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

为什么讨厌母鸡?那他肯定有什么不受欢迎的地

母鸡一课老舍通过哪些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

母 鸡 老 舍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疸来.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选自《老舍经典散文》 1.感知理解.仔细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母鸡,是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家禽,但由于老舍_____手法的成功运用,它 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文章开头说"一向讨厌母鸡",结尾又写到"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在写法上叫_____ .2.提炼思考.联系语境,回答下列问题.(1)第1段说"一向讨厌母鸡",原因有哪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9段说"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请你能任选其中一个方面,并找到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欣赏.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发现探究.第6段说"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情感体验.读罢全文,你对作者笔下的母鸡是讨厌还是喜欢呢?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拟人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2、(1)叫声烦人;欺软怕硬;张扬炫耀(2)负责: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慈爱: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3、(1)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炫耀成绩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2)结构上看,此句回应开头"讨厌"母鸡的情绪,前后呼应.从内容上看,这段文字既是感情的升华,又是主题的深化."敢"字再次用得十分的巧妙."不敢"讨厌母鸡,说明当"我"充分认识了母鸡伟大的母性后,对其顿生崇敬之情.倘删去"敢",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无论内容表达还是情感抒发,都有变得软弱无力,索然寡味了.4、与第二段第一句照应,即它”永远不反抗公鸡“作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鸡为了小鸡的勇敢,渲染了母鸡伟大的母爱.5、无固定答案.例:喜欢 一只母鸡无论平时是多么的惹人生厌,但当她是一个母亲时,她是那么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怎么不讨人喜欢呢

老舍的母鸡是不是记叙文?

文种介绍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5.记叙文的划分 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来划分。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9.记叙文的句式(语气):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表达方式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老舍的《母鸡》运用了什么手法,“我不敢

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母鸡》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当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先是讨厌进而转变为尊敬。《母鸡》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老舍赞美母鸡的特点是什么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文章最后很明显的用这四个词来总结母鸡的优点.

老舍的《母鸡》,“我”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所以是母爱使作者态度转变的

母鸡 老舍 阅读答案(初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4592529.html

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

老舍的《母鸡》老舍先生先前是对母鸡非常讨厌,因为母鸡总是无病呻吟,欺软怕硬,而且拼命炫耀。后来因为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在这只当母亲的母鸡的身上,他看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看到了母鸡的伟大,从而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与其说不敢再讨厌,不如直接说是一种尊敬。《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课文简说本文是老舍先生【原名 舒庆春】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再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感觉,使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小品或相声

母鸡 老舍中的第9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1.a.一向讨厌母鸡。b.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c.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2.带有哲理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母鸡》老舍

1、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疸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厌恶、讨厌3、额...........4、额..........5、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老舍笔下的母鸡,和普里文的猫,有什么区别?

《母鸡》和《猫》在写法上有各自的特点。①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用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点分段式。在写猫时,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性格古怪的表现;在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③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④在语言的运用上,两篇文章都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听街坊邻居在说,既生动鲜明,又通俗易懂。

老舍 《母鸡》阅读题

1,写母鸡连最忠厚的鸭子也欺负是为了说明我对母鸡的讨厌程度,也与后文我对母鸡的转变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使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也更加突出!2,作者对母鸡的转变从母鸡生了小鸡之后,作者在本文想要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从对母鸡的转变入手是想表达母爱的力量使他不再讨厌母鸡,这样写可以自然的引出作者在下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突出主旨!

猫和母鸡这两课都是老舍先生写的比一比这两个里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1.都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分为母鸡孵鸡维以前和孵出鸡维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2.采用的都是总分段式采用总分来表现小动物特点时,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3.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不同点在情感的表达上《猫》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讨厌”到“不敢讨厌”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老舍巜母鸡》一文中,差不多发了狂,狂是什么意思?

狂代表疯的意思,写出了那只母鸡当时的情况

老舍作品母鸡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表现在那些地方主要写了什么

老舍作品母鸡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表现在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主要写了母鸡的吵闹、调皮好斗、发狂炫耀。相关片段: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以下是母鸡一文语言风格的相关介绍: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再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感觉,使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小品或相声。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母鸡

老舍的母鸡读后感400字

n

老舍写的母鸡全文以作者的什么变化为线索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2)对词语的理解 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鸡雏:幼小的鸡。

你知道老舍的《母鸡》主要写了什么吗?

一、主要内容1、《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述老舍本人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过程,通过其表现出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文章将老舍自身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描述了其对母鸡的情感变化,即从“讨厌”到尊敬的转变为,使前后情感的鲜明对比展现的淋漓尽致,成功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3、文章语言的风格较为口语化,自然直白,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令人感到十分地亲切与舒服。二、老舍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老舍的<<母鸡>>这篇文章中的母鸡让你想到了谁?说说理由。求解!!谢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我发现妈妈平时对我的这些唠叨都凝结着她对我的爱。正如老舍先生文中写的那样,他本来一向讨厌母鸡,因为它叫得没完没了。但后来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因为,他发现母鸡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慈爱,辛苦。所以,老舍先生不仅不再讨厌母鸡,反而还觉得它很伟大呢! 妈妈也是如此,她对我们的爱都是在细微处体现,而且是无时无刻都在的。

《母鸡》老舍阅读答案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我对母鸡有感情的语句。(至少三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的⑤⑥⑦⑧段在组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的第⑨段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2. A.一向讨厌母鸡。 B.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C.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特点:按材料性质组材,每一段叙述一方面内容。 原因:为突出母鸡各方面的形象。 4.带有哲理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老舍描写了母鸡的什麼?

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母鸡》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当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先是讨厌进而转变为尊敬。《母鸡》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老舍的母鸡写了哪些内容?

一、主要内容1、《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述老舍本人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过程,通过其表现出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文章将老舍自身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描述了其对母鸡的情感变化,即从“讨厌”到尊敬的转变为,使前后情感的鲜明对比展现的淋漓尽致,成功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3、文章语言的风格较为口语化,自然直白,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令人感到十分地亲切与舒服。二、老舍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母鸡的作者是什么原名什么字什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

母鸡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是杰出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母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哦哦好吧 没有了呢 哦哦哦好吧 好好休息一下

老舍笔下的母鸡特点是什么?

老舍笔下母鸡的特点:负责、慈爱、辛苦、勇敢。《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什么样的母鸡

老舍笔下的母鸡叫声令人心烦、欺软怕硬、骄傲自满、爱炫耀,但是又是一位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鸡妈妈。《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老舍的散文《母鸡》的全文是怎样的?

《母鸡》是老舍的一首散文作品。全文: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就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扩展资料:《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耳熟能详的佳作,全文不到700字,却将母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就是有那么一只母鸡在读者眼前,从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好大喜功到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个因为爱而改变自己的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母爱是人类历史中永恒的话题,历史上有孟母三迁,有岳飞刺字,都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老舍先生的这篇《母鸡》,从母鸡对小雏鸡的爱升华到对母爱的赞颂,通俗易懂,让人感触颇深。我们也应该思考,母亲给予我们的爱是多么的伟大,而我们又能给予母亲怎样的爱?很多人都会去羡慕说别人的母亲是如何的,但是,母爱也有千千万万种样子,每个人得到的母爱也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古有二十四孝,那么现今的我们,在体会了母爱的同时,也该尽我们的孝心,让母亲体会到我们的爱。

老舍的母鸡最显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先抑后扬.17.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这在文章写作中属________写法。(2分)18.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2分)20.文章第6段中,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这样写用意何在?(3分)21.文末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4分)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本文末一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鸡什么样的感情?(2分) A.喜欢  B.钦佩  C.畏惧  D.欣赏参考答案:17.先抑后扬18.①母鸡的叫声 ②欺软怕硬,乘人不备而进攻 ③下蛋后好炫耀功绩19.我从孵养小鸡雏的母鸡身上看到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精神。20.与文中第二段中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相照应;突出表现成为一个母亲后,母鸡在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21.负责: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慈爱: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辛苦: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22.B.

老舍的14课母鸡的第一段主要写啥?

第一段主要写母鸡惹人心烦的叫声,表达作者起初对母鸡的厌恶。整篇文章先抑后扬,主要表达作者的母鸡观点的变化,赞扬母鸡作为一位母亲的伟大

老舍的母鸡一文的第5、6、7、8小节运用了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

  前几天,我们学了老舍先生写的<<母鸡>>一文,  文中写的是老舍先生一开始讨厌母鸡,因为它没完没了  地叫,但后来他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因为他发现母鸡  是很负责、慈爱、辛苦、伟大,所以他不仅不再讨厌母  鸡,还觉得它是一位英雄。  读了这篇短文后,使我联想到我的妈妈。我讨厌她,  就像老舍先生讨厌母鸡一样。因为她整天在我身边唠唠  叨叨,有时甚至打我、骂我,我不仅讨厌她还恨她。我反  反复复地读这篇文章的一句话:“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  英雄。"我开始慢慢地,细细地回想起妈妈对我的一点一滴,  妈妈对我的好开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接一幕地在我的脑海里  闪现,那哪是唠唠叨叨啊?她是怕我冻着、饿着和想了解我  在学校的情况是怎样,才向我问这问那;她打我骂我是因为  我一次又一次地犯错,一次又一次地伤她的心。我知道,她  是恨铁不成钢啊!她恨我越深不正是她爱我越深吗?当我生  病时,是她彻夜末眠地守着我。生活上,她从不会让我愁吃  愁穿;学习上,她帮我解答难题。除此以外,她还教我怎么宽容别人,怎样帮助别人,  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再也不讨厌妈妈了,老舍先生说得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  一位英雄。我妈妈也不例外。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母鸡》老舍是借物喻人的文章吗

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作品原文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可是,现 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雏鸡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叫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雏鸡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位母亲就必定是一个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课文简说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在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可笑的感觉,使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小品或相声.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让人肃然起敬,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2)对词语的理解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乘其不备:趁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更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鸡雏:幼小的鸡,小鸡.忠厚:(1)指忠诚,厚道.忠厚古朴,耕读传家,详载州志.”(2)指老实而不精明.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所以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相同点1.都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分为母鸡孵鸡维以前和孵出鸡维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2.采用的都是总分段式采用总分来表现小动物特点时,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3.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不同点1.在情感的表达上《猫》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讨厌”到“不敢讨厌”。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老舍笔下的《猫》《母鸡》《小麻雀》相同处和不同处是什么?

说说老舍笔下的猫母鸡小麻雀在表达的上的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有哪三点用四字词语表示?

