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制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企业如何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

要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设定明确的薪酬政策:制定清晰的薪酬政策,确保员工对薪酬制度有明确的理解。政策应包括薪酬结构、绩效评估、晋升机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制定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公平和客观。明确评估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过程透明和可量化。将薪酬与绩效直接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设立薪酬结构和级别:根据岗位分析和市场调研,设定薪酬结构和级别。确保薪酬与岗位价值和员工贡献相匹配。建立基本工资水平、薪酬区间和晋升机制。确定薪酬福利项目:除了基本工资,考虑提供福利和附加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金计划、奖金、股权激励等。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员工需求,确定福利项目。建立离职与调薪机制:制定离职和调薪的政策和程序。考虑员工的薪资调整、晋升和离职流程,确保公平和透明。建立薪酬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薪酬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和跟踪员工的薪酬信息、绩效评估结果和福利待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培训和沟通:为管理人员提供薪酬管理方面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薪酬政策。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解释薪酬结构和政策,回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薪酬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根据市场情况、公司发展和员工需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收集员工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是指哪一年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这个自觉,阶段的话。这个应该是指的是一个2000年左右吧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指的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经历的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8年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巩固阶段。1949年建国以后到1978年的30年中,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 我国建立了"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社会管理格局。 执政党和政府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2、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趋于解体阶段。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工作重心转移的过程,"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第三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后,我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4、第四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贯通起来,实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并举,这标志着我国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自觉构建的阶段。扩展资料: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阶段期间,在国家和社会日益分离的基础上,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和企业的社会生活领域逐步形成,利益分化和多样化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凸显出来,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正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而明确了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制度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社会体制改革正式提上党和政府的工作日程。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怎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

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要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营造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一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政府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职责,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务。每年要安排一批折子工程,切实帮助困难地区、困难群体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统筹协调。健全和完善社会建设与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宏观指导、督促检查,研究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经济类市场中介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各种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发展。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所有社会成员纳入部门、单位、社区等组织的管理。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政策,逐步建立依法设立、自主运作、自筹经费、政社分开的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透明度、公信力。  三是继续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要认真落实好《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加强社区民主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能力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村委会民主自治制度,支持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提高社区和村镇的民主管理水平。支持居(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加大公共财政对和谐基层建设的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为城乡基层组织创造基本的工作条件。  四是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基础工作。认真贯彻《北京市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工作机构建设,巩固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格局,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矛盾排查调处等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信访问题的协调、督办。全面推广“怀柔模式”,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工作,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力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话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在全国率先建成信访信息系统,加快建设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管理体制的社会体制

社会管理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根据对管理主体强调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首先,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又称政府社会管理,即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导或唯一组织者、参加者与行动者。其次,以社会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它强调社会的自治。 是国家就各种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而制定的一系列富有约束力的规则和程序性安排,其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协同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运行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体制的制度要素包括八个方面:社团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社会应急体制、社会服务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工作体制和社会政策决策体制。我国现行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在传统的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因而存在着许多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偏少而对农村地区投入更少,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滞后而且明显有失公平;(2)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公众参与渠道不多,难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政府还不习惯于借助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4)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政府机构和社区自治组织不分,导致事业单位和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社会事业和社会自治的健康发展;(5)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重心失衡,手段单一,重管制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政出多门,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效果;(6)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简单,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往往容易激化矛盾而非化解矛盾。(7)政府社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成本过高,效率较低。(8)专门的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缺乏。改革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第四,有利于增强政治合法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与发展趋势和方向社会管理主体从国家这个唯一主体转向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管理方式从命令——服从的单向度统治行为转向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决策、合作管理、透明化管理、法治化管理的治理活动;社会管理手段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助和互助等多种手段;社会管理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主体由政府这个单一的主体走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社会管理方式从以行政管制为主转向以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社会秩序从强制性秩序为主转向强制性秩序与自治自律所形成的自发性秩序并重;社会管理中权力配置格局从政府集中管理转向给社会放权和为公民增权;社会管理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社会政策制定从封闭、神秘方式走向公众参与、多方协商和透明化决策。

大部制改革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影响有哪些?

整体协调与合作。1、大部制改革可以促进不同环保部门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合作,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减少重复、交叉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应,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性和一体化。2、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成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物资管理体制有哪些五方面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汇编.doc附件:物资管理制度汇编.doc

物资管理体制有哪些主要内容

由国家确定的物资分配和流通的组织体系以及 划分各级、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制度。包括物资分配 体制、供销体制和管理机构三方面。其实质是指在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采取何种具体的形式,有 计划、有秩序、高效率地组织和管理物资的流通,处 理好国家、地方和企业之间以及物资部门同国民经 济其它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不把 生产资料视作商品,大部分由国家计划调拨和分配, 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人为的相脱离,其流通渠道单一, 环节过多。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包括生产 资料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并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 的多渠道,少环节,更加有效的物资管理体制。

历史。什么叫部门管理体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企业专门进行管理的政府部门我们知道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自由存在的但是苏联自从斯大林消灭私有制以后 企业都是以一种政府机关或者政府监督下的单位存在的 赫鲁晓夫采取下放企业权力 放弃部门管理体制 增强企业活力的做法 勃列日涅夫时期则是为了稳定国内经济 维护对国家经济财政的绝对控制 同时也为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美国争霸 这一时期的苏联国力是最强的

保险统计工作的管理体制是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1、加强协调,建立扩面联动机制。为拓展费源,确保完成市处下达的扩面任务,失业保险中心分别从县工商局、县统计局提取了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信息资料。归类排查,建立了应参保单位台帐、切实掌握了我县各类型单位详实资料,并建立了企事业单位台帐。为扩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与工商、地税、劳动监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机构等部门密切联系,建立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一是与工商、地税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信息对比,摸清未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名单,确定扩面重点对象。二是多次与地税、劳动监察、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联合行动,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内部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面对面宣讲参加失业保险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并详细了解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情况,要求其限期参加失业保险,并按时申报缴费。我所同时结合省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失业保险扩面专项执法检查》专项活动和市处下发的《信用优良企业参保情况调查》活动,我所联合县劳动监察部门、县地税局征缴办公室及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宣传失业保险政策,发放失业保险宣传材料,努力使各类企事业单位了解失业保险,认识参加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掀起了扩面参保的新高潮。06年我所扩面14家,新增参保人数12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5.7%。07年1—6月份扩面11家,新增参保人数75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1%。个人发展观心得体会(二)、把握重点,强化稽核工作,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1、我所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成立了专门稽核小组,以规模大、参保人数多及缴费不正常企事业单位作为稽核重点,主要检查用人单位失业保险的申报缴费情况,有无虚报、瞒报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强化稽核手段,严防失业保险费跑、冒、滴、漏,努力营造“诚信申报,依法缴费”的良好氛围。在稽核过程中,稽核小组严格执行稽核程序,据实提取各单位的财务账簿、凭证、工资发放表、失业保险申报表等资料,掌握第一手材料。稽核过程中认真审核、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对稽核中发现的漏报、瞒报、基数不实等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同时及时通报县地税征缴办公室催缴。对各被稽核单位,我所及时下达稽核意见书,撰写稽核报告,并建档备案。2006年共查处漏报单位5家,漏报失业保险费5.34万元,已催收补缴1家,补缴金额2.74万元。2007年1—6月份共稽核单位25家,稽核参保人数4234人,完成全年目标6800人的62.3%,没有发现有漏报瞒报的行为。(三)、着力加强失业保险统计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统计法》,科学有效的开展我所统计工作,保障各项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按时准确的报送统计报表并做好统计分析,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失业保险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部分单位和职工对失业保险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参保主动性。2、企业用工极不规范,没有鉴定劳动合同关系。人员流动性大,很难形成固定的用工模式。企业管理也不规范,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增加了私营企业扩面的难度,即使参保对于今后的跟踪管理服务也是一个难题。3、事业单位参保不能足额缴费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下步打算1、加大稽核力度,确保完成市处下达的稽核任务。本年度,我所将强化稽核力度,对全县各参保单位进行拉网式稽核,特别是对大型参保企业及缴费不政党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稽核,彻底摸清参保单位基本情况,确保参保单位如实申报、如实缴纳失业保险费,对漏报瞒报失业保险费现象,一经发现严厉查处,绝不手软,确保市处下达的稽核任务的完成。2、加大扩面力度,确保完成市处下达的扩面任务。按照市政府去年下发的社会保险三年扩面计划的通知,我县今年的失业保险扩面任务比去年有所增加,同时,随着我县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参保费源不断流失,为巩固费源,弥补因企业改制而减少的参保户数、参保人数,只能加大扩面力度。因此扩面工作已是失业保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加大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全社会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针对部分单位及职工对失业保险政策法规认识不足的现状,我所今年将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投稿、上街宣传、深入未参保企业实地讲解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失业保险政策,让广大职工都能了解参保的权利和义务,努力提升全社会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整体推进失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是什么

关于景区的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利用海鳗云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景区运营问题所在并及时作出改进。

风景区的管理体制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一般模式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谁是旅游景区管委会的主管上级?第二,旅游景区管委会的各机关行政部门与各地政府的同类部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第三,旅游景区实际上是政企难分,因此,行政管理与经营管理之间是个什么关系?这是个问题。谁有资格做旅游经营管理者?这又是一个问题。一般而言,多数国家风景区管委会与其经营管理共有一批人马。这种自我委托是目前景区体制转型的主要现象之一,而且是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就是说应该增加其他各种形式的旅游提供者。此外,还存在旅游景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四)变革中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公共资源类型旅游景区具有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利益需要,由此而构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是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当地居民、市场环境与景区资本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均衡制约的结果景区管理模式的生成,有着极其复杂的驱动机制。 这些年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一直处在变革中,合理、完善的管理方法不断地被运用。笔者不否认变革的重要性,问题是应该以什么样的伦理观来指导我们在变革路上的行为。

简述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制

法律分析: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制: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开展业余教育和举办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九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的培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对诊断、治疗、护理、药事、检查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1、在院长领导下,实施护理副院长一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一病室护士长垂直管理。2、在医疗副院长领导下,实施护理部主任一科护士长一病区护士长半垂直管理。3、床位不满300张,规模较小的医院不设护理部主任,只设总护士长。

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什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长效运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1.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沿革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沿革中国利率市场化在改革进程中稳步推进。——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2年扩大农场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从2004年3月25日起,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浮息分三年逐步到位,且到位后加点幅度减半执行。——改变贷款利率计结息办法,从200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各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贷款利率计息方式的改变纠正了以往存款利率固定不动、贷款利率按年变动的不对称性。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自主确定计结息方式,——2004年10月28日调高利率,同时加快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步伐,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的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信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至少调高0.20个百分点。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其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2006年4月2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2006年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同改革之初相比已明显提高。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所走过的道路和国际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基本经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保证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会治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运行治权的过程,是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人民群众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治国理政。“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治国理政有效运行的各项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现阶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国家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电子政务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电子政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1、电子政务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加快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2、使政府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政府服务很难覆盖所有领域,而电子政务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为公众提供直观简便的多领域、多元化服务。3、推动政府服务更加专业和精准电子政务可以根据用户偏好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实现政府服务个性化定制,提高用户满意度。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化政府和公众间的互动,进一步优化服务项目。二、促进社会治理结构转型1、在强化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有效推进治理结构转型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是以中国共产党统筹领导下的多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电子政务通过问政平台和网络监督增强党的执政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基础。同时,电子政务倒逼政府不断简政放权,有利于加快形成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发挥作用的新型治理结构。2、通过网络渠道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和高效化网络问政加强了高层决策者和行政执行层以及民众的直接联系,简化了行政程序和层级,扩大了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3、基于业务系统的创新加强跨部门网络化联动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跨部门联动平台的建立成为可能,进而可真正建立围绕活动连续运作的工作体制。比较典型的是全国普遍建立的行政审批大厅和部分网络审批平台,以及可提供多部门审批的一站式服务和远程、网络审批。三、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升级1、互联网的开放公开特性不断强化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为社会其他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了新型渠道,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更快捷高效地参与治理,社会治理的多元参与特征会不断加强。2、基础数据库建设使社会治理更加客观有效电子政务的推广使政府能够获取原先难得到的各类公众信息,政府核心业务数据库和基础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政府和公众的决策行为将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而得到优化,社会治理将更加客观有效。3、电子政务平台使社会治理流程更加透明科学电子政务将传统的人格化管理转变为系统程序化管理,让政府工作受到同事、公众和媒体多角度的监督,杜绝可能的“暗箱”操作和其他腐败行为。四、推动社会治理环境优化1、通过多元化平台不断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电子政务倒逼相关体制机制不断革新,加快了相关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革。如政务一站式服务带动了全国政务系统公共服务大厅的建设和推广,通过建立网络举报和监督平台、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来推进反腐倡廉和医疗体制改革等。2、利用互联网监督转变行政工作作风电子政务有利于推动绩效管理,有效地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估和奖惩。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管理环节的业务协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网上听证等新的网络问政平台丰富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赢得公众信任,见下表: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土地管理体制

一、土地管理沿革1.早期的土地开发管理1776年签署的《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美国政府首先将东部大西洋沿岸英国殖民地和西部印第安人领地收为国有,然后逐步卖给私人。在建国初期的邦联制(1781~1788年)时代,为了让新英格兰地区的13块殖民地加入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国会宣布将西部的一些土地出卖或租让,以换取东部州放弃对西部土地的要求。政府还鼓励居民从东部向西部偏远地区迁移(著名的“西进运动”),以十分便宜的价格向私人出售有待开发的土地。例如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规定,凡是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免费获得无人居住的160英亩公共土地。只要在那里定居和开垦5年,土地就永远归其所有。先后通过《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沙漠土地法》等法律,大规模向个人出卖土地,供其垦荒。这些法律现在已不再有效。美国西部开发以土地开发为中心,在早期西部开发过程中土地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整个西部基本是处女地,每平方英里不到2人。联邦首先使西部土地国有化,由国家掌控这些土地。通过将土地拿到市场上出售、把土地作为奖励金激励企业开发、让移民自由占领土地再由政府加以确认等办法,并通过财政补贴和土地免费赠予等形式的政府补贴,使土地开发在农业、矿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等环节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为了大力促进西部铁路建设,在铁路沿线两侧划拨出10英里的土地带赠与修建该铁路的铁路公司。2.成立土地管理总办公室强调土地的社会职能和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土地资产的可持续利用,是美国土地管理的根本宗旨和主要目标所在。为强化土地管理职能,1812年成立了土地管理总办公室,进行土地登记和买卖等土地管理工作。3.成立土地管理局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部地多人少,加上早期土地政策的鼓励,边疆的开拓无一不是采取掠夺性的垦殖方式。由于管理和规划不周,大规模开垦土地、砍伐森林、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和地力下降。1934年5月,出现了席卷全国三分之二土地的“黑风暴”现象,大量农田被毁,农作物大幅减产。27个州的100多万英亩的表层沃土被刮走,小麦当年减产51亿公斤。面对这种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及城市化过程中优质土地的不断减少,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开始制定一系列措施,并通过大量相关法律,例如《土壤保护和国内生产配给法》等,来保护土地的合理使用。1946年由土地管理总办公室和放牧局合并成立了土地管理局,隶属于内政部。4.土地管理经历的阶段从1785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令开始,美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大体经历了粗放管理、协调过渡和严格依法科学管理三个阶段。从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到20世纪30年代属于粗放管理阶段。开放式获得公共土地,每户免费分给160亩土地;矿产发现者和土地所有者可以免费获得矿产开采权。适于娱乐、具有历史保护意义和公共利用的土地由议会或政府圈定出来得到完整的保护。粗放管理的有利影响包括刺激资源开发,使矿产开发达到最高产量,满足了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提供了全国性的就业机会;其不利影响是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1930~1960年属于协调过渡阶段。联邦政府认识到应将公共土地和公共资源的多用途作用作为追求目标,并采用调整的办法来协调竞争性利用,从纽约开始实行土地功能分区管理。20世纪60年代至今属于严格依法科学管理阶段。主要是强调科学规划、有效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强调人的生活环境和野生生物保护。二、土地管理体制1.多元化土地所有制美国国土面积为937.26万平方公里,其中私人所有的土地占58%,主要分布在东部;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占32%,主要分布在西部;州及地方政府所有的土地占10%。土地以私有制为主,国有土地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美国法律保护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所有权不受侵犯,法律规定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及地方政府所有的土地之间可以自由买卖和出租,所有的土地都实行有偿使用,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联邦政府所有土地主要包联邦政府机关及派驻各州、县、市机构的土地和军事用地等。州、县、市政府也各自拥有自己的土地。联邦、州、县、市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受益权上各自独立,不得任意占用。为了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兴建铁路、公路以及其他设施时,联邦政府如果确实需要占用州属公有土地或私人土地,也要依法通过交换、购买或租赁等有偿方式取得。通讯、输电、输油等管线要经过公有土地的地上或地下,都必须向内政部土地管理局通行权处申请批准并支付租金。联邦所有的土地包括地下矿产和水资源的出卖和出租收入是联邦政府仅次于税收收入的第二大财政来源。在联邦政府拥有的30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也存在多元化的所有形式,即国家土地管理局控制60%,国家森林局控制24%,国防部、垦荒局、国家公园局、水电资源局等部门控制16%。2.土地权属美国土地占有权分为地下权(包括地下资源开采权)、地面权和地上空间权(包括建筑物的容积率以及在容积率范围内空间设定的通过权),这三部分权益可以分别转让。三、联邦土地资源管理美国土地、矿产、水、森林和海洋等资源的所有权属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私人所有。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及其上的矿产、森林、水、海岸线3英里以外的海洋及其海底上的矿产等;州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州政府所有的土地及其上的矿产、水和森林等,沿海各州还管理3英里以内的海洋资源;私人土地则由土地所有者自主经营管理。从本质上来说,美国国土资源是按照所有权进行分权独立管理的。美国联邦所有土地一般称公共土地,约占全国土地的1/3,其中90%分布在西部11个州和阿拉斯加州,而阿拉斯加州96%的土地则为联邦政府所拥有或控制,大部分禁止使用。在城市土地构成中,约30%的土地为联邦所有,其中波士顿联邦所有土地占37.5%。公共土地归内政部土地管理局管理。1.土地管理局机构设置及其工作任务土地管理局的机构设置见图2-29,其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机构,共有(包含联邦、州、县、市四级在内)12个区域性办公室、58个地区性办公室、143个资源区办公室,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土地管理机构,实行集中、垂直的土地管理体制。共有6个国家中心,负责培训、消防管理与支持、科技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并提供商业服务。土地管理局拥有约8900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管理分布于美国西部12个州264万英亩的土地、分布于全国范围内大约700万英亩的联邦地下矿产资源和3880万英亩国有土地范围内野火的防治工作。土地管理局管理的大部分土地位于美国西部(含阿拉斯加州),土地类型包括草原、森林、高山、北极苔原及沙漠。资源类型包括能源、矿产、木材、牧草,野马及野驴种群数量,鱼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荒地、考古发掘地、古生物化石产地及历史遗迹,以及其他宝贵的自然遗产资源等。2.土地管理局的主要职能土地管理局作为联邦政府最大的国有土地管理者,管理着广阔的自然及文化资源,肩负着如何综合开发和利用国有土地的使命,土地管理局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主要职责包括:1)创造休闲、娱乐机会,宣传新的游乐场地和组织游客教育活动;2)组织商业活动,含能源、矿产开发及木材销售活动;3)管理与维护野马、野驴的自然保护区;4)管理与维护古生物化石产地、考古发掘地及历史场所;5)管理和保护鱼类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6)管理与维护交通系统,含公路、小路及桥;7)管理与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原始景观河;8)管理与保护珍贵、稀有植物群落;9)管理与维护国有土地综合调查系统。3.土地管理局国有土地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当前土地管理局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支撑国有土地的健康、多样、多产开发与利用,满足当代及子孙后代对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求。其指导原则包括:1)对自然资源进行多目标利用与长期价值管理,承认已经批准的土地用途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存在地区差异;2)承认国有土地在提供开阔空间及保护文化、自然遗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以顾客为中心,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或者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4)借助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及其随时间的推移是如何变化的;5)了解与土地管理局管理的国有土地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对国有土地使用者和地方社区的影响;6)充分认识到土地管理局与其他组织及个人分享长远目标的重要性,土地及其利用如何随时间变化而进化的重要性,共同承担的人力、财力资源对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性,分享和理解新的信息对如何监测改进方案的实施,以及如何对管理进行调整的重要性,与其他部门或组织建立长期的工作伙伴关系;7)建立高效的工作程序和服务传递系统;8)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了解成本及税收状况,避免预料不到的长期债务;9)对土地管理局拥有的公共信息——国有土地状况及其利用情况、土地管理局管理与商业实践、国有土地及其资源是如何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等信息提供公共接口;10)建立起一个全民参与、鼓励竞争、力争生存、适应能力强的组织。4.土地管理局2000~2005年土地战略规划1993年,土地管理局制订了自《美国政府运行及执行成效法案》颁布以来第一个国有土地五年战略规划。2000~2005年国有土地战略规划是美国土地管理局向国会提交的第二个国有土地五年规划(图3-11)。规划描述了在当前预算水平下,未来五个财政年度内土地管理局预期要取得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大类、八项工作任务目标。在每个工作任务目标中,都分别阐述了长期目标、基线统计、目标描述、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战略、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部门或组织交叉关系。图3-11 美国土地管理局2000~2005年土地战略规划框架图5.土地管理局机构设置及其土地战略规划的特点美国土地管理局机构设置及其土地战略规划有利有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优点1)美国土地管理局隶属于内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设在华盛顿,在美国西部12个州设有州级土地管理局,这种机构设置与美国联邦制政体相吻合,有利于协调联邦与州级政府间的土地管理工作;2)国家综合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行及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为公众、企业、组织、社团、部落等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和数据,加快了信息共享与用户反馈信息的处理与评估速度,建立起了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3)国有土地战略规划每五年编制一次,由土地管理局负责编制,并报国会修改、审批后执行,使国有土地及其资源的供、需管理与规划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满足当前和未来对国有土地及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4)国有土地战略规划不仅很好地服务于长期目标,还对五年规划中的每一个财政年度中、短期目标进行了具体设置,并对各个工作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目标责任明确,年终对土地管理局规划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并向国会汇报,为年度土地管理目标及长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5)当前美国土地战略规划把“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创造休闲娱乐机会、组织商业活动、保持土地资源健康、环保、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土地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保障了土地资源的高效使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6)土地管理局与其他部门、组织、社会团体及公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调动了公众参与国有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有力的保障。(2)缺点1)美国土地管理局的国有土地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较多的财政资金支持;2)土地管理局五年战略规划的国有土地只占美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很难对规划、管理之外的其他土地进行更为行之有效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在美国,不同用途的土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如农地的管理与保护归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管理,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土地归内政部印第安事务管理局管理,联邦所有的林地归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城市用地归城市规划委员会管理,军事用地归国防部管理,内政部地质调查局负责全国土地利用的调查工作。从土地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来看,美国联邦所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是按照资源类型,在联邦层次上的既集中又分散的管理模式。美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资源管理方面注重资源的保护,如政策制定、资源调查、产权登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在产业管理方面,主要是发放许可证、收取权利金、租金和转让费、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等,而在具体的生产、销售、发展和相关产业的拓展上管理较少,主要是通过市场、税费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美国土地资源管理在联邦层次上主要涉及内政部和农业部(图3-12),有些政府独立机构也参与对水、海洋、矿山等的管理,例如海事委员会、联邦矿井安全与保健检查委员会、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图3-12 美国联邦政府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四、各州土地资源管理美国各州之间国土资源的管理模式以及与联邦政府国土资源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与中央集权制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不属于隶属关系,联邦各州具有独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负责管理州政府所有的土地及其上的矿产、水和森林等国土资源,没有统一的必须遵守的管理模式。美国依据法律管理国土资源,近年来随着联邦政府权力的增大,联邦政府对各州资源管理的影响在增强,另外国会可以通过立法、政策、财政拨款等手段影响州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美国各州国土资源管理以集中管理为主,20多个州设立了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部、保护与自然资源部、环境与自然资源部或能源、矿产与自然资源部,各州自然资源部具体机构设置和管理内容、资源数量和类型不尽相同(表3-4)。有些州不设立自然资源部,由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土地、矿产、水和森林等国土资源,例如康涅狄格州、佛罗里达州、缅因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罗得岛等。有些州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某一种的国土资源,例如弗吉尼亚州设立矿山、矿产与能源部专门管理矿产资源,俄勒冈州设立土地保护与开发部专门管理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中大多设立地质调查局,负责国土资源调查,表明地质调查局与国土资源管理关系比较密切。表3-4 美国各州自然资源部管理资源类型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是什么?

