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设计课堂实验让学生感受探究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好好的开展数学活动,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引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人的心理是在主题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是教学情景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教师要把关爱、、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以乐关向上,充满的导语和现代教育手段等,创与学习有关的愉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发现数学。如教学表内乘法时,可组织学生到游乐园中观看摩天轮、火车、急流涌进等活动,边观察边从生活中找数学问题,要知道每项活动有多少人,用加法做太麻烦,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解答方法,产生一定要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2、创设问题情境。“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教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循着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比如,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给三角形找朋友的操作游戏,使学生发现并提出:“有几种三角形,每种三角形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等,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 3、创设趣味情境。好玩是儿童的天性。要让儿童享受童年的欢乐,就要求教师教学要适应儿童的特点,按照儿童内在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比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课件中4个小动物做分组游戏的画面,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小动物在做什么游戏?大家也想做这种游戏么?”接着导入新的知识活动探究:即6个人一组做分组游戏,余下的同学做裁判。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中,亲身体验“平均分”“等分除”的概念。 二、选择内容,提供材料,创设探索的条件 1、选择活动探索的学习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化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体验等。这类知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个性和活动性。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内化。从知识内在特性上看,程序性知识是适宜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学习内容。 2、提供有结构的学具。学具是引导和形成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完成发现获得发展的工具,是学生探索活动的媒体.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具应该具有与新知识相同结构的或具有某一方面特征的;具备重演或再现知识的能力;尽可能孕含多种探究方式的思路。能够演法不同水平的多种思考。如:“长方体表”的教学,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小长方形纸片、单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单位的透明胶片、直尺、三角板等。为学生创设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条件。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教学内容中要设计好素材——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生活实际相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长方形”的教学中,设计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本课开始的生活中的问题。学校长方形花坛的计算。教师只在屏幕上打出长方形花坛的几何天下图形,就让学生进行计算。当学生提笔要进行计算时,却发现有计算的条件——长和宽。这一障碍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长方形公式诸要素的体验,使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感受了应用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即要解决问题,就要寻找和问题相关的条件。二是进行了当堂所用电脑屏幕的计算,其中有单位名称的变化。三是让学生计算自己面前的长方形的。比如课本、练习本、铅笔盒的一个或几个;还有桌子面、凳子面等。四是让学生在12平方厘米的的长方形纸片上设计一张邮票,看有几种设计法。哪种设计美观、大方、合适。这些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能引导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使之学会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有用信息,从不同角度寻找问题的。提高学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解题策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用途,进而获得成功学习的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自主探索中,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动力。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中,只要科学地引导,不断森化课堂教学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创新精神得到较大提高。通过以上几点教学,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在历次数学期终、竞赛中成绩比较突出,好多同学荣获“数学大王”称,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

关于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有关问题

答案应为D我们要了解力传感器在题目中的作用 即可以目测绳张力 即滑块所受拉力 可以直接求解物体所受拉力与其加速度关系 因此我们不必对钩码及滑块质量有要求课本的实验中有此要求是因为作了近似 具体推导不赘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假如钩码质量非常大 以至于滑块可以以接近g的加速度运动 而我们以钩码的重力作为拉力 那么拉力与滑块加速度的关系在加速度接近g时就不成立 而上述实验没有这个限制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 1 、G 2 为两个光电门,

(1)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v 1 = d t 1 = 0.03 0.15 =0.2m/s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v 2 = d t 1 = 0.03 0.1 =0.3m/s .根据 v 2 2 -v 1 2 =2aX得,a= (0.3) 2 -(0.2) 2 2×0.5 =0.05m /s 2 ;M>>m的条件下,合外力等于砝码的重力,则mg=Ma,解得:m=0.002kg;(2)对M和m整体分析,有:a= mg M+m ,则绳子的拉力F=Ma= mg 1+ m M <mg,所以实际牵引砝码的质量与上述的计算值相比偏小;故答案为:0.05;0.02;偏小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轻推滑块,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滑块通过光电门速度相等,则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相等,证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v1=D△t1,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v2=D△t2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v12=2ax,a=(D△t2)2?(D△t1)22x故答案为:(1)匀速;(2)(D△t2)2?(D△t1)22x

通信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探究论文

通信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探究论文    摘要 :在现代通信技术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计算机通信软件也已经在通信系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之中的应用现状,并且对通信技术之中的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之中,计算技术已经实现了多次更新换代,并且其功能也在不断地强大,目前已经实现了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在通信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通常意义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通信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发送与接收信息。在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过程之中,离不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与融通也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因此,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之中的应用,也为信息的处理与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并且有效地节约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其经济效益。    1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计算机通信实现了对传统的通信方式的超越,不仅仅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而且还可以对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计算机通信在其中融入了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计算机通信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之中,在进行信号的传输与转换的过程之中多使用的技术主要是二值信号,从而实现对影像和图片的呈现。与此同时,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之中,其监控技术也是通过二值信号实现的。   (2)计算机通信的频率比传统的通信技术要高很多。在传统的通信技术之中,主要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但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使用,使得其信号的传播速度要比模拟信号要快得多。(3)计算机通信持续的时间较短。在传统的通信技术之中,像电话、数据通信等建立通信的时间都比较长,但是,计算机通信有效地对以往的通信技术进行了改进,有效地缩短了建立通信的时间,一般将其控制在了1.5秒以下是相对合适的。   (4)计算机通信技术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的能力。可以对噪音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增加了信号传递的安全性。    2通信技术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计算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实现了有效地结合,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通信技术之中,实现了对传统通信的超越,而且对传统通信技术的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极大地扩大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比如: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到了电视遥控器之中,这样不仅延长了遥控器对电视控制的距离,而且还增加了信号的"强度,同时有效地将电磁干扰等因素控制在外,有效地促进了电视遥控器进行遥控的效果,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连的,在当前的发展时期,计算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和优化升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之下,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得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功能逐渐地多元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逐步地在向高效化、及时性、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所以,在不断地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通信技术之中的过程中,使得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应该加深对通信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3通信技术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3.1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中   科学的、专业的、合理的信息管理是我国通信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得以高效运用的重要形式和具体内容之一,合理地在通信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内部的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换,并且,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促进我国各个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严格地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和创新发展,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科学管理。因此,要不断提升信息交换的质量,从而有效地保证我国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更加高效,更加便利,更加标准。   3.2计算机技术在计费管理中   在探讨和分析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系统的实际应用问题,必须要考虑到计费管理对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言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一般来说,计算机通信技术有助于促进我国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实现精准的费用计算,从而完善计费管理系统。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通信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早日实现科学的计费管理,进而为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需要重点考虑计费问题,从而尽最大努力促进我国计费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   3.3计算机技术在数据管理中   通过在数据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并且在数据管理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自动查询,同时,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公共网络系统的电话拨打,进而帮助相关行业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这样就有效地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由于计算机的信号数据都是采取二进制的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并实现了数据管理系统向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4计算机技术在缴费系统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进而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其中,缴费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目前应用范围和应用频率较为广泛的形式之一,由于通信计算机技术所应用的缴费系统自身所具有的数据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智能性等诸多特征,比传统的缴费系统更加高端、便利,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应用相对比较普遍,并且这种操作方式具有很高的便利性,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提高缴费的安全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前景   通过上文分析和阐述的通信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实际特点和具体应用情况,进一步地凸显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于现阶段的通信技术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地提醒相关行业及其负责人应该高度重视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关注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与换代,从而更好地推动为我国通信系统之中的计算机技术拥有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了科学且深入地分析,具体如下:   4.1传输频率进一步提升   在通信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的传输频率,而且其传输效率较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迅猛,由此推动着相关技术行业不断推动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与完善,从而提升其传输频率,加快信息处理速度,完善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型发展。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的完善与成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促进我国通信系统的效率得以提高,因而当前不断促进我国通信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4.2呼叫时间进一步缩短   在通信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通信行业的进步,并且,进一步地缩短呼叫时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前的通信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发展程度颇高的时代,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助于实现计算机技术的便利性与高效性,而且可以实现通信系统内部信号在短时间内的传输与呼叫。因此,在未来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业及其负责人应该积极致力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实现完善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呼叫,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我国技术行业的创新发展。   4.3抗干扰技术进一步增强   因为当前的计算机技术所使用的数据处理形式主要指的是二进制的数据处理方式,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设置密码,进行保密性存留和传输,从而可以严格地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基于通信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干扰性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通信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科学发展。因此,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计算机发展应该重点关注其抗干扰能力,不断完善和创新抗干扰技术,从而为通信系统内部的数据传输保驾护航。    5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之中,随着通信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扩大,通信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使得其中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两种技术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促进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得到了扩宽。因此,应该加深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与解析,发现其应用的特征与其中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技术的创新与改造,使得通信技术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其中的计算机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以此来促进社会发展的丰富多彩,促进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早日形成。    参考文献   [1]谢磊,汪军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2).   [2]巴合提古力朱王汗,古丽沙拉杜瓦汗.浅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J].科技展望,2015,(22).   [3]蔡春莹.探析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 ;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 1 、G 2 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轻推滑块,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滑块通过光电门速度相等,则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相等,证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在实验中,认为m的重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力,所以m的质量应远小于M的质量.故选D.(3)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2= D △ t 2 = 0.01m 0.01s =1m/s,v 1 = D △ t 2 = 0.01m 0.02s =0.5m/s,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 2 -v 1 2 =2ax,a= v 22 - v 21 2x = 1 2 -0. 5 2 2×0.375 =1m/s 2 .(4)由表中第一组实验数据可知,G=mg=0.20N,a=0.10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a,解得M=2kg;故答案为:(1)将滑行器放在导轨上,观察它能否保持静止,或轻推滑行器,观察滑行器是否匀速滑行.(2)D;(3)1;(4)C.

基于某水闸加固工程设计要点探究?

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水闸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中针对除险加固工程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提出了水闸除险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旨在为类似的工程参考借鉴。关键词: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布置;加固设计1 工程概况某水闸位于河道边上。1985 年开始建造,1982年完工并发挥效益。枢纽工程主要由翻板闸、左右岸灌溉发电进水闸、船闸、水轮泵站及灌溉渠系等建筑物组成。水闸建成后主要功能是拦蓄水量,提供农业灌溉用水,闸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300km2,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0.52 万亩,发电装机 400kW,水闸最大下泄流量 2790m3/s,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闸工程。水闸的闸坝坝轴线长110m,闸顶高程为64m,主要由翻板闸、船闸兼冲砂闸、左右岸灌溉发电进水闸、公路桥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建筑物呈“一”字型布置,从左至右分别为:左岸灌溉发电进水闸、翻板闸、右岸灌溉发电进水闸。2 工程存在的问题2011年12月对工程进行了全面安全鉴定,鉴定确认该水闸为三类闸,属病险水闸,该水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闸过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翻板闸支铰锈蚀,启闭不灵,影响泄洪安全。(2)闸坝均坐落于岩基上,闸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闸基扬压力呈无折减的线性分布。经复核,翻板闸溢流堰抗滑稳定满足要求,闸基抗渗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岸坡挡墙抗滑稳定满足要求,但挡墙抗倾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现状浆砌石边墙存在多处裂缝、错位,挡墙基础局部已淘空。(3)下游未设消能设施,现已冲刷成坑,任其发展,易淘刷闸基,影响闸坝稳定。(4)进水闸钢闸门锈蚀严重,泄洪闸及进水闸因闸门槽变形,启闭困难,且采用临时架设葫芦启闭,泄洪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翻板闸支铰锈蚀,启闭不灵。综上分析,现状的水闸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及时对水闸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以保证工程运行的安全。3 工程地质水闸建筑物及其上游河床宽 100~130m,两岸发育一级阶地,阶面高程一般为 64~67m,宽百余米。闸下游河床略窄,两岸为岩质岸坡,坡度较陡,岸坡稳定性尚好。闸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灰岩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粘土、砂、砾(卵)石。三叠系灰岩(T)一般弱~微风化,岩石致密坚硬,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弱透水性,闸址两岸及河床均有出露,岩层产状为 NE30°~40°/NW∠45°~55°。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alQ4)广泛分布于河床及两岸阶地。阶地冲积层具二元结构,一般上部为低液限粘性土,弱透水性,下部为砂、砾(卵)石,厚度 5~7m,透水性强。河床基本分布为砂、砾(卵)石,厚度 1~3m,含透水性好。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水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水闸工程。工程灌溉农田 0.52 万亩,发电装机 400kW,水闸最大下泄流量为 2790 m3/s。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确定,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大型工程。根据本工程等别,确定泄水闸、左右岸灌溉闸为 2 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校核洪水位(P =1%)为 69.26m;设计洪水位(P =3.3%)为67.76m;正常蓄水位为 64.00m;校核洪水位时最大下泄流量(P =1%)为2790m3/s;设计洪水位时最大下泄流量(P =3.3%)为2170m3/s。工程主要建筑物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灌溉发电进水闸(胸墙式,单孔,净宽 4m,总长6.4m)、8孔泄水闸(驼峰堰堰型,每孔净宽 12.0m,共8孔,总长 113.0m)、右岸灌溉发电进水闸(胸墙式,单孔,净宽4m,总长6.4m)等,设计闸顶高程71.0m。5 水闸加固工程设计5.1 泄水闸加固设计泄水闸布置在原公路桥上游侧,按原桥孔对应布置水闸,每桥孔上游布置水闸两孔,从右岸至左岸分别为 1 号~8 号孔,其中 4 号孔对应原船闸位置。考虑到水闸两岸均有灌溉发电进水闸,通航船闸仍按原船闸位置布置比较合适,并结合施工导流的布置,确定 4 号孔为预留船闸孔。水闸闸室布置采用开敞式水闸,共8孔,其中4号孔为预留船闸孔,闸室结构布置均相同。闸室每孔净宽 12m,中墩厚 2.0m,边墩厚1.5m,闸墩顶高程 71.00m,闸室总宽度 113m,顺水流方向长度18m,闸室基础高程 58.50m。水闸上游进口段护底高程 60.0m,护底顺水流方向长 25m。闸室下游设消力池,消力池底板高程60.0m,消力池段长度 9.30m,闸室段长度 4.0m,总长度 13.30m,原堰体 61.0m 高程以上部分拆除,剩余部分用作消力坎,消力池深 1m。消力池下游海漫主要依据河道各种工况下的河道流速所确定。工程河道设计洪峰流量为2170m3/s,流速为 2.52m/s,相应下游水位 67.50m;校核洪峰流量为 2790m3/s,流速为 2.74m/s,相应下游水位68.97m;干砌块石海漫抗冲流速为3~4m/s,设计采用格宾块石笼海漫,抗冲流速可达到7m/s 左右,海漫末端坐落在原基岩上,故不设防冲槽。5.2 灌溉进水闸加固设计左右两岸灌溉发电进水闸,均分别易址改建在其所在地的公路桥上游侧,进水闸结构尺寸相同,故不分别阐述。进水闸均采用单孔胸墙式水闸布置,进水闸孔净宽 4m,孔底高程 61.50m,胸墙底高程 64.50m,边墩厚 1.2m。工作闸门布置在胸墙上游,采用平板钢闸门卷扬机启闭,启闭机安装高程76.50m,启闭机房建筑面积31m2。   拦污栅与检修闸门布置在工作闸门上游,清污平台布置拦污栅下游侧,清污平台及胸墙上游挡墙顶高程 65.0m,胸墙下游边墙顶高程 71.0m。进水闸引水渠靠水侧设拦砂坎,坎顶高程 61.50m,基础高程 59.0m。引水渠靠岸侧设导水边墙,墙顶高程65.0m,为混凝土重力式挡墙。5.3 泄水闸的闸门设计和启闭设备新建泄水闸共 8 孔,每孔净宽为 12.0m,闸底板高程 61.50m,闸墩顶高程 71.0m。泄水闸每孔设一扇工作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采用工程塑料合金材料滑道支承,下游止水下游面板。闸门挡水高度为 3.5m,门高为 2.5m,门顶溢流。门体与埋件主要材料为 Q235,门体含加重共约 18t/扇,埋件重约 6t/孔,闸门运行条件为动水启闭。启闭设备选择 QP-2×250kN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扬程 12m,共8台,重量为 5.4t/台,启闭平台高程为 76.50m。工作闸门上游侧设检修门槽,8孔共用一扇检修闸门,检修闸门静水关门,动水启门。5.4 灌溉进水闸的闸门设计及启闭设备灌溉进水闸为拆除重建,布置在泄水闸的两侧,共2孔,顺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检修闸门、拦污栅、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 4m×2.8m,底板高程 61.50m,闸墩顶高程 65.00m。每孔设一扇检修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 HS 型手拉葫芦,门体重 3t/扇,埋件重 1.0t/孔。闸门静水关门,动水启门,启闭设备为临时设备。拦污栅孔口尺寸为 4m×3.5m,底板高程 61.50m,闸墩顶高程 65.00m。每孔设一扇倾斜式拦污栅,拦污栅为平面滑动式钢栅,栅体及埋件主要材料为 Q235,栅重 3.0t/扇,埋件重1.0t/孔。拦污栅静水启闭,启闭设备为 HS 型手拉葫芦。工作闸门孔口尺寸为 4m×2.5m,底板高程 61.50m,闸墩顶高程 71.00m。每孔设一扇工作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 Q235,门体重 5t/扇,埋件重 3.0t/孔。闸门动水启闭,启闭设备为 QP-2×100KN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容量 2×100KN,扬程12.0m,自重2.5t/台,共2台,启闭平台高程为 76.50m。6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水闸存在的问题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除险加固设计策略,经使用后得知,其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一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一些水闸工程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将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运行安全,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必须对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哪些?

