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中的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xszzrg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快乐王子ccx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振动,然后空气跟着振动,形成一种波的形式.
你可以想像出来,空气中震动的波就像水波.
能推动东西..
只不过力量很小很小,小的无法察觉
1年前
雪暮赏梅疏见月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1年前

相关推荐

(2013•青岛)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2013•青岛)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耳蜗、大脑皮层
B.听觉神经、耳蜗
C.鼓膜、听觉神经
D.听小骨、大脑皮层
风之书行1年前1
蔚枭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根据分析可知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听觉的形成过程.

考点点评: 听觉形成的过程要记清.

频率3400赫兹的声波 速度340米每秒 经过AB两点 两点距离5厘米 波仔两点振动的相位差
zh_ty1年前1
chenluocai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首先利用波速频率公式求出波的波长,就是λ=vT或λ=v/f
算得波长0.1米,就是10厘米了
AB两点,两点距离5厘米,正好是半个波长,所以AB两点的震动的相位差应该是一个π
1.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求声波在铁轨中
1.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求声波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kkhua991年前1
苦恼的狼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72.7%
51m/0.14s +340m/s=704.3m/s
物理问题:为什么物体一震动就会发出声波?”
cici10211年前1
鱼子玉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物体是和空气接触的,物体的振动带动其周围的空气震动,并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开.
声波是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空气震动,是人耳朵可以听见的频率范围
编福可以靠超声波发展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编福可以靠超声波发展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科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台家庭调光灯模型,如图是设计的电路图,其中小灯跑L标走“6V 3W”字样,当开关S扳到触点a时,小灯跑正常发光,当开关S扳到触点b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少了0.2A,假定灯思电阻及电源电压不变,求:
yxw_cn1年前1
发法阿大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信息 能量
光,声波,作用力,光本身有作用力吗?还是说他本身就好像墨水滴入水中,属于扩散现象?
光,声波,作用力,光本身有作用力吗?还是说他本身就好像墨水滴入水中,属于扩散现象?
物质在空间中移动,依靠的是作用力,那么声波和光的传播依靠的是什么呢?
如果“传播”本身只依靠媒介?然而“媒介”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媒介本身拥有特殊的“力”呢?
一滴墨汁掉入水中,然后出现扩散现象,初时整杯水都会变色【这算不算传播?】,然而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墨汁的颜色就会沉底,上层的水清洗,下层的水浑浊,这是不是说水里“传播的力”在传播过程中被消耗了呢?
摇晃水杯,水的传播力再次出现.
再来看看光,假设光也是依靠某种吸引力来传播或者说扩散,而宇宙不停自转、公转,就相当于摇晃水杯,这是不是就相当于不断的制造“力”,而光也就可以不断的扩散.
依靠以上假设,是不是能够光射也是力的作用,是一种超高速“颜色扩散”,而激光则是制造某种告诉“光”扩散的媒介,以这种媒介给光的扩散过程一个加速度,使其出现穿透力?
………… ………… …………
汗,脑子不够用了,只想到这一步了,再往下想就糊涂了,希望有大能看到这个假设,并且给小子解惑的光和声波的传播奥秘.
【光也确实有作用力,光对被照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面上的压强喂4.6×10的负四次方Pa,人类也对光的作用力有所运用,比如激光切割术、激光矫正近视等。】三楼说的。
tianyuhang1年前3
可爱的多儿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66.7%
墨汁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其实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什么水的传播力.至于后来上层水清洗,下层水浑浊是因为墨水分子密度比水分子密度大,部分墨水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后密度比墨水分子密度小了所以墨水分子大都在下面 而墨水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体则大都浮在上面.此外,光也确实有作用力,光对被照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面上的压强喂4.6×10的负四次方Pa,人类也对光的作用力有所运用,比如激光切割术、激光矫正近视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
D.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电磁波
hjs20061年前1
wo99huaxi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解题思路:(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和光的传播不需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光导纤维是激光传播的特殊管道;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长度速度相同;
(4)电磁波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

A、错误,光、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错误,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
C、错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D、正确,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电磁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纤通信.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应用、波速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

科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能对人体有害,声波则不会对人体有害 B.葡萄糖是一
科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能对人体有害,声波则不会对人体有害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wydpdpdpdp1年前1
夜火118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A