执行力是指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中层领导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将高层的意愿、基层的工作动能和市场现实这三股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是中小民营企业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尽管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是中层领导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本文就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中层领导 执行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了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 而且,中小民营企业还提供了75% 的城镇就业机会;在去年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有约60%的份额;此外,中小民营企业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中小企业的成功除了依赖于高层管理者正确的战略决策,还依赖于中层领导强大的执行能力。中层领导担负着执行和管理的双重角色。决策层制定的战略方案,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笔者认为,中层管理者的核心价值就是其执行能力。提升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中小民营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关键。为此,笔者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 根据《中外管理》杂志05年12月针对2400余家企业做的调查显示,34.6%的高层管理者与49%的中层管理者认为企业执行力弱。中国企事业单位中只有3%具有较好的执行力,有97%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处于执行不力和执行不到位的状态,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执行力水平在50%左右,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执行力水平仅仅在10%左右。对于作为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企业战术决策制定者的中层领导,有7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家对于其执行力的重要性认识并不足。正是由于中层领导缺乏执行力, 为中小民营企业的成功发展埋下了障碍。以下,笔者将从两个层面,综合分析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 1.从中小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养,会受到国家若干政策和举措的影响。从1998年起,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投资融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1999年4月,《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起草工作开始进行。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机构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层领导执行力培养的关注度,这为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科学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培训方法。但是,提供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机构参差不齐,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与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培训机构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升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呢?这就需要企业在和培训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2.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管理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国际着名企业管理大师石滋宜曾说:“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不是市场,不是金钱,也不是人才,而是企业经营者的观念。”的确,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局限,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经营思想。领导者的思想对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笔者将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来分析,主要存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首先,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创业者个人或家庭白手起家的。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其管理的方式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 其次,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民营企业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而且更需要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的考核监督机制。法律执行需要监督,制度执行同样需要监督,任何一方面的监督缺失,都会导致不执行。 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 根据对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两个层面综合提出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首先,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本身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不齐全、分工不明确,以致缺乏专门的部门执行培训职能,致使企业没有专业、系统的人才培训。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对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高需求使得企业将与外部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培训的外包。执行力是指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中层领导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将高层的意愿、基层的工作动能和市场现实这三股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是中小民营企业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尽管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是中层领导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本文就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中层领导 执行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了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 而且,中小民营企业还提供了75% 的城镇就业机会;在去年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有约60%的份额;此外,中小民营企业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中小企业的成功除了依赖于高层管理者正确的战略决策,还依赖于中层领导强大的执行能力。中层领导担负着执行和管理的双重角色。决策层制定的战略方案,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笔者认为,中层管理者的核心价值就是其执行能力。提升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中小民营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关键。为此,笔者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 根据《中外管理》杂志05年12月针对2400余家企业做的调查显示,34.6%的高层管理者与49%的中层管理者认为企业执行力弱。中国企事业单位中只有3%具有较好的执行力,有97%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处于执行不力和执行不到位的状态,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执行力水平在50%左右,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执行力水平仅仅在10%左右。对于作为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企业战术决策制定者的中层领导,有7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家对于其执行力的重要性认识并不足。正是由于中层领导缺乏执行力, 为中小民营企业的成功发展埋下了障碍。以下,笔者将从两个层面,综合分析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 1.从中小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养,会受到国家若干政策和举措的影响。从1998年起,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投资融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1999年4月,《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起草工作开始进行。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机构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层领导执行力培养的关注度,这为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科学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培训方法。但是,提供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机构参差不齐,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与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培训机构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升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呢?这就需要企业在和培训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2.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管理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国际着名企业管理大师石滋宜曾说:“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不是市场,不是金钱,也不是人才,而是企业经营者的观念。”的确,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局限,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经营思想。领导者的思想对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笔者将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来分析,主要存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首先,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创业者个人或家庭白手起家的。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其管理的方式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 其次,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民营企业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而且更需要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的考核监督机制。法律执行需要监督,制度执行同样需要监督,任何一方面的监督缺失,都会导致不执行。 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 根据对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两个层面综合提出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首先,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本身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不齐全、分工不明确,以致缺乏专门的部门执行培训职能,致使企业没有专业、系统的人才培训。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对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高需求使得企业将与外部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培训的外包。据调查,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选择与培训机构合作,目的是通过培训,达到使其各个业务模块的中层领导,能够知道如何将执行力渗透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细节帮助中层领导知道自身执行的弱项在哪里?如何调整?最终提升整体的执行能力。由于培训机构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外部培训机构的时候, 需要根据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需求,寻求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合作。鉴于提出的上述执行力的培训需求,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合作的培训机构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培训机构 “所授”与中小民营企业“所需”是否是相结合的,是否是满足了中小民营企业中层执行力培训的需求的,这是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培训机构的底线。(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目的、培训需求相匹配,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3)对培训师的要求。对于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训,需要培训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4)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也应该是中小民营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培训是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培训的效果往往是需要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看得出。那么,在培训之后,培训机构对企业的跟踪、回访等服务便是十分重要的了。 2.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短期的经营思想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出现了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两个方面的缺陷。以下,笔者将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内部管理机制缺陷出发,提出解决的方法,以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所以,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必须依赖于最高领导在战略上的支持,即建立执行目标与责任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贯穿于整个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是将管理层所拥有的责、权、利与战略执行的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进行有机协调。明确流程、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并将其有系统的,有层次的逐级分解,以便促使运行中每一项战略的实施都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相应预算、有时间进度、有责任部门、有考核结果。同管理层的责、权、利明确了,其执行力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再是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哪;也只有明确了企业管理层的责、权、利,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才能舍身处地的从各自的责、权、利出发切实维护在战略运营过程中的执行力,从而避免在工作中各自为政、推委扯皮的现象产生,更好地发挥组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以及战略与执行、目标与现实、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促使企业执行力全面落实。 (2)建立长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中小民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本身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不齐全、分工不明确,以致缺乏专门的部门执行培训职能,致使企业没有专业、系统的人才培训。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对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高需求使得企业将与外部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培训的外包。据调查,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选择与培训机构合作,目的是通过培训,达到使其各个业务模块的中层领导,能够知道如何将执行力渗透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细节帮助中层领导知道自身执行的弱项在哪里?如何调整?最终提升整体的执行能力。由于培训机构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外部培训机构的时候, 需要根据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需求,寻求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合作。鉴于提出的上述执行力的培训需求,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合作的培训机构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培训机构 “所授”与中小民营企业“所需”是否是相结合的,是否是满足了中小民营企业中层执行力培训的需求的,这是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培训机构的底线。(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目的、培训需求相匹配,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3)对培训师的要求。对于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训,需要培训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4)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也应该是中小民营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培训是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培训的效果往往是需要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看得出。那么,在培训之后,培训机构对企业的跟踪、回访等服务便是十分重要的了。 2.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短期的经营思想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出现了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两个方面的缺陷。以下,笔者将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内部管理机制缺陷出发,提出解决的方法,以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所以,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必须依赖于最高领导在战略上的支持,即建立执行目标与责任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贯穿于整个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是将管理层所拥有的责、权、利与战略执行的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进行有机协调。明确流程、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并将其有系统的,有层次的逐级分解,以便促使运行中每一项战略的实施都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相应预算、有时间进度、有责任部门、有考核结果。同管理层的责、权、利明确了,其执行力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再是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哪;也只有明确了企业管理层的责、权、利,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才能舍身处地的从各自的责、权、利出发切实维护在战略运营过程中的执行力,从而避免在工作中各自为政、推委扯皮的现象产生,更好地发挥组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以及战略与执行、目标与现实、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促使企业执行力全面落实。 (2)建立长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中小民营企业需要按照考核服从于发展战略;细则明确,为人理解,便于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提高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则,把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办法、考核结果与部门、岗位、职称、任职、奖惩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实时节点考核的方法。在机制灵活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可以建立质询会的制度。质询会制度是,在特定的时间,对规定时间段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团队的合作意识,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常管理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计划,期初将目标计划进行分解,结合目标计划、制定详细的明确奖惩的每周工作计划,每日工作目标。合理的目标与及时的考核,是提升执行力的可靠保障。 考核、监督,是为了做好事前的控制,它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核监督机制是对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简洁、实效、操作性强的控制,而不是对所有的程序进行控制;其次,考核监督机制应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控制标准和办法;再次检查机制应该采用不定期、有记录、可依据的方式。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能避免执行人员为应付定期检查而采取的投机行为,能确保执行的稳定性。最后,考核监督机制,应该倡导“不作为就是不合格”的理念。 三、结束语 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建立中小民营企业执行文化环境、完善执行机制,提升执行动力等方面着手,既要充分调动中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要严格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执行流程作为保障。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还是一场持续改进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高层的理念、中层的技巧、基层的习惯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中层领导执行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提升执行力的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什么的应急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1、政府主导性。政府主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主导性是由法律规定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了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主导性是由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决定的。政府掌管行政资源和大量的社会资源,拥有严密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庞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是任何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行政优势,只有由政府主导,才能动员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开展应急管理;2、社会参与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从法律上规定了应急管理的全社会义务。尽管政府是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但是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3、行政强制性。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政府应急管理的一些原则、程序和方式将不同于正常状态,权力将更加集中,决策和行政程序将更加简化,一些行政行为将带有更大的强制性。当然,这些非常规的行政行为必须有相应法律、法规做保障,应急管理活动既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需正确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应急管理权限,同时又可以以法律、法规作为手段,规范和约束管理过程中的行为,确保应急管理措施到位;4、目标广泛性。应急管理追求的是社会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关注的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大众利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为全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5、管理局限性。一方面,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应急管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发生后,尽管管理者作出了正确的决策,但指挥协调和物资供应任务十分繁重,要在极短时间内指挥协调、保障物资,本身就是一件艰巨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没有出现过的新的突发事件,物资保障更是难以满足。加之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社会公众往往处于紧张、恐慌、激动之中,情绪不稳定,加大了应急管理难度。综上所述,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既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是社会公众的法定义务。同时,应急管理活动又有法律的约束,具有与其他行政活动不同的特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如何建立科学民主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探究

