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中的知,归,斗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情感?

任平60000006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晚春中的知,归,斗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情感?
救我!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qqjy200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晚春中的知,归,斗字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热爱春天,舍不得春天过去,珍惜年华的情感.
1年前

相关推荐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春天的景物?有何妙处?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thinfatty1年前4
fbqjud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拟人
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祝英台近 晚春选自哪
jlccli70951年前1
路过-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祝英台近
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大自然的语言》 练习题.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能够去掉吗?为什么?(1)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
《大自然的语言》 练习题.
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1)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2)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哪些【 】 的就是加点词哈~)
2、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满意抬着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天气预报的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人性化的提醒(30字以内)
西双版纳 晴 25℃~30℃
昆明 多云转小雨 7℃~12℃
2006wyl1年前1
极品贼人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先写上不能
答题要大积极的
这是不是晚春的诗意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这是不是晚春的诗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mr_sunly1年前1
小飞侠0007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js198311241年前1
jinyan090304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68.2%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趣。(意对即可)
(2)①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事无成。
   ②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花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③不同意。因为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言之成理即可)
早春、 阳春、惜春、晚春、暮春分别指什么时候
q5136509491年前1
心向索月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早春、 一般指农历“惊蛰”二月期间阳春、指农历三月份上中洵,有诗为凭”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惜春、并不特指时间,而是心情,对春的留恋,一般可指在春天将尽之时.晚春、指农历三月份下旬,”草树知春不久...
翻译今年晚春时节,这种不知名的疾病在该市的部分地区蔓延,那儿仍有一些病人受其影响(effect)
鱼有坏脾气1年前2
buyee 共回答了2个问题 | 采纳率50%
This year in late spring, this unknown disease spread in parts of the city, there are still effected by some patients.
草木知春比久归的下一句是什么,出自韩愈的晚春
aihgg1年前1
metallicm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晚春中,“草树”在晚春时节有什么特点?急需!11
eileen_zxy1年前1
天天爱你_ff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晚春
作者: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申shen1年前1
moonlig8356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写的是晚春
出自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今译〕这些花草树木,意识到春天将要离去,纷纷以各种绚丽的色彩,竞相争奇斗艳.
〔赏析〕季节屈入晚春,草长林深、鸟鸣山幽,正是群芳吐妍、一春花事将尽的时候.此际,即便仅仅是少数早开的蓓蕾委弃于地,大部分花仍然缀立枝头.对于那些情密意、多愁善感的看花人来说,他们心中的春天,已笼罩在寂灭消失的悲哀中,失了先前的喜悦.像这两句,写晚春花卉,依然是灿烂芳华,授草木以人格,抒发诗家的惜时奋发之心
晚春表达的诗人怎样的感情?
打着灯笼找你1年前1
安匪111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93.1%
表达了作者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有利的价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祝英台近·晚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祝英台近·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 ,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去?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①宝钗分:古代情人分别时,常将钗分作两股,男女各执一股,以为纪念。
1.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____派。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朝诗人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析画线词句的表现手法和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青泥1年前1
WOkk0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1.婉约。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2.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或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带愁来却不带愁去的“春”人格化,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伤春怀人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意对即可)
晚春 韩愈 赏析本诗一、二两句虽写晚春之景却无迟暮之感,这样写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扬花榆荚无才思”一句,历来
晚春 韩愈 赏析
本诗一、二两句虽写晚春之景却无迟暮之感,这样写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扬花榆荚无才思”一句,历来有争议,或以为作者褒杨华榆荚,或以为作者贬杨华榆荚.你是怎么养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yilang05761年前1
诚实的阿强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唐 - 韩愈 - 晚春
【作者】:韩愈
【题目】: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韩愈的晚春中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词是
韩愈的晚春中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词是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知 B.归 C.斗 D.飞
回头太难01年前3
鹏鹏爱uu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雪字没有用到修辞
只是一个形容词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诗句这是一年中春景最为美好的时光,大大胜过京城满是烟柳的晚春景色.
