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赏析,谢谢~

水调歌头·泛湘江宋代 u2022 张孝祥原文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译文及注释译文滩头洗足,夜色随急流从脚背流淌。清晨,晾一头短发,感受清风丝丝的微凉。吴地的山峦,楚地的湖泽,一路行遍山色湖光,只是还未到达早已心神驰往的潇湘。买得一叶扁舟,罢官归来,又何妨。这是天意作美,如今让我如愿以偿,正值盛夏六月,一帆顺风浮泛沧浪。志趣高洁闲远,象秋蝉蜕壳于浊泥,在尘埃之外浮翔,又如庄周晓梦化蝶,翩然于水淡云闲之乡。恍惚可见——裁绿荷为衣,缀秋兰为佩,一身清雅脱尘的衣装。啊,那是屈原手持一束沁人的琼芳。湘水女神嫣然一笑,飘旋舞的霓裳,拨弄琴瑟的纤指下流泻幽怨的一曲清商,唤起行吟泽畔的屈子一腔报国的忠愤,写入《九歌》眷眷不忘那拂袖挥洒的文字,一字一句与日月争光。呵,莫要让儿辈知晓一江湘水的遐想,这泛舟的乐趣悠渺不尽,正该我辈独享。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是大曲开始的第一章。湘(xiāng)江:即湘水,今湖南省的一条大江。濯(zhuó)足:洗脚。晞(xī)发:晾干头发。吴山楚泽(zé):泛指南方的山水。潇(xiāo)湘:湘水与潇水合流处称为潇湘,这里指湘江。扁(piān)舟:小船。付:给予,赐予。沧浪:水名,这里指湘江。蝉蜕尘埃外:蝉脱壳羽化飞上青天,这里表示词人超脱尘俗的胸怀。蝶梦:梦中化为蝴蝶。说明词人自己情致的悠闲。《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制荷衣:用荷叶作衣服。《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寸。纫(rèn)兰佩:把兰花穿结成佩带。《离骚》中写道:“纫秋兰以为佩”。把琼(qióng)芳:手握芳洁的花枝。《九歌·东皇太一》:“盍将把兮琼芳""。湘妃:湘水女神。抚瑟(sè):弹瑟。清商:指悲凉的乐曲。九歌:屈原作品《楚辞》中的篇目,这里以《九歌》代指屈原的作品。拂(fú )拭(shì):抹去尘垢,比喻识拔真才。三闾(lǘ)文字: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这里指屈原骚赋。未渠央:即未尽之意。渠,同“遽”,急遽;央,尽。赏析  词的上片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开头“濯足”二句即用屈原作品的词语,又非常切合舟行途中情景。首句见《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次句见《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但“北风凉”出自《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濯足夜滩急”二句,既写驾舟远行者的表象动态,又借以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并且贯穿全篇。从濯足到晞发的意象,显示出词人胸怀的高洁脱俗。“吴山”二句承上则抒发词人渴望到潇湘的心愿。“买得扁舟”三句,进一步展示想象与现实相结合的美好机遇。“六月下沧浪”,既点明了时间,又借指湘江并与上文潇湘呼应。”天公付我”,从表象上看,大概是写天公为我作美,其实,词人此刻的心绪是异常复杂的,透过这幽默诙谐的词语,读者可以体察到词人埋藏于内心的人生苦涩滋味。“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词人转换视角,采用两个不同层次景色来展现蕴含着的奥秘。前句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的,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后者运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水云乡为隐者所居。这种多视角的审美情趣既是对屈原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的赞美,又是借以自喻而显露出豁达自适的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作者荡舟湘江,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的形象。屈原那种忠愤忧国的情操,精美多姿的诗句,撼动着词人的心扉。于是词人情不自禁地运用《楚辞》中的诗句注入渊篇,而落笔灵活自然,别开生面。“制荷衣”三句,承上启下,虽然词人运用《楚辞》成语,但思维意识已超越时空而带有飘飘欲仙的幻觉。“湘妃起舞一笑”二句,由撷取成句到感情升华,由丰富的联想而产生飞动的意象。这里既写“湘妃起舞”的场面,又有“抚瑟奏清商”的舞曲。“紧接着”唤起“三句以崇敬的心情颂扬屈原的伟大品格及其作品不朽的艺术价值。“结末”莫遣“二句用典。这里词人从幻想的画面中返回到现实的境界,寓怨愤于欢乐中,余韵不尽。  词中不仅变换奇横,富有浪漫色彩,而且表达宛转曲折。全篇运化屈赋诗句和意象,将湘水人文典故、神话传说与屈原文字融为一体,浑化组合,构成虚幻、空灵、高洁、纯美的意境,寄寓词人由忠愤而转换为洒脱超旷的复杂心态。

竹枝词,刘禹锡翻译加赏析!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中流水,平如明镜。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简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

水调歌头的赏析,50字以内,1小时急需!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翻译及注释 翻译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 1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 唐代 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2晴:与「情」谐音。《全 唐诗 》:也写作「情」。 竹枝词二首·其一翻译二 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著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著太阳。是晴是雨,真令人难以捉摸。 竹枝词二首·其一鉴赏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i)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竹枝词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i)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诗词作品: 竹枝词二首·其一 诗词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诗词归类: 【乐府】、【民歌】、【爱情】、【写景】

水调歌头逐句赏析有哪些?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解析: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解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3、转朱阁,低绮户。解析:“转”和“低”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结合到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冢,渗透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盒社会高度默契的作品。体现了极富有人情味的美好愿望。全文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极富有这里与人情。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下面是其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作品翻译、赏析

1、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唱歌 一作:踏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2、原文翻译: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3、原文赏析:《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水调歌头 苏轼赏析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的赏析

法国T额外特务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

  我国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寄思,幻想游仙于月宫。   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於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间在不停前移,时代在不断更替,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著自己发问的欲望,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设下疑问,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这种方式的设问,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答案埋得太深,人,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但也许,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想和精神再带去任何禁锢和压迫,便也或多或少淡化了人们主观情感里的痛苦。当时的苏轼正遭遇着政治上的失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调任地方官,前途的渺茫,加上与弟弟子由各分处异地,内心的抑郁如同一种强烈的药剂,使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翩然想法。这也恰恰体现了苏轼“出世”的思想。上阕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现实与幻想的摩擦,隐射出苏轼矛盾在“出世”与“入世”间的复杂心态。他再次提出了上天和自己都无法作答的疑问,内心的苍凉无奈与孤独, *** 在“青天”陪衬的“明月”里,而又被脑海中幻想与真实存在的现实所释放。   三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络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著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於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区域性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上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是先到长沙,再到武昌的。但他不是简单地讲这次的旅程,却借三国时代吴国的童谣来加以化用,这就与简单的叙述旅程不同了。《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称: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当时孙皓迁都,使百姓服劳役。百姓用船运送迁都物资,逆流而上,深感烦苦,所以有这童谣。而事实上,当时作者已经找到了一条反映中国客观的经济规律适合中国的路线。所以作者对这个童谣,反其意而用之,说成“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水”是长沙有名的白沙井水,武昌鱼是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为著名的团头鳊或团头鲂。通过这样的化用,正表达出作者从长沙到武昌,一路上非常愉悦的心情,也表达了人民的幸福安乐。“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写出长江奔流到海的气势,写出横渡长江的游泳的壮举。“极目”,用尽目力望去,表示望得远。“楚天”,武昌一带是过去战国时代楚国的地方。下一“舒”字,既写那里的天地空阔,一望无际,感到舒畅;也写出在大江游泳的舒适,这里也表现作者游泳技能的卓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在长江里游泳,是有风浪的。作者高超的游泳技能,可以驾驭风浪,所以“不管风吹浪打”,不把风浪看做一回事。在长江中游泳,胜过在庭院里散步,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因在庭院里散步,有院墙围绕,难免感到局促。假如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像作者说的“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那还有个框框,即以外国经验为框子,像在庭院散步那样,有围墙围绕着。“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打破了“外国经验”的框框,不正是“今日得宽馀”吗?这就想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进行建设了。“今日得宽馀”是上阕的感情基调,是对这次游泳的总括。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阕的结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二句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的话,然后一字不差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词的下阕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阙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

苏轼的水调歌头游赤壁全诗赏析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文: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文学赏析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统一。

竹枝词九首译文 | 注释 | 赏析

竹枝词九首 [唐代]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爱情 注释 ⑴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⑵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⑶睢:仰视。⑷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⑸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⑹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 《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⑺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鉴赏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赏析

