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智慧养老企业的发展前景

养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养老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华智能(002178)、万达信息(300168)、易华录(300212)、康泰医学(300869)、九安医疗(002432)、爱侬养老(870925)、冠新软件(834376)等。本文核心数据:人口结构、市场规模、养老模式、竞争格局行业概况1、定义智能养老也叫智慧养老,是指融合应用健康医疗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采集人体体征、居家环境等数据,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需求。根据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分类,我国智能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机器人五大类。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主要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六大类。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物联网、云服务等先进技术供应;智能设备的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以及护工培训和养老金融等服务;其中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是智能养老主要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产业链中游即各种智能养老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下游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这三大类养老需求市场。行业发展历程:起步较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智能养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胡黎明发表《新型数字化居家式养老社区解决方案》,提出“数字化养老”;2010年,学术界开始运用“信息化养老”概念;2011年,出现“科技养老”概念;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概念。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5-2017年左右为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产业的推进期。在此期间,适应智能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基本建立,创新的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2021年左右。2021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智能养老产业在此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持续加持,长期利好行业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中央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智能养老,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此后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中提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字样。2013年,全国老龄委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能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把脉导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规划了相关目标。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关目标。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现状1、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健康关注度上升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近年来我国15-64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比为17.9%,15-64岁人口占比为68.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4%,达14.2%,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们对健康保险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健康险保费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2011-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由692亿元上涨到8173亿元,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健康保险市场行业发展的速度,2020年健康保险收入增速高达15.67%。2021年,我国健康保险收入再次提高,达8447亿元,反映出中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我国近年来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和提质升级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过去5年来,我国养老机构建设迎来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国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有3.98万个,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501.6万张。注:2018年之前的养老机构及床位统计口径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2019年开始将老年人服务机构单独进行统计。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2016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根据不完全测算,2016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至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2、中国智能养老行业模式分析——目前以“9073”为主,“社区”及“居家”模式增长空间大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有两种,即“9064”与“9073”。其中,“9064”模式是由北京提出,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我国推行的另一种养老模式是“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参考日本与美国的经验,在支付制度与养老建设方面给予我国很多的启示,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状,未来居家养老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成为重要的补充。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为“9073”模式。根据2021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城市居民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2.9%,居家养老意愿占比已明显下降,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则提升,分别为26.5%和20.6%。——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在居家养老中,智慧设备和科技产品是家庭成员的辅助。由于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服务方式,因此,居家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从而导致市场对智慧居家养老产品的需求也特别大。而以居家养老为目标市场的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门槛低,商业化成功可能性大,易于带动整个产业链,所以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3、智能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开始了银发经济的发展,我国智能养老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2020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突破4万亿元,增长迅速。前瞻结合历年来智能养老在整体养老市场的渗透情况进行初步测算,2021年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或达4.57万亿元。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示范企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发展了智能养老试点,但是这些试点普遍集中于城市而非农村,且发展较好的试点主要集中于北京、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智能养老发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点显著。2、企业竞争: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包括76家信息技术公司和37家医疗科技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达38%,主要系信息科技类企业拥有以下优势:(1)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坚强动力;(2)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养老产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智能化服务;(3)成熟的养老产品、服务和系统,能够进行市场化推广和运营;(4)清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3、产品竞争:智能检测设备入围数量最多2020年9月,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目录名单的产品一共有118件,细分品类有20种,其中智能康复设备和智能检测设备以及社区自助体验设备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21件、14件和10件。注:截至2022年6月,官方尚未发布2021年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目录名单的服务一共有120种,细分品类有6种,其中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和生活照护服务以及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39件、23件和18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智能养老市场规模将全面爆发2、智能养老行业四大发展趋势:人性化、适老化、结合线下、医养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辅助整体养老产业,提供更个性化及针对性的服务,但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部分产品及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产品两级分化严重等问题发展仍存在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智能养老产业将向服务产品人性化、健康管理结合线下、医养结合等方向发展,建立一体化管理的产品结构及服务体系。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智慧养老的前景如何?1.智慧养老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工具,连接各种服务系统,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智慧养老”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使得“智慧养老”的潜力得到各方的重视。智慧养老发展处于什么阶段?随着老年化的加重和“银发经济”的兴起,国家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背景下,智能养老行业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期。目前我国养老主要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未来智慧养老将在智能硬件和智能平台的协助下,由“助老”向“用老”和“孝老”迸发。