三儿051年前6
eagxm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晚春的哲理?急急急!作业!要交!
韩愈 晚春的哲理?急急急!作业!要交!
这整首诗有什么哲理?
毒苹果1年前1
BlackFantas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晚春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啊?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fwt6171年前1
pipanzhe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1.5%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上答的吧?而且还要结合诗句,你回答的太深奥了,看不懂,能不能概括下,精炼些、
谢谢哈、、 回答: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求谚语,古诗诗意,英语.急1、谚语补充好学深思,_________________.--多思2、古诗诗意晚春 {唐}韩俞
求谚语,古诗诗意,英语.急
1、谚语补充
好学深思,_________________.--多思
2、古诗诗意
晚春 {唐}韩俞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三、英语,英汉互译
1、
brush your tee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wish it was june ist,i can play with my friends all 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一节_________ 元旦______________
小xuan_71年前1
气持天空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1.好学深思,必知其义——多思
2.春天即将过去,花草和树木得知消息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雪飞.
3.(1)刷牙
(2)我希望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和我的朋友们玩一整天.
五一节:May Day或者Labour Day
元旦:New Year's Day
晚春 韩愈 语言特点晚春 韩愈 这首诗语言特点如何?请分析。(直接说,不要赏析什么的!~)
营养丰富1年前1
wenlai12345 共回答了31个问题 | 采纳率90.3%
使用拟人手法,语言显得生动活泼有趣,而且描写细致
《清平乐·晚春》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下里巴人5121年前1
boleesoo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黄庭坚《清平乐•晚春》清平乐•晚春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鸝.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这首词是从《白香词谱》裏看来的.
评析裏说,宋代话本《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的入话提出一个问题:春天是怎麽来的,是谁送来的;後头列出送来带走的名单中有东风、风雨、蝴蝶、蜜蜂、黄莺等等.
虽是写晚春的词,读来却也不觉的时令不对.
冬天的泉州忽冷忽热;春天的泉州也忽冷忽热——觉得这个季节拖了很长,是冬天也是春天.
我喜欢这首词,喜欢最後一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这句话在我看来完全找不到逻辑上的因果,只是这才是好玩的地方,太过符合常理就无趣了.
就像那部片子,《香蕉Banana》,阿伯和洋人,各自诉说,闽南语和英语混合.
很多时候,人需要的是陪伴感和存在感,至於对方是谁,似乎退而在次.
很多时候,这样的倾诉交心,自然而然,却又悲剧感十足,是凭空而来的无事之悲.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後,泪流满面.」——逻辑,更多时候,反逻辑,是有趣的.
晚春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jyculture1年前1
shidrago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使用拟人手法,语言显得生动活泼有趣,而且描写细致
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MIFL1001年前1
213133646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对比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首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首
每个精选一首,
helen701年前1
mtlhoho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春日: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夏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秋日: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冬日: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 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x9wy1年前1
我爱阿带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草树在晚春时节有什么特点?”漫天“”雪飞”指什么?晚春这首诗前两句是什么意思?
ww031年前1
noonice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蕴咏雪以“ 柳絮因风 ”,自古称美 ;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仍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 ”未必只是揶揄 ,其中亦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王月馥)
这首诗描写了晚春什么和什么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晚春什么和什么的景象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啊-------------------------------------------------------------急------------------------------
该ID已删除1年前2
真情有情天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到想留住春天的脚步,争香斗艳。就连那没有颜色的杨花与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钱塘湖春行》是描写晚春时节的景象吗?
堇色华光1年前1
pyyhc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不是的,是初春的美景
竹外桃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描写早春,仲春还是晚春的诗句?
天天月61年前1
benbn125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早春
古诗《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诗人把早春和晚春的景色相互对比的诗句只求2句
lalabaobao1年前1
CHEC_SDC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草色遥看近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自然的语言》 练习题.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能够去掉吗?为什么?(1)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
《大自然的语言》 练习题.
