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五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整理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并能够用表格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 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 文化 传统。 情感目标 培养唯物主义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 新授: 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①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②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③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④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交流。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过渡:这些语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请在图上找到。 活动二: 学生分组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课后活动题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活动一: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提供有关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补充。 教师: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信徒们都应该十分尊重。你能说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吗?你信仰宗教吗?你周围有信仰宗教的人吗? 学生看资料后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影响及区别,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活动二:组织学生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到其分布地区。 小结: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而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信仰。 结束:让学生 总结 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谈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始至终做课堂的主人。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 方法 :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 渠道 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构成与数量 【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生(56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请生回答。出示答案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3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出示图片归纳知识。 三、民族文化 【承转】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币,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对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币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学生活动:对照文字。蒙古 维吾尔 藏族 壮族。 【承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让我走进民族村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播放图片 思考: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有的喜欢赛龙舟?师:出示答案。骑马是北方草原牧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当地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活动能锻炼提高骑马的技能因此盛行-。南方地区气候暖湿,多河湖海湾水域,舟船是当地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因而人们喜欢赛龙舟。 四、民族分布 【承转】了解完我国56个民族的人口构成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民族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 请大家读课本19页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充分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板书) 五、中国的民族政策 【承转】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那么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问题。请学生读课本,回答我的民族政策。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3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 足球 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 教学方法 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 想象力 。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②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版书),之后,介绍胡-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粉笔板书如下图。"咖啡之国""文明古国""足球王国""狂欢之国"四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4 《天气》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 反思 】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 逻辑思维 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 谚语 。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5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育 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与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初中地理教案整理五篇2020相关 文章 : ★ 最新2020初中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五篇 ★ 2020初三地理教学的工作计划5篇 ★ 2020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 ★ 2020初一地理教学的工作计划5篇 ★ 2020初中地理老师的工作计划5篇 ★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合集大全5篇 ★ 2020初一地理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 ★ 2020初一地理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 ★ 2020年初二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 ★ 2020年初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高中化学铁教案5篇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教案《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 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讨论: ①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③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4.阅读图表实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讨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教师可结合讨论过程,让学生进行归纳。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为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度 增大 升高 加入 增加 、 的浓度 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 增大 降低 减_衡混合物中 的浓度 实验生产中 20mpa- 50mpa 500℃左右 铁触煤(500℃左右时活性最大) 使气态 变为液态 并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及时补充 和 第二部分“合成氨工业发展前景”的教学 1.以史明理:从介绍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100多年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简况入手,以压强选择的变化为例,说明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是与科技进步、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改善紧密相联系的,并仍将随之而作相应的改变。 2.目前研究课题简介:结合简介,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科学方法得到训练,如研究催化剂的目的是什么?新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合成氨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否会减缓合成氨生产中对压强的要求而减少设备制造的投资?等等。 配合目前研究课题的简介,教材编写有“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拓宽思路、设想甚至想象。

科学的力量纸树开花教案小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跟老师学说故事。  活动准备:塑封的各种故事人物。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导入。  1、出示小白兔头饰。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给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萝卜,瞧,今天它又来了,我们一起唱歌给它听,好吗?(小白兔来来来,大家一起来,跳、跳、跳跳跳。)  2、幼儿跟老师一起来唱。  二、讲述故事。  1、师:你们看,今天小白兔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呢?(出示:松鼠妈妈)  2、我们也来给它唱首歌好吗?(小松鼠来来来,大家一起来,跳、跳、跳跳  跳。)

如何做教案ppt课件

教案PPT主要讲究将教案内容设计到PPT上,无需过多更改内容,只需熟练掌握PPT设计即可。设计PPT的过程如下PPT设计课件的方法:一构思根据PowerPoint的特点,设计课件方案时,把方案写成分页式,即按照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样式,按屏幕页面的方式写出,同时要考虑模板的选取、板式的选择、效果的设置、动画出现的时间以及放映时的链接等。然后精心构思场景,写出课件设计的方案。二新建PowerPoint文档1、新建空白文档2、根据模板新建为设计统一风格的幻灯片模式课件,先是根据教案的设计,精心选择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几十种经过专家精心设计、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模板。利用模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出较为理想的幻灯片,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模板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可随时更换,并且可以修改。3、根据向导新建三插入幻灯片1、选择空白版式,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创建有个性的页面;2、选择合适的版式,加快设计进程;3、编辑现有版式,为我所用。插入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向其中添加各种内容——媒体。四添加文本文本可在幻灯片视图中输入,亦可在大纲视图中输人。还可以输入竖向的文本。页面上的文本是“文本框”的形式。文字输入后就可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如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等。可以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五添加图形将图形和文字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正确表示课件的内容,而且可以大大增强课件的渲染能力,增强演示效果。1、插入图片可以从剪辑库中为幻灯片添加图片,更多的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可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移动、裁剪和修饰等加工。2、绘制图形可以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绘图工具轻松绘制诸如直线、圆、椭圆、正多边形等简单的图形,还可修改图形的线宽、填充颜色等。3、插入艺术字PowerPoint中艺术字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对编辑好的多个图形,可以进行“组合”。六插入图表和结构图插入新幻灯片时,选择带有图表版式的幻灯片,按幕提示操作即可插入图表。为了形象地表达结构、层次关系,可以在幻灯片中设计组织结构图,在新幻灯片版式图中选择组织结构图的版式,双击组织结构图的占位符,就可启动组织结构图处理窗口。这时可方便地进行增加、删除等组织结构图的编辑。七插入声音和视频1、插入声音PowerPoint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声音,也可以插入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之后,会显示一个图标,可以改变图标的大小,可以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鼠标点击可以播放声音,可以通过“动作设置”命令选项来设置声音的自动播放。2、插入视频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影片,更多地把avi类型的影视文件插入到当前课件幻灯片中。PowerPoint播放影片时,可随时单击鼠标暂停和重放,这对于上课来说非常方便。可以调整视频播放窗口的大小。3、媒体播放器对象为了插入更多的媒体,如VCD视频,需要插入“媒体播放器对象”。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WindowsMediaPlayer7]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播放器的大小和位置→OK。八插入Flash动画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Flash,步骤是: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ShockwaveFlash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K。九设置动画动画在课件设计中,有其极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效果可以明确主题、渲染气氛,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PowerPoint中有如下几种动画:1、幻灯片切换定义幻灯片切换时整体过渡的动画2、幻灯片动画方案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3、自定义动画分别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动画类型:进入、强调、退出、路径动作条件:单击、按键、定时、之前、之后、触发附加特性:速度、声音十幻灯片的链接在_认情况下,PowerPoint幻灯片是“顺序型”的,但我们可以加入超链接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任意跳转,使课件具有“树型”或“超媒体型”结构。幻灯片的链接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好幻灯片的放映次序、动作的跳转等。可以建立一些动作按钮,如“上一步”,“下一步”、“帮助”、“播放声音”和“播放影片”文字按钮或图形按钮等。放映时单击这些按钮,就能跳转到其它幻灯片或激活另一个程序、播放声音、播放影片、实现选择题的反馈、打开网络资源等,实现交互功能。

讲课教学设计ppt模板-怎么做教案ppt课件

教学课件PPT模板应该如何制作?1、先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好母版:背景、格式等2、设计好母版以后,打开“文件”-“保存”,在保存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选择“演示文稿设计模板(*.pot)”,给母版命名,并根据保存的默认路径进行保存C:DocumentsandSettingsAdministrator目录下的templates文件夹。3、然后一同样的方式将该母版另存为:C:ProgramFilesMicrosoftOfficeTemplatesPresentationDesigns,关掉ppt,在重新打开ppt就会发现你设计的母版已经出现在设计模板中,可以随时使用。注意要保存到该路径的前提是office要装到c盘下,总之就是要保存到office所装的目录下。求一个高中政治课试讲20分钟的教案和PPT,要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容易讲教案模板:《树立公平意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树立公平意识》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公平的意义,自觉树立维护公平的情感。【能力目标】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树立公平意识。【知识目标】知道公平的意义以及如何树立公平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平的意义以及如何树立公平的意识。【难点】树立公平意识。三、教学方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多媒体展示案例:张某和李某合伙偷盗,平分赃款;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李明的爸爸给学校捐款5万,学校推选李明为校学生会干部。思考:你认为上述行为中,那些是公平的?那些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平分赃款不算是公平,因为赃款的取得是不合法的;李明被选为学生会干部不公平,是因为他爸爸的捐款;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是公平的,因为老人、妇女、小孩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照顾。老师总结:看来大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关于公平的事件,而且大家对于公平都有自己的理解,公平意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公平意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老师多媒体展示案例:(1)法律诉讼,法官公平判案;(2)足球比赛,裁判公平裁决;(3)社会利益分配,要求公平分配;(4)收入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现象?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以上案例说明了社会各方面都在坚持公平,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并能维持社会和谐。教师总结:社会各方面都在维护公平,没有公平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制度不能实行,秩序被打乱,所以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我们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情景模拟:掰手腕比赛,一个学生可以用两个手,另一个学生只能用一个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上台后,打开自己所占一边的规则纸条,看看是用一个手还是可以用两个手。比赛结束后让参赛选手说自己的感受,输的一方认为规则不公平,因为没有相同的规则。老师总结:比赛中如果没有相同的规则,则会陷入混乱,出现不公平现象,所以树立公平意识,要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三)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情景模拟:同学演绎情景剧,张同学和李同学评三好学生,考试分数张同学比李同学多一分,但是老师误判试卷,多给了张同学两分,张同学明知误判,没有指出,最终张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张同学并不开心。小组讨论,全班分成五组:张同学为什么不开心?这样做有怎样的后果?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张同学不开心是因为三好学生本来不是自己的,结果因为老师误判而被评为三好学生,所以内疚;这样做侵害了李同学的利益;如果是我,我会向老师反映,指出问题,把三好学生荣誉还给李同学。老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有公平的意识啊,关键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之后要把言行变成实践,说到做到哦,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树立公平意识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环节三:巩固提高体验公平:全班一起玩一个推手比赛,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按规则先选出本组的代表,再和其他组代表比赛,最终选出最佳选手。提问:比赛顺利进行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归纳:制定共同的规则,并且尊重了他人权利。环节四:小结作业课下搜集关于公平的小故事,下节课找人分享。五、板书设计怎么做教案ppt课件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倡导计算机教学,掌握PPT的制作已经成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PPT教案并非难事,OfficePowerPoint制作教案的方法如下:一构思根据PowerPoint的特点,设计课件方案时,把方案写成分页式,即按照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样式,按屏幕页面的方式写出,同时要考虑模板的选取、板式的选择、效果的设置、动画出现的时间以及放映时的链接等。然后精心构思场景,写出课件制作的方案。二新建PowerPoint文档1、新建空白文档2、根据模板新建为制作统一风格的幻灯片模式课件,先是根据教案的设计,精心选择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几十种经过专家精心制作、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模板。利用模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出较为理想的幻灯片,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模板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随时更换,并且可以修改。3、根据向导新建三插入幻灯片1、选择空白版式,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创建有个性的页面;2、选择合适的版式,加快制作进程;3、编辑现有版式,为我所用。插入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向其中添加各种内容——媒体。四添加文本文本可在幻灯片视图中输入,亦可在大纲视图中输人。还可以输入竖向的文本。页面上的文本是“文本框”的形式。文字输入后就可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如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等。可以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五添加图形将图形和文字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正确表示课件的内容,而且可以大大增强课件的渲染能力,增强演示效果。1、插入图片可以从剪辑库中为幻灯片添加图片,更多的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可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移动、裁剪和修饰等加工。2、绘制图形可以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绘图工具轻松绘制诸如直线、圆、椭圆、正多边形等简单的图形,还可修改图形的线宽、填充颜色等。3、插入艺术字PowerPoint中艺术字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对编辑好的多个图形,可以进行“组合”。六插入图表和结构图插入新幻灯片时,选择带有图表版式的幻灯片,按幕提示操作即可插入图表。为了形象地表达结构、层次关系,可以在幻灯片中制作组织结构图,在新幻灯片版式图中选择组织结构图的版式,双击组织结构图的占位符,就可启动组织结构图处理窗口。这时可方便地进行增加、删除等组织结构图的编辑。七插入声音和视频1、插入声音PowerPoint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声音,也可以插入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之后,会显示一个图标,可以改变图标的大小,可以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鼠标点击可以播放声音,可以通过“动作设置”命令选项来设置声音的自动播放。2、插入视频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影片,更多地把avi类型的影视文件插入到当前课件幻灯片中。PowerPoint播放影片时,可随时单击鼠标暂停和重放,这对于上课来说非常方便。可以调整视频播放窗口的大小。3、媒体播放器对象为了插入更多的媒体,如VCD视频,需要插入“媒体播放器对象”。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WindowsMediaPlayer7]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播放器的大小和位置→OK。八插入Flash动画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Flash,步骤是: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ShockwaveFlash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K。九设置动画动画在课件设计中,有其极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效果可以明确主题、渲染气氛,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PowerPoint中有如下几种动画:1、幻灯片切换定义幻灯片切换时整体过渡的动画2、幻灯片动画方案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3、自定义动画分别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动画类型:进入、强调、退出、路径动作条件:单击、按键、定时、之前、之后、触发附加特性:速度、声音十幻灯片的链接在a认情况下,PowerPoint幻灯片是“顺序型”的,但我们可以加入超链接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任意跳转,使课件具有“树型”或“超媒体型”结构。幻灯片的链接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好幻灯片的放映次序、动作的跳转等。可以建立一些动作按钮,如“上一步”,“下一步”、“帮助”、“播放声音”和“播放影片”文字按钮或图形按钮等。放映时单击这些按钮,就能跳转到其它幻灯片或激活另一个程序、播放声音、播放影片、实现选择题的反馈、打开网络资源等,实现交互功能。不要害怕犯错,失败是成长之母,学习PPT制作需要耐心。

ppt模板设计与制作教学教案-怎么做教案ppt课件

教师如何制作ppt课件教案研究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情,完成教学设计;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根据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编写出详细的课件制作脚本;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根据上课内容和课件的需要准备好图片、动画素材;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Edit录制配音;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根据上课内容的实际需要选定制作课件的软件,如演示类课件可以用PPT,交互性比较强的课件可以采用Authorware,网页类课件可以采用PHP等;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课件制作完毕,进行仔细地调试、修改;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7通过试运行,收集学生对课件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上课的情况对课件进行完善。教师怎样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怎么做教案ppt课件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倡导计算机教学,掌握PPT的制作已经成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PPT教案并非难事,OfficePowerPoint制作教案的方法如下:一构思根据PowerPoint的特点,设计课件方案时,把方案写成分页式,即按照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样式,按屏幕页面的方式写出,同时要考虑模板的选取、板式的选择、效果的设置、动画出现的时间以及放映时的链接等。然后精心构思场景,写出课件制作的方案。二新建PowerPoint文档1、新建空白文档2、根据模板新建为制作统一风格的幻灯片模式课件,先是根据教案的设计,精心选择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几十种经过专家精心制作、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模板。利用模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出较为理想的幻灯片,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模板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随时更换,并且可以修改。3、根据向导新建三插入幻灯片1、选择空白版式,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创建有个性的页面;2、选择合适的版式,加快制作进程;3、编辑现有版式,为我所用。插入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向其中添加各种内容——媒体。四添加文本文本可在幻灯片视图中输入,亦可在大纲视图中输人。还可以输入竖向的文本。页面上的文本是“文本框”的形式。文字输入后就可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如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等。可以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五添加图形将图形和文字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正确表示课件的内容,而且可以大大增强课件的渲染能力,增强演示效果。1、插入图片可以从剪辑库中为幻灯片添加图片,更多的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可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移动、裁剪和修饰等加工。2、绘制图形可以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绘图工具轻松绘制诸如直线、圆、椭圆、正多边形等简单的图形,还可修改图形的线宽、填充颜色等。3、插入艺术字PowerPoint中艺术字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对编辑好的多个图形,可以进行“组合”。六插入图表和结构图插入新幻灯片时,选择带有图表版式的幻灯片,按幕提示操作即可插入图表。为了形象地表达结构、层次关系,可以在幻灯片中制作组织结构图,在新幻灯片版式图中选择组织结构图的版式,双击组织结构图的占位符,就可启动组织结构图处理窗口。这时可方便地进行增加、删除等组织结构图的编辑。七插入声音和视频1、插入声音PowerPoint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声音,也可以插入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之后,会显示一个图标,可以改变图标的大小,可以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鼠标点击可以播放声音,可以通过“动作设置”命令选项来设置声音的自动播放。2、插入视频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影片,更多地把avi类型的影视文件插入到当前课件幻灯片中。PowerPoint播放影片时,可随时单击鼠标暂停和重放,这对于上课来说非常方便。可以调整视频播放窗口的大小。3、媒体播放器对象为了插入更多的媒体,如VCD视频,需要插入“媒体播放器对象”。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WindowsMediaPlayer7]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播放器的大小和位置→OK。八插入Flash动画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Flash,步骤是: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ShockwaveFlash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K。九设置动画动画在课件设计中,有其极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效果可以明确主题、渲染气氛,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PowerPoint中有如下几种动画:1、幻灯片切换定义幻灯片切换时整体过渡的动画2、幻灯片动画方案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3、自定义动画分别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动画类型:进入、强调、退出、路径动作条件:单击、按键、定时、之前、之后、触发附加特性:速度、声音十幻灯片的链接在a认情况下,PowerPoint幻灯片是“顺序型”的,但我们可以加入超链接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任意跳转,使课件具有“树型”或“超媒体型”结构。幻灯片的链接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好幻灯片的放映次序、动作的跳转等。可以建立一些动作按钮,如“上一步”,“下一步”、“帮助”、“播放声音”和“播放影片”文字按钮或图形按钮等。放映时单击这些按钮,就能跳转到其它幻灯片或激活另一个程序、播放声音、播放影片、实现选择题的反馈、打开网络资源等,实现交互功能。不要害怕犯错,失败是成长之母,学习PPT制作需要耐心。如何制作PPT模板教程如何制作ppt模板教程如下:1、在制作PPT模板前要准备放置在第1张PPT的图片,PPT内页中的图片,LOGO等图片。2、新建一个PPT文件,此时应显示的是一张空白PPT文件。3、PPT模板结构的制作、然后我们进入PPT母版视图来操作,方法是依次从菜单栏中选择“视图”C“母版”C“幻灯片母版”选中。你每新增加一张PPT出现的内容就是这一张PPT,即是写文字内容的页面,因此叫做“PPT母版”。4、PPT模板内容框架的制作。接下来我们就个性化我们要制作的PPT模板了,首先我们先制作PPT模板首页,先把准备好的图片素材插入PPT模板页面里,然后稍加剪切编排,然后再对PPT模板首页加入一些文字修饰,音乐使画面更有感觉。5、最后在菜单栏,选中“文件”C“另存为”,在打开的界面中进行如下设置:保存位置,可以放在桌面,“文件名”在这里暂定义为“如何制作PPT模板.ppt”。“保存类型”请选择“演示文稿设计模板”,然后点保存,这样一个PPT就做好保存到电脑桌面了。

教案ppt制作流程

教案PPT主要讲究将教案内容制作到PPT上,无需过多更改内容,只需熟练掌握PPT制作即可。制作PPT的过程如下PPT制作课件的方法:一构思根据PowerPoint的特点,设计课件方案时,把方案写成分页式,即按照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样式,按屏幕页面的方式写出,同时要考虑模板的选取、板式的选择、效果的设置、动画出现的时间以及放映时的链接等。然后精心构思场景,写出课件制作的方案。二新建PowerPoint文档1、新建空白文档2、根据模板新建为制作统一风格的幻灯片模式课件,先是根据教案的设计,精心选择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几十种经过专家精心制作、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模板。利用模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出较为理想的幻灯片,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模板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随时更换,并且可以修改。3、根据向导新建三插入幻灯片1、选择空白版式,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创建有个性的页面;2、选择合适的版式,加快制作进程;3、编辑现有版式,为我所用。插入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向其中添加各种内容——媒体。四添加文本文本可在幻灯片视图中输入,亦可在大纲视图中输人。还可以输入竖向的文本。页面上的文本是“文本框”的形式。文字输入后就可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如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等。可以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五添加图形将图形和文字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正确表示课件的内容,而且可以大大增强课件的渲染能力,增强演示效果。1、插入图片可以从剪辑库中为幻灯片添加图片,更多的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可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移动、裁剪和修饰等加工。2、绘制图形可以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绘图工具轻松绘制诸如直线、圆、椭圆、正多边形等简单的图形,还可修改图形的线宽、填充颜色等。3、插入艺术字PowerPoint中艺术字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对编辑好的多个图形,可以进行“组合”。六插入图表和结构图插入新幻灯片时,选择带有图表版式的幻灯片,按幕提示操作即可插入图表。为了形象地表达结构、层次关系,可以在幻灯片中制作组织结构图,在新幻灯片版式图中选择组织结构图的版式,双击组织结构图的占位符,就可启动组织结构图处理窗口。这时可方便地进行增加、删除等组织结构图的编辑。七插入声音和视频1、插入声音PowerPoint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声音,也可以插入文件中的声音。插入声音之后,会显示一个图标,可以改变图标的大小,可以设置幻灯片放映按钮,鼠标点击可以播放声音,可以通过“动作设置”命令选项来设置声音的自动播放。2、插入视频可以插入剪辑库中的影片,更多地把avi类型的影视文件插入到当前课件幻灯片中。PowerPoint播放影片时,可随时单击鼠标暂停和重放,这对于上课来说非常方便。可以调整视频播放窗口的大小。3、媒体播放器对象为了插入更多的媒体,如VCD视频,需要插入“媒体播放器对象”。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WindowsMediaPlayer7]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播放器的大小和位置→OK。八插入Flash动画Flash动画的魅力是从所周知的。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Flash,步骤是:从[视图][工具栏]中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其它控件]→找到[ShockwaveFlashObject]项点击→在页面上[画一个框]→右击此框→选[属性]→点击自定义后的[]→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影片URL]→确定→调整Flash的大小和位置→OK。九设置动画动画在课件设计中,有其极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效果可以明确主题、渲染气氛,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PowerPoint中有如下几种动画:1、幻灯片切换定义幻灯片切换时整体过渡的动画2、幻灯片动画方案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3、自定义动画分别定义幻灯片中各个元素(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的动画动画类型:进入、强调、退出、路径动作条件:单击、按键、定时、之前、之后、触发附加特性:速度、声音十幻灯片的链接在_认情况下,PowerPoint幻灯片是“顺序型”的,但我们可以加入超链接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任意跳转,使课件具有“树型”或“超媒体型”结构。幻灯片的链接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好幻灯片的放映次序、动作的跳转等。可以建立一些动作按钮,如“上一步”,“下一步”、“帮助”、“播放声音”和“播放影片”文字按钮或图形按钮等。放映时单击这些按钮,就能跳转到其它幻灯片或激活另一个程序、播放声音、播放影片、实现选择题的反馈、打开网络资源等,实现交互功能。

高中英语优秀教案设计案例

教案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道具,对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控教学节奏。有了教案,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优秀的教案设计对老师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高中英语教案 范文 本单元通过学习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并改编成短剧形式的课文,学生能初步了解作者的风格。学生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排演这个短剧。通过对话课的学习与操练,学生接触表示坚持个人意见的常用语句,并要求学生运用到实际会话中。学习并初步掌握as if和no matter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用法。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单词 run, choice, note, change, fool, order, pleasant, right, assistant, customer, foolish, insist, tailor depend, favo(u)r , apologize, excited 2.词组 shop assistant, a clothes shop, give back, or else, change…for …, in the sun, try on, depend on, take place, get off, put on, drop in, once upon a time, do up, in fact, keep back, play the part of, next to 3.交际用语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I would like you to change this blouse. You sold me a blouse that I can"t use any more. I am afraid I can"t do that right now. Why can"t you do something about it? Is anything the matter? 4.语法 学习as if和no matter的用法。 教学建议 课文建议 在Lesson 38课,建议教师应组织学生1)以节目的形式演出这段对话。2)教师可选取录像或多媒体形式完成此课的教学任务。3)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适当准备一些道具排演本课的最后结局的短剧。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能刻画服装店老板人物特征和心理变化的相关语句。如:There"s a customer, Tod, Will you serve him? / No matter what he is wearing , Tod, just show him the cheapest./Come, come. Get him his change, Tod.. 对话分析 本单元对话是讲述在服装店调换衣服的经过,学生对其内容较易理解,但一些新单词的用法应掌握,如:customer, run, insist, change…for…。本课中也提供了给学生做相应对话的练习,如:A pair of trousers, A radio的口语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1.serve的用法 1)serve(sb.) as sth.表示“为(某人)工作,(尤指)当佣人”。 He served as a gardener and chauffeur.他做园艺工人兼司机。 2)serve还可表示“供职,服役”。 He has served his country well.他为国尽职。 3)serve sb. (with sth.). 表示“将(饭菜)端上桌。” Four waiters served lunch for us.有四位服务员招待我们吃午饭。 4)serve 还可用于“(在商店等处)接待(顾客)或为顾客取货物”的意思中。 Are you being served?有售货员接待您吗? He served some sweets to the children.他为孩子们拿来了他们想要的糖。 5)serve 还指“(一份饭)够……”。 This packet of soup serves two.这包汤料够两个人食用。 2.judge的用法 1)judge用作动词,表示作“断定,估计,认为”解。其后可带宾语从句,也可带不定式或形容词、名词等引导的宾补成分。 We judge that they have finished.我们估计他们已经干完了。 We judge them to have finished.我们估计他们已经干完了。 She judged him about fifty.她估计他在五十岁左右。 The committee judged it better to start the investigation at once.委员会认为最好立即开始此项调查。 From his letter, we judged his visit to China a great success.从他的来信判断他对中国的访问非常成功。 2)judge用作“判断,断定”解时,还可接wh—分句或wh—加不定式结构。 I can"t judge whether she was right or wrong.我不能断定她是对还是错。 3)judge还可表示“评判,评价”,可说judge sb. / sth. Don"t judge a man by his looks.勿以貌取人。 4)Judging by / from…(从……来看,据……来判断)是惯用 短语 ,可用来引导独立分句。 Judging from his looks ,he may be sick.从外表看,他或许生病了。 Judging by his accent, he must be from Guangdong.听口音,他准是个广东人。 3.get off的用法 1)get off意为“脱下”。 It"s rather hot today, we must get off the jacket.今天太热了,我们必须脱下夹克衫。 2)注意:get off还可作“下车”;“离开”;“出发”;“起飞”解。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bus, I started for the village on foot. 我一下公共汽车,就开始步行到村里去。 We must get off at once or we" II be late我们必须马上走,否则要迟到了。 We got off immediately after breakfast.我们一吃过早饭就出发了。 The plane got off on time. 飞机准时起飞。 4.favor的用法 1)in favor (of )表示“赞成、主张”,常用作表语或后置定语。 The students were in favor of reform. 学生赞成改革。 2)do sb. a favor或do a favor for sb. 是个正式的礼貌用语,意思是  “给某人以恩惠,帮某人的忙”。 Would you do me a favor? 帮我一下好吗? Do me a favor by turning off the radio. 帮我把收音机关掉。 Do me the favor to come. 务请光临。 注:do sb. a favor后接of doing 或不定式时,应将不定冠词a改为定冠词the。 5.put down的用法 1)意为“写下;记下”。 Put down your name and your telephone number.写下你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Put this down in your notebook for future reference.这点记在你的 笔记本 上,以供今后参考。 2)可作“镇压;扑灭”。 The fire was finally put down by the firemen.大火最后终于被消防队员扑灭了。 6.as if的用法 as if 是连词词组,作“好像”、“好似”解,引导表语从句,用于下列句型中: It looks/seems as if ....表示“看起来似乎……”。其中It为无人称代词,本身并无词义。looks / seems是连系动词,as if引出表语从句。 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show. 看来,要下雪。 It seemed as if the suit was made to his own measure. 这套衣服看来似乎是按尺寸给他定做的。 除此之处,as if也可以引导方式状语从句,修饰主句的谓语,此时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常用虚拟语气。关于这一点,暂可不必向学生交代。 The woman loves the children as if she were their mother.这个妇女爱这些孩子,她好像就是他们的妈妈一样。 高中英语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 快速阅读 的 方法 ,熟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口语技能,高中英语教学案例。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和信息素养。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Canada---The True North 与以往接触过的介绍国家的 文章 相比,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 教学重点:①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②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突破】任务驱动,层层深入。利用“任务驱动”方法,使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对课文内容中细节的理解。②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难点突破】 设置情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设置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 ,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①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②设计创造性思维问题。所谓创造性思维问题即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问题。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题型具有开放性、解题富有挑战性。 【教法】:①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动画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②评价阅读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热身活动:猜单词。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两组前一节课学过的词,分别让两组同学上来猜。所采用的方式类似于《幸运52》:单词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其中一个同学背对着屏幕,他是猜者;另一个同学则是解释者,他要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看谁猜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令同学们很快融入课堂氛围。 第二步:读前活动(一):自由展示。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Which country or plac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powerpoint展示文件。在课堂上,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和介绍。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第三步:读前活动(二):自由交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加拿大,你最想看什么?If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Canada, what would you expect to see there? 先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教学 反思 。 第四步:读前活动(三):小组讨论。经过了前面的大量的有关加拿大的信息的冲击,你愿意用哪三个词语来描述加拿大?What three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Canada? Why? 请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步:加拿大概况综述。这一步骤是对上几个步骤的 总结 ,同时也是教师整合并优化了有关加拿大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展示。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加拿大的了解,对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进行 梳理,也为下一个步骤展开铺垫。 第六步:掠读课文。(first reading)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8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8个问题来阅读课文。读完后回答问题。 1.Why are the cousins not flying direct to the Atlantic coast? 2.What is the continent they are crossing? 3.What is “The True North”? 4.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 5.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e? 6.Where does wheat grow in Canada? 7.Why would ship be able to reach the centre of Canada? 8.Name two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anada has. 第七步:精读课文。(second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5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 句子 ,让同学们判断正误。如果该句是错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The girls went to Canada to see their relatives in Montreal. 2.Danny Lin was going to drive them to Vancouver. 3.You can cross Canada in less than five days by bicycle. 4.The girls looked out the windows and saw Native Indians and cowboys. 5.Thunder Bay is a port city in the south of Canada, near Toronto. 第八步:复述课文(retelling) 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second largest go eastward 5,500/from west to east here in Vancouver surrounded by ski/sail 第九步:口头 作文 (oral practice) 设定一个情境,给出一些关键词汇,让同学们模仿课文来编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 Suppose two of your cyber pals in Canada come to visit Shenzhen and you are meeting them at the airport. While you are driving them home, you are telling them something about China and Shenzhen, just as what Danny Lin said in the text. Work in groups. You are required to present either a short passage or a short dialogue.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third largest go northward from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oast theme parks 第十步: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第九步中的口头作文写出来,变成书面作文。 Write down the short passage or the short dialogue that you"ve just worked out.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标,我将本节课设计为竞赛、导入、个人探究、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和讨论及口头作文等九个步骤。我充分发挥自制网络课件的优势,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既贯通了所要学的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使得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加浓厚 , 积极地自主探究,讨论问题热烈,课堂气氛活跃!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三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他们 学习英语 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 渠道 获取学习资源。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我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 warming-up部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 文化 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一起讨论。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片和听录音引入文化遗产这一话题。 2.从网上下载一些琥珀屋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分辨新旧琥珀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些生词用板书) 3.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两人围绕琥珀屋设计小对话。 6.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7.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文物意识)。 四、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设计紧凑。先利用录音和图片引起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知道琥珀屋从形式-失踪-重建的过程,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特色,学习用英语归纳以及复述,最后自己去小结上完这节课的收获,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用 英语口语 判断别人给出的依据,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一些有关文物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的兴趣,减少陌生感。 课前需要准备中外文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简短的录音描述。 五、教学过程 (一) warming-up引入 教师用 PowerPoint分别展示三幅图片以及播放有关的三段介绍录音,并不需要学生详细记录细节,因为不是听力课,只是了解图片是什么地方,位于哪个国家等。 ( look at thre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three tourist guide describe each of the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1、3为学生所熟悉的 1. The Pyramids in Egypt 2. Machu Picchu in Peru 3.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然后问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They represent the culture of their countries, so they are called______)引导学生讲出 cultural relics这个词组接着分别说出 cultural relics的定义(学生个人观点) (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而且很有兴趣了解 其它 文物) (二) Reading使学生了解Amber Room形成、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Maybe it"s lost) 2、为了让学生知道琥珀屋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新旧琥珀屋对照、外观、以及里面摆设的琥珀,金碧辉煌的琥珀屋使学生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并学会分辨新旧。 3、先给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scanning)。有目的性阅读是阅读训练一种技巧,并且提醒学生不用太多花大多注意力在人名、地名上面,而假设自己正在读一本侦探小说,集中精力探究事情的发生经过。 4、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5、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 Difficult points 因为只是阅读课,语言点不作详解,是为下个课时作准备,分别找出 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l. Frederic WilliamⅠ,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 strange history. 2. Once it is heated, the amber can be made into any shape. 3. This was a time when the two countries were at war. 4. There is not doubt that the boxes were then put on a train for Konigsberg . (四) Summing-up(总结) 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 1、找出与Amber Room有关的重要线索(3个人物、2个国家、1个组织) 2、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 (五) Group-work(task)4人小组 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 1、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learn how to 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Fill in the blanks: The Amber Room was made________. Frederick WilliamⅠ________.It soon became part of the Czar"s winter palace in St. Petersburg . Later, CatherineⅡ________and she told her artists to________. In September, 1941,the Nazi Germany army secretly ________. After that,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________. Now Russians and Germans have ________much like the old one. 2、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学生都能说出要保护文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至于怎样保护,因时间关系留待下个课时再讨论。 (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家乡某一文物的文章。 六、课后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文物重要性及要做好保护。例如,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接着概括段意,然后分析句子,(这是表层理解),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保护文物,升华到深层理解。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没有用书本上的例子,而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作为引入,时间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及渴望了解更多的求知欲。 高中英语优秀教案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1.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反思 2. 2020英语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 3. 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4. 高中语文《氓》优秀教案设计 5. 英语语法教案范文 6.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7.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8. 高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9. 高中英语教师优秀事迹 10. 高中数学集合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声音的秘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二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声音的秘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声音的秘密》原文   我们一出生,周围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动听的音乐,也有烦人的噪音。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声音会有什么秘密呢?   法国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从小就注意观察和动脑筋。   一天小帕斯卡吃完饭,在厨房外边玩耍,听到从厨房里传来丁丁当当餐具碰撞的声音。这刀叉和盘子相碰的声音,谁听了都不会在意,可却让帕斯卡着了迷。他想:声音是餐刀敲打盘子发出来的,但是餐刀停止敲打盘子后,声音为什么不会马上消失呢?   他发现,敲打盘子后,声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马上消失了。而且帕斯卡还注意到,他每次用手指去碰盘子边时,手指还感到有些发麻呢。   帕斯卡通过观察和试验,终于得出结论:声音的传送方式,主要靠的是振动,而不是打击。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帕斯卡在他11岁的时候,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伟大的科学探索。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声音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学的震动原理的,激发学生学习帕斯卡仔细观察、好动脑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   教学难重点:   1、了解声音的秘密的发现过程。   2、了解声学的震动原理。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   教学准备:   声学原理示意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书指导。   1、初读课文,正音识字。   2、自读课文,纠正读音、停顿、语气等问题。   3、识字教学:   出示生字,以开火车形势练读。   学生组词并用词说话。   二、读课文,深入理解   1、朗读展示,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   3、围绕重点问题,分组讨论。   (各种各样)的声音   ()的音乐   ()的秘密   ()的噪音   问:声音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呢?   三、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1、小组活动探究,体会帕斯卡善于观察、勇于时间。   2、积累内化,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名读课文,要求读熟,读出感情。   二、认识文中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1、学生自己试着认。   2、师领读。   3、生领读。   三、会认,会写10个生字。   1、先观察10个生字。   2、认识10个生字。   3、指导写10个生字。   4、反复认、写、组词、说话等。   5、练习:选词填空。   关心、关怀、爱护   (1)党对我们的(),我们永记心间。   (2)少先队员要()公共财产。   (3)老师向妈妈一样()我们的健康成长。   6、独立完成课后52页练习。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声音的秘密》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对这堂课上出现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这节课教学对对阅读教学颇有心得。   一、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我讲述奇怪的梦激学生探索乐曲中奥秘的兴趣,为本课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声学的震动原理,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先阅读,然后创设实验的氛围:“我们是声学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我们动手实验探索声音的秘密?”通过亲自实验学生自然而然的总结出:“声音的传送方式主要靠的是震动,而不是打击。”让学生理解声学振动原理中没有教师“牵”生的痕迹,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生要读、愿说的良好氛围中。但是由于课上学生发挥的不是太好,还有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调动起来,所以这个环节就没用上,反而真是把学生“牵”过来的,直接得出了声学振动的原理:是靠振动,而不是打击。这样使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扎实。   二、走进文本,重视学生视角   本节课我从兴趣入手,转化角色以孩子的视角研读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放手走进文本进行对话。凭借课文的描述进行内心的勾画,与帕斯卡一同探索声音的。秘密。当阅读第六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想对帕斯卡说的话,但是学生都说不出来,使后面的内容就变成我在说了,学生只是在听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三、问题意识,走进学生心理   本节课上我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板书课题后我便让学生提问题:是谁发现了声音的秘密?声音到底有什么秘密?但学生只提出了一个问题,提的问题少,质疑不够,然后我提示学生,学生提出了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教学。   学生在读课文和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地方,我直接改正了,没有指出来,再更正。在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和开火车读,但没有范读课文,因为设计的内容太多,所以把范读课文这一环节直接删去了。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教学中优点太少,不足太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深深体会,希望以后把课讲的更好。 小学二年级写人的作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6篇 小学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400字 小学二年级的读后感怎么写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二年级介绍爸爸的作文200字 查看小学二年级全部文档资源 >>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德化不仅因陶瓷而闻名,更因山水而美丽:这里有“天下第一牛”的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以奇石、奇树、奇水、奇洞构成奇特景观的九仙山;有尽显水的妩媚的岱仙飞瀑、桃仙溪……这些美丽的风景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画。   前段时间,在幼儿园楼梯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以“美丽的德化”为主题的风景挂图,这些挂图一展出便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无论是自由活动,或是家长接送等环节,都能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声音:“瞧!那边图片上的岱仙瀑布我去过了,那里的水可大了!你去过吗?”“妈妈,星期六我们去看桃花的地方是图片上的吗?”“那块大石头很像一只牛” ……孩子们一番番话语顿时触动着我的思绪,作为一个德化人应该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应该因为家乡有这么多的美丽风景而感到骄傲。大班语言活动《我是能干的小导游》便因此而产生,期望以此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家乡风景的美,尽情表达自己的感知与感受,从而体验作为一个德化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乡比较闻名的风景区,了解这些风景区的独特之处。   2、学习用“……像……”句式形容家乡景点,并初步能用完整、优美的语句进行描述。   3、领略家乡风景美如画,体验作为一个德化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丰富有关德化风景的知识经验,让幼儿熟悉比较闻名的景区   2、物质准备:   录像(内容为外地小朋友要来德化旅游,请德化小朋友做小导游);德化风光图若干(每个景区至少2—3副图);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引发兴趣。   1、组织幼儿观看视频。   “德化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ⅩⅩ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说德化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很想去玩,你们能做我们的小导游吗?为我们介绍一些美丽的风景吧!”   2、师生交流,鼓励幼儿都来充当能干的小导游。   二、欣赏——家乡的风景真美。   1、让幼儿自由观看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风景区?你去过吗?喜欢那里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与周围的同伴进行交谈,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   三、说一说——家乡的景物真独特。   1、引发幼儿思考:这些风景图片藏着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有的图片是同一个景区)   2、引导幼儿将图片按同一个景区进行归类,并进行观察。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学习用“……像……”句式描述图片景点,如:石牛山的大石头像一头牛一样卧在山坡上;岱仙瀑布像一条长长的白带子高高挂着等等。   4、交流:通过交流让幼儿感受家乡景物的独特美。   四、演一演——我是景区小导游。   1、请幼儿扮演小导游,结合图片介绍景区。   2、重点引导幼儿完整的表达,启发幼儿学习用优美的语句描述。   (1)指导幼儿先介绍景区名字,再介绍景区风景。   (2)引导幼儿尝试用优美的词汇形容景点,并运用“……像……”描述景点的独特之处。   (拍摄幼儿扮演小导游介绍景区的过程拍摄,作为继续开展活动资料。)   五、活动小结。   根据幼儿扮演“小导游”情况师生共同小结。   活动延伸:   1、利用自由活动或接送等环节播放幼儿扮演小导游录像,让幼儿再次观看,引导幼儿继续开展“学做小导游”活动。   2、班级设置“家乡的风景真美”图片展,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的图片或相片,让幼儿继续感受家乡风景的美。   3、通过绘画等方式制作风景画册,投放于语言角,指导幼儿继续描述。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2    设计背景   兴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古灵渠,以及许多有名的景点和许多值得欣赏的古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2005年兴安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每年来这里游览的旅客络绎不绝,这值得每一个兴安人骄傲和自豪。这些景点里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能学到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   《我是兴安小导游》是我园根据地方特色,在大班新开展的乡土文化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通过当小导游的形式,来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兴安县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家长们已带幼儿参观过兴安灵渠、乐满地、世纪冰川、猫儿山等景点中的至少两处景点,特别了解了灵渠的各个景点以及景点的有关典故。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灵渠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灵渠是一条人工渠,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重点: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小朋友介绍灵渠的各个景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难点: 能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灵渠的旅游经验,并初步了解各个重要景点的特点和其中的故事传说。   多媒体教学设备、灵渠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   2、幼儿带来的景区留影照片。   3、教师为幼儿准备6张导游证、6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6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哗嘴、大小天平、 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等景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灵渠》课件,幼儿观看。   (二)重点提问:   1、灵渠修建于什么时候?它连接了哪两条江?   2、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3、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4、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灵渠景区留影,感受灵渠的美丽。   小结:灵渠修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工渠。它是兴安有名的景点,每年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灵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介绍灵渠内各景点   1.师:我们兴安的灵渠这么美丽,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灵渠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灵渠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有些什么故事?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灵渠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四)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灵渠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灵渠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灵渠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绘画:美丽的灵渠。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把它画下来。   (五)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首先,幼儿的前期经验积累太少。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播放完灵渠景点图片课件,让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片是哪些景点,说出景点的名称时,幼儿都只有一个回答“是灵渠”。至于是灵渠的哪个具体景点,除了说出了一个“飞来石”之外,其他的没一个人能说出来。第二个环节,我出示灵渠的几个重点景点图片,让幼儿说说他们的典故或者来历,也是没有一个幼儿能说出来。看来,幼儿虽然都去过灵渠,对于灵渠 的了解仅限于风景层面,对于灵渠在历史文化方面还知之甚少。其次, 没有确立好活动的重点难点。这节课,我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介绍大小天平的"科学设计和构造原理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尽管我制作了课件,化简为易,让幼儿能直观的观看设计构造过程,但从幼儿的理解和兴趣来看,这个重点的设计过于深奥,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观看课件的时候,许多幼儿在下面讲话。观看课件后的提问了解环节,除了个别幼儿能对课件内容作出一些回答,大多数幼儿是不太理解。   我设计这节课是根据我所教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来设计的,这之前我班的幼儿对于灵渠景点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但这节课我用的幼儿是临时改成的另一个班级的幼儿,由于幼儿积累的前期经验不一样,我对这个班的幼儿的前期经验缺乏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困难。按这个班幼儿的经验,我应该把重点确立在让幼儿了解灵渠各景点的特点和其故事传说上。这样才适合幼儿特点。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3    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应选择幼儿身边最熟悉的内容进行教育。   《我是小导游》就是一个源自于幼儿生活的大班社会教学活动,通过争当小导游来进一步了解前卫村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过前卫村,了解了前卫村各个景点,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前卫村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前卫村是崇明的,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前卫村的景点。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过前卫村的旅游经验。   2、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投影仪。   3、教师为幼儿准备4张导游证、4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4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瀛洲古村、动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国奇石展示馆、前卫休闲广场。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教师播放《美丽的前卫村》课件,幼儿观看。   重点提问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小结前卫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个好地方。   (二)介绍前卫村内各景点   1.师:我们的前卫村这么漂亮,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前卫村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前卫村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向幼儿介绍“导游”这一职业。   重点提问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   小结两个条件,第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游览)。第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三)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前卫村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前卫村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前卫村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取在春游后开展这一活动,幼儿前期的经验比较丰富,对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了。   (二)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整个活动把主导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自己说、自己选、自己游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活动的组织者,体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的精神。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了解前卫村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前卫村是崇明的,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前卫村的景点。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参观过前卫村的旅游经验。   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投影仪。   教师为幼儿准备4张导游证、4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4个自制小喇叭。   教室边布置成瀛洲古村、动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国奇石展示馆、前卫休闲广场。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前卫村》课件,幼儿观看。   重点提问: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小结   前卫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个好地方。   (二)介绍前卫村内各景点   1.师:我们的前卫村这么漂亮,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前卫村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前卫村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向幼儿介绍“导游”这一职业。   重点提问   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   小结:   两个条件,第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游览)。第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三)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前卫村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   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前卫村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前卫村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活动反思与建议   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取在春游后开展这一活动,幼儿前期的经验比较丰富,对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了。   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整个活动把主导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自己说、自己选、自己游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活动的组织者,体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的精神。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慈城有特色的景点,知道慈城是个美丽的古镇,培养幼儿爱慈城的美好情感;(活动重点)   2.启发幼儿大胆连贯地讲述对慈城景点的认识,学做小导游,发展语言表达力;(活动难点)   3.激发幼儿做为一个慈城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幻灯课件一组,小组操作材料若干份(风景卡片,导向板)   活动流程:   回忆讲述慈城景点——欣赏幻灯了解慈城美丽风貌——明确导游的工作内容,小组合作学做导游——小组选导游代表做讲解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通过回忆讲述慈城景点   主要提问:   1.大声自信得告诉大家,我们是哪里人?(宁波慈城人),小结慈城是一个古老的小镇,镇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知道吗?   2。美丽的地方叫什么名字?里面有什么?   3.小结:慈城的美景可真多呀。今天我还带来了我们慈城特产年糕兄弟,他们也要来讲讲美丽的慈城,我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幻灯了解慈城美丽风貌   主要提问:   1.年糕兄弟讲了慈城哪些美丽的地方?   2.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   3.小结:慈城到处都有美丽的地方,真是个好地方,我喜欢慈城,你们喜欢吗?   三.明确导游的工作内容,小组合作学做导游   1.我们慈城这么美丽,所以近几年许多其他城市的朋友们,国外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慈城后遇见到麻烦,他们不知道慈城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作为慈城人该怎么办呢?(告诉他们,介绍等)   2.新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人的工作就是带客人   参观各个城市的景点。客人参观景点完了,他的工作也结束了。像做这样工作的人,叫导游。小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过一次慈城的小导游   3.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教师小结:两个条件,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心中有数)。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4.讲解。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所以老师请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学。介绍小组操作材料(风景图和导向板)教师边示范:把客人带到哪几个美丽的地方,依此放在导向板上。定好地点后,四人协商怎么来介绍这些景点,让客人们觉得我们慈城很美丽。   四:小组选导游代表做讲解   1.小导游介绍的时候要有礼貌,要客气热情。   2.依此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3.鼓励。另外三人为现场的老师做导游。   预期效果:   1.用慈城特产—年糕兄弟带领幼儿参观慈城景点,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课件完美地展现了慈城的美丽,幼儿体验深刻;   2.小组合作学习导游,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能体现小组合作,自由选择的民主性。   3.把学习变为知识的再现过程,用角色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开展更显幼儿主体地位。 我是小导游大班教案6    一、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应选择幼儿身边最熟悉的内容进行教育。   《我是小导游》就是一个源自于幼儿生活的大班社会教学活动,通过争当小导游来进一步了解前卫村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过前卫村,了解了前卫村各个景点,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前卫村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前卫村是崇明的,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前卫村的景点。    三、活动准备   (一)幼儿已有参观过前卫村的旅游经验。   (二)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投影仪。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4张导游证、4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4个自制小喇叭。   (四)教室边布置成瀛洲古村、动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国奇石展示馆、前卫休闲广场。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前卫村》课件,幼儿观看。   重点提问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小结   前卫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个好地方。   (二)介绍前卫村内各景点   1.师:我们的前卫村这么漂亮,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前卫村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前卫村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向幼儿介绍“导游”这一职业。   重点提问   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   两个条件,第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游览)。第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三)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前卫村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   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前卫村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前卫村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取在春游后开展这一活动,幼儿前期的经验比较丰富,对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了。   (二)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整个活动把主导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自己说、自己选、自己游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活动的组织者,体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的精神。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灵渠小导游》含反思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灵渠小导游》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背景   兴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古灵渠,以及许多有名的景点和许多值得欣赏的古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20xx年兴安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每年来这里游览的旅客络绎不绝,这值得每一个兴安人骄傲和自豪。这些景点里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能学到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   《我是兴安小导游》是我园根据地方特色,在大班新开展的乡土文化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通过当小导游的形式,来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兴安县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家长们已带幼儿参观过兴安灵渠、乐满地、世纪冰川、猫儿山等景点中的至少两处景点,特别了解了灵渠的各个景点以及景点的有关典故。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灵渠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灵渠是一条人工渠,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重点: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小朋友介绍灵渠的各个景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难点:能大胆、连贯地介绍灵渠的景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灵渠的旅游经验,并初步了解各个重要景点的特点和其中的故事传说。   多媒体教学设备、灵渠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   2、幼儿带来的景区留影照片。   3、教师为幼儿准备6张导游证、6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6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哗嘴、大小天平、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等景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   教师播放《美丽的灵渠》课件,幼儿观看。   (二)重点提问:   1、灵渠修建于什么时候?它连接了哪两条江?   2、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3、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4、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灵渠景区留影,感受灵渠的美丽。   小结:灵渠修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工渠。它是兴安有名的景点,每年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灵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介绍灵渠内各景点   1.师:我们兴安的灵渠这么美丽,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灵渠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灵渠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有些什么故事?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灵渠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四)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灵渠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灵渠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灵渠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绘画:美丽的灵渠。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把它画下来。   (五)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首先,幼儿的前期经验积累太少。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播放完灵渠景点图片课件,让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片是哪些景点,说出景点的名称时,幼儿都只有一个回答“是灵渠”。至于是灵渠的哪个具体景点,除了说出了一个“飞来石”之外,其他的没一个人能说出来。第二个环节,我出示灵渠的几个重点景点图片,让幼儿说说他们的典故或者来历,也是没有一个幼儿能说出来。看来,幼儿虽然都去过灵渠,对于灵渠的了解仅限于风景层面,对于灵渠在历史文化方面还知之甚少。其次,没有确立好活动的重点难点。这节课,我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介绍大小天平的科学设计和构造原理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尽管我制作了课件,化简为易,让幼儿能直观的观看设计构造过程,但从幼儿的理解和兴趣来看,这个重点的设计过于深奥,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观看课件的时候,许多幼儿在下面讲话。观看课件后的提问了解环节,除了个别幼儿能对课件内容作出一些回答,大多数幼儿是不太理解。   我设计这节课是根据我所教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来设计的,这之前我班的幼儿对于灵渠景点已有较多的经验积累,但这节课我用的幼儿是临时改成的另一个班级的幼儿,由于幼儿积累的前期经验不一样,我对这个班的幼儿的前期经验缺乏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困难。按这个班幼儿的经验,我应该把重点确立在让幼儿了解灵渠各景点的特点和其故事传说上。这样才适合幼儿特点。

