足长可以推断留痕人的身高,身高=838×足长+12.7。   4结论   在痕迹检验中,一个物证会出现很多特征,如何有机的将这些特征整合起来,使物证变得强而有力,是困扰著刑侦人员的难题。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可以发现可测量特征与特征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络、联络是否紧密等现象。因此,痕迹检验的方法不仅仅是形态学上简单比较,还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某些可测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是对痕迹检验方法的改进与补充。   参考文献   [1]史力民,马建平.足迹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2]李洪武.EXCEL多元回归分析在痕迹资料处理上的应用[J].辽宁警专学报,20066:35-37.   篇2   办公系统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全球资讯化、网路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网路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大,很多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办公系统网路。因此,计算机网路的安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办公计算机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网路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而探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最终促进计算机网路安全效能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办公系统;网路安全;资讯保安;防范措施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 *** 部门,对计算机网路的依赖性都日益增多,因而,计算机网路的稳定和安全问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旦疏于防范,极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甚至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下文以常见的微软win-dows系列系统,如winXP,win7,win8等,为例对其进行说明。   1现代办公计算机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脑不能正常开机:面对此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中医上的“望闻问切”法。“望”即观察电脑板卡,插座插头是否插入正确,晶片有无断开等现象出现,记忆体硬碟是否插入正确。“闻”即看主机板,板卡有无烧焦的气味以判断其是否损坏。“问”即询问使用电脑的人让其提供有用资讯帮助电脑的维修。“切”即用手触碰先活动的晶片等看是否接触良好。针对具体原因实际情况进行维修,否则应交于专门的维修部进行维修。电脑不能正常上网:①检视调变解调器、路由到电脑直接的线路是否正确。此类问题只需按照正确的线路进行连线即可。②固定IP被占用,这是区域网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面对此类问题,重启电脑,让路由重新分配IP,若仍未连上网路则只需将网络卡禁用,然后再重启,让其重新分配IP,DNS等资讯。   2计算机网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自然威胁   计算机如果工作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很可能受到电磁等干扰,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同时,如果计算机装置得不到正常的维护,如遇到装置老化等问题,也会对计算机的效能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对计算机网路中资料的传输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2.2非授权访问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有些非法使用者通过一些非法手段未经允许进入使用者的内部网路。对入侵物件的档案进行非法的读写或者蓄意破坏,更有甚者,可能破坏内部网路,使其丧失服务的功能。   2.3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又称“后门”。早在计算机网路发展的初期,网路黑客就已经开始利用系统漏洞对计算机进行入侵。利用系统“后门”能使黑客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许可权,然后利用一些手段不易被系统管理员察觉,自由进出计算机系统。这种漏洞的危害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2.4计算机病毒   在所有威胁电脑保安的因素中,计算机病毒对网路带来的威胁最为严重。计算机病毒的本质是一段程式,在其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将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有时会对计算机的资料储存进行破坏。并且,一些病毒软体在感染了之后难以被使用者及时发现,将长时间地威胁著使用者的上网安全。   2.5邮件威胁   由于计算机网路的开放性,很多不发分子会利用其进行政治或宗教等活动。有的垃圾邮件中或包含间谍软体,对使用者的密码及个人资讯进行盗取,进行诈骗,盗窃等活动。   3计算机网路安全防范措施   3.1定期的对计算机进行资料备份和维护   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老化,断电资料丢失等,及时的对储存资料进行备份,即使计算机系统受到的破环或者攻击也无需担心,只需将备份资料重新拷入计算机中即可。同时,定期的对计算机装置进行维护,可以过早的发现问题,将损失消除在萌芽状态。   3.2合理配置防火墙   防火墙就像在使用者的PC与网路之间设定一个过滤器,所有的网路通讯都必须经过它。防火墙可以对网路资讯进行过滤,将各种不安全的资讯阻挡在防火墙之外。防火墙会对要想访问PC及其所处内网的请求进行筛选,允许有访问许可权者进行访问,将没有许可权者阻挡在防火墙之外。同时,对使用者访问的资讯进行检测,进行病毒预警,将有病毒的资讯隔离在内网之外。   3.3对重要档案进行加密   档案加密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演算法对目标档案进行处理,变成无法识别的程式码称为密文,要想检视明文,也就是加密前的内容,使用者必须输入正确的金钥。通过加密手段,即使档案被不法分子拦截或窃取没有金钥也无法检视内容。   3.4及时下载系统补丁和防毒软体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现,可能会发现系统的更多漏洞,或者出现更多的病毒。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卫士软体,如360安全卫士,COPS等,对系统漏洞进行扫描,病毒库进行更新等。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打补丁和升级病毒库可以有效的避免恶意攻击者对计算机的侵害。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影响着使用者的资讯、资金和财产等的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的种类进行研究,并且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最终促进计算机网路安全效能的提升,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路环境。我们相信,只有如此,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才能够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计算机使用者的网路使用安全才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涛.浅析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

