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齐次分式

2023-05-20 02:44:08
TAG: 分式
共2条回复
康康map

sinα-2cosα=0

sinα=2cosα

sin²α=4cos²α

cos²α=1/5

sin²α+sinαcosα-2cos²α=4cos²α+cos²α-2cos²α=3cos²α=3/5

Chen

齐次消元法

相关推荐

证明(3x+5)/(2x+2)极限为3/2

对于这种齐次分式,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约去x,使原先x的最高次项成为常数项。(3*x+5)/(2*x+2)=(3+5/x)/(2+2/x),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5/x、2/x趋向于零,略去,即得(3*x+5)/(2*x+2)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的极限为3/2。
2023-01-14 02:56:301

1除以(cosX的平方+1) 和1除以(1+sinXcosX) 怎么化成tanX的形式

利用 1=(sinx)^2+(cosx)^2 把上面两式中的1都代换了,于是就变成了关于正弦、余弦的二次齐次分式 1/[(cosx)^2+1]=[(sinx)^2+(cosx)^2]/[(sinx)^2+2(cosx)^2]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x)^2 ,因为tanx=sinx/cosx 所以原式 = [(tanx)^2+1]/[(tanx)^2+2] 第二个方法一样,利用1=(sinx)^2+(cosx)^2 1/(1+sinXcosX)=[(sinx)^2+(cosx)^2]/[(sinx)^2+(cosx)^2+sinxcosx]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x)^2 原式 = [(tanx)^2+1]/[(tanx)^2+tanx+1]
2023-01-14 02:56:331

什么叫“齐次分式”?

齐,顾名思义就是整齐一致,因为就是只多项式次数相同 如已经tana=2,求(sina-cosa)/(2sina-cosa)(齐次分式) 则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得:(tana-1)/(2tana-1)=1/3 再如:求sina^2+3sina*cosa(齐次式) 可将该式添个分母1=sinα^2+cosα^2,得:(sina^2+3sina*cosa)/(sinα^2+cosα^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2,得:(tana^2+3tana)/(tana^2+1)=代入即可求值。
2023-01-14 02:56:391

什么叫“齐次分式”?

齐,顾名思义就是整齐一致,因为就是只多项式次数相同 如已经tana=2,求(sina-cosa)/(2sina-cosa)(齐次分式) 则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得:(tana-1)/(2tana-1)=1/3 再如:求sina^2+3sina*cosa(齐次式) 可将该式添个分母1=sinα^2+cosα^2,得:(sina^2+3sina*cosa)/(sinα^2+cosα^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2,得:(tana^2+3tana)/(tana^2+1)=代入即可求值。
2023-01-14 02:56:421

什么是齐次式,奇次分式??

齐,顾名思义就是整齐一致,因为就是只多项式次数相同如已经tana=2,求(sina-cosa)/(2sina-cosa)(齐次分式)则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得:(tana-1)/(2tana-1)=1/3再如:求sina^2+3sina*cosa(齐次式)可将该式添个分母1=sinα^2+cosα^2,得:(sina^2+3sina*cosa)/(sinα^2+cosα^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2,得:(tana^2+3tana)/(tana^2+1)=代入即可求值。
2023-01-14 02:56:451

如何分辨一个式子是齐次分式

齐,顾名思义就是整齐一致,因为就是只多项式次数相同如已经tana=2,求(sina-cosa)/(2sina-cosa)(齐次分式)则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得:(tana-1)/(2tana-1)=1/3再如:求sina^2+3sina*cosa(齐次式)可将该式添个分母1=sinα^2+cosα^2,得:(sina^2+3sina*cosa)/(sinα^2+cosα^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2,得:(tana^2+3tana)/(tana^2+1)=代入即可求值.
2023-01-14 02:56:481

高中数学。高一数学。齐次分式。

[1/3,1]
2023-01-14 02:56:543

离心率的两个公式是什么?