高中物理选修1-1《变压器》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1-1《变压器》教案   一、本节教材分析   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在讲解变压器的原理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说明: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压器铁芯是带电的.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可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经过独立思考了解到变压器铁芯并不带电,铁芯内部有磁场(铁芯外部磁场很弱).   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   (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4)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5)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   2、能力目标   (1)用电磁感应去理解变压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讲解理想变压器使学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大致规律,了解了电感现象,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可自行预习课本,了解相关原理。同时变压器的作用神奇,变压装置在生活中很常见,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带着自己的问题,搜集资料了解变压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演绎推理、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自耦变压器、调压器、导线等.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变压器原理   [师]出示可拆变压器,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演示]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   [生]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同.   [师]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路并不相同,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   [生]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   [师]物理上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生]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   [师]如果无铁芯,并排放置的原副线圈也发生互感现象,但原副线圈所激发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只有一小部分穿过对方,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中传送电能.如有铁芯,由于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   [生]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师]与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及线圈匝数成正比.   师生共同活动:   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   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   设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穿过铁芯的磁通量为u03a6,则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E1=N1   E2=N2   在忽略漏磁的情况下,u0394u03a61=u0394u03a62,由此可得   在忽略线圈电阻的情况下,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与感应电动势E1相等,则有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与感应电动势E2相等,则有U2=E2.于是得到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   (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   (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   (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   [生1]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生2]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   [生3]当N2   [生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将220 V电压升高到10000 V以上属升压变压器;复读机的变压器将220 V电压降到6 V,属于降压变压器.   [师]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   [生]P出=P入   [师]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1与I2有什么关系?   [生]据P出=U2I2,P入=U1I1及P出=P入得:   U2I2=U1I1   则:   [师]绕制原副线圈的导线粗细一样吗?   [生]粗细不一样.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   2.几种常见的变压器   [师]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   (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   (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   (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1]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线圈,滑动头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会连续发生变化.   [生2]若把整个线圈作副线圈,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为升压变压器;若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副线圈,整个线圈作原线圈,为降压变压器.   [生3]互感器分为两类,即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生4]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2和变压比,就可以算出高压电路中的电压.   [生5]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流I2和变流比,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   3.理想变压器:忽略一切电磁损耗,有   P输出=P输入   4.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原理.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回顾变压器这节课,收获颇多,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和可以总结的经验,也一些不足之处。   收获:通过此次上课,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改新教材的新,教学目标,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在准备的过程中逐步的提高了对新教材本质的把握,用新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我采用了给动画配说解说词的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给动画配说了解说词,通过学生对动画的理解,解说的过程,加深了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理解,达到了探究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通过这次上课,让我在课堂的安排上更加条理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水到渠成,由以前的给于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学习有层次感。这次上课使我更加注重基本功的培养,让我的基本功又有了一次更高的提升,也让我懂得了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不足:下面说说本节课上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 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这节课,本节课存在着一个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还是教师占主导的地位,启发学生不够,学生的讨论还应该在增加一些,教师要学会放手,要有能放能收,收放自如的能力。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电学量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谈论下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最深刻。而此环节处理的过于简单,教师说的太多,给学生的时间过少,需要改进。   还有本节课的课程安排有些紧张,给人一种时间短,知识范围过大的感觉,有些地方用时过多,介绍性的知识可以布置为作业或是课后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重点更加突出。还有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要更加科学规范严谨,语速要稍微慢些,教学节奏要急缓适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轻松自如。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高中物理选修1-1《变压器》教学反思   变压器这节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只要电磁感应理解清楚,本节只是它的一个应用而已,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互感现像。   我先借助于课本上简单的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从而引发思考:灯泡所在的电路并没有与电源相连接,为什么会发光?(互感)能量是从哪里转化来的?(能量守恒思想)回忆法拉第课本上的实验(图片),明确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再通过材料展示,同学们发现不同的用电器,其额定电压不同,从而引发第二个思考:怎样得到不同的电压?提示:上面的装置中电源电压是220V,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仅为3.8V,是什么装置在起作用呢?引出变压器。简单介绍变压器的结构、符号、基本原理,基本物理量的对应。同时展示拆变压器,形成感官映像,并提问,若原线圈同直流电源,变压器会工作吗?   第三部分:实验验证猜想。由书上的交流与讨论跟同学们交流引起电压改变的可能原因:原线圈,副线圈,铁芯,电源电压等等。思考用控制变量法实施实验。得到初步的印象。紧接理论推导:引领学生分析铁芯(锁磁、涡流),原副线圈(热损),得到在这些能量损失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理想化模型 -忽略次要因素),得到这样的几个结论:u03c6相等,u0394u03c6/u0394t相等,从而E(i)的变化频率相等。从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得到变压器的三个重要公式。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相等,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功率相等(强调:前提针对一个副线圈)最后通过习题反馈,讨论电压,电流,功率间的制约关系。   课后跟别的老师也交流过:大家认为实验环节可以没有,(即使设计思想也无讨论)反正理论推导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是我不这样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新授课上,我宁愿学生活泼的学习,宁愿多做一些在别的老师看来是对成绩没有影响的实验。   疑问之处:当负载空载时,副线圈电流为零,原线圈也为零,如何跟学生解释?   空载时,对于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的电阻无穷大,电流为0;原线圈也会有一个很小的电流,以维持铁心中的交变磁场,这个电流与原线圈的电压是不同步的,有一定的周期延迟,在电流周期的不同阶段,线圈把从输入电路中得到的电能重新输送回原电路,在较长时间内(大于1个周期)输入电路对原线圈输入的电能为0;即原线圈中虽然有电流,但这个电流不消耗输入电路的能量。对于非理想变压器,由于铁心中也会有涡流,即使空载,也相当于有负载。

幼儿园中班英语优秀教案

幼儿园中班英语优秀教案   现代英语所使用的拼写字母,也是完全借用了26个拉丁字母。所谓“拉丁字母”,就是古罗马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拼写字母。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园中班英语优秀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幼儿园中班英语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单词:“bunny”和句型“pass the bunny”。并理解其含义。   2.能基本听懂并按规则游戏。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师身穿一个大口袋的上衣(内装各种水果模型:苹果,橘子,葡萄,梨子,香蕉,桃子菠萝,西瓜和各类汽车模型: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出租车)   2.鼓一个,击棒一根。   3.小兔毛绒玩具一个   4.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以舞蹈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C:Good morning teacher .   T:Do you want to dance ?   C:Yes .   T:Ok, letu2019s dance, please listen .   (兔子舞音乐起,师生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2.T:(教师做很累的动作)Oh, Iu2019m tired. Are you tied ?   C:Yes.   T:Ok. Please find a chair and sit down .   二.学习单词“bunny”   1. T:Today, here comes a new friend.(出示绒毛玩具小兔)Look,what is this ?   C:小兔   T:Yes bunny.   T c::Bunny,bunny(幼儿学说单词)   T:(教师模仿小兔与幼儿打招呼)Hello/Hi/children   C:Hello/Hi/ bunny   2.听指令做动作   T:Now, Letu2019s play the game “I say you do “, Ok?   C:Yes.   T:Kiss bunny(教师边说边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按照指令动作)   Who can try ?Touch /shake hands /embrace /Kiss the bunny (Very good /You are smart /How cleve)   T: Now please say and fllow me .Pass the bunny (教师做出传递的动作,边示范边讲解)   T: Pass the bunny and say it one by one. Do you understand?   C:Yes.   T:Ok.Letu2019s have a try.   三、以击鼓传花的形式玩击鼓传小兔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T:(教师拍拍大口袋)I have something inside . (出示玩具小兔)I also have a bunny .(拿出鼓) Hereu2019s a drum .Now ,Letu2019s play the game “Pass the bunny” .   T: Iu2019ll beat the drum (击鼓) ,and youu2019ll pass the bunny one to one .(示范给幼儿看) When I stop you should stop .The child who has the bunny should take one of them from the pocket. Are you clear?(可以先试着玩一次,老师在解释一下)   2、引导幼儿玩游戏。   T:Now , Letu2019s begin .(教师击鼓声起,幼儿传小兔到鼓声停)   Stop.Letu2019s see who has the bunny.   C; XX.   T: Well ,XX,come here and take one out.(XX从口袋里摸出一样)   T:what is this ? /what colour is it ?Do you want to eat? Oh ,you are very good/give a little clap .Now Letu2019go on .   (鼓声起,由刚才摸的幼儿继续向下传小兔,到鼓声停)Stop .Letu2019s see who has the bunnyu2026u2026   (玩法同上,直到老师口袋中所有的东西摸完)   四、结束   T:Iu2019m so happy ! Are you happy ?   C:Yes .   T::Itu2019s later now , Letu2019s play next time . Letu2019s go .(音乐起,师生跳着兔子舞出去)   【2】幼儿园中班英语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u2019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   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u2019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u2019m four years old.   Whatu2019S the weatheru2019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u2019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1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u.(教师准备喝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晃动将瓶盖内的黄色颜料溶解,变成了黄色。)   Teacher:Is it water7   Children:No,0range juice.   ~Teacher:What cotour is it?。   Children:Yellow.   Teacher:Are you thirsty?   Children:Yes.   Teacher:Please,drink water.   经过晃动矿泉水瓶,瓶盖内的水粉颜料溶解于水中,使瓶中的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兴趣正浓时,教师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字卡贴在矿泉水瓶上。   (2)利用气球分组的游戏来巩固新句型。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balloon.   【设计评析】   此活动设计主要是以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幼儿的听、读、认等语言能力。活动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生动地进行,使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

幼儿园英语单词教案怎么写的

 幼儿园英语教案:不同的颜色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I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

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地在同伴或别人面前介绍自己。   2、 学习用“My name is ...”“I am (岁数)”等自我介绍的常用句式。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单词。   4、 复习以前的内容,学新词新句。   活动过程:   一、 热身《The morning has come》   二、 日常用语   三、 复习:My name is Wiwi. I am twenty-eight. I like red and yellow, I like a les and oranges. How about you ?   四、 新授:   Now, listen to me: I can sing ,dance, draw and play the ball.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can tell me , what do you hear?你听到了什么?小朋友讲述中文意思。   Oh , I can sing ,dance, draw and play the ball.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can tell me , what do you hear? Who can tell me ,What can you do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幼儿讲: I can… I want to be……   五、 游戏:   1、找朋友,自我介绍   2、找老师去进行自我介绍 2.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的学习字母RST的正确读音,初步了解单词ra it star tea的含义,发音基本准确.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3、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RST 字卡,ra it star tea的图片 CD   活动过程:   一、 问候   T:Good morning,everybody   二、 新授   1、 出示字母图片让幼儿猜   T:look,what is it?gue   2、幼儿猜出或猜不出后,就完整出示卡片,并教会幼儿正确读音。   T:ok ,it"s R   游戏:将字母卡RST依序贴在白板上,老师带读数次,再调换字母卡的顺序观察幼儿是否能认识正确的字母。   3、教会正确读音后可以配合动作加深幼儿记忆   Ok,let"s do together   (如此类推,教授RST)   4、情景表演(老师带兔子、星星的图片出现)   T:O ,who is coming? Ra it star 教会幼儿正确读音   T:O ,look at 冯老师,what"s in his hands? Tea教会幼儿正确读音(引导小朋友做拿起杯子假装喝一口。   5、游戏 I am home (听音乐随便叫某个幼儿的名字,由吴老师做暗号,听到暗号后停下来做动作R R (发音)ra it) 如此类推   T:Ok ,now let"s play together   (时间长就直接到good bye sony )   三、 复习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Ok ,now listen to the radio   四、good bye sony 3.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I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u.(教师准备喝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晃动将瓶盖内的黄色颜料溶解,变成了黄色。)   Teacher:Is it water7   Children:No,0range juice.   ~Teacher:What cotour is it?。   Children:Yellow.   Teacher:Are you thirsty?   Children:Yes.   Teacher:Please,drink water.   经过晃动矿泉水瓶,瓶盖内的水粉颜料溶解于水中,使瓶中的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兴趣正浓时,教师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字卡贴在矿泉水瓶上。   (2)利用气球分组的游戏来巩固新句型。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balloon. 4.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地说出动物的英文名字。   2、幼儿能理解短语"__ can fly(jump run).”及提问"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幼儿能大胆地回答“I like……”I。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英语兴趣。   4、幼儿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5、大胆开口说英文单词。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及动物头饰。   2、动物手偶:青蛙、袋鼠、蝴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打招呼。   2、游戏《Follow Me》   二、学习动物单词:   1、出示动物手偶   T:Look,what"s this?   C:Zebra 、 Elephant 、 Deer 、 Rabbit   2、游戏复习单词   T: Let"s play a game. What"s missing?   3、出示动物幻灯片:(斑马、大象、鹿、兔子)   T:Today,Animals will have a party.Let"s have a look.(看大屏幕)   T:Who is coming? Black and white .Yes or No? Say in English . Zebra. Zebra is coming.   T: The next one . Guess, who is coming?(大象、鹿、兔子)   三、学习短语:……can run (jump、fly).   1.T:Look here and listen carefully.   The zebra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Read after me .run jump fly can   The “can” means“会、能”   Read the sentences. The zabre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2.T:In all of these .who can run (jump. fly).Who wants to try?   Deer{tiger} can run.Yes or No? Read it please.   四、复习短语:   T:All of animals are very lovel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For example. I like Zebra. Think it over.   五、动物表演:   1.T:I prepare for something. Look, What animal? It"s orang. Tiger. Yes,it can run.   What animal? It"s black and white. Zebra. Yes,it can run. Too.   2.Which animal do you want to be?   C:I want to be ……   3.Here are animals" pictures. Come here and choose one.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飞的音乐)   Who is coming?老师边说边飞。Bird、bee、butterfly come here.Fly. fly,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跑的音乐)   Who is coming?老师边说边跑。Tiger 、elephant come here run. run ,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跳的音乐)   Who is coming?老师边说边跳。Rabbit、deer come here jump. jump,Beautiful.   4. We are so happy.   Animals" party will start. Girls come here. Let"s stand in a small cirl and hand in hand.   Boys come here . Form a big circle .Let"s have a party. Music Please.   Are you ready?   孩子们一起游戏。 5.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1、掌握单词、句子的发音。   2、能够正确运用句子。   3、复习以前的内容,学新词新句。   4、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单词。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   2、晚上的图片一张。   3、火柴和一支蜡烛。   活动过程:   一、问好,做律动《幸福拍手歌》。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ow ,let"s do the actions,Are you ready?   C:Yes.(师幼一起律动。)   二、导入   出示晚上的图片(画有星星和月亮),利用图画导入单词。   T:Boys and girls。When does the moon rise up.?(月亮什么时候出来的?)   C:晚上.   T:Night   C:Night   三、设置情景导入句子。   1、T:When you go to bed,your mother always says……?   C:晚安   T:Good night   C:Good night   2、教师在教室里点起蜡烛,抱起玩具娃娃(婴儿),对娃娃说“Good night”,并幼儿轮流对娃娃说“Good night”。   3、游戏“COPE不走样”或“图语配对”。(复习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night)   四、歌曲替换《Good night》

幼儿园英语教案五篇

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考 网准备了幼儿园英语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英语教案:Hello! Hello! 一、活动内容: Hello! Hello!(你好!你好!)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单词、短句。 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 thank you (谢谢) fine(好) How do you do ?(你好吗?) I,m glad to meet you. 我高兴认识你。 三、活动准备: 1、英文字卡,小礼物(星星、苹果等) 2、一只小熊、一只小白兔、花、草、树等板面设计教具。 四、活动过程: 1、板面设计,导入。 A、板面设计:在一个有花、草、树的公园里一只小熊出来散步,碰见一只小白兔。 B、导入:老师双手各拿一只小动物小熊、小白兔,一边走出课室,一边做着动作说:hello! hello!引出今节课的儿歌! 2、老师带动作教幼儿读儿歌三遍。 3、提问单词、短句,并进行照应、敲打。 ①老师学小熊的声音问小白兔 说:“Hello”并让幼儿猜想小熊说了什么?然后学习“Hello”是“你好” 的意思。 ②跟着小熊又说:“How are you?”老师提示这句话是平常见到人时互相问候的话,请幼儿猜出这句话的意思写什么?老师小结“How are you?”是“你好吗”的意思,请幼儿跟着老师读三遍,并对幼儿加以表扬,将小礼物送给最棒的幼儿。 ③老师问幼儿,小熊已经向小白兔问好啦,那小白兔应该怎样回答呢?小白兔做着动作向小熊回答:“fine!”老师请幼儿举手回答小白兔回答的中文是什么?唔,原来fine是好的意思,并且小白兔还说: “ thank you!”那么它是什么意思昵?老师请全班幼儿说说看。唔,原来是小白兔对小熊说“谢谢!”。 ④交织、照应单词。 小熊刚才和小白兔做什么啦?说“Hello” 小白兔又说什么?为什么小白兔说: “ thank you” 小熊对小白兔问“How are you?” ⑤ 老师问小朋友:刚才小熊已经向小白兔问好啦,那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听小白兔说什么?“How do you do ?”引导幼儿说出当别人问你好的时候,那么你自己也要问别人好,那就是“How do you do ?” “你好吗?” 的意思。 ⑥并且你要对别人说自己很高兴认识他,那你就要说;“I"m giad to meet you”“我很高兴认识你”的意思。 ⑦ 老师说小熊和小白兔已经打招呼啦,那么请小朋友再听一遍它们是怎样说的。小熊对小白兔说“Hello”, 并且问好“How are you?”小白兔很感动说: “fine, thank you!” 小白兔也很有礼貌地对小熊说:“How do you do ?”并说自己“I"m giad to meet you,too!” 4、指着教材读儿歌 老师要求幼儿用食指指着教材的儿歌,老师带领幼儿读两遍,让幼儿全体读一遍。 5、玩游戏,结束课堂。 ①老师请一组幼儿扮演小熊队,一组幼儿扮演小白兔,请两队的小朋友手拿字卡,然后请两队出场,两队的小朋友一出场就互相问好: 小熊队说:Hello! Hello! How are you? 小白兔队说:I,m fine,I,m fine,thank you! 小熊队说:Hello! Hello! How do you do ? I"m giad to meet you,too!” ②教育幼儿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见到别人要打招呼 ③请两队的幼儿各自做着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的动作出活动室去。 幼儿园英语教案:不同的颜色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I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u.(教师准备喝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晃动将瓶盖内的黄色颜料溶解,变成了黄色。) Teacher:Is it water7 Children:No,0range juice. ~Teacher:What cotour is it?。 Children:Yellow. Teacher:Are you thirsty? Children:Yes. Teacher:Please,drink water. 经过晃动矿泉水瓶,瓶盖内的水粉颜料溶解于水中,使瓶中的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兴趣正浓时,教师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字卡贴在矿泉水瓶上。 (2)利用气球分组的游戏来巩固新句型。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balloon. 【设计评析】 此活动设计主要是以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幼儿的听、读、认等语言能力。活动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生动地进行,使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幼儿园英语教案:生活中的交通工具 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单词: bus car train plane boat。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单词:by。   3.能较好地遵守游戏的各项规则。   准备:   1、 各种交通工具(bus car plane train boat)的玩具模型、操作道具,图片,挂图,小动物(小兔.小猫.小狗.小羊.小牛)的房子和头饰。   2、 幼儿对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已有初步的印象。   过程:   一、WARM UP 1. 律动:《By bus》   师:Let"s go by bus, OK?   2. Are you happy today ?   师:How do you feel today? Are you happy?/Are you sad? /Are you angry?   二、想一想 1. 逐一出示交通工具(bus car train plane boat)的图片。   问:a、What is it ?   b、where should we park the bus(car/train/plane/boat)?   引导幼儿逐一把图片贴到挂图上的停车场.码头.和飞机场。   2.引导幼儿逐一认识小兔.小猫.小狗.小羊.小牛的家,问:Whose house is it ?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逐一提问: How can we go to the(rabbit、cat、dog、sheep、cattle)"s house ? 引导幼儿学习用By 来表达.>   4.个别提问,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   三、玩一玩 玩法:幼儿分四组,每组分别请一名幼儿戴上头饰操作相同的"交通工具"比赛谁先到达某个小动物的家。全体幼儿喊口令:By busBy train ------ 获胜的幼儿得到奖品。   师:Do you like to play a game?(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四、幼儿律动出活动室.《Row row row your boat》   师:Let"s go by boat, OK?   五、延伸活动:   幼儿拿粉笔到水泥操场上绘画各种交通工具和小动物的房子等,自由游戏。 小班英语教案:Eight Little Baby Ducks(八只小鸭子) 设计意图:   孩子们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尤其是3---6岁的孩子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但幼儿园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英语兴趣,为其终身的语言建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我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儿歌“Eight Little Baby Ducks”。为了孩子们能容易复习数字1---10和学习歌曲“Eight Little Baby Ducks”,在活动设计中,充分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幼儿的兴趣着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英语。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习得英语。   2、学习儿歌《Eight Little Baby Ducks》   3、能大胆创作,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8张小鸭图片、小鸭戏水挂图一张   2、录音机、歌曲磁带   3、卡片:小猫、小鱼各十张   4、小鸭头饰25个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游戏:Big Wolf(评析: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幼儿情绪,烘托课堂气氛,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的英语氛围,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复习数字one…….ten   T(出示百宝箱) look, what"s in the box?   C: Oh ,fish   T: So many fish, let"s count   T&C: One, two, three……ten   T: wonderful, there are ten fishes   T: Listen, who is coming?(助教扮演小猫)   C: cat, cat is coming   T: let"s play cat and fish(玩小猫捉小鱼游戏,边游戏边数数,直到所有小鱼被小猫捉完)(评析:通过小猫钓鱼的游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复习数字英语,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3、请幼儿欣赏学习歌曲《Eight Little Baby Ducks》。   a)欣赏歌曲《Eight Little Baby Ducks》两遍   T:Today baby ducks will play with us,listen to the radio carefully   b)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   T:let"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4、请幼儿边听歌曲《Eight Little Baby Ducks》,戴上头饰边学小鸭戏水,并进行“母鸭带小鸭”的游戏。   T:look, I"m a duck i"m swimming. please follow me like a duck, we are swimming and playing.   5、幼儿分组表演,请幼儿自评   T:Now play group by group, and I will ask children to say which group is the best?(评价:孩子们通过游戏,在游戏中习得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能力)   6、幼儿听音乐自由活动,结束游戏   活动评价: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游戏,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很高,有的孩子能根据音乐自己创边动作。通过活动,孩子们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英语。 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Buy Candy(买糖果) 设计意图: 糖果是孩子最最喜欢的食品。当孩子和家人走进超市或商店,他们的脚步常常会在琳琅满目的糖果铺前停下,他们的目光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糖果吸引。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咖啡的,各种颜色;圆的、方的、三角的、花形的,各种形状;还有味道也有甜的、酸的、咸的、清凉的呢。孩子总要让妈妈买上自己喜欢的糖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中买糖的情节,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单词red green yellow的认识,并尝试利用Hello X X.Here you are. That"s OK. 等短句与老师交流。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孩子在多听、多做、多说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活动目标: 1、 巩固对单词red green yellow的认识与发音。 2、 并尝试利用Hello X X.Here you are. That"s OK. 等短句与老师交流。 3、能愉快参与英语活动。 活动准备 已学过单词red green yellow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与孩子使用过Hello X X.Here you are. That"s OK. 等短句 每位孩子基本记住自己的英文名字。红、绿、黄糖果三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T: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游戏:Touch your face 2、T:OK.Now,we"ll play a game "Touch your face".Are you ready?(Yes.)Let"s begin. T:Touch your face(mouth ear hair eye nose)Once again. 3、复习单词red green yellow A:师出示红色积木。What colour is it? 依次为绿色、黄色。(个别、集体) B:指认教室中红黄绿三种颜色。What colour is it?(个别、集体) 4、游戏:Buy Candy A:Look,I have some candies. What colour is it? 依次为绿色、红色、黄色。(个别、集体) B:与配班老师示范游戏。 Let me play a game with Miss Wang . P:Hello Miss Wang. W:Hello Miss pang. P: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W:The red one. P:Here you are. W:Thank you. P:Good-bye. W:Bye-bye. C:师幼游戏 T:Who wants to try? T:I"d like the yellow one.Now,let"s have candies.(师幼分享糖果)There are many teachers in our classroom,let"s give them some,yes or no? Mary please.……(个别幼儿送糖给听课老师。) 三、 结束部分 Let"s say "Good-bye, teachers."

中班语言乌鸦喝水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语言乌鸦喝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语言乌鸦喝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三只不同水量的瓶子上要做相应的刻度标记,以免孩子们在记录时混淆实验的结果。 2、瓶中的水要适量,如果水量过少,在用沙子做实验时,水慢慢不易往上冒,幼儿会得出结论:“在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沙子,水不会冒出来”,而事实上,不管瓶中的水有多少,加入沙子后,水都会冒出来,只是水较少时,需不断摇晃瓶子,才会冒上来,这样实验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的课件   2、每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为少、半瓶、大半瓶(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   3、纸剪的.石子、沙子堆积图   4、4、实验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   师:乌鸦是怎样喝 水的呢?   师: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6个人一组,每组有3个瓶子,可以怎样做?   师:两个人一组合作做。在3只水量不同的瓶子里加石子。石子不能掉在桌上,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在相应的格子里做好记录,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记录。   (二)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2、交流实验结果。   师:实验后,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提问:往3只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   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三)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提出要求:现在我们再用沙子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是两个人合作,做好实验后分别记录。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实验后交流。 师:这次你发现了什么?乌鸦能不能喝到3个瓶子里的水?   (四)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1、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小朋友讨论一下。   2、出示纸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石子和沙子的缝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乌鸦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乌鸦才能喝到水。   师:这是老师剪的放大的石子和沙子的图,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师:对了,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沙子之间的缝隙小,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满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所以还有一点水在瓶口,乌鸦还是可以喝到一点水。   (五)教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乌鸦才可以喝到水。看来《乌鸦喝水》的故事要改一改了,以后,我们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下次,老师请你们来讲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好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从看课件导入——用石子实验探索——用沙子实验探索——比较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等5个环节。整个活动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教师本着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两两合作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两次实验,体验与同伴合作做实验、交流实验结果的乐趣。利用了形象的图示帮助幼儿理解了为什么石子装进水量少的瓶子里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使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化,很容易被幼儿所理解。活动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始终鼓励幼儿做一做,想一想,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应当培养“尝试、探索”精神的要求。   小百科: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   中班语言乌鸦喝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乌鸦喝水的困难。   2、运用恰当的词,表达对故事情节和故事角色的认识。   3、知道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乌鸦喝水的困难。   活动难点: 表达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   活动准备: 《乌鸦喝水》挂图,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都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出示乌鸦,请小朋友看看是谁呀?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画,你们想看看吗?   二、出示挂图1-2幅。   1、请小朋友们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   2、师把孩子们的话编成《乌鸦喝水》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讲述。   1)故事中的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2)当乌鸦喝不到水心里怎样想呢?   三、讨论:   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呢?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四、看挂图的3-4幅图听后半部分故事。   你认为乌鸦是只什么样的鸟?   五、放磁带,完整听《乌鸦喝水》的故事?   讨论:当你像乌鸦一样遇到困难,你什么怎么做呢?   六、小结:   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像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总会想出办法解决的,而且,有时候办法还不止一个呢?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

  老师课堂中传授的知识是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课前教案准备所得到的成果,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课堂哦!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一】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   3.引入课题:乌鸦喝水。联系字形字义识记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    二、激趣引文   1.读题激趣质疑:同学们,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2.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    三、读文反馈   1.在读文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识记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   2.师生互动猜词游戏,考查字词识记效果。   (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以动作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猜出词语。)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吧。刚才老师接到电话,说有四个词语宝宝连自己的家都忘了,你们愿不愿意做警察叔叔,帮他们找到家呢?看谁的速度最快!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文中带有以上词语的四个重点句。   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   灯片一: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初读:谁找到了口渴的家?试着读一读。   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   灯片二: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   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   (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   3.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   4.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   灯片二: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   2.指导读:   ①模仿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鼓励模仿)   ②挑战读:还有谁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朗读)   3.体会: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明、智慧;乌鸦喝着水的高兴心情)   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   5.发现:同学们在演示中发现了什么?(理解渐渐并运用渐渐一词说话)   6.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在课堂上飞舞,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   7.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诵)   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8.思维拓展: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设计意图: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课后延伸   1.读一读:读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举行读书汇报会。   2.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   【设计意图: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乌鸦渴水》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师应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怀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识“ 乌 鸦 喝 渴,会写可、找、办。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感受课文中乌鸦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创造性地指图(1)讲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很口渴,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大堂交流   ①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睁大你的千里眼,竖起你顺风耳,乌鸦会到哪些地方找水,边找还边说着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来演一演)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学生的“听”、“说”和“演”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并为指导课本剧表演埋下伏笔。】   ②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第2、3两句)。   ③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并指导读好这一句。)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背诵擂台赛)   【直接引用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在听--读--说--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会阅读,完成内化,积累语言。这是国标本编者意图的体现。】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过渡   (1)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   (2)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必定是乌鸦喝到了水。   (3)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难题喝到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到了水。)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   (2)讨论:乌鸦是怎样利用这许多小石子喝到水的呢?   (3)交流   4、实物演示,突破难点   (1)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学生观察:乌鸦怎能样把小石子放进瓶里,水又是怎样升高的`?(一个一个;渐渐)   (2)交流,并指导用“渐渐”说话(出示“读读说说”中的例句并完成填空。)   (3)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根据一定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实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另外,一个巧妙的追问,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理念。】   9、指导表情朗读,背诵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要表现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兴奋,第三自然段前文表现乌鸦的艰辛后文则要读出乌鸦如愿以偿的欢欣。)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指导课本剧表演   1、齐声朗读全文   2、回忆第一自然段第1句话我们是如何来再现当时场面的?(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神情等,尤其是语言,可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第二自然段用上“这么多小石子……有办法了!”第3自然段用上“一个、两个、三个……”“多甜的水啊!”等)   3、两人合作,一个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一个给予指导而后交换。   【高万同老师说: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四、推翻条件,引出问题小论坛中比创新   小论坛: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分小组讨论   大堂交流(比谁的点子更多谁的方法更合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并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准备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乌鸦喝水【四】   活动目标:   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小量杯(果冻壳),记号笔、记录纸、画好刻度的水瓶,人手一份。   2、操作材料:红枣、花生、圣女果若干。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量一量   (一)介绍。   1、师:今天乌鸦先生心情不错,给我们带来了三样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2、点击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   3、师:(出示量杯)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这是什么?(小量杯)它要用这个小量杯和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要我们猜一猜,如果要用红枣装满量杯,需要多少红枣呢?那如果装小番茄呢?   4、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吗?乌鸦先生给我们一张记录单,上面有三样东西,它要我们选择两种东西装在小量杯里。你想选择哪两种,就在那旁边打个勾。   活动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出示课件,以乌鸦先生带东西来引出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猜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学着记录。   教师指导:   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   2、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   活动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因为我们班有些幼儿还不太会正确的数字,就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再交流的时候再告诉大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三)、小结。   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   提问:   1、师: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   2、师: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准确。   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   4、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   (活动评析:通过交流展示,一起验证试验结果,引导幼儿了解、感知三种物体体积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用料少,物体体积小的用料多的原理。)    二、竞赛游戏:乌鸦喝水   1、出示乌鸦:乌鸦先生陪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游戏,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谁,乌鸦真高兴呀!(出示一瓶水)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先生吧!(引导幼儿想出用材料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2、师: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现在,水位在哪里?老师用记号笔做好了一个标记,想一想,用哪种材料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水?有的小朋友说是小番茄,有的说是花生,我们来比比看好不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着手,一个选择小番茄,一个小朋友选择花生,一起比赛吧。   3、师:哪个可以让水位最快上升呢?   4、单独出示两个,请两位幼儿上前进行比赛。   师:每次只能放一个进去,看看到底哪个可以让水位上升最快。   5、师小结:原来大的东西可以上水位上升的快。   6、师:乌鸦先生喝到了水,让邀请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活动评析: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如何让乌鸦先生最快的喝到水,再次感知物体体积大的,水位上升的快,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比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做中学”的理念,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引导幼儿应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满足幼儿参与劳动的愿望。我还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 各种食物:黄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苹果、梨。   2、 各种工具:勺子、剪刀、小刀。   活动过程:   1、 认识各种食物。   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藏着许多东西,你们相知道他们是什么吗?老师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2、 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1)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   引导说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   (2)怎样才能把这些食物放进去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的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   3、 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   有意识的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   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   有的幼儿一直使用一种工具,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   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处,用抹布擦手,并进行安全教育。   4、 师幼共同探讨   (1)讨论问题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   引导幼儿说出“我把它变小了。”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并用标记图表示。   (2)讨论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   回忆“刀”是什么样子的,强调刀有“很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的这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去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幼儿老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菜的刀有危险,不能玩。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玩石头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游戏,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通过找、看、摸、闻、滚等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   3、通过石头游戏,发现生活中的事物有这么多有趣的玩法,从而对周围事物产生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开关不一、品种不一)的干净石头若干;石头照片;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1、猜石头   师:我的这个口袋里藏着一个好东西会是什么呢?(幼儿看一看、猜一猜)让幼儿一起数一、二、三,教师出示口袋中的东西。   师:是什么呀?   幼:是石头宝宝。   师:原来是石头宝宝来我们这里做客了。   2、找石头   师:今天还来了许多的石头宝宝看看它们会藏在哪里呢?(教师出示照片,请幼儿找石头)幼儿找石头,请幼儿将照片中有石头的选出来贴到旁边空白的地方。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图中的石头,并讲解部分较典型的石头照片如:大大的、高高的、小小的等等,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师:我来问问石头宝宝,找出来或者没找完   师:老师这里还有另外的一些石头宝宝,看看它们又都藏在哪里,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出示另外一些照片:石桥、石狮、石桌椅、石房、台阶等等。幼儿看照片自由讲讲。   3、玩石头   师:小石头还带来了一个大礼包呢,猜猜看看是什么呀?   幼:是石头宝宝。   师:我来看看是不是石头宝宝?(教师稍稍打开看一看)真的是石头宝宝,它们还在睡觉呢,我们一起把它们叫醒好吗?(师幼一起叫石头宝宝宝起床,先轻一点慢慢地加大声音)石头宝宝醒了我们一起跟石头宝宝打个招呼吧!   师幼:石头宝宝你们好!   师:这么多的石头宝宝,它们有的躺在草丛里,有的躺在小桥上,它们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走了很多的路都累了,出汗了,身上还有很多的灰尘,好脏啊,我们来给它们洗个澡好吗?   幼:好。   挑石头。谁坐得最好请谁先来挑。   洗石头。幼儿拿好石头一起边听音乐边徒手洗石头。   玩石头。幼儿相互观察讨论并且玩石头。   取名字。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石头宝宝也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来给石头宝宝取个名字好吗?   教师出示一个石头宝宝,请幼儿观察后给石头宝宝取名字。可根据它的形状、颜色、质地、手感等。   幼儿给自己的石头宝宝取名字。师:这里还有许多的石头宝宝,请你们再来找一位一起到外面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获得成功的要领:重心、小心、积木摆放、高矮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重点 :   幼儿自由探索制作纸桌的方法和使纸桌变稳的方法。    难点:   幼儿探索纸桌"稳"的方法,并能用较完成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A4纸,一份积木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主题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桌子,一张桌子有哪两部分组成?   师:一张桌子由四条桌腿和一个桌面组成!那如果缺一条桌腿会怎样呢?三条腿的桌子你见过吗?它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   二。幼儿探索,一条腿的纸桌   (一)(PPT)题目:一条腿的桌子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PPT(一条腿的纸桌)。   这张桌子不是4条腿,也不是3条腿,而是1条腿。(出示两张纸)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去挑战!让我们的脑筋转一转,只有小手去动动、去试试,这样我们才会成功!   师:请你想一想,这张纸怎样才能做成桌腿呢?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要求,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师:两人一组在一张桌子上操作。你们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参考别人的。请大家轻轻的选一个位子坐下来。(教师个别指导"你用什么方法做成的桌腿")2。教师讲解做纸桌的方法并做记录。   师:我们继续来聊聊,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做成这一条腿的纸桌?注意说方法。   幼:卷——圆柱体出示PPT幼:折——三棱体、长方体出示PPT师:先折再折——讲解"双层"纸桌的"稳"。出示PPT"稳"   (三)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探索,用积木来做测验,把积木一块块的放在纸桌上,全部放上去,纸桌不倒,你就成功了。积木倒了,我们重来。这一次要让你的桌腿变的稳,想想有什么方法。   (四)教师讲解获得成功的要领1、师:你觉得要让纸桌变得稳,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积木的摆放(交叉摆更集中,找到重心)、积木摆放的数量、纸桌高矮、粗细、小心等等。   2、师讲解"插"的方法要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要思考、探索,怎样让桌腿更稳。老师昨天在午睡的时候也在思考,后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你来看一看。(师示范折纸桌)请大家将所有积木都放在老师的积木框里,观察老师所用的方法带着思考结束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实用的软管节约小妙招,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2、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残留物。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旧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擦布、皮鞋、脏玩具护手霜(若干)、挤牙膏器(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实践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挤牙膏大比拼。   (目的:探索多种挤牙膏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意识)   1、导入:旧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教师出示旧牙膏)   2、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鼓励幼儿耐心操作使用多种方法挤牙膏。提醒幼儿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皮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费了多可惜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还有什么其它的用处呢?   小结:牙膏的用处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还可以清洁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龙头、擦皮鞋、清洁茶杯茶壶,另外它还有治疗烫伤的作用呢!   5、鼓励幼儿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二、牙膏的朋友们。   (目的:拓展思路,迁移学习的经验)   1、师:牙膏住在软管家里,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软管的家里?   重点提问: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节约好方法?   2、 幼儿积极发表意见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软管的家里,如护手霜、洗头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在软管中遗留很多还能用的东西,我们一定注意做到节约、不浪费。   3、师:要想做到节约、不浪费,其实从第一天使用的时候就应该注意。   重点提问:怎样挤才能做到不浪费?   小结: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应该从软管的底部开始,挤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挤 太多,只要有合适的量就可以了。   三、神奇的挤软管器。   (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发明的好处)   1、师:这就是为了避免浪费,发明家设计的"神奇的挤软管器",大家可以试试感受它的好处。   2、幼儿操作:使用挤软管器挤护手霜涂抹双手并说说它的优点。   小结:我们以前挤软管需要双手配合,而且无法控制挤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个软管内都有很多东西残留在里面无法挤压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了这个新发明,只要轻轻单手轻轻一按就可挤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软管里几乎没有剩余的东西,真是简单、方便,实用,具有环保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动物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动物的基本概念。   2、发展幼儿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游戏磁带;2、各种动物卡片、挂饰若干;3、动物的家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   以幼儿喜爱的动画形象狮王辛巴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①师:小朋友,如果你是辛巴你会怎样给动物分类,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分组操作图片,尝试给动物分类。   ③各组幼儿相互交流分类的理由,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动物的异同。   3、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总结概括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并形成概念。   4、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分类调整。   5、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与动物有关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①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属于哪一类?   ②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6、游戏:动物找家:   玩法:设置游戏场景。   第一遍游戏: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挂胸饰扮演各种动物,音乐响起,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动物的模仿动作,猎人来时,"动物"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第二遍游戏:幼儿互换胸饰,增设难以归类的动物,增加游戏难度,让幼儿来进行猜测与比赛。   7、知识扩展观看《动物世界》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8、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男孩子较多,对交通工具很感兴趣,对于圆头圆脑的轮子更是有无穷尽的探索乐趣,每次活动后,都围着我嘁嘁嚓嚓,意犹未尽。我便由此想出再让孩子对于轮子有进一步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他们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异,但都有相同的形状,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学习测量技能,发展幼儿观察、操作能力,扩展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请每一个幼儿带一个轮子或有轮子的玩具。   2、教师准备有轮子和缺一个或二个轮子的玩具几个,短绳子若干条。    活动过程:   教师:“请你们把带来的轮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动,然后告诉我,是什么使你们的玩具移动的?”   幼儿:“轮子”   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允许幼儿互相观察玩具。   教师:“你们还可以用小绳子量量它有多长。”   教师示范用绳子量轮子的大小,讲述量的方法,允许幼儿相互测量玩具。   教师小结:“有的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它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圆形的。”   教师:“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呢?”   “现在你们可以再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个其他形状的东西来比较一下,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   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你们在幼儿园、家里、街上还看到过有哪些东西有轮子?”   “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样?轮子坏了又会怎样?”   教师:“请你们以后在街上、家里、商场里各个地方观察有轮子的车子、机器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以后请你们再来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2、 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 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要求: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让位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水位升得越高这一现象。培养幼儿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玻璃瓶一个(内装半瓶水)、一次性筷子一双、小石子一盒、天平、量杯、玻璃瓶(两种不同规格)、铁弹珠、水彩笔、记录卡、有色橡筋。    五、活动过程   引入:故事《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呀飞,终于发现了一只瓶子,瓶子里有一些水,可瓶口太小,瓶子里的水又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怎么办呢?……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头,放入瓶中,瓶里的水慢慢地就上来了。现场演示:让幼儿往一个装有水的杯中加入石头,看水面有什么变化?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一样大、一样重的瓶子放入水盆中后,水面是一样高低。   (2)水面一个高,一个低。   试一试,幼儿将瓶子同时放人两个装有相同水的量杯中,用橡筋标出水升高的位置。   说一说我的发现。   两个瓶子沉入水中后,两个量杯中水面高度是一样的。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两个瓶子一样重,水面上升一样高。   试一试,幼儿取出体积不一样、重量相等的瓶子,同时放入量杯中,用橡筋标出水升高的位置。   说一说我的发现。   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探究活动三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量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重的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两个瓶子一样大,水面上升一样高。   试一试,幼儿将两个瓶子同时放人量杯中,用橡筋标出水上升的位置。   说一说我的发现。   它们是一样大的,但不一样重,重一点(装的水多一些)水面上升得高。   想一想:如果所放的瓶子不能沉入水中,水面会不会升高呢?    六、注意事项   每个小实验前,教师应指导幼儿检查量杯中的水位,要使其一致,这样便于比较实验结果。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方法。 3.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节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总结板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讲解]: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3页。 [板书]: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学生活动]:讨论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稀H2SO4?能否将CaCO3换成NaCO3? [演示实验]: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演示试验]: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学生活动]: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目的意图]: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提问]: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板书]: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总结板书]: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实验]:再次演示实验5—8: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5页的选学材料,回答每种灭火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目的意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板书]:四.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四)总结、扩展 比较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四.布置作业 1.列表比较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 2.教材第96页习题2、3、4、5。 [1]

人教版高二物理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3.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4.教材的处理:   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多用电表的原理。   第二课时为学生实验课,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及相关练习巩固。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   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具备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②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及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知道简单的双量程多用电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思辨、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   PPT课件、探究学案、指针式多用电表、数字式多用电表    五、教学流程图   学生   给出各种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   评价方案,选择方案?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欧姆表的原理   改进方案,引导发现本质规律   出示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电路图   单量程多用电表   双量程多用电表   课堂总结交流   分析组合,设计简单的电路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表头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能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吗?   探究一:利用电流表表头测电阻   1.给出器材   待测电阻Rx   电源:E=2V,r=0.5Ω   电流表A:Ig=10mA, rg=9.5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变阻箱R0:0~9999Ω   滑动变阻器R:0~1000Ω   电键、导线若干   若还需其他器材,可自选   2.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电流表表头与其他元件进行组合)   3.评价方案   教师:如果能从表盘上直接读出所测电阻值就好了,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或者你有更好的设计吗?   设计利用表头测电阻的方案,画出电路图。   学生代表板书设计方案   学生分析比较几个方案,从中选出方案或提出更好的方案。   通过开放性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空间,便于课堂的教学生成。   探究二:利用表头直接测电阻   1.出示电流表表头刻度盘。给出相关数据E=2V,r=0.5Ω;Ig=10mA,   rg=9.5Ω;(以R0=390Ω为例),   引导学生进行表头刻度改装。   2.对刻度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方案   3.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若电流表内阻rg未知,怎样可使10mA处表示所测电阻值为0?   4.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本质规律。   若将变阻箱换为滑动变阻器R,还可使10mA处表示所测电阻值为0吗?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具体数据,分组进行计算,改装表头刻度。   学生发现刻度与R0的取值有关。取R0=190Ω,可充分利用刻度盘。   学生发现电流表内阻rg未知,可进行测量,再调节R0,可实现,满偏电流处表示电阻为0,同时也发现,总内阻不变。   学生发现只要将A、B接线柱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指针满偏即可实现满偏电流处表示电阻为0,无须知道各元件电阻为多少。   通过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思考。促成学生有效的生成。根据学生课堂表现随时调整引导思路。   欧姆表原理   1.出示改进后欧姆表原理图,结合探究过程,讲解欧姆表的原理;欧姆调零的目的和作用;中值电阻的决定因素;刻度盘的特点。   2.原理:   3.刻度:   (1)AB短接,调节R使得指针满偏(欧姆调零)。   目的是什么?或有什么作用?   原理:   (2)指针指在中间刻度处,所测电阻值是多少?   把此电阻称为中值电阻,中值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欧姆表刻度的特点:   学生深化理解欧姆表原理等相关内容,把握欧姆表的本质规律。   最大限度利用表盘刻度   由电源电动势和表头满偏电流决定   左大右小;左密右疏   学生设计电路图   通过分析,体会等效思想   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探寻本质规律   探究三:简单的单量程多用表   1.出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原理图   要求学生组合成简单的多用电表,注意电源与表头的连接。   2.引导分析电路结构   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实现创造。   体会等效的思想   简单的双量程多用表   出示双量程多用电表电路图,引导学生分析各挡功能,   分析各档功能,比较量程大小   认识多用电表   利用多用电表实物图介绍其功能,简单强调欧姆表使用的注意点。   为下一节实验课做准备   交流评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总结交流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表达及概括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   重新思考第八节课本内容,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1、3题   若有问题相互交流   带着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求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和eec四年级的全部教案

