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现在的年轻人进城不种地,土地撂荒,未来农村该如何发展呢?

2023-09-26 16:48:34
TAG: 农村 撂荒
共5条回复
牛云

现在的年轻人进程不种地,土地撂荒,未来农村想要发展首先需要发展旅游业,其次是发展土特产种植业,再者是适当发展一些养殖业,另外是发展农家乐体验馆,然后是发展一些人工管理的钓鱼塘。还有是发展一些果园自助的采摘项目。需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阐述分析年轻人进城不种地未来农村应该如何发展。

一、需要发展旅游业

首先是发展一些旅游业,主要的原因是这样子可以促使对应的农村地区逐渐地被开发,并且可以得到长效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兴建很多的基础设施,这样子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农村城镇化

二、发展土特产种植业

其次是发展土特产种植业,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土特产种植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产业结构,因为农村缺乏一些科技产业,所以需要依赖这些土特产来进行经济的增收。

农村城镇化

三、发展一些养殖业

再者是发展一些养殖业,养殖业可以让带动农村的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这样子有利于村民更有心思将养殖业管理好,并且扩大相应的规模,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的人群提供优质的肉类产品的来源。

农村城镇化

四、发展农家乐体验馆

另外是发展农家乐体验馆,对于农民而言想要发展自身的经济产业,农家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现在很多的人都喜欢野炊并且还喜欢露营,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对于村民而言。

农村城镇化

五、发展一些人工管理的钓鱼塘

还有就是发展一些人工管理的钓鱼塘,因为城市的人群喜欢钓鱼是为了使得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并且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这样子可以带动农民的一个经济产业增收。

农村城镇化

六、发展果园自助的采摘项目

还有是发展果园自助采摘项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因为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一个整体形象,同时还可以使得农村的发展更具有活力。

农村城镇化

发展农村的注意事项: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发展,要因地制宜。

Chen

未来10年农村将有9大改变,80%农民都成为大股东,农村会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部分城里人会回到农村。 第一:农民的土地会消失 由于现在种地的农村人越来越少,导致太多土地变荒,失去价值。国家可能收回土地,使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集中,规模化、农场化、工厂化。 第二:农民会成为股东 土地回收并不是真的回收,而是合并生产。农民的土地被“收回”之后,反而成了股东,不在各家种各家,变成集中管理的大农场,由国家统一管理,农民也可以在此打工,因土地合并产生的利润,每年进行分红。 第三:农民会大量进入城市 家里没有土地了,并且还能分红。平时做什么呢?就只能进城找工作。新的农场人员大幅减少,种植、养殖高 科技 化 ,大型机械的普遍应用,提高了效能。需要一定的知识技术,以后种地的都是大学生以上文凭。 第四:农场、 科技 园区规模化 种植、养殖,明确发展方向,而不是现在的一家一户农业,容易盲目跟从,极易造成产能过剩。新的农场在种植、养殖之前就已经下好订单,不用担心种好庄稼卖不出去,动物养了没销路。 第五:农村变景区,文旅结合 未来10年农村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善。大型农场、农业园区随处可见,绿色农业观光 旅游 盛行。部分农村人搞起了农家乐,民宿,农村特色 美食 ,农村特产。不再种地,收入比之前增加。 第六:城里人回到新农村 根据我国推进的城镇一体化和城乡战略发展的计划来看,以后将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区分。农村空气好,景色好,是适合居住的好地方。届时会修建社区、学校、卫生院、公园、公厕、超市、健身场、儿童乐园所等为民服务的项目。大型农村、 科技 园区需要人才,这部分人才都需从城市引到农村。 第七:农村人收入会增加 村门口就有大型农场, 旅游 区,农业园区,电商指导区。有很多就业机会,也可以做电商。加上土地的分红,日子越来越好。 第八:农村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随着宅基地确权,以后的农村人也不能随便建房了。原有的房屋可以重新修建,而统一规划的居民点也都是单栋别墅。现在的城里人是没机会住这种房子的,只能去租住。新农村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第九:高 科技 种植,淘汰传统农民 未来10年,灌溉系统一体化,温度湿度自动检测,打药的无人机,智能播种机、收割机等将替代人力。取消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届时农村人彻底消失。 以上为个人看法,你有不同看法吗?欢迎留言评论,一起讨论分享! 我是达峰396来回答。 个人认为未来农村的出路,在农村广阔的田野里,在青山绿水之间。而且未来的农村不但是宜居之地,而是掘金之所。今天,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仍然潮涌般拥入城市,城市生活才是农民所向往的。也许大家对我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我大吹法螺。不信,那就说道说道。 各位网友!是否有更好的想法,请在评议说出来。 像大寨、南街村那样,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走 社会 主义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共同富裕小康化,成为 社会 主义新农村!

共产主义南街村模式,普及中华大地,全部成立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新农村!为国家争光为人民造福! 杜绝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全部归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宏观调控国民生活需求中,和伟大的中国高 科技 国防强盛中! 关于农村未来趋势。我是农村人,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第一 农村全部通路,当然不是泥巴路。要致富先修路。现在国家也一直在扶持农村建设。如果没有好的路,农民再有好的东西也卖不出去。 第二 建设新农村,当然前几年国家也一直在弄。现在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了。其实每个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一个试点。现在农民建房都开始按照新农村的模式建房。不像以前那么零零碎碎了。都建房集中。便于管理。 第三 新农业,在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乱种农作物了。现在也是化零为整。种每个地方的特色农作物。把自己符合自己地区土质的农作物种好。 第四 互联网农村,每个村又有网络服务站。可以让农民种的农作物通过网络服务站卖出去。直接都客户手里。这样农民也不用到处去找销量。同事减少了中间商。 总而言之农村现在也要根基 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当然农村也要引进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好的技术。再好的土地也不能出好产物。也要留住年轻劳动力,现在很多农村,都是中老年人在乡下。如此下去,最后都成了空村。 未来的农村,需要留住年轻人,引进好的技术。不然到最后。农村就会一片荒芜。 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工业没有错,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策略,以便于农业,水利,机械化同步发展。别让土地荒置,充分利用。别随便说一句分了好,合了好,听听大多数农民的意见吧! 未来农村将会成为人们的理想去处!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只有农民实现了小康,国家整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因此说,农村的未来不可估量,职业农民将会成为令人青睐的职业,农村将会成为人们宜居、休闲、 旅游 的最佳选择。 通过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整村推进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略的持续实施,中国的农村巳不再是昔日贫困落后、萧条荒凉、穷山恶水的旧面貌,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民、新式家园将会成为今后农村发展的主导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实施,充分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山水田林路湖综合治理,产业结构、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明、 社会 治理将同步推进,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邻里和睦的农村新气象,相信会成为城市人心目中新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农民群众,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配合,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产业,建设美丽家园,学习新思想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 科技 文化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快过渡转型,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农民。

中国未来农村发展趋势 趋势如下: 1、土地集约化,土地所有者成股东。 2、农民大量进城居民化。 3、土地经营农场化。 4、土地整治倾向工厂化。 5、 种养逐渐高 科技 化。 6、 产品基本市场化。 7、高 科技 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农业。 8、高产和高收益相结合,采摘、观光和 旅游 相结合,绿色和 健康 相结合。 9、自给自足,经济增长缓慢平稳。 10、出租土地开农家乐。变为有地的非农民,居住城区的非市民。 农业、农村发展还是必须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集体化集约化之路,向着共同富裕方向发展。 未来农村应呈多元化发展,避免“一刀切”。 一、通过土地流转,涌现出许多农业产业园或农业生态园。 二、岀现许多农、林、牧、副、渔股份合作社。 三、仍有部分农民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富余劳力进城务工赚钞票,有的转为合同制工人。 五、经商、办企业的人员增多,先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 六、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天然气,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 七、天蓝、水清、山绿,生态环境良好,到处是庄稼,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人欢声笑语。

tt白

相对之前农村落后的面貌,现如今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回归故里做农业的逐渐回暖。做农业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前期投入大收益慢,遇到很多问题都得亲力亲为。比如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动植物的喂养栽培技术,繁殖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家肥的制备利用技术,后面还有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等问题。生态农业是一个健康产业,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够把产业链经营好会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无形中也在降低生产成本,大有可为。年轻人有干劲有情怀想置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就应该在自身经济实力,涉及到的农业技术,对三农问题和政策有所了解做好准备。在我看来发展生态农业未来可期。