这是作者送给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汉阳使君的一篇词章,汉阳使君姓名无法知晓,从词中知道他二人阔别突年,重会于大别山,感触颇深,因而赋词相赠。上片起首二句,一语双关,既写人又写山,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大别山,我的朋友,高高地耸立在西州,突年后重新相会,山色依旧秀丽,映照着友人那清亮的眼睛,多么令人欢愉!下面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常记”三句,“鲒狂客”,指汉阳使君是一个豪爽狂放之人,拄着杖披着羊裘,在大雪初停时邀请自己登楼赏景,那时的大别山一派迷人的夜景,使人心醉,在千仞群山中,月亮从山头腾然升起,如被山吐出一样,明月照水,水光又映照楼台,使楼台通明,景色是那样清秀明澈,挚友们在一起畅游,逸兴豪情,何等尽兴!下片从回忆到现实。“黄粱梦”三句,写经过突年的岁月,国家由盛转衰,空有爱国之心,但仕途蹭蹬,壮志难酬,这一切都如黄粱一梦,眨眼之间,匆匆突年。“与君邂逅”五句,又从感叹转入眼前,现在友人邂逅相逢,两人豪兴不减,重游大别山,举杯痛饮,畅论古今,但两人都坎坷不平,胸怀愤懑,现在只能是“英雄骨冷、清泪难收”了。“骨冷”就是“心冷”,他们满腹爱国热情,徒遭打击,渐至冷却,只能为国洒泪,痛心疾首。最后以“鹦鹉”二句收束全篇,现在没有谁还能像祢衡一样作《鹦鹉赋》。在长满萋萋芳草的鹦鹉洲上,只留下满腔遗恨,是祢衡的遗恨,也是作者及其友人的遗恨。词作情景结合,境界宏大,写景状物,雄伟开阔,豪情逸兴与身世之志并寓其中、慷慨激昂,旷达豪放。全篇词感情豪迈粗犷之中见真情,作者再现了大别山纵横辽阔、莽莽苍苍的雄浑境界,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感情色彩。起句“大别我知友”,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情感意识。大别山成了词人的“知友”,“突兀起西州”句,笔势突然跃动,呈现大别山的挺拔耸立;这里“西州”指汉阳军。在突兀雄壮的大别山前,激起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涛:“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阔别了突年的山色,景色依然清秀如故亲切自然。突年前作者曾游此山,连及当年邀陪游山之人:“常记鲒_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寥寥几笔,朋友的豪放性格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鲒_,又称鲒_,山名,在今浙江奉化县东南。此“鲒_狂客”指“汉阳使君”,点出其籍贯。“狂客”二字,从唐朝贺知章自号的“四明狂客”而来。四明宋时称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鲒_山在其境内,故称“鲒_狂客”,显然以贺知章为比拟,写出这位汉阳使君的豪逸狂放:“杖策拥羊裘”,通过拄杖披裘的艺术形象,表达突年前朋友相逢时一块儿雪后汉山的快乐的情致。衬托了大别山雪后的迷人的凌晨景色:“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千仞群山,配以一轮残月,同时月光照着清澈的湖水,水光又反映入楼台,真是一派景色优美,感情飘逸的山光月色。“残夜水明楼”出自杜甫的《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王以宁袭用诗语,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雪天月夜的大别山,景色清秀明澈,两位挚友登山,逸兴与山月水色一起充满宇宙。词的下片,作者以飞动的笔调,把久别相逢的激荡豪情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突年的漫长岁月,个人的宦海浮沉,犹如黄粱一梦。“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过片承上启下,与上阕的“常记鲒_狂客”相衔接,这次重游大别山,是作者在经历了打击、折磨之后,但没有使词人颓丧消极,反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发展比突年前更加成熟深沉。这里的“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句,与上片“邀我登楼雪霁”遥相呼应,过去是雪后“杖策拥羊裘”登上山头,这次老友之间因偶然的机会相逢,“相逐飞步碧山头”但是彼此豪兴仍不减当年。“碧山头”指大别山巅。巍峨的大别山,又一次迎接这两位老朋友,他们在“碧山头”举杯痛饮,畅谈今古,两人都壮志未遂,悲愤填膺。真是一对志同道合的生死之友“举杯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这一句写重游大别山的种种感慨,叹息过去“英雄骨冷”,现在想来清泪难收。古代如此,现在又怎么能改变得紧接着从汉阳鹦鹉洲的眼前景致联想到祢衡作《鹦鹉赋》的故事,因此作者以“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结束全词。表现了作者的事不随愿,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在这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只有满腔遗恨!他借《鹦鹉赋》为喻,道出了胸中的郁积:“飞步碧山头”的激烈情怀,在面对鹦鹉洲的怀古幽思中,又逐渐地趋于低潮,陷入沉思之中。词意是“呈汉阳使君”,记叙作者与老朋友汉阳使君的深厚情谊。王以宁对两次游览大别山的描写,文笔飞动:第一次逸兴遄飞,壮志满怀,但还没有经受过压抑的痛苦;第二次“飞步碧山头”,是在仕途险阻、人世变迁之后,感情转入苍凉深邃但词人的心理却更加成熟。词篇所展现的,是豪迈而细腻的感情体验,是壮阔宏大的突兀山峰,是千仞丛山中的月色和令人深思的“残夜水明楼”,是芳草萋萋析鹦鹉洲的怀古幽怨。词人在强烈动荡的思想情绪中,动用动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将大自然的环境与作者的感情波澜和谐地统一起来,“相逐飞步碧山头”,这句是写朋友邂逅相逢的万千感慨,极其激动,在翠碧的山峰上飞步相逐,情趣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界;本来是静悄悄的大别山的黑夜秀色,大别山头的月夜群峰,亦为词家一阵阵飘动的情绪狂澜所掀动所感动。动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词篇音调飞扬,顿挫有力,笔飞墨动,纵横豪石,独具异彩。

《水调歌头》翻译和赏析

首先他是迷惘的,而后把希望寄托于天空再后来他发现天空不是那么美好的,又怀念起人间了第2段就开始抒情了,从疑惑不平到坦然,表达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抒发怀念亲人的感情。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朗的豁达心态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推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和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奥微妙的提示。

《水调歌头》赏析

赏析一: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王千秋《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 迟日江山好,老去倦遨游。好天良夜,自恨无地可销忧。岂意绮窗朱户,深锁双双玉树,桃扇避风流。未暇泛沧海,直欲老温柔。解檀槽,敲玉钏,泛清讴。画楼十二,梁尘惊坠彩云留。座上骑鲸仙友,笑我胸中磊块,取酒为浇愁。一举千觞尽,来日判扶头。 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 诗词作者:【 宋代 】 王千秋

竹枝词九首·其九原文_翻译及赏析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 同 烧畲)——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 同 烧畲) 生活风俗 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著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著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元代·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一枝花·不伏老 元代 : 关汉卿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 散曲 , 抒情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清代·纳兰性德《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写景 , 隐居 , 生活闲适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宋代·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鹊桥仙·一竿风月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咏怀 , 渔父 , 生活心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 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宋词精选名句赏析:水调歌头