一、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攻坚重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激发体制活力、促进科学发展的过程。在高等教育领域,宏观上简政放权、微观上激励搞活一直是改革的主旋律,目的是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为此,分别进行过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前开始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得到凸显。1.体制改革 “突破性进展”后剑指何方1978年以来,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改革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于世纪之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突破条框分割的局面,建立起“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因此,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大的改革方向没有变,但为了质量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管理手段上加强了调控,如实施了一些项目工程、开展了检查和评估工作等,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还回收了部分以前已下放了的一些权力;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却在加大,如以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人事制度改革,但由于主要面向教师群体,有称赞也有争议,实施效果打了折扣。那些年,发展成为事实上的主旋律,也逐步暴露出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学术评价向数量导向偏离、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逐步成为热点现代大学制度涉及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及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既涵盖原来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也面对后来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听起来还比较响亮,因此自提出后特别在《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前后迅速成为显学。笔者曾经专文探讨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异同1,认为二者改革目的一致、改革内容相近、改革路径相同、改革重点相关,但前者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在解决权力集中问题、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过程,后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在规范权力的结构、是政府、市场约束下的学校自我建设过程。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学校内部治理的协调、规范任务更为突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到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四项内容——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均涉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完善治理结构包括内外部两方面的关系,外部关系中使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方向是明确的,教育主管部门近期转变职能放权的力度也比较大,而目前社会经济的转型又使得稳定发展的压力突出,因此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将构成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加强章程建设涉及大学使命、目标定位、事实描述、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内部架构与运营是重中之重;扩大社会合作既针对今后办学的方向,也包括组织机构的应对;推进专业评价是外部对学校施加影响的方式,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以上,表明在后续工作的推进中,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攻坚重心。3.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总目标中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既是执政党需要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健康科学发展重要保障。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开篇第一部分标题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二级标题“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里,提出了“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学校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订落实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意见,制订直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具体内容。制度是一种激励,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都与制度性因素相关;制度又是一种约束,是对权力的规范与约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要切实能对学术创新和人才成长起保障作用,并体现对外满足社会、对内自我约束、学术创新发展、大学战略管理、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目标要求。治理方式满足了这些要求,也就实现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为什么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重要性凸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改革的节点到了这里,不突破很难继续前进,如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也有许多很好的思想、但不少问题久攻未下;二是它与其它改革间的关联性上升,相互影响和制约,如高校的特色发展、自主办学权力的落实、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等。因此,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成为当前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进一步阐述如下: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不仅要激发发展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构筑起保障活力的体制环境和治理结构,实现持续和科学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从扩大办学自主权、到建立高校法人制度、再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直至目前的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科学发展的意图十分明确。但是,我们提出的目标还没有达到。过去每一个目标、每一段理念阐述得都很美,但缺乏具体的治理结构设计。目标不能适时转化为制度,不能操作,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例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教育法》、1998年《高等教育法》有关学校地位、制度关系的描述和规定,至今看来仍不过时,夸张地说如果它们当时真正实现了的话,也许就不会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提法了。这也许就是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既有行政权力行使不当的问题,也有高校在获得更大办学自主空间后办学走偏的问题。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在大学制度的一般规律方面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的,问题出在治理结构的不科学,很好的理念没法用治理结构来保证。比如,不断出现的放权收权循环、学术寻租现象、学者追逐官位、学校过于行政化、官学商通吃现象等问题,早期可能是认识上的原因,后来则完全是治理结构所致。这不利于学术发展和创新,创新需要制度来保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的需求,不是为了制度而制度、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因此,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扩大办学自主权是共存的,办学自主权须由规范的治理结构来保障和约束,要通过依法治校、按章管理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有效行使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只有当高等学校既有自我发展的自主权,又有适当的自我约束机制,并能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时,学校的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着力保障教育的本质内涵转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性问题。如我国正在进行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面对着结构的调整、教育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也开始了从后工业社会向再工业社会的转变。发展不忘本质,转型为科学发展,如我们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昌盛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因为在我们的发展文化中,扩张、外延式发展深入人心,感觉地盘大了、楼高了等有形的发展才叫发展。在教育领域,大家都知道盲目升格、跑部钱进、论文唯上、官学通吃等不属于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可现实中这样发展却得到了具体实惠。发展愿望与游戏规则不一致,造成了对创新文化的破坏。内涵式发展就是按事物的本质属性发展,完善治理结构就是要通过制度和原则保证不让坚持内涵发展的人吃亏。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能功夫在“诗”外。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2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学术醉心育人;行政格守尽职,提高效率把握方向;学校面向社会,满足需要提高质量。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占必走歪门邪道,“通吃”是内涵发展之大忌,特色是内涵发展之结果。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是为了人,具体来说是提高质量和推动创新。因此,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能够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保证教学成为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应遵循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规律,评价、考试制度要以内涵发展和因材施教为导向,行政要切实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其次,要着力保护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建设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放弃提拔干部式的重用人才方式,杜绝以权谋学现象,让一流人才在学术框架内成长,建立学术、行政“双阶梯”发展道路。3.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致力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依法治校、加强章程建设、实现民主管理和管办评分离,最终目的是保证质量和创新。因此,我们在做具体的改革探索时不能忘记学校制度建设之大义,在谈制度重要性时又需要务实地进行治理结构设计。在学校自身运转方面,要由过去主要根据上级的指令、指示、项目办学,转变为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学校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这需要健全学校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管理职能部门和院系设置科学有效。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教师的参与管理,实现教授治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在高校与其它利益相关方关系方面,还应探索社会各利益群体参与治理的方式。高等学校需要构筑起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制度性创新模式,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归纳,如同行评议制度、学术访问与讲座制度、跨学科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模式、高等教育国际化、科学共同体范式等。可见,创新是问题、交流、碰撞、灵感、逻辑、范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孕育创新的文化氛围,我们需要去构筑这种制度性的东西。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架构应当表明,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前进探索,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治理结构,近些年也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完善,这一治理结构也基本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全方位的转型及高等教育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治理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并导致产生一些问题。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来需要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需要进行战略性架构。1.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实基础我们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是从零做起,至少已有以下三方面的基础。第一,业已支撑高校正常运转的治理结构。如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院系所学术架构、职能处室行政架构等,包括机构间的运作程序,有些已经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而行之有效。我们要做的是完善,是发扬优点、克服弊端,不是推倒重来,是改革而不是革命。第二,目前正在改革完善的治理环节。如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发布学术委员会规程,加强章程、理事会、教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等。这些,需要试点、完善和制度化构建,注重吸收成功的经验。第三,国外大学治理结构的现状与经验。几十年来,改革开放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学界对国外大学的认识和研究已比较深入。在内部治理方面,不同国家的特点,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功能,评议会、教授会构成与运转,校长遴选与责任,学部、学院等学术机构架构等,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需要针对哪些问题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长期探索,当前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对的问题是明晰的,而如何解决问题却不清楚。如大的改革方向有理顺高校内部领导决策体制、推进教师学术权力的有效行使、改革学术评价方式、探索多样化的治理模式、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章程建设等。进一步具体归纳,问题集中为三类:一是权力关系问题。如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书记、校长的职责分工,大学与其二级学院的职权界限,教师、员工权力和学生权力等。这类问题看上去容易解决,其实特别难,关键是权力边界很难界定,常常交叉、交织在一起,而且还有利益纠纷。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尽可能让职责边界清晰,甚至可以人为规定。二是行政效率问题。如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运转、岗位责任等,也包括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治理。这类问题倒好解决,关键是规矩、公平、正气、监督,避免好处都要、责任推诿现象。三是积极性激励问题。这类问题关乎质量和创新,涉及评价方式和机制,技术含量很高,不能简单处置。需要关注的重点是让学术人员有成就感,让每个岗位都有成就感,工作要细致和有针对性。3.当前进行高校内部治理战略性架构的着眼点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跳出已有的治理结构和当前大家关注的重点,进行战略性架构。架构的基础一是高等学校的学者共同体特征,二是高等学校的外部责任特征,需要把二者统起来、整合进行考虑。当前的重点是在不背离外部责任特征前提下,使学者共同体特征充分得以体现。也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术创新,而这也就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的社会职能。第一,正视大学的“分裂人格”现象。现代大学已成为分裂的整体,既需要相对独立,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学术殿堂、社会理想的栖息地,又要联系社会,实现社会目标、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学子升学诉求。其实,教师、知识分子都是如此,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直存在。因此,高等学校治理要力求满足这双向需求。第二,着力新型学者共同体模式构建。大学在成立之初是行会式的学者共同体,这其实也是所谓“教授治校”的本来面目。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职能的扩展,教授治校遇到困难,我们现在称之为教授治学。所谓学术权力,其实关键就是学者共同体特征的体现。英国的做法是:大学设置学术评议会、学部、学院及学院委员会等学术机构,负责安排或执行教学、科研等所有学术事务和活动,与以理事会为主的发展决策机制及校长负责的行政执行机制形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权力制衡格局。学术评议会是大学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享有制定大学学术政策的全部权力,是惟一和各个学部、系直接打交道的机构3;目前,教育部已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如何在学校层面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学术治理机制成为关键。而在院系层面,可设立教授会,为院系重大事务的决策机构,即把学者共同体的管理层次降低,在基层真实构建共同体的现实模式。第三,限定学术型行政岗位。当前,大学的行政领导人多有教授头衔,这是有问题的,这样会破坏学术的神圣性和专业性,因为他们真实的工作是管理而不是学术。当然,领导水平一般比较高,也许过去还是专职学术人员,但从事管理工作后职责就发生了变化。只有那些与学术工作紧密联系的岗位可保留有关人员的职称称谓,如大学校长,主管科研、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科研处长,院长及学术副院长等。这样,高校的大部分处以上岗位人员不再拥有学术头衔,他们是行政人员,考核的是管理才能和业绩,要从领导做起。而学术型行政岗位,领导人离职后不再享有行政级别待遇。第四,扎实进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实现机制的探索,具体界定党委和校长的职责。党委的职责需要落在实处,一是大事,重大事项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如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组织章程的制定和修订、审批年度预算决算、组织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牵头遴选校长、会同校长决定内部组织机构及其负责人人选等。二是协调重大关系,如组织协调理事会,协调学术委员会、教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其他群众团体等,发挥联系社会、群众等纽带功能以及对行政的监督。三是党务工作。这样,让党委成为大学的战略领导者、群众贴心者和行政监督者;校长是执行者,是行政首脑,按照党政分离的原则,校长在党委重大决策的基础上,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不需要党委会议审议决策的事项由校长全权负责,定期向党委汇报。第五,改革大学校长的产生程序。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对高等学校的新要求,因此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需要与所服务高校的使命相匹配,校长需要对特定高校的发展负责。在稳妥、有序、客观的前提下,在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改革校长遴选机制。为了减少日后的工作矛盾,可由党委书记牵头负责校长的遴选工作,再由主管组织部门予以审批。但校长一旦任命,书记和校长的岗位职责就要由章程来界定和约束。副校长实行内阁制,由校长提名,党委审查,上级任命,可以不受行政级别的限制。校长一旦离职,副校长也同时离任,并按程序更替。

心理健康管理体制应该采取哪一种模式

全面渗透模式。根据查询搜狐新闻网显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模式中最理想的模式是全面渗透模式。心理健康管理是根据心理健康体检结果,对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健康训练、心理健康促进、心理问题调适、积极心理开发以及对心理健康风险因子进行预防干预的全面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6种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6种模式如下:1、集中式模式:这种模式将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制定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计划,提2供服务和开展相关活动。2、分散式模式:这种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职能分散到各个学院或系,由各学院或系自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独立开展相关活动。3、集中与分散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将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但同时也会在各个学院或系设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由该部门和各学院或系共同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4、服务性模式:这种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职能归属于学生事务部门,如学生处或学生事务中心,由该部门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但并不直接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5、学术性模式:这种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职能归属于学术部门,如心理学系或教育学院,由该部门负责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咨询服务,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6、复合式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上述几种模式的要素进行组合和整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模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作用:1、规划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负责制定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计划,确定目标和策略,安排资源和人员,监督实施过程,评估效果和质量,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2、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应当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心理测评、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支持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和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3、推广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应当定期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心理训练、心理剧、心理影片等,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敏感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管理体制

(1)市、区和县、街道和乡镇的绿化委员会负责宣传、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2)市园林管理局是城市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的园林管理部门在业务上受市园林管理局的领导。(3)市农业局是城市林业生产和乡村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县、区的林业管理部门是本辖区林业生产和乡村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受市农业局的领导。(4)城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有职责配合和协助园林或林业管理部门,加强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5)在城市的所有单位和居民均有义务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绿化。(6)市政府统一领导城市植树造林的绿化工作,制订绿化分解责任指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实行植树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7)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有城市政府的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绿地,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什么类型

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统计人员。

《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系,实行( )的统计管理体制。

【答案】:B《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系,实行(  )的统计管理体制。

【答案】:B《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我国建立了由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组成的集中统一的政府统计系统。

如何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数据真实性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质量从使用的要求上看,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领域呈现经济利益多元化、经济格局多样化、经济统计现化化的趋势,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县(市、区)统计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保统计数据可信可靠。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优化统计环境强化统计生态统计生态是指统计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政治、体制、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在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化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在恶劣的统计生态环境下,不可能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也不可能树立统计的公信力。我们需要一个共建、共有、共保、共享的统计生态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第一要完善《统计法》。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置的,并且统计机构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要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尤其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广泛宣传《统计法》,增强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依法统计,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与人大、政协、监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第二进一步完善各级统计部门机关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奖优罚劣,精神和物质鼓励相结合;强力推进学习型统计局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教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在统计系统上下形成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比学习、比作风、比进步的良好风尚;加强领导班子决策能力建设,按照“三强五好”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狠抓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忠诚统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五是抓办公条件的改善,为干部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电脑,使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第三进一步理顺统计管理体制,增强统计系统凝聚力。更好地体现整体性特点,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为此,必须坚持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一致的原则,一方面在统计机构和制度上,提高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约束机制,减少各方面的干预。这是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求决定的,这样有利于贯彻责权利的统一。第四进一步增强县(市)级统计局的力量。按照统计工作的流程对各级各类统计机构设置合理的内部机构进行系统优化。把统计局建设成为符合未来形势发展要求的,灵敏、快速、高效、精干的调查机构,提高效率,并使之适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各县(市)可按照普查制度规定成立适应普查任务要求的普查机构,专司各项普查工作。第五切实树立统计大系统的观念.各级统计部门的领导要多为基层着想,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在开展普查时,要贯彻受益者出钱的原则,按照受益大小分担经费,使基层统计局的领导从为上级要经费的尴尬局面中解脱出来。上级统计部门要切实为基层统计干部在待遇上排忧解难。一是争取提高统计人员待遇上的有关政策,二是对经济贫困县(市)统计部门实行经济扶贫,增加经济投入,解决统计人员经济待遇差的问题,确保统计干部队伍稳定。第六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很大程度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也是领导政绩的体现。考核作为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工作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数据失真,三是围绕考核想尽“办法”拿名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造成“聪明人”得益、老实人吃亏,从而挫伤大部人的积极性。因此,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干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改善统计方法 提高统计质量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1、树立新的统计数据质量观理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明确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和概念,树立全新的统计数据质量理念,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数据质量评估判断标准的思维须从狭义转向广义,要从过去的只重视搜集生产转为生产和营销并重的观念。要从过去单纯注重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扩展到提高数据的时效性、科学性多维的质量内涵,要从过去工作重点是收集上报搞准统计数据的工作思维中解脱出来,既要抓数据的准确性,又要做好解读统计数据,开发统计分析研究成果。逐渐把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数据质量的标准。以新理念来确立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开拓新局面。2、改革统计制度及方法。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着调查方法单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仍然过多、指标体系不尽合理、任务繁重以及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统计制度及调查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应收集哪些资料,官方统计机构的职能除了将这些数据收集、整理及出版外,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或将数据分析工作交给社会研究机构,这些都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规定。其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且保证经确定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对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都必须做出说明和界定范围,同一指标不能有两种口径和随意变更,这些也都必须以制度形式予以规定。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在时间上的可比性,使它能更好地反映现象发展的数量特征;另一方面,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和分析,增强数据的适用性。此外应建立从实际出发的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适当减少全面统计报表,推广抽样调查,注重效益、节省成本,提高时效,减少被调查者的负担。3、建立完整规范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评估中心。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最近国家统计部门建立了自我检查和评估制度,对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的统计指标数据质量实行定期评估,它对于减少统计数据的误差,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实际上,统计数据的监控与评估可以采用自我评估、监督评估与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4、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一是狠抓基层统计机构的设立,统计人员的配备工作;二是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抓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针对部分乡镇统计力量薄弱,工作条件差,有些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工作削弱、人员精减、统计人员兼数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全的状况,必须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软硬并举,统计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领导重视,充实统计信息化的硬件设施;统计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使乡镇单位实现了联网直报。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经费问题和改善基层统计组织的工作条件,提高先进统计设施在基层统计部门中的普及率和应用率。可以考虑建立部分数据的有偿使用机制,帮助筹措更多的资金来更好地收集数据,以维持统计基层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帮助统计机构建立激励机制,以奖励那些对数据的搜集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另一方面,要着手培养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定期培训或考核的办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练掌握统计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职业道德的优秀典型,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精神。

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什么

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什么如下: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 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家统计局成立于 1952 年 8 月,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目前,国家统计局机关和在京直属企事业单位现有司局级单位 33 个,包括行政单位 18 个、参公管理单位 2 个、事业单位 10 个、改制企业单位 1 个(出版社)以及住户调查办公室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统计政策、规划、全国基本统计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起草统计法律法规草案; 组织实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常规国家统计调查,搜集、汇总、让铅发布全国性基本统计资料;实施国闭肆民经济核算;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 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统轿滑轿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依法审批部门统计标准,审批或者备案部门、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垂直管理国家调查队系统,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统计业务,协管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人,指导国务院各部门统计工作;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什么什么的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如下:国家统计局成立于 1952 年 8 月,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目前,国家统计局机关和在京直属企事业单位现有司局级单位 33 个,包括行政单位 18 个、参公管理单位 2 个、事业单位 10 个、改制企业单位 1 个(出版社)以及住户调查办公室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统计政策、规划、全国基本统计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起草统计法律法规草案; 组织实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常规国家统计调查,搜集、汇总、发布全国性基本统计资料;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 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依法审批部门统计标准,审批或者备案部门、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垂直管理国家调查队系统,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统计业务,协管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人,指导国务院各部门统计工作;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如何评价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1. 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财政预算作为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规定了预算年度内政府财政收支工作的范围、方向与重点,预算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事关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预算制度中存在的诸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仅导致财政资金没能花在“刀刃上”,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影响政府形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关键就在于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即将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资经营预算这四大类预算之中,把全部的政府收支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注重财政资金投放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2. 改变审核预算的重点,关注支出预算和政策目前,我国预算审核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并以收支平衡作为审核预算的重点。当经济下行时,为控制赤字、完成预算,财税部门不得根据经济形势适当地减少财政收入,这无疑是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同理,当经济过热时,财税部门也不得通过适当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来抑制经济高涨。政府收支活动的相对固化,带来了政策执行中的“顺周期”问题,阻碍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因而,将审核预算的重点从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使财政收入从任务变为预期,有利于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以发挥宏观调控职能。3.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保证财政可持续性尽管我国现行的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能较好地保证预算年度之内财政收支平衡的实现,但其弊端也日益突显:其一,这种财政收支的短期行为使财政政策无法在更长的年度内有效、灵活地应对经济周期;其二,若审核预算的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以往收支平衡的状态将被打破,并且为进行宏观调控及保障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财政赤字将成为常态,这使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愈发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应改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从中长期对财政收支和财政政策进行统筹与规划,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同时,需相应地建立起跨年度弥补超预算赤字的机制,[1]控制财政预算周期内的收支平衡状态和赤字规模,以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4. 重点支出脱钩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的自主性目前,我国由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重点支出事项包括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几乎涵盖了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这种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方式在保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带来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活动的过多干预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政府支出结构的固化,不利于地方统筹安排本地的财政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钱不能花在“刀刃上”;二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导致各地区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差距过大,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违。故应使重点支出脱钩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以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的自主性。需要注意的是,《决定》提出了“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这意味着某些支出事项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二、完善税收制度《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稳定税负”、“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等改革目标,并将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资源税等具体税种或税种的具体要素的改革纳入到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议程之中。任何一项改革,必须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方向与任务。总体而言,我国下一阶段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与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坚持结构性减税,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或稳中有降《决定》明确提出了“稳定税负”的改革目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过高的现实情况,在推进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坚持结构性减税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或稳中有降。对于结构性减税的理解,要把握住以下三点:第一,结构性减税的关键在于“减税”,即无论对税制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最终一定是要实现减税,而不能出现所谓的“结构性增税”的结果。第二,对于结构性减税,在强调“减税”的同时,决不能忽略“结构性”调整的深刻内涵,即结构性减税讲求的是实行“有减有增”的改革:一方面,出于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考虑,应适当降低间接税的税负,另一方面,鉴于强化收入分配调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应适当提高直接税的税负,并且直接税、间接税内部也应相应地进行“有减有增”的结构性调整。第三,尽管“结构性减税”的最终落脚点是“减税”,但这绝不意味着税收收入绝对额的减少,结构性减税主张的是税收收入的增幅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相适应或比之略低,而非税收收入绝对额的减少。总之,结构性减税一定要求减税,但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大幅减税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有减有增”、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或稳中有降是理性的选择。2. 推进税制结构转型,不急于求成亦不走极端2012年,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比重之比为38:62,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测算得到的73个国家2010年的平均水平为46:54。我国目前这样一种直接税收入比重过低而间接税收入比重过高的税制结构格局,既不利于收入分配调节,又容易推高物价、抑制经济活力。[2]因此,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或者说方向就是适当降低间接税的收入比重,同时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收入比重,①[①直接税、间接税收入比重的调整与前文中提到的直接税、间接税税负的调整有不同的内涵,以直接税为例:直接税收入比重=直接税收入/税收总收入;直接税税负=直接税收入/直接税税基,二者的分母不同。]实现税制结构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税制结构转型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一方面,税制结构转型必然依赖于具体税种或税种的具体要素的改革来实现,而这些改革举措的推出必须理性地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以及改革的基本条件是否完备,不可贸然地强推;另一方面,间接税与直接税二者的收入占比的对比关系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调整过程,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税制结构的转型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操之过急。第二,现阶段我国的税制结构转型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将其推向另一个极端,现实的国情和税情决定了在我国现阶段甚至今后一定时期内,间接税收入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直接税比重是合理的,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因而,适当提高直接税收入比重、适当降低间接税收入比重正是改革的关键所在。3. 注重税制效率与征管效率的“双率协同”所谓税制效率,主要是指税收制度的安排能够满足国家为履行职能而对资金的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征管效率,则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机制的设计,要能够保证税收收入的应收尽收,使税收政策(包括税制安排)的意图得以实现。注重“双率协同”,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保证税制效率与征管效率各自实现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税收制度与征管机制之间能够相互适应、互不脱节,即实现税制效率与征管效率的协调配合,彼此兼顾,从而减少税收流失、降低征收成本,使税制更为合理,征管更加有效,税收收入更有保障,税收职能得以更好发挥。具体地说,一方面,在税制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强调自身效率实现的同时,也要兼顾征管效率的实现和提升;同时,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应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为税制的完善反馈更多的有益信息,从而实现税收制度调整与征管机制调整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推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目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不适应的矛盾突出,这正是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应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的问题。造成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的原因有二:其一,政府、市场的职能边界较为模糊,主要表现为政府包揽的事项过多,对市场竞争领域过分介入;其二,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在承担本级事权的同时,下级政府还处于上级政府的绝对领导之下,加之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使上级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将本应自身承担的支出责任转嫁给下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在支出责任上的“缺位”和“越位”,其中尤以“缺位”为突出:属于上级政府事权、应由上级政府承担全部支出责任的事项,或属于共同事权、应共同承担支出责任的事项,上级政府往往将全部或部分的支出责任推给下级政府承担,导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不断下移。这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与财权不匹配,财政运转困难,并引致地方政府纷纷避开公共财政预算的约束,另辟财源,从而形成土地财政、地方财政问题突出的局面。因而,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突破口,在于解决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在建立起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合理安排各级政府的财权,并根据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之间的缺口,确定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2. 分权而非分钱,合理配置政府间的财权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依照中央对地方的做法,与下级政府划分收入,由此造成在政府间支出责任层层下移的同时,财政收入层层向上集中,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间的资金缺口过大使转移支付日益成为其主要的财力来源。过度地依赖于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抑制了地方的积极性,而且使各级地方财政丧失了相对独立的财权,使分税制名不符实,成为分钱而非分权的体制安排。因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应是分权,而非分钱。分权意味着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主权,使地方政府能够自主地提供本级公共物品和服务,增加地方经济活力。同时,分权并不等于放权,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不是要从中央财政手中剥夺财权置于地方政府,重回1994年之前的老路上去。[3] 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占比为48%,按照国际经验,不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我国的国情决定,在目前阶段不仅不能弱化中央政府财权,反而应适当地上收部分财权以进一步加强中央财力集中度,在保证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切实保障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的效果。3. 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其再分配职能在我国事权与财权失衡的现实格局下,转移支付已由对分税体制予以修正补充的机制,转变成了对基层政府进行财力分配的主导机制。[4]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从规模来看,总体量明显过大;从结构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应有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过滥,且管理不规范。因而,应从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结构入手,逐步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促其再分配职能的发挥。具体地说:第一,适当缩减转移支付总体规模。在事权上移和财权上收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应合理地把握事权上移和财权上收的度,使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缺口得以缩小,进而缩减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规模,减少地方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依赖;第二,在转移支付结构上,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相对比重,强化转移支付均衡财力的功能,并强调其科学性;第三,适当缩减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增强其规范性。