注意理解,多参考一些名著和参考书,不过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

初中语文课堂上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若干要求(试行)全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总结、研究等工作,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制订教学计划1、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构、体系、特点,明确教材总体及各分册的教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2、学科计划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本学期实施教材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设想和措施;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意见(包括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落实)。3、开学一周内制订好计划并上交学校教导处(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上交)。二、备课1、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授课前一定要写好教案。教案应按单元分课时撰写,应反映一课的总体内容:①教学目标;②重点、难点分析;③课时安排;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⑤教学容量、密度和深广度(包括师生互动内容、时间)安排;⑥主要教法、学法设计;⑦提问和课堂训练的设计;⑧板书、课件设计;⑨作业布置(包括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作业和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3、要注意预设和生成的平衡,教案设计时要留有让学生质疑和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补充教案。作文教案应分指导与讲评两类型教案。①指导课教案:写作目标、题目或写作范围;指导重点;具体要求。②讲评课教案:分类统计;优等作文及其特点;差文章及其原因分析;改进和提高措施。4、要准备好教具,重视发挥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应注重实效。5、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研究”(研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研究双基和能力,研究教法、学法,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6、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写好教后记,课后分析或案例分析中要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课后分析或案例分析每学期不少于10次。7、教师的教案和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应定期不定期地在教研组和校内进行检查和交流。8、备课应适当超前(新教师备课要超前一周)。三、上课1、坚持按教学计划开课(可允许作适当调整),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2、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以此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预习内容包括:①利用词典(字典)解决字、词问题;②感知整体(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③复习与新课内容紧密相连的旧知识;④找出疑难问题,并能用简单符号做标记;⑤利用图书、网络和社会调查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和资料。3、课堂教学基本要求:①教学目标明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意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②教学内容要注意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讲解无知识性错误,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要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师要善“启”善“导”,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恰当;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⑤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要注意学习语言和情感体验的平衡与结合,阅读课上要留有让学生感知、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充足时间,使学生在课堂既能“书声琅琅”,又能“议论纷纷”;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⑦多向交流、多向合作、及时反馈矫正,师生、生生互动性强,要合理安排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注重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既要鼓励、赞赏,又要作出科学评价,适时补充、纠正学生发言中的片面或不当之处。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对于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概念及有关背景教师要作适当的讲解。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前提;②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方法;③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④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⑤以活动为教学板块;⑥以合作为平台实施教学目标;⑦以链接为手段,将学生由小课堂的语文学习引导到大课堂的语文学习中去。4、用普通话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准确、明白、流畅、生动,音量、语气、速度要适当。5、提倡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板书内容精当,布局合理,有利于促思激疑。字形要工整、规范,能对学生的书写起示范作用,要使最后一排学生看得清楚。6、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能随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7、作文教学要重在有效地上好指导课和讲评课(按前文所述作文教案中的要求实施)。8、要指导学生记好听课笔记,并对听课笔记作检查、评价。9、教师要互相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每听一节课,要记好听课笔记,并对该课作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布置作业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量要适中,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倡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延伸作业相结合,基础题与开放运用题相结合,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作业。2、严格训练,要求作业规范、整齐。字要规规矩矩地写,书要认认真真地读;应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好,应做的作业一定要做好。3、课文后的练习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内完成(时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课外作业主要指:①教材中的选做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题;②《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阅读、背诵和课外写作。教师对课外阅读、背诵和练笔,要有布置、有检查。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要求16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每次作文,训练目标力求单一、具体。要求45学生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5、作文要求教师评批的全体学生的大作文四至五篇,其余作文略批或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作文训练要针对训练目标有改有批(眉批或尾批),批语要具体,力戒抽象、模糊,字、词、句的错误可指导学生自己订正、并作好批阅记载。6、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重视作业讲评,讲究批改实效。作业批改改革实验,要有利于学生质量的提高,并经学校的批准,方能实施,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放松批改要求。每次批改有成绩和日期,成绩实行等第制或百分制。设立“作业批改记载本”,学生每次作业的问题,教师要作记录和分析,及时检查、督促学生订正错误,不断改进教学。五、辅导1、充分利用多种反馈形式,掌握学情,及时辅导。2、辅导要分层次。指导优生要深化知识内容,发挥特长。对中差生要有辅导计划,分析原因要中肯,寻找知识遗漏、缺陷要恰到好处,措施要得力。3、辅导中差生的形式多样化。大多数的问题要集体辅导,个别问题要个别指导,也可采用提供资料、小组共同学习、同学帮助等法进行。4、按《课程标准》要求,切实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①制订可行的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计划(包括目的、要求、内容、安排等);②规定恰如其分的阅读量和写作量。日课外阅读量为2500字以上;每周课外写作量为800字以上(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③推荐介绍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④创造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条件(号召学生订阅报刊,上网查资料);⑤指导学生课外读写的方法:圈点批注、拾锦摘要、心得体会、精读博览、细读跳读、写稿投稿等;⑥做好课外读写的登记、检查、评价工作;⑦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文学社”,“手抄报”和不定期编选“优秀作文选”。5、作好辅导记录。六、教学评价1、要重视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巩固率和运用率。及时检查教学效果,重视教学反馈。2、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要注意使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3、学业评价可以采取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方法,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评价和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4、命题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兼顾,难度、题量适中,覆盖面要广。题目要有确定性(考生明白让他答什么,怎么答,答案应以什么形式呈现,不使考生发生误解);思想教育性(作文命题不应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简明性(语言文字简洁明了);开放性(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应有不致引起争论的确定答案,注重题型更新。命题要与新教材对口,应反映出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估。5、命题方式:①任课教师每人提供一份试卷,由组长增删试题。②任课教师轮流命题。③组长独立命题。④备课组集体命题,组长把关。⑤采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外单位试卷。6、评卷可由任教者评卷,或备课组“流水作业法”评卷,评卷者要记载必要的数据和各题得分率,进行试卷和教学质量分析、讲评,并及时查漏补缺。七、教学总结、研究1、每学期期末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分为专题总结和系统全面总结两类。教师在某一教学问题上有较大收获、体会,并对它有独特见解,可写专题总结。系统总结就是对全学期教学工作的成绩、缺点和今后打算作全面总结和概括。2、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开展课改实验,分析教学情况,研究、改革教学,结合教学实践作好案例分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3、努力学习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从事课题研究,撰写教学科研论文。附:表一: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评价表表二: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表一: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评价表单位_________任课教师姓名________年月日项目内容好合格不合格得分一、教学计划(5分)1、全期目标任务是否明确2-1.71.6-1.31.2以下2、计划内容是否完善2-1.71.6-1.31.2以下3、计划制订是否及时1-0.90.8-0.70.6以下二、备课(20分)4、能否钻研《课程标准》2-1.71.6-1.31.2以下5、能否钻研教材2-1.71.6-1.31.2以下6、能否明确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2-1.71.6-1.31.2以下7、能否精心设计教案(含作文指导、讲评教案)4-3.33.2-2.52.4以下8、是否选择和设计好练习3-2.52.4-1.91.8以下9、是否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密度3-2.52.4-1.91.8以下10、备课是否提前2-1.71.6-1.31.2以下11、能否参加集体备课2-1.71.6-1.31.2以下三、课堂教学(35分)12、每节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3-2.52.4-1.91.8以下13、理解、处理教材是否正确、合理3-2.52.4-1.91.8以下14、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3.33.2-2.52.4以下15、是否兼顾“两头”,面向全体3-2.52.4-1.91.8以下16、是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4-3.33.2-2.52.4以下17、是否有效地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习方法,开展师生互动活动3-2.52.4-1.91.8以下18、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3-2.52.4-1.91.8以下19、能否说普通话,教学语言是否规范3-2.52.4-1.91.8以下20、板书书写是否清楚,布局是否合理2-1.71.6-1.31.2以下21、是否适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1-0.90.8-0.70.6以下22、是否有教学应变机智和生成能力2-1.71.6-1.31.2以下23、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含是否有效地指导、讲评作文)4-3.33.2-2.52.4以下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2分)24、布置是否适中1-0.90.8-0.70.6以下25、内容是否全面(听、说、读、写)2-1.71.6-1.31.2以下26、作业(含作文)批改是否认真、及时、讲实效3-2.52.4-1.91.8以下27、是否布置、检查课外阅读和练笔2-1.71.6-1.31.2以下28、有无批改记录和分析2-1.71.6-1.31.2以下29、能否指导学生及时修改和订正2-1.71.6-1.31.2以下五、课外辅导(10分)30、是否有课外辅导计划2-1.71.6-1.31.2以下31、是否分类指导、扶差拔尖3-2.52.4-1.91.8以下32、能否组织指导语文课外兴趣活动3-2.52.4-1.91.8以下33、能否作好辅导记录2-1.71.6-1.31.2以下六教学评价(10分)34、是否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多元评价2-1.71.6-1.31.2以下35、是否按命题原则命题3-2.52.4-1.91.8以下36、是否及时阅卷评分2-1.71.6-1.31.2以下37、能否作试卷分析,及时查漏补缺3-2.52.4-1.91.8以下七、教学总结研究(8分)38、是否参加教研活动,总结教学经验4-3.33.2-2.52.4以下39、是否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分析教学案例4-3.33.2-2.52.4以下评价人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表二: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权重等级得分ABC学生学习状态参与状态1、参与的深度2502102、参与的广度22103、参与的时机与效率2210交往状态1、多边的信息传递22102、和谐的人际交往2210思维状态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落实1010-98-65分以下2、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55-43-213、思维的求异性、独创性、批判性55-43-214、语文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1010-98-65分以下情感状态1、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好奇心与求知欲33212、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22103、体验成功,建立信心33214、良好的学习习惯2210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目标1、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清晰4304322、合理处理、驾驭教材22103、针对学生实际状态22104、考虑学生发展潜能2210教学内容1、体现学科教育价值44322、体现与生活世界的沟通33213、体现课堂结构灵活性3321教学过程1、开放设计有度有弹性33212、充分利用课堂即时资源33213、合理运用评价机制22104、全面照顾学生个体差异2210教师基本功1、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5205-43-212、语言:规范风趣、启迪思维55-43-213、板书:简洁端正、条理清晰55-43-21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55-43-21综合评价总得分等弟评价人:

浅议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摘 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课堂上的使用已经两个年头了。统编版教材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也出现不少亮点。“活动·探究”单元就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由于这种单元组织形式是之前各版本语文教材都没有的,这种全新的单元形式给初中语文课堂刮起一股旋风。“活动·探究”单元势必给课堂带来巨大的变革。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初中语文教材要体现这一特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全新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这种单元的设置就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的特点。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语文课程改革新背景下,如何利用新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阵地之一。统编版共设置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八年级上册的“学习新闻”单元、八年级下册的“演讲”单元、九年级上册的“现代诗”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   “活动·探究”单元势必改变初中语文课堂的上课形式,也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浅谈对统编版“活动·探究”单元实施策略。   一、“活动·探究”单元自主阅读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完成单元任务,这正是“活动·探究”单元的一大亮点。单元的学习以任务式的形式出现,并让学习自主阅读、自主完成任务,这就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 “活动·探究”单元任务单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种全新单元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活动·探究”单元设置了本单元的活动任务单,学生自主阅读任务单,从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演讲词“活动·探究”单元,学生自主阅读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撰写演讲词、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三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要求一个个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二) “活动·探究”单元课文自主学习   学生以“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任务单为指引,自主完成学习单元所有课文的任务。阅读课文是“活动·探究”的第一个任务。如笔者组织学习演讲词“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通读《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等课文,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然后自主精读课文,把握不同演讲词的写作方法。   (三) “活动·探究”单元旁批、补白、技巧点拨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单元在课文旁边、课文后面设置了旁批、补白、技巧点。旁批提供了课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它成为学生自主阅读的助手。如《最后一次演讲》中旁批:“开头第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这一旁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掌握演讲词开头的方法。还有补白、技巧点拨等栏目,学生自主阅读这些栏目,掌握单元演讲词的知识点。   二、“活动·探究”单元自主活动策略    活动是“活动·探究”单元的本质。因此,“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要以自主活动策略为主。   自主活动是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如笔者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演讲词“活动·探究”单元的第三个任务:举办演讲比赛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撰写的演讲稿进行分组,相同主题的分在同一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演讲选拔赛,选出所撰写的演讲稿最优秀的、演讲现场效果最好的。各小组再进行演讲比赛活动,笔者组织学生挑选好主持人和评委,并设置必要的演讲比赛的奖项、奖品等。   自主活动策略要极力体现自主性和活动的本质,不能把活动搞得胡里花俏的。热闹并不是活动的本质,而有实质性、全面性的参与和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如演讲比赛活动不能只叫几个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就太过于片面了,而要引导所有学生都参加到自主活动之中。   三、“活动·探究”单元自主探究策略   “‘活动·探究"单元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出发,来设计语文学习路径的崭新尝试,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课标理念。”学习路径是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式学习。自主探究策略是“活动·探究”单元实施教学策略中的核心。   (一) 自主探究课文   “活动·探究”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同一类型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课文,自主获取这一类型知识点,明确这些课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八年级下册学习演讲词“活动·探究”单元,学生自主探究这四篇课文,探究演讲词开头和结束语的写法,探究演讲词如何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探究演讲词如何鼓动人、感染人。   (二) 自主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更加容易构建起知识体系,自主专题探究是“活动·探究”单元重要的策略之一。如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为了让学生探究戏剧的特点,专门设置话剧《茶馆》专题探究。学生对老舍及其话剧《茶馆》《龙须沟》进行专题探究,了解戏剧的特点,掌握戏剧冲突,品味话剧人物的语言,揣摩剧本中的台词及舞台说明。   总之,“活动·探究”单元注重学生的体验,重视学生的感受和表达,这就要求课堂的设计和教学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活动·探究”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实施教学中要注重实施策略。“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以自主、活动、探究为主要策略,让学生在单元活动中“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葛亮亮.新教材,新在哪里?—访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J].内蒙古教育,2016(28):11-13.   [3]王涧.“活动·探究”单元的顶层设计和教学实施[J].语文学习,2017(11).   作者简介:    林昆勇,福建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电解水后

【实验与探讨】(1)碱;酸(2)不足(或酸液残留在管壁上等)(3)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4)pH试纸;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稀硫酸(或酸);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交流与反思】2.2%;增强;增强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电解水后

根据实验的结果对溶液的酸碱性做出判断,进而分析即可.【实验与探讨】(1)酚酞溶液遇碱变红,pH值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碱;酸(2)红色不消失说明还有碱性溶液.故答案为:不足(或酸液残留在管壁上等)(3)丙同学的溶液中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了.故答案为: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4)因为酚酞溶液与酸不反应没有现象,所以无色就有2种情况,而用pH试纸就可以很简单的判断此时的溶液到底呈什么性.故答案为:pH试纸;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稀硫酸(或酸);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交流与反思】甲同学消耗了5克水,溶液还剩50克,而溶质没有变还是55×2%=1.1g.所以电解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g50g×100%=2.2%.为提高水的导电性,加入酸时,由于溶液中减少的是水,即酸的浓度在增大,所以酸性在增强,pH值在减小.而加入的是碱时,由于也是水在减少,即碱的浓度在增大,所以碱性增强,pH在增大.故答案为:2.2%;增强;增强

初二上学期探究性物理小论文(人教版)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物理科学探究方法有哪些?什么建立物理模型啊什么等效替换发等等,都分别解说下还要举例子,并说明探究力