这篇关于宋词精选名句赏析:水调歌头,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宋词经典之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词作鉴赏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注释】   ①把酒问青天: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②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③琼楼玉宇: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宫殿。   ④不胜寒:抵不住寒冷。   ⑤“起舞”句:在月光下舞动优美的影子。    ⑥转朱阁:月亮转过了红色的楼阁。   ⑦低绮户:月亮低低的照进雕花的窗户。   ⑧照无眠:照着心事重重的失眠者。   ⑨“何事”句:为什么偏偏老是在人有离愁别恨时才圆?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⑩“千里”句:相隔千里,共赏美好的月色。婵娟:指月中的嫦娥,这里指代月亮。  【赏析】   苏轼在中国文学是个很特出的人物,从政杭州刺史时,他在西湖中筑了一道堤,人称苏堤,百姓赖之,至今还是西湖十大景色之一。但他之所以受人喜爱,还在于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他在山东密州任刺史时写过《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中秋兼怀子由》这样两首词,至今脍炙人口。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对这首《水调歌头》都耳熟能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歌吟单从数量而言也是无与伦比的。然而天地间总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真正能使观者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相交融的那么一种和谐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美丽的梦一样。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过:“对花逢酒不饮待何时”,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悬天际的岩石之花吗?据有关典籍记载,东坡并不是一个能饮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欢与别人一起饮酒,尤其是看别人饮酒,别人的快乐也就是他的快乐,他心胸豁达,气质清明,在如梦浮生里,他处在醉与醒之间,既不像屈原那样遗世而独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扬其尘。他是他自己,没有比他自己更接近于他自己的了。“问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顶说过:“恨不得挟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屈原《问天》是一部充满幻想的作品,共有一百多问。东坡这首词也是对青天提出了他的疑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夕何年”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今夕何夕”。刘向《说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语写成,译成当时通行的隶书,最后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不同之处在于:《诗经》及《鄂君歌》中说的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仿佛把自己遗忘了一样,不知道这个夜晚是那个夜晚了。而在东坡的词中,则是对上天的宫阙存在着疑惑。在古代,有着“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因此,东坡以为,天上与人间必然有着不同的计算时间的方法。人间的光阴如白驹之过隙,而天上的则是缓慢的,这里暗寓一种对时间催人老这一自然现象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句是上面那种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转换。因为对人世间的时间以及自已的仕途是无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风归去”。这里用了一个“归”字,是很有深意。李白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而东坡也隐然以“谪仙人”自任。他到天上,不是附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来的地方。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渐渐产生了新的忧虑。“高处不胜寒”是担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种纯净的寒冷。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婵娟”乃“美好貌”。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够在月中霜里比赛谁更美好。但诗人会怎样呢?他显然是忍耐不了,他的天堂在人间。在这里,苏轼赋予这首词以非常丰富的意义。他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有些厌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个更纯净的高度,然而他却忍受不了这种寒冷。他就是这样处在一个矛盾的情境之中。从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琼楼玉宇乃耐不住高处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关注的还是自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词,杜甫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桂树在月轮中留下阴影,斫却此桂,清光应该更多。据古代姮娥奔月的传说,月中还有吴刚,坐在那里斫桂。故毛泽东有《虞美人》“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云云。   “转朱阁,低绮户(原作“窥绮户,后来苏轼自改‘低绮户"更显精辟)照无眠。”连用三个动词,来描述月亮的运动。月亮升起来,转过朱阁,慢慢降落,月光延伸进窗户,照到床上无眠的人。“照无眠”有两种解释,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还处在无眠状态。也可能是月光照到床上,却发现并无人在此睡觉。那人在何处呢?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写人在床上却无眠的;另一首“却下水精廉,玲珑望秋月”,则写人并没有躺在床上,却坐在窗前默默地望着月亮。词人在这里把月亮拟人化了。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俗本多作“何时”,一句之中有两个“时”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时也与理不通。因为上面已经把月亮当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谈谈心,要向她表示最为亲切的问候,这句的意思是:月亮啊,你这高处也能胜寒的“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造物,难道还如我们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类一样有着什么遗恨吗?不,你是完美无缺的,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难道你就不能在人们团圆的时候团圆,离别的时候残缺吗?你为什么总是要跟我们不一致呢?我们人类离别的悲哀难道就一点也赢不到你的怜悯吗?   由“把酒问青天”到此处的问月,诗人的感情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逐渐领悟到了什么,也可以说他听到了天外之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领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月亮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也有着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这个结局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作者最终自然会达到这一高度。但这一高度却并不寒冷,它还是我们常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苏轼的思想境界并不如朱熹那样的理学家高远,他比较地有人情味,他的旷达是一种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间,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这首词之所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其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并没有把苏轼当成一个膜拜的偶像,我们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确实,在中国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适合做朋友的人了。   下面我们需要对这首词作一整体的评价,这首词在词的价值可以跟苏轼的《前赤壁赋》在散文的价值相比,而且这两篇作品,有一种内在的共性。《赤壁赋》中说:“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用之不尽,取之无竭,是造物无尽藏也。”清风明月,“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们在享受这些大自然丰富的馈赠时应该感到幸福,应该对自然、对生命、对生命与自然的共生感激不尽,我们不仅是自然的朋友,是清风明月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惟有自己才是你最初与最后的朋友。基督所说的“要爱你的邻人”,试问谁还比自己更接近自己呢?基督还说“要爱你的敌人”,试问:谁能比你自己更是你的敌人呢?你正是自己的邻人,也是自己的敌人,人生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因此,基督所说的就是“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古代人所推崇的“安家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开始。人必须先成为自己的朋友,不要自己作自己的*者,不要自己作自己的暴君。——还是回到苏轼的这首词上吧。在这首词中,苏轼最终达到了某种令人神往的内在的和谐,不仅是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活在另一处地方的弟弟的和谐,但最重要的还是与自己的和谐,他不再想乘风归去,他也不再怕高处的寒冷,他站立在大地上,在他的上方,有着无限蔚蓝、高远的蓝天,有着仿佛黄金一样闪耀的月亮!   虽然,苏子此词无论写作手法或意境都属上乘之篇,但毕竞还有些许“酒后醉话”之蛛丝马迹,不过这绝不影响这首千古绝唱以及苏轼的文学造诣及个人素质。不同凡响的《水调歌头》,即便有点醉话也讲得如此美妙和富有哲理,这就是苏子的高妙之处。无怪乎,自苏子咏月的《水调歌头·中秋》问世后,九百多年来,人们仍然众口一词“前人咏月诗词几可尽废,尚无后人可与比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我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文言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附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杂文 那天晚上月光迷蒙,雾气笼罩着整个校园。教学楼里的灯光如航线上的灯塔,忽闪忽灭的光芒刺不透晚上的浓雾,学生们都在安静地上着自习。 她的座位是靠窗的,在紧张地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中,她的面容显得格外安详。我不止一次停下笔歪头看她,隔着我桌旁的《苏东坡词选》,她那恬静的面容和精致的五官是那么迷人而又美好,她那眼神里不止是温和灵动,还有一片怎么也望不到尽头的风景。 她停下笔,或许是累了。在安静的教室里她似乎厌倦了这种平淡,玩味似的,她拿起喝水用的玻璃瓶,举过头顶,她把玻璃瓶贴近眼睛,像医生观察病人一样观察着玻璃散射的光线。我看见她的眼神里不再空洞,那微隆的鼻子调皮一般粘着瓶子,她动动嘴巴,玻璃瓶也随之晃动,光线散射的角度开始偏斜,彩虹的光芒在她的眼里突然出现。我知道,我理解这种光芒,那是一种石子沉入静静的湖面时欣喜和对不平凡的冲动。 可能是累了,她把玻璃瓶放下,对着窗外发呆。斜着身子只衬托出她美丽的背影。她用两只手托着头,大大的金丝眼镜把她的书生意气表现的淋漓尽致,她看着窗外的浓雾,看着窗外点点的灯光,过往的车辆和呼啸的风声在那一刻仿佛静止,这如画一般的景色因为人而显得格外生动。 片刻,她转过头来,还是用手托着头,还是撅着嘴巴,她的眼神里散发出新的光芒,我甚至能看到她微微翘起的嘴巴和那玩世不恭的笑容。 她拿起笔,轻轻地敲着玻璃瓶,屋子里传来清脆的铃声。婉转悠扬,余音袅袅,她没有注意到自己发出了多大的声音,她只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喜悦和激动,我第一次在她的眼神里没有发现迷茫,取而代之的是那种深深的渴望。 她一定是个音乐天才,屋子里飘扬的歌声击破了窗外浓浓的雾,星光闪闪能够洒在教学楼旁的湖面上,我听出她敲的旋律是苏轼的《水调歌头》,玻璃与笔相碰,发出像竹铃般清脆的声响,这种如天籁般的声音,随着旋律一下一下叩击着我的灵魂。 屋子突然安静了,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停下来听着她弹奏,在这种紧张而又激烈的高中压力下,很难有人用心去弹奏这样的歌声。 我很气愤,我像吃醋般坐立不安,我希望那首曲子她只为我弹奏,我希望所有无关的人不要去听,不要去玷污这天籁之音,我希望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灵魂能相互碰撞,我希望她轻轻一转身,能够看到我摆在桌子最前面的《水调歌头》。 我希望看她满目笑容,她也确实陶醉其中,一曲终了,她停下来,望着我们,回头间看到了那本《水调歌头》,我看到她眼神里轻微的晃动,眉目里稍微急促而又不失宁静。她站起来,望着窗外,在茫茫的雾中,她仿佛看到了月亮,看到了月亮上的自己。 她起身,对着窗外的湖面纵深一跃。在全屋子人的惊讶声中,我飞快地向窗口奔去,至少在她刚开始望着窗外时我就发现了她的躁动,至少在玩弄玻璃瓶时我就发现她眼神里带着解脱后的安详,至少在她转头环顾四周时我就发现了她对世界的不舍和留恋,也至少在她停笔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和她一起跳下去。 窗外就是湖水,我跟上了她的步伐,在湖水中静静地下沉,我抱着她那接近昏迷的身躯,抱着她在湖里享受灵魂的宁静。 我知道,她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只不过,雾太大了,她以为湖面就是云,她以为出去就是月,她以为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赏析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苏轼《水调歌头》的300字的赏析

不会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篇1   原文: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诗词赏析: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铁瓮”,指镇江古城,是三国孙权所建,十分坚固,当时号称铁瓮城。“金焦”,金山、焦山,二山均屹立大江中(金山现已淤连南岸),西东相对,十分雄伟。宋孝宗游金山寺曾题诗道:“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铁瓮”、“金焦”为镇江古来形势最突出之处,写得概括、有力。“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江流东注,风卷涛惊,又加强了砥柱中流的金焦形象。“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天连水,水连天,“孤云”、“孤帆”更衬出了江天的浩渺,而“来去”、“上下”又见出了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神思的飞越。此句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是从李白诗句变化而来。“远岫忽明晦”,“忽”写出了朝光明灭给人刹那间的刺激,又引起了多少兴奋,真是“好景画难描”啊。   下片写景从形势写起,江,天,远山,由近而远,层次分明。览景时,人们往往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如果说上片是“视通万里”,那么下片就是“思接千载”了。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此由近到远写镇江的攻守征战。隋灭陈时,隋大将贺若弼最先在这里突破陈的江防,继克金陵。南朝宋曾凭借长江天堑在这里抗击北魏军队,“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从而保全了半壁河山。孙权曾以京口(吴时称京城,东晋南朝称京口城)为首都建康(今南京)之门户,对抗曹魏。这九个字极省净地表现出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场面壮烈的战争?镇江,她在南北对峙的历朝历代战略地位何等重要,而今她又是抗击蒙古的江淮重镇,而自己就任职在这块“古来征战地”!“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作者从历史的遐想中清醒过来,倚立江岸上,不禁感慨万千了。作者对历史无限追忆,“天下英雄谁敌手”,能在这里一展宏图,多好!可是,面对现实,官小权轻,难有用武之地,何必想入非非呢!正如他同时写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所言:“郗兵强,韩舰整,说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这就是他此时的心情。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鸥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将作者的心也带到了“青霄”之上。“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这是他的想象、他的愿望:我怎样也能象鸥鹭一样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呢!切不可从此句认为作者有避世之哀。这只是他失意时的慰解之词,他怎能轻易抛弃自己的壮志呢?   这首词由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组成,层层生发,一气呵成,显得十分自然。作者用明净、圆熟的语言,创造了一个高远、清新的意境,表现了豪迈、开朗的胸襟。读起来爽口惬心,发人意兴。因此,可以说吴潜是晚宋一个重要的词人。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篇2   《水调歌头》   【作者】:   辛弃疾   【内容】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送答之作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真正能千古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这对于一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怎么能不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长恨”,在“饮饯席上”岂能尽言?所以词人只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乐府《平调曲》名,多用作饮宴席上的歌辞。词人信手拈来,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点明了题面。“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示出那种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子,此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中表达了刘邦事不从心、无可奈何的心情。又《论语。微子篇》载,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从遣词造句看,这一韵还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而“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反复咏言,又造成一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词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紧接着就以舒缓的语气写道:“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一韵三句,均用屈原《离骚》诗句。前两句径用屈原原句,只是“兰”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餐英”句则从原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来。兰、蕙都是香草,“滋兰”、“树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而“饮露”、“餐英”,则是以饮食的芳洁比喻品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诗句,并用“滋兰”、“树蕙”之词,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谤、贤而见逐的情况下,仍然坚定地持其“内美”和“修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词人在遭朝中奸臣谗言排挤,被削职乡居的情况下,依然不变报国之志,表明自己决不肯随波逐流与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句,仍承前韵词意,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这里又用一典。《楚辞·渔父》中说,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渔父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讨其苦。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父听后,一边摇船而去,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词人化用此典,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志节情操。   下片头三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气。   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词人为什么会发此牢骚呢?辛弃疾接着写:“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这一韵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最后两韵是下片第二层,通过写惜别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词人的情绪这时又渐渐平静下来。前三句写惜别,用屈原《九歌》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归与白鸥盟”,是作者从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迹。据《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在这里,词人说归来与鸥鸟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宁可退归林下,也不屑与投降派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陈端仁之意。   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虽是答别之词,却无常人的哀怨之气。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怨别,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哀怨。词中的声情,时而激越,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沉稳,形成一种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情致。此外,词中还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不仅丰富了词的含蕴,而且对抒发词人的志节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篇3   [原文]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①,春入武陵溪②。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③,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依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⑤?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⑥,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⑦,明月逐人归。   [注释]   ①瑶草:仙草。   ②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此处代指世外桃源。   ③“只恐”二句:形容竹经花丛仙露晶莹欲滴。   ④拂金徽:指弹琴。   ⑤“谪仙”二句:倾慕李白飘逸旷放,感叹缺少知音。   ⑥“我为”三句: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作悦人趋时的妾妇。   ⑦醉舞:词中指放浪自得之志。   [赏析]   这是一首飘逸超旷的豪放之作。上阕写幽雅清纯的世外桃源般的仙境美景。瑶草、仙溪、桃花、鹂鸟、白云、浩气等美好的意象;碧、黄、红、白等多种鲜美色彩,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般的世界。下阕写身临其境徜徉其间的狂态逸情。所坐、所依、所拂的身边事物,件件高洁不俗。“谪仙何处?”为与不为的选择,象征意味地表达自己的高洁不俗的志向。结尾写词人放浪形骸的风姿。全词写景寓情、寄托理想,溶桃源遗韵和谪仙风情于一体,别具特色。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篇4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    词牌释义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que,四声),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3]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典范词作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水调歌头全诗赏析