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1)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2)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哪些【 】 的就是加点词哈~)
2、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满意抬着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天气预报的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人性化的提醒(30字以内)
西双版纳 晴 25℃~30℃
昆明 多云转小雨 7℃~12℃
gy197707031年前1
jlaa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先写上不能
答题要大积极的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瑷徽1年前4
小照花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一抹晚春景,半阙薄凉忆 作文
Jessicachen_w1年前1
龙天魂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一径花香,墨成殇。一行心雨,泪发烫。冬去春来,恍若梦,世间几回巧相逢。魂牵梦萦,百转千回,明知相思无法回头,幽夜,情难枕。心头雨淋淋,谁怜痴心人,谁惜一往情深。长夜幽幽情难枕,月色如殇不归人。花自飘零心雨深,繁华落幕泪涔涔。莫道红尘无有痴情人,只因云深红颜隐。莫道浮生能有几多春,心雨飘落凤凰吟。莫道孟婆汤碗绝情毒,此生以赋相思引。莫道彼岸断肠血化魂,菩提树下以葬心。——题记春色是眼眸里一丝暖,一处柳烟,写在素笺上,淡墨清点,不媚不艳。不管燕子回来几只,不看究竟花开几朵,还是四月是否会飞雪倒春寒。都把细细碎碎的念想,镌刻在心底,临摹成一阕清词,慢慢回忆!倘若哪一日颔首低眉,盈盈浅笑,便是思绪飘向了远方的你。留下一池涟漪,在心湖轻轻荡漾、浅浅回忆,也是一种完满,迎合着那柔柔的春光扑捉一点灵动的气息。于是打开好久不敢看的那些关于你的文字,细细回忆,曾经暖暖的相依。两两相望,却隔在烟水依依的红尘两岸,于是,百感交集,瞬间汹涌如潮汐,眼酸酸的,泪已经决堤。我无法操控心湖的风风雨雨,只能由它风浪迭起,汹涌桎梏。才明白,我只是把那段感情加了封印,根本无法忘记。而后,我再不敢轻启,我把思绪转移,静静地看着窗前的那串风铃,悠悠的摇摆,发出叮当的声响。我便枕着暖暖的三寸日光,任时光流淌。醒着或是睡去,都是春风轻拂素颜,浅香溢。一抹晚春景,半阙薄凉忆。今夜,我站在窗前凝望远处的灯火。因为下过雨,一切都很寂静,灯火阑珊处隐去了喧嚣,嘈杂,沉寂迷醉的黑夜。高山流水收敛了光华,月亮也没了踪影,袖手旁观这寂寥无声。花和树都倦怠了呼吸,沉沉的睡去。这样的红尘,是不是比嫦娥独守的广寒宫还要冰冷?你,一个人离开这么久,劳碌奔波,颠沛流离,累了,可有人问起?回来,可有人在等你?痛了,可有人会疼惜?在忽暗忽明的夜幕里,你一个人孤单的影子,会浮现在我眼里,只一瞬,便模糊了视线。在这忧伤的春色里,你可在闲暇的时光里想起我的模样?我是雨雾萦绕的呼吸,等你靠近,赠你春色迷离。盈盈的初夏,你可曾在百花争艳的芬芳中看到过我。我是花蕊里流淌的泪滴,等你靠近,赠你一季相思雨。瑟瑟的秋风里,你可在那漫天飞舞的落叶中看到过我?是一片无依的叶子,孤独的飘零。等你靠近,将我拾起。大雪狂舞的冬季,我是一棵孤单的树,没了漂亮的外衣,你路过还会不会把我记起?等你靠近,我便一直停在你专注的眼眸里。我把自己隐藏在季节的繁华里,静守着你给我的回忆,用瘦弱的指尖敲击着曾有的点点滴滴。无言看你微笑回眸,默默离去。若你已经云淡风轻,为何不拂袖而去?若你已经为他人赴汤蹈火,为何又默默守着我的孤寂?若你清冷的身形,隐藏了太多无奈的情绪,是不是你也如我,是一个人的缱绻花开,一个人的山河永寂?若你是快乐的,我便安静恬然匿了声迹,如同薄雾隐青山,消失的无声无息。寂寞也会开花,孤独也会长大。一棵孤独的树,开了寂寞的花。淡淡的味道,是清新的茶。情在文字里演绎,泪在心头下着淅沥沥的雨。红袖添香已经结局,情深意长已经随风而去。在这不紧不慢的时光里行走,不曾抓住什么在掌心里,却迷失了自己。不知为何还是看不透,哪有不散的宴席,那朵给冰雪寒透的梅花,也在垂泪,默默哭泣。一场场相遇,让人惊艳,欣喜。一次次突如齐来的别离,我总是措手不及。因为我把心放在你那里,早就卸下了闪躲的防备,我不曾想过会有突然袭击。也许是失去的太多了,有一点麻木了。就很安静的不言不语,来的,不喜。去的,不悲。因为那都是我不能左右的,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你说会陪我很久,很久,我终于知道了很久是多久,就是我们相识到分开的每一分每一秒。寂寞在疯长,在这个有些孤单的春色里,悄悄开了花,一朵忧伤的花。人生本就恨迟,哪有不早不晚。若是真的相爱,一切都不是负担。若不是那就当红尘的一场历练。可以把秋水忘穿,可以把红尘走遍,可以再回首,看一眼从前,只不过再不是当年。半空浅夏风流转,忆夕离罪夜听禅。梦里飞花千百度,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晨曦的一缕柔光,幻化出七彩的颜色,我想把记忆潜藏。当夕阳的余晖镀上秋寒,斑驳着点点韵凉,我想把忧伤凝霜。岁月就这样悄悄的从指尖滑落,逝水无痕,滴墨成殇。那心头的一丝暖,可否地久天长?聚一缕白月光,夜里将它燃放,这样就不怕寂寞,不怕影子拉的太长!夜晚喜欢静静的冥想,就傻傻的看着窗外的月亮。心是空的,手是凉的。浮生若梦,不知道还有多远,还要去面对多少未知的坎坷。也许红尘本就凄凉,我却总想把春天收藏,还没伸出手指,已经被风吹破了幻想,只有记忆不冷不热,化作淡淡一缕香,悠悠的飘荡……