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一级政权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中国共有五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国家财力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分配,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二、中国的预算管理权限划分人大:审查批准本级草案及执行报告人大常委会:监督执行,审查批准本级调整方案及决策政府:编制预决算草案、向人大汇报、汇总下一级、组织执行、决定动用、编制调整方案、监督各部门及下级的执行财政部门:具体编制草案及调整,定期汇报三、预算调整制度和方法由财政部门提出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同级人大常委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来源。

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

法律分析: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包括:第一,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的规定; 第二,政府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第三,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第四,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改进政府预算编制。上级政府应当依法依规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和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预计数,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主动性。下级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提前下达数如实编制预算,既不得虚列收支、增加规模,也不得少列收支、脱离监督。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提高转移支付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国有资本规模较小或国有企业数量较少的市县可以不编制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护理质量管理实行什么?二级管理体制

护理质量管理内容: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首先要明确其任务与要求,在此前提下,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对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分析和控制。  1、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要保证良好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因素。为此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应具备:(1)良好的服务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技术;(2)较强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3)树立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因此培养护理人员要从以上三方面抓起,使其不仅具备保证护理质量的知识与技术,还要让她真正认识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护理实践的依据,是衡量工作数量、质量的标尺和砝码。护理质量标准应以工作项目或管理要求或管理对象而分别确定,是由各种不同项目、种类及一系列具体标准形成一个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内容分四大类:(1)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2)护理管理质量标准:包括病房、门诊、急诊、手术室、供应室血液净化科等部门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3)护理文件质量标准:包括体温图、护理记录、医嘱单、护理病例等。(4)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包括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急救物品完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差错事故发生率等。3、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要注入新的科学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应多种多样,从最基本的原则上讲应注重下列方面:(1)做好基础工作,使护理人员认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质量管理的工具。(2)工作内容标准,将每项护理工作均制定出统一的标准,每位护理人员以此为标准,展开每日的工作,这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3)质量管理过程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进行质量管理循环,这种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的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4)数据统计:护理质量管理的诸方面记录,用数据统计方法处理,使管理更趋于科学化。(5)护理质量缺陷控制。(6)护理工时单位及服务质量管理。(7)护理协同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信息系统;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什么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改善政府作风的关键之举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都是实践执政为民的政府,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改善政府作风的关键之举。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使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解决政府管理越位问题,应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特别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解决政府管理错位问题,主要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边界,明确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因分工不当、责任不明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解决政府管理缺位问题,就是把应当由政府办的事情真正抓起来,负起责任,避免管理出现断档,公共服务出现真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多重管理、多头执法的问题,政府的作风建设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 )。A.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B.由国务院管理

【答案】:D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短期创新抓住焦点短期的改革与创新有两个焦点:一是举办本国大事——北京奥运会,一是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前者为重中之重,后者为民心所系。这是两件很透明的具体的实事,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举办,如果仅仅是借鉴外国经验,其结果难以超越平庸;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先进。因此,这两件大事应该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小康、和谐社会构建的高度,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较高层面来进行综合的深入探讨。1. 重中之重——奥运会亟需的创新形式目前还没有满意的雏形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认为,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独一无二,意味着必须创新。“举国体制”的最高目标瞄准的是奥运会,而奥林匹克不是工具而是GAME,是游戏,是玩具,是欢快交流的娱乐盛会。它在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曾一度沦落为工具,但在理性和功利的冲突中很快挣扎出来,摆脱阴影,成为人类最庞大的文化“玩具”。在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任何运动会都应该是大众的节日,都是纵情发挥创造力的场合。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集中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和13亿欣欣向荣的人口,无与伦比的资源必然造就一届十分出色的奥运会。要办得出色就必须创新,但亟需的创新形式目前还没有满意的雏形。我们集中全力去追求2008年奥运会金牌的数量,这是必须的。然而,这不是唯一的 ——哪怕夺下全部金牌,也不能与出色的奥运会画等号。2. 民心所系——大众体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尚在摸索之中体育改革相对于经济改革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征,这是教育文化领域共同存在的状况。中国体育在极度辉煌后,惯性运行力很大,有一个转换角色的艰难过程,这也是体育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中国体育的改革前松后紧、迟发先至,把握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增量过程,从制定改革战略、承担启动期要付出的克服阻力和失败风险的成本、有效保证运作的连续性等动作上,表现出体育体制内在功能的渐变。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有序推进,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要取得明显成效。全民健身计划已经颁发有10年之久了,但至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没有一套统一推行的标准,这与中国地广人多,各个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状态不无关系,而且运行机制也尚在摸索之中。群众体育之所以是软任务,是因为没有硬指标,也无法强制执行。政府制度创新的总原则就是要通过彻底实行管办分开,政事、政企分开,实现“四大转变”,即从办向管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管直属企事业单位向管社会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向型管理转变,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职能形象,从办体育的繁杂活动中解脱出来,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切实担负起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投入机制方面,也应进行改革。未来财政将主要指向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根据体育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进行投入,重点用于加强大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要转变对公益性体育的投入方式,促使形成良性的管、办运行机制,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二)中期创新面向体制中期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向体制。体育体制改革受部门体制、财政体制、人事劳动制度、政治制度改革进程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制约,步履艰难。没有人能够承担因改革失利而带来的金牌减少的后果,更没有人愿意背负影响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指责。因此,中期的改革与制度创新应该放在2008年以后,遵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真正变办为管——主要从政府高度集权的竞技管办垄断制度入手,以真正发挥社团功能为突破口。设想如下:1. 国家体育总局简政放权,促进中华体育总会和国家奥委会的职能化(1)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十八),“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国家体育总局按国家所赋予的职能检查各司局的设置,主动放出具体操办各类体育活动的权利,主动精简与合并目前职能模糊不全的机构,再次缩小非管理职能的编制;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2)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十八条指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以发展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任务的体育组织,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必须组建实体化的常设机构,成为直属体育总局的事业单位。国家奥委会负责执行奥运项目的国家金牌采购计划,垂直管理各奥运项目的单项协会——直至高水平运动俱乐部、奥林匹克训练营,充分凝练和继承旧体制的优势,形成奥运“一条龙”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转型。(3)近年来有学者建议:中国奥委会主管全国性奥运项目的发展事务;中华全国体育总局主管全国性非奥运项目的发展事务,并在各自职能范围对行使对各运动项目协会的管理、指导和监控权。这在理论上看来很顺,但实际运作有很多问题。譬如,许多运动项目既是奥运项目又是群体项目如何管?如果出现教育部门管学校体育相对游离的状况怎么办?非运动项目的体育活动如何管办等。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像以前的“中华体育协进会”那样的一个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体育社团。体育总会可以在中国奥委会之上或之下,负责各种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公益性体育活动的扶持,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把体育划归文化娱乐产业的导向进行制度创新,在休闲娱乐活动中拓展体育产业的空间;增加和完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中央级社团机构和网络体系,承接诸如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小城镇及农村体育网点的具体建设工作,真正把大众体育抓起来。2. 撤消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促进单项运动协会的法制化行政手段是政府体育行政机构的主要管理手段。这一手段的实质是这些机构拥有的法定权力,主要包括制定政策的权力、编制计划和规划的权力、检查和评估的权力、预算拨付的权力、人事调动以及行政处罚的权力等。这一指令性手段的特点是指挥有力、时效性好,但运用不当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市场经济要求体育下放权力,陡然转轨可能遭到原体制利益集团的抵制,加大改革成本。因此,采用了设立各项目管理中心的缓冲办法。但是,目前的机构仍然只是过渡性的,不能使其固化。在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后,改革的过程不能过长的滞留,以避免改革前期的动力变为改革后期的阻力。管理中心应彻底放弃依赖政府的思路,转为完全的社团实体。1994年,国家体委将部分职能从机关分离出去,成立了首批14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1997年又组建了6个项目管理中心,并对3个管理中心进行了调整。至此,体育体制改革似乎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目标,但实际上更具有管办混杂的官民二重性,有人称“怪胎”,有人称“毒瘤”,摒除感情色彩可以看出,这在体育改革之路上又多了一道新的制度障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单项运动协会法制化的重要步骤是接管中心的事务,全面介入训练和赛事的经营管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国家的投入在一段时期内维持稳定,推出政府采购举措,明确投入重点,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国家奥委会拨付经费,实行政府“采购”制,各协会通过竞标方式获得项目资金,签订产销合同,委托生产金牌。改革多年来,各单项运动协会仍然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悬空,因此不能依法管理。尽管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种体育协会、运动协会的作用,并提出了运动协会的六项主要职责,但是这样自上而下的号召是没有基础的,浮在空中无法落实。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是来自上面的精神,同时也是集中了群众智慧和基层呼声的举措。实践多次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组织和个人积极性的创新,只有获得了多数人认可的改革,方能真正实施并取得实效。所以,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上交差,改革的有效推进归根结底还是自下而上。改革的技术路线应该自下而上,改变过去协会只对上负责,应代表全体成员利益,通过增强会员实力自下而上地增强协会实力。实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分步实施转企改制,把各省、市的体工队改为俱乐部,国有资产改为股份,吸引社会资金。国有资产采用折算入股方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二十),“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在具体实施中应特别考虑由协会负责在选材、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的运作系列中同步改革;可考虑先在国内大赛中试行单项协会全面介入,2010年广州亚运会推行,平稳与国际接轨。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有哪些优缺点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的优点有集中统一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扶持林农。缺点有管理体制过于分散、监管不足、利益冲突。1、优点:集中统一管理:我国林业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国家林业局统筹规划,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有效保障了国家对林业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推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扶持林农:我国林业管理体制建立了完善的林业扶贫政策体系,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渠道,促进农民脱贫致富。2、缺点:管理体制过于分散: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的下放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体制过于分散的问题,导致资源管理和保护不够协调和统一,容易发生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监管不足:我国林业管理体制中,监管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违法砍伐、滥伐、非法采伐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利益冲突:我国林业管理体制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利益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制约了林业管理的协调和发展。

采购部绩效管理体制

不同企业的考核标准不同,一套完整的采购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必要保证。

如何破解景区管理体制问题重重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管理缺乏统一性。  旅游资源存在部门垄断割据的问题,有些资源主管部门往往片面强调“保护”,对旅游开发认识不到位,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上下沟通难”、“横向联系难”、“产业扩展难”、“寻求支持难”等现实问题,不能有效地使资源转化为产品。  2景区开发管理体制不畅。  旅游景区管理条块分割、事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突出,旅游景区不能统一有效地管理。旅游作为综合型产业,具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显著特性,迫切需要建立管理顺畅、运作有效的大旅游管理体制,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旅游新格局。  3景区管理缺乏法律依据。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在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景区开发无法可依和无序开发。  4门票经济现象突出。  景区收入主要依靠门票,弱化了其他旅游要素对旅游收入的贡献,从而抑制了景区深度开发和产品创新,多数国家A景区门票的收入大多上交财政,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费用少之又少,旅游景区的衍生产品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景区的活化与新业态的培植较为缓慢。  5缺乏发展内在动力。  旅游景区多数还保留着事业单位体制,这些景区干部职工容易安于现状,景区旅游服务质量低,景区小、弱、散、差的问题突出,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6对外营销与交流欠缺。  旅游景区既缺乏与其他景区(包括客源地景区和市内景区)的交流与合作,也缺乏与其他旅游要素的结合,产业链条不完整,资源整合欠合理,不能有效吸引游客。有些景区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主体,由于资源分不同的城市,旅游合作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的联动景区。由于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致使同质产品的主要景区红红火火,而其他景区则门可罗雀,发展不平衡。  二、创新发展的思路1出台《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  尽快出台《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进行清晰界定,对旅游景区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对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加以明确区分。旅游景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旅游经营资源(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等)对于增强竞争活力,提高景区的收入贡献巨大,《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可让我们对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的开发管理有章可循。  2理顺景区经营管理体制。  地级市可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有效的联络和沟通机制,牵头研究、解决跨部门涉及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筑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格局,形成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合力。为有效整合人文资源,可成立市文物旅游局,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高度统一。在县域推广一些地方文物旅游宗教合一、文物旅游合一的体制,实行旅游与风景(文物、宗教、园林等)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在景区推广乡镇旅游一体化的景区管委会管理体制。旅游景区可采用管委会的模式,对于景区产权、管理权实行统一管理,主要负责景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资源使用权转让、资源保护规划等,并拥有对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管委会集合文化、建设、水利、园林绿化、文物、卫生等政府部门的部分职能,对景区实行统一管理。针对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府或政府派出管理的比例大,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等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旅游资源经营性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政企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壮大旅游企业。  3丰富旅游产品内涵。  要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进行开发建设,旅游经营资源对于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贡献巨大。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景区创收的主要途径。旅游经营资源(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等)是改革创新的重点,景区要注重开发修学、商务、会展、湿地、演艺、康体等高端旅游产品,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和手工艺品加工等特色旅游等,从而培育景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4加强景区规范管理。  探索对景区实行备案管理、年度审核制度,进一步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强化对景区的有效管理。所有的景区在开始对外营业前都要向旅游主管部门进行景区备案,由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接待服务环境、景区安全情况、景区人员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对外经营。景区备案后,每年都应该由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一次年审。年审主要审查景区是否依法经营,包括景区的资源使用情况、安全生产的保障情况、配套设施的完备情况以及申请备案的资源情况有无改变等。避免重复建设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旅游消费者满意程度。引进标准化景区管理流程。  5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壮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景区企业化改制,增强景区发展活力,全面推行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经营、特许经营、引资嫁接,合资经营等方式进行企业化改制。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限制和部门限制,走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道路。  6加强对外营销与合作。  针对各景区不同的资源特色,创意设计各种节事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渠道,加大对景区的宣传营销。旅游景区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想方设法将旅游景区产品纳入全国、全省精品旅游线路,加大与重要旅游客源地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有针对www.cxdguangli.com性的促销或客源互换。加大与其他行业及旅游业内各要素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旅游交流与交易平台,形成共同发展的机制。加强网络营销,到省外、国外建立旅游营销推广站点,扩大旅游影响力和传播力。

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属于什么管理体制层层级

架构管理体制层层级。通过查看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得知智慧城市的构成是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属于架构管理体制层层级。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运营等领域中,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

我国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什么问题

有法可能不依,执法可能不严,违法可能不究

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

.....去找写手吧!!

管理体制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谁的难度更大一点?谁更重要?

管理体制,衍生所管理的事务如何出笼。你弄明白谁领导谁了???

人才管理体制包括哪几方面

企业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提炼胜任能力模型、建立任职资格体系以企业当下岗位上的绩优者作为样本,来提炼各职序的胜任能力模型,任职资格要求。胜任力模型一般包括通用素质、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三个方面。任职资格则包括岗位所需要的经验、技能要求、知识水平要求;以及岗位的职责-任务-标准体系等两个方面。2、建设日常培养机制企业培养机制里,培训工作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来自于工作本身。所以说真正的培训,来自于你的上司。所以,日常培养机制,第一,包括了轮岗,作为后备人才,企业有必要根据岗位性质,来设计后备人才的工作任务要求。通过不断地轮岗,来让员工得到成长。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第四款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根据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什么样的监督管理体制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行政管理极度集中的问题。2.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解决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腐败问题。3.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国家开始推行“公私合作”的改革方针,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公共事业处在自然垄断之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控制之下。

如何管理体制创新,继续优化企业治理体制机制

1.创新员工录用办法。为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市场化用工机制,结合安钢实际情况,对员工招聘录用管理办法进行完善和调整,实现了人员招聘渠道的多样化,一是钢铁主体专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或网上招聘;二是操作岗位订制计划到相关职业技术院校招聘,并择优录用;三是生产经营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双方协商确定工作内容、薪酬待遇,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与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2014年秋季订单培养学生协议,培养总人数为160X,届时,将破解操作岗位高技能员工不足的矛盾,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结构。2.实施关键岗位轮岗。为全面加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增强关键岗位的活力,提升岗位职工素质和工作效率,优化人员队伍结构,促进廉洁从业建设,提高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结合公司实际发展需要,下发关键岗位职工轮岗管理办法,对轮岗单位、关键岗位范围、关键岗位管理、轮岗的组织进行明确规定。关键岗位应当每年有计划的轮岗一批,每批轮岗人数不低于关键岗位人员总数的20%。3.理顺组织架构,优化干部结构。公司组织6个考核组,对全体厂处级干部进行了全面的履职考核,以考核找问题、明差距,以考核论奖惩、促履职,提高了执行力,增添了工作动力。对干部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任免,对部分机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子分公司的体制机制架构,理顺并加强了销售、技术研发等重要领域和环节,改进干部任用办法,提拔任用了一批新的中层干部,加强了复合型干部的培养。 一、顶层设计,宏观管控,与时跟进,创新管理,有效发挥薪酬引导和激励作用在薪酬工作方面,一方面注重宏观管控,既放权搞活,又监管把控。通过放权,激活各单位减员增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薪酬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关键人员、核心员工的引领作用;通过监管,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对固定工资和奖金权重做了有效调整,逐步形成对外有竞争力,对内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最大化实现员工价值,进而推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同时跟进需求,齐头并进开展工作。一是针对首席专家、主任会计师等岗位,配套完善薪酬方案,制订首席专家薪酬管理办法,首席专家实行模拟年薪制,增强薪酬激励效果,促进首席专家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其创新、创造、创效活力。二是调整冷轧奖金计发办法,协助其推进岗效工资包干管理,有效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三是对集团公司子分公司、主体生产厂等25家单位进行了调研,协调解决各单位在劳务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四是进一步规范加班工资支付办法。五是参与制定误餐补贴管理办法,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二、创新形式,强化措施,确保质量,构建了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培训体系1.贴近需求创新培训。一是立足新形势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组织举办了3期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着重于干部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开启了安钢干部学习培训新模式。二是重新完善《安钢职工培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流程,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管理实现网上征报和审批,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管理规定,切实把制度落到实处,起到较好的督促与激励效果。三是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设施,加大对特种作业学员动手操作能力培训,比如电工、煤气作业实操培训时间占教学计划的三分之一,有效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2.强力推进基础培训。着重抓好三类人员三种能力建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培训实施,使职工队伍素质较好地适应战略和业务发展的要求。一是认真准备相关材料,积极申报安钢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资质,目前理论考场计算机、网络设施已配置到位。二是抓好特种作业安全资质取证、复审培训。三是针对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发展需要,组织举办6期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三、创新完善人才考评制度,拓宽人才激励渠道,全面提升管理水平1.创新专家考评机制。公司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受聘上岗后,及时跟进,加强管理,制订首席专家考核管理办法,以实际工作业绩、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为依据,建立健全首席专家考核评价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安钢提供技术储备和人才支撑。2.完善人才考评制度。针对人才的不同特点,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专业技术人才考评,重点评价其现实表现、专业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岗位职责繁简难易程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岗位贡献及对组织的促进作用。操作技能人才考评,重点评价其现实表现、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参与技改、工作效率和传授技艺等实际能力。3.扎实推进人才管理。一是稳步推行和实施人才激励政策。二是做好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三是做好工程系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四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做好各级各类专家的推荐和选拔。

