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系统科学与科学技术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选择的角度来看,当你选择了这个专业,意味着你有一段时间,在某一条道上,独自前行。于是有了酸甜苦辣,有了后悔,彷徨,当然,也有欢乐的时候。如果还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我会重新选择如何读好这个专业,而不是换专业。人过中年,会想很多事。对很多事的认识,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当年如果懂得珍惜,可能就不会错过!当年如果更努力,也许机会就在眼前。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喜欢,而要改变,而是自己不努力,在感伤!系统科学是研究 系统 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自己做一次全面的评估,了解一下自己的职业诉求,职业兴趣,工作习惯,以及擅长的学习领域与工作内容,从而认清自己。其中,重点澄清职业兴趣与工作能力的区别。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一个职业的态度和喜好,带有很强的主观偏见和情感需求,或是只是出于某个动机,就形成了一个兴趣,一个人很多时候并没有对职业的实际状况、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做过了解或体验就妄下结论说自己喜欢一个职业。只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以及所处的生涯阶段和资源,才能有的放矢,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试用系统科学或控制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生态学问题

首先选择一个系统科学或者控制论的理论观点:如耗散结构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解释某个特定生态系统(如某个鱼塘生态系统、某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等)的演化,当系统得到负熵输入时候,能正向演化或者演替,向高级阶段有序发展,否则就进入热寂状态,系统趋向于死亡。

交通系统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

按照我局党委"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的安排,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共写心得体会3篇,读书笔记5000多字。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在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大规模、广泛性、深层次的党内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党的肌体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创新过程。自己经过学习、反思,进一步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对照党政机关事业先进性标准和党组织的希望和要求,对照党的先模人物,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确有脸红心热的感觉,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个人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 对照《六查六看》内容,我本人已经认识到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与本身业务有关的内容,跟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导致自己虽然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思想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2、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或主抓业务出发,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对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学习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深入。原因是:一是学习态度有所偏向,总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是务虚的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太远,学不学没什么,另外,在学校上学时也学了不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必要再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二是忽视了理论学习,只注重了自己感兴趣东西的学习,只顾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而理论知识却不愿看,不想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合理,效果不大理想。不能合理地、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而是忽冷忽热,想起来了、用到了,就拿起书看两天,事一多,就放下不学习了,或是学了一半,觉得另一内容应该学,又换另一本书看两天,不能持之以恒。有时自己也在学,也在读书、看报,但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走马观花,看后没有什么收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学用结合上,也没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工作,指导生活,指导学习。四是学习时间不能保证。认为上班时间业务多,没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下班时间忙了一天了应该休息一下,业余时间要和家属在一起,没时间学习。 2、工作过于强调忙,只求完成任务,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工作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工作中,推进工作、抓落实方面,注重稳中求进,忽视了时效要求,注重了充分准备,忽视了猛扑猛干,注重了正面影响,忽视了负面作用。原因是: 、从自身做起切实落实工作效果。注意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时时处处把自己的表现与六查六看标准进行对照,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照好镜子,把好尺子,找准差距;工作上牢固树立争一流的思想,对个人要求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上级领导放心。 4、在工作方面要以大局为重,在完成上级对自己传达的任务的同时,也要去帮助同事及时的完成任务,并及时的去自觉的接受上级未传达出去的新任务,使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摆到第一位,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去完成每项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任务,强化宗旨意识,诚心诚意的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北交大系统科学属于哪一类

北京交通大学5个学科评估为A类(前10%),系统科学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今日公布,我校参评学科在此次评估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系统科学学科再次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该学科自教育部组织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以来,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同时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4个学科进入前10%,另有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前20%。(摘自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培养

根据2015年8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下属的四个研究所是中国最早被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国家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有15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二级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分布在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一级学科中。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2006年度全国学科评估中,该院数学学科以本学科最高评估得分(94分)在全国62个参评单位中取得整体水平第一名;2008年应用数学获北京市重点学科;2010年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六学科获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系统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运筹学、经济计算与模拟、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 培养成果 根据2015年8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从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至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565人,博士研究生1781人,其中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养了硕士生338人,博士生894人。在研究院各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愈50人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近年来,有2人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3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3人担任“973”首席科学家,8人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0人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等等。例如: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学位制度创建十周年,表彰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该院毕业生丁伟岳、郭雷、刘嘉荃、谢惠民、余其煌和陈贵强等六人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该院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中保持良好成绩:2004年-2010年产生了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1篇,其中2006年数学学科有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学院入选2篇。至今有3篇获北京市优博论文;有21篇获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 研究生培养情况统计(1998 -- 2013)年度 博士 硕士 在学学生 招生 获学位 招生 获学位 2013年 105 84 103 37 536 2012年 101 92 87 31 536 2011年 95 81 84 15 521 2010年 95 83 86 26 505 2009年 94 79 111 23 485 2008年 89 76 89 22 456 2007年 87 73 86 15 451 2006年 85 84 90 27 418 2005年 79 72 86 30 401 2004年 69 60 62 24 392 2003年 80 51 52 27 370 2002年 80 39 56 18 349 2001年 69 55 49 30 289 2000年 61 33 50 25 278 1999年 45 50 33 25 235 1998年 44 45 31 23 221 合计  894  338  培养制度 研究院2005年开始逐步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和硕转博资格考核,制定《硕转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加强硕转博生的专业考核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保证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该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个实行资格考试的单位。研究院实行二段式的培养模式:一年级硕士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接受基础课程训练,之后回培养单位继续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从1999年至今,该院导师开设了数学学科的大部分课程,每年开设课程近100门,不少课程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课程。为保证开设课程质量,该院成立数学学科专家组,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撰写教学大纲;编制《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数学学科是第一批完成课程设置的学科。制定《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实现所有课程统一管理,并与其它院所和高校共享;统一规范开课大纲、规范学分,统一开具课程成绩单。该院是第一个将博士课程列入国科大教学平台。 研究生实验班 2009年该院和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创办“研究生实验班”。实验班是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尊重兴趣”的指导思想,按照一年级集中统一基础课教学,二年级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的培养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尊重兴趣”的指导思想,由该院著名学者组成导师组,以导师组的形式招生和培养,第一年不分导师统一基础课程学习和培养,一年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要求,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就业流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 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4.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管理、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武汉、绍兴、重庆等。系统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如何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可以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像国家机关、军事系统等的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工厂、企业、工程项目的生产系统从事设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都是可以的。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什么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com/zikao/xxzl/n126.html?fcode=h1000026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概述