浅析经济学中的统计学论文

浅析经济学中的统计学论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社会发展对于经济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进行中学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的方向,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全面的掌握统计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在经济学领域中,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经济学中,统计学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学具有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将统计学应用于其系统的建立进程中,而统计学的准确、灵活的应用,则需要我们具备合格的数学理论基础,方能在经济学中找到其发展规律。由此可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经济学人才,需要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的统计学知识,并且将学习到的统计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例如进行班费的管理工作、班级活动经费的统计工作、外出活动的经费预算与控制等等,在提升了我们的统计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实际生活中的锻炼也使得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为成为优秀的经济学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经济学中统计学的运用方式   在明确了经济学中统计学的探究思考重要性后,可以使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以更加明确、科学的方式培养自身的统计学理论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而实现高效的自我提升。   1.发散自身的思维,有方向的锻炼统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学习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的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很多同学在数学课堂上计算统计学习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路过于死板,因此无法根据老师所讲解的统计学理论内容和传授的理论学统计方式灵活的进行解题,进而认为统计学十分难以掌握,丧失了对于学习统计学的信心和兴趣。实际上这些同学是进入了学习思维上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发散思维,灵活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思考过程中,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参数的过程中,可以将样本参数、方差以及函数的理论概念灵活的运用其中,进而明确统计学中的估量值和估量极值的概念,参数统计问题也就随着这些函数的灵活应用被成功的解答出来。   2.应用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的、高效的掌握经济学中的统计学   当我们在学习统计学知识的过程中遭遇瓶颈时,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帮助我们度过学习上的难关。由于数学模型具有直观性较强以及精确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引导我们运用更加简洁的方式,理解经济学中的统计学理念,并且完成经济学中的统计学的学习。例如我们在统计班级内部同学的身高分布状况时,就可以建立数学统计模型,将身高标准分为几个区间,分别统计,这样,所得出来的统计结果会更加具有直观性。   开展经济学中统计学的学习方式探究,主要可以将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掌握方式得以有效运用。发散自身的思维,有方向的学习统计学知识,数量的应用和掌握应用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的、高效的掌握统计学的知识要点。通过研究可知,统计学的良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我们在中学学习课堂上充分的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努力的去思考和探究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将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统计日常零用钱的消费,记录消费的种类与用途,这样,在月末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最大的支出模块,根据自己的支出总结,合理的调控各项支出比例,使消费更加合理化,各模块支出均衡,初步做一个简单的经济统计结果。掌握统计学,将使得我们在经济学行业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实力,体现出我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    四、结束语   开展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探究,首先应当明确探究它的重要性,进而进行学习掌握方式的探究和思考。进行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探究可知,我们也应当在中学学习课堂上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良好的完成统计学的掌握,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熟练、全面的掌握统计学知识,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使得我们在日后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明.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以兰州商学院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3.   [2]韩春蕾,罗文海,相静.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   [3]王纯妍.浅议数学统计方法对现代经济社会的作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

浅谈应用统计学论文

  应用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能帮助管理者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管理决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应用统计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应用统计学论文篇一   《 浅谈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   在当今企业经营中,经常会把 企业管理 体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看成企业管理,其实对于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常常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略,在企业管理中,经营方式的是否有效,对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否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统计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管理,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 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信息是按国家统计制度采集的规范的、系统的信息、是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信息,因而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统计工作是制定 企业战略 决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当一个企业建立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便可以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首先它可以反映出企业规模,其次可以反映企业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资产规模和盈亏规模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人员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   2 统计 方法 的应用   2.1 企业中概率论的应用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来说一个企业的经营和销售状况并不是由经营者的主观意愿决定的,它是由很多的不可控制因素影响的。比方说,某一商场在一定时间内有多少位顾客光临;这些顾客中有多少位进行了真正的购物活动;每位顾客在进行购物时,一共花费了多少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利用概率论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在商业企业中,概率论有着广阔的应用。   2.2 企业中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2.2.1 商品市场占有率的问题   比方说,在某一城市的四家电器商场中,对手机销售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一个星期内一共销售手机数量为2000部,其中,某一个品牌的手机销售数为214部,通过数理统计中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在把握度非常高的情况下,得出这一品牌手机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在9.42%~12.13%之间。   