里论外几

我认为以后土地可能会荒废,到处都能够见到荒废的土地。但是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因为很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危机。

苏州马小云

未来农村肯定会向城市化靠拢,种地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相关推荐

如何做好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中央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首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建设小康社会在农业及农民方面的拓展。在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和举措,这些理念和举措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及结构和主体的改革,对于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逐渐转型的新时期,我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党中央从全局战略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战略重点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我国三农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兼顾两方面既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又做好农村城镇化的工作,这两方面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与存在的问题1、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和农民的问题是我党、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农村的基础生产和稳步发展是保障社会的稳定的前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民富裕、农村稳定则保障社会稳定,也体现国家的昌盛。根据五中全会的要求,对于要提高生产发展、使得人民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化,同时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提高落后的农村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国民小康水平,达到环境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景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于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力求满足经济发展、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建设,最终达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需要贯彻落实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代表农民群众的愿望,它是根本性的问题。中央提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不仅要对应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更要在实际中推进,保持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结合现代化科技的步伐,加快农业和农产品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完备,既要考虑物质建设,也要考虑精神文明和政治建设,督促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扭转“三农”发展滞后的状况,坚持以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持久动力,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首先要解决各方面的矛盾,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的权益和利益,减少不稳定因素。从整体看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是稳定和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地方,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党政基层得到加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和文明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风尚,保证经济建设的基础,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部署,从局部建设到全局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把“三农”引入科学发展的道路,通过着眼城镇乡村,让大多数人口进行参与发展和共享成果,推动了农业的增长方式和转变农民的思想,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①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即农村对于承包经营权的授予,征地制度的改革等,要增加相应的保障制度。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对于农业用地资源占用过多,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民的根本利益,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国家粮食产量。②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即使国家给了一部分资金作为投入外,对于农村建设市县的配套资金投入是关键,还需要农民自己筹措另外的部分。但仍然需要国家财政向农村倾斜,单靠农业的力量还不足够。③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国家在对农村生产出台了有关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同时对农民进行补贴,使得农民在收入方面有所提高,在物料费用上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带给农民的压力,但是也要看到城乡收入进一步的拉大,要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做好农村城镇化的工作。④对于农民思想建设问题。传统的小农意识束缚了农民的思想,需要新农村建设时建设相对完备的文化设施、提高农民的现代素质和建设自己的队伍,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以人为本,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⑤农业生产现代问题。生产现代化一是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科学的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现代农机设备,提高劳动效率。二是体现在农业科学研究,国家要加大在农业方面的教育及科研力度,像育种研究、生物科技、农村品加工与再加工研究等。三是体现经济生活的信息化。现代化信息技术渗透在生产的各环节,通过产品深加工和转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信息闭塞会影响提升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推动。有效实施农业信息化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手段,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为工业、医疗和其他行业提供基础原料等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二、农村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展望1、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①农业生产方式需要现代化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近几年呈现一直成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方式落后缺乏现代化的设备及科学研究,各地发展严重失衡,还有的地方依然再用生产率低下的工具及方法。在农用物资价格呈持续上涨的趋势下,种粮的利润也在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的扩大,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的投入有限,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 科研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业作为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重要产业,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理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② 在城镇化过程中没有整体规划资源利用及整合率低下产生了很多问题在我国城镇化热的浪潮中, 很多地方对农村城镇化的建设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正确的规划,造成了很多不合理、资源浪费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的建设这没有把农村城镇化看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规划起点低下,特色不显著, 盲目跟风, 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在有的地区,不仅没有把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建设出来,还把农村的良田破坏掉,部分农民住无所居,群体性事件频发。而忽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的建设,“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也使部分已建好的“新农村”陷于瘫痪之中。这就要求当地官员在行动前要谨慎的考察,向专家学者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争取意见,做好各种预案。③忽视经济发展规律,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经济的扶持,主导企业的集中与扩大能快速推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农村城镇的设施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农村小城镇缺乏主导产业的强有力支撑。有的地区对自身的优势了解不足,在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走特色良好的经济效益之路。另外,农房的规划设计本应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为城市社会稳定和文化多样性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与规划者忽视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建设中严重侵害农民的问题屡见不鲜,造成了一下群体性事件。住宅小区的社会效益也没有充分体现其价值和作用。2、农村城镇化未来发展展望① 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城镇化规划合理的布局与完善的规划体系,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以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托,合理规划城镇的经济发展。城建数量、规模、选址和布局一定要有长远、战略眼光。在城镇规划中, 应考虑在合理的位置规划适当规模的工业园区, 逐步引导原有工业区有组织地迁移, 形成规模效益和外部效益。同时, 还要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提高建设水平、完善服务功能。②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勇于改革创新,加快改革进程。在当前对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方面, 各地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模式。当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在有些地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但是有的地区仍然只是修修补补的改良, 没有根本的改变。 所以, 在有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要慎重的进行新农村建设,积极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因为, 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对农村进行规划和建设, 还能有效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 对与营造择优录用、公平竞争的择业环境, 实行城乡内外平等择业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另外, 在积极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同时, 要注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渐建立起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失地农民, 要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因为产业支撑是小城镇的骨架。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是没有聚集能力的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是没有活力的,。③建设科学的城镇管理体制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的职能行使要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公益事业,具体落实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创造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培育各种市场要素、提供全方位服务等。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妥善解决城镇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健全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深化城镇化配套政策改革,妥善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可放宽大中城市的户籍限制,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
2023-09-09 14:51:191

家村人口的流失,是否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呢?

是的。因为现在村里面年轻人都会往城里面走,都会去城里面打工,所以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脚步,让更多人能够留在家乡。
2023-09-09 14:52:275

农村城镇化后,农民的土地怎么办?

城镇化的农村,如果是离城区近的,土地大都被征用和开发了,还有很大一部分土地被收回用以集体承包,因为现在的农业现代化,土地的大面积承包比零散耕种更节约人力和成本,同时解放了许多农村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或者投资小生意,增加农民收入。
2023-09-09 14:54:225

农村城镇化为什么停了

法律分析:农村城镇化本是一项利民好举措,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利益方纠结,出了很多问题,最大问题是与农民争利,损害农民利益,国家出于稳定大局,只好暂停,待条件成熟,还会大力推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2023-09-09 14:56:011

如何认识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农村城镇化对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农业发展旅游,做休闲农业,配套城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村为龙岩地区的城镇化贡献了力量哦
2023-09-09 14:56:152

农村城镇化有哪些好处

●可将更多建设资金投到农村 ●能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拉动农村内需转变增长模式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董玉华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经济学博士)
2023-09-09 14:56:251

农村城镇化,农民失地以后,你感觉应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他们可以开始做其他的工作,比如直播带货或者是去城市里干活,现在种地确实是不受重视的。
2023-09-09 14:57:004

请谈谈对城镇化内涵的几种代表性认识?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
2023-09-09 14:57:381

城镇化什么含义?