1、全诗如下: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译文如下: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扩展资料: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2、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水调歌头全词赏析

水调歌头全文格律格式: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水调歌头为宋代苏轼所写,全诗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扩展资料:格律对照例词:《水调歌头·斜阳明薄暮》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弱云狼籍,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碧共沉浮。宾主一时兴,倾动庾公楼。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渡银汉,溥玉露,势如流。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的上片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表现出作者的忧愁。下片则是作者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意思是: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那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结合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赏析走进上海世博会的绘画艺术《清明上河图》

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读音:(yǒu lǐ shù)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m/n(m,n都是整数,且n≠0)的形式。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方开不尽的数开方根叫作无理数 ,比如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 而无理数恰恰与它相反,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其中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这一定义在数的十进制和其他进位制(如二进制)下都适用。 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 a 和一个非零整数 b 的比(ratio),通常写作 a/b,故又称作分数。希腊文称为 λογο? ,原意为“成比例的数”(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译不恰当,逐渐变成“有道理的数”。不是有理数的实数遂称为无理数。 所有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 Q,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有限或为循环。 有理数包括: 1)自然数:数0,1,2,3,……叫做自然数。 2)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3)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都小于0。 4)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5)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6)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整数叫做奇数。如-3,-1,1,5等。所有的奇数都可用2n-1或2n+1表示,n为整数。 7)偶数:是2的倍数的整数叫做偶数。如-2,0,4,8等。所有的偶数都可用2n表示,n为整数。 8)质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称为质数,又称素数,如2,3,11,13等。2是最小的质数。 9)合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称为合数,如4,6,9,15等。4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0)互质数:如果两个正整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因数,这两个整数称为互质数,如2和5,9和13等。 …… 如3,-98.11,5.72727272……,7/22都是有理数。 全体有理数构成一个集合,即有理数集,用粗体字母Q表示,较现代的一些数学书则用空心字母Q表示。 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相关的内容见数系的扩张。 有理数集是一个域,即在其中可进行四则运算(0作除数除外),而且对于这些运算,以下的运算律成立(a、b、c等都表示任意的有理数): ①加法的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③存在数0,使 0+a=a+0=a; ④对任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使a+(-a)=(-a)+a=0; ⑤乘法的交换律 ab=ba; ⑥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⑦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0,使得对任意有理数a,1a=a; 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存在乘法逆元1/a,使a(1/a)=(1/a)a=1。 0a=0 文字解释:一个数乘0还等于0。 此外,有理数是一个序域,即在其上存在一个次序关系≤。 0的绝对值还是0. 有理数还是一个阿基米德域,即对有理数a和b,a≥0,b>0,必可找到一个自然数n,使nb>a。由此不难推知,不存在最大的有理数。 值得一提的是有理数的名称。“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事实上,这似乎是一个翻译上的失误。有理数一词是从西方传来,在英语中是(rational number),而(rational)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依据日语中的翻译方法,以讹传讹,把它译成了“有理数”。但是,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其英文词根为(ratio),就是比率的意思(这里的词根是英语中的,希腊语意义与之相同)。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显豁,就是整数的“比”。与之相对,而“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而并非没有道理。[编辑本段]运算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理数加减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我们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样就可将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统一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2)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 有理数范围内已有的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在实数范围内有同样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有理数是这样分类的: 整数、分数;正数、负数和零;负有理数,非负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可以用a/b的形式表达,其中a、b都是整数,且互质。我们日常经常使用有理数的。比如多少钱,多少斤等。 凡是不能用a/b形式表达的实数就是无理数,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编辑本段]有理数的由来 古埃及人约于公元前17世纪初已使用分数,中国《九章算术》中也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分数的使用是由于除法运算的需要。除法运算可以看作求解方程px=q(p≠0),如果p,q是整数,则方程不一定有整数解。为了使它恒有解,就必须把整数系扩大成为有理系。[编辑本段]有理数的现代理论 关于有理数系的严格理论,可用如下方法建立。在Z×(Z -{0})即整数有序对(但第二元不等于零)的集上定义的如下等价关系:设 p1,p2 Z,q1,q2 Z - {0},如果p1q2=p2q1。则称(p1,q2)~(p2,q1)。Z×(Z -{0})关于这个等价关系的等价类,称为有理数。(p,q)所在的有理数,记为 。一切有理数所成之集记为Q。令整数p对应一于,即(p,1)所在的等价类,就把整数集嵌入到有理数的集中。因此,有理数系可说是由整数系扩大后的数系。 有理数集合是一个数域。任何数域必然包含有理数域。即有理数集合是最小的数域。[编辑本段]实数 有理数是实数的紧密子集:每个实数都有任意接近的有理数。一个相关的性质是,仅有理数可化为有限连分数。 依照它们的序列,有理数具有一个序拓扑。有理数是实数的(稠密)子集,因此它同时具有一个子空间拓扑。采用度量,有理数构成一个度量空间,这是上的第三个拓扑。幸运的是,所有三个拓扑一致并将有理数转化到一个拓扑域。有理数是非局部紧致空间的一个重要的实例。这个空间也是完全不连通的。有理数不构成完备的度量空间;实数是的完备集。[编辑本段]p进数 除了上述的绝对值度量,还有其他的度量将转化到拓扑域: 设p是素数,对任何非零整数a设 | a | p = p - n,这里pn是p的最高次幂除a; 另外 | 0 | p = 0。对任何有理数,设。 则在上定义了一个度量。 度量空间不完备,它的完备集是p进数域。[编辑本段]一个困难的问题: 有理数的边界在哪里? 根据定义,无限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整数可认为是小数点后是0的小数),统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但人类不可能写出一个位数最多的有理数,对全地球人类,或比地球人更智慧的生物来说是有理数的数,对每个地球人来说,可能是无法知道它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了。因此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边界,竟然紧靠无理数,任何两个十分接近的无理数中间,都可以加入无穷多的有理数,反之也成立。 竟然没有人知道有理数的边界,或者说有理数的边界是无限接近无理数的。 定理: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是不可能被写出的,尽管它的定义是有有限位,但它是无限趋近于无理数的,以致于没有手段进行判断。 证明:假设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被写出,我们在这个数的最后再加一位,这个数还是有限位有理数,但位数比已写出有理数多一位,证明原来写出的不是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所以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是不可能被写出的。

求《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袁宏道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有月亮的日子。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尤其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为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水调歌头每一句的赏析

水调歌头诗赏析:词的上一句是望月,一开始提出“月从何处来”的问题,引人入胜。诗人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问酒,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上片表现了作家感情的波澜起伏,表现了作者的忧伤。词尾则是作者从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生命的离别。苏轼将前人的诗情画意消融在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的情感。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胞兄苏辙的思念,最后却表现出了诗人对同样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一词出自于密州。在这句话的前面,小序是这样写的:“丙辰中秋节,饮酒而大醉。写这篇,兼怀子由。”由于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苏轼自求外放,辗转于各地。有一次,他请求调任到离苏辙比较近的地方,希望兄弟能聚在一起。苏轼被贬到密州。来到密州之后,这个愿望仍然无法实现。中秋节,皓月当空,银光照耀,词人和胞弟苏辙分别后,已七年未团聚。此时,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便乘着酒兴,挥笔写下这首名言。

水调歌头诗句赏析

水调歌头诗句赏析如下:【赏析答案】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原文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乐府 , 民歌 , 爱情 , 写景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译文二 鉴赏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日 *** 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素 一作:如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断肠 一作:肠断)——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其二 日 *** 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素 一作:如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断肠 一作:肠断) 唐诗三百首 , 乐府 , 女子思念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未知·佚名《艳歌何尝行》 艳歌何尝行 未知 : 佚名 ∨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 乐府 , 写鸟寓人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两汉·佚名《临高台》 临高台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乐府 , 豪迈 , 登高 , 写景抒怀

小学古诗《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1.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油画画作应从哪些角度切入赏析?