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1,X射光.2,声波 3,无线电波 4,红外线
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1,X射光.2,声波 3,无线电波 4,红外线
mxm02221年前2
sakurapaw20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声波
声波是机械波
因为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不需要
"对于同一列声波,它的波长是一定的"这句话对吗?
smile流泪1年前1
cchaoqd 共回答了33个问题 | 采纳率84.8%
错,必须在同一介质中
潜水艇竖直下沉时,向水底发射出持续时间为△t1的某脉冲声波信号,经过一段时间,该潜水艇接受到了反射信号,持续时间为△t2
潜水艇竖直下沉时,向水底发射出持续时间为△t1的某脉冲声波信号,经过一段时间,该潜水艇接受到了反射信号,持续时间为△t2,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0,则潜水艇的下沉速度为 ___ .
snowbeibei1年前1
西湖尾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向水底发射出持续时间为△t1的某脉冲声波信号,设这里的信号长度为L,相对于水来说信号速度为(v0-v),则L=(v0-v)×△t1
被反射回来,信号长度不变为L,声音相对于潜艇的速度为(v0+v),可求信号经过潜艇的时间,两次联立方程求解.

/>设:潜艇下沉速度为V,潜艇发射的脉冲信号的长度为L,
声音向下传播时,L=(v0-v)×△t1-------①
因为信号长度在反射后不变仍为L,经过潜艇用的时间:
△t2=
L
v0+v,--------②
由①②联立可解得:
v=
△t1-△t2
△t1+△t2×v0
故答案为:
△t1-△t2
△t1+△t2×v0

点评:
本题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难点是把信号长度想象成一个路程,因为它有速度有持续时间;反射回来后和数学中相对运动问题一样.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美丽的女王1年前2
走叉路的猪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对,没错,声波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机械能.
因为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所以在传播的时候也传递了能量.
比如麦克风,就是感受到你声波的能量来工作的.
声波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Alan1591年前3
懒人无敌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当然可以,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传播
影响声音的传播声音向上和向下传播的速度会一样么?还有 声波传播的过程中 为什么振幅会变小 而波长 波速不变?
倩倩1年前3
wanglekuqi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影响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与方向无关
声音本质上是一种波,之所以振幅会变小,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阻尼的作用,使得波的能量减小,即阻尼振动
音色与声波的什么有关?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那音色呢?是不是与波形有关啊
zhouqin20061年前1
mxk19839828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音色和发声震动的材料有关系.物理问题··
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声体的振动会在介质中形成声波
B.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波可以传到月球上
keyman1年前1
石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声波和电磁波都看不到、摸不着,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A、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振动可以在介质中形成声波.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可能直接传到月球上.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现象和电磁波现象的辨析,要分清区别和联系.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___;频率低于20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___;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______.
有1个昆虫1年前1
梦里是好银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

点评:
本题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要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

声波的波长到底是长度还是宽度?声波的波长定义是物体完成一次振动,声波传播的距离.波长是一个长度的量.在声波的绕射里面,如
声波的波长到底是长度还是宽度?
声波的波长定义是物体完成一次振动,声波传播的距离.波长是一个长度的量.在声波的绕射里面,如果波长大于障碍物(小孔)的大小.小于小孔(障碍物)的大小.这里波长又变成了一个宽度的量.我很不理解,这个波长到底是宽度还是长度.
kibumerika1年前3
鸢尾的忧伤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波长大于障碍物(小孔)的大小.小于小孔(障碍物)的大小”
是指波的衍射作用,不是“绕射”
衍射是通过实验观测得到的,声波的波长和你的长度或者宽度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声波传递时通过空气密度变化的传递实现的,并不是说空气分子上下在震动,波的正弦图像很多就是概念图,用来分析和计算的.
光波的话就是电磁波了,电场和磁场垂直存在,向前传播,更复杂.但是可以用正弦波来做计算.
我猜你是把波都当成甩绳子传播的波了.别误解.
红外遥感利用红外线的什么性质,另一个问题:声波的波源是机械振动,电磁波的波源是电磁振荡对吗
猫与海鸥1年前2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红外线遥感技术利用的是红外线的干涉性OR热效应
声波
物理学定义 声源体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空气振荡,那种振荡方式就是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借助各种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在开阔空间的空气中那种传播方式像逐渐吹大的肥皂泡,是一种球形的阵面波.声音是指可听声波的特殊情形,例如对于人耳的可听声波,当那种阵面波达到人耳位置的时候,人的听觉器官会有相应的声音感觉.除了空气,水、金属、木头等也都能够传递声波,它们都是声波的良好媒质.在真空状态中声波就不能传播了
电磁波简介
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又称:电磁辐射、电子烟雾)是能量的一种.
定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除光波外,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1],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性质
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煦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借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其速度等于光速c(每秒3×10的8次方米).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λ,电磁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
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机械波与电磁波都能发生折射反射衍射干涉,因为所有的波都具有波粒两象性.折射反射属于粒子性; 衍射干涉为波动性.
能量
电磁波的能量大小由坡印廷矢量决定,即S=E×H,其中s为坡印庭矢量,E为电场强度,H为磁场强度.E、H、S彼此垂直构成右手螺旋关系;即由S代表单位时间流过与之垂直的单位面积的电磁能,单位是瓦/平方米.
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编辑本段]电磁波的计算
c=λf
c:光速(这是一个常量,约等于3×10^8m/s) 单位:m/s
f:频率(单位:Hz,1MHz=1000kHz=10×10^6Hz)
λ:波长(单位:m)
某海洋科学考察团利用声纳发射声波,声波到海底在反射到共用时3S.则此处海底有多深?(在水中传播速度1530m/s)
求索asd1年前1
爱生活111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3S/2*1530m/s=2295M
因为声波发射接受是一去一回
要先除以二得单向(即深度)时间,乘以速度得深度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______Hz到 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 ______,频率低于听力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______Hz到 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 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 ______.
yangshuo861年前1
mengzaidaojianer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故答案为:20,20000,超声波,次声波.
直接接受声波刺激的是(),声音刺激转变为振动,通过()传导到()内转变为神经兴奋
cienz1年前2
nihaokana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耳膜,耳廓,听神经,
一列声波的频率为1700hz,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它的波长为___米
一列声波的频率为1700hz,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它的波长为___米