系统科学与工程(代码:071702W)属于理学大类,系统科学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科与理科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点。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对系统的模型、建模与仿真、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什么类?(报考公务员)

2011年9月至今

开设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有哪些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以下是全国该专业推荐院校: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合女生吗系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合女生就读吗?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年来也适合女生的,因为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还是有很多女生进行学习的,一般都是从头学习的,所以努力学还是可以学好的。

系统科学与工程属于哪个大类

物理学类。根据查询中公教育网显示,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属于理学类。本科层次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门类是理学,专业类是物理学类,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请问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什么?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87dh.com/xl/

系统科学与工程是干什么的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等。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zikao/xxzl/n126.html?fcode=h1000026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摘要:系统科学与工程就业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事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就业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

说明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不得不说你一下把我搞蒙了,复杂性科学是一类,系统科学是另一类。你把他们放在一起,这从学术的角度就不妥当了。 1、理论概念 1.1、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1.2、复杂性科学是指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超越还原论为方法论特征,以揭示和解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y)的新兴科学研究形态。 这么说吧,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复杂性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带来的首先是一场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的变革。 2、内容分类 2.1、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2.2、复杂性科学研究主流发展的三个阶段主要是指:埃德加·莫兰的学说、普利高津的布鲁塞尔学派、圣塔菲研究所的理论。 莫兰复杂性思想的核心是他所说的“来自噪声的有序”的原则,在这个原理里,无序性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它必须与已有的有序性因素配合才能产生现实的有序性或更高级的有序性。这条原理打破了有关有序性和无序性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传统观念,指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为用,共同促进系统的组织复杂性的增长。 简而言之就是“动态有序的现象”的本质解释。 普利高津的布鲁塞尔学派 比莫兰稍晚,在这个学派里,复杂性科学是作为经典科学的对立物和超越者被提出来的。普利高津紧紧抓住的核心问题就是经典物理学在它的静态的、简化的研究方式中从不考虑“时间”这个参量的作用,从而把物理过程看成是可逆的。实际上,普利高津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复杂性”的定义,他提出的复杂性的理论主要是揭示物质进化过程的理化机制的不可逆过程的理论,即耗散结构理论。 圣塔菲研究所的理论,其复杂性观念与莫兰和普利高津的复杂性观念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在研究任何复杂适应系统的进化时,最重要的是要分清这三个问题:基本规则、被冻结的偶然事件以及对适应进行的选择。”这句话就表明他们认为事物的有效复杂性只受基本规律少许影响,大部分影响来自“冻结的偶然事件”(是指一些在物质世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后果被固定下来并演变为较高级层次上的特殊规律的事件,这些派生的规律包含着历史特定条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 另外,复杂系统的适应性特征,即它们能够从经验中提取有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自己行为方式的参照,并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反馈来改进自己对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说,系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能够主动地对环境施加影响。 结论: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焦点不是客体的或环境的复杂性,而是主体自身的复杂性-- 主体复杂的应变能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复杂的结构。 3、流派 由于我掌握的资料较少,系统科学的流派没搞明白,在这里只有复杂性科学的流派 3、1复杂性科学主要包括:早期研究阶段的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人工智能;后期研究阶段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元胞自动机理论。 4、方法论 方法论也只介绍复杂性科学的内容 4.1、 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 建议阅读的文献资料:百度文库中搜索:《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百度百科中搜索词条:复杂性科学 系统科学 最后,由于我的能力有限,对此没有帮助你表示遗憾