a2=b2+c2,c2=a2-b,c=/(a2-b2),e=c/a=/【(a2-b3)/a2】=/【1-(b/a)2】。 椭圆的离心率,离心率统一定义是动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动点到准线的距离之比。在数学中,双曲线是定义为平面交截直角圆锥面的两半的一类圆锥曲线。它还可以定义为与两个固定的点的距离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椭圆扁平程度的一种量度,离心率定义为椭圆两焦点间的距离和长轴长度的比值。离心率=(ra-rp)/(ra+rp),ra指远点距离,rp指近点距离。圆的离心率=0。椭圆的离心率是e=c/a(0,1)。抛物线的离心率是e=1。双曲线的离心率是e=c/a(1,+∞)。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中,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为ρ=ep/(1-e×cosθ),其中e表示离心率,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焦点到最近的准线的距离等于ex±a。且离心率和曲线形状对照关系综合如下:e=0,圆。0<e<1,椭圆。e=1,抛物线。e>1,双曲线。
2023-01-14 02:56:171

手机怎么调大字体

不知道你用的手机什么牌子什么型号?如果是苹果这个牌子,可以参考下,苹果手机只能设置字体的大小,不能设置字体样式的。我用的苹果手机7p,苹果手机的设置都是基本差不多的,操作步骤是,打开设置,找到显示与亮度,然后选择文字大小,在下面的拖拉条左右移动,选择你满意的字体大小,返回,你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字体了。粗字体也是在设置功能里面,打开粗字体选项就能设置成功了。
2023-01-14 02:56:184

25km是多少公里,大概什么时候到

25千米就等于25公里,如果我们打出租车行驶速度需要是在50迈到60迈中间,25公里就是在25-30分钟到。
2023-01-14 02:56:191

1千克等于多少磅

2.204623
2023-01-14 02:56:21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优秀说课稿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及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对多项式乘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因式分解》《配方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完全平方公式”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对公式(a+b) 2=a2+2ab+b2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表述(学生自己的语言)、几何解释。   难点确定为: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含义,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在探索讨论、归结总结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 “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 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 环节。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2023-01-14 02:56:221

一磅等于几千

1磅差不多454克
2023-01-14 02:56:242

手机字体大小如何进行调节?

在手机设置里面调节显示字体大小。
2023-01-14 02:56:244

25千米=25后面加多几个零

三个零。25千米=25000米。
2023-01-14 02:56:256

初二数学

已知2000x的3次方=2001y的3次方=2002z的3次方,xyz大于0,2000x的平方+2001y的平方+2002z的平方的立方根=2000的立方根+2001的立方根+2002的立方根。求证:x分之1+y分之1+z分之1=1.1.为了简化算式,设A=2000的立方根,B=2001的立方根,C=2002的立方根A^3=2000,B^3=2001,C^3=2002A^3x^3=B^3y^3=C^z^3y=Ax/Bz=Ax/C2000x^2+2002z^2+2001y^2=A^3*x^2+C^3*(Ax/C)^2+B^3*(Ax/B}^2=A^3*x^2+A^2*C*x^2+A^2*B*x^2=A^2*X^2*(A+B+C)(2000x^2+2002z^2+2001y^2)的立方根=A+B+C2000x^2+2002z^2+2001y^2=(A+B+C)^32000x^2+2002z^2+2001y^2=A^2*X^2*(A+B+C)A^2*x^2*(A+B+C)=(A+B+C)^3A^2*x^2=(A+B+C)^2Ax=A+B+C1/x=A/(A+B+C)y=Ax/B=(A+B+C)/B1/y=B/(A+B+C)z=Ax/C=(A+B+C)/C1/z=C/(A+B+C1/x+1/y+1/z=A/(A+B+C)+B/(A+B+C)+C/(A+B+C=12.任何两个实数的平方和大于或等于两倍的两实数的乘积a^2+b^2>=2ab(a-b)^2=a^2-2ab+b^2>=0所以a^2+b^2>=2ab (a,b∈R)3.(1).把长边三等分,平行于短边剪裁成三个同样的矩形.此时,a/3:1=1:a,a=√3.(2).把长边二等分,平行于短边剪裁成二个同样的矩形,再把其中一个同样方法剪裁成二个较小的相似的矩形.此时,a/2:1=1:a,a=√2. 供参考
2023-01-14 02:56:292

25千米有多少公里路?

25千米是25公里路
2023-01-14 02:56:302

手机把字调大怎么设置?

手机设置里面的字体,点进去可以设置字体的大小的
2023-01-14 02:56:317

请问25千米是多少公里

25千米=25公里
2023-01-14 02:56:362

最新初中数学视频下载

百度搜索:68喜论坛,有免费的!希望采纳,谢谢!
2023-01-14 02:56:364

一磅等于多少千克

2023-01-14 02:56:382

12/25千米等于多少米

12/25千米等于480米。1千米=1000米;1000*12/25=480(米)。
2023-01-14 02:56:392

一磅是几千克?