智慧养老现仍停留在“助老”阶段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其具体涵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归纳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服务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成长期。2020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预计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在此时进入行业爆发期,同时智慧养老也将从简单的“助老”向“用老”和“孝老”方向迸发。智慧养老市场格局基本建立(1)从政策端看,2019年是智慧养老的政策元年。据前瞻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计颁布相关智慧养老政策超过70条,而2018年仅为50条左右。(2)从需求端看,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约2.54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达18.1%,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相关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绝对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显著、发展不均衡、波动幅度大等特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这将为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3)从竞争端看,市场仍处于增量厮杀阶段。根据前瞻对三批智慧养老示范企业的统计,示范企业中包括50家信息技术公司,占比43%,其次是养老服务公司24家和医疗科技公司20家。根据亿欧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养老产业。通过整理前瞻统计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绝大多数商家是通过与政府部门(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切入智能养老服务行业。(4)从技术端看,通用技术包括简单的定位、人机交互等,而功能性定位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老人异常行为监测、血糖监测等技术;智能硬件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自助式检测设备、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服务系统平台则以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主。(5)从模式端看:从运作模式分析,我国实行的“9073”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从服务模式分析,主要以医养模式为主,文化旅游模式为辅。(6)从体系端看:政策体系和投资体系已经完成“暖场”工作。技术体系中的产品创新正在建立,中国老龄协会于2019年4月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而日本就有4万多种,占2/3多,我国自助开发的产品仅有2000多种。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社区为主流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老年人口数量为25388万人,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则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护理人数应在1777万人左右,按照“9064”养老服务格局也有约1523万人。根据《智能养老研究动态》,“智能养老”按照空间地点可分为智慧居家、智慧社区和智慧机构三种模式。智能养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支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施,以“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应用来完成服务需求,利用技术支撑实现多窗口多领域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积极展开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根据我国“9073”的养老服务规划,应有90%的老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智能养老重点也主要集中在社区居家养老上。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智能养老的核心创新智能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智能设备、养老平台、护工培训、养老金融、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最大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我国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核心问题是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难以权衡,社区和机构都涉及到前期巨大的建设成本,而后期运营价格和服务不成正比将影响老人的体验感。我国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也为了减少养老前期涉及的建设成本,但居家老人在家存在监测不完善的问题。居家养老的监测问题、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成本问题,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2019年6月,浙江椿熙堂“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落地,利用智能终端+智慧养老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政府通过养老服务补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低保、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设备,智慧养老专家爱牵挂与椿熙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配合项目提供智能终端设备——爱牵挂小鲸智护手环,S3智能手表,爱牵挂远程智护医疗血压计,以智能终端设备为服务的入口,搭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筑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平台服务资源的有效运营,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智能硬件以个性化和多样化为发展方向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智能硬件产业可以重点发展国家扶持的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智慧养老平台围绕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和安心生活如今智慧养老平台已成养老流行趋势,智慧养老平台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大幅度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智能的服务。未来的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提供优越的养老服务,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全方位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近年来受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的刺激,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据统计测算,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智慧养老专业好就业吗

智慧养老专业好就业。智慧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智慧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智慧养老服务业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领域,如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等,这些领域的发展也为智慧养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特别是该专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仍有许多发展空间,需要大量人才来填补职位空缺。因此,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的求职者可以快速找到相关工作。而且现在国家提倡科学养老,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养老院,未来五年养老行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增长点。智慧养老专业职业能力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家政管理、营养基础、休闲娱乐活动策划、家庭经济管理、老年人心理学、疾病预防和护理技能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沟通协调能力:本专业毕业生需要与老年人及其家属、医生、社会工作者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因此,专业人士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3、抗压能力:智能健康养老服务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专业人士需要在紧张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4、自我管理能力:智能健康养老服务要求专业人员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智慧养老专业就业方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健康服务与管理方面。主要在医疗机构的体检部门、CDC、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制药公司、体检中心、护理机构、健身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组织、健康管理机构健康服务与管理训练、策划等工作。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下: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该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能胜任民政部门、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集中养老服务机构等。学习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同学未来在找工作时,主要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提供老年人生活照顾、康复、护理、社会融入等服务为主要内容。从事以上岗位的主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从事养老机构管理的实际能力,和较强对社会工作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学习课程: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老年人照护、礼仪沟通、康养政策法规与标准、养老管理等知识,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策划组织与设计、养老服务规划与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学习课程有老年护理实操、老年基础照护与急救、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健康管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权益法律保障、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康复保健、建筑与环境适老化设计概论、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能社区建设与服务、房地产综合开发、老年机构经营与管理、居家养老、银发营销、老年人辅助器具开发等。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该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能胜任民政部门、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集中养老服务机构等。学习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同学未来在找工作时,主要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提供老年人生活照顾、康复、护理、社会融入等服务为主要内容。从事以上岗位的主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从事养老机构管理的实际能力,和较强对社会工作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学习课程: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老年人照护、礼仪沟通、康养政策法规与标准、养老管理等知识,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活动策划组织与设计、养老服务规划与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学习课程有老年护理实操、老年基础照护与急救、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健康管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权益法律保障、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康复保健、建筑与环境适老化设计概论、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能社区建设与服务、房地产综合开发、老年机构经营与管理、居家养老、银发营销、老年人辅助器具开发等。