a 0.20
b 50
c 0.02
d 5
和煦温暖的阳光1年前1
smallks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答案:A,0.2m
解析: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是:
v=λf,其中f=1700Hz,v=340m/s
所以:λ=v/f=340/1700=0.2m
人体线度是米的数量级,与可听声波波长相当.假如人耳可听声波波长移至毫米波段,外部世界给予我们的听觉形象如何?
孙燕姿1年前1
zhanglang1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5%
噪音少了,波长减小了,不易发生衍射,外面的声音不易进来.
不同波长的声波传播速度相同吗?为什么
申请uu跟你掐1年前6
最爱青苹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首先告诉你是相同的,不过前提是要在相同的介质里传播,可根据公式V=λ·f 来理解,λ为波长,f为频率
运用声波的反射,能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请你在举出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kidmacabre1年前1
胖游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能,因为声波的传播要靠介质,而太空是真空的,所以不能传声,又所以运用声波的反射,是不能能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的.
海上捕鱼的渔民经常会听到海豚和鲸发出“砰砰”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频率很高.海豚和鲸都能发出频率很高的声波,并根据声波返回的
海上捕鱼的渔民经常会听到海豚和鲸发出“砰砰”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频率很高.海豚和鲸都能发出频率很高的声波,并根据声波返回的时间、方向找到它们在海洋中的巡游路线以及发现它们要捕猎的食物.人们曾经认为,鱼不能听到海豚和鲸发出的高频声音,但科学家研究发现美洲西鲱、青鱼可以听到高达180000Hz的声音--是人可以听到的最高声音频率的9倍.
海豚和鲸能发出超声波,但它们对有些频率的超声波也会感到烦恼,而设法远离这些频率的超声波.
(1)海豚和鲸发出的“砰砰”的声音,属于人耳______(填“听不见”或“能听见”)的声音.
(2)海豚和鲸发出超声波,并依据返回的超声波找到捕猎的食物,美洲的西鲱、青鱼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海豚和鲸发出的超声波,从而及时回避海豚和鲸.
(3)渔民有件烦恼的事,捕鱼时经常会有海豚进入渔网,请你帮助渔民设计一种仪器,让海豚不愿意靠近渔网.
1581295341年前1
兔子糖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美洲西鲱、青鱼可以听到高达180000Hz的超声波;
(3)海豚能听到和发出超声波.

(1)海豚和鲸发出的“砰砰”的声音,属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
(2)豚和鲸发出超声波,并依据返回的超声波找到捕猎的食物,美洲的西鲱、青鱼能听到海豚和鲸发出的超声波,从而及时回避海豚和鲸;
(3)设计一种超声波发生器,这种发生器可以产生让海豚烦恼的超声波,从而让海豚远离渔网.
故答案为:(1)能听见;(2)能;(3)设计一种超声波发生器,这种发生器可以产生让海豚烦恼的超声波,从而让海豚远离渔网.

点评:
本题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考点点评: 本题借助短文来考查超声波的有关问题,关键是学会从文章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关于驻波的问题在两端开口长度为L的管子里,可能产生驻波的声波波长有哪些?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长度为L的管子里,可能产生驻波
关于驻波的问题
  1. 在两端开口长度为L的管子里,可能产生驻波的声波波长有哪些?