简单说,就是以产业为支撑的农民市民化。
2023-09-09 14:57:504

农村城镇化的存在问题

首先,老百姓是否愿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能也不应该违背民意。现今的农村基本上只有老人居住并负责土地的耕作,年轻人没有几个在农村居住,各个村庄已经出现空巢化的趋势,用不上二十年这一趋势将更加严重,到那时将出现大量农村自然的缩小。其次,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如何安排。老百姓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这样的话无疑会使和谐社会的建设遇到各种困难和考验。再者农村现有的住房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前后建造的,质量都还不错,为了城镇化而需要推倒,那么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又该如何处理,是对我们居住环境的极大考验,这更不是现今世界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最后,当前城镇化建设势必需要大量的钢材。目前我国的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大量依赖进口,而进口价格我们没有话语权,大规模建设楼房会使我们的成本很高,更加使得矿石供应商有恃无恐。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只宜小规模搞。 农村城镇化是个漫长发展的工程,也是个梦,中国的梦。农村城镇化发展相对漫长而又矛盾。矛盾解决,农村城镇化自然实现。城镇化也就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的经济收入无非来自于农田产值,提高产值的办法有三。其一提高产量,我们可以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这个办法仅仅可以让农民脱贫。其二种植高经济作物,高经济作物固然可以让部分有眼光的农民致富,但不能让所有的农民都致富。因为民以食为天,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这些都是基本粮食,必须保质保量,就是为了保粮。其三提高农民产品价格,这个办法固然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好办法,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这个办法会造成城市人民的负担,这样工人又要提工资,之后就是直接迎来物价的提升。也就是工人30000元年收入时农民3000元年收入,农产品提价后农民到10000元年收入时,工人因为生活必须涨工资到60000元每年,而工厂为了给工人增加福利就得提高商品价格,这样导致的商品涨价和农民的增长收入几乎抵消。总之徒劳无功,很多国家都有其例。所以农村城镇化是相对漫长而又矛盾的问题。只有国家调控,逐渐自然辐射发展。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3-09-09 14:58:001

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整个大背景是国家的工业化工业化——劳动力需求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国家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逐步放松——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即是城镇化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每年约以1%的速度发展。
2023-09-09 15:00:231

2022农村城镇化什么时候开始

2022年2月15日开始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方面明确了目标任务
2023-09-09 15:00:501

农村为什么要进入县域城镇化?

我观察到的原因:1,农村依然在消失中,人去哪里了?一部分市区,一部分县城,少量去镇上。村里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长大,需求依然在,而且不小。如果农村已经消失的,那就结束了,县城里的你可以考虑去省里或者珠三角长三角发展了。2,市场不完全自由,市场是被调控的,所以老有人说经济危机,美元加息如何如何,其实并没有直接产生影响。因为经济是被调控的。而且知乎没见过预测准的,别听别人说这说那。3,农村改善生活,有去县城买房的现实需要,不管房价涨跌,钱攒够了,就会考虑去更繁华的地方生活。如果县城有房,那结婚、娱乐、小孩上学都会更容易。4,县城楼盘数量有限,并不是多到没法消化。5,收入跟得上,可以买得起。这个很关键,因为都在外面打工,买不买得起,不是看县城本地收入水平,而是看出去打工的收入水平。6,多数人说涨跌的时候没有区分哪些房子,跌是差房子跌,涨是好房子涨。新区新房子,有好学位,旁边是大购物中心,靠着县医院等配套,这种生活便利,住着舒服的房子,跌了又如何?你是自住的,又不是投资。这时候除了一线,估计市里都跌了,想那么多干嘛。
2023-09-09 15:01:071

农村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2023-09-09 15:01:332

如何认识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第一,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城乡差别越大,农民就越会为了短期的收入增加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既难以形成城市的食品安全供给,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第二,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城镇化来完成。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   第三,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在很多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国家,农村大都是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地方,很多城里人有向农村回流的意愿   第四,解决中国农
2023-09-09 15:01:421

关于乡村城镇化什麽时间实行?

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实际上乡村城镇化早已经开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农民工开始走出家门,到城市务工,逐步和当地居民融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国家,许多政策都体现了这一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子女的入学,医疗保险,退休金。 最近有发布了中小城市取消户口的文件精神,就是彻底消除了城市和乡村最后唯一的差别。
2023-09-09 15:01:491

咨询,城镇化村庄是什么意思,不拆迁了吗

不会搬迁的,是集中规划起来。1、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2、农村住房统一规划,土地、宅基地等农民的权益不变,补贴建房资金。3、农村住房统一规划建设,能改变农村的脏乱差,更加卫生整洁。4、城镇化村庄节约土地资源,盘活土地资源,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5、城镇化村庄可以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农村。扩展资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繁荣农村经济必须加快城镇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满足已在镇区居住的劳动力就业需要,而且可以吸纳相当多的镇外劳动力就业。3、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有了一定发展,在部分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许多地方城镇发展落后于农村工业增长,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和人口比重远远超过城镇劳动力和人口的数量。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加快农村城镇化水平,是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的必由之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城镇化
2023-09-09 15:01:591