度量衡换算。1磅=453.59237克1克=0.0022046226218488磅
2023-01-14 02:56:411

圆柱侧面积公式字母

S侧=2πrh。其中h表示圆柱的高,r表示柱体底面圆的半径。则圆柱的侧面积为:圆柱底面圆的周长乘以圆柱的高,也就是两倍的半径乘以圆周率π再乘以高。
2023-01-14 02:56:411

25千米等于多少米?

给个好评25000米
2023-01-14 02:56:419

离心率的两个公式区别

离心率的两个公式是:e=c/a,离心率=(ra-rp)/(ra+rp)。该式表明:在椭圆的a,b,c中,任何两个量都可以作为基本量,即己知其中的两个,可以求出其他所有的量,包括离心率。
2023-01-14 02:56:411

双曲线离心率公式有哪些?

e=c/a=离心率动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动点到准线的距离之比=√(a²+b²)/a=√[1+(b/a)²](e为离心率,c为焦点到原点的长,a为双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长,当e>1时即为双曲线)
2023-01-14 02:56:456

圆柱面积怎么计算公式

圆柱面积即为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πrh+2πr^2则圆柱的底面积为S底=π R²侧面积为S侧=2πRh表面积为S=S底+S侧=π R²+2πRh=πR(R+2h)
2023-01-14 02:56:459

25km是多少斤

25千克(kg)=50斤 1千克(kg)等于2斤。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25kg 等于50斤。 换算公式: 1千克 = 2斤 1 千克 = 0.001公吨 1 千克 = 1000 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1千克=20两 千克(kg),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等于两斤,两千克等于四斤,0.25千克等于0.5斤,所以2、25千克等于4、5斤。
2023-01-14 02:56:461

怎样学习数学呢?

我教的是数学,所以对数学有一些感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北京市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拨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而焦急得到处请家教。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 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进步
2023-01-14 02:56:166

怎样调电脑字体大小?

问题一:怎样调整电脑屏幕上字体的大小? 设置电脑字体大小的步骤如下: 1在电脑桌面右键点击屏幕分辨率选项。 2点击放大或缩小文本和其他项目。 3选择较小(S)-100%选项就罚调小,反之就是调大,点击应用就可以。 问题二:电脑字体整体变大,怎么调小? 一、改变电脑桌面字体攻小 1、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属性,外观,字体大小,在那里把字体调小就可以了。 2、右键桌面->属性->设置,屏幕分辨率调高一点,网页里的字就会小了。 二、改变网页里的字大小 1、在IE窗口(上网打开的窗口)--Interet选项--常规--辅助功能--勾选“不使用网页中指定的字体样式”和“不使用网页中指定的字体大小”--确定。 2、在IE窗口--查看--文字大小--试选其中一种,看那个合适使那个。 问题三:台式电脑怎么设置字体大小 操作系统的,点击开始,控制面板,显示,选择大或中字体即可。 问题四:电脑桌面上的字体大小怎么调啊,打开的程序字体都很小 1.珐字体大小:右键桌面―属性―外观―字体大小 2.调分辨率:右键桌面―属性―设置,再调分辨率,什么时候自己看着顺眼了,点确定就OK了! 问题五:电脑字体的大小如何设置 方法一:右击桌面任意空白处-属性-外观--字体大小 自己再重新设置一下,点确定即可方法二:A.调整电脑字体的方法:右键桌面属性外观字体大小的下拉菜单(调整你需要的大小)应用确定;B.调整网页上的字体的方法:打开网页工具选项辅助功能勾选不使用网页中指定的字体大小确定.方法三:打开网页查看字体大小选出适合的字体大小(最大、较大、中、较小、最小)退出。方法四;在电脑桌面空白任意位置右击属性设置分辨率{1024x768}确定方法五;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 设置→高级→虚拟内存 更改→选择虚拟内存(页面文件)存放的分区→自定义大小→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设置。一般来说,虚拟内存为物理内存的1.5倍-2倍,稍大一点也可以,如果你不想虚拟内存频繁改动,可以将最大值和最小值设置为一样。还有其它情况:打开千千静听,发现歌词秀的字体太大了,看着很不舒服,在歌词秀选项里调试了半天不出结果。盛怒之下,在百度里搜索一下,原来是千千静听5.0的Bug,部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歌词秀里的字体变大并且修改设置无效的情况,解决方法如下:右击千千静听的快捷方式--选择属性--在兼容性选单上找到为这个程序关闭高级文字服务的选项,在上边打上勾,重新启动千千静听。重启千千静听之后,问题解决。 问题六:电脑字体太小怎么调 你是要调节屏幕的大小还是字的大小 如果是分辨率的大小的话那就是:桌面空处点击鼠标右键---属性---设置---屏幕分辨率 这里就可以调整 如果是想调整字的大小那么就是 桌面空处点击鼠标右键---属性---外观---字体大小 还想具体的详细设置字体的话就是 桌面空处点击鼠标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字体 问题七:怎样设置电脑屏幕字体大小 你在桌面空白处,按右键。属性---外观---字体大小 就OK啦。给我好评哦。最佳答案 问题八:如何调整电脑显示的网页的字体大小? 在浏览器的右下角最右边有一个显示图标,显示 “100%” 问题九:电脑屏幕的字太大,怎么样可以调小一点, 右击桌面空白处――属性――设置――屏幕分辨率――自己根据屏幕的大小调就行了。
2023-01-14 02:56:151

