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分析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2023-09-25 18:57:32
共1条回复
北境漫步

找工作真难!哪个行业的毕业生扎堆?2019年860万人何去何从?又是一年毕业季!本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60万人!难道,我们只能感叹:找工作真难!?绝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做好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行业分析

  

  上表(数据来源:智联招聘)所反应的数据是2017届毕业生和2018届毕业生在不同行业的景气度情况分析。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的是数值上的变化和已经形成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高的,在下一年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所以,在关注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外,行业是否趋于饱和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第一次工作,选择行业需要慎重!因为很可能以后都跳不出这个行业了,如果这个行业前景不好,那就业者日后想再提高就会非常困难,甚至会面临转行的危机!而对于想转行的人来说,年纪越大越困难。

  

  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竞争市场分析

  

  从上表(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员整理)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本科大学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自然就会加大。因为除了本科大学应届毕业生,还会有很多中专/高职应届毕业生,甚至是社会人士跳槽的竞争。这大概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学、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

  

  建议:就业竞争市场压力增大,选择继续深造是另外一条出路,选择自主创业也是另外一条出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业如何呢?

  

  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供求关系分析

  

  上文中,我们分析了竞争的严峻形势。那么,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公司足够多就好!可惜的是,就业的公司似乎也不够。就上表中的数据显示(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在2018年的秋季有31.9人竞争一个职位。这个数据,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一个非常不乐观的结果,也是就业者非常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这个工作你不干,有的是人能干。

  

  建议:放平心态,就业是双方选择的结果。如果不想自己创业,就先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再好好参加面试!如果不是生活所逼,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是找到符合自己规划的公司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就业,注定不会长久。

  

  201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薪资分析

  

  相对于某些营销号描述的应届毕业生在面试时候对高薪资的要求,小编更相信智联招聘所提供的《应届生期望月薪分布范围》。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4000这一区间还是占了大多数。

  

  建议: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薪资不能相比;不同行业,同一岗位也不能相互比较;同一岗位,不同公司的薪资相比同样不合适。所以,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什么都好!

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着重重困难。根据国家的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数量均同比上年增加60万人左右, 而国家全部的劳动力当中有超过一千万的人是大学生, 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中,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困扰政府和社会多年。从整体来说, 大学生作为最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方式才能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础。但是, 高校的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的创业需求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与市场结构相脱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着重重困难。
2023-09-09 11:25:571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1500字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蔡文强(徐州师范大学高教)最后更新:2010-6-13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09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 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500份问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为96.4%。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体、美学生60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一、就业形势分析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7.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76%认为信息量少;21.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30%认为能力不足;8.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6.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72.2%。3.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6.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24.9%认为就业率在50%-70%;6.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选择800-1500元;23.03%选择1501-2000元;选择2000元以上的占9.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间,5.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之间;23.65%认为在1501-2000之间;24.90%认为在2001-2500之间;28.42%认为在2501-4000之间;认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二、就业倾向分析1.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39%、14.35%;6.96%的会自主创业。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占47.30%;23.03%选择中部大中城市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6.64%;16.62%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7.29%;回报家乡有10.87%;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2.30%、6.27%。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对于是否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55.6%的被调查者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4.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关于择业观调查数据显示,21.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16.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6.25%打算自主创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所以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达55%;考虑自身兴趣和工作环境的分别占35%、32%;43%考虑对事业发展是否有利。58.13%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8.75%认为很重要。在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上,认为所学专业前景较有前途的占大多数,比例为65.15%;7.68%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三、就业工作指导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71.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工作影响最大,55.87%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23.65%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选择基础理论、毕业设计的分别占9.54%、6.43%,6.85%认为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在选择哪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这个问题上,选择社会交际能力的占75.52%,其次是心理素质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占71.16%、70.75%,也有49.38%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选择创新能力。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75.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54.4%最需要的是就业信息的获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荐就业岗位;40.7%最需要的是国家就业政策;18.9%最需要的是关于创业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业派遣的程序;还有17%最需要的是就业指导材料的制作。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67.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54.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27.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23.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6.1%认为是人才招聘会;5.6%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2.3%、8.1%;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6.大学生希望企业人士、成功的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11.4%表示希望企业人士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生涯规划;55.6%希望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8.7%希望涉及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6.4%希望应涉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12%希望讲解关于员工的职业素质。62%的大学生希望其报告主要讲述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9%希望是关于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22%认为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因素”。四、对策与建议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182人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占样本量的37.76%,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第四,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一是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三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四是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2003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总 结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
2023-09-09 11:27:211