  2. 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长度为L的管子里,可能产生驻波的声波波长有哪些?

windsnow20031年前1
bridgesab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1)长度L必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
2)长度L必须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奇数倍
下列说法中,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碎石 B超声波检查 C声波枪 D回声测距
yzf153026311年前1
大点兵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B,和D,这两个是利用声学信息来完成的.A和C是用声波的能量来完成的.
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播信息的是                      (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
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播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人心脏、肺的工作情况; D.利用声呐探测海的深度。
枫郎flying1年前1
luy700606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C A、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时,根据钢轨发出声音的不同,得到钢轨是否正常的信息.正确.B、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时,根据心脏跳动发出声音的不同,得到心脏是否正常的信息.正确.C、超声波洗...
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
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 [ ] _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外耳是可以动的(说出一种即可得分)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 ] 有关。
(3)听觉感受器位于[ ] 中,听觉的形成在
(4)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 ] 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同学打跳请勿用手掌煽耳光,以防压缩空气冲击[ ] 导致破裂。
(6)人除了能用眼感受光的刺激,用耳感受声音的刺激,还能用 _ 感受气味的刺激,用 感受味道的刺激,用 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
撕成碎块1年前1
hzq051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①耳廓;②外耳道;鹿、兔子
(2)③半规管
(3)⑤耳蜗;大脑皮层
(4)⑥咽鼓管
(5)⑨鼓膜
(6)鼻;舌;皮肤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的听觉感受器 ——形成听觉
ff雨1年前3
Fei-r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内)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形成听觉
(2009•河西区模拟)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
(2009•河西区模拟)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可以相同
cobra_j1年前1
dongqinger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波速相同.由图读出波长关系,由v=λf研究频率关系.根据干涉和衍射产生的条件分析能否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

A、两列声波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波速相同.故A错误.
B、由图读出声波1和声波2波长之比为λ1:λ2=2:1.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所以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正确.
C、由v=λf得到两波频率之比为f1:f2=1:2.耐两列波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频率相同,所以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C正确.
D、由于波2的频率大于波1的频率,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不会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对于波的三个物理量抓住: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波长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下列事件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______
下列事件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______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除去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D.利用超声波探测地下石油
理由:______.
ucingisi1年前1
liangchu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声音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A、蝙幅靠超声波捕食,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获取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除去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利用声纳探测鱼群,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获取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探测地下石油,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理由:因为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所以说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B;因为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所以说声波能传递能量.