1磅换算成千克是多少

1磅=16盎司=0.4536千克单位属性:属于质量单位详细解释:无举例:页主评论:我的体重是118斤,换成磅就是130磅,我体重也到130了,以后别说我是猴子了!!11英尺=12英寸=0.3048米长度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0.3048米(m)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mile)=1.852千米(km)1码(yd)=0.9144米(m)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34长吨(long.ton)1千克(kg)=2.205磅(lb)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1b)1长吨(long.ton)=1.016吨(t)1磅(lb)=0.454千克(kg)1盎司(oz)=28.350克(g)
2023-01-14 02:56:151

离心率33条速解公式

离心率33条速解的公式:e=c/a。离心率的公式:e=c/a。离心率一般指偏心率,定义为椭圆两焦点间的距离和长轴长度的比值,即某一椭圆轨道与理想圆环的偏离,长椭圆轨道“偏心率”高,而近于圆形的轨道“偏心率”低。离心率的公式:设椭圆长轴为2a,短轴为2b,焦距为2c则a²=b²+c²离心率e=c/a
2023-01-14 02:56:141

25千米等于多少纳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所以1毫米=1000000纳米,1米=1000000000纳米,1千米=1000000000000纳米=10^12纳米。25千米=2.5×10^13纳米
2023-01-14 02:56:141

我在上班,想考公务员,对于行测,我该如何备考呢?