鉴赏艺术品这块,我个人觉得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他是无形的东西,他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起你无限遐想,放空或者心境的时候带你去到另一个空间和世界的,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他必须是某种解释某种寓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各有不同,你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决定了你对一件艺术品的思维走向。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赏析:《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着重写西湖的春景和月夜,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    作品原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游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文章开篇先总体介绍西湖最美丽的景色: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雾气。然后详写西湖春天的风景,尽管好友石篑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花,但作者还是舍不得离开。此时西湖游人众多,也成为西湖的一道胜景。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

竹枝词四首赏析

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营造一种压抑的气氛;“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前两句写哀怨如泣的《竹枝》歌声时断时续,打破了夜静空山的沉寂,同时问这幽怨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问语说,不直接道出,发人思索,而更觉沉痛可伤。第三句谓这《竹枝》怨歌并非独唱,而是“蛮儿巴女齐声唱”。恋儿巴女,当时对湖北、四川一带男女青少年的一种称谓,因古时称楚国为荆蛮、四川为巴蜀。这齐声所唱之怨歌,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听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诗人喟叹云: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上首借景寓悲,这里则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倾怀而诉,不嫌直致。第三首集中重墨描绘诗人于江楼上所见的“竹枝”歌乡之雨景。前两句描绘舟行风雨中。三、四两句由第二句生出,绘水边景致。“冷花”、“湿叶”,雨气逼人;“红簇簇”、“碧凄凄”,描绘歌乡雨景,乡土色彩浓郁而体物入微。第四首写听江畔唱《竹枝》。前两句写不知何人在江畔唱那《竹枝》歌,前声曲断咽后声调迟迟,状写《竹枝》歌法,声口宛然。后两句写诗人始悟曲调凄苦,因所唱多为通州司马“词苦”诗。元稹任监察御史时,因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后迁通州司马,遭遇类似白居易。他在通州心情甚悲愤,(白居易曾有《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安慰他)因而可能亦曾拟《竹枝》抒其“沉愁”(白诗语),通州司马“词苦”诗中所含寓的志士们流离迁谪之悲,及响彻《竹枝》组歌中的辛酸心声,均蕴于苦调、溢于言表,因而,组诗虽语言通俗流畅,却并不失于率直,而颇得蕴藉之神。

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其一)  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其二)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其三)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四)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其五)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及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k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yě)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山光。那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还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作者始先详写春日之景,并没有着力去刻画、描绘那种盛景,而只是用一个词语“竟不忍去”,由此就足见那种景色的迷人。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即认为西湖的美景最适宜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欣赏,这与一般人游湖选择在“午、未、申”三时不一样,表现作者与一般俗士迥异其趣,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愉悦心境。不仅如此,在别人都急欲赏傲雪梅花时,作者却为贬作轻薄之物的桃花所恋,也表现了他与传统士大夫情趣相悖,而且作者在行文时并没有正面去写月景,只是说“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至于具体的月景,就只有留给人们去驰骋想像了。写西湖春天的美景时,先写石篑多次对我说“急往观之”,“余(我)时为桃花所恋”,“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是直接写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美不胜收;接下来说“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极言游人如织的盛况。游人为什么如此多?皆因西湖春景太美了。这是有力的侧面烘托。 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晚游六桥待月记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及赏析

1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k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yě)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山光。那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还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1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作者始先详写春日之景,并没有着力去刻画、描绘那种盛景,而只是用一个词语“竟不忍去”,由此就足见那种景色的迷人。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即认为西湖的美景最适宜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欣赏,这与一般人游湖选择在“午、未、申”三时不一样,表现作者与一般俗士迥异其趣,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愉悦心境。不仅如此,在别人都急欲赏傲雪梅花时,作者却为贬作轻薄之物的桃花所恋,也表现了他与传统士大夫情趣相悖,而且作者在行文时并没有正面去写月景,只是说“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至于具体的月景,就只有留给人们去驰骋想像了。写西湖春天的美景时,先写石篑多次对我说“急往观之”,“余(我)时为桃花所恋”,“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是直接写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美不胜收;接下来说“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极言游人如织的盛况。游人为什么如此多?皆因西湖春景太美了。这是有力的侧面烘托。   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 晚游六桥待月记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对“俗士”即红男绿女的“杭人”则含有讽诮之意,故云:“安可为俗士道哉!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风光。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很多,超过了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巧,山岚设色之美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那时西湖才尽显浓艳和娇媚。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他始终无意于仕途,而好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 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

求水调歌头的停顿、重音和赏析!

太麻烦了

对书画艺术品可用赏析吗?

对书画艺术品,用赏析来表达欣赏,分析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来说,也是可以的。想要表达得更为恰当和中肯,最好使用鉴赏这个词语。鉴赏,有欣赏,鉴别评析的意思,在对书画艺术品的运用方面,是比较专业和恰当的用词。

竹枝词·其二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二首·其二    唐代 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译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注释   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巴山:①大巴山。巴山夜雨涨秋池。②泛指巴蜀一带。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巴人: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纥(hé)那:踏曲的和声。绿罗:①绿色的绮罗。②比喻绿水微波。③荔枝名。川人有称荔枝为绿罗者。诗中所指解释历未能统一。三种解释者皆有,也都讲得通。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出诗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贬谪远任的愁苦。楚地巴山远离长安,虽然暂时避开政治漩涡,但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却是心仍有不甘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也许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不能不使人愁苦,伤心失意下也属正常。压在心头的大石无法移开,难以消除的寂寞和烦闷更无法排遣。江雨又来,淅沥不歇,更添伤情。   “巴人能唱本乡歌。”于此伤情怀思之下巴人乡歌又传入耳。“歌者那知听者愁,一声一叹总牵情。”巴人歌唱本属常有之事,诗人却将其平常事入诗中,可见诗人自己心绪却是常常不平静的。自然不是只因耳听巴人歌声才起的不平静,人总是会因某事而及他情。这是再自然正常不过的了。本来由江雨多引起的伤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闻歌思归,自然引出下两句:“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长安,不算是自己的归处,多次的贬谪打击,他怕是早已对政治不怀希望了,长安那里只是自己的伤心地而已。至于诗人想归何处,可以从诗句中推测。《纥那》当是诗人家乡的乡歌。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想必是欢迎自己归来的一朝离乡,飘零天涯。也只有那里才不排拒自己。因有这样的想法,窗外的绿水微波渐渐幻成故乡人身上迎风而舞迎己归来的绿色绮罗,耳边听闻的《纥那》节拍又显得那样的清晰明了。   组诗歌词的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样,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

竹枝词四首赏析

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营造一种压抑的气氛;“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前两句写哀怨如泣的《竹枝》歌声时断时续,打破了夜静空山的沉寂,同时问这幽怨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问语说,不直接道出,发人思索,而更觉沉痛可伤。第三句谓这《竹枝》怨歌并非独唱,而是“蛮儿巴女齐声唱”。恋儿巴女,当时对湖北、四川一带男女青少年的一种称谓,因古时称楚国为荆蛮、四川为巴蜀。这齐声所唱之怨歌,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听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诗人喟叹云: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上首借景寓悲,这里则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倾怀而诉,不嫌直致。第三首集中重墨描绘诗人于江楼上所见的“竹枝”歌乡之雨景。前两句描绘舟行风雨中。三、四两句由第二句生出,绘水边景致。“冷花”、“湿叶”,雨气逼人;“红簇簇”、“碧凄凄”,描绘歌乡雨景,乡土色彩浓郁而体物入微。第四首写听江畔唱《竹枝》。前两句写不知何人在江畔唱那《竹枝》歌,前声曲断咽后声调迟迟,状写《竹枝》歌法,声口宛然。后两句写诗人始悟曲调凄苦,因所唱多为通州司马“词苦”诗。元稹任监察御史时,因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后迁通州司马,遭遇类似白居易。他在通州心情甚悲愤,(白居易曾有《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安慰他)因而可能亦曾拟《竹枝》抒其“沉愁”(白诗语),通州司马“词苦”诗中所含寓的志士们流离迁谪之悲,及响彻《竹枝》组歌中的辛酸心声,均蕴于苦调、溢于言表,因而,组诗虽语言通俗流畅,却并不失于率直,而颇得蕴藉之神。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枝词九首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灩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九首注释 1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2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3睢:仰视。4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5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6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7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后人对变风变雅的解说很多,大意是说太平盛世产生的风、雅之诗是正风正雅;而乱世产生的诗歌则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气,故称变风、变雅。刘禹锡此处使用变风一词,似乎并非强调世事之治乱,而是侧重于体察民俗风情之意。8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9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十瀼西:今重庆奉节瀼水西岸。陆游《入蜀记》:「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縠文:水波纹。⑾兰桡:兰木桨。兰指木兰树,又名杜兰、林兰。但古诗、文中常说兰舟、兰桨、兰桡等,只是一种美称,不一定都是兰木所作。如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亦本自屈原。⑿永安宫: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先主刘备自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⒀城西门:此当指奉节城西门。灩滪堆:原是瞿塘峡口江中的大石(今已炸去),亦作「淫预堆」「犹豫堆」「英武石」「燕窝石」等。⒁瞿塘:瞿塘峡,在重庆奉节县。嘈嘈:水的急流声。⒂巫峡:在重庆巫山县东,湖北省巴东县西。⒃银钏二句:描写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江边汲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开荒种田。 竹枝词九首鉴赏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诗词作品: 竹枝词九首 诗词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诗词归类: 【组诗】、【民歌】、【爱情】、【生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赏析:《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着重写西湖的春景和月夜,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作品原文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赏析《晚游六桥待月记》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游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文章开篇先总体介绍西湖最美丽的景色: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雾气。然后详写西湖春天的风景,尽管好友石篑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花,但作者还是舍不得离开。此时西湖游人众多,也成为西湖的一道胜景。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