城镇化以后农民的土地怎么处理

  现在国家正在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而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对这个问题也做了明确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求建立起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当中,建立一个合理均衡的分配机制,来保障农民的这部分权利。
2023-09-09 15:02:162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网上找到一篇比较权威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在我们对城乡差别的认识中,往往更多地局限于物质形态,但就城乡差异而言,还远远不惟如此。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具有更加深层的、根深蒂固的渊源。要消除以至弥合这种差距,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城市如何以更多的空间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农民;二是农民如何以自身的能力、素质、文化和心理适应城市;三是政府如何为这种城乡之间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安排。 关键词:农村与城市 村民与市民 文化与心理 认同与差异 农民问题何以成为重中之重,挂在了总书记和总理的心头,摆到了党和国家最高层决策层的案头,排上了中央“红头文件”的最前头,刻在了包括九亿农民在内的全社会的眉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也是各显其能,但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其基本的路径就是“农转非”。不过“农转非”的途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吃商品粮,而是给已经在城市的1.2亿农民工以市民待遇,给现在农村仍需要转移的1.2-1.5亿富余劳动力和每年新增的1200万劳动力以及以后新增需要 作者简介:杨以谦(1957-),男,安徽砀山人,淮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文化、三农问题。 转移的农民以平等的就业权。这就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城市如何以更多的空间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农民;二是农民如何以自身的能力、素质、文化和心理适应城市;三是政府如何为这种城乡之间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安排。 一 由于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要真正使农业兴起来,农村强起来,农民富起来,远非一个文件、一次会议、一项政策所能企及。缩小三大差别,一直是我们走向共同富裕 的价值取向,但我们对差别的认识往往更多地局限于物质形态。随着对三农问题制度层面认识的深入,政治和权力的差别更加凸显,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的呼声日渐其高,各种政策措施也接踵出台。但就城乡差异而言,还远远不惟如此。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具有更加深层的、根深蒂固的渊源。 1、 观念差异 农民代表居住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人群。这一人群常常与居住在城镇或都市的人群形成一种对照,即“乡下人”和“城里人”。居住在乡野之中,聚村而居,成群而落,靠近田野、草原和大自然。因其出生地的原始基因,不论到哪里,他们“乡下人”的地理身份与天生“城里人”的地理身份的差异,便决定了城乡之间的观念差异,以及社会对这种身份的认知差别。由此,大凡落后、保守、歧视的观念似乎都源于农民,也适合农民;而大凡进步、创新、高尚的精神似乎是城里人的专利。“小农意识”、“小农观念”以及“小农行为”等等概念,既是用来代表农民的观念及行为,同时又是人们用来贬低他人的一种价值判断。领导干部不胜任工作称之有农民意识,工厂厂长把厂子搞亏了、破产了称之有农民意识,体育比赛比输了称教练有农民意识,作家写不出好作品称之为有农民意识,科研人员不出成果称之为有农民意识,导演把作品弄砸了称之为有农民意识,演员演不好自己的角色称之有农民意识,连某些腐败分子走到腐败这一步,也称自己有严重的农民意识,但有深厚农民意识的地地道道的农民,有成为腐败分子的吗,简直是无耻之极。够啦。其实带有农民二字的贬义词不止一个,比如农民心态、农民思想、农民观念、农民作风、农民思维、农民形象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城里人脑海里便形成这样一种定势思维,即认为农民总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害怕冒险;思想固执、狭隘,而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甚至把“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这一关乎国家发展和治理的根本性的问题,也歧视性地理解和归结为“农民的问题”或“农民出了问题”,似乎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农民身上或都根源于农民。因而,农民问题解决了或农民不再出问题了中国便安然无恙。 2、主流意识形态差异 由于农民进入大中城市会面临很高的壁垒,比如定居成本,就业机会、生活保障、子女就学等等。因而规模小一些的中小城镇成为农民进城的较理想的选择。事实上,农民进城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想致富的农民甚至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直接建起了供自己进入的城镇,来表达他们渴望进城的愿望。它代表了一种原生意义上的农民朴素求富心理。即要通过城市化来改变自己的现状,来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观念的差异反映在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上,便形成了对农民的歧视。由此造成了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法律上,对农民群体利益的忽视以及对农民采取的不公开、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认识与对待。有些腐败分子假星星忏悔,要求从轻发落,说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可以回家种地;那农民要是犯了错,怎么发落,不论从轻还是丛重,还能到城里当官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农民的歧视常常表现为整个社会或居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对农民群体的种种限制上,这些限制日益制度化、经常化,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最大不公。 3、文化与科技差异 物质层面上的差异还有个比较,有关资料统计,城乡收入比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6:1拉大到现在的3.2:1,而隐性收入则是6:1。文化和技术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比拟。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缓慢。文盲和半文盲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大,科教文卫人员比重小。据有关统计,农村各类科教文卫人员只占农村总人口的2.5%。就说卫生一项,可以说差异大的惊人,占人口70%的农民医疗卫生消费只占到总消费的6%。 由于文化技术水平低,大多数农民工目前在城市里干的都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活儿,收入也十分微薄。那么,农民为什么不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呢?难啊!一是没文化技术;二是没钱培训学技术;三是即便大学毕业了也没门路找个体面的工作。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生存难保,谈何文化技术,更谈不上精神享受。 4、心理差异 就心理观念而言,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有于其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对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农民文化、农民意识确实存在。但是,如果把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农民文化放到线性文化进化论的某个时点之上,认为农民的意识、观念总是保守的、传统的或落后的(孟德拉斯语),那么,这种认识多少带有偏见和绝对化的局限。马加爵案,媒体评论多归于因教育、归因于学校和社会心理救治系统不健全,这些其实都还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横在“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于是,这种心理不平衡很容易转变为惹事作恶的诱因。相当多的城市社会治安案件往往由此引发。 调查发现农民工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应引起关注。比如,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由此造成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却又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被剥夺心理和不满情绪,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相比在各种福利上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与生活上的贫困相比,农民工更难以忍受的是不被城市接受,不能与城里人正常交往与合作,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 二 正视差异、缩小差别、消除隔阂、弥合缝隙是政府、城市、农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1、政府应该干什么 制度与政策对农民的限制、歧视,以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制度上的缺憾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完善、不健全,有规定而滥施处罚,以及缺少真正能够为农民服务、保障农民权益的机构、机制等。但是,只要观念与感情真正转变过来了,办事情、想问题才会处处为农民着想,替农民打算,才会想方设法破除一切障碍,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子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人享受同等待遇;只要观念与感情真正转变过来了,有关司法与执法部门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切实维护农民工应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加大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人员的查处力度。 措施与途径进城农民除了原来的基础,一般是没经过多少培训和教育的。为此政府对进城农民扶持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农民进行基本的城市适应性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如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观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对农民教育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把农民工当成真正的城里人看待,归根到底,这些培训也是为了帮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这些培训不仅包括对进城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有政治、法律、政策、道德、权力、义务等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农民有意识地融入先进的社会发展系统,成为有现代意识的社会人。 引导与教育农民工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实现就业或创业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其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或无形的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这在农民工进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农民工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应该是农民工培训的更高层次的核心内容。 我们常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似乎把农民教育好了,中国的一切问题都不在严重。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对农民训导了多少年,严重的问题依然严重。是农民不可教化吗?非矣。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对农民既不尊重,也不理解。因而,也就谈不上教育和解放,更说不上引导农民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获得自我解放。问题是我们对农民究竟认识了多少、理解了多少、亲近了多少,教育了多少、教育了什么、怎么教育。对待农民,了解不等于理解,接触不等于亲近,看重不等于尊重,教训不等于教育。 2、城市如何接纳 尊重与理解尊重农民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人格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当人看,决不能再把农民当作二等公民。按传统的理解,农民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而现代化的涵义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如果以此为界定,农民与现代化格格不入。而要使农民走向现代化,既不是一味地阻止农民进城或人为地排挤、苛刻农民进城,也决不是让农民都迁到城里去。而是要通过农村环境的改变,农业手段的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新的解放。真正让农民走向现代化,必须使农民自我觉醒,走进知识,亲爱文明。这一解放的目标和标志就是:职业非农化、居住城镇化、人口知识化、农业现代化。 善待与宽容农民为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人建设了城市,城市人不仅破坏了自身的坏竟,还污染了农村。城市人自己对农村人的创造成果也是刮目相看,但对创造这些成果的农村人却另眼相待。假如我们再进一步换个位置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为城市的繁荣付出艰巨的劳动与辛勤的汗水后,还处处受到歧视,处处受到刁难,工资被克扣拖欠,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我们感情上能不能接受、心理上能不能承受、言语中有没有怨气。人的行为是受人的观念与感情支配的,将心比心,我们才会更加体贴农民工,与农民工心心相通。如果我们把观念与感情转变以下,来个换位思考,又当如何。 把观念与感情转变过来,就应当设身处地替农民工想一想。他们大多来自贫困落后的乡村,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抛家别子,背井离乡,怀着希望与戒惧的心理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谋生。他们在城市里铺路架桥、建房盖楼、清扫垃圾、端盘洗碗、小区保安,大多从事那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苦活。在为城市建设与城市人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把观念与感情转变过来,更深层次问题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不能认为农民的天职就是耕田种地,农民到城市来务工就业就是侵占了城市人的地盘,就是争夺城市人的饭碗。要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就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必然要把农村大批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 接纳与扶持农民进城的条件,不仅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接纳农民门槛的高低。这样城市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扶持农民尽快适应城市。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传统的小农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转化为城市工人、城市居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也变成现代化的劳动者,传统的农民被历史巨浪所淘汰。我国农民正在进入这种历史性的转变,这要经历很长的过程。他们所走的途径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帮助下,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乡镇企业(绝大部分是非农产业),使农村工业化,很多劳动力变成乡镇企业的劳动者;建设小城镇,使乡村城镇化,村民变成城镇居民,也有一部分进入大中城市,成为其中的劳动者或居民;从事农业的人,将随着农业现代化成为现代劳动者。当然,农民进城不能仅靠城市门栏的降低,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城市也不能一味迁就于农民的低素质。农民自身必须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融合与共荣缩小城乡差别决不是把城里人赶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不是一味地让农民都进城,抢城里人的地盘。而是使包括农民在内的现代社会人共同融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过程。融入的政治前提是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工农联盟是农民与城市利益共同体的基础,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富强。 农民要融入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城市主人翁责任感维护城市。一是遵守城市的规则。城市中存在的很多规则都不同于农村,比如卫生和环保意识,进城农民要想在城市中生存下去,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就必须首先改变原有的旧习惯,遵守城市中已经存在的各种规则。二是保护城市的公共产品。在农村环境中生长的农民往往对于自己的私人产品有很强的保护意识,而缺乏对公共产品的保护。公共产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城农民提高保护公共产品的意识十分重要。三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文明准则。进城农民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必须改变“田园化”的农村生活文明准则,去适应城市“商品化”的生活方式。四是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素质。进城农民仅仅在生活上适应城市的规则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很强的谋生手段,才可以和城市居民进行竞争,最终占据到城市中的比较正规的岗位。否则自身的地位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农民怎样自立 自思自醒农民的自立首先取决于农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否实现由自在到自为的飞跃。回首中国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创举,农民在自身全面解放的道路上已经并正在实现着新的跨越,重新审视新时期的新农民,应给中国农民一个新理念:当代中国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荒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开拓者;农村城镇化的创造者;民主政治的直接实践者;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农民有了这样的自我觉醒,农民不但要走向富裕,更要走向文明,走向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实际上,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家庭,无论是有人做公事的,还是从事非农产业的,以及培养出大中专学生的,一个共同或者相似的特点是:都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走向文明与开化。相对于其他农民,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或者都有一技之长,头脑比较灵活,眼界比较开阔,观念比较新颖,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在贫穷和富裕的鲜明对比中,农民深深地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文化书写历史;自思才能自醒,自为才能自主。 自主自愿农民缺少的不完全是进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而是缺少必要的权利和自由。就农民的创造力而言,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做的贡献和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没有任何一个农民不想走向富裕,不想走向文明。问题是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建立在农民自觉的基础上。实际上农民“要求发展的意识”在转型期间体现的是相当清晰的。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富裕和发展,是农民自己不想富裕、不想发展吗,决不是;是农民自己不会富裕、不会发展吗,不全是。那么,农民怎么就富不起来,发展不上去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之外的各类人员,农业之外的各行各业,村干部之上的各位领导,发誓不让农民富,发恨阻止农民富,发疯干扰农民富。农民最不能接受的是那些不懂装懂的瞎指挥者,最厌恶的是那些装出一副很内行的面孔,对农民指手画脚的老爷式公仆。既然我们要关心农民,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农民自我发展的这种意识,要从“我是农民”的角度来说,“我关心我的发展,我要发展,我应该得到发展”是合乎理性的和正当的权利要求。而不要对农民的发展要求一味涉障,剥夺他们的发展权。 自立自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全靠农民自己。与城里人的自傲心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不论在城里还是在乡下,都有一种农民身份的自卑感。这也强化了农民的城乡分类意识和城乡差异观念。随着观念、心理、制度、政策、环境、文化、技术差异的缩短或弥合。城市与乡村的共荣与融合,农民自己也应该逐步摆脱以至消除自身的自卑感,而应树立“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城里人”的观念。不仅意识到,我为我是来自农村人而自豪。我为我能从农村来到城市并扎根城市,要比生在城市,但却艰难地生存在城市更骄傲。农民要真正自立于城市,自主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屏弃乡下人自卑感,树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自立自强,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当今,年轻的一代农民是不甘于一辈子呆在农村的,总要出来闯荡,由此他们的视野得以开阔,提高自身素质,谋求自身发展成为其自觉的要求。而要到城里发展,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凭空想象。这就要有一定的实力和能力,至少是要有通过学习和培养能够具备的潜力。这些能力包括:资本积累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政治资源获取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等。有了这些能力,加之政府的合理化制度安排,城市提供的广阔平台,农民的解放和发展才能融入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大道。 村民与市民的文化与心理差异不因农民工的进城甚或进城农民工拿到了城里的户口就自然而然地抹平。也不因“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把农民装扮成市民而使农民的地位有根本性的改变。农民进城的初衷是为了生存,至少是为了改变生存条件,农民改善生存状态的路径也不惟进城一条路。但要生存得好一些,除了消除制度性障碍,就农民自身而言,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当然,已经进城的农民,就其基本素质而言,要比不愿或无力进城的农民,无论文化技术素质或心理适应性都更强一些。而要能够继续在城里混下去,进而混出个市民样来,仅靠原来的那点本事就远远不够了。这样,不论在城里,还是在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生存状态,政府的制度安排,城市的政策与心态调整,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提高和心理素质的适应也成为当务之急了。
2023-09-09 15:03:101