国家公务员考试旨在招录具有综合素质、有行政能力潜质的复合型人才,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又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试题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性,近年来考试难度有所增加,报考人数也节节攀升,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热门职位甚至出现了近万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这些报考者中不乏上班族人群,他们相较应届毕业生而言虽多了一些社会经验,但由于长期远离书本,还要兼顾工作,能真正投入复习的时间不够充裕,因此备考难度大大提升。那么,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取得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成功?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并结合上班族的性质和特点来谈一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从哪里下手开始复习最优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要想取得行测高分,首先要明确其考纲考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行测考试内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专项,每个专项又包含一种或多种基本题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最近两年的题量保持在135题,要求在两小时之内完成,可以说时间相当紧迫,因此要求考生要非常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考试内容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大家可参照去年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题量和各部分的考查意图,再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针对不同专项的结构框架和具体内容,明确考试中的重难点,确立不同的复习策略offcn。再选择一本内容全面、方法得当、答案准确、解法最优的教材,辅助自己进行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2、行测部分考查的内容庞杂,各专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数量关系主要考查数学运算,重点掌握基础知识;资料分析重点考查阅读技巧和对复杂算式的灵活处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考查对各类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这三大专项的技巧性都比较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材中提到的解题方法和实战技巧,锻炼自己快速解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方面,关键在于多读多练、培养语感,它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三种题型。大家平时可以多多阅读《人民日报》或《求是》等权威出版物来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增强语言的严谨性。除此之外,大家也要注意积累,针对不同题型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做题效率。常识判断部分,很少会运用解题技巧,它要求考生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中公教育,大家平时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注重日常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并时刻关注时政热点。3、行测考试要达到基本分数容易,但要想取得入围面试的理想分数很难,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重平时的不断训练和积累,不能把行测考试的准备工作当成突击或应急式的准备。只有平时多加强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为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复习时间如何安排更科学1、上班族最缺的就是时间,除去每天工作的8小时之外,剩下的时间寥寥无几,那么,怎样充分利用这所剩无几的空闲时间,进行高效系统的学习呢?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三轮复习法,分阶段、分步骤地展开复习进程,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它可以使零基础考生从“打牢基础”到“强化知识体系”再到“熟练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最后从容面对行测考试。2、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第一步,先做几套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掌握行测考试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方法,一方面对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水平,对自身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专项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这样今后的复习就会更有针对性,更易于把握复习的节奏。在此过程中应做到举一反三,对于行测中的一些基本题型如数学运算中的基础知识,比如数的整数特点、因式分解的特点、数字拆分等,还有相关问题,如工程问题、农业问题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有一个最基本的掌握;第二步,结合教材进行无差别无死角学习。对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通读学习并结合题目进行适当训练,明确考点、重难点和基本解题思路,重点掌握各部分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解题技巧。3、第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项提升。该阶段要明确重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学习,重在理解题型精髓,掌握实战技巧。同时做大量习题进行辅助训练,巩固学习成果,力求吃透每一种题型,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门的错题库,要针对做错的题目返回到教材中再学习,加强自己疏漏的地方,善于反思才能不断进步。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努力寻找解题捷径,掌握更多的做题技巧、方法和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除此之外,对于平时需要长期积累的专项要每天抽取一定时间加以学习训练,保持进度持续不间断。这一阶段,在整个复习阶段所占时间最长,比重最大,是行测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复习得充分与否。由于时间比较长,考生一定要有很强的毅力坚持下去,认认真真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对教材中列举出的解题思路和实战技巧熟练运用。4、第三轮复习——实战模拟、考前冲刺。这一阶段主要以做大量真题为主,进行查缺补漏工作。实战阶段大家要把每一次模拟当成真正的考验,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做题,认真对待每一套真题,尤其是要仔细研究最近三年的行测真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练习解题技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认真分析总结,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提高答题效率。同时,多关注最新时政热点以及一些最新的考试资讯和考纲解读,把握最新命题趋势。4、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相互独立的,其实,在大家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考前模拟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包括常识部分的积累也是贯穿到复习的全过程中去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经过这三轮的复习过程,相信大家的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三、保持良好状态更重要要想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胜利,除了明确考试内容和方向、制定严密有效的复习计划之外,备考过程中的心态调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尤其是对上班族来说。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已经耗费了他们很大的精力,如果再碰到工作中有些不顺心的事情,下班后就会精疲力尽,哪还有精力去备考呢。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消极懈怠,让自己的心归于平和。工作中的事就留在工作时间解决,下班后就不要再为此烦恼,要找一处安静的所在,按部就班地开始自己的复习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目前的形势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焦躁不安、心绪不宁、信心不足、担心忧虑等不良的心理状况,要懂得时刻调节自己,稳定心情,要知道这些无谓的担忧和不安不仅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且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大家要多关注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尽力消除自己心中的焦虑,学会自我激励,以饱满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持之以恒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一点。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不仅是知识、能力,更是坚持到底的毅力。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国家公务员考试贵在坚持,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纵然身心疲惫,也绝不轻言放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2023-01-14 02:56:131

一磅等于多少千克换算单位

一磅等于0.45359237千克。此定义在1958年被美国以及其他英联邦会员国承认;换算回来,一千克等于2.2046 2262磅。英国在1963年开始,依据度量衡法案的规定,改用国际磅的定义。磅在历史上经过多年的演变,英制质量系统对磅也产生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金衡磅、塔磅、商人磅、伦敦磅、公制磅、国际磅等。目前最普遍被使用的定义是国际体重磅。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斤,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磅是英美国家的重量单位,简写是lb。一公斤约莫等于2.2磅,或一磅等于0.45公斤多一点点。用于金衡的重量单位,中文用“镑”表示。过去的一镑硬币的确是采用一颗一磅重的金粒制成,但现时金价与黄金的重量比例已经变成一种可以自由浮动的关系。公斤,又称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2023-01-14 02:56:121