什么是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发展概况 系统科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倡导的机体论就是一般系统论的萌芽,与此同时,英国军事部门的科学家研究和解决雷达系统的应用问题,提出了运筹学,这就是系统工程的萌芽。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发展通信技术时,使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是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系统分析部,在军事决策方面运用了系统方法。50年代,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全面展开。贝塔朗菲等人创办了《一般系统论年鉴》,H.H.古德和R.E.麦克霍尔完成了专著《系统工程》。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开设了系统工程的课程。60年代,系统科学在西方、在苏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的著作,使系统工程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70~80年代,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系统科学的含义是什么呢?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含义:系统科学是具有系统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多个多层次的,又有跨层次的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而且整体和个体行为通常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建立起到整体的路径,所以我们管它叫从个体到整体,从孤立到有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古代人类的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系统思想”的水平上,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把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有系统的思想,中国老庄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思想。系统科学的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中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部门,甚至与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也有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含义:系统科学是具有系统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多个多层次的,又有跨层次的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而且整体和个体行为通常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建立起到整体的路径,所以我们管它叫从个体到整体,从孤立到有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古代人类的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系统思想”的水平上,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把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有系统的思想,中国老庄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思想。系统科学的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中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部门,甚至与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也有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系统科学这个专业可以做什么?其就业方向如何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系统科学是什么专业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什么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要求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系统科学这个专业可以做什么?其就业方向如何?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什么是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何为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近年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结构的许多见解。其中一种见解种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另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使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系统科学专业是烂专业吗 毕业能干什么

系统科学专业,说白了就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核心是数学下的运筹学。自动化的导师有研究这个的,我接触过,大部分是纯理论,相关工作不好找。 系统科学专业怎么样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系统科学专业好吗 系统科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系统的性质 - 从简单到复杂 - 在自然界,社会,科学本身。现场的目的是发展跨学科的基础是适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生物学,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系统科学涵盖的正式版,如复杂的系统,控制论,动力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并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程,如控制论,运筹学,社会系统理论,系统生物学,系统领域动态,人为因素,系统生态学,系统工程和系统的心理。主题通常强调在系统科学是:(一)整体图,(b)系统及其嵌入的环境,以及(c)复杂(往往微妙互动的动态行为)的轨迹,有时是稳定的(并因此增强),而在不同的"边界条件"可以成为似地不稳定的(并因此破坏)。有关地球生物圈的规模/岩石圈动力学的担忧是问题的性质,以及系统科学旨在促进有意义的洞察力的例子。

系统科学的理论概述

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英文中系统一词(system)来源于古代希腊文(σu03cdστημα),意为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系统科学专业是干嘛的?

系统科学专业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系统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系统科学是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上,结合运筹、控制、信息科学等技术科学发展起来的,并在工程、社会、经济、军事、生命、生态、管理等领域得到发展与应用。系统科学专业的前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

系统科学包含哪些主要方法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含义:系统科学是具有系统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多个多层次的,又有跨层次的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而且整体和个体行为通常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建立起到整体的路径,所以我们管它叫从个体到整体,从孤立到有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古代人类的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系统思想”的水平上,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把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有系统的思想,中国老庄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思想。系统科学的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中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部门,甚至与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也有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系统科学是什么科学?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含义:系统科学是具有系统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多个多层次的,又有跨层次的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而且整体和个体行为通常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建立起到整体的路径,所以我们管它叫从个体到整体,从孤立到有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古代人类的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系统思想”的水平上,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把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有系统的思想,中国老庄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思想。系统科学的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中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部门,甚至与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也有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系统科学研究生出来干嘛

系统科学研究生出来干嘛加特消息可供参考:一、简述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结构和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系统管理等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二、相关工作1、系统科学研究生可以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从事系统科学的研究,可以深入研究系统理论、系统方法、系统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2、系统科学研究生也可以从事相关的技术和工程工作。例如,在软件开发中,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更加复杂和高效的系统;在工业工程中,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3、系统科学研究生还可以从事管理和咨询工作。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优化管理流程和提高效率;在咨询行业中,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4、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科学研究生在就业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方法。三、系统科学1、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2、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系统工程是以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科学。1957年前后正式定名。1960年左右形成体系。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 ,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 ,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等3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系统工程的应用日趋广泛 ,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许多分支,如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后勤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科研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系统论、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系统工程之间是什么关系?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数学理和系统科学哪个好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就业前景不错,好就业,工资高。系统科学专业对数学、物理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逻辑推理有兴趣,喜爱系统工程的学生就读。

系统科学思想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系统工程、系统分析。1、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大规模、复杂的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化设计和管理。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内部关系的分析,找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揭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理论简介从系统科学来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研究,统筹全局,立足整体。

简述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高度分化相高度综合的辩证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网络结合,从人类现有知识的总体出发.科学技术科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对各种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中包括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数学哲学、系统论、军事哲学、马克思美学、社会论等,(2)是相互并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文化理论、行为科学九大基础科学。它们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都有一门桥梁(中介)学科相联系;(3)是各类技术学科。如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力学、空间科学等以基础科学为指导,着重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从而把基础科学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具有中介性相应用性两个显著特点的学科群,(4)是工程技术。如农业技术、交通技术、通讯技术、航天技术等以综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批具体技术。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者。