2012年新人教版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全套教案,共10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Unit 1 Hello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2、能够听说,认读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pencil box, book, bag.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A 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Let"s talk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2、Let"s play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二、课前准备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3、为Let"s pal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三、教学步骤1、热身(Warm-up)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 I"m…(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 Yifan. 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3、趣味操练(Practice)(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 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 Let"s learn本部分主要学习4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 ruler, eraser和crayon.2. Let"s chant本部分通过 I have a an… 的歌谣,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二、课前准备教师自备与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三、教学步骤1、热身/ 复习(Warm-up/ Revision)(1)、播放英语歌 “Hello” 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2)、请几个学生戴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打招呼问候:Hello, Sarah! Hi, Wu Yifan!(3)、让学生之间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4)、将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给学生出示文具实物,教新单词 pencil, ruler, crayon, eraser. 教师边教边作示范。如pencil一词,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让学生在I have a pencil. 的指令下出示铅笔。可用同样的方法教本课时的其他文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crayon及eraser两个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词,教师可采取“先部分,后整体”,分音节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eraser一词,教师先示范整个单词的读音,然后分音节请学生跟读e-ra-ser,最后再让学生跟读整个词,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把生音放在第二个音节/rei/上。)(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词汇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3、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活动A、选词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五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跑步, B、猜物品游戏:将crayon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们同学出来选一样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听说、认读新单词pencil, pen, ruler, eraser, crayon,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Let"s sing本部分主要通过学生学唱ABC song,让学生初步接触字母的发音,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2、Let"s find out通过找字母,加深学生对字母的印象。二、课前准备1、准备五个文具卡片和图片2、录音器材三、教学步骤1、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文具。用“拍打图片”(Touching game)的比赛方法。(2)、用游戏“对号入座”(Matching game)来复习已学文具的英文名称。(3)、复习I have aan….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或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进行操练。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教师播放Let"s sing两遍,学生边听边跟唱,让能力强的学生唱一遍,教师适当进行奖励或表扬。(2)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全体同学一起唱。分小组唱,对于唱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3、趣味操练(Practice)(1)、请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找出在小村庄里出现的字母,对于找得又快又好的的学生要加以奖励,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读出这些字母。(2)教师和学生一起校对。(3)、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学唱歌曲ABC song.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3部分练习。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要示学生听录音,跟读并表演A部分的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动用所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B 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Let"s talk本部分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学习如何用What"s your name? 询问对方的姓名以及表达道别的说法:GoodbyeBye.2、 Let"s play本部分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玩游戏来进一步巩固Let"s talk中的会话.二、课前准备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要示学生准备一个面具,并制作一个写有本人姓名的头饰。三、教学步骤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1)、唱 ABC song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2012年新人教版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全套教案,共10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Unit 1 Hello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2、能够听说,认读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pencil box, book, bag.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A 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Let"s talk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2、Let"s play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二、课前准备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3、为Let"s pal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三、教学步骤1、热身(Warm-up)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 I"m…(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 Yifan. 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3、趣味操练(Practice)(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 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 Let"s learn本部分主要学习4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 ruler, eraser和crayon.2. Let"s chant本部分通过 I have a an… 的歌谣,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二、课前准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5篇 英语老师要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六年级英语老师不妨写一篇六年级英语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篇1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学生可以掌握单词及字母:boy,girl,egg,fan,Ee,Ff 学生可理解使用句型: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Teaching Importances(教学重点) boy,girl,egg,fan,Ee,Ff Teaching Difficulties(教学难点) 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Cultiv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oints(养成教育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勇于表现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英语。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游戏法,小组竞赛法,情境法 Teaching Tools(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Pre—task preparations 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朗读儿歌,感受Are you …?句型。 Are you a boy? Are you a boy? Yes,I am. Yes.I am. Are you a girl? Are you a girl? No,I"m not. No,I"m not. 2.请个别学生用课时一学过的句子介绍自己。 S1:Hi,I"m…(name).I"m a… (boy/girl). While-task procedures 1.出示Listen and say的图片,播放录音或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跟读对话。板书句型Are you …? Yes ,I am./No,I"m not.让学生跟读,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该句型的用法。 T: Are you…? S1:Yes,I am./No,I"m not. 2.再次播放Listen and say的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戴上眼罩,再请另外三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不断重复问Are you…? S1:Are you…? S2:Yes,I am./No,I"m not. S1:Are you…? S3:Yes.I am./No.I"m not. 3.Listen and guess:猜谜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操练句型Are you…?先让学生看Play a game栏目的对话,然后请一个学生蒙上眼罩,站在讲台上,另一个学生与他/她打招呼,蒙眼罩的学生根据声音猜猜是谁在打招呼。 S1:Hello! I"m a girl/boy. S2:Are you…? S1:No. S2:Are you…? S1:Yes,I am./No.I"m… 4.出示Kitty, Alice,Joe,Peter的图片,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选择一张人物图片并扮演人物作自我介绍,请其他学生猜猜他/她是谁。 Sl:(pick the card of Kitty)I"m a girl. Ss:Are you Alice? S1:No.I"m Kitty. Post-task activities 1.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Listen and say的对话。鼓励学生仿照Listen and say的内容玩捉迷藏游戏,邀请一组学生上来玩游戏。 S1,S2&S3:One,two,three! Come and catch me. S1:I"m a… S4:Are you…? S1:Yes,I am./No.I"m… S2:I"m a… S4:Are you…? S2:Yes。I am./No.I"m… S4:You"re… S3:Yes.I"m… 2.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发给每个小组四张人物图片,请每个组员挑选一张,然后根据图片扮演角色。要求学生用Are you…?句型互相询问对方的身份。 S1:(to S2)Are you Mr…? S2:Yes,I am./No,I"m not.I"m…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3 Are you Kitty? Are you…? Yes,I am./No,I"m not.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1.单元复习。 2.学习辅音字母c、g及辅音字母组合ck,ch的发音。继续学习单词重音,并初步接触不发音的字母k、w等。 3.语法:小结人称代词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音标卡片;上节课使用过的教具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教师拿出小飞机模型(或小风筝等东西),与学生练习对话。对话模仿第71课课文内容。 T:Hi,…,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S:Certainly. Whats wrong? T:Its this plane (kite, etc). S:Whats wrong with it? T:I think its broken. Can you mend it? S:Let me see. Yes, I can. (Sorry, I cant.) 把飞机模型等交给学生,由学生之间进行对话。 2.打开书,两人一组进行课文第三部分对话。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右边给出的短语。请几组同学到前面表演(利用一些实物,以增加交际效果)。 3.教师出示以下音标卡片[s],[k],[g],让学生认读。放课文第一部分录音,并指导学生小结这部分中所得到的辅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1。 继续放录音,学生练习单词重音和不发音的字母。 原文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Put them away, please! Lesson 72 2 4.指导学生过一遍复习要点(18)。教师对人称代词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参阅书后所列出的语法条目:人称代词。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其他习题。 6.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本课音标及例词,完成练习册习题。 7.小测验 1)听写本单元中要求四会的词汇及句型;2)就修理飞机模型(或风筝)内容编写对话。 四、难点讲解 人称代词 我们在第六单元中初步学习了人称代词的用法。人称代词除了有主格之外,还有宾格形式。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1)Im a student. 我是个学生。 2)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你能帮我的忙吗? 人称代词宾格,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Please help her. 请帮她一下。 2)Let me see. 让我想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篇3 教学内容: D Ask and answer E Read and match F Draw and guess G Listen and repeat H Sing a song 教学要求: 1、掌握单词、词组take a walk , suddenly , something , note , nearby , quickly , pick up , come up , keeper , point , fine 2、听懂、会说、会读句型Can I…?No , you can"t. 3、了解字母组合er在单词中的读音 4、会唱歌曲 The signs in the park 重点难点: 1、掌握四会单词、词组、句型 2、了解字母组合er在单词中的读音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单词,词组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Revision 利用时钟 T :What"s the time ? S :It"s… 二、Presentation: 1、D Ask and answer T : Jack is back home from the zoo.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 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pairs. Picture 1 A :Can I go to the park ? B :No , you can"t . You should go home now . Picture 2 A : Can I have an ice-cream ? B :No, you can"t . You should have dinner now. Picture 3 A :Can I watch TV ? B :No ,you can"t . You should read your books now . Picture 4 A :Can I play computer games ? B :No , you can"t . you should go to bed now . Then say together 2、Read and match T :Ben is reading a story .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help Ben write the correct letters in the boxes . Listen to the tape , answer the questions . [1] What is Mr Smith doing in the park ? [2] what does he see on the grass ? [3]And what does he do ? [4]Who comes up to Mr Smith and what does he say ? [5]How much does the park keeper fine Mr Smith ? 边回答,边教授单词、词组take a walk , suddenly , something , not , nearby , quickly , pick up , come up , keeper , point , fine 集体朗读单词 集体读短文,个别表演 课文 三、Read and match 部分单词、词组较多,要多创设情景,便于学生掌握,尤其是词组:pick it up 使用需强调,以及区分ten-yuan note 与 ten yuan 3 四、Draw and guess Today is Sunday . Ben Nancy and Jack are playing a game about public signs. 让学生看懂P20游戏要求,请学生自己画公共标志 T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 Yes , you"re right . Sorry , you"re worry . Try again . 五、Listen and repeat 1、跟读单词 2、How to pronounced “er”here ? 3、Any other words “er”pronounced// 4、Read the sentence 5、比较er 发音为// 5 六、Sing a song 1、Read the song 2、Explain some words or phrases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sing together . 七、Practice:《练习册》 A Listen and choose 八、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2、Recite Part E,G 板书设计: Unit 2 Public signs Jack :Can I…? Mum :No , you can"t . You should…now . / / brother peter sister tiger Peter"s brother and sister like the toy tiger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1.围绕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复习巩固。 2.进行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方面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本单元词句。 2.能够围绕本单元重点内容完成段落书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前三个单元学习的基本词汇和交际用语进行全面的`检测。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B项对话活动。D项书写文段的活动。 四、教学手段 教学录音磁带、卡片、挂图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听说法、翻译法、语言交际法 六、教学步骤: 1.Sort game Read the flash cards 2.T Show the pictures of partA.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Where are these place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Lhasa/Egypt/crocodiles? 3.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4.Discuss the answers with the partners,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 in class. 5.Ask the Ss to read PartB. And listen to the tape. 6.The Ss can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and act out. 7.Part C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n did Marco Polo come to China? Did Marco Polo have an uncle? Where did Kublai Khan send Marco Polo? When did Marco Polo leave China? Did Marco Polo write many stories about China in a book? What"s the name of this boo? 8.Do the exercises, check the answers. 9.Ask the Ss to read Part D, and choose one to think about. 10. Write. 11.Homework: Finish the writi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听、说、读短语及单词:family,parents,aunt,uncle,babybrother能运用 how many......进行口语交际。 能力目标 能用英语交流在假日中的活动,部分同学能用英语流利介绍节日的有关情况。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积极参与交流。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词组,能运用词组进行交流,初步锻炼学生运用词组描述节日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时态的变化,及意识到词组的不同运用能造就语言的丰富性。 教学方法: 1. 教法设计 根据英语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以旧带新,不断滚动知识点,以此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与理解。同时创设数个任务活动,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到对话到片断,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与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培养他们学习致用的能力。 2.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猜测的方法逐渐感悟新语言项目的功能,让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体会到学习英语时“运用”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 3. 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置抽象的句型于一个个生动的情景、游戏之中,不仅使学习过程自然轻松,更能较好地启智开思。 教学过程: 1.热身( Warm up) 一中外不同家庭全家福为背景,播放中文歌曲《让爱住我家》开头曲,让学生静静闭上眼睛感受家的氛围。 再此过程中有老师进行话语引导“同学们,家是温馨的港湾,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歌曲中唱到,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几个词语用英语怎样表达吗?” 2. 单词学习(word learning) 第一步,先由大屏幕学习本科单词,有老师详细解释; 第二步,反复领读与自我练习; 第三,拼写阶段,四线格练习; 第四,memory game的游戏。 [设计意图] 该部分有两处亮点,一是,依然重视四线格的书写,为我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 3. 单词游戏(memory game) [设计意图] 既增添课堂气氛又争取让我的学生限度的当堂掌握新学的单词。记不过不要紧,目的不是必须当堂掌握,而是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并限度的挖掘学生潜能。 最后谁答对了还会有奖励,即道具“卡片鱼”,这样道具也不会被浪费。 4.课文学习 (text learning) 以问题导入“我们知道Ammy 的家庭有六位成员,可Ammy却说有七位,这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利用视频学习课文并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找答案,增强目的性。本环节有两处特色,第一是,所选视频是实景实人视频而不是动画,增强真实感,限度的再现英语环境。第二是,由老师进一步解释Ammy为什么把狗也看作是家庭成员,以此培养跨文化意识。 5.语法学习(grammer learning) 此环节学习方式:小组竞赛。以座位分成四个参赛小组,按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为本组加星,课末评出WINNER。本节课所教授的句子是“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设计意图] 学习方式的宣布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兴趣,激起了他们的斗志和为本组争星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反复练习语法知识,学以致用。 6. 知识拓展(Extra tips) 由老师补充搜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本课中其实爸爸妈妈在英语国家还有其他的口语化叫法mammy dady等。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开眼界。二是,为我下一步的作业布置铺路子。 7.课后作业(Homework today) (1) “说出你的爱”:回家后用英语称呼你的家人,如“Mom,I love you!" (2) “我学我用”:准备下节课带自己的全家福一张,向你的同学介绍你的家庭成员。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生活。 8. 结束(the ending) 最后以I love my family 歌舞表演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 第一,号召同学们stand up and move your body! 让同学们站起来一起唱一起跳。因为这首歌曲是精心挑选的,并且会配以动作教学。第二,从另一个侧面向孩子们昭示,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课,四十五分钟过后必定会有轻松的一刻。第三,使本节课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让每个人被这首歌所感染,心中充满浓浓的爱意,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5篇 英语学习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多讲多练,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不妨写一篇六年级英语教案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篇1 一、教学重点: 动词短语及其ing 形式: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 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及其回答 “I"m doing the dishes/….”。 二、教学难点: 动词短语ing 形式的读音,教师要多做示范,逐步引导学生流畅地连读。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动词短语卡片、图片。 教师准备本课时Let"s chant, Let"s learn, Let"s sing的录音带。 教师准备锅、铲、电话、碗碟等小道具。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课件。 四、教学过程: 1、Warm up (热身) 活动一:口语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2—3 分钟 教师就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或当时情景进行日常交际,目的在于运用语言。可以是学生自我介绍,也可以是学生间对话练习。 如:My name"s …. I"m 10/11 years old. I like pink and blue. I like to eat fish and hamburgers. I can swim and I can speak English. 2、Review (复习) 活动二:师生交流 教学参考时间:2—3 分钟 师生就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主要使用表示能力的句型,目的在于复习动词短语。 教师拿出动词短语的图片,说:Look at these pictures. 。随后,拿出其中一张图片与学生交流,如:I can draw. 并做画画的动作。 最后问:Can you draw? 引导学生说:Yes, I can. 或Me, too. 在此基础上,初步渗透动词短语。教师继续说:I can draw. I can draw a fish. 引导学生说I can draw a book/a kite/…. 最后,教师引出We can draw pictures. 强调并带读 draw pictures 。 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表述能力的句子,鼓励学生说出所学的动词及动词短语。问:What can you do? 学生回答:I can dance and cook. 等。 3、Presentation (呈现新知) 活动三:词汇学习 教学参考时间:5—6 分钟 教师指着动词卡片说:I can draw a fish. Now, I am drawing a fish. 边说边在黑板上画鱼,并强调I am drawing a fish now. 用彩色粉笔强调ing 。鼓励学生做画画的动作,边做边说I am drawing a fish/a cat/an apple/…. 教师播放课件。 内容为本课时动词图片和短语拼写,每次出一幅图和其相配的短语的英文拼写及短语的发音。具体顺序如下: doing the dishes,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教师出示洗碗的动作卡片,学生听发音后,教师说:I am doing the dishes. 此时可作为扩展知识,告诉学生洗碗有两种表达方法,即I am doing the dishes. 或 I am washing dishes. 继续播放课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读: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教师注意学生动词ing 形式的读音,必要时多练习几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教师回放课件内容,学生再次跟读。同时教师询问:What are you doing? 鼓励学生说完整句,如:I am doing the dishes. I am reading a book. I am cooking dinner. …此环节中,教师板书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oing the dishes. I am reading a book. I am cooking dinner. … 教师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边读,力争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活动四:快速反应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做快速反应的游戏。教师说本部分的动词短语,如:do the dishes, 让学生说出它的ing 形式:doing the dishes 。 教师把本部分的五张动作的卡片面朝上贴在黑板、窗户、门、墙等地方,然后说一张卡片上的短语,如:answering the phone ,学生迅速地指向该图片,指得又快又准确的学生为胜者。教师还可以用卡片的字母一面进行游戏。 两个游戏中,教师注意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巩固动词短语的同时纠正发音。 活动五:接力问答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出示本部分的动词短语卡片的ing 形式,教师提问 “What are you doing?” 一个学生A看教师的卡片、做动作并回答 “I am…. ” 随后让这个学生A接着问另一个伙伴B “What are you doing?”,B根据教师手中的卡片来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后B接着问C,依次快速看卡片,做动作,回答提问。(A,B,C代表学生) 4、Let"s play (趣味操练) 活动六:说说唱唱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再次播放,鼓励学生跟读。 学生看书自己认读。 分小组练习说唱。 展示说唱歌谣情况。 活动七:生活再现 教学参考时间:4—5 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调色盘,电话,碗碟等小道具,教师问: What are you doing? 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I am 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cooking dinner/answering the phone/reading a book.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扩展活动) 活动八:传盒子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做“听音乐传盒子”的游戏,教师把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answering the phone, reading a book 等词条折叠后放进一个盒子里。音乐开始,学生按顺序传递盒子。音乐一停,拿到盒子的学生在盒子中抽取一张词条,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What are you doing? 抽到词条的学生根据词条上的短语边做动作边回答:I am …. 教师播放的音乐可以是本课时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也可以是其它歌曲。 活动九: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4—5分钟 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P33配套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指导操作方法.。Listen and match是按所听内容连线,Listen and write 是按录音内容填写空缺单词。 教师播放活动手册第33页的录音,学生完成Listen and match部分的练习。 再次播放活动手册第33页的录音,学生完成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练习。此环节,教师注意辅导学生规范书写。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篇2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展示家庭居室结构,让学生学习各个房间的英文名称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家是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学生要学会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来简单描述自己的家,结合学过的语言描述各个房间。 “Let"s do”部分的教学是结合“Let"s learn”中所学过的单词进行扩展,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单词的指示用语。让学生在听懂这些用语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听、做活动。还可设计多种课堂活动,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房间。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 1、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2、学习表示指令的词组。 教学难点: 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法 启发法 直观教学法 学法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法 讨论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1 Warm-up/Revision 教师引导 1、集体唱英文儿歌。 2、复习上节课所学单词 2 Presentation 1、出示study 的图片,手指着书房里的书问学生:What are they? 教读单词 study, 并板书。 教师用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词义:We read the books in the study. 2、按照相同方法,教授单词 bathroom, living room, bedroom. 3、师把第46页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贴到黑板上说:This is my home. How many rooms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4、教师说指令。 学生回答提问:They are books 并跟老师认读study。 学生依次回答问题并跟老师认读单词bathroom, living room, bedroom. 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句子,并说出相应的房间。 听录音,跟读Let"s do部分。 3 Practice 出示练习题 习题练习并拓展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组内进行互评。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适当正确的评价,并给与激励性 的语言,手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学到的新词,熟读且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当中,教者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四会单词need,any,or;理解any,some的用法;能灵活使用句子We need some ping-pong balls. Do you have any balls? Do you like this T-shirt or that T-shirt? I like this one. Do you like these runners or those runners? I want these runners. 2.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到商店买东西,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独立买东西,学会看价钱和计算价格。 教学重、难点:要求四会的单词和要求掌握的句式。 教具、学具准备: 1. 单词卡片,运动服装,乒乓球,纸币,课后习题卡(每人一张)。 2. 录音机或课件。 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 分给学生不同的球,让学生自己说出I like to play ____. My favourite sport is ____./ I like ____ best. 2. T: What"s this/that? S: It"s a T-shirt? T: Do you like this T-shirt or that T-shirt? S: I like this one. T: What are these/those? S: They are runners. T: Do you like these runners or those runners? S: I like/want these runners.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减小教学的难度,or在以前的教学中已多次用到,学生都已掌握,不必再多费时间,加深学生对this,that, these,those用法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New Concepts 1. If I want to play ping-pong,we need some ping-pong balls.Say “need”,please.让学生利用 need 造句。 2. Do you have any balls? Say “any”,please.讲清some和any的用法,都跟可数名词的复数或不可数名词,如:some/any shorts;some/any soup;some用在肯定句中,any用在否定和问句中,举例说明。 3. 完成课后习题。 4. 听录音两至三遍。同时讲解美元和元的区别。如:one dollar,two dollars;one yuan,two yuan.练习一下如何问多少钱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y? 5. 布置商店的环境,让学生根据课文编短剧,三、四人一组。 6. 汇报演出。 (设计意图:本课是对话形式的课文教学,主要是环境的设置,要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本文,首先要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也就是新单词和一些主要句式,理清脉络。突破了重难点,理清了脉络,学生在表演对话时就没有很大的困难了。) Class Clossing Activity book Homework 亲自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一次东西并运用所学语言。 板书设计: Lesson2. At the Sports Store We need some ping-pong balls. Do you have any balls? 课后习题: 一. 改错: these book this runners some ball those pencil that T-shirts any soups 二. 选词填空: 1. Do you like ______T-shirt or ______T-shirt? 2. Do you like ______shorts or ______shorts? 3. We need ______ ping-pong balls. Do you have ______ balls? (any, some, these, those, this, that)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四会单词sport,ping-pong,badminton,basketball,soccer,T-shirt,shorts,runners;能灵活使用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tite sport is ____./ I like ____ best. What do you wear? I wear ____ ,____ and____ to play ____.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式解决体育运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思想品质,提高对运动项目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要求四会的单词和要求掌握的句式。 教具、学具准备: 1. 单词卡片,要求四会单词的实物,课后习题卡(每人一份)。 2. 录音机或课件。 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 Let"s guess. If you want to make supper/take a bath/watch TV/read books/buy things/play ping-pong. Where do you go? I go to the kitchen/the bathroom/the livingroom/the library/the store/the gym. 有必要的话,拿出这些词的卡片,进行复习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既复习了一些动词性词组,又引出了今天课文中提到的地点体育馆和商店。) 2. 利用单词卡片What"s your favourite clothes? My favourite clothes is ____. 也可以直接提问学生:Today is warm/cool,what are you wearing? What"s your favourite clothes?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用来复习服装的词汇,同时复习What"s your favourite ____?这个句式,用这些词汇和句式引出新的服装词汇和新句式。) New Concepts 1. 利用复习二中的句式引出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学习单词sport, 出示单词卡片,联系朗读,拼读。 并让学生模仿回答My favourite sport is ping-pong/badminton. 2. 学生熟悉句式后,再利用实物和单词卡片学习单词 basketball,soccer. 3. 带入句式进行练习。可以是连接式练习,也可以小组练习。 4. 告诉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还可以使用一个更简单的句式I like ____ best. 5. 两人一组做问答练习。 6.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踢足球,打篮球都用play.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减小教学的难度,同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新句式,教师加以指导就可以了,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7. If you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what do you wear?学习服装词汇I wear shorts,T-shirt.并引出runners,出示单词卡片,拼读单词,并让学生练习用这些词说一个句子。 8. 两人一组练习这组句式。 9. 听录音两遍,注意any和some,either 和too的读音和用法。 10.完成课后习题并两人一组自编对话。 11.利用实物汇报演出。 (设计意图: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时,要把either 和too的用法提一下, any和some的用法留到第二课去解决。编对话的内容可根据完成习题的内容进行,并利用实物表演出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Class Clossing Activity book Homework Draw your favourite sport and write your favourite sport. 板书设计: Lesson 1. Ping-pong and Basketball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tite sport is ____. I like ____ best. What do you wear? I wear ____ ,____ and____ to play ____. 课后习题: 一. 填单词并连线: b__dm__nt__n 篮球 T-sh__ __t 运动鞋 p__ng-p__ng 羽毛球 sh__ __ts T恤衫 s__cc__ __ 乒乓球 r__nn__ __s 短裤 b__sk__tb__ll 足球 二. 填空: 1.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tite sport is ____. I like ____ best. 2.What do you wear? I wear ____ ,____ and____ to play ____.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普版英语教案篇5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学生可以掌握单词及字母:boy,girl,egg,fan,Ee,Ff 学生可理解使用句型: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Teaching Importances(教学重点) boy,girl,egg,fan,Ee,Ff Teaching Difficulties(教学难点) 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Cultiv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oints(养成教育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勇于表现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英语。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游戏法,小组竞赛法,情境法 Teaching Tools(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Pre—task preparations 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朗读儿歌,感受Are you …?句型。 Are you a boy? Are you a boy? Yes,I am. Yes.I am. Are you a girl? Are you a girl? No,I"m not. No,I"m not. 2.请个别学生用课时一学过的句子介绍自己。 S1:Hi,I"m…(name).I"m a… (boy/girl). While-task procedures 1.出示Listen and say的图片,播放录音或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跟读对话。板书句型Are you …? Yes ,I am./No,I"m not.让学生跟读,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该句型的用法。 T: Are you…? S1:Yes,I am./No,I"m not. 2.再次播放Listen and say的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戴上眼罩,再请另外三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不断重复问Are you…? S1:Are you…? S2:Yes,I am./No,I"m not. S1:Are you…? S3:Yes.I am./No.I"m not. 3.Listen and guess:猜谜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操练句型Are you…?先让学生看Play a game栏目的对话,然后请一个学生蒙上眼罩,站在讲台上,另一个学生与他/她打招呼,蒙眼罩的学生根据声音猜猜是谁在打招呼。 S1:Hello! I"m a girl/boy. S2:Are you…? S1:No. S2:Are you…? S1:Yes,I am./No.I"m… 4.出示Kitty, Alice,Joe,Peter的图片,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选择一张人物图片并扮演人物作自我介绍,请其他学生猜猜他/她是谁。 Sl:(pick the card of Kitty)I"m a girl. Ss:Are you Alice? S1:No.I"m Kitty. Post-task activities 1.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Listen and say的对话。鼓励学生仿照Listen and say的内容玩捉迷藏游戏,邀请一组学生上来玩游戏。 S1,S2&S3:One,two,three! Come and catch me. S1:I"m a… S4:Are you…? S1:Yes,I am./No.I"m… S2:I"m a… S4:Are you…? S2:Yes。I am./No.I"m… S4:You"re… S3:Yes.I"m… 2.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发给每个小组四张人物图片,请每个组员挑选一张,然后根据图片扮演角色。要求学生用Are you…?句型互相询问对方的身份。 S1:(to S2)Are you Mr…? S2:Yes,I am./No,I"m not.I"m…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3 Are you Kitty? Are you…? Yes,I am./No,I"m not.

求!!!三年级英语Join In上册教案

我们用的是译林版的,没有你要的教案,你是什么版本应该告诉大家,方便人家解答!

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

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3篇 英语老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作为一门六年级英语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六年级英语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篇1 一、教学重点: 动词短语及其ing 形式: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 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及其回答 “I"m doing the dishes/….”。 二、教学难点: 动词短语ing 形式的读音,教师要多做示范,逐步引导学生流畅地连读。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动词短语卡片、图片。 教师准备本课时Let"s chant, Let"s learn, Let"s sing的录音带。 教师准备锅、铲、电话、碗碟等小道具。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课件。 四、教学过程: 1、Warm up (热身) 活动一:口语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2—3 分钟 教师就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或当时情景进行日常交际,目的在于运用语言。可以是学生自我介绍,也可以是学生间对话练习。 如:My name"s …. I"m 10/11 years old. I like pink and blue. I like to eat fish and hamburgers. I can swim and I can speak English. 2、Review (复习) 活动二:师生交流 教学参考时间:2—3 分钟 师生就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主要使用表示能力的句型,目的在于复习动词短语。 教师拿出动词短语的图片,说:Look at these pictures. 。随后,拿出其中一张图片与学生交流,如:I can draw. 并做画画的动作。 最后问:Can you draw? 引导学生说:Yes, I can. 或Me, too. 在此基础上,初步渗透动词短语。教师继续说:I can draw. I can draw a fish. 引导学生说I can draw a book/a kite/…. 最后,教师引出We can draw pictures. 强调并带读 draw pictures 。 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表述能力的句子,鼓励学生说出所学的动词及动词短语。问:What can you do? 学生回答:I can dance and cook. 等。 3、Presentation (呈现新知) 活动三:词汇学习 教学参考时间:5—6 分钟 教师指着动词卡片说:I can draw a fish. Now, I am drawing a fish. 边说边在黑板上画鱼,并强调I am drawing a fish now. 用彩色粉笔强调ing 。鼓励学生做画画的动作,边做边说I am drawing a fish/a cat/an apple/…. 教师播放课件。 内容为本课时动词图片和短语拼写,每次出一幅图和其相配的短语的英文拼写及短语的发音。具体顺序如下: doing the dishes,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教师出示洗碗的动作卡片,学生听发音后,教师说:I am doing the dishes. 此时可作为扩展知识,告诉学生洗碗有两种表达方法,即I am doing the dishes. 或 I am washing dishes. 继续播放课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读: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教师注意学生动词ing 形式的读音,必要时多练习几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教师回放课件内容,学生再次跟读。同时教师询问:What are you doing? 鼓励学生说完整句,如:I am doing the dishes. I am reading a book. I am cooking dinner. …此环节中,教师板书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oing the dishes. I am reading a book. I am cooking dinner. … 教师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边读,力争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活动四:快速反应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做快速反应的游戏。教师说本部分的动词短语,如:do the dishes, 让学生说出它的ing 形式:doing the dishes 。 教师把本部分的五张动作的卡片面朝上贴在黑板、窗户、门、墙等地方,然后说一张卡片上的短语,如:answering the phone ,学生迅速地指向该图片,指得又快又准确的学生为胜者。教师还可以用卡片的字母一面进行游戏。 两个游戏中,教师注意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巩固动词短语的同时纠正发音。 活动五:接力问答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出示本部分的动词短语卡片的ing 形式,教师提问 “What are you doing?” 一个学生A看教师的卡片、做动作并回答 “I am…. ” 随后让这个学生A接着问另一个伙伴B “What are you doing?”,B根据教师手中的卡片来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后B接着问C,依次快速看卡片,做动作,回答提问。(A,B,C代表学生) 4、Let"s play (趣味操练) 活动六:说说唱唱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再次播放,鼓励学生跟读。 学生看书自己认读。 分小组练习说唱。 展示说唱歌谣情况。 活动七:生活再现 教学参考时间:4—5 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调色盘,电话,碗碟等小道具,教师问: What are you doing? 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I am 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cooking dinner/answering the phone/reading a book.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扩展活动) 活动八:传盒子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做“听音乐传盒子”的游戏,教师把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answering the phone, reading a book 等词条折叠后放进一个盒子里。音乐开始,学生按顺序传递盒子。音乐一停,拿到盒子的学生在盒子中抽取一张词条,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What are you doing? 抽到词条的学生根据词条上的短语边做动作边回答:I am …. 教师播放的音乐可以是本课时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也可以是其它歌曲。 活动九: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4—5分钟 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P33配套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指导操作方法.。Listen and match是按所听内容连线,Listen and write 是按录音内容填写空缺单词。 教师播放活动手册第33页的录音,学生完成Listen and match部分的练习。 再次播放活动手册第33页的录音,学生完成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练习。此环节,教师注意辅导学生规范书写。 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篇2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学生可以掌握单词及字母:boy,girl,egg,fan,Ee,Ff 学生可理解使用句型: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Teaching Importances(教学重点) boy,girl,egg,fan,Ee,Ff Teaching Difficulties(教学难点) Are you Kitty? Yes,I am./No,I am not. Cultiv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oints(养成教育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勇于表现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英语。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游戏法,小组竞赛法,情境法 Teaching Tools(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Pre—task preparations 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朗读儿歌,感受Are you …?句型。 Are you a boy? Are you a boy? Yes,I am. Yes.I am. Are you a girl? Are you a girl? No,I"m not. No,I"m not. 2.请个别学生用课时一学过的句子介绍自己。 S1:Hi,I"m…(name).I"m a… (boy/girl). While-task procedures 1.出示Listen and say的图片,播放录音或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跟读对话。板书句型Are you …? Yes ,I am./No,I"m not.让学生跟读,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该句型的用法。 T: Are you…? S1:Yes,I am./No,I"m not. 2.再次播放Listen and say的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戴上眼罩,再请另外三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不断重复问Are you…? S1:Are you…? S2:Yes,I am./No,I"m not. S1:Are you…? S3:Yes.I am./No.I"m not. 3.Listen and guess:猜谜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操练句型Are you…?先让学生看Play a game栏目的对话,然后请一个学生蒙上眼罩,站在讲台上,另一个学生与他/她打招呼,蒙眼罩的学生根据声音猜猜是谁在打招呼。 S1:Hello! I"m a girl/boy. S2:Are you…? S1:No. S2:Are you…? S1:Yes,I am./No.I"m… 4.出示Kitty, Alice,Joe,Peter的图片,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选择一张人物图片并扮演人物作自我介绍,请其他学生猜猜他/她是谁。 Sl:(pick the card of Kitty)I"m a girl. Ss:Are you Alice? S1:No.I"m Kitty. Post-task activities 1.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Listen and say的对话。鼓励学生仿照Listen and say的内容玩捉迷藏游戏,邀请一组学生上来玩游戏。 S1,S2&S3:One,two,three! Come and catch me. S1:I"m a… S4:Are you…? S1:Yes,I am./No.I"m… S2:I"m a… S4:Are you…? S2:Yes。I am./No.I"m… S4:You"re… S3:Yes.I"m… 2.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发给每个小组四张人物图片,请每个组员挑选一张,然后根据图片扮演角色。要求学生用Are you…?句型互相询问对方的身份。 S1:(to S2)Are you Mr…? S2:Yes,I am./No,I"m not.I"m…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3 Are you Kitty? Are you…? Yes,I am./No,I"m not. 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1.单元复习。 2.学习辅音字母c、g及辅音字母组合ck,ch的发音。继续学习单词重音,并初步接触不发音的字母k、w等。 3.语法:小结人称代词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音标卡片;上节课使用过的教具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教师拿出小飞机模型(或小风筝等东西),与学生练习对话。对话模仿第71课课文内容。 T:Hi,…,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S:Certainly. Whats wrong? T:Its this plane (kite, etc). S:Whats wrong with it? T:I think its broken. Can you mend it? S:Let me see. Yes, I can. (Sorry, I cant.) 把飞机模型等交给学生,由学生之间进行对话。 2.打开书,两人一组进行课文第三部分对话。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右边给出的短语。请几组同学到前面表演(利用一些实物,以增加交际效果)。 3.教师出示以下音标卡片[s],[k],[g],让学生认读。放课文第一部分录音,并指导学生小结这部分中所得到的辅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1。 继续放录音,学生练习单词重音和不发音的字母。 原文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Put them away, please! Lesson 72 2 4.指导学生过一遍复习要点(18)。教师对人称代词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参阅书后所列出的语法条目:人称代词。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其他习题。 6.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本课音标及例词,完成练习册习题。 7.小测验 1)听写本单元中要求四会的词汇及句型;2)就修理飞机模型(或风筝)内容编写对话。 四、难点讲解 人称代词 我们在第六单元中初步学习了人称代词的用法。人称代词除了有主格之外,还有宾格形式。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1)Im a student. 我是个学生。 2)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你能帮我的忙吗? 人称代词宾格,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Please help her. 请帮她一下。 2)Let me see. 让我想想。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教案

  公开课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水平而展开的一种活动,在公开课上教学内容就比较重要了,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Unit 1 Hello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听说,从读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pencil-case, book, sharpener, bag, school.,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A 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课前准备   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 pal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Mr….   (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 I"m…   (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 Yifan. 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   (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   (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 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5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 pen, ruler, eraser和crayon.   2. Let"s do   本部分通过 Show me your… 的指令,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复习(Warm-up/ Revision)   (1)、播放英语歌 “Hello” 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   (2)、请几个学生戴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打招呼问候:Hello, Sarah! Hi, Wu Yifan!   (3)、让学生之间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   (4)、将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给学生出示文具实物,教新单词pen, pencil, ruler, crayon, eraser. 教师边教边作示范。如pencil一词,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让学生在Show me your pencils. 的指令下出示铅笔。可用同样的方法教本课时的其他文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crayon及eraser两个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词,教师可采取“先部分,后整体”,分音节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eras   er一词,教师先示范整个单词的读音,然后分音节请学生跟读e-ra-ser,最后再让学生跟读整个词,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把生音放在第二个音节/rei/上。)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示学生用手指着词汇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活动   A、选词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五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跑步, B、猜物品游戏:将crayon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们同学出来选一样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听说、认读新单词pencil, pen, ruler, eraser, crayon,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make   本部分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英文名卡,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动用所学   语言独立做事情的能力。   2、Let"s sing   通过学唱歌曲 “Hello”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都是准备一个名卡,以及本课时使用的制作名卡所须的彩笔、线绳和硬纸卡等,并要示学生带来他们的彩笔、线绳和硬纸卡。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文具。用“拍打图片”(Touching game)的比赛方法。   (2)、用游戏“对号入座”(Matching game)来复习已学文具的英文名称。   (3)、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或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进行操练。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制作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情学生拿出他们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名卡的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用Hello/Hi,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3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要示学生听录音,跟读并表演A部分的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动用所学语言。   B 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学习如何用What"s your name? 询问对方的姓名以及另一种表达道理别的说法:See you.   2、 Let"s play   本部分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玩游戏来进一步巩固Let"s talk中的会话,同时学习欢迎语Welcome!   二、课前准备   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要示学生准备一个面具,并制作一个写有本人姓名的头饰。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   (1)、唱 “Hello”歌   (2)、师生互相问候   (3)、学生将名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   2、 新课展示 (Presentation)   (1)、老师指自己的名卡说Hello! I"m Miss / Mr… 然后用My name"s… 再重复两遍自己的名字。接着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 name? (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的名卡,并用口型揭示他回答My name"s… 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 name"s… 回答问题。   (2)、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 注意学生对name的发音。   (3)、教道别语See you., 告诉学生意思是“再见”或“一会儿见”。   (4)、听录音来展示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Pair work: 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的对话。   (2)、Let"s play中的游戏.   (3)、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量”通过问What"s your name? 同学回答My name"s… 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头饰戴在头上。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4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要示学生听录音,然后仿读课本第4-7页的内容并拌有动作表演。   (2)、鼓励学生用第4-7页所学的内容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learn   本部分将继续学习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school,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2、Let"s do   本部分主要让学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开火车”: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问答,要求又快又好。   (2)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复习学过的单词crayon, ruler, eraser, pen, pencil. (可通过做Touching game或Matching game来复习)   2、新课展示 (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A、通过实物教pencil-case, bag, book, sharpener, 用图片教school.   在教“铅笔袋”pencil-case时,出示“铅笔盒”pencil-box, 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即: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 用铁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box. 同时教pencil-box.   B、新单词的教学也可通过旧单词来引出。如:pencil 到pencil-case.   (2)、Let"s do   教师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 the book. 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 the book. (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袋,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 the pencil-case. Close the pencil-case. 请学生说出open, close的意思。 用同样的方法教Show me your sharpener. Carry the bag. 等句子。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让学生将所有学过的文具全部摆在桌上。教师说:“Show me your book.” ,学生须快速举起并大声说:“Book”.   (2)、游戏:画文具。   (3)、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 “选词竞赛”的游戏。   (4)、通过游戏Simon says练习以show, open, close, put, carry 所引导的祈使句。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5部分练习。学生根据录音,圈出所听到的文具。(1)、学生看图,用英语说出图中每样文具物品。(2)、教师讲解题目的意思并指导做的方法。(3)学生听录音做练习。(4)、核对答案.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要求学生听本课所学内容的录音,跟读单词和句子,并在实际生活中自然运用。   (2)、将学习用具逐个用英语说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check   本部分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2、Let"s chant   本部分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词汇。   二、课前准备   准备一个装有本单元所学的文具的书包,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词卡和图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唱”Hello”歌。   (2)、通过实物和单词卡复习有关文具。   (3)、用Show me your… 请学生将他们的文具摆出来。   (4)、用游戏Simon says复习第8页所学的指令性的动作。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从自己准备的书包中拿出一本书,并指着自己说:I have a book. 随后再掏出笔袋,对学生说:I have a pencil-case. 再从笔袋里拿出一支铅笔说:I have a pencil. 拿 出一把尺子说:I have a ruler. 等等。待学生熟悉了I have a … 是“我有一个…“后,请学生们用自己的文具来说:I have a … 告诉学生如果你有与别人东西相同时,可说Me too!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操练Let"s chant   A、全班听录音,边听录音边拍手有节奏的吟唱Let"s chant 部分的内容。   B、将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组举起铅笔齐读I have a pencil.第二组齐读Me too!并拍手。读第二句时两组交换,以此类推。   C、待学生读熟后,可让他们自由发挥,用其他文具替换书上的几种,并在小组内朗读。   (2)听力练习:Let"s check   根据听到的句子,让学生圈出相应的图A或图B。   4、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本单元第6部分练习。此项练习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反应能力。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听录音,跟读A、B部分Let"s do和Let"s chant的内容,边读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案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1   这节文言文教学课,我注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程之中,时时处处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动起来。   一 、设计独具匠心:   教学时我抓住了文言文语言精练的特点,把“读”的活动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从范读到自由练读,再到深情诵读,使学生逐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   二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能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由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与心得加倍爱护,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三 、贴近学生的在本课   教学中,我以平等中首席的身份引导学生在学古文的时候,明理巧妙联系学生实际,让他们自悟自得,从中深受教益。   四 、不足之处:   在解释每句话的意思时,对助词“之”的讲解尺度把握不很准确,讲得稍深,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2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3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英语基础打得不好,会削弱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八年级的英语继续提高不说,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制约学生各科成绩的平衡发展,甚至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因此,如何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取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新生入学伊始,对英语好奇心强,学习兴趣高。   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讲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表扬、鼓励学生,少批评、挖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怕犯错误,因为谁都会犯错误,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   二、七年级学生英语语感还不强,表达潜力也不高。   教学应以听说为先,读写跟上。要求学生要熟读每单元主要语法句子和对话,必要时要求背诵。由于初一学生自律性不强,教师要引导、监督,   三、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重要地位,教会学生单词记忆方法用心重要。   教会学生熟读音标和音节,详细讲解英语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要花较多时间去教会学生怎样用音标去记忆单词,直到掌握为止。   四、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制定有效地教学策略,充分备好课。   上课时做到精讲多练,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多用启发性语言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发展,让学生在简单活跃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做到“玩中学,学中玩”,这种教学模式是很受初中阶段学生欢迎的。   五、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要把握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   讲解要清楚透彻,通俗易懂,切忌贪多贪快而导致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影响其学习信心。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辅导,加深记忆。   六、每上完一个单元,要布置适量的针对性练习,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总结学习的得失,合理评价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提出不足,及时改正。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4   水果是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我们开展了“好吃的水果”的主题。在为期两周的主题中,我们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资源,请家长带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并且与孩子一起制作水果。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在惹人喜爱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而我们的主体墙也是由于得到家长的帮助,内容十分丰富,有常见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孩子没有见过和没吃过的水果,如猕猴桃、山楂、橄榄、火龙果、冬枣、黑布林等,适时地扩展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活动《水果照相馆》,孩子们观察了水果外形特征,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通过《水果全家福》的科学活动,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并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水果沙拉》、《好吃的水果羹》是让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剥水果,了解水果还有其他的吃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活动《水果谜语》使幼儿对猜谜语产生了兴趣,学习猜谜的方法。   主题带来的: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在环境的创设中让孩子、家长和我们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等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活动后,我也还有一个遗憾:如果主题中,能安排一个活动,让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做水果沙拉、水果羹、水果面具,一定更能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5   一、课前反思:   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认知,左右相关教材,制定教学策略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其一,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一节中关于“加速度的定义”,教材内容只有一段黑体字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我认为这一定义的内涵非常深刻,其中暗示了决定加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是一个比值,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变化量。其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课本中以图1.5-2简要说明而已。但本节课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加速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应将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研究学生,制定发展目标   通过对学生学前学习的反思,在加速度第二个班教学中我以摩托车,赛车,飞机起步加速的实际视频引入教学。学生从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自己发现了几种车子起步的速度变化快慢不同引入了加速度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未学习重难点之前先奠定了主动,渴望,愉快的基调。   二、课中反思:   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1.营造学习氛围   加速度大小的教学,我把问题放了出来,没有直接告诉结果而是让学生组织辩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小组展开了如下讨论   问题1: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物理量有关?   问题2:速度大加速度大?加速度大速度大?   问题3:速度增大加速度就增大?会不会出现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在增大   问题4: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反之也成立吗?   问题5:如何理解比值定义?   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开始了辩论,每组同学都举出了生活中的实例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证明同时也对自己的错误观点回归概念进行了说明。展示了自我,剖析了自我从而最终发展了自己   2.优化学习过程   我们还是来看《加速度》从v-t图象看加速度。学生在讨论中说出了很多想法和“高招”,有取相等时间看速度的变化量,有求相等速度变化看时间的等等,虽然不一定有代表性,但是他们能理解的,在一定时候去用也是有效的;可能也说不出什么道理,但经过教师的点拨他们会豁然开朗,你想这样的教学比说教不更有用吗?我在“从v-t图象看加速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强调“实践与讨论”,使归纳和总结赋予了活力。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伤心”: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但想想你的“说教”他又听了多少?而尝试着鼓励他动起来,从学习习惯让他变起来,终有一天会有突变。学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如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27内容并参阅图1.5-2归纳总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并根据学生回答给了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可以说不深不浅的学习了知识,恰到好处的激励了学生。   三、课后反思:   小结教学得失,关注过程效果,提高师生素养   在第一个班教学后我及时写“教学后记”及时记录教学后的体会,及时修改教学过程设计,不但有效提高自身素质,重要的是改进了第二节课。教学后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修正教学策略的必由之路。一节课下来想想有效果吗?你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述还是探究,是将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吗?自我感觉好吗?自主学习安排了多少时间,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吗?我们有多少问题需要反思,有多少问题需要解决,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指导学生的学习,我们在观念上转变到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境界了吗?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6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短篇小说。课文中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准确朴实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穷人》是一篇老课文了,也教了多次,可是每次都是一个全新体验。课前设计时紧扣单元训练点: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的。因此在设计研读时,紧抓环境、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来体会。   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能迅速通过抓出句子中关键部分,体会出真挚的感情。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多数学生找出“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矛盾统一,感受到桑娜善良是本能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比预设中的关心穷人更贴切更能说明桑娜的品质。   “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嗯,揍我一顿也好!"”学生在自读,讨论,互读中,抓住“忐忑不安”,几处省略号表示的心理时断时续,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学生在联系背景与实际深入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质中,表现出来的理解力,真挚情感令人惊叹。别小看了这群学生,当我们教师创设了适宜的氛围时,学生在课堂上定会精彩生成。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7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如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回头想一想,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并且当时只是以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为主,缺少竖式书写格式, 试商方法,相隔时间又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一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第一节课上下来给自己一个吃惊,这部分知识如果把前面知识复习的充分一些再进行新课教学,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   其次,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旧知识点的跨越度太大,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难点较多,如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根据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 缺少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方法,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今天,我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8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   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Т拥诙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9   《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我们年组的课题是《多种形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读为本,学生合作探究。   在《火车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设计了几个比较好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比如在学习《火车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提问:"你从种了解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接着提问:"你能向其他同学简单介绍文中提到的三种类型的火车吗?然后再问问大家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火车?给大家介绍介绍。"最后能像小介绍员一样把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有感情。   二、启发求异思维   《火车的故事》这样的常识性课文,需要老师做大量的补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则便会十分枯燥乏味。于是,我找了许多有关机车、电力机车的图片,以及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火车的短片,丰富了课文所介绍的几种火车的形象,并让学生体验了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轻松地了解火车的几种类型及发展历史。   孩子们对于火车这种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时在他们的图画中也是比较多见的事物,今天上了这一节课,对于火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获得了更多有关火车的知识,磁悬浮火车这新颖的新鲜事物让大家感兴趣,特别是近来武广高铁的开通更易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自行设计一列新型火车,然后画下来,课后,我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就更加高兴了。培养低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重要,我将为此而不断努力。   教案的教学反思 篇10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问题涉及到这三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和组合的完整性,我便让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明白,通过三个故事的具体叙述,具体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写蔺相如抒璧斗秦王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这与后面“负荆请罪”中廉颇、蔺相如矛盾发展到高潮的情景丝丝入扣,正如蔺相如所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文章前后呼应,自然有机联成一体。前面浓墨重彩大写智勇,在结构上是为后面直接写“和”与进一步表现人物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故事内容虽是进一步写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大智大勇,置个人生死不顾,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现“和”的重要。“赵王决定动身……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由于有坚强的武力作后盾,所以,“渑池会上,……只好放赵王回去。”廉配合蔺,一起与秦国作斗争,使赵国获得胜利,这说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作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两个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为了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   通过讨论,学生领会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再为赵国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廉颇不满,后来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颇,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制定一份教案,可以使老师仔细的教学。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②初步认识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应用。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2 教学难点 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哪两个因素有关。   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老师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最爱玩的一种玩具是四驱赛车,也是以前的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现在也有很多小孩喜欢,这个四驱赛车在跑道里面跑得非常非常快,为什么能这么快呢,主要是因为小赛车里面装有了能提供强动力的马达,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电动机。   【师】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个电动机嘛,顾名思义,肯定是用电就能动的一个机器,那这个和我们学的内容——磁,有啥样的关系呀。好,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大家一起来见证一下电和磁的进一步关系。   【师】在之前我们通过奥斯特实验已经知道:通电导体旁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所以电流所引发的磁场,是可以和磁铁的磁场一起做点事的。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就是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关系。   【实验】   1、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观察它的运动,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得出它的结论。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导线ab向外(或向里)运动。   【实验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a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合上开关,导线ab向里(或向外)运动,与刚才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结论】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电流通过导体的方向有关。   3、保持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磁极调换后观察到导线ab的运动方向改变。   【实验结论】这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   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师】那么刚刚这个小实验,充分表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这个就是电动机运动的工作原理。   6.2 新知介绍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跟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如上图所示,电流从电池正极出,流过金属棒,根据上述的左手定则,张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详见下图)。   所以拇指指向右边,也就是金属棒的移动方向。   【例题】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说明磁可以生电   B.导体ab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C.发电机是利用这一现象来工作的   D.在该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   A、当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此现象说明电能生磁,故A错误;   B、当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一个方向发生改变时,导体ab的运动方向就发生改变,说明导体ab运动方向与两者方向有关,故B正确;   C、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力,而这力只能是磁场提供,因为导体棒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让线圈不停地转下去,这就是电动机原理,故C错误;   D、在该现象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例题】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会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将导线A、B两端对调   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分析】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此实验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将A、B两端对调,受力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   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磁场方向),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确;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C错;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D错;   故选B。   2、电动机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导体受力方向随磁感线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电动机组成】   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转子和定子。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电动机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上图,根据所学内容,左上图,线圈开始顺时针转动。   上2图,线圈达到如图所示位置,受力通过左手判断,上端铁棒受力向上,下端铁棒受力向下,所以处于平衡位置,线圈由于受到惯性继续转动,通过平衡位置后,两电刷恰好接触半环间绝缘部分,在换向器作用下,电流改变方向。   下左图,电流方向改变后,通过判断,线圈仍顺时针转动。   下右图,线圈又到平衡位置,换向器自动改变电流方向。   上述就是电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及原理。   电流是因,运动是果(因为有电流而运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例题】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   A.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没改变   B.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改变了   C.相反,是由于流过ab的电流方向相反了   D.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   【分析】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其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即只要改变一个量,其受力的方向就会改变一次。   由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故此时图甲中ab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在图乙中,由于磁场的方向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b,故此时线圈受力的方向改变。   故选C。   【例题】小明用漆包线绕成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不能持续转动.为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   B.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C.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   D.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干后在适当位置刮去半圈   【分析】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可以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   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   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没有了换向器,不能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就不能改变线的受力方向,所以闭合开关S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   不能持续转动,要想让线圈持续转动,需增加换向器,即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   干后在适当位置刮去半圈,相当于添加一个换向器,使线圈能够持续转动,故D符合要求;   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不能改变   线圈的受力方向,仍然不能持续转动,故ABC不符合要求.   故选D。   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练习题:   [1]课堂练习   1、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B )   A.电饭锅 B.洗衣机 C.电热水壶 D.电热毯   2、小红安装好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电动机正常运转,她还想使电动机的转速加快,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增大电流 B.减小电流   C.对调电源正负两极 D.对调磁体南北两极   3、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B.受力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   C.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平行   D.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互相垂直   4、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B.磁场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C.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   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

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范文5篇)