2.2.2 调整 措施 效果的显著性   比方说在某一超市中,商家为了增加自身的销售情况,调整了销售方式和销售人员,然后对调整后的日销售额进行随机抽选,选出其中的9d,得到该超市的平均日销售额为60万。根据原来的统计显示,调整前超市的日销售额为52万,我们假设超市的日销售额服从正态分布,调整后的效果不能简单的以调整后的60万日销售额来进行判断,而是应该按照假设检验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判断。   3 当前部分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都有目共睹,但是多方面原因,很多企业统计工作的制度建立的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在部分企业中,统计数据的虚假成分比较高。   (2)我国部分企业其统计指标还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置的指标体系,没有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统计指标与统计口径,指标单一,不能跟上时代步伐。   (3)由于国家对其统计工作的投入几乎微乎其微,再加上部分企业自身对统计工作投入不足,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专职统计人员,而是以会计人员代替或兼职。对统计工作也不够重视。   (4)很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对统计工作也不够重视,因此,这些企业的统计工作既没有专用统计管理系统,也没有统计专用计算机,统计质量与效率很低。   4 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几项措施   目前政府和大部分企业的急需解决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完善其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要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要想方设法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   (2)加强企业统计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既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根据自己实际发展的需要,确定统计人才引进的类型、层次及数量;又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投资,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企业统计人员要有危机感,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统计业务、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企业统计手段落后的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企业应尽快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企业统计手段现代化建设,配备计算机并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信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   5 结语   在当代日益竞争剧烈的市场经济中,统计学是现代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企业制定经营政策的重要依据。提高企业的的经营效益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法和运行机制的有效保障,科学的数据统计工作能够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政策的实行,为企业管理找到切入点。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落实统计工作的应用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而又长远的意义。   浅谈应用统计学论文篇二   《浅谈 Excel 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   摘要: 文章 以Excel 2003为例,介绍了其在 统计学方面的典型 应用,即数据库统计函数与数据透视表、统计指数。其中,在对统计指数的应用分析中还引入了典型实例,更加直观的介绍了Excel强大的统计功能。   关键词:Excel 数据库统计函数 数据透视表 统计指数   前言: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汇总、描述和分析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决策的科学。狭义的统计用来统指数据或者从数据中得到的一些数字。从统计的定义可以看出,统计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分析与加工,而Excel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则恰恰与统计所要处理的问题相适应,因此从Excel产生之初便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中,而专为统计分析所开发的各种宏更是使得Excel成为统计分析中一种实用而高效的工具。虽然SPSS、SAS等专业统计 软件在某些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但其或者需要专业的编程,或者需要高昂的价格,因此普及性远远不如Excel。下面以Excel 2003为例,介绍一下其在统计学方面的典型应用。   1.数据库统计函数与数据透视表   Excel作为电子表格软件,其数据结构的核心是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因此Excel同数据库软件相同都是 管理处理一批有规律的数据。基于Excel的行列结构,在 工作表中按照标准的数据库规范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也被称为Excel的内部数据库技术,通过创建Excel的内部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库函数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1 数据库统计函数   在建立内部数据库的基础上,Excel中专门包含了一组对存储在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运算的工作表函数,这些函数统称为数据库函数即Dfunctions。其中每个函数一般对应三个参数database、field和criteria,这些参数对应函数所使用的工作表区域,利用这些函数可以在日常统计工作中进行一些基本的统计运算。   Dfunctions具有相同的语法格式:Dfunctions(database,field,criteria)。其中:   ①Dfunctions为数据库函数的名称,在Excel中总共有12个数据库函数;   ②database为构成数据清单和数据库的单元格区域,数据库是包含一组相关数据的列表,其中包含相关信息的行为记录,而包含数据的列为字段。列表的第一行包含着每一列的标志项,为函数所使用的数据列或称作字段,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列应位于第一行且具有标志项;   ③field可以为文本,即两端带引号的标志项,如“类别”、“生产商”,也可以为数据清单中数据列的位置,如“1”表示第一列,“2”表示第二列。field也可省略,省略后函数将返回数据清单中所有满足条件的值;   ④criteria为一组包含给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可以为参数 criteria 指定任意区域,只要它至少包含一个列标志和列标志下方用于设定条件的单元格。   1.2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对于统计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由于Excel的工作表仅仅能提供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二元的数据结构,当需要在统计中反映多维的问题时,就需要用到数据透视表功能,采用数据透视表的“透视”,就可以在有限的二位数据平面里表达三维的概念,而且结合了数据透视图功能的数据透视表更是使得可以快速的形成特定要求的统计图表,并可以随时按要求变化图表的显示效果,实现有效的统计分析和统计绘图。   2.统计指数   在统计中,指数是概括一个基础变量或一组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单一描述统计量。指数之所以有其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以下优点:首先单个变量对应基础数字往往太大,而指数化后容易观察;其次绝对数字的变化较难掌握,而运用相对数字表示的指数能更直观地看出其变化;最为重要的是许多时候由于组成指数的一组商品的相对变化比例不同,此时采用指数可以概括一组商品的综合变化。如通过股价指数可以反映股市行情总的变化状况,通过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反映居民主要消费资料价格的总变动。   例如,利用Excel求同等加权指数:假设选取表3-1中6种主要消费品来计算消费指数,试分别计算同等加权消费价格指数和同等加权消费数量指数。   要计算同等加权的消费价格指数和消费数量指数,具 体操 作步骤如下:①新建一工作表,“例3.1”,设定表头为“同等加权指数”,输入表4-1中已知数据;②按照公式求同等加权价格指数,单击B11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SUM(C4:C9)/SUM(B4:B9)”,完成后按回车键;③按照公式求同等加权数量指数,单击B1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SUM(E4:E9)/SUM(D4:D9)”,完成后按回车键。   结束语:   Execl在统计学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如概率分布图、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与预测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其强大的统计功能可以满足 经济学、 医学、气象、 农业等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为人们的分析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且随着Excel版本的不断升级,其功能也日趋完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关浅谈应用统计学论文推荐: 1. 浅谈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 2. 统计学分析论文 3. 浅谈统计学论文论文 4. 浅谈统计学专业相关论文 5. 浅谈统计学调查相关论文