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大学生选择自己岗位的时候,应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高达900多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上非应届毕业生、待业人员以及留学生,这一年的毕业季,预计将有高达1500万人要选择就业。现阶段,大部分毕业生都是缺乏实质性的锻炼,在学校几乎都是混日子,混过四年等到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传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就是说不想屈就于薪水低,待遇不好的职位,从而找不到工作,使得就业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低。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呈现了多元化的态度,不仅是看能力,更要看学历,即在意他们的办事能力和人际处理,又在意他们是本科学历还是研究生学历,乃至更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供求不平衡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了扩大招生的方案,使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需求更大。也就是说有些岗位空缺却没有人任职,反而有些不需要新人的岗位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因此对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应届毕业生快速增长的需求,就造成了不平衡的结果。(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毕业都相对集中,所以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多了许多竞争者,另外,选择工作的时间也相对较短,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多,但就业岗位却是有限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除了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相互的不断竞争的关系,各大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关系。(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毕业生增长飞速,但岗位却没有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业单位正在加快改革,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些企业会存在着某种误区,比如说过分注重文凭,都觉得文凭越高,能力越强,这一点其实是错误的,其次,有的用人单位还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劣势,然后是生源地,很多单位都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最后是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本来就缺乏工作经验,所以这些误区都给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四)大学生自身原因抛开那些因为社会这种大背景所产生的各种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比如,平时在课堂中老师所教导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刚出社会的大学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实践作用。而由于大学生在刚毕业时还只是一张白纸,所以对社会这种大环境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在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对整个社会充满幻想,并不知道寻找工作的困难之处,并且太在意公司的福利以及工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很多人在工作岗位还没有学到真正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技术的时候就已经辞掉了这份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除此之外,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着急赚钱而茫然的去选择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个社会的不友好更深了一层。并且由于他们对自己参与工作的工作规划和信心比较缺乏,不会特别自然地选择自己喜欢、热爱的工作。而且还有不少学生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哪个方面比较适合自己。所以在学习方面也是历经坎坷,并且在毕业后也没有找到一个自己十分心仪的工作。三、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一)高校方面各大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首先,这并不是说高等院校在设置学校的专业时是一定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相反高等院校应该对就业市场有所了解对市场的洞悉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根据这一点来掌握怎么样才能让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在高校课题经费得到解决的同时,锻炼了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使得在之后的应聘中有一定的优势。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想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那么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那是必不可少的。也正因如此,各大院校才更应该针对这一点搞好教育。不过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需要加强,加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是很有必要的。(二)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要知道如何把理想的工作岗位和现实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当然,大学生应该面对残酷的现实,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不能总是在等机会,要学会主动出击,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来增加就业几率。同时大学生也应该了解现在的就业市场,要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所以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择业观。此外,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对学习要有积极主动性,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在就业之前打基础的阶段,千万不能有混日子的想法,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所谓技多不压身,多一份技能就会多一个机会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三)政府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除此之外,更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如今,大学生创业的呼声十分高,当然,难度也十分大,尤其在初阶段的时候,政府更要在各个方面给予资助,同时,也能缓解就业的压力。四、总结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不仅仅是一个长期问题,更是一个严谨的客观问题。如果在整个社会以及各种企业的帮助下,再加上大学生本身的努力。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够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都会接踵而至。而各个类型的毕业生也一定会在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也一定会为党组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贡献,让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2023-09-09 11:27:301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做好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就业能力:1、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2、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3、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4、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其次,要破除传统念,实现多元化就业。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
2023-09-09 11:27:451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对大学毕业生十年内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极其重要。大学生就业选择从个人层面关系到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层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简而言之,职业目标的确定就是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个人要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力使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才不会被淘汰。
2023-09-09 11:28:19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如下: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对大学毕业生十年内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极其重要。大学生就业选择从个人层面关系到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层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那么面对就业如此严峻的形式,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另谋出路,继续读书。当然自主创业,考研,考公务员也是一种就业方式,但这毕竟是少数。要走的路要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大学只是证明你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不是人才。第二,提高大学生素质“既是危机,也是巨大的机遇”危机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在危机感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第三,审时度势,确定聘用范围。应届毕业生需要对自己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避免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掉的部门。第四,要找准定位,调整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就业形势,正视目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就业难的宏观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但微观原因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我们必须不断转变就业观念,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充分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为自己做出准确的就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简而言之,职业目标的确定就是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个人要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力使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才不会被淘汰。
2023-09-09 11:28:441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如下: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继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今年又是一个高校毕业生超千万规模的就业年。今年预计比去年多出82万,对原本就压力颇大的就业市场来说,其产生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更大。此外,在疫情冲击影响下,2022年还有一些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给各地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积极条件,原本受疫情影响很大的商贸服务、餐饮、住宿、文旅、交通等行业,都正稳步进入恢复状态。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需求收缩,环境可能继续恶化,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拉动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2023年的就业环境,从国内看将大为改善,就业空间将明显扩大,从国际看则不确定性增大。用确定的原则方法解决不确定的问题矛盾,对做好今年就业工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确十分重要而紧迫。
2023-09-09 11:29:131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同时,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有些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但同时又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为普遍。
2023-09-09 11:31:04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针对哪几个方面写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2023-09-09 11:31:281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一)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 ②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 三、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①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 ②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2023-09-09 11:31:572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环境如此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蔡文强(徐州师范大学高教)最后更新:2010-6-1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09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 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500份问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为96.4%。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体、美学生60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一、就业形势分析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7.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76%认为信息量少;21.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30%认为能力不足;8.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6.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72.2%。3.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6.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24.9%认为就业率在50%-70%;6.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选择800-1500元;23.03%选择1501-2000元;选择2000元以上的占9.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间,5.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之间;23.65%认为在1501-2000之间;24.90%认为在2001-2500之间;28.42%认为在2501-4000之间;认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二、就业倾向分析1.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39%、14.35%;6.96%的会自主创业。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占47.30%;23.03%选择中部大中城市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6.64%;16.62%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7.29%;回报家乡有10.87%;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2.30%、6.27%。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对于是否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55.6%的被调查者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4.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关于择业观调查数据显示,21.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16.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6.25%打算自主创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所以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达55%;考虑自身兴趣和工作环境的分别占35%、32%;43%考虑对事业发展是否有利。58.13%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8.75%认为很重要。在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上,认为所学专业前景较有前途的占大多数,比例为65.15%;7.68%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三、就业工作指导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71.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工作影响最大,55.87%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23.65%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选择基础理论、毕业设计的分别占9.54%、6.43%,6.85%认为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在选择哪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这个问题上,选择社会交际能力的占75.52%,其次是心理素质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占71.16%、70.75%,也有49.38%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选择创新能力。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75.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54.4%最需要的是就业信息的获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荐就业岗位;40.7%最需要的是国家就业政策;18.9%最需要的是关于创业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业派遣的程序;还有17%最需要的是就业指导材料的制作。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67.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54.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27.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23.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6.1%认为是人才招聘会;5.6%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2.3%、8.1%;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6.大学生希望企业人士、成功的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11.4%表示希望企业人士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生涯规划;55.6%希望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8.7%希望涉及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6.4%希望应涉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12%希望讲解关于员工的职业素质。62%的大学生希望其报告主要讲述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9%希望是关于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22%认为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因素”。四、对策与建议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182人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占样本量的37.76%,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第四,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一是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三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四是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2003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总 结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2023-09-09 11:32:271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大学生该怎么做

面对如今的经济形势的话,学生一定要学好本专业的东西,同时学一学金融,或者说其他的关于社会上能够投资理财的东西,这样的话出来以后能用自己的能力赚钱,也可以用自己的经济头脑赚钱。
2023-09-09 11:32:382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做好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就业能力:x0dx0a1、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x0dx0a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x0dx0a2、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x0dx0a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x0dx0a3、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x0dx0a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x0dx0a4、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x0dx0a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其次,要破除传统念,实现多元化就业。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
2023-09-09 11:33:121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都会不太乐观。一、如今由于疫情影响,服务业向制造业急转弯。以前都是强调服务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优势,但这几年开始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经济转型加快。以前的毕业生过多集中在了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制造业的优质学生并不多。二、去年多重政策出台,教育双减、房住不炒、互联网反垄断,导致教育、房地产、互联网的就业形势严峻。制造业反映招工难,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也不喜欢到工厂。如今的教育体系培养制造业的人才较少,独生子女较多,很多人宁可啃老也不愿意到工厂工作。三、虽然早几年已经在职业教育,普高分流上下了功夫,但是还需要在社会价值观和薪酬体系进行重构,才会让就业市场错配的问题解决掉。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的经营稳定性难以保障,一般企业对扩招比较谨慎,失业率自然也会上升。新员工减少,老员工裁减幅度不大,小微企业生存压力较大。五、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2023年毕业季时,青年失业率突破20%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单指高校毕业生,可能会更高,而且还不包括灵活就业人口。
2023-09-09 11:33:231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不知道 感谢有你 今天是感恩节
2023-09-09 11:33:494

当前就业前景如何?大学生就业优势是什么

当前的就业前景还是错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成体系
2023-09-09 11:34:167

简单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uJWnv4MgV4Kl9CESqR98Q 提取码;3ial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2023-09-09 11:34:4815

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一、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
2023-09-09 11:35:22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一:另谋出路,继续读书,当然,自主创业,考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毕竟是少数,要走的路都要靠自己选择,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害怕失败,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第二:审时度势,确定聘用范围。应届毕业生需要对自己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避免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别裁掉的部门。第四:要找准定位,调整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保证清晰的就业头脑,认清就业形势,正是目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就业难的宏观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但微观原因是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导致理想与现实相违背。我们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一条出路。
2023-09-09 11:35:331

谈谈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对大学毕业生十年内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极其重要。大学生就业选择从个人层面关系到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层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但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2023-09-09 11:36:221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为:2022年中国1076万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急剧暴增,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突破1000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现在,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共性问题。在疫情在国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浮出水面。2021年10月24日17:50,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为期10天的报名落下帷幕,总报名人数突破202万人,较上年增长519703万人;183万余人已通过资格审查,较上年增长439997万人,创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新高,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来看,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较上年增长80万,同比增长21.22%。从2022届高校毕业生调查来看,考研人数呈上升趋势,较上一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选择企业就业的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突出了毕业生企业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找工作更卷更难。2022年中国1076万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急剧暴增,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毕业生就业去: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占比为40.78%,较2021届增长6.57个百分点;选择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占比为34.21%,较2021届下降了7.21个百分点。2022届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占比为17.57%,较2021届增长0.73个百分点;创业占4.25%,较2021届增长0.58个百分点;出国深造占2.07%,较2021届减少0.58个百分点;其他占1.12%,较2021届减少0.03个百分点。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一直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选择地,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城市。但近年来,随着新一线城市近年来迅速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兴起,对人才需求量也求大大增加,也为毕业生迎来了新的选择。加上加上新一线城市针对以应届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才制定的优惠政策,购房优惠、落户、现金补贴等手段不拘一格,有效地吸引了高校毕业生的目光。从2022届中国毕业生城市青睐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天津依次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吸引力分别为9.4%、7.9%、6.31%,重庆、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深圳、广州依次挤进前十。
2023-09-09 11:37:231