1、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如:串并联电路电阻。2、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如:在验证发声体在振动时,在音叉旁边悬挂乒乓球3、类比法: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比如利用水压讲解电压;水流讲解电流。4、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如:探究导体电阻与那些因素有5、物理模型法: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事实的一种近似形象的描述,物理模型的建立,往往会导致理论上的飞跃。如:根据实验建立液体压强公式P=ρg h时运用了“假想液柱”的模型;6、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7、观察比较法(对比法)如:研究蒸发的快慢因素、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比较法8、归纳求同法如:在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9、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物质密度、速度、功率等。10、逆向思维法:如: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不知道是否想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欢迎大家分享。   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1   【论文摘要】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可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从实际出发把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等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   【论文关键词】   参与体验;循序渐进;启发引导;渗透思想;实际出发   新课标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亦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   1.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美国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生活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物理和生活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学生掌握好物理,必须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这一辩证关系。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时,如果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筋、纸盒等。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地摆弄,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走进“声音的世界”,创设“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然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如让学生用手触摸自己讲话时的喉咙振动,观察和解释蝉鸣现象等,把学生得到的物理知识一般化。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到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体现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学生认识过程与科学家认识过程的共性。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和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探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结论是已知的,后者的结论是未知的。从事这两种不同的探究时,心理活动不完全一样,体验也就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不要求完美,重在学生的参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学生能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即可,至于结论的完整性、表达的严谨性、在其他场合的适用性等不要作过多的强调。   2.循序渐进学会科学探究   实际的科学探究的要素较多,而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即程序性的知识,拿到前台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然后进行不完全的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不要“一步到位”,应经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过程。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教程中,先安排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并以旁批的形式标示探究活动的几个要素,使学生对探究过程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几个要素的探究活动,最后再让学生完整地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就是按照循序渐的方式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3.以生为本启发引导   初中生对大千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对物理现象很感兴趣,对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   中学生对事物的现象喜欢问个为什么,学习过程中,可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针对这一年龄的学生喜欢幻想、有梦,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猜想,做出合理的假设。利用中学生喜欢交友,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   下面是我在教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3.1 首先要学生观察电阻定律演示器上的几条电阻丝,提出:任意两条电阻丝之间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长度、粗细(横截面积)可能不同。   3.2 让学生猜想影响导体的电阻有哪些因素,得出: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3.3 再提出:怎样探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并对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做出猜想或假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控制变量法,就由教师对控制变量法做了讲述(若学生探究能力较强,可由学生完成)。至此,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电阻丝,并选出了实验需要的电阻丝。后面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也很快完成,得出了结论,达到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4.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   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不一定非得要有实验活动,但是探究的思想,却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以实现。比如把讨论式的教学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讲授课可以穿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把讲授式设计成探究式,练习题中可以适当出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等,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在教《升华和凝华》一课,讲到玻璃窗上的冰花时,提出冰花是出现在窗的内面还是外面(我地学生看不到冰花这一现象)?让学生讨论,还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再进行交流。在讲授速度时,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这样引导学生:   (一)在百米赛跑中,我们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的?   (二)怎样判断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比行驶的单车快?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一)在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比较所用时间;(二)在所用时间相等时,比较通过的路程。   5.实际出发进行探究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教学,是因为探究式教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但在初中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地进行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探究,有些内容不可能,也没必要都上成实验课,重在突出探究的思想,不可地套用探究中的七个要素,搞华而不实的探究式教学。   6.探究式学习讲究合作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切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对所获得知识的正确、全面解,从而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制造机会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有很多实验必须要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组中的学生分工不同,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现象的、有收集的等。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学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合作的技巧,确保探究活动的成功。   7.探究式学习离不开信息的整合   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还应重视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要多元化,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收集他人的信息,可以在图书管收集,可以在生活中收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从多方获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合,为自己的探究活动服务,以强化在探究中学会知识的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解决等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探究“噪声污染”,就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收集有哪些噪声,在生活的小区收集有哪些噪声,在场所收集有哪些噪声,在工厂企业收集有哪些噪声,在图书管查阅噪声的有关资料,在互联网上浏览噪声的有关知识等。教师指导学生把收集到手的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探究报告。这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形成,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也极为有效。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教学在问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也正是物科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物理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循序渐进学会科学探究,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突出探究的思想,把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2   摘要: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内涵和目标出发,针对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给出具体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的创造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教育创新;探究式物理教学   一、探究式物理教育的含义   探究式物理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指教师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观察、思考等方式来理解一些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此来研究客观事物,发现其中规律的一种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在探究式学习中得到充分提高。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凭借自身能力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要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合理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则要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学习的目标,敞开思路、解决问题。   二、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一)建立相应的情境再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应根据现实生活,创造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探究式物理教学的核心,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难度适宜、逻辑合理的问题,利用书本上的插图、实际生活案例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从这些物理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比如,通过冰雪融化,水蒸汽遇冷变水滴等问题,来使学生了解雾、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二)开放课堂,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具有实验性的科学。在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研究是学习的关键步骤。在教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应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一些学习资料或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的条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时要尽量顺应学生新奇、好玩的心理,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解,寻求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浮力时,学生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往往会误以为浮力只跟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等有关,这时教师就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一艘巨轮在水上不会下沉,但有时浮力连一块小铁片也拖不起。通过类似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探究式物理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和课时的特点,设立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自主学习与学习交流相结合   在探究式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启发引导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新事物。这两者要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使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1.自主学习,并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成果。在学习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改正学生思维上的一些错误。   2.合作学习,丰富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可了解到许多新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分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讨论,等等。这些讨论形式不仅给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四)课后留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后作业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探究式物理教学模式中,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进行相应改革,减轻学生的负担。①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而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进行训练,还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教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要求教学的方式要更加地多样化。探究式物理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在现实教育中,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探究式教学真正落实到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我们各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学生的不断努力与相互配合。   论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3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呈现了新的知识体系和目标体系,于是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物理课堂力求实现以探究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根据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模式,提出相关对策进行说明及研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科技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的了好处,教育也在全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之下,教学方式也得到进一步重视,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及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教育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初中是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与小学相比较不仅是难度增系数加,而且也更加复杂化,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程也增多了不少,跟初中生的学习增添了不少压力。初中物理跟高中不一样,它是囊括在自然科学这个大系统下的,物理学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应用,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通过物理的学习,从小的层面来讲就是能够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明白事物的原理,往大的层面来讲就是了解宇宙的产生、发展及结局,促进这方面领域的发展,可见学习初中物理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融入探究式教学,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通过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而目前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方式不够重视,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第二,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只理解了它的表层含义,所运用的方法适得其反。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策略进行讨论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事件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要想学好物理,就要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例子产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与生活是紧紧相关,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可以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改变可从课本上看出,探讨的大部分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相关的,与生活相关的部分更能体现出实际性,学生也愿意学这一方面的知识。物理课程难易结合,这就要求老师着重对难以理解部分知识点进行详讲,一些简单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解,通过老师课堂讲解加深影响,运用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相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2.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教学方式,课堂上所采取的以教师教课为主的方式是有一定的优势存在,在改进过程中不需要完全舍弃,正所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有优点的同时也会存在缺点,讲授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讲授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探究的成分学生多接触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应用探究能力。比如在实验收集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名指导者,对实验操作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引导学生收集到全面的数据,让学生小组归纳科学规律,然后小组轮流表述本组得出的结论互相指正后共同得出科学规律。例如在上到电流与电路这课时,通过教师在课上讲解有关电路图的原理知识后,学生进行电路模拟实验的时候,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3.通过实验操作加大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由于课业的紧张,无法做到每一次实验都能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因此就要求学生自己把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熟知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观看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只抱着敷衍的态度走一遍过场就结束。基础理论的学习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打的坚固建筑才能屹立不倒,正如物理的学习,了解物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相关物理概念和思维。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应这一发展而进行革新,纯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导致上课易开小差,初中物理的学习是有很多实验包含在其中,老师可以再上课演练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火柴)这些物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可以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气泡上升,越来越小,当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实验来引出相关知识。 ;

浅议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浅议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议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展示物理趣味,激发探究   1、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教育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意前人的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应该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初中的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是“顿悟”,是细心观察,是丰富联想,是知识的积累而获得;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后,法拉弟又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坚持不懈的探索,是联想和逆向思想的结果。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巧妙。用于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实验的滚摆,稍加改进,就有了风行一时的溜溜球。利用大气压作用,做成一种皮碗挂钩。爱迪生研究白炽灯等等都是物理教材中对学生创造教育的丰富内容。   2、应用故事、生活实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初二物理的引言中,我创设了以下情境:首先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扇门并非普通之门。它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之门,我们将从这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接着引入2008年北京奥运健儿拼搏夺冠的情境,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射击——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等与力学有关。   及时运用奥运健儿乒乓球队员的自信,自己战胜自己,最后达到我能的境界。在讲物理是有用的时候,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以前,首先向学生介绍“曹冲称象”这一有趣的史实,并根据这个史实揭示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与石头的重量关系之间的特定联系,它在学生的视觉中形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物,再演示“阿基米德实验”,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探索欲望。   3、通过实验、实践问题,创设脑手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心理,大大剌激了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覆杯实验以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会使有些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么会吹不起来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通过实验问题创设情境。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境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紧密相联,在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如“浮力”教学,来自生活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等等。   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怎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铅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并提问说明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它观点又应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验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安排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器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自家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事实证明,问题设置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以已知知识的情景为基础进入更新知识的情景,学生会随着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探究习题,拓宽知识面,学以致用   近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其宗旨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领悟透彻。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时引入探究习题,让学生时刻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不时地体验物理学家的角色,体验成功的快感与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者的教与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究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当下,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带来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中学数学;信息技术;实践探索;环境创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它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优势   1、信息技术可以显着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们展示美图、适合教学内容的视频、渲染课堂气氛的音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由此得到有效激发。教师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援引课外素材,以此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与学习的内容。此外,还可以显着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扭转传统数学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使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自主学习。尤其是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优秀的微课程,实现重点突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大幅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可以实现质的提高与飞跃。   3、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扁平化的现象。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是以扁平化的形式呈现的,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使数学知识实现了立体化、系统化,并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现,更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即便是立体几何,也能够直观地自由呈现,从而摆脱了实物教具的束缚。   二、应用信息技术,直观演示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   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靠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但是很多数学知识内容的符号性与抽象性较强,学生是无法直观、明确地了解到的。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在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喜欢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与僵硬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把教材中不能展示出的教学内容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来,并十分方便灵活地调用网络上的数学学习资源,以此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三视图知识的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一般是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知识的学习,但是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程度不一,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较大的学习困难。而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直接将三视图的样子直观立体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此外,在学习公式来源等内容时也可以采取信息技术的方法,直接给学生播放其形成与演变的过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们已经习惯于按照事物发展的正面进行问题的思考,初中生接触的东西有限,但是也会存在定性思维。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学生使用定性思维学习数学和做题,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做题的正确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帮助学生摆脱这种思维方式的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科学化的发散,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意识地训练与培养。对于一些理解难度较大或者是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脱离教材进行教学,通过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的展示,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课本内容的`痕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见解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该积极地予以支持,之后再告知学生实际内容是什么。因为数学的结论是可以存在不确定性的,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在教学结束前,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回顾梳理一下当堂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形成数学知识的体系化,在使他们的知识学习及时得到巩固的同时,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四、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教师需要注重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因此,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多媒体以及网络作为基础媒介,科学地设计适合教学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些进行教学规划,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在设计信息化教学时,数学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的目标,还需要注重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及能力等方面的特征,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而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多媒体技术变成学生一个重要的认知工具。   1、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的整合。   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学目标就是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时,在这方面都较为不足,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受限,这时就可以通过旋转的计算机图形把抽象的图形变成直观的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认识,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尝试作图,这样就能更好地使他们形成空间想象的能力。   2、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的整合设计,需要对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三角函数图像;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电脑上进行操作,自己输入和观察图像的变化,自己进行摸索。学生在观察计算机图形的变化后,再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则提供相应的点拨与指导等,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知识体系。   3、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数学教学问题。   为显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需要选择和课程内容紧密相关、靠近生活的数学应用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可以体现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和结论发展过程的学习情景,启发他们能够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学会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问题的具体解决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本质,理清自身的数学思维,并加强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了解。   五、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环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改变自身角色,发挥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利用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学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数学知识学习的最优化与最大化,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数学实验环境,引导学生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构建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提高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显着的作用,为了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六、参考文献   [1]陈玉凤.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当探[J].理科考试研究,2015,(16).   [2]田进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08). ;

举例说明探究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不同

启发式教学的概念: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特点是:强...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点滴做法