何景明《竹枝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品概述】《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是明朝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现的是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情。【出处】《大复集》。【作品原文】《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十二峰①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②。青枫江上孤舟客③,不听猿啼亦断肠。【词语注释】①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②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③孤舟客:作者自指。【翻译】巫山十二峰的山头,深秋的草已经枯黄。在船过瞿塘峡的时候,江面上笼罩着冷雾,天上的寒月透过冷雾映照在湍急的水面上。每当我在船上过长满枫林的江上的时候,纵使听不见猿鸣之声却已有凄然肠断之感。【赏析】竹枝词本为民歌,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或离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题外,多歌咏风俗人情。这首竹枝词为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作。长江三峡凄清冷峻自古闻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此时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作者在此"实话实说",倒跳出了前人窠臼。这样写来更见出瞿塘峡之险,"断肠"并非是凄厉的猿声,而是这阴森恐怖的江峡,江峡之险才是令人"断肠"的真正原因。【作者简介】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省)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水调歌头·泛湘江原文_翻译及赏析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水调歌头·泛湘江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写水 , 赞美志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滩头洗足,夜色随急流从脚背流淌。清晨,晾一头短发,感受清风丝丝的微凉。吴地的山峦,楚地的湖泽,一路行遍山色湖光,只是还未到达早已心神驰往的潇湘。买得一叶扁舟,罢官归来,又何妨。这是天意作美,如今让我如愿以偿,正值盛夏六月,一帆顺风浮泛沧浪。志趣高洁闲远,象秋蝉蜕壳于浊泥,在尘埃之外浮翔,又如庄周晓梦化蝶,翩然于水淡云闲之乡。 恍惚可见——裁绿荷为衣,缀秋兰为佩,一身清雅脱尘的衣装。啊,那是屈原手持一束沁人的琼芳。湘水女神嫣然一笑,飘镟舞的霓裳,拨弄琴瑟的纤指下流泻幽怨的一曲清商,唤起行吟泽畔的屈子一腔报国的忠愤,写入《九歌》眷眷不忘那拂袖挥洒的文字,一字一句与日月争光。呵,莫要让儿辈知晓一江湘水的遐想,这泛舟的乐趣悠渺不尽,正该我辈独享。 赏析 词的上片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开头“濯足”二句即用屈原作品的词语,又非常切合舟行途中情景。首句见《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次句见《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但“北风凉”出自《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濯足夜滩急”二句,既写驾舟远行者的表象动态,又藉以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并且贯穿全篇。从濯足到晞发的意象,显示出词人胸怀的高洁脱俗。“吴山”二句承上则抒发词人渴望到潇湘的心愿。“买得扁舟”三句,进一步展示想像与现实相结合的美好机遇。“六月下沧浪”,既点明了时间,又借指湘江并与上文潇湘呼应。”天公付我”,从表象上看,大概是写天公为我作美,其实,词人此刻的心绪是异常复杂的,透过这幽默诙谐的词语,读者可以体察到词人埋藏于内心的人生苦涩滋味。“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词人转换视角,采用两个不同层次景色来展现蕴含着的奥秘。前句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的,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后者运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水云乡为隐者所居。这种多视角的审美情趣既是对屈原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的赞美,又是藉以自喻而显露出豁达自适的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作者荡舟湘江,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的形象。屈原那种忠愤忧国的情操,精美多姿的诗句,撼动着词人的心扉。于是词人情不自禁地运用《楚辞》中的诗句注入渊篇,而落笔灵活自然,别开生面。“制荷衣”三句,承上启下,虽然词人运用《楚辞》成语,但思维意识已超越时空而带有飘飘欲仙的幻觉。“湘妃起舞一笑”二句,由撷取成句到感情升华,由丰富的联想而产生飞动的意象。这里既写“湘妃起舞”的场面,又有“抚瑟奏清商”的舞曲。“紧接着”唤起“三句以崇敬的心情颂扬屈原的伟大品格及其作品不朽的艺术价值。“结末”莫遣“二句用典。这里词人从幻想的画面中返回到现实的境界,寓怨愤于欢乐中,余韵不尽。 创作背景 《宋史》记载: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在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治有声绩”,被谗言落职,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他从桂林罢官北归,此词正是张孝祥北归途中,在湘江上泛舟时的作品。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诗三百首 , 写景 , 月亮 , 写水思乡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山水 , 写水地名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唐代·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写水怀人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张元干)诗句译文赏析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 张元干 系列:关于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    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竹枝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明代·何景明《竹枝词》 竹枝词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古诗三百首 , 行舟江峡 注释 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 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 孤舟客:作者自指。 赏析 竹枝词本为民歌,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或离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题外,多歌咏风俗人情。这首竹枝词为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作。长江三峡凄清冷峻自古闻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此时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作者在此“实话实说”,倒跳出了前人窠臼。这样写来更见出瞿塘峡之险,“断肠”并非是凄厉的猿声,而是这阴森恐怖的江峡,江峡之险才是令人“断肠”的真正原因。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溮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溮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u25ba 98篇诗文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宋代·陈与义《雨晴》 雨晴 宋代 :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古诗三百首 , 写雨 , 抒情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宋代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古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登高哲理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元代·杨载《到京师》 到京师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古诗三百首

描写“竹影”的诗句,要加上赏析,速度

速度个毛

《竹影》中句子赏析有哪些?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赏析:运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落下去以后,天空慢慢变暗的情景。2、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赏析:“暖色变成寒色”是因为“红光”变成了“清光”。“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形象地写出了竹影的月亮的渐渐升起,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日光到月转移,使景物也随之变化,人的感觉中,天气也由热转凉。另外,用“音阶”这一喻体,不仅形似更让人产生美感。3、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赏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认识中,竹是高贵、有气节的象征,而墨画在中国中是一种很高贵的画法,用墨来画竹,正能表现竹的品格。4、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赏析:文章从“我”和小伙伴们描画竹影,写到爸爸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为我们讲绘画知识。文末的这句话是写听了爸爸的讲解以后,再看吴昌硕的墨竹,有了这种新的领悟。5、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赏析: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中国画重写意,强调神韵,主观性强,西洋画重写实,强调形似,客观性强

写一篇古诗《 》赏析 写苏轼的《水调歌头》行吗? 词算古诗不、

严格来说是不行的,因为考试时古诗一般指诗.但若不严格,也可指诗歌. 古诗在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作品赏析 ① 香炉峰:又作“庐山”、“庐峰”。 ② 挂席:又作“挂帆”。 ③ 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 这首诗色彩淡素,浑成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上来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无山,但总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炉峰,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香炉峰是庐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见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在李白笔下,香炉峰青铜般的颜色,被红日映照,从云环雾绕中透射出紫色的烟霞,这色彩何等浓丽。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辉的浓笔,表现出他热烈奔放的 *** 和瑰玮绚烂的诗风。而此时的孟浩然只是怡悦而安详地观赏,领略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随之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想。诗人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刺史桓伊为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东林精舍”。据云那处所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绝弃尘俗,当然也是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诗人在遐想,深深怀念这位高僧的尘外幽踪,这时,夕阳斜照,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从远公安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精舍近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这儿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先闻东林之钟然后得知精舍已“近”。这一结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且点出东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处。“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是点题。 这首诗,诗人写来毫不费力,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妙。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难怪主“神韵”说的清人王士禛极为赞赏此诗,把它与李白诗“牛渚西江夜”并举,用以说明司空图《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还说:“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晚泊浔阳望庐山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晚泊浔阳望庐山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晚泊浔阳望庐山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词赏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译文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在还乡路上,途经九江时,晚泊浔阳,眺望庐山所发思古幽情之作。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晚泊浔阳望庐山翻译及注释 翻译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挂席:张帆。郭:外城。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晚泊浔阳望庐山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晚泊浔阳望庐山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在还乡路上,途经九江时,晚泊浔阳,眺望庐山所发思古幽情之作。 诗词作品: 晚泊浔阳望庐山 诗词作者:【 唐代 】 孟浩然 诗词归类: 【写景】、【写山】、【抒情】

描写庐山的古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 导语】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其中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描写庐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篇一】   1.《望庐山瀑布》唐朝·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题西林壁》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朝·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4.《七律·登庐山》近现代·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5.《朝天子·庐山》元朝·周德清   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叹浮生,数落花。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6.《晚泊浔阳望庐山》唐朝·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7.《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北朝·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8.《彭蠡湖中望庐山》唐朝·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   9.《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唐朝·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0.《登庐山五老峰》唐朝·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篇二】   1.《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宋朝·杨万里   彭滭收积雨,庐山放嫩晴。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声。   2.《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唐朝·张九龄   兹山镇何所,乃在澄湖阴。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   3.《酬庐山张处士》唐朝·齐己   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4.《秋晚归庐山留别道友》唐朝·周贺   病起陵阳思翠微,秋风动后著行衣。月生石齿人同见,霜落木梢愁独归。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   5.《雨中观庐山·雨里观山夐不同》宋朝·岳珂   雨里观山夐不同,何须九叠看屏风。紫觚坛上排苍璧,青步障边铺翠茸。谷锦未回晴日照,衣绡聊借淡烟笼。只今万木添红缬,更倩青霜染晓枫。   6.《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唐朝·白居易   形骸黾勉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7.《送王山人游庐山》唐朝·皎然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8.《庐山高歌》宋朝·欧阳修   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   9.《游庐山山阳七咏·漱玉亭》宋朝·苏辙   山回不见落银潢,余溜喧豗响石塘。目乱珠玑溅空谷,足寒雷电绕飞梁。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従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   10.《题庐山寺》唐朝·马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头撼紫柽。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斜引入茶铛。   【篇三】   1.《庐山雪》宋朝·程公许   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间。却恨此生云水脚,误随人去踏尘寰。   2.《庐山道中·叠叠苍峦别是天》宋朝·董嗣杲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树色净依山色古,樵声清共瀑声传。远公不作渊明醉,结社徒然怀白莲。   3.《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唐朝·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4.《江州望庐山》唐朝·罗隐   东南苍翠何崔嵬,横流一望幽抱开。影寒已令水底去,脚阔欲过湖心来。深处不唯容鬼怪,暗中兼恐有风雷。仙人往往今谁在,红杏花香重首回。   5.《庐山》明朝·高启   骑马幽幽度岭迟,老僧不识使君谁。门开红叶林中寺,泉浸青山石上池。残果已收猿食少,枯松欲折鹤巢危。壁间不用题名字,无数苍苔没旧碑。   6.《游庐山山阳七咏·三峡石桥》宋朝·苏辙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7.《送僧归庐山》唐朝·赵嘏   禅栖忽忆五峰游,去著方袍谢列侯。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枝秋。题诗片石侵云在,洗钵香泉覆菊流。却忆前年别师处,马嘶残月虎溪头。   8.《送僧归庐山》宋朝·释文珦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他年我欲寻君去,只恐云深不知处。   9.《庐山·山灵未许到天池》宋朝·戴复古   山灵未许到天池,又作西林一宿期。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山椒云气易为雨,客子情怀多费诗。暂借蒲团学禅寂,茶烟飞绕鬓边丝。   10.《庐山马上》宋朝·戴复古   青松路径白云关,有客来寻半日闲。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竹影》赏析 句子赏析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的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细微,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分析:运用了比喻,把红光的减弱描写地十分生动。