智慧养老项目发展前景

智慧养老的前景如何?1.智慧养老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工具,连接各种服务系统,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智慧养老”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使得“智慧养老”的潜力得到各方的重视。智慧养老前景如何,维特尔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市场有将近5万亿的市场空间,智慧养老已成为行业趋势。推动社会养老资源高效配置。目前研发推出的非接触式智能健康解决方案,通过将生物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结合,,可以不用接触长者身体,只需要靠着床下面的健康盒设备,就能收集长者身体数据并进行分析,遇上不良情况也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护理人员干预,而且还具有易安装、成本低等特点,是值得信赖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总体而言,在智慧养老方面还是做的比较不错的。养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养老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华智能(002178)、万达信息(300168)、易华录(300212)、康泰医学(300869)、九安医疗(002432)、爱侬养老(870925)、冠新软件(834376)等。本文核心数据:人口结构、市场规模、养老模式、竞争格局行业概况1、定义智能养老也叫智慧养老,是指融合应用健康医疗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采集人体体征、居家环境等数据,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需求。根据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分类,我国智能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机器人五大类。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主要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六大类。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物联网、云服务等先进技术供应;智能设备的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以及护工培训和养老金融等服务;其中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是智能养老主要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产业链中游即各种智能养老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下游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这三大类养老需求市场。行业发展历程:起步较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智能养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胡黎明发表《新型数字化居家式养老社区解决方案》,提出“数字化养老”;2010年,学术界开始运用“信息化养老”概念;2011年,出现“科技养老”概念;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概念。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5-2017年左右为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产业的推进期。在此期间,适应智能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基本建立,创新的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2021年左右。2021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智能养老产业在此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持续加持,长期利好行业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中央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智能养老,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此后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中提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字样。2013年,全国老龄委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能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把脉导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规划了相关目标。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关目标。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现状1、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健康关注度上升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近年来我国15-64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比为17.9%,15-64岁人口占比为68.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4%,达14.2%,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们对健康保险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健康险保费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2011-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由692亿元上涨到8173亿元,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健康保险市场行业发展的速度,2020年健康保险收入增速高达15.67%。2021年,我国健康保险收入再次提高,达8447亿元,反映出中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我国近年来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和提质升级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过去5年来,我国养老机构建设迎来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国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有3.98万个,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501.6万张。注:2018年之前的养老机构及床位统计口径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2019年开始将老年人服务机构单独进行统计。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2016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根据不完全测算,2016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至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2、中国智能养老行业模式分析——目前以“9073”为主,“社区”及“居家”模式增长空间大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有两种,即“9064”与“9073”。其中,“9064”模式是由北京提出,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我国推行的另一种养老模式是“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参考日本与美国的经验,在支付制度与养老建设方面给予我国很多的启示,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状,未来居家养老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成为重要的补充。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为“9073”模式。根据2021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城市居民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2.9%,居家养老意愿占比已明显下降,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则提升,分别为26.5%和20.6%。——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在居家养老中,智慧设备和科技产品是家庭成员的辅助。由于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服务方式,因此,居家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从而导致市场对智慧居家养老产品的需求也特别大。而以居家养老为目标市场的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门槛低,商业化成功可能性大,易于带动整个产业链,所以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3、智能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开始了银发经济的发展,我国智能养老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2020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突破4万亿元,增长迅速。前瞻结合历年来智能养老在整体养老市场的渗透情况进行初步测算,2021年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或达4.57万亿元。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示范企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发展了智能养老试点,但是这些试点普遍集中于城市而非农村,且发展较好的试点主要集中于北京、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智能养老发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点显著。2、企业竞争: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包括76家信息技术公司和37家医疗科技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达38%,主要系信息科技类企业拥有以下优势:(1)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坚强动力;(2)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养老产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智能化服务;(3)成熟的养老产品、服务和系统,能够进行市场化推广和运营;(4)清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3、产品竞争:智能检测设备入围数量最多2020年9月,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目录名单的产品一共有118件,细分品类有20种,其中智能康复设备和智能检测设备以及社区自助体验设备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21件、14件和10件。