姜堰四中 邱海华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数学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于是在最近的一段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实践着探究性教学,一些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 新的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成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第一点就是认识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此外探究学习还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究其原因是探究学习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所以探究是尊重学生需要的必然产物。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知识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近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长期的数学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视或忽略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少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沿着特定的教科书轨迹行进,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能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可以操作的的模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选题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校设施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学习过程,关于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模式都应具有共同的和基本的过程。这个基本的过程大致是涵盖下面所提及的。1、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兵器。 “数学从问题起”。问题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头脑所产生对事物的疑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去积极思维、去探究、去解答疑惑。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题词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其基本内容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指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现象,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励创新动机。比如在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手头只有一把刻度尺,如何确定一个角是否直角呢?留给学生们足够的研究和讨论时间,之后我们可以结合工匠的经验,在十字线的交点量出长度为3和4 的两段,测量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如何是5,那么这个十字线成直角。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本着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在有一定的思维空间的同时,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也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力求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2、自主参与是获得新知以及探究能力提高的保证。 探究是一个多元化的活动,但没有自主意识的参与,探究就会流于形式。《新课标》明确指出:“自主学习是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很重要,但发现问题更重要,于是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大胆的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比如在解决下面这道几何题时,三角形ABC中,AB=AC,P为BC上一点,求证AB与AP的平方差等于PB与PC的乘积。这道题作为初二学生是比较的困难,但让学生们沉思了几分钟以后,我介绍了一般的问题思考的方法,可以从使用什么知识,可能用的方法,应该具有的思想等等诸方面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于是学生们在猜想本题可能利用什么知识时,相当多的都猜想可能利用勾股定理,因为这中间出现了平方,于是作高,就使得本题的解决变得比较的容易。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及方法以后,他们的自主学习就不会流于形式。3、从已有经验出发是探究的最近路线。 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从空白开始,己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造成一种前摄影响,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学习方式的时候,完全可以比照分数进行;学习菱形的时候,完全可以比照矩形处理,所以在不多的教学范例中,更主要的是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如果我们真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不外乎从边上考虑,从角上考虑,从对角线上考虑的话,只要我们进行了矩形的研究,学生研究菱形和正方形就只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了,这样后面的知识,学生就觉得都是自己获得的,他们充分地领略了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当然探究式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以为我们强调吃透两头,其中的一头“书本”是每个老师都重视的,但另一头“学生”却是老师们容易忽视的,于是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文章,这样就能够事半功倍。4、操作实验观察对比是探究不可或缺的元素。 《新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加大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取认识,在操作中求同存异。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从观察分析对比中获得正确的结论,发现有价值的观点,进而体验探究的乐趣,感悟知识的真谛。比如折叠题目是最近考试命题的热点,也能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所以我们在解决课本上的相关折叠题目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动手,让这些题目引领学生走上发明的道路。不少时候,我们老师可能为了追求教学的进度,而让本应该学生操作的部分老师演示完成,这就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是我们千万要注意的事情,不能出了好心,做了坏事。5、合作式学习是探究的必由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少不了交流合作的世纪,而且随着社会化大生产,高科技的来临,很多工作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成的,于是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也善待批评,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观点,并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又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反思交流,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与体验使他们理解工作的艰难合作的愉快和高效。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反思交流中,明白了对探究的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可以更好的对自己的观念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同学们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同学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使同学们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同学们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总之,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同学们相互审视、相互交流、相互反思、相互合作、相互诊断,让同学们在触、感悟中猎取知识,初步形成探究能力。正所谓感同身受。我们现在更多的做法是相邻的四位同学自然地形成一个自然组,当然我们的小组构成有多种形式,有强+次强+次强+弱,有强+强+次强+弱,等等,主要是看学生的具体情况,于是我们在作为的安排上尽可能使得每一个小组的讨论与研究都能够正常的进行。 以上只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的一个简单的尝试,我们将使这个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期待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当然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一些概念性比较强的内容的时候,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学习一些有一些延伸倾向的知识的时候,因为学生已经对一些东西有了一点点的模糊的认识,所以采取类比法教学常常更加的合理。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姜堰四中 邱海华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数学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于是在最近的一段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实践着探究性教学,一些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新的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成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第一点就是认识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此外探究学习还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究其原因是探究学习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所以探究是尊重学生需要的必然产物。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知识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近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长期的数学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视或忽略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少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沿着特定的教科书轨迹行进,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能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可以操作的的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选题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校设施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学习过程,关于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模式都应具有共同的和基本的过程。这个基本的过程大致是涵盖下面所提及的。 1、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兵器。“数学从问题起”。问题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头脑所产生对事物的疑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去积极思维、去探究、去解答疑惑。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题词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其基本内容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指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现象,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励创新动机。比如在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手头只有一把刻度尺,如何确定一个角是否直角呢?留给学生们足够的研究和讨论时间,之后我们可以结合工匠的经验,在十字线的交点量出长度为3和4 的两段,测量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如何是5,那么这个十字线成直角。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本着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在有一定的思维空间的同时,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也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力求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2、自主参与是获得新知以及探究能力提高的保证。探究是一个多元化的活动,但没有自主意识的参与,探究就会流于形式。《新课标》明确指出:“自主学习是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很重要,但发现问题更重要,于是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大胆的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比如在解决下面这道几何题时,三角形ABC中,AB=AC,P为BC上一点,求证AB与AP的平方差等于PB与PC的乘积。这道题作为初二学生是比较的困难,但让学生们沉思了几分钟以后,我介绍了一般的问题思考的方法,可以从使用什么知识,可能用的方法,应该具有的思想等等诸方面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于是学生们在猜想本题可能利用什么知识时,相当多的都猜想可能利用勾股定理,因为这中间出现了平方,于是作高,就使得本题的解决变得比较的容易。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及方法以后,他们的自主学习就不会流于形式。 3、从已有经验出发是探究的最近路线。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从空白开始,己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造成一种前摄影响,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学习方式的时候,完全可以比照分数进行;学习菱形的时候,完全可以比照矩形处理,所以在不多的教学范例中,更主要的是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如果我们真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不外乎从边上考虑,从角上考虑,从对角线上考虑的话,只要我们进行了矩形的研究,学生研究菱形和正方形就只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了,这样后面的知识,学生就觉得都是自己获得的,他们充分地领略了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当然探究式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以为我们强调吃透两头,其中的一头“书本”是每个老师都重视的,但另一头“学生”却是老师们容易忽视的,于是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文章,这样就能够事半功倍。 4、操作实验观察对比是探究不可或缺的元素。《新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加大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取认识,在操作中求同存异。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从观察分析对比中获得正确的结论,发现有价值的观点,进而体验探究的乐趣,感悟知识的真谛。比如折叠题目是最近考试命题的热点,也能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所以我们在解决课本上的相关折叠题目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动手,让这些题目引领学生走上发明的道路。不少时候,我们老师可能为了追求教学的进度,而让本应该学生操作的部分老师演示完成,这就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是我们千万要注意的事情,不能出了好心,做了坏事。 5、合作式学习是探究的必由之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少不了交流合作的世纪,而且随着社会化大生产,高科技的来临,很多工作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成的,于是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也善待批评,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观点,并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又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反思交流,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与体验使他们理解工作的艰难合作的愉快和高效。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反思交流中,明白了对探究的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可以更好的对自己的观念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同学们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同学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使同学们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同学们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总之,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同学们相互审视、相互交流、相互反思、相互合作、相互诊断,让同学们在触、感悟中猎取知识,初步形成探究能力。正所谓感同身受。我们现在更多的做法是相邻的四位同学自然地形成一个自然组,当然我们的小组构成有多种形式,有强+次强+次强+弱,有强+强+次强+弱,等等,主要是看学生的具体情况,于是我们在作为的安排上尽可能使得每一个小组的讨论与研究都能够正常的进行。以上只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的一个简单的尝试,我们将使这个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期待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当然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一些概念性比较强的内容的时候,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学习一些有一些延伸倾向的知识的时候,因为学生已经对一些东西有了一点点的模糊的认识,所以采取类比法教学常常更加的合理。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通风空调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关系到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在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和规范施工。本文从通风空调安装工程前期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和施工后期质量控制三方面对通风空调工程安装质量要点进行阐述说明。1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前期质量控制(1)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质量控制。通风空调施工图确定了施工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因此其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设计规范和相关部门的要求,以及业主的实际使用功能。在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对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错、漏和不合理问题,及时与设计方沟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2)通风空调设备、材料的质量控制。为确保通风空调设备、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通风空调设备、材料的采购要依据设计图纸的规格,由工程技术人员(或预算员)提出材料购买计划,由材料员统一购买(必要时可采取招标购买)。同时,质检人员要严格审查所采购的设备及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等技术保证资料,有复检要求的必须进行见证取样复检。任何材料及设备需要检验合格并报业主(或监理)批准后才能使用。此外,施工人员要做好材料及设备的防护工作,如防腐、防锈和成品保护等,保证使用时的质量和功能。(3)对施工队伍及人员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要选用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务(或专业)施工队伍,要求其具有一定水准的管理水平、施工技能和同类施工经验,检查操作人员的上岗证书,以及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技术装备和安装内容的施工计划等,确保其满足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要求。2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是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做好细致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装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要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依据施工图设计的标准和规定流程进行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工作,对于关键部位和特殊做法要绘制精细的大样图,实行“样板引路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风管及部件安装的质量控制。安装前必须对进场的风管及阀部件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风管及部件外观质量要达到直角平直,圆弧均匀,表面平整,与法兰的连接要牢固可靠,翻边宽度不应小于6;风管刚度、风管法兰孔距、铆钉孔距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风管的法兰面需与风管中心线垂直,相对的法兰连接面要相互平行;法兰四周与风管结合严密;阀部件配件固定牢固、可靠,动作机构运行灵活。安装时确保:防火阀等阀件的检查孔的位置要设置在易于操作的部位;安装人员要提前放线,支吊架的标高及位置必须正确无误,支吊架距离风口、阀门和检查孔处的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干管超过20M必须设置防晃支吊架;同一管段的法兰螺母要在同侧;风管法兰间的密封垫料不得突出风管外(内);风管水平、垂直偏差分别不得大于3/1000、2/1000,且总偏差不得大于20mm;风管与部件和设备的连接要采用软管,材质为不燃或阻燃材料;管路安装顺序应为先干管后支管;保温风管支吊架横担上应设置防腐木垫,以确保风管保温效果;不锈钢或铝板风管遇碳钢法兰、铆钉或支吊架时应做防腐处理或采用防电化学反应的材料;(2)空气处理设备安装质量控制。1)空气处理室。金属空气处理室隔断的组装要平整牢固,连接紧密,喷淋段不得出现漏水问题。凝结水的引流管要保持畅通无阻,并且不能外溢。表面式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需要保持清洁和无堵塞,如果其具有合格证明,在确定外表无损伤的前提下,安装时可不做水压试验。表面式热交换器与维护结构的缝隙需要用耐热材料进行密封。电机、鼠笼等运转部件应运转灵活、平稳,无卡擦现象。2)通风机的安装。施工安装人员在安装通风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的具体内容为:叶轮和机壳等主要部位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叶轮的转向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通风机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等。同时,风机的基础合格、尺寸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安装人员在预埋螺栓的时候,要确保位置准确,孔间距正确,螺栓直径与风机螺孔相一致。3)风机盘管的安装。风机盘管安装前也需要进行验收,质检人员要对其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试验,确保不会出现渗水的情况。对于卧式机组的安装,施工安装人员要采用支吊架固定,以利于拆卸和维修,排水管的坡度要符合设计图要求,供回水阀及水过滤器要靠近风机盘管机组安装。风机盘管和冷凝水管的连接要用弹性软管,接应处要结实牢固,没有扭曲或瘪管现象。(3)制冷系统安装的质量控制。1)制冷设备的安装。设备基础的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位置、标高、预埋孔和预埋件等均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制冷机的辅助设备单体的时候,要保持其清洁无油污;冷却塔的安装要平稳牢固,出水管口及喷嘴的位置和方向要准确,电机等转动部分要灵活。2)制冷系统管道安装。冷却塔之间并联安装时,集水盘之间要做好水力平衡调整;在水泵的供回水之间也要设置连通管,中间设置截止阀,以利于系统调整或进行压差控制调整;管道支吊架的形式、位置、间距和标高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对于电磁阀和调节阀等阀件的执行机构应向上竖直安装。(4)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通风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要配合土建等专业分层分段进行。例如:风系统保温前进行风管安装验收,空调水系统保温前的水压试验,吊顶封板前吊顶内部风管系统、水管系统的安装验收检测等。总之在隐蔽前要保证各项隐蔽工程测试合格,满足施工规范需求,并将测试的结果记录备案;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部位必须进行整改,直至检验合格为止;对未经隐蔽检验而隐蔽的工程视为不合格。   (5)通风空调工程的系统调试包括:单机调试、制冷(热)系统调试、空调水系统调试、空调风系统调试、各送(排)风系统的调试等。在此对通风空调工程的风系统调试进行介绍:通风空调工程的风系统调试就是保证通风空调设备运转正常、系统内各个阀部件启闭调节灵活、整个系统风量平衡且有序运行。通过单机试运转保证了通风空调设备运转正常。逐一检查系统内各个阀部件,确保接收信号、动作及时灵敏。系统风量平衡的调整可以从系统末端开始进行调试,渐渐向空调(风)机设备进行调整。在这一调试工程中,各末端风量、支干管风量应参考设计计算值进行,通过逐一调整系统内的各个调节阀使风量达到相应设计值。总之 ,通过对通风空调风系统的单机及系统调试,必须保证设备及系统运行平稳,设备的轴承温度、噪声、阀部件动作灵敏度、系统的风量偏差值、各环境间的压差值等需满足GB50243―2002中11.1、2、3的要求。3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后期质量控制现场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后期的质量控制,对制冷机、风机盘管、回风口处的过滤网、水系统的过滤器等设施在工程交接前进行全面的清理,并保证系统及其表面整洁干净,设备的名称、编号、规格以及介质流向等标记明显齐备。施工单位要将测试报告、检验单、技术资料、合格证书、质量证书、设备清单等资料整理汇总,并装订成册。施工资料整理的具体要求为:记录的内容文字书写要清晰、内容准确详尽、时限和签字完整有效,变更依据要真实有效;记录单要注重格式、分类、数量和装订形式,并将其进行组卷。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完整的工程竣工图,并以这些资料和图纸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和业主维修的参考资料。以上竣工资料的整理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所在地建设工程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也同时需满足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总之,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前期质量控制、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后期质量控制三方面的工作,并且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认真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将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落到实处,进而保证建筑工程规范、节能运行。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教学设计思路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7—40页。教学目的: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小组实验。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师:太棒了,这种方法不仅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谁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点?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师:这个办法真不错。(板书:对角相等)小结。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观察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看来小朋友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随意指到一个图形,如果你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如果不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围平行四边形。刚才小朋友不仅反应快,而且判断准确,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边围边想围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围的平行四边形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围的吗?第三条边你是怎么围的?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平行四边形也是七巧板中的一员,你能找出来吗?现在我们小组来举行比赛好吗?注意听比赛规则:用七巧板拼出新的平行四边形,把你们拼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贴在硬纸板上,时间为两分钟,时间一到要马上停下来,小组长按照你们拼的数量贴在相对应的黑板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方法最多?三、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及其特性。今天我们交上平行四边形这位朋友了,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平行四边形这位朋友?生1:学校楼梯的扶手。生2:我家的地砖是平行四边形的。生3:我们画画时经常画平行四边形。课件:老师也找了一些平行四边形,请看屏幕:(出现伸缩铁门)你发现了什么?生:铁门能伸缩。师:这个铁门为什么能伸缩?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动手做实验:小组做好分工,用小棒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拉拉看,然后互相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汇报。请两个小朋友把你们拼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拿上来拉拉看。生:三角形拉不动,平行四边形一拉就变形。师:老师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再摆一根小棒,变成了什么?生: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师:你再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生:这样平行四边形就拉不动了。小结:三角形不易变形,比较稳定;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板书:易变形)铁门能伸缩就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小结: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小朋友回去先去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生1:我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也相等。生2:我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我很开心。生3:我学会了用很多种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生4:在玩七巧板的游戏中,我们小组互相合作,拼了7个平行四边形,获得了第一名,我真高兴。……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学生自由活动情景,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服务,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的见解时时闪现。教学评析: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操作、计算、变换、简单推理等多种手段认识图形,是教好这门知识的关键。同安第二实验小学陈丽雅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教学,可谓是小学低年级图形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为小数低年级图形教学的探讨,迈出了新步伐。概括起来,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比如新课的导入,教师是先让学生回顾旧知识,长方形的认识,在长方形图形的基础上,相对平移两个角的顶点位置,使长方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实践操作,并从中观察这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你还发现其它什么特点?通过实践活动的“观察”,“发现”、“归纳”,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第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比如在学生分组活动中,学生主动去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发现“对边相等”,又用想尽各种办法去量平行四边形地四个角,有的学生就用折纸的方法去量角,发现“对角相等”,而且有的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等等。这些平行的重要特征,都不是出自教师的嘴里,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所发现,所了解。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本节课改变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解、学生消化吸收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和多种教学媒体,其中有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还有七巧板等,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空间,把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了一定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得轻松活泼。

荆楚理工学院怎么样 探究荆楚理工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

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注重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成长成才。荆楚理工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包容、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设有多个文化活动组织,如文艺团、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和参与社会公益的平台。学校还注重体育文化建设,设有多个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场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机会。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荆楚理工学院是湖北省属本科院校,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成立于 1978 年,是湖北省教育厅和荆州市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 1100 亩,建筑面积 53 万平方米,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法、理、教育兼备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注重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成长成才。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注重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成长成才。荆楚理工学院一直以来注重教学质量,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设有 14 个二级学院,涵盖了工、管、文、法、理、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 61 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高达 70% 以上。学校还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如“双师型”教学模式、“工程实践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注重国际化教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交流平台。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属于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中的(  )A.观察B.调查C.实验D.测

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我国每五年对森林资源进行一次清查,采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是全面调查故选:B.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区别

七年级(下)探究活动51个(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拟定计划"、课外实践"、"等、"技能训练"等).其中:演示实验两个;分组实验四个八年级(下)探究活动26个(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共有探究4个)其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没有.只有合作式探究.

初中生物课本上的重点探究实验

初中生物还要答案,自己想!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

对小鼠的伤害还可以做试验,你要说对人体有什么伤害,总不可能以人作为实验材料吧?

初中生物中科学探究做实验的方法有哪些?

初一课本上有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面太广了,您自己买本习题做吧。

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实验课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途经,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有效途经。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标生物教学中,实验课所占比例比以前增多了,不仅有演示实验,而且更注重学生的分组实验,所以实验课考核是期末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怎样有效地开展生物课实验教学,发挥实验课的特有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长期的生物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在实验课前编制实验小组   1.实验小组的意义不仅仅是共同使用一套实验用具,还是实验教学与管理的小单位,是评定实验成绩的基本单位,小组成员的所作所为,纪律约束,小组成员的配合都是实验小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内容,将全班按好、中、差搭配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并相对固定座位,每4人一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讨论与交流,一名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组的秩序,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和小组成员讨论与交流的个人情况,并给组员评分,这样分工又合作的方式,避免了群龙无首,一哄而起,各负其职,充分使用课堂有效时间,从而收到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2.课前提前培训组长。包括对实验所用材料的采集与制备,药品的准备与配制,整个实验过程的了解,明确实验要领及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的解释与处理等的培训,对难度大的实验可督促预先让组长试做,这样既可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有利于课堂中老师的巡视和指导,还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课前制定评定方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目的和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制定出本课明确而详细的评分细则,但不能过多过细,关键便于课堂实施。我采用了A、B、C、D四个等级来评定小组实验情况的方法,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一课。我制定了五项评分细则:   (1)观察菜豆种子时,各小组成员能对照教材图解,认清种子各部分结构者得D级。   (2)在观察玉米种子时,能参照教材解剖方法进行解剖者升为C级。   (3)能完成讨论题,并填写答案,经老师检查合格者升为B级。   (4)认真填写了实验报告,记录了菜豆与玉米种子不同点与相同点者升为A级。

【例解初中生物探究实验】初中生物探究实验

  1 理解“探究”与“探究实验”      探究即探索研究,针对学生学习的方式来说,也可称为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索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实验是本着上述原理,在不知道某一具体现象原因的前提下,先对该现象的产生作出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假设。      2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根据题目所提供材料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3)实验:①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材料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②实施计划:严格按照探究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详实地记录实验结果。   (4)得出结论:在充分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   (5)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与实验变量)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表1是某校生物    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1)光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2)光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3)1号 2号 有无光照   【例2】(例证作出假设与设置对照)某饭店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文中(甲)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_____。   (2)步骤____________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答案:(1)作出假设(2)乙      3 探究实验知识梳理         3.1对照实验的概念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2实验变量   简称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3变量的设计   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例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表2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探究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____________是这组实验的变量。   (2)你认为该实验设计_____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缺陷?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1)光、温度、水、空气温度温度(2)存在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一个材料,很容易因其他因素而影响实验结果。         3.4关于对照实验申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1)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2)如果是多重对照实验,要先找出实验组,即与假设相一致的组,然后将各对照组逐一与实验组对比,找出各自的变量,再进行分析思考。   【例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个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图1)。   现在请你和他们一起来分析:   这四个装置可形成____________对照实验。请写出其中的一组:____________。该组的惟一变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三组 A和B或B和C或B和D   水或空气或温度      3.5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及修正   (1)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   ①实验材料的选择:生物学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实验器材选择是否合理,药剂选择使用是否准确。②步骤设计及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具体操作有无违反生物学基本原理,具体操作中是否做到了诸如加热、搅拌、光照、消毒等的操作。③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本步承接上一步而来,看实验设计中是否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随机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对照实验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只有设计对照实验,才能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2)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修正:实验最后要得出结果是做实验的最终目的,不同的实验小组得出的结果会有差别,甚至截然相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或指导:   ①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吻合;②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③正确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④引导不同的实验小组在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结论等方面与其他小组交流,听取学生的质疑并进行科学解释;⑤引导不同的实验小组对存疑的实验结果做进一步探究。   【例5】在“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A组____________。   答:B组____________。   (3)除上述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   答:____________。   答案:A组不科学。理由是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种子的数量不相等B组也不科学,理由是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_____或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等等   【例6】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3所示装置好后,光照2~3h。取下叶片A和B,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作原料。   (2)实验中,A组对B组起____________作用。   (3)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____________,说明它没有进行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二氧化碳 对照 A 光合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

简述合作探究学习的四个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这种方式如果运用的不恰当,也可能适得其反,这是这些年的课改实践所证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创新小组合作的方式,努力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优质,以便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课的不断深入。下面我就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优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种教育管理的结果是,学生会从自律前提下的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最终从自强走向自如,即能够灵活自如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推动个体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优势的基础。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科学合理的的学习小组,在分组时必须注意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2、 选择 组织能力责任心强小组长,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办法对小组长进行培养,比如小组长培训班、小组长经验交流会、优秀小组长评选等加快其成长。3、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意味着每名组员都对小组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小组分工即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4、座次的合理摆放可以使学生才能更好地、更方便地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座次安排最好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四个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即我们所提到的“方阵式座次”。5、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由学生自行制定,自行实施,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并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对待。 2、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采纳学生正确的建议与意见,同时引导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把自己的困难与问题说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以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教师应当不断地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然后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4、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歧视、不排斥,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或者学生自身的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区别对待。5、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同时在讨论方式、讨论思路方面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在组际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各组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三、确立互帮互学的团队意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  当今社会,既是竞争时代,又是合作时代,具备协作精神是现代大生产的必然产生和客观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环境,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心理学家肯定的指出:“不合作,就没有成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首先需要在学生中确立互帮互学的团队意识。为此要做到:1、小组人员的安排应有各个层次学生的人员参与。这样容易使学生由于同学之间相互吸引团结一致形成合力;能够取长补短达到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可以形成气氛融洽情感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相互激励、共同奋斗形成高昂的学习热情;可以互传交流知识信息,扩大彼此的知识面。2、应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的,学会大胆发言,清晰表达,学会仔细听各种意见,学会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和勇于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意见。3、明确合作交流的程序方法,教师集体指引,出示合作提示,围绕合作提示,充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突出发现规律,小组代表汇报,统一共识。4、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实验等途径,发现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凭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与拓展”的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意义是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科学依据,使学生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内容的新情境,新内容,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实际感受探究中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实现培养新世纪自然学科真正人才的最佳途径。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远比结论来得重要,所以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就需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要做到:1、在探究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探究学习中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探究过程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性,探究学习就很难推进。2、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深度,难度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预留充足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要允许学生回答中出现错误,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权威,不迷信课本的权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3、求异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在把握《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弹性。具体的设计方式可以就同一间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4、 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分享成功快乐,激励学生不断探究。此外训练拓展延伸,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过程和结果并重,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要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反馈、评价,从而总结学生探究的效果,让学生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之情。  五、采用科学多样的评价方式,发挥学生共同成长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了探究性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将来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进步,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建立并真正落实了良好的小组评价机制。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政策,并严格地加以贯彻执行,小组之间的竞争才会充满动力与活力,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通过评价促进。  要实现全体成员的健康成长共同进步,必须要采用科学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评价成为引导、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做到:1、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2、学生互评,由三部分组成: 组内互评:每月一次,由班主任主持,小组长组织对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其余各周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自评,以评价促养成。3、组间互评:每周一次,班会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对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将各小组成绩作为小组内每个成员成绩。评价标准由各班自行确定。4、全班互评:每学期期末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对班级同学逐一进行综合评价,取平均分作为个人学期成绩。5、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应及时做好记录,成为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依据,作为学生初中三年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记人学生高中升学档案,参与学生高中升学录取。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 。CR:YWBDCZC