【 #教案# 导语】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略 2.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4)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5)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3.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1)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2)岩石(板书并讲解)   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1)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2)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4.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   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   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   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5.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   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   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   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到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七年级语文《社戏》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3、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平台   一、以歌曲《童年》导入。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 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 “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什么是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 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生字词   归省( xǐng ) 偏僻(pì ) 挖掘( jué ) 钓鱼(diào )   悠扬( yōu ) 弥散(mí ) 宛转( wǎn ) 踊跃(yǒng )   兽脊( Jǐ ) 蕴藻(yùn ) 乌篷( péng ) 支撑(chēng )   漂渺(miǎo ) 旺相(xiàng ) 撮着( cuō ) 桕树(jiù )   (二)自渎课文,思考: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看戏前(1—3段)   (2)看戏中(4—30段)   (3)看戏后(3l一40段)   ◎2从故事情节来看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略写: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六一公公送豆。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四、精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第一部分,思考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乐土”。)   2、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3)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2、“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去;   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   ②与我同去;   ③保证不出事。   好处:   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   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3、易忽略的精彩处: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   第一盼望——急得要哭——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渲染沮丧)——不钓虾,东西也少吃,不开口。——高兴(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   4、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 听同学朗读,同学们作思考。 (10—13)   5、第10自然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请将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6、阅读第11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嗅觉:(清香) 触觉:(扑面吹来) 视觉:(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歌吹) 想象(感受):(戏台、渔火)   作用:   ①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②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③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④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7、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   (总体来说,有高兴、迫切和沉静的心理。进一步分析,突出“迫切”   心理较为明显。起伏的连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的急迫心情。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理。)   ◎比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修辞方法,融情入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既表现出“我”心情的愉快,又表现出“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神。   8、阅读14~21段。讨论:   ◎1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不好看。一是铁头老生不翻筋斗,二是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三是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   ◎2孩子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不爱看。表现:稀奇、渐不明显、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 (侧面描写)}   ◎3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   ①“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视觉、听觉。写我对赵庄的依恋之情。)   ②“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侧面描写突出船快。)   ◎4讨论:这几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淳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 ”出了欢乐。)(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5“归船偷豆”   ①双喜在全文中 共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聪明,调皮,能为他人着想,体贴,有责任心。)   ②阿发在偷豆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天真,调皮,质朴,热心。)   ③讨论:途中偷罗汉豆吃,这件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但那是要好的伙伴们齐心协力做好的,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吃到的好豆。社戏也并不是引人入胜,但看戏时有伙伴的陪伴,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看到的好戏。童年的快乐、甜蜜,也便变成了永恒的回忆。所以不能删掉。)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看戏后的余波),思考:   ①如何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局?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②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童年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说明甜蜜的童年回忆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人物形象分析   (一)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儿。)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时,双喜大声大包票;理由有三: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表现他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他反应灵敏)   (二)六一公公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淳朴、好客。 )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好强。 )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   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六、语言品析   ◎ 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   1、写起伏的连山如兽脊:——比喻,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行船之快。   2、写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间接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3、写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表现了“我”被水乡美丽的夜景所陶醉,因而忘记了自己。   4、“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5、“轻松”“舒展”表现了“我”心旷神怡之情。“船慢”表现了“我”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我”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我”的依依之情。   6、“起伏、踊跃”写出了   连山的动态美。“蹿”“喝彩”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7、品味美词:从色彩、 气味 、声音 、心情 动态方面品味美词。如:   ◎1“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2“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3 “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4“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课前学习: 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导入:在上一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请大家讲一讲童年留给自己最美好的回忆。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让我们一起跟随他去看一出《社戏》。倾听,讲童年趣事。   2、布置任务:请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为什么?阅读课文,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社戏”。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布置任务:再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说说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   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问题情境:从课文的描述来看,当夜的社戏其实并不精彩,但为什么作者说“以后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   各抒己见。   5、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请给大家讲一讲。   讲述。   教学反思   第三块:赏析月夜美景。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布置任务:在社戏途中有两处景色描写,请放声朗读。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如果你处在这几段文字描绘的情境中,将是怎样的心情,有怎样的感受?   诵读,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3、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小组讨论,交流。   4、组织交流、评价。   讲述,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课堂学习:   第一块:平桥村人物谱。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我”之所以喜欢平桥村,除了“社戏”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群淳朴、友爱的小伙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各抒己见。   问题情境:请给平桥村的村民写一个人物谱,分别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思考,写作。   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问题情境:有人说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应该批评的,你认为呢?   讨论,交流。   组织辩论。   分组,辩论。   主持、参与、评价。   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块:平桥村印象。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问题情境:你喜欢平桥村吗,喜欢平桥村的生活吗,为什么?   思考,讨论。   组织交流、评价。   各抒己见。   问题情境:如果平桥村要发展旅游业,请你给他们写一则导游词,你将怎样写?   思考,写作。   组织交流、评价。   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请写下来。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篇4   一、导入新课。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关于这一点,从同学们前几天以“童年”为题所写的诗里面也可以看出来。下面我念一首优秀习作给大家听听。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道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阿/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档/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旱温馨的。这从我们学习过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看出来。   二、了解作者。   关于鲁迅的有关情况,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都介绍了,在此可用复述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次加深印象。   突出以下内容: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三、学生默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3.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四、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1.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含义。   2.试着拼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惮踱颇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宛转   3.订正字词的读音。   五、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c   1.学生自由诵读一Th遍课文,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①看戏前(1-3段)——②看戏中(4—30段)——③看戏后(31—40段)   六、略读第一部分,明确这一部分的重要性。   1.请同学朗读这一部分。   2.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乐土”)   3.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方法:采取班上集体讨论式,然后归纳三点: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读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4这一部分与写着社戏有什么关系?   提示: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再次复习关于鲁迅的一些文学常识;训练了朗读;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弄清了第一部分在整个文章中的作用。为下堂课更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打下了基础。   八、布置课外作业。   1.朗读课文,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把“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词连拼音~起抄写两遍。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 篇5   创意说明:   《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阅读全文,并整理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旨意。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童年时代的故乡,那里有质朴醇厚的人们优美的农村风光无忧无虑的童年,作者以社戏为依托,表达的是对精神故乡的永久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真挚追怀。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   2、揣摩精彩细腻的描写。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风景美人情美。   4、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5、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   【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2、难点: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意图。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淳朴的平桥村,看看这儿曾带给迅哥儿什么样的感受?请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说明:从“聊童年”导入,使教学从学生的心灵扬帆起航;抓住“感受”,也就抓住了小说的关键。既完成了导入,又完成了切入,直接进入整体感知,可谓一举两得。)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   2、揣摩品味:反复朗读,背诵,品味:你从这句话里读到了什么?这种感受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三、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1、品味文章重点词语、句子或语段。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勾画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找的地方不够准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旁批不够精确,老师要注意归纳,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   例如:课文最后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重点品评“偷豆”的是与非。   “偷”,一般意义上是“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那么在课文中,小朋友们“偷豆”是好还是坏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他们的这一行为呢?   [教师导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小伙伴们“偷豆”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偷”的谁家的豆?   3、他们是怎么样“偷”的?   4、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   [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归纳]   “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4、第11-13段写月夜行船。   ①设疑:这几段景物描写和“我”看社戏有什么关系?你从这里学到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技巧?   (说明:这两个问题,不急于回答,设疑的目的是带着问题读书。)   ②自由背诵。   ③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原作中,“我”在北京的两次看戏叙述中,透露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物如刑具那样令人望而生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疏离得令人窒息。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使得都市人失去了做人的生趣。都市的最大特征莫过于“挤”了,作者在短短的叙述中就六次写到“挤”,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悲悲切切。嘈杂紊乱的都市生活中萌生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也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乡村的环境却是诗趣盎然、和谐醉人的,作者这样倾尽笔力描写美丽的江南夏夜,看来是有意和城市对比的。   (说明:在背诵中完成赏析,扎实有效,促进语言积累。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是用景物描写突出“我”看社戏的急切的心情;二是表现自己自由舒展的心灵。这正是社戏难忘的原因之一。写法的探究,宜畅所欲言,教师随机点拨即可。譬如多角度描写,以动写静,侧面衬托,情景交融等。注意发言一定要紧密结合文本,不能架空分析。)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跳读:品味语言,质疑答疑。   2、精读:课堂讨论,评析是非。   3、美读:比赛朗读,体会意境。   二、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1、除了直接写看戏,围绕着“社戏”还写了很多内容。请浏览课文,简要概括。   说明:目的在于理清思路。譬如:戏前波折、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等。   2、看戏前,遇到了什么波折?这个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我”的心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折之一:叫不到船;波折之二:不准和别人一同去;波折之三:外祖母担心。最后是双喜以三点理由,且以写包票做保证,解决了这一问题。   心情变化:沮丧(“急得要哭”“完了”“东西也少吃”“不开口”)——欢喜(“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第一盼望的事情在近乎绝望中“起死回生”,得来如此不易,当然会念念不忘!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3、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与谁交朋友呢?   (说明:这是一次对小说人物的归整。双喜、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三、深化品味,感悟意境   1、指名读第17—21段,想一想:戏好看吗?   2、既然戏本身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要说“好戏”呢?   (说明:戏本身不好看,但是“我”却体会到了比戏更好的东西——伙伴们的善解人意。譬如:双喜解说员似的不离左右:“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破口喃喃的骂——还是走的好罢。桂生豆浆没买来,舀水作为补偿。)   3、指名读第24-27段。思考:豆好不好吃?   明确:文中并没有关于豆好吃的描写,可见“好”并不在“豆”本身,而是另有原因。第39段还说“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不是一样的豆吗?这“昨夜的豆”到底“好”在哪里?   4、默读课文,自主思考,紧密结合文本讨论。   (说明:教师要在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实则一无所知的地方着力。   好在自己“偷”,自己煮,自己剥,自己撮。——小孩子背着大人做了自己想做而大人可能要干涉的事——更得意的是,这些狡黠的谋划全部“得逞”。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力求打通学生的生活和文本的联系。   好在这一“偷”,“偷”出了淳朴无私的友谊。譬如:想起偷豆的为什么是桂生?联系前文看戏时,桂生没有给“我”买来豆浆,而“我”又不喝水,这是一种愧疚地补偿。当面临偷谁家的豆有两种选择时,阿发却说:“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是何等的淳朴、无私和纯洁!   好在这一“偷”,还“偷”出了智慧和成熟。譬如双喜,征求阿发意见时,一向口齿伶俐的他突然变得结巴起来“阿阿,阿发……”,此时双喜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一方面想让迅哥儿吃到最好的豆——而不管豆是谁家的;另一方面现在是当着阿发的面,摘谁家的还是由阿发自己去决定,所以这句表面结巴的话,有提示阿发、缓解语气的作用。另外,避免哭骂(“得意”不“忘形”)、“毁灭罪证”、“以牙还牙”等一系列的举动,都让“我”钦佩不已。)   5、齐读第40段。   总结过渡:豆本身很一般,但是吃豆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心情无比欢畅,令人难忘。   四、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长、事件多、容量大,景物描写优美,人物形象鲜明。以下是本次教学的收获。   1、提纲挈领,有面有点   不管是导入新课,还是整体感知,抑或是局部探究、总结深化,都紧紧围绕文末一段进行,使它成为贯穿全课的一条红线,伴随着理解的深入,反复地触摸、玩味。在分析中,又把这一主旨句分解为:“豆好不好吃”和“戏好不好看”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好”字上着力,这正是小说的关键。对这种长篇幅的经典小说,这种方法,的确能使教学避免琐碎、零散。   2、在以下方面明显感觉不足:   1)联系生活不够   这是一篇很能唤醒学生童年体验的一篇小说,教学中,我还只是关注了作者、文本,关注了文本理性的分析,没有在打通生活与文本的联系上着力。其实,我一次次被打动的原因,正是我在阅读中的“分心走神”或是“心灵的远游”,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作为课程资源,大大方方摆陈于课堂呢?   2)联系原作不够   这篇课文是鲁迅小说《社戏》的节选,原作中很多地方作者是对比着写的,失去了删去部分的依托,节选部分的很多文字都显得突兀,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加以还原,必能加深理解。这方面做得不够,不巧。   3)“牵”的痕迹过浓   设计似乎过于求工,过于注重整体性,对“豆”和“戏”两个部分的引导,都不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心灵指向。前三段的衬托作用也未涉及,很多精彩的动词未涉及。   《社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一、导入   1.请多名学生说出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不作阐发,意在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教师语: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可从网上下载)   2.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社戏”知识。   3.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   4.挑战擂台,问题抢答。   男生女生分别挑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课文内容,向对方提问,以考查对方对课文信息的获取程度。回答的一方应先合上书。(此环节既可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信息提炼和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可进一步熟悉课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悟   1.整体感悟故事情节   a.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看看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b.请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大意符合即可)。   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2.整体感悟课文意图   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整体感悟。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对课文意图的感悟观点。(学生的感悟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不作统一要求。)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展示了那里的人情美和风景美。那里的人:聪明、能干、热情好客、纯朴憨厚、无拘无束;那里的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反思   这节课是结合“话题教学”来设计的,与惯常的授课方式不一样,以往就是用一些特定的问题去让学生思考,学生只能回答特定的答案,学生的思维就是被束缚着的。而话题则是给了一个中心,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只要围绕话题来谈就可以。因为对“话题教学”的实践不多,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实践课,课堂呈现的东西有优有劣。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在教学设计上,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设置得较为成功。   话题作为设计点,简化教学环节。由于要结合“话题教学”的方式来上课,在写教案时就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把“知识点”改造成合适的话题。我将知识点列出,然后将其一一归类,包括情节、人物、景物、感情等等,而话题又不宜过多,多且碎的话题不易让学生把握全文的中心。所以我把话题分成了两类,一个是“谈戏”,一个是“谈乐”,分出两个重要的板块,将小知识点融合进这两个话题中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就会意识到“戏”与“乐”是文章的两个重点,心中有“纲”才能进入细节的品读。   话题作为切入点,注重教学逻辑性。课堂教学时,我将话题融入到每个环节中,“整体感知(谈戏)――细读课文(谈乐)――总结课文(谈写作特色)”。在设计话题时,我依据由“面”到“点”的方式去设置,由“戏”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重要情节,由“三乐”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细节,学生对话题的思考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话题设置需要逻辑性,谈“戏”与谈“乐”这两个环节是不可倒置的,学生在把握课文知识时才能形成系统性。   第三,话题作为思考点,锻炼学生思维。话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而这个“说”是针对个性阅读的,例如在谈“乐”的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行选择话题——乐景、乐人、乐情,让学生自行品味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并作分析,在交流时又能听取不同学生不同角度的解读,知识得到了丰富。这里是将品读回归到“文本与学生”上,而不是老师规定学生读出些特定的感悟。在这节课之后,某个学生的周记中就作者“我”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而且是结合杂文中突显的鲁迅形象和这篇文章的形象来说,分析出一个既“冷若冰霜”又“温情可爱”的鲁迅。这就是话题教学过后对学生思维的“刺激”。   当然,在实践“话题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教材的研读要更加仔细,才能应对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设置不同,话题教学里学生会对一些老师都意想不到的细节作分析,比如在这节课上,学生在谈“社戏”时会说到白篷船与乌篷船的区别,也提问“为什么不愿和乌篷的船在一处”,如果老师对此没有查找相关资料的话,就难以判断学生找的资料正确与否,也无法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其次,话题设计的表述要更为准确,并作适当的提示。在谈写作特色时,有些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一时无从下手分析,而我作的提示又略显不足,所以导致有些学生在讨论时说不出所以然。另外,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要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品读的时间。由于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时间设置方面略显不足,有些学生没有作充分的预习,就无法对话题谈得深入,因此要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品读与思考。   “话题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思维上的相互碰撞,更是让思考变得广阔而深刻。在“话题教学”方面我还是一个新手,我仍需要更多的课堂实践去完善自己的缺漏,在不断的改进中让自己和学生都得到成长。

初二下册语文社戏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的]  一、 简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二、 理清课文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的旅行是到农村去看戏,请翻开书第86页《社戏》。(大屏幕显示)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相关资料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外婆家在农村,少年鲁迅常随母亲探省,所以能和农民及孩子亲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一篇,这是作者41岁时写的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它却有生活的真实性,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大屏幕显示)   三、复述课文   概括复述课文,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四、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小说再现了他什么时候的生活情形?   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我”——迅哥儿。小说再现了他少年时候在平桥村的生活情形。   (2)“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文中还写了什么活动或事情?试据此梳理课文结构。(大屏幕显示)   明确:“我” 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戏”。文章在写“看社戏”之前还写了“我” 在平桥村的生活,之后又写了六一公公送豆。据此可知课文结构是这样的:看戏前——看社戏——看戏后。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   (1) 平桥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得到优待,免于念书,还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钓鱼、放牛。换句话说,在平桥村,“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2)“我”能够实现看社戏的愿望,靠的是一群小朋友的帮助,想一想,课文围绕他们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从中表现出他们什么美好的品质?(大屏幕显示)   明确:“看社戏”这个中心情节可分为四件小事来理解: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午夜归航。从小朋友们帮“我”实现看戏愿望的一系列活动中可知,他们热情友好、聪明能干、淳朴无私。   (3) “看戏后”的主要情节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这件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质?   明确:体现了他热情好客、宽厚仁慈的品质。   3.齐读最后一段   讨论:在你看来,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戏是不是真的就是的?为什么?(大屏幕显示)   明确:不是。因为豆只不过是普通的水煮豆,而那戏也很令我失望——从前文中就可知道,如“我”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而他终究没翻,“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却没看着,“我”最怕老旦坐着唱而她竟真的坐在一把交椅上唱个不停。“我”之所以认为是的,那是因为在那夜的偷豆和看戏中,“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们热情、友好、聪明、能干、朴实、无私的真挚情怀。流露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这其实也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五、课文总结   前面说过,小说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作品,但它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前面分析可知,《社戏》这篇小说,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友爱美好的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课堂收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只能到此为止了,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读这篇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真诚地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篇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M1.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2.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3.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图片。4.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2.研读课文,整体感悟。   教学设计   导入   1.请多名学生说出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不作阐发,意在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教师语: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题目)   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可从网上下载)   2.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社戏”知识。   3.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   4.挑战擂台,问题抢答。   男生女生分别挑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课文内容,向对方提问,以考查对方对课文信息的获取程度。回答的一方应先合上书。(此环节既可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信息提炼和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可进一步熟悉课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研读课文,整体感悟   1.整体感悟故事情节   a.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看看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b.请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大意符合即可)。   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2.整体感悟课文意图   ◆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整体感悟。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对课文意图的感悟观点。(学生的感悟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不作统一要求。)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展示了那里的人情美和风景美。那里的人:聪明、能干、热情好客、纯朴憨厚、无拘无束;那里的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跳读:品味语言,质疑答疑。   2.精读:课堂讨论,评析是非。   3.美读:比赛朗读,体会意境。   教学设计   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1.品味文章重点词语、句子或语段。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勾画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找的地方不够准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旁批不够精确,老师要注意归纳,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词语例: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中的“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将少年们开船时的动作程序以及合作划船的情状表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他们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肯干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   句子例: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起彩来。”这一句用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比喻,反映了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和愉快的心情。写老渔父的喝彩,是通过旁观者的赞美来衬托孩子们的驾船技术。   语段例:   月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乐,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2.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   例如:课文最后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重点品评“偷豆”的是与非   “偷”,一般意义上是“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那么在课文中,小朋友们“偷豆”是好还是坏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他们的这一行为呢?   [教师导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1.小伙伴们“偷豆”的目的是什么?2.他们“偷”的谁家的豆?3.他们是怎么样“偷”的?4.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归纳]“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美读课文,感悟意境   本文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描写,详写了沿途美好的夜色风光,迷人而又带有神秘色彩,令人陶醉:烘托了自己愉快的心情。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段落来朗读欣赏,体会意境,看谁读得。   [学生评价]从字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感情是否饱满等方面来评价。   [教师评价]以鼓励的原则去发现学生朗读中的优点,当然对不足之处要恰当地给以指出,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   说话训练:我的童年   学生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来进行说话训练,要求叙述完整,声音洪亮,语调自然连贯,姿态大方。   作业   1.模仿月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描写一段景物。   2.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收集一种文化现象的资料,并作好笔记,在班上交流。篇三   教学目标 :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教学难点 :   片段精读   教学步骤 和内容:   第一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猜谜(二选其一):1,山东快书(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2,眨眼之间,就到了峨眉山的东边(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导入 (1分钟):   你读过鲁迅那些文章?(鲁迅的文章是有质量保证的。“鲁郭茅,巴老曹”,在现代文学大家排名中,鲁迅位列第一,当之无愧,也无争议。中国至今仍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我所知道的,有两位作家被提名,一个是王蒙,一个是鲁迅)。语文第2册选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第1课,选自朝花夕拾)和社戏(第四单元第16课,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   破题(4分钟)。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到“社戏”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你发现题目“社戏”中包含了哪些问题?问题有:什么是社戏?为什么要去看社戏?哪些人去看社戏?什么时候去看的?在哪里看?看的结果怎样?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写,会怎么写?题目为什么不用“看戏”?本文是重在说明什么是社戏,还是记叙看戏的经过?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默读(15分钟)   带着诸多疑问默读。浏览,规定时间。勾划批注。   练习(15分钟)(板书):   1,本文在体裁上属于( B )   A,散文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2,什么是社戏?(看P111注释)   3,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象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航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   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手法,化动为静,如表现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蹿”。   发作业本。当堂完成,当堂评讲,学生自己打等级。规范作业 格式(把题目写起,要抄题,不空行)。强调书写。   小结(4分钟)   布置课外作业 (1分钟):去找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来读。写点读后感。   第二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板书:鲁迅,原名 , 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代表作有 。(周树人,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导入 (5分钟)。把你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圈在下面),把你喜欢的句子勾出来(用“~~~~~”)。   听写(30分钟)。   带上书笔,草稿本,找一个合作伙伴,结成对子,听写。本着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听写的方式,用自己所圈的词语,所勾的句子来考对方的积累和听力。   如:我念“八癞子”(这是我喜欢的词语),考对方写得起不,他写不起,我就教他,他写错了,就叫他改——罚他抄十遍。对方也可以反问:“八癞子”什么意思?或,你写得起“大拇指”不嘛?或,你能不能用“八癞子”造个句子嘛?   又如:我念“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只念两遍,考对方能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且标点无误。对方也可以请他谈谈喜欢的理由,或,也念一个句子。   争取听写20个词语,5个句子。在合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讨论解决。可以举手求助老师。不认识的字就。听写完后,交换检查,打上等级。必要时加以小结。   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全班或个别对子念些词语或句子。   如:极偏僻,很悠扬,最惹眼,太怠慢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写包票,中状元,吃炒米,掘蚯蚓(动宾短语),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复句)   方位还原。   小结(4分钟)   布置课外作业 (1分钟):回去把课文朗读一遍,家长签字。   第三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对对联:老旦出台,扫兴(小丑登场,开心)或,在文中找几个与“极偏僻”“写包票”结构相同的短语   导入 (1分钟)   给你一篇短文或一段文字,你觉得有那些阅读步骤?   请学生把自己宝贵的阅读经验介绍。然后引出老师的经验之谈,隆重推出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学法指导(30分钟)   问题包含在一篇文章的哪些地方呢?   一, 题目   如“社戏”,从识字角度,可问:你能给这个词语注音吗?“社”字什么结构?共几画?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同样,“戏”字也可以这样问。从语法角度,可问:“社戏”这个词语什么结构?“看戏”什么结构?“戏曲”什么结构?从文学角度,可问:由“社戏”,你能想到哪些诗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萧鼓追随春社近”)从写作角度,可问:这个题目如果我来写,会怎么写?这个问题必不可少。把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思考进行比较,能有效地提高你的作文水平。从说明的角度,可问:什么是社戏?从记叙的角度,可问:哪些人去看社戏?好久去看的?在哪儿看?看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学会提问,首先要选好提问的角度。还要注意提问的表述方式。   二, 作者   如鲁迅,原名什么?哪里人?我们对他是怎么评价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你读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你能不能讲一则鲁迅的故事?   鲁迅是文学家,那么科学家、政治家呢?   三, 喜欢或重要词句(喜欢的句子用“~~~~~~”重要的句子用“————”)   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这个词语写什么?山。什么山?“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淡黑的”写山的什么?(色彩。“起伏的”写山的形状;“连”写数量。)为什么看见的不是青山,而是淡黑的山?(暗示时间是晚上。)如果把“起伏的”删去,表达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若把“起伏的”提到“淡黑的”前面,可以吗?(不可以,不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填空: 的峨眉山   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在文中找到勾出,读一遍,背一遍。男生读一遍。   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吗?(山跑船慢。)什么山?怎么跑?山真的在跑吗?(山是静止的,不动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化静为动,更形象生动。)船真的慢吗?(NO,船慢是我的感受。)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看戏心情迫切。船已经开得很快了。作者没有直接写船行之快,而是通过写山跑来衬托。)   喜欢这个句子的,举手。谈谈理由。(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连山”比做“兽脊”,把山当成人来写,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戏的迫切心情。)   四, 开头   朗读〈〈社戏〉〉开头第一段。   有无悬念?“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我在这里得到了什么优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什么当中的句子?什么意思?不看注释你知道吗?难懂,费解。而旧时孩子总是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还记得鲁迅小时侯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吗?P9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拗过去,拗过去。”   注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体对开头,结尾的影响。   五, 结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否照应开头?我吃了六一公公送的豆,为什么觉得没有昨夜偷的豆那么好?偷的豆好在哪里?(豆是一样的,只是偷豆这件事让我难忘。结尾照应了开头,双喜等许多小朋友陪我去看社戏,在看戏回来的路上还发生了偷豆这样有趣的事情,这不是我得到的优待吗?免念枯燥的书本,那我干了什么呢?不正是看戏和偷豆吗?)   六, 过渡段   怎么从这段过渡到下段?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七, 精彩段落   朗读〈〈社戏〉〉P120“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练习:略   八, 全文   问主要内容,问中心思想,问写作特色。   小结(8分钟)   学会提问,以提问方式可以深入文章内部,加深对词句,段落,篇章的理解,理解了的朗读背诵和未理解的朗读背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 一个词语,句子,段落上多花一点时间,就会有多一点的收获。   布置课外作业 (1分钟):比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   教学后记: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课文为例子,首先要把语文当工具来教。

湖北省2011年上半年试讲流程。高中英语是全三册还是高二、高一册的。随机抽签后当堂准备教案后即开始说课

随机抽签后当堂准备教案后即开始说课

幼儿科学教案 空气动力小车

 科学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追求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是幼儿科学教育界价值取向。  材料准备:  气球(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玩具小汽车(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废旧笔管、透明胶带。  制作方法:  (1)把气球套在废旧笔管的~端,并用线固定住,然后经由笔管向气球吹气,吹好气球后,用笔帽或其他东西把笔管的另一端塞住,防止气体流出。  (2)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这样气球动力车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让幼儿拔掉笔帽,让小车向前行驶。或者让两名幼儿进行比赛,看谁的小车向前行驶得更远。  指导建议:  ●为幼儿提供小一些的玩具小汽车,以便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气流的力量。  ●当用透明胶带把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时,请两名幼儿互相配合,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碰破气球。  ●提醒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出气球的大小、小车的大小与小车行驶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替代:  ◆可以将气球粘在其他大小适合的玩具上,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大小与玩具运行速度和距离间的关系。  ◆可以用纸板、吸管、细铁丝自制小车。  科学小知识:  气球是用橡胶制成的,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当将笔帽拨开时,膨胀的气球就会自动收缩,气球里的空气会猛地向外排出,产生一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玩具小车行驶的动力。在玩具小车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气球内的气体越充足,这个动力就会越大,玩具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跑得就越远。在气球内气体多少不变的情况下,玩具小车越小,行驶的速度越慢,距离越近。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

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英式教案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Unit 1 Lesson 1Part A Let"s talk ; Let"s practise Teaching Aims :1.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say: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I"m from…. Welcome!2. Be able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others.3. Improve Ss" intercourse abilities.Focus Points & Difficult Points :Be able to use the new structures as following in different ways : We have a new friend./pencil…Teaching Preparation:1. The international flag of America CanadaChina. 2. Headgear of Amy.Designing for the blackboard:I have a new book. I"m from…We have a new friend. Teaching Steps:Step1. Warm –up 1. Sing a song 《Good morning》. 2. Greetings. 3. Free talk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meet you again!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Hi, girl. My name"s Wendy. May I have your name? S1: Sure. My name"s …… T: Hi, S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1. Continue the Free talk to lead in: T: Look! I have a new book! Do you have a new one? S: Yes. T leads to say: I have a new book. T: This is a new book. That is an old book. T holds the book: I have a new book. ( T writes down it on the blackboard.) Ss read after T. T: I have a new book. What do you have? S: I have a new book./ pencil./ pen….. T: How nice! Great! Practise in pairs: S1: I have a new book. S2: Great!/ Me too…… T: Boys and girls. Look!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Let"s welcome! S1: Hi! I"m Amy. T: Amy! Welcome again! Ss: Welcome. T: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T writes down it on the blackboard.) T: “We” means you, you, he, she and I, everyone!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we”? S: 我们。 T: We have a friend. S:… T: We have a new friend. S:… T: We have a friend. We have a friend. We have a new friend. Sing it with (两只老虎) We have a new friend. We have a new friend. Amy is, Amy is. We have a new friend. We have a new friend. Amy is, Amy is. 2. I"m from… T: Amy!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S: I"m from America. T: OH, you"re from America. T shows the international flag of America: I"m from America. S:…. T hands it to a student: Where are you from? S: I"m from America/the USA. T shows the international flag of China: I"m from …. S: China. T: I"m from China. T teaches Canada/England as above. Game: I"m from…(Flap the flies) S1: I"m from Canada. S2 & S3 touch the flag and the word of Canada : I"m from Canada.Step.3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T: If in the real situation, you can say I"m from Hangzhou. I"m from Huzhou…… T: Where are you from? S: I"m from Hangzhou. 2. Text 1) Watch the VCD. 2) Read after the tape. 3) Act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4. Assessment.1).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task. 2) Ss do it after the class.Think it over:Unit 1 Lesson 2P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Part C Let"s singTeaching Aims :1.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cognize the main words: boy, girl. 2.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say: “ Watch out!”3. Be able to sing the song “Boy and Girl”.Focus Points & Difficult Points :The main words: boy, girl.Teaching Preparation:The international flag of America CanadaChina. Some toy animals.Designing for the blackboard: a boy a girlTeaching Steps:Step1. Warm –up 1. Greetings. 2. Free talk T: Hello! May I have your name? S1: My name"s … T: Where are you from? S1: I"m from Hangzhou. T: Oh, me too.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T: Boys and girl,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S1Ss: Welcome! Make a similar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T hands out the international flag: Where are you froom? Group 1: I"m from America. G2: I"m from England. G3: I"m from Canada. G4: I"m from China.Step2.Presentation. 1. T shows the picture of Mike: Do you know Where is Mike From? S: He"s from Canada. T: Great! He"s from Canada. S: He"s from Canada. T: And He"s a boy. (T puts boy on the blackboard.) T teaches the pronunciation of boy. Run two trains : He"s a boy. (Point a boy) T: Look! Is she a boy? Ss: No. T: Yeah. She is a girl. (T shows the picture of girl) T teaches the pronunciation of girl. Run two trains : She"s a girl. (Point a girl) Read the words together: A boy, a girlStep 3. Practise. 1. Game: Distinguish the sound. (Let"s practise.) S1 : Hello! Ss: A boy or a girl? S2 who covered eyes: A boy? Ss: Yes./ No. 2. Game: Introduce the animals T: This is Mr. Pig. He"s a boy. S: This is Miss. Cat. She"s a girl. …… 3. T plays the puppet. Cat: Hello! Mr. Pig. How are you? Pig: Very well, thanks. A lovely day! Let"s play. Cat: Great. Pig falls down: Oh. Cat: Watch out!! T: What"s the meaning of “Watch out”? S: 当心,留神! Make a dialogue with “watch out”! 4. Let"s sing.Step4. Assessment.1).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task. T: Where is the word “boy” and where is the word “ girl”? S: Here it is! T: Look at the animals. What are they? S: A dog, a cat…… T: Who are boys and who are girls? Listen it after the class, and match it. 2) Ss do it after the class. 3) Ss buy 2 English exercise books.Think it over:Unit 1 Lesson 3Part A Let"s say, Let"s chant Part C CultureTeaching Aims :1.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cognize the words: apple, ant, boy, bag, Coke, coffee.2.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ad and write these three letters: A a; B b; C c3. Through the chant review the letters of ABC, train a sense of group identity.Focus Points & Difficult Points :Read the letters: Big letter C, small letter c; Write down them correctly and handsomely.Teaching Preparation:1. Letter cards ,some word pictures, word cards: apple boy eraser ant crayon body head cake Coke coffee bag ball2. A little blackboard with four-line format and a ball.Designing for the blackboard:panda beaver eagle kangaroo (pictures)China Canada America Australia (words)Teaching Steps:Step1. Warm –up 1. Sing a song<Boy and Girl>. 2. Free talk T: Hello. I"m Wendy. I"m from Hangzhou. S1: Hello! I"m ... I"m from Hangzhou,too.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Let"s play. Ok? S: Great! T: Watch out! (T throws the ball.) S: Oh, no. Make a similar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Step2.Presentation. 1. 1)T : Today, we will learn letters. Do you know letters? Just as A,B,C…… They are letters. What"s the meaning of letters? S: 字母。 T: Great! A is the first letter. ( T shows letter A.) T: A a↗↘ S: A a↗↘ T: This is big letter A. 大写字母A。 T: Big letter A. S: Big letter A. T: Let"s make a big letter A. (With the hands) Run two trains: Big letter A. (With the hands) T: This is small letter a. T: Small letter A S: Small letter A. T: Look at this girl"s head. It"s a small letter a. 小a, 小a, 小翘辫。 Run two trains: Big letter A, small letter a.2). T draws an apple: What"s this? S: It"s an apple. T draws an ant beside the apple: What"s this? S: It"s an ant. T: A for ant, / /,/ /, / /. A for apple, / /, / /, / /.2. Teach B b, C c like abov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c. Use right hand to make a c. B for boy, /b/,/b/,/b/. B for bag, /b/,/b/,/b/. C for Coke, /k/,/k/,/k/. C for coffee, /k/,/k/,/k/.Step 3. Practise. 1. Game: Find out the letters we"ve just learned. apple boy eraser ant crayon body head cake Coke coffee bag ball Read as: apple, No.1 small letter a. 2.1) T: You"re so smart. You can read them. Now, let"s write them down.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 First, let"s write down big letter A. One, two, three. Now, Let"s try together. Show me your finger. S: My finger. T& Ss: One, two, three. T teaches the writing of small letter a. 2) T: Everyone has his home. Where is A"s home? Here it is. (T points at the four-line format.)T: This is letter"s home. This is the first floor. Then the second floor and the third floor. Big letters A live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 Let"s write down it. Show me your finger. S: My finger. T & Ss: One, two, three. T teaches the writing of small letter a in the four-line format. Write them on your exercise book. Teach the writing of Bb, Cc.3. Lets chant. 1) Read after T. 2) Say with the tape. 3) Say by yourself. 4. Culture. T writes down:3.8 T: March 8th is Women"s Day. Yeah,妇女节。 T: On that day, you should say “Happy Women"s Day” to your mother. You also can pour a cup of tea, then say “ Have some tea, mom.” T&S act like mother and son/ daughter. S: Ding dong. T: Come in, please. S: Happy Women"s Day! T: Thank you. S: Mom, sit down , please. Have some tea. T: Thank you. My dear daughter.Step4. Assessment.1).Complete the writing of letters and exercise on the activity book.2) Make letter cards of ABC.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一、教育目的:   1、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   2、了解祖国大地,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3、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二、教育重点:   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三、教育难点:   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四、教育对象:   二年三班全体学生   五、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祖国历史、地理、风貌的资料;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准备长城、天安门、中国结、牡丹、龙、熊猫等图片。   六、教育形式:   诗朗诵、唱歌、拼图游戏、知识竞赛和抢答游戏等。   七、教育内容与过程:   班主任讲话: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龙的传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母亲而骄傲自豪。   甲(学生主持):我们的祖国是13亿人口的一个大家庭。   乙(学生主持):它,有山的巍峨。   甲:河的宽阔   合:面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豪情满怀!   甲:请听诗朗诵: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音乐背景,小组朗诵: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甲:平原高山,江河湖海   乙:森林草原,冰川沙漠   合: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甲:请大家看——   (同学们边观看祖国大地风貌录像,边齐唱“我的妈妈叫中华”)   甲:你到过北京的天安门、故宫吗?   乙:你上过万里长城吗?   甲:你喜欢我国的国宝“熊猫”吗?   乙:你认识龙吗?你知道我国的国花吗?   甲: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拼好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把你们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向大家展示。   (配乐,各小组进行拼图游戏)   乙:现在请各小组派出同学向大家作介绍。   (各小组分别作介绍,并选择摆放的位置)   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明发达。   乙:在课前,同学们分别上网、查书,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许多的“中国之最”。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甲:现在请各个小组汇报。   (各个小组作汇报)   乙:你知道我们中国还有多少“之最”吗?   甲:上课前,大家制作了许多小礼物。现在请大家把你们的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让大家都了解我们的祖国!   (音乐声起,同学们分别把小礼物送给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在热烈地交流)   甲:你知道吗?我国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呢!   乙: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抢答游戏,哪个小组答对一题就可以得到一朵大红花,最后看看哪个小组能得到冠军。   (抢答游戏:中国的世界之最)   甲:恭喜第小组。今天的冠军是第小组。   乙:大家掌声表扬!   甲:当五星红旗冉冉生起的时候,我们高呼:   合:祖国万岁!祖国,您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甲:让我们面对国旗,一起高唱国歌吧!全体起立!   (全班同学面对国旗齐唱国歌)   合:亲爱的祖国,我们愿您发达、富强,像初生的太阳,为人类世界增加热和光。   甲:下面请古老师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班主任老师讲话:   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为之奋斗,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繁荣昌盛!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一、活动地点:   二年级教室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把爱国这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中来。   三、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中队长)   1、全体起立,立正。   2、各小队清点人数。   3、唱队歌。   4、全体坐下,请主持人上场。   (二)宣布队会开始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   主持女: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主持女: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   主持合:我们爱您,我亲爱的祖国!二八班“爱祖国立大志”   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四、主题内容:   (一)知识竞赛   (投影演示祖国版图)   主持男:大家请看,这傲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就是我们的.的版图。   主持女:小朋友们,你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吗?下面就要考考大家了。   (二)介绍祖国名胜   主持男:看来,这些知识都难不倒我们同学。   主持女:那就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祖国吧。   (部分同学准备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和介绍)   (三)诗朗诵   主持男: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更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领略祖国的风光吧!(欣赏风景片)   主持女:多么美丽的祖国啊!   主持男:我们为身为人而感到自豪。请听孔祥玉等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我爱你》。   主持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新可真是来之不易呀!   主持男:请欣赏王颖带来的故事《小叛徒》。   (四)畅谈祖国的高科技发展   主持女:历史的烽烟已经散去!   主持男:现在,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   主持男:未来的祖国会更加富强!   主持男:我们——21世纪的主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主持女:我们要从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主持男: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主持女:下面请各小组把搜集到的科技资料汇报一下。   (五)谈理想,报祖国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科技一天天高速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报效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主持女:我们还小,这是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呢?(齐说:不是!)   主持男:我们应该从小立下大志,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我们的祖国。   主持女:听听同学们的理想吧。   (生谈理想)   主持女: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主持男:掌声有请李烁、蔡秋阳带来的小品《20年后的我》。   (六)歌舞《娃哈哈》   主持男:现在,祖国正蓬勃发展。   主持女: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主持男:在祖国的怀抱中,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主持女:请欣赏歌舞表演《娃哈哈》。   主持男:是啊!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呀!   主持女:那就让我们摇起快乐的小船吧!   主持男:请欣赏英语歌曲《row row row your boat》   主持男:我们赞美祖国悠久的历史。   主持女:我们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主持男:我们感谢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主持女:我们更要立下大志,长大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最后让我们齐唱《种太阳》。   (生齐唱)   主持男女:二年一班班“爱祖国立大志”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我的祖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   1、整队、唱国歌,宣布班会开始。   2、祖国知识知多少竞赛。   3、文艺表演。   4、班主任老师小结,齐唱国歌。   活动形式:   汇报、表演、竞赛。   活动准备:   1、学生学唱爱国歌曲。   2、准备英雄故事。   3、了解祖国近年来的成就。   4、搜集祖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和成就。   5、在黑板上用美术字书写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老师讲话。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国旗,国歌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论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国歌响起。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时,你的神情、态度、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你的爱国心。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谈“我的祖国”,那就从高唱国歌开始我们的畅谈之旅吧。   主持人:全体起立,奏国歌,齐唱国歌,敬礼!   二、演讲英雄故事。   主持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看……   同步播放录象片段。   主持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过去,听一听英雄的故事。   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讲故事,班主任适时解释,渲染气氛。   三、知识竞赛。   主持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纵贯五千年岁月的悠久历史,有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多。   以主持人出题,各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小组间的竞赛。   竞赛结束,成绩落后的小组为同学们唱一支歌。   四、爱国歌曲大家唱。   主持人:在浩瀚的歌曲海洋里,有一种歌曲总是能带给我们力量——爱国歌曲。每当我们唱起她,听到她,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眷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爱国歌曲大pk环节。男、女生各就各位,看看谁唱得多,唱得好。   这个环节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以对歌的形式分别唱爱国歌曲。   五、班主任总结:   热爱祖国,她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能全部体现的,她更多体现在同学们日常的生活中,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学会分享、勇于承担、敢于担当。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动荣耀。   五、全体起立,再次齐唱国歌。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   朗诵、演讲、演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志。   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的振兴,为中华的繁荣富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我们的国旗更红,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   五、班级特色展示。   下面请听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   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才艺展示。在这激荡人心的歌声中,我们的主题班会也进入了尾声。   六、班主任讲话。   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珍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是爱国的一种表现。通过这次爱国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我们同学们都认识的爱国的意思和怎么用行动去爱国,希望同学们以后再自己的行为上体现爱国。 ;

怎么写项目教学法教案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成语教案拔苗助长?

A. 大班成语故事教学活动: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B. 作文教学 第二十八课 猜成语游戏 教学目标:学会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把一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初步养成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倾听别人的语言等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细节写具体、写生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课前准备:四组成语分别是(虎背熊腰 七手八脚 风吹草动 挤眉弄眼 打草惊蛇惊弓之鸟 四脚朝天 掩耳盗铃 鸡飞狗跳 手舞足蹈腰酸腿疼 三头六臂 一刀两断 花好月圆东张西望拔苗助长)、两个词语(鸡飞蛋打、一箭双雕)、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学过成语吧!那么你们的成语学习得如何呢? 学生1:还可以吧!一般我们学过的成语,我几乎都能掌握。 学生2:我每次来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都会教我们几个陌生的成语,加深了我对成语的理解和积累。 师:成语的学习是要靠积累的,平时我们看书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成语,同学们有没有把这些成语及时地记录下来呢?我看这位同学表现就很好,她准备了一个专门的小笔记本,每次老师上课讲过的词语或是成语,她都会记在本上,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都应该好好向她学习。 师: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同学们对成语学习的成绩,我们先来个小小的测试吧!我们分成两组,老师准备了一些成语,分别带动物名称的成语、描写表情的成语、天气情况的、描写动作的等等,一会儿老师会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看看哪组猜对的多,哪组就获胜。 (进入游戏,并板书课题) 师:现在啊,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和表情,认真听,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相应的成语,好不好啊!(老师比划学生猜:一箭双雕鸡飞蛋打……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二、启思引路。 师:游戏结束了,恭喜获胜的小组,看来你们对成语的学习还是比较扎实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怎么表现这些成语的?你们说要想让同学又快又准确地猜出成语可以用哪些方法啊? (指名说:说意思、打手势、做表情、动作、描述……) 教师创设采访情境,激励学生。 (师扮记者,分别采访获胜和失利组,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等。) 指导学生表达: a)说片断 师:在刚才的比赛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其中让你觉得最有趣的又是哪个环节?(适当的提示,力求让学生将印象最深的那个情节说得清楚、明白、完整。) b)写一写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把印象最深的那个片断写出来吧。(生自由写,师巡回指导) c)交流 指名说话、点拨(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变化来把片断写具体)。 三、交流广场。 1.我有好题目。 师:同学们想给自己的文章起个什么样的名字? 参考题目:精彩的考试 另类的测试 激动人心的比赛 猜成语 2.我有好词语。 师:看了刚才的比赛后,你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参考词语:独特 手舞足蹈 紧张 激动人心 *** 团结一心 四、构思写作。 师:只要我们在刚才的片断前写上在游戏之前的准备,在片断后补上游戏结束后的感想或启发,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指导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完整) 五、批阅作文。 六、教师讲评。 1.要有具体而细致的描述。 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读者。每段三五句,一共写了十来段,都是干巴巴的条条,内容不实在,缺少形象性。 2.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作文有着极为广泛的选材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和其他类型的作文一样,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 3.入题要快。 写这类作文,最好直接从场面和情节入手,摒弃一切套话。但有些同学的作文开场白太多,慢吞吞地说了一大堆多余的话,先绕了几个圈子,然后再入题,罗里罗嗦,很不简洁。 C.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1、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释义 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3)成语教案拔苗助长扩展阅读: 成语故事 1、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2、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3、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D. 人教版三年级课文 是拔苗助长还是揠苗助长要原文!!!不是教案!!!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参考资料:网络 E.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成语教学 学习成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能将所学的成语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很自然地表现出来,那才是成功地学会了成语。教学这4个成语,我采用了环环链接的方式,几乎花了我大半课时间,想想是很值得的。一、在朗读中初步理解意思学习成语首先得会读,我引导孩子借助拼音尝试朗读成语,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孩子们逐步熟悉了成语。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分解成语,依据字,凭借自己的感悟猜猜成语的大概意思。这四个成语还是比较浅显的,孩子们通过字面意思就能知道整体大概意思。这一环节是简单且顺利的。二、在情境中巩固理解意思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帮助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我主要创设了两个情境:1.依托生活,想象成语所表达的场面。即以生活为源头,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努力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找寻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的情景。比如我问孩子:“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是欣喜若狂的?”孩子们开始思考,有的说自己考试拿了一百分的时候,有的说爸爸中了彩票的时候,有的说妈妈看到孩子比赛得奖的时候,等等。孩子的正确回答是对成语意思的最好诠释,也向运用迈进了一步。2.凭借图画,感悟成语所表达的场面。即以教材提供的图画为媒介,和孩子一起描述图中的场景,再次理解和感悟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当和孩子以衔接的方式展开对图画的描述时,孩子们的情绪是激动的,因为图中的场景他们曾在电视画面中见过,尽管他们还小不是很熟悉,不是太理解奥运,但是最起码印象不是模糊的。在图中,他们能体会人群中的欢声雷动,他们能看到人们的欣喜若狂与载歌载舞,能想象到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火辉煌。此时,成语的意思他们完全明白了,也基本能运用了。三、在写话中学会运用成语为了让孩子们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几个成语,我又临时多加了时间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说话训练。还是以教材提供的图为素材,对刚才创设的情境润色,将图上的内容完整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篇小作文。说的时候,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鼓励孩子们边说边表演,采用“你说我接”的方式慢慢引领,这样互动了三、四遍,孩子们不需要我的提醒就能完整地说下来了。我想这样的一次说话,会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知道这几个成语该如何运用。 F.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教案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内写意图、完成教容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G. 谁能帮我找下《揠苗助长》的详细教案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小朋友们应该都听过许多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课件出示课题) 师:有没有听说过这则寓言?谁能说说? (请一位小朋友讲)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多多少少了解这则寓言。 2、揭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 读课题:个别读 齐读 二、初读 1、听课文录音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自读课文 师:好听吗? 师:赶快读一读这个故事,把生字读正确,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 ① 学生领读 师:谁来当一下小老师,带小朋友们读一读这些生字? ② 看生字卡,齐读生字 ③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④ 开小火车读生字、词语 三、深入学习课文 师:让我们来细细地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I.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师: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焦急) 师:哪里看出他很焦急? A. 巴望: 师:给它找个近义词吧。 (盼望) B.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读出他的着急。 师:今天看……(明天看)……天天去看。 一起读一读,读出他的着急。 C.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读出他的焦急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师:天天去看……(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师:从一点儿你感觉到什么? 师:他真是太……(急了) 师:自己读一读第二句话(以各种形式多读几次) 2、把1、2两句合起来齐读一下,读出种田人的焦急 3、师:一个人着急的时候,你猜猜他会有什么动作? 师:再想象一下,他看着禾苗会怎么想呢?他可能会对着禾苗说些什么呀? 4、师:这个人真的很急,在田边转来转去,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是……(自言自语) 师:那应该怎么读呢?(轻一点)试试看(读一读这句话) 师: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样子 再一起读一读 II.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他想啊想啊,你看他怎么了? (出示图片) (很高兴)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 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 喘气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语 白费 筋疲力尽 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写“焦”。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 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六.续编故事。 1. 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出示课题“寓言两则”。读一读。 今天我们学的就是第一则寓言故事,还有一则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后小朋友也可以通过读《伊索寓言》,网上查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看图说) 师:我们看一下,他到底想出了个什么办法?(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1、筋疲力尽:很累,好象力气也用完了 2、急忙跑到田里 3、一棵一棵:生怕漏了一棵 4、终于:说明他想了很久 5、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师:累不累? 师:怪不得都怎么样了……(筋疲力尽) 6、往高里拔:拔得高,时间用得久 ) 师:谁能把刚才体会到的劳累用朗读表现出来? 师:体会到了他拔禾苗累吗? 个别读,小组读 师:虽然他很累,但他觉得自己累得怎么样,再看看图,他的表情…… 师:他看见禾苗这么高,他会怎么想? (出示图片) 师:他洋洋得意地夸起自己来(出示图2) 师:他会怎么夸自己? (个别说) 师:把心里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III.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师:他这份好的心情啊,一直保持到了家里。他会对他的妻子、儿子怎么说呢? 生说 师:读一读,他是怎么说的(第三自然段) 师:从他的话里你知道了? (生说) 师:都感觉到他虽然累,但是很值得的。 请学生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 师:今天,你气喘吁吁地,到哪里去了呀? 生:…… 师:种田人那么高兴,他的家里人是不是也和他一样想呢?(儿子不明白,十分奇怪) 师:第二天他去看,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 师:是呀,禾苗都没精打彩了 师:看看,父子俩怎么样?(出示图片) 师:这个孩子哭着说了什么? IV. 寓意学习 师:学到这里,老师想问问你们,种田人把禾苗拔高,为什么第二天会枯死? 生自由回答 师:禾苗应该是怎么长的/(慢慢地) 师:一点儿一点儿长高 师:今天这个故事属于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这个道理呀,就是寓言的寓意。 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齐读寓意 师:我们不能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 师:违反了它的规律,急于求成,那会误大事。 在生活中我们也形容这些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为揠苗助长。 H.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 I. 《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托班英语成语故事教案:《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回,日夜盼望稻田答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慨叹:孩子学了多年的语文,可语文水平依旧不能如人意!于是改革前沿的语文教师,尽显其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永远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借用布鲁纳的一句话: 学习的最好 ***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听《揠苗助长》之感 听《揠苗助长》之感 最近,听了几次课,听了两节《揠苗助长》,分别是金老师和曹老师的。他们各有千秋。 金老师的课比较完整而深入。从基础的生字、词语,到重点句的理解,再到道理的解释,环环相扣,层层.....·评课——《揠苗助长》 J. 幼儿园成语教案及反思 在《光的故事》的活动中涉及到两个成语故事,由于这两个成语故事浅显易懂,内容也受小朋友的喜爱,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兴趣,我也因此引出了对成语故事的学习。 我觉得对大班幼儿,可以开展成语故事的教学。成语故事短小精悍,但是意义深厚,对幼儿进行教学,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虽然成语故事的语言有些文言文的特点,但是只要让幼儿多接触,还是能够理解的。况且有许多成语故事已经翻译成白话文了。即使是夹杂少许文言文的语言,让幼儿接触一下,也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他们学习这种语言的特点,对今后的语言学习也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了解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很有好处。 成语故事的学习,我觉得让孩子在家里学习,形式比较好。因为,在家里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内容,并且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可以让孩子将学到的成语故事到幼儿园来进行分享,这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要将小朋友学会的成语故事进行收集,然后展示出来给全体幼儿看,这样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现在,我每周安排两次让小朋友到家里学习成语,他们能够学到很多的成语,比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滥竽充数》等等成语,都是小朋友能理解的,又有故事情节的,小朋友喜欢听的成语故事。他们学会之后,到幼儿园来讲述,大家也能听得懂。偶尔我会叫几个小朋友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他们也能简单地解释清楚。 对学习成语,家长的反应也很好。这也可以说是我们一个新的尝试。

小学三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三年级# 导语】《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学生较为喜欢的童话故事,主要是通过巨人建、拆围墙的故事,启示学生克服自私的缺点,提倡知过即改的精神,体会与人共享的.幸福和欢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道理,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原文   有一个巨人,经常到外地去旅游。他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里面种满了花草。春天,他的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迷人。每天下午放学后,许多孩子都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玩耍。   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看见在花园里玩耍的小孩儿,很不高兴,大声喊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孩子们都被吓跑了。第二天,巨人在花园四周筑起了一道高墙,还挂了一块告示牌:“不准擅入,违者重惩。”孩子们没有地方玩儿了,放学后只好在高墙外转来转去。   春天又来了,春姑娘讨厌自私的巨人,没有光顾他的花园。巨人的花园仍旧是冬天的景象,花不开,鸟也不来,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告示牌。白色的雪覆盖着草,霜给所有的树枝都涂上一层银色。裹着皮衣的北风兴冲冲地跑来了,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冰雹穿着一身灰色衣服,在花园里绕着圈子跑,把巨人屋顶上的瓦片弄坏了一大半。巨人冷得缩在屋子里,苦恼地望着窗外荒凉的花园,他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   一天早晨,巨人刚睡醒,突然听到了小鸟动人的歌声。他跳下床,向窗外望去,看见孩子们从墙下一个小洞爬进园子,围绕着一棵棵小树玩耍。孩子们触到的地方,树绿了,花儿笑了,鸟儿们四处飞舞歌唱。冰雹和北风悄悄溜走了,春天来了。只有一个角落,冬天仍留在那儿,一个很小的孩子在树下伤心地哭着,因为他的手够不着树枝。看到窗外这个情景,巨人的心软了,他想: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来这儿了。于是,他悄悄地走进花园。孩子们看见他就害怕地逃走了,只有那个最小的孩子仍在哭泣。巨人轻轻地走过去,抱起孩子,把他的小手放在树枝上。孩子的手刚碰到树枝,这棵树上的花就开了,鸟儿们也飞来了,站在树枝上唱歌。孩子高兴得抱着巨人的脖子亲吻起来。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不认识妈妈的孩子》,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读文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2)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   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   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   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   (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   (3)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   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   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宝宝。   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3、指名上黑板田字格中板书生字。   4、老师指导书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5、学生在自己的田字格当中练习书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说句子。   6、老师巡视指导。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赶走孩子,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不让孩子进入花园。但是,从此花园里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去,园里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一位小男孩的启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提示道理。结合课文内容上对比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以“对比”为主线,采用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花园里墙里墙外的景象对比,巨人前后的态度对比,拆墙前后的对比,循序渐进,步步进入,最后理解重点句,提示道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2、紧紧抓住巨人指责孩子的那三句话,让孩子反复地读来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让孩子通过读,自己领悟到巨人的自私、冷酷,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同时感受到巨人开始时的态度。   3、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   4、文中多处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想象巨人的花园、春、夏、秋、冬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巨人赶走孩子时,可能会怎样想,小男孩儿凝视着巨人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等。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提出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向课外延伸”。因此,在本课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背诵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这一环节,让学生多积累语言。课外拓展练习,我又让学生想象,后来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小组互说,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下又布置了写话练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了积累语言来应用的目标。

小学英语教案怎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能力:初步懂得通过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表达特点。抓住描写老支书的词句,感受他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价值观:感受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爱民、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词句感受他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1.了解文章的表达特色, 初步懂得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表达特点。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直奔主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6课。2.齐读课题,你认为桥有什么作用?(它可以把人们带到河对岸。)有时,桥在危急时刻还可救人性命。今天我们学习的《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3.这仅有一个字的题目,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去探究这座桥所蕴含着的深意吧?(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之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读书,探究答案。)