25千米等于多少分米

25千米等于250000分米。1千米等于10000分米,25乘以10000等于250000分米。千米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kilometre)表示。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千米等于1000米等于10000分米等于100000厘米。
2023-01-14 02:56:121

25千米等于多少米的公式

25x1000=25000m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2023-01-14 02:56:092

一磅等于多少千克 一磅等于的千克是多少

1、1磅=0.4535924千克。此定义在1958年被美国以及其他英联邦会员国承认;换算回来,一千克等于2.20462262磅。英国在1963年开始,依据度量衡法案的规定,改用国际磅的定义。 2、磅历史上经过多年的演变,英制质量系统对磅也产生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金衡磅、塔磅、商人磅、伦敦磅、公制磅、国际磅等。目前最普遍被使用的定义国际体重磅(国际磅)。
2023-01-14 02:56:091

手机字体大小怎么调?

vivo手机字体大小调节:1、OriginOS/iQOO UI和Funtouch OS4.0及以上系统:进入设置--显示与亮度--字体大小/字体大小与粗细--可左右拖动指示条调节字体大小; 2、Funtouch OS4.0系统之前:设置--壁纸与字体--我的--字体/本地字体--右上角“字体大小/A”;部分软件如:微信、浏览器等,软件内设置中可独立调节字体大小,若i主题中调节无效,可进入应用设置中操作。    
2023-01-14 02:56:076

方程起源于何时?

人们对方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大约3600多年前,古埃及人写在纸草书上的数学问题中就涉及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曾写过一本《对消与还原》的书,重点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本书对后来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方程没有专门的表达形式,而是使用一般的语言文字来叙述。17世纪时,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提出了用xy、z这样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把这些字母和普通数字同样看待,用运算符号和等号把字母与数字连接起来,就形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后来经过不断的简化和改进,方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表达形式,例如6x+8=20,4x-2y=9,x-4=0等。中国对方程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00~50年,其中有专门以“方程”命名的一章。这一章中所说的方程实际上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由几个方程共同组合而成,它的解是这几个方程的公共解。“方程”一章中以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为例,并给出了用方程组的解题方法。 >中国古代数学家表示方程时,只用算筹表示各个未知数的系数,而没有使用专门的记法来表示未知数。按照这样的表示法,方程组被排列成长方形的数字方阵,这与现代数学中的矩阵非常接近。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注释“方程”的含义时,曾指出“方”字与上述数字方阵有密切的关系,而“程”字则指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汉语中“方程”.一词最早来源于列一组含未知数的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而建立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是数学家李治写的《测圆海镜》,书中所说的“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随着数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充,方程被普遍使用,它的作用越来越大,方程的类型也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但是无论类型如何变化,形形式式的方程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都表达涉及未知数的等量关系;解方程的基本思想都是依据等量关系使未知数逐步化为用已知数表达的形式,这正是方程的本质所在。
2023-01-14 02:56:071

离心率的公式e=a/c的变形式是什么

椭圆的离心率公式e=c/a转换=根号(1-(b/a)^2)解答:a²=b²+c²c²=a²-b²c=√(a²-b²)e=c/a=√[(a²-b²)/a²]=√[1-(b/a)²]其实通用的是 e=c/a椭圆的离心率范围(0.1)双曲线 …… (1,正无穷)抛物线 e=1扩展资料椭圆的离心率:e=c/a(0,1)(c,半焦距;a,半长轴(椭圆)/半实轴(双曲线) )抛物线的离心率:e=1双曲线的离心率:e=c/a(1,+∞) (c,半焦距;a,半长轴(椭圆)/半实轴(双曲线) )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中,圆锥曲线(二次非圆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为ρ=ep/(1-e×cosθ), 其中e表示离心率,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023-01-14 02:56:066