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这三种学习方法有何区别和联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横向的角度谈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的过程;他们还能够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纵向的角度谈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己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比较少,多数 学习介于这两极之间,因此,与其把学习截然地划分为自主的和不自主的,不如说学习的自主程度的大小,并进而分清学生在学习的哪些方面上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上是不自主的,这样更有利于是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步确信问题是可以分析的,问题的解决往往来源于分析,他们能够进行这种分析;有利于学生获得问题分析的方法和好的直觉,知道何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如何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并且收集足够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所有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两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也就是小组成员积极进行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二是个体的可依赖性,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承担的任务,各负其责,各尽其力。  合作学习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选定课题,即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2、小组设计,即确定小组学习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其中,划分学习小组时,应注意把学习水平不同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以便于成绩好的帮带成绩差的。3、安排课堂。学习小组的成员面对面地靠拢在一起,能够看到相关的学习材料,相互交谈、讨论。4、呈现学习材料。把学习材料分割开来,使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并承担相关的学习责任。5、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分工首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最后把各自的学习成果整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监督和指导,掌握每组的学习情况。6、提交小组的学习结果。学习小组把本组的学习、研讨结果呈现给全班,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合作。在个体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经过独立探究来解决;当自己经过探究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当被求助者也不能解答该问题时,可能就需要分工协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其次,探究性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组织形式上看,探究性学习有个人探究和集体探究的区别。个人从事探究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过程,集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合作学习过程。第三,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各负其责,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遇到问题,如果个体经过独立探究不能够解决问题,就要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来解决。  总而言之,自作、探究、合作三种学习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认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本着充分利用三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而寻求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搭配的话,三种学习方式具体的科学运用应当如下:  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能够解决问题,就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

试简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三种学习形式,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地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与被动学习是相对的;探究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它与接受学习是相对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群体的分工、协作为特征来进行学习,它与独立学习相对。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与合作。在个体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其经过独立探究来解决;当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当被求助者也不能解答该问题时,可能就需要分工协作,以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其次,探究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个人从事探究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过程,集体所从事的探究学习本身就是合作学习过程。最后,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各负其责,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学习问题,如果个体经过独立探究不足以解决问题,就要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来解决,这又属于集体的探究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浅看法。一、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强调要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抛弃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结合不同知识和学生实际,体现“三维目标”,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加强教师在问题导入、活动开展、归纳评价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搞好教学的前端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一堂好的历史课,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表达交际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搞好教学的前端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初中历史重理论,不像初中历史重史实,而且在知识内容上更加宽泛,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标准不一,同时也要看到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素质低下,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正确方法,没有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就能够对症下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措施,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大力宣传、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向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活动的实践中感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并且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沟通和学生之间自主学习的经验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应主要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我调整学习状态、自我发展学习能力,以及通过学习自省内化为内在品质的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民主平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平等对待学生,对学习困难者要尊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能行,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对历史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讨论,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出谋划策;对历史上的秦始皇、武则天、李鸿章、拿破仑、罗斯福等人物进行的评价,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和辩论。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历史教学回归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更有利于在新的高度上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五、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实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知识现状以及自学能力,选择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学案导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可操作,费时少而收获多,这样学生就勤于自学、乐于自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促进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教师与学生共同一道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之间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畅谈心得体会和开展帮扶活动,以利于学生不断形成科学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六、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祭妹文》【鉴赏与探究】

1、概述:《祭妹文》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这篇祭文从兄妹之间的亲密关系着眼,选取自己所见、所闻、所梦之事,对妹妹袁机的一生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渗透着浓厚的哀悼、思念以及悔恨的真挚情感。文章记述袁机在家庭生活中扶持奶奶,办治文墨,写她明经义,谙雅故,表现出妹妹的德能与才华。写的虽然都是家庭琐事,却描述得“如影历历”,真切可信。2、鉴赏与探究:袁枚是“性灵说”的倡导者,主张为文要有“真情”。其文别具特色,善于描写景物,叙事记人。祭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袁枚的《祭妹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袁素文名机,素文是她的字,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生。她容貌出众,“最是风华质,还兼窈窕姿”,“端丽为女兄弟冠”,是袁家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端庄的。袁素文又“幼好读书”,针线旁边常放着书卷,因此很会作诗。在她未满一周岁时,其父曾仗义救助亡友衡阳县令高清的妻儿,为高清平反了其生前一起因库亏而入狱的冤案。高清的胞弟高八为此感激涕零,表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若系男儿,就与袁素文婚配,以示报答袁家大恩。不久高八生了个儿子,于是送来金锁作为聘礼,这场指腹婚事就这样正式确定下来。可是当双方成年后,男方却只字不提嫁娶之事,直到1742年(乾隆七年)袁素文二十三岁时,高八突然捎来书信说,因为儿子有病不宜结婚,希望解除婚约。由于袁素文自幼深受封建礼教毒害,“一闻婚早定,万死誓相随”,所以听到男方要解除婚约,就手持金锁哭泣不止,终日绝食。不久高八病死,高清的儿子高继祖特来说明真相,原来高八之子高绎祖并非有病,而是“有禽兽行”,并且屡教不改,其父怕以怨报德,才托言儿子有病解约。可是袁素文为了固守旧礼教的“一念之贞”,竟不顾日后痛苦,仍坚持嫁给高八之子,一时被誉为所谓“贞妇”。袁家家境虽然一般,但因为家学渊源,注重读书,请了教师在家指导袁枚,对待女儿也一样,所以素文自幼随哥哥上课。她很喜爱读书,针线旁边常放着书卷,很会作诗,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她容貌出众,是袁家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端庄的;尤其是她的脾性温柔,待人贤淑有礼,是出名的淑女。二十五岁时,才貌双全的素文嫁到了如皋高家。婚后,素文孝敬公婆,深得公婆喜爱。可是高八之子绎祖,个头矮小,驼背斜眼,长相十分丑陋,而且品行极为恶劣。他性情暴戾,行为轻佻,整天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看到书卷就发怒,把她的诗稿烧毁,不准妻子读书和做针线,袁素文从此不再敢作诗,也不敢缝纫。他为了外出嫖妓,卖尽家产后又向袁素文逼索嫁妆,不答应就拳打脚踢,有时还用火烧灼袁素文,婆婆前来救护,他连母亲一起殴打,甚至把他母亲的牙齿都打下来了。就这样的虐待,素文还是一一忍受下来,在高家委曲求全,恪守妇道。后来,高绎祖聚赌输了很多钱,竟要卖掉袁素文抵债。她被逼无奈,逃到尼姑庵,看到无路可走了,才请人通知了娘家。袁父接到书信,心痛欲裂,当即赶到如皋告到官府,判决离婚后,他把女儿和她的女儿阿印领回了杭州老家。那年素文二十九岁,结婚才不过四年。袁素文回到娘家以后,一方面悉心侍奉父母兄长,另一方面还惦念着婆母,经常寄赠衣食问安。三年后袁枚定居南京随园,素文也随着全家一起迁徙。由于婚姻极不美满,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她除了读书作诗自我安慰外,终日都闷闷不乐,生了病也不愿求医,终于在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病死,年仅39岁。袁枚在《哭三妹五十韵》里写道:“彩凤从鸦逐,红兰受雪欺。”“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袁素文这位贤淑的才女,由于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所以导致了这场催人下泪的婚姻悲剧。她从“淑女”到“贤妇”,结果却差一点成了被卖掉的“弃妇”,并因此过早离开人世,这是与她自幼深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袁枚作为她的兄长,也看出了这一点。他在《祭妹文》中说:“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这种无可奈何的叹息,正是一种既沉痛又委婉的控诉。 袁素文留在人间的,除了一个悲婉的故事,还有就是一本著作《素文女子遗稿》。《祭妹文》构思精巧,别巨匠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眼泪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归返,从侍奉母亲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层推进,感情波起浪涌,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并茂,浑然一体。文章起笔交待亡妹所葬之地、祭奠时间,祭者身份等,紧接着“呜呼”一转,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接着,简洁叙述妹妹的死因:“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意为素文早亡其根源是少年时常听先生授经,“爱听古人节义事”,说明是封建诗书的腐朽观念侵害了素文,使她饱受苦难,英年早逝。接下来,作者追忆与素文共度的难忘时光。童年相伴读书,“差肩而坐”,温馨之情溢于言表;同捉蟋蟀,同葬蟋蟀,则体现了妹妹性情温厚善良。其描述真实生动,一个天真活泼善良的孩童突现于眼前。这原本不为奇,妙就妙在作者把追忆与现实联系起来,当年兄妹同葬蟋蟀,后来孤兄独葬亡妹,物换星移,昨是今非,让作者潸然泪下。年长些时,袁枚远行广西,妹妹不忍哥哥分离,掎裳拽衣,放声大哭。当年有妹送兄行,后来唯独兄送妹归,令作者十分伤痛。袁枚考中进士,衣锦还家,妹妹惊喜万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视而笑。妹妹为哥哥中考得官而欣喜之情,和盘托出,手足之情可见一斑。往日种种琐事,历历如在作者眼前。“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几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时光不可倒流,昔日也不再重来了。随后,记妹妹归返母家的种种情形:服侍母亲;治办文墨;袁枚染病在床,妹妹终宵刺探,还想方设法让哥哥高兴,兄妹感情深厚。而后,记妹妹病危和亡逝的情况。素文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但不让人给哥哥报信,以宽兄长之心。忍死待兄归,然而终等不及哥哥归来含憾而终,死不瞑目。“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袁枚已预感不祥,急赶归家,在妹妹逝去几小时后才赶到家中,其时素文四肢尚温,却未能与妹妹说上一句心中话,只怪自己轻信医言,远吊扬州,自责之情溢于言表。一句“呜呼痛哉”,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中。最后,简述妹妹亡后料理事宜。并随感而发:“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末段,作者把视线拉回到眼前,回到祭奠的暮地。“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逝者已逝,生者十分凄切哀伤。“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对妹妹的怀念和挚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袁枚将整篇文章写得有灵性又不事雕琢。作者在回忆童年与妹妹同度的琐事时,信手拈来,清灵隽妙;悲悼亲人的遽然长逝时,又字字玑珠,句句血泪,真挚动人,感人肺腑。他在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可奈何之情有机地揉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步听力1-6年级上册(外研一起)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听力MP3?

1、初学者在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学口语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背诵英文句型或段落。在背诵前切记要跟着录音带大声朗读5遍以上。有读者会说,我试过了但记不住。其实,背诵时最好有中文译文,一边看句子,一边背。这样就可以确定背不下来是因为情节的连贯问题,而不是因为英语水平的问题。2、中级水平许多通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只是在阅读、听力或写作方面有能力,并不代表口语也有相应的水平。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学的口语教材简单,可以做个试验:拿一篇你认为很浅显的文章,将其翻译成汉语,让别人将每句汉语读给你听,然后你再翻译成英文。如果没问题,说明你口语很好,否则就需要多做这种练习。3、特别方法(1)每晚入睡以前躺在床上,用英文对自己自言自语,将一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下来。要持之以恒。(2)同一个英文对白的电影,每星期至少看一次,连续三个月以上,不要看不同的,口语一定大有进步这些都是比较适合中国学生的方法。大家可以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雅思口语中要注意举一反三。例如,考试时考官给的卡片上如果是这样写的:Describe the most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you have ever seen.You should sayWhat it is specific aboutWhere you see itWho you go withAnd explain why you think it is the most beautiful考生要马上和interesting trip联系到一起,不要认为是新的话题。你可以谈论青岛、大连或深圳的某些景色。考官可能还会问以下问题:What measures does your government take to protect natural scenery?Do you think it is effective?What role does tourism play in your country"s economy?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in travel?所以,在平时练习中,就某一话题自己也应尽可能地举一反三,多角度给自己提出问题,练习回答,这样既可应对考试,也能切实提高自己英语口语的反映能力。

为什么要扫黑 探究扫黑除恶的必要性和意义?

黑恶势力的存在,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得社会不公平现象愈发严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人民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黑恶势力的存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他们进行非法活动,打击报复,甚至涉及到枪支、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维护国家安全四、促进经济发展

豪迈公司发展中组织文化的功能探究论文

豪迈公司发展中组织文化的功能探究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豪迈公司发展中组织文化的功能探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企业是人类的文明成果,组织文化是能有效联结企业和利益相关人关系的重要纽带。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文化在企业中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好的组织文化能有效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秘密武器。   关键词:   组织文化;企业发展:静力;效益最大化;   引言:   组织文化是组织中所有个体认可和共享的共同价值,是在一个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构成。组织文化来源于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伦理、管理原则、道德标准、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等。组织文化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对企业理念的相互认同,还包括企业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随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每个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所以,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征。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潜在生产力,在企业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组织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六种: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下面就以豪迈公司为例,具体探究一下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豪迈公司及其组织文化   1.1、豪迈公司简介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迈公司)创建于1995年,地处山东省高密市。其主要研制轮胎模具、轮胎模具专用数控机床、汽车爆胎稳向系统和天然胶加工设备四大类产品。公司由董事长张恭运与三名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之初,公司经营困难。2001年,公司开始进入轮胎模具制造业发展。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豪迈公司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资产总额过百亿元,职工收入、股东收入和纳税都实现了协调增长。目前,豪迈公司已成为轮胎模具研发与制造基地,拥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分子公司,在美国、泰国、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建立7家海外公司,连续8次登上美国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豪迈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维修车间发展为总资产超百亿的行业领军企业,如此迅速的成长速度和耀眼的业绩与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密不可分。“豪迈人所构建的共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说,组织文化是豪迈公司取得成功和迅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1.2、豪迈公司的组织文化   豪迈公司的组织文化核心是“把企业办成让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并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公司董事长张恭运认为,做企业就是做平台,这个平台上,企业要逐渐形成利益、事业和精神的三个共同体。秉持“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创新理念,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不断创新改善,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向着“成为一流公司”的宏伟愿景阔步前行。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伙合作,诚信为基;(2)人合资合,恒产恒心;(3)尊重劳动,关爱员工。   2、组织文化在豪迈公司发展中的作用   2.1、导向作用   如果组织文化成为公司员工的需求和动力,那么就会产生目标导向作用。导向作用不仅体现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员工将以组织文化作为标杆来衡量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公司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员工长期努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豪迈跟华为公司一样,推崇合伙人制度。豪迈公司对合伙合作给出了平等、自愿、诚信和互有价值四个条件,其中,诚信是基础和前提。在豪迈,首先,诚信表现为企业诚信对待员工,不克扣工资、加班费,按时缴纳“五险”和发放各种补贴,离职时可以即刻拿到报酬。其次,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讲诚信。最后,公司与上下游客户诚信合作,在合作中注重双方“重合同,守信用”,坚决反对“店大欺客”或“客大欺店”的行为。   2.2、约束作用   组织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行为约束和道德约束。行为约束主要通过公司实施具体的规章制度,而道德约束主要来自公司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两者相比,道德约束比行为约束更容易被员工接受,也更能达到好的效果。由于行为约束需要有人监督,会增加员工的反感和抵制,而道德约束只需要员工自己去做。组织文化的约束作用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豪迈,用来约束员工行为的规章制度很少,任何涉及员工利益的分配制度和评选办法都是由员工自主决定的。同时,员工也可以自行确定和修改各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豪迈,公司大多数的制度和规范都是由员工自主参与和制定的。由于员工的广泛参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被最大限度地吸纳了进来。不仅能够保证制度的公正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而且由于广泛反映了员工的诉求,减少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抵制。“在豪迈,职工的任职、转岗、提升、去留都由员工本着合伙合作的理念通过民主评议做出抉择。”对他人的评议就是对自己的检点,也助推了组织文化理念的落地。   2.3、凝聚作用   组织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共享的价值观,因此对员工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在概念认同的影响下,全体员工都愿意把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组织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将各个方面的员工聚集起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会热爱公司的业务,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有时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   在豪迈,公司不仅是员工的利益共同体,更是事业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豪迈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和“资合人合”的股权机制,使公司与员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员工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了“我的公司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2.4、激励作用   组织文化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美好的期望会激励员工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进取精神,组织文化能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因为它满足了员工的需要,适应了人的本性,所以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有效。组织文化通过激励作用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在有些民营企业中,劳资双方由于资本与劳动的分离所产生的离心力愈益明显,劳动关系越来越紧张。而豪迈公司从开始创办就致力于促进资本与劳动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员工入股。目前,员工入股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价值的“标签”,拥有入股资格及其认股权的多少已经成为豪迈员工工作能力的标志。豪迈借助资本融合,达到资本与劳动的融合,从而最终实现了“心合”,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精神。   2.5、创新作用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组织文化,是组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豪迈公司前进的动力,因为公司的股权机制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热情,很多普通的豪迈员工由于创新创造而成为“富豪员工”。“改善就是创新,全员皆能创新”的理念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热情。在豪迈,创新是“人人可做、时时可做、事事可做、处处可做”的事情,只要是能提高工作运行的地方就是创新,只要是能提出创新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个人都是创新者。同时,公司“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也给了员工创新的勇气。   2.6、辐射作用   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一个组织形象的树立,会对本地、社会公众以及国内外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文化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豪迈的诚信不仅在当地已经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的客户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数万名豪迈员工通过各自的社会交往,把公司的诚信文化、合伙合作的价值观念和勇于创新的理念传播给社会公众,使豪迈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3、组织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然而,组织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附属物,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企业的成功;相反,消极的组织文化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组织文化对企业成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员工效率、企业管理、消费者忠诚度等方面。   3.1、组织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影响着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素质,这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反,组织文化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内部的不团结,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组织文化也影响着公司经济活动的软环境。此外,组织文化还影响着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具体形式和产品质量。   3.2、组织文化与员工效率   组织文化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好的组织文化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将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对成功的渴望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使个人目标与企业文化相统一。员工在充分了解公司的价值标准后,会维护公司的利益,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创新。组织文化可以通过员工的行为感受到。在豪迈,员工精力充沛,积极性很高。相比之下,有些公司的员工则是懒洋洋、无精打采的。员工不同的工作态度是由不同的组织文化造成的。   3.3、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   组织文化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使领导和员工容易就企业目标达成一致。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目标的共识将成为全体员工的巨大凝聚力。优秀的组织文化体现出一个企业高水准的管理水平,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劳资关系、员工行为和内部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组织文化也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最大化,使生产经营成本减小。更重要的是,由组织文化形成的良好公司品牌会吸引更大范围的资源聚集,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最终达到最好的效果。豪迈公司对诚信的坚守,使人际关系变得轻松简单,让“少琢磨些人,多琢磨些事”成为公司氛围。内化于心的信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成本。   3.4、组织文化与消费者的忠诚   组织文化有利于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在今天的市场中,社会已经开始从经济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变。今天的消费者在市场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一种文化,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该公司文化下的产品。因此,产品已经从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发展成为一个作为人性化载体的物体。只有当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刺激、乐趣和魅力时,公司才能真正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一个以顾客满意为基础的良好的组织文化,会通过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和忠诚,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良好的组织文化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伦理意识和商业道德,有利于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可。豪迈注重诚信的组织文化和良好的声誉赢得了很多国际高端客户的青睐。目前,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都是豪迈的合作客户。   4、结语   组织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企业发展中主要起到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组织文化在促进企业成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黎群,王莉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2(2).   [2]王星海丁春洁豪迈集团的生命机制一张恭运的企业经营之道探秘[J].I工会信息2016(3):12-13.   [3]陈镇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I工业.2013(1):25-26.   [4]王维兵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2012(32):89.   [5]金晓梅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4(33):47-49. ;