英语中考复习教案情感价值观怎么写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1   Ⅰ活动目标(TeachingAim)   1(a)能听懂、会说apple,banana,pear.   (b)当看到卡片时幼儿能认读单词apple,banana,pear.   2教学难点:apple,banana,pear的正确发音。   Ⅱ活动准备(TeachingAids)   1教具准备:ards,教师自制教具。   2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水果有所了解。   Ⅲ活动过程   Step1Greetings(问候)   教师和孩子相互问候。   T:Hello,Kids.S:Hello,Nancy.   T:Ho:   pear,pear,pearpear,pear,pearanana,banana.   1教师根据《TwoTigers》的调把单词编成歌   2教师先边唱边做动作   3教幼儿唱这首歌   4一起唱   Step7Goodbye(再见)   1师生相互告别   T:Goodbye,Kids.   S:Goodbye,Nancy.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盒子和不透明小袋子一个,苹果、梨、橘子、香蕉的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画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first let us review the song 《eyes ears mouth and nose》   eyes ears mouth and nose,   mouth and nose, mouth and nose,   eyes ears mouth and nose,   it"s my body.   教师与幼儿边唱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热身准备。   2、学习水果单词。   (1)、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t: look! what"s this?   c:盒子   t: yes. a box   t: what"s in the box? do you know?   t: ok, do you want to know? (引导幼儿说出yes或no)   ding ding dong (敲盒子)   t: who want to try?(作举手状,并引导幼儿说出let me try)   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教师:oh(惊喜的),what"s this?   c:苹果   t: yes, apple!(教师要抑扬顿挫的反复读).read after me, apple. (幼儿跟读)   (2)、pear   教师用已切好的雪梨给幼儿尝,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东西。   教师:hum!(作吃的动作)it"s wonderful!   然后分给幼儿吃:eat it!   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梨)   教师:yes,pear ! read after me, pear. (幼儿跟读)   (3)、orange   教师用餐巾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示范闻一闻,再拿到幼儿面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猜是什么东西。   t: hmm!(作闻的动作)the smell is good.   然后拿到幼儿面前:smell it!   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c:橘子   t: yes. orange(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读,让幼儿跟读)。   (3)banana   教师把香蕉装在一个不透明口袋里,然后示范摸一摸,再请一名幼儿上来摸一摸,并请他猜猜是什么东西。   t: what"s in it? do you know?   c: 香蕉。   t: really?   请幼儿拿出水果。   t:(惊喜)yes, banana. (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读,让幼儿跟读)   3、复习巩固   (电脑出示一个会变魔术的小丑)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客人,大家看是谁呀?   瞧他的手里有一根会变出东西的魔术棒,这根魔术棒可厉害啦,今天它要用这根魔术棒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跟魔术师一起来变。一起喊one, two, three变变变。   (1) 变出苹果并提问:   t: what"s this ?   s:it"s an apple 。   t;very good!apple, apple. it"s an apple 。   (小朋友可真棒,现在魔术师就把这个苹果送给你们)   (2) 变出橘子并提出问题。   t:wha"s this ?   s:it"s an orange。   t:read after me ,orange, orange。   (3) 现在请小朋友再看看魔术师还能变出什么?(梨子)t:what"s this?   s:it"s a pear。   t:pear,pear,pear。   (4) 变出香蕉并提问。   t:what"s this ?   s:it"s a banana   t:banana,banana   4、 摘果游戏。   第一步:先把水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请配班老师做示范。教师说i like orange, 配班教师摘橘子;教师说i like apple,配班教师摘苹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摘,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奖励。并说:oh, yes, this is an apple/ orange. very good, thank you !   第二步:教师再贴一些图片,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辨认。   t: apple, stand up. jump! (拿apple 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pear, stand up! jump! (拿 pear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orange, stand up! jump! (拿 orang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banana, stand up! jump! (拿 banana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水果:   魔术师今天真开心和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了这么多的.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品尝水果。   教师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   t: do you want to eat?(继续引导二说出 yes)   c: yes.   t: ok, follow me! i like apples/pears/oranges/bananas.   接着教师发水果让幼儿品尝。 (拿到幼儿面前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大声说出“i like apples/pears/oranges/banana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老师帮忙。)   6、 结束。   t: ok! we are so tired. let"s have a rest.   let"s say goodbye to the apple.   c: bye-bye, apple!   t: say goodbye to the pear.   c: bye-bye, pear.   t: say goodbye to the orange.   c: bye-bye, orange.   t: say goodbye to the banana.   c: bye-bye, banana.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goodbye to you》,幼儿边表演边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由于大部分幼儿在小班时没有英语基础,所以进入中班后在英语活动中,实行全英文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需中英相结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一定要夸张,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才能吸引幼儿。   (3)在活动中,千万不要忽略胆怯、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水果名称,愿意模仿和学说单词“apple”、“banana”、“pear”、“orange”。   2、初步理解句子“I like apples”。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单词“apple”、“banana”、“pear”、“orange”。   难点: 理解句型I like…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挂图、大小单词卡、点读笔;水果(苹果、香蕉、梨、橘子)、布袋。   环境准备:将装有4种水果的小单词卡分别放在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Warming-up(热身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歌曲Hello,并相互问好。   二、Presentation(内容呈现)   1、教师拿出装有水果的布袋,让幼儿伸手到布袋里摸一摸,再闻一闻,猜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2、请幼儿将水果从布袋里拿出来,教师用英语逐一介绍“Apple,apple,It"s an apple.”   其他水果方法同上。   3、教师出示挂图,用点读笔点读挂图上的单词,引导幼儿跟读。   三、Practice(活动操练)   游戏:大声小声   1. 教师分别出示“apple”“banana”的大单词字卡,教师小声读,幼儿大声跟读; 教师大声读,幼儿则小声读。   2. 教师出示“pear”、“orange”的大单词字卡,教师从下往上举,教读声音由小到大,幼儿跟读声音也由小到大,反之,教师从上到下举时,声音由大到小,最后到没声。   四、Production(创造巩固)   1、游戏:教师出示“banana”大单词字卡,说出句型“I like banana”,请拿到“banana”小单词卡的幼儿把字卡举起,并将其放入贴有”banana”小单词卡的篮子内。   “apple”、“pear”、“orange”的方法同上。   2、师幼道别   师幼同唱《Goodbye song 》。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4   预设目标   1、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单词“watermelon”,并在适当的场合熟练运用。   2、要求幼儿能够听懂老师的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3、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在自然的语境中用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4、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英语游戏活动。   5、让幼儿在情境活动中,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单词卡片、电脑幻灯片、实物(水果——香蕉、苹果、梨、橘子;文具——钢笔、铅笔、格尺、文具盒、书、橡皮)、挂图(西瓜)。   活动流程   1、greeting.(师生用英语相互问候.)   2、call their english names.(点幼儿的英文名字与他们逐一问候、自由对话,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3、count numbers from zero to thirty.(用英文数数,从零数到三十)   4、review.(复习)   (1)复习句型“what"s this ?”及答语。(包括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pen 、pencil、book、ruler、bag、eraser。)   (2)提问(教师出示已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进行提问)   t: what"s this ?   s: it"s a book.t: what"s this ?   s: it"s a pen.t: what"s this ?   s: it"s a ruler.5、new knowledge.(新知)   (1)唱生日歌,出示生日蛋糕幻灯片。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们送来了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 (happy birthday song)   (2)出示幻灯片(请幼儿说出单词)monkey、tiger、elephant、bear、dog等。那看看朋友们送来了哪些礼物吧?出示实物(请幼儿说出单词)apple、pear、banana、orange。(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se words)   (3)观看挂图,出示“watermelon”的图片。听教师发音,幼儿模仿跟读,通过各种小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eating watermelon)   (4)出示“watermelon”的卡片,分组跟读。幼儿边说边数出共有多少“watermelon”,a、b两组,表现好的组就可得到“watermelon”。(stick the cards to the blackboard)   (5)英文小律动。   (6)出示卡片,巩固操练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答语。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yellow.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urple.6、表演英文儿歌。(bingo)   活动延伸:与家人品尝水果时能够说出它的英文名字。 幼儿园水果英语教案5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在游戏中复习学过的单词,如:apple 、 pear 、 orange 、 banana 、等等。   2、 学习新单词:“strawberry”(草莓)、“cherry”(樱桃)。   3、 初步运用“What"s this?”“It"s a/an┉┉ ”的句型。   二、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水果头饰、    录音机、磁带   三、 活动过程: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边出示蛋糕边唱生日歌来激发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Happy Brithday to you ┉┉ 大家好,我是魔术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带来了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来送给大家,请大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2、 出示魔术棒,玩变魔术游戏,复习巩固学过的水果单词。    “小朋友看这是一根魔术棒,这根魔术棒可厉害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用这根变出好吃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跟魔术师一起来变。   要求:a、跟魔术师一起变的时候要轻轻地走,不要大声说话。    b、不要挤来挤去。   (1) 变出水果并提问:    T: What"s this ?    S:It"s an apple 。    T;Very good!apple apple It"s an apple 。    (小朋友可真棒,现在魔术师就把这个苹果送给你们)   (2) 变出橘子并提出问题。    T:What"s this ?    S:It"s an orange。    T:Read after me ,orange orange。   (3) 现在请小朋友再看看魔术师还能变出什么?(梨子)    T:What"s this?    S:It"s a pear。    T:pear,pear,pear。   pig   大班英语教学What"s this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无 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7-2)   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师:投影展示: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   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让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推出灭火的原理。   教学工具   投影自制的幻灯片、白磷、薄铜片、大烧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过许多燃烧的事例,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吗?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学生活动]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讨论了我们常见到的燃烧现象,比如,篝火晚会、煤气烧菜、奥运圣火、火箭发射等。还有第二单元学过的碳、硫、铁、铝箔等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虽然燃烧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燃烧的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烧的这个共同特征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对燃烧下定义呢?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和有新物质产生两个方面讨论燃烧的特征,并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燃烧的定义。   [小结]燃烧的定义:呵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师: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也就是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二、实验探究   1.燃烧的条件。   [实验l]学生分组进行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教师巡视各组,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   [讨论](投影)   (l)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师:通过同学们进行的实验探究及问题的讨论,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可燃物(即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物质,例如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等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师:火给人类带来了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学们你知道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吗?请各小组将你们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   (投影)灭火的事例和方法   ┏━━━━━━━┳━━━━━━━┓   ┃灾火事例┃—,方法┃   ┣━━━━━━━╋━━━━━━━┫   ┃1.┃┃   ┣━━━━━━━╋━━━━━━━┫   ┃2.┃┃   ┣━━━━━━━╋━━━━━━━┫   ┃3.┃┃   ┣━━━━━━━╋━━━━━━━┫   ┃4.┃┃   ┣━━━━━━━╋━━━━━━━┫   ┃5.┃┃   ┗━━━━━━━┻━━━━━━━┛   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用投影进行展示评讲。   [讨论]下面请各小组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把刚才灭火的方法进行归类,并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然后归纳小结。   [小结]   (1)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灭火的方法呢?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中[实验7-1]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录像展示]生活中几种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分别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掳失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怵目惊心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雕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实验2]演示教材中[实验7-2]注意:该实验中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按管可稍长一些,人应远离金属罐,以防危险。此实验用的面粉应干燥,金属罐可用八宝粥空罐等。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诺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2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易删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小结]   (l)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展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投影:见教材中图7-12所示)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l)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l).消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灭火方法和着火自救措施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质疑,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生对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你听说过刘谦吗?刘谦在春晚表演的精彩魔术,着实让他火了一把,今天老师也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   【老师】表演“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观察魔术   【老师】在熊熊火焰中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魔术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7.1燃烧和灭火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燃烧现象?   【学生】回忆学过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如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时的共同现象总结出燃烧的定义。   【老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燃烧吗?能猜一猜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实验2.观察常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后呢?实验3.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   【教师】在讨论试验2时穿插着火点的概念。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燃烧的条件。   【老师】板书:燃烧的条件   【老师】燃烧是不是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观看视频。【百度视频】   【老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数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现在我们也构建一个三角形,缺少任何一条边也不能形成“火”,我们称之为“火三角”。   【百度视频】(截取前半部分)   【老师】火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现在我们能让燃烧发生,能不能根据燃烧的条件让燃烧停止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各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燃烧的现象和灭火的方法。   【老师】多媒体展示搜集的图片:燃烧的酒精灯、蜡烛、燃气灶、篝火、草原着火、森林着火,我们是如何熄灭这些火焰的?   【学生】各小组讨论交流灭火的方法。   【老师】以上是生活中灭火的例子。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燃烧的蜡烛,你们会运用不同方法熄灭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烧杯、石棉网、沙子、剪刀和水,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小组讨论灭火方案,完成实验,并思考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   【老师】请大家思考上述不同的方法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它们为何能让火焰熄灭呢?   【学生】学生思考方法中存在的共性,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老师】板书:灭火的原理   【老师】看到同学们设计的方案我不禁想到一个故事:名字叫《小猴学样》,说一天小猴玩火不小心点燃了一个草堆,猴妈妈急忙拎起一桶水将火浇灭。这一切被小猴看在了眼里。晚上睡觉的时候,猴妈妈让小猴熄灭蜡烛,小猴拎起一桶水倒在了蜡烛上,蜡烛是熄灭了,而小猴挨了妈妈一顿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实际灭火过程中,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学生】听故事,并从中感悟,在灭火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老师】下面的方法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多媒体展示:炒菜时油锅着火、高压水枪灭火、燃气炉着火三幅画面。   【老师】同学们,你是否发现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灭火时只需阻止一个条件即可。   【老师】同学们知道了灭火的方法和原理,还有专门的灭火器具呢,我们学校就有,对于灭火器你们一定很陌生,接下来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学习一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百度视频】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火灾的报道,为了保护自己,救护他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一些火灾中的自救知识。接下来我们观看视频。   【百度视频】(截取后半部分)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纸比煤的密度小   2、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达到着火点B.无水酒精是液态   C.没有与氧气接触D.无水酒精挥发快   5、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C.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6、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7、用水可以灭火,这是因为()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大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D、水的密度大于空气8、某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六楼跳下当场身亡,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不正确的是()A、沿楼梯迅速下楼B、用湿毛巾堵住口鼻C、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D、封闭房门,沿绳索下坠   9、《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条件回答: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10、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釜底抽薪、杯水车薪、钻木取火。(四)小结   学习了以上知识,你能对老师做的小魔术解密吗?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密魔术,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131页,2、5、6   (六)附板书设计   7、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1)清除可燃物(2)氧气(2)隔绝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3)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幼儿英语教案ship plab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show,please,have,ship,plane,car,bus,bike,boat; ②、能熟练运用句子:I have…. /It has…。.  2.技能目标:①、能用I have…. /It has…等句子在情景中交流、对话;②、能够正确使用不定冠词“a”对物体进行描述。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小组合作、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及对学生养成良好生活观念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1.I have…. /It has…  2.不定冠词“a”的表达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图形卡,toys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Free talk:用句型Is it a …? Yes, it is. / No, it isn"t.进行师生交谈。  2、“击鼓传花”游戏复习玩具单词  (二)导入:  1、Sing a song:“I have a pencil”(一年级学过的歌曲,让孩子重温句型I have…)  2、老师出示一个ship玩具,问I have a toy. Look, is it a dog? 让学生进行判断。  接着教授单词ship,然后逐个引出新单词plane,car,bus,bike,boat。  (三)操练:  1、操练单词:  1)玩“大小声”游戏,朗读单词  2)玩“哭笑脸”游戏 ,考学生对单词的辨认  2、Let"s talk:  1)让孩子们把自己从家里带的玩具拿出来,同时说“Show me your toys, please.”并伸手示意,让孩子们把玩具举起(教授新单词show,please)。老师说“I have a dog. What about you?”请个别用I have…句型回答。接着请第二个学生回答时,引导说I have…., too.(板书句型)  2)听金太阳第一次,问学生课文的主人公有哪几个人?  3)听金太阳第二次,跟读  4)全班齐读  5)分组朗读  (四)巩固:  让学生分小组操练,用自己带的玩具仿照课文编对话。  (五)目标检测:  请两到三个小组进行表演  (六)作业:  1、听、读U10三次  2、抄写U10单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说完就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   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略)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看幻灯:出示题: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1.问: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讲解,大家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明日复明日。   板书设计:不要明日复明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一、设计思路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合作,形成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学生要学会与家长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合作是学生走向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其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信心为基础,即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的观念。有许多学生包括踏上工作岗位的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不能树立自信心,导致悲观、失望、消极,结果处处碰壁,心理负担很重,在各个方面很难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实施这方面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自助和助人为目的。鉴于此,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设计了该节活动课,运用各种方法与形式,如情景创设、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记者采访等,正确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学生相信我能行,树立自信心的效果。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已,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的优缺点,更能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个体的心理影响,树立勇于面对困难及解决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学生一个气球、每个学生一张知心卡、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自制小记者证、照相机。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交流,大家有信心把我们这一次活动搞好吗?有信心的请站起来!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相信我能行!请各组代表闪亮登场。(各组代表手擎上面贴着字的气球到前面展示:相信我能行!)   教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相信我能行!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每个小组的组长交换监督,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漂亮的气球,我说开始,同学们就开始把你的气球吹气,比一比哪个小组先全部吹完,气太少也不算,各个小组有信心夺冠吗?   学生:有!   教师:那么就让我们吹出自己的勇气,吹出自己的信心,预备,开始!   教师小结:刚才各个小组的同学都很积极参与,都充满了信心,获胜队是某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同学们喜欢你手中的气球吗?想不想要?那我就送给同学们作个纪念吧!   2.播放录音故事,谈体会   我可以给大家提几个要求吗?一是大家发言的时候,不必举手,站起来说即可;二是争取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我把一个同学的一段内心独白播放给大家听一听。(播放录音)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了,听完后我们有问题要讨论。   录音内容:我是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在最近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第一轮的选拔中,我有幸被选上了,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可是在第二轮选拔中,我却被淘汰了,我觉得自己真没用,特别是觉得对不起数学老师,觉得没有脸见人。本来想回家让妈妈安慰我,可是她却对我讲,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你要好好学习,不努力是不行的,看,这次数学竞赛不就是个例子吗?孩子,要努力呀,不要辜负我和你爸爸对你的期望呀!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其实,我也是已经努力了,是不是我太笨?哎呀,我可真没用!   讨论:听了这个小同学的内心独白,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帮帮她?请同学们谈一谈。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内心独白,能够引起同学们情感的共鸣,因为她所谈的都是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也在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认真听别人的话也是一门学问。同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办法帮录音中的同学,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怎样来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才能做到相信我能行,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3.分组讨论,勇于面对   教师: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对自己缺少自信心的事情,如果有的话,请你写一写,如果你有好的解决方法,也请你在知心卡上写一写。(播放优美乐曲。)   孩子们写完后,有的会长舒一口气,有的会故意舒展身腰,向我露出会心的微笑。老师和同学相互帮助这一同学解决自己的困惑。   为让学生有心理上的共鸣,首先是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是让学生学会释放心理郁闷,把自己缺少自信心的事情,在知心卡上畅所欲言,并且学着树立自信心,尝试着解决的方法。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虽然也曾有过对自己不自信的事,但不少同学都能够正确处理,或者是寻求帮助。今天,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组小记者们要把我们的本次活动搞一个现场采访,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充当小记者。两名学生随机采访。采访的主题是:你有没有缺少自信心的事,你是如何处理的?你有没有因树立自信心而成功的事例?都是什么原因让你树立起了自信心?   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听课的教师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去体验,去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学会了相信我能行的自信心培养的办法,还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热闹的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体性。   在每个小组当中都有在各个方面比较优秀的同学,小组长选一个同学,评一评他的优点(全班交流)。   分组说一说班级中还有哪些同学你们认为他行(交流后让该同学谈一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及其结果)。   5.小结   教师:同学们,(多媒体投影出示)一位拳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遭到对手的猛烈打击感到快支持不住的时候,倒下是一种解脱或者说是一种诱惑,但每当这个时候,我便会在心里叫到:再坚持一会,相信我能行。因为我知道,我的对手也快坚持不住了,而只有我不倒下,才能赢得比赛,而最后胜利往往就来自这再坚持一会,相信我能行的信念中。”   从古到今,有许多树立自信心而一鸣惊人的事迹: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工程师,他不畏国内外反对势力的阻挠,坚信自我,相信自我,终于提前竣工修成了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京张铁路;张海迪下肢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了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前几天刚在电视上看到二胡演奏家王雪峰,他虽然是个残疾人,至今还没有二胡高,但却相信自己能行,创造了人生的奇迹。这些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相信我能行!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自信,都能够坚信我能行。最后,我赠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吧(多媒体投影出示):“只要相信我能行,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   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 次,我输了 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学生文明自查报告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四、揭短会经受磨难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老师指导五、写感受。    小结: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    一、设计背景:   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情况较为严重。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能正确地了解、对待自己是很重要的,它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帮助学生肯定自身积极的方面,并且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逐步提高自身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继续前进的信心,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动力。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2、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肯定他人的优点。    三、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节目。    四、活动内容与方式:   1、引入课题:这几天,我发现有二位同学不太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让他们自己来说说吧。   (学生角色扮演)一个个子矮、一个成绩不佳   2、听了这二位同学的心里话,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大家先在小组内选择其中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3、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这些同学身上不是没有优点,而是缺乏发现,缺乏欣赏自己。让我们——欣赏我自己吧。   4、那么,你能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吗?请说给组内的小伙伴听,自己发现多少就说多少,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小组内的同学要数一数他到底说了几条,等会儿评评小组内谁找到的优点最多。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到组内了解情况,并表扬或摸摸在说自己优点的学生的头)   5、评一评,小组内谁找到的优点最多?请各组找到优点的同学站起来。   (各组找到优点最多的起立,教师询问优点有几条)   6、你们真棒!能发现自己那么多优点!大家为他们鼓鼓掌吧!   7、可是,有的同学不太善于欣赏自己,你们组内不太欣赏自己的同学有没有?没关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愿意吗?好,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优点大轰炸”!优点怎么能“轰炸”呢?“优点轰炸”其实就是大家一起给这位不太能欣赏自己的同学找优点,找出很多优点来赞美他。   8、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9、同学们进行游戏。   10、同学们,你们玩了这个游戏,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优点了呢?把自己又发现的优点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吧!   (小组再次交流,气氛热烈,教师参与其中。)   11、我们拥有那么多优点,有那么多长处,愿意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等会儿在全班面前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热烈交流)   12、愿意和大家分享成功和快乐的同学,不用举手,请自己上台吧!   (学生展示自己,有唱歌跳舞的、朗诵诗歌的,有展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的,有翻跟斗、跳绳的……学生饶有兴趣地看表演。教师适时称赞,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7、同学们真有信心,真能干!今天,我特意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师(朗诵):   欣赏自己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也许你想成为一棵大树。   如果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吧,   在天空的一角发光;   如果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吧,   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亲爱的朋友,欣赏自己吧!   因为你有比别人更美好的地方。   18、教师小结。    五、课外延伸:   今天收到的优点贴在自己床头,每天起床后大声地读三遍。    六、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这节课,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对学习有了信心,更爱学习了。

求一份初中英语试讲教案!

教案网上很多的不知道你的试讲教案是什么意思呢,就给了一说课稿初三英语第10课说课稿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单元第10课是一篇题为“MAKFOURWORLDMOREBEAUTIFUL"的阅读教材,通过对环境保护这一话题的叙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文中主要运用现在完成时态的句子,其中也穿插了一般现在时和过去时,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感觉和发现英语时态的变化,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英语的时态能力。2、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指出要从英语的学科的特点出发,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克服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建立语感,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1)知识目标这一课的知识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环境保护”这一话题,继续学习和巩固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利用本课所学习的话题,把功能与语法教学紧密结合一起。(2)能力目标本课首先利用课前问题(pre-readingquestions),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就有关话题开展讨论,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的知识,丰富经验,从而达到独立阅读的能力。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本课重点在其运用完成时态的句子谈论环保这一话题。(2)难点:对课文内容及时态含义的理解。(3)关键:在于是否能突破难关,达到正确运用完成时态表达句意、理解全文的目标。4、对练习的处理全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安排几个问题供学生回答,让学生边阅读边理解全文从而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结合的能力。二、说教法为落实大纲的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应从多层资助、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具体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本课教学应以以下方面进行。1、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课文,就有关问题开展讨论,吸取信息,掌握新的知识,丰富经验,通过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寻找答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再细读课文,就课文口头提出问题,对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语有的直接加以解释,有的鼓励学生推测其意思,养成学生“用脑思考”的习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2、听、说、教方法通过听录音,对课文内容有最初的了解,从而有能正确回答老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讲解完后,还可通过录音,让学生的听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还可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要语音和语调,,老师进行朗读指导,并让学生复述课文,达到英语教学中说的目标。3、辅助教学—电化教学化制作一些生动图片,如扔拉圾的、吐痰、画画在公共场所、砍树等破坏环境的场景,对应的保护环境的图片,如拾垃圾到垃圾费纸筒、种花栽树等,通过这些直观图片让学生正确运用完成时态表达句意及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4、对比教学通过损害环境和改善环境两方面进行对比教学。三、说学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但教师又要因人而导,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目标。四、教学过程Step1:组织教学AdutyreportStep2:以卡通图片的形式制作一个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课件,从而导入课题,起到一个热身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Step3:教师介绍环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空虚环节可以学生投入到环保学中来,置身于环保的实践学中,这对学习本课作好了铺垫。Step4:介绍预读部分,让学生思考。Step5:听录音,让学生理解全文大意,掌握新单词和一些重要词组,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Step6:通过制作的图片来呈现讲解全文,将全文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让学生用一句两句话来概括第一部分,通过课文中和图片,结合理解课文,判断句子的正误,了解全文大意,第二部分通过保护环境和损害环境进行对比,第三部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每个公民为保护环境作贡献。Step7:让学生复述课文,达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Step8:话题报告根据话题内容进行口语训练,设计一个或几个小型的话题报告作业,如:HowtoMakeOurSchool∕Neighbourhood/City(Town)MoreBeautiful等,并将教学班分为四个组来进行操练,让每个人就自己选择的题目准备一篇80—100词的小型话题报告,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营造经松、活跃的气氛,这就是综合运用语言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在经松愉悦的情境下掌握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五、板书设计EnviromentHarmtheenvirornentProtecttheenviromentthrowlitterontothegroundpickupsomerubbishandthrowitintoadustbindrawpicturesonpublicwsllscollectwastepaperandbottlesforrecylingspitinapublicplacecollectwastepaperandbottlesforrecylingcutdowntreesTheworldwillbecomemuchmorebeautifulTheworldwillbecomemuchdirtierWemustmakeacontribitiontoprotectingtheenvironment。

急求好点的牛津小学英语 6a Unit7单元的好教案,最好是上过公开课用过的,有课件那就更没得说了!

建议去百度或GOOGLE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信息或资料可以帮你。

舞蹈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新学期一开始,孩子们沉浸在新年的节日分享中,欢庆鸡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对鸡的研讨。于是班里展开了一系列有关鸡的活动,大家忙着收集鸡的图片展览于活动室的角角落落。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看图片,一边赞叹鸡的美丽一边学着鸡的各种姿态,憨态可拘,特别是那些毛绒绒的小鸡,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孩子们的兴趣点是学前教育的源泉,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视线,挖掘契机,及时生成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此时孩子们对鸡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生成教学的好时机。新《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丰富他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要提供给孩子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去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艺术活动是孩子们表现生活最感性,最形象的方式。中班幼儿在动作发展上日趋协调,动作表现呈现一定的美感,而且也积累了一定的舞蹈经验,根据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中班舞蹈活动:快乐的小鸡,借助动态的图片让幼儿学小鸡,创编小鸡动作,跳小鸡舞,以开放、宽容的思维方式引导幼儿大胆、不拘一格的进行个性化表现,体验艺术创造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听音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鸡的各种动态。   (重点。运用图示、情境演说、猜想、学动作、个性化表现等突破重点)   2.用动作分辨乐句之间的停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重点段落练习,个别练习等完成目标)    活动准备:   拉线教具:呈现生动形象的效果,帮助幼儿更好理解鸡的动态,提高游戏兴趣。小鸡胸饰:强化角色意识,使表演活动更投入,逼真。    活动流程:   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猜想鸡在蛋里的过程,帮助幼儿迅速进入鸡的角色,为创编鸡的动作作情感上的铺垫——结合教具分段学习,大胆表现鸡的各种动态。听乐句的停顿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和个性化表现小鸡自由活动的动作,实现目标一,同时解决活动难点——整体表演,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给幼儿一个完整的音乐感知,肯定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拉线表演,感知音乐的优美和小鸡在鸡蛋里的生活.   师:春天的"天气真暖和呀,小朋友们都出来晒晒太阳,吹吹暖风,好舒服。有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出来透透气,看,是谁来啦。(拉线出鸡蛋)它是谁?里面住着谁呢?猜猜小鸡在里面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听着音乐来表现一下鸡蛋里的小鸡。   二.发挥想象,随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过程.   1.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用动作分辨乐句之间的停顿。师:太阳照在鸡蛋上热乎乎的,小鸡要出壳啦。(放第二段音乐,教师有节奏地用拉线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先出小鸡的脑袋,再出左右翅膀,最后钻出一对脚,一小跳)你看见小鸡是怎么从鸡蛋里爬出来的吗?幼儿讲述看到的情景。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请个别幼儿来表演,教师帮助美化后带领大家学习。听第二段音乐,幼儿表现小鸡出壳,强调听清乐句之间的停顿。多练习几次。   2.用不同的动作进一步表现小鸡的活动动态.师:小鸡出壳了小鸡出壳了,外面的世界多美呀,小鸡想去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言论)你觉得小鸡会怎么跳舞呢?个别幼儿表演,大家学习,教师不断鼓励和肯定,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一下快乐的小鸡。幼儿表演第三段音乐。两次。   三.完整表演,挖掘幼儿艺术的潜能,让每个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感受音乐的乐趣,   1.完整听音乐一遍,在心中勾勒出完整的音乐形象。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小鸡的动态。   2.完整表演一遍。进入小鸡的角色,有表情地表演,感受个性张扬的喜悦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结束。    预期活动特色:   1.在韵律活动的指导中,用小情景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内容生动、丰富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各活动环节的衔接趣味盎然,幼儿乐于接受,选择的音乐表现力强,再加上教具的巧妙利用使动态效果更形象,给幼儿视觉上听觉上奇妙的美感,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美的欲望;   2.活动中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重在富有个性个创造性的表现。引导他们相互交流、欣赏,学习,不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共同提高。 舞蹈教案 篇2   “嗒嗒”舞步   有一个小姑娘叫莹莹,她长的很漂亮,身材也很苗条,天生是一块跳芭蕾舞的料,可是,一场车祸使他的双腿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从此,她被一把无形的大锁紧紧地捆在了轮椅上。   有一天,她靠在窗前看外面的世界。突然,她听到优美的舞曲和着有节奏的舞步声,她被这优美的舞曲陶醉了。定睛一看,原来是邻居露露在跳芭蕾舞,她多么想像露露一样,和着优美的旋律跳芭蕾舞呀!对别人来说,这个心愿就像是举手之劳,可对莹莹来说,这比举起九百斤重的巨石还要难。   她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跳芭蕾舞。”“孩子,你的腿……”说着,莹莹和妈妈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早晨,莹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莹莹的脑海中有一个念头不断闪现——学跳芭蕾舞。   她用手扶着轮椅,撑着身体,努力站起来,可是她的腿软绵绵的,一下子倒在地上,腿上流出了血,可是,莹莹又坚强地站起来,止住了要流出来的泪水,继续练习着,她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可每一次,她都会咬着牙继续站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莹莹站起来了,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跑能跳了!她脱离了捆住她几年的轮椅,推翻了医生无情的话语,她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芭蕾。   从此,每天莹莹都会在家练习跳舞;每天,她家都会传来优美的舞曲和“嗒嗒”的舞步声。   “嗒嗒……。” 舞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单靠步、退踏步等基本舞步,尝试创编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表情的表演。   2.体验西藏舞的风格,感受跳西藏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视频“西藏舞”片段,学会歌曲、基本舞步,简笔画图谱,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挤奶”   1.幼儿跟着音乐做律动“挤奶”   2.还有哪些民族?   二、复习歌曲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格桑”   三、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   1.集体复习单靠步   2.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单靠步。   3.集体复习腿踏步(退踏步请一幼儿示范退踏步)   4.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   四、欣赏西藏舞,感受西藏舞的风格、特点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   2.幼儿欣赏   3.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跳一跳,用动作表示。   4.: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给人感觉很豪放的。   五、创编舞蹈动作   1.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小格桑”编成舞蹈来跳。   2.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   (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   3.请个别幼儿展示,集体学一学   4.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   5.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完整地跳舞蹈   6.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7.(出示图谱)师:老师准备一张图谱,看看它们表示的什么动作!让我们看着图谱有顺序的跳一跳。   8.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舞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    【拓展延伸】    蓝精灵音乐教案   ●教学重难点: 学生用歌声和自己设计动作合作表现歌曲情节。   ●教学过程:   1、听歌曲,看动画片段。   2、讲讲《蓝精灵》的故事情节,模仿正、反两种人物角色,表现个性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   4、学生听唱歌曲,学会后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情绪。   5、小组合作,相互评价。   6、电影《蓝精灵》简介   美国动画片《蓝精灵》(TheSmurfs)拍摄于1981年,这部动画片源于比利时漫画、动画,由美国出品,共421集。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住在蓝精灵村的蘑菇屋里面。543岁高龄的蓝爸爸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但是恶棍格格巫出现了。他是一个坏巫师,整天想方设法抓这些小精灵。格格巫的宠物阿兹猫也很讨厌,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蓝爸爸、蓝妹妹、聪聪、蓝蓝、笨笨、乐乐,每提到这部片子,一个个可爱蓝精灵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于我们眼前,爱做蛋糕的蓝精灵,有爱吹小号的蓝精灵,有爱照镜子的蓝精灵,有爱做木匠的蓝精灵,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作为惟一的反派角色,他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舞蹈教案 篇5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完善章程 选举舞蹈社团新一届机构 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完善章程 选举舞蹈社团新一届机构 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 完善章程 选举舞蹈社团新一届机构 制定活动计划 教 学 过 程 一、学习章程 二、选举舞蹈社团新一届机构 三、制定活动计划 四、宣布社团纪律 五、宣布训练时间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3--4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介绍舞种,观看舞种视频。 教学目标 通过对视频播放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美,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并乐于舞蹈。 教学重点 对视频中舞蹈种类的介绍。 教学难点 对舞蹈舞种的正确认识。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师:欢迎大家参加舞蹈社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舞蹈作品,让我们先来看一看。 二、感受与鉴赏 1、观看芭蕾舞舞蹈作品 2、观看中国舞舞蹈(民间舞蹈)作品 3、观看现代舞作品 三、新课学习 1、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舞蹈种类啊 2、把你喜欢的舞蹈动作做一做 3、在接下来社团活动中,我们就来学习这些舞蹈。 四、延伸与拓展 1、现在舞蹈的种类,同学们已经简单的了解了,你们能把你们喜欢舞种的动作做一做吗? 2、学生进行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就要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了,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5-7 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疆舞的介绍,让学生感受新疆舞蹈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对新疆舞蹈的介绍 教学难点 体会并表演新疆舞蹈的民族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新疆舞蹈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新疆舞,去学习一下新疆舞蹈的节奏特点。 二、感受与鉴赏 1、介绍新疆舞蹈的特点 2、聆听音乐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3、教师跳一小段新疆舞蹈让学生进行欣赏 三、新课学习 1、手位学习 2、腿步学习 3、手脚配合 4、舞蹈中呼吸的训练 四、延伸与拓展 你们能把刚刚学过的舞蹈动作,有表情的表演一遍吗? 五、课堂小结 ?? 很高兴,同学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回家后一定要坚持练习,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8-9 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藏舞《吉祥谣》 教学目标 通过对藏舞的介绍,让学生感受藏族舞蹈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对藏族舞蹈的介绍 教学难点 体会并表演藏族舞蹈的节奏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藏族舞蹈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藏族,去学习一下藏族舞蹈的节奏特点。 二、感受与鉴赏 1、介绍藏族及藏族舞蹈的特点 2、聆听音乐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 3、教师跳一小段藏族舞蹈让学生进行欣赏 三、新课学习 1、手位学习 2、腿步学习 3、手脚配合 4、舞蹈中呼吸的训练 四、延伸与拓展 你们能把刚刚学过的舞蹈动作,有表情的表演一遍吗? 五、课堂小结 ?? 很高兴,同学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回家后一定要坚持练习,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0-12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练习竹竿舞舞蹈《跳起来》 教学目标 通过对竹竿舞的介绍,让学生感受竹竿舞舞蹈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对竹竿舞舞蹈的介绍 教学难点 体会并表演竹竿舞舞蹈的节奏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傣族竹竿舞视频。 二、感受与鉴赏 1、教师示范 2、生随音乐学习竹竿舞舞蹈动作。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观看 三、新课学习 1、手位学习 2、腿步学习 3、手脚配合 4、舞蹈中呼吸的训练 四、延伸与拓展 你们能把今天学习的舞蹈动作一起表演试试吗? 五、课堂小结 ?? 同学们表演的可真好,希望同学回家后能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竹竿舞舞蹈动作,运用到我们的音乐中,跳出更好的舞蹈,老师期待你们下一节课的表演。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3-14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进行简单的舞蹈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对已学、已会的藏舞动作进行训练 教学重点 听音乐对创编舞蹈。 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训练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今天我们来训练一个小舞蹈吧! 二、感受与鉴赏 1、把我们之前学过的动作复习一遍 2、听听这段音乐,思考舞蹈动作,想想每段音乐适合哪个动作?要用几拍。 三、新课学习 1、教师示范编创前四八拍舞蹈。 2、学生讨论 3、个别生进行尝试 4、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编创 四、延伸与拓展 1、有呼吸的表演作品 2、有表情的表演作品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真为你们高兴,第一次你们就做的这么棒,下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后面音乐的舞蹈创编,期待你们更出色的表现。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5-16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训练民族舞《欢乐颂》 教学目标 通过对已学、已会的民族舞动作进行编创。 教学重点 听音乐对创编舞蹈。 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创编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今天我们来编排一个小舞蹈吧! 二、感受与鉴赏 1、把我们之前学过的动作复习一遍 2、听听这段音乐,思考舞蹈动作,想想每段音乐适合哪个动作?要用几拍。 三、新课学习 1、教师示范编创前四八拍舞蹈。 2、学生讨论 3、个别生进行尝试 4、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编创 四、延伸与拓展 1、有呼吸的表演作品 2、有表情的表演作品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的第、又一部舞蹈作品已经出炉,希望你们保持住这种热情,编排出更多的舞蹈作品。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7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学生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真训练舞蹈队 教学重点 对不同民族舞蹈特色的表现 教学难点 舞蹈的整体性,表演者的表情节奏感培养 教 学 过 程 1、我们就要去全校展示我们的舞蹈作品了,同学们应该好好训练。 2、现在分组进行训练表演一遍。 3、表演的时候注意你们的表情。 4、展示作品   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8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学生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真训练舞蹈队 教学重点 对不同民族舞蹈特色的表现 教学难点 舞蹈的整体性,表演者的表情节奏感培养 教 学 过 程 1、下周我们就要去全校展示我们的舞蹈作品了,同学们应该好好训练。 2、现在分组进行再训练表演一遍。 3、表演的时候注意你们的表情。 4、展示作品   大偏店学校小花朵舞蹈社团教案 第? 19周 社团名称 舞蹈社团 教学内容 学生进行展示。 教学目标 让学生参加舞蹈队,参与到集体生活中来 教学重点 对不同民族舞蹈特色的表现 教学难点 舞蹈的整体性,表演者的表情节奏感培养 教 学 过 程 1、我们就要去全校展示我们的舞蹈作品了,同学们高兴吗? 2、现在分组进行训练表演一遍。 3、表演的时候注意你们的表情。 4、展示作品

倾斜的伞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倾斜的伞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倾斜的伞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爱,把爱传递下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悟“倾斜的伞”的含义。   5、会用三个“仍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   教学重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的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下雨天,下雨天会带什么东西?那你们打伞的时候是怎么打的(放在正头顶),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打的伞是这样的,(出示伞的图片)斜着贴,这是一把什么样的伞?(倾斜的伞)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倾斜的伞》(板书课题)突出倾斜,再读课题。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倾斜的伞,课文为什么以倾斜的伞为题,倾斜的伞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2.如果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概括这把伞,你会用哪个词?教师引导: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温情)这是怎样一把温情的伞呢?答案就在课文的语言之中。温情是什么意思?我们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先用情组词。(亲情、心情、感情)有一个词和感情一个意思,也用了感和情这两个字,这个词是(情感)。情感就是情字在温情中的意思。温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再用温组词填在这个括号中。(()的情感)(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对,温情的意思就是读(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   3.那是把充满温情的伞,这温情还包含在课文的两幅插图中,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两幅画面。(丹丹小的时候,外公为她撑伞,伞歪向她那边。)   (丹丹长大后,她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把伞向“我”倾斜,外公自己却淋湿了,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我”自己也淋湿了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词   1.喜逢墨招胳膊歪眯湿透服微颤抖逢挽惑颤浊珍   2.新词语   喜欢每逢墨绿色招手挽住胳膊没歪困惑淋湿衣服仍然微微颤抖浑浊珍惜倾斜   四.朗读课文   那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老师读1—3自然段,你们读剩下的部分,看谁读得流利。   教师:同学们听得很投入,读的也特别认真,非常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倾斜的伞>。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   2.认读生字,新词   二、走进文字,品味温情   1.第一自然段   喜欢:喜爱,喜好作用:为下文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   ①句中的“每逢”“便会”说明了什么?(说明外公每次下雨时都会为“我”撑伞,体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 ②“一蹦一跳”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我”看见外公后的喜悦的心情。   ③“钻”既可以看出我怕雨淋有些着急,也说明钻这一动作的娴熟。“挽”表明我和外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挽住的不仅是外公的胳膊,更是外公对“我”的爱。   写了每逢放学下雨时,外公便打着伞来接我,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   3.第三自然段   ①“惊讶”的原因是什么?惊讶:感到意外,奇怪。是因为雨中的天空变成了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仿佛那伞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   ②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外公头顶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的什么感情?体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③外公知道伞歪了吗?我为什么感到困惑?外公知道伞是倾斜的,那是他故意那样做的,伞明明是歪的,外公却说没歪,这让我感到困惑。外公说伞没歪,一半是逗外孙女,一半是为了坚持把伞倾向外孙女,好让她不淋着雨。面对我的困惑,外公“笑而不语”,这笑里包含的是对外孙女的深深的爱。   这段写我发现外公把伞打歪了,外公却说没有歪,这使我感到困惑。   4.第四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被淋湿的原因是什么?外公把伞的大部分都让给我遮雨了。   ②祖孙俩的对话表现了外公和我的互相关爱,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一回家就注意到外公淋湿了,让外公赶紧擦一擦,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外公用大半个伞为外孙女挡雨,还担心淋湿了,可见心里全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关怀。祖孙俩的一番平常的对话,包含着动人的亲情。   ③最后一句,外公为什么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外孙女没有淋湿,外公感到很欣慰;更因为外孙女的天真,她误认为是因为伞大才没有淋湿自己的,她逗笑了外公。   这段写回到家里,外公自己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却还担心我被淋湿。   5.第五自然段   ①“每次”“总是”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出外公对“我”的无尽的关爱。 ②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   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外公对我的无尽关爱。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强烈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第一部分1—5写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的事情   6.第六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撑伞的人和被伞呵护的人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换。   ②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③仍然什么意思?表示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④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⑤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7.第七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的声音为什么“颤抖”?因为激动而颤抖。因为那个曾经年幼的小女孩儿如今的这个举动所传达的无限爱意而激动。   ②“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为什么?因为我把伞偏向外公那边了.   ③最后一句,句中的一个“热”字,有什么含义?反映了我心灵感悟的历程。当年的“惊讶”“困惑”在“不知不觉中”中,在外公一片爱心潜移默化下冰释了   ④这句话与前文有什么关系?照应前文,说明爱的传递。   这段写的是我打伞的动作让外公激动不已、   8.第八自然段   从“微微一颤”“双眼泪光点点”的神情里,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外公被我的爱深深的感动了。这段写外公看到我被淋湿了,内心非常激动。   第二部分6---8自然段:写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这伞中传递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浓浓亲情。也可以感受到对丹丹的爱。第七自然段中,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   9.第九自然段   ①这个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紧扣题目,点明了中心,升华了“倾斜的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作者表面是说”珍惜““爱护”那把伞,而实际上所珍惜““爱护”的中可贵的亲情   第三部分,写我会永远珍爱这把充满温情的伞。   三.总结全文   1.跟着音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温情。   2. 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雨中两个感人的小场景,表达的却是祖孙间的挚爱亲情   三、使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1小拓展: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长大后我懂得了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外公。同学们: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是怎样回报父母、长辈的爱呢?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让我们懂得被爱是那么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出示:   在我生病时:……   在我被雨淋时:……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在我跌倒时:……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老师想把一首《感恩的心》送给大家,想想听完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讲述自己的温情故事,师讲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热心帮助的故事)   同学们,其实爱不仅来自亲人,还来自朋友、老师、同学,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爱,回报爱,奉献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友爱、美好! 倾斜的伞教案2    教学内容: 冀教第六册11课《倾斜的伞》    教材分析 :当今,孩子们不论是吃的、穿的、玩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爱的呵护,那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呢?《倾斜的伞》这篇课文正适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它以“雨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呈现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全运会到亲情的温馨。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在抒发着内心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的是浓浓的亲情,时空变幻传递着的也是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除了知识、技能与方法外,还应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有如下设计:    一、谈话引入。   由于课前布置预习,同学们对这篇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样的话题阅读和思考: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地表达或“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基本的阅读要求,因而又可以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师生共同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词。   1、听完课文朗读,读完生词卡,即帮助了学生正字音。   2、在听前布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勾画出不懂的词语,此时提出并讨论交流,如:淅沥声、困惑、混浊……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适时评价。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小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长大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场景有哪些相似?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不难说出雨中伞下一样倾斜的伞的情景的相似,而同时通过进一步的阅读思考,品味如外公和“我”的对话,“我”给外公递毛巾的细节等,而感悟到祖孙之间的亲情。   2、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学生谈出体会)    四、阅读与交际   1、由于课文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细节,是很多人司空见惯却不曾认真思考过的细小场景,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面对生活,所以我向学生提出“有时,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说一说。   2、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以“那把倾斜的伞是( )的伞”为基本句式,给这句话换种说法。   该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表达的丰富性,又可把本课情感目标进行内化,使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学生中慢慢地扎下根。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归类识字如:淋、混、浊、泪   2、注意“丹”字,容易多写一点。   3、班内交流记忆字形的好方法。 倾斜的伞教案3    一、复习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30课《倾斜的伞》,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且自学了生字词,下面老师先来看看同学们字词都掌握了吗?   (1)检查生词淅沥挽住肩膀混浊笑眯眯仍然撑伞颤动颤抖困惑   (2)检查生字淅挽眯肩撑仍颤混浊   2、夏天的时候,们经常遇到雨天,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有关雨中的动画,请看大屏幕,你从动画中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小结:在茫茫的雨中,人们撑着伞行走,犹如一叶叶扬帆的小舟涌动,远远望去,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雨中,伞不仅美丽,在这把倾斜的伞下还有着动人的故事呢!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   3、讲故事。   谁能结合课文把倾斜的伞下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不是说主要内容,而是生动的讲述。一方面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抒发情感,进而感染他人。这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形式。)    二、感悟课文   1、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外公→丹丹)   (先从直觉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下面还深入体会。)   2、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抓住语言感悟点,深入体会。)   (1)、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2)、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丹丹困惑,不明白,你明白吗?外公笑的是什么?他想要说什么?   (3)、指导朗读。你能读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兴吗?谁来读丹丹?谁来读外公?   (4)、“你是不是被淋湿了”   (5)、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每次”、“总是”这两个词去掉和原来意思还一样吗?   (6)齐读这一感人的情景。   (小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丹丹在外公这样的关爱下健康幸福的成长着。   3、你又从哪感受到了丹丹对外公的爱?   (1)、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   (2)“回到家里,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解。“微微一颤”、“泪光点点”体会到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3)指导朗读。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对雨中两个感人小场景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亲情。   (以上这部分教学,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凭借对重点语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进而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挚爱亲情。这个环节是课改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合理部分,如果抛开语言文字,空对空的说教,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会有好处。)    三、扩展   1、续编故事。   老师这还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但雨中的情景需要同学们去想象。请听录音:   (1)我忍不住向头上望去。我望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你充分展开想象,把下面发生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听!   (2)我急忙向公交站台跑去。下面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继续展开想象。   在雨的世界中,亲人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多么温馨与甜蜜啊?   (以上这个环节同样是整体性很强的训练。选择了跟课文主题近似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大胆想像,这是采取“投映”的方法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程度。工具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比较恰当,既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又是思想上受教育的过程。教学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的思想要宽容,想法可以丰富多样;在语言的表达上,比如体态、表情,言语的连贯、口齿的清楚等应注意培养。)   2、现场采访   (1)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个现场采访的机.会,同学们都当小记者去采访在座的听课老师,看看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还可问问老师们听了这一课后的感受。   (2)采访之前,老师先考验一下同学们会采访吗?一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二要把采访的内容说清楚。   (3)祝你们采访成功!   (4)汇报采访结果。   (这个环节是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采访前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交际的技巧、礼仪等,这是工具性的体现;采访内容则是课文内容的生活化。力图使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追求。)    四、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对老师的现场采访,结合你课前搜集的有关长辈关心孩子的资料和你的日常生活经历,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五、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长生活中,有亲人的疼爱,有邻居的关心,有老师的体贴,有同学的帮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爱的包围中成长着,我们在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更应学会去帮助别人! 倾斜的伞教案4    【内容简析】   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逢、挽”等6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重点难点】   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3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释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   3.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让学生先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说说发现了些什么,最后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4.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指名读1~5自然段。想一想:这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看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中画了些什么?人物的心情怎样?画的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2、3自然段,找出表达了“我”和外公很开心的句子读一读。   (4)再自由读2、3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最令你感动?你是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5)自由读4、5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6)教师小结。   2.学习第6~8自然段。   (1)指名读6~8自然段,想一想:6~8自然段写了什么?   (2)文中第二幅图画的是6~7自然段的内容,比较一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同。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这句一共用了多少个“仍然”?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自由读7、8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    三、总结全文   (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倾斜的伞”?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   (2)你现在想对课文中的外公或小作者说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跟同学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充满爱心的事情。