讨厌: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老舍的母鸡读后感300字

我爱喵呜书评网,很多读后感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母鸡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他讨厌母鸡?

之所以讨厌母鸡,是因为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它的叫声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任何理由,所以他会非常的讨厌

老舍母鸡的结合实际

老舍母鸡读后感读了《母鸡》这篇课文,我也读懂了天下的母亲。母鸡你真伟大,你为了你的儿女一天天消瘦了。当你的儿女一个个挺着像汤圆似的肚子时,而你的肚子却空空如也。你天天教你的儿女啄食,掘地,用土洗澡,忙前忙后。以前的你胆小如鼠,如今你为了保护你的儿女变得如此勇猛。你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从小到大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当我还是婴儿,母亲日夜守侯在我的身旁,我一吭声妈妈就要开始忙着照顾我们的吃喝拉撒。现在我们长大了,上学了,您又为了我的学习忙里忙外。当我上学时,妈妈要忙着去上班,当我们放学,您又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忙活着起全家人的晚餐来。你总是有干不完的家务,做不完的工作。炎热的夏季,你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饭菜,一头钻进了厨房,那可口的饭菜是您真正用满身的汗水换来的;寒冷的冬日,您为了让我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你那柔弱的手伸进了刺骨的河水里,可是你总是毫无怨言。妈妈,我好想对您说:“您辛苦了!”读了《母鸡》这篇课文,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母爱很伟大。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在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的鲜明的对比,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可笑的感觉,是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相声或小品。  这篇文章写出了母鸡对雏鸡的关心与照料;干什么事都处处想着雏鸡,让着雏鸡;而且还教它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教它们挤在母鸡的翅下、胸下......这都是鸡母亲爱他们,呵护它们的表现,这是母爱的自然流露。  “当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时,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像文中的母鸡一样,一做我爱吃的饭菜时,妈妈就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并且还说:“慢点吃,别噎着。”我抬起头,嚼着菜,问道:“妈妈,您怎么不吃啊。”而妈妈却笑着说:“你吃吧,我不爱吃这菜。”每当我这样问她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回答。现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要。  感谢老舍,感谢老舍先生带给我们的文章——《母鸡》,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请采纳,谢谢

读课文,写一写老舍笔下的母鸡有什么特点

老舍笔下的母鸡叫声令人心烦、欺软怕硬、骄傲自满、爱炫耀,但是它又是一位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鸡妈妈。《母鸡》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改变,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全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属学》中使用。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集》、《四世同堂》等。

老舍 母鸡阅读答案 作者赞美母鸡原因是?

因为母鸡对他的儿女负责

柱子上的母鸡和老舍写的母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柱子上的母鸡和老舍先生写的母鸡相同的是都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不同的是老舍笔下的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柱子上的母鸡只描写了喜欢

母鸡的阅读答案(老舍)

tgyehjsrtges

老舍先生写的母鸡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因为他有一群基础,他什么是因为他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个什么?

它负责慈爱,勇猛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鸡,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老舍的母鸡是不是记叙文

文学体裁散文老舍的《母鸡》属于散文《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散文(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文体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概念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u200b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五种表达: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什么样的母鸡?

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母鸡》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当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先是讨厌进而转变为尊敬。《母鸡》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怎样理解老舍的母鸡的主题思想?

老舍写的母鸡,它欺软怕硬、骄傲自满、爱炫耀,但是又是一位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鸡妈妈。 《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反感转变为尊敬。

老舍的《母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主要内容1、《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述老舍本人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过程,通过其表现出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文章将老舍自身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描述了其对母鸡的情感变化,即从“讨厌”到尊敬的转变为,使前后情感的鲜明对比展现的淋漓尽致,成功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3、文章语言的风格较为口语化,自然直白,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令人感到十分地亲切与舒服。二、老舍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老舍后来喜欢母鸡的原因?

老舍先生原本是对母鸡非常讨厌,因为作者觉得母鸡总是无病呻吟,欺软怕硬,而且拼命炫耀。偶然有一次,作者看到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在这只母鸡的身上,他看到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优秀品质,看到了母鸡的伟大,从而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改变。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与其说不敢再讨厌,不如直接说是一种尊敬。

分析老舍《母鸡》的行文结构?

《母鸡》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结构如下:1. 开篇便提出“我一向讨厌母鸡”,在随后的三段中有条不紊地给出了“我”讨厌母鸡的理由,这四个理由分别是:母鸡总是没理由地乱叫,令人讨厌;母鸡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却欺负忠厚的鸭子;母鸡凶悍蛮横,遇到另一只母鸡会“下毒手”;四是母鸡喜欢炫耀,下蛋的时候会嚷得全世界都知道。2. 过渡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是在“不敢”这一特定词语面前,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多少有了一点改变。这一点转变是作者对母鸡观察后产生的新的感受和认识。3. 课文第二部分写“我”喜爱母鸡的原因。这部分的写作方法主要体现在:(1)通过与“没理由乱叫”的“不敢再讨厌”之前的母鸡的对比来写。(2)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恰当。如“它永远不闭眼睛,总是挺着脖儿来保护它的孩子们。”中的“挺着脖儿”“保护”等词语的运用,把母鸡的形态和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3)通过写母鸡的叫声,“它若挺着脖儿起来,歪着头用圆溜溜的眼睛瞅着坏人,就是在警告它别想靠近。”把母鸡的形态和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4. 结尾段:是作者对母鸡看法的总结,也是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老舍的作品母鸡

《母鸡》是老舍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歌颂母爱的一篇文章。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母鸡看法的转变来赞扬母爱。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母鸡在心理上产生的变化,正是由于“母亲”这个身份而发生的。如果参照作者《我的母亲》一文,把作者的亲身经历与鸡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做个对照,不难看出母鸡身上这些优秀品质的来源。在语言风格上,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作者一贯的艺术风格——朴素平实,直白自然,却又不失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老舍写的【母鸡】做母亲的母鸡有什么特点?

1.慈爱,找到食物就唤小鸡啄食。2.勇敢,对周围的一切危险有所警觉,敢于挑战狗和人类。3.无私,带着鸡宝宝们四处奔波,不知疲倦。

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一只令人心烦、欺软怕硬、骄傲自满、爱炫耀的母鸡,但同时它也是一位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鸡妈妈。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母鸡的形象表现出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老舍的母鸡一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母鸡》文中一至三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从以上文中的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讨厌母鸡。

母鸡的课文哪句话能反映老舍语言特色的句子?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百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老舍写的《母鸡》课文中哪些是明贬实褒?

 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在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的鲜明的对比,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可笑的感觉,是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相声或小品。  这篇文章写出了母鸡对雏鸡的关心与照料;干什么事都处处想着雏鸡,让着雏鸡;而且还教它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教它们挤在母鸡的翅下、胸下......这都是鸡母亲爱他们,呵护它们的表现,这是母爱的自然流露,“当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时,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像文中的母鸡一样,一做我爱吃的饭菜时,妈妈就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并且还说:“慢点吃,别噎着。”我抬起头,嚼着菜,问道:“妈妈,您怎么不吃啊。”而妈妈却笑着说:“你吃吧,我不爱吃这菜。”每当我这样问她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回答。现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要。  感谢老舍,感谢老舍先生带给我们的文章——《母鸡》,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老舍笔下的母鸡有什么特点

老舍笔下的母鸡叫声令人心烦、欺软怕硬、骄傲自满、爱炫耀,但是它又是一位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鸡妈妈。《母鸡》主要内容《母鸡》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改变,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全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属学》中使用。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集》、《四世同堂》等。

老舍的《母鸡》一文中颤颤巍巍的意思是什么?

指母鸡颤抖摇晃的样子

老舍创作背景

你是我的小苹果,怎莫爱你都都不闲多

老舍作品 母鸡 主要内容

自己找最好

小学冀教版课本 老舍文学单元 老舍 母鸡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老舍的《母鸡》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母鸡的伟大与无私

第14课母鸡,这篇课文,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写?

《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母鸡 老舍 阅读答案

ukyrykuri76ri明天人

《母鸡》 老舍 原文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就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老舍的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1、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2、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3、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4、我真正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5、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6、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有母亲,是幸福的。7、后悔是不会改善环境的。8、一时的怒气往往使人的行为失于偏急。9、因彼此不明白而闹气是无谓的。10、要警惕肉体的需要把高尚的精神丧尽。11、假外人的势力而欺自家人最没出息。12、人格一旦失去,想再恢复,比使死人复活的希望一样微小。1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14、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15、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16、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17、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18、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19、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20、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21、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22、最大的忍辱是牺牲,最大的牺牲是预备反抗。2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24、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25、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26、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

老舍的茶馆 有什么中国文化精神?

在以茶文化为载体的基础上,老舍茶馆成为集京味茶文化、戏曲文化、餐饮文化等于一身,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等六大老北京传统茶馆形式于一体的京味茶馆文化集萃地。

老舍作品有哪些特色?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特殊的幽默艺术独树一帜。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名家的幽默艺术互有异同.喜感因素和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幽默感。老舍的幽默,是温暖的北平的幽默,简朴、利落、善良、生气勃勃。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成熟的,早期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显示出他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老舍笔下的幽默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1、老舍对京味文学的影响?2、《红楼梦》对京味文学的影响?