《竹影》赏析600字

写意的画,童真的趣——说课丰子恺《竹影》三叶草民《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文章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地、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及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的游戏,在一般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顾,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从而,揭示出艺术和美常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蕴藏在平常的生活之中。为我们指出了艺术与游戏的关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美。同时,还有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丰子恺先生喜欢儿童、热爱儿童、崇拜儿童,他的好多作品都反映儿童生活,表现童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这部分散文受其绘画造诣的影响,文字朴实准确,刻画细致,淡淡的叙述中往往蕴含深刻的内涵,耐人寻味。品读课文,会发现文章于朴实之中见生动入微,平淡之中见童趣。具体表现为:1、写景用语精准,精细入微,大有中国画写意的意境:试看下面的例子:看天: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看月: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看人影: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看竹影: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2、叙事写人,观察细致,运笔处处充满童趣、童真:例如:文章中写孩子们观察天空中光线、色彩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木炭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等等都是非孩童所不能为的。最富有童趣的是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子。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还有两处:其一,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其二,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写华明难为情,把手藏在背后,很具有孩子气,很是生动,用词准确。写看到爸爸也参加进来描竹影孩子们更加高兴,边描便问爸爸问题,也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3、立意高妙,大巧似拙。孩提往事,兴手拈来,娓娓道来,似是若非。明明要写月下描竹影,却荡开一笔,从孩子们晚饭后乘凉写起,为写月光作好了铺垫,接着写孩子们质疑解疑“烟气”,月光下描身影,等等,都为描竹影造好了势,突出了孩子们好奇,兴趣易变化的心理特点,最终他们的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了水门汀上描竹影,以及听爸爸讲中西绘画的不同上来,从而让爸爸轻松完成了一堂独特的关于绘画艺术的教学课。读至此,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寓教于乐,想到艺术和童真、童趣的关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怎样教育引导孩子等等之类的问题。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意近而旨远的文章境界吧。

丰子恺 竹影的赏析

给孩子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解读丰子恺《竹影》文章的题目为《竹影》,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题目。它会让我们联想到月光、庭院、夏夜习习的风,以及在竹影中度过的美好的时光。那么,这篇文章是否是写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呢? 粗读课文我们知道又是又不完全是。说是,因为文章中的确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影子;说不是,准确地说应该不全是,因为作者把笔墨重点集中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精心教育引导的。作者如何在他的散文中渗透这一想法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设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太阳虽已下山,虽已吃过晚饭,虽然屋子的窗子全都打开了,但闷热得屋子里依然呆不住人。可想文中的作者该是怎样烦躁不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童年的作者依旧能在窗际寻找到了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作者从窗口弥漫幽暗的光中获得一丝清凉的慰藉的希望——天逐渐的黑了,凉爽应该离作者越来越近了吧。于是,童年的作者和弟弟赶忙一起搬着竹椅,到屋后的院子里乘凉。院中的作者依然没有放弃寻找美的机会。他把眼睛盯在西天的天际间,守候着夜幕的降临。此时的作者,以一个儿童特有的细腻眼光认真的观察这一变化过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作者巧妙的将夜幕的降临和油灯燃尽的过程结合起来,让人仿佛看到那天色一点点地变黑,光线一点点变弱,那光一跳一跳的做着最后的挣扎,但无可挽回的被黑暗吞噬的过程。这些都让作者看得入迷。正当作者为西天感到惋惜的时候,另一种美,却悄然的遛进作者的眼中。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一种美的结束,便是另一种美的开始,在儿童的眼中美是永远不会缺少的。那在作者眼中,月色下的庭院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作者注意到此时的院落和刚才的区别,光景由暖色变成寒色,竹影也逐渐的随着月光的明亮,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正当作者比较着两种不同的美带来的感受的时候,一个黑影闯入了作者的视线,作者将这个黑影比作立起来的青蛙,而且是跳将过来,我们可以推断来人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像只青蛙,于是便学着青蛙的样子一蹦一蹦的,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应该是一个顽皮活泼的少年所为,事实的确是这样,来人是作者弟弟的同学华明。不是说因为作者有天赋,他的眼能处处发现美,欣赏美。只要是孩子,他的眼随时都在寻找美的事物,表达愉悦的心情。华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华明进来的头一句话“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惬意是满意;称心舒服的意思。说明了在华明的眼中,作者和弟弟对月色的欣赏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为何不坐在椅子上欣赏,更加舒服呢?不待作者和弟弟回答,华明早已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着他的两脚。引起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发出萧萧的声音来。这是很普通的一种现象,但却吸引三个人的注意,大家注意到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竹叶将月亮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这种现象如果被诗人发现,不知会诞生多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种现象如果被画家发现不知会勾画出一幅怎样艺术佳品。这种现象如果被音乐家发现,不知会从指间流动出多少优美的旋律。实在可惜的是,上帝将这种恩赐赏给了三个孩子,虽然他们此时不能用诗句赞颂这一意境。不会用画笔画出这一美景,不能用乐器奏演出这一佳境来。但不能说他们以后没有写出、画出、演凑出的能力。今天对于美、对于艺术的积累,为以后的儿童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做什么呢?作者的弟弟向大家谈到在月亮光底下的奇怪的现象,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会冒出烟气。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是不是这样子的呢?于是大家来到水门汀蹲下来仔细观察,果然看到这一现象。大家对这一现象原因做了许多推测,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他们却能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变的,这是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华明放弃了研究月下人的影子冒烟,却发现自己的影子很好玩,于是摸出一只半寸长的铅笔在水门汀描起自己的影子来,画好后,站起来一看,果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也被逗乐了。寻找快乐,寻找美,是孩子的天性。正当大家感到乏味,不知道接下来该玩什么的时候,他们却同时发现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且同时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一个“同时”表现出在作者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无时无刻都在寻找美的感受。华明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玩的机会,于是拿起笔来去描。作者和他的弟弟也手里痒痒的,不久大家都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不但描,还加以评论:“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看样子,在他们的心中积攒了这么多墨竹美的典范,今天一下子将他们的积累都抖了出来。这仍然说明,孩子不缺乏美,孩子随时都在积攒美的艺术,而这些艺术美是通过孩子的活动积累和展示出来的。面对孩子的与生俱来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呢,使他们的这种天赋不至于泯灭。作者父亲的行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正当大家玩得起劲,谈得痛快的时候,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作者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 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作者的父亲显然对大家把水门汀弄脏,没有生气,而是慢慢地说,如果生气的话,应该是厉声质问,明明可以很早的制止,但作者的父亲反背着手用艺术欣赏的眼光看待作者们描竹,不但欣赏,还对提出这个方法的人进行赞扬,且自己也参加到描竹叶当中来。不但描绘竹叶,还给大家讲有关墨竹的知识。父亲说:“这是管夫人的。”是承接前面作者们议论所看到的竹影和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画中的竹子外形相似的对话。当大家打消了父亲会责怪大家把水门汀弄脏的顾虑的时候,对作者父亲态度是感激的,是敬重的,父亲所提出的管夫人,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作者的父亲讲到管夫人是画竹的高手,讲到管夫人的丈夫赵子昂是画马的高手,于是便提出了一个问题?画竹是不是比画马容易呢?在作者们看来应该是这样的,接下来作者的父亲对画竹和画马做了一个分析,作者的父亲指出大家‘依样画葫芦"的方法画竹子,只是好玩,只是追求形似,终究缺少画意,这里的画意应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应是后文提到竹要画出一种美,竹要画出一种神。为了突出这一标准,看似绘画简单的竹叶,也是有讲究的,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是要斟酌再三的。虽是画竹也不是照直竹一样画,它要经过选择和布局,在纸上布局的巧妙,就是佳品。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作者的父亲怕大家不理解,又提出了一个当时日常生活中画竹的一个现象,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竹而用墨来画竹呢?可以推想,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作者们的兴趣,是呀,墨竹司空见惯,可用绿颜色画竹子相当少见。父亲用西洋画和中国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样强调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凡画一物闭上眼回想起来得有一种神气,这种神气也就是今天我们理解振奋的精神吧。父亲接着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因为追求一种精神,更像一种符号,既然是符号,用墨就够了。而中国人选择用墨来画,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墨也是一种很好的颜料,它是红色、黄色、蓝色等量的时候才构成了墨色,也就是说,墨色不是单一色,而是红黄蓝三色的统一,而红、黄、蓝三种颜色构成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原色。可见墨色在古人的眼里是何等的高贵之色,所以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父亲继续说,为了突出中国画的这种贵在于神气的审美标准,中国人往往打破常规,作者的父亲举了“朱竹”的例子,朱竹是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即美和精神的高度统一。父亲由管夫人、赵子昂,说到画竹与画马,由画马和画竹做比较,认为画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中国画和西洋画作比较,再到“朱竹”父亲都在说一个问题,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不是形似,而是贵在画出一种美,贵在画出一种精神。看似唠唠叨叨,却在完成一个目的,那就是引导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欣赏美。可见,作者的父亲一方面对绘画颇有研究,另一方面,还对教育孩子,保护和引导孩子的对美的欣赏也很有研究。试想,如果正儿八经的把以上的知识当作一堂课来上的话,又会有多少人喜欢听,记得住呢。作者的父亲高明就高明在此,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以什么方式给孩子们讲,这既引导保护了孩子的天性,又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两全其美。父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月亮渐渐升高,地上的竹影与瞄着的木炭线开始分离,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比作脱了版的印刷。看样子已经是很晚了。华明这才起身告辞。临走还依依不舍的说“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从华明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华明以对今晚的墨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和作者父亲的巧妙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这种兴趣得到持久保持和发展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会多一个画家或美学家。不仅华明有此感受,作者也有同感。当作者送完华明回来,看到中堂挂着的吴昌硕的墨竹,便仔细欣赏了起来。用作者的话说,似乎更有意味,这意味是什么呢?作者接着写到,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父亲引导教育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后来作者长大后成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和父亲的教育引导不无关系。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竹影》这篇文章,文章一开始零零碎碎地叙述,看似杂乱无章,如文章开始写到即便天气闷热到那种程度,作者也能给从窗际间寻找到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这给作者带来慰藉;在院子乘凉的时候,作者欣赏西天夜幕降临时的美景,欣赏月光下的庭院的景色,华明顽皮的出现,三人欣赏竹叶分割月亮的美,他们在一起研究月夜底下头上冒烟,画竹影等等,其实都在重复这一句同样的话,孩子的眼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现美,欣赏美,积攒着美。这些都反映出孩子有一双发现快乐、发现美的眼睛。但文章没有到此戛然而止,因为作者知道,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引导的。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引导,就会成为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所以,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把父亲引导作者们如何欣赏墨竹写得绘声绘色,且环环相扣。首先,作者的父亲并没有孩子们弄脏水门汀而去斥责他们,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的,并且能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同画墨竹,拉近了孩子们和父亲的距离,这样,孩子们对父亲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中国有句教育格言,“亲其师信其道”,所以父亲的话就易于孩子们接受。于是父亲便从管夫人、赵子昂谈起, 谈到画竹并不比画马容易,谈到了中西方绘画在什么上的差异,强调中国画贵在美和神气(振奋的精神),为了突出这种审美标准,在画法上,在布局上是很讲究的,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竹往往不用绿颜料,而是用墨来画,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家往往会打破常规,朱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的父亲传神的讲解,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文章结尾,孩子们的意犹未尽,华明的依依不舍,和作者送完华明回来后再欣赏挂在中堂吴昌硕的墨竹的感受,都说明了作者的父亲引导教育的成功。这篇文章作者借在月下看竹影、绘竹影、谈竹影 ,在告诉人们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精心的教育引导的。文章对今天的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也不无裨益,他提出对孩子的教育要因势利导,不能粗暴的干预,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居高临下,要以平等精神面对,要认真的观察、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您的教育才会被孩子认可,你的教育才会有作用。