疫情下的大学生求职择业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当前疫情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影响当前疫情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应届大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春招计划由于疫情形势严峻而被迫推迟甚至取消。每年春季往往是大学生应聘求职的黄金季节,而每年的招聘进校园、现场招聘等大型招聘活动不得不停办,给7月份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因此2020年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然而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前硕士研究生也迎来了一次规模相对较大的扩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如何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应从能力提升方面入手,提高自己求职择业的能力。求职择业能力包括学生就业时寻找工作的能力和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主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时寻找工作的能力,即就业信息搜集能力,简历制作与求职技巧。现在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很多,尤其是网络上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到所有信息,获得就业信息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便捷二是权威。首先要明确搜集就业信息的途径,由于疫情原因可筛选个别途径:1.通过网络;2.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3.通过媒体广告。所搜集就业信息的内容应包括:1.用人单位的信息;2.职业情况;3.相近及相关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相关的求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适合的求职技巧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业时心理的调试。面试时要以平常心对待,理性认识社会和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容应对就业。最后,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转变择业“一次到位”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心理,在求职中获得成功。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形势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2023-09-09 11:37:491

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留学生回流,竞争也开始日益白热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0 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教2019年增长了 33.9%,今年春节后第二周,考研成绩公布导致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   202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形势如何?多达909万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方向又该何去何从?      1、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疫情影响仍有不确定性:   202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疫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校园招聘岗位数量有所减少:   据统计,截止3月16日,24365校园招聘服务面向 2021 固高校毕业生已举办 25场专场招聘会。参与企业7.5万+,提供岗位256万+。2020年2月28日自24365校园招聘启动一周,便已推出200多万岗位。   新领域新业态从业人数增多: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体现了国家对于新就业形态发展的重视。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的教据显示,参与共享经济的.平台从业者人数,2015-2020年增加3400万人,年均增长率9%!   可以看到,新就业形态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不容忽视的就业群体,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01部分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然而,在众多的职业中,却仍旧有部分群体"无业可就"。   今年岗位衰争激列,一方面受到疫情影响,一方面是去年待业的毕业生的累计,此外还有留学回国的学生,就业难度持续增加。   02"高期望""慢就业"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已经从"要找到一个饭碗"转变成"要找到一个金饭碗"。   简单说,不着急找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和学生本人对工作期望值高。既然一时之间无合适工作,更多的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继续深造。   03"互联网 + 就业"模式尚需完善   "互联网+"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了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   但当前"互联网+就业"模式建设应用还不够充分、就业指导服务范式还不够科学等现实之困。要让"互联网 + 就业"模式成为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的新样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实现路径。   2、2021年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在对未来市场环境预测不利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采用“断尾”的方式求生,即采用裁员的方式来消减成本压力,缩减校招名额!   近年来,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和压力日益增大,成都、西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则频频提供户口、优惠购房、补贴等政策,一些高校毕业生开始“转投”新一线城市。   虽然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因为这里的经济相对发达,薪资高,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却是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而且去了这些地区的毕业生流失情况也特别严重,形成了“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恶性循环。 ;
2023-09-09 11:38:031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对大学毕业生十年内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极其重要。大学生就业选择从个人层面关系到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层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那么面对就业如此严峻的形式,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另谋出路,继续读书。当然自主创业,考研,考公务员也是一种就业方式,但这毕竟是少数。要走的路要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大学只是证明你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不是人才。第二,提高大学生素质“既是危机,也是巨大的机遇”危机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在危机感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第三,审时度势,确定聘用范围。应届毕业生需要对自己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避免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掉的部门。第四,要找准定位,调整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就业形势,正视目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2023-09-09 11:38:241

好看的玄幻战争小说

吞噬星空应该比较好看,我也不太懂,就看过这一本。
2023-09-09 11:36:475

YGL格式 的预算是什么软件

美联达?或者宏业?
2023-09-09 11:36:484

如何成功打造主题餐厅

一、什么是主题餐厅 主题餐厅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主题为吸引标志的饮食场所,希望人们身临其中的时候,经过观察和联想,进入期望的主题情境,譬如“亲临”世界的另一端、重温某段历史、了解一种陌生的文化等。主题餐厅实际上是以某种文化为载体,引导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餐饮消费。 二、主题餐厅策划的原则 (一)文化导向原则 主题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主题的本质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主题餐厅所经营的文化并非要求餐厅展现所有的文化,那样泛泛概念上的文化反而会削弱主题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主题餐饮中的主题能否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取决于如下几点: 1、主题文化的相对专一性 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上,餐厅要认识到市场这块“蛋糕”是不可能被某家企业独吞的,要明确自己分到哪一块,并保证这一块“蛋糕”能拿到手,拿稳。因此,在寻找、确定主题餐饮的文化内涵时,应“心平气和”,只经营一种文化,只突出一种特色。 2、主题文化的强烈差异性 餐厅所赋予的餐饮文化一定要有鲜明的差异性,忌重复和随大流,否则,容易使“特色”走向反面,变成没有特色。现实市场上一波又一波的“跟风式经营”,使得一个又一个的模仿者成为市场的“淘汰者”。 3、主题文化与饭店资源的对口性 饭店要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挥本企业各种资源的综合优势,扬长避短,充分找准企业资源与主题文化的对接口,使之既能发挥现有资源力量,又能形成其他饭店一时难以模仿的主题,确保本餐饮主题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从而逐步形成垄断优势。 (二)成本控制原则 主题经营立足市场的主要资本就是差异化的文化主题,而餐厅所创造的每一种差异在为客人增加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餐厅的成本。 因此,在寻求主题阶段,饭店应充分考虑差异成本与差异获利之间的关系,一般,当采取低成本战略的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差异化战略的产品成本,客人可能看中价格,而对差异化兴趣减退,这样,餐厅就应在差异化和成本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不能盲目地扩大差异化程度。当差异化程度的扩大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时,并且会给竞争对手留下“攻击目标”时,餐厅就不能扩大差异化。 (三)符合需求原则 餐厅在确立主题时,应始终站在客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做客人的“同盟军”,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餐厅首先必须从客人的立场出发,调查分析潜在客人的所有需求,结合餐厅的实际条件,确定应吸引的客源对象。在这基础上,对所选定的目标客源进行二次追踪调研,尤其要深入细致分析他们在文化上的要求、经济上的支付能力、消费时间上的充足性,依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要经营的餐饮主题。 (四)动态策划原则 主题餐饮一旦定位成功,切不可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主题的策划应始终伴随餐饮经营的全过程,否则,会因缺乏活力而引起时尚青年的无情唾弃。 因此,餐厅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寻找新的主题卖点,根据主题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对主题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开发新产品、策划新活动、推出新文化,推动主题餐饮的发展。 三、打造主题餐厅的注意事项 (一)精确定位 1、从整体宏观环境入手 这是一个最首要的问题,要寻求一个最有发展潜力的定位必须事先进行大量的调查,了解目前市场的最新趋势,最好能提前预测新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这个地方独有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具备有反映自己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文化。其定位是基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渊源,人文环境,时代特征,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只有了解本地餐饮行业的文化和背景,才能找到准确的主题定位。 2、从消费者的喜好入手 其实,消费者的经济地位和个人喜好千差万别,他们到餐厅的"主题"也不尽相同。餐厅的经营者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哪一个层面的消费者,应当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设想,那样才能对市场前景做出较为清醒的估量,也不至于在设定"主题"时出现太大的偏差,造成日后经营落入困境。而且,也不宜一哄而上地全都搞同一类型的"主题",要研究市场的缺口,做差异化的定位。 (二)营造良好就餐氛围 心理学认为,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最初是以感觉开始的,它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消费者走进餐厅,首先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周围的一切,用眼去审视,用耳去倾听,用鼻子去嗅,在获得诸多感性认识后,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思维对所感知的事物做出评价,体验能否获得好感只是瞬间的事。而氛围的营造也要符合餐厅的主题。 (三)把握餐饮的本质——餐点 1、增加餐点的食用和审美体验 主题餐厅本质上是一家餐厅,餐点始终是顾客非常重视的方面。在实证研究中,餐点质量体验对主题餐厅顾客体验价值的贡献率达到了9.7%.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顾客对餐点口味,营养,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当然,主题餐厅也非常重视顾客这方面的需求,在餐点的口味,餐点的搭配和餐点的安全方面己经达到了顾客的需要,满足了顾客期望的餐点体验要求。 餐厅既可以运用餐点的颜色,香味,形状,搭配等方面给顾客提供视觉,味觉等的感官体验,使食用体验和审美体验结合起来;也可以从餐点的原料准备,烹饪加工,器皿组合到餐点的命名,上菜顺序等,给顾客提供触动体验,让顾客感受到体验主题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加顾客的美好感受和评价。 2、入乡随俗 美味菜肴能够入乡随俗,更适合本地人口味的话将会更受欢迎。如东南亚菜在上海的流行就是一个苗头。越南菜带有法国风味口味上很有特色,其改良过的酸辣口味和咖嘎清香也很合大城市年轻人的胃口。上海蕉叶餐厅根据当地人口味调整后推出的"泰式中餐"就卖得非常火爆。
2023-09-09 11:36:491