城镇化是让农民进城,还是说把农村建设成城镇一样?

其实这两种都有吧!我们鼓励农村到城市买房,而且也有了一定的优惠政策,那么也是要把农村建设成像城镇一样的
2023-09-09 15:03:334

实拍朝鲜的中小城镇,城镇和农村的差距有多大,现在城镇化如何?

在朝鲜 旅游 ,当地旅行社安排的景点大多都是在平壤和其他一些像开城和南浦这样的大城市,而农村和中小城镇游客们却根本没有游览的机会。出发之前在国内的一些网站上看到了一些关于朝鲜在很早城镇化的比例就超过中国的文章,带着一些疑问和好奇,因此在 旅游 朝鲜期间,就非常关注游览途中看到的那些朝鲜的小城镇。 这是我乘坐丹东-平壤的国际列车时,拍到的一个朝鲜小城镇的图片,看上去这些高楼很新,规则的比较整齐。 虽然小镇看上去不大,人口只有几千到一万人左右的样子,但整个小城看上去整体比较新,而且那些住宅楼和办公楼样式也比较现代和大气。住宅楼的外面都粉刷着艳丽的色彩。 朝鲜人有爱卫生的习惯,我注意到在这个小城的每栋住宅楼上,和在平壤看到的一样,每家的阳台上绝对不会晾晒衣服和摆放杂物,居民们都只会摆放上几盆鲜花。 在一栋大楼的前面聚集着很多人,好像是在集体劳动或者是在开会。朝鲜现在实行计划经济,户口也被分成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但这两种户口的在待遇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一般的城镇户口含金量不如平壤户口那么高,但在整体的个人生活和 社会 保障方面,城镇户口比农村户口要优越得多。 在朝鲜拥有了一个城镇户口,就会得到国家分配的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朝鲜在城镇中实行的是粮食和生活必需品配给制,政府按月向市民发放定额的粮食,甚至连衣服和鞋子也都是按人发放。城镇居民如果收入高,或者有一些存款,也可以在城内的自由市场上高价购买高档的生活必需品。在大多数的年份里,朝鲜的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此外在看病就医、退休养老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城镇户口也比农村户口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 另外城镇比农村拥有更发达的交通系统,很多城镇都通火车和公共 汽车 ,居住在城镇去往外地也比在农村更加方便。这是一座小镇的长途 汽车 站,停车场上停放着几辆长途 汽车 。 现在朝鲜绝大部分的朝鲜农村还在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生产队所有,农民们每天下地干活赚工分,农民挣的工分越多,家里从生产队分得的口粮就越多。农民们的其他所得只能靠分得的一点自留地,种点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赚的钱用来换取更多的生活必需品。 朝鲜农村的城镇化进行得比较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朝鲜的城镇化人口已经到了很高的比例,高于当时的中国。当时朝鲜的人口大约70%生活在城镇,只有30%生活在农村。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朝鲜依靠农产品换取苏联石油和工业品的结束了,朝鲜农村大量农业机械因为缺少燃油和零部件而弃用,农业生产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工来进行。 因为农村的劳动力不够,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被荒废,因此朝鲜的粮食产量也急剧减少。基于这种情况,朝鲜政府要中小城镇的人口到农村帮助农民耕种土地。因此近期的朝鲜,人口的流动其实更多的是从城镇流向农村。 很多中城镇的人口包括很多进城农民的后代去农村干农活,导致了朝鲜中小城镇人口的不断减少。在农忙期间,城镇的很多单位还会抽调一些劳动力帮助农民们收割和晾晒刚收获的粮食。 这是我拍摄的另外一座朝鲜城镇的图片,街道上没有行人,显得有点空荡荡的。 这里热闹一点,有一队中午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在经过小城的街道。
2023-09-09 15:04:501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答案】:正确解析: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故本题判断正确。
2023-09-09 15:04:591

城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城镇化,其实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行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那么城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城镇化,其实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行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那么城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一、城镇化的意义是什么?1、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行业向第二行业、第三行业、第四行业逐渐转移。2、行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行业结构。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二、城镇化有什么好处?1、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当前,农村的人居环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很多村庄都是规模布局十分落后,垃圾得不到清理,污水无处排放,各项基础设施也比较满后,网络、燃气等无法通村到户,而实行农村城镇化后,因为居住集中、交通相对便利,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有些地方通过合理规划,整个小城镇人居生活环境十分舒畅。2、合理高效利用农村土地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买房安家的比较多,农村大量房屋无人居住,大片宅基地和住房处于闲置状态,“空心房”“空心村”已经成为困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大顽疾,宅基地闲置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农村城镇化实行后,可以逐步把原有的村庄腾退开垦出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3、解决医疗教育等问题同样是由于大量农民进城以及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农村常住人口非常少,这就使得农村上学的适龄儿童不断减少,不少农村学校被撤并,留在农村的孩子上学成了难题,卫生医疗等其他方面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而农村城镇化后,因人口集中、生活便利,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条件便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改善。4、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就当前来讲,规模化行业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种植经营,而实行农村城镇化一方面将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另一方面,小城镇也可以发展第三行业,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把大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上就是城镇化的意义和好处,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行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的上马,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积开工,建筑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2023-09-09 15:05:071

乡里别什么意思?

“乡里别”就是指从农村来的乡下人。一般用来笑话别人:对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而他却不知什么意思
2023-09-09 15:05:203

城镇化的推进对乡村社会结构带来哪些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和自然之间应该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伴随着人口增长。但如果城镇的人口增长过快,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2.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滥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不时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表现得很突出。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固有产物。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初期,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功能、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把握还不够准确,只追求面积扩大,盲目向外扩张,有的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这样就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2023-09-09 15:05:491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进城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贸同盟啊~~
2023-09-09 15:05:5913

推进城镇化发展,你认为未来农村会消失吗?