初二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 急用,要23道,

例1 几个同学爬杆比赛时,要比较谁的功率大,分别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和测出哪些物理量? 分析:要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人爬杆时的功率,首先就要建立一个科学模型,高度抽象、概括地描述人爬杆时的物理状态.有了正确的模型,爬杆人的体重、爬杆的高度和时间是三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常规的方法是用体重计测体重,用秒表测时间,用长杆和卷尺测高度.而用控制变量的思想(保持同样的高度或用同样的时间),就可以在时间和高度这两个量中少测一个.因此,这样的设计性实验试题,虽然并不复杂,但却考查了学生建立科学模型和正确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用体重计测体重,用秒表测时间,用长杆和卷尺测高度. (2)用体重计测体重,用秒表测时间.(要求比赛的同学都爬过同样高度) (3)用体重计测体重,用长杆和卷尺测高度.(要求比赛的同学在几条杆上同时开始,同时停止) 评析:本题不是简单地考查实验仪器的操作,也不是课本实验的重复,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规划、没计、实施实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2005贵阳课改卷)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组 乙 组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结论 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分析:在探究性教学中,杠杆原理一般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果,很多学生就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且不止一组实验数据支持这种想法,于是学生认为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到了这里,教学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杠杆原理的问题了,而是科学探究中归纳方法的局限性问题. 答案:甲组的错误: (1)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2)这四个物理量中的三个,它们的数据都应任意设定,不能有任何人为设置的规律. (3)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并从中找到普遍规律. 二、小试牛刀 1.(2005广西柳州)由于白炽灯除了发光还产生热量,所以逐渐被称之为“冷光源”的各种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的功率越大,亮度越大,产生的热量是否也越多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使25W白炽灯正常发光,把温度计放在灯泡附近任一位置,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换上100W白炽灯重复上述步骤.若100W白炽灯使温度计的温度升得高,则产生的热量多.同学们对小明的方案进行了讨论,认为: (1)在灯泡附近的范围内,灯泡产生的热量越多,空气温度________,利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的方案是可行的; (2)方案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越大(2)测温点要固定、测温时间要相同 2.(2005泰州)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__和液体的________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开液体的体积、密度 (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多选或少选均不正确) (2)实验步骤: 或a.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或b.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③再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3)(答案要与实验步骤对应) 或a.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或b.比较橡皮泥各次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示数.若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测力计的示数不等,则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3.(2005泰州)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1(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于B (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或压强计金属盒(或“软管”)漏气;或U形管与软管连接不好. (3)不可靠的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或“在液体”)中的深度(或“深度相同”). 4.(2005苏州)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室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如图2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22 (2)温度较高时,温度随时间下降较快,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温度下降越来越慢. 5.(2005苏州)刻度尺,温度计,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的常用仪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仪器具有—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它们都有一定的量程. 上述仪器还有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定的分度值 (2)刻度是均匀的 6.(2005南京)有一天,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水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找来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孔,排水孔的直径d分别是1.5cm、2.0cm、3.0cm和5.0cm.在容器里放入30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t分别为73.0s、41.2s、18.4s和6.8s. (1)请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2)请在图3中画出排尽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的关系图线. (3)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看出t与d之间韵关系为:d越大,t_____,但是还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 (4)请你猜想t与d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关系,并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证实你猜想的思路.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排水孔直径d/cm 1.5 2.0 3.0 5.0 排尽水的时间t/s 73.0 41.2 1 8.4 6.8 (2)图线如下 (3)越小 (4)t与d2成反比,可以作出t与图线,并观察图线是否为一条直线 (说明:本小题只要答案合理均正确) 7.(2005南通)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 ⑴如果要想利用此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 ⑵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时,小明先后用大、小木块按照图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⑶在研究此问题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图4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拖支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小明看了小红的实验后,认为小红设计的实验优于自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⑴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在木块上面加一个重物,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 ⑵不正确.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相同的压力. ⑶木块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便于读数) 小丽和他的同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吧. (1)选用蜡烛,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调节他们的高度,使( ),( )和( )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测定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到像的情况是( ),( ),( )像. (4)逐渐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光屏就要( )凸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进行观察和测量. (5)直到蜡烛到透镜的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成像,这时眼睛通过( )向( )处看,才能看到像,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 (6)实验结论:物距减小时,像距( ),像( ).物体在(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蜡烛火焰 凸透镜主光轴 光屏 (2)移动蜡烛,凸透镜,使光屏上成一个点的像,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就是焦距 (3)缩小 倒立 实 (4)远离 (5)凸透镜 蜡烛 (6)增大 变大 大于2倍焦距处 2倍焦距处 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处 小于焦距处

初二物理实验探究题。例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  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

初二物理实验探究题

操作:用天平测出金属颗粒的质量M1.则满水烧杯的质量M2.拿下烧杯,把金属颗粒放入水杯中。直到水不再外溢。再上天平测此时的总质量M3.计算:颗粒的体积:V=V排=(M2+M1-M3)/p水。颗粒的密度:p=M1/V=M1p水/(M2+M1-M3)。

初二上物理实验探究题

解答如下:实验器材:两个温度计实验方法: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伞下和树下,过相同时间,读取温度值并作比较原理:大树的蒸腾作用带走大量热量,使得树周围的温度较低,因此人会觉得比较凉快.希望你能理解,不明白百度hi~!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代表着城市经济建设的有效分布,也是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原有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弊端逐渐显露,难以满足现如今城市功能方面的需求。建筑行业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应积极探索和挖掘技术层面的创新,利用技术优势降低建筑施工成本,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因此,这就需要土木工程企业展开技术创新,使得土木工程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与创新展开了以下研究。1现如今我国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现状1.1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施工人员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将会面临各方面的威胁,如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反馈分析、材料分析等等,这些具体的工作与理论相通。此外,对于理论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应该将实践付诸于行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应当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的价值;另外,理论的研究应以实践为基础,不应脱离现实。只有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1.2传统施工技术的限制在传统的土木工程研究中,人们一直将理论型研究和实际型应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得技术人员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传统观念的限制,也为施工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阻碍。1.3相关技术创新团队与管理团队不够完善如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施工相关责任没有具体到人,很多项目由不同部门共同管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每个部门都推卸自己的责任,最终事情也得不到解决。这样一种管理团队使得技术创新团队也得不到发展,从而整体上影响施工技术的创新。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2.1有利于提高创新在市场和技术上的地位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实现技术的创新,能够满足各类工程质量上与功能上的要求,还能将身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进而促进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延伸,从而更好地贯彻生态观念和科学性发展。因此,在建筑市场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竞争力条件。其次,通过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使企业在自身技术和工程中实现对工程条件的优化,提升资源利用率,使得整个工程工艺更加精湛,以满足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在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还能够为其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2.2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丰富企业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更有效地统筹各项工作,使得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建造理念更具多样化,为施工技术的有效开展奠定稳固的基础,缩减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其次,通过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更有效地把握现场的施工环境,从而进行查漏补缺,使得整体施工进程有序进行。通过将创新作为施工的核心理念,能够为企业技术的发展搭建稳定的平台,并围绕技术为中心展开探索,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土木工程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完善自身的建设理念。2.3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技术的创新是企业在现有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中的立足点,能够为其后续发展和创建品牌效应提供硬性条件支持,也能够使其在自身经济和能力的提升中提供转换的平台,并依据创新技术来开展先进化的管理,从而使得管理向全面化和严谨化的方向发展,使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更符合市场发展。其次,通过创新同步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促进建筑成本的降低,在产品上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企业整体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路3.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土木工程的发展除了在施工技术层面进行创新之外,还要将工程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更高效佛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现状来看,施工过程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还不是很完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施工人员应该在专业技术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强化,从而使技术人员成为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3.2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机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当创建自己的创新团队,研发属于自己的施工技术,发展最具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通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够使企业各方面获得更加顺利的发展,引进先进人才。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专家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时使其在监管过程中,确保各项技术的开展与落实。3.3倡导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理念如今土木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创建自身雄厚的资金之外,还应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土木工程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应向全体员工普及创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还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给予创新人员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总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实现施工建筑材料设计的多样化,为城市建筑功能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更加完善城市建筑空间基础。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探究研讨课的中心环节是()

【答案】:D解析:探究研讨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所提供的结构化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思考、研讨多种途径,掌握数学概率和结论。基本结构如下:明确教学任务;准备操作材料;探究(中心);研讨;得出结论;阅读课本;巩固练习。

探究陶渊明田诗的创造背景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隐居生活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陶渊明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程连欧国画作品) (1张)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为什么要孝 探究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次,孝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孝道虽然受到了一些冲击,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孝道始终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传统美德。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照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最后,孝道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孝顺父母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的表现。通过尊敬、关爱和照顾父母,子女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照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研究和探究的区别

释义不同,用法不同。1、探究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而研究是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2、探究用于钻研,探索,专家们研究潮汐和海流,而研究用于研究一件事或事件。

探究性学习报告怎么写

一、 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理念即将走进中小学校园,走入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此次改革给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整个社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学改革仍然显得十分缓慢,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科学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而探究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资料国外,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前景;美国“信息素养”的提出等。国内情况: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杨福家教授的“优质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运教授的“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等。目前国内中小学“探究型”课程开发,实施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无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系统的实践经验。鉴于上述的现状,我们认为,当前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要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二、科学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目的、意义:浙江初中科学课程首先顺应国际改革潮流,设计了31个“探索与研究”的学生实践活动,意图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一个切实的的落脚点。这就意味着在科学课程中,探究既是教师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选择教材内容的一个依据。科学探究活动有别于传统教学:1.辞海中的“科学”解释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结果,更是一种过程,科学不仅仅是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更应该是人类获得知识改造社会的活动,是一种人类努力探究的事业。学习科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与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即实践和探究活动。2.科学在哪里。科学在书本,在实验室,在电子网络,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学习科学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将学生生活经历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学习内容建构在事实情景之中,学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实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探究无处不在。3.科学如何教。传统教学关注学生“知道什么”,突出教师“教”,上课大多采用讲授法,知识被作为一个结果告知学生,强调知识点考核和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鱼”,科学素养不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能力差。现代科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怎么才会“渔”,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提倡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等实践活动。 4.科学怎么学。学科的本质决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人类具有探究的天性,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实验,让学

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简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与人合作的技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人合作的精神得到加强,使学生从被动、封闭、沉闷的政治课堂中解放出来。乐学、会学、善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这种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完善评价机制来完成;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来完成。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论文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论文    1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1) 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进行施工场地勘察的时候,很难对岩土的全部情况进行勘探,再加上一些的岩土结构可能不太稳定,会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影响施工的进度。   2) 具有很强的地域差异性。我国幅员面积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岩石的种类繁多,并且岩土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所在在进行施工技术设计的时候所侧重的点是大不相同的。   3)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很多的岩土工程项目施工地点是处在地下的,比如地基的处理、桩基的灌注以及地下连续墙的修筑等,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完成后的运行都是处在隐蔽的状态下,即使出现问题也很难被发现。   4) 和周围岩土结构关联性很强。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具体施工环境的影响,比如岩土的结构、性质等,同时工程建筑的稳定性也和施工场地的岩土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2 应用现状   2.1 在地基处理上的应用   第一、各种成熟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其中的很多施工方法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第二、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的基于本国岩土结构特点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在地基处理上的水平,提升了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已经自主研发了介于桩基和复合地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形式———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这种地基的应用能够增大桩间岩土的承载作用,提升建筑的稳定性。第三、在建筑处理偏差问题上,我国已经采用反力释放法、水冲法以及抽芯抽降法等,很好的处理了倾斜建筑物的偏差问题。   2.2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第一、各种各样的成桩技术在我国各地的岩土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还研发出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将灌注桩同注浆技术进行分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桩基的承载力,减少了桩基的沉降量。第二、利用岩土施工技术来注重施工周围环境的效应,并且采用预钻孔、静压等一些列措施,来拓宽了钢筋砼预制桩的使用范围。目前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因为其自身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第一、我国的岩土锚固技术在上世纪就已经得到了应用,现阶段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并且还采用二次灌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面提升了软土中锚杆的承受力。目前我国的岩土锚固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第二、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土钉支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迅速,并且利用其他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相结合形成复合方式的钉支护,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支护强度,拓宽了钉支护的应用范围。   2.4 在非开挖技术中的应用   这种施工技术不用对施工场地的地表进行开挖,能够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性,并且利用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不进行地表开挖的情况下进行地下管线的检测、更换、维修、施工等操作。这些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3 岩土工程具体应用   下文就以汉宜高铁某一路段铁路的具体施工为例,来具体研究和分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3.1 工程概况   第一、土质情况。岩土工程的施工区域多以人工填土层和湖的"积层组成。人工填土层主要包括杂填土、淤泥和耕植土,土质特征是灰褐色、松散、混凝土以及生活垃圾。淤泥以有机质和塘淤泥为主;耕植土主要以粘性土壤为主。第二、含水情况。这一片区域主要的含水层是第四系全新统粉土,在工程路段地下具有很浅层的地下水,水量不是很大,水质也不是很好。除了这一类水层还有一个就是微承压水,这种水属于封存的淡水,可供饮水使用。   3.2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具体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钻孔灌注桩的口径是1.5米的,并且需要将桩体的上顶端穿过淤泥层10m,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桩的稳固性。由于桩的长度非常的长是48m所以一定要预先确定好一根桩所需承受的压力是多大,设计师的估计值是4500KN左右,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不是很好,所以需要选用适合当地的注浆技术再加以对桩的承受能力保护的一道屏障。   第一、确定好注浆压力的大小。通过分析现场的注浆参数得出的结论是注浆的压力不能够超过2.5MPa,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最好控制在1~2MPa范围。在注浆的时候要确定好注浆管的安装顺序,一般是先接上单向阀门再接高压注浆软管道的,注浆完成后阀门的关闭顺序也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先关单向阀门。   第二、注浆量。这次的工程经过多次的计算,设计人员得出的施工注浆控制标准是:水泥需要的量是3.5t,注浆的调配浓度水和灰的比例最好是0.5到0.6之间,注浆的速度要适中。在灌注桩后注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返浆现象时,应该立即停止注浆机器,等大约半小时之后再进行注浆。   第三、注浆时间的控制。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知道混凝土的初凝期大约是在10天之后才正式开始,所以要想注浆能够保持最好的效果,那么需要在10天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果注浆时间过早的话,这时候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过低,出现破坏桩本身的影响;注浆时间过晚的话,又很难在凝固好的混凝土中间形成一条畅通的混凝土通道的。所以实际工程时一定要把注浆的时间控制好,争取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添砖加瓦。   3.3 岩土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提高工程效果的检测实验   此次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通过注浆加固之后对灌注桩承受强度的增强效果,试验所选用的实验桩的半径为 1.0m,桩的长度为50m。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第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步:选取浇注完成的试验桩,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使得桩的顶面保持干净、水平,并且设置4层的钢筋网,每层网片直接的间距为15cm。第二步:确保柱内的主钢筋都处在同一水平高度,按照上面标准再次设置网片。第三步:设置参照柱,保持柱顶面的平整,设置网片同上。第四步:在距离桩顶一个桩长度的距离范围之内设置钢板进行围裹,实验的场地应该平整,并且大型的车辆可以正常通行第五步:提前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做好排水工作。第二、现场设备的安装。根据试验中荷载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千斤顶规格,保证每次实验千斤顶出力不应该大于顶称的80%,基准桩用来支撑基准架,基准桩与试桩直接的距离要合乎规范要求。采用百分表的方式对沉降测量进行分析计量。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想要更好的应用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一定要首先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问题

1..Mg+o2=Mg02..因为Zn和流酸反应生趁H2所以质量不守恒了,要是后面产物+上H2的话..和前面还是守恒的3.大里石+HCLCACO3+HCL=CACL2+H2o+Co2(气体)有气体了么就有浮力..就不平衡了..