亲子早教课程教案范文【三篇】

【 #亲子教育# 导语】亲子教育是一种早期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以及培养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重在提高家人间的感情与责任。以下就是 为您奉上的亲子早教课程教案范文【三篇】,欢迎您的品鉴。 亲子早教课程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兔、小狗、小猴、小猫喜欢吃的食物。   2、练习向指定方向走,跑的能力,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接待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边走到宝宝面前。拉着小手问好:宝宝你好!   要求宝宝应答:××老师,你好!   二、运动时光:   1、复习模仿操《小猪》   2、学习竹竿操(1—4节)   第一节:双臂摆动。(宝宝双手握竿站在两竿中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做2个8拍。)   第二节:上肢运动。(宝宝双手握竿站在两竿中间,第1拍双臂平举,第2拍双臂上举,第3拍侧平举,第4拍还原。)   第三节:体侧运动。(平举→右臂上举→平举→还原。)   第四节:下蹲运动。(平举→全蹲→平举→还原。)   教师示范讲解,幼儿分两组做操。   三、快乐时光:故事《小猴请客》   1、谈话引起宝宝的注意:   宝宝们,你们过生日时,爸爸、妈妈给你们买什么?今天是小猴生日,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过生日的?   2、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毛绒玩具情境表演,分段提问:   小兔来了,小猴说:“请你吃萝卜。”小兔说:“谢谢小猴。”   提问:   ①小猴请小兔吃了什么?小兔说了什么?   ②小猫来了,你们猜猜,小猴请小猫吃什么?小猫会说什么?(老师连起来讲一遍。)   ③小狗来了,你们说说,小猴请小狗吃什么?小狗会说什么?(老师连起来讲一遍。)   ④小兔、小猫、小狗也给小猴准备了一件礼物,宝宝们,猜猜会是什么呢?   (无论什么答案,老师否给予肯定)   3、宝宝们,故事讲完了,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吧!(完整欣赏)   4、小动物都来给小猴过生日了,我们也来祝贺它吧!我们唱一首《生日歌》好吗?   老师解说:   这个故事主要让宝宝知道一些小动物爱吃的事物,如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骨头等。在家里,我们家长要多给宝宝讲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宝宝学习倾听,懂得一些小知识。   四、温馨时光:   1、亲子游戏一,给食物涂色   ①小猫、小狗、小兔、小猴还想吃点东西,可这些事物没颜色、不漂亮,你们愿意把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吗?   ②老师示范,边用短小儿歌讲解:小棉签,手中拿,上下上下来回涂,涂呀涂,涂呀涂,××××(小鱼小鱼)涂好了,棉签回家休息了。   ③幼儿与家长一起涂色。   2、亲子游戏二,喂小动物吃   ①(出示小兔、小猫、小狗、小猴的盒子)小动物饿极了,我们来送东西给他们吃吧。   (出示盒子)这里有鱼、骨头、桃子、萝卜,我们要送到小猴吃它们的小动物嘴巴里,一边送一边说:××请你吃××。   ②把宝宝家长带来活动场地,站在大圈内,把动物盒子放在四周,要求幼儿与家长跑着送食物。   老师解说:宝宝们真棒,小兔、小狗、小猫、小猴肚子吃的饱饱的,真高兴,你听,他们在说“谢谢宝宝,你们真能干!”“还要送给宝宝一个大气球呢!”   3、老师发、气球,结束活动。 亲子早教课程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让宝宝感知1和许多。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   2、通过游戏促进宝宝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材料:   一棵大树,许多小鸟(红、黄、绿色),太阳伞一把,小鸟飞的音乐磁带,红、蓝、绿小房子各一间。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接待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边走到每个宝宝面前,拉起小手问好:××宝宝,你好。要求宝宝能应答:你好。   二、运动时光:   模仿操《小猪》,要求宝宝在老师的带领下熟练地做,动作准确。   三、快乐时光:   1、感知“一”和“许多”。   ①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宝宝看,引导宝宝用手指一指,说一说。“一棵大树,一只鸟宝宝”,让宝宝感知“一”。   ②教师出示小鸟说:“天空中飞来一只小鸟”,说完教师小鸟放到大树妈妈上面。“又飞来一只,又飞来一只,落到树妈妈身上”。教师把小鸟一一粘到大树上,让宝宝感知“许多”。   ③鸟宝宝也想和宝宝交朋友,飞呀,飞呀,飞到宝宝这里来,老师让小鸟一一飞到宝宝那里去。(粘贴到宝宝身上)“许多小鸟变成一只一只的了”。   2、学做小鸟飞的动作。   ①“现在宝宝那里都有一只小鸟,老师来做鸟妈妈,宝宝来做鸟宝宝,我们一起打开翅膀做小鸟飞”。   ②教师示范小鸟飞的动作,宝宝们跟着模仿。   ③当宝宝熟悉后,带着宝宝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鸟飞,表扬做的好的宝宝。   3、送小鸟回家。   ①“鸟宝宝飞来飞去玩的真高兴啊,听听,是什么声音?下雨了,这里的鸟宝宝还没有家呢!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②教师示范讲解:红色的小鸟送回红色的家。   黄色的小鸟送回黄色的家。   绿色的小鸟送回绿色的家。   ③对颜色分得不清的宝宝进行指导。   ④鸟宝宝都送回家了,那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吧!老师:现在鸟妈妈要睡觉了,鸟宝宝们你们也睡一会吧!   四、温馨时光:太阳伞。   1、找颜色。教师:红色红色在哪里?   宝宝:红色红色在这里。   2、拉个圆圈走走,教师边唱边做动作宝宝跟学。 亲子早教课程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小概念,学会唱歌曲《苹果》。   2、学习撕纸贴画的技能,发展手部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手偶一个,磁带《小手小脚》《苹果》,大小手、大小苹果树各一个,垫子4块,拱形门2个,大小箩筐各一个,   2、学具:大小红苹果若干,苹果操作纸人手一份,红色蜡光纸条若干,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1、接待。教师与宝宝及爸爸妈妈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点名游戏。   (1)教师向宝宝介绍自己,并向他们问好。   (2)教师以“动物手偶找朋友”的方法,让宝宝大声的与动物手偶问好,不愿意的可由父母代替。   (3)游戏《找朋友》,稳定孩子的情绪。鼓励宝宝跟着音乐自己学着拍节奏。   这一环节是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大胆、主动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运动时光:   模仿操:《小手小脚》   1、复习模仿操“小手小脚”第一、二段。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跟着做。   2、学习模仿操“小手小脚”第三、四段。老师示范,爸爸妈妈和宝宝欣赏并学做。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大肌肉群,愿意听着音乐和老师、同伴一起做运动,发展孩子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三、快乐时光:   1、初步感知大与小。(请一位宝宝与老师一起表演)   师:(出示手)这是什么?你们的手在哪里呢?   (举一位宝宝的手)看看老师的手和这个宝宝的手有什么不一样吗?爸爸妈妈引导宝宝说出大小。   2、大手小手做游戏。   (1)师:(拉着宝宝的手)你们看,老师的大手和宝宝的小手在干吗?(拉手)   (2)师:“大手和小手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   (3)教师引导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如:大手小手拍拍手,大手握住小手,小手捏捏大手等等。   3、学唱歌曲《苹果》   师: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许多红苹果,有的……(大),有的……(小),   宝宝和老师一起来边唱歌边用能干的小手摘苹果吧!   (1)教师示范唱歌曲《苹果》,宝宝倾听,感受歌曲旋律。   (2)宝宝学唱歌曲2—3遍。   (3)请宝宝边唱歌曲边摘两个苹果(一大一小)。   4、游戏:区分大小。   (1)大(小)苹果举起来。   (2)大(小)苹果藏起来。   (3)大(小)苹果给爸爸(妈妈)。   本环节目标是让孩子对大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并通过游戏来区分明显大小的物体。   四、温馨时光:撕贴画“大苹果”   1、师:刚才我们宝宝摘的苹果红红的,很漂亮。(出示苹果轮廓图)瞧这个大苹果它漂亮吗?我们用撕纸贴画的方式来装饰一下这个大苹果。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撕纸贴画的步骤:   (1)拇指食指捏住红纸条一端撕一小块纸片,红纸条全都撕完。   (2)用食指沾一点胶水涂在红纸条反面,把它贴在大苹果的空白处,将整个苹果贴满,漂亮的红苹果就完成了。   3、宝宝拿操作纸,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撕贴画“大苹果”   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学习用拇指食指来撕纸贴画的本领,发展孩子的手部肌肉动作。   五、运动时光:送苹果回家   1、师:(出示箩筐)老师这里有2个箩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大小苹果的家。   2、请宝宝爬过草地,钻过山洞,将大苹果送到大箩筐里,把小苹果送到小箩筐里。   3、宝宝游戏,送大小苹果回家。   本环节是让孩子对大小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快速爬和钻的能力。   六、再见——鼓励宝宝主动与老师说再见。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优秀范文示例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优秀范文示例 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较少,但是有一些学生在学前班或是英语班接触过英语。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书本上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句型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范文一:四种形状的名称词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形状的基本词汇:circle square rectangle triangle,强化听说技能。 2. 学习并掌握新的交际用语: The apple is a circle. This is a red square.等等。 3. 通过说唱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通过各种动手动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 1.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听说四种形状的名称词。 2. 要求学生能就四种形状进行说唱练习,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 教学重点: 1. 四种形状名称词的正确朗读和辨认。 2. 就四种形状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教学难点: 四种形状名称词的正确朗读和辨认。 教具准备: 1. 自制教学挂图。 2. 录音机及磁带。 3. 实物投影仪。 4. 计算机及自制教学课件。 5. 复印好的课堂活动纸及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听做做 TPR 活动:Boys, sit down. Girls, stand up. Red(the student who wears red), sit down. Yellow(the student who wears yellow),stand up. Everybody, sit down.... 备课思路:作为课堂的准备活动,TPR 有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上课的准备。同时在活动中渗透本节课将要使用的词汇,如有关颜色的单词,从而为后面的活动做好语言准备。 活动二:师生谈话 教师使用孩子们学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如: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 交谈中,一边说 Here we go,一边将四名学生请到前边来作为活动三(唱歌曲)的领唱。 备课思路:Free Talk 是语言最真实的应用,它能帮助孩子们在交谈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运用学习过的语言进行交流会使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流畅和自然。在这一活动中,除了自然交谈的语言活动外,我还巧妙地渗透了本课歌谣中出现的新的语言内容:Here we go. 配合着这句话,教师自然的将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请到前面。以应用的形式把新的语言项目呈现给孩子们,会让他们在使用中初步感知到这些新的内容。 活动三:唱英语歌 活动四:听故事 利用计算机课件的演示为孩子们讲三只熊的故事,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借助手势学习三种形状的说法:circle, rectangle, square。 备课思路:故事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本活动依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三只熊的故事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形状的词汇巧妙的渗透其中。由于故事中不断出现形状的词汇,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了对三种形状的感知,学习和应用。故事讲完了,孩子们也学会了。另外,多媒体课件能将声音、形象和情节有机结合,将孩子们带入多彩的故事世界,在童话故事的漫游中,让他们自然的感知新的语言,自然的接受新的语言,自然的理解新的语言。 活动五:通过折叠,引出并学习单词 triangle 教师出示三种形状图片,带领学生复习巩固 circle,rectangle,square。出示一张矩形的纸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矩形的纸折叠成正方形接着问:What"s this now? 最后,教师将正方形折叠成三角形并提问:What"s this now? 以帮助学生学习三角形的说法:triangle。教师将四幅图片按出现在将要学习的歌谣中的顺序贴在黑板上,即 square,circle,triangle 和 rectangle 的顺序贴在黑板上。 备课思路:教师通过折叠,将矩形折叠成正方形,再将正方形折叠成三角形,由此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得到一个信息:不同的形状是相互联系的,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黑板上四种形状的呈现也为接下来说歌谣的活动做好准备,为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提供视觉依据。 活动六:说说唱唱 学唱歌谣:第一遍要求学生听,教师可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遍要求学生跟唱。在唱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依据歌谣的内容配上相应的动作。 Chant: Square and circle say hello. Square and circle here we go. Triangle, rectangle say hello. Triangle, rectangle here we go. 活动七:游戏时间 “转瓶子”(blackboard spins the bottle)。教师请四名学生到黑板前做“瓶子”,他们分别面对黑板上四种形状的图片站好,背向其他同学。教师偷偷向其他同学出示一件物品,如:长方形的小字典。大家说出它的形状名称词:rectangle。黑板前站在矩形图片前的学生听到后要像瓶子一样转动一圈。教师再向学生出示其他物品,游戏继续进行。 备课思路:这一活动的安排是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活动的设计容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及听辨能力的训练于一体。同时,还巧妙地向学生暗示:形状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八:找一找 要求学生找出教室内存在的相应形状的物品。活动语言:T: Where is a circle? S: There. There is a circle. 备课思路:生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来源。语言离不开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活动帮助孩子们将抽象的形状形象化,将形象的物体抽象化,让孩子们以新的视角观察熟悉的生活,发现生活中新的内容,同时将语言融入生活。此活动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九:小组合作 教师先请三名学生和自己合作示范,使用肢体共同围一个圆,再围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根据教师指令,开动脑筋,用身体围出不同的形状。T: Make a circle. Make a triangle...为了防止学生注意力转移,只做不说,教师应要求组好形状的组大声说出形状的名称,作为完成的信号。 备课思路: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活动要求学生共同想办法,共同完成形状的组合,每个孩子的努力缺一不可。合作学习既可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集体意识,还能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孩子们从小学会与人交流的生活技能。 活动十:思维活动 要求学生使用圆形活动纸按教师的指令折出不同的形状。T: Fold the circle into a square. Fold the square into a rectangle. Fold the rectangle into a little square... 备课思路:这一活动将几何知识融入语言活动。孩子们通过亲手尝试来认识各种形状之间的关系。圆形可以折叠成正方形,正方形可以折叠成矩形,矩形又可以变成小正方形,小正方形又变成了三角形。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十一:猜一猜 要求学生迅速取出矩形活动纸,将有形状的一面向下放到桌子上。教师示范猜的方法。T: Have you got a circle? S: No. T: Have you got a square? S: ... 请同桌学生互相猜各自活动纸上的形状,猜到后将图展示给对方。 活动十二:连一连,说一说 要求学生将活动纸上的虚线用彩笔连成各种颜色的形状。 语言交流:This is a red circle... 备课思路:由于每个学生拿到的活动纸上的图形不同,所用的颜色也不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信息沟,从而产生交流的兴趣。交流的兴趣是语言交流的前提和动力。此外,本项活动将语言要求提高到句子输出的高度,从而使语言学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活动十三:听一听,做一做 T: Circle, stand up. Square, stand up. Rectangle, stand up. Circle, sit down. 配合歌曲继续开展 TPR 活动。 活动十四:创作活动 以活动十二中各自的彩色的形状为基础,画出一件物品,完成后向小组成员及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作品时,教师使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 语言交流:I have an apple. The apple is a circle. I like it. 备课思路:本活动将有关形状的语言提高到一段话的高度,这是在活动十二基础上的升华。此外,本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该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活动十五:制作班级形状书 将全班的作品装订成册 (SHAPE BOOK),作为课后传阅书籍。 活动十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形状的说法,让我们一起说一遍歌谣。 活动十七:作业 听本课录音并跟读两遍。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范文二:Unit6Lesson31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二、理论依据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年级是学习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到目前为止只学过了学习用具、数字、动物的英语单词及简单的日常用语。本节课学习七种颜色的英语名称词。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活动为主,利用网络现有的一些有关颜色的课件、游戏,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学习,动手动脑,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较少,但是有一些学生在学前班或是英语班接触过英语。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书本上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句型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时若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扩展。 (三)对教学形式、手段、技术准备的说明 讲练结合,利用网络固有资源,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己选择,亲自动手操作,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都能帮助师生克服实物教具的局限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四、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计算机教室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体现。通过它们,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变“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 “教具”为“学具”,从而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 五、教学设计思路实例 教学内容: 新起点英语 (Starting Line) 一年级上册 Unit 6 Lesson 31 New words: red, yellow, blue, pink, green, white, black New structure: What color do you like? 教学要求: 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教学重点: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教学难点:生词和正确发音。 教具准备:动物图片、录音机、电脑 六、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范文三:六种水果的名称词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目的是学习六个水果的英文名称词,并使学生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各种水果的好恶。新课标提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所以,在教案设计之初,我就本着这一目标设计每一环节: 首先,通过计算机课件将所要学习的生词和句子整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要进行的语言活动得到足够的语言储备。 其次,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一项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的任务:为制作水果沙拉挑选水果。让学生们通过调查其他同学对各种水果的好恶完成一项调查表,并做出汇报。 最后,设计时给孩子们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使孩子们对所学知识得以不断巩固,并在听取他人汇报时将自己所要用的语言加以不断完善,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运用本课语言。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新起点英语》是以及其他经济与教育发达地区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而编写的,中小学衔接,小学部分共12册,每学期一册。教材的设计为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并将多元智能因素贯穿始终。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情感发展。 2.双向式交流,跨文化交际。 3.以语言位媒介,融合各学科知识 4.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册书的体例: 本册书共八个单元,其中四、八单元为复习单元;每个单元设六课,其中 1-3 课为第一层次学习内容,主要以学习基本单词和句子为主。第 4-6 课为第二层次学习内容,在学习第一层次内容的基础上,适量扩展话语、平行学科知识和双向文化等内容。在这六课中,第一课大多以生动的画面和优美韵律的歌谣呈现本单元的基本词汇。 本册书一共有六个话题:School, Body, Animals, Numbers, Colours, Fruit。所有话题都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为学生所关注。 本课介绍: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六种水果的名称词,并能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对各种不同水果的好恶。它由两部分组成:A项是本单元的话题,结合儿歌形式,引入六个有关水果的单词。B项是根据A项学习内容所设计的练习活动,要求学生听录音,巩固所学六个有关水果的单词,并复习有关数字的词汇。 (二)学情分析 《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面对的是英语学习零起点的孩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目前孩子们已经能用简单的英语说出10以内的数字和一些常见的颜色词。孩子们的这些知识储备将成为本课知识学习的支柱力量,在本课学习后孩子们应该能表述水果数量和颜色以及对某种水果的好恶。 (三)对教学方式、手段和技术准备的说明 《新起点英语》在教科书的前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故此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看,笔者尽量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比如在学歌谣的时候,笔者将教材内容动漫化,并引导学生边模仿边做边说。充分体现“动中学”、“学中做”的原则思路。既使得语言教学不突兀,又能提升气氛、调动兴趣,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本课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儿歌内容,能说出六种水果的名称词。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操练,使学生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某种水果的喜好。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教育学生互相谦让。 4.策略目标:通过设置小组学习任务,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词汇: apple, pear, banana, peach, melon, orange 句子:What do you like? I like... 教学难点: pear, melon, orange 中元音的发音。 教具准备: 教具:图片、词卡、实物、计算机课件、调查表。 学具:课本,调查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Step One: Getting the pupils ready for class. T: Are you ready for class? SS: Yes! T: Let"s begin our class, OK? SS: OK! T: Now, Class begins. Ss: Stand up! Step Two: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Ss: Good morning/afternoon, Ms Wu. T: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see you, too! 活动设计:师生问好,日常用语对话。 设计意图:以平等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可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课堂。 活动二: Let"s chant. Red, red, I like red. Green, green, I like green. Black, black, I like black. Blue, blue, I like blue. Pink, pink, I like pink. Green, green, I like green. White, white, I like white.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活动设计: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跟唱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说唱歌谣,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复习“I like...”句型,为新课作准备。 活动三: Step one: Lead in. T: You can chant it very well! So, you can get the prize. I will make some fruit salad for you! Do you know salad? (Show a bottle of salad dressing and a bowl of fruit salad.) Do you like salad? Fruit salad is delicious. For me,(Show an apple)I like apples, I like the apple salad. (Face to one of the pupils, and show a pear.) Maybe you like pears, so you like the pear salad. (Face to another pupil and show a banana.) Perhaps you like bananas, so you like the banana salad. (Face to the whole class.) What kind of fruit salad shall we make? It depends on you! 活动设计:教师用语言导入,明确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布置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即让学生对为何要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物教具的利用可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 活动四: T: (Point to the screen.) 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s: I see an apple, a banana/ peach ... 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将自己感兴趣的水果名称说出来,教师将相应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1:本环节为知识整体输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将要学到的知识有哪些。语言点落实到单词阶段,即此环节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对本课所呈现的六种水果应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同时能用英语说出两三种自己感兴趣的水果。能力强的学生可能说的更多,这样也可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设计意图 2:以课件形式呈现多种水果图片,供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已记住的水果名称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同时也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限度的发展空间。 T: (Give the pupils some samples, and ask them to speak out the sentence. For example, show an apple.) An apple. T: (Show two apples.) Apples. I like apples. … … I like apples.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pears.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oranges.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peaches.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melons.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bananas. What do you like? … … 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kind of fruit your friend like? You can go and ask him or her now. … … T: Now, let"s do part B. 活动设计:首先,教师利用实物教具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水果。其次,教师有选择地提问 10 名学生(不同层次),进行机械操练。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问答活动。 设计意图:因为“What do you like?” 和“I like...”是学生熟悉的句子,在教师做了大量的示范后,让学生自由问答可增强他们学习的实效性,并使他们意识到用英语交际的快乐,从而体验成就感,同时为后面的小组活动做语言准备。

英语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详解

  语文中的句子成分我有在前面说到。那么英文中的句子成分与中文有哪些不同呢?据悉,英语中的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对英语中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接下来,我将带来“英语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详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章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英语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详解   英语句子成分一:主语   一、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英语句子成分二:谓语   二、谓语(predicate):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英语句子成分三:表语   表语(predicative):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He is a teacher. (名词)   Seventy-four! You don"t look it. (代词)   Five and five is ten. (数词)   He is asleep. (形容词)   His father is in. (副词)   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介词短语)   My watch is gone / missing / lost. (形容词化的分词)   To wear a flower is to say “I"m poor, I can"t buy a ring. ” (不定式)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y will come. (表语从句)   常见的系动词有: be, sound(听起来), look(看起来), feel(摸起来),smell(闻起来),   taste(尝、吃起来), remain(保持,仍是), feel(感觉) ….   It sounds a good idea.   The sound sounds strange.   Her voice sounds sweet.   Tom looks thin.   The food smells delicious.   The food tastes good.   The door remains open.   Now I feel tired.   英语句子成分四:宾语   1)动作的承受者——动宾   I like China. (名词)   He hates you. (代词)   How many do you need? We need two. (数词)   We should help the old and the poor.   I enjoy working with you. (动名词)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不定式)   Did you write down what he said? (宾语从句)   2)介词后的名词、代词和动名词——介宾   Are you afraid of the snake?   Under the snow, there are many rocks.   3) 双宾语——间宾(指人)和直宾(指物)   He gave me a book yesterday.   Give the poor man some money.   英语句子成分五:宾补   宾补:对宾语的补充,全称为宾语补足语。   We elected him monitor. (名词)   We all think it a pity that she didn"t come here. (名)   We will make them happy. (形容词)   We found nobody in. (副词)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 (介词短语)   Don"t let him do that. (省to不定式)   His father advised him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 (带to不定式)   Don"t keep the lights burning. (现在分词)   I"ll have my bike repaired. (过去分词)   英语句子成分六:主补   主补:对主语的补充。   He was elected monitor.   She was found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He was advised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 www.oh100.com   英语句子成分七:定语   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或代词的词、词组或句子。   Ai Yanling is a chemistry teacher.(名词)   He is our friend. (代词)   We belong to the third world. (数词)   He was advised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形容词)   The man over there is my old friend.(副词)   The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is my sister. (介词)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are in Cla2. (现在分词)   The trees planted last year are growing well now. (过去分词)   I have an idea to do it well. (不定式)   You should do everything that I do. (定语从句)   英语句子成分八:状语   状语:用来修饰v., adj., adv., or 句子。 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程度、条件、方式和让步。   (以下例句按上述顺序排列) I will go there tomorrow.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the meetingroom.   The meat went bad because of the hot weather.   He studies hard to learn English well.   He didn"t study hard so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   I like some of you very much.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pathe exam.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Though he is young, he can do it well.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1    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2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小百科: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另外,手绢是部分剧种所用的道具,用双手舞动或转动以增加戏的效果,如二人转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扎染与图案之间的关系,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通过亲身创作,了解简单的扎染方法,体验扎染的乐趣。   3、萌发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扎染花布一块。   2、细铁丝若干、调好的染料若干瓶(红、黄、蓝、绿)、纯棉小手帕20块、展板。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扎染花布,感受扎染的艺术美。   1、出示扎染花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说一说花布的结构。   2、教师小结,引出扎染方法。   二、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   1、通过分段欣赏视频,让幼儿简单的了解扎染艺术。   2、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幼儿知道古代和现代扎染上的不同。   3、小结:以前呀,一般只有蓝、白两色,现在有许多颜色进行套染,当然,除了颜色的不同,还有工具、布料、扎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步骤。   1、教师介绍今天的扎染工具和示范简单的扎染方法,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的步骤。   2、通过出示更多的扎法,激发幼儿扎染的兴趣。   3、小结:咦,不同的扎法为什么染出来都有白颜色的地方呢?对呀,扎染就是把布扎紧了,让染料染不进去,从而形成了各种花纹。   四、幼儿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   1、教师简单交代操作要求,幼儿自由扎染。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醒幼儿在扎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展板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六、拓展经验,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可以呈现出更精致、更复杂的图案。   七、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自豪感。   1、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小结:看来,我们的扎染工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扎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民间传统工艺,相信我们小朋友一定能把更多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它绽放出更多的光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图稿,有计划地选择材料进行扎染,注重培养幼儿在扎染活动中的有意性和计划性。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按照图稿选择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难,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设计与扎染,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材料方面,教师不仅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虽然个别幼儿在设计图稿与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还有些懵懂。但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感悟与认识,如设计的“线条”图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现的图案等。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们在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都能主动地和图稿对比,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   2.尝试进行扎染创作。   3.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和创作的多样性,体验扎染的乐趣。   活动重点 :   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和创作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尝试进行扎染创作。   活动准备 :   1、视频、PPT课件。   2、材料准备:已经扎染好的T恤;各种棉布制作的小T恤、小围巾、小手帕、小头巾等;各类绳子;可利用的辅助性材料(夹子、筷子、管子、笔等)、颜料。   活动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穿着扎染衣服进入教室。   师:这件T恤好看吗?它与普通T恤有什么不同?   小结:原来,扎染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工艺,把白色的布进行捆扎,再浸染上颜色就可以在布料上留下美丽的、有趣的花纹了。   二、欣赏图片,感受扎染之美。   1、去布料王国欣赏美丽的布料宝宝。   师:你喜欢哪个布料宝宝?为什么?   原来用扎染的方法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花纹和图案。   2、出示白布。   师:布料王国里这个布料宝宝没有人打扮它,你愿意来帮助它吗?布要怎么扎、怎么染呢?我们一起去学本领吧。   三、欣赏视频,了解扎染的过程和简单方法。   1、师:视频中老师先做什么?怎么扎?扎好之后做什么?之后是如何染上颜色的?   师幼小结扎染过程:折布--扎布--染色--晾干--打开。   2、出示其他扎法,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扎法。   师:你想怎么捆扎布料宝宝呢?   四、幼儿尝试扎染。   师: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去生活馆打扮布料宝宝吧。   要求:   五、展示评价作品。   小结:原来扎布的方法不一样,染出来的花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扎染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扎染的魅力。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布料宝宝去布料王国里走T台秀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3   一、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4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小百科: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另外,手绢是部分剧种所用的道具,用双手舞动或转动以增加戏的效果,如二人转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5    活动目标:   1、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毛笔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2、能大胆进行活动,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使用材料进行创作。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宣纸(各种造型)各色颜料、毛笔、抹布。   2、完成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引起幼儿的创作兴趣。   看看上面的图案,有什么发现?   二、讨论制作的方法   1、看一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仔细观察图案的变化,找找规律)   2、讨论他们是如何制作的。(老师与幼儿讨论不同的对折方法)   3、教师示范如何点染、蘸染、滴染。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折纸,用不同的方法对折   2、挑选自己喜欢的颜料颜色对宣纸进行渲染   3、同伴互相帮助,帮助动手较弱的幼儿   四、作品欣赏,幼儿与教师共同评价    活动反思:   1、色彩水滴的太多,纸太湿不好展示或颜色过多堆积在一处看不出变化。   解决方法:垫在桌子上的报纸应该换成厚一点的白纸,滴染的手怎么握瓶、如何将聚集的色水散开,应该有教师的第一次示范。   2、学生虽然看了很多种折法后染出有规律的图案,但拿到宣纸后不知如何下手。   解决:这个地方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了,光让他们看宣纸的折痕他不能记住这种方法,需要他们接触一件作品,亲自去按照折印推敲染法,并在这时,启发他们发现,折起来染,打开后才出现的这种效果,这个时候,有必要将一个已经滴好的染纸作品示范打开,也能一并强调打开时要注意不要弄撕了,这是第二次必要示范。   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   可以有个本组作品计划,摆在前面的小展示台上,这样每个同学做的作品不一样,而且还能促使他加快速度。在美术课上还有很多动手试一试的机会,我觉得今后在设计这些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好难易层次,最主要是要把细节的要求提清楚,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动起来,才可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成就感,更有兴趣的参与课堂。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6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的活动领域为社会与美术的整合,名称为《奇妙的扎染》,年龄段为大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慢慢的有些传统的东西就会被遗忘。本活动以中国的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帮助幼儿从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知民间艺术的神奇与伟大。本主题主要呈现的只是让幼儿了解扎染的美丽和现代扎染方法的一个小方面,扎染还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色彩、图案和花纹,,还须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习和探索。    活动目标   1、技能: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尝试制作出螺旋纹,   2、情感: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3、认知:欣赏传统扎染作品和现代扎染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重点:学习扎染技艺之一的螺旋纹   活动难点:制作过程中宁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动作    活动准备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图片、手套、音乐、防水衣、视频、纸芯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出示白手帕用变魔术的方法展示螺旋纹手帕   2、师:哪一张手帕更美呢?(幼儿回答)   3、师: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呢?(幼儿猜测)   二、介绍扎染   1、老师说出方法是扎染   2、师:这个方法叫做扎染   3、师: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一看   4、老师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5、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扎染吗?(幼儿回答)    活动过程   师: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中所看到各种工具,对我们的纺织品进行捆、缝、夹等,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工具呢?(幼儿回答)师:结扎后要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师:然后再进行染色,这就叫做扎染。   师:由于我们的扎染技术历史悠久,结扎方法多,染色出来的花纹也很丰富,所以现在我们的手工扎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传统的扎染,另一种是现代的扎染。   老师播放传统扎染作品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看,这就是传统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哪些花纹呢?它的花纹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看见的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传统的扎染作品颜色叫做蓝靛色,它的颜色来自于自然界中一种叫做板蓝根的植物,花纹主要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可以看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物。   老师播放现代扎染作品,幼儿观察   师:到了现代,我们的扎染作品和花纹发生许多变化,看,这就是现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花纹呢?(幼儿回答)   师:现代扎染作品颜色丰富,花纹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现代扎染的花纹更多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创造。   三、尝试学习制作扎染   1、师:了解了扎染,你们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吗?   2、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学习扎染图案叫做螺旋纹,它是用纸芯和橡皮筋来进行操作的   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我一会儿要考考大家   3、老师播放制作方法的视频(幼儿观看视频)   4、老师结合PPT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复述制作方法,老师并强调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讲解到拧螺旋纹时,老师单独出示视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拧螺旋纹   6、接着一次强调橡皮筋的捆法   师:帕子拧好后像一个小花卷,接着开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这样的。接着开始染色,在染色时,小朋友要注意尽量将颜色上满。   7、老师请幼儿操作,在操作前老师要强调规则   师:8位小朋友为一组,在制作扎染时要保持安静,使用后的材料请放回托盘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先将桌子擦干净,将卫生纸放回托盘中,请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儿操作,老师在旁协助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老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场区准备做好模特步的准备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桌面干净吗?将桌面擦干净,把纸放回托盘里,接着将自己的螺旋纹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样将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待会儿走模特步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们制作的螺旋纹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丽的扎染螺旋纹展示给大家瞧一瞧,小朋友们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纹作品到老师这里来准备。   2、老师请小朋友站成一长排   师:我们今天做的扎染花纹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螺旋纹手帕还有点湿,我们一起拿出去将它晒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晒干吧结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活动当中,通过图片小朋友能够自己去观察、发现扎染技术的变化,在观看的视频的过程中强调了活动当中的难点动作,小朋友们操作拧螺旋纹的动作大多数    活动反思   幼儿是作出来的,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捆橡皮筋的时,许多还需要老师进行协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时,整体效果时非常好的,重难点基本上也解决了,活动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练习捆的动作。

幼儿英语教案模板【精选五篇】

【 #亲子教育#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英语教案模板【精选五篇】,供大家的品读。 1.幼儿英语教案模板 篇一   活动目标:   1、聆听歌曲《Greetings》,培养幼儿的语感。   2、能够用肢体动作表达对歌词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学魔法棒(点读机)、教学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歌曲《Hello》,让幼儿再次熟悉明白:hello是你好,goodbye是再见。在什么情况下说“hello”,在什么情况下说“goodbye”。   2、能够用“Hello,I am……”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二、学习歌曲《Greetings》的律动   1、教师用魔法棒点击书本,与幼儿一起欣赏二个两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曲旋律,初步理解歌词大意。   2、教师播放动画教学VCD,让幼儿观看TPR动作。   第一遍:幼儿以欣赏为主。   第二遍:教师分解动作并让幼儿模仿。   第三编:幼儿跟随TV,一起跳整首TPR律动。   3、儿歌接龙:幼儿和教师进行儿歌接龙:   C:Hello,hello,   T:Hello,How are you?   C:I"m fine,I"m fine.   T:I hope that you are too.(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口型提示幼儿。)   4、小朋友之间互相问答式的律动。   5、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到家,跟自己的父母亲戚一起玩,家长请孩子作为小教师,教家长唱儿歌,做律动,给孩子做小老师的机会,增加孩子的优越感,而且增强他们的表现欲。   效果分析:这是一节律动课程。 2.幼儿英语教案模板 篇二   一、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的经常吃到的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茶叶蛋的妈妈是谁呢?”,“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抑或“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有关“生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让家长们积极参与此活动,和孩子讨论“哪些动物会生蛋”,孩子了解到鸡、鸭、鹅等会生蛋。我们在电视中,还看到了其他不会生蛋的动物,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让幼儿加深印象。   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我园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之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的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3、在游戏中会正确用动作表示“Yes or No”。   三、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电视机、VCD。   2、黑板上贴有YES、NO字样的圈,地上画上两个圆圈供孩子们选择用。   3、鸡蛋、茶叶蛋各一个,红五角星若干,花环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提问启发   由一个小小的茶叶蛋引发话题:   T:“茶叶蛋的妈妈是谁?”   S:“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或“是鸡妈妈”等。   T:那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牧场里的动物到底谁是茶叶蛋的妈妈?谁会生蛋?   (二)看电视   1、幼儿围坐在一起看碟片,欣赏各种动物,并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   2、知道并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   (三)智力游戏(Yes or No)   1、玩法:教师拿出一张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提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问:“Bird 会生egg吗?”,接着说:“One two start”,让孩子们开始选择答案(站在两个分别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进行选择),有搭班老师确认后,请孩子们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照此方式出示其他动物图片。   2、交流经验: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宝宝?说对的额外加五角星。   3、评出冠军:让孩子们数数自己得到了几颗星。   (四)结束: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五、活动结束 3.幼儿英语教案模板 篇三   活动要求:   1、复习猫,兔,狗,鸟的英语发音及动作名称。   2、学习太阳,雨的发音。   3、懂得Rain Go Away的含义。   4、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四个小动物的图片,太阳、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出示背景为草地的图片引出四个小动物,让幼儿依次与它们打招呼。以复习cat bunny dog bird walk skip run fly的发音。   2、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图片,和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太阳和雨的发音。   3、引出歌曲内容。   小朋友,你们看下雨了,小动物要离开了,你们听我给你们唱一首歌。   (教师范唱,幼儿学唱)   4、结束部分。   做游戏 Do As I Tell You.   即教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做它们的动作。 4.幼儿英语教案模板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2.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活动准备:   课件《蜗牛搬家》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的家住哪里吗?(请3、4名幼儿说一说)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丽的小区里,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蜗牛的家住在哪里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学说角色对话   (一)倾听故事第一段   1.蜗牛住在哪里?他住得舒服吗?(住在池塘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除了石头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他才从壳里探出身子喘口气)   3.他听到蜻蜓和蚂蚁说小山坡是个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干什么呢?   4.猜一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   (二)倾听故事第二段   1. 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蜜蜂和蜗牛,练习对话(蜜蜂:“我来帮你搬家”。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会晒着我的。”)   2. 蝴蝶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幼儿交换角色扮演蝴蝶和蜗牛,练习对话)   3. 青蛙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让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蜗牛,练习对话)   (三)倾听故事第三段   1.你们觉得蜗牛的家会搬成了吗?(让幼儿猜想)好,那蜗牛的家到底搬没搬成,我接下去听故事。   2、故事听完了,蜗牛的家搬成没?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那我们再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看看蜗牛到底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我们在听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学说蜗牛的话。   四、讨论   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刮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   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太阳晒、刮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都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5.幼儿英语教案模板 篇五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儿歌中的英文单词potato one——seven的发音,学习儿歌《one potato》;   2、幼儿能掌握儿歌的韵律节奏,并结合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3、喜欢朗诵英语儿歌,并乐于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一号土豆》的vcd(包括儿歌的动作演示);土豆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复习1—10的数字的英文单词发音;   “shoe your fingers, let"s go!”   2、欣赏儿歌《one potato》   teacher take the potato and tell :“potato!”   运用不同的英语句型和动作来介绍和解释“potato”,熟悉发音。“this is a potato!”   “i like eat potato!”   “i want a potato!”   3、播放vcd《one potato》,反复欣赏感知儿歌的发音、节奏和韵律;   4、和幼儿一起运用动作来朗诵和表现儿歌的内容。   (1)幼儿自己运用手指动作,一边点一边说儿歌;   (2)幼儿运用往筐子里拿土豆的动作,一边拿一边说儿歌;   (3)幼儿4人合作,一人当筐子,另外的幼儿当捡土豆的人做往筐子里捡土豆的动作,表演并朗诵儿歌;   5、延伸活动:   (1)游戏《点土豆》。   (2)运用游戏来丰富幼儿协商交流的方式。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

关于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篇1 目标: 1 学习rabbit, turtle, goidfish, bird的正确发音,并尝试学说短句。 2 乐意参与游戏,感受学英语的乐趣。 准备: 1 录音歌曲《Stand up, sit down>. 2 多媒体课件 3 相应的小动物胸饰每人一份,制作话筒一个。 过程: 一、Stand up, Sit down. 1、Hello, boys and girs, welcome to wonderland. Now, Let`s sing song. 2、放音乐,集体进行歌表演,复习jump crawl swim fly 二、Who are you ? 1、I have five houses and five animals in it .Who are they ?Now let`s see it ! 2、教师演示课件:(课件内容) (1) 教师点击显示五幢房子,猫头鹰老师敲门:“Who are you ?”从房子里传出:“Come in !”打开门,显示一只兔子。 (2) T:Oh , what is it ? C:兔子 T:Yes , rabbit .教师点击课件:兔子跳出房子并发声“rabbit”. T:Now,let"s say “ Hello ! Rabbit !” C:Hello ! rabbit ! T:引导幼儿学小白兔的样子并学念 rabbit abbit rabbit (3)演示课件逐个打开其余三幢房子。 3,带领集体完整念读rabbit turtle goldfish bird 。 三、Play games. 1、演示课件:房子位子进行调换。Can you guass ,now No.1 who is it ? 2、用英语猜念各小动物的名字,猜对的课件中房子的门打开,小动物跳出并发声:“Good ! Rabbit ! I`m a rabbit !”同时教师给予猜对的幼儿贴上“Good”小图片。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个打开。 3、教师给幼儿分发相应的小动物的胸饰,T :rabbit rabbit ,stand up!请帖有兔子胸饰的幼儿起立。教师反复练习各动物“Stand up ,sit down .” 4、教师也贴上小动物的胸饰示范说:“I am a rabbit !”并使用制作的话筒提问:“Who are you ?”引导幼儿回答:“I`m a ~~” 5、Follow me !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I`m a rabbit , rabbit rabbit jump jump jump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根据画面仿编学说短句: I`m a turtle ,turtie turtie crawl crawl crawl ! I`m a goldfish ,gold gold swim swim swim ! I`m a bird ,bird bird fly fly fly ! 四、Game is over ! 放音乐,幼儿边学小动物动作,边说短句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朋友”这个话题开展各项活动,所涉及的日常交际项目有介绍,告别等。其中以“介绍自己的朋友”为重点内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活动来支撑课堂。把每一项教学目标看成本课时的主要任务,精心设计,巧妙铺垫,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归纳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 my friend, he"s, she"s. 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交际用语Goodbye,… He"s/She"s… He"s/She"s my friend.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熟悉所学字母。 2、分清he"s/she"s的读音以及所包含的意思。 3、能熟练应用所学句型。 4、能将句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PPT、动画课件 五、教学过程 Set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sion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class. Ss: Good morning , Miss Tang. T: Hello, Are you …? S1: Yes, I am. /No, I am not. /Yes, you are right. T: ok, now I have some cards. You should read them quickly and loudly. (出示字母卡片,复习旧知。) Setp2:Presentation 1、let"s enjoy a song 2、there are two person.(出示人物卡片)he"s Mike. He"s Joe. Mike is my friend and Joe is my friend too. So they are my friends.(出示板书,教授新词friends我的朋友们)出示单词卡,巩固发音。 3、So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 3 My friends.(引出课题my friends) 4、展示PPT,there is a person, but I can"t see her clearly. Can you guess who she is?S2: Yang Ling T: Yes, she is Yang Ling. (板书she"s …她是…。) 同桌反复操练句型。 (同理出示Mike图片,教授he"s…她是…。)同桌反复操练句型。纠正读音。 We have many friends, we are all friends. For e__ample, she"s … She"s my friend. Pair work let"s introduce your friends he"s ….he"s my friend. She"s…she"s my friend. Setp3: story time 1. Watch and answer Q1who"s Mike"s friend? Q2How does Mike introduce his friend? 2. Listen and underline 3. watch again 重复播放故事录音,组织学生一边指着对应的英文句子,一边模仿跟读。 4、read in different ways 5、play in roles Step4:interesting practice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Step5:homework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板书设计 Unit 3 My friends 我的朋友们 Friend/friends He"s __. 他是__。 He"s my friend.他是我的朋友。 She"s __. 她是__。 She"s my friend.她是我的朋友。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聆听歌曲《Greetings》,培养幼儿的语感。 2、能够用肢体动作表达对歌词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学魔法棒(点读机)、教学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歌曲《Hello》,让幼儿再次熟悉明白:hello是你好,goodbye是再见。在什么情况下说“hello”,在什么情况下说“goodbye”。 2、能够用“Hello,I am……”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二、学习歌曲《Greetings》的律动 1、教师用魔法棒点击书本,与幼儿一起欣赏二个两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曲旋律,初步理解歌词大意。 2、教师播放动画教学VCD,让幼儿观看TPR动作。 第一遍:幼儿以欣赏为主。 第二遍:教师分解动作并让幼儿模仿。 第三编:幼儿跟随TV,一起跳整首TPR律动。 3、儿歌接龙:幼儿和教师进行儿歌接龙: C:Hello,hello, T:Hello,How are you? C:I"m fine,I"m fine. T:I hope that you are too.(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口型提示幼儿。) 4、小朋友之间互相问答式的律动。 5、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到家,跟自己的父母亲戚一起玩,家长请孩子作为小教师,教家长唱儿歌,做律动,给孩子做小老师的机会,增加孩子的优越感,而且增强他们的表现欲。 效果分析:这是一节律动课程。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篇4 一、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的经常吃到的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茶叶蛋的妈妈是谁呢?”,“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抑或“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有关“生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让家长们积极参与此活动,和孩子讨论“哪些动物会生蛋”,孩子了解到鸡、鸭、鹅等会生蛋。我们在电视中,还看到了其他不会生蛋的动物,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让幼儿加深印象。 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我园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之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的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3、在游戏中会正确用动作表示“Yes or No”。 三、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电视机、VCD。 2、黑板上贴有YES、NO字样的圈,地上画上两个圆圈供孩子们选择用。 3、鸡蛋、茶叶蛋各一个,红五角星若干,花环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提问启发 由一个小小的茶叶蛋引发话题: T:“茶叶蛋的妈妈是谁?” S:“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或“是鸡妈妈”等。 T:那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牧场里的动物到底谁是茶叶蛋的妈妈?谁会生蛋? (二)看电视 1、幼儿围坐在一起看碟片,欣赏各种动物,并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 2、知道并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 (三)智力游戏(Yes or No) 1、玩法:教师拿出一张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提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问:“Bird 会生egg吗?”,接着说:“One two start”,让孩子们开始选择答案(站在两个分别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进行选择),有搭班老师确认后,请孩子们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照此方式出示其他动物图片。 2、交流经验: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宝宝?说对的额外加五角星。 3、评出冠军:让孩子们数数自己得到了几颗星。 (四)结束: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英语教案模板篇5 活动要求: 1、复习猫,兔,狗,鸟的英语发音及动作名称。 2、学习太阳,雨的发音。 3、懂得Rain Go Away的含义。 4、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四个小动物的图片,太阳、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出示背景为草地的图片引出四个小动物,让幼儿依次与它们打招呼。以复习cat bunny dog bird walk skip run fly的发音。 2、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图片,和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太阳和雨的发音。 3、引出歌曲内容。 小朋友,你们看下雨了,小动物要离开了,你们听我给你们唱一首歌。 (教师范唱,幼儿学唱) 4、结束部分。 做游戏 Do As I Tell You. 即教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做它们的动作。

口罩瓶盖热气球原理适合给幼儿园小朋友做成教案吗?

适合的。从本质上讲,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因为单位体积热空气的质量较小。1立方分米的空气大约重1克,若加热到37。8摄氏度,同样体积空气的重量会减少约0。25克。因此,热气球中每立方分米空气可以升起0。25克的物体。但这远远不够。这也是为什么热气球看起来如此巨大的原因——要升起454公斤的物体,需要大约1,840立方米的热空气,热气球飞行是根据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小,相同体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而产生浮力的原理。上升时:把球囊内的空气加热,空气排出使其变轻,重力小于浮力就可以使气球载重升空,下降时:则停止加热,冷空气又进入球囊,气球的重力增加,重力大于浮力时便下降。用开燃烧开关的间隔时间长短,调整球囊温度(气体密度)来控制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所以热气球改变的是重力的大小。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语文教案  活动目的:  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故事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上、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 纪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 定班级公约。  4、通过 活动,拓宽学生对守纪的认识,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活动准备:  1、选好一名主持人  2、小组排练小品、哑剧,准备故事  3、集体学唱歌曲:《真心英雄》  4、黑板布置,书写“纪律伴我成长”等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我们温暖的 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真快乐,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高一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积累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进一步巩固文言句式知识 3.熟读并翻译课文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诵读全文,重在朗读,培养语感,整体大概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诵读1——4段,重在翻译 第三课时诵读5——10段,重在翻译 第三课时诵读全文,重在理解烈士的“情”和“革命理想”,学习烈士崇高的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①辛亥革命先驱者林觉民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羣;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林觉民(1887-1911)辛亥革命先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1907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将发动广州起义,即归国返乡,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起义时,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 ②伟人也有美丽感人的丈夫柔情 (《与妻书》摘抄)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③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灵魂 (《与妻书》摘抄)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直译全文,并提示个别重要的字词、句式和修辞 4、内容概括: ①忍悲以此书与爱妻陈意映诀别 ②至爱爱妻陈意映之情推及以天下人为念,决心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③一忆往事(夫妻情话),表达不忍“以汝之弱,不能禁失吾之悲”,“宁请汝先死”,自担其悲的至爱之情 ④二忆往事(初婚情好、爱妻近况),表达“余心之悲”“吾真不能忘汝”的死别深情 ⑤⑥愤激面对“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的现状,表达慷慨赴死的决心;立下遗嘱,表达望子“以父志为志”的殷切情怀 ⑦希望“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劝慰妻子“不必以无侣悲” ⑧⑨⑩概括段意答案:信末表达“吾爱汝至”深情,临别嘱托“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感情伤恸,决心坚定。 三、作业: ①熟读全文 ②参考注释,课下完成“练习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二、指导学生读译课文1——4段 ①学生展示“练习卷”完成情况(重点是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学生展示“练习卷”完成情况(重点是翻译) ③诵读1——4段,选出你最感动的语段: ………………… 文言知识归纳: (参见“课堂练习卷”)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语段 2、翻译1——4段(在“课堂练习卷”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二、指导学生读译课文5——10段 ④学生展示“练习卷”完成情况(重点是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⑤学生展示“练习卷”完成情况(重点是翻译) ⑥诵读5——10段,选出你最感动的语段: ………………… 文言知识归纳: (参见“课堂练习卷”)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语段 2、翻译5——10段(在“课堂练习卷”上)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二、归纳、拓展。 1、内容概括: ①忍悲以此书与爱妻陈意映诀别 ②至爱爱妻陈意映之情推及以天下人为念,决心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③一忆往事(夫妻情话),表达不忍“以汝之弱,不能禁失吾之悲”,“宁请汝先死”,自担其悲的至爱之情 ④二忆往事(初婚情好、爱妻近况),表达“余心之悲”“吾真不能忘汝”的死别深情 ⑤⑥愤激面对“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的现状,表达慷慨赴死的决心;立下遗嘱,表达望子“以父志为志”的殷切情怀 ⑦希望“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劝慰妻子“不必以无侣悲” ⑧⑨⑩概括段意答案:信末表达“吾爱汝至”深情,临别嘱托“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感情伤恸,决心坚定。 2、感人语段摘抄: 3、扩展阅读 《为林觉民塑像的蒙羞而羞》(附后)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诵读全文 3、扩展阅读《为林觉民塑像的蒙羞而羞》 附录: 1、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林觉民·与妻书》课堂练习卷(见“——语文——高一”) 2、(扩展阅读) 慕毅飞:为林觉民塑像的蒙羞而羞 这是一件发生在林觉民故乡福州的事件,一个省会城市,为了改建一个公园,毁掉了一座据说已经不甚美观的林觉民塑像。两年来,塑像的残部,一直废弃在一座公厕旁的杂草丛中,“塑像的脸部完好,目光坚毅地看着前方;而它的胸膛以下的地方则被烧出一个空洞,空洞里是烂树叶、荔枝壳等一些废弃物(7月18日新的华网)”。而“因为上厕所要花3角钱,所以许多人把小便拉在烈士塑像上”(7月16日《海峡都市报》)。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叫人羞愧难言的?林觉民,这位24岁为辛亥革命献身的黄花岗烈士,他那荡气回肠的《与妻书》,凡读过高中的人都不会忘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这就是他临刑前留给世人的肺腑之言。他“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了……后人拿什么来记念他?特别是烈士故乡的福州人,用什么来表达应有的敬意呢? 花草树木是美的,但先驱的精神和灵魂应该更美;想不到福州的公园却容不下他,一个“水文化”的城市雕塑,就有十足的理由取代了烈士的塑像。少一个塑像,并不会削弱烈士的伟大;真正的丰碑,留在青史里,矗在后人的记忆中。要拆就好好地拆,何止于毁而弃之,且弃在公厕旁的乱草中?斯人已逝,音容犹在,如此糟贱,记念没了,只剩下亵渎!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不堪入目的一幕,竟能在福州延续了整整两年。两年来,有多少福州人经过这里,他们何至于什么感觉都没有?更有甚者,是谁,把自己的良知与血性,都混在了污辱先驱的垃圾与便溲中。最后,是一个退休工人向媒体作了通报。此前,决定拆毁塑像的领导呢?指挥公园改建的干部呢?此后,负责环境卫生与城市管理的人员呢?他们的良知与血性都到哪里去了? 鲁迅去世时,郁达夫愤而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羣;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令人羞愧的是,郁达夫要是掉转头来,看到了毁弃在乱草丛中的林觉民塑像,他今天又会怎么说呢?(2004年07月19日)

七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unit 4

  英语教案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 反思 ,更好地促进 七年级英语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unit 4 ,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unit 4 范文   Period l Section A(la-lc)   I.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录音机、磁带和la部分的教学挂图。   2.学生:搜集一些常见的标识,并画在纸上。   Ⅱ,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会话、师生问答、听录音、角色扮演等形式,掌握arrlve,listen,fight和rule,sorry等词。   2.通过师生问答、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会“Don"t+动词原形”以及“We can"t/mustu2026u201f 等 句子 结构,并能用英语谈论、描述学校里的 规章制度 。   Ⅲ.教学重点   1.本课时出现的arrlve,listen,fight,rule,sorry.等词;   2.祈使句。   Ⅳ.教学难点   1.can表示请求的用法;   2.must表示命令或建议的用法。   V.教学步骤   Step I: Revision&Warming-up   建议1:通过师生自由交际进行复习与热身。教师问学生一些事情能不能做,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For example:   T:Can we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Sl:No,we can"t.   T:Yes. Don"t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It"s dangerous. Can we sleep in class?   S2:No,we can"t.   T:Yes,you are right. Don"t sleep in class.   建议2:教师呈现一组禁止标识,通过谈论这些标识进行课前热身。   For example:   T:Look at Picture l. What does it mean?   T:Yes.lt means we can"t smoke here. Now look at the other three pictures. Ask andanswer in pairs.   建议3:教师呈现一些学生在学校里做某事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讨论正在发生的事情,为接下来学习学校规则作铺垫。   For example:   T:What is the girl doing?   Ss:She is eating.   T:What is the boy doing at school?   Ss: 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T:What are they doing at school?   Ss:They are fighting.   Step 2:Present the new words   利用图片向学生呈现新单词。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景,引出本单元的新词汇。   For example:   T:Look at Picture l.What are they doing?   Ss:“打架”。   T:Yes. They are fighting. Look at Picture 2.What is he doing?   Ss: He is running.   T:Where is he running?   Ss:“在走廊上”。   T:He is running in the hallways. Look at Picture 3.What is the man doing?   Ss:“听音乐”。   T:Yes,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Listen to" meansu201eu201e听u2026u2026u201fu201fin Chinese.   (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呈现其他新单词rule,arrive,sorry并板书在黑板上。)   Step 3:Present the new drills   通过课件或la部分的教学挂图呈现本课时的重点句型Don"tu2026For example:   T:Look here. Let"s talk about our school rules. What"s the first school rule?   Ss: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T:The second one?   Ss: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采用此师生问答的方式呈现本课时的重点句型,然后让同桌之间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练习词汇和句型。)   Step 4:Practice the drills   SCHOOL RULES1.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2.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3.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4.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5. Don"t fight.   Peter Selina Mike   1.让学生看la部分的图片,在学生的旁边写出该生违反的规定。   2.听lb部分的听力,在所给学生姓名的后面写出该{生所违反的校规的序号,通过听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同时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   Step 5:Task   1.让学生与同伴分角色谈论学校的校规。一个学生扮演新来到这个学校的学生,另一个学生告诉前一个学生学校的校规。   Sl:What are the school rules?   S2:Well,we ca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We must be on time. We can"t eat in the class-roomu2026   2.让学生通过完成下列句子练习新句型。   (1)不准在课堂上交谈。Don"t talk in class.(2)别在教室里打 篮球 。Don"t play baskefball"in the classroom.   (3)别在这儿吸烟。Don"t smoke here(4)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5)不准在课堂上听音乐。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3.让学生写出下面标识代表的意思。   (Answers:l. Don"t smoke! 2.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3. Don"t arrive late forclass. 4. Don"t talk aloud.)   英语教学中 文化 教育 的融合   一、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具体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授。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1832—1917)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定义说:“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可知,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知识的总称。我们在面对如此众多的陌生知识时,要想快速地掌握,一个重要的办法便是认清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相同方面如摇头表示否定,点头表示赞同,这种较为容易理解。重点是与本民族文化相异之处,应当深入辨析。笔者拟以下面几个方面为例,对这种不同予以说明。   1. 问候语   路上偶遇熟人,按照中国人的日常习惯,通常会问:你吃过了吗?你去哪?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人看来是很亲切的,表示对朋友的关心。但在西方国家,这些问候语却被理解为一种不够礼貌的言语,西方人常会以Goodmorning,Goodevening或者Nicetomeetyou!问候,或者以谈论天气来与对方交流。如Itisabeautifulday,isnu2019tit?   2.称谓语   中国人称自己的家人,一般严格按照辈分,显示对其尊重,而在西方国家,则可直呼其名。一些西方的习惯在中国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如小孩一般很少称呼自己的爷爷、奶奶为grandpa或grandma,而是径直称名,这在他们看来是得体而亲切的。   3.客套语   由于受到传统“满招损,谦受益”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与别人交往时,较为注意避免给人留下骄傲自大的印象。所以当别人对自己赞美时,通常会表现地很谦虚,如“我做得还不够”、“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之类的话语。但是与中国人相反,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往往会说Thankyou!表示感谢。如果在西方使用中国的这些话语,在他们看来则是一种不诚实或虚伪的表现。以上三点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案例,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从关系上看,这些都是英语语言的内容,而英语则是这些文化的载体。学习相关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学习。   二、文化教育的方针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文化教育也是英语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未来的中学英语教育过程中,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方针和 措施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传统的英语教育目标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重视不够。所以新的教育目标,应当把文化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   在另一文化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注重在基础的语言学习中贯彻文化因素,以语言学习文化,在文化学习中促进语言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不再单纯地注重词汇和语法,而是系统地提高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认识。比如说,在考试中适量增加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就能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的重视,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然后,文化教育还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教师适度增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教学一定会激起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中,学生要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的时候,我就适时引入了一些和动物有关系的中英文又有差异的习语,像goose本身是“鹅”,但是goosebumps是“鸡皮疙瘩”的意思。“Itrainsdogsandcats.”是倾盆大雨的意思。还有些中西方文化中的类似的习语,如“liveadogu2019slife”是指生活过的不如意,“asbusyasabee”意思是像蜜蜂一样忙碌。学生很感兴趣,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同时教师还能依托多媒体手段,比如播放与课文有关的视频歌曲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异国文化,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而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自己。因此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时间毕竟短暂,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足够时间的学习。故而除了上述课堂教学手段外,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还应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以此配合课堂教育。   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中有介绍“Halloween”( 万圣节 )的 文章 ,学习本文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其他重要 西方节日 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学习后提示相关知识的来源,如一些西方文学名著和经典电影等,为学生课余学习提供指引,让他们有意识地留心有关的文化习俗、文学艺术等知识。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中有一篇文章“AliceinWonderland”,节选自在西方耳熟能详的 儿童 读物《爱丽丝漫游仙境》。学过这篇文章后,我鼓励学生去课后阅读这篇英文 故事 的完整版,对于以后再遇到与此经 典故 事有关的信息的时候也能侃侃而谈。通过很多这样的 方法 ,我们都能很好地进行 英语文化 教育。   三、 总结