即使推进城镇化发展,未来农村也不会消失。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大量人口需要依靠粮食来养活,虽然现在有蔬菜大棚,但产量还是需要靠农民种植搞上来。其次,国家要想富起来,要依靠农村的发展,而不是将农村消失掉,农村有农村的生产模式,农民有农民的生活方式,让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能的。最后,未来我认为农村会和城镇旗鼓相当,虽然现在城镇看起来发展的要比农村好,但是在好的政策引导下,相信农村一定会后来者居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2023-09-09 15:06:4715

以前如果失业了老家还有地种,可随着城镇化地都没了,该怎么办?

可以选择分开,既然两个人没有办法很好的进行沟通,彼此离开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2023-09-09 15:09:144

农村开始城镇化了,未来农村都会搬迁吗?

未来农村不会搬迁的,因为现在农村都给贫困户盖了房子,所以是不可能搬迁的。
2023-09-09 15:10:597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一是户籍制度。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二是土地使用制度。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中心建制镇建设。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免收农业税、特产税和集体提留。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税费政策。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要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
2023-09-09 15:11:471

请联系农村实际谈一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请联系农村实际谈一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正确答案: 第一,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群体没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职业转移与身份转移相分离,付出的代价和应享受的待遇不匹配,造成了城镇化发展的畸形,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关键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的身份歧视。 第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各种公共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和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处于同一位置,同等地享有公民发展权。基础是改革创新制度,以及促进资源要素结构调整和再平衡。 第四,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一是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范围和领域;二是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
2023-09-09 15:12:071

国家推行农业户口城镇化有那十条方案

  当前,江苏、安徽两省以及全国135个城市(镇)正在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的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逐渐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提高五个百分点。因此,目前不少参与试点的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已经降低到只要求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农民进城落户几乎是“零门槛”了。但是,实际进城落户人数远远低于政府的预期,不少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户口人员,虽然已经完全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而且也置了房产,但是仍然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回想以前,这种情况是难以想象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有着天壤的区别,两者之间可谓壁垒森严。在农业户口的农民看来,能像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那样吃上“商品粮”,是一件很美特别值得向往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非农业户口非常向往农业户口了。  之所以农民不再向往城市户口,主要是近年来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城市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这样就显得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们的战略性决策,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当然了,农村城镇化必然引起农民“失地”问题,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补贴必然受到损失,这当然会引起一部分农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心。  其实,在笔者看来,城镇化不能是简单的取消非农业户口问题,只有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如医保社保、经济收益分配等政策能跟上时代步伐,彻底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农民心甘情愿的城镇化,只有这样的新型城镇化才能算是成功的。
2023-09-09 15:12:171

以后真的会农村城镇化吗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2023-09-09 15:12:421

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镇化矛盾不?

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不矛盾的,是相互融合、互为依托的。第一,将更多的资源与政策向乡村倾斜,进行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城镇化率最顶峰也就是70%。如果在当前阶段下一味的将政策和资源向城镇化发展进行倾斜,那么所投入的资源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成正比的,相反我国乡村存在一定的短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落后,传统文化存在消失的危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劣势尤为明显。如果将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投入到乡村中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远高于城镇,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第二,城镇化建设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我认为我国的当前的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将城镇化率由60%提高到最顶峰的70%,而是在于如何将这60%的城镇化率进行高质量化,同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稳中有进。一些资源要素原本产生于农村,同时能够在农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这些资源要素在过去不断的向城镇进行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也确实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去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当将这些能够在乡村发挥出更大效益的资源要素转移至乡村,这不是城镇化建设的倒退,而正是前面所说的提升城镇化率的质量,而这些资源要素在向乡村流动的过程中,空出的位置给了那些更适合去到城镇发展的资源要素腾出了空间。第三,打通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让城镇化为乡村振兴服务,共谋发展。打通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栅栏,让资源要素适合在农村的在农村,适合在城市的在城市,不人为设置障碍。同时推动城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基础设施优势向农村进行延伸,为农村服务。最后要借助城乡之间资源流动的趋势来盘活乡村闲置的建设用地,助推双向高质量发展。
2023-09-09 15:12:5710

中国64个新农村城镇化示范点有哪些县

具体包括:两个省,即江苏和安徽;3个计划单列市,即宁波、大连和青岛;7个省会城市,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武汉、长沙、广州和重庆主城九区;25个地级市(区、县),即北京通州区、天津蓟县、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牡丹江市、上海金山区、浙江嘉兴市、福建莆田市、江西鹰潭市、山东威海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洛阳市、湖北孝感市、湖南株洲市、广东东莞市、广东惠州市、深圳市光明新区、广西柳州市、广西来宾市、四川泸州市、贵州安顺市、云南曲靖市、甘肃金昌市、青海海东市、宁夏固原市。  同时,试点地区还包括25个县级市(区、县),即河北定州市、河北张北县、山西介休市、内蒙古扎兰屯市、辽宁海城市、吉林延吉市、浙江义乌市、福建晋江市、江西樟树市、山东郓城县、河南禹州市、河南新郑市、河南兰考县、湖北仙桃市、湖北宜城市、湖南资兴市、海南儋州市、四川阆中县、贵州都匀市、云南大理市、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陕西高陵县、青海格尔木市、新疆伊宁市、新疆阿拉尔市;2个建制镇,即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和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2023-09-09 15:13:403

判断题 城镇化就是把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错。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2023-09-09 15:13:521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联系与区别

这个概念很多人都不懂,甚至包括一些市长、县长。你能问这个问题看来还是很有研究的。笼统的讲,就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化。两者的共同点显而易见,都是城市,而区别就是城镇化中包括了“镇”,也就是介于“村”与“城”之间的级别。发展小城镇,甚至建设新村镇的思路都体现了我国未来的规划发展趋势,否则大量人口都涌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将极大增加城市人口、环境、住房等各方面的压力,是十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城镇化远比城市化要更加科学、更加专业。
2023-09-09 15:14:211

未来农村发展的七大趋势

未来农村发展的七大趋势,你认为哪些的可能性最大?农村在这些年的变化越来越大。农民都不再墨守成规,有的选择外出务工,有的选择创业,真正留在农村做传统农民的越来越少。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多,收入水平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于是农村就慢慢出现了改变,耕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农村土地闲置变多,平时农村的人也越来越少。未来农村发展的七大趋势,你认为哪些的可能性最大?原创2022-07-30 14:00·农人伊柒农村在这些年的变化越来越大。农民都不再墨守成规,有的选择外出务工,有的选择创业,真正留在农村做传统农民的越来越少。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多,收入水平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于是农村就慢慢出现了改变,耕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农村土地闲置变多,平时农村的人也越来越少。未来的农村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认为在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下这七大方向,你认为呢?一:村庄慢慢变少,乡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已经在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村子因为人口太少的原因而进行合并,又因为越来越多的乡村因为农业人口太少而合并为镇。村庄的减少是常态,而村庄的合并是必然。像我们这里,就有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的案例,也有最多四个乡逐渐合并为一个镇。合村并镇是趋势,当一个乡的人口实在太少的情况下,几个乡合并为一个镇,可以精减工作人员,而工作效率也不会降低多少。二:农民将从身份转变成职业不管是农民还是非农民,一直都认为农民是一个身份。就连农民外出务工,都被称为“农民工”。而在未来,农民将从一种身份转变成为一种职业。职业农民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农民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等。农业将真正变成一个行业,从事农业这个行业,需要具备农业专业技术。三:农业补贴会进一步增加在欧盟,每个农民平均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15万元,欧盟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 在冰岛、韩国、挪威、日本、瑞士等国家,农业补贴较高,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补贴。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的农业补贴将进一步完善。 同时,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土地的集中,农业补贴的实施也将更加顺畅。 随着新农民的涌入,他们也会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力。四:休闲式农业的兴起随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的环境也将越来越好。未来休闲式农业,将成为城市生活休闲的一部分。休闲式农业,不仅只是农家乐、渔家乐、钓鱼之类的。在农村生活、居住、耕种等等,真正的体验农村生活才是真正的休闲式农业的方向。五:农场出现,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变得常见随着农民的减少,耕种也将逐渐变得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资本对农业的投资,农业会逐渐开始农场化运作。机械化的耕种,科学化的管理,高度集约化的农场式耕种将慢慢变得常态化。六:有机农业成为一个新行业人们越来越崇尚健康、绿色、生态的生活。而有机农业将从传统农业中剔除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七:工厂化农业的兴起工厂化农业已经有一定的雏形了,像现在的立体种养殖、工厂化蘑菇培育、工厂化的鱼菜共生等等。工厂化农业的兴起,意味着农业也将变得快速、高效。会大大缩短农业生产周期,减少农业生产中人力的投入等等。当然了,这是对未来农业的一个展望,但话又说回来,农业肯定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越来越好。当农业从业人员慢慢变少,农民也就会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一个职业。你认为未来的农业将会如何呢?
2023-09-09 15:14:541