系统科学的发展历史

系统科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倡导的机体论就是一般系统论的萌芽,与此同时,英国军事部门的科学家研究和解决雷达系统的应用问题,提出了运筹学,这就是系统工程的萌芽。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发展通信技术时,使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是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系统分析部,在军事决策方面运用了系统方法。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全面展开。贝塔朗菲等人创办了《一般系统论年鉴》,H.H.古德和R.E.麦克霍尔完成了专著《系统工程》。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开设了系统工程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系统科学在西方、在苏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的著作,使系统工程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20世纪70~80年代,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上说,四大古文明中均有系统论的将现象看做系统加以考察的思想。而在古希伯来的宗教神学、老子的自然人学、古希腊自然哲学三大古文化中,更有充分体现。系统一词,即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常用为亚里斯多德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体现此思想在人类思维中的源远流长。周易和中医有着最丰富和完整和最悠久的系统思维模式,欧洲最早完整提出系统方法的是熟悉中国哲学的莱不尼兹和康德。二十世纪初彭加勒(现多译作庞加莱,即用来命名06年火热的同胚封闭流型的高维猜想者)的四部科学哲学著作以及专著《位置分析》分别将数学推理与世界框架进行了讨论、将拓扑学进行系统论述。其中大量包含了现代的系统科学思想。从三十年代开始,维纳开始关注布什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开拓了线性控制理论。将目光投到“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略的无人区”(维纳语),为后来人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后诺依曼、申农将脚步转移到计算机与信息论。二十世纪中叶贝塔朗菲在1937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界看到了这片广阔的新天地,兴起一场“系统运动”的浪潮。贝朗塔菲于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正式提出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它关于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贝塔朗菲又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确立了这门科学学术地位并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由于贝氏对系统科学的创立、推广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后期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提出了最初关于非平形成科学体系的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生态、社会,大大推动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1986年-1994年曾邦哲发展了系统综合理论 -结构论,研究系统尤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发生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提出系统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也称为泛进化或自组织系统的结构理论,探讨系统的结构本原模型、适应稳态结构、系统层次的组织建构,以及实在系统与符号系统对应转换关系,探讨系统科学的逻辑学基础,以及宇宙、生命、文明的信息组织化过程的结构演变规律,并提出彭加勒数学思想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创了现代的系统综合方法。二十一世纪初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请问:”系统科学”下设哪些二级学科?以及它们的简介.谢谢!

一。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方向 (1)集成系统的数值仿真与计算(2)复杂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3)系统分析与优化模型(4)经济与金融中的集成方法(5)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知识领域要求 建立在生物、物理、化学等具体系统之上的系统科学,不仅为具体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工具,而且,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控制等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生存有关的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事各类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优化和决策,以便有效地刻画这些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因此,要求学员除了具有外语和政治方面的公共基础以外,还应具有以下知识领域:(1)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中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哲理(2)各类系统的建模和优化方法(3)系统仿真和决策理论和方法(4)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和开发(5)熟悉一至两个典型系统(生态、经济等)的特性,以及系统分析与集成方法在其分析中的应用。主要相关学科 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二。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理学门类中,系统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按照教育部目录的规定,它研究的是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系统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中兴起的、以人类认识、描述、管理、控制各种类型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该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一方面,它研究的复杂系统的规律,囊括了从自然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方法论的特性,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的研究课题都是现实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紧迫问题,如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它是各领域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混沌、分形、复杂性科学、复杂网络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等,由于计算机在现代系统科学中是最主要的工具,其研究范围还包括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意义。该学科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直接为目前急需的系统工程等领域培养技术骨干和研究人才。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ForeignLanguage 3 1 方法课 递归函数论与公理学 RecursiveFunctionandTheoryonAxioms 3 2 动力系统 Dynamics 3 2 图论与组合优化 CombinationalOptimizationandTheoryonGraph 4 2 学术报告 Seminar 1 学科基础课 高级信息系统 AdvancedInformationSystem 4 1 软件开发的工具与方法 ToolsandMethodsonSoftwareDevelopment 4 1 现代统计方法 ModernStatisticsMethods 4 2 现代系统科学 ModernSystemScience 4 1 专业课 分形学及其应用 FractalsanditsApplication 3 2 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AdaptiveSystem 3 1 复杂网络的理论 TheoryonComplexNetworks 3 2 混沌理论与方法 ChaosTheoryandMethods 3 1 模拟软件与平台 SimulationSoftwareandPlatform 3 2 模型与决策 ModelsandDecision 3 1 人工智能与遗传算法 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GeneticAlgorithm 3 1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NetworkAnalysis 3 1 选修课 并行计算 ParallelComputing 2 3 操作系统高级编程 AdvancedOperatingSystem 2 4 对策论 GameTheory 2 4 多媒体编程 MultimediaProgramming 2 2 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 TheoryondissipativestructureandSynergetics 2 3 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Graphics 2 3 控制论与信息论 CyberneticsandTheoryonInformation 2 3 人机界面 Human-ComputerInterface 2 3 软件设计与实践 SoftwareDesignandPractice 2 3 突变理论 CatastropheTheory 2 3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Economics 2 3 知识管理和项目管理 KnowledgeManagementandprojectManagement 4 1 先修课 系统科学概论 IntroductionforSystemScience 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InformationSystemAnalysisandDesign 1