考试时我一个题都不会做,到底怎么才能学好数学啊?如题 谢谢了

要回答这个似乎非常简单: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勤思好问,多做几道题,不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学把书上的黑体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态度暧昧,说不清楚是进取还是退缩,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维持还是改进,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投入学习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强劲,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向同学、老师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创造学习条件的能力。二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琢磨学习方法,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上课记笔记,下课写作业,机械应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学今天试这种方法、明天试那种方法,“病急乱投医”,从不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实质,更不会将多种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同学对学习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比如,什么叫“会了”?是“听懂了”还是“能写了”,或者是“会讲了”?这种带有评价性的体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 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下面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一、数学运算 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如71-19=68,(3+3)2=81等,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数学基础知识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什么是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什么是记忆? 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你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总之,分阶段地整理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数学解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证数量? ① 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② 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④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2、如何保证质量? 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比如,数学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直觉与逻辑,发散与定向、宏观与微观、顺向与逆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或许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在一些数列问题中,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绎推理外,还可用归纳推理。应该说,领悟数学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和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聪明地做题,并且能够站到哲学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我们就一定能早日进入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很多人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你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成绩,就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妈妈教给我的道理,使我顺利地度过了中学阶段,也使我的成绩从高一班上的30多名到高三时就进入了年级的前10名,并且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学得很轻松自如,你不妨也试一试,但愿我的经验能使你的压力有所减轻、成绩有所提高,那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最祝你学习进步!
2023-01-14 02:56:052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圆柱体侧面积展开就是和长方形(或正方形),知道高和底半径就可以求圆柱的侧面积了。公式有2πrh(r底半径、h圆柱体高)
2023-01-14 02:56:0415

2500/x=2000/x+20怎么算

解方程。2500/x=2x+2000/30是一个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然后解整式方程,由于在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方程两边都乘以x得2500=2x?+200x/3,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得x=–50/3±25倍根号22/3。
2023-01-14 02:56:041