那 是很大的 啊~

浅谈老舍的幽默与京味!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所充溢着的北京味儿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北京长期作为皇都,形成了帝辇之下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追求,迥异于有更浓厚的商业气息的“上海文化”。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抚幼的老“规矩”;性格的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于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老舍作品处处写到礼仪,礼仪既是北京人的风习,亦是北京人的气质,“连走卒小贩全另有风度”。北京人多礼,《二马》中老马赔本送礼,《离婚》中老李的家眷从乡下来同事们要送礼,张大哥儿子从监狱里放出来更得送礼,《骆驼祥子》中虎妞要祥子讨好刘四爷更需送礼,《四世同堂》则直接详尽描写祁老人“自幼长在北京,耳习目梁的向旗籍人学习了许多规矩礼路”。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表现了一种“文化”、“性格”。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了他的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中的“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对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绘的统一。

老舍的京味小说如何体现出京味语言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深刻的大变革时期,“文化热”和“寻根文学”思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当时,“文化热”所关注的中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类比;“寻根文学”则更是明确地提出找回“民族的自我”。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因素,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作品,无论在语言表达,还是所表现的内容层面,都刻意强调其“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于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的“京白”、“京片儿”化,表现于四合院 、大杂院等城市空间的选择上,表现于对都市日常生活,尤其是民风民俗的呈现,也表现在对作为传统文化具体呈现的器物知识的展示上,更表现为那些负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老人及旧时人物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上。这种差异性往往被放置在朝向过去的历史视野中,即未曾被现代生活所更动的民族文化“积淀”的层面,共同指向一种“田园化都市”式的、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韵味的老北京想象,作为一种别样的历史样本,用以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在这样的逻辑中,对北京文化的描述,既是对特定区域的差异文化的展示,同时也是以现代眼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建构。 这一时期“京味小说”的构成因素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的“京白”化;描述的环境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建筑空间当中;所表现的对象是特定的都市群落。 “京白”化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常常用北京底层市民的地域方言,即北京话而非普通话,来表现人物和讲述人物。“京白”化是这个时期“京味小说”对语言的共同强调,突出地强调“语言”对于构造北京形象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也正是“寻根文学”的普遍特征,它 们试图走出高度统一的政治语言环境,试图重新尝试那些被擦抹掉但具有丰富文化韵味的方言土语。在“京味小说”中语言既被作为文化差异性的构成因素,也被视为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正因为在语言上的这种规定性,不使用北京话的人群也因此不能进入“京味小说”的表现之列。 这一时期“京味小说”所描述的环境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建筑空间当中,这是基于“寻根”思潮寻求“民间”、“非规范”文化的取向。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基本上选择生活于胡同里的四合院、大杂院中的底层市民作为表现对象,而不是大宅门里的贵族、世家生活场景。说的清楚点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不仅把生活于这些建筑空间中的人群被作为表现对象,建筑空间本身也是表现的重要对象。翻阅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都能清晰地读到有关“四合院的布局”、“胡同的构造”、“城墙根周围的景致”等等空间环境的描述。当然,这些描述不过是北京这个城市空间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已,却又有着典型的北京形象。“京味小说”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兴趣,自然要联系着这种空间环境中所显现的生活方式、文化精神,也成为这一时期“京味小说”的重要构成部分。不难看出,这种把建筑空间的描述和对这个空间中的民风民俗的描述结合在一起,自然地构筑了一种类似于传统乡村特点的人际关系,因人伦亲情、邻里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于现代大都市的疏离关系的紧密关联。从这个层面上看,这一时期的“京味小说”既是一种民俗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特定文化形态的展示。同时也能看出,非这种城市空间的生活形态以及不具有“民俗”意义的生活形态,都很难被纳入“京味小说”之中。

老舍作品京味的特色

在他写的<茶馆>能体现出来

什么是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色?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特殊的幽默艺术独树一帜。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名家的幽默艺术互有异同.喜感因素和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幽默感。老舍的幽默,是温暖的北平的幽默,简朴、利落、善良、生气勃勃。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成熟的,早期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显示出他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老舍笔下的幽默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老舍的平民意识对中国文学界有什么影响?