什么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运行机制,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社会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扩展资料:我国现行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在传统的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因而存在着许多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偏少而对农村地区投入更少,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滞后而且明显有失公平;(2)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公众参与渠道不多,难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政府还不习惯于借助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4)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政府机构和社区自治组织不分,导致事业单位和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社会事业和社会自治的健康发展;(5)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重心失衡,手段单一,重管制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政出多门,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效果;(6)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简单,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往往容易激化矛盾而非化解矛盾;(7)政府社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成本过高,效率较低;(8)专门的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缺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行机制

如何理解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具体地说:管理的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在中央、地方、部门、企业整个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哪一届全会

2004年6月dang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dang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dang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我们dang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实施步骤有哪些

服务型政府是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制约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缺乏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近期实施纲要。因此,系统地提出制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长期规划及近期实施纲要的原则性建议,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紧迫课题。 问题的提出:目前制约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缺乏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近期实施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在职能、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服务型政府确立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自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开启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处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热潮之中。如何有效地消解各种制约因素、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为此,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课题组,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分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6个省份即广东、江苏、湖北、江西、广西、吉林的近50个县市以及中央编委办公室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了60余场次的座谈调查和访谈调查以及8千余份的问卷调查。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制约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缺乏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近期实施纲要。有鉴于此,课题组本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统一领导、理性操作的旨趣,结合“服务型政府标准体系”(本课题组以世界著名的组织理论专家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提出的“5×1”系统权变模型为分析工具和逻辑框架,尝试性地构建了由5个一级标准指标即价值与职能标准指标、技术标准指标、结构标准指标、社会心理标准指标和管理标准指标,26个二级标准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标准指标构成的“中国服务型政府标准体系”),审慎而系统地提出制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长期规划及近期实施纲要的原则性建议。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基于5个层面的政策建议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极其重要、十分紧迫。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管理体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服务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服务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过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势所必行。 制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长期规划非常必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深刻的“政府革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社会是一个超大型社会,地广、人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因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但是,必须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得以体现,现阶段以及中长期国家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确立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是确立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体现“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顺应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是确立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原则。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相协调,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长期战略相统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发展。 制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通过建设,实现政府价值向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文化向积极进取、勤勉务实、廉洁奉公、服务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做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若干重大项目的部署和实施工作。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关键是要调适政府的维护性职能、经济性职能、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三者之间的比例。政府职能结构调整的总趋势为:控制和降低维护性公共支出,稳定经济性公共支出,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要通过调整,逐步实现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4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在近几年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中央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仅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5~30%之间,而欧美国家的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都在45%以上)。 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决策与执行体制。要继续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强政务综合管理,同时探索实施大部门体制内部分离决策部门的执行职责改革。合理调整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使省级政府和县(市)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公共服务决策的执行层级;取消地级层级或实行市县分治;乡镇政府向自治单位转变。通过体制改革,强化省级政府在本辖区公共服务方面决策、统筹职责,县级政府成为执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公共服务决策、担负本辖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职责的基层政府。 此外,还要推进和深化财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使之向行政上的“省直管县”体制过渡,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创造优良的体制条件。 三是着手制定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首先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标准,设置专门的工作时间表,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全体成员;然后在正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前提下,先行在全国统一制度安排,解决不同省份、不同部门各自制订政策口径不统一,跨城乡、跨区域对接困难的问题;最后通过制度创新,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 四是按照公共服务职责与财权相匹配、支出管理责任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要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管理责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与此同时,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逐步减少中央各部委提供公共服务的支付责任,强化其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职能。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着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 五是推行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单项和综合评估。要优化评估框架,完善评估程序,健全评估机制,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状况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评估首要标准,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应有作用。此外,要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激励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 六是按照构建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总要求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统筹规划和分类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改革,形成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充分实现。 七是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国家与社会、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出现了重大变化,因而,建立多主体、多方式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已经具备了组织和资源基础。可以考虑在明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最终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政府购买、政府参股等方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也可以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还应当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从而使城乡居民获得更为便捷的公共服务。通过上述举措,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架构下的公共服务多主体合作、多方式协同的供给模式。 八是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改善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手段。今后一个时期应将工作的重点定位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信息平台。此外,还应抓好政府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透明度。 九是加快公共服务相关立法步伐,努力实现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今后一个时期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省级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专有权力以及与中央政府共享的权力;二是推进转移支付立法工作;三是推进社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立法。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于优化政府价值系统、政府职能系统、政府技术系统、政府结构系统、政府社会心理系统和政府管理系统,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规划、制度、体制、机制和法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近期实施纲要(2011~2015年):基于6个维度的政策建议 依据上述“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所提出的原则性建议,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标准体系,就近期(2011~2015年)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实施纲要问题从6个维度提出建议。 优化政府价值系统。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以及法治、服务、责任、民主、科学、廉洁、效率、共享的理念。 践履公民本位。要使公民意志在公共管理中居于基础性乃至决定性的地位,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程序和途径决定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以及如何提供服务。要把维护公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落实在公共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发展的速度、管理的力度与公民的满意程度的有机统一。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利益,建立一个共享、公正、幸福的社会。 恪守有限权力原则。必须明确政府只是社会治理主体中的一种主体。要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与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公共权力运行格局。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优化政府职能系统。一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要明确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政府履行经济调节职能的主要标准是:保持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调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强需求管理,将上述四个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使国民经济既不出现萧条,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又在可承受的程度。要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主要标准是: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公平公正,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良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情况看,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各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 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标准是:社会公平能确保,公民权利有保障,社会安全能实现,社会失灵纠正有效,经济与社会保持平衡发展和良性互动,社会和谐进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都应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重点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格局;按照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要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查处理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继续实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着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标准是: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可及性和公平性,公共服务体系公平公正、覆盖广泛、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特别是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发展方面,要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刚性规定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其逐年增长的额度,同时稳步提高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公共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优化政府技术系统。要实现行政方法现代化、服务化、柔性化、互动化、综合化;要按照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政务协同、统一规划、制度完备、机制完善、人才充足的标准建设电子政府;要按照预算民主化、法治化、绩效化、公开化、统一化以及财政公共化的标准加强公共财政建设。 要在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行政方法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行政管理中先进的技术方法,构筑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和公众需求的现代行政管理技术和方法体系。 要按照“五个转变”的要求推进电子政府建设:一是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是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是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是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是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 要着重从预算的民主化、法治化、绩效化、公开化、统一化五个方面推进预算改革。此外,建设公共财政还要着力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优化政府结构系统。要实现央地结构(中央与地方关系)、层级结构、条块结构、横向结构(地方政府间及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合理化与法制化。 要优化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与财政权限。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和外部性大小调整和优化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事权。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事务,由中央管理,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行政活力。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务,要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分清主次责任。要完善政府间责任划分的法律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间责任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化、法制化。 要优化层级结构。推行市县分治、省直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向“省管县”体制转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行试点,省里将人事权、财权、决策权全面下放到试点县,通过试点明确省应管哪些事项,下放到县里的权力应该是哪些,下放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以积累经验。第二步是虚化地级市。在省域内实行“市县分治”,即“市”只管理城市(包括郊区),县改由省直接管理。县和地级市都直接由省管辖。第三步是撤销地级市,使地级市成为本来意义上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和县平行,实行省县两级政府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全国各地可视自身情况,选择相应方案,逐步推行,不搞一刀切。 要规范条块关系。按照宪政原则、法制原则、民主原则、合理谨慎原则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合理配置纵向政府间职能。探索实行公务协助制度、争议协商制度、司法保障制度、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度。 要完善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间的关系。一要完善地方政府间关系。要创新地方政府合作方式以及竞争中纠纷问题的解决方式,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制定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的法律法规。二要优化政府部门机构设置。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功能定位准确、部门数量精干的大部门体制。既要在政府部门的整体层面上构建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在部门内部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避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消除公共利益部门化弊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要坚持满足需要、总体统筹和制约协调的原则,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设置。要探索建立跨部门合作的领导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并使这种机制规范化、制度化。 优化政府社会心理系统。要形成有凝聚力的组织气候,使公务员对组织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团结协作,政令统一,执行顺畅。要培养健康的行政心理,使公务员摒弃管制型政府下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转变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动投身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支持组织变革和自觉参与组织学习。要完善公务员考核、晋升、奖励制度,及时发现和任用优秀人才,激励公务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调动公务员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政府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要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采取措施使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化、考核方法综合化、考核程序规范化、考核等次丰富化、考核结果使用实效化、考核过程透明化、考核主体知识化。 要完善公务员晋升制度。彰显公务员晋升制度的“能力本位”理念,并使能力标准具体化;强化公务员晋升制度的公开原则,将晋升的时间、条件、职位、方式、程序全部公开;建立严密的、操作性强的执行程序,并引入晋升考试制度,建立专门考试机构,最大限度保证晋升的公正性;扩大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的使用范围。 要完善公务员奖励制度。强化对奖励主体的规制,明确奖励权限;完善奖励标准,分别设立公务员个人与公务员集体奖励标准;实现授奖条件具体化、授奖过程法制化、奖励形式丰富化。 优化政府管理系统。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完善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问政于民和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建立健全与民融合、运作顺畅的执行体制。建立健全公开化、法制化、以公民参与为特征的监督体制。建立完备的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 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既重视民主讨论,又尊重行政首长的最后决定权。理顺行政首长个人负责与党的领导关系。坚持行政首长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的原则,加快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立法步伐。制定党政关系法规,将行政首长的行为纳入该法规的调整范围。 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做到各项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探索实行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开、相互协调的执行体制,确保指挥有效、运转协调、统一畅通。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渠道以及政策分解与政策立案制度,强化执行监督与反馈。 要建立健全公开化、法制化、以公民参与为特征的监督体制。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以及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要切实有效。司法监督要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人大的法制审查权、“人事权”、“财权”要切实落实,质询、罢免、调查、预算监督、审查等程序要具体化。政协的民主监督要切实发挥效能。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要渠道通畅,切实有力。政府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连接要顺畅。 要完善公共服务行政问责制度。着力扩大问责客体范围,将所有公共管理责任主体都纳入问责范围。明确界定行政责任,合理划分党政之间、正副职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责权限。健全问责事由,从追究“有过”向追究“无为”深化。完善问责程序,使问责提案、立案、调查、申辩、审议、决定、复议、通知、申诉、执行、结果等环节规范化。完善问责法规体系,使问责制度步入法制化轨道。 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制度、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核心的项目绩效评估制度、以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都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非税收入管理体制的原则

非税收入管理体制的原则:(一)征收法定原则。非税收入的项目、范围、标准应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设定和征收。(二)完整统一原则。非税收入预算要与财政预算统一布置、统一编制、统一审批,将非税收入按不同类别分别纳入财政收支预算的相应类别,按照财政收支预算的口径,全面、系统、完整地予以反映。(三)收支脱钩原则。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四)成本补偿原则。执收单位执收或取得非税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即产生非税收入的执收成本。(五)统筹安排原则。从根本上打破非税收入谁征收、谁使用的传统格局,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的统一框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法律依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第四条  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第五条  非税收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非税收入不同类别和特点,制定与分类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鼓励各地区探索和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第六条  非税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规范、透明、高效的原则。

浅谈如何建立完善后勤规范化管理体制

一、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二、加大规范意识培养力度 。三、加强后勤规范化管理 。(一)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二)加强军械运输规范化管理。(三)加强营房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四、大力提升后勤队伍素质能力。