化学(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探究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目的:测试水垢主要成分实验材料:长垢水壶醋炉子实验原理:碳酸钙+醋酸=醋酸钙+水+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壶里道上醋烧。2:鉴定生成气体。实验结论:水垢是碳酸钙

请问“现代秘书网络信息工作探究”怎么英文翻译?

Research on Net Informations for Modern Secretary

文献学与历史学主要探究哪些方面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历史学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百度百科上说: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蒙氏教育怎么样 探究蒙氏教育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2.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蒙氏教育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但这也可能导致学习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兴趣。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总之,蒙氏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注重孩子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性和创造力。但蒙氏教育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学习内容过于自由、学习环境过于单一、学习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孩子的选择。1. 学习内容过于自由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摘 要: 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对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包括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训练;高职专任教师走下去,小学一线教师请进来;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线上理论知识学习,课上实践教学训练;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法 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   “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力。该课程既要重视教育理论学习,又要加强实践教学训练。可是长久以来,这门课程受课时、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教学理论讲授比较重视,但学生实践教学训练相对薄弱。那么,探究“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理论讲授不够深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比重较小。   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课,每周两节,学习一学期,那么该课程的总授课学时为36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教学训练,专任教师把教育教学理论课学时压缩到12节课,仅用12节课完成包括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理念、教材、拼音识字教学、阅读习作教学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课时少理论多,很多知识很难深入讲解。   虽然理论课仅占12节,为学生留出14节课做实践教学训练,但是轮到每位学生试讲的时间还是十分有限。以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每班平均40人。拼音、识字教学学生试讲一次,阅读、习作教学试讲一次,一个学期全班学生只有两次试讲的机会,一次试讲时间仅有七八分钟。一个学期一名学生试讲总时长也就15分钟左右。学生总的实践教学训练机会较少、训练时间较短。   (二)学生实践教学训练形式单一。   以我院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训练为例,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以学生在录播教室试讲作为唯一的实训形式。学生在录播教室试讲训练的优点在于通过录播系统记录学生试讲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自己的讲课视频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但是,在录播教室进行试讲训练,学生仅能就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教法运用等方面钻研、准备,对真实的小学课堂情境难以把握,试讲时的小学生活动仅能靠同班同学生配合完成。由于学生缺乏对小学语文课堂实际的了解,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讲授时,学生很难有认同感,更没有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所以,某些教师在脱离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向学生理论讲授,让学生在仅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进行试讲训练。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训练形式,导致学生的.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缓慢。   (三)任课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了解有限。   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的专任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深厚扎实,学术研究水平较高。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法”专任教师一般都没从事过或不再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且,高职教师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机会十分有限,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了解多是通过查阅学术论文,观看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等途径。这使得“小学语文教法”课程专任教师对本地区小学语文课的实际教学现状缺少具体、直观的了解。教师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接收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情况和理念,影响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学生实践教学训练评价主体单一。   以我院“小学语文教法”课程为例,对学生最终的教学评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传统笔试方式考查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占学生总成绩的60%,另一部分则是由教师给学生的试讲训练打分,考查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占学生总成绩的40%。两部分成绩之和作为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理论考查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能较全面地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实践教学考评仅由教师根据授课标准、要求给学生打分。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仅能对学生该节课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另外,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仅由专任课教师评价,难以调动其他学生的“听讲”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一)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训练。   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1]。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学生大一、大二在校集中学习,大三到小学等其他教育机构实习。这种集中实习的方式优点在于让学生完成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到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用人单位实习,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同时便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管理。一些学生和用人单位在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留用。但是,这种实习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在校脱离实践教学环境的学习,意识不到现在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缺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当学生完全脱离学校到用人单位实习,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遇到一些问题时,很难有机会得到专任教师的系统指导。   “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将校内试讲训练与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高职院校可在大二下学期安排学生去小学进行为期两到三周见习实习。教法课教师可提前下达实习任务如记录5篇听课笔记、准备一篇教案,进行一次小学语文课试讲,并上交所教授班级教师的评课记录。让学生在短期见习实习阶段能把握小学语文课教学现状,掌握小学生心理及上课学习的真实表现,并能通过实际教学试讲找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及明确自身还欠缺的理论知识。短期的见习、实习后,学生再次回到学校,回到课堂上,能认识到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更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校内录播教室试讲更能贴近小学语文课堂。短期的见习、实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学训练机会,弥补校内教学训练机会有限、时间少、缺少真实教学情境的不足。endprint   (二)高职专任教师走下去,小学一线教师请进来。   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小学语文教法”课程专任教师到小学听课、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优秀小学语文课。让专任教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了解最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动态。   高职院校“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的授课形式不应仅限于教法课专任教师讲授的形式。由大学专任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封闭形式向以大学专任教师为主角,同时吸收一线教师参与授课的开放形式转变[2]。“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直接对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应聘请小学一线教师针对某些教学实际问题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等为学生讲授。还可以聘请小学教研员为学生就教育发展等宏观问题答疑解惑。“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教师的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有了新鲜感,小学一线教师的现身说法更能让学生了解到了最直接、最具实际意义的知识,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热情。   (三)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线上理论知识学习,课上实践教学训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高职教育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3]。信息化教学由从前的仅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向现在的课上课下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发展。为了让信息化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教师,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建设校园学习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尤其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平台。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学习,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水平,大大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训练时间。本课程部分内容如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等完全可以由教师制作成微课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运用手机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可以是教案编写、试讲。课上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有难度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然后学生直接进行试讲训练。学生试讲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为该生提出不足之处。这种课下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上进行实践教学训练的教学形式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实现了高职教育所倡导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于把部分理论知识放在了课前完成,课堂上时间充裕,更是大幅度增加了学生实践教学训练的时间。   (四)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卷面考试,还是学生教学能力的试讲考查,评价主体都仅限于专任课教师。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不利于学生从评价过程中认识自身问题,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必须向多元化发展。“每个人的命运由自己主宰,但一个人对他人又负有责任和义务,所以主体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3]。所以,“小学语文教法”实践教学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及短期校外见习实习阶段小学一线教师、领导的评价。改变学生校内录播教室试讲仅由专任教师一人评价的局面,教师把授课要求和评价标准下发给学生,让所有“听讲”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并给试讲的同学打分。试讲学生在试讲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给出自评分数。然后教师将师评分数、生评分数、自评分数汇总形成校内实践教学成绩。校外实践教学由小学一线教师、领导评价,给出分数。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学生不仅在自己试讲时能积极准备、认真授课,在成为评价主体后在其他学生试讲时也能认真“听讲”客观评价,同时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试讲学生和“听讲”学生的实践教学积极性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月兰.增强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1-12.   [2]霍生玉.高师小教专业“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反思与重建[J].新课程研究,2011(1):23-26.   [3]辛涛.对转型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状的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56-60.   [4]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1.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究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究   导语:有效的激励机制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使员工为企业做生存和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研究背景。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员工激励机制在企业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员工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技术和生产骨干跳槽频繁,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因此,研究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的积极性,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2)研究目的。研究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更多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便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快速的提高。   (3)研究现状。①国外研究现状。员工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西方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国外有关激励机制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完整的激励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②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员工激励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晚,相关研究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同时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精神激励时期,物质的激励时期,多种激励方式并存。   (4)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5)研究意义。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知识、技术以及资源等因素,而且更加要靠企业员工。这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X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1)X公司概况。X公司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公司拥有100多名员工,是一家经贵州省食 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贵阳市 工商局以及贵阳市卫生局批准,从事经营医疗保健产品的专业销售公司。   (2)X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激励员工是对员工内心活动状态的激发,它能够推动员工朝着预定的目标出发,人的行为表现主要受到激励的水平以及其程度影响,所以激励员工,便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X公司的管理者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对员工激励的这条路上从未停过,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企业员工福利,确保员工激励落到实处。自建公司以来,公司注重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来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①建立基本的薪酬制度。②依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员工各项福利制度。③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以人为中心是劳动管理的对象,以人为本是激励的重要理念之一。④注重员工继续教育。   三、X公司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公司的管理层注入“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员工激励观念,借鉴西方先进的激励理念,做到真正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公司员工全面的发展。   (2)挖掘员工的潜力。X公司的公司规模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员工是渴望能够实现自身的工作价值,得到认同。公司这时候要做的就是采取激励机制,肯定员工的贡献,认可员工的工作成果,鼓励并采纳员工工作过程中良好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能使员工对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心理去胜任这份工作,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3)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推行公司小股份进行员工持股,让员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使其在为自己工作的思想氛围中为公司最大化的实现目标,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还能把公司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起来,使公司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4)提高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的认识。组织管理者参加系统且全面的培训,使其认识到激励就是对人心理状态激发的过程,这过程是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情感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彼此相互信任,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展开,提高彼此的工作效率,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   有效的激励机制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使员工为企业做生存和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发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着高层管理者与员工收入两极分化严重、员工晋升空间不大、奖金分配不能合理公平的发放和激励措施没能落到实处等问题,文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挖掘员工的潜力、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和提高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的认识等对策建议。 ;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探究|计算机综合布线技术实训总结8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更有效地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本文以七台河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为例,介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提出一系列建设思路和建议。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主要专业,也是国家在信息技术发展和普及中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课,在七台河职业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筑电气等专业均开设此课程,并将该课程列为本专业的重要职业能力课。      1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概述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是在原来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而构建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教学场地,它能同时满足一个班的教学要求。实训室能完成从设计、安装、测试到验收的综合布线工程全过程的教学任务,在这里教师可对着产品展台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对着安装模型讲解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对着链路模型讲解安装技术。      2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需求分析      2.1 专业教学要求   七台河职业学院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筑电气等专业培养学生应具备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调试、维护管理等能力,在这些专业的能力模块中,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其相应的课程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它们是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建立,对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网络布线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目标功能要求   本着建成集“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和校内实训基地的理念,该实训室能完成从设计、安装、测试到验收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全过程的教学任务,能同时满足40人的教学需要。通过对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规范标准、基本技能、工程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综合布线领域项目经理、布线工程师和工程监理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做到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职业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3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实训室的设备和性能      3.1 网络配线实训   1)主要设备:网络压接线实验仪1台,网络跳线测试仪1台,配线架2个,110跳线架2个,理线环2个,零件/工具盒1个,地弹式RJ45网络端口、RJ11语音端口和220 V电源端口各1个,2人/台同时实训。   2)实训功能。①能够进行网络双绞线配线和端接实训,每台设备每次端接6根双绞线的两端,每根双绞线两端各端接线8次,每次实训每人端接线96次。每芯线端接有对应的指示灯直观和持续显示端接连接状况和线序,共有96个指示灯分48组,同时显示6根双绞线的全部端接情况,能够直观判断网络双绞线的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故障。②能与网络配线架、通信跳线架组合进行多种端接实训,仿真机柜内配线端接。③能够模拟配线端接、永久链路常见故障,如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④实训设备具有5 000次以上的端接实训功能。⑤能够搭建多种网络链路和测试链路的平台。   3.2 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展示柜   1)展示柜结构。①密度板外框+全钢展板+玻璃门结构。玻璃柜内安装钢板,在钢板上固定和展示各种材料、工具、设备等,可经常调整展示内容和方式。②全钢展板预置多种安装孔,万种方式、拆装方便、快速布展、无痕布展。③采用亚克力玻璃门,螺丝固定,安全牢固。   2)实训功能。①铜缆器材展示:超五类铜缆、六类铜缆、阻水铜缆、地毯电缆、铜缆跳线、RJ45模块、RJ11模块、RJ45头、RJ11头、双口地弹插座、面板+底盒、24口RJ45配线架、50回110配线架、100回110配线架、理线环、标记环、铜缆样品展板、铜缆连接回路等。②光缆器材和工程实例展示:室外光缆、室内光缆、光纤、光缆熔接盒、光缆配线架、ST偶合器、SC偶合器、ST-ST跳线、SC-SC跳线、ST-SC跳线、架空钢缆、挂钩、紧线器、绕线器、拉攀、支架、架空钢缆+光缆工程模拟实例等。③网络工程常用工具展示:RJ45压线钳、RJ11压线钳、RJ45/RJ11组合钳、打线钳、剥线钳、榔头、螺丝刀、手工锯、钢锯条、活扳手、呆扳手、棘轮扳手、钢卷尺、弯管器、钻头、线管剪、水平尺、拐角尺、电工箱等。④能够扩展为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展示柜等。⑤能够扩展为现场总线系统展示柜等。      参考文献   [1]单家凌.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思路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1)   [2]郝文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大小关系.

提出问题: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相同吗?作出猜想:相同(或不相同)实验探究:(1)用天平称量出经打磨后镁带的质量m1(2)将镁带放在古板网上,点燃镁带(3)收集生成的白色物质,称量其质量为m2(4)比较m1、m2的大小实验结论:m2>m1分析:镁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反应物的总质量是镁带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生成物的质量是氧化镁的质量,即:m氧化镁=m镁+m氧气,所以m2>m1请采纳。

蜡烛的燃烧的探究中的实验前的现象是什么?

白色,固体,质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初三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报告

这个只需要知道原理就可以了

探究镁带在燃烧前后的实验怎么做?

先收集氧气,然后储存氧气,接着用打火机烧着镁带,把镁带放到氧气里燃烧就行了。

初三化学蜡烛燃烧探究

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实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探究蜡烛燃烧实验

GOOD,可以当老师了哈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化学?

探究蜡烛燃烧实验

是一氧化碳,从中得到的反思:燃烧含碳有机物最好要在通风条件下进行,以免发生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而造成危险。

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思路分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分为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解题过程]1、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形状、硬度、密度、溶解性。  蜡烛一般呈圆柱状半透明的乳白色固体(有些蜡烛因加入颜料而呈现各种颜色),稍微有一点气味,能用小刀切割,用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说明蜡烛质地柔软,硬度小。  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由多股细棉线拧合而成,从底部一直延伸到顶部,并约有1cm露出顶部。  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2、点燃时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火焰的分层,火柴梗放入火焰变黑情况,检验蜡烛的燃烧产物。  (1)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s—3s即可点燃蜡烛。  (2)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影响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  (3)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着的蜡烛因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固体,并附在烛体上。  (4)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暗淡,主要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称为焰心;中间的一层明亮,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称为内焰;最外一层不明亮,此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称为外焰。  (5)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第二层次之,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里层温度最低。  (6)取一只洁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内壁上有水雾生成,原因: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3、熄灭后  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说明白烟是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的。

初三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蜡烛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蜡烛漂浮起来,且没有溶于。 蜡烛(实验中)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②点燃时: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小玻璃杯和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小玻璃杯,仔细观察玻璃杯的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罩在火焰上的玻璃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火焰使得玻璃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产生了白色沉淀。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心最暗。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焰心温度最低,不宜用于加热。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③熄灭后:(3)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 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使蜡烛重新被点燃。 蜡烛熄灭时会产生漂浮在空中的固态的石蜡小颗粒。它们是由固态石蜡在燃烧时融化后,再汽化,然后液化并再次凝固生成的。 实验用品:蜡烛、玻璃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备注:因为没有烧杯,故用玻璃杯替代,实验效果不变。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九年级蜡烛实验探究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由水滴产生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用手感觉到烧杯壁比较热说明蜡烛燃烧可以产生热

化学,蜡烛燃烧探究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用品: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和结论 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并嗅气味 2把蜡烛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在水中浮还是沉。 1白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硬度小 2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才溶解,放在水中会沉 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1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2把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停留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然后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4观察燃烧时,被燃的石蜡的状态。 1分三层,由内到外分别是:焰心、内焰和外焰。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2火柴梗在外焰碳化最快且最严重,焰心部分则相反。 3烧杯外壁有水雾,在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4被燃石蜡从固体变成粘稠液体 1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2结论同1 3蜡烛燃烧后有水和 二氧化碳生成。 4石蜡遇热熔化 熄灭后: 1熄灭蜡烛,观察现象,点燃白烟。 2观察冷却后的蜡烛 1熄灭蜡烛时会有白烟产生, 点燃白烟,蜡烛会重新燃起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2逐渐恢复固体状态 1白烟是石蜡冷凝后的固体小颗粒,所以点燃白烟能重燃蜡烛,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 2石蜡冷却后能凝固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注意哪些环节?