歇后语:曹操败走华容道--( ),张飞穿针--( ),刘备得诸葛亮--( ),关羽门前耍大刀--( )

歇后语: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刘备得诸葛亮--( 如鱼得水),关羽门前耍大刀--( 班门弄斧)扩展资料: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2023-09-09 14:58:212

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利工程有什么区别,是相同的吗,

你好!当然不同。从字面意思你就可以看出差别的。这些专业在大一时的培养课程差不多,真正有差别是到大二以后接触专业课后,所学方向会有不同。水电会倾向电类专业,水利只是单纯的水利工程。具体概念解释你可以直接在百度上搜到,我就不必拷贝给你看了、
2023-09-09 14:58:224

健康产业是做什么啊!

保健用品
2023-09-09 14:58:228

环己酮和环丙酮哪个水合速率快?

环己酮和环丙酮的水合速率,应该是环丙酮的水合速率更快。酮类化合物水合以后,形成两个羟基,碳的杂化从SP2变成SP3。环丙酮非常特殊是个三元环,SP2杂化形成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是120度,变成SP3后,两个键的夹角是109.28度。理论上等边三角形的夹角是60度,因此环丙酮之间两个键之间的夹角被压缩了很多,有很大的张力。水合以后,形成SP3杂化后,两个键的夹角是109.28度,大大缓解了环丙酮环成键的张力,结构更为稳定。因此环丙酮的水合速率更快。
2023-09-09 14:58:27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有什么不同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通过音乐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我国音乐教育原来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不但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也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  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限于音乐范围内,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给儿童创造了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2023-09-09 14:58:281

70个历史人物成语,高分写作必备,替孩子收藏起来

1.一鼓作气(曹刿) 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一字千金(吕不韦) 释义:称赞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3.一饭千金(韩信) 释义:形容受人点滴之恩,给以丰厚的报答。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年少家贫,“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有一次,韩信在城下垂钓,“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东山再起(谢安) 释义: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兴起。 典出:《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少年即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今浙江上虞),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官至中书令、司徒。 5.卧薪尝胆(勾践) 释义: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把苦胆悬挂在坐处,“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吴国。 6.三顾茅庐(刘备) 释义:指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孺子可教(张良) 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典出《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可以造就成才。 8.老当益壮(马援) 释义:年纪老,志向更为豪壮,干劲更足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9.投笔从戎(班超) 释义:指文人从军。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10.揭竿而起(陈胜) 释义:指起义造反,武装暴动 典出:汉·贾谊《过秦论》:“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1.四面楚歌(项羽) 释义: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处境。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2暴殄天物(帝幸) 释义:指任意杀害生灵。也指不爱惜自然所赐,任意挥霍浪费。 典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13.暗度陈仓(刘邦、韩信) 释义:指在表面上用某一行动迷惑对方,但在暗中却采取另一种行动达到目的。也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 典出:元·无名氏《气英布》一折:“孤家用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14.嗟来之食(黔敖) 释义: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典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典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于路,以诗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5.纸上谈兵(赵括)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知兵书,却没有实际经验。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军队全部被歼。 16.负荆请罪(廉颇) 释义: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对蔺相如被赵王拜为上卿不服气,宣言要侮辱他。蔺相如处处退让,以国家利益为重。廉颇知道后十分悔恨,“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7.怒发冲冠(盗跖,蔺相如) 释义:愤怒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形容极其愤怒。 典出:《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8.手不释卷(刘秀)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典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孙]权谓吕及蒋钦曰: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19.韦编三绝(孔子) 释义:反复翻阅,编缀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多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20.墨守成规(墨子) 释义:形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 典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翟善于守城,因称善守为翟之守、墨守。 21.病入膏肓(晋景公) 释义: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也比喻情况重,无法挽回。 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2.鸡犬升天(刘安) 释义: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平庸之辈也跟着发迹。 典出:《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23.高山流水(俞伯牙) 释义:比喻得遇知音。 典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4.图穷ヒ见(荆轲)释义: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终于露出真相或本意。 典出:《战国策·燕策三》载: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将卷着 25.口蜜腹佥(李林甫) 释义:形容嘴甜心狠,为人阴险 典出:《开元天宝遗事·肉腰刀》:“林甫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语于上前,时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26.风声鹤唳(苻坚) 释义: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忧。 典出: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余众弃甲霄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27.破釜沉舟(项羽) 释义:比喻不留退路,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死,无一还心。” 28.程门立雪(杨时) 释义:喻尊师重道。 典出:《二程外书》卷一二引宋·侯仲良《言:“游[]、杨[时]初见伊川(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29.司空见惯(刘禹锡) 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典出:唐·孟棨《本事诗· 情感 》载:唐代诗人刘禹锡卸任和州刺史后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招待,席间命歌妓劝酒。刘即席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30.梦笔生花(李白) 释义:形容文思敏捷,华横溢 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1.力透纸背(颜真卿) 释义:形容书法、绘画运笔刚劲有力。 典出: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32.胸有成竹(文与可) 释义: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有全面的谋划打算。 典出: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33.赤膊上阵(许禇) 释义:形容不顾一切地投入战斗。也比喻不加掩饰地做某件事 典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4.马革裹尸(马援) 释义:指军人在战场上战死。多用来表示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气概。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5.黄袍加身(赵匡胤) 释义:黄袍:古代帝王穿的龙袍。后用“黄袍加身”指被部署拥立为领袖或通过政变登上帝位。 典出:《宋史·太祖纪一》载:后周恭帝时,赵匡胤为太尉,握兵权,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为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定国号为宋。 36.洛阳纸贵(左思) 释义:借指好的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典出:《晋书·左思传》记载:左思所作《三者赋深受称赞,人们竟相传写,为此洛阳的纸都涨价了。 37.背水一战(韩信) 释义:指决一死战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命令背水为阵,断绝了退路,迫使将士拼死作战,结果打败赵军。 38.闻鸡起舞(祖逖) 释义:指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励。 典出: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与刘琨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功。 39.初出茅庐(诸葛亮) 释义:指刚刚出来做事或刚步入 社会 典出:东汉末,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才答应出山。当时刘备被曹操攻打,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用火攻曹军,取得重大胜利。 40.完璧归赵(蔺相如) 释义:后指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王楚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以十五城换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不敢拒绝,又怕上当大臣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国,说“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到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给城 41、退避三舍(重耳) 释义:后泛指主动退让,不与之争或主动躲开,避免接触。 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僖公二十八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国,楚成王设宴款诗,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果“退三舍而辟之” 42.乐不思蜀(刘禅) 释义:泛指乐而忘返 典出:《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南朝宋·裴松之注《汉普春秋》:“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43.指鹿为马(赵高) 释义: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典出:史记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 设验 ,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44.画龙点睛(张僧繇) 释义: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典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之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45.入木三分(王羲之) 释义:本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也形容见解精辟,分析深刻。 典出:《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晋时奈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46.讳疾忌医(蔡桓公) 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就医。也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典出: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47.多多益善(韩信) 释义: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成事,即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48.秋毫无犯(刘邦) 释义: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常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 49.望梅止渴(曹操) 释义:比喻用空想或空话等来安慰自己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没,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50.鞠躬尽瘁(诸葛亮) 释义:表示小心谨慎,竭尽全力效劳 典出: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南典出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臣鞫躬尽瘁死而后已。 51.约法三章(刘邦) 释义:指共同议定的必须遵守的简单条款。 典出:史典出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52.请君入瓮(周兴) 释义: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典出:《太平广记》卷一一引《朝野佥载》:“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灵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瓷,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瓷。兴恐叩头,咸即款伏。 53.举一反三(孔子) 释义:指举指举一件事,就可以触类旁通,类推出多未知的事理 典出:《论语·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4.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释义:指后人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典出:西汉初年,萧何、曹参先后为丞相,萧何制典出西汉定的一套法规政令,曹参完全继承下来,遵照执行。 55.八斗之才(曹植) 释义:指极高超的文才。 典出:南朝宋·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用一斗。(见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56.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释义;比喻陆机和潘岳博学多才。也形容人很有文才或有文才的人。 典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过江”。 57.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释义:端饭时把托盘举得和眉毛相齐,表示非常恭敬。后指妻子对丈夫恭敬有礼。也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典出:《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春,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8.悬梁刺股(孙敬、苏秦)释义:形容读书学习勤奋刻苦。 典出:达出《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59.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释义:泛指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典出:宋·王《唐语林·补遗》“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60.江郎才尽(江淹) 释义:后泛指才思衰退或才华枯竭。 典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初,淹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61.七擒七纵(诸葛亮) 释义:指善用谋略,使对方心服 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松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材之注引《汉晋春秋》载: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南证,七次擒获孟获,又七次释放,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 62.毛遂自荐(毛遂) 释义:借指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某事。 典出:《史记平原君列传》载:赵孝成王九年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要求一同前注。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很久都没有结果。毛遂按剑上前,直陈利害,终于说服楚王派兵救赵国。 63.铁杵成针(李白) 释义:比喻只要下苦功,坚持不懈,再难办的事也能办成。 典出: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 业 。” 64.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释义: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极多,各地都 典出:《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狄]仁杰又尝荐复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65.曲高和寡(宋玉) 释义: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后比喻思 想、言行、作品等高深,少有人能理解、接受。 典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居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国中属而和者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66.开卷有益(宋太宗) 释义: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 典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67凿壁偷光(匡衡) 释义:指勤奋学习 典出:晋·葛洪西京杂记卷ニ:“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邻舍有烛而不建,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68.刮目相看(吕蒙) 释义:指改变旧的印象,用新眼光看人。 典出: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69.围魏救赵(孙膑) 释义:指包抄进攻敌人的后方迫使其撤兵的战术。 典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出师救赵。齐将田忌采用军师孙膑的策略,乘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引兵围攻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回撤,并乘其疲惫,在中途予以截击,大破魏军,从而解除邯郸之围,救了赵国。 70.一诺千金(季布) 释义:形容说话极讲信用。 典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023-09-09 14:58:291