统计学论文

关于统计学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统计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统计学论文 篇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统计思想及统计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统计思想体系及其在统计工作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统计思想;统计工作;影响   在当前我国统计工作中,认清统计的真谛、领会统计思想,对统计本身来讲,有利于提高统计水平和统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对外界而言,有利于树立别的工作及别的理论不能取代和比拟的统计权威。   一、统计思想简述   统计思想是指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也是统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指南。这里统计思想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树立统计权威的基础。   统计的总体思想使统计始终要站在研究对象的整体角度来看问题,形成了大量观察法和大数定律等一系列认识规律。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把握大局”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要求统计工作者在工作中,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因为,总体资料是由作为承担者的个体身上搜集后综合而来的,而个体资料千差万别,有些界限还不好判断。这时就需要站在总体的角度,看哪些符合总体要求,哪些不符合总体要求,避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避免偏离统计本身的功能。   二、统计思想的几个方面   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它告诉我们统计认识问题是从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侧重点不在总规模或个体,体现了数量观和推断观。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也就不需要做统计,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也就不需要用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可以说,均值与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4、相关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关概念表现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6、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三、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应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应用和发布等D 个环节;而作为统计工作成果的统计资料显然应包括调查的原始资料,整理的系统资料和分析的深度加工资料;统计学研究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研究统计资料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用性。3个涵义之间存在着严密的辨证关系。   统计工作的5个环节中,设计是基础,说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最主要的就体现在统计设计上;统计工作能否达到目的,关键也在于设计。若把统计工作看作是产品生产过程,统计设计就相当于产品设计,统计调查就是施工,统计整理就是组装,统计分析就是质量检验与分析,统计信息应用与发布就是广告宣传与销售。每一环节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设计和分析是技术性、理论性最强的工作,统计的特殊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环节上。统计设计实际上是告诉操作者怎样去调查,怎样去整理;分析与信息发布就是告诉用户统计可以达到什么目的,而这些目的是别的专业达不到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对统计如此重视,联合国为什么专门设立统计委员会,关键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今天的社会,统计已相当发达,无论是资料搜集方法研究,还是统计规律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认识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或者说认识统计总体。统计工作者从调查开始到整理出对外服务的系统资料,这一过程使人们对统计总体的外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再从数字后面找出内部特征,就能总结出现象发展的规律性,结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则,就可以提出管理社会经济的有效建议。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由统计指标所核定的数量是有科学涵义的,指标之间是有严密分工的。因此,统计分析是别的分析所不能比拟的。   四、统计工作如何改进   统计学虽然在20 世纪已经取得了无可比拟的伟大成就, 但还没有成熟为一个具有完整稳固基础的知识领域, 因为就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而言, 其所能涉及到的范围是如此之大、我们所面临的未知是如此之多而不得不需要不断夯实和拓展其学科基础, 以保证统计学定量认知的职能与功能。所以, 从人类不断增加和提高的对统计的要求出发,我们要更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相融, 要不断汲取其他相关学科例如数学、复杂系统科学、混沌学、仿真学、计算机学等的最新发展成果来补充、拓展统计学的基础, 否则,统计学的发展就会缺乏生命力, 就会裹足不前。   在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却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单位,行业系统,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应自尊,要自信、自强,方能自立。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应该及时给予表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学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重视,统计思想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将会不入更高的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思想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4)   〔2〕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3〕唐源鸿。统计学的普及及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01)   统计学论文 篇1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鞍山天力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出发,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统计的研究现状分析,应用人力资源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人力资源统计学”的框架体系,以期促成“人力资源统计学”的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源统计学研究   一、人力资源统计学研究   统计作为一种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活动,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经济时代统计遇到了强大的挑战,同时新经济也为统计的新领域——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时机。   人力资源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描述、衡量、跟踪、预测人力资源状况,并对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论学科。对于人力资源统计学研究,将对人力资源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向定量化和精确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体系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衡量的指标体系和统计研究方法体系,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统计的研究也涉及较少。目前,国外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聘用与人员流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及领导者开发等方面。   通过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统计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内容、指标体系、计量方法等方面展开,旨在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源统计学体系。概念方面,我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做了区分,其中,我认为二者不仅概念不同,而且所研究的视角和分析的内容也不同,并将人力资本理解为人力资源质的方面。在内容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统计以及人力资源供求统计纳入人力资源统计研究范围。而认为人力资源统计应包括人力资源现状统计、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统计、人力资源供求情况统计。   针对指标体系的设置,我认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应围绕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来设置;从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动态指标、效能指标五个方面构建了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以上的研究给人力资源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的形成,提供了多种思路,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关于人力资源的描述统计,而在结合统计推断理论对人力资源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统计分析上还比较欠缺。总之,系统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统计学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二、建立人力资源统计学框架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统计学重点在于如何反映人力资源数量特征,从而来构建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框架。因此,需在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以此为出发点设计考察人力资源的综合指标体系,如人力资源的存量、流量、投入、产出及效益等统计指标;进而进入统计分析阶段,介绍一系列的统计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未来趋势、配置等情况展开研究。   1。人力资源统计学理论基础   包括人力资源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统计学基础,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基本范畴、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2。人力资源统计数据调查、整理与显示包括人力资源数据获取的主要调查方法,如,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进而介绍数据整理方法,如统计分组、统计图表等。   3。人力资源综合指标设置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从宏观和微观分为国家、部门、企业、个人,从时间上分为静态和动态,从空间分为国家、地区、行业、职业,从范围分为群体和个体,包括设定人力资源存量指标、流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五大板块,并确定各指标计算方法。   4。人力资源回归与相关分析   包括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分析、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人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等。   5。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系统设计   包括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内容,在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及人力资源统计分析中的作用,对现有人力资源统计范围、方法、调查方式、资料完整性等方面的反思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初步设想,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各级经济活动单位对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需要,规范数据来源渠道,保证人力资源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统一性、准确性。   三、结语   通过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我发现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角度反映人力资源状况和规律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比单一指标、综合指标等能提供给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的功能。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可以反映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利用这些统计数据,进而界定、统一人力资源的范围、统计口径、统计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供求状况,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投入、配置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和规律。由于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难以数量化,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源,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尚未解决这一难题。   人力资源是国家财富,人力资源统计是了解掌握和监控人力资源规模、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根本手段。但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统计无论是从理论方法还是实践活动上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成果,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完善人力资源存量统计指标,建立人力资源流量统计指标,并加快建立一个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投入产出及效益等进行跟踪监控和辅助决策的长效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统计调查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共享,为国家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 ;

应用统计学要学泛函分析吗

应用统计学要学泛函分析,应用统计学一般学习课程:高代、几何、数理统计、多元分析、抽样调查、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分析等等。应用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认识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由于统计学的定量研究具有客观、准确和可检验的特点,所以统计方法就成为实证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广泛适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分析研究。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相关知识:应用统计学这个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要发展,还是考虑往财税、金融等领域突破,考CPA、精算师等,到银行、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从培养目标上讲,主要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具有能够继续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应用统计学

为什么要学统计学

统计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它可以在纷纭复杂的现象中发现规律,预测未来。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介绍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和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数学人才。   统计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既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统计学基本方法和原理,又能熟练地进行数据分析的统计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课程   两个专业的共同主干课为:数学分析、代数与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复变函数论、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实变函数、拓扑学、概率论与数学统计、泛函分析。此外还设有专业系列课,前者主要有高等几何、计算方法、偏微分方程、微分流形、动力系统、C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解题研究、数学史等课程。后者主要有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经济计量学、遗传学统计方法、保险精算、SAS系统应用开发等课程。

统计学这个专业怎么样?

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我认识的一个学姐是学统计学。统计学简单地说,就是处理的数据、分析数据来给经济决策方针出建议,统计学专业是一门非常专业性、综合性的学科,一般是本科专业,涉及到计算机、大数据软件的综合运用,统计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里面比较难的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很多专业都像统计学一样都涉及到统计学,会计、外贸、管理、计算机,差不多都学科都能用到。它是个方法论,相当于是个分析工具,把数据整理收集,用数据说话,总结过往、预测未来,整体来说,不算是个文科专业。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等都是与它交叉的学科。大部分理工科也会用到统计方法论。统计学专业也是应用数学的分支,涉及到建模,量化分析,所以参加数学建模是学好统计学必备的。如果对大学数学本就不喜欢的,对数学不敏感,那就不建议学这个专业。一方面靠基础知识的积累,一方面靠天赋启发思维,不是单纯埋头苦干就能学好的。现实大部分是应用到生物制药和金融行业里,从事本专业的人一般本科培养还不够,最好是能继续深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基础,各行业计量工具,要掌握好。本科几年学不到多少,那就考研吧,名校毕业还好,相对培养质量高。而普通院校,毕业生能从事本行业的只能是基础岗,当然如果能考个统计师也不错,精算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金融分析师、都很有含金量,就是考过不容易,还要英语基础不错。

应用统计学就业真的很难吗?