晚春译文好难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qishiwohenfeng1年前1
armand20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晚春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晚春,游山西村,已亥杂诗的原文
钢砖向ee拍去1年前1
Whizws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采纳,谢谢.
一年四季分为几个阶段啊?比如春天分为早春,暮春,晚春.还有阳春是什么时候啊?樱花是几月份开啊?
紫眼猫猫1年前1
桃子湖997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都可以分3个阶段.比如孟夏,仲夏,季夏;初秋,仲秋,晚秋.阳春是温暖的春天,不是指哪个阶段的春天.樱花要看什么品种,也要看你所在的地方,一般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开花.
韩愈描写的早春的景物和晚春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韩愈描写的早春的景物和晚春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还要有相同之处
elline1年前1
renjianwangzi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似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点评〗
这首诗前两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舒雅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晚春其3的诗意
宋小武1年前1
在水一方在哪里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动来反衬静.首句写动景,但它却加深了“日长无客到田家”的静.三、四句写动景,却反衬了整首诗所描写的静.其次,“蝴蝶双双入菜花”是抓住了农村静景的细节特点来描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晚春恬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春天的三个时段早、中、晚春之中,哪个时段最容易出现“春眠不觉晓”这种现象?
聪聪1181年前1
焚情煮酒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12、《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晚春 的诗句
静一片天空1年前1
幼虫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看诗句,区分"早春""仲春""晚春"
看诗句,区分"早春""仲春""晚春"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fjqinganlan1年前1
cathyyili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早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早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晚春)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仲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求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和描写晚春的诗句,各位大哥大姐,
求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和描写晚春的诗句,各位大哥大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wq37731年前1
猫猫强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唐·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
《春江晓景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红泪染鲛绡.