简笔画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简笔画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笔画教案 篇1   绘画意图:   简笔画是运用极简的线条通过目识、心记、手写。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绘画步骤:   1、画大圆圈,羊头。   2、画五官和身体。   3、画黑眼四只蹄,   4、画上头顶开雪花,   5、最后再去画尾巴。   6、完成。   网站温馨提示:   注意小羊脚的细节。 简笔画教案 篇2    绘画意图:   美术启蒙教育是儿童发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简笔画是用最简练的线条和平面图形概括表现物体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注重图形体现的象征性,这是与一般速写最大区别。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小房子绘画画法分解歌:   画个三角形,   盖上小房顶,   开个大门框,   烟囱房顶安。    适合年龄:   幼儿启蒙画。    绘画步骤图:   1、用线条画一个三角形。   2、在三角形下画一个半矩形形。   3、在三角形里面画圆圈。   4、然后加上门。   5、然后图上颜色,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就完成了。    温馨提示: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规律与绘画活动的年龄特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艺术表现力与审美力的有效提高。 简笔画教案 篇3    绘画意图:   当孩子尚不能用语言文字充分表达自己之前,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绘画年龄:   小班幼儿。    绘画步骤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简笔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   2.教会孩子们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培养绘画的基本功底;   3.通过贴近生活的简笔画图案,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4.让孩子们能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 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具准备: 粉笔、小图、有趣的谜语、故事、削好的铅笔、橡皮、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比比谁的红旗多?(3分钟)   分发画笔,并宣布上课纪律,表现好的小组奖励红旗(画的),看哪个组红旗多,如果全班表现好,完成教学任务,就奖励一个小故事。   二、猜猜我是谁?(5分钟)   在正式上课之前,列出一些有趣的猜小动物谜语,让大家猜:(随堂而定,猜5个左右)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边。(乌龟)   3.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4.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小鸭子)。   5.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山羊)   6.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公鸡)   7.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8.身穿黑缎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燕子)   三、跟我学画画(20分钟)   1、开始教学生画小动物,从简单的教起。(如蜻蜓和鱼)   2、教学生画三种不同的小动物,画第三种(如蜜蜂)时用不同画法。   四、我手画我心(10分钟)   1、引导孩子们自己画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动物平时的印象创作新的形象。   2、画完之后,展示作品,如果台下的同学说得出那是什么动物,就给予表扬,画的不好的给予鼓励。   3、挑选优秀作品贴在墙上。   五、作业布置(1分钟)   下一次课,请同学们自己回去观察并画一种蔬菜或水果.   六、轻松一刻(剩下时间)   根据课堂表现,时间充足高年级讲故事,低年级讲小故事或者教儿歌。(如纪昀妙对惊乾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六、教学总结:   基于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可能比较没有美术基础的考虑,开始的时候比较多是一笔一划示范,教会他们怎么画画,力争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绘画中来,让上课不但有益而且有趣。在后面阶段可以引导(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孩子们自己作画,学会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好,同时在辅助的教学活动(如猜谜、讲故事)中也能增长知识。 简笔画教案 篇5    绘画目的: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绘画动物简介:   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头大耳长。可耕作和乘骑使用。每天耕作6-7小时,可耕地2.5-3亩。适于山区驮运及家庭役用。    绘画年龄:   托班幼儿。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你们知道画上的是什么动物?(对,是小毛驴)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学画小毛驴简笔画。    绘画步骤图:   1、先画出小毛驴的头和身体轮廓。如上图   2、画出小毛驴的嘴。如上图   3、画出小毛驴的眼睛、鼻孔、腿尾巴和脖子上的鬃毛。如上图   一只小毛驴简笔画就完成了。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简单!   你们学会了吗?   我们一起看一看。    评价展示:   将作品展示出来,幼儿互评。    活动结束:   学唱歌唱《小毛驴》结束活动。    附儿歌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网站温馨提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简笔画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分步绘画小白兔。   能说出小白兔形态特征。   活动准备   小白兔一只。   图画本、画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带来一只圆脑袋、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的动物,宝贝们猜猜它是谁那?什么动物是这个样子的啊!对!就是小白兔。   2、老师这就有一只小白兔,我们来看看它正在干什么呢?出示小白兔,宝贝们不要碰小白兔,小白兔会把你们的手指头当成胡萝卜的。   3、我们来描述一下小白兔的外形特征,看看谁说的对。这只可爱的小白兔你们喜不喜欢啊?你们想不想用画笔出可爱的小白兔啊?   4、那老师用四步来教你们学会画小白兔,那我们拿起画笔画起来吧!   5、我们先画圆脑袋——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画完了,画的好不好啊?那我们来看一看哪位宝贝画的最好。   6、现在给小白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宝贝们画的都非常好看,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吧!   7、小白兔这么活泼可爱和宝贝们一样,我们来学小白兔一蹦一跳的出去玩吧!   活动结束 简笔画教案 篇7    绘画意图:   为了便于孩子学画,将绘画分作几步进行,然后再将分解图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绘画步骤:    1、画一个方形。    2、在方形左上角画耳朵。    3、在方形右上角画另一只耳朵。    4、画眼睛与鼻型。    5、在鼻型中画上两个小圆圈(鼻孔)。    6、在方形上方两耳之间画上弯形牛犄角。 简笔画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学会分四部画会冰箱。   知道冰箱都有哪些用处。    活动准备   冰箱图、画画本、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这个图大家认识它是什么不啊?   2、大家还知道是家里装好吃的冰箱那!   3、那你们还知道冰箱能干什么啊?   4、不知道了,那我们一起想想,冰箱能给你们冻雪糕,那我们吃的肉怕坏,是不也可以冻冰箱里,天热蔬菜、牛奶、糕点都能放在上面保鲜啊!   5、动脑想想才知道冰箱还有这么用处那!   6、那你们会画家里的冰箱吗?   7、我们学一学画冰箱   ——拿出笔本先画出冰箱的外形,是长方形的对吧!   ——冰箱是上下两个,我们从中间分两半。   ——我们开冰箱时又把手,在画上把。   ——冰箱下边加个底,变成大冰箱。   8、我家冰箱画完了,你们家的冰箱画完没?   9、我们是不是四部就学会了画冰箱,用水彩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10、涂色注意什么小朋友没忘吧?涂完色冰箱变的更好看了。    活动结束 简笔画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易掌握的简笔画,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   2.教会孩子们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培养绘画的基本功底;   3.通过贴近生活的简笔画图案,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4.让孩子们能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简笔画小动物的技巧,准确把握形状和特点。   2、 熟悉并掌握简笔画技巧,自己用简笔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一、情境导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老师说个谜语,你猜猜他是谁?(老师说谜语,学生猜。谜语: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你还喜欢那些小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你能学一学他们的声音或走路的姿态吗?”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有关动物的小故事,想听吗?” (教师播放视频《小猫钓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样做事情才能成功。”   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学生找出故事里的小动物)   “看!它们来了!”(教师展示小动物图片)你能说说它们的特征吗?你们想不想画一画它们啊?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学画动物简笔画。(板书课题:动物简笔画)    二、学画简笔画   1、学画猫 “猫有什么特征?”跟老师学画猫。   (1)教师示范画猫 。   (2)展示学生作品并作评价。   同学们,你们觉得怎样才能画好猫呢?(要抓住它的特征)   2、学生自主学画鱼、蝴蝶、蜻蜓。   (1)请同学们根据动物的特征,仔细观察,把其它的小动物画出来吧。找几名学生上台画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并评价   小结:同学们,你觉得怎样才能画好简笔画呢?对了,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特征,只要我们抓住这个特征就能把它画出来。    三、自由创作   师:“同学们,这些小动物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想不想把他们放在一起,创作一幅有情境的简笔画啊?下面就开始吧。”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创作。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评出最佳创意奖和优秀小画家奖。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能为小动物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说的很好。保护小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用我们的真诚、爱心,还大自然界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地生活。 简笔画教案 篇10    绘画目的:   知道十二生肖,学习画龙。    绘画年龄:   中班幼儿。    绘画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腾云驾雾非等闲,   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   统领兵将皆海鲜。(龙)   教师提示:打一生肖。    二、出示范画。   教师讲解要求。    三、绘画步骤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十二生肖中的辰龙就画好了。    网站温馨提示:   幼儿天生爱涂涂画画,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符合幼儿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6篇   上学的时候,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主题班会需要有哪些内容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1    目标: 让学生珍惜生命,懂得一些交通安全保护知识与措施    准备: 课件、竞赛题、表演道具    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 ),然而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给社会给家里人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大家请看——(播放课件)渲染悲惨气氛……   二、活动开展:   1、读一读:   装上安全上路,载满幸福回家   效益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十次事故九次快   千好万好、平安最好   2、赛一赛:   考安全知识,每生轮流答一题,答对有奖。   3、演一演:   自编自演小品剧《如果我是一名司机》   4、议一议:   讨论自己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5、唱一唱:《爱的奉献》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过程:   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一、导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法规法律条文   法规篇: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常识篇: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警示篇:   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   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4、交通安全教育卡   三、观看小品--《爸妈,对不起》   情景一:   一个孩子要出去上学,他的爸妈一个劲的叮嘱,路在一定要小心……,他却一个劲地说爸妈罗嗦   情景二:   一次来学校,他因在路在耽搁了一些时间,快迟到了,在横过学校门口的的马路时,他因心急,不走人行横道,想快速地跑向对面,就在这时,悲剧上演了,就在他横冲时,一辆车直接撞上了他,他倒在了血泊里。   情景三:   因医院抢救他保住了生命,可从此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他看着为他悲痛伤心的爸爸妈妈,留下了深深悔过的泪水。   老师提问:看完小品后,有什么感受?同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尽量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出感受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继续进一步搞好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四、交通知识问答课堂练习   1、 行人在经过人行横道时,怎样走才最安全?()   a、一直向右看 b 、一直向左看   c 、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2 、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的路口应如何通过?( )   a 、跑步快速通过 b、示意机动车让行后直行通过   c 、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3 、黄灯持续闪烁时表示( )   a 、有危险,车辆、行人不准通过   b 、车辆、行人须注意观望,确认安全后通过   c 、车辆、行人可以优先通过   4 、当路口信号灯为红灯和黄灯同时亮时,它表示的是什么含义?( )   a 、即将变为绿灯,做好起步准备   b 、清理路口,不准通行   c 、道路通畅,快速通过   5 、机动车行驶时,除驾驶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外,同车还有哪些人要使用安全带?( ) a 、前排乘车人 b 、后排乘车人 c、全部乘车人   六、课后作业   1 、当你需要乘坐出租车时,你可以( )   a 、站在机动车道上拦乘 b、站在路口拦乘   c 、站在人行道上拦乘   2、当机动车停在机动车道上时,你应当怎样上下车?( )   a 、从机动车左侧下车 b 、从机动车右侧上下车   c 、只要不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左右侧上下车都可以   3、小红在等候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站在( ),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 b.站台或指定位置   c.非机动车道上 d.人行道上   4、小杨每天都经过铁路道口,他在经过铁路道口时应该( )   a.快速跨越铁轨 b.进入到口,观察后通过   c.一停,二看,三通过   d.在 栏杆放下时抢先通过   5、明明在晚自习课后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驶来的汽车,灯光非常耀眼,为了   安全明明应该( )   a.用手遮挡风光 b.闭目缓慢形式   c.下车靠边避让 d.迎着灯光行驶   七、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知道交通安全有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3、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   4、培养青少年自我防范交通安全意识   5、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总结:   通过此次安全教育,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正确面对自己所碰到的困难,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读新闻、看录相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资料。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5、打印“文明安全行倡议书”。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主持人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观看交通事故录相,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观看录相   2、主持b:大家听了新闻、看了录相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学习交通规则   1、议一议: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   2、主持小结:请大家一定要牢记过马路的“秘诀”:   红灯停,绿灯行,听从指挥不乱跑。   过马路,走横道,左右两边都要瞧。   不追赶,不打闹,走路一定要靠右。   3、组织学习拍手游戏。   (1)同位互相拍手唱。   (2)说一说:从儿歌中还知道了哪些交通规则?   (3)小组排火车拍手唱。   (三)认识交通标志。   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学生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含义。   (四)擦亮眼睛辨是非。   1、学生观察图片,   2、说一说:图中的人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图片,结合实际生活谈体会。   (五)谈收获,提倡议。   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主持人读倡议书。   3、同学们共同签署倡议书。   四、班主任讲话。   生命是美丽的,我们要欣赏它;生命是神圣的,我们要敬重它;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它。只要我们把每一个小的行为规范做好,就能避免大的伤害。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彻底远离交通危险。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 班会主题: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二、 班会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认知。    三、 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四、 班会过程:   1、由“交通标志连连看”引入(5分钟)   2、小兔诊所(5分钟)   3、珍爱生命(5分钟)   4、交通安全法内容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3分钟)   5、观看视频(5分钟)   6、游戏《模拟路口》(10分钟)   7、交通安全知识抢答(5分钟)   8、交通安全拍手歌(2分钟)   9、总结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班会详案    1、由交通标志连连看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在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旅游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你们知道这些标志吗?”通过ppt展示,让学生具备基本交通安全标志和知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2、小兔诊所   以开火车的形式请两列左右的同学讲讲平时自身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违规之处。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求学生改正。    3、珍爱生命   请同学们发现并讲述学校及回家路上的交通事故的易发点。此环节有助于同学们发现并关注周边的交通安全问题,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人人都应珍爱生命。    4、交通安全法内容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讲述《安全法》中对小学生的要求,让同学们意识到法律的约束力的同时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的造成是人为的,每位同学都有义务从我做起,创造美好家园。    5、观看交通安全视频   此视频中故意设计了一些错误,存在着不少的交通安全问题,在视频结束后向学生提出。(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6、游戏《模拟路口》   请一班长当“交警”站在路口,请五组各选一个代表充当行人,分别站在“交警”的前后左右,由交警做出手势,由代表作出相应的动作,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    7、交通安全知识抢答   以竞赛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更多交通安全知识    8、交通安全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   你拍三,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   你拍四,我拍四,车辆行驶往右开,   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要注意,   你拍六,我拍六,自行车上别载人,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边走边玩耍,   你拍八,我拍八,生命才是第一位,   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   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小公民    9、总结   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主题类别: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一、班会背景:   我校地处城市边缘,北面和西面都有交通要道,车辆多,车速快;并且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安全常识薄弱,上学、放学路上要经过交通要道,因此,须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加强教育、引导。   二、班会目的:   透过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构建平安校园。   三、前期准备   教师收集交通安全常识,搜集违反交通安全的现象和交通警示图片;让学生搜集身边的交通安全事故,从而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班会流程:   (一)、课题导入   1、播放几段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杯具,让学生介绍搜集到的身边的交通事故,并对此展开讨论。   教师讲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生活越来越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杯具。   2、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息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隐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应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   3、教师小结:应对这一幕幕杯具,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所以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要求同学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学生如何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乘车   1、乘坐车辆的选取。   乘坐车辆首先要选取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如公交大巴、中巴车、出租车、校园接送车等,因为这些车辆所属的客运单位都有严格的车辆检查、检验制度,驾驶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且驾龄都在三年以上,有从业资格证的。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因为这种车的`车主、驾驶员往往刚刚拿到驾驶证就急于挣钱,他们一无从业资格证,二无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培训,三连保险费是否有缴都是个问题。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另外,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就应用心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2、乘车途中的安全。   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防车辆与车辆交会时发生危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   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   安全骑车   1、骑自行车不能走机动车道。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你走机动车道违反法律,既然法律没有给你在机动车道内的通行权,你就不要在机动车道行驶,如果你硬要走机动车道,往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骑自行车不要逆向行驶。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你逆向行驶的话,就可能与对面行驶车辆发生碰撞。   3、骑自行车不要直穿十字路口。需要穿过十字路口,就应根据道路标线,按“右侧通行”原则从非机动车道内绕道而行。还有,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包括过人行横道线自行车也就应下车推行。   4、骑自行车不要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   5、经常对自己所骑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况良好。上学、放学骑车时注意检查车辆,重点检查车辆的制动、车铃是否完好,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不要让不安全隐患留给自己。   安全走路   1、分道行走,自觉靠右。所谓右侧通行,是指在道路上行进方向的右侧通行。在城区或其他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横过道路必须要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因为这是法律赋予行人绝对通行权的地方,必须要充分利用,并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通行。如有车辆要强行闯向人行横道线时,你   可伸出左、右手示意它减速慢行,千万不可犹豫不决。   2、不盲目横穿。横过公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许多汽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极大多数是在行人横穿公路时发生的。我们明白,汽车不是说停就停得下来的,所以我们可要个性留意。我们能够学习借鉴香港人的走法,采取“先望左、后望右”的办法,即:到达公路边先看看左面是否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先过前半条;再看看右面是否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就赶快过后半条,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慢二看三透过”都是同样道理,总之要看清路况。   3、不要边走边看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不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公路是十分危险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遗憾终身。人常说:“惹不起我就躲”,机动车是高速危险工具,它能够给人们造福,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取其利,避其害。只要我们用心掌握车辆运动规律,学会避让方法,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   (三)、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色彩?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   5、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6、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7、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群众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8、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老师小结: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那就期望同学们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树立良好的中学生形象,讲礼貌,懂礼貌,做守法公民   五、班会效果   透过这次交通安全主题班会,丰富了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六、教育反思   安全无小事,交通安全又是“头号杀手”,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这节课,让学生根据身边血的教训和一件件惨痛的交通事故案例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加了学生的交通安全常识。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时间:20xx.5.12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家庭幸福的话题。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60%以上。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10%左右。   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2235万人,这个数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还多,交通事故已成为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许多名人也葬身于车祸之中,如美国的巴顿将军,英国的王妃戴安娜等等。   请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举例说明新罗区发生的学生交通安全事故)   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一定要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将这些惨痛教训铭记心间。   (二)学习交通法规。   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则——接下来我们将以多种形式学习交通法规。   1、认识交通标志   你能说出下列交通图标的含义吗?   2、我来选   (1).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报警电话是( )   A. 120 B. 122 C. 110 D. 119   (2).我国的道路通行原则是( )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3).有人突然患病或受伤时,应该打( )电话求助   A.120 B.122 C.110 D.119   (4).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道路口时,应该( )   A.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B.看看左右没有火车就快速走过去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5).少年儿童( )周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A.8 B.12 C.14 D.16   (6).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   A.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B.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C.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7).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得进入以下道路( )   A.城市快车道B.高速公路C.封闭的机动车道   (8).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及时( )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D.打交通事故或急救电话   (三)列举不良交通行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既妨碍交通,又不安全。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   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四)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   骑自行车九不准   1、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   2、自行车不逆向行驶.   3、骑自行车时不带人.   4、骑自行车不闯红灯.   5、骑自行车不撑伞.   6、骑自行车不攀扶其它车辆.   7、骑自行车不双手离把.   8、未满12周岁不骑车上路.   9、骑自行车不突然强行猛拐   交通安全五不坐:   1、不坐超载的机动车。   2、不坐无牌无证、报废的机动车。   3、不坐非法营运机动车。   4、不坐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   5、不坐货运车辆、农用车辆、拖拉机。   交通安全五不准:   1、不准无证驾驶机动车。   2、不准闯红灯。   3、不准在公路上扶身并行,相互追逐、曲折竞驶或突然猛拐。   4、不准翻越护栏。   5、不准在公路上玩耍。   (五)教师小结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舞蹈、相声、快板、演小品、知识问答、合唱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提供了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活动对象:   初一(3)班全体学生    活动重、难点:   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自行组织排演节目。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A:同学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学生齐答:生命。)主持A: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它。主持B:为了使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使我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天我们精心筹备了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二、快板:《安全第一》   主持A: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奔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有一些人由于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主持B:对呀!当你看到一个个现实的生命消失于万恶的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下,当你面对那些让你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痛心疾首吗?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下面请欣赏激动人心的快板《安全第一》。表演者:肖海花等。   三、相声:《过马路》   主持A:刚才的快板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要记在心里。下面请欣赏张贵敏和黄诗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相声《过马路》,看看她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四、舞蹈《交通安全歌》   主持B:生命不容忽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像相声中的那位同学一样横穿马路。接下来请庾文忻、姚燕香等同学为大家表演交通手势舞蹈《交通安全歌》。   五、小品:《酒后驾驶》   主持B: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在发光发热。为了不让生命的光芒消失,我们一定要听交 警叔叔的指挥。   主持A:是呀,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请欣赏陈梓健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酒后驾驶》。看看酒后驾驶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恶果。   主持B: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对!)   六、有奖知识问答。   主持A:现在请出我们的小百科刘启麟和黄晓媛同学考考大家对交通到底了解多少?掌声有请!   七、合奏唱《爱惜生命》(由黄晓媛同学根据红河谷改编)   主持C:经过这次知识竞赛,相信大家对交通安全意识又进了一步的加深了吧。   主持D:我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就请我们全级同学一起来唱《爱惜生命》吧。(竖笛伴奏)   主持D: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这次活动作一个总结。   八、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1、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生纷纷反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强百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活动。对!今后的班会活动一定要多费心,把它办好,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通过此次班会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发言、讨论等形式深切的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家的安全防患意识,并能为以后注意安全从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由于活动项目多,又加上是学生负责主持,经验不足,致使活动间紧张。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二)不良交通行为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三)我校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总结: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齐唱《一路平安》。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一、班会目的   1、透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潜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好处,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好处。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5透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构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6透过班会学习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现场手势指挥。    二、班会过程   照片引入:   主持人:看了这张照片,大家都认识,说明我们这边交通发达,但是也带来交通的安全问题。   提问我国设立的首个交通安全日,你们认为就应设在什么时候?学生讨论回答。   主持人:交通肇事电话号码(幻灯片)   学生:122   主持人:那交通安全日就应是在那天呢?   学生:12月2日   主持人: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思考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   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思考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广大民众出行安全。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礼貌出行”。   主持人: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可如今,我们的生命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夺取我们宝贵生命的最大威胁。接下来请大家看几组照片   幻灯片展示:(我们周边的交通事故)主持人:交通事故不仅仅是受害者,而且身后有很多的家庭,请大家看看伤亡者的亲人那一声声绝望哭喊(幻灯片展示)   主持人:同学们,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正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教训,使我们警惕,让我们痛心!这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交通安全,重于泰山!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在平时生活中用心留意身边的交通法律法规,就会为我们的幸福加上一条保险。   主持人:同学们此刻请讨论骑车、乘车和行走时①哪些事该做②哪些事不该做?做好记录,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交流发言学生计论回答。   主持人:   总结骑车的同学做到时八个不   1.不闯红灯;   2.不骑快车;   3.不要急转猛拐;   4.不脱手骑车;   5.不违章骑到机动车道;   6.不骑车带人;   7.不并排骑车;   8.不要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   走路的同学要做到时四个不   1.不要在马路上嬉戏乱跑;2.不与机动车辆争抢道路3.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4.不盲目透过路口。   乘车的同学要做到时六个不   1.不在车行道上上下车;2.不乱拥挤上下车;3.不乘酒后驾驶的车辆4.不在车上玩耍、看书看报;5.不做向窗外伸手、伸头等危险动作;6.下车时注意观察前后方安全状况。   主持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现场手势指挥。遵守交通信号,是每位交通参与者守法出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请同学们一齐认识下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手势幻灯片展示:通信号灯幻灯片展示:交通标志幻灯片展示:交通标线幻灯片展示:交通手势   交通信号,标线,标志,手势和交通规则,更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思考:当我们遭遇交通事故时,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正确的措施实施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幻灯片展示学会自救车辆遇险时,双手紧紧抓住前排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两手臂保护头面部。   若遇到翻车或坠车时,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座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事故车辆行驶中,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待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学会互救1.要立即呼喊大人参与,同时拔打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报案,如有人受伤拔打120向急救中心呼救。2.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3.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主持人:学了本节班会课大家有何感悟?学生踊跃回答。学生全体起立承诺我们承诺“骑车”做到八个“不”“走路”做到四个“不”“乘车”做到六个“不”珍爱生命,重视交通安全   三班主任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透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透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色彩?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好处。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资料: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5篇 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了,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培养自我防卫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以下是我整理的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 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flash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 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女子中队的交警阿姨,让我们欢迎阿姨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阿姨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警阿姨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警阿姨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 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阿姨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阿姨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警阿姨,自然结束!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明了在道路上嬉戏的危险性。知道在马路和街道上玩耍、游戏、追逐打闹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要在安全的场所嬉戏。 2、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3、知道在道路上哪些是危险的游戏。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讲述触目惊心的有关在道路上游戏的交通事故(配合图片和音乐)交通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 二、明辩事理: 1、看图讨论:小朋友们在哪里,在干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坐在隔离栏(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上聊天;低着头走路,急匆匆;跨越隔离栏;在路上追追逃逃;打打闹闹,在马路上胡乱奔跑玩滑板溜冰 2、师: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儿歌:练习滑板和旱冰,马路街道都不行,妨碍交通危险大,事故发生在刹那,血的教训不能忘,自身安全要保障。 3、师小结:同学们,马路和街道是为了通行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有的同学喜欢在马路和街道玩耍、游戏、追逐、打闹,这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 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读一读行人不得在车行道内嬉闹行人不得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安全的行为。 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4、师小结:放学以后在街道和马路上练习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可能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街道和马路上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容易发生事故。 三、正确判断: 1、师:你曾经玩过这些危险的马路游戏吗?谈谈自己的感想。 在马路上玩滑板、溜冰在马路上打羽毛球在停车场玩捉迷藏在天桥上嬉戏 2、下面哪些是安全的游戏场所?如果不是安全的游戏场所,想一想危险的理由。 想想看,在你家附近有哪些安全的游戏场所,请说一说。 四、总结: 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小朋友,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一定要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2、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重点: 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 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初中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交通安全在教育教案应该怎样的策划才是最有效的,我们应该重视初中生交通安全意识这一方面的工作,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   一、工作回顾: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会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安全工作。   二、指导思想:   我们要认真贯彻县教育局、镇教育委员会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工作精神,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根据我校新学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七年级实际情况,切实做好七年级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工作目标:   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抓学生的智慧教育。从生活智慧、学习智慧、品质各方面入手,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从行动上实施安全,在生活中宽容、包容其他同学或其他朋友的对自己不利的做法,改变学生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及观念。   四、具体措施:   一、思想高度重视。抓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班干部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班干部的安全意识,要重视安全管理和对同学们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这样才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才能保证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和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班主任老师与各科教师要结合到学科教学中,长抓不懈,持之以恒,为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措施落实到位。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行为上有自己的支配能力,自控能力又不强,容易被外面形形式式的娱乐活动所诱惑。因此,除了学校所提出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外,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重点落实好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广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有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法制教育,还包括事故防范、应急、自保与互助常识在内的安全常识教育等。同时,班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教育日周、班会、实践活动课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应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及其它有关安全常识的教育。   第二,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授课向家长传递学生安全防范的方法,共同探讨安全措施。学校和学生家长都要采用正确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安全防范常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和生活习惯,指导他们合理、科学地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尽可能远离危险因素,使他们在一个平安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第三,收集各类安全防范资讯,开展 安全防范 剪报活动。本着 多一分防范,少一分危险 、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的原则和精神,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安全教育内容。   1、怎样确保骑车安全   怎么样确保骑车安全?为什么骑自行车导致这么多的意外事故?   2、出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为什么会频繁的发生交通事故?乘坐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4、突遇火灾冷静自救   我们家庭周围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我们怎么样排除居家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怎么样避免家庭被盗。   五、完成标准:   以课本例项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从自身周围的安全事故为准绳,讨论学生自身处理事件的方法方式的对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明确我们周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学会避免安全事故与减少安全事故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九月:怎样确保骑车安全   十月:出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十一月: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十二月:突遇火灾冷静自救   二: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讯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汇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讯“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三: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安全常识教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档案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要内容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路、资讯保安、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组。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组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组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菸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组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组四:预防和应对网路、资讯保安事故。   1自觉遵守与资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 *** 网路上各种不良资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路,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路带来的危害。   模组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组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四、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善待生命,遵章守法,路路畅通,从我做起,相关的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我们都应该教育给孩子,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   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一:   为继续广泛深入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工作,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正确运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自觉做到依法参与道路交通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交通法规意识、交通安全知识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突出“遵法出行,平安回家”和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县教委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交通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和步骤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在我校大张旗鼓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率达100%、学习教育率达100%、《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达到100%。   (二)在我校学生中掀起一个学习、遵守和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高潮,使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力争学生的交通事故数为零。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交通安全学习教育。我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优势,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基本常识等内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每学期开学利用第一次升旗上好交通安全第一课;   2、每天放学前,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3、每个学期要以班为单位举行一次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4、每班建立长效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角,定期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二)充分发挥好交通安全手册作用,确实传授交通安全知识,使学生牢记知识内容。   (三)加强路队制管理,护送教师要认真负责,目送学生安全离开指定地点并维护好护送点的交通秩序。   三、工作任务:   本年度,狠抓以上条款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本学期,主要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施行,集中开展“五个一”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按年级上好交通安全课。确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   2、举行一次主题班会。以班为单位,举行一次交通安全你我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   3、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开辟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4、开展以“做一份试卷、获一份知识”为主题的“小手牵大手”活动。中心出一份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试卷,由学生和家长同做同签名,做好后各校进行批阅,公布成绩。   四、工作职责: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生的交通安全牵动千家万户,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社会的稳定。我们要从关心祖国的未来、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将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各校要不断完善交通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三)加强督导,奖惩挂钩。学校要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纳入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每学期做好交通安全材料的整理和存档工作,及时上报交通安全信息。   五、活动内容和安排   3月份:1、制定教育活动计划。   2、与学生、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3、结合安全教育日开展活动。   4月份:1、下发交通安全教育材料(家长)。   2、各校组织绘制交通安全手抄报。   5月份:1、组织上交、评选交通安全征文。   2、组织交通安全测试卷考试。   7月份:1、向学生进行暑期交通安全教育。   9月份:1.开学初安全教育   2.签订家长、学校交通安安责任书。   3.学校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   10月份:1、校会:交通安全教育   11月份:1、校外交通辅导员讲座。   2、少年交警队活动   12月份:1.走进社区宣传交通安全。   1月份:放假前安全教育。   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二:   一、活动背景   交通安全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可是我们的小学生是否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呢?面对青少年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就小学生交通法规教育进行探索,有必要对小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现状和意识进行调查,并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交通法规的认知水平。   二、指导思想   (一)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三)交通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三、班会活动准备   问卷调查   (1)你身边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有哪些?   (2)你认为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时的心理是什么?   (3)你知道的交通标志符号有哪些?   四、活动过程   1、首先播放一些违章的视频节目。   2.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其中的违章行为,对交通违章先有个感官的认识。   生:早晨上学没有交警值勤时,违章违规率大大高于傍晚,而下午有交警值勤时,几乎无人违章。违章现象表现有以下几种:   (1)、闯红灯;   (2)、并行骑车聊天;   (3)、骑车带人;   (4)、突然拐弯,左转弯不打手示意等等。。   生:“u2018红灯停,绿灯行。u2019这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如果每个学生,每个人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那么还会出现多少这样的事情呢?”   3、介绍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学生畅谈体会。(时间大约15分钟)   五、老师总结发言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主题班会都很熟悉吧?主题班会的召开原则是:教育性、针对性、创造性、贴近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还在为准备主题班会而发愁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透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透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色彩?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好处。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资料: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四、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透过交通知识竞赛、小品、讨论、义务宣传等,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提高了安全意识,并指导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安全职责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必须的实效性。具体表此刻:   1、由于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用心参与。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了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在活动中,学生能用心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1147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直接经济损失731万。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   教师:“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二)不良交通行为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三)我校主要交通安全常识: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总结: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齐唱《一路平安》。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一、活动目标:   经过活动,使队员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的录像、课件等。   2、活动用具:道路交通标志(红绿灯)。   3、队员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出示课件:各种车辆的喧闹声,之后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队员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   主持人1:伙伴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队员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队员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队员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头。   主持人2: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引出活动主题)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主持人1:伙伴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队员: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主持人2: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此刻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我要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队员到位)参加游戏活动的队员听到我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我的对面出发。其他队员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队员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2、主持人2: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队员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齐,我想说:“如果大家慢一点就好了!”   主持人2:你的提议挺不错!   队员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必须把他们碰疼了。   主持人2:我想也是。   队员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齐,谁也走不了,那样必须很耽误时间。   3、主持人1: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景呢   队员1:我觉得是他们不遵守规则。   队员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样走,必须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主持人1: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4、主持人2:我们此刻就来演一演。可是演之前得先回答出我的问题来。你明白这种标志吗   队员1:是红绿灯。   主持人2:当红灯亮时我们怎样做   队员2: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   主持人2:绿灯呢黄灯呢   队员3:绿灯亮了,人们就能够走了。   队员4:黄灯亮了,人们要等一等。   主持人2:大家回答真棒!此刻我们开始做游戏吧。谁来演警察谁来演行人   (队员们演一演。)   (三)和交通标志交朋友   主持人1:为了我们不再付出血的代价,为了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学交通法规,还要和道路交通标志交朋友。   请大家拿出自我准备的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让其他小队的队员这是什么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并向大家简单介绍。答对了的一组可竖一面小旗。   (四)擦亮眼睛辨是非。   主持人2:这些队员真棒!再来看一看,我们的眼睛是不是雪亮的,请大家“擦亮眼睛辨是非”。看看哪些行为有交通安全意识哪些行为没有交通安全意识   (全体队员分为小队,进行抢答。)   1、看小品表演《踢球》两个小朋友在路边踢球,球不细心踢到了马路中央,一个小朋友因为捡球断送了一条腿。   2、看图片:在未画人行横道的马路上,有人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猛跑、后退;有人倚坐在人行道、车行道护栏上休息;有人为了图方便,从车行道的护栏上跨过去。   3、队员表演:《红绿灯下》(表演在音乐的伴奏下配音):行人道上,人人有秩序行走;车道上,车辆分道行驶;十字路口,小交警在指挥交通;红灯亮了,直行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停了下来;绿灯亮了,车辆和行人才通行……   主持人2:瞧,学了交通法规,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了,一切是那样井然有序。愿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知交通法规,守交通规则,爱惜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仅有一次。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舞蹈、相声、快板、演小品、知识问答、合唱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教学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提供了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学对象:   六(3)班全体学生   教学重、难点:   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组织排演节目。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A:同学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学生齐答:生命。)主持A: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它。主持B:为了使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使我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天我们精心筹备了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二、快板:《安全第一》   主持A: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奔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有一些人由于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主持B:对呀!当你看到一个个现实的生命消失于万恶的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下,当你面对那些让你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痛心疾首吗?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下面请欣赏激动人心的快板《安全第一》。表演者:肖海花等。   三、相声:《过马路》   主持A:刚才的快板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要记在心里。下面请欣赏张贵敏和黄诗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相声《过马路》,看看她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四、舞蹈《交通安全歌》   主持B:生命不容忽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像相声中的那位同学一样横穿马路。接下来请庾文忻、姚燕香等同学为大家表演交通手势舞蹈《交通安全歌》。   五、小品:《酒后驾驶》   主持B: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在发光发热。为了不让生命的光芒消失,我们一定要听交警叔叔的指挥。   主持A:是呀,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请欣赏陈梓健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酒后驾驶》。看看酒后驾驶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恶果。   主持B: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对!)   六、有奖知识问答。   主持A:现在请出我们的小刘启麟和黄晓媛同学考考大家对交通到底了解多少?掌声有请!   七、合奏唱《爱惜生命》(由黄晓媛同学根据红河谷改编)   主持C:经过这次知识竞赛,相信大家对交通安全意识又进了一步的加深了吧。   主持D:我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就请我们全级同学一起来唱《爱惜生命》吧。(竖笛伴奏)   主持D: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这次教学作一个总结。   八、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教学,你懂得了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教学,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1、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让学生在教学中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生纷纷反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强百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教学。对!今后的班会教学一定要多费心,把它办好,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通过此次班会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发言、讨论等形式深切的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家的安全防患意识,并能为以后注意安全从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由于教学项目多,又加上是学生负责主持,不足,致使教学间紧张。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教师的讲、同学间的讨论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明白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人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3、形成人人学习、讲文明安全行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班会过程:   (一)导入   1、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大地球母亲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2、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息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隐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   3、教师小结:面对这一幕幕悲剧,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要求同学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学生如何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乘车   1、乘坐车辆的选择。   乘坐车辆首先要选择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如公交大巴、中巴车、出租车、学校接送车等,因为这些车辆所属的客运单位都有严格的车辆检查、检验制度,驾驶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且驾龄都在三年以上,有从业资格证的。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因为这种车的车主、驾驶员往往刚刚拿到驾驶证就急于挣钱,他们一无从业资格证,二无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培训,三连保险费有没有缴都是个问题。更不能乘坐三卡、改装后的三轮车或电瓶车,因为这种车的刹车装置根本达不到安全要求,乘坐他的车等于是坐在炸弹上。其次,对驾驶员也有个选择问题,大家尽可能不要乘坐饮酒驾驶人开的车,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另外,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应该积极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2、乘车途中的安全。   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防车辆与车辆交会时发生危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   ●安全骑车   1、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下同)不能走机动车道。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你走机动车道违反法律,既然法律没有给你在机动车道内的通行权,你就不要在机动车道行驶,如果你硬要走机动车道,往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骑自行车不要逆向行驶。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你逆向行驶的话,就可能与对面行驶车辆发生碰撞。   3、骑自行车不要直穿十字路口。需要穿过十字路口,应该根据道路标线,按“右侧通行”原则从非机动车道内绕道而行。还有,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包括过人行横道线自行车也应该下车推行。   4、骑自行车不要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自行车转弯时,尽可能伸出你的左、右手,示意你要转弯的方向。因为现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实在太多,加上部分驾驶员的超速行驶,我们已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特别是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更要注意骑车安全。在现在的道路上,要保证骑车安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千万不可再做出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的危险动作来,否则就有可能为自己的卤莽行为承担后果。   5、经常对自己所骑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况良好。上学、放学骑车时注意检查车辆,重点检查车辆的制动、车铃是否完好,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不要让不安全隐患留给自己。   ●安全走路   1、分道行走,自觉靠右。所谓右侧通行,是指在道路上行进方向的右侧通行。在城区或其他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横过道路一定要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因为这是法律赋予行人绝对通行权的地方,一定要充分利用,并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通行。如有车辆要强行闯向人行横道线时,你可伸出左、右手示意它减速慢行,千万不可犹豫不决。   2、不盲目横穿。横过公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许多汽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极大多数是在行人横穿公路时发生的。我们知道,汽车不是说停就停得下来的,所以我们可要特别小心。我们可以学习借鉴香港人的走法,采取“先望左、后望右”的办法,即:到达公路边先看看左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先过前半条;再看看右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就赶快过后半条,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慢二看三通过”都是同样道理,总之要看清路况。   3、不要边走边看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不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公路是非常危险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遗憾终身。人常说:“惹不起我就躲”,机动车是高速危险工具,它可以给人们造福,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取其利,避其害。只要我们用心掌握车辆运动规律,学会避让方法,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   (三)观看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视频宣传片:   (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6、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7、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8、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   (五)交通安全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   你拍三,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   你拍四,我拍四,车辆行驶往右开,   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要注意,   你拍六,我拍六,自行车上别载人,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边走边玩耍,   你拍八,我拍八,生命才是第一位,   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   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小公民。   老师小结: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那就希望同学们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树立良好的中学生形象,讲文明,懂礼貌,做守法公民。   (六)十月一事习惯课程跟进。   (七)文化月活动发动与公布:益知运动会、合唱比赛、变废为宝小制作、科幻画、英语比赛的活动方案。   (八)总结(5分钟)   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加以遵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交通才会有序、安全、畅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才会更加美满幸福!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内容: 《安全过马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中三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能在游戏中巩固基本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卡。   2、在教室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小汽车、用纸画出的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过街天桥。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卡,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   (2)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行,叫做交通设施。   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设施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边,他们想过马路。马路对面有个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帮助我们过马路的,他会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绿灯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么?好多白线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一样。这就是斑马线。“条条斑马线,连着路两边,过街线内走,大家才安全。是保护我们安全通行的,我们一起走斑马线过马路吧。   (3)没有斑马线怎么过马路呢?你看,这是天桥,它使行人从车辆的上面通行,避开了车辆,避免了被车撞到的危险,所以天桥也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交通设施。“空中一座大桥,横跨马路架牢,行人桥上走过,汽车桥下奔跑。   三、邀请幼儿扮演行人在情境中游戏,参与表演。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知道行走时具体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培养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有关情景游戏的创设。   3、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二、谈话,引入主题。   1、“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在马路上我们要右侧通行,跟大人一起时要让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乱跑。当我们要过马路时,一定要左右看看,没有车辆经过时我们才能穿过马路。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斑马线。   3、讲解交通规则。   4、幼儿跟教师学说儿歌   “人行道上右侧行,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三、游戏体验《过马路》。   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四、延伸活动:   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顺利的通过马路了,一起跟红绿灯说再见吧!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   三、指导策略:   1、以活动贯穿全课。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3、将交警请到课堂,实现课堂的开放性。   4、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活动的有效互动。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3、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4、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   五、课堂活动实录: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2、师:很好!在活动之前,请孩子们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学生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3、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板书活动主题)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们要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学生到位)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我想说:“你们如果慢一点就好了!”   师:你的建议挺不错!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   师:我想也是。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3、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不能走?   师:你们建议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绿灯亮了,人们就可以走了。   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是这个吗?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报道、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数据。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设计:   一.导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在电视银幕上在马路边的宣传牌上,看到这样一句口号:交通法规,生命之友。你也许会问:交通法规为什么是生命之友呢?   那么请你们看看下面的一段报道。(课件)   看了这些报道,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代表说)   超载、超速、酒后驾车这些都是对成年人而言,那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口语交际内容:生命在你手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学习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叫同学们回家收集了有关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数据,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师:这是一组真实的数字,又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交通事故是残酷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生之灯才刚刚点亮的时候却熄灭了。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你们看。(看学生表演小品)   看!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   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小组讨论后指名说)   其实这个灾难可以不用发生,我们学校是小交警学校,我们班上的一部分同学也参加了小交警的活动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如果在灾难发生之前你们在值勤时看到这种情况谁能运用你们学过的交通知识来劝阻他们呢?(请同学自由说,并上来表演)   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一组图。(出示课件组图)   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劝阻他们?   分小组讨论学生上来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表演。   评选出合格的小交警。   2.编写警示语   同学们我们通常都会在马路边上,看到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警示语。那什么是警示语呢?(凡是在公共场所书写张贴的,或者在电视和报刊杂志上登录的,主要用来劝告人们、热爱生命、遵纪守法等等的一些用语,都叫警示语。)   既然警示语有这么多的用途,现在就让我们学习设计警示语。我们刚才看了一些警示语,也交流了一些警示语,你觉得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有的对仗,有的压韵,有的富有诗意,有的富有哲理,能启迪他人。   学生试着把警示语写完整。   平安是——,生命最——。   车祸猛于虎,————。   学生自己写警示语。   请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警示语。   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在祖国的眼里,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父母、老师、祖国在期待着你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你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请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四个字牢记心中!最后让我们一起在《祝你平安》这首歌中结束今天的口语交际,也祝福我们大家都平安幸福。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 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 1600 起 , 死亡 257 人 , 受伤 1147 人 , 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直接经济损失 731 万。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教师   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二)不良交通行为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三)我校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   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总结: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齐唱《一路平安》。   交通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3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 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导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    二、交通知识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三、讨论分析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总结: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骑自行车的安全和过马路的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2、人人树立起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3、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学习有关安全知识,把“安全”牢记心中,做安全知识的小宣传员。    二、活动准备   1、搜集与自己关系较密切的各方面安全知识。   2、让同学朗诵《小学生安全常识歌》。    三、主题班会过程   1、情境导入   女:生命是宝贵的,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因此我们必须关爱生命。关爱生命就是要尊重生命,对生命负责任。   主持人男: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愉快的生命,但生命的遭遇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2、看课件:   植物,人,安全标识,交通安全知识。   3、远离危险,远离事故篇。   师: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一些因不重视交通安全而造成伤害事故的例子。   交通安全知识竞猜。   男: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年龄是多少?必须年满计周岁—12周岁。   女:《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保护行人通行有哪些具体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机动车要主动避让行人。   师:交通信号有哪些种类?常有的有哪两种?——指挥等信号、车道等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信号、手势信号,常用的有指挥信号、手势信号。   3、交通安全歌:   4、师:考考你:   在屏幕出现问题:   活动总结:通过今天的“关爱生命,快乐成长”主题班会,大家已认识到关爱生命,快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快乐永远伴随着我们大家!   聆听:《祝你平安》歌曲。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抢答、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是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各抒己见。   4、主持: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安全,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略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小品内容:两名小学生在马路上踢球,结果拣球的时候,出了车祸。   3、议一议。   (1) 这几个小朋友 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 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安全?   4、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5、由小品、谈体会。   (四)、轻松一笑。   小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五)、板板。   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E: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F: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E: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F: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E: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F: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E: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合:来执行!   (六)、必答题。   略    四、。   1、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   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明了在道路上嬉戏的危险性。知道在马路和街道上玩耍、游戏、追逐打闹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要在安全的场所嬉戏。   2、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3、知道在道路上哪些是危险的游戏。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老师讲《丁丁和飞飞的小故事》)一天下午放学以后,丁丁和飞飞带上自己的滑板和旱冰草鞋来到马路上。他们说,今天两个人要比试一下,看谁的技术高。   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丁丁和飞飞想,反正汽车不最撞我们。他们还说要和汽车赛跑呢。他们选择了一处路面比较狭窄的小坡道,两人踏着滑板和旱冰鞋从坡上快速向下滑去。   “哦,我飞起来了!”飞飞高兴地大声叫起来。这时,一辆小面包正在上坡,见两个小朋友从坡上“飞”下来,赶紧避让。两个小朋友看见上坡的小面包车也吓坏了,一时控制不住,重重地摔倒在路边。   1、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同学议议,丁丁和飞飞的行为有哪些错误,他们这样玩有什么后果。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读读儿歌练习滑板和旱冰,马路街道都不行,妨碍交通危险大,事故发生在刹那,血的教训不能忘,自身安全要保障。   5、师小结:同学们,马路和街道是为了通行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有的同学喜欢在马路和街道玩耍、游戏、追逐、打闹,这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   6、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辩一辩、说一说1、一些小朋友正在马路上嬉戏,想一想,这种行为对不对呢?请说出理由2、师小结:放学以后在街道和马路上练习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可能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街道和马路上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容易发生事故。   3、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读一读A、行人不得在车行道内嬉闹B、行人不得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安全的行为。   三、正确判断:   你曾经玩过这些危险的马路游戏吗?请将当时的情况写出并加以反省。﹝未曾做过打○,曾经做过打X﹞在马路上玩滑板、溜冰在停车场玩捉迷藏在天桥上嬉戏你还曾看过哪些危险的马路游戏,并将当时看到的感想说一说写出来。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舞蹈、相声、快板、演小品、知识问答、合唱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提供了展 示学生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活动对象:   六(3)班全体学生    活动重、难点:   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自行组织排演节目。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A:同学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学生齐答:生命。) 主持A: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它。 主持B:为了使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使我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天我们精心筹备了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二、快板:《安全第一》   主持A: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奔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 有一些人由于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   的悲剧。   主持B:对呀!当你看到一个个现实的生命消失于万恶的车轮之下,当你发 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下,当你面对那些让你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痛心疾首吗?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下面请欣赏激动人心的快板《安全第一》。表演者:肖海花等。    三、相声:《过马路》   主持A:刚才的快板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要 记在心里。下面请欣赏张贵敏和黄诗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相声《过马路》,看看 她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四、舞蹈《交通安全歌》   主持B:生命不容忽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像相声中的 那位同学一样横穿马路。接下来请庾文忻、姚燕香等同学为大家表演交通手势 舞蹈《交通安全歌》。    五、小品:《酒后驾驶》   主持B: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在发光发热。为了不让生命的光 芒消失,我们一定要听交警叔叔的指挥。   主持A:是呀,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请欣赏陈梓健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 品《酒后驾驶》。看看酒后驾驶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恶果。   主持B: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 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对!)    六、有奖知识问答。   主持A:现在请出我们的小百科刘启麟和黄晓媛同学考考大家对交通到底了 解多少?掌声有请!    七、合奏唱《爱惜生命》(由黄晓媛同学根据红河谷改编)   主持C:经过这次知识竞赛,相信大家对交通安全意识又进了一步的加深了   吧。   主持D:我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就请我们全级同 学一起来唱《爱惜生命》吧。(竖笛伴奏)   主持D: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这次活动作一个 总结。    八、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1、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 让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生纷纷反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强百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活动。对!今后的班会活动一定要多费心,把它办好,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通过此次班会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发言、讨论等形式深切的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家的安全防患意识,并能为以后注意安全从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由于活动项目多,又加上是学生负责主持,经验不足,致使活动间紧张。 ;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要从小学生起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特别要提高驾车者的安全意识,严禁酒后、疲劳、超速违规驾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 安全 教育 主题班会教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舞蹈、相声、快板、演小品、知识问答、合唱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提供了展 示学生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活动对象: 六(3)班全体学生 活动重、难点: 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自行组织排演节目。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A:同学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学生齐答:生命。) 主持A: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它。 主持B:为了使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使我们掌握更多的 安全知识 ,今天我们精心筹备了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二、快板:《安全第一》 主持A: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奔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 有一些人由于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主持B:对呀!当你看到一个个现实的生命消失于万恶的车轮之下,当你发 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下,当你面对那些让你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痛心疾首吗?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下面请欣赏激动人心的快板《安全第一》。表演者:肖海花等。 三、相声:《过马路》 主持A:刚才的"快板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要 记在心里。下面请欣赏张贵敏和黄诗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相声《过马路》,看看 她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四、舞蹈《交通安全歌》 主持B:生命不容忽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像相声中的 那位同学一样横穿马路。接下来请庾文忻、姚燕香等同学为大家表演交通手势 舞蹈《交通安全歌》。 五、小品:《酒后驾驶》 主持B: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在发光发热。为了不让生命的光 芒消失,我们一定要听交警叔叔的指挥。 主持A:是呀,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请欣赏陈梓健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 品《酒后驾驶》。看看酒后驾驶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恶果。 主持B: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 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后 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对!) 六、有奖知识问答。 主持A:现在请出我们的小 百科 刘启麟和黄晓媛同学考考大家对交通到底了 解多少?掌声有请! 七、合奏唱《爱惜生命》(由黄晓媛同学根据红河谷改编) 主持C:经过这次知识竞赛,相信大家对交通安全意识又进了一步的加深了吧。 主持D:我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就请我们全级同 学一起来唱《爱惜生命》吧。(竖笛伴奏) 主持D: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这次活动作一个 总结。 八、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 反思 : 1、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 让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生纷纷反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强百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活动。对!今后的班会活动一定要多费心,把它办好,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通过此次班会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发言、讨论等形式深切的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家的安全防患意识,并能为以后注意安全从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由于活动项目多,又加上是学生负责主持, 经验 不足,致使活动间紧张。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 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导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 二、交通知识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三、讨论分析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 其它 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总结: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骑自行车的安全和过马路的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长,是伟大祖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光明总也甩不掉阴影,没有阴影也显示不出光明的辉煌。事物的另一面向世人昭示: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日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事故持续上升,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所以上一节关于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 班会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 学习 方法 。 4、通过这节班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初步运用 交通安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班会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师:大家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而言只有一次,可如今,我们的生命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那么你们知道现在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头号杀手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谈. 教师总结: 就是交通事故,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车祸已经成为夺取我们宝贵生命的最大威胁。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骑自行车的交通安全 主持人: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许多年满12周岁的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骑自行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听一名同学朗诵《安全骑车歌》。 安全骑车歌 同学们骑自行车,听我唱段安全歌。 车铃好使闸要灵,有了情况车能停。 上街注意看信号,千万不要冒险行。 信号就是指挥员,骑车第一讲安全。 看见红灯快刹闸,该等多久等多久。 绿灯亮了才能行,安全通行不争抢。 十字路口人车多,左右观察听八方。 骑车带人危险大,攀扶车辆更可怕。 中速骑车靠右侧,分道行驶路畅通。 骑车拐弯要示意,不能猛拐一溜风。 手拉手儿把肩摸,十有八,九要撞车。 双手离把更不行,撞上汽车命归西。 骑车不走一条线,东摇西摆像醉汉。 不定哪天出事故,头破血流住医院。 驮载东西别超宽,超高超长也危险。 骑车让让讲安全,事情虽小不平凡。 四、由一名学生扮演警察现场演示指挥动作。 主持人: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下面请这位“交警”做指挥动作,大家分别猜意思: 学生1:这是叫车子往前走。 学生2:这是叫车子停下来。 学生3:这是叫左边来的车子向右边开去。 学生4:这是叫车子到路边停下来。 主持人: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听警察的指挥,一起动一动吧! 全体学生参与,“交警”指挥学生们过路,整堂课彻底“活”起来了。 五、五名学生表演小品《马路上》 主持人:车祸猛于虎。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又无不感叹唏嘘。作为一名中学生来讲,注意乘车安全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下面请观看小品,看的过程中,思考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表演小品) 1、学生自由谈。 2、主持人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乘做公共汽车、出租车应该注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1.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截机动车。 2.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车。 3.开关车门不得防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4.在汽车行使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窗。 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6.乘车时不做防碍司机驾驶的行为 7.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六、全体学生起立,齐读《安全小守则》,交通安全主题班会结束。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9)狗咬猫抓毒蛇咬, 齐:快快快,送医院,医生处理才安全。 女: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 男: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女: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 (合):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 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 1600 起 , 死亡 257 人 , 受伤 1147 人 , 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直接经济损失 731 万。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 儿童 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二)不良交通行为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 足球 、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 摔跤 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三)我校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总结: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齐唱《一路平安》。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抢答、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是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安全,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略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小品内容:两名小学生在马路上踢球,结果拣球的时候,出了车祸。 3、议一议。 (1) 这几个小朋友 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 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安全? 4、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5、由小品、谈 心得体会 。 (四)、轻松一笑。 小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五)、板板。 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E: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F: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E: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F: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E: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F: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E: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合:来执行! (六)、必答题。 略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相关 文章 : ★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最新5篇 ★ 2021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 ★ 2020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 ★ 122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2020 ★ 交通安全班会演讲稿5篇 ★ 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最新5篇 ★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5篇 ★ 2020全国安全交通日主题班会最新5篇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篇