和生科一样,一直都是前景看好,潜力巨大,然后就业困难,没钱好赚……

统计学属于什么学科门类呢?

统计学属于理学门类,大类为统计学类。统计学类专业除了统计学,还有应用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未来好就业吗

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统计学专业简介 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从而为后面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统计学专业不是仅仅像其表面的文字表示,只是统计数字,而是包含了调查、收集、分析、预测等。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二、统计学专业培养要求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外语水平;具备正确的统计思想,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与检索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统计软件或其他专用软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能正确利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数据处理的结果;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统计学专业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数学科目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对逻辑推理有兴趣,喜爱数理统计的学生就读。 四、统计学专业知识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 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该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关于概率论,高数一和统计学的问题

给你一个相关免费的视频地址:(需要五个金币,你只要向管理员申请就可以得到)http://bbs.zksh.com/index.asp?boardid=552

AP统计学备考用什么材料比较好

AP统计学市面上主流的教材有两本种,巴郎Barron和普林斯顿Princeton。1. 第一次接触AP统计学,而且是自学的同学们建议选择巴郎Barron,语言通俗,各方面能力比较平均,考点易懂,用的人多不是没有道理的。2. 已经学过统计学的同学,建议选择普林斯顿Princeton,由于硬伤实在明显,不建议初次自学的同学选择。因为已经对统计学有所了解的同学,不会被书中的小错误所迷惑,其中完善的逻辑结构非常适合作为一本字典书翻阅,其中例题里详细的TI-84操作,更加是手残党的福音,但一定要记得买最新版的哦。中国学生比较擅长的AP考试科目主要为微积分,统计学,经济学(宏观和微观经济学)。2017年AP考试中,AP统计学科目难度不大。统计学考试有很多题目都是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出计算公式,而不要求计算的。学生要能够通过所学习的统计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设计试验。根据研究,这几年的题目类型和重点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改变。AP统计学一贯的命题体现了美国大学理事会和ETS一贯的出题思想:轻计算、重理解、重分析。

应用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还不错,在就业方向上,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统计局等政府部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或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就业。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研究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大量数据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用以解决各个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统计调查等。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应用统计学专业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2、掌握扎实的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3、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4、能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正确解释计算结果。5、熟悉某一领域(如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领域)的专门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自学进一步学习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数学类中的数学与统计学主要学什么?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数学类中的数学与统计学主要学什么?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我是学统计学的,我们主要学 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等稍难于其他专业的数学课程,还有概率统计 ,数理统计等专业课程,还包括一些巨集观、微观经济学,逻辑学,会计学,经济法等基础课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统计学一般毕业了 可以从事金融类证券公司等工作,当然,银行什么的也可以的,相对来说选择还是比较多的。可能单纯的统计学运用会比较少,但是统计学是基础课程。 统计学主要学什么 主要学习统筹方法、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将来最好考经济类的研究生哦。数学、经济、计算机技术的联络是最紧密的。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主要学习哪些?毕业后适合从事哪些工作? 主干学科: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学、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基础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软体、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实变,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说真的,比较难找对口的工作,因为专业性太强了,如果是师范类,你要知道,现在广州随便招个老师都必须是硕士博士学历的! 请问一下,数学系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哪种职位 当然要看你的研究方向了 数学也分很多方向的嘛 基础数学,这个肯定要研究数学了 应用数学,这个方向最多了,与计算机演算法,人工智慧,资料探勘,影象处理都有联络 还有概率论、统计,这个用在金融上比较多,金融风险分析,资料分析等等 太多了...事在人为 物流数学主要学什么? 比如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重量空间最优化搭配问题。这些日常的物流都要用到运筹学知识 如果做国际物流还要具备国际贸易的知识 比如信用证,进出口政策,出口退税,反倾销配额,国际海运保险条例,几种常用的运费价格计算等等 因为《物流数学》主要考察考生的领悟知识的能力,而不象《高等数学》那样具有很强的运算以及数值分析的专业能力。靠死记硬背的东西也不多。 经济类统计学要学的数学课 不需要,要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 谁知道初2的数学主要学什么? 我只知道第一学期的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2 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9 3 蚂蚁怎样走最近 13 回顾与思考 16 复习题 16 课题学习 拼图与勾股定理 19 第二章 实 数 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26 2 平方根 32 3 立方根 37 4 公园有多宽 40 5 用计算器开方 42 6 实数 45 回顾与思考 53 复习题 53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 生活中的平移 58 2 简单的平移作图 62 3 生活中的旋转 67 4 简单的旋转作图 70 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72 6 简单的图案设计 75 回顾与思考 79 复习题 79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84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89 3 菱形 93 4 矩形 正方形 97 5 梯形 103 6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108 7 平面图形的密铺 113 8 中心对称图形 116 回顾与思考 119 复习题 119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1 确定位置 124 2 平面直角座标系 132 3 变化的鱼 140 回顾与思考 148 复习题 148 第六章 一次函式 1 函式 153 2 一次函式 157 3 一次函式的图象 162 4 确定一次函式表示式 167 5 一次函式图象的应用 170 回顾与思考 179 复习题 179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谁的包裹多 185 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90 3 鸡兔同笼 198 4 增收节支 200 5 里程碑上的数 203 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式 206 回顾与思考 212 复习题 212 第八章 资料的代表 1 平均数 217 2 中位数与众数 224 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228 回顾与思考 231 复习题 231 总复习 234 考研中哪些学校的数学专业中有统计学方向啊?是数学中的不是指经济类中的统计哦! 我学统计的不过是经济学方向的,如果考研的话,数学和经济学分数差距很大。你想要全部的资讯,你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资讯网上的硕士研究生目录里查,大类选择数学,点进去后,你对你感兴趣的学校点开,就有它所以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说,只是是专门的统计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都有数学方面的统计学。 统计学主要学什么?有什么比较高阶的课题。 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蒐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资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是蒐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 增加定义: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资料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资料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资料的科学。 一年级的数学主要学什么啊 (一)数与代数 求采纳 谢谢楼主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络,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络;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位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过程,体会演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络,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例项,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示;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资料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学计划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资讯输出,也有资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六)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七)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资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

统计学问题?