系统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70205T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专业定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等。 课程体系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 高校:教学、科研。 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专业教学主要内容《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技能)方向企事业单位: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 高校:教学、科研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8%,1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16,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机关、军事系统等的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工厂、企业、工程项目的生产系统从事设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系统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以及与工业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等。

系统科学考研科目

近年来系统科学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系统科学考研科目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课,像政治、外语、系统科学等。二是专业课,由于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所以同学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了解系统科学考研科目.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此之上,系统会出现整体具有而部分不具有的属性。系统科学把这种部分组成整体后出现的整体具有而部分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涌现性。生活中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蚁群,蚂蚁的个体行为及其简单,但是蚁群却有千变万化的集体行为来完成觅食、搬运食物、筑巢等任务。LED显示屏中一个个像素点,仅靠显示时间、三原色就能显示出不同的图像文字,这也是涌现的一个例子。

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原则:  1、引出有价值的、能用实证方法来进行研究的问题。  2、把研究与有关的理论相联系  3、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4、提供一个连贯的、明晰的推理过程。   5、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  6、公开研究情况,以便鼓励专业界的审查和批评。

系统科学为什么冷门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冷门专业,是因为,开设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少,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也不多,但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发展也是不错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8%,1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16,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比较有发展。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夫来领导者。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也可以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考研难度解析:系统科学专业好考吗考哪些内容呢?

考研已经步入了中间阶段,你的考研专业选择的怎么样呢?考研专业的选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譬如:考试科目、就业前景、考试难易程度等。猎考考研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考试需要用到的资料及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系统科学专业是做什么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系统科学专业考研考什么?101思想政治,201英语一,业务课一,业务课二英语备考词汇语法长难句阅读完型翻译新题型作文历年考题英语大纲政治备考马原毛中特近现代史纲要思修与法基时事素材政治大纲3、系统科学专业需要考多少分?考研分数不仅仅是要满足最低标准,如果要论考多少分就很保险,那这个数字还真无法确定,原因有二:一是该院校是什么层级的,是自命题院校/985/211/普通一本....二是今年该院校报考该专业的人数多与少,今年考试题目的难度怎么样,今年是否为该校第一次招生该专业...下面是近几年该专业国家线,即考取研究生的最低准入门槛:理学(系统科学专业)总分线理学(系统科学专业)单科分数A类考生B类考生年份单科 (满分=100)单科 (满分>100)单科 (满分=100)单科 (满分>100)2021375634512020406037562019416238572018385735532017395936544、系统科学专业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呢?招生单位所在地自划线院校(10004)北京交通大学(11)北京市(10013)北京邮电大学(11)北京市(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11)北京市(91036)航天工程大学(11)北京市(91101)军事科学院(11)北京市(10252)上海理工大学(31)上海市(10255)东华大学(31)上海市点击查看:更多系统科学专业报考院校>>>5、系统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高校:教学、科研。考研专业【学硕+专硕】难度分析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军事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以上就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考研难度解析:系统科学专业好考吗?考哪些内容呢?”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系统科学专业学什么

系统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复杂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生将学习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的技能,了解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模型构建和模拟仿真的方法,以及系统优化和决策分析的技巧。他们还将学习跨学科合作,通过协同工作来解决复杂问题。

系统科学概念

一、系统的定义目前比较通用的提法是:在一定环境下,为实现某一目标,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因素(部分)而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系统本身;二是系统所处的环境。系统本身由三个元素组成,即输入、运转(转换、处理……)和输出。系统环境就是系统本身以外的部分,系统与环境的界限叫系统边界(图1-2-1)。图1-2-1 系统概念模型图二、系统的类别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将系统分成不同的类别: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两者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如太阳系、银河系、生物系统、生态系统,以及微观的原子核系统等。人工系统是为达到人类需求的目的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系统。例如,生产、交通、水利、电力、教育、经营、医疗等系统。由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也是广泛存在的,它们既有自然系统的特征,又具备人工系统的特性,如交通管制系统、航空导航系统、广播系统等人机系统。三、系统的特性(一)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即既定的目的。系统的目标通常由一系列反映系统特征的指标体系来体现。对于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系统总目标下一般都有数个层次的分目标。(二)整体性系统具有整体性是因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各构成要素的独立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只能是在一定的协调关系之下统一于系统的整体之中。脱离开整体性,各构成要素的功能及要素间的作用就失去了意义。(三)层次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层次结构反映了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在不同层次结构中存在着动态的物质和信息流,构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四)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就是系统的相关性。(五)不确定性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系统中存在某些不能用确定性方法描述其状态的构成要素所致。这些组成部分的活动或者由于人的认识尚未完全掌握其准确的规律,或者由于活动本身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因而只能使用统计规律等手段反映其活动状态与进程,这就使系统带有不确定性。(六)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中,必定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对系统产生影响。系统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否则就没有生命力,这就构成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包括