从1923年开始的《小铃儿》的小说创作,到1948年完成的千古绝 唱式的煌煌巨著《四世同堂》,是老舍在吮吸了五四的人性和人道主 义营养之后,以一种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的悲悯情怀,去抒写底层人民 苦难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漫长过程。与那些喝过“洋墨水”的自由 派文人作家所不同的是,老舍更能切近真实生活的现实,更具有人生 色彩的平民意识,更怀有自觉的悲剧审美意识。虽然他于1924年赴英 国伦敦大学讲学期间所创作的三部早期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赵于曰》、《二马》中的平民意识尚未进入一个较为自觉的层面, 其写作视角中明显地掺杂着另一种西方文明的参照系,时而露出了 “绅士相”,以西人之幽默洞悉阿Q 式的国人灵魂,然而,对市民阶 层的关注已然成为他命定的书写情结了。如果从老舍192 9 年在回国 途中路经新加坡时写就的长篇小说《小坡的回忆》算起,到《四世同 堂》的脱稿,二十年间,他几乎是在疯狂地写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创作如此之丰,是无人可比的。对于这样一位长篇小说的圣手, 长久以来我们不仅对其《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 驼样子》、《文博士》(可惜的是1930一1931年间毁于战火的长篇 《大明湖》成为我们认识老舍思想和艺术环链的断裂带)等长篇创作 做了浅表性的阐释和历史的误读,而且,即便是对像《骆驼样子》和 《四世同堂》这样的鸿篇巨制的理解,文学史亦过多地渗透着当下的 曲解。现在是到了应该进行历史重新定位的时候了。 无论如何,《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这两部长篇小说已经成 为20世纪的文学经典之作(虽然像《月牙儿》和《断魂枪》这样的优 秀短篇创作同样可以显示出老舍小 说创作的功力,但它们一直被悬 置在文学史“正册”之外),但是经过几十年文学史的反复“言说”, 它们在特殊的语境中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模态。《骆驼祥子》之所 以能够被文学史反复吟诵,恐怕是需要它完成一次向旧 世界控诉的 文学史使命,而其一渗透着对人性,乃至于对民族劣根性的近乎于黑 色幽默的讽刺,对民族人文环境的悲剧性的自嘲,以及作家在确定这 一性格典型时的某些缺失,我们却都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了。“一叶 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只从他的平民意识中发掘到他的世界观和立 场,却放弃了或有意忽略了与其遥遥相对的人性力量和人文理想的折 射。 同样,像《四世同堂》这样百万言的长篇巨制,我们的文学史叙 述仍然定位在它的平民意识上,定位在“强烈的控诉”的思想框架中, 这难免就降低了小 说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内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部小说1949年曾在美国节译出版过(书名为黄色风暴),被誉为不 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 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参见《美国文坛对老舍及其(四 世同堂)的评论》,《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1 期)。我不勺道缘 间在!949 年老舍的这翻长篇会在美国受圣1 欢迎,或许其中隐含的 更多的是超越政治的人性理解和艺术理解,作为沦陷区文学的成就, 老舍并不像我:林林总总的文学史阐释,只是站在狭义的爱国主义 (有时是民族主义的代名词)立场上书写民族的痛史、恨史、愤史, 而更多的是对人性与人的灵魂的解剖与鞭挞。在悲悯的同情中,老舍 更暗藏着一种“杀机”。 一种杀戮人的灵魂,并为之进行清洗的初衷,恐怕这是文学史很 少作出解释的。停滞在阶级本位的分析层面,显然是过低地估计了小 说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真实是,老舍一生善结三教九流的朋友,尤 其是下层的劳动人民,这成为他写作小 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资 源,同时也是他对中国文化进行思考的资源之一,这本来是停留在创 作无意识层面的自觉,解放后其作品中的许多描写对象却都与“工农 兵”对上了号。其实,当时连同老舍先生个人在内的文学史言说,遵 循的唯一方向就是“工农兵方向”。 老舍为什么最后自沉太平湖?我以为其悲剧多半是由自身思想的 脆弱而经不起诸语权力的诱惑而导致的。为什么老舍建国后掇笔不写 小 说而改为写戏剧呢?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裁的转换问题,更重要 的是,它是老舍人生思想和艺术的一次重大转换! 在戏剧创作领域内,老舍真的“粉墨登场”了。然而,他并不知 道等待他的最后一幕是严酷的精神悲剧。 新中国隆隆的礼炮迎来了二大批欲为新政权效力的艺术家,与其 他国统区的作家心态截然不同的是,老舍以为自己是这个新政权的当 然代表者之一,其心态是十分愉悦的:“跟延安、国统区来的许多作 家心态不一样,老舍心想自己是穷人出身,没上过大学,亲戚都是贫 民,在感情上觉得跟共产党有天然关系,跟新政权是一头的。一些作 家受到精神压力,谨慎小心 ,有的做投降状,生怕自己是否反映小 资情调?是否背离党的要求?而老舍没有顾虑,如鱼得水。”(1998 年10月31日对舒乙的采访,转引自陈徒手《花开花落有儿回?》,载 《读书》1999年第2 期)正因为带着这样的心态跨人了新中国文学的 舞台,并一路春风地走完了50年代,在鲜花和掌声的呵护中,老舍能 自持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回顾建国后十七年的戏剧舞台,恐怕绝大部分作品都要被21世纪 现代文学史的叙述所忽略。十六年间,老舍先后创作了二十多部剧本, 可谓竭尽自己的心血来塑造“新人”,但此间他只能留下一部戏(除 《骆驼样子》的改编外),那就是被曹禺誉为“经典”,被老舍本人 认为“那就配合不上”政治任务的唯一有深刻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审 美价值的绝唱——《茶馆》。 老舍以十万分的热情去塑造新人的同时也试图塑造自身新的生活。 从表面上来看,老舍仍然是以平民视角来完成创作,但实际上为一个 个既定政治目标服务的立场和出发点已偷偷改变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的客观视域。《茶馆》之所以成为老舍的“绝唱”,甚至是十 七年 文学的“绝唱”以及“阶级斗争风暴”中唯一的一例“出轨”之作, 它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老舍和当时的政治保持了一段历史的距 离。我始终不能参透的是,这是否是老舍先生在那歌舞升平一派狂热 之中的清醒!连扮演松二爷的黄宗洛也难以理解这样出格的事:“一 九五八年大家一块疯狂,以为共产主义马上要来到了。在这时候把 《 茶馆》排出来是一个邪门的事。”(引文同上)虽然〈茶馆》几经 修改,突出了“新旧对比”的主题内涵,但却不能掩盖其人性的内涵 和艺术的光华。 老舍的悲剧在哪里? 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知识分子,老舍用属于自己大脑支 配的笔写出了无愧干20世纪的许许多多的鸿篇巨制,长篇和短篇,乃 至中篇小说创作成为老舍灵魂真正的也是最后的文学史归宿;而其着 力希望扮演一个“好演员”而为之奋斗不己的“戏剧人生”则在他的 脸上留下了几团白粉。这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倘使老舍活到 8 0 年代,相信他会和巴金一样去反思的。当急风暴雨来临时,老舍 还企盼能够用忏悔的意识来获得用别人大脑去创作的仅有的话语权力。 这才是一个知识分子真正的灵魂悲居所在,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又有谁能够逃脱这思想罗网呢,可悲的是老舍像无数试图忏悔的知识 分子一样,为获得思想批判的豁免权而低三下四地说:“他们 不晓 得我有用,我是有用的,我会写单弦、快板,当天晚上就能排——你 看我多有用啊……”(引文同上)我佩服那种魔力,它能够使一大批 吮吸过五四营养的知识分子心悦诚服地改变自己的人格和信仰! 老舍留下的最大悲剧是什么 ?我以为就是他在自己思想和艺术 的变异轨迹过程中,乐意被文学史的“言说”所强奸,至死没有弄清 楚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悖离自我的创作道路。但是,有一点他是清楚 了,这就是他认识到那个曾经给过他巨大荣誉的话语霸权的象征物始 终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自己的作家:“悲剧就在这 里,到了最后,上面仍然认为他是资产阶级分子,别人还是不相信他, 只能自己死掉。”(引文同上)历史记住了1966年8 月24日这一天论老舍作品中的平民意识:迄今为止,在老舍的小说与戏剧的研究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割裂现象,研究小说的不涉及戏剧,研究戏剧的也不顾及小说,有的文学史更是“腰斩”老舍,现代文学史只讲他的小说,当代文学史只讲他的戏剧,只注意其中的断裂,却不注意二者之间的连续。这里被忽视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老舍是一个跨文体写作的作家。早在他写作戏剧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小说家,作为一种“前结构”,他的小说思维必然对他的戏剧创作产生影响。洪忠煌、克莹在《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一书中就指出:“老舍是从文学走向戏剧的。在这一点上老舍与有些剧作家有所不同,比如洪深、曹禺就是从表导演艺术走向话剧创作的,也就是一直在话剧领域里活动的‘纯戏剧家"。而老舍涉足戏剧则是‘半路出家"。这一点决定了老舍话剧天然地带有来自文学、小说的特征。”[1](p1)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就会发现老舍的戏剧创作与其小说不但在创作层面诸如: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存在联系和沟通(另文发表),而且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风格层面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沟通,可以不夸大地说:老舍戏剧的美学风格是由小说带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当然,由于创作语境的变化、创作心态的改变以及创作文体的不同,二者之间也有了某种嬗变。我们认为:对这种沟通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美学特点,同时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他整个创作的流变。一、现实主义 老舍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是有目共睹的。樊骏在《认识老舍》中对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有非常精辟而详尽的论述,他把老舍的现实主义与茅盾、巴金、曹禺的现实主义相比较,指出:“茅盾的作品多为革命现实主义……巴金的现实主义往往笼罩着浪漫主义色彩。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曹禺剧作中的光亮越来越耀眼,给人们激励和信念。这种饱和着理想情愫的方法,被人称为诗化的现实主义。”[2](p45)而老舍的现实主义却是“贴近生活的原生形态,显示出生活冷峻严酷的一面,朴素本色的现实主义。” [2](p45)樊骏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了老舍的这一特色:1.“写真人真事真景”、“坚持按照实际见闻与切身体验之所得,并且主要根据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感知,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而有意无意地排斥其他因素的介入。” [2](p45) 2.“摒弃幻想的成份与理想的光照,而力求不加涂饰地凸现生活本身的严峻与残酷。” [2](p45)在对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指出:“这样的现实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较为少见,而更接受于西欧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尤其是与陀斯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人的现实主义有些相似之处。” [2](p45) 必须指出,樊骏教授对老舍现实主义的分析仅限于他解放前的小说创作,对解放后老舍戏剧中的现实主义并没有放在视野之内考察,这就有跛足或残缺的弊端,实际上并不能全面而完整地“认识老舍”。我们不妨“接着说”,老舍解放后的戏剧仍然保留着他创作中一贯的现实主义特色,并没有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而放弃这一创作方法,表现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十分注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刻划,无论是表现新社会还是反映旧社会的作品,他都力求再现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生活,并且他的目光仍一如继往地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写了他们在旧社会的挣扎和辛酸,也写出了他们新社会命运的可喜变化,从中不难看出特定时代的面影。但如果把老舍解放后戏剧中的现实主义与解放前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作一比较,便会发现其中某些明显的变化。由于老舍解放后对新社会的人和事认识不足、缺乏了解,也由于政治对老舍创作的影响和干扰,这一时期他的很多戏剧作品都是来自政策的图解。他有时也下去体验生活,但体验生活与生活体验是两回事,一种是有了政策、观念和构思去找材料来论证;一种是在生活中真正有了感受和思考以后的自然流露,所以他的很多作品不是象过去那样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直接感知和独特思考,而是来自党的政策和红头文件,在这些作品中看不出他的“主观战斗精神”,以及这种主观战斗精神对现实题材的“突进”和“肉搏”,而更多的是盲从、遵命,从中可看出对生活的粉饰以及内容的空洞和虚假,这就直接影响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刻性。同时,老舍建国后的作品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描写人民的苦难,而是写出了他们的觉醒和反抗,出现了方珍珠、赵老头、常四爷这样有了强列反抗性格的人物形象,作者在作品中也开始给人物指明出路,写希望与光明。