国家统计学专业考试?

要看你报的是理学的统计学还是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不然考的是不一样的。而且就是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考的内容也因学校而异,比如东财考的是国民经济核算

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统计学前景还不错,就业方向可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就业前景上,统计学专业在国内就业面不宽,主要到企事业单位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工作,但统计学学科在国外应用广泛,薪资丰厚。统计学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的人才。统计学是以数学为基础、以随机性为内核,以数据分析为体现的一门学科,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的专业知识: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具有坚实的数学与外语基础,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系统掌握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专长于应用统计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用型和通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以及国家部委、企业、咨询公司从事统计分析工作与管理工作。

统计学专业需要考什么证

现在很多即将毕业的考生,都想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想要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那么统计学专业需要考什么证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一下统计学专业需要考取得证书。 统计学专业需要考取的证书 统计从业资格证 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个科目。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统计师 统计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坚持客观、公正、规范的原则,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用书、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按照《关于印发《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统字[1995]46号)文件有关规定,从1995年起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精算师 精算师是分析风险并量化其财务影响的专门职业人员。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保险、金融及其他领域中,分析、评估不确定的现金流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 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所能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所有能够运用到统计方法,甚至是统计思想的领域都是统计人才大展身手的平台。 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所能工作的领域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尤其是统计部门、科研单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及各公司的市场部门,收视率调查等传媒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等。

统计学考研数学考什么

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线性代数等。根据查询研究生考试网可知,统计学专业的考研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三以及一门专业课,其中,数学的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实分析、离散数学、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等。

会计行业为什么需要学习有关统计学的知识?

会计和统计有关系吗?大家说,有关系啊。都是和数字打交道,肯定有关系啊,那这是什么关系呢?从属关系?依靠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接下来和小编探讨一下。统计学的知识是不是会计人必须具备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会穿插着学习统计学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知识,俗话说,不想当士兵的厨子不是好厨子。现如今也有很多会计跨行律师行业,律师跨行会计行业,金字塔尖尖上的人,那统计学又在会计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统计学并有很多会计人还要考取统计师资格证书呢?(一)考统计师的目的是什么?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法规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以上是官方分析,其实就是需要掌握数据分析计算的能力,很多人都说,会计只是敲敲算盘,算算账,数学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会背就行了,毕竟这是一个文理相通的专业。如果你有这个思想就大错特错的,其实不管从事哪一门行业,都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越缜密你上升的路就越好走,逻辑思维强大加上细心,很难不成功。(二)会计必须要掌握统计学的知识吗?从深层面的来说,其实统计学涵盖的内容很多,比会计学多得多。会计专业所涉及统计学知识只是皮毛。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不同的地方: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据,会计学研究的是财务经济活动。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总要学习一门统计学基础的科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是财会人在越往高处走越需要的能力。单单做账、报税的“纯机器人”以后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明天就考了,浙江省自考《统计学概论》实践考具体考什么,说是上机考,上机考什么?

理论内容

统计学专业需要考哪些有用的证件?

    可以考统计从业资格证、统计师   统计从业资格证:   报名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取得统计从业资格:   (一)熟悉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各地报考条件可能会有些许差异,请欲报考人员具体咨询当地考试主管部门!   考试时间: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时间为每年九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   2010年考试时间为九月份第三个星期六(2010.09.18).   2011年考试时间为九月份第三个星期日(2011.09.18)   2012年考试时间为九月份第三个星期日(2012.09.16)   2013年考试时间为 (2013.10.13)   2014年考试时间为九月份第三个星期日(2014.09.21)   2015年考试时间为九月份第三个星期日(2015.09.20)   考试科目:共2门:《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考试题型: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四种题型;   《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   统计师:   报考条件:   (一)北京地区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在统计岗位上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   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要参加本年度 统计   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报名时还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应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   (三)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4、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前,已担任统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上述第(一)条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要求,如本人自愿,也可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四)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五)根据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5〕9号)文件精神,自2005年度起,凡符合统计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相应专业考试。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应向报名点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以及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2013年统计师考试的报考条件:   (一)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在统计岗位上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   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要参加本年度 统计   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报名时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应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   (三)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4、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前,已担任统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上述第(一)条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要求,如本人自愿,也可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考试时间:   2011年   2011年全国统计师考试时间为2011年10月16号。   统计专业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设在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初级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工作实务   (注:中初级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   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考试时间及科目为:   上午9:00——12:00 高级统计实务   2012年度统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和高级资格考试日期均定为10月14日(星期日)。   初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工作实务   (注:初级、中级资格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   高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2:00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   (注:高级资格考试采取开卷笔答方式。)   2013年度统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和高级资格考试日期均定为10月13日。   初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1:30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工作实务   (注:初级、中级资格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   高级资格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为:   上午9:00——12:00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   (注:高级资格考试采取开卷笔答方式。)   2013年   初级、中级和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013年4月1日-7月30日,考试时间: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初级、中级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高级考试采取开卷笔答方式。   (一)初级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   上午9:00—11:30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二)中级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   上午9:00—11:30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午2:00—4:30 统计工作实务   (三)高级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   上午9:00—12:00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   考试科目: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二个科目.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工作实务二个科目.   高级资格考试科目:设《高级统计实务》1个科目。   从2001年起,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标准化考试,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题,考生在答题卡上填涂信息点作答;   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钢笔或圆珠笔(黑色或蓝色)、2B铅笔、橡皮;   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