finereport 数据决策系统怎么用

7.0中,数据决策系统的用户如果用的是同步数据集,那下拉框的数据也用那个数据集就行了但是如果用户是自定义的,那在下拉框中就没法取了
2023-09-09 14:58:212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要求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要求   餐厅服务员需要掌握必需的食品、酒水知识,有一定的中西餐及宴会服务技能。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要求,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1   1、按时到岗,接受领班分配的任务。   2、做好所辖区域环境、物品设备、餐具用具的卫生清洁工作。   3、做好开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按要求补充各种物品。   4、按照标准和要求,规范摆台,布置餐厅,了解预定及菜品酒水信息。   5、按照餐厅规定的服务标准和程序细心周到地做好各个环节(如迎客、点菜、巡台、起菜、买单、送客等)的对客服务工作。   6、主动征询客人对菜肴和服务的意见,接受和处理客人的投诉并及时向餐厅领班汇报。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2   1、礼貌,大方,热情接待顾客,像对待朋友一样。   2、认真做好桌椅、餐厅卫生,准备好各种用品,确保正常营业使用。   3、为顾客上餐。   4、学习并掌握进口啤酒的专业知识,解答顾客相关的疑问。   5、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3   1、按照领班安排认真做好桌椅、餐厅卫生,餐厅铺台,准备好各种用品,确保正常营业使用;   2、接待顾客应主动、热情、礼貌、耐心、周到,使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   3、运用礼貌语言,为客人提供服务;   4、善于向顾客介绍和推销本餐厅饮品及特色菜点;   5、配合领班工作,服从领班或以上领导指挥,团结及善于帮助同事工作;   6、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4   1、负责餐厅的服务管理,规范服务员标准,为客人提供高标准的优质服务;   2、严格管理本餐厅的设备、物资、用具等,做到帐物相符,保持规定的完好率;   3、负责本部门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的贯彻实施;   4、每日检查设备、家具、餐具的摆设及其完成情况;   5、负责按照宴会通知单和订单的要求,逐一布置落实,并顺利有效地实施;   6、协助迎宾员迎送宾客,接待重要客人。妥善处理客人投诉,搞好对客关系;   7、检查餐厅营业区域,督导员工做好餐前准备;   8、做好餐厅安全和防火工作;   9、协助餐厅经理对属下的培训工作。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5   1、按照规格标准,布置餐厅和餐桌,做好开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从事点餐,桌边服务等工作,积极主动处理顾客需求;   3、负责餐厅环境、台面、地面的整洁和卫生工作,按照服务程序确保所用餐具、玻璃器皿等清洁、卫生、明亮、无缺口;   4、熟悉菜单上品种的名称、单价、掌握菜品和服务操作技巧;   5、服从主管安排,能服从岗位调配。   餐厅服务员工作职责6   1.熟悉菜单,能向客人熟练介绍各种食品及饮料。   2.保持工作场地、餐具及室内物品的齐备、干净、整洁。   3.根据服务标准手册完成工作。
2023-09-09 14:58:201

党的十八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作用:  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2023-09-09 14:58:201

易果生鲜的悠币怎么用?具体操作到哪个页面可以使用?

新手指南 悠币说明1.如何获取悠币1. 新用户注册后,即可获取100悠币。每天登录可以获得10悠币。2. 购买商品a) 您在易果生鲜官网购买任何商品每消费1元人民币即获得1个悠币(运费除外)。b) 订单中的礼品卡,现金券,优惠代码等现金抵扣部分无法获得悠币。3. 账户充值a) 在网站的主导航中点击"充值中心",选择需充值的金额,即可获得相对应的悠币。b) 充值可以获得大量的悠币奖励i.充值1000-2499元可获得额外5倍的悠币奖励。ii.充值2500-4499元可获得额外6倍的悠币奖励。iii.充值4500元以上可获得额外7倍的悠币奖励。4. 参加不定期的线上/线下活动,将根据活动安排和要求获得相应的悠币。5. 获得的悠币永久有效,不会过期。6. 电话订购无法获取悠币。7.任何非正规途径获取的悠币都将被清零,且易果网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公司利益的一切权利。8.收到订单后的7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订单,悠币将自动进入帐户。9.购买过的商品 给与其有效评价,我们会在收到评价的7个工作日内,每条给予5个悠币。2.如何使用悠币在网站的主导航中点击"优惠专区"栏目,点击左侧浮动栏“悠币专区“;到达商品兑换页面;直接点击“加入购物车”兑换所需商品即可; (账户中的悠币数必须大于等于所兑换的商品的悠币数哦~)
2023-09-09 14:58:191

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酮,3—己酮和苯酚?

鉴别方法:1)加入FeCl3溶液,出现紫色的是苯酚,(苯酚有一定酸性)其它两个无变化。2)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环己酮,无现象的是3-己酮。因为: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酮只能是脂肪甲基酮和八碳以下环酮。
2023-09-09 14:58:171

流程管理的三个层次

流程管理的三层次如下:1、流程梳理整理企业流程,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及各环节间交接关系,形成业务的无缝衔接,适合所有企业的正常运营时期。2、流程优化适合企业任何时期,流程的持续优化过程,持续审视企业的流程和优化流程,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企业的流程体系。3、流程再造重新审视企业的流程和再设计。适合于企业的变革时期与企业的变革阶段:治理结构的变化、购并、企业战略的改变、商业模式发生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及新市场的出现等等。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常见商业管理教育如EMBA、MBA等均对“流程管理”有所介绍,有时也被称为BPM业务流程管理。它应该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位描述,指的是流程分析、流程定义与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因为流程管理是为了客户需求而设计的,因而这种流程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需要被优化。
2023-09-09 14: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