胡挈青在《<大鼓艺人>和<方珍珠>》一文中就基于这一点指出:“《大鼓艺人》(即《鼓书艺人》——引者注)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方珍珠》则是一部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力作。”[3](p54)在他的有些作品中更表现了作者露骨地歌颂、廉价的乐观和无原则的空想,由于过分突出政治,有些作品中的人物就有平面化的特征,人成了空壳。 在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中,他曾提到过现实主义,他指出,现实主义作家“都毫无顾忌的写实,写日常的生活,不替贵族伟人吹嘘;写社会的黑暗,不论怎样的黑暗丑恶……写实主义的好处是抛开幻想,而直接的看社会。”[4](p108)但在他建国后的戏剧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他有所顾忌的写实,替贵族伟人吹嘘,畅谈幻想,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除了《茶馆》等极少数作品尚具有他早期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批判精神外,其他作品都与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马森教授在《两度西潮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一书中指出:“现代话剧发生以来,我国的剧作家一心向往西方的写实主义剧作,也奋力起而仿效,由于对西方写实主义不尽了然,以及改革社会、拯救国家的心理过于急迫,以致没有写出几本及格的写实作品,大多数的剧作都不过袭取了写实主义的外貌,精神上却是出于浪漫主义的抒情方式加上理想主义的理想内容。对于这样的剧作,我称之为‘拟写实主义"或‘伪写实主义"(Pseudo realism)的作品。”[5](p178)按照马森的说法,老舍建国后大部分戏剧作品包括其成名作《龙须沟》在内,都只能说是“拟写实主义”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老舍的这种创作局面和情形在十七年文学中是具有普泛性的。受苏联文学影响,也由于自身的政治考虑,十七年文学在提倡“现实主义”时都加了许多人为的修饰语,对“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进行阉割和限制:1953年9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正式确认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界创作和批评的最高标准,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其结果都使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受到改造以至置换。二、幽默 樊骏在《认识老舍》一文中说:“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最为主要的成就,也是别人最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这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常常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p45)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有个否定之否定的创作过程,他的早期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还带有为幽默而幽默,甚至于流于油滑的特征,曾受到指责,《二马》发表以后,老舍曾一度“故意禁止幽默”,写了《小坡的生日》和《猫城记》,却又发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有可能失落,所以到了他的代表作《离婚》开始,他又“返归幽默”,但这时的幽默已不再追求表面的笑料,不再停留在早期较低层次的幽默水平上,而是力求在幽默中能透出略带悲剧意味的严肃内涵,取得了悲喜交融、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樊骏在《认识老舍》中就明确指出老舍的幽默是“带有悲观色彩的幽默艺术” [2](p45),汤晨光在《老舍与现代中国》一书中也指出:“老舍的幽默本质上是无奈和哀伤的变相表现和渲泄。”[6](p8)老舍小说中的这种悲喜交融的特色最突出地体现在他的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作品中。 在老舍解放后的戏剧作品中,他的这种独特风格的幽默已不多见,尤其是他的那些纯粹“写今天”的作品,已看不出他的幽默风格,陈瘦竹教授说老舍在这些戏剧中独创了一种“赞美的喜剧”或“愉快的喜剧”,①但我认为,这种“赞美的喜剧”若把其外壳打开后,已经没有真正的喜剧性。真正能保留他这种悲喜交融风格的剧作是《茶馆》,此外,在《神拳》和《龙须沟》第一幕中也部分地存在。就《茶馆》来说,其悲喜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层面:一、喜中含悲。在他笔下人物那幽默的言行中我们是能咂摸出令人心酸的悲剧况味,例如,在第二幕中,唐铁嘴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唐铁嘴的话无疑是令人发笑的,但在笑的背后我们又有一丝苦味,因为从他的话里我们读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我们的国民却对此无知、无耻。这不令人悲哀吗?表面的轻松掩饰不住作者内在焦虑的沉重。二、悲中含喜。戏剧第三幕结尾写活人自祭的场面,常四爷、王利发、秦仲义在悲哀的境遇下相会,这是令人感伤的。但我们从他们的诉说中是感到一些嘲弄性质的,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悲剧的一些觉醒、一些愤慨,从这一点看来也是令人欣慰的。王利发的死未尝不可看作是对他那种“顺民哲学”的否定,是对他旧有生活的一种告别。从这点看来,悲剧中也含有喜剧性。 迄今为止,关于《茶馆》的美学定位一直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说它是悲剧。曹禺在《〈茶馆〉的舞台艺术》一书的序言中就说:“《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7](p1)以焦菊隐为首的北京人艺似乎也将其处理成悲剧,戏剧在“三个老人洒纸钱自奠”的悲凉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喜剧。以老舍戏剧的两部研究专著为代表。他们都对曹禺的说法和北京人艺的艺术处理提出质疑,其理由如下:1. 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经典名言作为理论支持,即马克思说过:“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8](p5) 2. 老舍的文学本结束在沈处长的三个“好(蒿)!”上,是喜剧,而后来北京人艺演出时删去了这一结尾,他们认为这是错误的。 3. 用契诃夫《樱桃园》的剧坛掌故来类比。契诃夫就不满意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时的感伤情调,而一再强调《樱桃园》是一部喜剧。 从老舍小说幽默的一贯特征来说,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茶馆》定为悲喜剧。从《茶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和弥漫在剧中的幽默色彩来看,说《茶馆》是悲剧无疑不对。悲剧不悲剧,不全看结局,而要看它给读者心灵的影响和感受,在《茶馆》的悲剧结尾中,是有喜剧因子的,并不令人感伤和绝望。而研究老舍的两部专著则过于强调喜剧的一面,没有考虑到它悲喜交融的风格特征,即它悲剧意味的另一面,也是有欠缺的。马克思的话当然有道理,但并不是普遍的法则,告别是愉快的,告别的方式却是令人沉重的,不能拿马克思的一句话来当令箭。北京人艺删去沈处长的戏,我认为是舞台艺术处理的需要,沈处长的戏是小说手法的遗留物,删去它,反而使戏更紧凑。其做法本身并不错,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演出这种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局,是过分伤感、低沉呢?还是让戏剧的演出基调更明朗、更向上、更让人看到希望一些?人艺的演出处理自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樱桃园》的问题就在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在演出时的过分伤感。这才有契诃夫的过度反映,要注意他的说话语境,实际上契诃夫戏剧的“含泪的笑”的艺术特色是世界公认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悲喜剧定位最好,上述两方面的意见分歧也正说明悲喜剧的一个特点,即悲剧和喜剧的模糊性。 关于老舍作品中带有悲剧色彩的幽默特点形成的原因,不少研究者都作了分析,比如说他幼年的生活磨难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悲观看法,作为满族人喜欢苦中作乐的天性,以及老舍创作中情感与理智的双重态度等,这里不再赘述。但我还想提两个原因以引起注意:1. 与老舍关注的特殊对象世界有关。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社会,关注的是市民阶层的命运,老舍把自己也当作市民中的一员,市民阶层的人物既不象悲剧那么崇高,又不象喜剧那么丑陋,更由于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我们嘲笑他时,马上就指涉到自我,这样就带有自嘲性质,因此并不纯粹,所以狄德罗把悲喜剧又称作“市民剧”。(狄德罗旨在扩大戏剧表现生活的领域,而黑格尔则警告正剧有超脱戏剧领域流于散文化的危险).2. 与作者创作时日神精神影响有关。这是就创作者的生理和心理而言。日神精神表现为秩序、和谐、梦、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和抑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作为德行之神,日神要求它的信奉者适度以及——为了做到适度——有自知之明。于是,与美的审美必要性平行,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勿过度"的要求。”[9](p15)老舍的创作很少有酒神式的冲动和迷狂,而呈现出创作的非激情状态和中年沉稳的心态,其作品也有形式化和美感的纯净化特征。喜欢修改,自称“写匠”,创作中也表现出情感与理智的平衡等。三、京味 老舍好友罗常培在《我与老舍》的回忆文章中说,1926年,他曾把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稿《老张的哲学》转呈鲁迅,鲁迅即有“地方色彩颇浓厚”的评语②,可见老舍的“京味”特点一开始就引起文坛的注意。三十年代中期,李长之在《文学季刊》发表了《离婚》的书评,也指出老舍非常“适地”地“用北京的话,写北京的人物。”③此后也有一些零星论文涉及老舍创作的地域色彩和语言的地方特点……但真正对老舍京味进行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还是新时期以后,随着苏叔阳、陈建功、邓友梅、汪曾祺、刘心武、韩少华等一批京味小说作家的出现,对老舍小说中的京味的研究越加重视和深入,出现了宋永毅的《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赵园的《北京:城与人》等专著。同时,作为一位跨文体写作的作家,老舍小说中的京味也直接影响着他戏剧中的京味特征,并且,无独有偶,几乎与京味小说作家出现的同时,在戏剧界也出现了苏叔阳、李龙云、刘锦云、何翼平、过士行、中杰英等一批追随老舍的京味戏剧作家群,但相较而言,对老舍戏剧中的京味研究要明显滞后得多,仅有的研究老舍戏剧的两部专著都只提到老舍的取材特点、民俗内容和语言的京味特征,还没有抓住“京味”的核心特征。 这里借鉴老舍小说研究的新成果,我们来分析一下老舍戏剧中的京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取材上的地域性。和小说一样,老舍的戏剧多取材于北京市民社会的生活场景,聚焦于大杂院、茶馆和胡同,解放后他写的十五部剧作中,除《西望长安》和《神拳》外,全是以北京为地点,连《西望长安》和《神拳》也各有一幕是发生在北京的。老舍在戏剧中还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北京人形象,涉及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这些不同职业人物的活动,以及所展示的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同时,老舍在戏剧中还喜欢表现北京的各种地方民俗,例如《茶馆》中就有“吃讲茶”的民俗,“旗人礼仪”的民俗,“老年间的丧葬”民俗等,这些民俗除了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外,更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2. 北京文化的展示。京味绝不是一个题材特征,而是一个风格层面的东西,其核心特征还在于作品中的北京文化的展示。温儒敏在《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一文中对北京文化有非常精辟的揭示,他说:“北京长期作为皇都,形成了帝辇之下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追求,迥异于有更浓厚的商业气息的‘上海文化"。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抚幼的老‘规矩",生活态度的懒散、苟安、谦和、温厚等等。”[10](p16) “北京文化”在老舍戏剧中有全方位的展示,上面提到的民俗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历史和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文化是个大范畴,职业中有文化、器物中也有文化,而在戏剧中,老舍更喜欢通过人来写文化。《茶馆》中王利发的“顺民哲学”就是传统文化熏习而成,松二爷的个性特征也打上了旗人文化的烙印。而由于老舍情感与理智的双重态度,他和北京文化也呈现出复杂的精神联系,既不由自主的陶醉、欣赏,又对他的“文化过热”导致的负面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京味小说与京味戏剧的兴起与新时期文学单一的政治视角与教化功能被突破有关,在一片“文化热”的浪潮中,一些敏锐的作家们开始以深邃的文化眼光来审视自己民族的命运,因此,老舍与后起的京味小说作家以及京味戏剧作家的联系更可看作是一种文化联系,即对北京文化的认同。3. 语言的地方色彩。老舍在戏剧中运用的是京腔京韵的北京话,北京人独特的方言俚语、习惯句式、说话语气、特殊词汇、称谓和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赋予剧作以鲜明的北京地方特色。还他大量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这也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北京话也是一种方言,而方言可以看作语言共同体的文化组成部分,反映着其所产生的特定人群的生活