蜡烛燃烧应该注意三方面的问题。燃烧前蜡烛的状态、颜色。燃烧时蜡烛的变化(现象)。燃烧后的现象。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探究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探究论文    【摘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后,素质教育已有所成效,其中之一就是高中体育教学的良性变化,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也有所拓宽,然而高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教学;问题探究;新课改;高中体育   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里,教师的改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是引导、塑造学生发展。体育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应用者,在课程改革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研究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要从高中体育教师入手。下面我们就着重探究这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不高。高中体育教学更多地是为了令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繁重的高中学习压力中得到放松。但事实上现在的高中体育教材大多数都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对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很少提及,同时体育教师的传统教学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这样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导致高中体育的教学不能顺利进行。2.学生体育水平不均衡。由于不同体育科目的难度不同,或者学生自身的喜好不同,有些学生高中时期的体育课程都只选了同一科目,那新课改的优点就并未全部发挥出来,学生自身的体育水平得不到均衡的发展,在授课时由于体育素质水平的不同而给体育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困扰。3.学生体质发展差异大。正常来讲,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现在学生在体质和体育技能上的差距拉的越来越大,很多女生和部分男生在某些课程中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比如从八百米跑步成绩来看,快的很快,慢的很慢,然而还有很多人没有参与跑步,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会产生两种起因不同但结果相同的负面影响,一是不能跑步的学生运动的积极性降低,二是能跑步的学生想跟他们一样休息,同样运动的积极性降低。4.学生的体育学习很被动。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都是偏重技能的直接传授,对于技能的知识和原理等存在一定的忽视现象,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被动地学习技能,但对技能本身或许一无所知,这样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也挖掘不出学生的潜能。5.评定结果有失客观。上面已经提到学生个体之间有差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虽然不错,其他考核项目也都能完成,但就是跳远无论如何也无法取得合格的成绩;还有的学生也许为了八百米的考核每天都在练习跑步,但成绩出来仍是不合格。作为唯一的参评人,教师一般只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而以统一的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结果是有失客观的。虽然评定标准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这种单一的评定方式会阻碍学生的进步,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同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   1.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可以说,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尽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2.体育课程的优化。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制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由于高中体育教学里课程众多,有些课程难度较大,师生可以互相探讨,适当、合理地修改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交流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做出课程与学生兴趣的统一,保证学生可以参与进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内,最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3.提升自身水平,改变教学理念。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体育教育的责任心,尊重自身的教育事业。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并改善问题,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逐渐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成为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教师之间应经常相互交流,吸取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共同进步,紧追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4.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主动性。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加强实践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只作为引导者。比如让学生自行组织比赛,参与队员和裁判的筛选,以及战术的选择和分析。或者让学生自己对热身操进行编排,体验之后可以与正规的热身操进行对比,尝试讲讲感受。5.改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应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教师不应该是唯一的成绩参评者,学生自身、同学还有家长都应参与学生的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参考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而且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好”与“坏”,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并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因此好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及体育意识的增长。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进取,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使体育教学在新课改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且笔者相信,虽然在新课改的高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吴永锋.解析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和改革[J].学周刊,2013,(5).   [2]相薇.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才智,2012,(35).   [3]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12). ;

求一篇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和探究”学分啊!希望各位大虾可以帮助我

第一、模拟。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模拟生活里的情节,模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和语调。 第二、朗读。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二步是大声朗读。朗读也可以说是第二模拟,所以也需要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去朗读。在朗读时,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认真听一听,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发现自己的弱点。第三、复述。复述是在模拟、朗读之后的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比背诵要难。可以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朗读、听过的或阅读过的,也可以完全摆脱原文,组织、创作材料内容。对于程度较差的人,可以先复述原文的中心思想,一句、两句话即可。然后,由少至多。复述是在没有人对话的情况下提高口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第四,背诵。练习口语不免背诵一些东西,但很多人不喜欢背诵。不过,背诵一些名篇偶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础较差的人一定要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第五,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用英语写日记无论是对提高口语还是提高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究论文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究论文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加快,计算机技术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智能;应用    引言   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等紧密结合,因此发展很快。现在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946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中应用了18800个真空管,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为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第一代计算机不仅体积庞大,而且耗电量巨大。1954年由美国科学家崔迪克研制出来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功耗低,很好的弥补了第一代计算机的缺点。70年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将第三代计算机体积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作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第四代计算机便应运而生。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的大量生产, 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到公司企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1]。    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普及性和发展性   计算机技术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了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视频聊天、移动支付、网络约车等,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面向的用户群体从之前的军事和科研等转变为一个个的普通家庭。毋庸置疑,计算机技术将会成为人类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2 专业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正朝着专业化和智能化两个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开花结果,逐渐变得专业化,比如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智能家居等领域[3]。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更加倾向于交流互动性,网络分布式系统逐渐替代了单机模式,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   2.3 微型化和人性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变快了,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便携性和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脑越做越小,手机越做越薄,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将更多的实用功能集成到手表之内。计算机技术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加以创新和改进,更多的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在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中增加人性化功能,需要设置更多独立且相互联系的组件,这不仅是计算机微型化和人性化的难度所在,也对微型传感器等计算机相关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3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展望   3.1 光计算机   与传统硅芯片计算机不同,光计算机用光信号代替电子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新型计算机, 其在进行数据存储时主要利用的是光子和光运算,运算部分可直接对存储部分进行并行存取,运算速度极高、耗电极低[4]。光子计算机还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不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信息传输中畸变和失真小,超大规模的信息存储容量及低能量消耗、低发热量等。光计算机在未来将广泛的应用于特殊领域,比如预测天气、监测气候等一些复杂而多变的过程等[5]。   3.2 化学、生物计算机   在运行机理上,化学计算机以化学制品中的微观碳分子作信息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存储。生物计算机,也被称之为仿生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来替代半导体硅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用生化反应来模拟计算机操作,生物计算机的优点在于其所依托的生物体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多变的生理现象[6]。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能彻底消除电路之间的干扰。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这为生物计算机带来了很多优势,不仅表现在体积小功率高,而且存储和芯片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7]。   3.3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来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在可逆计算的模型中使用的能量很低。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和实现绝对安全的、可实用化的长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8]。量子计算机与现有的电子计算机和正在研究的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等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信息单元不是比特(bit),而是量子比特(qubit),即两个状态是0和1的相应量子态叠加,因此,单个量子CPU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平行处理能力,而且其运算能力随着量子处理器的增加呈现出指数倍的增强,所以量子计算机在数据处理的运算时间大幅度减小[9]。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量子计算机,研究量子计算机的目的不是要用它取代现有的计算机,而是去解决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   3.4 神经网络计算机   人脑总体运行速度相当于每妙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可把生物大脑神经网络看做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紧密耦合的、能自行重组的计算网络。从大脑工作的模型中抽取计算机设计模型,用许多处理机模仿人脑的神经元机构,将信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中,并采用大量的并行分布式网络就构成了神经网络计算机[10]。神经网络计算机的信息不是存在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也在社会中发挥了高效的社会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际应用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信随着我国科研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研究,计算机技术必将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林. 科技史简论[M]. 科学出版社, 2002.   [2] 李博洋. 关于“人机关系”的哲学思考[J]. 江淮论坛, 2008, 231(5): 127-131.   [3] 程中兴. 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4):75-80.   [4] 文德春.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 科学论坛(下半月), 2007, (5): 78.   [5] 金翊. 走近光学计算机[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7(4): 401-411.   [6] 沈俊杰. “细菌-噬菌体”联合生物计算机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7] 许进. 生物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1): 42-54.   [8] 吴楠, 宋方敏. 量子计算与量子计算机[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07, 1(1): 5-20.   [9] 郭光灿, 周正威, 郭国平, 等.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5): 516-524.   [10] 靳蕃. 神经计算智能基础: 原理·方法[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

如何探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课题研究目调查教师创设教情境现状前提教情境创设角度建构效教析框架梳理并探索数教情境创设效性途径并建立较完整操作体系促进更发展教师自身专业化面积提高教育教质量二、课题研究内容1、数教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研究2、环节(课前引入、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内容(概念、计算、图形、统计、应用)段(高、、低)等同层面深入研究数效教情境创设原则3、现行数教材教情境析、调整、补充整合三、课题研究措施1、加强理论习提高认知水平(1)提供习材料通各种渠道搜集关课程标准教情境面些价值资料(2)展读书课题组要求研究教师参与三读书行即:广读批教期刊研读本教专著撰写定读书2、增强课题意识深入课题研究(1)每期举行两型课题研讨期考试前各每都围绕研究重点设置研讨主题(按教内容设置)安排1~2节课题研究课课题研讨让每研究主题理念与实践碰撞体与群体交融深化(2)专题研讨贯穿研究程始终面针教材教情境析、调整、补充整合等问题集研究放每期两型进行即:每课题研讨都安排定间展交流探讨另面针教环节层面研究内容层面研究基础利用每月教研间安排专题研讨提炼数效教情境创设原则3、严格考勤保障研究实效(1)每界每位研究教师习研究基础交三份材料:选择篇与本课题关文章摘抄篇与本课题关经典案例撰写篇教案例、或论文(2)每型每位研究教师必须围绕研究主题充准备力争课题研讨发言另外课教师交经反思教设计精彩案例其教师交精彩案例、论文(3)每期末课题组要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入盒四、课题研究步骤()研究准备阶段十月份:1、承接本课题区级研究任务2、确立课题组领导机构与核员3、组织课题组核员习本课题课题研究计划4、完课题核组员研究任务具体工十二月份:1、制定本课题研究计划2、组织课题组员搜集、习相关理论3、设置四档案盒(计划与总结、习资料、教案例与设计、资料)收集、整理程性资料(二)研究实施阶段二月份:1、组织课题组员习本期课题研究计划2、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本期研究计划3、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理论习4、举行第课题研究沙龙主题:我看数教情境创设反思、梳理数教情境创设现状并修订本课题研究向研究重点三月份:1、组织实验教师习相关理论本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引领2、搜集、习关教情境教效性面资料四月份:1、筹备第课堂教研讨主题:概念教教情境创设2、举行第研究论文评选即:围绕第研究主题组织实验教师认真撰写教案例、教设计或教论文评选、修改基础报参评或发表3、收集、整理三、四月份程性资料(案例、设计、等)五月份:1、举行第课堂教研讨主题:概念教教情境创设2、围绕第课堂教研讨主题组织课题组教师撰写每位实验教师交篇案例、或论文3、针第课堂研讨暴露问题深入展研究六月份:1、撰写本期研究报告2、撰写总课题第阶段研究报告3、收集、整理程性资料入盒、入档

浅析美术教育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探究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要下工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纵观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积累严重不足。所谓人力资源,在当今社会主要指的是知识资源,因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人的体力资源,而是人的脑力资源或知识资源,其特征就是人的创造力。众所周知,美术学科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思维特点 ——发散性思维和美术活动的过程决定的。所谓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作了如下描述:“由给定信息而产生信息,强调从同一起源发生结果的多样化和数量,它往往体现出迁移的作用。”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一种新产品的发明,一种视觉艺术的创新,都较多依赖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精髓。”国家教育部下发的艺术教育文件,三令五申地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现实是美术教育学科在中小学的作用并没有使美术学科的特点得以良好地发挥。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美术学科发展需要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场地(比如博物馆的稀少)缺乏、教育观念需要转变等多种原因,但真正使美术学科处在附属地位这一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有应试教育在起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对创造力的价值虽然很重视,但对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美术教育的作用却没有相应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2006年,我国公布了《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调查结论认为:我国青少年有创造能力者不足一成半。在调查中,设定了三项基本能力: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有收集信息能力。这三种能力在问卷中分别通过三个问题来反映:喜欢甚至习惯寻找事物的起因;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这三个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分别是65.3%、72.8%、33.5%,而学生中同时对这三项都作出选择的比例只有14.9%。”据笔者调查五所高师美术大学中,57.4%的教师对美术教育的前景不抱有乐观态度,69.3%的学生感到美术教育专业前途渺茫。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对美术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得不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美术的作用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肩负着育人的功能,而且对促进人类智力的开发、事物发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多用左脑,形象思维多用右脑,而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才能使人类变得更聪明。科学家从事技术研究与发明,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而美术教育最主要的培养目的就是开发人的想象与创造力。21世纪是信息与科技的世纪,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就是快捷便利,当今时代的表达方式已不是单单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而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图像、符号、数码在现代技术中(电脑、多媒体)广泛使用,并在许多时候取代了文字,它以直观、易懂、快捷的特点,将最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人类,图像正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因此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人类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美术教育作为完整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以其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为主要特点而区别于其他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美术作用不仅存在于展厅和博物馆,它的作用更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就汽车行业为例,过去对车的设计仅就车本身而言,而现今的汽车不但要求车本身的质量,而且对车的颜色、款式造型、性能要求更人性化、个性化,美术设计的作用更加得到强化。美术教育不是单纯教授“图画”、不是简单的“涂鸦”,而是学习者通过这一视觉教育的方式,在社会大环境中、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用视觉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反过来这种意识形态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尽管各类功能侧重不同,但都以审美性实现其效用,通过审美发挥其社会功能却是一致的。因此美术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来实现,人才问题是一个掌握技术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人的审美潜能作为一种素质,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将美术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做好。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对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并真正在教育中发挥其作用

如何引导开展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活动案例

自主探究活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激发探究动机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巧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此,教师可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利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利用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结合学校修草坪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学校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内修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的草坪,为了预算资金,需先计算一下这个草坪面积有多少。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学校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吗?现实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诱发了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动机,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二 营造和谐氛围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学校为添置图书,到新华书店购置了一套科普读物,一套12本,每本24元。问: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列式?当学生列出24×12后,教师放手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看哪组的办法多?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创设出了许多办法。汇报时归类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如24×12=24×3×4或24×12=24×2×6),二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相加(如24×12=24×10+24×2),三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相加(如24×12=24×8+24×4),四是利用乘法意义把乘转化为连加,五是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知识的迁移直接用竖式计算。教师先不作任何评价,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引导他们作比较。在相互交流评价中,他们感觉到用连加算麻烦,用连乘算不具有普遍性,把12拆分成两个数再相乘,其中拆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乘既具有普遍性又方便,而竖式计算与把12拆分成10与2来乘仅是书写形式不同,实质是一样的,对于数字大的用竖式计算更方便。由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处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他们才敢想、敢说,创造出了许多好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 注重实践活动是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用耳朵听数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研究学习,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一样?可用什么办法验证?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分别装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学具袋,每人分别各取一个三角形进行研究,研究后先在小组中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探究中有的采用量的办法,有的采用剪拼的办法,有的采用折拼的办法,最终得出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探究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深刻理解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有效组织引导是自主探究活动的保证 探究性学习活动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故教师需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精心地进行组织引导。 1.提供探究性学习材料 所谓探究性学习材料就是指教师在组织材料时要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在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中潜能得到开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教师重组教材,先出示一组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五角星等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在回顾周长意义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几个图形开展探求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从汇报来看,学生选择正方形、正六边形、五角星的图形最多,理由是:计算方便,都可用边长乘以边数的方法求周长。也有选择三角形、梯形的,计算方法都是把各边长进行连加。而选择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算法就多样化了,有的用连加,有的先将对边乘2后加,有的先把邻边相加再乘2。接着教师引导对各算法进行适当的比较后,要求学生将以上图形根据周长计算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提升。由于本节课提供的材料内容丰富,探究思路开放,学生参与面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开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授以恰当的探究方法 对新知的探究需要恰当的方法,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经验的局限性,故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时需授以恰当的方法。 常见的探究方法有:一是操作发现,即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感知、测量、拼摆、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如几何知识学习多采用此法。二是尝试探究,即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发现,再通过交流获取新知,计算教学大多运用此法。三是猜想验证,即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猜想,再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四是观察归纳,即先观察例证,再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归纳概括。数学中三大基本性质、五大运算律等规律性知识都采用此法探究。五是类比联想,如由整数乘法意义联想到小数、分数乘法意义。当然有时探究问题时同时使用几种探究方法。只有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给予必要的探究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当学生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当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但教师如果引导过头或引导不当,都将造成探究的失败。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引导的“度”和“时机”。 引导“度”的把握决定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高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问题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对于首次出现难度较大的知识,探究前要提供一些学习背景,并给予方法策略上的引导。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先提供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妈妈去菜场买菜,白菜单价0.5元,妈妈买了1.25元白菜,问买了几斤白菜?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究1.25÷0.5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有了“元、角、分”的知识背景和买菜的生活背景,有的学生就把0.5元、1.25元转化为5角和12.5角,有的转化为50分与125分,再利用整数除法进行了沟通转化,达到了问题解决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无法立即探究结果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进行探究,而对于难度不大的,可直接让学生去探究。 引导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引导时机分:探前引导、探中引导、探后引导。探前引导就是对探前不先引导,学生无法下手时,再加以引导。如前面小数除法计算就是一例。探中引导时机应选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应对策略:一是课前充分预设,课时机智应对;二是当学生迷失探究方向时,提一些辅助问题,如这个问题与过去学过的哪些问题有联系?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对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三是探究的问题跨度太大,教师应补充一些子问题给予引导。探后引导主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探究过程,着重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总结经验,使探究过程清晰化、条理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五 注重探究品质的养成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根本 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方法外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独立观点,勇于质疑问难的品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 1.要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 所谓“独立见解”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个人对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它体现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珍视学生独立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取商的近似值”,教师谈话引入:夏天买冰棍,零售价每支2元,批发价一箱(30支)50元,看到这两个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最想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师:那首先需知道什么?生:需先知道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是多少?师:大家先尝试计算一下每支冰棍批发价的价格,计算后再汇报。汇报时甲生说:我计算得出每支冰棍的价格是1.666……元,还没等这个学生说完,乙生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不对,人民币最小单位是“分”,应是1.66元或者1.67元。师不作评论,继续启发: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丙生说:我认为应是1.7元,因为现在市场上没有用“分”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辩论开了。最后教师作小结:同学们的见解都有道理,事实上我们对商的取值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取法,如刚才计算的冰棍价格,若准确到“分”即百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67元,若准确到“角”,即十分位,用四舍五入法取,约等于1.7元……在这一片断教学中,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从而发现真理。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所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在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不料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直线后还是不是角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有的在期待老师的说法。这时,教师不立即给予判断,而引导学生用角的定义自己去判断一下:把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是否符合角的特征?经过同学们的讨论,终于明白活动角两边拉成一条直线后仍然是角,再进一步叉开,还是角。以上片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还有什么要说的?”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探究,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有效地探究,且探究性学习费时、随机性大,这是我们应当引起注意的。

探究企业底图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内容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软件定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档案销毁。这些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8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