健康管理|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3)死亡指标

死亡指标有分为: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分子是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常以年为单位时间。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1000%或100000/10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查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应该病人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 如果某病的死亡专利与发病专利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病死率也可以由死亡专利与发病专利推算而得出。 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 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 所以用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应注意不同医院入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 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 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治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 应用这个指标是并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 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1年,3年,5年,10年,即计算1年,3年,5年或10年的生存率。 为了充分的利用随访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近年来生存率分析较多的应用于多种疾病,队列研究中对结局的衡量。

2015年统计师考试试题: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每日一练(5月4日)

单项选择题 1. 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2. 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 A、250% B、300% C、150% D、60% 3. 在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α与犯第二类错误β之间的关系是(  )。 A、α增大,β也增大 B、α增大,β减少 C、α减小,β也减小 D、α减小,β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多项选择题 4. 定性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一般有(  )。 A、饼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环形图 E、柱形图 5. 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E、相关商品的价格 判断题 6. 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 简答题 7. 某商场为了评价家电柜组的今后服务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 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 一般;D.差;E.较差。调 查结果如下表: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服务质量的分布。 8. 某保险公司为了更好地确定市场细分目标,需了解投保人的年龄情况,据估计,40岁及以下的投保人占40%。为了验证该估计,公司随机抽取了36个客户的资料,得到他们的年龄情况。经计算,得到40岁以下的投保人所占比率为41.67%。问:在显著性水平a=0.05下,能否认为保险公司的估计是成立的? 9. 一个汽车轮胎制造商声明,某一等级的轮胎的平均寿命在一定的汽车重量和正常行驶条件下大于40000公里,对一个由15个轮胎组成的随机样本作了试验,得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000公里和5000公里。假定轮胎寿命的公里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我们能否从这些数据作结论,该制造商的产品同他所说的标准相符? 10. 某企业第四季度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 月份 10 11 12 工业总产值(万元)a 劳动生产率(元)b 150 7500 168 8000 159.9 7800 要求:(1)计算该企业第四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企业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

"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D

统计学为什么重要

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提高分析效率等。1、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是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建模的核心工具。2、学习统计学能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确定统计检验的方法、掌握建模方法、理解模型的限制等。3、只有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提高分析效率。

写给所有人的极简统计学

偶然发现的一本好书。如果我的大学课本写得像它这样通俗易懂就好了。 统计学作为数学里的一个分支,它的地位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统计的模糊性与数学的精确性确实有相悖的地方。 1 基础知识回顾 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回顾了很多来自小学、初高中的知识,有些东西我自认为理解透彻了,猛然一读才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里还出现了很多漏洞。 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除法 我记得这是小学二年级的内容。 除法有两种意义,一种叫”等分除“,一种叫”包含除“。以分苹果来说明二者的差别。20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可分5个苹果。这叫等分除。20个苹果,以5个为一份打包,分成4份。这叫包含除。 差别在于,第一个是 ;第二个是 。”等分除“里是求每单位里有多少;”包含除“里则是求比例。 平均 “均”是指重量;“平”是指没有差别。“平均”即是说在重量上没有差别。 “平均”是个千古难题。孔子说:“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汉纪》载:“分肉甚平均,父老善之。”取长则要补短,劫富得拿来济贫,“平均”的概念总是与“公平”紧紧相连。 求平均数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 第二种是 第一种是平均数最直接的定义。 第二种表示方法的意义在于,如果 ,那么 。 所有数字不管是高于平均数还是低于平均数,它们与平均数的差加总为0。这是方差概念产生的原因。 正是因为“差”无法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分布离散情况,才出现了 ,就是方差 ,方差用平方消除了这种困难。 平均数的缺点在于容易受极值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值,通常转而寻求 ==中位数== 作代表。 函数 这本书对函数的解释同样很有趣。 从“函数”两字理解: “函”是“信函”的“函”。它的意思是信箱,函是箱子的意思。“函数”也可以叫做“箱数”。把一个数字投入箱子里,出来另一个数。这个箱子的功能就是函数表达式 。 从生活中理解: 就像在自动售货机前买饮料。当按下某款饮料下的按钮时,在出口处就会得到想要的饮料。售货机不就像一个箱子么。 从因果角度理解: 因和果之间应当有四种对应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函数是一对一的关系,这是四种关系里最好的一种关系,既知原因,就可确定结果;或者知道结果,可以反推原因。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真的是秋的原因吗,当然不是。这种关系就不是函数关系,而是相关关系。真实世界里很少存在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这种模糊性更加常见。如果有见微知著的本领,那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一次函数 它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 第二种是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公理写出来的。一条直线经过(x,y)和(p,q),斜率 ,稍微变形就得到了两点式一次函数 。 二次函数 这应该是高中的基础内容。 表达式。 二次函数有好几种表达形式。 第一种,一般式 。 第二种,配方法 。 它的推导过程如下 更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假如b=0,c=0,则原式变为 ,当(x,y)向左移动p,向右移动q时,顶点变为(p,q),出现了第三种表示方式,顶点式。 第三种,顶点式 。 最值。 二次函数的顶点为 判别式。 判别式 用来判断二次不等式 的解的情况。 (1)有两个不同解, ,两个解为 ; (2)有两个相同的解, , ; (3)无解时, 。 2 图表 当展示 一组数据 分布情况时,表可选择频数分布表,图可选择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带状图。 柱形图比较数值大小;折线图展示数值变化;饼状图和带状图都显示比例,其中带状图虽然长得像条形图,但带的长短变化是不能代表总量规模的变化的。 当展示 两组数据 的分布情况时,可选择 点位图 。点位图会显出五种关系: 他们表现出的关系似乎类似于一次函数,但二者其实有很大区别。 相似之处在于,当点位图的图像呈上升趋势,称为正相关,这和一次函数图像上升时,斜率为正相互对应。 不同之处在于,相关关系并非数据间的一般特征,数据间也不一定有因果关系。这让我想起某一次实验,有人统计了夏天冰激淋的销量和溺水死亡率,两者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当然冰激淋和溺水死亡根本没有关系,这只是个偶然。 3 统计学概念 当表示一组数据间的离散程度时,可以着眼于两个基本特征: 中位数 和 平均值 。 平均值受极值影响,所以有时候中位数更能代表数据的总体情况。以 中位数 为基础,采用 四分位数和箱形图 可以有效展示数据离散情况。 当选择平均数时,则需要引入 方差 。 方差 方差会把数据的离散程度扩成平方,数据变得太大,通常令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假如数学为100分制,一个班的平均成绩 ,如果方差为 ,这太奇怪了。所以要把它还原为标准差 。这说明学生的成绩大概率分布在 之间。 标准差 采用以 平均数为基础的标准差 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不错的方式,但是当 数据变为2组 呢? 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用点位图展示。 相关系数 对于同一个点位图,有人也许觉得是强正相关,也有人或许会认为是弱正相关。正是主观感受的不确定性,才出现了 相关系数 这个概念。 相关系数用来表示 相关关系的强弱 。 除以 的原因是为了消除 本身的离散性影响,因为 主要表示 的紧密程度。 相关系数的概念是在高斯分布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什么接近1或-1时会存在强相关性呢? 第一步证明 的范围 以 为例, 该式的证明可以用到二次函数的判别式。 将其一般化即可证明。 第二步,当 。 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系数,不如以 为原点,重新分割象限。如果落在第一、三象限的点多于二、四象限,那么 更可能大于0,甚至接近1。

