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情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吗的

《黄鹤楼》中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一些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快 快 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思乡情的诗句有哪些

写思乡情的诗句如下: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5、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唐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1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夜忆舍弟》。17、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李商隐《滞雨》。18、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思乡情怀的诗句

思乡情怀的诗句如下: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0、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1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13、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1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16、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1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描写思乡的诗句 有哪些词语形容思乡情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日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阳城》 11、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1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16、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悲歌》 1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19、形容思乡情的词语: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归心似箭、衣锦还乡、稚子忆念、泪断肝肠、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炎黄子孙、海外赤子、梦呓乡语、背井离乡。

描写思乡情怀的诗句

描写思乡情怀的诗句如下: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夫。5、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唐·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