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原则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模型化和最优化五个方面。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一种研究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系统整体性质的方法论,主要基于模型建立、定量分析和反馈控制等原则。系统科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将事物看作为相互关联的自然或人造系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各种元素与其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的定量方法和技术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反映整个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同时,由于一个系统可能存在着复杂的信息流动、非线性因果关系、随机干扰等多种问题,所以系统科学方法也涉及到了诸如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等各种理论和方法。总之,系统科学方法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技术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优化,为实现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应用领域:1、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在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多个层面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关键因素,避免盲目决策,并优化资源分配、市场营销策略等。2、环境保护领域: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和预测工具有助于对潜在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估,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金融风险控制领域: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系统科学方法被用于开发风险管理和交易策略。4、软件和信息技术开发领域: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模型,构造算法,在各级网站上的信息管理和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以及存储与检索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5、制造业领域: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可以优化生产线配置、工艺流程设计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标准化水平,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

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观点、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系统观是对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进行重新定向,它与传统分析式的、简化论的、直线因果关系的传统思维方式相反,是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论的思维模式。一般系统论是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亦称为系统的特性)可以组成三个互补性的模型:环境模型、结构模型和过程模型。系统方法论则是提供一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以便使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系统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系统科学是什么专业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 扩展资料   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

什么是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系统科学是什么?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含义:系统科学是具有系统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多个多层次的,又有跨层次的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而且整体和个体行为通常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建立起到整体的路径,所以我们管它叫从个体到整体,从孤立到有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古代人类的生产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系统思想”的水平上,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把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有系统的思想,中国老庄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思想。系统科学的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中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部门,甚至与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也有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系统科学是什么专业?

系统科学属于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扩展资料:系统科学是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上,结合运筹、控制、信息科学等技术科学发展起来的,并在工程、社会、经济、军事、生命、生态、管理等领域得到发展与应用。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英文中系统一词(system)来源于古代希腊文(σu03cdστημα),意为部分组成的整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系统科学与工程

系统科学的分类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20世纪后期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结构的许多见解。其中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另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使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好不好 就业方向有哪些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对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的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好不好 就业方向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3. 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管理、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及升学考研。   拓展阅读: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智能系统、非线性系统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研究型课程:非线性系统理论、决策支持系统。   讨论型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工程训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Matlab与系统仿真、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项目、第二课堂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干什么的 好就业吗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系统科学与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好吗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及升学考研。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科与理科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点。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对系统的模型、建模与仿真、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每年有50%左右毕业生通过免试保送或考试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攻博士学位。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及升学考研。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3.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管理、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有什么区别

分类: 电脑/网络 >> 操作系统/系统故障 解析: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和关键阶段,负责这个阶段的关键人物是系统分析员,完成这个阶段任务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系统分析从系统需求入手,从用户观点出发建立系统用户模型。用户模型从概念上全方位表达系统需求及系统与用户的相互关系。系统分析在用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性强的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的逻辑结构。 分析阶段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可以保证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便于系统维护、移植或扩充。 在系统分析阶段,系统的逻辑结构应从以下三方面全面反映系统的功能与性能: (1)信息。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 (2)行为。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 (3)表示。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2.系统工程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的需要.逐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论和策略、方法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相控制问题,以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自然科学棚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构成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是: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各个因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小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系统的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就是用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来描述系统,通过模拟反映系统的运行、求得系统的最优组合方案和最优的运行方案。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已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企业生产经营等部门,在体育领域亦有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它的基本特点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看待,要求对任一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做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最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是系统工程创始人之一霍尔创立的,称为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③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津、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称为知识维。 3.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这些学科是分别在不同领域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如系统论是在30年代由贝塔朗菲在理论生物学中提出来的;信息论则是申农为解决现代通讯问题而创立的;控制论是维纳在解决自动控制技术问题中建立的,运筹学是一些科学家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法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问题的决策而形成的,系统工程则是为解决现代化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问题而诞生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则是理论物理学家为解决自然系统的有序发展的控制问题而创立的。它们本来都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理论,但它们相互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在发展中趋向综合、统一、有形成统一学科的趋势。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把以系统为中心的这一大类新兴科学联系起来.可以形成一门有着严密理论体系的系统科学。早在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美国一些学者看到了系统工程的发展与有关的基础理论紧密相关、系统工程与控制论的大系统理论互相渗透的情况.就将系统工程称为系统科学。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系统工程是以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科学。1957年前后正式定名。1960年左右形成体系。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 ,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 ,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等3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系统工程的应用日趋广泛 ,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许多分支,如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后勤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科研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前景怎么样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8%,1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16,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机关、军事系统等的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工厂、企业、工程项目的生产系统从事设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系统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以及与工业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基本能力,能够与国际接轨、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智能系统、非线性系统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研究型课程:非线性系统理论、决策支持系统讨论型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工程训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Matlab与系统仿真、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项目、第二课堂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电气工程、电力工程、交通、金融、机械以及轻纺等广泛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决策工作。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相互辅助,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有3点不同:一、两者的特点不同:1、系统工程的特点:技术复杂。往往需要不同行业的许多机构和不同专业的许多科技人员协同工作,涉及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单位,需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加。开发期长。一般大型工程项目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2、系统科学的特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英文中系统一词来源于古代希腊,意为部分组成的整体。二、两者的概述不同:1、系统工程的概述:组织管理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技术。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工程系统工程又可以分为许多分支学科,如航天系统工程、导弹武器系统工程、核武器系统工程、飞行器系统工程、电子系统工程等。2、系统科学的概述:系统科学是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上,结合运筹、控制、信息科学等技术科学发展起来的,并在工程、社会、经济、军事、生命、生态、管理等领域得到发展与应用。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两者运用的方法不同:1、系统工程运用的方法:在系统评价方面,可用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技术经济论证等方法。在系统优化方面,可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在系统分析方面,可用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方法。在预测和决策方面,可用特尔斐法、多目标决策和群决策。2、系统科学运用的方法:系统科学研究主要采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并紧密结合近现代数学物理方法与信息科学技术等现代研究工具(科学计算、模拟、仿真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系统工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科学与工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