从取材、语言风格和人物刻画方面,简要说明老舍小说中的独特的“京味”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特殊的幽默艺术独树一帜。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名家的幽默艺术互有异同.喜感因素和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幽默感。老舍的幽默,是温暖的北平的幽默,简朴、利落、善良、生气勃勃。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成熟的,早期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显示出他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老舍笔下的幽默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老舍茶馆批注

的风格和健康考虑解决客户购房

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与"幽默"

到中国作家协会网上就可以查到很多相关的资料!www.chinawriter.com.cn

品味老舍先生的幽默和极富特色的京味语言(尽量从《四世同堂》里品味)

(一)、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将“儿化音”运用到文章中,加强了人物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增添了小说的“京味”。如: 1、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 2、为了赶走困倦,他那一向会扯动的鼻眼象长了腿儿.似的,在满脸上乱跑,看着很可笑,又很可怕。 3、全胡同里理的孩子,不管长得多么丑,身上有多么脏臭,都是李四妈的“宝贝儿.”。 4、一会儿.,他要请干姊妹们来打牌。 5、高第的短鼻子上皱起不少条儿.笑纹。 6、他专心一致的要给若霞创造个新腔儿.。 7、嗨!你们俩上哪儿.? 8、小崔们虽然不会说这些名词,心里却有一股子气儿.,一股子不服人的,特别不服日本人的,气儿.。 9、唉——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1 0、“喝。好大的架子!”晓荷撇着嘴说:“赶早儿.别跟我这么劲儿.味儿.的!告诉你,招弟,二小姐,作了特务!” 诸如此类的描写,将北京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彰显的生动、有趣,丰富了北京市民文化,将北京市民的独特的乐观、幽默展现于面! (二)、方言土话 《四世同堂》中运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口语词汇,丰富的词语类别,凸显出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多多少少的折射出北京方言的影子,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运用的北京方言中也涉及了各种词汇类型。在名词的运用中,比如“今儿个”“明儿”“下半天”“老年间”等,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嚼谷”“门了”等是表示物类的名词。除了名词,动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常见的方言动词有表示人的思想活动的,比如“拉拢”“咂摸”“照应”“交派”等,在《四世同堂》中都有应用。再如,有些形容词对人物的行为、事件以及气氛的渲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如“地道”“水大漫不过鸭子”“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 “心里没病不怕冷年糕”等,都是北京方言中的常见形容词汇。北京方言在《四世同堂》中的应用,使得小说更加贴近北京市民的生活,这些方言词汇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命力,使得生活在老北京胡同文化中的百姓读起来会觉得倍加亲切,即使不是老北京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语言的趣味性,语言中透露出了北京方言的神韵,加上方言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在小说中使用,也符合人们的口语表达的需求,而且结合了社会语言环境,使得语言的运用更加独特。 其中,不乏一些幽默的比喻用法。 1、有刻面人物心理活动的比喻,例如: ①她的话里本也骂到桐芳,可是桐芳已躲到自己屋里去。象得了胜的蟋蟀似的.........在盆儿里暗自得意。 ②一出门,他极自然的奔了三号去。一进三号的门,他的心就象春暖河开时的鱼........似的..,轻快的浮了起来。 例①是摹写桐芳反抗大赤包而袒护小崔获胜时的窃喜心情,例②则是写瑞丰被免了职却仍不觉悟,不听兄长瑞宣的忠告,背着家里人,奔往冠晓荷蒙的狂喜心情。虽都是写喜悦心情,但由于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境况也各异,所以所用比喻也不相同。前者用“得了胜的蟋蟀”作比,以突出“暗自得意”的心理;后者用“春暖河开时的鱼”作比,以突出心儿的“轻快”。既准确贴切,又形象生动。 2、描写人物外貌和举止行为的比喻,例如, ①“大赤包近来更发了福,连脸上的雀斑都一个个发亮,好象抹上了英国府来的..........黄油似的....。她手指上的戒指被肉包起来,因而手指好象刚灌好的腊肠........。”作者将大赤包的肥胖、贪婪做了无情的鞭挞,深刻的揭示了其内心的丑恶。 ②“在她的陷进很深的眼珠里,有那么一点光。这点光象最温柔的女猫怕淘气的...........小孩动她的未睁开眼的小猫那么厉害................,象带着鸡雏的母鸡感觉到天上来了老鹰那..................么勇敢...,象一个被捉住的麻雀要它的小嘴咬断了笼子棍儿那么坚决。..........................”作者通过描写钱太太的锐利的眼神,将其坚毅、果敢、决绝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突出了社会底层弱者形象的不屈与隐忍。(三)、独具一格的北京腔调 北京话是一种在声调的音乐性、优美性上很讲究的语言。老北京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吆喝”。卖糖葫芦的、卖半空儿的、卖面茶的、卖雪梨的,都有自己的一套兜售“语言”,这特殊的语言是要用类似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伴有长长的拖音,听起来非常艺术化。往往人们一听这吆喝,就知道这商家卖的什么什么货,货正宗不正宗。北京话的日常语言虽然不用“唱”出来,但是字与字之间的声调安排也是有讲究的。这样的语言特征自然是经过长期演变发展的。小说《四世同堂》将这种京腔京韵发挥得淋漓尽致。(四)、复杂的称谓语 称谓语,就是对别人的称呼语。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四世同堂》描写的是处于三四十年代抗战的时代背景下,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浮沉荣辱、生死存亡。小说中的亲属称谓、社交称谓的使用纷繁复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为我们呈现了形象鲜活的实例。 亲属称谓语对家族中血亲与姻亲、直系与旁系的亲属,按照关系亲疏、辈分大小、年龄长幼、性别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复杂的称谓,有详细的区分。,《四世同堂》中的亲属称谓语以其复杂性、多样性见长,作者按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长辈对晚辈的称谓、平辈之间的称谓,对亲属称谓语作了系统的概述。如, 1、按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一般分为直呼亲属称谓、排行+亲属称谓的形式。如:太爷爷、爷爷、外婆、爸爸、妈妈、四太爷、四大妈、二叔、祖父、公公等。 ①“比四爷爷...多一点,十三块四!” ②“请吧!钱伯父...!”瑞宣闪开了路。 ③“四太爷...!您是好意。告诉大伙儿挂白旗,谁爱挂谁挂,我孙七可就不能挂!我恨日本鬼子!我等着,他们敢进咱们的小羊圈,我教他们知道知道我孙七的厉害!”