哪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集权型或分权型或集权分权结合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方法  企业集团是一个由多元法人主体共同构建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产权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进行财务管理的困难性。因此,如何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与创新,真正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以促进集团稳健、快速地发展,构建一种能够让企业集团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实现企业集团资源与效益正比增长的财务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概述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集权式、分权式和集权与分权结合式。  1集权式  集权式指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所有财务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母公司财务部门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的“总管”,不但代为子公司进行财务决策,在特定的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子公司执行决策的过程。子公司在财务上被设定为母公司的二级法人。母公司拥有所有重大财力决策事项的决策权和对子公司所有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经理人员任免权。  集权式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较容易调动内部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使决策统一化、制度化。通过集团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如通过统一采购或统一销售等方式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易于健全机构、完善内部目标控制制度,集团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部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获取经济效益最大。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有利于实现内部结算价格,有利于集团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  但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子公司没有任何财务权限,不利于发挥子公司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母公司事无巨细地对子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不利于企业整体的长远规划和发展。  2、分权式  与集权式管理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分权式管理模式。在分权式管理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须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是基于结果的考核,它是建立在一种完全的委托-代理责任基础上的。作为委托方的母公司,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财务目标与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子公司的经营者完全赋予财权和相应的责任;而作为代理方的子公司,一方面要对子公司的财务情况负责,另一方面要向母公司报告实施或落实其责任的全部财务计划,由母公司对其财务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并对执行的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分权并不意味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利都下放,从根本上说,母公司为了发挥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必须拥有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  分权式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与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管理、参与民主理财积极性,从而激活创造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原动力。但分权式存在不利于协同效应发挥、战略管理很难落实等诸多不足。  3、集权与分权结合式  集权与分权结合式的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  这种模式从形式上看好像只是前面两种模式的折中,但实际上并不是说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只是简单地平分集团的财权,企业集团应根据集团发展的阶段,用公司章程的形式,合理地确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在理财权限上的分配。在划分财务决策权的范围时,应遵循重要性的原则来决定是否由母公司做出该项决策。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管理成为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即“以资金为纽带”。集团母公司主要是加强对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克服了极端集权式和极端分权式的不足,在现代企业集团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辩证分析  母子公司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基于公司集团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事实上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选择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需要考虑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作为整体的公司集团,其成员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集团,要求成员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如果说成员企业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母子公司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母子企业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母子公司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一个基本条件。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上述因素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效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子公司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子公司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母公司总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效益”主要是容易使母子公司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效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必然选择  1、这一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产权为依托,对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调节的制度安排,它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关系以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最大股东,享有作为终极股东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对子公司投资的受益权、子公司管理者的选择权、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但是,子公司不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的经营权是其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经营资产对其盈亏负责。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关系确认了两个不同主体的同时存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对照西方国家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处理的原则,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现实与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对紧密层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实行的“集权”和“分权”,都是不利于利用股份制这一形式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首先要求从决策与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学、民主,因此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这一管理规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决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集团要求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因此母公司财务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母公司财务部门的单一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是子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它是一种战略管理。母公司财务管理应当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控制为主线,以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符合这一原则。  2、这一模式是母子公司组织结构的要求  母子公司组织结构可以分为U 型组织 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 、H 型组织 典型的分权组织结构 和M 型组织(分权与集权相结合,更强调整体效益的大型公司结构 等三种组织形式。自20 世纪70 年代后,M 型组织所占比例日益增大。M 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总部,它是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 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 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它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交易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M型结构的财务是中央控制的,负责全公司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税务安排。第三个层次是围绕公司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是一个U 型结构。M 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其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交易协调能力,是目前国际上大公司集团组织结构的主流形式。在M 型组织中,业务经营管理下放权限的同时,更要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事实上,西方多数控股型公司,在总部不对其子公司的经营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其财务部门的职能更为重要,它起到指挥资本运营的作用。母子公司的这种M 型组织结构需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满足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四、基于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方法  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都要求企业集团采取集权与分权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为确保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够有效运行,集团公司还必须从财务组织关系、财务制度、财务监控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建立完善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1、理顺集团财务组织关系  (1)完善集团财务组织机构。集团母公司财务部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心,实施对整个集团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等的战略决策和统一管理。为保证企业集团财务的良性运行,实现对集团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统一管理,母公司应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集中控制。因此,子公司财务机构如何设置,母公司财务部要拿出主导意见并拥有最终审批权。  (2)缩减财务管理的链条,减少财权的多层次分割。集团下属企业的组织层级越多,管理半径就越大,财权就有可能被分割于各层次,这就使得财权的集中化以及集中财务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得母公司财务人员难以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管。为此,要缩短集团财务管理的链条,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使财权被多层次分割而散布于各级企业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从而使母公司能集中精力处理好与子公司等下属二级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子公司通过下属实体进行财务操纵及绕开母公司监管的现象。  (3)完善对下属企业的激励方式。在实行财务集权和加强财务监控的同时,必须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以激发下属单位和领导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理解和配合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集权和监控。企业可考虑从财务人员进行试点,研究制定集团内部单位财务主管的考核与激励办法。通过对下属单位财务主管的垂直管理和有效激励,有利于保证各下属单位财务主管认真执行母公司统一的财务政策,努力实现集团总体财务目标。  2、建立集团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母公司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实现对子公司的集权管理。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统一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高度可比,便于汇总和合并财务报表,缩短财务信息的呈报周期。为此,集团内部应尽快实现统一使用集中式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建立财务信息计算机网络,为财务信息的高速传输提供技术支持,也为财务集权管理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3、建立健全集团有效财务监控机制  母公司应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实施财务监控的主体有:财务总监、母公司财务部、内部审计部。财务总监应对子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监控。而为保证监控的独立、公正和有效,可由母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其人事、工资关系落实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使其能真正独立行使出资人授予的财务监督权。母公司财务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检查,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财务行为的监控。而母公司内部审计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达到财务监控的目的。此外,母公司还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独立审计。当然,下属单位也可自行委托有关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审计,借以证明其财务行为的合法、合理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4、全面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子公司财务管理属于经营者财务管理层次,其作为集团财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受制于母公司财务。为更好地确保公司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规范和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有效地解决代理矛盾,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母公司财务部应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子公司财务行为有利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有那些?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初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企业集团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正在蓬勃兴起。但是众多实际调研资料表明,我国理论界对企业集团理论研究在某些方面明显滞后,这种滞后已影响到我国企业集团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来解决目前企业集团中普遍存在的集团内部不协调、各成员企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一、企业集团含义及其财务特征企业集团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提出和广泛使用的,它有别于集团公司的概念。企业集团是由众多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核心层的经营联合体。企业集团内部一般拥有数个实力强大,相互关系稳定的核心企业。每个核心企业各自有自己的系列企业群及其控股子公司、孙公司及持股的关联公司。企业集团本身从整体上看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是经营合作联合体。企业集团的内部包含若干独立的核心企业,每个核心企业均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各有其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组成的系列企业群,即企业集团是由若干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联合而成的。集团控股母公司处于企业集团联合体的金字塔顶端。企业集团内部的联结不是靠控股母公司等总部性机构来垂直联系,而主要靠核心企业之间横向的相互持股(或环状持股)和集团内贷款这种资本参与关系为主要纽带,集团内各核心企业在资本关系上是平等的。1、基于以上对企业集团含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征:财务主体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母公司与被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以资本关系为基础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它们又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集团公司中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都是利润管理中心或投资管理中心,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机构并独自承担财务上的法律责任,形成“公司内的公司”。所以集团公司本身就意味着多个财务主体并存。2、财务决策多层次化。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与其属下各级子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也不相同,导致集团内部财务决策的多层次化。因此,企业集团在确定母公司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地区、管理层次的企业的不同情况,合理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矛盾,真正调动集团各层次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集团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3、投资领域多元化。企业集团凭借其财力雄厚的条件,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通过进入市场经济的多种领域,在增强其竞争发展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抵御不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加速整个集团的资本扩张与资本增值速度。4、母公司职能双重化。母公司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单一的经营,更为重要的职能在于通过控股等多种方式,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从事资本经营和管理,推动其下属各成员公司的经营管理,使整个公司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协调运营并迅速扩张。5、关联交易经常化。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间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关联交易。如果这些关联交易能够以市价作为交易的定价原则,则不会对交易双方产生异常的影响。但事实上大量关联交易采取的是协议定价原则,交易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集团的需要,使利润得以在各公司之间选择。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及其财务特征,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与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上。二、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原则1、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组织原则。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应坚持“惟一领导与双重领导”相结合的原则,为更好地搞好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始终保持统一、有序、高效地运转态势,企业集团所属公司的财务管理可实行本公司和上级公司财务部门“双重领导”的原则。所谓双重领导,就是公司财务管理,既受本公司领导,又受上级公司财务部门领导。具体地说: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受母公司财务部和子公司双重领导,孙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受子公司财务部和孙公司双重领导。财务管理实行双重领导,有利于企业集团母公司对本企业集团的资金运作、重大投资、重要财务决策等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保证子公司和孙公司按程序或在权限内独立实行财务管理。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实行双重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因财务权力分散而出现集团公司财务混乱或造成严重损失,也可调动下级公司领导和财务人员理财的积极性。所谓“惟一领导”是指母公司财务只受本公司领导管理。2、企业集团公司理财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集团公司理财以货币垫支开始到货币资金收回为止,经历了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收回与资金分配等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组成一个整体,具有系统的性质。为此,作好理财工作,必须从企业理财系统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出发,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这就是企业理财的系统原则,其核心是在企业理财工作中体现系统的特征。(2)平衡原则。在企业理财中,要力求使资金的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这就是企业理财的平衡原则。平衡原则是企业理财的一项基本原则,企业理财的过程是追求平衡的过程,如果不需要平衡,也就不需要企业理财。只有实现了财务收支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财目标。(3)弹性原则。在企业理财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便是弹性原则。之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弹性,是因为:企业理财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缺乏完全的控制能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而,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失误;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大致的规划,也不可能完全准确。为此,就要求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保持可调节的余地。弹性原则的关键是防止弹性的过大或过小,因为弹性过大会造成浪费,而弹性过小会带来较大的风险。确定合理的弹性必须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企业控制财务环境的能力。即企业控制财务环境的能力越强,弹性可以越小;不利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即不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弹性也越小。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即企业如果愿意承担比较大的风险则可留有较小的弹性;企业如果不愿承担风险,则必须留有较大的弹性。(4)比例原则。企业理财必须通过各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有关比例趋于合理,这便是企业理财的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各种比例关系比较合理,企业的资金周转才能比较通畅地进行,而不重视比例问题的研究,就可能会使企业理财陷入恶性循环。(5)优化原则。企业理财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这就是企业理财的优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问题。三、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模式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存在于企业集团公司整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企业集团公司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等项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涉及母子公司之间重大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对外筹资权、投资决策权、收益分配权、营运资金控制权、资产处置权等。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其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1、集权模式在集权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母公司,集团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三个:(1)财务管理效率较高,能够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2)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公司较易调动内部财务资源,促进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3)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但这种模式是基于对子公司经理层不信任的假设上,其最大缺陷在于无法调动子公司经理层的积极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因决策信息不灵带来的低效率。最高决策层(母公司)远离经营现场,信息掌握不完整易造成决策低效率甚至失误。(2)制约了子公司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剥夺了子公司的理财自主权,甚至侵犯了其独立法人的地位。(3)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由于决策集中、效率降低,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1)企业集团的规模不大,且处于组建初期,需要通过集权来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2)子公司在集团整体的重要性使得母公司不能对其进行分权,如子公司是母公司的原料供应或采购单位,或是母公司产品的销售对象;(3)子公司的管理效能较差,需要母公司加大管理力度。2、分权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1)有利于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子公司拥有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其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较高。(2)财务决策周期短,应付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子公司拥有一定的财务决策权,决策程序减少,效率提高。但分权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各子公司间资源调动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整个集团资源的优化配置;(2)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使集团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因而,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本经营型企业集团和某些对集团没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但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倾注于力度,实行关键点控制。这些关键的财务控制点包括财务人员控制、资产变卖控制以及重大的资金调度控制等等。这种模式不同于集权模式,它不是过程控制,而是点控制;同时它又强调结果控制,汲取了分权模式的优点。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集权和分权没有一个绝对的定量指标来衡量。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结合集团自身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的特点,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我们认为,对于集权与分权的选择来说,最好的集权就是有效的分权。分权职责明确,并相互协调一致就实现了集权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分权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所界定的权限非常到位,每一个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相互协同,这样最终协同的结果就达到了企业的总目标上。四、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还是停留在如何理顺账本,出具三张对外财务报表的阶段。管理阶层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需要几经周转才能勉强获得。集团作为管理机构,做得比较好的企业集团可能建立了结算中心,在资金上做到了较为集中的控制,但大部分的企业只是要求子公司提供每月的财务报表,然后在某一时间作一番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同时集团财务的信息单一、滞后,无法支持集团决策。2、与其它企业相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依赖更大。一般企业除了内部的一般监督外,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而企业集团财务,除集团母公司受到企业外部的监督外,其所属子公司或孙公司很少受到外部的监督,加之集团内部关系复杂,更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监督。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有相当大的差距。(二)采取的对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除了集团本身特性形成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应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分别加以解决。1、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集中式财务管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总账、应收应付账款、存货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合并。(1)总账系统。通过集团和子公司共同使用同一个账套或每个公司使用不同的账套,在每个账套间建立映射关系,自动形成合并报表。并在总账中建立预算和保留会计信息,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基础。这样在总账系统中,集团可以及时了解到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总账系统可以追溯到最底层的凭证。见图示:(2)应收应付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帮助集团详细了解子公司的应收应付款情况,包括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追踪客户还款和企业的收款情况,信用控制和账龄管理,从而降低坏账损失。对应付款管理,安排付款计划,提醒付款,使企业在最合适的时间完成最经济的付款。(3)存货和资产管理系统。存货和资产是集团资金被占用的主要部分,如何加快实物资产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企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容易形成物流“黑”。从存货来看,许多企业几年都不盘点一次,货物长期积压,仓库人员自己都不知道确切的库存。而财务上只有账面数据,账实之间的差异无法有效获知,常常造成重复采购,资金严重浪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库存和财务各有一套账,数据在多次的录入中已失去了其本来面目。通过建立总账和库存,固定资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使集团、各子公司对实物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包括数量、价格、在存状况、库龄等。(4)财务合并。集团的财务合并应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统一的内部交易规则;第二步是在发生内部交易时,通过集中式的事务审批来控制贯穿企业的业务实体之间的事务记账规则。第三步是建立集团合并关系,通过多账套的集成,使手工调整的时间最少,并自动完成财务合并。通过集中的财务处理,企业集团可以对实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1)加强集团内部监事会监督。监事会应履行下列职责:1检查子公司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2检查子公司财务,查阅子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子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子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3检查子公司落实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营效益、投资回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2)健全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①在对外投资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规定集团财务部是集团对外投资的核算和监督的主管部门,负责对联营、合资项目的立项、投资和停业解体等审批管理。各子公司及直属单位在办理联营、合资企业时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经济效益的预测,并要吸收财务人员参加,掌握投资对方的资信和资产情况。凡不具备联营、合资经营条件的不得立项;具备联营、合资条件的,由主办部门办理申请立项手续。经批准立项的联营、合资合同和企业章程在合同签订后20天内由有关子公司、直属单位财务处报母公司财务部备案。②在资产处置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流动资金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制度,对每类资产的处置都做出明确的规定。③在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各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一律入账,不允许发生账外资金;各单位的所有资金都要纳入资金预算收支安排。资金预算安排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年度资金预算报母公司董事会审定;季度资金预算报经理办公会审定;月度资金预算报主管经理审批。(3)定期开展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物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制定《集团公司财产清查程序》。期末对整个集团的财产进行清查,通过财产清查,确定集团各项财产的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以便制定改进措施,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4)强化内部审计。集团公司应设立审计部,负责集团所有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按照《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规定》,并据此开展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1围绕真实、合法、效益的目标,对集团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合规审计;2对离任的领导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围绕改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专项审计。(5)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了促进集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制定《企业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规章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为: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要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作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在整个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应当统一执行由母公司组织制定的总体财务管理制度。子公司或孙公司可根据母公司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原则,结合自身特点,自行制定本公司具体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在企业集团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所有当事人(无论母公司、子公司或孙公司),都必须坚持科学、系统、精练、可行和易操作的原则,认真策划,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修订,不断完善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基本模式有哪些?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初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企业集团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正在蓬勃兴起。但是众多实际调研资料表明,我国理论界对企业集团理论研究在某些方面明显滞后,这种滞后已影响到我国企业集团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来解决目前企业集团中普遍存在的集团内部不协调、各成员企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一、企业集团含义及其财务特征企业集团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提出和广泛使用的,它有别于集团公司的概念。企业集团是由众多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核心层的经营联合体。企业集团内部一般拥有数个实力强大,相互关系稳定的核心企业。每个核心企业各自有自己的系列企业群及其控股子公司、孙公司及持股的关联公司。企业集团本身从整体上看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是经营合作联合体。企业集团的内部包含若干独立的核心企业,每个核心企业均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各有其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组成的系列企业群,即企业集团是由若干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联合而成的。集团控股母公司处于企业集团联合体的金字塔顶端。企业集团内部的联结不是靠控股母公司等总部性机构来垂直联系,而主要靠核心企业之间横向的相互持股(或环状持股)和集团内贷款这种资本参与关系为主要纽带,集团内各核心企业在资本关系上是平等的。1、基于以上对企业集团含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征:财务主体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母公司与被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以资本关系为基础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它们又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集团公司中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都是利润管理中心或投资管理中心,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机构并独自承担财务上的法律责任,形成“公司内的公司”。所以集团公司本身就意味着多个财务主体并存。2、财务决策多层次化。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与其属下各级子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也不相同,导致集团内部财务决策的多层次化。因此,企业集团在确定母公司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地区、管理层次的企业的不同情况,合理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矛盾,真正调动集团各层次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集团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3、投资领域多元化。企业集团凭借其财力雄厚的条件,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通过进入市场经济的多种领域,在增强其竞争发展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抵御不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加速整个集团的资本扩张与资本增值速度。4、母公司职能双重化。母公司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单一的经营,更为重要的职能在于通过控股等多种方式,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从事资本经营和管理,推动其下属各成员公司的经营管理,使整个公司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协调运营并迅速扩张。5、关联交易经常化。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间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关联交易。如果这些关联交易能够以市价作为交易的定价原则,则不会对交易双方产生异常的影响。但事实上大量关联交易采取的是协议定价原则,交易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集团的需要,使利润得以在各公司之间选择。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及其财务特征,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与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上。二、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原则1、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组织原则。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应坚持“惟一领导与双重领导”相结合的原则,为更好地搞好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始终保持统一、有序、高效地运转态势,企业集团所属公司的财务管理可实行本公司和上级公司财务部门“双重领导”的原则。所谓双重领导,就是公司财务管理,既受本公司领导,又受上级公司财务部门领导。具体地说: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受母公司财务部和子公司双重领导,孙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受子公司财务部和孙公司双重领导。财务管理实行双重领导,有利于企业集团母公司对本企业集团的资金运作、重大投资、重要财务决策等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保证子公司和孙公司按程序或在权限内独立实行财务管理。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实行双重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因财务权力分散而出现集团公司财务混乱或造成严重损失,也可调动下级公司领导和财务人员理财的积极性。所谓“惟一领导”是指母公司财务只受本公司领导管理。2、企业集团公司理财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集团公司理财以货币垫支开始到货币资金收回为止,经历了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收回与资金分配等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组成一个整体,具有系统的性质。为此,作好理财工作,必须从企业理财系统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出发,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这就是企业理财的系统原则,其核心是在企业理财工作中体现系统的特征。(2)平衡原则。在企业理财中,要力求使资金的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这就是企业理财的平衡原则。平衡原则是企业理财的一项基本原则,企业理财的过程是追求平衡的过程,如果不需要平衡,也就不需要企业理财。只有实现了财务收支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财目标。(3)弹性原则。在企业理财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便是弹性原则。之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弹性,是因为:企业理财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缺乏完全的控制能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而,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失误;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大致的规划,也不可能完全准确。为此,就要求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保持可调节的余地。弹性原则的关键是防止弹性的过大或过小,因为弹性过大会造成浪费,而弹性过小会带来较大的风险。确定合理的弹性必须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企业控制财务环境的能力。即企业控制财务环境的能力越强,弹性可以越小;不利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即不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弹性也越小。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即企业如果愿意承担比较大的风险则可留有较小的弹性;企业如果不愿承担风险,则必须留有较大的弹性。(4)比例原则。企业理财必须通过各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有关比例趋于合理,这便是企业理财的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各种比例关系比较合理,企业的资金周转才能比较通畅地进行,而不重视比例问题的研究,就可能会使企业理财陷入恶性循环。(5)优化原则。企业理财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这就是企业理财的优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问题。三、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模式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存在于企业集团公司整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企业集团公司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等项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涉及母子公司之间重大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对外筹资权、投资决策权、收益分配权、营运资金控制权、资产处置权等。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其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1、集权模式在集权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母公司,集团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三个:(1)财务管理效率较高,能够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2)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公司较易调动内部财务资源,促进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3)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但这种模式是基于对子公司经理层不信任的假设上,其最大缺陷在于无法调动子公司经理层的积极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因决策信息不灵带来的低效率。最高决策层(母公司)远离经营现场,信息掌握不完整易造成决策低效率甚至失误。(2)制约了子公司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剥夺了子公司的理财自主权,甚至侵犯了其独立法人的地位。(3)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由于决策集中、效率降低,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1)企业集团的规模不大,且处于组建初期,需要通过集权来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2)子公司在集团整体的重要性使得母公司不能对其进行分权,如子公司是母公司的原料供应或采购单位,或是母公司产品的销售对象;(3)子公司的管理效能较差,需要母公司加大管理力度。2、分权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1)有利于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子公司拥有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其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较高。(2)财务决策周期短,应付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子公司拥有一定的财务决策权,决策程序减少,效率提高。但分权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各子公司间资源调动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整个集团资源的优化配置;(2)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使集团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因而,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本经营型企业集团和某些对集团没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但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倾注于力度,实行关键点控制。这些关键的财务控制点包括财务人员控制、资产变卖控制以及重大的资金调度控制等等。这种模式不同于集权模式,它不是过程控制,而是点控制;同时它又强调结果控制,汲取了分权模式的优点。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集权和分权没有一个绝对的定量指标来衡量。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结合集团自身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的特点,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我们认为,对于集权与分权的选择来说,最好的集权就是有效的分权。分权职责明确,并相互协调一致就实现了集权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分权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所界定的权限非常到位,每一个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相互协同,这样最终协同的结果就达到了企业的总目标上。四、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还是停留在如何理顺账本,出具三张对外财务报表的阶段。管理阶层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需要几经周转才能勉强获得。集团作为管理机构,做得比较好的企业集团可能建立了结算中心,在资金上做到了较为集中的控制,但大部分的企业只是要求子公司提供每月的财务报表,然后在某一时间作一番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同时集团财务的信息单一、滞后,无法支持集团决策。2、与其它企业相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依赖更大。一般企业除了内部的一般监督外,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而企业集团财务,除集团母公司受到企业外部的监督外,其所属子公司或孙公司很少受到外部的监督,加之集团内部关系复杂,更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监督。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有相当大的差距。(二)采取的对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除了集团本身特性形成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应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分别加以解决。1、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集中式财务管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总账、应收应付账款、存货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合并。(1)总账系统。通过集团和子公司共同使用同一个账套或每个公司使用不同的账套,在每个账套间建立映射关系,自动形成合并报表。并在总账中建立预算和保留会计信息,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基础。这样在总账系统中,集团可以及时了解到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总账系统可以追溯到最底层的凭证。见图示:(2)应收应付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帮助集团详细了解子公司的应收应付款情况,包括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追踪客户还款和企业的收款情况,信用控制和账龄管理,从而降低坏账损失。对应付款管理,安排付款计划,提醒付款,使企业在最合适的时间完成最经济的付款。(3)存货和资产管理系统。存货和资产是集团资金被占用的主要部分,如何加快实物资产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企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容易形成物流“黑”。从存货来看,许多企业几年都不盘点一次,货物长期积压,仓库人员自己都不知道确切的库存。而财务上只有账面数据,账实之间的差异无法有效获知,常常造成重复采购,资金严重浪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库存和财务各有一套账,数据在多次的录入中已失去了其本来面目。通过建立总账和库存,固定资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使集团、各子公司对实物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包括数量、价格、在存状况、库龄等。(4)财务合并。集团的财务合并应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统一的内部交易规则;第二步是在发生内部交易时,通过集中式的事务审批来控制贯穿企业的业务实体之间的事务记账规则。第三步是建立集团合并关系,通过多账套的集成,使手工调整的时间最少,并自动完成财务合并。通过集中的财务处理,企业集团可以对实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1)加强集团内部监事会监督。监事会应履行下列职责:1检查子公司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2检查子公司财务,查阅子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子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子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3检查子公司落实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营效益、投资回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2)健全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①在对外投资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规定集团财务部是集团对外投资的核算和监督的主管部门,负责对联营、合资项目的立项、投资和停业解体等审批管理。各子公司及直属单位在办理联营、合资企业时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经济效益的预测,并要吸收财务人员参加,掌握投资对方的资信和资产情况。凡不具备联营、合资经营条件的不得立项;具备联营、合资条件的,由主办部门办理申请立项手续。经批准立项的联营、合资合同和企业章程在合同签订后20天内由有关子公司、直属单位财务处报母公司财务部备案。②在资产处置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流动资金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制度,对每类资产的处置都做出明确的规定。③在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方面,要制定《集团公司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各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一律入账,不允许发生账外资金;各单位的所有资金都要纳入资金预算收支安排。资金预算安排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年度资金预算报母公司董事会审定;季度资金预算报经理办公会审定;月度资金预算报主管经理审批。(3)定期开展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物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制定《集团公司财产清查程序》。期末对整个集团的财产进行清查,通过财产清查,确定集团各项财产的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以便制定改进措施,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4)强化内部审计。集团公司应设立审计部,负责集团所有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按照《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规定》,并据此开展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1围绕真实、合法、效益的目标,对集团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合规审计;2对离任的领导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围绕改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专项审计。(5)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了促进集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制定《企业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规章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为: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要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作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在整个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应当统一执行由母公司组织制定的总体财务管理制度。子公司或孙公司可根据母公司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原则,结合自身特点,自行制定本公司具体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在企业集团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所有当事人(无论母公司、子公司或孙公司),都必须坚持科学、系统、精练、可行和易操作的原则,认真策划,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修订,不断完善.

什么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财务制度   企业集团财务制度包含集团所有者财务制度和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团所有者财务制度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按集团所有者的意图和要求制定的财务制度,其主要功能是维护集团母公司股东与集团的财务行为,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依据,同时也是保障集团利益及集团母公司代理人和经营班子利益的规章,并明确相应的责权;另一层含义是指按母公司要求制定或由母公司制定的、子公司或直属企业必须执行的财务制度,该层同样具有所有者财务的功能,只是所约束的激励的对象不同,财权配置,财责分担和财利分配的范围不同。母公司作为所有者的财务制度必须服从于母公司股东的财务制度。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指由集团内部母公司财务主体制定(包括母公司要求由子公司财务主体制定并报母公司批准)的,用于规范集团的财务行为,处理集团内部财务关系,明确集团内部各财务主体、职能部门及其相关利益组织和个体责权的规则。从根本上讲,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属于集团母公司所有者财务制度。

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选择的影响因素

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选择的影响因素:一、就自身而言,企业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分别是什么,有了目标才能对自己将要成为以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有清醒的认识,才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二、企业所处的行业。行业发展动态如何、前景如何对企业制定战略十分关键。企业制定战略,必须沿循所处行业的发展大势,必须遵守行业规则,这样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大的发展。三、企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企业制定战略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等。扩展资料: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所谓集权制就是指重大财务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方式的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制的优点在于(1)由集团最高管理层统一决策,有利于规范各成员企业的行动,促使集团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现;(2)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集团的各项资源的复合优势,集中力量,达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3)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子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4)有利于统一调度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但集权制的缺点也很明显:(1)集权制首先要求最高决策管理层必须具有极高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必须能够高效率地汇集起各方面详尽的信息资料,否则可能导致主观臆断,以致出现重大的决策错误;(2)同时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还可能由于信息传递时间长,延误决策时机,缺乏对市场的应变力与灵活性。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是指大部分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有那些?