捐书的意义

捐书的意义非常大,因为知识是可以分享的,而且它不过时。如果你有现在不用的书就可以把它捐出来,总比卖废品好。送给更有需要的人。
2023-09-09 11:36:51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是一个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行业,其就业方向较为多样化,涵盖了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领域。以下将具体分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就业前景1.国家政策鼓励:目前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会在职场发展和升职加薪上倾向于专业技术人才。2.客观需求较高: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建筑装饰工程量也相应增加,并逐步出现产业升级和品质提高的趋势,因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场需求较高。3.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于环境舒适度和室内美感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建筑装饰带来了很大的需求潜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就业方向1.设计类岗位:从事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材料选型等工作,主要有室内设计师、首席设计师等相关职业。2.施工现场管理类岗位:从事施工工程管理、协调、监督等工作,主要有项目经理、助理项目经理等相关职业。3.监理类岗位:从事工程质量监测和工期监控等工作,主要有监理工程师等职业。4.材料研发类岗位: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等工作,主要有材料研发工程师、生产经理等相关职业。5.现场施工操作类岗位:从事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装、维修和保养等工作,主要有泥工、电工、木工、油漆工等相关职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1.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是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可能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或操作等工作,建筑装饰工程师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功底,具备实际动手能力。3.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项目中,建筑装饰工程师往往与其他同事需要协作完成共同目标,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懂得持续学习: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装饰工程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景和持续自我完善的习惯。综上所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作为一个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行业,其就业方向多样化。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领域中实现职业规划,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以及优秀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2023-09-09 11:36:521

环境责任险一年多少钱

五千元。环境责任险是中国人寿推出的一款环境保险,根据查询中国人寿官网得知,环境责任险一年的金额为五千元。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达成保险合约并履行保险合约职责所完成的一系列过程。
2023-09-09 11:36:531

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 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因此,管理就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确定需达到的目标,然后制定计划,通过组织、领导去实现目标,在执行中,根据计划制定的标准对执行的结果进行控制和调整。 在使用资源时,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管理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因此,管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上。譬如:一位农夫拿一把斧头去砍柴,他只要靠自己的能力,总可以将树木砍倒。但如果他用斧头去参加战斗,他将面对的不再是无生命的树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的努力就不一定能达到目标。 所以我们常常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正是如以前的管理学家所说的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管理有着其的严谨性.公司战略的分析和设定有着特定的方法,公司组织结构的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管理幅度的设定都有着特定的方法,管理需要统计来支持预测,管理决策需要综合许多种情况,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最终做出能够使公司获利的决策,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管理是科学,并不是拍脑子就能出来的.一个明白了管理是门科学的人,必然会努力去用众多的科学工具来武装自己.这是必须的。任何只是凭借着经验去管理的管理者最终会陷入管理的误区。 当然我也不否认经验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管理中的艺术性是需要一个管理者通过很多年,很多事情的积累才能领悟到的。管理者的经验可以说是管理艺术性的基石。管理的艺术性包含了管理者对管理的领悟,对公司的感情,对处理人事关系的积累,惟有当一个管理者经历过,成功过,失败过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管理中的艺术性是什么。可以说管理的科学性是可以学习到,一个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而具备管理的科学观,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方法和适用环境。但是对于管理的艺术性是无法学习到的。因为管理的艺术性与一个管理者的性格,生活背景,所面临的挑战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也正是管理的艺术性导致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思维,管理习惯是无法复制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着两个完全一样的管理者。想通过复制一名成功的管理者而成就自身的成功是行不通的。 一名有着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可以会由于没有经历的积累而导致失败,而同时一名有着丰富管理体验的管理者也可能因为缺少理论的基础,而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求助于过去自己的经验,并由于经验而蒙蔽的自己的双眼,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决策的正确性。实际上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管理的科学性使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有理可依,有据可寻;而管理的艺术性则使管理者能够灵活应变,而不至于被管理理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住。 公司由小到大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交替起作用。当一个公司刚创立的时候,由于员工较少,管理层次较少,所以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管理到公司中的每个员工,这时候管理的艺术性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会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展,管理层次的增加,管理者的精力已经无法顾及到公司的每个角落,这个时候管理的科学性就起到作用。通过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的运作在运营规范的指导下紧紧有条地进行。这个时期的公司是需要规范的。只有通过管理规范才能使公司的运转走上正轨,从而与过去做事随意的现象说再见。这个时期的公司讲的不再是艺术而是纪律,铁的纪律,任何员工都应该在管理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再往下发展,公司则又应该回到管理艺术的时代。但这个时代是建立在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这个时期管理的艺术是管理科学化后的艺术。 在管理中科学不是绝对的,艺术也不是绝对的,理论不是万能的,经验也不是万能的。真正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是能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能够从实践中升华理论的人。
2023-09-09 11:36:541