地球系统科学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PS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定位方法,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常规光学和电子仪器的定位。1990年代以来,GPS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了米级、厘米级乃至亚毫米级,从而大大拓宽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地球系统科学的信息处理和表达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地球上发生的许多事件及其变化和过程十分复杂且呈非线性特征,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变化大小不等,差别很大,只有利用高速计算机,才有能力来模拟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现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科学计算能突破实验和理论科学的限制,建模和模拟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所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数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其研究平台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格计算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科研环境概念的适时提出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解决方案的必然选择。地球系统科学的信息表达的方式主要有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没有可视化技术,计算机中的一堆数字是无任何意义的。信息表达的另一个显著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数字地球以后,用户戴上显示头盔,就可以看见地球从太空中出现,使用用户界面来放大数字图像;随着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将能看见陆地,然后是城市、乡村,最后是私人住房、商店、树木及其他天然和人造景观;若对某个商品感兴趣时,可以进入商店内,欣赏商场内的衣服,并可根据虚拟体型试穿衣服。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观察自然、欣赏景观、了解实体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实际上,人造虚拟现实技术在摄影测量中早已是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的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已经能够在计算机上建立可供测量的数字虚拟技术。当然,当前的技术是对同一实体拍摄照片,产生视差,从而构造立体模型。进一步的发展是对整个地球进行无缝拼接,任意漫游和放大,由三维数据通过人造视差的方法,构造虚拟立体模型。

地球系统科学的地球系统数字应用

数字地球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数字表达,将有利于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数字地球是以地球系统为原型,以地球(理)坐标为参考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原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力学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并集成。同时,以对地观测和网络高新技术为支撑,建立具有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的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模拟仿真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以了解整个地球系统所涉及的信息过程,特别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信息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地球提出背景;数字地球研究方法;数字地球原型;地球系统场理论基础;数字地球物质模型;数字地球力学模型;数字地球数学模型;数字地球信息模型;数字地球信息获取技术与模拟;数字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地球技术方法;数字中国与数字工程等。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是一个涵盖地球科学和生物学诸多分支学科的主题,不同学科可以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证。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一切长远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地下资源开发和农林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都要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协调进行。我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更要密切注意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和人类活动增强对生态和资源的影响。利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正确地评价这种趋势,预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行为。可以肯定,青藏高原及邻区在21世纪将出现气候环境和灾害的大变化,可能会带来上述涉及内容以外的许多问题,如自然灾害的加重,疾病的流行等;也会带来好处,如作物生长期延长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等。研究这些问题属于区域性的地球系统工程。因此,青藏高原及邻区是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探讨以山地系统为载体、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好的天然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球系统科学作为规划与对策的科学基础应划分为两大层次,即满足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紧迫问题的任务研究和远期效应的基础研究。但二者又有许多内在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截然分开。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不仅要研究自然规律,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提出规划依据。实际应用中要加强地球系统工程规划和地球系统管理,争取早日真正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真正实现地球系统科学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国有企业怎么构建系统科学的精神激励机制