叶梦得《水调歌头(癸丑中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原文: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诗词作者:【 宋代 】 叶梦得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宋代·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 : 苏辙 中秋节 , 咏物 , 月亮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创作背景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 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意味深长。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諡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元代·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中秋节 , 月亮 , 饮酒抒怀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宋代·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中秋节 , 宴饮 , 咏物 , 月亮孤独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宋代·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桂枝香·吹箫人去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中秋节 , 写人感伤

《晚泊浔阳望庐山》唐诗赏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   晚泊浔阳望庐山   作者: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晚泊浔阳望庐山》注释   ①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   ②挂席:张帆。   ③郭:外城。   ④远公传:梁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⑤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⑥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晚泊浔阳望庐山》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晚泊浔阳望庐山》繁体对照   全唐诗卷160_51晚泊寻阳望庐山孟浩然   挂席几千裏,名山都未逢。   泊舟寻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写作背景和赏析

可以先写诗意,再进行赏析

《竹影》的赏析

  生平简介   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分段意。   一、⑴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2-7)描写小孩的童心并叙述获得艺术教育的经过。   三、⑻写“我”受到艺术教育后的感受。    竹影与童趣的区别   《童趣》与《竹影》   相同点:都是表现儿童的童心童趣。   不同点:一个是文言文,一个是现代文。   竹影中充满童趣.叙述了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而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    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竹影》是丰子恺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全文叙述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在自家的水门汀上游戏,描画映着的竹影,你一笔,我一画,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孩子的游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颐,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竹影》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爱。

《晚泊浔阳望庐山》翻译及赏析分别是?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竹影》赏析 句子赏析

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丰子恺《竹影》赏析:寥寥数笔,写出了几个小伙伴作画的情景,幽默风趣,用笔简练而独到,充满了丰子恺作品独特的魅力。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水调歌头 中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宋代·米芾《水调歌头 中秋》 水调歌头 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 碧空暗淡同云绕。渐枕上、风声峭。明透纱窗天欲晓。珠帘才卷,美人惊报,一夜青山老。使君留客金尊倒。正千里琼瑶未经扫。欺压梅花春信早。十分农事,满城和气,管取明年好。——宋代·陈瓘《青玉案·碧空暗淡同云绕》 青玉案·碧空暗淡同云绕 碧空暗淡同云绕。渐枕上、风声峭。明透纱窗天欲晓。珠帘才卷,美人惊报,一夜青山老。使君留客金尊倒。正千里琼瑶未经扫。欺压梅花春信早。十分农事,满城和气,管取明年好。桂叶眉丛恨自成。锦瑟弦调,双凤和鸣。钗梁玉胜挂兰缨。帘影沈沈,月堕参横。屏护文茵翠织成。摘佩牵裾,燕样腰轻。清溪百曲可怜生。大抵新欢,此夜□情。——宋代·贺铸《摊破木兰花/木兰花》 摊破木兰花/木兰花 桂叶眉丛恨自成。锦瑟弦调,双凤和鸣。钗梁玉胜挂兰缨。帘影沈沈,月堕参横。屏护文茵翠织成。摘佩牵裾,燕样腰轻。清溪百曲可怜生。大抵新欢,此夜□情。柳态纤柔,雪艳疏明。问人来、人道轻盈。张琵莲脸,一寸波横。比潇洒处,犹难称,此嘉名。花前烛下,微颦浅笑,要题诗、盏畔低声。司空自惯,狂眼须惊。也不辞写,双罗带,恐牵情。——宋代·晁补之《行香子·柳态纤柔》 行香子·柳态纤柔 柳态纤柔,雪艳疏明。问人来、人道轻盈。张琵莲脸,一寸波横。比潇洒处,犹难称,此嘉名。 花前烛下,微颦浅笑,要题诗、盏畔低声。司空自惯,狂眼须惊。也不辞写,双罗带,恐牵情。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宋代·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中秋节 , 饮酒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著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著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鉴赏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据《挥麈后录》记其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这首词就是借赏中秋之机,表白他为人的高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砧声”、“蟋蟀”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砧上捣衣远寄征人,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也是一种触发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为了突出“砧声”,增强秋的感觉,属倒装句,写词人先是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才觉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也是先听到蟋蟀鸣叫,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进入高秋季节。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名句佳句,从此,“见落叶而悲秋”,便成为文人一种传统的心态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伤感的秋景的幽雅,正显示出词人的高洁与旷达。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倍觉不胜幽。”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会给人带来秋意,所以词人说,让酒杯里的好酒,把凄凉的情调收起来,就会感觉到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结句:“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是说还有富于情致之处,就是一轮明月在楼的南边冉冉升起,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成银色的世界,使人从压抑沉闷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为之清爽。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过片换头“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三句,写词人要把他胸中的忧思,用富有情韵笛声抒发出来。接着“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二句,承上述忧伤意脉,于是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来一番吃酒浇愁的情致。下面“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则是写词人面对诱人的风物,并不是惬心地去欣赏,而是倚遍阑干在深思。最终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样的结论。词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两句。这是词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学之后的付诸行动,即要像李白那样“但愿长醉不愿醒”,“明朝散发弄扁舟”,而远离污浊的人世,去隐没江湖之中去。以发泄他的不满,这正是米芾晚年学禅的思想基础。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接着米芾说:“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 , 月亮思乡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宋代·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中秋节 , 宴饮 , 咏物 , 月亮孤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诗三百首 , 月亮 , 中秋节 , 思乡 , 思念早教古诗100首

赵长卿《水调歌头(中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u02cd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已是天高气肃,那是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我为桂花拼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中秋) 诗词作者:【 宋代 】 赵长卿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全诗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赏析:月亮不应该带着怨恨啊,那么为什么,它偏偏在我们离别的时刻而完满?这一反问句,是诗人对现实的叹息,也是诗人对上天的质疑。本来月圆的日子,人也应该团圆才对,现在却是“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人生无常,这一发问既是诗人气质的感悟,也是哲人理智的沉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文_翻译及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三百首 , 题画 , 想像 , 写景 , 春天 , 写水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其一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像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灩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像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其二简析 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鲜为人知,实际上,第二首也写得很好。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赏析三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著下水嬉戏了。 赏析四 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晓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著三两枝桃花。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像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灩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王士祯在《渔阳诗话》卷中说:“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 创作背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赏析二 这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 鉴赏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一作沿潮水而上的时节)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著下水嬉戏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是什么?

翻译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苏轼 水调歌头 赏析100字

。。。。。。。。。。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