王夫之的人物生平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10月7日)子时,王夫之生于衡阳府城南回雁峰。其父王朝聘50岁,母谭氏47岁。天启二年(1622年)王夫之开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天启五年(1625年)王夫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完成了十三经的学习。天启六年(1626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崇祯元年(1628年)王夫之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崇祯四年(1631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在京城拒绝权相温体仁党羽索贿,气愤之下撕毁荐贴,自誓不出“赇吏胯下以重辱先人”。崇祯五年(1632年)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欣赏王夫之才能,荐其入衡阳县学。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武昌参加乡试,均落第。崇祯七年(1634年)王夫之跟随叔父王廷聘学习作诗。王夫之被湖广前后两任提学佥事水佳胤、王澄川列为岁试一等的第一名。崇祯八年(1635年)王夫之作诗《中秋里人张灯和牧石先生》与叔父王廷聘唱和。崇祯九年(1636年)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王参之参加乡试,皆落榜。在归途,王夫之作《荡妇高楼月》,无限惆怅。崇祯十年(1637年)王夫之娶同里首富陶万梧之女陶氏,陶氏时年16岁。崇祯十一年(1638年)王夫之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与同窗好友邝鹏升结“行社”。(注:邝鹏升,字南乡)崇祯十二年(1639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只有长兄王介之中副榜。在武昌王夫之结识了黄冈人熊渭公和汉阳人李云田。十月,王夫之与好友郭凤跹、管嗣裘、文之勇结成“匡社”。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王夫之作诗《送伯兄赴北雍》。崇祯十四年(1641年)湖广提学佥事高世泰岁试衡州,列王夫之为一等。(注:高世泰,字汇旃,南直隶无锡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王夫之与两位兄长同赴武昌乡试,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中举第40名,好友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皆中举。(注:王夫之结识了分考官沔州知州章旷,字于野、长沙推官蔡道宪,字元白。王夫之后来参加章旷的抗清活动,失败后,章旷绝食自杀,王夫之抚养其子章载。)秋,王夫之与王源曾等百余人在黄鹤楼结盟,称为“须盟大集”。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自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北上参加会试,因李自成军克承天,张献忠军攻陷蕲水,道路被阻,王夫之兄弟自南昌而返。十月,张献忠所部攻克衡州,艾能奇招纳地方贤能,拘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为人质。王夫之刺伤自己的脸和腕,伪伤救出其父王朝聘。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王夫之听闻崇祯皇帝自缢,作《悲愤诗》一百韵(已佚)。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王夫之结识抗清将领堵胤锡。秋,王夫之为避免镇将纵兵剽掠,与父兄逃到耒阳、兴宁、永兴。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朱聿键在汀州为清兵执杀,王夫之再续《悲愤诗》一百韵。王夫之只身赴汀阴找章旷,请章旷调和何腾蛟与堵胤锡的矛盾,协同作战和联合农民军一起抗清,并对军队后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未被章旷采纳。顺治四年(1647年)春,孔有德率军攻陷湖广各地,王夫之往湘乡。四月,王夫之与好友夏汝弼投奔永历帝被困在湘乡西南的车架山,作《哀歌示叔直》。五月,清军攻陷衡州,王夫之全家逃散,父王朝聘、叔王廷聘、二兄王参之及叔母在战乱中死亡。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嘱其子女要抗清到底。顺治五年(1648年)王夫之有志于《易》。十月,王夫之与夏汝弼、管嗣裘、僧性翰在南岳方广寺举行武装抗清起义,后战败。王夫之的《河田营中夜望》诗记其事。冬,王夫之至肇庆投奔永历。顺治六年(1649年)王夫之结识了瞿式耜、严起恒、金堡、方以智等。秋,在德庆,者胤锡授所作《军谣》十首。顺治七年(1650年)春,王夫之继娶襄阳郑仪珂之女郑氏。王夫之至梧州伤永历朝行人司行人介子。四月,王夫之为营救被诬陷下狱的金堡,三次上书弹劾王化澄,王化澄欲杀王夫之,被义军将领高一功所救,逃桂林投瞿式耜。八月,清兵至桂林,王夫之夫妇逃到永福,困于水砦,断食四天。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王夫之与妻郑氏,侄王敉回到衡州,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顺治九年(1652年)春,李定国大败清军,收复广西。八月,李定国进军湖南,收复衡阳,派人请王夫之。王夫之有鉴于孙可望把持永历朝政,犹豫不决,没有成行。顺治十年(1653年)李定国抗清功绩昭著,被孙可望忌嫌,李定国率部从湖广退回广西,清兵再占湖广,王夫之避居耶姜山。顺治十一年(1654年)王夫之被清廷侦缉,被迫离开耶姜山,变姓名为瑶人,流亡常宁,为常宁文士讲授《周易》、《春秋》。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夫之流亡至兴宁,寓荒山僧寺,为学者讲授《春秋》。八月,王夫之完成《老子衍》,这是王夫之第一部理论著作。顺治十三年(1656年)三月,王夫之完成《黄书》。冬,王夫之从常宁返回衡阳,有诗《重登双髻峰》。顺治十四年(1657年)王夫之常访友人刘近鲁,刘近鲁藏书六千余卷,向其借阅研究。顺治十五年(1658年)王夫之完成《家世节录》。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兵下永昌,王夫之深痛山河易主,作诗《山居杂体县名》。顺治十七年(1660年)王夫之由续梦庵徙居湘西金兰乡高节里“败叶庐”。顺治十八年(1661年)六月,王夫之的妻子郑氏病卒。九月,王夫之作《初度日占》。王夫之把《续落花诗》、《广落花诗》、《补落花诗》等六十九首与《正落花诗》合编为《落花诗集》。 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王夫之惊闻永历帝在昆明亡,李定国、李来亨先后殉国,悲愤至极,续作《悲愤诗》一百韵。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王夫之作《遣兴诗》七十六首、《广遣兴诗》五十八首,号一瓠道人,修《尚书引义》六卷成。康熙三年(1665年)新年,王夫之写《和梅花百咏诗》。中秋,王夫之作《王百谷梅花绝句》。王夫之重定《读四书大全说》。康熙四年(1666年)衡阳唐端笏拜在王夫之门下,直至殁,前后二十六年。康熙六年(1668年)七月,王夫之修成《春秋家说》三卷,《春秋世论》五卷。王夫之自二十八岁受父命编写《春秋家说》,先后用时二十二年。康熙七年(1669年)王夫之娶张氏。王夫之写成《续春秋左氏传博议》二卷、《洞庭秋诗》三十首、《雁字诗》十九首。辑三十岁以来所作诗编成《五十自定稿》一卷。冬,王夫之筑“观生居”于石船山下。康熙十一年(1672年)春,王夫之修定《老子衍》,定本被学生唐端笏携归家遇火灾烧毁,今存本为三十七岁时的初稿。八月,王夫之听闻方以智逝世,作“哭方诗”二章。康熙十二年(1673年)王夫之的《礼记章句》初稿成。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吴三桂兵至衡州,王夫之避至湘乡。秋,王夫之与唐端笏渡洞庭。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王夫之去长沙水陆洲,刘思肯为王夫之绘画像。六月,王夫之与李缓山、章有谟登衡阳回雁峰。八月,王夫之在萍乡度中秋。九月,王夫之去观生居二里许石船山下里人旧址茅屋,名“湘西草堂”。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王夫之居湘西草堂完成《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定稿。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称帝衡州,求王夫之的劝进表,被王夫之拒绝。王夫之遁入深山作《祓禊赋》以明志。《祓禊赋》今失传,《姜斋公行述》保留有一段。康熙十八年(1679年)王夫之著《庄子通》一卷。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夫之辑五十岁以后未收入《柳岸吟》之诗章为《六十自定稿》一卷。王夫之修成《宋论》初稿。康熙二十年(1681年)王夫之完成《庄子解》三十三卷、《相宗络索》一卷、《广哀诗》十九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王夫之完成《说文广义》两卷。十月,完成《噩梦》一卷。十一月,王夫之生重病。湖南巡抚与衡州知州拜会,王夫之拒不见,礼物全数退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王夫之完成《经义》一卷,重定《诗广传》五卷。七月,郑克塽投降清廷。十一月,王夫之撰《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和《显妣谭太孺人行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王夫之大病垂危。秋,王夫之病见起色,王夫之在病中完成《俟解》一卷。十月,王夫之旧病复发。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王夫之完成《张子正蒙注》九卷。八月,完成《楚辞通释》十四卷。为学生们撰《周易内传》六卷、《周易内传发例》一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夫之大病,险些病亡。五月,王夫之跋《耐园家训》。六月,王夫之书《传家十四戒》。夏,王夫之回忆二十九岁前十余年诗作成《忆得》一卷。八月,王夫之重新修定《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秋,王夫之撰《石崖先生传略》。冬,王夫之奔赴长乐乡治丧,归来作《孤鸿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正月,王夫子病情加重,完成《读通鉴论》初稿。九月,王夫子抱病送兄柩入土。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王夫子完成《南窗漫记》一卷。秋,完成《霜赋》,撰写《武夷先生暨谭太孺人合葬墓志》。冬,王夫子辑六十岁后诗作《七十自定稿》一卷。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王夫之病中著《识小录》一卷。四月,重定《尚书引义》。九月,刘思肯来为王夫之画像,王夫之为自己的画像题词《鹧鸪天》。王夫之为自己的墓碑书《自题墓石》。撰《自巳九月书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月,王夫之完成《夕堂永日绪论》二卷。夏,王夫之重定《张子正蒙注》。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王夫之咳喘中定稿《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午时(2月18日),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十月,王夫之葬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2023-09-09 11:36:551