点评:
本题考点: 声与能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______之间.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______之间.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______Hz以上的超声波,人虽听不见,但狗却向训狗人跑来.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信息、领航和寻觅食物的.大象睡觉醒来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从而产生频率在______以下的次声波.这种声波传得很远,可以被其他的大象听到.
盐做的老虎1年前1
流万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超声波...
现代的轮船可以通过向前方水面发射超声波,利用声波的什么原理来发现冰山
amystarcn1年前3
无法找到aa器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利用声波的反射,老师说的,
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请问电磁波是超声波吗
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请问电磁波是超声波吗
脑波振动频率为0.5-30HZ,脑波是机械波中的次声波吗?为什么有人叫脑电波,既然是电波,就是电磁波啊,可它频率为什么这么低
菜太咸1年前4
504532978e0410f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百科里的:脑波亦称“脑电波”.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著,而成电器性的变动.也就是说,有电器性的摆动存在.而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脑电图就像波动一样.脑中的电器性震动我们称之为脑波.用一句话来说明脑波的话,或许可以说它是由脑细胞所产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脑细胞活动的节奏.别误会了,和心电图差不多,具体的我也不懂.
声波和电磁波有本质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声波传播需要介质,还有电磁波频率范围在大概在10到10^25之间,如果机械振动达到那个水平我真无法想象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用超声波探测一个非光滑面,那么声波反射回来应该也是一个面吧?
如果用超声波探测一个非光滑面,那么声波反射回来应该也是一个面吧?
那岂不是需要布置多个传感器阵列去接收,才能反映出这个面的情况?另外一个探头,探头距离反射面距离4米,能测多大面积?
dudu56521年前3
tomdave101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如果用超声波探测一个非光滑面,声波反射回来漫反射,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实际上不是需要布置多个传感器阵列去接收,只是将接收信号放大就可以了.
另外一个探头,探头距离反射面距离4米,能测多大面积?
需要知道探头孔径;设探头孔面积30cm^2 接收器到镜头1cm
1/30=400/s s=12000cm^2=1.2m^2
声波的衍射是什么,超声波,次声波和共振的特点.声波的一些问题
声波的衍射是什么,超声波,次声波和共振的特点.声波的一些问题
1.声波的衍射是什么?具体一点,举个例子.有图最好
2.声波的散射,折射是什么?具体一点,举个例子.有图最好
3.粘滞效应是什么?
4.地震传播的是次声波,猫狗可以听见,可是书上说猫狗可听见的最低频率是15和60赫兹,最高是50000赫兹,那应该是超声波啊?
5.频率小于10的-4次方的声波叫什么?
7.超声波和次声波有什么特点?
8.共振是使同一频率的声波相加,还是使它们相加后的值再乘一个系数或增长
9.水是减轻震动还是增大震动?(举一个例子,用同样的力使同样形状的水和空气震动,是水的频率高还是空气的高?)
10.一段波的波峰到正常值的距离是不变的吗?
可以只答你知道的那一个,也有分.最好全答
瑞士山区肺1年前3
zongkai119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2 你可以参考物理里面光的折射,反射,衍射.都是一样的,不行就找杜功焕的声学基础来看看
3、粘滞效应,应该是指粘滞吸收系数.指的是比较粘的液体,吸声系数比较大,也就是声衰减大
4、地震应该是次声波,但是应该不到十几HZ,低于20Hz就是次声波
5、频率低于20Hz的,都是次声波
6、乳化是指把利用超声,把不能混合的两种介质混合在一起.比如油和水
7、特点很多,请看声学基础,基本区别就是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8、应该是相加,否则就能量不守恒了.
9、这个问题问法不太对,水比空气更容易传播声波
10、这个问题不理解.
两个音叉,a叉振动50次时,b叉振动60次,由它们引起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波速比是多少?
两个音叉,a叉振动50次时,b叉振动60次,由它们引起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波速比是多少?
是不是因为空气中声速固定所以是一比一?
恺恩1年前1
蝴蝶轻梦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应该是求波长比吧
空气中声速固定是1:1
因为a叉振动50次时,b叉振动60次,
所以频率比=50:60=5:6
因为波速=波长×频率.
频率比=50:60=5:6
波速比=1:1
所以波长比=6: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敏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波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敏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波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C.电子秤是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escapethoroughly1年前1
郭文润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温度、力、光、声音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根据传感器的特点即可解答.

A、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故A正确;
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波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B错误;
C、电子秤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故C正确;
D、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各种传感器的特点与性质,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记住知识点的内容即可.

物体振动一定会发出声音吗,包括真空里,包括任何赫兹的声波,只要震动就会发声吗,
蕭亚軒軒主1年前4
淡香汐雨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任何振动都发出声音.只是因为振动频率过小是次声波或过大是超声波或者振动幅度太小,你听不见.次声也是声音,大象就用次声交流,就像蝙蝠用超声定位类似.就算是频率属于可听见的范围,由于声音太小,也可能听不到.在真空中声音会产生但是不会传播.
小明无意识地敲了一下桌子,桌上圆形鱼缸里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与接收到声波传递途径是()
yaogeitarqwan1年前1
cy1979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固体传播
小学语文题(排列句子)( )当声波震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
小学语文题(排列句子)
( )当声波震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 )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 )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 )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又被蝙蝠的耳朵接收.
( )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 )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dwm05191年前5
oucouc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 3)当声波震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 2)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 1)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 4)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又被蝙蝠的耳朵接收.
( 5)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6 )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次声波不是能伤害人吗?用次声波会伤害人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次声波就是每秒振动频率低与二十的,那我的手轻轻煽动,每秒只煽
次声波不是能伤害人吗?
用次声波会伤害人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次声波就是每秒振动频率低与二十的,那我的手轻轻煽动,每秒只煽动几下,那岂不是产生了次声波?那为什么我不会有任何不舒服?
喜欢上杰杰1年前1
云端之翼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并不是所有次声波都能伤害人的,次声波频率与人体脏器固有频率相近, 易引发共振 ,使内脏受损.
声波的传播条件是发声体的___和传声____
藍藍情空1年前1
相遇田野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震动 介质
声波的速度是多少?
大qiu1年前1
favouruu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15℃) 340m/s
空气(25℃) 346m/s
软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馏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铜(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铝(棒) 5000m/s
铁(棒) 5200m/s
能够直接接受外界声波冲击产生振动的结构是什么?
疯子秋迩1年前1
ghgangzi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 音调 音色
只要物体振动适当就可发出任何声波吗?
qing7305051年前6
chelinhxdx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不一定,传播声音 需要介质和能量.有介质和能量的话所有振动可发出任何声波.人耳听到就不一定.只要频率是20到20000赫兹人听得到,低于20赫兹高20000赫兹人耳听不到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