2015年统计师考试试题: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每日一练(7月9日)

单项选择题 1. 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  )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 B、t C、F D、Z 2. 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3. 自然失业率是指(  ) A、周期性失业率 B、摩擦性失业率 C、结构性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4. 从收入法的角度看,GDP除了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外,还包括(  ) A、最终消费 B、净出口 C、营业盈余 D、中间消耗多项选择题 5. 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 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 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 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9. 某地区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 水果品种 本月销售额(万元) 本月比上月价格增减(%) 苹果 草莓 橘子 68 12 50 -10 12 2 试计算该地区三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10. 某厂生产情况如下: 产量 基期产值 产品 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期 (万元) 田 乙 台 双 1000 320 920 335 650 290 请根据资料计算该厂的产量总指数和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如何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统计规律

一、“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不论是宏观社会的整体调查研究,还是微观事物的观察分析,都需要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统计”有着多种含义.例如,开学时,辅导员要统计一下到校的学生人数;篮球比赛中教练员要统计每个队员的投篮命中率、犯规的次数;农户在农作物收获后统计其产量等.这时“统计”是一个动词,我们一般称其为统计工作,它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数字资料的工作,具有计数的含义.统计工作的结果形成一系列的数字资料,也称统计资料或统计数据,这是“统计”的另一个含义.它和前面讲的统计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是统计工作的结果.例如,我们班的学生人数120人,女生占30%,男女生的比例为2.33:1等 . 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统计年鉴,反映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科技发展等情况,这些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的统计.除了上面所讲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之外,“统计”一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作为一门科学的统计学,它是研究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的科学.“统计”一词虽有上述三方面的涵义,但它们之间又是具有密切联系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工作是在统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和完成的.二、统计学的性质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早期统计所研究的问题有人口调查、出生与死亡的登记等,后来又扩大到社会经济和生物实验等方面.目前不论社会的、自然的、或实验的,凡是有大量数据出现的地方,都要用到统计学.凡能以数量来表现的均可作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方法已渗透到其他科学领域,成为当前最活跃的学科之一.2.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的规律性.总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各个个体在数量特征上受必然和偶然两种因素的支配,必然因素反映了该总体的特征,但由于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又是有差异的,如何通过这些个体的差异来描述或推断总体的特征就产生了统计学.3.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在统计学界对统计学的性质有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之争.我们认为统计学是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就统计工作来说,它总是研究实际问题的,统计的方法也是从现实问题中产生的.然而统计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早期的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虽然也利用一些统计方法来记述和分析现实问题,但这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统计学.随着统计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内容也不断发展和充实,尤其是概率论的发展为统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统计的方法相对独立地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即统计学.其内容包括如何去搜集资料,如何对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概括和表示,以及如何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等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和原理构成了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目前统计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和各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年轻而引人入胜的科学,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三、统计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决策和执行服务;为企业单位、社会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服务;为广大人民了解情况、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高思想水平服务;为科研机构和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服务;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管理系统的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五个环节中,统计在信息、咨询、监督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往往将信息、咨询、监督称为统计的三大职能,其实统计的各项具体作用都是在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第二节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一、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坚持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是做好统计工作,发展统计学的根本保证.二、统计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统计要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性,必须从总体上(其含义包括“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进行观察,即对研究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称为大量观察法.这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大量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各单位的特征及其数量表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任意抽取个别或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必须在对被研究对象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观察全部或足够多数的调查单位,借以对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有所了解.运用大量观察法对同类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使次要的、偶然的因素作用相互抵消,从而排除其影响,以研究主要的共同起作用的因素所呈现的规律性.统计调查中的许多方法,如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都是对大量单位进行观察研究,来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情况的.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各种综合指标的方法,以反映总体一般的数量特征,并对综合指标进行分解和对比分析,以研究总体的差异和数量关系.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各种综合指标,以显示出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表现的规模、水平、集中趋势和差异程度等,概括地描述总体的综合特征和变动趋势.常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动态指标等.3、统计分组法.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事物内在的特点, 将被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法.分组法是统计整理阶段的专门方法,也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通过对总体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以补充、丰富和深化对总体的认识.4、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的事实得出一般的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所以是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区别于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由全体到个体)

统计学专业有前途吗要学些什么

  统计学专业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数学实验,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与泛函、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随机过程,多元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及统计软件、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数学,证券投资的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设计。  学习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方法、资料的处理归纳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教学方法为在一般性面授基础上,辅以各种类型的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如要围绕一个课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处理。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专业课和主要基础课: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近世代数。  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从来为后面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统计学专业不是仅仅像其表面的文字表示,只是统计数字,而是包含了调查、收集、分析、预测等。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