1、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体制。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体制。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3、分权和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极端的集权,子公司没有主动灵活性,集团财务及经营机制必然僵化;相反,过度的分权,也会导致子公司一味追求个体经济利益,而忽视集团整体利益。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强调恰当的集权与分权,这样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分分权或集权的缺陷,融合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扩展资料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组织形式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二战后,韩国、日本的经济腾飞与企业集团的发展无不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资本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国集团大量产生。在我国,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集团发展极为缓慢,与国外规范的大企业集团相比,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集团在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体制建设,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的资源配置功能。财务的资源配置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关键是财务资源的体制、机制与运作方式,也就是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企业集团由于规模和所拥有的财务资源的总量较大,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较为复杂,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体制选择要比单个企业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许多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运行问题较多,财权配置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现象较普遍,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和效率,甚至造成了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混乱。因此,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分析集团公司选择财务管理体制需考虑的因素,探讨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体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和建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管理模式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1、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改革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现存国有资产的状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以往僵化的、压抑企业经营自主权和积极性发挥的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促使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和主导地位。2、经济效益原则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济效益原则,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改革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改革效益观念。3、政府两种职能分离原则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只涉及国有资产,目标是保证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而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目标是推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4、政企职责分开原则这一原则是处理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关系的原则。它强调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能直接经营企业。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两个层次: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职能。5、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这一原则的目的是要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经济实体。扩展资料采用广义的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厘定国有资产管理者。在广义国有资产管理范畴内,国家可以两种不同身份参加、参与到国有资产管理当中: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依法行使财产所有者权利,实施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处分等各种行为,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实施对国有资产运作的有效监管。国有资产管理法不仅仅应是一部国有财产权利确权法,更是一部国有财产权利保护法、促进法;采用广义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能够较为全面、清晰地区别国有资产管理中相关各个主体的不同身份及其权利、责任范围,符合立法目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资产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保密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法律主观:保密制度是指国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所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保密规则或行为规范。 商业秘密保密制度主要包括: 1、商业秘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 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 3、涉密人员管理制度; 4、办公自动化管理制度; 5、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管理规定; 6、对外接待管理规定; 7、对外合资、合作保密罐里规定; 8、对外宣传及广告策划保密规定; 9、重点事项保密管理制度; 10、同意对外发布信息的口径和手续;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机关、单位采购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应当根据国家保密规定确定密级,并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机关、单位应当对提供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单位提出保密管理要求,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上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机关、单位负责人对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保密工作负责。机关、单位应当根据保密工作需要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保密工作。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应当纳入年度考评和考核内容。

简述西方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以国家为例说明

西欧许多国家长期不允许开办私营商业台,一直采用公共广播电视。但是80年代以来,西欧各国开始开放商业广播电视,引进竞争机制。所以,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多种体制并存的格局。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管理机构,负责办法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按照法律法规监审节目或广告内容、处理违法违规行为、限制过度的兼并垄断等。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欧洲广播电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922年法国邮电部在埃菲尔铁塔上架设发射天线,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以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国营为主、私营 并存时期(1922-1945)广播诞生后,私营电台纷纷出现。1923年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广播事业为国家专利,私人只有经过邮电部特许方可经营,且不得妨碍国营广播和公共利益。这一时期,国营电台居于主导位置,到1937年,有三个全国台,18个地方台。私营电台有12家。二、国家垄断时期(1945—1974)1945年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以行政命令取消了所有私人电台的营业执照,不再允许私人经营广播。同年11月,成立法国广播电视公司(RTF)领导全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964年,将RTF改为ORTF,全称法国广播电视管理局,国家主要通过管理局局长和管理委员会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垄断和控制。这一时期法国广播电视事业获得重大发展。三、分散经营体制时期(1974-1982)法国广播电视事业在ORTF的统管下,缺乏活力,经济窘迫,加之ORTF内外,因政府对电视节目的干涉,不满情绪增长。1974年8月通过议案,决定解散ORTF,将其业务分散给新成立的“各自独立的、自治的、高质量的、互相竞争的七个国营公司”。分散经营体制改变了政府具体管理的方式,但并没有解除政府对广播电视的垄断。四、逐步开放时期(1982年以后)围绕国家垄断广播电视业的问题,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界、视听界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1982年7月议会通过新的广播法,允许开办私营电台。1985年1月政府又宣布开放商业电视。此后,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私人建立电视台的限制。1988年密特朗再度当选总统,第七次修改广播电视法,1989年通过。依据新法,法国成立真正独立的、有权威的最高视听委员会(CSA),从而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公共安全事件制度总体思路中要建立()的应急管理体制。

【答案】: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解析: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本地质灾害管理体制简介与启示

李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地质灾害管理体制的概况以及地质灾害管理的组织结构,日本地质灾害防灾规划,日本地质灾害灾后重建政策。在总结了日本地质灾害管理体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地质灾害管理的启示与建议。关键词 地质灾害 管理体制 启示1 日本地质灾害管理体制概况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一方面由于日本处于亚洲大陆的太平洋边缘的接触带上,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双重影响,日本几乎每年都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并遭受由此引发的各种规模的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另一方面,日本又位于世界两大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时有发生。为了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日本政府及相关事业团体和机关都各自制定了许多防灾防御和相关法律来预防和减轻灾害。日本的灾害防御体制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积极的探索,在总结以往灾害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了许多相应的防御措施,并在实际防灾减灾的活动中进行了反复修改和补充,从而形成如今一套较为完善的集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响应、灾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体制。日本最初的防灾体制,是以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防灾要求制定的适合本部门的灾害对策和防灾规划为主的防灾体系。这种防灾规划一般只限于本部门或本行业,一方面,在灾害预防上,由于各自的责任不十分明确,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相关的灾害预防事业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相互间的防灾规划出现重复或相互推托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灾害发生,进行紧急救灾抢险时,各部门大多各自为阵,使得灾害情报不能迅速传递和汇集,同时又缺乏统一指挥,各种应急救灾措施无法很好地实施,直接影响到救灾抢险的顺利展开。所以,实际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年仍然会因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政府开始对原有的灾害防御体制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灾害防御体制。于1961年11月颁布实施灾害防御基本法。灾害防御基本法是日本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应和灾害后重建的根本大法。日本的灾害防御基本法颁布后,政府根据灾害基本法的要求,设置了中央防灾会议作为国家防灾管理方面最高的权力机构,由中央防灾会议制定了防灾基本规划作为全国的灾害防御基本规划,各地方政府和相关政府机关则按照防灾基本规划的要求通过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各自相应的地区防灾规划和防灾业务规划。中央政府在确保防灾预算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团体按照制定好的防灾规划积极开展治山、治水、水土保护等各种灾害防治工作。从此,日本建立了以中央防灾会议制定的防灾基本规划为指导纲要,各地方政府的地区防灾规划为横向规划,各指定机关和公共事业团体制定的防灾业务规划为纵向规划,贯穿各地区、涉及各领域的综合性的灾害防御体制。通过这一整套防灾体制的实施,日本的防灾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预防、灾害急救以及灾后重建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 日本地质灾害管理的组织结构在灾害防御基本法中,对国家、地方政府、公共团体有关涉及灾害对应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有明确的规定。依据灾害防御基本法,日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完整的灾害防御体系。该体系具体表现为,中央建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体制,由中央防灾会议制定全国防灾基本规划,并指导和推动地方政府的防灾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依据灾害防御基本法的规定,成立地方政府防灾会议,由地方政府防灾会议根据防灾基本规划和中央防灾会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防灾规划,并推动防灾规划的实施;灾害发生时,灾区地方政府设立灾害对策本部,统一指挥和调度防灾救灾工作。中央政府则根据灾害规模的大小,决定是否成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或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由中央政府负责整个防灾救灾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2.1 中央防灾会议中央防灾会议是日本防灾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由内阁总理大臣(日本首相)担任中央防灾会议的会长。中央防灾会议主要负责制定国家的防灾政策,组织制定防灾基本规划并积极推进防灾基本规划的实施,同时负责协调各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机关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公共机关之间有关防灾方面的关系,协助地方政府和各行政机关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地区防灾规划和防灾业务规划。2.2 地方防灾会议日本的地方防灾会议指都道府县防灾会议和次一级的市街村防灾会议。根据灾害防御基本法。在都道府县政府以及市、街、村的地方政府分别设置都道府县防灾会议和市街村防灾会议。地方防灾会议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关,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咨询机关,必须按照中央防灾会议制定的防灾基本规划的内容大纲,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地区防灾规划,并积极推进地区防灾规划的实施,如所在地区有非常灾害发生时,地方防灾会议负责制定紧急救灾措施方案,并积极推动紧急措施计划的实施;都道府县防灾会议负责每年对地区防灾规划进行讨论和审议,如果认为有必要修改时,负责对地区防灾规划的修改,并审查该规划是否与其他法律条文相抵触等等。同样,市街村防灾会议则负责制定市街村防灾规划,并审查是否与防灾基本规划、都道府县防灾规划以及防灾业务规划在内容上相抵触。地方防灾会议由会长和委员组成,会长由各地方行政长官担任,委员会由会长任命的本地区相关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机关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2.3 地方防灾会议的协议会日本各级政府都根据灾害防御基本法的要求以及防灾基本规划的内容,制定了各自的地区防灾规划和防灾业务规划。但是,灾害的发生往往并不会局限于一个行政区内,当已发生的灾害或预测到可能要发生的灾害波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时,为了更好地有效地进行相应的防灾救灾工作,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地方防灾会议的协议会,由地方防灾会议的协议会负责制定跨行政区域的“指定地区防灾规划”,积极推动该指定地区防灾规划的实施。在灾害发生时,地方防灾会议的协议会负责灾害情报的收集和调查,制定灾害应急规划和推动灾后修复、复兴事业的实施。另外,当重大灾害发生时,认为依靠都道府县—级政府机关已经不能充分地进行灾害应急响应,而必须从国家方面进行综合快速有效地推进灾害应急对策的实施时,根据需要,并依照灾害防御基本法,内阁总理大臣可以临时在总理府设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同时,为了加强灾区跟非常灾害对策本部之间的联络,确立灾害应急对策推进体制。3 日本地质灾害防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事业,需要长期的庞大的财政支出,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事业,每年在这方面的财政预算达20%左右。为了更好地实施有关水土保护事业,日本各相关的行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制定了治山、治水事业5年计划、海岸事业5年计划、陡坡崩塌对策事业5年计划、下水道改造5年计划、土地改良长期计划等各种水土保护事业的5年计划,并推行其顺利实施。到现在为止,治山事业已经完成了8个5年计划,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从1997年开始到2003年的7年计划;治水事业也从1960年开始,现在正在进行的也是从1997年到2003年的7年计划;海岸事业的5年计划始于1970年,到1995年共完成5个5年计划;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从1996年到2002年的7年计划;陡坡崩塌对策事业的5年计划开始于1983年,到今年为止也将完成4个5年计划。这些规划的内容包括防止山体崩塌和水土流失的治山事业;河道改造事业;建设能调洪蓄水机能的水库,减少洪水灾害;防止土砂的流失和泥石流的治砂事业;滑坡灾害的防止和减轻的滑坡对策事业;陡壁崩塌防止对策事业;海岸侵蚀防止的海岸事业;下水道事业;农地、农业设施的防灾事业;地面沉降对策事业,包括地下水的回灌、水位的保持,以控制地面沉降。4 日本地质灾害的灾后重建政策4.1 灾后修复事业被损坏的公共土木设施、文教设施、农林水产业设施等国家、集体公共设施的修复由国家负责直接实施,或通过国家的重建补助费进行修复事业,以确保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重建和复兴,提高原有设施的防灾性能。1985年发生长野县地附山的滑坡,是因为第三纪的凝灰岩层风化形成滑动面引起的巨大滑坡。滑坡体长700m,宽500m,厚达60m、土方量达360万m3,滑坡体阻断了山腰下的收费公路,并毁坏了山麓下的部分民房,致使26人丧生。此后,长野县有关部门进行了灾后重建和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使得该地区不仅得到了恢复和重建,对整个滑坡体也进行防治加固,彻底改良了该区的地质条件,使其成为一个非常完全的住宅小区。而发生于新泻县的滑坡,滑坡体并不大,但造成5栋房屋毁坏,10人死亡,4人受伤的大灾害。新泻县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经费,对滑坡场地进行了彻底治理,使该地区成了相对安全舒适的小区。4.2 灾害集资对遭受灾害的农林渔业者、中小企业经营者、低收入者,国家给予了优惠的贷款政策,用于他们的灾后重建。4.3 灾害补偿及灾害保险国家对于受灾的农林水产业者的灾害损失,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另外,建立了完备的地震保险制度,灾民可以事先加入地震保险,在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再保险公司根据投保户的受灾程度给予理赔。4.4 税的减免国家制定了有关灾民所得税的政策和制度,根据受灾程度的轻重,给予灾民所得税必要的减免或全部免除。对灾民的子女就学等给予学费减免和适当补助。4.5 地方税及地方债务国家对于灾区的地方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支付特别上缴税,或允许发行地方债。4.6 巨大灾害的指定对于被确认为巨大灾害,在灾害的修复重建时,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特殊政策。日本建立了巨大灾害确认体系。4.7 复兴规划的支援4.8 生活重建的支援为了确保灾区民众在灾后尽快恢复生活和投入生产,同时,又不过分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日本政府建立了灾民生活重建支援体制,由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提供灾害补助金,作为灾民生活重建支援基金,并由成立的都道府县会负责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当任何地方发生灾害时,根据需要,受灾的市街村政府通过所在的都道府县政府向灾民生活重建支援基金管理会馆提出补助申请,基金会将按照相关政策制度,用基金运作的收入或国家灾害补助金,对灾区民众给与生活补助,图1为日本灾民生产重建支援体制。图1 灾民生活重建支援体制5 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日本地质灾害管理体制特点:(1)综合性。其灾害管理机构是一个综合防灾救灾机构,对灾害实施综合管理。(2)一元化领导。有一个权威机构负责防灾救灾的组织和协调指挥。(3)权力与资金的相对集中。权威机构被赋与更广泛的权力和具有可靠的资金保障。(4)分级管理。各国均根据灾害的规模、发展可能性、社会影响程度等把灾害划分为等级,并以此限定哪一等级的灾害由哪一级别的指挥体系来实施抗灾救灾。(5)重视灾害的预防。开展全民防灾教育,并设有研究部门对灾害进行立法、规划、规范、危险性分析、预防预测、应急预案、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的研究。(6)灾害抗救过程协调一体化。采用矩阵组织模式,设立协调员将有关灾害抗救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行动,发挥整体合力作用。(7)有一个常设的防灾救灾机构。如防灾中心,拥有先进的通信设备,丰富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系统,并在中心设有有关灾害抗救部门的席位。对我国地质灾害管理的几点启示:(1)逐步建立一个一元化领导的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建立一个有权威性机构负责防灾救灾的组织进行协调和管理,使统一组织的灾害管理工作一体化。(2)加强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法制建设。强化和完善依法治灾的管理和法制建设,明确各级政府以及主要灾害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使灾害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3)实行灾害管理分级分工管理制度。建立国家、省、市、县4级地质灾害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和全民参与机制。(4)增加防灾救灾的科研投入。加大防治地质灾害科研的力度,营造防灾救灾的科研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储备和共享机制。参考文献[1]滕五晓等编著.日本灾害对策体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李文艺等.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对比研究.当代建设,2001(5).

根据《食品安全法》我国的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是怎样设置的?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七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第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第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城乡二元结构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违反了以下哪些原则

违反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等规则。城乡公路交通规则有哪些1、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2、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3、道路划设专用车道的,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4、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

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

幼儿内部管理体制,以孩子为中心,告别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老套的教育方法,明确教师岗位!等等

如何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如何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从根本上说,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进行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城市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它本身就是生产性的建设。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当作非生产性的福利事业,结果造成了公用事业单位不讲经济效益,只花钱不挣钱,缺乏财力,靠国家养活,导致了这些单位的长期亏损经营,挫伤其生产积极性。把它纳入商品化的轨道,进行营利经营,对于增强其内部活力极为重要。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转轨换型的关键。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打破原来那种非竞争型的封闭的经营形式,可以采取中央办、地方办、集体办、个人办、大家竞争办的多种方式,鼓励竞争。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软计划,钱多多建,钱少少建,建多少通常不定,甚至可有可无,而这些又都是领导说了算,属人治型。这与城市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不相适应。应将软计划改为硬计划,实行法治,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出户头,按比例投资,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人、财、物的供应,使其有计划、按比例地合理发展。此外,国家也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应用现代管理的先进方法、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来管理基础设施。

江苏大学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是指

江苏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一般实行:校级、院系级、实验室级三级管理。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的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式认识到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室也是鳞次栉比的落成。实验室的仪器、耗材、低值品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古老的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实验室的安全有序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和谈笑,不得随意触碰实验用品等。遵守国家得法律法令,执行上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作遵纪守法的模范。验室中的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建立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应急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优缺点

高度集中管理,方便快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并且能让政令通畅,但是束缚了员工,而且不利于大企业根据自己所在市场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决定。