一磅等于多少千克

0·45359kg
2023-01-14 02:56:024

怎么调手机字体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1、放大或缩小字体进入设置 > 显示和亮度 > 字体与显示大小,拖移滑块调整字体大小。2、放大或缩小屏幕内容显示大小可等比放大或缩小应用内显示的内容(如文字、图片等)。进入设置 > 显示和亮度 > 字体与显示大小,拖移滑块调整显示大小。
2023-01-14 02:56:026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解题训练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那么有哪些解题思路可以帮助初中数学提高得分呢?   一、如何获得数学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的获得,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1.从理解题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数式特点,图形结构特征等;2.从记忆储存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如有关公式,定理,基本模式等;3.将上述两组信息进行有效重组,使之成为一个合乎逻辑的和谐结构。   数学的表达,有3种方式:1.文字语言,即用汉字表达的内容;2.图形语言,如几何的图形,函数的图象;3.符号语言,即用数学符号表达的内容,比如AB∥CD。   在初中学段中,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掌握好思想和方法,对数学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其中整体与分类、类比与联想、转化与化归和数形结合等不仅仅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同时对您今后的生活也必将起重要的作用。   先来看转化思想: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也就是转化和变化。   在生活中,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不论它有多复杂,我们都会把它简单化,熟悉化以后再去解决。   体现在数学上也就是要把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如方程的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方程的基础,那么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通过加减消元和代入消元这样的手段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转化(加减和代入)是手段,消元是目的;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在这里,转化(分解因式)是手段,降次是目的。   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   同样,三元一次方程组可以通过加减和代入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在几何学习中,三角形是基础,可能通过连对角线等作辅助线的方法把多边形转化为多个三角形进行问题的解决。   所以,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解决问题,转化是关键。   二、初中数学学生必备的解题理念   1.如果把解题比做打仗,那么解题者的“兵器”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兵力”就是数学基本方法,而调动数学基础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解题思想则正是“兵法”。   2.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决问题。   因此,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答。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3.问题反映了现有水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对学生来说,就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   问题就是矛盾。   对于学生而言,问题有三个特征:   (1)接受性:学生愿意解决并且具有解决它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看出它的解法和答案,而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   (3)探究性:学生不能按照现成的的套路去解,需要进行探索,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4.练习型的问题具有教学性,它的结论为数学家或教师所已知,其之成为问题仅相对于教学或学生而言,包括一个待计算的答案、一个待证明的结论、一个待作出的图形、一个待判断的命题、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5.“问题解决”有不同的解释,比较典型的观点可归纳为4种:   (1)问题解决是心理活动。   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办法的一种活动。   (2)问题解决是一个探究过程。   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   这就是说,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3)问题解决是一个学习目的。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   因而,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就成为学习数学的根本原因。   此时,问题解决就独立于特殊的问题,独立于一般过程或方法,也独立于数学的具体内容。   (4)问题解决是一种生存能力。   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其目的之一是,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世界里,学习生存的本领。   6.解题研究存在一些误区,首先一个表现是,用现成的例子说明现成的观点,或用现成的观点解释现成的例子。   其次一个表现是,长期徘徊在一招一式的归类上,缺少观点上的提高或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个表现是,多研究“怎样解”,较少问“为什么这样解”。   在这些误区里,“解题而不立法、作答而不立论”。   7.人的思维依赖于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数学知识正是数学解题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与凭借。   丰富的知识并加以优化的结构能为题意的本质理解与思路的迅速寻找创造成功的条件。   解题研究的一代宗师波利亚说过:“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   8.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体系。   对于中学数学解题来说,应如数学家珍说出教材的概念系统、定理系统、符号系统。   还应掌握中学数学竞赛涉及的基础理论。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准确掌握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   熟悉基本规则和常用的方法,不断积累数学技巧。   9.数学的本质活动是思维。   思维的对象是概念,思维的方式是逻辑。   当这种思维与新事物接触时,将出现“相容”和“不容”的两种可能。   出现“相容”时,产生新结果,且被原概念吸收,并发展成新概念;当出现“不容”时,则产生了所谓的问题。   这时,思维出现迂回,甚至暂时退回原地,将原概念扩大或将原逻辑变式,直到新思维与事物相容为止。   至此,也产生新的结果,也被原思维吸收。   这就是一个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10.解题能力,表现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与整体把握。   其主要成分是3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核心是能否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其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解题的科学程序;   (2)掌握数学中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如观察、试验、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3)掌握解题的基本策略,能“因题制宜”地选择对口的解题思路,使用有效的解题方法、调动精明的解题技巧;   (4)具有敏锐的直觉。   应该明白,我们的数学解题活动是在纵横交错的数学关系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一种可能性过渡到另一种可能性时,并非对每一个数学细节都洞察无遗,并非总能借助于“三段论”的桥梁,而是在短时间内朦胧地插上幻想的翅膀,直接飞翔到最近的可能性上,从而达到对某种数学对象的本质领悟:   11.解题具有实践性与探索性的特征,“就像游泳,滑雪或弹钢琴一样,只能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到它……你想学会游泳,你就必须下水,你想成为解题的能手,你就必须去解题”,“寻找题解,不能教会,而只能靠自己学会”。   12.所谓解题经验,就是某些数学知识、某些解题方法与某些条件的有序组合。   成功是一种有效的有序组合,失败是一种无效的无序组合(它从反面向我们提供有效的有序组合)。   成功经验所获得的有序组合,就好像建筑上的预制构件(或称为思维组块),遇到合适的场合,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它搬上去。   13.认为解题纯粹是一种智能活动显然是错误的;决心与情绪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育学生解题是一种意志教育。   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主要念头的萌动,学会了当主要念头出现后如何全力以赴,直扑问题的核心或主干;当一旦突破关卡,如何去占领问题的至高点,并冷静地府视全局,从而得到问题的完善解决。   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解题训练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14.教师的例题教学要暴露自己思维的真实过程,老师备课时,遇上的曲折和错误不能随草纸扔到废纸堆。   如果教师掩瞒了解题中的曲折,自己在讲台装神弄巧,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把自己打扮成超人,将给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   这样的教师越高明,学生越自卑。   三、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   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023-01-14 02:56:011

25千米等于多少米

千米和米之间如何换算
2023-01-14 02:56:019

离心率公式是什么?

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是e=c/a,一般的,双曲线是定义为平面交截直角圆锥面的两半的一类圆锥曲线。它还可以定义为与两个固定的点(叫做焦点)的距离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这个固定的距离差是a的两倍,这里的a是从双曲线的中心到双曲线最近的分支的顶点的距离。a还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焦点位于贯穿轴上,它们的中间点叫做中心,中心一般位于原点处。简介在数学中,双曲线(多重双曲线或双曲线)是位于平面中的一种平滑曲线,由其几何特性或其解决方案组合的方程定义。双曲线有两片,称为连接的组件或分支,它们是彼此的镜像,类似于两个无限弓。双曲线是由平面和双锥相交形成的三种圆锥截面之一。(其他圆锥部分是抛物线和椭圆,圆是椭圆的特殊情况)如果平面与双锥的两半相交,但不通过锥体的顶点,则圆锥曲线是双曲线。
2023-01-14 02:5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