梦应凄凉曲,风雨也萧萧.
无聊共伊桥,花落知多少.
二里外的小河桥,坠红玉断花开早,
几簇孤烟往上飘,又是一年的春晓,
秋水淌去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夕阳下,岁月凋古道.春花秋月何时了.
满地落花的庭院,记得那天烟雨蒙蒙,
你我手中的春桃,荒郊野外无人瞧,
砌了红泥的堵墙,枯井正对着椎圆冢,
春来时,房檐树梢长栖鸟.我脸上似河水滔滔.
那些个杨花柳絮无人扫,那些个谷雨树下莺啼晓,
怎么就黄花红叶是春晓,怎么就不能白头偕老,
淡淡的清香难忘掉,清冷的依旧清冷,
只是娘子在弯腰.只是不会再睡着,
要把花儿罩.娘子阁楼笑.
过去的无非是回忆,桥断水断净萧条,
琉璃砖瓦总是泥,破纸窗风野火烧,
问你的你都不知道,胡诌一纸诗稿,
只是微微一笑.今年清明谁祭扫?
晚春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干吃方便面1年前1
小女人心事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写乡村早春和晚春的诗各一首
ostaryr1年前1
黑雨冰也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早春和晚春的古诗要求诗名、作者、朝代.越多越好.
清风668881年前1
whatadam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江南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
满眼春愁消不得.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白居易
-----------------------
【南湖春早】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白居易
------------------
【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杜牧
----------------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1]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飞雪.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韩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韩愈
------------------
【春光好】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和凝
---------------
【春光好】
纱窗暖,画屏闲,□云□.
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
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和凝
-------------------
【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欲,
春日偏能惹恨长.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贾至
----------------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商隐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醉秋
清泠摇倩影,
淡月画西楼.
遣兴三杯酒,
思君万斛愁.
醉挥青案笔,
错泼墨云流.
窥镜花容笑,
秋山隐月羞.
惜花
千红万紫竞争春,
终是风花过眼尘.
早知世间痴心少,
何必苦意赋情深.
夏闲
疏树蝉鸣蜂觅彩,
闲手翻书门半开.
叶落舞风心牵颤,
疑是轻车故人来.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晚春诗解释以及意境!快
海毅1年前1
土豆天使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百般红紫"句:指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情景.只知道.
[解说]
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色.各种各样的花草争芳斗艳,万紫千红,只有朴素的杨花、榆荚与众不同,只会像雪花那样飘扬飞舞.
【会心一悟】百花争艳才是春,而晚春中的杨花榆荚,并没有增春的才姿,但也要去凑热闹,结果弄巧成拙,在姹紫嫣红的春天中形成不和谐之景.做人当引以为戒.
(四)触景感世
【导语及意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心人总是触景感世,并能一叶知秋.所感之世,多是历史的脉动;所知之秋,不乏社会的时事.感怀者必是心有所系,知秋者总会事有所忧.故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若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也只有平时感时忧国者,才有不同常人的眼光,不同常人的见识,才能在花草、车马、时曲、习俗之中,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体会出政治得失和时事迁变的大道理.
晚春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 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晚春景物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nhybj1年前1
4号小毛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草树、杨花、榆荚 用拟人的手法写.效果是形象生动活泼,意趣盎然.
晚春(韩愈写的)!是“草木知春不久归”还是“草树知春不久归”?
浮起头来1年前1
撒哈拉游魂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晚春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什么春天的哪个时候?是早春?仲春?晚春?
sjbljc1年前1
我要泡泡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是早春 你记得“早春二月”吗?
在早春二月,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描写的也是这个意境.
晚春 韩愈表达了什么晚春 韩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0304111年前3
zdl200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