注:截至2022年6月,官方尚未发布2021年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目录名单的服务一共有120种,细分品类有6种,其中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和生活照护服务以及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39件、23件和18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智能养老市场规模将全面爆发2、智能养老行业四大发展趋势:人性化、适老化、结合线下、医养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辅助整体养老产业,提供更个性化及针对性的服务,但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部分产品及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产品两级分化严重等问题发展仍存在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智能养老产业将向服务产品人性化、健康管理结合线下、医养结合等方向发展,建立一体化管理的产品结构及服务体系。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还不错。原因如下: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新职业,选择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未来5--10年,中国需要800多万名健康管理师,医院转型、社区、健康管理机构、体检中心、养生会所等急需健康管理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及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健康检测、分析、评估、干预等健康服务工作,能够胜任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组织健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智慧养老发展处于什么阶段?随着老年化的加重和“银发经济”的兴起,国家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背景下,智能养老行业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期。目前我国养老主要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未来智慧养老将在智能硬件和智能平台的协助下,由“助老”向“用老”和“孝老”迸发。智慧养老现仍停留在“助老”阶段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其具体涵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归纳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服务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成长期。2020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预计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在此时进入行业爆发期,同时智慧养老也将从简单的“助老”向“用老”和“孝老”方向迸发。智慧养老市场格局基本建立(1)从政策端看,2019年是智慧养老的政策元年。据前瞻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计颁布相关智慧养老政策超过70条,而2018年仅为50条左右。(2)从需求端看,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约2.54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达18.1%,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相关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绝对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显著、发展不均衡、波动幅度大等特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这将为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3)从竞争端看,市场仍处于增量厮杀阶段。根据前瞻对三批智慧养老示范企业的统计,示范企业中包括50家信息技术公司,占比43%,其次是养老服务公司24家和医疗科技公司20家。根据亿欧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养老产业。通过整理前瞻统计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绝大多数商家是通过与政府部门(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切入智能养老服务行业。(4)从技术端看,通用技术包括简单的定位、人机交互等,而功能性定位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老人异常行为监测、血糖监测等技术;智能硬件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自助式检测设备、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服务系统平台则以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主。(5)从模式端看:从运作模式分析,我国实行的“9073”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从服务模式分析,主要以医养模式为主,文化旅游模式为辅。(6)从体系端看:政策体系和投资体系已经完成“暖场”工作。技术体系中的产品创新正在建立,中国老龄协会于2019年4月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而日本就有4万多种,占2/3多,我国自助开发的产品仅有2000多种。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社区为主流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老年人口数量为25388万人,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则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护理人数应在1777万人左右,按照“9064”养老服务格局也有约1523万人。根据《智能养老研究动态》,“智能养老”按照空间地点可分为智慧居家、智慧社区和智慧机构三种模式。智能养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支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施,以“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应用来完成服务需求,利用技术支撑实现多窗口多领域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积极展开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根据我国“9073”的养老服务规划,应有90%的老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智能养老重点也主要集中在社区居家养老上。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智能养老的核心创新智能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智能设备、养老平台、护工培训、养老金融、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最大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我国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核心问题是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难以权衡,社区和机构都涉及到前期巨大的建设成本,而后期运营价格和服务不成正比将影响老人的体验感。我国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也为了减少养老前期涉及的建设成本,但居家老人在家存在监测不完善的问题。居家养老的监测问题、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成本问题,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2019年6月,浙江椿熙堂“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落地,利用智能终端+智慧养老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政府通过养老服务补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低保、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设备,智慧养老专家爱牵挂与椿熙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配合项目提供智能终端设备——爱牵挂小鲸智护手环,S3智能手表,爱牵挂远程智护医疗血压计,以智能终端设备为服务的入口,搭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筑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平台服务资源的有效运营,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智能硬件以个性化和多样化为发展方向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智能硬件产业可以重点发展国家扶持的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智慧养老平台围绕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和安心生活如今智慧养老平台已成养老流行趋势,智慧养老平台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大幅度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智能的服务。未来的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提供优越的养老服务,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全方位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近年来受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的刺激,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据统计测算,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智慧养老包括哪些模式

法律主观:智慧社区从功能上讲,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智慧社区由高度发达的“邻里中心”服务、高级别的安防保障以及智能的社区控制构成。智慧社区都有哪些功能?(1)智慧物业管理: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2)电子商务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3)智慧养老服务:现在老人居住的环境有两种最常见,一是住在家里,另外就是住在养老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智慧养老的方案,其最终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1](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慧社区通过几个方面实现?智慧社区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云交换平台、应用及其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智慧社区概念框架如图所示。(1)基础环境:基础层主要包括全部硬件环境,如家庭安装的感应器,老人测量身体状况的仪器,通信的网络硬件,如宽带,光纤,还有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定位的定位器等。(2)基础数据库群: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数据库、传感信息数据库、日志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3)云交换平台:云交换平台主要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计算。提供软件接口平台,或提供计算服务,或者作为服务器。(4)应用及其服务体系:应用服务体系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应急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智能感应系统、门禁系统、远程服务系统等,由这些系统完成为社区各类人群的直接服务。(5)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从技术安全,运行安全和管理安全三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确实保护基础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审计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