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取材特色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具有民俗学价值。(二)揭示北京文化心理结构1、用 “官样”概括北京文化特征。 2、表现风俗、礼仪、习惯对人物行为方式的制约以及对人伦关系的制约。体现了作家对于正在迅速逝去的北平文化的复杂心理。(三)追求幽默和趣味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以“笑”代“愤”,生命的润滑剂。 老舍幽默的演进过程:市民趣味的“油滑”→庸常人性矛盾的喜剧意味→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的节制与分寸感。 (四)运用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大量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制的美,成功地反语言的通俗性和文学性统一起来。

举例说明老舍小说的京味儿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特殊的幽默艺术独树一帜。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名家的幽默艺术互有异同.喜感因素和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幽默感。老舍的幽默,是温暖的北平的幽默,简朴、利落、善良、生气勃勃。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成熟的,早期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显示出他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老舍笔下的幽默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50080.html论“京味小说派”与老舍 作者:许自强 来源:《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年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0年5月 一、 何谓“京味”? “京味”就是北京味。它应当包括北京的环境和人文两方面,即北京的风土习俗和北京人的精神气质。具体说大致由三种因素所构成: —曰乡土味。这主要是指北京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小胡同、四合院、大杂院、古城墙,天桥的杂耍,白塔寺的庙会,厂甸的春节,乃至小酒铺闲聊,马路边唱戏,无不浸透着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 二曰传统味,或者可以称做“古味”、“文化味”。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是文明古国,守仪之邦,北京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历代王朝的故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这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记,从古老的礼仪风俗,到传统的伦理道德,都积淀于北京人的心灵之中,体现出北京人独有的那种精神气质,如人际交往中重礼节、讲规矩,比较宽容、谦和,也较豁达,善于自我解嘲,有某种幽默感,比较重视文化素养等。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方面对北京人的思想束缚也较重,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封闭性,接受新事物、新风气比较缓慢,封建的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的残余较浓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旗风对北京人的心态习俗的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上述传统中的长处和短处得以强化表现愈加鲜明。这一切使北京笼罩着一股比较浓厚的古气,其中有古雅、古朴、古老,也有陈旧、迂腐种种味道。 三曰市井味。这是指下层市民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品格、气质。这种下层市民,大体属于小城市中的半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例如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职员以及主要以体力谋生的洋车夫、搬运工、街头艺人、匠人、佣人等,即旧社会所谓“引车卖浆之徒”。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简陋,谋生条件又较艰苦。他们一方面保持着劳动人民的一些素朴美德,如勤劳、善良、宽厚、克己;同时又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侵染和传统规范的影响,下层市民的许多弱质、缺陷,如自私、狭窄、虚荣、平庸等所谓“小市民”习气也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今天,我们所谓“老北京”,多半属于这一阶层。 以上三股味是互相渗透,融会一气的。这三种味共同熔铸成北京人传统的心理习俗、精神气质。当然,就具体环境和人而言,他们的侧重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中上层的官绅之家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四合院里,传统味就更浓些。而且往往被官气、洋气、书生气等冲淡了原有的“乡土味”和“市井味”。在京郊农民身上,“传统味”、“市井味”就相对淡化,“乡土味”显得更浓。唯独在北京市内,钟鼓楼下,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市井味”最浓,而“乡土味”、“传统味”也以种种方式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所以“京味”在这部分人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突出。京味的表现不但因人而异,还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从历史上看,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京味,同民国以后就大为不同,解放前后的京味又不一样(这从老舍的《茶馆》可见一斑)。至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新思潮、新风气的涌人,久京味变化更大,不可—概而论。 二、“京味小说”与老舍。我同刘颖南同志在《<京味小说八家)后记》里曾提出“京味小说”的三个标准: (一)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这是最起码的题材合格线。 (二)写出浓郁、具体的北京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三)写出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其实,这三条里最主要的是第三条。甚至可以说主要就是第三条。只有第一条的作品,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京味,即便写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仍然可能京味不浓(比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必须具备了第三条,写出了北京人的神韵、气味,北京人的魂,这才够得上有“京味”。所以,我认为只有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柳家大院》等,才是京味小说的真正代表。 老舍先生对于“京味小说”有三大功劳: 第一,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有开创之功。在他之前,中国虽有写京都生活、北京风情之作,但却没有显示多少京味特色,比较突出的倒是京派的“官气”。三十年代,沈从文等人曾提倡“京派小说”,但那与“京味”也完全不相干。老舍是第一个真正写出“京味”的作家,无论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看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第二,老舍的京味小说有典范之格,在挖掘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北京人的神韵、气味上,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人们不能不承认,老舍笔下的北京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这固然得力于老舍对于北京的深刻了解,有深厚的生活根底,同时,也与他的取材对象有密切关系。老舍笔下的人物主要是生活在城区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在这些人物身上,“京味”所包含的“市井味”、“乡土味”,乃至“传统味”表现得最为集中、鲜明。 老舍刻画小人物成功的原因,还在于他那深切的情感倾向和客观的审美视角。老舍是用一种宽厚仁爱的胸怀和公允和善的眼光来看待北京发生的一切。他既痛恨小市民的庸俗自私,也赞扬下层市民身上体现的善良、豁达和淳朴。这使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闪烁出人性善恶的各种光彩,既有可怜、可卑、可悲,也有可敬、可爱、可贵,完整地、真实地反映灵魂的各个侧面。 在驾驭北京语言的技巧上,老舍所达到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众所公认的。他写的北京话,既保持了民间口语的朴素、生动,又筛选掉那些粗陋的杂质,确实烧出了京韵的香气,精妙传神。这使他的京味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老舍的“京味小说”有正宗之美。老舍作品的京味一不靠描写新异的民风民俗取胜;二不靠传奇性的情节故事引人;更不靠猎奇搜异的野趣去逗人。老舍笔下的北京是普普通通的平民大院或四合院。老舍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平凡常见的中下层市民。老舍所写的故事也往往是日常生活,家长里短。总之,他是完全以写普通人、普通事,写大众心理来显示出北京最普通存在的“京味”。不仅如此,老舍还以平民百姓的心态去描写北京人,他如同生活在人物中间,同他们同命运、共呼吸,不是高踞于这群小民头上,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也不是以一副悲天悯人之态,赐舍廉价的同情。而是让人感到一种融洽无间的亲切感。当然,这决不是意味着降低作者思想高度。老舍对旧文化和旧市民意识的批判是鲜明的,只是这种批判隐藏于平易近人的描述中,而幽默风趣的笔调,又使这种褒贬不那么锋芒毕露而已。 三、“京味小说派”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大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有一二位杰出的、众所公认的著名作家为核心、为代表。 (二)有一批艺术特色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代表作家的外围或后继。 (三)产生出一批题材、风格相近的、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倘若这三个条件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以为,“京味小说派”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是基本形成了。理由很简单: (一)“京味小说派”已有一位响当当的、卓越的代表作家——老舍。 (二)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坛上已涌现出一批擅长于描写“京味”的优秀作家。他们有的自觉地师从老舍,有意识地学习老舍(如苏叔阳),有的吸取了老舍的神韵,写出了一批京味十足的作品(如邓友梅、韩少华、陈建功),还有的因写出过一些题材相近,京味特色浓郁的作品,而扩大了“京味小说”的影响(如汪曾祺、刘绍棠)。尽管这些作家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和艺术追求,对“京味小说”也许存有不同看法,但都同老舍创作中表现的“京味”,有密切联系。人们有权利把他们结集在一起,看成一个流派。因为从文学史看,除了那些有纲领、有目的的自觉结成的文学流派外,大多数流派是由读者和后人来归并的。 (三)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小说”作家们,已经写出了一批京味十足的优秀作品。除了有老舍的一批奠基作品外,这些年又产生了像邓友梅的《那五》、《寻访画儿韩》,韩少华的《红点颏儿》、《少总管前传》,陈建功的《找乐》、《辘轳把胡同9号》,苏叔阳的《傻二舅》等优秀作品。老作家汪曾祺的擅长固然在于描绘他家乡苏北一带的风情,但他在北京生活长达四十年之久,对北京生活的熟悉和把握不亚于自己的家乡,因而他写北京生活的作品,像《安乐居》、《云致秋行状》,无不具有浓郁的京味。热衷于“乡土文学”的刘绍棠,一向以写京东运河风情著称,京郊的“乡土味”本身就染有京城的“传统味”和“市井味”,所以刘绍棠笔下的乡土风情其实也是京味的一种扩张。如果再扩大一点说,浩然的某些作品如《弯弯绕的后代》也属此类。除此之外,显示京味特色的优秀小说还很多,像刘心武的《钟鼓楼》等,不一而足。 其实,“京味小说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流派并非偶然。从历史、文化、语言诸方面考察,北京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具备了产生流派的肥沃土壤。 一是“京味”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如前所述,像北京这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标记、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地域风貌的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所以,“京味”本身就有着独树一帜的光彩。再借助于它作为首都的权威性,影响所及岂止于中国,实可谓名扬中外。 二是“北京话”的权威性和魅力。现今推广全国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作为基础的,二者大同小异,这使北京话本身就有了走向全国的便利。北京话虽有一些方言土语,但大多是普通话稍加变化,如儿化韵、双声词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即便偶然在小说中使用几个生僻的俚词(如“敢情”、“找乐子”之类),往往正是体现京味色彩最浓之处,最富有乡土气息,作者必然会加以解释说明,并巧妙运用,一般只会增添语言的魅力,“烧”出京味的香气。所以,从总体来看,运用纯熟“北京话”写出的作品,在全国推广是没有多大障碍的。 三是北京有着一支强大的作家队伍。当然,北京的作家未必都写“京味”,但至少他们写京味要比其他地方作家容易得多。可以说:“京味小说派”的后备队伍是阵容强大的,这是“京味小说”的出现和繁荣的前提。 当然,所谓“流派,流动之派”也。它不可能凝固不变,更不可能永世长存,文学史上的任何流派都是一个形成、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有的寿命还较短。有人担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旧京味”将越来越淡泊以至消失,“京味小说”前途堪忧。其实,只要有北京存在,“京味”仍会存在,即便有一天“京味”完全融化于时代新潮中,那么,“京味小说”作为一种历史,仍将有它存在的价值。像邓友梅的《那五》之类,写的就是历史,并不有损于它的审美光彩。 还需说明,我们认为“京味小说派”基本形成,并不意味它已经十分稳定、成熟,因为流派的发展趋向是难以预测的。文学史上的许多流派除了少数几个代表人物外,大多数是不稳定的;有时甚至于主将都可能脱离(如闻一多之于“新月派”)。“京味小说派”也有两种可能:或许写京味小说的作家会持续不断,日趋增多,蔚为大观,使这一流派日益壮大;或许会逐渐冷落下来;但即从当前的情况,把它看作一个流派是完全够格的。 http://www.haiguinet.com/bbs/viewtopic.php?p=801173老舍与“京味小说”老舍与“京味小说”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人生活中掀起的“京味文化热”的背景下,“京味小说”以其朴拙大雅的风貌登上北京文坛,引起了京城内外、乃至海内外人土的关注和厚爱。 “京味小说”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审美内涵与审美外观的文学品类,并非始于今日,那些“旧京小说”,如林语堂《京华烟云》不能说没有一点北京味,然而,真正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京味小说”却是在老舍手中创立的。老舍说过:“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声音,我都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老舍正是靠着这得天独厚的主客观条件,匠心独运地开创了“京味小说”这一文学品类,并不断地从其题材范围、人物形象、语言韵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文化意识与美学意蕴等多方面深入开掘,精心淘沥,使得这独具北京风味的艺术佳酿品味更正、更浓、更醇,从而日臻完美,获得了独具特有的美学风格和跨代传世、超越国界的艺术生命。老舍生前虽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自封为“京味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也没有将老舍的小说冠之以“京味”的头衔,然而,在人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中,“京味”与“老舍味”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甚或是可以画等号的。如果我们从研究“京味小说”的艺术特征出发去追溯它的起源便会发现,老舍的小说正是“京味小说”的滥觞。 京味小说家是老舍风格的继承人。他们写的“京味小说”,或成为京味小说家,应该说是有意为之,是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使然,或者干脆说就是师承老舍的结果。这些作家中的许多人都谈到过,自己曾有意地、自觉地以老舍为师,追求老舍作品的艺术风韵,学习老舍作品的语言风范。北京文坛上这种以老舍为宗师、效老舍之遗风的文学现象,已充分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重视,从中可看出“京味小说”与老舍关系的一斑。http://bbs.edu999.com/thread-122613-1-1.html