2.1激励机制应有效协调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爱尔德弗的ERC理论以及麦克莱兰德的成就需要理论中都指出基本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但个人的需要与企业的目标常常是不一致的,这就需要通过激励来使二者协调起来。首先要增加个人实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企业的目标是明确的、有适当的难度,这样会吸引个人为实现企业目标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强有力的控制,比如加薪、减薪、晋升、降职、淘汰等方式从外界推动个人付出更多努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领导者排除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2.2激励机制应尽可能精确且公平激励机制首先应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机制,并且把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必须和考核机制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精确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2.3激励机制要有多层次性和灵活性激励手段应避免单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并注重灵活可调整性。不同类型的员工,其主导性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处于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高技术人才大多是成就和成长需要占主导地位,对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提供不同的满足方式,对成就和成长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要从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入手,而对于尊重需要,则要提供认可、赞赏等满足方式。2.4应重视企业高层领导的深入参与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机制的成败至关重要。企业家的公正不偏;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增加企业的凝聚力,都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企业家的关注、推动和监督,也非常有利于激励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3.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薪酬激励机制,同时改善福利机制使其具有激励功能3.1在薪酬构成上增强激励性因素的作用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绩效的是激励性因素,如奖金、物质奖励、股份等。我们将非固定薪酬的占比,调整至占比60%以上,同时加大员工考核力度,拉开考核差距,并强化考核结果在绩效薪酬分配中的应用。同时,强化固定薪酬的考核管理,避免将固定薪酬完全固化,而是根据员工出勤、工作效率、基本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等确定发放。   3.2灵活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们已尝试在企业自行设计的福利项目上采用菜单式弹性福利设计,即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列出一些福利项目,并规定一定的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这种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整齐划一的福利计划,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很受员工的欢迎。3.3采用差异化计酬方式计酬方式通常包括按时计酬、按件计酬、按绩计酬等。我们根据员工岗位责任与工作特点的差异性,搞活内部分配形式,创新薪酬与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的匹配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薪酬激励策略,比如在销售一线积极推广底薪+提成、项目提成制、计件薪酬、营业厅虚拟承包等量化计酬的分配方式,在管理部门增加按项目完成情况计酬等分配方式。3.4选用灵活的薪酬福利支付方式我们将现金性薪酬和非现金性薪酬结合起来运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前者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等,后者则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所有保险福利项目、实物、企业举行的旅游、文体娱乐、为员工的家属提供特别的福利。同时,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3.5增强薪酬激励制度的公开透明度和员工参与度我们对全部薪酬制度、薪资计算方法以及内部薪酬调查结果进行公开公示,并让员工亲身参与薪酬方案的设计与推动,有效增强了员工内部公平感,促进了薪酬激励的有效性。3.6重点关注关键骨干员工的激励大多数企业都是少数骨干员工对企业发展和绩效起决定性作用。在薪酬成本增量有限的情况下,要重点关注关键员工的激励,如果内部薪酬分配差距在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一定时期内可以尝试对高层员工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对中层员工和业务骨干采用平均市场增长率,对一般员工则保持工资不变,以在有限成本情况下,尽可能提升组织绩效。4.重视激励机制中的内在精神激励因素4.1与员工建立新型心灵契约员工总是忠诚于那些忠诚于自己的企业,但国有企业通行的终身雇佣往往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后成为员工队伍更新和公司发展的阻碍。我们在实践中,推动与员工建立一种新的心理契约,其核心就是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价值与企业支付回报之间的契约。在新的契约中,员工尽力保证自己和自己所属的企业或部门的竞争力;作为回报,企业保证不断地为雇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扩展其知识技能,在任何时候都具备在其他企业找到理想工作的能力。4.2增强员工内部流动性,促进人尽其才员工越来越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我们在实践中则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采用工作轮换方式,内部公开招聘,人才交流等方式,让员工接受多专业、多岗位、多组织的锻炼,培养其综合能力,并帮助其发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4.3重视帮助员工实现个体成长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4.4在适当领域建设虚拟工作团队知识型员工更多从事思维性工作,我们在一些以创新、开发为核心的工作领域,尝试使用项目制和虚拟团队工作设计,避免僵硬的工作规则,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增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良好环境氛围5.1通过文化建设体现对员工人格的真正尊重企业员工构成越来越具有高智力、高学历的特点,高智力员工的显著特点是,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尊重需要的满足。企业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5.2积极与员工进行持续不断沟通企业员工的知识密集型特点决定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现在企业的员工大多不接受独裁式的管理方式,他们通常所具有的不愿受太多的纪律约束、喜欢独立工作、不愿妥协或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发明成果的个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我们在实践中,建立了公司上下正式的员工沟通渠道,快速准确传达信息,以期通过逐步建立更加民主的环境机制。5.3创造以创新为特征的宽松的企业氛围我们积极推进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于为员工设置明确而稳定的工作目标,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去实现这一目标,则应由员工自己来决定。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以及对人力资源的调用。员工在解决问题方面所拥有的自主权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持续不断的动力,只有依靠企业中的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和企业目标一致的价值,而只有建立了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激励过程的良性循环,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具备不断保持并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较为有效的手段包括通过改善国有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融入激励性的报酬因素,重视对员工内在精神因素的激励,同时建立起一种符合国有企业特点,促进激励机制发挥效用的企业文化,更加关注关键骨干员工激励,这样才能使员工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高绩效能带来高水平的奖励,并且使他们的多方面的立体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实现个人、组织的高绩效。

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书中,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有整体理论,反馈理论,有序理论等,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你可以找一本<教育技术学>的书看看,第一章就有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魏宏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A_FV8KOt_JY7kNKvXubiA 提取码:ol8b书名: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作者:魏宏森豆瓣评分:8.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1995-12页数:359内容简介:内容简介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哲学。本书立足于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等系统科学理论,探索了系统科学古今中外的四方面来源,考察了从宇宙、生命、精神、生态到社会五大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出八条系统论原理和五条系统论规律,提出了一个系统论体系。本书气势宏大,立意深刻,论述严谨,富有时代感,适合于系统科学、哲学以及有关交叉学科人员阅读参考。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曾国屏,1953年生,贵州印江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所副教授,常务副所长。 发表著作和译著(合作):《超循环论》(1990),《开创复杂性研究的新学科》(1991),《自组织的宇宙观》(1992),《自组织的哲学》(1993)等;发表论( 译)文多篇。作者简介魏宏森,1932年生,江苏江宁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所长,兼任中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发表专著《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1983),《系统科学与社会系统》(1990)等6部;主编《系统理论中的科学方法与哲学问题》(1984),《系统理论及其哲学思考》(1988)等,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