中小学应当实行怎样的财务管理体制

您好,第五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即在一定区域内,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学校设置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由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第七条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专业技术职务、任免奖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执行。第八条非独立核算的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经营等项目的财务活动,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第九条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单独核算,定期公开账务。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什么放在首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又与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领域和范围很广。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干部、党管导向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抓紧制定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保障,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登上新台阶。扩展资料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什么叫内部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1、 工作制度 2、 审请规划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审批制度 3、 考勤与请销假制度 4、 收费管理制度 5、 财务管理制度 6、 接待工作制度 7、 车辆管理制度 8、 食堂管理制度 9、 计算机管理制度 10、 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制度 11、 机关廉政建设制度 工 作 制 度 一、严格遵守办公纪律。在办公时间内必须做到六不:不迟到早退;不擅离职守;不斗殴吵架;不下棋打牌;不聚众闲聊;不携带小孩在办公场所嬉闹。如需外出办公事,应向领导或同事说明去向。 二、上班注意仪表形象,维护单位整体形象。 三、工作人员应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够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政令畅通。 四、认真搞好信访接待,坚持首问负责制,以礼相待。从速从实答复。 五、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索拿卡要,自觉消除行业不正之风。 六、严格工作汇报制度。各股室每月初应有工作安排,月末有工作小结。每月24日以前以表格的形式自觉交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编写“规划办工作月报”,报主任审核后印发、落实。及时报送半年、年度计划、总结。 七、严格遵守单位各项内会制度,有关股室应提前准备好会议材料。 申请规划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审批制度 为了提高规划行政许可项目审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我办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审批程序 1、凡是我办受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规划行政许可申请、规划方案审查、竣工验收申请、一书三证的办理(含项目立项审查)由有关组室先到现场踏勘调查,提出初审意见后再提交主任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后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2、参加会议人员:办领导、组室负责人、项目经办人等。 3、集中审批会议由办公室牵头组织,原则上每周星期一的下午召开一次。各组室在每周星期五下午将准备报审的项目清单集中到办公室进行汇总,印制《申报建设项目一览表》,人手一份。 4、会议由主任主持,如主任不在按期顺延。 5、规划方案需提请规委审批的,先预审、规委专家组审查通过后,报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提交规委审批。 二、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必须严把建设项目初审关。每个项目先由经办人到现场踏勘,提出意见填写《建设项目初审表》,经组室负责人审核,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后,提交办集中审批会议讨论。 三、会议的讨论情况由办公室负责记录,并将会议形成的统一意见汇总,编制《建设项目审批意见表》呈报办领导审批。会议通过的按正常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会议未通过的作退件处理。同时在单位公告栏、慈利县公众信息网上规划信息港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需要告知相关人员及单位的,按有关程序进行文字告知。 考勤与请销假制度 (一)考勤制度 1.考勤管理统一归口办公室,每天严格实行考勤登记,考勤与工资、综合津贴挂钩,一月一兑结。 2.考勤登记实行指纹签到制。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上班和下午上班均需指纹签到(共计每日2次)。正点上班30分钟之内未签到者即为迟到。迟到120分钟以上,计旷工一天。迟到一次扣综合津贴5元,旷工一天扣综合津贴50元。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签到者,须提前报告组室负责人,并由组室负责人签字报办公室备案。 (二)请销假制度 个人请假须办理审批手续(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先由本人申请,经领导审批同意并到办公室登记。否则按旷工论处(特殊情况出外)。 1.事假:请事假(不抵年休假)1天以下(含1天),由组室负责人审批到办公室登记。1天以上2天以内由分管领导审批到办公室登记,2天以上的报分管领导同意,经主任批准到办公室登记。各组室负责人请事假报分管领导同意,经主任批准到办公室登记。工作人员请事假(婚、丧、探亲假除外),一次性不得超过3天,全年原则上不得超过15天,超过规定的公休假的事假,按日扣发工资。 2.加班:因工作需要在节假日加班的,由主管领导提出,由主任批准,按有关规定发放加班补助。 3.请假假期满后,应及时销假,办理好相关手续,确需续假的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4.年休假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收费管理制度 1,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标准,是增加单位收入的唯一途径。2009年本办所有的收费项目一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收,严禁擅自减免。 2,本办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准为其亲戚好友找领导签字减免费用。 3,设施配套费由规划管理股严格按照张价字【2008】7号文件标准计算(即住宅类每平方米27元、商业类;每平方米45元)。城区农民建房收费按照《XX县城市规划区农民建房规划管理办法》执行。 4、服务性收费由规划设计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收。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厉行节约,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任何开支必须报主任批准。超计划、超范围及违反财经纪律开支的,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2.2000元以上的开支由班子会议研究通过,500元以上的业务开支实行“一单五签”制度(即经办人、证明人、财务负责人、书记、主任)。所有财务开支一月一结算。 3.办公用品、用具及其它物品一律由财务室确定专人统一采购,造册分发或交由财务室保管,严禁自行购买。非一次性用品、用具责任到人,调离岗位或单位时,向财务室清退后再办理调离手续。 4.干部、职工住院(不包括家庭病休),其慰问物品金额每次不200元左右。住院需陪护人员的须经主任同意,陪护人员节假日不算出勤,其补助标准按有关文件执行。干部、职工的父母、公婆、配偶、子女因正常死亡,其慰问物品金额每次200元左右。其它确需用公款公物送情送礼和纪念的,由办领导视情而定。 5.添加其它固定资产,需由股室负责人提出申请报主任办公会议研究。 接待工作制度 1.来人接待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坚持热情、从俭的原则,全年接待费总额不得超过县纪检监察部门核定的额度。 2.从2009年元月起本办一律不到酒店签单,所有开餐由办公室现金结算。如确需在外开餐的,应先由主要领导同意后通知办公室,由本人先行垫付,再交由办公室按程序报销。所有的接待费每月由办公室核实后到财务室按时结清。 3,办公室一般接待原则上在本办职工食堂进行,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安排。 4,乡镇城建站来人一般不接待,确需接待的原则上安排在本办职工食堂。 车辆管理制度 一.车辆由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调度。湘G23878、现代越野车主要用于规划监察和规划勘测设计,湘G25128在保证领导优先用车的前提下,可安排其他工作人员乘坐。 1、车辆外出管理规定: (1)、在县城规划内的规划监察和规划勘测设计,用车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必填写《出车通知单》由用车人或司机口头向办公室联系即可。 (2)、车辆下乡必须凭办公室的《出车通知单》,司机方可出车,否则不予报销相关费用,发现一次扣司机津贴50元。 (3)、车辆出县必须征得一把手同意。 2、车辆系本单位工作用车,外单位(个人)借用车辆,原则上不予安排,特殊情况由办公室报主任审批,借用单位(个人)负责油料和其它一切费用。 3、本单位干部职工因直系亲属病危等特殊情况需用车时,给予优先安排。 二.车辆原则上专车专人驾驶、保管。 1、司机不得擅自调换车辆驾驶,未安排出车时司机不得私自为他人或自己办私事。 2、司机平时要加强车辆的保养,随时保持车辆清洁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3、车辆一般性小修须经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到指定的地点维修(出差途中例外),中修、大修和更换主要零部件,需提出修理计划及经费概算,办公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主任批准。一切修理费用结算必须附有用料、用工清单,并不得突破经费概算,然后由司机、办公室负责人签字后报主任批准报销。 4、从2009年元月起,本办所有车辆的油料由财务室统一购买加油卡进行加油,司机不再报销油料发票票。每月由办公室根据每台的行驶里程数通知财务室统一充值。湘G23878每百公里骇油10升,湘G25128每百公里骇油10升,现代越野车每百公里骇油10升。司机应按月将燃油数据和本车行驶里程交与办公室核查。如超过本车定额耗油标准,超过部分全部由司机个人承担。 5、为了体现公车的原则。本办车辆原则上,上班出动,下班入库,即司机上班时在办公室拿钥匙,下班时车辆入库到办公室交钥匙。周末非特殊情况车辆原则上不使用。鉴于领导用车的特殊性湘G25128暂不纳入其中。 6、每月司机根据《出车通知单》先到办公室核实过路费等相关费用,再到财务室报销。 三.司机是一种特殊职业,除正常工资外,享受以下补贴和奖励: 1、洗车费按50元/月的标准包干; 2、车辆防尘费:每月40元; 3、安全行车补助:按每公里0.03元的标准计算,实行一年一结算; 4、劳保用品费用:按每年240元的标准发放劳保补贴(指购买毛巾、手套等); 5、将保险公司的保险费返还款作为行车安全奖发放,单位不再另外增发安全奖。 四.下列情况司机应负相应的责任: 1、发生责任事故,除按交通管理法规处罚外,属次要责任的扣发本季度安全行车补助及安全奖,另赔偿5%的直接经济损失;属主要责任的扣发全年安全行车补助及安全奖,另赔偿10%的直接经济损失。 2、无特殊情况擅自到非指定地点修理,修理费不予报销;自行作主购买零配件、维修工具、添置车内用品的不予报销。 3、未按审批权限报批私自出车的,不报销相关费用,扣发本季度各项补助和奖励,不计出勤;如发生事故,一切责任由司机自负,单位概不负责。 4、因违反交通规则驾驶导致的各种罚款,原则上不予报销。 食堂管理制度 一、为进一步加强食堂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全办干部职工的就餐,经规划办班子研究建立职工食堂。由工会具体管理。 二、就餐时间:早餐7:30-8:10,中餐11:50-12:30。 三、就餐标准:待定 四、需在食堂就餐的,一律凭票排队购买,杜绝赊帐,严禁现金购买。 五、食堂原则上不安排本办干部职工及家属以外的其他人员就餐。 六、食堂工作人员应热情服务,讲求食堂卫生;保障就餐供应,就餐的干部职工及家属应注重公共形象,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用品。 七、单位接待就餐一般安排在食堂进行,由办公室提前通知食堂进行准备。 计算机管理制度 1.各组室负责人负责组室的电脑日常管理,配置的电脑要有专人管理。 2.严格按照保密制度保管好电脑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复制、外传任何电脑资料。 3.输入的文件、资料应当按秘密与非秘密等级分存于不同的资料区,各组室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统一编号、登记,并定期存盘。 4.严格按照程序使用电脑,若发生故障,应及时向办网络中心申报,派人维修。 5.注意爱护电脑设备,要定期保养电脑及附属设备,保持电脑周围环境的清洁、通风和干燥,因人为原因损坏电脑的,由当事人负责相应责任。 6.由网络中心(即微机房)负责全办办公电脑的日常维修及本制度的监督检查。 7、上班时一律不得玩游戏。 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制度 一、学习时间定为每周星期五下午,由办领导主持。 二、学习内容为政治、业务两大类以及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精神。 三、学习形式采取专人授课(根据需要可聘请专家进行授课)、集中讨论,分组讨论等方法相结合。 四、学习要求准时开始,按时下课,集中精力做好笔记。 五、建立严格的学习考勤制度,做到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由办公室负责考勤。 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资质教育。 机关廉政建设制度 一、实行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任、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督促落实。 二、坚持和发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作风,不以权谋私,不向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索、拿、卡、要。 三、禁止利用职权从事营利活动,不得经商,不得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四、严格坚持按原则办事,严禁在执行公务中收受“红包”、礼品。 五、坚持办事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增强办事透明度。严格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六、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决定。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坚持执行,不得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职业道德。对下属单位和外单位来机关办事的人员要热情接待,严禁办事拖拉,故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存在。 八、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财经纪律,严禁用公款吃喝玩乐、铺张浪费。 九、严禁领导干部驾公车。 十、严禁上班时间到娱乐场所打牌、聊天。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细节才能理解改革的重要性,每个环节的处理都要落实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中达咨询就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和大家说明一下。公路的修建、管理和使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促进作用,也具有制约作用。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管理部门向公路使用者提供的维护服务,主要以保证公路使用质量为目的,兼顾公路用地的水土保持与绿化等工作。已建成通车的公路在自然气候变化和运营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毁坏,也会时常因汽车正常行驶的磨损或交通事故的破坏而受到人为毁坏,同时,修建过程中隐藏的种种缺陷也会渐渐降低公路的使用质量。因此,及时采取公路养护措施,修复出现损坏的部分路段,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防止因公路受损导致的事故损失。一、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框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根据四级公路行政等级和四级公路技术指标,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分别确定养护资金,由各省市制定公路养护管理指标计划,并严格按既定的资金计划和养护计划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公路的建设管理投入,使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在里程、等级方面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旧有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再适合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管理现状,各方对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便拉开了帷幕。2003年,交通部颁布实施了《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和《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投标招标管理暂行规定》,将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范畴。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公路税费改革,从2009年1月1日起,以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按计划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项目。这一系列改革尤其是税费改革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各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深入运用科学发展观,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并积极通过技术革新改变传统的公路养护方式,提高养护施工水平和作业效率,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科学、良性发展。二、税费制度改革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道、省道的养护管理主体为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或公路经营企业,县道、乡道的养护管理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依职权或经授权负责。而在此次公路税费制度改革中,国务院并未对公路养护主体做出调整,也没有涉及公路养护工作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调整。因此,公路养护管理仍是养护管理主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程等的规定和要求,为保护公路资源,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方便公路使用者,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公路运营过程中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工作。而当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改为燃油税之后,公路养护管理主体长久以来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资金管理运行体制被打破,公路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由自收自支转变为国家统一征收,经由中央财政预算及省财政预算管理,再按照省财政批准的公路养护管理预算拨付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使用。公路养护计划的审批部门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新增了省级财政部门,由单一审批主体转变为联合审批主体。公路养护资金的拨付渠道也从原来的经由省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机构)拨付到具体养护施工单位,转变为经由省市级财政部门拨付到具体养护施工单位。从整体上来看,税费改革后的资金分配方式和资金拨付渠道,能使养护资金收、支渠道分离,适于建立专款专用的财务管理协调机制,也有利于财政资金在一定行政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平衡管理;而从局部来看,税费改革后施行的资金分配方式和资金拨付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养护管理主体的财权,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具体的养护施工项目。由此可知,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方式也需要根据上述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做好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避免盲目追求投资规模,尽量提高养护工程中的资金运用效率。其次,要摒弃旧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主动按照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管理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遵照工程合同的约定进行养护施工,遵照工程合同约定的时间、数额支付工程款项。因此,调整后的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应力求严谨、细致,按照市场规则协调处理相关的经营管理事项。三、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前景展望2010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探索与实践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能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公路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1.使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与公路养护施工单位分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责是制定相关规划,进行执法监督,为公路交通运输市场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公路养护施工单位推向市场,目的是使养护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逐渐成为独立经营发展的企业法人,使公路养护行业走上规模经营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并使国家修路、企业养护的经营管理方法形成模式,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2.建立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按照交通部的有关规定,公路养护企业须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发给养护企业资质,并依该资质参与相应等级的公路养护市场竞争,在公平的环境中通过公开的招投标过程竞争各种规模的公路养护工程,并自觉接受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对该工程开展的监督管理。3.提升公路养护企业的专业水平。在公路养护企业内部进行合理分工,依据施工人员的技术特长组建专业化的路面养护施工小队、桥梁养护施工小队、绿化养护施工小队、公路附属设施养护施工小队等专业化队伍,有计划地对公路、桥梁进行维修、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病害和隐患,保障交通顺畅、环境舒适。同时,明确各养护施工小队的责任范围,抽调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组成质量监察工作组,定期对各养护施工小队的责任公路展开检查验收,奖励工作成绩优秀的小队,树立工作标兵样板,并对未达到责任要求的小队进行相应的处罚。4.升级公路养护技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有一些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在能源、资源消耗上以及养护效率上已经落伍,不能与目前的技术水平与技术发展要求相适应,故各公路养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资金使用情况,淘汰部分与工作实际脱节的落后技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打造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分批、分期引进先进的机械化养护设备,学习并推广节能、环保的养护技术,以求提高本企业的养护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5.在养护企业内部加强岗位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养护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在现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企业内部加强岗位培训教育,能够有效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使公路养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综上,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应以交通事业整体为基础,以党的先进理论思想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探索中逐步完成,以求适应及满足公路交通发展的实际需要。“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详细信息尽在中达咨询建设通,想要的相关建筑建设信息应有尽有。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浅谈如何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

临武工业园区自1996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十六年的风风雨雨, 2006年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大规模、大面积面铺开。近几年,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的加速转移的开发建设自此全,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园区在促进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为1.23平方公里,规划开发面积达5平方公里,入驻的规模以上企业24家,其中近两年在建的达10家,可容纳就业人数8000多名。但当前滞后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目前形势,并严重困扰了园区的发展。如何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园区行政服务功能,增强园区发展活力,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强化园区职能职责。借鉴外地产业园区通用管理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园区在建设初期可采取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即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相对独立,其主要职能是园区的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还拥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具体包括园区内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报批、投资立项审批、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行政管理和企业化运作的职能,而园区的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主要交付园区所在乡镇执行,这样有利于园区管理机构集中精力加快产业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侧重于招商引资、人才的引进与劳动力的培训、劳工管理及仓储运输等;建设成型后,则由管理转向服务,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加强科研培训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使园区得到可持续发展。(二)落实行政管理权限,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首要的是加快推进县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授权移交工作,按照“部门(政府)委托、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各职能部门授权园区管委会直接实施有关行政审批及相关收费、行政处罚事项,对于国土、规划、工商、公安、税务等确因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部门,应在园区设立分支(派出)机构或代办窗口,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负责园区项目落户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工作,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人事考核方面主要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第二是在实现委授权的基础上,支持园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调整内设机构。结合园区发展需要,设置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部、招商部、经济发展部等内设机构,重新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科学设计园区办事服务流程和日常工作制度,顺畅各运转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内耗,提高服务质效;为做到人事相当,在核定的总编制计划内新增部分专项编制,人才可通过公开招考、选调、选聘等方式引进,将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熟悉行政管理程序、精通专业技术的人员充实到工业园工作队伍中来,按照“一人多岗职能交叉程序简化”的思路合理配置岗位职责。第三是健全工业园区投资服务体系。致力于将园区建设成政策最优、审批最简、机制最活、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特区”目标,积极构建以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建设、人才资源招聘、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落实优惠政策等投资服务工作,尽量实现园区事务园内办结。(三)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实现园区协调运行。一是建立财税扶持机制。处于开发初期的园区,正值大投入大开发的高峰期,当前园区又无可支配收入,所以对园区实行财税扶持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待园区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可在园区设立一级财政;同时,授权园区开发公司储备一定量的土地,整合可抵押资产,从事投融资及资产经营活动,增强园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投资项目准入指标评价体系。坚持重大项目集体论证制,组织专家科学筛选,对项目的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发展前景、环保节能、完成期限、税收回报期限等主要指标进行严格审查,提高招商引资成效;项目入驻后,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和督察评比制,通过明确项目联系领导、项目牵头单位、项目业主三方的职责任务,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督察评比,实行奖优罚懒,责任追究,狠抓跟踪落实。三是增强园区对企业的管理职能。不仅要强化园区管理机构对企业的服务管理职能,而且要明确企业的职责义务,以确保园区的协调运行。(四)加强园区队伍建设,提升园区创新能力。一是改革用人机制。加强对园区干部及员工的培训,对外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把园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和市场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并实施园区管委会内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三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库。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和服务业人才队伍现状调查,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基础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并适时与企业联系,共同研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新方法、新举措。(作者系湖南临武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理论、法律法规、体制和监督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理论层面  无论是国有资产职能还是产权理论,都赋予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这也是目前管理层追求的主要目标。但国有资产还具有其他基本的社会职能,如,提供公益产品或服务、弥补市场失灵、缩小区域或阶层间差距,这些方面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社会职能的发挥需要统筹国家经济总量并统盘运营。在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既实现资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面临着较为尖锐的冲突。   法律法规建设层面   从2003年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到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向健全的法制管理过渡。但以上法律法规仅是围绕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层面,对其他类别的国有资产没有涉及。   体制层面  目前,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国资委管理,其中金融性国有资产属于财政部管理;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属于财政部管理;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土、水、林、矿等)。虽然部门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制约,但不利于统筹考虑国有资产运营,也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法规建设“政”出多门。设想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全部国有资产投入、运营、处置,又不易监管、缺乏制衡,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监督层面  现行的监督是垂直的线式监督,如果最底层监督链“断裂”,上级的监督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监督“对象”缺乏公开透明机制,致使各层监督主体“无的放矢”。   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国有资产法》虽早已筹备起草,但迟迟未能出台。应加快研究出台《国有资产法》,然后由各主管部门研究分管领域的国资管理法规,并最终汇总整合,“求大同存小异”,逐步建立国有资产制度的统一“出口”。   理顺体制架构。应由某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统一掌管全部国有资产,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和具体形势,提出国有资产的“收、放”方向,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对国有资产运营出台一系列指导性规定,履行出资人的监督职能。目前的各国有资产行业主管部门,则可根据本行业需求提出行业内国有资产投入方向,由统一掌管国有资产的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统筹考虑并安排投入后,交由国资委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出台行业指导性意见。   借鉴国外反托拉斯拆分模式。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应避免“统收统放”模式,而应细分行业运作模式、细化具体运营环节、逐步放开竞争性环节引入民间资本、打破行业垄断。借鉴国外反托拉斯拆分模式。研究探索把开采环节收归国有,下放生产加工环节并引入民间资本等。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开机制。研究建立国有资产登记、运营、评估、变更、核销等系列环节的公开机制,逐步放宽公开内容和范围。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财政局企业科)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1、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2、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的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六大依据我国国情和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前提是实行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双重职能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关键是落实国有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在以下方面建立起清晰明确、相互促进、效率极高的新机制,以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从机构设置上,应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者职能,中介经营者职能和企业法人财产所有者职能的划分;从产权关系上,应明确国家所有者,国家授权、委托的产权代表者,企业法人产权经营者三个产权主体的划分;从投资体制上,应明确国有资产总投资者,国家部分资产的授权委托投资者,国有资产投资的接受者等不同投资主体的划分;从收益分配上,应明确国有资产收益的总代表,国有资产收益的分代表,国有资产直接收益的企业法人实体等不同受益者的划分。由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结构为: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总代表;企业法人是国有资产经营的基层组织;介于二者之间的是总代表授权委托经营国有资产的职能部门,作为产权管理的中介机构。进而可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中央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总代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权能;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经国务院及各级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即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各级政府授权、委托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公司,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以产权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经营国有资产产权;企业法人对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什么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以及管理方式和方法等有关制度的总称。[1]国家以产权为基础,以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资产的占有者和使用者为对象开展的管理活动。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但它是以产权所有为基础的,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的身份是平等的,不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国家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从总体上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具体化;同时,它又直接与上层建筑相联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实质上是正确处理国有经济内部各种经济关系以及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问题,同时涉及国家、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各经济主管部门、中介机构、经营单位和职工之间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责、权、利的协调和处理问题,本质上体现了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终极所有者对国有资产运营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监管的一系列活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