邓友梅与老舍的京味儿比较

老舍的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 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1906年,在别人的资助下,老舍进私塾读书;三年后,转入新式学堂。1912年,小学毕业后,他在普通中学读了半年;翌年,考入学杂膳宿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老舍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1920年 9月,提升为郊外北区劝学员,还陆续兼任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经理等职。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特殊的幽默艺术独树一帜。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名家的幽默艺术互有异同.喜感因素和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幽默感。老舍的幽默,是温暖的北平的幽默,简朴、利落、善良、生气勃勃。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成熟的,早期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显示出他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老舍笔下的幽默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论“京味小说派”与老舍 作者:许自强 来源:《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年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0年5月 一、 何谓“京味”? “京味”就是北京味。它应当包括北京的环境和人文两方面,即北京的风土习俗和北京人的精神气质。具体说大致由三种因素所构成: —曰乡土味。这主要是指北京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小胡同、四合院、大杂院、古城墙,天桥的杂耍,白塔寺的庙会,厂甸的春节,乃至小酒铺闲聊,马路边唱戏,无不浸透着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 二曰传统味,或者可以称做“古味”、“文化味”。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是文明古国,守仪之邦,北京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历代王朝的故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这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记,从古老的礼仪风俗,到传统的伦理道德,都积淀于北京人的心灵之中,体现出北京人独有的那种精神气质,如人际交往中重礼节、讲规矩,比较宽容、谦和,也较豁达,善于自我解嘲,有某种幽默感,比较重视文化素养等。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方面对北京人的思想束缚也较重,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封闭性,接受新事物、新风气比较缓慢,封建的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的残余较浓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旗风对北京人的心态习俗的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上述传统中的长处和短处得以强化表现愈加鲜明。这一切使北京笼罩着一股比较浓厚的古气,其中有古雅、古朴、古老,也有陈旧、迂腐种种味道。 三曰市井味。这是指下层市民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品格、气质。这种下层市民,大体属于小城市中的半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例如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职员以及主要以体力谋生的洋车夫、搬运工、街头艺人、匠人、佣人等,即旧社会所谓“引车卖浆之徒”。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简陋,谋生条件又较艰苦。他们一方面保持着劳动人民的一些素朴美德,如勤劳、善良、宽厚、克己;同时又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侵染和传统规范的影响,下层市民的许多弱质、缺陷,如自私、狭窄、虚荣、平庸等所谓“小市民”习气也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今天,我们所谓“老北京”,多半属于这一阶层。 以上三股味是互相渗透,融会一气的。这三种味共同熔铸成北京人传统的心理习俗、精神气质。当然,就具体环境和人而言,他们的侧重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中上层的官绅之家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四合院里,传统味就更浓些。而且往往被官气、洋气、书生气等冲淡了原有的“乡土味”和“市井味”。在京郊农民身上,“传统味”、“市井味”就相对淡化,“乡土味”显得更浓。唯独在北京市内,钟鼓楼下,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市井味”最浓,而“乡土味”、“传统味”也以种种方式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所以“京味”在这部分人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突出。京味的表现不但因人而异,还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从历史上看,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京味,同民国以后就大为不同,解放前后的京味又不一样(这从老舍的《茶馆》可见一斑)。至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新思潮、新风气的涌人,久京味变化更大,不可—概而论。 二、“京味小说”与老舍。我同刘颖南同志在《<京味小说八家)后记》里曾提出“京味小说”的三个标准: (一)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这是最起码的题材合格线。 (二)写出浓郁、具体的北京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三)写出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其实,这三条里最主要的是第三条。甚至可以说主要就是第三条。只有第一条的作品,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京味,即便写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仍然可能京味不浓(比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必须具备了第三条,写出了北京人的神韵、气味,北京人的魂,这才够得上有“京味”。所以,我认为只有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柳家大院》等,才是京味小说的真正代表。 老舍先生对于“京味小说”有三大功劳: 第一,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有开创之功。在他之前,中国虽有写京都生活、北京风情之作,但却没有显示多少京味特色,比较突出的倒是京派的“官气”。三十年代,沈从文等人曾提倡“京派小说”,但那与“京味”也完全不相干。老舍是第一个真正写出“京味”的作家,无论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看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第二,老舍的京味小说有典范之格,在挖掘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北京人的神韵、气味上,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人们不能不承认,老舍笔下的北京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这固然得力于老舍对于北京的深刻了解,有深厚的生活根底,同时,也与他的取材对象有密切关系。老舍笔下的人物主要是生活在城区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在这些人物身上,“京味”所包含的“市井味”、“乡土味”,乃至“传统味”表现得最为集中、鲜明。 老舍刻画小人物成功的原因,还在于他那深切的情感倾向和客观的审美视角。老舍是用一种宽厚仁爱的胸怀和公允和善的眼光来看待北京发生的一切。他既痛恨小市民的庸俗自私,也赞扬下层市民身上体现的善良、豁达和淳朴。这使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闪烁出人性善恶的各种光彩,既有可怜、可卑、可悲,也有可敬、可爱、可贵,完整地、真实地反映灵魂的各个侧面。 在驾驭北京语言的技巧上,老舍所达到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众所公认的。他写的北京话,既保持了民间口语的朴素、生动,又筛选掉那些粗陋的杂质,确实烧出了京韵的香气,精妙传神。这使他的京味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老舍的“京味小说”有正宗之美。老舍作品的京味一不靠描写新异的民风民俗取胜;二不靠传奇性的情节故事引人;更不靠猎奇搜异的野趣去逗人。老舍笔下的北京是普普通通的平民大院或四合院。老舍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平凡常见的中下层市民。老舍所写的故事也往往是日常生活,家长里短。总之,他是完全以写普通人、普通事,写大众心理来显示出北京最普通存在的“京味”。不仅如此,老舍还以平民百姓的心态去描写北京人,他如同生活在人物中间,同他们同命运、共呼吸,不是高踞于这群小民头上,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也不是以一副悲天悯人之态,赐舍廉价的同情。而是让人感到一种融洽无间的亲切感。当然,这决不是意味着降低作者思想高度。老舍对旧文化和旧市民意识的批判是鲜明的,只是这种批判隐藏于平易近人的描述中,而幽默风趣的笔调,又使这种褒贬不那么锋芒毕露而已。 三、“京味小说派”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大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有一二位杰出的、众所公认的著名作家为核心、为代表。 (二)有一批艺术特色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代表作家的外围或后继。 (三)产生出一批题材、风格相近的、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倘若这三个条件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以为,“京味小说派”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是基本形成了。理由很简单: (一)“京味小说派”已有一位响当当的、卓越的代表作家——老舍。 (二)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坛上已涌现出一批擅长于描写“京味”的优秀作家。他们有的自觉地师从老舍,有意识地学习老舍(如苏叔阳),有的吸取了老舍的神韵,写出了一批京味十足的作品(如邓友梅、韩少华、陈建功),还有的因写出过一些题材相近,京味特色浓郁的作品,而扩大了“京味小说”的影响(如汪曾祺、刘绍棠)。尽管这些作家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和艺术追求,对“京味小说”也许存有不同看法,但都同老舍创作中表现的“京味”,有密切联系。人们有权利把他们结集在一起,看成一个流派。因为从文学史看,除了那些有纲领、有目的的自觉结成的文学流派外,大多数流派是由读者和后人来归并的。 (三)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小说”作家们,已经写出了一批京味十足的优秀作品。除了有老舍的一批奠基作品外,这些年又产生了像邓友梅的《那五》、《寻访画儿韩》,韩少华的《红点颏儿》、《少总管前传》,陈建功的《找乐》、《辘轳把胡同9号》,苏叔阳的《傻二舅》等优秀作品。老作家汪曾祺的擅长固然在于描绘他家乡苏北一带的风情,但他在北京生活长达四十年之久,对北京生活的熟悉和把握不亚于自己的家乡,因而他写北京生活的作品,像《安乐居》、《云致秋行状》,无不具有浓郁的京味。热衷于“乡土文学”的刘绍棠,一向以写京东运河风情著称,京郊的“乡土味”本身就染有京城的“传统味”和“市井味”,所以刘绍棠笔下的乡土风情其实也是京味的一种扩张。如果再扩大一点说,浩然的某些作品如《弯弯绕的后代》也属此类。除此之外,显示京味特色的优秀小说还很多,像刘心武的《钟鼓楼》等,不一而足。 其实,“京味小说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流派并非偶然。从历史、文化、语言诸方面考察,北京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具备了产生流派的肥沃土壤。 一是“京味”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如前所述,像北京这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标记、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地域风貌的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所以,“京味”本身就有着独树一帜的光彩。再借助于它作为首都的权威性,影响所及岂止于中国,实可谓名扬中外。 二是“北京话”的权威性和魅力。现今推广全国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作为基础的,二者大同小异,这使北京话本身就有了走向全国的便利。北京话虽有一些方言土语,但大多是普通话稍加变化,如儿化韵、双声词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即便偶然在小说中使用几个生僻的俚词(如“敢情”、“找乐子”之类),往往正是体现京味色彩最浓之处,最富有乡土气息,作者必然会加以解释说明,并巧妙运用,一般只会增添语言的魅力,“烧”出京味的香气。所以,从总体来看,运用纯熟“北京话”写出的作品,在全国推广是没有多大障碍的。 三是北京有着一支强大的作家队伍。当然,北京的作家未必都写“京味”,但至少他们写京味要比其他地方作家容易得多。可以说:“京味小说派”的后备队伍是阵容强大的,这是“京味小说”的出现和繁荣的前提。 当然,所谓“流派,流动之派”也。它不可能凝固不变,更不可能永世长存,文学史上的任何流派都是一个形成、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有的寿命还较短。有人担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旧京味”将越来越淡泊以至消失,“京味小说”前途堪忧。其实,只要有北京存在,“京味”仍会存在,即便有一天“京味”完全融化于时代新潮中,那么,“京味小说”作为一种历史,仍将有它存在的价值。像邓友梅的《那五》之类,写的就是历史,并不有损于它的审美光彩。 还需说明,我们认为“京味小说派”基本形成,并不意味它已经十分稳定、成熟,因为流派的发展趋向是难以预测的。文学史上的许多流派除了少数几个代表人物外,大多数是不稳定的;有时甚至于主将都可能脱离(如闻一多之于“新月派”)。“京味小说派”也有两种可能:或许写京味小说的作家会持续不断,日趋增多,蔚为大观,使这一流派日益壮大;或许会逐渐冷落下来;但即从当前的情况,把它看作一个流派是完全够格的。 http://www.haiguinet.com/bbs/viewtopic.php?p=801173 老舍与“京味小说” 老舍与“京味小说”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人生活中掀起的“京味文化热”的背景下,“京味小说”以其朴拙大雅的风貌登上北京文坛,引起了京城内外、乃至海内外人土的关注和厚爱。 “京味小说”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审美内涵与审美外观的文学品类,并非始于今日,那些“旧京小说”,如林语堂《京华烟云》不能说没有一点北京味,然而,真正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京味小说”却是在老舍手中创立的。老舍说过:“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声音,我都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老舍正是靠着这得天独厚的主客观条件,匠心独运地开创了“京味小说”这一文学品类,并不断地从其题材范围、人物形象、语言韵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文化意识与美学意蕴等多方面深入开掘,精心淘沥,使得这独具北京风味的艺术佳酿品味更正、更浓、更醇,从而日臻完美,获得了独具特有的美学风格和跨代传世、超越国界的艺术生命。老舍生前虽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自封为“京味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也没有将老舍的小说冠之以“京味”的头衔,然而,在人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中,“京味”与“老舍味”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甚或是可以画等号的。如果我们从研究“京味小说”的艺术特征出发去追溯它的起源便会发现,老舍的小说正是“京味小说”的滥觞。 京味小说家是老舍风格的继承人。他们写的“京味小说”,或成为京味小说家,应该说是有意为之,是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使然,或者干脆说就是师承老舍的结果。这些作家中的许多人都谈到过,自己曾有意地、自觉地以老舍为师,追求老舍作品的艺术风韵,学习老舍作品的语言风范。北京文坛上这种以老舍为宗师、效老舍之遗风的文学现象,已充分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重视,从中可看出“京味小说”与老舍关系的一斑。 掀起新时期小说创作第一个热潮的,是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的涌现,这批小说被称为“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王蒙的《最可宝贵的》等。以叶辛的《蹉跎岁月》、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也是“伤痕文学”中的成绩突出者。“伤痕文学”中还有一类作品,它们以讴歌革命战士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为主题;从维熙的被人称为“大墙文学”,取材于监狱生活的系列作品,是这部分小说的代表。《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从维熙的代表作。张洁的《森林里来的孩子》、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作品,是以赞美人民美好情操为主题的“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伤痕文学”亮出“伤痕”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对历史悲剧根源的探寻。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首先反思了极“左”思想的危害。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刘真的《黑旗》、张弦的《记忆》、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等,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深入回顾思考,因此它们被称为“反思文学”。 1979年,正当“反思文学”方兴未艾之际,蒋子龙以他特有的敏锐感觉和出色才识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他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以振聋发聩的思想和艺术力量,为新时期文学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枣“改革文学”。很快,“改革文学”的大旗下便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蒋子龙除《乔厂长上任记》之外,又陆续发表了《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等。此外,还有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夜与昼》,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贤亮的《龙种》、《男人的风格》,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5号》,陈冲的《无反馈快速跟踪》,张契的《改革者》,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浮躁》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条战线的人们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建国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青年作家,修复好“文革”中折断的文学翅膀,在新时期再次振翅高飞。邓友梅在新时期伊始就创作了《我们的军长》和被誉为中篇“开路先锋”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80年代后,他的创作转向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创作了《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等充满地方色彩和民俗风情的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追求。 汪曾祺以短篇小说《大淖记事》、《受戒》从逝去的年代里发掘蕴藏于各种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愫,表达他对历史文化的见解。 刘绍棠对“乡土文学”的倡导与实践,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做出了独特贡献,代表作有《蒲柳人家》、《渔火》、《蛾眉》、《瓜棚柳巷》、《鱼菱风景》、《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陆文夫的“小巷文学”在让人们欣赏苏州小巷中人物的表演的同时,细细地体味人生的真谛。 冯骥才的“文化小说”《神鞭》、《三寸金莲》等,以通俗的形式表达了鲜活的当代意识。 何士光以清澈的忧郁细腻地刻画了普通知识分子的心理。代表作为《草青青》、《似水流年》。 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启发了许多人回过头去追寻自己的文化传统,80年代中,一度出现了一股寻根热,这就是所谓的“寻根文学”,代表人物有:贾平凹、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其中虽不泛象郑义的《老井》这样的优秀之作,但仍有许多内容杂芜、手法怪异,令人费解的作品。 军旅题材小说在新时期,题材相对独立而自身发展又始终持续不断并有所突破。80年代,徐怀中的《西线轶事》首先突破以往注意战争过程与场面的写法,通过主人公刘毛妹矛盾、忧怨、苦闷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历史伤痕与当代军人职责之间对立而统一的思想与情操。很快,新时期的“军旅文学”便拥集有:朱苏进的《射天狼》,朱春雨的《沙海的绿荫》、《亚细亚瀑布》,简嘉的《女饮事班长》,李斌奎的《天山深处的大兵》,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李存葆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韩静霆的《凯旋在子夜》等大批优秀作品。新时期的“军旅文学”较之传统的军事文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思想内涵丰富多样,人物形象与情感复杂深刻,叙事方法新颖独特。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另一支生力军,是在新时期步入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中间有铁凝、张抗抗、梁晓声、王安忆、孔捷生、史铁生、张承志等。王安忆以《雨,沙沙沙》为文坛所瞩目,它以抒情诗般的轻柔诉说着对理解和沟通的渴望;张抗抗的《夏》、《北极光》等对当代青年的追求、理想、个性进行了深入地触及;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等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感与社会人生意蕴;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让读者感到逝去的岁月并非一片空白;梁晓生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讲述着英雄毁灭后庄严升腾的价值观;孔捷生的《南方的岸》以对城市空虚的极度厌倦表达对人生真正道路与真实价值的追寻…… 由高行健、李陀等人提倡,经刘索拉、徐星等人实践的现代派文学发展很快,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从各自角度展示了一代青年在旧价值观废弃后找不到新价值尺度的茫然与混乱状态;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刻意追求与表现奇异、独特的艺术感觉;马原等人更多是在小说的叙事方式上下功夫。

老舍的《骆驼祥子》为什么京味十足?

《骆驼祥子》的京味儿可以体现在:用北京话写北京人。下面我逐个为您分析,并提供相应片段。 一、先看他是如何刻画车夫的形象的:“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任何读者看了这一段的描写都不会把它错认为是上海或别的地方的车夫。玉泉山,颐和园,西山,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这些都是北京城里特有的地方,这种北京的氛围是无可取代的。 老舍是北京人,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反映北京的社会世俗风貌,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大都是以北京为背景的,他所用的语言也是地道的北京话。二、再看对主角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典型的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在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带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令人一听就会感觉出它是北京的土特产。老舍用这些大白话来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