请解释下哲学中的“异化”

异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家那里(如霍布斯),他们所谓的“异化”是指社会发展中权力的转化(也可以译为“让渡”).社会契约论者认为人类曾经有过一个所谓的“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都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这种“绝对”的自由反而会妨害其他人的自由,于是人们协商,每人让渡出一部分权力,并将全力集中成为一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国家权力”,通过人人对国家权力的服从,实现社会的安定.即原本属于人的自由权力,但又不得不让渡出去并服从于“国家权力”,这 就是权力的“异化”.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也有“异化”的概念,是说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不得不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才能通过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便丧失了对于自己的产品的所有权,劳动产品成为了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力量,这便是财产的“异化”. 最早将“异化”作为哲学范畴的是费希特.而黑格尔则系统的阐述了“异化”的思想,在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中,异化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黑格尔的异化指的是精神的异化,他认为理念在自己发展的一定阶段异化了自己,变成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过是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切的变化都是精神自身的变化. 费尔巴哈剔除了黑格尔“异化”概念的神秘色彩和思辨性,从宗教现象入手,形成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异化观.从人本主义出发,费尔巴哈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自然界,而是人的本质异化为上帝.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认为,人的思维力、意志力和情感集中于上帝之一身,形成了上帝的全知、全能和博爱.既然人们顶礼膜拜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那么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要求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上帝并不是最高本质,人才是人的最高本质.从人本主义异化观出发,费尔巴哈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但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人”是感性的人,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他对人性的理解也不可避免的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暴露出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仍然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思辨异化观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创立了劳动异化的理论,劳动异化理论的创立,不仅回答了产生异化的根源,同时也指出了消灭异化的现实途径,将异化理论建立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从而摆脱了异化这一概念的思辨性和抽象性. 马克思在《导言》中认为,异化是指: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也有人说是四个形式或者说成是劳动异化的四个结果,即:(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表现为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的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对立;(2)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表现为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一切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表现为劳动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3)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表现为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2023-09-09 11:36:561

主题餐厅有哪些

什么主题?
2023-09-09 11:36:592

什么叫深度营销运营策划?

深度营销的概念在你原来的销售模式上,在渠道营销,产品上能够进一步的去营销,作出的总结
2023-09-09 11:37:003

我在深圳有几本书想捐掉,丢掉舍不得,还新的,谁有可以捐书的地方

百度的小桔灯贴吧就见过有捐赠图书的帖子。
2023-09-09 11:37:003

农产品现货和农产品期货是一回事吗

不是的,期货是先买到指定的交割日期才能卖的,现货的话是上一分钟获利下一分钟就可以卖了,期货和现货刚好是相对的
2023-09-09 11:37:006

王夫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是哪个朝代的人,请参考!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末清初    哲学成就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文学成就   王夫之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呻吟。   情感是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多有偏颇之处。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文章之道,自各有宜“(评高适《自酮北归》)。“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性中尽有天德、王道、事功、节义、礼乐、文章,却分派与《易》、《书》、《礼》、《春秋》去,彼不能代《诗》而言性情,《诗》亦不能代彼也。决破此疆界,自杜甫始。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辉;风雅罪魁,非杜其谁耶?”王夫之对于模糊诗歌与史书的“诗史”类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诗评选》中尤为可见。   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评张巡《闻笛》);“情深文明”(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评杜甫《野望》)。   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之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评丁仙芝《渡扬子江》)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评柳宗元《杨白花》)。“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评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薄》),“意志而言随”,方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_上上之境。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与声律呼应相生,诗歌声律与诗人内心情感律动有机协调。《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二有云:“《乐记》云:‘凡音之起,从心生也"。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王夫之对李白《苏武》一诗评价道:“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史学成就   王夫之的史学观   首先、归纳法。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其次、比较法。王夫之运用这一方法,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三、历史主义的方法。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2023-09-09 11:36:461

什么是“异化”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异化 (aI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异化理论。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词源的考察表明,异化的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两层意思:(a)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b)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 在中世纪文献中只是孕育着异化理论的萌芽。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首先接触异化实质的理论形态,是社会契约说。其中异化已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指权利的放弃或转让。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这个概念说明权利转让的第一个人。霍布斯和洛克虽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在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异化除表达上述思想外,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卢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转让,除非在社会契约中放弃这种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卢梭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他要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意向。卢梭还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东西的事实。他曾在《爱弥儿》中指出,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等等。这样,他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概念的内涵。卢梭在异化思想上的推进,终于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它的含义。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从费希特到黑格尔,他们所使用的外化(entausserung)概念,是从马丁·路德的翻译演化来的。虽然费希特还没有使用异化概念,但他经常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诗人席勒通过批判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危害,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实质,他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初表现在对于基督教的“实证性”所作的批判中。他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他认为,所谓基督教的“实证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在社会历史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的人异化为“绝对精神”。他认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在异化中不仅表现为“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由主体所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是一种“压迫性的”、“吞食它的力量”,从而赋予异化概念不同于外化概念的深刻含义。但是,黑格尔在把异化作为发展中介的同时,往往也把对象化和对立面转化笼统地当作异化,把“自我意识”作为异化的前提和归结点,表现了他的异化理论的唯心主义历史局限性。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异化。但是,他只是说明了宗教的一个本质方面,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使人本身的力量变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力量。此外,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理论所包含的许多深刻内容,他都无力加以扬弃。 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842~1843年间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问题的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进一步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前此社会的主要异化形式“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马克思在批判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时,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马克思认为异化决不是永恒存在的现象,而是受一定生产关系制约的历史现象。因此,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异化,必将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彻底消灭而消灭。 西方学者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其哲学观点的制约。例如,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人的一种体验方式。这些异化学说,都不是历史地从人们的社会关系考察异化产生的根源,而是侧重于从生理、心理、道德、技术等思想文化方面找原因。所以,它们不仅弄不清异化的真正本质及其根源,重复了把异化与对象化、物化等同的错误,而且 具有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为异化真正根源的倾向。
2023-09-09 11:36:45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政策

1.成立时间必须超过1年;2.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3.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4.企业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数占企业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5.对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也有一定的要求;6.近一年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7.企业申请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参考《国家高企工作指引》,由江苏禾禾贯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2023-09-09 11:36:453

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特点,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作为总结管理规律的管理学所具有的特点也足以证明管理是一门科学。(1)客观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它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它是一种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2)实践性。管理学是从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人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去指导实践。(3)系统性。现在的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这是通过对大量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发展而成的。管理学的各个章节所包括的内容相互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4)发展性。管理学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管理学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它要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完善,有些内容还要进行修正,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去指导实践。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如果不承认管理的科学性,不按规律办事,违反管理的原理与原则,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管理的失败。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管理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而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将使管理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而只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的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023-09-09 11:36:441