交通安全,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加以遵守,也仅有这样我们的道路交通才会有序、安全、畅通,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 交通 安全 教育 教案1 班会资料:交通安全教育。 班会目标: 1.经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理解一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教育。 2.经过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 班会重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班会准备: 1.黑板上书写“交通安全我先行”几个字。 3.准备测试交通规则的抢答题目。 5.学生自制安全宣传卡。 班会过程: 一、以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保护自我,就是幸福大家。 1.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举行一次“交通安全我先行”活动,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A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2、逼真的画面: 播放《交通安全监控录像》 (教师:看了这些录像,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刘善容:看了之后感觉很害怕,以后都不敢过马路了。 未从凡:太惨了,他们这么年轻就丧失了生命。 王建鹏:我以后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了,感觉很多危险都在我们身边。 童耀:我一向都很注意的,所以以后不会遇到这类事故的。 ----- 教师: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听到的、看到的或从报纸上阅读到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3.真实数据: 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大家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军团。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相当于国家能够养活100万个失业人员;能够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 儿童 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4.真切的告诫: 谈起交通事故,同学们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唏嘘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5.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期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刻牢记遵守交通规则 二、班会中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学生举手回答过程略) 2.快速抢答交通知识(学生抢答过程略); 3.游戏《等车》。 让几名学生表演 剧情背景:周末到了,同学们回家心切,在公交车站等车,车子最之后了,他们满心欢喜,蜂拥而上,你推我挤,车在还没停稳,有的同学便抓住车门把手,这时惨剧发生了------ 请同学们 说说 游戏中有哪些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4、让一名名学生模仿交通指挥动作,让大家辨认 三、小结 教师:在父母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教师的眼里呢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教师在期待着你们,完美的明天在期待着呢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你们要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同学们必须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四、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自我设计安全宣传卡,贴到教室里警示自我,也能够发到别的班级做宣传。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内容: 引导学习一些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饮食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 安全知识 ,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 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交通安全 (一)导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知识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三)讨论分析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 其它 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总结 :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骑自行车的安全和过马路的安全。 二、校园安全 ( 一) 导入:请看这些校园事故 案例一: 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ta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案例二: 11月8日,学生李某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学楼三楼走廊上玩耍,他右脚跨在走廊栏杆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因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我班的一位男同学,在体育课的舞蹈练习中,由于动作不规范,被自己的脚绊倒在地上,右肩着地,造成右肩粉碎性骨折,要植入钢板固定骨头,目前正在康复中。 案例四: 在一节早读课前,某校一名女同学,因与一名男同学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圆珠笔往男同学的手臂插去,导致男同学的手臂被弄伤。 (二)结合案例,谈启示 结合以上五个案例,谈谈你有什么启示? (三)学习安全知识 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推撞;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严禁攀爬围墙、栏杆及大树。 2、体育课、实验课安全:上体育课时,要有防范意识,不随意投掷器材。实验课时要严格操作程序,按规范操作,不随意动用器材和药品,不携带任何化学药品出实验室。 3、集体活动安全:班级、年级、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听从老师的指挥,身体有不舒服的要及时告知老师或身边的同学。 4、心理健康安全:心理上出现问题可采取适当 方法 加以排解,如可找老师、家长、学生、朋友等倾诉。 三、饮食安全 (一)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贪腐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 一、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 交通安全知识 ,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制定本制度: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班会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在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旅游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小品《肇祸》) (二)、1小品表演:,(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 2、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学生表现比较踊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3、学生有感而发,谈看小品后的感想。 (三)、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表演,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行人交通安全规范》知识问答。我们实行抢答方式,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a》、行人过马路的方法: ①行人过马路有几种方法?(走人行横道,走地下通道,走天桥。) ②交通标志种类有哪些?有何含义? 交通信号有灯光指挥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指挥信号三种。 a、交通信号灯是以不同醒色的信号来实现交通控制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交通信号灯分为以下三类十种。 1.指挥灯信号及其含意指挥灯信号主要用于交叉路口,它分为五种 (1)绿灯亮。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人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小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经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经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单渤涛读新闻。 2、主持张国帅: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单: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张:所以今日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 5、行车、行人应_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学《读本》,议一议: 1、小品资料: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 心得体会 。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仅有一次,幸福欢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 活动目的:明白各种交通标志极其作用,明白有关的交通法规,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活动形式:小品、模拟演示、有关朗诵。 一、用亲情激发学生“我要安全”的意识。 师:同学们,有谁明白母亲将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学生纷纷说起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中关心自我最让人感动和难忘的事情。说到动情处,有的学生掉了眼泪。) 师: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养到此刻,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伤害。要是我们爱惜父母,体贴父母,除了要好好学习,不烂花钱,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就是要爱惜自我的生命。因为我们如果有一点伤害,父母就会很担心和悲痛。同学们,那你们说他们是不是珍惜自我的生命呢 二、小品展示,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的意义。 小品:一小孩在公路上骑车,突然一辆轿车疾驶过来,将小孩撞翻在地,无法动弹。小孩脸上露初痛苦的表情。路人见状,连忙拨打“120”急救。另一人连忙通知小孩的家长。小孩的父母见状,失声痛哭,扑到在小孩的身上。过了一会儿,急救车来了,将小孩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如果司机不及时踩刹车的话,小孩的命都不保。好在只撞断了脚。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什么 生说 三、有关朗诵 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剧1(人物:A、B。时间:放学路上。准备: 足球 、书包、划分路界线。B走在前面,A走在后面) 旁白:小A和小B正走在放学的路上,瞧!他们来了! A:哇,好漂亮的球,啥时候买的 B:前天,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 A:借给我跟踢吧,只要十分钟。 B:此刻 A:对呀,怎样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 B: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 A:没关系,我只在这路边踢,不往路中间踢。 B:好吧!(A、B踢球两个来回) A:看球! 旁白:小A用力过猛,球被踢到公路中间 B:怎样办我的球—— A:没关系,我去捡。 B:算了吧,那么多车,来来往往,我怕…… A:怕什么,你等着! 旁白:说着,小A翻越栏杆,向公路冲去,恰好一辆车走过……(多媒体放声音:刹车、撞车、救护车) (男、女主持人上场) 男:瞧,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 女:是啊,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 男:的确,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大家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幻灯呈现)据统计,20纪以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到达2235万人,这个数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还多,交通事故已成为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 四教师总结,提出期望 ,欢迎大家来阅读。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篇相关 文章 : ★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 交通安全教育班会方案怎么写最新【10篇】 ★ 2022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 班主任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幼儿园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方案最新10篇 ★ 小学交通安全班会教案 ★ 幼儿大班安全教育教案8篇 ★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5篇 ★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最新5篇 ★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5篇】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交通安全在小学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不仅仅要让学生重视这类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写好相应的教案,让学生明白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2、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意识。   二、新课   1、认识交通警察   (1)学生自读书。   (2)出示图片。   (3)学生看图说说:谁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样的形象?   教师补充:   交通警察是国家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装力量,他们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只有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认识交通标志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出行中观察道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能说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吗?   (2)出示挂图,请学生指出图中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并说出它的作用。   (3)在我们日常的出行中,当看到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时,应该怎样做?   (4)教师归纳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100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3、过渡: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出示图片   说出图片上行为的对与错,为什么?   (2)说说你在出行中,看到人们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的?   (用具体事例、自画画或图片说明,可以把图片、自画画粘贴在黑板上)   (3)请你对着图上的内容,说一句赞扬或警示的话。   (4)怎样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师提意:用我们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向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宣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1、说说你记住了哪几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2、学习了交通法规和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后,检查自己,并写一条警示句。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分为2个组进行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2、在活动之前,请同学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3、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4、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2、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们要请出两个司机,两个骑车的以及三个行人。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3、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4、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不能走?   师:你们建议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绿灯亮了,人们就可以走了。   5、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是这个吗?教师用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红灯停,黄灯等,绿灯才能向前行。   6、师:认识了红绿灯,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这就要知道每条路的名称。同学们,看看这个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   生:我知道画了斑马线的是人行道,是行人走的地方。   生:我知道马路两边是自行车、三轮车道。   7、师:骑自行车的同学知道了吗?这才是你们的道路,我们称为非机动车道。   生:我还知道中间的是汽车道。   8、师:各位司机朋友,各位行人,还有骑车勇士们,现在你们知道自己应该走的位置了吗?你们能在信号灯的指挥下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9、师:现在,我们要请出两位同学来指挥红绿灯。   学生到位,指挥红绿灯,学生们顺利地经过了十字路口。   10、师:孩子们,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生1:这一次大家都很快到达了对面。   生2:红绿灯的作用可真大啊!   生3:我又想到一句儿歌: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可通行。   (三)交流,介绍搜集到的交通标志   1师:、出门在外,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保证道路的畅通,我们除了要服从交警的指挥,还要遵从永不下岗的“交通警”的规定。   2、师:同学们,永不下岗的“交通警”指什么?(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   3、师: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交通信号,它指示车辆什么时候可以通行,可以转弯;什么时候不可以通行,不可以转弯。   4、师:除了交通信号,还有100多种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你们搜集到哪些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呢?展示出来给大家看看,介绍一下它的意思。并说说它是属于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还是指路标志?师:你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为你们喝彩,现在,我为你们每个组都送上两颗五星。(贴五星)   5、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发现哪些地方有怎样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呢?在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些信号规定人们怎样做呢?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   6、学生交流   例:(1)在各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信号。   (2)在各个学校门口,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和减速标志。   (3)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有多条人行横道线。   (4)在各个大商场、影院等的门口,会有停车标志。   7、如果人们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小组交流汇报。   (四)讨论,小学生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1、交通安全是人人要注意的。我们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了紧急情况更会不知所措,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规则第一。   那么,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   2、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3、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以下交通规则:   (1)不闯红灯。   (2)不在马路上奔跑,打闹。   (3)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4)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骑自行车上街。   (5)乘坐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帽。   (五)总结评奖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行路的安全、乘汽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祖国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在如此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成长,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也承载着父母的牵挂与期望。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美丽但却脆弱,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为了避免这些,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动。   2、事例:列举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家庭幸福的话题。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请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先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再跟全班同学讲一讲)   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我们一定要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将这些惨痛教训铭记心间。   3、学习:交通法规   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列举不良交通行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既妨碍交通,又不安全。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四)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骑自行车九不准:   1、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   2、自行车不逆向行驶。   3、骑自行车时不带人。   4、骑自行车不闯红灯。   5、骑自行车不撑伞。   6、骑自行车不攀扶其它车辆。   7、骑自行车不双手离把。   8、未满12周岁不骑车上路。   9、骑自行车不突然强行猛拐。   交通安全五不坐:   1、不坐超载的机动车。   2、不坐无牌无证、报废的机动车。   3、不坐非法营运机动车。   4、不坐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   5、不坐货运车辆、农用车辆、拖拉机。   交通安全五不准:   1、不准无证驾驶机动车。   2、不准闯红灯。   3、不准在公路上扶身并行,相互追逐、曲折竞驶或突然猛拐。   4、不准翻越护栏。   5、不准在公路上玩耍。   (五)教师小结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三篇】

  第一课时交通法规   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安全教育教案(全)。   2、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安全教育教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意识。   二、新课   1、认识交通警察。   (1)学生自读书。   (2)出示图片。   (3)学生看图说说:谁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样的形象?   教师补充:   交通警察是国家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装力量,他们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只有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认识交通标志。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出行中观察道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能说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吗?   (2)出示挂图,请学生指出图中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并说出它的作用。   (3)在我们日常的出行中,当看到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时,应该怎样做?   (4)教师归纳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100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3、过渡: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出示图片   说出图片上行为的对与错,为什么?   (2)说说你在出行中,看到人们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的?   (用具体事例、自画画或图片说明,可以把图片、自画画粘贴在黑板上)   (3)请你对着图上的内容,说一句赞扬或警示的话。   (4)怎样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师提意:用我们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向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宣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1、说说你记住了哪几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2、学习了交通法规和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后,检查自己,并写一条警示句。   第二课时乘车的安全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互救,以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的条件,节省了很多时间。骑车、乘车也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   二、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   1、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   2、看书上的插图,判断对错。   3、教师小结:   (1)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三、乘汽车的安全   1、学生各自谈谈乘公共汽车、打的车、摩托车时的安全做法。   生:上下车要有秩序;上车后要抓牢、扶稳;乘车时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车外;下车时要等车子完全停稳,不急于跳车;要到站时,提前到车门旁边等候;不能和司机说话,不随意在车内说话、打闹;不乘坐酒后驾驶司机的车辆。   生:下车后,如果想到马路对面去,不要在车前、车后突然横穿马路,车子开走以后,看清有无车辆行驶,再穿行;乘坐小型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时,要戴好头盔等。   师:同学们概括的比较全面,现在自己再结合课本,看看课本上还有什么补充。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教案《安全教育教案(全)》(http://www.unjs.com)。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四、遇到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1、观看相关的录象,学习正确及时的处理方式。   2、布置场景,让学生模拟练习交通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五、小结:   1、总结骑车、乘车是的交通规则。   2、遇到紧急事故不要慌张,运用所学到的自救和互救本领。   第三课时水上安全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上交通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让学生学会水上救人的本领,成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水上交通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运输、出行,还是旅游观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划船。在水上交通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水上安全》。   二、乘船安全   1、讲解乘船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识。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证件齐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时听从指挥。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载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戏打闹;不要冒险乘船。   三、划船安全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出游时可能会去划船赏景,那划船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理解。   2、小黑板出示划船安全细则:   (1)不要在雨天、风大浪急时划船。   (2)不要在船上站立和打闹。   (3)不要集中坐在船上的一侧。   四、怎样抢救船上落水人   1、如果乘船过程中遇到事故不幸溺水,应学会现场急救知识。   (1)把船浆或结实的绳子递给落水人。   (2)把救生圈、木板等能够浮的物体扔给落水人。   (3)大声呼救,请求别人救助。   2、模拟练习,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遇难和被救的感觉。   五、教师小结   水上安全不容忽视,让我们紧记今天所学的知识,成为文明交通人。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1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一些常用的交通规则,懂得不遵守交通法则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   (二)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标和意义。   (三)培养幼儿观察、体验、感悟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重安全,平安上学和回家。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放映视频,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之后的感想。   2.教师提问:在你外出或回家时,父母常叮嘱你的是哪句话?   3.利用图片资源,教授本课交通注意事项。(多媒体显示交通图)   (二)新授   事项一:上学放学,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行走,严禁路边游戏。   1.观看早上学校或幼儿园因违章造成的乱停乱放现象。   2.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在你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3.幼儿踊跃发言。   4.教师总结:是的,所以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定要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排行走,严禁路边做游戏。   事项二:道路车流潮水般,先左看,再右看,左右无车再向前。   1.放映一段繁忙的交通车流录   2.这样的情景,我们经常会在街上看到。当碰上如此繁忙的交通,我们想过马路,该怎样呢?   3.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应该先看左边,因为在我们国家车辆靠右行的。然后在看右边,左右无车方可通行。当然了,要走斑马线。但是在走斑马线时,切记:有车辆要挥手示意。   事项三:在道路进行施工封闭或阻塞时,应注意看好改道标志或替代路线,留意各种车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   1.教师放录像片,让幼儿看一段拥挤的上车情况。   2.幼儿根据录像,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   今天真是收获不少,既学到了很多交通知识,还丰富了课外知识。小朋友,从家里到学校,我们要牢记行走路线,熟悉道路交通状况和可能碰到的危险,严格遵守今天学的交通规则,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发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   2、了解地震时一些自我保护常识;   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玩耍、行走时要注意安全,学会把握自己,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知道怎样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   地震时一些自我保护常识:   1、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   2、赶紧熄灭火,关闭火源;   3、逃出室外不要慌乱;   4、发生火灾立即扑灭;   5、要徒步避难,尽量少携带东西;   6、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   7、注意山崩和地裂;   8、在河边要注意防海啸,在低洼地要注意水淹;   9、注意余震,不要听信谣言;   10、保持秩序,注意卫生。   讲解注意校内活动安全。   精心整理   在学校里进行活动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   不在学校里追、打、闹。   不做危险动作或做有安全隐患的游戏。   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拥挤、推拉。   集会或做操时应该有秩序的排队进行。   注意路上行走的安全。   上下学路上要靠右行   过十字路口走斑马线不能横穿马路,不能在马路上追打。   不走危险的小道。   上下学路上不追赶、攀爬各类机动车辆。   不要在靠近河边地方玩耍。   遇到过河或过桥时要注意安全。   不要在没有成人的监护下私自下河或水渠洗澡玩水。   小学生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1、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2、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不能乱拉、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6、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7、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四、总结:   经过这次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很多安全的常识或知识,安全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的,希望大家在以后能够多学习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相信我们一定会远离灾害,平安一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4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3、人行道与人行横道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1、红黄绿号牌一套。   2、教学课件。   3、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   4、学习星(红色)、安全星(黄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想看的话就请仔细看和听,认真想,等一下说说你都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1、看录像《篮球女孩》。   2、小朋友们,看完刚才的录像,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吗?   这样的走路方式会给她带来哪些困难呢?   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样子呢?   3、是呀,车祸就是杀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给我们的交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挤,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小红燕撕心裂肺的呼唤时时警醒我们:生活中如果不重视交通安全,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造成终生的遗憾,失却美好的"未来。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把你们送到学校,除了希望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更盼望你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平安回家》。   出示课题:遵守交通规则。齐读课题   过渡:平安回家首先要学会走路。我们来看一个片断,想想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走路,才能平安回家。看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一会儿把你听到、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老师为说得好的同学颁发一枚学习星,好吗?   (二)看动画——《学会走路》(出示课件)   刚才你听到和看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哪些内容呢?(小组交流后发言)(板书:学会走路、乘车、骑车)细心、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在我们放学回家的道路两旁常有竖着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们叫什么吗?(板书:交通标志)。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除了要知道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标志小客人到我们班,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看,她来了。   2、生戴红绿灯头饰上台,自我介绍:我是红绿灯,十字路口总指挥,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样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你们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吗?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做游戏:红绿灯下。)   3、扮演红绿灯小朋友:我们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还想介绍几位我们家族里的好朋友让大家认识,这几位朋友大家平时应该见过面,可是你了解它吗?   (师课件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它的任务是什么?   小朋友对我们标志家族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生下)   4、看样子,小朋友们和交通标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听好朋友的劝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吗?(能)那我们就通过下一个游戏检查一下小朋友会不会过马路了。(讲规则,小组讨论扮演角色,做游戏)   (四)游戏——我会过马路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体验。   2、学生分为行人、小学生过马路,然后回到座位。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过马路的呢?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将为他颁发一颗交通安全星。(指名说说。)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学会了认识交通标志,还会按规定行走,安全回家。   (五)我是交通安全员   那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能安全回家了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片断,看看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安不安全?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奖他一颗交通安全星,好吗?   (出示课件:出示5个场景视频,师讲述,学生判断)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自己注意交通安全,还为我们其他的小朋友作了很好的指导。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学会怎样平安回家,高兴吗?   (六)总结延伸:   小朋友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回家。小朋友不但要自己会安全行走,还应该做一名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为了让我们全校同学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   一、指导思想:   我校在11月份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持续的一阶段的努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增强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根据学校教务的计划,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订"小小交警"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日至xx年11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小学生安全教育月”活动舆论,并认真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以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国旗下的讲话;进行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出一期安全教育黑板报;发一份安全教育致家长信;组织学生观看一次安全教育专题片;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听一次交通知识的广播;举办一次安全教育讲座,并与交警大队联系在校内组织一次遵守交通秩序图片展览;组织一场安全应急演练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减少交通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交通规则   第二周:认识交通标志并制作   第三周:做一套交通安全测试题   第四周:成果展示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6   设计理念:   标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以它简单性、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被现代人所广泛应用,各种环保标志、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新《纲要》中提到:“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可见,让幼儿掌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志和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也是越来越发达,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了。中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好奇心强,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缺少积极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培养。在这个活动中,我从众多的交通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引导幼儿通过“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看标志玩游戏”等活动,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教给孩子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   2、乐于遵守交通规则,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交通标志调查表(幼儿完成)、小圈人手一个   2、课件:小猪过马路;看标志开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认识标志的兴趣。   1、师:今天早上,在马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想)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课件:小猪一个人出去玩,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小猪看见前面没车,就很快地往对面跑,结果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只听见砰砰几声响,小猪被撞到在地上,头上流了很多血,小猪害怕极了,哇哇大哭起来。   3、提问:小朋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小猪这样做危险吗?那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要看红绿灯,不能闯红灯)   4、教师小结:在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好信号灯的标志,红灯停、绿灯行,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交流分享:   1、师:那马路上除了有信号灯的标志以外,还有很多的交通标志。最近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许多交通标志的调查表,先请你们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交通标志?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调查表,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教师出示相应的交通标志图。   4、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交通标志,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含义,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了这些标志,就使我们马路上的交通更加有秩序、更方便。   三、游戏:小司机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回小司机,看看谁最能遵守马路上的交通规则,好吗?看,这是什么标志?(机动车行驶)那就让我们快快拿起方向盘,开起我们的小汽车,出发咯!(幼儿手拿小圈听开汽车音乐开始游戏)   2、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幼儿看标志玩游戏   马路场景――汽车行驶标志――红绿灯标志――人行横道(注意行人)――禁止鸣喇叭――右转弯――注意儿童(有儿童)――车辆慢行――停车场   四、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你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以后爸爸妈妈开着汽车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你们也要提醒爸爸妈妈要看好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好吗?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7篇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最基本的时期。让孩子们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美好祝愿。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根本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1 【活动设想】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于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必要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和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懂得乘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选择乘坐安全性的车。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课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游戏场地。 ——“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还坐过哪些车?这些车中哪种车乘坐安全舒适?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2 一、说教材 教材来源:我班幼儿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已有三年,幼儿已有大量的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大班幼儿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独自穿越马路的机会增多了,如何正确的将遵守交通规则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对他们今后的安全出行非常重要。纲要中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有关安全出行的知识,知道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措施。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更多的有关如何安全出行的知识,提高幼儿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二、说目标: 就本节活动而言,我将主题定为社会领域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增强幼儿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交往意识。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在纲要精神的引领和我班幼儿认知能力的实际水平下,根据20__年新交法规定,我将目标分解为三个小目标:1、了解交通标线的作用,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2、复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3、在集体创造未来道路设施中,感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集体创造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了解交通标线的作用。通过观察、比较、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感受几种标线的不同,理解各标线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提示父母按马路标线的指示安全行驶。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索、自主操作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说准备: 在目标定位后,树立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马路上车流的声音、撞车急刹车的声音。 2、介绍马路标线的ppt。 3、交互式白板课件“谁走错了”。 4、违反交通规则挂图。 5、知识准备:幼儿与家长一同搜集的各种交通标志。 6、前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掌握很多的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在这段视频中大家可以看出,家长并不能完全按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所以我们将十二五课题的重点定位在家园合理进行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上,使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升华。 五、说教学过程: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采用环环相扣的活动程序,活动流程如下: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收获新知——交流新知——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环节一:激发兴趣,通过环境的刺激,听录音引出话题。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让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并用肢体模仿,感受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活动开始,听录音引出话题“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让你想到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行为能引起车祸呢?” 环节二:自由探索(欣赏各自收集来的交通标志)、分组交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互相讨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用途,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在集体分享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对方讲话的习惯和准确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幼儿和家长在家中搜集而来的体现了家园共育的园本理念,我通过有效引导:“和你周围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幼儿将带来的交通标志介绍给大家。教学目标二得到了体现。 环节三:收获新知,播放PPT课件,了解两种马路标线的名称及作用。通过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幼儿听觉、视觉充分调动起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轻松的环境中使幼儿的触觉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智力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提问“今天,我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在哪见过?”将幼儿带入对新知识了解的渴望中。让他们对了解两种标线充满兴趣。 环节四:交流体验,通过运用交互式白板教学,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分辨哪些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并亲自操作将不正确的行为改正。通过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下面的行为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你能将行使不正确的车辆正确行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大胆讲述自己对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认识。并能积极的.参与互动,通过交互式白板的使用,让孩子亲自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进行改正从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目标一得到体现。 环节五:操作表现,分享快乐: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交通法规,我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进行自由创作“如果你是未来的交通设计者,你会为公路设计些什么?”通过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这是活动的延伸,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未来道路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后建设未来社会的快乐。《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收获了很多。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交通标志,懂得各种标识的用途,还学会了很多有关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常识,感受了很多交通法规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自己学会了还能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规则,成为每个家庭安全的小小监督员。这也实现了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初衷:“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我们的交通秩序也会随着更多家庭的参与变得更畅通、更有序。 谢谢您的聆听。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3 活动分析: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孩子们虽然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但对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够。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时刻都不可忽视。本次活动主要是讲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遵守交通规则要从幼儿抓起。让幼儿懂得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所做的手势,并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手势和交通标志,使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顺畅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5、遵守交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教学反思 本人组织这次活动比较接近日常生活,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听并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很高,接受能力也快,能掌握一些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手势,懂得了一些交通标志,教学效果不错。在教学中设计的游戏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趣中练。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1、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2、认识了红绿灯,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这就要知道每条路的名称。孩子们,看看这个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出示交通标志)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有什么用呢? (四)现场指挥 1、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老师向交警叔叔学了一些指挥交通的本领,请小朋友仔细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师来当交通警察,请小朋友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听警察叔叔的指挥,一起动一动吧! (五)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儿童安全小知识: 1、增强红绿灯意识。红绿灯是设在街道路口的交通信号装置。`红灯停,绿灯行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行,起步时向左右两边看是否有来车,然后从人行横道横过马路。自觉地接受交通信号的指挥。 2、学龄前儿童过马路要让大人牵引。不要让儿童单独上街。他们如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必须有成年人带领。 3、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马路。人的大脑从接受外界信号到是否决定停步到最后停下来有一个过程。汽车也是这样,当紧急制动时也有一个过程;再加上行驶的汽车有惯性,不能一刹即停。最安全之策,只能是:不要在汽车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4、不要扒车。一些小孩出于好奇,常常利用车辆起步、上坡、减速时扒车,或作游戏或以扒车代步。这样很容易跌倒或摔伤。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6 一、音乐活动导入。 师:有一群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我们出发去看看吧。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乡下老鼠》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师:乡下老鼠来到城里,发现有什么新奇的东西?我们认识这些符号吗?让我们来长长本事,学习一下城里的交通标志吧。 二、红绿灯图片展示。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个什么标志? 幼:红绿灯 师: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红灯代表什么意思?绿灯代表什么意思? 幼:...... 总结:红绿灯是生活中重要的信号标志,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 三、多媒体视频展示。 师:通过这个视频,你观察到了哪些交通标志?这些标志代表了什么意思? 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标志,告诉我们这里禁止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是生活中的导向标。 四、认识一些禁止标志。 1.教师出示小黑板——一些禁止标志。 师:这些标志都有什么共同点?幼: 教师讲解每一幅图代表什么意思,带领幼儿认识这些交通标志。 2.出示斑马线。 告诉幼儿斑马线的作用。并认读儿歌。 五、游戏:文明小司机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交通标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文明小司机。老师手拿红绿灯,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拿的是什么灯?按信号行驶奥。评一评比一比看看谁是文明小司机。(背景音乐——《汽车开来了》) 六、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汽车离开活动室。 关于2022幼儿园交通安全教案篇7 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怎样安全乘坐各种各样的车,增加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ppt课件,录音机,自制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都做过车吗?引导幼儿说出都做过什么样的车。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说出做车都应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孩子们回答(引导说出做自行车、电动车一定要把好扶手,脚不能乱动,坐摩托车时一定要带头盔) 2、出示课件,做公交车时要注意什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图片中的小朋友把头伸到了车窗外,这样太危险了) 3、坐车还要注意什么?(不能吃东西,不能在车上乱跑) 4、继续出示课件,在车上要系好安全带,12岁以下的幼儿要坐到安全座椅上,小朋友不能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在公交车上一定要抓紧扶手,注意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5、出示课件,请孩子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巩固对乘车安全知识的掌握。 6、如果孩子们被困车中要怎么办?(一定要大声呼救,可以用安全锤使劲敲车窗) 7、认识红、绿灯,记住红灯停,绿灯行。 8、小结乘车注意的安全知识。 三、一起随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注意坐车要安全,先系好安全带,看好红灯停,绿灯行。 小结与反思: 本节活动针对乘车安全知识而设计的一个活动,小班孩子年龄偏小,对安全知识不太了解,本节活动通过首先让幼儿讨论坐车要注意什么,孩子们对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通过直观形象的ppt课件,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了乘车注意的问题,最后,和孩子们一同做游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巩固对乘车安全知识的掌握,孩子们在这节活动中表现很积极,老师对乘车安全知识的讲解还是不太全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把安全知识进一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学生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珍惜生命,开展“小手牵大手”的活动,从而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方面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3、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4、了解一些交通事例。   教学过程:   (一)班会主题引言:   人类最宝贵的就是我们的生命,现在人类的生命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但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是什么?   答案就是交通事故,目前车祸已经成为夺取我们生命的最大威胁。   (二)交通安全事例:   1、云南文山一辆客车翻下悬崖造成14人死亡:文山州马关县古林箐乡境内发生一起特大车祸,一辆客车侧翻至悬崖下,造成14人死亡。出事车辆上共有20人,事故共造成司机在内的14人死亡,6人幸存。   2、高速公路上停车遭遇追尾造成两死一伤:2007-12-24日上午10点钟左右,一辆由深圳开往惠州的小轿车,因为对梅观高速路况不熟,错过了转向惠州的路口。就在司机打算把车停下来的时候,惨剧发生了,一辆解放牌大货车一头撞上了小车的尾部,小车被推出十几米后挤在路边的防洪沟上。事故造成轿车上3名司乘人员2死1伤。   上面介绍的是成人的交通安全事故,那么学生有哪些交通隐患呢?主要有以下以几方面:   1、随家长出行惨死于车轮下:   20xx年6月6日12时许,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学前班学生杨洋,男,6岁。中午放学爷爷接他站在校门口准备过路回家,这时他妈妈站在路对面喊他,杨洋就挣脱爷爷牵他的手,向马路对面跑去,刚跨进马路两三步,就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北京牌吉普车撞倒并从身上碾压过去,当场死亡,他妈妈见此状,猛扑到杨洋的身上,杨洋!杨洋!从那天起,杨洋的妈妈天天来到杨洋被车压死的地方喊杨洋??。   2、上学、放学横穿公路残死于车轮下:   1999年4月7日16时许,渝中区肖家沟中学一年级学生陈卓,女。下午放学回家,在急救中心对面两路口图书馆门前,没走天桥而从人行护栏缺口处进入车行道,并从左边驶过一辆车的尾部突然横公路,被右边驶向石桥铺方向的一辆9路大客车当场压成“肉饼”,围观群众都流下惋惜的泪水,父亲心疼得当场昏死过去,母亲也瘫倒在交警三队的办公室里。   3、在公路上追逐玩耍被汽车压死:   20xx年10月4日10时30(星期日),巴南区蹇家馆中学二年级学生赵杰,男。父母在苦竹坝公路边摆摊,他与同学在路边玩耍时,突然横穿公路,头部撞在从土桥驶来的一辆大货车后轮上并碾压,抢救无效死   4、乘车扒吊车:   1990年一天下午,21中一名男同学,放学后在大同路乘306路客车时,当车快进站时,他提前扒吊车门被众人拥挤于车轮下碾压致死。   5、骑自行车、摩托车死于汽车轮下:   1996年3月1日(星期六)下午2时,巴南区道角职业中学学生牟与江,男,17岁。与另一同学各驶自行车从李家沱长江大桥南桥头经杨家坪、大坪、两路口、南坪行至七公里交通学附近,迎面驶来一辆三轮车,因下坡速度快,刹车不好,与三轮摩托车相撞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交通安全材料:   1、步行安全常识: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骑车安全常识: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有驾驶证的同学才能骑车。   3、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4、道路不是游戏场: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   5、避让转弯车辆: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四)交通标志:   (五)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六)学生讨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果发生意外,如何自救?   乘车一旦发生事故的自救措施:   1、发生汽车相撞的事故,前面的助手席是最危险的座位,如果坐在该处的话,首先要抱住头部躲在座位上,或者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腹部和胸部。车内其他乘员,也应采取此种保护措施,另外,还要注意紧闭嘴唇,咬紧牙齿,以免相撞时咬坏舌头。   2、相撞导致火灾的可能性极大,所以相撞一停止,要立即解开安全带,尽快离开汽车。   3、汽车不幸翻倒或翻滚,此时不要死抓住汽车的某个部分不放,只有抱头缩身才是上策。   4、着河流、大海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由于没有刹住车而落水的事故时有发生。一旦遇上,一定要保持镇静,从容不迫。首先,坠落时,应该用手护住头部和胸部,尽可能将身体倒在座位上,并紧闭嘴唇,咬紧牙齿。冲击一过,要迅速作出判断,弄清汽车下沉后的状况。如果还能从车窗逃出,应该尽快打开车窗逃出去;如不可能,就关闭车窗,控制水的涌入,打开全部车灯,待车稳定后,再决定从哪个车门或车窗逃出。   (七)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交通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关爱生命,从小做起”的交通意识,学会“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   2、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   3、如何安全度过小桥。   教学准备:   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20xx年5月1日)   2、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是?(122或110)   3、我们学生可不可以骑自行车?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某某同学放学的时候在马路上玩耍,这样对不对呢?(不对)   5、放学的路上,你看到李平被摩托车撞了,你该怎么办呢?(应该向大人呼救,叫大人过来帮忙,叫大人拨打112或110,还有120。如果摩托车逃跑了,要记住摩托车的车牌号码和特征以及逃跑方向。)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有很多不良行为与交通法规是格格不入的,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不良行为呢?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二、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   1、中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在道路上行走时,没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   (3)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   (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   (5)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的隔离设施。   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上路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   (4)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没后望,不打手势,突然猛拐。   (5)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   (6)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   (7)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   三、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一)行路常识:行路是中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识。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如小黄帽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4、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   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   (二)骑自行车常识:目前我国中学生上、放学大多以骑自行车为主,特别是在城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骑车上、放学,这就使得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列为必要。   1、我国交通法规明文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车。中小学生骑自行车,已成为我国交通事故的一个高发点。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骑车安全意识。   2、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赛车、山地车等多了,发生事故的比例也增多了。所以,不要骑快车、追尾、超车等。   3、过马路时要下车,应走人行横道。要学会估测来车与自己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车辆正在行驶时,你与来车距离15米时不能抢道,25米以上才较安全。通过郊外马路时,与来车距离大于40米以上才能通过。公路上骑车,千万不要抓住正在行驶的机动车,以免车速过快、不稳而摔倒,或因机动车突然刹车而被撞伤。   4、骑车不慎将要跌倒时,与其拼命保持平衡,还不如索性摔倒。因为勉强保持平衡,就忽视了自我保护,往往导致严重的挫伤、脱臼或骨折等后果。所以,遇到意外时,迅速地把车子抛掉,人向另一边跌倒。此时,全身肌肉要绷紧,尽可能用身体的大部分面积与地面接触。不要用单手、单肩或单脚着地。   (三)特殊交通事故的防御有一些交通伤亡事故,并不是发生在宽阔的马路上,而是在小街、胡同内和居民居住区。在新疆某部队发生了一起事故,那是在部队的家属楼前,一天临时停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司机去楼上办事。司机办完事下楼后,上车就发动倒车,有一儿童钻到车子下玩耍,来不及跑出,当司机听见“嘭“的一声,下车一看,儿童的头已被压扁而死亡!另外,北京市门头沟区有一小孩在街上玩耍,一辆货车出胡同口拐弯,司机来不及刹车,这一小孩不幸被压死。   在我们学校,放学后学生玩的场所比较小。马路上踢球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我们在马路边、胡同口、能进出车辆的家属院等地方玩耍时,一定要警惕车祸的发生。   四、 小结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良好的交通行为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告别过去很多不良的交通行为,这同时也是在和危险告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总是有规则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规则之中,要习惯于在规则中生存。依法行车是一种规则,遵守交通法规是遵守一种具体的规则。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礼让三先”等等,让人耳熟能详的标语。与其说它是一种标语,倒不如说它是一些规则,是交通事故总结的规则。   同学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只要大家始终把交通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远离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   教学活动名称: 交通安全小卫士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3、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并能在游戏中做出相应反应。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2、难点: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并能在游戏中做出相应反应。   活动准备:   1、小熊猫头饰、小汽车模型、魔法棒各一;   2、红绿灯、向左转弯、向右急弯路、禁止掉头、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停车场标志各一;   3、魔幻的音效、《甩葱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扮成小熊猫乐乐,开着小汽车入场,告诉幼儿自己是从童话世界来西安旅游的,但是对于西安的交通规则却一点也不知道。魔法爷爷让乐乐先学习了规则再来,可是乐乐等不及了,魔法爷爷没有办法,只好给了乐乐一根魔法棒,让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使用。乐乐收好魔法棒,踏上了去大雁塔的旅途。   【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从幼儿最熟悉的交通标志入手   请配班老师扮成交警,配合表演。情景一:乐乐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情景二:乐乐不认识向左转弯标志,撞到墙摔了个大跟头。在表演过程中要请幼儿告诉乐乐为什么错了。   摔了个大跟头的乐乐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请幼儿帮忙想办法,怎样才能快速地使乐乐变得知道各种交通规则。如果幼儿不能提示魔法棒,乐乐就自己想起来。请一名幼儿上来手拿魔法棒,所有幼儿一起念咒语“乌拉乌拉变”,大家一起帮助乐乐。变化的同时播放魔幻音效。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乐乐在开往大雁塔的途中又遇到了很多交通标志,分别是向右急弯路、禁止掉头、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停车场标志,请幼儿看一看这都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乐乐加以说明。在大家的帮助下,乐乐最终顺利到达了大雁塔。   三、进行“开汽车”游戏,巩固幼儿对常见交通标志的认识   请幼儿站成两队,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和乐乐一起游览西安城。在游览过程中配班老师会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请幼儿辨认并做出相应反应。   【结束部分】   请幼儿跟乐乐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交通标志是不认识的。在《甩葱歌》音乐声中,教师带着幼儿退场。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投放相关材料,请幼儿进行“我是小交警”情景游戏;   2、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幼儿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4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一些常用的交通规则,懂得不遵守交通法则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   (二)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标和意义。   (三)培养幼儿观察、体验、感悟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重安全,平安上学和回家。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放映视频,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之后的感想。   2.教师提问:在你外出或回家时,父母常叮嘱你的是哪句话?   3.利用图片资源,教授本课交通注意事项。(多媒体显示交通图)   (二)新授   事项一:上学放学,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行走,严禁路边游戏。   1.观看早上学校或幼儿园因违章造成的乱停乱放现象。   2.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在你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3.幼儿踊跃发言。   4.教师总结:是的,所以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定要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排行走,严禁路边做游戏。   事项二:道路车流潮水般,先左看,再右看,左右无车再向前。   1.放映一段繁忙的交通车流录   2.这样的情景,我们经常会在街上看到。当碰上如此繁忙的交通,我们想过马路,该怎样呢?   3.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应该先看左边,因为在我们国家车辆靠右行的。然后在看右边,左右无车方可通行。当然了,要走斑马线。但是在走斑马线时,切记:有车辆要挥手示意。   事项三:在道路进行施工封闭或阻塞时,应注意看好改道标志或替代路线,留意各种车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   1.教师放录像片,让幼儿看一段拥挤的上车情况。   2.幼儿根据录像,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   今天真是收获不少,既学到了很多交通知识,还丰富了课外知识。小朋友,从家里到学校,我们要牢记行走路线,熟悉道路交通状况和可能碰到的危险,严格遵守今天学的交通规则,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发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 、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篇 重视交通安全,是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每个人的责任。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观看视频,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 (二)认识交通标志。 1、出示挂图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2、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3、提问:如何过马路?安全过马路有什么好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说儿歌 《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 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 绿灯亮了往前行。 (四)游戏 小朋友们想不想玩红绿灯的游戏,师幼一起玩游戏。 老师扮成交警叔叔,出示红绿灯标志让幼儿进一步巩固认识红绿灯及其作用。 活动延伸: 绘画红绿灯。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信号等标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儿歌《小小孩学常识》动画。 2、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标识卡片,自制方向盘一个。 3、课件: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4、布置场地:十字路口、人行横道、停车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画面,引起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画面1:几个小朋友在翻越车行道中间的护栏。画面2:一个人跨越护栏横穿马路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 2、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危险事情的发生?"小结:这是多么危险可怕的事,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和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请一位小客人来教给我们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规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小小孩学常识》)师:动画里面的小客人告诉我们信号灯有几种颜色?(三种,红、黄、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信号灯过马路。 小结:小朋友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师:在车辆穿梭的大马路上,除了信号等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 播放标志图片,问:这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请小朋友指认标志,答对的奖一颗智慧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 2.通过游戏,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能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愿意参与交通安全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能在游戏中巩固认识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课件; 2.儿歌《去郊游》音乐; 3.道具:大眼猫头饰、斑马线贴纸、红绿灯牌、小圆环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视频情景感知 观看《过马路》的视频 教师提问:小蓝为什么要拉住小红?过马路应该走哪里呢?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就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 二、活动展开 1.出示图片认识集中常见交通标志 2.观看视频《大眼猫过马路的故事》,体验交流。 (1)教师:大眼猫在十字路口有没有走斑马线? 为什么大眼猫走了斑马线还是差点被车撞到? 教师归纳:大眼猫过马路的时候不看红绿灯,差点被车撞到,这样太危险了。 (2)教师:十字路口有斑马线,我们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该什么时候走呢?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3)教师:大眼猫在过马路时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 教师归纳:①行人要走人行道;②不能在马路上玩耍;③过马路时走斑马线,还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斑马线的地方,我们就要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跟大人一起时要让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乱跑。 3.玩游戏 播放音乐《去郊游》,游戏体验《小司机》 老师配带大眼猫的头饰扮演大眼猫,请小朋友们扮演行人和司机,大家一起去郊游 大眼猫带领行人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教师(大眼猫):前面有两条路,行人应该走哪条路? 幼儿(行人):人行道。 教师(大眼猫):行人应该注意什么? 幼儿(行人):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教师(大眼猫):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 幼儿(行人):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幼儿找到贴有斑马线纸条的道路) 老师出示绿灯时,司机小朋友握着小圆环方向盘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老师出示红灯时司机小朋友把车停下。 三、活动结束 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我和妈妈手拉手,一起走到马路口,红灯停,绿灯走,还要左右瞅一瞅,斑马线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记心上。最后教师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交流今天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并思考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2、认识了红绿灯,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这就要知道每条路的名称。孩子们,看看这个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出示交通标志)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有什么用呢? (四)现场指挥 1、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老师向交警叔叔学了一些指挥交通的本领,请小朋友仔细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师来当交通警察,请小朋友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听警察叔叔的指挥,一起动一动吧! (五)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5、遵守交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3、人行道与人行横道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1、红黄绿号牌一套。   2、教学课件。   3、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   4、学习星(红色)、安全星(黄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想看的话就请仔细看和听,认真想,等一下说说你都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1、看录像《篮球女孩》。   2、小朋友们,看完刚才的录像,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吗?   这样的走路方式会给她带来哪些困难呢?   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样子呢?   3、是呀,车祸就是杀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给我们的交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挤,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小红燕撕心裂肺的呼唤时时警醒我们:生活中如果不重视交通安全,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造成终生的遗憾,失却美好的未来。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把你们送到学校,除了希望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更盼望你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平安回家》。   出示课题:遵守交通规则。齐读课题   过渡:平安回家首先要学会走路。我们来看一个片断,想想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走路,才能平安回家。看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一会儿把你听到、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老师为说得好的同学颁发一枚学习星,好吗?   (二)看动画——《学会走路》(出示课件)   刚才你听到和看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哪些内容呢?(小组交流后发言)(板书:学会走路、乘车、骑车)细心、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在我们放学回家的道路两旁常有竖着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们叫什么吗?(板书:交通标志)。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除了要知道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标志小客人到我们班,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看,她来了。   2、生戴红绿灯头饰上台,自我介绍:我是红绿灯,十字路口总指挥,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样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你们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吗?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做游戏:红绿灯下。)   3、扮演红绿灯小朋友:我们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还想介绍几位我们家族里的好朋友让大家认识,这几位朋友大家平时应该见过面,可是你了解它吗?   (师课件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它的任务是什么?   小朋友对我们标志家族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生下)   4、看样子,小朋友们和交通标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听好朋友的劝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吗?(能)那我们就通过下一个游戏检查一下小朋友会不会过马路了。(讲规则,小组讨论扮演角色,做游戏)   (四)游戏——我会过马路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体验。   2、学生分为行人、小学生过马路,然后回到座位。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过马路的呢?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将为他颁发一颗交通安全星。(指名说说。)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学会了认识交通标志,还会按规定行走,安全回家。   (五)我是交通安全员   那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能安全回家了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片断,看看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安不安全?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奖他一颗交通安全星,好吗?   (出示课件:出示5个场景视频,师讲述,学生判断)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自己注意交通安全,还为我们其他的小朋友作了很好的指导。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学会怎样平安回家,高兴吗?   (六)总结延伸:   小朋友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回家。小朋友不但要自己会安全行走,还应该做一名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为了让我们全校同学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一些常用的交通规则,懂得不遵守交通法则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   (二)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标和意义。   (三)培养幼儿观察、体验、感悟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重安全,平安上学和回家。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放映视频,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之后的感想。   2.教师提问:在你外出或回家时,父母常叮嘱你的是哪句话?   3.利用图片资源,教授本课交通注意事项。(多媒体显示交通图)   (二)新授   事项一:上学放学,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行走,严禁路边游戏。   1.观看早上学校或幼儿园因违章造成的乱停乱放现象。   2.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在你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3.幼儿踊跃发言。   4.教师总结:是的,所以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定要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排行走,严禁路边做游戏。   事项二:道路车流潮水般,先左看,再右看,左右无车再向前。   1.放映一段繁忙的交通车流录   2.这样的情景,我们经常会在街上看到。当碰上如此繁忙的交通,我们想过马路,该怎样呢?   3.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应该先看左边,因为在我们国家车辆靠右行的。然后在看右边,左右无车方可通行。当然了,要走斑马线。但是在走斑马线时,切记:有车辆要挥手示意。   事项三:在道路进行施工封闭或阻塞时,应注意看好改道标志或替代路线,留意各种车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   1.教师放录像片,让幼儿看一段拥挤的上车情况。   2.幼儿根据录像,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   今天真是收获不少,既学到了很多交通知识,还丰富了课外知识。小朋友,从家里到学校,我们要牢记行走路线,熟悉道路交通状况和可能碰到的"危险,严格遵守今天学的交通规则,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发生。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4   设计理念:   标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以它简单性、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被现代人所广泛应用,各种环保标志、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新《纲要》中提到:“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可见,让幼儿掌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志和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也是越来越发达,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了。中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好奇心强,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缺少积极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培养。在这个活动中,我从众多的交通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引导幼儿通过“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看标志玩游戏”等活动,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教给孩子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   2、乐于遵守交通规则,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交通标志调查表(幼儿完成)、小圈人手一个   2、课件:小猪过马路;看标志开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认识标志的兴趣。   1、师:今天早上,在马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想)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课件:小猪一个人出去玩,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小猪看见前面没车,就很快地往对面跑,结果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只听见砰砰几声响,小猪被撞到在地上,头上流了很多血,小猪害怕极了,哇哇大哭起来。   3、提问:小朋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小猪这样做危险吗?那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要看红绿灯,不能闯红灯)   4、教师小结:在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好信号灯的标志,红灯停、绿灯行,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交流分享:   1、师:那马路上除了有信号灯的标志以外,还有很多的交通标志。最近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许多交通标志的调查表,先请你们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交通标志?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调查表,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教师出示相应的交通标志图。   4、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交通标志,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含义,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了这些标志,就使我们马路上的交通更加有秩序、更方便。   三、游戏:小司机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回小司机,看看谁最能遵守马路上的交通规则,好吗?看,这是什么标志?(机动车行驶)那就让我们快快拿起方向盘,开起我们的小汽车,出发咯!(幼儿手拿小圈听开汽车音乐开始游戏)   2、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幼儿看标志玩游戏   马路场景――汽车行驶标志――红绿灯标志――人行横道(注意行人)――禁止鸣喇叭――右转弯――注意儿童(有儿童)――车辆慢行――停车场   四、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你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以后爸爸妈妈开着汽车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你们也要提醒爸爸妈妈要看好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好吗?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5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导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知识   1、道路、交通2、交通安全3、交通法规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5、看图识标志   三、讨论分析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舞蹈、相声、快板、演小品、知识问答、合唱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理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提供了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活动对象:   六(3)班全体学生   活动重、难点:   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自行组织排演节目。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A:同学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学生齐答:生命。)主持A: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它。主持B:为了使我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使我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天我们精心筹备了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二、快板:《安全第一》   主持A: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奔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有一些人由于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主持B:对呀!当你看到一个个现实的生命消失于万恶的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下,当你面对那些让你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痛心疾首吗?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下面请欣赏激动人心的快板《安全第一》。表演者:肖海花等。   三、相声:《过马路》   主持A:刚才的快板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要记在心里。下面请欣赏张贵敏和黄诗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相声《过马路》,看看她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四、舞蹈《交通安全歌》   主持B:生命不容忽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像相声中的那位同学一样横穿马路。接下来请庾文忻、姚燕香等同学为大家表演交通手势舞蹈《交通安全歌》。   五、小品:《酒后驾驶》   主持B: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的生命在发光发热。为了不让生命的光芒消失,我们一定要听交警叔叔的指挥。   主持A:是呀,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请欣赏陈梓健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酒后驾驶》。看看酒后驾驶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恶果。   主持B: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对!)   六、有奖知识问答。   主持A:现在请出我们的小百科刘启麟和黄晓媛同学考考大家对交通到底了解多少?掌声有请!   七、合奏唱《爱惜生命》(由黄晓媛同学根据红河谷改编)   主持C:经过这次知识竞赛,相信大家对交通安全意识又进了一步的加深了吧。   主持D:我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就请我们全级同学一起来唱《爱惜生命》吧。(竖笛伴奏)   主持D: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这次活动作一个总结。   八、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1、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生纷纷反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强百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活动。对!今后的班会活动一定要多费心,把它办好,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通过此次班会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发言、讨论等形式深切的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家的安全防患意识,并能为以后注意安全从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由于活动项目多,又加上是学生负责主持,经验不足,致使活动间紧张。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