时空中的绘旅人端午诗句

时空中的绘旅人是一款手机游戏,游戏中的端午诗句为:黄粱美梦,晋阳宫里,列鼎香飘玉漏催。弦管鸣鸾,楚云深处,游人惊讶不成语。烟花蔓草,凭栏望月,霓裳曲罢满堂喜。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以上为游戏中出现的部分端午诗句,来源于唐代诗人、屈原的传统端午诗篇《离骚》、《天问》等。这些诗句都是传统文化中代表节日氛围的诗歌文字,体现了古人对于端午节各种文化形式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理解,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端午的由来: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楚国。据传,春秋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由于不能忍受楚国被灭的屈辱,投身于汨罗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悲壮的人生故事。为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吞食,并传承屈大夫的思想和文化,百姓们划龙舟划向汨罗江进行打捞,并在竹筏上放鸟谷、投打淡酒,以此避邪驱瘟、祈求平安健康。2、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划龙舟、吃粽子,传承这个古老的节日风俗,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端午节。在民间,人们普遍认为,五月初五是个水、毒虫等物种繁殖快、气候潮湿的季节,而端午节的诸多活动,则被赋予了驱邪、避瘟、避灾、祈福的意义。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1、传说故事: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与屈原有关,屈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楚国的忠贞之士。他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忠诚、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的精神。2、龙舟竞渡: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划龙舟,很多地方有很多文化内涵与之相伴,比如划龙舟可以祈求吉祥如意、消灾延寿、保境安民、鼓舞士气等等。3、手工艺制品:端午节还是中国传统手工制品的重要节庆,如五色绳、香囊、香包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制品主要是用于祈福祝福,同时也是面向年轻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3-09-09 11:36:441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1、推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首次提出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明确要求,为建立健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奠定基础。2、会同环保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指导意见等,在涉重金属企业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启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并鼓励各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引入第三方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和环评技术,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3、推动制定化工、金属冶炼等6个行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标准,逐步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技术规范体系。4、指导行业协会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示范条款,为企业提供全面风险保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2023-09-09 11:36:431

深度营销的运作

深度营销的核心,就是要抓住深度做文章。网络经济时代,又为深度营销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可以说,迎来了营销的又一个春天。把自己深入地推销给顾客很多情况下,顾客不买你的产品,是不相信你对产品的介绍的真正原因,或是不相信你本人或你的企业。对于新产品、新企业,尤其需要在尽短的时间内使公众了解你,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增加信任。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光明。企业可以制作自己的网页,并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同时用声音的、文字的、图形的方式,将工厂的成长经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制度建设、技术力量、激励政策、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等全方位地展现给顾客。顾客只要一打开你的网页,就象亲身在企业呆了十几年的感觉,对你的企业了如指掌。同时,企业还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网页,将公司(企业)的每一个变化展现在顾客的面前。而且,可以在网站上开辟一个BBS,企业派专人24小时负责,与顾客进行双向交流,倾听顾客对企业的意见、建议。通过以己之诚,换彼之诚,获取顾客的信任感和亲和感。为了争取更多的顾客访问该网页,除了上面提到的主体内容外,还要有更多的吸引人的栏目,如:热点新闻,娱乐天地等。总之,企业要将网上企业看作第二次创业,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将产品深入地推销给顾客现今的各种广告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全面、不完整、静态性、单向性。传统广告媒体的这些弱点,是无法让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构筑起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如果还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是正确的话,那将是极其危险的。企业应该通过网络,与顾客交朋友,了解顾客的喜悦和痛苦,然后从关爱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情感营销,详细深入地介绍产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并且追踪用后效果。同时,通过网络随时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双向交流,深入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拿牙膏为例。传统的推销方式就是介绍牙膏的某些与众不同的特性或某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而深度营销则不同,他更关心顾客的痛苦,把顾客当做亲人来关心,询问了解他的痛苦经历并向他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而推销牙膏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又如,1999年10月,上海一家百货集团公司在其下属的所有门店都建立了消费者家庭档案,集团公司根据档案设计出各种档次的家庭用品消费方案,并将方案及相关产品信息送给这些家庭,结果家庭用品销售额立即猛增了3倍。深入地了解顾客在网络经济时代,将改变传统的了解顾客的模式。在传统的模式中,我们用统计的方法去调查某一顾客群,这种方法的明显弱点是抹杀个性。真正、深度了解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基础之上的。有人预言,21世纪是个性化的世纪。现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通过E-mail、BBS等手段,与顾客就各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这有点像热线电话一样,从各个侧面,更深的层次,更全面地了解顾客,并从中找到市场机会和企业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珠江啤酒厂,在市场调研时与消费者就各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他们先找一群啤酒消费者免费赠喝,然后让这群消费者说出他们的偏好、口味及评价,并以此决定是否投放市场及产品应如何改进。同时还借机会密切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取得免费广告效应。同时,企业可以建立一个超级数据库,用以管理好数以万计的顾客资料,使用专门的软件和专职的人员去了解、分析这些信息,并从中找到机会。网络经济时代,可以用过去了解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成千上万个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这意味着从着手了解到得出有用结论之间的时间差已经大大的缩短,也可以说几乎是同步进行。这就为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传统方式中,这一时间是以月或年来计算的。建立员工企业互相深入了解的机制如果按照法约尔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处在塔底的人是无法看到远处的风景的。在网络经济时代,这一切都将改变。企业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组织,企业中发生的一切都清晰地展现在每一个员工的面前。这种机制将使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因为,这有助于在全企业形成共识,促进对企业目标更好地理解,更有效地参与决策,能更好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使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似乎人人都是公司的总裁,人人都对企业的发展负责。这种对内部员工的深度营销,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上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全员协同的团队精神,又正是知识经济时代所必不可少的。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深度营销的重要性。新经济时代,创造财富的不是资本,不是土地,不是劳动力,而是思想。因此,转变观念,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企业重视开展深度营销,是企业应付未来竞争的第一步。2.重视企业的硬件建设。正如前文所说,深度营销的载体是互联网。要让深度营销真正贯彻,必须要有一些物质支持。这些物质支持包括:先进的软件,电脑,及有关的一些辅助设备。加大硬件建设的力度,是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一个必然选择。3.重视人才的引进。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进行深度营销需要一批既懂营销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误区一:分工不清,主体不明深度营销讲求的是厂商利益一体化,形成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很多引入深度营销的厂家和经销商都没能深刻的理解这层关系,厂家认为终端、消费者的推动工作应该由经销商为主体完成,而经销商认为厂家做终端,拉动消费者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导致大量工作闲置没有人负责,导致深度营销成为了“看起来美丽,但没有人去执行”东西,不但不能取得好的市场效果反而还不如传统模式的效果。误区二:“撒大网,捕小鱼”深度营销模式讲求的是“胜招不如求势,求势不如谋局”。因此在引入深度营销以前必要的工作是对市场进行战略性分析,做好战略布局,然后在重点样板市场引入新模式,取得成功经验和成熟队伍后,像果农采摘苹果一样成熟一个摘一个,把样板市场进行滚动和复制,最后实现全局性的深度营销。误区三:“拔苗助长”深度营销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是进行企业的价值链整合,即: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的整合,这三方的价值链互相适应互相支持才能实现企业深度营销的模式。酒类行业由于受到工艺、产能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引入深度营销的企业眼睛紧紧盯着渠道、终端和消费者,在市场进行了有效撬动后,市场的需求增大,最后阻碍企业发展的却是供应链体系,导致产能不够,产品质量下降,使本来来之不易的市场轻而易举的丢掉。因此企业在进行大规模改革的时候要一定根据自己企业的现状从实际出发,不能“拔苗助长”。需要强调的是,深度营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纯的营销改革,它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管理、流程、市场、生产、人力资源等众多的要素,如果盲目大面积开展自己并不熟悉的深度营销模式,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等其他相关资源的严重不到位,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误区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深度营销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效果,但是更大的市场效果以及深度营销真正的价值是需要用长期不懈地坚持才能够发挥到最大。在引入深度营销的过程中如果企业表现得过于急躁,岂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市场基础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急于求效果,甚至认为深度营销没有效果选择放弃,可以说这种企业本身就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回首众多的成功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坚持不懈地做,边做边改进,最后才取得成功。 企业要想做好深度营销必须牢牢掌握好其四大核心因素。深度营销的四大核心因素为:区域市场通过对健康减肥市场的宏观情况、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经销商、终端网络和消费者等的信息及数据的充分调查,建立营销数据库。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以构建营销价值链为核心目的市场策略,同时合理规划营销资源,建立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和营销系统支持平台;对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强调市场份额的数量和质量。核心客户核心客户是在区域市场上掌握着一定的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与企业优势互补,并对市场销售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客户。寻找、达成并巩固与核心客户的结盟与合作,是构建区域营销价值链、掌控终端网络并实现区域市场的关键所在。围绕核心客户的经营管理和利益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深化客户关系,包括对核心客户的培育、维护、支持与服务,提高其分销效能和与企业和终端网络的系统协同能力。同时引导其功能转换,按照客户服务和具体竞争的要求,进行企业与核心客户的分工合作,提高营销链的整体效能和争夺市场的能力。零售网络根据区域市场特点,与核心客户共建贴近目标顾客、相对稳定的零售终端网络是保证营销价值链稳固有效的基础。企业应合理规划网络的结构和分布,持续地提供增值服务与销售支持,以巩固和掌控终端网络,保证畅流分销和区域有效覆盖,形成竞争对手的渠道壁垒。客户顾问客户顾问队伍是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动力。通过对业务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促进营销队伍完成从机会型的“猎手”转化为精耕细作的“农夫”的职业化,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有效沟通的客户顾问;同时建立学习型营销团队,实行内部信息与知识、经验的共享,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2023-09-09 11:36:431

捐书的解释

捐书的解释废书不读。 《庄子·山木》 :“ 孔子 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 唐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诗:“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宋 王安石 《窥园》 诗:“ 董生 只被 《公羊》 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严复 《和荆公<适意>》 :“ 不知 适意缘 何事 ?只信捐书一语真。” 词语分解 捐的解释 捐 ā 舍弃,抛弃:捐弃。捐生。捐躯。 献助:捐资。捐献。捐助。 募捐 。 旧时献钱得官职:捐官。捐纳。 赋税的一种:车捐。房捐。 部首 :扌; 书的解释 书 (书) ū 成本的 著作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 生气 (指读书人 脱离 实际 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 书简 。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2023-09-09 11:36:411

农产品现货投资是什么意思

貌似骗子投资,打着投资之名,在里面操作久了钱就没了
2023-09-09 11:36:407

如果水利工程包材料利润会是多少

1、不可能达到80%2、水利工程主要是国家投资建设,其建设投资费用的多少,国家规定有专门的计算方法:包括费用的编制方法、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内容、人材机费用、施工管理费、利润、税金等计算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3、根据水利部[2014]429号《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的计划利润为7%。4、优秀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施工组织、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其施工利润可达到20%左右。
2023-09-09 11:36:401

“股票市场价值=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率”这个公式怎么理解?

在寻找具有良好增长前景的股票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收益率,即PE。这只是股票的价格除以收益。PE有时被用作价值投资者的价格衡量标准。二的小职员也会买田买地。
2023-09-09 11:36:384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生平事迹简介

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考中秀才。 但是在中举的道路上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次虽然人们都佩服他的学问,但是他却没有考中举人,直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与他的兄长同时考中举人。 王夫之生活的年代正是崇祯年间,当时的时局比较混乱,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清朝军队也在关外虎视眈眈。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衡阳以后曾将招王夫之和他的兄长一起前往为谋士,但是他们两个没有去,而是躲避了。 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以后,王夫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痛,甚至到了好几天不吃饭的地步。之后清朝军队进入中原,王夫之投身到了抗击清朝军队的事业中,但是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消灭了。 之后王夫之回到家乡隐居,在这里他发誓不剃发,终其一生也没有剃发。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著述,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进行总结,写出了诸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巨作,他的思想从此影响社会,最终在七十九岁那年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著作之后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王夫之的元气学说 王夫之的这一论述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的认识,是对传统思想的一次有力的挑战。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道理和规律就存在于这些具体的实物之中,并不像传统认为的先有道理和规律,后来才有这些实物的,这是他对这一认识的纠正。 然后是有和无的论述,王夫之认为,有是有限的,而无才是无限的,传统思想中将有和无的关系弄反了。比如说狗是有毛的,乌龟是无毛的,但是乌龟没有毛是相对于狗有毛来说的,如果前一个命题不存在,后一个命题也就不存在了。 王夫之还在气一元论中讲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王夫之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说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那些我们看着是静止的物体,实际上也是在动的,只不过我们是运动的,看着它就是相对静止的。这些思想在现代科学上得到了证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 这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不但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世界的科学发展和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王夫之的元气学说,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王夫之的主要观点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七点: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要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和人性变化论。可以说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是非常新颖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这些观点中有的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思想进行批判,有的是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还有对人性的变化进行具体阐述,他的思想包含甚广。 其中的气一元论就是论述原理和物之间的关系,传统思想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先有理而后有物。但是王夫之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是事实性的存在,是先有物才有理,因为理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的。这个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让人们对于理和物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而均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这对当时的皇权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人性论更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他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人性是能够自主选择改变的,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的。 王夫之的这些观点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思考,这些观点到现在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所以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为过。 王夫之和王守仁谁更有成就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当时的社会上也有极大的影响力,是知名的大儒。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的影响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对于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思想进行纠正和批判。他的思想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也让人们对于传统思想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提出的很多开创性的观点是现在人还在研究的重点。 而王守仁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成就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到了开宗立派的地步。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红药的思想流派,甚至足以影响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党,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知名的人物或者朝中大臣都是他的信徒。 而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更加成熟和系统,他开创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更为巨大。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曾经自己组织过义军打败了叛乱的藩王,在剿匪作战中也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甚至到了土匪听到他的名声就自动出来投降的地步。 两个人都是成就非凡,但是如果相比较的话,还是王守仁先生的成就更大,因为王守仁是位全才,并且还是开宗立派的圣人,可以后古代先贤媲美的人物,相比之下王夫之先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王夫之名言 王夫之画照 首先,是关于人性论的名言,王夫之说“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意思说人性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终生注定了的,而是在这一生中逐渐发展变化而改变的,人的个性和各种习性都是在后天养成的,人性是可以主观养成的。 也正是他的这一论断,所以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和习惯的养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严格要求改变原有的性情,这样也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其次,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王夫之说:“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意思就是说在对人的教育上,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来进行,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是尊重人性。这样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是符合的,可见他的远见卓识。 还有就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该做到“父刚母柔,教养道合,故得上九克家之子”。意思是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亲应该保持刚严的本性,母亲保持宽柔的本性,这样才能教育出能够撑起家族的人才。 尤其是父亲的刚严是非常重要的,最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很大作用。而母亲的宽柔也不是溺爱放纵,而是要求母亲保持宽柔的本性,在孩子教育上要求他们改变已经形成的坏习惯。 王夫之的名言涉及到各个方面,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研究和认真对待。
2023-09-09 11:36:381

异化名词解释

异化名词解释如下。1.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2.德国古典哲学名词。马克思曾借以表述一种同阶级一起产生的社会现象,即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变成统治人的异己力量的社会现象。例如,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成为与工人为敌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创立马克思主义后,就不再使用这一词汇。例句:奥数已经不再是奥数本身,而是异化为名校“掐尖儿”的工具。
2023-09-09 11:3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